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家团队

仪器信息网科学家团队专题为您整合科学家团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家团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家团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家团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家团队话题讨论。

科学家团队相关的论坛

  • 【讨论】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让他们头痛的事儿比科研本身更复杂让张华教授(化名)回忆上次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年富力强的“长江学者”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徐徐吐出一句:“好像真的已经很久啦。”但他的确很忙,而且这一切忙碌都跟工作有关:指导学生,看文献、改学生的论文……而且,他是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参与杂志审稿;他要领导一个实验室的运行,每个春节前后开始申请一年一次的基金,而到年终,则要汇报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专利,下一年度的计划是什么”。对于张华而言,美好的时光只有刚回国的头两年。那时候张华有一半的时间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主任,他亲自做实验,也手把手地教学生,“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科研工作上,现在只能跟他们空对空地讨论了。”那时候,张华还有时间看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酝酿在上面发文章,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和各类会议已经把这些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了。和张华一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自嘲已经成为“兼职科学家”,他们向记者反映,科研一线那些真真切切的东西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赵博士的观察同样可以佐证。读博4年里,赵博士很难在实验室里见到自己的导师,这位“老板”主要在外面跑课题,拿回来就是手下的博士带着硕士们组成小团队做,平均一个人分到一个小课题,“一些署着导师名字的成果可能他根本没有参与过。”中科院声学所一位前所长直言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科学家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感慨。“一年填了47份表,最厚的一份200多页”“大师+团队”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应付申报和评估,就会变成“大佬+团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的龚教授是个有心人。他专门统计了2008年一年他所负责填过的表格,“总共有47个难填的表,平均每个表填两天,就是近百天,3个月就没了。”这其中,最厚的一份表格多达200多页,龚教授关起门来,整整填了5天。这些表格名目繁多,龚教授扳起手指一一历数:“973项目”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规划,学院的规划,学科的规划,“211工程”申请表,“211工程”年度工作汇报表,“985工程”创新表、申请表、评估表等等。填表的内容同样让人费神费力。比如每年搞大项目的预算,每一部分比例要符合基金的要求,仪器设备费、人工费、实验材料、测试费、国际交流费,参加几次国际会议都要列出来,要去算,“一个上千万元的大课题,要算多久啊!”龚教授说,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最后要算一个符合申报规定的东西,但是肯定不是真的,谁能预料中间的变化呢”。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介绍,即使在人文学科,一个表格填四五天也很正常,“每栏要填三四千字,最后填下来一两万字,还要去查很多数据”。在他看来,一些表格的设计很奇怪,比如为一个课题填表,需要分别填写两栏,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每栏限3000字到4000字之内。这让他感觉很荒谬,“创新之处不就是成果吗?”作为申请者,王彬彬教授的经验是,每栏都要填满,表格交上去,别人都写了很多,你只写了一点点,评委就会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要减掉很多分;与此同时,两栏里内容还不能完全一样,“一样的意思还得换一种说法,如果完全一样,评委也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这样一来有个危险,本来正常的学术团队就演化为‘大佬+团伙’了。”作为973首席科学家的龚教授发出警示,“大师+团队”能做出很漂亮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干这些虚的活,没有时间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这就演化成“大佬+团伙”,和江湖人的生活很像了,“他能赚到钱,但是他没有产品,无法为社会作贡献。”

  • 科学家发现上帝粒子足迹 存在可能性增加

    2012年07月03日 13:49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距离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仅咫尺之遥。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足迹”和一个“阴影”,现在剩下的唯一工作就是他们自己亲眼看到这种捉摸不定的亚原子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大小和形状都被认为是由这种粒子所决定。位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科学家计划于周三宣布,他们已经接近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将有助于重新构造对物质为何有质量的理解。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所谓的“上帝粒子”,现在他们对这种亚原子粒子有了更新的认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编译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足迹”和“阴影”,尽管他们仍然从未实际看到这种粒子。  在数十年的艰苦研究和数十亿美元投入的基础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两个独立的科学家团队虽然都取得了相似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仍然对结果相当谨慎。他们并不打算使用“发现”一词。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尽可能发布最贴近“找到了”这一层意思的声明,但也不会去夸大他们的发现成果。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埃利斯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工作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他表示,“我认为,任何理智的外界观察家都会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发现。’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符的事物。”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希格斯-玻色子研究项目负责人罗伯-罗塞尔表示,“粒子物理学家对于承认一项发现,有相当高的认定标准。”他认为,这与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距离只在毫发之间。罗塞尔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将于周三宣布的发现结果比喻成发现一只恐龙的化石足迹。“你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足迹和阴影,但也许你实际上看不到。”就好比恐龙,现在人们只能看到恐龙的化石足迹,但已无法实际看到恐龙。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科学家表示,这些数据也许并不能解释希格斯-玻色子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已经极其地接近了。巴黎大学物理学家格雷高里奥-贝尔纳迪在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中领导实施了一项主要实验。他表示,“这是一个真正的悬念。在我们的多次观测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强烈的衰变信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希格斯-玻色子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深奥概念。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亚原子粒子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赋予物质质量的。这一理论最初是由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德-希格斯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猜想,存在一个能量场,粒子在其中与一种关键粒子相互影响,这种关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本周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正式提供了他们的证据,但他们计划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发表声明。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即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也计划分别于十月和十二月的会议上公开披露更多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数据。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以确保发现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过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最新数据的科学家们均表示,数据分析显示,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发现的确定性很高。再结合两个独立研究团队的非公开结果,可以认为已经接近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言人詹姆斯-吉利斯周一表示,他对于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数据的非正式组合研究结果表示非常谨慎。“将两个实验数据结合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这项实验很耗时间,也是为什么我们周三并不会提供组合研究成果的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圭诺恩表示,“如果计算确实是正确的,那么可以直接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登上了顶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将于周三飞赴日内瓦参加发现成果宣布大会。卡罗尔表示,“如果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确实独立地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足迹,那么只有最小气的人才不相信科学家们的发现。”(彬彬)

  • 【建设新闻】美国科学家成功创造 “人造生命”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莱格• 凡特(Craig Venter)和其科研团队历时10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创造出完全由人工合成基因组合成的“人造生命”—人造细菌内核。凡特博士表示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但许多科学家担心,人造细菌内核(属于人造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初始阶段的发展)可能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风险。  凡特声称,这种“人造生命”的人造细菌可以制造生物燃料,可以帮助人类从岩石和工业废料中提取金属,可以帮助人类将泄漏的石油转化为无毒物质。科学家可以利用“人造生命”的人造细菌制造新药物和疫苗,制造可以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上生存的有机声明等。  但其他科学家同时指出,“人造生命”的人造细菌同样会为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风险。这种可以不遵守生命进化自然规则的人造生命,极有可能摧毁自然界中的所有粮食作物,甚至摧毁人类自身。[/font]

