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工程院院士

仪器信息网工程院院士专题为您整合工程院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工程院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工程院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工程院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工程院院士话题讨论。

工程院院士相关的资讯

  •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决定停止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
    p   据中纪委驻环保部纪检组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p p   2017年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第六届主席团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和新补充修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决定停止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 /p
  • 我国已有723名中科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记者从6月11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72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学部由全体院士组成,成立于1955年6月1日,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院士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国科学院设有6个学部,现有院士723人,另外有外籍院士64人。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有574位院士和16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3年。自1997年起,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同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工作。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共有院士774名,另外还有41名外籍院士。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有647位院士和17位外籍院士。
  • 中国工程院首办新院士培训班
    中国工程院2011年新当选院士培训班2月24日~25日在京举行。据悉,这是中国工程院成立18年来第一次集中新当选院士举办培训班。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谢克昌、干勇、樊代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出席此次活动,2011年新当选院士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潘云鹤介绍,举办培训班是为了让新院士更好地了解中国工程院,特别是了解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队伍建设和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两项中心工作的有关情况,以便于今后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科技发展服务。   活动中,徐匡迪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新当选院士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干勇向新院士介绍了《中国工程院章程》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院机关的简单情况,潘云鹤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咨询工作情况,旭日干介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建设工作的情况,谢克昌介绍了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沈国舫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开展水资源战略咨询研究的工作经验。   培训会上,新当选院士围绕如何做好工程院战略咨询、如何发挥好工程科技思想库作用、如何加强院士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2月25日上午,培训班安排新当选院士学习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老一代工程科技专家的杰出代表、“两弹一星”元勋、工程院第一任院长朱光亚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举行科学精神座谈会。新当选院士们围绕学习朱光亚的科学精神谈论了各自体会,尤其针对院士科学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启动
    日前从中国工程院获悉,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网站公布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等10份相关文件。  根据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2017年增选报送材料将在3月31日截止。经过资格审查和形式验收,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6月第1周,各学部第一轮评审,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并组织候选人材料公示。7月31日,受理投诉信截止,对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进行投诉调查。10月最后1周,各学部组织第二轮评审。再经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投票终选、主席团审议,确定当选院士名单。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候选人可单独通过院士(包括院士组成的特别提名小组)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也可以同时通过以上两种渠道提名 不受理个人申请。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院士可单独或联名提名。候选人获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2位。文件明确,“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  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被提名次数仅限1次。凡已合计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  候选人专业范围包括工程科学技术(含农、医)的各专业学科。各学部所涵盖的专业领域,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确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依据各自的标准和程序交叉当选的原则,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候选人材料存在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科技成果,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部门为候选人当选进行助选、拉票,干扰增选工作的,终止其当次候选人资格,在相关学部范围内进行通报 情节严重的,除终止其当次候选人资格外,还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资格,直至取消其终身被提名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与增选相关文件同时发布的还有《致全体院士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工程院党组号召全体院士共同守护院士称号的荣誉性,共同把好院士“入口关”,共同做全面从严治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研究决定。
  • 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名单被疑提前泄露
    网友曝光的新院士名单   今天(12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54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今天上午在新闻通报会上表示,54名新院士是经过两轮评审、选举、主席团审议和报请国务院备案等多个程序的严格遴选,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当选的。这次增选后,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然而,在1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可能提前泄密。   网曝   一月前网络现新院士名单   今天是工程院官方公布院士增选结果的日子,不过记者注意到,早在一个月前,网络上就已出现了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   11月7日,网友“微尘”在其新浪博客上发布了一篇博文——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已定结果(部分已定)。这份网络上最早的榜单有15人,除工程管理学部外,分布在8个学部。   记者注意到,这15人都是工程院此前公布的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虽然半信半疑,不过有网友赞其“消息灵通”。   4天后网络现新院士详细版   4天后,网络上再现一版本,相比之前的“不完全名单”,这版更为详实。   11月11日,这天是“光棍节”。在荆楚网上,网友“genshen”的一条帖子很“热”:2011年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帖子按学部详细列出了2011年度两院“新院士”名单,其中,中科院34人,工程院33人。   记者发现,工程院的33人名单,不仅全部都是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还包括第一个网络版本中的14人,只是有个别人的年龄和官网公布的有出入。   有网友对此结果表示质疑,称名单出来得有点早,也有人表示“都是小道消息,等官方的吧”,不过更多是惊叹“新院士”很年轻。   记者随后给网友“微尘”和“genshen”发了信息,试图了解名单的来源,但截至记者发稿,记者未从这两位网友那里得到回应。   对比   网络新院士名单命中率达97%   这份网络版的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在网上流传很快,到底是小道消息,还是名单提前泄露了呢?   今天上午,当记者拿着工程院的名单与网络名单进行对比时发现,网络上的33位新院士中,除工程管理学部中邱菀华不在最终名单外,其他32人全部在列,命中率高达97%。   回应   应该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   记者从工程院获悉,今年院士增选的选举工作于11月3日结束,4日经院主席团审议通过,之后上报国务院审批,大约11月中下旬得到国务院批复。   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还没有批复以前,工程院是不会提前公布或者通知院士的,网络上的名单可能是通过院士本人了解到的。网络上的这份33人名单和最终的54人名单相比,显然是不完全名单,说明“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不符合规定”。   院士增选将增加诚信记录   据介绍,随着工程院已经完成10次院士选举,院士增选制度体系、具体操作环节和进程安排都日趋完善。   今年增选过程中,工程院提出,要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真正做到不容忍,不支持“助选拉票”和“学术包装”等行为,确保增选“不受污染”。   针对此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上午表示,工程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院士增选办法,明确规定,在增选过程中出现的材料不实、弄虚作假以及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的不当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要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并列入诚信记录。“对今后的参选院士会有影响。”   院士构成   据介绍,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38人,占新当选人数的70.4% 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46岁。   提前曝光的工程院新院士名单   姓名 年龄工作单位   郭东明 52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6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高文 55北京大学   吾守尔斯拉木69新疆大学   钱旭红 49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中南大学   李言荣 49电子科技大学   谭天伟 47北京化工大学   李晓红 52武汉大学   孙龙德 4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玉卓 49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万华 69天津大学   李建成 46武汉大学   刘加平 5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崔恺 5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缪昌文 53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龚晓南 66浙江大学   瞿金平 54华南理工大学   陈剑平 4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吴孔明 46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康绍忠 48中国农业大学   朱有勇 55云南农业大学   李坚 68东北林业大学   詹启敏 5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于金明 53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郎景和 7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王学浩 6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祖尧 51香港中文大学   胡文瑞 6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郑静晨 51武警部队总医院   未上院士正式名单人员邱菀华,64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顺利结束。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领导下,各学部严格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   今年增选工作于2013年1月正式启动。经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含所属国有大型企业)、直属事业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科协等渠道遴选和院士提名,共产生了560名有效候选人。