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软科学研究

仪器信息网软科学研究专题为您整合软科学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软科学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软科学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软科学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软科学研究话题讨论。

软科学研究相关的资讯

  • 关于征集质检软科学研究科技需求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各直属、挂靠单位:   软科学研究是国家和总局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借助定性和定量系统分析与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所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   近年来,作为国家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研究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总局对软科学研究的支持也不断加强,截至目前质检系统共开展了各类软科学研究课题近50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近10项,这些课题的实施对持续提升质检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履职把关能力建设、宏观战略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为科学解析质检软科学研究需求,科学选择研究方向,组织设计符合需求的软科学研究项目,为国家和总局科研计划中的软科学研究做好需求汇集准备,并纳入国家和总局“十二五”科研需求规划,现征集质检软科学研究需求,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单位本着统筹全局与局部的理念,将本单位专业领域业务工作与质检系统宏观管理有机结合,组织本单位科技与业务专家提出具有全系统共性的1-2个重大软科学研究需求。   二、要在认真理解软科学的科学涵义的基础上,科学组织好软科学研究需求的提炼与论证,避免将软科学研究与一般工作政策研究或其他类型科学研究混淆。   三、对于重大并具有全局性的软科学研究需求,又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方向,将作为推荐国家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备选项目。   四、请各单位按照本通知附件的格式填写有关研究需求,并于2009年3月30日前将纸质材料寄送以下地址,同时将电子版发至:wangjz@aqsiq.gov.cn。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北里甲1号健翔山庄B12座   中国检验检疫协会卜玉兰   邮编100029,电话:010-62388363   附件:软科学研究需求建议书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三日
  • 2018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发布
    p & nbsp & nbsp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根据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围绕构建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等领域,设置2018年度研究课题。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从发布课题指南之日起面向社会受理申请,申请者请直接从农业部网站下载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书。申请截止日期:2018年3月15日。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2/ueattachment/9588f864-590e-479f-8980-814ac121073c.pdf" 2018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pdf /a & nbsp &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2/ueattachment/c0269884-1843-49d0-91ef-6cea29666a9d.doc" 2018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doc /a /p p br/ /p
  • 问计河套创新发展、探寻科技金融路径、把脉精密仪器设备产业…… 深圳启动软科学研究项目申请
    9月7日,深圳市科创委发布2023年软科学研究项目申请指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如何制度创新、深圳科技金融路径研究、如何支撑深圳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软科学研究课题在列。软科学研究项目是深圳市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支撑的科学研究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产业创新、经济分析、重大任务,以及软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等范畴。记者从申请指南中获悉,网上填报受理时间为9月8日至10月16日。符合条件的单位需从《2023年度深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选题》中选择课题题目进行申报,并在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完成提交。据介绍,入选2023年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重点课题单个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一般课题单个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50万元。申报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或者深汕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且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同时,鼓励项目申请单位与非本市研究机构开展软科学课题研究合作。9月7日发布的《2023年度深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选题》包括“科技现代化路径研究”“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研究”等12个重点课题,以及“深圳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新型科技评价机制研究”“深圳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研究”等14个一般课题。记者注意到,伴随《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开发布,相关研究课题也出现在《2023年度深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选题》中。其中,主题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的重点课题资助金额为100万元。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围绕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研规则,提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技创新重点布局方向和制度创新策略,形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报告。
  • 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十一五”是国家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落实“科技兴检”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院所为科技工作主线,围绕服务国家目标大局,加强能力建设,着力制度创新,在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标准物质体系建设、检测校准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计量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建设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开创了计量科技事业新局面。      计量纳入国家规划   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计量科技第二次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为计量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在研课题数量为339项,约为“十五”期间科研课题数量的总和,涉及经费5.53亿元。2009年计划鉴定验收课题为149项。“十一五”前3年,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继2006年度《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2007年度《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度《碘稳频532nm固体激光频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大科技工作者找准科研切入点,厚积薄发,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潜心研究的结果。   瞄准国际计量前沿   实现科技重点突破   借助“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的大好形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乘势而上,在国际计量界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自然基准取代实物基准的攻关进程中,在针对国际单位制或将发生重大改革的紧迫形势下,把握国际计量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以瞄准国际计量前沿,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为目标的量子计量重大前沿研究战略部署。“十一五”该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等5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3项,涉及科研课题上百项。“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重点项目,是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改革和量子计量高端技术的前沿研究,难度大、水平高,不少发达国家同类项目尚在攻坚阶段,体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基准建设战略部署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些前沿项目的启动引起了国际计量界的高度关注,显示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大幅提高。   规划部署提升能力   支撑高新领域发展   21世纪,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对计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计量科学如何支撑高新技术新领域发展,如何保障大众健康和民生安全,业已成为计量科学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使命。   “十一五”以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服务国家目标为重点,努力实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技战略布局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点突破,并以昌平实验基地计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按照“探索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研究一批、应用一批”科学部署,不断优化科研重点。2008年,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为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需求,该院“生物安全”和“能源计量”两个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并启动。同时,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先行启动纳米计量、新材料计量、环境计量、医学计量中未研究领域的前期预研,并将积极筹划申请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重点加强新领域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有计划地配置实验基地科研需要、新领域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计量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持续加强科技基础能力。   发挥计量科技优势   服务重大工程建设   在瞄准国际计量科技前沿,开展科研攻关研究,提升对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发展的支撑能力的同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紧紧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科技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临危受命、紧急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食品安全应急分析技术资源库”编入国家《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的工作。经过14天的昼夜奋战,该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多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7位专家作为科技部组织的应急综合检测分析专家分3批飞赴四川地震灾区,通过实地调查提出赈灾应急的技术和方法及灾后重建有关技术建议。   为确保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各项指标安全可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专业所积极参与了奥运场馆建设的有关测试工作,承担奥运科技专项等课题,在奥运场馆电磁环境测试、辐射安全检测、场馆几何尺寸、照明测试以及奥运食品中违禁药物检测急需标准物质的研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为保证奥运检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有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迅速组织开展了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提供纯度标准物质,开展量值比对,研究检测方法,服务全国方法筛选,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坚实的技术储备仅在短短20天的时间内,成功研制“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液态奶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凭借其快速、准确、便捷、经济的特点从100多种备选方法中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了国家标准。为应对和缓解基层检测慢、检不准和检不了的问题及时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该院紧急研制50台黑体辐射源标准装置投入各地使用,为各口岸温度计的现场校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持。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和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利用技术优势为嫦娥探月工程专用器件提供计量测试 对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工程进口的星空探测器和测量设备进行了微光照度校准验收 为神州七号航天工程助推火箭的燃料罐容积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火箭飞行时间和安全。为国防总装备部专门研发了一套铯原子喷泉钟,为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和国防建设提供准确的时间频率保障。此外还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和完善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同时还针对三峡工程急需解决的水大流量准确测量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能源计量体系研究”课题,直接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为解决天然气能量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仅2008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全国提供量值传递服务所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达12.8万台套,发售标准物质27.87万个单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支撑能力   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院区实验基地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一个国家综合性的计量科技研究基地已落成。和平里院区修缮改造工作持续进行,实验楼得到修缮,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实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该院更新仪器设备达9400台件,有效地缓解了仪器设备老化的问题,并为昌平院区设备配置创造了条件。   按照双院区建设设想和计量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平里院区将建设成为一流的检测校准服务平台 昌平院区将建设成为建设一流的计量科技创新平台,是新学科和新领域发展的培育建设基地和计量科学研究基础条件的共享基地。按照两个平台整体思路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配置基础计量学研究、新领域应用计量学研究以及测量校准能力提升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装置,建设所需的精密测量设施条件,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水平,力求在一些领域中具备世界一流的计量科技基础条件,促进新领域及前沿领域计量基、标准研究的步伐。   整合国际国内资源   取长补短合作攻关   为有效利用社会科技资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支撑项目的多项课题中,同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合作攻关。该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一流科研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推动计量前沿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高层专家的咨询作用,该院在2008年9月成立了由金国藩等11位院士和22名专家组成的计量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定期听取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方向、重要学术问题,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咨询建议。同时还聘请国际计量界知名专家作为院科技顾问。   为提高量值传递服务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联合19个省院及其省计量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带动了地方计量基标准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了技术龙头作用,有力带动了地方计量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积极推进各地方院所选派优秀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工作。为省院培养科技骨干。3年来陆续安排了新疆、辽宁等16个省院选送的41名人员来院培训,为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科研发展方向,了解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提高科研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各省计量院的广泛响应。   研究经济发展需要   准确定位自主创新   在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出成果、上水平上下功夫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发展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以及国家各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并结合发展目标任务实际,编制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5类项目申报指南”,引导科研人员超前思考和超前储备,在高质量做好国家科技储备项目上狠下功夫。   为充分研究计量科技发展潮流,瞄准计量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需求,准确把握计量院与国外计量机构在前沿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测量能力、人员结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准确定位,提出计量科学发展的建议和计划目标,启动开展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发达国家计量院(NMIs)的比较研究。   为使计量科技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依据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大行业振兴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重点,启动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国家需求的计量前沿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学研究和测量能力研究,提出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升自主创新和支撑发展能力。   创新机制做好保障   快出人才多出成果   为提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际计量科学前沿研究的整体实力,该院制定了《院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对从事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探索性预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具备较高水平的计量基础研究和新的重点发展领域计量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大了激励力度。在制度上和机制上保证了一批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的项目顺利实施,并带动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保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在国家科研经费不允许支付科研人员津贴的情况下,该院每年用自筹经费为科研人员发放科研绩效津贴和补贴科研运行成本,并纳入院年度经费预算计划,以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奖励在计量科学研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设立了科技创新团队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科技创新贡献奖,重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的团队和个人。为保障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在专业所和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管理办法中纳入量化的科研考核要素,如鉴定验收计划完成情况、成果的水平和应用情况、获奖情况、论文专利情况、培养人才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和经费使用要求,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研究建立了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吸引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制定了《新时期计量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建立了独立招收硕士生、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青年基金、博士科研专项启动基金,培养和提高年轻科技人员的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3年来得到博士基金和青年基金经费支持的青年骨干有100人左右。   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家不断加大对计量科技的投入,拥有一批能吃苦肯钻研的科研人员,一支善于规划肯于奉献的科技管理队伍以及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有一系列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自主创新,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计量科技支撑能力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该院将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和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国家基础研究重大科学研究支持方向发布
