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污染食品

仪器信息网核污染食品专题为您整合核污染食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污染食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污染食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污染食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污染食品话题讨论。

核污染食品相关的论坛

  •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海鲜食品安全危机?

    北京时间24日中午12时,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正式启动, 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对此,群众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对我国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是否会有影响。据了解,核污染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长期摄入或造成慢性放射性中毒。8月24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后续影响有待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判定。海鲜水产品检测中涉及到的检测项目1)理化检测:感官检测、水分、pH值、净含量检测、含砂量、干燥失重、盐分检测、浸出物、酸价测定、过氧化值、多磷酸盐、挥发性盐基氮、新鲜度检测2)卫生检测:甲醛、多氯联苯、组胺检测、生物胺检测、挥发酚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明矾、硼酸、重金属、亚硝胺检测3)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寄生虫、商业无菌检测4)农药残留检测:马拉硫磷、毒死蜱、三氯杀螨醇、三唑酮、烯丙菊酯、氯丹、杀扑磷、硫丹、丙草胺、六六六,敌敌畏5)兽药残留检测:青霉素检测、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检测、硝基呋喃类、磺胺类、孔雀石绿6)营养成分检测:能量,蛋白质检测,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检测,无机盐,维生素检测、DHA检测、EPA7)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全成分分析,未知物分析,定性定量分析,指标检测,成分含量检测

  • 日本的核污染水

    了解日本的核污染水的情况。[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021138168289_1096_1642069_3.png[/img]

  • 日本核污染垃圾被进口到宁波 超国标二百倍

    前几天宁波海关通报,在从日本千叶起运的一千多吨废五金,经查测定辐射源超过国家环控标准二百倍。而据报导表示自福岛核泄露以来,陆续有超过八千多吨受核污染的日本垃圾运抵中国被查出。讨论核污染的日本垃圾危害.

  • 8月24日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大量核污染水,携带着大量放射性的核元素,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之中!

  •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有很多污染的机会,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污染后有可能引起具有急性短期效应的食源性疾病或具有慢性长期效应的长期性危害。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均有这些污染物所引起。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2.化学性污染  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有: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3.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生上更加重要。

  • 【讨论】專家解釋如何安全吃"輻射菜"廣東受核污染蔬菜

    “豬乸菜”清明正上市   莙荙菜,即葉用甜菜,在廣東多稱之為“豬乸(音:哪)菜”,或“官達菜”,前者取其粗賤的生長習性,後者則取吉利之意。在廣東多有種植,清明前後正是莙荙菜的盛產期,近期市場上經常能見到“豬乸菜”的蹤影。  莙荙菜按葉柄的顏色分為白梗、青梗和紅梗3種類型,其中青梗種植較普遍。由于其粗生粗長的特點,春夏之交的氣候條件又適宜其生長,在這個葉菜相對缺乏的季節,往往成為重要的葉菜替代品種。豆豉鯪魚燜莙荙菜、粵北的“莙荙菜包”等均是可口菜式。  南都訊繼京、津、豫等省市在露天種植的菠菜中檢出微量核素碘-131後,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昨日權威發布:廣東地區的莙荙(音:君達)菜抽檢中也發現了極微量放射性碘-131。  廣東省衛生廳昨晚9時就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自福島核事故以來蔬菜、海產及海水等輻射抽檢情況。  據悉,這是廣東省首次在蔬菜中發現來自福島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質。  受核污染蔬菜產自南沙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昨日通過實驗室抽檢發現,一批產自南沙農業區(周圍無醫院、工業放射源存在)的莙荙菜內發現極微量的碘-131吸附。  該院院長黃漢林稱,(廣東地區的莙荙菜)沾染上該放射性物質的原因與北京等省、市應該雷同,即日本核電站放射性物質經大氣流動飄向廣東,隨雨水降落在莙荙菜上。  輻射物抽檢將實行日報  據悉,廣東是衛生部要求對飲水和蔬菜進行放射性污染監測的14個沿海省市之一。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第三天開始,廣東就開始對沿海各主要城市的海水、海產及眾多品種蔬菜進行放射物監測檢測,至今已20多天。其中,主要的蔬菜檢測品種為大田種植、葉片較大、當季生產量較大的蔬菜。  目前,廣東省抽檢放射性物質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南沙和番禺。除莙荙菜外,其他蔬菜、海產中尚未檢出放射性物質。  省職防院稱,一旦監測出其他蔬菜、海產等有放射性物質,將循有效途徑及時進行通報。如果事態進一步發展,該院還將指導其他沿海城市進行自行檢測。該院還將根據事態發展,加大對蔬菜、飲用水的抽檢頻度和密度,實行日報制度。

