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欧洲工厂行

仪器信息网欧洲工厂行专题为您整合欧洲工厂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欧洲工厂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欧洲工厂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欧洲工厂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欧洲工厂行话题讨论。

欧洲工厂行相关的资讯

  • 欧洲工厂行:体验IKA的“大”创新
    仪器信息网讯 德国时间2012年6月16日,借ACHEMA 2012召开前夕,IKA(艾卡)公司在德国总部举行了盛大的2012年新品发布及工厂参观活动。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IKA代理商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媒体代表也应邀参加,由此我们开始了“欧洲工厂行”的第一站。 IKA新品发布活动现场   IKA创建于1910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如今的公司总裁是Rene Stiegelmann先生。历经两代人的奋斗,IKA现已成为实验室小型仪器设备全球著名的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1亿欧元,公司在美国、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设有分公司,全球员工约900人。此次我们参观的是IKA位于德国南部小镇施陶芬的总部,IKA总部及中国的员工热情接待了我们。   50款新产品:源于并超越用户反馈   参观之行的首站则是领略IKA新研发推出的50多款创新产品,3个全新产品线及2款世界首创产品。50多款创新产品涉及磁力搅拌器、顶置式搅拌器、分散机,旋转蒸发仪、研磨机、离心机、摇床混匀器,干浴器,反应器,量热仪等系列 3个全新系列产品线是移液器,恒温循环系统和离心机 2款世界首创产品是指正在申请专利的一次性试管研磨机,精巧而高度自动化的C1量热仪。参观了IKA应用实验室展示的所有新品,听了IKA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我们在IKA新产品中深深体会到一种“大”创新。IKA的很多创新来源于用户反馈,更是超越了用户反馈, 这正是她的“感人”之处!   在所有的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IKA对于产品安全性、易用性、方便性、智能性的特别关注与追求。   在安全性方面,IKA所有系列产品都将实验操作者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无论是摇床,离心机,干磨机都有开盖即停功能, 以免样品溅出 旋转蒸发仪有断电保护功能,玻璃组件会自动提升离开水浴锅 具有TFT显示屏的各种仪器有屏幕操作锁定功能,以防止其它人员误操作 试管分散机与试管研磨机首创性地采用一次性试管或研磨杯,无需清洁,充分防止样品交叉感染,同时保证实验人员安全 恒温循环器采用安全泄流阀,防止烫伤等。 IKA小型试管研磨机,使用一次性研磨杯   在产品应用性、方便性方面,IKA也是颇费心思。磁力搅拌器具有称重功能及测量粘度功能,充分考虑了实验人员的应用习惯;新的RV8触摸灵动旋转蒸发仪仅需通过触摸式按键就可以轻松将旋转蒸发仪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考虑实验人员左右手的习惯 新设计的2D/3D混匀器的夹具,特别设计成可以放置不同大小,各种样式的样品容器垫 新款的小型试管研磨机充分考虑有干净研磨需求的用户,使用一次性研磨杯,即用即取 干浴器加热块为模块化设计,并特设测温孔,客户可连接温度计选择测量加热块的温度或样品的温度,以便用户准确控温等等。 无线控制的顶置式搅拌器   高科技与智能性也是IKA特别关注的。全新产品线恒温循环器和冠名“欧洲之星”的顶置式搅拌器控制型系列,首次使用TFT显示屏,采用无线控制技术,可控距离长达10米 通过“打电话”寻找遥控器的方式也让人颇觉得意外 同时引入了蓝牙技术,并通过电脑及实验室软件可同时控制64台仪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KA的C1 所采用的量热技术,实现将所有热值测量模式在一个小型量热仪上完美实现“三合一”。 IKA小型量热仪 个性化的磁力搅拌器   此外,IKA在产品外观设计上的创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磁力搅拌器,IKA采用了新型的玻璃面板,并个性化地印上不同的图案,IKA让实验室仪器不再仅仅是实验室仪器本身,带给人们更多的遐想。   探寻新产品背后的秘密:对产品倾注太多的爱   这些创新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又经过怎样的测试过程?下面我们所参观IKA总部工厂就将揭开答案。   据IKA副总裁Georg Kiefer先生介绍,“研发是IKA最为重要的战略部门之一”。研发人员的思想又是如何变成最初的产品,这就要通过设在IKA实验室仪器生产车间入口处的一个封闭式的“样品加工车间”来实现。当研发人员有了最初的产品设计思想时,这个车间工人可以通过三维加工仪器,制作出该产品的立体模型,完成最初的工业设计 如果公司高层对于产品的模型满意,下一步则需要该车间的机械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完成结构及电路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次的反复,直到IKA认为完美了才最终进入流水线生产。带领我们参观的IKA广州仪科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Klaus Jacuk先生告诉我们,“在此车间工作的工人有的都工作了20多年,IKA产品中很多创新思想都来自于他们。可以说创新已经融入了IKA员工的血液里,每位员工对于IKA的创新都有自己的贡献。”此时,我们也不由地想到了IKA 总裁 Rene Stiegelmann 先生在我们参观之前的开场演讲所说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有了太多的快乐,我们对产品也倾注了太多的爱。” 样品加工车间一角   经过样品加工车间,我们就看到了IKA实验室仪器生产车间。这个车间并不大,但是每条生产线井井有条,错落地分布在各个空间内。参观之日正好是周末,工厂内只有2-3个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为我们展示IKA仪器的生产过程。在IKA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2台机械手在安装及检测仪器。 安装电路板的机械手   上图所示的机械手正在安装IKA多点加热磁力搅拌器的电路板,机械手通过不同工具头的更换,逐步完成焊接、线圈安装等过程,工人只需将所需的材料和配件放入即可。 无人驾驶的“小货车”(左) 纸箱自动折叠装置(右)   在IKA磁力搅拌器的生产线上,一个工人和一台机器人就完成了磁力搅拌器的组装及最后的包装入库。在这条生产线上,我们还看见一个可以自动将之纸皮折成箱子的自动装置,而包装好的产品搭载在一个无人驾驶的“小货车”上,便可以自动入库。 长期运转测试车间   IKA技术副总裁 Mr. Eble告诉我们,“IKA的新产品在上市前,除了要在质检部门及应用中心做测试外,还需要在一个特殊的房间里做长期的运转测试。”这件特殊的测试房间位于IKA工厂内的一个角落,大门紧锁,当工作人员打开大门,我们瞬间听见了轰隆隆的响声,而映入眼前的是各类正在不停运转的仪器设备。   我们看到的仅是IKA新产品推向市场,送达用户前的一些环节。当我们问及IKA如何面对市场上“跟风者”时,Georg Kiefer先生说到,“我们始终在创新,我们把‘跟风者’视为推动IKA不断前进的动力。当然,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对专利的保护。此次推出的新产品涉及的很多技术,IKA都在全球申请了专利。”   参观花絮   在德国南部小镇施陶芬,IKA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公司。由于我们的到来,小镇也变得热闹非凡。而作为当地有名望的公司,IKA在发展的同时,也很重视回馈社会。在IKA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一个“Hands for children”的区域。Klaus Jacuk先生告诉我们,“这是IKA总裁René Stiegelmann提出的一个慈善项目。公司邀请IKA退休员工义务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作,而由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所得的利润都用于回馈社会,帮助有困难的儿童。” Hands for children生产线   此次IKA之行,我们还见到了IKA微电影中的主演及拍摄地。据悉,微电影的创意来源于IKA的总裁先生,IKA希望通过微电影传达一种快乐实验的理念。我们在IKA微电影拍摄地——应用实验室也体会到轻松实验、快乐实验的氛围。 IKA应用实验室   为了欢迎各地的代理商朋友,IKA在施陶芬小镇的古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Party,IKA的工作人员、Party演员及服务人员均穿着中世纪的衣服,让我们也一起体会了古老的德国文化,以及欧洲人的能歌善舞。 城堡Party掠影 来自中国的代理商合影留念 (采访编辑:杨娟)
  • 欧洲工厂行:一切“亲力亲为”的瑞士万通
    仪器信息网讯 瑞士时间2012年6月22日,前一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瑞士东北部小镇Herisau。Herisau小镇位于山脚之下,小镇环境优美而寂静,作为瑞士最主要的牛肉产区,牛群随处可见,而这正是瑞士万通的总部所在地,她已植根小镇近70年。上午十点,瑞士万通市场经理Markus Steinke先生前来接我们到瑞士万通总部参观,瑞士万通也是我们此次欧洲工厂行的最后一站。 瑞士万通新的总部大楼   关于瑞士万通的两段“轶事”   瑞士万通由Bertold Suhner先生于1943年创建,如今其已成为一家全面的离子分析技术及产品供应商,2011年公司销售额达3亿瑞士法郎,滴定仪和离子色谱是瑞士万通最为核心的产品。而Bertold Suhner先生最初创业做的却是收音机产品,Markus Steinke先生告诉我们,“在Herisau,瑞士万通是第二大公司,最大公司叫HUBER+SUHNER(以下简称为HUBER)。HUBER的创始人是Bertold Suhner先生的祖父,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Bertold Suhner先生并不能继承家业,于是Bertold Suhner先生远赴英国创业,设计并制造收音机、电阻计等产品。二战后,Bertold Suhner先生回到家乡Herisau。某天,Bertold Suhner先生在阿尔卑斯山漫步时碰到了化学家J. R. Geigy,受到启发,将电阻计技术应用于化学测量,于是两人联手开发了pH计,Bertold Suhner先生也由此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瑞士万通生产的最早的滴定仪   Markus Steinke先生给我们讲述的另一段故事则与瑞士万通科学基金有关。在创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万通一直是一家家族企业。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Bertold Suhner先生获悉同行业的一个公司总裁因为离婚而不得不出售股权,这引起了Bertold Suhner先生的担心。随后,Bertold Suhner先生与另两位创始人商量,为了保证瑞士万通不被出售,他们决定将股份免费捐给了瑞士万通科学基金。直到今天,瑞士万通还保持这一独特的模式,瑞士万通科学基金将公司每年的部分利润投入公司的再发展,而余下的部分则用于当地的科学教育。Markus Steinke先生还告诉我们,“十几年前,大家对于瑞士万通选择这种模式还不十分认可,然而今天,当经济危机发生时,这种模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因为我们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可以专注于更为长期的发展策略。”   瑞士万通相信“自己做才能掌控质量”   听完了两段故事,我们来到了瑞士万通2011年才投入使用的总部大楼。该总部大楼涵盖了培训、应用、研发、生产及行政等各个功能,总部共有员工约350人,其中研发人员100人,生产人员120人。Markus Steinke先生首先带我们参观了培训实验室、会议室和展示大厅。新建的培训实验室和会议室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并且空间也很大,世界各地的客户及科研工作者可以在这里熟悉瑞士万通的设备,参与技术交流会以及讲座 展示大厅特别将仪器的外壳用透明的材料制作,方便参观者看清内部核心部件及仪器的运作。瑞士万通培训实验室 瑞士万通会议室 瑞士万通仪器展厅展示的产品   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我们来到了瑞士万通的生产区域,也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瑞士万通的制造能力,第一次切身体会到瑞士万通在仪器制造上的“亲力亲为”。   生产区域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机加工中心,中心拥有十几台精密的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小到螺丝,大到模具的各类零部件。据Markus Steinke先生介绍,“瑞士万通现有250种仪器项目,涉及到的仪器附件达1500个,小的零部件有1万个,而这1万个零部件都由瑞士万通设计,并在此机加工中心生产制造。” 瑞士万通机加工车间 瑞士万通机加工车间生产的部分零部件展示   在生产车间,我们发现瑞士万通的员工都很年长。Markus Steinke先生自豪告诉我们,“瑞士万通的员工都非常有经验,员工的平均工作年限长达13.3年。”并且在人才培养方面,瑞士万通也有独特之处。Markus Steinke先生说,“在总部350名员工中,有10%的员工是学徒,而这是瑞士万通为培养生产制造新生力量所采用的一种方式。这些学徒在15岁中学毕业之后,进入瑞士万通学习专业的技术。