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家团队

仪器信息网科学家团队专题为您整合科学家团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家团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家团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家团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家团队话题讨论。

科学家团队相关的资讯

  • 祝贺!25位女科学家、5个团队拟获国家级奖项
    据统计,中国女科学家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0%以上,她们对中国的科研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近日,为表彰优秀女科学家的贡献,经“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20名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5个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5名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按姓氏笔划排序)序号姓 名工作单位1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冯 琳四川农业大学3刘 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4刘 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刘宏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6许叶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7杨晓菲北京大学8肖仁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9吴 俊南京农业大学10余 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余 倩浙江大学12邹 丽大连理工大学13张 然吉林大学14张东菊兰州大学15张海霞山东大学16陈 娟重庆医科大学17陈兰芬厦门大学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按团队名称笔划排序)序号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团队依托单位1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袁 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风云卫星高精度定标与定位技术团队漆成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3安全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团队盛 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南极巡天望远镜研制团队袁祥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5高分子功能材料和器件先进制造团队张楚虹四川大学 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按姓氏笔划排序)序号姓 名所在单位(学校)1王艳秀中南大学2邓雨君复旦大学3刘 灿北京大学4张 慈中南大学5钟穗娟北京师范大学
  • 喜报 | 合邦科仪科学家团队再添重磅新力量!
    北京合邦兴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科学家团队再添一员猛将——刘强教授正式加入合邦科仪专家团队!专家简介刘强,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纳米医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2009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工作。获得国家海外博士后引才入选,赣鄱俊才等人才称号。研究方向为先进药物递送和中药前沿技术等。在ACS Nano, Nature bi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125,引用次数650。兼任欧美硕博联盟斯坦福大学理事,CBA湾区华人生物协会委员,美中医药协会会员,美中科技江西负责人,江西药食同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青年编委,molecules等著名SCI杂志审稿人。北京合邦兴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实验室科学仪器,立志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科学仪器和一站式实验室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作为一家专业的经皮给药制剂相关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合邦科仪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最前沿的透皮仪器解决方案。刘强教授的加入,无疑将为合邦科仪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共同推动经皮给药制剂相关科研仪器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携手解决行业痛点与科学难题,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刘强博士加入后,合邦科仪能够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国产设备+基础模型” 中国科学家团队让显微镜秒变高清相机
    4月13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颜波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发布在科学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他们发明的跨任务、多维度图像增强基础AI模型(UniFMIR),实现了对现有荧光显微成像极限的突破。何为荧光显微镜?这类显微镜利用部分物质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的特性,以及通过染色让本不具有该特性的物质发出荧光,可以观察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在分辨率方面,它远超普通光学显微镜0.2微米极限,到达观测分子的纳米尺度,是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自2006年横空出世,荧光显微镜已帮助全球科学家研制出了对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尽管荧光显微镜的观测分辨率已达到纳米尺度,但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显微镜光学硬件和生物样本光敏感性(在荧光照射下,生物活性降低)带来的挑战,过去几年中,生命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们开始携手探索用AI的路径来增强图像质量的办法。然而,成像模式多样、降质类型复杂、增强过程迥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一任务极具挑战性,于是,大多数科学家选择“每次解决一个问题”,聚焦于研制针对单一需求的“专有”AI模型。来自复旦大学的这支团队,以“一站式集成”为目标,直接构建了首个“统一”的荧光显微镜图像增强AI基础模型(UniFMIR),大幅提升在“图像超分辨率重构、各向同性重构、3D去噪、图像投影和过程重建”五大任务方向上的性能。据悉,这一显微镜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能更清晰地观察到活细胞内部的微小结构和复杂过程,加速全球生命科学、医学研究、疾病诊断相关领域的科学发现和医疗创新;同时,在半导体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该成果可以用来提升观察和分析材料微观结构的质量,从而优化制造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这一研发成果,也标志着我国在关键科学仪器领域“国产设备+基础模型”的组合能有效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也为全球科研领域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 美国科学家团队开发出迄今最灵敏单分子检测方法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团队开发出迄今最灵敏的单分子检测和分析方法。利用他们开发的光学微谐振器(微腔)装置,科学家不用借助荧光标签即可观察单个分子,有助更好地了解物质组成部分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药物发现和先进材料开发。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  研究负责人兰德尔戈德史密斯表示,虽然科学家可从更大范围的材料和生物系统研究中收集有用信息,但观察单个分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是一种更精确地理解复杂系统的方式,并可能带来新发现。  研究团队开发的光学微谐振器(微腔)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空间,光可以被困于其中,在几纳秒内与分子相互作用。微腔由位于光纤电缆顶部的小镜子制成,这些光纤镜使光能在微腔内非常快速地来回多次反射。分子被引入微腔后,当光穿过微腔时,不仅能检测分子的存在,还能获取有关分子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确定分子形状,从而揭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戈德史密斯指出,虽然存在其他可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方法,但它们往往需要大量样本材料且耗时较长,而新微腔技术几十秒内就可以给出答案。此外,虽然荧光标签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它们可能会改变分子行为,从而掩盖分子之间自然的相互作用。而新的无标签方法则规避了这一点,并提高了分子检测效率。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的性能,并期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揭示分子的秘密。
  • 这位女科学家太牛了,她的团队让中国人领跑世界!
    p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br/ /p p   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有: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另外还有一项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组)。 /p p   这些奖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近到新发突发传染病、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戴的丝巾、丢弃的垃圾废物等等,都与这些成果有关。 /p p   特等奖 /p p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 /p p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3年,长三角地区突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吧,由于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度让人以为“SARS悲剧”卷土重来,引起社会极大恐慌和国际关注。 /p p   此时,以李兰娟院士领衔的医疗团队,汇聚我国优势力量,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这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便与之有关。 /p p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p p   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 /p p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取得了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成功控制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效阻击了MERS、寨卡等传染病的输入传播,成功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4c192d8-17c1-428a-9a5b-a5e0a63efb6c.jpg" title=" 1.jpeg" width=" 470" height=" 269" style=" width: 470px height: 26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兰娟院士与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图中左三为李兰娟院士 /p p   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李兰娟说,新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失。20世纪全球发生了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每次均造成数十万至数千万人死亡。2003年中国SARS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2014年埃博拉重创西非至今未能恢复,2015年MERS对韩国的沉重打击影响深远。 /p p   李兰娟院士汇聚我国优势力量,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创建国家平台,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四大体系和两大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p p   李兰娟给钱江晚报记者说了六大创新点: /p p   首先,突破新病原识别难题,创立新发传染病病原早期快速识别技术体系。创建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监测网和数据库,可在72小时内完成300余种病原分析,为早期发现新病原、监控病原变异提供关键技术。 /p p   “2013年突发疫情后,项目组团队在5天内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向全球公布全基因序列。” /p p   比如,他们首次发现H7N9病毒的演变及分子进化机制,发现H7N9病毒是三源重配病毒,H7来源于长三角家鸭,N9来自韩国候鸟,通过候鸟到鸭再到鸡的两步重配而成。 /p p   第二,他们创立了以分子分型和溯源为特色的新发传染病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和防控模式,可快速发现传染源,精准防控。 /p p   “研究发现活禽市场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源头”。“大数据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关闭活禽市场可减少97%的人感染风险,迅速控制疫情。” /p p   第三:创立了从蛋白结构到动物模型,多因素、全角度精确解析新发传染病发病机制研究体系。 /p p   首次发现H7N9病毒的双受体结合特性及PB2蛋白的701位点突变是导致禽传人的关键分子基础。首次证实了病毒可在雪貂等哺乳动物间有效传播。首次揭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病毒在人肺组织中复制力强,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导致患者重症和死亡的关键原因,为救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p p   第四:突破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病死率的难点,创建了“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李氏人工肝”为代表的独特有效救治技术,显著降低病死率。 /p p   当时,37岁患者曹某是位极度危重的患者,入院时病情凶险到随时可能死亡。通过“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首次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呼吸衰竭,经过5天5夜的抢救,奇迹般地让患者度过生死难关。 /p p   另外,他们还创建了新流感疫苗快速研发技术体系和平台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株自主研发空白 创建我国新发传染病诊断试剂高效快速研发平台。H7N9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检测试剂,获发明专利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检测试剂3天推广至我国31个省市,5天至周边各国,7天由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标志着我国该领域技术已达国际水平。 /p p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新发传染病防控史上第一次利用自主创建的“中国模式”技术体系,成功防控了在我国本土发生的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不仅避免了类似SARS的悲剧重演,还在控制MERS、寨卡等传染病的输入和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取得卓越成效,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展现了“中国力量”,获得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WHO评价该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国际典范”,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 /p p br/ /p
  • 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启动 将长期、稳定支持优秀研究团队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日前,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科学家工作室将由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担任首席科学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对其从事的战略性、原创性研究予以特殊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聚焦前沿突出高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遴选标准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合理布局,同一研究领域一般只支持一人,不搞大规模申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申报条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研究方向处于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基础学科、基石研究中有重大发现,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具备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坚持学术操守,弘扬科学道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3月2日,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中国科学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卢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永生及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6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成为首批授牌对象。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才队伍规模、结构和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这样指出。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及时补齐高端人才缺乏的短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他先后明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要立体化地培育人才,特别是对高端的尖子人才更要爱护”。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的特殊支持政策,科学家工作室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基础研究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领跑”优势,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国家战略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012年9月启动的国家“万人计划”全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国家“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人才工程,任务是支持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此计划体系由三个层次、七类人才构成,第一层次即为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从事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本土人才。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专门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并给予特殊支持,既是党和国家对杰出人才的重视和关怀,也是我国科研投入机制的重大创新。”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我及我的团队将一如既往、快马加鞭,有信心、有能力继续做出享誉世界的原创性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73169302459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7395722-cc62-4030-8226-946761b434e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89614664338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0f63ebd-7ec3-4b22-8f46-316bdbeb6bb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薛其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89614670635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79681cf-ab8a-4969-84f0-7f735893e84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周忠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89614677932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6afc9a6-c364-4b4f-b5ff-491c6d807ce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卢 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89614689275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9e4647c-81aa-4534-ac98-61cadf1b5df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马永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res14_attpic_brief.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ea9bd83-e7fa-4f77-9410-fd30b4d6a7a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工作中的王贻芳(左)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营造潜心研究环境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按需支持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计划稳定支持10至15年,每5年为一个周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每个周期支持经费一次性核定,按年度拨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根据科研需求和资金渠道变化情况以及考核评估结果可进行动态调整 /strong /span /p p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p p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明确,对科学家工作室将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予以特殊支持。中央将统筹国家现有科技、人才计划政策资源,建立明确支持渠道,强化长期稳定支持,营造潜心研究环境,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除国家委托的重点工程项目外,逐步实现首席科学家和课题组长不再申请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广聚天下英才的中国,以创新驱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眼界、魄力、气度,可见一斑。 /p p   “‘科学家工作室’应该勇于探索既符合科学精神,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评价体系、经费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创新型的学术文化土壤建设。”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这样提出自己的期望。 /p p   “三十年来在科研一线工作的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卢柯说:“目前,许多科研人员都陷入了写规划指南、申请项目、争取经费、发表论文、申报奖励的周而复始循环中。期待科学家工作室能够在改变这一现象上有示范作用,通过稳定支持一个出色的研究团队,真正稳住一批优秀科学家,让他们静心工作。” /p p   “我是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的,对于长期稳定支持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高能物理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在人才、技术和科研能力上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积累。同时高能物理实验从准备、实施、运行到出成果,常常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以科学家工作室的方式支持我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拾遗补阙,修补短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3.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工作机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科学家工作室建设工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央组织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负责组织管理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委托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好人选推荐评审、建设方案论证、周期考核评估等工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依托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建设,依托单位负责工作室日常管理 /strong /span /p p   “相信科学家,依靠科学家,支持科学家,是发展科学的最好办法。”王贻芳说,“科学家工作室开创了人才、团队和项目集成支持的新模式,是对科技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是人才管理机制的一个创新。” /p p   卢柯认为:“科学家工作室作为一种新的科研资助机制的探索,也是一种新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深远影响科研行为和科研文化。” /p p   “我们知道国内还有许许多多更为优秀的学者和团队没有像我们一样幸运。我们没有理由不格外珍惜这样的机遇。”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表示,“我不得不追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p p   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折射着党和国家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气度与胆识。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p p   党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巨大鼓舞。刘忠范说:“打造未来石墨烯产业的基石是我团队的中国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实现这个中国梦的重要抓手。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的正式启动为研究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我们充满期待。” /p p   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永生表示:“科学家工作室的成立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p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吹响监测科研冲锋号——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p   近日, stron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strong 会议由党委书记陈善荣同志主持,全体班子成员和全站干部职工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e0e4b86-b19d-4d8a-af74-0a486e995997.jpg" title=" 首席科学家团队.jpg" / /p p   柏仇勇站长分别与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标准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业耀、大气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健军和水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团队首席专家孙宗光签订团队聘任合同。站领导班子为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专家颁发了聘书。王业耀、李健军、孙宗光分别代表本团队介绍了团队建设方案,金小伟、嵇晓燕和朱莉莉分别代表三个团队的专家和成员做了表态发言。 strong 至此,以首席科学家团队建立为标志,再次吹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05cc1e0-ed0f-4c1a-89ab-13459e903dd7.jpg" title=" 签约仪式.jpg" / /p p   签约大会上,首先由魏复盛院士结合自己的亲身工作和科研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是选好人生路。 /span 选择了做学问就要耐得住科研的寂寞,坚守住工匠精神。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span 对待自己的事业,要像对待恋人一样,时刻惦记着、关心着它,全心全意为它付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是多干实事不吃亏。 /span 吃苦磨练是人生财富,可以增长才干和经验。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合作精神和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尤为重要。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是搞科学要讲科学, /span 坚持实事求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五是活到老、学到老 /span ,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保持终身学习。魏院士的报告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课, strong 对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并发扬总站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8cb5f91-0131-4ed2-bf58-4307a9fbc987.jpg" title=" 魏复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1ed1674-779a-4779-b76b-26449adcf4bf.jpg" title=" 科学家.jpg" width=" 444" height=" 33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44px height: 331px " / /p p   柏仇勇站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明确提出:一是本次签约会吹响了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各首席科学家团队的建设目标就是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全站干部职工做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就是成就事业发展,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监测工作。三是要努力实现科研、工作双丰收,在“抓基础、强实力、树权威、创品牌”上大见成效。 /p p   最后,柏仇勇站长首次向全站干部职工正式宣布了 strong “科学、创新、奉献、卓越”的总站精神。 /strong /p p br/ /p
  • 中国科学家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新华社巴黎6月23日电(记者陈晨)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23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与另外4名女科学家获颁本年度这一奖项。2022年6月23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胡海岚(中)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新华社记者高静摄)教科文组织在此前发布的评奖信息中说,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胡海岚21日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上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体现了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女性通过该奖项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成为女科学家中的一员。胡海岚致力于研究社会行为和情绪的神经编码和调控机制,特别是在抑郁症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中取得了创造性、系统性的成果: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这一重大疾病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另外4位获颁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科学家分别是古巴传染病学家玛利亚古斯曼、匈牙利裔美籍生物化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卢旺达公共卫生专家阿涅丝比纳瓜霍和西班牙胚胎学家安赫拉涅托。此外,教科文组织还邀请了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共10位该奖项获奖者到场并为她们颁奖。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两个年度未举办线下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颁奖仪式上致辞说,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科学必须从教育和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开始,更多、更好地向女性开放。“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在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各大洲遴选出的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科学家,旨在表彰她们的杰出成就,并为她们的科研事业提供支持。
  •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提名通知
    2021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工作的通知。一、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一)奖项设置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项设置个人奖和团队奖。(二)评选条件1.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1)思想政治坚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风正派,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2)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特别注重提名创新团队中的领军人才。(3)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科技工作者。2.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1)团队负责人须符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条件,团队结构稳定、合理,主要成员须有女性科技工作者。(2)团队承担国家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取得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大科技成果。(3)团队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三)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开展提名工作,在征求妇联意见后,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2. 各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可提名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3. 国防科技领域,其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4.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5.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分别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提交前须报经中联办审核。6.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2名、候选团队1个。(四)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1名,候选团队1个;候选人、候选团队须获得3名提名专家提名方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一)评选范围和条件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2. 从事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或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研究项目涉及动物(如实验用脊椎动物)和化妆品研究的不在此列。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4. 具有拟利用本计划资助开展的科研项目,且获得资助后该项目研究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月。(二)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开展提名工作,在征求妇联意见后,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2.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6名。3.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2名。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分别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提交前须报经中联办审核。5.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1名。(三)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1名,候选人须获得3名提名专家提名方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三、提名工作要求(一)军队系统候选人或团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提名,不得由其他提名渠道(包括组织提名和专家提名)进行提名。(二)每位被提名人须明确参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团队奖(负责人)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的一项。(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提名渠道,严格评选条件,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保证评选质量。(四)人选提名要注重向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以及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倾斜,注重关注在科普、智库、扶贫、民间科技外交等领域的科技服务情况,注重关注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者。提名表中所列成果贡献应以在国内做出的为主,候选人(团队)应为该成果的主要贡献人或主要完成人。(五)候选团队的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六)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既要注重目前已承担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及表现出的科研潜力,也要注重拟申请资助项目的创新性。(七)提名单位和候选人、团队要自觉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提名材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完整。对于材料不实或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者,经查实,均按程序取消评选资格或撤销获奖和资助资格。如候选人或团队被投诉,提名单位及候选人或团队所在单位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提供书面调查材料和结论性意见。(八)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还须按照《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相关工作应由提名渠道统一组织,如专家提名的由候选人所在单位组织,不得由候选人或候选团队办理。(九)提名材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并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保密审查证明。违反保密规定的,取消被提名资格。(十)候选人获奖后,提名渠道和所在单位应为获奖者搭建培养和用好人才的平台。获奖者应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国情研修、座谈交流、科技服务等活动。四、材料报送要求(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请各提名单位根据分配的提名单位用户名、密码登录智慧科技人才评审系统(http://kecaihui.cast.org.cn/),根据要求组织候选人用“推荐码”注册并登录后填报电子材料,其中包括《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见附件1)和有关附件材料等。提名单位用户名、密码、推荐码另行发送。附件材料只需要在系统中上传PDF格式的电子文件,无需再提供纸质材料。附件材料应提交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论文限3篇、专著限1本);(2)技术鉴定证书及知识产权证明材料;(3)技术应用证明材料;(4)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材料;(5)其他成就和贡献证明材料;(6)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请于2022年3月21日前在线填报候选人电子材料。上传成功后,材料不能更改。(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候选人电子材料填报成功后,使用智慧科技人才评审系统下载打印《提名表》,电子版材料与纸质材料须保持一致。书面材料包括:1. 提名工作材料提名情况报告1份,仅组织提名报送。内容包括候选人或团队产生方式、专家评审情况以及确定提名的人选等。提名情况报告电子版通过智慧科技人才评审系统上传。如为专家提名,则不需要提交提名情况报告。提名情况报告须加盖提名单位公章,其中: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名的,加盖有关司局公章;地方提名的,应征求妇联意见,加盖省级科协公章;学术团体提名的,加盖学术团体公章。2.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材料(1)《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2)《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提供此表。(3)《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提供此表。3.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团队材料(1)《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候选团队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2)《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提供此表。(3)《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提供此表。4.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材料(1)《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2)博士生请提供研究生院出具的在读证明,需写明专业及拟毕业时间 在站博士后请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及工作协议。(三)书面材料报送时间和方式书面材料由提名渠道于2022年3月2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邮寄至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逾期无效,其他方式报送的材料原则上不予接收。因报送材料方式不符合要求造成逾期的,责任由提名渠道承担。谢绝候选人本人报送材料。(四)材料接收单位网上系统填报指导及材料接收工作由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五、联系方式(一)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联 系 人: 陈 诚 范永健 宫 飞联系电话:(010)68578091 68526144(二)材料报送单位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人:李杨锦钰 高文洋联系电话:(010)62165293 68586625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西楼604室(100081)电子邮箱:pjjlc@cast.org.cn附件:1、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doc2、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候选团队提名表.doc3、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doc4、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doc5、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doc
