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子库技术

仪器信息网分子库技术专题为您整合分子库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子库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子库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子库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子库技术话题讨论。

分子库技术相关的论坛

  • 【分享】日本利用分子马达开发“分子快递”技术

    日本开发“分子快递”技术日本一研究小组利用分子马达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将微小颗粒经由生物芯片上的微细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这种“分子快递”技术将来可促进特定蛋白质和其他化学物质在芯片上发生高效反应,帮助人们研发新药。据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藤田博之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开发了这一技术。他们首先在玻璃基质的生物芯片上的微细通道内“铺设”一种分子马达——驱动蛋白;然后,再向通道内添加微管和作为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进入通道的微管会沿着通道整齐地排列起来,相当于“ 快递” 系统的“ 铁轨”; 最后, 用紫外线照射芯片,驱动蛋白就会抓住微管将其固定下来,其作用类似“ 路基”。至此“ 分子快递” 的基本装置安装完成。除了起到“路基”的作用外,驱动蛋白还可起到“火车”的作用。需要运送某种微粒时,就将特定微粒附着到驱动蛋白上,然后放入芯片的微细通道。添加一些三磷酸腺苷后,驱动蛋白就会沿“铁轨”运动将微粒送达指定地点。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芯片上设置宽0.5 毫米、长30 毫米的通道,并在里面铺设好微管“铁轨”。将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直径为0.32微米的微粒附着到驱动蛋白上后放入通道,研究人员观察到微粒以每秒1 微米的速度沿“铁轨”运动。生物芯片作为分析蛋白质和其他化学物质反应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使用时,需要将试剂放入固定地点,再把它们运送到指定的反应地点。目前常用的运送微粒的技术依靠沿通道流动的水为载体,但这样的技术难以实现精确控制,而利用“分子快递”技术,可将微小颗粒高效精确地搬运到目的地。

  • 【资料】-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他分子印迹文献)

    [B]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B][I]作者:胡小刚 李攻科[/I]摘 要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及制备简单的特点,可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等复杂基体中痕量分析物的高选择性分离与富集,因此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特别引人关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分子印迹,样品前处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膜分离,评述1 引 言  复杂基体如生物、医药和环境样品中痕量、超痕量物质分析要依赖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但相对于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展一直较缓慢。  固相萃取(SPE)是70年代中期出现的技术。其萃取机制取决于分析物与固相(填充剂)表面的活性基团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SPE填充剂主要为键合材料,如C8、C18离子交换树脂等,选择性不强,在富集分析物的同时,大量基体和干扰物质也被富集,导致洗脱液中仍含有基体和杂质,干扰最后的色谱分析。近来出现一种利用抗体自身选择性的免疫吸附剂[1],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具有选择性高的优点,但制备复杂、耗时且可供选择的抗体种类少,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均较差。  1989年Belardi等提出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SPME是基于分析物在流动相以及固定在熔融SiO2纤维表面的高分子固定相之间两相分配的原理,实现对样品中的有机分子进行萃取和富集。然后可直接在联用仪器中解吸、进样及分析,使样品预处理过程大为简化,提高了分析速度及灵敏度。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液液萃取、索氏提取、SPE相比,克服了需使用大量溶剂和样品、处理时间长、操作繁琐、易产生二次污染及不易在线联用等缺点,在环境、食品、生物以及药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SPME技术中,纤维涂层的材料是最关键的。但目前商品化的纤维涂层仅有少数几种,并且以非特异性吸附作用为主,选择性不够高,在样品前处理时仍有大量化学、物理性质相近的基体物质同时被富集,处理极性或碱性药物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2,3]。虽然一些文献报道了新的SPME涂层的研制工作[4~5],但主要是用于测定挥发或半挥发性的有机环境污染物,急需研制出选择性更高的纤维涂层。  分子印迹(MI)技术的发展,可望解决以上问题。分子印迹技术是将要分离的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进行预组装,与交联剂共聚制备得到聚合物。除去目标分子后,聚合物中形成与目标分子空间互补并具有预定的多重作用位点的“空穴”,对目标分子的空间结构具有“记忆”效应,能够高选择性识别复杂样品中的印迹分子。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制备简单,能够反复使用,机械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作SPE的填充剂或SPME的涂层材料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分析物,以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MIP作为膜分离的材料可将膜的筛分作用与MIP的高选择性结合在一起,用于样品的富集、回收或去除杂质等。  2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MIP是以某种化合物分子为模板合成的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类似于酶底物的“钥匙锁”相互作用原理。目前,根据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在聚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将分子印迹技术分为共价法与非共价法两种类型。目前各类文献上报道的MIP制备方法基本上是非共价法。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预先自组装排列,以非共价键形成多重作用位点,这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交联聚合后保留下来。常用的非共价作用有:氢键、静电引力、金属螯合作用、电荷转移、疏水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其中以氢键应用最为广泛[6]。   目前,文献报道中制备出的MIP一般均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较高;耐高温、高压;能抵抗酸、碱、高浓度离子及有机溶剂的作用;在很复杂的化学环境中能保持稳定[7]。研究表明,MIP反复使用300次之后印迹能力也未发生衰减[8];保存八个月之后其性能不发生改变[9]。  关于MIP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多综述文章详细介绍[10~12],本文不再详述。[color=#DC143C][B]注:其他的三篇相关文献在4-6楼。[/B][/color]