三年半之后,瑞士万通会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测试,合格的学徒就会成为瑞士万通的正式员工。”   随后,我们来到了洁净车间。该车间主要是生产各类仪器所需的电路板,瑞士万通根据研发仪器的需求设计电路板并生产、检测,其中也有应用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来组装小的电子零部件。   由机加工中心制造的零部件及由电路板印刷车间加工的电路板则在一个组装车间内完成模块组装和测试。据Markus Steinke先生介绍,同一仪器模块通常由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完成组装,小组中的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个组装步骤,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组装好的模块在仪器出厂前均要经过40小时的严格测试。   在组装车间角落的玻璃间内,我们看到适用于世界各地标准的电源线。Markus Steinke先生介绍说,“这是一个电源线及连接管路的生产车间,外购的电线及管路原材料在这里加工成所需的产品。”   最终,这些生产好的各类仪器模块储存在立体仓库中,等客户下了订单后,这些仪器模块则由统一包装流水线包装,运往世界各地。   此外,在瑞士万通生产区域,我们还看到一个非常专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印刷车间,这点颇让我们意外。谈及缘由,Markus Steinke先生说,“自己印刷,既可以保证对印刷内容的灵活调整,并且效率更高,价格更好。瑞士万通的宣传手册及仪器操作手册均由此印刷车间印刷出品,印刷车间每天的用纸量达1吨。” 采访合影   后记:此次欧洲工厂行,我们参观了四家不同风格、不同运营模式的公司,而瑞士万通因为她的一切“亲力亲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多数公司零配件的外部加工及采购不同,瑞士万通产品的绝大部分零配件均由自己设计,并加工制造,从小小的螺丝钉到大的模块,从零部件到操作手册,瑞士万通均自己“制造”。Markus Steinke先生告诉我们,“这是瑞士万通的传统及制造理念。”的确,正是由于瑞士万通的“亲力亲为”才造就了瑞士万通产品的经久耐用,据悉,瑞士万通中国举行的离子色谱25周年系列活动之晒照片,用户所晒的离子色谱产品照片有的居然是瑞士万通十年前制造生产的,由此我们可以品味到“自己做才能掌控质量”的深刻意义。(采访编辑:杨娟)
  • 欧洲工厂行:全球计量核准“源头”梅特勒-托利多
    仪器信息网讯 在参加了三天的ACHEMA 2012展会后,我们乘坐火车从德国法兰克福辗转来到了瑞士苏黎世,即将对三家瑞士仪器公司展开工厂探秘之旅,访问的首站即是梅特勒-托利多集团。瑞士时间2012年6月21日上午,我们应约来到了位于苏黎世近郊Greifensee的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总部(以下简称为:梅特勒-托利多)。 在位于Greifensee的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总部参观合影   梅特勒-托利多实验室业务全球总裁Thomas Caratsch先生、集团MarCom负责人Christof Bircher先生、新项目和业务发展经理Georg Reutemann先生以及来自基础称量战略事业部、pH计战略事业部、电化学产品战略事业部的主要负责人Marcel Strotz先生、Rolf Truttmann先生和Rolf Rohner先生热情接待我们,详细介绍了梅特勒-托利多集团及其实验室业务的情况,Georg Reutemann先生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天平传感器生产工厂,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市场部经理郭晓群先生也陪同此次参观访问。   一、梅特勒-托利多概况及实验室业务情况   梅特勒-托利多是由成立于1945年的瑞士梅特勒公司和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托利多公司于1989年合并而成,1996年10月以前,梅特勒-托利多隶属于瑞士汽巴-嘉基(Ciba Geigy)集团,1997年11月,梅特勒-托利多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Thomas Caratsch先生向我们介绍说,“梅特勒-托利多产品线十分广阔,可为实验室、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及食品零售等提供相关解决方案,2011年全球收入约23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收入占37%,美洲占34%,亚洲及其他地区占29%,全球员工12000名,在瑞士、中国、美国、德国及英国设有生产基地。”   实验室业务是梅特勒-托利多的核心业务,2011年实验室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45%,主要包括电子天平、移液器、滴定仪、pH计、热分析仪、自动化化学等产品线。梅特勒-托利多实验室仪器的主要生产基地在瑞士,也有一部分产品在中国和美国制造。 多样品全自动滴定分析系统T90 创新模块组合设计的SevenMulti pH/离子浓度/电导率/溶氧测定仪 荣获2011年度“R&D 100 Award”大奖的Flash DSC   除了提供卓越品质的产品外,梅特勒-托利多一直非常关注技术创新。例如,梅特勒-托利多创新性地发明了独特的One Click™ 一键测定用户界面,使得不同的实验室仪器拥有相同的用户界面,这样,用户只需通过一次培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操作多种仪器,实现仪器间的无缝操作。另外,梅特勒-托利多最新推出了一种多参数测量解决方案,可以将密度仪、折光仪、色度仪及滴定仪等仪器联用,通过一次操作得到多种测量数据。在热分析方面,梅特勒-托利多推出了升温速率可达2,400,000K/min,降温速率可达240,000K/min的超快速差示扫描量热仪Flash DSC,利用这一技术可以研究材料的结晶和回凝过程,这在以前是无法进行的,Flash DSC于2011年度荣获"R&D 100 Award"大奖。在称量领域,梅特勒-托利多更是行业的引领者,创新的红外感应式的天平操作方式、网格秤盘、ErgoClips称量组件、Quantos自动化定量加样系统以及新型的MonoBlocHighSpeed传感器等,无一不是在全球称量领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如今,梅特勒-托利多不仅是著名的称量专家,更是全球多种测量技术公认的领导者,提供世界级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市场,梅特勒-托利多非常重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先后在常州和上海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三十多个销售服务分支机构。其中,实验室基础天平的生产制造已大多在上海基地完成,pH计的研发和制造也已全部移至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梅特勒-托利多在中国的业务已在整个集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集团全球销售额中约30%来源于中国两大生产基地。   二、参观天平核心——传感器生产工厂   作为世界上第一台替代法则单盘天平的诞生地,天平是梅特勒-托利多的骄傲。在公司展示大厅,我们看到了梅特勒-托利多从基础天平到高精度天平、微量天平及质量比较器等全系列称量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计量机构均有采用梅特勒-托利多生产的质量比较器来校准各国的计量标准,可见梅特勒-托利多在称量方面的技术实力。 梅特勒-托利多制造的世界第一台采用替代法则的单盘天平 最大称量达64公斤的质量比较器 最大称量为1011克的质量比较器 可读性达0.1ug的超微量天平   众所周知,天平最核心的技术便是传感器技术,此次我们有幸参观了梅特勒-托利多新型MonoBlocHighSpeed传感器生产工厂,得以一睹这一核心部件的加工生产全过程。 传统传感器与新型单模块传感器零部件比较   工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天平的工作原理是电磁力平衡,传统的传感器都是手工制作的,零部件多达几百件,非常费时费力,并且由于受各种部件材质不同的限制,由此技术制造的天平对使用环境要求比较严格 十多年前,梅特勒-托利多首先采用了新型单模块传感器技术,通过线切割技术进行批量加工,零部件减少至几十件,而且这种传感器是由一块铝锭加工而成,材质单一,因而由此技术制作的天平可以在常规环境,甚至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从右至左,一块铝锭最终成为一个新型单模块传感器 新型单模块传感器核心部件展示   新型单模块传感器原材料就是一块长方形的铝锭,而其制作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是在铝模块中切割出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缝隙,而这一步骤是由高度精密的数控线切割机床来自动完成的,在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18台机床在同时进行这样的操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切割的精度非常高,整个过程非常缓慢,对于一些高精度的传感器,一般需要1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一组传感器的切割,车间里的机床都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工作。此步骤完成之后,再进行相关部件的组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单模块传感器。   在传感器工厂里有一个带玻璃的封闭的变温室,制作好的传感器要在这个变温室里完成性能测试和温度补偿等重要环节,之后方可送往天平组装基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通过这个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可以得到应力与传感器反应之间的工作曲线,以及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等数据。据介绍,此套性能测试系统非常精密,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海啸地震时,远在瑞士的这套测试系统就感应到了,数据发生极端异常,由此可看出此套系统的精密程度。   虽然新型单模块传感器有很多优势,但手工制作的传统传感器仍有用武之地。目前梅特勒-托利多在制造高精度微量天平时还是采用手工方法,并在零部件生产、装配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运用了大量独到的理念和技术。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如今梅特勒-托利多的传统天平传感器生产工厂已不再对外人开放参观。 位于Naenikon的梅特勒-托利多天平传感器工厂   后记:   Greifensee小镇,恬静而优美,坐落于苏黎世近郊著名的Greifensee湖湖畔。欧莱德梅特勒博士70年前就在瑞士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天平事业,如今,梅特勒天平与手表、军刀、巧克力一起,成为瑞士品质的代名词。   梅特勒-托利多在瑞士拥有四个生产基地,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这次仅仅参观了其中离总部最近的位于Naenikon的一个工厂。尽管如此,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也让我们领略到天平中最为核心部件的生产过程,了解到这个在实验室最为普通的仪器,其生产制造工艺是如何的考究和精湛,可谓“大开眼界”。(采访编辑:杨娟)
  • 华爱色谱总经理方华参观VICI欧洲工厂
    2014年6月23日,华爱色谱总经理方华先生在VICI欧洲总经理Franco Cozzio陪同下参观了VICI在欧洲的工厂
  • 欧洲工厂行:走进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制造“王国”
