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分析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分析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析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析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析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析科学家话题讨论。

分析科学家相关的资讯

  • 科学家使用分析光谱的方式寻找外星生命
    科学家早已开始寻找地外生命的旅程,太阳系内有数颗星球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科学家认为远古的火星拥有液态水环境,因此生命也很可能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生命的痕迹。但也有科学家将视野投向太阳系之外,通过系外行星探测器的数据来发现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同时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发现系外生命存在的信号。   传统的光谱分析法可检测出系外行星大气环境,如果系外行星上存在液态水,那么它的光谱就会与众不同,诸如凌日法这样的系外行星调查途径有助于发现系外行星上的大气组成之谜。但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阿米特米斯拉和他的同事公布了一个新的调查方法,该技术依赖于一种被称为&ldquo 二聚物&rdquo 的物质,调查技术基于系外行星上的大气分子,通过这个方法,科学家可以发现诸如氧气等物质是否存在于系外行星的大气中。   当一颗行星通过其恒星盘面时,恒星光就会穿过其大气,并在茫茫宇宙中传播,直到被我们的望远镜所捕获,在滤光器上安装特殊的装置就可以调查某种特定的二聚物特征,目前科学家所设定的调查对象为氧气。米斯拉的研究团队中有一位天体生物学家,他的任务就是寻找基于氧气的外星生物,如果科学家观测到某个行星上具有较强的氧二聚体信号,那么就说明这颗行星上的大气中存在氧气,非常有可能存在光合作用的生物。   但是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新的望远镜技术来支持,目前美国宇航局最先进的望远镜要数哈勃空间望远镜,其继任者詹姆斯· 韦伯空间望远镜将在2018年10月发射升空接替哈勃望远镜,届时我们将获得更强大的观测能力,可以收集到遥远恒星及其行星系统的光谱数据,这对系外生命的调查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 去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大陆科学家分析报告出炉
    CFP    CFP   编者按   《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是国际顶尖智库&mdash &mdash 汤森路透发布的研究报告。汤森路透挖掘分析2002&mdash 2012年全球论文引文数据,甄选出大量高被引论文(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位于全球1%的论文),列出了3215位来自全球的&ldquo 高被引科学家&rdquo ,其中111位在中国大陆任职。   这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无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人才群体。为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在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中国办公室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对111位科学家国际化发展情况的专题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成才规律,为我国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突出特点:高学历、海外经历、应用科学研究   课题组统计发现,111位高被引科学家均为华裔(个人国籍信息缺失),其中105位(95%)男性,6位(5%)女性。截至2014年颁发&ldquo 中国引文桂冠奖&rdquo 之时,108位数据可得的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50.6岁。有7位的最高学位是学士(占比6.3%),5位是硕士(4.5%),99位是博士(89.2%)。103人(93%)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研究,8位(7%)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课题组主要从国(境)外留学、访问、任职经历,参加国(境)外学术组织,以及获国(境)外资助、奖励和荣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了高被引科学家的海外经历情况。分析发现,111位中国高被引科学家中有96人具有海外经历(具有以上五个方面任一项经历即可),占高被引科学家总数的86.5%。绝大多数高被引科学家的海外经历都在美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共有28位有国(境)外留学背景,占总数的25.2%。其中获得美国学位的人数最多,共10人,其次是日本6人,中国香港3人,英国3人,加拿大、德国、丹麦、奥地利、捷克和韩国各1人。初始留学年龄平均为26.5岁,留学总时长平均为4.9年。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41人先后在17个国家或地区有国(境)外访问经历,占总数的36.0%。平均访问时长约30个月。其中,赴美国访问的人数最多,共18人 其次是日本,14人 德国12人 中国香港6人 加拿大5人 英国和法国各4人 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挪威各2人 瑞典、荷兰、以色列、韩国、西班牙、巴西和苏联各1人。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57人在国(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有全职工作经历,占总数的51.4%。国(境)外全职工作的平均初始年龄为32岁,平均任职时长为6.1年。这57位高被引科学家均具有在国(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经历,其中39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3人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担任大学的行政职务,有1人曾在企业任工程师、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   在111位科学家中有65人加入了国(境)外学术组织,占高被引科学家总数的58.6%。学术组织成员身份包括刊物(副)主编、编委、编辑、客座教授、名誉教授、评论员、顾问、专家、学会秘书长、副主席、理事、委员、会员等。   国家重视:选入引才计划、给予学术奖励   在111位科学家中有57人具有国(境)外全职工作经历,其中29人被中国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受引才计划的影响选择回国发展。其中,中科院的&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19人,中组部的&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引进7人,教育部的&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引进3人(其中2人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科院化学所&ldquo 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rdquo 引进1人。地方引才计划中,上海市&ldquo 东方学者计划&rdquo 引进1人,湖南省&ldquo 芙蓉学者计划&rdquo 引进1人。   在各类人才计划引进的29人中,有1人入选了3项引才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和&ldquo 百人计划&rdquo 1人入选了2项引才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和&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相比而言,中科院的&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其次是&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和&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84人(75.7%)获得了中国的荣誉或奖励,包括获得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以及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等。   人才启示: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   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2015年3月5日,他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又说&ldquo 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rdquo 。据此,结合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集聚世界顶尖人才,提升中国人才全球影响力,必须从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入手,为此建议:   推进人才开放,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对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分析显示,多数在中国大陆就职的高被引科学家的成功正是本土人才国际化和海外人才引进双向作用的结果。这揭示出并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程度,鼓励和资助本土人才出国留学、进修、访问、交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创建海内外人才和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等。同时,进一步提升海外人才参与本土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进一步改善人才双向流动环境氛围,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支持市场发挥人才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制度环境。   多种形式&ldquo 走出去&rdquo ,推动人才国际化。对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高被引科学家是在国内积累一定的教育经历并明确专业方向后再出国深造出成绩的。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自费留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在留学年龄、时长、专业选择、研究方向等方面做出适当选择,以利于我国留学人员更好地成长成才。同时建议继续将公派留学政策的主要资助对象瞄准博士研究生,强化出国(境)访问交流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参加国(境)外组织等。   完善人才引进计划,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基于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分析结果,建议宣传推广&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加大对&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扶持更多科研工作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建立类似引才计划。   基于仅有约半数曾在国(境)外全职工作的高被引科学家享受到了引才计划的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各类引才计划在海外的宣传力度,并借鉴&ldquo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rdquo 等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完善各类引才计划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基于存在个别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多个引才计划的情况,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规范各类各层次引才计划,避免重复资助,提高人才计划资金效益,使得更多海外人才能够享受到引才计划的优惠政策。   基于在中国大陆任职的高被引科学家均是华裔,建议依托&ldquo 外专千人计划&rdquo 等引才计划,加大对外裔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度。同时,加快破除外籍人才来华的签证、居留、医疗、社保等障碍,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创造国际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集聚世界一流人才,赢得全球创新竞争优势。   (原标题:&ldquo 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rdquo &mdash &mdash 111位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中国大陆科学家群体分析)
  • 热分析科学家韩布兴院士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选名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5位学者当选TWAS院士,其中11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迄今,中国大陆共有TWAS院士226名,其中获奖科学家61名。热分析科学家韩布兴院士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68310760-4df4-4b09-8798-dc56af230489.jpg" title=" 1.jpg" height=" 29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韩布兴院士 /strong /p p   韩布兴,男,河北遵化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7月20日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原河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至1991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1-1993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p   主要从事化学热力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在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绿色溶剂体系化学热力学、绿色溶剂在化学反应和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 果。在 Science、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480篇,论文被引用10000余次,获国家专利30件,在重要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9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Elsevier出版社J. Colloid interf. Sci.期刊终身成就奖,作为非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p p   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三学部领衔委员(Division III, Titular Member)、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IUPAC绿色化学分会主席等,200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担任 Green Chem.期刊副主编,Chem. Sci.、ChemSusChem、J. Supercritical Fluids、中国科学(化学)等16种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p p    strong 附: /strong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每年增选新院士45至50名,院士必须由2名TWAS院士书面提名,既包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也包括来自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一般来说,必须是所在国的院士,才有资格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候选人。新当选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将在第 28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正式就任。 /p p   今年共有15位学者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包括内地学者11位,香港地区1位和台湾地区3位。 /p p   中国内地11位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各大高校。高校入选院士包括北京大学龚旗煌、谢心澄院士,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院士,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中国科学院入选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生物所张旭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和韩布兴院士,中国科学 院大学副校长郭正堂院士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周向宇院士。 /p
  • 李攻科、李灵军等荣获“5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分析科学家”
