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轻量化材料

仪器信息网轻量化材料专题为您整合轻量化材料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轻量化材料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轻量化材料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轻量化材料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轻量化材料话题讨论。

轻量化材料相关的资讯

  • 盘点!新材料在汽车轻量化技术中的应用
    20 世纪70 年代的发生的石油危机,推动了国外汽车轻量化材料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研究如何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非常严格的强制性法律和制度,目的是为了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因此,汽车厂商为了满足政策法规的要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用于研发节能环保、轻量化、可回收的材料。此外,各国政府为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用于研发汽车轻量化材料,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材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大量自主研发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一、车用高强度钢材料及其技术发展趋势为了在与其他种类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扩大高强度钢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巩固高强度钢在汽车用材中的主导地位,未来高强度钢的技术开发将紧密围绕汽车工业降低成本、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来展开。研究重点内容包括:1.新一代先进高强度钢(板、管材)的开发目前的高强度钢(比如双相钢、低合金高强度钢、TRP 钢和复相钢)的强度均在400~1200MPa 左右。而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优化设计以及对冶炼技术的改进,可以减少或取消贵重合金元素的用量,开发出强度更高,且其他性能(塑性、韧性、成形性)优良的高强度钢。比如,高成形性的品种、高弹性模量的品种和成形后强化非烘烤硬化新品种等。2.先进的成形技术研发目前高强度钢的成形工艺主要有深冲、延展、拉伸翻边、弯曲等,由于这些工艺本身的局限性,先进成形技术的研发显得十分迫切。未来成形技术研发方向主要有:管件液压成形、板件液压成形、辊压成形、电磁成形与气体热成形等 此外先进高强度钢的焊接高强度钢与其他合金连接的激光拼焊技术以及开发新的连接技术,也是未来研发的重点。3.成形过程的CAE 分析高强度钢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遇到的难题是“成形”。由于强度的升高,必然造成成形困难且成形后可能发生开裂和回弹,用计算机进行成形的CAE 分析,对成形过程的变形路径进行优化,以保证成形而避免开裂 对回弹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回弹,进而进行回弹补偿,可大大提高和改善高强度钢的成形性,从而大大节约模具调试时间和修模工作量。4.进一步研发超细晶粒钢超细晶粒钢是一种新的高强度钢板材料。这样的钢材料的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现有的钢材相比较而言,其强度和韧性均超过了现有钢材的一倍以上。新型超细晶粒钢主要类型分为400MPa 级和800MPa级,具备了高均匀度、超细晶粒以及高洁净度等三大主要特征。二、铝合金材料的应用进展最近几年来,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愈发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很多汽车制造商就要在降低车辆自重和降低燃油消耗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降低因为汽车生产过程多带来的环境损害后果。在材料属性方面,铝硅合金多具有共晶和亚共晶结构,也有一部分的汽车零件仍然会使用传统的过共晶铝硅合金,但是这种材料的铸造性能和机加工性能不够优越,近些年来多采用的是低硅或中硅亚共晶铝硅合金材料。再者不同用途的汽车零部件,所采用的铝合金材料特点也存在差异。铝铸造产品多应用于转向机构和制动器零部件中,铝铸造零部件可以承受大于10MPa 以上的压力,其耐腐蚀性和强度也较高,要不断研究开发出力学性能高、耐腐蚀强度高的铝合金材料。研发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Al-Cu 系耐热铝合金以满足制动器耐热要求;研发具有良好耐磨性的Al-Si-Fe-Mn-Cr 合金以满足自动变速箱离合器零件、冷气压缩机汽缸、换挡拨叉件的要求。此外,应用于车体与悬挂系统的部件,除了具备高强度外,还要求开发具备能量吸收与良好的变形特性,Al-Si-Mg 系非热处理型高强高韧性铝合金是未来研发方向之一。三、镁合金材料的应用进展镁及镁合金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但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材料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问题和腐蚀问题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镁合金材料及其成形制造技术。镁合金材料的成形方法分为铸造加工成形和塑性成形,当前主要运用的是铸造成形方法,且压铸方法是镁合金铸造成形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最近发展起来的镁合金压铸新技术包括充氧压铸和真空压铸,充氧压铸在生产汽车镁合金零部件上的应用较广泛,真空压铸可生产出AM60B 镁合金汽车方向盘和轮毂。镁合金成形以铸造工艺为主,但铸件的缺陷限制了镁合金性能的提高,局限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镁合金使用塑性成形方法,可有效地消减铸件缺陷的影响,通常采用热处理强化和形变强化可明显地提高合金的性能,但由于镁的密排六方结构,变形难度比钢、铝和铜等要大。如果直接运用铝合金已有的塑性成形方法,往往会使得镁合金材料的成品率很低,使塑性加工成形成本过高,影响了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因此,加快发展镁合金塑性成形方法也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趋势。四、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 具 有独特的性能优势,是汽车新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相较于其他汽车材料而言其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力学性能优异汽车上使用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仅为1.5~2.0g/cm3,只达到普通碳钢密度的20~25%,质量是同体积铝合金的约2/3,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要高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达到了钢材的3~4 倍。CFRP 的疲劳强度是抗拉强度占比达到70%~80%。另外,CFRP 的振动阻尼特性也要优于轻金属,例如通常轻合金发生震动后需要9s 震动才能停止,而CFRP 振动2s便可以停止。2.一体化制造汽车结构发展的另外一种趋势就是模块化与整体化。采用复合材料能够在其成型过程中制成形状各异的曲面,能够完成汽车零部件的一体化制造。采用一体化成型制造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汽车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工序,另一方面也使得零件的生产周期大幅缩短。3.吸能抗冲击性强CFRP 具有的粘弹性也相当出色,同时碳纤维和基体之间会因为局部的微小摩擦而产生界面应力。在粘弹性与界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下,CFRP 汽车制件能够表现出优越的吸能抗冲击能力。再者,经过特殊制作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具有的碰撞吸能结构可以在剧烈碰撞状态下碎裂成很小的碎片,使得撞击能量得以最大化的分散,这种材料的能量吸收能高出普通金属材料的5 倍左右,极大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保障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4.耐腐蚀性好碳纤维丝束和树脂材料共同组成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耐酸碱性能也较为优异,用其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无需进行表面防腐处理,其耐候性及耐老化性极好,寿命是普通钢材的约2 ~3 倍。五、结语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世界铝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汽车自重每减轻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因此,汽车轻量化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生态复合材料是当前轻量化、节能环保、可回收汽车新材料的重要组成。轻量、节能、环保和可回收将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参考文献:[1]范子杰,桂良进,苏瑞意.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01):1-16.[2]陈晓斌,韩英淳,胡平,等.板料材质及厚度对车身结构性能及轻量化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增刊).[3]高阳. 汽车轻量化技术方案及应用实例[J].汽车工程学报,2018,8(001):1-9.[4]彭孟娜,马建伟.碳纤维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2018,041(001):53-57.[5]付彭怀,彭立明,丁文江.汽车轻量化技术:铝/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发展动态[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001):84-90.
  • 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
    p   2018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北京市副市长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杜善义、龙乐豪、谭建荣、黄庆学、余少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曾毅,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卢世刚等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p p   会上,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忠德汇报了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与会院士专家就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一致同意通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论证。 /p p   罗文就下一步抓好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发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的引领作用,解决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二是要发挥行业创新资源整合的作用,以“企业+联盟”模式将行业研发力量组织起来。三是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瞄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市场需求,要具备市场竞争力。四是要发挥产业化的示范带动作用,弥补创新链条中从实验室产品到生产线产品中间涉及到的工艺、专用材料、专用设备、标准、检测等短板和弱项。 /p p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以及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p
  • 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保证材料质量
    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激烈的竞争正在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变化。当汽车每减轻100公斤重量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每100公里减少8.5克,因此减少汽车重量仍然是当务之急。制造商正在努力从每滴燃油中获取更多收益,而对于EV(电动汽车)而言,则只需一次充电即可获得更多收益。归根结底,答案是通过在整辆车上使用更轻的部件来减轻重量,而不管您使用的是哪种动力技术,使用更轻的材料替代钢材的作用最*大。然而,轻量化之路带来了关键的材料分析和质量控制挑战。  材料分析有四种关键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光发射光谱(OES),热分析(TA)和X射线荧光(XRF)。OES,XRF和LIBS都非常通用,特别是在识别金属时。另一方面,TA研究材料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在这里,我们考虑技术如何使行业确保材料满足质量要求。变革背后的推动力  汽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环境。当前旨在减少排放的立法正在推动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创新,并且,随着全球标准变得越来越严格,变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染,欧洲排放标准变得更具挑战性。根据目前的欧6法规,我们将进入下一阶段的标准,到2021年,新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不得超过95g / km。此外,欧盟设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为2025年达到15%和2030年达到37.5%。这导致大多数制造商开发了电动动力总成技术并努力减轻重量。  世界协调轻型车辆测试程序(WLTP)于2018年生效,以确保新车符合欧6标准;旨在反映评估二氧化碳排放时的实际驾驶条件。  在中国,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符合欧洲排放标准的中国6a将于2020年生效,另外一项标准将于2023年生效。该标准将根据WLTP进行验证,目标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以上。同样,美国有75%的一氧化碳污染归因于机动车,环境保护署于2020年1月宣布,它正在制定新的规则以减少车辆的排放,并遵循全球榜样,使汽车更轻。  因此,汽车行业及其供应链需要合作,为该行业提供材料创新,使汽车变得更轻。轻金属的兴起  汽车行业对零部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安全显然是第*一位的,许多部件必须是延展性的,以吸收冲击时的能量,而其他部件必须具有强度,以保持结构刚度。  新合金的开发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对熔体化学进行精确到ppm的分析是避免残留元素的关键,因为残留元素会影响合金的性能。铝和镁合金因其重量轻、成本相对较低并具有许多所需的性能而赢得了业界的青睐。它们可以形成复杂的形状,包括发动机部件、变速箱外壳和结构件。  事实上,预计到2021年,这些零部件的全球市场将以近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480亿美元。  铝  与普通钢材相比,铝的重量只有三分之一,近年来,铝在汽车上的使用量直线上升。2018年,宝马(BMW)在其5系车型中获得了减轻后门重量的概念奖。通过使用铝代替深冲钢板,宝马将后挡板从24.6公斤减少到11.6公斤。到2022年,平均每辆车预计将含有近100公斤的铝,以取代较重的部件。到2025年,汽车行业将占到所有铝消费量(3000万吨) 的四分之一。  然而,要大幅提高铝的强度,您需要添加锂。  第三代铝锂合金可以成为豪华汽车各种部件的组成部分,结合了低密度、低强度、低刚度和抗损伤性。随着铝的提高,提供有效材料分析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快速铝合金分选的首*选是手持式LIBS分析仪,而OES仪器除了分析磷和硫之外,还可以分析铝中极低含量的锂(低至0.0005%)。  添加磷和硫通常是为了改善可加工性;但是,它们都对耐腐蚀性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少量添加。  为分析铝合金而优化的分析仪将使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材料分析。  理想情况下,它应该配备一个高性能的光谱仪,能够测量铝合金中的锂,并能够测量硼铝合金。  硼和锂不能用任何手持XRF分析仪测量。如果您需要低于5ppm的硼浓度,那么您应该选择OES分析仪以获得最*佳结果。  镁  镁比铝轻,是所有结构金属中强度与重量比最*高的。它储量丰富,很容易回收,所以它在外壳和空间框架中取代钢和铝,并被广泛用于含铝的合金中也就不足为奇了。欧宝在Vectra车型中使用了镁作为仪表盘支撑,与之前使用的钢管相比节省了5公斤,并简化了制造工艺。  镁确实有缺点;它很脆,没有铝的蠕变抗力。然而,创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改变镁微观结构的方法,这样它就可以在室温下被压缩成任何形状,而不会破裂。美国能源部还开发了一种工艺,改善了镁的能量吸收和延展性,使其在更大范围的汽车零部件中更具可行性。正在开发的新合金的质量来自于拥有合适工具的制造商。从确保使用正确的材料来控制金属熔体,对组织来说,投资于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决策提供结果的分析仪是至关重要的。对于ppm级别的合金分析,OES技术提供了最*精确的结果,因为该技术覆盖了金属中所有元素的光谱,包括磷、硫和硼,这些元素根本无法用手持LIBS或XRF分析仪进行测量或具有必要的检测极限。新一代OES分析仪专为快速、可靠和经济实惠的熔体和原材料分析而设计。  它们可以分析所有主要的合金元素,并识别金属中极低水平的残留元素、痕量元素和处理元素。钢铁准备卷土重来  许多钢铁制造商正在开发一种超轻钢,这种钢材更坚固、更便宜,而且重量几乎与铝一样轻,以求夺回市场份额。随着2021年新产品有望上市,人们将很难抗拒更强实力和更低成本的诱惑。