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际化学药

仪器信息网国际化学药专题为您整合国际化学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化学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化学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化学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化学药话题讨论。

国际化学药相关的资讯

  •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科普活动启动
    2月19日,“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科普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周德进出席了启动仪式。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主持。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为响应联合国决议,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展示我国化学化工研究成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的主导下,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学会、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中国化工学会等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团体,联合全国各地方科技团体、高等学校化学院系、化学领域科研院所、化学化工企事业单位将共同开展“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科普活动。   化学科普是国际化学年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国际化学年期间,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将推动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化学实验设计大赛”、“化学科普展览”、“化学开放日”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介绍说,作为国际化学年专题,从本月开始,“科学讲坛”将每月安排一场化学领域的科普讲座。随后,中国科技馆将举办化学科普展览等一系列国际化学年科普活动。   化学的趣味和魅力在于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会18位院士的提议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和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的“触摸化学 感受魅力”2011国际化学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也在当天正式启动,大赛将面向全国征集趣味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通过趣味实验向全社会更广泛、更形象地展示化学的作用和魅力。   为了推动“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扩大“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社会影响,中国数字科技馆专门制作了“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官方网站(www.iyc2011.cn),有关“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各项活动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国际化学年官方网站查询。“触摸化学 感受魅力”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的报名和文案提交也通过网站进行。   启动仪式之后,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懿应邀作了题为《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科学讲坛”国际化学年首场讲座。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为什么化学是当代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重要支柱?化学的前景怎样?在报告中,陈懿院士通过全面讲述化学的发展历程和为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化肥、农药、各种合成药物、燃料以及琳琅满目的合成材料。通过这些不胜枚举的事例,他总结道,化学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一门富有创新性的,中心的,实用的,既历史悠久又生机勃勃的学科,它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作为化学大国,中国积极响应,组织推出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4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   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邓楠等出席启动大会。刘延东讲话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化学学科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取得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提升中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她指出,要通过举办“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等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弘扬科学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化学,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增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能力。   白春礼表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虽晚于西方,但在百年的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工作,特别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进入世界化学大国的行列。他希望通过努力,争取在未来百年化学史上,更多刻上中国人的名字。邓楠提出,要通过“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真正让化学走进千家万户。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包括纪念性活动、学术性活动、科普活动和宣传活动,主要有“触摸化学,感受魅力”趣味实验设计大赛、“科学讲坛”国际化学年专题科普讲座、化学科普展览、化学开放日、化学企业科普进校园、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安全发展大会、“化学,就在你身边”全国高校系列活动、中学生测水游戏、澳门“绿色化工论坛”等。   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2008年底,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旨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促进公众对化学的认识和了解,培养、提高年轻人对化学未来发展的兴趣与热情。
  • 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6月23日,在中国湖南长沙,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以下简称:CAC 2015)隆重开幕。CAC 2015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任主席,中南大学许青松教授和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任副主席。本次会议为期4天,将安排4个大会报告、16个主题报告、50个口头报告,有近80位海外学者代表和近200位国内学者代表报名出席CAC2015。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梁逸曾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现场   自1978年以来,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已经举办十四届 本次会议是CAC系列会议首次在亚洲举办。本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本次会议将全力展现科学家在化学计量学领域的世界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充分提高亚洲化学计量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进广大化学计量学科学工作者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化学计量学事业的发展。   早在199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支持下,湖南大学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就在中国张家界联合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国际化学计量学会议 2004年,在上海召开了亚洲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CCBA2004)。 今天终于迎来了CAC 2015。化学计量学在中国已经发展30多年 现在,中国的化学计量学已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独立地开展了化学多维校正、中药现代化与模型集群分析等前沿学术研究。CAC 2015的召开,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化学计量学的快速进步和蓬勃发展。   首先,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CAC常任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 教授详细介绍了本届 &l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rdquo (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获得者俞汝勤先生的杰出贡献,并颁发奖章和证书(详见相关报道:俞汝勤院士荣获&l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rdquo )。   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   随后,CAC 2015安排俞汝勤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A bird&rsquo s-eye overview of research trends from classical factor analysis to modern multi-way algorithms with high-order advantage)。上午会议还安排了2个主题报告:Analysis of designed DATA (B. Walczak University of Silesia, Katowice, Poland)、Selection of variables in a series of spectra collected by continuously changing sample temperature to improve accuracy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Hoeil Chung Hanyang University, Seoul, Korea)。   俞汝勤院士(Hunan University)作大会报告   会议同期还设立大规模的&ldquo 墙报&rdquo ,以促进广泛的学术交流 小型的仪器展览也同样引人注目。   墙报展示区   仪器展览区   CAC2015将于26日闭幕,随后还有更多的精彩报告值得关注 会议最后一天,还将颁发两个奖项(CAC 2015 Best Poster Award、The Best Young Scientist),敬请关注!
  • 2009国际化学品GLP数据共享论坛通知
    欧盟REACH法规注册程序已于2009年正式启动,出口欧盟达1000吨/年以上的化学物质需在2010年完成注册。根据REACH法规要求,注册所需的相关试验数据需符合GLP规范(良好实验室规范)。为帮助各相关方从容应对REACH对GLP数据的要求,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将于2009年3月19-20 日在南京召开“国际化学品GLP数据共享论坛”,并将同期举办展览。 目前我国在化学品检验标准体系、化学品检测能力方面与GHS和REACH法规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化学品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及安全性技术标准体系方面还有欠缺。在此种情况下,建立具备相应能力的化学品毒性、生态毒理学检测实验室,实现化学品安全资料数据的互认与共享是中国化学品制造商/出口商与实验检测机构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将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国外GLP实验室及国内大型化学品检测机构的各位专家在本次论坛上就上述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加深对GLP 规范、稽查与认证的了解,寻求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获取化学品的安全资料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与运营,以顺利完成REACH注册和执行GHS。 本届国际化学品GLP数据共享论坛将讨论以下议题: OECD成员国及中国的GLP现状 分析GHS与REACH对GLP数据的要求 讨论中国的GLP监管模式与资质认证 中国GLP符合性研究 世界范围内GLP数据资源 在REACH法规下促进资源共享 建立数据拥有者和化学品制造商的交流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化学品HSE事业部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化学品风险评估与实验基地 2009年1月6日 国际化学品GLP数据共享论坛日程安排与报名回执.doc
  • 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高峰论坛注册享优惠
    p   会议: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 /p p   时间:2016年11月10日-11日 /p p   地点: 中国 北京 /p p   规模:300+与会人员 /p p   主题: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 /p p   最早期优惠截止时间: strong 2016年8月31日 /strong (您可先占名额,稍后付费。) /p p   今年药品相关的新法规及政策频出,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新版药典,临床实验自查,包材相容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重磅新政让药企应接不暇,行业面临洗牌压力。如何更好地理解,并与监管机构交流政策,以及如何实施,是药企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p p   在此背景下,以“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为主题的 strong 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WCPF2016) /strong 行业品牌峰会,将会聚集300多位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官员,行业意见领袖,国内领先化学制药企业以及全球大药厂代表,就最新的化学药品注册法规变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靶点发现、化合物开发与筛选策略,剂型创新与给药途径改良,以及临床前、临床模型设立等系列等热点话题进行剖析,并提供高实践性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使企业更加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您应该参与其中的6大理由: /strong /span /p p   · 为您提供了与国内外领先行业领袖以及专家交流的平台 /p p   · 帮您了解最新国内外法规变化以及未来趋势,确保产品合规 /p p   · 协您掌握第一手市场和法规新动态,从而制定最佳研发战略 /p p   · 与您合作理解技术要点并确保化学仿制药的一致性 /p p   · 同您探索化药中创新突破的多种机遇与可能 /p p   · 助您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领略前言药品研发成果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WCPF2016的精彩议题: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近期法规热点解析 /strong /p p   & amp #167 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或调整? /p p   & amp #167 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等的调整变化难琢磨? /p p   & amp #167 新版cGMP实践有困难?请听领先企业来分享宝贵经验。 /p p    strong 仿制药分论坛:确保与原研药的一致性 /strong /p p   & amp #167 怎样达到一致性评价标准与精准申报,左膀右臂完美配合? /p p   & amp #167 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溯源性? /p p   & amp #167 反向工程是仿制药研发的必经之路,如何利用反向工程提高仿制药品质? /p p    strong 创新药分论坛: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新药 /strong /p p   & amp #167 如何探索一种安全、绿色、高效和稳定的原料药生产工艺? /p p   & amp #167 改良剂型或者改变给药途径如何提升药效? /p p   & amp #167 如何进一步加强研发与临床合作,实现转化医学对新药研发的重大推动作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WCPF2016重量嘉宾(已确认): /strong /span /p p   1. Guangcheng Pan 潘广成 /p p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常务副会长 /p p   China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sociation中国化学制造工业协会 /p p   2. Yue Yang 杨悦 /p p   Expert from C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专家 /p p   3. Zhengming Du, Ph.D. 杜争鸣 博士 /p p   SVP, Head of CMC 高级副总裁,药学部首席总监 /p p   BeiGene(Suzhou)Co.,Ltd. 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 p   4. Dr. Xiaofeng Meng 孟晓峰 /p p   General Manager 总经理 /p p   PuraCap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 (Wuhan) 人福普克(武汉)药业 /p p   5. Mignqiu Lu陆明秋 /p p   Formulation Group Leader, 制剂组负责人 /p p   CMC, Roche, 罗氏制药CMC /p p   6. Shaojing Hu 胡邵京 /p p   VP& amp Chief Chemist 副总兼首席化学家 /p p   Betta Pharmaceuticals 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p p   7. Yue Huang 黄悦, 博士, EMBA /p p   Head of China Clinical Pharmacology Department中国临床药理部负责人 /p p   Global Early Development Department全球早期发展部 /p p   Merck Serono默克雪兰诺 /p p   8. 前药品评审中心专家 /p p   9.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专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您的同行: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b8cb4b9d-bfdd-4fbc-bc33-ed2f1912c1ad.jpg" title=" 1.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会议质量--有口皆碑(2015年会后评价) /strong : /span /p p   学习了仿制药领域的相关法规,操作,管理,技术等,了解国内仿制药进展。 /p p   --辉瑞(中国)研究Head of CDS, Pfizer CRDC /p p   收获很大,系统的了解了仿制药的市场,前景,以及仿制药开发的一些技术问题。 /p p   --深圳市海普瑞药业研究室技术评审员 /p p   从整体了解了仿制药的发展方向,从一些创新仿制药的成功开发案例获得了一定的启发。 /p p   --华润紫竹药业投资管理部主管 /p p   组织很好,拓展我们的发展思路。 /p p   --上海方予健康医药合成部经理 /p p   获取了有用的信息,见到了老朋友, 结识了新朋友。 /p p   --南京摩迪康生物总经理 /p p   了解了一些仿制药发展的方向,宣传了产品。 /p p   --力扬企业销售工程师 /p p   了解了BMAP公司,结识了诸多同行,对国内仿制药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p p   --华海药业原料药分析研发与质量控制副总经理 /p p   了解了一部分仿制药内容,认识了很多同行。 /p p   --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新公司分析服务部副主任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深度往届回顾--往期嘉宾: /strong /span /p p   肖柏明 (Baiming Xiao, Ph.D) 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执行总监 /p p   Brian Berry, Ph.D. 联亚实验室有限公司 科学与法务高级总监 /p p   赵栋 (Dong Zhao, Ph.D.)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副院长 /p p   奚凤德(Fred Xi,Ph.D.) 美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区副总裁 /p p   潘广成 (Guangcheng Pan)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 会常务副会长 /p p   沈灵佳 (Lingjia Shen)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p p   李敏博士 (Min Li, Ph.D.) 浙江华海药业 副总经理-原料药分析研发和质量控制 /p p   胡邵京(Shaojing Hu, Ph.D.)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兼首席化学家 /p p   Stefan Horkovics-Kovats, Ph.D. 山德士(奥地利)BE专家 /p p   张志勇 (Steven Zhang) 广东& amp 乳源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p p   谢云升 (Tony Hsieh, Ph.D.) 佳生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p p   童伟勤 (Tony Tong, Ph.D.) 梯瓦制药 副总裁 /p p   任毅 (Yi Ren, Ph.D.,MBA) 南京摩迪康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p p   谢雨礼 (Yuli Xie, Ph.D.)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CMC办公室主任 /p p   王泽人 (Zeren Wang, Ph.D.) 深圳市华力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会议优惠: /strong /span /p p   8月31日前报名即享价值近1000元的参会优惠! /p p   尽快定下与化学药开发智囊团的约会吧,更有机会1对1交流! /p p   strong  组委会联系方式 /strong /p p strong   联系电话: /strong /p p strong   021-6052 9507 /strong /p p strong   电子邮箱: /strong /p p strong   wcgf@bmapglobal.com /strong /p p strong   会议官网【最早期优惠截止时间:2016年8月31日(可预定名额,稍后付费)】 & nbsp :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nbsp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岛津亮相“国际化学年在中国”
