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杰出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杰出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杰出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杰出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杰出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杰出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杰出科学家话题讨论。

杰出科学家相关的论坛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杰出科学家职位,坐标广东,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杰出科学家[b]职位描述/要求:[/b]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及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上述相当成就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70周岁)。 科研启动费不少于3000万元。住房待遇税前600万元购房补贴。鼓励团队引进,团队成员按照相关制度安排。[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0937]查看全部[/url]

  • 【转帖】中国两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另外16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以色列、德国、比利时、日本、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日举行的第144届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宣布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当选的)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2025人。 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每年4月底,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

  • 【转帖】中国科学家陈焕文荣获瑞士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

    日前,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因发明EESI-MS技术并开创EESI-MS活体分析的杰出贡献,被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授予“杰出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陈焕文博士现年34岁,他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有机质谱研究室,现有包括5名教授在内的12人的团队,在质谱研究方面异军突起,从2005年起,就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项目、欧洲Simon基金、瑞士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资助,2006年,课题组发表论文57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谓MS是质谱的简称,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和科学。而EESI-MS技术是指现代质谱中的萃取电喷雾电离技术,这是陈焕文博士于2003至2005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发明的一种质谱技术。(来源:国防科工委 杨章跃殷学军江光亮)

  • 【讨论】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让他们头痛的事儿比科研本身更复杂让张华教授(化名)回忆上次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年富力强的“长江学者”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徐徐吐出一句:“好像真的已经很久啦。”但他的确很忙,而且这一切忙碌都跟工作有关:指导学生,看文献、改学生的论文……而且,他是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参与杂志审稿;他要领导一个实验室的运行,每个春节前后开始申请一年一次的基金,而到年终,则要汇报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专利,下一年度的计划是什么”。对于张华而言,美好的时光只有刚回国的头两年。那时候张华有一半的时间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主任,他亲自做实验,也手把手地教学生,“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科研工作上,现在只能跟他们空对空地讨论了。”那时候,张华还有时间看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酝酿在上面发文章,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和各类会议已经把这些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了。和张华一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自嘲已经成为“兼职科学家”,他们向记者反映,科研一线那些真真切切的东西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赵博士的观察同样可以佐证。读博4年里,赵博士很难在实验室里见到自己的导师,这位“老板”主要在外面跑课题,拿回来就是手下的博士带着硕士们组成小团队做,平均一个人分到一个小课题,“一些署着导师名字的成果可能他根本没有参与过。”中科院声学所一位前所长直言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科学家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感慨。“一年填了47份表,最厚的一份200多页”“大师+团队”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应付申报和评估,就会变成“大佬+团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的龚教授是个有心人。他专门统计了2008年一年他所负责填过的表格,“总共有47个难填的表,平均每个表填两天,就是近百天,3个月就没了。”这其中,最厚的一份表格多达200多页,龚教授关起门来,整整填了5天。这些表格名目繁多,龚教授扳起手指一一历数:“973项目”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规划,学院的规划,学科的规划,“211工程”申请表,“211工程”年度工作汇报表,“985工程”创新表、申请表、评估表等等。填表的内容同样让人费神费力。比如每年搞大项目的预算,每一部分比例要符合基金的要求,仪器设备费、人工费、实验材料、测试费、国际交流费,参加几次国际会议都要列出来,要去算,“一个上千万元的大课题,要算多久啊!”龚教授说,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最后要算一个符合申报规定的东西,但是肯定不是真的,谁能预料中间的变化呢”。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介绍,即使在人文学科,一个表格填四五天也很正常,“每栏要填三四千字,最后填下来一两万字,还要去查很多数据”。在他看来,一些表格的设计很奇怪,比如为一个课题填表,需要分别填写两栏,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每栏限3000字到4000字之内。这让他感觉很荒谬,“创新之处不就是成果吗?”作为申请者,王彬彬教授的经验是,每栏都要填满,表格交上去,别人都写了很多,你只写了一点点,评委就会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要减掉很多分;与此同时,两栏里内容还不能完全一样,“一样的意思还得换一种说法,如果完全一样,评委也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这样一来有个危险,本来正常的学术团队就演化为‘大佬+团伙’了。”作为973首席科学家的龚教授发出警示,“大师+团队”能做出很漂亮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干这些虚的活,没有时间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这就演化成“大佬+团伙”,和江湖人的生活很像了,“他能赚到钱,但是他没有产品,无法为社会作贡献。”

  • 【求助】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不在开会 就在开会路上——做研究的老师们都这样么?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  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  “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  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  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  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  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详细:[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1013/048880.shtml[/url]】在实验室工作的老师们都是这种情况么???还是这篇文章瞎掰的,求证?!.........

