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李绍平教授

仪器信息网李绍平教授专题为您整合李绍平教授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李绍平教授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李绍平教授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李绍平教授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李绍平教授话题讨论。

李绍平教授相关的资讯

  • 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任国际顶级药物分析学期刊JPBA编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1261010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4fc3160-6b1c-4d4c-a7e6-e97f48058b59.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澳门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绍平,获世界最大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爱思唯尔邀请,从2018年1月起担任该公司旗下期刊《药物和生物医学分析》(Journal & nbsp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编辑,是该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首位或任编辑的中国学者。 /p p   附原文:澳门大学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紹平,獲世界最大的醫學與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邀請,從2018年1月起擔任該公司旗下權威的國際藥物分析領域學刊《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編輯,成為該學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首位獲任編輯的中國學者。 /p p   由愛思唯爾出版的國際學刊《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專門刊登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內容亦涉及藥物、生物醫學和臨床科學相關的分析技術,包括方法、儀器和數據處理等各個層面,是生物化學家、分析化學家、微生物學家、藥物製劑學家,以及制藥企業、臨床化學實驗室、學術機構和政府部門相關管理者的重要參考資料。《藥物和生物醫學分析》影響因數居分析化學領域76種《科學引文索引》(SCI)雜誌第18位(Q1區)。該學刊編輯均為世界分析化學或藥物分析領域的傑出學者,是次李紹平獲任編輯再次顯示了澳大中醫藥質量評價研究水平獲國際高度認可。 /p p   自2002年加入澳大以來,李紹平一直致力於中藥質量評價研究,多個項目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和澳門大學研究基金資助,三七系列6個標準獲《美國藥典》收載,發表SCI論文等300多篇,是國際上在中藥/藥用植物品質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對美國市場靈芝保健品的質量評價更是引起美國業界的關注。同時,李紹平是《美國草藥典》顧問、《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以及SCI雜誌《分離科學》、《中醫藥學報》和《國際分析化學》的副主編。此外,他也是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藥協會中藥品質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p
  • 首位因植物药糖分析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李绍平教授获得世界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称号
    p   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分析科学家》公布2020年“世界最具影响力60位分析科学家”名单,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绍平特聘教授因在植物药糖分析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入选,成为自2013年榜单发布以来首位上榜的中药质量研究专家。入选科学家须经全球提名和层层遴选确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43px height: 27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153f163-694b-46e1-b1f9-8dc972b2d7f7.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11823122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118231227.jpg" width=" 243" height=" 277"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绍平教授 /strong /p p   李绍平是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与活性成分研究,曾出版世界上首部“基于药理活性的中药质量评价”英文专着,建立了全球首间高等院校(澳门大学)与美国药典会的中药质量标准开发合作实验室,并领衔专业研究团队,针对中药国际质量标准开发与建立过程中的研究难点与重点深入钻研,提出了一套既符合实际、又满足国际化质量标准要求的中药质量控制新策略,开发高效、实用的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建立的六个中药标准得到美国药典会高度认可并获颁奖状。尤值一提的是,李绍平团队针对传统中药汤剂物质基础特征,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创立了一套多糖类物质的特异性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糖谱法”,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论文曾获岛津杯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中国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有效解决了长期严重困扰糖类药物产品开发与生产的瓶颈问题。此外,“糖谱”专利技术还成功应用于美国市场赤芝膳食补充剂的质量评价,引起美国业界高度关注。 /p p   李绍平现为国际药物分析领域一流杂志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的主编,中国药物分析杂志副主编,以及药物分析、中医药和功能食品等多个业内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编委。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973/863计划)中医药重大专项,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岭南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与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三次荣获澳门科学技术奖。 /p p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这次入榜,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于中药质量研究方法科学性的高度认可,是实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里程碑之一! /p
  • 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黄玉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活动
    从古至今,女性从来不乏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近年来,“她力量”一直闪耀,特别是随着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谷爱凌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闪耀成果,女性的柔美与刚毅再一次冲上热搜。在分析测试领域分布着广大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在美丽与温柔的外表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202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将至,仪器信息网聚焦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特别策划“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专题活动,邀请行业女科学家们分享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历程,展现这个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别样魅力。本文的主角是南京林业大学黄玉萍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黄玉萍副教授仪器信息网:展开讲述进入行业的时间与契机,为什么选择分析测试领域?黄玉萍副教授:2008年9月,还是大学生的我主持了人生第一个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霉变板栗的NIR光谱特征及其快速检测方法》,在我导师陈坤杰教授带领下,第一次走入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领域。仍记得当时查阅资料的第一本书籍便是陆婉珍院士编著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深入浅出的介绍让我对近红外光谱有了初步认识,在之后阅读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技术与应用》和《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子光谱分析技术》等书籍,对分析检测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2015年出国留学期间,在完成光学平台的搭建、研发与测试后,让我对光学检测领域了解的更深入,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仪器信息网:分别展开讲述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分别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黄玉萍副教授:我的研究生导师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受他们影响,我在工作上也是比较认真严谨的人,原则性较强。我从小就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热爱执着,喜欢在实验室动手验证试验结果,喜欢探索未知的事情,正是这种热爱,让我觉得科研工作特别有意思,即使再苦再累都值得,因为自己真正喜欢科研。在生活中,我表现出的性格跟工作上相差还挺大的,比较乐观开朗,幽默随和,有时候还会犯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仪器信息网:“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请您为大家推荐一本看过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黄玉萍副教授:《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特别适合刚步入近红外光谱领域的学者。书中非常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特点和原理,以及常用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等。
  • 科研助力国酒走向世界——访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
    写在采访之前: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正式将“白酒”和“黄酒”的英文名称从“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与“Chinese rice wine”正名为“Chinese Baijiu”和“Chinese Huangjiu”。虽然只是词语的变更,但这背后蕴含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白酒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饮品,深受国人喜爱。这一现象可由数个数据佐证:根据行业统计,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达756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同年白酒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0.3%。另一个数据是,作为国际知名的葡萄酒,在国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仅为2.2亿元,是白酒利润总额的0.09%。自2011年起,专注于白酒风味研究的孙宝国院士带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的团队转向研发白酒酿造新技术,致力于推动行业现代化发展。团队在白酒酿造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并提出了“风味、健康双导向”的发展思路,倡导白酒生产现代化与市场国际化,并以实际行动努力讲好白酒故事,使其成为世界性的饮料。白酒在中国饮品中的地位,以及风味研究的进步,使得2024年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与全球分析仪器技术领域领导者安捷伦科技的合作格外引人注目。双方共同建立的“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可谓强强联手,有望引发食品科技界及白酒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国酒具体指什么?科学仪器怎样助力国酒品质及影响力的提升?科学仪器如何证实白酒在我国的悠久饮用历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郑福平教授,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北大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朱颖新先生参加了采访。郑福平教授01 何谓国酒?采访中,记者首先问道,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酒和黄酒,其知名度在国际上尚不算高。孙宝国院士提出国酒包含中国白酒和黄酒,是否可以理解成国酒的定义即中国白酒和黄酒?郑福平教授答道,国酒并不是一个定义,而是一个理念,类似于国花、国树。国酒可以代表某一类酒种。北京工商大学团队进入白酒研究领域后,孙宝国院士就提出,中国的白酒和黄酒应该都是国酒,这个品类能代表中国的酒。这是我们提出的理念,而非概念。酒的种类繁多,包括白酒、黄酒、果酒、露酒和啤酒。黄酒是一种发酵酒,大约有7000年的酿造历史,最为悠久。白酒作为蒸馏酒,具有约2000年的历史,非常悠久。从酿酒的历史来看,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从生产工艺来看,白酒和黄酒的特殊工艺与西方以及其他国家的酒有所不同,具有非常浓郁的中国特色,所以被定义为中国的国酒。国酒是中国的象征,人们看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中国。事实上,白酒和黄酒的酿造工艺非常独特,拥有悠久的酿造历史,与其他国家不同,极具中国特色,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出于这个考虑,研究国酒对于宣传中国酒文化非常有帮助。白酒和黄酒在国内影响深远,但在国外人们了解较少。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对它们的研究和宣传不足。推广“国酒”是我们团队研究国酒的初衷。国酒研究院隶属于北京工商大学,并在中国酒业协会的支持下挂牌成立了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主要推广中国白酒、黄酒的理念,包括科学、文化以及国际化问题。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全面提升中国白酒和黄酒的发展。02 科学仪器如何助力国酒品质及影响力的提升?提及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国酒酿造技术源远流长,目前,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的仪器发挥了什么作用?郑福平教授介绍到,过去,评价各种酒的风味和品质主要靠人的感官评定。总体来说,还是一些经验性的描述。现在利用分析仪器,可以分析酒里面的微量成分,哪些成分对它的风味贡献是主要的,哪些成分对风味的贡献是次要的,酒的关键风味成分是什么,不同香型之间,还有同一香型不同的品类之间,造成差别的物质是什么?我们给它解析出来,这样来推动传统的白酒和黄酒的现代化发展。靠感官品评来进行质量把控,这是一个主观的经验型的把控。如果我们把主观的感官品评和客观的仪器分析结果结合起来,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品质的提升,就可以做到主客观结合;既有感官品评的数据,又有仪器分析的数据,就可以有的放矢对酿造过程进行调控。调控之后,再品评,再进行仪器分析,看这个变化是有益的变化还是不好的变化,通过这些来调整酒的酿造工艺参数。现在的中国酿造企业,尤其是大型白酒企业,近几年在生产现代化方面做的工作非常多。大家采购的分析仪器非常多,尤其是气-质联用仪。过去,一个酒厂有一台气相色谱就够了,测十几种、二十种成分,买一台只需要几万元。现在,大型白酒企业普遍在科研仪器上投入非常大。像我们接触过的泸州老窖、古井贡、五粮液等公司的技术中心,我们去过很多次,每次都有深入交流。他们在购买分析仪器上的投入也都是非常大。大型仪器总值很多都是过千万甚至几千万的,都是世界一流的仪器,就是为了能够从物质层面、分子层面解析清楚产品的品质。传统的酿造行业借助现代的分析仪器,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这几年,国内发表的关于白酒的研究论文也非常多,黄酒的研究论文数量也逐渐快速地上升,而且研究越来越深入。与安捷伦共建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可以深入研究中国的白酒、黄酒风味并建立风味物质的数据库。这部分北京工商大学做过一部分工作;但是,想借助新的、比较好的仪器,以及双方的技术力量,丰富、完善风味物质数据库。这样以后可以作为白酒和黄酒领域的一个通用平台,供整个行业使用。当然,如果双方合作深入下去,肯定还要往健康方面做。因为除了一些挥发性的成分外,还有很多成分是不挥发的,以后我们可能会拓展领域,往液相、液-质联机方面再拓展,再合作。当然,这是长期的构想,目前先把国酒风味数据库的工作做好,后面再逐个深入。朱颖新先生也补充了他的观点。他提到,首先,双方的合作一定是基于共同认可的方向。北京工商大学在国酒风味方向上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多年的研究。合作的早期,安捷伦首先会提供分析仪器、技术知识来协助北京工商大学完成一个高分辨的风味物质的数据库建立。这个数据库建立好了之后,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数据库的建模完成不同的酒类品质评估,做不同产地的评估。未来,我们可能从风味入手再往健康方面深入研究。一个是风味,一个是健康。酒还有很多不同的品牌,还会涉及一些鉴伪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后面会探讨的一个方向。另外,关于酒曲,刚刚郑教授也谈到了是一个开放式的,除了酵母菌可能还有霉菌,就是不同的复合的模式,在使用了之后,酒是被蒸馏出来。但是实验室发现被扔掉的酒糟里面还有很多活性的物质,如何分析和利用这些副产物也是老师们比较关心的方向。未来,安捷伦计划每年跟北京工商大学举办风味物质研究项目相关的市场研讨会,或者小型的学术交流、主题论坛活动。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支持一些青年的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发展以及与酒类企业的合作,让他们更有影响力。问及现在的食品企业非常关注食品风味的创新,此时成立国酒风味研究实验室对提升国酒的风味和品质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郑福平教授回答道,对食品来讲,风味是食品的灵魂。一个食品如果没有很好的感官体验,肯定会影响销量,而作为国酒来讲,白酒、黄酒同时也是传统酿造食品,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风味逐渐有一个演变。它们的风味创新不像其他食品的突破那么大,创新是建立在原有的风格之上的。比如,白酒、黄酒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喝了之后舒适度不高,喝的时候辣口,或者是喝了之后上头、宿醉,这些都是问题。有些酒口感感觉不行,有些酒调得不好的话可能有泥味。做得不好的浓香酒会有泥味,做得好的喝起来窖香优雅,但做得不好就有泥臭味,这个味道并不受欢迎。借助仪器分析,可以让白酒和黄酒越来越好喝,比如降低异味或者是泥臭味或者其他异味。另一方面,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好的酒喝得多却醉得慢,喝完之后不宿醉,醒得也快。各个大的酒厂都瞄准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的目标研发产品,但是真正能做好需要依靠大量的科研工作来支撑。朱颖新先生在这里也补充了看法。他讲到,还有就是一些微量物质的变化,很多人喝了酒之后容易头痛,可能跟一些杂醇的含量有关系。像这些的情况用分析仪器就可以清楚地检测出来。03 科学仪器如何证实酒在我国有悠久饮用历史?接下来,我们提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中国考古队会发现一些古墓里面有酒器,请问咱们团队有在研究我国饮酒的历史吗?郑福平教授回答道:“1999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的考古队员曾在贾湖遗址挖掘一些陶片,发现上面有一些残渍,但当时不知道是什么,考古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帕特里克麦戈文合作,对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样品进行残留物提取和成分分析,可能使用了液-质联用或气-质联用等仪器,确认了这些残留物中含有一种酒类饮料的沉淀物,发现了酒石酸成分,而酒石酸是水果的有机酸之一。这一考古发现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酿酒纪录,将人类酿酒史提前到了距今9000多年前。这项研究成果使贾湖成为世界酒文化的发源地。最近几年,我们与中国酒业协会一直在讨论白酒的起源。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想与考古学界的专家一起合作研究。”后记:综合整个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国酒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酒企业也在借助科学仪器解析酒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风味的贡献,继而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品质,未来,风味物质的数据库也会助力国酒风味和品质的提升。我们祝福国酒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自愿传播国酒的科学以及文化。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简介: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分析与临床实验室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3 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 68.3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8,000人。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酒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食品风味化学、传统酿造食品风味与健康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它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94篇,共同通讯作者42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
  • 杜雪平教授获2010年笹川卫生奖
    记者从卫生部国际合作司获悉,世界卫生组织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颁奖仪式,将2010年笹川卫生奖授予中国卫生部提名的北京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教授。   杜雪平于1996年创建了北京市第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红苹果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致力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社区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她还帮助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杜雪平在获奖致辞中表示,将把奖金用于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工作,继续努力进一步改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笹川卫生奖由日本船舶振兴会兼笹川和平财团会长笹川良一先生于1984年设立并提供基金支持,授予在卫生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个人或机构,以推动卫生规划或初级卫生保健发展。每年各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历任获奖者可以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获奖候选人,由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作出决定。
