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皇家化学会

仪器信息网皇家化学会专题为您整合皇家化学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皇家化学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皇家化学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皇家化学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皇家化学会话题讨论。

皇家化学会相关的论坛

  • 英国皇家学会期刊投稿指南

    英国皇家学会RSC,旗下有诸多期刊可供投稿,其中分析类有个一影响因子1.5左右的Analytical Methods(分析方法)。与国内期刊相比,这些期刊基本都是SCI收录,并且不收版面费,给作者提供自己发表的pdf论文。在看投稿资料时,发现该学会针对非英语母语的中日两国人,专门制作了中文、日文的投稿指南,我把中文的贴在下面,供需要投稿的朋友参考! RSC旗下期刊列表及影响因子:Journal2010 Impact Factor5-Year Impact FactorAnalyst3.9133.843Analytical Methods1.451.45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5.7875.581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6.58324.641CrystEngComm4.0064.106Dalton Transactions3.6473.654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9.4469.446Faraday Discussions4.5384.267Green Chemistry5.4726.056Integrative Biology4.4394.439JAA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4.3723.480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1.8102.083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5.0995.441Lab on a Chip6.2606.927Metallomics3.5923.592Molecular BioSystems3.8253.986Nanoscale7.007.00Natural Product Reports8.8818.865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6312.792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3.4513.321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2.3782.505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3.4533.858Soft Matter4.4575.080

  • 中国第一人!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2014年爱明诺夫奖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9/17/496868601_small.png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消息,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金1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93358.4元),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3月31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举行。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可以加深科学家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并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起提供线索。爱明诺夫奖官方新闻稿提到,作为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施一公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不仅能让研究者深入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还能让他们详细了解蛋白质调节系统的详细机制。除此以外,施一公团队在生物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诸多开创性见解,例如,他的研究小组曾经确定了一组与早衰相关的跨膜酶,该酶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施一公此次获得爱明诺夫奖,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对于施一公来说,是实至名归。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其领导的实验室主要运用X-射线晶体学,结合其它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生物大分子机器组装与功能、重要膜蛋白结构与机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施一公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1739年,以其专设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而闻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除诺贝尔奖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等国际性大奖。爱明诺夫奖同诺贝尔化学奖一样,是属于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国际类奖项,设立于1979年,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个别年度空缺。本年度的爱明诺夫奖只有施一公一人获奖。

  • 【分享】比利时颁布关于玩具安全警示要求的皇家法令!

    据比利时媒体报道,比利时政府8月11日在政府通告中颁布了关于磁性玩具安全的皇家法律,要求今后所有在比利时市场销售的磁性玩具必须标有涉及危及健康和安全的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要醒目可读,置于包装明显位置或固定在磁性玩具上。      据报道,2009年夏天欧盟将出台新的玩具制造安全标准。在目前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强制性的警示说明在欧盟安全标准出台前仅是一种临时措施。

  • 求皇家化学会文献五篇

    【序号】: 1【作者】: Wei Weili; Xu Can; Ren Jinsong; 等.【题名】:Sensing metal ions with ion selectivity of a crown ether and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carbon dots and graphene 【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年、卷、期、起止页码】:卷: 48 期: 9 页: 1284-1286 DOI: 10.1039/c2cc16481g 出版年: 2012 【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2/cc/c2cc16481g【序号】: 2【作者】: Zhang Min; Yin Bin-Cheng; Wang Xian-Fei; 等【题名】:Interaction of peptides with graphene oxid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rotease activity 【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起止页码】: 卷: 47 期: 8 页: 2399-2401 DOI: 10.1039/c0cc04887a 出版年: 2011【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4887a【序号】: 3【作者】: Liu Meng; Zhao Huimin; Quan Xie; 等.【题名】:Distance-independent quenching of quantum dots by nanoscale-graphene in self-assembled sandwich immunoassay【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年、卷、期、起止页码】:卷: 46 期: 42 页: 7909-7911 DOI: 10.1039/c0cc02085k 出版年: 2010 【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cc/c0cc02085k【序号】: 4【作者】: Zhang Min; Yin Bin-Cheng; Wang Xian-Fei; 等【题名】:Interaction of peptides with graphene oxid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rotease activity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年、卷、期、起止页码】: 卷: 47 期: 8 页: 2399-2401 DOI: 10.1039/c0cc04887a 出版年: 2011 【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4887a【序号】:5【作者】: Sun Wenliang; Shi Shuo; Yao Tianming【题名】:Graphene oxide-Ru complex for label-free assay of DNA sequence and potassium ions via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期刊】:ANALYTICAL METHODS【年、卷、期、起止页码】: 卷: 3 期: 11 页: 2472-2474 DOI: 10.1039/c1ay05521f 出版年: NOV 2011【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ay/c1ay05521f

