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仿制药

仪器信息网生物仿制药专题为您整合生物仿制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仿制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仿制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仿制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仿制药话题讨论。

生物仿制药相关的论坛

  • 【转帖】发展生物仿制药应把握其特性

    世界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创新治疗方案,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其糖尿病治疗药物来得时、抗凝药物克赛等,已成为全球生物药中的佼佼者。作为生物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对于生物药的特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其对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发展和管理也有着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本文中,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有关专家在向记者阐述生物仿制药市场发展现状时指出,生物药品的特性决定了未来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政府需求以及专利过期的生物制品数量,更要依赖于生物仿制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政府的科学监管水平。同时强调,不同的生产厂家使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是不可能生产出真正完全一样的生物产品的,因此对于生物仿制药来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通过更多的试验来验证,不能简单地使用原研产品的试验资料来代替。文中专家对美国和欧洲生物仿制药管理办法的介绍,以及对生物仿制药管理的分析与建议,值得业内参考与借鉴。

  • 三大因素引爆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

    现在的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并不算大,2012年,全球市场规模只达到约16亿美元,但是业界普遍公认,未来的10~15年是生物仿制药的黄金发展期。生物医药领域世界著名咨询公司IMS预测,到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会达到19~37亿美元的规模,更有其他权威机构大胆预测,2017年的这一数字会达到179亿美元。这也促使国内外不少著名药企纷纷投资进军生物仿制药市场。为何生物仿制药在全球范围内变得异常火爆,背后的原因、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http://www.ibioo.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309/22/095336emfm77zi8mflmlos.jpg高昂的医药成本压力持续已久且席卷全球尤其是欧美的经济危机,使本来就很昂贵、逐年上升的医药成本问题更加突出,尤其在只有3亿人口的美国,尽管人口不到全球的5%,但是其医药开销却高达全球的一半,占美国GDP总量的17.6%,位于全球发达国家之首。因此,本已债台高筑的美欧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通过降低药价来降低医疗开支。而价格昂贵的生物药(尤其是抗体药)随着一些原研药专利已经或者即将到期,在2015年后,生物仿制药有望为政府缩减医疗成本增加不少机会。而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印度和中国而言,生物仿制药同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国家都有众多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范围的扩大,对医药需求必然要高于发达国家的增幅。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有限的财政预算也迫使政府必须要对上述需要和对创新原研药的需求做一个平衡,在此情况下,生物仿制药胜出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对于韩国、印度、巴西等国而言,生物仿制药也被视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的增长引擎,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先进制造和研发中心吸引不少外商投资。对于我国而言,这一趋势也日益明显。其中一个例子和信号就是,去年,世界最大的独立生物公司安进高调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决定要和中国的合作企业一同开发生物仿制药。到期的生物药专利生物仿制药火爆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少全球销量最大的生物原研药的专利已经或者不久将到期。这从图一可以清楚看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10种生物药(最高每年82亿美元,最低每年24亿美元),其专利到期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到2019年间。仅仅这10种生物药,其销售总额在2011年就高达575亿美元,因此,生物仿制药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不是空穴来风。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泰克(Genentech,现属罗氏)和安进(Amgen)两家公司就分别拥有Top10生物药中的4种和2种,这也充分显示了作为全球最大、最著名的两家生物公司的实力。如果按照生物药的治疗领域来划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糖尿病(胰岛素)、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类抗体)以及肿瘤。上述三大治疗领域现在仍然是生物药的最主要的适应症范围,且在全球均有至少上百亿美元的市场。由于此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因此市场前景较好,这也是生物仿制药以后的主要竞争领域。而据最新报道,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高达上亿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将成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胰岛素仿制药属于所谓的第一波(或第一轮)生物仿制药,而上世纪末兴起的第一波生物仿制药中还包括图二中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的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我国本土制药公司均有生产供应国内市场并出口境外。目前,第二波生物仿制药主要是仿制抗体类药物,尤其是图一中的10大抗体药物更是仿制热点目标。对生物药的巨大需求生物仿制药既反映了市场急于寻找昂贵药物的廉价替代品,更反映了市场对生物药这些特殊药的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自从1982年全球第一个生物药在美国诞生以来,生物药的市场规模以超过化学药的增速迅速扩大,2012年全球生物药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的规模,大约相当于药物市场总规模的16%~17%。由于原研生物药的制造商还会不断发现生物药新的适应症和推出全新的生物药,上述比例预计还将不断增长。据预测,到2017年,全球生物药的规模将达到2520亿美元。在生物药30余年的历史中,标志性生物药包括全球第一个、1982年在美国获批的Humulin(即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重组胰岛素),阿替普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药,t-PA)以及EPO、G-CSF和单克隆抗体。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在全球销售额最大的10种药品中,生物药已经超过一半,其中销量冠军是雅培(即现在拆分后的艾伯伟AbbVie)的阿达木单抗(Humir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12年的销售额为92.6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自从小分子化学药、著名的降脂药、辉瑞的立普妥(Lipitor)专利到期后,全球药品销售冠军甚至包括亚军就是生物药的天下了。当然,生物仿制药之所以火爆还有其他多种原因,比如近年来,新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对于大型药企而言),投资收益比不断下降,不少跨国大型制药公司也在缩减研发开支,在此形势下,开发风险更低的生物仿制药对于一些创新药企而言是无奈又必然的选择。

  • SFDA已启动生物仿制药指南制定工作

    SFDA已启动生物仿制药指南制定工作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082029_371202_2019107_3.jp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副处长常卫红周三表示,SFDA已经启动制定生物仿制药指南的相关工作,目前正在调研阶段,希望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能积极参与,帮助制定工作的开展。常卫红是在6月6日上海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到上述信息的。她在会议的专题报告中,就当前国内生物仿制药指南指点情况与现场参会代表开展了深入交流。面对国内希望申报Biosimilar没有途径和标准的情况,常卫红认为,在当前的注册管理的框架中并非没有这样的途径和标准。既往许多的产品上市,均是按照程序依据法规,参照标准申报和批准的。不过,并没有专门针对Biosimilar的概念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的管理规定。有种说法称Biosimilar为非原创药,这在注册管理办法中的第七类、国外上市国内没上市第十类,已上市产品第十五类,这些与国际上Biosimilar管理办法比较相近。目前,SFDA注册司已启动生物仿制药指南制定的前期工作,准备采取调研、起草、实施的三步走的方式。调研这部分工作已经启动,并筹备了四个工作小组,包括政策、质量控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拟建立一支包括科学家、研究者、国内外企业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常卫红表示,指南的制定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比如说对照品设定、技术问题、相似度的评审难度及效益考虑等问题。但是,总体的态度是要做,做法却需要慎重。她特别强调,这只是具体工作人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SFDA的政策和观点。继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之后,生物谷将持续关注生物仿制药最新政策与行业发展,将在7月20日与艾美仕(IMS)联合举办生物制药管理茶会,聚焦生物仿制药。10月25日,第二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继续在上海召开,组委会将邀请SFDA、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领导、国内外企业高管共话生物仿制药行业现状、趋势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帮助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管理、投资等专业人士把握市场最新动态与焦点,促进行业产学研的交流。

