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韩春雨事件

仪器信息网韩春雨事件专题为您整合韩春雨事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韩春雨事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韩春雨事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韩春雨事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韩春雨事件话题讨论。

韩春雨事件相关的资讯

  • 河北科大承诺公布韩春雨实验验证时间已到(附韩春雨事件表)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了关于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论文,受到国内媒体轰动性的报道。但是,可重复性是实验科学的基本要求。按正常科学程序,论文发表后,接下来应是其它小组独立验证这一新技术的阶段,进而将这一成果确定下来。但到了七月份,国内外很多小组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结果。至今实验重复性争议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据《人民日报》8月2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针对NgAgo的实验却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赛先生》记者于9月2日-3日就此事联系韩春雨,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  近日,有读者梳理了韩春雨事件的重要时间节点,《赛先生》刊发在此,希望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能够秉承专业化原则揭开谜团。我们相信,针对该事件的专业化调查将对我国的科研文化、科研风气和对未确认的科学成果如何报道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赛先生》将对此事件持续关注,报道此成果的确认情况。  作者 林小鹿(欧洲某研究所生物学博士)  深陷实验重复性争议漩涡中的韩春雨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河北科技大学承诺的一个月给出调查结论之期将近,公众仍未看到水落石出的迹象。  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总投资2.24亿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由省财政性资金安排。8月31日,财政部下属的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预算1958万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公开招标”的公告。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些采购的仪器和资金用来支持韩春雨。以韩春雨为主导的一个巨型大科学项目,在NgAgo基因编辑技术重复性尚未得到验证之前,已迫不及待呼之欲出。  为了方便公众理解韩春雨事件的来龙去脉,笔者根据媒体报道中韩春雨的第一人称描述和笔者核实的信息,整理了“韩春雨事件时间表”,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2014年2月,韩春雨看到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自然》杂志发表的TtAgo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的文章,受启发着手开展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的课题。  2014年5月中旬一天的凌晨3点,韩春雨在旁指导,学生高峰操作,确认了NgAgo符合他们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因为校门已经关了,韩春雨翻过围墙回家。回到其58平方米的老房子后,韩春雨整晚失眠。后来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韩春雨说5月份已经“做出了主结果”。  之后的9个月,韩春雨投稿《科学》失败,他后来对《光明日报》说,“未收到任何退稿说明”。  2014年秋天,韩春雨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期间的同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沈啸,加入韩春雨的NgAgo课题。因为沈啸有“国外科学研究经历,有经验应对审稿”。  与此同时,韩春雨和硕士毕业未就业仍留在实验室的学生高峰等继续补充实验,“发现了更多关于NgAgo的特性”。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投稿。  2015年6月,韩春雨后来接受采访谈到此时“实验经费拖光了”,“拖欠试剂公司30万元试剂费”。  2015年12月21日,沈啸(第一申请人)、韩春雨作为发明人提交“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申请,申请单位是浙江大学。  2016年3月21日,《自然-生物技术》接收韩春雨的投稿。  2016年3月,韩春雨前往他的合作者沈啸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韩春雨后来接受《自然》杂志记者采访时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2016年4月13日,沈啸、韩春雨的专利发表,并于5月11日进入实质审查。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论文,高峰为第一作者,沈啸为第二作者,韩春雨为通讯作者。  文章发表后,韩春雨因为“在条件不好的学校、多年默默无闻却做出一流的研究”的形象迅速得到学术界内部的关注。  5月5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发表《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新闻稿,并迅速被转载到海外华人留学生为主的“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帖子被冠以“国内科研水平不得了”的标题。  5月8日,微信公众号BioArt和《知识分子》先后报道韩春雨,其中《知识分子》题为《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到朋友圈和其它媒体,阅读量据称超过320万次。  5月10日,《知识分子》发文《海内外学者、读者热议韩春雨现象》,北京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称“韩春雨的工作是国际一流的̷̷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随后国内几十家主流新闻媒体跟进报道韩春雨及NgAgo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被多家媒体描述为“诺奖级”。韩春雨对此曾表示,做研究,他要冲着诺奖的水平去,而至于诺奖本身,他也想过,但也就那么一想罢了。  5月10日前后,国内多家实验室从韩春雨处直接得到NgAgo载体,用于合作实验。  5月12日,《知识分子》又以“如何涌现更多的韩春雨”为题刊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院士的文章,探讨“小作坊与大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和原始创新机制。  5月20日,非营利生物载体分享组织Addgene在推特宣布,得到了韩春雨的NgAgo载体并进入质量控制流程。  当所有媒体都在一边倒宣传韩春雨的个人魅力和NgAgo技术的重大意义并纷纷用“诺奖级”来报道时,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  5月26日,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ID为yyadam的人发帖称,“纯从science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表示根据已知Ago蛋白家族的结构及功能,觉得NgAgo理论上行不通,并且ssgDNA在韩春雨的文章前后用法不同,很奇怪。发帖人特别强调,“不针对任何个人,只对science”。  5月27日,韩春雨应邀在北大生科院邓祐才报告厅做学术报告。据微信公众号BioArt报道,韩春雨称“我出来作报告实验室要停工,因为养细胞泡板子都是我自己做的......。”在报告最后韩春雨强调:“该版本是初级版,需要比较高超的实验技巧”,即将推出“2.0版和Smart版”。  5月27日,在未名空间mitbbs站,ID为zhouyangq的人发帖称,已经重复了一个星期韩春雨的实验,未能看到韩春雨《自然-生物技术》文章中报道的结果。据笔者向发帖人核实,其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一家专门从事基因编辑的实验室。这是目前网络上最早的通过实验质疑韩春雨工作重复性的报告。  6月2日,韩春雨应其合作者沈啸邀请,在浙江大学做关于NgAgo的学术报告。  6月2日,Addgene在推特宣布已经可以向科学界提供韩春雨的NgAgo载体。  6月4日,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ID为samalli的人发帖称,完全按照韩春雨文章的protocol(实验流程),未能重复出其文章的结果。关于韩春雨的NgAgo工作的重复性,特别是图4相关的基因组编辑重复性问题逐渐成为该论坛的热门话题,有更多匿名帖子表示未能重复。  6月7日,韩春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问及NgAgo的重复性问题。韩春雨未参加完全部日程,称“有事”提前退场。后来他在百度贴吧以“槐北路”的ID和网友交流时,声称自己在香山会议上遭到CRISPR研究者的恶意攻击。  6月22日,韩春雨应邀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做学术报告。有听众在问答环节问到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韩春雨回答,根据他的统计,“未做出来与做出来的比例是三比一,做出来的有20家。”  6月23日,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有匿名用户发帖询问“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实验室重复出来了吗?”。在早期的回答中,包括北大在内的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用实名回答未能重复并且因此已经暂停实验。之后韩春雨实验的重复性话题在“知乎”逐渐吸引大量非专业人士发表不同的意见,各种口水帖满天飞。  6月底,韩春雨在和第三军医大学一位学生的电话中回答其实验重复性问题和实验细节,并要求学生在微信群中公布其电话录音和谈话要点。韩春雨在电话录音中强调,做出来NgAgo实验的前提是“防止细胞污染”,并暗示对他的质疑是从事 CRISPR基因编辑研究的人士抹黑,因为NgAgo的出现将“导致黄军就、黄行许等CRISPR研究者损失几个亿”。  7月2日,方舟子发表文章《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询问有没有人能重复出其《自然-生物技术》论文的图4,韩春雨在遗传所报告会上说的能重复出的20家实验室是哪些,以及高超的实验技巧到底是什么。  同日,韩春雨在百度贴吧 “国际米兰吧”发帖做出了回应,说高超的实验技巧“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避免细胞污染,同时公布了一些实验细节。韩春雨同时称审稿人曾经重复过他的图3。之后一段时间,韩春雨不再对质疑做任何回应。  7月13日,为期三天的河北省科协第九次全省代表大会闭幕,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7月13日,丹麦奥胡斯大学生物医学系博士后蔡宇伽在未名空间mitbbs站发帖,指出“韩̷̷如果用cas9代替NgAgo的话,就有可能一不留神留下蛛丝马迹”,提出韩春雨论文图4的矛盾之处。  7月15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发帖, 公开宣布初步数据显示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工作。在此前后,有多位国外科学家公开宣布初步数据显示能重复,后来又发表声明称之前的结果是假阳性。  7月21日,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发表声明,称能在基因组水平看到NgAgo引起的基因编辑,虽然效率较低。他呼吁韩春雨尽快发布NgAgo 2.0版和Smart版。(注:这是韩春雨之外全世界迄今唯一实名宣布加入NgAgo和ssDNA后可以看到基因编辑的研究组。)  7月29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 Burgio发表长文,表示不能重复韩春雨Fig.4的结果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给会员群发邮件,告诫大家“NgAgo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看清楚,不要再浪费你的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  7月31日凌晨,《赛先生》发表《多国科学家宣布:迄今未能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结果》。此后两天,澎湃新闻、财经、南方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针对韩春雨的质疑,或发表评论,探讨如何正确报道有关科学发现的新闻。韩春雨回答媒体询问时称这些质疑“是非科学的,不会再作出回应”。  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回应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表示,“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8月8日,《自然》杂志以“复制、嘲弄和一个隐士:NgAgo基因编辑的争议加剧”为题,报道了围绕着韩春雨实验重复性的争议。  8月9日,韩春雨应Addgene要求,发布新版的protocol(实验流程)。新版protocol大部分内容来自韩春雨发表的《自然-生物技术》论文附录,增加了防止细胞污染、实验用水的pH值、禁用EDTA和添加镁离子等要求。  8月11日,媒体报道,韩春雨接受采访称不会公开更多数据以帮助开展重复实验。  8月17日,蔡宇伽博士在科学网个人博客发布按照韩春雨的新版protocol重复实验的结果,称在他感兴趣的ccr5和aavs1两个位点未看到“基因组水平的敲除”。蔡博士坦承,尽管他严格地按照新版的protocol,确保了细胞无污染,无EDTA等条件,但由于实验室不同,无法确保实验条件100%的一致。他呼吁,更多的科学家们分享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真相的揭开。  8月18日,官方媒体报道,韩春雨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8月31日,媒体报道,河北省发改委已经批复同意建设投资2.24亿的河北科大基因编辑研究中心,而属于韩春雨的预算1958万元的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招标即将开标。  截至发稿,已知仅有仇子龙实验室宣称可低效率检测到韩春雨实验。
  • 从韩春雨事件说起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每次讨论科技界的学术不端问题,韩春雨事件总被反复提及。尽管大家都觉得记忆犹新,但韩春雨在《自然· 生物技术》发表“惊世”论文、名声大噪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而且,很快就是韩春雨撤稿一周年的日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韩春雨事件给科技界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论文发表后的“占地圈钱”,实验无法重复后的强词夺理,拒不接受质疑的蛮横无知??让科学共同体的声誉“很受伤”。如果非要说它给社会有什么好影响,那就是让人们“反向”接受了一次科学精神的洗礼——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了,科学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实证是科学的基石,没有实证精神,一切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都是虚无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学的内涵是事实与规律。在科学通向真理的路上,实验是首要条件,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高检验标准。换句话说,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在哪里?实验,可重复的实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学即是实证科学,一个事物如果不能通过实证是不能算作科学的,必须被排除在科学大门之外。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因为有了实证精神,科学才那么与众不同。今天,当我们谈论科学精神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对实证精神的认可与遵循。我们认可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然而,在我们的传统中国文化里,实证精神是缺乏根基的。表意含糊、逻辑不清、大而化之的“朦胧美学”一直不乏支持者,在今天的知识界,这种“印象派”仍大有市场。所以我们有些学者偏爱定性,不喜定量;所以有些人讲究引经据典,不讲究调查统计;所以还会有人认为“实验有时候就是不可重复的”。韩春雨事件处在争议中时,他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相关领导曾有“你不能重复不代表别人不能重复”的“论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些都是缺乏实证精神的典型表现。没有了实证精神,何来科学精神?实证对普通人来说就是“推敲”二字,它讲的是逻辑,讲的是论据。它让我们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个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抛开实证精神来谈科学的时候就已是“误入歧途”。当实验不能重复时,科学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接受质疑、查找原因、理性探讨,这些才是实证精神的表现。正是因为抛开了实证精神,韩春雨才会在面对质疑时,编出了“别人的细胞被污染了”“实验者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有人想要陷害我”等层出不穷的借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撤稿,科研声誉扫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没有实证精神,不仅科学精神无从谈起,连被称为科学家的资格都没有。 /p
  • 韩春雨事件: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p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 /p p   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机制,也说明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 /p p   科学能够“自净” /p p   “国际科学界有‘自净’机制”,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对新华社记者表达了与安诺杰相似的观点。 /p p   一项研究有了数据、形成论文并通过同行评议发表,通常意味着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初步承认。但这并不是终点,论文发表后,各国同行会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来重复实验,如果不能经受这一检验,研究成果就会受到质疑。 /p p   韩春雨团队2016年5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关于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就是如此。这篇论文因其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而引发巨大关注,各国同行纷纷跟进。但一两个月后就出现质疑,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 /p p   2016年11月,《自然?生物技术》就此发表“编辑部关注”。今年初又有消息说韩春雨团队提供了新的数据,但杂志最终认定:“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p p   “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正是科学界的“自净”机制。论文等科研记录是科学交流的基础,它们必须真实可靠。为了维护这一点,许多科研人员跟在“先行者”后进行没有名利的重复验证。正如《自然?生物技术》社论所说:“那些进行可重复性研究的人,其付出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回报——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没有资金支持,还吃力不讨好。”但正是这种对真理的追求让科学不断前进。 /p p   媒体可以监督 /p p   “这显示了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在全天候媒体时代的重要性”,《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提到了这一事件中媒体的重要性。社论说,“这无疑是一篇中国去年被报道最多的论文”,开始时媒体大量报道原论文所宣称的重要成果,而质疑声出现后也很快引起媒体注意,“有关该初始报告有效性的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开始交锋”。显然,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p p   饶毅也是网络科学媒体“知识分子”的主编,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后,“知识分子”率先报道了论文中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在质疑声出现后,“知识分子”又刊登了多篇质疑的文章,保持了客观公正。 /p p   “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的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对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同行的重复和验证。”饶毅说。 /p p   的确,新闻的时效性和科学验证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这就要求媒体报道时理解科学验证的特点。《自然?生物技术》社论认为:“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p p   定性不应仓促 /p p   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刊登的撤稿声明是英文,《自然》方面提供的译文是:“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不过韩春雨团队也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p p   韩春雨工作的河北科技大学也声明说,韩春雨团队一直在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p p   可见,虽然论文的关键成果不能被重复导致撤稿,但各当事方还是在以学术的方式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仓促定性。 /p p   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说,许多科研人员都有过学术失误,“我个人有过多次体会,自己认为百分之百对的事,实际是错的。我没有因为学术错误被捧上天,或被批得身败名裂,都是一种幸运。” /p p   当然,如果最终调查证实这不是学术失误而是学术不端,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处理。就在7月27日,中国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协等机构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处理结果,其中有的研究人员被认定无过错,一些研究人员被认定不同程度存在过错并追究责任。 /p p   这正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学术问题的最好体现。 /p
  • 方舟子谈韩春雨事件:从急功近利到骑虎难下