  • 【资料】分子光谱技术应用现状

    分子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均为分析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常用分析工具。紫外-可见和红外这类分子光谱技术通常作为检测器集成在液相色谱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器上 在许多质量控制和研发实验室中,分析者也会单独(或离线)地 使用分子光谱设备作为补充工具。  分子光谱测量的是光与待测样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光波长在紫外、可见、和/或红外区域时,样本对光的吸收、发射、和/或反射,特征地反映了不同分子振动、转动、及相互作用的化学样本的一些能级变化,不同分子的这种特征吸收、发射、反射是不同的。除核磁共振(NMR)外,分子光谱技术是非破坏性的,可用于分析液态、气态和固态样本。  荧光、紫外-可见(UV-Vis)和近红外(NIR)光谱技术是定量测试技术,而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显色(color)和拉曼光谱则是定性测试手段。NMR和IR测量的均为光吸收谱,而显色(color)和拉曼光谱测量的则是散射或反射光。上述光谱技术中,NMR是最强大的分子光谱技术,它可以表征样品非常确定的结构信息。  不久前对全球525家分子光谱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上述分子光谱仪中,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仪最为常用,在接受调查的用户中使用率分别占70%和50%。接受调查的用户来自40多个国家的不同工业领域,其中多数来自美国和欧洲。

  • 分子光谱新技术

    [font=&]【题名】: 分子光谱新技术[/font][font=&]【全文链接】: https://mtoou.info/jueban/686948.html[/font]

  • 【实战宝典】分子印迹膜分离技术

    [font=宋体]链接:[/font]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6028886问题描述:[font=宋体]分子印迹膜分离技术[/font]解答:[font=宋体]分子印迹技术是指合成对模板分子或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font]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s[font=宋体],[/font]MIPs[font=宋体])的新型分离技术。[/font][font=宋体]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font]molecularly[font=宋体]当模板分子(印迹分子)与聚合物单体接触时会形成多重作用点,通过聚合过程这种作用就会被记忆下来,当模板分子除去后,聚合物中就形成了与模板分子空间构型相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点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将对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具有选择识别特性。[/font]MIPS[font=宋体]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其特异的识别功能去分离混合物,近年来,引人瞩目的立体、特殊识别位选择性分离已经完成。其适用的印迹分子范围广,无论是小分子(如氨基酸、药品和碳氢化合物等)还是大分子(如蛋白质等)已被应用于各种印迹技术中。[/font]以上内容来自仪器信息网《样品前处理实战宝典》

  • BCEIA中关于分子印迹的问题

    BCEIA中有一偏关于分子印迹技术在色谱中应用的文章,其中出现libarary这个单词不知是不是图库的意思。有看过此篇文章的请回帖 谢谢

  • 【分享】分子膜驱油技术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5956]分子膜驱油技术[/url]

  • 高通量抗体库技术的特点及筛选步骤简要分析

    [font=宋体]高通量抗体库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生物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地开发单克隆抗体。通过使用高通量抗体库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同时对多个抗原进行免疫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下面为大家介绍其特点和筛选步骤:[/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高通量抗体库技术的特点包括:[/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高通量:该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抗原进行免疫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font][font=宋体]快速:通过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针对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高效:该技术采用合成生物学细胞重编程方法,建立了能够识别多样性未知抗原的合成免疫细胞组库,可以识别超过[/font][font=Calibri]10^6[/font][font=宋体]种抗原,大大提高了单克隆抗体的开发效率。[/font][/font][font=宋体]无偏见:该技术可以对任何抗原进行免疫反应,不受免疫原性限制。[/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高通量抗体库技术的筛选步骤包括:[/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提取抗原:从目标组织、细胞器或全蛋白组中提取蛋白。[/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组分拆分:将蛋白组按照分子量进行拆分,每个组分包含[/font][font=Calibri]300-500[/font][font=宋体]个蛋白,从而降低蛋白组的复杂度并保证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均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免疫小鼠:将拆分后的蛋白组分分别免疫小鼠,制备[/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万[/font][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万个特异性识别目标蛋白组的单抗文库。[/font][/font][font=宋体]抗体筛选:通过抗体筛选试验,选择能够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font][font=宋体]抗体优化:对筛选得到的抗体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亲和力和特异性。[/font][font=宋体]抗体鉴定:通过生物学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对优化后的抗体进行鉴定,确认其功能和特性。[/font][font=宋体]应用研究:将鉴定合格的抗体应用于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font][font=宋体]总之,高通量抗体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无偏见的技术,可以用于开发针对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筛选步骤包括提取抗原、蛋白组分拆分、免疫小鼠、抗体筛选、抗体优化、抗体鉴定和应用研究等步骤。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基础研究、药物研发、诊断试剂开发等领域。[/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为了满足抗体药物筛选等对抗体高通量、快速表达不断增长的需求,义翘神州的重组抗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high-throughput-antibody-production-service][b]高通量表达纯化服务[/b][/url]结合了专业的高通量基因合成、载体构建和优化的瞬时抗体表达技术,充分利用义翘优势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平台,能够提供在[/font][font=Calibri]HEK293/CHO[/font][font=宋体]细胞中快速生产重组抗体服务。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high-throughput-antibody-production-service[/font][/font]

