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非公立医疗

仪器信息网非公立医疗专题为您整合非公立医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非公立医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非公立医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非公立医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非公立医疗话题讨论。

非公立医疗相关的资讯

  • 领袖带动风向,变革驱动发展—“2016中国(上海)非公立医疗创新国际峰会”即将揭幕,备受各界关注!
    p   “健康中国”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随着健康中国计划的落地,包括健康、医疗、养老等在内的多个产业领域迎来重大发展契机。同时,《纲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方面阐述了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任务。在发展健康产业层面,《纲要》提出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大健康产业有望引发投资热潮 br/ /p p   与美国、日本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至5%。中国健康产业金矿尚需进一步发掘。 /p p    strong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医 /strong /p p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发展。 /p p   《纲要》中提到的各项,无一不显示出,国家要多举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多元办医。 /p p    strong 医生自由执业提上国家日程 /strong /p p   自从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去编制等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关于医生是否应该出来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如何留住医生的话题一直颇受关注。而创办医生集团或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等一系列快速发展,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点执业的实行,刺激了医疗资源的活用。 /p p   《纲要》第八篇,谈到医疗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时,文件中写道,“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落实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政策。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 /p p   自由职业、多点执业被提到国家日程上,无疑是对目前如签约服务、组建医生集团等各类商业模式的肯定与激励。 /p p   strong  “非公立医疗迎来发展春天,CNHIIC2016”搭建绝佳行业交流合作平台 /strong /p p   在“新医改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中国非公立医疗(民营医疗)或将迎来蓬勃发展“2016中国非公立医疗创新国际峰会(CNHIIC2016)”在此大环境下将于12月8-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将有来自国家及地方卫计委 、行业协(学)会 科研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公立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 、投融资机构 精准医疗、医院信息化、医院装备及设施、医药企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学术机构、媒体等600余位行业嘉宾、代表共襄盛举。 /p p   本次大会将搭建一场权威、专业、实效的行业交流平台,届时将邀请国内外四十余位超强影响力的行业重量级嘉宾与会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大会嘉宾研讨议题将重点围绕目前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市场趋势与投资建议、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项目示范与经验分享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探讨,演讲内容将避免蜻蜓点水,力争从现实出发将目前制约我国非公立医疗、民营医疗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和解决方案讲深讲透,同时大会另设展览展示、主题圆桌分论坛 专题小组讨论等头脑风暴形式,为所有与会者和专家提供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面对面交流机会,来自产业界的权威嘉宾将与广大参会者共同把脉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p p   strong  大会部分特邀行业组织: /strong /p p   中华医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p p   中国医生集团联盟、美国医院协会、德国医院管理协会 /p p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 /p p   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安徽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p p   山东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浙江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 /p p   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江苏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 /p p   广东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山东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 /p p   湖北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 、安徽医院管理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 /p p   重庆市医院管理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天津市社会办医协会 /p p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全国商协会交流合作中心、全国企业家联盟 /p p    strong 大会部分特邀参会医疗机构: /strong /p p   瑞慈医疗集团、深圳华侨医院、凤凰医疗集团、包头鹿城消化病医院 /p p   昭阳善缘医院、郑州大桥医院、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洛阳乳腺病医院 /p p   河北以岭医院、新疆宝科达男科医院、华润医疗集团、华宁瑞仁医院 /p p   金华广福医院、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同和医疗投资集团 /p p   中蒙体检、上海百佳妇产医院、磐石博仁医院、重庆阳光眼科医院 /p p   正健(香港)医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佳音医院、义乌稠州医院 /p p   昆明东方医院、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 上海仁爱医院 、上海康平医院 /p p   上海安达医院、上海德达医院、上海一康康复医院、上海杨思医院 /p p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上海虹桥医院、武汉普仁医院、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 /p p   云南肾脏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州九龙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 /p p   重庆康华医院、浙江萧山医院、京东中美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p p   张强医生集团、泰心医院、杏香园医生集团、江苏省人民医院、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p p   北京和睦家医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万峰医生集团 /p p   妙手肛肠医生集团 、东莞东华医院 麻醉医生集团 、洛阳市中心医院、 爱康国宾 /p p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慈铭体检、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美年大健康、 西安高新医院 /p p   普惠体检、长安医院 /p p    strong 产业精英汇聚,强社交属性,打造权威实效的行业交流平台! /strong /p p strong   本届大会众多最新的行业新政、研究成果和产品技术、企业应用实践以及在转型变革和技术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之道都会在现场做第一手分享。独特的社交属性,精彩的行业盛宴,您不容错过! /strong /p p   大会目前报名火爆,团体购票可享受9折优惠,迅速抢票!! /p p   更多大会详情,请浏览峰会官网:www.cnhiic.com或咨询 /p p   组委会联系方式: /p p   大会赞助、演讲机会: /p p   李先生 /p p   微信:allen-9900 QQ:2314180965 /p p   (T)021-3135 6836 (E) allen.li@klexhibitions.com: /p p    strong 注册参会: /strong /p p   张先生 (T)021- 3135 6846 (E) aaron.zhang@klexhibitions.com /p p   陈先生 (T)021- 3135 6976 (E) tony.chen@zxexhibitions.com /p p   王女士 (T)021- 6989 1069 (E) anne.wang@klexhibitions.com /p p    strong 媒体合作: /strong /p p   王先生 (T)021- 3135 6975 (E) gavin.wang@zxexhibitions.com /p p br/ /p
  • 政府贴息支持医疗设备升级|碧迪医疗生物科学整体解决方案
    政府贴息支持医疗新基建项目——碧迪医疗生物科学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从“科研转化与升级”到“临床检验与诊疗”全流程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预计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贷款使用方向也包括了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作为流式技术的先行者,碧迪医疗提供集设备、试剂、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流式细胞领域整体解决方案,为生物医学前沿研究、药物开发、临床诊疗提供强大支持,满足客户需求。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碧迪医疗持续培训了众多专业流式细胞术实验操作人员,帮助提升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研发创新能力,助力中国生物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碧迪医疗临床流式抗体及质控产品提供多色通道,注册合规,保障检测质量,更贴近临床检测需求。
  • 医疗新基建|国产质谱流式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国务院新政策:千亿级财政贴息补助,加速医疗器械发展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以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方式,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据悉该政策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贷款使用方向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重磅利好政策总结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补贴后利息≤0.7%,期限2年,申请贴息截至今年12月31日。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年四季度购置设备的支出,允许当年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且地方和中央财政进一步予以支持。在今年第四季度,对现行按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行业,统一提高扣除比例到100%,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允许税前全额扣除并加计扣除。 政策鼓励采购国产医疗器械2016年3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提出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在众多政策的扶持下,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不可逆转。 宸安生物质谱流式完整解决方案,助力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专注于单细胞诊断临床解决方案的宸安生物聚焦于质谱流式技术,从单细胞层面打造高通量蛋白组学诊断平台。通过高通量单细胞组学与先进算法的结合,深度解析免疫系统个体化差异和动态变化,为复杂疾病的生物学机制解析、疾病的精准分型、伴随诊断和创新治疗提供科研和临床级的产品和服务。Starion星瀚® 质谱流式系统,提供包括硬件、配套试剂和高维数据可视化分析套件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智能、自动、高效地输出检测报告,具备国际领先的性能。宸安生物的单细胞诊断临床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各大一线临床科研机构投入运营,国产设备采购风潮将至,宸安生物将助力我国的创新医疗体系建设,加速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 千亿资金医疗设备更新改造 国产医疗器械或迎近年最强助攻
    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下文简称“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会议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要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需求、促进社会投资、以投资带消费。其中,明确提到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随后,9月13日的国常会确定通过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达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作为对国常会决定的回应,近日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根据动脉网的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政策具体细则,预计将全面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贷款使用方向将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据悉,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已完成上报,累积设备采购需求总额已达约180亿元。以此类推,全国医疗设备采购或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对于医疗设备行业,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将是重大利好!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涌现千亿级需求从国常会制定的财政贴息具体计划来看,计划合计涉及1.7万亿贷款总额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等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参与;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贷款利息不多于3.2% ,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0.7%。通过对政策解读,不难发现借由“政策贴息及专项再贷款”的措施,国常会支持制造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涉及的关键领域来看,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均在计划中。值得一提的是,计划的整体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考虑到距离年底仅有3个月时间,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既有供应链上成熟可靠的供应商将相对获益更多。专家很快做出了解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就表示:上述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装备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加快设备设施的迭代,充分利用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也在客观上降低了企业扩产,优化产能的投资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总体而言,政策对于制造业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可能更关注卫健委通知的发布,这将令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改造走在前列。据悉,目前卫健委规划司正组织进行政策研究,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从而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倾向是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贷款资金使用方向是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有接近此次政策的研究人士向动脉网介绍了相关情况。另据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医疗系统实施政策细节,明确此次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但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据动脉网了解,目前国内多地卫健委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对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开展摸底调研,从而了解购置医疗设备的需求,汇总填报需求情况表。部分省份还特别提出,在开展公立医院需求调查工作中,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原则上可按一个县级医院1亿元的规模考虑。这对于医疗设备长期处于落后的县级公立医院将是一个重大利好。“预计国庆前各省将完成贷款项目清单的制定,并在年底前签订贷款协议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根据上述消息人士的透露,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目前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以此推算,仅围绕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一项,全国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政策助推医疗新基建实际上,这不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自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后,全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和《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控局共同编制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了4大类共15小类的工程建设,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根据建设方案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仅中央预算投入就将超过1300亿元,空间广阔。除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将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2021年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将有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打下基础。有了宏观政策的支持,国家及各地财政也给予了医疗新基建以充分支持。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央在2021年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653.9 亿元,连续多年逐年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2022年以来,中央已提前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达到588.5亿元。按照之前两年提前下达占全年下达比例推算,2022年全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计将达707亿元,同比增长8.08%,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地方投入也热情高涨。2020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投入医疗新基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广东、河南、河北和山东等省陆续发布高额专项债支持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此次国常会及卫健委提出的财政贴息贷款计划,则将进一步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提供充足的动力。动脉网认为,这股医疗新基建的浪潮将给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包括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自动化药房龙头健麾信息、净化工程绝对龙头华康医疗、超声内镜国内龙头开立医疗等等均将受益于政策浪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对国产装备予以了较大的扶持力度。医疗器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装备包含其中。通过采购限制和提高审批要求,政策引导市场转向同等水平国产医疗器械的倾向十分明显,从而扶持国产产品进入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举例而言,医疗装备领域的首个国家层面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2021年底下发,其中提出了“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而在公立医院采购上,各地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国产产品。医疗领域的“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卡脖子”问题,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医学科研平台设施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此,规划也明确要鼓励骨干企业创新资本、技术、品牌等合作模式,整合国内外、多领域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整合和组织协同,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方正证券的一份研报中也同样看好国产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并认为医疗新基建将带动器械设备需求高景气,同时卡脖子技术进口替代,助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上量。国产医疗器械巨头受益明显,全球版图才是星辰大海相对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不过,成立于1991年的迈瑞医疗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已连续数年入选行业权威媒体评选的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数据显示,迈瑞医疗2021年营收达到253亿元,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34位。主营业务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的迈瑞医疗目前已经有21年的国际化征程。2022年上半年其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在当期153.6亿元的收入中占比近四成之多。不仅如此,迈瑞已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约40个国家设立53家境外子公司,并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十大研发中心。目前,迈瑞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迈瑞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在国际市场,迈瑞医疗己成为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对研发的投入是迈瑞能够得到高端客户认可的关键。根据公开资料,迈瑞目前共有3599名研发工程师。同时,迈瑞在研发上始终保持营收占比10%的投入,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达27.26亿元,同比增长30.08%,占同期总营业收入的10.8%。截至2022年6月30日,迈瑞共计申请专利7955件,其中发明专利5708件;此外,共计授权专利37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01件。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迈瑞已在行业内树立了牢固的影响力。目前,迈瑞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等市场份额均成为国内第一;血球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一;超声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二。