6月下旬,经过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17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之后,各学部对收到的有关第二轮候选人的投诉和反映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核实,对第一轮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10月下旬,各学部通过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产生了51位新当选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4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人,农业学部4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4人。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07人(其中资深院士258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新当选的51位院士中,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6.9岁 60岁(含)以下的42人,占82.4% 61岁至70岁(含)的7人,占13.7%。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21人,占41.2% 研究院所14人,占27.5% 企业11人,占21.5% 管理部门5人,占9.8%。   与此同时,今年我院还选举产生了6名外籍院士,其中美国籍4人、澳大利亚籍1人、丹麦籍1人。通过本次增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总数达45人,这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工程科技界的影响。   始终坚持院士增选的公平和公正,坚持选举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坚持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的一贯宗旨。在本次院士增选中,我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有关增选办法。一是首次实行了候选人单一渠道提名,即规定候选人只能通过院士或单位或全国性学会三种渠道中的一种进行提名,不受理多渠道提名。二是为了进一步严肃院士增选纪律和净化评审环境,制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院士增选中院士、院士候选人和院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确保增选工作的公平和公正,营造良好的评审和选举环境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三是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院士候选人。在进一步完善候选人第二轮评审中到会介绍情况环节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监督,对增选中的投诉问题通过院士调查组、候选人所在部门和单位、提名院士三个渠道分别进行了核实。总体上看,这些新的措施和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工程院经过11次院士选举,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院士增选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院将继续改进和完善相关办法,坚持院士的标准和条件,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吸收到院士队伍中来。关注长期工作在工程科技一线,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科技人才,激励优秀人才成长 加强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的重视,优化学科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院士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为院士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工程院坚决拥护中央决策,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按照中央要求,加快研究改革完善院士遴选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院士结构,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规范院士退休、待遇、兼职等问题。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院院士增选工作的支持!希望继续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关注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   2013年12月19日   中国工程院2013年当选院士名单 (学部内按姓名拼音排序,共51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4人)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人) 农业学部(4人)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工程管理学部(4人) 中国工程院2013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6人)
  • 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中国工程院12月2日下午在北京对外宣布,该院二○○九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产生四十八名新院士。通过这次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已达七百五十六人。   这四十八名“新科”院士中包括一位台湾科学家,他是来自云林科技大学的杨永斌教授,今年新当选成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已有台湾省籍院士三人,另两位分别是医学专家张心湜和陈肇隆教授,他们均为该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该院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委员旭日干介绍说,经过提名、遴选,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主席团审议、报请国务院备案等程序,中国工程院今年共从四百四十九名有效候选人中选举产生四十八名新院士,分属该院九个学部。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五十六点二岁,其中六十岁(含)以下的三十二人,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首次低于六十岁,也是中国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   中国工程院今年同步增选产生六名新外籍院士,其中美国籍五名,英国籍一名。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三十六人。   刚刚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的周济院士出席当天的院士增选结果发布会,这是他履新后首次于发布会场合公开亮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六十名。 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 工程院候选院士名单遭质疑 多位高官高管入选
    工程院候选院士名单遭质疑   多位央企高管、政府高官入选工程院 回应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共485人,提名材料将公示一个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一次,奇数年进行,每次名额不超过60。今年增选工作年初启动,由单位推荐、部门遴选和院士提名,并经形式审查和主席团审定,昨天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   485位候选人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厂矿企业、管理部门等。名单公布后,即有人统计发现,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如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原中石油副总胡文瑞、中电投副总张晓鲁、神华宁煤董事长王俭等。   除企业高管外,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原安监总局副局长闪淳昌、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政府高官也在候选人之列。   针对这份名单,网上已现各种声音,有人质疑评选标准,有人认为是院士官僚化的表现,也有人觉得“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没有什么不合理。   对此,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任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大学校长等职,并不能否认其以前从事过科学技术工作,且目前不少企业老总仍在承担部分科研工作,掌握前沿的工程技术,故不能因职务身份就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他强调,在增选程序中,工程管理学部的候选人需放入其他8个学部中评选,看其是否有真正的工程背景,完全是行政职务将不符合规定。“工程院院士考量的是曾经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无论是什么身份,需要满足的标准是统一的”,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同等职称的专家,方可被提名。   “工程院此前历经9次增选,一直严格把关”,此工作人员介绍,在后续评审和选举环节,还将特别关注候选人的学术背景。“名单现在已经公示,如果存在大家担心的问题,会反映到我们这里。”   按照程序,有效候选人将经两轮评审和选举最终确定新院士名单,新增院士名单拟于今年11月份公布。   工程院首发公开信防贿选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首次发布三封公开信,分别致信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及全体院士。希望候选人及所在单位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助选”和“拉票”活动。   信中提到,近期有院士反映,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不正当活动,为被提名人进行“助选”和“拉票”,部分院士所在单位还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向院士提出不正当要求,“严重干扰正常的提名工作,引起院士的强烈反感和社会不满”。   信中提到,为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开和严肃,保证院士队伍的最高荣誉性和纯洁性,工程院先后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希望院士、候选人及所在单位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助选”和“拉票”活动,不接受各种名目的礼品礼金。   信中,工程院还特别提醒有效候选人谨防上当受骗,如“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假冒工程院某领导、某院士或院机关工作人员推销书籍、礼品、纪念品,或欺骗候选人向领导、院士和工作人员等送礼。
  • 停止孟伟院士资格半年后 中国工程院撤销其院士称号
    p   2017年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第六届主席团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和补充修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决定停止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96e6e84c-5637-4f0b-aa88-1cade43f67ec.jpg" title=" 0.jpg" / /p p   时隔近半年,2018年4月4日,中国工程院公示了关于撤销孟伟院士称号的决定。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公示如下: /strong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根据生态环境部给予孟伟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决定和中国工程院相关规定,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查确认,决定撤销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中国工程院关于撤销孟伟院士称号的决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工程院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4月4日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 nbsp & nbsp & nbsp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据悉,中国工程院近年来先后停止了李宁、周国泰、孟伟等人院士资格: /p p   2014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院士资格被停止。 /p p   2015年10月21日,曾任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副部长的周国泰院士资格被停止。 /p p    strong 附:孟伟简历 /strong /p p   孟伟,男,汉族,1956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p p   1982年1月至1986年6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干部。 /p p   1986年6月至1997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助理工程师、副处长、处长。 /p p   1997年7月至1999年1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 /p p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p p   2001年12月至2006年6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p p   2006年6月至2016年10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p p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3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杜绝助选和拉票
