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化学奖

仪器信息网分析化学奖专题为您整合分析化学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析化学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析化学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析化学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析化学奖话题讨论。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论坛

  • 有奖征集分析化学总结!

    感谢大家对化学版面的支持。有奖征集以下内容:1、你在分析化学遇到到什么难题,最后解决方案。2、2011年你是否新建立了分析方法,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方法3、2011年你在分析化学工作最失败的是什么?4、2011年你再分析化学工作最开心的是什么?lilongfei14代表分析化学版面版主感谢你的支持!

  • 【转帖】近50年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者的简介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麦克米伦,EM Edwin Mattison McMillan 1907~ 美国核物理学家  1907年9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洲。1928年在上福尼亚工 学院获学士学位。1932~193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辐射实验室工作,随E• O• 劳伦斯从事加速器的实验研究 1935年起,在该校物理系任教。1946年被聘 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荣誉教授,194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4年任劳伦斯• 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1958年任主任,直到1973年退休。    1938年O哈恩等发现核裂变现象后,麦克米伦用加速器加速的粒子通过核反 应研究铀的裂变产物时这些产物初始具有很大能量,因此从靶子中逸出而进入贴 近靶子的纸叠层中。但在分析靶子残留的放射性时,除了原来铀的一些同位素外 ,出现了半衰期分别为23分和23天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前一种证明是铀的 一种同位素,后一种由前者生成,因此应该是超铀元素。1940年夏,他和PH艾 贝尔森分离、鉴定了这一新元素,命名为锋 1940年底,他又和G• T• 西博格等人 发现了钚。由于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他和西博格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进行雷达、声纳和核武器的研究。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西博格, G. T. 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 美国核化学家  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伊什珀明。1934年毕业于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博士学 位。他长期以来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1961~1971年,担任美 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全大学(包括九个分校)名誉教授 ,兼任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 副主任。    1940年他与 E.M.麦克米伦 等人共同发现了94号元素 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 验室, 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 从几百千克受到加速器中子轰击的 铀中分离及制备了二十几微克纯金属钚, 以供对于钚的核性质进行研究。此化学 流程的分离系数达100亿分之一, 在后来大规模的 核燃料后处理 工作中证明基本正确。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战后, 他长期从事 超铀元素 的合成和化学研究, 他 和同事一共发现了9个超铀元素: 95号 镅 、96号 锔 、97号 锫 、98号 锎 、 99号 锿 、100号 镄 、101号HT5”K〗钔 、102号 锘 和106 号元素 。1944年 他根据重元素的电子结构提出了锕系理论, 即在周期表中存在着与镧系元素位置 相似的另一系列重内过渡元素—— 锕系元素 。这一理论 使近代周期表趋于完整, 并为后来逐一合成人工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   他还参与了许多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工作,如 碘131 、 锝 99的同质异能素、钴57、 钴 60、 铁 55、 铁 59、 锌 65、 铯137 、 锰 54、 锑 124、 锎 252、 镅 241、 钚 238,以及易裂变 核素钚239和铀233。近几年来,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 应研究。 西博格曾经得到过49个荣誉博士学位。他和麦克米伦因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 而共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许多其他荣誉奖章,例如1959年获原子能 科学的最高荣誉奖费密奖。他的主要著作有《锕系元素》、《锕系元素化学》等 。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丁,A• J• P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1910~ 英国分析化学家  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 936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在剑桥营养学研究所工作时,专门从事食物营养成分的 分析,并于193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一文。1936年任 利兹羊毛工业研究所化学师,从事毛织物的染色研究。1946年在诺丁汉制靴研究 所研究生物化学,发表了论文《复杂混合物中的小分子多肽的鉴定》,介绍了利用 电泳和纸色谱鉴别小分子多肽(见肽)。1957年在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1973年任 舒塞克斯大学教授。马丁和R• L• M• 辛格共同发明分配色谱法,用于分离氨基酸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用于分离类胡萝卜素。此法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可用 于分离性质相似的物质以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 研究方法。由于这一贡献,马丁和辛格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马丁和A• T• 詹姆斯发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利用不同的吸附物质来分离气体,广泛用于各种有 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辛格(Synge,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1914-)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利物浦。1928-1933年在曼彻斯特学院学习,后转入剑桥大学,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不容产。1941-1943年在利兹羊毛工业研究十佳任生物化学师。1943-1948年在伦敦利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工作。1948-1967年任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蛋白质化学研究室主任。1967年后任诺里奇食品研究所生物化学师。曾任英国和平大会副主席。19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爱丁堡皇家学会、英国化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英国营养学会、法国生物化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1949-1955年任《生物化学杂志》编委。辛格主要研究把物理化学方法用于蛋白质及有关物质的离析和分析。与阿切尔.马丁共同发明分配色谱分离法。1952年两人同获诺贝尔 。辛格还对抗菌缩氨酸和较高级植物进行过研究。

  • 拿化学奖的38个物理化学家在哪里……

    化学奖授予埃里克·白兹格,斯特凡·W·赫尔,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由于他们的成就,光学显微镜现在可以进入纳米世界了。   ……等等,这不是物理学奖么?上一个因为显微镜(电子隧道显微镜)而获奖的都是拿的物理学奖啊……   化学奖公布之后,诺贝尔奖官推立马开始自黑:算上今年已经有38个人因为物理化学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了……我诺贝尔大理综奖万岁!   有哪38个人呢?八一八吧。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第一届的化学奖就带有物理味儿,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   1903年,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看起来很化学的,但是确实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1914年,西奥多·威廉·理查兹因为“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而获奖。咦好像不太对……你说有什么元素不是化学元素!摔!   1920年,瓦尔特·能斯特,“对热化学的研究”;其实擦边球啦,热学……明明是物理学……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嗯,参照楼上理查兹。   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因为“对分散系统的研究”而获奖。这个研究跟超速离心有关,算是物理方法吧。   1932年,欧文·朗缪尔因为“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而获奖。表面化学是什么呢?就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blabla)之类的东东。   1934年,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发现了重氢”……隔壁物理学奖研究氢同位素的海森堡发来贺电。   1936年,彼得·德拜“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分子嘛,还勉强算化学……   1948年,阿尔内·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威廉·吉奥克“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其实隔壁物理学奖研究低温获奖的真不少(比如苏联的卡皮查和荷兰的昂内斯),该不会是物理学奖不要的吧【误】   (2人)1956年,西里尔·欣谢尔伍德以及尼古拉·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这个机理其实算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3人)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乔治·波特“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物理化学方法。 1968年,拉斯·昂萨格“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看来热力学是物化“交融”的热点啊。   1971年,格哈德·赫茨贝格“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又一个热力学。   1983年,亨利·陶布“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2人)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和杰尔姆·卡尔“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3人)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李远哲、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1999年,亚米德·齐威尔“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又是物理工具、化学研究。   (3人)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田中耕一、 库尔特·维特里希,分别用软解析电离法和核磁共振谱学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也是算物理方法吧。   (3人)2000年,艾伦·黑格、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2011年,丹·谢赫特曼“发现了准晶体”。   (3人)2013,马丁·卡普拉斯、迈可·列维特、阿里耶·瓦舍尔“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   今年2014年,又有三个物理化学领域的人获奖。   其实,诺贝尔官方之外,也有好一些有“物理学奖”的味道……   1908年,大名鼎鼎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因为“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化学奖。但是卢瑟福是一个非常有节操的科学家,名言是——“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集邮”。好的于是我们把化学奖愉快地颁发给了他。   接下来是1911年的玛丽·居里。她以前就拿过物理学奖,这次拿化学奖是因为“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我们可以理解为物理是对放射性的研究,然后把元素提取出来就是化学了,好的get√……这事儿还没完,1935年,伊伦·约里奥-居里以及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母亲居里含笑点头。   1959年,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这又是一种采用物理手段研究化学的方式——用电流。   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嗯物理奖也发给过用X射线观察各种晶体的布拉格一家呢……   1982年,英国的阿龙·克卢格“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显微术!   然后是这条耐人寻味的……1960年,威拉得·利比“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我大化学终于对其它科学(除了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 分析化学发展史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中有哪些元素或基团(定性分析);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纯度如何(定量分析);原子如何联结成分子,以及在空间如何排列等等。 分析化学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并吸收物理、生物、统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充实本身的内容,从而解决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各种分析问题。 分析化学这一名称虽创自玻意耳,但其实践运用与化学工艺的历史同样古老。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高度发展,都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东、西方兴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称量的技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当属等臂天平,它在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有记载。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公元前2600)尚存于世。不过等臂天平用于化学分析,当始于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中。 古代认识的元素,非金属有碳和硫,金属中有铜、银、金、铁、铅、锡和汞。公元前四世纪已使用试金石以鉴定金的成色,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在解决叙拉古王喜朗二世的金冕的纯度问题时,即利用了金、银密度之差,这是无伤损分析的先驱。 公元60年左右,老普林尼将五倍子浸液涂在莎草纸上,用以检出硫酸铜的掺杂物铁,这是最早使用的有机试剂,也是最早的试纸。迟至1751年,埃勒尔• 冯• 布罗克豪森用同一方法检出血渣(经灰化)中的含铁量。 火试金法是一种古老的分析方法。远在公元前13世纪,巴比伦王致书埃及法老阿门菲斯四世称:“陛下送来之金经入炉后,重量减轻……”这说明3000多年前人们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炼”这一事实。法国菲利普六世曾规定黄金检验的步骤,其中提出对所使用天平的构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应置于受风吹或寒冷之处,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响天平的称量等。 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最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离析和称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 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不仅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还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他准确地测定了近200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18世纪分析化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贝采利乌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试剂和一些新技巧,并使用无灰滤纸、低灰分滤纸和洗涤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除无机物外,他还测定过有机物中元素的百分数。他对吹管分析尤为重视,即将少许样品置于炭块凹处,用氧化或还原焰加热,以观察其变化,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定性知识。此法一直沿用至19世纪,其优点是迅速、所需样品量少,又可用于野外勘探和普查矿产资源等。 19世纪分析化学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弗雷泽纽斯,他创立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此校至今依然存在);并于1862年创办德文的《分析化学》杂志,由其后人继续任主编至今。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的中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系统修订为目前的五组,还注意到酸碱度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锡滴定三价铁至黄色消失。 1663年玻意耳报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这是容量分析的先驱。但真正的容量分析应归功于法国盖• 吕萨克。1824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这三项工作分别代表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创自李比希,他用银滴定氰离子。 另一位对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贡献的是德国莫尔,他设计的可盛强碱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荐草酸作碱量法的基准物质,硫酸亚铁铵(也称莫尔盐)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最早的微量分析是化学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或反应物的晶态、光学性质、颗粒尺寸和圆球直径等。17世纪中叶胡克从事显微镜术的研究,并于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法国药剂师德卡罗齐耶在1784年用显微镜以氯铂酸盐形式区别钾、钠。德意志化学家马格拉夫在1747年用显微镜证实蔗糖和甜菜糖实为同一物质;在1756年用显微镜检验铂族金属。1891年,莱尔曼提出热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遇热时的变化。科夫勒及其夫人设计了两种显微镜加热台,便于研究药物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后来又发展到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1埃。 不用显微镜的最早的微量分析者应推德国德贝赖纳。他从事湿法微量分析,还有吹管法和火焰反应,并发表了《微量化学实验技术》一书。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是埃米希,他设计和改进微量化学天平,使其灵敏度达到微量化学分析的要求;改进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实现毫克级无机样品的测定,并证实纳克级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不亚于毫克级测定。 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尔,他曾从胆汁中离析出一种降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他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机微量定量分析》一书,并在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化学家龙格在1850年将染料混合液滴在吸墨纸上使之分离,更早些时候他曾用染有淀粉和碘化钾溶液的滤纸或花布块作过漂白液的点滴试验。他又用浸过硫酸铁和铜溶液的纸,在其中部滴加黄血盐,等每滴吸入后再加第二滴,因此获得自行产生的美丽图案。1861年出现舍恩拜因的毛细管分析,他将滤纸条浸入含数种无机盐的水中,水携带盐类沿纸条上升,以水升得最高,其他离子依其迁移率而分离成为连接的带。这与纸层析极为相近。他的学生研究于滤纸上分离有机化合物获得成功,能明显而完全分离有机染料。 20世纪60年代,魏斯提出环炉技术。仅用微克量样品置滤纸中,继用溶剂淋洗,而后在滤纸外沿加热以蒸发溶剂,遂分离为若干同心环。如离子无色可喷以灵敏的显色剂或荧光剂,既能检出,又能得半定量结果。 色谱法也称层析法。1906年俄国茨维特将绿叶提取汁加在碳酸钙沉淀柱顶部,继用纯溶剂淋洗,从而分离出叶绿素。此项研究发表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但未能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931年德国的库恩和莱德尔再次发现本法并显示其效能,人们才从文献中追溯到茨维特的研究和更早的有关研究,如1850年韦曾利用土壤柱进行分离;1893年里德用高岭土柱分离无机盐和有机盐等等。 气体吸附层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舒夫坦和尤肯。40年代,德国黑塞利用气体吸附以分离挥发性有机酸。英国格卢考夫也用同一原理在1946年分离空气中的氢和氖,并在1951年制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第一台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研制成功应归功于克里默。 气体分配层析法根据液液分配原理,由英国马丁和辛格于1941年提出。并因此而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戈莱提出用长毛细管柱,是另一创新。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鉴定,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 【分享】F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方肇伦