    p   近日,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16年“the Top 50 most influential women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5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分析科学家),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李攻科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物科学和化学系李灵军教授等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女分析科学家荣誉获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74px height: 6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a70045f3-eb75-4612-80f7-1c6f616234a9.jpg" title=" " height=" 60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74" / /p p   据悉, 2015年5月份, 李攻科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首次颁发的“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同时获奖的还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杨秀荣院士等14位女性分析化学学者。此次李攻科教授再次入选“the Top 50 most influential women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可谓更进一步为中国女科学家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94edfa11-fb77-49c3-bce5-20eeb23840b3.jpg" title=" 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李攻科教授获选图片 /strong /p 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 nbsp & nbsp /strong strong & nbsp /strong /span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8, 146, 60)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8, 146, 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李攻科教授获选介绍: /strong /span /span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strong strong 兴趣 /strong :凭借色谱和光谱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我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现代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复杂系统,特别是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的痕量分析的应用。我也研究天然产物的制备规模分离方法。最近,我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成像分析非常感兴趣。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重要时刻 /strong :在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开始从原子光谱分析向色谱分析的研究领域变化,然后建立我的分离和分析复杂系统研究小组。 br/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预测 /strong :原位、体内和在线样品制备技术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与纳米技术和拉曼成像结合的矫正术将会快速发展;现场分析的研究将倍受关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将更加集中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strong ” /strong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同样,作为华裔女科学家,李灵军教授于2014年在美国质谱年会(ASMS 2014)召开期间,获得了美国质谱学会2014年BiemannMedal奖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612/133641.shtml" 【详情】 /a 。2011年3月份,还获得2011年匹兹堡会议成就奖等荣誉奖项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311/057549.shtml" 【详情】 /a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c0dadb7f-47eb-4eab-94ed-440cd3d65a9c.jpg" title=" 0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灵军教授获选图片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8, 146, 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李灵军教授获选介绍: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strong strong 兴趣: /strong 我最热衷于开发新型分析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生物问题。我们很高兴开发一套用于发现神经肽功能的多功能质谱工具,并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我们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最近,我们正致力于开发用于定量MS分析和系统生物学中高通量测量的新型化学标签。我也热爱培训和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并帮助他们过渡到成功的职业生涯的这个过程。 br/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重要时刻: /strong 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特别是当我们发现以前没有报告过的神经肽,并解密他们的功能时。从美国质谱学会获得着名的Biemann奖章,并向数千名同事和朋友提供颁奖讲座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个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所有这些在我个人职业阶段类似的精彩时刻都为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br/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预测: /strong 我期望看到单细胞组学技术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从而在面对健康和疾病问题时,对细胞生物化学变化实现实时的原位测量。这种技术也将大大加快我们对个性化精密医学的步伐。 strong ” /strong /span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8, 146, 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br/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118, 146, 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br/ /strong /span /p hr/ p br/ /p p strong 以下为获选的完整名单(排序不分先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299af073-a9ab-4fdb-b973-bfd66f207294.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5c71886e-07b7-492c-b892-dd91e3519e70.jpg"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989d3713-3c5c-4714-9878-950fffb9064f.jpg" style=" " title=" 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ec809fef-3800-4877-8cca-833dbc366a26.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730094b8-1892-4eda-8ca7-f8ba49dd07fe.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314da5e2-dad3-4a01-a064-2ccf86ebb09d.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8c96c337-5582-44a2-bd3c-39f193139305.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ef76aaef-4cd2-4c99-8a05-f354cafa0c9a.jpg" style=" " title=" 5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e330ac28-5eb0-45e6-8bcb-c8c8e6e75c38.jpg" styl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3b7ee768-535f-47da-a1cf-4861af4d4e80.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1a763867-bc9f-4d92-ae60-cb0a135be0f3.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ff4bbc68-0847-4cc8-b56a-2cdb900efbb5.jpg" style=" "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b246810c-96ac-47f1-9cd6-a31b59ba4199.jpg" style=" "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2a664c59-a94c-43c4-95b9-adb8e11d3d3f.jpg" style=" " title=" 12.jpg" / /p
  • 岛津荣获“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TASIAs)”两项大奖
    精确测量驱动了科学技术不可估量的发展。12月23日,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以庆祝年度最有价值的创新。我们很荣幸的得知岛津公司的两款仪器获得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 l 第一名: iMScope TRIO 一款拥有将质谱成像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有机结合的革命性新技术的质谱显微镜 l 第七名: Nexera-e 全二维液相色谱法是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法的延伸。通过双流路\双阀切换设计将两个独立的分离模式相结合。 Rich Whitworth(分析科学家杂志主编)说:“2013年的第一届分析科学家创新奖达到了一个对后续评奖来说很高的水准。但是我很高兴的报告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很轻松的达到了这个水准并产生了15个特色创新点,我们希望其中许多的创新点能给分析科学领域带来改变格局的重大影响。显然,分析科学家创新奖使15位获奖者闪耀光芒,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展现我们领域富于创新的本质。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安捷伦多产品荣获《分析科学家》杂志创新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分析科学家》杂志创新奖授予 Ultivo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以及 1260 Infinity II Prime 液相色谱仪和 Captiva 增强型脂质去除产品 /strong /p p   2018 年 1 月 23 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分析科学家》杂志已将我们的产品列入年度最具创新性产品名单。 /p p   该杂志关注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发展,已将 Agilent Ultivo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以及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Prime 液相色谱仪和 Agilent Captiva 增强型脂质去除技术列入其创新性产品名单的前 15 名。 /p p   《分析科学家》创新奖重点关注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创新成果。获奖者由专家小组选出,小组成员包括杂志编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和编辑人员。 /p p   《分析科学家》杂志编辑 Charlotte Barker 说道:“今年是颁发该奖项的第五年,创新奖将一如既往地展出对分析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仪器和技术。今年参赛的产品数量创下了历史记录,最终的 15 项获奖产品展示了该领域的各种分析技术。” /p p   安捷伦副总裁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 Monty Benefiel 说道:“我们致力于通过对各种用途的前沿产品进行创新,从而助力实验室科学家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的产品能够获得外界(如《分析科学家》杂志)的认可,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荣幸。” /p p   关于 Agilent Ultivo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和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Prime 液相色谱仪: /p p   Ultivo 代表了新一代的 LC/TQ 仪器。它具有与大型 LC/TQ 系统相当甚至更出色的性能,以及体积小巧、易于使用和节约成本的优势。实验室能够获益于其节省空间和可叠放的设计,从而使实验室台面空间发挥出最佳作用,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早期维护反馈功能,增强的可维护性、直观的操作设计以及在复杂基质中稳定/可靠的性能。1260 Infinity II Prime 液相色谱仪使这一系统更加完整,能够为所有实验室提供单位仪器台面空间内最高的样品容量。 /p p   关于 Agilent Captiva 增强型脂质去除技术: /p p   Captiva EMR–Lipid 通过式 SPE 产品能够简化工作流程,减少样品前处理步骤。处理后的样品更纯净(去除超过 99% 的磷脂),方法灵敏度和分析物回收率都能够得到改善,从而使数据分析速度更快,数据重现性和可信度更高。能够避免在系统中引入基质污染,缩短意外停机时间。 /p p   《分析科学家》杂志涵盖了分析化学领域的各方面内容:从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到实验室的第一手资料。 /p p    strong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strong /p p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 50 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17 财年,安捷伦的营收为 44.7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3500 人。 /p
  • 安捷伦科技Intuvo 9000 GC 获《分析科学家》最佳创新奖首位
    安捷伦近日宣布 Agilent Intuvo 9000 气相色谱系统在《分析科学家》杂志评选的本年度最佳创新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该杂志关注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发展,称赞 Intuvo 系统先进的温度控制、无泄漏连接以及创新的色谱柱设计。  评委们写道:“Intuvo 系统有效消除了气相色谱使用的三个主要障碍,有助于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它还大大简化了很多会降低实验室效率的日常操作。Intuvo 系统的新功能能够进一步扩大使用气相色谱等通用分析仪器的用户群,还能帮助气相色谱操作者处理那些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的问题。”  Intuvo 的创新性能包括:更快的加热速度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色谱柱更换速度提高了 10 倍以上,正常运行时间更长。无需切割色谱柱并减少了泄露,这意味着犯错的可能性降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新运行和延迟。Intuvo 还有助于实验室的可持续运行得到改进,包括更快速的样品分析和样品优先级顺序的调整,缩短分析周期,降低每个收费样品的分析成本,节省空间和能源,以及对资产管理进一步优化。Intuvo 简化了气相色谱操作,包括安装、设置、运行和维护,颠覆了气相色谱的常规操作模式。  安捷伦气相色谱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 Shanya Kane 谈道:“我们很荣幸能够成为《分析科学家》创新奖的第一名。Intuvo 系统所带来的颠覆性的优势得到了客户和专家的认可。这证明了尽管安捷伦在该领域已经是市场领导者,通过不断倾听客户的需求,解决他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并为客户分忧,安捷伦仍能在这些领域里继续创新。”  此创新奖项由读者提名,并由独立专家小组和《分析化学家》杂志编辑团队共同投票选出。排名前 15 位的获奖者均得到公众认可,其中 Intuvo 名列首位。  “今年是该奖项的第四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展示了那些我们预测将会对分析科学界乃至更广的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仪器和技术。”编辑 Rich Whitworth 这样讲道。  《分析科学家》杂志涵盖了分析化学领域的各方面内容:从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到实验室的第一手资料。
  • 张玉奎、许国旺、邹汉法获选2015年全球最有影响的分析科学家
    p   近日,英国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在10月最新一期上发布了2015年全球最有影响的100位分析科学家,我所张玉奎院士、许国旺研究员和邹汉法研究员名列其中,他们也是进此榜单仅有的三位中国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W02015102653880247296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f9794343-e2a4-4877-826d-5af24bb4857c.jpg" / /p p   该杂志在大众提名的基础上,由5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评审,确定最终名单。 该杂志2013年曾首次公布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位分析科学家,共有6位中国科学家入选,我所本次入选的三位研究员也包含在第一期榜单中。(文/图 侯晓莉) /p p br/ /p
  • 群英荟萃!第三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在京举办
    2021年9月27日,两年一度的科学仪器行业盛会——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 202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同期,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于9月28日成功举办。论坛现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江欢迎致辞主持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晓春(左)、金芬(右)报告人:北京大学教授 王初报告题目:《化学驱动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吕超报告题目:《聚合物老化早期荧光检测及寿命预测》报告人:中科院化学所吴海臣团队成员报告题目:《基于纳米组装的生命流动体系分析检测》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团队成员报告题目:《框架核酸界面化学及生物医学应用》下午报告的主持人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弋、冯流星,报告嘉宾为中国科技大学黄光明(《电喷雾中超快电泳效应及用于单细胞代谢物的质谱分析》)、清华大学梁琼麟(《Pharm-lab on a chip》)、南京大学江德臣(《高分辨电化学成像装置的构建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樊江莉(《无重原子光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中科院化学所王铁(《基于纳米组装的生命流动体系分析检测》)。前两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BCEIA期间举办,为海内外青年分析化学学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好评。本次会议的报告人有中国分析化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报告内容围绕在生命科学、材料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方法、技术及应用进行展示和交流,旨在进一步推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的发展。会后晚宴再掀高潮 院士、总裁揭幕天美新品会议日程结束之后,由天美集团独家冠名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晚宴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同期天美集团还举办了主题为“天美智造 众新闪耀”新品发布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共计70余人一同见证天美色谱新品、光谱新品、实验室通用设备新品等一系列新产品的发布。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先生致欢迎辞张玉奎院士致辞江桂斌院士致辞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为新品发布会致辞,并与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先生一起为新品揭幕。新品揭幕仪式与会院士、专家合影此次发布的新品包括赛里安436i/456i气相色谱仪、国产质谱检测器eSQ、SCION 8300/8500气相色谱仪、SCION顶空自动进样器,爱丁堡仪器新品脉冲光源、国产质谱检测器eSQ、Dynamica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Velocity 18R Pro及 Velocity 15/15RPro、DSC30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新品揭幕仪器之后,天美各产品线的负责人也分别进行了新品的介绍。了解新品详情,请点击:天美“智”造 众“新”闪耀”——天美BCEIA重磅发布多款新品新品介绍新品发布会现场