    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基函〔2010〕2号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围绕落实《规划纲要》,科技部2010年将继续部署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将201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2010年度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973计划”专栏下载)。   2010年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10年2月下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受理日期为3月8日8:00至3月22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工作安排,2010年遴选立项的项目将于2011年启动。2010年拟结题项目的承担人员可以参加2010项目申报。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   咨询电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附件: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项目申报要求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O一O年一月十九日   附:与仪器直接相关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重要支持方向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   重点支持经过自然科学基金等前期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应用前景较为明朗,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 基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前沿科学研究 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 其他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交叉综合研究。例如: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理论、计算和前沿数学问题,支撑若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数学研究,新概念高增益、高效率自由电子激光重大基础研究,超强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新效应、新机理的研究,分子电子学的基础与应用探索研究,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和应用,若干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前沿问题等。   蛋白质研究   1.蛋白质生成、定位、转位、修饰及降解的分子机制   围绕蛋白质生成、定位、转位、修饰及降解的基本过程,重点研究它们发生的普遍规律和调控机制,以及它们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细胞异常增殖、细胞自噬、个体发育分化、个体衰老及疾病发生等的关系。   2.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信号转导   针对某种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重点开展生物大分子复杂网络的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 开发整合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网络、代谢网络和信号转导网络的计算生物学方法。   3.重要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及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研究与能量转换和膜转运相关蛋白质、受体蛋白及通道蛋白,以及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DNA损伤修复、氧化应激、神经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结构及调控机制,同时关注上述蛋白质及复合物三维结构与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过程的关系。   4.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   针对重要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重要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动态和比较蛋白质组研究,阐明其中重要功能蛋白质群(组)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病理学意义。   基于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的中欧科技合作协议,开展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质修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规模化筛选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甲基化等修饰蛋白质及相关酶,发现并发展系列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委托重点基地)   5.代谢调控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理   研究机体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重要生命现象和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代谢调控的重要途径和调控网络,揭示代谢调控相关蛋白与重要生物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寻找代谢相关疾病的分子靶标。   6.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发展蛋白质结构测定、功能分析、组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蛋白质特异标记和高时空分辨的在体动态研究、蛋白质定量检测、核酸适配体识别等新技术新方法,特别关注合成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   7.蛋白质及配体分子大规模制备和高容量公共资源库的建设   大规模、系统性地收集、制备和建立若干重要物种(含人类)的全长cDNA库、蛋白质库、抗体库,建立与之相关的多糖、多肽、核酸、天然及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等蛋白质配体分子公共资源库。   8.依托国家重大科学设施的蛋白质研究   依托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发展:高通量和高精度的同步辐射数据收集、处理和结构解析系统 基于高亮度光源的微小晶体的结构测定技术 探索高效的蛋白质结晶和晶体衍射质量改善的新技术方法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小角散射和计算生物学相结合的结构解析和动力学研究技术等,完成一批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及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纳米研究   1.纳米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围绕重要应用,开展基本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微观结构特征与奇异特性关系、性能调控的研究,设计、制备新型纳米材料,探索其潜在应用 研究具有特定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结构的大尺寸、高有序度的自组织生长机理和关键技术,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自组装结构。   2.纳米碳材料及宏观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围绕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碳材料,发展可控、宏量和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发展宏观材料的结构可控和低成本纳米化技术,研究此类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探索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3.新型纳米制备技术和表征方法   探索可重复、低成本的新型绿色纳米制备原理方法、关键技术 发展有特色的高精度纳米加工与可控组装技术 发展基于新原理纳米表征技术和测试方法。   4.纳米技术标准和标准物质   重点开展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检测、计量技术的国际与国内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 纳米检测用标准样品与标准物质的研制与批量制备 发展纳米检测技术的量值溯源方法,并开展比对测量、纳米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5.碳基器件和电路及新型纳米传感器件   探索基于新原理、新结构的碳基纳米器件和电路 研究应用目标明确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选择性纳米传感器、光电探测器 发展重点疾病早期检测的纳米生物器件、植入式微纳传感器件等。   6.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检测技术   研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过程与行为,发现生物效应 在分子、细胞等层面上研究纳米材料对生物作用的机理及安全性 发展应用目标明确的基于新原理的生物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功能修复材料。   7.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的纳米材料与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纳米结构与技术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新方法和原理,发展基于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的节能新技术,推进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新型能源转换与存储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8.低成本、高效率净水纳米材料与技术   针对饮用水的深度净化,发展具有高吸附效率的净水纳米材料,研究吸附和脱附过程机理及宏量制备技术 发展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并无次生污染的实用净水纳米技术。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公示
    关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公示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我司在总结“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认真凝练“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组织编制了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将上述7个专项规划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2年4月20日至2012年5月4日。欢迎社会各界及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人:杨旭东,陈文君   电 话:010-58881541   传 真:010-58881559   Email:xij@most.gov.cn 附件1: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 附件2: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   一、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二、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三、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四、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五、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六、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 2014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开始推荐
    教育部开展2014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 教技发厅函[20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鼓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充分调动高等学校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我部决定今年8月下旬开始进行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同时进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遴选工作。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发〔2009〕2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奖励的范围   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共四个奖种。   二、推荐、审批程序   1.所有推荐项目须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水平、创新性、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荐等级进行评价和推荐,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推荐书》&ldquo 推荐单位意见&rdquo 栏目中填写推荐意见,由该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2.除我部直属高校直接向我部推荐外,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其他高校的审查、推荐,并在&ldquo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汇总表&rdquo 和&ldquo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专用项目汇总表&rdquo 的主管部门处盖章。   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数额不限。请各校及其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把关,切实保证推荐项目的质量。   3. 推荐项目必须在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须发校公函与推荐材料一同报送。   三、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   已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拟申请由教育部遴选、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简称直报项目),可按有关要求直接向我部推荐。   四、推荐时间   1.各推荐单位可于2014年7月1日后登录&ldquo 科技评价与科技管理综合服务平台&rdquo (http://kjpj.cutech.edu.cn)进行网络推荐工作,网络推荐的截止日期为2014年8月24日。   2.推荐项目书面材料等请于2014年8月28日报送至我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   五、交纳项目评审费   按照有关规定,每一推荐项目需交纳项目评审费300元(含直报项目),与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材料一并上交我部科技发展中心。   联 系 人: 刘爽、李兵、杨明(奖励)、王超(登记)   联系电话: (010)62514679、62510157、62514696、62514651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   邮政编码: 100080   网 址: www.cutech.edu.cn   开户名称: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开户银行: 广发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帐 号: 137011516010007132   用 途: 2014年教奖评审费   附件:推荐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具体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6月19日
  • 2014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安排
    日前,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关于2014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的56个项目、2012年立项的2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的2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于今年8月实施期满,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应进行结题验收。结题验收工作分为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织,于2014年9-10月进行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组织,拟于11月进行。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重点是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实施效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   请各项目按照&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于10月15日前完成课题验收,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并同时提交项目发表的科普文章。&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rdquo 等文件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下载。   各项目应在课题验收前两周将课题验收工作安排及验收专家组建议名单报基础研究司审核。项目验收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于笑潇 闫金定   电 话:010-58881072 58881073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信箱:dkxc@vip.sina.com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崔春宇   电 话:010-58881540   电子信箱:dkxc@most.cn   附件:2014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14年7月17日
  • 两会热议:大科学装置如何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