  • 科学家到底有多忙?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71321143140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8678124c-25b8-473c-bc30-4f66383b3abb.jpg" / /p p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工作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 /p p   一些科学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今年5月3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探讨科学家工作时间的文章《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文章列举了几位青年女科学家对职场工作时间的看法,她们主张合理用时,认为“工作到晚上六点都没必要”。 /p p   但实际上,在许多领域,漫长的工作时间仍然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常态。2016年《自然》杂志曾进行过一项关于全球青年科研人员的民意调查,结果有38%的人反馈他们一周工作的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称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p p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的工作时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如果存在,那么产生差异的原因又可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工作的几位科学家。 /p p strong   忙碌的状态:讨厌还是享受? /strong /p p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生态学家梅根· 达菲有一件事要坦白:一般下午5点一到,她就已经准备好下班回家了。晚上,她更希望陪着丈夫和三个孩子,而不是与显微镜和水样待在一起。”《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一文中写道。 /p p   文中介绍,早在2014年,达菲就发表过一篇博文《在学术界取得成功并不需要每周工作80个小时》,坦白自己每周一般工作40~50小时,“只是个全职科学家”。 /p p   这篇博文在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群体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一位女科学家告诉达菲,这篇博文改变了她的生活。“之前,她一直有负罪感。一个人应该长时间工作的想法十分普遍。如果每周工作时间不到60~80小时,你做的就是不够的。这让人们感到焦虑。”达菲说。 /p p   今年早些时候,达菲获得了美国湖沼和海洋学会的Yentsch Schindler青年科学家奖。“这些科学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通过平衡优先事项、坚持自我,他们获得了更多实验室外的生活时间。”文章说。 /p p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全职科学家”都并非科研人员的常态。《自然》杂志曾在2016年做过一项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受访者报告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表示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2013年一项针对欧洲研究者学术工作习惯的调查显示,德国资深学术工作者报告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2小时,高于所有其他被调查的国家。2014年一项针对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UCU)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显示,41%的全职大学教师表示自己的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 /p p   “我现在每周工作差不多60个小时。”美国纽约大学的脑神经科学家温蒂· 铃木告诉记者,这已经比几年前自己的工作时间少多了。此前,温蒂· 铃木信奉“只有投入100%的时间来做科研,工作才能做得优秀”的观点,直到她发现自己得到的除了亮眼的工作成绩外,还有10公斤的赘肉和贫乏的社交生活。 /p p   此后,温蒂· 铃木对工作时间做出了调整。“我为自己在闲暇时间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不同形式的运动。我还重新安排了我的工作生活,丢掉了一些杂事,花费更多时间来探索我喜欢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现在似乎也不太像是‘工作’了。”温蒂· 铃木说。 /p p   也有科学家享受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悉尼科技大学教授金大勇管理着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实验室。“我的工资单上写着每周按照35个小时来付我薪酬。但实际上,在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我真的每天早九晚五做科研,绝对是无法生存的。”金大勇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仅仅把科研当作一份‘工作’,是无法作出真正优秀的成果的。做科研需要兴趣和激情,更何况现在是纳税人在资助你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探索,从这个角度看,就更无所谓工作时长多少了。” /p p strong   科学家能打卡工作吗? /strong /p p   事实上,讨论科研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常常无法准确计算。 /p p   “科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是无法打卡计时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对记者说,“很多卓越的科学家,比如法国科学家庞加莱,他们的大脑一直在不断创造着科学成果。庞加莱说,随时能睡着的人才是天才,强调挤时间来工作。对于这样的科学家来说,一周多少工作时间都不够。” /p p   当然,较之过去,如今整个科学研究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专业细分程度逐渐增强,科研从小科学走向了大科学,向着组织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p p   “在这些庞大的科研综合体里,可能有些科研人员承担的不是创造性的工作。但对于那些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来说,他的工作不可能限定在工作时间里。他虽然下班了,但头脑仍在工作。对于那些天才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工作的每一刻都是有成效、有产出的。科学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动脑。” /p p   对此,金大勇也有同感。“科研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是不能用时间来计量的。”金大勇说,自己有时早上5点多就会起床,处理邮件,虽然坐在家里,但这时已经开始工作了。到了学校跟学生聊天询问进展、跟团队成员一起吃早饭时讨论科研话题,还有出差、写申请、参与会议等等,其实都是在工作。甚至在假期,脑子里仍想着科研问题。 /p p   调查数据印证了科研工作的这种灵活性。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理查德· 普里马克曾对生物学家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完成了多少工作进行过实证研究。在2013年发表于《生物保护》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普里马克与合作者分析了2004年~2012年期间该期刊收到投稿的时间。结果显示,超过1/4的论文投稿时间都是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7点~早7点之间 周末投稿率每年增长5%~6%。 /p p   “很显然,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只花费常规的工作时间是无法脱颖而出的。但我同时也觉得,拼命工作、完全没有业余时间,也不一定就能成为非常有创造力、多产的成功科学家。”温蒂· 铃木说,“我们知道,真正的创造力需要思考的空间。如果你每天只是忙于申请基金、编辑论文、管理学生等工作,何来这种创造性的空间呢?相反,你需要空间,甚至假期,去思考你的学术领域、产生创新性思维。对我自己而言,相比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现在更有创造力,也更大胆,原因之一就是我给自己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创造了能涌现新想法的环境。” /p p strong   来自地域的差异 /strong /p p   理查德· 普里马克对科学家投稿时间的研究同样发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相较于比利时和挪威的研究者,中国和印度研究者在周末投稿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在日本,30%的论文原稿都是在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后投出的。北美科学家在下班时间提交论文的比例处于平均水平。 /p p   “地域差别确实存在,比如在澳大利亚做科研相对更悠闲一点,因为人少,竞争也相对小一些。另外,由于澳大利亚对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不是很量化,当然申请升职时也要写材料,你的工作会被评估,但不是计算发多少论文、加多少分这么绝对。所以整体来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工作状态相对更从容一些,探索性更强一些。”金大勇说,“但有一点,我所看到的优秀科学家,无一例外全都是很享受科研工作的,他们对科研有激情,他们的头脑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这一点是没有国界的。” /p p   曹则贤曾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他的德国导师带着41个博士生,但并未看到他异常紧张地工作。“当你不从容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不会。”曹则贤说,“科学研究从来不是通过赶工、勉强得来的。” /p p   在曹则贤看来,科学家工作状态的不同缘于各国科学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科学研究受美国、日本影响较深,更为功利化,而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洲科学研究更注重思想创造的过程。”曹则贤分析说,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科学是在本土一点一滴产生的,他们知道科学的重要性,也知道科学创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所以,一旦对科学家的身份进行了确认,对其工作就不会再多加干涉。 /p p   “而我们是把西方成熟的科学成果直接拿来,对于如何创造、如何试错、如何建立价值观判断对错等,则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创造性不强,又太过于强调数量上的产出。”曹则贤说道,“科学创造,就像画画一样,你看到一幅成功的画,可没看到的是那些之前不成功的。那些不成功的,恰恰才是创造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就像淘金一样,是从一筐一筐的沙子里面找金子。如果把科学研究都当作工程来做,要求目标清楚、细节详细、结果能预知,那还是科学吗?” /p p strong   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strong /p p   对于科学家来说,时间是珍贵的,时间利用更需要高效。 /p p   两个多月前,金大勇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在与物理学家朱棣文的交谈中,对方的一段话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他的学生今天做完实验没有及时整理,他就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工作状态,因为这表明他对实验结果没有渴求。” /p p   在金大勇的实验室中,有些新来的学生在等实验结果时,会玩手机或上网。“我觉得这是极大地浪费时间。你的脑子要跟着实验走,思考实验不成功怎么办、可能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实验不成功、实验结果会有几种可能、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方法等等。你要一直在动脑,要用巧力。”金大勇说。 /p p   对于金大勇来说,管理整个实验室的经费、人员等各个方面,事情多而杂。如何提高效率,他的方法就是“专注”。“我会想我这周、这个月、这一年需要什么,然后砍掉其他不必要的事情,只专注于做这些最重要的事。” /p p   温蒂· 铃木在提到时间管理的方法时也说,首先要明确哪些事情是需要优先去做的,然后给这些事情分配足够的时间。“这听起来简单,但如果你的优先事项与部门的优先事项相冲突,那执行起来就会很难。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学会对有些事情说不。” /p p   对于国内的科学家来说,对有些事情说不貌似更难。 /p p   “我们对教授、研究员的评审是宽进严出的,因此我们设计了很多制度来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而这大大增加了科学家的时间成本。有些科学家就像热锅里的炒豆一样,一刻不得消停。所以,我们的科学家每天非常忙,但有很多时间其实是无效的。”曹则贤无奈地说,“比如种种考核,比如财务报账工作。在西方,大学、研究所是没有财务部门的,由第三方机构来管理,你要是敢贪污,警察直接来找你。” /p p   曹则贤办公室的书架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打印着四个大字“大块时间”。“科学本就是思想性的工作,需要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有些杂事仅占用一个小时,但却打乱了你整个工作的节奏。”曹则贤说,“我们需要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科学回馈社会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有清楚认识,从而在科学家的遴选、资助方式等方面,建立更加成熟和高效的制度。” /p
  •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开始提名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妇联,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有关高等学校和企业科协,各有关单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开展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奖励名额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励个人名额不超过20名,其中至少2名在西部地区工作;“团队奖”名额不超过5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评选条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领域(不含涉密领域)取得重大发现、重大成果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特别注重提名创新团队中的领军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不超过45周岁(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科技工作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团队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团队负责人须符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条件,团队结构稳定、合理,主要成员须有女性科技工作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团队承担国家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领域(不含涉密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取得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大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团队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组织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开展提名工作,在征求妇联意见后,可提名本地区的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各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可提名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军队系统候选人或团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提名,不得由其他提名渠道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提交前需征求中联办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6.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2名、候选团队1个。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专家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提名规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1名,候选团队1个;候选人、候选团队须获得3名或3名以上提名专家提名方为有效。提名专家不得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责任与义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评选范围和条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从事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或计算机与信息领域研究工作,研究项目涉及动物(如实验用脊椎动物)和化妆品研究的不在此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不超过35周岁(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具有拟利用本计划资助开展的科研项目,且获得资助后该项目研究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资助人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资助人数不超过5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组织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开展提名工作,在征求妇联意见后,可提名本地区的候选人3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6名。军队系统候选人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提名,不得由其他提名渠道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的候选人2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提交前需报经中联办审核。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1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专家提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提名规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1名,候选人须获得3名或3名以上提名专家提名方为有效。提名专家不得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责任与义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提名工作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每位被提名人需明确参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团队奖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的一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保证提名质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人选要注重向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以及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倾斜,关注提名人选在科普、智库、扶贫、民间科技外交等领域的科技服务情况,关注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提名表中所列成果贡献应以在国内做出的为主,被提名人(团队)应为该成果的主要贡献人或主要完成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提名候选团队的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五)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提名人选既要注重目前已承担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及表现出的科研潜力,也要注重拟申请资助项目的创新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六)提名单位和候选人、团队要自觉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提名材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完整。对于材料不实或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者,经查实,均按程序取消评选资格或撤销获奖和资助资格。如候选人或团队被投诉,提名单位及候选人或团队所在单位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提供书面调查材料和结论性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七)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还需按照《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相关工作应由提名渠道统一组织,如专家提名的由候选人所在单位组织,不得由拟提名对象个人或团队办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八)提名材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并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保密审查证明。违反保密规定的,取消被提名资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材料报送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请各提名单位注册并登录“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https://www.scimall.org.cn/),点击“人才评奖”,使用分配的“提名单位用户名、密码”进入“中国科协专家服务平台与远程评审系统”,按照要求组织候选人用“候选人注册密码”注册并登录后,在线填报材料,其中包括提名表和有关附件材料。填报中注意选择拟提名的类别。“提名单位用户名、密码,候选人注册码”另行发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提名专家开展提名工作前可与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获取系统用户名、密码。提名专家须在候选人提名表上签署提名意见及签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请于2020年12月13日前填报候选人电子材料。填报成功后,不能更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电子材料上传成功后,使用中国科协专家服务平台与远程评审系统打印书面材料,电子版材料与书面材料须保持一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书面材料包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提名工作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提名情况报告1份,仅组织提名报送。内容包括提名人选或团队产生方式、专家评审情况以及确定提名的人选等,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提名单位公章。提名情况报告电子版通过中国科协专家服务平台与远程评审系统上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附件材料1套,包括代表性论文(不超过3篇)、主要科技成果目录、技术鉴定、知识产权、技术应用、所获奖项等相关证明材料。专著(不超过1本)可另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提供此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提供此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候选团队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候选团队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附件材料1套,根据《候选团队提名表》提交“主要成绩和贡献”栏涉及内容相关证明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提供此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一式3份,候选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提供此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候选团队依托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材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表》5份原件(请勿另附封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博士生请提供研究生院出具的在读证明,需写明专业及拟毕业时间 在站博士后请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及工作协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候选人所在单位(学校)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材料报送截止时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书面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15日前,以接收时间为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材料接收单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网上系统填报指导及材料接收工作由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五、联系方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联 系 人:范永健 宫 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联系电话:(010)68578091 68526144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材料报送单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联 系 人:赵 鹏 岳文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联系电话:(010)62165291 68586625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西楼604室(10008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电子邮箱:pjjlc@cast.org.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11月18日 /p p br/ /p
  • 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通知