  • 江桂斌等6位中国学者入选2013“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13年&ldquo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rdquo ,我国获此殊荣的分析科学家有6位,他们分别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邹汉法研究员、许国旺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福州大学唐点平教授,以及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 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2019全球最有影响力分析科学家100强出炉
    p   2019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分析科学家榜单100强出炉。 /p p   100强榜单记录了分析能力的持续发展,以及背后研究人员的奉献精神。 /p p   其中包括4位国内分析科学家,包括 strong 中山大学李攻科、大连化物所许国旺、北京大学刘虎威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方晓红 /stro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威斯康星大学的李灵军、威斯康星大学的葛英、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的Kelly Zhang和陶氏化学Jim Luong4位华人也进入TOP100榜单。 /p p   相比起往年名单,2019名单上出现了大量的新面孔,这证明了当中有潜力的分析学家的才能。展示了全球范围内分析科学各个领域的天才创造力和领导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TOP20分析科学家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eb9e974-4386-435b-b665-cbee6331f000.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贝克曼研究所化学系主任、化学科学学院院长、神经科学、生理学、医学和生物工程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5447b8a-b67b-4f13-b7fa-c2bbb91e1ea0.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普渡大学特聘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36be3df-9e92-44de-95f6-97665ab25086.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密歇根大学杰出化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a369ec3-d1cc-48f6-a59c-0334515a03f6.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ae336e4-e83d-496d-9d4a-8d8517092e86.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巴特尔研究员兼首席科学家,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456d9a6-eabc-4a5c-ad91-36959a813741.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4fc5c25-d23d-4dd8-9816-af13c282b490.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兼系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f78c098-a38e-4ab3-9791-27a32575d80d.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de011f10-1f9c-4068-be8a-23979d5fdb30.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043225fe-23dc-4a43-8f74-78c5f244c94c.jpg"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19f9029-2f8b-4e46-ab90-d82e176228fd.jpg"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犹他大学化学特聘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2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54, 63, 70) font-family: NunitoSansBold, sans-serif widows: 1 font-size: 18px " Neil Kelleher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f6091b5-5a47-4afa-8506-e17e02945f80.jpg"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俄亥俄杰出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仪器中心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685f785-46b8-4154-9f66-bf77ecc8601f.jpg" title=" 14.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eb0365e-0f1b-4bc3-a508-a754dd0a5dae.jpg" title=" 1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c40aa94-9405-4c04-8fa8-853dba3f7244.jpg" title=" 16.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普渡大学特聘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620d5b4-62e1-4172-9b06-0f61634565c8.jpg" title=" 17.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杨百翰大学分析化学荣誉教授,美国Axcend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fcfd65a-2e0a-46e0-94b1-a409d0208115.jpg" title=" 18.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教授、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高级诊断学与治疗学项目主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1f95b56-d850-4910-8de2-e61c8d0447a8.jpg" title=" 19.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10ba252-562f-4fbe-8be5-f6b4f1b1e496.jpg" title=" 20.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名誉教授、曼恩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TOP20~TOP100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95a8951c-e860-455b-9f48-4a03eda61163.jpg" title=" 21.jpg" width=" 600" height=" 287" border=" 0" vspace=" 0" alt="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79f5d2f-c704-4428-9ba8-1b180d5d25de.jpg" title=" 22.jpg" width=" 600" height=" 277" border=" 0" vspace=" 0" alt="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c9caf75-ce73-4efd-9227-880e887f5e18.jpg" title=" 23.jpg" width=" 600" height=" 278" border=" 0" vspace=" 0" alt=" 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05c5926-7e42-4916-b575-21c781489f48.jpg" title=" 24.jpg" width=" 600" height=" 277" border=" 0" vspace=" 0" alt="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0d14ee9-c653-4875-bf20-eb9f44e86657.jpg" title=" 26.jpg" width=" 600" height=" 278" border=" 0" vspace=" 0" alt="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ff596ad8-abd0-44b2-9b39-7c20ba32a256.jpg" title=" 25.jpg" width=" 600" height=" 281" border=" 0" vspace=" 0" alt=" 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0be6b5b-f2a0-4e67-937f-add020559548.jpg" title=" 27.jpg" width=" 600" height=" 274" border=" 0" vspace=" 0" alt=" 27.jpg" / /p p br/ /p
  •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的通知 (第一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019年10月25日 /span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拟举办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第二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 /span 。旨在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发展,推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的发展。 br/ /p p   随着生命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分析等前沿领域的蓬勃发展,分析化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1日BCEIA活动期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活动,邀请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11位青年科学家做了口头报告,介绍了分析化学领域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2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bdff07a6-66be-4ee9-86bf-560dfc103888.jpg" title=" 640.webp.jpg" alt=" 640.webp.jpg" width=" 602" height=" 399" / /p p strong 1、会议主题及内容 /strong /p p   本次会议的报告人拟邀请近两年来中国分析化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将围绕在生命科学、材料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方法、最新技术及最新应用进行展示和交流。 /p p strong 2、会议征文 /strong /p p   欢迎广大青年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提交相关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的论文。不参加会议也可提交论文。 /p p strong 3、会议日程 /strong /p p   见第二轮通知。 /p p strong 4、会议注册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35e005fe-6340-4b10-a68c-d7dcb40000a3.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190618171830.png" alt=" 微信截图_20190618171830.png" / /p p   /p p strong 5、会议时间和地点 /strong /p p   会议时间:2019年10月25日 /p p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E232B /p p strong 6、会议组委会成员 /strong /p p   主席 :周江 /p p   副主席:王晓春 邓昱 梁琼麟 吕弋 冯流星 金芬 宋大千 王宛 周文 薛辉 宋杨 /p p strong 7、会议报告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12px height: 3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2e7435a7-a95b-4515-8fb7-012f6c8aa90e.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612" height=" 378" / /p p strong 8、会议联系方式 /strong /p p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 /p p   周文 电话:010-62757536 /p p   邮箱:wen.zhou@pku.edu.cn /p p   冯流星 电话:010-64524754 /p p   邮箱:fenglx@nim.ac.c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重点专业观众来自 /span /strong /p p    strong 高校系统 /strong /p p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77所高校。 /p p    strong 科研院所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检科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计量院、中国水科院、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环科院、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浙江省计量院、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129家科研院所。 /p p    strong 企业 /strong /p p   国药集团、万华化学集团、伊利集团、中粮集团、北京自来水、东方园林环保集团、三元集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同仁堂、资生堂、华夏幸福基业、宝洁、江中集团、燕京啤酒厂、好丽友食品、齐鲁制药、九龙制药、君乐宝、纳爱斯集团、晨光生物、天津药明康德等158家仪器使用企业。 /p p    strong 医疗系统 /strong /p p   军队医疗系统(301、305、306、空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48家医疗机构。 /p p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重点活动推荐 /span /strong /p p   第二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 /p p   实验室规范运行与质量保障论坛 /p p   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 /p p   科学仪器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p p   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p p   分析测试行业人才交流论坛 /p p   专业观众现场主题路线 /p p   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高层论坛 /p p   中国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专题论坛”和“多元化模块实验室展区” /p p   第二届关键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高峰论坛 /p p   中国工业品分析检测技术论坛 /p p   细胞自动化检测技术及应用论坛 /p p   微流控细胞分析论坛 /p p   北京磁共振技术论坛 /p p   原子荧光光谱高峰论坛 /p p   光谱高峰论坛 /p p   分析仪器操作与维护专题研讨会 /p p   未来实验室学苑 | 科研实验室设计培训班(BCEIA)专场 /p p   互联网+智能化实验室发展论坛 /p p   实验室安全技术应用与管理技术论坛 /p p   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论坛 /p p   ANTalk分析测试百家讲坛 /p p   科学仪器互联网+论坛 /p p   光谱、质谱应用研讨会 /p p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体验区 /p p   “仪器汇”app互动 /p p   微信晒图分享有礼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br/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关于BCEIA /span /strong /p p   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BCEIA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成为在中国举办的分析测试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展览会。 /p p   每届BCEIA的学术报告会是国内外分析科学家的盛会。常设10个专业领域分会:电子显微镜与材料科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磁共振波谱学、电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分析、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标记免疫分析。诸多知名科学家到会交流分析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p p   历届BCEIA展会所展示的新仪器、新设备均超过3000台,很多国外先进仪器设备一经展出,便引起极大关注 大批国产高端科学仪器通过BCEIA的平台展出后迅速被业界所熟知。BCEIA展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和器材、试剂、软件、应用技术和服务。 /p p   BCEIA的品牌效应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世界知名品牌如岛津、安捷伦、珀金埃尔默、沃特世、瑞士万通、布鲁克、普析、天美、聚光、天瑞、新华医疗等众多分析测试知名品牌悉数到场。 /p
  • 美法科学家交付火星化学成分分析仪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表示,美、法两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小组9月21日将研制的、名为“ChemCam”的仪器交付给了喷气推进实验室。该仪器将安装在计划于201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车“好奇”(Curiosity)上,其作用是帮助人们了解火星上的化学元素。   据悉,未来新的火星探测车抵达火星表面开始工作时,“ChemCam”仪器带有的激光器会向距离火星探测车7米处的目标发射激光,并利用激光诱导分解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技术检测被激光照射目标物质所含的化学成分或元素。   具体分析过程是,首先用激光束轰击分析目标,轰击点仅为针头大小。在激光的作用下,被轰击的物质发生蒸发。随即利用光谱分析仪捕捉和分析蒸发物质发出的闪光。由于原子在激光作用下转变成电离原子时将发出光波,而不同的原子在电离时发出的光波波长不同,因此“ChemCam”可以通过将观察到的光波波长与自身携带的原子光谱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推断出被轰击目标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或元素。   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岩石目标被灰尘遮盖也难不倒“ChemCam”分析仪,因为它可以先用激光清理掉灰尘或其他覆盖物,再对岩石样品进行分析。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ChemCam”仪器研制负责人罗杰维恩斯说,他们汇集了众多的新理念才将该仪器变为现实。   “ChemCam”仪器法国参与人员负责人斯尔维斯特莫瑞斯认为,该仪器如同地质化学观察仪,将为人们提供有关火星的组成成分数据,以了解它过去、现在或将来是否适于居住。同时该仪器还将帮助火星探测车控制组选择最有价值的目标,供探测车上的其他仪器进行研究。未来,美、法联合研究小组将共同操控“ChemCam”在火星上的元素分析活动,并解释获得的数据。   “好奇”火星探测车是迄今为止针对火星探测最大且能力最强的机器人。它采用核动力驱动,自身重量超过了900公斤,尺寸大小如同小汽车。搭载它进入火星大气层的太空舱的大小甚至超过了当年搭载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登月舱。包括“ChemCam”在内,“好奇”探测车上所要携带的仪器总数为10台。其他的仪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火星矿产、嗅出有机物质、观察气象和辐射环境、钻探火星岩石(深度为数厘米)。根据原定计划,“好奇”探测车将于2011年11月从佛罗里达航天中心发射,2012年8月抵达火星。