  • 美“生物仿制药途径”为药品专利博弈设新规

    美“生物仿制药途径”为药品专利博弈设新规  □毛黎  美国药品市场极大。据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最新统计,2009年全美药品总销售额达3003亿美元。在销售的药品中,大多高利润的药品受专利保护,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必须在专利过期后才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据报道,今后两年内,全球有20多个专利药的核心专利将过期,其销售额大约为690亿美元。这给全世界的仿制药生产商提供了机遇。  美国1984年通过的“药品价格竞争及专利补偿法案”(Drug Price and Patent Restoration Act,又称Hatch-Waxman法案),为由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管辖的仿制药进入市场提供了简化申请程序,方便仿制药在专利过期后快速进入市场。  今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医疗改革法案。此法案中一些条款制定了生物仿制药进入市场的简化申请途径,又称“生物仿制药途径”(Biosimilars Pathway),这无疑给生物仿制药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该法案定义“生物仿制”产品为与参照产品(如新药)“高度相似”的生物制品。“(生物仿制产品和参照产品)即使在临床上非活性的组分上可能有微小差别”,但“安全性、产品的纯度和效力在临床上并无有意义的差异”。  根据此法案,生物仿制药的申请人在新药获准销售的4年内不得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生物仿制药简化申请,而FDA不可在创新药品获准销售的12年内批准生物仿制药简化申请,从而保证新药的市场独占期最少为12年。  其次,“生物仿制药途径”制定了一个新药生产商与仿制药申请人之间相互交换有关专利信息的机制。根据Hatch-Waxman法案,新药的专利有效期和市场专营期都列在《经治疗等同性评价批准的药品》(橙皮书)上。与Hatch-Waxman法案不同,生物仿制药途径所适用的药品不列在橙皮书上,而是要求生物仿制药申请人在FDA接受申请之后20天内,向新药生产商提供一份申请的副本,并披露其生产流程。这些资料对外保密,但必须提供给新药生产商的律师。此外,如果新药生产商从第三方专利权人那里获取了生产新药的许可,而第三方专利权人保留了参与专利诉讼的权利,仿制药申请人则要向第三方专利权人提供同样的信息。  在收到这些信息60天内,新药生产商必须向仿制药申请人提供一份专利清单,列出所有被仿制药侵权的专利,并向对方指出愿意许可授权的专利。仿制药申请人在收到专利清单的60天内必须提供一份声明,根据“事实和法律”,详细说明为何专利清单所列专利无效,不可强制执行或将不会被仿制产品侵权,否则仿制药申请人必须声明在专利过期之前不会商业营销仿制药。针对仿制药申请人的声明,新药生产商必须在60天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详细说明所列专利为何有效,可执行,且被仿制药侵权。法案要求双方进行有诚意的谈判,如果诉讼不可避免,法案则规定了对侵权诉讼和获取初步禁令的程序。  由此可见,新药生产商必须在60天时间里决定用哪些专利主张。仿制药申请人则必须在60天内决定是否挑战和如何挑战这些专利,其立场必须在随后的诉讼过程中经得起考验。由于新药生产商很可能会罗列许多专利,仿制药申请人若无准备,可能无法在规定的60天里完成所需的大量工作。所以,仿制药申请人需要在递交申请之前就预测对方会主张哪些专利,并准备好对策。  虽然新药生产商在接到申请书副本后有60天的时间来分析仿制药的生产工艺并选择专利主张,在接到仿制药申请人对其专利挑战后有60天作出回应,因而总计有120天制定主张策略,但如果事先对自身的专利不明了,也很可能措手不及。所以,新药生产商有必要针对其产品进行专利排查。  核心专利过期和“生物仿制药途径”为中国医药企业提供了打进美国市场的契机。但抓住这些机遇要求企业能很好地运用专利这一工具,这无疑再次凸显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 生物仿制药未来5-10年将迎重要发展机遇

    核心提示:  生物仿制药带来的机会成为近年来医药界最关注的焦点。  最为吸引眼球的一组数据是: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  11月25日-2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围绕“生物仿制药产业趋势与关键技术”等话题深入讨论与分析全面阐释。与会  生物仿制药带来的机会成为近年来医药界最关注的焦点。  最为吸引眼球的一组数据是: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  11月25日-2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围绕“生物仿制药产业趋势与关键技术”等话题深入讨论与分析全面阐释。与会专家认为,2013年、2014年,一批生物医药专利将集中到期。美国FDA针对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出炉,预示着生物仿制药在未来5至10年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上市公司中,海正药业牵手辉瑞,先声药业联手默沙东,复星医药与龙沙集团联姻,均被认为是国内企业拓展生物仿制药的代表。  据悉,我国的生物仿制药研发已具备一定基础。以上海为例,已经有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华新生物、万兴生物等7家企业拥有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据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傅大煦介绍,“十二五”期间,在重组细胞因子药物与生物治疗产业的发展方向,将重点开展针对新靶点的创新基因工程细胞因子、自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  科技部技术顾问李向明研究员对中国生物仿制药企业提出建议,专利到期前,就提前布局仿制,并可增加适应症等,都是生物仿制药的机会。但企业是否有机会,还是看是否有专利,核心技术。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总监陈如雷向记者表示,据权威预测机构发布的数据,到2021年全球的生物仿制药将达2500亿美金。他同时表示,技术上成功,不等于商业上成功,在整个生物制药领域尤其如此。不要仅仅盯在技术层面,市场销售和渠道同样至关重要,要有市场运作的工夫,商业才有望成功。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芮国忠主任提醒,国内搞创新药,一定要想好商业思路,有市场再去搞创新,不可为创新而创新,要为商业而创新。  中投证券认为,欧美等规范市场生物仿制药正在快速发展,其中重组蛋白药物和单抗药物给生物仿制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 单抗仿制药市场发展前景值得期许

    对于未来单抗仿制药市场发展值得期许,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仿制药相对于原研药价格较为低廉,市场竞争力强,尤其是在需求潜力巨大的当下,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价格高企是导致单抗不能成为主流抗肿瘤或者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专利到期(根据相关统计,2014-2019年,美国有四个、欧洲及其他国家有6个单抗产品专利将到期。),一大批仿制药的上市,单抗将走下神坛,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实现平民化,但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已经可以基本确定。  其次,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单抗仿制药在临床应用效果上也将较原研药进一步缩小。价格相对低廉、较好的用药疗效将势必带来单抗用药比率的提升。  第三,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生物仿制药研发指导原则和相关法规,但根据相关部门透漏,目前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在加紧完善相关法规了,预计政策年内就会出台。另外,国家已经正式启动了生物类仿制药监管准则的编制,预计年内就将向企业发布技术指南。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国产仿制药在专利解禁期来临后尽快上市,将极大提高生物药对普通百姓的可及性,从目前国内单抗仿制药的研发进展来看,更是如此。

  • 10月29日网络会议:SPR、微量热技术在生物仿制药一致性分析中的应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821_2507958_3.gifSPR、微量热技术在生物仿制药一致性分析中的应用主讲人:韩佩韦博士,通用电气(中国)生命科学部卓越中心高级应用科学家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9日 上午 10: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821_2507958_3.gif【简介】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药物在全球药物销售量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疫苗等已经使超过35亿的全球患者受益,但其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同时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医疗负担。随着部分原研生物专利药已经或者即将到期,生物仿制药的大幕正在揭开,据预测,2015年将有640亿美元的生物专利药到期,至2020年,预计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00多亿美元。 然而,不同于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药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仿制药的难度,如何判定其与专利药在药效、工艺可控性及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如何对生物仿制药进行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便成为摆在监管者和生产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2012年,美国FDA通过生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业指南草案,其中推荐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和微量热技术(Microcalorimetry)等先进技术对生物仿制药高级结构及活性进行分析,通用电气(中国)一直在这些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一下我们在生物仿制药方面的解决方案。-------------------------------------------------------------------------------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参加及审核人数限制:限制报名人数为120人,审核人数100人。3、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10月29日4、报名参会:http://simg.instrument.com.cn/meeting/images/20100414/baoming.jpg5、参与互动: *参会期间您还可以将有疑问的数据通过上传的形式给老师予以展示,并寻求解答*6、环境配置:只要您有电脑、外加一个耳麦就能参加。建议使用IE浏览器进入会场。7、提问时间:现在就可以在此帖提问啦,截至2013年10月28日8、会议进入:2013年10月29日9:30点就可以进入会议室9、特别说明:报名并通过审核将会收到1 封电子邮件通知函(您已注册培训课程),请注意查收,并按提示进入会议室!为了使您的报名申请顺利通过,请填写完整而正确的信息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webinar/20110223/images/zb_11.gif注意:由于参会名额有限,如您通过审核,请您珍惜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按时参加会议。如您临时有事无法参会,请您进入报名页面请假。无故不参会将会影响您下一次的参会报名。快来参加吧:我要报名》》》

  • 三星将至少投资20亿美元进军生物仿制药领域

    在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后,三星的野心仍在膨胀,现在正将目光转向生物制药领域。据报道,三星将投资至少20亿美元进军生物制药行业,并希望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生物制药领域正不断增长,年销售额有望在5年内超过2200亿美元。三星预计,到2020年,每年将从旗下生物制药部门获得18亿美元的收入。