    “韩春雨事件”正在大踏步往丑闻和闹剧方向发展。尽管尚未最后盖棺,但从已有事实,已经可以定论韩春雨的“成果”存在严重问题,从事件发展过程中韩春雨本人的表现更足以判断他并非优秀的、诚实的、甚至不是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发展到现在,这一事件已经超出了对一项成果的真伪之辩,它正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中国当前科研环境中的种种弊端。“科学猫头鹰”为此特与方舟子——他无疑是推动这一事件逼近真相的枢纽——做一对话,以期对这一事件做更深层次的剖析与解读。  科学猫头鹰:在国内媒体大范围宣扬韩春雨之后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并未对此做出表态。你最早对其“成果”是如何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方舟子:在国内媒体开始炒作韩春雨的时候,有人来问我怎么看,我说不熟悉这个领域,不评价。实际上我是相当怀疑的。饶毅主编的“知识分子”当时在热炒这事,把它作为末流大学也能做出世界一流成果、超过世界名校的典型,我对此很不以为然,私下和他争论过。  一个资质不算很好(本科上的是河北师大生物系)、多年没有发表过论文的研究人员,在国内一所不入流的大学的简陋实验室突然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属于不寻常的现象。不寻常的现象需要不寻常的证据,需要的证据就是,别的实验室能重复出他的实验结果。  科学猫头鹰:是什么因素促使你对其产生怀疑?在7月2日你发出第一条公开评论此事的推文之前,你都获悉了怎样的信息、做了怎样的准备?那时你对其“成果”的判断又是什么?判断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方舟子:6月底,我陆续收到几个科研人员的来信(国内外的都有),向我反映他们重复不出来韩春雨的结果,而且还有十几个人也在网上反映重复不出来,没有一个人说重复出来了。  除了一个人,其他向我反映问题的都是实名的,而在网上公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匿名的,因为韩春雨骂这些人是“跳梁小丑”,扬言要人肉他们,他们不敢实名出来,希望我能够关注一下此事。  我看了他们提供的材料,也根据他们提供的链接去几个讨论这个技术的专业论坛看了一下,就有了一个判断。  韩春雨想要取代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发表论文后几个月内各个实验室就纷纷重复出来了,韩春雨的技术这么多人反映重复不出来,那么有两种可能,要么他的成果是假的,要么他的成果是真的但是隐瞒了关键步骤。但是韩春雨却说有20家实验室重复出了他的结果,要做出结果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我就发表文章,希望他公布究竟有哪家实验室重复出来了,所谓“高超的实验技巧”究竟是什么。  科学猫头鹰: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将其认定为做假?理由是什么呢?  方舟子:韩春雨在答复我的质疑时,避而不谈有哪个实验室重复出来,只说“高超的实验技巧”,而他说的其实只是一个合格的实验人员都会掌握、注意的基本实验技能,不可能说那么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都不会。所以他的回应让我觉得更加可疑。但是不能排除其实验结果是真的,只不过他隐瞒了关键步骤。  有两件事让我觉得他是造假了。  一件事是有个印度科学家说他重复出韩春雨结果了,后来做了验证发现并没有重复出来。但是韩春雨却拿这个人为例说重复出来了。如果他隐瞒了实验步骤,他就知道这个印度科学家是不可能重复出来的,不应举他为例。所以他应该是造假,指望着别人能帮他把实验做出来。  第二件事是有人仔细研究了韩春雨论文中的电泳图,认为不合常理,像是伪造的。我做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的时候也是跑过很多电泳的,跟着分析了那些电泳图,觉得的确不像是真的,而且伪造得很拙劣,说明韩春雨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很差。  这个时候起我就认定他是造假了,即使以后有人能重复出他的结果,他也是造假。再后来发现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很明显地伪造电泳图,两个不同样品跑出的电泳图居然是同一张,更说明他有造假前科。搞笑的是,《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拿这事去问韩春雨,他说他没造假,那是一个实验,所以是一张图。他甚至没有注意到那是两个实验(一个是验证人的基因,一个是验证老鼠的基因)。这就让人怀疑博士论文究竟是不是他自己写的。  我看到媒体发的韩春雨工作照,没有戴手套在做实验,这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绝对不允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第一堂课就要告诉你,做实验一定要戴手套,否则皮肤上的DNA、酶很容易污染样品。可见韩春雨没有受过恰当训练,不要说“高超的实验技巧”,连基本实验技能都不具备,怎么可能作出一流成果?  科学猫头鹰:事件的最新进展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实验室发出质疑和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发出公开信。你觉得这是否是转折点,这就意味着支持和反对的天平由此失衡?你估计自然杂志方面会介入调查吗?  方舟子:此前只是有研究人员匿名质疑韩春雨,都是中国人,被说成是“内斗”。我虽然不是匿名,但早已不是研究人员,所以就遭到了很多攻击,认为我没有资格质疑,是为了炒作等等。这两个研究人员是以公开身份质疑韩春雨,而且不是中国人的“内斗”,其中一个还是转基因技术领域的权威人士,发表过90多篇有关论文,有一定的份量,所以可以说是这个事件的一个转折点。  按惯例,如果有研究人员向《自然生物技术》写信质疑韩春雨论文的话,《自然生物技术》会要求韩春雨作出回应,然后登出双方信件。如果有人反映韩春雨造假,《自然生物技术》也会要求河北科大做调查。但是学术期刊通常不会自己做调查。(注:据《人民日报》8月2日报道,《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科学猫头鹰:你如何评价韩春雨在接受媒体采访及其在网络上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应中的表现?  方舟子:韩春雨一开始是谩骂、威胁质疑的人,后来态度有所好转,但是也没有具体回应质疑(例如没有提供“20家重复出结果的实验室”名单),再后来对于电泳图造假的指控,他又不作回应了,而是用了各种借口,时而说等他第二篇论文出来就清楚了,时而说学校不让他回应,时而又说质疑的人不科学,不值得回应。这完全不像一个诚实的科研人员回应质疑该有的表现。  科学猫头鹰:请对比韩国黄禹锡事件、日本小保方晴子事件,评价本次事件中国内学术机构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包括韩春雨所在大学)的表现。  方舟子:中国这些机构、管理部门以为韩春雨论文在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得到了著名科学家的肯定,就一定是真实可靠的,就迫不及待地给了韩春雨种种荣誉,突击评他为正教授,突击评他的学生为副教授,申报长江学者,高官接见,评为重大科技创新,还要投资几千万在河北科技大学创建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他们不懂得,发表论文不等于成果就已经获得了承认,是不是真实可靠的还要看能否被别人重复出来,越是重大的成果越要等别人的重复。他们忘了,韩国黄禹锡、日本小保方晴子的干细胞研究也是发表在著名期刊上的,比《自然生物技术》还要著名。在遭到质疑后,韩国、日本管理部门立即对黄禹锡、小保方晴子进行调查、处理,而韩春雨遭到质疑后,中国管理部门却是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河北科大的微信号、微博号甚至还接连发表文章对我进行攻击、造谣、诽谤。  科学猫头鹰:请从科研行动和舆论导向(科学家的公开发声)两个方面评价本次事件中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表现。  方舟子:国内有不少科学家也试图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但是都重复不出来。有一个实验室要派学生向韩春雨学习“高超的实验技巧”,韩春雨答应了,但等这个学生到了,韩春雨又以细胞间受污染、近期做不了实验为由让他回去了。只有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一个人宣称他重复出来了,并对那些反映重复不出来的人骂骂咧咧。后来又改口说虽然重复出来了,但是与韩春雨论文所述相差甚远,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当初吹捧韩春雨的时候,国内一些科学家都出来吹,有个院士还撰文呼吁出现更多的韩春雨。韩春雨受到质疑后,还有科学家为他开脱,说新技术别人重复不出来是正常的。而国内质疑韩春雨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公开身份的,没有担当,与澳大利亚、西班牙科学家形成鲜明对比。  科学猫头鹰:你认为目前是否已经可以定论韩春雨研究被学术界最终否定了?你估计此事在中国会是怎样的收场?  方舟子:CRISPR谷歌群针对这项技术和韩春雨的文章的调查表明,只有一个(中国神经所仇子龙?)回答该技术起作用,73个回答无效,63个回答在验证。既然还有人在验证,就不能说已经被最终否定了。但即便将来有人重复出来了,也是小概率事件,说明这个技术没有什么前途,而且韩春雨在论文中造假也是可以肯定的。  假如韩春雨研究被学术界最终否定,其造假确切无疑,根据我多年来揭露中国学术造假的经验,河北科大、当初力挺他的高官名流会极力保他,韩春雨很可能不会受到处理,他会继续享受他因此获得的荣誉,如果给他的资金已经批准了也不会被收回。如果还没有批准,不再发给他就算不错了。  科学猫头鹰:在你看来,推动韩春雨事件真相披露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也请评价你本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评价此事在你揭露学术造假生涯中的位置。  方舟子:社交媒体是很关键的因素。以前重复不出来别人的实验,通常是不会写信给期刊反映的(因为需要实名,不愿得罪人),可能只是私下说说,有的造假就这么蒙混过去了。现在可以在网上反映了。韩春雨论文中的疑点,基本上都是别人发现的,我起到的,只是归纳、分析、总结的作用。但是别人只是匿名、零星地说,不容易引起注意,由我归纳、分析、总结了登出来,就会引起关注,这就是为什么河北科大校方把我当成主要敌人。  在我揭露学术造假生涯中,这个算是不大不小的一个事件吧。我揭露过的学术造假,有比这严重得多的,涉及的研究人员的地位比韩春雨高得多,获得的荣誉高得多,浪费的资金多得多。  科学猫头鹰:请评价本次事件对于国内及国际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冲击 它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有人说,尽管“国内末流机构做出世界级成果”的神话破灭,但国内小作坊式的研究依然应该得到支持和尊重。对此你作何评价?  方舟子:有些生物技术会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例如CRISPR技术,就为了专利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也因此很难避免造假的诱惑,而且别人还不容易认定造假。  实际上生物技术领域是造假的重灾区。我们在评价生物技术新进展时要谨慎,不要过于热情。生物技术是尖端技术,它的研发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受过恰当训练的人才。小作坊式的研究未必不能做出大发现,但毕竟可能性太小,去支持这种研究效益太低,不值。像河北科大这种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主,没有必要在科研方面有太多投入。并不是每个大学都可以或应该成为研究型大学。  科学猫头鹰:最后,请就此事评价科学共同体的自我监督、自我净化作用。  方舟子:一个实验结果能不能获得公认,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具有可重复性,别人能不能重复出来。如果是一个很小的成果,别人懒得去重复,造假不容易发现。但是一项重大的成果,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去重复,有假就会被发现,这可算是一种监督、净化。  连肯定会有很多人去验证的重大成果都敢造假,只能说是胆大妄为。但是的确就有这么大胆的人,黄禹锡、小保方晴子不就是吗?至于别人重复不出来的实验是不是就一定是造假,造假者是不是会受到处理,那是另一回事了。科学共同体的自我监督、自我净化作用,也是要靠人去做的。
  • 中科院院士谈"韩春雨事件":监管部门应尽快调查
    这几天,关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最新发现是否可重复实验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了科技界甚至普通公众的强烈关注。当众多网友和公众关注点落在“韩春雨是否造假”上时,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则表示,这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13日,高福就此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时说,对于这一事件要从三个层面来看:首先是科学发现是否真实,其次是问题出在哪里,最后才是大家热议的是否造假。  高福表示,对于河北科技大学申请2亿多元的经费,韩春雨团队确实背负不起。但经费安排是否合适与他的研究是否可靠并无直接联系,不要因此将其“一棍子打死”。韩春雨的发现是否真实,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判断。  发现是否属实是关键  “如此重要的‘技术性’发现,各国科技界都急于使用推广,所以目前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发现是否真实。”高福说。  在他看来,“这个发现是否真实”与“韩春雨是否造假”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他说,如果证明此发现可靠真实、但是SOP(标准作业程序)需要修正、提高,那就由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完成。如果证明这个发现不真实,我们应该调查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实验设计有瑕疵,是不是实验试剂存在问题,等等。这个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条件比较多。  高福强调,科学发现从来都是“对”“错”参半的,大家应该对这个背景有充分的认识。他说,科学求异、技术求同,求异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异”,可能不是“真实”的,可能是发现的“假象”。韩春雨的科学发现是“新”、也“异”,所以大家急着利用它推动科学进一步发展。  对于目前争论最激烈的“韩春雨是否造假”,高福认为这是最后一个层面的问题,应该放在“科学发现是否真实”和“问题出在哪里”之后。他说,如果韩春雨是故意编出了结果,这就叫造假了,属于学术道德问题。现在有科学家质疑韩春雨发表文章的数据和图表存在问题,如果情况属实,那已经构成学术不端。  韩春雨亟须确认发现是否可靠,而非“自证清白”  韩春雨为什么一开始就特别受关注?因为他的发现兼具科学性和技术性。NgAgo基因编辑技术不仅有科学上的开创性,更重要的是这个发现能应用到各个领域。高福表示,正是这个原因,在论文发表之初,全世界都很兴奋。  现在,大家发现它不工作,并且实验无法重复,这就引来了众多质疑。韩春雨此前一直坚持,重复实验失败可能是细胞污染造成的。对此,作为生物学家,高福表示,做实验全靠污染和不污染来判断,是不合适的。  “韩春雨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大家完成实验,包括公开他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对于韩春雨多次谈及的“自证清白”,高福觉得这确实是没必要。“作为科学家,现在首要的是搞清楚这个科学发现是否可靠。‘自证清白’说得好像是在追查造假了一样,韩春雨现在要先谈科学发现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他说。  河北科技大学和监管部门应尽快调查  从今年5月2日,韩春雨课题组发现了基因编辑技术——NgAgo,并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将成果公开发表,到10月10日晚,国内13个课题组的研究学者实名公开了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的结果。质疑声浪一直没有停歇。外界纷纷要求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及相关机构介入调查,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单位给出正式回复。  对此,高福的态度十分明确,他不希望这次事件不了了之。“河北科技大学和相关部门必须站出来展开调查。不论是韩国的黄禹锡事件,还是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最终都是他们所在的学校和科研单位进行的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他说,“我相信《自然》杂志很快会督促河北科技大学进行相关调查,国家把钱给了学校,学校有义务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结果。”  高福在英国、加拿大、美国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博士后训练,也在英国任过教,对欧美的学术管理体系较为熟悉。他表示,在发达国家出现类似争议都是给钱的部门进行监管,因为出资方有监管的义务与责任——既要监督又要管理。  最后,高福强调,中国科学家作为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要有科学求真的精神、理智理性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 某专家撰文评价Nature关于“韩春雨事件”报道
    因开发创新型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而一举成名的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学家韩春雨是否造假在最近数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7月29日,随着一度支持韩春雨研究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可以部分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结论后,对这一研究可信性的质疑骤然升级。8月8日《Nature》正式发文报道该事件。希望能尽快还给韩老师纯粹清净的科研环境。  8月8日,Nature正式发文就近几个月来持续发酵的“韩春雨时间”给出了一个详细的报道,题为《Replications, ridicule and a recluse: the controversy over NgAgo gene-editing intensifies》,作者《Nature》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教授。此外,同时Nature也以《Beyond CRISPR: A guide to the many other ways to edit a genome》为题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及了NgAgo。【报道详情】  Nature对韩春雨事件的报道后,BioArt采访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专家,他对8月8日的Nature文章评论专门撰文评价道:nature教我们的媒体重新学习做新闻  2016年8月8日,nature的 news版,David Cyranoski刚刚发文,给我们师范了应该如何公开报道热点事件,其文风值得国内(或者中文语境下)所有公开参与报道争议的相关各方学习。  此文并没有试图平息NgAgo引发的争议,只是客观地摆出了一些事实及各方当事人的说法,报道者严格秉持了对具体争议的价值中立,也正因为如此反而轻松地恪守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操守。  反观前一阵子国内媒体,在初期对这一重磅论文的报道是没有问题的,是基于对nature的信任、基于对科学家的信任。问题出现在出现争议之后。围绕对NgAgo及韩春雨的质疑,预设了立场,而且直接体现在文稿之中,有一些报道,也许也知道不应该预设立场,但是还是忍不住夹带私货,故而充分发挥汉语言技巧,左躲右闪地暗中使劲儿,搞得自己挺累。媒体忘记了自己是第三方,夹杂着立场和情感混战进来,搞得好像没有第三方一样。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瓷国,被“船堅炮利”惊扰之后,清末民初,有识之士顿觉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出了各种药方,以图“强国存种”,自“中体西用”到“德先生赛先生”,君臣佐使。其中有个怪才杨度,兴许是“议学”的首倡者。什么是议学?parliamentary。  几经周折后,社会主义救中国、改革开放、WTO、全球化,时至今日,中国嫣然已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科技大国了,然而从熟人社会快速推进到陌生人社会,如何辩论公共话题,还需补课。前几年有本小册子《罗伯特议事规则》,算是向国人科普了如何辩论而保持体面,说来也简单,辩论双方轮流向第三方陈述观点!这样,至少不至于搞成乒乓球模式、比嗓门模式。  公共话题的讨论,媒体需要充当第三方,或者说有水准的媒体应该担当第三方。在中国,这很难。就是地震之类的灾难报道,我们的媒体与日本NHK相比,那种对职业操守的冷峻恪守,相差太大。  这次轮到科学话题了,更应该冷峻超然啊!难!预设太多,善意的预设、无知的预设、方黑方粉,诸如此类,搞得热热闹闹,最后一锅粥,只剩下观念之争、忘记了追寻事实真相,又一次地成为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万民狂欢。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瓷国,被“船堅炮利”惊扰之后,清末民初,有识之士顿觉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出了各种药方,以图“强国存种”,自“中体西用”到“德先生赛先生”,君臣佐使。其中有个怪才杨度,兴许是“议学”的首倡者。什么是议学?parliamentary。  几经周折后,社会主义救中国、改革开放、WTO、全球化,时至今日,中国嫣然已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科技大国了,然而从熟人社会快速推进到陌生人社会,如何辩论公共话题,还需补课。前几年有本小册子《罗伯特议事规则》,算是向国人科普了如何辩论而保持体面,说来也简单,辩论双方轮流向第三方陈述观点!这样,至少不至于搞成乒乓球模式、比嗓门模式。  这次轮到科学话题了,更应该冷峻超然啊!难!预设太多,善意的预设、无知的预设、方黑方粉,诸如此类,搞得热热闹闹,最后一锅粥,只剩下观念之争、忘记了追寻事实真相,又一次地成为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万民狂欢。  好在,仍有不少居庙堂之上及处江湖之远者还算有几份清醒。毕竟,中国正在融入世界,互联网缩小了这个地球村。这不,nature的news,David Cyranoski的小清新文字,马上就来到了大家面前。各位看官,何必拒绝呢?  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 从韩春雨事件看论文中的高危因素
    p   8月3日,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那篇著名论文正式撤稿,但是围绕这件事情的议论和反思,显然还会继续下去。 /p p   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此前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的学术造假事件。但这两起事件的最大不同在于,小保方晴子论文中的关键实验结果图曾被人为修改,而目前无人指出韩春雨论文的图片存在“PS”痕迹。 /p p   这是性质上的根本不同,但也让韩春雨实验结果不可重现的真实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p p   一个令人扫兴的事实是,科研成果难以重复的现象,在学术圈并非鲜见。2012年,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安进公司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试着重复癌症研究领域53篇“里程碑式进展”论文的研究结果,有47篇的结果无法再现。特别在生物学领域,由于生命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实验结果的主客观因素更是多如牛毛,难以全部避免。 /p p   然而,可重复性终究是科研活动的生命。科学家毕生的工作,就是为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具体问题,找到一个普适性的答案,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不可重复的结果,就是不能走出“娘家”实验室,不能兑现价值的成果。 /p p   韩春雨这篇论文的撤稿,固然是“发表后同行审议的胜利”,但这场胜利,是有一定偶然性的。首先这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如果成果靠谱,将给众多科研工作者带来一个空前好用的基因编辑工具,技术的革新甚至有可能带动整个学科的迅猛发展。正因如此,这篇论文甫一发表,就引起了来自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p p   其次,有科研人员指出,该论文中涉及的实验并不复杂,在材料和实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周内就能完成一次全操作。这也引来国内外众多实验室纷纷加入重复验证的大军。当然,金钱、头衔、荣誉,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也都在为这场“真伪之争”推波助澜。 /p p   然而,在烈火烹油的“韩春雨事件”背后,又有多少不可重复的论文安然躺在期刊中,被学习、被引用、被作为下游研究的起点和依据? /p p   导致学术论文不能被重复的高危因素很多。一些高校和机构中常见的工作模式是,学术带头人只负责提供指导和把握方向,并不亲自着手实验操作。大量科技论文虽然挂着知名科学家的名头,但主要还是课题组里博士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如果部分研究生存在客观上的经验能力不足,甚至主观上的投机取巧,就会给论文的真实正确性埋下隐患。 /p p   其次,数据造假也可以以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大量重复样本实验,然后在其中挑取“合意”的数据。对于那些样本制备过程复杂、实验周期较长的研究,由于很少有人去重复全过程的实验,因此更难被发现。 /p p   此外,不易察觉的仪器故障、样品污染、试剂质量问题,甚至更加隐蔽的实验区域气溶胶污染……都在论文中埋下了一颗颗不定时炸弹。遗憾的是,重复实验没有经费支持,又大多不能形成新的论文,很少有人愿意承担“雷锋”的角色,去费时、费力、费钱地做这种扫雷工作。 /p p   随着政府、社会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科学家凭借优异的工作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奖励,各领域的“天价论文”也陆续出现。人们在乐见其成之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如何在科研体系内,尽可能减少学术论文有意造假和无意出错的高危因素,让不可重复的隐患论文越来越少,让实至名归的成果越来越多。 /p
