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物理奖

仪器信息网生物物理奖专题为您整合生物物理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物理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物理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物理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物理奖话题讨论。

生物物理奖相关的论坛

  • 【分享】生物力学的发展简史

    生物力学的发展简史生物力学一词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但它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却是古老的课题。例如,1582年前后伽利略得出摆长与周期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摆来测定人的脉搏率,用与脉搏合拍的摆长来表达脉搏率等。1616年,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根据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原理,从理论上论证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到1661年,马尔皮基在解剖青蛙时,在蛙肺中看到了微循环的存在,证实了哈维的论断;博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一书中讨论了鸟飞、鱼游和心脏以及肠的运动;欧拉在1775年写了一篇关于波在动脉中传播的论文;兰姆在1898年预言动脉中存在高频波,现已得到证实;材料力学中著名的扬氏模量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为建立声带发音的弹性力学理论而提出的。1733年,英国生理学家黑尔斯测量了马的动脉血压,并寻求血压与失血的关系,解释了心脏泵出的间歇流如何转化成血管中的连续流,并他在血液流动中引进了外周阻力概念,并正确指出:产生这种阻力的主要部位在细血管处。其后泊肃叶确立了血液流动过程中压降、流量和阻力的关系;夫兰克解释了心脏的力学问题;斯塔林提出了透过膜的传质定律,并解释了人体中水的平衡问题。克罗格由于在微循环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1920年诺贝尔奖金。希尔因肌肉力学的工作获得1922年诺贝尔奖金。他们的工作为60年代开始的生物力学的系统研究打下基础。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批工程科学家同生理学家合作,对生物学、生理学和医学的有关问题,用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使生物力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有些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力学的分支学科,如以研究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流变学等。中国的生物力学研究,有相当一部分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因而在骨骼力学、脉搏波、无损检测、推拿、气功、生物软组织等项目的研究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生物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是人们长期研究的对象。循环系统动力学主要研究血液在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中流动,以及心脏、心瓣的力学问题。呼吸系统动力学主要研究在呼吸过程中,气道内气体的流动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以及气血间气体的交换。所有这些工作,包括生物材料的流变性质和动力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了解,而且还能为人工脏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生物力学还研究植物体液的输运。环境对生理的影响也是生物力学的一个研究内容。众所周知,氧对生物体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在缺氧环境下生物体发育较慢,在富氧环境下发育较快。即使在短期内,环境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实验表明:在含10%的氧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的幼鼠,即使只生活24小时,在直径为15~30微米的肺小动脉壁下,也会出现大量的纤维细胞。若延续4~7天,纤维细胞则会过渡为典型的平滑肌细胞,这无疑会影响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又如处于高加速度状态中的人,其血液的惯性会有明显的改变,悬垂器官会偏离原位,从而改变体内血液的流动状态。

  • 生物物理化学专业词汇

    生物物理学 biophysics分子生物物理学 molecular biophysics生物物理化学 biophysical chemistry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柔性 flexibility   指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多肽链和磷脂脂肪酸链活动程度的大小。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FanE『翻译中国』http //www.FanE.cn序参数 order parameter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三级结构 tertiary structure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螺旋结构 helical structureα螺旋 α-helixβ折叠 β-pleated sheet   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一种构象,其多肽链在空间的走向发生180°的转变。链间氢键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链内氢键 intrachain hydrogen bondβ转角 β-bend, β-turn蛋白质折叠 protein folding解折叠 unfolding解旋 unwinding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三股螺旋 triple helix, triplex螺旋度 helicity分子肺 molecular lung   血红蛋白随氧的得失,其四级结构和亚基间距离发生显著变化,这种一张 一合的情况与肺的呼吸类似,可理解为分子肺。双螺旋 duplex, double helix碱基堆积 base stacking扭结 kink水结构 water structure结合水 bound water生物能学 bioenergetics[离子]近层水 primary water   离子与水作用,使分子沿着离子造成的电场排列,在离子周围形成结合较紧密、有序性较高的水层。全反构型 all transconfiguration