  • IBM科学家首次为化学键拍“显微照”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IBM公司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曾经因为在2009年第一次捕捉到单个分子的特写镜头而闻名于世,现在他们再次透漏出极为惊人的详细显微图像,展示了原子间的个体化学键。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01/217/1145/7450906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11/217/1145/7450907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 他们是如何得到如此惊人的特写镜头的呢?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原子力显微镜,通过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捕获了两张图像。这些图像不仅说明了单体纳米级石墨烯分子的结构,而且展示了原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发表在《科学》杂志9月14日的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石墨烯装置有着重大意义,而石墨烯有可能被用于取代微芯片这样的现存技术。这些发现也有可能帮助科学家追踪化学反应期间电子的路径。 IBM公司科学家利奥-格罗斯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到:“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用于区分化学键。第一个对比是根据化学键上测量力的微小差异做出的,第二次对比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下化学键视乎拥有不同的长度。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一氧化碳分子在顶端的倾斜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的。” 这张彩色照片展示了原子化学键的长度以及电子的密度,因此较暗的点代表的是分子最密集的部分。再配合长度和密度,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分子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格罗斯告诉BBC新闻频道记者道:“在并五苯的试验中,我们看到了化学键,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区分它们或者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属性。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证实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物理特性,而且那真的非常让人激动。 今年早些时候,IBM公司的科学家们捕捉到了第一张单分子图像,展示了电子电荷如何分布。现在他们公布的最新图像让这项研究更进一步而且在纳米级物理学领域迈出意义重大的一步。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大病毒:或成第四个生命域

    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307/20130722095322261.jpg2013年7月19日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已知最大的病毒:Pandoravirus。这一发现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科学问题,甚至预示着第四个生命域(domain)的出现。在生物分类系统中,三域系统的生物演化树包括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域,而作为非细胞生物的病毒并不包含在生物分类系统中。新发现的超大型病毒被归为Pandoravirus属(属是介于科和种之间的分类级别),其长度约为1微米——这已经使其他的病毒相形见绌。大部分病毒的大小在50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与其他病毒相比,Pandoravirus除了体积超大之外,还具有超大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共有2500个基因。大部分的病毒DNA只有10个基因。十年前,巨型病毒Mimivirus的发现也在微生物学界引起了类似的轰动。Mimivirus是首次发现的从实体及基因角度都极其巨大的病毒,其长度大约为0.7微米。在发现Mimivirus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比其更大的病毒Megaviruschilensis。研究合著者,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微生物学家让·米歇尔·克拉维莱(Jean-MichelClaverie)说:“我们对病毒的大小的极限思考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更多实验室,来寻找这些奇异事物的原因。”克拉维莱目前属于微生物学家尚塔尔·阿贝热尔(Chantal Abergel)的研究团队。他们从水体沉积物中开始寻找更多的巨型病毒。这些沉积物中具有丰富的变形虫(阿米巴),而变形虫正是巨型病毒的宿主。不出所料,研究者发现了两种超大型病毒:Pandoravirussalinus是从智利Tunquen河口的沉积物中采集到的;Pandoravirusdulcis则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一个淡水池塘。二者都寄生在变形虫的体内。研究团队称:“发现这样一种全新的病毒,其意义每隔五十年就会有巨大的不同——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为何之前未发现Pandoravirus?那么,为何科学家在之前没有发现Pandoravirus?答案有好几个,但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是:许多科学家依然认为病毒比细胞微小得多——他们还不习惯在更大的尺度上看待病毒。克拉维莱说:“当人们在观察细胞内部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大小比较奇怪,或者含有未知的内容物,或者几何形状超出常规的物体。他们不会想到病毒,而是认为这有可能是某种细菌。”当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试图培养这些“细菌”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但这也不会使他们感到意外,因为海洋中的细菌最多只有60%能够在实验室里培养成功。研究人员还指出,Pandoravirus可能早在13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但当时科学家并不清楚它是什么。研究团队在相关文献时,发现在一篇描述变形虫“Acanthamoeba”体内寄生生物的文献中,提到了类似Pandoravirus的颗粒物质。Pandoravirus与其他病毒的不同之处简而言之,Pandoravirus与其他病毒之间的共同点很少——“有些方面让我们感到特别惊奇。”研究团队称。例如,这些病毒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繁殖。大多数病毒会先建造一个空的衣壳,然后逐渐将DNA填充进去。奇怪的是,Pandoravirus会同时完成这些过程,研究团队将其称为“编织”(knitting)过程。或许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Pandoravirus的基因组(共2500个基因)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任何的生物演化支系中。换句话说,它们和我们相比几乎就像是外星生命一样。研究团队指出,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是“第四个生命域”存在的证据。现在被广为接受的三域系统中包括了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人类等复杂生命体都属于真核生物域。研究者称,三域系统很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忽略了一部分拼图”。需要了解的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病毒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研究团队强调:绝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是其他微生物。事实上,许多Pandoravirus以及类似的海洋病毒可能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有益的角色,只是这种机制很难被发现。例如,这些病毒会感染海洋浮游植物,调节其密度变化。海洋浮游植物制造了地球近一半的氧气,也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研究团队补充道,Pandoravirus的发现“显示了我们对地球微生物的了解有多么浅薄。”

  • 科学家发现人类400万基因开关

    人类基因研究再突破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国际科学界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得到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但其中许多基因过去都不知道有什么功能。研究者最常关注的是与编码蛋白质相关的基因,但它们只占整个基因组的约2%。一个聚集了422位科学家的国际团队,完成了解析基因组剩余部分(非编码区域)的工作,人类基因组中约80%的基因都有某种确定的功能。  参与这项计划的英国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珍妮弗·哈罗说,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张地图,那么ENCODE计划就在这张地图上标出了各个基因的功能信息。  这两个计划之间也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的2003年,国际科学界创建了ENCODE计划。这也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和新加坡五国32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此次项目,耗资1.5亿美元。他们获得并分析了超过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目前已经全部公布。研究对147个组织类型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哪些能打开和关闭特定的基因,以及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开关”存在什么差异。

  • 【讨论】科学家建议设计标准文字用于搜寻外星人

    http://i3.sinaimg.cn/IT/2011/0211/U2727P2DT20110211100751.jpg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http://i3.sinaimg.cn/IT/2011/0211/U2727P2DT20110211100814.jpg发送于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近日提出,在寻找外星人之前,人类应该首先测试自己的语言让地球人都能理解。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同时应该建立一个网站,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他们对候选消息的解码结果以确保这些消息能够被理解。  美国堪萨斯大学物理学家迪米特拉-安特里等三位外星智能搜寻专家近日在《太空政策》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这一建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行星科学家迈克尔-布斯奇表示,“如果你准备与外星人进行对话,那么最基本的要求是,你最好能够拥有让人可理解的东西。”布斯奇此前曾经尝试设计过一种理想中的外星人明信片,但他并没有参与安特里等人最新研究。  在过去50年中,人类的“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一直在尝试发现外星文明,但该计划仍然主要是依赖于现有天文学观测数据。安特里等科学家们认为,此前发出的一些消息,都太过复杂,而且往往以人类为中心,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甚至都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消息。安特里表示,“先不要考虑发送消息到遥远的星球上,仅仅在地球上,如果我在Mac机上生成一个演示稿,可能在另一台Windows机器上都无法打开。”  人类发送出去的第一批消息就是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阿雷西博消息包括了一幅低分辨率的人类图片,数字1到10,以及用于传输这个消息的射电望远镜的图片。论文的联合作者之一、法国国际空间大学天体生物学家朱莉娅-德玛琳斯表示,“本质上讲,这种消息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它很酷,但不是一种真正定向的消息。”  此后的四组消息分别是1999年和2003年的“宇宙呼唤”、2001年的“青少年消息”和2008年的“来自地球的消息”。这些广播消息传向更近的星球,距离地球大约20到69光年之间,人类有希望能够回收任何听到这些消息的外星人的反馈。这些消息主要包含了由公众提交的经典音乐、照片和绘画,体现了凡人情感价值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甚至可能连眼睛和耳朵都没有的外星人来说,这些消息可能毫无价值。  为了提高外星人听到我们人类消息的机会,安特里、德玛琳斯以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雅各布-哈克-米斯拉等人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来书写“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中发送的消息。米斯拉表示,“我们的论文实际上是在呼吁一种团结合作,共同思考如何向外星人发送消息。目前,所有的消息都很乱。如果能够有一个更统一的标准,那将可能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协议应该包括如下主要要素,消息长度(最初应该保持较短)、信号编码方法(二进制可能是最佳选择)、传送方式(无线电或其他方式)、信息内容(数学、科学或人类文化等)。最基本的思想是,消息要简单明了。米斯拉表示,“我们希望消息不要以人类为中心,确保答复能够最容易理解。”  这篇论文仅仅是第一步。三位科学家正在努力邀请各领域科学家、哲学家,准备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共同思考和设计这种协议。一旦规则制定出来,研究团队将建立一个网站,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均可提交适合这种协议的消息,并相互为对方解码,看是否能够理解每个人提交的消息内容。科学家们希望今年夏天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