    方肇伦,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汉族。1934年8月16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浙江定海。1957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东北大学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教授,国际分析化学期刊J.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Talanta, Analytica Chimica Act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J.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和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及国内《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仪器》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自1977年以来方肇伦教授为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他当前的研究领域包括流动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及微芯片上的微流控分析及其联用技术。自1995年以来,以他为首的研究集体在微流控芯片的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在有关领域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二部,中文专著、译著五部。代表作有《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微流控分析芯片》等。他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复杂试样的自动化前处理及流动注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分析等重要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因为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曾获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9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93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82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94年获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现任东北大学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流动注射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分析化学期刊Lab on a chip, J.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Talanta, Analytica Chimica Act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J.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及国内《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仪器》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研究方向: 流动注射分析、微流控芯片分析 自1977年以来方肇伦教授为流动注射分析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理论和实验技术上取得多项重要成就。他当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微流控芯片分析、流动注射分析、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谱分析等,主要研究方向在分析仪器微型化、自动化、联用技术,及微流控分析芯片及流动分析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等。自1995年以来,以他为首的研究集体在微流控芯片的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在2002年,方肇伦教授作为项目总负责人,联合国内9家科研院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微流控生物化学分析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20299030)的资助。 发表论文\著作: 在有关领域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二部,中文专著、译著五部,其中SCI检出论文与专著80篇(部)。论文的引用次数已超过1000次。他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及流动注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分析等重要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为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曾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1994年获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 1.Zhi-Jian Jia, Qun Fang, Zhao-Lun Fang,Bonding of Glass Microfluidic Chips at Room Temperatures,Anal.Chem.2004,76,5597 2.Jian Gao, Xue-Feng Yin, Zhao-Lun Fang, Integration of single cell injection, cell lysis,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constituents on a microfluidic chip, Lab Chip,2004,4,47 3.Qun Fang, Guang-Ming Xu, Zhao-Lun Fang,A high-throughput continuous sample introduction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ic 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s ,Aanl. Chem.,2002,74,1223 4.方肇伦,微流控分析芯片,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5.方肇伦,流动注射分析法,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 6.Zhao-Lun Fang,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John Wiley & Sons, 1995 7.Zhao-Lun Fang,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John Wiley & Sons, 1993 8.Lei Zhang, Xue-Feng Yin , Zhao-Lun Fang, Negative pressure pinched sample injection for microchip-based electrophoresis, Lab Chip, 2006, 6, 258 9.N. Gao, W-L. Wang, X-L. Zhang, W-R. Jin, X-F. Yin, Z-L. Fang,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analysis for enzyme activity without cytolysis, Anal. Chem., 2006, 78, 3213 10. Zhao-Lun Fang,Microfluidics in China, Anal. Bioanal. Chem.,2005,381,4,807

  • 【分享】1901年-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1901年-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其中一个奖项.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免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1902 埃米尔• 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 埃米尔• 费雷,德国化学家,是一九O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 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在生物化学领域,阿列纽所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他 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 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列纽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 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 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 拉第奖章.1904 威廉• 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 拉姆 赛爵士.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 种惰性气体:氯,氖,员,氮,试和氨.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 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O 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5 阿道夫• 冯• 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1917) 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 分子结构的德国有机化学家阿道夫• 冯• 贝耶 尔,一八三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生在柏林一个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家庭. 1906 :亨利• 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1907)亨利• 莫瓦桑发现氛元素分析法,发 明人造钻石和电气弧光炉,并于一九O六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 大化学家. 1907 爱德华• 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1917) 爱德华• 毕希纳,德国著名化学家.由于发 现无细胞发酵,于一九O七年荣获诺贝尔化学 奖,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 1908 欧内斯特•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1937) 一八七一年八月三十日,在远离新西兰文 化中心的泉林衬边,在一所小木房里,詹姆斯 夫妇的第四个孩子铤生了.达就是后来在揭示 原子奥秘方面板出卓越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金的英国原子核物理学家欧内斯待• 卢 瑟福. 1909 威廉• 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1932) 奥斯特瓦尔德所到之处,总要燃起科学探索的埔熊烈火.他 在莱比锡大学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研究工作.由于他从很多方顶研 究了催化过程,顺利地完成了使氨发生氧化提取氧化氮的研究 工作,它为氨的合成创造了条件.奥斯特瓦尔德在这一领域中的 成就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评价.由于在催化研究化学平衡和化 学反应率方面功绩卓著,一九O九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1910 奥托• 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 一八八九年,瓦拉荔出任哥丁根大学化学研究院院长,其间, 他继续对获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九O九年写成了《菇和樟 脑》一书,总结了他一生对于醋类化学的研究成果.一九一O年, 瓦拉赫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玛丽• 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1934) 玛丽.居里是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两次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她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和 她那崇高的思想品质 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 赞誉. 玛丽• 届里面强地战斗了一年又一年,头上的白发一天天增 多了,本来就消瘦的面容更清瘦了,可恩她却乐此不疲,决心 "不虚度一生."她写了许多著名论文,完成了由镭盐分析出金属镭 的精细实验.一九O七年,她提炼出纯氯化镭,精确地测定了它 的原子量.一九一O年,她提炼出纯镭元素,并测出锗元素的各 种特性,完成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正是由于这些杰出的 贡献,一九一一年,她再次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1912 维克多• 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1935) 提起维克多• 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 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格氏试 剂是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无论 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和化学虫著作都有着关于 格林尼亚教授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