  • 【分享】科学家首次计算出霍伊尔状态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及生命的起源2011年05月1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本报讯 碳是宇宙形成的基石,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碳核的某种状态——霍伊尔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5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测到了这种状态,但一直未曾计算出这种状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9日报道,德国、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计算出了碳核的这种状态,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霍伊尔状态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提出,其是一种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对生命以及宇宙的形成至关重要。霍伊尔认为,3个氦原子核(α粒子)在恒星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一个碳核时(该反应发生在重星球炽热的内部)必须经过该状态。如果该状态不存在,宇宙只会形成很少量的碳或氧、氮、铁等其他更高级元素。如果没有这种碳核,生命或许不会存在。  早在1954年,科学家就通过实验证实了霍伊尔状态确实存在,但一直无法计算出这种状态。因为这种形式的碳仅包含三个连接非常松散的氦核,它也从不单独“现身”,只同碳的其他形式结伴而行。  科学家使用一种新的、经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利用当今欧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巨人”(JUGENE),耗时一周精确地计算出几个核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完美匹配。因此,科学家确信,他们计算出了这种霍伊尔状态。  德国波恩大学亥姆霍兹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乌尔夫·梅贝勒表示,有了该计算结果,科学家就能分析这种不稳定的、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的每个细节,最终知道它多大、结构是什么,这也意味着科学家能深入了解宇宙中各种元素如何形成的整个链条。  未来,科学家甚至能用该最新进展回答哲学问题。几十年来,人择原理一直认为,自然常数必须毫无例外地拥有确定值,否则,我们就无法观测宇宙。拥护该理论的科学家一直以霍伊尔状态为首要例子。  梅贝勒表示,将这种理论应用在霍伊尔状态,就意味着其必须精确地拥有它应该拥有的能量数量,否则,人类就不会存在。现在,我们能在一个拥有其他参数的变化了的世界中,计算出霍伊尔状态是否确实拥有不同的能量值,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就证实人择原理是正确的。(刘霞)

  • 【分享】美国科学家从鳄鱼血中提取出“超级抗生素”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近日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第235届美国化学学会会议上,美国科学家宣布:从美洲短吻鳄鱼的血液中分离出的蛋白质提取物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可以更加有效的抵抗艾滋病病毒感染、严重烧伤引起的皮肤感染、糖尿病引起的溃疡,以及器官移植过程中的细菌感染。  这一发现将是人类抗生素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人类将有可能实现防治艾滋病病毒和抵抗超级致命细菌的威胁。  为什么选择鳄鱼血?  科学家发现,美洲短吻鳄鱼经常会在打斗中受伤,但是它们的伤口却从来不会受到细菌的感染。科学家进而发现美洲鳄鱼血液中具有非常“敏感和有效的”抗菌蛋白质。  这种抗菌蛋白质使得美洲短吻鳄鱼可以有效的抵抗白色念珠菌酵母感染,于是科学家获得启发立即开始对美洲鳄鱼的血液进行深入研究。  2005年开始研究超级抗生素  来自麦克尼斯州立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将美洲短吻鳄鱼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离,从分离出的白细胞中提取出活性蛋白。随后科学家对这些蛋白质提取物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据研究报告称,在实验室的试验中,这些微量的蛋白提取物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包括对人类最具威胁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这种蛋白质提取物可以对8种不同种类的白色念珠菌产生抗体。而且研究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发现,鳄鱼血液中的蛋白质可能有助于防治艾滋病病毒感染。  科学家估计,美洲短吻鳄鱼血液中的蛋白质提取物至少有4种未知的成分。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确定这些蛋白质提取物的化学结构。科学家表示,这种蛋白质提取物是人类超级抗生素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旦确定化学结构后,科学家可以制造出超级抗生素药物。这些药物将会在未来7~10年内摆上货架,人类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病毒和致命细菌病毒,还可以防治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感染,截肢手术造成的感染,器官移植造成的感染,烧伤造成的感染。目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已经向该项目提供了研究资金,科学家希望加快超级抗生素的研究脚步,尽快的投入临床试验。