    “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到了转折点——数量已经不少,但面临着质量提高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建设,将其视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促进相关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支撑。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布局建设57个,根据“十四五”规划,拟新建20个左右。如何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对建制化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成为来自大科学装置领域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组织用户:围绕大科学装置,设立半永久性研究单元王贻芳的另一个身份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大科学装置天然具备建制化科学研究的特点。”王贻芳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从装置设计、建设、运行到数据处理、科学研究,都采用有组织的模式,不仅有国际合作组、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各种管理委员会,还有不同的系统和子系统,这种金字塔型管理体系由专人负责。在这些大科学装置中,具体的研究课题一般由科学家提出。“有些课题提的人多,有些课题提的人少,所以我们从管理上会保持一些平衡,确保所有课题都有人做,同时保证不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课题上。”王贻芳说。这样的做法,为其他大科学装置提供了借鉴。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国内,很多大科学装置的机时需要由科研人员或团队申请使用,用户来自不同的大学、研究所。建设运行单位在收到科研人员的机时申请后,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者可以获得装置机时。为了更好地组织科研用户,他建议,根据大科学装置的特点,建设若干个非法人、半永久性研究单元,再由这些研究单元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一些重要方向上形成相对固定的大团队,长期攻关,开展重大研究。“比如说,围绕同步辐射光源,可以在纳米、材料、生物、环境等方面组织研究单元,聚焦重大问题并解决问题。”王贻芳说。搭好平台: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观测手段和实验方法“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就是有组织的基础科学研究,而‘有组织’就是要‘定好目标、分好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探测器与电子学团队负责人孙志嘉说。孙志嘉所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之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于2019年2月2日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2022年12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在大科学装置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孙志嘉考虑的是如何发挥自身特长,以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和实验方法支撑科学研究。“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大科学装置坚持不懈地探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观测精度;需要大科学装置的人才队伍、研发平台和专业设备保持稳定和持续迭代。”孙志嘉说。他认为,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中,需要做好主责主业,发挥各自长处,形成合力。“这就好比一个木桶由十块木板组成,每人手里有一块木板,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要把大家手里的木板拼到一起。每个人把自己这一块木板做得尽可能长,而且拼成木桶时木板之间不漏水。”对于如何让中国散裂中子源更好发挥对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孙志嘉建议,进一步扩充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科学装置阵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光源”的落地建设,将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组合,相互支撑和配合,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打造多学科前沿交叉应用平台,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迭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发展。人才接力:大力培养青年人才,科学评价战略科学家对于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来说,大科学装置能否带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关键要看人才是否可持续。过去7年间,张新民作为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一直带领团队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处,建设我国第一台原初引力波探测大型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基础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周期长、耗资大、社会关注度高。装置的建设运行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很多单位的科学家相互协调。”张新民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对于装置的重要性。去年全国两会上,张新民曾呼吁,加大力度培养从事大科学装置研究的青年人才,在人才评选过程中不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标准,并对从事大科学装置研究的青年人才给予一定的倾斜。今年,他依然在关注大科学装置中的人才可持续问题。“一个大成果的出现,可能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年轻人一看前人花了几十年,一辈子都没得到认可,就觉得‘不要去做那些事情了’,最后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没人接棒了。”张新民说。与此同时,张新民认为,大科学装置要想带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应依靠一批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应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格局宏大、视野前瞻,及时关注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关注学科发展态势,探究交叉学科融合趋势,但现实中对‘战略科学家’的判断却与人才‘帽子’的多少直接相关。”他建议,打破对战略科学家的传统定义,不以“帽子”论英雄,让大科学装置中的战略科学家在推动建制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项目公布
    关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0〕603号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对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研究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部署,同时强化对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的支持。经研究,决定批准“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等64个项目立项(项目清单见附件)。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统一安排,这批项目将于2011年初启动实施。请各有关单位按照973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特此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O年十月十八日   附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项目依托部门 2011CB910100 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 刘玉乐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1CB910200 代谢生理活动与病理过程中信号转导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李亦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10300 重要生命活动中关键膜蛋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张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1CB910400 活体蛋白质功能的光学分子成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011CB910500 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隋森芳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1CB910600 肝病发生发展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调控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徐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1CB910700 实体肿瘤的微环境蛋白质组研究 徐宁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卫生部 2011CB910800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林圣彩 厦门大学 教育部 2011CB910900 亚细胞代谢调控及其相关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理 李伯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11000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 谭蔚泓 湖南大学 教育部 2011CB911100 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结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 张荣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21200 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 何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1CB921300 基于光与冷原子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 潘建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1CB921400 分子尺度的量子设计与调控 杨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1CB921500 基于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新物态和量子仿真研究 刘伍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1CB921600 冷原子分子系综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 张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21700 关联电子系统量子调控研究 王玉鹏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1CB921800 复杂电子体系的超敏量子调控 沈健 复旦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21900 以Dirac系统为代表的低维量子体系的新奇量子现象研究 段文晖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1CB922000 光子带隙调控、新效应及其应用 陈鸿 同济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1CB922100 固态电子系统的量子效应、量子结构设计和量子计算 邢定钰 南京大学 教育部 2011CB922200 固态微结构中光诱导集体激发、光电耦合效应及其原型器件研究 2011CB932300 功能导向大面积、有序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应用基本科学问题研究 李玉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亚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1CB932500 2011CB932800 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 王琛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中科院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p   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下发《中国科学院关于批准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p p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按照院党组“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建设思路,以建设美丽健康海洋、开拓交叉前沿领域、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等为重要使命,以“两所融合”、“科教融合”为载体,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由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核心科研单元和交叉研究集群等组成的基本框架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促进科教融合,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面向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基地,促进“三重大”成果产出,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p p   通过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将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相关优势研究力量,组织开展综合交叉前沿研究,聚焦“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印太汇聚区”多圈层相互作用和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三大研究方向和“‘一带一路’海洋科技合作行动”,打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灾害防控等领域的交叉研究集群,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 /p p   《通知》同意成立以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所长王凡为组长,由其他12家共建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筹建工作组。筹建工作组全面负责中心筹建工作,负责大科学研究中心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凝聚一流的科学研究队伍、高水平的工程技术队伍和专业化的运行支撑和管理服务团队,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筹建工作任务,实现筹建工作目标。 /p
  • 王贻芳: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王贻芳: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回国工作已经十年,感觉似乎只是一瞬间。回顾酸甜苦辣,觉得应该写点东西。基础科学研究十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各方面的批评一直不断,问题也确实不少。   我在欧洲学习工作10年,美国6年,其间也在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世界各国的科研管理制度及其背后的习惯与逻辑都有一点了解。   基于此,我想谈谈自己对基础科学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大家都来参与讨论。   我们有问题吗? 问题在哪里?   几乎没有人认为我们的科研及其管理没有问题。近年来,我们听到许多公开批评,更多的是圈内科研人员及管理部门官员的私下抱怨。   综合起来,社会似乎对科研成果的产出,特别是缺少重大成果有相当的不满 学术腐败成为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焦点 科研领导部门对人才现状、科研经费的使用不满 科研人员的不满就更多了,包括科研成果评价及SCI问题、经费不足、分配不公、学术腐败、经费乱用,甚至公私不分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全世界共同的,如科研成果评价、经费分配等 有些则是中国特色。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几乎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由于各方面准备不足,包括人才储备、政策法规、科研传统、管理方式、习惯与水平等,以及对一些原有规则的放弃等,造成项目选择错误、人员鱼龙混杂、经费使用效率不彰、成果不如人意等各方面的问题。   目前,韩国在科研经费增长方面与我们相近。事实上,韩国也有一些类似的问题。美国、欧洲和日本经过多年发展,有较好的传统和较稳定的科研支持,基本上没有我们的这些问题。   但这些国家也有另一个共同的重大问题:程度不同的经费削减。这使它们的未来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对比之下,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感到幸运,有钱或钱太多总比没有钱好。事实上,我们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钱不是问题,只要你有好的设想,有时不是特别好的设想也能得到支持。这种好事不但其他国家没有,在中国恐怕也不会持续太久,也许不超过20年。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个天时?   横向比较,上世纪5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这样的“大跃进”。它们在当时采取的措施、建立的规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科学研究大发展也伴随着管理大发展。   今天的国际惯例、方法、规则等,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我们的根本问题是,原有的一套管理制度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而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应对今天的形势与需求。   科学家及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完善或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应对挑战。这个挑战说到底就是,如何保证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是该用的地方,或者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就无法评价科研产出,也无法决定科研投入。   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许多人看来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科学家、社会大众、领导人和管理部门并不一定有共识。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暂时的平衡,更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实际上,这是多年来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科研投入的方向,其摇摆不定或含含糊糊,会严重影响科研活动与产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你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如果我们回答没有,下一个问题就是:能得诺贝尔奖吗?如果回答还是否定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既没有实际用途,又不能得诺贝尔奖,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实际上普遍存在于各级领导、平民百姓、知识分子、科研管理人员甚至一些科学家的心里,虽然有时候他们不一定说出来。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科学家不能只在象牙塔内自由探索,要与国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什么什么作贡献。   这种要求自然有其合理成分,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显然有问题。这句话还隐含两层对基础研究的误解:其一,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自由探索 其二,有实际用途的科研才是国家需求,基础科学不是。   什么是基础科学研究?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咬文嚼字,用我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发现与研究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规律、收集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学术)活动。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更好地了解自然、理解自然,最终使人类能利用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最大的国家需求。   试想,一个大国,且不说有创造性的贡献,如果不能全盘掌握人类已知的所有知识及其体系,这个国家能有前途与未来吗?带过学生的都知道,要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方法,必须让他做一项科研,题目本身有时并不重要,过程更重要。   基础研究有时也这样,有些研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科学家通过该过程走在本学科的前沿。说不定哪一天,国家就会大大需要。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目标、方法、传统等等,外界不应怀疑与干预,要把选题的自由留给科学家自己,不能因选题似乎无稽而否定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   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各学科的目标是达到本学科的国际最好水平。因此,基础研究既有科学家个人的自由探索,也可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划的活动。以此衡量,学科建设与学术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指标。显然,这方面我们有一些问题。   (1)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基础科学研究在口头上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国内外的政治家都会在公开场合强力支持基础研究。但实际上很多人是叶公好龙。在实际投入的时候,走捷径的想法也很有市场:利用人家发现的规律、知识,我们只搞应用研究,不是比较省钱吗?但这样的“捷径”行吗?   张之洞、李鸿章等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只从国外引进了钢铁、枪炮、军舰等,没有引进科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解放后,我们大力提倡与实际结合,许多人都被要求去做“有用”的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原来大多都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这样做的成绩有目共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满足国家需求。   可惜的是,没有人研究其副作用:搞基础的人都去做了应用,以后怎么办?许多人感叹建国后重大创新成果缺乏,“钱学森之问”也成为舆论的热点。我个人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轻视了基础科学研究,放弃了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与追求。吃完老本之后,现在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人才短缺的窘境。   解放后,科学事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但各种干扰也如影随形,从没有停止过。行政对教育的干扰,现在大家谈得很多 实际上,行政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干扰,后果也很严重。   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基础与应用的关系,研究其他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要用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保证基础研究不再受干扰(有些国家把科学家的研究自由明确写入宪法),基础研究的投入应当得到保证,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当然可以随经济的发展而调整,但应考虑到个人很难随时转换。做了应用研究,就不太可能回到基础研究上。   我绝不反对一部分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转去从事应用研究,实际上这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关键是不能因此削弱基础科学研究,而是要及时补充。   (2)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从国家需求来说,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必须学科完整,全面均衡发展,缺一不可。不可因一时的兴旺而不顾一切地支持,也不可因一时的不时髦而不予支持,或任其自生自灭。重点只能是短期的,全面才是永久的。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科会暂时处于低谷。如果国家不考虑全面发展,不予支持或任其衰退、萎缩,在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比如,最近关于放射化学及核燃料循环的讨论就突出体现了我国在放射化学学科建设上的问题。再比如,我国的核物理及相关的核技术、核工程的学科建设曾经严重衰退,许多原来有很好基础的大学,相关专业彻底消亡。   