  • 拿化学奖的38个物理化学家在哪里……

    化学奖授予埃里克·白兹格,斯特凡·W·赫尔,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由于他们的成就,光学显微镜现在可以进入纳米世界了。   ……等等,这不是物理学奖么?上一个因为显微镜(电子隧道显微镜)而获奖的都是拿的物理学奖啊……   化学奖公布之后,诺贝尔奖官推立马开始自黑:算上今年已经有38个人因为物理化学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了……我诺贝尔大理综奖万岁!   有哪38个人呢?八一八吧。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第一届的化学奖就带有物理味儿,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   1903年,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看起来很化学的,但是确实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1914年,西奥多·威廉·理查兹因为“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而获奖。咦好像不太对……你说有什么元素不是化学元素!摔!   1920年,瓦尔特·能斯特,“对热化学的研究”;其实擦边球啦,热学……明明是物理学……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嗯,参照楼上理查兹。   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因为“对分散系统的研究”而获奖。这个研究跟超速离心有关,算是物理方法吧。   1932年,欧文·朗缪尔因为“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而获奖。表面化学是什么呢?就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blabla)之类的东东。   1934年,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发现了重氢”……隔壁物理学奖研究氢同位素的海森堡发来贺电。   1936年,彼得·德拜“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分子嘛,还勉强算化学……   1948年,阿尔内·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威廉·吉奥克“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其实隔壁物理学奖研究低温获奖的真不少(比如苏联的卡皮查和荷兰的昂内斯),该不会是物理学奖不要的吧【误】   (2人)1956年,西里尔·欣谢尔伍德以及尼古拉·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这个机理其实算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3人)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乔治·波特“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物理化学方法。 1968年,拉斯·昂萨格“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看来热力学是物化“交融”的热点啊。   1971年,格哈德·赫茨贝格“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又一个热力学。   1983年,亨利·陶布“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2人)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和杰尔姆·卡尔“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3人)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李远哲、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1999年,亚米德·齐威尔“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又是物理工具、化学研究。   (3人)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田中耕一、 库尔特·维特里希,分别用软解析电离法和核磁共振谱学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也是算物理方法吧。   (3人)2000年,艾伦·黑格、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2011年,丹·谢赫特曼“发现了准晶体”。   (3人)2013,马丁·卡普拉斯、迈可·列维特、阿里耶·瓦舍尔“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   今年2014年,又有三个物理化学领域的人获奖。   其实,诺贝尔官方之外,也有好一些有“物理学奖”的味道……   1908年,大名鼎鼎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因为“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化学奖。但是卢瑟福是一个非常有节操的科学家,名言是——“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集邮”。好的于是我们把化学奖愉快地颁发给了他。   接下来是1911年的玛丽·居里。她以前就拿过物理学奖,这次拿化学奖是因为“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我们可以理解为物理是对放射性的研究,然后把元素提取出来就是化学了,好的get√……这事儿还没完,1935年,伊伦·约里奥-居里以及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母亲居里含笑点头。   1959年,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这又是一种采用物理手段研究化学的方式——用电流。   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嗯物理奖也发给过用X射线观察各种晶体的布拉格一家呢……   1982年,英国的阿龙·克卢格“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显微术!   然后是这条耐人寻味的……1960年,威拉得·利比“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我大化学终于对其它科学(除了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 【建设新闻】生物物理所和微生物所中日联合实验室启动新一轮合作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6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三方领导在生物物理所举行了第二个五年合作的签字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共同促进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新型传染病的预防与研究,中国科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强强联合,于2005年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分别成立“中日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联合实验室”和“中日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的科研创新平台,双方在第一个五年合作周期中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设备共享等开展了广泛实质性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中日双方都对第二期的合作充满期待。在签字仪式上,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微生物所常务副所长黄力、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所长Motoharu Seiki分别讲话,都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里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进展,并表示将在第二期合作中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联中日的合作研究,从人员、设备、实验室空间上提供良好的保障。此次签字仪式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特别关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中日联合实验室筹划委员会所有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font]