五年后,车辆使用的材料很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因此,需要为正确的部件使用正确的材料并验证材料牌号组成,这将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铸造厂在发货时已经在使用分析仪。原材料到厂后再到车间进行检查同样很有价值。确保团队手头有手持XRF和LIBS或OES等工具进行材料分析和质量检查,以验证材料等级,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复合材料作为替代方案  比铝轻30%,比钢轻25%,使用复合材料是减轻汽车重量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另一种途径。它们的耐用性和无需高压工具即可模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几乎所有的TA技术都可以用于汽车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研发。通常,DCS分析仪用于玻璃化转变、结晶行为、反应焓和动力学以及填料的影响;TMA分析仪研究材料的膨胀或收缩;DMA分析仪最*适合用于表征材料的频率、力和振幅相关的机械行为。结论  近年来,材料分析领域发生了快速变化,以跟上行业新法规和创新的步伐。OES、XRF、LIBS和TA等技术的持续开发和应用使整个汽车行业的公司更容易进行分析,具有释放商业价值的巨大潜力。  盈利能力最*大的消耗之一是供应链。延迟分析进货材料会消耗营运资金。  而且,因为您无法进行检查而使用杂质含量不能接受的材料,会导致成本增加,并可能损害您的声誉。从铸造厂、制造商和金属部件生产商到电子供应商和回收企业,为汽车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选择正确的技术对于确保分析跟上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至关重要。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帮助汽车业应对今天面临的挑战和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关于作者Mikko J?rvikivi是日立分析仪器公司全球产品管理的负责人。Mikko拥有15年的材料分析和手持仪器经验,于2006年加入牛津仪器,牛津仪器于2017年7月被日立高新集团收购。Mikko拥有理科硕士学位(理工科)。芬兰阿尔托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 “汽车轻量化材料与部件制造技术与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东北大学秦高梧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与部件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邢鹏飞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光伏固废绿色高效制备高品质硅及全组分利用关键新技术”2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一等奖。秦高梧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与部件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面向我国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中对轻质高强铝合金车身的迫切需求,围绕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成型制造中的成分优化、熔铸、挤压、折弯、连接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车身平台化设计理念与轻量化结构设计、铝合金组织性能调控、制造与自动化生产为一体的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成形制造能力和体系。该项目已建成5条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型材挤压生产线和2条零部件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的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奇瑞、一汽客车等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汽车轻量化进程和我国铝加工行业的科技进步。邢鹏飞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光伏固废绿色高效制备高品质硅及全组分利用关键新技术”项目,面向光伏产业发展中“砂浆固废”和“刚线固废”两个发展阶段的光伏固废处置重大难题,先后研发了“砂浆固废全组分利用关键技术”和“刚线固废生产高纯硅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国际率先产业化应用。该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企业,自2011年起,每年创造十几亿元直至目前约二十亿元的经济价值,每年节约数亿元的光伏固废处置费;实现了“砂浆固废”和“刚线固废”在我国零排放,促进了光伏能源的高值化利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随着光伏产业迅猛发展,该项目将进一步为降低光伏成本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 据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评选和审定,通过分组评审、专业组初评、大会复评等过程评选出的年度获奖项目。该奖项是我国有色行业的全国性科技奖项,因其专业性、严谨性、公正性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对展示行业最新成果、推动行业科技发展、培养行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共有233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2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61项。
  •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为汽车轻量化保驾护航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汽车安全性、操纵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汽车轻量化作为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众多汽车企业高度认同和重视,全球的汽车及零部件厂商都在努力寻找汽车轻量化的途径,因此铝合金零部件在汽车中的用量日益增多。   铝合金由于密度低,如铝合金轮毂重量约为钢轮毂的一半,且铝合金导热率较高、具有时效强化的特性,因此铝合金轮毂的装车量比率越来越高。汽车轮毂是高速回转运动的零件,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是关系到汽车安全的关键零件,对汽车轮毂用材的力学性能有很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很好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与此同时,对铝轮毂铸件的内部冶金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   铝合金A356是一个典型的Al-Si-Mg系三元合金,不仅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线收缩小、无热裂倾向),可铸造薄壁和形状复杂的铸件,而且通过热处理可达到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高冲击韧性的理想综合,因此成为了汽车铸造铝轮毂的首选材质,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汽车铝轮毂。对汽车轮毂用的A356合金而言,其化学成分特别是对其杂质含量的控制有很严格的要求,如Fe要控制在0.12%以下,其他杂质如Cu、Zn、Pb、Ca等均有非常低的控制范围,这对熔炼的成分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光电直读光谱仪作为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利器,对汽车轮毂用的A356合金的化学成分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出结果,同时,由于光电直读光谱仪具备快速分析的特点,从而在控制轮毂生产质量的同时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我们在岛津的PDA-5500S上选用GSB 04-1661-2004(BYG2256C)这套A356合金的标样,建立了A356铝合金分析工作曲线,并进行了短期精度和准确度的分析。 表1 A356标样化学成分(%) 选用表1中和A356.2牌号成分相近的4#标样作为验证样,按GB/T7999-2015要求,连续测试11次,统计相对标准偏差和平均值,评价本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具体见下表2的数据结果。 表2 标样A356 4#测试精度统计(%)   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实测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远远小于GB/T7999-2015中规定的上限值,说明本方法的测试稳定性良好。同时,各元素的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偏差值也是非常的小。   从以上分析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岛津的PDA-5500S,用高硅铝合金标样GSB04-1661-2004(BYG2256C)建立专用的工作曲线,分析汽车轮毂用A356.2铝合金,有很好的分析稳定性和准确度,可以为铝合金轮毂产品的质量管控,提供有效、可靠的分析检测手段,从而很好的为汽车轻量化保驾护航。 岛津PDA-5500S的特点 1、大型真空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PDA-5500S采用真空型光谱室设计,使用岛津专利设计的直联旋转型真空泵,通过连续抽真空方式,10分钟内真空度可达1.33Pa,保证了良好的分析稳定性。 2、高稳定性分光室结构  分光室采用特殊铸铁合金材料,并且光谱仪各单元都采用密封隔绝,以确保外界温度、压力的变化,引起波长漂移的可能性最小,达到不影响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光谱仪具有重现性及优良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光谱仪具有防震设计,避免因外部振动引起谱线漂移,确保仪器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PDA-5500S结构示意图 3、采用高精度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PDA-5500S使用来自日本原装的先进光电倍增管,噪音低干扰小,具备100个电压调节等级,对不同元素及不同分析范围时选择性更强,对合金中低含量的杂质元素分析能有良好的精度保证。 PMT检测器 4、独特的分析方法  PDA-5500S采用工厂内置曲线及定制曲线相结合的方法,具备了内置曲线分析范围广、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结合了定制曲线分析针对性强、精度高的优点。尤其是针对产品单一的铝轮毂生产型企业,岛津PDA-5500S因兼具内置曲线和定制曲线的功能,保证了良好的分析精度。 5、良好的扩展功能  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在客户现场添加通道以及扩展工作曲线,提高了仪器的扩展功能。
  • 南京麒麟仪器集团参加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
    南京麒麟仪器集团参加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 暨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年会2016年9月4日到7日,南京麒麟集团代表者吴经理来到素有我国“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省宝鸡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暨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年会。南京麒麟仪器集团代表者和部分专家学者以及一些铸造企业家进行了友好的交谈,理化检测设备技术交流沟通。同时介绍了“麒麟”品牌直读光谱分析仪、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铁水分析仪等。让自全国各地的汽车铸造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了解麒麟,优质产品及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现场这次会议是中国铸造协会的年度系列会议,专注在汽车铸造领域内的技术交流。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铸造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参会。这次会议将探讨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下,汽车铸造领域如何实现轻量化的发展与创新。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年会现场由于此次参会的企业类型多样,包括了汽车行业上下游及周边配套企业,在学术交流之余,主办方易贸还致力于为企业牵线搭桥,增进彼此了解,获取商机。因此,在会议现场还举办供需交流会,提供采购专场,进行匹配引荐,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产品交流,打造一场商贸对接盛会。 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2016年9月8日
  • 活动资讯∣聚光盈安助力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暨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 2019 年会
    2019年8月13日,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承办的“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暨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 2019 年会”在山东潍坊鸢飞大酒店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的还有行业内其他专家、嘉宾及与会代表共400余人。聚光盈安作为金属分析行业品牌,受邀参加本次会议,聚光盈安科技公司AES产品经理彭中樑先生,并就会议主题发表了题为“ 聚力同行,光铸未来”的专题演讲。 (图:活动现场)聚光盈安在本次活动现场展示了聚光科技M5000全谱直读光谱仪、英国阿朗科技ARTUS 8全谱直读光谱仪、聚光科技MiX5 系列手持式合金分析仪、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图:销售工程师为客户讲解产品)了解更多产品详情请关注“北京聚光盈安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推送各类相关新闻动态及行业应用方案,本周在微信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关键词“聚力同行”,即可下载《聚光AES直读光谱仪在汽车铸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 拜耳材料科技与奇瑞汽车打造联合实验室
    4月8日,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公司之一的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国汽车业领先企业之一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同时,拜耳材料科技在奇瑞汽车中央研究院举办科技日活动。   节约能源是拜耳材料科技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目标,双方将参与制造轻质和节能汽车,保护环境。   双方计划,充分发挥奇瑞在汽车生产、研发和销售的经验和行业优势,结合拜耳材料科技在轻量化材料及汽车整体轻量化解决方案和应用领域的优势,以轻量化材料及相关技术在汽车上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为主旨,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   “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是双方合作项目的重头戏。双方将在聚氨酯复合材料,聚碳酸酯塑料(11850,-135.00,-1.13%)车窗用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吸音降噪等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展开共同研究,并对外联合申请项目及推广。   作为联合实验室的前哨战,拜耳材料科技在奇瑞中央研究院设立了展示厅,作为展示拜耳材料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平台。并且,拜耳材料科技准备在奇瑞开展主题为轻量化、环保、内饰应用、车身及外饰、电器电子和技术服务等的技术交流会。   “相信通过这些贴近客户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加上双方定期的、紧密的技术交流、咨询和人员培训。我们会一起向汽车轻量化的方向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为中国汽车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何海德表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建辉表示,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对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借助于该联合实验室,未来将以轻质、节能、环保汽车为目标,合作开发先进的汽车轻量化技术,致力于推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创新平台。”   此次合作,是继去年拜耳材料科技在上海成立了拜耳汽车技术中心后,为推动本地的创新能力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展开合作为目标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举措。   “秉承‘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使用宣言,拜耳材料科技一直致力于汽车行业的环保、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我们非常荣幸与奇瑞开展合作,共同就汽车轻量化展开研究,并期待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相信此次合作不仅互利双赢,而且有利用中国汽车业的长期发展。” 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何海德博士说。
  • 新材料情报,北京科技大学研发了高性能复杂浓缩合金(CCA)材料!