在核电大发展时代到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才极度短缺,合格教师和学生培养能力缺失,相关科研能力凋零,拖了我国核电发展、国防需求及许多相关学科发展的后腿。   一些学科超常发展,实际上也打破了生态平衡,相对抑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有些学科比较容易发SCI文章,从各大学、研究机构与经费管理部门均能得到较好支持,其人才也较易“脱颖而出”。   虽然国内目前并无一个对各学科支持比例的完整统计,但从人员、文章统计及基金申请情况来看,失衡是严重的。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失衡并没有得到有意识的纠正,反而因各种原因不断加强。   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应该谋求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青藏高原上喜马拉雅山自然就会出来,而不是平地起高楼,只能一时一地,不能全面长久。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应该化为对基础科学研究长期、稳定、全面、均衡支持的不懈动力。   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国际主流国家对各学科的支持比例,研究过去几十年来这种比例的变化,从而看清发展趋势。这种比例的确定当然很难在科学家内部达成共识,最终这是政治家或科研管理部门的决定,但这个决定应该是公开透明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有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共识,我们就看看该怎样做。根据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管理过程,我们依次讨论选题与立项、课题与项目管理、结题与验收。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个规划问题。   (1)规划   一般的规划都是由领导机关委托某些科学家(或一个委员会)执笔写作,该委员会或科学家自然只对领导负责。有时他们会征求一部分人的意见,但从程序上,他们没有向科学家群体负责的义务与责任。这就造成了规划的权威性与约束力不够。   许多规划没有边界条件,即现在的资源是多少,需要多少,将来是多少。这样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有时用处也不大。   事实上,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听取科学家的意见是一个老问题。科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到底听谁的?这在后面的立项问题上也会遇到。   有时科研管理部门会听所谓大牌科学家的意见,这就引致外界关于部分科学家与科研管理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批评。有时科研管理部门会组织评审委员会投票决定,这又引致外界关于外行评审内行的批评,因为你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小同行进行评审。有时大家还会批评临时组织的评审委员会,且不一定是领域内专家,可以按领导意图给出任何意见而不必负责任。管理方式不改,这种问题及外界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   建议按二级学科设立常设的顾问委员会(或别的什么名字),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对交叉学科,可以考虑特殊做法。每个学科都要发展,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该顾问委员会委员及主席是常设的,三至五年一届,从该学科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中挑选,可以由各专业学会建议,管理部门任命。   委员会对本领域的科学家负责,也对有关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委员会的规划文件、会议纪要、各种建议是公开的,以接受科学界的批评与监督。由于是常设的,不是临时拼凑的,作为本领域的科学家,他们最关心本领域的发展,因此会负起责任,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提出本领域的发展规划,判定与解决本领域的问题。   该顾问委员会还可以下设若干委员会,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规划的具体写作、大项目的遴选与排队、中小型项目的评审通过等等。   管理部门只需要制定规则,无须干预具体操作。这样做,就真正把领域的发展交给了科学家自己,而不是由管理部门或大同行(外行)决定。   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比如美国的基础科学经费都是由能源部(DOE)或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按学科划定的。对高能物理的研究,他们联合聘请了高能物理顾问委员会(HEPAP),在HEPAP下又设立各种临时的或永久的委员会,负责比如项目排队(P5)、长远规划、直线对撞机(ILC)、加速器R&D等。HEPAP每年开几次会,经常发表各种研究报告。 根据1972年一项美国联邦法律建立起来的HEPAP对高能物理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部前几年曾成立高能物理国际合作顾问委员会,理念与此接近,但可惜的是:1)没有与科学院和基金委共同任命 2)只顾问国际合作,而不是顾问整个学科,较少考虑整个学科的发展 3)成员代表性不足,真正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的人太少 4)没有坚持下来。虽然有这些枝节问题,但该顾问委员会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科技部的实践来看,顾问委员会的方式在中国是可以实行的。   规划要按学科来写,要讲学科建设,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及目标。同时也要讲边界条件,如人员队伍、经费预算、技术储备、研究领域与重点、项目计划、日常运行与新项目建设等。不能落到类似实处,规划的用处就大打折扣。当然有些事很难,因为没有人告诉你明天有多少钱给你。   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准备未来,如果我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钱,我怎么做这件事?事实上,根据我国GDP的发展预测、R&D投入的比例、现阶段各学科占R&D的比例及世界各国的比例,可以简单预测并估计我国各学科未来的经费投入。前提条件是各学科能按比例得到长期支持。如果经费都是每年自由申请,与其他专业竞争,我们就无从预测未来的经费情况,按规划发展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长期的、稳定的、可以预测的支持是基础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选题与立项   选题与立项决定了科研投入的目标,目标选错,自然不会有好结果。由谁来选、如何选,是决定科研效益的关键。这方面我们有许多问题。   1)科学家的选题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被要求选某个国际最流行的时髦题目、或应用课题、或某些特定需求等,因为经常有人觉得自己比科学家高明 2)科学家需要到各个部门申请立项,如基金委、科学院、科技部甚至地方政府等。好处是机会多,不会被一棍子打死,坏处是到处申请费神费力,没有时间做科研,有时还会被讥为能钻营 3)立项申请和评审都是一事一议,经常缺乏整体考虑,造成项目投资重复、疏漏、比例失调等各种问题 4)经常要与其他领域的人一起竞争,做科普申请报告成为“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必备技能 5)钱不一定给了最需要的人,而是给了“最能干”的人,“能干”的人可能是科学政治家,不一定能出科学成果 6)由于专业限制,或面子和习惯问题,立项过程中未能充分审查技术及管理细节,多有疏漏,造成一些项目执行不理想。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中国特色,各种评审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把钱给最需要的人和最好的项目,浪费了科学家和领导机关的时间。   如果按上面说的,建立各学科顾问委员会,根据各自的规划,把经费分配给各个学科,让它们自己决定,效果会好得多。这符合按学科全面、均衡发展的原则 避免了大同行评审,大家都在本专业内竞争,应该会遴选出更合适的项目,分配更合适的经费 学科内部排队,分轻重缓急支持,比大家一起去申请,最后碰运气,不知道谁能上要好得多 每个学科知道自己每年有多少经费,特别是知道未来会有多少经费,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知道哪些钱为现在,哪些钱为未来。   这样,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就会少了,都是本领域的人,大家知道谁缺钱,如果记录不好,对自己的未来有影响,大家就会自我约束,把经费花在该花的地方,科学成果自然就会出来。科研管理机关可以把工作重心从分配经费、组织各种评审,转移到制定规则、检查工作实效上。   对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与支持方式。比如,不同学科对项目大小、支持时间、管理方式的需求可能不一样。这些在国外有时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国内都会有问题,主要是管理部门追求简单划一,不能精细化、复杂化管理。如果按学科支持,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至于各学科之间的支持比例,应由管理部门调研国内外的现实与历史情况综合决定。一个简单的办法是以现有比例为基础,结合国外经验,逐步调整。   按学科支持,实际上是国外的通行方式。大部分有国外经验的人,都很少遇到需要通过“科普报告”争取项目的情况。一般都要用最专业、最显示学术水平的方式争取项目。   在美国,高能物理学家主要是从能源部每年7亿美元和基金会3亿美元的总盘子中与同行竞争,核物理学家从能源部每年3亿美元和基金会1亿多美元的总盘子中与同行竞争。当然偶尔也会遇到国际合作或人才类项目需要与外行竞争,但这类经费一般很少,不产生根本影响。   建议科技部、基金委和科学院联合起来,选择几个二级学科进行试点。高能物理研究一般需要长期准备,项目周期可以长达20年,最需要提前规划和长期稳定支持。高能物理的研究与国外交流频繁,领域内合作密切,对按国际惯例运作有共识,也有现成的国外经验与模板可以学习,可以作为试点领域之一。   (3)课题与项目管理   课题与项目管理是保证科研活动正常进行,促进科研产出的必要措施与手段,国内外对此都有各种办法。实际上,科研管理部门要把工作重心从分配经费、组织各种评审,转移到制定规则、检查工作实效上来。对比起来,国内的科研管理要更松弛些,一般通过年度报告、中期和终期结题来检查,许多情况下是走过场,具体科研过程一般无人过问。   对比国外,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比如美国能源部科学局高能物理处就有20多位工作人员,当然这里的许多人并不是公务员,大部分是各大学的教授,短期(一般3~5年)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管得多了,形式主义会造成科学家的负担,但不管也会造成各种问题,如科研成果不彰、进展与计划不符、经费乱用等等。实际上,美国能源部的管理已经过度,造成科学家怨声载道,效率极低,而为满足能源部的各种要求,特别是安全要求,科研成本急剧上升,大型项目的建设已到了几乎无法进行的程度。   我们当然不能全盘采用美国的系统,但一些具体做法还是可以学习的。比如从各大学聘用项目管理人员,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这些人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当的科研经验,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更好地执行项目。同时,这种经历对他们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再比如,在项目申请时要细化项目的预算,同时加强执行检查,对违反预算,特别是乱用经费、公私不分的要实行处罚。   有一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被能源部罚款150万美元,原因是管理不严,用政府经费(即教授申请来的项目经费)上餐馆,还喝了葡萄酒。斯坦福大学是私立大学,但因为跟能源部签了代管合同,无法逃避监管责任。其实,科技部、基金委是可以通过审计检查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的,是可以对乱用经费进行处罚的。   (4)结题与验收   结题与验收是对科研投入的最后一道检查,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世界各国对此均会有一系列管理制度,但比较起来,国内似乎更严一些,至少是在形式上。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不拷问真正的科学价值,只看SCI文章 立项初衷与结题时的成果并不符合 经费使用的决算问题多多 一些忽悠的课题并不会在结题时遇到麻烦等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现行管理部门加评审专家的制度其实有很多问题。因为责任不明,专家一般也不会为难课题组。其实,做得好不好,本领域科学家心里都会很清楚。如果我们采用上面提到的按学科由科学家自己做主,同时聘用主审专家,实行终身负责制,有科学家自己利益的约束在里面,问题会好一些。   如果在规划与立项时把好关,后面的问题会少很多 如果我们支持的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求真务实的风气就会蔚然成风 如果少借中国特色搞一些歪门邪道,多参与国际交流,按国际惯例办事,问题就会少很多。这里没有灵丹妙药,大家踏踏实实工作,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管理部门的人也以身作则,问题就会少一些。当然,一定的规章制度与惩罚措施还是必要的。   目前国内各项规章制度不配套,实际上任何人也无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比如,国家给的科研经费都只考虑科研工作本身,其他消耗,比如人员、管理、运行成本无人考虑,或严重偏低,大家不得不挪用。建议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允许科研单位提取管理费。在美国,除属于建设项目的大型设备或材料费之外,科研项目预算一般要列50%左右的管理费。在中国,我觉得20%~30%的管理费是合适的,否则大学与科研单位均难以为继。现在大家都用房租、水电等五花八门的办法,实际上在鼓励大家钻制度的空子,长此以往,毒化科研氛围,影响正常科研工作。类似意见,其实大家都提了很多,但很可惜,无法得到正面回应,有些似乎也不是科研管理部门能决定的。   小结   我们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我们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本文提到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但希望能大家一起讨论,并看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起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收集有关国家关于科研管理的法律法规,研究单位的制度章程,管理部门的制度、方法、习惯等,理解其立法原意与精髓,研究其在中国可能的应用。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从我周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在克服各种不可想象的困难认真做事,科研道德无可挑剔。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创造条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让我们的科研世界一流,管理也世界一流。   (作者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2015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布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 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 科技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领导批准,授奖项目为30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4项,二等奖项目187项)、青年科学奖8人,现将具体项目和获奖人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予以公布。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附: /span img src=" /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02/ueattachment/bef92d85-02a6-476a-b8cf-478888d86ca4.docx" style=" line-height: 16px " 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docx /a br/ /p p br/ /p p br/ /p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立项项目公示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立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现将2010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队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8月6-13日,公示具体内容见附件。   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时间内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应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应对所提异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不正当要求,不予受理。   附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项目公示内容   联 系 人:闫金定 钱万强   联系电话:010-58881073 58881072   传 真:010-58881077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2010年8月6日
  • 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式开院
    4月14日上午,浙江大学一个全新的学术特区——生命科学研究院(Life Sciences Institute, LSI)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正式开院。浙大校长杨卫在开院仪式上说,要把研究院打造成为高起点、国际化、现代化的开放式学术创新平台,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杨卫与浙大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倪明江,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冯新华、管坤良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开院仪式由浙大副校长吴朝晖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饶子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晔光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等出席开院仪式,并在随后举行的浙大第69次西湖学术论坛上,围绕生命医学前沿主题,作专题学术报告。   冯新华教授在介绍了浙大生研院于2009年10月以来的试运行情况。筹建以来,研究院开始招聘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力争在5年内招聘到30位左右的科学家全职加盟。科学家实行PI聘任制,以单个实验室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在相关领域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科学研究活动,致力于解释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关联性和规律性的原创性研究。   目前,研究院已从美国、新加坡等引进了9位PI入职,共有30多位科研人员到位并开展工作。其中,冯新华教授和宋海卫教授入选为“千人计划”教授 研究院现已成立包括癌症生物学和医学中心、再生医学中心、炎症生物学中心、系统生物学中心和结构生物学中心等5大研究中心 有多篇高水平论文在Scienc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顶尖杂志发表,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等资助。
  • 访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访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室内/车内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   为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同时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我要测”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九十站: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胡玢研究员热情接待了“我要测”到访人员。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劳保所”)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家职业安全卫生科学综合性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安全、健康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外景大楼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具有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CMA)计量认证(2009010368U)、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No. CNAS L2112),北京市司法局授权的司法鉴定资质(编号110003002),是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首批认可的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机构,北京市卫生局许可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服务机构,北京市环保局认证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认可的工业卫生实验室。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获得的认证认可资质   目前劳保所有在职研究人员近300人。研究所内设立科研中心、实验室等18个,其中国家级科研中心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经过50多年的发展,劳保所共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部级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为国家制定了100余项有关劳保和环保方面的标准。劳保所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目前,已经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了长期紧密的合作与技术交流。   除了科研工作,作为具有第三方检测资质的机构,劳保所还承担对外检测业务。胡老师告诉我们:“劳保所在国内属于‘市场化’比较早的科研机构,尤其是在职业卫生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噪声与振动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和权威性,有很多企业和个人都是慕名前来委托我们进行检测服务的。但劳保所还是主要以科研为主,立足科研。我们通过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找到科研需求,通过科研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并满足社会需求,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科研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室内/车内空气检测:   劳保所是从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建筑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汽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的专业机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室内环境领域研究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权威机构。   检测业务范围包括:   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验收   目前对包括北京市政府中环广场办公楼、人民大会堂装修改造工程、中国网通北京宽带通信中心、中国美术馆装修改造工程等近800个项目进行了室内环境质量验收。   