    &mdash &mdash 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凝胶与自组装材料研讨会 为了交流我国学者在超分子凝胶与自组装材料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ldquo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mdash &mdash 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凝胶与自组装材料研讨会&rdquo 于2011年11月8-1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夏苑隆重召开。 会议以&ldquo 化学&mdash &mdash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rdquo 为主题,旨在通过大会报告与邀请报告展示近年来超分子凝胶与自组装材料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重点探讨我国近十年来超分子凝胶与自组装材料快速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重要的研究进展与动态。进一步促进和活跃我国超分子化学、软物质材料科学的发展。 &ldquo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rdquo 会议开幕式 岛津公司大型仪器市场部 龚沿东研究员做了题为《使用MEM方法进行元素分布重构的XPS无损深度剖析技术》的大会报告。他介绍了岛津/KRATOS 高性能成像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AXIS-ULTRA DLD 加配无损深度剖析重构软件,能够在不使用离子源对样品进行刻蚀的情况下分析样品的表面深度信息结构,目前该软件的用户已经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数篇出色研究成果。此外,配置Ar/C24H12双模式离子枪,该离子枪的C24H12离子源可实现不改变有机材料化学状态的深度剖析,避免以往Ar离子源刻蚀导致有机材料化学状态改变的弊端。 岛津市场部 龚沿东研究员 做大会报告 岛津/KRATOS 高性能成像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AXIS-ULTRA DLD型,采用合理设计的双层能量分析器,既可获得高能量分辨和高灵敏度的XPS谱,也可以在数秒至数十秒的时间内得到空间分辨优于3&mu m的高分辨元素化学状态像,是真正的成像XPS;结合先进的新一代二维阵列延迟线检测器(Delay Line Detector),可以对样品进行超快速分析,并实现快拍采谱(Snap Shot)和从图得谱(Spectra from Images)等功能。使用特殊设计的虚拟探针技术,若在图像上以鼠标点击指定分析位置,则无需移动样品,便可进行最小至15&mu m微小区域的多点谱分析。 岛津/KRATOS AXIS-ULTRA DLD型高性能成像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正因为岛津XPS仪器本身技术的先进性,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茶歇时间,一位刚刚从欧洲回国的中科院专家谈起在欧洲的研究,在该领域研究中用过多台KRATOS XPS ,令他感到高兴的是国内也开始使用高端XPS进行相关研究,相信不久将跻身世界科研先进水平行列。 什么是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XPS)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高技术分析仪器,主要用于固体材料的表面(2~3nm深度)元素成分和价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与成像功能和离子溅射刻蚀相结合,也可以用于固体表面元素成分及价态的二维面分析和深度剖析,在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各类功能薄膜的机理研究、催化剂研究与失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顺利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6月26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CAC 2015)顺利闭幕,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届CAC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承办。会议历时5天,有来自荷兰、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爱尔兰、俄罗斯、波兰、挪威、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伊朗、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近80名专家学者代表和来自国内的包括臧恒昌、袁洪福、李晓霞、杨辉华、翟红林、朱仲良、甘峰、潘涛、李梦龙、蒲雪梅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共约300人与会及参会。 本届大会主要围绕7个研究方向,安排了4个大会特邀报告、17个主题报告、50个口头报告,另外还有129篇墙报。大会特邀报告除了首日俞汝勤院士的报告外,还有如下3场报告: 1)Development of a knowledge-generating platform driven by big data in drug discovery through production processes(Kimito Funatsu,日本东京大学); 24日,Kimito Funatsu作大会邀请报告 2)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emometric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high throughput environmental omics data(Romà Tauler,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环境评价与水质研究所); 25日,Romà Tauler作大会邀请报告 3)Towards a data pre-processing strategy(Lutgarde M.C. Buydens,荷兰奈梅亨大学)。 26日,Lutgarde M.C. Buydens作大会邀请报告 本届大会来自海外的学者专家包括Beata Walczak、Hoeil Chung、Anna de Juan、Tatsuya Takagi、Cliff Spiegelman、Kunal Roy、Yukihiro Ozaki、Alan Ryder、Marcel Maeder、Alexey Skvortsov、Federico Marini、Ludovic Duponchel、Peter Harrington、Barry Wise、Cyril Ruckebusch等做学术报告。来自国内的石乐明、卲学广、朱云平、梁逸曾以及杜一平、张卓勇、李通化、姚小军、褚小立、李华、姚建华、陆文聪、陆锋、陈达、许青松、陈增萍、吴海龙等也参会做学术报告。 表1 CAC2015会议研究方向与墙报数量情况 研究方向 墙报数量 多元校正(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9.8% 化学计量学在工业分析及过程控制中的应用(Chemometrics in industry) 2.5% 新算法和新软件的开发(New algorithms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18.0% 光谱学与化学计量学(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19.7% 化学模式识别、分类和聚类(Pattern re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4.1% 多元曲线分辨(Multivariate curve resolution) 4.9% 化学计量学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Chemometrics in and for&ldquo omics&rdquo technologies) 7.4% 化学计量学的应用(Applied Chemometrics) 33.6% 国外专家做会议报告 (从左至右:Beata Walczak、Hoeil Chung、Anna de Juan;Yukihiro Ozaki、Alan Ryder、Marcel Maeder;Alexey Skvortsov、Federico Marini、Peter Harrington) 国内专家做会议报告 (从左至右:石乐明、卲学广、朱云平;梁逸曾、杜一平、张卓勇;李通化、姚小军、褚小立) 6月25日还举行了颁奖晚宴,颁发了最佳青年科学家(The best young scientist award)、优秀青年科学家(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最佳墙报奖(Best poster award)。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汝勤先生为来自伊朗谢里夫理工大学的Hadi Parastar副教授颁发了最佳青年科学家奖,其参会论文为:The central role of chemometrics for data exploration in new generation chromatographic systems。 颁奖人与最佳青年科学家获得者合影留念 CAC大会常任科学委员会主席、Analytica Chimica Acta期刊主编Lutgarde Buydens教授为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Dmitry Kirsanov、日本大阪电讯大学的Shigeaki Morita、天津大学的陈达、中南大学曹东升颁发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颁奖人与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者合影留念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期刊主编Romà Tauler教授颁发了7项最佳墙报奖: 颁奖人与最佳墙报奖获得者合影留念 颁奖晚宴现场 本次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繁多、会议时间较长,与会者围绕化学计量学当前研究热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大会还安排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随访,并参观千年学府&mdash &mdash 岳麓学院。在会议结束之时,国际CAC常任科学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高度赞赏本届组委会的努力,祝贺CAC2015取得圆满成功&mdash &mdash "It' s a really, really,very,very wonderful organization!";并特别致谢会务组工作人员云永欢、张志敏、任达兵及所有志愿者的细致入微的工作。 Lutgarde Buydens与大会志愿者合影 参观千年学府&mdash &mdash 岳麓学院
  • 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仅剩30个参会名额
    p   力争帮助行业人员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11月10日-11日,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召开。CFDA、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包装材料与药用辅料检定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以及药品评审中心等多位权威机构专家汇聚,带来最新法规动态!拜耳、强生、默克、罗氏、辉瑞等知名外企代表与百济神州、贝达、华海、东阳光、以岭、复星、苏州晶云、佳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学药开发新进展! /p p 会议网站: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target=" _self" title=" " 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a /p p    strong 政府机构讲演嘉宾: /strong /p p   * 吴飚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 副会长 /p p   * 杨悦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客座教授 沈阳药科大学教授 /p p   * 余立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所长助理 /p p   * 钱忠直 国家药典委员会 首席专家 /p p   * 张启明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主任药师 /p p   * 孙会敏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包装材料与药用辅料检定所所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302bbbbe-5104-476c-8875-ea22a892e6b1.jpg" title=" 1.png" / /p p    strong 领先企业讲演嘉宾 /strong : /p p   * 杜争鸣 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药学部首席总监 /p p   * 孟晓峰 人福普克(武汉)药业 总经理 /p p   * 陆明秋 罗氏研发(中国)制剂部主任 /p p   * 胡邵京 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兼首席化学家 /p p   * 黄悦, 博士, EMBA 默克雪兰诺 全球早期发展部中国临床药理部负责人 /p p   * 刘学军 上海复星医药研究院 副院长 /p p   * 陈洪 以岭药业 VP, R& amp D研究院副院长 /p p   * 陈敏华 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p p   * 赵大川 普霖贝利生物制药公司高级副总经理 华海/美国普霖斯通制药公司执行总监 /p p   * 习宁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官 /p p   * 夏明德 美国强生制药集团 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 /p p   * 郞志慧 拜耳中国 处方药事业部中国副总裁及医学部总监 /p p   * Zhaokui Wan 美国强生制药 化学部负责人 /p p   * 兰章华 辉瑞 武汉研发中心负责人 /p p   * 曾宣凯 徐医佳生医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临床研究发展处总监 /p p   * 王志良 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总经理 /p p   * 吴振平 和记黄埔 资深副总裁,药学 /p p   * 前药品评审中心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eeb8edd5-ca9f-4c5c-a0f7-ce2bbde390ee.jpg" title=" 1.png" / /p p 会议议程: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48d4204c-b5b2-42bd-8c29-6282d1b8b1ff.jpg" title=" 1.pn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02b1215c-0dd8-4822-a31b-f798ae741c76.jpg" title=" 2.pn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843b51ee-a65e-4604-b8f2-986383033b60.jpg" title=" 3.png" / /p p img src=" 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10/ueattachment/4339d6a2-4090-4f14-a946-51611ff760fd.docx" style=" line-height: 16px " 邀请函.docx /a br/ /p p 电子邀请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b49d28e6-a359-4e3c-8bcc-4e292490276e.jpg" title=" 电子邀请函.jpg" / /p p 仅剩30个参会名额,马上报名请进入网站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target=" _self" title=" " 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a 。 /p p & nbsp /p p 联系电话:+86 21 6052 9507 br/ 邮箱:& nbsp wcpf@bmapglobal.com br/ 网站: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p p br/ /p
  • 第十六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在巴塞罗那胜利召开
    CAC(Chemome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是分析化学领域化学计量学界学术前沿交流平台,影响广泛。CAC2016 即第十六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XVI Chemome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http://www.cacbarcelona.com)继CAC2015在中国长沙成功召开后,于2016年6月6-10日期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圆满召开的又一次CAC会议,来自36个国家超过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有15位(大陆14位和台湾1位)代表赴会,中南大学许青松教授、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卓勇教授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张良晓副研究员应邀作了口头报告。本次大会共有279篇论文参会,安排了5个大会邀请报告、7个主题邀请报告以及56个口头报告,还有211个墙报展示。会议首日组织了丰富的化学计量学课程,包括多元曲线分辨,过程控制,数据预处理,实验设计,分类方法,多元图像分析等内容进行辅导,由于化学计量学基础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入门较难,课程的组织有利于扎实掌握相关化学计量学基础。中国参会代表  本次会议共分6个主题单元,分别是理论与方法研究、实验设计与过程分析、组学与法医学(Forensic)、食品与传感分析、环境与分离分析、光谱与成像分析等。安排的5个大会邀请报告主要从化学计量学学科的历史和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如何使用化学计量学挖掘化学数据,针对化学问题如何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等方面,如澳大利亚的Marcel Maeder教授的报告题目为“Chemistry in Chemometrics — Chemometrics in Chemistry”,加拿大的Peter D. Wentzell教授的报告题目为“Known Unknowns and Unknown Unknowns:Unravell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 Errors”,波兰的Beata Walczak的报告题目为“Topological Insight Into Chemical Data: A Gentle Introduction”,荷兰的Paul Eilers “Uncommon Penalties For Common Problems”,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阿根廷的Alejandro Olivieri教授还作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The Estimation of Multivariate/Multiway Analytical Figures of Merit”,系统性地介绍了多变量多维校正分析品质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理论与方法研究单元的报告数占比很高,尤其是口头报告数,安排长达一整天,体现了CAC系列会议历来比较注重理论与方法研究。口头报告中对惩罚、Boosting、变量选择、PCA中的置换检验、多块(Multiblock)分析、线性模型估计、样本划分、稀疏建模、稳健建模、无监督分类方法、多维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新算法或新理论,理论性较强,同时又给出应用实例,总体研究水平较高。值得指出的是,该主题单元的两个主题邀请报告都涉及大数据分析,美国的John H. Kalivas作了题为“Taking A Big Data Approach To Local Spectral Calibration”的报告,采用大数据分析校正光谱数据 西班牙José Camacho教授作了题为“Multivariate Big Data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nternet”,介绍了多变量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在网络上的应用,可见大数据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大主题单元是关于实验设计与过程分析,该主题的报告数占比最少,尤其是口头报告。而实验设计又相比过程分析偏少,然而实验设计研究对于实验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而过程分析主要侧重工业的在线分析应用。 第三大主题单元是组学与法医学,该单元报告主要集中在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采用NMR、LC-MS和ICP-MS仪器分析较多,除了从体液水平研究代谢组学,还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与前几届CAC会议不同的是,法医学被列为本次会议主题单元,体现了该领域越来越获到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针对伪造签名笔迹或犯罪分子指纹体液等通过仪器分析手段获取谱数据或图像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进行判别分析。 第三至第六主题单元,分别包括食品与传感分析,环境与分离分析,光谱以及成像分析等内容,以算法+应用为主,包括许多化学计量学应用。食品与传感分析中主要采用NMR或光谱技术量测获取数据再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有篇口头报告以人脑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环境与分离分析单元口头报告数最少,主要应用多元分辨技术(MCR)解决实际问题。光谱与成像分析报告相对较多,尤其是在墙报中,总占比将近四分之一,可见该领域的热门程度。利用太赫兹、激光、荧光、X射线、红外、近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和质谱作为分析手段,在食品、药品、中草药、临床、土壤、农作物、饮料、水产品以及相关产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内容涉及到高光谱分辨、模型转移、数据融合、变量选择方法以及各种定量定性模型等。表1 各个主题单元的报告占比  本次会议为期5天,日程安排紧凑,继续本着CAC系列会议团结、严肃、认真、活跃之精神,学术性较高,学术交流内容丰富,讨论活跃,效果明显,与会者围绕化学计量学当前研究热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非常好的交流效果。墙报展示阶段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墙报展出率达到了95%以上,墙报质量非常高,图表非常漂亮,报告人活跃热情地与参会人员交流与解答,值得我们学习。本次会议还颁发了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一个青年科学家奖以及三个最佳墙报奖。我国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成为本届会议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唯一获得者(链接)。旅德中国学生郭淑霞(德国耶拿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获得了“最佳墙报奖”,题为“Model Transform for Raman Spectroscopy in Biological Applications”。下一届CAC会议,即第十七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将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召开,具体由Peter D. Wentzell教授牵头承办,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化学计量学代表参加,加强与国际化学计量学界的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 云永欢博士、湖南大学 吴海龙教授 供稿)