  • 韩春雨事件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和机构浮出水面
    对韩春雨研究成果的质疑一波接一波,利益相关者和机构也逐渐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响了——人们报以阵阵笑声。  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一种叫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时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精确、更通用。  这在学术界是一个重磅消息,全球许多实验室开始跟进研究。韩春雨在媒体热情洋溢的介绍中,迅速成为一颗耀眼的科研新星。  然而,好景不长。11月28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等研究机构的10位科学家的来信,称韩春雨的发现无效果。13天前,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由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的学术论文,提出多个实验室均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国内外学术界如此一致和公开的质疑,非常罕见。韩春雨真得准备一个能被科学界认可的说法,因为《自然生物技术》针对此事的调查将于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一旦该期刊决定撤销论文,那时,对期盼韩春雨研究站得住脚的中国生物学界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许会促使国内学术界呼吁加剧对韩的惩罚。  支持者转而质疑  验证一项科学研究成果,可复制是硬条件。当韩春雨团队发表论文,宣称NgAgo技术比目前广泛使用的CRISPR-Cas9技术更有优势。全球都沸腾了,很多实验室马上跟进实验。  这个实验并不复杂,一两周时间基本可以完成。很快,一些实验室就发现无法重复NgAgo的编辑效果。不仅国内其他实验室,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多位科学家也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的实验结果。  在具备条件的实验室,重复一次这样的实验,成本主要花在人工和试剂,约几千元到上万元可以完成。“这不贵,所以当我的一位博士生很激动地要尝试时,我勉强答应了,虽然他可能做不出来什么。”一位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对《财经》记者说。  全世界重复这一实验的研究团队众多,包括产业界也在跟踪,这样叠加起来所花费的研究经费直线上升,还不包括由于无法重复实验浪费掉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看来,世界范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从事基因组编辑服务的商业公司实验室重复韩春雨的实验,造成的无效消耗,恐怕已经超过千万元。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教授Joseph Miano几次试图重复韩春雨实验都失败了,在其指导下也不能成功。他要求韩春雨要么公布秘密方法,要么承认造假,并要求韩春雨用他获得的巨额科研经费,赔偿各个实验室为重复其实验造成的金钱和人力损失,向学术界道歉。  10月10日晚,13名国内科学家联名要求第三方对韩春雨的实验进行调查。促使他们站出来的原因是,不能再拖了,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基因编辑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态度。他们认为,此事如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中国科学家的声誉。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主编的公众号“知识分子”,是最早向公众热情推崇韩春雨的媒体之一。如今,饶毅的态度完全转变。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二人公布了一封写给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的信,信中要求调查韩春雨。他们从9月初即通过多种方式致信孙鹤旭,拖了一个月后,河北科技大学才简单地回了一封信称,“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  邵峰表示,由于沟通似乎收效甚微,所以选择公开这封信。  在看到韩春雨及其团队一直未对质疑给予正面和有说服力的回应后,很多支持者都改变了看法。至11月,又有两篇质疑文章接连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在韩春雨的陈述中,能够重复其实验的实验室是存在的。最初,他声称有20家实验室重复出了他的实验,后来改口说有六七家。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发表一份声明称: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在此信息中,重复出实验的机构似乎又变成了一家。  现在有实名质疑者,却没有为韩的研究实名站台者,韩春雨也拒绝透露这些“重复出实验”的实验室名单。10月10日,《科技日报》的一篇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们(指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其实,在那之前,有很多国外科学家是实名质疑韩春雨的。戏剧性的一幕在当晚出现,13名国内科学家联名发声实名质疑韩春雨团队的实验。第二天,他改口称,谁重复出了实验,暂不方便透露。  《财经》记者多次联系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均未得到回应。  可能成为悬案?  国内外至少上百家实验室重复韩春雨实验的结果表明,NgAgo技术的效率为零。这与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称,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上47个位点100%进行基因编辑,效率为21.3%-41.3%的结论,相差太远。  截然相反的实验结果,指向两种可能:一是论文结论为真,NgAgo技术具有高效的基因组编辑功能,但韩春雨团队隐瞒了关键的实验步骤,以致众多实验室无法重复实验 二是论文结论为假,NgAgo技术完全不工作。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就是为了其他的科学家可以认同自己建立的理论,使用自己发明的实验方法,意味着与这个研究有关的实验步骤和数据都是可公开的,不可故意隐瞒误导同行。  第二种情况,则有两种可能:第一,韩春雨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无意的失误,导致并不真实的实验结果。韩春雨在10月11日接受“知识分子”采访时表示,他在论文发表后成功重复过两次实验。“一次是在论文发表后,一次是在前一段时间,都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意味着,韩春雨将无意的失误这种可能性消除了。  第二种可能,就是有意而为的造假。在专业论坛里,质疑者指出了NgAgo论文中的一些可疑情况,主要集中在论文中一组关键图表,它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是NgAgo实验中最为关键的实验证据。没有重复出这一实验的研究团队,基本都卡在此。  对于造假的指控,最直接的应对方式就是公布实验的原始数据。通常将原始数据和论文中的数据做比较,就能知道数据是否被修改过。  学术界呼吁韩春雨公开更多的实验数据。  作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8月8日,韩春雨曾向非营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了一份更详细的实验步骤,与其论文里的实验步骤大同小异,在试剂配方上有所差别。  在随后的近四个月,按新提供的实验步骤,全球仍然没有韩春雨之外的科学家站出来,宣布重复了这项实验结果。  截至目前,韩春雨拒绝出示原始数据来自证清白,一个理由是自己的实验室条件非常有限,有时要用公共实验室的仪器,实验记录不完整。但此种说法很难被科学界接受。“难道他的实验室穷到连实验记录本、照相机都买不起?”科普作家方舟子对《财经》记者说,记录、保存实验数据是对科研的基本要求,是实验真实性的基本保证。他认为,由于韩春雨有关该技术的论文插图存在明显的造假,而且韩在遭到质疑后,拒绝按照学术规范公布实验原始数据,他判断是属于有意的造假。  在整个质疑的过程中,被置于火中煎熬的韩春雨,数次给出了同一个理由:别人重复不了实验,细胞被污染的可能性最大。  同行们却称,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不可能所有无法重复出韩春雨实验的实验室都出现了细胞污染。而且,有部分人在再次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前,已经进行检测并排除了支原体污染。  部分实名质疑者为了搞清楚原因,曾向韩春雨的实验室派出了客座研究人员,但是在韩春雨的实验室,他们没能获得允许操作相关实验。  姜韬告诉《财经》记者,判断韩是否造假的唯一方法是鉴定上述关键图的原始记录。如果原始记录丢失或损毁,那就成为永远的悬案了。  美国要求保存实验原始数据至少五年,如果遭到质疑则要无限期保存。  方舟子认为,如果一个成果的真实性遭到质疑时,研究者不能出示原始数据,就可以认定实验结果是捏造的。  韩春雨对于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科学共同体规矩也是认同的。11月23日国际期刊《自然》引述韩的话说,他已发现了其他研究人员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解释为什么其他人难以重复他的结果。他说目前正在做确认实验,这样他就能发表数据和实验步骤让批评者满意。  然而,这并不是韩春雨发表论文的原始实验数据,也无法证明在发表论文时,他是否真正实现了NgAgo的基因编辑功能。  利益攸关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沈啸,不仅是论文的作者之一,也是申请中的NgAgo技术专利的共同发明人。8月11日,《财经》记者在浙江大学沈啸的办公室见到了他,其时学校正在放暑假,沈啸称他的实验室在重复该项实验,做一些修正。此后,《财经》记者多次短信联系他,均未得到回应。  10月15日,在13位国内科学家实名质疑后,沈啸通过凤凰资讯发声,“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沈啸在采访中厘清了其参与实验的情况,他的工作在于对实验的设计提供建议并协助论文撰写,并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他所看到的也是论文中呈现出的数据。  如果论文没有问题,沈啸会因此获得学术上和经济上的好处,有问题,就要共同承担责任,益处和责任是对等的。方舟子认为,沈啸必须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在实验结果遭到质疑时,他是最有条件验证实验的,因为韩春雨无法拒绝向合作者提供实验材料和指导。  在一片质疑声中,韩春雨当选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被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授予“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被河北科技大学先后推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  4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定义了七类学术不端行为,其中第三类,是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第五类,是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按上述教育部办法,高等学校对媒体公开报道、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依据职权,主动进行调查处理。  在上述河北科技大学回应质疑的声明中,称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验证周期,恳请社会各界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不过在一些学者看来,河北科技大学的利益和名誉与韩春雨紧密绑在一起,是不可能通过该校校方进行调查的。  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也凭借这一研究获得了巨额经费支持,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项目入选河北省“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省发改委在8月9日批复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24亿元,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安排,并于8月31日开始招标采购进口仪器设备。  因此,一些质疑者提出,在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正确与否之前,各方宜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不给予过高或不必要的支持。  9月9日,方舟子实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韩春雨,建议成立独立调查组,要求韩春雨交出实验原始数据,请其他实验室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国内对涉嫌学术不端者公开处理的案例并不多。如2009年,西南交大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庆因博士论文作假,被取消博士学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 同年,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因抄袭、剽窃他人实验室数据,被浙江大学撤销副教授职务,并开除。  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调查,《自然生物技术》给出了截止期,即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如果《自然生物技术》决定撤稿,那么国内相关部门也应该严肃进行处理。
  • 韩春雨事件:北大教授饶毅等向河北科大致公开信
    韩春雨在实验室。  自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论文发表引起关注、5月底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韩春雨实验的可重复争议,不仅科学界议论纷纷,在社会层面也引发了相关讨论。昨日,实名公开质疑韩春雨实验者中,再增两名学界大咖——北大教授饶毅及中科院院士邵峰。他们曾在9月初就尝试与河北科技大学取得联系,却迟迟没得到任何答复。直到10月10日下午,饶毅收到河北科技大学9月28日盖章寄出的挂号信。“这是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需要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我们此前通过多种方式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但似乎收效甚微,所以选择公开这封信。”11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邵峰表示。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实验后,《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和邵峰公开了这封信。  两大咖致信河北科大 迟迟得不到任何回应  事实上,他们早在9月初就尝试与孙鹤旭校长沟通。饶毅透露,他们于9月7日给孙鹤旭发邮件。邮件写道,他们属于今年5月第一批对韩春雨的科研工作给予正面评价的科学工作者。初期,鉴于韩春雨的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严肃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且未有同行看出明显问题,根据他们的学术背景,按照国际学术惯例正面肯定了韩春雨的工作。后来,国内外陆续有很多学者宣告无法成功使用韩春雨的这项新技术,对韩春雨的这项工作提出质疑,给韩春雨本人、河北科技大学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影响,且这些质疑一直未得到来自韩春雨及其团队的正面和有说服力的回应。他们在信中建议各方包括河北科技大学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鉴于这件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严肃性,请允许我们建议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建议委员会成员),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如有必要,可安排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委员会成员知晓或在场情况下,重复实验结果,以尽快得出严谨的结论,澄清事实。”他们在这封信中写道。这封邮件没有得到回应。饶毅回忆,9月13日,他们托校长的同学电话询问,带回的信息是校长没有收到邮件。9月14日,他短信询问孙鹤旭准确地址以便邮寄信件,同样没有回应。9月15日,饶毅的助手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告知饶毅、邵峰计划用挂号信寄此前那份电子邮件的信。9月23日,由他们两位签名的挂号信寄给孙校长,并显示两天后由学校收发室代收。10月10日下午,饶毅收到河北科技大学9月28日盖章寄出的挂号信。  “学校回应过于笼统”饶毅:希望看到的不是推脱  挂号信里写道,学校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同时希望继续支持河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正如信里所说,按照学术惯例,当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刚出来时,我们默认它是真实可靠的,至少不应该公开怀疑,但对该研究成果的最终认同和褒奖,则需要经过同行的验证并取决于相关研究者如何评价该成果对自己工作和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邵峰说。  邵峰说,当互联网最初出现一些零星的质疑时,他倾向于认为韩春雨也许隐瞒了某些技术细节。“但随后出现大面积质疑时,我们认为学校和韩春雨本人应该出来面对,因为在学术期刊上公开报道一个新的技术成果,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别人用,作为一名学者,作者也有义务使其他研究者能够使用该新技术,否则即使发表了文章,但对科学却是没有贡献的。”  邵峰认为,现在重要的不是给韩春雨本人下个结论,而是把事情推向正规程序,按照通行的学术规范来处理。  饶毅认为,河北科技大学的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将有什么措施,“很多人希望河北科大是在认真讨论,而不是推脱”。  如果学校不回应,学术共同体下一步该如何推进这件事?“我们只能先看看这封信公开后的效果,学校也可以继续不回应,但我们认为应该尽这个义务,因为好的学术生态需要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员一起去维护,我们也在建议,未能重复和有效使用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者发表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报道他们的实验结果,以更为正规化的方式进行学术探讨和质疑。”邵峰说。  本组稿件综合《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知识分子》等
  • 新华社三问韩春雨事件:撤稿是否等同于学术造假
    p   在身陷学术争论,被质疑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一年后,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韩春雨称,撤稿是出于“科研记录的完整性”的主动行为,并表示“实验还需继续论证和完善”。 /p p   “新华视点”记者就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权威专家。 /p p    strong 焦点一:撤稿是否等同于学术造假? /strong /p p   按国际惯例,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结论必须是可重复的。“主动撤稿表明韩春雨团队也意识到他们文章有不能重复的问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教授楼振昆说,“能够主动撤稿需要勇气,很多重复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动撤稿。实验不能重复可能有多种原因,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韩春雨团队是造假。一般被动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为。希望韩春雨团队能够公布实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记录一步步重复,看是否能够重复出来。” /p p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认为,撤稿是“重要一步”,让他对科学共同体有了些信心。他同时也期待下一步动作。“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到底是造假还是单纯的试验错误。” /p p   据了解,学者对于已发表的论文,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主动撤稿。例如,认为论文的证据不充分,试验数据还不能得出文中结论,或是认为数据处理不妥,暂不适合发表论文等。 /p p   一些受访者认为,撤稿不等于造假。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员感到“疑惑”:如果数据真实可靠,面对如此压力,韩春雨团队为何始终都不愿公布实验记录?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评论认为,韩春雨的技术在去年遭到大面积质疑后,一些业内人士其实心里都已下了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靠的研究结果。“我自己后来也仔细研究过相关知识和文献,发现NgAgo理论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编辑功能。” /p p   几位生物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表示:“我们几位同行讨论过也认真分析过韩春雨的论文,并且在2016年7月份意识到,这应该是学术造假。”“通俗点说,就是说这个蛋白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打开DNA进行剪切”“仔细阅读论文就能够知道,实验不可能成功”。 /p p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说:“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以及同行的重复和验证。” /p p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副主任刘承波认为,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允许试错 另一方面,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鉴别是真科研还是假科研。这必须依靠我们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去解决,要做到“既鼓励创新,又杜绝造假”。 /p p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认为:如果是故意为之,旨在沽名钓誉,就构成学术造假。但如果这种结果非其主观为之,而是属于纯粹的方法或者技术问题,则不宜认定为学术欺诈。 /p p    strong 焦点二: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 /strong /p p   韩春雨从“一鸣惊人”到同行质疑纷至沓来,到撤稿,过程跌宕起伏。 /p p   那么,撤稿之后该何去何从?国际上处理学术争议的科学途径是什么? /p p   专家们表示,国外对于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调查都比较严格,遇到类似实验无法重复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会启动调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学术造假的话,意味着研究者将身败名裂。论文的通讯作者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整个研究团队也须对此负责。而研究团队所在高校,作为学术诚信监管主体也应该承担一定后果。 /p p   例如,美国的政策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调查程序、各部门的职责、如何处理等都做出规定,相应的处罚包括辞退、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职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生不得再申请项目,也有因情节恶劣的学术造假锒铛入狱的例子。 /p p   楼振昆说,对于类似事件,国外会邀请独立调查组,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调查。一经查实是学术造假,会遭到重罚,基本意味着学者的学术生涯结束。 /p p    strong 焦点三:相关调查是否会启动? /strong /p p   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集中被撤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坚持眼睛向内,坚决打击学术不端”。 /p p   科技部门表示对韩春雨学术争议高度关注。 /p p   河北科技大学3日在官网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p p   楼振昆认为,学校和河北省有关部门以及第三方调查组都应该组织调查。事实上,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这一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也许因此学校没有进行调查的动力。不少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介入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p p   还有多位专家提出,在调查的过程中,韩春雨本人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披露他所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河北科大应予积极配合。但河北科大作为利益相关方,应当适度回避,由第三方评测机构予以认定。 /p p   “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期刊发表不一定代表正确。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p p   也有专家特别提出,搞科研还是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科学的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才是常态,实事求是与宽容失败应并重。 /p
