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科技将

仪器信息网国家科技将专题为您整合国家科技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科技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科技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科技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科技将话题讨论。

国家科技将相关的资讯

  • 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将强化全流程监督 提高公信力
    北京6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科技部负责人今天(18日)透露,2013年国家科技奖评奖将强化全流程监督制度,提高奖励公信力,同时将在奖励数量上继续&ldquo 做减法&rdquo 。   2013年的国家科技奖初评工作集中在6月份进行。在18号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初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介绍,此次评奖工作将严格执行评审制度,并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公开监督。   陈志敏:对报奖人员、科技奖励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的行为进行规范,强调工作记录,接受全程监督,如有违规行为将按规定严肃处理并计入信用档案。   今年的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除了企业创新组以外,所有的会议都是在一天之内完成。   陈志敏:投票不过夜,实行高效和尽量减少干扰,&ldquo 不过夜&rdquo 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呢?比如,评委到这儿来了开会,有一些申报的单位就来看,知道有哪些评委后晚上就打电话,当然我们相信评委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做得是不错。但是为了给评委减轻压力呢,我们就在下午就弄完了,这样的话打电话也没用了。
  • 国家科技奖将实行评审旁听制 海外专家比例上升
    6月24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公开监督。   据了解,2014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又推新举措。一是强化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重点鼓励高水平科学发现和原创性发明成果,2014年自然、发明、进步三大项目奖受理总数与2013年持平,保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在三大项目奖中的比重稳中有升,进一步优化奖励结构 继续鼓励推荐40岁以下中青年人员牵头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申报自然奖,适度放宽推荐门槛,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就可以共同推荐,且不受推荐指标的限制。今年通过该渠道推荐的候选项目4项,其中进入初评答辩的有两项。   同时,为加强实践沉淀、引导潜心研究的科研氛围,2014年起,每人每年只允许作为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项目中的一个项目的完成人,不得参与多个项目报奖。   二是规范推荐评审工作制度。为健全公开、公平的评审机制,严格、规范执行推荐前、受理后、初评后三次公示,并组织对推荐公示情况进行抽查。扩大自然科学奖小同行网络审读范围,今年小同行审读评议的覆盖面达到100%。增加了海外专家参与评审的比例,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基金会每年提供约20名专家参加我国自然科学奖海外专家同行评议函审工作。同时探索试点专家评审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评议机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初评项目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前,征求相关行业部门、学术组织的意见,并将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供评审时参考。   三是精细化评审过程管理。在网评阶段全面实行&ldquo 全盲管理模式&rdquo ,随机遴选评审专家、随机分派工作人员,隐藏专家姓名、电话、单位等基本信息。为提高评审的公正性,除最高奖外,会评阶段已经全部实现网络视频答辩,并建立全程影像档案,做到评审环节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为提高评审的公开性,会评期间根据当年社会关注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院士和热心科技奖励的群众等,旁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旁听结束后组织答疑会,同时听取旁听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评论:国家科技最高奖是否应学诺奖鼓励女性?
    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今日揭晓。自1999年以来,已有20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国家科技最高奖。20人,20个前沿科学领域,20个自主创新引领国富民强的感人故事。从统计学上,单独的“20”或许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仔细分析“20”中包含的具体信息,我们会找寻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征。   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长期耕耘的学科领域,大多与国家战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些科学家是新中国各个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人民福祉,扩大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学科方面的显著特征,在20位获奖者中,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可以说,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在“国家战略”方面的导向非常清晰,但在促进不同性别的科学家共同发展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   这一现象和女性在我国科技界“高层缺位”现象相一致。如下的几组数据说明,“高层缺位”是女性比例随科研层次提升而“加速递减”的直接结果。   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本专科的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达了50.86%,博士生达到了35.48%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R&D人员318.4万人,其中女性人员78.9万人,占24.8%。截至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大致为6%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175 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占4.6% “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女性占8.4%,这些高端数据比例大多数在5%左右。   从理想的半边天状态,到现实中的四分之一,再到高端科技人才中的5%,最后到如今国家最高科技奖名单中不见女性的身影,可以说,许多杰出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逐渐失去与男性竞争的能力,在事业和家庭最焦灼的选择中,在科技创新和子女成长的双重压力下,很多人理性地选择离开科研岗位,退出科学前沿,寻求寻常百姓们的幸福生活。   爱因斯坦曾说:“大自然赋予女性的身体结构和某些限制,要求我们不能对妇女设置与男性同样的期待标准”,但是,“如在其它所有领域那样,在科学领域也应该为妇女铺平道路。”而有效的奖励系统和激励机制,是为妇女在科学领域铺平道路的重要方式,对此,培根曾尖锐地指出,“只要人们在科学园地中的努力和劳动得不到报酬,那就足以阻遏科学的增长……一项事物不被人尊崇就不会兴旺。”   全球科技界的最高奖励——诺贝尔奖,对女性的关注和青睐似乎成为传统,且女性诺奖得主的人数越来越多,呈现加速递增趋势: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除了15位女性获和平奖、12位获文学奖、1位获经济学奖之外,有10名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4位获化学奖、2位获物理学奖。1901-2005年女性得奖的总体比例为4.36%,而在1986-2005年的总体比例为5.83%,2006-2011年,这一比例变为14.29%!   要知道,女性在各国前沿科学领域的比例基本在5%左右徘徊,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女院士占6.2%,法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女院士和女会员同为3.6%。诺奖虽然基本上在奖励过去30年的贡献,女性获奖比例在近年来的突升,一方面表明20世纪后期女性在科学界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面对女性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稀缺”,诺奖评委会对女性有着特别的眷顾。   与诺贝尔奖鼓励原始科学创新不同,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突破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利益在这一奖项中占有重要地位,这要求获奖者不仅具有原始科学创新能力,更要有组织协调、联合攻关等能力,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这方面整体上不占优势。   但是,面对科技界女性的“高层缺位”和“加速递减”,国家科技最高奖是否也应向诺贝尔奖学习,适当鼓励一下女性?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82岁,而1980年以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女性平均年龄为61岁。从院士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时间。   如果有可预期的结果,再漫长的等待也是值得的。但愿我国的科技奖励系统,在将国家的科技资源引导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科学家推向世界科学前沿,并引领更多有潜质的女性投入科技创新事业。
  • 国家科技奖2017获奖者名单出炉!附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名单
    p    strong 国家科技奖2017获奖者名单 /strong /p p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 /p p   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p p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 /p p   2、 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 /p p   3、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 /p p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 /p p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厄尔· 沃德· 普拉默(美国)、肖开提· 萨利霍夫(乌兹别克斯坦)、张首晟(美国)、菲利普· 戴维· 寇茨(英国)、陈德亮(瑞典)、施扬(美国)、保罗· 斯潘诺斯(美国) /p p    strong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e420f45-87cf-430f-b383-5333912d4a5f.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643b7fd-aec3-4285-ae54-7933dce6445e.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7a784739-2ddc-4470-9c5b-b5f3ae764177.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db7ae91-1c4e-420e-99d7-195c039c9ac6.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50534e79-32ab-4d93-8df0-a2e190aee3ad.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1428b64e-7f94-4017-9485-fef4f5df8c71.jpg" styl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e8638f33-690b-488c-a4ce-d4bdce91b29d.jpg" style=" "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f07b6867-32c7-4017-92ca-79572a0d64dc.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b07d11a-2bec-4529-a380-ad4517ce0fe9.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 国家科技奖 今年新意多