  • 2013分析科学家创新大奖揭晓 赛默飞等获奖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分析科学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ldquo 2013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rdquo 获奖名单,共有15款创新产品获奖,这些产品都在不同程度提高了样品前处理、分离、定性、定量和分析的性能。赛默飞、布鲁克、岛津、沃特世、安捷伦、默克密理博、海洋光学的产品获奖,详情如下:   1、M908 HPMS高压质谱   制造商:908 Devices   影 响:M908将质谱的强大功能从实验室应用中释放出来。它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日益增长的化学和爆炸威胁,而现有的手持式化学探测器只能测定极少数的化合物,并且饱受误测困扰。除了安全和保障应用,HPMS还可为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安全检测以及一系列其他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分析平台,这些应用将从HPMS小占地面积中受益。   评审评价:&ldquo 革命性的技术,将成为新一代产品的灵感源泉。&rdquo   2、Orbitrap Fusion &ldquo 三合一&rdquo 液质系统   制造商:赛默飞世尔   影响:该系统已经在影响到生物学研究。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Josh Coon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最近使用Fusion系统在仅1小时内完成了酵母蛋白质组的综合分析,分析时间比先前最佳时间快了4倍。Josh Coon说,这样的速度和质量可以应用于转化蛋白质组学,并无疑将打开新的研究途径。Josh Coon预言,人类蛋白质组全分析在3-4小时内完成是可以实现的。   评审评价:&ldquo 它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工具。&rdquo   3、SmartFlare 活细胞RNA检测技术   制造商:默克密理博   影响:随着SmartFlare检测探针的使用,研究人员在活细胞中可以得到实时基因表达,并能进一步表征下游检测那些相同的细胞。SmartFlare探针使同一个细胞的蛋白和核酸相关,并提供更多生理上的相关数据。能够基于基因表达进行细胞分类,以及在下游检测中重复使用这些细胞,以帮助与难目标共同作用,或者在活细胞中寻找调控RNA的影响。   评审评论:&ldquo 这项技术了不起,它将对大量生物研究产生重大意义。&rdquo   4、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相检测器(BID)   制造商:岛津   影响:由于优异的长期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敏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成为受欢迎的气相色谱检测器。但FID检测范围缺少永久性气体,如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BID检测器填补了这个空白。相比于FID,除了可比拟的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外,BID更灵敏。它是永久性气体和轻质烃类痕量分析的理想工具,特别是对挥发性含氧有机组分测定。   评审评价:&ldquo 可代替最重要的GC检测器:FID。它采用了一种新的测量原理,更好和更容易使用。&rdquo   5、EVOQ Elite ER液质系统   制造商:布鲁克   影响:一系列独特的硬件和软件特点能支持的实验室进行常规蛋白质组学检测。主动排气提供出色的耐用性,消除喷射气体的再循环,以减少化学噪音:更短的清洗时间和更长的样品运行时间。PACER软件提供基于异常的数据审核,通过标记不符合预设条件的任何运行,减少样品到报告的时间。EVOQ是最优质的LC-MS蛋白质组学测试首选解决方案,易用的格式,非常适合日常使用。   评审评价:&ldquo 对蛋白质组学研究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rdquo   6、ACQUITY QDa质谱检测器   制造商:沃特世   影响:有了质谱数据,分离科学家可以成为实验室更有价值的贡献者。在ACQUITY QDa质谱检测器可以回答他们许多疑问:我可以合成我想合成的物质吗?我怎么知道?这个峰是纯物质吗?此峰所代表的成分是什么?我将用什么的方法验证?结果:更高的生产率。   评审评价:&ldquo 将质谱变成常规检测器,借此所有用户可以进行操作。并在分析的可靠性方面有重要改进。&rdquo   7、LCMS-8050液质系统   制造商:岛津   影响:就分析速度、灵敏度和拥有成本而言,LCMS-8050设定了一个新标准。由于超高速极性切换和超高速扫描,客户能够减少每个样品的分析次数,从而降低每个样品的分析成本。   评审评价:&ldquo 我是扫描速度和灵敏度的坚信者,这对质谱而言必不可少。我喜欢这个发展方向。&rdquo   8、Oxidative Bisulfite Sequencing (oxBS-seq)   制造商:Cambridge Epigenetix   影响:区分5MC和5hmC之间的单碱基分辨率开辟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科学家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基因组不创建相同的生物,而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继续如此迅速和广泛地多样化。   评审评价:&ldquo 鉴于大家对表观遗传性研究兴趣日益高涨,这项技术非常重要。&rdquo   9、专用于拉曼光谱的栅格环绕扫描技术   制造商:海洋光学   影响:ROS技术可以消除严苛的样品制备过程,使得拉曼检测更为可靠 从而促进低成本的拉曼检测方法的发展,使得拉曼技术进入主流应用领域。ROS技术可以让低成本的,常规的纸质材料成为SERS基底,使得技术人员无需长时间的光谱培训,即可利用拉曼技术进行床旁诊断测试。   评审评价:&ldquo ROS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到分子的真实所在。&rdquo   10、气相色谱惰性气路解决方案   制造商:安捷伦   影响:专业的表面化学技术,以及对气相色谱设计理解的结合成就了为气相设计的惰性气路。由此保证进入检测器的样品真正代表注入的样品,以确保活性分析物的更准确定量,特别是痕量水平的分析。   评审评价:&ldquo 显著减少了活性表面的影响。&rdquo   11、自动化色谱数据审查和分析专家软件ASCENT2.0   制造商:Indigo Biosystems   12、Chromaster Ultra Rs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制造商:日立高新   13、三维制备气相色谱系统   制造商:Depart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School of Pharmacy, University of Messina, Italy   14、用于UHPLC的示差折光检测器Optilab UT-rEX   制造商:怀亚特   15、1260 Infinity自动纯化系统   制造商:安捷伦 (编译:杨娟)
  • 安捷伦多款仪器荣获2020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2月14日,SANTACLARA,Calif.——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NanoDis系统以及5800和5900 ICP-OES中的新款创新多色仪均荣获《分析科学家》颁发的创新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最近推出的NanoDis系统利用错流过滤(CFF: cross-flow filtration)——传统用于工业过程化学的一种概念,与常规溶出度仪相结合,可进行纳米颗粒的溶出测试。随着整个工作流程中自动化的引入,这款新系统加快了新药上市的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4b53f19-53d8-4ac9-ab24-3c9e23eb9fec.jpg" title=" 0 NanoDis系统.jpg" alt=" 0 NanoDis系统.jpg" width=" 500" vspace=" 0" height=" 5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NanoDis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液相分离事业部全球营销副总裁Michael Frank表示:“NanoDis系统受到了溶出度测试社区的充分肯定。安捷伦致力于为科学家提供支持性产品,并满足他们以高效方式证明可靠结果的需求,这也是NanoDis系统实现的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去年年初发布的最新ICP-OES,通过光学部件创新的设计,降低了检测限和提高光谱分辨率,显著提高了分析性能。现代化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仪器性能,而且极大减少了仪器体积和氩气消耗量,使其成为实验室可持续性更高的选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副总裁兼光谱事业部总经理 Keith Bratchford 谈道:“光学系统的创新设计掀起了 ICP-OES 仪器的重大变革,显著提高了元素分析性能。荣获分析科学家颁发的创新奖,是安捷伦研发团队出色工作的最佳印证,肯定了我们不断寻找仪器性能提升方法的努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072eeaeb-1d56-473a-b7e5-03ea7afd520e.jpg" title=" 0 Agilent Vaya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jpg" alt=" 0 Agilent Vaya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jpg" width=" 500" vspace=" 0" height=" 5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Agilent Vaya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用于制药QA/QC的 Vaya拉曼光谱仪入围了《药物厂商评价》创新奖决赛,安捷伦通过这些成果,履行了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推进科学进步的承诺。安捷伦仪器和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展更深入的疾病研究、开发先进疗法并确保水、食物、空气和燃料的洁净。安捷伦的发现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关于安捷伦科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安捷伦现已进入独立运营的第二十年,一直致力于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19财年,安捷伦营业收入为51.6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16,300人。 /p
  • 2016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 岛津上演“帽子戏法”
    “准确测量正以不可估量的方式驱动着科学进步”,《分析科学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日前公布了“2016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在15款获选创新仪器产品中,岛津独中三元,精彩上演“帽子戏法”。岛津公司近年来不断强化的技术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岛津公司获得“最佳创新奖”的产品介绍如下: CLAM-2000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模块 用于LC-MS / MS的全自动样品制备模块全新CLAM-2000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完全自动化完成从样品预处理到LC-MS分析所有步骤的系统。它仅需要将血液或生物流体收集管,试剂和专门的预处理小瓶放置在系统中,就能自动加载所有其他进程。仪器用户友好的管理功能提供了显著改进的工作流程,具有更好的临床研究安全性以及更高的再现性。 *产品当前仅供研究使用,不用于诊断程序。在美国,加拿大或中国不可用。专家评价:“样品制备是大多数分析方法中最大的挑战,自动化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CLAM-2000可以帮助防止在实验室中的用户错误,其中的精确分析是最为关键的。”AIM-9000高性能红外显微镜  微量样品和故障分析的独特概念AIM- 9000适用于异物分析等需要微区分析、微量分析的场合,并且具有领先业界的 高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仪器具有信噪比优于30000:1,测量点位置自动识别,光阑自动设定,异物红外光谱的自动解析程序等特点。通过AIM-9000,岛津为所有用户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微量分析系统。仪器面向电气和电子,机械和运输,制药和生命科学,石油和化学品等各种行业,增强的灵敏度和增加的易于操作带给一个全新的用户体验。专家评价:“分析只是迈向结果(好或坏、健康或疾病)的一个步骤。该设备提供决策,而不仅仅是数据。”Nexera-i MT方法转换系统  两条流路在一个系统中实现UHPLC和HPLC分析Nexera-i MT具有两条独立的专用流路,一条用于UHPLC,另一条用于HPLC分析。该系统简化了用户在使用HPLC分析时所面临的方法迁移的问题。与此同时,该系统简化了用户将HPLC与UHPLC分析方法进行转化的过程。从其他系统上建立的分析方法,均可通过Nexera-i MT进行良好重现,可显著减少方法验证的过程。在LabSolutions中新加入的分析条件转移及优化(ACTO)功能,可根据不同仪器系统间的延迟体积差异来调整进样时间,而无需对已有的梯度方法进行更改。此外,仅需登录现有的HPLC分析方法,即可通过ACTO功能将其转换为适合Nexera-i MT的分析方法。专家评价:“消除了从HPLC到UHPLC方法翻译的障碍,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复杂性。”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2014年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
    精确测量技术的发展驱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日,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ldquo 2014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rdquo 获奖名单,共有15款创新产品获奖。岛津、Waters、AB SCIEX、安捷伦、赛默飞等公司的仪器产品获奖,详情如下:   1、获奖仪器名称:iMScope TRIO   公司名称:岛津   将质谱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有机结合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light + MS microscopy = power&rdquo   岛津新一代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上市   2、获奖仪器名称:RISE Microscopy   公司名称:WITec   在一个集成的显微镜系统中结合了共焦拉曼成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材料研究的高科技工具。&rdquo   TESCAN和WITec联合发布RISE显微镜新品   3、获奖仪器名称:ionKey/MS System   公司名称:Waters   将UPLC分离集成入质谱仪的离子源中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使仪器更小,利用模块化方法进行微观分析,值得欣赏。&rdquo   沃特世推出ionKey/MS系统 重新定义质谱性能   4、获奖仪器名称:Select-eV   公司名称:Markes International   可变能量离子源技术 。Select-eV功能,可以实现在确保灵敏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较低的电离电压,从而得到更清晰的分子离子峰,更利于定性分析。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通过消除EI和CI之间切换的障碍,大大提高实验室效率。&rdquo   5、获奖仪器名称:VGA-100 Gas Chromatography Detector   公司名称:VUV Analytics   短波长光谱气相色谱检测器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在质谱最弱的地方:异构结构的识别方面,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rdquo   6、获奖仪器名称:BARDS (Broadband Acoustic Resonance Dissolution Spectroscopy)   公司名称:BARDS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新方法,为一个大市场提供了相关信息。&rdquo   7、获奖仪器名称:Nexera-e   公司名称:岛津   用于复杂样品分析的全二维色谱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使用两个互补的高分辨率技术进行空间分辨分析。&rdquo   8、获奖仪器名称:&mu DAWN   公司名称:Wyatt Technologies   用于UHPLC的光散射检测器   9、获奖仪器名称:OneOmics Project   公司名称:AB SCIEX   多组学云计算开放平台   AB Sciex和Illumina两大巨头成独家合作伙伴   10、获奖仪器名称:Progeny Analyzer   公司名称:Rigaku Raman Technologies   新一代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兴和公司发布新一代理学手持拉曼光谱仪&mdash &mdash Progeny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将实验室带到样品检测现场,并增加了可用性与创新特性。&rdquo   11、获奖仪器名称:1290 Infinity II Multiple Heart-Cutting 2D-LC Solution   公司名称:Agilent Technologies   可实现全二维方式以及中心切割方式的二维分离   安捷伦推出具有最高色谱分离度且易使用的1290 Infinity二维液相色谱解决方案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很高兴看到,相对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分析流技术可以稳健的实现自动化。&rdquo   12、获奖仪器名称:Delta Ray Isotope Ratio Infrared Spectrometer (IRIS)   公司名称: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连续测量同位素比值和二氧化碳浓度   赛默飞三台仪器荣获2014年R&D 100研发大奖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虽然在实验室内可移动(但尚未便携式)。如果未来在灵敏度和小型化方面进一步改进,将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开启这项技术。&rdquo   13、获奖仪器名称:EZGC Online Method Development Tool Suite   公司名称:Restek   气相色谱方法开发软件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这款软件可以大大减少获得结果的时间,使实验室面对一些急迫问题能够快速做出反应。&rdquo   14、获奖仪器名称:Vanquish UHPLC   公司名称: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专门设计的仪器与色谱柱,在高压下最大化优化仪器性能   赛默飞推出一体式UHPLC系统Vanquish   15、获奖仪器名称:A-Line Quick Connect Fitting   公司名称: Agilent Technologies   液相色谱手紧式接头   评审专家点评:&ldquo 方便的!&rdquo