  • 【实战宝典】分子印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font=宋体]链接:[/font]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74432问题描述:分子印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流程有哪些?解答:a) [font=宋体]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中的功能基团结合,形成功能单体[/font]-[font=宋体]模板分子的主客体配合物。[/font]b) [font=宋体]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在惰性溶剂(致孔剂)中,对功能单体[/font]-[font=宋体]模板分子配合物进行交联,形成共聚物。在交联过程中,将功能单体上与模板分子结合的功能基团的空间取向与排列位置固定下来。[/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c) [/font][font=宋体]通过一定的方式(物理或化学方法),断开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键,再去除模板分子。[/font]以上内容来自仪器信息网《样品前处理实战宝典》

  • 【求助】检测技术知识竞赛题库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人要参加什么质监系统大比武的?还给了一套题库和答案,题目就叫做检测技术知识竞赛题库,有300到单选,200到多选,400到判断,100道简答。但是我总觉得给的答案有的题目不太对,有没有人能给我一份正确的答案啊?谢谢大家!楼主又重新发贴了,有检测技术知识竞赛题目。请看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906/2767243/

  • 你知道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吗?

    你知道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吗?

    [color=#333333]在科研方法和仪器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你是否发现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检测方法、仪器、耗材,已经又不能满足我们对“高效率”永无止境的追求?[/color][color=#333333][b]使用新型的检测方法、新型仪器和耗材,就是为自己赢得时间![/b][/color][color=#333333]那么何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color][color=#333333]它能为我们的前处理过程带来哪些好处呢?[/color][color=#333333][/color][b][color=#333333]基本原理[/color][/b][align=center][img=,600,3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41549069798_4494_932_3.jpg!w640x396.jpg[/img][/align][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分子印迹(MIP)固相萃取技术是近些年来逐渐流行的前处理技术,它在食品安全、环境和医药分析等领域[/color][color=#f41616]复杂基质样品中的痕量分析[/color][color=#333333]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color][color=#333333][b]应用案例[/b][/color][b]采用分子印迹小柱净化同时测定谷物中伏马毒素B1、B2和呕吐毒素[/b][color=#0d76dc][b]实验步骤[/b][/color][color=#0d76dc][b][/b][/color][b]样品制备:[/b][color=#333333]25g样品+100ml提取液(水/乙腈/甲醇=50/25/25,v/v/v),均质提取3分钟;[/color][color=#333333]提取液用滤纸(4-7um)过滤;[/color][color=#333333]取10ml滤液+10ml去离子水,再经滤纸过滤即得上样溶液(待净化液)[/color][b]样品净化:[/b][color=#333333]净化小柱:月旭AFFINIMIP分子印迹小柱 FumoZON 100mg/3mL[/color][color=#333333]活化:2ml乙腈、2ml水[/color][color=#333333]上样:6mL上样溶液[/color][color=#333333]淋洗:6mL淋洗液(乙腈/水=40/60)[/color][color=#333333]洗脱:2ml洗脱液 (含2%醋酸的甲醇溶液)[/color][color=#333333]浓缩与复溶:洗脱液浓缩后用水复溶供HPLC分析[/color][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色谱条件:[/b][color=#333333]色谱柱: Ultimate XB-C18 column 50mm x2.1mm[/color][color=#333333]流动相:ZON和FB1: 0.1%甲酸水溶液/乙腈= (73/27,v/v) FB2: 0.1%甲酸水溶液/乙腈= (65/35,v/v)[/color][color=#333333]流速: 0.2mL/min[/color][color=#333333]MS 条件:[/color][color=#333333]m/z 722 for FM B1 (ESI+)[/color][color=#333333]m/z 706 for FM B2 (ESI+)[/color][color=#333333]m/z 317 for ZON(ESI-)[/color][color=#333333]进样体积: 20μL.[/color][b][/b][color=#333333][b][/b][/color][b]分析结果:[/b][align=center][b][img=,500,4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41549162308_4838_932_3.png!w272x250.jpg[/img][/b][/align]经小柱净化后得到的谱图:其中ZON加标为38μg/kg,FB1加标为2408μk/kg,FB2加标为630μg/kg回收率:[b][/b][align=center][b][img=,600,14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41549197578_6652_932_3.png!w559x137.jpg[/img][/b][/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33](注:本规格的分子印迹小柱也可用于伏马毒素B3的测定。)[/color][/align][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b]评价:[/b][/color][color=#333333]该方法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同时检测两种类型的毒素,与原国标方法中采用免疫亲和小柱相比,[/color][color=#f41616]大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color][color=#333333];同时分子印迹小柱[/color][color=#f41616]价格更低廉[/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f41616]也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color][color=#333333],是很理想的前处理方法。[/color][color=#333333]分子印迹和免疫亲和方法对比[/color][color=#333333] [/color][table=379][tr][td=1,1,151][b]特点[/b][/td][td=1,1,107][b]免疫亲和[/b][/td][td=1,1,121][b]分子印迹[/b][/td][/tr][tr][td]选择性[/td][td]高[/td][td]高[/td][/tr][tr][td]载样能力[/td][td]6μmol/g[/td][td]10-100μmol/g[/td][/tr][tr][td]分析物溶于水[/td][td]可靠[/td][td]不稳定[/td][/tr][tr][td]分析物溶于有机溶剂[/td][td]差[/td][td]好[/td][/tr][tr][td]稳定性[/td][td]一般[/td][td]很高[/td][/tr][tr][td]重复性[/td][td]较好[/td][td]好[/td][/tr][tr][td]成本[/td][td]昂贵[/td][td]相对经济[/td][/tr][/table][b]分子印迹的优势:[/b]1、高亲和力2、高选择性3、重现性好4、应用范围广5、定量限更低分子印迹小柱还可以检测哪些项目[align=center][img=,500,7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10/201910141549229588_7400_932_3.png!w490x775.jpg[/img][/align]

