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施教耐院士

仪器信息网施教耐院士专题为您整合施教耐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施教耐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施教耐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施教耐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施教耐院士话题讨论。

施教耐院士相关的资讯

  • 施教耐院士逝世,享年98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施教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1月24日12时5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施教耐同志1920年11月29日出生于福建晋江,1940至1944年就读于浙江大学生物系。先后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施教耐同志专长植物生理学。特别在植物光合作用碳代谢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P途径起着调节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施教耐同志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0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200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p
  • 俞书宏院士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成功揭示淡水河蚌铰链中可变形硬组织耐疲劳机制
    脆性材料作为结构或功能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由于人工脆性材料对微裂纹和不易察觉的缺陷很敏感,在长时间的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很容易累积损伤产生疲劳裂纹,进而存在失效的风险。随着可折叠穿戴设备的发展,对具有高疲劳抗性的可变形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模仿典型的生物矿物材料如珍珠母、骨骼等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脆性材料疲劳抗性,但这常依赖于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增韧行为,然而一旦裂纹开始扩展,就会对器件的性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寻找并开发新的耐疲劳结构模型对未来可变形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成功揭示了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设计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合理创制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成果以“Deformable hard tissue with high fatigue resistance in the hinge of bivalve Cristaria plicata”为题,于6月23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审稿人评价称:“这份手稿展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这是一份令人兴奋的稿件。它集成了诸多表征技术来理解双壳纲铰链组织的显著疲劳抗性”、“这无疑激发了对生物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以设计抗疲劳性能增强的新材料”。同期《Science》观点栏目(Perspectives)以“A bendable biological ceramic”为题发表了评述(Science 2023, 380, 1216-1218),评述称“通过整合不同尺度的原理——从铰链的整体结构到单个晶体的原子结构——孟等人揭示了大自然如何主要从脆性成分中创造出抗疲劳、可弯曲、有弹性的结构。这些跨尺度原理要求在最精细的尺度上精确,而软体动物如此精确地沉积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匹配生物精细控制对于对生物启发材料感兴趣的人类工程师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挑战,正如开发模仿珍珠质强度和韧性的复合材料所面临的困难所证明的那样”;“尽管孟等人研究的力学性能与这种特殊生物体的需求相匹配,这些原理如何在更广泛的系统范围内得到完善,这是令人兴奋的前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孟祥森,近代力学系周立川博士(现就职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学系刘蕾博士。我校俞书宏院士、吴恒安教授和茅瓅波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双壳纲动物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又称鸡冠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滤食、运动等),其外壳在一生中需要进行数十万次的开合运动,而连接两片外壳的铰链部位也会经历反复的受压和变形,表现出优异的耐疲劳性能。本工作中,研究人员揭示了铰链部位中的折扇形矿物硬组织所蕴含的跨尺度耐疲劳设计原理。从计算机断层扫描图(CT)和剖面光学照片可以看出,铰链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外韧带(OL)和折扇形矿物硬组织(FFR)(图1,A和B)。研究人员首先观察了这两个区域在双壳开合过程中的运动行为(图1,D和E),并结合有限元分析(FEA),明晰了不同区域所承担的力学角色。在闭合过程中,OL发生拉伸,承担主要的周向应力并储存大部分弹性应变能;FFR区域在周向弯曲变形,并在受限的径向变形下提供强有力的径向支撑用以固定OL(图1,F到H)。图1(A)褶纹冠蚌和截面照片;(B)铰链切片照片和CT重构图;(C)在正常开合和过载状态下的疲劳测试结果;(D)开合前后铰链各区域形状变化及其轮廓图;(E)有限元模型对应的开合前后的铰链各区域形状变化及其轮廓图;(F)铰链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图;(G)开合状态下铰链各区域周向应力分布;(H)开合状态下铰链各区域径向应力分布。研究人员对FFR在不同尺度上的观察发现,其具有跨尺度多级结构特征。在宏观尺度上,FFR的扇形外形能使其在OL和外壳之间实现有效的载荷传递。进一步的深入观察发现,FFR由弹性有机基质和嵌入其中的脆性文石纳米线组成。文石纳米线直径约为100-200纳米,线的长轴方向在形貌上和扇形的径向方向一致,在晶体学上纳米线沿002晶向取向(图2,A到H)。考虑到文石晶体在002晶向的压缩模量远大于其他晶向,这种微观形貌和晶体学取向上的一致性意味着FFR能有效地为OL的拉伸提供支撑(图2,I和J)。这一结果也通过压缩力学和FEA模拟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此外,FEA模拟结果显示,这种微米尺度上的软硬复合微观结构在压缩、拉伸、剪切三种受力状态下能够进行协调变形,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基质承担了大部分的压缩和剪切应变,极大地减少了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文石纳米线侧向断裂,降低了FFR发生疲劳损伤的可能性。图2(A)FFR在纵向上的自然断面扫描图;(B)FFR在横向上的自然断面扫描图;(C和D)FFR脱钙处理之后的扫描图;(E和F)文石纳米线中的孪晶结构透射电子显微图片;(G和H)文石纳米线沿长度方向上的晶体学特征;(I和J)整个FFR中纳米线在形貌上和晶体学上的取向分析示意图。从FFR的横截面观察,文石纳米线呈近似六边形,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在纳米线中发现了纳米孪晶结构,考虑到文石纳米线沿002方向生长,这一结构可能与文石晶体Pmcn空间群易形成(110)孪晶界密切相关。这种沿纳米线纵向方向的孪晶结构的存在,在纳米尺度上大大强化了纳米线抗弯曲断裂的能力(图2,E和F)。与典型的天然硬质生物矿物材料(如骨骼、牙釉质)以及人工材料(如金属、水凝胶)等相比,FFR所展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在承担较大周向变形的同时,保持长时间的结构功能的稳定。这项研究从宏观到微纳米尺度上揭示了FFR的跨尺度多级结构设计原则(图3)。图3 典型生物和人工结构材料的耐疲劳设计机制。FFR中所具备的跨尺度结构特征使其在可变形能力上明显优于典型的生物矿物如牙釉质和骨骼,与常见的人工弹性体材料相比,FFR也一定程度保持了其高硬度和刚度。这项研究揭示了含脆性基元的生物矿物材料在较大形变下的耐疲劳设计新机制,填补了国际上含脆性组元的仿生耐疲劳材料设计的空白,所提出的整合跨尺度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的设计策略,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充分发挥每种成分的固有特性,从而实现材料整体性能的优化。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等项目的资助支持。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2038Featured by Science Perspectives: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5939
  • 发妻揭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挪用科研经费包二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得知网帖举报但是否属实尚难定   从7月9日开始,一则题为《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的帖子在网上疯传,其中在天涯论坛点击量达65万多次。   根据发帖的“发妻”描述,“准院士”段振豪包二奶养私生女,被老婆发现,竟谎称是“捐精”。结婚24年发妻在美国带着儿子辛苦打拼,他却在北京给几名情人各送一套房,并且挪用了国家的科研经费。而网帖所指风流案主角直指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   昨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回应称,已经关注到网上关于段振豪包二奶的举报,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而当事人段振豪也一直对事件保持沉默。   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杰出青年”一栏,段振豪的名字在列,并担任多项学术职位。包括颇有分量的国际地球化学学会 “哥德斯密特”奖评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地球深部碳探测)共同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杰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在今年5月底公布的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有段振豪的名字,其专业为计算地球化学,年龄51岁,为地学部52名候选人之一。   爆料:私生事发称在“捐精”   这位“发妻”还披露,段振豪包养二奶的钱是挪用科研经费。“段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两个弟弟、弟妹、侄子都知道这个私生女及私生女的母亲。这对母女住大庆市。每次来回不坐飞机,不是为给段家省钱,而是因为火车票是不记名的,段可以用科研经费报销。段教授这些年送出去的3套北京房产,价值千万以上,他从哪里拿到这么多的钱。用脚去想,都知道国家每年拨的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哪里去了?”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除了与蔺×梅有私生女和与张×红有不正当关系外,还与自己的博士学生张×捷也长期保持私情。据其描述,由于张×捷之前跟另一个博导做课题,但她干了半天什么也干不出来,照这样下去张×捷肯定是毕不了业,于是转投做了段的学生。“我真不知道张×捷为什么跟段上床,我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要段振豪给她的毕业开绿灯。”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振豪为了掩盖他丧失道德底线地与有夫之妇生私生女的行为,还编造一个自欺欺人的“捐精说”。据其介绍,当她掌握并证实段有私生女及小三蔺×梅、张×红的证据之后,于3月30日到段振豪的办公室跟他摊牌。当她要他交代他所有隐瞒她的人、事、物时,段振豪称自己在“捐精”。   网友在围观“准院士”的“风流韵事”时,呼吁段振豪的主管单位中科院应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发妻”:电子邮件露“奸情”   这位“发妻”在网帖中说,自己与段于1987 年结婚。段于1988年6月22日赴美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博士后。自己于1989年儿子9个月的时候放弃了律师职业到美国与段团聚。段1998年应聘百人计划回国在大学培养研究生,2001年又应聘百人计划到了北京著名的科研单位。在2007年之前,段每年在美国的时间比在中国的多,2007年后他一年回美国两三次,每次两三个星期。近年来段的国内、国际头衔逐渐增加,于是他整天忙得没有时间关心自己,自己也理解。   据其介绍,今年3月份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使得段振豪包二奶的事情败露。这封邮件的内容是:“您恨我恨错对象了,我既不是为您老公生私生女的女人,更不是能够威胁到您将来财产的人。”随后她回到国内进行调查,发现蔺×梅、张×红是段振豪的“小三”,并且段振豪还与蔺×梅有一名名叫“逸飞”的私生女。   单位:已知举报是否属实难定   记者昨日向中科院进行求证。中科院纪检监察一室郭建军主任表示,中科院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级管理,由于段振豪只是一般研究人员,“中科院像这样的科研人员一共有六七百人,一般我们对厅局级以上的才直接进行过问或调查。”郭主任还表示,段振豪并非中科院院士。目前,中科院纪检监察部门并未收到群众举报,也未收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关于段振豪包二奶情况的汇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群办公室负责审计工作的尹东岳告诉记者,已听说了段振豪研究员在网上被举报包二奶的事情,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还有待调查。   记者拨打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段振豪的办公电话,但没能联系上段振豪。   后续报道:中科院候选院士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被刑拘
  • 陈宜瑜院士评韩春雨实验: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结果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中科院院士陈宜瑜: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时间给出结果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对南都记者表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给了科学界一个很大的鼓舞,目前不能重复有多种原因,& quot 有可能是韩教授这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重复实验者方面的原因,双方都可能存在偶然性。& quot /p p   陈宜瑜表示,媒体上对于《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呼吁,其实并不必要。& quot 期刊在发刊前,并不会要求作者提供所有的实验数据,更不会重新做一遍实验进行检验,那样太耗费时间了& quot ,陈宜瑜告诉南都记者,一般来说,期刊会请行内的专家对实验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只要实验的步骤流程是合理的,并不会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检验。 /p p   & quot 同样,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学术不端,否则杂志社也不会介入调查或者删稿& quot ,陈宜瑜说,一项新的实验结果出来了,会有人去重复验证,对结果进行讨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quot 不用多久,时间就会给出结果。& quot /p p   & quot 我相信韩教授本身也会努力,去找出为什么其它人无法重复他的实验的原因。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改善& quot ,陈宜瑜认为,现在公众不需要过于关心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匆匆忙忙地去下结论,& quot 科学不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么简单,需要重复的实验和足够的时间验证& quot 。 /p p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60803084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2edaef4a-4d17-4719-93bc-1933ed3a58c6.jpg" / /p p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导的课题小组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被国内媒体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然而,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该新基因编辑技术引起质疑,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strong  多国科学家对韩春雨论文表示质疑 /strong /p p   在两个月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所领导的课题小组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刊发的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获得国内外的的一致赞誉,韩春雨本人被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p p   韩春雨小组得出的结果,是以DNA来介导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一向重大突破,许多科学家与实验室纷纷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p p   然而,在论文发表后的两个多月后,没有一家科研团队宣布成功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使得这项新基因编辑技术受到极大的质疑。7月2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基因编辑课题组负责人GaetanBurgio在博客中表示,经过多次尝试后,国际上重复实验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quot N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 quot ,他建议《自然-生物技术》期刊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CSIC)下设的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科学家LluisMontoliu转发了GaetanBurgio的博文。7月30日,LluisMontoliu更新博文称,他已经停止了所有关于NgAgo的项目,同时& quot 建议所有想做这件事人不要再浪费资源& quot 。在国内,方舟子等也对其实验的重复性问题提出了质疑。 /p p   面对NgAgo的质疑声,韩春雨本人自6月下旬开始在百度贴吧上做出过一些回应。7月2日,在贴有方舟子质疑原文的帖子中,韩春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 quot 细胞做好检测,不要有寄生菌污染,不要有支原体污染& amp #823& amp #823我非常确定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单转guid不会影响GFP表达& amp #823& amp #823转染用的质粒质量要好,guide磷酸化完全& amp #823& amp #823& quot /p p   7月31日,韩春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会再回复这些质疑,并认为质疑& quot 不科学& quot ,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p p    strong 韩春雨被誉& quot 诺奖级& quot 的& quot 三无副教授& quot /strong /p p   昨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还挂着& quot 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quot 的通知。文章表示,青年教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该杂志影响因子为41.5,& quot 该成果核心为一项替代目前通用的Cas9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 quot /p p   2016年5月2日,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韩春雨团队发明的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极具潜力。简单而言,这项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 quot 基因治疗& quot 。 /p p   据了解,韩春雨这项& quot 中国创造& quot 尖端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研究始于2013年,该技术被誉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被认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p p   韩春雨今年42岁,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他的实验室十分简陋,但却做出一项& quot 诺奖级& quot 的研究成果,媒体美誉其成果& quot 不亚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quot 。 /p p   5月24日上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率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在石家庄调研期间,还与韩春雨约谈聊了两个小时,并赞其不急功近利,这名&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迅速在媒体上走红。 /p