  • 【转帖】分析化学的发展

    分析化学这一名称虽创自玻意耳,但其实践运用与化学工艺的历史同样古老。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高度发展,都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东、西方兴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称量的技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当属等臂天平,它在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有记载。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公元前2600)尚存于世。不过等臂天平用于化学分析,当始于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中。 古代认识的元素,非金属有碳和硫,金属中有铜、银、金、铁、铅、锡和汞。公元前四世纪已使用试金石以鉴定金的成色,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在解决叙拉古王喜朗二世的金冕的纯度问题时,即利用了金、银密度之差,这是无伤损分析的先驱。 公元60年左右,老普林尼将五倍子浸液涂在莎草纸上,用以检出硫酸铜的掺杂物铁,这是最早使用的有机试剂,也是最早的试纸。迟至1751年,埃勒尔冯布罗克豪森用同一方法检出血渣(经灰化)中的含铁量。 火试金法是一种古老的分析方法。远在公元前13世纪,巴比伦王致书埃及法老阿门菲斯四世称:“陛下送来之金经入炉后,重量减轻……”这说明3000多年前人们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炼”这一事实。法国菲利普六世曾规定黄金检验的步骤,其中提出对所使用天平的构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应置于受风吹或寒冷之处,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响天平的称量等。 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最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离析和称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 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不仅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还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他准确地测定了近200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18世纪分析化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贝采利乌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试剂和一些新技巧,并使用无灰滤纸、低灰分滤纸和洗涤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除无机物外,他还测定过有机物中元素的百分数。他对吹管分析尤为重视,即将少许样品置于炭块凹处,用氧化或还原焰加热,以观察其变化,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定性知识。此法一直沿用至19世纪,其优点是迅速、所需样品量少,又可用于野外勘探和普查矿产资源等。 19世纪分析化学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弗雷泽纽斯,他创立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此校至今依然存在);并于1862年创办德文的《分析化学》杂志,由其后人继续任主编至今。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的中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系统修订为目前的五组,还注意到酸碱度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锡滴定三价铁至黄色消失。 1663年波义耳报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这是容量分析的先驱。但真正的容量分析应归功于法国盖吕萨克。1824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这三项工作分别代表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创自李比希,他用银滴定氰离子。 另一位对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贡献的是德国莫尔,他设计的可盛强碱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荐草酸作碱量法的基准物质,硫酸亚铁铵(也称莫尔盐)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最早的微量分析是化学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或反应物的晶态、光学性质、颗粒尺寸和圆球直径等。17世纪中叶胡克从事显微镜术的研究,并于1665 年出版《显微图谱》。法国药剂师德卡罗齐耶在1784年用显微镜以氯铂酸盐形式区别钾、钠。德意志化学家马格拉夫在1747年用显微镜证实蔗糖和甜菜糖实为同一物质;在1756年用显微镜检验铂族金属。1891年,莱尔曼提出热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遇热时的变化。科夫勒及其夫人设计了两种显微镜加热台,便于研究药物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后来又发展到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1埃。 不用显微镜的最早的微量分析者应推德国德贝赖纳。他从事湿法微量分析,还有吹管法和火焰反应,并发表了《微量化学实验技术》一书。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是埃米希,他设计和改进微量化学天平,使其灵敏度达到微量化学分析的要求;改进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实现毫克级无机样品的测定,并证实纳克级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不亚于毫克级测定。 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尔,他曾从胆汁中离析出一种降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他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机微量定量分析》一书,并在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17_57614_1634962_3.jpg[/img]梁树权,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30年代以化学法测定铁原子量,所测得的数值沿用多年。自1938年起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曾系统研究稀土与稀有元素的分析化学,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数据。他还热心于审定化学名词与编辑化学刊物等工作,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梁树权字德彬,号潄泉。1912年9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父亲梁可先,美国阿默士特(Amherst)农业学院毕业。母亲邝文芳,婚前任教中学。梁树权幼时母亲为他启蒙。1918年至1921年他在广东省香山县(后改中山县)雍陌村小学肄业。1921年秋入北京汇文小学,1924年夏毕业。继续升入汇文中学(今北京26中学)。1927年读完高中一年级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该校本科理学院化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地质专报》上以中、英文同时发表,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一生从事分析化学的基础。   1933年梁树权入北平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助理员,从事矿物、岩石的化学分析。次年去德国明兴大学化学系深造。他用了两学期的时间取得报考主试资格并通过考试。后随O.何尼斯密(Hoenigschmid)教授从事原子量测定。完成毕业论文后,于1937年12月经该校化学系主任、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H.维兰德教授(Wieland)主考口试及格,获自然哲学科博士。1938年,他感到国难深重,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分析化学系做博士后一学期即返回祖国。他辗转经越南海防、河内、昆明抵达成都后,任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兼国立中央技艺学校皮革科教员。次年秋应聘去重庆,在重庆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8年,其中后6年兼任系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央工校、兵工学校、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等校教职。   1945年中央研究院聘任梁树权为该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当时化学所在昆明,因交通困难未能前往,迟至该所迁回上海后,于1947年秋到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该所改为物理化学研究所,1952年迁所至长春综合研究所,次年梁树权被调至沈阳金属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选矿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又到上海冶金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冶炼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1954年调北京,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工作,直至1956年化学研究所成立后工作迄今。   1955年梁树权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并曾先后任北京大学(5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1958-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70年代)、上海工业大学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80年代)以及西北大学(1991年至今)等校兼职教授。

  • 【转帖】分析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分析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中有哪些元素或基团(定性分析);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纯度如何(定量分析);原子如何联结成分子,以及在空间如何排列等等。 分析化学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并吸收物理、生物、统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充实本身的内容,从而解决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各种分析问题。 分析化学这一名称虽创自玻意耳,但其实践运用与化学工艺的历史同样古老。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高度发展,都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东、西方兴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称量的技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当属等臂天平,它在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有记载。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公元前2600)尚存于世。不过等臂天平用于化学分析,当始于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中。 古代认识的元素,非金属有碳和硫,金属中有铜、银、金、铁、铅、锡和汞。公元前四世纪已使用试金石以鉴定金的成色,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在解决叙拉古王喜朗二世的金冕的纯度问题时,即利用了金、银密度之差,这是无伤损分析的先驱。 公元60年左右,老普林尼将五倍子浸液涂在莎草纸上,用以检出硫酸铜的掺杂物铁,这是最早使用的有机试剂,也是最早的试纸。迟至1751年,埃勒尔冯布罗克豪森用同一方法检出血渣(经灰化)中的含铁量。 火试金法是一种古老的分析方法。远在公元前13世纪,巴比伦王致书埃及法老阿门菲斯四世称:“陛下送来之金经入炉后,重量减轻……”这说明3000多年前人们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炼”这一事实。法国菲利普六世曾规定黄金检验的步骤,其中提出对所使用天平的构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应置于受风吹或寒冷之处,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响天平的称量等。 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最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离析和称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 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不仅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还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他准确地测定了近200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18世纪分析化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贝采利乌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试剂和一些新技巧,并使用无灰滤纸、低灰分滤纸和洗涤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除无机物外,他还测定过有机物中元素的百分数。他对吹管分析尤为重视,即将少许样品置于炭块凹处,用氧化或还原焰加热,以观察其变化,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定性知识。此法一直沿用至19世纪,其优点是迅速、所需样品量少,又可用于野外勘探和普查矿产资源等。 19世纪分析化学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弗雷泽纽斯,他创立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此校至今依然存在);并于1862年创办德文的《分析化学》杂志,由其后人继续任主编至今。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的中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系统修订为目前的五组,还注意到酸碱度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锡滴定三价铁至黄色消失。 1663年玻意耳报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这是容量分析的先驱。但真正的容量分析应归功于法国盖吕萨克。1824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这三项工作分别代表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创自李比希,他用银滴定氰离子。 另一位对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贡献的是德国莫尔,他设计的可盛强碱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荐草酸作碱量法的基准物质,硫酸亚铁铵(也称莫尔盐)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最早的微量分析是化学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或反应物的晶态、光学性质、颗粒尺寸和圆球直径等。17世纪中叶胡克从事显微镜术的研究,并于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法国药剂师德卡罗齐耶在1784年用显微镜以氯铂酸盐形式区别钾、钠。德意志化学家马格拉夫在1747年用显微镜证实蔗糖和甜菜糖实为同一物质;在1756年用显微镜检验铂族金属。1891年,莱尔曼提出热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遇热时的变化。科夫勒及其夫人设计了两种显微镜加热台,便于研究药物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后来又发展到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1埃。 不用显微镜的最早的微量分析者应推德国德贝赖纳。他从事湿法微量分析,还有吹管法和火焰反应,并发表了《微量化学实验技术》一书。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是埃米希,他设计和改进微量化学天平,使其灵敏度达到微量化学分析的要求;改进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实现毫克级无机样品的测定,并证实纳克级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不亚于毫克级测定。 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尔,他曾从胆汁中离析出一种降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他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机微量定量分析》一书,并在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化学家龙格在1850年将染料混合液滴在吸墨纸上使之分离,更早些时候他曾用染有淀粉和碘化钾溶液的滤纸或花布块作过漂白液的点滴试验。他又用浸过硫酸铁和铜溶液的纸,在其中部滴加黄血盐,等每滴吸入后再加第二滴,因此获得自行产生的美丽图案。1861年出现舍恩拜因的毛细管分析,他将滤纸条浸入含数种无机盐的水中,水携带盐类沿纸条上升,以水升得最高,其他离子依其迁移率而分离成为连接的带。这与纸层析极为相近。他的学生研究于滤纸上分离有机化合物获得成功,能明显而完全分离有机染料。 20世纪60年代,魏斯提出环炉技术。仅用微克量样品置滤纸中,继用溶剂淋洗,而后在滤纸外沿加热以蒸发溶剂,遂分离为若干同心环。如离子无色可喷以灵敏的显色剂或荧光剂,既能检出,又能得半定量结果。 色谱法也称层析法。1906年俄国茨维特将绿叶提取汁加在碳酸钙沉淀柱顶部,继用纯溶剂淋洗,从而分离出叶绿素。此项研究发表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但未能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931年德国的库恩和莱德尔再次发现本法并显示其效能,人们才从文献中追溯到茨维特的研究和更早的有关研究,如1850年韦曾利用土壤柱进行分离;1893年里德用高岭土柱分离无机盐和有机盐等等。 气体吸附层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舒夫坦和尤肯。40年代,德国黑塞利用气体吸附以分离挥发性有机酸。英国格卢考夫也用同一原理在1946年分离空气中的氢和氖,并在1951年制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第一台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研制成功应归功于克里默。

