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陆婉珍院士

仪器信息网陆婉珍院士专题为您整合陆婉珍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陆婉珍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陆婉珍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陆婉珍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陆婉珍院士话题讨论。

陆婉珍院士相关的论坛

  • 【沉痛悼念】陆婉珍院士因病于2015 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

    【沉痛悼念】陆婉珍院士因病于2015 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

    讣 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陆婉珍同志,因病于2015 年11 月17日 2 时在北京逝世,享年 92 岁。 特此讣告。 陆婉珍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2015 年 11 月 17 日治丧办公室:电 话:010-82368321,13621285950 传 真:010-62311290 联系人:侯明铉 陆婉珍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组 长:龙 军 副组长:刘健生 成 员:李大东 达志坚 王亚民 傅 维 聂 红 汪燮卿 何鸣元 舒兴田 治丧办公室主任:傅 维 工作人员:汪银胜 侯明铉 曹军生 张 昊 孟宪波 房连城 治丧电话:010-82368321,13621288590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655_573905_2961690_3.jpg陆婉珍院士生平  陆婉珍,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  1924年出生于天津塘沽。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依利诺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53-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1956年回国之后在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历任分析室主任、总工程师,现为高级顾问。在此期间建成了包括光谱、色谱、质谱、核磁等门类齐全、人员配套的分析测试中心,成为各石化研究单位的表率。由于陆婉珍的突出贡献曾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婉珍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工作,始终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因此她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十分广泛,并能把握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是分析领域难得的通才。她同时又十分注意深入研究与石油化工有密切关系的几种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等,使之在中国立足并有所创新。  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她要求他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

  • 2016年度“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开始评选

    为鼓励我国科技人员投身于近红外光谱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由陆婉珍院士提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设立“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方法已于2015年9月在近红外光谱分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颁奖。  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办法,计划在2015年底前完成第一届奖励的申报、提名和评选工作。诚挚邀请近红外光谱分会常务理事及相关单位提名候选人或由工作单位自荐申报。具体信息请见附件。

  • 【转帖】从“沉睡”中醒来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

    从“沉睡”中醒来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作为一项迅速崛起的光谱分析技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在分析测试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教授是最早在我国开展此方面研究的专家之一,是我国这一领域公认的学术带头人。近日,陆院士接受了本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的专访,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及仪器国产化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Instrument:陆院士,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本网的专访。[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是近十几年内发展最快的仪器分析技术之一,能否请您谈谈这项技术发展如此快速的原因是什么陆院士:近红外是一个波段。这个波段内的吸收光谱很宽,不像中红外光谱那样。可是后来采用所谓的计量学,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快速发展起来。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从迂回到快速发展再到饱和的过程,这就是科技发展过程中所谓的S曲线。[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这样的S曲线第一次是由于一些简易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的出现和Norris等人所做的工作,掀起了一个应用的小高潮,主要应用于农副产品的分析。第二次是在8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分析仪器的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解决谱图扁宽、不好分的问题,这使人们重新认识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的价值,各种领域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第三次是由于光纤技术的介入,近红外在线分析技术得以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这样,每出现一个可借鉴的新技术就推动其向前发展一步。对于什么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近红外技术的再次发展,是我们每个科研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最近出来一种新技术-MEMS,就是“微型加工”技术,应用这个技术,仪器可以做的非常小。MEMS的应用,有望推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的第四次发展。Instrument:[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是一种“三位一体”技术,这个特点使得国内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请您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好吗?另外,针对这个优势,您对国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仪器的研制有什么建议?陆院士: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包括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模型三部分。所谓“三位一体”就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满足快速分析的技术要求,缺一不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对于仪器国产化来说:第一,虽然该技术对仪器硬件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国产仪器经过努力是应该可以达到的。第二,相关软件并不复杂,我们完全有能力做。第三,建立模型需要很多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人力问题,我们也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这项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和北京英贤仪器公司有合作。从英贤的发展情况来看,我认为主要受制于两个问题。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资金问题。他们是一个民营企业,当时的启动资金只有100万,虽然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便利,但是100万元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要知道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雇用到高级人才,而仪器的研发制造是不能缺少高级人才的(陆院士在此一再强调是资金匮乏而不是人才匮乏)。第二个是理念的问题,“产学研”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实际上这后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销”,我认为目前“销”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这个理念的问题他们已经在工作中遇到了,已有所改善,所以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资金问题。我们一再呼吁国家能给予点支持,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说国家应该稍微介入一点呢?就像王大珩院士说的,仪器不上去,恐怕要影响国防,要影响我们很多别的新技术。例如,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问题,没有质谱来检验,恐怕很难解决。最近,在你们网站上看到的消息:在重庆成立了几个专门做检测的公司(第三方实验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第三产业,对我们发展仪器工业很有利,我觉得我们中国应该鼓励这种公司的成立。Instrument:[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的应用领域有很多,但目前国内市场规模不大,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国外的情况如何?您认为该技术在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陆院士:是的,目前它的市场不大。价钱是一个原因,这是一个经营理念的问题,仪器贵了卖不出去,卖不出去仪器就只能更贵,也是一个恶性循环。我曾建议英贤将仪器租出去,逐年收回成本,但是他们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接纳这个办法。所以说实际上还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资金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然,他们在资本运作上也还没有进入最成熟的阶段。国外市场方面的情况要比我们好。据我了解,石化领域的在线近红外分析应用已经相当多了。但是他们也认为要让老厂接受还是有困难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实际上,用户花远比我们高的价钱去买外国的仪器,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外国某些仪器的稳定性确实比我们的好,但同时大部分用户没有考虑后续维护的问题。