对于新建医院及县级医院的更新升级而言,这些设备均必不可少。事实上,在此之前,迈瑞已经从医疗新基建中获益匪浅——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业务、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均获益于医疗新基建工程推进。公司也在与公众的最新交流会议中明确表示,2022-2024年将是大量新医院竣工的密集期,一直到2025年,医疗基建的数量才会回落。因此,2024年之前医疗新基建仍然会给迈瑞带来不俗的增量。如前所述,此次政策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作为在品牌、性能及服务等各方面都可与国际巨头一战,且已占据市场主流的国产医疗器械龙头厂商,毫无疑问将在其中拿到相当不俗的份额。写在最后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再到全球龙头的道路。通过发挥既有性价比优势,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并利用我国庞大的市场快速迭代,吸收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最终实现反超。这一道路在家电、IT、通信等行业不断复制,并诞生了一大波在全球占据龙头地位的行业巨头。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主旋律下,迈瑞等国内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将会充分受益,这毫无异议。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借助这一东风,以迈瑞为代表的国产医疗器械能否一飞冲天,最终在全球版图上证明“中国制造”应有的地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 第十一届陆道培医疗集团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及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第五届北京医学检验学会、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十一届陆道培医疗集团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及新进展学习班通知各相关单位: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陆道培医疗(北京陆道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信纳克(北京)生化标志物检测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第五届北京医学检验学会暨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陆道培医疗集团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及新进展学习班”拟于2023年11月24日-11月26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本学习班旨在为广大从事血液病诊疗的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等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诚邀各科临床及实验室医、技、护人员参加。本次大会由北京陆道培医院陆鸣冈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杨曦明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顾问刘贵建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崔巍主任担任大会荣誉主席,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流式细胞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道培医疗医学检验科王卉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徐兵主任担任本次大会主席,由陆道培医疗流式细胞室陈曼主管担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本次学术大会由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并诚邀国内各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参与主持及点评,与各位学员分享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丰富实用内容。本次大会特设置半天临床诊断流式系统继续教育栏目,有王卉、陈曼、詹茜担任主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23年11月24-26日。(疑难病例数据分析指导班11月24日下午,26日上午为系统化继续教育栏目)二、会议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1697-2号)三、主办单位: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北京陆道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信纳克(北京)生化标志物检测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联系方式:北京陆道培医院,陈曼:15110162210,微信:15110162210。会务联系人:秦文杰:15800640687,刘爽:15832665355。五、会议日程,相关费用,报名事宜见后续文件。 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北京陆道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信纳克(北京)生化标志物检测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10月13日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大会报名二维码填写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住宿需求等相关信息。
  • 禁止网下集采!北京市医保局:医疗机构集采全部执行网上采购
    北京市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参加药品、医用耗材阳光挂网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的所有医疗机构,均应在招采子系统开展相关产品网上采购,做到全品种全用量网上采购。市医保局介绍,本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作为采购主体,均应参加本市药品、医用耗材阳光挂网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非公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要求参加采购,鼓励其他医药机构参与采购。原则上,医疗机构应网上下单订购,对不具备网上下单订购条件的产品应于到货验收3个工作日内登录招采子系统准确填报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网上采购信息或备案登记信息,坚决禁止网下采购行为,确保实际验收入库产品“有迹可查”。医疗机构应建立网上采购数据与实际入库产品比对监测制度,做到网采信息与实际物品及价格匹配一致,避免线上线下“两张皮”;按月将药品、医用耗材网采率等信息上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持续提高网采率,实现“应采尽采”。市医保局表示,医疗机构应确保优先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还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畅通中选产品进院渠道,建立承担约定采购任务中选产品必须及时进院制度;并细化临床产品替换方案,避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处置方式,可充分利用本单位信息系统,优先推荐选用中选产品。
  • 【2022 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将于安徽合肥如期而至。
    会 议 详 情- 9.1主论坛 -(地点:大宴会厅)- 9.1主论坛议程详情 -09:00-09:20 峰会开幕开幕致辞 安徽省领导 合肥市领导杨明辉,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刘道志,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09:20-09:40大会报告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09:40-10:00大会报告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领导10:00-10:20大会报告拟邀安徽省药监局领导10:20-10:40康复医疗产业的蓝海与风口 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山康复分院院长、亚洲与大洋洲康复医学会候任主席10:40-11:00医疗健康产业与投资发展趋势 刘道志,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11:00-11:20大会报告(医药)吴以芳,复星医药董事长 11:20-11:40大会报告(器械)蔡 涛,联影医疗首席投资官兼董秘11:40-12:00欧美业界新风向: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医药保健生态系统 钟 立,沃博联亚太区总裁下午三大分会场同步呈现生物医药会场—主持人:甘坛焕(地点:大宴会厅3)- 生物医药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开题报告 14:00-14:20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实践与思考刘青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4:20-15:20创新药论坛:繁荣与内卷并存,创新药发展如何破局?主持嘉宾:甘坛焕,中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对话嘉宾:张 灵,益方生物首席医学官牟艳萍,艾力斯CEO刘青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杜云龙,普祺医药CEO兼CMO李孝壁,南京海纳医药研究院院长刘 涛,华岭资本董事长李冰峰,阳光融汇资本董事总经理15:20-15:40新型佐剂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刘 勇,瑞科生物创始人15:40-16:30圆桌论坛:新冠后,疫苗市场的运行格局及市场潜力主持嘉宾:朱奕彰,中信证券医药前瞻行业分析师 对话嘉宾:孔 维,百克生物创始人兼总经理刘 勇,瑞科生物创始人刘永江,康乐卫士总经理杨骏晟,济峰资本副总裁16:30-17:30基因与细胞论坛:加速崛起的黄金赛道主持嘉宾:段 云,山蓝资本执行董事 对话嘉宾:栗红建,普瑞金生物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滨磊,滨会生物总经理齐渊元,复星凯特COO孙 毅,久友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海蛟,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医疗器械会场—主持人:宋 硕(地点:大宴会厅1)- 医疗器械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新机制下,产业链价值再平衡14:00-14:20主题演讲14:20-14:40共建医疗器械行业新生态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14:40-15:30圆桌论坛:群雄逐鹿下的中国医疗影像市场主持嘉宾:宋 硕,中信证券首席医疗器械分析师对话嘉宾: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曹培炎,帧观德芯创始人兼董事长陈 东,新光维医疗联合创始人、CEO孙兆昌,开影医疗创始人高 鹏,康众医疗副总经理兼董事刘益民,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15:30-16:20圆桌论坛:立足临床需求,驱动差异创新主持嘉宾:刘晓岚,中信证券投行医疗组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对话嘉宾:赵旭升,全景恒升董事长李中华,赛诺医疗CTO罗宇星,花沐医疗总经理鲍海云,至鑫医疗首席运营官严钱钱,齐聚医疗总经理马 琳,中科纳泰执行董事贾 旭,君联资本投资总监16:20-16:40手术机器人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王坤东,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16:40-17:30手术机器人论坛:百亿高壁垒赛道蓄势待发主持嘉宾:曾令鹏,中信证券研究部医药行业分析师对话嘉宾:徐 进,天智航总经理刘康健,润迈德医疗副总裁兼董秘 赵 磊,术锐首席商务官兼董事刘奕琨,奥朋医疗总经理 杜志江,思哲睿智能医疗董事长 熊伟铭,华创资本合伙人 医疗服务会场—主持人:沈睦钧(地点:大宴会厅2)- 医疗服务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 14:00-14:20社会办医前景广阔郝德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4:20-14:40以功能为轴心的医保模式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山康复分院院长、亚洲与大洋洲康复医学会候任主席14:40-15:00爱尔眼科:构建眼健康生态圈代 云,安徽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安徽省区投资总监兼任阜阳爱尔CEO15:00-15:45圆桌论坛:非公医疗迭代升级,十年变革与挑战主持嘉宾:赵陆胤,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医疗健康行业组总监对话嘉宾:郝德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陶 凉,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院长代 云,安徽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安徽省区投资总监兼任阜阳爱尔CEO15:45-16:30圆桌论坛:医保控费趋势下的医疗支付创新模式主持嘉宾:刘浩然,瑞凯中国执行董事对话嘉宾:李 硕,保险极客联合创始人、COO杨建纯,度生科技创始人李睿凝,惠医健康创始人兼CEO徐冰玉,华美浩联创始人许 谦,丹麓资本合伙人、北京总经理16:30-17:15圆桌论坛:互联网医疗+药店的创新商业模式主持嘉宾:沈睦钧,中信证券研究部医疗服务行业分析师对话嘉宾: 颜 俊,益丰药房新零售事业群总经理马 龙,西柚健康东北大区总经理邱 泓,健麾信息董秘冯诗倪,老百姓大药房董秘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 地点:大宴会厅2 )19:00-20:30 详细议程1、主持开场2、市产业专班生命健康产业推介 (1)合肥市推介 (2)亳州市推介 (3)阜阳市推介 (4)马鞍山市推介 (5)黄山市推介3、企业家或投资人代表发言4、项目签约仪式- 9.2主论坛 -(地点:大宴会厅)- 9.2主论坛议程详情 -09:00-09:2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未来趋势 王 昕, 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09:20-09:40医疗二级市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陈 竹,中信证券首席医疗健康产业分析师09:40-10:00主题演讲(生物医药) 谢 炘,中国生物制药执行董事、资深副总裁10:00-10:20主题演讲许红超,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0:20-11:10投资论坛:十四五医疗新政下的赛道投资逻辑 主持嘉宾:聂洪鑫,山蓝资本管理合伙人对话嘉宾:吴爱民,健壹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石晟昊,阳光融汇资本管理合伙人胡 慧,鼎心资本创始合伙人11:10-12:00创新器械大时代,医改环境下企业发展之路主持嘉宾:刘海涛,君联资本总监对话嘉宾:刘炜烨,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中华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孙宝磊,泰尔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周颖华,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更多嘉宾确认中...)下午二大分会场同步呈现医疗生态链会场—主持人:韩世通(地点:大宴会厅2)- 医疗生态链会场议程详情 -13:50-14:00 开题报告14:00-14:20主题演讲温书豪,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14:20-14:40全球化一体化的生物工艺解决平台王 智,百林科总经理 14:40-15:00生物制药行业历史发展和趋势高度专业化板块形成 罗 顺,澳斯康生物董事长15:00-16:00圆桌论坛:新环境下的CRO /CDMO发展趋势及应变之道主持嘉宾:韩世通,中信证券医药创新供应链首席分析师对话嘉宾:温书豪,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彭 浩,康源博创运营副总 16:00-17:00圆桌论坛:生物工艺“卡脖子”问题及解决之道主持嘉宾:柳 丹,鼎晖投资高级合伙人对话嘉宾:罗 顺,澳斯康生物董事长张大兵,汉邦科技董事长王 智,百林科总经理徐茏林,金仪盛世营销副总裁创新医疗会场—主持人:邵才捷(地点:大宴会厅1)- 创新医疗会场议程详情 -14:00-14:20 脑机接口的不可能三角形与产业化探索杨 欢,诺尔医疗CEO14:20-15:10脑科学赛道:探索脑机未来主持嘉宾:顾胜寒,山蓝资本执行董事对话嘉宾:汪待发,慧创医疗创始人杨 欢,诺尔医疗CEO曹 鹏,佳量医疗创始人吴寒峰,脑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15:10-15:30让健康无处不在张大磊,鹰瞳科技创始人 15:30-16:20AI+医疗的痛点分析及未来走向主持嘉宾:邵才捷,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医疗健康行业组总监对话嘉宾:乔 昕,深睿医疗创始人兼CEO 张大磊,鹰瞳科技创始人柴象飞,慧影医疗创始人王书浩,透彻未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张 岳,易迈医疗董事长曾凡新,爱迦飞诗特联合创始人16:20-16:40主题演讲(消费医疗)16:40-17:30消费医疗技术创新及市场前景主持嘉宾:严兆辉,山蓝资本投资总监对话嘉宾:陈 新,爱美客董事长特别助理、战略及投资业务负责人,爱美客投资总经理石秀凤,至善医疗总经理王 璨,远想生物市场副总裁扫码报名电话咨询:021-68581087
  • 政策利好!2000亿级财政贴息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落实——欧罗拉生物科技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帮助仪器用户通过此次财政贴息贷款选购适合的仪器设备,仪器信息网联合多家优质仪器厂商上线了专门的仪器展示专题,提升用户选购仪器的效率;同时面向广大仪器厂商发起征稿活动,仪器厂商可围绕“2000亿贴息贷款政策下,如何助力快速选型采购”这一主题进行原创稿件创作(字数1000字左右),稿件一经采用将发布在仪器信息网上并收录到相关专题中。专题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txdk2022.html近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重点提出医疗),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打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为此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该政策面向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民营医院及各类传染病医院,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款项主要用于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2000亿级财政贴息补助,医疗设备更新浪潮涌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这次再下决心支持各医疗机构更新设备改造,进一步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欧罗拉生物科技已准备就绪,保证高效、快速、全方位响应用户需求!欧罗拉生物科技近年专注于试剂分装、PCR体系构建、核酸提取、NGS文库构建、液液萃取系统、固相萃取系统、mRNA疫苗开发前处理、ELISA前处理等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产品包括全自动移液工作站、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核酸工作站、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多通道荧光定量PCR仪等相关设备及配套试剂。此外,VERSA系列液体处理工作站提供多种功能模块与适配器部件,强大而灵活,可根据医院方案需求自由配置,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出一份力。mRNA疫苗合成更多产品关于我们Aurora生物科技集团创建于1990年,是一家北美著名的分析仪器和自动化设备与试剂的厂商,公司致力于为生命科学、分子诊断、精准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检测、药物研发及安全性评价、法医鉴定等多个行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及成为生命科学创新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 GE医疗2020 “JoinPink 粉红行动”乳腺癌防治公益活动全面启动
    更广泛合作促乳腺癌精准防治GE医疗2020 “JoinPink 粉红行动”乳腺癌防治公益活动全面启动 15年初心不改,今年的粉红行动以“JoinPink/粉红由你”口号焕新出发,更加强调“主动参与、汇集众力、持续行动”,将粉红理念和行动拓展至贯穿全年,让粉红365天深入人心 “乳腺癌精准诊断论坛”同期举办,汇聚行业专家探讨乳腺精准诊断路径发展;拓展合作,打造乳腺诊治的深度精准化解决方案,从早期发现、影像诊断、病理、分子分型、介入诊治等多维度探索乳腺癌的高质量、精准化诊疗方案 超过50家非公医疗机构参与、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60多个站点展开义诊筛查活动;10位乳腺专家参与线上筛查质控培训、计划覆盖5000+乳腺领域专业医生;2020年粉红行动将汇聚更多力量,开展更深度、更多频、更持续的人才培养、公众宣教,推动乳腺诊疗从早筛到精准诊治的一体化落地 2020年10月10日,上海——今天,GE医疗中国2020“JoinPink 粉红行动”乳腺癌防治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作为一项连续开展第15年的女性健康关爱行动,GE医疗今年在原有粉红行动的基础上,提出“JoinPink/粉红由你”新口号,更加强调“主动参与、汇集众力、持续行动”,并基于持续的技术创新成果,全面升级行业内外合作,协助行业建设精准诊治路径和定向人才培养,用持续的品质义诊筛查和公众宣教,推进大众将定期筛查的理念转化为常态化的行动,推广乳腺早健康理念,提升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五年、十年生存率。 女性健康关乎每个家庭幸福和全民健康水平,而近年来,乳腺癌一直位居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长期面临筛查不普及、路径不标准和防治品质待提升的挑战。自2006年起,GE医疗每年10月都会开展乳腺癌防治公益活动“粉红行动”,致力于唤起全社会对乳腺健康的关注。在既往14年间,在GE医疗等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下,女性对于乳腺癌的关注和认知持续提升,并开始付诸行动,对于高品质的乳腺筛查需求也与日剧增。接下来,如何将更多女性的认知积累转化为自发的常态化行动,并以更精准的筛查诊疗手段进一步提升早期发现率,成为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GE医疗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市场营销官阎华表示:“正是植根于这样的需求,今年起,GE医疗中国将每年一度的粉红十月,拓展深入至贯穿全年的粉红行动,更加强调持续性和延展性,强调乳腺健康由你主宰,粉红行动有你参与,号召一起JoinPink。基于既往的经验、技术和资源积累,GE医疗正在广泛汇集全社会的力量,希望每一个真正关注女性乳腺健康的群体和个人,能够加入到关爱自己、关爱女性的行列当中,在宣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和守护女性乳腺健康的道路上,实现更多可能,践行粉红初心,以共同提升全民健康意识,用行动守护每一个中国女性乳腺健康的重要时刻。” 技术+合作 探索深度精准化的乳腺诊治方案 在乳腺成像与精准诊治领域,GE医疗始终立足行业最前沿,其针对乳腺疾病诊治的创新技术包括早期筛查的自动乳腺超声诊断、乳腺x线摄影、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磁共振乳腺成像的精准定性、PET/CT的原发病灶精准成像等,贯穿疾病的早期发现、影像诊断、穿刺病理检查、疗效评估、后期随访在内的疾病全周期。多年来,GE医疗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成像的精准度,为临床带来针对不同病情、满足不同检查需求的技术。比如采用全新cSound全息域成像平台的自动乳腺超声设备ABUS,带来高清均匀一致的乳腺图像,0.5毫米断层分析,更微小病灶也能精准掌控,提升筛查和诊断精准度;再如领先的三合一乳腺机产品,整合了乳腺断层摄影技术(ASiR DBT)、乳腺高清对比增强技术(CESM HD)、立体定位活检技术,三位一体,为更早期发现乳腺癌及精准诊治、术后监控全流程带来了更好的技术;Discovery PET-CT,采用领先的超级迭代算法,更早期、更精准呈现转移灶数量、大小,帮助临床精准分期。 除了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和努力,GE医疗也在通过不断拓展的行业合作来探索深度精准化的乳腺诊治路径,包括与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合作构建乳腺影像规范化流程,提升乳腺影像检查的精准度和均质化;联合更多行业伙伴,基于包含基因检测、实验室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等多方整合的数据拓展更为全面、多维度的精准诊治方案,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医疗。 论坛+“乳腺学院” 推动乳腺精准诊断路径和规范发展 2020年“JoinPink 粉红行动”启动的同时,“中国乳腺癌精准诊断论坛”也同期举办。论坛汇集了公立、非公立医院的专家和业内企业代表,分享乳腺精准诊断实例,探讨精准诊断在乳腺癌全程管理中的价值和对规范化诊断路径的探索,助推国内乳腺影像学科发展。 随后的100天内,GE医疗还将全面联合乳腺领域的专家和行业机构,包括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等,在GE医疗e学e用线上学习平台开设“乳腺学院”,邀请全国乳腺领域专家围绕乳腺诊疗一体化和乳腺筛查质控等,持续开展线上学术讲座交流、乳腺专科人才定向培养和基层医师培训,预计覆盖全国影像、乳腺外科领域临床医生5,000名。 义诊+宣教 强化公众早健康意识和精准防治行动 在既往14年开展的“粉红行动/粉红十月”乳腺癌防治公益行动,乳腺筛查义诊和公众健康宣教始终是GE医疗每年“粉红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在筛查义诊端,GE医疗将联合复星集团、美年美兆、上海美中嘉和、平安好医、无锡凯宜、四川现代医院、河南宏力医院、东北国际医院、厦门如心妇婴、云南昊邦影像中心、博思医生等50余家非公医疗机构,在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的60多个非公医疗机构网点,为广大女性提供免费、高品质的乳腺超声筛查和义诊。 除了筛查义诊之外,GE医疗还将联合企鹅杏仁、滴滴出行、粉红志愿者等众多“JoinPink代言人”一起,通过活动直播、疾病科普等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面向更广泛的人群,更持续、更深度、更多频地开展乳腺癌品质筛查手段、精准防治等知识宣教,共同推行早筛、早诊、精准防治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倡导定期、自发且常态化的乳腺健康行动。 ###关于GE医疗 GE医疗集团是GE公司(NYSE: GE)旗下的医疗健康业务部门,年营收超170亿美元。作为领先的医学成像、监护、数字医疗技术提供商,GE医疗通过提供智能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和服务,实现从疾病诊断、治疗到监护全方位的精准医疗。GE医疗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公司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患者、医疗服务提供商和科研人员更为有效地改善医疗服务成果。如需了解GE医疗集团的最新信息,请关注GE医疗中国微信、微博,或登录官网http://www3.gehealthcare.cn/。