  • 【转帖】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生物 力学是应用 力学 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 生物物理学 分支。其研究范围从生物整体到系统、 器官 (包括血液、体液、脏器、骨骼等),从鸟飞、鱼游、 鞭毛 和纤毛运动到植物体液的输运等。 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动量定律、质量守恒三定律并加上描写物性的本构方程。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是与 生理学 、 医学 有关的力学问题。依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生物流体力学 、 生物固体力学 和 运动生物力学 等。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工, 生物学 和力学相互促进和发展着。 哈维 在1615年根据 流体力学 中的连续性原理,按逻辑推断了 血液循环 的存在,并由马尔皮基于1661年发现蛙肺微血管而得到证实; 材料力学 中著名的扬氏模量是扬为建立声带发音的弹性力学理论而提出的;流体力学中描述直圆管层流运动的泊松定理,其实验基础是狗主动脉血压的测量;黑尔斯测量了马的动脉血压,为寻求血压和失血的关系,在 血液 流动中引进了外周阻力的概念,同时指出该阻力主要来自组织中的微血管;弗兰克提出了心脏的流体力学理论;施塔林提出了物质透过膜的传输定律;克罗格由于对微循环力学的贡献,希尔由于肌肉力学的贡献而先后(1920,1922)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了20世纪60年代,生物力学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生物固体力学是利用材料力学、弹塑性理论、 断裂力学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 生物组织 和器官中与之相关的力学问题。在近似分析中,人与 动物 骨头的压缩、拉伸、断裂的强度理论及其状态参数都可应用材料力学的标准公式。但是,无论在形态还是力学性质上,骨头都是各向异性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骨骼的力学性质已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研究,如组合杆假设,二相假设等,有限元法、断裂力学以及应力套方法和先测弹力法等检测技术都已应用于骨力学研究。骨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的强度不仅与骨的构造也与材料本身相关。骨是骨胶原纤维和无机晶体的组合物,骨板由纵向纤维和环向纤维构成,骨质中的无机晶体使骨强度大大提高。体现了骨以最少的结构材料来承受最大外力的功能适应性。木材和 昆虫 表皮都是纤维嵌入其他材料中构成的复合材料,它与由很细的玻璃纤维嵌在合成树脂中构成的玻璃钢的力学性质类似。动物与植物是由 多糖 、蛋白质类脂等构成的高聚物,应用橡胶和塑料的高聚物理论可得出蛋白质和多糖的力学性质。粘弹性及弹性变形、弹性模量等知识不仅可用于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也可用来分析有关细胞的力学性质。如细胞分裂时微丝的作用力,肌丝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及细胞膜的力学性质等。生物流体力学是研究生物 心血管系统 、消化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 内分泌 以及游泳、飞行等与 水动力学 、 空气动力学 、 边界层理论 和流变学有关的力学问题。人和动物体内血液的流动、植物体液的输运等与流体力学中的层流、端流、渗流和两相流等流动型式相近。在分析血液力学性质时,血液在大血管流动的情况下,可将血液看作均质流体。由于 微血管 直径与 红细胞 直径相当在微循环分析时,则可将血液看作两相流体。当然,血管越细,血液的非牛顿特性越显著。

  • 【讲座推荐】培训讲座直播--又一个物理学家抢生物狗饭碗的故事,生物型扫描探针显微技术

    在线培训讲座推荐 :力与光的舞蹈——与先进光学深入结合的生物型扫描探针显微技术2017年11月29[b]详情 ↓[/b][align=center][color=inherit]报告人:[/color]叶鸣博士[/align][align=center]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align][align=center]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生物分子自组装研究。[/align][align=center]毕业后加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align][align=center]主要从事功能表面及界面物理方向的博士后研究[/align][align=center]具有超过13年的生物学AFM应用经验[/align][align=center]现任Bruker纳米表面仪器部应用科学家[/align][align=center][color=inherit]不管他6不6,反正我觉得他6[/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inherit]他的报告我是搬好小板凳占好位置了[/color][/align][color=inherit]报告内容:[/color]随着扫描探针技术(SPM)的发展,在生物学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深入应用。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将扫描探针技术结合于各种先进的光学方法,综合扫描探针的力学测量与丰富的光学信息于一体。这样的结合为今天的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口,为科学家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独特的有力工具。本次的webinar将集中于Bruker Bioscope Resolve一系列的先进力学测量功能与先进光学整合的实际应用。为大家带来这一领域最先进前沿的研究概览与展望。[color=inherit][/color]别害羞,免费哒。报名链接:[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3162.html[/url]

  • 【分享】Z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自从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而且饶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 培训讲座直播--又一个物理学家抢生物狗饭碗的故事,生物型扫描探针显微技术