  • 《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出版

    六十多年来,我与陆婉珍朝夕相处,荣辱与共。她一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坎坷,但她都能泰然处之,安然度过。她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她颇懂得科学精神。   ——闵恩泽(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157.jpg  ??《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   作者:褚小立   定价:68.00元   ISBN: 978-7-313-10612-4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联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科研贡献和人才培养等四个主要方面描述陆婉珍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把反映她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整理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素材。全书共分为书香门第、重庆南开中学、中央大学、留学美国等共十章。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8.jpg   陆婉珍(1924.09.29-),中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和石油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毕业,1949年于美国依利诺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并于 1952~1953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她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于1955年回国工作。在分析化学对中国的石油开采、加工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贡献。建立了一大批石油产品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此外,在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以及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成绩。   【书摘】 回国路坎坷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尽管当时在美国陆婉珍和闵恩泽已经过上了相对优裕的生活,而且科研、工作条件十分优越,有现代化的试验设备,与周围同事和专家也和谐融洽,如果留下来,很容易出成果。但是在他们的心里,出国是为了学习,异国他乡绝非久留之地。另外,在那个时候,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还很严重,国内的亲人也盼着他们早日回来。尽管美国政府限制理、工、农、医等专业的人才离开美国国境,回国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但陆婉珍和闵恩泽夫妇一方面在工作中努力钻研先进科学技术,收集各种技术资料,为参加新中国建设做准备;一方面为取得回国签证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归国的脚步。为了冲破阻挠、回到祖国,他们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公私关系。   1953年,在波士顿的一些留学生组织起来,以违反人道主义为由,联名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要求回国与家人团聚。波士顿的留学生组织派人来芝加哥联系。通过何炳林,陆婉珍和闵恩泽加入了这个组织,并出钱资助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漫长等待,他们没有从波士顿留学生组织那里得到任何消息,于是只有另寻途径。   1955年初,闵恩泽得知上海第一印染厂的一位同事在香港的中国印染厂当厂长,便写信请他帮忙。这位同事叫潘其迪,1948年曾与闵恩泽一起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潘其迪与其公司董事长商量后,向闵恩泽发出聘书,邀请闵恩泽到香港担任中国印染厂研究室主任。如此,陆婉珍和闵恩泽便获得进入香港的机会和居留权,很快美国移民局同意了他们离境的申请。1955年9月,夫妇俩打点行装,告别美国的师长和朋友,从旧金山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来到离大陆咫尺之遥的香港。   中国印染厂位于香港荃湾,是香港最大的印染厂。巧合的是,这家染厂是查济民先生创办的。查济民是纺织大王刘国钧的女婿,在常州大成纺织厂与陆婉珍的父亲陆绍云先生是同事和好友,与陆婉珍家是世交。查济民是一位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实业家,对于这样难得的人才,查济民一再挽留他们留在香港中国染厂工作。陆婉珍告诉查济民先生,来香港就是为了回到内地。多年后,陆婉珍回忆当年的选择时说:“我们从没想过不回来,这里没有该不该的问题,就像人每天都得回家一样,回到内地,才回到了家,心里才踏实。”为了尽快回到内地,他们想到了以探亲的方式离开香港,但按香港当局规定,若要到内地“探亲”,须在香港任职9个月方可批准。查济民先生见陆婉珍和闵恩泽归心已定,无意久留,便毅然帮忙斡旋。最后,香港《大公报》的主编费彝民先生真正解决了问题,于1955年10月安排陆婉珍夫妇与钱学森夫妇搭乘同一列火车回到了内地。   由于陆婉珍的父母在上海,陆婉珍和闵恩泽先到了上海。那一刻,闵恩泽夫妇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多年的游子像浮萍一样,没有找到扎根的土壤。现在,当他们踏在故土上,那种兴奋和踏实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经过八年的远行,父母身体仍然硬朗,全家团聚十分高兴。遗憾的是,陆婉珍的祖母已经去世了,在家里见到的只有祖母的遗像,但看上去依旧那么慈善可亲。   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尽快回报给新中国,实现深藏心中已久的尽快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愿望,陆婉珍和闵恩泽努力地在上海寻找工作的机会。但当时很多人存有顾虑,因为他们是从美国回来的,所以多数单位都不敢聘用他们。1955年11月,陆婉珍和闵恩泽来到了北京,与十几位旅美的留学生一起,住在位于前门的高教部留学生招待所里。但是北京的很多单位也不敢接收这些从美国回来的人。   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的徐今强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找来四年前留美回国的、时任石油部设计局室主任的武宝琛。徐今强对他说:“国家石油工业建设急需人才,我们要从这些留学生中招一些人来工作。”武宝琛与陆婉珍、闵恩泽是中央大学化工系的校友,他迅速赶到招待所,代表石油部看望这些老同学,向他们介绍我国石油炼制科技发展规划和前景,并欢迎他们到石油系统工作。在武宝琛的宣传动员下,1955年12月陆婉珍和闵恩泽来到石油部石油设计局。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林正仙和程之光。随后,徐今强安排他们参与筹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即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前身。   每当提到这段经历,陆婉珍总是对徐今强充满着感激和敬佩之情。徐今强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百万吨炼油厂兰州炼油厂的组织者。在建国初期抗美援朝之时,热情接纳这样一批留美学生是需要有相当的政治气度与历史远见的。20世纪50年代,石油系统先后从美国吸收了近20名留学生,分配在炼油科研和设计部门。后来这些人都成了石油炼制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当时,陆婉珍每月的工资为200多元人民币,加上丈夫闵恩泽的工资,两人有500多元的收入。尽管与美国的收入有很大的差别,但在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月收入能达到三四十元就很不错了,他们称得上是“金领一族”了。陆婉珍对于祖国给予的承认和待遇感到非常满意,她决心要尽快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我国的石油研究中去。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21.jpg  1947年陆婉珍出国前的全家照(后排左二陆婉珍)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31.jpg1950年陆婉珍和闵恩泽在美国拍摄的婚纱照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40.jpg1956年陆婉珍与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的其他成员讨论工作(左二陆婉珍、右一闵恩泽)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49.jpg1959年出版的《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炼制科学研究报告集》的封面及首页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623101258.jpg1980年陆婉珍与核磁共振课题组的成员合影(前排左三陆婉珍)http://img1.17img.cn/17img