  • 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一)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毒作用特点和控制措施环境中80余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以及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其中一些金属元素在较低摄入量的情况下对人体即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如铅、镉、汞等,常称之为有毒金属;另外许多金属元素,甚至包括某些必需元素,如铬、锰、锌、铜等,如摄入过量也可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毒性作用或潜在危害。1.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食品中的有害金属主要来源于①某些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高本底含量;②由于人为的环境污染而造成有毒有害金属元素对食品的污染;③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和接触的机械、管道、容器以及添加剂中含有的有毒有害金属元素导致食品的污染。2.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 摄入被有害元素污染的食品对人体可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其危害通常有以下共同特点:①强蓄积性: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生物半衰期多较长;②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生物体及人体内达到很高的浓度,如鱼虾等水产品只能感汞和镉等金属毒物的含量可能高达环境浓度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③有毒有害金属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常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3.影响金属毒物毒作用强度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②机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以及食物中某些营养素的含量和平衡情况;③金属元素间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④另一方面,某些有些金属元素间也可产生协同作用。4.预防金属毒物污染食品及其对人体危害的一般措施 ①消除污染源;②制定各类食品中有毒有害金属的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并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测工作;③妥善保管有毒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防止误食误用以及以外或人为污染食品;④对已污染的食品应根据污染物种类、来源、毒性大小、污染方式、程度和范围、受污染食品的种类和数量等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处理原则是在确保使用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损失。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NOC)是对动物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已研究的有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其中90%具有致癌性。(一)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根据分子结构不同N-亚硝基化合物可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1. 亚硝胺: 亚硝胺是研究最多的一类N-亚硝基化合物,低分子量的亚硝胺(如二甲基亚硝胺)在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高分子量的亚硝胺多为固体;溶于有机溶剂,特别是三氯甲烷。亚硝胺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较稳定,在酸性环境中易破坏,盐酸有较强的去亚硝基作用。加热到70℃~110℃,N-N之间可发生断裂。此键最弱。形成氢键和加成反应:亚硝基上的O原子和与烷基相连的N原子能和甲酸、乙酸、三氯乙酸2.亚硝酰胺:亚硝酰胺的化学性质活泼,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中均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相应的酰胺和亚硝酸,在弱酸性条件下主要经重氮甲酸酯重排,放出N2和羟酯酸。在弱碱性条件下亚硝酰胺分解为重氮烷。(二)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含氮化合物。一般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腌制不充分的蔬菜、不新鲜的蔬菜中、泡菜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其中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转变成亚硝酸盐)。(2)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量过多。2.胺类物质含氮的有机胺类化合物,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也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食物中,因为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胺类的前体物,是各种天然食品的成分。另外,胺类也是药物、化学农药和一些化工产品的原材料(如大量的二级胺用于药物和工业原料)。(三)天然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及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在自然界中含量比较高的有以下几种: 海产品,肉制品,啤酒,及不新鲜的蔬菜等。此外亚硝基化合物可在机体内合成。胃[font=T

  • 卫生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问答

    一、《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修订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于2010年6月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重点对食品中污染物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承担《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修订工作。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农业、卫生、质检、粮食等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了标准起草组,细化修订工作原则和重点,对6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和行业标准中涉及污染物限量指标和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以我国食品生产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对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的GB2762)标准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世贸组织(WTO)成员通报,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于2012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二、修订原则《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修订工作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污染物指标及限量,体现了以下工作原则:一是坚持《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基础,重点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食品污染物和对居民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种类设置限量规定,突出安全性要求;二是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遵循CAC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定原则,结合污染物监测和暴露评估,确定污染物及其在相关食品中的限量,确保科学性;三是整合现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行业标准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避免标准间的重复、交叉、矛盾,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四是坚持食品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重点对食品原料中污染物进行控制,通过严格生产过程卫生控制,降低食品终产品中相关污染物含量;五是强调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使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从而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健康利益;六是坚持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本标准由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工业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对收到的190余条反馈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履行WTO通报程序,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

  • 你如何看待食品的“零污染”

    神九的发射吸引了很多人目光,而航天员特供零污染食品也跟着被揭秘。看看,水库养鱼http://image.s1979.com/allimg/120613/86_120613103056_1.jpg专供奶牛http://image.s1979.com/allimg/120613/86_120613103140_1.jpg正所谓现在污染无处不在,你又是如何看待食品的“零污染”呢?