  • 政府贴息医疗新基建|唯公科技“全自动”流式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流式设备再升级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鼓励医疗机构进行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原则上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利息不高于3.2%,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贷款使用方向包括了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的购置。作为流式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唯公科技专注流式及流式荧光免疫分析领域。不仅开发出新一代“智能型”流式细胞仪(EasyCell)、流式样本前处理仪(EasySampler、EasySampler C),还创造性的将二者完美结合,推出国内首台全自动流式细胞仪(EasyCell Auto),同时提供配套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和精子功能等检测试剂。明显提升流式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改善工作流,助力标准化,降低开展难度,为流式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的下沉和提升全国整体检测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全自动细胞因子流式分析“智能型”流式细胞仪-EasyCell + 细胞因子样本制备仪-EasySampler C(全球首台)配合唯公细胞因子试剂,彻底摆脱长达3小时的细胞因子手工样本处理过程,原管上机,全自动样本制备,自动检测,LIS双向连接,细胞因子检测自此开启自动化时代。全自动流式样本制备流式样本前处理仪-EasySampler(国内首台)彻底解放人力,实现TBNK、Treg等项目样本制备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封闭穿刺采样,全自动样本制备(非洗涤项目)自定义样本制备流程40管/批制备通量,60管/小时制备速度全自动流式样本制备与检测一体化全自动流式细胞仪-EasyCell Auto(国内首台)原始采样管上样,一键实现样本制备、检测、结果自动传输全过程样本制备、检测、分析、结果传输的全流程自动化全封闭样本采集、制备与传递,全面安全防护智能算法项目最全,且支持科研项目的自动化流程丰富的配套试剂——自研自产、供货稳定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亚群、Treg等。细胞因子:6、7、12因子多联检试剂、细胞因子质控品、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精子功能:精子核完整性、精子线粒体功能、精子顶体功能等。医疗新基建的浪潮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唯公科技将继续在流式细胞分析自动化和高通量流式荧光免疫分析领域深耕细作,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成为国内流式细胞仪自动化的领导者,国际磁性液相芯片技术的领先者,全球流式荧光分析领域的引领者。
  • 2000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莱比信4大解决方案任你选!
    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组合拳”,来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总体规模为1.7万亿。9月28日,又一政策落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10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加上此前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再贷款支持的领域中包括——教育领域:重点支持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重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后期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卫生健康领域:重点支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设备后期主要用于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涉及的设备购置,以及重点支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科研等涉及的设备更新改造。 莱比信推出了针对相关领域的4大解决方案,继续发力科研市场,助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生物制药解决方案✦ 在制药行业中,注射剂、细胞治疗、眼用制剂等都需要进行渗透压和不溶性微粒检测。冰点渗透压仪和不溶性微粒检测仪适用于高校、药检所、制药行业的注射剂、眼用制剂、细胞冻存液、营养液、电解质、细胞培养液等。 德国Gonotec冰点渗透压仪符合多项国际标准,通过了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在美国FDA成功注册,符合USP、EP、JP、ChP等各个国家药典的标准。 德国Herolab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结合了专业的激光颗粒检测技术和符合制药行业GxP数据管理要求的软件。符合USP787、USP788、USP789、USP1787、USP1788,ChP,EP和JP等药典规定。 ✦通用仪器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研究的过程中会对他们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探索。莱比信可提供一系列通用类实验设备。适用于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校、研究所、企业研发实验室。✦材料解决方案✦ 德国Edmund Büehler针对金属熔炼及快速淬火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有操作简单的桌面微型电弧炉MAM-1,也有熔炼量200g、500g的更多选择,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熔炼甩带系统:是采用熔态单辊旋淬法用来制备和开发亚稳材料(如非晶态材料),适用于各种非晶及微晶材料的研究及开发工作。 德国Diamond WireTec金刚石线切割机适合对直径从几毫米~375毫米的各种玻璃、陶瓷、塑料、橡胶、金属、石材、矿物、化石、混凝土及各种多组份复合样品的精密切割。特别适合,地矿、考古、材料、通讯、能源及半导体等科研领域的特殊样品制备需求。✦环境仪器解决方案✦ 自动干湿沉降收集系统,可选恒温、多瓶、多种采集模式。主要应用领域:环境、气象、气候监测;科研和高校相关研究领域;核电站辐射环境与范围影响监测等。 二维视频雨滴谱仪用于监测降雨状态。该仪器适用于气象监测、水文地理学研究、机场天气状况分析等研究应用领域。
  • 深圳发布促消费措施,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
    5月23日,深圳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强调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具体来讲包括加大电子哨兵布设力度、积极推广应用高科技抗疫产品、扩大消耗型抗疫产品储备应用、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和建立创新药绿色通道。扩大消耗型抗疫产品储备应用中要求卫健部门、公立医院等加大核酸采样物资、检测设备及试剂采购规模,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00万管/日。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中要求落实国家医疗设备采购政策,严格审批进口设备,加大国产医疗设备推广力度。原文如下: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消费工作的决策部署,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制定以下措施。  一、鼓励汽车消费  (一)支持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全面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公安交警局、深圳市税务局)  (二)增加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投放。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进行配置,中签者须购置符合条件的燃油车或新能源汽车(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中签者,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台补贴)。(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公安交警局、财政局)  (三)放宽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允许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小汽车,并申请上牌指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交警局)  (四)鼓励旅游客运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旅游客运车(含清洁燃料客运车)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台补贴。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绿色交通出行服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  (五)加快垃圾转运车清洁化替代。统筹推进生活垃圾转运服务采购工作,各区按照“合同到期、全量替代”原则,加快推动柴油垃圾转运车转换为符合条件的LNG、电动(含换电)和氢燃料电池转运车。(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各区)  (六)推动港口内燃油拖车更新置换。对港口内燃油拖车置换为符合条件新能源车(含清洁燃料车)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台补贴。(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  (七)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统筹推动燃油公务车、警车、国企用车等报废更新为新能源车辆。加快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等到期置换工作。(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安局、国资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  (八)推动二手车交易。扩大二手车周转指标试点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二手车法人单位发放二手车周转指标。二手车经销法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减按0.5%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交警局、深圳市税务局)  (九)开展汽车下乡活动。在深圳市行政区(新区)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户籍居民,可按相关规定申请纯电动小汽车或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并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发挥深圳派驻各对口帮扶地区前方工作机构作用,加强政企联动,促进汽车下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公安交警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财政局、深汕特别合作区)  (十)扩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加快提升我市新能源汽车产能,支持注册在深圳并经深圳港出口整车的汽车生产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港口物流便利化水平,推动重点船公司在深圳港开设固定外贸滚装船航线,对承运出口汽车的船公司,给予停泊费、港口作业包干费全额补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  二、扩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  (十一)开展消费电子产品促销活动。结合开学季、暑促季、传统节日等主题,在5-8月期间轮动组织开展消费电子专场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电脑(含平板电脑)、耳机、音响、全屋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家用机器人、智能健身器材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鼓励电信运营商与消费电子生产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换新补贴”“话费奖励”“套餐升级”等活动。支持回收设备绿色利用,符合条件企业回收旧机在深圳翻新出售的,按照销售额的5%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十二)拓展集中采购订单。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数字办公和职工自用等需求,组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服务方案提供商定期举办专场集中采购活动。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采购符合条件的消费电子产品用于对口帮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国资委、财政局、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各区、各有关单位)  (十三)实施百万用户宽带提速升级。鼓励运营商免费升级家庭用户宽带网速至500兆以上(含500兆),资费标准保持不变。对于2022年宽带网速500兆以上(含500兆)家庭用户占比不低于60%的运营商,按照新升级用户数量给予每户80元补贴,每家运营商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  三、推动家电消费  (十四)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销。组织家电生产、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活动,5-8月期间,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家电、生活小家电等家用电器,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  (十五)实施保障性住房“拎包入住”工程。修订完善保障性住房(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交付标准,对年内建成、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配置符合条件的抽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空调等基本家居产品,开展全屋智能家居试点。鼓励新建商品住宅全装修交房,配套必要的智能家居产品。(责任单位:市住房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才安居集团,各区)  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十六)加大电子哨兵布设力度。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原则上全部安装电子哨兵。各区鼓励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工作场所按照防疫要求升级改造“电子哨兵+闸机”,符合条件的改造主体,按其总投入的20%给予不超过10万元补贴。(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市财政局、各区)  (十七)积极推广应用高科技抗疫产品。在隔离酒店、方舱医院、专用隔离场所等领域,加大送餐和消杀机器人、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水性自消杀成膜剂材料、毫米波雷达、防疫型智能环保移动厕所、核酸检测亭等高科技防疫产品推广应用,市级财政对各区相关费用按总投入的20%给予不超过300万元补贴。(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卫生健康委、财政局、各区)  (十八)扩大消耗型抗疫产品储备应用。卫健部门、公立医院等加大核酸采样物资、检测设备及试剂采购规模,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00万管/日。(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财政局、各区)  (十九)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采购比例。落实国家医疗设备采购政策,严格审批进口设备,加大国产医疗设备推广力度。(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各区)  (二十)建立创新药绿色通道。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交易平台开设绿色通道,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按规定实施挂网采购,实行“随报随挂”,支持创新药品及医用耗材及时入市销售。(责任单位:市医保局)  五、扩大信创产品市场规模  (二十一)加大信创产品推广力度。制定信创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对接交流会,对采购50万元以上、符合条件的用户单位,按采购额的3%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区)  (二十二)提升信创产品应用比例。原则上新增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中信创产品的采购比例,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电信、交通等重点领域不低于20%;新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信创产品的采购比例,党政机关、国资国企不低于4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有关单位、各区)  六、促进户外文旅体消费  (二十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积极开展文旅体活动。发挥深圳“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城市生态脉络优势,举办黄金海岸旅游节、红色旅游等系列旅游活动。鼓励广大市民走到户外,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组织健身、露营等活动,联动契合活动主题的品牌生产商、经销商配套开展促销活动。鼓励各级工会组织举办健身活动,按规定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丰富推广城市文化菜单,积极开展草地音乐节、沙滩音乐节、粤剧周、青年艺术周、读书月、美丽星期天等文化活动,办好马拉松、赛艇等体育赛事。(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总工会、财政局、各区)  (二十四)举办潮流主题消费活动。支持重点商圈联合经营商户举办咖啡、茶饮等主题消费节,开展品鉴、教学、沙龙、陈列等活动,拓宽消费体验场景,打造时尚、休闲城市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  (二十五)推动体育设施“一键预约”全覆盖。鼓励学校、社会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共享,推动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进行“一门两开、早晚两进”安全隔离改造,2022年6月底实现学校、社会、公益等体育设施“一键预约”全覆盖。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i深圳”平台预约体育场地享最低6折优惠,促进体育消费增长。(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各区)  (二十六)推广高品质智能健身器材。在社区、公园、广场及机关、事业单位等场所新建或改建200个以上便民健身设施,推广使用一批受众面广、灵活轻便、科技含量高的健身器材。鼓励商业楼宇、厂区、园区等重点场所采购使用符合条件的健身器材,按其实际采购总金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资助,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各区)  七、扩大大宗商品消费  (二十七)开展成品油与“圳品”联动促销活动。持续推进“圳品”进商超、进农贸、进社区生鲜门店、进电商,鼓励加油站直营便利店及其网上商城上架“圳品”,对单次加油或预付充值达到一定金额的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用于在加油站直营便利店或其网上商城等购买符合条件的“圳品”,财政给予一定补贴。(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财政局)  (二十八)支持企业设立采购中心和销售公司。对2022年在深设立采购中心的批发零售龙头企业,按其2022年采购额每满1亿元奖励5万元。对制造业企业2022年在深新成立的销售公司,按其2022年商品零售额每满1亿元奖励50万元。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财政局)  八、安全有序恢复专业展会  (二十九)建立“白名单”制度,在做好参展各方常态化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支持服装、家具、珠宝、钟表、眼镜、皮革等优势时尚产业举办面向专业采购方的专业展会,助力时尚消费市场复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九、加大“有奖发票”活动力度  (三十)新增1000万元“有奖发票”资金,围绕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等领域,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发票金额开展“有奖发票”活动,活动期限从5月1日起至年底。(责任单位:深圳市税务局、市商务局、财政局)  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政策规定的各项措施由相关责任单位制定出台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
  • 从首富们的医疗赌注,看中国医疗未来发展走向
    p   中国大健康产业中,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在福布斯的排位最高,以5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324位。而非医药行业,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排位最高,以2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957位。 /p p   至少要16位健康产业顶尖企业家的资产总和,才能刚刚赶上新一届中国首富马化腾——362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马爸爸、一亿小目标,三个人的财富则几乎相当所有上榜健康产业企业家个人财富的两倍。排第四位的是许家印。 /p p   很明显,相比互联网和房地产,中国健康产业的黄金时代远没有来临。但现首富前首富前前首富却都认为,这个黄金时代正在来临,所以他们都在健康产业下了巨大的赌注。 /p p   看起来,首富们对已经高度市场化的医药市场没有太多兴趣,而更多赌注的是健康产业巨变过后的未来趋势。只是,首富们赌注的未来完全不一样。 /p p   但首富们的选择帮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要把握健康产业未来所需要竭力获取的三大资源。这三大资源也代表着健康产业未来最重要的三个方向:医生、数据和新技术。 /p p strong   1、健康产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strong /p p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医疗产业正处在巨变当中,但这个变化究竟是什么?是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医生集团、互联网医院?这些都是现象,而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变化以及它所代表的趋势才真正决定未来。 /p p strong   趋势一【合久必分】 /strong /p p   中国的医疗市场很长时间以来,几乎完全由公立医院,尤其是超级三甲医院所垄断。公立医院几乎承担了整个社会的全部医疗职能。预防、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销售,几乎全部由公立医院完成。 /p p   这种高度集中的“合”,造成了公立医疗体系的不堪重负。于是,“分”成为了各种医改政策的核心思路。 /p p   无论是分级诊疗、医联体还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都在强调分工、定位、效率,让不同类型、级别的公立医院该自己该干又擅长干得事情。 /p p   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分”的趋势,是诊断和治疗的分开。 /p p   可以看到,随着基因测序、液体活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突破,非医疗服务机构在诊断方面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影像、病理、检验等独立第三方机构补充甚至替代医院,成为诊断的主力机构似乎也是愿景可期。 /p p strong   趋势二【持续短缺】 /strong /p p   现代医疗的核心问题就是短缺,而且是绝对短缺。指望依靠医学教育,来平衡医疗资源的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是时间太过漫长,一个是成本太过昂贵。 /p p   所以,通过任何手段来解决医疗资源短缺所造成的供需矛盾,是未来医疗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p p   注意,这个短缺并不是通过挖公立医院墙角就能解决的。就算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分级诊疗实现、社会办医兴隆,医疗资源依旧短缺。 /p p strong   2、首富们的品味:医生、数据、技术 /strong /p p   万达无疑是近期医疗圈里的当红企业。成立大健康集团只是个引子,关键是人家进门前就先扔了1440亿进来,超过了A股上市公司恒瑞医药的总市值。 /p p   当然,医疗的症结,绝不是缺钱。在万达之前,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豪掷千亿的大企业家。但万达之后,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这类企业行动的内在逻辑:拼命获取优质医生资源。 /p p   因为这些企业资金充足(也许要打个问号),他们获取医生资源的路径也简单粗暴:该医院,为医生搭台唱戏。 /p p   实际上,无论是公立医院自身的变革,还是社会办医的外部竞争,短期内改变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利益、名誉、平台吸引优秀医生走出体制,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趁着自己手里钱还足够多的时候,聚拢足够多的医生资源绝对不会有错。 /p p   前面我提到过,当下医疗变革的一大趋势是合久必分,那是在资源、职能层面。但看过赫拉利那本《人类简史》就会知道,信息交换加速的背景下,融合才是大趋势。而医疗领域的融合,则是在数据层面的。 /p p   最近,看到腾讯、阿里都推出了自己的医疗AI产品,加上早已押宝人工智能的百度,AT和B都已经染指了医疗人工智能。 /p p   开始我没太看明白这个事儿,尤其是阿里和腾讯的举动,看着很像玩票。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像阿里、腾讯这样的IT企业,他们所看重的是AI这项技术背后牵连的医疗数据。在未来医疗,无论是预防筛查、健康管理,还是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医疗数据都是基础。 /p p   无论是医生资源还是医疗数据,要么需要雄厚的资本,要么需要强大整合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如今敢放话该医院的不是房企就是险企 而如今的人工智能领域,也越来越变成google、Amazon、facebook、Microsoft、IBM、NVIDIA、Intel、阿里、腾讯、百度这些巨头之间的游戏。 /p p   但首富们还是有一个没有染指的领域,这就是高度专业化的新技术。这个领域就全球范围来讲,就是精准医疗 中国市场还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就是器械和新药的研发。新技术这个领域是首富们所不擅长的,也正是创业者所越来越活跃的。 /p p   当然,无论是医生、数据还是技术,就中国市场而言,都还处于蓄势待发阶段。首富们的品味和选择是一回事,它其实更多是提示我们,未来中国医疗的格局和走向将由掌握这三大资源人共同决定。 /p p /p