  • 【转帖】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续:多次参评国内院士失败

    中国女科学家当选美国院士 至今当不上国内院士 “要问我为什么李爱珍没有当选中国院士,我只能说科学鉴定上没有一个标准秤,可能是她研究专业的领域太小,中国和美国对其研究成果贡献的认定标准不一样。”昨晚,认识李爱珍20多年、同样无缘中科院院士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均铭如是说。当日,一篇题为“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仍无国内院士头衔”的报道在网上引起网友争论。 多次参加院士评选均失败 美国当地时间今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据报道,迄今为止,中国共有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是惟一一位没有国内院士头衔的,她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昨日(5.17),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所长封松林和副所长齐鸣在电话里,均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李爱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情况不便多谈。封松林证实,李爱珍实际上不止一次参加院士评选,最终都没能评上。曾经是李爱珍学生的齐鸣告诉记者,李早在2001年就退休了,但还是坚持每天去实验室。

  • 王振义院士呼吁建立学术信息网上“高速公路”

    “国内学术杂志网络版一打开还是2006年、2007年的文章,信息严重滞后,不利于科技工作者跟踪学术前沿,更谈不上创新了。”88岁的王振义院士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间隙对新华社记者说,他已连续多年呼吁建立全国学术信息共享系统。王振义因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月初,王振义和其他四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以他们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我没来北京领取小行星命名证书,一是因为腿不好,二是因为我还不愿意‘上天’。”王老风趣地说,“我每个星期还有一次‘开卷考试’呢,我觉得自己还有用。”王老津津乐道的“开卷考试”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弟子们提出临床发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他用两天的时间上网搜集最新信息,深入思考,然后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我经常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站。昨天全球范围内发表的最新论文,今天在网就都能看到。按时间排序,最近的文章列在最前面。最新的理论、诊断、治疗方法一览无余。”王老坦言,一般读者只能看到摘要,自己通过“走后门”能看到全文。王振义表示,自己也不想“走后门”,都是不得已。以前学本书可以用好几年,现在几天就过时了,总不能传授给学生陈旧的知识吧。他呼吁,国内学术杂志要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快速上网、更新、补充。国家要花大力气建立一套学术信息系统,及时收录国内外最新的科研论文。“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这条学术信息‘高速公路’建立起来,让真正潜心搞科研的人,足不出户便能掌握全球最新的学术动态。国外知名大学都与国家图书馆有约定,让自己成千上万的师生不花代价,或花很少代价就能够跟踪学术前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创新。”王老的话语重心长。此外,年近90岁的王振义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长寿秘诀”——思考使生命延续。“除了每周完成‘开卷考试’外,我打打桥牌、听听音乐、读读诗词、学学外语。孩子都忙,除了保姆给做饭外,我自己照顾自己。”王老自豪地说。