    近日,中国工程院致信各学部主任、2011年中国工程院第二轮院士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要求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圆满完成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以下为信件原文:   致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候选人的一封信   各位候选人: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我院将于10月底召开第二轮院士增选会议,评审和选举出新当选院士。在此期间,各位候选人一定要重温并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的规定。希望各位候选人珍惜多年来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杜绝进行一切助选、拉票等干扰院士评审和选举的不正当活动。我院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载入诚信记录,并作为今后院士评审的重要依据。   特此致信。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致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候选人所在单位的一封信   各候选人所在单位: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我院将于10月底召开第二轮院士增选会议,评审和选举出新当选院士。   为了保证院士增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希望你单位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的规定,继续支持我院的工作,不组织、不参与为候选人当选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助选或拉票活动。我院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载入诚信记录,并作为今后院士评审的重要依据。   感谢各候选人所在单位对我院院士增选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欢迎加强对我院院士增选工作进行监督!让我们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我院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   特此致信。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致各学部主任的一封信   各位学部主任:   在主席团的领导和各学部常委会的具体主持下,通过全体院士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我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在此,向各位学部主任并通过你们向各位学部常委会成员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院士增选是我院的中心工作之一,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保证院士增选质量,不断提高院士的声誉,面对院士增选工作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挑战,特别是针对形式多样的助选和拉票活动现状,今年我院已分别给全体院士、有效候选人及候选人所在单位致信,明确要求不组织、不参与任何以助选、拉票为目的的各类评审、鉴定及学术等活动,收到一定效果。近日,我院再次致信给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进一步强调了上述要求。我们希望此事尤其要引起各学部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希望各学部常委会从工作安排上进一步配合,不组织院士到有第二轮候选人的单位开展相关活动,一旦发现此类事情要主动进行制止。   我们相信,在各学部常委会和全体院士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一定会得到全体院士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公认,能够经受住历史和社会的检验。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 工程院院士增选100多名候选人超半数被投诉
    10月底和11月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最后投票工作相继结束,目前暂未公布投票结果。   对于中科院而言,这不是一次平静的增选。11月14日,媒体报道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遭弟子举报,举报内容包括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包装院士等 半个月前,中科院今年的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牧,指控另一名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候选人&mdash &mdash 同校教授闻海虎涉嫌学术造假。   更让社会震动的是,两个月前的9月10日,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上,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亲口讲述了自己索贿2300万元用于&ldquo 运作&rdquo 中科院院士的情况,并且说只差一票就能成功。公众这才惊讶地获知,这个未出事前就已丑闻缠身的官员,竟然离这一最高学术称号这么近。   社会浮躁,学术界也不再纯净。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期间,更是投诉信满天飞。   今年,中国工程院初步候选人有500多人,第一轮过后,只剩下100多人,这100多人中,有超过半数被投诉。在中国工程院办公室,80岁的院士沈国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对于举报的调查与处理,也成为两院领导颇为头痛的事情:工作很繁琐,院士们也不大情愿去,有时候调查也形不成结论性意见,大家都不满意。   张曙光选院士时,虽有多人多轮举报,却没能撼动他的参选资格。真相大白后,扭曲的调查机制受到社会普遍质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院士退出制度。种种情况表明,这一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先改革调查处理机制。   回溯两院历史,对院士的处理屈指可数。   1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曾宣布将两名院士除名。后经媒体证实,这两名院士一位是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方励之,另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其中,方励之被除名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陈敏恒被除名,既有科学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2000年,中国科学院公布这一消息时,距两人被处理已有好多年了。   在沈国舫的记忆中,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工程院,迄今没有院士被除名过。沈国舫2006年卸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职务,在他的任期内,推动处理了两例学术事件。   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国家重点实验室4名教师因一篇共同署名的论文被指抄袭。该论文的第四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对范院士在&ldquo 论文事件&rdquo 中所应承担责任的争议。   当年11月,中国工程院收到有关范维澄院士等人的论文存在科学道德问题的材料。随后,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多次联系范维澄,范维澄所在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则组织有关院士对&ldquo 论文事件&rdquo 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2007年2月28日,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对&ldquo 论文事件&rdquo 的性质进行了认定,并提出了处理建议。其后,报经主席团会议审定,决定通报全体院士。   处理结果是,中国工程院认定范维澄院士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疏于自律,对&ldquo 论文事件&rdquo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ldquo 为此,主席团决定对范维澄院士在全院通报批评&rdquo 。   &ldquo 在处理他的问题上,阻力不大,他本人有点儿意见。&rdquo 沈国舫说,这起学术事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ldquo 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认错&rdquo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2010年12月5日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了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第一条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 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 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 或重大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 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第二章 增选名额、增选程序及对候选人的有关要求   第二条 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决定。   第三条 增选程序:提名院士候选人(以下简称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选举。   第四条 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以增选当年6月30日为计算的截止日期)。凡已合计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   第五条 候选人专业范围包括工程科学技术(含农、医)的各专业学科。各学部所涵盖的专业领域,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确定。   第六条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依据各自的标准和程序交叉当选的原则,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第三章 提名候选人   第七条 候选人只能通过院士提名、单位提名和全国性学会提名三种渠道进行,不受理个人申请。   第八条 院士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2位候选人,院士可单独或联名提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本学部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提名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至少要有2位是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另有1位所在学部与候选人工程科技背景所属学部相同。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   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只能由院士提名。   年龄超过70周岁的被提名人,须经其专业所属学部至少6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至少要有4位工程管理学部院士提名,另有2位提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工程科技背景所属学部相同。这样的提名对候选人仅限1次。   第九条 单位提名: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所属范围和地区内的设计、研究、建造、运行单位和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可按组织系统提名候选人。   第十条 全国性学会提名: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性学会可按学术团体组织系统提名候选人。   第十一条 有关要求   (一)各单位提名候选人要做到公开透明。对拟提名的候选人,应在本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同行专家的意见。为保证被提名人材料的真实客观,各提名单位要成立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材料审查委员会,负责对被提名人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提名书》及有关材料,必须报送归口部门进行遴选。   (二)各渠道提名候选人,应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科技专家,尤其是优秀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三)提名候选人时,必须按规定和不涉密的要求填写《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以下简称《提名书》)内容,并附有被提名者有代表性的成果、著作、论文(重大工程勘探、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方面的重要报告和总结)等,以及重要奖项获奖证书,实施的发明专利证书及其实施情况的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四)院士提名的候选人《提名书》及有关材料,按当年增选通知规定,直接寄送中国工程院。若被提名人为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须提交其中国籍身份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候选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别行政区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对于台湾地区候选人,必须提供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申明。   第四章 归口部门遴选   第十二条 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分别对其所属范围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负责组织遴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其所属范围和地区内的单位(不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在地方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负责组织遴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由总政治部负责组织遴选。   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性学会提名的候选人,由中国科协负责组织遴选。   上述负责组织遴选的部门为候选人归口遴选部门。   第十三条 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归口遴选部门负责对中央管理企业提名的候选人组织遴选。具体归口方案以当年增选通知为准。   第十四条 为了保证遴选工作的质量,控制候选人的数量,中国工程院可根据每次院士增选的名额,对归口遴选部门报送候选人的名额做出规定。   第十五条 有双重领导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由其主管的一方负责组织遴选,非主管部门报送的候选人无效。   