  • 反转:《自然》回应韩春雨事件调查尚无最终结果
    9月5日,韩春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称,《自然》杂志已证实实验可重复。9月6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对于韩春雨论文的调查,我们目前还维持之前的官方回应,尚未有新的结果公布。”  早在8月2日,刊登论文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向媒体发表官方声明表示,《自然生物技术》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董事长斯蒂芬冯霍尔茨布林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科研论文的出版机构,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了可重复性研究的问题。它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的增多,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被暴露了出来。未来我们会要求投稿人在投稿中增加更多的实验细节,并且在明年我们也会要求投稿人将他们的数据表格化呈现给编辑。”  斯蒂芬介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可重复性实验是他们下一步工作目标之一。自然集团会考虑引用新的形式来帮助做可重复性实验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同时帮助人们对新的科研成果建立起信心。“科研管理机构更关注有新突破的实验结果而忽略了重复性实验,现在他们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斯蒂芬说。  要进行可重复性实验,就要做好实验数据管理。对此,斯蒂芬提到了FigShare,一种分享开放科研数据的新方式。它是自然集团的姊妹公司数码科学(Digital Science)旗下的产品,可以让实验人员管理实验数据并快速分享。斯蒂芬表示,未来会鼓励科研人员使用这种数据管理软件,以帮助其他科研人员进行可重复性实验。  对于韩春雨论文事件,自然集团办公室包括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并未给出最新的声明。而韩春雨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戴卫(David Cyranoski)是属于《自然》新闻评论团队的通讯员。《自然》新闻评论团队是独立于《自然》出版商的研究编辑团队。戴卫在8月8日报道了韩春雨论文事件,但这份报道并不代表《自然生物技术》的调查结果。
  • 科技日报头版评论反思韩春雨事件:有一种私欲叫“不求功利”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因一篇论文得到的所有荣誉,如今因一纸调查离他而去。而新近曝出的涉嫌买卖论文的录音,更是彻底撕下了韩春雨“不求名利”的伪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一所普通高校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副教授,到各种名誉加身,韩春雨曾被看成是“坐得住冷板凳”的典范。在出名后鼎沸的声名映衬下,他那破旧的自行车、简陋的实验室更是被标榜为是“不求名利,潜心做科研”的写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在看来,“不求名利”只是人们选择相信的假象,归根结底,韩春雨事件依旧是追名逐利惹的祸。事实上,披着“不求名利”外衣的功利行为危害更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一项“诺奖级成果”让韩春雨迅速从籍籍无名成为众人膜拜的“科学家”后,一个个头衔和帽子也接踵而至。当然,这些荣誉并非他申请或要求,但是当自己的技术并未被同行证实或检验,当实验的可重复性被质疑时,欣然接受这些褒奖并甘之如饴,还能说韩春雨“不求名”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前,在面对各种赞誉时,韩春雨的一句“我是一个科学家”十足吸睛。然而,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在面对成果时的审慎和克制,面对质疑时的求真和坦诚,我们都没有从韩春雨的身上看到。不愿更多公开实验的原始数据、拒绝与同行交流、听不进反对之声、为实验无法重复找各种托词和借口……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是以追求真理、探究科学为目标的,相反,或许更多是为了维护因成果而来的名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一味谋求利益固然可耻,但追求好名声的弊端更隐蔽、影响更大。事实上,自古名利不分家,人们都是先追求名声,当名声在外,利便顺势而来。假设一切顺利,等待“知名科学家”韩春雨的无疑将是多个课题、大笔经费,以及随各种头衔而来的优厚待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放眼现今的科技界,“帽子”、头衔满天飞成为很多人诟病但却无法规避的现象;导师将自己的名字署在学生的论文上,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行规”“潜规则”。究其原因,无非是“帽子”、头衔意味着“名”,而其背后则跟着课题、收入等实实在在的“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现代科学成为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完全脱离功利不太现实。但是,科研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力,需要对科学的尊重和敬畏,因而更需要对名利保持足够的冷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媒体也将其解读为“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但这并不意味着搞科研是为了名利。科研人员更应意识到,名利只是科研活动的附属品,当自己的行为和成果够得上“科学家”这个“名”时,社会自然会赋予他应得的待遇。若深陷名利的“泥潭”,则只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而同时,一些科研单位也应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宜将晋升和待遇与头衔、项目、经费等简单对应,要简化和规范“帽子”满天飞的现状,让“名”回归纯粹的对科研成果的肯定,斩断背后的利益关联,也就可以让名利对科研人员的诱惑小一些,再小一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质疑韩春雨 请以科学的方式
    中国学者韩春雨团队此前引起轰动的“诺奖级” 实验,最近正遭到一些人质疑。有人因为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重复实验,将韩春雨称为“造假者”,但拥护韩春雨的也大有人在。韩春雨近日表示,一些关于其实验不能重复的质疑是“非科学”的,一项科研成果的是非对错应该由科学本身来决定,它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他自己对于实验能够重复充满信心。  当韩春雨遭遇实验造假质疑,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米,他当年因为用中子引发核裂变的实验而名声大噪,但别人却一直未能重复他的实验。费米后来发现,原来他做实验时用的是木桌子,而其他人用的是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为此他还进一步总结出了慢中子理论。另一个是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她于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胞”的论文,后来有同行质疑她的实验无法重复,而她自己也没能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这两个案例说明,关于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有两种可能,既可能是他人误解了,也有可能是主观造假。而根据最新报道显示,在大约一个月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我们相信,真相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公开。在当前,大家最好给真相一点时间。  只不过,关注韩春雨被质疑风波,其实还有比真相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质疑他人、质疑科研成果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在我看来,无论一项科研成果造假与否,我们在探讨学术问题时,都应该秉承理性质疑、科学质疑的精神。  质疑并不可怕,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在某一领域的突破,都与宝贵的质疑精神不无关系。但更应该看到,允许质疑并不代表可以随口乱说,更不代表可以对质疑对象进行人身攻击。这些天,在一些人质疑韩春雨团队时,有些声音实在让人反感。比如,有些人喜欢抓住韩春雨“三无”(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副教授的身份不放,预设立场,给出一些很离谱的推论 还有人直接给韩春雨扣了一个“沽名钓誉”的大帽子,并打电话对其进行骚扰和谩骂̷̷  其实,国际学术界一些学者提出韩春雨的实验成果无法重复,也仅仅是表达不解,甚至可以说是在“探讨”,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学术造假”的定性。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国外的那些学者并没有证据表明韩春雨造假了。那些严谨的学者的发言,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即何为理性质疑、科学质疑?很简单,那就是在自己没有确凿证据证实的情况下,在表达上保持审慎,而不是简单归因,仓促给出结论。否则,假如事后证明韩春雨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这岂不是对当事人的伤害?  而事实上,作为外行人,不少人对韩春雨的学术质疑,仅仅是网络空间中非理性质疑的冰山一角。韩春雨并非不能质疑,但简单地指控韩春雨造假,或许并不恰当。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用科学的方式表达质疑,才不会将严肃的专业话题带偏。当然,我们也期待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的韩春雨,用科学和专业的方式回应质疑。
  • 韩春雨的“热”与“冷”
    十年如一日埋头在自己的简陋实验室做研究的“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网红”,而且一度被称颂为“韩春雨现象”。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韩春雨“诺奖级”科学家的帽子还没捂热,其实验结果因无法重复而招致的真伪质疑就已经纷至沓来。  面对各种质疑,发表韩春雨成名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表示“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而韩春雨一方也回应称“正在持续实验,将适时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从默默无闻的“三无”副教授到前几个月被誉为“诺奖级”科学家,再到现在被质疑为“造假者”,这样的悲喜剧情不免令人感叹“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舆论对韩春雨做出如此天壤之别的评价,一方面折射出当下的社会心态失之浮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科研人员在追求颠覆性创新时会遇到“创新”的窘境。  无论如何,在调查结果和公开验证结果出炉之前,武断地将韩春雨判定为“造假者”是不明智也是不负责任的。即便是结果出炉之后,要盖棺定论也应严格区分科学上的证伪与主观上的作假。因为有违科研诚信的学术造假可以当下立判,而科学的真伪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长河进行验证,切忌将二者混为一谈。  其实抛开对韩春雨学术成果的创新性与真伪质疑不谈,单就其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中放下功利心坐十年冷板凳的坚守而言,典范意义仍在。韩春雨之所以会如此备受追捧,正是因为如今像他一样不为房子车子而只是潜心科研追求真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态度在今时今日仍极具借鉴意义。希望若干年后,科学家不再是科研“老板”,而是能够潜心追求科学真理坐得住冷板凳的人 “韩春雨”式的冷板凳科学家不再是“特立独行的驴子”,而是“泯然众人矣”。
  •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5大争议事件:韩春雨、血液女神在列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的事件。近日,TheScientist网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汇总。这些争议事件涉及了技术专利、论文造假、伦理与道德......  1、学术不端的纠纷  PubPeer是一个2012年上线的允许同行在论文出版后发表匿名评论的平台。Wayne州立大学的癌症研究员FazlulSarkar是500多篇论文的署名作者,2014年PubPeer有匿名评论称Sarkar超过50篇存在问题,比如描绘不同实验的图像之间非常相似,而这些评论严重影响了他的仕途。在2014年,Sarkar首次对同行评审网站PubPeer匿名评论者提出诉讼。  2016年初,FazlulSarkar发誓要继续利用法律手段来打击这位匿名评论者。1月份,密歇根州法庭下令要求PubPeer向Sarkar的法律团队公开匿名评论者。PubPeer对此提出了上诉。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主任HaroldVarmus、科学杂志前主编BruceAlberts、科技巨头谷歌和Twitter提交了法庭之友对PubPeer和匿名评论者表示支持。  今年10月份,听证会透露了一些信息:PubPeer曾试图停止收集匿名评论者的IP地址,以避免面对类似的法律诉讼案件。去年Wayne州立大学对Sarkar开展内部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Sarkar存在科研不端行为。  尽管经历了波折,上诉法庭裁定PubPeer的匿名评论规则保持不变,因为匿名评论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这则曲折的纠纷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目前尚未清楚,但本月早些时候,Sarkar的律师表示尚未确定是否决定向密歇根州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2、韩春雨的重复试验  今年,有一篇论文受到了国内外的争议。六个月前,韩春雨报道了一种称为NgAgo的酶可以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这一技术要比目前流行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为精确和应用广泛。但是在文章公布后,围绕着NgAgo基因编辑技术,科学界议论纷纷。  目前,距离韩春雨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已经过去7个多月,全球尚无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  韩春雨的重复试验成为了国际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今年11月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等研究机构10位科学家表示使用NgAgo无法检测到基因组编辑效果的来信。《自然-生物技术》表示,调查将于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届时将公布最新进展。  3、CRISPR的专利纠纷  2016年伊始,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开始确定谁将拥有CRISPR/Cas9的专利权,CRISPR/Cas9的专利之战也开始趋于白热化。  CRISPR/Cas是在大多数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天然免疫系统,可用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及外源DNA。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JenniferDoudna和另一CRISPR先驱EmmanuelleCharpentier(现在就职于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默奥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关键文章中揭示了天然免疫系统是如何变成编辑工具的。  接下来,科学家需要证明的是这种充满魔法的编辑工具能否运用到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上。2013年1月,哈佛大学的GeorgeChurch实验室和Broad研究所的张锋发表文章证实了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JenniferDoudna在几周后,也发表了她自己的结果。2013年10月,张峰所在的研究所提出了CRISPR-Cas9技术专利的加急申请,该专利申请在2014年4月被通过了,张峰也被授予其他相关技术的专利。而早在2013年3月由JenniferDoudna和EmmanuelleCharpentier提出的专利申请仍在审查之中。  2016年1月11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同意了开始审核“CRISPR-Cas9专利”。该专利究竟会花落谁家,可能会决定价值数百万美元专利被哪个研究机构拥有。这也可能影响到谁会被允许使用该技术,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  决定谁将在这场专利纠纷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回归到了单一的问题上:在Doudna及其团队确定信号通路的组成之后,CRISPR是否明显被应用于真核生物中?或者说这些应用是否需要更多的创新?  获得首个CRISPR专利的Broad研究所认为,张峰的创新是CRISPR在真核生物中得到应用的关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申请的专利属于明显的干扰 不过Doudna及其同事的前期工作以及CRISPR应用于体外及原核生物中的专利申请应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产权。  英国HGFLimited的高级专利律师CatherineCoombes指出,领域内外的研究员应该对这类争端提高警惕,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工作中遭遇麻烦的知识产权纠纷。  4、首例三亲婴儿的诞生  全球首例三亲婴儿已于今年4月份在墨西哥诞生。纽约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的华人医学博士JohnZhang采用了线粒体替代疗法、PGS和NGS技术,成功帮助线粒体基因缺陷女子产下了健康后代。首例三亲婴儿的诞生也成为了2016年度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  对于携带线粒体疾病的女性而言,线粒体替代疗法是帮助她们生育健康宝宝的强有力技术。近年来这项技术也不断获得突破。最近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也展示了如何减少有缺陷的线粒体随细胞核进入供体卵子的风险。其他研究也揭示了供体卵子和母亲卵子线粒体DNA单倍型匹配的重要性。  今年,关于三亲婴儿技术的监管也迎来了热议。目前美国禁止该技术,而12月16日,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对该技术开了绿灯。由于这项技术需要在实验室以及诊所中进行多种测试,因而它有可能继续受到世界各地监管机构的关注。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学院的JohnLoike和NancyReame在一篇科学评述中表示,“线粒体替代疗法有望成为线粒体疾病女性生育健康宝宝的有效方法,它不应该因社会或道德的复杂性而被禁止。鉴于潜在地永久性改变DNA,这项技术不应该被视为与传统的器官捐赠等同,而应该与其他生殖系统干预的管理一样,如捐赠卵子或精子,目前这方面的监管已经到位了。将这些作为监管框架,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应该投入时间和金钱,使技术能被广泛使用。”  5、血液女神的麻烦  今年7月份,经过联邦政府的调查(包括刑事调查),Therano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lizabethHolmes被禁止在未来两年内运营任何血液检测实验室,同时Theranos的加州实验室也被关闭——那里正是该公司从事试验性“一滴血”验血技术的地方。  8月份,Elizabeth在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发表了演讲,这次她并未针对公司现有的技术和问题,而是展示了对新设备的想法,这个设备也被称为miniLab。不过当时听众对她这场演讲的印象并不深刻。  然而,Theranos在10月份宣布将公司的方向从血液检测转移至科研,Elizabeth在给股东的信件中表示接下来要把注意力放在miniLab平台上。同在10月份,《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患者被Theranos血液检测结果误导的案例,后来投资者也表示他们被Theranos公司误导,同时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Walgreens控告Theranos违反合同约定,并索赔1.4亿美元。
  • 韩春雨造假? 可以质疑 但质疑也有规矩