  • 【媒体评论】李爱珍能否拉开院士制度改革序幕?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选举结果,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李爱珍这位老太太。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5月17日《南方周末》) 显然,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不仅是“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更因为“当上了美国院士的她却一直未能当上中国院士”。对中国院士制度的质疑之声淹没了对李爱珍应有的祝贺之声,李爱珍的荣誉给了公众一个强有力的批判证据,这个证据是杀伤力很大的武器,让人们更加理直气壮地对中国院士制度倾泻着心中的不满和质疑。 当上了美国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却当不上中国院士,于是,中国院士的评选制度是不公平的——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样的质疑逻辑本身是有些“美国本位”的。美国增选外籍院士与中国增选院士,使用的标准固然不同,但是在没有比较之前,武断地说美国一定好中国一定坏,也许是不准确的。换言之,“关于事实的知识”和“事实本身”是有出入的,大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只能说明对院士制度的质疑由来已久,大家根据质疑的需要将模糊的假设“解释”成了准确的证据。

  • 【转帖】卢佩章院士获得“高里奖”

    在第30届国际毛细管色谱会开幕式上,分析化学家、我国最早从事色谱科学研究的大化所卢佩章院士被授予高里奖(Golay Award)。在来自印第安那大学的Milos Novotny教授介绍完高里奖的由来之后,来自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Instruments)的全球副总裁卢毓琳先生(Yuk_Lan Lo)为卢佩章院士颁奖。 高里奖是该领域内为数不多的重要国际奖项之一,于1988年由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设立,每年大会上颁发一次,以首先于1956年发明了毛细管色谱技术的美籍瑞士人M. J. E. Golay 的名字命名,该项技术使色谱技术的分离能力大为提高,分离时间大大缩短。第一届高里奖于1989年授予美国的R. D. Dandeneau, E. H. Zerenner和德国的R. E. Kaiser,当初只设奖牌。自1990年后开始并立奖金,并一直由M. J. E. Golay曾工作过的现称为珀金埃尔默公司赞助。卢佩章院士为第19位获奖者,亚洲还有4位日本获奖者。(

  • 【分享】18位地学院士解析汶川地震

    [I]18位地学院士解析汶川地震 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 注意科研成果的积累和共享 [/I]   “最近大家都很忙。”在5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院士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开场白道出了在场各位两鬓斑白的老院士们的近况。   汶川地震牵动了地学部各位院士的心。地震发生后,他们纷纷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并积极参与研究工作。   一共有18位院士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他们对地震的形成、预测以及赈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以期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 警惕强余震: 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首先介绍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基本情况,并与唐山大地震进行了比较。   陈运泰介绍,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即向公众公布的震级为8.0级,根据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级为7.9级~8.3级;而唐山地震的面波震级和矩张量反演震级分别为7.8级和7.6级。“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震级要大,震级差至少0.3级,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唐山地震的3倍。”   地震发生后,最大的余震可能发生在什么地点,可能多大,什么时候发生?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这些问题,陈运泰也作出了一定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资料,陈运泰和他的学生反演得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面上的破裂错动的分布,显示在断裂带上有两个比较大的破裂“亏空”区,即目前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破裂的地方。陈运泰说:“这两个破裂‘亏空’区是很有可能发生大的余震的地方。”但他同时强调:“即使是预测余震,也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统计规律,一般来说,最大余震的震级比主震震级平均低1.2级。陈运泰指出,这个统计规律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根据这个统计规律估算,最大的余震应接近7级。但到现在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都还是比较“小”的,即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发生在我国华北和西南的地震,包括1965年东川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1976年龙陵—潞西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等等,很多都是以所谓‘双震’的形式出现的。”   至于最大余震发生的时间,陈运泰指出,难度就更大了。以往一些震例的经验表明,可以是与主震相隔一个小时,也可以是相隔几个星期。地震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几天或者是几十天之后,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但常常会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一个“晚期强余震”。   “那将是非常致命的。随着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人们常常容易放松对余震的警惕。”陈运泰强调:“这次地震很大,如果是主震型的,发生强余震的震级将很高,接近7级;如果是双震型的,未来发生的地震还可能更大。这两个情况都警示我们,要特别加强对强余震的监测。”