  • 多名院士见证IKA南方科技大学奖学金与奖教金颁发
    2016年11月6日,IKA 天之骄子奖学金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科技楼会议大厅颁发。IKA 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张华蓉女士专程前往参加此次活动,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佟振合院士、黄乃正院士一同颁发此次奖项,同时此次参会的张礼和院士、冯小明院士、唐勇院士、宋宝安院士一起见证了此刻。  IKA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张华蓉女士颁奖现场  在此次颁奖会议上,张华蓉女士向与会的化学届精英介绍了IKA 在中国的公益事业情况,尤其重点介绍了IKA与中国教育届的合作,奖学金、合作实验室、大学生化学竞赛等形式。  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IKA奖学金与奖教金 IKA与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 IKA在历届的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赞助与仪器支持等等。以上活动促成了IKA与中国教育的紧密关系,也体现出IKA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奉献。
  • 十大新视角 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7.19开启
    2022年7月19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协办的“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简称iCS2022)”正式开启。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2/ 记住最初的梦想,每个十年都是新的开始。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光谱网络会议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既包括最热门的新冠病毒SERS检测方法、高速发展的高光谱最新技术、极具应用前景的过程在线光谱分析,也涵盖了各类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食品/制药、环境、材料四大领域的应用进展,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从全新视角出发,寻找光谱仪器及技术创新的力量,这也契合了光谱技术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新一代光谱技术及前沿应用不断涌现,给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本次光谱网络会议着眼于创新的光谱技术及应用,邀请了50余位行业大咖,将给大家呈现一场全新视角的光谱盛宴!视角一:直击疫情,基于SERS的拉曼光谱技术能否替代PCR检测新冠?( 点击报名 )疫情蔓延,新冠检测如何实现快速、准确、便捷?除了PCR之外,目前已经有不少基于SERS方法检测新冠病毒的科研成果产出,基于SERS的拉曼光谱技术能否替代PCR检测新冠?iCS2022中这两位专家的报告值得期待!报告预告:【1】杜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新冠病毒特征蛋白高置信度标准光谱构建方法探讨(7.19);【2】杨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方法检测新冠病毒研究进展(7.19);视角二:细思极恐,微塑料、纳米塑料检测知多少?(点击报名 )南极雪中惊现微塑料!一杯 300 ml 的外带热咖啡,将有上千亿微塑料颗粒进入体内!除了微塑料,更有纳米塑料… … 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目前微塑料相关研究如火如荼,有哪些检测方法?来iCS2022,两位专家将现场分享!报告预告:【1】沈小明高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海岸带沉积物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7.21);【2】王运庆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SERS标记纳米塑料及其在典型模式生物体内分布研究(7.21);视角三:独具匠心 光谱创新技术频出!(点击报名 )光谱技术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单细胞分析、超光谱成像芯片、超快光谱仪器等多项创新研究吸引业界关注!报告预告:【1】胡斌 教授(武汉大学):液滴微流控芯片-ICP-MS单细胞分析(7.19);【2】崔开宇 副教授(清华大学):超表面光谱成像芯片(7.20);【3】翁羽翔 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针对科学问题的若干自行研制超快光谱仪器介绍(7.20);【4】刘德晔副主任技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ICP-MS联用技术进展及应用示例(7.20);【5】冯彬助理研究员(宁波大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微生物分型系统研发及其应用(7.20);视角四:质量源于设计,看过程分析技术如何创造经济价值!(点击报名 )随着日益重视的质量源于设计和制造工艺效率,过程分析技术逐渐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其市场也在不断增长。从技术层面而言,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太赫兹光谱等谱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成为现代过程分析技术的核心内容。报告预告:【1】褚小立教授级高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现代过程分析技术探讨与展望(7.21);【2】姚顺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基于激光光谱的煤质智能感知方法与应用(7.21);【3】李斌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探索(7.21);【4】黄欣副教授(天津大学):原位分析技术在药物多晶型研究中的应用(7.21);视角五 复合年增长率为18.4%,高光谱异军突起!(点击报名 )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市场15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将增至35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4%。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前,高光谱成像系统已经变得紧凑,价格也有所降低,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地球卫星成像,覆盖到农业、环境、制药、食品测试、医疗诊断、艺术研究、环境等更多领域。报告预告:【1】王建宇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高光谱技术发展与空间应用展望(7.19);【2】张立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光谱技术前沿进展(7.22);【3】马宗伟副总经理(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光谱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水环境动态监测(7.22);【4】罗华平教授(塔里木大学):多尺度果品光谱与成像定量检测技术研究(7.22);【5】孙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作物多维光谱学感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7.22);【6】吴静珠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探索(7.22);视角六:热度不减,拉曼光谱仪器及技术创新不断!(点击报名 )从最前沿的拉曼技术和方法研究,到各热点应用,拉曼光谱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一直引领行业发展。iCS2022特别安排了10余位拉曼相关的专家及相关厂商的技术负责人进行相关的分享报告预告: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7.19 上午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从仪器方法到应用 任斌 厦门大学 教授 7.19 上午 新冠病毒特征蛋白高置信度标准光谱构建方法探讨 杜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研究员 7.19 下午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方法检测新冠病毒研究进展 杨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 7.19 下午 基于多维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指纹的细菌识别技术 范美坤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7.20 下午 拉曼微流控技术在新疆农产品微生物检测应用 龚龑 北京服装学院 塔里木大学 教授 7.20 下午 拉曼光谱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冯敬敬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 博士 7.21 上午 原位分析技术在药物多晶型研究中的应用 黄欣 天津大学 副教授 7.21 下午 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海岸带沉积物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沈小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高级工程师 7.21 下午 SERS标记纳米塑料及其在典型模式生物体内分布研究 王运庆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研究员 7.22 下午 转角二维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林妙玲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视角七:未来之星,推开LIBS应用的大门!(点击报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被称为是“未来化学分析巨星”,与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相比,LIBS有不需直接接触样品、可实现远程探测、样品需求量低、损耗小、无需繁琐的制备过程等优势,可应用于以固、液、气任一物态形式存在的样品,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报告预告:【1】郭连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基础、仪器及应用;【2】王珍珍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皮秒LIBS的元素成像技术研究;【3】姚顺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基于激光光谱的煤质智能感知方法与应用;【4】刘曙高工(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铁矿石的技术应用;视角八: 极具前景,看太赫兹技术如何改变未来世界! (点击报名 )太赫兹波又称远红外波,曾被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它是电磁波段中最后一段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应用波段。由于频率高、脉冲短、穿透性强,且能量很小,对物质与人体的破坏较小,所以与X射线相比,太赫兹成像技术和波谱技术更具优势,在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报告预告:【1】何明霞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多层微米级材料的太赫兹光谱与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7.19);【2】赵红卫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生物分子结构及弱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研究(7.19);【3】李斌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探索(7.21);视角九 深耕细作,光谱应用日新月异!(点击报名 )随着光谱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表征手段,还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食品药品、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报告预告:【1】范美坤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基于多维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指纹的细菌识别技术(7.19);【2】吴志生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光谱为示范的中药制造测量科学思考与实践(7.20);【3】张建平教授(常州工学院):基于近红外光谱信息的有机物品质全息评价技术及在中药方面的研究与探索(7.20); 【4】倪竞波工程师(江苏省质检院): HPLC/ICP/MS联用技术在食品元素形态分析中应用探讨(7.20);【5】张培新主任工程师/研究级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单波长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在固废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7.21);【6】陈庆彩教授(陕西科技大学):三维荧光光谱在大气污染科学研究和控制中的应用(7.21);【7】王骏飞高级工程师(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光谱分析法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7.21); 【8】贾云海首席专家(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技术开发与应用(7.22);【9】郭隆海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在聚合反应过程控制和聚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7.22);【10】转角二维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林妙玲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7.22);【11】刘曙正高级工程师(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铁矿石的技术应用 (7.22);【12】王惠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偏振拉曼光谱在分子间作用的研究-聚集诱导光谱分裂理论(7.22);… … 视角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仪器是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的利器! (点击报名 )不断高攀的前沿研究是创新,差异化的产品发展也是创新。科学仪器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研的进步及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上,13家知名科学仪器企业的技术专家也将在现场分享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报告预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7.19上午勇攀高峰,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ICP-MS 在复杂基质中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的应用高光晔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技术支持经理7.19下午雷尼绍拉曼光谱系统在生物领域的最新应用及发展李兆芬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光谱产品部应用工程师7.19下午Lightmachinery的布里渊光谱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胡增权光谱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7.19下午爱丁堡荧光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王晨晨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分析市场部应用工程师7.20上午岛津创新红外光谱技术新进展郑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7.20上午连续流动在水质和烟草分析中的应用李高卫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7.21上午透射成像光谱仪在拉曼检测中的应用刘海辉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工程师7.21上午海洋光学新一代光谱仪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分享王子豪蔚海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工程师7.21下午从6pm到3pm,在环境分析中采用高分辨率ICP-OES所带来的改变吴奋国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7.21下午GB/T 5750 生活饮用水元素分析解决方案付睿峰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7.22上午基于光谱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水环境动态监测马宗伟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助理研究员7.22下午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技术开发与应用贾云海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专家7.22下午能源分子光谱分析方案吕歆玥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拉曼应用科学家谱对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而言,“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的创新和研发高度重视,先后设立了“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科研计划等。2021年11月,北京“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支持开展关键仪器设备研发,支持挖掘一批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制化科学仪器和设备,重点突破研发新一代光谱等关键技术。为了展现光谱仪器的创新成果,分享光谱仪器研发和应用中的创新思维,共同促进光谱仪器产业化的创新发展,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寻找光谱仪器创新的力量》活动,邀请从事光谱仪器及应用开发的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创新成果,并探讨创新的方法和思维。
  • 多名院士见证IKA 南方科技大学奖学金与奖教金颁发
    IKA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张华蓉女士 2016年11月6日,IKA 天之骄子奖学金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科技楼会议大厅颁发。IKA 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张华蓉女士专程前往参加此次活动,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佟振合院士、黄乃正院士一同颁发此次奖项,同时此次参会的张礼和院士、冯小明院士、唐勇院士、宋宝安院士一起见证了此刻。 IKA与中国教育在此次颁奖会议上,张华蓉女士向与会的化学届精英介绍了IKA 在中国的公益事业情况,尤其重点介绍了IKA与中国教育界的合作,奖学金、合作实验室、大学生化学竞赛等形式。 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IKA奖学金与奖教金;IKA与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IKA在历届的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赞助与仪器支持等等。以上活动促成了IKA与中国教育的紧密关系,也体现出IKA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奉献终极对决张华蓉女士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了化学届即将发生的一项令人瞩目和有趣的竞赛活动。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两位化学家Phil Baran博士和余金权博士正在进行一场有趣的角逐。关于此次赛事的最新信息和报道,请访问www.the-race-begins.com 进一步了解。感谢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对此次颁奖仪式的安排,同时感谢张礼和院士、冯小明院士、唐勇院士、宋宝安院士及化学精英们的出席见证。 祝贺获奖的老师和同学,愿你们工作与学业顺利。关于 IKA® ( www.ika.cn ) 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 量热分析, 混合分散工业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磁力搅拌器, 顶置式搅拌器, 分散均质机, 混匀器, 恒温摇床, 研磨机, 旋转蒸发仪, 加热板,恒温循环系统, 量热仪, 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实验室分析的产品线, 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 分散乳化设备, 捏合设备, 以及从中试到扩大生产的整套解决方案. 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Staufen, 在美国,中国, 印度, 马来西亚, 日本, 巴西等国家都设有分公司. IKA成立于1910年,IKA集团现在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
  • 院士/临检中心/临床PI/拜耳/默沙东/世和/燃石等行业KOL 领衔出席!