    仪器信息网讯 瑞士时间2012年6月21日下午,我们应约来到了位于瑞士Flawil小镇的BUCHI公司总部参观访问,而这也是我们此次欧洲工厂行的第三站。BUCHI公司客户支持负责人Markus Metzler先生及负责全球公关的Janine Fischer女士热情接待我们,Markus Metzler先生还带领我们参观了BUCHI的工厂。   1939年,Walter Buchi先生在一个地下室创建了BUCHI公司,公司最初从事特殊玻璃生意。1957年,BUCHI推出了世界首台旋转蒸发仪,由此开创了玻璃和电子完美结合的典范。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R.恩斯特就曾称赞BUCHI制作的仪器都像水晶般透明干净,并说:&ldquo 化学家正逐渐变成&lsquo 仪器操作员&rsquo 而不是一个&lsquo 主观能动者&rsquo 。这就意味着大量灵感的丢失。BUCHI是个例外,值得赞赏。&rdquo   目前,BUCHI在全球有员工600多人,拥有14家分支机构及55家代理商,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包括旋蒸方案、多样品平行蒸馏、工业旋蒸、凯氏定氮、索氏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中压分离纯化制备色谱、喷雾干燥系列、熔点仪、近红外等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BUCHI位于Flawil的总部   作为世界首台旋转蒸发仪的诞生地,BUCHI引领着旋转蒸发仪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与此相关的玻璃制造技术,探秘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制造也是此行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据Markus Metzler先生介绍,&ldquo 在Flawil小镇BUCHI有员工约200人,并有两个生产设施,其中一个生产设施主要用于玻璃仪器加工制造和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另一个生产设施则用于组装、测试及库存产品。&rdquo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玻璃加工制造车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旋转蒸发仪中所使用的各种玻璃器件的制作过程。BUCHI的玻璃制造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配合一些辅助的仪器设备。在这里,我们看到从外部采购的一个个普通的玻璃管在BUCHI工人的手中却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一件件犹如艺术品般的玻璃仪器由此诞生。据Markus Metzler先生介绍,&ldquo 一个员工要经过3年的培养才能熟悉玻璃仪器制造的所有过程,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玻璃仪器制造师。&rdquo BUCHI工人正在对冷凝管进行加工   旋转蒸发仪中所使用的冷凝管制作最令我们好奇,它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Markus Metzler先生告诉我们,&ldquo 冷凝管中的螺旋部分是通过BUCHI设计的一台机器来自动完成的。一条长长的细小玻璃管边用高温烧,边旋转,最终就形成螺旋管。此后,将其放入大的玻璃管中,再由人工进行相关制作。&rdquo   经过了烧、吹、拉成型之后的玻璃仪器还需要经过烘烤、涂层、清洗等过程,最后才能与仪器配套销售。   在BUCHI出品的玻璃仪器上,我们总能看到印有&ldquo BUCHI&rdquo 字样的标,据介绍,原来只要在制作好的玻璃仪器上贴上有BUCHI标识的贴纸,经过高温的烘烤之后,&ldquo BUCHI&rdquo 字样就印在了玻璃仪器表面上。 BUCHI机加工车间   从玻璃仪器加工制造车间出来,我们来到了位于一楼的机加工车间。令我们意外的是,BUCHI还拥有如此强大的机加工能力。据Markus Metzler先生,BUCHI绝大多数的零部件都由自己加工。在机加工车间,我们看到了十几台各类机床,其中一台机床配备了几十种刀头,可以加工非常复杂的模具。 BUCHI组装车间   在玻璃仪器及零配件生产完毕后,则进入到组装及测试环节,而这是在另一座生产设施中完成的。Markus Metzler先生特别给我们介绍了BUCHI在组装环节的零部件管理,据介绍,&ldquo 在每个模块的组装工作台上,所有涉及的零部件均有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一旦有缺就会自动补上。同时在每个工作台上均有一本操作手册,手册将该工作台所涉及的零配件全列出,并且用照片显示出每一步的组装步骤,这样员工就可以很清楚了解到所需完成的操作。&rdquo BUCHI立体仓库 符合各地标准的电源线 准备发往世界各地的产品(左)、发往新疆的产品(右)   Markus Metzler先生告诉我们,一个旋转蒸发仪的组装完成只需3小时的时间。在BUCHI,我们看到了很多准备发往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许多是发往中国,有一台还是发往新疆乌鲁木齐的。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完整参观了BUCHI34条产品线中的一条,对于更多的产品线没有来得及造访,如BUCHI最新推出的创新可选滴定/颜色法全新自动凯氏定氮仪,以及去年BBC新闻报道的救小男孩的微胶囊造粒仪,但是能够深入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加工及机械加工&ldquo 腹地&rdquo ,看到神奇的制造工艺,此行我们已收获颇丰!   后记:   七十多年间,BUCHI从地下室起家的&ldquo 家庭作坊&rdquo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化的公司,这份家业也从Walter Buchi先生传至其儿子Reinhardt Buchi先生的手中,然而唯一不变的是BUCHI精湛的玻璃仪器手工制作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关注,以及BUCHI始终的承诺&ldquo Quality in your hands&rdquo 。   此外,BUCHI也很重视社会责任。在BUCHI的玻璃仪器制造车间设有一个专门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向学生们开放,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的玻璃仪器制作过程,以及这份在火与玻璃作用中所发生的神奇变化。(采访编辑:杨娟)
  • 深度对比|欧洲沼气究竟领先我们多少?
    通过对比欧洲与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及各自技术特点,笔者提出了欧洲大型沼气工程技术国产化尝试方向,阐述了沼气工程监测技术对于促进沼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一、欧洲沼气工程技术现状欧洲沼气工程技术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是世界上沼气厂最普及的地区。欧洲的沼气工程技术主要以高浓度有机废弃物联合消化工艺(CSTR)为主,绝大多数配备热电联产系统。欧洲沼气工程具体的技术特点如下:①重视原料复配,产气率高欧洲沼气工程原料不仅包括牛粪、猪粪、鸡粪等畜禽粪便,还有玉米、马铃薯等能源作物,以及屠宰场废弃物、城市餐厨垃圾、城市污泥等。通过这些原料的混合和合理复配,可以提高原料中的碳、氮含量,并调整出可使产气率最高的碳氮比。德国90%以上的农场沼气工程采用混合原料发酵。②工艺统一,热电联产,效益高在德国和丹麦,90%以上沼气工程选用CSTR工艺,统一的工艺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同时便于接管运营后续服务的开展。热电联产指产出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33%~37%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在发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用于CSTR加热和农场或社区供热,提高了沼气的利用效率,增加了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③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便捷利用厌氧消化系统专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与软件,实现沼气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工程生产效率。比如国内一万头牧场大型沼气工程,操作管理人员达30人之多,而同等规模沼气工程中欧洲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只需1~2人。④沼渣沼液及时还田,杜绝二次污染沼渣、沼液贮存期约3~6个月,施于周围农田。许多农场建的沼气工程多采用2个发酵罐串联发酵,其中第一个发酵罐贮存并在其中连续产气,同时该罐还兼做沼气贮气装置。贮存在第二个发酵罐的料液经过一段时间后被排放出来,然后作为有机肥喷施到农田里,所以不存在废液二次污染问题。此外,沼气工程配套设备与技术装备先进,如进料设备、搅拌设备、脱硫设备、沼气存储设备、热电联产设备、沼气工程监测成套设备等优良性均处于世界沼气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且沼气工程自动化程度高。沼气工程无论规模大小全部只需一人管理即可稳定运行,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行成本。二、我国沼气工程技术现状中国沼气建设同样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中间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和回落阶段,如今也已步入了新的发展局面。我国沼气工程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工艺类型多,效率普遍不高我国在发展沼气工程的过程中,在户用沼气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而大中型沼气工程由于缺乏行业权威组织统一的技术指导,南北方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分别用土法建沼气工程,发酵温度低,缺搅拌,沼气产气率低。②产品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我国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始以处理废弃物和生产能源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在工艺设计中对产品的应用重视不够,包括有机肥的生产、沼气发电余热的利用等。在产品产量低、使用率低的情况下,工程的经济效益自然就差,这也是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缓慢、运行困难的根本原因。③工程设备化低,生产方式落后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普遍采用传统的现场加工安装的方式,没有实现工程的设备化和标准化,传统安装方式工期长,难维护,不便于检修,质量难保障。同时,进出料方式落后,手动操作管理,不但需要人工较多,而且外观不佳,影响厂区整体环境。三、欧洲沼气工程技术国产化方法近年来,国内沼气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目共睹,例如根据本地的温度环境及原料等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杜绝二次污染等。笔者认为,为了使我国能尽快达到欧洲沼气发展水平,我们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①走原料集约化道路目前我国的沼气工程原料比较分散,多数以自己供给为主,这样的原料比较单一,且不能维持大型沼气工程的产气需要,重复建设,浪费严重。所以我们在设计沼气工程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原料资源,如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厂废料,农畜粪便等,将这些有用的资源全部为我所用,在当地单独建立一个大型的沼气工厂。②走自动化道路我国目前的沼气生产基本靠人力装料,人员监控,没有使用自动化设备来进行生产,所以效率较低,且生产维护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因此,我国的沼气生产应该走自动化道路,实现自动装料出料,自动监控发酵、存储及输送,这样我国的沼气生产才能提高效率,且有利于推广。此外,沼气工程本身有公益的性质,可以走“企业自筹资金,申请国家资助,利用国际援助,引进投资运营”的模式,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确保项目的收益。四、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沼气工程监测技术是促进沼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运行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关于推动沼气工程向工业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农业部也曾于去年11份在武汉召开了国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培训班,并组织参观了国内沼气工程远程监测领域的先行企业四方仪器自控。沼气工程监测系统以气体成分和流量传感器为依托,集成监测设备,同时结合软件开发技术,把沼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递,将沼气工程与业主、操作者、管理部门联系起来,以实现对沼气及附属产品生产销售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服务、管理和决策。大中型沼气工程监测方案Gasboard-9230早在2013年,四方仪器自控自主研发的沼气工程物联网系统就经湖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资助。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了多个省市沼气工程的远程监控。在大型沼气工程现场的应用红外气体分析仪(防爆型)Gasboard-3500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验收、监督、运行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沼气工程管理和运行可靠的数据来源。在实际应用中,业主可根据沼气工程流量、成分数据,指导确定沼气工程的运行参数;另一方面,该系统可分省、市、县、业主四级网络访问权限,对各大中型沼气工程数据进行统计报表和历史趋势分析。总的来说,沼气工程监测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提高沼气工程管控水平和生产效率对沼气工程生产全程进行在线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可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排除运行故障;通过系统优化,能提高产气量、提升脱硫效率、热电联产效率,掌控沼气生产质量,实现沼气工程管理科学化、运行智能化,同时节约劳动成本,降低能耗,提高沼气工程总体生产效率。②保障沼气工程运行安全通过沼气工程物联网智能预警系统和视频监控,能对运行参数异常、设备故障、操作违规和灾害天气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如:沼气站内烟雾探测报警、水位超高报警、沼气泄漏、物料过载报警,无关人员误入、违规操作报警等,能排除人员伤亡、工程损坏、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沼气工程运行安全。(来源:沼气圈)