  • 【分享】食品污染与健康

    食品污染与健康[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8951]食品污染与健康[/url]

  • 食品中细菌污染的途径的有哪些

    我个人认为,食品中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食品原料本身的污染2.食品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3.食品从业人员及动物接触的污染

  • 罐头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一、罐头食品前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用作罐头食品的原料必须新鲜、洁净、卫生,对于肉类食品原料必须来自健康动物产尽可能避免污染,对于果蔬制品原料,要剔除因机械摩擦、压迫等造成压坏、擦伤、裂痕,脱水的果蔬。清洗是罐头前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清洗不仅去除了原料表面泥土和污物,还能减少表面的微生物,所以清洗用水必须干净卫生,否则,若被微生物污染则反而会加重食品的污染。罐头食品与其它食品一样,加工环境、机械设备、加工用水、撼料及操作人员都可能成为微生物污染源。尤其是加工设备可能成为嗜热性微生物的重要污染源,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卫生管理。二、罐头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前已述及罐头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就是杀菌不彻底和发生漏罐,因此,控制罐头食品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断这两个污染源,这便涉及到罐头食品的制作工艺和杀菌过程,在保持罐头食品营养价值和感官性状正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杀灭罐内存留的微生物。尽可能减少罐内氧气的残留量,热处理后的罐头须充分冷却,使用的冷却水一定要清洁卫生。另外封罐一定要严,切忌漏罐发生。三、罐头食品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罐头食品在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切忌粗暴装卸,罐头应贮存于清洁、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不可靠热源太近,贮存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有条件的可置冰柜中存放。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罐听锈蚀、变形、罐壁裂缝等情况的不得出售并禁止食用。

  • 我国食品重金属污染现状

    一、食品中铅的污染现状  对目前国内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蔬菜中的铅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吲。我国食品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通过膳食计算,我国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每周耐受摄入量)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  二、食品中砷的污染现状  据报道,海水含砷为2-30ug/kg,而工业城市毗邻的沿海水域可达140-1000ug/kg。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中检出率近100%。粮食、水果、蔬菜、肉、乳、蛋、鱼类及其制品、茶叶等食品均有检出,有的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 【转帖】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与人体健康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与人体健康食品是人的生命之本,一日三餐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品由于污染而降低了卫生质量或失去了营养价值,并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或潜在性危害,甚至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这是现代食品卫生上的新课题,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1.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种类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品种多,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等) 农药(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沙蚕毒素类、有机砷类、有机氟类、有机汞类等) 各种有害金属和非金属(汞、砷、铅、镉、镍、锑、硒、钴、氟等) 各种有机物、无机物(苯并芘、亚硝胺、酸、碱、苯胺等)。1.2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涉及范围较广,污染情况也较复杂。由于近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被大量应用,过去隐藏在地壳中的元素大量进入了人类环境。据报道,古代对元素的应用只有20种,18世纪应用了100多种,而现代被人们认识的全部元素几乎都被应用了。全世界每年进入人类环境的汞有1万吨,其中自然污染的和人为污染的各占半数 铅有400万吨,其中从汽油中放出的四乙基铅有80万吨 镉有2万吨等等。这些进入人类环境的元素,造成水源、大气、土壤和食品等广泛性的污染。特别是食品污染,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害问题,在震惊世界的所谓8大公害问题,至少有3件是食品污染造成的。日本政府曾经公布了4种公害病中,除哮喘病外,水俣病(甲基汞慢性中毒),骨痛病(镉慢性中毒)和慢性砷中毒都是食品污染造成的。另一方面,食品在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或在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烹调直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化学因素的作用,增加或产生了某些原先没有的外来有害物质,或增加了食品中原有的有害物质含量,以至超过了允许限量,而造成食品的污染。2 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与人体健康2.1 食品中化肥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合理科学施用不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由于近几年大量长期地乱施化肥,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劣,肥力下降,同时造成了农业环境的污染,进而给食品带来了污染。氮肥在我国化肥的生产和消费中约占生产总量的80%,消费总量的70%。在蔬菜生产中,施用过量的氮肥,再加上蔬菜是富集硝酸盐的植物性食物,从而对叶菜类蔬菜含硝酸盐影响最大。人类摄入硝酸盐约有80%~90%来自蔬菜,虽然蔬菜中的硝酸盐对人体无害,但它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导致癌症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 织在1993年就规定硝酸盐的日允许摄入量为0.36mg/kg(体重),亚硝酸盐的日允许摄入量为0.13mg/kg(体重)。从一次测定结果来看,有些蔬菜(叶菜类)硝酸盐含量已经超标,大多数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尚未超标,但腌制的芥菜已明显超标,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存在着一种潜在威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被硝酸盐污染的蔬菜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硝酸盐含量高可能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二是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前体,可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 【分享】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size=4][color=#DC143C]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color][/size][size=4][color=#DC143C]摘要:[/color][/size]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慨况,简述了国内外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限量规定的情况。着重介绍了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size=4][color=#DC143C]. 引言[/color][/size] 重金属是指比重在5 以上的金属,如铜、铅、锌、镍、钴、镉、铬、汞、铋、锡、锑、铌、钼等[1]。重金属广泛分布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和生物圈中。在通常情况下,重金属的自然本底浓度不会达到有害的程度。但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制造加工活动日益增多,从而造成一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通常所说的重金属污染是指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有害有毒重金属含量增加并超出正常范围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 从食品安全方面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其中砷虽然是非金属元素,但其来源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所以通常也将其列为重金属进行研究讨论。重金属主要通过污染食品、饮用水及空气而最终威胁人类健康。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蔬菜、水果、粮食、鱼肉等并不能通过浸泡、清洗或蒸煮来去除其所含有的重金属。重金属在环境中大多不能被生物所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随着人体中重金属的蓄积量增加,机体便出现各种反应而危害健康。有些重金属还有致畸、致癌或致突变作用而危及生命安全。据研究,重金属污染经食物链放大随食品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机体的慢性损伤,进入人体的重金属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显示出毒性,因此往往不易被早期察觉而在毒性发作前就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更加重了其危害性。 上个世纪50 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痛痛病,经查明是由于食品遭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公害病,因此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造成食源性危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日趋失衡,从而导致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例如我国的水体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以及许多湖泊遭到污染,80%以上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据15 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而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由于随工业废水和污水排放的重金属镉而引起农田污染可以使大米中的含镉量高达1.3 一5.4 mg/kg,大大超过0.2mg/kg 的国家限量标准,有的污染区的居民每日摄入重金属镉的量比非污染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也正在加剧,污染面积在逐年扩大。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至少约2000万公顷,而且越来越多的土壤,尤其是城郊和污灌区土壤,正遭受重金属的污染。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例如在2002 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苏南某市郊区5个蔬菜基地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5 个蔬菜基地土壤中镉含量超标21-80%。其中有的地方土壤中汞超标也较突出,达到44%。此外,按照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所采20 个蔬菜样品中,铬超标率15%,镉超标率20%,铅超标率20%。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趋严重,也已引起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健康,要解决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应立足于控制污染源,切实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食品重金属污染的预警机制,扩大和加强对食品污染的监测,提高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技术水平。