    2022年9月2-3日,P4 China 2022 第六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于北京盛大开幕!首次升级主旨论坛+三大分论坛,特邀60余位精准医疗领域权威专家与企业领袖,800余位行业精英参会代表,共同深入解读最新LDT/CDx等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探讨大数据/国产替代/底层技术等行业前沿发展,探索泛癌种/单癌种早筛、实体瘤MRD等预后监测、新型病理诊断、单细胞测序/前沿多组学等领先技术与策略,解锁Biomarker/伴随诊断/转化医学研究下的细胞/溶瘤病毒/双抗/ICIs等免疫药物、PROTAC/KRAS等靶向药物精准开发等肿瘤精准诊断、临床、药物年度热点议题!点击查看官网: https://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 P4 China 2022首批嘉宾阵容精彩亮相!大会主席: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宋玉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副院长赵景民,解放军总院第五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和吉大一院检验检测司法鉴定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主任陈文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邢金良,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光美,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威溶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于文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奕谱生物首席科学家王玉坤,拜耳中国研发中心肿瘤转化医学负责人曾革非,默沙东研发(中国)有限公司生物信息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负责人沈志荣,百济神州全球转化研究及转化医学负责人、副总裁曹罡,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孙坤,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汪笑男,世和基因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张之宏,燃石医学首席技术官钟晟,深圳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良禄,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严令华,桐树基因创始人、CEO于晓天,诺辉健康首席医学官李旭辉,敬善生物首席科学家陈实富,海普洛斯集团联合创始人/CTO刘小桥,默沙东研发(中国)有限公司生物信息和生物标志物研究副总监......更多重磅监管、临床、科研转化及产业技术嘉宾阵容持续邀约中! 扫描上方二维码,获取实时实时最新嘉宾阵容与议程信息!【聚焦新视角--论坛结构全新升级!】主论坛(Day 1上午)——监管动向/政策解读/行业前沿• 解读最新LDT/CDx等注册/合规政策及临床建议• 探讨大数据/国产替代/底层技术等行业前沿发展分论坛 A 肿瘤早筛/早检(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诊断: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前瞻性技术探索• 全/泛/多癌种普筛/筛查• 单癌种早筛/早检:更优甲基化技术与策略• 肿瘤诊断前沿技术:单细胞测序/前沿多组学等技术• 学习miRNA/全癌甲基化等新型标志物的开发转化• 聆听甲基化/质谱/长片段/单细胞/多组学等前沿技术分论坛 B 肿瘤预后/耐药监测/病理(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诊断: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前瞻性技术探索• MRD检测/耐药/预后• 鉴别/病理诊断• 讨论实体瘤MRD更优技术路线等预后监测等技术与应用• 探索新型病理诊断/RNA检测/耐药基因等精准鉴别诊断技术分论坛C肿瘤免疫/靶向药物(Day 1下午—Day2)——肿瘤精准药物:Biomarker/转化医学/伴随诊断与最新免疫/靶向药物开发• 新兴免疫疗法/ICIs等免疫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探索• 创新靶向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诊断开发• 解锁细胞/基因/双抗/PROTAC/KRAS等转化与Biomarker/伴随了解最新泛癌种Biomarker/预测性等生物标志物及伴随诊断开发【P4 招展/论坛组织工作全面启动!】1、对话科研及企业专家,共促精准医疗行业高效新发展!论坛开放特装展位,主题演讲、卫星会、晚宴赞助,插页广告,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肿瘤精准“诊+疗”产品与技术!详情欢迎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2、肿瘤界超强阵容集结令!P4演讲嘉宾火热征集中!演讲摘要/论文投稿,经组委评估并确认的嘉宾将享受以下福利:获得一张免费全程参会证;会议期间午餐券、嘉宾招待晚宴;在会议期间专享演讲嘉宾休息室;组委会官方宣传与推广。投稿邮箱:p 4china @bmapglobal.com 3、精彩内容会前不停播!P4直播嘉宾持续招募中!如果您:有领先的突破与进展热衷于分享行业热点话题希望结识到更多的行业同仁并与之交流远在海外,受疫情影响行程不便,无法莅临现场......P4会前系列直播平台欢迎您的加入!组委会将免费提供优质直播服务,包含直播间搭建,前期宣传与准备,以及组织观众问答环节等,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https://jinshuju.net/f/ESfs4s,组委将在7个工作日内联系您!早早鸟特惠本周五截止!7月8日前报名注册P4享立减千元早早鸟特惠!更有多人同行折上折(早早鸟基础上,3人组团9折,4人以上组团85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详情欢迎联系组委:18017939885(同微信)扫码即可咨询赞助/参会报名/演讲/往届报告/媒体合作等事宜。赞助/演讲/媒体合作详情欢迎联系组委会:电话: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站: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86 136 6556 4971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柴继杰教授和隋森芳院士研究组合作在《科学》发表论文揭示NAIP-NLRC4炎症小体激活的分子机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研究组和隋森芳院士研究组合作在《科学》发表论文揭示NAIP-NLRC4炎症小体激活的分子机制 /strong /p p   2015年10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教授研究组和隋森芳院士研究组合作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NLRC4蛋白诱导自激活机制的结构和生化基础》(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Basis for Induced Self-propagation of NLRC4)的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电子显微 /span /a 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小鼠PrgJ-NAIP2-NLRC4& amp #916 CARD复合物(炎症小体)分辨率为6.6埃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大量的生化和结构研究揭示了NAIP-NLRC4炎症小体中NLRC4蛋白诱导自激活的分子机制。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胡泽汗、博士后周强和博士研究生张晨璐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柴继杰教授和隋森芳院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p p   病原微生物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炎症反应等天然免疫反应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第一道防线。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and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NLRs)是位于胞质内非常重要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通过感知胞内外源性病原微生物产物或内源性危险信号,起始多种包括炎症小体在内的多种蛋白复合物的组装,从而激活多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引发天然免疫反应。NOD样受体家族蛋白的功能异常会引起关节炎等各种自身免疫疾病、肥胖等各种代谢综合症、炎症性肠病以及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 /p p   NLRC4是NOD样受体家族中的一员,主要感受细菌的鞭毛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等成分,从而引发对相关病原菌入侵的免疫应答。NLRC4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自抑制作用处于静息状态 当病原菌成分进入细胞内时,会被另一类NOD样受体家族蛋白--NAIP亚家族蛋白所识别并激活,从而进一步活化NLRC4 活化的NLRC4会发生自身多聚化并招募Caspase-1,形成炎症小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 /p p   柴继杰教授研究组过去十年一直以NOD样受体家族的结构与功能作为主要研究方向。2013年,柴继杰教授研究组首次解析了小鼠NLRC4蛋白处于自抑制状态下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和生化实验揭示了该蛋白在正常情况下维持自抑制状态的分子机制,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1/6142/172.full)。该论文发表后,《Science Signaling》和《SciBX: Science-Business eXchange》杂志为本文专门写了评论文章,《Nature CHINA》杂志以研究亮点进行了报道,并被F1000 Prime所推荐。 /p p   之后,柴继杰教授研究组和隋森芳院士研究组合作,展开对激活状态下NAIP-NLRC4炎症小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利用冷冻电镜方法解析了“PrgJ-NAIP2-NLRC4& amp #916 CARD”复合物平均分辨率为6.6埃的三维结构。该结构为10-12个NAIP2/NLRC4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并聚合成一个盘状结构(图1)。纳米金颗粒标记实验表明该盘状结构中,只有一个NAIP2蛋白分子,其余的均为NLRC4蛋白分子。此外,在对“PrgJ-NAIP2-NLRC4& amp #916 CARD”复合物样品的电镜观察中,还发现了部分未完全闭合的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位于钩状结构一端的蛋白分子具有与其它蛋白分子不同的密度,提示该端点处的蛋白分子为NAIP2。该结果一方面符合PrgJ首先结合NAIP2进而激活NLRC4的生化机制,另一方面也同纳米金颗粒标记实验结果一致。 /p p   该钩状结构相当于“PrgJ-NAIP2-NLRC4”复合物组装过程的一个中间状态,表明“PrgJ-NAIP2-NLRC4”复合物的组装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梯次激活过程,结合了配体的NAIP2起始了这一激活过程。由于NLRC4蛋白并不结合配体,所以随后的NLRC4蛋白的激活仅依赖于上一个活化的NLRC4蛋白,所以NLRC4蛋白以一种类似于阮病毒“自我复制”的方式激活并组装成寡聚体结构。 /p p   NLRC4蛋白分子的“催化表面”和“受体表面”参与了该激活过程:第一个NLRC4蛋白分子的催化表面结合下一个NLRC4蛋白分子的受体表面,进而引起其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催化表面,进而结合和激活随后的NLRC4蛋白分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NAIP蛋白和NLRC4蛋白的催化表面非常相似,关键氨基酸完全一致 而NAIP蛋白和NLRC4蛋白的受体表面则完全不同。因此,NAIP蛋白运用了与NLRC4蛋白高度相似的催化表面起始了NLRC4蛋白的“自我复制”的激活过程,其受体表面的不匹配性保证了NAIP-NLRC4炎症小体复合物中有且仅有一个NAIP蛋白分子。 /p p   以上所有的结构分析均得到了体外生化实验的验证,说明了NLRC4蛋白以类似于阮病毒的“自我复制”的方式激活并组装成寡聚体结构,结合了配体的NAIP蛋白作为“种子”起始了这一激活过程(图2)。这种激活方式在该类蛋白的激活方式中还从未被发现,这不仅揭示了NAIP激活NLRC4的具体分子机制,更揭示了NLRC4的“自我放大”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保证了NLRC4蛋白对于危险信号具有更强的敏感性,为机体及时有效的启动免疫应答反应提供保障。此外,该研究结果也为研究其它NOD样受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p p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宏伟教授和范仕龙博士、四川大学程伟教授以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员和赵越博士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本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p p   论文链接: a href="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10/07/science.aac5489.full" _src="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10/07/science.aac5489.full" 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10/07/science.aac5489.full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d4745d5f-02f2-48b1-9814-67c9112ba00e.jpg" title=" PrgJ-NAIP2-NLRC4& amp #916 CARD复合物结构示意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PrgJ-NAIP2-NLRC4& amp #916 CARD复合物结构示意图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490de22a-3e13-44f8-9e0f-6f814a28257f.jpg" title=" 图2 NAIP-NLRC4炎症小体激活过程示意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NAIP-NLRC4炎症小体激活过程示意图 /p
  • 十大公共卫生事件出炉 “问题胶囊”居首
    从2008年“毒奶粉”震惊全国开始,食品安全开始成为新闻热词。2012年,骇人的“瘦肉精”、“地沟油”还未退隐,“含铬胶囊”、“塑化剂”、“黄曲霉素”等新鲜词语又露头角,公众心理承受力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同时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一降再降。   媒体应履行社会职责   2011年,面对新形势下涉关国计民生的公共卫生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批优秀的公共卫生专家和优秀的传媒工作者携起手来,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信息传播学组,并肩履行社会职责。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强调,媒体是社会公正的捍卫者、人民呼声的放大器、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沟通政治家、民众和专家的主渠道。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卫生挑战前,该学组将促进公共卫生专家和媒体人的共同进步——建立公共卫生新思维,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科学解读健康信息,引领社会树立公共卫生观念,帮助人们把握健康行为,促进大众维护健康环境,共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问题明胶等事件上榜   由于2011年成功开展了2010年“媒体关注的十大公共卫生热点”和首届“中国公共卫生新视角新闻奖”评选活动,受到了新闻媒体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广泛好评,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5月10日,由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联合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携手赛诺菲巴斯德共同举办了2012“中国公共卫生信息传播新视角”沟通会,组织50多家媒体记者对2011年以来“媒体关注的10大公共卫生热点”进行了评选。其中,备受关注的含铬工业明胶被用于制造药用胶囊,位列第一位。十大事件中,三大事件与控烟有关。   2011年—2012年十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问题胶囊/双汇瘦肉精事件均榜上有名:   含铬工业明胶被用于制药胶囊,销售广泛   我国开始采用PM2.5作为环境监测指标   烟草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受到质疑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央视曝光   中国控烟成绩37.3分,排名世界倒数   台湾塑化剂事件流毒广泛   中国乳业新国标低于欧美标准引发争议   浙鲁豫破获食用地沟油生产销售团伙案件   “中式卷烟”研究在反对声中退出申报国家科技奖   蒙牛牛奶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   零级预防是政府责任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因为民以食为天。”针对 26个选票中有一半是涉及到食品安全,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教授表示“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对于食品安全,吴永宁非常推崇媒体人的社会监督精神。无论是瘦肉精还是工业明胶,都是媒体率先登出来的。吴永宁认为,现在的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公共卫生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刑法和司法的问题,这是国家的法律。   曾光指出,纵观2011年以来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依然成堆,首推食品、药品安全,众多名企业落马太不正常,企业需要加强自律、强化管理 控烟与反控烟博弈激烈,需要唤醒国家意志 尽管我国意外输入脊灰病例,但全球消除脊灰的形势空前乐观 有关公共卫生的谣言一个个破灭,质疑声音明显减少 零级预防是政府责任,专家和媒体都要出谋划策。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曾光再三强调,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预防保健与必要的医疗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的健康社会。公共卫生属于国家的公共事业,同时具备公有、公平、公益、公开和公信的性质。   媒体公共卫生素养明显提高   曾光指出,回顾一年多来的公共卫生热点,可以看出,媒体的公共卫生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共卫生谣言成了过街老鼠。2011年4月,香港某媒体《惊世阴滋病杀入港》,卫生部反应迅速,新闻媒体密切配合,成为成功应对的经典案例,相对境外某些媒体,大陆媒体集体冷静,不被忽悠,体现了较高素质,主流媒体是中流砥柱 2011年11月,网络“在食物中滴血传播艾滋病”传闻被及时平息 2012年2月,河北保定252医院出现非典疫情的传闻,造谣者受到法律惩罚,卫生、司法、新闻界有了联合应对。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化多元化公共卫生信息时代,对一个特定公共卫生事件有来自不同视角的各种观点和越来越多的评论,其中可能涉及复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对媒体的责任心和专业化水平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避免误读、误传公共卫生信息,曾光建议记者在发表相关新闻时要广泛收集不同专家意见,更多地听取具备以下四方面优势和风范的专家意见:包括“长期从事该项工作,承担相应责任”、“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掌握流行病学数据,有国际视野,无个人偏见和商业利益”等。