  •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电子的“华尔兹”轨迹

    中国科技网讯 在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就像在跳华尔兹,一边自旋一边按照自旋方向同步地旋转移动。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一个来自IBM研究团队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联合小组,首次直接绘制出电子怎样形成一个持续自旋螺旋的过程图,揭示了电子在半导体中跳“华尔兹”舞的情景。这一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有效控制设备内部磁性运动,带来更加节能高效的电子设备。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是利用电子所带电荷来编码和处理数据。随着半导体元件越来越小,到了无法控制电流的临界点,就开始显出局限性,而电子自旋能突破这种障碍。利用电子自旋来存储、传输并处理信息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但他们尚不清楚,电子自旋能否在开始旋转之前将编码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时间分辨扫描显微技术,监控了数千个电子自旋的演变,这些自旋是在一个很小区域内同时生成,属于随机旋转并会很快改变方向。IBM科学家利用超短激光脉冲控制,使得电子同步自旋的时间延长了30倍,达到1.1纳秒,相当于1GHz(千兆赫)处理器的一个周期。他们首次观察到电子旋转移动了超过10微米,整齐地排列成一种规则的、类似条纹的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持续自旋螺旋”,并绘出了电子自旋的同步“华尔兹”图像。 实验用的半导体是ETH科学家制造的一种砷化镓(GaAs)材料,实验在零下233℃低温下进行,以确保电子自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 同步自旋运动的原因是一种物理机制,自旋轨道的相互作用将自旋和电子运动结合在一起。联合小组中纳米系统物理学小组的吉安·萨利斯解释说,“假设所有舞伴都以女方面向北开始,过一会儿她们就会朝向不同方向。现在,我们相对于移动方向的改变,锁定旋转速度不变,结果就像一个完美设计的舞蹈动作:在特定区域中所有女方的脸始都会向同一方向。对于开发基于自旋的晶体管而言,控制、操作以及观察电子自旋的能力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指出,自旋电子学从实验室到市场还面临很大挑战。电子自旋同步化让科学家能观察电子的旋转移动,大大提高了将电子自旋用于处理逻辑操作的可行性,有望带来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机产品。(记者 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当前,半导体硬件性能逐渐接近极限,已很难继续通过缩小元件尺寸来提高计算性能,摩尔定律将很快走到尽头,量子计算时代还遥遥无期,有人焦虑,也有人探索新理论、技术和材料来战胜现有技术的物理极限。电子自旋螺旋理论于2003年提出,通过近十年不懈努力,终于实现对电子自旋的控制、操纵和观察,为利用电子自旋编程并制造性能更高的自旋晶体管打下了基础。当然,新技术能否让半导体材料突破瓶颈,还有赖于理论和材料的进一步突破。 《科技日报》(2012-08-14 一版)

  • 科学家带盐,怎么看?

    应该也就是今年吧。我看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带盐厂商的产品,或发表跟厂商相关的文章。举例:[img=,690,17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11108_01_2850333_3.jpg[/img]知名科学家带盐了,是不是产品就会好呢?或者说,他们让厂商改善了设计,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验的使用和要求?请说出你的观点

  • 科学家开发出新的癌症检验方法

    中国科技网圣保罗9月16日电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个由巴西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查癌症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这种方法较之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更加敏感和快速。 这项科研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血液》周刊上,参与该科研项目的科学家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巴西里维拉·布莱多细胞治疗中心的科学家。 论文称,检查染色体异常可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使用传统的检查染色体变化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检验人员需在显微镜下对细胞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测,往往要延迟几天才能提供结果,并且只能对20个肿瘤细胞进行化验,这种细胞数量上的局限也增加了假性阴性结果的几率。而这种新开发的检查方法使用了流式细胞仪,可以在1天到2天之内对2万到3万个细胞进行快速化验,且结果十分精确。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指出,以最快的速度和准确度检查染色体变化,对于我们诊断癌症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记者 张新生) 《科技日报》(2012-09-17 二版)