  • 权威专家与知名药企代表相约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药品新政难理解,指导实践有困难? br/ 行业案例缺沟通,开发试验有挫折? /p p & nbsp & nbsp CFDA、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包装材料与药用辅料检定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以及药品评审中心等多位权威机构专家汇聚,带来最新法规动态! /p p   拜耳、强生、默克、罗氏、辉瑞等知名外企代表与百济神州、贝达、华海、东阳光、以岭、复星、苏州晶云、佳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学药开发新进展! /p p  会议信息: /p p   会议名称: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高峰论坛 /p p   会议主题:合规、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化学药物 /p p   会议时间:2016年11月10日-11日 /p p   会议地点:北京金茂万丽酒店 /p p   主办单位: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p p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 /p p   优惠信息:9月30日之前报名可节省1000元,此为最后一次优惠,仅剩4天。 /p p   会议网站: a href=" http://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_src=" http://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重磅嘉宾: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27fdf818-5516-40dd-badb-f41842d92222.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509fde3e-0305-4d75-935e-34e43a980ce3.jpg" title=" 2.jpg" / br/ /p p strong 会议议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c14a0ff5-b8c0-4229-965a-b6b2cd16558c.jpg" title=" 日1.png" /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9e55bdb3-c775-4c42-94ee-264448dfb10e.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日2.png" /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4c83d48e-86ce-4acf-a4d8-786a0263fa42.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日3.png" / /p p strong 会议五大亮点: /strong /p p 1.&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议程中心--力求法规权威与实践完美结合; /p p 2.&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会议构成--力求政府机关与企业良好沟通; /p p 3.&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对1会议预约系统更保障您直接建立联系; /p p 4.&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最大化吸引核心买家,最大化实现商业合作; /p p 5.&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与上海商图共同倾情打造。 /p p strong 邀请函: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8c5fd16d-844d-42ad-88f8-df716fba6fb4.jpg" title=" 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电子邀请函: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88220fab-7370-4c73-9045-7036e8d39199.jpg" title=" 8.jpg" / /p p 9月30日之前报名可节省1000元,此为最后一次优惠,仅剩4天。 /p p 联系电话:+86 21 6052 9507 br/ 邮箱:& nbsp wcpf@bmapglobal.com br/ 网站: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p p br/ /p
  • 2011国际化学年 "女科学家校园行"活动启动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妇女研究中心主任,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致欢迎辞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主办方与任詠华教授、吴骊珠研究员共同启动“女科学家校园行”活动   4月7日,由中华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办公室、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女科学家校园行”活动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该活动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青年群体中的延伸,旨在通过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研。中国科协常委、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方茂田、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岳素兰、欧莱雅(香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牟鹏华,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第13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任詠华及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吴骊珠共同开启了“女科学家校园行”之旅。   2011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为此,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各主办方联合启动“女科学家校园行”,并特意邀请任詠华、吴骊珠这两位在化学领域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走入校园与400名大学生及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她们在科研道路上坚韧、执着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年轻人,并赋予“化学”这样一个在常人眼中晦涩、高不可攀的学科更加丰富的内涵。   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创始人之一,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表示,“为年轻群体和优秀女科学家搭建交流的平台,用获奖者的成功经验和人生经历鼓励年轻人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坚持自己的科学道路一直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目标。而‘女科学家校园行’就是对这一长远目标的最好实践。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真正为年轻人的未来指明方向,成为她们坚持梦想的动力。”   化学的力量改变世界   说到化学,许多人都会认为事不关己。但实际上,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合成的物质通过不同的形态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存在着。我们熟悉的化妆品、塑料、衣服的面料、各式各样的橡胶用品、食品添加剂、汽车的燃料等等都是应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我们的生活一天都不能缺少化学品,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及在应对人类发展挑战方面的巨大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此次参与“女科学家校园行”的任詠华和吴骊珠正是在利用化学应对能源危机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们用各自不同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共同打开了新能源—太阳能应用的新方向。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案能够提供源源不尽的能源。然而,距离全面采用太阳能仍有一些障碍须加以解决,例如太阳能电池效率低,成本高。当今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由硅晶体制成,可是制作成本非常昂贵,太阳能转化率约30%。显然,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科技和工业发展,以致人类生存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任詠华教授凭借她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转化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获得国际科学界的一致认可,她发现了具有独特的光吸收性能的几种物质,有助于太阳能的收集和储存 而吴骊珠致力于研究超分子体系中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在微反应器控制的光化学反应、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以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性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任詠华教授坦言自己是离不开化学品的人。在她的心目中,化学堪比艺术,这样的观点让在座的刚刚跨进化学研究领域的大学生们深受鼓舞。她讲到,“我一直将化学家比喻为艺术家,以创新意念创造新事物。我总是因自己是一名化学家而感到幸运和骄傲, 因为化学是一门旨在创造新的化合物的主要学科。作为一名化学家,我们可以将化学和物理的领域结合以发展新的材料并解决能源的相关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结合化学与生物学或医药学来解决疾病和健康的相关问题。”实际上,任詠华教授所研发的光敏材料的应用远超太阳能,由于接触到油或重金属离子时会发光,这种材料还可应用于探测石油泄漏或放射污染等环境灾害。在医疗保健方面,光敏材料也可作为化学传感器,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或恶性细胞。   对于吴骊珠教授来说,做“有用”的化学一直是她的梦想,她一直探索通过光化学的手段创造可应用的清洁能源、解决人类能源短缺的现实问题。通过模拟光合作用的仿生研究,吴骊珠不断探索光合作用中心的工作原理,将氢化酶的活性反应中心运用到实验室的人工反应器,实现了从水中制备氢气的反应。进一步运用的前景广泛:可以将氢气储存起来,用作氢燃料电池,实现太阳能的利用 可以利用氢气的高还原活性,发生原位的还原反应,作为新型的还原体系,以此来活化许多原本低活性的反应,实现高效太阳能的光化学转化。   活动现场,两位女科学家用平实的语言让原本深奥的化学平添了人性化的色彩,化学似乎也开始有魅力起来。“听了两位女科学家的演讲,深刻地感知到化学改变世界的力量。非常自豪我能够选择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专业,未来也会在化学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一位化学专业的学生在会后这样感慨到。   坚持成就科学信仰   在一个纷繁的世界里,能够拥有理想,并能持之以恒的为之而努力,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能够耐得住寂寞,不随波逐流,坚守理想和信仰,成功就离你不远了。科学更是如此,搞科研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往往需要付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是女性从事科研,想要获得成功则需要更多的坚持,她们必须直面社会舆论的压力、兼顾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平衡更多的社会关系。但正如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所倡导的,“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否则人类就浪费掉了50%的智慧。   谈到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优势,任詠华和吴骊珠都认为女性的情商较高,面对挫折会更加乐观并更加坚韧,这些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女性做事一般都更有耐心,观察力也更为敏锐。而且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女性工作要更为努力,做事也更加专注。而且我觉得作为一名化学家,坚定的信念是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我觉得一旦女性下定了决心,她们会非常专注”,任詠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这样说到。   吴骊珠号召在座的大学生,“如果选择科学作为事业,就坚持下去,积极的投身于科学实践中,不放弃就一定会有结果。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挫折,只要不轻言放弃,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收获成功。”两位科学家的箴言和鼓励让大学生们深受鼓舞,“我会以她们为榜样,坚定不移地实现我的科学理想。她们让我们相信科学没有性别,女性同样可以走上诺贝尔奖的舞台”,一名女大学生在活动后激动地表示。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表示:“ 经过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我们亲眼目睹了中国科学界发生的变化。很多女科学家,特别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女性科学家的名字已经开始为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科技新生代的力量也在逐年加大,我们不再感慨中国的科学领域后继无人,而是赞叹后生可畏。这些都证明,让科学走近公众的视野,欧莱雅的付出已经开始获得回报。”
  • 中药标准国际化进程中果德安团队的拓荒之旅
    p   中药要为世界接受,就要用世界语言表达,用现代科技给出科学证据。由首席科学家果德安领衔的上海药物所中药现代化研究团队,作为中国学者,制订了第一个进入美国和欧洲药典的中药标准,初步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订”战略目标。 /p p   2004年,上海药物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落户张江的郭守敬路。周边荒芜,一天看不到几辆车,看不见几个人。2010年,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搬到了更偏僻的海科路。一到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如果加班做实验,只能啃方便面,因为这里只有药物所孤零零的一幢楼。 /p p   在一次次的垦荒辟地中,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渐成气候。而这也正暗合了中药标准国际化的拓荒之旅。 /p p   有人说中药是自然之道,也有人说它“丸散膏丹,神仙难辨”,这里暗藏着一个玄机: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非常模糊。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无法被世界广泛接受,同时还受到日本、韩国、印度等传统医药产品的冲击,目前只占国际草药市场销售份额的10%。中药要为世界接受,就要用世界语言表达,用现代科技给出科学证据。由首席科学家果德安领衔的上海药物所中药现代化研究团队,作为中国学者,制订了第一个进入美国和欧洲药典的中药标准,初步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订”战略目标。 /p p    strong 一次失利,刺激出一位拓荒者 /strong /p p   褐色的秦皮,刚从各地采集来,整齐地铺陈在上海药物所实验室里,散发着淡淡的中药味。首席科学家果德安,就是在这药香中,娓娓道来他和中药的不解之缘。 /p p   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里面有他挥之不去的心结。2008年,中美在国家层面上签订了药典合作备忘录。当时有140多个国家应用美国药典药品标准,该药典在方法学上比较科学、合理和严谨,利于甄别真伪优劣。我国曾经向美国药典委提交过4个中药标准,分别是丹参、葛根、穿心莲和积雪草。美国药典委员会说不符合要求,药品控制的成分太单一,比如丹参只提供了主要成分丹参酮,其它成分如何控制并没有提及。而这时,印度“悄无声息”提交了穿心莲和积雪草,并获得美国药典委的认可。这件事情,让果德安和团队一直“耿耿于怀”,制定标准才能掌握话语权。当时美国药典还没有中国学者提供的中药标准,果德安决定做拓荒者。他从美国带回比砖头还要厚的美国药典技术指南,带领团队一起攻关。冲刺的3个月里,大家一天只睡五六小时,技术指南也被翻得破旧。天道酬勤,果德安团队提交的丹参标准以全票通过,成为由中国学者制订的、第一个进入美国药典的中药标准。美国药典委员会副总裁詹卡斯普罗博士称赞该团队制订的植物药标准在他们所有标准中质量最高,药典委员会明确提出将这一标准作为今后中药进入美国药典的“模板与典范”。中药国际化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随后灵芝、三七、五味子、红参、薏苡仁等中国学者制定的9种中药标准被美国药典收录。 /p p   紧接着,欧洲药典成为团队下一个目标。欧盟37个成员国均执行欧洲药典药品标准。该药典专家委员会没有来自成员国以外的专家,也不允许成员国以外的专家制定中药标准。欧盟规定2011年5月1日之后,未经注册的中成药不得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然而,到禁令截止的时间,没有一个中成药成功注册。果德安起初只是欧洲药典委员会的观察员,就连发言也受到限制,后来他在药材来源、质量控制指标、验证方法上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因此在2014年破例进入欧洲药典委员会。果德安也因此成为唯一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药典同时担任药典委员的学者。当时,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中药如附子标准已经做了快10年,仍然没有头绪。果德安主动提出协助完成附子标准的起草工作,不到半年,带领团队交了一份漂亮答卷,获得了欧洲药典委全体专家认可,即将在欧洲药典论坛公示。正是一次次攻坚克难,果德安团队陆续完成了钩藤、桔梗、牛膝等十余个欧洲药典的中药质量标准。其中,钩藤是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第一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中药标准。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623080e6-8ff5-4c6f-a044-4b68c4653104.jpg" title=" 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首席科学家果德安教授 /span /strong /p p    strong 不是制定一个不可企及的标准 /strong /p p   有的制药企业起初不理解,觉得把标准提高了,中药销路更窄了。“我们做的事情是强调标准的科学性,而不是制定一个不可企及的高标准。”果德安说。美国药典原本想规定丹参酮在丹参中所占总量不得少于0.2%,这样就把中国许多产地的合格丹参挡在了标准外面。后在果德安据理力争下,并提供了大量“让人信服”的数据,使得这一标准下降到了0.1%。如此一来,中国许多产地的丹参都可以入药了。 /p p   欧美的药品监管部门对中医药的认识与了解比较粗浅,也没有用药经验,果德安多次往返美国和欧洲,有时甚至自费出去,与之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如今每年一次的中美药典论坛,使得两国的研究理念逐渐达成共识。欧洲药典则与我国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中药标准研究的合作协议。果德安先后获得美国国际植物药科学大会首届杰出贡献奖、美国植物药委员会诺曼· 方斯沃斯卓越研究奖、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和美国生药学会瓦罗· 泰勒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其中,在美国颁发的三个国际奖项,他是唯一的亚洲和华人获奖学者。 /p p   不同于传统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果德安创新了“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生物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制定简便、可行适用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这一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不为人所知的是,在拿下这个重要奖项的前后,正是这个团队最艰难的时候。科研人员的工资长达一年时间没有着落,果德安天天晚上睡不着,甚至掉头发。相比美国高达50%的科研人头费,当时的这个科研团队按规定只能拿出5%科研经费作为劳务费,偏偏那时候新药研发还没有阶段性成果,也缺乏企业的横向经费支持。为了让团队安心工作,果德安一个人扛下此事,“偷偷地”向所里打了一年“白条”。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个团队也没有裁减过一个人。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89e52c78-2aed-48ad-9573-78ff9b016131.jpg" title=" 2.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以果德安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团队 /strong /span /p p    strong 用科学技术解开中药密码 /strong /p p   中药是个富矿,不仅仅有青蒿素。最近临床发现,靛玉红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年轻人不太接受中药,这正说明中药现代化不够。”果德安介绍,早在建所之初,上海药物所创始人赵承嘏先生就确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目标,开创了用植物化学方法进行中草药系统研究的先河。 /p p   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宣利江研究员,对丹参进行了长期研究,找到了其中最为有效的成分,从而建立了包括指纹图谱在内的明确有效成分、充分反映疗效和安全性的质量标准。“大多数传统药物的质量控制只有10%左右,而丹参多酚酸盐的质量控制近乎100%,这样就使得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2005年,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获得了新药证书,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2006年药品上市后,累计销售额超过170亿元,惠及1000万患者。据统计,该药已进入中国医院用药前10位。 /p p   在丹参进入美国药典之前,果德安团队就对现代中药丹七通脉片进行了成药的研究。丹七方始于清末名医施今墨先生,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丹参中的活性成分长期存在口服吸收差的问题,丹七通脉片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正进行二期临床研究。 /p p   果德安提出的中药标准国际化“三步曲”:建立系统分析方法——构建整体标准体系——国际主流药典广泛采纳与应用,如今前两步路径已通,第三步已经破冰,正在路上。 /p p   接下来,果德安团队将筹建国家中药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等待他们的,也许又是一次拓荒征程。 /p p br/ /p
  • 一笔浓墨重彩 环境化学国际化未来可期——吉天仪器参加第二届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环境化学家论坛
    2019年9月21-22日,由《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北京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环境化学家论坛”在北京蟹岛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1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和仪器设备公司的200多位环境领域青年学者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化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仪器”)携“Kylin(麒麟)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及“APLE-3500型 快速溶剂萃取仪”实力亮相本次盛会,并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现场交流。论坛开幕式现场北京大学刘文老师(右二),北京建筑大学王崇臣老师(右一),北京大学孙丰宾老师(左一)与吉天仪器市场总监赵总(左二)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旨在提升我国环境化学的国际化水平,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步伐,加快实现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能力,充分发挥期刊的交流桥梁作用,为中国的环境化学青年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中国环境化学青年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吉天仪器产品经理做了“原子荧光技术在无机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的技术报告。其提出原子荧光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分成熟,吉天仪器在分析应用中,不断创新、不断钻研,为客户提供更贴近实验需求的智能高效产品服务,同时就吉天仪器的产品与现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吉天仪器产品经理做会议报告  吉天仪器自主研发的产品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大家就仪器的原理、应用、性能等与现场工程师深入交流,现场工程师也对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得到了在场学者的认可。 现场工作人员同与会专家深入交流  吉天仪器的Kylin(麒麟)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有四通道全正交双光束立体光学系统,直插式免调智能空心阴极灯,温控原子化器,电子流量控制气路系统,快速采样多通道前放电路等良好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验、环境样品检测、城市给排水检验、农产品检验、地质冶金检测、化妆品检验、纺织纤维样品检测、教学研究、临床医学样品检验、药品检验、土壤饲料肥料检验等领域。吉天仪器Kylin(麒麟)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  吉天仪器自主研发的APLE-3500型快速溶剂萃取仪。它主要是通过升高温度和压力来提高溶剂的萃取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萃取样品,该过程全部自动化完成,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制药,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萃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压力控制精确,升温高效,操作安全简单等优点。吉天仪器APLE-3500型快速溶剂萃取仪