    2016年国家科技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在组织评审方面,让“推荐制”回归主线,通过完善评议方式,增强评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虽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进一步减少,成果却毫不减色,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那么,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又有哪些新看头?  巾帼不让须眉  女科学家成就斐然  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科学家屠呦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领导。此外,还包括第一次由女科学家挂帅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女科学家领衔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个获奖团队中女性成员撑起“半边天”̷̷她们的研究成果,既有色彩斑斓的新型活性材料,也有我国首艘海洋无人测航艇,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成为科技领域的领军者。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标志性成果奠定世界影响力  从获奖成果,特别是高等级奖项的总体水平来看,我国在主要的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电力、交通、冶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增强了国际话语权,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范例。  根深才能叶茂  基础研究迈入世界科技前沿  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源头供给。近年来,我国在铁基超导、量子信息、拓扑绝缘体、超级计算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年,赵忠贤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也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基础研究已迈入世界科技前沿。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科普读物摘科技进步二等奖  《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是一本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科普读物。它所涉及的118个问题,都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教学、科研工作的院士和专家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确定重点内容,解疑释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对促进食品安全,改善服务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人划桨开大船  团队协作迸发创新活力  今年有3个创新团队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们在能源清洁、小麦育种、消化系肿瘤等方面,经过2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立了结构合理、搭配适当的创新队伍,取得一系列领先的创新成果。中国农科院种植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使我国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的小麦生产技术稳居世界领先水平,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小麦科技创新中心。
  •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老人奖”
    2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记者统计发现,从获奖时的年龄来看,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20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15人,占总获奖人数的75%。(法制晚报2月14日)   无论是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探索和进取”作为信念的谢家麟,还是将“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追求的吴良镛,他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作为国家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只是500万的奖金,也不只是一座奖杯,更是一种荣誉。   我们当然要有理由为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当选庆祝喝彩。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2011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依然是白发苍苍。因为获奖的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十,谢家麟先生92岁,吴良镛先生90岁。我并非怀疑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能力,因为谢家麟先生、吴良镛先生对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老龄化无非有两点原因,一是相比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水平更胜一筹,也更有获奖的资格。二是中青年科学家中还没有人能超越前辈,独树一帜,异军突起。饶有意味的是,目前我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占队伍总人数的80%,也就是说我们80%这么大的人群也没有产生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幸还是不幸?   2007年,90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曾幽默地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退休老人的确不无裨益”。对于谢家麟和吴良镛先生而言,50万的个人奖金也不算什么,但他们却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因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谁有能力继承他们的衣钵。   我们希望谢家麟、吴良镛这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获奖,但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摘取中国科技界的这顶桂冠。
  • 2016科技奖励大会今日举行 国家科技奖评选结果将揭晓
    今天(1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揭晓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评选结果。  在五项奖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奖金金额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  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这一奖项的首届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个人,从奖项设立至上一年度,共2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被称为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授予公民,科技进步奖主要授予公民和组织。其中,自然科学奖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例如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等学科 技术发明奖主要奖励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几方面做出重大技术发明的我国公民 科学技术进步奖则涵盖了包括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等领域。  五大奖项中还有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将推行“法人责任制”
    “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法人单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后续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日前,科技部深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地推出了“法人责任制”,强调充分发挥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程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   据悉,科技部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系统,科学记录、管理和评价承担单位信用信息,据此作为评价研发基础的重要指标。信用优良的承担单位,优先考虑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创新基地建设。同时,对于拒不履行项目(课题)任务书中的约定责任造成一定损失以及违规操作甚至存在科研不端行为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课题)直到取消其1-3年项目申报资格的处罚措施。   推行了“法人责任制”后,承担单位在经费方面的主要责任是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与支撑服务。首先,按照有关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承担单位内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行使经费管理、审核和监督权,对本单位使用、外拨项目(课题)经费情况实行有效监督。其次是加强间接费使用管理,按照项目(课题)预算中核定的金额,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好间接费用支出。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要充分尊重课题负责人的意见,注重发挥对一线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另外,承担单位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关经费使用必要的政策咨询。
  • 科技日报: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审更严了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荣获殊荣。“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奖不仅严格控制数量,还对项目的评审更加严格、更加规范,采取了强化推荐单位责任、增加公示内容和拓宽公示渠道、加强评审过程管理等新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据悉,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所有推荐项目和人选,经过形式审查、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网络评审和评审组会议初评、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等严格程序和层层筛选,由科技部核准后,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选报国家主席签署,从25位推荐人选和1125项推荐项目中评选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最终结果。   “国家科技奖励坚持少而精、高标准的原则,评审标准非常严格,并对获奖项目数量适当控制。”据邹大挺介绍,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近几年获奖项目都是300多项。2007年至2009年,每年获奖项目数量与当年的科技成果的比例达到1%以下,2010年比例为0.9%,至2011年则下降到0.88%。“获奖项目数量占比减少的趋势今后将更加明显。”   邹大挺说,除了数量严格控制,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选更加严格,如进一步强化推荐单位责任,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推荐的项目及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2011年,全国118个推荐单位都按要求首次增设了正式推荐前的公示环节。   此外,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审进一步规范评审管理,如项目答辩顺序首次采用随机抽取的做法,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评审中试行了视频答辩新模式等。   “2011年度我们加大了国家科技奖评审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度,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邹大挺说,去年对受理和评审结果实行三次公示,并延长了公示时间,扩大公示渠道。去年首次尝试评审现场向媒体开放。项目公示内容在原来公布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和推荐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示信息。自然科学奖增加公示主要完成人的贡献和代表性学术论文、论著 技术发明奖增加公示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情况 科技进步奖增加公示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邹大挺还介绍,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异议处理程序,加强异议项目审查力度。2011年共进行了为期80天的受理公示和初评结果公示,其间共收到异议50件。按规定,对实名、匿名、冒名等不同类型异议进行处理,共处理异议32件,涉及30个项目,经过调查核实,其中14个项目通过了评审,对有问题的项目终止评审。
