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青年化学奖

仪器信息网青年化学奖专题为您整合青年化学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青年化学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青年化学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青年化学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青年化学奖话题讨论。

青年化学奖相关的资讯

  • 2013“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候选人开始推荐
    关于推荐201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候选人的通知   本会理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规定,我会定于2013年2月25日开始受理本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推荐候选人申请工作。请根据青年化学奖条例的要求,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化学人才,参加本年度青年化学奖的评选。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年龄:候选人须是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2. 推荐名额:每个省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推荐的候选人不超过4名,每位理事推荐不超过2名,每个团体会员单位为1名。   3. 非中国化学会会员在被推荐时请办理入会手续。   4. 候选人须提交的材料包括:推荐表、论文以及相关的附件材料。请装订成一册提交,一式三份(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同时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完整的电子版材料1份 (与纸质材料一致),推荐表和条例见附件。推荐表和奖励条例也可以在中国化学会网站下载(http://www.chemsoc.org.cn/)。   5. 候选人提交的材料不退还,请自留底稿,提交的材料必须齐全,材料不全不予评审。   6. 截止日期为2013年4月20日,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以及材料接收人:白温路,电话:010-62564020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邮编:100190   电子信箱:wlbai@iccas.ac.cn   1.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推荐表”   2.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   中国化学会   2013年2月21日
  •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中国化学会日前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和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的获奖人名单。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前后,按申请时间顺序排列)   1. 陆豪杰 教 授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 匡 勤 助理教授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何圣贵 研究员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黄伟新 教 授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5. 张俊良 教 授 有机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6. 丁 轶 教 授 物理化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7. 魏志祥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8. 俞 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马宏伟 研究员 生物医学工程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0. 周明华 教 授 环境化学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分别是:   王 训    教 授    纳米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系   黎书华   教 授    理论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胡文平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刘世勇   教 授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与工程系   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获奖人分别是:   郑南峰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厦门大学化学系   彭慧胜  教 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复旦大学   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获奖人分别是:   裴 坚   教 授  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龚流柱  教 授  天然产物及有机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   郝京诚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山东大学   余承忠  教 授  表面及胶体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 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公布
    关于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授奖决定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以下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昶乐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程群峰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蓝 宇 男 重庆大学  吕 琨 男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孙永福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婕妤 女 北京大学  王殳凹 男 苏州大学  肖春雷 男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伊成器 男 北京大学  朱 志 女 厦门大学  中国化学会向获奖者及其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科学某一学科、化学应用、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奖励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10人,并给与获奖者每人1万元人民币奖金。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在我国化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吸引了众多的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大多历届获奖者已成长为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截止2015年已有288人获得本奖,其中有9位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为推动我国化学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获奖者及其成果介绍  陈昶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通过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以及新型聚合手段的开发,高效调控聚合过程,实现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制备。  陈昶乐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8月出生。主要从事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在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担任Scientist II,2013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迄今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 和Macromolecul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先后获得美国化学会无机优秀研究奖 INOR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荣誉研究奖-Honorable Mention,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程群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通过构筑不同界面作用实现对仿生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和韧性的调控,引入不同功能纳米基元材料和智能响应高分子,制备新型仿生智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程群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12月出生。主要从事仿生智能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2003年获河南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后分别在清华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就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迄今共发表SCI论文46篇,SCI论文引用1300余次,授权中国专利7项。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回国基金、霍英东基金等10余项。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6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蓝宇  重庆大学  以全反应路径形变-结合能模型为基础,采用物理有机化学手段研究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反应活性以及反应选择性等相关问题。  蓝宇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1月出生。主要从事理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理论研究。2003年和2008年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学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香港科技大学任助理研究员,200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任职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自独立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以及Nature Comm.等国际一流化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累计引用达1300余次,目前H因子为22。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大项目1项。  吕琨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围绕高效率有机光伏分子设计的新方法和形貌精细调控,发展“裁剪分子”的概念,制备三元体系高效率光伏电池。  吕琨特聘研究员,1981年12月出生。主要研究有机共轭分子材料(如场效应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相关的材料化学、形貌调控及器件工程等问题,在光电分子材料构效关系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2004年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职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院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基金等项目。在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他引1000余次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授权1项。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孙永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探究无机超薄二维材料特殊电子态及构效关系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制备无机超薄二维材料的普适方法,解决了无机超薄二维材料精确结构表征上的困难。  孙永福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5月出生。2006年获安徽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留校工作至今。自2012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Nature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篇,Acc. Chem. Res. 1篇,Chem. Soc. Rev. 2篇,J. Am. Chem. Soc. 2篇,Angew. Chem. Int. Ed. 7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1篇,Chem. Sci. 1篇,Nano Energy 3篇等,部分工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部分工作被首期《自然能源》以及美国化学会《化学与化工新闻》等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迄今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入选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科院创新促进会会员等。  王婕妤  北京大学  设计高效的合成方法将BN单元以共价键方式嵌入共轭结构中,开发新型BN杂稠环分子骨架,拓展其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  王婕妤副教授,1981年11月出生。主要从事新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器件化研究。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分别在华盛顿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围绕有机光电材料已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他引1200余次。参与撰写专著2部,申请专利1项。2014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王殳凹  苏州大学  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及核安全重大需求,建立新一代核废料储放形式和核应急材料,为设计新型乏燃料后处理流程进而降低核废料长期放射毒性奠定基础。  王殳凹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6月出生。200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底入职苏州大学,现任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助理、核能环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已在JACS、Angew、ES&T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1000余次。在国际放射化学相关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2012年获得国际衍射数据中心Ludo Frevel晶体学奖及美国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曾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支持。  肖春雷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利用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方法,结合先进的激光技术,在量子态层次上对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肖春雷研究员,1985年2月出生。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任职至今。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其中包括五篇Science论文。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 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获得首批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  伊成器  北京大学  开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表观基因组测序技术,并在“RNA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伊成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6月出生。主要通过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发展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标记与检测新技术、并研究这些核酸化学修饰的生物学功能。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后于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自回国工作至今,在Nat. Chem. Biol.,Nat. Methods,PNAS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多次受邀出席国际会议并作邀请报告。至今先后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11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奖项,并入选了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朱志  厦门大学  以复杂生物体系为分析对象,发展多种功能核酸探针技术、微流控方法及信号放大新策略,广泛应用于分子探针、疾病早期诊断以及便携检测等领域。  朱志教授,1984年7月出生。2006年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任职于厦门大学。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Chem. Int. Ed.、Lab. Chip.、Anal. 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6篇,应邀撰写综述论文8篇,论文他引3000余次,H因子为34。现任Scientific Reports国际编委。先后获得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研究生奖、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重要奖项。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 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经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审议、遴选,中国化学会决定授予以下十位科研人员为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荣誉称号。获奖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1.郑南峰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系   2.刘磊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化学系   3.郭雪峰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焦宁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5.万 颖 工业催化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6.石峰 催化化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王亚韡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彭慧胜 高分子化学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9.孔德明 分析化学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10.王栋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开始推荐/申请