    12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布通知,启动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工作。根据通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设置个人奖和团队奖,个人奖候选人应为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科技工作者。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应为从事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或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研究项目涉及动物(如实验用脊椎动物)和化妆品研究的不在此列】;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一、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一)奖项设置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项设置个人奖和团队奖。(二)评选条件1.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热爱祖国,作风廉洁,遵纪守法,学风正派,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2)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科技工作者。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团队负责人不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被提名人选。2.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1)团队负责人须符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的评选条件,为业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担任本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对团队的学术方向、成果产出、队伍建设、组织协调等方面起决定性领导作用。(2)团队承担国家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取得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大科技成果。(3)团队应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团队成立时间不少于3年。团队结构稳定、合理,具备较强的内部协作关系,主要成员须有女性科技工作者。(4)团队应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得到同行公认。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获得者不作为被提名团队负责人。(三)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科协分别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2. 各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可提名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中央港澳办可提名港澳地区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3.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4.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2名、候选团队1个。(四)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1名或候选团队1个;候选人、候选团队须获得1名专家提名即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二、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一)评选范围和条件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2. 从事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或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研究项目涉及动物(如实验用脊椎动物)和化妆品研究的不在此列。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4. 具有拟利用本计划资助开展的科研项目,且获得资助后该项目研究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月。(二)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科协分别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2. 中央港澳办可提名港澳地区候选人6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6名,国家国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选人6名。3.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2名。4.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1名。(三)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1名,候选人须获得1名专家提名即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三、提名工作要求1.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扩大人才发现和举荐视野,注重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提名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突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优先提名承担“卡脖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任务,并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2. 严格评选条件,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不要求提供论文影响因子等内容。代表性成果、重大项目、重要组织任职等是评价的重要参考,应与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中的有关内容对应。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3. 提名单位和候选人、团队要自觉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提名材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完整。对于提名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如候选人或团队被投诉,提名单位及候选人或团队所在单位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提供书面调查材料和结论性意见。4. 人选提名要注重向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以及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倾斜,关注企业一线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性成果和贡献应以在国内做出的为主,候选人(团队)应为该成果的主要贡献人或主要完成人。5. 候选团队的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候选团队须提供依托项目的佐证材料、代表性成果,以及反映团队建设水平、影响力、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实际贡献等有关内容。6.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既要注重目前已承担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及表现出的科研潜力,也要注重拟申请资助项目的创新性。7. 每位被提名人须明确参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团队奖(负责人)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的一项,个人奖被提名人不得作为团队奖成员参评。每位被提名人(团队)原则上只能由一个渠道提名。8.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还须按照《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相关工作应由提名渠道统一组织,如专家提名的由候选人所在单位组织,不得由候选人或候选团队办理。9. 港澳地区候选人或团队由中央港澳办统一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或团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提名,不得由其他提名渠道(包括组织提名和专家提名)进行提名。10. 推荐材料涉及国家秘密的,严格按有关保密规定办理,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保密审查证明。违反保密规定的,取消被提名资格。11. 候选人获奖后,提名渠道和所在单位应为获奖者搭建培养和用好人才的平台。获奖者应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国情考察、座谈交流、科技服务等活动。四、材料填报要求材料均为线上提交,无须提交纸质材料。提名单位(专家)请于2024年4月30日17:00前在线完成提名工作。候选人提交截止时间以提名单位(专家)要求为准。1. 候选人填报请候选人注册“中国科协智慧科技人才评审系统”(http://kecaihui.cast.org.cn/login),在线填写《提名表》和附件材料等,进行STID认证,凭“推荐码”提交至提名单位(专家)。STID(Science & Technology ID)作为科技人才身份标识,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通过STID可为科技人才提供期刊论文、奖励评价、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场景服务。“推荐码”是建立提名关系的重要标识,由提名单位(专家)发放给候选人。《提名表》(附件1、2、3)仅供参考,具体填写信息以系统为准。请对应上传代表性成果、重大项目、重要组织任职、重要奖项等附件材料,以及候选人所在单位(团队依托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无固定模板,加盖公章)、征求意见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团队须上传依托项目佐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团队形成的批准文件或项目立项书、任务下达书、合同签署材料等。候选人或候选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上传加盖公章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附件4)。候选人或候选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上传加盖公章的《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附件5)。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须上传的有关证明材料:博士生请提供研究生院出具的在读证明,需写明专业及拟毕业时间 在站博士后请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及工作协议。2. 提名单位(专家)提名单位(专家)登录系统(提名单位沿用“单位账号+密码”、提名专家凭“手机号+验证码”方式登录),在线审核候选人材料。根据分配名额确定正式提名人选,为提名人选填写提名意见,上传签字(盖章)的提名意见页、《提名报告》(仅限提名单位),完成提名。《提名报告》须加盖公章,内容包括候选人或团队产生方式、专家评审情况以及确定提名的人选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名的,加盖有关司局公章;地方提名的,加盖省级妇联或科协公章;学术团体提名的,加盖学术团体公章。如为专家提名,则不需要提交提名报告。五、联系方式1.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联系人:赵鹏 陈偲联系电话:(010)68578091 685261442.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人:李杨锦钰 常铖联系电话:(010)62165293 62165291附件:1、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样表).doc2、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表(样表).doc3、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候选团队提名表(样表).doc4、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doc5、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doc
  •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通知
    2023年1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布通知,启动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工作。其中,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候选人要求为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科技工作者;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要求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一、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一)奖项设置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项设置个人奖和团队奖。(二)评选条件1.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1)思想政治坚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风正派,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2)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科技工作者。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不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被提名人选。2.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1)团队负责人须符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条件,团队结构稳定、合理,主要成员须有女性科技工作者。(2)团队承担国家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取得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大科技成果。(3)团队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获得者不作为被提名团队负责人。(三)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科协分别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2. 各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可提名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3. 国防科技领域,其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4.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3名、候选团队1个。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可提名候选人10名、候选团队4个。5.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分别提名本地区候选人5名、候选团队2个,提交前须报经中联办审核。6.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2名、候选团队1个。(四)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1名或候选团队1个;候选人、候选团队须获得1名专家提名即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二、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一)评选范围和条件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2. 从事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或计算机与信息等领域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研究项目涉及动物(如实验用脊椎动物)和化妆品研究的不在此列。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籍女性在读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候选人学籍关系或工作关系应在国内,在读博士生应为全日制)。4. 具有拟利用本计划资助开展的科研项目,且获得资助后该项目研究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月。(二)组织提名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科协分别可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2.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军队系统候选人6名。国家国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选人6名。3. 中国科协所属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提名本学科领域候选人2名。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可分别提名本地区候选人3名,提交前须报经中联办审核。5. 各有关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可提名本单位候选人1名。(三)专家提名1. 提名规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作为提名专家。每位提名专家可提名本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范围内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1名,候选人须获得1名专家提名即为有效。2. 责任与义务(1)提名专家应承担提名、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提名专家签署提名意见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三、提名工作要求(一)军队系统候选人或团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提名,不得由其他提名渠道(包括组织提名和专家提名)进行提名。(二)每位被提名人须明确参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团队奖(负责人)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的一项。(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提名渠道,严格评选条件,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保证评选质量。请明确区分“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鼓励相关候选人以临床案例库、中医药案例库或科研仪器案例库等作为科技成果代表作。(四)人选提名要注重向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以及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倾斜,关注企业一线女性科技工作者。提名表中所列成果贡献应以在国内做出的为主,候选人(团队)应为该成果的主要贡献人或主要完成人。(五)候选团队的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六)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既要注重目前已承担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及表现出的科研潜力,也要注重拟申请资助项目的创新性。(七)提名单位和候选人、团队要自觉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提名材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客观、准确、完整。对于材料不实或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者,经查实,均按程序取消评选资格或撤销获奖和资助资格。如候选人或团队被投诉,提名单位及候选人或团队所在单位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提供书面调查材料和结论性意见。(八)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或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还须按照《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相关工作应由提名渠道统一组织,如专家提名的由候选人所在单位组织,不得由候选人或候选团队办理。(九)推荐材料涉及国家秘密的,严格按有关保密规定办理,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保密审查证明。违反保密规定的,取消被提名资格。(十)候选人获奖后,提名渠道和所在单位应为获奖者搭建培养和用好人才的平台。获奖者应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国情研修、座谈交流、科技服务等活动。四、材料填报要求材料均为线上提交。提名渠道请于2023年2月28日17:00前在线完成提名工作。候选人提交截止时间以提名渠道要求为准。(一)候选人填报请候选人注册“中国科协智慧科技人才评审系统”(http://kecaihui.cast.org.cn/login),在线填写提名表和有关附件材料等,凭“推荐码”提交至提名渠道。“推荐码”是建立提名关系的重要标识,由提名渠道发放给候选人。具体申报、提名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参考评审系统左侧通知公告栏《申报指南》,各项填报信息以系统提示为准。《附件材料》应提交代表性成果,主要围绕重要科技奖项、重大科研项目、代表性论文和著作、重要发明专利等提供上传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候选人所在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候选人或候选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须上传盖章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见附件4)。候选人或候选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须上传盖章版《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见附件5)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须上传有关证明材料:博士生请提供研究生院出具的在读证明,需写明专业及拟毕业时间 在站博士后请提供博士学位证书及工作协议。(二)提名渠道(含提名单位、提名专家)提名提名渠道在线审核候选人材料(提名单位沿用“单位账号+密码”、提名专家凭“手机号+验证码”方式登录系统),根据分配名额确定正式提名人选,为提名人选填写提名意见、上传签字(盖章)的提名意见页、《提名报告》(仅限提名单位),完成提名。《提名情况报告》须加盖公章,内容包括候选人或团队产生方式、专家评审情况以及确定提名的人选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名的,加盖有关司局公章;地方提名的,加盖省级妇联或科协公章;学术团体提名的,加盖学术团体公章。如为专家提名,则不需要提交提名情况报告。五、联系方式(一)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联系人:赵鹏 马文斌联系电话:(010)68578091(二)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人:李杨锦钰 常铖联系电话:(010)62165293 62165291附件:1.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提名表.doc2.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候选团队提名表.doc3. 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提名表.doc4.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人选征求意见表.doc5. 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doc
  •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名单公布
    2021年1月3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示。经“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20名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5个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5名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1年1月4日至2021年1月8日。公示期间,如对人选(团队)有异议,可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反映情况者身份予以保密。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西604房间(100081)联系电话:(010)62165291传真:(010)62168293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按姓氏笔划排序)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冯 琳四川农业大学3刘 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4刘 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刘宏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6许叶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7杨晓菲北京大学8肖仁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9吴 俊南京农业大学10余 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余 倩浙江大学12邹 丽大连理工大学13张 然吉林大学14张东菊兰州大学15张海霞山东大学16陈 娟重庆医科大学17陈兰芬厦门大学18陈芳芳吉林大学19周欢萍北京大学20侯 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按团队名称笔划排序)序号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团队依托单位1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袁 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风云卫星高精度定标与定位技术团队漆成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3安全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团队盛 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南极巡天望远镜研制团队袁祥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5高分子功能材料和器件先进制造团队张楚虹四川大学 2020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按姓氏笔划排序)序号姓 名所在单位(学校)1王艳秀中南大学2邓雨君复旦大学3刘 灿北京大学4张 慈中南大学5钟穗娟北京师范大学