  • 【转帖】奥科学家开发出氦原子显微镜

    新华网维也纳1月10日电 奥地利新闻社日前报道说,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利用氦原子束作为显微光源的显微镜,它能够克服普通电子显微镜的部分缺点。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无论如何完善光学显微镜的透镜和结构,其放大倍数和分辨率只能被限定在1000多倍和几百纳米的水平。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最多也只能是其所使用光源的半波长大小,所以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存在极限。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分辨本领远胜于光学显微镜,其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但电子显微镜也有缺点。格拉茨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博迪尔霍尔斯特介绍说,电子显微镜需要在真空条件下工作,所以很难观察活的生物,带电电子束的照射也会使生物样品受到辐射损伤。氦原子束能量很低,而且作为一种惰性气体,氦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这些因素使氦原子显微镜在观察纤细柔弱的生物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不过,奥地利科学家开发出的氦原子显微镜分辨率目前还很低,甚至不及高质量的光学显微镜。据报道,科学家正在努力进一步提高氦原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 【转帖】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众所周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最近,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证明这一理论的依据: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 据科学家们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公斤,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利内亚尔彗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发成了蒸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都观察到了这一过程。那么,这颗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上的水相似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从“木星区域”落到地球上。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玛玛说:“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 (人民网)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分享】英科学家研制出液体防弹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液体防弹衣,当防弹衣里的液体物质接触子弹的猛烈冲击时会瞬间变硬,这种奇特的防弹衣被研究人员称为“防弹奶蛋糊”。据悉,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道保密化学公式配制“防弹奶蛋糊”,再与传统的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结合在一起,最终成功打造出这种“超级防弹衣”。研究人员介绍称,液体物质与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粘在一起,当子弹击中防弹衣,液体物质承受冲击力则越变得坚硬。他们希望这款超级防弹衣能够制作得更轻、更柔软,成为前线士兵贴身的防弹背心。科学家之所以将它称为“防弹奶蛋糊”,是因为该材料的分子结合方式和变黏稠变坚硬的过程,非常类似于搅拌甜点蛋奶糊。这项前沿科技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市BAE航空与航天系统公司的科学家小组设计的,该公司主要负责研制全球防御和安全系统的武器和装备。BAE公司设计和材料科技商业部负责人斯图尔特-彭尼(Stewart Penney)说:“当这款防弹衣遭受子弹攻击时,其液体材料将与奶蛋糊非常相似。该技术的原理最好是用汤匙搅拌奶蛋糊来解释,当液体状态时你用汤匙搅拌,几乎感觉不到阻力,但液体物质与传统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结合在一起时,你就会明显感到阻力的存在,随着搅拌的速度加快,‘奶蛋糊’就变得越来越硬。当子弹撞击该材料时,它就瞬间变硬,吸收子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这种防弹衣之所以会瞬间变硬,是由于使用了“衰减浓度”液体,这种液体与凯夫拉尔纤维增强材料结合在一起,当遭受冲击力和压力时它们会结合得更加紧密,变得坚硬。目前英军使用的军用防弹衣较厚重,限制了士兵们灵活性,在阿富汗等战争环境中十分不便。相比之下,这款最新研制的液体防弹衣使用的原材料较少,并且更轻、更小,为士兵灵活性作战提供了机动性。该款超级防弹衣不仅可使士兵增强灵活性,还比传统防弹衣的厚度减少45%。科学家在测试中,将300米每秒的圆珠射向31层未加工的凯夫拉尔纤维和10层凯夫拉尔纤维与液体物质构成的“防弹奶蛋糊”。佩尼强调称,测试结果显示,后者被圆珠撞击形成的凹坑很浅,而前者的抗撞击效果则差一些,并且沉重的传统防弹衣已逐渐不适应现代战争环境。目前,这种超级防弹衣除计划用于军事人员,还可用于其它的防护性用品,比如:增强防护衣的保护效果,为警察和救护工作人员提供保护等

  • 喜讯!三位中国科学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三名中国杰出科学家——孙宝国、郜海燕、陈历俊成功当选。[align=center][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400,55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8695a78-577b-470b-b5fc-0b2fa7849af1.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0px][color=#17365d][b]孙宝国 院士[/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8px][color=#17365d][b]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b][/color][/size][/align]孙宝国,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食品香料香精和风味化学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倡导白酒、黄酒是中国的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huangjiu”。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致力于食品科普工作,主编的酒类综合科普书《国酒》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主编学术著作1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重大科技贡献人物”。[b][/b][align=center][img=u=1305125015,40206536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400,5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3711075-6f4d-4be8-9276-4b9384f31e78.jpg[/img][/align][align=center][b]郜海燕 研究员[/b][/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size][/b][/color][/align]郜海燕,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农产品加工果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标准委员会专家,国际食物营养与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物流保鲜加工与品质控制、生鲜食品未来采后与营养健康、植物源食品功能挖掘与综合利用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基金、科技支撑、重大国合和省重大攻关等各级项目7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励23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5篇,出版著作3部;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0件,制定行业标准7项。[align=center][img=5adc3c252c551a357b7e0ea3874a15e1_77e7-khxeamv6048507.jpg,550,40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094997-8eb8-4d30-bb16-b839cd233b6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20px]陈历俊 教授级高工[/size][size=20px][/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size][/b][/color][/align]陈历俊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杰出质量人、中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劳模、北京市劳模与北京市突出贡献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主持/参与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9项,核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62项,制修订国标6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9部。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adcc16d-f286-439d-bcef-8f2ea5ab769b.jpg[/img][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align=right][/align]