  • 【原创】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偷情”有关基因

    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偷情”有关基因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与偷情有关的基因,并且有高达25%的人拥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西娅博士负责的研究团队调查了180个年轻的男性与女性,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史与爱情观,然后再给他们做DRD4基因检测,这种基因能够影响大脑多巴胺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约25%的拥有“爱情骗子基因”的人比其他人出现不忠行为的几率要高出一倍多。

  • 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伴侣“特洛伊小行星”

    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伴侣“特洛伊小行星”http://pic.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8/01/F201108010839002944621106.jpg天文学家日前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月球终于不再是地球的唯一伴侣了。据外媒28日报道,天文学家日前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它已陪伴着地球渡过了至少几千年的时光。  这种小行星被称作“特洛伊小行星”,尽管距离比到月球远得多,但由于轨道相近,它是最适合宇航员探索的地方之一。美国宇航局在未来15年内很有可能对其进行研究甚至开发。  太阳系向来有不少小行星,太阳系内的大型行星经常吸引这些小行星到其轨道上来。目前木星的大气层已发现环绕着4000多颗小行星,另外也有少量小行星环绕在海王星和火星周围。相比较之下,地球一直是孤家寡人。科学家也一度认为地球周围不能存在小行星。  不过现在天文学家有了新的解释:也许是因为离太阳较近,所以这些“特洛伊小行星”淹没在太阳的光芒下不得见天日。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天文学家马丁·康纳斯认为,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探测刚好与太阳成90度夹角,这颗小行星并非典型“特洛伊小行星”,其不规则的轨道或是科学家发现它的关键。  康纳斯和他的团队在今年4月利用设在美国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观测证实了它作为地球的一个特洛伊伙伴的地位――观测表明,它正绕L4(前)拉格朗日三角点做振荡运动。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8日的《自然》杂志上。  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能够发现更多的“特洛伊小行星”,宇航员就能更好地探测它们并且寻找地球上匮乏的贵重矿物。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开启了全新的视野。

  • 法科学家首次直接测量范德华力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直接对两个原子间的范德华力进行了测量,另外,测量中使用的技术也可用于制造在量子计算机中非常有用的量子逻辑门。 范德华力是中性原子之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弱作用力,以其发现者荷兰物理学家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的名字命名。很多物质的“一举一动”都与这种力有关:正是这种力让大多数气体分子簇拥在一起;也是这种力让壁虎的脚趾头紧紧贴在光滑的墙壁上。但是,只有当原子紧紧“依偎”在一起时,这种弱作用力才明显,所以,科学家们迄今没有直接测量到这种作用力。 现在,法国科学家使用两束激光让一对原子紧紧“依偎”在一起,并用第三束激光测量了它们之间的范德华力。 在最新实验中,科学家们选择里德伯原子——一个价电子被激发到高量子态的高激发原子作为他们实验的一部分。里德伯原子很大,而且,其中的一个电子处于高带电状态;另外,这种原子之间的力比很多其他原子对之间的力都要强,也正因如此,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内测量这种力,这就使得里德伯原子成为测量范德华力的理想选择。 研究人员首先朝一对里德伯原子发射两束激光,使它们紧贴在一起,随后,朝这两个原子发射第三束激光使其以特定的频率振荡,通过测量这一振荡,他们可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这两个原子间的范德华力。 而且,科学家们通过测量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振荡发现: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对于测量范德华力非常重要。如果距离太近,其中一个原子的激发态会打垮另一个原子的激发态;如果距离太远,两个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会变得太弱而无法测量。因此,科学家们使用第三束激光作为光学镊子,将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调整至最适合测量的距离。 该研究团队也强调称,用来测量范德华力的技术也能使正在振荡的原子演变到一种完全相干的状态,这意味着这一技术有望被用来制造在量子计算机内非常有用的量子逻辑门。 总编辑圈点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这句话放在范德华力身上再合适不过。当人们苦苦算计人际交往的亲疏之时,范德华力告诉了大家,原来万物之间都有着这样一个平衡点。其实,除开壁虎,生活中也不难找到范德华力的身影——手机保护膜之所以能和屏幕亲密无间,就正是它的功劳。新技术实现了直接测量,接下来要做的,是更好地理解它的机制,以及利用它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比如《碟中谍4》里不太靠谱的“爬墙手套”。 《科技日报》(2013-7-10 一版)

  • 【转帖】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众所周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最近,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证明这一理论的依据: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 据科学家们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公斤,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利内亚尔彗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发成了蒸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都观察到了这一过程。那么,这颗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上的水相似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从“木星区域”落到地球上。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玛玛说:“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 (人民网)

  • 中国科学家攻克拓扑量子纠错难题

    “非常重要的原理性实验,一个艰苦卓绝的英雄主义的量子光学实验”——获得《自然》杂志审稿人如此好评的,是该杂志在量子信息领域首篇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的论文。该论文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取得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真正的量子计算打下了坚实基础。 论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刘乃乐等,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完成,发表在23日出版的《自然》上。据潘建伟介绍,量子计算机由于其超越经典计算机极限的强大并行运算能力,成为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量子计算机与环境耦合而产生的各种噪声使计算产生各种错误。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拓扑量子纠错这一全新概念,把量子态的拓扑性质应用于量子纠错过程中,使得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在现实条件下成为可能。 潘建伟团队创造性地发展了一套全新的实验技术,将双光子纠缠的亮度提高了4—5倍,八光子簇态的总效率至少提高了200倍。同时,研究人员还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滤除噪声的八光子干涉仪,以此观测到了具有拓扑性质的八光子簇态,并将此簇态作为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记者 赵永新 蒋家平)

  • 华人科学家打造核磁共振界的“奔驰”