  •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布
    11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关于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表彰对象和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的公示》。经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20名拟表彰人选、5个拟表彰团队和10名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现对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拟表彰对象(按姓氏笔划排序,共20人)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王红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王连荣武汉大学3冯晓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4曲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5吕琳媛电子科技大学6李敏中南大学7李婵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何琼毅北京大学9陈玉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陈思宇兰州大学11陈彩莲上海交通大学12陈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13范宣梅成都理工大学14赵春晖浙江大学15段巧红山东农业大学16贾桂芳北京大学17黄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8焦淑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鲍红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谭倩广东工业大学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表彰对象(按团队名称笔划排序,共5个)序号团队名称依托单位1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2飞行器智能控制团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3白羽肉鸡原种“状元白”研究团队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极端苛刻环境油气田腐蚀防护团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5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电子科技大学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共10人)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丁文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王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王悦存西安交通大学4尹乔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刘 婷西北工业大学6李雨华东师范大学7杨慧江西农业大学8孟佳琳复旦大学9曹端云北京理工大学10蔡佳蓉南开大学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9日-11月15日。如对公示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于11月15日前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电话、信函、电子邮件(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印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附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西604房间(100081)联系电话:(010)62165291,(010)62165293传 真:(010)62168293电子邮箱:pjjlc@cast.org.cn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11月8日
  •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示
    经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山东大学于晓等20名拟获奖人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复合污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团队等5个拟获奖团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于彤等10名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中国科协对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7月25日-29日。公示期间,如对人选(团队)有异议,可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反映情况者身份予以保密。联系电话:(010)62165291,(010)62165293,电子邮箱:pjjlc@cast.org.cn。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按姓氏笔划排序,共20人)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于晓山东大学2车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3毛方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4吉兴香齐鲁工业大学5刘娟北京大学6李方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7肖淑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8张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9张蕾四川大学10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11范淑琴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12赵凌成都中医药大学13赵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姚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15秦莹莹山东大学16徐文渊浙江大学17黄芊芊北京大学18覃小红东华大学19焦丽芳南开大学20鄢俊敏吉林大学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按团队负责人姓氏笔划排序,共5个)序号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团队依托单位1大气复合污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团队宁淼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首艘自研特大型舰船结构研制设计团队陈三桂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3心脏功能重建团队胡新央浙江大学4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贺玉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5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董焕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按姓氏笔划排序,共10人)序号姓名所在单位或学校1于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帅惠萍香港大学3刘思聪西北工业大学4李雪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宋哲北京理工大学6张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7畅丹浙江大学8秦旻华复旦大学9高群清华大学10韩露南京大学
  •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示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12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示》公告。公告显示,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10名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5个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5名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12月23日至12月27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1f03a02b-58b7-4110-96f0-5edd3f478e8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0c989bb5-b252-4426-825f-1a8f45c33d71.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436aa1a-d508-4efd-89af-084f15671327.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公告原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2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daf56066-f63f-4f3b-9499-4433413fb001.jpg" title=" 1811032212121159733.png" alt=" 1811032212121159733.png" width=" 500" height=" 12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获奖名单公示 /strong /span /p p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共产生10名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5个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5名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 /p p   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12月23日至12月27日)。公示期间,如对入选者有异议,可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反映情况者身份予以保密。 /p p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100863) /p p   联系电话、传真:(010)68578091 /p p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strong /span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12/attachment/c4419baf-6fd0-4797-b676-5d0239a57023.pdf" title=" 1.pd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获奖人选.pdf /strong /span /a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trong strong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strong /span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12/attachment/398ecc09-8784-485d-822d-9421bc875794.pdf" title=" 2.pd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pdf /strong /span /a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trong strong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strong /span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12/attachment/68a40a28-71d9-430d-ad44-3ed57c1954a1.pdf" title=" 3.pd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3.2019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入选者.pdf /strong /span /a /p p strong   /strong /p p    /p p br/ /p
  • 全球首创石墨炔,让国外科学家跟随中国科学家做研究——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
    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这些碳材料的发现,都曾在科研圈掀起研究热潮。2010年,石墨烯的发现者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在同一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玉良和团队发现了一个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炔。石墨炔可控生长多层结构和此前碳材料的发现一样,石墨炔的发现同样掀起了科学界的研究热潮。但是,和此前碳材料研究都由国外科学家开创不同,石墨炔的发现与研究是国外科学家跟进中国科学家开展研究的实例。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全面呈现石墨炔研究的“前世今生”,讲述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石墨炔研究领域默默耕耘、持续引领该领域发展的故事,科技日报专访了李玉良院士。全球首创并命名石墨炔请您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石墨炔?这种二维碳材料有哪些优点?李玉良:石墨炔是一个新的碳同素异形体,是由碳碳炔键(sp碳)将苯环(sp2碳)共轭连接形成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全碳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天然的孔洞结构和本征带隙等特征,石墨炔在生长、组装和性能调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和先进性,将是推动催化、能源、光电转换及新模式转换和转化等领域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材料。2010年,我们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大规模制备出了石墨炔薄膜,并用“石墨炔”对其进行命名。自此,石墨炔这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人类面前,为碳材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石墨炔的成功制备结束了合成化学不能制备全碳材料的历史,开创了人工合成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开辟了碳材料研究新领域。您和团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石墨炔的?当初为什么要关注石墨炔研究?李玉良: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平面碳的合成化学研究,合成到十几个碳原子时,由于表面张力太大,合成过程很难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时断时续。随后,我们继续探索了高温固相合成、两相和多相的界面生长等方法,发现这些方法的产物太复杂,很难分离,很难保证我们的研究有大的进步。直到2004年,石墨烯的发现强烈地触动了我们。我们坚持初衷,经过6年的艰苦探索,在2010年利用我们创造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二维结构的新碳同素异形体,并首次用中文命名为“石墨炔”。我们的专利覆盖了所有含有三键的碳同素异形体。我们不断丰富石墨炔的研究内涵,推动了石墨炔在诸多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事实上,在石墨炔发现前,所有碳材料的电子结构都是sp3或sp2碳杂化,没有sp和sp2碳共杂化形成的碳材料,像富勒烯、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都是由sp2杂化形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表面电荷分布均匀。然而,石墨炔是sp和sp2杂化形成的,其表面电荷分布极不均匀,表面活性很高,极易产生奇特的、不可预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石墨炔一直是科学家们期待探索的领域,也是碳材料领域一个重要的挑战。这是我们为什么研究石墨炔的初衷。很高兴,目前的研究表明,石墨炔在催化、储能、光电、光热转化,信息智能、新模式的转化与转换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示了变革性的性质和性能。持续引领石墨炔领域的研究关于石墨炔的研究,国际上的竞争态势是怎样的?我国的石墨炔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李玉良:2010年石墨炔首次成功合成以来,我们研究团队和国内主要研究团队共同攻关,解决了石墨炔可控制备、生长及聚集态结构的形成等基础科学问题,建立了石墨炔体系理论计算方法、结构表征技术等,并在催化、能源、光电、生命科学、智能信息和新模式物质转化与转换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国际关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持续引领该领域的研究。受我们开创的石墨炔研究的影响,科学家也发现了石墨炔很多优异的性质和应用,同时也发展了石墨炔的制备方法,探索了以sp和sp2两种杂化碳形态存在的石墨炔的衍生结构,并开拓了石墨炔研究新方向,使石墨炔成为最有潜力的新材料之一。如今,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研究团队对石墨炔开展研究。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等联合向全球发布的《2020研究前沿》报告中,石墨炔研究已被列为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之一。在这么多年的石墨炔研究中,您和团队遇到过哪些困难?李玉良:在石墨炔研究中,我们团队遇到了很多重要挑战和困难。比如,已发现的碳材料都是由sp2碳杂化组成的,我们要走出sp2碳这个传统的研究氛围,就必须要创造性地发展新方法,这是难度很大的。同时,从合成化学角度来看,还没有通过合成化学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全碳材料的先例,可想而知,这更增加了我们研究的难度;在合成的不可控性、合成过程的设计和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的控制等方面,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都是面临的严峻挑战。此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前后,我国的仪器设备都比较陈旧,要表征出碳原子排列的分辨图像,几乎没有可能,这也让我们在结构表征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您和团队关于石墨炔的研究有什么最新进展?石墨炔目前已经展现了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李玉良:目前,我们的石墨炔研究已在催化、能源、光电、生命科学、信息智能和新模式物质转化与转换等领域获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比如,我们创造了零价的基于石墨炔金属原子催化剂,建立了原子催化的新理念,这是电催化领域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实现了催化原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针对如何常温常压下实现高效合成氨这一难题,我们从理念创新开始,打破传统催化剂面临的难题,成功制备了常温常压下具有变革性催化性能的合成氨催化剂。目前,国际上固氮制氨产率最高的三个催化剂都来自于石墨炔体系。此外,基于石墨炔诸多的特殊性质,在储能领域,我们提出了“炔-烯互变”的新概念,特别是在锂电快充方面,改变传统锂电快充的机制,建立新的锂电快充的模式。由于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结构,石墨炔在新氢能源转换、光合作用制化学品、高效人工固氮、生命科学、智能信息等领域都具有变革性的应用潜力。
  • 我国将建百个具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
    科技部6月27日公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为了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100个在世界科学前沿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并重点支持若干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据了解,这100个科学家工作室将集中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前沿领域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入选后,可围绕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性、开创性研究。同时,这些科学家工作室将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学家将获得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同时也可获得更大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这将营造出潜心研究、自主探索、稳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并将成为我国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方法的途径之一。   此次对于科学家工作室的遴选、评估、验收等环节,都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顶级科学家进行国际同行评议。
  • 科技部首次设立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