  • 13种食品污染物将有新限量标准

    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新国标制定了铅、镉、汞、砷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相比以往,则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记者昨天从新国标看到,很多污染物都曾引发过多起轰动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如镉大米、毒胶囊、血铅等。新国标不包括农残、辐射限量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卫生部专家指出,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新的GB2762标准不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限量指标。镉限量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据了解,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关行业标准411项,涵盖16种食品污染物。但此次新国标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专家表示,该新修订国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此前,国内曾发生大米镉超标事件,对镉含量标准,消费者普遍关注。记者昨天从新国标获悉,食品中对镉的限量标准设定为0.2毫克/千克,据悉,该标准比国际标准的0.4毫克/千克要严格。卫生部解释,铅、镉是食品当中更为主要的污染物,涉及食品种类甚多,CAC和各国对铅、镉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基于我国目前大范围铅污染仍比较严重的现状,新国标在2005年版本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涉及食品的种类,将原来的17类食品扩充到22个大类。"专家指出,对镉采取严控的主要原因是,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硒、铝、氟三种元素被删除记者发现,上述新国标中,对硒、铝、氟在食品中的限量要求被删除了。对此,卫生部专家解释称,上述三种元素均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硒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有的已无需作为食品污染物进行控制,有的适用于其它管理范围。专家举例称,CAC和多数国家、地区将硒从食品污染物中删除。我国实验室检测、全国营养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数据显示,各类地区居民硒摄入量较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极个别发生硒中毒地区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硒摄入,地方性硒中毒得到了很好控制,多年来未发现硒中毒现象。以上情况表明,硒限量标准在控制硒中毒方面的作用已经有限。对于铝,在旧国标里规定了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限量。调查研究发现面制品中铝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明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已明确规定了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残留量,因此此次新国标不再重复设置铝限量规定。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执行。"另外,随着对氟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普遍不再将氟作为食品污染物管理,新国标也取消了氟限量规定。如对个别食品需要制定氟限量的,可以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经研究论证后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予以管理。

  • 泰国制定放射污染食品标准

    近日,泰国发出紧急措施通报,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现有泰国公共卫生部(MOPH)通报不足以控制食品放射污染,特修改放射污染食品标准,修改内容如下: 1.规定受放射污染食品必须符合放射程度检测规定标准,且不超过以下限度:(1)碘131(131I)不超过100Bq/kg或Bq/l.(2)铯134(134Cs)及铯-137(137Cs)不超过500Bq/kg或Bq/l . 2.第2条规定的食品进口商应在每批货物抵达进口检查点时,提供由产地国政府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机构签发的装船文件,注明放射标准及食品产地或由指定的官方实验室或符合国际标准的认可实验室提供的分析证书。 3.本通报适用于公共卫生部第1条公布的食品类型、场所和任何国家以控制放射污染食品。该通报目前已经生效。

  • 食品污染最常见是重金属超标吗

    食品污染最常见是重金属超标吗?不同食品生产过程不一样,污染元素也不一样!有的是生长过程污染,有的是生产过程污染,您觉得是吗?