  • 聚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民生科技“唱主角”
    记者18日从国家科技奖励办获悉,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中,关乎民生的科技成果占多数,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和服务大众的文化产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农业领域项目获奖21项。   环境领域生态恢复项目获奖比例有所提高。科技进步奖环保领域授奖的4个项目中,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有3项,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显示我国环保领域生态保护项目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此外,涉及健康的医药领域获奖项目增多,如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等,克服了一系列难题。   特高压输电实现工程应用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由国家电网公司等30家主要单位共同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18日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特高压交流输电代表国际高压输电的最高水平。上世纪60至9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开展过试验研究,但未能形成成熟适用的技术和设备。”项目主要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   “我们的项目成果已实现工程应用,建成了1000千瓦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4年以来累计输送电量419.25亿千瓦时。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他说。   民众普遍关注的高压输电线路周边电磁环境问题是项目团队关注的重点,经过一系列突破和创新,项目形成了特高压系统电磁环境控制技术,实现了特高压工程环境友好目标。   “我们在项目中对导线布置方案进行了特别研究,用8根导线替代以往的4根导线。”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副主任陈维江说,“试验示范工程电磁环境实测值不仅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更优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   据介绍,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输变电行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带动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的同时,我国特高压输电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我国特高压标准电压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我国跻身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罗沙、顾瑞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推荐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18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项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   “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个项目攻克了建国以来几代石油人努力探索的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曹耀峰说。   2003年,中国石化在四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告含硫气田——普光气田,但气田开发建设工作却遇到了腐蚀防护技术、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等难题。尤其是气田硫化氢浓度高,人员一吸毙命,是制约高含硫气田开发的世界级难题。   “我们的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技术,就是主要在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曹耀峰说,“我们用‘零缺陷、零容忍’的管控理念为安全开发建立安全‘门闩’,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几年间,钻井施工、投产作业零事故,天然气集输站场、管道、净化厂泄漏监测准确率100%。”   普光气田生产的天然气为70多个城市提供了优质清洁能源,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的开发步伐,为盘活国内更多的高含硫天然气储量开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到‘十二五’末,我国高含硫气田生产能力将达每年270亿立方米,占到我国天然气产量的五分之一。”曹耀峰说。   破茧成蝶 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余晓洁、顾瑞珍)凭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金川集团和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8日喜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国家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撑、系统创新、产学研用互动的格局不断加强。”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经济与科技“两张皮”是阻碍中国经济依靠创新驱动的痼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句话自上个世纪反复强调了多年,尚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一方面企业自身没有强大的研发队伍,难以高效组织集成开发。另一方面企业习惯于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为扭转这种局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研发经费要占GDP2.2%的目标。此外,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要从目前的约1%提高到1.5%。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和成效设备及工程应用”、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长长的榜单上,不乏大型企业“摘金夺银”。期待2013年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上榜,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早日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3个创新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罗沙)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等3个创新团队18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记者了解到,创新团队已是我国科学研究组织的主要形式,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起始于1958年,以提高肝癌综合诊治疗效及探讨重要分子机制的集成化研究为目标,强化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解决了肝癌诊疗中的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   同样获奖的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是一支既能在学术上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驾驭复杂系统研制的团队。他们先后研制出银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其中赫赫有名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综合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创新团队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跨国交流与合作也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常态。本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来自4个国家的5名专家荣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来自美国的理查德杰尔教授是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他的同胞朗尼汤普森教授是著名冰川环境和古气候学家,来自丹麦的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在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来自日本的黑川真一是国际知名粒子加速器专家,来自加拿大的费立鹏教授是著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家,他们都为我国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8日在京举行,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郑哲敏院士和王小谟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以上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 力合科技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揭晓。力合科技参与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我国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50亿吨,其中危险废物4000万吨,填埋是其主要处置方式。多年来存量垃圾达到60-80亿吨,据统计每年会产生含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渗滤液2000多万吨。而这些填埋场中非正规填埋比例较高,存在场底防渗、渗透液处理、日常覆盖不达标等问题,很多填埋场会有不同程度渗漏,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居民饮水、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风险。如何防控和修复填埋地下水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工作。充分重视垃圾填埋场建设中的地下水问题  正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这种情况,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依托国家863、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环保部公益等项目,针对填埋场、渣场等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复杂性,研发了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技术, 并以系统防控为核心,基于不同风险等级开展工程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突破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难题,并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指导了全国2035座填埋场、436座危险废物填埋场调查评估,为环境保护部开展填埋场地下水保护,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与管理支撑。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推荐为2016年度环保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防控修复,监控先行环境监测设备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要能说清楚是什么污染、什么程度、什么趋势,才能对症下药决定用什么治理方案。力合科技围绕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特征、机理和过程进行研究,研发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识别与在线监测关键技术,为“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5年的天津港大爆炸事故中,研究团队成员携带设备于8月19日抵达现场,前期在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协助当地监测站测试水样并开展相关实验 8月25日下午,监测车转移至核心区内的1号雨水泵站,设立监测点位6个。对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测试,克服了现场工作难度大、干扰多、数据测试准确性等难题,为污染控制提供大量数据,仅关键点位的氰化物监测数据就提供近400条,为专家组研判水体氰化物污染现状、评估处置效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力合科技将继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持续为构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供坚定的技术支撑,为保护水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继续努力。