  • 质控标准体系助力中药国际化
    p   面对中医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难寻一席之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中药界人士开始认识到,中药走向世界,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话语体系。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中心主任果德安领衔完成的“中药整体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6"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span /span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质量控制标准 /strong /span /a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9"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7"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获得了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也为中药国际化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p p    strong 效果显著,评价质量优劣的创新性策略 /strong /p p   现实中,我国大多数中药因为质量标准制订的理念滞后、指标成分简单、方法更新慢、难以进行有效地、全面地质量控制。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整体质量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国内外主流药典的中药(植物药)质量标准构建中,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都秉持着一个原则,让更多能够代表该中药的指标性成分或者有效成分来鉴别药材真伪与评价质量优劣。 /p p   肾康注射剂和丹参类注射剂是项目聚焦的两个核心中药产品。研究团队表示,该标准体系从整体上更好地控制了产品均一性,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可控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研究涉及的相关产品的经济效益达到近43亿元,同时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此外制定的标准还利于企业提升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p p   中药注射剂的整体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因为其临床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而更为重要,中药注射剂往往因为较长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参数的变化引起某些成分的变化,从而影响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率先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中药肾康注射液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完成从药材到中间体(半成品)以及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p p   据悉,项目团队同时还与企业合作完成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丹参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丹参滴注液(安徽天洋药业)质量标准研究项目,采用多指标成分和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 /p p    strong 立足国际,中药标准进入美国药典的模板 /strong /p p   中药质控标准是中药标准的一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果德安介绍,目前本项目已经成功地为美国药典灵芝、三七、五味子、红参、薏苡仁及欧洲药典钩藤等标准建立了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灵芝标准的含量测定项以灵芝酸A测定十个三萜酸及三萜烯酸的含量,其技术资料已被美国药典委员会认定为中药标准进入美国药典的模板。 /p p   研究团队介绍,该项目基于在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及中药标准研究的多年实践,开展了构建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特点的整体质量标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建立了系列被国家药典和国际主流药典采纳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这为更多中药标准进入欧美药典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将标准体系应用到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中,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标准的科学化与国际化。 /p p   同时,研究团队还主编《常用中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将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的四个核心要素成功应用于美国药典质量标准中。 /p p   据悉,由研究团队成员撰写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方法”一文还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p p br/ /p
  • 生物效价分析助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p   “2016天然药物国际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生物效价分析研讨会”于2016年5月9日-10日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医药世界联盟、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天士力控股集团协办,天士力研究院、雅昂医药国际化发展促进有限公司承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7b917792-476d-4efc-8c40-0d0162ea8f59.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会议现场 /span /strong /p p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促进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产、学、研等各方的深入交流,就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中药国际化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交流和探讨,也是暨2013年7月“第一届生物效价分析研讨会”后的又一次以生物效价分析研究为主题的专业盛会。大会邀请了美国药典委专家、中国国家药典委专家、欧盟植物药研发专家、中药现代研发专家、国内知名生物效价分析方法研究专家、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国际化研发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与参会嘉宾分享药政管理思路、研究方法与经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发展动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e4252f49-71d7-4e8a-b3c4-d6b3da39a414.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 /span /strong /p p   此次会议紧紧围绕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天然药物国际化研究中的应用分三个部分进行,分别为法规政策解读、学术研究进展研讨和企业研究实践分享。5月9日上午会议开幕,由天士力控股集团副总裁、复方丹参滴丸FDA申报技术总师孙鹤主持。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致开幕辞。李大宁局长对学术团体和医药企业紧密配合,建立能够被国际认可的中医药国际标准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闫希军主席就整合资源、提升中药国际化研究的整体水平,以及中医药世界联盟推动中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强调。会议正式开始后,首先由美国药典委原副总裁Edward Zhao和中国国家药典委首席科学家钱忠直分别就中美两国药典委对植物药生物效价分析的观点进行了介绍。紧接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以《中药现代化进展与前景》为题作报告。欧洲中药商会秘书长朱友平、美国FDA评审专家(因故未到场,由孙鹤副总裁代为讲解)随后分别介绍了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欧洲、美国和中国植物药申报中应用的研究实践,并就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FDA 和CFDA 植物药申报和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了解读。 /p p   5月9日下午由来自全国的知名生物效价分析专家介绍该领域研究发展现状和方向。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委副主任张永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叶祖光、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肖小河等行业专家从药理学研究、作用机理、质量控制、活性评价、药物代谢、研发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就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讨。报告结束后的讨论环节,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就相关研究方法在中药产业化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二天的会议聚焦企业植物药国际化研究实践。天士力药理毒理研究所所长马晓慧、以岭药业研究院院长田书彦、云南白药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京昆、贵州百灵企业集团研发总监夏文、杭州民生集团首席科学家郭殿武、上海中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顾问贾韦国分别分享了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各自国际申报中药品种中的应用,产品包括复方丹参滴丸、莲花清瘟胶囊、痛舒胶囊、糖宁通络胶囊、优欣定胶囊等。在紧接着的讨论环节,太安堂医药、以岭药业、海王生物、江苏康缘药业等正在进行中药产品国际申报的知名医药企业负责人与演讲嘉宾和与会行业专家就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别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10b33fd4-c805-4cfe-a3ec-783c15aba631.jpg" title=" 3_副本.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原美国药典委副总裁Edward Zhao /span /strong /p p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多个中药品种陆续开始了在世界各国的注册申报。时至今日,在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探索和努力后,中药的国际开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目前在欧盟已有地奥心血康和天士力的丹参胶囊分别获得了欧盟传统药物注册批件 九个复方中药产品在美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和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前咨询(Pre-IND Meeting, PIND)阶段,其中复方丹参滴丸已完成三期临床研究,连花清瘟胶囊已启动二期临床研究工作,虎杖苷注射液已完成剂量爬坡试验。 /p p   与此同时,国际化研究的成功开展也存在着很多的挑战。作为中药国际化研究的创新方向,生物效价分析方法用于复方植物药的质量控制获得了FDA、EMA等机构的重视并写入研发指南,鼓励各申办方在研究中予以广泛应用。生物效价分析是以药理为基础,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利用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供试品于相应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可测定、量化生理指标或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来测定药物生物活性(药效、活力或毒力)的一种定量的方法。 /p p   一个中药品种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中药新药研发的难点,尤其在中药国际化研究中更是极大的挑战。生物效价分析方法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天士力集团的龙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研究代号T89)自2006年重新启动申报FDA的国际化之路,在历时近10年后,现已完成FDA三期临床研究,正进行向FDA提交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A)的准备工作。中国药品想打入国际很难,中药的国际化更是难上加难。天士力作为中药国际化的先行和领军企业,可以说几乎没有成形的经验可供参考,一切皆靠团队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进行推进。在T89进行FDA申报的过程中,天士力团队从很多个方面应用了多种创新,包括药品生产设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药政沟通等。生物效价分析方法的应用便是其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T89 国际化研究中成功应用了生物效价分析方法并获得了FDA的认可,这对我国后续更多的优秀中药品种开展国际申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复方丹参滴丸引领中药国际化的同时,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天士力为首的国内8家中医药生产、研发单位以中医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为基础,本着自发、自愿的原则,于2011年发起组成中医药世界联盟,涉及中医药行业产学研各个领域的18家知名企业和机构。雅昂医药国际化发展促进有限公司(雅昂国际医药)作为中医药世界联盟的依托平台,目前已为7家企业的9个项目提供国际化开发服务。在推进这些项目的国际化开发进程中,该服务平台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起到的切实的推动作用。 雅昂国际医药总经理孙鹤表示,雅昂国际医药将不断助推更多优秀的中药品种成功实现国际化发展。 /p p br/ /p
  • 中医药技术国际化标准制定在上海启动
    《医药经济报》记者获悉,在1月底闭幕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相信,上述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并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标准组织如果要做中药标准,特别是中药原料药材的标准,肯定要与中国接轨,因为日本、韩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用的中药原料多数来自中国。”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代号:ISO/TC249)了解到,此番ISO为中医药设立单一的技术委员会,旨在协调全球中医药行业各类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截至目前,该委员会已包含18个参加成员国,10个国家以观察成员国身份加入。秘书处落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挂靠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据该秘书处张姓负责人介绍,设想中的国际标准内容涵盖整个中医药产业,包括医疗机构、疾病诊断、教育机构设立等等。事关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具体框架,秘书处方面则表示,按照ISO的工作流程,TC249的具体工作范围和范畴将会在2010年6月初的第一次正式大会上讨论决定。   记者从TC249处了解到,目前该秘书会已经启动相关工作。今年1月25~26日,TC249的前期筹备讨论会议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共有来自奥地利、瑞典、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的60余名中医药专家和标准化官员参加。会上,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及西班牙专家就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规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就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进行了讨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   TC249的成立说明了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了解到,在“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已被列入了国家战略。“我国现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209项行业标准,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利用合理程序推进为国际标准。”该秘书处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悬疑种种   由于涵盖内容极其驳杂,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备受各方关注。   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复方丹参滴丸产品经理刘晋平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在各个环节均有独立标准,譬如种植源头的GAP标准、提取标准GEP、生产标准GMP、终端的GSP标准,但这些标准彼此分离,所以如果能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上,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环节的标准,对保证中药产品的稳定性意义十分重大。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峥涛教授此前曾多次参与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讨论,其对记者表示,目前倾向的标准制定路径应该是在现有的各种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提炼出一部分标准,通过专家讨论,并在临床上试行验证,因此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国际标准的制定总归是大势所趋,因为要在国际间相互认同,标准首先就要一致。而相比中医诊断标准,中药标准可能相对容易操作。”王峥涛如是分析。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中药(植物药)标准除了中国之外,主要来自日、韩、美、欧四大区域。在王峥涛看来,由于国际上植物药标准已经相对成熟,故而在制定国际通行标准的过程中,相比技术难题,政府政策层面的门槛以及涉及贸易保护、技术贸易壁垒等问题,似乎更加难以克服。   制定标准其实是为了监控和保证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质量,以确保它在用药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种中药可能出现在不同功效的方剂中,很难把不同方剂的功效简单均归结为某种中药的某种活性成分。就这个意义上说,阐明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可能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也是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必要条件。   质量标准必须与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联系,否则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药的活性成分不清楚,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更不清楚,很难制定出与某种功效相关的活性成分在原料药材或者成品中的含量标准,无法确保药材及其成品的“有效性”。另外,如果某个中药原料药材或其成品有某种不良反应,则必须阐明与该不良反应相关的毒副作用成分,并在探讨毒副作用成分的量-毒关系基础上,制定出它的含量限度,以确保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安全性”。姚新生表示,上述问题正是制约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也是中药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   姚进一步表示,从中药原料药材角度,或许还可以提出相对质量标准 至于成品,如果处方各异,更谈不上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总之,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与推进国际化过程中,既要保证达到作为现代药物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条件,又必须设法适当保留中药及其成品作为复杂体系的特点,力求做到两者兼顾,才是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民间组织辅导国际化路径   在探明中药作用机理等中药现代化难题之外,中医药技术ISO标准若要真正国际化依然需要各方条件的成熟。   正因为如此,在单个国家内部的标准实施往往需要相关立法作为配套。但国际间标准通行的惯例又与之不同。王峥涛表示,与政府行为相比,通过民间的世界性行业协会或者国际组织来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反而更加现实和容易操作。   但王峥涛也认为,最大的制约还是中医药如何在国际上被更多国家认可的问题。针对目前不少国家只将中药当作保健品或食品补充剂应用的情况,王峥涛表示,如何让很多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保体系并给予法律保护是解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如此一来,中医药国际标准与中医药合法地位似乎又成了“鸡与蛋的悖论”。   另一方面,由于新的标准制定或将决定未来行业的准入门槛,并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对中药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刘晋平表示,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特别需要中药现代化的标杆企业尤其是原创型企业加入其中,充分互动。
  • 我国将积极推动稀土标准走向国际化
    我国将积极推动稀土标准走向国际化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了我国稀土标准审定、预审和讨论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30多家单位的60余名代表参加。 会上,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兰表示,今后提出申报的国家标准将严加审核 只有安全、环保方面才能建立强制标准,其他方面不予建立 团体标准的地位,明确为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经过运行按程序可以上升为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 要积极做好国家标准的英文翻译工作,将稀土标准推向国际化。 本次会议审定了包头稀土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稀土废渣、废水化学分析方法》,专家给出了相关意见及建议,并认为该项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讨论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翻译的《稀土术语》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根据反馈意见修订并报送翻译稿。本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氧化镱》、《氧化镥》等行业标准。 专家表示,此次会议明确了我国稀土标准发展方向,为我国稀土标准逐步迈向国际标准积累了经验。内容来自中国稀有金属网
  • 【 倒计时一周 】 第三届亚洲制药产业大会邀您 共建制药生产绿色、智能、创新、国际化新篇章!