  • 2021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公布:李攻科、许国旺、李灵军、李绍平、陈义5位中国学者当选
    近日,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202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出炉。  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5位中国学者入选。华人学者中,威斯康星大学葛瑛教授,Genentech的Kelly Zhang也再度入选。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  202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完整榜单:
  • 发酵产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郭美锦教授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5年国内最早成立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是我国长期从事生物制药的药厂建设工艺设计、生物反应器装备以及产品分离纯化生产工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力量。学院成立至今,累计为国家培养出杨胜利院士、李永舫院士、刘昌胜院士为代表的9000多位具有扎实工程学基础和生物学基础、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建设了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酶工程、分离工程与海洋生化工程等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并于1991年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1995年建成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成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5年又获批全国首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16年国家生物类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我国生物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制药、食品等领域对创新生物工艺、设备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近日,仪器信息网来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采访了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和郭美锦教授 /strong ,对 strong 发酵工程 /strong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职能、仪器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bf8ebf4-8554-49b1-b200-5f6ef022e292.jpg" title=" 001.png" alt=" 001.png" width=" 588" height=" 392" style=" width: 588px height: 39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研究员,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 “863”生物和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973”课题、上海市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三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 发表论文16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5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8fb8c76-52b6-4b3d-a229-329069f1ac26.jpg" title=" 002.png" alt=" 002.png" width=" 586" height=" 389" style=" width: 586px height: 38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郭美锦教授(右)与研究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教授,主持负责多项国家“863”、“973”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发酵与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动物细胞(干细胞)大规模培养与抗体、疫苗的表达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两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8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发酵工程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活性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人们熟知的利用粮食在酵母菌发酵下生产各类酒、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药物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更多类别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微生物并且提高其产量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蛋白药物的药品,如人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据庄英萍教授介绍,目前全球传统的生物发酵研究与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生物发酵对于国民经济十分重要,其应用主要涉及到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农业、能源与土壤治理等方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传统发酵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效率还不够高、能耗还比较大,目前产物产量最高只能做到每升克级的级别,所以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绿色生物制造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提高微生物发酵效率、利用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取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剂是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重要的发展内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拥有价值过亿仪器设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怎样进行仪器平台建设的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目前还是以高端进口的分析类仪器为主,包括流式细胞仪、DNA测序仪、生物显微镜、液质、气质、红外、核磁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郭美锦教授表示,实验室目前侧重于工业规模的放大反应研究,用以工业发酵的大中型仪器设备有:净化工作台(用于接种)、摇床(用于菌种的培养筛选)、离心机、分离纯化设备、膜过滤技术设备以及大中型生物反应器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教授说,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职能一方面是进行构建高效菌种,并进行过程优化研究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在工业规模实现优化与放大策略(可实现100-300吨规模),即先在实验室50L的反应器上进行小试优化,而后直接放大到百吨级规模进行生产,这是课题组最主要的工作。仪器信息网编辑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自主生产的各类生物反应器及产品,实现微生物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参数的在线检测是该实验室反应器的特色之一,实验室自主开发或应用各种在线传感器,并且应用到发酵罐和摇床中,可以对发酵过程进行中间代谢物的实时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a1a6529-af0c-4fd0-92bd-e5b938a66bc8.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579" height=" 386" style=" width: 579px height: 386px "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实验室自主研发生产的小、中、大型反应器设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94e0033-6995-4426-bc9b-486146bce993.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产品成果展示(葡萄糖酸钠、纤维素乳酸、头孢菌素C、纤维素乙醇与红霉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目标。实验室已累计获得四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获授权多项发明技术专利。庄英萍和郭美锦一致认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在于过程工程研究方面,目的是为了研制出适合细胞、微生物生长的反应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生物发酵前期重要的步骤,菌种的培养与筛选优化尤为关键,高效完成前期工作可以与后期工业化实验操作进行更好地对接。”庄英萍介绍说。那么菌种的高效培养与筛选过程面临哪些问题呢?需要用到怎样的技术手段或科学仪器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指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摇床是很重要的仪器。我们实验室研究开发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将过程工程应用理念运用到仪器中,与智城合作开发了相应的摇床设备,而这种精确控制过程的摇床非常适合菌种的筛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7a5b1a6-f55f-4bc0-a04e-75dfb832a8ad.jpg" title=" image005.jpg" alt=" image0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智城ZWYC-290B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表示,市面上的摇床大多功能简单,在实验过程中需人工多次取样测试,费时费力。课题组在十几年前就针对这一问题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基于该专利与上海智城合作推出了ZWYF-290B型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摇床)。随后他的研究生介绍了日常实验中这台反应器对他的帮助,“这台摇床配备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可以实时观察菌群的生长曲线,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操作简便。”郭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菌种的筛选过程中要进行扩增培养,期间不仅要关注化学参数,还要检测微生物、细胞的生理代谢特征等参数。这款摇床的在线检测OD值功能可以避免间隔取样测试的繁琐操作与引入杂菌的可能,从而保证菌种的高纯度。另外,该摇床可以同时在线检测16组样品的OD值,提高实验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04700fb-3219-4ecb-914f-aff6c4db6d74.jpg" title=" image006.jpg" alt=" image0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智城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随后郭老师又介绍了实验室另一款仪器——上海智城ZWYF-290A型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该仪器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郭老师表示这台仪器在实验室工作期间运行十分平稳且具备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的特点,对于微生物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可精确到0.05,对于监控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菌种本身浓度与代谢产物浓度非常便捷有效。该产品将“pH在线精准检测技术”和“微量脉冲精准补料技术”相结合,为微生物菌种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提供了一高通量、高效率的反应场所。可实现对菌种生长过程的观察了解、菌种的筛选和最佳生长环境的确定,能大幅度提高生物发酵研究的工作效率。郭老师表示这两台仪器各有特点,希望可以将两款仪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起,为微生物发酵实验研究提供更多便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庄英萍教授与郭美锦教授一致认为拥有“工匠精神”在做科研、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不能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应该把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其中。我国在精密仪器制造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希望国产仪器厂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秉持工匠精神,在科研生产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摄影:赵仪) /span /p
  • 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LIBS团队:核聚变材料LIBS应用及激光烧蚀物理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21177f3-2142-4819-9378-ab6673f8650e.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LIBS团队风采 /strong /span /p p   团队由 strong 丁洪斌教授、李聪副教授、海然讲师 /strong 为核心成员,目前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在读博士生13人、国际留学生4人、在读硕士生7人。团队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研究中心、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磁约束核聚变壁材料LIBS应用研究和激光烧蚀基本物理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团队负责承担了国家重大ITER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中德)基金等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788bbd6-0b13-4d86-9e78-551d841ae153.jpg" title=" 2_副本.png" alt=" 2_副本.pn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最新进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1.磁约束核聚变壁材料LIBS应用研究 /strong /p p   磁约束聚变能是最具有潜力的清洁安全能源之一,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与第一壁相互作用(PWI)所引发的壁刻蚀及燃料杂质再沉积是制约磁约束聚变装置长脉冲高约束模式运行的关键问题,也是将来实现聚变能发电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p p   课题组首次建立的全超导大型托卡马克EAST原位LIBS壁诊断系统已成功应用于EAST第一壁元素的实时在线检测,这是国际上首次将LIBS技术用于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聚变装置。课题组还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TEXTOR托卡马克、荷兰基础能源研究所Magnum-PSI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开展了LIBS原位系统研发及PWI研究工作。在LIBS壁诊断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此外与中核集团HL-2A/2M托卡马克、德国马普学会的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Wendelstein 7-X合作的LIBS壁诊断研究合作项目也正在开展中。研制的LIBS关键壁诊断技术对将来开展ITER高参数长脉冲运行下的壁原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aca8804-fa8b-49e9-ba08-ac574bc5323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rong 2.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研究 /strong /p p   团队针对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系统开展了背景气压、氛围气体、磁场环境、激光波长、激光脉宽等实验条件对LIBS光谱及激光烧蚀等离子体的时空演化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发展了基于DP-LIBS、Ps-LIBS、Fs-LIBS等先进诊断技术,可在高真空、强磁场等严酷环境下对固体样品进行远程在线、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定量分析。通过LIBS与飞行时间质谱方法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激光烧蚀不同靶材(金属到非金属,低Z到高Z,化合物到合金材料)等离子体中不同电荷态离子、原子、分子等多物种膨胀过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约束、辉光放电、磁场约束等LIBS信号增强应用技术。激光烧蚀理论研究方面,团队自主开发了激光烧蚀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已获批软件著作权两项。这些工作对深入理解激光烧蚀基本物理过程,提高LIBS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15b2d2a-f0de-401e-81a1-37288a33ccfe.jpg" title=" 4_副本.png" alt=" 4_副本.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发表LIBS相关研究论文 /strong /span /p p   1. Ran Hai, Xianglei Mao, George C.-Y. Chan, Richard E. Russo, Hongbin Ding, Vassilia Zorba, Internal mixing dynamics of Cu/Sn-Pb plasmas pro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48, 2018: 92–98. /p p   2. J. Oelmann, N. Gierse, Cong Li, S. Brezinsek, M. Zlobinski, B. Turan, S. Haas, Ch. Linsmeier, Depth-resolved sample composition analysis using laser-induced ablation-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an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8, 144:38–45. /p p   3. D. Zhao, Cong Li (并列一作), Z. Hu, C. Feng, Q. Xiao, R. Hai, P. Liu, L. Sun, D. Wu, C. Fu, J. Liu, N. Farid, F. Ding, G. Luo, L. Wang, H. Ding, Remote in situ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approach for diagnosis of the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on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8, 89:073501. /p p   4. P. Liu, D. Zhao, L. Sun, C. Fu, J. Liu, Cong Li, R. Hai, C. Fu, Z. Hu, Z. Sun, J. Hu, J. Chen, Y. Liang, G. Luo, H. Ding, EAST team, In situ diagnosis of Li-wall conditioning and H/D co-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EAST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 2018, 60:085019. /p p   5. D. Zhao, Cong Li, Y. Wang, Z. Wang, L. Gao, Z. Hu, J. Wu, G. Luo, H. D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optical emission from laser ablation of the first wall materials of fusion devic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20:014022. /p p   6. Dongye Zhao, Niels Gierse, Julian Wegner, Georg Pretzler, Jannis Oelmann, Sebastijan Brezinsek, Yunfeng Liang, Olaf Neubauer, Marcin Rasinski, Christian Linsmeier, Hongbin Ding, Ablation mass features in multi-pulses femtosecond laser ablate molybdenum target,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418, 2018: 54–59. /p p   7. Ping Liu, Jiamin Liu, Ding Wu, Liying Sun, Ran Hai, Hongbin Ding, Study of Spark Discharge Assisted to Enhance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for Metal Materials, Plasma Chem Plasma Process, 2018, 38:803–816. /p p   8. Z. Hu, N. Gierse, Cong Li, J. Oelmann, D. Zhao, M. Tokar, X. Jiang, D. Nicolai, J. Wu, F. Ding, S. Brezinsek, H. Ding, G. Luo, Ch. Linsmeier, Laser induced ablation spectroscopy for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wall on EAST tokamak,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8, 135:95–101. /p p   9. Ding Wu, Liying Sun, Ping Liu, Ran Hai, Hongbin Ding, Enhance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Signals