  • 【已应助】求皇家化学会上文献五篇,谢谢

    【序号】: 1【作者】:Yun-Hong Sun, Rong-Mei Kong, Dan-Qing Lu, Xiao-Bing Zhang, Hong-Min Meng, Weihong Tan, Guo-Li Shen and Ru-Qin Yu【题名】:A nanoscale DNA–Au dendrimer as a signal amplifier for the universal design of functional DNA-based SERS biosensor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1, Advance Article【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5133K【序号】: 2【作者】:Kwame Sefah, Joseph A. Phillips, Xiangling Xiong, Ling Meng, Dimitri Van Simaeys, Hui Chen, Jennifer Martin and Weihong Tan【题名】:Nucleic acid aptamers for biosensors and bio-analytical applications【期刊】:Analyst【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 134, 1765-1775【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9/AN/B905609M【序号】: 3【作者】:Zidong Wang and Yi Lu【题名】:Functional DNA directed assembly of nanomaterials for biosensing【期刊】:J. Mater. Chem.【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 19, 1788-1798【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9/JM/B813939C【序号】:4【作者】:Yen-Hsiu Lin and Wei-Lung Tseng【题名】: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silver ions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n oligonucleotide-based fluorogenic probe【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 6619-6621【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9/CC/B915990H【序号】: 5【作者】:Yang-Wei Lin, Chih-Ching Huang and Huan-Tsung Chang【题名】:Gold nanoparticle probes for the detection of mercury, lead and copper ions【期刊】:Analyst【年、卷、期、起止页码】:2011, 136, 863-871【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AN/C0AN00652A

  • 【已应助】求皇家化学会上文献五篇,先谢谢大家了

    【序号】: 1【作者】:Jingjing Yao, Jishan Li, Jeremy Owens and Wenwan Zhong【题名】:Combing DNAzyme with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detection of Pb(II) in water【期刊】:Analyst【年、卷、期、起止页码】:2011, 136, 764-768【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AN/C0AN00709A【序号】: 2【作者】:Johann Elbaz, Simcha Shimron and Itamar Willner【题名】:pH-triggered switchable Mg2+-dependent DNAzyme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 46, 1209-1211【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CC/B919417G【序号】: 3【作者】:Debapriya Mazumdar, Juewen Liu, Geng Lu, Juanzuo Zhou and Yi Lu【题名】:Easy-to-use dipstick tests for detection of lead in paints using non-cross-linked gold nanoparticle–DNAzyme conjugate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 46, 1416-1418【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CC/B917772H【序号】: 4【作者】:Xi Zhu, Zhenyu Lin, Lifeng Chen, Bin Qiu and Guonan Chen【题名】: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tl sensor for lead based on DNAzyme【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 6050-6052【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9/CC/B911191C【序号】: 5【作者】:Zhiyuan Fang, Jing Huang, Puchang Lie, Zhuo Xiao, Chuanyan Ouyang, Qing Wu, Yixing Wu, Guodong Liu and Lingwen Zeng【题名】:Lateral flow nucleic acid biosensor for Cu2+ detec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 46, 9043-9045【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CC/C0CC02782K

  • 【已应助】求皇家化学会上文献五篇

    【序号】: 1【作者】:Simcha Shimron, Johann Elbaz, Anja Henning and Itamar Willner【题名】:Ion-induced DNAzyme switche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 46, 3250-3252【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CC/B926003J【序号】: 2【作者】:Daryl P. Wernette, Carla B. Swearingen, Donald M. Cropek, Yi Lu, Jonathan V. Sweedler and Paul W. Bohn【题名】:Incorporation of a DNAzyme into Au-coated nanocapillary array membranes with an internal standard for Pb(II) sensing【期刊】:Analyst, 【年、卷、期、起止页码】:2006, 131, 41-47【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6/AN/B510071B【序号】: 3【作者】:Libing Zhang, Bingyan Han, Tao Li and Erkang Wang【题名】:Label-free DNAzyme-based fluorescing molecular switch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lead ion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11, Advance Article【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4523C【序号】:4【作者】:Juewen Liu and Yi Lu【题名】:Colorimetric Cu2+ detection with a ligation DNAzyme and nanoparticle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 2007, 4872-4874 【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7/CC/B712421J【序号】:5【作者】:Nandini Nagraj, Juewen Liu, Stephanie Sterling, Jenny Wu and Yi Lu【题名】:DNAzyme catalytic beacon sensors that resist temperature-dependent variations【期刊】:Chem. Commun.【年、卷、期、起止页码】:2009, 4103-4105【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9/CC/B903059J