  • 澳大利亚仿制药替换新政引关注

    仿制药自从进入生物医药产业中后,就被众多生物医药公司视为洪水猛兽。每一种仿制药的问世几乎都代表着某一生物医药公司将痛失一棵“摇钱树”。无奈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医药公司难敌消费者意愿。仿制药市场似乎已经成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一个无法忽视的区域。然而,由于此类药物触动了多方利益,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对仿制药相关规定的推进工作都乏善可陈。(号称“第三世界大药房”的印度除外)即使是在生物医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这一情况也是如此。不过,最近澳大利亚政府的一项生物仿制药新政将澳大利亚医药管理部门乃至整个医药产业都推到了风口浪尖。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宣布将同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药房以同类仿制药替换原研药。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刻招致美国ASBM(Alliance for Safe Biologic Medicines, 生物医药安全联盟)的强烈批评。而ASBM是由业内众多生物医药公司组成的一个医药协会,其中就包括了安进公司等生物医药领域的重量级选手。早在五月份,澳大利亚PBAC(Pharmaceutical Benefits Advisory Committee, 药物福利咨询委员会)就以发布指导意见就在何种情况下生物仿制药能够被标上与原研药物等同标签以及允许在药房层次对二者进行替换进行了描述。此次澳大利亚政府与非专利药品行业协会(Generic Medicines Industry Association)以及澳大利亚药剂协会(Pharmacy Guild of Australia)签订了一项长达五年的合约。这也是澳大利亚政府努力降低医药成本一系列举措的一部分。因此澳大利亚也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允许在没有医生参与的情况下,药房可以以生物仿制药替换原研药的国家。(这一规定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效)而这也无疑将澳大利亚推到了仿制药-原研药竞争的风口浪尖。一些批评人士认为患者选用哪种药物必须由医生和患者来决定,任何第三方不应该有权利在此问题上有所干扰。不过,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患者提供多种药物选择,而至于最终使用哪种药物,其决定权始终在患者手中。此前,在化学合成药物的仿制药领域,澳大利亚政府也有类似规定。

  • [转帖]:2006年全球生物制药50强

    今年五月份的Pharmaceutical Executive按2005年的销售收入对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进行了排名,选出了新的全球生物制药50强。与2005年的排名相比,前三名没有任何变化,美国的辉瑞公司(Pfizer)再度以442.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和74.4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蝉联排行榜第一名,英国的GlaxoSmithKline以339.6亿美元排名第二,法国的Sanofi-Aventis则以323.4亿美元位据第三。瑞士的诺华公司(Novartis)以249.6亿美元从去年的第7名跻身于今年的第四名。 从今年的排名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世界生物制药企业的格局并未有显著改变。今年的50强与去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些企业都来自发达国家。其中美国20家,英国3家,日本12家,瑞士3家,德国5家,丹麦2家,荷兰1家,以色列1家,比利时2家,法国1家。在前10名中美国独占6家。近年频繁发生企业并购在排名中也有所反映,如排名16位的日本Astellas公司就是由Fujisawa和Yamanouchi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其它的还有排28的日本Daiichi、排40位的丹麦的Lundbeck、排49位的美国Medimmune公司等。新进入50强的是美国的以生产抗艾滋病药闻名的Gilead Sciences。 2)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生物制剂类(Biologics)增长最快。2005年生物制剂类产品的销售额增长幅度达17.4%,总销售收入达527亿美元。以生产生物制剂产品为主的美国Genentech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54.9亿美元,增长率达46%,其排名也由去年的22升至20。日本的Sankyo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也达46%,其排名由去年的第28名升至今年的第25位。 3)仿制药(Generic)市场也有显著增长。在2005年约有价值170亿美元的创新药(Branded)的专利保护失效,仿制药市场的增长率达13%,而生物制药市场的平均增长率是7%。也是在这一年,美国仿制药的处方量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创新药的处方量。为应对仿制药所带来的冲击,一些以研发为主的企业也开始建立和扩充自己的仿制药生产能力了,如Novartis及Sandoz等公司。 4)新药研发投入维持高水平,表明提高创新能力仍是生物制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2005年,50强企业的总R&D投入达753亿美元,其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8.3%。从50强的名单可以明显看出生物技术类公司的R&D投入比例最高,占销售收入的20%还多,美国的Biogen Idec公司最高,其研发投入竟占销售收入的46%。传统的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保持在10%到20%之间。美国的Mylan Labs研发投入比例最低,但也在7%左右。50强中有38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5%,由此可见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3107]2006年全球生物制药企业前50强排名[/url]

  • 【原创大赛】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个人理解

    这两年制药界里声音最亮的可能就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了,从2014年01月29日CFDA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有关指导原则等意见》起,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就开始被CFDA划重点了。 直到2015年11月18日CFDA又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2015年 第231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终于被提上日程了,这个征求意见稿一出,令多少的企业和人惺惺相惜,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肯定会砍掉很多企业,拉出“明确评价对象和时限”说明: "对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届时没有通过评价的,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对2007年以前批准上市的其他仿制药品和2007年以后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在3年内仍未通过评价的,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单就这两点,对制药企业就有足够的杀伤力。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这个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我觉得,这才是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一直以来,就有个疑问:为什么进口药效果那么好而国产同样的药品就不那么好了,借用CDE审评人员的观点来理解一下仿制药:[color=#333333] 仿制药(又称Generic Drug)是指与原研药(或称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strength)、质量、作用(performance)以及适应症(intended use)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又称通用名药、非专利药等。仿制研发的目标是实现临床应用上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可替代性”。[/color][color=#333333] 按照美国FDA的观点,能够获得批准的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color][color=#333333] 质量,最关键的元素,不管你怎么仿,但前提是保证质量可靠。怎么保证质量可靠,接下来CFDA给答案了:BE研究,即生物等效性评价研究,单这一项研究不知又要拖垮多少制药企业,BE研究是需要大量money的,不是开个反应釜那么回事。[/color][color=#333333] “合理选用研究方法。原则上企业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允许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虽然可以通过体外溶出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仿制药都可以的,BCS分类,4类,对于一类和三类的,高溶高渗和高溶低渗的仿制药是可以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但对于其他的药物还是得老老实实地进行BE研究。[/color][color=#333333] 对于通过[color=#333333]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的仿制药,仿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质量对比研究就尤为重要了,特别是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举个例子,吃A药10分钟见效,但是吃仿A药30分钟还不见效,那仿药就有问题了,说明你吃了这个药并未很快崩解分布入血,如果病人是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的话,吃了这样的仿A药,很可能后果很严重。也许,这个例子那么点儿极端,但如此更能体现出质量一致性研究的重要性。[/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 总之,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个人觉得每个制药人都应该去践行,制药人心中都要有杆秤,良心的天平。[/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

  • 2013年生物制药领域七大趋势

    美国政府在2013年来临前夕终于成功避免了财政危机,但是对于生物制药行业而言,在这新的一年中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以下是未来一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七个趋势。http://www.bioon.com/biopharm/UploadFiles_9100/201301/2013011015530181.png生物仿制药:FDA应完善相关法律随着奥巴马的医疗法案成功通过最高法院的审核,使得FDA能够不受干扰的解决医药工业面临的问题并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FDA还将肩负起引导和规范生物仿制药研究的责任。目前,生物仿制药还面临着两个难题。第一,仿制药和被仿制药物的替代性。生物仿制药应与被仿制药物有多高的相似性才能被定义为仿制药?第二,生物仿制药是被用来治疗被仿制药物能治疗的所有病症还是部分病症?另外生物仿制药能够和被仿制药物用同一种商品名?一些来自美国生物医药安全协会的成员呼吁,应给生物仿制药赋以特殊的命名规则以与原药物区分。但也有人认为一旦施行以上措施可能会降低医生使用生物仿制药的积极性。联邦政府机构财政问题影响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会就财政问题达成了协议,但这并未最终解决财政悬崖问题,仅是将削减政府预算的问题截止日期推迟到了三月一日。届时,国会和总统必须就未来十年将预算至少削减1.2万亿美元的问题达成协议以满足2011年达成的财政控制法案。一旦失败,相关医药部门如NIH、FDA和CDC都将面临高达8.2%的预算削减。融资:风险投资仍然十分谨慎解决由政府财政预算削减争执不下而带来的资金短缺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其他一些生物技术公司进行融资。Burrill & Company 的CEO Steven Burrill曾预测,2013年生物制药产业将募集一千亿美元。然而,风投公司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仍然是持谨慎态度,上个月全美排名前20的风投公司中只有5家资助新的项目,而且平均资助力度较以往持平或略有降低。尽管如此,Burrill认为一些天使投资、公益组织的投资也将部分满足医药研发资金的需要。兼并:强强联合Burrill同时还预测,与2012年相比,2013年医药产业中进行兼并项目的资金将激增20%,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制药巨头不断兼并一些研发工作出色或者在新兴市场如拉丁美洲、中东等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型医药公司。Deloitte公司在其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展望报告中也指出,公司利润的缩小也是上述兼并活动的诱因之一。由于高昂的研发费用、管理支出以及来自政府调控的压力,生物技术公司的利润率将从2003年的27%和2008年的25%跌至2013年的20%。最高法院审理Momenta和Myriad两起专利案美国最高法院将于2013年审理一项被生物制药领域广泛关注的专利案。Momenta公司在2012年11月在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CAFC)驳回其诉讼请求后上诉至最高法院。Momenta公司指控Amphastar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其依诺肝素注射的专利方法。公司CEO Craig Wheeler称一旦CAFC的决定成立,将对生物制药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最高法院今年还将审理乳腺癌敏感基因BRCA1、2是否属于合法的专利保护范围。Myriad公司和U.S. Patent & Trademark Office一起与超过20个医学学会和医生进行长达4年的专利诉讼。CAFC在去年八月份支持了Myriad公司检测癌症基因方法的专利请求,但驳回了其关于乳腺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专利的请求。这一结果与一年之前的审判结果一致。2013年,最高法院将对此案件作出裁决。肥胖症药物十年来首次获得批准Arena公司开发的治疗肥胖症新药Belviq将于2013年开始销售。Belviq和Vivus公司的Qsymia是FDA十多年来首次批准的两种治疗肥胖症的新药。同样也是在2012年,Orexigen 公司也宣布将公布其研究的减肥药Contrave的中期数据,一旦符合预期,公司将再次向FDA申请上市该药物以在北美市场与Takeda抗衡。虽然治疗肥胖症的药物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市场,但这类药物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还取决于主治医生是否对保险偿付问题做好准备。

