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分析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分析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析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析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析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析科学家话题讨论。

分析科学家相关的论坛

  • 【转帖】《分析化学》:科学家发现远古艺术品上的血迹

    【转帖】《分析化学》:科学家发现远古艺术品上的血迹

    学家如今证实了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一直想要搞清的东西:那些来自非洲西部的古代雕塑上的光泽,可能包含源自宗教仪式上的动物祭品的血迹。这项研究利用了新的诊断技术,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代艺术家的行为方式,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这些世上最宝贵的史前古器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口述历史和图案记录,人类学家和种族学家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古代非洲艺术家经常会在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涂抹宗教仪式上的动物血液,这通常是为了满足或安抚他们心目中的神灵。例如,在马里帝国(兴盛于13世纪早期至15世纪晚期),Dogon人会使用不同的颜料装饰或描绘他们的雕塑品,而这些颜料很可能就包含有动物的血液。但是由于这些古代艺术品往往年代久远,其光泽的成分很难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因此来自巴黎市法国博物馆研究与复原中心的一个科学家小组与法国的其他研究机构合作,使用了4种新的技术对此进行研究。通过与吉夫续尔伊凡特市法国国家研究局的质谱分析专家以及格勒诺布尔市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实验室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人员引入了两种质谱分析方法和两种X射线扫描技术。参与该项研究的物理化学家Pascale Richardin表示,这些技术非常敏感,它们甚至能够发现几微克样品中的几个目标分子。这些技术还具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也许一种技术并不足以发现那些科学家想要的分子,但总有另一种技术能够填补这一缺口。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确凿无误的证据,表明铁在这些史前古器物光泽中的一种存在形式仅仅与血液有关。研究小组在即将出版的《分析化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电分析化学家Christian Amatore指出,这项研究毫无疑问地表明,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木制器具与动物祭品有关,Amatore认为这一技术几乎是“完美的”。Richardin表示,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所使用的颜料物质——这并不是为了寻找血迹,而是为了揭示关于其作品颜色和质地的秘密[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2/200712262201_74767_1603372_3.jpg[/img]新的诊断技术从来自古代非洲艺术品的微量样品中发现了血(小图)的痕迹。(图片提供: Werner Forman/Corbis)

  • 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

    近日,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2014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获奖名单,共有15款创新产品获奖。岛津、Waters、AB SCIEX、安捷伦、赛默飞等公司的仪器产品获奖,详情如下:1、获奖仪器名称:iMScope TRIO  公司名称:岛津  将质谱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有机结合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230151753.jpg  评审专家点评:“light + MS microscopy = power”岛津新一代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上市......详细内容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1230/149882.shtml

  • (上海)500强食品饮料公司招聘资深分析科学家

    某世界500强公司,检测部门招聘资深分析科学家。公司位于上海某科技园区。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英语良好,十年以上分析检测领域工作经验,熟练操作常见仪器设备(如色谱,质谱),能够独立进行分析方法开发。有材料或者生化分析的经验优先。主要工作是协助研发部进行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研究。公司管理正规,福利待遇优厚,工作内容有挑战性(个人认为),有意者可联系我。不知道可以发联系方式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把私人邮箱地址放在回帖里。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物质的结构(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故事)

    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图瓦罗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左图)推翻“燃素”说,提出“元素”说。他说,这种“元素”物质不能被任何化学过程再分解。他提出的元素表是不完整的,且有一些错误,但是他对完整元素表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他的工作,科学家们提出近代的看法:即所有物质能被分解为109种元素,所有元素是由原子构成,所有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等等……。http://www.ihep.ac.cn/kejiyuandi/news/10-faxian/new_page_4.htm

  • 【分享】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但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中国网7月10日报道 据美国空间网报道,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美国布朗大学教授萨尔带领的研究小组在7月10日号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是否未来的探索者能够提取也不得而知,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科学界,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 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由于暴力冲撞而诞生于45亿年前,因此内部是干燥无水的。月球的形成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地球,一部分物质飞溅出去汇聚到一起而最终形成月球。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在逐渐形成的月球内部没有任何水的存在,或是在空间中流失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本.伯西(Ben Bussey)说:“如果早期的月球中的确有水的猜测得到肯定,那么当我们在研究月球是如何形成演变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而早期认为月球没有水存在的猜想则意味着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相反的证据。研究者地球化学家阿尔伯多.萨尔说:“如果够幸运的话,我们能看见月球上的水,但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认为看见的概率较低。” 萨尔的研究小组检测了由“阿波罗”1960至1970年间带回来的月岩样本。这些火山岩中的玻璃珠颜色各异,由绿到黄再到红。科学家称其颜色的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构成物质的不同。萨尔的研究小组通过检测玻璃珠的基本组成物质来确定他们来自于月球的火山运动而不是来自于月球形成的撞击事件。同样,研究人员还排除了玻璃珠是由太阳风等外力作用产生的可能性。然后,萨尔的小组运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来进行检测。“在过去的四年中,检测月球样本中水的上限最好是50PPM,我们发明了一种方法能检测差不多5PPM的水。”(注: ppm是part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检测发现玻璃珠中有近46PPM的水。随后,萨尔和他的同事使用模型来估计在月球内部存在于岩浆中的水的数量。当然,也有一部分水分会在月球表面蒸发掉。 根据这一结果估计,玻璃珠里可能含有745PPM的水分,这与地球上通过海底喷发来到上地幔的凝固熔岩中的含水量惊人的相似。但是,萨尔的小组最终给出了260PPM的水作为最确定的数据。萨尔小组对地球撞击事件进行建模后认为月球可能含有更多的水。但是这一模型却不能模拟出月球是如何获得水。卡纳普(canup)说:“我认为最主要的不确定在于,这一发现是否向我们展示了月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或者说明了这些水由月球内部一个相当资源丰富的水库产生。” 当然,清楚知道月球上的水资源是否丰富或者缺乏对于月球的继续探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也看到科学家们不断地为探索月球而作的努力,就像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月球弹坑观察与感知卫星(LCROSS)这样的新型探月方式。LCROSS计划在2009年双倍撞击月球南极,看能否撞击出隐藏的水冰。伯西说:“不断地从“阿波罗”带回的样本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的确是相当的让人振奋的。”(古道) (本文来源:中国网 )