    为鼓励我国广大青年投身于化学科学事业,中国化学会特设立“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学会决定于2016年4月20日起,启动本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候选人标准  候选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中国化学会会员(非中国化学会会员在申请时请办理入会手续):  1.在化学科学某一学科领域中,确有新的发展,观点明确、数据完整、结论可靠并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者。但在国外进行的工作不在征选范围之内。  2.在化学应用的领域中,有独创和革新,解决了某一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已经鉴定确认对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有一定意义并收到实效者。  3.在化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有所改进和创新,取得较好成绩并已经本单位学术委员会审核确认者。  二、推荐/申请办法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申报采用“推荐申请制”。申请人需进入中国化学会奖励网站(http://www.chemsoc.org.cn/Awards/),登录进入“中国化学会学术奖励推荐申请评审系统”,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及上传附件材料,并选择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必选)及同行专家(非必选)提供推荐意见。得到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推荐的候选人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具体可参见附件《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报书》样表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请指南》。申请人需于2016年5月31日前提交申报信息,并于2016年6月7日前将纸版材料邮寄至中国化学会。  三、材料报送要求  申请人在线将申报材料提交后,下载并打印《申报书》。《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按顺序竖向左侧装订成一册,一式二份(原件),不需要另加封面,申请人本人签字及所在工作单位盖章后寄送至中国化学会。  报送材料包括如下:  1.系统导出的《申报书》   2.附件一:在化学科学中的工作业绩及创新点(限 1500 字以内)   3.附件二:系统内提交的论文全文复印件。  请务必确保纸版材料内容与网络提交信息一致。申请材料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申请材料必须齐全,材料不全不予评审。  如遇问题及材料寄送,请联系:  联系人:岳鹤  电话:010-82449177-885  邮箱:yuehe@iccas.ac.cn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邮编:100190  附件:1.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报书.pdf   2.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报指南.pdf  中国化学会  2016年4月20日
  • 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推荐/申请开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201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推荐/申请工作的通知 /strong /p p   为培养化学科技人才,鼓励我国广大青年投身于化学科学事业,中国化学会特设立“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我会决定于2018年5月28日起,启动本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p p   一、候选人标准 /p p   该奖励面向中国化学会会员设立,候选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p p   1.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从事化学科学研究工作且相对独立开展工作,在某特定研究领域中,确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或已取得系统性或阶段性创新成果,对学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上述成果应在国内取得,候选人应为科研成果的首要贡献者。 /p p   2.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取得独创或革新性技术突破,能够解决某一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取得具有说服力的实效,对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上述成果应在国内取得,候选人应为科研成果的首要贡献者。 /p p   3.化学教育:在化学教育的理论或实践中取得创新性成果,效果显著且积极正面,已经或能够形成示范并具有推广价值和潜质。上述成果应在国内取得,候选人应为科研成果的首要贡献者。 /p p   二、推荐/申请办法 /p p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申报采用“推荐申请制”。申请人需进入中国化学会奖励网站(http://www.chemsoc.org.cn/Awards/Home/),登录进入“中国化学会学术奖励推荐申请评审系统”,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及上传附件材料,并选择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必选)和填写同行专家及提供联系方式(可选),邀请提供推荐意见(系统自动发送邀请信)。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推荐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同行专家的推荐意见也会成为评奖的重要参考。具体可参见附件《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被推荐人信息表》样表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请指南》。申请人需于2018年7月8日前完成在线申请。推荐意见于2018年7月15日前反馈。 /p p   三、材料报送要求 /p p   申请人在线完成申请后,下载并打印《信息表》。《信息表》及附件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按顺序竖向左侧装订,一式一份(原件),申请人本人签字及所在工作单位盖章后,请于2018年7月15日前寄送至中国化学会。 /p p   报送材料包括如下: /p p   1.系统导出的《信息表》; /p p   2.附件一:在化学科学中的工作业绩及创新点(限 1500 字以内); /p p   3.附件二:系统内提交的论文全文复印件。 /p p   请申请人确保纸版材料内容与网络提交信息一致。申请材料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 /p p   如遇问题及材料寄送,请联系: /p p   联系人:岳鹤 /p p   电话:010-82449177-885 /p p   邮箱:yuehe@iccas.ac.cn /p p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p p   邮编:100190 /p p   附件:1.《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被推荐人信息表》样表 /p p   2.《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申请指南》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化学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5月28日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05月28日 /p
  • 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为表彰我国青年化学家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中国化学会根据“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奖励条例规定,组织了2011年度的推荐、评审工作。根据评审委员会评定,决定授予四名同志为“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他们是:   王树,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王鹏,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施章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游书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候选人开始推荐
    为培养青年化学科技人才,鼓励我国广大青年投身于化学科学事业。根据青年化学奖条例,中国化学会决定于2010年1月25日起,受理201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推荐、申请工作。希望本会理事、各地方学会及团体会员单位根据青年化学奖条例的要求,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化学人才,参加2010年度的评选。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申请人注意,申请人年龄必须是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非中国化学会会员在申请时请办理入会手续   2. 推荐名额,每个省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推荐的候选人不超过四名,每位理事推荐不超过两名,每个团体会员单位为一名   3. 申请人材料包括推荐表、论文及有关附件材料(一份原件、二份复印件)。推荐表和条例,请在中国化学会网站上下载http//:www.ccs.ac.cn   4. 装订要求,推荐表、论文及有关附件材料,请装订成一册提交,一式三份   5. 申请材料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申请材料必须齐全,材料不全不予评审   6. 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5日,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白温路 电话:010-62564020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邮编:100190   电子信箱:wlbai@iccas.ac.cn
  • 2015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颁发
    p   根据中国化学会网站最新消息,程义云(华东师范大学)、关正辉(西北大学)、金一政(浙江大学)、李震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涛(大连理工大学)、聂舟(湖南大学)、汤平平(南开大学)、王博(北京理工大学)、袁荃(武汉大学)、赵远锦(东南大学)等荣获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获奖人及其成果介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1.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de2d5c46-59fd-41b2-8327-d6a432aafd3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程义云 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师范大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树形高分子化学,针对高分子基因载体、药物载体开展系统研究。提出氟化修饰方法用于提高多种高分子载体的基因转染效率,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肿瘤微环境或外源刺激响应的药物载体,并将多维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树形高分子药物输送系统的表征分析。 /p p   程义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6月出生。本硕博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m. Chem.Soc., Angew. Chem. Int. Ed.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7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666b392a-d096-4ff7-9ce0-5d3dcdefd04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正辉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大学 /strong /p p   关正辉教授扎根于我国西部,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中新反应、新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探寻碳氢键羰基化、酮肟/烯胺环化合成含氮杂环的方法学,拓展芳胺/烯胺/酮肟的新反应类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p p   关正辉教授,1981年2月出生。2004年获兰州大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兰州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后任职于西北大学。自独立工作以来在J.Am.Chem.Soc.、Angew.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曾受邀参加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第8届、第9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并作分会邀请报告。荣获了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2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3年陕西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4年首届陕西省化学优秀青年奖、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16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等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3.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638028ee-92e9-4611-88a9-58f1b357215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金一政 特聘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大学化学系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溶液工艺光电材料(如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相关的材料化学、器件工程与器件物理等问题。 /p p   金一政特聘研究员,1982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英国Sussex大学获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至今任职于浙江大学。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等项目。在Nature、J. Am. Chem. Soc.、Adv. Mater.、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引用18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工作(与彭笑刚教授合作)入选2014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4.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ea1dc8cb-d4fd-4cf6-a053-76db350952a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震宇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strong /p p   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主要致力于开展面向材料物性与生长反应过程的理论设计与计算表征,近年来在石墨烯生长机理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p p   李震宇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9月出生。