  • Sigma-Aldrich关闭一家欧洲工厂 裁员90人
    据外媒2013年11月8日消息,在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第三季度财报相关文件中,Sigma-Aldrich公司说,&ldquo 本季度公司裁员90人。作为一项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在本季度关闭了在欧洲的一个制造基地。&rdquo 重组费用总额预计将达1200万美元,其中包括900万美元用于为减少重组带来资产影响,300万美元用于雇员离职成本。 Sigma-Aldrich在本季度录得10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编译:杨娟)
  • HORIBA在欧洲成立新研发中心
    2012年12月20日,HORIBA在欧洲成立了新的研发技术中心,该中心位于Saclay科技城,占地7500平方英尺。   该中心将作为HORIBA的欧洲总部,主要服务于来自法国、德国和英国的1700名员工,面积将来可以扩展到18000平方英尺。该中心主要用于HORIBA 在当地的业务,包括HORIBA Jobin Yvon的衍射光栅和科学仪器生产业务,HORIBA 2012年收购的生医光电专家Genoptics公司业务,以及HORIBA的医疗和科学仪器事业部在法国的销售团队。   HORIBA欧洲总经理Michel Mariton介绍说:“该工厂的位置临近学术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生院,预计将有助于公司在纳米系统,生物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电脑辅助算法技术研究方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另外,HORIBA也在寻找同法国关键的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期望能够找到小型创新型高技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
  • 欧洲著名CDMO公司发展的秘密武器
    近年来CDMO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制药行业最热的领域。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将达920亿美金,各大公司都在想办法占领这一庞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一浪潮中有些企业可以凭创新技术能力脱颖而出。欧洲著名CDMO公司Angelini Pharm便是典型的代表,得益于公司流动化学平台有效利用,公司定制原料药需求不断扩充,去年下半年Angelini Pharma宣布扩大其意大利阿普里利亚工厂的原料药产能。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这家欧洲著名CDMO企业的连续流开发平台。希望可以供读者参考!Angelini Pharma是意大利罗马一家著名国际制药公司。Angelini 精细化学品公司是安吉利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医药市场开发和生产小分子原料药。该公司拥有70000平方米最先进的cGMP生产设施和研发实验室,在定制小分子中间体、监管起始材料以及原料药的开发和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流动化学平台作为欧洲领先的CDMO,Angelini精细化工致力于应用连续流技术帮助制药客户推进他们的药物开发计划,包括从研发到工业化生产。和Angelini 精细化学品流动化学平台一起进入工业化流动化学传奇世界 为什么选择康宁反应器 保证生产安全康宁反应器持液量低,材质耐高压、高温和腐蚀。可极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和危害性。 提升生产效率康宁AFR独特通道设计提高了反应效率且无需中试直接放大生产可大幅缩短项目时间。可以根据不同工艺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实现项目快速切换,按需生产。 确保质量一致性康宁反应器的高效传质和传热特性保证了反应的有效进行,大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连续化的生产保证产物的一致性。 法规依从符合FDA, AIFA, ATEX,cGMP等合规要求。 强大的服务支持康宁公司全球化团队帮助Angelini在不到2年时间内打造CDMO高效G1工艺开发/G4多功能连续流量产平台,通过药监局审查。团队分享全球药物合成工艺开发和工业化工程实施丰富经验,为Angelini连续流工艺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参考和帮助。 康宁反应器技术正在成为全球CDMO 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首选。在国外除了Angelini,辉瑞、礼来和葛兰素史克等大型国际集团在很早就开始应用连续流技术进行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在国内浙江医药、齐鲁制药、药明康德及九洲瑞博制药也在不断扩充连续流技术的新应用。连续流反应器已经成为CDMO企业最重要的研发和生产设备之一。如果您对于药物合成工艺和工业化有任何问题欢迎您联系我们。
  • 喜讯|康宁反应器技术在欧洲新增应用认证实验室!
    Graz, Austria(奥地利,格拉茨),2021年9月14日— 康宁公司和Microinnova最近在位于格拉茨附近的工厂举行了康宁高通量-微通道反应器(AFR)应用认证实验室(AQL)成立庆典。该应用认证实验室能够为地区客户提供有效的连续流化学演示、工艺可行性试验验证、和连续流合成工艺开发服务。康宁在欧洲还有另一家AQL位于比利时的Liège(烈日)大学,于2017年开业,这两家实验室与全球范围内的其它几家AQL一起,意在为各区域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AFR技术支持。MicroinnovaMicroinnova是一家创新型公司,专注于化工过程开发、工艺设计、以及连续流中试和大生产装置的综合服务。基于关键工艺参数集控方法,Microinnova使用多种技术强化过程合成、改善下游加工和配方环节,从而提升集成工艺的整体性能。Microinnova最近在格拉茨的工厂建立了氟化工实验室,使用了康宁G1碳化硅反应器,有效地实现了剧毒和强腐蚀化学反应体系的本质安全工艺开发和优化,帮助制药、精细化工、特种化工客户创造更好终端产品。Alessandra Vizza 康宁反应器技术区域商务总监“我们在过去几年里与Microinnova有着紧密的合作。两家均把创新作为公司核心价值,对本质安全连续流反应技术的应用充满使命感。康宁的设备和材料确保了更稳定的化学反应,降低了危化品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这正是AFR技术核心价值所在。”该实验室的成立将有助于Microinnova拓展其在欧洲制药、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工行业的客户资源。Dirk Kirschneck 博士 Microinnova战略总监“我们作为一家工程系统集成商,旨在不断提升在强放热、快反应、或高腐蚀反应体系工艺开发优化和工业化上马的能力。基于两家公司自2007年以来的强有力合作,我们作为康宁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之一,非常期待与康宁共同开发更多未来项目。”“我们正在欧洲积极尝试学术届、企业界的连续流技术人才教育” Alessandra总监说“ 我们相信康宁全覆盖的产品线,加上与Microinnova类型的公司合作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 天美(欧洲)任命爱丁堡仪器新任CEO
    日前,天美(欧洲)公司任命Roger Fenske为爱丁堡仪器(EI)新任CEO。Roger在EI已经工作了14年,拥有丰富的经验。  2013年天美收够EI之后,已经推出了数个新产品,包括FS5荧光谱仪等,此外还扩大到位于利文斯顿市的新工厂。  Roger取代即将离任的CEO Mark Vosloo,Mark Vosloo曾领导进行收购之后的重组工作。  天美(欧洲)CEO Chris O’Connor对这项任命如此评价,“经常作为国际科学会议和培训研讨会的主讲嘉宾, Roger在荧光领域非常有名。在EI工作期间,他亲自安装超过240套系统,覆盖30多个国家的领先研究机构。我很高兴他现在任这个职位,期待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同时,我还要感谢Mark在过渡时期做出的重要贡献。”  Roger补充道,“EI在TCSPC和激光研究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随着天美长期的投资,作为新任CEO,我很期待新产品的发布和公司的进一步扩大”。Dr Roger Fenske
  • 标乐欧洲技术经理Mike Keeble亚洲巡讲中国站落下帷幕
    2012年11月16日,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标乐欧洲技术经理Mike Keeble先生的亚洲巡讲中国站的最后一次讲座正在举行。与会人员比报名人员多出几十人,场面十分热烈,主办方不断为到场晚的人临时加座。在会间休息及会后,很多人走到Mike Keeble先生身边,讨论讲座中的技术要点,询问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长春是Mike Keeble先生中国巡讲的最后一站,之前他已经在成都的四川大学和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两场讲座,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Mike Keeble是英国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曾在英国国防部的评估和研究机构的先进金属材料部担任研究员。致力于航空材料的耐疲劳损伤性研究。现在他是标乐欧洲的技术经理,提供金相和分析技术的支持和培训。他在沃里克大学的沃里克制造业协会为各种研究活动提供专家指导。他在超过20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讲座和培训,其中包括英国皇家显微学会和金属表面处理研究所。 在进入中国16年的时间里,标乐的材料制备设备和耗材已经被中国诸多制造工厂、质量检验实验室、研究院所和大学采购,用来对材料进行检测、失效分析,以及基础材料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发现,制备出完美的材料试样是几乎所有检测或实验的基础,所以他们也迫切想了解学习先进的材料制备方法和技术。最为全球领先的材料制备设备厂商,标乐致力于材料试样制备和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标乐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部门定期出版关于材料试样制备和分析技术的技术评论,并通过技术讲座、探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将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客户。
  • 莱伯泰科欧洲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和应用实验室落成
    为了更好的服务欧洲客户,莱伯泰科欧洲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和应用实验室近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实验室位于意大利米兰,按照产品线分别展示了水循环,制冷/加热循环器,旋转蒸发仪,消解仪和电热板等中国工厂生产的设备以及美国工厂生产的全自动样品处理产品等。并配备了培训教室,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为莱伯泰科在欧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仪器及技术保障支持。 为贯彻莱伯泰科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莱伯泰科欧洲质量控制部,对所有发往欧洲用户的产品逐一检测,带给欧洲用户**质的产品和服务。下图是水循环检测区。 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完善的客户服务,LabTech 品牌在欧洲市场已经赢得广大欧洲客户的美誉。我们会继续精耕细作,为欧洲客户带来全面的仪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分析测试水平,用**的标准来服务全球用户。
  • 虎年伊始,百特顶级激光粒度仪再度飞向欧洲
    继去年百特12台顶级激光粒度仪成功出口德国之后,虎年百特再添惊喜,8台百特Bettersize3000Plus激光粒度仪再次踏上飞往欧洲的旅程,其目的地包括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以及位于德国慕尼黑、法国里昂等地的多所大型知名企业和学术机构。百特激光粒度仪连续批量出口到欧洲,表明百特仪器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在要求苛刻的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自2018年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Bettersize3000Plus激光粒度粒形分析仪就出口到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巴西、比利时、瑞士、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用户包括欧洲的非金属矿粉体材料、电池材料、陶瓷、玻璃、水泥、土壤、高校和研究所等机构。2019年,Bettersize 3000 Plus激光粒度粒形仪参加德国联邦材料研究和测试研究所举办的实验室间“激光散射法测定陶瓷粉末粒度”的比对测试活动中,与43个实验室仪器同台竞技,以100%的比测成功率稳居第一集团前列,百特激光粒度仪的优良性能受到欧洲颗粒界和用户的瞩目和好评,也吹响了全面进军欧洲市场的号角。此次出口欧洲的8台仪器,最终将落户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厂,成为这些机构的粒度粒形分析和研究的最新工具,并将像种子一样带动更多的百特仪器在欧洲市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Bettersize3000Plus激光粒度仪采用了双镜头斜入射光学结构,在单光束条件下实现了全角度散射光信号的接收,不仅同时实现了对纳米、微米甚至毫米级样品的准确测试,还避免了国外同类产品采用的多光束技术带来的信号和折射率的偏差,使测试结果更稳定准确,分辨力也更高。同时,该系统中还安装了显微成像系统,不仅能测粒度,还能同时测粒形,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颗粒表征解决方案。虎年国际市场开门红,国内市场产销两旺,预示着“虎虎生威、如虎添翼”的新春祝愿得以实现。百特将继续秉持加强原始创新、增加研发创新投入的思路,持续推动国产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仪器和解决方案。