  • 【资料】分析化学的发展史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中有哪些元素或基团(定性分析);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纯度如何(定量分析);原子如何联结成分子,以及在空间如何排列等等。 分析化学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并吸收物理、生物、统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充实本身的内容,从而解决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各种分析问题。 分析化学这一名称虽创自玻意耳,但其实践运用与化学工艺的历史同样古老。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高度发展,都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东、西方兴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一些称量的技术。最早出现的分析用仪器当属等臂天平,它在公元前1300年的《莎草纸卷》上已有记载。巴比伦的祭司所保管的石制标准砝码(约公元前2600)尚存于世。不过等臂天平用于化学分析,当始于中世纪的烤钵试金法中。 古代认识的元素,非金属有碳和硫,金属中有铜、银、金、铁、铅、锡和汞。公元前四世纪已使用试金石以鉴定金的成色,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在解决叙拉古王喜朗二世的金冕的纯度问题时,即利用了金、银密度之差,这是无伤损分析的先驱。 公元60年左右,老普林尼将五倍子浸液涂在莎草纸上,用以检出硫酸铜的掺杂物铁,这是最早使用的有机试剂,也是最早的试纸。迟至1751年,埃勒尔• 冯• 布罗克豪森用同一方法检出血渣(经灰化)中的含铁量。 火试金法是一种古老的分析方法。远在公元前13世纪,巴比伦王致书埃及法老阿门菲斯四世称:“陛下送来之金经入炉后,重量减轻……”这说明3000多年前人们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炼”这一事实。法国菲利普六世曾规定黄金检验的步骤,其中提出对所使用天平的构造要求和使用方法,如天平不应置于受风吹或寒冷之处,使用者的呼吸不得影响天平的称量等。 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他最先提出金属元素除金属态外,也可以其他形式离析和称量,特别是以水中难溶的形式,这是重量分析中湿法的起源。 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不仅改进了重量分析的步骤,还设计了多种非金属元素测定步骤。他准确地测定了近200种矿物的成分及各种工业产品如玻璃、非铁合金等的组分。 18世纪分析化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贝采利乌斯。他引入了一些新试剂和一些新技巧,并使用无灰滤纸、低灰分滤纸和洗涤瓶。他是第一位把原子量测得比较精确的化学家。除无机物外,他还测定过有机物中元素的百分数。他对吹管分析尤为重视,即将少许样品置于炭块凹处,用氧化或还原焰加热,以观察其变化,从而获得有关样品的定性知识。此法一直沿用至19世纪,其优点是迅速、所需样品量少,又可用于野外勘探和普查矿产资源等。 19世纪分析化学的杰出人物之一是弗雷泽纽斯,他创立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此校至今依然存在);并于1862年创办德文的《分析化学》杂志,由其后人继续任主编至今。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的中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系统修订为目前的五组,还注意到酸碱度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在容量分析中,他提出用二氯化锡滴定三价铁至黄色消失。 1663年玻意耳报道了用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这是容量分析的先驱。但真正的容量分析应归功于法国盖• 吕萨克。1824年他发表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用磺化靛青作指示剂。随后他用硫酸滴定草木灰,又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这三项工作分别代表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创自李比希,他用银滴定氰离子。 另一位对容量分析作出卓越贡献的是德国莫尔,他设计的可盛强碱溶液的滴定管至今仍在沿用。他推荐草酸作碱量法的基准物质,硫酸亚铁铵(也称莫尔盐)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 最早的微量分析是化学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或反应物的晶态、光学性质、颗粒尺寸和圆球直径等。17世纪中叶胡克从事显微镜术的研究,并于1665年出版《显微图谱》。法国药剂师德卡罗齐耶在1784年用显微镜以氯铂酸盐形式区别钾、钠。德意志化学家马格拉夫在1747年用显微镜证实蔗糖和甜菜糖实为同一物质;在1756年用显微镜检验铂族金属。1891年,莱尔曼提出热显微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晶体遇热时的变化。科夫勒及其夫人设计了两种显微镜加热台,便于研究药物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后来又发展到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1埃。 不用显微镜的最早的微量分析者应推德国德贝赖纳。他从事湿法微量分析,还有吹管法和火焰反应,并发表了《微量化学实验技术》一书。近代微量分析奠基人是埃米希,他设计和改进微量化学天平,使其灵敏度达到微量化学分析的要求;改进和提出新的操作方法,实现毫克级无机样品的测定,并证实纳克级样品测定的精确度不亚于毫克级测定。 有机微量定量分析奠基人是普雷格尔,他曾从胆汁中离析出一种降解产物,其量尚不足作一次常量碳氢分析。在听了埃米希于1909年所作有关微量定量分析的讲演并参观其实验室后,他决意将常量燃烧法改为微量法(样品数毫克),并获得成功;1917年出版《有机微量定量分析》一书,并在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化学家龙格在1850年将染料混合液滴在吸墨纸上使之分离,更早些时候他曾用染有淀粉和碘化钾溶液的滤纸或花布块作过漂白液的点滴试验。他又用浸过硫酸铁和铜溶液的纸,在其中部滴加黄血盐,等每滴吸入后再加第二滴,因此获得自行产生的美丽图案。1861年出现舍恩拜因的毛细管分析,他将滤纸条浸入含数种无机盐的水中,水携带盐类沿纸条上升,以水升得最高,其他离子依其迁移率而分离成为连接的带。这与纸层析极为相近。他的学生研究于滤纸上分离有机化合物获得成功,能明显而完全分离有机染料。20世纪60年代,魏斯提出环炉技术。仅用微克量样品置滤纸中,继用溶剂淋洗,而后在滤纸外沿加热以蒸发溶剂,遂分离为若干同心环。如离子无色可喷以灵敏的显色剂或荧光剂,既能检出,又能得半定量结果。 色谱法也称层析法。1906年俄国茨维特将绿叶提取汁加在碳酸钙沉淀柱顶部,继用纯溶剂淋洗,从而分离出叶绿素。此项研究发表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但未能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931年德国的库恩和莱德尔再次发现本法并显示其效能,人们才从文献中追溯到茨维特的研究和更早的有关研究,如1850年韦曾利用土壤柱进行分离;1893年里德用高岭土柱分离无机盐和有机盐等等。 气体吸附层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舒夫坦和尤肯。40年代,德国黑塞利用气体吸附以分离挥发性有机酸。英国格卢考夫也用同一原理在1946年分离空气中的氢和氖,并在1951年制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第一台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研制成功应归功于克里默。 气体分配层析法根据液液分配原理,由英国马丁和辛格于1941年提出。并因此而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戈莱提出用长毛细管柱,是另一创新。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鉴定,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图斯曾记录各种岩石矿物及其他物质遇热所发生的影响,这是热分析技术的最早纪录。法国勒夏忒列和英国罗伯茨• 奥斯汀同称为差热分析的鼻祖。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精细的差热分析仪和奥尼尔提出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它能测定化合物的纯度及其他参数,如熔点和玻璃化、聚合、热降解、氧化等温度。 比色法以日光为光源,靠目视比较颜色深浅。最早的记录是1838年兰帕迪乌斯在玻璃量筒中测定钻矿中的铁和镍,用标准参比溶液与试样溶液相比较。1846年雅克兰提出根据铜氨溶液的蓝色测定铜。随后有赫罗帕思的硫氰酸根法测定铁;奈斯勒法测定氨;苯酚二磷酸法制定硝酸根;过氧化氢法测定钍;亚甲基蓝法测定硫化氢;磷硅酸法测定二氧化硅等。 最早研究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是亨利,他绘制出摩尔吸光系数对波长的曲线。红外光谱在20年代开始应用于汽油爆震研究,继用于鉴定天然和合成橡胶以及其他有机化合物中的未知物和杂质。喇曼光谱是研究分子振动的另一种方法。喇曼光谱法的信号太弱,使用困难,直至用激光作为单色光源后,才促进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而对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可上溯至牛顿,他在暗室中用棱镜将日光分解为七种颜色;1800年赫歇耳发现红外线;次年里特用氢化银还原现象发现紫外区;次年,渥拉斯顿观察到日光光谱中的暗线;15年后,夫琅和费经过研究,命名暗线为夫琅和费线。 本生发明了名为本生灯的煤气灯,灯的火焰近于透明而不发光,便于光谱研究。1859年,本生和他的同事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研究各元素在火焰中呈示的特征发射和吸收光谱,并指出日光光谱中的夫琅和费线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线,因为太阳的大气中存在各种元素。他们用的仪器已具备现代分光镜的要素,他们可称为发射光谱法的创始人。