    在距离成都市中心二十多公里的高新西区,坐落着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而它的创始人正是著名华人磁共振科学家、“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邹学明博士。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85133624.jpg邹学明博士  这位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很“儒雅”又是个带团队做工作很执拗的人。正因如此,在成都创业近10年,他率领着团队,不仅在超导磁共振领域走出了一片天地,同时也让“成都制造”走向了世界市场。  留美20年磁共振领域“牛人”  “我出生在吉林,是地道的东北人,至今已在成都工作近10年了。”作为磁共振专家,邹学明告诉记者,入行之后就没有一天不为它而忙。1983年,邹学明坐上波音747飞往美国。“我清楚记得那天是9月5日。”他回忆说,当时满脑子想的只有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博士学位扛回来。  麻省理工博士毕业的邹学明创办了美亚仪器公司,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磁共振射频线圈。  2002年,通用电气收购美亚仪器公司,邹学明也由此担任通用医疗集团全球副总裁和磁共振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落户蓉城“成都造”走出国门  “我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让最尖端的磁共振整机设备打上‘中国制造’的标志。”怀揣着这个梦想的邹学明,辞去高管开始组建公司。选址时他的考评团队对多个考察地进行评分:“结果是,成都得分最高!”  “成都在激励政策、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很有竞争力,四川政府和高新区政府对高科技创业重视,具备高效的工作机制,在服务上有很好的平台。”  邹学明告诉记者,当时团队对成都也很感兴趣,这是一种相融性。最后,他们在对成都高新区考察后的第21天就作出了决定:落户蓉城。  奥泰医疗随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如今,奥泰医疗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超导磁共振医疗设备供应商,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带动13个亿的产值,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未来雄心打造核磁共振界的“奔驰”  这些成就,也归功于公司近百人的研发团队: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1人和四川省“千人计划”人才2人,知名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过半,其中海归博士加上欧美专家达到43人,这些专家在GE、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全球知名公司的研发岗位平均拥有15年的工作经验。  在精英团队的协作下,着眼未来,邹学明坦言,“我们在高新区内还有新的发展计划。希望能在多产品化方面把生产规模做得更大,打造有实力的品牌。如果把核磁共振系统比作汽车行业,我们现在的水平相当于已经能生产‘丰田’级别的整车,下一步就是朝着‘奔驰’迈进。”  人物名片  邹学明,著名华人磁共振科学家,现任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先后获安永美国最佳企业家奖、美国俄亥俄州州长杰出奖、首届成都市十佳留学回国人员奖,以及“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百人计划”省特聘专家等奖励和荣誉。

  • 科学家带盐,怎么看?

    应该也就是今年吧。我看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带盐厂商的产品,或发表跟厂商相关的文章。举例:[img=,690,17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11108_01_2850333_3.jpg[/img]知名科学家带盐了,是不是产品就会好呢?或者说,他们让厂商改善了设计,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验的使用和要求?请说出你的观点

  • 【分享】《自然》:科学家揭开大氧化事件之谜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对水成岩的分析显示,27亿年到25亿年前,地球上镍的数量大大减少,导致空气中氧气浓度大大增加,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大氧化事件”,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发生了爆炸性进化。这是科学家首次揭开大氧化事件的秘密,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目前,氧气占地球大气的21%,它是生命存活和延续的重要基础。地球目前已存在了45亿年,而在地球存在的前半期并没有氧气存在,氧只是以元素的状态存在于水或岩石中。之后,氧气才开始出现在大气和海洋中,但在大气中的含量仍不足1%。大约27亿年前,地球中的氧气突然开始聚集,这就是所谓的“大氧化事件”。   氧气作为一个分子很容易引起化学反应,除非它能持续不断地产生,否则它就会慢慢消失。现在,大气中氧气的浓度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变为化学能和氧气。   第一个促进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是一种水生细菌,又叫蓝绿藻。科学家认为,在大约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发生之前,蓝绿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3亿年,但它们产生的氧气很快被产甲烷细菌产生的甲烷所破坏,产甲烷细菌能够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家认为,在早期大气的几亿年内,产生甲烷的微生物阻止了氧气的聚集。   这些产甲烷细菌都生活在有水的地方,它们能够在沼泽和水塘等缺氧环境下主要依靠镍来生存,没有丰富的镍,这些产生甲烷气体的酶就会受损。   加拿大艾伯特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地质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库尔特-孔浩司对取自澳大利亚西部地下深处的一类水成岩进行了分析,水成岩能在其内部保存岩石形成时发生的氧化和其他化学反应的证据,这些水成岩能够监测38亿年前海洋中镍的含量。科学家发现,在27亿年前到25亿年前之间———大氧化事件发生的时期,镍的数量大大减少。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中心的多米尼克-帕皮诺称,时机非常符合,镍数量的减少削减了破坏氧气的甲烷的产生,因此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孔浩司团队也认为,在此段时间内,地壳变凉,火山喷发很少,因此火山爆发时喷入海洋中的镍的数量大大减少,使一些产生甲烷的微生物慢慢消亡。   科学家最后指出,尽管大氧化事件没有引起氧气浓度的突然增加,达到我们目前大气中的水平,但它确实让氧气不可逆转地增加了。

  • 德国科学家模拟旋转宇宙中的“时间旅行”

    2013年02月16日 来源: 腾讯科学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我们常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时间旅行的场面,但现实中物理学家已经开始行动,他们首次演示了“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会是怎样的情景。时间旅行的可视化演示是相当离奇的画面,科学家在假设宇宙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旅行,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可行的,这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仍然被笼罩在神秘色彩下的物质(物理定律)因果关系,为探索时间旅行的物理理论铺平道路。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216/00241d8fef0e1289109d21.jpg 物理学家在广义相对论中发现了可存在封闭类时曲线的时空解,或许我们可利用这些特殊时空进行时间旅行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216/00241d8fef0e1289109d22.jpg 科学家模拟一个类似地球的球体在哥德尔宇宙中“回到过去”的画面 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对宇宙中的光线(起源)进行跟踪,这一成果不仅应用于时间旅行的研究,也可协助科学家对远古星系光线的研究,这些光在宇宙中穿梭了百亿年才抵达我们的望远镜。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中,我们推出了宇宙时空曲率,进而得到引力场方程,科学家发现在许多“假设宇宙”中允许时间旅行的发生,比如旋转宇宙模型。 早在1949年,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科学家哥德尔发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神秘解,当处于解赋予的“旋转宇宙”中时,物体运动可沿着一条封闭的曲线进行,即“封闭类时曲线”,它可描述伪黎曼流形中粒子在时空中运动的世界线(四维时空中的轨迹)。曲线定义下的粒子可通过时间循环而回到原来的空间中,当然“封闭类时曲线”并不是一种时间机器,它不能带你回到过去,但如果沿着这条奇异的路径,你将会前往未来的时空,然后在回到原点,恢复原来的时空状态,这就有点儿像你向左转后发现自己回到了上个星期。 依据哥德尔宇宙(整体旋转宇宙)中存在的奇怪路线,科学家认为我们似乎可以“超光速”旅行,然而我们现实中的宇宙可以想象为在大质量天体周围围绕着“看不见的曲线”,如同蹦床上的保龄球。哥德尔宇宙具有一个无限宽的旋转中心轴,以及无限长的物质分布,这个理论已经在过去从数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该团队的理论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施莱希第一次对该情况进行了可视化预见。科学家使用射线来跟踪模拟一个类似地球的物体处于圆柱状旋转宇宙中所发生的情景,通常情况下,射线跟踪可绘制一条从虚拟摄像机到三维空间的直线。 哥德尔宇宙存在两个不同的特点:第一,由于哥德尔宇宙是一种整体旋转式的时空,光线在其中以螺旋态移动;第二,旋转宇宙的外部“线速度”比内部要快,因此这里就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半径,可以满足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是光线不能穿过图3中的中轴线,这样类似地球状的物体就像一面镜子的对称镜像,将光线反射回中心。此外,对光线的控制还可以取得一些奇怪的效果,在地球前部的光线呈现出扁平状,来自地球后面的光线被圆柱形的地平线所反射,这样前后光线抵达就会出现时间差,这就是对“过去”的可视化成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同时”看到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可视化图像。根据沃尔夫冈·施莱希介绍:“当研究团队沿着圆轨道移动那个地球时,发现了更多奇怪的现象,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许多其他图像也接踵而至,形成类似连贯性的时空扭曲景象。奇怪的是,其中并不涉及现实宇宙中的时间旅行,这只是将宇宙的外观在给定的时间点上进行重新创建。为了将时间旅行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小组将一个球体沿着封闭类时曲线运动,为了简单起见,使用颜色来表示其年龄(时间旅行前后)变化。 科学家们将年轻(未来)的红色球体与年老(过去)的蓝色球体沿着封闭类时曲线进行碰撞,模拟一个物体进行时间旅行时发生的现象,很显然两者接触后红色的球体沿着封闭类时曲线向未来移动,它最终还会进入环路回到过去,即变成蓝色球体所代表的时空,这一过程将往复进行。同时,蓝色的球体则会离开封闭类时曲线,由于它并不向未来移动,因此其颜色继续加深,变成了紫色,代表其处于年龄更老的过去。 从上面这个模拟视频可以看出,似乎物体很难回到未来,但是它提供了关于爱因斯坦理论独特的解,来自马萨诸塞州科技学院研究人员马克斯·特格马克认为我们发现光线跟踪可视化可以深化我们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安德鲁·汉密尔顿也同意这个观点,这个视频让奇怪的时间旅行变得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的宇宙中,时间似乎只向前移动,根据物理定律,我们宇宙中的物体无法在时间轴的前后移动,而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物体的因果关系(物理定律)是宇宙最深的奥秘,而方程中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失效的地方,就比如哥德尔宇宙,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关于时间旅行的研究途径。我们目前所知的哥德尔宇宙并不是我们现实中宇宙的模型,在这个宇宙时空里,宇宙的旋转可以带动边缘的光线,沿着封闭曲线运动。这与我们宇宙中的黑洞旋转类似,黑洞的引力拖动了周围时空的旋转,形成一个旋转的球体,科学家迈克尔·布塞认为我们期待类似的效应出现于其他时空区域,也可能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 模拟时间旅行宇宙可视化技术显示了对光线路径在极端方式下的操作,虽然它们并没有产生封闭类时曲线,但其可以开发成扭曲空间中的光线跟踪等新技术,用于新一代的空间望远镜中。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科学家乌尔夫·伦哈德认为当远古星光通过大质量恒星或者星系周围时,我们可以探测到它们的信号。