  • 又一欧洲隐形冠军选择中国仪器
    在刚建成的西班牙萨拉曼卡铀矿投产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就只有一座铀矿在生产,即捷克的Diamo铀矿。总部位于捷克北部Straz pod Ralskem镇的Diamo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国有铀生产企业,长期负责境内铀矿地质勘查、采冶、及环境恢复工作。事实上,随着那个运行了60年的铀矿在四年前关闭,捷克境内铀矿山环境恢复和残矿铀回收已经成为该公司主要业务之一。由于当时捷克在矿山停产关闭前的治理规定中只关注地表废水、废气污染,没有地下水的治理标准,后续矿山环境治理和地下水恢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经过Diamo公司跟当地民众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为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Diamo公司在矿山环境修复方面到底多强呢?大约就是俗称的隐形冠军吧。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中国核工业高等学校,还曾选派来自各学院及相关重点实验室的15名骨干教师赴DIAMO公司世界核大学参加了为期25天的“铀资源勘查及矿山环境治理技术”培训。Diamo公司是屹尧科技微波消解仪继捷克国家科学研究院之后在捷克的另一家重量级用户,也是继俄罗斯ALROSA钻石集团这家占据世界钻石资源三分之一的矿产巨头之后,我们在欧洲地矿领域的另一家标杆用户。能够被这类不差钱的客户青睐,凭的当然不是价格优势,而恰恰是性能和品质。“为了达到今天的水平,屹尧科技用了20年!”我很自豪,为公司过去20年的坚守。“哇喔,你们只用了20年?!”这是Thomas的回答。好吧,有时候跟老外唠嗑挺费劲的。在身材高大的Thomas面前,TOPEX+微波消解仪好像都变得“迷你”了。他超喜欢这款仪器,但我还是觉得他应该试试M6,那才是真正面向未来十年的微波消解仪。
  • 纳米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性研究机构在欧洲成立
    7月21日, 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在葡萄牙落成。该实验室是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第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国际性研究机构。这是欧洲第一个在国际法律框架下设立的、专注于纳米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同时也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第一个国际性科学研究机构。像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其他一些国际性研究机构一样,该实验室首次为欧洲纳米技术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机遇和便利条件。   该实验室于2005年11月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共同倡议设立的,并已经同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众多享有国际声望的大学和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该实验室的主楼建设刚刚竣工,并将迎来第一批入驻的工作人员。他们将开始运营实验室,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杰出的研究人员。实验室预计于2009年年底正式开始科研活动。   该实验室将与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中心和商业孵化机构紧密合作,在以下四个领域开展项目:纳米医学,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控制及安全,纳米电子和纳米操控技术。   该实验室计划聘请200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25%的终生职位。此外,还将吸纳100名博士生和100名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总人数将达到大约400人左右。目前,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公开招募会员。   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对科学和应用的若干领域,如医药、工业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由于纳米技术可以提高现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且能推动医学快速进步,一直被欧盟认为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驱动力。欧盟成员国在欧盟第七个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计划(2007-2013)期间共计投入了35亿欧元用以资助纳米技术的研究上,这同样反映了欧盟对于纳米技术的重视。
  •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英国健康保护署使用LTQ Orbitrap质谱分析成效卓越 中国上海,2011年7月5日&mdash &mdash 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于6月28日正式宣布,公司与英国健康保护署合作研究项目有重大进展,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蛋白质有机体是此次欧洲爆发性大肠杆菌的致病原因。通过使用赛默飞世尔的LTQ Orbitrap质谱仪科技,英国健康保护署研究人员已经检测出导致37人死亡以及近3,400人致病的由致命病毒毒株组成的蛋白毒素。 英国健康保护署此次研究获得了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英国Hemel-Hempstead工厂的大力协助。&ldquo 这次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家能够提升技术,用于微生物研究,进而证实基因序列如何转化成蛋白质的构造块,而后者能够决定对象特性,例如有毒性。&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研发部副主席Ian Jardine博士说到,&ldquo 我们先进的Orbitrap质谱仪系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次大肠杆菌致命的原因,并以此指导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rdquo 。 具体而言,Orbitrap技术能帮助科学家分辨、分析新型大肠杆菌的蛋白指纹图,同时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快速及可靠性。认识新品种所含生物机体产生的毒素、其他蛋白成分的能力,将能显著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同时提供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毒性蛋白和其他蛋白的识别能力,在疾病过程中也可以应用于由微生物引起的其它疾病。 中国卫生部日前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发现感染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人。但卫生部仍然对此次疫情予以高度重视,并随时保持与世卫组织和欧洲相关国家等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赛默飞世尔科技在疫情研究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欧洲的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检测起到积极地保障作用。&ldquo 在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将以我们最先进的科技和产品,随时随地、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和相关客户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检测,以保证本土的健康、安全、清洁,这也是赛默飞世尔的使命所在。&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说道。 此次研究的所有成果将会于近期公布。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中文:www.thermofisher.cn。
  • 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在西班牙召开
    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Europact)于2014年5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会议由德国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会(Dechema)、德国化学会(GDch)、英国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中心(CPACT)、欧洲制药科学基金会(EUFUS)、中国仪器仪表学会(CIS)等机构共同主办。   作为国际上关于过程分析与控制比较有影响的两大国际会议之一,Europact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的关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了由10名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代表团团长吴幼华,成员胡昌勤、尹利辉、袁洪福、宋春风、张萍、石冬冬、褚小立、崔厚欣、张莉,分别来自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和学会。代表团此次有三项任务:一、做大会报告及参加学术墙报交流,介绍中国过程分析及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二、参加会议和主办方见面会,深入了解彼此职能,为今后进一步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三、与欧洲组织、专家建立联系,为在中国举办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积累经验与资源。 中国仪器仪表学代表团   Europact作为德国化学会(GDch)和德国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会(Dechema)联合发起的过程分析工作组(Prozessanalytik)的常规性会议,每三年在欧洲国家轮值举办。   本届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企业技术人员约270人参加。会议内容涵盖了化学计量学,过程分析新技术,实时过程检测,图像分析及过程层析成像,药品生产过程分析控制,农产品、食品、生物过程分析等内容。   会议介绍了最新的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灵敏度增强反射拉曼光谱、宽带光子时间飞行光谱、新型光纤光学技术、光子密度波光谱,X-层析成像及微波层析成像、三维图示等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围绕过程分析中各种实际挑战,有关优化策略及多元校正建模新方法研究十分活跃,并强调PAT的控制功能。   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人,在主会场上做了《过程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的大会报告,向欧洲及世界的过程分析专家及企业展示了过程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中国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强烈兴趣。   会议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还参加了主办方见面会,吴幼华常务副理事长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基本概况,并介绍了学会在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学科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会议主办方Dechema、CPACT以及Prozessanalytik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组成及业务内容。   