  • 科学家提出未来20年粒子物理学研究框架

    追寻隐藏在物质、能量、空间与时间背后的秘密2013年08月10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常丽君 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由美国物理协会组织的斯诺马斯夏季研究会于7月28日到8月6日召开,会上来自100所大学和实验室的近700位粒子物理学家经过9天的密集讨论,最后以一个统一的框架来总结。这一框架规划了物理学家如何在未来20年里揭示隐藏在物质、能量、空间与时间背后的秘密。 在过去两年中,物理学家在理解宇宙基本法则方面取得了非凡进步,但在有关宇宙性质的很多方面依然觉得困惑。比如中微子的基本属性、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所有性质等等问题至今仍保持神秘。而在去年7月发现与希格斯玻色子高度近似的新粒子并不断加深确认后,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粒子物理学未来研究工作的20年展望,包括了今后要研究的宇宙问题框架。 以下是问题简述: (1)希格斯粒子与人们迄今为止所遇到的任何其他粒子都不同,它为何会不同?还有更多的不同之处吗? (2)中微子非常轻、难以捉摸而且会在飞行中改变身份。怎样使这些特性符合我们对自然性质的理解? (3)已知粒子占了宇宙中所有物质的1/6,剩下来的是暗物质。但它究竟是什么?我们能在实验室里探测到这些粒子吗?自然界还有其他未发现的粒子吗? (4)自然界已知有四种力,它们能否统一成一种力的形式?还有其他科学家未曾预料的新力吗? (5)时空中是否存在隐藏的新维度? (6)大爆炸产生了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今天的世界只由物质组成,为什么? (7)宇宙的膨胀为何会加速?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有许多能量,也有大量的观点,”美国物理协会粒子与场分部主席乔纳森·罗斯纳说,“在过去的一年来,我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并在研究中微子行为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还有更多秘密等着发现。我们对宇宙物质和能量掌握的还不到5%,而在未来20年里,将有什么实验来帮助我们拓展这些知识呢?” 此外,会议报告也反映了科学家们的下一代观念,包括了对研究生、博士生和该领域年轻科研成员的调查结果,而他们将成为粒子物理学界的中流砥柱。“我们对近1000名年轻科学家进行了调查。” 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研究人员乔纳森·阿萨迪说,“斯诺马斯进程还在计划下一代实验,其中许多长达10年之久。今天的决定将造就未来年轻科学家的职业,从现在开始他们将执行这些实验。” 最终报告将于今年秋季公布,将详细解释每个问题的科学重要性,以及探索这些问题所需的科学仪器。会议报告将为粒子物理学项目优选小组(P5)提供决策参考,开发战略性计划并为美国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建议。(常丽君) 《科技日报》(2013-08-10 二版)

  • 【分享】中国科学院颁发2007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二○○八年度工作会议二十六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该院二○○七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在闭幕式上揭晓并颁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该院六个科研集体共获殊荣。  获奖集体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科学工程研究集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强场物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集体”、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体”等。据介绍,此次获奖个人和集体近五年来均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有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中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则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这次唯一一位获奖个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学明不仅科研贡献突出:成功设计、建造出中国第一台“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创新成果“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突破解决了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国际公认难题等,其堪称传奇的工作经历也备受瞩目:赴美留学、加入美国国籍、在中国台湾从事科研工作八年、放弃美国国籍、重新申请中国国籍、进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杨学明接受采访时说,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因为喜欢也就乐在其中,选择“回归”是因为在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将继续致力于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争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二○○二年设立,翌年首次颁奖,该奖每两年推荐、评审一次,每次奖励不超过十个个人或集体。

  •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日前法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这是科学家首次以绝对肯定的态度声称找到一颗“环境宜人,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92203_317907_1609805_3.jpg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科学家终于给出解释