  • 2011年新药增加仿制药减少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1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来看,与往年相比较,我国2011年批准化学药品仿制药品的数量减少,批准新药的数量有所增加。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共批准药品注册申请718件。其中批准境内药品注册申请644件,批准进口74件。在644件境内药品注册申请中,化学药品569件,占88.4%;中药50件,占7.8%;生物制品25件,占3.8%。从注册分类看,境内药品注册申请中,新药149件,占22.9%;改剂型59件,占9.3%;仿制药436件,占67.7%。此外,2011年,我国还批准621个注册申请开展临床研究。据介绍,这些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既涵盖在我国疾病谱中占重要位置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等的治疗药物,也包括了社会影响度高的一些罕见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我国将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构建科学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药品审评审批的质量和效率。

  • 【讨论】未来几年,中国将进入仿制药时代!!!??

    [em09504][em09504][em09504] [color=#DC143C][size=4][B]新药的研发驻足不前,仿制药将统领药品的市场??[/B][/size][/color] 从医药经济报看到一篇如下的文章,以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读后能发表些看法 ̄ ̄ ̄ ̄=============================================== “品牌仿制药的大行其道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11月17日北京召开的全球仿制药与机会论坛上介绍说,近5年中,仅美国就有销售收入为82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陆续过期,中国企业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   目前全球新药研发处于停滞状态,大量专利药即将过期,即使原研药厂家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但是随着大量品牌仿制药的出现,原研药已经风光不再,全球仿制药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本土企业应该下大力气发展专科品牌仿制药,走仿创结合的道路。尽管本土企业的机会很多,但是跨国公司也在扩大自己的仿制药业务,以原研药为主的跨国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仿制药品牌。此外,有些公司还通过并购一些好的仿制药产品来充实自己的产品线。   外企:走入品牌仿制药时代   据统计,到2012年,将有139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际大型医药公司决定进军仿制药领域,由于很多公司的研发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于是纷纷开发仿制药的品牌,以此来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有专家认为,这并非只是研发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下,由于各国政府都在压缩医疗费用开支,故仿制药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跨国药企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其一,总部对于中国市场有很高的期望,很多企业直接把亚太区的总部放在中国,因为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的业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二,中国市场在外资药企的利润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这些企业也发现,其全球其他地区产品线的增长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成长的期望。因此,这些企业的关注点已经转移为品牌仿制药、疫苗和OTC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药品可以分为:创新药、原研药、品牌仿制药、非品牌仿制药。从这几类产品的近4年的复合增长率来看,外资企业的产品占95%的专利药增长最慢,2005年增长率为5%、2006年增长率为6%、2007年增长率为 7%,2008年持平。品牌仿制药的增长速度最快,2005年至2008年间,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而非品牌仿制药的价格更是每况愈下,2005年增长率为19%、2006年增长率为17%、2007年增长率为16%、2008年增长率为16%。   据专家介绍,专利过期的原研药优势已经越来越弱。在中国,原研药的价格是其他产品价格的4倍,毛利率和数量是别的企业的5倍。如果不是有如此高的利润支持,外企占有不了中国30%的市场份额。这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很多原研药过了专利期后,即使价格不下来,毛利率也会大幅降低。而且原研药在中国的单独定价待遇也不会长久,随着单独定价政策的消失,外企转型到品牌仿制药的趋势十分明显。   内企:立足专科创品牌   近年来,外企原研药的高价格常被等同于高质量,甚至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外企原研药拥有的高质量使其可以让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而在专家看来,外企能在中国市场取得优势,并不取决于质量。实际上,在单独定价的政策下,外企的优势是高利润,有能力去做更多的市场推广如学术推广,来影响医生手里的“笔”。而国内的仿制药企业的利润较低,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而市场推广活动就是将非品牌仿制药做成品牌仿制药的过程。   据介绍,自从2006年取消了OTC药品商品名之后,打造品牌仿制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难度加大了。以前仿制药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甚至相同的成分都能拥有不同的名字。自从SFDA实施药品通用名管理后,这种“品牌游戏”的时代就结束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不论是否有品牌,这些企业都是处在市场竞争中,因此,企业要打造在专科领域的优势,从而在有限的领域创造品牌。   如在中国肿瘤领域,中国本土的非品牌仿制药的价格和原研药的价格差不多。这一情况说明:第一,质量的差异不能解释量上的差异;第二,质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品牌推广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第三,现有的价格体系中,本土企业可以在专科和生物仿制药领域取得突破,但是在基础医学领域里,品牌推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能够有所作为的企业也就十几家公司。   专家指出,在仿制药市场,一定要挖掘独特的产品进行仿制,使自己在专科领域里成为“寡头”仿制药。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中国肿瘤领域独领风骚的海正药业就拥有属于自己的寡头仿制药。   有研究表明,竞争强度决定了仿制药的表现。据相关统计表明,某一化合物有 2~4只品牌的产品,其复合增长率是28%;当有5~7只品牌产品的时候,复合增长率为29%,当超过7只的时候,其复合增长率仅为15%。而仿制药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9%。由此可以判断,当竞品少于7只时,企业会获得较好的回报。在这个市场中拥有7只以下品牌产品的化合物只占到所有被统计产品16%,在总共统计的1500家公司的2万种产品中,寡头仿制药总共有3000多只,这些产品就占到所有被统计产品销售额的30%。   因此,面对3000只品种带来的蓝海,本土企业有充分的机会在专科领域取得突破。专家提醒,从寡头变成多头的时间也就是3~5年,制造寡头仿制药的企业要对把握好产品线的动态管理,保证每年都能推出新的仿制药。   而在3~5年后,仿制药寡头市场将走向多头。

  • 温度对制药纯化水设备系统微生物控制的影响

    制药纯化水系统通常应用连续的方法控制微生物,并进行周期性消毒。以热系统、冷系统以及常温系统讲述制药纯化水设备系统在不同温度时对连续微生物控制的影响。1.“热”系统防止细菌生长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在高于细菌易存活的温度下操作。如果制药纯化水设备分配系统维持在热状态下,常规的消毒可以取消。有很多的历史数据表明系统在80℃的温度下操作,能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目前很多企业在70℃的温度下验证水系统。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的优点包括节约能源、对人体伤害风险低、减少红锈的生成。系统在这个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操作在微生物污染方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在80℃以下的有效性必须在实例的基础上用检测数据来证明,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温度范围不会去除内毒素。2.“冷”系统通常情况下,“冷”系统是在4~l0℃(我国药典附录中提及的是低于4℃)的温度下操作。在15℃ 以下,微生物的生长率明显降低,因此与常温系统相比,冷系统的消毒频率可能要降低。特定温度下的有效性与否,在任何特殊系统中相关的消毒频率必须在实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虽然“冷”系统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其需要能耗及与其相关的成本很高。3.“常温”系统任何制药用水系统的循环温度都是通过需要达到的微生物标准或需要达到的使用温度来确定的。在行业中,“常温”的纯化水设备系统通常使用臭氧或热消毒,与“热”或“冷”系统相比,通常需要较低的生命周期成本,并且还减少了能量消耗。然而,在没有提高系统消毒水平的情况下,在储罐和分配循环中缺少温度控制会导致系统内生物膜的形成,偶尔或不可预测地产生微生物不符合规定的水,以及导致不在计划内的水系统停机。