  • 【原创】关于建立子版“国标数据库”的建议

    附件:其他论坛资料(供参考)。论坛组建标准库,由于工作量较大,现诚征热心会员加入。加入办法:1、标准按统一目录整理,每100个标准为一组,想参与的会员按组领取任务;2、想领取任务的会员,请在此帖下跟帖说明你想领取任务的楼数;3、每个会员每次限领取一组任务,完成任务,审核合格后,可继续领取;4、每组任务只能领取一次,不要重复领取,如果前面已有人领取了此组任务,后领取的无效。整理规则:1、标准要求是pdf 格式,每个标准都需要是独立的文件;2、会员将自己领取的组的目录下载,将自己收集的标准按目录将标准更名;3、没有收集到的,可在论坛发帖求助;4、实在收集不到的,需在帖子中说明所缺标准的序号,标准号;5、上缴任务的期限为10天,没有按时完成的,需在你领取任务的帖子中说明原因,并注明完成时间;6、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又没有说明原因的,取消此次任务,其他会员可重新领取此任务;7、如有新版本的标准,可用新版代替旧版,也可以新旧版本同时上传,标准名称按论坛给出的格式更改。奖励办法:1、每整理一组,审核合格后,奖励2威望(2个威望包括下载标准所需机械币和劳动所得;2、如果有的标准有多个版本,多出来的部分按标准数量给与加分;3、不合格的按个数扣分,每个10分,在奖励中扣除。超过10个不合格的,取消所有奖励;4、为了鼓励新会员的积极参与,如果新会员想参与而又苦于没有机械币下载资料,可在领取任务的帖子中申请贷款。具体申请办法如下: 4.1 每次最多贷款 20 机械币; 4.2 参与的会员可用此贷款先整理20个标准,上传后申请奖励,得到奖励后继续将剩余部分整理完; 4.3 贷款在第一次奖励中扣除; 4.4 此贷款以你的人格做抵押,贷款前请慎重考虑。5、收集不全的按收集的标准数量进行奖励,每个标准奖励2机械币。上传要求:1、为了便于查找和奖励,整理好的标准需传到你当初申请任务的帖子中(具体操作方法:编辑你申请任务的帖子,加入附件即可)。另开帖的,减少奖励或取消奖励;2、将整理好的标准,打包上传,要求加密200个威望。此帖,只有领取任务可以跟帖,其余跟帖的每帖扣20分,有不明白的可以发短信询问。绿颜色的为整理完成的红颜色的为正在整理中的黑颜色的为待整理的 1 国家标准 A_综合 2 国家标准 B_农业、林业 3 国家标准 C_医药、卫生、劳动保护 4 国家标准 D_矿业 5 国家标准 E_石油 6 国家标准 F_能源、核技术 7 国家标准 G_化工 8 国家标准 H_冶金 9 国家标准 J_机械 10 国家标准 K_电工 11 国家标准 L_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12 国家标准 M_通信、广播 13 国家标准 N_仪器、仪表 14 国家标准 P_工程建设 15 国家标准 Q_建材 16 国家标准 R_公路、水路运输 17 国家标准 S_铁路 18 国家标准 T_车辆 19 国家标准 U_船舶 20 国家标准 V_航空、航天 21 国家标准 W_纺织 22 国家标准 X_食品 23 国家标准 Y_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 24 国家标准 Z_环境保护

  • 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来本版块发技术性帖子,双倍积分

    离2008北京奥运还有500多天,为宏扬奥运精神,凡是在奥运会来临之际在本版发技术性帖子(气体检测相关)和回复技术性问题,一律双倍积分,论坛一半,我一半。发优秀帖子除加精华外,还额外送积分。欢迎大家前来分享奥运的快乐。