会前5月5日代表团前往欧洲最大的农产品、乳制品与饲料分析检测技术企业丹麦福斯集团进行技术交流,并在会后5月9日赴其西班牙用户参观学习。目前全球约85%的牛奶生产,80%的谷物交易,75%的啤酒生产都在使用福斯公司提供的过程分析方案。研究该企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路径,对提高我国过程分析仪器的设计生产水平,推动我国过程分析仪器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通过此次会议及技术交流活动,代表团成员充分了解了欧洲在线过程质量分析及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进展,体会到在线质量分析技术具有离线分析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在线数据具有以下优势:1、可供分析的数据量更大,重复性较好,可以剔除偶然误差对生产监控造成的影响 2、检测间隔时间短,分析速度快,可以为生产监控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   代表团成员在各自应用领域均大有收获。通过此次的出访,总体心得有以下几点:   1)在线、连续、实时的生产监控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德国、丹麦等生产加工强国的重要秘密武器之一。欧洲各国对于在线生产控制的研究始终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与会许多研究报告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的研究,技术由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速度十分惊人。代表团所参观的企业,其应用在线近红外监控生产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极高,经济效益较好。   2)红外、近红外、拉曼等光谱仪器在我国已经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大力度进行在线监控相关的配套软硬件的开发,使前期研究成果尽快的转化到在线生产监控中。   3)分析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比较有影响的两大国际会议:欧洲Europact会议主要以应用学术技术交流为主,强调的是技术的发展 而美国IFPAC会议主要以解决实际应用为主体,强调应用的实现。两大会议针对的群体不同:Europact以高校、研究单位、企业研究部门为主要参与者 IFPAC主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寻求新技术和新的应用方法。对比两个会议,结合今年9月份将在北京举办的IFPAC-China Section会议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梳理,从而认真研究我国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的举办方针与针对性。
  • GS Junior HLA分型获得欧洲认可
    罗氏454测序在HLA分型方面的应用由来已久。最近,奥地利一实验室对临床样本通过GS Junior测序实现了高分辨率分型,该平台已经于去年底通过欧洲认证,将在纳入奥地利的医疗保险体系,用于病人移植前配型。 负责该实验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GS Junior可以高效、低价以及高分辨率对HLA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可用于移植前的配型。该实验室自主建立了测序前样本制备自动化方案,测序实验方案,以及测序后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结合GS Junior的高通量单克隆测序,可以达到现有的Sanger测序HLA分型准确性,而又拥有成本和价格方面优势,足以代替原有方法。 在目前的实验中,一次GS Junior实验可10个样本、每个样本17个外显子同时测序,这些测序位点既包括常用的HLA基因分型测序外显子如HLA I类、II类基因的第2、3外显子,而且为进行高分辨率判断,还包括了额外的部分内含子和外显子区域如HLA-C基因的第7外显子。 文库制备的自动化方案依靠Hamilton的自动化移液平台实现,仅需要一个实验员2个小时的手工操作时间,就可以满足该平台的通量需求,因而保证了GS Junior平台的临床应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Conexio公司的一款基于454测序数据而开发的软件,实验室成功建立对大量数据有效数据分析流程。 该实验室在2012年的这一实验平台对172个病人进行分型,这些病人已有Sanger测序数据以及部分亲属的Sanger测序结果。比较后,发现GS Junior的结果与Sanger结果一致,部分结果甚至达到了更高的HLA基因型分辨率,从而获得了平台认证。 454平台之外,该实验室曾尝试使用其他二代测序平台进行HLA测序,但从目前的数据结果来看其他平台的数据还不能到达HLA分型的要求,主要原因在HLA分析对读长要求高,只有在足够长的读长下才可以保证分型判断的准确性。 除了该实验室自主开发的这一测试之外,罗氏也有基于454平台的HLA分型试剂盒GType HLA Kit可进行高分辨率及中分辨率的分型,此外也有其他实验室在利用454平台开发自己的实验流程。随着更多这类试剂盒及自动化方案的推出,相信将为临床等相关应用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 欧洲出台了测定座椅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标准EN 1728: 201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批准通过了标准《家具——座椅——测定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Furniture – Seating – Tes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rability,EN 1728: 2012),本标准将取代标准EN 1728: 2000。   该标准的生效日期为2012年7月18日。本标准(EN 1728: 2012)由CEN/TC 207家具技术委员会编写,秘书处设在意大利标准化协会(UNI)。   CEN成员国须在2012年10月31日前宣布将该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在2013年1月31日前,CEN成员国应通过出版等同标准或签署附文的形式,使得本欧洲标准成为国家级标准。与本欧洲标准相抵触的国家标准将同时被取消。   本欧洲标准规定了测定所有类型的座椅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方法,不考虑使用、材料、设计/施工或生产过程。本欧洲标准不适用于儿童的高脚椅,带小桌板的椅子和浴缸椅,上述这些椅子的试验方法要求在其他欧洲标准中有所规定。本标准不包括评估老化、退化、人体工程学和电气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不用于评估内饰材料(如内饰填充材料和椅套)的耐久性。本欧洲标准不包括任何要求。有关最终用途的不同要求可以在其他标准中找到。
  • 欧洲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在貂体内变异后传人或影响疫苗有效性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针对丹麦近期出现多起养殖貂体内变异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的病例,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12日表示,如果上述新冠病毒新变种在人群中出现大规模传播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正在研发中的新冠疫苗的整体有效性。为此,该中心建议欧盟国家和英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公共卫生风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欧洲疾控中心)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欧盟负责传染病防控的专门机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12日发布的声明中,欧洲疾控中心表示,2020年11月5日,丹麦共报告214人确诊感染与养殖貂有关的新冠病毒变种,同时有超过200家养貂场发生养殖貂感染。最早的“养殖貂传人”事件可追溯至2020年4月,当时在荷兰报告了一起一只养殖貂和一名养殖工人同时被感染的事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欧洲疾控中心表示,从那时起已认定新冠病毒可由人传染给貂,也可由貂传染给人。此后,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美国等国也报告了其境内有貂感染新冠病毒。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中心强调,当新冠病毒传入一家养貂场后,可在貂群中快速传播,由于大面积感染和人类与貂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等因素,新冠病毒可能会在貂群中更快地累积变异,并最终传染给人类。而由于新冠病毒的上述变种对于中和抗体有较低的易感性,如果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可能导致当前正在研发中的新冠疫苗整体有效性受到影响。此外,如果在貂群中形成“病毒池”,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更多风险更大的病毒变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鉴于此,欧洲疾控中心建议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和英国应考虑针对养貂场、养貂工人和周边社区采取若干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对人群进行检测、开展抗原特性和病毒传染性测序等工作,对养貂场工人和访客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对动物进行检测,预防动物传人。最后还需制定一套应急预案和响应策略,并同时考虑到人和动物两方面的要求。 /p p br/ /p
  • 欧洲启动两个关键量子项目:整合量子生产和测试技术,提高可持续性
    据eeNews报道,Qu-pilot和Qu-test项目由AMIRES主持,以支持欧洲量子技术的实验生产能力和开放测试。这是继最近巩固中性离子里德堡系统发展的举措之后,欧洲再一次巩固其里德堡量子计算机。Qu-Pilot由来自9个不同国家的21个合作伙伴组成,旨在开发和提供第一个联合的欧洲量子技术制造能力,建立并连接欧洲现有的基础设施。这包括芬兰的VTT、德国的Fraunhofer和比利时的imec以及德国的英飞凌。这是能力创新路线图的第一阶段,提供实验性中试生产能力,也是将这种能力转移到工业生产环境的路线图。它将通过13个服务提供商组织为用户(包括工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计算、通信和/或传感量子技术的实验生产能力,并为制定该领域的欧洲标准做出贡献.Fraunhofer IPMS以300毫米晶圆标准贡献其在最先进、行业兼容的CMOS半导体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Qu-Pilot将为欧洲量子技术供应链的发展提供服务,为欧洲工业,特别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创新能力,并确保关键知识产权留在欧盟范围内。初始服务产品将通过SGA内公司的用例进行验证。预计至少有20个这样的用例,其中11个已经是这个 Qu-Pilot 的一部分。第二个项目Qu-Test汇集了来自欧洲量子社区的13家联合测试平台网络服务提供商和11家工业用户。该网络汇集了整个欧洲的能力和基础设施,以提供测试和验证服务。此次合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测试平台网络作为独立第三方对量子设备、芯片、组件和系统进行验证,支持创建可信供应链。第二个目标是讨论并商定统一的参数集来表征量子设备。方法和程序将在测试平台网络的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协调,以朝着建立量子技术标准的方向迈进。Qu-Test沿着三个测试平台排列: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更详细地说,量子计算试验台将测量、表征和验证低温量子设备、超导和半导体量子位等低温量子位、光子学量子位和离子阱。量子通信试验台将表征用于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随机数生成(QRNG)的设备,并提供设计和原型制作服务以支持量子通信技术供应链的创新。最后,量子传感试验台将对工业提供的传感和计量仪器进行基准测试,并使用大量量子传感器(时钟、重力计、磁力计、成像仪)来验证工业用例,旨在为量子传感和计量设备生成新的业务案例。凭借知识产权支持、业务指导和创新管理等附加服务,Qu-Test为欧洲量子产业提供支持。
  • 欧洲药品管理局审查生长激素药物安全性 辉瑞受审
    欧洲药品管理局10日宣布,开始审查在欧洲联盟市场销售的生长激素药物的安全性。法国药物监管机构经过观察研究发现,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增加死亡风险。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美国礼来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的相关药物将受到审查。
  • 默克拓展其在北美、中国和欧洲的E2E生物工艺开发中心