  • 【转帖】南开大学严秀平教授荣获分析化学最高奖梁树权奖

    2006年10月24日09: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频道10月24日电(薄晓岭)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南开大学严秀平教授因其在分析化学基础研究中积极创新、在解决分析化学基础研究中技术难题有独创和革新、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此殊荣。另一获奖者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邵元华教授。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是中国分析化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由著名分析化学家梁树权先生出资设立。该奖项自1993年开始实施,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我国中、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献身于分析化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教育事业工作,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和推动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严秀平教授现为南开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一直从事环境分析化学、生物无机分析化学和先进材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多年来,他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发展了一系列环境和生物体系中痕量元素及其形态的在线吸附预富集分离和联用检测新技术方法,提出了测定电热[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法中等温原子化过程的动力学级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的新方法,并被以“等温原子化严秀平模式”编入科学出版社分析化学丛书中,建立了获取电热[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color][/url]法中升温原子形成过程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新方法,并多次被国际同行应用于电热原子化机理的研究。  2003年,严秀平教授因其在有关化学污染物形态分析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其有关流动注射预富集分离、毛细管电泳与原子光/质谱联用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分别获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原创】药物分析化学视频教程14讲

    本人想温习一下有关药物分析化学的知识,结果发现了这个有网上的视频,视频内容点击这里 [url=http://www.abab123.com/bbs/down.asp?html=611392]药物分析化学视频教程14讲” ”[/url]

  • 【讨论】请重视应用分析化学研究

    [size=4][b][center]请重视应用分析化学研究[/center][/b][/size][center]作者:周锦帆(《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center] [b]国内分析化学工作者按其工作性质是否可如下分类:1.分析化学前瞻性研究[/b]。汪尔康院士、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等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1月初,院士们在杨州的“2009分析化学报告会”上的报告,真正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尊敬。[b]2.分析化学仪器研制[/b]。国内首创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专家以及金钦汉教授等在分析化学仪器研制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吉天仪器公司的原子荧光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应是民族分析仪器研制的典范。[b]3.分析化学教育[/b]。全国近百所高校的分析化学教师在勤勤恳恳地培养下一代分析化学工作者。清华大学邓勃教授是我国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其著作——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化学辞汇和英汉分析测试字典是难得精品。另外,分析化学类杂志编辑对我国分析化学的学术交流作出了较大的贡献。[b]4.分析化学应用研究[/b]。分析化学的俗名是“眼睛”。中国检科院庞国芳院士在食品安全、农残和兽残的检测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AOAC奖,制定了3项国际标准及141项食品检测国家标准,为实用分析化学树立了一面旗帜。[b]5.分析仪器性能解读者[/b]。外资仪器公司的技术支持及国内一些分析化学教授,及时地介绍国外最新推出的分析仪器,并将新仪器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b]6.分析化学常规分析人员[/b]。他们在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上,以标准分析方法为依据长年与酸、碱及仪器打交道,每天实实在在地报出样品分析结果,可谓分析化学界的老黄牛。 现在是2009年,明年是2010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工作及研究思路是否该有变化?笔者谈一点看法。11月17日7时45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复旦大学负责人在谈到研究生的培养时强调,“要重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笔者受此启发,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是否应向“应用分析化学”倾斜甚至转移?自己1963-1990年在核工业部铀矿冶研究所、1990年至今在检验检疫系统工作,可谓都是当时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最实际的部门。我的体会是:分析化学工作者最大的快乐是自己建立的(有一定创新性)方法正在为其他实验室所采用,即产生了生产力。同时,在解决诸多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同时是有可能在原创性方面作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贡献。例如,作为复杂物质的首选方法——离子交换分离,笔者在F.W.E.Strelow分配系数Kd测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约20多年的离子交换应用研究及所建立的40多个实用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分离时淋洗剂浓度速查表”,引起国内外学者注目。 [b]对“应用分析化学”的研究,有如下建议:[/b]1.密切关注J.AOAC杂志的论文内容及世界食品安全研究者等的研究方向。如果我们能真正在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作出高水平的成果,这对社会、对人类是项实在的贡献。2.客观回顾并评估自己多年来曾作过的“前瞻性分析化学研究”的效果,谨防“先天不足的前瞻性”。10月25日晚,中央新闻台面对面节目,李开复先生接受董倩采访时说,“无用的创新是不可取的”。这对分析化学工作者来说,或许有参考价值。3.不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进展是不可能作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但是,有的分析化学工作者可能一年甚至数年不看外文文献。原因很多,但外文文献必须被高度重视以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为应用分析化学研究的方向及选题提供依据。4.外资分析仪器公司有不少分析化学精英,他们接触并掌握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请他们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其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更上一个台阶。5.请高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研究生重视应用性的教育。6.欢迎分析化学专家与检验检疫分析化学工作者密切合作,为应用分析化学的深入研究作实在的贡献。

  • 【版主公告】关于给予分析化学版每月发帖前五名积分奖励的规定!

    [color=#DC143C][size=4][center]关于给予分析化学版每月发帖前五名积分奖励的规定[/center][/size][/color]从2008年06月开始,分析化学版将对每月发帖子前五名的版友进行版主积分奖励。[color=#00008B]奖励如下:第一名:35分第二、三名:25分第四、五名:15分[/color]希望大家共同为分析化学的繁荣努力!![em0814] 灌水者一律按照版规处理[em0814]

  • 【分享】绝对精品——分析化学在线教学系统(以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等资料为参考)

    http://class.htu.cn/fxhx/index.htm[color=#00008B]《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环境等专业的基础课。各种分析方法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辅助手段,以科技的发展及社会需求为动力,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牢固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 “量”的概念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本课程以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彭崇慧等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林树昌等编《分析化学》为主要参考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为《分析化学》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平台。不分理、工、师范等专业,按综合理科大平台进行教学。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分析》课程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求真务实,具有地方院校特色、不断改革创新的教学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1997年以题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以“面向21世纪化学教育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通过省级鉴定,并于2004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color][color=#DC143C]本课程系河南省精品课程项目。完成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课题组。[/color][B]系统上包括PDF版课件、PPT版课件、教学录像和习题及答案,均可下载![/B]大家快去抢啊![em0814]