第十六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应组成遴选委员会,对所属范围和地区内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进行遴选。遴选委员会的组成不少于9人,其中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正高级专家不少于80%。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遴选结果。委员会成员名单、投票结果应如实填入候选人《提名书》,并须有遴选委员会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十七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在规定的报送名额之内,获得赞成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方可报送中国工程院,报送的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归口遴选部门应在《提名书》中填写“推荐意见”,按当年增选通知要求,将《提名书》及有关材料报送中国工程院。   除了提名候选人外,各归口遴选部门还需提供其他所有参加遴选的候选人名单。   第五章 材料验收与公示   第十八条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负责对候选人的材料进行形式验收,经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审查,合格者报主席团审议通过后为有效候选人。   第十九条 在中国工程院网站和有关媒体上公布全部有效候选人名单(姓名、工作单位、专业专长、遴选部门、提名人)。归口遴选部门负责组织本系统有效候选人(包括院士和中国科协提名的有效候选人)《提名书》材料的公示,公示材料需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基层工作单位展示,同时在单位内网上公布,接受同事、同行的监督。具体要求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执行。公示情况和反映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中国工程院。   第六章 院士评审与选举   第二十条 评审原则   (一)参加评审的院士必须准确把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从国家科技事业的全局出发,超脱本部门、本地区、本专业的局限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分析候选人的工作及获奖等情况 发扬民主,充分讨论,科学评价候选人的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   (二)在坚持院士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始终注意候选人的年龄结构,在各个阶段的候选人名单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应特别注意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 加强对交叉、边缘和新兴学科以及尚无院士的学科、地区、部门的候选人的了解和重视,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三)评审中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候选人有直系亲属或主要旁系亲属关系的院士(如:父母、夫妻、子女、岳父母、婿媳、兄弟、姊妹、叔侄、甥舅等),评审时应回避。回避的办法是:当小组和大会介绍、讨论某候选人情况时,凡属与该候选人有以上关系的院士,应暂时离席,待对该候选人介绍、讨论完毕,再进入会场参加对其他候选人的评审,投票时不回避。   (四)评审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及讨论情况,对外必须严格保密。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评审和选举保密规定》。   (五)对候选人的投诉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处理。受理投诉信的截止日期为增选年的8月15日,逾期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第二十一条 评审程序:各学部常委会负责组织本学部院士对属于本学部专业学科范围内的全部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   学部常委会组织各专业组和学部全体会议,采取审阅材料、介绍情况、酝酿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两轮评审,分别产生本学部进入第二轮评审和选举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对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的第一轮评审,按其专业背景在相关学部进行。   第一、二轮评审会议由全院组织,一般分别安排在增选年6月份和10月份的最后一周进行。第一轮评审是否采用通信评审方式,由学部常委会研究确定,报主席团批准。无论采取何种评审方式应符合本《办法》的规程。   第二十二条 第一轮评审:本轮评审的任务是从全部有效候选人中,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一)审阅材料:候选人的材料是评审的基本依据,与会院士除重点审阅本专业组候选人材料外,还应认真审阅本学部其他候选人的材料。   (二)专业组评审:专业组对本组候选人充分讨论评议,投票产生进入学部评审会介绍的候选人名单,各组进入学部评审的名额由学部常委会决定。   (三)学部评审:学部召开全体会议,介绍各专业组进入学部评审的候选人情况,充分讨论评议。   (四)产生第二轮候选人:学部投票,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限额为学部增选名额的2—3倍,具体人数由学部常委会研究决定。   (五)第一轮评审会后,在中国工程院网站和有关媒体上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并通知本人届时到会介绍情况。   第二十三条 各学部常委会对本学部第二轮候选人中受到投诉以及有疑点的问题组织调查核实,对本学部第二轮候选人考察对象、考察方式和内容由学部常委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 第二轮评审:通过本轮评审,从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中,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为了对候选人更直接地考察了解,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须到会自我介绍、回答问题。除此之外,评审程序和办法与第一轮评审基本相同,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在评审会上进行自我介绍,围绕《提名书》主要成就贡献的范围,实事求是地介绍本人在完成重要工程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解决的工程技术难点、创新之处等。候选人应严格按通知时间准时到会,及时离会。   (二)对被投诉候选人的调查核实材料连同其投诉信和对候选人的考察意见,一并提交评审会议参考。有关院士应将投诉调查结果或考察意见向评审会议进行说明。   (三)学部评审会要对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全部候选人进行评审。经学部评审会认真、全面评议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增选名额120%的比例,依得分顺序,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   (四)工程管理学部有跨学部院士,由学部常委会统筹安排适当时间,组织本学部院士集中评审。   第二十五条 院士选举   (一)各学部根据确定的增选名额,对正式候选人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20%。各学部在遵守《章程》和本《办法》的前提下,为提高增选质量,可采取预投票等选举操作措施。   (二)各学部必须用工程院统一印制的选举票进行预投票和正式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必须不少于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方为有效。   (三)获得赞同票达到《章程》规定三分之二票数的候选人,按学部增选名额,根据获得票数多少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足额时空缺。   (四)选举结果经主席团会议审定报国务院备案。中国工程院向新当选院士和归口遴选部门发出通知,并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   第七章 增选工作行为规范   第二十六条 在增选的全过程中,院士、被提名人、提名单位和归口遴选部门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度重视道德和学风问题。   第二十七条 院士要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院士提名候选人时,必须对所提名的候选人的工程科学技术成就和科学道德等方面情况有确切的了解,要对所提供的候选人材料负责,并有责任在评审会中答复提问和对有关投诉信件做出回答与澄清。   第二十八条 被提名人必须向提名人或提名单位实事求是地提供本人的有关情况,并对《提名书》中签名确认的内容负责。一旦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经审核后以学风和道德问题做出处理,终止该被提名人的评审与选举。   第二十九条 提名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特别是对候选人成就、贡献的介绍和评价,必须依据充分,如实说明该候选人所起的实际作用。一旦发现材料有严重不实、弄虚作假等情况,经审查审核,将终止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取消下一次提名的资格。   第三十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在组织对候选人遴选时,应保证遴选的公正性、客观性,切实根据工程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严格把关。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   第三十二条 对发生本章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之一的问题,由学部常委会提出处理意见,院常务会议审定后作出相应的决定,列入诚信记录。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负责解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出现助选拉票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但在院士增选过程中,已经出现部分个人和单位“助选”和“拉票”等违规行为,引起院士的普遍反感和社会不满。对此,中国工程院昨天公开发表“致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一封信”,希望候选人及单位共同为院士增选工作营造纯净、严肃的氛围。   未透露“拉票”人员   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于5月22日向社会公布。中国工程院在公开信中提到,“据有关方面和部分院士反映,目前部分个人和单位存在‘助选’和‘拉票’等违规行为,严重干扰了院士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引起了院士的普遍反感和社会的强烈不满,中国工程院对此高度重视。”   中国工程院在信中表示,希望各位院士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要遵照增选规定,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助选”和“拉票”活动,共同为院士增选工作营造纯净、严肃的氛围。   在这封公开信中,中国工程院并未透露存在“助选”和“拉票”等违规行为的人员及单位名单。   情节较重将终止评审   这封信中链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全文。根据该办法,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部门被认定其为候选人当选进行助选、拉票,干扰增选工作的行为包括候选人本人通过各种方式,利用节日、乔迁、升学、红白事等机会,或者以学术交流、学生答辩、考察、评审、评奖等名义,采用宴请、送礼、安排高档消费娱乐活动等形式,借机为自己当选院士进行活动 候选人本人或委托同学、同事、亲朋好友等,以各种形式向院士行贿,为自己当选院士进行助选活动 候选人所在单位或部门为本单位、本部门候选人当选院士进行说情、打招呼、送礼等活动。   根据该办法,候选人有助选、拉票行为的,要在相关学部范围内进行通报。情节较重的,终止其当次被评审与选举资格 情节严重的,除终止其当次被评审与选举资格外,还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或推荐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另外,院士和工作人员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从严处分。
  • 政府高官全部落选工程院新增院士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从44人到12人,再到最终的3人,在今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院士中,工程管理学部最终成为人数最少的一个,也是相比上一轮候选人淘汰率最高的。此前,这个学部曾因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候选人云集而饱受争议。昨天,中国工程院公布54名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来自企业的当选院士人数最少。   政府高官无人入选   在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一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在随后公布的第二轮名单中,44人中仅入选12人,傅成玉和沈晓明等落选。但仍有部分高管高官进入工程管理学部第二轮名单,如中石化副总经理曹耀峰、中石油原副总胡文瑞、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等。   在昨天公布的最终新增院士名单中,“硕果仅存”的企业人士有8人,其中企业高管只有3人,包括工程管理学部的原中国石油副总胡文瑞,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丁荣军。而根据记者的统计,政府高官或曾经任职的高官则完全不见了踪影。   增选六名外籍院士   据介绍,今年,各单位提名后共产生485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产生了54名新院士,通过此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在9个学部中,人数最多的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共8人。来自高等院校的最多,占46.30%,其次是研究院所和厂矿企业,分别占38.89%和14.81%。据介绍,今年还增选了6名外籍院士,其中一名澳大利亚籍院士是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新增院士更加年轻   据介绍,本次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其中60岁以下的38人,所占比例超过七成。年龄最小的46岁,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李建成。年龄最大的74岁。   与2007年、2009年两次增选结果相比,人数有所增加,2007年是33人,2009年是48人。另外就是60岁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2007年占42.4%,2009年占66.7%,2011年占70.4%。   ■专家解读   院士首先应该是科学家   在昨天的发布会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旭日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院士评选标准是对所有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他指出,最终当选的院士首先是科学家,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或者在工程科技方面有过成绩做过贡献,即使成为领导干部,也必须是从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做起的。   对于高官高管的高淘汰率,旭日干指出,评选过程中首先要看其学术背景,但因为指标毕竟有限,评选中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可能就没机会了,要好中选好,只有最优秀者才能当选。   增选过程出现送礼拉票   “今年的增选过程也出现了虚报材料、拉票助选等情况”,“还发现个别候选人违反了纪律,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旭日干透露,在公示期间,接到了一些投诉信,有实名的,也有匿名的,投诉信有的确实反映了实质内容。中国工程院共组织了180余位院士和30位工作人员组成62个调查组,前往投诉信涉及到的有关地方和单位进行核实。   调查发现,有些候选人的材料中拔高成就或材料不符合事实。另外,候选人在被提名之后,要想成功当选院士,最终必须赢得本学部院士三分之二的选票。评选中也出现了一些助选拉票现象,比如候选者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出面向院士递送礼品。“这些情况我们都通报给了院士,让他们在投票时做出判断”,“事实上, 对这种违反增选纪律、干扰增选工作的行为,院士是非常反感的。”对于情节严重的,按规定取消了候选人资格,并把有关情况向当事人所在单位通报,由单位做出处理,同时记入工程院的诚信档案。   ■相关链接   院士不应跨专业鉴定咨询   昨天,中国工程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致新当选院士的公开信,提出八条希望与院士共勉。信中说,每位当选院士都是普通一员,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不宜有过多社会兼职,不能尽责的职务不要兼任,特别是负有行政责任的实职更应谨慎,婉拒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不参与媒体对本人成果的“炒作”,维护院士称号的崇高和尊严。   信中说,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要拒绝为商业性广告造势,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
  • 中国工程院明年增选60名院士
    中国工程院明年增选60名院士   首次明确从以往的“倡议自律”变为直接处罚   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方面的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这是记者在上午举行的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同时,对于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中国工程院在其最新修改完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实施办法》中也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除了增加候选人材料在“基层单位和内网公示”,也首次明确从以往的“倡议自律”变为直接处罚。   据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谢克昌强调,“严格”主要针对候选人的“材料”和“不正当活动”两方面,以向全社会坚定表明工程院维护院士队伍质量标准和院士科学道德水准的信心和决心。   《增选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提名人报送的材料“一旦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经审核后以学风和道德问题作出处理,终止该被提名人的评审与选举” 第二十九条规定,提名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一旦发现材料有严重不实、弄虚作假等情况,经审查审核,将终止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取消下一次提名的资格”。   而第三十一条则主要针对增选过程中出现的拉关系等“不正当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第三十二条则规定处理结果经该院常务会议审定后会被列入诚信记录。   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介绍,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自1月1日启动后,将于4月25日提名和遴选工作结束,5月份通过媒体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等相关信息,6月下旬进行第一轮会议评审,8月15日截止投诉受理,10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评审会议和选举,12月公布选举结果。院士增选名额。由主席团决定每次院士增选的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   中国工程院经过9次增选,共选举出831位院士,故去83位,现有院士748位,其中资深院士170位(截止2010年11月30日)。院士队伍呈现如下特点:   一、院士队伍整体学术水平高、贡献大、威望高。这支队伍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工程科技的最高水平,每位院士作为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在各自领域享有崇高威望,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尊重。   二、新当选院士年龄逐步趋于合理。据1999年—2009年6次院士选举结果统计,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由63.5岁降至56.2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展开,促进了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其中杰出者陆续进入院士行列,年龄断层现象逐步消除。   三、院士学科覆盖率较高。工程院53个一级学科都有不同数量的院士,覆盖率为100% 289个二级学科中的222个学科有院士,覆盖率为76.8% 某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也有了院士。   四、院士分布更加广泛。除海南、澳门没有院士外,其余32个省(含台湾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有院士。现748名院士按工作单位性质统计,企业和研究院所占55.4%,高校占37.3%,管理机关占7.3%。
  • 中国工程院撤销李宁院士称号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关于撤销李宁(农业学部)院士称号的决定。具体通知如下:  中国工程院关于撤销李宁(农业学部)院士称号的决定  根据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宁贪污罪的判决意见和中国工程院相关规定,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查确认,决定自2020年12月8日起撤销李宁(农业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中国工程院  2020年12月14日  李宁简历  1962年7月9日,出生于江西南昌。  199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2-1993年德国小动物研究所博士后  1993.12-至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工作  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7月初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因其涉嫌将承担的一个转基因项目的经费转移至自己控股的公司,涉及资金达千万元。  2014年10月10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发布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已被依法批捕。  2015年1月17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经过审查,停止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的院士资格。
  • 王海舟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热烈祝贺中国钢研集团公司王海舟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海舟“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工程院12月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共7人当选,中国钢研集团公司王海舟教授为其中之一。
  • 特斯拉CEO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新网2月10日电 当地时间9日,据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官网消息,共有111名院士和22名外籍院士新当选,特斯拉及SpaceX CEO、亿万富豪埃隆马斯克位列其中。截至目前,美国国家工程院总人数达到2388人,外籍院士人数达到310人。此次,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博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也新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表示,马斯克的获选原因为,他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以及可持续运输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方面取得了突破。对此,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十分感谢!”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官网公布新当选院士名单,特斯拉及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位列其中。马克斯回应称十分感谢。图片来源:马斯克社交媒体账号发文截图。  NAE称,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是授予工程师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该院授予那些在“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包括在适当情况下对工程文献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以及“在新兴技术领域做出开拓性工作和在传统工程领域中有重大贡献的人”等。  据介绍,新当选的院士将在2022年10月2日NAE的年度会议上正式入选。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的最新数据,全球首富马斯克的财富约为2561亿美元,福布斯新闻网曾报道称,马斯克的财富接近3000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富有的人。  图片来源:美国《时代》杂志社交媒体截图。  2021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将马斯克评为2021“年度人物”。《纽约时报》曾评价马斯克为“世界上最成功、最重要的企业家”。  多年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主席台上,马斯克曾大呼:“别让任何事阻碍你前进,去创造奇迹!”
  • 中科院、工程院2011年度当选院士名单揭晓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12月8日、9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2011年度当选院士名单分别揭晓。   据悉,中国工程院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   中国科学院经各学部院士对外籍院士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预选,各学部常委会讨论排序,学部主席团六届十二次会议审议并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并经参加院士增选评审暨选举会议的全体院士投票选举,此次增选共产生51名新院士以及9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 (学部内按姓名拼音排序,共54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丁荣军 4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甘晓华 54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郭东明 52 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 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7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唐长红 5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杨绍卿 70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朱英富 7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志杰 48 空军装备研究院 段宝岩 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 文 55 北京大学 李天初 6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吕跃广 47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吾守尔斯拉木 70 新疆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祥宝 5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李言荣 49 电子科技大学 钱旭红 49 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 中南大学 谭天伟 47 北京化工大学 王海舟 71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徐惠彬 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李晓红 52 武汉大学 苏万华 70 天津大学 孙龙德 4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徐 銤 7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玉卓 4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宪庚 5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崔 愷 5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龚晓南 67 浙江大学 李建成 46 武汉大学 刘加平 5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缪昌文 54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超 53 河海大学 周绪红 55 兰州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段 宁 6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瞿金平 54 华南理工大学 王如松 6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谢剑平 