199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获学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随后在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从事博士后工作,2007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迄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引用2800余次,H因子为26。三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余次。先后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唐敖庆青年理论化学奖等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5.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07a7abc1-d88c-4ff2-93e0-4fd5e2dc57b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刘涛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strong /p p   围绕信息存储领域科学问题,主要从事分子基磁性材料的合成与功能研究,尤其关注利用外界刺激(如光、热)对磁性能的调控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光磁材料研究方向。 /p p   刘涛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9月出生。曲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日本九州大学先导物质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今任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国内的研究成果,迄今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2项,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入选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6.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ded245ae-a90e-42d1-8a06-7a4650b98d4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聂舟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strong /p p   主要从事生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围绕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传感新方法开展系列工作,并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p p   聂舟,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0月出生。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至今任职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近五年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论文他引1300余次。五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973子课题2项。个人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并曾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以及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7.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9e4e5da1-54ec-40b0-92c4-974e5ce9362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汤平平 特聘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开大学 /strong /p p   主要研究新药开发为导向的天然产物全合成以及氟化学。首次实现高效、高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Schilancitrilactones B 和 C的全合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几种新的氟化方法,可以实现复杂分子的后期氟化反应。 /p p   汤平平特聘研究员,1980年12月出生。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任职于南开大学。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国际一流化学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申请专利2篇。2012年破格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以及天津市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8.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d8ea01c3-c73c-4057-ab8f-7922f6db660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博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strong /p p   立足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薄膜材料,面向国防安全等重大国家需求,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穿插编织和合成后聚合等新的设计合成方法学,赋予MOF薄膜在爆炸物检测和绿色储能等领域的新功能和新应用。 /p p   王博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光电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1982年10月出生。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化学材料学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材料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美国PDI材料公司,现就职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在Nature、Science、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Sci.、Energ. Environ. Sci.、 Chem. Commn. 和Chem. Eur. J.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第二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09.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a1dbaefe-1840-4520-bec2-0ab7ad7599a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袁荃 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strong /p p   主要从事基于多孔材料的生化分析研究,实现具有配位作用阴离子辅助的金属氧化物有序介孔结构的控制合成,发展基于DNA功能化介孔复合材料的药物控制释放和生物成像的新方法。 /p p   袁荃教授,1982年2月出生。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后任职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篇,被引次数达1170余次,H因子19。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6次。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项目等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00" height=" 200" title=" 10.jp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7c71ae53-bc8f-498f-9030-a481d07d3a30.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赵远锦 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东南大学 /strong /p p   主要从事胶体晶体的组装与功能、以及微流控芯片研究。基于微流控技术及胶体自组装方法开发了多种新型微载体,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芯片技术。 /p p   赵远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9月出生。东南大学获本硕博学位,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后任职于东南大学。已发表SCI论文67篇,其中46篇影响因子5以上,18篇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被他引1200余次(H因子为20)。研究成果共获授权专利12项,其中2项已转让。先后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荣誉。 /p p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主要表彰在化学科学某一学科、化学应用、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奖励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10人,并给与1万元奖金/人。截止到目前已有288人获得本奖,其中已有9人当选中科院院士,大部分获奖人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并仍工作在科研一线。中国化学会于2015年4月启动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共有72人申报,经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程义云、关正辉、金一政、李震宇、刘涛、聂舟、汤平平、王博、袁荃、赵远锦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仪式将于2016年7月1日的第30届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同期举办,以表彰10位获奖人在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绩。 br/ /p p br/ /p p br/ /p p /p p /p
  • 重磅!这12人入选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5月7日,中国化学会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授奖决定》。通知显示,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专家同行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复旦大学陈培宁等12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如下。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止至2021年已有352人获得此奖。  根据工作安排,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延迟启动及评审,于去年8-10月完成推荐与申请工作,后续历时数月开展评审工作。中国化学会将于第33届学术年会期间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和奖励证书。
  • 201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开始推荐
    中国化学会定于2011年1月24日起,受理201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申请人年龄必须是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非中国化学会会员在申请时请办理入会手续   2. 推荐名额:每个省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推荐的候选人不超过4名,每位理事推荐不超过2名,每个团体会员单位为1名   3. 申请人材料包括推荐表、论文及有关附件材料(一份原件、二份复印件),推荐表和条例,请在中国化学会网站下载(www.ccs.ac.cn)   4. 装订要求:推荐表、论文及有关附件材料,请装订成一册提交,一式三份   5. 申请材料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申请材料必须齐全,材料不全不予评审   6. 截止日期为2011年4月5日,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白温路 电话:010-62564020 电子信箱:wlbai@iccas.ac.cn   邮寄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中国化学会 邮编:100190
  • 12位!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出炉
    近日,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同行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桂敬汉等12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年的4-5月是启动推荐/申请的窗口期。截止至2020年已有340人获得此奖。  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今年4-7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五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百余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函评和会评两轮评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考虑申请人数的增加,为倡导化学转型,鼓励青年化学工作者多做开创性、原创性研究,多做有用的、实用的化学,适当扩大奖励名额,共产生12位优秀获奖者。中国化学会将于2021年4月在珠海举办的第32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  获奖者及其成果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桂敬汉  授奖理由  发展高效合成策略实现多个甾体和萜类天然产物的简洁合成,为天然产物官能团的选择性引入及核心骨架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桂敬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201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三年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自独立工作以来,主要致力于天然产物合成研究,通过发展新的化学转化以及仿生、发散式和统一式等合成策略实现了多个复杂甾体和萜类天然产物的简洁高效合成,为天然产物官能团的选择性引入及核心骨架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颖高效的方法,为相关天然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曾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EurJOC Lecture Award和菁青化学新锐奖。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韩达  授奖理由  发展了基于核酸计算的分子测量分析新技术,实现了临床样本中多种疾病的早期、精准的分子诊断。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韩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之后在美国Intel公司担任制程研发工程师。2018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组长开展独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致力于利用核酸分子工程技术,整合核酸分子的调控与计算功能,设计并构建核酸分子器件与分子电路,揭示其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应用于解决细胞分析与疾病分子诊断等生物医学中难点问题。曾获得2020年“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新锐奖”,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区科技创新35人”。  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 洪鑫   授奖理由  研究碳杂键活化的微观机理和调控因素,发展活性与选择性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为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机制模型和智能方案。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洪鑫,浙江大学化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之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机制研究与基于机器学习的合成反应精准设计。研究了一系列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基元过程,建立了碳氧键、碳氮键等碳杂键活化反应的机理模型,阐明了相关转化中活性和选择性的控制因素,发展了基于反应机制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为合成化学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新策略。担任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李立博  授奖理由  在新型多孔材料制备、功能化及能源气体分离方面取得系列研究突破,助力我国石油化工绿色转型发展。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李立博,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博连读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16-2018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陈邦林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底,归国回到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破格晋升为教授。