  • 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color=#444444] [/color][b][color=#ff0000]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color][/b][color=#444444]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今日于家中无疾仙逝,享年92岁。[/color][align=center][color=#444444][img=,130,16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1647_01_3237657_3.jpg[/img][/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b] [b]卢佩章院士简介[/b][/b][/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 卢佩章院士,[color=#444444]分析化学家,福建省永定县人,1925年10月生于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 [color=#444444]中国色谱学会名誉理事长。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等导师指导下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86年任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CC)》等杂志编委。[/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444444][b] [/b]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color][/color][/color][color=#444444]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color][color=#444444]展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应用于产品的分析)”[/color][color=#444444]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color][color=#444444]为[/color][color=#444444]四个获奖者之一。六十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七十年代,开展了高效液[/color][color=#444444]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color][color=#444444]效液[/color][color=#444444]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color][color=#444444]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 [color=#444444]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Zhukhovits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dhove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 [color=#444444]至今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444444][b][b] [/b][/b][/color][/color][/color][color=#444444]资讯链接:[b]我国色谱界泰斗卢佩章院士逝世 [/b][/color][b][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823/227327.shtml[/url][color=#444444] [/color][/b][/align]

  • 【讨论】李爱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让中国科学界尴尬!

    刚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李爱珍,1958年复旦大学毕业, 1958-2006年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上海治金所)任职, 1988年晋升研究员,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先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马普学会作访问教授。1985-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室主任, 1993年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室主任兼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997-2004年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2000年863新材料领域电子、光电子材料专题负责人。2003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奖项。1985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0项 发表论文230余篇, 三个专著篇章 国家发明专利21个,其中授权6个,受理15个, 获国际发明展银奖1个。

  • 【分享】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简介

    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成立。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基斯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萨拉姆发起的,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建立的一个非政治、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第三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各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大科学项目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主要机构有: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会议,每年轮流在院士所在国举行。  科学院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  1985年首次设立科学奖,授予第三世界国家在科学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奖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及基础医学五项。 中国于1983年参加了这一组织.中国TWAS院士名单 1984年当选者:华罗庚 夏 鼐1985年当选者:卢嘉锡 周光召 丁国瑜 朱震达 陈中伟 姜伯驹 梁栋才 谈家桢 黄 昆 曾呈奎1986年当选者:冯德培 廖山涛1987年当选者:孙鸿烈 赵忠贤1988年当选者:茅以升 谢希德1989年当选者:孙 枢 白志东 1990年当选者:路甬祥 于 渌 曲钦岳 李振声 陈创天1991年当选者:刘东生 吴文俊 杨福家 顾方舟1992年当选者:吴阶平 张存浩 陈述彭 邹承鲁 李家明1993年当选者:严东生 洪国藩 闵恩泽 汪尔康 母国光 王 选 刘光鼎 涂光炽 冯 端 干福熹1994年当选者:张恭庆 石元春 苏纪兰 惠永正1995年当选者:许智宏 郝柏林 贾兰坡 荆其诚 师昌绪 曾庆存1996年当选者:田昭武 陈学俊1997年当选者:白春礼 李大潜1998年当选者:马志明 朱作言 李方华 唐晋发1999年当选者:李依依 王志新 郭景坤 陈竺 陈运泰 董绍俊 林群2000年当选者:王佛松 严陆光 苏肇冰 范海福 安芷生 陈顒 张启发 周巢尘 刘新垣2001年当选者:徐冠华 陈佳洱 程津培 戚正武 洪德元 李德生 李国杰 闵乃本 裴 钢 汪品先 张春霆 周炳琨 朱清时 洪 涛 牛文元 张伟平2002年当选者:冼鼎昌 艾国祥 郭雷 许绍燮2003年当选者李静海 吴建屏 欧阳自远 胡和生 徐如仁 欧阳钟灿2004年当选者李家洋 饶子和 卢柯 解思深 徐至展 韩启德 杨卫 侯建国 傅廷栋 秦大河2005年当选者文兰、林毅夫、石耀霖、顾秉林、陈翰馥、贺福初、方成、李灿、王志珍、朱日祥、洪茂椿2006年当选者邓子新、张侃、涂传诒、杨雄里、王恩多、丁仲礼