  • 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

    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我们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不时地肯定化学和生物交叉的工作,比较常见的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工作,有时也给分子生物学。从2003到2009之间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5年给生物学研究:2003年钾通道的结构和水通道,2004年蛋白质降解,2006年基因转录的结构生物学研究,2008年绿色荧光蛋白,2009年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结构。结构生物学占了很大比重(2003、2006、2009)。我们也知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经常犯错误,不该给的他们给了、该给的他们没给,两种错误都犯过。2003年,不应该奖水通道的发现,因为并不足够突出:不是第一个通道(是第几十个通道)、也无特殊性。2006年,化学家们只重视自己懂的,而忽略了同一科学领域中偏生物、但更重要的工作。基因转录领域,有两项工作的重要性毫无疑问高于解出转录因子的X线晶体结构:发现第一个转录因子(Mark Ptashne)、发现RNA多聚酶(Robert Roeder)。但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过分强调结构而忽略了转录领域中更重要的生物学工作。基本可以放心:化学奖委员会一如既往地跨界出现错误,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不过,化学奖委员会继续给结构生物学发奖时,如果做到一个中等偏上的研究生的水平(比如本文就是给研究生上课过程中两句带过,也是中上研究生可以写出来),就可以公平地奖励一个大家都会公认的工作。谈不上将功补过,可以证明他们不都经常肤浅。可以奖对于GPCR(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GPCR是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一般来说,把细胞外的信号转入细胞内。GPCR的发现历史很长。第一个是在19世纪发现于眼睛视网膜上。1851年,Heinrich Müller发现视网膜红紫色,认为是血红蛋白造成。年轻的德国医生Franz Boll(1849–1879)实验证明视网膜漂白并提出其物质基础是“红紫物质”,存在于视干细胞,进行光化学反应。不幸他因肺结核而英年早逝。Boll发表1877年论文不久,德国医生Willy Kühne很快继续其研究,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1878到1882年间发表22篇论文,将红紫物质称为“视紫”(visual purple),发现光化学还原,并用胆盐提取了视紫,也就是后来大家所谓的“视干蛋白”(rhodopsin)。Kühne提出,光解构视干蛋白,解构的光化学反应产物刺激视神经。以后实验证明,视干蛋白确实对视觉非常重要。从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角度来说,这是第一个细胞膜蛋白。不仅对于理解视觉有推动,而且有助于以后研究和理解其他一些膜蛋白。很长时间,这是唯一被较多人研究的膜蛋白。视干蛋白不仅存在于有视觉的高等动物,也存在于细菌中:用于感光,虽然不能形成视觉。哺乳类的视干蛋白由约350个氨基酸连接组成。到1970年,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研究者获得其9个氨基酸顺序,1977年美国的Hargrave获得其16个氨基酸顺序。1983年,通过分子生物学帮助,Hargrave等和俄国的Ovchinnikov等分别推出牛视干蛋白的全顺序。1960到1980年代,发现G蛋白调节很多递质和激素的受体,这些受体就都称为GPCR(G蛋白调节受体),氨基酸顺序类似于视干蛋白。因为发现G调节蛋白和提出GPCR概念,美国的Alfred Gilman和Martin Rodbell获199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样,研究视干蛋白和研究一般GPCR实质是同一类研究,差别只在于视干蛋白参与细胞对光的反应、其他GPCR一般来说参与细胞对细胞外化学分子的反应,2011年3月发现果蝇视干蛋白可能参与对温度反应。用X线晶体衍射研究蛋白质的空间三维结构,是理解蛋白质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理解生物分子如何起作用,还可以通过结构提出合理的方法设计新的药物,所以一直是生物与化学/物理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以上提到的2003年以后多次诺贝尔化学奖给结构生物学,以前也较多,如:1962年Max Perutz和John Kendrew,1964年Dorothy Hodgkin,1982年Aaron Klug,1988年Johann Deisenhofer,Robert Huber和Hartmut Michel,1997年 John Walker等,当然,这些奖也并非个个没有争议,但1962和1964的是大家公认的重要工作。对于视干蛋白/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几乎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1997年,日本Kimura等解出了细菌的视干蛋白结构。2000年美国的Palczewski等解出牛视干蛋白的结构。200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rian Kobilka和Scripps研究所的Raymond Stevens解出也是GPCR类的b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其后他们和一些实验室不断解出新的GPCR结构,以及GPCR结合激动剂、抑制剂以后的结构。目前,解GPCR的文章在Nature、Science上如雨后春笋。从工作重要性来说,早期的里程碑非常清晰,后面的不是每次都是一个人的工作,但相对来说可以看到有些贡献比较突出,如:获得视干蛋白氨基酸序列贡献最大是美国的Hargrave,最初解细菌视干蛋白结构是日本大阪生物分子工程研究所的Yoshiaki Kimura,第一个解视干蛋白结构是Palczewski,第一个解非视干蛋白的GPCR结构是Brian Kolbika。实际上,如果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水平稍微提高一点,1997年解细菌视干蛋白的Yoshiaki Kimura应该于2003年获奖。那年,因为1998年第一个解钾通道蛋白的MacKinnon获奖。2003年的奖应该给MacKinnon和Kimura,而不应该给做水通道的工作,因为MacKinnon和Kimura分别解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膜蛋白结构。当然,化学奖委员会水平有限,只知道跟踪生物的热点,钾通道解完后,立即受到大家重视,化学奖委员会就知道重视,而视干蛋白那时没有热起来,所以化学奖委员会就不知道自己做功课了。最近几年,因为GPCR受体结构非常热门,所以,水平如化学奖委员会也会知道,所以肯定会给。不过,纵观其历史失误率,也可以猜想它还很可能犯错误,比如忽略生物学重要的Hargrave做的一步,或再度忽略Kimura的工作,而只给做牛视干蛋白和后面GPCR的科学家、甚至只给做GPCR受体的。无论这个委员会怎么犯错误,对于稍花点时间看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发现重要的工作并非难事。在视干蛋白是冷门的时候,没有几个实验室竞争研究其结构。在GPCR没有解出一个的时候,竞争也不多。现在成为热点,解一个GPCR结构发一篇文章、吸引一批读者和引用的时候,真正突破的,还是以前几个主要工作。从生物学机理理解需要来看,结构生物学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继续发挥很大作用,其中经典的X线衍射结构分析,也会继续很有用。如果今后能够做大分子活体结构、动态结构、在生物体系中观察结构变化,而不局限于结晶的分子、水中的小分子,那么广义的结构生物学将起更大作用。Müller R (1851). Zur Histologie der Netzhaut. Z. Wiss. Zool. 3:234-237.Boll F. (1877) Zur Anatomie und Physiologie der Retina. Arch. Anat. Physiol. Physiol. Abt:4-35.Ripps H (2008). The color purple: milestones in photochemistry. FASEB J 22:4038-4043.Kühne W. (1879) Chemische Vorgänge in der Netzhaut. Hermann L. eds. Handbuch d. Physiologie d. Sinnesorgane Erster Theil, Gesichtssinn. F.C.W. Vogel Leipzig, Germany.Kühne W (1882). Beiträge zur Optochemie. Untersuchungen aus dem physiologischen Institute der Universität Heidelberg 4:169-249 Wolf G (2001). The discovery of the visual function of Vitamin A. J Nutrition 131:1647-1650.Heller J, Lawrence MA (1970). Structure of the glycopeptide from bovine visual pigment 500. Biochemistry 9:864–869.Hargrave PA (1977). The amino-terminal tryptic peptide of bovine rhodopsin; a glycopeptide containing two sites of oligosaccharide attachment. Biochim Biophys Acta. 492:83–94.Hargra

  • 【转帖】绿色分析化学与环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绿色"这个名词,何为绿色分析化学 什么是绿色分析化学 绿色分析化学即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分析化学,是把绿色化学的原理使用在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设计方面,其目标是利用环境友好的方法和原理,尽量不用或少用有害试剂,将环境污减少到最低限度. 1.分析化学和环境在许多领域,环境保护的进步和活动与分析化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当前一些重要的话题如大气平流层的臭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SOx和NOx大气污染物,只有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才能识别它们.可见,分析化学是保护大气和水资源的基础. 2.绿色分析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开展的.一直以来,绿色化学的核心问题包括:①选择绿色的起始原料和试剂 ②选择绿色的溶剂,反映条件和催化剂 ③设计绿色的产品,目标分子和安全化学品. 3.发展绿色分析化学方法 在取消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方面,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采用物理测试技术 ②采用无毒,无害的试剂,如开发超临界流 体(SCF),特别是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 ③把一些无试剂的新技术如超声,微波,应用到分析过程中如超声萃取法,微波消解法,微波萃取法 ④利用仪器掩蔽法代替传统的化学掩蔽法分析化学本身活动也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和产生,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而且分析工作者的安全问题也应值得人们的重视. 因此强调绿色分析化学的研究,积极发展绿色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并把这些环境友好的分析方法,技术应用到实际分析测试中去将是今后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 【原创】分析化学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学习教材——武大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将采用分析化学经典教材——武大版《分析化学》,现将教材发布,如有问题和疑议可跟贴,禁止灌水!互动学习交流平台举办和参与方法:1.平台发布每期提纲和要点,每期内容为分析化学一章节。2.对分析化学相应知识点有问题和疑问的可单独开贴,广大版友、专家、版主等都可以是问题提出者和解答者。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在分析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改进的操作等。[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2756]分析化学[/url]

  • 【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美两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人罗伯特·J·莱夫科维茨和布赖恩·K·科比尔卡因为对蛋白受体的研究而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认定,两名获奖者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所获成果具有“奠基意义”,揭示了这一类重要受体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宣布这一消息后,一名委员会成员10日向新华社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名记者确认,两人获奖成果涉及医学,堪称“跨界”成果。寻“受体”莱夫科维茨及其同事的获奖研究始于1968年,针对生物细胞“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试图解密肾上腺素之类激素物质促生血压升高和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的机理。这以前,科学界推测,细胞表面包含某种激素“受体”。在莱夫科维茨的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把一种碘同位素附着到多种激素物质上,借助同位素的辐射性状追踪以至揭示多种激素受体,包括β肾上腺素受体。他的研究小组最终在细胞壁内分离出β肾上腺素受体,继而对这种受体发挥作用的机理形成了初步认识。依照现有理解,人体包含数以10亿计个细胞,由这些细胞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精细调适的系统,而每个细胞都包含细小的受体。受体的作用,是让细胞感知所处环境,进而调整并适应环境。再“挑战”科比尔卡二十世纪80年代加入莱夫科维茨的研究小组,接受一项挑战,即在人类染色体基因组中确定为β肾上腺素受体“编码”的特定基因。在包含浩瀚信息的人体基因组中,科比尔卡以创新方式实现了这一目标。后续研究中,借助对与β肾上腺素受体相关基因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受体与促使眼睛具备捕捉光线能力的受体相似。他们意识到,存在一整类受体,不仅形似,发挥作用的机理也相同。这类受体如今名为G蛋白偶联受体。诺奖评审委员会在向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中介绍,大约1000种基因为G蛋白偶联受体“编码”,与人体对光线、味觉和气味的感知以及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物质相关。显“跨界”评审委员会说,现有所有药物中,大约半数借助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效用。2011年,科比尔卡实现一项新突破:他主持的研究小组捕捉到β肾上腺素受体的画面,恰逢它由某一种激素激化、向细胞发出“信号”的瞬间。评审委员会说,这一画面,集几十年研究成果为一体,是“分子层面的杰作”。与莱夫科维茨和科比尔卡的学历以及两人的研究历程吻合,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似乎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某种“渗透”,无法界定包含更多化学因素还是更多医学因素。现场回答新华社记者刘一楠提问时,一名评审委员说,本年度获奖成果确实涉及化学和医学,这种“跨界”现象构成科学“美感”。审视近些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相对集中在材料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材料学多与物理关联,生物化学多与医学关联。=================================================================================================相关话题:1、【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09/4289946/2、【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会被独揽吗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09/4290582/3、聊聊那些涉及诺贝尔奖的高考化学题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0/4293043/4、【盘点2012年诺贝尔奖】美两科学家获化学诺奖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1/4296824/5、聊聊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分析仪器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1014/4302440/