  • 院士专家热议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
    1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60余名自然科学,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科研伦理、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唯SCI或数字崇拜评价文化的形成及其诱因、科研诚信视角下的科技评价、评价体系的重构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本巴西医学SCI期刊同一期刊登了数篇相似的中国投稿者论文,论文使用了相同图表、相同研究对象,得出了相同实验结果。该事件于今年9月20日在美国知名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网站PlagiarismWatch曝光。  谈及这些科研诚信事件,中科院院士王乃彦痛心不已,他表示,之所以医学领域的造假现象尤其严重,恰恰是因为门诊医生没有时间写论文,这就给一些中介机构和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评价医生的方式并不是发表论文,而是救死扶伤、看病救人。”王乃彦指出,科技成果的评估体系要因工作性质和学科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切都以发论文为唯一的标准。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也指出,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本来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不能脱离社会影响孤立地谈科研诚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过度或者不当的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产生了很大影响,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在今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科技评价不当就一定会导致科研诚信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裴钢表示,长期以来科技评价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管理、科技政策规划的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  “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营造创新环境、改革现行评价体系的集结号。”中科院院士程津培表示,不当的科技评价所产生的种种弊病,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术生态和科学自身的健康发展。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机械的量化评估,并且与利益挂钩。”清华大学教授鲁白认为,很多科学家跟着SCI、基金标书的指挥棒转,只追求论文的影响因子,不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急功近利的科技评价最终会导致科学研究不成系统,对科学道德的认识不足,使科学创新和合作严重受阻。  究竟应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对此,王乃彦认为,科技评估应该由科学共同体来实施,应该重视发挥小同行的作用,参加评估的专家中小同行应该占三分之二以上 同时要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大力惩治学术不端的行为。  很多院士专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不要全部依赖政府。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历史梳理和国际对比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缺位和越位以及科学共同体自身缺陷可能是造成当前科技评价问题的根源之一。相应地,改革科技评价也应该从处理好政府和科学共同体的关系着手,而不能就评价谈评价。  “科学道德也是科学文化的一部分。”鲁白认为,除了改革科技评价体制外,还需要发展新时代的科学文化。“因为科学不仅是发现本身,还有从事发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 深切悼念|著名化学家卓仁禧院士逝世 享年89岁
    p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卓仁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19年8月6日15时1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8d92c4e-bfc4-4f65-9e26-94089ca53a6c.jpg" title=" 1_副本.jpg" alt=" 1_副本.jpg" / /p p   卓仁禧院士1931年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 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配到武汉大学化学系担任助教 1957年至1959年到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 1960年任武汉大学化学系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2年晋升为教授 1983年至1984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联合会会士( Fellow) 历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主任等 2018年12月光荣退休。 /p p   卓仁禧院士曾先后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武汉市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担任《高分子学报》《离子交换与吸附》、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和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等国内外杂志副主编,Polymer International杂志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高等学校化学研究》杂志编委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691d527-3793-498d-9e51-f9870d0177d1.jpg" title=" 2_副本.jpg" alt=" 2_副本.jpg" / /p p   卓仁禧院士毕生从事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学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屡担国家重任,从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到彩色录像磁带粘合剂和助剂等,不断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不少关乎国防及民生的难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国家需要,卓仁禧院士勇挑重任,攻坚克难,创造性研制成功有机硅光学玻璃防雾剂,作为保护涂层应用于国防等多个领域 卓仁禧院士还与同事们一起将作为原材料的二元共聚物部分水解,同时加入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助剂,成功解决了当时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卓仁禧院士开始系统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问题。在聚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发现新的溶液缩聚催化反应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卓仁禧研究组研究基因治疗化学载体,并取得出色成果。由于在有机硅化学和生物材料领域所取得的系列创新性成果,卓仁禧院士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包括国家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831e41c-a99f-402d-9307-5608e655f1e7.jpg" title=" 3_副本.jpg" alt=" 3_副本.jpg" / /p p   卓仁禧院士十分重视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卓仁禧院士从美国进修回国后,结合国内外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国家需求,在当时科研条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以远见卓识和高昂热忱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创了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并系统开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药物及基因传递载体,生物活性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剂,固定化酶及其应用,组织工程材料等。目前,该方向已成为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领域。卓仁禧院士带领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于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并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基地,建立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3a5de07c-b6e2-44ad-a81b-fe2a62615a30.jpg" title=" 4_副本.jpg" alt=" 4_副本.jpg" / /p p   1998年,卓仁禧参加国家教育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开放实验室自评估会议。 /p p   卓仁禧院士执教数十载,始终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以行立教、鼓励创新。他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能力”,常常鼓励学生“要创新地学习”,在指导研究生时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创造空间。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卓仁禧院士仍然坚持亲自讲授研究生课程,他讲解化学原理深入浅出、推论严谨,且有问必答、风趣幽默,令学生如沐春风 八十高龄时,他仍然关心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进展,常常与实验室老师探讨研究前沿,还到实验室对研究生的科研方向给予具体指导。半个多世纪以来,卓仁禧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研究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中坚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1f60f28-e5da-4382-a7e5-89539d4cf1d4.jpg" title=" 5_副本.jpg" alt=" 5_副本.jpg" / /p p   卓仁禧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他怀揣科学强国之梦,毕生服务国家所需,身体力行地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卓仁禧院士于1960年、1987年先后两次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晚年的卓仁禧院士仍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卓仁禧院士深信“党支部活动对于增强老师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八十高龄时仍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2016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p p   作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卓仁禧院士把毕生奉献给了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为我国化学学科特别是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卓仁禧院士身上体现的实事求是、矢志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91238f7-9715-4f69-8932-415ec78b9e37.jpg" title=" 6_副本.jpg" alt=" 6_副本.jpg" / /p p   卓仁禧院士的去世是中国科学界和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弘扬先生的崇高品格、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为把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p p   卓仁禧院士千古! /p p    strong 附:卓仁禧院士人物生平 /strong /p p   卓仁禧,1931年2月12日生于建省厦门市鼓浪屿。 /p p   1953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大学化学系担任助教。 /p p   1957—1959年,去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 /p p   1960年,卓仁禧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被提升为讲师。1978年提升为副教授。1982年提升为教授。其间,成功研制出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作为光学玻璃防雾剂,应用于多种光学玻璃器件作为保护涂层。1983年—1984年,卓仁禧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p p   1984年,卓仁禧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任武汉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这段时间,他在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研究和高分子材料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的研究方面取得成功。曾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三等奖。 /p p   1997年,卓仁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2000年, 当选为国际生物材料联合会会士。 /p p   卓仁禧还先后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担任《高分子学报》、《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副主编,《Polymer International》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高等学校化学研究》杂志编委等。 /p p   晚年的卓仁禧,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以及省、市和学校有关调研与论证工作,积极开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为地方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p
  • 报销“科研经费”候选院士贪百万
    曾入围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前主任段振豪,因妻子的一份举报,被查出经济问题,后法院认定其犯贪污罪,判刑13年。   记者今天上午获悉,段振豪上诉后,该案经市高院终审驳回了段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案发   妻子曝其个人问题 揭出贪污案   2011年6月29日,一个名为&ldquo 感叹人生&rdquo 的博客连续发博11篇,指中科院年度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包二奶、养私生女及找小三、小四。   随后的7月9日,天涯社区又出现一篇名为《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的网帖,迅速将段振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帖称,段振豪曾用科研经费为其&ldquo 情妇&rdquo 之一蔺某报销往返北京的火车票。   随后,段振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帖子是其妻所发,但内容失实,他已起诉离婚。段还称只是捐精给对方生孩子,没想到捐精一说更是引发舆论关注。   同年7月21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其网站发表声明,称发现段振豪虚报冒领差旅费涉嫌贪污,中科院监察审计部门核实后已将其移送司法机关。随后,段振豪被提起公诉。   审理   &ldquo 报销科研经费&rdquo 贪了124万   检方认为,段振豪及其秘书车春兰于2002年至2011年7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用虚假票据报销差旅费等124万余元。   段振豪虚报的差旅费中,有20多万是保姆张某提供的前往银川的发票,有30多万是蔺某提供的前往大庆的发票,另有20多万是他每年回湖南老家探亲的票据和其弟提供的发票,另外,他还找了家机票代理公司买假行程单。   段振豪将这些假单据都交给了车春兰,车还会不时地提醒他以哪些学生的名义报销更合理。   段振豪承认,每次报销款到手后,他都会给车春兰、张某、蔺某等人些好处费,还给学生发过劳务费 除了一部分现金放在办公室备用,其余的都存在银行账户,再转存到妻子曹某的名下。   段振豪还常虚报出差补助,光是&ldquo 大庆和湖南出差&rdquo 的费用就报销过50多万元。   2011年5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并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5.85万元 车则在2003年至2010年间用假票据报销17.85万元。   法院审理后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没收个人财产27万余元,段振豪当庭上诉。车春兰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上诉   称&ldquo 假报销&rdquo 因经费要&ldquo 零结余&rdquo   段振豪上诉认为,一审判决认定其贪污数额过高,应扣除近10万元不可报销的公务招待支出、支付给开发网站的学生劳务费、未经其签字确认的30万元虚假票据报销款。   其辩护律师认为,段振豪使用其他票据报销是因单位有科研经费&ldquo 零结余&rdquo 的惯例。   市高院审理查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所明文规定,要求课题负责人须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或研究所的规章制度监督下合理支配使用科研经费,招待费、探亲费、额外支付的劳务费等均不符合课题科研经费的报销类目,扣减于法无据。   车春兰经手的虚假票据报销,需经段确认同意 2011年春节前,段振豪通知单位财务部门其名章作废,所以此前其签字或名章有同等认可效力。段以无本人签字为由否认私自占有钱款,缺乏事实依据。   在案证据不能证明,段振豪在涉嫌贪污的线索被有关部门掌握前,主动投案、如实交代全部犯罪事实,自首情节缺乏证据支持。   终审   前主任及秘书有共同贪污故意   法院认为,车春兰作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所计算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学科组秘书,负责本组的财务报销工作,具有经手公共财物流转的工作职权。   车春兰明知段振豪交给其报销的大庆、银川、湖南、葫芦岛等地的差旅费票据与公务无关,相关人员的报销票据与真实情况相悖的情况,仍经手报销上述票据,而且还在段振豪向车春兰提出虚报科研经费后,积极提供虚假发票报销,其虽与段振豪分工、作用不同,但与段有贪污公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应承担相应刑责。   故市高院二审驳回段振豪及车春兰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 快速全视角测量系统