  • 科学家发现上帝粒子足迹 存在可能性增加

    2012年07月03日 13:49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距离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仅咫尺之遥。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足迹”和一个“阴影”,现在剩下的唯一工作就是他们自己亲眼看到这种捉摸不定的亚原子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大小和形状都被认为是由这种粒子所决定。位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科学家计划于周三宣布,他们已经接近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将有助于重新构造对物质为何有质量的理解。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所谓的“上帝粒子”,现在他们对这种亚原子粒子有了更新的认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编译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足迹”和“阴影”,尽管他们仍然从未实际看到这种粒子。  在数十年的艰苦研究和数十亿美元投入的基础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两个独立的科学家团队虽然都取得了相似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仍然对结果相当谨慎。他们并不打算使用“发现”一词。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尽可能发布最贴近“找到了”这一层意思的声明,但也不会去夸大他们的发现成果。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埃利斯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工作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他表示,“我认为,任何理智的外界观察家都会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发现。’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符的事物。”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希格斯-玻色子研究项目负责人罗伯-罗塞尔表示,“粒子物理学家对于承认一项发现,有相当高的认定标准。”他认为,这与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距离只在毫发之间。罗塞尔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将于周三宣布的发现结果比喻成发现一只恐龙的化石足迹。“你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足迹和阴影,但也许你实际上看不到。”就好比恐龙,现在人们只能看到恐龙的化石足迹,但已无法实际看到恐龙。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科学家表示,这些数据也许并不能解释希格斯-玻色子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已经极其地接近了。巴黎大学物理学家格雷高里奥-贝尔纳迪在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中领导实施了一项主要实验。他表示,“这是一个真正的悬念。在我们的多次观测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强烈的衰变信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希格斯-玻色子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深奥概念。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亚原子粒子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赋予物质质量的。这一理论最初是由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德-希格斯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猜想,存在一个能量场,粒子在其中与一种关键粒子相互影响,这种关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本周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正式提供了他们的证据,但他们计划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发表声明。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即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也计划分别于十月和十二月的会议上公开披露更多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数据。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以确保发现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过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最新数据的科学家们均表示,数据分析显示,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发现的确定性很高。再结合两个独立研究团队的非公开结果,可以认为已经接近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言人詹姆斯-吉利斯周一表示,他对于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数据的非正式组合研究结果表示非常谨慎。“将两个实验数据结合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这项实验很耗时间,也是为什么我们周三并不会提供组合研究成果的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圭诺恩表示,“如果计算确实是正确的,那么可以直接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登上了顶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将于周三飞赴日内瓦参加发现成果宣布大会。卡罗尔表示,“如果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确实独立地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足迹,那么只有最小气的人才不相信科学家们的发现。”(彬彬)

  • 【转帖】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众所周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最近,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证明这一理论的依据: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 据科学家们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公斤,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利内亚尔彗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发成了蒸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都观察到了这一过程。那么,这颗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上的水相似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从“木星区域”落到地球上。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玛玛说:“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 (人民网)

  • 抵制学术期刊,青年科学家的“冒险”行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7/A1393487876_small.png2013年12月, Randy Schekman 赴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同时向公众宣告了决定抵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科学类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他指控这些“顶级期刊”对科学研究施以暴政。与此同时, Schekman 邀请其他科学家加入自己领导的抵制行为。Schekman 暗示,这些顶级期刊出版或者不出版著作的决定,只是基于该研究有多流行,而不是根据研究的学术价值。他指出,这也是这些期刊的影响所在,它们实际上引导了进展中科研工作的类型。通过坚持它们自己的日程,发表那些将会被引用的著作,这些期刊鼓励在流行的学术领域内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Schekman 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是向公众如此表态的人里最著名的一个。他这样做的时候,仅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周之前。这也不是学术界第一次号召抵制这些权威期刊。在 2012 年,英国数学家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细胞》杂志出版商的抵制运功。事件起因是该出版商向大学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大量期刊。关于 Schekman ,许多科学家都赞成他的观点——《自然》、《细胞》和《科学》的编辑们过于有影响力了。该意见被如此卓越的同僚又一次大声疾呼出来,自然更受欢迎。对于 Schekman 的公正,人们赞誉很多,人们常说的评价是:“对于他来说,这么说很容易,他可是刚获得了诺贝尔奖啊。”Schekman 坦率地承认,他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其他科学家们一样,因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益良多。但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他的地位,可以从他谴责的暴政中要求一定的自由。因此,他号召其他人加入他领导的抗议行为。然而我怀疑,还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者们能响应他的号召吗?对于我的许多同辈来说——比如博士在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和《细胞》一直代表了主要的职业目标,这些期刊能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肯定,并使之曝光。毕竟,世界第一次知道中子的存在、DNA的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排序,都通过了这些期刊、杂志。尽管有抗议和抵制行为,这些令人敬仰的版面诱惑力依然强大。但是,不仅仅是自私的个人满足驱使年轻科学家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科学家申请研究经费和职位的时候,被考量的不仅包括他们研究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何处。拥有一篇发表于顶级权威期刊的独立署名的文章,能够给职业生涯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如果出版方需要在热门领域的光鲜成果,那这就是最可靠的获取经费和永久性职位的途径。这种现状一直在加强。这就解释了顶级期刊难以处理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支持抵制行为,却在行动上依然觉得无法加入其中。年轻科学家对于从事这种行动感到不安,因为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带来任何积极影响。每个加入抵制的决定都是单独作出的,并且每个加入的个体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不会加入——要冒的职业风险太大了。申请者在哪里发表文章比发表了什么内容更重要,只要这种懒惰的简单分析依然是决定经费和职位分配的依据,年轻学者就会依然不敢加入这次或者以后的抵制。即使对于那些学生和博士而言,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在哪里发表,尤其是当研究成果被视为有潜质“去更好的地方发表”时,往往最终就会与参与工作的资深科学家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分歧很常见,许多年轻学生和博士的话语权很小,也就无法贯彻他们想要抵制权威期刊的想法。我同意 Schekman 所说的,这个体系需要变革,而且我也为他能够如此强硬地站出来而喝彩。这一抵制行为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在科学家对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战线正在铺开。只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尚未证明自己的学者来说,他们只好站在中间地带。

  •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日前法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这是科学家首次以绝对肯定的态度声称找到一颗“环境宜人,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92203_317907_1609805_3.jpg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 科学家发现人类400万基因开关