    【科学背景】轻量化和高强度材料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主要是由于对节能结构材料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然而,开发轻质且强度高的铝基合金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即其他轻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度有限,这常常导致合金中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IMCs),从而影响机械性能。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吕昭平教授、张晓宾副教授以及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曾桥石研究员等研究者合作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通过施加高温高压(HPHT)将脆性相转变为延展性固溶体,开发铝基复杂浓缩合金(CCA)。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具有单相面心立方(SP-FCC)结构的铝基CCA——Al55Mg35Li5Zn5,该合金在2.40 g/cm³ 的低密度下展现出了344×10³ Nm/kg的高比屈服强度(通常传统铝基合金约为200×10³ Nm/kg)。这一成果归因于高压下溶质元素与铝之间的原子尺寸和电负性差异的减小,以及高温和高压的协同高熵效应。该合金的强度提升主要来源于高固溶体含量和纳米尺度化学波动。这项研究不仅为开发轻量化单相CCA提供了新途径,也为在广泛的组成-温度-压力空间中探索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轻量化合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科学亮点】1. 实验首次开发了高密度(2.40 g/cm³ )和高比屈服强度(344×10³ Nm/kg)的Al基单相面心立方(SP-FCC)复杂浓缩合金(CCA),即Al55Mg35Li5Zn5。此项研究成功将多个脆性相转变为具有延展性的固溶体。2. 实验通过应用高压和高温(HPHT)技术,实现了从金属间化合物(IMCs)到单相固溶体的转变。这一过程依赖于高压下溶质元素与铝之间的原子尺寸和电负性差异的减少,以及高温和高压带来的协同高熵效应。3. 研究结果表明,单相CCA的形成主要归因于高固溶体含量和纳米尺度的化学波动,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强度。传统铝基合金的比屈服强度通常约为200×10³ Nm/kg,而新开发的CCA则达到了344×10³ Nm/kg,显示了优异的机械性能。【科学图文】图1:原铸和高压高温(HPHT)合成的Al55Mg35Li5Zn5 样品的表征。图2:机械性能。图3:SP-FCC Al55Mg35Li5Zn5CCA 的变形行为。图4:高压下的相演变。图5:半径、局部原子应变(λ)、电负性和过量构型熵(SE)随施加压力的变化。【科学结论】本文通过应用高压和高温,我们成功将多个脆性相转变为铝基复杂浓缩合金(CCA)中的单相面心立方(FCC)结构,这一创新性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铝基合金中轻元素溶解度限制的问题。研究表明,高压下溶质元素与铝之间的原子尺寸和电负性差异减小,以及高温和高压引起的协同高熵效应,是形成单相CCA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不仅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还揭示了高固溶体含量和纳米尺度化学波动对材料性能的重大影响。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在广泛的组成-温度-压力空间中探索到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轻量化单相合金。这一研究不仅为铝基合金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开发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原文详情:Han, M., Wu, Y., Zong, X. et al. Lightweight single-phase Al-based complex concentrated alloy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 Nat Commun 15, 7102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1387-6
  • 关于举办2023年国际汽车新材料大会第一轮通知
    关于举办2023年国际汽车新材料大会第一轮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搭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国际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芜湖市人民政府、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于2023年3月30-31日在安徽省芜湖市联合举办“2023年国际汽车新材料大会(IANMC2023)”,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一、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芜湖市人民政府、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单位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承办单位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汽轻量化(江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芜湖市高新区、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智数汽 车科技有限公司二、大会主要活动大会拟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材料领域200多位,分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新材料”及其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为此,设置了2个主会场和1场汽车材料高峰论坛(邀请制)、5-6个新材料分会场,届时将有近70场技术报告,预计将有来自国内外主要材料企业、汽车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200多家单位500-600人参会。1、主会场主题1) 节能与功能新材料:重点分享满足轻量化车身、底盘等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环保性、“双碳”战略等要求的新材料种类及其最新、最前沿技术动态; 2) 新能源系统新材料:分享智能驾舱、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等核心产品用新材料及其前沿技术动态;探讨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对新材料发展需求。2、分会场议题(持续更新中)1) 节能环保新材料:主要聚焦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无镀层新型汽车钢、高性能弹性体、特种工程塑料、树脂基复合材料(A面覆盖件/高韧高强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板材、铝合金导线、可回收新材料、低气味材料、生物基材料(纤维/纳米级材料)、新型涂料(如无溶剂涂料/反应式成型涂料/免喷涂高分子材料)、环保型电解液等轻量化和环保领域用新材料;2) 智能与显示新材料:主要聚焦发光材料、显示材料、高质感材料等显示材料和大尺寸硅材料、碳化硅等高端电子材料及光通信、光电显示、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功能性胶类等电子信息材料;3) 燃料电池新材料:主要聚焦储氢系统材料(如氢气瓶)、质子交换膜材料、双极板材料、正负极材料、气体扩散层材料、催化剂材料等;4) 动力电池新材料:主要聚焦磷酸铁锂/钠离子等新型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气凝胶等;5) 电机系统新材料:主要聚焦硅钢片、稀土永磁材料、绝缘材料等;6) 国际汽车新材料:拟邀请中国、德国等国内外专家分享国际上汽车新材料开发经验及其前沿技术发展动态,探索建立国际上双方或多方协同合作创新模式。三、大会时间和地点1)大会时间:2023年3月30-31日2)大会地点:安徽芜湖四、大会语言中文、英文(将配有同传翻译)。五、报名及合作收费1、大会参会报名方式如下:https://www.altc.site/index.html;2、大会合作方案及收费标准见附件。注:2021年、2022年已签署参展和报告赞助的企业,因疫情耽误没有履行的协议将继续生效。六、报名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张子诺(技术报告) 电 话:18342786722 邮 箱:zzn@sae-china.org 联系人:张瑞萍(新技术发布)电 话:18156085929邮 箱:marketing@qichecailiao.com联系人:熊路(招商) 电 话:18580306713 邮 箱:xionglu@sae-china.org 轻量化联盟单位参展联系人:贾彦敏电 话:17710205665邮 箱:jym@sae-china.org2023年国际汽车新材料大会第一轮通知.pdf
  •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2021申报指南:9项涉及3D打印材料
    2月4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等18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两个重点专项均涉及增材制造(3D打印)先进材料及相关技术,共计9项,详情如下:“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3 高品质TiAl 合金粉末制备及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电子束增材制造所需的低氧含量球形TiAl 合金粉末,研究铝元素挥发、粉末球形度差、空心粉高问题,突破工业化生产球形TiAl 合金粉末和工业化TiAl 构件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开展增材制造TiAl 合金的材料-工艺-- 7 -组织-缺陷-性能一体化系统研究及典型服役性能测试,突破构件增材制造工艺及性能控制关键技术,掌握包括材料、工艺、组织调控、性能特征及典型应用,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温关键构件制造及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考核指标:粉末指标:粉末粒度45μm~105μm,收得率≥40%,粉末氧含量≤0.075wt%,粉末流动性≤35s/50g;成形件指标:室温抗拉强度≥600MPa、延伸率≥1.5%,650℃抗拉强度≥500MPa,650℃高周疲劳强度(σ-1,Kt=1,N=1×107)≥300MPa,650℃持久强度(σ100h)≥250MPa。3.3 先进铝合金高效加工及高综合性能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飞行器、船舶以及汽车等提速减重、绿色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以铸代锻、整体成型、短流程、低排放的高效加工技术研究,研发高综合性能的先进铝合金材料;开展先进铝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评价及加工技术效能评价,形成铸锻一体成型的新型高综合性能铝合金高效加工技术,将铸造、增材制造等铝合金提升到变形铝合金强度水平。考核指标:铸锻一体成型高强铝合金屈服强度>350MPa、延伸率>6%、碳排放比A356 合金减少10%,建设10000 吨/年生产线,示范应用于汽车、通讯等;高强传动连接铝合金材料,抗拉强度≥450MPa、屈服强度≥400MPa、延伸率≥8%、疲劳强度≥300MPa、焊接系数达到0.85、满足高强传动连接部件需求、建设10000 吨/年生产线、示范应用于汽车等;核电超高强铝合金管材外径150mm、壁厚3.5mm、抗拉强度≥650MPa、满足应用要求;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产品屈服强度≥400MPa、延伸率≥6%、疲劳强度≥200MPa、建立1000 吨/年生产线。4.4 低面密度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制备(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针对空间遥感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研究低面密度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的结构拓扑设计,开展复杂形状碳化硅构件的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低面密度复杂形状碳化硅构件的近净尺寸成型与致密化烧结技术,开展低面密度碳化硅空间轻量化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的光学加工与环境模拟试验研究,实现满足空间遥感光学成像要求的低面密度碳化硅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材料制备。考核指标:碳化硅陶瓷材料开口气孔率≤0.5%,弹性模量≥350GPa,弯曲强度≥350MPa,热膨胀系数2.1±0.15-6/K(@-50~50℃),热导率≥160 W/(mK);光学-结构一体化构件尺寸≥500mm,面密度≤25kg/m2,表面粗糙度Ra≤1nm,面形精度RMS≤λ/40(λ=632.8nm),500~800nm 可见光波段平均反射率≥96%,3~5μm 和8~12μm 红外波段平均反射率≥97%;通过空间成像光学系统环境模拟试验考核(包含时效稳定性、热真空、力学振动等试验,面形精度RMS≤λ/40)。6.1 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制品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示范(典型应用示范)研究内容:围绕深海/深井勘探与页岩气开采、高端芯片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对长寿命、高速、高精度超硬材料制品的需求,开展高性能金刚石刀具、磨具和钻具等结构设计和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结合新型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工具宏观外形和微观异质结构的理论设计和数值模拟,重点突破增材制造用超硬复合材料金属粉体关键制备技术和含超硬颗粒的多材料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完成典型工况条件下服役性能的评价。技术指标:切/磨削类制品在典型工况条件下磨耗比降低70%以上,耐热性达到800℃以上,使用寿命是现有加工材料的2 倍以上;钻具类制品抗弯强度2000MPa,冲击韧性≥4J/cm2,努氏硬度(压痕)达到50GPa,使用寿命达到YG15(WC-15Co) 类硬质合金的5 倍以上;形成年产百万件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实现2~3 种产品的规模应用。7.6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高温合金集成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研究内容:针对航空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重载火箭等国家大型工程等所需高温合金精密构件服役特点和增材制造物理冶金特点,融合多层次跨尺度计算方法、并行算法和数据传递技术,发展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的高效计算设计方法与增材制造全流程模拟仿真技术,结合高通量制备技术和快速表征技术,建立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的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可视化模拟等技术,开展增材制造专用高温合金高效设计与全流程工艺优化的研究工作,实现先进高温合金高端精密构件的组织与尺寸精密化控制,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工程示范应用。考核指标:针对国家大型工程等所需高温合金精密构件特点,研制出3~5 种增材制造专用高温合金,研发周期缩减40%以上、研发成本降低40%以上;发展高端增材制造装备和工艺配套的高温合金材料和技术体系,实现国产化规模应用,综合性能平均提升20%以上,产品成本降低30%以上,核心性能指标、批次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 件以上。8.5 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制造研究内容:面向空间光学系统轻量化的发展需求,研究新型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预制体激光增材制造用粉体原料的设计与高效制备技术;开发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基体成型与致密化技术;开发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表面致密层制备技术;开展超轻型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的加工验证研究。考核指标:碳化硅复合材料弯曲强度≥200MPa,弹性模量≥200GPa,热导率≥100W/(mK),热膨胀系数≤3×10-6/K;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口径≥350mm,轻量化率≥80%,面密度≤25kg/m2;研制出350mm 以上口径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学部件, 表面粗糙度Ra≤1nm , 面形精度RMS≤λ/40(λ=632.8nm),500-800nm 波段平均反射率≥96%。8.8 增材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的实时表征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发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表征技术与装备,动态捕捉增材制造过程中高温下微秒级时间尺度和微米级局域空间内的相变和开裂;通过高通量的样品设计和多参量综合表征手段,揭示动态非平衡制备过程中材料组织结构的演化和交互作用规律。面向典型高性能结构材料,揭示增材制造快速熔化凝固超常冶金过程对稳定相、材料组织结构和最终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快速建立材料成分-工艺-结构-性能间量化关系数据库;结合材料信息学方法,发展增材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高效优化软件,在典型增材制造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中得到应用。考核指标:发展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增材制造原位表征技术与装备,在多个尺度上实时追踪增材制造过程中材料组织演变、裂纹生长和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实现单点表征区域>200μm,空间分辨率≤10μm,时间分辨率≤5μs,表征通量>103 样品空间成份点的原位无损分析;构建高温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铝镁合金等高性能结构材料成分-工艺-结构-性能数据库,开发增材制造工艺优化专用软件,应用于三种增材制造材料的设计与优化。申请发明专利3~5 项,软件著作权2~3 项。