  • 【转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黄乃正 (1950——) 黄乃正,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1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台山市三八镇六槐村委会南岭村,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妻子是一位精神科顾问医生。少年的黄乃正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中学时,他在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就读,中学会考获得相同的文、理科成绩,而学校却安排他大学预科读理科课程。但黄乃正对中国历史的爱好从未中断,他在闲暇的时候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1969年,黄乃正考入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以一级荣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1978年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79年再次赴英国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980—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职。后因母亲病重,重返香港,1982—1983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任讲师。1983年,他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致力于研究有机合成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 黄乃正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是一位一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专长在有机硅、有机硼及有机锡化学、杂环化学、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合成。非天然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质研究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富挑战性的工作,这些非天然分子并不存在于自然界。故其合成有助于解决一些物理化学问题。非天然分子更可用于探索一些特定现象或用作模型制备新型化合物。可以说,新型高分子、新型有机导电材料、新药、新催化剂或新燃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和非天然分子有关。黄乃正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样重要,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尽管基础研究不能马上在实际上应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其应用可能性将会出现。 黄乃正早期曾参与红霉素的全合成,后从事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专题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获得了 199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获奖的研究课题是从1980年开始进行的。黄乃正等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这一研究课题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合成了多个在有机化学理论中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而难度极高的分子。 在多年的研究中,黄乃正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具有环间连接的三苯骈环辛三烯炔。这是全共轭的平面结构,从试验上证明了Hückel关于非芳香性4n的规则。他还合成了一类环番化合物,其中4个苯环处于正交,是经典意义上的共轭而分子轨道并不共轭的化合物,曾被诺贝尔奖得奖者D.J.Cram所著的化学教科书列为尚未合成的有挑战性有机分子之—。另外他合成了含有3个连续双键的五元环化合物,被认为是高张力化合物的一项世界纪录,此外他又合成了多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黄乃正还证实了烯二快在溶液中的重排反映:烯二快结构存在于许多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这重排被视为这类化合物抗癌的可能机理。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多家国际性科学学报所引述,而在进行上述几项长期的研究期间,他培养了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黄乃正先后在国际化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80多篇文章,并被邀请在国际及国内各化学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30多次。英国伦敦大学于1994年颁予他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有机化学方面的成就。他先后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日本合成有机化学学会会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现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有:以呋喃衍生物为原料全合成天然产物;从事合成手性 Tetraphenylenols,并以之作为极块合成含Ti、Si、Zr等金属中心离子的手性分子组合;合成带手性的硼酸并以此进行不对称合成。 在黄乃正的办公室,存放着许多的证书。他目前在国内外科学界担任许多重要的职务。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名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五邑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底,黄乃正赴北京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奖。他深深感到,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既感到光荣,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 1998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黄乃正担任了管理委员会主席,并招收研究生。他现在每个月都去上海2—3天,有时是一个星期。他对上海情有独钟,早在美国读书时,向往着回香港或内地从事科研工作。1978年,他第一次到上海,就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愿意去那里开展科研项目。尽管当时国内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但他对去内地从事科研工作充满信心。 此外,黄乃正还和内地多家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内地的科学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而努力。他说,在基础研究方面,化学、物理、生命科学是香港比较成熟的学科。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内地在科研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黄乃正在有机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3位恩师,至今他还珍藏着他和不同时期的3位老师的合影。他说,这3位恩师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 第一张照片上的老师是他大学时的指导老师胡沛良。黄乃正进入大学时,胡沛良刚刚从英国深造回来。黄乃正在中文大学期间,一直跟着胡沛良搞科研。后来,又是胡沛良推荐黄乃正去英国,跟他从前的老师攻读研究生。第二张照片上的老师,就是黄乃正攻读研究生时的指导老师,也就是胡沛良的老师 Franz Sondheimer。1979年,黄乃正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位英国教授又推荐黄乃正去美国哈佛大学,师从他从前的老师。黄乃正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他的指导老师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Robert B.Woodword教授。也是Franz Sondheimer的老师。第三张照片就是黄乃正和这位美国教授的合影。 黄乃正至今仍满怀感激地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 【分享】J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吉布斯

    中文名称: 吉布斯   外文名: Josiah Willard Gibbs   生卒年: 公元1839-1903年   故居: 美国康涅狄格州   洲: 北美洲   国别: 美国   省: 康涅狄格州   吉布斯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39年2月11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他的父亲是耶鲁学院教授。1854-1858年在耶鲁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因拉丁语和数学成绩优异曾数度获奖。1863年获耶鲁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讲授拉丁语和自然科学。1866-1868年先后到巴黎、柏林和海德堡留学。在法、德两国听了不少著名学者的演讲。1869年回国后继续任教。1871年到1903年任耶鲁学院的数学物理教授。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获得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勒奖章。1903年4月28日在纽黑文逝世,终年64岁。吉布斯从不低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从不炫耀自己的工作。他的心灵宁静而恬淡,从不烦躁和恼怒,是笃志于事业而不乞求同时代人承认的罕见伟人。他毫无疑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在世时从未被提名。研究领域:1、化学热力学:吉布斯在1873-1878年发表的三篇论文中,以严密的数学形式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导出了数百个公式,他提出了化学势的概念,特别是引进热力学势处理热力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物相变化的规律,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化学,为化学热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为物理化学奠定理论基础。2、1902年,吉布斯把玻尔兹曼和麦克斯韦所创立的统计理论推广和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对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统计热力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而创立了近代物理学的统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涨落现象的一般理论。3、吉布斯还发表了许多有关矢量分析的论文和著作,把矢量分析用于解决结晶问题和计算行星和彗星的轨道,奠定了这个数学分支的基础。他的关于矢量分析的论文虽然未正式发表,但被收入到1901年出版的有关教科书中。此外,他在天文学、光的电磁理论、傅里叶级数等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和著述。作品:《图解方法在流体热力学中的应用》(1873年)《论多相物质的平衡》(1876-1878年)《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1902年)《用平面方法对物质热力学性质进行几何表示》(1873年)获得奖项:1550年被选入纽约大学的美国名人馆,并立半身像以纪念。

  • 【分享】几个常用查化学方面文献的几个主要数据库网址

    下面3个是化学专业数据库 1. 美国化学会(ACS) http://pubs.acs.org2. 英国皇家化学会 RSC http://www.rsc.org3. 日本化学会(CSJ) http://www.chemistry.or.jp/index-e.html 同时还有以下两个数据库也有大量的化学类期刊 4.SD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5.Wiley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 http://www.nature.com http://www.science.com http://kluwer.calis.edu.cn http://www.engineeringvillage2.org.cn