52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农业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剑平 4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康绍忠 49 中国农业大学 李 坚 68 东北林业大学 吴孔明 4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朱有勇 55 云南农业大学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丛 斌 54 河北医科大学 郎景和 7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沈祖尧 52 香港中文大学 王学浩 6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建国 5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于金明 53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詹启敏 5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工程管理学部(3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胡文瑞 6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赵晓哲 4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郑静晨 52 武警部队总医院 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姓名 年龄 国籍 工作单位 Edward F. Crawley 爱德华F克劳利 57 美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oizumi Hideaki 小泉英明 65 日本 日本日立制作所 Advanced Research Laboratory, Hitachi, Ltd Jeffrey Wadsworth 杰夫里华兹华斯 61 美国 美国俄亥俄州巴特尔研究所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Frieder Seible弗雷德塞泊 59 美国 德国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Barry Marshall 巴里马歇尔 60 澳大 利亚 西澳大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Harvey Vernon Fineberg 霍宁博 66 美国 美国医学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U.S.A.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共5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5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9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4 张俐娜 (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5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4 李 林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6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8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地学部(1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6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8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4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6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7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5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6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8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9人,分学科领域按姓氏音序为序) 序号 姓名 年龄 国籍 专 业 工作单位 1 戴维• 格罗斯David Gross 70 美国 理论物理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 马蒂 Francois Mathey 70 法国 化学 中国郑州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 野依良治 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机化学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4 阿夫拉姆• 赫什科 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5 蒲慕明 Muming Poo 63 美国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 罗伯塔• 鲁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国 地质学-地球化学 美国马里兰大学 7 刘必治 Bede Liu 77 美国 信息处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8 饭岛澄男 Sumio Iijima 72 日本 纳米科学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 9 罗格• 欧文 D. Roger J. Owen 69 英国 计算力学与工程 英国斯旺西大学
  • 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女性比例上升
    p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近日公布,共选举产生了67位新院士。女院士占新院士人数的比例为6%,较2015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 br/ /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今年共有4位女性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2009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p p   颁证仪式上,来自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黄小卫院士、四川大学的王琪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乔杰院士,以及湖南商学院的陈晓红院士身上的彩色西装格外引人注目。 /p p   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乔杰院士发言时引发了多次掌声。她表示:“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院士代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女性科学技术人才,让‘半边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p p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还呈现出一些其他特点。新当选院士中,60岁(含)以下的占85%,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当选。此外,不少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 /p p br/ /p
  • 李静海、张杰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官方网站7月12日公布其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   李静海,化学工程专家,亚洲科学院协会主席,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院院士等。他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提出基于颗粒尺度、颗粒聚团尺度和设备尺度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和两相非均匀结构应满足的稳定性条件。 德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张杰   张杰,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主要从事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他还是德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   英国皇家工程院2011年新增选6位外籍院士,另4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澳大利亚。
  • 中国工程院2011年度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中国工程院12月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   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 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 (学部内按姓名拼音排序,共54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丁荣军 4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甘晓华 54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郭东明 52 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 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7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唐长红 5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杨绍卿 70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朱英富 7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志杰 48 空军装备研究院 段宝岩 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 文 55 北京大学 李天初 6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吕跃广 47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吾守尔斯拉木 70 新疆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祥宝 5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李言荣 49 电子科技大学 钱旭红 49 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 中南大学 谭天伟 47 北京化工大学 王海舟 71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徐惠彬 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李晓红 52 武汉大学 苏万华 70 天津大学 孙龙德 4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徐 銤 7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玉卓 4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宪庚 5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崔 愷 5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龚晓南 67 浙江大学 李建成 46 武汉大学 刘加平 5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缪昌文 54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超 53 河海大学 周绪红 55 兰州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段 宁 6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瞿金平 54 华南理工大学 王如松 6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谢剑平 52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农业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剑平 4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康绍忠 49 中国农业大学 李 坚 68 东北林业大学 吴孔明 4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朱有勇 55 云南农业大学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丛 斌 54 河北医科大学 郎景和 7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沈祖尧 52香港中文大学 王学浩 6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建国 5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于金明 53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詹启敏 5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工程管理学部(3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胡文瑞 6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赵晓哲 4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郑静晨 52 武警部队总医院 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姓名 年龄 国籍 工作单位 Edward F. Crawley 爱德华F克劳利 57 美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oizumi Hideaki 小泉英明 65 日本 日本日立制作所 Advanced Research Laboratory, Hitachi, Ltd Jeffrey Wadsworth 杰夫里华兹华斯 61 美国 美国俄亥俄州巴特尔研究所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Frieder Seible 弗雷德塞泊 59 美国 德国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Barry Marshall 巴里马歇尔 60 澳大 利亚 西澳大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Western Australia Harvey Vernon Fineberg 霍宁博 66 美国 美国医学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U.S.A.