“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2 骨组织精准适配功能材料及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因骨质疏松、骨肿瘤、感染等导致的人体骨组织缺损疾病治疗的需求,研发对骨组织功能重建具有生物适配功能的高端再生修复材料,开发融合生物材料、医学影像、计算机模拟、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的先进骨组织修复与再生成套技术,发展外场驱动的非侵入性材料,促进无生命材料向具有健全功能组织的转化。考核指标:获得3~5 种基于类骨无机粉体的新材料,阐明材料和组织相互作用机制及细胞信号通路;研发4~6 种外场驱动的新材料;突破大尺寸类骨无机材料3D 打印关键技术,骨修复体连通气孔率大于50%,孔径在100 μm-600 μm之间可控调节,压缩强度大于40 MPa,实现大尺寸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建立术前组织三维重建与手术模型制备、术中手术定位导板与精准修复再生修复材料构建、术后康复材料设计的围手术期骨精准再生修复成套技术;完成骨再生精准修复材料的临床前研究,开展临床试验20 例以上。4.4 声学超构材料及集成器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高端技术装备振动与噪声控制的重大需求,开发声学超材料设计技术,发展基于3D 打印等先进制造手段的声学超材料制备方法,研发具备宽带、低频、全向等优异吸声、隔声特性的声结构功能材料和基于拓扑声学的全固态集成声学器件,实现基于超材料的低频声波定向传输;开发有效提高超声穿透性能并实现高分辨颅脑超声成像的双负参数声学超材料。考核指标:声学超构材料的工作频带范围20~800 Hz,厚度≤30 mm,其中吸声超材料实现设计带宽内吸声系数≥0.85、平均值≥0.95,隔声超材料实现设计带宽内插入损失≥20 dB、平均值≥30 dB。中频超构声学器件的工作频率≥100MHz,室温品质因子Q≥104,高频超构器件的工作频率≥3GHz,室温品质因子Q≥5×103,滤波器带宽的可设计范围优于0~3%,带外抑制≥40 dB,插入损耗≤5 dB。以上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21日,修改意见请于2月21日24点之前发至电子邮箱。联系方式:重点专项名称邮箱地址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gxs_clc@most.cn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标准解读 | 《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T/CSAE 198-2021)。该标准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整车及材料企业共同研制。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2005年~2017年,我国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占比从8%增长到10%。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增长速度较高。根据公安部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已有70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导致交通行业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相关预测显示,到2025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50%。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在汽车行业,推动节能减排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目前我国正加快汽车轻量化进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主要是通过车身连接件、电池托盘等结构件的铝化实现轻量化的目标。这些结构件对强度和韧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真空压铸技术和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制备汽车结构件越来越被主机厂接受。但是,我国目前仅有针对传统非承载压铸件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轻量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制定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的团体标准,旨在通过本标准规范汽车用铝合金结构零件对压铸铝合金的整体要求,推动汽车轻量化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在术语和定义方面,通过定义一种压铸前快速抽出型腔中的气体,使模具型腔中的真空度不超过50mbar,确保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充填模具型腔,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得到铸件的成形工艺,引出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并将其定义为抗拉强度大于180MPa,屈服强度大于120MPa,同时伸长率大于8%,且适合于高真空压铸成形的铸造铝合金材料。在技术要求方面,主要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氢量、夹渣量、断口组织、显微组织七个方面对该压铸铝合金材料进行规定,其中化学成分对合金的Si、Fe、Mn、Mg、Sr、Cu、Ti等元素进行了规定,同时对杂质的单项和杂质的总和进行了规定。在力学性能方面包括金属型铸造和高真空压铸条件下单铸试棒的室温拉伸性能、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性能,并给出了推荐的的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在含氢量方面规定了铸锭针孔度等级和含氢量的最大值,具体包括建议铸锭针孔度等级不低于二级,合金液中含氢量不超0.2ml/100gAl。在夹渣量方面,若客户对夹渣量有要求时,应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具体等级,并规定不应低于二级,同时利用测渣仪进行定量判定,夹渣量等级满足90s内通过的铝合金液超过2200g或者夹渣统计不超过0.15mm2/kg铝液。在试验方法方面,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按照GB/T7999-2015的规定执行。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中,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按GB/T 228.1-2010的试验要求的规定执行,硬度的试验方法按GB/T229-2020中的规定执行,冲击韧性的试验方法按GB/T 231.1-2018的规定执行,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按GB/T3075-2008的规定执行。本标准充分考虑了汽车行业用到的高强韧类铸造铝合金材料,适用于汽车薄壁结构件用高强韧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标准,也适用于其它高强韧类铸造铝合金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可为主机厂及压铸件供应商在汽车车身结构件方面提供选材及检测要求基准,对于规范其在汽车结构件上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我国汽车材料界的“拓荒牛”——马鸣图教授
    马鸣图教授1942年生于河南兰考,1964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工作;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的首届研究生,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已取得博士学位,重回汽车研究所(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作至今。  三年前,笔者在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会上与七十七岁的老科学工作者马鸣图教授邂逅。论坛上,身高一米八五、体魄健硕、思维缜密马鸣图教授,对轻量化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论述,同时也道出他的心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英明决策再次点燃了他绽放科技成果之花的激情。这次谋面我们一见如故,携手踏上了打造我国“钢铁与制造业有效供给新经济体系”的示范之路。并肩战斗的岁月中感触到在马老勤奋拼搏的身后有着一颗情操崇高的心灵,更清楚地看到他在我国汽车材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默默拓荒的身影和留下的一个个勤奋与智慧的丰碑。2021年5月24日马鸣图教授给专家组汇报科研成果 初出茅庐第一功,发明了我国首代军车关键零件用钢1965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三线建设;马鸣图随汽车研究所组织部分人员内迁到重庆,主要承担以“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引进的军用越野车为依托,实现我国第一代军用车国产化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建设。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为北大西洋集团公约专用车,被誉为“沙漠里的羚羊”,车型的越野性能好,功能强,结构较复杂,并且具有自救能力,运行可靠;该车用钢系列为镍铬钼系列,强韧性匹配较好。其前桥内外半轴用钢为30NCD16,相当于30Cr2Ni4Mo,合金含量高,性能要求高:在抗拉强度1000MPa下冲击韧性大于150 J /Cm2,这种性能指标对于当时的调质结构钢是十分高的指标,该钢种曾被誉为法国的“王牌结构钢”,还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我国当时缺镍少铬,就必须开发国内富有的合金元素钢种替代镍铬钢,而且性能又必须满足军用车的需要。为加快军用汽车生产的进度,曾有一个方案是仿制法国的30NCD16,但钢材交到綦江锻造厂进行零件锻造时发生大量的开裂,难以做出合格的锻坯,这条技术路线难以走通。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开发 、实验试制终于于1976年成功开发了我国富有合金元素的30Mn2MoW,合金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下降,强度和韧性均达到30NCD16的要求,同时工艺性能优于30NCD16,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该钢种是我国独创,这一钢种的研发成功,支持了我国首代军用车的生产和国防建设,并用于我国首代导弹运输车,该成果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奖”。《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奠基石1978年,马鸣图教授以对双相钢的产生、双相钢特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双相钢深刻认识为基础,率先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同时,对双相钢的强化特性的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全新的“计算双相钢强度的混合物定律和表征方程”,用导出的不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代替当时大量应用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该方程可根据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计算和预测双相钢强度,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预测的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双相钢的强化理论,同时,也为双相钢强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有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材料力学性能会议”会刊上。基于对双相钢流变特性的C-J分析的曲线,提出了描述双相钢流变特性的综合变形模型,即双相钢变形的第一阶段用晶体强化的Ashby M.F 微观力学模型来描述双相钢的初始屈服和加工硬化特性;在C-J分析曲线的拐点之后,用Mileiko S.J理论来描述双相钢的均匀变形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一综合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双相钢的初始加工硬化和均匀变形阶段的流变特性,为双相钢性能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初,马鸣图教授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S.Owen教授认可,之后,W.S.Owen教授发表在“金属工艺技术”上的文章:“一个简单的热处理能够挽救底特律(指美国汽车工业)吗?”,深刻阐明了双相钢对美国汽车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性。1986年,马鸣图教授和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友田阳联合主办了“双相钢微观力学研讨会”,根据近4年的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发表的文章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撰写了国内外关于双相钢的首部学术专著《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该书于1988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发行,于2009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再版。《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是冶金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从事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力学性能的科研或工艺开发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师生、研究生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实现我国双相钢总产量已超过千万吨。该著作对我国双相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在我国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被誉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经典著作。双相钢包辛铬效应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80年代,马鸣图教授在双相钢的包辛格效应的研究中,采用力学和磁物理参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磁软化现象,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进展,使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验室主任法国科学院院士Haik在评价该成果时,认为“该研究结果开创了包辛格效应研究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力学参量和磁物理参量的对比研究分析,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的经典效应(包辛格效应)和重要的表征参量背应力的物理本质及其与相间应力的关系与消除背应力的方法,为高强度材料的成形回弹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针对该成果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中,“Bauschinger effect and back stress in a dual phase steel”在“Trans.ISIJ”创刊号上发表。马鸣图教授1990年访问日本茨城大学时,曾被友田阳教授以日本人最高礼遇邀请到家里居住做客,对许多关于双相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回国后,马鸣图教授、中科院力学所段祝平教授、日本茨城大学教授日本钢铁学会主席友田阳(Yo Tomota)教授联合撰写了《金属合金中的包辛格效应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学术专著,该书于1994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力学性能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振臂疾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材料和传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误导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世界大谈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不少制造业被迫开始了“关、停、并、转”。对此,马鸣图教授振臂疾呼: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根本,只有发展制造业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有就业的机会,才可能有强大的国防。针对在材料行业刮起的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的狂热之风,各行业大肆炒作纳米的概念,从食品、日常用品、洗涤用品到各种新型材料都是纳米化。马鸣图教授又提出:用高技术改造传统材料,并在中国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工程师大会”上发表题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的文章,强调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才是材料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该文后来刊登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上。文章引用美国材料协会主席Thomas.W.Eagar的“传统材料由于高新技术的溶入,正在发生一场‘平静的革命’”为导语,表述了这场革命的主要表现是传统材料生产率的增长、性能的改善和价格成本的下降,强调了传统材料发生这种变革的基础是严格、科学地对材料制造工艺和零件制造工艺的要求的深刻理解,描绘了这种变革的连续性、进步性。