    一直默默无闻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恐怕不会想到,自己会在2016年成为舆论焦点。从被部分媒体捧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到陷入国际性的学术造假争议,虽然韩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调,但围绕他及其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风暴却越演越烈。  从 5月2日韩春雨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尚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地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现在已有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 Gaetan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结论。  而到7月31日上午,较早将这一学术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当方舟子出现的时候,媒体便无比兴奋:传说中的“诺奖级研究”,很可能“造假了”!   韩春雨副教授最终能否重复实验结果,又能否给科学界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这需要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再次通过实验来验证。然而,即使这一实验结果并没有再次被重复完成,就能判定韩春雨团队在主观性地故意造假?  科学的实验和验证向来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科学的问题需要科学来解决。在此之前,韩春雨事件倒是给我们进行了一场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压根不懂什么是NgAgo技术时,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的“猜想与反驳”?当我们质疑科学结论时,怎样才是保持科学对话态度的质疑?  首先,科学需要对研究本身建设性的质疑,而不是对研究人员的怀疑。  韩春雨被媒体称之为“三无”副教授,即无名校身份(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无名气(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没有行政职位)。一个没有一流学术背景出身的青年学者,何以能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做出麻省理工、斯坦福实验室科学家都没做出来的实验?而既然世界上尚没有哪个实验室公开表示能够重复这一实验,怎能不让人怀疑结果是造假的?  然而,科学研究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证明或证伪,而不是针对研究者本人履历的怀疑和猜测。过分聚焦科学家的履历和头衔,恰恰反映了媒体的浮躁和公众对我国科学界的不自信——即使是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也总喜欢放大其所谓“三无”科学家的身份。  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成见,对于正确的科学报道并无任何专业知识上的帮助,相反,容易使公众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和讨论转移到非科学的话题上。  其次,科学质疑应针对事实,而不是进行简单定性。  目前有关基因学家的质疑,主要是质疑其实验数据是否完全公开,是否有所遗漏,并没有对其定性为“造假”。这样的科学讨论和对话,在科学研究中是再通常不过的现象。  事实上,也有生物科学领域专家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研究人员声称不可复制,可能是因为其披露的信息不够,也可能这只是他研究过程中一个偶然的发现,还可能是其他人的操作有问题,当然,也可能存在数据造假。  基于科学研究的长时性,应当给科学家更多时间。就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生物科学领域专家对《科技日报》所言,“学术论文本身带有很强的探索性,有很多不确定性,韩春雨可以发表重复实验的论文,也可以邀请别人来他的实验室重复”。  韩春雨是否真的伪造了实验,或对实验关键数据进行了造假,这只有通过实验和数据来还原真相。但在缺乏直接的主观造假证据之前,媒体不应该随便冠以学术造假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再次,质疑应当是一种反思性的研究对话,它应该基于严谨的调查和实验基础之上。质疑不是科学审判,而应当是一种学术对话。  正如7月29日发长文质疑NgAgo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GaetanBurgio 所认为,他并非是在指责韩春雨造假,他所持的态度是具有建设性的,即与其追逐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并且神神秘秘,不如“开放和分享我们的结果,以帮助每个人都避免在不可重复和没有意义的实验上浪费时间。在我看来,科学应该以这种方式进行”。  韩春雨则在接受采访时称,科学的事情要由科学来解决,他会静待重复性实验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此之前无意跟任何人论战。  一般来说,除非有直接证据证明了研究中存在造假,否则,科学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科学的争论还是应该在学术圈解决,任何实验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  质疑并不可怕,科学进步正是通过不断的质疑而发展前进的。但在质疑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按照科学的规则和程序,韩春雨事件最终会水落石出,失误还是造假也迟早会有定论。如果事实证明了韩春雨的发现,那么有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好事 如果证明了是失误和造假,公众也可以通过这起事件学习和反思科学精神、质疑精神和对话精神。  而后者,恰恰是当今社会更稀缺的。
  • "段子手"韩春雨和他的“异类”PPT
    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一鸣惊人,坊间也流传出关于他的许多段子。从自掏腰包做实验、半夜翻墙出实验室的书呆子模样,到品茶吹箫妙语连珠的名士风范,再到朴素的让人脸红的PPT,活生生一副矛盾形象。不过笔者以为,所有关于韩春雨的评论,最贴切的,莫过于他研究生时代就被同学贴上的“独立特行的驴子”这样的标签,和他“很多人看鸟飞,我在寻找蝴蝶”这样的自我评价。成功没有偶然,从这两段形容之中,我们可以洞窥其中的一点奥秘。  从5月以来,韩春雨陆续在协和、北大、和浙大等院校做学术报告。他生动的语言和质朴的PPT,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在追求形式到极致的学术圈,这样的PPT绝对是异类,大概只有屠呦呦先生的诺奖PPT可以媲美,大家不妨在文末点击鉴赏。这里,我们分享韩春雨在北大浙大学术报告的集锦,或许对大家会有些小小的启迪。     如果仅仅看上面这张PPT首页高度技术化的标题,很难想象浙大学子下面所展现的如此巨大的热情。不过,我们还是听听韩春雨自己怎么说吧。。。   韩春雨:我喜欢茶道,因为我觉得茶道和科研一样,都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花心思琢磨。把一件事作为爱好就会乐此不疲,做科研,热爱之外更需要付出。我往往做实验的时候都是人跟着实验。静下来就要思考问题,思考什么呢?思考基因编辑的问题,我喜欢从科学史的角度思考问题。  韩春雨:Cas9是非常聪明的发现,利用古细菌的防御机制。能在CNS发表paper的都是很聪明的人。在阅读他们的文章时,不仅要关注其写作和实验,更要与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通过看他们的文献,琢磨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学习,最终超越他们。  韩春雨:说实话,我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关注Cas9的那波人。虽然那时候我籍籍无名,但是我一心向往科研。我从科学史的角度,一直关注着科学的大事件,然后一直想参与其中。当然,现在,显然,我参与其中了。  事实上,韩春雨也曾在CRISPR上耗费了半年时间。那是2013年,当时的基因编辑技术几乎是刚刚出现。但他在CRISPR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促成了这样的思考:作为一个设备和规模都不如别人的实验室,自己要不要去跟风?  恰恰这个时候,荷兰Wageningen大学的John van der Oost研究组发现Argonaute的同源蛋白酶活可以有效地利用单链脱氧核糖核酸作为短介质,去相对精准地切割基因组靶点。  韩春雨:当时我看到那篇文章,非常兴奋。为什么呢?我忍不住再说一遍:因为我从他文章中可以看出来,他没有找到低温的菌 第二,他以为他是找不到了,否则就不会发成Nature。  韩春雨:Blast是高峰做的。当时在我那个小茶座上和他吹牛聊天,和他说咱们可以这样那样干。然后他就去Blast了,1个小时不到,出来二十多条。然后我们四处去找这个菌。我们实验室没有钱,自己合成不起啊。还查这些菌的生活环境,家门口有没有,厕所里,水沟里。你不要小看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是微生物分子战最激烈的地方。当然,这个菌种是从微生物所买的。。。  韩春雨:接下来就介绍下NgAgo。现在网上有人称之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对于这一点,我谨慎地表示,从思路上它和Cas9是一样的,但确实有它的特点。至于能不能真正成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还需要在座各位向往科研的科学家们,共同研究开发。   韩春雨:酶的特点就是反应活性高,那就直接看Ago酶的效果。酶好比是刺客手中的刀,先来个切西瓜的实验,试试刀的锋利程度。据现在所知,当初我是和世界顶尖的不下10家实验室进行竞争。但是现在,I' m winner,为什么呢,策略很重要,对不起我又有些膨胀了。(全场爆笑)  韩春雨:Cas只切一刀,比如治疗艾滋病,病毒已经在基因组了,万一切一刀不失活呢?可能还会更惨点,突变后变成一个超级艾滋,是随呼吸传播的。  韩春雨:其实这些都是酶改造的可能性。一般人能做的,咱就不做了。我们当时也有很多想法,但后来都放弃了,因为我猜,有很多聪明人都想到了。  韩春雨:这个我给它起了名叫one-guide-faithful。其实,我是先把“从一而终”放到有道里面翻译,一看这个不错啊。然后那编辑还问我呢。我的chiglish非常好,但是 my english is非常poor。(全场爆笑)  韩春雨:科学家往往不被外人理解,比如我看到显微镜下的结果非常高兴,外人看来就会觉得这人傻啊。其实那天我非常高兴,比现在还更高兴些,就是网上说的,那天晚上我是2点出去的,我说当时我跳墙是跳得特别轻松。   在如今凡事都无限拔高的学术圈,上面这段自我评价诚实的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更加可贵的是,韩春雨毫不避讳地批评了高估自己技术的理论估算,而这个估算出自《知识分子》,在普及和宣传韩春雨的工作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韩春雨:PPT有错别字,这还得训练。欢迎大家到我那,现在才3个助手。所以我每次一出来做报告,实验室就要停工。  读到这里,大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很多大老板出去做报告实验室也要停工的,因为手下得反复跟他/她讲PPT里面的那些事。。。
  • 韩春雨:让我自证清白是设套 近期将有消息公布
    韩春雨在他的实验室中  发表论文 比肩诺奖  今年5月,这位非名校的普通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了一篇被称为可比肩诺奖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向现有最时兴的CRISPR-Cas发起了挑战。  这一成果曾经轰动一时,韩春雨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指其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景、无院士头衔),成为网红,引发全国媒体前往报道。  但随后,又有一些科研人员指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韩春雨被指科研造假,陷入舆论泥潭。  重复实验 谁成功了?  据《科技日报》报道,韩春雨曾对该报表示,如果没有做出实验的人实名出来,他也愿意公布已经做出实验的另3人名单。随后,有13位科研人员公开称未做出实验,但韩春雨拒绝公布已做出实验的人员名单。  韩春雨说,他并未有过这样的表态,是否公布另3人名单,是要看对方的意愿,而别人不愿卷入此事件中。  后来,河北科技大学以官方名义公布,称有独立于该校之外的机构成功重复韩春雨实验。  最新进展  《自然生物技术》:仍在调查  韩春雨论文争议事件持续至今,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对此,刊登论文的英国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给新华社记者的最新回应中说,还在继续调查这一事件,“目前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这位发言人曾解释说,期刊自身的调查能力“有限”,“因为我们无法接触实验室材料”。如果有必要就任何一篇论文开展广泛的调查,并且这超出了期刊的能力范围,“我们会将相关问题告知作者所在机构,并要求他们进行深入调查”,“这类调查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对于论文发表前相关审核的问题,这位发言人说,论文作者对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负有责任,参与论文同行评议的专家尽管能基于论文提供的信息来评估其所描述研究方法和结论的有效性,但他们无法评估其中是否存在造假行为,“如果有人尝试故意绕过这一制度,他们有可能会成功”。  英国爱丁堡MRC再生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学者普兰德瓦利曾发起一项网络调查。截至29日,已有215名研究人员对调查问卷作出回应,其中超过60%的人对目前的NgAgo-gDNA技术表示不满意。据新华社  42岁的韩春雨,经常穿着休闲装,留着极短的头发。看起来不修边幅的韩春雨,曾告诉前往采访的媒体,头发短是为了便于打理,他不喜欢被生活琐事所绊,他甚至连发生在学校附近的贾敬龙事件都不知晓。  被质疑造假后,韩春雨一直选择低调,未做出正面回应。  近日,韩春雨在其实验室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2个多小时的独家专访,对近期相关事件进行回应。  对于被质疑,韩春雨自比沃森和克里克(两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因DNA相关研究获诺贝尔奖)。他称,最近一个月,已经能够用和他人相同的实验材料重复出实验结果,并将在近期消息向外界公布。  采访安排在晚上,结束后,他又回到实验室,称要把时间补回来,直到凌晨4点才离开。  关于清白  “让我自证清白是明显给我设的套”  就像有人说我是小偷,拿不出证据就要去我家查,这不是强盗吗。  成都商报:有人说,如果你是清白的,就应该想办法证明。  韩春雨:让我自证清白是明显给我设的套,如果不是阴谋论,还能是什么。  成都商报:为什么这么说?  韩春雨:从学术上不能因为我做得出来,你做不出来,你就说我有问题。而是你要发现我做得有没有问题。曾有人认为我的图有问题,但他们到现在也拿不出证据说我哪有问题。就像有人说我是小偷,拿不出证据就要去我家查,这不是强盗吗。  从5月底就开始有各种攻击,6月开始就有一轮轮的记者,这个情况下不要说自证,我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法做实验了。生物学实验是极复杂的,但在现在嘈杂的环境中,短期内是极难做成的。我必须先把东西备好,然后再去做。可是之前一段时间,我根本没有准备这些东西的时间,就去自证,那不是自证不清白吗。  成都商报:那你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结果吗?  韩春雨:我用自己的材料,成功率很高,正常情况,用不了两星期就能重复做出来,成功率能到百分之八九十。  成都商报:既然能重复,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你没有对自己重复实验的结果进行公布?  韩春雨:生物学实验就复杂在这,一个实验要准备数十种东西,有哪一个出问题,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做之前必须保证所有的东西没有问题。  有一次学校停电,我的冰箱也断电了,里面原有的实验材料一下全坏了,我也在贴吧和网友交流时谈到这一问题。这就是造成我很被动的主要原因,我如果还有材料,直接把我的细胞给他们就行了。  我就赶紧从别处买,从ATCC(一家全球性的生物资源中心)买,和大多数人的途径一样,买完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做不出来。  关于材料  做不出和新买的材料有关?“当然”  这就像当年三鹿奶粉,检测是合格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没要求检测三聚氰胺。  成都商报:你是说,做不出实验和新购买的材料有关?  韩春雨:当然,现在我知道了做不出来是因为细胞污染。重新购买材料后,我只是希望通过处理把细胞救回来,我用药物处理,就像人得了病以后要用药治疗。人还有免疫系统,细胞根本没有免疫系统,而且用了抗生素,细胞的反应不一样,我得观察,得有个过程。  但由于我的实验室被弄得特别乱,有一段时间我的细胞一批批的死,根本拿不到一株好细胞。  第一,因为着急 第二,时间精力不够了。我每天晚上在实验室搞到3点,而我实验室的人手又很少,细胞就靠我一个人去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不断过来打扰,我肯定做不成。但这一做不成,我可能就彻底完蛋了,一旦被人打倒,再想去复名就不可能。  成都商报:之前,你曾说过有另外3位科研人员也做了出来,他们的材料是否由你提供?  韩春雨:不是。  成都商报:可有科研人员表示,他们的细胞来自正规渠道,并且做了相关检测是合格的,但他们还是做不出来。  韩春雨:这就像当年的三鹿奶粉,当时三鹿奶粉的检测是合格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就没有要求对三聚氰胺的检测。  这是科学态度,你认为材料没问题不用处理,那我只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成都商报:你认为是细胞受污染了,那有没有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其他人?  韩春雨:有科研人员做不出来后到过我的实验室,我告诉他们是细胞污染,也和相关专家进行了研究。  成都商报:你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是被污染了?  韩春雨:还是以检测牛奶为例,不能说你掺了东西我就说这牛奶不对,我要搞清楚你掺了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正在鉴定细胞存在的问题,但我们现在知道的物种,占实际的很少一部分,这需要一些时间。  成都商报:你所说的细胞污染,对实验结果有多大的影响?  韩春雨:比如说人得了病,重感冒,一点劲都没有。让你举100公斤哑铃,你肯定举不起来,如果你不是重感冒,症状稍微轻一点可能就能举起来。这个污染对其他实验可能没有多大影响,但对我这个实验影响很大。  关于实验  “一直到10月份做成功了四五次”  我还是比较有底气的,他们质疑我,我一点都不担心。  成都商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假阳性,如果是假阳性怎么处理?  韩春雨:当时压力很大,我想了作为一个学者,学术是严谨的,如果是我的细胞有问题,没有这个结果那我就去撤稿。  成都商报:那现在来看有假阳性的可能吗?  韩春雨: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我已经能做出来了。  成都商报:什么时间做出来的,细胞污染不会有影响?  韩春雨:我当时压力很大,在10月初才重复做出来。从标准的ATCC买的材料,和做不出来的人是一个途径。开始,我的实验室很乱,做了好多遍都不成。但是,我是经过去污染处理的,虽然没有完全去除,但经过用药,污染的程度会减轻,处理后我能做出来,只是效率低。  成都商报:到现在做出来了几次?  韩春雨:一直到10月份做成功了四五次。我还是比较有底气的,他们质疑我,我一点都不担心。  成都商报:如何证明你已经重复了这一实验?  韩春雨:主结果我敢保证没有问题,学术角度我还要让自己放心,现在细胞处理的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只是病轻了,我只是知道原因了。近期将有消息对外公布。  打嘴仗?  他们可以到我的实验室来̷̷而不是通过舆论打嘴仗  13位实名科研人员没人直接和我沟通  成都商报:有声音认为,你既然公开发表了论文,就应该把相应数据、技术等全部公开。  韩春雨:能公开的我都公开了。在做实验时材料是非常多的,是零散的。虽然里面涉及到一些我的其他科研机密,就算这样我也一张张都拍出来公开。但是这能证明我是清白或不清白吗。  但这样,我的实验室就乱了,最后还是要自证清白,光记者到来都让我的实验室几次停工,我的时间精力不够,实验材料还坏过两次,基本上什么也干不了。  成都商报:你曾说,别人做不出来是因为这个实验需要较高的技术。但有科研人员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基础性实验。  韩春雨:如果要这么认为,那我也无语了。生物学实验是复杂的,不是一句“基础的”这么简单。业界没有永远、绝对的权威。比如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就是两个被人嫌弃的家伙。  成都商报: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的实验室条件比你好。  韩春雨:做实验需要的是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而不是完全依赖条件好。  成都商报:有人提出希望有权威机构专家全程见证你的实验。  韩春雨:从理论上来说就不行,专家一直来盯着,和我一块做实验?这也证明不了什么。  实名做不出来的13位科研人员,有一些人有我的联系方式,但没有人直接和我联系沟通,他们可以到我的实验室来,科学的问题我希望在实验室解决,而不是通过舆论打嘴仗。  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本就落后,如果大范围放弃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就是中国科学界的损失。中国的很多药品,一个专利都没有,制造工艺和成本很低,但售价很高。比如治疗肺肿瘤的特罗凯,黑市价格2000元一粒,正规途径500多元,但很难买到,成本只有一块多。基因编辑在未来医疗有很大的市场,比如肿瘤、遗传病、艾滋等都可以通过基因治疗,这种基因治疗药物的潜力是很大的。  站出来  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的中国科学家表态:  是为了解决争议而不是针对个人  “如果一个新技术,大家都重复不了,做不出来,我不知道这样的技术还有什么用?”说出这句话时,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显得有一些焦灼。  “我们作为科研人员,有义务把我们的试验结果公布出来,希望对同行有帮助。”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吴强说。他还用了两个字,心寒。  韩春雨NgAgo基因剪切技术实验的争议依然还在继续。已经有10多位科学家实名公布,他们的课题组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而包括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等科学家此前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都表明自己的态度,站出来发声,是为了解决科学争议,而不是针对个人。  选择这种途径发声,希望影响到相关部门来调查  ——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 黄志伟  “我们现在已经不再重复实验了,大家都重复不出来,内行的人都已经不再做了,我们实名站出来,其实也算是一种提醒。”黄志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那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同行,一直都有交流,大家都按照韩春雨的方式试图去重复相应的实验,但过了很久大家都没有做出来。  黄志伟提到,之前韩春雨说过,如果有无法重复试验的科学家愿意实名站出来,他也会实名公布能重复试验的人员名单。因为看到这种表态,一直有一些交流的同行觉得有必要站出来了。“我们也希望看谁做出来了,也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  “这么长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都没有能够做出来,肯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黄志伟说,全国按照韩春雨的方式做实验的实验室有几十家上百家,一个实验室要花几万元在这个事情上。而投入的时间成本更为宝贵,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的时间。但最后大家发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投入的资源就变成了浪费。  “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最基本的技术,大家才会愿意去试一试。毕竟做实验之前,大家都没有想过做不出来。”黄志伟提到,之前,有一种类似的基因技术,所有的实验室,没有哪一个是做不出来的。因为韩春雨发出了文章,大家当时不会怀疑有什么问题。但现在那么多人都做不出来,韩春雨是有责任来做出合理解释的。  “大家都没有做出来,韩春雨是不是有高超的技巧没有说出来?如果是隐瞒,那么也会涉嫌学术不端。”黄志伟说,这么多实验室,韩春雨的实验室条件并不会比其他人更好。基础技术,本来就是要让大家使用的。“如果大家都做不了,我不知道这个技术还有什么用?”  “韩春雨之前的一些回应都不是正面回应,很多科学家并不是很满意。”黄志伟提出,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在中国此前还没有过先例。韩春雨这次事件也许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参照。因为没有很好的途径,科学家才选择了这样一种途径来发声,希望影响到相关部门来调查。  他认为,要处理这次学术争端,至少有两个点位可以做。第一个,就是韩春雨所在的单位,因为他的课题用了单位的资源。另外一个,就是提供资金给课题组的单位,比如国家自然基金委,那么他们可以调查,钱是否用在不当的地方,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在现在这样一个很多人重复不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如果河北相关部门还投入巨资到这样的项目上,那么投入的钱就是很大的浪费。而这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先例,很多人会铤而走险,就为了拿到好的资源,却不用负任何责任。  “这个事情,也许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未来如何处理学术争议,是值得很多部门去思考的。”  不可能所有实验室的细胞都受到了污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皓毅  “韩春雨论文刚刚发表的时候,一开始我们都很兴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这样说,开始他们很激动,觉得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他们在做这样的试验,带着几个学生做了两个月左右,但都没有结果。他们也担心是不是细胞受到污染,还专门做了细胞检测,发现细胞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是污染,不可能所有实验室的细胞都受到了污染,同行之间交流,发现大家都没有做出来。”  为此,在实验阶段,王皓毅还专门和韩春雨本人交流过,韩春雨给过他一些建议,但是这对王皓毅最终的试验结果并没有太多帮助。在反复多次后,王皓毅选择不再重复,他认为,没有必要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王皓毅说,他们希望这次科学争议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来解决。最好韩春雨本人可以原原本本地把整个实验过程都演示出来,回应质疑。
  • 贾鹤鹏:面向质疑,韩春雨应该怎么做?