    成果名称 快速全视角测量系统 单位名称 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 闫实 联系邮箱 yanshi@tirt.com.cn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radic 可以量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radic 合作开发 □其他 成果简介: 1. 解决的关键技术 (1)软件的调试 本仪器系统的软件调试包含快速视角测试传感器、自动测试平台以及测试软件这三部分的联机调试。 解决了三部分的通讯应答问题,实现了测试系统的自动控制。 解决了测试软件的自动识别边界功能 测试软件增加了模糊控制功能,增加了边界识别,防止测试系统在进行自动测试时全视角测试传感器与测试平台发生碰撞。 解决了测试软件的灵活性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工艺要求,对测试过程进行编辑,测试系统按照编辑的工艺过程自动测试。 (2)光学镜头组件模组化 本项目将研制一套透镜组件的固定模组,实现透镜组的焦点在一条直线上,且满足焦距的微调,达到透镜组件的光学参数和精度保持一致。 提升了镜片的镀膜增透工艺,改善了镜头的透过率,改善了低亮度状态下的测试效果。 修改了镜头调试工艺,在镜头调试过程中,缩短了调试时间,简化了调试的复杂程度。 (3)CCD传感器降低暗噪声 将CCD传感器放置在密封的抽真空空间中,将这个空间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将温度控制在-5℃至-20℃之间的某一个温度值(这个温度值是根据CCD传感器的参数具体设定的),让CCD传感器的暗噪声最小。 改善了温度控制电路,增加了温度传感器,对CCD传感器的环境温度进行闭环调节。 (4)仪器校准 根据工作原理,提出测量系统的校准方案,并完成校准平台的设计和搭建,配合设计与本测量系统相适应的校准软件,实现对测量系统视角、亮度及色度的校准。 完成了校准平台点光源的改装,提升了点光源的漫反射控制。 2. 创新性及应用情况 (1)CCD传感器系统的环境温度控制设计 本传感器系统将CCD传感器放置在密封的抽真空空间中,用恒温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实现CCD传感器最佳工作状态,有效降低其工作暗噪声实现低亮度条件下的准确测量。 (2)光学镜头的远心的设计 在快速视角测试传感器中,设计了一个傅里叶转换板,将入射光进行拆分,使其各角度的入射光线平行入射到CCD传感器接收板上,无需对镜头进行对焦,实现各角度入射光的光性能测量。 (3)可视角的快速测量 本测量系统可以完成显示器件或组件的全视角参数的快速测量。可视角的测量范围可以达到± 88° ,可视角的解析度实现1° ,可视角精度可以达到0.1° ,测量方位角达到360° 。还可快速获得与可视角相关的其他光性能参数数据(亮度和色度等),对显示器件的性能做出快速的全面评价,相比传统仪器有重大技术进步。 3. 技术指标 全视角快速测量测量传感器一套,暂定型号:MS-88 ,其技术指标: 入射角:-88° &mdash &mdash 88° ; 方位角:0-360° ; 可视角解析度:1° ; 可视角精度:0.1° ; 亮度测量范围:0.01-20,000cd/m2 亮度测量精度:± 2.5%(L10cd/m2) ± 2.8%(0.01-10cd/m2) 亮度测量重复性:0.1%(L10cd/m2) 0.2%(0.01-10cd/m2) 色度测量精度:± 0.001(L10cd/m2) ± 0.001(0.01-10cd/m2) 色度测量重复性:0.0008(L10cd/m2) 0.0009(0.01-10cd/m2) 2.自动测试平台一套,暂定型号:ZD3423 技术指标: 机械轴数:三轴 机械尺寸:3m(L)*4m(w)*2.3m(h) 机台重量:2,800Kg 机台解析度: X轴:0.01mm;Y轴:0.01mm ;Z轴:0.01mm 机台精度: X轴:± 0.1mm;Y轴:± 0.1mm;Z轴:± 0.1mm 3.自动控制软件一套 4.校准平台一套 a.校准平台实现的目的: (1)完成对全视角快速测量传感器的角度的校准;(2)完成对全视角快速测量传感器的色度和亮度的校准。 b.校准平台的功能 (1)校准平台由独立的两套平台组成,一套平台完成全视角快速测量传感器的视角、色度和亮度的校准,并将校准结果存入此套传感器的库文件中,此套平台我们定义为A平台; 另一套平台功能是将色度和亮度测量标准传递给被测显示器,使得被测显示器成为标准的传递物,此套平台我们定义为B平台。 (2)A平台实现的机械功能 测试架X轴行程范围:100mm ;测试架Y轴行程范围:100mm ;测试架X轴灵敏度:0.01mm; 测试架Y轴灵敏度:0.01mm; 卡具水平旋转范围:± 90º ; 卡具垂直旋转范围:± 90º ; (3)B平台实现的机械功能 测试平台X轴行程范围:100mm;测试平台Y轴行程范围:100mm;测试平台X轴灵敏度:0.01mm;测试平台Y轴灵敏度:0.01mm;点光源水平旋转范围:± 90º ;点光源垂直旋转范围:± 90º ; 5.测试信号源一台 型号:NC804 技术指标: 具备ESD和隔离保护措施。通过DDC通道读取/写入/比较EDID数据。移动十字线精确定位像素坐标。可编程VBL及VDD 输出LVDS编码兼容JEIDA/VESA标准,可选DE/Hsync/Vsync。分辨率支持4096(dot)*4096(line)4ch LVDS信号输出,支持4象限、左右图像控制。 应用前景: 针对国家检测院所及龙头平板生产企业(例如boe,华兴光电,南京熊猫,龙腾光电,中国计量院等)的需求制定销售方法及配套产品,做好技术服务,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制定交流时间表,采用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销售人原服务跟踪指定客户。了解用户的工艺需求,在用户的有效需要范围内制定控制系统,充分满足用户的生产需求。在此基础上开拓其他领域,例如汽车面板视角检测,纳米材料方面的检测,模具表面检测等领域。采用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扩展代理渠道,在主要客户服务区设定产品代理技术服务代理。例如我们已经在深圳设置了产品代理及服务部门,在山东潍坊设立了产品代理商,主要服务于青岛区域及歌尔声学等企业。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仪器所有知识产权归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三爱威迪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所有。
  • “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出席会议并致辞。常进、钟志华分别揭晓了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江成、宋军继一同为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牌。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一同出席发布会。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0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0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0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0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0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0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0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0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据悉,上述研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细胞普查网络”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7年启动,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数百名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的成果。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信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它代表了科学界在解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02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Profluent Bio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系统。在实验室测试中,尽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一些酶与自然界中发现的酶一样有效。该实验表明,虽然自然语言处理是为读写语言文本开发的,但至少可以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本原理。Salesforce Research公司开发了名为ProGen的人工智能程序,使用下一代标记预测将氨基酸序列组装成人造蛋白质。科学家表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比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定向进化”更为强大,它将加速新蛋白质的开发,为已有50年历史的蛋白质工程领域注入活力。这些新蛋白质几乎可以用于从疾病治疗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领域。03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12月1日,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发布消息称,欧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运营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正式投入运行。该反应堆为托卡马克装置,始于2007年,于2020年完成组装,并于今年10月23日点火成功。该装置位于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那珂研究所,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其启动运行是核聚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JT-60SA反应堆的目标是研究聚变作为一种安全、大规模和无碳的净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这两个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内部的氢核融合成氦,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过程。据悉,核聚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其过程都比核裂变清洁度更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如果实现经济的聚变反应,将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04OpenAI正式发布GPT-43月15日,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与此前的版本相比,GPT-4具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也提升至2.5万字;GPT-4的回答准确性也显著提升,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从而实现风格变化。同时,GPT-4在各类专业测试及学术基准上也表现优良。OpenAI称,该公司花费6个月的时间,利用对抗性测试程序和ChatGPT的经验教训迭代调整GPT-4,从而在真实性、可操纵性和拒绝超出设定范围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结果。GPT-4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未来或将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05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
  • 著名生物化学家张树政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和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张树政院士讣告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谨此讣告。  联系方式:喻亚静 010-64807077 010-64807468(传真) yuyj@im.ac.cn  张树政院士治丧小组  2016年12月12日  张树政院士生平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1922年10月22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到任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补习班第一分班化学系助理、医学院医学系生化科技佐,理学院化学系助教。1950年1月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技师,1954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1950年代初,她带领科研人员分析比较了我国酒曲中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选育出优良的黑曲霉菌种,为提高出酒率作出过重要贡献 1960年代初,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阐明了白地霉的木糖和阿拉伯糖的代谢途径,发现并纯化了NADP-甘露醇脱氢酶 1970年代初,她自制仪器,合成试剂,率先在我国,建立了等电聚集和凝胶电泳新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得到红曲霉糖化酶的结晶,并对该酶进行了一系列酶学研究 1980年代,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选育出β -淀粉酶高产细菌,活力当时在国际上领先,并在生产中应用 她领导的研究集体研究过20多种糖苷酶,首次发现了有严格底物专一性的β -D-岩藻糖苷酶 从嗜热菌纯化了8种酶。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糖化酶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并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上述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不同等级的奖励,获江苏省轻工业科技成果三等奖。其中果胶酶已用于生产,右旋糖苷酶对防龋有明显效果,低聚糖运动员营养饮料为亚运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树政院士毕生发表重要论文和综述共200余篇,主编图书7种,她长期担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主编,并任多个科学机构和组织委员。  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她也为我国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和科普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多年来张树政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科学事业。她为中国生物化学和工业微生物的发展的功绩将永垂史册,她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张树政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院士领衔 | “阿尔塔有约”食品安全在线系列研讨会-第二期:聚焦兽药残留检测
    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天津分析测试协会标准物质与检测技术分会、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与我要测网联合主办的“阿尔塔有约• 精彩演绎 实力绽放”食品安全在线系列研讨会,将于6月起隆重陆续推出。将针对食品安全与行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标准与法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风险监测、国抽细则等主题进行重点解读,旨在协助食品相关从业者了解法规动态、质量管理,促进食品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无视频回放,全程采用“直播+互动答疑”形式。在每个答疑环节结束后,主办方安排了抽奖环节,看看您是不是直播间的幸运儿~*第二期主题:聚焦兽药残留检测 时间:2022年6月21日 14:00-17:00*会议日程*会议嘉宾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沈建忠,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兼任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副会长、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兽医协会副会长,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专家等。主要从事兽医公共卫生领域下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动物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形成与控制及新兽药创制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主持制定50余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发出残留检测产品及新兽药70余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等;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农业部创新团队。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张磊,博士,天津阿尔塔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南开大学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化学试剂》、《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验检测智库专家,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中国质谱学会、AOAC中国分会等多个专业协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标准物质与检测技术分会会长。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20多项,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1部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主持天津市重大科研项目,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专项并负责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研制课题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孙雷,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 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 委员来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2022年冬奥食品安全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兽药最大限量标准及组织实施能力验证等食品安全方面工作。先后制修订20多项兽药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核心期刊发表60余篇论文。参编《食品安全标准实施与应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的化学分析》等多部著作。参与的“155种重要抗菌药物及其他有害化合物残留检测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李立军,SCIEX 中国首席应用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技术专家进入质谱分析行业,在食品、环境、药物及法医毒物市场等小分子领域拥有超过35年应用技术工作经验。扫码免费报名参会敬请期待下一期阿尔塔食品安全在线系列研讨会,更多大咖重磅加入。研讨会期间,阿尔塔为直播间用户提供标准品限量“冰点价”及热卖混标优惠活动,更多详情直播间等您!