    人类基因研究再突破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国际科学界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得到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但其中许多基因过去都不知道有什么功能。研究者最常关注的是与编码蛋白质相关的基因,但它们只占整个基因组的约2%。一个聚集了422位科学家的国际团队,完成了解析基因组剩余部分(非编码区域)的工作,人类基因组中约80%的基因都有某种确定的功能。  参与这项计划的英国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珍妮弗·哈罗说,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张地图,那么ENCODE计划就在这张地图上标出了各个基因的功能信息。  这两个计划之间也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的2003年,国际科学界创建了ENCODE计划。这也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和新加坡五国32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此次项目,耗资1.5亿美元。他们获得并分析了超过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目前已经全部公布。研究对147个组织类型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哪些能打开和关闭特定的基因,以及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开关”存在什么差异。

  • 美国科学家新研制 能在室温工作的石墨烯变频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制造出能在室温下工作的石墨烯变频器,克服了用石墨烯制造电子设备时的重要障碍——能带隙。最新研究有望让科学家们用石墨烯制造出数字晶体管,从而大大扩展石墨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或能取代硅成为未来的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触摸屏和光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但石墨烯没有对数字晶体管来说至关重要的能带隙,因此,用其制造数字设备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硅等半导体中的电子具有价带和导带两种能级,其间的能隙被称为能带隙。拥有合适的能带隙能使晶体管被打开和关闭,从而使数字电路能用由0和1序列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来存储信息。

  • 【分享】科学家首次计算出霍伊尔状态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及生命的起源2011年05月1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本报讯 碳是宇宙形成的基石,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碳核的某种状态——霍伊尔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5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测到了这种状态,但一直未曾计算出这种状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9日报道,德国、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计算出了碳核的这种状态,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霍伊尔状态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提出,其是一种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对生命以及宇宙的形成至关重要。霍伊尔认为,3个氦原子核(α粒子)在恒星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一个碳核时(该反应发生在重星球炽热的内部)必须经过该状态。如果该状态不存在,宇宙只会形成很少量的碳或氧、氮、铁等其他更高级元素。如果没有这种碳核,生命或许不会存在。  早在1954年,科学家就通过实验证实了霍伊尔状态确实存在,但一直无法计算出这种状态。因为这种形式的碳仅包含三个连接非常松散的氦核,它也从不单独“现身”,只同碳的其他形式结伴而行。  科学家使用一种新的、经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利用当今欧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巨人”(JUGENE),耗时一周精确地计算出几个核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完美匹配。因此,科学家确信,他们计算出了这种霍伊尔状态。  德国波恩大学亥姆霍兹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乌尔夫·梅贝勒表示,有了该计算结果,科学家就能分析这种不稳定的、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的每个细节,最终知道它多大、结构是什么,这也意味着科学家能深入了解宇宙中各种元素如何形成的整个链条。  未来,科学家甚至能用该最新进展回答哲学问题。几十年来,人择原理一直认为,自然常数必须毫无例外地拥有确定值,否则,我们就无法观测宇宙。拥护该理论的科学家一直以霍伊尔状态为首要例子。  梅贝勒表示,将这种理论应用在霍伊尔状态,就意味着其必须精确地拥有它应该拥有的能量数量,否则,人类就不会存在。现在,我们能在一个拥有其他参数的变化了的世界中,计算出霍伊尔状态是否确实拥有不同的能量值,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就证实人择原理是正确的。(刘霞)

  • IBM科学家首次为化学键拍“显微照”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IBM公司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曾经因为在2009年第一次捕捉到单个分子的特写镜头而闻名于世,现在他们再次透漏出极为惊人的详细显微图像,展示了原子间的个体化学键。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01/217/1145/7450906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11/217/1145/7450907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 他们是如何得到如此惊人的特写镜头的呢?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原子力显微镜,通过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捕获了两张图像。这些图像不仅说明了单体纳米级石墨烯分子的结构,而且展示了原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发表在《科学》杂志9月14日的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石墨烯装置有着重大意义,而石墨烯有可能被用于取代微芯片这样的现存技术。这些发现也有可能帮助科学家追踪化学反应期间电子的路径。 IBM公司科学家利奥-格罗斯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到:“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用于区分化学键。第一个对比是根据化学键上测量力的微小差异做出的,第二次对比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下化学键视乎拥有不同的长度。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一氧化碳分子在顶端的倾斜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的。” 这张彩色照片展示了原子化学键的长度以及电子的密度,因此较暗的点代表的是分子最密集的部分。再配合长度和密度,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分子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格罗斯告诉BBC新闻频道记者道:“在并五苯的试验中,我们看到了化学键,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区分它们或者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属性。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证实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物理特性,而且那真的非常让人激动。 今年早些时候,IBM公司的科学家们捕捉到了第一张单分子图像,展示了电子电荷如何分布。现在他们公布的最新图像让这项研究更进一步而且在纳米级物理学领域迈出意义重大的一步。