  • 【原创】药品包装容器分子的红外光谱测定技术

    药品包装容器分子的红外光谱测定技术 药品包装容器分子化合物受红外辐射照射后,使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由较低的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从而导致对一定频率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形成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是鉴别物质和分析药品包装化学结构的有效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物质的定性鉴别、物相分析;同样,红外光谱在识别高分子化合物各种官能团信息,确定材料的组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欧洲药典对于高分子材料的控制也首选红外光谱法。为通过加强对材料的控制以达到对药用包装材料配方的控制,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可靠。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颁布了34个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对高分子材料的控制,普遍采用了红外光谱法进行测定。 为便于理解标准的要求,掌握红外检测技术,下面,结合药品包装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相,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制样技术: 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分为二类。一类是指检测方法: 如透射法(英国药典、欧洲药典方法),多次内反射法(MIR),衰减全发射法(ATR)(美国药典的方法),漫反射法,光声光谱法,偏振红外法、镜面反射法等。另一类是指制样技术,在高分子化合物分析中,常用的制样技术有:直接法,溶剂挥发成膜法、溶液法,切片法,热裂解法等。 直接法:取片材试样二片,剪切成适宜大小(使之能放入检测装置),用绒布蘸取无水乙醇,擦试试样表面以除去表面水分(或用适当方法干燥,如用干燥的氮气吹拂),采用透射法或内表面反射法测定。若用透射法测定时,试样太厚,导致最强吸收峰透光率小于10%时,则应采用热压方式,使试样变薄。 溶剂挥发成膜法:将试样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必要时可加热。如聚乙烯(PE)材料可选用甲苯为溶剂,聚氯乙烯(PVC)可选用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取上述溶液滴在溴化钾晶片上,待溶剂挥发,形成一层薄的粘膜后,采用透射法测定。 溶液法:将试样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形成溶液,然后将此溶液装人密封吸收池中进行测定。 切片法(适用于多层复合材料):将试样置于切片器上,采用手工方式,切成厚度适宜的薄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层应能明显区分,采用红外显微透射法测定。 热裂解法 (适用于热固性材料):将试样剪成细小颗粒,取出适量,置于试管底部,在酒精灯上水平加热,移取试管口的裂解液,涂于溴化钾或氯化钠晶片上, 采用透射法测定。 透射法:厚度在50μm以下的高分子化合物膜片样品,可用透射法直接测定膜片光谱。 全反射法:厚的膜片,不透明的膜片或涂层等样品可选用全反射法测定光谱。 镜反射法:对涂覆在金属表面的高分子化合物,若涂层较薄,则金属表面就会产生一定的反射,可选用镜反射法测定光谱。 偏振红外光谱法:是指在红外的测定光路上,选用偏振器,通过改变光的振动方向,对具有一定空间取向的试样所进行的红外光谱测定法。通常,偏振器调节的角度有00、450、900等。比较不同角度所测得的红外图谱,可确定试样的空间取向(适用于有空间取向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单向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为 2917、2849、1472、1463、730、719cm-1PE。为2951、2920、2870、2840、1457、1376、1167、998、973、 841 cm-1PP。为PET1716、1340、1245、1101、1020、873、726 cm-1。为2941、1429、1333、1250、1099、960、690、615 cm-1PVC。

  • 【培训信息】赛黙飞世尔科技分子光谱技术最新进展及应用交流会

    [b]尊敬的客户,您好![/b]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分子光谱技术有着很多突飞猛进的发展。赛黙飞世尔科技作为分析仪器行业的领导者,分子光谱产品不断推出了新的技术与应用。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N10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以全新的集成化设计理念,高效的光学系统和智能的操作方法,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了性能卓越、方便快捷的显微红外检测分析技术。最新推出的Thermo Scientific DXR显微拉曼光谱仪,是专门为帮助非专业人员完成对小到微米尺度的粒子进行快速的进样和分析而设计。同步推出的DXR SmartRaman 智能拉曼光谱仪将拉曼光谱的力量引入质量控制领域,可直接穿透玻璃和塑料包装对材料进行高重现性、高特征性的表征,不仅节省测试时间,避免样品污染的风险,同时也减小了误差。傅里叶近红外(NIR)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快速、高效、无损、低成本的绿色分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一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不超过1分钟,即可获得多个分析项目的信息,现代化的近红外仪器操作简单,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基本无消耗品。[align=left]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西部地区的客户,使客户了解我们的新技术及应用,赛黙飞世尔科技将在西安举办一场技术交流会,热忱欢迎广大分析工作者莅临![/align][align=left][b]时间[/b]:2010年6月3日[/align][align=left][b]地点[/b]:西安 美华金唐国际酒店(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79号)[/align][b]会议内容及日程安排[/b]: 8:30--9:00 来宾签到 9:00--9:10 致欢迎辞,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介 ------王峥,赛黙飞世尔科技 分子光谱北方区销售经理 9:10--10:10 Nicolet iN10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设计特点及应用 ------王峥,赛黙飞世尔科技 分子光谱北方区销售经理 10:10--10:30 休息 10:30--11:30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基本原理及产品系列及应用 ------黄文,分子光谱南方区销售经理 11:30--11:40 提问 11:45--13:30 午餐,地点:美华金唐国际酒店二楼餐厅 13:30--14:30 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 Mark Wall 博士,拉曼产品专家 张衍亮,拉曼应用专家 14:30--14:40 提问 14:40--14:50 有奖问答 14:50--16:00 Nicolet iN10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现场演示[b]联系方式[/b]: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系人:张爱琴电话:010-84193588转3649 传真:010-88370548邮箱:[email]annie.zhang@thermofisher.com[/email]