  • 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孙伟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共产党党员、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孙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22日9时4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孙伟院士1935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54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孙伟院士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我国土木工程材料教育和科技事业。她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纤维增强间距理论、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体系,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理论及寿命预测方法,并指导了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为我国土木工程材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孙伟院士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国家和省部级规程6部;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10余项,并于2011年荣获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终身成就奖。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对话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
    2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科学家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按照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8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该奖项的“诞生”也是经过重重严格筛选。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   ■ 人物档案   谢家麟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设计师和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这些都和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先生联系在一起。昨日,92岁高龄的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92岁院士每周仍上班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心工作,没想过工作后要得到什么,也不想出名。”昨日,谢家麟的妻子范绪篯这样评价丈夫。   今年,谢家麟92岁,妻子范绪篯91岁。范绪篯介绍,直到今天,每周一,谢家麟总是会到位于石景山区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上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老的同事吴钢说,“我曾悄悄地问谢先生当年是怎样评上科学院院士的,他说,‘我至今不知道谁是我的推荐人。’”在吴钢看来,高能研究所副所长一职,是谢先生做过的最大的“官”。他回忆说,就在谢老事业渐近巅峰的时候,他主动退到课题负责人的位置。   总爱问“妙在何处”   在同事眼中,谢家麟看问题的视角与众不同。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在研制任何一台机器之前,总要问:有什么用?而谢先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妙在何处?   “这种思维不是只见树木,也不是只见森林,而是树木与森林并举。”吴钢说。   1952年,回国受阻而无奈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作的他接受了一项任务,研制一台高能电子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别人都问我,用加速器治疗癌症,风险这么大,你能睡得着觉?”他对新华社记者回忆。   他没有退缩,拿着100万美元的经费,和一个招聘来的退伍兵,领着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两个工程师和几个技术员上阵了。经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由谢家麟领导的团队,硬是抢在了别人的前面,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技术要求精尖的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并用于临床,在美国高能物理界引起轰动。   为加速器事业“加速”   正当他一举成名之际,美国移民局给他来信,要他在做美国永久居民和限期离境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决定回国。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初选择回国,谢家麟说:“我不但不后悔,而且感到非常庆幸。”   回国后,谢家麟决定建造中国自己的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当时许多设备和关键部件国内没有,国际上对我国禁运,苏联也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出售。可他相信,发达国家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研究,1964年,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终于研制成功。   反对论文署名“搭便车”   生活中的谢家麟乐观豁达,同事张闯回忆,五年前,自己突然患病,心情也同病情一样沉重。“在急症室,我接到谢先生的一个电话。问了病情后,他幽默地说:人的大肠就像加速器里的波纹管,有很大余量,把损坏的那段除去掉就好了。”张闯说,先生的一席话把他说乐了,也正是这种乐观和豁达,帮助他顺利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程。   “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谢先生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谢先生曾评价自己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对于荣誉,他看得很轻,一些重要的荣誉奖章或证书,他可能很随意地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有时,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谢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但他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划去。他说:“对学术界‘搭便车’的陋习,我是十分反对的。”   慢慢燃烧,更久地发光   高能所的同事周述说,谢先生付出了常人双倍的努力进行科研。他四十岁时,健康状况不佳,医生规定只能半日工作,但高能工程期间,他一直是投入全天工作。”周述曾问,以他的身体条件,怎么能完成这么多工作?谢老回答:“我的身体好比一盏灯油较少的油灯,我可以将灯芯拧小点儿,慢慢点燃,也可以长久地发光。”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谢先生已是高龄,而科技攻关精神不减。“他70岁左右,迅速开辟新领域,开展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制。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艰苦创造条件,成功地建成了该装置。”周述介绍。   2000年后,谢先生更是老骥伏枥,提出了一个利用束调管同时作为微波源和电子源的高效加速器的创新性设想,他带着几个学生,在90高龄前将这一构思化为现实。   ■ 对话   “奖金全捐给单位做科研”   昨晚,记者联系到谢家麟院士,谈获奖感受和对年轻科学家的期待。   新京报:您何时知道自己获奖,当时什么感受?   谢家麟:我是今天上午去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刚知道获奖的。很高兴啊。得奖了。另外,我也觉得自己很惭愧,没有特殊的优点和贡献,也是于心不安。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贡献。   新京报:500万奖金打算怎么花?   谢家麟: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奖的分量有多大,还不知道有500万一说。(他的老伴在旁边补充,按照规定奖金的9/10是作为科研经费,一般奖励是给单位的,1/10是给个人。)给我50万的话,我也都捐了(单位)做科研用,这是应该的。现在什么都挺好的,不需要额外的钱。   新京报:您一周工作一天,其余时间都做些什么?   谢家麟:我喜欢平时在家读读书,看看报纸,了解一些世界大事,而每个星期一,一定是要去单位。主要是在办公室里,有年轻人找我有事 如果没事,看看信件、上网看看邮件。还得学习,要不然跟(高能)所里完全脱节了。   新京报:近年来院士选举时出现一些丑闻,你怎么看?   谢家麟:(丑闻)太不好了,院士荣誉本来是名至实归的事,需要真的是自己做工作,国家给你的荣誉,不求自然会给你的,不是你求就能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的品质有问题,绝对不应该谁追求就给,不追求就不给,要杜绝这种现象。   新京报:您对年轻的科学家有何建议,会不会觉得有些浮躁?   谢家麟:现在年轻科研人员,“现实问题”比较多,买房、结婚生子,不能说都浮躁。有的年轻人做学问转进去了,像“书呆子”,赶都赶不出来 有的对做学问没兴趣,认为只是踏脚板,找个工作而已,比较浮躁一些。工作一定要和兴趣相匹配,只要有了兴趣就不会浮躁。
  • 耐心资本养成记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开栏的话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更看重未来的价值。本报特推出“耐心资本养成记”系列报道,聚焦河南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财政直投、科技金融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服务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从0到1”的原始创新,需要久久为功的沉淀。“科研人员要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得住‘冷板凳’。”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聂国兴说,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才能成就“大器”“重器”。2023年7月,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平原实验室揭牌运行,聚焦传染病、重大慢病及精神类疾病,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河南牌”创新药从平原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随即,依托平原实验室,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也获批建设,聚焦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研发,打造抗病毒药物研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平原实验室、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何由河师大牵头?“这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源于河师大在药物研究方面的长期积累。”聂国兴介绍。科研要有静待“铁树开花”的耐心。花朵绽放的耀眼夺目,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浇灌。目前,平原实验室1.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已落实到位,组建的相关PI(课题组长负责制)团队正在进行科研攻关。实验室是培育创新成果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省财政累计以前补助方式安排资金23.8亿元,推动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20家省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 以后补助方式安排资金3.1亿元,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予以支持,提升我省现有创新平台水平。从郑州市红专路上不起眼的几层小楼,到龙子湖畔科研新“航母”起航,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河南实施“第一战略”的“头号工程”。有着悠久历史的省科学院,“一生志在一事”的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财政资金对其倾斜聚焦,也有着充分的耐心与信任。一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省财政足额保障省科学院年度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高端人才团队引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日常运行,以及落实人才相关待遇等支出。省财政累计安排重建重振专项资金17.3亿元,统筹用于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工作相关经费支出。二是经费管理的改革。财政部门将省科学院纳入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全面实施“放权限、四自主”,由省科学院自主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在预算控制数范围内,自主组织项目申报、自主确定项目、自主核定项目资金额度,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经费管理权。“科研怎么干,科学家说了算。科研经费管理一系列改革,充分体现了我省尊重科研人员、遵循科研规律的务实态度。这些举措将有效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利于科研攻关的开展。”省科学院财务审计部负责人王向华说。重建重振以来,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省科学院围绕科学前沿与我省产业需求,前瞻布局了量子、智慧创制等16家研究所,与100余家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开辟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类脑智能等新赛道,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路有耐心资本“陪伴”。河南从“吃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转变中,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一不穷教育、二不穷科研,归根结底是不亏待人才,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跃”。(河南日报记者 曾鸣) 记者手记 要“慢科研”更要“慢考核”基础研究相当于科研大厦的“地基”,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就是“打地基”的人。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都是来自长期的探索和积累。近年来,我省对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都更有力度。基础研究要做的工作,有的很难在短期内见到经济效益。因此,绩效考核如何衡量、好政策如何落实好,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慢科研”更要“慢考核”。在科学研究中,那些所谓“做错的”、被“证伪”的成果也有其试错价值,应当给予更多耐心和宽容。放眼全国,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同济大学探索建立以学术贡献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南京大学在职称评审中为冷门学科增设了特殊岗位组等。对于需要长期积累的基础研究,需要探索更加多元、灵活的监督评价机制。
  • 从实验到成功,绝无侥幸 —— 耐驰访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顾教授
    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后面简称上重厂)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共同建立的&ldquo 大型铸锻件工程技术中心&rdquo ,长期专攻核电装备自主创新关键材料。每周四,交大材料学院的研发团队,都会在年近8旬的潘健生院士带领下,前往闵行江川路上的上重厂,了解已合作了多年的核电大锻件材料、热处理项目进展情况,然后把问题带回学校实验室一一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前些年,上重厂采用"碗口朝下"的传统淬火方式,对核电压力容器的封头锻件进行热处理,连续几次都失败了,好几百万打了水漂。交大团队加入后,从头研发,最终在潘院士的领导下成功开发了一套&ldquo 碗口朝上&rdquo 的热处理工艺,产品一次热处理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 耐驰:请您谈谈热分析技术在大型铸锻件热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 顾教授:大型锻件由于重量大,通常在几十吨以上,热处理难度大。通常通过计算机模拟热处理过程大锻件内部的温度场、组织转变和应力/应变的演化过程是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与优化的极其重要手段。要实现精确模拟,准确的材料参数是必需的。 耐驰:请问在核电压力容器封头锻件热处理工艺研发过程中,您最注重材料的哪些热物性参数? 顾教授:通常用到的热物性参数包括:热膨胀系数,比热,导热系数,密度等,这些都是要从高温到低温不同温度下的数据,而且针对钢中不同的组织(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奥氏体等)分别测定。实验测试量大,方案设计也难度大。 还有,相变动力学数据也很重要。它也能够通过吸放热来测定,主要测定不同类型相变吸放热的定量数据,同时抽取其中动力学信息。由于钢的相变温度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甚至需要控制加热/冷却速度。 耐驰:您是通过怎样的测试方法取得这些参数? 顾教授:目前,通过使用包括耐驰仪器在内的不同设备,进行测试来获取材料的各种性能参数。由于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指导大锻件的热处理生产工艺,因此对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耐驰:请问您对耐驰仪器的使用感受如何? 顾教授:正如前面提到的,只有获得精确数据,我们进行计算机模拟时候才能对结果更加放心。而我们使用的耐驰高温DSC和同步热分析仪STA,其表现出宽广工作温度范围,优化的试验气氛条件、天平的高稳定性和低漂移度、多样且灵敏的传感器,为提供优质的数据铺垫了扎实的基础,耐驰可堪称是科研的好助手,期待耐驰能继续做大作强。 后续 据了解三年来,在交大项目组的攻关下,上重厂在三代核电机组的稳压器锻件、四代核电机组的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大锻件等四项技术中率先突破,先后实现国际首台和国内首台的业绩。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和研究,交大材料学院梳理出大型铸锻件热制造过程中的科研共性难题,向国家申报了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目前该课题已被列入国家973计划并已正式启动。 耐驰祝愿交大与上重厂的通力合作能为我国核电事业各项技术指标挤入世界前列发挥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DIL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TCT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STA-MS/FTIR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气绝缘材料重点实验室- LFA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气绝缘材料重点实验室- DSC和TG 如您有任何疑问,请点击此处发送邮件。