  • 安捷伦激光红外成像系统荣获《分析科学家》杂志创新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8 年 12 月 20 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宣布《分析科学家》杂志已将其产品列入年度最具创新性产品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杂志关注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发展,并将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列为今年的顶级创新产品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于10月推出了8700 LDIR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这一创新系统采用了一种新的化学成像方法,为制药,生物医学,食品和材料科学带来了更高的清晰度和前所未有的速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尖端化学成像和光谱分析能力。针对专家和非专家使用而设计的 8700 LDIR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高度自动化方法,能够使表面成分获得可靠的高清化学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gilent 8700 LDIR 采用最新量子级联激光器 (QCL) 技术,结合快速扫描光学元件,可提供快速、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和光谱数据。这项技术与直观的 Agilent Clarity 软件相结合,可通过“放置样品-自动运行”的简单方法,以最少的仪器交互实现大样品区域快速、详细的成像。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使用 8700 LDIR,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详细地分析更多样品,得到更多的统计数据,有助于完成片剂、多层薄膜材料、生物组织、聚合物和纤维的组成分析。可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更明智、更快速的决策,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分析时间。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ae54a009-95dc-4b4c-b5e0-4f6143509cf7.jpg" title=" 8ca1cde5-f9a5-48b5-b99b-7823a6cac144.jpg" alt=" 8ca1cde5-f9a5-48b5-b99b-7823a6cac1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分析科学家》创新奖重点关注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创新成果。获奖者由专家小组选出,小组成员包括杂志编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和编辑人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 50 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17 财年,安捷伦的营收为 44.7 亿美元,在全球拥有 14500 名员工。 /p p br/ /p p br/ /p
  • 科学家到底有多忙?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71321143140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noimg/8678124c-25b8-473c-bc30-4f66383b3abb.jpg" / /p p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工作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 /p p   一些科学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今年5月3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探讨科学家工作时间的文章《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文章列举了几位青年女科学家对职场工作时间的看法,她们主张合理用时,认为“工作到晚上六点都没必要”。 /p p   但实际上,在许多领域,漫长的工作时间仍然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常态。2016年《自然》杂志曾进行过一项关于全球青年科研人员的民意调查,结果有38%的人反馈他们一周工作的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称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工作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p p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的工作时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如果存在,那么产生差异的原因又可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工作的几位科学家。 /p p strong   忙碌的状态:讨厌还是享受? /strong /p p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生态学家梅根· 达菲有一件事要坦白:一般下午5点一到,她就已经准备好下班回家了。晚上,她更希望陪着丈夫和三个孩子,而不是与显微镜和水样待在一起。”《科学家职场习惯:全职已经足够了》一文中写道。 /p p   文中介绍,早在2014年,达菲就发表过一篇博文《在学术界取得成功并不需要每周工作80个小时》,坦白自己每周一般工作40~50小时,“只是个全职科学家”。 /p p   这篇博文在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群体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一位女科学家告诉达菲,这篇博文改变了她的生活。“之前,她一直有负罪感。一个人应该长时间工作的想法十分普遍。如果每周工作时间不到60~80小时,你做的就是不够的。这让人们感到焦虑。”达菲说。 /p p   今年早些时候,达菲获得了美国湖沼和海洋学会的Yentsch Schindler青年科学家奖。“这些科学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通过平衡优先事项、坚持自我,他们获得了更多实验室外的生活时间。”文章说。 /p p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全职科学家”都并非科研人员的常态。《自然》杂志曾在2016年做过一项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受访者报告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其中9%的人表示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2013年一项针对欧洲研究者学术工作习惯的调查显示,德国资深学术工作者报告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2小时,高于所有其他被调查的国家。2014年一项针对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UCU)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显示,41%的全职大学教师表示自己的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 /p p   “我现在每周工作差不多60个小时。”美国纽约大学的脑神经科学家温蒂· 铃木告诉记者,这已经比几年前自己的工作时间少多了。此前,温蒂· 铃木信奉“只有投入100%的时间来做科研,工作才能做得优秀”的观点,直到她发现自己得到的除了亮眼的工作成绩外,还有10公斤的赘肉和贫乏的社交生活。 /p p   此后,温蒂· 铃木对工作时间做出了调整。“我为自己在闲暇时间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不同形式的运动。我还重新安排了我的工作生活,丢掉了一些杂事,花费更多时间来探索我喜欢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现在似乎也不太像是‘工作’了。”温蒂· 铃木说。 /p p   也有科学家享受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悉尼科技大学教授金大勇管理着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实验室。“我的工资单上写着每周按照35个小时来付我薪酬。但实际上,在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我真的每天早九晚五做科研,绝对是无法生存的。”金大勇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仅仅把科研当作一份‘工作’,是无法作出真正优秀的成果的。做科研需要兴趣和激情,更何况现在是纳税人在资助你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探索,从这个角度看,就更无所谓工作时长多少了。” /p p strong   科学家能打卡工作吗? /strong /p p   事实上,讨论科研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常常无法准确计算。 /p p   “科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是无法打卡计时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对记者说,“很多卓越的科学家,比如法国科学家庞加莱,他们的大脑一直在不断创造着科学成果。庞加莱说,随时能睡着的人才是天才,强调挤时间来工作。对于这样的科学家来说,一周多少工作时间都不够。” /p p   当然,较之过去,如今整个科学研究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专业细分程度逐渐增强,科研从小科学走向了大科学,向着组织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p p   “在这些庞大的科研综合体里,可能有些科研人员承担的不是创造性的工作。但对于那些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来说,他的工作不可能限定在工作时间里。他虽然下班了,但头脑仍在工作。对于那些天才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工作的每一刻都是有成效、有产出的。科学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动脑。” /p p   对此,金大勇也有同感。“科研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是不能用时间来计量的。”金大勇说,自己有时早上5点多就会起床,处理邮件,虽然坐在家里,但这时已经开始工作了。到了学校跟学生聊天询问进展、跟团队成员一起吃早饭时讨论科研话题,还有出差、写申请、参与会议等等,其实都是在工作。甚至在假期,脑子里仍想着科研问题。 /p p   调查数据印证了科研工作的这种灵活性。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理查德· 普里马克曾对生物学家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完成了多少工作进行过实证研究。在2013年发表于《生物保护》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普里马克与合作者分析了2004年~2012年期间该期刊收到投稿的时间。结果显示,超过1/4的论文投稿时间都是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7点~早7点之间 周末投稿率每年增长5%~6%。 /p p   “很显然,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只花费常规的工作时间是无法脱颖而出的。但我同时也觉得,拼命工作、完全没有业余时间,也不一定就能成为非常有创造力、多产的成功科学家。”温蒂· 铃木说,“我们知道,真正的创造力需要思考的空间。如果你每天只是忙于申请基金、编辑论文、管理学生等工作,何来这种创造性的空间呢?相反,你需要空间,甚至假期,去思考你的学术领域、产生创新性思维。对我自己而言,相比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现在更有创造力,也更大胆,原因之一就是我给自己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创造了能涌现新想法的环境。” /p p strong   来自地域的差异 /strong /p p   理查德· 普里马克对科学家投稿时间的研究同样发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相较于比利时和挪威的研究者,中国和印度研究者在周末投稿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在日本,30%的论文原稿都是在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后投出的。北美科学家在下班时间提交论文的比例处于平均水平。 /p p   “地域差别确实存在,比如在澳大利亚做科研相对更悠闲一点,因为人少,竞争也相对小一些。另外,由于澳大利亚对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不是很量化,当然申请升职时也要写材料,你的工作会被评估,但不是计算发多少论文、加多少分这么绝对。所以整体来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工作状态相对更从容一些,探索性更强一些。”金大勇说,“但有一点,我所看到的优秀科学家,无一例外全都是很享受科研工作的,他们对科研有激情,他们的头脑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这一点是没有国界的。” /p p   曹则贤曾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他的德国导师带着41个博士生,但并未看到他异常紧张地工作。“当你不从容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不会。”曹则贤说,“科学研究从来不是通过赶工、勉强得来的。” /p p   在曹则贤看来,科学家工作状态的不同缘于各国科学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科学研究受美国、日本影响较深,更为功利化,而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洲科学研究更注重思想创造的过程。”曹则贤分析说,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科学是在本土一点一滴产生的,他们知道科学的重要性,也知道科学创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所以,一旦对科学家的身份进行了确认,对其工作就不会再多加干涉。 /p p   “而我们是把西方成熟的科学成果直接拿来,对于如何创造、如何试错、如何建立价值观判断对错等,则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创造性不强,又太过于强调数量上的产出。”曹则贤说道,“科学创造,就像画画一样,你看到一幅成功的画,可没看到的是那些之前不成功的。那些不成功的,恰恰才是创造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就像淘金一样,是从一筐一筐的沙子里面找金子。如果把科学研究都当作工程来做,要求目标清楚、细节详细、结果能预知,那还是科学吗?” /p p strong   谁动了科学家的时间? /strong /p p   对于科学家来说,时间是珍贵的,时间利用更需要高效。 /p p   两个多月前,金大勇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在与物理学家朱棣文的交谈中,对方的一段话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他的学生今天做完实验没有及时整理,他就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工作状态,因为这表明他对实验结果没有渴求。” /p p   在金大勇的实验室中,有些新来的学生在等实验结果时,会玩手机或上网。“我觉得这是极大地浪费时间。你的脑子要跟着实验走,思考实验不成功怎么办、可能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实验不成功、实验结果会有几种可能、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方法等等。你要一直在动脑,要用巧力。”金大勇说。 /p p   对于金大勇来说,管理整个实验室的经费、人员等各个方面,事情多而杂。如何提高效率,他的方法就是“专注”。“我会想我这周、这个月、这一年需要什么,然后砍掉其他不必要的事情,只专注于做这些最重要的事。” /p p   温蒂· 铃木在提到时间管理的方法时也说,首先要明确哪些事情是需要优先去做的,然后给这些事情分配足够的时间。“这听起来简单,但如果你的优先事项与部门的优先事项相冲突,那执行起来就会很难。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学会对有些事情说不。” /p p   对于国内的科学家来说,对有些事情说不貌似更难。 /p p   “我们对教授、研究员的评审是宽进严出的,因此我们设计了很多制度来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而这大大增加了科学家的时间成本。有些科学家就像热锅里的炒豆一样,一刻不得消停。所以,我们的科学家每天非常忙,但有很多时间其实是无效的。”曹则贤无奈地说,“比如种种考核,比如财务报账工作。在西方,大学、研究所是没有财务部门的,由第三方机构来管理,你要是敢贪污,警察直接来找你。” /p p   曹则贤办公室的书架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打印着四个大字“大块时间”。“科学本就是思想性的工作,需要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有些杂事仅占用一个小时,但却打乱了你整个工作的节奏。”曹则贤说,“我们需要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科学回馈社会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有清楚认识,从而在科学家的遴选、资助方式等方面,建立更加成熟和高效的制度。” /p
  • 杰出女科学家是科学界的珍稀品种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U12776P1T940D4676F24202DT2015101016215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4935cd3e-8fc4-4ce3-9ff6-2a65287d6b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百年前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资料图 br/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p p   一百多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能说没有改善。但是,她们在科学界的状况可以乐观吗? /p p   因为居里夫人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使世人趋向于高估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低估了女性在科学界面临的困境。事实上,虽然居里夫人一百年前就获得诺贝尔奖,但全世界迄今女性只有12人获13次诺贝尔科学奖。居里夫人一人获得两次(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她女儿获1935年的化学奖。而全世界其他女性仅获一次物理奖(德裔美国物理学家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1963)、一次化学奖(英国化学家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1964)。其后迄今近半个世纪,女性获10次科学奖皆在生理医学。 /p p   1963年至今,女性没有问津诺贝尔物理奖,1964年至今女性未再获化学奖。自然提醒人们:这些现象是否反映在物理和化学界女性的境遇有待较大改善? /p p   女性在20世纪大量接触科学、进入科学界。女性在科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除13位诺贝尔奖得主外,数学的Emmy Noether、 物理的Lisa Meisner和吴健雄、生物的Rosalind Franklin都有杰出的贡献。但是,虽然很多专业大学本科生男女数量相似,研究生常常也接近,但是越到后来女性越少。国外到助理教授时,女性比例出现低于男性的现象,国内外科学界正教授女性常常明显少于男性。而女性仅占诺贝尔获奖总数的2%。1999年的统计数据 ,美国国家科学院女性占6.2%,日本学士院0.8%,英国皇家学会3.6%,瑞典皇家科学院5.5%,土耳其科学院14.6%,荷兰艺术与科学院0.4%。2007年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女院士不到5.5%。与此同时,科学界的组织领导职位仍以男性占绝大多数。无论是中国科学院、还是德国马普学会,都很少女性研究所所长。 /p p   在浩瀚的科学史上,本文撷取几个与诺贝尔奖有关联的女科学家,从科学上成功的女科学家之历程,看她们的异同、做科学的动力,也涉及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希望本文能起激励华裔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突破女性在科学界发展的社会藩篱。 /p p strong   单身女性,情有独钟 /strong /p p   1902年6月16日出生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是遗传学家。1983年她81岁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肯定她30多年前发现的基因跳跃现象(转座子)。 /p p   麦克林托克是由好奇心驱动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典型。 /p p   终生致力于研究艺术创造原动力的精神分析学家菲利斯?格里纳克认为,巨大的才能或天才之花的必要条件是:在幼儿中发展 “对世界的强烈爱好。”幼年时代的麦克林托克有类似特质。她常对独特的事物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情”,她对科学的热爱达到入迷的程度。她自述,在孩提时代,没有感到需要和任何人有感情上亲密的必要。自然世界成了她智力和感情活力的主要中心。通过阅读自然教课书,她获得了其他人从个人的亲密交往中所得到的某种了解和满足。青春期过后,她越来越明显有冲动要干“那种姑娘们不该干的事情”。对体育的爱好让路给对知识的爱好。“我喜爱知识,”她回忆道。“我爱知道各种事物。”在高中,她发现了科学。解答科学难题开始使她滋长着一种快乐。“我解答问题的方法常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amp #823& amp #823我请求教师,‘请允许我& amp #823& amp #823看我能不能找到标准答案,’而我找到了。那真是一种巨大的快乐啊,寻找答案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虽然她的母亲不支持她上大学,怕她嫁不出去,她坚持己见,其后也得到复员回家的父亲的支持。而她一生从来没有要结婚的感觉。 /p p   麦克林托克在大学期间的一些经历进一步激励、诱发了她的好奇心。1919年,麦克林托克入读康乃尔大学农学院。1921年秋,她上大学三年级的期中,选修了一门唯一向本科生开放的、她认为特别兴奋的研究生课程《遗传学》。当时很少同学感兴趣遗传学,他们大多热衷于农业学,并以此顺利就业。但麦克林托克却对遗传课很有兴趣,引起了主讲教师赫丘逊(CB Hutchuson)的注意。课程结束后,赫丘逊打电话给她说,我们还有专为研究生开设的其它遗传学课程,你要不要来选修。她知道作为一个学生,不仅自己感兴趣,老师也开始欣赏她了。老师的邀请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兴趣。麦克林托克欣然接受了邀请,从此就非正式地获得了研究生的身份,并踏上遗传研究的道路。在大学三年级末,就完全走上了成为一个职业科学家的道路。 后来,她在康奈尔大学植物学系注册正式为研究生,主修细胞学,副修遗传学和动物学。细胞学的染色体和遗传学的交叉研究就成为她研究的方向。 /p p   获得博士学位后,麦克林托克在康内尔大学农学院的试验地里种下第一畦玉米,开始进行基因研究。她没和人结婚,但是和玉米是终身相守。她用玉米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她42岁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此后她经过对玉米进行交配实验和实地观察,发现了“转座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非常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是,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会跳起舞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麦克林托克称这种能跳动的基因为“转座因子”(目前通称“转座子”,transposon)。20世纪50年代她把这个发现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认为转座是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机理之一。当时的科学界没有接受她的理论,对转座现象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快意识到。有人嘲笑“她一定是发疯了”。在遭受冷遇的30多年时间里,她虽然为人们不接受她的理论而不高兴,并在1951年后她拒绝在工作单位冷泉港实验室作学术报告,但是她继续开展自己的研究。 当动物中也发现转座现象后,科学界认可了她对DNA跳跃现象的发现,虽然她的基因表达调控理论不重要、也没有普遍意义。 /p p   麦克林托克“对生物的钟情”是她创造力的主要源泉。驱动她一生在生物学世界孜孜以求的主要力量,是她对自然科学、生命世界的巨大好奇心。她曾说过,“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力去发现一个异乎寻常的籽粒并使它可以被理解”,“如果(有什么事情)出了格,那必定有个原因,你就得查明这是怎么回事”。 /p p   strong  “做科学与做母亲可二者兼得” /strong /p p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12位女科学家中,有几位终身未婚(麦克林托克、萝莎琳?雅洛、乐薇?芒塔琪妮),还有长期单身的。有的是性格所致,有的是因为女科学家受家庭和社会压力,难以兼顾家庭和事业。用一位女生物学家的话说“(对女科学家来说)婚姻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事情。你若要献身于科学,那么你就要伪装起来,不能正常地装束打扮& amp #823& amp #823你不能结婚 你不能有孩子。” /p p   但这并不是做杰出女科学家的必要牺牲。居里夫人对家庭非常照顾。她结婚后一直给家里记账,为了长女的教育,她和朋友给一群小孩开了两年的课。她也讲究休闲。 /p p   科学与家庭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关系。J?R?科尔和 H?朱克曼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妇女而言,科学与做母亲可二者兼得。” 居里夫人、迈耶、霍奇金的故事表明,科学研究与婚姻家庭呈互补关系,而且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可以在一个家族内部传承,形成科学家家族。有趣的是,获物理学和化学奖的4个女性科学家,都有科学家族。 /p p   马丽亚?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是物理学家兼化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是通常是少年儿童版。她最早的流行传记是次女写的,一些艰难的、当时认为不利于科学家形象的材料给省略了,而有些特殊情况,当时没有看清,事后才清楚。居里夫人在巴黎的索邦念研究生第一年(1897到1898)非常有运气。这年她的研究奠定了自己两度诺贝尔奖,而且还生了一个三十年后会获诺贝尔奖的长女。有这样运气的人,世上不多见。她的课题是步发现X射线的伦琴和发现放射性现象的贝克勒尔后尘。居里夫人开始并没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课题原创性不高。她到丈夫皮埃尔所在的巴黎市立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拿到片子在全校找可以有放射性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钋和镭的原材料。她和皮埃尔两人的共同实验记录从1897年12月6号开始,到1898年2月17号就发现了钋的原材料。时间跨度一共只有两个月。1898年7月18号,居里夫妇的工作正式在法国科学院宣读,发现了钋,提出了放射性的概念。1903年,她获索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7月中旬,得知他们夫妇俩和贝克勒尔因为放射性而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奖。 /p p   居里夫人在研究生期间特别顺利,但她的一生却颇坎坷。她第一个恋人(Kazimierz Zorawski)的家长嫌她家穷不许他们结婚(她等待不成后去巴黎,他以后成为波兰著名数学家,一生后悔自己听了家长的话)。1903年诺贝尔颁奖时只请了皮埃尔演讲,没请居里夫人。1905年,皮埃尔出车祸去世对居里夫人是很大的打击,她曾有一年每天给去世的丈夫发寄不出去的信。1911年,居里夫人因发现元素镭和钋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同年她和物理学家朗之万的恋情被曝光,化学奖委员会主席建议她写信表示“自愿”不领奖。她虽然坚持领奖,但其后因抑郁症,领奖后没有回法国而是到英国朋友家休养了约一年。1934年67岁的居里夫人去世逝于长期无防护地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的白血病。1935年她的长女爱琳和女婿获奖,爱琳先和外祖母一样患结核、59岁和母亲一样逝于白血病。居里夫人的次女伊婺是钢琴家、记者。1937年伊婺出版《居里夫人》一书,她丈夫曾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接受诺贝尔和平奖。和她父母、姐姐、姐夫不同,她到2007年以102高龄去世。居里的科学家族通过长女的后代延续至今:外孙女Hé lè ne Langevin-Joliot是物理学家(而且和朗之万的孙子结婚)、外孙Pierre Joliot是生化学家。 /p p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玛丽亚?苟帕?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她父亲是德国哥廷根的教授,她是家族第七代教授,她父亲从来不愿她做家庭妇女。哥廷根大学在20世纪初数学和物理都非常好,座右铭是哥廷根外无生活。玛丽亚?苟帕聪明、漂亮,从小在教授堆里长大,邻居里有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她的大学和研究生都在哥廷根,起初喜欢数学后来转成理论物理。她的博士论文委员会有三个诺贝尔奖得主。1930年获博士,并和美国人迈耶结婚后到美国定居。丈夫在大学做教授、系主任,而她三十年没有正规教职,只能兼职。但她喜欢科学,长期坚持研究,她说,“我工作多年,没有丝毫报酬,只是为了研究物理学时有着无穷的乐趣” 。她和多位教授合作,最初包括丈夫迈耶。四十年代她与德国物理学家汉斯?詹森等分别提出“核壳层结构”的解释,她写好文章以后,听说詹森等也有文章,要求编辑等詹森的文章到一道发表。其后,她和詹森联系,继续合作,1955年共同出版“核壳层结构基本理论”一书。1963年他们共同获奖。 /p p   英国科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朶萝西?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手足受严重影响。她凭着毅力,克服了病痛的折磨。1964年,她因解开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对中国很好,她自己是第一个解胰岛素结晶的专家,但是当她看到中国的研究结果后,向世界上热情介绍中国科学家的工作,说中国的胰岛素结晶是最漂亮的结晶,分辨率比她的还要高。霍奇金也和科学家族有关:丈夫家多年有很多科学家。祖先Thomas Hodgkin(1798-1866)于1832年发现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在她本人得化学奖奖的1964年前后几年内,家族还有两个获奖者:1963年获生理奖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lan Hodgkin是她丈夫的堂兄弟,1966年获医学奖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劳斯(Peyton Rous)是Alan Hodgkin的岳父。他们家族现在还有科学家:Alan Hodgkin的儿子Jonathan Hodgkin是剑桥大学研究线虫的发育生物学家。朶萝西?霍奇金不仅热爱科学,而且关心公益,政治左派,丈夫和老师都曾为英国共产党党员,而她也到越南抗议美国,并曾十多年担任国际科学家反战组织Pugwash的主席。 /p p   家庭对于这些女科学家不是累赘,而可以并存,或相得益彰。 /p p   strong  合作的伙伴和友好的环境 /strong /p p   女科学家和夫妻关系以外的科学家合作不如男科学家常见。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历史上男子相对长期习惯形成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在科学家年富力强的时期,男女之间易于碰撞出感情的火花,科研合作关系和情爱关系之间的尺度有时难以把握,对科学合作关系的影响有时是正性、有时是负性。 /p p   犹太裔英国科学家萝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孤军奋战,而与她竞争的沃森和克里克却紧密合作。 /p p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这篇简短的文章从开头、结尾和致谢总共不到一页。但这篇划时代的文章中,有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在做这项研究的时候,对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只是模糊地知道一点。这句话是一个谎言,因为沃森和克里克对富兰克林的成果不是模糊的知道,而是知道的很清楚。 /p p   富兰克林1921年生于伦敦,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专业是物理化学。1945年,当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前往法国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此时,人们已经知道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是对于DNA的结构,以及它的机制还不甚了解。就在这时,富兰克林加入了研究DNA结构的行列,1951年,富兰克林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John Randall之聘任,与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共同进行DNA的X-光分析。富兰克林以前研究煤和其它无机物的机构,回英国后做DNA是分派的工作,并不完全清楚DNA的重要性。 /p p   富兰克林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成功地拍摄了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她也知道碱基在里面,磷酸在外面。1954年因为发现蛋白质& amp #945 螺旋结构而获诺贝尔奖的Linus Pauling,曾在1953年提出一个DNA核酸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Pauling错误地认为DNA是三螺旋结构,而且碱基是在外面。沃森和克里克也曾犯同样的错误,但他们和富兰克林讨论时,富兰克林纠正了碱基在外的错误。如果她不指出碱基在内,沃森和克里克就缺乏提出碱基配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基础。富兰克林后来在伦敦伯贝克学院的合作伙伴克卢格(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看了她的笔记和论文打字稿,证明她独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但是她没有提出碱基配对。 /p p   1962年,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富兰克林已经在4年前因为卵巢癌而与世长辞。“如果她还活着或者诺贝尔奖早些授予双螺旋的话,获奖名单将不是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而是克里克、富兰克林和沃森”。 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美国作家Anne Sayre 于1975年出版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DNA》一书中,全面记述了富兰克林的科学成就。 /p p   富兰克林是被人叫去做DNA结构,她没有意识到DNA的重要性,她对解DNA结构的兴趣是有的,是因为工作要好好做。而沃森知道DNA的重要性,当时老想着做了可以拿诺贝尔奖。富兰克林工作环境对她很不友好,她也没有平等的合作者,而沃森和克里克有非常紧密的合作。 /p p   诺奖对科学发现的眷顾,时间常常难预计。有人在做出成果的次年就被授予诺奖,而有人等了30甚至40年才被授予诺奖——如果科学家活得足够长,直到诺贝尔奖评委醒过来。麦克林托克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而富兰克林是一个反例。“长寿是坚守的一种形式,对于诺贝尔奖来说,它就象别的因素一样必需” 。另外一方面,诺贝尔奖只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 不是莎琳德?富兰克林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p p strong   作为科学家的女性 /strong /p p   19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挑战了传统分工。原有的分工让男性控制所有的公共领域——工作、运动、战争、政府,有时使女性成为家庭中没有报酬的工人。女性要求享有人的完整权利,挑战男女不平等关系,挑战造成女性无自主性、附属性和屈居次要地位的权力结构、法律和习俗 。20世纪后半叶, 女权主义思潮从政治运动、意识形态向文化界、学术界弥漫, 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女权主义也从寻找“女性在科学中相对缺席现象”的原因为起点, 对科学活动中的性别偏见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p p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科学界的女性数量递增,有人崭露头角。但女科学家在迈向科学之巅的征途上,仍面临艰难险阻。在20世纪上半叶,首要的险阻是女性应固守在家庭支持男人事业的观念。幸运的是,居里、迈耶、霍奇金和富兰克林都有较为开明的父母。家庭环境为她们在科学界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p p   在科学女性们谈婚论嫁的年龄,有人选择了婚姻,有人选择了终身以科学为伴。迈入婚姻殿堂的科学女性,有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家庭方面 也有人同丈夫进行科学合作。迄今为止,夫妻携手共同摘取诺贝尔奖的例子至少有三个:居里和居里夫人、约里奥-居里夫妇、科里夫妇(Gerty and Carl Cori)。 /p p   制约女性科学家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作场所、环境及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教育和科研机构对女性的入学、工作都有性别限制,对女性予以平等对待甚至优厚待遇的机构就更少。“自由、平等和不拘礼节的交流,都是一个好场所的财富” ,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六位女性中,四位科学家与纽约的汉特学院或者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有关。埃里昂和雅洛是汉特大学的毕业生,捷克裔的科里夫人和意大利人蒙塔尔西尼的获奖研究都在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做出。居里夫人一家创了诺贝尔奖记录,科里夫人与她丈夫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一共培养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能创了实验室记录。著名女科学家如此不随机的分布,也许说明有一些场所的差别。 /p p   哈佛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曾把女性在科学领域成功的几率比男子低的原因归咎于男女先天的性别差异,“尽管人们更愿意相信男女表现上的不同取决于社会因素,但是,我觉得这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尽管他陈述的是自己的个人观点,但他以哈佛校长的身份参与到一场历时已久的话题、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抛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是他最后逼迫辞职的原因之一。男女先天性别差异是否导致在他们才能不同,是不容易明确解答的科学问题。它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原因和结果。对女性不平等对待、缺少机遇、缺少支持体系,使女性难以获得男性的平等机会。,在社会因素不能排除以前,谈自然因素,引起人们怀疑是否故意延续歧视女性的传统。 /p p   另外,也可以听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耶洛在斯德哥尔摩宴会的演讲,她说,“我们不可能期待在短期的未来,所有追求的女性都将获得平等的机会。但是如果女性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否则其他人不会相信我们。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渴望与我们获得成功的能力、勇气与决心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懂得,使那些后来的女性的道路宽松一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我们去解决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这个世界就不会承受人类一半智力的损失。” /p p   我们希望本文说明著名女科学家和男科学家一样,不是刻板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她们有着各异的背景和生活,有科学才能、有一定机遇、遇到和克服了不同的问题,在科学上作出了影响人类的工作。 /p p   我们祝愿更多热爱科学的女性,突破现实中不尽人意的限制和不便,以敏锐的触角探索世界万象,使科学之花结出更多的芳香之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文/贾宝余 饶毅 br/ /p p /p /p