  • 【简讯】我国动植物检疫性疫病的分子检测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在动植物检疫性疫病的分子检测技术取得突破,开发出一批适用于口岸检疫和野外诊断的快速、特异、灵敏检测技术产品,研究成果获得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制出动物水泡性疾病分子鉴别检测试剂盒,并进行了验证应用。该试剂盒适合于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的鉴别检测,适用于动物肌肉和内脏组织、淋巴结、扁桃体、肉品、血液、水泡皮、水泡液及OP液等样品的检测,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和简便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反转录等温扩增技术的BTV、VSV、EHDV、AKV四种病毒快速检测方法。通过试验证明RT-LAMP 扩增技术是一种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基因检测手段,在BTV、VSV、EHDV、AKV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目前正在进行LAMP快速检测试剂盒组装的研究工作。 采用AFLP、RFLP、RT-PCR、 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以功能基因、核糖体 ITS等区域为靶标,筛选获得了大豆疫霉病、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瓜类果斑病菌和亚洲梨火疫病菌等10多种植物检疫性疫病检测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并开发出PCR检测试剂盒。

  • 【资料】一种可用于农残检测和分离的新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前两天有人发了关于分子印迹的问题,因此想把有关分子印迹的知识和应用发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交流一下。同时把word版本作为附件上传。------------------绪论1.引言分子印迹也叫分子模板技术,是一种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人工生物模板技术。最初出现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当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7]在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时,首次提出了抗体形成学说,要点是抗体在形成时其三维结构会尽可能地同抗原体形成多重作用点,抗原作为一种模板就会“铸造”在抗体地结合部位。虽然这一设想并不可行,却是对分子印迹最初的描述,为分子印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Wulff[8]等人利用新的方法合出了几种高分子,对糖类和氨基酸衍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被用作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固相填充物[10],这种新的方法,被称为分子印迹。但由于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价型模板聚合物上,动力学过程较慢,其应用仅限于催化领域,而在分子识别领域的应用没有展开。80年代后非共价型模板聚合物的出现,尤其是1993年Mosbach[2]等人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使这一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人工抗体模拟及色谱固相分离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欧洲委员会并于1998年启动了一项科研发展计划,资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制备、结构表征以及将MIPs用于临床分析、环境分析和生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至少有包括瑞典、日本、德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100个以上的学术机构和企事业团体在从事MIPs的研究和开发[1]。短短的二十多年,分子印迹由于其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化学工作者的热门研究课题。分子印迹(MIPs)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点:即预定性(predetermination)、识别性(recognition)和实用性(practicability)[1]。由于MIPs具有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如色谱中对映体和异构体的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和作用方式MIPs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模板合成的聚合物。在印迹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将带有特殊官能团的单体与大量的基质单体在适当的介质中进行模板聚合反应,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如共价和分子间作用力。由于印迹分子的存在,因此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本身所带的官能团会根据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需要, 在分子印迹分子周围按一定的取向和排列形成分子聚合物,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得到高度交联的聚合物。聚合结束后通过洗脱等方法除去聚合物上结合的印迹分子,聚合物主体上就形成了与印迹分子空间结构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位点的“空穴”结构。这种具有“记忆”效应的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及其它与印迹分子结构相似的客体分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类似于酶-底物的“钥匙-锁”相互作用,依赖于印迹聚合物和客体分子大小及形状的匹配。如图1所示:根据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形成复合物时作用力的性质,分子印迹可分为共价型和非共价型两种。两种印迹类型的印迹过程如图2所示。共价键法 在共价型印迹过程中,印迹分子与官能团单体以共价键形式结合而形成印迹分子的衍生物,该衍生物在交联剂的存在下连接到聚合物的基质上。在印迹聚合物形成后,再将与印迹分子连接的这些共价键打断,并将印迹分子洗脱出来,从而形成具有吸附活性的印迹聚合物。在共价键法中,所采用的单体通常为低分子化合物,在选择时应考虑该单体与印迹分子形成的共价键键能要适当,达到在聚合时能牢固结合,在聚合后又能完全脱除的目的;另外还要考虑该单体与客体印迹分子有良好的相互作用。目前,共价键结合作用包括硼酸酯、西佛碱、缩醛(酮)、酯、螯合键作用等。非共价键法 把适当比例的印迹分子与官能团单体和交联剂混合,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制成非共价键印迹分子聚合物。这些非共价键包括离子键、氢键、偶极作用、疏水作用、静电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由于这种方法与溶剂的极性密切有关,所以印迹高聚物的形成是在有机溶剂中完成的。在溶液中官能团单体与印迹分子的比例至少为4:1,以便尽可能多的非共价作用形成。这些与印迹分子相配位的官能团单体在溶液中与交联剂达到快速平衡,形成印迹聚合物将印迹分子包围,产生与印迹分子在形状、功能上互补的识别位点。在聚合物形成后再将印迹分子洗脱掉,所得的印迹聚合物就具有吸附活性。 共价型分子印迹中,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在一起的,印迹过程复杂,形成的复合物也很稳定,必须采用化学方法除去模板分子。有限的可逆化学反应,限制了此法的应用性。与共价型印迹相比,非共价型印迹简单易行,模板分子易于除去,是目前广为流行的方法,其分子识别过程也更接近于那些天然的分子识别系统,如“抗体-抗原”和“酶-底物”等。在印迹过程中还可以同时采用多种单体,以提供给模板分子更多的相互作用,产生更好的印迹效果。[/color][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5867]分子印迹MIP论文[/url]