  • 陈洪渊院士: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
    陈洪渊院士深耕分析化学几十年,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独到思考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治学者)陈洪渊(中)在研究室指导学生工作。  不久前,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将杰出导师奖颁给了5位中国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获此殊荣。奖项旨在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但由此引发的,却是公众对科研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如何培养出更多科技人才,如何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一起来听听这些“治学者”的思考。  ——编者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仪器研究室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意味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还在工作。六十年,一甲子,陈洪渊没有离开过分析化学。通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努力,他不仅大大推动了分析化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前不久,他与另外4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一道,获得了由《自然》杂志颁发的杰出导师奖。  从前沿科技到民生领域,分析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什么是分析化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分析化学则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时空演变信息的一门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伴随着学科交叉,分析化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包括分析化学在内的测量科学,是衡量科技发展和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陈洪渊介绍,“人类基因组图谱测序计划也是由于分析化学的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提前完成。”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最初的元素、有机小分子、大分子等的成分分析,到如今的活体生物分子、单分子、单颗粒和单细胞的成像分析。从而,分析化学又衍生出生命分析化学这一分支,而这不仅是当前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也是陈洪渊团队的重点研究内容。  “我们目前正在研制的单细胞高时空分辨系统有什么价值?”陈洪渊说,“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细胞。群体的平均值虽然有用,但无法准确反映单个细胞的性质,它们有时差异甚大,而这些差异也许包含着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癌症等疾病,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而诸如人类意识和记忆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基础科学问题,也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应用。”  陈洪渊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分析化学的作用:既要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也要发展与国计民生紧密结合的实际应用。例如在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分析化学就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科研成果更易量化和显现,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  长期在科研、教学一线的经历,使陈洪渊对如何平衡两者有着自己的关切和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两大板块,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和成果考核的两个方面。”陈洪渊打了个比方:教学是刀背,科研是刀锋。没有刀背的支持,刀锋就会卷刃。“科研成果更易显现和量化,教学效果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陈洪渊认为,教师职称和学科考评,长期以来普遍侧重科研成果,其中又以论文指标为先,这种偏颇情况如果不及时扭转,后果不堪设想。  陈洪渊说,通过教材编写水平、与学生互动情况以及学生成绩等方式,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效衡量。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改进教师考评体系,并一再强调优秀教师站在教学第一线,目的即在于此。“南京大学设置了教学岗的教授与副教授,并设立数额巨大的奖教金,重奖教学优秀的教师,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以此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氛围。”陈洪渊表示。  陈洪渊说,科研与教学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让科研任务带动教学的改进。比如,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需要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具备物理、生物、电子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了科研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  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绵羊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收入水平较低的讨论,陈洪渊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科研人员要求提高待遇、体面生活,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不能唯功利论,过分强调功利刺激效益,失却合理的平衡,否则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并危及学界未来。”他坦言,做科研有研究周期,人才培养也有一个成长周期,因此年轻科研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尤为不易。陈洪渊介绍,南京大学对于引进和本土培养的科研人才,不仅从生活上给予专项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也在工作上安排项目启动资金,吸引和留住了人才。  “同时,在分析化学领域,我们应该对科研成果转化更加重视起来。”陈洪渊说,“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思考,科研与生活,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也不把学生当作出数据的操作工。他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导师要想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作为导师,最要紧的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陈洪渊至今培养了12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2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者。他所带领的团队曾获得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的群体项目。
  • 马光辉院士/魏炜研究员团队开发工程化细胞外囊泡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通过交叉科学研究,提出并发展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是提高重大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胶质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恶性的肿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临床上治疗GBM以外科手术为主,同时辅助放化疗,但是效果非常有限;以手术和替莫唑胺联合治疗为例,5年生存率小于5%。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GBM治疗策略。 GMB治疗棘手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 血脑屏障(BBB) 的存在阻止了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需要发展更有效的药物递送策略;其次,单一化疗药物的使用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需要联合新的肿瘤杀伤手段;另外,GBM具有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对其快速生长和向周围组织的浸润起到重要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容忽视。 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魏炜 研究员、 马光辉 院士、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维平 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了题为: Explor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M1-macrophag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effective accumulation in glioblastoma and strong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发展了“ 免疫调控-化学动力-乏氧激活 ”多级联动的治疗新策略,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针对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难题,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具有定向趋化能力的巨噬细胞的细胞外囊泡 (EVs) 和工程化的设计,提出了“免疫调控-化学动力-乏氧激活”多级联动的治疗新策略,并联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交叉合作,进行了个体化创新药物制剂的研发。 研究团队首先基于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样本和小鼠模型进行了免疫组化的研究,发现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组织中浸润的M2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也相应更高,并且这些巨噬细胞大多来源于外周血。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了以M1巨噬细胞EVs作为载体,一方面可以利用M1巨噬细胞的趋化特性在GBM部位大量蓄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实现GBM微环境的免疫调控。图1 胶质瘤样本中巨噬细胞的表型及其来源分析:a. 胶质瘤患者临床样本中巨噬细胞表型分析示意图;b. 不同级别胶质瘤中M1、M2和Ki67(细胞增殖指标)的分析;c.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M2/M1比例;d.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患者瘤内M2/M1比例与生存曲线的关系;e. GBM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和M1巨噬细胞的共定位分析;f.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GBM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和M2巨噬细胞的共定位;g. 小鼠胶质瘤样本中巨噬细胞表型分析示意图;h. 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U87MG、G422和GL261)中M1、M2和Ki67的分析;i.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不同鼠胶质瘤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和M1或M2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图中标尺均为50 μm 研究团队进一步在M1EVs的细胞膜和内腔差异化装载了化学激发分子对 (CPPO和Ce6) 以及乏氧药物 (AQ4N) ,以此将肿瘤微环境调控、化学激发动力学及肿瘤乏氧治疗合理有序地集成于M1EVs递送系统中。上述仿生剂型 (CCA-M1EVs) 静脉注射后,M1EVs可以携带上述组分穿过BBB进入GBM病灶,进而实现多级联动治疗:M1EVs调控免疫微环境产生大量过氧化氢,从而激发CPPO和Ce6生成自由基 (ROS) ,同时该反应消耗氧气激活细胞毒性药物AQ4N。借助上述作用的协同,在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和患者来源的 (PDX) 模型上显著抑制了疾病的进程,大幅延长了生存期。图2 基于M1EVs的仿生剂型构建方案、抗肿瘤机制及PDX疗效:a. 仿生剂型的构建示意图;b. 仿生剂型在GBM模型中的累积及免疫调节、化学激发动力学和乏氧触发化疗的协同作用示意图;c. 基于光声成像分析仿生剂型在PDX小鼠GBM病灶中的累积;d. 各组PDX小鼠的抑瘤效果(20天核磁成像);e. 各组PDX小鼠的生存期分析;f. 各组PDX小鼠的TUNEL分析(标尺50 μm) 十余年来,过程工程所生化室魏炜研究员和马光辉院士创制了一系列仿生递送新剂型,利用其体内的天然路径和属性,在动物模型上成功用于肿瘤、传染病、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并且部分剂型已通过医院伦理批准进入个体化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晓君 博士和丁辉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炜研究员、马光辉院士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维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0894-3
  • 何泽慧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6月26日,各界人士排队进入遗体告别厅向何泽慧院士遗体告别。 6月26日,几位女青年排队进入遗体告别厅向何泽慧院士遗体告别。 6月26日,何泽慧院士孙子钱绍强手捧奶奶遗像走出遗体告别厅。 “耕耘高能宇宙射线奔波一生事业永存,献身原子能物理风雨数十载哲人已逝”——静静躺在鲜花翠柏中的老人,看起来安详瘦弱,但她却倾其毕生精力,在祖国物理研究中发挥出“超高能量”。 6月26日的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挽幛轻垂,白花朵朵。8时30分,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礼堂内,老人的遗像在鲜花丛中含笑注视着爱她和她爱着的人们。这位慈祥的老人曾和丈夫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建立了中国核试验技术的基础。她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她积极推动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礼堂外,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许许多多被何泽慧先生感动或教导过的人,顶着炎炎烈日赶来向她告别,向这位爱国、精博、俭朴的科学巨匠表达悼念和敬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佩戴白花,静静站在礼堂门边,凝望着这位让他肃然起敬的老前辈。 “何泽慧先生的三个品质,让我感受深刻: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毕生求索、献身科学的执著精神和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陈和生说,何泽慧先生为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她拒绝任何特殊照顾,坚持“将每分钱都用于科学研究”。直到90年代,70多岁的老人仍坚持乘坐公交车,从中关村的住所到玉泉路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 曾师从何泽慧先生的气球研究专家姜鲁华研究员追忆起这位恩师,仍是激动不已:“高空气球研究,经常要在野外进行试验。在炎热的天气里,何先生一直在试验场陪着我们,短则几小时,长则半天多,对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相当不容易。她经常勉励我们,科学研究就需要‘坐得下来’,要‘耐得住寂寞’。” 看着遗照中恩师慈爱的笑脸,姜鲁华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回忆起另一件事。1997年,何泽慧先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次交谈中,何先生问到姜鲁华高空气球的经费情况,主动提出,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她的这笔奖金。姜鲁华说,尽管婉言谢绝了恩师的好意,但以后每每想起这件事,都会感动不已。 哀乐低回。礼堂西侧,亲属们排成一列,与前来与何先生辞别的人们一一握手致意。在钱三强和何泽慧的后代和亲属中,不少人传承着科学的火种,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 葛运建,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也是钱三强和何泽慧先生的外甥。他道出了后辈们仍立志从事科研的原因,“何先生这代兄弟姐妹8人都毕生献身科学研究。我们第二代人也有不少从事科研。因为投身科学,让人无怨无悔”。
  • 东阿阿胶科技创新大会暨院士工作站揭牌
    现代生物技术让阿胶&lsquo 老树开新花&rsquo ,&rdquo 在7月6日东阿阿胶科技创新大会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说。阿胶是我国传统中药的瑰宝,其制取、应用已有千年历史,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关联。   近年来,东阿阿胶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了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近三年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6项,连续三次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阿胶的市场增长长期受制于驴皮原料短缺,为解决这一矛盾,东阿阿胶正通过嫁接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阿胶进行小分子化改造。小分子阿胶,具有吸收率高、纯度高、服用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其生物利用度为传统阿胶的3.5倍,补血、抗氧化等药效显著提高,其开发上市将开启阿胶高效利用的新时代。目前,小分子阿胶工艺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并已申报中国专利和包括日本、韩国、欧盟、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专利。   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石碧教授,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林瑞超教授等受聘为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
  • 虹科案例丨AR医疗示教转播如何促进医疗培训效益最大化?