  • 傅若农:步入分析化学的蹉跎岁月(1)——被推进分析化学的行当

    傅若农:步入分析化学的蹉跎岁月(1)——被推进分析化学的行当

    傅若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色谱研究专家,见证了我国气相色谱研究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色谱研究人才。由傅若农老师主审,仪器论坛组织编写的《气相色谱百问精编》得到了气相色谱使用用户的一致好评,傅若农老师亲笔记录了他在分析化学领域的生活经历,以连载形式,发布于仪器论坛。如想与傅老师交流心得,请跟帖留言,仪器论坛官方会将部分留言转达给傅若农老师。 以下文章内容为傅若农老师亲笔:步入分析化学的蹉跎岁月(1) —— 被推进分析化学的行当 上世纪50年代初,分析化学在当时的四大化学中是不太受重视的方向,当时的分析化学着重于无机分析,有机分析还包含在有机化学当中。因为当时无机分析只有容量分析(滴定)和重量分析(沉淀、过滤、干燥和灼烧),不像现在分析化学使用了所有的现在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分析检测技术我所不在。当年我们在大学受到的分析化学教育只有最基本的无机定性分析和无机定量分析。 我走进化学大门是受高中化学老师的影响,高中二年级的化学老师是当年北平的化学名师,叫刘伯忠,他说要考上大学就要能背诵化学周期表,记住300个化学方程式。高三的化学老师是武永兴(他当时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在我们北京河北高中做兼职化学老师),他的特点是把重要的概念和内容掰开揉碎地讲,例如他把气体方程式(PV=nRT)反复多次地讲述,使我们受益匪浅。所以在考大学时就选择了化学专业。1、入门 1950年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大一上的化学课是普通化学和定性分析,讲课老师是鼎鼎大名的曾昭伦教授(当时他又是教育部副部长),他总是上午的第1,2节课,上完课夹着皮包上教育部。记得辅导老师是就是武永兴老师,定性分析主要是实验课,由苏勉曾老师辅导(苏老师现在还健在),主要是做无机离子的硫化氢系统沉淀显色的定性分析。为了深入学习,我买了老师指定的参考书 (我们一入学,在系里的布告栏上就公布了我们要阅读的书目,有十多本) :Treadwell & Hall分析化学(Treadwell & Hall,AnalyticalChemistry, Vol 1 Qualitative Analysis)。和Latimer & Hildbrand 的“无机化学”(Referance book of InorganicChemistry)见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6/201606221450_597719_2984502_3.jpg 这几本老书一直陪伴了我65年,虽然是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但是对基本的无机化学反应记载的很全,让我一辈子受益。记得1953年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工作的第一年就做分析化学(定性分析)的辅导助教,主讲教师上课后课代表就交给我一叠答疑条子,要回答这些问题,拍脑袋是解决不了的。又不像现在有互联网,有百度,搜一搜全解决了。那时要翻书找答案,所以Treadwell & Hall和Latimer(我们都这么叫这两本书)就成了救命稻草。以后的年代经常要求教于它们。 在1951年大二时,上定量分析课,我们有幸聆听高小霞先生的课,她当时刚刚回国,第一次就给我们讲无机定量分析课,没有讲义,只记笔记,但是要我们读一本权威性的书,就是美国分析化学大师Kolthoff的“无机定量分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6/201606221451_597720_2984502_3.jpg 当时真不知道这本书的厉害,多年后了解到Kolthoff是一位了不起的分析化学家,它的书自然是经典之作了。周天泽(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曾有一篇报道Kolthoff的文章(分析科学学报,1996,第3期),他写道:“分析化学家I M Kolthoff 1993年3月8日逝世了,终年99岁(美籍荷兰人,出生于1894年2月11日)。七十多年来他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化学教育诸领域积极从事学术活动,有922篇论文、11部著作、一千多名博士“弟子”。特别是他为分析化学奠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球化学界享有盛誉,可谓有口皆碑,垂范当代。周教授对他的主要工作和学术及教育思想作了简介,他的研究论文从1915年关于磷酸性质的研究报告开始,一共发表了九百多篇论文(单行本专著除外)。涉及的课题主要包括:酸碱滴定、pH概念、缓冲体系和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电导滴定、电位滴定“。其实Kolthoff有两套很著名的书,一套是“极谱分析”,另一套是“容量分析”(有梁树权院士的翻译本),是当年是十分普及和有用的书。 高先生讲课的具体内容现在记不清了,笔记本找不到了,可是Kolthoff的这本书却伴随我度过了65个春秋,书的纸页都变黄了,一碰就碎掉了,多年来靠它在教学、科研中寻求答案。记得第一次进分析实验室,为学生做实验准备,首先要用铬酸洗涤液,这是实验室必备的,但是要自己配制,在大学做实验时由试验人员给配好了,用就是了。但是自己备课时,没人给你准备好,要自己配制,不知道怎么配。这是想到了Kolthoff,一查,在235页的底部就有制备铬酸洗涤溶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工作中有不少这类问题都是它帮助我解决了问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6/201606221452_597721_2984502_3.png2 、 修炼 化学是实验科学,对实验技术正确操作的训练是化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锻炼自然要重视并要严格要求,老师对我们的基本知识和化学技能有严格的要求,为我们后来的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例如:我上大二时定量分析实验课就是我们最较劲的一门实验课,当时指导实验课的老师是恽婉,是一位端庄、严肃、要求严格的、但又不失和蔼的女老师,我们做的未知样品达不到规定的误差范围,绝对是过不去的,必须“repeat”,(这是我们同学间经常使用的话),一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老师在你的报告单上打钩算完事,有时一个实验要“repeat”三次才能过关,所以我们经常是下午没有正课时,就要穿上带有“千疮百孔”的自备实验服,闷在实验室做重复试验。(洗净玻璃仪器要用前面说过的铬酸洗涤液浸泡玻璃仪器,不免要弄到衣服上,就会烧成大大小小的孔洞。所以我们一不留神穿着实验服出去,一看就知道是化学系的学生)。为了记住这艰苦的磨炼,我一直保存着当年的定量分析实验报告,下面是其中的两张。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6/201606221452_597722_2984502_3.png 应该说,我们当年受到的化学教育是很基础的,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在大学的化学教学水平比那是太浅显了,不过学到了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进入各个化学领域具备了基础。3、被推入分析化学的行当 前面讲过,在上世纪50年代,念化学的学生不太愿意到分析化学这个行当来,我当时喜欢有机化学,在大三时我们有五、六个同学选了当时医学院药学系蒋明谦先生的高等药物化学(1952年北大的医学院已经从北京大学分了出去,成立北京医学院,当时还在城里的平安里校区,新北京大学搬到西郊的燕京大学校址,但是北大的学生可以去城里的药学系上课)。我们这几个同学当中,后来只有金声和吴世晖满足了他们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愿望,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后来成为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他们分别做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我呢,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院学后,领导把我放到分析化学教学组,当时服从分配是“必须的”,所以一来二去,也就确定了我的终身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研究的行当。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此后就一头扎到分析化学的圈里了。在分析化学教学组呆了半年,又由于某种原因被调到新成立的专业教研室,当时教研室来了一位苏联专家(其实就是一个刚刚拿到副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要求给学火药专业的学生开一门“火药分析实验课”,这一工作就落到我的头上。当时这位专家给了我一个实验项目的单子,和一本1941年出版的俄文“火药分析”书。为完成这一任务,我一边到沈阳一个研究所学习当年前苏联火药分析的标准方法(ΓΟC T),一边吃力地翻译那本书(原书没有给我,是我把整本书照成照片,每张照片只有半张A4纸大小)。1954年的下半年我写出了“火药分析”实验讲义,开出了“火药分析”试验。但是读了半年胶片上的俄文,我也戴上了100度的近视眼镜。