  • 盼科学家用中国制造 退休老人研制新型色谱分析仪

    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讯:从解放日报获悉,68岁的冯国利把大部分的退休时间,都投入了一个在国内逐渐边缘化甚至快要消失的行业——国产科学仪器的制造。2006年起,他和其他两位老工程师一起,拿出退休金和亲戚朋友资助的几十万元,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的色谱分析仪器,现在已完成实验样机的试制,还申报了两项发明专利,年内将推出正式样机。  “万一失败,我就当用多年的积蓄去旅游了。比起旅游,这项工作的意义总归更大些。”冯国利说。  “科研后勤兵”,曾最引以为豪  冯国利说的“这项工作”,是指科学器材的供应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器材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做好“科研后勤兵”,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1989年,他来到刚成立的上海科学器材商场,负责采购各种稀缺的科学实验器材。那时没有网络、手机,国际、国内交流远不如现在这么便捷,加之国内对进出口管制较严,从事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经常急缺各种新型实验器材。科学器材商场应运而生,这也是当时国家科委探索科学器材供应市场化的试点。1993年,中科院冶金所承担了一项“863计划”任务,急需进口砷烷、磷烷等高纯度有机化学试剂。由于这些试剂具有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等特性,一般的进出口公司都不愿冒险进口。冯国利和同事们知道后,主动接下单子,积极联络国外生产厂商。半年后,装满“危险气体”的货船缓缓驶入黄浦江,商场专门派车到码头“迎接”,并小心翼翼一路“护送”到中科院。同年,这项科研任务顺利结题。  那时候,科学器材商场向几大主要科研机构定点发放的“特供卡”,成为科研工作者眼中的抢手货。每当有重要学术会议举办,科学器材商场在会场外设摊接受咨询,总是门庭若市……1994年,国家科委在北京举办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经验交流会,冯国利代表上海发言。那份用老式中文打字机敲出来的发言稿,他珍藏至今。  50万欧元“图纸费”前,决心自己做  几年后,科学器材商场与上海科学器材公司合并,冯国利继续热心为科研人员解决各种器材问题。不过,时代渐渐和以前“不一样”了。  随着中外科技交流的深入和频繁,进口实验器材变得越来越简单,“科研后勤兵”似乎已无存在必要。带着淡淡失落,冯国利2003年从科学器材公司退休。之后他专门对上海科学仪器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这里几乎已成为外国科学仪器公司的天下,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先后在全市设立经营和生产机构,有的还准备把研发中心搬到上海。而以前经常联系业务的国内器材厂商,几乎被挤到边缘,只能在中低档仪器方面进行低水平重复和低价格恶性竞争。  虽然做了20多年进口器材采购,冯国利始终觉得不妙,科学器材市场,不应全是进口货的天下。曾经有一位法国专家向他介绍过一种新型色谱分析仪器,和传统产品相比,检测效率更高。凭着多年科学器材工作的经验,他判断该仪器特别适用于中药成分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国家药监部门的试用效果证实了冯国利的判断。  但这一次,他没有直接进口仪器,而是提出了中法合作加工的设想。一来为降低成本,二来以此提升国内科学仪器行业的制造能力。没想到,谈判还没开始,外商就提出要先收50万欧元的“图纸费”。“难道我们自己就做不出吗?”冯国利越想越不服气,2006年,他拉上两位“30后”、“40后”工程师,准备自己研究一套国产化技术路径。  白手起家做仪器,没有资金、没有工厂。冯国利退休工资一个月才一千多元,手头不宽裕。好在家人和朋友都支持,大家一起凑了几十万元,合作者之一周海舫的儿子免费提供试验场地。考虑到项目的风险性,他坚决不要另外两位老工程师出钱凑份子。“这么大风险,他们比我更承受不起,还是全让我来担。”冯国利说。  这些年来,北京东路和虬江路,是冯国利去得最多的地方。在那里,他总能淘到既便宜又有用的东西。分析试纸需要专门薄膜,他从北京路买下一大卷原材料,拿回家剪开用熨斗一张张熨平;仪器减震需要弹簧,他买回大大小小一堆弹簧,逐一比试……凭着三位工程师多年积累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项目艰难而缓慢地推进着。  孤掌难鸣,盼科学家用“中国制造”  2010年,在市科技创业中心“创业苗圃”的资助下,冯国利的团队获得一笔资助并成立了公司,样机试制得以开展。松江一家工厂的老板,看到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如此执着,感动之下以成本价为他们加工样机。然而,一种孤掌难鸣的无奈情绪始终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许多样机零部件需要拿到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或是工厂委托加工,然而对方一听说加工难度较大,便纷纷摇头,再听到只加工一、两个,就更不乐意了。费尽心力画图纸,又不批量生产,成本高利润小,何苦做赔本买卖?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加工单位,产品拿回来一看,全都不合格。更让他伤心的是,拜访过不少实验室,对方一开口就是,“我们这里200多台色谱仪,都是进口的!”冯国利觉得“道不同,不相与谋”,立即退了出来。他不明白,为什么用进口器材就值得骄傲,国产科学器材,难道真的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冯国利说,历数诺奖历史上诸多获奖项目,都和某个特定的、新型实验仪器息息相关。在科学器材上完全依赖现有、进口的产品,也会对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突破性带来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科学器材行业,尤其是仪器制造业的萎缩,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还没退休的时候,冯国利曾经考察过美国一家著名的现代化科学器材制造销售公司。那里的产品销售目录比字典还厚,物流配送体系非常先进,供应链遍布全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很高。他很想有朝一日,国内也能有这样的公司,把中国设计制造的仪器设备,第一时间送到科学家手上。  不过他也很清楚,对于这支从桑榆之年开始创业的团队来说,很可能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目前他能做的,就是赶紧把正式样机做出来,交给科学家试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产科学器材行业,至少,不要让它真的慢慢“消失”。