一直致力于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以及能源气体分离相关方面的研究,深入开展了以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作为吸附剂用于低碳烃高效分离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乙烷-乙烯吸附反转”,通过对乙烷/乙烯混合物的一步分离得到聚合级乙烯。可以定向调控MOF孔径尺寸,完成了对丙烷/丙烯混合物的高效动力学分离。构建了新型柔性-刚性MOF,实现了丙烯中极低浓度丙炔的深度净化,为丙炔的高效分离开辟了新的理论思路。荣获山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1/5),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学术奖励。  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 刘志博   授奖理由  在核药物及其驱动的活体化学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刘志博,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201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得放射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国开展科研工作。立足国产加速器和自研设备实现了Ac-225、Y-86等紧缺生物医用核素的国内首次制备,推动了若干核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 发展了核药物驱动的活体化学,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解决了组织选择性药物可控释放和蛋白定点激活的难题。曾获国际中子俘获治疗学会Fairchild Award,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等奖励,以及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陆达伟   授奖理由  提出借助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的细颗粒物溯源新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不同环境体系中典型细颗粒物的溯源研究。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陆达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环境细颗粒物溯源研究,建立了复杂环境样品中Ag、Si、Fe、Cu等系列同位素指纹的高精准分析方法,发现纳米颗粒物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现象(该发现被写入经典版的同位素化学教科书《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第八版)),并利用稳定同位素指纹在内的多维化学指纹技术实现环境和人体中的超细颗粒物的识别和溯源,为PM2.5的管控和其全身性健康影响的评估提供了关键数据。任《环境化学》青年编委。获得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奖项。  厦门大学教授 汪骋   授奖理由  发展金属有机单层MOL二维材料,表面精准组装提升光催化效率。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汪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13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于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至厦门大学开展科研工作。汪骋教授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基于“金属有机单层” (Metal-Organic Layer=MOL) 的(光)催化剂。系统研究了MOL的生长规律,发展了在溶液中制备MOL的方法。进一步,仿造叶绿体,在MOL的表面精准组装高效光催化所需的 “光收集网络”、“电荷分离中心”、“催化中心”等功能组分,加快能量、电荷、反应物/产物的传递,减缓电荷复合,提升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利用该类材料开展膜分离、生物检测、异相催化等研究,并发展连续流反应器优化该类材料的生产。曾获得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青年化学奖、厦门市杰出青年人才、厦门大学萨本栋奖教金等多项奖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凯丰  授奖理由  发展了无机半导体/有机分子界面电荷与能量转移动力学研究新方法,发现了一系列高效光能转换新机制。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物理学士学位 之后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从事无机异质结电荷分离的超快光谱学研究,2015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2015-2017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量子点光电器件。2017年入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组长。主要通过时间分辨光谱技术解析低维量子限域材料及有机分子等的激发态动力学、界面电荷与能量转移机理,从而为高效率光能转化提供理论与机制层面的指导,并展示相关原型器件。2018年获美国化学会Victor K. LaMer Award。2019年获Chemical Physics 杂志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现任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杂志青年编委。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吴永真   授奖理由  提出基于辅助受体的有机敏化染料设计新模型,创造了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记录。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吴永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加入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主要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围绕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和稳定性强化,开展关键材料与器件结构设计,提出并发展具有普适性的 D-A-π-A 敏化染料设计新模型,实现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协同提升 发展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薄膜沉积新方法与界面材料,创造首个标准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记录。2017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先后获得上海市东方学者(2016)、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等人才项目资助。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吴雨辰  授奖理由  发展了有机微单晶图案化加工方法,实现了高性能光电功能阵列器件的构筑。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吴雨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有机半导体微纳结构的阵列化制备与光电功能器件构筑。发展了液桥诱导组装技术,实现了形貌和尺寸可控的功能材料图案化组装,并制备阵列器件。研发出普适性图案化阵列加工设备,实现了包括有机小分子、聚合物、微纳米粒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图案化制备。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执行编委。  南京大学教授 应佚伦  授奖理由  发展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分析方法,为生物分子精准动态测量提供了新策略。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应佚伦,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双聘PI。201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之后在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起任副研究员 2019年加入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光电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研究,创新性地将界面动态电荷传递过程限域在单个纳米孔道内,在单分子水平上增强氧化还原瞬态电信号,发展了单分子电化学智能分析方法及阵列化测量系统。201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2020年获RSC期刊Analyst “Emergi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  四川大学副教授 赵海波   授奖理由  发展了无传统阻燃元素高温自交联炭化阻燃新原理与新方法,为高分子材料绿色阻燃提供新思路。  个人及成果主要简介  赵海波,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本科及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4年起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工作,2017年至今在四川大学开展科研工作。坚持致力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提出了无传统阻燃元素的高温自交联炭化阻燃新原理和新方法,发展了应用量大面广的传统高分子泡沫塑料材料的高效凝聚相无卤阻燃与抑烟减毒新技术,发明了多种高性能火安全泡沫新材料,为解决阻燃领域难题做出了一些贡献,在国内外阻燃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和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10位!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出炉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同行评议和专家集中审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福州大学陈秋水等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按照姓名拼音排序)序号姓名性别单位1陈秋水男福州大学2陈晓女清华大学3陈宇辉男南京工业大学4成贵娟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5雷霆男北京大学6李亦舟男重庆大学7刘柳男南方科技大学8夏川男电子科技大学9赵赫威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朱戎男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22年已有362人获得此奖。  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2022年5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五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近百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函评和会评两轮评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产生10位优秀获奖者。将于2023年6月17-20日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  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陈秋水 教授  福州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高效率X射线发光的纳米晶闪烁体,研发了高灵敏、高分辨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新仪器。  科研工作介绍:陈秋水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12月加入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陈秋水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分析化学和X射线成像的基础及前沿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开发了对X射线高灵敏响应的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阐明了新型纳米晶闪烁体中重原子效应下激子复合的高效X射线发光机制,研发出了高灵敏、高分辨的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和器件 发展出了长寿命X射线发光的稀土纳米晶闪烁体,揭示了由辐射触发的阴离子迁移诱导超过30天的持续辐射发光机制,发明了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  陈晓 助理研究员  清华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低剂量积分差分相位衬度球差电镜成像技术在分子筛和限域小分子等体系中的应用。开创了研究限域小分子动态行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新领域。  科研工作介绍:陈晓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后续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展工作。发展了一系列对分子筛孔道及多种限域分子的高质量成像策略,获得了客体分子和分子筛骨架在超低电子剂量下的同时清晰成像,并在纳米孔道中实现对具有电负性杂原子的探针分子进行超高分辨结构成像,在原子尺度上研究氢键相互作用以及键合位点。使用对二甲苯分子作为旋转指针研究了MFI型分子筛框架直孔道中的主客体范德华相互作用,揭示了苯分子吸附脱附引起的分子筛孔道可逆变形机理,并对分子筛孔道内单个吡啶分子和噻吩分子构象的原子级解析和酸性位点研究。下一步计划将透射电子显微术、原位气氛结构表征、分子筛结构设计以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相结合,开展化学、催化和材料领域相关的原子尺度物质结构及重要化学反应的实时动态观测,将从原子和化学键的尺度上理解多孔材料中成键、催化等行为。  陈宇辉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授奖理由:在金属空气电池研究方面发展了一系列动力学表征新方法,建立了媒介体电催化反应的吸附-传递模型,揭示了电极反应真正界面和中间产物超氧化锂(钠)的歧化规律,阐明了金属空气电池媒介体催化反应机理。  科研工作介绍:陈宇辉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在南京工业大学开展科研工作。陈宇辉教授聚焦金属-空气电池的电极反应界面和机理,在技术上发展了适配挥发性有机电解液体系的差分电化学质谱等新方法,发现了一些电极反应新规律,厘清了充放电过程的动力学瓶颈。揭示了放电过程的主要反应界面和关键中间产物超氧化物的歧化机制 定量了充电过程中电荷转移过电位、副产物钝化过电位等多种过电位的贡献比例和变化规律 发现了固液界面上媒介体电催化的动力学突跃和反转现象,建立了媒介体催化电极反应的吸附-转移模型,从而阐明了电池中媒介体催化反应机理 提出了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碳酸盐钝化层的分解机制和前驱体稳定化策略,从而抑制了次生副反应。  成贵娟 副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授奖理由:将计算化学与实验相结合,应用质谱技术捕捉反应中间体,对多个有机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推进了物理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的交叉融合。  科研工作介绍:成贵娟助理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5-2017年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至今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反应和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近年来,结合计算与实验阐明了多类催化合成反应机理,利用质谱技术捕获和表征反应活性中间体,结合计算化学方法从分子层次揭示反应机理、活性和选择性调控机制。最近在类酶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和廉价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明确了亚氨基双磷酰亚胺酯催化剂的手性识别机制,为发展类酶手性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提出了二价镍转金属和铁氮化合物σ和π电子转移通道等模型,更新了对廉价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催化物种、电子结构、价态变化和电子转移通道等本质机理问题的认识。  雷霆 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  授奖理由:提出了新的高自旋基态高分子设计策略,实现了高分子半导体自旋基态的有效调控。  科研工作介绍:雷霆特聘研究员于2008和201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2013-2018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8年3月加入北京大学开展独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调控和器件应用研究。近年来,率先提出了高自旋基态高分子设计策略,首次实现了高分子半导体中自旋基态的有效调控 针对重掺杂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低、稳定性差、器件性能落后等问题,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重掺杂有机半导体材料设计策略,实现了重掺杂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迁移率的大幅提升 提出了“掺杂态调控”策略,发展了高性能柔性电化学晶体管器件及生物传感器件,实现了多种人体代谢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李亦舟 教授  重庆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药物先导化合物合成与筛选手段-DNA编码分子库技术,构建了原创新药筛选平台,发现了多个结构新颖的药物先导物。  科研工作介绍:李亦舟教授2005-2014年于北京大学开展本硕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14-2017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至今于重庆大学开展工作。