  • 化学信息学 7.5.1.2/ .3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 日本期刊

    7.5.1.2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1)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英国化学会志):简称 J. Chem. Soc. (再简JCS),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 1848 年创刊, 为最老的化学期刊. 1976 年起分成下面几个部分:有JCS (B), (C)2)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 报导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合成反应. 文献内容比较长, 本期刊强调不接受明显将完整文章分段投稿的情形. 影响因子 1.6.标题例: Synthesis of (4R, 5R)-(-)-4-Methyl-5-phenyloxazolidine-2-selone.3)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I: 物理有机领域, 报导有机, 生物有机, 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反应机理, 动力学, 光谱及结构分析等文章. 影响因子 1.7.4) J. Chem. Soc.Faraday Transactions: 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 报导动力学, 热力学文章.5) J. Chem. Soc. Dalton Transactions:无机化学领域.6) J. Chem. Soc. 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为半月刊, 内容简短, 不超过两页, 没有前言讨论结论, 平铺直叙而简洁的介绍实验新的进展或发现. 影响因子 3.1.标题例: Chiral Silyl Acetals as Convenient Reagents for Determining Enantiomeric Purity of Alcohols.7) Tetrahedron (四面体

  • 【分享】A著名物理学家 奥斯特

    中文名称: 奥斯特   外文名: Hans Christian Oersted   生卒年: 公元1777—1851年   故居: 丹麦兰格朗岛鲁德乔宾   洲: 欧洲   国别: 丹麦   省: 朗格兰德岛   奥斯特,丹麦著名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奥斯特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7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00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1801~1803年去德国、荷兰、法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2-1813年再出访法国和德国。1822-1823年又到英国访问。回国后,创立了丹麦科学知识振兴学会。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奥斯特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4岁。相关研究领域:奥斯特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电流引起的磁效应。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长期从事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早在读大学时奥斯特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启发奥斯特,使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得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此外,1812年奥斯特最先提出了光与电磁之间联系的思想。1822年采用精致的压力计并确保增加的压力作用于水容器内外两侧,首次得到水具有压缩性的相当精确的数据,对气体的压缩性也进行了相应实验研究。1823年根据对温差电偶接头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这种接头在比伏打电池低得多的电位差下,能产生较高电流。1825年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在声学研究中,他试图发现声所引起的电现象。他的最后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讲课有表演,也有分析,非常重视实验。他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他的作品有:1、《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1812年)2、《关于化学定律的见解》(1812年)3、《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1820年)曾获奖项:1、1820年因发现电流磁效应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2、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国科学院院士。

  • 【分享】生物化学家——曹天钦院士

    生物化学家——曹天钦院士曹天钦,中国生物化学家。生于1920年12月 5日,河北省束鹿县人。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相继获学士及博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的荣誉院士。1952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等职。他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他还应用多种物理化学技术研究了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性质以及各种肌肉蛋白在肌原纤维上的定位问题,并在原索动物文昌鱼中发现了副肌球蛋白。1973年他对中国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的保存状态和条件的研究,对生化考古学有一定贡献。他是中国最早在分子水平开展植物病毒的研究者之一。他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诊断和防治中国植物病毒病和黄化病等方面,均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在蛋白质方面,他曾研究过胶原蛋白、神经系统蛋白、胰岛素、蛋白酶抑制剂等。1958年与几位青年科研人员一起,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他在上述各研究领域中共发表论文101篇。他与李国豪等合编了《中国科技史探索》(1982)并主编了《中国科学评论生物卷》(1986)。他的“肌肉蛋白的研究”于1956年获生理生化研究所个人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其“肌肉与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他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生化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并兼任第一、二届秘书长。国际科联理事会理事及执行局委员。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被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 【分享】H著名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中文名称: 罗伯特.