    满足全球各个地区强劲的市场需求 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和中国上海的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可提供全方位的默克技术和服务 位于法国的新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和完全使用一次性生物技术的GMP工厂将帮助客户大大加快生物制药的开发过程德国达姆施塔特,2017 年 1 月 10 日 –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今天宣布拓展其在北美、中国和欧洲的E2E(End-to-End)生物工艺开发中心,以满足全球客户对其推出的从生物工艺开发、GMP生产到工业领域专业技术服务的整体方案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本次拓展计划包括在美国和中国建立两个全新的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在此之前,默克位于法国马尔蒂亚克的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已投入运营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两个新开设的中心将分别位于中国上海和美国波士顿。每个中心都具备向客户提供覆盖生物制药开发各个环节的工艺开发服务能力,包括从稳定细胞系构建与开发、上游和下游工艺开发优化以及非 GMP环境下临床前和临床样品生产。” 默克执行董事会成员兼生命科学全球总裁吴博达(Udit Batra)表示:“全球市场对生物工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默克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基于上述需求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此次拓展计划可以巩固默克作为全球顶尖的生物制药工艺开发和临床生产技术、原料、方案提供商的行业地位。这是默克高度重视的战略性投资,旨在满足全球三大洲的客户需求。默克位于法国马尔蒂亚克的生物工艺开发中心完全基于一次性技术并符合GMP要求,用于生产临床批次产品。该中心配备了包括2000L规模的一次性 Mobius® 生物反应器在内的全套默克自有的技术与设备,可为生物制药公司的临床工艺开发和生产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默克的E2E生物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可为全世界处于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各个阶段的公司提供助益并协助其应对和解决各种挑战。除 Mobius® 生物反应器之外,公司的E2E服务中还包括 Lynx® CDR连接器、Viresolve® 、Pellicon® 和 Centinel™ Intelligence病毒防护等覆盖生物工艺开发各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凭借在生物工艺开发和 GMP 临床生产方面的强大技术背景和丰富经验,默克致力于为处于药品开发各个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公司提供服务。无论是处于药物研发初期,希望寻求资源和设施的支持的初创公司,还是处于药物研发后期,希望寻求合作解决从临床阶段转向商品化生产时遇到的各方面挑战并加速药品上市进程的公司,都能够从与默克的合作中受益。凭借E2E整体解决方案,默克可帮助商业伙伴推进和加快其产品生产工艺的放大和向新生产设施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 默克所有的新闻稿会在发布于默克网站的同时通过邮件发送。请浏览 www.merckgroup.com/subscribe 进行网上注册、更改选择或停止此项服务。 默克简介默克是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和高性能材料三大领域。全球约有5万名员工服务于默克,他们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从应对癌症或多发性硬化症的生物疗法、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尖端系统,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视的液晶材料。2015年,默克在66个国家的总销售额达128亿欧元。默克创建于1668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医药化工企业。默克家族作为公司的创始者至今仍持有默克大部分的股份。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默克在全球拥有“默克”这一名称和品牌的所有权,仅有的例外是在加拿大和美国。
  • 质量流量计和控制器品牌艾里卡特宣布任命Andy Mangell为欧洲区域经理
    2016年1月19日,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英国豪迈子公司——艾里卡特科技有限公司(alicat.com.cn)正式任命了Andy Mangell先生为欧洲区域经理,负责欧洲地区经销商与客户管理、推进并开拓艾里卡特的欧洲区业务。此举旨在加强艾里卡特在欧洲市场的用户体验。艾里卡特的新任欧洲区域经理Andy Mangell先生。Andy Mangell先生常驻于英国,作为艾里卡特欧洲区代理商在质量流量计、质量流量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及配件等业务方面的联络与支持,他不仅为欧洲本土的用户及渠道合作伙伴提供一线服务,并参与管理欧洲地区集成艾里卡特流量与压力仪器的OEM制造商。Andy Mangell先生对欧洲市场与质量流量技术有着丰厚的专业背景知识。在加入艾里卡特之前,他曾担任布琅轲锶特(Bronkhorst)英国区总经理达15年之久,为布琅轲锶特的热式及科里奥利质量流量控制器产品线制定战略方针。在此之前,他拥有9年压力测量及机械式压力调节器相关产品在英国市场的开拓经验。Andy Mangell先生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获地质学联合荣誉学位。早年职业生涯中,他曾广泛穿梭于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欲就欧洲业务联系艾里卡特的Andy Mangell先生,请发送邮件至andy.mangell@alicat.com,或致电+44 (0) 7736 455587。关于艾里卡特和英国豪迈:艾里卡特?(Alicat Scientific Inc.)是全球最快的质量流量计、质量流量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生产商!设备响应速度低至4毫秒、快捷的交货、全方位用户支持、所有设备NIST可溯源及有条件的终身质保使得艾里卡特设备已然成为科研领域及各工业应用的首选。从科研、计量、泄漏测试、环境监测、真空镀膜、半导体、汽车制造、光伏、燃料电池、光纤制造到各种过程工艺气体测量与控制,艾里卡特?始终致力于为全球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创新的流量与压力解决方案!艾里卡特是英国豪迈的子公司,隶属于豪迈的环境与分析事业部。创立于1894年的英国豪迈如今是安全、医疗、环保产业的投资集团,伦敦证券交易所中唯一在过去30多年股息年增长5%的上市公司。集团在全球拥有5000多名员工,近50家子公司,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沈阳设立了区域代表处,并在上海、北京、保定、深圳等地有多家工厂。业务合作请联系:艾里卡特中国代表处电话:021-60167680 / 60167681邮箱:info-cn@alicat.com
  • 天美大力进军世界 欧洲市场为首选——访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劳逸强先生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美)成立于1988年,旗下拥有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从事分析仪器和生化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并且是日立等多个知名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2004年7月,天美(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成为中国仪器行业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公司。   相较于上市公司的头衔,天美却有一丝神秘?天美如何从一家香港小公司发展成如今的上市公司;创建于香港,发展于中国内地的公司为何选择新加坡上市;分销与制造哪个才是天美的重心;天美如何看待中国的仪器行业……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以下简称:Instrument)在BCEIA 2009期间,于天美公司展台对话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劳逸强先生,力求揭开天美的神秘面纱。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劳逸强先生   Instrument:劳逸强先生,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天美的发展历程?   劳逸强先生:天美成立于1988年,从创建之初,我就为天美的发展设立了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目标,计划用10年的时间,在中国建立完整的销售网络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制造基地。第二个阶段目标,再花费10年时间,凭借中国的基础,在整个亚洲建立完整的销售网络。目前,前两个阶段目标都已完成,第一阶段实际花费了15年时间,而第二阶段却比预期少花费5年时间。接下来,我们将向第三阶段目标奋进,走向世界,建立天美的世界销售、制造网络。   Instrument:天美“走向世界”从哪开始?又有怎样的拓展策略呢?   劳逸强先生:如果说整个世界市场的需求是100%,那么美国占35%左右,西欧占26%左右,而中国只占不到6%,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天美只是在10%的市场里活动,所以如果天美不进军欧美市场,那永远都不会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   相对于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是比较容易进入的。美国市场没有代理公司,实行销售体系一体化模式,有很多销售代表,因此制造商需提供全地区的维修网络,小公司的售后服务很难跟得上 而欧洲不同,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专业的代理公司,这对于天美这样的小公司来说,建设销售网络相对就比较容易。   天美进军欧洲的主要策略:以并购为主 并购又以与天美产品线互补为主。在并购方面,我们主要寻求这样的公司:(1)天美能够负担起的中小型公司;(2)该公司在仪器行业里有特殊的技术;(3)该公司的团队需较年轻化,愿意与天美共成长;(4)天美希望在德国、英国、法国等四大市场设点,故公司所在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Instrument:目前,进军欧洲的计划进行到哪?并购容易,但是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却相对艰难,很多并购在整合中失败,请问天美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劳逸强先生:今年7月,我们完成了对法国温控实验设备制造商HCC集团的收购,该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常规仪器生产商,创建于1918年。另一笔收购正在进行中,预计2010年第一季度就会有结果。   说到并购后的整合,天美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并购一家公司,天美通常先控股7-8成,不直接插手管理,初期天美比较在意的是并购后价值的提升。如:(1)上面提及的这家法国公司,其产品目前在亚洲并没有销售,天美并购后,利用天美在亚洲的销售网络销售其产品,其销售额肯定就提升了;(2)之前天美有一个型号的产品是专门为该法国公司“Private Label(天美的产品贴对方的品牌)”,现在天美可以多提供几个型号,这样该法国公司可销售的产品就更多了;(3)并购后,天美的经济规模大了,在全球采购中,各零配件的购买价格低了,整个成本就随之降低。这样大家共同分享了价值提升的成果。   Instrument:2004年天美在新加坡主板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请您谈谈天美上市的目标及为何选择在新加坡上市?   劳逸强先生:天美上市主要有四大目标:   (1)希望有外部的力量来监管我们。很多企业团队,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成功之后,会滋生诸如好大喜功等情况,最终导致经营失败。因此,我们希望外面的力量监管我们,鞭策我们往前走,这也是天美上市的主要目的。   (2)提升天美在“风浪”中生存的机会。1999年,天美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天美的一位大股东离开 亚洲金融危机,银行紧缩贷款 天美上海工厂建设初期,资金需求量大。所有这一切给天美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虽然经过天美同仁的努力度过了难关,但是,此时我认识到天美就如大海里的一艘小船,随便一个风浪就可以把我们打入海底,上市后的天美在大海里存活的机会就大很多。   (3)感谢团队的努力,给员工提供一个股权兑现的机会。经历了1999年困难后,我将20%的股权发放给员工,这样就需要提供一个可以兑现的机会,而且将来这也可以成为天美挽留人才的一个很好的体制。3年前,天美推出“认股权证”计划,该计划将从中高层管理人员逐步地推广到普通员工。   (4)拓展亚洲市场,建设完整的亚洲销售网络。   就宣传的意义及流通量来说,新加坡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天美看重的是新加坡严格的企业监管制度,并且当时天美的亚洲总部设在了新加坡,因此选择新加坡上市对于天美是最适合的选择。   