  • 美科学家首次使用激光束控制心脏跳动

    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激光束控制了心脏的跳动。这一发现为人类探索心脏奥秘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使光控心脏起搏器的问世成为可能。普通的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微弱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肌细胞,进而调整心跳的节律。早在1967年,电信号起搏器面市不久,科学家就发现光能够提高心脏的跳动频率,但由于条件所限,人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它。直到2008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才使用一种近红外激光束,成功地控制了一团离体心肌细胞的搏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控制整个心脏。但有一个人还没死心。Michael Jenkins是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他阅读了1967年的发现之后,决计将这项实验继续下去。他和他的同事使用激光束照射一些鹌鹑的离体活胚胎,这些胚胎只有2~3天大,其心脏体积只有2立方毫米,比一团心肌细胞大不了多少,是非常合适的实验材料。

  • 【转帖】外媒频报中国科学界问题中国科学家国际形象受冲击

    外媒频报中国科学界问题中国科学家国际形象受冲击  本刊记者/李 娜  10月1日,Science杂志刊登长篇报道,较为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学者争夺布尼亚病毒发现权归属而被《柳叶刀》退稿事件。最近,Science、Nature等知名刊物对中国报道不断,比如***与方舟子事件、中国学术论文抄袭严重、中国科研“潜规则”等问题,使得中国科学家此前就遭遇的形象危机更为深重。学者争夺病毒发现权被退稿 据Science报道,近年在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被中国科学家认定致病病毒是经蜱传播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之前的无形体致病一说基本被推翻。但中国“千人计划”学者于学杰、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专家李德新等两组人员对于新发现病毒的发现权展开争夺。 据文章所述,中国“千人计划”学者于学杰曾于2009年回国对蜱传病毒开展研究,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的致病元凶为无形体,于学杰对此表示质疑并提出初步证据,但其质疑当时并未受到CDC重视。于之后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分离出了布尼亚病毒。2010年,CDC病毒所所长李德新等人也分离出了布尼亚病毒,并对该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完成对11份病毒株的RNA测序。针对布尼亚病毒的发现权归属问题,双方起了争议。李德新等投向《柳叶刀》的论文因此遭指控剽窃,《柳叶刀》要求作者解决争端后再重新投递。 Science的报道引起了病毒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香港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金冬雁发表博文指出,学术界对于荣誉的归属自有公论,学者为争一个发现权而闻名,长远来说只会得不偿失。更有网友评论指出,科学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防治蜱传病毒上。中国科学家形象危机加深 近年来,因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不断曝光,中国科学家的形象遭遇危机;近几个月,因为***与方舟子事件、中国学术论文抄袭率高等事件接连被国际报刊报道后,中国科学家的形象危机更为加深。 8月底,Science及其网站开始跟踪报道***与方舟子事件。9月30日,Nature杂志更是以“Brawl in Beijing”为题,报道了肖、方事件,并调侃称科学在中国有时会是“a rough game”。 9月9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张月红致信Nature讨论剽窃问题,谈到《浙江大学(英文版)》检测出31%的来稿涉嫌抄袭,去信被Nature擅自冠上“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中国期刊存在31%剽窃)”的题目发表,在科技界引发波澜。 10月7日,New York Times头版以“Rampant Fraud Threat to China's Brisk Ascent(猖獗的欺诈威胁中国快速发展)”为题描述了中国学术界(以及其他行业)疯狂欺诈的现状。文章指出诚信缺乏正在影响中国科研人员的合作,论文写作和引用中的抄袭和造假十分严重,并且通过一些事例说明,学术造假人即便被发现,也不须为此付出代价。文章还引用一中国学生观点称,中国学生对***或抄袭司空见惯,认为这只不过是在节省时间。 Science现任主编Bruce Alberts近期访华时发表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的看法:中国成名学者不下实验室;过于重视发表论文;对经费和职称考虑得太多;在学术思想上不敢做超越专业领域前辈的事情。 除了国际报刊的报道之外,中国科学界人士出于公心在国际上积极探讨相关话题,也难免会增添国际对中国科学界的不佳印象。中国科学家施一公、饶毅9月3日在Science发表社论指出,中国科学界存在着通过拉关系来获得经费的“潜规则”,中国的经费分配体制亟待改革。“两位科学家的勇气可嘉,这些现象也固然存在,但客观来说,这也影响了中国科技界的形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常在国际上行走的科学家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中国的科学家一到国外就会不自觉地担忧,很担心国外科学界会将中国科学界的负面消息与科学家联系起来,事先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印象,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良好机制帮助改善科学家形象 对于中国科学家形象面临的危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了他的两点看法。 西方媒体对中国某些科学家的诟病基本上是出于事实而发的,病症在中国科学家自身。在国际科学界,科学家都遵守并维护一定的准则和规范,他们追求真理,看重科学本质,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积累和创造知识促进社会发展。而国内不少科学家尚欠缺良好的科学规范和道德操守,急功近利,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科学的本质,丑闻频出。病因在于单纯个人名利的价值导向、科学评价机制的缺乏、不尽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官僚式的或者本位主义的科研管理体系。缺乏监督、批评和惩罚机制,乃至失当的奖励无疑助长了歪风邪气。 另外一方面原因来自国际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突出,包括科学、经济、政治等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褒贬,因此中国科技界的任何负面消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集中关注。 苏荣誉认为,应该正视和重视外媒的负面报道,“因为国内缺乏正常的评议尤其是批评机制,所以中国科学家不习惯听到批评的声音。我个人认为相当一些批评是善意的、有助于我们的,比如施一公、饶毅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想使中国的科研体制更加趋于合理。因此,我也寄望国内媒体担当起科技批评和监督的一部分责任来。” 对于如何改善和经营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形象,苏荣誉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科研体制亟待建立,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端正价值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这样科研机制才能有所保障,“良好的体制是靠全体科学家共同来建立的,只要体制完善,科学家才会越来越自律。”■