  • 【讨论】单分子探测或检测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9448]单分子探测与操纵[/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9449]hanjie单分子探测技术[/url]这些天对生物传感器的认识更深入一层,这里把单分子探测相关的一些资料和大家共享,希望能够有志同道合者一起讨论[em24] [em24] [em24][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earch.asp?sel=admin_name&keywords=quanbaogang]欢迎到我的资料库下载[/url]

  • 【我们不一YOUNG】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专家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科学民主决策、高效技术咨询、严把技术评估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保证评估工作科学、公平、公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技术评估专家库管理办法》(环评估发〔2023〕53号)、《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藏环党〔2023〕20号)及《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相关事项专项整治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4〕160号)等规章制度,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参与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和其它与环评相关的技术咨询活动的专家管理。第三条专家库由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负责建立和日常管理。第二章入库专家的遴选第四条专家库主要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环评机构、管理部门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人员组成。专家库应覆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涉及的专业和行业领域,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与振动、固体废物、自然生态、环境辐射等相关专业以及有关行业专家。第五条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自愿参加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学风良好、作风正派,能够认真、客观、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三)在本专业、本行业具有较深造诣,熟悉本专业或行业领域的国内外情况和动态;(四)熟悉国家和西藏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和相关要求;(五)具有高级及以上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环评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等生态环境相关职业资格或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且从事专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在相关行业有15年以上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六)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特别需要的院士或资深权威专家年龄可适当放宽),能够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可承担野外踏勘等工作;(七)5年内无各级专家出库记录的;(八)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无实施周期内信用记分的。第六条专家入选专家库,采取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方式向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提出申请,申报材料包括填报《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专家信息表》(附件1),学历、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相关业绩等证明材料,并同时提交专家承诺书(附件2)。单位推荐的,推荐单位应当事先征得被推荐人同意,并在《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专家信息表》上加盖单位公章。第七条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对申请人或被推荐人进行专家资格审查和遴选,符合条件的专家入选专家库。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根据专家年度考评以及环评管理工作需要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2年进行一次专家库更新和补充,专家出库原则上按照出库条件每1年更新一次。入选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的专家,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可简化审核流程直接入选专家库。第三章专家的权利与义务第八条专家享有以下权利:(一)对所评估的环评文件及相关情况的知情权;(二)在评估过程中独立地发表个人意见,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预;(三)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自愿参加评估工作,对不适宜参加的工作有权申明;(四)完成评估任务后按有关规定获得相应的专家劳务咨询费;(五)直接向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反映评估有关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九条专家应承担以下义务:(一)认真对待参加的评估工作,提前阅研评估工作相关材料,本着科学求实和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规范进行评估,客观、公正、具体地提出评估意见,解答有关方面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对其提出的意见负责,并对其所负责的专业、行业提出的评估意见承担终身责任;(二)严格遵守回避规定,对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技术评估工作,须主动提出回避;(三)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在参与技术评估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信息;(四)接受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培训、监督、考评和管理;(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义务。第十条专家应遵守以下廉政规定:(一)禁止收受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购物卡等;(二)禁止参加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组织的营业性娱乐活动和旅游;(三)禁止在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四)禁止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第四章专家的选取第十一条参加技术评估工作专家选取,原则上应根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专业、区域,从专家库中随机选取;涉及报告书等重大项目由评估中心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集体决策对专家进行排序确定;同类项目打捆召开项目评估会,可使用同一批专家。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本级部门组织的环评文件技术评估时可作为专家列入专家组。第十二条原则上未进入专家库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与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环评文件评估工作。因特殊行业需要,指定或从专家库外临时选用的专家,其数量不能超过聘请专家总数的三分之一,选用库外专家应撰写书面材料说明理由,并存档备案。第十三条项目负责人在与专家联系过程中,需明确告知专家回避原则,取得专家回避承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专家应主动提出回避请求:(一)本人参与过该项目环评文件编制以及专题评价调查等工作的;(二)本人与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或环评文件编制人员有近亲属关系(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师生关系(硕士、博士期间)的;(三)所在单位及下属单位牵头或参与编制该项目环评文件的;(四)其他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第十四条专家的选取、联系等具体工作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设单位、环评机构不得指定专家或干预专家选取工作。第五章考核与管理第十五条每次技术评估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负责人商评估中心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专家库系统对专家进行日常考核,填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评估专家日常考核表》(附件3,赋分标准见附件4),作为环评文件评估存档材料予以留存。考核主要包括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其中业务水平60分,工作态度40分,均分为优、良、差三个档次。日常考核得分90分及以上的为“优”,60-89分的为“良”,60分以下的为“差”。第十六条技术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中心将视情况对专家的廉政、保密和回避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电话回访。第十七条西藏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次年3月底前对入选专家库的专家进行年度考评,各地市环评文件技术评估部门在次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专家日常考核汇总表》(附件5)报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考评结果作为专家库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第十八条以自然年统计,全年参加技术评估3次(含)以上且年度平均考核分数达90分以上的,评为优秀专家。第十九条入选专家库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专家资格并移出自治区技术评估专家库,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入库。(一)存在1次日常考核为“差”的;(二)违反廉政、保密、回避规定的;(三)有各级专家库出库记录的;(四)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有实施周期内信用记分的;(五)在环评文件评估环节中对其所负责的行业或专业把关不严,环评文件出现重大编制质量问题;(六)其他需要予以出库的情形。第二十条专家年龄达到70岁,原则上自动退出专家库。第二十一条专家库建立痕迹管理机制。对专家个人信息更新、出入库、选取结果、考核进行全程留痕,做到相关记录可查询、可追溯。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环评文件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第二十三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原《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藏环办函〔2018〕20号)同时废止。