  • 14家仪器厂商荣获2017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进入12月,《分析科学家》杂志又揭晓了一年一度的 “最佳创新奖”(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获奖名单!(去年报道: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1229/210190.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2016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 质谱技术“大行其道”"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016年度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揭晓 质谱技术“大行其道” /span /a ) /p p   《分析科学家》今年照例把这一奖项颁发给了15款创新仪器产品,反映“从精巧数据处理软件到变革性质谱成像技术的全方位分析进展”。而在必达泰克、布鲁克、安捷伦、赛默飞、908 Devices、SCIEX等一众强有力竞争者中,美国Fluidigm公司Hyperion组织质谱成像系统拔得头筹,创新实力不可小觑。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Hyperion组织质谱成像系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Fluidigm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细胞表型及其相互关系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d50df35-a3b0-47f4-9bd8-feb95c19e03e.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Hyperion成像系统基于Fluidigm CyTOF& reg 质谱流式技术,利用高度纯化的金属元素取代荧光基团作为标签,直接在石蜡包埋(FFPE)和新鲜冰冻组织切片样本上进行标记 并利用质量谱代替可见光谱进行检测,为研究复杂的细胞表型及细胞在癌症、肿瘤免疫和免疫介导疾病等微环境中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全新可视化研究方法,超越已有方法的局限性。利用Hyperion系统,研究人员可同时对4 - 37个蛋白标记物进行成像检测分析,通过保留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学信息,在组织微环境下从亚细胞水平获得全新的研究视角。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将组织成像与细胞计数相结合,使生物标记与细胞相互作用相关,这项技术具有真正的变革潜力。”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μPAC色谱柱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PharmaFluidic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用于复杂生物样品的高分辨率色谱分析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c6f3e67-7006-4da8-b50e-1812fa0bca5a.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μPAC是第一个使用平板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微芯片色谱设备,精心设计了固定相支撑结构的布局,并且通过从硅晶片中蚀刻出间隙体积来形成分离床。μPAC消除了轴向色散,从而导致色谱柱数目更高,峰更尖锐,化合物浓度更高。柱子的独立性也导致背压低得多,提升柱子的使用寿命。这种新方法与所有商用液相色谱仪器兼容,可改善复杂生物样品中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i-Raman Pro-ST 透视拉曼光谱仪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必达泰克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可以穿透不透明包装材料的拉曼技术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38ddc48-5e0b-4862-a9b3-c57f68c7c9b4.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i-Raman Pro ST使用了必达泰克正在申请专利的See_Through探头技术,该系统的高通量采样光斑大大增强了拉曼特征,其大采样面积显着提高了非均匀样品的分析再现性,并且最小化的能量密度更有利于避免测量某些材料时受到传统拉曼光谱下出现的光损伤,比如可以直接检测深色易燃物品、成分不均匀样品分析。凭借其高通量的设计,i-Raman Pro ST可在数秒内通过厚的包装材料非破坏性地识别常见化学物质。这些功能及其便携性使该系统成为覆盖从QC到研究各种应用的有用工具。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可实现高灵敏度、高灵活性,高性能的无损分析,便携式拉曼的一大改进。”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NeoSpectra Micro芯片级光谱传感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 Si-Ware System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世界上最小的FT-IR光谱仪,能够实现无处不在的光谱感应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e20a524-adcc-4062-9f86-ae59cbf61fd5.jpg" title=" 4_副本.jpg" / /p p   NeoSpectra Micro是世界上最小的FT-IR光谱仪。Si-Ware的工程团队在FT-IR基础上,将这款芯片级光谱仪模组进行了微型化,创造出仅18 x 18 x 4 mm的封装尺寸,满足了移动设备的空间需求。NeoSpectra Micro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材料分析,使光谱传感无处不在,并使许多行业中的各种移动设备,都能嵌入光谱传感器,用于食品和药品分析、土壤状况分析等。NeoSpectra Micro拥有很多创新,拥有30多项专利,其中20项已经获得专利保护。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5、Portability便携式质谱仪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BaySpec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具有TDESI直接环境电离源的便携式质谱仪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bfe68a0-662f-499f-af03-7da8c439d7d4.jpg" title=" 5_副本.jpg" / /p p   Portability是BaySpec公司在2014年推出的便携式线性离子阱质谱仪。这款新仪器对未知物质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ppb级),可实现快速化学检测(1-5秒),可以使用24V、12V的电池电源,在现场完成检测、鉴定和分析,快速获取结果。通过结合不同的样本采集系统,Portability& #8482 可检测到多种化学物质,即爆炸品、毒品、化学武器制剂、农药等。紧凑的体积和低功耗,可允许其在工业生产线、连续监测的废物站点、机场安检,甚至在办公室或家庭住宅使用。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具有ppb灵敏度的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仪。”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6、VASE真空辅助吸附萃取仪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ENTECH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真空辅助,无溶剂GC样品制备,用于分析挥发性到半挥发性化合物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d31297f-059f-440a-aabb-d50638e5ba17.jpg" title=" 6_副本.jpg" / /p p   VASE(vacuum-assisted sorbent extraction)是一种新型无溶剂顶空萃取技术,可对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进行瓶内萃取,然后直接热解吸到GC中,处理量大约是SPME的150倍。在真空下,样品的收集速度比在大气压下快,从而提高了低挥发性化合物的回收率,且能够实现彻底的提取。VASE允许分析物扩散到吸附床的前端并收集在其上,与动态顶空相比,可以更好地回收较重的化合物,同时消除常见的夹带问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7、timsTOF Pro捕集离子淌度质谱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布鲁克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鸟枪蛋白质组学新标准 /strong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94d59f95-97f5-4862-a528-c190c1e22b9c.jpg" title=" 7_副本.jpg" / /p p   独特的前端TIMS分析器针对更高速度的鸟枪法蛋白质组学进行了优化,具有高性能的单次肽和蛋白质鉴定能力。其独特的双TIMS排列允许离子在第一个TIMS部分中进行累积,然后在第二个TIMS中根据淌度进行分离,经过分离后的离子继续用于MS/MS碎裂。而当第二个TIMS进行分离时,第一个TIMS也同时在平行的累积离子,这样可以实现近乎100%的离子利用率。使用这种PASEF技术可以为纳升LCMS分析酶解蛋白质混合物的工作提供优异的稳定性。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为蛋白质组学中的复杂样品分析增加了令人兴奋的额外分离维度。”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8、EMR-Lipid增强型脂质去除产品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安捷伦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高度选择性、高效且容易去除复杂样品的脂质 /strong /span /p p   EMR-Lipid增强型脂质去除产品开发于2015年,被认为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项创新技,它利用尺寸排阻和疏水性相互作用的组合机制选择性去除靶向脂质,并整合到QuEChERS等常见工作流程中。小格式的非滴流功能有助于盒内蛋白质的碰撞,而更大的尺寸支持食品安全实验室的重力流洗脱。新的Captiva EMR-Lipid格式可为多种分析物提供高回收率,可轻松适应复杂脂肪样品的多类、多残留分析工作流程。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简化复杂样品的制备,特别是在食品分析中。”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9、Ultivo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安捷伦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高性能的LC / TQ,尺寸是前几代的三分之一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88019e6-2f82-4430-9134-fb6917c961b2.jpg" title=" 9_副本.jpg" / /p p   Ultivo三重串联四极杆LC / MS在三分之一的实验室工作台空间内提供传统的高端LC / TQ性能。它也被设计成集成到一个堆叠液相色谱系统中,以释放更多的实验室空间。Ultivo 还提供了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的可重现的稳定分析方法。 更高的离子传输效率实现了灵敏度的优化 改进的智能诊断工具采用直观回读功能,可快速发现问题,从而确保获得更长的正常运行时间。此外,Ultivo 的全新 VacShield 真空系统具有无需放空的离子入口更换功能,可减少仪器磨损与设备快速前端维护。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0、Luminata软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ACD/Lab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在过程开发中对杂质数据进行高效全面管理的软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e1d0762-5368-4a12-a3c8-d19d423addd8.jpg" title=" 10_副本.jpg" / /p p   Luminata是一个信息学系统,使用者能够在单一环境中基于组装的分析和化学信息建立有效的杂质控制策略。Luminata建立在多技术、与供应商无关的ACD / Spectrus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将色谱和光谱数据汇总为化学反应信息,提供全面的数据标准化。Luminata的搜索知识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和报告功能,促进过程化学、分析研究和开发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1、Q Exactive HF 组合型四极杆 Orbitrap质谱仪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赛默飞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Orbitrap质谱仪可以加速从发现到验证的见解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168cb21e-9c84-423f-826d-defe579376b6.jpg" title=" 11_副本.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50px " width=" 45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50" border=" 0" / /p p   Q Exactive HF 组合型四极杆质谱仪能够对高度复杂的样品进行高灵敏、可重复的分析,为分析深度、定量准确度和重现性设定了新的标准。该仪器实现快速准确的质量分析,灵敏度提升至2-3倍,信噪比高达8倍,用更少时间准确地鉴定和定量更多蛋白质、肽类、脂类、聚糖和小分子,使科学家能够全面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发现和验证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充分表征复杂的生物治疗药物。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一个更好的Orbitrap!推进了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极限。“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2、G908 三合一大麻分析仪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908 Devices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利用GC-HPMS在一台设备上执行三种状态的大麻测试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b128fdd-7743-47b2-8af4-6aa4ed351674.jpg" title=" 12_副本.jpg" / /p p   G908三合一大麻分析仪将908 Devices的专利高压质谱(HPMS)技术与气相色谱(GC)的分离能力相结合,将大麻测试所需执行的三种状态:总效能、萜烯和残留溶剂集成在一台设备上。该设备专为中央实验室、种植者和生产者而设计,使所有技能水平的用户都可以轻松地加快各种大麻化合物的分析过程,同时将分析时间缩短80%以上。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13、ePrep样品制备工作站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 ePrep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为每个实验室提供简单、低成本的自动化样品制备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589aee8-84b0-45b7-b240-00e2ef37573e.jpg" title=" 13_副本.jpg" / /p p   Prep样品制备工作站是应实验室分析需求所生的简单、灵活、低成本、可靠的自动化样品制备系统。ePrep的设计使其易于编程和操作,大多数样品制备工作流程已创建并经过验证,可在5-15分钟内完成操作。它不仅仅是一个自动化的机器人平台,还包括一系列新型配件和消耗品,如microSPE、一次性注射器、微过滤和可定制的化学品等,从而为常见的样品制备过程带来更高的性能。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一种新的自动化样品制备方法。高度灵活,适用于每个实验室。“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4、 Topaz全集成LC-MS系统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SCIEX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用于临床诊断的完全集成化LC-MS系统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48e50d7-aae5-4a0b-95f6-165b6bc352de.jpg" title=" 14.png" / /p p   Topaz系统的简单设计降低了标准临床实验室的技术障碍,使临床实验室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而不需要高级专家来运行质谱仪。此外,Topaz系统的灵活性使临床实验室能够快速扩展其测试服务,并将以前的外包测试内部进行,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创新的ClearCore MD软件,这是一个简化工作流程和方法开发的平台,并结合了增强可用性的功能,以帮助新用户快速增加熟练程度。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家评价:“这可能是让MS用于临床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5、用于PTR-TOFMS的CHARON接口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制造商: IONICO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用于直接监测气体和颗粒有机物的单一仪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1614981d-4342-4aaf-90b0-99b494220ed9.jpg" title=" 15.pn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 width=" 5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33" border=" 0" / /p p   CHARON入口由一个蜂窝状活性炭结晶器组成,能够有效地吸附有机气体和透过粒子,使IONICON PTR-TOFMS系列仪器能够直接用于亚微米颗粒检测。CHARON作为一种直接进样系统,不会牺牲PTR-MS仪器实时监测功能的主要优点。CHARON PTR-TOFMS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度保存的化学成分信息,能够识别和定量追踪大气颗粒示踪化合物,如左旋葡聚糖和多环芳烃。一分钟解决的数百个确定的化学成分数据,大大提高了源解析的质量。 /p
  • 德科学家开发新的拉曼分析方法用于皮肤癌检测
    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拉曼光谱来区分皮肤癌和正常皮肤,使用探针可以检测200μm的表皮,甚至更低。   这种方法在《实验皮肤病学》(Experimental Dermatology)上得以描述,对于具有高度主观性的皮肤镜过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皮肤镜是这个领域的黄金标准,它利用光源和放大镜进行视觉观察。  利用光纤探针测量病变位置的三个位点,以及附近健康皮肤的六个参考测量点,然后将拉曼光谱进行比较。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和正常皮肤的光谱并没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但统计分析可以给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的辨别准确性达91%,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与正常皮肤的区分准确性为73-85%。这样的成功率与那些训练有素的皮肤科医生的判断差不多,但它可以作为补充方法应用,因为它的主观比较小。  然而,该团队希望通过检测表皮内的信号能够在早期阶段检测癌症,甚至显示在皮肤表面之前就可以检测到。研究人员提出, 在手术期间,拉曼技术可以用来标记肿瘤边缘,这将确保没有多余的皮肤被切除,以更好的帮助恢复。它也可以通过内窥镜运载,在体内检查内脏器官。
  • 【聚焦】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的通知 (第一轮)
    p   随着生命分析、环境分析等前沿领域的推进,分析化学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为了将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前沿与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奉献给科研工作者,充分发挥分析化学领域中青年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定于2017年10月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为BCEIA学术报告会的特别推荐论坛。 /p p   会议主题及内容 /p p   本次会议的报告人均为近年来中国分析化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将围绕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纳米材料表征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方法、最新技术及最新应用进行展示和交流。 /p p   会议征文 /p p   欢迎广大青年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提交相关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的论文。 /p p   会议注册 /p p   本论坛不单独注册收费,观众通过登录BCEIA官网http://www.bceia.org.cn或现场统一注册。 /p p   会议时间和地点 /p p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11日 /p p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览区E236A-B会议室 /p p   会议组委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李红梅 周江 王晓春 邓昱 周平 梁琼麟 尹碧桃 宋杨 金芬 任庆广 冯流星 郭敬 宋善军 焦慧 /p p   戴志辉 黄岩谊 何彦 蒋兴宇 栾天罡 刘震 刘志洪 聂宗秀 汪夏燕 王亚韡 夏帆 杨俊 叶明亮 /p p   会议联系方式 /p p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 /p p   邮箱:qwh@caia.org.cn /p p   冯流星 电话:010-64524754,13520137539 邮箱:fenglx@nim.ac.cn /p p   郭敬 电话:010-64524707,13717783017 邮箱:guojing@nim.ac.c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code.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820bd5b3-805b-4c66-ba51-6f438d78a19c.jpg" / /p