  • 我国核磁共振的启蒙者和泰斗-梁晓天院士

    我国核磁共振的启蒙者和泰斗-梁晓天院士

    梁晓天院士梁晓天,男,1923年7月生于河南舞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7年考取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1年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哈佛大学任博士研究员。1954年他摆脱美国政府阻挠,毅然回到祖国,受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 作,历任研究员、合成室主任。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学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市医药总公司技术顾问,《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编委,《药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及《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J. Asian Nat. Prod. Research)的主编,联邦德国药用植化学会会员和《药用植物》(Planta Medica)编辑顾问,《四面体》(Tetrahedron)及《四面体通讯》(Tetrahedron Letters)顾问编辑。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1982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名人词典》和《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传略》。由他编译的《核酸共振解析简论》和编著的《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是我国在核磁共振方面较早的中文专著,为在全国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著作奖。4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30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曾获国家三等发明奖的驱虫特效药鹤草酚,以及获国家各级奖励的川楝素、创新霉素、鹰抓甲素、海南粗榧、杜鹃素等数十种主要新药进行了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成为我国将核磁共振、波谱、光谱等技术引进和应用于测定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为填补我国新的波谱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曾获1994年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化学奖。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秦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曾非军事化并解决结构的天然产物有:川楝素、鹤草粉、鹰爪甲素及乙素、创新霉素、亮菌甲素、芍药新苷以及一些二萜生物碱等数十个。并对一叶秋碱、猫眼草素等天然药物进行了全合成的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辗转天涯寻归路   1947年,梁晓天离别了新婚才一个月的妻子赴美留学,哪知道去时容易回时难。为了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以梁晓天为首的一批中国留学生与百般阻挠的美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回忆起这段往事,梁晓天院士依然是百感交集。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时,朝鲜正在打仗,当时所有留美的人不论是谁,想回祖国大陆已成了根本不可能的事,惟一的办法只有等待。回不了国,我只好到哈佛大学去做博士后研究,好容易等到1953年战争结束,我要回国,美国有关当局仍然不许可。当时我手里拿的是国民党政府的护照,中美没有外交关系根本无法交涉,于是我想到了英国。英国当时已和我国有了外交关系,我打算先到英国去,再从英国转道回国,于是辞去哈佛的高薪工作在英国找了一个低薪的工作。想不到我去英国时,美国移民局仍不肯放我出美国,不得已,我又想先到南美,再从南美转道英国回国,不想这一招也没能办成。   “当时在美国和我情况相同的还有一批人,于是我们大家联合起来集体到教堂去参加祈祷,大家又到公园中去集会,不仅商讨对策,而且对美国政府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不许回国的行为举行抗议活动。后来大家公推我起草一封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指出美国政府的做法违背国际惯例。   “我们这么干仍无结果,一气之下,我又愤然写信给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美国政府扣压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表示愤怒。信被全文发表,我们因此得到美国进步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但美国政府的态度依旧。   “就在我们努力争取回国的同时,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也为此做出了努力,和美国政府达成一个协议。根据这个协议,我国政府释放了在朝鲜战争中俘虏的美国飞行员,美国政府则宣布了在美国的中国科技人员第一批归国名单,这个名单中正好有我的名字。就这样,1954年年底,我终于回到了离别七年的家乡,见到了等我7年的妻子。

  • 史无前例!杨振宁、姚期智两教授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这事您怎么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noimg/8aa4d8bd-0986-43a9-938c-2d23dcdb680d.jpg杨振宁 资料图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noimg/08d68ef6-2256-4d52-8703-2f9e3fe28b03.jpg姚期智 资料图  杨振宁院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姚期智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    杨振宁  杨振宁,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至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洛克菲勒大学董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  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姚期智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12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湖北省孝感市。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在三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1)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  (2)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  (3)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  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密码协会会士。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按照新制订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人数为754位,外籍院士人数为78位。(央视记者 帅俊全)整件事情您怎么看?

  • 卢柯院士获奖

    2022年2月27日至3月3日,美国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简称TMS)第151次年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海姆市举行。金属所卢柯院士荣获2022年度金属学院讲座奖/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奖(Institute of Metals/Robert Franklin Mehl Award,简称富兰克林梅尔奖)。富兰克林梅尔奖设立于1921年,以纪念著名冶金学家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教授。该奖项由国际材料领域专家提名,经TMS学会学术奖励委员会评审和董事会审定后,颁发给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具有杰出学术领导力的科学家。该奖项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人,是国际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奖励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232047058546_3729_1602049_3.png[/img]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陆熙炎

    陆熙炎 1928年8月29日生于江苏苏州。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化学》主编。早年从事碳水化合物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60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此后从事萃取剂P-204工业合成方法研究并获得成功,参与研制成功光学仪器防霉剂SF-501。70年代末研究金属有机化学,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新的有机合成反应,发现了一些有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反应。90年代以来研究以炔烃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反应。现从事二价钯催化下的反应及有关基元反应的研究。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