  • 食品贮藏中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食品贮藏是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之间的重要中间环节,涉及到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的各个步骤。食品贮藏除了应采取措施避免食品受物理性、化学性污染、机械性损害和鼠类、昆虫危害外,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和腐败。我国每年因微生物污染、腐败而损失的粮食、水果、水产、蔬菜、禽蛋、粮食制品、其他副食品,数量十分惊人。因此,做好食品贮藏,减少损失,无异于增加生产。在食品贮藏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 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 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内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其数量相当巨大。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于它们已适应于这些食品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大量而迅速繁殖。 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 2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 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不仅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食用后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健康损害。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离心、沉淀、洗涤、加热、灭菌、干燥、加入防腐剂、辐射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加以选择应用。但应注意选择的方法应以不损害食品的营养、风味、表观性状、内在质地和食用价值为原则。 3 、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残留一些微生物。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日期,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控制的方法有低温法、干燥法、厌氧法、防腐剂法等等。基本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

    1、概述重金属是指密度在5×10-3kg/m3以上的金属,如金(Au)、银(Ag)、汞(Hg)、铜(Cu)、铅(Pb)、镉(Cd)、铬(Cr)等。有些重金属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干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有毒重金属。这类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铬(Cr)、铅、砷(As)、锌(Zn)、锡(Sn)等。其中,砷本属于非金属元素,但根据其化学性质,又鉴于其毒性,一般将其列在有毒重金属元素中。根据这些重金属元素对人类的危害不同,又将它们区分为中等毒性(Cu、Sn、Zn等)和强毒性元素(Hg、As、Cd、Pb、Cr等)。食品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一部分来自于农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另一部分则来自于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浓缩,浓度提高千万倍,最后进入人体造成危害。进入人体的重金属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显示出毒性,往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性。2、有毒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2.1铅和砷铅在自然界分布甚广,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铅的产量逐年增加。工业用铅可分为金属铅和含铅化合物两大类,进入环境的铅主要是含铅化合物。含铅排放物除小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外,其余均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铅在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彩釉陶瓷,印有彩色画面的图书,塑料制品,搪瓷,马口铁食品的焊锡,汽油中的抗爆剂等都含有铅。铅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铅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形态进入,一般说,吸入的铅70%-75%仍随呼气排出,仅30%-50%吸收人体内。铅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主要来自在作业场所进食和饮水。日常生活食物、饮料中每天摄入铅量约300mg。对目前国内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蔬菜中的Pb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我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通过膳食计算,我国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每周耐受摄入量)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植物机体中都含有微量的砷。农田用水的污染和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农作物受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海水含砷为2-30ng/kg,而工业城市毗邻的沿海水域可达140-1000ng/kg。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中检出率近100%。粮食、水果、蔬菜、肉、乳、蛋、鱼类及其制品、茶叶等食品均有检出,有的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2.2汞和镉汞极易于由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对食品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危害人体的健康。汞是蓄积作用较强的元素,主要在动物体内蓄积。湖泊、沼泽中的水生植物、水产品易蓄积大量的汞。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农业上使用含汞杀螨剂以来,汞对土壤、自然水系、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工厂排放含汞的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汞不超过0.001mg/L。镉是最常见的污染食品和饮料的重金属元素。镉可通过环境污染、生物浓缩和含镉化肥的使用而致食品污染。我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中镉的检出率较高,超标现象严重。对成都地区蔬菜样品检测结果表明,Pb和Cd是该地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它们的超标率分别为22%和29.4%,Hg和As的检出率均为100%。对昆明市蔬菜及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水平调查发现,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二级标准值的样品占85.71%。2.3 锡锡与有机烃基结合而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称为有机锡。有机锡早期用作抗菌剂、农业杀虫剂、除草剂。后来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高效防污剂,而广泛应用于防除海洋污损生物,有助于提高船舶航速。防污损涂料中常用的有机锡化合物为三丁基锡(简称TBT)和三苯基锡(简称TPT)。其中TBT是迄今为止人类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中分布广泛、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机锡对贝类和鱼类有致畸作用,还影响海洋生物的神经传递系统,造成神经错乱。3、有毒重金属污染来源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汞、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对食品造成污染的主要渠道。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所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农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重金属,也可通过叶片从大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铅和汞等重金属元素。据研究,蔬菜中Pb含量过高与汽车尾气中Pb污染有很大的关系。作物中积累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农业上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是造成食品污染的另一渠道。磷肥含有镉,其施用面广而且量大,可造成土壤、作物和食品的严重污染。长期使用含Pb、Cd、Cu、Zn的农药、化肥,如磷矿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也将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有机汞农药含苯基汞和烷氧基汞,在体内易分解成无机汞化合物。目前我国已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有机汞农药,除拌种常用的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外,各国都已禁止使用有机汞农药。但民间剩余的农药,仍有间断使用的,应引起重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管道等与食品磨擦接触,会造成微量的金属元素掺入食品中,引起污染。贮藏食品的大多数金属容器含有重金属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污染食品。另外,重金属元素还会随部分食用药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当前,国际上进口中药材和中成药国家对中药材和中成药中重金属的含量提出了严格要求。4、有毒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在这几种有毒重金属中,铅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砷和汞。铅对人体各系统均有毒害作用,主要病变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方面。神经系统方面,早期可出现高级神经机能障碍,晚期则可造成器质性脑病及神经麻痹。对造血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素的合成而造成贫血。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幼儿大脑对铅污染更为敏感,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行为。儿童血液中铅的含量超过0.6μg/mL时,就会出现智能发育障碍和行为异常。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μg/mL,鲜乳为0.05μg/mL。研究表明,皮蛋中含铅量较高,易于超标。砷在环境中由于受到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大都以无机砷和烷基砷的形态存在。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相差很大。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大于五价砷化合物,砷化氢和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毒性最大。口服三氧化二砷5-50mg即可中毒,60-100mg即可致死。长期接触砷,会引起细胞中毒,有时会诱发恶性肿瘤,特别是无机砷是皮肤癌与肺癌的致癌物质。砷还能透过胎盘损害胎儿。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mg/kg,鲜乳为0.2 μg/mL。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在人体蓄积,蓄积于体内最多的部位为骨髓、肾、肝、脑、肺、心等。汞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肝脏等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汞对组织有腐蚀作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疏松的蛋白化合物。汞元素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已成为大众健康的公害。汞在我国蔬菜中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和无公害食品规定的最低限量为0.01mg/kg。镉进入体内可损害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引起多系统损伤;镉还可干扰铜、钴、锌等微量元素的代谢,阻碍肠道吸收铁,并能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还能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氧化磷酰化的代谢过程,从而引起肺、肾、肝损害。镉是人体非必需且有毒元素,可能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