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目前对包括北京饭店、外交部新办公楼、美国驻华使馆等大型建筑物和各类家居近1500个项目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3. 建筑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检测   接受委托对常用建筑装饰材料如人造木质板材、油漆、涂料、壁纸、地毯等产品中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4. 环境检测   对环境空气中的各类污染物以及噪声、电磁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   5.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   劳保所是国家标准GB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和HJ/T400-2007《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的编制单位。是国内首家通过CMA和CNAS认证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已为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和社会机构以及个人提供车内空气检测服务。   职业卫生检测:   劳保所长期从事职业卫生检测,是北京市卫生局许可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服务机构,可为企业提供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服务。2010年成为国内首个获得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认证的检测机构,可为在华的美资企业提供国际认可的工业卫生检测服务。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认可资质   实验室拥有多位我国职业卫生专家。实验室技术成熟、仪器设备完备、人员专业、检测项目覆盖面广,可满足不同客户的检测需求,为实验室研究、检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C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便携式GC-MS以及大量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等。   目前实验室主要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有机物、重金属、噪声、尘等的监测及咨询工作。具体检测项目包括:铬(Cr)、锌(Zn)、镉(Cd)、铅(Pb)等重金属 芳香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酯类、酮类共计47种有机溶剂等。 色谱/质谱实验室 光谱实验室 Agilent 7890-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Agilent Triple Quad 6410LC-MS/MS    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 岛津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    INFICON HAPSITE便携式GC-MS Thermo Model55i甲烷化合物分析仪    DIONEX ics-1000 IC离子色谱仪 Thermo nicolet670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除了承担日常科研工作,实验室还接受外部样品委托测试业务,优势项目为气体检测。凡是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气体的场所,包括大气、车间、办公室、居室、车内、有限空间等,劳保所都能够提供准确、可靠、快速的气体检测服务。胡老师说:“充分利用劳保所的资源优势平台,集中所内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层次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形成一个开放式的集研究、开发、测试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胡玢研究员(左一)向我要测人员介绍实验室概况   参观期间,我们了解到劳保所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科研水平以及仪器技术、方法开发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了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劳保所非常欢迎仪器生产厂商同他们合作,进行仪器技术、方法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胡老师还表示:“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彼此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国产仪器发展出一份力!”   参观合影   附录: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http://www.bmilp.com/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首席专家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国家级社会公益非盈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   一、招聘岗位   1、河流与河口海岸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1人。   二、招聘条件   1、熟悉国际上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情况,有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   2、对本学科建设有创新性思想,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3、英语水平较高,能独立参加国际会议,具有与国际上同行建立学术联系的交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6、目前在海外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成绩,或在国内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优先考虑。   三、应聘材料   1、申请表(在我院官站下载,网址:www.craes.cn)。   2、本人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和任职资格证明。   3、5篇代表性论著。   4、两位同行专家推荐信。   四、报名时间:2013年7月31日&mdash &mdash 2013年8月10日,外埠竞聘人员以正式申报材料寄出的邮戳时间为准。   五、工作支持条件及生活待遇   1、提供该领域先进实验室设备和办公场所   2、安排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经费100&mdash 200万元人民币   3、提供相应的科研团队,并配备科研助手   4、薪金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部分构成   5、为外聘首席专家提供院内公寓一套(平价租金)。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100012   联 系 人:孙文春   联系电话:010&mdash 84915156   传 真:010&mdash 84915149   E - mail: sunwenchun-010@163.com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申请表.doc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知识创新基地首席专家评审同行专家推荐意见书.doc
  • 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开始提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 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 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 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的重要讲话精神和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提升高校创新 人才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 创新高地建设,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奖励办法》(教技〔2019〕3 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现将 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提名方式1. 单位提名 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学校直接提名; 地方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名。 请各提名单位对提名成果严格把关,重视提名成果质量,控制提 名数量。 2. 专家或组织提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以 3 人联合提名 1 项 所熟悉专业的研究成果或 1 名青年科学奖人选;“双一流”建设 高校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辖的有关 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会、中国化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土木工 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华医学会)可提名 1 名青年科学奖人选。 专用项目是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除专用项目外的其 他项目均为通用项目。提名专用项目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保密资 格,专用项目只接受单位提名,不接受专家提名。(二)提名项目(人选)的基本条件 提名项目(人选)必须符合《办法》的有关要求,还必须满 足以下条件: 1. 提名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国内高校。2. 提名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应当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公开发表,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项目应当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 3. 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提名。 4. 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提名项目的完成人。 5. 已获得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技术内容,不得提名 2022 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6. 专用项目的相关内容应当在提名前已定密,并需提供相应的定密文件。二、提名程序 (一)提名号发放 1. 单位提名项目的提名号和校验码由所在学校发放。各学 校可通过管理员账号和密码(沿用 2020 年度发放的账号和密码) 登录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信息系统,网址: https://jybkjgl.moe.edu.cn/kjpj,系统开放时间为工作日 8: 00—20:00,节假日 8:00—18:00),在线生成提名号和校验码。 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重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部门所属 高等学校请联系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地方高等学校请联 系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 专家或组织提名前,请责任提名专家或组织于 2022 年 4 月 15 日前通过本人电子邮件或组织单位邮箱向教育部提出申请 (申请表见附件 4、5),电邮及附件标题为“专家(组织)提名 申请表-奖种-提名专家姓名(或组织名称)”。多名专家联合提名 还需同时抄送其他提名专家。教育部将在收到申请后 3 个工作日 内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提名要求后发送提名号和校验码。 (二)提名书填写 提名书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的 主要依据,请提名单位、提名专家或组织按照《2022 年度高等 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工作手册》(附件 1) 要求,如实、准确、完整填写,并对所有完成人(青年科学奖候 选人)的政治立场、师德学风、教书育人等情况进行评价。 通用项目提名单位、提名专家或组织可于 2022 年 4 月 15 日 起凭提名号和校验码登录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在线填写、提交和提名。专用项目参照提名书模板(可从管理信息系统下载)、 按照保密规定填写和提名。专用项目需按要求于 2022 年 4 月 15 日前至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进行成果登记。 (三)提名公示 通用项目按照《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 学技术)提名工作手册》要求通过书面进行公示并上传公示情况, 专用项目按保密规定通过内部渠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公示情况。公示时间不少于 5 个工作日。三、材料报送 请提名单位、提名专家或组织按规定做好提名材料的审核、 报送工作。 (一)电子版材料报送 通用项目电子版提名材料直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报送,截止 时间为 2022 年 5 月 24 日 17:00。 专用项目电子版提名材料,由提名单位统一刻录在 1 张光盘 上,随纸质材料按保密要求报送。 (二)纸质材料报送 提名单位须以公函正式报送提名材料。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提 名材料直接报送,地方高校提名材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 总后统一报送。提名专家或组织可直接报送提名材料。截止时间 为 2022 年 5 月 31 日。 提名材料包括:提名函 1 份,内容包括提名项目公示情况及 结果,提名项目数量和汇总表(附件 2、3);通用项目纸质提名 书 2 套(含 1 套原件,主件、附件一并装订成册);专用项目纸质提名书 10 套(含 1 套原件,主件、附件一并装订成册);如有回避要求,回避专家申请表 1 份(附件 6,选填)。四、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一)通用项目 联系人:焦伟、陈源、邹晖 联系电话:010-66096865、66096358 邮箱:kjjl@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37 号南楼 415 室 邮编:100816 (二)专用项目 联系人:岳源、何立芳 联系电话:010-66097374、6609784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37 号南楼 411 室 邮编:100816 附件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1: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工作手册(只发电子版).docx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通用项目汇总表(通用项目).docx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专用项目汇总表(专用项目).docx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4: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申请表(专家提名).docx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5: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申请表(组织提名).docx科信厅函12号文附件6:回避专家申请表.doc教育部办公厅 2022 年 3 月 23 日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揭牌成立
    2月10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下称“中国环科院海南分院”)在海口揭牌成立。该分院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托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攻关新型体制机制,着力打造支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和自由贸易港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当天,海南省副省长顾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共同为海南分院揭牌。李海生表示,中国环科院海南分院将充分利用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发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等领域,开展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海南贡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桔说,在生态环境领域,该厅针对气候疗养、降塑、碳汇、湿地保护、油田二氧化碳粉尘利用等应用示范场景组织开展研究。希望中国环科院海南分院的成立,能够加快推动相关研究的突破和应用。海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海南省副省长顾刚表示,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借不来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去年海南成立国际蓝碳研究中心,而今中国环科院海南分院又揭牌,此类高端智库的设立,将助力海南成为全国“双碳”工作的优等生。
  • 赵振堂院士:大科学装置是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
    作者: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大科学装置决定着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的能力,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以及‘航母战斗群’。”在11月3日举办的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多次强调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在赵振堂看来,大科学装置与大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美国科学家温伯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大科学概念”,强调以火箭、加速器和反应堆为标志的大型科研项目;美国科学家赖斯在“大科学概念”提出几年后出版了《小科学,大科学》一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科学属于小科学,人类社会从“二战”开始进入“大科学时代”,特征是强调科学研究的总体社会规模。大科学研究是有众多科学家参与的高度组织化的知识生产活动,目标宏大,特别是投入规模大、多学科综合交叉、依赖于大型或复杂的研究设施。由此诞生大科学工程。大科学工程是基于科学并为了科学而建造大型科研装置的工程活动,有时它本身就是大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科学工程既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又有明确的工程技术指标,具有双重性。大科学工程既有集成创新、也有理论概念、设计方法、装置技术和实验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冲击学科前沿和技术极限的发展过程。大科学工程建造的科研装置就是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指的是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通过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长期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且长远,建设规模和耗资大,建设时间长;技术综合、复杂,需要研制大量非标设备,具有工程与科研的双重性;其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地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从立项、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大科学装置都表现出很强的开放共享和国际化的特色。大科学装置对科技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为诸多学科前沿研究及其交叉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促进学科发展,集聚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将助力科研生态建设,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将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综合集成,是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在这些大科学装置中,光子大科学装置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一种最重要的工具。光子大科学装置主要有同步辐射光源与自由电子激光等多种类型。这些加速器X射线光源可形象地看作是由高品质的“巨型X光机”和“超级显微镜”组成的,它们以其高亮度、高准直性、波长可调、高相干性和短脉冲等不可替代的优点,成为了支撑众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发不可或缺的实验手段。加速器光源集群结合了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包括先进材料、石油化工、消费产品、工业材料和能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对化学反应超快过程的理解和控制将加快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对促进新型药物研制、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材料电磁特性和纳米结构的观测等方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帮助人类理解聚变反应和星球本质。以上海光源为例,经过一期及后续工程建设,上海光源现有34条光束线和46个实验站投入运行,已成为目前我国服务用户最多、成果产出率最高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开放运行以来,已服务遍布全国700多家单位约3900个课题组的4万多名用户,在生命、能源、材料、物理和化学等诸多领域,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上海光源支撑了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产出。上海光源在催化材料研发、单原子催化、纳米限域催化、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和新药物研发、高性能材料研发、合金凝固黑箱问题破解、助力石墨烯走向产业自主创新和加速器技术进步与国产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科学装置可有力支撑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取得突破,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乃至人才集聚与培育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p p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数学等基础学科仍是最薄弱的环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评价激励制度亟待完善,企业重视不够,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p p strong   一、总体要求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勇攀科学高峰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战略领域前瞻部署。 /p p   突出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强化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需求牵引,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推动不同行业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 /p p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突出以人为导向,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营造宽松科研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完善分类评价机制,调动科学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 /p p   加强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科研活动协同合作、众包众筹等新方式,破解科学难题、共享创新成果。坚持全球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多方引才引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 /p p   强化稳定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全面发展。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p p   到2035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更多重要领域引领全球发展,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p p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 /p p strong   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 /strong /p p   (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坚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围绕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开展探索,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农业、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等领域和行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p p   (五)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更加聚焦基础学科和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衔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共享,发挥好基础研究的基石作用。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推动对其他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前瞻部署。加快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健全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优化基地和人才专项布局,加快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p p   (六)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格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p p   (七)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天文、工程技术等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鼓励和引导地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缓解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快提升科学发现和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 /p p strong   三、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 /strong /p p   (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部署和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给任务、给机制、给条件、给支持,激发其创新活力。选择最优秀的团队和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建立国家实验室稳定支持机制,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p p   (九)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以及布局薄弱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更多聚焦科学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始创新高地。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军民共建、省部共建和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示范能力。强化对科技创新基地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坚持能进能出,提升持续创新活力。 /p p strong   四、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strong /p p   (十)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把握国际发展机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更大力度推进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多方引才引智,广聚天下英才。在我国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 /p p   (十一)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国际通行的访问学者制度,完善博士后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鼓励科研院所与高校加强协同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后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p p   (十二)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符合实验技术人才及其岗位特点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加大实验技术人才、专职工程技术人才和开放服务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 /p p   (十三)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集聚作用,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聚焦科学前沿,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选择优势基础学科建设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协同合作。 /p p strong   五、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 /strong /p p   (十四)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继续参与他国发起或多国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承担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积累管理经验。立足我国现有基础条件,综合考虑潜在风险,编制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规划,重点在我国相关优势特色领域选择具有合作潜力的若干项目进行培育,力争发起组织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相关规则的起草制定。 /p p   (十五)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华开展联合研究,加快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层次和水平,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分类制定国别战略,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p p strong   六、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 /strong /p p   (十六)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统筹规划,集中资源要素,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原始创新。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成立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研判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开展基础研究战略咨询,提出我国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和工作部署建议。强化中央和地方、中央部门间协调,推进军民基础研究融合发展。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基础研究科教融合。 /p p   (十七)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税收杠杆等方式,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探索实施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p p   (十八)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与决策机制,遴选基础研究项目时更多注重对研究方向、人才团队及其创新能力的考察。简化基础研究项目任务书和预算书,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使科研人员有充足时间心无旁骛地开展科学研究,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探索直接委托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机制。 /p p   (十九)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在重视原创性、颠覆性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通过应用研究衔接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打造成为融通创新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转制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活动开源开放的新趋势,创新基础研究组织形式,探索开展基础研究众包众筹,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挑战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集群思、汇众智、解难题的众创空间。 /p p   (二十)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科学数据管理,统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规划布局,推进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种质资源库、人类遗传资源和实验材料库(馆)建设,促进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面向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的自然本底数据、种质、标本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收集。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推动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强化新购大型科研仪器查重评议,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和后补助机制。发挥创新券在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方面的作用,强化法人单位开放共享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p p   (二十一)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差别化评价试点,针对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实行分类评价,制定相应标准和程序,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主要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探索长周期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主要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加强过程评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创新效率。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健全完善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提升科研人员荣誉感 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 /p p   (二十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诚信、恪守学术道德、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指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学术成长轨迹和学术水平进行跟踪评价,对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加强审核和学术把关。抓紧制定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夯实我国科研诚信基础。 /p p   (二十三)推动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鼓励科学家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务院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19日 /p
  • 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名单公布(2012第2批)
    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年第二批项目立项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2〕528号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广东省科技厅(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中科院办公厅(室),总后勤部卫生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专家评审结果,以及中央财政支持情况,经研究,决定批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猪肌纤维发育与肌内脂肪沉积的机制与营养调控”等16个项目立项(项目清单见附件)。   请各有关单位按照973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2012年第二批立项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项目依托部门 2012CB124700 猪肌纤维发育与肌内脂肪沉积的机制与营养调控 李德发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农业部 2012CB224800 高效绿色炼油技术的化学和工程基础 宗保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12CB524900 营养失衡导致脂代谢紊乱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早期干预研究 刘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525000 环境铅暴露致儿童脑发育损伤的机制研究 陈景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625100 高温功能涂层制备科学与界面基础研究 刘敏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725200 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生物基材料的合成新途径 陈国强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2CB725300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李清泉 武汉大学 教育部 2012CB725400 大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实证研究 黄海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CB825500 认知的基本单元 陈霖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825600 基于子午工程和双星计划的地球空间天气数值预报建模研究 王赤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2012CB825700 无序合金和熔体微结构及其构型变化规律的基本科学问题 蒋建中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教育部 2012CB825800 纳米分辨完整细胞三维成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吴自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2CB025900 高聚物成型模拟及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申长雨 郑州大学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026000 高端压缩机组高效可靠及智能化基础研究 高金吉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026100 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 马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026200 应用FRP实现重大工程结构高性能与长寿命的基础研究 吴智深 东南大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科技部关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第二批项目立项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2〕527号   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教育部、中科院、气象局办公厅(室),总后勤部卫生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加强对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支持,经研究,决定批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恶性肿瘤免疫负调控分子网络的形成与干预”等9个项目2012年第二批立项(项目清单见附件)。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统一安排,这批项目将于2012年5月启动实施。请有关单位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附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第二批立项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项目依托部门2012CB917100 恶性肿瘤免疫负调控分子网络的形成与干预 秦志海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7200 蛋白质生命周期过程及调控的分子机制 牛立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7300 膜蛋白的生成、修饰、组装及质量控制 昌增益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7400 功能关联电子材料及其拓扑量子性质的调控与应用 刘 荧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37500 纳米材料及结构的力学新原理及精细表征技术研究 魏悦广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47600 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 王 晗 苏州大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57700 近百年极地冰层和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精密定量研究 李荣兴 同济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57800 天文与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肖子牛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中国气象局2012CB967900 听觉干细胞定向分化及聋病干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 杨仕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项目初评结束
    今年1月31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工作于3月25日截止。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共申报项目319项,其中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95项。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以及项目申报要求的有关规定,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共7个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不予受理,已通过申报系统反馈。   初评以网上评审方式进行,目前已经结束。根据专家综合打分结果排序,共遴选出115个项目进入复评,其中青年科学家专题24个项目。复评将于5月21-25日期间以网络视频方式进行,申报项目在本地进行答辩,答辩地点由地方科技厅(委、局)安排。   初评结果、复评具体安排(各项目答辩时间、答辩要求等)以及未通过初评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反馈和通知申报单位。请申报单位通过申报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站进行查询,按要求组织相关工作。   今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评审工作预计于6月下旬结束。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清单公布