主要致力于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研究,围绕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发展了DNA编码分子库技术,从技术方法与应用体系层面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在分子库合成策略上,实现了“单双链互变”分子库,解决了分子库合成与功能应用不兼容问题 在分子库筛选方法上,完成了活细胞内源性膜蛋白对DNA编码分子库筛选的原始创新,实现了针对膜蛋白靶标的药物发现新方法 模拟“抗体——抗原”识别特征,设计、合成DNA编码“类抗体”分子库,获得了靶向蛋白互作的化学配体。  刘柳 副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授奖理由:构建了双亲性铝结构基元、碳结构基元,实现了惰性芳香烃的碳碳键活化和四重双亲性磷正离子的转移反应,促进了元素有机化学的发展。  科研工作介绍:刘柳副教授先后于2011年、2016年在厦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6-2020年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至今于南方科技大学开展工作。刘柳副教授坚持从“0到1”源头创新的理念,针对多重双亲性结构基元“不可分离”的研究现状,围绕多重双亲性“高活性中间体”,瞄准“如何稳定多重双亲性结构基元”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成功分离表征或原位构建了一系列多重双亲性主族化合物,深度探讨了这些新颖结构基元的化学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揭示了其电子结构稳定性的本质。在主族元素化学基础研究领域,解决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1)构建了三重双亲性卡拜负离子结构基元 2)构建了三重双亲性铝宾结构基元 3)发展了主族阴离子和主族多重键化合物,作为多重双亲性磷硼结构基元的等价体。  夏川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授奖理由: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技术取得如下进展:构筑单中心催化位点,实现单一产物的高选择 开发固体电解质反应器,获得了高纯液体产物 通过电化学-合成生物学交叉融合,实现了由二氧化碳制备长链碳化合物。  科研工作介绍:夏川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0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工作。致力于实现高效清洁的“CO2电化学资源化”,利用可再生电力针对CO2精准制备高价值目标化学品(燃料、食品、药品、油品等),从高效催化剂创制、反应器设计及催化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针对铜催化剂产物复杂、选择性低的问题,通过掺入异质单原子改变铜金属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精准控制CO2分子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特异性质子化过程,进而实现高活性、单一选择性生成C1产物。为解决传统电化学反应器中液体产物与电解质盐溶液混合、分离提纯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新型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实现免分离高纯液体产物的现场生产,加速推进CO2电还原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将电催化与生物催化过程耦合,开辟了一条以H2O和CO2为原料生产长链产物如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新路径,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  赵赫威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授奖理由:提出了“限域生长”纳米材料液相化学合成策略,发展了纳米材料宏观可控组装方法,探索了强韧微纳复合材料在牙齿修复领域的应用。  科研工作介绍:赵赫威教授2011年本科、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2017-2019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合成、可控组装以及力学性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解决传统结构材料强度与韧性相悖的科学问题。发展了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普适性化学合成方法,可控制备出系列力学性能优异的纳米基元,阐明了纳米材料形貌、物相控制规律及性能调控机理,提出了应力偏转的力学耗散新机制 开发了系列纳米材料宏观尺寸可控组装的新方法,实现了三维互锁等多级次结构的可控构筑,提出无机桥连、有机桥接的界面增强策略,制备系列高强高韧微纳复合材料 建立了晶体-非晶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牙齿修复的新方法,制备了迄今与天然牙釉质结构最为接近的多尺度类牙釉质复合材料,揭示了无机非晶纳米材料在力学增强方面的关键作用,助力仿生牙修复材料的发展。  朱戎 研究员  北京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炔类高分子合成新方法,揭示了有机铜参与的累积多烯合成和转化新机制。  科研工作介绍:朱戎研究员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5-2018年于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3月至今工作于北京大学。朱戎研究员带领团队从过渡金属催化机制创新出发,探索新型碳骨架高分子高效合成方法,并挖掘其独特功能。近年来,提出炔丙位活化聚合策略,揭示了新链式聚合机制,建立了铜催化炔丙基亲电试剂缩聚反应体系,为炔类高分子的合成引入了全新的单体、主链结构、调控手段,为新型富sp杂化碳骨架功能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丰富了累积多烯的化学 基于价态调控策略,开发了温和高效的3d金属催化烯烃官能团化方法,为高分子功能化后修饰提供了新工具。
  • 15人!第二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菁青化学奖结果公布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由由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组织评审的“菁青化学奖”结果公示,共15位研究学者获评。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大连理工大学樊江莉教授荣获“菁青化学卓越奖”;北京大学雷霆研究员、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韩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桂敬汉研究员和苏州大学孙启明教授荣获“菁青化学新锐奖”;浙江大学金竹同学、清华大学王紫璇同学、吉林大学吴佳睿同学、天津大学陈赛同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周子春同学、华南理工大学李振业同学、大连理工大学曹佩珂同学、南方科技大学姚欢同学以及中南大学张旗同学荣获“菁青化学星火奖”。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菁青化学奖”设立于2019年,旨在鼓励青年化学工作者进行原创性研究,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国青年化学工作者的成长,奖励和表彰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工作者。菁青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由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负责评选,获奖者的奖金由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本届“菁青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由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担任主任,经过严格的评审,15位获奖者从164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颁奖现场由青委会秘书长孙豪岭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中国科学院彭孝军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毕明树教授、教育部人事司赵丹龄副巡视员、中国化学会王训、李志波、郑素萍以及青委会主任委员侯仰龙教授等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ac65aca-aa21-4598-8fa7-d1ecbcfe5f64.jpg" title=" 11111.jpg" alt=" 11111.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菁青化学奖颁奖仪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部分获奖者介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8964613-516c-4007-a0b3-0006f08b2b77.jpg" title=" 444444.png" alt=" 44444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樊江莉 教授 菁青化学卓越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荧光染料及其生物应用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染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提出了增强型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机理 创制了肿瘤标志物、核酸等系列荧光染料 发展出系列染料产品,在血液细胞分群等领域产业化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37981ea-5047-4637-ba9c-dd77861a12e3.jpg" title=" 55555555555.png" alt=" 5555555555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雷霆 研究员 菁青化学新锐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提出了新颖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设计思路,发展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和加工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柔性薄膜晶体管和有机热电器件中,取得了性能的突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a7b6cf1-e418-4cff-9598-ee5de3ce092a.jpg" title=" 666666666.png" alt=" 66666666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张新星 研究员 菁青化学新锐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通过自行设计搭建的独特独有的界面分子反应动力学装置,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和大气化学中的活性氧物种理化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0050869-ced4-4b19-ba8a-0e415457cfc4.jpg" title=" 77777777777.png" alt=" 7777777777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韩达 研究员 菁青化学新锐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建立了基于核酸计算的测量分析新原理与新技术,利用基于数据分类算法的核酸计算方法,对临床样本中的多靶标进行综合测量与分析,实现了多种疾病的早期、精准的分子诊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e99fd28-4544-4eb5-ada7-8f0932161d70.jpg" title=" 888888888888.png" alt=" 88888888888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桂敬汉 研究员 菁青化学新锐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发展了仿生、发散式合成策略实现多个甾体和萜类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为天然产物复杂氧化态和重排骨架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0a83096-025e-4cf8-ae96-ff20a680e2b2.jpg" title=" 99999999999.png" alt=" 9999999999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孙启明 教授 菁青化学新锐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主要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新颖的原位合成策略制备纳米/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及分子筛限域超小金属催化剂。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br/ /p
  • 任斌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2022年度电化学奖
    近日,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公布了2022年度电化学奖,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斌教授因在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光谱仪器方法方面的贡献成为该年度获奖人,这也是该奖项首次授给亚洲国家学者。任斌教授任斌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仪器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长期致力于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发展和仪器研制,提升电化学原位光谱方法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迄今已发表 SCI论文300余篇,包括Nat. Nanotechnol.、Nat. Rev. Phys.、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等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总被他引24000余次,h-index为76(SCI)。现任美国化学会Anal. Chem. 副主编,J. Phys. Chem.、J. Chem. Phys.、《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电化学》、《光散射学报》等学术刊物(顾问)编委;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物理电化学分会主席、国际电化学会物理电化学分会副主席,2021年入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作为负责人主办多届“厦门大学电化学暑期学校”。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奖项。关于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从1988年设立,以表彰对电化学领域做出以下突出贡献的学者:提出并实现独特和重要仪器方法,解释重要电化学现象和过程,出版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或书籍。该奖项每年评出一位获奖人,迄今共有34位优秀的电化学家获得该奖项,国际著名的电化学家Allen Bard、Fred Anson等也曾是该奖项的获奖者。据悉,本届颁奖仪式将于2022年8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ACS秋季会议上举行,获奖者将获邀在分析化学分会上做获奖报告。
  • 两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拿到中国“绿卡”
    p   近日,一位外国科学家走进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市出入境管理局、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华东理工大学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p p   他就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 费林加。预计本月,他将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 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92310ad3-0823-42d0-baf6-8dd43544ca20.jpg" title=" 64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伯纳德· 费林加 /strong /p p   2016年,费林加因“设计并合成分子机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今年10月,他出任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每年来沪工作,带领华东理工团队研发新材料。“我们在研发光刺激响应性材料,它像眼睛一样,能对光的变化作出性能响应。”费林加告诉记者,“我们还在研发自修复材料,希望它像人体组织那样,能自我修复。”这些智能材料在医疗、电子、节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32521ab9-0f62-4835-9c0f-8205be1eb92c.jpg" title=" 64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 维特里希 /strong /p p   作为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特里希正在带领上科大课题组,利用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这种原创性研究,有望催生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新药。 /p p   据了解,外籍科学家过去在中国工作,通常要在签证规定时间内离开中国,或在签证到期前重新申请,此外,在出行、购房、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不便。今年,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启用。持有这一证件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很多事务上享有“国民待遇”。而根据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十条”,截至目前,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为3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了永久居留推荐函。其中,就包括费林加、维特里希。 /p p   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亟需引进一批高峰人才,并营造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带领团队开展前沿科技研究。 /p p   谈及上海政府部门的服务,费林加用了“Fantastic”(好极了)一词,因为从体检到办理永久居留手续,他都走了“绿色通道”——相关部门简化流程,收到预约后很快安排,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p p   令他同样感到“Fantastic”的是,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得到了“张江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资助,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徐汇区政府、华东理工大学将联合出资,为他定制实验室,推动智能材料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世界顶级实验室,在做出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并吸引全球知名科学家加入我们团队。”费林加说。 /p