  • 天津16项科技成果获2011国家科技奖
    2月14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颁发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据了解,今年天津市有16项科技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涉及化学、电气工程、水利水电、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获奖数量超过以往,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据介绍,天津市今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南开大学领衔完成的“几类无机材料的氢、锂、镁储存与电池性能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个成果为新型氢、锂、镁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二是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不断加强。天津大学领衔完成的“柔性在线自动测量方法、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的发明产品通过了一汽大众、东风神龙等国内主流汽车厂的严格考核,形成了产业化应用。   三是科技促进“节能降耗”。   四是科技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   例如,由天津大学完成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2011年度国家科技大奖今将隆重揭晓
    2011年度国家科技大奖今将隆重揭晓   今天(2月14日)上午10点,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将揭晓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   据悉,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项总共包含五大类,而这五大类的奖项在获奖人研究领域各方面是各有侧重的。在这五项奖励中。级别最高,也是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得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每人500万人民币。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   代表国家最高科学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将会授予哪位科学家呢?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都将会涌现出哪些获奖人及获奖团队,让我们一起期待!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稍后推出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颁奖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将召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平台上,我国连续重奖在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取得重大突破或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学者和科研项目。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10年来共有16位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再次迎来科技界的朋友,为这些国家的栋梁之才颁奖,勉励他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上再出发。
  • 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成果五大盘点
    昨日,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各大奖项在北京颁发。对获奖成果进行梳理盘点,通过五个“关键词”,不难看出中国科技奖发展走向。   1 创新:科技奖项青睐“自主创新”   从本次获奖成果看,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服务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自主创新”项目成为各奖项青睐对象。   2009年是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设立的第二年,7个创新型企业获得奖励 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参与完成项目的比例达到27.1%。   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单项奖和企业奖的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认为,自2008年开始增设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进一步鼓励了企业从战略层面实施创新。该奖项是“国家对企业创新行为给予的最高褒奖”,获得奖励是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肯定,也为相关其他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2 民生:动车组高速转向架获头奖   统计表明,促进民生的获奖成果占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的比例达17.6%,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改善民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的“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镇痛机制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创建了两种神经病理性痛实验模型,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病痛折磨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环保:节能减排获奖成果占11.3%   数据显示,节能减排领域的获奖成果数量占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成果数量的11.3%。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国家科技奖励的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强化,企业更加注重新能源、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助推科学发展。   已成功地应用在三峡工程右岸、龙滩等电站的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突破及工程应用”成果,此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在水轮机转轮稳定性和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冷却两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等级的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是国内外水电建设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 基础:四代科学家编植物志获奖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这次评奖结果看,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基础研究不断深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本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中国植物志》的编研经过四代科学家历经四十五年完成。全书共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包括9080幅图版 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心启教授说,“植物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是我国植物学发展的基石,为了解我国野生植物的生存状态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 年轻:六成获奖者年龄45岁以下   数据显示,中青年人才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58.3%。   1965年出生的陈志明此次凭借“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与多尺度计算方法”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现在已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我们还年轻,这意味着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还可以继续努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陈志明说。
  • 江苏55个通用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居全国第二
    发布会现场   在今天(2月14日)上午召开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共有55个通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江苏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等3个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55个获奖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技进步奖43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王秦介绍说,2011年江苏省获得国家科技奖在种类和级别等方面取得了三方面新突破:一是由东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了江苏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 二是由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和江苏大学共同完成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和制造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江苏企业作为主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 三是首次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实现了江苏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谈到江苏此次“大丰收”的原因,王秦表示这是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结果:“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区域创新能力连续第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跃过1000亿元大关,占GDP比重提高到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35%,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再上新的台阶。”   “此次的获奖成果,集中体现了江苏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阶段性成效。”王秦说。