    2022APM第三届亚洲制药产业大会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CPIA)、上海医药行业协会(SPPA)、上海士研咨询(SC)联合主办。将再度汇聚制药产业监管机构、协会学会领导,科研院所专家,国内外制药工业百强药企、全球创新药企、制药装备、原料药、耗材及生产服务型企业的高管与决策者,共同探讨医药产业创新驱动转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药品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制造能力与系统升级、智能制造与绿色工厂、产学研机构协同与国际化合作等问题,共同推动制药生产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实现制药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会议时间:2022年11月24-25日(星期四,星期五)会议酒店:上海环球港凯悦酒店 酒店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宁夏路718号7楼峰会两天共设4个分论坛版块,25+主题演讲,6+圆桌讨论,40+大咖阵容出席。四大论坛基本形式:1.创新与国际化:制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全球视野:制造市场规模、竞争与机遇解读、趋势预判● "创新+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进程关键、海外营销模式创新、全球市场综合竞争力打造2.智能制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分享药企数字化转型与路径探索● 探讨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的设计与运营,自动化技术在制药生产中案例3.生物医药工艺开发与商业化生产● 聚焦生物药工艺开发与技术应用、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风险管控● 了解国产替代大趋势,国产平价替代新风口● 研讨商业化生产与CXO合作策略:商业化生产策略、生产合作模式创新,合作风险识别与控制4.化学制药绿色生产与产业链整合● 剑指原料药高质量发展:原料药制剂双轮驱动、原料药企转型策略 ● 聚焦降本增效、绿色生产精益生产案例分享●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与协同历届参会企业代表合作媒体咨询参会/奖项申请/媒体合作/赞助合作请扫码或联系:Aili LI,李先生T: (86 21) 6095 7184/13849919680E-mail: aili.li@shine-consultant.com
  • ICIF China 2022-(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
    “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三大石油和化工行业权威机构共同组织,至今已走过三十个年头。展会以“聚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石油、能源和化工行业搭建全产业链一站式贸易与服务平台,集中展示全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来自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基础化工原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化工技术与装备、化学品包装及储运、智慧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各大供应商齐聚一堂,为石油化工行业提供从原材料、设备到包装、智造、节能一系列解决方案,为石化企业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为推动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自2018年起,中国国际化工展携手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和中国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同期同地举办共同打造行业盛会“中国石化产业周”。为石油和化工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交流与贸易合作一站式平台,旨在服务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创新业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中国石化产业周每年汇聚1,600余家参展企业,现场展出10,000多种产品。2022年展示总面积预计将突破100,000余平方米,吸引超60,000余人次专业观众到场参观。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二、时间、地点时间:2022年9月6-8日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三、展品范围1.石油化工及能源化工展区:原油、石脑油、凝析油、轻烃、溶剂油、石蜡及石油产品添加剂,沥青、炼化一体化及大宗石油化工产品等;页岩气、LPG、LNG、油田伴生气、煤层气、焦炉气、煤化工、氢能及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及产品、化学储能、新能源化工等2.基础化工原料展区:无机、有机化学品及原料,钡盐、镁盐、钾盐、硼化合物及硼酸盐、溴化合物、铬盐、氰化物、氟化合物、磷化合物及磷酸盐、硅化合物及硅酸盐等无机酸碱盐、硝酸、硫酸、盐酸、纯碱、烧碱、电石、活性炭、炭黑、钛白粉等3. 化工新材料展区:有机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环氧树脂、高性能树脂、聚氨酯材料、高端聚烯烃材料、汽车、电子、航天航空用特殊材料、兵工及特殊环境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4.精细化学品展区: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化学试剂、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离子交换树脂、农用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及清洁剂、生物化学品、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特种添加剂等)、外购/定制合成/委托加工化学品、香精香料、荧光增白剂、助剂、电子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等特种专用化学品 5. 化工技术与装备展区:工业气体制备设备、泵、阀、管件等通用设备、流体传动及换热设备、制冷设备、干燥/分离及过滤设备、控制、分析及检测仪器、粉体及筛分设备、密封设备及配件、仪器与仪表、化工成套装置等6. 化工安全与环保展区:化工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固废处理、VOCs、土壤修复、环境工程及综合解决方案等、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监测与应急防控技术与装备、安全防护产品、防爆电气、防爆设备等7.化学品包装与储运展区:包装:IBC吨桶、塑料桶、PE阀口袋、纸塑复合袋、塑料编织袋、液袋集装箱充气袋、不锈钢容器、塑料托盘、木质托盘、周转箱、瓶盖、标签、清洗系统及包装设备等储运:化工物流公司、存储设备、储罐设计与工程、专业仓库、罐区、港口、堆场等危险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等8.智慧化工-智能制造展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包装、物流与仓储、信息化安全及网络安全管控、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化及数据互联互通、智慧工厂/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智能机器人、大数据、5G、云计算、数字化软件及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传感器等四、参展费用展位形式展位价格展位配置备注升级展位A/B区16800元/9平方米展位墙板、公司楣板、地毯、问询台X1、圆桌X1、折椅X4、废纸篓X1、长臂射灯X2、5V/220V插座X1、资料架X1标准展位B区13800元/9平方米展位墙板、公司楣板、地毯、问询台X1、圆桌X1、折椅X3、废纸篓X1、长臂射灯X2、5V/220V插座X1标准展位C10800元/9平方米光地展位A区1280元/平方米无,需自行设计装修36平方米起订光地展位B区1180元/平方米无,需自行设计装修36平方米起订五、会议与交流第六届国际智慧化工大会将围绕“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慧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解读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助力行业打造安全、环保、 绿色化工产业,实现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同期还将举办10余场次的技术交流、贸易洽谈、信息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趋势发布及案例解析,助力企业与行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六、往届部分展商(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中国中化(原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中兵华锦、延长石油、陕煤集团、华谊集团、鲁西化工、 巨化集团、万华化学、渤化集团、海湾集团、滨化集团、鲁北集团、云天化、新疆中泰、天业集团、中盐集团、恒力集团、荣盛集团、盛虹集团、卫星石化、东明石化、万达石化、京博石化、富海集团、沿海锌业、潍坊恒丰、广州华纳、莱州龙鹏、河北诚信、山西金兰、美国空气产品、朗盛化学、霍尼韦尔、3M、罗克韦尔、锐克斯环保,德国赢创、西门子、埃纷德、莱茵、SAP、耐驰、法国BV、瑞士海克斯康、E+H恩德斯豪斯、苏尔寿、日本星光、横河电机、三菱重工、日陆物流、英国马尔文帕纳科、西班牙Tecam Group、奥地利安东帕、韩国Neurolines、新加坡PANGEA、浙江中控、六六云链、杭州优时、阿里云、软控股份、长春融成、江苏汤姆、陕鼓集团、世纪恒、江苏捷远、无锡米多、泰山科技、华东风机、汉瑞普泽、宏工科技、青岛恒信、河南智信等七、部分优质买家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朗盛化学、三井化学、默克化工、阿克苏诺贝尔、沙特基础工业、三菱化学、林德、SK化学、LG化学、住友化学、大金氟化工、日本AGC集团、艾敏斯帝、赢创、陶氏、阿克苏诺贝尔、科莱恩化工、安克曼化工、杜邦、阿科玛、瓦克化学、索尔维、三井化学、辽宁宝来集团、浙江卫星石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万华化学、桐昆集团、恒逸集团、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海科集团、龙盛集团、宝钢化工、液化空气等八、中国国际化工展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 贾晓云电话/传真:18810660277(同微信) E-mail: jiaxy@cncic.cn
  • 2016:加速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
    p   1月14日,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卫计委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在工作报告中从十个方面总结了2015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效,包括法制建设、继承创新、深化改革、服务能力建设、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民族医药、海外发展和系统党建。 /p p    strong 2015年中医药发展亮点多 /strong /p p   回顾2015年,中医药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比如法治建设方面,《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家标准和政策方面,发布实施3项目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了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民族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6"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span /span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医药标准化 /strong /span /a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9"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end_7"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建设也同步推进,发布14项维吾尔医诊疗标准等。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文件,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育计划等。 /p p   王国强表示,2015年,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服务总量也大幅提升。并出台了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深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建设方面,首次在全国开展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和中医药知识普及率调查。 /p p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也在相关沿线国家紧密布局,中捷中医中心可谓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的首个卫生合作项目。甘肃、四川、海南等多个省市都在积极布局“走出去”战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王国强.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230fcca1-9ce9-4d72-81c0-edd17d781c61.jpg" / /p p    strong 2016年中医药发展全面推进,精准发力 /strong /p p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对于今年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王国强透露,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等。包括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编制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体现中医药特点、发挥中医药作用。 /p p   同时,还将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持续推动深化医改等各项改革。王国强表示,各项改革任务要向中医药振兴发展这个目标聚焦、向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聚焦、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 /p p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一是要加快中医医疗服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三级中医医院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办医格局。二要推动养生保健和特色康复服务发展,推进“治未病”能力建设,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康复疗养机构的转诊与合作。三要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新业态。四要壮大相关支撑产业,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开发和服务项目设计,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推广科学规范的养生保健知识,传播好中医声音。五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督管理,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引入认证制度,引导行业自律。 /p p   中医药继承创新方面也将加快推进。王国强说,“我们要学习屠呦呦研究员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坚持继承创新、团结协作、辛勤耕耘、甘于奉献、勇攀医学高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措施。”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把握原则,加强自主创新。二要探索路径,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加紧编撰《中华医藏》,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探索现代传承模式和解读方式。三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建立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发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开发中药新药和以中药为基源的新产品,发展中药产业和中药装备制造业,推进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和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创新发展。 /p p   作为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以及继承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也将得到尽快发展。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继续加快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p p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成为2016年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重点。王国强表示,将全力推动中医药的海外发展,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p p   具体包括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设一批服务贸易示范机构,逐步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推动建立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体系等。 /p p br/ /p
  • 博晖创新收购美国质谱公司 国际化进程提速
    6月7日晚间, 博晖创新发布公告,公司已收购美国一家质谱公司Advion 100%的股权并签署了最终股权转让协议,双方将尽快办理股权交割手续。 根据协议,公司通过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BBITC ACQUISITION CORP.)收购美国ADVION公司100%股权及债权,交易基础合并对价为2800万美元。 据了解,Advion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制造并向全球提供质谱仪、芯片离子源、微流体流动化学分析系统和生命科学产业相关的耗材。公司技术和产品通过高性能分析和工作流程,用质谱和微流体学术知识,创造出高质量、具有灵活性和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通过此次收购, 博晖创新将借助Advion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进入质谱分析行业,打造公司新的检测技术平台。公司计划重点围绕医学诊断领域开发适用的质谱分析仪器。此次收购的达成有助于博晖创新引进Advion公司技术及研发人才,推动公司质谱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此次收购的达成还有助于双方营销渠道互补,博晖创新将获得Advion公司拥有的北美及欧洲销售网络和众多知名客户,其客户名单中不乏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和大型制药企业。Advion公司也将通过博晖创新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关于此次收购,公司总经理卢信群表示,Advion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将全面资助Advion公司的科研项目,以加强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同时促进Advion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Advion公司在北美及欧洲拥有的销售网络和众多知名客户也进一步加快了公司在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步伐,其生命科学的学术关注点与公司的传统主营业务及临床应用十分契合。
  • 国产CRO企业“出海” 熙华检测力推国际化、一体化布局