  • 《科学》杂志:万人审稿,科学家唱主角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然而在它13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遭遇了种种困难,曾两度停刊。但在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18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一本名叫《科学》的杂志,这份杂志创立伊始,就先后得到了两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的资助。然而,名人的青睐并没有给杂志带来好运,《科学》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此后的131年中,《科学》遭遇了其他困难,曾两度停刊。尽管如此,在那些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今天,《科学》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爱迪生不欢而散1880年,在纽约记者圈小有名气的记者麦克尔决定和大发明家爱迪生联手合办一份科学杂志。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重要成员,爱迪生欣然投资1万美元,让麦克尔担任主编,兼管发行。这一年的6月3日,第一期《科学》杂志出版了。一开始,《科学》杂志由于缺少可供稿的科学家,订阅者寥寥,根本无法和同类型的科学期刊竞争。爱迪生给麦克尔开的周薪也只有区区30美元。面对无法支撑的局面,麦克尔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增加副总编、设立编委会等等,但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在杂志出版18个月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爱迪生撤出所有经济支持,把杂志推给了麦克尔一个人。麦克尔没有放弃,1881年底,他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另外一名大发明家贝尔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两人的办刊理念再度发生冲突。1882年3月,苦苦支撑了3期的《科学》因为财政问题停刊,麦克尔被迫转让杂志。只值500美元一年后,昆虫学家塞缪尔·斯卡德接管杂志,并使《科学》一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和资助人贝尔在管理上又出现矛盾,加上印刷公司不合作,斯卡德最终被迫辞职,助手霍奇斯担任主编。霍奇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科学》的发行和广告,却没有得到资助人贝尔等人的支持。加之当年的印刷质量糟糕,《科学》举步维艰。贝尔等人撤资以后,霍奇斯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干,1894年,《科学》杂志再度停刊。同一年,《科学》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命运。他接手后,将1894年1月4日重新出版的第一本杂志,重新编号为“新卷”第一期。卡特尔重新对《科学》进行了定位,他明确了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应该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他的办刊方针、编辑思想至今对《科学》杂志影响至深。在卡特尔担任杂志总编的50余年间,在《科学》上发表重要论文的科学家们包括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托马斯·亨特·摩根,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以及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0年,卡特尔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利兰·霍华德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卡特尔辞世后,《科学》杂志被转让给美国科学促进会,但今天的《科学》杂志仍在延续卡特尔的编号,以表明原先的办刊原则不变。审稿人有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美国科学界都面临重整旗鼓的局面,《科学》杂志在这期间先后匆匆经历了6位主编。195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戴尔·沃尔夫担任《科学》总编,他在危难之际采取了避免刊物继续滑坡的措施。1956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杜沙恩任总编。《科学》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1962~1984年间,錼的发现者之一、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杂志主编。在他的任期内,《科学》的论文审核程序得以极大改进。埃布尔森首先建立了审稿人制度,他的审稿人人数一度达一万人之多。《科学》上刊登的论文由审稿人决定优劣,决定取用还是退稿。这一严格的审核方法,也是现在《科学》杂志审核制度的雏形。此后,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均为在各科学领域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生物学家唐纳德·肯尼迪和生化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等人。PK《自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来自英国的老牌科学杂志《自然》一直被视为《科学》的最大竞争对手,两本杂志竞相刊登最新的科学成果与报道。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度见证了这两本杂志的竞争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科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工程。有趣的是,2001年2月15日,《自然》率先发表HGP(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的最初测序和分析”;第二天,《科学》杂志不甘示弱,发表了Celera(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中,由HGP和Celera相互竞争而又各自独立完成的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这两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成为当年最火的科学论文,《科学》与《自然》杂志也因为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传播与人文奖。来稿审核严格《科学》杂志对来稿的审核平台非常严格,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参与整个审核过程,来自中科院的卢柯也是编辑之一。2010年,《科学》收到了全世界大约1.25万篇科学论文,不过最后只有7%的论文可以发表。对于有指来自中国的论文在《科学》被拒率高达98%的说法,《科学》表示,它也刊登过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论文。作为全球性的科学平台,《科学》希望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事实上,其最近发表的论***是来自美国以外的作者。

  • 【转帖】中国科学家陈焕文荣获瑞士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

    日前,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因发明EESI-MS技术并开创EESI-MS活体分析的杰出贡献,被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授予“杰出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陈焕文博士现年34岁,他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有机质谱研究室,现有包括5名教授在内的12人的团队,在质谱研究方面异军突起,从2005年起,就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项目、欧洲Simon基金、瑞士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资助,2006年,课题组发表论文57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谓MS是质谱的简称,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和科学。而EESI-MS技术是指现代质谱中的萃取电喷雾电离技术,这是陈焕文博士于2003至2005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发明的一种质谱技术。(来源:国防科工委 杨章跃殷学军江光亮)

  • 物理前沿分享: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现在,科学家通过将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结构耦合在一起,并将金属结构采用特殊的排列方法置于石墨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所谓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显著增强了能被石墨烯感应的光电场,并能有效地将光集中在石墨烯上,将石墨烯的聚光性能提高了20倍,而且其数据处理速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该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等离子体专家亚历山大·格里高仁科表示,石墨烯似乎是等离子体的天然伙伴,他们希望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能改进石墨烯设备的性能,现在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结果超乎想象,其聚光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的另一名参与者、剑桥大学工程系科学家安德鲁·法拉利表示:“迄今为止,石墨烯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直集中于基础物理学和电子学。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光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敏器等多种有用设备。”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或能取代硅成为未来的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触摸屏和光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来源:科技日报 刘海英 刘霞)

  • 【分享】《自然》:科学家揭开大氧化事件之谜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对水成岩的分析显示,27亿年到25亿年前,地球上镍的数量大大减少,导致空气中氧气浓度大大增加,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大氧化事件”,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发生了爆炸性进化。这是科学家首次揭开大氧化事件的秘密,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目前,氧气占地球大气的21%,它是生命存活和延续的重要基础。地球目前已存在了45亿年,而在地球存在的前半期并没有氧气存在,氧只是以元素的状态存在于水或岩石中。之后,氧气才开始出现在大气和海洋中,但在大气中的含量仍不足1%。大约27亿年前,地球中的氧气突然开始聚集,这就是所谓的“大氧化事件”。   氧气作为一个分子很容易引起化学反应,除非它能持续不断地产生,否则它就会慢慢消失。现在,大气中氧气的浓度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变为化学能和氧气。   第一个促进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是一种水生细菌,又叫蓝绿藻。科学家认为,在大约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发生之前,蓝绿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3亿年,但它们产生的氧气很快被产甲烷细菌产生的甲烷所破坏,产甲烷细菌能够进行无氧呼吸。科学家认为,在早期大气的几亿年内,产生甲烷的微生物阻止了氧气的聚集。   这些产甲烷细菌都生活在有水的地方,它们能够在沼泽和水塘等缺氧环境下主要依靠镍来生存,没有丰富的镍,这些产生甲烷气体的酶就会受损。   加拿大艾伯特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地质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库尔特-孔浩司对取自澳大利亚西部地下深处的一类水成岩进行了分析,水成岩能在其内部保存岩石形成时发生的氧化和其他化学反应的证据,这些水成岩能够监测38亿年前海洋中镍的含量。科学家发现,在27亿年前到25亿年前之间———大氧化事件发生的时期,镍的数量大大减少。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中心的多米尼克-帕皮诺称,时机非常符合,镍数量的减少削减了破坏氧气的甲烷的产生,因此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孔浩司团队也认为,在此段时间内,地壳变凉,火山喷发很少,因此火山爆发时喷入海洋中的镍的数量大大减少,使一些产生甲烷的微生物慢慢消亡。   科学家最后指出,尽管大氧化事件没有引起氧气浓度的突然增加,达到我们目前大气中的水平,但它确实让氧气不可逆转地增加了。