in a Liquid Jet with Glow Discharge, Applied Spectroscopy, 2018, 72: 225–233. /p p   10. Cailong FU, Qi WANG and Hongbin 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ser ablation of molybdenum target for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application, Plasma Sci. Technol., 2018, 20: 085501. /p p   11. Cong Li, N. Gierse, J. Oelmann, S. Brezinsek, M. Rasinski, C. P. Dhard, T. Sunn Pedersen, R. Kö nig, Y. Liang, H. Ding, Ch. Linsmeier, the W7-X team,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Wendelstein 7-X stellarator limiter tile analysis, Physica Scripta, 2017, T170:014004. /p p   12. Cong Li, Yong Wang, Xingwei Wu, Hongyue Li, Jiansheng Hu, Junling Chen, Guang-Nan Luo, Hongbin Ding, Compositions and chemical states on the co-deposition layer of lithiated tungsten of plasma-facing components of EAST, Nuclear Materials and Energy, 2017, 12: 1209–1213. /p p   13. Ping Liu, Ding Wu, Liying Sun, Ran Hai, Jiamin Liu, Hongbin Ding, Magnetic field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Li I lines comparing Li II line in laser ablated lithium plasma at 10?2 mbar air ambient ga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7: 77–84. /p p   14. Ping Liu, Ding Wu, Liying Sun, Dongye Zhao, Rai Hai, Cong Li, Hongbin Ding, Zhenhua Hu, Liang Wang, Jiansheng Hu, Junlin Chen, Guangnan. Luo and EAST team,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to monitor ion cyclotron range of frequency wall cleaning Li/D co-deposition in EAST tokamak,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7, 118: 98–103. /p p   15. Ding Wu, Lei Zhang, Ping Liu, Liying Sun, Ran Hai, Hongbin Ding, Diagnosis of laser produced tungsten plasma using optical spectroscopy combined to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7, 137: 70–76. /p p   16. Zhenhua Hu, N. Gierse, Cong Li, Ping Liu, Dongye Zhao, Liying Sun, J. Oelmann, Dirk Nicolai, Ding Wu, Jing Wu, Hongmin Mao, Fang Ding, S. Brezinsek, Yunfeng Liang,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C. Linsmeier and EAST team, Development of laser-based technology for the routine first wall diagnostic on the tokamak EAST: LIBS and LIAS, Physica Scripta, 2017, T170: 014046. /p p   17. Zhenhua HU, Cong LI, Qingmei XIAO, Ping LIU, Fang DING, Hongmin MAO, Jing WU, Dongye ZHAO,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and EAST team, Preliminary results of in situ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the first wall diagnostics on EAST,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9: 025502. /p p   18. M. Imran, J. Shi, D. Zhao, Q. Wang, Y. Wang, Cong Li, R. Hai, H. Sattar, Z. Mu, W. Wang, G. Luo, G. E. Remnev, H. Di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ungsten coating layer on CuCrZr alloy for the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of the EAST,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Processes: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gh-Technology Plasma Processes, 2017, 21:277–288. /p p   19. Cong Li, Chun-Lei Feng, Hassan Yousefi Oderji, Guang-Nan Luo, Hong-Bin Ding, Review of LIBS application in nuclear fusion technology, Frontiers of Physics, 2016, 11: 114214. /p p   20. Hassan Youse? Oderji, Nazar Farid, Liying Sun, Cailong Fu, Hongbin Ding, Evaluation of explosive sublimation as the mechanism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of tungsten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6, 122: 1–8. /p p   21. Wu Ding, Liu Ping, Sun, Liying, Hai Ran, Ding Hongbin, Influence of a Static Magnetic Field on Laser Induced Tungsten Plasma in Air,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8: 364–369. /p p   22. N.Gierse ,T.Schildt, H.G.Esser, G. Sergienko, S.Brezinsek, M. Freisinger, D.Zhao, H.Ding, A.Terra, U. Samm, Ch. Linsmeier,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s (QMBs) for quantitative picosecond laser-material-interaction investigations – Part I: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6, 126: 79–83. /p p   23. Laizhong Cai, Jianbao Wang, Ting Wu, Xiaoxiao Zeng, Ran Hai, Hongbin Ding, Characterized the pattern of the material deposition in the HL-2A tokamak,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6, 485: 67–73. /p p   24. Cong Li, Dongye Zhao, Zhenhua Hu, Xingwei Wu, Guang-Nan Luo, Jiansheng Hu, Hongbin Ding, Characterization of deuterium retention and co-deposition of fuel with lithium on the divertor tile of EAST using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15–918. /p p   25. Cong LI, Dongye ZHAO, Xingwei WU, Hongbin DING, Spatial Resolution Measurements of C, Si and Mo Using LIBS for Diagnostics of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in a Fusion Devic,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7: 638–643. /p p   26. Ran Hai, Ping Liu, Ding Wu, Qingmei Xiao, Liying Sun, Hongbin Ding, Effect of steady magnetic field on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EAST-like wall material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27–930. /p p   27. Qingmei Xiao, Ran Hai, Hongbin Ding, A. Huber, V. Philipps, N. Gierse, G. Sergienko, In-situ analysis of the first wall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in the TEXTOR tokamak: Dependence o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5, 463: 911–914. /p p   28. Ping Liu, Hai Ran, Ding Wu, Qingmei Xiao, Liying Sun, Hongbin Ding, The Enhanced Effect of Optical Emission from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of an Al-Li Alloy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Field Confinement,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7: 687–692. /p p   29. N. Farid, S.S. Harilal, O. El-Atwani, H. Ding and A. Hassanei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s degradation of 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using lasers, Nuclear Fusion, 2014, 54: 012002. /p p   30.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 Hassanein, Emission features and expansion dynamics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plumes at different ambient pressur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4, 115: 033107. /p p   31. Cong Li, Xingwei Wu, Chenfei Zhang, Hongbin Ding, Jiansheng Hu, Guang-Nan Luo, In situ chemical imaging of lithiated tungsten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2: 10–15. /p p   32. Cong Li, Xingwei Wu, Chenfei Zhang, Hongbin Ding, G. De Temmerman, H.J. van der Meiden, Study of deuterium retention on lithiated tungsten exposed to high-flux deuterium plasma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4, 89: 949–954. /p p   33. Ran Hai, Ping Liu, Ding Wu, Hongbin Ding, Jing Wu, Guang-Nan Luo, Collinear double-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s an in-situ diagnostic tool for wall composition in fusion devices,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4, 89: 2435–2439. /p p   34. Ran Hai, Xingwei Wu, Yu Xin, Ping Liu, Ding Wu, Hongbin Ding, Use of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ser cleaning of a first mirror exposed in HL-2A,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47: 9–14. /p p   35. Qingmei Xiao, Alexander Huber, Volker Philipps, Gennady Sergienko, Niels Gierse, Philippe Mertens, Ran Hai, Hongbin Ding, Analysis and removal of ITER relevant materials and deposits by laser ablation,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5: 180–184. /p p   36. Qingmei Xiao, Cong Li, Ran Hai, Lei Zhang, Chunlei Feng, Yan Zhou, Longwen Yan, Xuru Duan, and Hongbin D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apping of deposition layers on plasma facing materials by laser ablation microprob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4, 85: 053511. /p p   37. S. S. Harilal, N. Farid, J. R. Freeman, P. K. Diwakar, N. L. LaHaye, A. Hassanein, Background gas collisional effects on expanding fs and ns laser ablation plumes, Applied Physics A, 2014, 117: 319–326. /p p   38. Nazar Farid, Dongye Zhao, H.Y. Oderji, Hongbin Ding, Cracking and damage behavior of tungsten under ELM’s like energy loads using millisecond laser pulse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63: 241–245. /p p   39. Dongye Zhao, Nazar Farid, Ran Hai, Ding Wu, Hongbin Ding, Diagnostics of first wall materials in a magnetically confined fusion device by polarization-resolv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6: 149–154. /p p   40. 吴鼎,海然,刘平,刘佳宏,丁洪斌,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地沟油鉴别的初步探究,科学通报,2014,59:2071–2076. /p p   41. Ran Hai, Nazar Farid, Dongye Zhao, Lei Zhang, Jiahong Liu, Hongbin Ding, Jing Wu, Guang-Nan Luo,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impurity 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a magnetic confined fusion device: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13, 87: 147–152. /p p   42. Nazar Farid, Cong Li, Hongbei Wang, Hongbin D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ungsten plasma using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harmonics of an Nd:YAG laser,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3: 80–85. /p p   43. Nazar Farid, Hongbei Wang, Cong Li, Xingwei Wu, Hassan Yousefi Oderji, Hongbin Ding, Guang-Nan Luo, Effect of background gases at reduced pressures on the laser treated surface morphology, spectral emis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of laser produced Mo plasma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8: 183–189. /p p   44.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nd A. Hassanein, Dynamics of ultrafast laser plasma expansion in the presence of an ambien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3, 103: 191112. /p p   45. N. Farid, S. S. Harilal, H. Ding, and A. Hassanein, Kinetics of ion and prompt electron emission from laser-produced plasma, Physics of Plasmas, 2013, 20: 073114. /p p   46. Ran Hai, Cong Li, Hongbei Wang, Hongbin Ding, Haishan Zhuo, Jing Wu, Guang-Nan Luo, Characterization of Li deposition on the first wall of EAST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8: S1168–S1171. /p p   47. Ran Hai, Qingmei Xiao, Lei Zhang, Hongbin Ding, Yan Zhou, Longwen Yan, Characterization and removal of co-deposition on the first mirror of HL-2A by excimer laser cleaning,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3, 436: 118–122. /p p   48. Q. Xiao, A. Huber, G. Sergienko, B. Schweer, Ph. Mertens, A. Kubina,V. Philipps, H. Ding, Application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 deposits and tritium retention in fusion devices,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3, 88: 1813–1817. /p p   49. S. S. Harilal, N. Farid, A. Hassanein, and V. M. Kozhevin, Dynamics of femtosecond laser produced tungsten nanoparticle plum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114: 203302. /p p   50. H.J. van der Meiden, M. A. van den Berg, S. Brons, H. Ding, H.J.N. van Eck, M.H.J. ’t Hoen, J. Karhunen, T.M. de Kruif, M. Laan, C. Li, A. Lissovski, T.W. Morgan, P. Paris, K. Piip, M.J. van de Pol, R. Scannell, J. Scholten, P.H.M. Smeets, C. Spork, P.A. Zeijlmans van Emmichoven, R. Zoomers and G. De Temmerman, Laser-based diagnostics applications for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 studies, 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2013, 8: C11011. /p
  • BCEIA2019学术报告交流-清华大学瑕瑜教授介绍不饱和双键鉴定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此次BCEIA2019学术报告会为期3天,会上邀请了众多来自海内外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众多国际尖端学术报告。 此次BCEIA2019学术报告会为期3天,会上邀请了众多来自海内外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众多国际尖端学术报告。 在质谱专场中,清华大学瑕瑜教授通过报告“Analysis of ether glycerophospholipids down to C=C locations”为大家介绍了不饱和双键鉴定在人体健康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瑕瑜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Ether glycerophosphocholines醚甘油磷脂酰胆碱(ether PCs)异常可能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甚至疾病,但由于ether PCs不同类型异构体的存在,使其精确结构表征仍存在很大困难。报告中介绍了一种可以鉴定不饱和脂质C=C双键位置的方法——PB反应方法,通过对不饱和脂质双键的特异性衍生,同时利用多级质谱进行测定,实现了ether PCs不同类型异构体的区分及结构表征。 目前,瑕瑜教授研究的不饱和双键定位前沿技术已在清谱科技实现产业化,清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Omega反应器可高效完成PB反应,通过与质谱仪进行联用,配合可实现自动数据处理的智能软件,实现了不饱和脂质C=C双键位置快速鉴定。【相关文献】[1] Wenpeng Zhang, Donghui Zhang, Qinhua Chen, Junhan Wu, Zheng Ouyang and Yu Xia. "Online photochemical derivatization enables comprehensive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phospholipid isom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Online.[2]Wenpeng Zhang , Spencer Chiang, Zishuai Li, Qinhua Chen, Yu Xia, Zheng Ouyang. “Polymer Coating Transfer Enrichment for Direct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Lipids in Biofluid Samples”, 2019, Online.[3] Dr. Tiffany Porta?Siegel, Dr. Kim Ekroos, Dr. Shane R. Ellis. "Reshaping Lipid Biochemistry by Pushing Barriers in Structural Lipidomics", Angewandte Chem, 2019,doi:10.1002/anie.201812698.[4] Xiaoxiao Ma, Leelyn Chong, Ran Ti an, Riyi Shi, Tony Y. Hu, Zheng Ouyang, and Yu Xia.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lipid C=C location isomers: a shotgun lipidomics approach enabled by photochemicalreaction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6,113(10):2573.