    在经历数日媒体高强度报道和包括中央领导接见、突击提拔正教授等高规格待遇后,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科技大学科学家韩春雨如今又站在了媒体关注的风口浪尖。不过,这一次并非是媒体对其于5月2日刊发在《自然生物技术》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诺奖级”成果的赞誉,而是诸多研究作假的质疑。  韩春雨事件回顾: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论文在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多个实验室的关注,国内的多家媒体也对此结果进行了报道。  然而,经过三个月的重复跟进,不少实验室反映无法重现韩春雨论文中的结果。尽管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重复实验,韩春雨本人在相关论坛中曾做出个别回复,但时至7月29日,仍有多国科学家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结果。  目前学界与公众对韩春雨论文结果可重复性问题的争论愈发激烈。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将对韩春雨论文展开调查。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则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结果无法重复=造假?  既然韩春雨已经迅速成为科研明星,何以学界迅速提起对其研究可靠性的质疑呢?是同行科学家感到嫉妒么?假设最终证明韩春雨真有不端行为,那为何会这么快呢?是因为他迅速成为明星么?如果是这样,那么韩国黄禹锡的造假丑闻何以要经过那么长时间才能曝光呢?  实际上,让韩春雨研究可靠与否迅速成为浮出的,并非是其成为科研明星这样公众事件,而恰恰涉及到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对于科学界而言,可重复性是判断一项研究是否可靠、甚至是否有意义时最为核心的因素。何以有那么多科学家和实验室关注韩春雨研究的可复制性呢?因为韩春雨发现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新的技术路线图,从某种程度上冲击了现在常用的名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科学家急于进行重复实验,并不是因为不信任韩春雨的研究,更不是因为一些愤青说法,即NgAgo基因编辑技术挑战了西方人主导的CRISPR技术的商业利益所以被质疑,而是因为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迅速利用这个新的技术路线检验自己的研究问题,获得研究成果。在激烈科研竞争中,谁都希望在利用新技术方面捷足先登。  但也正是诸多捷足先登者因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研究,从而难以对其进行应用,质疑声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重复这一争议本身,既不是阴谋论的产物也不代表商业利益压制学术,而恰恰代表了科学共同体内部最为正常的学术竞争逻辑。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实验都一定可以被复制,所有的学者都有义务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结论而进行重复实验。很多研究,如在生态学领域,完全的复制是不可能的。而更多情况下,复制一项研究需要的时间和金钱,也不是大多数科学家和实验室的“标配”。所以,即便是遭遇小同行的质疑,一些相对独立性的研究,比如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或发现某个新基因,也没有必须的义务重复实验,因为这样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不会影响到同行的工作,不阻碍整个学科的发展。例如,因为造假而轰动世界的黄禹锡事件所涉及的克隆研究,就由于不是进行其他研究所需要的工具,从而没有同行会迫不及待地进行重复试验。  实际上,著名的《自然》杂志在线调查了1576名研究人员后,发现其中超过70%的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并以失败告终,而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竟无法重复自己的实验。无疑,这些不能复制的实验并不等于作假。   然而,具体到韩春雨研究的可复制性,《自然》杂志所报道的常规情形就不能充分说明。因为韩春雨的研究成为了上百个实验室进行重复试验和应用试验的目标和焦点,如果无人能成功,确实有可能说明韩春雨的研究有相当程度的疑点。  面对质疑,应该怎么做?  虽然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春雨研究是否可信已经变成了一起热点公众事件,但其核心逻辑仍然是科学界自身发展的逻辑。公众关注影响了检验科研可重复性、可利用性的工作的节奏,但并没有改变这个工作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首先韩春雨有很大的义务来解释,自己的研究中是否有《自然生物技术》论文中所没有报告的技术秘诀。其次,韩春雨或其课题组成员有必要自己进行重复试验并严格记录程序。因为如其在《自然生物技术》论文中所声称的那样,NgAgo代表了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那其目的就不应该是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了事,而是要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负责。  韩春雨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情况,中国的学术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为研究者的责任意识做出充分准备。但这种责任意识,应该是科学共同体行为逻辑的基本组成部分。  当然,上述说法是在该研究没有造假的情况下。我所在的多个微信群现在已经开始讨论假如韩春雨确有不端行为,该如何处理,是否会如以前若干不端学术事件一样不了了之。基于现有证据,讨论如何处理为时过早,但毋庸置疑,一旦确定性的科学证据指向了学术造假,科技主管部门的及时跟进和行政处罚,就不是对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则的僭越。相反,科学共同体的规则,恰恰需要政治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维护,而不能因为政治力量介入了科学“造星”就低调处理和保护责任人(进而也就让涉事官员免责)。非常遗憾的是,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最近公开替韩春雨辩护并指责质疑一方,就是朝着用行政逻辑阻碍科学共同体内部逻辑的方向迈出的错误一步。
  • “网红”学者韩春雨:正在持续实验 将适时公开验证
    p   中国学者韩春雨团队的诺奖级实验,近日引起一些人质疑。质疑者认为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重复试验,为此围攻韩春雨为“造假者”,但支持韩春雨的也大有人在。针对这些激烈讨论,“中国网事”记者展开调查。 /p p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 /p p   此后,韩春雨被媒体广泛关注,被网民称为“网红”科学家,并被广大网民誉为“寒门”学者的典范。 /p p   此后不久,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争论不休、难有定论。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 布尔焦称,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呼吁《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另外,美国、西班牙等多位科学家也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 /p p   8月2日,有媒体报道,刊登该论文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 生物技术》发言人表示,已了解一些研究者的相关疑虑,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该发言人还表示:“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p p   韩春雨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 /p p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这件事对韩春雨进行了采访。 /p p   目前虽然已是暑假期间,但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校园里依然有年轻学子在活动,韩春雨及其科研团队的工作也并未因为质疑而受到影响,相关科研工作仍在有序推进。 /p p   对于国际上一些科学家要求公布原始数据的要求,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p p   韩春雨表示,关于其实验不能重复的一些质疑是“非科学”的,一项科研成果是非对错,应该由科学本身来决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他对于实验能够重复充满信心。 /p p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能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对这一新技术有质疑声音也是正常的。但目前除了正常的质疑,一些恶意攻击也给韩春雨团队的工作带来困扰。一些人称其科研成果造假,据透露,韩春雨每天要接几十条微信、短信和邮件,有时半夜还能接到电话骚扰和谩骂,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科学争议范畴,沦为一种流氓骚扰,对韩春雨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p p   对于一些媒体称韩春雨发表论文后被迅速评为教授,其助手被评为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知情人士表示,媒体报道失实,韩春雨目前还是副教授。 /p p   “中国网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这件事情,网上舆论讨论激烈,部分人认为,这可能涉及学术造假。但也有网友表达了理解,认为作为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不能被模仿很正常。 /p p   网民“Ecair”说:“不需要100个科学家来证明他的理论是错的,如果真的错了,一个科学家拿出充足的证据就足够了,科研无错,没必要对他过多攻击。” /p p   网民“浅唱1幸福”表示,“做不出来重复实验不能说明不对,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
  • 引入国际学术规范 解决韩春雨研究争议
    日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经历了“社会声誉”上的过山车状态。两个多月前,韩春雨因为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一篇被认为有可能获得诺奖的号称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而引发了全民关注。一时间,学界内外、政府媒体纷纷予以高度评价。盖因韩春雨并非名校海归,也不在核心学术圈,其职称、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额度几乎都不值一提。所以,韩春雨身上的光芒反而显得更耀眼,他的成功经历反而显得更励志。  但从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刊发韩春雨的论文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为此,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M ontoliu群发邮件,公开质疑韩春雨,呼吁“同事们”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转引ISTT邮件指出:“针对该技术调查表明,140个回复中,只有1个回答有效,73个无效,63个在验证。”此外,方舟子也顺势出击,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质疑,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三方,目前还都没有公开作出回应。但显然,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长久,伴随着加入争议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媒体的介入愈发深广,当事三方的压力可想而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在表示没有发现证据能够真正证明N gAgo发生基因编辑之后,表态“《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应该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N 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而这一要求也被不少科学界的同仁所支持。  对于韩春雨及其团队而言,学术界同行的争议是不可能忽视的。尽管韩春雨的辩护者中有人认为,新技术代替旧技术,从科研路线到配套的技术产业,都牵涉巨大的利益。因此表面是学术争议,背后却是利益之争。但科学研究并不能完全陷入利益争端甚至阴谋论的旋涡。科学研究尤其自身的规范和程序,解决争议和内部纠错也有一定章程。对于科研实践来说,一个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方式是,对于有争议的结果,需要经过专业途径进行严谨调查。由此,由《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组织该领域权威专家,在韩春雨团队开放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论文本身进行评审和重复试验,将有利于这一争议的尘埃落定。  事实上,目前的争议还在不断升级,质疑的文章和论据也被不断质疑。例如,要求其他科学家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验证韩春雨论文实验的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前主席、西班牙科学家LluisM ontoliu被炮轰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公布大量实验信息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Gaetan Burgio本人,也被指出论文中犯有严重的错误。当然,依靠这些对质疑的质疑,并不能真正帮助韩春雨团队“扭转局面”。真正能够解决争端,能够提供确凿结论的,还是要沿袭上面的途径,即由刊发杂志会同学术同行组成评审小组,来鉴定该研究结论是否成立。  对于广大关心中国科学事业,关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人来说,从情感上并不愿意韩春雨陷入目前的争论旋涡。但科学本身有其独立的自主性、规律性,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只有建立在充分争论基础上的研究结论,才有可能真正接近真理。科学论战史上,围绕着光是“波”还是“粒子”,争论的时间历经数个世纪。在这些争论中,最重要的未必是哪一方的结论正确,而是要在提出质疑和假设时,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思维。  也因此,对于韩春雨本人和中国的科学家们来说,争议并不可怕,甚至结局都不可怕。争议反而是一次良好的契机,可以让中国科学家更同步、更密切地加入国际化的学术讨论,从而在软性制度上积极学习和接轨国际学术规范。且不论最后的结论如何,假如能够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来解决此次围绕着韩春雨研究的争端,将是中国科研工作者近距离参加、学习和观摩的一次绝佳机会。
  • 韩春雨回应质疑:《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韩春雨介绍,《自然》是第三方,调查是公正、正式的,结果是公开的,《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  韩春雨承认,NgAgo这个工具目前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实验结果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门槛。  3个月前,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重要论文,研究成果表示,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可以用来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该成果被誉为“诺奖级”。同时,因其“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三无”身份,韩春雨一时成为广受关注的“网红”科学家。  但随后,一些科研人员质疑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而引发“造假”争议。有媒体8月2日称,韩春雨将在1个月后对此作出回应。上周末,1个月期限已到,此事再次引发舆论热议,韩春雨也并未接受这些媒体的采访。  昨日,韩春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回应质疑称,《自然》杂志已证实实验可重复,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媒体称1个月后回应  韩春雨:从未如此表态,但愿意在此期限内给予回应  韩春雨因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了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成为世界关注的科学家。论文内容大致为,以DNA来介导NgAgo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  但随后,一些科学家抱怨说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至上月,质疑声音达到顶峰。  有媒体报道,此前曾称已重复实验成功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生物和环境学院教授盖坦巴尔焦发表博客称,经过多次尝试,仍未重复出韩春雨的结果。博客中,巴尔焦说,他仍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他甚至得到相矛盾的结果。韩春雨的文章称NgAgo在37摄氏度以上的实验条件下起作用,但巴尔焦的实验结果却为50摄氏度。  与此同时,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在其Twitter上推送数位科学家的实名评论,其均无法重复实验结果。  8月2日,有媒体援引该校匿名人士话称,将在1个月内给予验证回复。韩春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从未表态1个月回复,但既然媒体已经报道了,他仍愿意在此期限内给予回应。  1个月前,韩春雨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科学技术成果不应该是在媒体上吵架。真正的好的技术应该是好用。他认为,自己现在的技术不是那么好用,所以他要继续改进。“这么短的时间就宣称实验无法复制,在时间上本身就不符合科学,我们必须按照科学的流程和态度去回应、应对质疑”。  韩春雨认为,澳大利亚专家的质疑从学术来说根本不严谨。而ISTT虽然名头很响,但就是个一般的个人申请的组织。  期限已到未见回应  韩春雨:《自然》的调查访谈结果,相当于公开回应  昨日,有媒体提出1个月期限已到,针对NgAgo的实验却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并表示联系韩春雨本人,其也未做任何回复。  昨日下午,韩春雨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对此事做出回应。  韩春雨表示,起初,他并不想就此事公开回应。他称,1个月前,他就此事回应后,一大波媒体蜂拥而至,导致实验室半个月没法运转。他担心再次回应后,又引起关注,“一回应实验室就没法干了,最好的回应还是做出东西来”。  韩春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上个月社会上有了质疑声音后,“我们不可能放着不管,肯定要做出回应”,不过对回应的方式做了选择。他们认为在民间回应不合适,他们很快就联系了《自然》的调查员戴卫,用《自然》调查访谈的方式回应。他们认为,《自然》对各种事实有比较全面的调查和报道,这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他介绍,《自然》是第三方,调查是公正、正式的,结果是公开的,《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目前,至少已经有3名科学家重复了该实验,但3人在接受戴卫调查后,不希望被打扰,要求匿名。他认为,《自然》的调查访谈结果已经相当于是公开回应了。  韩春雨承认,NgAgo这个工具目前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实验结果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门槛。他的科研组正在寻找更好的方式和检测手段,改进平台,完善实验。  《自然》调查员这样说  成都商报记者检索了解到,今年8月8日,《自然》正式发文,就近几个月来持续发酵的“韩春雨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作者是该杂志亚洲通讯员戴卫。文章中提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不想被卷入公共争论)独立于韩春雨实验室之外的中国研究人员告诉《自然》杂志,他们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是否有效,而且他们的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这一结果已经通过测序鉴定。”  该人士认为,NgAgo系统的效率并不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但总的来说NgAgo是有效(But,in short,it worked)”,这名科学家最后提到。  两名要求匿名的中国科学家提到,他们有了一些初步的试压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
  • 韩春雨回应质疑: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
    记者打通电话的时候,韩春雨正在做实验。河北科技大学里那个有点破旧的实验室是韩春雨的成名之地。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一时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近日,韩春雨再一次处在舆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提出了质疑。  北京时间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结论,并表示他和同事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组编辑。他呼吁《自然》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条消息把此前就有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尚未收到《自然》公布数据要求  韩春雨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并没有收到《自然》杂志社要求他公布数据的通知,但是他自己对能重复实验结果充满信心。“澳大利亚的这位教授,前一阵说实验可重复,前天又说不能重复,科学不是这么儿戏的。对此,我都不打算做解释和回应,外界的这些纷纷扰扰我不太在意。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实验和科研做好。”韩春雨说。  对于外界盛传的“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杂志介入”,他表示毫无压力,并称“最后无非是杂志社派专家组过来监督、指导,我把实验重做一遍,到时候就什么都清楚了”。  韩春雨对实验的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他同时也表示,目前来说,实验的操作确实不那么容易,未来让实验实现起来更容易也是他努力的方向之一。  等待重复性实验学术论文发表  从最初的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对其创新性的否定,到后来方舟子对其真伪的怀疑,外界对NgAgo的质疑声一直都存在。  6月底,韩春雨本人曾在百度贴吧上做出一些回应。他在对网友的回复中表示,新系统刚出来都会“不好使”,他也认同目前NgAgo系统不够稳定,等2.0版本出来会找专门机构免费发放。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韩春雨强调科学的事情要由科学来解决,他会静待重复性实验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此之前他无意跟任何人论战。  业内专家:让时间检验真理  记者就此事询问一位相熟的生物领域研究人员的看法,他给记者发过来一个链接,内容正是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Montoliu建议停止验证韩春雨实验的内容,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和人员。里面具体写道,针对该技术调查表明,140个回复中,只有一个回答有效,73个无效,63个在验证。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多位业内专家,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下定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生物科学领域专家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研究人员声称不可复制,可能是因为其披露的信息不够,也可能这只是他研究过程中一个偶然的发现,还可能是其他人的操作有问题,还可能是数据造假。他认为,应给科学家更多时间,“学术论文本身带有很强的探索性,有很多不确定性,韩春雨可以发表重复实验的论文,也可以邀请别人来他的实验室重复”。  另一位国内知名基因编辑专家也表示,应该让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关链接:韩春雨争议升级:ISTT发文质疑——却遭专家质疑其权威性