  • 【分享】全球仿制药2008年销售额780亿美元 增幅首降

    [center]全球仿制药2008年销售额780亿美元 增幅首降[/center] IMS最新报告显示,至今年9月的12个月内,全球仿制处方药(以下“仿制药”即“仿制处方药”)销售额的增幅下降至3.6%,而2007年这一数字为11.4%。 全球销售额增幅首降 截至今年9月的12个月内,经审计的全球仿制药销售额为780亿美元,增幅仅为3.6%。这反映了全球仿制药行业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将对专利药产生影响。“2008年虽然全球仿制药的市场容量大幅扩增,但是我们却第一次看到了全球仿制药销售额增幅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仿制药生产企业在全球主要的仿制药市场上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IMS公司医疗透视(Healthcare Insight)资深副总裁Murray Aitken说:“这种趋势在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更加明显,主要是由于仿制药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私人、政府的医疗费用承担者强制施行的成本控制措施。” 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这八大仿制药市场占据了全球仿制药总销售额的84%。作为占全球仿制药销售额42%、全球最大仿制药市场的美国,虽然其仿制药的市场容量增加了5.4%,到截至今年9月的12个月内,其销售额还是下降了2.7%。目前,美国仿制药市场销售额为330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为340亿美元。这是今年仿制药价格下降和失去专利保护的“重磅炸弹”药物越来越少的原因。 但是,同期其他市场的销售额均有增长。日本的销售额增长了10.2%,法国增幅为16.9%,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分别为12.5%、10.2%。 “在过去和接下来的10年内,我们认为,以研发为基础的专利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IMS仿制药业务主管AlanSheppard说:“许多大型以研发为基础的专利药企业为了弥补增长趋缓的专利药业务,都已经表示将扩张他们的仿制药业务。与此同时,大型仿制药企业正在寻求建立独立开发新化学分子实体的专家队伍和技术。这将使得仿制药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上比那些小型区域性仿制药企业更有优势。” 2008年全球市场关键动态 整合和扩张。目前,小型仿制药企业正面临着利润的压力。与此同时,大型仿制药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或与区域性仿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对公司现有市场进行整合或扩张新的市场。因此,仿制药市场将被正向全球扩张的仿制药企业和小型区域性仿制药企业所占据。 依赖于有专利保护“重磅炸弹”药物。到2012年,全球8大制药市场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将产生139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将让仿制药企业获益颇多。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以研发为基础的专利药企业开发的专利“重磅炸弹”药物的增长趋缓将使仿制药企业获得的机会减少。 渠道的垂直整合。药品批发商正在开辟新的市场,同时扩大他们在仿制药供应链中的作用。这种情况在欧洲尤其明显。欧洲批发商越来越多地从私人仿制药供应商那里采购仿制药,同时,由于政府放宽了药房所有的规定,批发商们正在扩大药房的占有率。 新的模式。欧洲主要的制药企业使用的直面药房的策略将可能限制批发商业务的机会,这将最终导致批发商们将为直接配送到药房的仿制药支付服务费用。因此,这将削弱药房促销仿制药使用的积极性,使药房的注意力向配送和销售专利药转移。 共同支付和支付者的作用越来越大。共同支付的趋势将让那些具有更多产品和低成本生产基地的仿制药企业受益。那些和费用支付者签订高规格合同的仿制药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最有可能成功。 生物仿制药即将带来竞争。由于专利即将期满,专利的生物技术药品也将受到价格低廉的生物仿制药所带来的竞争。由于德国已经逐渐接受了生物仿制药,因此,德国处于生物仿制药变革的最前沿。在美国,虽然生物仿制药的批准程序仍然处于立法阶段和FDA的执行阶段,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获得批准。 “全球仿制药行业将发生十年以来的巨变,这种巨变对患者和医疗保健体系的冲击并不是夸张的,”Aitken补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初的仿制药生产企业将会开发出创新药物,同时专利药品专利期满后,患者将会越来越接受低成本、疗效好的仿制药。这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那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同时也将会促使医疗保健体系重新分配在下一代创新产品上的投入。”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 【分享】美国仿制药行业

    美国仿制药行业美国的制药工业依品牌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 创新药行业 (Brand Pharma)和仿制药行业 (Generic Pharma). 创新药行业通常规模庞大, 其品牌深入人心, 企业年销售额动辙几十亿几百亿美元. 国人所熟悉的美国制药企业, 诸如辉瑞(Pfizer), 默克(Merck)等均属此类. 与此同时, 对于美国制药业的另一分枝, 仿制药行业, 多数国人可能并不熟悉. 美国的仿制药行业在销售额上与创新药行业不可同日而语, 但仍很可观. 2003年美国仿制药行业的冠军TEVA, 其年度收入亦将近二十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国内制药企业正试图进入美国仿制药市场. 尽管目前多数从提供原料药(Active Pharmaceutical gredient)入手,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企业涉足制剂(Finished Dosage)市场.仿制药的定义 仿制药与英文Generic Drug相对应. 事实上, 此翻译并不完全准确, 而且容易导致歧意. 必须明确, 仿制药并非假药, 所谓的仿制是指模仿业已存在的创新品牌药, 仿制药在药学指标和治疗效果上与品牌药是完全等价的. 仿制药与品牌药不同之处在于仿制药通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名命名. 就美国市场而言, 仿制药一般在品牌药的专利保护失效后进入市场, 其售价也远低于品牌药. 值得强调的是, 仿制药受到与品牌药同样严格的政府规范. 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署(FDA)专门设有仿制药办公室(Office of Generic Drugs)对其进行统筹管理. 2. 仿制药的审批当前美国仿制药的审批过程是由企业向FDA提出所谓简明新药申请(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 通常简称ANDA. ANDA 是相对于NDA (New Drug Application)而言, 后者是品牌药的申请过程. NDA的申请材料中必须包括药物的安全与疗效实验. 因其实验时间漫长, 耗资巨大, 与新药的高额研发费用一起导致品牌药价格居高不下. 在ANDA中, FDA允许仿制药企业援引在NDA中已经得到证实的安全和有效性, 从而大大降低了仿制药的研发成本. ANDA批准与否的关键在于证明仿制药和创新品牌药在人体中的生理指标一致, 即所谓Bio-equivalency. 具体办法是通过进行药代动力学实验, 测量药物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获得药代动力学曲线. 曲线中的关键数据如最大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应在创新品牌药的80%~125%以内. 企业在获得FDA最终批准后方可将产品投入市场.仿制药销售过程  仿制药进入消费者市场的过程与品牌药有所不同. 创新药行业对于其品牌药通常通过相当数量的销售代表向医生进行游说, 以期提高处方数量, 扩大市场份额. 仿制药行业通常没有销售代表. 其销售方式是通过与若干大型全美连锁药店达成长期协议, 所有产品均直接由连锁药店分销零售. 这些药店的药剂师在收到品牌药的处方后, 如果有相对应的仿制药, 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用仿制药替换. 仿制药企业的销售渠道是其重要资源.无论是正试图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公司, 还是美国国内处于初创期的小型实体, 开始时往往必须与这些仿制药企业结成伙伴关系以利用其销售渠道. 在这些伙伴关系中, 具体的利益分割情况决定于多种因素, 但拥有销售渠道的仿制药企业经常性地要求25%的纯利. 4. 当前美国仿制药行业的态势仿制药行业是受国家政策和法规影响巨大的行业. 美国现代仿制药行业的法律基础是于1984年通过的Hatch-Waxman法案. 2003年底通过的Medicare Modernization 法案对Hatch-Waxman的细节有所修改, 但保持了其鼓励仿制药与品牌药行业相竞争的精神. Hatch-Waxman法案对于仿制药行业的最大贡献在于规范化了仿制药企业对品牌药专利的挑战过程. 众所周知, 创新药行业对于其品牌药物设立了重重专利保护. 这些专利中, 有些是长期高质量研究发展工作的结晶, 有些却更近于为了阻碍仿制药进入市场而玩的文字游戏.Hatch-Waxman法案给仿制药行业提供了一个挑战后一类专利的机制. Hatch-Waxman法案规定创新药企业须将品牌药物的专利信息提交FDA. FDA对其汇总, 编辑成册, 称为所谓橙皮书仿制药企业在提出ANDA申请时, 须对橙皮书所列出的专利进行认证. 如果仿制药企业认为其药品不会对该专利侵权, 或者认为该专利本身无效, 则可对此专利进行所谓”第四段认证”, 即”Paragraph IV Certification”第四段”来源于Hatch-Waxman法案的相应章节. 仿制药企业在提出此类ANDA申请后, 必须书面通知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企业可以在45天内对仿制药企业企业进行专利诉讼. 诉讼一旦开始, FDA会将该ANDA申请搁置30个月. 如果创新药企业没有在45天内提起诉讼, FDA则会立即开始审批工作. Hatch-Waxman法案规定, 对于第一个提出Paragraph IV Certification的企业, 如果其成功进入市场营销, FDA应授予该企业对于相关仿制药180天的专营权, 即在该期限内不批准其它仿制药申请. 此项条款对于仿制药行业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由于价格竞争的因素, 是否获得180天的专营权对收益可以产生五到十倍的区别. 因此, 尽早对高收益药品提出Paragraph IV ANDA 申请就成为众多仿制药企业追求的目标, 相关的原料药则处于奇货可居的地位. 如果国内的原料药厂商能够对此趋势有一定的把握, 那么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就更能有的放矢.