胡克   外文名: Hooke.Robert   生卒年: 公元1635-1703年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英格兰南部威特岛     胡克1635年7月18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父亲是当地的教区牧师。胡克从小体弱多病,性格怪僻但却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舰等。十岁时,胡克对机械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为日后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648年,胡克的父亲逝世后,家道中落。十三岁的胡克被送到伦敦一个油画匠家里当学徒,后来作过教堂唱诗班的领唱,还当过富豪的待从。在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校长的热心帮助下,胡克修完了中学课程。1653年,胡克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颇有才华的科学界人士。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骨干。此时的胡克热心于参加医生和学者活动小组,并且显露出独特的实验才能。1655年胡克成为牛津大学威力斯(1621-1675年,英国医学家、脑及神经科专家)的助手,还被推荐到玻意耳的实验室工作。由于他的实验才能,1662年被任命为皇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为每次聚会安排三、四个实验,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又兼任了学会陈列室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1665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筑、化学、地质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1703年3月3日,胡克逝世于伦敦,终年68岁。胡克热爱科学事业,并为此奉献了一生。他研究的面十分广泛,如建筑、化石、气象等,他都有所涉猎和贡献。但作为科学家的素养,胡克还缺少熟练雄厚的数学与逻辑推理功力作为进行研究和思维的武器,这样便不容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透彻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这也是胡克与牛顿、惠更斯相比的逊色之处。相关研究领域:胡克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1、力学方面的探索与发现  胡克在力学方面贡献尤为卓著。他从1661年开始积极参加了皇家学会研究重力本质的专门委员会的活动。1674年,胡克发表了《从观察角度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的论文,文中根据修正的惯性原理,从行星受力平衡观点出发,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假设: 1.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作用或重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它天体。2.每一物体都保持平直、简单的运动而且继续沿直线前进,直到受到其它作用力影响,因而改变为圆、椭圆或其他曲线运动为止。3.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  胡克在1679年给牛顿的信中正式提出了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观点,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引力思想如牛顿所作的那样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并用太阳、地球、月亮、行星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实例来加以验证。因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殊荣让给了牛顿,但胡克的想法对牛顿完成万有引力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的。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即使在现代,弹性定律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他还进一步把弹性应用于实际问题。在宣布弹性定律的同时还进行了简谐运动的最早分析,证明了弹簧振动是等时的。由此,他把弹簧应用于钟表制造,取得了巨大成功。2、光学及其他方面的贡献  胡克还对光学问题进行过研究,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胡克支持光的波动学说,并进一步提出了光波是横波的概念。1672年,他进一步指出,光振动可以垂直于光传播的方向。他对光的干涉现象也作过研究,研究了去母片的颜色,确认光现象随地云母片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集》一书,这是在他全部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欧洲17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文献之一。他开始应用显微镜于生物研究,并使用“细孔”和“细胞”来说明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细胞”(“cell”)一词从此被生物界直接采用。胡克的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细胞学的研究。现在知道,一切生物都是由无数的细胞所组成的。此外,他还发现了细胞壁。胡克对细胞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3、此外,胡克通过皇家学会还进行了许多有关化学燃烧理论、呼吸、地质、地震、海洋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燃烧和人的呼吸相似。缺乏空气,灯会熄灭;用风箱将新鲜空气有规则地注入开有小孔的狗的肺部,还能使小狗的心脏维持跳动一个多小时,说明呼吸的作用是给动物供给新鲜空气。胡克在《地震讲义》和《关于地面经常发现贝壳和共它海栖动物残骸的原因》等论著中,强烈反对圣经中的神创论。他提出了地貌变化的思想,并且认为由于地貌变化引起了生物的变化,化石则是古动物的残骸,是地球演变史中的“纪念碑”,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化石,认识地球的历史。胡克在进化论出现以前提出这些观点是可贵的。4、卓越的仪器制造家  胡克在仪器的制造和改进方面的特长在其担任玻意耳的助手时就显露出来。他协助玻意耳改进抽气机、制造了复式显微镜、轮式气压计、摆钟、海洋测深仪、海水取样器等等。他还建议用液体的凝固点及膨胀或收缩程度来作为温标刻度的根据。胡克曾经设计的一架大型的“气候钟”,可以测量和记录风力、风向、温度、压强、和湿度、降雨量等。他在实验方面的创造性才能,对皇家学会初期开展的实验为基础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皇家学会的台柱"。由于胡克和玻意耳对皇家学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人们称颂他们:“如果说玻意耳是皇家学会幕后的灵魂,那么胡克提供学会的就是双眼和双手了。”相关作品:1、《从观察角度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1674年)2、《显微图集》(1665年)3、《地震讲义》4、《关于地面经常发现贝壳和共它海栖动物残骸的原因》5、《显微检测法》(1665年)6、《哲学实验与观察》7、《显微术或放大镜下微小物体的生理学描述》(1665年)8、《态势的恢复》(1678年)