  •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电子的“华尔兹”轨迹

    中国科技网讯 在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就像在跳华尔兹,一边自旋一边按照自旋方向同步地旋转移动。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一个来自IBM研究团队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联合小组,首次直接绘制出电子怎样形成一个持续自旋螺旋的过程图,揭示了电子在半导体中跳“华尔兹”舞的情景。这一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有效控制设备内部磁性运动,带来更加节能高效的电子设备。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是利用电子所带电荷来编码和处理数据。随着半导体元件越来越小,到了无法控制电流的临界点,就开始显出局限性,而电子自旋能突破这种障碍。利用电子自旋来存储、传输并处理信息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但他们尚不清楚,电子自旋能否在开始旋转之前将编码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时间分辨扫描显微技术,监控了数千个电子自旋的演变,这些自旋是在一个很小区域内同时生成,属于随机旋转并会很快改变方向。IBM科学家利用超短激光脉冲控制,使得电子同步自旋的时间延长了30倍,达到1.1纳秒,相当于1GHz(千兆赫)处理器的一个周期。他们首次观察到电子旋转移动了超过10微米,整齐地排列成一种规则的、类似条纹的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持续自旋螺旋”,并绘出了电子自旋的同步“华尔兹”图像。 实验用的半导体是ETH科学家制造的一种砷化镓(GaAs)材料,实验在零下233℃低温下进行,以确保电子自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 同步自旋运动的原因是一种物理机制,自旋轨道的相互作用将自旋和电子运动结合在一起。联合小组中纳米系统物理学小组的吉安·萨利斯解释说,“假设所有舞伴都以女方面向北开始,过一会儿她们就会朝向不同方向。现在,我们相对于移动方向的改变,锁定旋转速度不变,结果就像一个完美设计的舞蹈动作:在特定区域中所有女方的脸始都会向同一方向。对于开发基于自旋的晶体管而言,控制、操作以及观察电子自旋的能力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指出,自旋电子学从实验室到市场还面临很大挑战。电子自旋同步化让科学家能观察电子的旋转移动,大大提高了将电子自旋用于处理逻辑操作的可行性,有望带来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机产品。(记者 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当前,半导体硬件性能逐渐接近极限,已很难继续通过缩小元件尺寸来提高计算性能,摩尔定律将很快走到尽头,量子计算时代还遥遥无期,有人焦虑,也有人探索新理论、技术和材料来战胜现有技术的物理极限。电子自旋螺旋理论于2003年提出,通过近十年不懈努力,终于实现对电子自旋的控制、操纵和观察,为利用电子自旋编程并制造性能更高的自旋晶体管打下了基础。当然,新技术能否让半导体材料突破瓶颈,还有赖于理论和材料的进一步突破。 《科技日报》(2012-08-14 一版)

  • 【分享】科学家破解乌贼听觉密码

    【分享】科学家破解乌贼听觉密码

    科学家破解乌贼听觉密码[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5/200905281045_152364_1644912_3.jpg[/img]严宏洋发现头足类动物如乌贼、章鱼拥有灵敏听觉,让牠们可以躲避来自于海洋敌人的威胁。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细胞与个体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宏洋领导研究团队利用“听觉脑干反应电生理记录法”研究发现乌贼拥有宽广且灵敏的音频听觉,据称是全球首次成功测量头足类动物听觉,可应用改良渔民现有以灯色诱捕方法,改以声音诱捕。 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比较生物化学与生理》期刊,引起国际瞩目,被一家学术网站评选为最吸引注意的论文,两周内被下载阅读次数排名第三。 严宏洋指出,乌贼和章鱼是头足类动物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族群,乌贼分布全球五大洋,被人类大量捕捞食用却从未因此面临枯竭危机,显示牠们一定有很好的“感觉系统”,才能在天敌和人类捕捞双重压力下,族群仍繁衍不息。 科学家过去都集中研究乌贼和章鱼敏锐的视觉能力,对其听觉几乎一无所知。严宏洋研究团队研发“听觉脑干反应电生理记录法”,首次证实乌贼和章鱼均有听觉能力。 人类听觉介于五十到一万七千赫兹,乌贼在四百到一千五百赫兹,章鱼是四百到一千赫兹,听觉音频虽比人类差,但在海洋生物中算水平之上。 严宏洋分析,乌贼习惯栖息在海洋表层水域,音频听觉较宽广灵敏,可侦测到可能攻击掠食它们的动物。 “我们好奇它们到底听到什么声音?”严宏洋表示,渔民都在晚上点灯用光诱捕乌贼,“假如我们知道它喜欢听某个频率的声音,就可以用声音吸引它们”,这是研究团队未来的研究方向。 严宏洋指出,点灯较耗能源,用声音诱捕较节能,也可提高捕捞效率。(

  • 物理前沿分享: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现在,科学家通过将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结构耦合在一起,并将金属结构采用特殊的排列方法置于石墨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所谓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显著增强了能被石墨烯感应的光电场,并能有效地将光集中在石墨烯上,将石墨烯的聚光性能提高了20倍,而且其数据处理速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该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等离子体专家亚历山大·格里高仁科表示,石墨烯似乎是等离子体的天然伙伴,他们希望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能改进石墨烯设备的性能,现在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结果超乎想象,其聚光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的另一名参与者、剑桥大学工程系科学家安德鲁·法拉利表示:“迄今为止,石墨烯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直集中于基础物理学和电子学。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光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敏器等多种有用设备。”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或能取代硅成为未来的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触摸屏和光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来源:科技日报 刘海英 刘霞)

  •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日前法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这是科学家首次以绝对肯定的态度声称找到一颗“环境宜人,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92203_317907_1609805_3.jpg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 台湾科学家破解“细菌谜团” 解构细菌的保护屏障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和基因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彻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构了细菌的保护屏障,突破了苦恼全球科学家20年的“细菌谜团”。  长久以来,医药界一直以转胜肽酶为标的,设计出一系列对抗细菌的抗生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盘尼西林;然而,随着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类抗生素的威力大不如前,人类在遭受各种细菌的强大威胁时,也逐渐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  马彻说,虽然科学家清楚知道透过抑制转醣酶来开发新一代抗生素,但因对转醣酶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不清楚,20年来进展有限。“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近年来针对转醣酶进行一系列研究,成功利用X光绕射方法,清晰解构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转醣酶及其受质的复合结构。今后只要设计出可阻断转醣酶继续作用下去的小分子药物,就能开发出可杀死细菌的新一代抗生素。 据报道,这项重要的研究发现,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最新一期刊物中,引起全球科学界高度重视。翁启惠认为,这是未来解决具抗药性细菌的利器,很有前景。