实践证实了马鸣图教授的预言:传统材料行业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实现了传统材料功能的不断提升、零部件价格的下降,由此所产生的商业价值远远超出新材料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开创“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关系”的哲学理念在倡导发展基础材料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马鸣图教授针对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之间关系,论述了两个概念的差异与共同点,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为高功能零件的开发和材料潜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他认为,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资,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把当时使用的材料作为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又将材料称为建设当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些足见材料在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材料要取得更快更协调一致的商用价值和成果,所要求的不仅是材料的制造工艺、价格、物理性能,更应该强调的是由材料取得的相应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制品功能的工艺过程;同时还应强调在保持材料经济价格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快速进入市场的能力。实际上,一个新材料商品化的时间可能是该材料研发成败的关键。在这些方面,传统材料比新材料更有优势。他总结出材料的研发包含的四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化学成分组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二是筛选出合理的成分后,进行材料的冶金工艺性能研究,并进行材料的试制;第三是试制的材料要能够用经济、方便、快捷的方式转化为有用的物件,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工艺性能;其四是试制的零件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零件具有高的功能并且具有合理的性价比。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材料的研发停留在完成第一、第二方面,对后期材料的应用研究缺乏认识和实践重视不足,导致了不少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半途而废,因此,在重视材料研发的同时更要重视材料的应用研究。提出弹簧钢松弛抗力的产生机理,发明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高强韧性弹簧钢的研究中,提出了弹簧钢松弛抗力产生的机理,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广泛认可,指导了高性能弹簧钢的合金设计和产品开发。这一研究成果所撰写的论文于1991年被录用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宣读论文》,该会议在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凤凰城举行。论文已经被收录于美国“SAE PaPEr”。同时,美国汽车工程学会要编写当年SAE会刊(即Trans.SAE),SAE会刊编委会对该论文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文章内容有创新;文章内容具有长期的保留和参考价值;文章撰写文笔流畅。率先倡导发展燃气汽车,开拓汽车燃料新科技之路1992年,马鸣图教授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以后,率先建言提出“要在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科委也拨出专款对该项目予以推动。1995年,马鸣图教授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了“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的科研任务,成功开发出了高可靠性的65升钢内衬复合材料环向增强的轻量化气瓶、燃气汽车发动机的ECU控制单元。并对重庆市的出租车实施了全面改装,既降低了排放,又实现了出租车在汽油高价位时低价低成本运行。这些科研成果有效支持了重庆燃气汽车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保证了重庆出租车行业的优质发展,同时,该科研成果陆续在其他省市和国际上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2002年,“燃气汽车气瓶可靠性的研究”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8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引入EVI模式并成功转化,材料的新成果应用又添利器 EVI是英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的简称,原意为材料供应商对用户开发新产品的先期介入模式,它来源于对材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服务体系和对客户应用的支持系统,在马鸣图教授的推动下,现已发展成为通过技术合作支持用户新车型的开发,逐步形成了EVI的工作流程和模式。2008年10月,马鸣图教授应韩国POSCO的邀请参加在首尔举行的“POSCO EVI Global Forum 2008”大会,特邀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和高强度钢的应用》报告,并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总裁交流了EVI的概念和内涵。回国后,根据我国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韩国EVI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并将这一成果发展成为我国在新车开发过程新材料应用的一整套的集成解决方案。马鸣图教授引进和完善的EVI的活动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用户需要的产品;第二阶段是在汽车企业零件制造中如何对用户进行帮助,对产品的开发先期介入,开发出具有高的性价比零件;第三阶段是“钢铁企业如何使用户快速的应用新的钢铁产品”,即钢铁生产和汽车产品的开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双方达到EVI的深度合作和发展共赢;第四阶段是材料的供应商转变为解决用户问题的合作伙伴,包括对用户的硬件、软件、商业支持等。EVI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但是材料宫颈部门要进行EVI活动应该具备有满足用户需要的相关材料和完整的数据库;具有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及物质实力;对材料研发全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认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材料应用企业和零件生产企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起用户第一的思想。从2008年到2018年,韩国POSCO公司每两年都有召开一次EVI的国际论坛,共召开了7次,马鸣图都作为嘉宾参会,通过各类展品和报告对EVI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为扩大这一理念的应用,从2017年起到2019年已召开两届EVI及高强钢氢致延迟断裂国际会议。本人和中信金属公司郭爱民先生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的召开,并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将召开第三届这一国际会议,马鸣图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会议的交流成果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取得诸多进展和一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6年和韩国POSCO首席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合影发明新型热成形钢,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助力护航针对热冲压成形用钢的强韧性不足及氢致延迟抗力的不足,马鸣图教授在早期已经形成和提出的复合微合金化理论基础上开发了高强韧性和高氢致延迟断裂抗力的热冲压成形用钢,改变了国际上应用的三十年一贯制的热成形用钢22MnB5,目前,这类性能优良的热成形钢已形成了1500-1800MPa钢种系列,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热成形用钢的强韧化水平以及氢致延迟断裂抗力;从而提升了热成形构件的轻量化水平与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在,又将复合微合金化研发的成果拓展应用到非调质钢中,开发出了高强韧性的非调质钢,并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特种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10年以来,马鸣图教授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助力国内建成180余条热成形生产线,平抑了热冲压成形构件的价格,为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已组织召开了五届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提升了我国热成形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现在又创新性地将热冲压成形技术拓展到商用车上应用,解决了长10米,宽2米,厚3-10毫米的大型热成形构件生产的相关装备、工艺、板坯传输和水冷模具的诸多关键问题。已生产U型底板的城市渣土运输翻斗车,将翻斗的重量从4.35吨减到2吨,轻量化率超过50%,为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该项成果将在建筑、国防工业、高速公路护栏、船舶等领域拓展应用,为我国预期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等在国际会议上合影谦恭学习开拓创新,享誉国内外同行马鸣图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美国MTS公司合作,共同改进MTS809拉扭复合加载实验系统的机架刚度;通过增加机架的立柱直径,加厚机架横梁尺寸,使改进的机架刚度比原机架提高十倍,成为这一产品系列的定型产品。MTS公司通过提供拉扭复合加载引伸计和相关附件,给这一工作的成功表示肯定和奖励。80年代末,和日本茨城大学友田阳教授开展国际合作进行拉扭复合载荷下材料响应效应的研究和包辛格效应研究,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90年代,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开展建筑防火钢的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在该领域内进行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双方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一集”,系统介绍了英国和国际上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日本千叶大学开展复合材料研究和交流,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二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金属基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新的发展。本世纪初,和国际上知名企业韩国POSCO开展先进高强度钢的研发、应用和性能检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合作,前后承担有近十个项目,促进了我国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研究和应用;马鸣图教授还是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来自国外的代表一致认为该会议是国际上高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相融合的国际会议,连续五届的国际会议和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热成形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水平,也使我国从热成形生产线装备的进口国到出口国。马鸣图教授和台湾金属研究中心及台湾中钢开展热成形工艺技术和用钢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汽院和台湾中钢已经在重庆建设了关于LFT以及热成形的合资企业,目前运作正常。和日本神户制钢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我国汽车用高强度变形铝合金板材的发展和应用。马鸣图教授和国际上诸多有影响的科学家及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如:美国南卡罗里奥大学焊接专家赵玉津合作制定点焊试样的标准,并发表文章;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办国际热冲压成形会议;和日本钢铁协会主席友田阳、韩国金属学会主席权伍俊等或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或双方互访,或共同著书,或联合发表文章,或交流研究生,扩大了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也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和英国林建国院士共同主持国际会议56科研硕果累累,耄耋之年奋斗不止马鸣图教授56年的科研生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微合金化、强韧性合理匹配,以及以零件功能为目标的选材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国家发明奖三等1项,省部级奖一等3项、二等16项,三等16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10部;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从2016-2018年,和有关单位合作得到三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十二五期间,还承担铝合金汽车板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年,两年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马鸣图教授先后被国家科委、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被誉为汽车材料领域的大师泰斗,为我国汽车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马鸣图教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共同探索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钢铁制造业有效供给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理念,已得到新富集团李靖伟董事长的首肯和支持。新富集团依托其自身商用车全产业链的优势与实力,主动承担了“超高强、高延迟断裂抗力汽车用钢与热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任务,并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模式。马鸣图教授作为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他时刻以“老骥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自勉,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对科研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 2020-2025年全球汽车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1.5%
    根据美国Research And Markets 1月25日发布的最新全球汽车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全球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54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3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为11.5%。对轻量化和节能汽车的需求以及电动汽车的新兴发展是推动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提高OEM厂商对严格的政府排放控制法规的认识则是汽车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机会。但是,COVID-19疫情对汽车复合材料的负面影响对汽车行业市场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就增强纤维类型而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仍然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最大的细分市场。玻璃纤维具有强度、耐久性、柔韧性、稳定性、重量轻、耐热、耐温、防潮等优点,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生产厂家的首选材料。例如,在汽车中,玻璃纤维可用于不同的应用,如车身底部系统、前端模块、甲板盖、保险杠横梁、发动机罩仪表板和风道,以及其他车身部件。但是在2020年至2025年预测期内,预计碳纤维复合材料价值和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最高。就应用结构件类型而言:车身结构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的最大应用。放置在整体式车身外表面上的车身复合材料被称为车身外部零件。外部零件包括主要部件如保险杠、挡泥板、前端模块、门板和引擎盖等。在汽车工业中使用复合材料是一个新兴趋势,因为这些复合材料有助于实现高性能性能,如高刚度、轻量化和高强度重量比。使用复合材料制造的外部零件具有刚性,因此在发生事故时提供最小的损坏风险。复合材料也有助于减轻外部部件的重量,从而使整个车身的重量减轻,并使其更省油。外部零件位于车身外表面,由于暴露在恶劣环境和极端天气下,更容易磨损。在外部部件中使用复合材料,如挡泥板、发动机罩、保险杠横梁、行李厢盖和其他部件,增加了汽车的耐久性,确保了较长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就轻量化汽车的类型而言:非电动汽车仍然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应用最大的车型,包括宝马、奥迪、雷诺、保时捷、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众多车企,均在在其高端非电动汽车中使用复合材料。例如,保时捷GT3 Cup II车型制造了CFRP组装支架,而宝马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则在其轻型仪表盘支架以及阿尔法罗密欧4C跑车的整个底盘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发出Rodeo概念车,这是一款基于经典保时捷911 safari拉力赛车的全轮驱动碳纤维越野车。全球OEM采取的这些举措一直在推动汽车复合材料在非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就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区域而言:欧洲是领先的汽车复合材料市场。欧洲汽车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是由该地区汽车行业中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存在、工业扩张以及该地区汽车工业引进的工业4.0技术推动的。汽车工业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高。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该行业是研发领域最大的私人投资者,每年约投资574亿欧元,欧盟汽车工业的营业额占GDP的7%。