  • 官宣:公立医院取消行政级别,全员聘用管理?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非常罕见地提出了要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以及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严控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等惊人的举措。《方案》明确: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逐步推行院长职业化和聘任制,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全员聘用管理。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探索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建立“省属县用”工作机制,推动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改革编制管理方式。试点推进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在人员总量内新招聘的人员,在公开招聘、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解除聘用等方面统一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据了解,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同时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从2016年起,不少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就已经开始执行限制门诊输液,或是直接取消门诊输液,当时就有人评价这是在为“医院取消门诊”打响前哨。而这次海南省的做法更加直接,明文规定“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这或许意味着,海南将会以比较激进的方式推进分级诊疗,将常见病患者引流向基层。而这种改革,对于普遍位于基层的民营医疗机构来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利好。至于“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海南省的文件,相较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删去了“逐步”两个字,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的态度更加坚决。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去编制化几乎是进入了停滞状态,反而是编制动态调增,行政级别巩固加强,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增编吸引走人才一事也存在担忧。海南的改革,如果推进顺利的话,或许会给当地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不小的变化,虽然很难确定实施后的结果,但希望能助力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良性竞争,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推动全省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坚持“补短强基”和“创新引领”双轮驱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我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制度短板基本补齐,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公共医疗资源,不断提高全省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海南提供有力保障。二、重点任务(一)完善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要求完成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健全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双培养”机制,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讨论决策制度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向医院党委述职制度。(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各市县政府)2.健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完善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实现形式,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各级公立医院政事权限清单,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理顺管理职能。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强化行业管理,明确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责。(责任单位:省委编办、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3.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全面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全面落实民主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信息管理、医院文化、便民惠民服务等管理制度。(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4.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逐步推行院长职业化和聘任制,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全员聘用管理。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探索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委派制度。(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各市县政府)5.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加强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完善设备购置、学科人才建设等重点项目支出标准,保障公立医院发展建设支出。创新投入方式,积极推进“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财政补助机制。落实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儿童、妇产、妇幼保健和康复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全面锁定和化解符合规定的公立医院债务。(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二)强基扩能,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加强省市三级公立医院布局调整。优化省市三级公立医院空间布局,实现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外迁到主城区外交通干道、自由贸易港重点功能新区。此轮调整后,严格控制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从严开展医院等级评定,对超出规模标准和实际需求的三级公立医院要逐步压缩床位。(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市县政府)2.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县域疾病谱和患者外转情况健全诊疗科目,通过引进人才、改善设施、配置设备、对口支援等方式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专科水平。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药优势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组建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持续改善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加快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千县工程”项目试点医院建设。(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市县政府)3.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建立“省属县用”工作机制,推动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各市县政府)(三)网格布局,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1.推进医学、医疗双中心建设。以外转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建设3—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支持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引进国内高水平医院对口帮扶,提升省域诊疗能力,减少患者出岛就医。(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2.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在海口、三亚和儋州等地级市,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由地级市公立医院牵头组建公益性城市医疗集团,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海口市政府、三亚市政府、儋州市政府)3.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进三级公立医院与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关系,推进分级诊疗。(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市县政府)4.推进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将公共卫生部门设置和履职情况作为公立医院等级评审重要内容,推进省和三亚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点区域医疗中心和县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以及传染病区建设,构建“2+3+N”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5.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县、乡镇、村四级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体系,实施“2+3”健康服务包防治项目,推动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力量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四)创新驱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1.推动医学技术创新。加强科研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全省临床科研水平。发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优势,支持公立医院牵头或参与建立研发机构,开展临床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同步开展特许经营;支持按规定申报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支持参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省药监局、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2.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实现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全覆盖,鼓励建立住院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行日间手术。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中心,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心脏、神经、肿瘤、呼吸、肾脏、消化系统等疑难复杂专病临床诊疗中心。(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3.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充分依托“三医联动一张网”项目和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互通、检查结果互认。支持公立医院参与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建设。(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大数据管理局,各市县政府)(五)精细管理,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1.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公立医院成立运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基于数据循证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例组合标准体系,加强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监测评价。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建设后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组织制度和体系,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覆盖人、财、物等全部资源,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等各个环节,强化预算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预算信息公开,提高医院预算透明度。(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各市县政府)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多层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现医院经济事项全过程管控。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建设耗材和药品入销存、物价、特殊医保提示、项目内涵、基本药物提示等全链条信息管理体系,实现闭环管理。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严禁举债建设。(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各市县政府)4.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内部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医教科防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改善内部管理有机结合。适时整合基于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绩效评价机制。(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各市县政府)(六)赋能增效,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1.改革编制管理方式。试点推进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在人员总量内新招聘的人员,在公开招聘、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解除聘用等方面统一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责任单位:省委编办、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政府)2.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支持公立医院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量或人员总量内自主制订岗位设置(调整)方案,实行自主设岗、自主聘用、自主管理。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全面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支持公立医院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人才发展局、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3.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支持以人员总量为基数自主核定绩效工资总量,自主核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科研项目绩效工资。支持实行灵活多样的工资分配形式引进或聘用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团队核心成员。不断扩大公立医院院领导年薪制实施范围。(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4.完善卫生人才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把医德医风放在人才评价首位,注重临床实践能力业绩导向,充分应用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等信息。三级公立医院突出疑难杂症临床诊治能力、基层服务实绩和科研水平等业绩成果,支持有条件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探索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人才发展局)5.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医疗费用总体增长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前提下,每年开展一次医疗服务价格评估和调整工作,逐步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部分中医服务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逐步降低检查、检验等服务价格,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责任单位: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6.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区域总额预算管理下的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扩大区域点数法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范围,探索公立医院开展门诊打包收付费改革,完善精神、康复类按床日付费和门诊按人头付费制度。支持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落实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政策。(责任单位: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七)两“心”引领,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1.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持续开展医疗服务改善行动,推行便民惠民服务,打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做好医患沟通交流,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开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务,建设老年友善医院。(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2.坚持以医护为核心。针对医护人员,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努力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落实带薪休假等制度,畅通培训、学习和晋升通道。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标准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公安厅,各市县政府)3.打造特色医院文化。总结提炼具有医院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践行人文医疗,打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有温度的医院。(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政府)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要把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切实履行领导责任、管理责任、保障责任和监管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行动计划,补齐短板弱项,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二)明确目标责任。各市县要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网格化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配套政策研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三)坚持示范引领。省卫生健康委要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遴选3—5家条件较好的公立医院作为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遴选若干个改革意愿较强的市县作为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县。同时,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形成先进引领、示范带动、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四)做好督导评价。省卫生健康委要发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和督导落实的职责,督促各市县和各有关部门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同时要结合国家要求,做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五)强化宣传推广。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宣传和培训,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创新完善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营造有利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舆论氛围。
  •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非公企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会在我司顺利召开
    2012年6月19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非公企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评审会在我司顺利召开,来自武汉市各行业的14名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对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非公企业15名高级职称申报者进行了评审。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乔、武汉市职改办处长潘汉华出席了此次评审会。 上午9:30,评审会在潘汉华处长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李乔副局长首先发表讲话,强调此次评审会旨在响应政府积极发展非公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的号召,及时解决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问题,为人才的培养及企业的发展给予帮助和支持。随后,15名高级职称申报人员按职称评审的流程逐一做了现场答辩,评审专家组进行了投票表决,最终有14名申报者通过了高级职称评审。我司总工程师刘志强,副总经理蒋泰毅、肖进华的高级职称申报申请,在此次评审会获得通过,获评为高级工程师。
  •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副局长任命出炉!医疗改革将迎新举措?