  •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荣誉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TheWestinghouseScienceTalent)   1968年,拿了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MeritScholarship)进入哈佛大学。1972年获学士(化学和物理)。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9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重要奖项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Prizein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这三位科学家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并将分享诺贝尔奖金。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成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特聘教授
    5月4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签约,并表示“将把科研生涯的最后时光奉献给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5月4日,青年节。一位年逾古稀的诺奖得主和一个有着超过66年历史的国立研究机构,因为青春结缘。  当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签约。作为特聘教授,他将在上海有机所建立独立的“点击化学”实验室,并招收研究生、培养博士后。  “我将把科研生涯的最后时光奉献给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夏普莱斯说。  因氟结缘  与国内其他单位引进诺奖得主不同,这次是夏普莱斯主动向上海有机所抛出橄榄枝。因为这里的氟化学团队成果迭出,“上海氟”的名头在世界上非常响亮。  而夏普莱斯的新研究恰好需要大量氟化学研究的支撑。2001年,他因“手性催化氧化反应”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事实上,在此之前的两三年里,夏普莱斯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原因是他发现了另一种他认为更有趣、更重要的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炔烃与叠氮化合物可以非常迅速地发生反应。这被夏普莱斯称为“点击化学”。由于这类反应及其产物在药物发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立刻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他最近发现的另外一个点击化学反应,是以氟元素作为基础的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氟化学。”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告诉记者。  于是,夏普莱斯首先想到了上海有机所——这个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氟”的团队。  过去几年里,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3次被美国《化学与化工新闻》周刊作为封面文章或专题报道介绍。2013年,国外著名出版社威利公司出版的《当代有机氟化学》(第二版)专著中,共引用了中国氟化学家的17项成果,均由该团队成员完成。  魅力来自何处  夏普莱斯在写给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戴立信的邮件中说:“我喜欢有机所的化学风格几十年了̷̷我也足够出名了,发展点击化学应用需要合作,我需要真正‘有机所式’的化学家们管理此类合作̷̷挑战化学家们的能力极限,给化学家更好的工具和更长、更宽的触角进入化学世界。”  那么,上海有机所的这种魅力到底来自何处,竟然吸引到诺奖得主主动“加盟”?  丁奎岭给出了清晰的答案:研究所始终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的科研理念,充分发挥在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坚持做“独特”和“有用”的科学。  “我们特别强调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要素,把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顶尖创新团队建设作为研究所的重中之重。”丁奎岭说。  为此,“上海氟”团队引进了不少“标杆人才”。  胡金波就是其中一位。2005年,胡金波通过“百人计划”来到上海有机所。他带领团队选择了全球鲜有人涉足的氟烷基碳负离子化学,几年后发现了“负氟效应”,并开辟出了一系列新方向。  研究员张新刚则从廉价易得的含氟原料出发,发展出一系列氟烷基化和氟芳基化新策略、反应与方法,为含氟物质的高效制备作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青年人才  不仅是氟化学实验室,上海有机所在每个重点方向上都通过人才战略,走在了国际前沿。  丁奎岭认为,原始创新离不开优秀人才。“成熟的领军人才,我们固然重视,但上海有机所更需要青年人才。”  近年来,上海有机所引进20多位人才,其中16名是“青年千人”。  “在最初几年给足科研经费,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丁奎岭说。  为此,除了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上海有机所还为引进的青年人才配套近300万元经费。这使得他们在立足之初的三五年里,能拥有600万元左右的经费支持,安心做科研。  于是,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平台上,在有机化学和相关交叉领域的前沿,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努力打造着全球化学领域的学术高地。
  • 吴海龙、罗海彬、裴剑锋3位学者获计算机化学奖
    p   11月14至17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协办。 /p p   会议以“计算化学与精准药物设计”为主题,分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与分子设计、化学理论计算与过程模拟和精准药物设计与精准医学四个分会场,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深入探讨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联系,推进我国计算机化学的健康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e836652a-0707-4e2c-8eb4-3cad83766147.jpg" title=" 1_副本.png" alt=" 1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教授蒋华良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9e016cab-5558-44f1-bd76-f42ba83009a6.jpg" title=" 2_副本.png" alt=" 2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本次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石乐明博士 /span /p p   大会报告精彩纷呈,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石乐明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推药物设计”的报告,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鲁先平博士做了题为“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化学基因组学的新药研发”的报告。 /p p   据了解本次大会参会代表600多名,8个大会报告,4个分会场,137个口头报告,逾150篇墙报。大会期间,颁发了2019年度(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机化学奖”,该奖设立三类子奖:“终身成就奖”、“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计算化学家奖”。本届终身成就奖空缺。获得本届“杰出贡献奖”的是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8c057af-72db-401a-bac7-5ec8c2f95bd9.jpg" title=" 3_副本.png" alt=" 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王少萌为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颁发杰出贡献奖证书 /span /p p   strong  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介绍: /strong /p p   吴海龙,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应用研究,发表研究论文逾300篇。荣获200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等学术奖项。培养毕业博士生28名、毕业硕士生70多名。 /p p   获得本届青年计算化学家奖的分别是中山大学罗海彬教授和北京大学裴剑锋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54f9c08-deb6-4d01-9454-7acdbb746274.jpg" title=" 4_副本.png" alt=" 4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从左到右依次是中山大学罗海彬教授、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和北京大学裴剑锋教授 /span /p p   strong  青年计算化学家奖获奖人员介绍: /strong /p p   裴剑锋,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药物设计研究,在 JACS、PNAS、NAR、Nature 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60 多篇, 申请获得专利 6 项,软件著作权 8 项。主持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个国家项目。获得过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奖项。 /p p   罗海彬,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获得者,SCI期刊Chem Biol Drug Des、药学学报(英文版)、药学研究编委。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从事抗老年性痴呆、肺动脉高压、糖尿病、哮喘等药物靶标结构生物学和发现研究,重点构建基于靶标磷酸二酯酶(PDE)的药物筛选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 /p p   据悉,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终身成就奖”奖励多年为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为本领域的最高荣誉 奖励名额根据提名情况设定。 “杰出贡献奖”奖励为计算机化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了完整、系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 每届奖励1名。 “青年计算化学家奖”奖励在计算机化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45周岁以下),每届奖励2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51a2959b-9554-43cd-89a8-efcdce7bfe4f.jpg" title=" 5_副本.jpg" alt=" 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span /p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实验室中的成都小伙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委员会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托马斯· 林达尔、美国科学家保罗· 莫德里克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齐兹· 桑贾尔,以表彰他们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的声明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上描绘细胞如何修复基因并维护遗传信息,为科学界提供了关于活细胞功能的基本知识,其中的一些发现可被运用到抗癌新疗法研发方面。 /p p   昨天晚上7点,邛崃热电厂退休工人胡宪昌收到儿子胡晋川发来的一条微信,微信中关于阿齐兹· 桑贾尔等三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让他脸上写满了兴奋。 /p p   三位科学家中,胡宪昌对阿齐兹· 桑贾尔的名字感到兴奋,因为他的儿子胡晋川从2012年去了美国后,对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和他的研究领域很熟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443562849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c401f736-4572-4621-a3da-69d63a2b1e4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桑贾尔和胡晋川(后排左起第三)等4位中国科研人员合影 /p p    strong 人物 /strong /p p   胡晋川 /p p   成都邛崃人,父亲为邛崃热电厂工人 /p p   2000年毕业,胡晋川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大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中国科学院,搞起了微生物研究 /p p   2012年留学美国,在阿齐兹· 桑贾尔的实验室里做研究员 /p p   strong  喜欢运动 放学后打盘乒乓才回家 /strong /p p   昨日,胡晋川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了一条微信,给远在四川邛崃的父亲。60岁的胡宪昌收到了信息,是标题为“3位科学家分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新闻,胡宪昌第一时间将新闻分享到了朋友圈。 /p p   在胡宪昌的眼中,儿子从小就对数理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问梦想就是“科学家”。胡宪昌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和妻子都是普通工人,从2012年到美国留学后,儿子还没回过老家,“他妈妈去美国帮着带孙子,我至今还住在热电厂快要拆迁的老宿舍。” /p p   胡宪昌表示,胡晋川喜欢运动,每次放学后他都不会忙着回家,而是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里打盘乒乓球,胡宪昌并不认为儿子是贪玩,默许了他这个习惯。 /p p   strong  文科也好 理工男自编自导历史剧 /strong /p p   “胡晋川嘛,在他后面还没人高考考得比他好的!”听到学生的名字,邛崃一中的数学老师张卓海还能一口说出他高考名次,“当年高考成绩全省第5名。” 张卓海说,在高考之前,他还参加了一次全国数学联赛,也杀入了全省的前几名。为此南开大学数学人才基地班准备保送他进入大学深造,胡晋川还是拒绝了。 /p p   “他说他的兴趣不在数学专业上,他喜欢生命科学。” 张卓海说,2000年毕业,胡晋川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了中国科学院,搞起了微生物研究。 /p p   虽然选择了理科,文科照样不示弱,张卓海至今都记得,一次政治考试中,同班同学都已经早早离开,最后留下了他一个人。“他是理科生,文科成绩不计入成绩,但他不走过场。”张卓海说,胡晋川文科成绩好,在大学的时候还自编自导了一台历史剧,并在上面扮演了角色。 /p p   在班上,胡晋川是班上为数不多享受“特权”的学生。学习上“跑得快”,胡晋川总是喜欢超前学习,老师也对他因材施教,允许他在自己上课时看专业方面的书籍。 /p p    strong 研究领域 桑贾尔教授是代表人物 /strong /p p   诺贝尔化学奖颁布后,胡晋川感到意外,看着公布的三位科学家的照片,他兴奋地指出,“第三位是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完全没有预兆,昨天他还在跟我们评论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p p   阿齐兹· 桑贾尔的实验室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教堂山分校遗传医学大楼内,2012年的夏天,胡晋川来到了这里,3年时间他对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和其研究领域很熟悉。 /p p   胡晋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次诺贝尔化学奖应该是颁给了这个领域,阿齐兹教授是其中一个代表”。据他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只是细胞修复基因这一机制中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p p   胡晋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比如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进行分裂,按理说DNA分子会遭到破坏,然而,人类的基因并没有被打乱,反而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状态,这说明细胞有修复自身DNA的机制。目前实验室正在做基因组方向的研究,在远景的计划中,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指导抗癌药物的开发,对预防癌症、治疗癌症起到重要作用。 /p p    strong 谈诺奖得主 /strong /p p strong   获奖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 /strong /p p   正如胡晋川当初选择了生命科学,而没有选择数学这一强项,他只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兴趣。他从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的成功上也看到了这一点。还是博士后的时候,阿齐兹· 桑贾尔就对细胞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次在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时发现,经过紫外线照射的细菌,如果再用可见蓝光照射,细菌可以起死回生。好奇心让他发现了光解酶的作用,并揭示细胞如何运用这一机制来修复紫外线对基因造成的损害。 /p p   胡晋川还提到,阿齐兹· 桑贾尔一直给他们强调,不要认为不能发表好文章的领域就不去研究,做科学忌讳浮躁。胡晋川表示,这次获得诺贝尔奖,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前一天他还在跟我们评论诺贝尔医学奖的价值。” /p p    strong 诺奖得主一度找不到工作 /strong /p p   胡晋川评价阿齐兹· 桑贾尔,用的第一个词就是“勤奋”。“虽然已经70岁了,大多数时候都能够在实验室看到他的身影。”胡晋川透露,在成功的背后,阿齐兹· 桑贾尔经历了不少挫折,博士毕业后,一度找不到工作,最后在耶鲁大学做一个技术员,后来辞职辗转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栖息之所,最后才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 /p p   “他对我们不是那么严格。”胡晋川笑着说,平时周末都不会喊大家加班。在阿齐兹· 桑贾尔获奖后,学校还奖励了一个永久免费的车位,不过阿齐兹· 桑贾尔表示自己不开车。“他都是走路上下班。”胡晋川透露,阿齐兹· 桑贾尔年轻时还差点入选土耳其青年足球队,“他的确很喜欢体育运动,重要的赛事都不会错过。” /p p strong   对话胡晋川 /strong /p p strong   “找准方向,坚持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strong /p p   问:能够在这样一个实验室工作,你觉得其中能够获奖的关键是什么? /p p   胡晋川:我想说的是,坚持和努力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以阿齐兹· 桑贾尔教授来说,他肯定比大多数人都聪明,更重要的是,他也比大多数人都勤奋。天赋有高低,但是只要找准方向,坚持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p p   strong  问:到了美国过后,研究上遇到什么瓶颈没? /strong /p p   胡晋川:我在这边总体来说比较顺利,当然也有困难和挣扎的时候。前半年我曾经不知道方向在哪,还好第二年初有一个实验成功了,解决了一个实验室10多年没解决的问题。然后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我建立的新方法效果太差,试了半年没进展,都快放弃了,还好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个改进方法,才坚持下来了。总的来说做科研失败总比成功多,没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p