    资助额度超过亿元 近百位35岁以下人才受资助   近日,34岁的浙江大学副教授蔡登正在为即将启动的新项目做预算。与普通科研项目不同,这个名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分析与挖掘”的项目有点特别,科研团队只有5人组成,年龄全部35岁以下,经费支持额度为500万元。   “以前,像我这么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够独立带领团队争取到这样的国家项目非常困难。”蔡登说。   他所指的项目是今年973计划首次设立的“青年科学家专题”。该专题除坚持973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的定位,围绕国家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组织项目等要求外,最大的突破在于,申报项目明确要求“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年龄均不超过35岁” 此外,“对单个项目承担单位数量不超过3个,参加人员不超过5人”。   “这就相当于传统973计划的一个课题。让年轻人拿到独立经费,承担目标相对集中的小规模科研和管理任务,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创新团队。”科技部基础司沈建磊处长介绍,以国家项目的形式明确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予以支持,鼓励青年人脱颖而出,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是35岁?   该举措也被视为贯彻落实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尝试。因为本次科技体制改革就特别强调,要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是35年岁以下青年的培养使用。   为什么会选择35岁?一位专家这样划分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生命:“一般来说,28岁之前是学习的过程,即掌握学习的方法 38岁之前有旺盛精力从事创新创造 48岁之后适合做创新和技术管理的工作。35岁往往是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最强的年龄段,他们多活跃在一线,科研已有起色,并具备一定基础,清楚知道未来研究方向,经过培养和孕育,科研创新会达到峰值。”   沈建磊也认为,35岁就是博士毕业后的一段时间。专项向这个年龄段倾斜,符合人才规律,希望青年人才早点脱颖而出,也为973计划输入新鲜的血液。   973计划实施以来,非常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统计显示,973计划所有项目中,立项当年未满45岁的首席科学家共有273位,占总数的1/3,立项当年未满45岁的课题负责人共有3072人,占总数1/2强,其中,未满35岁的507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973计划10年来,立项时年龄在35岁以下的首席科学家却只有13名,如高小山、徐涛、周琪等优秀中青年科学家。通过973计划培养,他们不仅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而且在战略思维和把握学术方向上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成长为活跃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将帅人才。   在现有科技管理模式下,大量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承担项目或课题还存在一定困难。从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看,组织973项目这样的优秀团队要求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管理经验,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同时也存在与资深专家工作、资源协调等实际问题。“青年科学家专题”要求团队人员全部35岁以下,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员的科学创造性,而且避免了一些年轻人“背靠大树好乘凉”“评年轻人变成评其背后‘老板’”的现象。   怎样评审立项?   今年,973计划选择信息科学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领域和纳米研究、蛋白质研究、干细胞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5个领域(或研究计划)作为试点。   “今年3月,我们在973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立‘青年科学家专题’,受到了科技界积极响应,申报之踊跃始料未及。”沈建磊介绍。   据973计划评审专家周俊良介绍,该专题的评审立项过程与973计划并无不同,同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着重考察项目重要性、前沿性、创新性、团队基础和首席科学家本人的素质能力。   一位评审专家告诉记者,以信息领域为例,项目申请人集中在32岁至34岁,每个项目获得8—12位专家的评价,选择前10名进入视频答辩,进入答辩的项目尽量涵盖指南的各个方向。经视频答辩专家取平均分,最后仅有4个项目获得973青年科学家项目计划支持。   入选者虽年轻但很“牛”   该专家认为,入选项目的共同点,就是项目负责人学术研究实力强,项目研究内容凝练,团队的研究基础积累扎实。“相比大973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目标更加集中。项目组成员有内在天然的合作需求和合作基础,避免了拉郎配。”   在评审过程中,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许多评审专家向记者透露,项目申请人本身素质高,大都有国内外博士学习经历,已经发表高水平论文 基本都参加过973计划项目研究,了解国家需求,综合素质好,没有行政职务。“这些年轻人科研做得好,表达应变能力强,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和科研管理能力,有做大事的潜力。”一位专家说,有的申请人已经在生命医学界成功研发新药,有的因为地质古代气候的发现在《自然》《科学》等发表文章,在学术界颇有名气。   蔡登就是其中一例。蔡登2009年从美国UIUC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领域共发表论文虽然只有70余篇,但已经被他人引用4500余次(SCI他引900余次)。他还获得今年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杰出论文奖,这是该会议26年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研究机构为作者单位获此荣誉。他研究的基于视觉的互联网网页语义块划分方法以及基于语义块的检索和链接分析方法,获得美国专利,被应用在微软搜索引擎中。   蔡登告诉记者,他研究的课题通俗地讲,就是如何在社交网络中挖掘信息,对虚拟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研究信息怎么传播,这是近10年来互联网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国家安全联系紧密。该课题既是基础研究又有很强的应用前景。“35岁是一个人最具创造力、最多产的时候,拿到这个项目后,我会在未来5年与项目团队的同事们继续努力,争取创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经过网上初评和会议复评,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今年共有19个项目被批准立项,近百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获得支持。这批青年科学家研究课题包括人类概念认知的脑网络基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相关科学研究、DNA损伤与抗肿瘤研究等。   不过,获得支持的项目负责人大都来自东部,并为国内名校名所。专家建议,专题应向西部倾斜 同时增加女性负责人答辩的比例,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可至38岁。   许多受访专家对“青年科学家专题”寄予厚望。“希望下一步能扩大申请领域,同时打造品牌,严格标准,保证质量,从而保持其生命力。”一位评审专家说。
  • 青年科学家之困:基金挤 生活压 竞争酷
    郭刚制图  不久前,《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对目前青年科学家群体面临的困境作了一次深入的探讨。  早在文章发表之前,杂志社在社交网站发起了一个非正式的调查。当被问及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时,在约1.2万名调查对象中有44%压倒性地选择了“为获得资助展开竞争”。此外,约1/3的人感觉对他们的评价完全基于其发表的论文数量 另外1/3的人表示,他们发表过自己并不感到自豪的论文 16%的人表示,他们曾在科研中抄近路。而且,有高达65%的人表示,他们考虑过放弃研究。  这绝对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调查结果。此后,这一话题持续在科学圈里发酵。  基金之挤  早在今年9月,美国数字媒体公司Vox Media旗下新闻网站Vox就发表了一篇由三位研究者联合撰写的文章,他们调查了270名科学家,总结了现今世界科学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青年科学家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  当研究人员询问受访的科学家对于科学有何困扰时,他们大多谈的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诸如研究设计、同行评审等等。然而,这些反应往往来自拥有终身职位的科学家们。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全球博士后供过于求,研究经费匮乏且终身教职在减少,许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业前景暗淡,其中一些人卡在博士后的时间长达5-10年或更长。这和《自然》杂志的社论所反映的问题如出一辙。  而对于国外年轻科研人员而言,基金申请的压力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做了5年博士后研究员的喻海良在给《中国科学报》的回复中坦言,现实就是这样。  他每年从11月份就必须开始准备基金申请,而且必须持续到第二年3月份正式提交基金申请书。在澳大利亚科研基金申请中(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担任第一负责人获得资助的几率非常低,很多时候都是年轻科研人员写好基金申请书,然后依靠资深科学家担任第一申请人去获得基金资助。  去年,他自己牵头申请的一个基金未能获得资助。今年以课题团队负责人作为第一申请人,自己为第二申请人,则获得了资助。“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政府经费非常有限,年轻科研人员积累有限,和资深科研人员竞争难度非常大。”喻海良说。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赵纪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美国科学家写基金申请书的时间比中国科学家长,命中率也低于我们,不是明星科学家几乎很难独立拿到基金项目。  除此之外,常被国内科学界诟病的论文数量,也有些意外地出现在了国外年轻科学家的选项中,虽然比例并不是很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外的科学界也开始变得“斤斤计较”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赵纪军说,十几年前,当他在美国做博士后时,情况远不如现在这样严重。  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认为,事实上,这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有着深刻的关联。  信息爆炸、国际竞争,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压力和焦虑,而科学家的工作也在被拼命要求提速,强调成果。周忠和特别提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待大学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势,“可这真的符合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吗”?  生活之压  关于青年科学家面临困境的话题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多少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然而各国之间,影响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具体问题还是有所差异的。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义国分别在美国和英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学习工作了近20年,回国前任英国邓迪(Dundee)大学医学研究院癌瘤研究系高级研究员(CO-PI)。在他看来,跟国外基金申请成功率不到10%相比,国内科研人员在基金申请方面的压力的确要小不少。  “尤其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科研机构得到的政府资助不增反减,但中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却在持续增加。”张义国说,一般而言,只要研究内容“真材实料”,再加上连续申请,年轻科研人员想要得到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并不是太难。  在赵纪军看来,国内青年科学家面临的压力首先来自生活。国内青年教师(简称“青椒”)的工资收入低常常是他们自嘲的主要内容。这不意味着,这些年轻人的日子比过去的科学家过得更为清苦。  “重点在于,社会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而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被拉得过大。有资历的和没资历的,海归和不是海归的,有头衔和没头衔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异超过了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异。”赵纪军坦言,这种不公平感相较国外更为突出。  以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头衔为例,初衷是希望资源向优秀的人才有所倾斜,它们事实上也起到了积极的正面鞭策作用。但是,如果这种倾斜过度,无论是收入待遇还是学术资源,就会带来机会的不平等。  竞争之酷  而对于科研本身的压力,赵纪军认为,青年科学家突出面临的是一种“短跑式”的竞争。这种竞争模式与现有的评价制度密切相关。  “一切以数量说话,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经费数量、人才头衔数量,且必须在指定年限内。”赵纪军说,无论是学校排名、学科评估还是人才评价,这些量化指标都是最重要的。  这种短跑式的竞争之所以对青年科学家影响更大,是因为没有这些好看的数字,就得不到晋升,得不到晋升就没有体面的生活 没有一定的学术头衔,在社会上竞争学术资源时也就处于劣势。  张义国认为,竞争与淘汰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制度本身是否合理、公平。青年科学家正处于科研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如果都以追求这些数字、头衔为科研目的,他们如何发掘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内容,如何学着思考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做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够长期积累的选题。真正有能力的科学家还可能因为短期内出不了成果而遭到逆淘汰。“这不仅对青年科学家不利,对国内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事实上,我们需要鼓励年轻人的恰恰是非功利性的,有志气、有热情地去做一项创造性的研究,少而精,而不是一味跟着大项目、大热门,到头来只为别人的发现补充了证据。”张义国直言。  过渡之难  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大学青年老师生存实录”的书——《工蜂》。作者带领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调查了5000 多名大学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工蜂是蜜蜂中最累的,而高校青年教师也是学术体制中最辛苦的。  书中所反映的“青椒”生活,一方面收入微薄,处在高教体系的最底层,另一方面也缺乏人文关怀,被任其自生自灭。关于后者,赵纪军的看法与其不谋而合。  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从来都被视为一项较独立的职业群体,自由度和灵活性都很高。但对于刚从博士毕业,或者短期博士后出站的年轻人来说,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独立的教授,往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他们都需要资深教授或者团队的帮扶。  与研究所以团队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在高校,新进的年轻教师如果没有加入团队,就需要完全依靠自己搞定所有工作内容、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但是,高校资源主要倾向于资深教授以及有人才头衔的科学家,普通的青年教师得到的支持力度少,来源单一,如果无法完成角色转变,找准方向,明确职业规划,几年之后很容易被体制淘汰出局。”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西方,相对完善的博士后制度可以帮助年轻人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研究工作,打好研究基础,积累成果从而在学术上立足。在这个较长的过渡阶段,他们往往会成为大科学家身边的资深助手,尽管职位不稳定,甚至被吐槽遭老板“使唤”,也不能否认这是青年科学家学术能力锻炼、培养的重要过程。  张义国提到,这一过程在国内因为一些制度性问题发展非常不健全。“年轻人在进入重点高校、科研机构之前,应该先接受至少4年以上的博士后工作。但目前在国内,这一过程常常被忽略,完成一期博士后要求的时间过短,管理职权也不应该归属行政机构,而是应该交给教授团队。”  赵纪军也建议,高校的年轻教师如果没有经历足够的过渡性训练,应该尽可能地加入研究团队,即便没有团队,也希望能够得到本单位、本领域资深教授的一些指导和帮助。  选择之痛  2015年,《自然》杂志曾发起过一项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的调查。根据回收的3400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年轻研究人员对于学术界的工作还是有强烈的偏好。在全世界科研机构岗位已经难以承担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现实下,这样的回答显得让人惊喜又矛盾。  有意思的是,也有超过60%的受访者称,他们“可能”,或“非常有可能”会在企业找工作。这表明,年轻人对其他出路也是持开放态度的。事实上,在美欧,过去获得生物学博士的大多数人都会进入学术界,而现在只是一个小部分人的选择了。  因此,这项调查同样充满了深意。  尽管有些残酷,但在张义国看来,科研工作本质上就是一个高淘汰率的职业。在竞争更为激烈、压力更为巨大的当下,它也从另一个角度迫使年轻人真正去思考为什么要选择做科研这条路——你对它是否出于最简单的喜爱和追求,学术对于你的意义是否足够支持你为此付出加倍的努力。  “为减轻科研人生选择的博弈压力,我们是否该检视一下‘与年龄限制’相关的政策,再深度思考怎样做,才能让暂时的失利再然起新希望:是重整再战或是转换跑道,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问题。”张义国说。
  • 杰青基金20年:青年科学家的“雪中炭”
    在科学界,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大多处在科研的黄金期和创新的高峰期。然而,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经费少等问题往往阻碍着这些年轻人前进的步伐。由此,20年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应运而生&mdash &mdash   8月4日一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匆匆赶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打开电脑,一份长长的名单映入他的眼帘。&ldquo 入选了!&rdquo 从这天起,他与许多科学家前辈一样,正式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ldquo 杰青基金&rdquo )所资助的青年科学家群体中的一员。   杰青基金作为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专项基金,从1994年正式设立至今年4月,资助青年学者3004人,资助总额达44亿余元,资助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已成为科学界人才项目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20年过去了,这项科学领域的&ldquo 国家投资&rdquo 取得了怎样的回报?它又给青年科技人才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走访多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试图寻找答案。   &ldquo 雪中送炭&rdquo 的&ldquo 第一桶金&rdquo   &ldquo 对当时的我来说,杰青基金真是雪中送炭!&rdquo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向记者感叹。1996年,41岁的田中群刚回国不久,从事的SERS研究不为学界看好。眼看经费紧缺,研究难以为继,正在田中群犹豫&ldquo 要不要放弃&rdquo 时,杰青基金为他提供了继续科研的&ldquo 第一桶金&rdquo 。随后几年,他成功在铁、铂等7种过渡金属电极上直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拉曼光谱信号。如今,以其为理论基础研制的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已被成功应用于医学等领域。   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王楠林身上。1998年,他回到物理所扎根,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科研经费少,样样困扰着他。此时,杰青基金发现了他的价值。2000年,他获得了80万元的杰青基金资助,开始了强关联电子体系及其相关领域的攻关。今年1月10日,随着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出炉,&ldquo 铁基超导&rdquo 项目迅速走进大众视野,而王楠林正是获奖者之一。   &ldquo 对于正在学术界苦寻立足之地的年轻学者,杰青基金愿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rdqu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道出了设立该基金的初衷。   目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中有77%是由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其中不乏世界领先成果。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名获奖者中,4名曾得到杰青基金的资助。   选对人,然后给他尽量大的科研自由   &ldquo 科学的评审机制和管理方式是杰青基金最大的魅力。&rdquo 在采访中,许多获基金资助的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   &ldquo 杰青基金选的是&lsquo 人&rsquo ,评委的考察重点绝非简单地看他发过多少文章。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就放开手让年轻人自己去寻找吧。&rdquo 2011年获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泉明说。   据了解,在评审机制上,对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学家,杰青基金不过细约束其研究方向,主要根据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评定,不硬性要求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而且,受资助者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自由支配。   杰青基金的考核同样灵活而宽松。&ldquo 没有一天到晚的各种检查评估,只需每年提供一张A4纸大小的简单进度报告,而且允许失败。当然,你必须弄清楚为什么会失败。&rdquo 2002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高自友感慨地说。在基金资助下,他的研究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白春礼、刘德培、侯建国、姚檀栋&hellip &hellip 这些当年初出茅庐获得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已成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学界&ldquo 大腕儿&rdquo ,他们背后带起的是蔚然成林的创新团队。   从1998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到建立自己的创新群体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只用了3年。&ldquo 杰青基金的支持,让我得以把人才紧紧凝聚在了一起。&rdquo 2000年左右,孙卫民、章卫平等68位青年科研人才来到了他的身边。当时,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ldquo 我团队中的很多学生和助手,现在也获得了杰青基金的支持。&rdquo 曹雪涛说,&ldquo 这对保证一个科学团队的持续发展特别有利。&rdquo   &ldquo 在基金正式评选前,荣获过杰青基金的前辈会帮助年轻人挖掘研究方向,提炼关键问题,这对后辈的发展比拿到资助还重要。&rdquo 在先后有23人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获得资助的教授谢兆雄充满感激。   他的同事吕鑫教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2000年,刚刚31岁的吕鑫加入田中群的团队时,仅是一名助理研究员。&ldquo 日常科研里经常与有着杰青基金资历的前辈甚至不同课题组的人一起讨论、争辩,碰撞想法。&rdquo 这样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35岁,他也成为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之一。   &ldquo 这说明,平台的引导对青年科学家来说极其关键。&rdquo 田中群说,在这个平台上,中老前辈帮扶年轻人,年轻人则越发努力追赶,&ldquo 这正是杰青基金&lsquo 润物无声&rsquo 的力量。&rdquo