  • 新材料新(产)品发布会,寻材问料好去处,11月8-10日与您不见不散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1656e7ae-39b9-4e58-8ed1-73dcb85f4375.jpg" / /p p   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展的同期活动,本次新材料新(产)品发布会将集中展示新材料技术的最新研发应用成果,凸显中国工博会平台优势,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助您: /p p   了解行业最新趋势、最新产品及前沿技术 /p p   寻找最适合的材料解决方案及优质材料供应商 /p p   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双方配对 /p p   本次发布会甄选了时下热点行业应用的3大新材料主题,石墨烯产业应用、汽车轻量化材料及环保材料,报名申请发布会的企业络绎不绝,最终确认企业均是各自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他们引领了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体现其强大的创新能力,有意向了解这3个材料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和趋势的小伙伴们千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p p   发布会企业名单: /p p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 p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p p   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p p   上海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p p   上海金由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 p   上海和伍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p p   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 /p p   上海极率科技有限公司 /p p   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 /p p   江苏道蓬科技有限公司 /p p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20386d8c-d041-40b0-8364-77ef8f5d0641.jpg" / /p p   指导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材料处 /p p   主承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 /p p   时间:2017年11月8日-10日,13:00-16:00 /p p   发布会主题: /p p   11月8日 主题: 石墨烯产业应用 /p p   11月9日 主题: 汽车轻量化材料 /p p   11月10日 主题: 环保材料 /p p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4.2号馆内 /p p   联系人:盛先生, 021-63811307, qsheng@sh-industryexpo.com /p p /p
  • 23个新材料投资项目落户辽源
    由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主办,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辽源市政府承办的辽源市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会暨项目签约仪式近日在长春举行。会上共有23个投资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额242.9亿元。   据了解,自从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以来,辽源市积极探索经济社会转型,重点培育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其中新材料产业已成辽源的重点支柱产业,呈现出链条式和集群式发展态势。   按照《辽源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辽源将以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为方向,努力形成功能材料、铝合金材料、太阳能材料、硅橡胶材料、减磨自润滑材料、特种碳纤维材料等产业集群,建设中国高精铝生产加工基地和辽源市碳纤维制品产业园。到2015年,辽源市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 抢位!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网络大会,30+车企已报名
    2021年2月,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约有11.4万件产品存在伪造刹车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检查数据,引发网友热议和消费者信任危机。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力争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产业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起中流砥柱作用,尤其是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节能减排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LCA)可以对汽车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物耗、能耗与排放进行系统分析与科学评估。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3月16-17日组织召开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特设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 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4个分会场。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湖南大学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中心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3位专家齐聚 聚焦四大热点本次会议为期2天,规模空前,内容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汽车材料轻量化与测试技术,以及更加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广受国家和行业高度重视的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20余位报告人将于云端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的行业盛会!会议日程公布 精彩内容抢先看01. 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3月16日上午 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9:00-09:30汽车零部件典型缺陷检验及分析思路潘安霞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30-10:00工业内窥镜在汽车零部件检查的应用程业杰 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0:00-10:30汽车零部件分析技术与实例探讨陈党文 某车企研究院10:30-11:00汽车轻量化道路上的材料分析技术陈翔 日立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1:00-11:30汽车零部件失效技术偏离问题探讨刘柯军 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02. 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3月16日下午 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14:00-14:30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弯曲性能测试技术张仲荣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14:30-15:00车用复合材料及纺织材料的功能技术及测评龚龑 北京服装学院15:00-15:30超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组织性能调控及表征与评价宋仁伯 北京科技大学15:30-16:00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李琴梅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16:00-16:30车用涂料关键性能测试及缺陷分析丁帮勇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03.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3月17日上午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08:30-09:00纯电动汽车变速箱台架试验测试技术刘焕伟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09:00-09:30安全评价技术在动力电池风险分析与预警中的应用崔义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09:30-10:00动力电池安全评价与防护设计朱阳阳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0-10:30荧光光谱仪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检测方案谈思涵 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0:30-11:00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动向及安全性测评技术林春景 中国汽车研究技术有限公司11:00-11:30锂离子动力电池仿真技术应用张杭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30-12:00DEKRA-CQC大功率充电连接器标准倪文超 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04. 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3月17日下午 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14:00-14:30纯电动汽车用典型材料体系的动力电池LCA研究余海军 湖南大学14:30-15:00增程式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及经济性分析陈轶嵩 长安大学15:00-15:30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探讨刘迪辉 湖南大学15:30-16:00动力电池典型负极材料的生态设计效果分析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16:00--16:30中国碳中和愿景下天然气汽车减碳贡献分析——全生命周期视角欧训民 清华大学报名从速 免费名额不足200席!无需下载报名软件与付费,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即可免费报名。一键报名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car2021/温馨提示1、报名成功,通过审核后您将收到通知;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3、扫码加入“汽车测试技术交流微信群”,实时了解会议动向、进一步技术交流。扫码加入汽车测试交流群
  • 上海交大引进LEICA DM2500材料显微镜
    上海交大汽车工程研究院引进LEICA DM2500材料显微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从上海江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LEICA公司的DM2500M研究级材料显微镜和S6立体显微镜。徕卡DM2500M是真正的高性能金相显微镜- 可为您提供水晶般晶莹剔透的高质量图像,满足您对材料研究的任何需求 .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华诞,是瞄准国际汽车科技前沿,在政府、企业的支持下,整合和优化汽车工程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组建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汽车学科大平台。   汽车工程研究院拥有一支事业心强、富于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和10000m2的汽车实验楼,下设四个研究中心:汽车车身技术中心、汽车底盘与控制技术中心、汽车发动机技术中心、汽车电子技术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与智能车辆技术、车用空调技术、知识工程、快速成型与制造等研究所联合承担课题。“官产学研”合作建立的研究平台有:   上海市数字化汽车车身工程重点实验室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车身制造技术上海交大卫星实验室   上海交大—宝钢汽车板使用技术联合实验室   GM EDS SUN—上海交大PACE中心   上海交大—飞思卡尔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上海交大—NEC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上海交大-上海汽车集团车用发动机工程中心   面向快速发展的我国汽车工业的需要,围绕上海交大传统优势和新兴学科,通过官产学研合作,汽车工程研究院将重点开展汽车数字化工程、汽车轻量化、先进底盘、汽车发动机、 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形成特色实验平台,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汽车车身技术中心   汽车车身技术中心致力于汽车车身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包括8名教授,8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工程师和在校研究生130余人,其中博士生超过60人。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身设计与结构分析、车身轻量化开发、薄板成形技术、薄板焊接技术、车身制造质量控制和微制造技术等。车身中心拥有的主要设备有:轿车整车三坐标测量系统、变压边力压机、液压胀形实验台、伺服焊枪点焊实验系统、液压伺服疲劳实验机、微铣削实验台、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分析仪等,以及UG NX、Nastran、DYNA-Form、ADAMS、Marc、HyperWorks等CAD/CAE/CAM工程软件100多套。   汽车底盘与控制技术中心   汽车底盘与控制技术中心拥有教授4位、副教授5位、讲师2位,博士生和硕士生62名。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辆动力学与控制、先进汽车传动与控制技术、汽车NVH控制匹配与优化、汽车主动安全与舒适技术、汽车动态性能测试与试验技术。中心拥有的主要设备有:传动试验台、底盘测功机、半消声室、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dSPACE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等。   汽车发动机技术中心   汽车发动机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的先进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现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数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有:节能环保发动机、先进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动机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技术、发动机工程化开发、发动机流动/传热/燃烧/振动噪声分析、车用发动机机增压技术等。中心拥有配备电涡流测功机和电力测功机发动机台架6套、AVL、Ricardo全套发动机模拟分析软件。   汽车电子技术中心   汽车电子技术中心教学、科研并重,拥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和工程师10名,博士生和硕士生50多人。主要研究方向:电动汽车及其电控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车载总线、车载控制器ECU关键技术、车载信息与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有:EFS喷油测试系统,基于VectorCAN的ECU标定监测系统,TargetLink自动代码生成开发工具,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混和动力前向仿真平台等。   院 长:许敏   教授 E-mail:mxu@sjtu.edu.cn   电话:021-34206670   常务副院长:陈关龙   教授 E-mail:glchen@sjtu.edu.cn   电话:021-34206068
  • 铝基复合材料在问天实验舱上成功应用
    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7月24日,我国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太阳翼柔性展开机构关键部件和多个实验机柜转接件中使用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宗义团队研制。据了解,问天实验舱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双翼全部展开后可达55米。太阳翼所使用的柔性展开机构某关键部件要求材料兼具轻质、高强、耐磨损、耐疲劳、高尺寸稳定性的特点,并且批量大、批次稳定性要求高。针对这一特殊需求,马宗义团队开发出各向同性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厚板可控塑性变形加工技术,产品批次间性能差异小于5%,解决了太阳翼展开机构关键部件无材可用的困境。问天实验舱实验机柜与实验舱内壁结构采用六点式机械连接,连接件在发射过程中在剧烈震动、摩擦工况下服役,是实验机柜载荷结构设计中受力最苛刻的零部件。针对这一工况要求,该团队研发出高性能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件,采用该材料替代传统铝、钛等合金,实现了优异的轻量化加工制造,承受住了发射过程中的震动疲劳及磨损等,并使零件减重20%以上。
  • 聚焦高端化工材料,中国石化又将成立一研究院!