  • 诺奖开出“真化学奖”可喜可贺?大可不必
    2021诺贝尔化学奖花落“不对称有机催化”,这届化学奖很化学。微博热搜关于诺奖的评论区终于打破冷冷清清的尴尬,网友纷纷表现出对罕见的“真化学奖”喜大普奔。由于诺贝尔化学奖总是不颁给纯粹的化学,所以一直被调侃为“诺贝尔理综奖”。尽管诺贝尔本人就是化学家,但作为诺奖“嫡传”的化学奖偏爱跨界。百余年来,化学奖大约有三分之一花落生物化学领域;21世纪以来,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获奖更是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二。这不奇怪。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近百年来不断与不同基础门类相结合,衍生出多门交叉学科。诺贝尔化学奖关注以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超纲。诺贝尔的遗嘱设奖是在1895 年,当时知识界别与今天非常不同。生物学还在起步,没什么地位。如今,生物学是所有科学门类中最惹人注目的,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必须尊重诺贝尔的意愿。用化学奖来表彰非医学的生物学家,是最合理的变通办法。毕竟分子生物学是一百多年前从化学界分出去的,生物化学也是六十年前从化学界分出去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就不用争了。最“委屈”的还不是化学家。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年颁给了多少生理学家和医生?不也变成了大半个“生物学奖”了吗?在单个行业看来不太公平的配置,总体上的效果是兼顾公平和遵守传统,这也是诺贝尔奖魅力所在。实际上,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过去曾开创性地指导了人类认识自然的分割式思维,在未来科学研究中可能会慢慢被淘汰。也许,自然科学的学科和门类之间其实不存在什么泾渭分明的界限吧。那么,此次诺贝尔化学奖回归化学可以说明什么呢?什么也说明不了。无论化学奖颁给生物化学甚至更偏门的物理学,还是颁给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正宗”,都只是一次奖励,“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当然,“真化学奖”引发的可喜可贺可歌可泣,不过是热心网友点到为止的调侃,再进一步也说不出啥来。毕竟这是诺奖系为数不多的门槛低、易参与的话题了。最后还想说一下,对诺奖本身,我们还需要多一些认识,更多去读取它的科学意义。足够客观的认识,才能避免神化诺奖——它只是科学界一个奖金丰厚并享有威望的大奖。
  • 李灿院士获日本光化学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79121212364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f8ea71e4-1184-4c62-b11f-d05a84c05330.jpg" / /p p   日前在日本仙台举行的日本光化学协会2017年度会议(Annual Meeting on Photochemistry 2017)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获得日本光化学奖,以奖励他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的研究”的获奖报告。 /p p   日本光化学奖由日本光化学协会(JPA)设立,旨表彰世界范围内的为光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目前光化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奖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p p   李灿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太阳能科学转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的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在国际上发展了光催化体系的双助催化剂策略 提出了半导体异相结促进光生电荷分离的慨念 发现了晶体光催化剂晶面间电荷分离效应 并通过自主研发空间分辨表面光电压谱(SRSPS)和开尔文探针原子力显微镜 (KPFM),在国际上最早实现了实际光催化剂表面光生电荷的成像。基于基础研究的进展,构筑了多个高效光催化分解水体系。这些工作受到国际太阳能光化学和光催化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p p & nbsp /p
  • 李灿院士获日本光化学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274" title=" 201791212123642.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7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a5a67f19-2f1f-4876-86c1-2deee8aa261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日前在日本仙台举行的日本光化学协会2017年度会议(Annual Meeting on Photochemistry 2017)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获得日本光化学奖,以奖励他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的研究”的获奖报告。 /p p   日本光化学奖由日本光化学协会(JPA)设立,旨表彰世界范围内的为光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目前光化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奖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p p   李灿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太阳能科学转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的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在国际上发展了光催化体系的双助催化剂策略 提出了半导体异相结促进光生电荷分离的慨念 发现了晶体光催化剂晶面间电荷分离效应 并通过自主研发空间分辨表面光电压谱(SRSPS)和开尔文探针原子力显微镜 (KPFM),在国际上最早实现了实际光催化剂表面光生电荷的成像。基于基础研究的进展,构筑了多个高效光催化分解水体系。这些工作受到国际太阳能光化学和光催化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p p br/ /p
  •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卢嘉锡化学奖
    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颁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举行。基金会理事长洪茂椿院士,理事吴新涛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共同为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获得了两年一度的卢嘉锡化学奖,基金会向他赠送了卢嘉锡纪念铜像。   用基金的形式来激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是卢老的夙愿。卢老逝世以后,2003年,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卢嘉锡先生的亲属发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成立,隶属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5年由福建物构所和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了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第一次颁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6年,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每两年评一次卢嘉锡化学奖,每年评一次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项目,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基金会共评出优秀化学奖3名、优秀导师奖近50名和优秀研究生奖100余名。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获奖名单如下:   卢嘉锡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梁敬魁 院士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1、左景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2、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3、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4、房贞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5、齐忠权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6、卢昌义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Thomas A. Steitz Ada E. Yonath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这三位科学家为美国的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的Ada E. Yonath。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1952年出生于印度的Chidambaram,美国公民。1976年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结构研究部资深科学家和团队领导人。Thomas A. Steitz,1940年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市,美国公民。196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Sterling Professor)及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Ada E. Yonath,1939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公民。1968年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得X射线结晶学博士学位。现为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结构生物学教授及生物分子结构与装配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三位科学家将各获得三分之一的奖金。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核糖体制造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Ada E. Yonath这三位科学家,他们在原子水平上显示了核糖体的形态和功能。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在所有有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存在DNA分子,它们包含的蓝图决定着一个人、一棵植物或一个细菌的外形和功能。但是DNA分子是被动的,如果没有其他东西存在,就不会有生命。   这些蓝图通过核糖体的作用被转变成活物质。依据DNA内的信息,核糖体制造蛋白质——运输氧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皮肤胶原质或分解糖的酶等。身体内存在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它们在化学水平上构造并控制着生命。   理解核糖体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对于科学地理解生命是重要的。这一知识可被直接应用于实践,比如,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没有起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无法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核糖体对于新抗生素来说是如此重要的一个靶标。   今年的三位获奖者均制造了3D模型,展示了不同的抗生素如何绑定到核糖体。这些模型如今被科学家们所应用以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
  •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谁家?
    p   前不久,科睿唯安发布了2017年的各奖项“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以来,45位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北京时间10月2日起,诺贝尔奖委员会将陆续宣布获得2017年各分类奖项的得主。 /p p   获奖预测是多年来的“传统”节目,各类分析平台、权威机构及个人博客都在为自己“选中”的名单列举获奖理由。 /p p   “引文桂冠奖”、化学权威杂志《化学世界》、著名预测博客等,在25日前后分别对今年的化学奖进行了预测,与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相关的重大成果及其发现者,被认为有望获得第109届诺贝尔化学奖900万瑞典克朗的巨额奖励。北京时间26日,《科学美国人》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 /p p   strong  “诺奖风向标”指向谁 /strong /p p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是各预测机构中的佼佼者。其基于此前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板块和出版物索引平台Web of Science,发布了2017年的各奖项“引文桂冠奖”。 /p p   自2002年以来,45位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其最近一次成功预测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弗雷泽· 斯托达特。因此,《化学世界》杂志也将今年的奖项得主纳入预测之列。 /p p   今年,科睿唯安化学领域获得“引文桂冠奖”的有三项:第一项授予俄罗斯科学家格奥尔盖· 舒里平(Georgiy Shul& #39 pin)、美国化学家约翰· 伯考(John Bercaw)和罗伯特· 伯格曼(Robert Bergman),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对C-H官能团化的发现有重要贡献 第二项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师吉恩斯· 诺斯科夫(Jens Norskov),因其在实体面材的多相催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带来了合成氨和燃料电池重大进展而上榜 第三项授予日本的宫坂力(Tsutomu Miyasaka)、韩国的朴南圭(Nam-Gyu Park)以及英国的亨利· J· 斯内斯(Henry J.Snaith),他们因为发现并应用钙钛矿材料实现有效能量转换而获奖。 /p p strong   权威杂志和博客看好谁 /strong /p p   《化学世界》杂志还认为,美国化学物理学家费顿· 艾文瑞斯(Phaedon Avouris)、保尔· 麦克尤恩(Paul McEuen)和荷兰物理学家考恩内利斯· 代克尔(Cornelis Dekker)因对碳基电子产品做出重大贡献,虽然获得了“引文桂冠奖”的物理学奖,但因研究涉及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带等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因此,也有可能受到诺贝尔化学奖的青睐。 /p p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著名博客作者塞缪尔· 劳德认为,诺贝尔化学奖还有可能颁发给围绕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开展原创工作的珍妮弗· 杜德娜(Jennifer Doudna)、伊曼纽尔· 夏波尼(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华人科学家张峰(Feng Zhang)。这一提议也获得了遗传生物学家克里斯安托· 盖迪尔瑞兹,以及分子生物学家艾利克斯· 沃尔格的赞同,他们在推特上认为这三个人将拔得头筹。 /p p   此外,还有的著名博客将锂离子电池发明家斯坦利· 惠廷翰(Stanley Whittingham)和约翰· 古德伊纳夫(John Goodenough),以及生物无机化学先驱哈里· 格雷(Harry Gray)和史蒂芬· 利帕尔(Stephen Lippard)列为本届化学奖的竞争对手。 /p p   具体花落谁家,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p p /p
  • 何川教授荣获2023年度沃尔夫化学奖!