  •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有哪些?

    最近一部《我不是药神》火爆朋友圈,揭示了深刻问题的同时,我不禁要问原研药与仿制药有什么区别?在学化学的人的眼睛里,药物就是分子式,这一点上两者似乎没有本质区别,兰州大学老教授潘鑫复老师曾经说过,只要有分子式,理论上任何一种药物都能够合成。从化学合成的角度讲原研药与仿制药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从分析化学的角度上讲,两者完全不一样。核心问题不是主成分,而且杂质的存在。药物不同于食品,里面含有的微量杂质,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必须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对药物整体做毒理学实验。原研药的投资成本是巨大的。仿制药往往只能抓住主成分,而对其中杂质的研究却不充分。近期,我在文献上看到,用kromasil的色谱柱分离格列卫中几种杂质的文献。kromasil色谱柱不仅仅能分析药物主成分,同时能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仿制药的风险!

  • 【求助】与被仿制药的质量对比研究

    自制化学原料药与被仿制药如何进行质量对比研究,怎样才能体现与被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按照药典标准检验都合格,难道含量高就算好吗?希望大家帮帮我,先谢谢啦!

  • 仿制药“紧箍咒”再袭药企洗牌在即

    仿制药“紧箍咒”再袭药企洗牌在即监管政策环境不断趋紧的背景下,国内仿制药行业五六千家药企最大一轮“大淘沙”或许很快便将打响。 近日,有媒体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等部门已形成定价和审批制度相结合的调控思路。除享受定价优待的五家首仿药企外,一段时间内不再开放其他仿制审批。” “目前一种可能的做法是,确定下来这五家企业后,将在三年内不再开放其它同质化的专利仿制审批。”记者从前述内部人士处得悉。 细化方案一经传出立即引发行业“蝴蝶效应”,各方讨论热烈。 据悉,此调控思路被广泛视为一年前发改委新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细化落实版本。而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对专利保护到期后国内前三个仿制上市的药品进行定价支持,即首仿药物及二仿、三仿药品各一款。而据前述内部人士的消息,细化版调控思路则将同一品类的仿制药企控制在五家(首仿药企外,二仿、三仿每批两家),即实际意义的前五家仿制企业。无论是三家还是五家仿制药企名单,在目前同一品类几家甚至十数家企业抢食的现状下,大部分企业或将面临“无药可仿”的绝境。 海正药业(600267.SH)副总裁蒋灵向记者表示:“未来这个政策一旦严格执行,配合上新版GMP明年年底落地,相信严管之下会死掉一大批仿制药企业。而现在业内其实大家都还在观望,看有关监管部门对于执行方面的力度到底如何。” 行业清理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国内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一直在寻求调整之策,大型仿制药企业对此议题也多番疾呼,认为众多中小型仿制药企以价低冲击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怪象。 伴随此前发改委公开征求意见的新版《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市场似乎看到了有关部门行业清理的正式决心。根据该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显示,希望通过定价和审批制度相结合来调控仿制药过热。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对在专利药品保护期结束后国内前三个仿制上市的药品,首仿药可在统一定价上浮30%基础内进行单独定价,二仿和三仿药定价则可为首仿药价格的90%和81%。”而在目前传出的这一细化版政策中,同一品类药品可批准的仿制药企业从3家扩大至5家,对于时间年限也确定在了3年,定价模式则未作改变。 如果政策最终得以推行,中小企业的淘汰潮或将很快到来。蒋灵告诉记者,现在国内仿制药行业几乎都是一个仿制药很多企业具有批文,而实际一个品类远不需要那么企业来做。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曾向媒体指出,目前化学药批号已超过12万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不少中小企业具有批文并不意味着能够成功商业化,盲目介入反而会演变成以价格扰乱市场。 而这对重研发的大企业而言伤害很大,公司在设备和研发投入方面的偏重使其在成本方面不具备优势,最终会使其没有动力继续研发。”蒋灵表示。大企业的机会 医药行业投资人姜广策在其微博上指出:“这个新政进一步提升了医药行业的竞争门槛,对研发实力和企业公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洗牌。” 如若政策得以严格执行,其实际的洗牌力度或许远超过市场的想象。 “发达市场如美国,一共也就只有不到百家的仿制药企业。而现在国内有五六千家,很多地方是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药厂,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而实际上真正只要四五百家仿制药企业就完全能够支持国内的需求。”蒋灵强调,“这也直接造成了长期的资源严重浪费(生产资源和审批资源)和重复建设。而一旦这系列政策真正全面落实,将削去90%的企业。这也是符合国家近年主抓药品安全、产业升级的角度。” 另一家国内领先仿制药企业华海药业(600521.SH)董秘祝永华则告诉记者,兼并整合以及外资内资企业联姻将是未来两大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收购中小企业,由于已不完全是此前的‘双向选择’,收购的价格甚至会更为低。” 过去一年内,大型外资药企如阿斯利康在国内专设仿制药业务模块,而辉瑞与海正、默沙东与先声药业先后成立的合资公司,仿制药便是其中重中之重。

  • 拉曼光谱快速鉴别品牌药与仿制药的研究

    拉曼光谱快速鉴别品牌药与仿制药的研究

    1 引言近些年来,拉曼光谱以其快速、简便、无损、灵敏及无需样本前处理的优势而备受人们的亲赖,尤其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考古及药品快检领域等。本文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RF),通过对卡托普利片1个品牌药厂家与6个仿制药厂家,进行判别分析研究,以区分这7个厂家的药品光谱差异情况。结果发现,通过不断优化RF的两个关键参数可使品牌药与仿制药厂家完全区分开来。为拉曼光谱分析技术高效的用于药品快检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2 实验及方法2.1 实验仪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i-Raman(B&WTek USA),采用BRM-785光源,TE致冷CCD检测器,采样激发波长:785nm;光速直径:2 nm;光谱分辨率:3.5 cm-1;光谱范围:200 ~ 2700 cm-1。2.2 样品来源7个厂家常见市售降压药同一规格25 mg不同批次的卡托普利片共49个,拉曼光谱如图1所示。编号为1:1~10(仿制药), 2:11~20(仿制药), 3:21~24(品牌药), 4:25~28(仿制药), 5:29~36(仿制药), 6:37~41(仿制药), 7:42~49(仿制药)各来自同一厂家,所用药品均由上海市药检所提供(厂家及批次信息略)。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92417221189_01_3004760_3.jpg图1 7个厂家生产的卡托普利片的拉曼光谱3 结果本文选择包含了丰富的指纹区及基因信息的常用波段200~1800 cm-1作为后续的分析用, 经过一系列光宇预处理方法后,发现主成分分析(PCA)不能很好的将这几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分开,即不能区分品牌药和仿制药厂家,结果如图2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92417295854_01_3004760_3.jpg图2 7个厂家药品拉曼光谱前2个主成分投影判别图而经过优化参数后的随机森林方法,可以很好的将将品牌药和仿制药分开,且各厂家的药品之间内聚度较好,达到了区分的目的。结果如图3 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732_567700_3004760_3.jpg图3 随机森林参数优化后用于7个厂家的分类情况4 结论PCA 和 RF都可以通过提取样本中某些特征变量来进行判别分析,但对本文而言,利用无监督的PCA对品牌药和仿制药的分类结果不太让人信服,不能真实反映不同厂家药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无法将品牌药与仿制药分开。而无监督的RF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类结果,尤其是在优化参数后,利用有监督的类别标签信息,可以很好的将将品牌药和仿制药分开,且各厂家的药品之间内聚度较好,也间接反映出各厂家的生产工艺的差异性,这样的分类结果更让人满意。随着RF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越来越成熟时,RF将会凭其强大的优势推动拉曼光谱在药品快检领域的普及,为拉曼光谱快速、准确、高效的用于药品的初步筛选奠定良好基础。