  • 潘灿平教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与残留分析中的关键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   潘灿平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的制定流程、最新的做法与MRL的应用,以及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前处理技术、取样系数、储藏稳定性、提取效率、食品加工因子、手性农药分析、不确定度等方面。最后潘教授还留下博客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canpingp2222.htm,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 太赫兹技术已“成年”,或成“弯道超车”排头兵——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玉平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太赫兹(THz)波段位于微波和红外之间,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区域,具备独特的特性,具有穿透性好、带宽大、光子能量低等特点。在诸多重大民生工程、国防及公共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多国定义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太赫兹技术在全球发展已超过30年,在国内也已经超过20年,技术已初见成效,在药物检测、癌症诊断、标记物识别、安检安防、无损检测、航空航天、飞机涂层、文物检测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已经成为诸多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杨玉平,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太赫兹光谱表征方面的工作,发表论文90多篇次,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专利6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先后主持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杨玉平教授多年来将太赫兹光谱与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其团队检测了大量的中药、西药以及民族医药,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团队还设计了太赫兹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完成对DNA以及癌症标记物的检测,在现代医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太赫兹技术的前景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太赫兹技术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那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太赫兹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属于什么时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哪些领域已经实现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还有多久可以实现全面产业化?存在的瓶颈是什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太赫兹技术处在怎样的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以上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杨玉平教授,请她就以上问题分享了其观点和想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以下是采访详细视频: /strong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E173E126F22BC2A0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 产学研结合 提高样品前处理效率——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睿科集团总经理林志杰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strong 讯 /strong 日前,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科集团)在南京召开“睿科全自动QuEChERS净化仪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睿科QS60全自动QuEChERS净化仪。发布会期间,仪器信息网采访了特聘于睿科研究院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和睿科集团总经理林志杰,就新产品的研发初衷、竞争优势,以及对样品前处理设备未来发展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2053f84-e5b8-4354-ac79-70e3200a88e6.jpg" title=" WechatIMG345.jpeg" alt=" WechatIMG345.jpe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左:睿科集团总经理林志杰、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睿科全自动QuEChERS净化仪的研发初衷是什么?该产品的市场定位如何? /strong /span /p p   QuEChERS (Quick、Easy、Cheap、Rugged、Safe),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国家在2018年陆续推出了国标检测方法。QuEChERS技术有着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效率高等优点,但QuEChERS技术自动化确有许多的难点需要克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填料的QuEChERS自动化过滤净化方法具有省时高效、适合快速分析、重复性好、净化效果佳、操作简便等特点。基于睿科研究院特聘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潘灿平教授掌握的多种QuEChERS快速过滤型前处理专利、以及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填料两项技术,双方经过研讨后,共同努力把这两项技术进行产业化,进而推出了睿科QS60全自动QuEChERS净化仪,其将显著提高样品检测通量和实验结果的精密度。希望能通过双方成功的合作,摸索更好的产学研合作经验,未来能把更多的专家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相比较,QS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strong /span /p p   睿科QS60全自动QuEChERS净化仪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净化速度特别快,达到了1分钟每个样品的净化速度;第二、简化操作步骤,减少对人工作强度要求;第三、可以高通量,自动化批量化处理,释放人力;第四、耗材成本可控。以上特点给客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释放人力,提高效率,成本节约。该产品主要定位满足在植物源性样品的快速高通量农药残留检测。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睿科新产品研发的理念是什么?研发一款新产品,平均需要经历多长时间? /strong /span /p p   睿科新产品的研发来源于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帮助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通常来说,一个新产品从立项调研到产品出来至少历时2年。近两年新产品发布速度加快在于公司历经近10年的人才和技术的储备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样品前处理设备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未来样品前处理设备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strong /span /p p   样品前处理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样品前处理全流程覆盖是一个当前面临的挑战,整个流程的整合程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简言之,只有将样品前处理流程的每个步骤整合成一个系统来完成,样品前处理效率才会有更高的突破。(2)当前随着样品前处理集成化程度的提高,整套仪器设备的成本会更为昂贵,这是广大实验室用户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购买高自动化的前处理设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让更多的实验室买得起、用得起。(3) 产品可靠性,实用性,新标准方法的快速适配。 /p p   未来,样品前处理将更多地向少溶剂、智能化、全流程自动化、样品微量化、装置小型化发展。此外,新型的吸附介质,如纳米材料、磁性介质等也被大量用于样品前处理,将大大提高样品前处理的效率。 /p p   睿科未来的发展将始终立足于样品前处理自动化设备这条主线。我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未来客户需求还是会持续增长,希望能不断推出更好的产品给广大客户。 /p
  • 网络研讨会‖开年第一课,2月10日,赵教授在线介绍方波伏安法,立即报名!
    开年第一课,2月10日,赵教授在线介绍方波伏安法,立即报名!时间:2022年2月10日(周五)14:00腾讯会议号:353-586-965主讲人:赵健伟教授北京大学学士(1996),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士余篇,获北京大学“挑战杯"一等奖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士(1999),获中国科学院伟华科技奖学金 北海道大学博士(2003),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 北海道大学博士(2003),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奖金;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3~2004),期间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合约专家。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参加南京大学第一次全球招聘,获聘教授(2003~2016),为其最年轻教授之一,次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16起任嘉兴学院教授,“南湖学者"(2019续聘),“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形与复合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嘉兴学院“尖峰计划"团队带头人,浙江省二级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被引总数超过4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70余次(2014年英国皇jia化学会杂志1%高引用作者),H-index为35。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会议内容方波伏安法的基本原理方波伏安法的应用范围及特点方波伏安法的具体应用
  •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陈飞勇教授莅临朗石调研交流
    2021年5月29日,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陈飞勇教授一行莅临朗石调研交流。总经理严百平和副总经理李劲松热情接待了陈飞勇教授,并与陈飞勇教授就水质监测行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合影会上,朗石产品经理张依凡首先介绍了朗石的发展概况、创新理念及成果,详细阐述了公司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并汇报了朗石产品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认真听取了朗石的汇报后,陈飞勇教授对朗石强大的创新精神和产品研发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陈飞勇教授(左三)听取朗石报告严百平总经理表示,现阶段朗石不仅能为客户带来数据可靠、运行稳定的仪器,凭借在水质监测行业深耕十余年的经验积淀,朗石更能为行业带来从仪器到系统集成,再到智慧应用、智慧运维等全链条、全生态的水质监测整体解决方案,希望能推动行业朝更智慧、更科学、更经济方向发展。严百平总经理为陈飞勇教授介绍朗石智慧水站陈飞勇教授表示,希望未来朗石也能在水质监测行业常葆激流勇进的精神,聚焦行业痛难点,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解决更多客户问题,引领行业发展。
  • 叶志镇院士/何海平教授:钙钛矿复合材料在液晶显示与X射线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近日,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叶志镇院士团队在高光效、高稳定钙钛矿复合结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Highly efficient and ultra-stable CsPbBr3 composites for LCD devices and X-ray imaging”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doi:10.1039/d3tc04701f)上。浙江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王朋博士、王昭宇博士、朱美怡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叶志镇院士、何海平教授、樊超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钙钛矿量子点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零维半导体结构,其具有高量子产率、可调控的发光波长、极高的缺陷容忍度等优点,在照明、显示、成像等应用领域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然而,由于量子点的尺寸在纳米量级,表面缺陷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影响很大。表面缺陷的富集会导致量子点荧光淬灭,并且影响其稳定性。因此,表面钝化和封装对实现高光效、高稳定性的钙钛矿量子点至关重要。有鉴于此,王朋博士等联合开发了一种改良的固态煅烧方法,实现了钙钛矿量子点表面钝化和封装一体化,提升了固态煅烧制备钙钛矿量子点的光效和光、热稳定性,并进一步将这些量子点应用于宽色域液晶显示和高灵敏度X射线探测中。该工作通过用3-(癸基二甲基铵)-丙烷磺酸盐内盐(DPSI)钝化CsPbBr3量子点表面,并进一步用二氧化硅模板(MS)封装这些量子点,获得了具有93.2%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的超稳定CsPbBr3-DPSI/MS纳米复合材料。在苛刻的协同老化条件下(温度60℃,湿度90%RH,功率密度3500 W/m2的蓝光照射)保存1000小时后,CsPbBr3-DPSI/MS仍然保持其初始光致发光强度的90%。该工作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观测了有/无DPSI钝化量子点的发光寿命,发现DPSI钝化可以有效抑制钙钛矿浅能级缺陷,可以有效提升钙钛矿量子点激子复合效率。这些CsPbBr3-DPSI/MS材料与KSF荧光粉共同作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中,可以实现111.7%NTSC的宽色域显示性能。此外,这些CsPbBr3-DPSI/MS材料表现出优异的X射线探测性能,实现了16 lp/mm的X射线成像空间分辨率和339 nGyair/s的低检测极限。DPSI钝化抑制浅能级缺陷提升量子点光效以上图中可见,CsPbBr3-DPSI/MS复合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提高到了93.2%。在405nm的飞秒激光激发下,条纹相机获取得到的图像表明,CsPbBr3-DPSI/MS平均寿命从323ps(钝化前)增加到454ps,这也证实了DPSI在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的有效钝化作用。配置推荐关于本文中准二维钙钛矿复合材料的测试部分,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数据使用卓立汉光公司的ST-10条纹相机获得,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数据采用OmniFluo900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获得。ST-10条纹相机时间分辨率可达到5ps,可匹配多种焦长光谱仪,快速追踪超快发光的动力学过程。OmniFluo900为模块化搭建结构,通过搭配不同的光源、检测器和各类附件,为紫外/可见/近红外发光测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也为钙钛矿发光器件、钙钛矿光伏器件及钙钛矿量子点的研发提供有利工具。 条纹相机超快时间分辨系统 OmniFluo900系列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 免责声明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原作者提供或原文授权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联系,会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我们力求数据严谨准确, 如有任何疑问,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
  • 专注无机元素分析,守护国民食品卫生健康——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丽萍教授