    2011年10月13日,科技部门户网站发布“关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项目立项的通知”(国科发基〔2011〕491号),通知全文如下。   天津市、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科技厅(委),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中科院、气象局办公厅(室),总后勤部卫生部,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加强对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支持,经研究,决定批准“代谢相关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等70个项目立项(项目清单见附件)。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统一安排,这批项目将于2012年初启动实施。请有关单位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清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 科学家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项目依托部门 2012CB910100 代谢相关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赵世民 复旦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10200 天然免疫应答相关蛋白的鉴定、结构与功能 舒红兵 武汉大学 教育部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10300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性发现其底物、发掘新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秦 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910400 重要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配体发现 刘明耀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10500 植物表观遗传机制与重要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研究 沈文辉 复旦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10600 蛋白质定量新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 张丽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0700 肿瘤发生发展中关键蛋白的功能与调控 肖智雄 四川大学 教育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10800 炎症诱导肿瘤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 林安宁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0900 植物表观遗传调控及其在重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结构基础研究 邓兴旺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11000 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 Sarah Perret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1100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于晓方 吉林大学 教育部 2012CB911200 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刘俊平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21300 极端条件下量子输运的研究和调控 牛 谦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1400 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现象及调控 龚新高 复旦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21500 人工微结构材料中光、声以及其它元激发的调控 彭茹雯 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1600 受限空间中光与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态的调控及其应用 贾锁堂 山西大学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21700 功能关联电子材料及其低能激发与拓扑量子性质的调控研究 鲍 威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1800 全固态量子信息处理关键器件的物理原理及技术实现 肖 敏 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1900 光场调控及与微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王慧田 南开大学 教育部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22000 氧化物复合量子功能材料中的多参量过程及效应 陆亚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2CB922100 囚禁单原子(离子)与光耦合体系量子态的操控 詹明生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2200 纳米金属材料的多级结构制备及优异性能探索研究 卢 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2300 纳米材料功能化宏观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姜开利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2400 光功能导向的硅纳米结构高效、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的基础研究 张晓宏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2500 肝癌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 杨祥良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 2012CB932600 纳米界面生物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2700 新型高性能半导体纳米线电子器件和量子器件 徐洪起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2800 高比能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研究 杨 辉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32900 纳米结构材料在先进能源器件应用中的表界面问题研究 王春儒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000 基于扫描探针技术的纳米表征新方法研究 白雪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100 高频磁性纳米材料的电磁性能调控及其在磁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薛德胜 兰州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3200 高效节能微纳结构材料体系研究 杨振忠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300 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33400 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石高全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3500 面向高性能计算机超结点的关键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研究 郑婉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600 多级微纳结构生物活性材料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的研究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33700 新型铜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和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肖旭东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2CB933800 仿生可控粘附纳米界面材料 张广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900 纳米材料在骨、牙再生修复中的生物学过程研究 林 野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4000 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抗肿瘤纳米材料设计和机制研究 聂广军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4100 微纳惯性器件运动界面纳米效应基础问题研究 刘晓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CB934200 新型微纳结构硅材料及广谱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 李晋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4300 基于纳米材料的太阳能光伏转换应用基础研究 戴 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12CB944400 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基础 孙青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12CB944500 心脏与肝脏发育和再生的遗传调控研究 彭金荣 浙江大学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44600 生殖细胞基因组结构变异的分子基础 金 力 复旦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教育部 2012CB944700 排卵障碍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研究 陈子江 山东大学 教育部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44800 植物胚乳发育及储藏物质累积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薛红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2012CB944900 辅助生殖诱发胚胎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机制研究 黄荷凤 浙江大学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45000 上皮组织的形成、更新及其调节机理 朱学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45100 血管发育和稳态维持的遗传及表观遗传机制 杨 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955200 东亚季风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机理与预测研究 刘征宇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55300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黄建平 兰州大学 教育部 2012CB955400 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2012CB955500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 刘起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部 2012CB955600 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 谢尚平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12CB955700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黄季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55800 气候变化经济过程的复杂性机制、新型集成评估模型簇与政策模拟平台研发 王 铮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55900 全球气候变化对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区域适应研究 宋连春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 2012CB956000 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 袁东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56100 湖泊与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生态恢复对策研究 沈 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56200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尺度气候变化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马柱国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66300 神经分化各阶段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网络研究及其转化应用 章小清 同济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教育部 2012CB966400 人多能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和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机制研究 邓宏魁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66500 非整合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及相关技术用于β地中海贫血治疗的研究 潘光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2012CB966600 中胚层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的机制与功能研究 冯新华 浙江大学 教育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66700 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网络 沈晓骅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012CB966800 干细胞分裂模式和干细胞干性维持的机制研究 高维强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66900 体内间充质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及其调控相关组织干细胞的机制研究 李保界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967000 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 刘 强 中山大学 教育部
  • 《自然》预测2010年科学研究热点
    1月6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了2010年科学研究热点的预测文章,iPS、胚胎干细胞研究、阻止物种流失、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成为2010年的新热点。   胚胎干细胞走向临床   2009年,美国批准了2个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尽管第一个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因种种原因而搁浅,2010年这个临床试验计划将重新开启。Geron生物技术公司计划在2010年重新踏上胚胎干细胞治疗脊椎损伤的临床试验征程。   iPS向更安全的趋势发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技术已经更新了好几代,从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转录因子到蛋白诱导,再到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技术的更新已经改善了iPSC技术,降低了致癌性。2010年的iPSC技术将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艾滋病曙光乍现   早些时候,首个艾滋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传来好消息,一种掺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凝胶在初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有效抵抗艾滋病毒的功效。早些时候,几个阻断HIV的杀微生物剂药物临床试验失败,这一凝胶药物的成功显得尤为难得。这些药物将有助阻挡新传播艾滋病。   如洪水般的基因组科学   穴居人基因组、人类基因组(包括中国人基因组、韩国人基因组等)图谱问世,随着高通量的测序技术的进步,接下来的几年,基因组测序将变得越来越寻常。目前,癌症基因组也变得十分热门,目前已经有5个癌症基因组问世。这些基因组可能给研究人类疾病带来全新的视野。   人造生命   2009年,基因组先锋科学家Craig Venter和他的团队首次在实验室制备出人造细菌基因组,这些创举可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命体,全新的人造生命。   物种流失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联合国2010年将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商讨对策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生命的精彩可能由于多个物种的濒危而失去颜色。2009年,全世界可能失去了2002种生物物种。物种衰退还在进行,挽救行动刻不容缓。   其他非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研究、量子效应研究、寻求外太空适宜人类居住等方面的课题。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
    在国内科研领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一个独特也是孤独的存在。它的“诞生”有点儿石破天惊的意味,它被赋予的意义和承受的压力也同样具有先行者的分量。   不像一般的研究院所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和编制,它更多的是像学人治所的形式,以及科学研究上的极大自由尺度。它给予科学家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科学家们也回报以更有价值的智慧和眷恋。   它的崛起和发展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   5年前,2005年12月9日这一天,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式挂牌成立。这个研究所的被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重视之后就是重担: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北生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不仅要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一种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作机制。   5年过去,这块试验田长出了什么,“收成”如何?   被认为是“成功尝试”   “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   北生所,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的一座砖红色建筑楼里。北生所实力如何?2008年12月,由1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1名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对北生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后得出了结论。   所有成员一致认为,研究所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绝好成功尝试。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研究所的成功,是对研究所初建阶段财政拨款的超值回报……   这并非溢美之词。短短5年,北生所已在《科学》、《自然》、《细胞》杂志上发表16篇高水平论文。这在国内同等规模的生命科学类研究机构中,还找不到第二家。   学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论文数量上,更表现在学术影响力上。2010年4月,柴继杰博士在《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自然—中国》选为研究亮点。当年6月,张宏博士在《细胞》上发表的文章,被《研究科学家1000》评论为“这篇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   5年来,北生所建立的科学实验室,已由成立之初的12个增加到24个,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病原细菌、干细胞、乙肝病毒等等,几乎涵盖了当今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所有热点。吸引海外高级科学家30名,平均年龄不到40岁。   美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美国医学最高奖Lasker奖得主Victor Ambros博士对张宏博士的评价是:他有着惊人的天赋、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我认为经过短短5年的独立研究,他已经成为所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邵峰博士被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副所长评价为:无论以哪种标准,邵峰都是一颗学术明星。他发表的科研文章,在其科研领域内极少有人与之媲美……   5年来,北生所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以全新的招生、培养模式,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100 多名,许多人已在科学研究上崭露头角。   “所里每年邀请12位海外同行来作学术报告,但实际来作报告的超过百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博士告诉记者。   回归科学研究本身   研究所里没有一个“官儿”,感觉不到行政力量的存在   公立科研机构甚至包括国企下属的研究院所,都有一大堆“官儿”:厅局级的所长、副所长,处、科级的办公室主任、人事处长、科研处长……   “我是什么级别?”听到这个问题,王晓东笑了,“我这个所长是‘假’的,没有任何行政级别。不光我,在北生所没有一个有级别的‘官儿’。”   北生所的所长、实验室主任,都只是学术头儿,不是什么官儿。唯一的一名行政副所长,也“名不副实”。   “我其实应该叫‘后勤副所长’,大到实验室和服务中心建设、设备采购、后勤保障,小到科研人员的孩子上学,都由我负责。”该所的行政副所长、科研出身的智刚博士说,所里人事、财务、研究生部、设备、后勤等8个行政部门,总共加起来不到20人。“在北生所,所有工作都是以科研为中心,无论地位还是收入,科研人员排在第一位。行政服务人员的绩效,都由科研人员打分。”   “行政人员靠他们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尊重。在北生所,科研人员能享受到高效的行政服务,却感觉不到行政力量的存在”。智刚博士说。   没有行政领导,北生所如何运转?   “我们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完全与国际接轨的。”王晓东告诉记者,在管理方式上,北生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由科技部等部门和北京市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聘任科学指导委员会和所长 由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是北生所的学术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所长进行聘任前的学术评估,提出推荐意见 对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做出评估,并提出建议。每届理事会和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任期,均为3年。   “我这个所长最主要的工作是招人,从海外科学家中招聘实验室主任 至于实验室搞什么课题、钱怎么个花法,我一概不管。”王晓东说,“在北生所你看不到行政主导的影子,一切‘唯学术是瞻’。我觉得北生所最重要的特点就在这里:让研究所回归科学研究本身,一切以原创的科学发现为最高追求,而不是其他异化的东西。”   一流人才一流待遇   不用为科研经费跑关系,科研人员过上体面生活   “2005年我决定要回国的时候,许多朋友说:你是不是疯了?”38岁的邵峰博士在美留学7年,取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回国前已在《细胞》和《科学》上各发表1篇论文。如果他再继续干一两年,会在美国顶级高校找到教职。   “回来的最主要原因,是在这里可以全身心做科研。”