Instrument:从营收上看,分销业务依然是天美的核心,对合作方的过分依赖,是否会制约天美的进一步发展?   劳逸强先生:对于天美来说,分销业务与制造业务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天美在亚洲完善的销售网络可以帮助合作方打开亚洲市场 另一方面,通过分销业务,天美提高了维修支持服务的能力。   此外,天美通过分销合作方的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双方间的合作。例如,天美除生产制造“天美”品牌的产品之外,还有ODM(合作方把要求告诉天美,天美设计、生产,最后贴合作方品牌)、Private Label(天美的产品贴合作方的品牌)、OEM(代工),其中以ODM、Private Label为主,只有少量的OEM。在合作中,天美学到如何把仪器的量做大,并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同时学到欧美、日本等对仪器制造的“感觉”。   未来天美仍然大力发展分销与制造两大业务,力争保持两项业务的比重各占50%。   Instrument:天美自主生产的产品线很丰富,请问您对哪条产品线最为满意呢?除上海外,天美在亚洲是否还将设立其他生产基地呢?   劳逸强先生:气相色谱,这条生产线也是天美对世界前沿产品跟踪比较紧密的生产线之一。天美并不追求原始技术的创新,我很清楚我们的技术与国外技术之间的差距,因此,我认为现阶段对于天美来说,把基础打好、紧密跟踪前沿技术,等有了技术储备和团队成熟之后,创新就相对容易了。   一个好的仪器制造基地,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本土市场的支撑;(2)周边工业的辅助;(3)不同专业人才的汇集。中国上海就具备这样的条件,预计未来其会是很重要的仪器制造基地之一。而其他亚洲地区的条件没有这么好,因此天美暂不会考虑在亚洲其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目前,天美在亚洲除负责分销业务的天美科技及负责制造业务的上海天美外,在新加波、印度、越南、印尼均设立有分公司,在澳大利亚有一家合资公司。   Instrument:就天美的自身经验,请您介绍一下天美是如何开拓海外市场的?   劳逸强先生:就天美的自身经验,我认为中国公司要开拓海外市场,应该从以下几步来实施,并且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步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以世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天美从创立之初,我就要求员工:天美做每件事情都必须是“国际化”的。例如,90年代初天美就开始做CE认证,应该是国内仪器行业里较早做CE认证的公司。如今,中国的仪器要进入国际市场,CE认证必不可少。   (2)与国外仪器公司合作,提高自身的制造、管理能力。例如,1998年我们刚与国外企业合作时,有一台我们认为已经非常完美的仪器,在给老外审查时,却被找出48处毛病。如今十年过去了,天美已经成为国外仪器公司很好的合作伙伴。   (3)通过海外并购,双方共同提升。我们希望帮助老外降低成本,同时5-6年后,天美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使天美能真正融入国际市场。   Instrument:最后,请您谈谈对中国仪器行业的看法?   劳逸强先生:中国的仪器行业是一个过分拥挤的行业。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全球一体化进程没有走到位。有个很好的比喻:以前有很多湖,小鱼在湖里活得很好,但是现在湖和大海连在一块,小鱼想生存就难了。所以,我预计中国仪器行业一轮兼并和整合即将来临,并且在这轮兼并和整合中,只有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公司才能存活:(1)至少可以在全国建点的经济规模;(2)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仪器做得好且便宜或有特殊的技术。   此外,我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促进仪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1)设定仪器行业的入门门槛。例如,早几年前,中国的制药行业可谓是百家齐放,后来政府推行GMP认证,一大批不合格的制药企业就纷纷倒闭。我认为仪器行业也到了这个时刻,而且应该给违规的公司一定的惩罚。   (2)希望仪器行业协会设立仪器行业的行规。如,入会的仪器厂家达成协议,共同抵制行业里的不良之风及不遵守准则之人。    天美(控股)高层合影:徐国平(左)、劳逸强(中)、王萌(右)  后记   随着国外仪器公司中国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进口仪器也印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中国本土仪器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那么中国仪器公司出路何在呢?为此,劳逸强先生给出了如下的回答:“国外仪器公司来中国建厂,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公司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想办法走出去,去争取巨大的国际市场。”   天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天美就把眼光放远在世界,“面向世界”一直是公司的目标。如今天美进军欧美市场的号角已经吹响。劳逸强先生表示:希望在他退休前能看到天美的品牌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能争取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1:天美控股总裁劳逸强先生简介   教育背景:   1977-1981香港中文大学 理学士   1984-1986香港中文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从业经历:   1981-1982欧陆(远东)有限公司 销售工程师   1983-1984 香港政府病理学研究所 实验室技师   1986-1988 维昌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1988-2004 天美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2004至今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附录2:天美(控股)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techcomp.cn/    http://www.techcomp.com.cn/   http://techcomp.instrument.com.cn http://shtechcomp.instrument.com.cn
  • 欧洲议会议员通过立法推动欧盟芯片产业发展
    上周二,欧洲议会议员支持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以及制定应对短缺的紧急措施来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工业和能源委员会通过了两项法案草案:一项是关于“芯片法案”的法案,旨在加强欧盟芯片生态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另一项是关于芯片联合承诺,以增加对开发此类欧洲生态系统的投资。在对“芯片法案”的修正案中,欧洲议会议员更多地关注下一代半导体和量子芯片。将建立一个能力中心网络,以解决技能短缺问题,并吸引研究、设计和生产方面的新人才。该立法还将支持旨在通过吸引投资和建立生产能力来提高欧盟供应安全的项目。“欧洲芯片”倡议在另一次投票中,欧洲议会议员以68票赞成,0票反对和4票弃权通过了Chips联合承诺提案,实施了“欧洲芯片”倡议下预见的措施。该计划旨在通过投资欧盟范围内开放可访问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基础设施来支持大规模能力建设。它还将促进尖端和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欧洲议会议员强调,为了促进创新,将需要新的资金,以及重新分配来自地平线欧洲的资金。《芯片法案》报告员Dan Nica(S&D,RO)表示:“我们希望《欧盟芯片法案》能够将欧洲确立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预算不仅需要与挑战相称,并通过新资金提供资金,而且我们希望确保欧盟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友好的商业环境,快速的许可流程,并为半导体行业投资熟练的劳动力。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欧洲的增长,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并为未来的危机建立正确的机制。芯片联合事业报告员Eva Maydell(EPP,BG)表示:“微芯片是欧盟数字和绿色转型以及我们的地缘政治议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呼吁新的资金,以反映欧洲芯片行业的战略重要性。欧洲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也在大力投资他们的半导体设施、技能和创新。我们可能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财政火力,但委员会和理事会提供的预算需要反映挑战的严重性。背景议会的一项研究强调,欧洲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中的份额低于10%。立法提案旨在将其提高到20%。2022年议会分析强调,疫情揭示了全球供应链长期存在的脆弱性,前所未有的半导体短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显示了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事情。除其他问题外,这些短缺导致工业成本上升和消费者价格上涨,并减缓了欧洲的复苏步伐。
  • 欧洲食安局认定小烛树腊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2012年11月16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小烛树腊(candelilla wax ,E 902)作为食品添加剂发布再评估科学意见,认定了小烛树腊的安全性。欧盟允许将小烛树腊作为上光剂,用于糖果(包括巧克力)等食品以及某些水果的表面处理 同时可用于膳食补充剂。   EFSA专家组认为,由于缺乏小烛树腊的长期毒性评估数据,因此无法确定小烛树腊的ADI。然而根据现有文献数据,未发现小烛树蜡主要成分的潜在危害,而且采用最大容许量进行评估也证明了其安全性,因此认定小烛树腊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 日立离心机将由天美负责在欧洲开始销售
    天美(欧洲)已欣然宣布与日立工机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仪器部(以下简称HKK)达成战略联盟,将作为HKK在西欧地区超速离心机和高速冷冻离心机的合作经销商,全面负责HKK产品市场推广、销售业务和售后服务。 从2013年起,天美(欧洲)将推广销售的日立离心机包括,超速离心机CP-WX系列, 台式微量超速离心机CS150NX, 落地式微量超速离心机CS-FNX系列,高速冷冻离心机CR22N和CR-GIII系列。 天美(欧洲)分部在英国、法国和瑞士成立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并通过各地的经销商网络对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客户提供专业的应用技术支持。 对于日立离心机在西欧的代理和销售,天美(欧洲)执行总裁Chris O Connor讲到,这对我们及欧洲的客户来说将是非常好的消息,日立卓越的离心机产品线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其性能和可靠性都是市场上无与伦比的。我们在当地的经验丰富的团队和合作伙伴,结合日立巨大的专业和技术能力,相信会为欧洲市场提供最高水平的离心机产品和相关支持。 天美(欧洲)执行总裁Chris O Connor 关于此次合作,日立公司的副总裁Maehara先生说,日立的产品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安装和使用,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在欧洲市场,由分销合作伙伴天美(欧洲)为客户直接提供日立产品,及更好的服务。 天美集团与日立的合作开始于1997年,已有超过15年的历史,从负责日立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开始逐渐扩大合作范围。2004年天美在新加坡上市后,将业务从中国拓展到东南亚地区,同时也将日立产品分销到东南亚地区。天美(欧洲)总部和各分支机构的成立,代表着天美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分销和旗下各品牌产品的欧洲市场。
  • 欧洲首个闪电成像仪成功启用
    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和欧洲航天局(ESA)发布欧洲首个卫星闪电成像仪拍摄的第一批图像及动画。该闪电成像仪配备有四个摄像头,覆盖欧洲、非洲、中东和南美部分地区,每个摄像头每秒能够捕捉1000张图像,可在36000公里之外,持续检测云对地、云对云和云内闪电产生的光脉冲。EUMETSAT实时收集这些数据并发送至成员国的气象部门,并向非洲和其他地面观测能力有限的地区气象部门传输数据。这将为强风暴的监测和预测带来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闪电探测能力有限的偏远地区和海洋。   该设备搭载于欧洲第三代气象卫星MTG-I1上,于2022年底发射升空。目前卫星仍处于调试阶段,来自闪电成像仪的数据将于2024年初可供操作使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