    提到疾控中心,人们习惯性联想到非典、新冠等突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事实上我们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以北京市疾控中心为例,其不仅负责北京市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免疫等的预防与控制的工作,还承担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等任务。今年以来,“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胖哥俩”肉蟹煲店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网红店们接连“爆雷”,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疾控中心关于食品安全等工作,近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丽萍教授进行了深入对话交流。刘丽萍主任技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硕导专注无机分析,主持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刘丽萍所在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实验室是北京市中毒诊断溯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专注于食品安全、环境健康等相关检测方法储备和开发,新型污染物研究和应急突发中毒事件处理工作,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在职业生涯早期,刘丽萍主要从事色谱技术分析,如食品中666、DDT等农药残留检测、酒中杂醇油检测等。1994年的一次工作调整,刘丽萍开始从事原子光谱工作,从采用原子荧光技术分析测定食品中砷、汞、硒开始转型无机元素分析,这一干就是二十七年。从事元素分析以来,刘丽萍在无机元素分析及相关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见证了国内无机元素分析发展的几个重要历程。她主持参加了数十项饮用水、食品、化妆品、生物样品中有害物质的标准方法研制工作,其中研制的多项检测方法被纳入《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中,在全国推广应用。2013年卫健委在全国范围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遴选了八个参比实验室,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授予“兽药残留、非法添加、有害元素”三个参比实验室,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技术培训、异常结果的复核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工作,刘丽萍主要负责有害元素参比实验室工作。从2015年至今,刘丽萍团队多次承担元素类标准操作规程的研制工作,多年来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体系制定来了谷类、蔬菜、水果、食用菌、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虾姑、茶叶、枣类、贝类、肉类、畜禽内脏中46种多元素的测定方法,虾姑、食用菌中无机砷测定方法的研制工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了大量重要又精细的前瞻性工作。攻克元素测定难题,不断修订完善新国标2006年,一起引起国内外轩然大波的“紫菜海带”事件发生。事情的起因是国家市场监管相关单位在进行例行的藻类产品质量监测时,发现部分地区海带、紫菜中无机砷含量严重超标。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华南、华东、华北多个省份和地区的紫菜海带均被检查出无机砷超标,甚至有媒体形容吃紫菜犹如吃“砒霜”,全国市场上的绝大部分紫菜和海带滞销,我国海藻养殖业陷入危局。此事惊动了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责成卫生部门牵头处理此突发事件,作为主要参加人之一,刘丽萍第一时间参与了检测方法确认事件处理工作。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刘丽萍和事件处理团队发现原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 5009.11-2003中无机砷测定方法不适合紫菜、海带这类有机砷含量高的样品。由于方法的不适用造成假阳性,所以紫菜、海带中无机砷含量超标是个冤假错案!一桩“冤案”澄清了,众多从业者松了口气,老百姓也舒了一口气,紫菜、海带市场也恢复了往日繁荣。而刘丽萍他们并未就此打住,从这一年开始,刘丽萍和方法研制团队开始进行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测定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由于不同食品基质中砷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检测是一难点。将近十年,刘丽萍和研制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优化了一个又一个分析条件,对测定方法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直到2015年9月23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 009.11-2014终于颁布出台了!GB 5009.11-2014较2003版本有很大的变化,此方法的出台凝聚了研制团队多年的心血,也首次引入液相和原子光谱联用分析技术,使我国元素形态分析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2015年刘丽萍团队偶然发现某野生食用菌中总砷含量很高,大大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用菌的限量规定。然而此食用菌在当地却被视为山珍美味,这激起刘丽萍极大的研究兴趣。于是她带领团队开始对食用菌中砷形态进行研究,几经周折,最后采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定性,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发现此山珍--野生食用菌中含有的大量砷为对健康无害的有机砷-砷甜菜碱,这项工作为野生食用菌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团队的研究工作远没有停止,目前刘丽萍教授正在主持进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1-2014修订工作。此外刘丽萍教授主持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5009.17-2021也在今年9月正式颁布。 微波消解:“缺少的这10℃,国产仪器搞上去了”说到标准,就不得不提仪器。刘丽萍坦言,在疾控系统的省级实验室中,除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外,实验室绝大部分仪器如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ICP-MS、原子吸收等设备全部是进口,微波消解、压力溶剂萃取、吹扫捕集等样品前处理仪器也是进口的。当时大家较少关注到国产仪器,而这种进口垄断的局面直到2015年才迎来转机。当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验评实验室参加了由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北京海关)牵头的国产仪器验评工作。“通过验评工作,我们对上海屹尧这个品牌的微波消解仪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以前听说这个品牌的微波消解仪不错,但由于没有使用过,没有切身感受。通过这次验评才发现了它真正的优势。”以前消解母乳样品时,在采用温度控温的40位消解系统时刘丽萍团队发现样品消解液上方始终漂浮一层未消化完全的油状物。由于温度控温的系统最高温度只能达到190℃,此类看似简单的样品也不得不采用超高压消解罐才能消解完全,严重影响实验的工作效率。消解植物油样品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要想消解完全就需要采用只有12个罐子的超高压消解体系,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一直让她和同事感到头疼。听说国产品牌屹尧的40位微波消解系统可以升温至200℃,这让他们很兴奋!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台国产微波消解能完美解决乳类样品、植物油样品的消解难题。多次试验证明,在同类型产品中,屹尧的微波消解仪在消解贝类、肉类和植物油类等难处理的样品时,均表现出了超强的优势。刘丽萍教授为仪器信息网编辑介绍屹尧微波消解仪的优势“进口品牌的微波消解在安全性和品质都很好,2004年采购的那款微波消解我们一直用到现在,目前国产微波消解仪的性能品质都上来了,消解能力还略胜一筹,真是太好了!”刘丽萍欣慰地说。如今中心实验室已经购买了一台屹尧的微波消解仪,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研制中。“今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培训会上,我也会为做肉类和畜禽脏器多元素的实验室介绍屹尧这款微波消解仪,目前屹尧还推出一款24位温度控温的消解系统,消解温度可以达到230℃,仅采用温度控温多数食品基质的样品消解基本都能解决。屹尧的售后和个性化应用支持也非常到位… … 我们也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国产仪器像屹尧的微波消解仪一样加入到我们实验室,希望更多的国产仪器闯出自己的优质品牌”刘丽萍向我们介绍。作为疾控战线的一名老兵,二十多年来刘丽萍教授还和同事们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巨能钙、苏丹红、三聚氰胺、怀柔山吧、胶囊铬、汞污染事件历历在目,2014年处理“顺义民工不明原因呕吐”事件中,刘丽萍团队凭借扎实的功底丰富的经验,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样品进行多元素测定,结合离子色谱分析的氟,很快确定是因误食六氟硅酸镁引起的,为及时救治患者提供可靠的支持。2014年刘丽萍教授团队正在处理“顺义民工不明原因呕吐”事件为应对突发事件疾控中心老师们的手机是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疾控中心还有一只随时准备应对食品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默默守卫着人民的健康......刘丽萍教授向我们介绍这些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眼中,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守卫人民的健康中去,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北京市疾控中心举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有害元素检测技术培训班
  • 让食品检测前处理效率“腾飞”!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创新型QuEChERS产品
    QuEChERS(以下简写为QuE)快速、简单、经济等优势,除了广泛应用在农药残留方面,现在越来越多应用在兽药残留方面。然而,QuE在前处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净化效果不理想。在样品前处理中,深颜色、高脂类样品基质,QuE净化效果不是太理想。比如:检测中,遇到的深颜色蔬菜韭菜、生菜、卷心菜等,由于叶绿素含量较高,QuE净化后,样品仍有较深的颜色,净化效果不是太好。其次,前处理过程繁琐。相比SPE小柱净化,QuE已经大大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但对于整个分析而言,前处理所需的时间还是较长,过程也较繁琐。有些实验室,为省去繁琐前处理过程,很多时候简单处理直接上机分析,这对仪器的寿命和维护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以上痛点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分析工作者。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创新型QuEChERS产品——Nano U-QuE净化管。Nano U-QuE净化管在QuEChERs基础上创新性加入多壁碳纳米管等固相材料,解决了复杂样品基质前处理的问题,同时使用了更高效快捷的推动型固相净化方法,极大简化了样品提取后上清液净化的步骤。 Anavo® Nano U-QuE净化管 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的角度入手,以茶叶、蜂蜜、菠菜等成分复杂,净化难度较大的基质为研究对象,以关注度较高的农兽药残留和饲料添加剂等痕量物质为检测对象,以研制高效、特异性的纳米净化剂为手段,结合开发新颖的前处理快速净化柱为突破口,在保证检测方法准确性和灵敏度的前提下,建立一批简便易用、省时省力、更为经济的创新前处理方法。1、净化效果更好深颜色蔬菜的前处理(样品为韭菜),1号样品瓶是净化前的样品,2号样品瓶是传统QuE净化后的效果,仍有较深颜色,3号样品瓶是Nano U-QuE净化后的效果。 样品:韭菜1.净化前,2.QuE净化,3.Nano U-QuE净化 2、过程更简单与传统的QuE和SPE方法相比,样品提取完成后,Nano U-QuE方法无需涡旋、离心、淋洗和洗脱步骤,极大简化了前处理的过程。 3、耗时更少使用Nano U-QuEChERS方法可极大简化净化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工作量,同时对于耗材的消耗量更少。Nano U-QuEChERS方法整个净化过程几乎只相当于传统方法的最后一步!传统QuE净化处理一个样品大约15min,Nano U-QuE净化处理一个样品大约1min,单个样品处理效率,提升15倍! 纳鸥科技联合潘灿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快速净化柱可以将成本从70-100元降低至40元,可为全国各主要检验检测机构降低大量检测成本,实现国产替代,尤其适合新发地农贸市场等农贸集散地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本项目研究成果攻克了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急需的关键检测技术,突破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不足的瓶颈。 技术咨询电话:400-860-5168转4892关于纳鸥科技北京纳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纳鸥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实验室消耗品和常用实验室仪器,并可提供贴合客户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让您的实验更简单、更高效。纳鸥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不断研发和引进更好、更先进的产品,解决客户在检测中遇到的困难,竭力帮助检测工作者优化检测效果、提高检测效率。
  • 华南理工大学姚顺春教授、清华大学王哲教授等联合对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姚顺春教授、清华大学侯宗余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郭连波教授、山西大学张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卢渊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王茜蒨教授、清华大学王哲教授联合对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LIBS与元素分析技术、分子光谱技术和扫描成像技术联用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多光谱联用技术使用的集成式或串联式检测系统、光谱数据融合策略和定量分析方法,重点阐明了各项技术构成的协同优势,以期为研究人员选择和实施多光谱联用技术提供指导。该综述以“Develop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based spectral tandem technology: a topical review”为题,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主要完成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低碳清洁能源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U22B20119、6167110、51906124 和 62205172]、广东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21B1515020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 2023ZYGXZR090)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 2024A04J4486)的资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通过激光烧蚀样品产生等离子体,并基于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开展元素含量和样品成分的定量分析。LIBS具有无需样品预处理、全元素分析、实时原位测量等分析优势,已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矿物分析、生物材料检测、深海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具有时空演变不均匀和急剧变化的特性,LIBS存在分析准确度和精度相对不足的瓶颈问题。此外,LIBS还存在元素分析灵敏度受限于ppm量级,无法直接测量痕量元素、无法表征分子结构、扫描分析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LIBS在实际应用的分析效果。随着数据融合方法的发展,联用多项分析技术以获取更为全面和可靠的分析结果,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报道,有效发挥多光谱联用带来的协同优势,弥补了单一分析技术处理复杂分析任务的局限性,为分析化学领域提供了新手段。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在单一LIBS分析中遇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多光谱联用技术的协同优势,或提升定量性能,或更全面、详细地表征复杂物质的化学成分,必将是分析化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虽然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大部分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仅通过增加光谱数据量来获得分析性能的提升,距离最大化发挥多光谱联用技术的协同优势还有一定差距。
  • 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出炉:许国旺、陈义、蔡宗苇、龙亿涛、刘宝红、李绍平6位中国学者入选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化学家。本次榜单被称为“Around the World in 60 Scientists”,选出来全球各大洲最具影响力的60位分析化学家,每个大洲10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fadd01b2-b620-4c07-a8db-03cc4f2b37ea.jpg" title=" 无标题.png" alt=" 无标题.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亚洲获选的10位科学家中,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等6位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455e615c-8f16-43e9-9cf1-92cdd0c5e3f5.jpg" title=" 刘宝红.png" alt=" 刘宝红.png" width=" 600" height=" 45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复旦大学 刘宝红教授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d233b0ca-20a1-4d18-bdc9-76ffc19648bf.jpg" title=" 许国旺.png" alt=" 许国旺.png" width=" 600" height=" 45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国旺研究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b4d2e5db-22af-413c-a7b1-12e254083512.jpg" title=" 李绍平.jpg" alt=" 李绍平.jpg" width=" 600" height=" 4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澳门大学 李绍平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cf649987-cf87-4c08-a71b-f5a0a6fe95a7.jpg" title=" 陈义.jpg" alt=" 陈义.jpg" width=" 600" height=" 36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义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2582cab8-fca7-4ae0-bca5-b7e02912cf09.jpg" title=" 龙亿涛.jpg" alt=" 龙亿涛.jpg" width=" 600" height=" 33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大学 龙亿涛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7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69f519ea-e15a-4e79-ae3d-f7dfc1b75425.jpg" title=" 蔡宗苇.png" alt=" 蔡宗苇.png" width=" 600" height=" 37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 /p
  • 探讨我国试验机行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春生教授