  •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
    事后回想起来,韩春雨觉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无厘头”的喜剧。  那是一个深夜,他已经苦寻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多日。但就在这个可能名垂人类生物技术研究历史的关键时刻,实验室的显微镜却不给力,“耍大牌”的NgAgo迟迟不肯在显微镜暗淡的灯光下登上科技舞台。  韩春雨只得穿过漆黑的走廊,用一把他学生之前偷偷配的钥匙打开公共实验室的大门。在更先进的设备下,这个淘气的蛋白终于对蹑手蹑脚的科学家莞尔一笑。  5月2日,韩春雨和他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公之于众。紧接着,这位河北科技大学42岁的副教授对互联网时代“一夜成名”有了深刻体验。  在生命科学领域,使用核糖核酸(RNA)作为引导工具的基因编辑技术是如今最炙手可热的角色,号称“将手术刀送入细胞”。韩春雨却不走寻常路,带着 NgAgo这个默默无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闯进热闹的片场。“脱发的中年人通过基因修复,满头黑发就成为可能。”他这样解释这项被称为“诺奖级” 科研成果的功用,“当然从现在看这还是比较科幻一点的应用。”  随着网站在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发布该成果,很快朋友的越洋电话就向他通报,连MIT(麻省理工学院——记者注)的BBS上都有人开始议论他这位“HIT”(朋友对河北科技大学的简称——记者注)的副教授。  但在韩春雨看来,自己科研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一刻而发生意外改变。这位70后总是喜欢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的经典台词来描述与NgAgo相遇对于他的意义。“就在那一刻,我是一名科学家了 而在这之前,我其实是一名小科学家。”  韩春雨一家三口住在学校提供的58平方米的住宅里。他刚到河北科技大学任教时,学校原本给他提供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但他看中了如今这套旧住宅离自己实验室只有5分钟自行车路程,于是婉拒了。  与NgAgo初次相遇的更多细节,韩春雨已记不清。只记得在那历史性的一天,他从实验室翻墙回家,“身手格外轻快”。——凌晨离开实验室对韩春雨来说是常事儿,他从不打扰熟睡的门卫,总是从一人多高的围墙上一跃而出。  这一次,随着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亮相,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也一个跟头翻到了灯光闪耀的学术舞台。  有人评论,相比已经备受关注的前一代基因编辑技术,被韩春雨带到大家面前的这个新面孔能做更多的事情。它的编辑对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而且编辑精准度更高,能避免前一种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脱靶现象。  43岁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专门撰文探讨,如何才能涌现更多“韩春雨”。更有媒体直接指出,韩春雨的成功将给无数非名校、无头衔、无职位的科研人员以信心。  在韩春雨看来,做科研只是“爱冒险却胆子小”的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2000年,韩春雨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的第一天,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无意间看到了一张报纸:一面是深圳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人们端着饭盒边吃饭边谈工作 而翻过来则是爱因斯坦悠闲地半躺在花园的躺椅上。这个年轻人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这条路不那么好走。寻找一种全新基因编辑工具的想法并非韩春雨独有。和他一样,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受到一篇专业论文的启发,正摩拳擦掌。在高手林立的学术圈,韩春雨默默无闻。北大清华的优秀毕业生,价值千万元的实验设备——学术竞争者的这些优势都是韩春雨难以企及的。  他的实验团队只有5人。在河北科技大学的旧实验楼里,进进出出的学生没几人能说清韩春雨实验室的确切位置。实验室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教室,实验所用的器皿,有些是喝完的饮料瓶。  开始此次科研时,他手中有可支配科研资金30多万元,可没想到做的时间比预期要长,费用也比预期要多。为了买试剂,目前他个人欠试剂公司30多万元。  在这一点上,要“当科学家”的他就像《喜剧之王》的主人公尹天仇。只是与故事里的主角相比,韩春雨的逆袭如今在科技界已不是天方夜谭。  互联网时代悄悄地改变了科研的游戏规则。通过一根网线,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手触摸到巨人的肩膀。但能否率先成功站到巨人的肩头,用韩春雨的话说——那就要看科学家的自我修养了。  “我们的实验没有什么复杂的,关键要看实验设计。”对自己的科研成果,韩春雨实话实说,“大家都是聪明人,比的就是智商!”尽管一再声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韩春雨的锐气,像他光头上的头发茬,一不留神就会冒出来。  科研团队成员、他的徒弟高峰告诉记者,受相同论文的启发,竞争者的思路通常是如何将该种蛋白改造成在常温下依然有活性,而韩的做法则是找到功能类似但不需要65摄氏度才有活性的同源蛋白。  这一思路简洁得多,但也意味着有可能是在庞大的蛋白家族中“大海捞针”。“肯定有,找去吧!”韩春雨对高峰说。  坐冷板凳,对于韩春雨来讲,已经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儿。韩春雨的父亲韩进廉,生前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韩进廉开始从事当时并不被鼓励的红学研究。韩春雨记得父亲这样的研究,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偷偷进行。一张稿纸,父亲也总是用完了正面用反面。  互联网把更多机会带到科技工作者面前。韩春雨认为,这个时代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依然是对科学“非功利”的热爱。  为了更投入寻找新的基因编辑工具,2014年他果断放弃了已经被学术期刊答应“接收”的论文,而那篇论文的发表无疑会带来科研项目和不菲经费。  “科学家做科研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发论文。”对科研目的的追求,韩春雨达到了“洁癖”的程度。
  • “有些问题只有我知道”——韩春雨谈研究结果无法重复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34032cfb-4de7-4340-940f-194cdc4b86de.jpg" title=" S6g3-fyfkzhs7627491.jpg" width=" 403" height=" 3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3px height: 3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韩春雨(资料图)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学界和媒体的热议 /strong /p p   一年前,英国《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刊载了一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论文的负责人“一鸣惊人”,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给予的无限荣光。 /p p   在《自然》杂志社的所属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表明,该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p p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领域几乎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篇论文在华人生物界获得广泛赞誉。众多科学界人士认为,“我们的体制应当更多地支持那些对研究有兴趣有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p p   在学界得到热烈讨论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我国基因编辑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家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魏文胜称,“这是一个所谓革命性的技术。能够治疗以前想治不能治的病,比如说像遗传病,可以通过修改基因组序列进行治疗,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有点像扮演上帝的角色”。同时他也表示,“正是因为国内的这种底层原创技术太少,才会产生这种格外激烈地反应”。 /p p   目前生物学界,可以成功实现人为介入基因组所必不可少的“剪刀”是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锋、美国科学家詹妮弗· 杜德纳及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 卡彭蒂耶为主要技术开发者的CRISPR-Cas9技术。而韩春雨论文中所述的NgAgo技术,被视为挑战前者的一把“新剪刀”,也可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有效切割。 /p p   这项研究成果,也很可能打破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商业价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院教授李大力认为,“如果NgAgo技术能够拿到专利的话。就可以回避CRISPR的技术的限制,很多的问题就可以利用NgAgo来解决了”。 /p p   论文发表后,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实验室也竞相去重复他的实验,希望迅速掌握这把新“剪刀”。很快,北京大学魏文胜实验室就宣称了实验重复成功。 /p p   名不见经传的韩春雨,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业内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曾经发现他才华的前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也感叹韩春雨所取得的成果,并给予了祝贺。在回忆初次见到韩春雨时,他也表示,“初次见到韩春雨时,就感觉他很聪明,就新生喜欢”。 /p p   2016年5月27日和6月2日,受到魏文胜及论文合作者沈啸之邀,韩春雨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作学术报告。据当时参加报告的学生描述,“会议厅根本没有位置,好多人都是在楼道中听取的报告”。 /p p   同样,因为论文的发表,科学界的热议,韩春雨先后获得了“石家庄市最美教师”和“河北省科技协会副主席”的头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北省政府、河北省科技厅也前往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考察。 /p p   从生物学界的“一鸣惊人”到媒体和业内都热捧的“诺奖级”科学家。韩春雨和他的NgAgo得到了无比炽热的赞美之声。但是,这疯狂地赞誉却在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巨大反转。 /p p   2016年12月27日,韩春雨接受《新闻调查》采访时,讲述了过去半年来他的经历。 /p p   他说道,“(论文发表后)每天全是电话,包括寻求合作的人也是特别多,实验室没法工作。之后就是质疑,一窝蜂又来,又几乎没法工作。所以就下定决定,不再跟他们纠缠了”。 /p p    strong 无法被重复的论文结果 /strong /p p   2016年6月7日,“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韩春雨第一次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p p   作为一个科学界的闭门内部交流会议,韩春雨的科研报告第一次当面遭受到了同行的质疑。同样,原本两天的会议,韩春雨也并没有完成会议全部议程。 /p p   2016年5月20日,原清华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 /p p   5月26日,“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韩春雨的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 /p p   6月23日开始,“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韩春雨论文无法重复”的话题开始增加。 /p p   7月2日,韩春雨在百度贴吧“国际米兰吧”回复网络上的质疑。随后他便停止在网络上发声,并开始拒绝采访。 /p p   7月31日,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在推特上指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编辑结果。这些声音刊登在由颜宁、文小刚、刘克峰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的《赛先生》科学新媒体平台上。 /p p   国外学者的公开质疑,各大媒体平台上又一次出现了“韩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发声,指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但也有零星学者表示,韩春雨的论文有效。 /p p   作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刊登任何一篇论文都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对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更是如此。韩春雨的论文也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 /p p   但是,科研论文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面对质疑,《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在2016年11月19日宣布,“介入论文调查”。 /p p   就在质疑声浪的此起彼伏之时,河北省发改委完成了“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的批复,同时开始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上也显示,为期两年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项目资金。 /p p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只要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就可能是学术不端,甚至造假之时,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中国古生物科学家徐星,就希望公众可以给科学一个验证时间,在科学的范畴解决问题。 /p p   论文的发表,河北科技大学得到了巨额资金的支持,但韩春雨却迟迟不对“质疑”进行回应。最先采访并极力赞扬过韩春雨科研成果的饶毅、邵峰两位教授,以“推动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为由,于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他们此前一个月,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件和收到的回函,希望认真仔细的核实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p p   但是,对于收到的回函,饶毅认为“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将有什么措施”。而网络上对则不断地有声音称,“无法理解”。 /p p   2016年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组织和发起,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3位科学家通过两家媒体,实名发布声明,“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 /p p    strong 为了科学真相的激论 /strong /p p   作为实名发声的带头人,魏文胜表示,“除了指证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之外,对中国学界声誉的担忧,也更加促使他在自己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质疑韩春雨的论文。 /p p   近年来,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投入了大批资金,创建了一些无与伦比的科研设施,同时,众多顶尖中国科研院校也在不停地闯入各种世界最佳排行榜。2016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刊载中国科研系列文章,并评选出了十位“中国科学之星”,评价他们,“提升着中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 /p p   在中国科学声誉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的科研不端,造假行为却是当下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魏文胜表示,“这些行为对国内的学术界的声誉是有很坏影响的。造假成本太低,并且没有处理动作,对中国整体声誉度是有巨大打击的”。 /p p   随后,中国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以及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分别刊载文章,均表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 /p p   作为当事人的韩春雨认为,“科学界的人,用科学的方法质疑,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我去提交调查报告”。 /p p   当下,科学界的主要质疑问题之一是“NgAgo”是否能编辑基因组。魏文胜等科学家认为,“做科学的话都是拿证据说话,他的实验室无法重复韩春雨的论文结果”。 /p p   韩春雨对质疑内容也表示认同,但他强调:“科学是有条件的可重复,使用的生物材料其实是很重要的”。 /p p   对于大多数实验室无法重复的原因,韩春雨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大规模的,大范围的细胞污染”。这个观点也是从“质疑”开始之后他所一直坚持的。 /p p   但魏文胜等科学家却表示,“细胞的污染是做这个行业的一个很基本的一个训练,只有韩老师实验室能够做出来,这个是非常违反常理的。” /p p   在对待这个问题时,韩春雨称,“他们认为的污染都是已经鉴定出来的,但是如果是一种未知的污染呢”。 /p p   韩春雨所说的“未知的细胞污染”问题,他认为,如果有人询问他是可以被解决的。但并没有人专门来问过这个问题。 /p p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大力称,“我们都尝试过了。再去问的话,我不觉得他会有更关键问题的解答”。 /p p   魏文胜教授则认为,“作为一个方法学文章,就是我告诉你从头到尾里面有多少步骤,你在发表之前就要重复非常多次,证明它是一个不仅仅是有效率,而且是可被反复重复的这样一个方法”。 /p p   而面对这些说法,韩春雨称,“科学的问题是需要在实验室探讨和解决的,我有一些办法可以减轻污染,让编辑能够显现出来。对于NgAgo的影响来说,可能只有我知道”。 /p p    strong 等待真相 /strong /p p   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登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诺维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通稿。文中称,“诺维信公司对进一步开发NgAgo基因编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有浓厚兴趣”。 /p p   总部位于丹麦的诺维信公司在声明中写道,“我们已经测试了该项技术,看到了其可能有用的一些迹象,但目前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 /p p   《自然?生物技术》也在之后发表声明称,“期刊获得了韩春雨提供的“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p p   面对这起事件,众多科学家也表示,韩春雨的事情一定需要在学术范围内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有科学家认为,如果韩春雨这件事情本身没有涉及到数据造假,从科学本身,它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的。 /p p   同时,科学家们也更多地期待这起事件可以给中国科学界带来改变。 /p p   如何把监管的机制能够建立起来,如何让大家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怎么样更合理 中国的科技资源,怎么样分配更合理,在更良性的轨道上,更快地,更好地发展,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p p   科学的真相是需要进行时间验证,需要通过规范的科学程序进行解决的。在中国基础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中国的科学更严谨,更规范化,探寻相应地解决措施是当下重要的议题。如何通过每一起科学事件,探明科学的意义,是我们应该更加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p p   2017年5月9日,《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发布声明韩春雨论文的调查还在继续中。 /p p   目前,韩春雨正在对导致论文结果无法重复的原因进行实验研究。 /p p br/ /p
  • 韩春雨回应重复实验失败:我为何要自证清白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注:《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于今年8月采写报道,文章称:采访了三位匿名的中国科研人员,其中一位表示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而且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但NgAgo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另有两名要求匿名的科学家称有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但事后,《自然》及David本人均表示该报道不能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科技日报:《自然》后来发过声明,说记者报道不能代表杂志的调查结果,另外《自然》的报道里提到的3个人都是匿名,您觉得能作为实验可重复的证据吗?  韩春雨:你要是说报道不能作为证据,那些质疑我的报道为什么被人们作为我造假的证据。《自然》的记者David是非常专业的,我提供了一份5个人的名单给他,最后他采访到其中3个人,但是对方要求匿名。David的报道为我正名了为什么大家置若罔闻,一味地追捧那些质疑我的报道,老是说“多人无法重复”。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您已经明确知道有人已经重复出来了是吗?方便告诉我们具体是谁么?是国内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  韩春雨:是的,我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说出来了那些人就会受到骚扰。那些说不能重复的人不也都是匿名么?  科技日报: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  韩春雨: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科技日报:迄今《自然》和河北科技大学对您提出了调查要求么?  韩春雨:没有。《自然》的报道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除此之外我没有收到来自《自然》杂志别的要求。学校方面很信任我、支持我,我没必要也没打算自证清白。  科技日报:外界的质疑影响您了么?  韩春雨:当然会有影响,特别是一开始的时间很不适应。之前会有很多人给我发骚扰短信,半夜打骚扰电话,有的还打电话来谩骂。  科技日报:那您希望这一事件未来的走向是什么?  韩春雨:我就是希望你们都不要报道这些事情,我能安静地做科研。  科技日报:您觉得什么时候您能有进展,让这场争议有个了结。  韩春雨:这我没法跟你说,科学的事情没法预测。地心说和日心说争论了多少年?日心说的坚持者还被烧死了呢!我只能跟你说最近我会有新的进展,大家不要受一时一事的干扰。
  • 戴先任:“争议韩春雨”背后的社会功利浮躁风气