  • 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

    铅、砷、汞、镉、锡等有毒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沿食物链进入人体后,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几种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以便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维护人体健康。

  • 食品污染通常有哪几种来源?如何防治?

    一、 通常我们所说的食品污染主要有三类:1. 生物性污染 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①微生物(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还包括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可作为食品受到污染标志的非致病菌。②寄生虫(包括虫卵,主要通过病人或病畜的粪便间接或直接污染食品)③昆虫(甲虫、螨类、蛾、蝇、蛆)④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2. 化学性污染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③滥用(食品添加剂)④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⑤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3. 物理性污染①来自食品产、储、运、销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液体食品容器池中的杂物、食品运销过程中的灰尘及苍蝇等;②食品的掺假使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等;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应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二、 针对这些污染的解决办法:1.生物性污染的解决方法(1)清除污染源,控制细菌在食品中的增殖条件并进行合理的杀菌消毒,规定食品中细菌数量限制标准。加强兽医卫生监测,严禁未经兽医检验的肉品及病死畜禽肉。 (2)加强食品检验,对染有寄生虫的肉、鱼类要按国家卫生法规处理;提倡肉、鱼类煮 熟烧透,蔬菜类要仔细清洗,尽量不吃生菜或至少要经过沸水烫过。(3)预防作物的真菌病害。粮油和发酵食品企业在仓储、加工、运输中要减少真菌污染。(4)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对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处理;保持环境适宜的温湿度,防止食品霉变产毒。 (5)对轻微污染的食品也可进行恰当的去毒处理。2.化学性污染的防治措施 (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农业部门颁布农药的安全使用规则(品种、用量、剂型、对象、施药安全期等);规定食品中允许残留量限度等。(2)严格限制工业“三废”排放;加强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的卫生监督管理,控制机具、容器、原材料的质量,杜绝可能的污染来源;规定各种食品的金属毒物允许含量标准,并加强经常性检测。(3)通过应用如农药残留速测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等试剂和仪器对流入市场的食品提前抽样检测,以预防食品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3. 物理性污染 (1)加强对污染源的卫生防护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 (2)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使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我国1977年制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标准》和《食品放射性管理办法》。除监测环境污染外,还要按国家规定的《食品放射性管理办法》和《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标准》,经常监测,严格执行。