    仪器信息网讯 2月7日,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美国华裔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获得了Wolf化学奖,以表彰何川在“发现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Wolf奖而言,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被认为是仅次于诺贝尔的同类奖项,而医学奖仅次于诺贝尔奖和拉斯科(Lasker)奖,排名第三。根据统计,Wolf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奖的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了相关领域的诺贝尔奖,因此在Wolf奖在这些领域,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其影响力仅次于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始创于1976年的沃尔夫奖(Wolf Prize)是国际最高学术大奖之一,是由著名工业家、发明家里卡多沃尔夫(Ricardo Wolf)及其家族成立的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促进人类福祉和改善人类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该奖项分为科学类和艺术类,前者包括医学、农业、数学、化学和物理;后者包括绘画和雕塑、音乐和建筑。每个领域的获奖者将得到一份证书和10万美元的奖金。迄今为止,全球已有375名科学家和艺术家获奖。何川教授何川,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2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02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担任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12-2017)。何川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约翰威尔逊杰出服务讲席教授,2013年入选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获保罗马克斯癌症研究奖。2009年起,何川教授受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是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Synthetic and Functional Biomolecules Center,SFBC)的创始主任,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何川教授是研究RNA转录后修饰的世界级专家。他是第一个支持RNA修饰是可逆的,可以控制基因表达的想法的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跨越了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RNA生物学的广泛领域。何川教授的团队目前致力于研究RNA修饰如何控制基因表达的途径,以及对哺乳动物发育和人类疾病的影响。最近,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RNA去甲基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耐旱性,这些发现也越来越多地在实验室和药物研发企业进行临床应用。
  •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由谢赫特曼一人独享。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    非凡的原子“镶嵌”   在准晶体中,我们发现迷人的阿拉伯镶嵌艺术在原子水平的重现:规则但从不重复的模式。然而,准晶体构型的发现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而Daniel Shechtman只得对已知的科学发起强烈的挑战。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如何想象固体物质。   1982年4月8日的早上,一幅违反自然定律的图像出现在Shechtman的电子显微镜中。在所有的固体物质中,原子被认为均匀地分布在晶体中,并周期性地进行重复。对于科学家来说,为了获得晶体,这种重复是必需的。   然而,Shechtman眼前出现的图像却显示,该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模式是无法重复的。这种模式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像不可能单纯用六角形制造足球,因为同时需要五角形和六角形。他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为自己的发现辩护期间,他被要求离开了自己的研究小组。不过,他的坚持最终迫使科学家重新考虑他们对于物质属性的概念。   非周期性“镶嵌”,比如在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和伊朗Darb-i Imam神殿中发现的中世纪伊斯兰镶嵌艺术,帮助科学家理解了准晶体在原子水平的特征。在这些镶嵌中,比如准晶体,模式是规则的——它们遵循数学法则——但它们从不重复自己。   当科学家描述Shechtman的准晶体的时候,他们使用一个来自于数学和艺术的概念:黄金比例。这一数字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数学家的兴趣,经常出现在几何学中。举个例子来说,在准晶体中,原子间不同距离之比同黄金分割相关。   跟随Shechtman的发现,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制造了其它种类的准晶体,并从来源于俄罗斯一条河流中的矿石样本中发现了天然准晶体。一家瑞典公司也从某种形态的铁中发现了准晶体。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实验于不同产品中使用准晶体,比如煎锅和柴油机。   Daniel Shechtman,以色列公民。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72年从以色列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以色列理工学院菲利普托拜厄斯讲席教授。   ■ 人物 谢赫特曼的发现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勇敢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   ——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   ——谢赫特曼   “那时,所有人都取笑我”   因为挑战当时的“常识”,谢赫特曼被斥“胡言乱语”、“伪科学家”   “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违背科学界常识。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谢赫特曼在一份声明中说。1982年,41岁的谢赫特曼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的确,那时候的人们压根不会接受那种晶体的存在。”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说,“因为他们认为这违反自然界‘规则’。”   因为这些“规则”被视为真理,胆敢“捋虎须”的谢赫特曼自然就备受排挤。   发现“准晶体”后,谢赫特曼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均徒劳,没人认同他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被要求离开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无奈之下,谢赫特曼只有返回以色列,在那里,他的一个朋友愿意帮助他,将“准晶体”的有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最开始,这篇论文也没能逃脱被拒绝的命运,但在谢赫特曼和他朋友的艰苦努力下,1984年,论文终于得以发表,也立即在化学界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化学界权威也站出来,公开质疑谢赫特曼的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   “他(鲍林)公开说: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谢赫特曼后来说。   近30年后,勇敢质疑“常识”的谢赫特曼终于获得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认可。“谢赫特曼的发现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勇敢挑战了当时的权威体系。”纳西杰克逊说。   ■ 背景 固体家族“另类哥”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科学界对固态物质的认识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而随着谢赫特曼的一次偶然发现,固体物质中一种“反常”的原子排列方式跳入科学家的眼界。从此,这种徘徊在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另类”物质闯入了固体家族,并被命名为准晶体。   根据固态物质构成的原子排列规律,晶体内原子应呈现周期性对称有序排列,非晶体内原子呈无序排列。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在铝锰合金冷冻固化实验中首次观察到合金中的原子以一种非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方式组合,具有这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在当时理论下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于原子排列不具周期性,准晶体材料硬度很高,同时具有一定弹性,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鉴于其“强化”特性,准晶体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眼外科手术微细针头、刀刃等硬度较高的工具。此外,准晶体材料无黏着力并且导热性较差,其应用范围还包括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应用前景广阔。   附:诺贝尔奖网站官方公告   5 October 2011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2011 to   Daniel Shechtman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fa, Israel   "for the discovery of quasicrystals"   附录: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获奖。
  • 像玩积木一样“玩转”化学!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丹麦科学家摩顿P梅尔达尔、美国科学家卡尔巴里夏普利斯荣膺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领域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解释称,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种简化困难的过程!夏普利斯和梅尔达尔为化学的功能形式——点击化学奠定了基础。利用点击化学方法,构建分子的模块可以像搭扣一样“click”(咔嗒)一声,快速有效地耦合在一起。贝尔托西则将点击化学带入了一个新的维度,并开始将其应用于生物体。长期以来,化学家们一直渴望构建出越来越复杂的分子。在药学研究领域,这通常涉及到对具有药用性质的天然分子进行人工再造。科学家们殚精竭虑的研究催生出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分子结构,但构建过程耗时长,而且生产成本很高。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约翰克维斯特说:“今年的化学奖授予了简化困难的过程——即使采取简单的方法也可以构建出功能分子。”夏普利斯开创了这一局面。大约在2000年,他提出了点击化学的概念,这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化学形式,反应迅速,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副产品。不久之后,梅尔达尔和夏普利斯分别介绍了现在点击化学领域“王冠上的宝石”:铜催化末端炔烃与叠氮化物的环加成反应。这是一种优雅而高效的化学反应,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药物开发、绘制DNA图谱以及创建用途更广的新材料。贝尔托西则将点击化学提升到新的水平。为了在细胞表面绘制重要但难以捉摸的生物分子——聚糖,她开发了在生物体内起作用的点击反应,这一生物正交反应不会破坏细胞的正常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现在被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用于探索细胞和跟踪生物过程。比如,利用生物正交反应,研究人员改进了癌症药物的靶向性,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开展相关测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反应将化学带入了功能主义时代,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福祉。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夏普利斯在2001年因手性催化氧化反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以来,第二次摘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
  •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三位科学家分享奖项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卡罗琳露丝贝尔托西、摩顿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正交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21年,共颁奖113次,有188位获奖者。诺贝尔奖官网上对该奖项介绍道:“对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自己的工作来说,化学是最重要的科学。他的发明的发展以及他采用的工业流程都是基于化学知识。化学是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获奖领域。”2022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奖金是1000万瑞典克朗。此前,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发113次。期间8年没有颁发,分别是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自1901-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授予188位获奖者,其中,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是唯一一位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人,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因此1901年-2021年共187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7位是女性。诺贝尔化学奖近五年得主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