  • 我国仿制药的“症结”何在?——谢沐风

    我国仿制药的“症结”何在?——谢沐风 如何解决大量申报严重积压的问题1. 增加审评人员,短期可以,长期未必,行业热钱太多2. 立卷审查:估计会流于形式3. 分中心和下放:只能呵呵了4. 提高收费标准 谢沐风献计:1. CDE对外明确研发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门槛,给予公布,例如连续三批每批10万;多条溶出曲线;抽查曲线2. CDE启动某审评后,在审阅三到五家之后,立刻公布具体技术要求,其它研发单位有的放矢 万众瞩目的杂质研究 与众人交流如下,仅供参考 法国乐了,因为中国人到法国旅游,只买奢侈品,让法国人赚钱;英国人乐了,研发人员都去买杂质对照品;美国人乐了,研发人员研究杂质花费巨大买机器;中国人哭了,仿制药还是无效 从宏观讲述杂质对临床意义:1. 口服固体制剂:仅是锦上添花,解决主要矛盾先;2. 静脉滴注注射剂:不良反应与杂质基本无关WHO”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主药的毒性远大于0.5%的杂质;这种给药方式必然导致不良反应 据说,在国外,买抗生素比买毒品还难 挪威,只有快死的病人才点滴,而在中国,得个感冒都要点滴,还要5瓶 减少不良反应,只有通过改变给药方式 已经到了剑走偏锋/误入歧途的地步 臆断原因:1. 杂质和强破坏不是高科技;2. 产业链全局和高度理解专业问题3. 2006-2007年注射剂药害事件不知何时开始被认为是杂质ICH M4E(R1)并未强调杂质 用药十大原则,能口服不要注射2013年,药典委发布:药品质量标准关键在于临床,标准的提高不是一味追求单一杂质的控制;标准修订应考虑社会和经济的考虑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余煊强博士:药品质量与药品疗效相关.发达国家向非发达国家发射的烟雾弹:有关物质 关键是我国审评人员如何科学客观的看待这些申报的质量标准 本行业的四高性:全世界都公开的肯定不是高科技,看不着才是;国内药企发展的正途:2015.03.04 吴局长讲话:“当前药品的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一个好的问题,绝对不是快的问题.”国家局更关注仿制药品质与原研药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解决健康/降低费用要靠仿制药,仿制药里面也有创新”吴局长对仿制药只字未提,“一个药好不好谁说了算,不是卖的好不好,而是要社会公认/国际公认”国内销售好,品质未必好;需要国际审评帮助“中国的药品走出去的太少”鼓励企业走出去,曲线救国;国家应该开辟绿色审评通道.“走出去很苦恼,总接受检查,但是那是花钱买管理买技术买教训”目前只能崇洋媚外;进入国外高端市场.

  • 从SFDA的报告可见中药仿制药基本是不批准的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0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中,中药仿制药只有9个(占总批准数量81的11.11%),西药有640个(占总批准数量889的71.99%),可见国家对“新药要新,仿制药要同,改剂型要优”的原则执行的多么严格。中药的仿制因为很难做到仿制的一模一样,所以导致批准数量大大减少。文件链接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0/65856.html

  • 【资料】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s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io-pharmaceutical category ( GB 21907—2008 2008-08-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企业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以及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是基因工程技术等)制备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疫苗等药品的企业。本标准不适用于利用传统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的生产企业。生物工程类制药的研发机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利用相似生物工程技术制备兽用药物的企业的水污染物防治与管理也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水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的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企业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相关规定。 2008-08-01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http://www.zhb.gov.cn/tech/hjbz/bzwb/shjbh/swrwpfbz/200807/W020080701337884661101.pdf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服务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就是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这是补历史的课。因为过去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性要求,有些药品在疗效上与原研药存在一些差距。历史上,美国、日本等国家也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日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可以使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 ,在临床上可替代原研药,这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同时也可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我国是补课,也是创新,做到与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离创制新药也就不远了 。[/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自2016年3月我国正式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以来,截至2021年1月底,已有197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越来越多的仿制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加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LOGO,并纳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名单,降低了医疗费用,提升了药品质量,充分体现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成果。[/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black]谱尼测试集团拥有UPLC-QTOF、UPLC、[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GC-MS/MS、GC、HPLC等众多精密设备,致力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同时携固定医疗战略伙伴竭诚为广大药企解决各类仿制药一致评价的需求。[/color][/font][/align]

  • 狼来了!印度仿制药来华抢市场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违法,印度在美国的仿制药市场正受到影响。作为兴起中的大国,习主席和印度总理会谈后,中国愿意扩大进口印度药品的表态,让印度厂蠢蠢欲动。随着很多外资专利药的到期,国内药企纷纷摩拳擦掌迎接仿制药盛宴,但是,印度仿制药的到来,可能会让国内药企迎来大敌。美国仿制药审批缓慢打击印度市场据路透社报道,因其在涉及美国40%仿制药和非处方药生产过程与供应中出现违法情形,受FDA新仿制药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印度制药商预测,未来至少两个季度内,印度仿制药在美国的销售压力将增大,市场会受到一定打击。由FDA制定并在2012年10月开始执行的《仿制药费用法案》(Generic Drug User Fee Act, GDUFA)赋予FDA向制药商收取“加快仿制药上市审批”相应费用的权利,以加快仿制药审批的速度。目前,美国的药品审查时长为30个月,FDA计划在2017年将其缩短至10个月。对于从2014年10月开始的新财政年度所接收的新药申请,FDA计划在15个月内实现完成60%审查的目标。但一些印度仿制药生产商对此并不持乐观看法,他们认为FDA审批路径在未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企业高管表示,FDA并未像印度制药商期望的那样把积压已久的廉价仿制药审批申请处理完,这已经开始拖累他们在美市场的销售。在印度处于领先地位的Reddy博士实验室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和Glenmark制药公司在这个月内相继公开了其在美国的仿制药市场销售下滑的情况,并将这一结果归咎于FDA仿制药审批速度滞缓。印度最大的药品生产商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以及Cipla制药在上周四公布了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情况。分析师认为,其均受到了FDA仿制药审批迟缓的影响。分析师指出,近年来印度及其他一些地区仿制药上市申请数量的增加及最后核准前进行生产设施检查的需求,都给FDA监管资源使用造成了一定压力,因此,审批申请逐渐积压。虽然FDA已开始招收更多的职员并寻求加快审批进程的方法,但在一些印度制药企业的高管看来,至少在2016年以前仿制药快速审批路径都很难正式启用。积极打开中国大门据医药经济报近日报道,自中印两国高层商定“中方将扩大进口印度药品”后,双边交流更加活跃。印度药品制造商协会会长S.V.Veerramani近日组织考察团到中国走访交流。“希望此行能为彼此医药贸易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尤其是想加强与监管部门的交流,为印度性价比高的品牌仿制药进中国打好基础。”S.V.Veerramani告诉记者。新德里,12月7日,在诸多专为中国和印度代表举行的洽谈会现场,谈话内容无一例外地涉及医药贸易,印商透露有意招揽中国药企到印度投资生产。由于各国的医保压力持续增加,仿制药市场正在逐渐扩大,此前一直“高大上”的跨国药企并没有参与仿制药竞争,现在,跨国药企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布局仿制药市场。国内辉瑞和海正的合作,礼来在南通建立生产基地等等,都在布局仿制药市场。世界仿制药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的890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1720亿美元,近年年均增速在12%左右。印度某药企高管直言,“印度企业正在采取全球联动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研发新产品,希望缩短仿制药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印度制药工业年总产值300亿美元,糖尿病、心血管和精神类疾病治疗药物增长很快。印度医药出口额150亿美元,110亿美元的制剂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规范市场。”S.V.Veerramani称,中印医药贸易,印度是大逆差,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我们希望有机会更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此前,赛柏蓝在《习近平扩大进口印度药,本土药企将迎最强劲对手》一文中指出,中国虽然也是仿制药的大国,但却不是仿制药强国。中国企业产的药品价格据说也比印度通常贵一倍,中国制剂出口也不及印度,两国药品竞争,谁占优势已然朗朗。在目前中印医药贸易中,十之七八都是原料药贸易,并且中国向印度出口原料药为主。如果印度药厂跑到中国来建厂,就地取材进行生产,优质更甚。赛柏蓝认为,与跨国药企相比,本土药企在价格、质量上多不是一个档次,直接的竞争并不充分。本土医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就是我们本土仿制药之间的竞争。这时,印度再进来,并且号称“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我们才是迎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 【转帖】生物制药:打开医药产业新天地