  • 澳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常数90亿年不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徐玢)据每日天文新闻网报道,通过观测超新星,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决定物体间引力大小的万有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保持不变。相关研究发表在《澳大利亚天文学会出版物》上。 在发表于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常数G,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与之成正比。1789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自行设计的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首次测量出万有引力常数G的数值。科学家们认为,在大爆炸至今的138亿年里,这一常数并非保持不变。而如果万有引力常数G在逐渐减小,这意味着过去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现在要远,而当前我们正经历着比过去更长的四季。 通过分析580颗超新星爆发时发出的光线,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否认了这一假设。他们认为过去90亿年里这一常数并无变化。“通过回望宇宙的历史来确定物理规律是否有所变化,这并不新鲜。”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杰里米·穆尔德说,“现在超新星宇宙学使我们能对引力进行这样的研究。”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观测对象是Ia型超新星。穆尔德假设这类超新星爆发发生在白矮星达到临界质量或者与其他恒星相撞时。“临界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力常数,这使得我们能在几十亿年的宇宙尺度来研究引力常数的变化,而不是像以前的研究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上监测它的变化。”穆尔德说。 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曾通过月地距离精确测量引力常数的变化。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但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与当时月球激光测距实验获得的结果吻合。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变化的上限值小于每年10-10。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徐玢 2014年04月04日

  • 科学家带盐,怎么看?

    应该也就是今年吧。我看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带盐厂商的产品,或发表跟厂商相关的文章。举例:[img=,690,17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11108_01_2850333_3.jpg[/img]知名科学家带盐了,是不是产品就会好呢?或者说,他们让厂商改善了设计,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验的使用和要求?请说出你的观点

  • 中国科学家:发现上帝粒子比登上月球更重要

    2012年07月08日 12:10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7月8日电(记者徐海涛)宇宙万物皆有质量,但质量的来源是什么?随着欧洲核子中心日前宣布很可能发现了“上帝粒子”,这个终极问题有望得到解答。为了详细了解“上帝粒子”及中国科学家参与研究的情况,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衍文。  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是基本粒子,包括夸克、电子等,而要解释这些基本粒子的质量来源,必须找到最后一种基本粒子:被称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Higgs)粒子。过去30年,全球粒子物理学家都在苦苦追寻“上帝粒子”的踪迹,位于瑞士日内瓦市郊的欧洲核子中心与美国费米实验室是两个主要研究平台。  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刘衍文,从1999年起进入日内瓦大学攻读博士,此后一直在欧洲核子中心与美国费米实验室参与科研。2008年,欧洲核子中心建成启用了全球能量最大的强子对撞机,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学者参与研究。作为来自中国的学者之一,刘衍文从参与分析第一批数据开始,经历了发现“疑似上帝粒子”的全过程。  “新粒子不是一下子发现的,是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据刘衍文介绍,在前3年上亿次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们在2011年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到2012年数据中新信号的统计显著性可以让人信服,新粒子是确实存在的。”  2012年6月下旬,欧洲核子中心内部决定在7月4日公布这个重大发现。“从对撞机上取下最后一批数据,分析出结果,再在3000多人的合作组内通过评审,留给科学家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周。”刘衍文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很多人都有连续工作通宵的经历。  “目前宣布的这种新粒子,表现出的特征与理论预期极为接近,但从科学角度还不能100%断定它就是‘上帝粒子’。”刘衍文透露,欧洲核子中心将从2013年起把对撞机能量从8TeV提高到14TeV,进一步通过实验测量其性质。  “如果最终确认为‘上帝粒子’,那么这将是人类探索自然过程中的一大步,使我们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思考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刘衍文说,基础科学的每一个重要进步,都有可能大大推动应用科研的发展。“从科学意义上讲,发现‘上帝粒子’比人类登上月球更重要。”  在欧洲核子中心的ATLAS和CMS两大研究组,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7000多名科学家参与工作。“因此,很难说这种新粒子是由哪个国家或者哪个人发现的。”刘衍文认为,这个成果应该属于全人类。  据了解,在欧洲核子中心参与研究的中国科学家来自五个科研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与山东大学。中国科研人员约占中心总人数的百分之一,其中来自中科大的团队人数最多,达到20人。  为寻找“上帝粒子”,中国科学家在仪器研制、设备调试、数据分析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欧洲核子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声誉。“欧洲核子中心给所有的外来学者提供工作环境,但不发工资。”刘衍文说,中国学者们的经费都来自于科技部、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我们能代表中国参与这一全球重大科研活动,背后是国家力量的长期支持。”

  • 【讨论】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让他们头痛的事儿比科研本身更复杂让张华教授(化名)回忆上次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年富力强的“长江学者”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徐徐吐出一句:“好像真的已经很久啦。”但他的确很忙,而且这一切忙碌都跟工作有关:指导学生,看文献、改学生的论文……而且,他是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参与杂志审稿;他要领导一个实验室的运行,每个春节前后开始申请一年一次的基金,而到年终,则要汇报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专利,下一年度的计划是什么”。对于张华而言,美好的时光只有刚回国的头两年。那时候张华有一半的时间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主任,他亲自做实验,也手把手地教学生,“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科研工作上,现在只能跟他们空对空地讨论了。”那时候,张华还有时间看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酝酿在上面发文章,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和各类会议已经把这些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了。和张华一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自嘲已经成为“兼职科学家”,他们向记者反映,科研一线那些真真切切的东西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赵博士的观察同样可以佐证。读博4年里,赵博士很难在实验室里见到自己的导师,这位“老板”主要在外面跑课题,拿回来就是手下的博士带着硕士们组成小团队做,平均一个人分到一个小课题,“一些署着导师名字的成果可能他根本没有参与过。”中科院声学所一位前所长直言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科学家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感慨。“一年填了47份表,最厚的一份200多页”“大师+团队”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应付申报和评估,就会变成“大佬+团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的龚教授是个有心人。他专门统计了2008年一年他所负责填过的表格,“总共有47个难填的表,平均每个表填两天,就是近百天,3个月就没了。”这其中,最厚的一份表格多达200多页,龚教授关起门来,整整填了5天。这些表格名目繁多,龚教授扳起手指一一历数:“973项目”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规划,学院的规划,学科的规划,“211工程”申请表,“211工程”年度工作汇报表,“985工程”创新表、申请表、评估表等等。填表的内容同样让人费神费力。比如每年搞大项目的预算,每一部分比例要符合基金的要求,仪器设备费、人工费、实验材料、测试费、国际交流费,参加几次国际会议都要列出来,要去算,“一个上千万元的大课题,要算多久啊!”龚教授说,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最后要算一个符合申报规定的东西,但是肯定不是真的,谁能预料中间的变化呢”。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介绍,即使在人文学科,一个表格填四五天也很正常,“每栏要填三四千字,最后填下来一两万字,还要去查很多数据”。在他看来,一些表格的设计很奇怪,比如为一个课题填表,需要分别填写两栏,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每栏限3000字到4000字之内。这让他感觉很荒谬,“创新之处不就是成果吗?”作为申请者,王彬彬教授的经验是,每栏都要填满,表格交上去,别人都写了很多,你只写了一点点,评委就会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要减掉很多分;与此同时,两栏里内容还不能完全一样,“一样的意思还得换一种说法,如果完全一样,评委也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这样一来有个危险,本来正常的学术团队就演化为‘大佬+团伙’了。”作为973首席科学家的龚教授发出警示,“大师+团队”能做出很漂亮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干这些虚的活,没有时间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这就演化成“大佬+团伙”,和江湖人的生活很像了,“他能赚到钱,但是他没有产品,无法为社会作贡献。”