    7月26日,上海熙华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熙华监测)已进入IPO的问询环节。熙华检测是一家以生物分析、药物分析为核心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前DMPK(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阶段生物分析、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药学研究(CMC)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属于典型的CRO企业。熙华检测的境外收入占比、增速均较高是一大特点,与不少国内CRO企业有所区别。2020-2022年,其境外收入分别为8,022.92万元、17,523.44万元、20,406.60万元,收入比重为38.11%、49.76%、43.94%,可见熙华检测的“出海”战略,为收入快速放量增长做出了可观贡献。熙华检测前瞻性的规划了海外业务方向,为实践这一“出海”战略,熙华检测做了两步走,先后通过收购Primera、TCM子公司来开展或进一步巩固海外当地的CMC、数据统计分析业务。倾注CMC赛道 收购Primera进军国际市场成立之初,熙华检测凭借生物分析崭露头角。抓住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背景下的市场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化学仿制药BE服务,成功在生物分析服务领域积累了一定优质客户资源及品牌口碑。2018年以来,熙华检测在立足于临床生物分析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药物分析业务,积极在生命科学及CMC业务两大板块做上下游延伸,包括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原料药及制剂的工艺开发与放大到资料撰写及注册申报的一体化服务。这是一个产业链条更长、市场空间更大的领域,具体业务类型包括药物分析、原料药和制剂的工艺开发与放大等。其中,药物分析是贯穿CMC领域的重要技术,强有力的药物分析能力将是CMC领域研发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熙华检测倾注CMC领域,就必须要提升企业自身的药物分析能力。由于管理团队的国际化背景,且在熙华检测坚持“一体化、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企业最终将眼光放在了全球市场,落在了Primera身上。熙华检测从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全流程、中美双实体运营平台角度出发,通过收购Primera来帮助中国的企业切入国际市场,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来。Primera美国运营近20年,在小分子药物分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技术壁垒较高的精麻类药物分析业务,良好口碑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跨国公司客户。通过收购Primera,一方面直接提升了熙华检测的药物分析能力,为原料药和制剂开发业务等CMC业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Primera还承担了“桥头堡”功能,帮助熙华检测切入到美国市场、切入到成熟的国际业务市场中来,开拓了国际化业务服务能力,也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客户资源,一举两得。2020年至2022年,由Primera从事的CMC药物分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67%、44.82%及47.12%,显示稳步增长趋势。熙华检测的CMC业务板块收入分别为7,126.00万元、18,036.05万元及20,254.09万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CMC市场收入为123.7亿人民币,其中熙华检测CMC收入为1.8亿人民币,约占中国CMC市场份额的1.5%,位列第十三。收购TCM 国际化、一体化再迈一步医药研发是一个大浪淘沙,万里挑一的递进式筛选过程。以创新药研发过程为例,从立项到上市,需要经历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试验、上市等环节。由于研发流程繁杂,审批标准严格,创新药的研发往往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特点。因此,产业链上下游覆盖越多,服务一体化程度越高的CRO企业,将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2021年以来,熙华检测向产业链上下游继续延伸,全面建设一体化服务。在生物分析、药物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原料药及制剂的工艺开发与放大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开展DMPK、临床运营服务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以生物分析、药物分析为核心,自成药性至上市审批的一体化、国际化服务,服务内容更加高效、更加全面。基于上述方向,2022年,熙华检测完成了对第一大客户TCM的收购。通过本次收购,熙华检测打造了数据统计分析国际化业务平台,直接服务海外数据统计分析客户。TCM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数据统计分析业务,其创始人曾担任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的统计部门负责人,创始团队均拥有丰富的国际项目经验。TCM团队擅长与FDA的沟通,众多客户创新药项目在TCM的帮助下顺利获得了FDA的批准。依托TCM成功的国际项目经历,能够为公司该业务板块提供更多海外优质客户。随着收购TCM并持续组建优化数据统计分析业务团队,打造了数据统计分析国际化业务平台,熙华检测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国际化业务能力显著增强。2020-2022年,数据统计分析业务收入分别为1597.33万元、3038.53万元及4810.01万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分别为7.59%、8.63%及10.36%。Primera与TCM的200多家客户群体多为欧美客户,客户粘性强,与国内业务的客户群交叉较少,熙华检测的国内业务部门可据此加强与美国子公司的客户商务交流,使得国内的CMC、DMPK和生物分析业务更快更强地渗透国际市场。目前熙华检测服务的客户已涵盖了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美国药典)、Pfizer, Inc.(辉瑞)、Abbvie Inc.(艾伯维)、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Inc.(勃林格殷格翰)、Bayer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s Inc.(拜耳)、Fresenius Kabi USA, LLC(费森尤斯)等大型知名跨国药企,国际化战略已见成效。美国本土化服务基础已经具备,而国际化业务服务能力、潜在的大量客户资源为熙华检测参与到成熟的国际CRO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结语熙华检测始终坚持一体化、国际化战略,以生物分析、药物分析为核心,致力于成为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自成药性研发至批准上市的全流程服务的医药外包服务提供商。中国CRO市场主要竞争者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昆泰、昭衍新药等,2021年,上述五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CRO市场的44.8%。客观来看,熙华检测在体量、收入规模、市占率等维度上与上述巨头企业仍存在差距。但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康龙化成成立于2004年、昭衍新药成立于1995年,熙华检测成立于2015年,中间存在着10-20年的发展时差,坚持一体化、国际化战略的熙华检测,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 邀请函| Knick邀您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
    聚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Innovation Driv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Knick与您相约——202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9月4-6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Knick展位号:N5C18产品展示 在液体分析领域,Knick可以提供用于工业过程监测及控制的pH,ORP,电导率,溶解氧变送器。在传感器领域,Knick的Memosens就是一种带有存储功能的数字传感器,Knick基于数字Memosens技术的新产品系列,塑造液体分析设备的未来。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Memosens技术是应对pH/ORP、电导率和溶解氧测量领域特殊挑战的理想解决方案,是适用于化工、石化、制药、发电、食品/饮料以及水/废水处理等众多工业领域(还包括防爆 0 危险区域)的理想液体分析方案。Stratos Pro本安防爆变送器Memosens传感器Portavo便携式分析仪c-Care全自动清洗校准系统ARD系列自清洗安装件产品认证 同期论坛 想要了解更多Knick行业应用及解决方案,可关注Knick中国微信公众号,也可以登录中文官网www.knick.com.cn,了解更多产品及市场应用。科伲可(上海)电子测量仪器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大厦3105室邮箱:info@knick.com.cn网址:www.knick.com.cn
  • 生物医药: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
    1、行业整体: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未来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进口替代及产品出口  1.1 应用场景:医疗器械产品用途涉及院内、院外等诸多领域  医疗器械分为 4 大类,20 多个二级子品类。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据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按产品风险程度可分为 I、II、III 类医疗器械,I 到 III 类器械风险程度依次增大。  按国家医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医疗器械按产品特性分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四大类。  而每个大类中又包含多个二级子分类,如体外诊断又可划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微生物检测、血液及体液检测等。  医疗器械应用于院内各科室及院外,用途广泛,近年来市场稳定增长。  医疗器械应用科室包括医院检验科、手术室等各科室,部分器械也在院外市场如第三方检验机构(影像中心)、血透中心等使用。医疗设备应用领域包括影像检查的超声、CT、MRI 等 医学治疗的放疗设备、呼吸机、麻醉机、透析机等以及康复治疗等。  医疗设备院内应用科室包括检验科、急救室、手术室、重症室,院外有第三方医检所、血透中心等,部分诊断设备通过小型化、智能化改造,C 端用量近几年也在增加,例如血压计、血糖仪等。体外诊断市场看,院内检验科、院外第三方医检所是体外诊断主战场。  高值耗材按其适应症划分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心内科、心外科、骨科、口腔科等,院外应用相对较少。  低值耗材院内外用量都非常大,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疫情延续,防护服、口罩等耗材产品销量大增。但低值耗材产品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且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本文暂不做过多论述。  整体看,医疗器械应用于院内外各个场景,器械市场随国内医疗水平提升扩张确定性较高。  1.2 市场规模: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空间大,近年来增速较快  1.2.1 对比全球市场械占比,国内器械行业长期扩容空间大  近几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15 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 3000 亿元,同期全球器械市场规模已达 3712 亿美元,约合 2.47 万亿元(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6.65 折算),当时国内器械市场仅为全球市场的 1/8。  近五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全球市场占比也逐步由 1/8,提升至 2019 年的 1/5。预计,2020 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达到 7000 亿元,全球市场占比约 22%,将近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 1/4。  国内人均药械支出远低于美国水平,近年来器械占比加速提升。  据康基医疗招股书,2019 年国内人均药品支出 213 美元,约为美国人均药品支出的 1/5, 而医疗器械人均支出 69 美元,仅为美国人均器械支出的 1/7。  此外,国内医疗器械/医药市场规模(药械比)也远低于全球水平。海外市场药械比一般在 1:2,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可以达到 1:1,而国内药械比约为 1:3。  但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产品渗透率提升,国内械占比呈逐年提升趋势。国内药械比已逐步由2015 年的 1:4 提升至 2019 年的 1:3,预计 2020 年国内药械比有望提升至 1:2.5。  1.2.2 国内器械市场快速增长,增速远高于药品及全球器械市场  国内器械行业较海外成熟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自 2015 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 20%左右,远高于国际市场不足 6% 的增速。  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相对较为成熟,医疗器械终端可及性及渗透率已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于已有产品更新迭代及少数未满足临床需求。  而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政策支持、终端未满足临床需求、进口替代及产品出口等推动下,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国内药品市场趋于稳定,而医疗器械市场在政策推动、需求端拉动作用下,仍保持高速增长。  以往国内医疗器械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近年来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器械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仍呈现高增长态势,主要源于国内鼓励创新政策,对医疗器械研发、技术转移、上市推广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相较于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周期短、产品上市快,企业研发布局相对灵活。  整体看,国内药品市场基数较大,且仿制药市场占比超过 90%,2015 年随着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及药品带量采购逐步推进,增速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但医疗器械市场仍能维持 20%左右的市场增速。  1.3 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研发正在不断加码  1.3.1 国产器械市场分散、产品集中于低端领域,仍有较大结构调整空间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呈现企业多、小、散局面,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集中度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远低于药品行业。  2020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约 2 万亿元,而生产厂家仅 7000 多家。同期,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 7700 亿 元,而器械生产厂商却高达 2.5 万家,其中 90%企业营收规模在 2000 万以下, 年产过亿的企业占比仅有 15%左右。  此外,2019 年 A 股 71 家上市医疗器械企 业中,仅 1 家营收过百亿元,营收超过 30 亿元的仅有 9 家 而国内 A 股上市公司营收过百亿的医药企业有 10 家,近 30 家营收过 30 亿元。  但 2020 年,疫情加速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收入规模看,当年营收过百亿器械企业增加至 4 家,营收超过 30 亿元企业增加至 2019 年的两倍。  此外,2020 年收入占器械上市公司整体 3%以上的企业,累计市场占比已由 2019 年的 50%,提升至 2020 年的 56%。  国内医疗器械仍以低端为主,仍有较大的结构调整空间。  国内 2.5 万家医疗器械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足四分之一。企业产品结构来看,可生产 I 类产品企业占比接近 50%,但 III 类器械生产厂商占比不足 7%,大部分器械企业以生产技术壁垒较低的 I 类医疗器械为主要业务。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仅 1/4 产品为高端器械1,基础医疗器械仍占主流。除低端产品2市场占有率高、生产企业数量多,国内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也较为严 重。如国内仅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企业就有 200 多家,各家产品质量和性能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国产医疗器械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中高端产品逐步渗透。  以出口产品为例,近两年国内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中,医用耗材出口占比高达 60%。疫情冲击 下,2020年国内医用耗材出口占比更进一步提升至 75%以上。医用耗材出口产品结构看,近 90%为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技术壁垒较低的产品。  据企查查及国家药监局数据,国内医用防护服注册证企业 254 家,其中 190 家有出口资,占比 75%。此类产品国内市场相对分散,且技术平台延展性较差,在国际市场上品牌输出能力相对较弱。  但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由于疫情影响,国内诊疗设备、IVD 试剂等出口额大增,其中 IVD 试剂出口额相对 2019 年增长约 8 倍。试剂出口未来或将带动 IVD 企业的中高端产品率先实现国际化。  1.3.2 国内企业研发起步晚且投入低,近年研发投入及对外投资增加  国内器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投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关系到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及后续爆发力。  据 wind 数据,全球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近 3 年平均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在 9%以上,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超过 30 亿美元。  其中医疗器械巨头强生、波士顿科学每年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均在 10%以上。而国内医疗器械前十大企业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收入占比仅 6.5%。  国内研发投入绝对值平均约 4 亿元,研发投入绝对值仅有全球的约 1/8 (海外企业研发投入未经折算为人民币)。但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近年来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国内器械企业一边加大研发投入、一边加大对外投资,以追赶国际创新进度。  近几年,国内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多维持 20%以上的增长。其中,国内医疗器械巨头迈瑞医疗,2020 年研发投入已突破 20 亿元,较 2019 年增加 27% 英科医疗、振德医疗等在 2020 年收入大幅提升情况下,研发投入也较前一年增长 3 倍以上。  除研发支出增加,国内器械头部企业也在加速对外投资步伐。2018-2019 年,受资管新规后影响,市场上股权投资资金面紧张,国内上市公司对外战略投资交易数连续下降。  并且,受全球贸易战等影响,国内企业跨境并购交易数也连续出现下滑。2020年,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数出现反弹,整体交易额达 2345 亿美元,已基本恢复至 2018 年水平。  1.4 国际竞争力:产品升级带动国产器械进口替代及出口增加  1.4.1 国内高端器械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国内多数高端器械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可观。国内医疗器械约有三分之一品类进口替代率不足 50%,但由于进口替代率比较低的大部分品类进口展品售价较高,2015-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进口产品销售额占医疗器械市场整体约三分之一。  未来,国产市占率较低的品类,销售额将随该产品整体市场规模提升而增长,例如,目前国内高值耗材的神经介入、高端医疗设备等已逐步进入进口替代萌芽期。  而体外诊断领域的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等,高值耗材的外周血管介入、人工晶体,医疗设备的 CT 等领域,已步入进口替代的高速成长阶段。