    鸡年到来,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终极问题的讨论再次兴起。对此,科学家们以往已经从两个方向给出了相关的解释。第一个观点是“先有蛋后有鸡”。2008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者达拉-泽冷斯基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发现:恐龙首先建造了类似鸟窝的巢穴,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然后恐龙再进化成鸟类(鸡也属于鸟类的一种),这很明确,蛋先于鸡之间就存在了。鸡是由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第二个观点是“先有鸡后有蛋”。2001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Ovocleidin-17(OC-17)”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加快蛋壳的成型。如果没有OC-17,就无法形成鸡蛋,而如果没有鸡,就没有OC-17。随后,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博士科林·弗里曼在2014年对这一言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直接指出OC-17蛋白与鸡蛋形成的必然关系:没有这种OC-17蛋白就没有蛋壳,有了蛋壳、蛋黄和保护小鸡的液体才有地方住,要是没有鸡卵巢里的OC-17蛋白就不可能有鸡蛋。因此,一定是先有鸡再有蛋。不仅仅是科学界对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认识不一,就连哲学家也要尝试分析其中的奥妙,并产生了下面两种答案:答案一:人类先有鸡的概念,后有鸡蛋的概念。因此先有鸡,后有蛋。比如,著名学术权威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的:“如果曾有一个最初的人,那他必定是无父无母而降生——这是违背自然的。蛋能孵出鸟,然而鸟类不可能诞生自一枚最初的蛋,不然一定还得有一只最初的鸟去生下这枚蛋。”答案二:先有蛋,蛋孵出来的鸡还是那只鸡,鸡生下的蛋却已不是那个蛋。依照达尔文《物种起源》来推断,物种并不存在什么本质,并不存在抽象永恒分别的“鸡”的概念,所有的生命都连为一体,永不停歇地连续变化。因此,鸡的诞生,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鸡蛋循环之中,一个本来不太像鸡的东西逐渐变得越来越像鸡,最终在某一个点上按照人类的定义真正成为了鸡。【来源:生活中的化学】

  • IBM科学家首次为化学键拍“显微照”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IBM公司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曾经因为在2009年第一次捕捉到单个分子的特写镜头而闻名于世,现在他们再次透漏出极为惊人的详细显微图像,展示了原子间的个体化学键。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01/217/1145/7450906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11/217/1145/7450907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 他们是如何得到如此惊人的特写镜头的呢?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原子力显微镜,通过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捕获了两张图像。这些图像不仅说明了单体纳米级石墨烯分子的结构,而且展示了原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发表在《科学》杂志9月14日的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石墨烯装置有着重大意义,而石墨烯有可能被用于取代微芯片这样的现存技术。这些发现也有可能帮助科学家追踪化学反应期间电子的路径。 IBM公司科学家利奥-格罗斯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到:“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用于区分化学键。第一个对比是根据化学键上测量力的微小差异做出的,第二次对比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下化学键视乎拥有不同的长度。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一氧化碳分子在顶端的倾斜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的。” 这张彩色照片展示了原子化学键的长度以及电子的密度,因此较暗的点代表的是分子最密集的部分。再配合长度和密度,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分子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格罗斯告诉BBC新闻频道记者道:“在并五苯的试验中,我们看到了化学键,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区分它们或者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属性。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证实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物理特性,而且那真的非常让人激动。 今年早些时候,IBM公司的科学家们捕捉到了第一张单分子图像,展示了电子电荷如何分布。现在他们公布的最新图像让这项研究更进一步而且在纳米级物理学领域迈出意义重大的一步。

  • 物质的结构(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故事)

    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图瓦罗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左图)推翻“燃素”说,提出“元素”说。他说,这种“元素”物质不能被任何化学过程再分解。他提出的元素表是不完整的,且有一些错误,但是他对完整元素表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他的工作,科学家们提出近代的看法:即所有物质能被分解为109种元素,所有元素是由原子构成,所有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等等……。http://www.ihep.ac.cn/kejiyuandi/news/10-faxian/new_page_4.htm