  • 十一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巨奖

    据《自然》网站消息,来自美国、荷兰和日本的11位科学家获得了首届生命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他们分别获得该奖的五个奖项,每个得奖人将获奖金300万美元,该数目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vid Botstein和哈佛大学教授Eric S. Lander获得基因组学奖;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Lewis C. Cantley、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Hubrecht研究所教授Hans Clever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Napoleone Ferrara、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L. Sawye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Bert Vogel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获得癌症奖;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itia de Lange获得端粒奖;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得干细胞奖;神经生物学奖则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ornelia I. Bargmann。 “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去年,Milner曾设立同样奖金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了霍金等九位理论物理学家。此次,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以及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联合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俄罗斯风险投资家尤里·米尔纳20日宣布共同设立“生命科学突破奖”,专门激励那些致力于治疗顽疾和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由于每名获奖者将得到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127万美元)”。 每年选出5位获奖者除今年首批获奖的11位科学家,今后每年将有5位科研人员有机会获得这一大奖。奖金捐助来自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其妻子安妮·武伊齐茨基、脸谱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丽西拉·陈,和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来自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 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该基金会的设立旨在激励那些资金不足却仍默默无闻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是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 米尔纳表示,5位发起人决定将奖励研究5种特定疾病的科学家,布林的妻子武伊齐茨基已决定将其捐赠奖励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员,其他4种疾病还未最终敲定。 然而这一奖项也招致一些批评。生物学者论坛node载文说,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来自多位科研人员的合作,而不是在某个领域已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奖励应当注重保持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这一奖项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任何参选规则,完全靠研究的质量。任何人都可以提名候选人,获奖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另外,只要研究做得好,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如果你是爱因斯坦,你可以连获三次。”米尔纳称。该奖项本着公开透明的选拔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提名候选人进行评审。组织者希望获奖者是仍在全盛时期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并不限制分享奖项的人数,此外,该奖每年的得奖者都将加入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选出下一年的获奖者。 获奖者不敢相信以为是骗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的获奖者们在获悉自己得奖时都感到震惊。 51岁的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科学家科妮莉亚·巴格曼说:“我当时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我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或骗局。”当被问到将如何使用300万美元的奖金时,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先把车修了?” 荷兰分子遗传学教授克莱弗斯上周就已经接到了列文森的通知,他将拿出一部分奖金请大约150名合作伙伴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路易斯·坎特利得知该消息时差点摔一跤,“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奖的存在。”坎特利20日刚刚度过64岁生日,他因发现参与癌症代谢过程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而获得300万美元大奖。 据新华社“我的两个近亲都不幸患上了非常糟糕的疾病,其中一人得了癌症。所以我成立这个奖项也有一点私心。”“我认为,未来拥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和有生命科学技能的人才将有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俄罗斯风险投资家米尔纳“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英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该奖项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个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人员,也是为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的成长。”

  • 我国科学家参与番茄全基因组研究获重大进展

    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历时8年多的艰苦努力,于近日完成了对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今天,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项重大科学成果。  番茄是研究果实发育的经典模式植物,我国科学家在这项国际番茄基因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方协调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友和薛勇彪负责第3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和杜永臣负责第1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番茄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中国科学家高质量地完成了番茄基因组测序总任务的1/6,标志着我国成为番茄基因组学研究的强国之一。  8年来,国际协作组采用“克隆连克隆”和“全基因组鸟枪法”相结合的测序策略,在解码的番茄基因组中,共鉴定出约34727个基因,其中97.4% (33840个)的基因已经精确定位到染色体上。番茄基因组的解读,是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又一个高质量的模式植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对于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项工作将极大推动番茄乃至包括马铃薯、辣椒、茄子等在内的茄科植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为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等优良性状的番茄新品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推动全世界的番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蔬菜种业面临着强大的国际竞争。中国在国际蔬菜基因组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如何把基础科研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科学家建议,应在进一步巩固蔬菜基因组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加强蔬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体系的建设,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加速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的培育,这对于支撑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蔬菜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可错过的历史机遇。