    近日,中国石化决定出资设立中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院”),致力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材料(加工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研究机构。该公司归属化工事业部,按事业部所管企业管理,科技部负责科研方向管理。广东院的建设着眼于中国石化发展所需,致力于建成集团的客户服务中心、合成材料加工应用中心等技术中心。广东院将坚守“以合成材料加工应用基础研究牵引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定位目标,特别关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领域,支撑中国石化在相关合成材料产业取得先机。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按市场化模式运营管理,努力建设成为材料改性和复合材料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广东院是中国石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将引入专业咨询公司,建立有竞争力的全员市场化人力薪酬体系,探索新型研发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建成后,广东院将成为高端材料研发创新的引领者、创新要素的汇聚者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材料加工应用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成果孵化转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
  • 【邀请】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
    研讨会邀请研讨会简介:汽车由数以万计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是汽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车性能的优劣。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在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轻量化已成为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由此,轻量化材料的研究、应用及分析表征技术日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宠儿,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技术的成熟,都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也向新能源汽车测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汽车产品层次,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LCA),可以定量揭示汽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制定汽车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在前两届会议成功召开的基础上,于2021年3月16-17日组织召开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并设置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 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4个分会场。奥林巴斯演讲嘉宾简介:程业杰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应用工程师现任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应用工程师,一直从事内窥镜产品应用相关工作,重点关注汽车、风电、核电等行业,对内窥镜在各行业的应用有深入理解。演讲概要:工业内窥镜如何在汽车行业进行应用?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一般汽车约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铁制零件占绝大多数。奥林巴斯的工业内窥镜在检查汽车零部件方面深受客户的好评。可用于检查传统汽车行业的零部件,诸如发动机部件:油嘴,气缸体,燃油喷射阀,凸轮轴,曲轴,气门等。传动系配件:变速器,传动轴等。另外也可以用于检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动机水套,机电耦合器,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储罐等,在保证汽车零配件质量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奥林巴斯内窥镜具有多款不同型号的产品,可以为用户满足不同的零部件应用场景,并且其图像质量和易用性足以完成汽车零部件多种应用场景的检测。会议时间:03月16日 09:30 -- 03月17日 18:00报名地址:
  • 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广东发布乘用车复合材料翼子板团标
    2021年1月5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实施《乘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团体标准。此举将促进国产乘用车翼子板质量规范和升级。翼子板是汽车车身上遮盖车轮的外饰件,因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翼子板可以起到防止行驶过程中车轮带起的砂石、泥浆等对轮毂和车厢底部的损坏,是轿车上比较典型的外覆盖件之一,质量要求高、成型难度大,一般选用成型性比较好,同时强度比较好、防腐性能较好的材料,材料厚度在满足抗凹性、刚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薄的板材,降低整车重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抗疲劳性等优点。碳纤维增强塑料汽车翼子板相对于传统的钣金翼子板:1)可减重45%以上,轻量化效果显著,节能减排的优势明显;2)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生锈,耐腐蚀性强、寿命长;3)尺寸稳定性好,提高与翼子板相关的附件的匹配精度;4)较高的阻尼系数和疲劳强度极限,减震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强;5)特殊的纹理图案显示。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以及受主要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个性化等因素影响,以体现高端化、品质化、定制化趋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等汽车精品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认知与关注。目前,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生产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做高端汽车改装件的制造,并不能大批量生产。相比于国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部件的发展,国内显得较为落后。而且,乘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上还是空白,生产企业多以客户的要求为依据制订自己的企业标准并组织生产,行业内因为缺乏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产品良莠不齐。为有效引导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同时使用户在选择、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有统一的标准进行参考和对比,促进产品质量和技术升级,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据此,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广东亚太轻量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坤刚复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等单位联合起草了该标准。由上述单位专家和得力技术骨干组成的起草组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产品现行市场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应用领域、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关联技术标准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对部分技术指标在相关企业反复进行测试取得数据,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有关技术问题和指标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一致。《乘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团体标准立足于保障和提升汽车翼子板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对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作的乘用车翼子板的各个质量环节作了规范规定,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尺寸要求、外观质量、功能性要求等。质量技术指标既考虑先进性、前瞻性,又立足与现有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其中,一般要求的指标与GB 11566—2009《乘用车外部凸出物》和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完全一致,外观及尺寸要求相较于GB/T 27799—2011《载货汽车用复合材料覆盖件》的要求更严,产品核心技术指标之一的耐气候老化试验采用颜色变化的灰标度评定,评定办法与指标要求与ISO相关标准一致,抗石击试验在比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规定的气候温度更严苛的条件下效果相同。 专家组评审认为,《乘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团体标准统一、规范了乘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的技术质量要求,技术质量指标先进、适用,可为国产乘用车翼子板的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和满足市场需要,对推广应用高性能新型材料,实现乘用车部件翼子板技术质量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 权威专家齐聚上海探讨汽车行业新材料· 新能源· 新趋势
    随着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苛,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的利好政策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轻量化用材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车内空气质量等问题也日益受到行业的重视及关注。在此大背景之下,12月28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联合主办、由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汽车行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趋势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旨在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届高峰论坛邀请到业内权威专家就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动力电池生产技术路线、轻量化材料发展趋势及应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及评估体系等方面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来自产业链相关企业及专家互相探讨交流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热点与难点,共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总干事、上海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军先生主持 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事业部长为论坛开幕发表祝辞 曹磊事业部长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谈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一场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动并推进了各种新材料、动力电池、电子控制及智能网联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的创新要求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及轻量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相关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汽车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ELV、VOC等法规日益受到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重视。岛津以光技术、X射线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涵盖了各种X射线、光谱、色谱、质谱、试验机等仪器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材料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无损检测及失效分析等开发研究与品质管理,同时也可提供ELV、VOC等法规管控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领域,遍布全球的大量用户正在使用岛津的设备,岛津公司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他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此次论坛,能够深入了解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积极推动汽车行业在材料研究开发及评价管理方面获得的进展,加强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及检测分析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个跨领域的合作技术交流平台。岛津公司也将以最优质的服务与产品来回馈我们的广大用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林逸教授在论坛上率先发表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战略动态》的报告 在报告伊始,林逸教授从电动汽车技术本身、电动汽车发展的时间历程、“汽车-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地缘政治这四个维度解读了汽车工程技术的近期发展,并指出汽车工程技术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汽车的节能减碳是首要任务;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是大势所趋,强调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随后他回顾了国际电动汽车发展历史,1880年至1920年是电动汽车的发明及黄金期,1920年至1990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沉寂期,而从1990年开始至今电动汽车则进入到复苏期。接着他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二十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国家863计划设立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并确定了新的研发模式。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启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 重大项目,2013年四部委在39个城市(群)共88个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十三五”期间,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动汽车智能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6个创新链(项目群)部署38个重点研究任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7.9万辆,首次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1位。占国内汽车市场1.35%;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达到56%,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销售77.7万辆,占国内市场2.7%。 在报告的最后环节林逸教授解读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涉及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图、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按本路线图进行测算,中国汽车产业从油井到车轮的CO2排放总量将从2028年就呈现下降;若2025年前实现从高碳电网向低碳电网转型,汽车产业CO2将在2025年后就呈下降,将为中国承诺的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做出亿吨级贡献。在报告的最后他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动汽车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春富晟汽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汽车新能源电机电控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刘蕴博先生做题为《轻量化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方案》的报告 刘蕴博先生就轻量化电动乘用车FSAT LWEV的产品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予以了详细介绍。其研发总体思路是围绕传统汽车的痛点和EV的特点,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创新覆盖了整车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模块架构设计、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做到了研发周期大幅缩短、研发成本减少、整车性能提升。他在报告中还指出,因为我们的事业是开拓性事业,是颠覆世界汽车百年制造史的事业,所以我们从研发初期便与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创新、共同奋斗、共同前进。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振波先生做题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动态及评估体系》的报告 王振波先生在报告中解读了新能源汽车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指出动力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所在。