    一直默默无闻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成了2016年生物学界的焦点人物之一。从被部分媒体捧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到陷入国际性的学术造假争议,虽然韩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调,但围绕他及其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风暴却越演越烈。较早将这一学术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则在31日上午,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韩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却因他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 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而韩春雨团队的发现,在一些人看来,可以堪称是“第四代”技术。这让韩春雨一朝成名,不仅成了国际上学术圈热议的话题人物,也成了公众眼中的焦点,这甚至让他成了网红,为不少年轻人所追捧。  但剧情却很快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反转,从5月2日他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这也就意味着韩春雨的实验可能是无效的。不过站出来质疑韩春雨的人,有一些可能也是受到利益驱使,比如韩春雨的实验经证实成功,NgAgo就将可能取代CRISPR,而这背后从科研路线到配套的技术产业,都牵涉巨大的利益。韩春雨如能成功,触动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巨大奶酪,争议背后的利益之争,让事件变得更扑朔迷离。  而方舟子质疑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证据是:“河北科大韩春雨的博士学位论文被发现造假,两个不同样品,跑出来的电泳图居然一模一样。看来伪造电泳图由来已久。这其实在国内论文中很常见,一般的借口是放错了图。”就算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中真的放错了图,也可以算是犯的一次低级错误,还并不能就此认定其博士学位论文造假,只是其博士论文中存在明显瑕疵。  最为关键的是,韩春雨的实验是否真的无效,这需要发布韩春雨团队研究成果的《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在真相出来之前,不能妄下定论,就如在韩春雨研究成果出现之前,舆论与科学界其实也不要高兴过早,如有部分媒体捧其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科学界也是一片溢美之声,在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未经广泛验证的时候,就显得有失严谨。  媒体报道与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讲科学,要能严谨认真,让证据说话,让真相说话,这才能少一些“反转”,少一些假新闻“打脸”。不管是科学界还是舆论圈,还是其他领域,都要更多以事实为依据,要看待事情时多等等真相,这才会让各行各业少一些浮躁与“轻浮”,少一些闹剧与丑剧,而能将精力用于正途上,用于对人类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
  •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若有问题不会逃避责任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及科研工作者在未来如何应对这样的科学事件,怎样行为才能让一个事情按最理性的方式进行,怎样才是对检验成果和推进成果的研发是最适当而有效的方式,我们都需要思考一下。”  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论文部分截图  这一切源起于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关于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论文《NgAgo:DNA 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称NgAgo可以用来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此文一经发表,便引来国内外关注。然而,剧情急转直下,多位中外科学家尝试重复该实验,纷纷宣告失败。8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让韩春雨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的第三方作证。而至今河北科技大学所承诺的一个多月过去了,韩春雨方仍未有任何回应。  10月初,13名科学家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这13名科学家都在NgAgo诞生开始就跟进重复和验证,大多耗时两个多月,全军覆没。10月12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就韩春雨研究给河北科技大学校长致信的始末一文,信中建议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  为何至今未公开数据?  “我只知道韩春雨仍在持续地研究和改良这个技术。从开始到现在一口气没有歇过。”沈啸说,“他说会公开第三方独立验证结果,那么我们不如等一等。但如果第三方的消息迟迟不到,需要呼吁杂志社展开调查或韩春雨自证。”  论文的截图显示,沈啸在其中参与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工作  作为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沈啸的工作在于对实验的设计提供建议并协助论文撰写,并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他所看到的也是论文中呈现出的数据。在质疑声开始出现时,他就反复问过韩春雨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我跟他再三确认,看到的会不会是假阳性?是不是细胞有污染情况?他去查了以前的实验记录告诉我,都是真的,非常确定,非常自信。”  而针对最近韩春雨在《科技日报》上,关于“无需自证清白”的回答,沈啸说,“我和韩春雨认识很久了,对他的人品很信任。他对于科学真的是非常努力而且有进取心,性格上非常好胜,因此在媒体上的一些言语也表现了这个性格特点,我认为从主观上说他作假的可能性很小。”沈啸说。  “从科研工作者角度来讲,我如果有一个方向能够去推进,非常愿意用文章以及申请专利的方式来公布数据,而不是贸然公布。也有可能科研工作者之间有合作,或者和机构合作,签一些协议,可能韩春雨需要对方同意才能公布这些数据。”沈啸猜测。  如今,沈啸和他的实验室也在重复该项实验,“和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我是用自己的实验系统来做,不是严格重复他的实验(韩春雨)。我更相信我自己实验室做出的结果,现在我已经发现了比较有趣的现象,有些是论文里没有讲到的,我会继续投入做下去。我希望通过后续发表论文以及出一个专利这样的方式公开它。”  尚有关键技术未公布?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魏文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存在这么多人无法重复实验的现象有三种可能:NgAgo技术是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但国内外至少上百家实验室的效率为零,唯一可能是相关课题组隐瞒了关键的实验步骤 NgAgo技术能够工作,但是效率很低 而国内外至少上百家实验室的尝试为不工作,则课题组在论文中严重夸大了NgAgo的效率 完全不工作。对于第一种情况,魏文胜解释为:“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如果他能够把关键步骤和数据公布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当然是好事。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关键技术没有公开,可能他现在正在做这件事。但我认为韩春雨是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他应该对他的实验体系有所掌握,不会不负责任地乱说。”至于为何这么多人重复试验没有成功,沈啸认为存在以下原因,“可能是有一些技术瓶颈,或者有一些不是很明确的地方。一篇文章很难说明这个技术的各个细节,这都是要后续很多研究和文章来完善和继续发现的。”  10月11日,河北省委机关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官方网站河北新闻网发表了一篇署名凌瑶的文章《“科研英雄”背后社会舆论的悲哀》称学者质疑韩春雨的科研成果操之过急,并指出韩春雨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向任何人透露核心技术。  究竟是否应该在论文上公布实验技术和细节,《自然》官方对于“数据和材料的可利用(Availability if data and materials)”的规定是:“发表的论文必须能够让其他人按照文章所说的技术细节进行重复。因此,作者应提供相关的材料、数据和相关协定以便读者能够据此进行重复。任何隐瞒或限制相关材料或说明的行为都会被揭发。”韩春雨在今年8月8日提供过一份protocol,但仍未有人宣布该实验可被重复。“我只能说他认为他的实验就是按照那个protocol做的,但至于为什么其他学者按照protocol做不出来,我不知道。”沈啸说。  此前,《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已发表声明要求韩春雨课题组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但迄今为止,《自然-生物技术》还未有进一步评论。  质疑下政府仍大力扶持有欠考虑?  在越来越大的质疑声中,韩春雨当选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荣获“美丽河北最美教师”称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1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科技大学也获得了河北发改委给的2.24亿元财政拨款。在河北科技大学官网上,9月30日公示了韩春雨作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人。  针对官方对韩春雨授予的荣誉和给予的资金支持,饶毅和邵峰在致河北科技大学的信中称,“河北科大如果真的在近日开学典礼横幅那样热捧韩春雨、继续争取2亿以上经费,恐怕欠合适,建议考虑暂缓,待验证结束后确定。”魏文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如此强烈的质疑声中,没有任何调查行动,反而当事方频获奖励、荣誉及巨额资助,令人费解。”  “据我所知,韩春雨并没有主动去推这一成果,河北科技大学可能对这项科研成果的判断太早,需要一个过程去消化和吸收,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是没有什么不恰当的。”据沈啸所说,两亿多的经费真正给韩春雨支配的并不多,主要用于学校建基因编辑的中心等设施建设上,“所以不要有太多误解”。韩春雨和他的合作者,左一为沈啸  对于韩春雨的实验研究是否有机构进行资金支持,沈啸告诉笔者,“按学术常规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必须在论文的”致谢“部分标明自己的基金来源。我标注了我的基金,韩春雨没有基金。但这个研究基本上是韩春雨通过各个渠道自筹的,我的资金没有投入实验部分。”韩春雨在文章发表之前就向他表述过自己的担忧,因为韩来自非985、非211高校的大学副教授,即使发表了这样的成果,也不太可能拿到国家重大基金的支持,而这项技术成果又需要后续大量的投入来迅速推进。“但结果恰恰相反,各级政府和部委非常重视,不看他的背景,单纯看他的成果就对他开始重视。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真心爱护,我是从国外回来的,对此印象极为深刻。”沈啸认为,从第二个角度来说,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但所有的知识产权基本都在国外,中国在韩春雨之前基本没有一个在基因编辑技术本身研究上做出成果,“现在通用的CRISPR技术三年内申请了800多个专利,将近一天一个,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如果政府不重视,不投入资金进行后续研发,很可能后续的进展更新会被国外抢走,因此从国家角度非常重视我认为是对的。”  第三方调查机构究竟由谁承担?  说起韩春雨10月8日就“重复实验失败”答记者问时表现出的反对自证清白的态度,沈啸说,“如果《自然-生物技术》这样的机构进行调查的话,韩春雨就必须自证清白。除此之外,怎么能让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其他实验室对你产生质疑的时候,自己来公开自证清白,我觉得很多科学工作者都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不过沈啸也说,迄今为止,《自然》这样的官方机构尚未就调查一事联系他,“学术界的常规是由杂志组织调查,而不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组织调查。”  然而,一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主编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真正有责任和权力对成果开展调查的是作者所在单位,以及为课题提供经费的资助者。”  笔者就此询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此前韩春雨的项目《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万元的资助),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他们尚未收到相关的调查通知。记者就此去电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并无回应。  那么究竟谁有权作为第三方启动调查?如果一篇论文遭到同行的质疑,《自然》在Correction and retraction policy规定中提到,会将同行评议的结果公开发表,在驳斥文中,作者应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原始论文的错误。  在中国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出台的文件《科研活动诚信指南》中,提到了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责任,科研资助机构的作用是,“公开科研资助计划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公开审批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并对公众提出的异议、投诉或举报作出回应 通过内设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自主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或监理,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防止科研经费被浪费或滥用 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制定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的政策和程序。”《科研活动诚信指南》截图  至于为何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在浙江大学,而非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沈啸回应:“韩春雨和我在准备文章的时候,就疏忽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后来我们了解到,论文公开后就将成为公共知识而无法申请专利了。所以到去年12月,文章随时可能被接收的情况下,匆忙准备申请专利。”后来,由于考虑到浙江大学在专利保护的程序和经验上可能会相对快捷有效,沈啸便通过自己所在的单位,浙江大学进行专利申请,“我由于对职务发明认识不足遗漏了河北科技大学,现在浙江大学也正在办理把河北科技大学变更为共申请人的手续。”  “我希望提醒科研工作者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重要和复杂的,大家在研发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而不是发表论文。”沈啸说。
  • 诺奖“种子”成果遭质疑 韩春雨:最重要的是做好实验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5月份,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和他的团队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宣布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一下子轰动了学术界。但这项技术的实验成果现在却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同行的质疑,甚至有人说他“学术造假”。昨天有媒体报道,河北科技大学回应,一个月内在权威第三方见证下,重新进行实验。情况到底如何,学术之争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驱动?  7月29日,一篇博客将“韩春雨的实验无法重复”的质疑声推向了高潮。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表示,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另外,美国、西班牙等多位科学家也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8月2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河北科技大学内的实验室里,见到了正在忙着做实验的韩春雨。身高168的他,留着寸头,穿着简单的T恤,看上去很年轻,一点不像是个42岁的副教授。但是从他脸上的神色里,却可以看出一丝疲惫。说起目前的各种质疑声,他很平静地表示,目前并不打算通过媒体进行过多回应。  他告诉记者,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实验,不必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科学家必须要全情投入。”  而对于之前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提到,韩春雨在回应澳大利亚学者的质疑时,表示对方的科学态度有问题。韩春雨表示,那些话并不是准确地代表他本人的意思:“我是说对方的那种说法和那什么都是不科学的,不是科学态度。”  另外,有媒体在报道中称,《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目前已经开始“按照既定流程调查此事”。但是截至8月2日上午10点多记者联系韩春雨时,他还并没有接到《自然生物技术》的相关消息。  此外,有媒体报道说:“对于外界要求公开原始数据的要求,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而记者致电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学校方面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官方态度。  据学校介绍,等到合适的时间,韩春雨自然会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问题。  在记者在场的一个多小时内,韩春雨不断地接到各家媒体打来的电话,他只好无奈地、一遍又一遍的跟对方说着同样的话。而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这些被电话耽误的时间,韩春雨只能用吃饭的时间补回来。
  • 韩春雨论文重复性争议:“我不想和别人打嘴仗”
    “我不想和别人打嘴仗,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有国外同行如此评说韩春雨公布的实验。“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风口浪尖上的韩春雨如此回应。“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昨天发声明。  近日广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论文引发争议后几个主要当事方的态度。记者采访,专家认为这一争议有待实验和时间检验。  争议是什么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及其团队5月份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因为基因编辑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主流技术是被广泛认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而根据论文,NgAgo-gDNA技术与CRISPR-Cas9技术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不少研究者纷纷跟进这项技术,随后不时传出各种消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有的说能重复但效率低,但迄今还没有任何正式发表的科学文献表达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 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要求韩春雨公布更多原始数据和实验细节。随后,国际上一些科研人员如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等人表示支持布尔焦的质疑。  相关方态度  对于相关质疑,韩春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他强调,自己忙于科研,对于外面的种种说法,不愿意多费精力来做回应。  记者联系了《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该刊发言人声明说:“《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由于此前有报道说,韩春雨论文曾先投给美国《科学》杂志,被拒稿后才转投《自然生物技术》。记者还联系了《科学》杂志出版方美国科学促进会。科促会公共项目负责人金杰平霍斯特说,《科学》杂志不会证实或否认某篇论文曾被拒绝刊发,也通常不会评论其他通过同行评审机制刊发论文的期刊,但“刊发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确实是让研究结果可重复”。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担任主编的科学类新媒体《知识分子》曾在韩春雨论文刚发表时予以重点介绍,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报道热潮。饶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韩春雨的工作,与其他初次发表的工作一样,需要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多方面比较,需要知道能够有多少发展,才知道是否过硬,有多大意义。”  饶毅强调,实验科学的最后结论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他举了自己曾遭遇的一次争议为例子:1999年,饶毅发表论文阐述Slit蛋白质的功能 2001年,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否定饶毅的结论 饶毅于是做了更多实验,在2003年发表新论文,证明了自己的结论正确。在这次事件中,最终起决定因素的是进一步的实验。  怎么看科学  这次论文事件引发巨大关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基因编辑是当前热门领域,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韩春雨没有出国留学经历,在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凭借上述论文,一鸣惊人 而如今遭受国际同行的质疑,也引发人们担心,剧情会否反转。从论文发表至今,媒体对韩春雨紧追不舍,那应该怎样客观看待相关报道呢?  与此次争议无关的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理解“媒体需要热点,大众需要追星”这类行为,但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而现在处于未决阶段,一些媒体的报道容易引起有各种倾向性的猜测。  吴建永为此写了题为《木桌子效应》的科普文章,回顾历史上著名科学家费米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别人却不能重复的故事。费米后来发现原因是他用木桌子,木材中的氢原子有减慢中子的作用,而其他人用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费米由此进一步总结出慢中子理论,发明了核反应堆。吴建永说:“未知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造成实验不能重复,是科研中的普遍现象,应该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新闻中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发现。”  当然,科学界也有实验确有问题而最后真相大白的例子。比如轰动一时的日本小保方晴子案例,她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胞”的论文,在同行无法重复并提出质疑后,她自己无法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费米和小保方晴子的两个案例说明,在一个新实验暂时不能被他人重复时,各种可能都有。在韩春雨论文的争议中,各方虽然观点不一,但都强调要以实验结果为立论基础。因此,最后的结论也要看更多的实验,而这需要时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