    p   5月31日,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一直悬而未决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终于正式挂牌,其关键任职人选已经确定。 /p p   其中,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任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任副局长。 /span /strong 此前一直传闻将被调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医改明星”詹积富则缺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fccb131-58cc-4bc3-82e6-703d9fb84eb7.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44px " title=" 1.jpg" width=" 400" height=" 444"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f9f6cbc-4a4b-4111-9060-ee8d353afa60.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342px " title=" 2.jpg" width=" 400" height=" 342"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新任领导已确认!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目前已经确定,原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将出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一职。 /span /p p   胡静林,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安徽歙县人。1988年到1998年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先后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企业司副司长等职。1998年进入财政部工作,历任财产评估司司秘书、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司长、财政部办公厅主任、财政部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等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三位副局长,则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 /span /p p    strong 施子海,男,汉族,浙江余姚人,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strong /p p   施子海1991年进入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历任综合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一直到1999年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任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期间曾在河南新乡挂职一年,任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2006年1月之后,历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价格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p p    strong 李滔,女,土家族,1967年11月出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教授,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 /strong /p p   对于医药卫生领域,李滔无疑是极为熟悉的。李滔本身是眼科医生出身,在地方卫生系统与原国家卫计委都有过丰富的任职经验。在地方上,其先后担任武汉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科技外事处副处长、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处长、副局长、局长等职务。在原国家卫计委,其先后担任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 /p p   在担任基层卫生司司长的近两年时间里,能够看到李滔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李滔此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卫生及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及医联体建设、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卫生筹资、卫生总费用研究等。 /p p   此前在中国保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当时还在任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滔就大病医保工作的开展还曾发表过专题演讲。李滔认为,大病保险工作离完善还有很大空间,要加强制度的衔接,就是保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等等各个制度的衔接。大力发展商业健康险,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鼓励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职业保险等等。 /p p    strong 陈金甫,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苏常州人,江苏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长期从事医疗保险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 /strong /p p   对于业界来说,陈金甫已经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陈金甫最早在1997年就在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综合处任处长,此后又先后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司长,对于中国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与研究非常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新版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使得其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理想人选。 /p p   2017年底,陈金甫还专门就“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撰文,其指出,当前中国医疗服务与医药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总体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和质量堪忧的现实,既有普遍的过度医疗和资源短缺,又有“神药”当道与好药难卖等怪象。无效的医疗无异会给医疗供给和医疗负担雪上加霜。 /p p   对此,陈金甫还专门明确了三条解决办法。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第一,要旗帜鲜明地强调更高质量和具有价值的医保购买目标 第二,要用未来投资的战略思维强化医保购买的方向引领。要坚持问题导向,突破现有禁忌,着眼未来的改善,将当下的购买视同未来的战略投资 第三,要在医保集团购买中增强集聚资源效能,增强基金风险平衡能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机构设置如何? /strong /span /p p   根据E药经理获得讯息显示:医疗保障局下设8个组成部门,包括办公厅、基本医疗保险司、协议及法规司、内控监管司、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经办中心以及医疗保险研究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8b5a7c3-252d-413c-8150-29bc1579c41d.jpg" title=" 3.jpg" width=" 600" height=" 952"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952px " / /p p   从职能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司将负责三保合一后的政策制定和监管工作,药品器材的招投标工作则将由协议及法规司负责,其还将与内控监管司共同拟定医保支付价值等有关事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18医疗保障局要做什么? /strong /span /p p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列出的关于医疗保障局所需承担的工作,将成为其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根据文件内容如下: /p p   (十九)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p p   (二十二)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 /p p   (三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p p   (三十七)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p p   (三十九)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大病保险救助,扩大大病保险病种。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 /p p   加大医护人员培养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对境外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研究简化进口使用的审批手续,更好地保障群众用药可及。 /p p   (四十一)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做好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优抚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国家医疗保障局角色如何当? /strong /span /p p   随着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此前卫计委、发改委和人社部在药品价格上三足鼎立的状态瓦解,前者将正式接管药品市场流通以及销售最终价格的决定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同时拥有定价权、招标采购权以及支付权的“史上最强医保部门”,控费力度无疑会加大。 /p p   根据机构改革内容,医疗保障局将成为医药市场的最大购买方,省集中招标——医院使用药品——医保报销药品的体系很可能会产生重大变化,同时这对企业药品、医疗耗材的销售和使用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拥有价格管理权也可以有效地从源头进行控费,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将会是一批“神药”、“辅助用药”以及“高值耗材”。 /p p   在近日举办的“新形势下医疗保障的发展和治理”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的职能包括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组织实施,确定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和金额,两定机构管理,购买价格谈判,药品准入和医保支付标准管理,医疗救助费用确定,其他医保政策和待遇的确定。 /p p   而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同样明确。如何平衡医保基金和供需矛盾,平衡医疗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三保合一后如何有效统一,如何在新架构下应对新的诉求,如何有效管理仍继续留在人社部门的工伤保险并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等问题。具体来看包括: /p p   一、经济新常态下,医保筹资增长空间有限,通过医保管理针对有限资源提升效率的压力陡增,需要日益精细化的管理去挖掘潜力,平衡供需矛盾 /p p   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后,新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之间是稳定的分割并行还是逐步统一及如何统一将是新的挑战 /p p   三、随着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转变为基本医疗保障加补充保险的架构,参保人会提出新的诉求 /p p   四、长期照护保障是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服务市场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照护保障体系需要关注 /p p   五、需要特别关注工伤保险的管理。当前工伤保险继续留在人社部门进行管理,未来如何有效管理、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接需要观察和研究。 /p p   专家们表示,并非所有的问题和挑战都能够在短期解决,需要区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解决一些亟需解决的制度架构、机制建设问题,对于制度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则需要前期认真研究、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策划、设计和推动。 /p p   此外,如何与外部环境有效合作互动也是医疗保障局要面临的重要命题。 /p p   多位专家强调未来医疗保障局的管理绩效,取决于其与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尽管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并加强了医保的职能,但医疗服务体系格局暂未有所变化,新的卫健委也暂未提出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整的思路和举措,仍沿袭旧有的思路,两部门博弈依旧存在,需协调的事项并未减少,协调力度却因部门级别下降存在挑战。 /p p   有专家强调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改革情况决定了独立医疗保障局的改革效果。如果管办不分,则重回传统医改困境,社会办医仍难发展,医保也将步履维艰 而如若实现了管办分开,则医改再无深水区。 /p p   专家们建议新的卫健委应该以民众健康为中心,重新调整与公立医院之间的治理结构,并提出两种改革建议。一是卫健委转型成为公立医院的国资委,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 市场准入交由市场监管局负责,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则由人社部门认定。二是卫健委成为行业监管者负责市场准入、安全和质量的事中和事后监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归于财政部门,医师管理交由人社部门,院长和书记任命交由组织部门。 /p p   作为掌握三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不仅仅是改革的利器,也是风险的集聚。有专家表示,权力集中,如若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能导致机构官僚化并降低运作效率。新的医疗保障局可谓权力集中,其管理效果关系到医疗机构发展、医药耗材企业的生存、医保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及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p p   多位专家还提出,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前最亟需改革也是最容易成功的领域。建议未来能够淡化政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定价权,逐步从原来的政府定价管理转变为依托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招标平台妥当转型。 /p p   同时,有专家强调应依托于医保支付标准进行相应改革,建议将支付标准与目录动态调整有机衔接,对有重大价值的创新药品和医疗技术,可采取谈判方式同时解决医保准入和支付标准确定的问题 大多数不能谈判的新药或市场上已有的仿制药,支付标准的目的不应是压低价格,而应是调整不同品种、不同类别产品间的比价关系。因此,建议在现有支付标准仅依赖于实际销售价格进行测定的做法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方法。 /p
  • 雪迪龙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事项 6日起停牌
    p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事项,鉴于该事项目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避免引起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6年6月6日上午开市起停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4号: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规定,公司股票计划不迟于2016年6月22日复牌。 /p p   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公司所有信息均以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p p   特此公告。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董事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二○一六年六月四日 /p
  • 天津市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医疗装备
    4月2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实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效供给提升行动、标准提升行动、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27项重点工作任务。在科教领域,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科研和公共设施,促进院校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引导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开展科研设备更新,提升科研硬件标准,增强创新能力。在医疗领域,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和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信息化设施更新改造,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支持医院将部分四人间及以上病房改造为二人间或三人间病房,并根据实际条件加装电梯、坡道、连廊、卫生间等,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附全文:天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动本市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紧密对接、高效匹配供给侧与需求侧,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促进消费升级,拉动有效投资,催生更多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报废汽车回收量比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比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重点任务(一)实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行动1.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为抓手,一体推进技术改造,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先进设备更新工程,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装备推广工程,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推广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实施高端化改造工程,聚焦提高效率、优化品质、降低成本,分类分级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到2027年底,建设200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达到260家左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推动能源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运行服役期满发电机组实施设备更新,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实施大港电厂关停替代、国能盘山电厂升级改造工程,推动杨柳青电厂替代工程前期工作,到2027年底,完成煤电机组关停替代130万千瓦、节能改造1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200万千瓦。持续推进老旧变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改造,推动电网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电力公司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汽车充电设施、安防、防灾避险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加快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鼓励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实施节能改造提升,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到2027年底,实施既有建筑低碳改造100万平方米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4.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实施燃气、排水、供水、供热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分批次推进自来水厂及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有序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持续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改造。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升级。到2027年底,改造燃气老旧管网2000公里以上、供热老旧管网3500公里以上。(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据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5.推进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积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升级改造,发展“服务区+”多场景平台生态。到2027年底,新增新能源船舶10艘左右。(市交通运输委、市国资委、市生态环境局、天津海事局、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6.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持续用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装备,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耗智能农机装备,扎实推进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到2027年底,淘汰老旧农机装备1000台(套)左右,新购置农机装备15000台(套)左右。(市农业农村委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7.推进科教领域设备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科研和公共设施,促进院校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引导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开展科研设备更新,提升科研硬件标准,增强创新能力。(市教委、市科技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8.提升文旅领域设备水平。实施景区景点服务提升、文旅数字化、演艺科技化等工程,推进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旅游观光船、冰雪旅游设备、大型游乐设施、景区剧场智慧管理系统、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等领域设备更新,提高文旅舒适感和安全性、游览沉浸感和便捷性、观演互动感和真实性、参观参与感和互动性。到2027年底,文旅领域设备投资15亿元以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9.推进医疗领域设备更新。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和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信息化设施更新改造,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支持医院将部分四人间及以上病房改造为二人间或三人间病房,并根据实际条件加装电梯、坡道、连廊、卫生间等,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0.推进节能环保设备更新。实施能效水平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能效诊断,查找用能薄弱环节,推动实施用能设备更新和节能技术改造,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施环保绩效“创A”工程,推进钢铁、石化、平板玻璃、化学制药等重点行业,对标行业绩效分级A级水平开展提升改造。