    [color=#ffffff][b]1[/b][/color]在线培训讲座推荐 :力与光的舞蹈——与先进光学深入结合的生物型扫描探针显微技术2017年11月29[b]详情 ↓[/b][align=center][color=inherit]报告人:[/color]叶鸣博士[/align][align=center]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align][align=center]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生物分子自组装研究。[/align][align=center]毕业后加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align][align=center]主要从事功能表面及界面物理方向的博士后研究[/align][align=center]具有超过13年的生物学AFM应用经验[/align][align=center]现任Bruker纳米表面仪器部应用科学家[/align][align=center][color=inherit]不管他6不6,反正我觉得他6[/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inherit]他的报告我是搬好小板凳占好位置了[/color][/align][color=inherit]报告内容:[/color] 随着扫描探针技术(SPM)的发展,在生物学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深入应用。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将扫描探针技术结合于各种先进的光学方法,综合扫描探针的力学测量与丰富的光学信息于一体。这样的结合为今天的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口,为科学家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独特的有力工具。本次的webinar将集中于Bruker Bioscope Resolve一系列的先进力学测量功能与先进光学整合的实际应用。为大家带来这一领域最先进前沿的研究概览与展望。[color=inherit][/color]别害羞,免费哒。报名链接:[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3162.html[/url][color=#ffffff][b]1[/b][/color]

  • 微生物实验中物理长度(直径)测量选择

    微生物实验中物理长度(直径)测量选择

    在微生物实验中有很多物理数据需要测量,如培养好的菌落个数、面积、直径、抑菌圈的直径都需要精密测量后进行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和计算,再推导出合理的特性。以下我们讨论直径的计算方法和选择。首先了解一下颗粒的粒度及粒径的表征方法:1. 网目值表示——(目数越大粒径越小)直接表征,如果粉末颗粒系统的粒径 相等时可用单一粒度表示。2. 投影径——用显微镜测试,对于非球形颗粒测量其投影图的投影径。① 费雷特(Feret)径DF:与颗粒投影相切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② 马丁(Martin)径DM:在一定方向上将颗粒投影面积分为两等份的直径③ 克伦贝恩(Krumbein)径DK:在一定方向上颗粒投影的最大尺度④ 投影面积相当径DH: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⑤ 投影周长相当径DC:与颗粒投影周长相等的圆的直径3. 轴径——被测颗粒外接立方体的长L、宽B、高T。① 二轴径 长L与宽B② 三轴径 长L与宽B及高T4. 球当量径——把颗粒看做相当的球,并以其直径代表颗粒的有效径的表示方法。5.质心直径----得到高质量的生物投影后,可以找到形心,通过形心引出一条直线到投影的两个边缘,再以这条直线通过形心偏转5℃(这几年已发展到偏转2℃),共36条(90条)直线,求平均值。注意:此直径的测量方法前提是培养基和菌悬液的密度一致,成像仪器的光照均匀,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型心、质心、重心、刚心为一个点。此方法最适合抑菌圈直径测量(有点生物动力方向的含义)。总结在微生物实验中测量物理直径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和物质的特性(晶型)来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使我们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物体本质的核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算法的不断发展将会有很多的方法被开发出来。[img=,301,3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51408446329_1560_3024149_3.png!w301x376.jpg[/img][img=,351,3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51408519266_5191_3024149_3.png!w351x371.jpg[/img][img=,371,3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51408574562_305_3024149_3.png!w371x376.jpg[/img][img=,435,3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51409034679_1542_3024149_3.png!w435x326.jpg[/img][img=,404,30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51409098684_4676_3024149_3.png!w404x303.jpg[/img]

  • 好书推荐,电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学科

    《生物传感器》 59RMB,张先恩,化工出版社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形式的传感器,由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与各类物理、化学换能器组成,用于各种生命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分析和检测。生物传感器融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及相关技术于一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沿,包括生物传感器的生物分子敏感元件基础及其固定化方法,电化学、微热学、半导体、声波、光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各种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同时详述了DNA、蛋白质、生物计算机的生物芯片、丝网印刷、分子印迹、纳米技术等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等。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反映了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历程、经典成果和最新进展,并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结果和心得。适合于高等学校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分析化学和传感器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等兄弟弄到电子版的话,马上就上传![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0363]目录[/url][color=red]【由于该附件或图片违规,已被版主删除】[/color]

  • 【讨论】职业卫生物理因素检测

    各位大侠,有做职业卫生物理因素检测的没,我看了一下标准,紫外辐射要计算8小时时间计权,标准上没有给出计算公式,应如何计算呢?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查到,有谁知道帮帮忙——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9.gif,在GBZ2.2-2007中规定的手传振动时间计权公式貌似是错的,