    2008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在生物制药方面追加投入5100万欧元以进一步确保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2009年,华北制药宣布,将从原料药为主业的公司结构向生物制药领域全面转型。2010年初,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科学官、研发总裁艾思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自2007年起,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始致力于从一家大型的从事制药及医疗保健相关业务的全球性医药企业向新一代生物制药企业转变,目前这个转变已经基本完成。为何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生物医药产业?为何多位医药业内专家认为发展生物医药是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b]产业飞速发展市场风光无限[/b]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胡显文教授介绍说,以基因工程、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用于体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生物技术药物,已经成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最重要的产品,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举个例子,截至2008年12月31日,美国FDA共批准了99种生物技术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或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药物)上市,而2007年共有29种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即有30%的生物技术药物是“重磅炸弹”,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说明生物技术药物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非常高的集约度。而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在内,2007年全球只有110种药物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也就是说,虽然非生物技术药物有上万种,而年销售额大于10亿美元的非生物技术药物只有81种,重磅炸弹的比例不到1%。更出人意料的是,由于近年来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的飞速发展,2007年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有16种是生物技术药物。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经历了两次跨越式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从1982年重组胰岛素问世至1997年G-CSF(治疗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成为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药物,这个阶段主要是细胞因子类产品“挑大梁”,但这些产品在1994~1997年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年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00亿美元左右。1997年以后,随着多种治疗性抗体相继被批准上市,生物制药产业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其增长速度已连续10多年保持在15%以上,成为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之一。2007年生物制药市场销售额已达到840亿美元,2008年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生物制药市场销售额仍突破了900亿美元。[b]技术不断突破 跨国药企转型[/b]从产品结构来分析,肿瘤治疗药物是生物制药研究开发的重点。2008年在研的生物技术药物中,有254种用于肿瘤治疗,约占所有进入临床研究药物的一半。新药物以肿瘤细胞为目标,同时能将对健康组织产生的危害缩减到最小,这引发了治疗方法的示范性转变。现在,生物药物可以令医生在谈论癌症时把其当作一种可治愈的慢性病。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为例,其目前在研的抗肿瘤生物药物,就涵盖了肝癌、肺癌、胃癌和白血病等诸多领域。有专家分析指出,多年来,传统制药公司始终对生物技术退避三舍,因为它们不愿意在尚不确定的技术上下赌注。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2007年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中有67%的来自生物技术公司,但制药行业数百亿美元的药品研发开支中,生物技术公司只占到了3%。但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突破和大量重磅生物技术药物的出现,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了,传统制药公司迫切希望加入到生物制药的“游戏”中来,有的制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结成合作伙伴,有的干脆直接收购生物技术公司,还有的制药公司想方设法对自己的研发部门实行重组。艾思嘉告诉记者,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实施了一个独特的“珍珠链计划”,就是策略性地收购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借此不断扩充自己的产品线。至2009年底,通过“珍珠链计划”共收购了9家生物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获得的产品涵盖了肝炎、心血管、肿瘤、免疫、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领域。[b]机遇挑战并存本土企业奋起[/b]胡显文认为,我国较好地抓住了生物制药起步发展的机会,EPO(促红细胞生成素)、G-CSF等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获准上市,稍微落后于美国,几乎与欧洲同步。但是,我国却没有抓住以治疗性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第二个黄金发展阶段,大部分生物制药企业陷入了严重亏损状态。将来我们唯有在“卡住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喉咙”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在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上有较大发展,才可能在“钻石铺满地”的生物制药产业中把握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扶持让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如沐春风。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积极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外包。除了政策大力扶持外,生物产业基地的规模效应也初步显现,200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共认定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目前基地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同时大力支持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增强基地集聚能力,推进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上海已经形成以张江国家基地为核心,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创新创业氛围。此外,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也给本土企业带来了机遇,跨国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向低成本市场转移研发环节,这些环节包括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试验及临床研究、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技术服务,几乎涵盖了新药研发全过程。根据IMS的数据,目前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总值约200亿美元,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虽然机遇当前,但本土生物制药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难。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面对的困境是:产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投入不够。生物技术企业的诞生即以小企业为主,在开发上都面临后续资金问题,国内高科技发展体系中风险投资缺乏,支持力度不够,资金融通不顺。百泰生物董事长白先宏认为,融资是个难题,其所在企业在这方面就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生物技术企业融资一定要有耐心。研发方向偏离主流则是本土生物制药产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从市场看,治疗性抗体类药物是销售额最高的生物药。2008年该类药物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300亿美元,占整个生物制药市场的40%,有9种抗体产品成为“重磅炸弹”。全球销售额最高的5种生物技术药物都是治疗性抗体,各自的年销售额均超过40亿美元。而我国的治疗性抗体研发却比较滞后,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药物上市。专家指出,本土生物制药产业能否后来居上,除取决于自身准确定位和把握研发方向外,还取决于人才和专利保护方面的制度创新。[b]编后:[/b]科学家早已预言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生物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医药领域尤为突出。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没有生物技术,医药行业最终只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业。在众多跨国企业开始向生物制药企业转型的时候,相信本土企业也不会错失这难得的机遇。链接:http://pharma.dxy.cn/news/66/18/21/18339.htm

  • 【分享】生物制药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center]生物制药行业基本情况介绍[/center]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本文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在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近一、二十年来发展极为神速。它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医药卫生、食品轻工、农牧渔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领域。 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是解决了过去用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者生产成本特别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开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人生长激素(HGH)、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等,这些药品可以分别用以防治诸如肿瘤、心脑肺血管、遗传性、免疫性、内分泌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药品。    2、是研制出了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一、实用性强的临床诊断新设备,如体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盒等,并找到了某些疑难病症的发病原理和医治的崭新方法。我国的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市场前景良好。 3、是基因工程疫苗、菌苗的研制成功直至大规模生产为人类抵制传染病的侵袭,确保整个群体的优生优育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我国开发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现代生物技术以再生的生物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药品,从而可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足够数量用于临床的研究与治疗。如1克胰岛素(h-Insulin)要从7.5公斤新鲜猪或牛胰脏组织中提取得到,而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有6000万人,每人每年约需1克胰岛素,这样总计需从45亿公斤新鲜胰脏中提取,这实际上办不到的,而生物技术则很容易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基因工程的"工程菌"生产1克胰岛素,只需20升发酵液,它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就是生物制药业。 一、 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当传统化学制药和中医药在癌症、爱滋病、冠心病、贫血、骨质疏松、糖药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罕见遗传疾病等恶性病症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时,生物医药则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正是生物医药为世人所关注的根本所在。生物医药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发展将最具潜力: 1. 肿瘤治疗方面:  全球范围内,肿瘤的死亡率高居榜首,美国每年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高达1020亿美元。肿瘤为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疗效有限,且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彻底攻克癌症的艰巨任务只能靠生物医药来完成,目前治疗肿瘤药物确实存在一个所谓"敌我不分"的问题。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导向治疗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所谓导向治疗就是利用抗体寻找靶标,如导弹的导航器,把药物准确引入病灶,而不伤及其他组织和细胞。目前,在284种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中,有40%用于肿瘤的治疗,对于肿瘤的发病机理的探讨、抗癌药物作用耙点的确定、抗癌新药的筛选,生物技术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 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治疗:  神经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脑中风的治疗将越来越依靠生物制药的发展。仅美国每年的中风患者就有60万,死于中风人数高达15万,而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药物非常有限,尤其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溶栓活性酶的研制为克服这些疾病带来了希望。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生物医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全世界每年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医疗费用达上千亿美元,治疗这类顽固疾病的高效基因药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艾滋病(AIDS)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恶性疾病之一,对于艾滋病的防治,还未有有效特异性药物,但毫无疑问,人们已将征服艾滋病寄希望寄托于生物技术。4. 冠心病的治疗: 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的成功,标志着治疗冠心病的生物医药诞生,这也预示着生物技术将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5、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仍然占重要地位。血液制品是采用大批混合的人体血浆制成的,由于人血难免被各种病原体所污染,如爱滋病病毒及乙肝病毒等,通过输血而使患者感染爱滋病或乙型肝炎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利用基因工程开发血液替代品引人注目。二、生物制药业的产业特征   生物制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 高技术:不仅表现在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要求高,更主要表现在对参与者的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   高投入:一方面前期的研究开发周期长、费用高,另一方面还必须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建造满足GMP要求与生物制品安全规范的洁净厂房及其他生产设施;   高收益:生物药品的高附加值在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产品价格偏高,给市场推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高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发失败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即研制出来的药品适应面不够广泛,市场容量太小,或者产品寿命周期太短,导致投资难以收回。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