  • 食品工厂中霉菌污染的状况

    1、高湿度场所的霉菌污染食品工厂由于湿度高 , 而高湿度条件下霉菌特别容易生长(在湿度 85%~90%以上时 , 霉菌会迅速生长), 所以常有霉菌污染的发生。当食品工厂使用大量的水、热和水蒸气时 , 内部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 , 容易有壁面潮湿及冷凝水形成的情况 ,此时霉菌污染特别容易发生。此外 , 常有有机物附着的墙壁和机器、一些混凝土与木材结构的物体 , 也特别容易发生霉菌生长的情况(故食品工厂内 ,宜少用木质的物体) 。2、通风不良场所的霉菌污染在建筑物的构造中 , 通风不良的场所容易生长霉菌。在一些通风不良的地方 ,由于原料附着以及使用易吸湿的混凝土、木材及纤维等材质时 , 容易生长霉菌 , 而且一旦有霉菌生长时 , 其蔓延速度非常快速 ,并且由于污染的地方的霉菌孢子会四散飞扬 , 直接的会污染成品 , 间接的则污染输送带、机械与操作人员手指等处 ,将造成制品间的间接污染。在湿度高及通风不良的场所 , 可看见枝孢霉、交链孢霉等霉菌生长。3、水环境中的霉菌污染霉菌易于在湿度高的地方生长。所以一些水槽、水桶、水管、自来水的水龙头、自来水管、地板与底板等处 ,皆可看见霉菌生长。这些地方由于长期贮水 , 所以污染情形特别常见 , 而且几乎由水槽、水桶污染开始 , 渐次地污染。此外 ,地板、底板若常含水 , 几乎未干燥 , 也会逐渐开始污染。而水管、地板与底板 , 也有最初并无污染 , 但由于作业员对卫生知识欠缺 ,而发生污染的例子 , 而且其污染几乎皆与空气来源的霉菌污染有关。这些水环境中的霉菌 , 属好湿性霉菌 (孢子在 Aw0.9 以上萌发 ,在Aw1 时为其最适生长 Aw ), 在自然环境中孢子形成粘块状 , 当接触水的瞬间即四散飞去 ,孢子粘块也会借空中浮游 , 造成污染。

  •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什么影响?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土壤污染直接影响食品原料的品质。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生态循环最终都会进入土壤,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食用等过程都有影响。污染的土壤生产出的农副产品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color][/size][/font]