  • 微生物制剂发酵发酵的物理条件

    [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b]微生物制剂发酵[/b]的物理条件研究主要有[b]发酵温度[/b]、[b]初始[/b]、[b]溶解氧[/b]。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微生物的生长实际是生物体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和酶反应的有机组合,温度是影响这些反应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来源、不同菌株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zui适培养温度有一定的差异。[/font][/size][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PH值影响微生物的发育增殖和各种能量代谢的化学活性等,在工业发酵过程中,值PH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目的产物的产生和积累,菌体还会产生酸碱物质导致发酵液值的变化,为保持值的稳定以至于不影响菌体的生长及产物的生成,常常需要补加酸碱来平衡值。[/font][/size][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在好氧微生物发酵时溶解氧是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液体深层发酵对氧的供应要求更高。溶解氧的调节主要靠通气量、搅拌速度、罐压等进行调节。[/font][/size][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此外,在液体发酵过程中往往要产生大量的泡沫,为了防止逃液和染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需在发酵液中加入消泡剂。常用的消泡剂有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还有的用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醚类消泡剂、高碳醇、有机硅消泡剂等,这类消泡剂的消泡抑泡[/font][/size]

  • 【讨论】化学与物理(参与有奖)

    分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各方面都用到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因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物理,坛内很多属于化学分析人,但大家对于物理在化学中的应用知道多少呢?请大家畅谈物理在化学中的应用,凡举出相关例子,并注上物理原理的都有奖励,赶快参与吧!!![color=#DC143C][size=4][font=黑体]注:有不少人参与其中,但没有详细说明所用物理知识的要点,请您仔细说明,以便加分[/font][/size]![/color]

  • 【讨论】有奖讨论有关物理的问题

    [color=#DC143C][size=4]这段时间发现本版一点不活跃,这估计和我们物理版的性质有关,和我这版主由于太忙没有组织多少活动有关。 现在特意发起一个有关物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东西只要涉及物理方面就可以了,比如可以讨论对物理的兴趣,对物理知识的看法等等。只要言之在理,都有积分奖励。[/size][/color] 我先自己谈一下。我比较喜欢物理,因为他可以解开很多“神秘”的现象,并通过对其的学习可以大体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对着现在的物理学,我也很矛盾——因为光解释单个的现象很好办,但是要形成一种认识和可以由此及彼就必须掌握理论,而理论却越来越抽象。对做实验和搞仪器的人来说,只要有自己领域相关的物理知识也就可以了。但是同时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他领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走出自己的小领域,向其他领域的人请教和学习,这也是我们这物理版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和理由。 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活跃我们物理版的同时,也收获知识和积分。

  • 【分享】生物力学试验机技术指标

    【分享】生物力学试验机技术指标

    生物力学试验机技术指标[~115583~]1.1. 设备名称: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1.2. 数量:1套1.3. 用途:此系统适合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高、低周、蠕变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等。如:接骨板、椎间融合器、膝关节、脊柱固定器、金属涂层、髋关节、髓内钉等的力学鉴定。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ISO国际标准,所有零部件和各种仪表的计量单位必须全部采用国际单位(SI)标准。1.4. 设备的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动静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高精度,采用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所选伺服系统执行组件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1_624043_1602049_3.jpg[/img]

  • 【简讯】徐涛被任命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 据称是最年轻的所长

    日前,中国科学院任命新一届生物物理所领导班子。徐涛任所长,赫荣乔、龚为民任副所长。目前已经担任南开大学校长的饶子和院士不再兼任所长。 徐涛博士1970年出生,此前任副所长。他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从事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和膜转运机制的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Cell,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Neuroscience, EMBO J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 有关方面称,他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系统最年轻的所长。 来源:科学网

  • 物理公式有奖大征集!!

    物理公式有奖大征集!!

    大家来发自己知道的物理公式啊!发过的尽量不要重复!给大家奖励精华哦!我先来一个,抛砖引玉了:[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2/200612011050_34119_1437358_3.jpg[/img]大家尽量收集物理公式啊!像量子,场论这些高难度的公式也可以拿出来的,结束了给大家做个公式全集。来发过公式的每个人都会有奖励的。 在大家的努力下暂时收集到的公式合集:[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4140] 高中物理公式集[/url](由skysnow520友情提供)[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4261]大学物理公式集[/url]大家可以继续补充期待近代物理公式集……

  • 【化学成就展】百年诺贝尔奖(化学、物理、生理学或医学奖)