目前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比功率,无记忆效应,以及相对的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能和较低的价格等特点,成为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在诸多应用领域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二次电池系统。在燃料电池实用化之前,锂离子电池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占据动力电池的主流市场地位。随后他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锂离子关键材料、动力锂离子电芯开发过程的探索与成果,涉及常规NCM三元材料的研究、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其他新型先进材料研究以及动力锂离子电芯的开发、高安全长寿命LFP/C电池的开发、高比能NCM/C电池的开发、高倍率低温NCM/LTO电池的开发并具体展示了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应用成果。他在报告的最后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动力电池的发展形成了中、日、韩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国锂电产销量占据全球的一半左右,但必须进一步从锂离子电池生产大国向强国发展。 上海材料所失效分析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荣先生做题为《汽车零部件的失效分析》的报告 王荣先生在报告中详尽介绍了汽车失效件的常见材料、汽车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失效分析的常用设备仪器,并介绍了过载型断裂的失效原因与失效实例、疲劳断裂失效的常见原因与失效实例、氢脆断裂的常见原因与氢脆分析举例、磨损失效的常见原因磨损失效分析举例、腐蚀失效的常见原因腐蚀失效分析举例。 岛津/Kratos 公司XPS、EPMA 资深专家,高级产品经理龚沿东先生做题为《电子探针(EPMA)在汽车部件材料中的研究及应用》的报告 龚沿东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电子探针微分析仪的原理、功能、检测方式,它可以进行(4Be)5B~92U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状态分析(5B~30Zn) 。其中,使用分光晶体和检测器组成的波谱仪是EPMA,而使用固体探头和多道分析器组成的能谱仪是SEM。以铝合金分析、超轻元素分析 、失效分析、微量元素的面分析等具体分析实例解读了电子探针分析的优势。 论坛仍在举办之中,请您继续关注此次论坛的后续报道。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研究立项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7日电 未来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直径约为目前我国在用运载火箭的2—3倍,为满足超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刚度、轻量化、高可靠的要求,未来材料性能和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水平必须较现有体系有明显提高。记者今天获悉,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结构复合材料关键材料体系的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月初成功立项,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成果将满足未来航天型号发展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是在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下,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牵头,联合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所等单位实施。项目将集中研究相关的材料及超大型轻质结构件制备工艺技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技术等,形成第二代复合材料及构件制造技术规范、方法、标准及数据库,提高材料技术成熟度,满足未来航天型号发展需求,同时牵引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树脂等相关基础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第二代复合材料在其他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一代材料相比,新研制的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将促进航天用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的升级换代,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工艺适应性更好,质量稳定性更高,将对我国航天及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 中科院:“深度学习”赋能SEM\TEM表征纳米颗粒材料形貌
    获取纳米颗粒定量化形貌信息,是科学家研究纳米颗粒材料性能的重要科研途径,对于推动纳米颗粒材料创新十分重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表征纳米颗粒材料形貌的重要工具。   然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产生的图像,会因为较大的背景干扰和庞大的纳米颗粒数量,使获取纳米颗粒材料形貌信息变得困难。如何在海量而复杂的图像中实时准确地自动获取纳米颗粒定量化形貌信息成为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研究室王卓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框架,用于对前述两种电子显微镜所产生图像中的纳米颗粒形貌进行快速、准确地在线统计分析。 该项研究近期获国际学术期刊Nanoscale (影响因子8.307)封面(Outside Front Cover)刊载,文章题目是A deep learning-based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analysis of nanoparticle morphology in SEM/TEM images。 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结构示意图   该通用框架主要包括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纳米颗粒形状提取模块和纳米颗粒形貌统计分析模块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纳米颗粒分割模块的设计中,研究人员将轻量化空洞空间池化金字塔模块、双注意力机制和改进的多尺度渐进融合解码器相融合,能够对纳米颗粒形貌特征进行多尺度多维度的快速捕获和融合,提高该通用框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试验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提出的模型在数据集上测试达到86.2%的准确率,并且将模型部署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处理速度可达11FPS,可以满足电镜端的实时处理需求。
  •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
    6月24日,“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国际高端论坛暨智能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在南京拉开帷幕。27位院士以及来自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对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智能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新的需求,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承办,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协办,旨在针对国家前沿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为相关领域的中外顶级专家搭建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以期通过研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工程科技发展的方向,引领未来工程科技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表示,目前,国内对于复合材料技术装备的需求量大。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各个行业,都需要大量高性能的材料、零部件和数字化装备。比如在地铁上运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因轻量化可以降低车轮与轨道磨损,可以降低列车运行噪声。  “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制造装备由机械化、半自动化向自动化、数字化发展,不断往智能化网络化制造方向发展,这里就有很多基础理论方法、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装备需要去攻克。”单忠德说。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看来,国内复合材料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他建议制定国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复合材料产业体系化发展,同时建立先进复合材料发展智库。此外,要发挥行业协会与学会的信息、专家、技术平台等优势,以及国家科研体制的优势,促进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协同创新。  在25日的平行分论坛上,46位专家将就复合材料设计与智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各抒己见,其中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13位学者将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报告交流,展示创新研究成果。
  • 海外直播丨实现高精度CAE分析实验的材料评价案例?技术介绍
    岛津制作所生产试验机已经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基于丰富的材料测试经验研发的新型AGX-V型试验机采用高刚性框架、智能横梁、多处理器和控制单元实现了高速采样和高精度自动控制。智能操作手柄和直观便捷的试验软件,可方便地创建试验条件和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配置新型的行程限位开关和安全防护罩,有效地保证了试验操作安全。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在宏观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材料特性,而这种特性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表现,准确地测量这种不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的重要实验数据。本次报告采用在岛津AGX-V试验机上搭载非接触式引伸计TRViewX和DIC分析软件,以高数据密度的全场测量方法,准确获取复合材料的不均匀和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数据。 12月,我们有幸邀请到日本岛津制作所村上岳先生,为我们带来《实现高精度CAE分析实验的材料评价案例?技术介绍》"为了降低以汽车为首的运输机器的环境负荷,寻求车体的轻量化,CFRP等复合材料的活用也陆续开始了。复合材料与以往的材料不同,由于内部结构的复杂,需根据应力负荷主轴方向来显示较复杂的破坏行为,因此是较难看到高精度结构分析模型的一种材料。本次会介绍通过实际试验和数值分析模拟的比较,来验证热塑性CFRP拉伸行为的案例。除此之外,我会结合安装在最新的材料试验机上的多通道应变测量功能、和利用格子法的应变测量系统的应变分布可视化方法等事例, 来介绍实现高精度CAE分析的有效试验解决方案。"
  • 足不出“沪”览尽全球顶尖新材料,匠心独“聚”打造材料应用新平台
    p   第十九届中国工博会-新材料产业展(NMIS)将于11月7日-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汇聚全球顶尖材料供应商,重点展示十三五规划重点基础材料、关键材料与前沿创新材料,呈现新材料技术的最新研发应用成果,充分利用工博会平台优势,为材料供应商与下游行业用户搭建一个商贸洽谈、技术交流、需求对话与趋势展望的新平台。 /p p   本次展会吸引了一批材料领域顶尖企业参展,包括巴斯夫、亨斯迈、南南铝、上海华谊、上海建材、普利特、花王(中国)、嘉宝莉化工、赫格纳斯、石墨烯产业园、百色百矿、广西碳歌新材料等企业届时均将一一亮相,为专业观众带来企业在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信息通信等各行各业的最新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其中,南南铝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多个行业多项产品,如航空轻质合金中厚板和薄板、航空航天铝合金锻坯、高速动车组铝材、汽车铝材、船舶铝材、IT铝材、军工产品等。另外全球领先的化学企业巴斯夫也将展示其在生活和工业领域的材料解决方案,带来适用于运动场地的InfinergySP材料、除室内甲醛污染的最新创新技术 Formaldpure& #8482 以及可完全降解的Ecovio塑料,有效地解决厨余垃圾处理和堆肥的难题。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莅临展会现场4.2号馆 /p p   现场还将举办新材料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产品将集中展示国内外新材料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并以石墨烯、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环保材料为三大主题于11月8-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4.2号馆内展开活动,发布会已吸引了包括百色百矿、普利特、中复神鹰、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余家企业及科研机构报名,有兴趣了解这些材料的最新趋势、技术和产品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p p   不止于此,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于11月8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M3-02会议室举办2017中国工博会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与领军企业代表分享包括中国材料试验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新材料系统解决方案顶层设计以及材料最新成果及实践应用等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现场还将颁发优秀新材料奖、布展设计奖和组织奖等评选活动,以表彰在新材料展中做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 /p p   这么多精彩活动,尽在11月7-11日国家会展中心4.2号馆,等你来! /p p   扫描下方微信公众号,预约登记,参与现场抽奖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91" height=" 285" title=" 33.png" style=" width: 221px height: 22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888b604e-e2ff-488c-b89d-982c70b0d036.jpg" / /p
  • 行业应用 | 汽车材料的力学测试解决方案 – AMETEK LLOYD
    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类型的更新迭代,作为日常能源消耗的最典型代表,汽车的能源消耗正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在日益追求车体轻量化,低能耗的同时,车辆的安全性与能源的优化利用成为近年来各国研发的重点。AMETEK力学测试产品线提供丰富的汽车行业检测项目,以超高的仪器精度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为汽车行业提供有力的科研和质控数据保障。汽车材料物理强度测试无论是传统的石化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车体材料是构成一辆汽车的基础。AMETEK LLOYD提供种类丰富的车体材料测试解决方案,主要包括A柱材料拉伸试验,底盘材料拉伸强度,车用涂层拉力、摩擦系数测试,车窗玻璃摩擦力、滑动力测试,车门拉开/闭合力,管路装配力,车用按键力,脚刹、油门、离合器执行力测试,车用密封件拉压强度测试,剪切力测试,钥匙插入力,扭转力测试等项目。在追求安全性的同时,大量的人体工程力学测试项目可以保障车辆的使用更加舒适。同时,车辆电子电器原件的物性检测,可有效的模拟原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有效的分析可以保障车辆在多环境下可靠的执行电器指令,为安全的实现智能化提供有利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检测至关重要。AMETEK LLOYD提供一系列新能源电池检测方案,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铝塑膜拉伸、穿刺测试,摩擦系数测试,锂离子电池抗弯,抗压强度测试,定厚测压,定压测厚测试,锂电池强制内短路测试等。LLOYD锂电测试解决方案服务于各大电池企业多年,具有丰富的新能源测试经验,有效的协助电池厂和车企在电池的安全性科研与质控上更进一步。汽车传动件硬度测试作为车辆传动的核心,车轴,齿轮,齿条,轴承,曲轴等大量应用于各类汽车。车用传动件往往需要在高载荷、高热和高摩擦下服役多年,所以元件硬度的测试至关重要。AMETEK Newage硬度计提供金属硬度的快速测试解决方案,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可以近百倍的提升测试效率,扩大检测量,高效的为车辆原件供应商提供硬度数据。展会信息
  • 汽车新材料研究应用及检测技术会议即将召开,线上报名开启!
    汽车材料是汽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在科技发展的助推下,各类新型汽车材料不断涌现。整体来看,汽车材料正朝着轻量化、多元化、高性能等方向发展。为促进材料与汽车的融合创新,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携手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9月14日组织召开汽车新材料研究应用及检测技术网络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汽车用先进结构材料和相关检测技术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参会交流! 会议日程 (该日程可能变动,请以会议官方页面信息为准) 报告嘉宾 (按报告时间排序) 参会指南 1、进入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newmaterial230914/)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方页面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9月13日。3、会议召开前一天进行报名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10-51654077-8285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6、赞助联系人:周老师(电话:010-51654077-8120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