  •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识别新技术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识别新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项基因识别新技术,能将我们掌握的动物遗传信息增加70-80%。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杂志上,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于动物遗传学和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我们对于如SARS等跨越物种障碍由动物向人类传播的危险病毒的认识。现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揭示各种各样动物、植物和昆虫的遗传密码,确定控制一切事物,从我们的眼睛颜色到对某些疾病易感性的遗传信息和变异。直到现在,正确识别隐藏在新测序物种遗传物质中的基因和蛋白质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细致的观察以及编撰大量构成任一动物、植物或昆虫的成千上万基因的数据。论文的主要作者、布里斯托大学细胞与分子医学院的高级讲师David Matthews说:“基因识别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程序搜寻与在其他动物或人类中已经发现的基因相似的基因组区域。然而,这种分析并不总是有效。”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小组现在发现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测序表达的mRNA生成蛋白质数据库再进行质谱分析。这种将高通量测序与蛋白质鉴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生成的基因和所有蛋白质,检测存在于动物、植物和昆虫中的遗传信息。为了证实他们的技术起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验证他们的程序在基因发现方面的能力。他们用一种充分了解的感冒病毒模拟新发现的病毒感染人类细胞。随后采用新技术分析了这些感染细胞。 当与人类和感冒病毒的已知遗传信息进行比较时,由此生成的“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的列表证实是极其成功的,并且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效力。对于仓鼠细胞的类似分析提供了直接观察的证据,在一项相对廉价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证实仓鼠存在数以千计的基因和蛋白。这些仓鼠中几乎所有基因和蛋白质的直接证据均无法在仓鼠基因和蛋白质的“官方”列表上获得。Matthews博士补充说:“这些研究发现为利用当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研究人类疾病,并将它们应用于动物、昆虫或甚至植物——研究一些以往非常具有挑战性或根本不可能的事物开辟了可能性。这一技术也将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容易更有效的研究从农场动物及其疾病到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等一切事物。”近年来,包括流感、SARS、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等许多危险的新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今年早些时候在中东有三人接触了一种被认为是直接来自蝙蝠的新SARS样病毒而患重病,其中两人死亡。“由于对这些生物体的遗传构成所知甚少,为何这些病毒对蝙蝠的疾病影响有限是一个待解谜题。我们开始将我们的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培养的蝙蝠细胞,通过分析蝙蝠的遗传和蛋白质含量更多地认识它们的遗传学,了解它们是如何能够与常常对人类造成致命后果的这些病毒明显共存的。

  • 科学家完成人类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

    利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历时三年科学家完成人类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 中国科技网讯 最近,一由欧洲多个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利用其开发的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该图集的完成,将大大推动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白质的研究,对于未来神经科学和医学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白质是神经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灰质和神经元的研究上,而对于白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了完成大脑白质图集,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这种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细节和准确性,使得科学家们首次可以对整个大脑活体的微观结构进行可视化探查,重新理解大脑思维过程与细胞结构的关系。 此次联合研究小组发布的大脑白质图集涵盖了100名志愿者的脑部三维图像,详细描述了大脑白质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大小、密度、纤维直径等。这些图像可作为未来医学和基础神经科学两个领域中大脑研究的参考标准,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对大脑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样使得那些非专业用户,如医生或医疗人员,可以利用它来了解有关大脑的知识。可以预见,籍此图集的诞生,未来学界对于大脑白质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将会大大加强。(记者 刘海英) 《科技日报》(2012-10-22 二版)

  • 【转帖】别宅了!科学家发现喜社交的动物大脑发展更快

    别宅了!科学家发现喜社交的动物大脑发展更快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对一些哺乳动物及其祖先化石进行的分析显示,猴子、狗等比较喜欢社交的动物,其大脑发展的速度要快于猫和其他愿意独处的动物。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500多种哺乳动物的生理数据,并与它们祖先留下的化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就脑容量与整个身体的比例而言,在过去几千万年里大脑发展最快的动物是猴子,其他大脑发展较快的动物也都有较强的社交特性,如马、海豚、骆驼和狗。相比之下,猫、犀牛和某些鹿等更喜欢独处的动物,其大脑发展相对缓慢。 参与研究的苏珊·舒尔茨博士说,有学者认为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都会以类似的速度发展,但上述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观点。她解释说,那些常常群居、喜欢社交的动物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这会对大脑的处理能力带来更高要求,促使其大脑在进化中快速发展。而那些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其大脑发展速度就相形见绌。

  • 科学家研制“芯片上的器官”测试药物疗效

    2013年06月20日 来源: 腾讯科学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可以不再对小白鼠进行实验了,目前,科学家采用一种硅芯片进行医学测试,这将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法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620/00241dd2ff15132c901e46.jpg美国科学家工程设计一种芯片能够模拟人体肺器官 科学家们正在研制“芯片上的器官”,在一个硅芯片上“缠绕”重要的细胞,例如肺细胞,之后模拟该器官的关键性功能。之后研究人员测试分析哪种药物将对肺器官具有显著的疗效,这种“芯片上的器官”并不大,仅有几厘米长。 美国默克公司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使用微芯片模拟设计成一个功能不健全的肺器官,进行一系列药物实验寻求新型哮喘治疗方法。该公司呼吸药物研究部负责人唐-尼科尔森(Don Nicholson)称,公司的科学家们希望“芯片上的器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哮喘疾病的生物特征,鉴别发现疗效最好的药物。 如果默克公司的这项医学实验效果显著,药物制造商将拥有一个新的工具,能够节省数百万美元。美国国家推进转化科学中心主管克里斯多夫-奥斯汀(Christopher Austin)称,芯片上的肺器官证实这个概念的可行性。据悉,奥斯汀所在机构致力于复制多样化人体组织和器官。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迈克尔-舒勒(Michael Shuler)说:“最终我们将建立一个‘10个芯片上的器官’。” 目前为止,这项技术仍在研究之中,药物监管部门尚未准备完全废止动物实验,或者采用当前的方法对临床患者进行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 多家药物制造商仍在审核这项技术的可行性,期间多个实验室开始芯片模拟肾脏、肝脏和其它器官的功能。

  • 科学家首次绘制暗物质分布网

    几十年前,当暗物质首次被科学家提出时,它只是一个理论性、且具有争议性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发展,一些科学家逐渐接受了暗物质的存在,并认为宇宙中3/4的不可见神秘物质就是所谓的暗物质。日前,一组研究暗物质的科学家小组首次绘制出暗物质分布图,找到证据证明暗物质是链接宇宙的“蜘蛛网”。这项研究结果由参与研究的爱丁堡大学凯瑟琳·海门斯博士在美国天文学会的年度会议上提出。  据悉,研究小组通过位于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联合望远镜”(CFHT)对分布在4个区域内的1000万个星系进行观测,通过暗物质能够扭曲星系团中的光线这一原理寻找其“芳踪”。  经过5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绘制出一幅长达十亿光年的庞大暗物质分布图。研究人员发现,一张暗物质“网”在宇宙中延伸,并在各个星系中相互交织。他们认为暗物质是使各个星系联系在一起的“蜘蛛网”。没有它,宇宙或将不会以现在的形式存在。  虽然暗物质之前也经常被科学家们绘制出来,但只是以模拟的形式进行。这组科学家们绘制出的暗物质分布图使人们首次得以一睹暗物质的真实“风采”。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