  • 陈刚等三名华裔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日前,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68位新院士名单,华中科技大学校友、麻省理工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刚教授当选。今年的新增院士中,共有3位华裔教授上榜。   陈刚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卡尔?理查德?瑟德贝里(Carl Richard Soderberg)座席教授,国际热能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他率先研究量子结构中的热传导,研究结果推动了纳米结构的热电材料的研发。他在大量的刊物中发表有关纳米结构中的热传导、热电传输理论和性能评估,以及辐射热方面的文章,包括权威的《科学》和《自然》杂志。他的团队于2009年打破了被公认为物体间热力传导基本法则的“黑体辐射定律”公式,证实物体极度近距时的热力传导,可以高到定律所预测的千倍。该发现不但增进了人们对热转换的理解,让人们对基本物理有了进一步了解 它的应用也涉及光热光电、半导体、磁储存等领域。   陈刚教授出版有1本专著,在其它10本书中写有章节,发表有160多篇期刊论文,拥有4项专利 主导多项研究项目,包括美国国防部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MURI)中的热电项目 已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热传递纪念奖、研究与发展100奖等多个国际会议的优秀论文奖。   陈刚教授培养了很多优秀博士生。从1993年至2009年,已有近20名博士生从他这里毕业,其中大多数进入世界各地著名大学任教。他的一名学生申盛,1978年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于2000年、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如今也已初露锋芒,在打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900年创立的“黑体辐射定律”公式的研究报告中,担任了第一作者。   陈刚1980年从湖北省襄樊市五中毕业。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动力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时任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1993年至1997年任杜克大学助理教授,1997年至2001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2001年转聘到麻省理工学院。曾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纳米技术学会顾问组组长,担任麻省理工学院Pappalardo微纳米实验室主任,以及美国能源部前沿能源研究中心资助1750万美元建立的固体太阳能热电能量转换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新增院士中,有3位华裔教授上榜。另两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纳米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张翔教授,斯坦福大学管理资讯科学学院及商学院李效良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与国家科学、医学院同属于美国国家学院,是美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64年12月,是世界上极有影响的工程院之一,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该机构授予在工程研究、实践以及教育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选拔院士时极其严格,每年增选院士人数均“不超过上年度院士总数的3%”。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67人,外籍院士196人。
  • 两院院士大会今起举行 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将卸任
    [导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会期5天,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工程院将选举新一届院长,徐匡迪将卸任。 徐匡迪,工科教授,又懂经济,属典型的专家型官员。   新京报讯 中国现任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即将在今年的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卸任。   工程院领导将换届   昨天,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将于今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共有1215名院士参会,另有23位“两院”外籍院士应邀与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宣布,工程院院士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及院领导的换届选举,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院领导及主席团成员,即将组成的新一届院领导将是工程院第五届领导班子。   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下称主席团)。主席团由院长、副院长、当然成员、各学部主任和若干名经院士大会直选成员组成。院长为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主席团会议。主席团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一次。经院士大会直选的主席团成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每次至少更换其中一半人数。   徐匡迪望未来班子能担重任   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了徐匡迪一讲话稿显示,依照《中国工程院章程》,他和工程院现任副院长邬贺铨、刘德培、杜祥琬已连续担任两届主席团成员,不久将退出领导班子。   该稿来自徐匡迪在工程院第四届主席团第22次扩大会议的换届动员讲话。这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主要议程是民主推荐工程院第五届院长和副院长候选人,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和中组部考察组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次4月10日举行的会议上,徐匡迪希望从政治思想、学术影响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威望、学风道德等方面,全面衡量提名候选人,选出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应该是热爱工程院和工程科技事业,能够热情为大家服务,有奉献精神和年富力强的院士”。   除徐匡迪、邬贺铨、刘德培和杜祥琬外,目前工程院官网的“院领导”还包括院党组副书记周济、常务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潘云鹤、副院长旭日干。   ■ 人物   徐匡迪:懂经济的冶金专家   徐匡迪,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桐乡。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学习钢铁冶金专业。毕业后,到上海工学院任教。1971年至1972年,被下放安徽省凤阳“五七”干校劳动。后返沪任教于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工业大学。   徐匡迪的第一个转折,发生在英国进修期间。   1981年,徐匡迪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到附近一个Mall去买日用品。走进Mall后,徐匡迪感到“震撼”,因为当时在国内一切需要票才能购得。   “当时我就很惊讶,为什么英国的物质会这么丰富。”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匡迪说,当时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的物质会这么丰富。后来,徐匡迪认为,学一学经济也有好处。因此,在帝国理工学院,选了一门宏观经济学课程。   在到一位经济学教授那里申请课程时,对方告诉徐匡迪:不要浪费时间了,你用不着的,因为你们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政府计划好生产多少,不会有竞争。   这给了徐匡迪很大刺激,他坚持去听了这个课程,“也许还是对我们国家有用的”。   听完所有授课后,徐匡迪坚信,中国的经济必须要改革,必须采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此后,徐匡迪又到瑞典一家大公司里工作三年多,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加深了了解,包括如何发股票、发债券、转换债券等。   这些都为另一个转变打下了基础。   回国后的徐匡迪,任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1989年至1991年,任上海市教卫办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0年,徐匡迪陪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到欧洲访问。在参观巴黎证交所时,法国人不大愿意说英语介绍情况,而选用母语。代表团一名翻译虽然法语精通,但不懂期指等经济名词。陪同的徐匡迪插话,解释了相关经济名词。   “你懂这个?”朱镕基问徐匡迪,徐告知曾在海外学习经济的经历。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朱镕基决定,把徐匡迪从教卫办主任调到计委工作。   徐匡迪直言,自己不喜欢计划经济,喜欢市场经济,到计委工作,“有没有搞错”。朱镕基大笑说,“我终于找到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去做计委的主任。”   此后,徐匡迪便从事经济管理,历任上海市计委主任、副市长、市长等职。   徐匡迪在任上海市长期间,要求家属一律不进公司。徐匡迪说,无论是工作的问题,还是参与经济活动,都不要来找他,否则将“六亲不认”。   2001年12月7日,已是工程院院士的徐匡迪辞去上海市市长职务,调任中国工程院,并于2002年开始担任院长,2006年连任。   多名上海市民回想起徐匡迪市长时,都会竖起大拇指,“外语顶呱呱”,经济“老懂行啦”。   任院长期间,徐匡迪将研究与咨询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他还兼任中美友好协会会长。   作为冶金专家,徐匡迪从事专业目的就是立志报国,为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曹妃甸首钢新厂,他还是专家委员会主任。
  • 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增选院士8人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增选院士8人。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笪良龙、南京师范大学黄和、江南大学金征宇、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颖、东华大学孙以泽、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北京师范大学余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汉青。
  • 2021年中科院、工程院新晋两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 (共65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排列)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于近日完成,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共84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排列)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马玉山1968年12月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王云鹏1966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向明1962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王国庆1966年4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树新1966年9月天津大学付梦印1964年11月南京理工大学刘  宏1966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朱  坤1966年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李克强1963年1月清华大学邹汝平1962年9月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郑津洋1964年11月浙江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孔志印1964年8月中央军委办公厅某研究所龙  腾1968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江碧涛(女)196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吴剑旗1966年7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张宏科1957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张宝东196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2057部队李得天1966年6月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罗  