  • 【求购】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

    [center]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center]英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种像牙膏般的“注入式骨质”材料,无须开刀就可直接被注入到断骨处,几分钟内就会硬化并形成一个可生物降解的支架,这样人体自身的骨骼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 据报道,这种“注入式骨质”材料由诺丁汉大学凯文• 谢克沙夫教授发明。他表示,骨科手术中传统的连接骨骼的材料骨水泥(bone cement)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热力,令周围细胞死亡,所以身体某些骨折部位不能采用。但新材料就没有这种情况,它在室温下如同牙膏一般,注入体内后,体温就让它发生硬化反应,而它在这一过程中不会释放出热量灼伤细胞。 有了这种材料,患者甚至有望彻底告别骨移植之痛。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这需要从患者身体内取出一块骨头,比如臀部,然后植入断骨处,这种外科手术方法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很方便地注入到患者身体的正确位置,它的硬化程度完全可以和骨头相媲美。 不过,这种材料目前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它与原有宿骨的连接处比较脆弱,一个腿骨折的患者如果想要走路,那么除了断骨处用这种材料连接外,可能还需要用金属螺栓固定。 这项发明上周刚夺得了一项医学创新大奖,谢克沙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最快将于18个月内在美国市场首先推出。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 抵制学术期刊,青年科学家的“冒险”行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7/A1393487876_small.png2013年12月, Randy Schekman 赴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同时向公众宣告了决定抵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科学类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他指控这些“顶级期刊”对科学研究施以暴政。与此同时, Schekman 邀请其他科学家加入自己领导的抵制行为。Schekman 暗示,这些顶级期刊出版或者不出版著作的决定,只是基于该研究有多流行,而不是根据研究的学术价值。他指出,这也是这些期刊的影响所在,它们实际上引导了进展中科研工作的类型。通过坚持它们自己的日程,发表那些将会被引用的著作,这些期刊鼓励在流行的学术领域内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Schekman 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是向公众如此表态的人里最著名的一个。他这样做的时候,仅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周之前。这也不是学术界第一次号召抵制这些权威期刊。在 2012 年,英国数学家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细胞》杂志出版商的抵制运功。事件起因是该出版商向大学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大量期刊。关于 Schekman ,许多科学家都赞成他的观点——《自然》、《细胞》和《科学》的编辑们过于有影响力了。该意见被如此卓越的同僚又一次大声疾呼出来,自然更受欢迎。对于 Schekman 的公正,人们赞誉很多,人们常说的评价是:“对于他来说,这么说很容易,他可是刚获得了诺贝尔奖啊。”Schekman 坦率地承认,他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其他科学家们一样,因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益良多。但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他的地位,可以从他谴责的暴政中要求一定的自由。因此,他号召其他人加入他领导的抗议行为。然而我怀疑,还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者们能响应他的号召吗?对于我的许多同辈来说——比如博士在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和《细胞》一直代表了主要的职业目标,这些期刊能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肯定,并使之曝光。毕竟,世界第一次知道中子的存在、DNA的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排序,都通过了这些期刊、杂志。尽管有抗议和抵制行为,这些令人敬仰的版面诱惑力依然强大。但是,不仅仅是自私的个人满足驱使年轻科学家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科学家申请研究经费和职位的时候,被考量的不仅包括他们研究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何处。拥有一篇发表于顶级权威期刊的独立署名的文章,能够给职业生涯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如果出版方需要在热门领域的光鲜成果,那这就是最可靠的获取经费和永久性职位的途径。这种现状一直在加强。这就解释了顶级期刊难以处理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支持抵制行为,却在行动上依然觉得无法加入其中。年轻科学家对于从事这种行动感到不安,因为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带来任何积极影响。每个加入抵制的决定都是单独作出的,并且每个加入的个体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不会加入——要冒的职业风险太大了。申请者在哪里发表文章比发表了什么内容更重要,只要这种懒惰的简单分析依然是决定经费和职位分配的依据,年轻学者就会依然不敢加入这次或者以后的抵制。即使对于那些学生和博士而言,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在哪里发表,尤其是当研究成果被视为有潜质“去更好的地方发表”时,往往最终就会与参与工作的资深科学家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分歧很常见,许多年轻学生和博士的话语权很小,也就无法贯彻他们想要抵制权威期刊的想法。我同意 Schekman 所说的,这个体系需要变革,而且我也为他能够如此强硬地站出来而喝彩。这一抵制行为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在科学家对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战线正在铺开。只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尚未证明自己的学者来说,他们只好站在中间地带。