  • 上海首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共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人)。其中,上海共有51项(人)牵头和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5.1%,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的占比。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进行改革,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减少25%,并首次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获此殊荣。   在本市获奖项目中,高校获奖科技成果占本市获奖比例为49%,企业占31%,研究院所占20%,体现出本市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显现。21项惠及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上海获奖“大户”,占本市获奖总数的41.2%,如中山医院樊嘉教授等人历时10多年,完成肝癌肝移植702例,突破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及其关键机制,使肝癌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由应用前的56.1%提高至65.9%,显著提高了肝癌肝移植疗效。再如,复旦大学宋志坚教授等人研究的神经导航系统能够借助图像引导空间,术前进行手术仿真,术中实时引导医生实施手术操作,不仅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还能对重要神经结构做到精确保护、免受损伤。该成果已在全国2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获得推广应用,成功实施神经导航手术1万余例,病例涉及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齿状突畸形等高难度手术。   在首次设立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中,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获此殊荣。该团队由我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院士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和郭亚军教授共同担任本团队带头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包括:创立和完善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对肝脏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创建了肝癌治疗多种新模式,提高了中晚期难治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发现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 建成了国际最大、院所合一的肝胆肿瘤诊疗和研究中心,奠定了我国肝胆外科的国际领先地位,为国内外培养2000余名肝胆外科专业人才,推动了我国肝脏外科整体发展。
  •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科技报告工作启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呈交科技报告工作的说明   一、背景及有关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科技部自2013年开始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开展科技报告工作(包括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并印发了《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3〕613号)。2014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43号)。国家科技奖励参照上述意见、办法开展科技报告工作。   为促进科技报告制度的建立,国家科技奖励从两个方面开展科技报告工作。   一是,开展奖励科技报告试点。自2013年度开始,要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登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ldquo 科技报告申报&rdquo 栏目,根据模板格式,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在线修改、补充并呈交奖励科技报告。2013年度奖励科技报告呈交情况,可登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http://www.nstrs.org.cn/)查阅。   二是,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呈交科技报告的政策导向。自2014年开始,将科技报告呈交情况作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一项参考内容,并逐步将呈交科技报告作为财政性资金资助的项目推荐国家科技奖励的必要条件。为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中,增加了&ldquo 已呈交科技报告编号&rdquo 栏目。   二、2014年度呈交奖励科技报告的要求   1.规定: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除专用项目外,财政性资金资助的项目必须呈交奖励科技报告(其中,在&ldquo 已呈交科技报告编号&rdquo 栏目中填写了计划类科技报告编号的,自愿呈交奖励科技报告)。鼓励非财政性资金资助的项目呈交奖励科技报告。   2.登录网址及时间要求:接到我办短信通知的获奖人(指第一完成人),请抓紧登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填报奖励科技报告,并于2014年12月19日前提交。接到我办短信通知的推荐单位,请协助做好通知、催交工作。   3.登录办法:登录用户名及密码,由第一完成人所在完成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研部门分配。完成单位科研部门以单位管理员用户登录,为第一完成人分配用户名及密码。   未在科技部信息中心注册备案的单位,请及时与申报系统技术咨询电话联系。   三、联系方式   填报过程中如有问题需要咨询,请与我办联系。   联系人:王谋勇(成果管理处)   联系电话:010-68598043,68511853   申报系统技术咨询:010-88659000(科技部信息中心)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4年11月15日
  • 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建议授奖项目公布
    科技部8月3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建议授奖项目(通用项目)。评审结果将提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 附件: 1.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建议授奖项目目录 2. 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建议授奖项目(通用项目)目录 3.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通用项目)目录 详情请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53号
  • 盘点“十一五”仪器“国家科技奖”
    盘点“十一五”国家科技奖仪器研制与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十一五”是我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第一个五年。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技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科技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若干重要科学仪器设备关键部件研制与开发”项目。   科技部在“九五”、“十五”、“十一五”连续3次出台了科学仪器发展的五年规划,并且在三个五年计划中,都将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工作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十一五”前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拨经费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在支持内容上,已从中档科学仪器向技术密集的中高档科学仪器转移,如对超高压电镜、核磁波谱仪、光钟等重大精密科学仪器给予大力支持。   在此,仪器信息网编辑人员拟通过统计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有关仪器研制及相关检测技术获奖项目的统计,希望帮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科学仪器的研制及相关检测技术研究情况。 更多国家科学技术奖信息请点击:盘点“十一五”国家科学技术奖仪器研制与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专门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   1999年,我国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加大了国家科技奖的奖励力度,并且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奖励。从奖励数量看,国家科学技术奖从改革前的每年800多项下降到每年约300项,省部级科技奖从改革前的12000余项减少到5500余项,社会力量设奖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   现在,仪器信息网编辑将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以科研院所、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以及企业参与的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进行统计。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统计   “十一五”期间,共有10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为1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共18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993项。其中仪器研制与检测技术获奖项目总计60项。具体获奖情况是: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所有获奖项目中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开发的获奖项目共有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技术进步奖9项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技术进步奖4项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技术进步奖5项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技术进步奖7项。以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奖仪器研制与检测技术获奖项目具体统计情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其中有关仪器研制、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统计   “十一五”期间国家技术发明奖及其中有关仪器研制、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统计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其中有关仪器研制、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统计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奖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统计   科研院所研发仪器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十一五”期间以科研院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共19项。其中中科院负责完成的获奖项目数量最多,共有8项。如果追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历史,中科院研制仪器的工作起步很早。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支持的科学仪器攻关计划中,中科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的项目约占项目总数的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支持的项目中,中科院承担的项目约占30%左右。1993年,国家财政部在国家财政依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科院就设立了仪器设备专项资金,5年内支持中科院7亿元人民币的科学仪器更新经费。至2000年中科院设立的科学仪器专项资金,共支持研制和改造科研项目总数达400余项,支持经费总额约为1.5亿元。到2006年底,中科院科学仪器自主研制项目从最初的每年8项增长到每年40多项,累计总投入约3.7亿元,平均项目支持强度超过200万元。   此外,中国计量院也完成了4项仪器研制项目,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在研课题数量为339项,约为“十五”期间科研课题数量的总和,涉及经费5.53亿元。2009年计划鉴定验收课题为149项。