  • 【转帖】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人工合成DNA载体

    据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1月—12月刊(提前出版)报道,欧洲研究协调局(EUREKA)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携带DNA的新化合物,预示着一种从基因层面治疗疾病的药物很快会变成现实,这一突破标志着携带DNA的新型药物试剂即将首次推出。基因治疗是指将新的遗传信息转移至受损或患病的细胞核中,给细胞重新编程,以此来修复受损的细胞。目前,科学家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采用三种载体来转移基因: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非病毒类或合成试剂载体。病毒转移基因法依靠“感染”来实现,它是目前将新遗传信息转入细胞的最有效方法,但会在转移过程中给细胞注入很多不利信息,因此这种转移方法风险非常高。尽管非病毒或者使用合成试剂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更可能被身体所接受,但这种方法在将新的DNA注射进入细胞方面的效率并不高,且合成试剂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与其他合成载体相比,EUREKA项目团队研制出的新化学试剂能够更有效地将DNA递送进细胞核中,并且更容易批量生产。

  • 科学家破解南冰洋噪音噪音之谜 实为须鲸海面低语

    中国网4月25日讯 据英国《卫报》网站4月23日报道,南冰洋神秘噪音之谜已被破解。每逢春冬两季,南冰洋都会发出奇异的像鸭叫一样的“嘎嘎”声,而发出这种声音的源头之谜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近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声音的原因可能是须鲸在水面“交谈”。人首次听见这种声音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潜艇人员正在水下进行作业,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种一连串重复的低沉的声音。来自马萨诸塞州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东北地区渔业科学中心的丹尼斯·里施是这次研究的负责人,他告诉BBC的记者:“多年来,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有很多假设,但直至最近才有人提出可能是须鲸这一物种制造了这种声音。”去年二月份,为了了解须鲸的摄食及迁徙行为,研究队在南极岛西部给该海域的一对须鲸贴上了吸盘式传感器标签,该传感器装有水下麦克风,用于收集其声音。这是研究者首次对须鲸的声波标记进行研究,他们将这一标记与多年来的各种录音进行比对,由此发现了南冰洋噪音的来源。通过比对,研究者发现其和“嘎嘎”的噪音有关。里施以及她的团队就此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已经可以明确地把这种声音的产生归因于须鲸”。同时,研究员还希望通过回顾以往的录音,来研究须鲸的“种群季节消长现象和洄游行为”。但现在科学家还不知道为什么须鲸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只能假设须鲸在大洋表面发声后,潜入水底深处进行捕食。里施还补充道:“识别出这些须鲸的声音后,我们就能够进行被动声学监测法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了解到他们迁徙的时间,特别是该物种出现在南极地区以及离开南极地区的具体时间。由此,我们便能得出他们的迁徙模式,了解他们在不同区域的相对丰富度,并研究他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移动模式。”

  • 中国科学家:发现上帝粒子比登上月球更重要

    2012年07月08日 12:10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7月8日电(记者徐海涛)宇宙万物皆有质量,但质量的来源是什么?随着欧洲核子中心日前宣布很可能发现了“上帝粒子”,这个终极问题有望得到解答。为了详细了解“上帝粒子”及中国科学家参与研究的情况,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衍文。  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是基本粒子,包括夸克、电子等,而要解释这些基本粒子的质量来源,必须找到最后一种基本粒子:被称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Higgs)粒子。过去30年,全球粒子物理学家都在苦苦追寻“上帝粒子”的踪迹,位于瑞士日内瓦市郊的欧洲核子中心与美国费米实验室是两个主要研究平台。  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刘衍文,从1999年起进入日内瓦大学攻读博士,此后一直在欧洲核子中心与美国费米实验室参与科研。2008年,欧洲核子中心建成启用了全球能量最大的强子对撞机,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学者参与研究。作为来自中国的学者之一,刘衍文从参与分析第一批数据开始,经历了发现“疑似上帝粒子”的全过程。  “新粒子不是一下子发现的,是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据刘衍文介绍,在前3年上亿次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们在2011年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到2012年数据中新信号的统计显著性可以让人信服,新粒子是确实存在的。”  2012年6月下旬,欧洲核子中心内部决定在7月4日公布这个重大发现。“从对撞机上取下最后一批数据,分析出结果,再在3000多人的合作组内通过评审,留给科学家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周。”刘衍文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很多人都有连续工作通宵的经历。  “目前宣布的这种新粒子,表现出的特征与理论预期极为接近,但从科学角度还不能100%断定它就是‘上帝粒子’。”刘衍文透露,欧洲核子中心将从2013年起把对撞机能量从8TeV提高到14TeV,进一步通过实验测量其性质。  “如果最终确认为‘上帝粒子’,那么这将是人类探索自然过程中的一大步,使我们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思考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刘衍文说,基础科学的每一个重要进步,都有可能大大推动应用科研的发展。“从科学意义上讲,发现‘上帝粒子’比人类登上月球更重要。”  在欧洲核子中心的ATLAS和CMS两大研究组,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7000多名科学家参与工作。“因此,很难说这种新粒子是由哪个国家或者哪个人发现的。”刘衍文认为,这个成果应该属于全人类。  据了解,在欧洲核子中心参与研究的中国科学家来自五个科研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与山东大学。中国科研人员约占中心总人数的百分之一,其中来自中科大的团队人数最多,达到20人。  为寻找“上帝粒子”,中国科学家在仪器研制、设备调试、数据分析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欧洲核子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声誉。“欧洲核子中心给所有的外来学者提供工作环境,但不发工资。”刘衍文说,中国学者们的经费都来自于科技部、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我们能代表中国参与这一全球重大科研活动,背后是国家力量的长期支持。”