  • 电镜专家贾春林在西安交大成立“科学家工作室”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以&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学者贾春林教授命名的&ldquo 科学家工作室&rdquo 。该校校长王树国,副校长荣命哲,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科学家、德国科学院院士乌邦教授等共同见证该校第一个科学家工作室的诞生。这是西安交大突破学科间的管理界限,鼓励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最大限度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以及在制度上为交叉研究提供更广阔空间的科研体制创新之举。   交叉融合 打造西安交大新的学术高地   &ldquo 大学之大,不仅在物理空间和学生数量上,更应在有一流的科学家和学术大师。成立科学家工作室的目的是实现多学科融合,探索科学内在和本源的规律,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带动重要原创性成果不断产生,促进西安交大的交叉研究,以形成一流的学科方向、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科学研究的科学高地。&rdquo 王树国在成立仪式上致辞,他说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的成立,将为西安交大以杰出人才为核心构建学术高地种下一颗种子,希望西安交大以此为起点,成立更多的科学家工作室,开展更多、更深入、更持久的世界一流的学术合作,以科学家工作室的世界水平、世界氛围的合作模式,真正引领相关交叉领域的学术前沿研究,让西安交大以国际化视野屹立于世界学术最前沿。   乌邦教授代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表示祝贺,他表示,科学意味着探索自然奥秘,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而且国际竞争激烈。西安交大为杰出科学家提供最佳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也为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的高期望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他相信,以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为契机,西安交大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会进一步强强合作,引领学术前沿、打造学科高峰、产生原创成果,他将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贾春林教授担任德国于利希国家研究中心微结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材料电子显微学领域国际著名学者。他于2010年入选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他促成了西安交大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实质性合作,开展了建立高端实验室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人员互访等合作项目。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拥有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长期一流国际合作的基础。   创新体制 科学家拥有充分科研自主权   &ldquo 潜心开展探索性和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创新团队。&rdquo 贾春林教授在展望科学家工作室未来5年的研究方向、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规划时说。他同时表示,坚持研究方向、完善基础装备、提升研究团队,进行科研积累,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是工作室今后努力的方向。   工作室将以&ldquo 高起点、国际化&rdquo 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持续开展引领国际科学前沿的学术研究,逐步建成一支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及重大国际合作课题,不断产生重要原创性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探索有利科研创新的新体制,对相关学科及科研基地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科学家工作室实行&ldquo 首席科学家负责制&rdquo ,由贾春林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聘请有国际学术顾问团。工作室将作为直属学校管理的独立科研机构,由学校提供基本资源保障及赋予管理自主权,在制定发展规划、聘用及考核工作室人员、跨学科招收与培养研究生等方面拥有自主权。   工作室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界面与原子结构的研究,与我校电信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等均有深度交叉与合作。成立仪式上,管晓宏教授、孙军教授、梁得亮教授等分别代表合作学院发言,表示将支持工作室的建设发展,积极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开展创新研究。   学术交流 瞄准最新前沿的源头创新   成立仪式结束后,贾春林教授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以《From a single image to 3D shape of nanoscale crystal with atomic resolution》为题,为在座师生介绍了负球差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在原子尺度下揭示材料的纳米结构缺陷和界面工程设计的研究工作,已成为当今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讲座的内容来自贾春林教授科研团队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合作完成《Determination of the 3D shape of a nanoscale crystal with atomic resolution from a single image》论文,该论文于2014年9月21日在《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   报告结束后,贾春林教授还与学生进行学术互动和交流。
  •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齐上《科学》封面
    p   大姑娘出嫁——头一回!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p p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一条。 /p p   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他们还突破了生物合成方面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比如:突破合成型基因组导致细胞失活的难题,设计构建染色体成环疾病模型,开发长染色体分级组装策略,证明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组具有可增加、可删减的灵活性,等等。这些技术将帮助在全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相关实际应用中大显身手,其价值不可估量。 /p p   国内外同行指出,这是继合成原核生物染色体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5f293be-2b2e-4ae7-b266-e68b50ab9add.jpg" title=" 2017-03-10_105502.jpg" / /p p   ▲参与国际酿酒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的中国科学家代表,自左至右依次为:李炳志、戴俊彪、杨焕明、元英进、沈玥。 /p p   strong  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意义何在? /strong /p p   曾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介绍说,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以基因组设计合成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他指出,生物学界内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既不是植物和动物,也不是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而是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来区分。“细菌、病毒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相对简单,而动物、植物、真菌等等真核生物的基因(DNA)既丰富又复杂,通常会包含数亿至甚至数十亿碱基对信息。同时,作为遗传物质的DNA通常被分配到不同的染色体中,而这些染色体又深藏在细胞核的特定区域。所以,合成一个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如果生物学真正做到引领技术革命,合成真核生物基因组技术必将发挥非常核心的作用。” /p p   为完成设计和化学再造完整的酿酒酵母基因组,国际科学界发起了酿酒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Sc2.0计划),这是合成基因组学(Synthetic genomics)研究的标志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由美国科学院院士杰夫· 伯克发起,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国研究机构参与并分工协作,试图重新设计并合成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长约12Mb,1Mb是百万碱基对)。 /p p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元英进是最早参与该计划的中国科学家,此次在《科学》期刊上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论文。他告诉记者,如同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果蝇、斑马鱼,酿酒酵母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模式真核单细胞生物”。“如果说病毒基因组的合成开启了基因组化学合成研究,那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研究的不断突破,则初步实现了化学全合成基因组对单细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生命调控。“酿酒酵母是第一个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大尺度的设计和重建酵母基因组是对目前酵母领域知识贮备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一个直接考验。化学合成酵母,一方面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基础生物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基因组重排系统,使酵母实现快速进化,得到在医药、能源、环境、农业、工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潜力的菌株。” /p p    strong 我国科学家在合成酵母中发现了什么? /strong /p p   2014年,Sc2.0已创建了一个单一的人工酵母染色体。此次国际合作,中外科学家们共完成了5条染色体的化学合成,其中中国科学家完成了4条,占完成数量的66.7%,把Sc2.0计划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p p   其中,元英进带领的天津大学团队完成了5号、10号(synV、synX)染色体的化学合成,并开发了高效的染色体缺陷靶点定位技术和染色体点突变修复技术 戴俊彪研究员带领清华大学团队完成了当前已合成染色体中最长的12号染色体(synXII)的全合成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团队联合英国爱丁堡大学团队完成了2号染色体(synII)的合成及深度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p p   “人工合成基因组的尺度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向科学界对生物体运作方式以及生命本质的认知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基因组尺度的DNA合成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定位人工基因组中影响细胞长势的序列,即缺陷(bug)。常规的排除缺陷(debugging)的方法有三种,都有费时耗力、效率不高的缺点。”元英进团队成员、“10号染色体”文章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博士生吴毅介绍说:在合成长达770kb(kb:千碱基对)的酿酒酵母10号染色体的过程中,我们创建了基因组缺陷靶点快速定位与精确修复方法,解决了全化学合成基因组导致细胞失活的难题。我们所得到的全合成酵母染色体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能够成功调控酵母的生长,并具备各种环境响应能力。此方法在化学合成基因组研究中具有普适性,并且作为一种新颖的表型和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的策略,有望显著提升我们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认知。” /p p   “5号染色体”文章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博士生谢泽雄说,在全面推进Sc2.0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多靶点片段共转化的基因组精确修复技术和DNA大片段重复修复技术,解决了超长人工DNA片段的精准合成难题。同时,我们首次实现了真核人工基因组化学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系统性支撑与评价了当前真核生物的设计原则。该技术的突破为研究人工设计基因组的重新设计、功能验证与技术改进奠定了基础。利用化学合成的酵母5号染色体定制化建立了一组环形染色体模型,通过人工基因组中设计的特异性水印标签实现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追踪和分析,为研究当前无法治疗的环形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发生机理和潜在治疗手段提供了了研究模型。此外,我们发展了多级模块化和标准化基因组合成方法,创建了一步法大片段组装技术和并行式染色体合成策略,实现了由小分子核苷酸到活体真核染色体的定制精准合成。” /p p   清华大学的戴俊彪团队,则设计合成了12号染色体。在研究中,他们开发了长染色体分级组装的策略,即:首先通过大片段合成序列,在6个菌株中分别完成了对染色体不同区域内源DNA的逐步替换 然后利用酵母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重组的特性,将多个菌株中的合成序列进行合并,获得完整的合成型染色体。针对12号染色体上存在的高度重复的核糖体RNA编码基因簇进行删除及工程化改造,并利用修改后的重复单元在基因组多个位点重建了核糖体RNA编码基因簇。“该工作奠定了未来对其他超大、结构超复杂的基因组进行设计与编写的基础,同时也证明了酵母基因组中rDNA(核糖体DNA)区域及其他序列均具有惊人的灵活度与可塑性。”戴俊彪表示。 /p p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同完成2号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长770 Kb),合成酵母菌株展现出与野生型高度相似的生命活性。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深圳国家基因库合成与编辑平台负责人沈玥介绍说,科研人员使用“贯穿组学(Trans-Omics)”方法,从表型、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五个层次系统地进行基因型-表现型的深度关联分析,证明了人工设计合成的酿酒酵母基因组可增加、可删减的高度灵活性。” /p p   令人欣喜的是,华大基因与爱丁堡大学合成的酵母菌株,不仅与野生型有高度相似的生命活性,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其进化速度呈几何级提高。 /p p    strong 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价值何在? /strong /p p   “2000年公布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国只承担了百分之一的工作,这次我们完成了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杨焕明说,“两相比较,不难看出我们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在酿酒酵母设计与合成研究中,我们已由‘跟跑’转为‘并跑’,今后‘领跑’也不是不可能。” /p p   Sc2.0计划国际化的高效运作模式也给国际性大型旗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板,该计划的实施是基因组编写计划的重要基础。元英进认为,多国组成大型国际联合团队使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具有必然性,中国的研究者在本次国际计划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青年人才,中国的基因组设计合成能力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国际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功将鼓励更多的中国的学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中去。 /p p   据介绍,在历届合成基因组年度会议上,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均向国际合作联盟介绍了自己的项目研究进展。2016年7月,第五届Sc2.0和合成基因组会议在英国爱丁堡举行,吴毅和谢泽雄介绍了天津大学化学全合成酿酒酵母染色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4名成员积极参与2016年5月举行的基因组合成闭门会议,加入了“世界合成生物学顶级俱乐部”。 /p p   据戴俊彪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上述成果,不仅对于深化生命认知、推进相关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将在实际应用中大显身手。此前,基因修饰的酵母已经用来制作疫苗、药物和特定的化合物,这些新成果的发表意味着化学物质设计定制酵母生命体成为可能,产物范围也将被拓展。随着人工合成酵母的推广应用,必将显著提高其在工业生产、药物制造等方面的效率与质量。 /p p   “这背后是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不懈探索精神。”天津大学青年教师、国家优青获得者、此次2篇学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炳志表示,“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用‘十年磨一剑’的劲头来治学。谢泽雄和吴毅多年来没有发表过任何相关文章,这是他们自本科至今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p p   据悉,上述团队正在此前成果的基础上乘胜前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给人类更多惊喜。 /p p br/ /p
  • 你的实验室安全吗? 科学家工作环境堪忧
    将近一半的人都在实验室受到过伤害……很多科学家缺乏应对具体伤害的安全培训。   ①一项国际调查投射出实验室研究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态度。 图片来源:ARNO BURGI/DPA/PRESS ASSOCIATION   ②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 图片来源:CENTER FOR LABORATORY SAFETY, UCLA/NPG/BONAMY FINCH   近期,第一个关于科研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态度及其实际情况的国际调查显示,科学家对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状况有错误的认识。   在约2400名参与调查的科学家中,有86%的人表示相信实验室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将近一半的人都在实验室受到过伤害,例如动物咬伤、吸入化学药剂等;还有很多科学家指出,由于他们经常独自工作,因此即便受到过伤害也没有报告给上级,并缺乏应对具体伤害的安全培训。   “认识到这一差异,是积极改变实验室安全环境的关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环境健康与安全研究的负责人James Gibson说。2011年3月,加利福尼亚大学首次成立了实验室安全中心,将该问题研究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安全环境研究的一部分。这一进展缘于2008年,该校一位23岁的研究助理Sheharbano Sangji在实验室大火中被严重烧伤并死亡。她的导师、有机化学家Patrick Harran,可能因为她的死亡面临刑事审判。2011年耶鲁大学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实验室伤害致死事件。   美国国家科学院化学科技委员会负责人Dorothy Zolandz说,这项调查“是我见过的最全面地调查科学家对实验室安全态度的尝试——它和其他相关报告共同指出,我们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亟待改善”。《自然》杂志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和提供安全软件的BioRAFT公司都参与协助了这项调查。UCLA的实验室安全中心计划在今年进一步分析调查数据。   真安全,假安全?   一些匿名的调查参与者——大部分来自美国和英国,小部分来自于欧洲、中国和日本——认为他们受到的伤害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我曾被一只猴子抓伤。”一位科学家写道,“不管你多小心,在工作中类似的伤害都会发生。”另一位科学家在提取响尾蛇毒液时曾被咬伤;还有一位科学家的脸和手上被泼到硫酸,皮肤治疗花费了3000美元。轻微的伤害是最常见的——割伤、裂伤和刺伤,但是30%的回应者表示曾目睹过至少一次实验室的“重大”事故,一般需要专业的医疗处理。超过1/4的初级研究者表示他们在经历实验室伤害后并没有告诉导师。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回应者都宣称他们的实验室是安全的,并受到过足够的安全培训,以使实验室伤害最小化并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美国化学会(在此问题上进行过独立调查)健康与安全领域秘书长Ralph Stuart表示,在其他规模较小的调查中,科学家们同样持这种态度。   但是调查中更具体的问题表明,安全标准并不到位。只有60%的调查参与者回答他们曾受到过应对具体危险的安全训练。差不多一半的参与者认为实验室安全状况有改善的空间,其中化学家(60%)更容易有这种感受,神经系统科学家(30%)反应则较为平淡。   老少科学家看法不一   这项调查中,最大的分歧之一是初级科学家(如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等)和高级科学家(如教授、系主任和研究负责人等)对安全环境的态度。大约40%的初级科学家表示,他们每天在实验室里独自工作,这样对健康有害且会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只有26%的高级科学家有这种看法。这表明,导师们对自己团队的安全环境并不十分了解。   总体上,大约2/3的研究者表示,他们每周都会有几次独自在实验室工作的情况。只有12%的年轻科学家认为安全是“实验室事项中最重要的”,36%的年纪较大的科学家有这种看法。   年轻科学家对安全措施可能有更清晰的看法,因为他们比导师工作的时间更长。一半多的初级科学家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只有1/5的高级科学家会工作同样长的时间。   调查结果抛出更多问题   尽管健康和安全专家对此并不感到吃惊,但这项调查的另一个发现是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前进行风险评估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法律要求的不同。将近2/3的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使用上级机构批准的表格(由英国健康安全局强制规定)来进行风险评估——相比之下,美国只有1/4的科学家会这样做。超过一半的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会“非正式地”进行风险评估。   科学家说,改善实验室安全环境的最大障碍是“时间问题”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这都是由于他们对安全规定缺少了解,以及缺乏关注安全的带头人。“有安全规定不代表真的安全。实验室拥有很多研究成果不代表这是个安全的实验室,很可能反而更不安全。”一位科学家这样写道。   一些健康和安全领域的专家认为,这项调查——包含100个问题——过于宽泛和失焦,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他们也认为非随机的取样调查并不合理:该调查向注册过nature.com的科学家发送电子邮件,并鼓励他们向认识的其他科学家传递问卷。   “这项调查得出了结论,也带来了更多问题。不过这种感知调查确实应该提出很多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健康和安全领域专家Lou Diberardinis说。Diberardinis的团队曾作为2012年实验室安全中心种子基金资助的4个队伍之一研究安全问题。   Zolandz表示,今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化学科技委员会将同行为学家一起,为科学家制定如何建立安全实验环境的行为规定。
  • 10人获2021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21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1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名单。其中,10名青年科研人员获青年科学家奖。  具体来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魁、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奇慧、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栋、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恺、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英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伟、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这10位青年科研人员获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据介绍,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表彰中科院一批在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专家。  当天,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涛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赵景柱、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崤峣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恒、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文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合成淀粉团队、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研制团队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授予在中科院各个战线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二维碳石墨炔研究集体、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研究集体、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集体、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研究集体、高能物理研究所慧眼空间天文望远镜研究集体,以及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相关研究集体等,共8个研究集体和2名个人获2021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据介绍,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中科院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研究集体或个人。
  • 抢救老科学家学术资料专项研究中心成立