  • 化学信息学: Chap7/ 7.1 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第七章期刊期刊 (Periodicals) 是周期性出版的刊物. 学术性的期刊, 没有影视杂志那样亮丽的封面, 一般收藏于图书馆. 大多数期刊属于一次文献, 由作者报导研究成果写出的论文. 美国化学文摘等检索类的期刊属于二次文献; 将原始论文数据归纳整理形成综合资料的期刊则属于三次文献, 例如综述、进展报告等,.历史上最早出版的期刊是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于 1665 年出版. 全世界的期刊种类超过五万种, 科技类的期刊大约两万种. 中国的科技类期刊约有五千种, 数量相当可观, 但是有许多还未被 SCI 机构采纳 (例如各高校的学报).7.1 科技期刊的分类科技类期刊, 有以下几种分类法.1) 按报导内容区分:l 学术科技性: 杂志 (journal), 学报 (Acta), 纪事 (Annals), 会刊 (Proceeding), 会刊 (Transaction), 综述 (Reviews), 进展 (Progress)l 快报性: 快报 (Letters), 通讯 (Communications), 快讯 (Bulletin)l 消息性: News, News Lettersl [/

  • 【转帖】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转帖】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07_57607_1634962_3.jpg[/img]黄耀曾,有机化学家。毕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有机砷、锑、碲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的研究领域内成果卓著,由此发展的新反应、新试剂在有机合成上显示可喜的应用前景。在面向经济,面向国防建设的应用研究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 1912年11月11日黄耀曾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衍熙(字笃蕃)15岁考中秀才。母亲刘安清生下一女三男,黄耀曾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大哥古文根基颇深,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在家教两个弟弟古文。黄耀曾的父亲常在家以文会友,是大镛诗社的一员。黄耀曾就是在这样一个书香洋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黄耀曾4岁入初小,8岁入高小(当时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小学和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国画大师的王个簃。教他语文的是王达五。从两位王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教导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不可妄加指责。这也是他日后能成为研究生的优秀导师的根由。   黄耀曾11岁进了南通中学初中部,14岁免试入高中,在中学时,给他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教数学、化学的陆颂石和教他语文的南通宿儒、文字学家徐昂(字益修)。黄耀曾常把这两位老师挂在嘴边,他认为文和理是互通的,要写出一篇有可读性的科学论文和综述,必须逻辑性强,文字简洁,一层一节交待清楚,做到深入浅出,不使读者觉得厌倦。   17岁时,黄耀曾考入了中央大学(现名南京大学)化学系,老师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有张江树、刘树杞、袁翰青和高济宇。张江树教他物理化学,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晰。袁翰青和高济宇都刚从国外归来,带来新的教学内容,使他眼界大开。指导他做有机化学实验的是王葆仁,王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影响黄耀曾一生的是庄长恭。庄长恭留学美国,又去德国做客座教授一年,深得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A.文道斯(Windaus)和H.维兰德(Wieland)的熏陶,他在甾体化学上的造就,在国际上受人瞩目。庄长恭回国后,出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高等有机化学,以简练的言词,讲授了许多当代有机化学中的前沿领域知识。黄耀曾是庄长恭的得意学生,他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环己烷2-甲基-2-羧基-1-乙酸的合成”。这是庄长恭研究甾体的全合成的第一步。因为当时文道斯和维兰德已将胆甾醇和胆酸的结构搞清楚了,下一步便是如何设计全合成。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甾体的结构复杂,不对称碳原子多,全世界只有少数人敢于问津。当黄耀曾的毕业论文做出部分结果,拿到关键中间体时,庄长恭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因为黄耀曾成绩优异,得到庄长恭的青睐,庄长恭要他毕业后跟他一起到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去,黄耀曾的科研生涯就此揭开了第一页,直到今天。   黄耀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奖金、奖状,“四委”奖金、奖状,上海科学技术奖金、奖状。1978年,他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荣获国防科技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1983年,黄耀曾被美国诺特丹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并三次去美国在20多个大学讲学;1985年,他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四个大学及学院讲学。1989年,他应邀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上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文化大革命”前,和黄耀曾一起工作的许多人,如今有的已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位研究生,现在也已晋升为研究员与博士生导师,另外四位研究生也都晋升为副研究员。“文化大革命”后,他已培养了16名博士、10名硕士,其中5名分别获上海市科协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上海市科协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990年度院长奖学金一等奖、特等奖。黄耀曾本人也因此获得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   1956年至1966年,黄耀曾历任第二、第三、第四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至1987年又历任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曾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化学系副主任,目前正兼任着南京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63年至1987年,黄耀曾还历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与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此外,黄耀曾还担任《化学学报》编委、《有机化学》主任编委(至1987年)、国际性《无机和金属有机的合成和反应性》顾问编委、国际性《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   迄今为止,黄耀曾已发表了220多篇论文,多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上;他还撰写内部资料20多篇,与他人合编书籍5种,合译书籍5种。

  • (剩余2馆藏)文献求助一篇

    作者:Yu-rong Ma, Hong-yun Niu, Xiao-le Zhang and Ya-qi Cai文题: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tap water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silver/dopamine nanoparticl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hem. Commun., 2011, Advance Articl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Yu-rong Ma, Hong-yun Niu, Xiao-le Zhang and Ya-qi Cai文题: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tap water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silver/dopamine nanoparticl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hem. Commun., 2011, Advance Articl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Blandy JP ,singh M.题目:The case for a aggessive approach to staghon stones.期刊:J Urol 1976,115(3):505

  • 今天诺贝尔化学家公布了,谈谈大家的看法

    今天诺贝尔奖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得这一奖项。这些机器可谓是世界上“最小机器”,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大小。其实中国的化学水平在自然学科里面是非常高的,不知道中国的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染指诺贝尔。

  • 海洋光学诚邀您参加【化学计量学在谱学分析中的应用及值得重视的问题】网络讲座

    2012年6月8日,海洋光学将在分析测试百科网上举办“化学计量学在谱学分析中的应用及值得重视的问题”网络讲座,期待您的参与。【内容简介】 主要针对化学计量学在谱学分析,包括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LIBS等中的应用和新进展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还将对它们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模式识别分析中几个值得充分重视的问题,如过拟合,变量选择,奇异样本识别与剔除,模型稳定性及模型应用域等,进行详尽讨论。 【讲座时间】 2012年6月8日 上午 10:00【主讲人简介】梁逸曾教授现为中南大学二级教授,中南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杂志《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副主编。梁逸曾教授师承俞汝勤院士,1988年于湖南大学获理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0年6月-1992年10月,获挪威皇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NTNF)的资助,于挪威Bergen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1994年获挪威哲学博士学位(Dr. Philos.)。 梁逸曾教授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和化学信息学、代谢组学、中药化学和中药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共发表科学论文450多篇,其中340多篇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文章370多篇,并被评为中国化学学会理事。【报名地址】http://vote.antpedia.com/index.php?sid=21993&lang=zh-Hans

  • 【技术@创新】《化学通讯》-张涛小组-一氧化二氮催化分解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课题组有关铱取代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应用于N2O催化分解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化学通讯》杂志(Chem. Commun. 2007, 1695-1697.),并作为该杂志的内封面刊出。 N2O的催化分解反应在航天推进领域和环保领域均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高浓度N2O以其低毒和适用于多模推进系统而成为可能的绿色推进剂之一,国际上正在大力研发这一新型空间动力技术。然而,纯N2O催化分解过程中的绝热分解温度高达1600℃,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和载体烧结等因素所造成的催化剂失活成为制约这一技术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张涛研究组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325620)的支持下,致力于N2O催化分解在航天推进剂领域和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在该论文中,张涛通过将活性组分铱引入到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六铝酸盐骨架中,同时满足了对催化剂的低温启动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的要求,对于解决目前N2O单组元推进剂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同时对于环保领域NOx脱除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来源: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急求RSC上英文文献一篇,多谢