  • 【转帖】77岁院士的寂寞长跑----蒋锡夔院士

    77岁院士的寂寞长跑----蒋锡夔院士《新民晚报》 作者:张弘一条洒满晨光的路,蒋锡夔院士走得相当满足:穿过喧闹的早市,拐进绿草芳菲的中科院枫林园区,实验室长廊里永远一股刺鼻的化学试剂味,办公桌上总有一摞文献等着他。8点30分,准时开始工作。路过的学生说:“见到先生专注的神情,任何浮躁的心也定了下来……” 蒋先生已经77岁了,这两年颈椎疾病严重影响到他的行走,清晨的脚步,变得迟缓而 艰难。但老人思想的足音依旧清晰:如果对科学真谛的追求是一场长跑,那么生命不息,脚步不止。 一场志夺原创的科研长跑,蒋锡夔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从上世纪的一身硬朗到今天的白发苍苍;从先后50多人参与,到目前只他与弟子计国桢教授两人坚守;从白手起家,直至今日世界公认,并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接受共和国的表彰! “我的研究可能很长时间都没用” 沿着年轮的跑道,随光阴倒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早晨,响应周总理的号召,蒋锡夔创立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有机物理实验室,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基础研究。 题目是他自己挑的:物理有机化学的两个“高峰”——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当时国际上也没有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无从探路。何时能到终点?“科学的动能永远是人的好奇心。一个问号没有打开,就永远要跑下去,没完没了。” 驱使蒋锡夔的是怎样一种好奇心?一杯水中注入了油,油与水会自动分离,各居一层。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往深里想,只觉得这和“苹果落地”一样自然。但蒋锡夔“追”到分子层面探究,发现在水或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带有碳氢长链的有机分子间存在着一种弱的相互作用力,叫“疏水亲脂相互作用”。它是导致宇宙间生命现象形成的奥秘之一,细胞的形成,蛋白质构象的稳定,生物体内酶功能的体现等都和它有关。 蒋锡夔说,一个方程,一个公式,一个细胞的剖析,一个神经信号的发现,可能在很长时间内毫无“用处”。但他坚信,所有最有用的发明发现,至少九成源自基础研究。由一杯水开始的好奇心,最终引向的是对生命现象的追问。比如20多年中,他们摸索出至少六大创新,并首次运用物理有机的概念和方法,“捉”住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罪魁”,为设计药物,最终攻克疾病寻到了“源”。他兴奋地形容这长跑路上苦探得的一幅“风景”:“你知道吗?原来胆固醇硬脂酸脂的‘饱和链’可如同小姑娘的头发一样鬈曲!” “穷的时候,要去北京借光做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奖,共和国给予基础科研领域最高的褒奖。有人预言,中国能问鼎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很可能就从此出。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已连续4年空缺,重视基础科研“耐力跑”的呼声不断见诸报端。 今日金榜,位居榜首的竟然只是一个20多年统共投入286万的“小制作”,它带给人们的震动早已不囿于学术本身。 20年286万是怎样一个概念?不妨走进课题组的实验室看一看:水门汀地,漏风的窗。没有空调,橱顶丢着两个蒙灰的老式台扇,桌上瓶瓶罐罐中还有一对铁壳热水瓶和三两只袖套。莫说比之国际同类实验室相差甚远,就是同一个中科院里也有不少实验室可以把它甩出几个年代。由于仪器老化,其中一间实验室曾遭遇无情大火,一屋子的设备付之一炬。最窘迫的时候,课题组添不起荧光设备,只好派遣学生远上北京蒋锡夔老友佟振合院士的实验室去“借光”,如此每年往返,竟延续了10多个春秋。 可是科学的探索永远不会因陋就简。蒋锡夔告诉他的弟子:“检验我们实验结果的,将是时间。”所以一般动力学的自由基反应转化率只进行到约10%,在蒋先生的课题组却要做到5%~95%。多年研究的32个反应完全符合等动动力学关系,如此漂亮的实验,是国际自由基化学界瞄准的“里程碑”,却让一支装备最不起眼的团队最先跑到了!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万惠霖

    万惠霖 物理化学家 1938年11月20日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湖北汉阳。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曾任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主要从事催化化学研究。先后参加了络合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及催化作用的量子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均取得成果。在轻烷临氧定向转化研究方面,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阐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质,并采用原位光谱方法,在几种催化剂上首次获得超氧物种具有甲烷氧化偶联活性的直接证据探明了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机理差异的本质发现并论证了氧存在下氧化镧等表面过氧物种的激光诱导生成对甲烷、丙烷的临氧活化和转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模拟。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原子吸收石墨炉的进样针有点弯曲怎么办?

    石墨炉的进样针头部分有些弯曲,切掉1cm后,还弯曲怎么处理?进样针进入石墨管内从外面看是不碰壁的,测试时有影响吗?请高人指教。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10.gif

  • 【转帖】1个民工2院院士

    话说我国一特大型国有企业B从A国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致命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没办法,B企业向国务院S部打报告,S部指定两院和C9高校联合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于是组成了一个11人的科研团队,计有:中科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北京大学863首席科学家1人、清华大学973首席科学家1人、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1人、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人、复旦大学“国家杰青”1人、南京大学国贴专家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科学工程主任1人、中国科技大学引智计划1人,当中有海龟、陆龟、土鳖,还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微机编程等技术,花了100万元,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四川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湖南的小工来说:你他妈的今天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明天你给老子滚蛋......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知识不一定就是生产力,创造力和学历、学识、学衔不直接相关。2,能吹是多么的重要,院士也能吹出来。3,民科是值得尊重的,应该与官科享受同等待遇。4,再次证明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历史是群众创造的,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创造的。