    &ldquo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dquo 是国务院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ldquo 抢救性&rdquo 采集整理的工程。日前,为这一工程服务的&ldquo 中国科学家资料整理与研究中心&rdquo 正式在京成立。   该中心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建设,将有计划地分批对采集工程的成果进行研究性整理,一方面对资料的学术价值、展览展示价值、可开放程度等作出评估,为采集工程资料库逐步开放使用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依托采集工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加强学术研究,有针对性地部署关于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研究的专题。   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调宣部部长王春法介绍,中心还将深入开展科学家资料采集方法、研究方法的研究,在稳定、扎实地保证采集工程继续推进的基础上,为采集工程提供理论支持。他表示,除了目前已有的团队开展以科学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之外,还欢迎科学史、科技政策、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充分利用采集工程资料,开展学术研究,丰富关于中国现代科学史、科学家的各类研究成果。   &ldquo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dquo 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采集到247位老科学家丰富宝贵的个人资料。蒋锡夔、谢学锦、申泮文等院士将收藏数十年的珍贵手稿、书信、照片、证书等实物资料捐献出来。截至今年3月,入藏资料原件2万余件,数字化资料8万多件,音视频资料3万多小时。
  • 争光!盘点那些屡获国际科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p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科学家屡屡斩获各类国际科技奖项。 /p p   strong  屠呦呦 /strong /p p strong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strong /p p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受中医药典籍启发,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为全球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科学界迄今所获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奖。 /p p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p p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时年39岁的屠呦呦,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p p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p p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p p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 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p p   “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p p    strong 陈宇翱 /strong /p p strong   菲涅尔奖得主 /strong /p p   2016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宇翱教授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原因是他在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领域的贡献。此前他因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贡献获欧洲物理学会2013年度菲涅尔奖。菲涅尔奖以19世纪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这是授予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 /p p   陈宇翱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他曾于1998年在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实验第一和总分第一,同年进入中科大深造。在校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期间,他开始进入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并合作搭建了世界上首个五光子纠缠实验平台,奠定了我国在多光子纠缠操纵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p p   2008年,陈宇翱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底,陈宇翱回国工作,这其中固然有他的恩师、中国量子“领军人”潘建伟的感召,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到祖国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拳拳之心”。 /p p   此后,陈宇翱主要致力于基于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纵的可拓展量子信息处理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出八光子薛定谔猫态。 /p p   有量子“梦之队”之称的中国量子研究团队,利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先后完成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原定两年完成的三大科学目标,不到一年提前完成。这三项量子实验将会是未来全球量子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这标志着中国量子通信研究“全面领先”。 /p p   在这个量子“梦之队”中,陈宇翱承担重任。他三年前接受采访时坦承,中国在超冷原子的研究上还“比较落后”,“我们还在追赶”。但短短几年间,他们从“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 /p p   9月29日下午,陈宇翱任总工程师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这条历经42个月建设、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在北京与“墨子号”量子卫星连接,构建起全球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随着“墨子号”量子卫星和“京沪干线”的成功研制,中国已经迈入国际量子科研与应用的最前沿。 /p p    strong 姚檀栋 /strong /p p strong   维加奖得主 /strong /p p   2017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因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获维加奖。姚檀栋是首位获此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荣誉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p p   维加奖由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设立,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每三年评选一次。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 哈格贝里表示,姚檀栋对“第三极”的冰川、季风以及环境的基础性研究对我们了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不仅因为该研究是涉及20多亿人口的全球性课题,更因为该研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第三极”是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相关地区的称呼,因为这里是南极和北极外的世界最高极。 /p p   “环境变化是个长期过程,从自然环境变化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叠加效应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姚檀栋说,希望通过分析气候变化的过程及其复杂性,判断目前所处阶段,掌握气候变化趋势,进而预测环境变化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避免冰崩等灾害现象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 /p p   他指出,“第三极”地区是环境脆弱地区,在该地区搞建设需要考虑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加以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以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工程。 /p p   从当年做博士生到现在将自己的导师纳入合作团队,过去20年间,姚檀栋与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尼泊尔和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影响。在这个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研究并领先的科研领域,姚檀栋及其团队的科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p p   “我们将自己以及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与西方科学家的知识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打造出高水平的合作??从而使研究结果与国际接轨。”姚檀栋说。 /p p   “当然,高水平的科研一定要有经济基础的支撑,需要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对科研事业的投入和对科学的支持为高水平基础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姚檀栋自豪地说,“从学习、到合作再到主导,我们对科学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也到了可以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 /p p   他指出,经过30多年进取,中国科学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也逐渐获得了组织和协调国际大型科研的能力。但他同时提出,中国科学家还可多多学习西方国家自省、自新式的创造性研究。 /p p   姚檀栋说,他的下一个科研目标是研究“泛第三极环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他希望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掌握气候变化的过程。 /p p    strong 王贻芳 /strong /p p strong   庞蒂科夫奖得主 /strong /p p   2017年2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获庞蒂科夫奖。该奖由俄罗斯杜布纳研究所设立,颁发对象是全球中微子实验领域的科学家。 /p p   有“幽灵粒子”之称的中微子,以近似光速悄无声息地穿行于地球,在科学家眼中,中微子的神秘面纱每掀开一层,都能让人们向宇宙终极法则更接近一步。相关研究在最近28年间已4次斩获诺贝尔奖。 /p p   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2012年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这一成果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被美国同行誉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他先后获得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日经亚洲奖、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等国际奖项。 /p p   1963年出生的王贻芳,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同年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丁肇中领导的团队深造 1992年获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工作 2001年底,作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回国工作 2004年入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p p   如果把大亚湾实验比喻为载人航天,那么接下来应该就是载人登月和深空探索。王贻芳说,大亚湾实验的成功使我国的中微子物理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继续探索中微子未解之谜,将是我国相关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领先的机遇。 /p p   比如,反物质去了哪里?科学家在研究宇宙的过程中,始终未能找到答案,有人甚至称其为宇宙最大谜团之一。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中微子最有可能解释反物质消失之谜。 /p p   王贻芳说,中国在中微子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走过了十几年。如果说大亚湾实验测到的θ13是起步的话,那么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很有希望确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从而实现跨越。未来建造所有高能物理学家的梦想——高能粒子加速器并测量CP破坏,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旦走完这条不寻常的路,中国必将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p p   “今天的科学,将是明天的技术。”王贻芳说,这是一幅漫长的路线图,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信心,是对现在新的科学目标的承诺,更是对未来广阔前景的展望。 /p p    strong 郑永春 /strong /p p strong   卡尔· 萨根奖得主 /strong /p p   2016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行星科学家郑永春获得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 萨根奖,获奖原因是他在行星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 /p p   郑永春主要从事月球及行星地质和环境研究,参与了“嫦娥”探月工程。在科研工作之外,他经常到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和大中小学做科普讲座,还在各类科普杂志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并出版了科普著作《飞越冥王星》。 /p p   “科普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郑永春说。一方面,科研经费来自国家投入的民众纳税,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说明这些经费投入之后有什么样的成果,分享科学探索的乐趣。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科学传播有巨大的需求,科学家要满足这些需求。科学家对科学的理解相对更深刻,可以向青少年传递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利于他们成长。 /p p   “科普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寻找事实和证据,根据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郑永春说,科学的声音越响亮,“行星大十字灾难预言”“2012世界末日”等伪科学就越没有流传的空间,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平和。 /p p   “科普肯定会占用原本用于科研的时间。”郑永春说,“相比青少年对科学的渴求,我认为在科普上的付出是值得的,国家投入的科普经费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效应,甚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p p   科学家做科普既需要掌握与公众交流的技巧,也需要足够的勇气。郑永春做出的这个选择,正是卡尔· 萨根本人当年的选择。萨根因为热心科普,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名气太响亮,被一些天文学界同行嘲笑为“不务正业”。 /p p   “但是科普也有重要意义,”郑永春说,“像前段时间引力波的发现,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的科技背景解读,会激发许多人投身科学的热情。” /p p   郑永春还说,不仅仅是孩子需要科普,许多成年人,甚至科学家自身许多时候也需要科普,因为在各学科高度专业化的今天,一名科学家在其研究领域以外的认知跟普通人可能并没有明显差别。 /p p   “在宇宙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科学领域没有权威,只有对错之分。”郑永春说,“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进步的,现有的认识以后可能被推翻。中国非常需要科学家主动走向公众,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发出科学的声音。” /p
  • 华人科学家张首晟获“欧洲物理奖”
    华沙时间9月1日,“欧洲物理奖”在波兰华沙颁奖,华人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首晟获此殊荣;由其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或将带来芯片革命。   因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张首晟与4位欧美科学家共同荣获2010年“欧洲物理奖”,他也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科学家。而在此前的2010年7月,张首晟还因在拓扑绝缘体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德国“古登堡研究奖”。   “欧洲物理奖”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奖项,由欧洲物理学会颁发。   张首晟表示,作为一项国际级大奖,今年的“欧洲物理奖”授予5位研究“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科学家,表明这一领域已经引起国际主流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具有风向标意义。   上世纪60年代,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而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定律见证了人类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但是,随着晶体管越小越密集,发热问题也就越突出,晶体管电路已逐渐接近性能极限。业界普遍认为,摩尔定律的有效期只能再延续10年左右。   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将其基于芯片业未来提出的新构想——通过控制电子的自旋运动来降低能耗——在理论上完成了预言。2007年,这一理论预言被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证实。同年,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张首晟形象地介绍,电子是电流的载体,它除了负有电荷以外还具有一种自旋性质,就如同地球绕着太阳转,而地球本身也在自转一样。   在运动过程中,电子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就如同要走过一个杂乱无章的迪斯科舞场,电子无规则地跳舞,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碰撞就会耗散热量。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找到了一个新的规律,即电子自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使电子以新的姿势非常有序地舞蹈,从而使能量耗散很低。张首晟说:“利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有可能研制出新一代的电脑,延长摩尔定律的生命。”   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下,芯片中的电子能够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一样正反方向地分开运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一理论预言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科学家发现在很多不同的材料中都能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2008年,张首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一种三维新材料。2009年底,张首晟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理论与实验上的紧密合作,2009年底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薄膜材料,其世界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公认。   虽然“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研究成果离真正投入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这种新奇的物理现象有可能给未来的信息革命带来重大影响,电脑甚至量子计算都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张首晟说:“科学界和工业界已达成共识,信息革命下一步的发展,一定要把‘信息高速公路’建到芯片的层次。这已经是全世界范围的一个大趋势。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理论研究以及产业化开发,对科学界和信息产业界来说,都将是一次大洗牌的机会。”   张首晟认为,任何一个自主创新和重大突破,一定要抓住重新洗牌的时机。希望国家有计划地大力投入,作好战略布局,瞄准这一理论预言展开更广泛的探索,加快研究步伐,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他认为,中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突破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对中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界的自主创新都将是十分难得的。   张首晟1980年从上海复旦大学赴德国留学,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1992年获全球华人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获IBM研究部杰出创新奖。1999年张首晟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 中国7位科学家获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日前,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向全球公布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有7名青年科学家当选,分别为南开大学教授胡俊杰,中科院武汉数理所研究员唐淳,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邵峰、王晓晨、张宏、朱冰,他们将获得HHMI为期5年的资助,奖金总额为65万美元。   据悉,获得首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的28名科学家来自12个国家,是从76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来自非美国的12个国家的28名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将分享2000万美元的实验室启动资金。我国成为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随后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均为5人)。有1/3的获奖者为女性科学家。   这些研究人员将在5年的时间里每年接受10万美元的资金,HHMI同时还将为他们的实验室提供价值15万美元的仪器设备。他们还将赴美国参加由约300位HHMI研究人员举行的会议。而在5年后,他们将能够申请新的奖项。   HHMI所长Robert Tjian认为:“这些人10年后将成为所在国家的科学领袖。”Tjian表示,他没有想到南欧会有如此之多的科学家获奖。但他认为这反映了过去20年中,这些国家在训练科学家以及设立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大量投入。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盈利性私立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该研究所每年从来自全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提名人选中,通过严格选拔,遴选出若干最杰出的生命科学家成为HHMI研究员,无偿为其提供研究支持和资助。目前该研究所在美国共有330位研究员,其中13人是诺贝尔奖得主,147人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同时,为鼓励美国之外的科学家从事科研事业和科学创造,HHMI还设立了国际青年科学家奖,拟资助美国以外的17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入选人员是已经或者具有潜力成为科研领军人的科学家,而且正处于开展独立科研的初始关键阶段。该资助将仅颁发给能够纯粹支持基金获得者进行科研工作的科研机构。基金为期5年,从2012年开始,第1年25万美元,后4年每年10万美元。   据悉,国际青年科学家项目候选人须在美国接受过博士、医学或博士后水平的训练,并且在2004年1月1日之后建立了独立实验室。候选人应成绩优异,拥有很强的独立研究能力。申请人还必须符合其它要求,如“作为第一作者或高级作者,在同行评议的英文原创科研杂志上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能自己掌握科研方向,实验室空间和经费 绝大多数工作时间放在科研、指导学生和教学上,不担任主要的行政职务”,“在基础生物、病发机理方面开展基础生物医药科学研究 也可涵盖直接与生物或医药相关的化学、物理、计算科学或工程领域”,等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