    金属、非金属、高温合金、高分子化合物等材料若要达到“物尽其用”,除了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影响因素外,其物理性能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试验机便是用于测量材料物理性能的首选仪器和必备工具。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要求的提高,曾经“冷僻”的试验机行业如今已走出“深闺”,日益向人们彰示这一行业的市场潜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有数据显示,中国试验机市场销售总额每年可高达40亿人民币。   试验机市场前景如此大好,但我国试验机制造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品更新速度缓慢,且国内试验机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试问我国试验机企业应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国产化试验机品牌,再逐渐进入高端市场,并最终实现整个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相信国内众多的试验机专家、用户以及生产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个突破口!   王春生教授,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王春生教授一直从事新型飞机耐久性和发动机高温合金工艺的性能研究,在试验机的应用开发方面颇有心得,曾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力学材料试验机相关课题项目的起草制定;另外,王春生教授对试验机在控制器、常规夹头、高温蠕变等方面曾提出过卓有有效的改进建议,并多次参与我国试验机标准的制定等。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王春生教授,就目前国内外试验机的应用开发、技术进展、国内外产品差距、国内市场现状、试验机行业未来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与王春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春生教授 试验机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试验机技术走向:“大、小、精”与“环境模拟”   20世纪,随着液压伺服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试验机测试技术可以实现过去人工操作不可能完成的试验,使材料性能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高科技飞速发展,对试验机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测试要求。   关于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方向,王春生教授谈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材料的工作条件非常复杂,人们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市场上也日渐出现了各种型号与功能的试验机产品。从目前各种新型的试验机来看,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大、小、精”以及“环境模拟”。   (1)“大”:近几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很快,诸如导弹、火箭这样的大型结构件越来越多。另外,我国将逐步开放3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如此以来,小型飞机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提升,这些都将大大促进试验机往“大”的方向不断拓展。   (2)“小、精”:精度是各种仪器设备永远不变的追求之一,试验机亦不例外。与航空航天领域不同的是,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人们需要对一些微小材料、微小部件进行性能评价,如人体骨骼、眼睛的巩膜等生物材料,其感应量在0.1N,而通常的试验机精度很难达到,这就要求厂家能够提供更为小巧、灵敏的试验机“精”品。   (3)“环境模拟”:目前,环境模拟技术已成为试验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工业的发展,材料测试不再局限于力的模拟,对于极端试验条件下的环境模拟要求也越来越多:超高压、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高强、超辐射、耐腐蚀等。例如,液氧、液氮、液氢的储存罐材料要模拟航空航天环境,以便能更为精准地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   试验机正往更“细”、更“新”的应用领域发展   材料性能的研究起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主要是利用机械测试设备进行静态试验,用以评价材料在拉压和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征。近几年,合金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超导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极大地拓展了试验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试验机主要针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延性、表面与内部缺陷等参数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矿企业、计量部门、科研院所的现场和实验室,具体领域涉及到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包装、车辆制造、电线电缆、纺织纤维、塑料橡胶、建筑建材等各行各业。   王春生教授介绍到,若从力学实验角度来看,试验机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结构力学,一是实验力学(包括材料研究与材料检验)。过去,试验机一般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塑料、岩石力学、工程结构件等传统领域的常规材料测试。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更轻更强的材料用于制造飞机、火箭、汽车等,这使得试验机的应用领域逐渐往更细的领域、更新的方向发展。大至飞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大型结构件,小至人体骨骼、眼睛巩膜、电子材料、玻璃、牛肉干、布料等,可谓是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另外,随着试验机的广泛应用,我国从事材料性能测试的人员队伍也已变得相当庞大。单就专业会议而言,国内外每年都会召开规模很大的各种力学会议,如国际断裂力学会议、疲劳断裂会议、常规力学会议等。 当前国内外试验机产品市场格局   多方面分析国内外试验机产品的差距   试验机是一种集光、电、机、液和计算机技术与一体的高技术产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试验机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外试验机生产制造水平和测试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国试验机的发展却未跟上全球试验机前进的“步伐”。   王春生教授谈到,试验机按加荷方法可分为动态试验机和静态试验机。一般来说,用户对动态试验机稳定性的要求要比静态试验机高很多,但由于我国在动态测控、伺服阀等方面的技术尚未过关,因此,国产动态试验机的使用率很低;另外,虽然部分国产静态试验机的技术参数可以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就产品整体的机械系统、测控技术、应用软件与配套器件等方面还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1)机械系统:设计一款试验机产品的机械系统,需要凭借经验,并考虑材料性能、工艺水平、加工能力、热处理效果等诸多因素。例如,德国的试验机夹头在造型、工艺等方面都做得非常“精致”;而国内的热处理工艺不到位,后期加工也比较粗糙,试验机夹头硬度不达标,很容易变形,使用寿命大为缩短。事实上,这两种工艺的投入相差并不大,可惜的是,国内企业一贯守旧,很少在工艺上有所改动。   (2)测控技术:我国试验机的测量控制技术一直都落后于国外,其中大部分试验机关键技术和部件,如力传感器、引伸计、控制器、伺服阀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就采样频率这一指标,我认为静态拉伸试验机的基本采样频率应该在200个点。目前,国产试验机的采样频率一般在40Hz左右,而国外较好的试验机采样频率可达1000Hz,动态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采样频率为5000-6000Hz,这就比国内试验机的性能质量高出许多。   (3)应用软件:总体来说,国内外软件各有千秋。国产软件功能简单但操作方便,国外软件功能强大但操作略显复杂。不过,与国外软件相比,国内试验机软件的人机联网功能不佳,这给试验机的操作与维护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国内试验机厂家需要在软件功能、操作性、稳定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4)试验机配套器件:试验机配套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试验机产品的技术功能与含金量,但这却是我国试验机行业中技术水平的“薄弱一环”。例如引伸计,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大多选用首都钢研院的橡皮筋捆绑式引伸计,且不说其测量误差、工作稳定性,单就其橡皮筋捆绑固定方式的工作效率就难以满足用户的测试需求。   国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高端产品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   常言道:“技术决定产品,产品决定市场”。试验机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试验机行业发展进入了“瓶颈”状态。目前,我国试验机产品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绝大多数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尤其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长期被国外生产企业占领。   谈到我国试验机的发展历史,王春生教授表示,我国试验机发源于吉林省的长春试验机厂、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从最初的硬度计逐渐扩展到试验机,我国试验机行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国产试验机微机伺服控制系统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得我国试验机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大有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之势。   但是,市场的开放也使得众多国外知名试验机厂商纷纷登陆国内市场。国外试验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产品性能又优于国产试验机同类产品,再加上90年代末企业改制后,国内试验机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品技术更新缓慢,因此,国内高端产品市场几乎都被国外试验机制造企业占领,即便是国外试验机价格是国产同类产品的4-5倍,但国内市场需求依然很大。   对于国内试验机行业的现状,王春生教授不禁感叹道,近几年,国内对各类试验机存在着大量需求,这使得国内试验机制造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多。目前国内试验机生产企业保守估计也有300家,其中,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定位低端,关键部件通过进口、外购等方式获得,采用低价策略“分抢”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如此混乱的市场状态显然不利于我国整个试验机行业发展。 立足差距 突破试验机行业发展“瓶颈”   试验机一直是欧美国家对我国尖端科研课题限制出口的产品,因此,打造我国试验机民族品牌,增强国产试验机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进口产品的竞争,我们期待国内试验机企业走自己的路,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试验机来。   关于如何突破我国试验机行业的发展瓶颈之问,王春生教授如是回答,目前,我国试验机行业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试验机是一个国家整体制造水平的“缩影”,政府应当给予试验机行业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适当加大试验机相关课题项目的研发投入,关注并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国内试验机制造企业,引导与规范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有序发展。   (2)加快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试验机是一种集机械、电气、材料力学、实验标准与计算机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涉及学科范围非常广。但目前,我国没有这样的对口专业,国内从事力学研究的人员几乎都是从材料、机械设计、物理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多方配合,加快培养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3)改进企业经营理念,增加研发投入   今天的市场格局,与其说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如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更为恰当。生产企业要卖出产品获得利润,不能说不对,但是不能以“打价格战”为前提,关键要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与价格,随之再增大研发投入。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淘汰落后企业,形成几家有竞争能力的国内试验机制造企业,并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王春生教授表示,总的来说,我国试验机行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国内企业目光要放长远,立足国内外产品差距,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投入研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性能,才能扩大产品市场。我们只有创造属于中国的试验机品牌,才能逐渐加大国产试验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地位。   后记:   对于当前国内试验机制造企业规模小,拿不出高薪来聘用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教授建议,企业可以走“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道路。“企业出资提供产品,学校负责开发应用,这样不仅丰富地利用了产品,找出其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节省了人力与财力,同时学校也完成了课题教学任务,转而又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另据了解,目前全球试验机的市场需求依然广阔,尤其是中国试验机的市场需求发展更是“不容小觑”,这对于有企业发展眼光、自主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的国内试验机制造企业而言,不啻为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挑战与机遇并存,瓶颈口也是突破口,正如王春生教授所言:“努力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相信这将是突破我国试验机行业发展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王春生教授个人简介   王春生,男,汉族,1936年2月出生,辽宁沈阳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1960年毕业于原北京航空学院材料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力学和研究工作。退休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返聘至今。
  • 李克强总理颁发证书: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剑平教授获聘国务院参事!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 strong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葛剑平 /strong strong 获聘国务院参事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9442b100-3f1c-4bdd-92e4-05092b7106e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 李克强总理向葛剑平教授颁发聘书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李克强向新聘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强调服务发展大局反映群众期盼弘扬优秀文化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朱光耀、王兆星、 strong 葛剑平 /strong 、王丽方、戴琼海、李玮、焦洪昌、刘怡、刘远立、朱彤、杜莹芬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力、陈晓明、苏士澍、董正贺、杨静茂、徐世虹、何家英颁发聘书。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f41e4be-d32e-43f1-8cd3-bcda9215524b.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颁发聘书后,李克强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建立政府参事制度和设立文史馆,是我们党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一大创举。在至今的70年历程中,历任参事、馆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132168a5-6a0d-4be0-b6bd-644cfd929bcc.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克强祝贺新任参事、馆员,并提出希望。一是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希望大家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深厚的优势,汇众智、聚众力,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打好未来发展基础提出更多针对性、前瞻性建议。二是关注民生、及时反映群众期盼。发展的目的是要不断改善民生。我国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参事、馆员们接触面广、听到各方面的反映多,希望大家关注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领域,摸清摸透情况,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使政府决策更好适应人民群众持续改善生活的愿望。三是更好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参事、馆员学术造诣深厚,功底扎实。希望大家秉持专业精神、工匠精神,潜心向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广泛传承。国务院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更好改进工作,提高决策水平。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620e495f-cdd1-4ee3-b5c1-d9d12c97cc81.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克强强调,参事室和文史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履行职能职责,一如既往做好为参事、馆员的服务,帮助解决调研考察、参政议政、创作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大发挥参事、馆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的积极性创造性,作出新的贡献。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人物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a59c596-9998-49ab-824d-5a1def79383d.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葛剑平,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葛剑平教授领导的虎豹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中国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野外综合监测平台”,首次科学证实中国境内还残存野生虎豹种群,长期追踪东北虎和东北豹在中国境内的种群状状和活动。研究团队完成的《关于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豹恢复与保护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相关建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直接推动了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研究团队完成的基于“广电有线无线融合网”的自然资源监测标准,被国家林草局采纳,基于该标准建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全新“互联网+生态”的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全球首个真正实现国家公园全覆盖的智能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估和管理系统,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科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p