毅1960年2月清华大学蓝羽石1954年9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蒋昌俊1962年5月同济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邓龙江1966年11月电子科技大学邢丽英(女)1965年2月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杨为民1966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应汉杰1969年7月南京工业大学张立群1969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沈政昌1960年5月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姜  涛1963年10月中南大学傅正义1963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王成山1962年11月天津大学孙友宏1965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焕泉1965年1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张来斌1961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周  刚196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饶  宏1961年2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胡晓棉(女)1963年10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葛世荣1963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程杰成1962年9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姓名出生年月
  • 74位!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今日分别公布了 2023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2023 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 59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共74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陈学东59华中科技大学2赫晓东61哈尔滨工业大学3焦宗夏5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李春明5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5李  东5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6刘永泉59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7宋保维59西北工业大学8谭家华76上海交通大学9王海峰58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0王海福56北京理工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李劲东5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2刘清宇5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3尼玛扎西58西藏大学4童小华51同济大学5王岩飞59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6王振常5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7吴世忠60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8于海斌58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9张学军54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10郑庆华53同济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冯志海57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2高雄厚5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3韩恩厚61华南理工大学4黄  辉6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5刘日平59燕山大学6吕  剑59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7张福成58华北理工大学8赵跃民61中国矿业大学9赵中伟56中南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杜时贵60宁波大学2胡石林5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吕俊复55清华大学4潘一山58辽宁大学5唐菊兴58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6吴爱祥59北京科技大学7吴  强5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8杨勇平55华北电力大学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何  川58西南交通大学2李清泉57深圳大学3李兴钢5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刘汉龙58重庆大学5邢  锋57广州大学6殷跃平6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7曾  滨54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8周创兵60南昌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笪良龙5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2黄  和48南京师范大学3金征宇62江南大学4沈学顺55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5孙以泽64东华大学6汪华林54华东理工大学7余  刚57北京师范大学8俞汉青5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农业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杜官本59西南林业大学2金梅林(女)68华中农业大学3康相涛60河南农业大学4刘世荣6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5孙其信60中国农业大学6徐明岗61山西农业大学7薛长湖58中国海洋大学8张绍铃61南京农业大学9张献龙59华中农业大学10朱教君5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医药卫生学部11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陈士林61成都中医药大学2黄晓军58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吉训明52首都医科大学4江  涛5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5刘  超59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6唐佩福5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7吴玉章60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8夏宁邵58厦门大学9夏  强5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0张  强64北京大学11朱立国6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启动
    近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启动。此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被提名候选人的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从2013年开始,将实行院士候选人单一渠道提名,即候选人本人只能接受院士、单位、全国性学会中的一种渠道进行提名,并在提名书中签字确认,不得接受重复提名,否则将作为无效候选人处理。   按照增选办法,候选人获得不少于3位院士提名,且其中有3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专业所属学部相同,提名方为有效。提名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至少要有两位是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另有1位所在学部与候选人工程科技背景所属学部相同。据介绍,院士提名候选人时,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并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注意对优秀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注意对交叉、边缘学科以及尚无院士的学科、地区、部门的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中国工程院现设9个学部,分别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上述9个学部所涵盖的工程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均可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
  • 三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2月9日公布了2012年新当选的66位院士和10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包括3位华人学者,他们分别是:   高华健(Huajian Gao),男,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教授。当选理由是他在薄膜和分层结构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高华健   李凯(Kai Li),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当选理由是他在数据储存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李凯   刘兆汉(Chao-Han Liu),男,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此次当选为NAE外籍院士,当选理由是他在电离层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大气遥感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导才能。 刘兆汉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之一,授予那些在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实践和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以及在新兴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工程教育方面研发新方法的开拓者。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54人,外籍院士206人。
  • 多名企业高管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继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后,昨天(5月22日),中国工程院也对外公布了这项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一个月。在公布的560名有效候选人中,除了占多数的来自院校及科研院所候选人外,企业的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也占了相当比例,多位企业高管也榜上有名。   据记者统计,560名有效候选人当中,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77岁。人员构成中,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员仍占据多数。来自企业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科技项目专家组组长、总指挥、首席科学家等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企业高管候选人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生富,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维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耿汝光,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安林,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等。   在9个学部中,工程管理学学部候选人中的企业人员最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今年院士增选的总名额不超过60名。新院士将于今年年底前选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