    时间 获奖人及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 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 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阿伦纽斯(瑞典人) 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 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 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 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 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 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 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 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 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 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 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 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 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国人) 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 (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 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 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     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 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 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     F.贝吉乌斯 (德国人) 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 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     I.J. 居里(法国人) 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 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 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 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W. M. 斯坦利(美国人)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 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     K.阿尔德(德国人) 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生物物理所平台-电镜样品制备工程师助理职位,坐标北京,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生物物理所平台-电镜样品制备工程师助理[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协助工程师完成电子显微镜的生物样品制备技术服务和相关仪器的日常管理工作。招聘要求:生物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动手能力强,工作认真踏实,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有电子显微镜使用和样品制备经验者优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是基础科研的公共技术支撑机构,负责大型公用仪器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以及实验方法学研究和仪器设备创新研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承担电子显微样品制备与成像、荧光显微成像的技术支撑和方法学创新工作,因发展需要拟公开招聘工程师助理若干名,协助管理仪器的日常运行和技术服务工作。工程师助理以劳务派遣形式聘用,待遇按国家、中科院和所内相关政策制度执行。[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2838]查看全部[/url]

  •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离诺贝尔物理奖有多近?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科研成果离诺贝尔物理奖有多近2013年04月11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林莉君 李大庆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10/051365597244421_change_wtt3427_b.jpg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示意图,拓扑非平庸的能带结构产生具有手征性的边缘态,从而导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10/051365597244437_change_wtt3428_b.jpg理论计算得到的磁性拓扑绝缘体多层膜的能带结构和相应的霍尔电导 “这个研究成果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来了诺贝尔物理奖级别的论文,这不仅是清华大学、中科院的喜事,也是整个国家发展中喜事。”4月10日,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高度评价了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美国《科学》杂志于3月14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由于此前和量子霍尔效应有关的科研成果已经3获诺贝尔奖,学术界很多人士对这项“可能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最后一个重要成员”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期望。那么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对它的研究为什么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兴趣?它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重要性 突破摩尔定律瓶颈 加速推动信息技术革命进程 在认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被德国科学家发现,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薛其坤院士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这就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高速路上前进。”薛其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然而,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需要非常强的磁场,“相当于外加10个计算机大的磁铁,这不但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个人电脑和便携式计算机。”薛其坤说,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更容易应用到人们日常所需的电子器件中。 自1988年开始,就不断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然而在实验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2006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领导的理论组成功地预言了二维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并于2008年指出了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新方向。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这个方案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德国、美国、日本等有多个世界一流的研究组沿着这个思路在实验上寻找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薛其坤团队经过近4年的研究,生长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最终,他们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并在极低温输运测量装置上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在未来解决摩尔定律瓶颈问题,它发现或将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我国科学家为国家争夺了这场信息革命中的战略制高点。”拓扑绝缘体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清华大学“千人计划”张首晟教授说。 创新性 让实验材料同时具备“速度、高度和灵巧度” 从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丹于1988年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到我国科学家为这一预言画上完美句号,中间经过了20多年。课题组成员、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何珂告诉记者:“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非常困难,需要精准的材料设计、制备与调控。尽管多年来各国科学家提出几种不同的实现途径,但所需的材料和结构非常难以制备,因此在实验上进展缓慢。” “这就如同要求一个运动员同时具有刘翔的速度、姚明的高度和郭晶晶的灵巧度。在实际的材料中实现以上任何一点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要同时满足这三点对实验物理学家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王亚愚教授这样描述实验对材料要求的苛刻程度。 实验中,材料必须具有铁磁性从而存在反常霍尔效应;材料的能带结构必须具有拓扑特性从而具有导电的一维边缘态,即一维导电通道;材料的体内必须为绝缘态从而对导电没有任何贡献,只有一维边缘态参与导电。 2010年,课题组完成了对1纳米到6纳米(头发丝粗细的万分之一)厚度薄膜的生长和输运测量,得到了系统的结果,从而使得准二维超薄膜的生长测量成为可能。 2011年,课题组实现了对拓扑绝缘体能带结构的精密调控,使得其体材料成为真正的绝缘体,去除了其对输运性质的影响。 2012年初,课题组在准二维、体绝缘的拓扑绝缘体中实现了自发长程铁磁性,并利用外加栅极电压对其电子结构进行原位精密调控。 2012年10月,课题组终于发现在一定的外加栅极电压范围内,此材料在零磁场中的反常霍尔电阻达到了量子霍尔效应的特征值h/e2—25800欧姆——世界难题得以攻克。 课题组克服薄膜生长、磁性掺杂、门电压控制、低温输运测量等多道难关,一步一步实现了对拓扑绝缘体的电子结构、长程铁磁序以及能带拓扑结构的精密调控,最终为这一物理现象的实现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下一步我们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全面测量材料在极低温下的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寻找更好的材料体系,在更高的温度下实现这一效应。那时,也许我们能对其应用前景作更好的判断。”王亚愚告诉记者。 外界评说 这是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实验成果出来以后,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者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写道:我深信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科学王冠上的明星。”张首晟向记者展示了这封邮件。 《科学》杂志的一位审稿人说:“这项工作毫无疑问地证实了与普通量子霍尔效应不同来源的单通道边缘态的存在。我认为这是凝聚态物理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另一位审稿人说:“这篇文章结束了多年来对无朗道能级的量子霍尔效应的探寻。这是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 延伸阅读 霍尔效应与反常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一个物理效应。在一个通有电流的导体中,如果施加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的运动轨迹将产生偏转,从而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导体两端产生电压,这个电磁输运现象就是著名的霍尔效应。产生的横向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压,霍尔电压与施加的电流之比则被称为霍尔电阻。由于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磁场成正比,所以霍尔电阻也与磁场成线性变化关系。 1880年,霍尔在研究磁性金属的霍尔效应时发现,即使不加外磁场也可以观测到霍尔效应,这种零磁场中的霍尔效应就是反常霍尔效应。反常霍尔效应与普通的霍尔效应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因为这里不存在外磁场对电子的洛伦兹力而产生的运动轨道偏转。反常霍尔电导是由于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而产生的,因此是一类新的重要物理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的相关研究已3次获得诺贝尔奖 量子霍尔效应在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就像一个富矿,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之着迷和献身,他们的成就也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冯·克利青,他于1980年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崔琦以及施特默、劳弗林。前两人于1982年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后者则对这一效应进一步给出了理论解释。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俩在2005年发现了石墨烯中的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此外,量子化自旋霍尔效应于2007年被发现,2010年获得欧洲物理奖,2012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巴克利奖。(记者 林莉君 李大庆) 《科技日报》(2013-04-11