  •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重金属残留成重点

    一、《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修订情况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于2010年6月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重点对食品中污染物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承担《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修订工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农业、卫生、质检、粮食等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了标准起草组,细化修订工作原则和重点,对6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和行业标准中涉及污染物限量指标和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以我国食品生产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对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的GB2762)标准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世贸组织(WTO)成员通报,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于2012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二、修订原则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修订工作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污染物指标及限量,体现了以下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基础,重点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食品污染物和对居民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种类设置限量规定,突出安全性要求;  二是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遵循CAC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定原则,结合污染物监测和暴露评估,确定污染物及其在相关食品中的限量,确保科学性;  三是整合现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行业标准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避免标准间的重复、交叉、矛盾,确保标准的统一性;  四是坚持食品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重点对食品原料中污染物进行控制,通过严格生产过程卫生控制,降低食品终产品中相关污染物含量;  五是强调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使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从而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健康利益;  六是坚持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本标准由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工业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对收到的190余条反馈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履行WTO通报程序,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三、主要内容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关行业标准411项,涵盖铅、镉、总汞和甲基汞、砷和无机砷、锡、镍、铬、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苯并芘、N-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稀土元素、硒、铝、氟等16种食品污染物。  新的GB2762逐项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四、国际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国际上通常将常见的食品污染物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统一制定公布为食品污染物限量通用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公布的《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涉及食品污染物、毒素和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我国对毒素、放射性核素另行制定了相关标准);欧盟委员会No 1881/2006指令,规定了食品中特定污染物(含真菌毒素)限量;澳新食品标准局公布的《食品法典标准》的1.4.1《污染物及天然毒素》中规定了特定的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天然毒素限量。  在新的GB2762修订过程中,标准起草组专家认真分析对比了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与CAC限量,新的GB2762与CAC公布的限量指标基本一致。五、关于标准间的差异  按照世贸组织相关协议规定,各国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食品消费及膳食结构的不同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安全标准,特别是污染物限量标准重点针对可能对本国公众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污染物和对本国消费者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因此各国标准规定的食品污染物种类、食品类别和限量规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农业生产和地理区域影响、食品污染物特点和控制状况、环境污染状况、居民膳食消费习惯也影响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六、关于污染物的定义  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新的GB2762标准不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限量指标。七、关于标准实施的原则  本标准在实施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符合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二是对标准未涵盖的其他食品污染物,或未制定限量管理值或控制水平的,食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含量达到尽可能的最低水平。三是重点做好食品原料污染物控制,从食品源头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污染物。四是鼓励生产企业采用严于GB2762的控制要求,严格生产过程食品安全管理,降低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八、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新的GB2762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标准实施后,其他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即行废止。在新标准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严格生产经营过程的污染物控制。食品污染物的检验方法应按照新的GB2762引用的检验方法执行。其他食品标准中如有污染物限量要求,应当引用本标准规定或者与其保持一致。九、关于可食用部分  新的GB2762增加了“可食用部分”的定义,即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去除非食用部分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一是有利于重点加强食品可食用部分加工过程管理,防止和减少污染,提高了标准的针对性;二是可食用部分客观反映了居民膳食消费实际情况,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如无特别规定的,均是以食品的可食用部分计算。十、如何判定干制食品的污染物限量?  食品经过脱水、腌制、晒干或浓缩等生产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干制食品,其污染物含量将明显高于食品原料。为明确干制食品污染物含量计算和判定,新的GB2762规定了“干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相应食品原料脱水率或浓缩率折算。脱水率或浓缩率可通过对食品的分析、生产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数据信息等确定”。因此,新的GB2762(包括附录A食品类别(名称)说明)中除明确规定以“干重计”或者特别规定干制食品外,所有食品均是指未经脱水、晒干或浓缩的食品原料或制品。十一、关于硒、铝、氟限量  (一)硒: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硒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除极个别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硒缺乏地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将硒作为污染物进行限量规定,同时为确保缺硒人群硒元素摄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也规定在特定食品种类中,可按照规定强化量对食品进行强化。  随着对硒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CAC和多数国家、地区将硒从食品污染物中删除。我国实验室检测、全国营养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数据显示,各类地区居民硒摄入量较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极个别发生硒中毒地区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硒摄入,地方性硒中毒得到了很好控制,多年来未发现硒中毒现象。以上情况表明,硒限量标准在控制硒中毒方面的作用已经有限。2011年卫生部取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中硒指标(2011年第3号公告),不再将硒作为食品污染物控制。  (二)铝:《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规定了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限量。调查研究发现面制品中铝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明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已明确规定了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残留量,因此新的GB2762不再重复设置铝限量规定。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执行。  (三)氟: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规定了粮食、豆类、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和

  • 食品污染物限量新标准

    已实施。新版2762,除了原有的铅、镉(Cd)、汞、无机砷等重金属指标,保留了“铬(Cr)”重金属限量指标。 《GB 2762-201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将代替部分《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内容,食品中有关稀土等限量指标仍按照原GB 2762-2005执行;同时,原《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部分重金属指标也将按照新版GB 2762-2012执行。  GB 2762-2012与GB 2762-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修改了标准名称;  2、增加了可食用部分的定义;  3、增加了应用原则;  4、取消了硒、铝、氟的限量规定;  5、增加了锡、镍、3-氯-1,2-丙二醇及硝酸盐的限量规定;  6、将N-亚硝胺限量指标由N-二甲基亚硝胺和N-二甲基乙硝胺调整为N-二甲基亚硝胺,并将N-亚硝胺限量指标名称修改为N-二甲基亚硝胺  近日,镉大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大米中重金属的含量问题自然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新版2762,保留了 “铬(Cr)”重金属限量指标。据国家卫计委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介绍,铬限量指标本来会删除,由于2012年发生了铬问题胶囊事件,考虑到添加的问题,保留了铬作为污染物管理。目前,大米中部分重金属的限量如下:标准名称铅(Pb)镉(Cd)汞(Hg)无机砷(以As计)铬(Cr)备注GB 2762-201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2≤0.2≤0.02≤0.2≤1.02013-6-1实施

  •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什么影响?

    [font=仿宋_GB2312][size=21px][color=#6b6b6b]土壤污染直接影响食品原料的品质。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生态循环最终都会进入土壤,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食用等过程都有影响。污染的土壤生产出的农副产品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color][/size][/font]

  • 【资料】我国与CAC关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我国与CAC关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摘要:对比分析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异同。从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具体食品种类和限量值3个层面逐级对比。结果表明,我国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为42种,CAC标准为29种,二者相同的污染物种类为12种;我国标准涉及的食品种类和具体数量多于CAC,其中有7类食品为我国单独规定限量,我国污染物限量指标的总数为748个,远远多于CAC的174个;在可比指标范围内,我国有61个限量指标值与CAC相同,26个限量指标值严于CAC,64个限量指标值宽于CAC。我国污染物限量标准中有57%的可比指标值已达到或超过CAC标准的要求,与CAC的一致性程度较低。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