“十一五”前3年,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   表1:科研院所研发仪器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统计     注: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统计。   高校研发仪器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与科研院所相比,高校具有学科综合、人才集中等优势,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共有35项。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分别有多项成果获奖。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当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唯一的一个获奖项目。   表2:高校研发仪器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统计   注: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统计。   企业参与研发的仪器及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十一五”期间,企业科技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5802亿元中,企业支出份额已超过70%。近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三分之二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2%,而且中小型科技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到了28%,这表明企业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企业参与的仪器研制项目共有11项,检测技术开发项目共有8项。以下是具体统计情况。 表3:企业参与研发的仪器研制获奖项目 表4:企业参与研发的检测技术获奖项目   展望“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研制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学上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技发展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继续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将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和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另外,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中央财政特别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研发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进行已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置)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开发、开发重要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含核心基础器件)以及其他重要的科学仪器。
  • 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举行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阅。各大奖项的归属,也成为科技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会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以及全体政治局常委将出席大会并为获奖的科学家们颁奖。   胡锦涛主席还将亲自为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将者颁发奖状和奖金。   相关新闻:   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名单发布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公布   200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公布   早在50多年前,我国就建立起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1999年,我国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加大了国家科技奖的奖励力度,并且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奖励。这些变化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国家对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越来越重视。   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而且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 科技部印发《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
    科技奖励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激励科技创新的基础制度,是国家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国家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近日,科技部在总结近年来提名制试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和吸收科技界意见建议,印发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以下简称《提名办法》)。《提名办法》对提名资格、提名程序、提名要求、纪律与处罚四个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在突出提名导向方面,《提名办法》提出两点新要求:一是强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应当坚持“四个面向”,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激励,鼓励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强化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支持。二是强调创造性贡献。提名者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提名办法》规定,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提名办法》全文如下: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为明确提名职责和提名方式,优化提名流程,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符合相关规定的专家、组织机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等(以下统称提名者)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遵循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奖励工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奖励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代表性,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激励,鼓励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强化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支持。  第五条 提名者应当坚持以德为先,以学术水平为重要标准,秉持科学精神,弘扬良好作风学风,按照《条例》等规定对候选人的政治、品行、水平、作风、廉洁等情况进行审核,严格履行提名、答辩、异议和信访处理等责任。  第六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接受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七条 科技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活动的组织工作,相关具体工作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承担。   第二章 提名资格  第八条 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以下简称提名专家)包括: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以下简称最高奖获奖者);  (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不含外籍院士);  (三)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以下简称第一完成人)。  最高奖获奖者年龄不受限制,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第一完成人年龄不超过70岁。  提名专家应当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模范践行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诚信。  第九条 具备提名资格的组织机构包括:  (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二)熟悉学科或者行业领域发展态势、社会声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全国学会、行业协会等,一般应当承办面向全国的社会科技奖。由科技部在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开展第三方评价等基础上确定组织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布,实施动态调整。  第十条 具备提名资格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包括:  (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团、处)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十一条 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仅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或地方政府提名。  第三章 提名程序  第十二条 奖励办公室应当在每次提名工作开始前向社会公开发布通知启动提名工作,明确提名原则、重点和程序等要求。提名材料提交截止时间应当不早于提名工作通知发布之日起30日后。  第十三条 组织机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以下统称提名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遴选机制,提名前以适当方式征求不少于5名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审核后择优限额提名。  第十四条 提名者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标准和条件,提出对奖励种类和等级的建议,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由评审组织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提名者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确保支撑提名的数据、指标、学术成果、候选者贡献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完整属实,并客观反映学术价值、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等。提名者应当就候选人政治、品行、作风、廉洁等情况听取其所在单位意见,候选人所在单位应当在征求相关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审核把关。  第十六条 候选者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在本单位范围内对候选者基本情况等进行公示。组织机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名的,提名单位一般应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专家提名的由奖励办公室组织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且不影响提名的,方可提名。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第四章 提名要求  第十七条 提名专家每人每个评审周期可以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一般应当由3名院士或者5名专家(第一完成人或院士)联合提名,列第一位者为主责专家,与候选人同一法人单位的提名专家不得超过1人。最高奖获奖者可以独立提名;候选人仅为1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或技术发明奖项目,可由1名院士独立提名。  第十八条 提名专家不得作为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不得参加本人提名项目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  第十九条 提名专家应当在本人熟悉的学科领域内提名。