到2027年底,推动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新增环保绩效A级和引领性企业30家左右。(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1.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用好中央财政支持汽车以旧换新资金,组织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争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城市,优化汽车指标供给,促进汽车增量消费。发挥本市在汽车文化赛事、平行进口车、“老爷车”文化展等方面优势,探索制定改装车标准,促进汽车特色消费。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要求,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2.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销售商采取旧车折价回购并出售合规新车的方式,开展车辆以旧换新。统筹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等,支持城乡流通节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畅通家电更新消费链条。(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3.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鼓励居民小区提供家具临时存放、公益入户检修等家装便民服务。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鼓励企业打造线上样板间,提供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建材下乡,引导生产流通企业向农村市场投放更多适销对路的家居产品,丰富农村家居市场供给。(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民政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14.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鼓励各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支持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修订完善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制度,明确回收范围、回收流程、管理监督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办公设备回收渠道。到2027年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点达到3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达到25个以上。(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城市管理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5.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和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提升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运营质效,培育一批品牌化发展的二手车交易企业,支持二手车出口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支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二手交易、翻新维修等业务。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创新,严厉打击恶意恢复和泄露二手电子产品用户信息行为,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建设二手商品流通产业园,做大做强高价值物品寄卖、回收业务,拓展二手商品检测、认定等综合业务,打造1—3个特色鲜明的二手商品交易产业集群。(市商务局、天津海关、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6.丰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途径。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对具备条件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航空、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废旧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开展梯次利用。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和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有序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和以废弃油脂、非粮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到2027年底,全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7.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区因地制宜推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废旧设备维修再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壮大废旧机电产品拆解加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加工、废橡塑再生利用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拓展航空、船舶、数控机床、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保税维修业务,探索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务。到2027年底,全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天津海关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有效供给提升行动18.培育先进适用产品和装备生产企业。发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优势,聚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软件、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终端消费产品,加大力度培育新增产能,扩大优质产品、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到2027年底,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200家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9.发展壮大融资租赁业务。依托本市融资租赁行业比较优势,发挥“融资+融物”业务特色,结合各类设备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强精准撮合对接,支持租赁公司专注细分行业,实现专业化发展,为实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供支撑服务。到2027年底,全市租赁资产整体规模达到2.7万亿元。(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提升供给、需求、回收三端对接服务能力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废旧产品设备线上交易平台,拓展供需信息、在线交易、金融结算等服务。鼓励相关领域行业协会发挥自身专业和资源优势,为“供给—需求—回收”各方提供对接和咨询服务。鼓励举办契合度高、关联性强、支撑作用明显的会展活动,服务本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标准提升行动21.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根据本市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终端消费产品和智能装备的标准需求,推进能耗排放、质量安全、循环利用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相关企业单位围绕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重点方向,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25年底,本市相关单位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数量力争达到50项以上。(市市场监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2.强化现行标准贯彻落实。落实国家能耗、排放、技术、安全标准,推动重点领域开展设备改造升级。广泛宣传汽车、家电、家居产品、消费电子、民用无人机等大宗消费品相关标准,普及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和节能知识,促进消费品更新换代。推行生产企业开展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绿色设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绿色产品、高端品质认证与标识体系实施,发挥绿色认证、高端认证对消费的引导作用。(市市场监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强化政策保障23.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建设,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充分利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现有资金渠道,改造提升家电回收网络。按照国家要求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持续实施国家和本市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按照国家各细分领域工作要求,加强央地联动,结合本市实际做好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配套政策,统筹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支持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统筹本市商业发展资金支持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用足用好本市标准化资助政策推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国资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4.完善税收支持政策。持续贯彻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等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积极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落实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及相关的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优化税收征管标准和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丰富税收政策宣传辅导方式,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政策内容,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5.优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推动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增加绿色信贷,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6.加强要素保障。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不新增用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统筹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市规划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7.强化创新支撑。鼓励引导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和创新产品迭代等机制,强化制造业中试能力支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到2027年底,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个以上,实施本市产业基础项目50个以上。(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为副召集人,市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动本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协同推进各项任务。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推动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区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创新推动本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压实各方责任市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牵头推动本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市商务局要牵头做好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市市场监管委要牵头做好标准提升工作,在国家相关部委工作方案印发后10个工作日内出台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抓紧摸清底数、明确重点、完善方案、梳理政策、谋划项目,分别建立清单,结合本领域实际实行分级、分类、分层管理,促进“供给、需求、回收”紧密对接、高效匹配,加强央地联动,积极争取支持。(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宣传引导研究制定本市专项宣传方案,统筹推进政策解读、先进适用产品装备推广、典型经验介绍等工作,营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区、各部门要以系统、全面的内容,易看、易懂的形式,易获取、易传播的渠道,做好专项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做好交流平台搭建、信息共享、业务咨询等方面服务。(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协同推进落实市发展改革委要抓好组织协调,定期调度推动,系统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工作。各部门要加强跟踪分析,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优化调整政策措施,确保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实效。(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 两部委力推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
    8月16日,卫计委主任李斌、工信部部长苗圩联手召集20多家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大会,畅谈国产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和发展问题。参会人员包括各省卫生计生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医院、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县和试点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国内重点企业代表。   6月5日,卫计委曾紧急发文,要求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原因是卫计委发现不少公立医院出现了互相攀比、竞相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文件指出:&ldquo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严格实施甲类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严控公立医院超常装备,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rdquo 。   受上述文件影响,公立医院采购大型医用设备被叫停,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滑坡,尤以外资医疗器械企业为甚。与前几年中国市场季度50%左右的增长速度相比,外资三巨头中,今年上半年西门子、飞利浦两家公司业绩已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而G E的增长也只保持了季度增长约15%。   因此,无论生产企业、还是医院,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卫计委下发新文件,寄希望于8月16日上午的会议,卫计委领导能发布医疗设备采购新政策。   李斌指出,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普及应用,能发挥国内企业比较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遏制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卫生计生部门要同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密切协作,更多更好地采用规划、标准等手段,加快破解制约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的障碍。   大力倡导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据苗圩介绍,30多年来,我国医疗设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的产业体系。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总销售收入达到3287亿元&ldquo 十一五&rdquo 以来年均增长27%。一些临床应用面广、使用量大的常规医疗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   &ldquo 应发展医疗服务新模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壁垒,引导激励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国产创新产品,解决不好用和不愿用的问题,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比重和配套水平。&rdquo 苗圩认为,应制定出台推进国产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不仅是医疗设备,探索建立扶持重大设备首台套使用国产化产品的责任保险制度。苗圩介绍,保监会将设立一个险种,参险企业只需要负担很少一部分,而中央财政将负担绝大部分,预计在2/3以上,以此推动国产大型设备首台、首批次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在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大会会场外,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正在举行。《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了解到,两位部长在开会之前,重点参观国产医疗设备代表企业上海联影、深圳安科、华润万东、深圳迈瑞的展台。   &ldquo 李主任和苗部长没有提太具体的问题,问了一句:联影是否准备冲击国际市场、是否能代表国内先进水平?&rdquo 上海联影首席顾问薜敏说,上海联影的目标就是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医疗设备公司,打破国际巨头对这一行业的长期垄断。   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黎明说&ldquo 李主任问了我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让我觉得很意外。她问我,区域影像中心是否可行?我回答说,这是国外非常成熟的模式,能节省医院开支、最大化利用专家优势。&rdquo   据悉,今年5月卫计委启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董事长朱庆生介绍,近期将公布第一批优秀国产设备名单,下半年还将开展第二批优秀国产设备遴选工作。
  • 安徽省:未经批准,公立医院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
    安徽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今年6月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加强进口产品采购审核管理。各医疗机构主管预算单位和设区的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审核进口产品采购,重点审查专家对项目采购需求的论证意见,不具体、不明确的论证意见不作为审核依据。此外,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关于进口产品审核的有关规定。单项或批量采购预算达到政府采购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规范进口产品购买途径。各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和“自有资金”采购进口产品,通过“徽采云”平台上传相关申请表格和专家论证意见,实行在线申报,主管预算单位和设区的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在线审批。审批完成后,根据相关规定开展采购活动,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可通过订购方式实施。
  • 36种医疗设备,优先国产(附清单)
    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提高政府采购质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的通知》(财库〔2022〕31号)等,研究制定了《山东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随《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重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众所周知,公益性医院凡使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开展的政府采购活动,无论资金来源,都应当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因此,2023年《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的下发,也势必会影响相关公立医院的医用设备采购,值得关注。与此同时,10月19日,山东省财政厅还一同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省级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该文件进一步明确,2023年省级政府采购,要严格进口产品采购管理,对应当全部采购国产产品的,不得申请采购进口。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严格按照进口产品采购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据悉,新版《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以往规定与本目录及标准不一致的,以此为准。也就是说,2023年该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36类医疗设备优先采购本国产品。说到支持国产医疗设备,那自然免不了再提一下去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见文末),要求137种医疗器械100%采购国产。这项标准无疑就是从全国范围内,把公立医院在内的单位,采购国产仪器设备的比例进行规范。事实上,除山东省,近期江苏省、北京市、山西省也发布了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严格管理进口产品采购,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依旧是主流。江苏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设区市以上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后,开展采购活动。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管理。山西省:《2022-2023年集中 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经省市级主管预算部门确定涉及国家安全或公共服务的政府采购项目(含公立医院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项目),由采购人或者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依法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严格依照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的有关规定,由省级主管预算单位集中管理和批量论证,经省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实 施采购。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千亿贴息贷”除了央行鼓励配置国产,近期业内还流传了一份《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政策》。文件指出,鼓励企业更多采购国产自主品牌设备。注意,这里指的是“国产自主品牌”,无疑大批械企有望在这场“大采购”中获得更多支持!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未公开)
  • 国产优先!137种医疗器械,100%采购国产