  • 十一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巨奖

    据《自然》网站消息,来自美国、荷兰和日本的11位科学家获得了首届生命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他们分别获得该奖的五个奖项,每个得奖人将获奖金300万美元,该数目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vid Botstein和哈佛大学教授Eric S. Lander获得基因组学奖;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Lewis C. Cantley、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Hubrecht研究所教授Hans Clever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Napoleone Ferrara、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L. Sawye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Bert Vogel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获得癌症奖;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itia de Lange获得端粒奖;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得干细胞奖;神经生物学奖则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ornelia I. Bargmann。 “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去年,Milner曾设立同样奖金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了霍金等九位理论物理学家。此次,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以及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联合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俄罗斯风险投资家尤里·米尔纳20日宣布共同设立“生命科学突破奖”,专门激励那些致力于治疗顽疾和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由于每名获奖者将得到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127万美元)”。 每年选出5位获奖者除今年首批获奖的11位科学家,今后每年将有5位科研人员有机会获得这一大奖。奖金捐助来自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其妻子安妮·武伊齐茨基、脸谱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丽西拉·陈,和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来自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 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该基金会的设立旨在激励那些资金不足却仍默默无闻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是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 米尔纳表示,5位发起人决定将奖励研究5种特定疾病的科学家,布林的妻子武伊齐茨基已决定将其捐赠奖励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员,其他4种疾病还未最终敲定。 然而这一奖项也招致一些批评。生物学者论坛node载文说,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来自多位科研人员的合作,而不是在某个领域已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奖励应当注重保持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这一奖项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任何参选规则,完全靠研究的质量。任何人都可以提名候选人,获奖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另外,只要研究做得好,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如果你是爱因斯坦,你可以连获三次。”米尔纳称。该奖项本着公开透明的选拔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提名候选人进行评审。组织者希望获奖者是仍在全盛时期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并不限制分享奖项的人数,此外,该奖每年的得奖者都将加入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选出下一年的获奖者。 获奖者不敢相信以为是骗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的获奖者们在获悉自己得奖时都感到震惊。 51岁的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科学家科妮莉亚·巴格曼说:“我当时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我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或骗局。”当被问到将如何使用300万美元的奖金时,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先把车修了?” 荷兰分子遗传学教授克莱弗斯上周就已经接到了列文森的通知,他将拿出一部分奖金请大约150名合作伙伴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路易斯·坎特利得知该消息时差点摔一跤,“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奖的存在。”坎特利20日刚刚度过64岁生日,他因发现参与癌症代谢过程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而获得300万美元大奖。 据新华社“我的两个近亲都不幸患上了非常糟糕的疾病,其中一人得了癌症。所以我成立这个奖项也有一点私心。”“我认为,未来拥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和有生命科学技能的人才将有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俄罗斯风险投资家米尔纳“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英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该奖项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个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人员,也是为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的成长。”

  • 【转帖】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人工合成DNA载体

    据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1月—12月刊(提前出版)报道,欧洲研究协调局(EUREKA)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携带DNA的新化合物,预示着一种从基因层面治疗疾病的药物很快会变成现实,这一突破标志着携带DNA的新型药物试剂即将首次推出。基因治疗是指将新的遗传信息转移至受损或患病的细胞核中,给细胞重新编程,以此来修复受损的细胞。目前,科学家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采用三种载体来转移基因: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非病毒类或合成试剂载体。病毒转移基因法依靠“感染”来实现,它是目前将新遗传信息转入细胞的最有效方法,但会在转移过程中给细胞注入很多不利信息,因此这种转移方法风险非常高。尽管非病毒或者使用合成试剂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更可能被身体所接受,但这种方法在将新的DNA注射进入细胞方面的效率并不高,且合成试剂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与其他合成载体相比,EUREKA项目团队研制出的新化学试剂能够更有效地将DNA递送进细胞核中,并且更容易批量生产。

  • 【分享】科学家尝试人工合成生命

    科学家尝试人工合成生命 或10年内试验成功在世界各地,少数科学家在尝试从无到有创造生命。专家们期待,在3至10年内,现在几乎不为人知的“湿人工生命”领域会有人宣布试验成功。 据美联社20日报道,加入该领域竞争的意大利威尼斯原始生命公司首席运营官马克贝多说:“这将是一件大事,每个人都将知道。我们谈论 的是一项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技术——事实上,以一种无法预言的方式改变世界。”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造生命形式有朝一日将提供解决各类问题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包括与疾病作斗争、锁定温室气体以及吞噬有毒废料等。 不过,贝多认为,创造合成生命有三大难关。首先,需要创造细胞容器(即细胞膜),以使细胞可以将坏分子阻挡在细胞外,允许好分子进入,并拥有繁殖能力。其次需要可以控制细胞各项功能的基因系统,使其可以繁殖并针对环境变化产生变异。另外,需要让合成生命拥有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作为食物,然后将其转换为能量的新陈代谢功能。 合成生命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预计,未来6个月内,科学家们将提出证据,证明第一步——即创造细胞膜———“并不是一个大问题”。科学家们正在使用脂肪酸解决这一问题。 绍斯塔克对第二步骤也表示乐观。第二步是取得核苷酸,建立DNA组,以形成可以起作用的基因系统。绍斯塔克认为,一旦细胞容器造成,如果科学家们加入适当比例的核苷酸,那么接下来自然会发生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过程。 绍斯塔克说:“我们没有聪明到可以设计一切,我们只是让进化过程完成困难的部分,然后我们推算出发生了什么。”

  • 科学家的话,你敢照着做吗?

    据“中央社”报道,加拿大萨斯克其万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生物化学副教授纳柏(Scott Napper)说,最令人讨厌的坏习惯,挖出并吃掉鼻屎,可能对健康有益。 科学家的话,你敢照着做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