    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文题: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文献名称: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文题: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期刊名、卷数、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

  • 【祝贺!】钱永健等三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Osamu Shimomura 和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钱永健是华裔化学家,1952年出生于纽约,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color=red][size=4]呵呵祝贺祝贺~~~~~~~~[/size][/color]

  • 【讨论】食品啊,食品--一拨未平、一波又起。

    英国专家警告:[color=#fe2419]不少食品不干胶标签含剧毒[color=#000000]新华网北京5月25日专电英国皇家化学会日前针对食品包装标签的一项检测显示,不少不干胶标签使用的胶中含有剧毒化学物质。 [/color][/color] [color=#0162f4]据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道,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少食品包装外的商品标签使用丙烯酸黏合剂,这种黏合剂多数含有剧毒化学物质。 [/color][color=#0162f4] 研究发现,抽查的4种食品标签黏合剂被检查出11种毒素,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汞或盐酸,其中4种毒素具有渗透性,可渗过外包装污染食品。 [/color][color=#0162f4] 研究没有说明抽检食品的产地,但强调这种有毒标签“使用普遍”。人体摄入这些毒素可能对内脏系统产生影响,部分毒素可致癌,导致不孕不育,致使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病变,大量摄入可直接致人死亡。 [/color][color=#0162f4] 报道说,欧洲现行食品安全条例只是强调这些毒素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没有禁止它们出现在标签黏合剂中。[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9.gif[/img][/color]

  • 【转帖】近50年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者的简介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麦克米伦,EM Edwin Mattison McMillan 1907~ 美国核物理学家  1907年9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洲。1928年在上福尼亚工 学院获学士学位。1932~193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辐射实验室工作,随E• O• 劳伦斯从事加速器的实验研究 1935年起,在该校物理系任教。1946年被聘 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荣誉教授,194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4年任劳伦斯• 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1958年任主任,直到1973年退休。    1938年O哈恩等发现核裂变现象后,麦克米伦用加速器加速的粒子通过核反 应研究铀的裂变产物时这些产物初始具有很大能量,因此从靶子中逸出而进入贴 近靶子的纸叠层中。但在分析靶子残留的放射性时,除了原来铀的一些同位素外 ,出现了半衰期分别为23分和23天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前一种证明是铀的 一种同位素,后一种由前者生成,因此应该是超铀元素。1940年夏,他和PH艾 贝尔森分离、鉴定了这一新元素,命名为锋 1940年底,他又和G• T• 西博格等人 发现了钚。由于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他和西博格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进行雷达、声纳和核武器的研究。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西博格, G. T. 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 美国核化学家  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伊什珀明。1934年毕业于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博士学 位。他长期以来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1961~1971年,担任美 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全大学(包括九个分校)名誉教授 ,兼任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 副主任。    1940年他与 E.M.麦克米伦 等人共同发现了94号元素 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 验室, 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 从几百千克受到加速器中子轰击的 铀中分离及制备了二十几微克纯金属钚, 以供对于钚的核性质进行研究。此化学 流程的分离系数达100亿分之一, 在后来大规模的 核燃料后处理 工作中证明基本正确。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战后, 他长期从事 超铀元素 的合成和化学研究, 他 和同事一共发现了9个超铀元素: 95号 镅 、96号 锔 、97号 锫 、98号 锎 、 99号 锿 、100号 镄 、101号HT5”K〗钔 、102号 锘 和106 号元素 。1944年 他根据重元素的电子结构提出了锕系理论, 即在周期表中存在着与镧系元素位置 相似的另一系列重内过渡元素—— 锕系元素 。这一理论 使近代周期表趋于完整, 并为后来逐一合成人工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   他还参与了许多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工作,如 碘131 、 锝 99的同质异能素、钴57、 钴 60、 铁 55、 铁 59、 锌 65、 铯137 、 锰 54、 锑 124、 锎 252、 镅 241、 钚 238,以及易裂变 核素钚239和铀233。近几年来,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 应研究。 西博格曾经得到过49个荣誉博士学位。他和麦克米伦因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 而共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许多其他荣誉奖章,例如1959年获原子能 科学的最高荣誉奖费密奖。他的主要著作有《锕系元素》、《锕系元素化学》等 。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丁,A• J• P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1910~ 英国分析化学家  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 936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在剑桥营养学研究所工作时,专门从事食物营养成分的 分析,并于193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一文。1936年任 利兹羊毛工业研究所化学师,从事毛织物的染色研究。1946年在诺丁汉制靴研究 所研究生物化学,发表了论文《复杂混合物中的小分子多肽的鉴定》,介绍了利用 电泳和纸色谱鉴别小分子多肽(见肽)。1957年在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1973年任 舒塞克斯大学教授。马丁和R• L• M• 辛格共同发明分配色谱法,用于分离氨基酸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用于分离类胡萝卜素。此法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可用 于分离性质相似的物质以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 研究方法。由于这一贡献,马丁和辛格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马丁和A• T• 詹姆斯发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利用不同的吸附物质来分离气体,广泛用于各种有 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辛格(Synge,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1914-)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利物浦。1928-1933年在曼彻斯特学院学习,后转入剑桥大学,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不容产。1941-1943年在利兹羊毛工业研究十佳任生物化学师。1943-1948年在伦敦利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工作。1948-1967年任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蛋白质化学研究室主任。1967年后任诺里奇食品研究所生物化学师。曾任英国和平大会副主席。19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爱丁堡皇家学会、英国化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英国营养学会、法国生物化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1949-1955年任《生物化学杂志》编委。辛格主要研究把物理化学方法用于蛋白质及有关物质的离析和分析。与阿切尔.马丁共同发明分配色谱分离法。1952年两人同获诺贝尔 。辛格还对抗菌缩氨酸和较高级植物进行过研究。