  •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与课件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分析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得到分析数据,鉴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的有关成分的含量和确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解决关于物质体系构成及其性质的问题。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同时了解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在药学科学中的应用和药学科学的进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本门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根据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分析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由必修课“分析化学I”、“分析化学II”两部分,指定选修课“色谱分析”、“有机物光谱分析法”,自 由选修课“色谱分析”、“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概论”、“酶免疫测定法在药学中的应用”组成。第二学年上学期面对全校各本科专业讲授分析分析I(3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第二学年下学期为全校各药学类、制药类专业讲授分析化学II(40学时),实验课40学时。第三学年为药学类各专业开设指定选修课,为全校其它各专业开设自由选修课。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其自身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比例为70:88,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书育人,收到明显的效果。根据分析化学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加强学生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以四大平衡理论建立起来的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为一大模块,在介绍这一模块内容时,首先将共性知识提炼出来,进行综合介绍,如:滴定分析法中的滴定方式和选用条件、基本计算、化学平衡以及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等。在学生掌握了滴定分析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各种滴定分析法的个性知识,使学生形成了知识的共性及个性的完整统一。第二大模块为光谱分析部分,在学生了解了光谱分析法总体概况后,再详细介绍各种色谱分析法自身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等。第三大模块为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为经典色谱分析法和现代色谱分析法,课程内容安排上,注意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结合。如,介绍现代色谱法内容之前,首先介绍经典液相色谱,同时,对比介绍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特点,着重强调现代色谱法的先进性。在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上处理得当,适当减少经典内容,不断增加现代分析方法并兼顾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分析实验中共48学时,其中综合设计性实验16学时,占33%。仪器分析实验中40学时,其中综合设计性实验占16学时,占53%。在综合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独立完成全过程,实验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自我评价,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资料】信息技术与分析化学(36讲 待续)

    [B][center]信息技术与分析化学(1):计算机在分析实验室中的主要应用 [/center][/B] 信息技术与分析化学(1) 本讲座的题目为《信息技术与分析化学(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内容包括3部分:1 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 资料查阅与文献检索(Searching Literature)3 Internet上的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on Internet)欢迎大家提出建议与意见。——计算机在分析实验室中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在分析实验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以前的使用计算器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标准偏差计算,到现在的整个实验室的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管理,处处都离不开计算机。通过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管理软件,可以使用计算机管理实验室的各个方面。对于ISO/IEC 17025“检测和/或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中的各个要素,如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和环境、方法的选择、测量溯源性、文件控制、记录的控制、不符合工作的控制、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等等,均可实现计算机管理。如果实验室的计算机联网后,还可以进行各实验室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分析任务下达,数据汇总,报告打印,也可以实现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实验室与客户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快速传输,可能的时候,还可以实现仪器设备的远程操作和诊断,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 转贴文章 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陈 洪 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 210093  “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的一点思考和浅见,与同仁们一起探讨。1.理念上更新促进原始性创新 毫无疑问,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将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变革;分析化学的发展又将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分析化学在20世纪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如今已进入分析科学时代。有识之士早就预言:“未来的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在信息、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和健康领域中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而解决这些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将是分析科学。” 这一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分析化学在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个世纪末“人类基因测序”被认为是一项像人类登月一样的伟大工程,在该工程面临进展缓慢的困难时,是分析化学家对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重大革新,使这项伟大的工程得以提前完成,从而揭开了后基因时代的序幕。当前,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登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制高点, 生命科学则成为主导科学。199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的饲料二恶英污染中毒事件引起全球消费者的恐慌,导致比利时内阁被迫集体辞职,当时也是分析化学家拯救了比利时。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都是因为率先建立了新的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方法而获此殊荣。化学和物理学等诺贝尔奖的得主,约有1/3~1/4是提出创新测试方法的科学家。由此足见分析测试在人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1世纪的四大科学领域,即: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向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尽管分析化学面对的门类繁多,分析方法千差万别,分析的对象五花八门,但总是要求:测定的方法更灵敏、更有选择性和专一性,获得的数据更准确、更快速,涉及的时空尺度更广阔,得到的信息更多维,测定的体系、环境更微小,所用的样品更微量等等;而且还要求遥感遥测、或在极端条件下或现场、在体、在线、无损检测等等。而其中灵敏、准确、快速、自动、智能则是任何时候都追求的永恒主题。当代分析化学吸收了现代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质性质,用来改进老方法,创造新方法,使分析化学不断向时空延伸,扩大了人类的视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建设提供了有力武器。回顾分析化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每当一种新原理的应用或一种新方法的引入,诸如新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界面现象、胶囊介质、固定化方法、吸附与脱附、萃取与反萃取、免疫反应、色谱、电化学、光谱(现象学)、传感器与传感技术、联用技术、专家系统、化学计量学、过程控制、图象检测、成像技术、软件平台、自动化技术、纳米科技、生化技术、PCR、激光和等离子体等等都导致了新方法的出现,为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分析化学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然而,一般方法的改进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分析问题,但这种适用面有限的个案,还只能说“旧瓶装新酒”、“老树开新花”。而基于新原理而建立和发展的新方法,则将形成新的生长点,推广应用到一大片,新理论也随之产生。这种创新才是源头的创新。如20世纪后期,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微流控全分析系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从而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生长点,这是一种源头的创新。随后提出的“Lab-on-a-chip”,即“芯片实验室”,乃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带来一片蓬勃发展的生机!当今,基于“Lab-on-a-chip”这一理念,国际上已经创办了新的杂志,并已定期举行了几届国际会议。这一研究领域在全世界迅速展开,它将分析化学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将又掀起一场巨大的革命。回顾分析化学引起巨大变革的历史,莫不是因新方法导入引起整个理念的变化而形成的。要创新,首先还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在我国的科学界有时也会出现一种重科学轻技术的现象。科学与技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固然这二者各有侧重,科学重在发现自然规律;技术重在利用自然规律来发明创造新手段、新工具,以解决生产、科技和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问题。但两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分析化学既包含科学又包含技术,它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内涵,但它又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本来,技术性强有什么不好?我国为了赶上先进国家的行列,1987年国家不是拿出巨额资金设立“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吗?后来为了基础研究能紧紧跟上,在十年后又设立‘973’计划。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在20世纪作为核心科学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自然包含了分析化学的贡献。就以当今被认为是带头学科的物理学,也是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计算物理,三分天下各居一。科学与技术互相依存、渗透、关联,各司其职,本来就不能分所谓谁重要谁不重要,谁高谁低的!其实,这一点谁都承认。可是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往往就有倚重倚轻之分了。以往,分析化学就因为手中不掌握产品而常受“冷遇”。事实上,世界上科技、生产越是发达的国家,越看得清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在执行“人类基因组计划”过程中发现进展缓慢的原因时,有识之士立即加大对分析方法研究的投资力度,结果分析化学家引进阵列毛细管电泳而创造了基因测序大大提前的奇迹,这给人类带来何等的福音!被认为科技超级强国的美国,当今大约20万化学家中就有1/5为分析化学家,在各个技术部门尤其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和日本也如此。我国的分析化学应当为科教兴国、奔赴小康,努力挑起重担,为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分析化学的创新任务特别艰难而繁重!分析化学家更需要敬业、执著,冲破禁锢,解放思想,自强不息,大胆创新。“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长期潜心、执着研究的积累在特定情况下的闪光,掀翻束缚而在目标方向上的突破,使科学和技术有了跳跃式的前进。创新既不凭空想象也不靠运气,而必然孕育于积累,而后才能产生灵感和跃进。当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必须付出极为辛勤的劳动,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甚至要花毕生的精力。总而言之,分析化学尤其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分析化学是大有“创新”可为的;加大对分析化学的支持力度是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以满足客观需要的必要条件。然而分析化学家更新观念亦非常重要,从理念上创新走向源头创新,这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关键。我们相信,基金委对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视正是基于战略上的思考。

  • 【资料】分析化学进展-^取样理论研究^-

    从化学计量学角度就分析化学的取样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取样误差与研究总体的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现代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取样中的应用;分析取样的质量控制。为深入研究并完善分析取样理论做了评述及展望。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sampling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 was reviewed, which inclu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mpling error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pul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tatist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in sampling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advances in the theoretical aspect study and the trends of sampling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 were also described.1 引  言  分析化学中取样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重视。Gy 在“分析化学的未来”一文,曾阐述了未来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如何减小取样误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的问题〔1〕Kratochvil等对1984年前的取样学研究做过系统介绍〔2,3〕。我们曾对1995年前10年的化学计量取样学的进展进行了评述〔4〕,国内同行对工业分析中的制样〔5〕,取样及其质量控制〔6〕,样品粒度及取样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对试样代表性的影响〔7〕也分别做了评述。但从分析化学的整体看,取样的研究远落后于分析技术和结果评价的研究,这与取样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分析化学的全过程是原始分析对象通过“取样”收集在样品中,然后经“测量”取得分析结果,进一步通过“数据评价”来反映该分析对象的信息。若假设分析化学全过程各步骤的误差彼此无关,根据误差传递理论,分析总方差应为各步骤方差之和,即总方差为取样方差与测量方差之和。目前对于测量方差而言,由于各种优秀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可使测量过程的方差降低到很小的程度。Youden早年就指出:当取样的方差是测量方差的3倍或更高时,进一步改善测量精度就显得不重要了〔8〕。因此如何改善取样的精度从而减小分析的总误差就是分析化学中取样所要研究的最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分析化学的取样理论进行评述,以期对分析取样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研究并完善分析取样理论提供帮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