邵峰说,“其实回国之前也很犹豫,因为我在国内时也知道,为了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实验室主任不仅要年年写报告申请项目,还要跑各种各样的关系,请人吃饭什么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当时王晓东告诉我:‘你回来不用为申请经费发愁,所里每年给你200万元的经费支持。5年后通过国际同行的评估,每年还会增加100万元,你可以安心做你的研究。’”   如今,邵峰的实验室已在权威杂志上独立刊发10篇研究论文,4年就通过了国际同行的评估。   在北生所,所有的实验室主任都像邵峰这样,每年有稳定的经费支持。王晓东说,北生所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大块:科技部每年拨发7000万元的科研经费 行政经费由北京市科委负责,去年从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   “对于一个拥有24个实验室、9个科研辅助中心的研究所来说,这样的经费支持其实是不算多的。”王晓东说,最近几年国家的科技投入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许多国立研究所和大学院系的经费比他们多。   “一年200万元的科研经费,实事求是说不够。”2007年回国的李文辉博士告诉记者,“我的实验室有17个人,包括12名硕士、博士。第一年感觉经费还够,但随着实验的开展,就感觉不够用了。”   200万元,除了买仪器、买试剂,还要给实验室的其他人员发工资。李文辉说,实验室主任每月都会收到财务部发的经费明细单,每一笔钱干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   科研经费之所以能做到专款专用,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生所采用标准较高的年薪制:助理研究员、副研、正研每年的年薪,分别是30万、40万和50万 研究生是每月2500元。“当时定的所长年薪是100万,但因为我和另一位共同所长、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博士前几年都是半时制,所以都没拿这个钱。”2010年10月1日,王晓东辞去在美国的工作,带家人全职回国。   每年数十万元的年薪,是不是太高?王晓东认为“这就是个理念的问题”,一流的研究所得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就得有一流的待遇。现在人才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如果年薪定得过低,就招不来、留不住一流的人才。“我们的‘一流待遇’,既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也考虑了中国国情。”他说,北生所骨干科研人员每年的年薪,当时是按照美国同等职位最低标准的75%定的。“在美国一个博士后每年的年薪大约是三四万美元,此外还有一两万美元的社会福利,我们这都在年薪里了。”   “要让科研人员过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拿‘阳光工资’。”王晓东说,如果科研人员拿的钱不能保障衣食住行,就会在科研经费上打主意。“这不仅有损科学家的尊严,也会使他们无法全心全意搞科研。”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路子是走对了。”王晓东说,随着国家“千人计划”的实施,现在全国各地竞相招聘海外一流人才,给的待遇更高。   绝对的研究自主权   课题由实验室主任自己定,但同行评议不过关就得走人  虽然北生所的各个实验室已经基本满员,但海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的申请加盟者还大有人在。他们所看重的,除了这里有一流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科研人员拥有绝对的研究自主权。   “在北生所,每个实验室的课题都由主任决定,我这个所长无权过问。”王晓东说,我们只划定“研究生命的本质机理”这一重点,但不具体设置题目。   基础研究尤其是科研前沿,做的是引领而不是跟踪的事,具体走哪条路都不清楚,更不用说5年以后的突破点了。“因此我们这里是自由探索,既不搞科研计划,也不预设具体的考核指标。”王晓东说。   但另一方面,北生所实行严格的国际同行评估,过不了关的一律走人。   到第五年的时候,王晓东会把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包括发表的论文、未来的研究计划等,以匿名的方式交给国际同行,问他们三个问题:   第一,依据过去5年的工作,实验室主任在你们的研究所、大学能不能得到提升?第二,这个人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们的科研产生影响?第三,他5年所做的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国际同行评估的时间是两个月到半年,评估结果会直接反馈给我。”王晓东说,对实验室的第一次评估,前两个问题必须通过。第二次评估,三个都要通过。   “我们已有7个实验室完成国际同行评估,一个没有通过考评,就自动离职了。”他说。   “这样做是有点残忍,但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换了我自己,也会接受这个结果。”王晓东说,科学是人类智力的竞赛,这和体育竞赛是一样残酷的,必须尊重规则,优胜劣汰。“北生所不是养人的地方,不能讲私人感情。”   追求科学的价值取向   做科研“走火入魔”,发了高水平文章不借机求利   “虽然研究所远离繁华闹市,周围也没有娱乐的地方,但我很喜欢这里。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地方,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单纯。”北生所的硕士研究生严欢说,“辛苦是辛苦,但是只要感兴趣就不觉得辛苦了。”   “辛苦而不觉苦”,是北生所科研人员的感受。李文辉说,“所里的实验室主任都是一周工作六天半,每天早上8点来,晚上8点以后走。我有时候回了家,脑子里还经常走神,不由自主地去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爱人经常批评我,你做研究都走火入魔了。”   北生所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在国内,当院士几乎成为许多科研人员心照不宣的共同追求,如果在《科学》、《自然》等杂志上发过一两篇论文,许多人就会考虑参评院士。“我们这边至少有8个实验室主任在《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但是没有听到任何人说‘我要评院士’。”王晓东说,谁发了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大家就是口头祝贺一下,更没有发奖金之类的事情。   “他们追求在科研上的原始发现,看这个发现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有无积极影响。”王晓东说。   让王晓东感到欣慰的,是北生所没有辜负各方期望。当年提议成立北生所的,是新加坡分子及细胞生物研究院的六位华人科学家。在2010年1月15日中组部组织的“千人计划”报告会上,王晓东介绍了北生所5年来的发展情况。提议成立北生所的六位科学家之一——入选“千人计划”的彭金荣教授当时站起来对他说,“谢谢你们,帮我们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下一个5年,北生所将在进一步做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展成果转化,实现科研的社会价值。“这项任务更难,所用的时间也更长。从此前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好的苗头。”王晓东说。
  • 科迈恩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举行技术交流
    近日,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的邀请,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一行到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就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仪器分析领域的应用等领域展开了技术交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了汽车产业所采用的仪器分析技术,以及所开展的复杂体系仪器分析、感官评价与大数据挖掘工作,以及汽车行业VOCs消减及溯源体系建设等。科迈恩技术团队对公司技术优势以及当前正在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进行了汇报,并着重介绍了ChemPattern® 先进化学计量学软件在复杂体系分析及仪器分析领域的诸多相关应用实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技术团队与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此前已开展了多次技术交流活动。这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使得科迈恩对于汽车行业的大数据分析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对汽车行业基于分析仪器大数据的质量评价解决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有益思路,从而更好地为汽车行业绿色升级行动添砖加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中心)是1985年根据国家对汽车行业管理的需要,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研院所,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行业技术归口单位和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以独立、公正的定位,协助政府开展汽车行业标准与技术法规、产品认证检测、质量体系认证、行业规划与政策研究、信息服务与软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能力。此外,中汽中心建立了以首席专家、学科后备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为基础的人才梯队,形成一支高学历、高技能、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方阵,以汽车安全、污染控制、节能技术和软科学研究为重点,承担了国家863电动汽车专项、清洁汽车行动以及国家汽车产品公告申报等重大项目的办公室工作以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的大量科研课题。  关于科迈恩(www.chemmind.com)  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仪器分析领域专业用户提供复杂体系及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核心产品ChemPattern® 先进化学计量学及大数据分析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制药、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烟草白酒以及司法鉴定等领域。科迈恩科技是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大数据战略合作伙伴。现已合作推出国家数字药品标准平台、国家数字标准物质平台,以及质谱成像及代谢组学工作站等一系列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前瞻性大数据产品。
  •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
    近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行正式揭牌仪式。国家发展和改委委员会、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官员,日本驻华大使馆等外国驻华机构代表,中粮集团等国内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共300余人到场祝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科技部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信息中心王学勤副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揭牌仪式现场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由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三家研究机构通过战略重组而成,是国内首家集食品科研、检测、培训、环保、成果转化、期刊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科研机构。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平台、视频技术研发平台、食品产业加工平台、食品科技传媒平台的建设 将对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领导揭牌   研究院目前设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多年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1000余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5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近500项,获得部市级以上重大科学技术奖300余项,先后向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万余项,在食品产业科技界具有较大影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将着力打造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食品科研基地,对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引领北京乃至全国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岛津战略合作扬帆起航
    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化学所”)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在双方坦诚沟通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和条件,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机制,于2021年12月7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正式扬帆起航。坚持“需求牵引、优势互补、稳步推进、合作共赢”的原则,形成资源共用、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中国计量院滕俊恒副院长;化学所所长李红梅;业务质量部主任吴金杰;岛津北京分公司所长鈴木武治;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部长胡家祥;创新中心中心长李晓东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现场传真 活动伊始,中国计量院滕俊恒副院长为活动致辞,他说到很高兴能参加本次合作签约仪式,岛津成立于1875年,是历史悠久享誉盛名的仪器公司。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成立于1955年,至今已有一千余人的规模,建有两个园区,拥有专业研究机构16个。中国计量院化学所与岛津的合作有互补需求,双方的合作也有良好的基础,经营理念也高度重合,希望此次合作对双方的发展发挥作用。 岛津北京分公司所长鈴木武治为活动致辞,此次的合作使双方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药物和营养分析方法开发方面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岛津将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以及国际化的前沿技术信息,与计量院的标准制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在医药、营养及更多领域开展紧密的合作。预祝岛津的产品和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在座科学家的创新研发项目,期待双方合作能够产生更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贡献力量。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做了题为“岛津&中国计量院-营养与健康化学计量重点实验室携手并进,走向未来”的主题报告。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李红梅所长对中国计量院化学所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双方的三点合作方向:1.新技术平台;2.新标准;3.新数据。岛津创新中心中心长李晓东做了题为“合作科研与成果孵化的”新起点“”的主题报告。 报告结束后,在双方来宾的掌声中,岛津创新中心中心长李晓东与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所长李红梅共同为合作签署协议。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计量院滕俊恒副院长,化学所所长李红梅一行参观岛津创新中心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访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
    为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同时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百家实验室”进行联合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八十四站: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市场部部长钟龙风工程师、副部长毛文江工程师热情接待了到访人员。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机构之一,是国家授权的全国性油品检验评定机构,隶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外景   广研检测具有第三方公正检测实验室地位,具有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CNAS)、国家检验资质计量认证(CMA)、国家检测机构认可(CML),质量体系符合ISO/IEC17025:2005的技术要求,检测报告可获得美国、英国等39个国家的国际互认。 实验室获得的证书   广研检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技术部、研发部、市场部、客服部、检测部、行政部”。其实验室面积2000㎡,拥有国产仪器设备30台(套),进口仪器设备38台(套),设备资产总值超过3000万元。此外,广研检测还拥有一支素质优良,集检测分析、故障诊断、润滑管理、标准研究、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9名,其中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8名,博士1名,硕士7名。   特色检测服务   设备磨损故障诊断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市场上提供油品检测服务的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检测,大部分只是根据相应标准出具检测数据报告,而广研检测更注重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广研检测的工作人员,有一半以上具有机械专业知识背景,通过分析样品中铁磁性颗粒总量、颗粒形貌等检测数据,判断磨损类型。是擦伤、切削、疲劳或者是腐蚀,从而确定磨损故障的根源。钟龙风工程师进一步介绍说,传统的设备故障诊断手段主要采用振动检测,是以振动频幅作为诊断依据,只有当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振动频幅才会出现异常。而磨损检测是时时监测设备中在用油状态进行故障诊断,能更早的发现设备零部件的磨损状态及原因,指导企业及时采取视情维修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钟龙风工程师举例说,广研检测对某港口的岸吊和龙门吊的起升减速箱(如左上图)开展长期的油液跟踪监测工作。在对其中QC025岸吊的起升减速箱的几次监测中发现Fe元素含量很高,即使换油也很难消除,同时直读铁谱的分析数据也急剧升高,分析铁谱出现大量的异常磨损颗粒(如右上图、左下图所示)。广研检测技术工程师在24小时内出具了该减速箱有关部件磨损已加速恶化情况的检测报告。维护工程师对减速箱进行拆机检查,发现第二、三级轴承严重磨损(如右下图),轴承外圈有大量的金属磨屑。广研检测对起升减速箱异常磨损情况的准确诊断与及时预警通报,为该港口企业挽回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左上图 减速箱 右上图 异常磨损颗粒 左下图 异常磨损颗粒 右下图 严重磨损部件   设备润滑技术咨询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设备润滑技术咨询是广研检测特色服务之一,致力于为企业建全或完善设备润滑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技术手册。润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油品的选型、采购、检验、储存、油品使用等环节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管理办法制定、细则实施、技术手册应用等,特别是技术手册应包含与润滑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方法,保证润滑管理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广研检测主办的2012全国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   润滑油的质量评定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润滑油质量评定服务是通过对各种工业润滑油理化指标的分析检测,根据润滑油的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评定,指导企业选择优质、合理的润滑油品,并为润滑油生产企业提供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壳牌(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英国BP(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韩国SK(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埃索(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加德士(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嘉实多(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埃尔夫润滑油(广州)有限公司等。   广研检测服务内容还包括燃烧油的质量评定、设备润滑状态评价、变压器油的检测等。   特色检测实验室   油品理化分析室:通过对润滑油、燃料油的常规理化项目的检测,能有效可靠的分析评定新油及设备在用油的质量,指导客户对所采购的油品进行质量把关。 油品理化分析室(一) 油品理化分析室(二) X射线荧光测硫仪 ISL斑点测试仪   发射光谱分析室: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对设备用油中的各类元素含量的分析,能有效地判断设备的磨损状态、油品的污染程度和添加剂损耗情况。 发射光谱分析室 利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红外光谱分析室: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润滑油中各化学基团的分析,能有效地分析评定润滑油中添加剂的组成,评价油品的氧化、硝化、硫化等劣化情况。 尼高力红外光谱测定仪   铁谱磨损分析室:通过铁谱技术对设备在用油中磨损金属颗粒及污染杂质型貌特征的分析,能有效地分析诊断设备的磨损故障及油品污染原因。 铁谱磨损分析室奥林巴斯铁谱分析成像系统   PQ铁磁颗粒监测仪   污染颗粒检测室:利用污染度颗粒计数器对设备用润滑油中的污染颗粒进行检测,能有效地评价设备润滑系统的污染状态,指导设备的视情维护。 污染颗粒检测室 哈希颗粒记数器   发动机台架实验室:发动机台架试验机能为客户研究开发的新型润滑油、燃烧油、润滑油添加剂、燃料油添加剂进行台架实验,评价发动机油品的节能减排性能。 发动机台架实验室   服务业绩   据了解,广研检测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在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状态监测、摩擦学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功能齐全的自动化实验室和国际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为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技术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十多年来,广研检测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准确、公正、快速和运作模式,为电力、石油、交通、铁路、港口、冶金、风电等行业的数百家中外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提供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技术服务,为广大企业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实现设备视情维修,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钟龙风工程师(中)与到访人员合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