  • 【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3/200903200045_139551_1634653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3/200903200048_139554_1634653_3.jpg[/img]诺贝尔物理奖是根据诺贝尔生前遗嘱而设立的,是诺贝尔科学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 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自1901年至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名单1901年 W.C.伦琴(德国人)发现X 射线 1902年 H.A.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P.居里、M.居里(法国人)从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 J.W.瑞利(英国人)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 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线的研究 1906年 J.J.汤姆森(英国人)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G.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G.马克尼(意大利人)、 K . F. 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O.W.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 L.V.德布罗意(法国人)发现物质波J.O.范德瓦尔斯(荷兰人)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C.V.拉曼(印度人)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W.维恩(德国人)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人)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W.K.海森堡(德国人)创建了量子力学H.卡麦林 – 昂尼斯(荷兰人)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 E.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M.V.劳厄(德国人)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W.H .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人)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6年 J.查德威克(英国人)发现中子 1917年 V.F.赫斯(奥地利人)发现宇宙射线C.D.安德森(美国人)发现正电子C.G.巴克拉(英国人)发现元素的次级X 辐射的特征 1918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M.普朗克(德国人)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 E.费米(意大利人)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J.斯塔克(德国人)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E.O.劳伦斯(美国人)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年 A.爱因斯坦(德国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N.玻尔(丹麦人)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人)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 J.B.佩兰(法国人)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A.H.康普顿(美国人)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C.T.R.威尔逊(英国人)发明了去雾室 ,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 【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会被独揽吗

    今天,诺贝尔奖的重头戏物理学奖也将正式公布。历史上曾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六名华人获得这个奖项。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的得奖大热门正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号宣布发现了与有着“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而2011年的物理学奖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出生于美国而拥有美、澳双重国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3位共同获得的。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会被独揽吗?一起期待今天 17时45分 揭晓答案吧=================================================================================================相关话题:1、【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09/4289946/2、【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会被独揽吗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09/4290582/3、聊聊那些涉及诺贝尔奖的高考化学题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0/4293043/4、【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美两科学家获化学诺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1/4296824/5、聊聊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分析仪器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4/4302440/