  • 【转帖】麻疹疫苗已接种约五千万人 四百多例异常

    9月19日,卫生部网站转发专家接受人民网在线访谈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赵铠说,截至9月14日,麻疹疫苗已接种约5000万人,异常反应为400多例,绝大多数是过敏性皮疹。 9月11日,我国开始在全国对8月—14岁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此次强化免疫儿童约为一亿人。 根据卫生部的答疑,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赵铠说,接种麻疹疫苗以后,少数人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他表示,根据统计,此次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的发生率只有0.8/10万,而且这些发生过敏性皮疹的孩子很快就恢复。“至少从报告数据看,国产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

  • 【新闻】“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

    【新闻】“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

    [B][center]“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center][/B]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六月二十二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五百三十六位院士和六位外籍院士、六百三十六位院士和四位外籍院士共一千一百八十二位院士与会,其中,“两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诸多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在台湾的两位院士也专程参会。  本次院士大会期间,中科院将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举办该院首届学部学术年会、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颁发陈嘉庚科学奖等 中国工程院主要活动包括修改《中国工程院章程》、颁发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证书、颁发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时值“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两院”院士大会也为此做出特别安排:大会后中科院将在北京香山召开海峡两岸科技界抗震救灾专题会议,围绕地震科研、科学防灾减灾等展开研讨与交流,中国工程院则将于会议期间,组织举办抗震救灾咨询项目座谈会。  主办方称,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的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举行此次盛会,对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将作出重要贡献。  “两院”院士代表着中国科技、工程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誉为中国科技界之翘楚。中科院设有六个学部,现有院士六百九十九人、外籍院士五十二人,中国工程院设有九个学部,现有院士七百一十九人、外籍院士三十三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231338_94721_1622715_3.jpg[/img]6月2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举行记者通气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231338_94722_1622715_3.jpg[/img] 图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王恩哥(左)和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在记者通气会上。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624/1324434/]“贡献智慧,不辱使命”——胡锦涛同志讲话在两院院士中引起强烈反响[/URL]

  • 【分享】压电液相振荡理论的开拓者--中科院院士姚守拙

    压电液相振荡理论的开拓者--中科院院士姚守拙在湘雅一医院生化分析室里,短短几分钟,分析结果便在一种全新的生化分析仪上显示出来,而以前进行同样 的检测需要三四天时间。这一不久前刚刚通过鉴定的新型生化分析仪,便是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守拙创立的压电液相振荡理论研制的。   姚守拙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62年从清华大学调入湖南大学。姚守拙长期从事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发展交叉学科并应用于新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工作,尤其是压电液相振荡理论的创立,在国际上具有奠基意义。   某些晶体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表面会产生电荷,这叫压电效应。利用压电原理做成的传感器叫做压电传感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公认压电传感器只能用于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不能检测液相。但在生活中,迫切需要用于液相检测的压电传感器,因为许多检测工作,如医学上的临床化验、化学中的各种研究、环保中的水质监测等都需要进行液相检测。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姚守拙独辟蹊径,创立了压电液相振荡的系统理论,并与他的博士生周铁安等在学术界首先提出了完整的压电液相振荡性能定量关系公式,这就是著名的“姚-周公式”,根据这一公式可以精细地测定某种液体的质量、浓度、密度、电导率、介电率等。根据这一理论研制的压电液相振荡传感器灵敏度高,应用广泛。此外,他将压电传感与光谱电化学结合,创立了压电光谱电化学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化学过程的研究,可同时提供电化学、质量、光谱等多维信息,是目前研究液体、固体界面过程的最有效方法。他还提出了非质量效应压电/体声波传感原理和多种新型压电传感装置,发展了多种微/痕量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成功研制了磺胺类药物电极和抗菌类药物电极。   如今,姚守拙正致力于中草药标准体系的建立,已经研制出几十种标准品,建立了4个部颁标准方法,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 【转帖】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3年11月,年仅37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他和中科院卢柯研究员一起,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人物小传 一九八六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一九九一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五月至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二○○二年,张亚平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二○○三年,年仅三十七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二○○四年,获“生物科学创新奖”。 ■少年锋芒毕露 还是很小的时候,张亚平就认为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个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人生应该分为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张亚平的与众不同,使得他在同龄人还在追求生活的年龄,就在分子生物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1986年7月,张亚平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了昆明市郊的“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选择了从事动物遗传学研究。云南又是一个动物王国,为张亚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位于花红洞山口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投在了细胞进化研究专家施立明的门下。 ■感念恩师 1994年,张亚平的启蒙导师施立明院士病故,当时远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的他,怀揣着对恩师的怀念之情,万里奔丧,而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接手恩师的工作,成为“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领队人。 恩师的开拓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张亚平。多年来,张亚平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从分子水平的研究出发,研究了一系列的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他们的一些发现与观点都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生物研究在国际上竞争极其激烈,我们又不比别人聪明,要想做得更好、更快,只能比别人刻苦一点、努力一点,充分利用周围的生物资源,围绕重要的科学问题,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爱国的情怀,恩师的栽培,能给张亚平一万个留下的理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