组织机构原则上在本学科、本行业范围内限额提名,有关部门原则上在本部门、本系统范围内限额提名,地方政府原则上在本地区范围内限额提名。  第二十条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指定其负责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组织提名工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指定有关机构组织提名工作。  第二十一条 提名者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同一提名项目的候选者应当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第二十二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保密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外,其他提名材料不得含有涉密内容。  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军队保密条例》和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提供由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单位出具的审核意见。  第二十三条 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  (二)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  (三)有科技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四条 同一候选人或同一科学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被重复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二十五条 提名者和候选者应当按要求参加评审过程中的答辩工作。专家联合提名的,由主责专家参加答辩,如主责专家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参加答辩,可指定1名提名专家代为参加;组织机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名的,可由提名单位委托1名专家代表参加答辩。  第二十六条 在异议和信访处理过程中,提名者应配合奖励办公室进行调查核实,由奖励办公室依规组织审核处理。其中,专家联合提名的由主责专家牵头承担相关工作。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五章 纪律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提名者在提名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工作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索取或接受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任何财物,不得利用提名者身份谋取任何不正当利益,不得进行任何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 提名者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由科技部视事实、情节、后果和影响分别给予以下处理:  (一)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一定期限内暂停其提名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二)对未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承担答辩及调查核实责任的,给予通报批评、一定期限内暂停其提名资格等处理。  第二十九条 提名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提名工作过程中收取费用、索取或接受财物、利用提名者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活动的,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由科技部视事实、情节、后果和影响给予通报批评、暂停2至10年直至取消其提名资格等处理,并由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 候选者及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按要求如实向提名者提供相关材料,不得进行任何可能影响提名公平公正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 候选者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由科技部视事实、情节、后果和影响给予以下处理:  (一)对未按要求如实向提名者提供相关材料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参评资格、2至10年内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等处理。  (二)对进行可能影响提名公平公正活动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参评资格、2至10年内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等处理,并由相关责任人所在单位或相关责任单位主管部门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第三十二条 科技部建立提名者和候选者科研诚信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祝贺!谱育科技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全名单点击查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2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10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谱育科技”)参与的环境污染健康风险监测、管控与应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体现了谱育科技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专业实力,也是对其持续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肯定。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关于谱育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孵化子公司,专注于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实现科学仪器“中国梦”。谱育科技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高比例研发投入及重大科学仪器研发积淀,完成了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掌握了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技术领先的产品组合,在先进工业、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应急安全等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专用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
  •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 1131个项目入围
    6月11日消息 2011年度中国国家科技奖评选进入初评阶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131个项目入围。今年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仍将按照往年标准实行,获奖总数将保持在400项以下。个人奖方面,今年共推荐最高科学技术奖侯选人11人,最终获得者将不超过2人。   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有怎样的制度设计?2011年度推荐和评审工作进展如何?怎样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6月11日,奖励办主任邹大挺就上述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118个推荐单位均进行公示   记者: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行推荐制,在“把好推荐关”方面2011年有哪些新举措?   邹大挺:我们明确推荐单位和推荐专家是推荐项目(人)真实性的第一责任主体。各推荐单位必须建立推荐公示制度,加强审查把关。   国家科技奖有两种推荐方式,一是由省市、国务院部门和解放军各总部,以及经科技部认定的学会、协会等单位推荐 二是由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3名以上院士联名推荐。在原有的推荐单位、专家对报奖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查的基础上,2011年增加了推荐公示和推荐单位的推荐材料报经省部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领导、法人代表审批两方面工作。   今年118个推荐单位,推荐前全部进行了推荐公示。   ■今年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   记者:截至目前,2011年度的评审工作进展如何?   邹大挺:今年的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共受理推荐最高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人选25人,三大奖项目1151项。经填写材料的合规性审查,发现有20个推荐项目因成果完成不满三年、重复报奖等原因,未通过形式审查,不予受理。3月22日,奖励办对正式受理的国家三大奖项目进行了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根据奖种特点增加公告内容。在原来只公布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推荐单位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自然科学奖增加主要学术代表作、主要完成人贡献,技术发明奖增加拥有授权的知识产权情况,科技进步奖增加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对学术造假零容忍   记者:奖励办如何对待学术造假?如何处理异议?   邹大挺:奖励办对学术造假零容忍,查实存在学术造假的,最高惩罚就是取消评审资格。对于已经得奖的,不管今年得的奖,还是十年前得的奖,只要有证据表明确实造假就会被无限期追究。   奖励办将进一步探讨加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办法,研究国家科技奖励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如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布局和指标分配办法、评审专家队伍基础建设、科学合理设立评审组和遴选专家机制等。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意见,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时机成熟时,会及时向社会通报。   ■严防评委名单泄露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还透露,今年采取五大措施,严防评委名单泄露,最大限度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这五项措施一是实行专人管理,评审阶段封存工作人员个人移动电话。二是压缩评委通知时间,确定并通知评委开会的时间从10天缩短为5天。三是报到由专人负责,试点评委代码报到制度,评委签到表里只登记唯一代码,不登记姓名。四是评委手机会议时段实行集中管理,会场屏蔽手机信号。五是增加评委与工作人员的相互评价机制。   根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种。每年评审一次。   目前,国家科技奖有120余个推荐机构,4万多名评审专家。