  • 【祝贺】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祝贺】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size=4][B]美日三科学家因亚原子物理学自发破缺对称机制和破缺对称起源获奖[/B][/size][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72129_111393_1622715_3.jpg[/img]图为宣布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网)[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72129_111394_1622715_3.jpg[/img]Yoichiro Nambu[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72130_111395_1622715_3.jpg[/img]Makoto Kobayashi[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072130_111396_1622715_3.jpg[/img]Makoto Kobayashi和Toshihide Maskawa(右)[/center]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官方网站公布时间为6点18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日三科学家分享该奖。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 费米研究所的Yoichiro Nambu因发现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破缺对称机制而获奖;日本两位科学家,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KEK)的Makoto Kobayashi和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YITP)的Toshihide Maskawa,因发现破缺对称的起源并因此预测出自然界中至少三种夸克家族的存在而获奖。 我们的世界并非以一种完美对称的方式运行,这归因于微观层面上对称性的“偏离”。 早在1960年,Yoichiro Nambu就用公式,对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自发破缺对称进行了明确的数学描述。自发破缺对称将自然界的秩序隐藏在貌似混杂的表面之下。科学家已经证实,自发破缺对称是极其有用的,Nambu的理论也已渗透入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标准模型”将所有物质最小的构建单元和自然界四种作用力中的三种,统一到单一的理论之下。 Nambu所研究的自发破缺对称与两位日本科学家Makoto Kobayashi和Toshihide Maskawa描述的破缺对称并不相同。这些自发事件似乎从宇宙的最初始就已经存在于自然之中。当它们在1964年的粒子实验中首次露出端倪时,物理学界彻底震惊。而直到近些年来,科学家才完全确证了Kobayashi和Maskawa在1972年提出的解释。他们获奖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他们在标准模型的框架内解释了破缺对称,但需要该模型拓展到三个夸克家族。这些预言的假想新夸克已经出现在最近的物理学实验中。直到2001年,美国斯坦福的BaBar粒子探测器和日本筑波的Belle探测器都独立探测到破缺对称。所得到的结果正如Kobayashi和Maskawa在30年前所料。 不过,一个迄今尚无法解释的同类破缺对称仍然深藏在宇宙的最初起源——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中。如果当时创造出的物质和反物质总量是相等的,那么它们应该已经相互湮灭了。但这并未发生,对每100亿个反物质粒子而言,会有一个额外的物质粒子的微小偏离。似乎正是这一破缺对称令我们的宇宙幸存下来。而这一切发生的精确机制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或许全新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能够揭开其中的一些奥秘。 Yoichiro Nambu,美国公民,1921年生于日本东京,1952年获得东京大学理科博士学位,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 费米研究所名誉退休教授。Makoto Kobayashi,日本公民,1944年生于日本名古屋,1972年获得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KEK)名誉退休教授。Toshihide Maskawa,日本公民,1940年出生,1967年获得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YITP)名誉退休教授。 据悉,Yoichiro Nambu将独享一半奖金,另外两位日本科学家各分享四分之一。奖金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

  • 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的膨胀速度

    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的膨胀速度

    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他们对超新星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此前数年,物理学界一直认为宇宙膨胀的速度是恒定的,或者是越来越慢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01339_325227_1609805_3.jpg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发现意义深远。

  • 【转帖】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 生命形式将重新定义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美国宇航局今天表示,在地球上发现全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进行新陈代谢,砷含有剧毒。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培训出一种细菌,该细菌能依靠砷维持生长,代替磷,一直以来磷被认为是生命必须的六种元素之一。该发现推导出新的可能,即有机体可以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存在,甚至是在地球上利用生物化学能生长,这是过去未曾发现的。  细菌从加利弗尼亚单色湖(Mono Lake)中提取,然后密封培养。  生命还有其它形式  科学家说结果如果被确认,那么“生命是什么、生命存在于何处”概念的范围将扩大。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Dimitar Sasselov(未参与该项目)说:“当你看生命时,它基本上是很神秘的。自然只用有限的分子和化学反应,就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形式。这第一次给了我们希望:也许还有其它选择。”  NASA天体物理学家费丽莎 乌尔夫 西蒙(Felisa Wolfe-Simon),她领导该项目,她说:“生命如何以其它方式生存?该细菌解决了此问题。”她还说,这与单色湖或者砷无关,而是“推开了一张门,发现我们原来认为的关于生命的固有观念并不是那么回事。”  本周五,费丽莎 乌尔夫 西蒙与其团队成员将公布其发现。  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家沙尔夫(Caleb Scharf,并未参与项目)说,他很惊讶,“这就像你、或者我被扔到一个满是电子残留物的房间,没啥可吃,然后变成了一个完全的机械人。”  加州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乔伊斯(Gerald Joyce)则说,这项工作“证明一个原则,你可以有一个不同的生命形式。”他说,这种细菌有可能会被定义成第三种生命形式,像海深的极端微生物一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