相对来讲,低值耗材的大输液、卫生材料,体外诊断的生化诊断等,已经基本完成进口替代。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市场扩容、政策支持、国内技术迭代及医保控费等支持下,进口替代动力强劲。  由前文,国内医疗器械市场 2020 年规模预计可达7700亿元,但目前,高端器械领域,尚有较多临床需求尚未满足。并且,对照国内外药品、器械市场结构,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仍有至少两倍增长空间才达到合理结构。  市场快速扩容,奠定了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高速成长的市场基础。  产品端,国务院、药监局多次发文,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尤其是鼓励临床急需、创新度较高产品加速上市,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技术不断突破。  支付端,医保控费一方面为器械行业发展挤出了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器械企业考虑到全球市场价格同步问题,降价对其挤出效应也较为明显。  由此,市场扩容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国内政策支持下的产品结构调整,更是有利于推动国内 医疗器械企业快速扩张。  1.4.2 国内器械企业以新冠疫情契机,走出国门步调显著加速  2020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医疗耗材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拉动中高端产品出口增长。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出口额达到 1019 亿美元,其中医用耗材类 942 亿美元。  剔除疫情延续带来的医用耗材出口高增长部分,2020年 IVD试剂、诊疗设备等出口额增长,带动全年出口额达到596亿美元,增速突破30%,而正常年份,医疗器械出口年均增速仅有 10%左右。  但从2020 年器械出口月度数据看,国内医疗器械出口 5 月进入高峰,10 月基本恢复至每月 60 亿美元。  我们预计 2021 年国内器械出口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后续出口产品结构有望迎来调整。  疫情延续医疗器械出口额高位停留,未来关注产品结构调整空间。  2020 年医疗器械出口产品结构看,医用耗材占比超过 70%,较常规年份医用耗材 10% 左右占比提升幅度较大。  其中,出口美国医疗器械总额 260 亿美元中,148 亿美元为口罩与防护服产品。从产品出口地区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累计出口占比超过 50%。  除以上发达地区,2020年“一带一路”国家器械出口额实现 1.8 倍增长,其中,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增幅在 3 倍以上。据国内某器械龙头企业访谈记录,通过呼吸机、低值耗材等出口建立合作关系,俄罗斯等地区已经开始与采购公司其它体外诊断高端产品。  未来,出口器械产品结构调整是否会促进国产中高端器械产品出口,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器械出口机会,值得关注。  2、细分赛道:医疗器械品类繁多,不同产品国产替代及出口情况差异较大  2.1 医疗设备: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广阔  2.1.1 医疗设备为医疗器械领域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赛道,国产化程度也最低  医疗设备为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赛道,近年来细分市场稳定增长,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康复设备等发展阶段存在一定差异。2019 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整体达到 6400 亿元,其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3560 亿元,占据市场整体份额 57%。  近年来,医疗设备市场增速维持在18%以上,2019年市场规模较 2015 年的 1744 亿元已实现翻倍增长。  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医疗设备市场有望恢复高增长至 4272 亿元。产品结构看,医疗设备主要分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康复设备等,各细分赛道技术成熟度及进口替代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诊断设备的超声检测仪,治疗设备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技术较为成熟,国产产品市场占比较高。其他如手术室辅助设备,包括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等,国产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医疗设备市场占比最高,但整体进口产品占比超 70%。  国内医疗设备整体国产化率水平仅有 30%左右,其中核磁共振、放疗设备等领域,由于产品技术壁垒较高,且产业链上游集中在欧美市场,国产品牌市占率甚至不足 20%。  即使进口替代率相对较高的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国产产品也主要是以低端产品,主打国内二级及以下低端市场。  例如,2019 年以迈瑞医疗为首的国产麻醉机设备已占据国内近 35%的市场规模。但从产品终端市场结构看,迈瑞的麻醉机在二级医院市占率 21%,远高于其在三级医院 13%的市场份额。  再如,2018年包括迈瑞、汕潮、开立等在内的国产超声影像设备已在国内占据 30%以 上的市场份额。  但从产品结构看,2019年国产超声设备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低端市场占有率高达 80%以上,但在高端超声影像市场,国产市占率仅 20%。  2.1.2 医疗设备技术门槛高,自研、并购、合作研发等模式推动国内产品技术进步  医疗设备多数产品结构复杂组装周期长,且产业链多环节国产化率低、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技术进步是进口替代及走出国门的核心。  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占比较低的原因除设备本身制造工艺复杂、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外,国内产业链上游供应能力较弱也是重要限制因素。也即医疗设备的竞争壁垒除生产及注册外,打破原料供应、零部件组装等壁垒也至关重要。  以呼吸机为例,一台有创呼吸机需要 1000 多个零部件,其中核心部件涡轮风机、传感器、芯片、比例阀、音圈电机等,大部分由欧美企业供应。  据访谈,国内多数大型医疗设备20%的核心部件,未来 5-10 年内可能都难以完全实现进口替代。  从组装效能来看,成熟产线生产一台呼吸机平均耗时 40 天,而从头摸索生产流程完成组装大约需要 540 天。  企业自主研发与并购相结合,国产医疗设备逐步拓展中高端市场。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主要采用并购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模式,不断实现产品升级。自主研发方面,以进口替代相对较为完全的 DR(Digital Radiography,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为例,核心部件包括 X 线球管、X 线高压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机械部件和图像系统等。  国内企业万东医疗通过多年研发,逐步实现以上全部核心部件的进口替代,并使得公司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再如,迈瑞医疗开发的 SV300呼吸机已采用自主研发的涡轮风机,产品在降噪、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已实现更优。  并购方面,以迈瑞医疗为例,公司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收购美国老牌厂商 Datascope 监护仪业务,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监护产品厂商。  2013年并购 Zonare,正式踏入高端超声影像市场,并在后续市场拓展中将 Zonare 的域扫描成像技术应用在高端超声技术和高端市场领域。  2.1.3 国产设备价格优势显著,疫情延续或将加速国内龙头企业进口替代及国际化  国产医疗设备价格优势明显,推动进口替代及出口增加。国内医疗设备进院涉及各方面较为复杂,以往国产医疗设备定价低反而未必是优势。  但近年来,卫计委、医科院等关注到部分国产医疗设备相关性能已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一方面,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可以大大降低进口设备价格 另一方面,推动三级医院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可有效遏制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  海外市场推广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医疗价格相对不敏感,是高端医疗设备主战场 并且,欧美国家自身医疗设备共计能力较强,出口医疗器械占全球总出口量60%以上,国产医疗设备竞争优势不大。  但目前欧美整体医疗资源配置较强,2018年美国出口医疗器械国家中,前20位中有 18 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前 20 各国家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量90%,国产医疗设备出口也不例外,主要出口地仍以欧美国家为主。  未来,国产医疗设备应发挥价格优势,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尤其是中欧等地区市场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增长空间可观,但大部分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仍需较长时间充实,可关注。  新冠疫情延续带动医疗设备出口增加,其中呼吸机等出口量显著提升,但国产医疗设备出口仍任重道远。  2020 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生产恢复最快的中国海外贸易额迅速增长。2020 年医疗器械出口额较前一年增长 1.3 倍,其中,医疗设备出口增速也由 2019 年的 6%左右提升至 48%。但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出口,头部市场集中效应十分显著。  以医疗设备出口增长最明显的呼吸机为例,2019年海外各国在中国医用呼吸机采购量看,迈瑞医疗一家占据近 75% 的市场份额,家用呼吸机市场相对分散,但鱼跃一家采购量也超过了 40%。  由此可见,未来国产医疗设备最有望打开国际市场的,仍将是国内该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除细分赛道龙头,由美国医疗器械出口经验看,具备当地政府信息跟踪能力、重视 CT、MRI 等院内必须设备细分市场、售后服务能力强、与 FDA 或 CE 沟通顺畅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相对更加成功。  2.2 高值耗材:市场面临集采压力,进口替代及出口或将加速  2.2.1高值耗材细分品类众多,短期部分品类面临集采降价压力  高值耗材主要包括骨科等十多个细分品类,各类别国内市场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高值耗材包括骨科、眼科、心血管、神经外科、口腔、血液净化、电生理、起搏器、手术外科等十多个细分品类。  各赛道国内产品技术发展阶段、进口替代情况等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心血管、骨科、血液净化耗材中部分品种技术较为成熟,进口替代也较为完全,如心血管的冠脉介入、封堵器等产品,国产化率已超过80%。  但是,现仍有一半以上的高值耗材品类,仍以进口产品为主,例如骨科领域的关节类产品、眼科领域的人工晶体、口腔种植体、心血管领域的外周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的介入类产品、起搏器、手术外科领域的内窥镜软镜等。  高值耗材技术较为成熟、临床用量较大的产品,短期面临集采。  2020 年高值耗材领域市场规模最大单品,冠脉支架全国集采政策落地,国产产品价格由每条 8000-10000元降至 700元,降幅高达 90%以上。  集采对国内高值耗材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冠脉支架集采限定各家采购量,但价格降幅过大,对单一产品依赖较强的中小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对心血管高值耗材行业集中度 进一步提升有一定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美敦力等进口厂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必须同步参与集采降价。对此类跨国大型器械企业产品国际定价会有较大影响,未来集采有望加速部分赛道国产化进程。  由目前集采推进进程看,临床应用量相对较大的心血管、骨科等耗材已经在逐步纳入全国集采范围。  其中,眼科、血液净化及起搏器等产品,区域采购联盟集采也在推进,但从降价幅度和波及范围看,影响力依次为全国集采、区域采购联盟、省采购联盟。  2.2.2 创新技术高值耗材短期集采概率较小,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仍大有可为  新技术产品市场仍在快速增长,短期内集采压力较小。近年高值耗材主要细分品类市场增速来看,心血管领域外周血管、脑血管介入耗材大于 30%的市场增速远高于冠脉血管 20%左右的增速。  相比于成熟的冠脉血管耗材市场,外周、脑血管领域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随着诊疗相关配套完善,外周及脑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比例不断提升。  其次,由外资主导的市场
  • 中科大教授谢毅获国际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谢毅荣获2013年度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据悉,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颁奖仪式将于今年8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该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根据被提名人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综合评定。   谢毅教授1988年获得厦门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科大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她一直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学及基于电、声调制的无机功能固体设计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曾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省部级奖3次,并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个人奖励,曾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现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本次与谢毅教授同获奖项的还有美国化学会前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埃萨莱彻马里斯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伊莲娜蓓莱特斯卡娅教授等9位女化学家、工程师。
  • 国际化工企业正逐步加强中国研发中心的建设
    据IMF预测,2010年和2011年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9.4%和8.4%。这不仅超过了2008和2009年同期值,还远高于同期拉美、非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的预期值,经济增长已基本恢复至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近年来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升,而亚洲新兴市场由于经济发展增速快于其他新兴市场备受关注,中国市场作为亚洲新兴市场的一部分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目前一些国际化工巨头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逐步加强了中国研发中心的建设。   以朗盛为例,1997年朗盛在无锡建设了全球领先的皮革化学品研发中心 2005年在上海开设了工业橡胶制品技术中心 2007年,朗盛又在无锡设立了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测试中心 2008年在无锡开设了微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等。   此外,陶氏化学也在上海建设了上海陶氏中心 埃克森美孚化工在上海宣布投资7000万美元建立埃克森美孚化工上海研发中心 博禄公司也宣布建设博禄中国研发中心 康宁公司也投资了5000万美元建设道康宁中国商务技术中心等。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由于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点正不断的向新兴市场转移。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陶氏、杜邦、巴斯夫、朗盛、赢创等大型国际化工企业都在中国和印度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石油[11.270.27%]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新兴市场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亚洲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11个经济体。
  • “国际化”理念践行者 携新一代分子互作技术再度出发——访Gator Bio CEO谭洪博士
    1990年,瑞典Pharmacia公司与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基于SPR技术的Biacore仪器,使人们第一次利用仪器对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自动化检测,自此打开了分子互作分析仪世界的大门。现如今分子互作分析仪是生命科学研究、新药研发的核心工具,是生物制药、CRO、CDMO、科研机构的标配设备。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对此类仪器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同时,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新的仪器品牌加入竞争。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Gator Bio CEO谭洪博士,就分子互作分析技术发展历程、仪器前景、高端仪器替代及仪器行业“国际化”理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Gator Bio CEO 谭洪博士分子互作技术呈现“多元化、互补化”发展态势分子互作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物理、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和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人们对分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SPR技术是最先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的重要工具,代表产品Biacore系列几经收购,现归属于Cytiva。在此期间,分子互作领域涌现出各种新技术,通过声、光电、化学等不同方式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薄膜干涉技术(Thin Film Interferometry, TFI)和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等,它们的出现弥补了SPR技术的不足和局限性,同时扩展了分子互作技术的应用范畴。”谭洪介绍说。“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考虑到这些新技术所要解决问题出发点的不同,其应用范围可能会有相互重叠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是互补的。例如在药物研发和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SPR技术检测小分子时十分灵敏,精确度高,而BLI技术在高通量筛选,检测抗体、蛋白等大分子时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根据研究项目的真实需求选取相应的检测技术。”谭洪进一步举例解释,“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就像家里厨房的锅具,种类繁多,功能属性不一,想要做出一顿丰盛美味的晚宴少不了它们共同帮忙”。 BLI技术的“前世今生”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又称生物层干涉,是一种通过检测干涉光谱的位移变化来检测传感器表面反应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一束可见光从光谱仪射出后,在传感器末端的光学膜层的两个界面会形成两束反射光谱,并形成一束干涉光谱。2001年,谭洪和早期团队一手创办了ForteBio公司并率先将BLI技术实现商业化。