  • 【分享】T著名物理学家 约瑟夫.汤姆孙

    中文名称: 约瑟夫.汤姆孙   外文名: Jospeh John Thomson   生卒年: 公元1857~1940年   故居: 英国,曼彻斯特,齐山姆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曼彻斯特   约瑟夫.汤姆孙,也译做作约瑟夫.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1856年12月8日生于英格烂曼彻斯特郊区齐山姆的一个书商家庭。他的父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没有知识的苦处,便发誓要教子成材,请了家庭教师指导儿子的学习。14岁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欧文学院学习。不久父亲病逝,只能靠微薄的奖学金维持学业。1874年,他年方18岁,便在物理学家B.史迪华指导下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绝缘体之间接触电的实验研究》。1876年考试合格,被保送到剑桥大学,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数学研究生,188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留校,次年便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此后便在剑桥度过一生。由于对完全不同压缩流体中两个闭合旋涡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1883年他获得亚当斯奖金,因而当年升任讲师。1884年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随后转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884年12月他完成精确测定电量的静电单位与电磁单位两数值之比(结果为2.997×10-10cm/s)等实验研究,即被剑桥大学评选委员会评选为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接替瑞利的主任职位;1905年接替瑞利担任皇家学院自然哲学教授。因为发现了电子,汤姆孙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191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1915~1920年任会长。1918年起担任三一学院院长,1919年他辞去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的职位,推荐他的学生E.卢瑟福继任,而自己留在实验室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指导青年研究生长达21年, 1940年8月30日汤姆孙在剑桥逝世。享年84岁。他的遗体和牛顿、达尔文和开尔文等著名学者一起安放在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研究领域:物理学1、在气体放电领域的研究和发现汤姆孙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电子的存在。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实验上发现电子的存在,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后来有发现电子的许多性质,指出电子既象气体中的导电体,又像原子中的组分。还同阿斯顿合作,找到有力证据证明元素气体氖至少有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子。1912年,通过对某些元素的极隧射线研究,指出存在同位素。2、发明质谱方法,后经同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的F.阿斯顿的改造和完善,发展成今天的质谱仪。3、汤姆孙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关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带电球的远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带电球可以具有由电荷产生的表现附加质量,其大小与静电能量成正比。这是想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等价定律迈出的第一步。作品:1、《动力学在物理和化学中的应用》(1886年)2、《电磁学数学理论基础》(1895年)3、《气体导电》(1903年)4、《光结构》(1907年)5、《电子和化学》(1923年)曾获奖项:1、1883年获得亚当斯奖金2、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1908年被封为勋爵4、1912年获梅里特勋章5、此外,还获富兰棵林奖章、道尔顿奖章和法拉第奖章等

  •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071747_287614_2185349_3.jpg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最近的分析表明,中国有望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科研成果发表的霸主。该分析同时突出了传统科学大国面临的来自新兴经济和人才国家的挑战,比如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尽管后者以往并不具备强大的科学基础。皇家学会指出中国目前在英语科研论文的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在第三位,之后是德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科学论文的版图发生了变化,新的强者辈出,除中国外,东南亚、中东、北非势头也很猛,” 皇家学会该项研究的主持人、英国牛津大学能源研究主任克里斯•卢埃林•史密斯(Chris Llewellyn Smith)说道。

  • 【资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简介

    巴 顿已故外籍院士 (D.H.Barton) 有机化学家。英国国籍。1918年9月8日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 1998年3月16日卒于美国德克萨斯。 1940年、1942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理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座教授。1957年任英国帝国学院教授。197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迄任美国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杰出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4),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70),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3)。曾获诺贝尔化学奖(1969),英国女王授予的皇家勋章(1972)等。巴顿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由于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与挪威的奥德哈塞尔教授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1894年范德华-拉贝尔理论在立体化学中的一个真正的发展”。60年代后,在自由基化学和自然过程中的有机合成这一领域的首要工作使人们认识了许多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苯酚自由基的偶合作用。引进了新试剂CF3OF,成功地从事了硫、硒、碲和铋化学研究。晚年发现的新反应有自由基的选择性脱氧化反应和酰胺巯基酯断裂产生自由基的反应。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会议报道】“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报道,21楼有图有真相 ~

    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于11月27日在四川成都举办,先高分悬赏征集本次会员的报道员,欢迎仪器信息网的版友踊跃申请报道~会议时间 2010-11-27 至11-28 会议城市 四川成都会议地点 成都市望江宾馆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中科院贵阳地化所会议概览 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The 4th Asia-Pacific Winter Conference on Plasma Spectrochemistry,2010 APWC) 将于2010年11月27-30日在成都市望江宾馆举行。此次大会由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共同承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鼎力支持,大会名誉主席为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大会主席为四川大学侯贤灯教授和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 本届会议拟就等离子体光谱、等离子体质谱、光谱分析仪器、便携式光谱仪器、光谱元素形态分析、光谱环境分析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最新进展,以大会邀请报告、大会口头报告、报展、论文集、仪器展示等形式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 会议详情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conference/Detail/index.asp?CName=CONF74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