  • 53个化学化工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中通用类项目共有246项,化学化工类项目53项,约占获奖总数的22%。其中,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院士和著名核物理学家程开甲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本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化学化工领域获奖成果数量平稳增长,共有19个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4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0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化工行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在稳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侧重于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实现重点难点的技术突破。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被认为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有力体现。2013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在这两个类别中的获奖数量达到33项,为历史之最,表明我国化学工业原始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备及其物理与化学问题等19个化学化工类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绝大多数获奖项目都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为化学工业的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新型甲醇羰基化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工业应用等14个化学化工类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再次出现了化工科技项目的身影。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开创性地采用分散兑卤和低镁饱和卤水代替淡水分解光卤石,攻克了生产硫酸钾必需的氯化钾和软钾镁矾两种原料难题,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共授权国家专利18项。目前该项目已建成120万吨/年硫酸钾厂,单厂生产规模全球最大,产能占世界总量26%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78%以上,不仅缓解了我国钾肥供需矛盾,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钾肥市场的话语权。由中国石油(7.56, 0.01, 0.13%)等企业完成的海上油田超大型平台浮托技术创建及应用和金发科技(5.10, -0.10,-1.92%)股份公司开发的基于先进聚合物材料自主创新的创新体系工程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张存浩、程开甲两位院士。美国科学家王中林等8名外国专家获本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ldquo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rdquo 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填补了连续3年该奖项的空缺。
  • 国家科技奖优化奖励结构 三大项目受理总数减少
    在6月18日召开的&ldquo 2013年国家科技奖励初评会媒体开放日活动&rdquo 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介绍,今年三大项目奖受理总数较2012年继续减少,减幅7.6%,其中科技进步奖的减幅达11.0%。同时,为了突出鼓励推荐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的发明创造,适度提高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在三大项目奖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奖励结构。   今年突出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据介绍,在今年的推荐工作中,40岁以下中青年人员牵头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可由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共同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且不受推荐指标的限制。
  •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受理项目名单公布
    2014年3月3日,科技部网站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同时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受理项目名单,包括14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以及4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详情如下所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75号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已经结束,我办共收到有关单位和科技专家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91项(通用项目154项,专用项目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01项(通用项目471项,专用项目130项)。经我办形式审查,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推荐材料不合格,不予受理。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形式审查合格的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4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45项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463项在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办网站(http://www.nosta.gov.cn)同时公布。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4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我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我办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联系方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政策研究处(督查处),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政编码:100045   附件: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受理项目目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4年3月3日
  • 三鹿配方获国家科技大奖 建议改革制度
    三鹿配方竟获国家科技大奖 委员呼吁改革科技奖励制度   本报北京3月8日讯 在8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马大龙谈到,三鹿集团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产品,其研究项目竟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对此,马大龙认为,有必要反思并改革我国科技奖励制度。   马大龙说,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曾获得过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随后相关产品却被查出含有过量三聚氰胺。马大龙称,“这一现象损害了国家科技奖励的尊严,暴露出当前科技奖励制度的某些弊端。”   马大龙剖析,由于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依附于行政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免受到行政干预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科研人员一方面不得不频繁地从事“成果包装”、“人情公关”等事物,另一方面又在拼命追赶科研进度,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科研人员身心疲惫,连专心从事科研活动都难以做到,更别说创造出一流的成果。   相关报道: 邬贺铨委员: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孙闻)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邬贺铨在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时指出,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突破原有的科技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障碍,建立组织高效、责权明晰、监督有力、运行通畅的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邬贺铨委员说,自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以来,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工作进展缓慢,在鼓励自主创新重大政策的落实、科技经费的规范管理、专项项目责任制的建立和有效的监管、实施等方面都面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邬贺铨委员说,造成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重大专项组织管理体系层次多、效率低,统筹协调难度大,组织和政策落实过程缓慢。   为了进一步推动问题的解决,邬贺铨委员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强专项的宏观协调力度。建议借鉴“两弹一星”和北京奥运的成功经验,建立举国体制。二、要继续推动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四、改革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办法。五、关注对产业竞争能力的支持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六、重视技术和人才储备。 马大龙委员:维护科技奖励尊严,深化奖励制度改革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宇)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马大龙发言指出,有必要认真反思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结合当前科技奖励中存在的问题,马大龙委员提出几点建议:一、适当延长科技奖励评奖周期。建议将各类科技奖项评奖周期延长到2至3年,控制奖项总量,以提升奖励质量。二、调整科技奖项设置。逐步减少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中面向市场的成果奖励,精简部门和地方设置的科技奖励,转移奖励重点,增设杰出科技贡献奖。三、完善评审机制。强化资格考察,确保奖励公平。强化对候选人相关条件的审查,加强推荐把关。调整评审时限,建议奖励候选项目应有3—5年以上连续、稳定和有效的验证或应用后才能申报,以确保成果的成熟性。 (来源:新华社)
  • 聚光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09年度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项目,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制完成“原位抽取热湿法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初评,这是聚光科技国内首创的“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时隔三年再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   国家科技奖是由国务院授予、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突出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影响力。   聚光科技针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日益严格的检测需求,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提出“原位抽取热湿法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应用于环保烟气监测的“CEMS系列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和应用于工业过程检测的“OMA系列Claus硫磺回收比值分析系统”等十余款系列化产品。2007 年,“紫外/可见光纤光谱在线过程分析系统”被评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创新奖” 2008年度,“CEMS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被评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创新奖”和“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   目前,针对该创新技术产品,聚光科技已申请发明专利13项(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1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6项。该创新产品自2005年底投产以来,已成功应用于以中石化、中石油、武钢、宝钢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800多个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应用领域涉及电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环保等领域,并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国际上销量最大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气体分析系统”,2008年国内环保烟气排放连续监测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通过该项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聚光科技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环保监测仪器行业龙头企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