    近日,深圳市财政局和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采购进口医疗设备,持续利好国产设备进院!01 公立医院采购进口,集中审核首先,《通知》强调: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因工作需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进口医疗设备,《通知》明确:将统一由行业主管部门(即市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进行专家论证和初步审核。这一点与安徽省今年发布的公立医院进口产品采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进口设备必须通过主管部门批准,否则禁止采购。显然,集中审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科学的控制了医疗机构盲目采购进口的倾向,利好大批国产优秀医疗设备。02 国产必须优先据《通知》,进口产品审核管理流程分为三个步骤:①采购人提出采购进口产品申请②主管预算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初步审核③财政部门或发改部门进行终审采购人拟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提前开展需求调查,然后填报《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值得一提的是,申请表必须针对进口产品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采购同类国产产品对工作的实质性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也就是说,此前进口采购论证中的“进口优于国产”,彻底行不通了,国产设备能够满足的,必须优先采购国产。此外,主管预算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还将根据采购人提出的采购进口产品申请理由、已采购进口产品的情况、本年度进口产品采购数量及占比,以及进口产品涉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等,结合专家论证意见,提出初步审核意见。《通知》指出,审核的重点依据同样包括:上级部门以及我市关于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的政策文件 是否存在超标准采购,采购需求是否合理,国产同类产品能否满足工作需求等。也就是说,不仅要充分的理由,更要结合实际数据情况,否则同样无法通过审核。显然,在这样的高标准要求之下,进口设备采购将迎来新一轮全国性强监管,大批公立医院需最大限度保证“物有所值”,防止超标准、豪华采购订单的产生。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无一不在强调进口产品采购审核。5月16日,国家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采购进口产品,需核准。地方层面上,除了安徽省,近期湖北省财政厅发布了《湖北省省级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同样要求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招标采购金额1000万以上的货物,或者需要采购进口的医疗设备,必须开展需求调查,否则视为项目不合规!本次,《通知》还要求财政、发改等部门重点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审核同意擅自采购进口产品、出具不实申请材料、“边采购边申请”或“事后补程序”、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等。03 137种医疗器械,100%采购国产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省进一步限制进口,支持国产的政策就开始密集发布,并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根本原因还是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在2021年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文件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其中,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近年以来,多省相继发布通知,进一步收紧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缺口”,推动国产设备实现“高速发育”。但就目前而言,尽管我国在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持续发力,突破很多技术封锁,但在高端领域仍有一些“卡脖子”设备和产品无法完成本土化,这就需要更多优秀本土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近期,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创新医疗器械不纳入带量采购,并且在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无疑,国家医保局的最新定调,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积极性。未来5-10年,所有国产械企也必将全力以赴,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新一轮进攻,加速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
  • 基层医疗是第三方医检下一个“爆点”?
    2月19日,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检测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首次公开募股(下文简称IPO)申报稿,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了解,这是继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之后,第三个拟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金域检验拟上市,实际上也凸显了目前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但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无论是社区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对第三方医检仍持保留态度。  第三方医检营业额大利润薄  所谓医学检验,就是运用实验室技术及医疗仪器等现代设备,为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的方法,其涵盖范畴包括影像诊断、血液生化、基因检测与组织病理等四大方面。而第三方医学检验(下文简称第三方医检)又名独立医学实验室,该模式将患者病例标本集中进行检测,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降低诊断错误率,而业务也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病理检测及基因检测。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金域检测在IPO申报稿中披露拟发行股份,募投项目总投资11.61亿元,用于实验室产能扩充建设、营销物流网络扩建及信息化升级、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另外记者还留意到,代表资本“国家队”国开博裕、国创开元及“联想系”的君睿祺均为金域检验股东。  虽然优质资本“进驻”或意味着对金域检测前景可期,但记者发现,该公司旗下16家子公司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实际上,同样的特点也出现在上市公司迪安诊断中。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表示,由于第三方医检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医疗服务行业,固定成本比较高,刚开始难免会出现亏损,但随着机构当地营销网络建立,才逐渐走入盈利周期。另外,如果当地没有第三方医检,那么短期内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利润率水平,但如果已有第三方入驻竞争,利润上升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据记者了解,国内大型第三方医检机构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由于市场布局存在一定重合度,因此各机构进驻时间虽有先后,但利润增长地区也不同。其中迪安诊断以上海与杭州为中心,利润主要增长点集中在华东与华北地区 而金域检测的利润主要增长点为华南及西南部分省份。  基层是第三方医检下一个“爆点”?  随着政策逐步放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行业报告数据称,预计2014至2020年第三方医检市场规模将保持35%至40%的增长。另外根据东吴证券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方医检机构数量由此前的216家猛增至356家。  王海蛟也表示,据其了解,虽然第三方医检在整个医学检验市场中占比不超过5%,但也有近100亿元的市场规模,而像金域检验、迪安诊断、艾迪康及达安基因等龙头企业,市场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第三方医学检验主要客户为公立三甲医院,合作形式为部分检验项目外包,以金域检验为例,其主要客户为株洲市中心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王海蛟表示,公立医疗机构愿意将部分检验项目外包,主要还是成本控制问题,“实验室建设及人才培养都需要大规模投入成本,而现有收费标准却难以承担。”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公立医院检验项目外包系目前第三方医检机构主要盈利方式,但是公立医疗机构仍然是第三方医检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果公立医院检验样本量大足以维持成本甚至盈利,一般不考虑检验项目外包。不过随着基层医疗系统强化,医疗服务的参与者结构也发生变化,因此,第三方医检未来其中一块市场在基层医疗机构中。  王海蛟认为,随着医改推进政府大力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推进,对第三方医检是重大利好,随着分级诊疗推进患者数目的增加,中小型及社区医疗机构可能不具备雇佣专业人员和购买设备的成本,但基本上都有检验需求。  “以上海为例,目前已有部分街道或区域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多家地‘打包’在一起,然后和第三方医检机构签订协议将检验项目外包。因此,第三方医检的主要客户群为基层医院,这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不过,广州某社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就以目前社区医院患者量及患者需求而言,社区医院目前仅承担一些简易常见病诊治以及开药等业务,而医学检验中的影像检查在社区医院“仅有少量开展”,病理检查患者一般都去大医院做,因此暂时不考虑与第三方医检机构合作。  民营机构长远发展 还需自建实验室  同样的,除了基层医疗机构外,随着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市场的放开,民营医疗机构也可能是未来第三方医检机构发展的增长点之一,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营医院数目占全国医院总数比重51%,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另据记者走访中发现,广州大部分民营医院虽然自建有影像诊断及血液生化等检验实验室,但像病理检验这一块基本选择与第三方医检机构合作。  “以病理检验中的冰冻切片为例,虽然占病理检验中较少的一部分,但手术医生会把病理标本切下然后使用冰冻切片送到实验室,实验室的病理专家就通过‘看片’的方式来进行病理诊断,而诊断结果往往会影响这台手术所实行的治疗手段。”广州现代医院院长王怀忠表示,虽然病例检验硬件投入成本不是特别高,但对人才培养方面投入较大,如果病理科专家没有10年以上“看片”经验,很大可能会出现误诊。  “实际上对部分民营医院而言,病理检查的质量事关医院医疗质量,因此在选择合作方面基本上是区域行业龙头为主要合作方,而我们医院出于质控方面考虑,还会要求更高一些。”王怀忠坦言,病理检验对于大部分民营医院而言是短板,对于成本有限、病例检验人才要求高且短期内关键业务指标要求下,选择与第三方医检机构合作可短期内提升医疗质量。  “但是将病理检验外包至第三方实验室,在结果传输上和质量把控上还是存在一定不可控性,所以站在医院长远发展考虑,自建病理检验实验室还是一些有规模的民营医院最终选择。”王怀忠说。  公立医院不排斥与第三方医检机构合作  虽然第三方医检发展蓬勃,但与公立医院检查机构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据卫生统计年鉴统计,2014年公立医院的检查收入已达2025.8亿元,远高于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市场规模。  而对于部分检验项目外包给第三方医检机构,公立医院方面也表示“不会排斥”。据广州某公立医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就医院角度而言,原本院内没有的检验项目,或院内开展比较少的检验项目(急诊性检验项目除外),出于成本的考量一般会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去做,有的项目检测要设对照,有些要几个对照,而对照是不能收费的。对于医院而言,如果产生的费用无法补足医技成本的投入,这些检验科室会更倾向于外包。  “而在与第三方的合作中,公立医疗机构一般会与第三方医检机构谈判,并实现利润分成,对于医院而言,这相比直接运营可能会更盈利一些。”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未来收费体系发生改变,公立医院禁止再用医检科室进行盈利,公立医院可能会更倾向把非急诊需求的医检科室外包。
  • 【一文了解】2000亿国家贴息医疗贷款那些事儿
    政策出台背景9.7号国务院的常务会,主题是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可以引入财政贴息的贷款,部分领域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医疗),加大社会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要求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9.23有具体方案出来,为了扩大市场需求,卫健委9.23也发布了通知,对贴息贷款的设备,各个省份的卫健委都要有联络人,统计区县里所有的医疗机构(私立+公立)都要上报自己的贴息贷款的需求,北京、浙江、安徽、江苏卫健委都发到了相应文件,是落到实处的政策。省市的指导原则是县级医院2000万到1亿元的规模,现在是鼓励大家去报,报下来怎么批另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是设备采购的高峰期。执行周期国庆节前各级卫健委都要汇总医院需求,报完以后走招标流程(3个月到年底),今年应该是要生成所有的订单,安装到明年了,今年12.31之前中标的先付不低于20%设备款,明年逐步装机确认收入。国家对于基层医疗的辅助,设备更新,基层改造的支持一直有,并且是涵盖各个方面,145期间高效医疗卫生服务、千县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补贴(基本是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但专项补贴的政策(仅针对设备这一块)比较少。近10年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给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贴息贷款更新设备的政策,这个政策一方面是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也是的确有需求。需求怎么报?国产替代没有特别强调医院还是以需求为主报量,首先考虑设备使用率、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有设备是否需要更换等,不会存在没需求还报的情况。目前这笔钱采购国产和进口的牌子是没有要求的,还是先报具体产品需求。国产设备质量还行,CT核磁大医院不止一台,核磁能有4-5台,老的基本采购的都是GPS,新的需求会试用国产,如果用的觉得还挺好,会继续加国产,国产比例就上来了。国家政策确实是扶持国产,进口论证卡着,进口份额不会太多。近几年财政补贴缩减,公立医院积极性不高,谨慎对待财政补贴一直是逐年减少的,不仅是设备这块儿,其实不增就是减少(考虑通货膨胀),绝对值也在减少;国家整体的趋势:对公立医院补贴整体都没有增加特别好。财政下拨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用人补贴只能用于人员劳务发放,设备补贴只能用于采购设备,医院内部自有的可以随意支配,但不能超标、和满足公立医院财务制度(科室里自己赚了钱,不能自己随便花,一般都上交给医院,医院发绩效)。好的医院一般都是以收定支,基本都能维持损益平衡,账上有余额的情况对于管理好医院的不多。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有结余的情况发生,之前是收支两条线,有些项目是专款专用,存在钱花不出去的情况。公立医院有工资总额的限制,挣了钱怎么花都是有限制的,奖金也不能随便花,挣得多了会留给固定资产投入。公立医院三种:自有资金、政府资金、捐赠,私立医院完全自有资金。公立如果需要财政资金买设备,需要先做预算,卫健委下通知报预算,除特殊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只能用财政资金,需要配置证卫健委审核;剩下的内镜、手术设备也能申请财政资金,提需求(假如报1个亿,经过专家评审,对比单价和需求评估合理性,砍到6000万,剩下4000万走医院内部预算);超声、X光等小型设备也能用医院自有资金买。整个行业来看,这两年医院都在亏损,私立倒闭很多,公立政府来补、管控成本(用人成本)。大医院都在扩容(开医院+加病房),带来采购刚需跟美国、日本比医疗资源还是有成长空间的。国家一直不太想大医院扩张,为了要促进分级诊疗。但是卫健委下政策,需要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建医院),以及分级诊疗(补基层),所以未来格局: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带教和疑难手术,基础看病交给基层医院和家庭医生。分情况:公立积极性不高,很谨慎。借贷有利息,医院利润不高,只是现金流稳定,基本达到盈亏平衡。医院的绩效考核一般都分成好几部分,其中重要是经济运行效率,里面有一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会扣分;私立对借贷积极性非常高医院的结余,如果没疫情,逐年会好的;带量采购、零加成、收费价格改革一块进行,不完全对医院是负面影响,药品医院是平进平出,但是药剂科和库房都是有成本的(一年几百万),医疗价格有提升(手术价格),正常一开始都是亏得,但是几个月之后会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提升价格管控成本,所以后面还是会略有盈余的;1.7万亿医疗能分到多少份额专家预计2000亿能分到医疗板块,平均水平某些医疗机构报需求不积极是因为自身经营状况不是很好,设备利用率也不高所以这方面需求不大,所以这个政策主要刺激的还是一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医院。附最新进展
  • 联影医疗4.5亿巨资布局融资租赁,撬动医疗设备市场新变革
    在医疗设备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宣布,将斥资4.5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嘉定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这一战略举措,旨在通过融资租赁模式,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品牌竞争力。  眼下,多家金租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正积极参与到设备更新方案中。在多位租赁行业人士看来,随着租赁公司渗透到设备更新各个行业,行业布局初步完成后,就租赁行业来说,1.0阶段已经完成。未来,各个机构之间比拼的是如何优化金融服务,以更优举措破解企业设备更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于此,此次投资决策,不仅是联影医疗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深耕医疗领域的重要步骤,也是联影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深思熟虑。  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从国务院办公厅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导向明确,为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影医疗此次投资,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风险管理与盈利能力双提升  与传统的分期收款模式相比,融资租赁业务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具优势。在融资租赁模式下,设备所有权归属于出租方,有效降低了设备厂商的运营风险。同时,融资租赁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租赁收入,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  市场扩张与竞争力增强  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有助于联影医疗更有效地渗透下沉市场,特别是在县级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此外,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联影医疗可通过融资租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财务影响与收入确认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销售与普通销售在收入确认原则上并无差异。2023年数据显示,公司通过融资租赁业务形式销售的占比预计不超过5%,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较小。但随着公立医院设备租赁政策的逐步放开,这一比例有望提升。  综上所述,联影医疗此次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子公司,既是联影主业发展的深度赋能,也是对“Made in Shanghai”品牌价值的进一步强化。
  • 环球医疗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携手开创PPP合作模式
    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或「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交大一附院」)拟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医院」)的投资预案于今日正式签署。国际陆港医院项目是环球医疗与西交大一附院在国家政策的支援下,以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合作建设的「医、教、研、养、康一体化」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建设和运营国际陆港医院,以打造西北地方一流的高技术医学中心为目标,同时藉此平台建设具备国际水准的医养结合社区,使项目成为全国医养结合发展的标杆工程。该项目是卫计委下属管区域中心医院首次与社会资本公司携手合作,开创了PPP模式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先河,对于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国际陆港医院计画为一家拥有10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公司将为国际陆港医院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资金、技术服务、管理和培训。双方进一步约定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以管理国际陆港医院的医疗事业。在合作共建后,国际陆港医院拟设置为「大专科、小综合」、提供国际诊疗服务、并在有效的信息平台基础上运行的三级综合医院。同时,在国际陆港医院周边规划建设养老公寓,公共服务中心,以及商业、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预期共建后将大幅提高为陕西省及周边地区患者的医疗服务能力,西北地区百姓将会获得深远收益。根据目前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来看,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医院,发展一些特色的专科,不仅有利于院本部的科室资源优化调整,更可以带动区县医院的重点科室发展,对于公立医院和合作方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参加是次签署仪式的领导有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李谠,中共陕西省常委、副书记胡和平,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莉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郭卫平等。对于是次的合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表示:「中国目前公立医院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百姓医疗服务需求巨大的突出矛盾,这也是引入其他资本参与医疗改革的契机。通过PPP模式共建国际陆港医院,能进一步挖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潜力,打破机制束缚,解决资金瓶颈,实现双方国有资本的强强联合与共同增值。」他认为,此次合作对进一步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打造辐射西北地方的高水准医疗中心,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表示:「采用PPP模式合作共建以后,西安交大一附院将负责注入品牌职能、提供与品牌需求相一致的医疗技术支援、技术领军人才以及人才团队和成熟的医院管理体系,并且会在医院运营过程中负责医疗运营。」他又指,此次共建国际陆港医院的举措,短期内可有助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佈不均衡问题,受益最大的将是广大百姓。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郭卫平指:「环球医疗在与西交大一附院共建的模式下,通过我们的资源投入来弥补公立医院现有的不足,更能够向医院供给更多国内外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包括优化的管理理念、医生培训、专家输送、科室提升、学科建设、设备引进和医疗信息化等。是次合作所带来的一系列优势正是国家鼓励和推广PPP模式的初衷,也是国际陆港医院的未来之路。」有关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或「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按2014 年收入计,根据一家独立咨询公司报告)。公司专注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以自身丰富的医疗资源平台为支撑,为医院客户提供一系列灵活多样的综合医疗解决方案。环球医疗的最大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其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也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有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计生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坚持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科研作风和优秀的服务品质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备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准在西北地方居领先地位。 医院2014年门急诊患者212万人次、出院患者10.3万人次、住院手术3.2万例次。医院注重专科发展,医疗服务特色突出,在肝移植、肾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冠脉搭桥、先心病封堵、介入、微创手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以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複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整体疑难危重症治疗和疾病难度指数居国内先进水准。