2020年底,BLI技术被正式收录于《美国2021版药典》1108章,这也表明BLI技术将作为药物检测标准规范,延展至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科研和医疗健康行业的进步。离开ForteBio公司后,谭洪又创建了Gator Bio公司。不仅要解决第一代BLI遗留的问题,而且要打破技术局限性,充分满足日益增多、多样化的应用需求,Gator Bio推出了新一代BLI技术(Next Generation Bio-Layer Interferometry, NGB),谭洪表示:“相对第一代BLI技术,NGB技术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比如,表面光学模型进行了深度优化,解决了第一代BLI技术检测结合曲线时随机出现倒置现象的疑难问题;同时,在表面化学参数上做了很大改观;根据积累的多年诊断经验,NGB技术能够实现血液样品检测,极大地拓宽了应用领域。Gator非标记生物分子分析仪GatorPlus “细分化,专业化”利基市场分子互作分析仪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个高度细分化、高度专业化的市场,由于研发难度大、综合市场准入门槛高和市场需求较小等因素,在过去长达二三十年里,该市场一直由1-2个品牌所主导。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对该仪器的需求在持续增加,连年保持10%以上增长率。谭洪介绍说:“全球市场规模目前在2.5-3亿美元范围内。市场需求一方面来自老旧仪器的替代,另一方面来自新应用领域的拓展,比如CGT领域。”“一般来说在生命科学工具领域中,若一家企业的单一产品市场份额超过3000万美元,则表明该产品十分优秀,得到了大众认可;若做到5000万美元以上则说明该产品优中之优,具有引领市场的潜质;而达到1亿美元以上市场份额的产品属于凤毛麟角。”谭洪解释到当前分子互作分析仪的市场空间并非巨大无比。面对市场格局不会轻易改变的现状,谭洪创办的Gator Bio将坚定秉持“主张坚持底层创新技术,引领全球分子互作市场”的理念,采取产品全链条布局,时刻关注前沿研究动态,积极开拓全新应用领域,努力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分子互作平台,争取早日突破国外品牌主导分子互作市场的局面。抗体药物开发仍是主需求,AAV检测或成热门应用领域近年来,生物药的市场需求逐年扩容,其中抗体药物因其靶向性好,治疗效果显著,在生物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抗体药物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抗体药物开发成为分子互作分析仪需求最强劲的市场。亲和力是判定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是了解分子以及识别生物学过程、药物的发现与筛选等的重要指标。分子互作分析仪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新药研发的核心工具,为抗体药物开发提供了宝贵数据支撑,在定量分析及抗体浓度检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最火热的新兴疗法之一,而腺相关病毒(AAV)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将其用于各种治疗,谭洪团队敏锐地嗅查到其中潜在的发展机遇,正在积极尝试将NGB技术应用于AAV检测。利用NGB技术进行AAV检测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中一个是AAV低浓度的快速检测,另一个是AAV空壳率检测。为此,Gator Bio设计了全新生物传感器并且进一步优化分子检测技术,预计年底将会推出独一无二的AAV新产品。此外,2022年还会推出Gator系列的新一代高通量、高性能的BLI分子互作分析仪。谭洪透露到:“新仪器已经进入最后的beta测试阶段。我们期待很快就开始在全球市场销售。”立足国际市场,践行“全球替代”伴随近两年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日益加重、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以及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等国际不安因素,大范围的国产替代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及公共的共识。国产替代正在引发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洗牌。而在分子互作仪赛道上,谭洪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的眼光不能仅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要专注于全球科学仪器市场;不以“国产替代”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挑战“全球替代”这样宏伟且艰巨目标。中国市场相对全球市场而言,份额较低。其次,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内的产品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市场相对稳定,并且主流厂商积累了丰厚的市场经验。综上而言,国产替代难以一两年内完成”。“科学仪器市场相对来讲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它不像互联网的有些东西能够设置壁垒。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真正为客户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心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才有可能把技术和产品发展起来。”谭洪补充到,“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的美好愿景光靠热情是不能有效解决目前的窘境,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在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潜心研究,发挥自己特长去解决某些问题。比如像Gator Bio,不可能做SPR仪器,即使做出来也没办法改变市场格局。”中国仪器行业需要更多“国际化”理念人才视野决定起点,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趋势。谭洪根据自身丰富的创业经历深切表达:“对于高端科学仪器而言,一定要从国际市场开始。这就意味着中国仪器厂商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思维。技术差距不是首要问题,思想问题才是关键。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优秀的产品不可能由一家厂商单独完成,一定是通过整合各个先进的零部件和最新技术铸造成一件伟大产品,就像Gator Bio现在的仪器有很多核心部件也是采购国外的供应商,但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是将众多先进的技术和零件整合加工于一身,开发出新的应用功能和属性。目前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以及企业家们的基础工作都非常扎实,但是由于缺乏真正“国际化”理念的掌舵人,导致产品无法与国际化接轨,市场定位也仅限国内市场,最终结果就是无法成为高端科学仪器的引领者。”“国际化理念并不是鼓吹去国外简单的留学镀金,国际化视野与全球思维指的是一种思维方法而非‘了解国外事物’。不可否认,去过多个国家、会讲几国语言,这是一种优势,但这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视野和灼见。比如华为领军者任正非,面对日益饱和的国内市场,他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面向世界”,毅然开启了国际化征程,华为先后进入了俄罗斯、拉丁美洲、非洲市场。虽然近两年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导致发展的脚步变缓,但华为已经成为世界通信行业的佼佼者。国际视野与全球思维是要开放包容,拥有包容的心态并不带有色眼镜看待事物;同时,要以战略的眼光,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方式看待事物发展。”谭洪说到,“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俯拾即是,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具备国际化理念,然后通过各种方法走国际化道路,最终提升自身产品的全球性竞争力”。谭洪个人简介:谭洪是Access Medical Systems, Ltd. (AMS)的联合创始人和CEO;AMS使用ET Healthcare、星童医疗、Gator Bio、小鳄等品牌在全球销售体外诊断及生命科学工具产品。此前,他发明了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简称BLI)并创办了ForteBio,使这项技术成为生物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并收入美国药典。ForteBio后被Pall收购;再后成为Danaher一部分;现在是Sartorius旗下品牌。他的创业经历还包括光纤零部件公司Wave Crossing。在开始创业之前,谭洪先后在Iomega, Maxtor, Caleb Tech, Seagate和Conner Tech等数据存储公司担任研发及管理工作。他还在Torrington Company设计精密轴承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攻读博士期间,谭洪负责美国宇航局HEIDi太空望远镜的瞄准及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发并参与了发射工作。谭洪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在美国Auburn University电机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长江商学院获得EMBA学位。关于Gator Bio:Gator Bio是全球非标记分子互作技术领导者,专业研发及生产Gator系列分子互作仪器及配套的生物传感器。Gator Bio苏州工厂已获得ISO13485认证,Gator产品已取得FCC、CSA和CE认证。Gator Bio凭借规范、严格、专业化的生产管理,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高质量产品,以满足客户研发、生产检测需求。
  •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座谈会在京举行
    p   8月8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座谈会在京举行。科技部合作司司长叶冬柏,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原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司司长、原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吴贻康以及从事国际孵化器管理、研究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p p   座谈会上,吴贻康同志分享了他多年从事孵化器国际化的经验和体会,回忆了八十年代与联合国代表拉卡卡共同安排在中国做孵化器的经历 科技部合作司叶冬柏司长为与会代表宣讲了科技部新时期国际合作的原则和近期任务;火炬中心张志宏主任也总结了国内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孵化器国际化的优势,并代表火炬中心对孵化器的国际化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与会代表也围绕中国孵化器的国际化历程、经验、教训和未来发展,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最后,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姚为克会长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孵化器国际合作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并表示协会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国际化工作。今后协会将继续举办孵化器国际合作专题的系列活动,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还将加强孵化器国际化研究,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p p /p
  • 2016第九届成都国际化工展览会及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p   一年一度的成都国际化工展览会于2016年3月8日-10日在四川?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台湾以及全国各地近200家企业和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近万平方米。中国石油、中国化工、GEA、五洲阀门、江南阀门、大田阀门、沃特斯阀门、金通灵流体、麦考勃粉体、君歌分子蒸镏、磁谷鼓风机、天康钢管、成都瑞奇石化等单位均以较大面积的空地展位展出,泵阀商城也组织了温州15家阀门企业抱团展出。展出各类化工原材料、化工新材料 化工技术设备 化工环保与清洁生产技术 阀门、管道、密封等流体设备 化学工程与服务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BP、延长石油、中国寰球、中国成达、中国天辰、中国五环、电子十一科技工程公司、中国化学桂林工程公司、七化建化工工程、四川省化工设计院等众多工程公司、设计院、能源单位分别派出采购经理、工程与技术人员参会,西南各地的石油化工园区、石油和化工企事业单位、研究院、高校等也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参观展会。来自石油、生物化学、制药、食品、饲料、农产品、染料、涂料、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终端买家和来自各地化工产品贸易商也参观了展览。本次活动是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十一科技工程公司支持,成都环达中油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p p   展览会举办期间,四川省油气化工“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和化工技术交流会也将同步进行。2016年3月8日上午,四川省油气化工“十二五”总结表彰暨“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成都龙泉驿区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翟刚副主任、张忠辉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市州经信委分管油气化工的领导、四川省重点油气化工企业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p p   下午13点,参会代表近百人乘车来到了正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6第九届中国(成都)化工及技术装备展览会现场,参会代表参观完展览后,来到了正在2楼会议室举办的化工技术交流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巡视员曾祥春就“十三五”技术创新、项目对接作了说明,摩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仟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料网、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分别作了项目介绍和技术推介,希望借助成都化工展览会平台,寻找合作伙伴和合作机会。 /p p   如需了解相关展会信息,欢迎登陆http://www.pctef.com。 /p p & nbsp /p
  • 行业盛会 | 回顾第四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
    截至2018年底,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化工行业产值达到14.8万亿元,占全球化工产值的40%,而这个数字在2005年还只有9%。迅猛发展的化工产业需要安全作保障。目前,我国化工安全整体形势相对稳定,但今年频发的几起化工厂重大爆炸事故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化工安全生产”成为化工界议论的热点。那么,我们该如何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呢?为期两天(2019.10.31-11.01)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汇集了近千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化工安全”这个重要的话题。本次研讨会旨在大力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在我国化工行业的应用,展示我国近年来化工安全最佳实践和最新科技成果。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副主席林博,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技术总监路易莎娜拉等专家学者围绕危化品智能风险评估、责任关怀在中国的实践、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主题,交流分享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深入探讨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措施。会议第二天,大会设立3个分会场,从化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开展深入探讨。共有来自世界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47位代表分别结合“过程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分析与管控”,“精细化工安全管理与技术”三方面主题进行专题报告。过程安全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是企业及时消除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会上,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发表了题目为“加快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化工重大安全风险”的讲话,提出了“本质安全”的化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要求大力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小安全风险。风险辨识分析与管控科学、系统地做好反应安全评估工作,充分利用丰富的热风险分析数据制定化学反应分析与工艺放大策略,有效降低人员伤害风险及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概率,也是每个企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瑞士热安全协会专家daniel freiner博士分享了反应风险识别及管控技术的新进展上海擎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海峰博士此次会议中与大家分享了“利用反应热数据进行安全高效的化工开发”。他在报告中指出,化工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生产工艺,而优良的生产工艺来源于对反应过程的深刻理解。现代化工具的使用如全自动反应量热仪因其无人值守自动化操作,优良的过程参数控制,全方位数据采集和处理,光谱的在线分析手段等可实现安全和高效的化工工艺开发。精细化工安全管理与技术天津大学教授卫宏远从精细化工行业的事故出发,讲解了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的要求,重点反应风险评估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颁奖仪式同时,在本次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上,梅特勒-托利多gpro 500激光气体分析仪荣获化工安全创新奖!gpro 500系列可调谐二极管激光气体分析仪,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或多种气体组分。且能在背景气组分复杂,高粉尘等严苛工况下实现精准测量,并快速响应。特别适用于在石化、化工等存在易燃易爆过程气体的场合,用于测量其过程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并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以避免爆炸的发生。在火炬气/voc处理/惰化等环节,应用广泛。其优势主要包括:1.光谱学原理,重新定义气体分析技术,测量可靠2. 维护量低,降低运行成本3. 安装灵活,既可原位,也可取样4. 提供多种过程连接方式5. 可测量多种气体含量o2 • h2o • co • co2 • h2s • hcl梅特勒-托利多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保障安全、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化工解决方案。志在与广大客户和从事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促进生产工艺优化的现代化变革。作为此次会议的主要支持方之一梅特勒-托利多带来了应用于化工行业的“本安”称重解决方案,研发、工艺放大和质量实验室解决方案,过程分析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产品和销售服务团队。借助研讨会的平台,梅特勒-托利多与广大参会领导、专家、用户和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让与会者直观地了解梅特勒-托利多的安全理念和产品价值。在此次研讨会上,有多位行业领导和专家提到了“本质安全”的理念。“本质安全”的理念是强调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这与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本质安全”防爆产品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