    大家是否有一个疑问——钢琴课的学生需要近距离地亲眼看老师弹钢琴学习演奏手法、化学课的学生需要近距离地看老师实际操作化学实验,那么医学界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做的呢?医学实习生该怎样在不影响正常手术开展的前提下近距离观摩主刀老师的手术学习临床实操呢?肯定无法让所有实习生都进手术室,这不符合手术室内的消毒灭菌要求,而且手术室哪有足够的空间提供给大量来观摩手术过程的他们呢?再延伸一下,在差旅成本高昂、专家行程安排紧凑的今天,除了整天不停地飞来飞去进行线下专家会诊,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更帮助各地医院快速调动远方的高精尖专家资源进行医学会诊呢?传统的医疗培训方式:条件一般的医院,没有高级的设备可以支持他们进行案例视频的拍摄,所以只能由专人去举着相机或者手机,跟随着手术医生进行拍摄,此类视频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拍摄出来的画面是不够稳定的,且拍摄人员在主刀医生周围拍摄的时候,会干扰医生的视线,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极少数医院手术室才有摇臂或者吊臂辅助拍摄教学案例,并且虽然稳定性与画面清晰度得到了保障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摇臂的画面也时有被挡住的情况,毕竟机械臂无法智能地跟随主刀医生的手术进程灵活迅速地转换拍摄角度,所以也无法非常智能的提供给实习生清晰且第一视角的手术室前端画面。传统的医疗培训方式的痛点:所以如何提高医疗手术的第一视角教学成为现在大多医疗培训的难题!虹科 vuzix AR眼镜的出现恰好能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上海某医院的骨科手术中,主刀医生佩戴虹科Vuzix M4000智能AR眼镜,在视线没有遮挡且不影响手术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完成了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教学直播。关节镜的原画面、手术操作的第一视角、手术室内的全景视角通过软件平台传递给示教室,示教室可实时切换画面并跟主刀医生随时语音沟通,达到实时讲解答疑的效果。整个过程高清流畅,并得到了完整录制形成宝贵的教学素材。主任手术结束大赞“完善了教学素材库!”武汉某医院的耳鼻喉科手术中,主任医师佩戴虹科Vuzix M4000智能AR眼镜,在解放双手的同时高清的将实时画面转播到示教室中。陈主任表示“这佩戴挺轻便的,不会影响我的操作”。相比于传统的摇臂和有线直播形式,AR眼镜形式的医疗培训会更加便捷,带上即可开始直播,改变以往需要专人进手术室中放摇臂摄像设备,手术中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人来控制摄像的传统方式。极大的降低人员成本和设备成本,更大可能的减少手术室中的病菌数量。手术室中多一个人就多一分风险,多一台大型机器就多一份成本。使用轻便且具有医疗洁净室认证的AR眼镜,降一份成本多一份安心。应用虹科AR医疗培训方案帮助您提高AR教学效益,降低风险!虹科Vuzix AR眼镜“帮助企业解放双手,降本增效”Vuzix M系列智能眼镜专为全天轻便佩戴而设计,易于操作且坚固耐用,适用于任何工业场景。我们的智能眼镜和组件技术是技术团队广泛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结果——Vuzix在此方面是没有对手的!我们先进的显示模组由Vuzix制造,可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在功耗和光学指标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性能优势,代表了波导技术的未来。 虹科Vuzix智能AR眼镜,高清耐用,轻便舒适,功能强大,安全可靠,解放您的双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差旅成本。适用于远程协助/工作流/远程诊断/远程维修/远程医疗/场景培训等企业级应用。微信搜索【虹科数字化+AR】并关注,即可免费获取《虹科数字化与AR解决方案白皮书》。想要了解更多【Vuzix AR眼镜】,欢迎联系我们!
  • 2015年度两院院士增选焦点关注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在1月1日启动,这是自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两院为规范院士增选工作,均在去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选实施办法或细则,而新的办法或细则则提出多个遵循去年修改后的章程精神的新规。中国工程院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介绍,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ldquo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rdquo 。上述人士表示,此次增选机制的变化是完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而设置的,&ldquo 是完全按照中央的要求来完善院士增选制度&rdquo 。   【焦点1】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年龄上限下调5岁   &ldquo 官员院士&rdquo 一度成为院士制度改革中外界关注的焦点,研究院士制度多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曾表示,&ldquo 仕而优则学&rdquo 是&ldquo 官本位&rdquo 文化影响的产物。   此次两院院士增选,两院均要求&ldquo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rdquo 。   如中国工程院在增选办法中明确地规定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   而这一规定同样见于近期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名为《关于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   此外,在对候选人的规定中,此次中国工程院调整了候选人的年龄上限。按照此前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   根据此次中国工程院对外发布的信息,该院院士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对于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即为有效,其中本学部院士不少于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被提名次数仅限1次。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这是否意味着新的增选办法意在避免行政干预的影响?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唐孝炎表示,&ldquo 应该是有此考虑&rdquo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ldquo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rdquo 是一个进步,像张曙光这样的官员竞选院士的现象可能比以前受到更强有力的限制。但他同时指出,这个规定要起作用的关键在于执行中的落实情况。&ldquo 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这个原则能被执行到什么程度?按照这个规定,大学的校长是不是也不可以再作为院士候选人?&rdquo   【焦点2】   增加院士终选全院投票选举   此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自今年开始,这一内部选举将成为&ldquo 初选&rdquo 阶段,两院均增加了全体院士&ldquo 终选&rdquo 的环节。   如中国工程院规定,各学部选举结果经主席团审议并被确定为终选候选人名单后,提交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进行会议或通信投票终选。   中国科学院则规定,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初选,由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进行。终选候选人名单则由学部主席团审议各学部常委会关于增选工作来确定。   熊丙奇指出,院士选举增加终选过程,可能会限制&ldquo 烟草院士&rdquo 当选的情况。他说,当时烟草院士谢剑平就是由谢所在学部通过后当选院士的,其他学部对此没有终选程序,造成对这样的情况没有否决权。增加全院院士终选后,可以使院士的增选接受更广泛的监督,但这又造成其他学部的学术判断力可能不足。&ldquo 最好的办法是成立专门的学术伦理委员会,专门监督、调查学术不端或学术失当行为。&rdquo 熊丙奇介绍,目前许多高校内都已设立了学术委员会,但这些学术委员会的独立性还远远不够,导致在启动学术调查时可能面临诸多行政限制。   【焦点3】   院士提名渠道由3种变为2种   在院士候选人提名中,&ldquo 单位推荐&rdquo 或&ldquo 归口部门推荐&rdquo 的渠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至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以及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再无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权力。   2007年,由于铁道部的推荐,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成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候选人。在张曙光一案败露后,他供述两次参选中科院院士&ldquo 需要花钱&rdquo 后,外界诟病&ldquo 部门举荐&rdquo 这一提名方式。   去年两院均通过修改章程对院士提名做了原则性规定,如工程院《章程》提出,提名渠道由3种缩减至2种,即院士推荐与有关学术团体推荐。   此次增选,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提名渠道统一,均由院士与中国科协推荐。如中国工程院明确委托中国科协负责组织学术团体的提名工作,由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学会负责推荐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候选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此举可能是想朝着减少行政干预的方向努力,但这种办法很可能&ldquo 治标不治本&rdquo 。他强调,以前,参与院士提名的部门与协会可能会被&ldquo 公关&rdquo ,现在,利益相关者照样可以去公关中科协。&ldquo 问题的实质是院士这个称号与太多经济利益相关,而并不只是学术头衔。&rdquo   熊丙奇说,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要去解决院士称号附加的各种利益链条。&ldquo 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的院士就只是一个学术头衔,在申请项目时与其他竞争者处于一样的地位,并不享受特殊待遇,这样就会避免许多利益纷争。&rdquo   【焦点4】   首次明确贿选行为院士收礼金或撤销   在对院士提名渠道进行缩减后,中国工程院在去年12月底出台配套办法来约束拥有提名权的院士以及学术团体。   2012年11月,中国工程院对外首次发布了增选违纪处理办法,对候选人材料作假、助选、拉票等违纪行为进行了认定。   除此之外,该规定同样对院士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认定。该办法规定&ldquo 对于院士在增选工作及其相关环节中违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的,应认定为违纪违规&rdquo 。   在对院士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上,仅表示&ldquo 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rdquo 。   比照之前,中国工程院近期出台的新版处理办法则对院士以及学术团体有了更多约束,在处罚力度上也大大加强。   该办法要求院士不得泄露评审选举信息,特别是有关候选人的讨论、评价和投票表决结果等情况。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采取取消其提名、评审和选举权等措施,并在相关范围内通报。   而与之前语焉不详的&ldquo 院士违纪违规&rdquo 相比,此次新规首次对&ldquo 贿选&rdquo 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该办法要求,院士不得收受候选人、身边人员及其单位、部门赠送的任何礼品、礼金。   如有院士违反该规定,那么将会在学部范围内通报 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当次评审和选举权,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 涉嫌严重违纪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
  • 著名材料学家、四川大学涂铭旌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日1时50分在成都不幸逝世,享年91岁。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aefaf19-202c-45dd-ac28-4518e120330c.jpg" title=" 123.jpg" alt=" 123.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官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教授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1947年至1951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先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等地深造,195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在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工作,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系系主任,金属材料强度所所长,成都科技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曾任第一届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冶金与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同志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强度与断裂、稀土钒钛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等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数十年潜心科学、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对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理论与应用、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同志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评价”以及“微特电机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元器件研究”、“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固溶体粉及其新型硬质材料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中成绩卓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成果奖十余项。1984年被评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荣获香港柏宁(中国)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奖”,1998年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治学严谨、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对我国材料领域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勤奋、务实、律己、奉献的精神为后辈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和楷模。涂铭旌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院士病重期间,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同志、校长李言荣同志等校领导多次前往医院及家中看望慰问,华西医院医务人员竭尽全力参与涂铭旌院士的救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涂铭旌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9年1月3日下午14:30在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举行。 /p
  • 宁波材料所:面向水下可穿戴传感的耐水导电凝胶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通过非侵入的方式捕捉人体的各种信号并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了重要价值。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可穿戴传感器,由导电凝胶等软材料构建的皮肤式可穿戴传感器能与动态皮肤形成紧密的共型结构,提高传感器的传感准确性和稳定性,甚至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的实时感知。   尽管基于导电凝胶的可穿戴传感器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动作监测、健康管理、表情和声音识别、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但由于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存在吸水溶胀、导电组分流失、粘附性能衰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水下探索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通过对导电凝胶进行耐水性能的设计,研究人员实现了导电凝胶基可穿戴传感器的水下传感领域的应用,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快速发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和魏俊杰博士基于在耐水导电高分子凝胶的构筑及其水下传感方面的研究基础,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Water-Resistant Conductive Gels Toward Underwater Wearable Sensing”的综述文章(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758)。   在该综述中,作者首先对提高导电凝胶耐水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封装设计、疏水网络结构和多重交联作用这三种耐水设计策略,并详细讨论了各种策略的耐水原理、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为未来的耐水导电凝胶设计提供指导。随后对用于水下传感领域的耐水导电凝胶的多功能性质进行了介绍。除了水下稳定性之外,探讨了耐水导电凝胶的拉伸性质、水下粘附性质、水下自修复性质、可回收性质和3D打印性等性质对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制造加工工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这些性质的优化改善方法。此外,对现有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传感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向进行了汇总,着重总结了耐水导电凝胶在水下运动感知、水下健康监测、水下通讯、水环境分析几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耐水导电凝胶在这些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水下传感研究指明了方向。   尽管导电凝胶的耐水设计和传下传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领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解决。导电凝胶在水环境中的传感性能与陆上性能有着明显差异,相关的水下传感机制和传感模型有待进一步阐明;耐水导电凝胶的水下稳定性和水下传感性能测试还没有标准的方法,亟需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进行有效对比和评估;在耐水导电凝胶和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多功能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努力,例如实现基于变色功能的可视化感知、基于自清洁功能的抗污能力和基于生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等。   为了满足耐水导电凝胶基水下可穿戴传感器的实际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与水下可穿戴传感器匹配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自供能技术;如何实现多感知功能和多技术模块在水下凝胶传感系统中的一体化集成,尤其是如何实现“软”凝胶材料与“硬”电子元件的稳定界面结合依然是该领域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2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0157、2022T150668)、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121J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805204、2022YFC2805202)等项目的支持。耐水导电凝胶的设计策略与水下传感应用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魏俊杰)
  • 新院士名单提前泄密不止一次
    新闻: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54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然而,在1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命中率高达97% ,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可能被提前泄密。(12月8日《 法制晚报》 )   新院士名单提前被泄露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次是20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在国务院没有批复以前,工程院是不会提前公布或者通知院士的,当新院士名单还在严格保密时,网上早早公布命中率极高的名单,按照一般理解,其中可能有问题。   但是,这未必一定是泄密,猜中新院士名单也是有可能的。如果院士评选公开透明,规则公正,对于谁是工程界顶尖人才,圈内人应该是有共识的。或者依照某种惯例,比如有官职的更有机会当选新院士,业内人士能预测个八九不离十也很正常。对于后一种情况,别说圈内人,就是普通人怕也能猜中几个。   有多种视角。它可以是一个严重的泄密问题,也可以说公布名单的是消息灵通人士——有些人士总是消息灵通的,也可以仅仅一个概率游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