  • 打破传统,看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新型光谱仪——访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
    光谱是超越人眼限制,让大家感受更高维度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光谱技术的新发展改变大家对传统技术认知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的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进入了数据爆发的阶段,光谱数据也日益呈现出大数据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谱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赋能的光谱仪器新产业迎来了新的时代,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光谱技术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能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日前,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请他从专业的角度谈一谈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产业将带来怎样的变革。以下为视频采访详情:人工智能或催生新型光谱仪仪器信息网:您预期人工智能将给科学仪器行业,特别是光谱产业带来哪些影响或者变革?邵学广教授:目前,人工智能的话题特别火热,对众多行业和产业也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对于科学仪器,尤其是光谱仪器行业,人工智能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本人也还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中,对其有深入和全面理解尚需时日。但是,我认为人工智能将对科学仪器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也会带来很多变革。在仪器设计方面,今后可能会出现更多基于新型原理的光谱仪器;在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更有利于生产的智能化;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在信号处理,特别是数据分析方面的影响会更大。传统的基于单变量、单波长进行峰位置和形状分析的方法或许已不再适应时代需求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多元数据的多维度分析方法,特别是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分析方法,这无疑将对我们的仪器设计、生产以及后续应用带来巨大变革。仪器信息网:现阶段,光谱和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结合才能赋能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思路下,有哪些新型的光谱仪器值得期待?邵学广教授:我认为人工智能与仪器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仪器的结构与设计、生产以及应用。前面我所提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革新,对仪器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传统而言,仪器设计侧重于单变量和单波长,以确保光谱波长的准确性和测量的高精度。然而,基于多元校正和人工智能的新型分析方法,可能会对波长准确性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却对仪器的稳定性和不同波长间的差异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新型仪器在结构上可以进行创新,不必过分强调波长的准确性,而应强调稳定性。基于这一原理,已经有新型的仪器设计问世,例如多元光谱仪,它已经打破了传统光谱仪的结构,无需分光,可以直接对混合光进行检测从而获得结果。未来,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分析方法也可能会对仪器提出新的要求。目前,这种设计可能还尚未出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这样的创新仪器。“人工智能可解决传统化学计量学的难题”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现状?邵学广教授: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非常出色,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应用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虽然我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但未来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尽管我们已经在很多领域中使用了这项技术,但深入到各个行业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那些我们不太熟悉的行业。最近,我听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化工行业和其他特殊环境下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潜力。现在比较强调将在线光谱仪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这对我们的仪器制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仪器信息网:贵课题组在相关层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在仪器、技术、算法及应用等方面有什么样的突出成果?未来有什么样的科研计划?邵学广教授:其实对于化学计量学来讲,人工智能是对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传统化学计量学难以处理的问题。我们课题组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三个方向。首先,近年来我们致力于近红外光谱建模及相关数据处理、变量选择、模型转移等方法的研究,这些方法已日趋成熟。因此,我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制定一些应用流程的相关标准和基本步骤,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按照这些流程操作做出优秀的模型。其次,我们利用化学计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光谱分辨率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特别是我们成功解析了水的光谱高分辨结构,从而可以用水作为探针来探究化学体系和生物体系中的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我们称之为“水光谱探针”。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水光谱探针技术应用于成像分析,并且希望建立无需外源探针的方法,直接利用体系中无处不在的水分子作为探针进行成像。这项工作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有些许突破。最后,在仪器方面,我们基于多元分析的多元校正原理设计了多元光谱仪。尽管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已经设计出来,但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们希望能够与电气和光学领域的伙伴合作,希望在未来的1-2年内能有所突破。拥抱人工智能,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仪器信息网:在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产业过程中,技术、应用、人才以及产业模式等层面还面临哪些问题?邵学广教授:确实,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当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仪器行业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光学、电子学、机械制造以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然而在教育方面,特别是大学教育仍然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等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布局。以分析化学学科为例,虽然该学科在化学技术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在仪器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教学上还相对缺乏。这也导致了相关人才供应的短缺,有些知识许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等到研究生阶段才有少数研究生学习过。这就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现学现用,从而对技术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会、协会,多做一些基础知识推广的工作,以便更好地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仪器信息网:您对仪器研发及应用的同行们有什么样的建议?邵学广教授:我希望我国的仪器制造行业或厂家未来能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现有仪器的质量稳定性,如果未来分析方法发生变化,那么对仪器的性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希望厂家能够做好准备;第二,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仪器进行改进调整,紧跟形势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分析或工况分析;第三,希望厂商能多关注新型原理的研究,特别是多元光学和基于多元多变量的光学仪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希望厂家能够多给予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
  • 建材行业专家滕朝晖教授莅临深圳冠亚考察交流
    7月2日,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石膏研究中心主任滕朝晖赴深圳市冠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交流。深圳市冠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权、销售总监刘青松进行了热情接待。滕朝晖简介 滕滕朝晖,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现任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石膏研究中心主任(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砂浆分会秘书长,晋城市中小企业科技特派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固废利用研究中心智库成员、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建筑防水与保温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专家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房材分会干混砂浆专家委员,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第六届理事会(预拌砂浆专业委员会、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专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商品砂浆的研究及应用》、《中国胶粘剂》、《粘接》、《大众标准化》、《中国砂浆》、《石膏建材》、《防水与施工》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聚乙烯醇市场、生产技术、应用》,《工业副产石膏应用研究及问题解析》,《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国家标准GB/T29594-2013主要起草人。合著《聚乙烯醇市场、生产技术、应用》,《工业副产石膏应用研究及问题解析》,《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国家标准GB/T29594-2013,《抹灰材料用膨胀玻化微珠》T/CBCAJH005-2019,《轻质抹灰用阝型半水石膏》T/CBCAJH007-2019,《石膏自流平应用技术规程》等。交流考察过程中,销售总监刘青松向滕教授汇报了深圳冠亚这些年的发展,并介绍了深圳冠亚研发生产的建材行业系列检测设备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如水分检测仪、石膏结晶水检测仪、外加剂固含量检测仪、石膏相组分析仪(三相、四相)、氯离子分析仪(石膏、水泥)、pH检测仪、白度仪、微波在线水分仪、活度仪等。销售总监刘青松向滕教授着重介绍了深圳冠亚研发的先进新产品,如砂浆薄层平面收缩膨胀测量仪、砂浆锥形体积收缩膨胀测量仪,并详细介绍了仪器的测试原理、特点和行业应用,滕教授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滕教授在听完刘青松总监的详细介绍后,充分肯定了冠亚这些年的发展,高度赞扬了冠亚研发的系列检测设备,以及为建材行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期望冠亚再接再厉,利用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不断地为行业提供更专业的检测手段,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勇立潮头、克进寸心,作出更大的贡献!双传感器8通道收缩膨胀安装现场,时长00:24
  • 武汉大学彭勉教授/黎威教授课题组:长效自我监测局麻药微针治疗术后疼痛
    手术后急性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问题,其中超过50%的患者经历过中、重度疼痛,这会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约有10%的患者由于急性疼痛迁延不愈,会转变为慢性疼痛,这极大地损害了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防止急性疼痛过渡到慢性疼痛,已成为围术期医学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彭勉教授、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借助“外科手术切口局部的酸性微环境与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微针贴片构建了一种创新的长效疼痛管理体系。微针(MN)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经皮给药系统,能够高效穿透皮肤的屏障角质层,实现药物在皮肤中的突释或持续释放。由于微针可在不损伤血管或触及神经末梢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药物吸收,近年来已成为经皮给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团队在术后切口痛动物模型中成功验证了该pH响应性自我监测微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局部注射给药方式,这一微针药物递送系统在单次应用后可实现72小时以上的长效镇痛。该研究靶向目前临床长效局麻药缺乏的瓶颈问题,为未来个体化疼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A pH-Responsive Core-Shell Microneedle Patch with Self-Monitoring Capability for Local Long-Lasting Analgesia”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SCI一区,Top期刊,IF=19.00)。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爱宁、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曾勇年为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彭勉教授、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项目的大力支持。首先,研究者采用反溶剂结晶法制备了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微晶体(RopC),RopC颗粒呈现为规则的棒状,在4 ℃下保存一个月后仍可保持稳定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显示制备的RopC晶体纯度高,且未改变药物原本的化学结构。20 μm长度的RopC可在体外持续释放4天(如图1)。图1 RopC的制备与表征 a) RopC合成示意图;b) 25 °C和4 °C保存的RopC以及4 °C保存的Rop的SEM图像;c) RopC和Rop的XRD图谱;d) RopC和Rop的FT-IR光谱;e) 不同长度RopC的体外释放。所有数值均表示为平均值 ± SEM (n = 3)。选用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出色的成膜性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制备MN壳体的材料,选用无毒的水溶性材料聚乙烯醇(PVA)和蔗糖的混合物作为制备MN核心的材料。通过多个离心和真空步骤,顺序制备壳、芯、帽和背衬结构,最终形成完整的MN贴片。该贴片由摩方精密microArch® S240(10μm精度)制备完成,MN规则排列为10×10的阵列,贴片尺寸为7 mm × 7 mm。针体呈圆锥形,底部直径为400 μm,高度为850 μm。荧光显微图像和元素图谱分析展示了MN贴片完整的核-壳结构。SEM图像显示RopC在MN贴片内保持了相对规则的晶体形态(如图2)。图2 pH响应性核壳MN贴片的制备与表征 a) 负载RopC的MN贴片的合成示意图;b) MN贴片在大鼠皮肤内插入前后的典型光学显微图;c) MN贴片的SEM图像;d) 完整针体的荧光显微镜图像 (i),不同高度处的横截面 (ii) (iii)以及垂直截面 (iiii),红色为尼罗红标记的壳体,绿色为罗丹明123标记的核心;e) MN贴片针体横截面的SEM图像;f) MN贴片的N和Na的相应元素映射。采用模拟术后疼痛的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来评估MN贴片的镇痛效果。在大鼠翻正反射恢复后,立即在切口上方进行一次局部浸润注射麻醉或MN贴片治疗。按照指定时间点,分别对两批大鼠进行机械痛和热痛行为学测试,采用von-Frey测痛仪和大小鼠热板测痛仪评估伤害性反应,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MN贴片具有显著、稳定、持久的镇痛特性,且对机械痛和热痛均有良好治疗效果。在测试阶段持续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均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表明MN贴片应用对大鼠的健康和行为没有不利影响(如图3)。图3 评估pH响应性核壳MN贴片镇痛作用的行为学测试 a) 足底切口模型和行为学检测的流程图;b) 术后15天内大鼠体重的变化;c) 治疗前后大鼠机械缩爪阈值;d, e) 比较各组大鼠机械疼痛阈值与基线的变化;f) 治疗前后大鼠热缩爪潜伏期;g, h) 比较各组大鼠热缩爪潜伏期与基线的变化。所有数值均表示为平均值 ± SEM(n = 6)。结论:本研究采用独特的pH响应性核壳微针设计,有效实现了药物微晶的缓慢释放,取得了显著的长效镇痛效果。同时,研究突破了以往临床应用中“一刀切”的镇痛模式,通过利用手术切口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并充分挖掘其与术后疼痛强度的关联,成功实现了自我监测释放药物的创新。这一简洁而高效的个体化镇痛药物递送系统,在围术期疼痛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转化意义和潜力。