  • 十一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巨奖

    据《自然》网站消息,来自美国、荷兰和日本的11位科学家获得了首届生命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他们分别获得该奖的五个奖项,每个得奖人将获奖金300万美元,该数目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vid Botstein和哈佛大学教授Eric S. Lander获得基因组学奖;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Lewis C. Cantley、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Hubrecht研究所教授Hans Clever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Napoleone Ferrara、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L. Sawye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Bert Vogel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获得癌症奖;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itia de Lange获得端粒奖;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得干细胞奖;神经生物学奖则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ornelia I. Bargmann。 “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去年,Milner曾设立同样奖金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了霍金等九位理论物理学家。此次,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以及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联合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俄罗斯风险投资家尤里·米尔纳20日宣布共同设立“生命科学突破奖”,专门激励那些致力于治疗顽疾和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由于每名获奖者将得到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127万美元)”。 每年选出5位获奖者除今年首批获奖的11位科学家,今后每年将有5位科研人员有机会获得这一大奖。奖金捐助来自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其妻子安妮·武伊齐茨基、脸谱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丽西拉·陈,和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来自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 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该基金会的设立旨在激励那些资金不足却仍默默无闻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是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 米尔纳表示,5位发起人决定将奖励研究5种特定疾病的科学家,布林的妻子武伊齐茨基已决定将其捐赠奖励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员,其他4种疾病还未最终敲定。 然而这一奖项也招致一些批评。生物学者论坛node载文说,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来自多位科研人员的合作,而不是在某个领域已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奖励应当注重保持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这一奖项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任何参选规则,完全靠研究的质量。任何人都可以提名候选人,获奖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另外,只要研究做得好,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如果你是爱因斯坦,你可以连获三次。”米尔纳称。该奖项本着公开透明的选拔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提名候选人进行评审。组织者希望获奖者是仍在全盛时期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并不限制分享奖项的人数,此外,该奖每年的得奖者都将加入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选出下一年的获奖者。 获奖者不敢相信以为是骗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的获奖者们在获悉自己得奖时都感到震惊。 51岁的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科学家科妮莉亚·巴格曼说:“我当时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我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或骗局。”当被问到将如何使用300万美元的奖金时,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先把车修了?” 荷兰分子遗传学教授克莱弗斯上周就已经接到了列文森的通知,他将拿出一部分奖金请大约150名合作伙伴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路易斯·坎特利得知该消息时差点摔一跤,“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奖的存在。”坎特利20日刚刚度过64岁生日,他因发现参与癌症代谢过程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而获得300万美元大奖。 据新华社“我的两个近亲都不幸患上了非常糟糕的疾病,其中一人得了癌症。所以我成立这个奖项也有一点私心。”“我认为,未来拥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和有生命科学技能的人才将有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俄罗斯风险投资家米尔纳“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英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该奖项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个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人员,也是为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的成长。”

  • 《科学》杂志:万人审稿,科学家唱主角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然而在它13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遭遇了种种困难,曾两度停刊。但在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18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一本名叫《科学》的杂志,这份杂志创立伊始,就先后得到了两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的资助。然而,名人的青睐并没有给杂志带来好运,《科学》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此后的131年中,《科学》遭遇了其他困难,曾两度停刊。尽管如此,在那些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今天,《科学》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爱迪生不欢而散1880年,在纽约记者圈小有名气的记者麦克尔决定和大发明家爱迪生联手合办一份科学杂志。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重要成员,爱迪生欣然投资1万美元,让麦克尔担任主编,兼管发行。这一年的6月3日,第一期《科学》杂志出版了。一开始,《科学》杂志由于缺少可供稿的科学家,订阅者寥寥,根本无法和同类型的科学期刊竞争。爱迪生给麦克尔开的周薪也只有区区30美元。面对无法支撑的局面,麦克尔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增加副总编、设立编委会等等,但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在杂志出版18个月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爱迪生撤出所有经济支持,把杂志推给了麦克尔一个人。麦克尔没有放弃,1881年底,他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另外一名大发明家贝尔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两人的办刊理念再度发生冲突。1882年3月,苦苦支撑了3期的《科学》因为财政问题停刊,麦克尔被迫转让杂志。只值500美元一年后,昆虫学家塞缪尔·斯卡德接管杂志,并使《科学》一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和资助人贝尔在管理上又出现矛盾,加上印刷公司不合作,斯卡德最终被迫辞职,助手霍奇斯担任主编。霍奇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科学》的发行和广告,却没有得到资助人贝尔等人的支持。加之当年的印刷质量糟糕,《科学》举步维艰。贝尔等人撤资以后,霍奇斯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干,1894年,《科学》杂志再度停刊。同一年,《科学》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命运。他接手后,将1894年1月4日重新出版的第一本杂志,重新编号为“新卷”第一期。卡特尔重新对《科学》进行了定位,他明确了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应该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他的办刊方针、编辑思想至今对《科学》杂志影响至深。在卡特尔担任杂志总编的50余年间,在《科学》上发表重要论文的科学家们包括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托马斯·亨特·摩根,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以及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0年,卡特尔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利兰·霍华德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卡特尔辞世后,《科学》杂志被转让给美国科学促进会,但今天的《科学》杂志仍在延续卡特尔的编号,以表明原先的办刊原则不变。审稿人有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美国科学界都面临重整旗鼓的局面,《科学》杂志在这期间先后匆匆经历了6位主编。195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戴尔·沃尔夫担任《科学》总编,他在危难之际采取了避免刊物继续滑坡的措施。1956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杜沙恩任总编。《科学》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1962~1984年间,錼的发现者之一、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杂志主编。在他的任期内,《科学》的论文审核程序得以极大改进。埃布尔森首先建立了审稿人制度,他的审稿人人数一度达一万人之多。《科学》上刊登的论文由审稿人决定优劣,决定取用还是退稿。这一严格的审核方法,也是现在《科学》杂志审核制度的雏形。此后,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均为在各科学领域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生物学家唐纳德·肯尼迪和生化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等人。PK《自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来自英国的老牌科学杂志《自然》一直被视为《科学》的最大竞争对手,两本杂志竞相刊登最新的科学成果与报道。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度见证了这两本杂志的竞争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科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工程。有趣的是,2001年2月15日,《自然》率先发表HGP(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的最初测序和分析”;第二天,《科学》杂志不甘示弱,发表了Celera(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中,由HGP和Celera相互竞争而又各自独立完成的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这两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成为当年最火的科学论文,《科学》与《自然》杂志也因为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传播与人文奖。来稿审核严格《科学》杂志对来稿的审核平台非常严格,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参与整个审核过程,来自中科院的卢柯也是编辑之一。2010年,《科学》收到了全世界大约1.25万篇科学论文,不过最后只有7%的论文可以发表。对于有指来自中国的论文在《科学》被拒率高达98%的说法,《科学》表示,它也刊登过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论文。作为全球性的科学平台,《科学》希望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事实上,其最近发表的论***是来自美国以外的作者。

  • 科学家首次让中微子穿过厚石传递信息

    科技日报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本报讯 科学家利用中微子通信的设想已提出数载,但如何方便地发射和探测中微子,把信息有效地调制给中微子并解调出来,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采用几乎无质量的一束中微子,以接近光的速度穿过240米厚的石头传递信息。这个团队已将相关研究论文提交给《现代物理学杂志》。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丹描述这项研究说:“不使用卫星或电缆,人们通过使用中微子可在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交流。中微子的通信系统会比现在的通讯系统更复杂,其在未来将有重要的战略用途。” 大多数通信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完成,但电磁波不能够轻易通过很多种物质,会被水和山以及许多其他液体和固体阻挡住。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乎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因此是一种十分诱人的理想信息载体。 研究人员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使用了两个关键设备。第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通过让质子沿着2.5英里周长的轨道加速,然后用碳靶碰撞它们而打出高强度的中微子束。第二个是位于地下100米洞穴中被称作MINERvA的重达几吨重的探测器。由于在探测时,中微子不容易被探测到,所以用这种探测器来探寻,会从大约上百亿个微粒中探测到一个。 通信测试进行了两个小时,期间加速器正加速到其充分强度的一半时,MINERvA探测器在同期采集到了通信测试的交互数据。具体操作是,在一端,科学家使用中微子发送的信息被转化成二进制代码,换言之,把单词“中微子”描绘成一系列的“1”和“0”;在另一端,用MINERvA探测器探测到中微子,计算机把其传过来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英语,于是“中微子”这个词被成功接收。 参与这项实验的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教授弗兰德说:“显然,我们目前使用中微子传递信息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这在现今是不实用的。但这一步是促使现今技术朝向未来实际应用中微子通信的一个示范演示。”(华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