  • 安捷伦6495D LC/MS系统​荣膺科学家选择奖之“2023年度最佳新分析技术产品”奖
    近日,安捷伦宣布Agilent 6495D 三重四极杆液质液质联用(LC/MS)系统荣膺科学家选择奖之“2023 年度最佳新分析技术产品”奖。通过一系列严苛的评选流程,包括提名以及科学家投票评选环节,安捷伦最终斩获了该权威奖项。Agilent 6495D LC/MS是一款超高性能系统,专为研究与检测实验室的大批量样品分析而设计。6495D 提供痕量级灵敏度和智能功能,可促成研究发现阶段和转化阶段的关键过渡,而在转化阶段中,要产生有意义的科学见解,关键在于研究大量样品。Agilent 6495D LC/MS系统安捷伦四极杆质谱仪器研发部门助理副总裁Shane Tichy激动地表示:“我们很荣幸能获得科学家选择奖的这项殊荣。Agilent 6495D LC/MS系统代表着分析科学取得飞跃进步,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在工作中获得出色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安捷伦始终致力于通过创新和智能仪器设计来推动科学探索,而 6495D LC/MS 正是最佳佐证。我们团队始终致力于探索创新和追求卓越,能够获此殊荣,我们十分振奋。”Agilent 6495D LC/MS 采用先进的三重四极杆技术,能够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适合各种应用,例如药物分析、环境监控和食品安全检测等。6495D提供智能功能和先进的离子光学元件,即便是分析低浓度分析物,也有出色的灵敏度。仪器性能出众,适用于广泛的样品类型和基质。SelectScience 自 2007 年推出科学家选择奖,邀请科学家就几大类最佳全新实验室产品各抒己见。提名由SelectScience的编辑负责收集和评估,得票最高的提名者将接受公众投票。之后,获邀科学家将投票选出各类最受欢迎的产品,并于科学会议上公布获奖名单。
  • 瑞士万通DS2500近红外光谱液体分析仪被提名科学家选择奖
    瑞士万通DS2500近红外光谱液体分析仪(以下简称DS2500L)获得科学家选择奖之“Best New Spectroscopy Product of 2020”的提名。DS2500L是瑞士万通新款台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专为各种液体和粘性样品的常规分析而设计,覆盖了近红外光谱区 和可见光谱区。不同于傅里叶变换系统,DS2500L还可以检测到样品色度的变化,比如由 于老化造成的颜色变化。DS2500系列产品具有IP65认证和稳定的分光系统,这是一种高度耐用的解决方案,甚至是高速振动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护仪器核心部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用于分光的高精度数字光栅能够保证快速地采集数据,使结果可以在30秒内获得。 关于科学家选择奖(Scientists’ Choice Awards)“科学家选择奖(Scientists’ Choice Awards)”奖是为了表彰那些对全球科学进步影响非常大的新技术。“2020年科学家选择奖”(General Lab、Separations和Spectroscopy)的获奖者由《科学》杂志主编兼出版商克里帕克(Kerry Parker)在芝加哥向业界领导和科学家宣布。瑞士万通公司(Metrohm AG)因为在SelectScience平台上获得了客户一致的好评被授予“评论家的选择-年度分析科学公司”奖(Reviewers’ Choice – Analytical Science Company of the Year)。
  • 解密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主导 配备GC等分析仪器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海洋与陆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断变迁。海陆如何变迁、沧海如何变成桑田?这一巨大的自然之谜吸引全球科学家不断探索。  2月8日,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日本、印度等国家的33名科学家,在香港的招商局码头登上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即将奔赴南海执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任务,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这也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拉开序幕。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包括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和368两个航次,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科学家参加,时间长达四个月。367航次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乔安斯道克教授共同担任。368航次首席科学家由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丹麦与格陵兰地质学会汉斯克里斯汀拉尔森教授共同担任。拉尔森教授入选我国的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在同济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除两位首席科学家外,我国还有24位科学家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主要来自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代表着我国在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最高水平。  始于1968年的国际大洋钻探,是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国际科学合作计划,也是引领当代国际深海探索的重要科技平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大洋钻探所取得的科学成果,证实了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地球科学革命。  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以来,以南海为重点,先后设计和主导了两次南海大洋钻探。通过深海钻探获取的科学研究样品,揭示了南海气候演变和海盆形成过程,为研究边缘海构造和环境变化规律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前两次南海大洋钻探的基础上,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将聚集于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回答“为什么陆地会变为海洋”的科学问题。计划在南海北部水深三四千米的深海海底,选取四个站位,往下钻探千余米,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的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大陆破裂”理论,揭示“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科学之谜。  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全名为“JOIDES决心” 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之一。建造于1978年,原是一艘用于石油勘探作业的钻探船,后改装为科学大洋钻探计划的专用钻探船,接替退役的“格罗玛挑战者”号。经过2001年的改造更新,“决心”号成为21世纪国际大洋钻探的主力。  “决心”号船长143米,宽度21米,排水量1.86万吨,能在海上连续航行75天。船上最醒目的装置是45米高的钻塔,船载直立起重机最大高度可达61.5米,最大钻探水深8235米,能在海底以下钻进2000多米。  此外,船上还拥有1400平方米实验室,可供沉积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古地磁等专业的科学研究。实验室配备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荧光计、X射线衍射计、气相色谱仪、热解分析仪等诸多先进仪器,堪称一座国际合作的深海研究“航空母舰”。
  • 博晖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先生受聘为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专家委员
    2月18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成立。该技术中心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领导,依托于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其宗旨为大力促进分析仪器产业的发展,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工作。“分析仪器测评与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共同举办。   会议由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以刚主持,到场嘉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院士汪尔康、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郭中强、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张川洲、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吉林省工信厅科技处处长王新宇、省质监局科技处处长王晓东、省质检院副院长齐迹、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及业内专家学者近30人与会。   吴幼华强调,要把技术中心建设品牌化,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从会议了解到,技术中心将致力于提升国产分析仪器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技术中心将参与制、修订分析仪器产品和检验方法标准,不断完善分析仪器评价标准体系 技术中心将建设成为国产分析仪器展示平台,在验证示范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验证数据 技术中心将认真解决长期以来国产分析仪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设一个权威的、更具公信力第三方验证信息发布渠道 技术中心将为国产仪器与国际接轨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提供技术验证、产品认证、获取国际同行使用和认可的机会。为此,技术中心拟定了明确的建设规划:建立一个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管理体系 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与测试工作流程 提升能力、拓展相关测试项目,更全面和准确评价仪器性能 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开展评价活动。   博晖创新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博晖首席科学家周志恒被聘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进行该技术中心成立后的指导工作,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颁发聘书。
  • 仪器新应用,科学家揭开生物冠形成及其应用的全景分析!
    【科学背景】工程纳米材料(ENMs)是具有与其大块材料不同的有趣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材料,因其在靶向药物递送和精准农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ENMs可以通过特定的表面化学来实现成功的药物靶向和药物递送,同时还可以用于精准递送基于纳米的农药,以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然而,ENM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生物转化的问题,包括吸附一层生物分子形成生物冠。这种生物冠不仅影响ENMs的命运和性能,还增加了对其生物学和环境身份的复杂性,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鉴于此,英国伯明翰大学Zhiling Guo,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春英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seult Lynch团队在“Nature Protoco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alysis of nanomaterial biocoronas in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urroundings”的最新论文。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详细的工作流程,通过质谱、先进结构技术(例如透射电子冷冻显微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来模型化ENM-生物冠相互作用,以分离和生物物理表征生物分子冠(生物冠)成分(蛋白质和代谢物)。这一设计的管道规范了不同实验室数据的获取,提高了其可重复性,并有助于预测较少表征的ENM获得的生物冠。【科学亮点】1. 实验首次系统地提出并描述了生物分子涂层(生物冠)的制备和表征流程,涵盖了包括蛋白质和代谢物在内的生物分子。通过该流程,获得了不同工程纳米材料(ENMs)上的生物冠的详细组成和结构信息。2. 实验通过采用质谱、透射电子冷冻显微镜、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等先进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成功地对ENMs与生物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建模和预测。3. 结果显示,该方法规范了数据获取过程,提高了不同实验室之间数据的可重复性,并有助于预测较少表征的ENMs所获得的生物冠组成。这一流程的应用为理解ENMs在生物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机制性见解,并推动了ENMs对环境影响的深入了解。【科学图文】图1:生物冠确定协议的五个主要部分概述。【科学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工程纳米材料(ENMs)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作用。首先,通过系统化的生物冠(biocorona)制备和表征方法,研究揭示了ENMs在生物体内或环境中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些生物分子层对ENMs的生物学行为和环境命运具有关键影响。特别是,通过质谱、透射电子冷冻显微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等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ENMs的表面生物冠的组成和结构,这为ENMs的精准设计和功能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本文提出的标准化数据获取和分析流程,不仅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还增强了不同实验室之间数据的统一性。这种标准化的管道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预测和控制ENMs的生物冠特性,进而提升其在药物递送、农业化学品精准投放等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此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还探索了ENMs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为理解和预测生物冠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献详情:Zhang, P., Cao, M., Chetwynd, A.J. et al. Analysis of nanomaterial biocoronas in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urroundings. Nat Protoc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6-024-01009-8
  • TOSOH LenS3光散射检测器荣获“2019分析科学家创新奖”
    2019年12月,《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分析科学家)揭晓了一年一度的“最佳创新奖(The Innovation Award)”获奖名单。共有15款创新仪器产品榜上有名。其中,东曹生命科学的LenS3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荣获了该奖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款获奖仪器。1创新点可直接测量进样量低至2ng的溶液中大分子的分子量和尺寸2上市时间此款仪器于2019年9月率先在美国上市。接下来将在中国开始正式销售。3产品优势LenS3光散射检测器是基于瑞利散射的原理来测定溶液中大分子的分子量和尺寸。那么它与目前主流的多角度光散射(MALS)检测器有何不同?LenS3采用了一种革命性创新的光路设计,可以在10°、90°和170°三个固定角度进行光散射测量。通过“倾倒”入射光并将“杂散光”的影响降到最低。该检测器采用了以零折射生物惰性PEEK材料为主的光学“流路”,样品在流经该流路时一分为二,延长了流路,使入射光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加充分,并显著增强了光散射强度。这样使得MALS检测器可以测量小至2nm样品的散射光的角不对称性,远低于目前的检测极限。4潜在影响MALS通常与HPLC尺寸排阻色谱结合使用,以鉴定和定量单克隆抗体和其他治疗性蛋白质和肽的聚集水平。LenS3可以在样品上样量非常小的情况下进行重复检测和定量聚集水平,从而使科学家能够扩展物种检测水平,并使用更少的样品进行更多的信息分析。另外,如果将检测限降低到2nm以下,科学家可以可靠地通过回转半径来更好地了解溶液中大分子的构象。聚合物科学家可以利用LenS3来表征分子链的分支并获得整个分子量分布的数据,并且回转半径和水合半径的结合可以提供蛋白质和抗体的形状因子。
  • Hyperion 组织质谱成像系统荣登“2017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榜首
    p   在刚刚结束的由英国《分析科学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举行的“分析科学家创新奖”(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s,简称TASIAs) 2017年度评选中,美国Fluidigm公司的Hyperion组织质谱成像系统因其出色的性能和创新性从众多技术和产品中脱颖而出,荣登分析科学家创新奖榜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446" title=" 001.pn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4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870f8394-b968-4de8-9d4c-98dbcc1a122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分析科学家》评价道:HyperionTM组织质谱成像系统直接利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及细胞涂片等样本,通过单次扫描可同时检测细胞表面及内部的4-37种蛋白标志物,在保证组织切片完整性的基础上,准确反映了待测标记物和细胞在组织微环境空间中的相互关系,为现有组织成像研究中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法。 /p p   该系统在分析细胞表型及相互间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优势,利用金属标签抗体,将质谱流式技术与成像功能相结合,可大幅提高研究人员在肿瘤和组织样本中可同时检测的蛋白标记物的数量,实现了亚细胞水平的原位蛋白检测,避免了连续切片造成的样本间差异或多次染色过程中的样本损失,为筛选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复杂的细胞表型以及细胞在癌症、肿瘤免疫和免疫介导疾病等微环境中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视化研究方法,这一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必将推动疾病研究,并在未来成为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p p   相关链接: /p p   1、https://theanalyticalscientist.com/issues/1217/intense-innovation/ /p p   2、http://cn.fluidigm.com/products/hyperion-imaging-system /p p & nbs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