  • 哈工大吴晓宏教授团队攻克超黑涂层常温制备技术瓶颈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吴晓宏教授团队在超黑涂层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团队攻克了超黑涂层常温制备技术瓶颈,得到了一种朗伯特性显著的高稳定超黑涂层。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宽光谱吸收高达99.8%,光线80°入射时总散射积分低至1.5%,可凝挥发物为0.00%,全面满足多种基体、复杂形面、超大面积实施工艺和空间极端环境应用需求,性能与技术成熟度均优于国内外现役同类产品。超黑涂层能吸收几乎所有照射在其上的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绝大多数精密光学仪器,都需要超黑涂层来屏蔽光学干扰,提升信噪比和探测能力。此外,超黑涂层能够隐藏高低起伏的物体轮廓,可为设备或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20多年来,吴晓宏教授团队潜心攻关、攻坚克难,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不断取得突破。针对工况条件,“量身定制”出一系列满足服役环境的超黑涂层,已交付遮光罩、挡光板、光阑筒、定标黑体等产品数千件,成功应用于我国风云、海洋、高分、环境、通信技术试验等数十颗国家型号卫星和天启、天雁、天拓等近百颗商业卫星,有效提升了我国航天器光学载荷的在轨探测能力和定位精度,为保证载荷全寿命周期高性能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实施超黑涂层的遮光罩哈工大全媒体(卢松涛 文/图)
  • 西安交大前沿院邵金友教授在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制造领域取得新进展
    原子/分子团簇是物质结构的一种新形态,具有独特的本征性质。从原子/分子团簇到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将为高端装备和新兴电子等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团簇的多物质构效关系、宏量制造、团簇结构跨尺度构筑以及团簇器件的高性能制造等是原子/分子团簇器件制造的关键发展方向,主导着从原子到产品制造的发展历程。把握这些发展背后的重要机遇,将有助于占领原子级制造研究的制高点,引领原子级制造方法的变革。由原子/分子团簇直接构筑功能器件或构件,是产品制造的新形式,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可以微缩器件的特征尺寸并提高制造精度。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中,越小的器件尺寸意味着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性能。利用原子/分子团簇直接构筑功能器件或构件可以将器件尺寸缩小到原子水平,将成为在后摩尔时代提高芯片性能的重要途径。其次,该策略更具颠覆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突破分子和晶体的限制,通过对原子的精细操控来创造新分子、新材料和新器件。因此,原子/分子团簇直接构筑功能器件或构件不仅是由原子尺度物质科学支撑的先进制造技术,而且是推动物质科学发展的一种未来技术,甚至是未来物质科学的一种新形态,其必将颠覆现有制造方式获得的产品性能,深远影响高端国防装备和新兴电子产业的未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调控,能够提高材料的工作温度,实现陶瓷增韧,为高超航天器提供新型耐高温材料与结构。在电子产业领域,将原子/分子团簇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装能构筑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如具有超高分辨率、超高亮度、超快响应能力的新型显示器、红外光电探测系数数倍增强的超敏传感器以及单分子电子器件及其构建的下一代集成电路等。基于上述背景,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邵金友教授等从团簇新材料的宏量制造、新型功能器件的原子/分子团簇构筑、团簇—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工艺和装备等三个方面概括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制造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给出了建议。特别地,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关注其中的科学问题研究:1. 在原子/分子团簇及晶胞结构的形性调控机制与宏量制造方面。建议重点研究量子力学在团簇生成及晶胞结构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控制方法,为原子/分子团簇和晶胞的高性能制造提供量子力学调控原理;研究团簇和晶胞结构形态与材料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为优异特性的材料制造提供合理设计;研究特定形性团簇和晶胞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控制方法,为团簇及晶胞的宏量制造提供关键方法保障。2. 在团簇结构的定域组装方法及异质/异构界面特性的调控方面。建议重点研究团簇组装和图形化过程中的界面力学作用机制,为团簇结构制造提供关键理论支撑;研究“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团簇结构定域组装机制与调控方法,实现团簇微纳结构的一致性、批量化制造;研究团簇异质/异构界面的力、热、光、电等基本物理特性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实现团簇结构的基本性能调控。3. 在团簇—微纳结构—器件性能映射关系与一体化高性能制造工艺和装备方面。建议研究团簇形性特征、微纳结构功能特征、器件性能表现三者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为器件功能和性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由团簇材料到宏观器件的一体化制造新工艺和新方法,为高性能团簇器件制造提供创新工艺技术;研究典型团簇器件的创新印刷装备,为团簇器件的制造和应用提供制造装备范式。该研究成果以《基于原子/分子团簇结构的材料与器件制造》(Manufacturing From Atomic and Molecular Clusters to Devices)为题发表于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中国科学基金》。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邵金友教授为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论文链接:DOI: 10.16262/j.cnki.1000-8217.2024.01.028 邵金友教授简介邵金友,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机械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机械工程学院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纳制造、电子皮肤与可穿戴电子、生物仿生与软体机器人、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集成项目首席、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首席,担任国家第六次科技预测(2020-2035规划)极端制造领域专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指南专家。已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SCI他引约3100余次,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中,多篇被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Nanoscale,IEE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选为封面亮点论文,入选英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和英国化学学会的精选论文或热点论文,被Wiley Video Abstracts,Material View,Advanced Science News,Nanowerk等国际知名学术新闻网站作为研究亮点评述。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获得美国PCT发明专项2项。
  • 【网络研讨会】11月25日,赵教授在线介绍Tafel极化法,立即报名!
    主题:Tafel极化法时间:2022年11月25日(周五)14:00腾讯会议号:501-108-607主讲人:赵健伟教授 北京大学学士(1996),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士余篇,获北京大学“挑战杯"一等奖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士(1999),获中国科学院伟华科技奖学金 北海道大学博士(2003),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 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3~2004),期间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合约专家。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 参加南京大学第一次全球招聘,获聘教授(2003~2016),为其最年轻教授之一,次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16起任嘉兴学院教授,“南湖学者"(2019续聘),“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形与复合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嘉兴学院“尖峰计划"团队带头人,浙江省二级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230 余篇,被引总数超过 4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70 余次(2014年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1%高引用作者),H-index为35。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会议内容:Tafel极化法的基本原理Tafel极化法的应用范围及特点Tafel极化法的具体应用
  • 杭高院物光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在微型计算光谱传感/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和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沈伟东教授课题组联合提出一种基于全介质紧凑薄膜结构的计算微型光谱仪。相关成果以“Deep Learning-Based Miniaturized All-Dielectric Ultracompact Film Spectrometer”为题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期刊ACS Photonics 。近年来,随着光谱分析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对光谱仪较小物理尺寸、较低成本需求优先于高性能,光谱仪向微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等方面高速发展。计算重构型微型光谱仪常依靠具有宽带光谱响应的阵列滤光片及探测器实现光谱编码,依靠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光谱重构。本研究中,阵列滤光片采用紧凑薄膜结构,通过改变单一介质膜层厚度,实现特异性高的宽带光谱响应。单点光谱重构仅需16个区块,数量在同类方案中数量最少,尺寸为毫米级的阵列滤光片(单个区块约2mm×3mm)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进行制备。光谱重构网络基于深度学习,输入神经元数量对应区块数,输出神经元数量数量对应光谱通道数,含有若干隐层,各层神经元以全连接的方式连接,可实现高速、高精度(重构精度MSE论文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温俊仁,通讯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杨陈楹副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沈伟东教授,共同作者包括杭高院双聘教授邵宇川研究员,浙江大学章岳光副教授,杭高院硕士生郝凌云和高程等。目前,该团队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采用了微米级紫外光刻技术与纳米级薄膜沉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百微米级滤光片阵列以及毫米级(约2×2mm)微型光谱传感模组。未来,该团队还将进一步研发超光谱成像模组及全光谱成像芯片,有望在于天文探测、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网络研讨会‖11月10日,赵教授在线介绍计时电流法相关知识,立即报名!
    主题:计时电流法 时间:2022年11月10日(周四)14:00腾讯会议号:973-486-620主讲人:赵健伟教授 北京大学学士(1996),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士余篇,获北京大学“挑战杯"一等奖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士(1999),获中国科学院伟华科技奖学金 北海道大学博士(2003),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 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3~2004),期间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合约专家。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 参加南京大学第一次全球招聘,获聘教授(2003~2016),为其最年轻教授之一,次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16起任嘉兴学院教授,“南湖学者"(2019续聘),“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形与复合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嘉兴学院“尖峰计划"团队带头人,浙江省二级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230 余篇,被引总数超过 4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70 余次(2014年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1%高引用作者),H-index为35。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内容简介 本次交流会议包含如下内容:计时电流法的基本原理计时电流法的应用范围
  • 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半导体再全球化,中国要掌握发展主动权
    6月29日,SEMICON China/FPD China 2023在上海举行,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在开幕式发表了题为《再谈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半导体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强化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填补行业空白,联合所有愿意合作的国家和企业,掌握发展主动权,围绕中国市场实现再全球化。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诞生是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魏少军认为,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源于企业追求利润的天性,利润受成本、交货期、能力、技术、标准、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各个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分工协作,共建全球供应链,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近期受多方面影响,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面临挑战,难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魏少军表示,尽管中国半导体产业起步较缓,在很多方面仍有欠缺,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中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他强调,半导体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强化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注重行业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填补行业空白。如果说之前的全球化是以分工为主,那再全球化就是以合作为主。魏少军认为,之前在半导体产业全球化和半导体供应链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主要是参与配合,相对被动。因此,在再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要扬长避短,掌握发展主动权。魏少军表示:“中国的芯片市场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全球产业界没有人会放弃中国市场,现在应该抓住机会,团结所有愿意合作的国家和企业,围绕中国市场实现再全球化,让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获利。”此外,半导体企业还需要抢先进入市场风口,不断开辟新领域。例如,当下正火的新能源汽车和AI领域,这些新兴领域的出现,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再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实力,从而对冲“逆全球化”的影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