  • 【原创】问题库的建立!

    【原创】问题库的建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9/200909051610_169912_1610969_3.jpg[/img]为了规范【化学试剂】版内技术问题发帖;为了更好、更多的解决板油们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为了宣扬化学试剂及相关知识;为了秉承“一方有难、八方资源”优秀传统。现本版面建立《问题库》。目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全方面解决板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形式:本帖长期置顶,希望板油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跟帖,方便大家查看。问题解决后,问题提出人,及时发帖注明。说明: 1.本问题库只允许发布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其余问题禁止发布。本版版主将定期查看数据库,不符合要求的帖,给予删除。 2.如果此贴发帖与跟帖太多,版主定期查看后,将该结贴。将重新建帖,依次类推。 3.版主定期查看帖子,进行总结,定期将问题进行筛选,将大众问题给予公示,预防其他板油重复出现类似问题。 4.问题库在运行过程中,各板油有什么好的意见与建议,其在该版面发帖提出,具体格式如下: 【讨论】问题库建议-xxx 5.针对板油提出建议,本版版主进行讨论给予修改、完善。PS:[color=#DC143C]本帖仅为预告贴,将重新建立问题库贴,希望大家补充问题库时,详细查看预告贴,希望大家的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答复。[/color]大家对问题库的建议,有什么好的意见和经验在此贴后跟帖,[color=#DC143C]质量较高贴,给予积分奖励![/color] 化学试剂版 2009.09.04

  • 【分享】气调库在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从气调库保鲜技术的发展和原理出发,分析该技术所具有的贮藏时间长、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并重点介绍在人工制造低温环境的基础上,对制氮(降氧)、二氧化碳调节和乙烯脱除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延长果蔬保鲜期的特定气调环境,为气调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 【技术@创新】我科学家在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size=4][font=黑体]简介:量子调控研究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近日,中科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高鸿钧研究组与谢心澄研究员及英国利物浦大学Werner A. Hofer教授合作在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font][/size]量子调控研究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近日,中科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高鸿钧研究组与谢心澄研究员及英国利物浦大学Werner A. Hofer教授合作在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在酞菁铁分子Kondo效应中由于分子中心铁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位置不同对Kondo效应产生很大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7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99, 106402 (2007))上。这是首次报道吸附位置对单分子Kondo效应的调控作用,为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及其在量子信息中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Kondo效应是指磁性杂质中的局域自旋与自由电子强关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低温反常现象。近年来,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够精确地测量单个磁性原子或分子在金属表面上的Kondo效应,而在原子尺度上探索影响Kondo效应的因素是实现单分子自旋态量子调控的关键。 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及扫描隧道谱,在对吸附在金表面的磁性分子酞菁铁的测量中,发现了Kondo温度高于室温的Kondo效应,并发现分子中心铁原子在金表面的吸附位置对Kondo效应影响很大。他们发现酞菁铁分子在金表面存在两种吸附取向,虽然在分子中心测量的扫描隧道谱显示两种分子取向都存在Kondo效应,但是彼此却存在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根据Fano理论拟合的Kondo温度,以及扫描隧道谱在费米面附近的线型。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实验测量表明,两种取向的分子的中心铁原子吸附在金表面的不同位置:第一种分子取向,铁原子吸附在金表面两金原子之间的桥位置;第二种分子取向,铁原子吸附在金表面金原子的正上方。他们的理论分析表明,分子中心铁原子在金表面的吸附位置不仅影响到局域自旋与自由电子耦合相互作用的强弱,而且还会影响扫描隧道谱测量中隧穿电子的通道。 近年来,高鸿钧领导的研究组对纳米功能结构材料的调控生长、机制与物性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如:Phys. Rev. Lett. 97, 246101 (2006);97, 156105 (2006);96, 226101 (2006);96, 156102 (2006);Adv. Func. Mater. 17, 770 (2007))。根据该工作观察到的吸附位置对单分子Kondo效应,他们提出了调控单分子自旋量子态的可能途径:1)通过基底上不同位置或不同基底的物理化学性质(如:Phys. Rev. Lett. 97, 156105 (2006));2)通过调节纳米分子体系中非功能性侧链(如:Phys. Rev. Lett. 96, 226101 (2006))。这对量子调控和量子信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