  • 德勤2016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报告,,解读哪些因素影响,医疗控费?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商、支付方、政府和其他利益方,正积极以高效、公平合理的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慢病扩散以及人口老龄化是引发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学人信息部(EIU)的报告指出,按美元计算,2014年60个国家的医疗健康支出平均增长了2.6%,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医疗行业支出差异明显。图1能看到中国2013年人均医疗花费为367美元,离美国人均9146美元差距显著。全球2016年预计医疗花费增长四个百分点,2017年和2018年将平均超过6%,尤其是亚洲和中东地区,私立或公立医疗花费都将继续上涨。但现 实是矛盾的,既要控费,又要提高服务水平,为此EIU预测2015~2019年,全球医疗健康支出平均仅增加4.3%,占据总GPD的比例是由2015年 的10.3% 下降到2019年的10.1%。纵观影响2016全球医疗行业的几大因素,分别是人口、经济、运营、创新和制度监管。如图2所示。尽管医疗费用增加与行政费用、保险费上涨、护理成 本过高等密切相关,但另一方面,采用新医疗技术和创新手段也会导致医疗成本上涨。但未来发展道路是明晰的,相关部门必须寻求新的方式以降低成本。影响医疗成本的因素分析医疗机构的整合趋势医疗行业正从过去零碎分散的模式转向整合和连接。在部分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大幅攀升的成本将呈现“规模越大越好”的演化格局。医疗机构相互并购,医生群体结盟独立,既顺应经济扩增的趋势,也能有力抵御不断施压的上层监管。提高医疗流程透明度、增加护理质量,提升医疗结果,是监管部门所要求的,由个人决定医疗方式将逐渐被标准化的指导和政策规定所替代。最后,通信技术的普及将连接全世界,大众对医疗行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追求人口健康负责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意识到现在更需要提前预知人们的疾病风险,医疗机构和社会保健体系当通力合作,让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由疾病治疗转型为医疗预防,从而优化医疗结果。尽管在英国、墨西哥、日本和德国已经显现了好的苗头,但整体来看,预防医疗还处于早期阶段。价格评级标准的改变最著名的转变就是美国提倡医疗改革从由按服务项目付费的FFS模式,转向按服务结果付费的VBS方式。现状是一些机构在积极为VBC模式作准备,另一些仍 然保持观望态度。行动缓慢的医疗机构其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VBS模式的投资巨大,且FFS付款模式利润可观,而且利益相关方对医疗价值判断还未作出明 确合理的硬性规定。所以,当医疗费用和病人数量同步激增,利益相关方需要想方设法采取更低廉的成本来应对。现实是很多障碍正阻挡目标的实现。VBC模式医疗卫生系统正在通过优化供应链,加速资金周转,改善服务。比如批量采购、提高记录管理、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提高临床医疗效率,这些途径都能在短期内提 升利润,但终究不是最本质的解决办法。前瞻性地卫生医疗系统对现有财务业务模型更为看重,会重视每一美元换来的医疗实际价值。图3反映了VBC付费模式由FFS、共享节约、绑定付费、风险共担到成本平摊等模式的过渡,由低阶向高阶,医疗机构承担的控费责任和支付费用风险也越来越高。为此,医疗机构为重建VBC模式,需要围绕如下方面进行投入:1.对医疗表现进行评估:采取报告和分析工具测量结果;2.病人参与:利用工具提升病人医疗知识和能力,增加治疗依从性;3.医疗协同:医疗服务方审时度势地适时参与管理,减少成本,提升质量;4.风险分担:对由临床或病人生活习惯引发的疾病风险进行分级管控;5.医疗计划:基于循证医学开发新的医疗路径,持续管理疾病。PPP模式公私合营的PPP模式将构建基础设施、共同开发技术,参与运营管理活动。PPP模式能帮助政府提供更多医疗服务,拓展医疗覆盖面,解决成本负担。一些PPP模式包括风险分级,类似VBC模式,政府会根据医疗结果给私人机构以经济奖励。PPP模式会催生更高效的医疗运营体系,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就是最明显的变化。从单一科室的孤立医疗转向整合多科室的综合性医疗,从断点片段式医疗跨向疾病连续监测医疗,从以医生为主体转向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从个体医生的医疗服务转向多专业混合小组诊断医疗,从片面局部的医疗管理转向与外部合作共同管护病人。德勤报告还指出对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即便中国政府已经为医院投入大量资金,但医疗基础服务还有待加强。这些城市需要训练有素的医生、擅长疾病诊断的医生以及其 他医疗从业者,让移动医疗技术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最大化。图6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在2014年和2019年每千张床位和当地人口的相对比率。此外,各国在医疗行业方面的改进还包括重组行政功能、信息共享和公开、减少重复的医疗检测服务、大胆采用数字技术,减少对面对面医疗的依赖,提倡居家护理医疗和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很多国家比如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都有不同的自主性医疗健康机构,从初级到二级医疗、三级医疗、临床培训、领导力发展、质量标准制定、检验、 监管到决策机构,有不同的服务行政部门,分别各司其事。预计,2016年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都会努力降低单位成本,实施共享服务。另外据兰德公司研究,美国31%的医疗费用发生在院内,改善院内医疗协调流程,对降低医疗浪费,促进整个医疗行业发展大有裨益。成本压力、人员配比 模式改变、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都营造了“无处不在”的新医疗。相应地,众多医疗健康系统都在引进可供选择的多种医疗服务模式,如去中心化地由国家控制下 放到地方管理,从大型医院移植到成本更低的基础设施应用。据统计,平均来看,从2014年到2017年,每1000名医生和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印度是最短缺医生的,医生和人口比例为 0.6:1,而中国同样不容乐观。医院多点执业还未放开,这阻止了民营医院的发展。虽然在部分地区有多点执业的试点项目,但大众还是在意公立医院的排名和 品牌影响力,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在招收高信誉度的医生方面困难较大。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加之持续监管压力,美国医疗机构大多采取并购整合医院的形式,提供规模化地大卫生系统和更广泛的服务范围。2014年和2015年中期,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投资并购增长加剧,如图8所示:美国医疗机构并购占据了2015上半年大部分的并购事件。医疗技术创新医药创新人类基因组和精准医药的出现,开辟了靶向治疗最具挑战性疾病的新途径。然而,医疗创新的成本代价也很高。眼下,医疗创新会继续拉高医疗成本。比如,美国批准的治疗丙肝新药,虽然长远来看,新药物将节省肝功能衰竭、癌症的治疗成本,但药品单价仍然昂贵。为此,部分州以及商保公司实际是限制新药的使用范围,最终导致公私营机构的激烈竞争,政府也会对比新旧药的应用成本、综合考虑。精准医疗个性化的精准医疗将从过去质量泛化的大规模医疗,变为整合药物和设备的综合诊断、疾病管理。比如,美国政府的FY2016预算就提出2.15亿美元用于精准医疗,重点是建设大型纵向延伸研究,并在法律框架下,保证患者数据在众多医疗机构和组织间共享。基于遗传学的个人健康护理将从根本上改善预后效果,比如30%~40%的患者服用药物是有副作用的,然而精准治疗将帮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减少副作用。数字化地连接医疗未来趋势是打通院内院外,实现医患间随时随地交流。医疗机构将探索医患增进交流的模式,鼓励患者参与,支持院外的预防、管理慢病。由移动医疗mHealth概念逐渐转化为连接医疗cHealth。通信、诊断、治疗和监控的过程数字化实现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可穿戴设备能捕捉数据,移动医疗APP和社交媒体都参与其中。例如,发展中国家严重缺乏医疗资源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地区,所以需要探索数字化技术改善基础医疗服务,以弥补和城市健全医疗体系的差距。全球数字医疗市场包括无线医疗技术、电子健康档案EHR、电子病历EMR、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和其他。2013年全球市场608亿美元,2020年 预计为23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且,数字医疗发展带动了无线设备、传感器与智能设备的发展。2014年数字医疗的投资超过40亿美 元,远程医疗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从2013年到2014年,一年间增长了3.15倍。举例可穿戴设备如何搜集人体健康数据,隐形眼镜监测血糖、听力设备增强听力、心率监测设备、腕带监测心跳和血压及热量、智能药片监测服药的生理反应、鞋垫传感器测量体重、体脂平衡和温度。如图9所示:
  • 2017中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及数字医疗产业发展分析
    p strong   一、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领域 /strong /p p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的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p p strong   1、两票制全面实施推动渠道变革 /strong /p p   2017年两票制将从去年的试点走向全面实施,大企业将会将渠道下沉,中小型代理商将被淘汰一批,兼并一批,转型一批。在此趋势之下,行业内将会孕育三大趋势性变革:横向收购、纵向延伸与转型。 /p p   在横向收购方面,资金充裕、实力雄厚、渠道广布的大型商业公司,将不断兼并与整合区域型渠道,并将渠道打造成供应链整合方案的提供商,业绩将迎来爆发。 /p p   纵向延伸又可分为三种:一是生产型企业下游渠道化,即大型企业收购经销商,例如美康收购倚天生物,安图收购盛世君晖 二是流通型企业上游自产化,即流通企业收购上游技术,例如流通起家的润达医疗并购POCT高技术壁垒产品线 三是流通企业下游服务化,即流通企业向终端服务延伸,比如迪安诊断继续积极布局终端第三方实验室。纵向延伸使得企业在上下游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通过协同作用提升了企业利润率。 /p p   转型是指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与渠道型公司之间业务模式的转变,譬如部分器械经销商在两票制、营改增及大整治背景下转型CSO 部分器械代理型商业在上述背景下或将转型配送型商业。 /p p   总之,渠道商的并购、延伸、及转型将使得渠道环节逐步走向集中,这是两票制趋势下渠道整合的未来出路。 /p p strong   2、分级诊疗带来国产设备的机会 /strong /p p   2017年,分级诊疗改革将会继续深入,并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虽然病人端的观念不会迅速改变,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分级诊疗将带来医疗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与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被外企垄断的局面不同,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一直是国产品牌纵马驰骋的疆场,而从政策面上看,国家亦鼓励与支持基层医疗单位使用优秀的国产医疗器械与设备。我们预计随着政策的倾斜与资金投入的侧重,国产优秀的器械品牌,无论是有渠道有产品的大品牌还是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的后起之秀,在基层领域将迎来爆发。 /p p   这其中,一方面是基层现有设备更新换代升级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基层医疗需求,但又操作简便的设备的机会。我们将重点关注检验诊断设备(尤其是POCT及快检设备等)、慢性病相关家用设备、医用康复器械、医生随诊随访设备、超声等安全简便的影像设备等基层设备领域。 /p p strong   3、基于器械的第三方服务方兴未艾 /strong /p p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各种新兴模式的不断摸索,我们认为越来越多的机构与公司会意识到:为医院服务、与医院共赢的“互利模式”,会比革医院命、抢医院生意的“颠覆模式”更符合目前的医疗商业环境,在此之下各类基于器械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将大有可为,各类“互联网+”的思维与模式也会融入到这些服务中。 /p p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明确医学检验实验室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进而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关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解读》明确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中心作为独立医疗机构势在必行。 /p p   从卫计委对第三方诊断、影像与病理等的发文支持,以及大型医疗企业在这方面的布局与并购可以看出,基于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第三方诊断、影像、病理、物流、消毒、维修、设备打包等新兴的集约化服务模式将有力地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由于这些领域同时也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相信将会有大量的投资及并购事件发生。 /p p   我们看到在第三方检验领域,龙头企业金域检验即将上市,后起之秀如千麦医学、北京和合等也持续得到资本的支持快速发展 在第三方影像领域,一脉阳光获得高盛的A轮投资,平安好医生、上市公司广宇集团等也积极布局该领域 消毒领域,老肯医疗及国药控股正在积极布局第三方消毒供应链 而第三方维修的企业如昆亚医疗、柯渡医疗分别登陆新三板与获得资本投资。 /p p   我们还观察到,如第三方检验、第三方影像等与诊断相关的第三方机构,不仅可以向医院提供服务,更可以面向广大的消费端市场,如能结合好早筛、体检等产品服务,将冲破医院市场的窠臼,创造出万亿级别的健康保健市场,如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相结合,或与新药研发等对接,将有不可估量的爆发潜力。 /p p strong   4、新技术渗透器械领域 /strong /p p   早筛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将带来诊疗的颠覆性革命。 /p p   目前早筛可分为两大类:遗传病早筛与肿瘤早筛。遗传病早筛通常是指产前筛查和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来计算得遗传病的概率 肿瘤早筛是指在有临床症状之前通过液体活检、基因测序等手段对肿瘤做早期发现。这两者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肿瘤生存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前癌症早筛公司Grail获得9亿美元的B轮融资,再次激起了资本的热度。早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诊断等技术,又将诞生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p p   人工智能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的结合是近来热门的关注点。中国和美国的医学影像数量去年增速分别是30%和63%,而放射科医师数量增长率仅分别为4.1%和2.2%,影像科诊断供需缺口巨大。人工智能读片的新趋势或将颠覆未来影像学诊断,弥补人工诊断的数量和准确度的不足。目前,来自谷歌大脑与Verily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的诊断乳腺癌的人工智能诊断准确度达到88.5%,完胜人类著名病理学家73.3%的准确度。未来人工智能诊断的更多病种突破及准确率的提升,将完美契合第三方影像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使得影像云诊断平台成为影像诊断的最终解决方案。 /p p   3D打印医疗器械是另一新兴领域。骨科器材类的3D打印产业近几年已初步投入了使用,如史赛克的3D膝关节置换,爱康医疗的3D髋关节,科太迈迪的3D关键骨打印。3D打印另一大应用领域是齿科,海外的巨头BEGO、普兰梅卡等医疗巨头都纷纷生产适合口腔应用的3D打印设备,如3D Systems、EOS也被初步引入了中国的医院。技术的更迭将是器械市场发展的确定性趋势。 /p p   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2016年营收达到约85亿美金,保守估计未来5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至2020年将超过150亿美金。这其中,手术机器人将占60%,而康复机器人将占20%。手术机器人中,达芬奇机器人自获批以来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万例复杂手术。康复机器人也在技术的逐步突破下日渐进入市场,根据密西根大学康复机器人协会预计,康复机器人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37%,远高于其他医疗机器人。这一领域中,国外企业ReWalk、Cyberdyne、Hocoma、Woodway等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崭露头脚,中国的蝶和科技、傅里叶机器人、安阳神方等康复医疗器械公司自产的医疗机器人也逐渐投入使用。 /p p   目前医疗器械领域的这些新技术的公司尚处于早期,仍主要以pre-A轮,A轮投资为主,今年我们预计这些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及投资事件,领先企业也将初露端倪。技术平台型公司v.s.垂直领域公司 大企业的创新部门v.s小型创业公司,谁将脱颖而出我们将拭目以待。我们认为平台型公司看迁移落地能力,垂直领域公司看渠道推广能力,大企业创新部门看协同及资源互动能力,小型创业公司看技术单点爆发能力。 /p p strong   5、精准医疗逐渐由概念走向成熟 /strong /p p   2015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提出“精准医疗计划”,“精准医疗”一词渐成医疗领域的热门词汇,随着NGS、基因编辑、DNA捕获、生物信息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精准医疗也逐渐从概念走向成熟。从诊疗流程来看,精准医疗可以分为早期筛查、疾病诊断、和预后随诊。 /p p   在遗传早筛领域龙头企业基本成形,贝瑞和康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诺禾致源获得国投创新的大额融资,安诺优达生产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获得CFDA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批准。在肿瘤早筛领域,近日,癌症早筛公司Grail获得9亿美元的B轮融资,再次激起了资本的热度。早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诊断等技术,又将诞生万亿级的蓝海市场。而鹍远基因的创始人之一,张鹍教授及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 上发布最新力作,在世界上首创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新技术,未来可以用于癌症无创早筛与溯源。在国内,博尔诚引入的结直肠癌甲基化基因早筛产品也获得了CFDA的医疗器械证,这些成果都将掀起行业的热度,预计国内该领域也将诞生一批创业公司。在技术上,早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液体活检,DNA捕获与扩增等技术,甲基化及其他靶点的发现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积累足够的临床数据,具备明确的临床指证,才能逐渐成为早期筛查的金标准。 /p p   在疾病诊断方面,精准医疗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肿瘤的精准用药及随诊。通过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检验,如NGS、一代测序、PCR、FISH、CTC、单细胞测序等技术,从分子的层面解释患者的个性化情况,从而在临床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与了解预后情况,结合靶向药物、细胞治疗等手段、实现精准与个性化的治疗。 /p p   目前,国内的NGS与ctDNA领域竞争局面火爆,众多企业呈百舸争流之势,经过最近两年的跑马圈地,行业即将迎来洗牌期和更残酷的竞争。我们预计整个行业在短期内将看各家的商务拓展及商业化落地能力,中期看服务质量和产品研发与报证能力及客户粘性,长期将看大数据的积累应用、商业生态的打造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化。企业方面,规模领先的世和基因、燃石医学等企业持续得到资本关注,而以元码基因、美因基因、基因加、臻和科技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也正在以各自不同的切入点迎头赶上。 /p p strong   6. 海外投资与并购势头持续强劲 /strong /p p   2016年底以来,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及大企业在医疗器械的投资中,以稳健性为主,重视有销售利润,有成熟渠道的稳定型的投资机会,并开始积极寻求海外有技术的公司进行投资,以实现产品的引入,并与国内的渠道优势互补。由于整体上看医疗器械商业化的周期快于新药,我们预计今年投资机构,特别是美元基金,将会沿袭此趋势,继续加大对海外技术型医疗器械企业的投资甚至并购 而A股公司并购海外医疗器械企业也将持续进行,海外并购已成为国内企业引入国外技术、海外企业在中国商业落地的有效方式。 /p p   2016年至今,九安医疗9,388万欧元收购eDevice,加码医疗检测设备 紫鑫药业收购Nabsys2.0,进军基因检测 京东方5000万美元投资以色列无创医疗设备公司Cnoga 三诺生物以2亿美元收购美国PTS诊断,进入IVD行业的POCT诊断领域。体外诊断、基因测序、创新医疗设备作为技术壁垒高、增速快的热门领域,是龙头收购的必争之地。2017年又将是国内龙头争相布局海外的一年。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成熟领域企业的并购与整合(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购) /p p   平台型与垂直领域的渠道商 /p p   基于器械设备的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 /p p   新技术领域 /p p   海外技术型企业的投资 /p p   布局医疗器械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医疗器械平台化公司: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新华医疗、华润万东、山东威高 /p p   医疗器械专业化公司:乐普医疗、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三诺生物、凯利泰 /p p   第三方服务类公司:迪安诊断、金域检验 /p p   传统医药类公司:信立泰、海思科、海南海药、北陆药业 /p p   非医疗类公司:宏达高科、经纬纺机、TCL、三胞集团 /p p strong   二、医药与生物科技领域 /strong /p p   放眼未来三年,我们预计中国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将出现以下变化。 /p p strong   1、一致性评价带来仿制药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strong /p p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国内仿制药的质量水平,最终实现进口替代和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虽然会带来仿制药行业格局的重塑,带来投资机会,但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p p   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并不一定导致国内仿制药市场份额的提升,也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医药支出费用的减少。在结构调整期,一致性评价所涉及的品种的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渠道品牌、降价空间是仿制药行业洗牌中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一方面,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较难达标的品种,工艺水平就是判断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标准,在生物等效性和工艺水平容易达到的品种,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时候渠道和品牌就是判断投资价值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即将问世或,刚问世不久的仿制药,其投资价值的关键在于原研产品有多大的降价空间,这个降价空间应当看的是绝对数值而不是百分比。在达到标准的企业中,其主要品种如须2018年底前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且已申报一致性评价的尤为值得关注。 /p p   有资质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临床机构的紧缺、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参比制剂的不足,很可能影响2018年年底前一致性评价的如期完成, 政策调整或在所难免。目前一致性评价提出的289品种目录只是第一步,后续范围更广的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出台或将对行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一致性评价短期内对仿制药龙头企业、CRO企业、药用辅料龙头企业以及制剂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p p strong   2、“两票制”带来医药流通环节大幅压缩,医药商业集中度提升 /strong /p p   随着“两票制”和“营改增”出台与实施,企业被迫由过去的“低开”模式转为“高开”模式,企业财税负担明显提高。集代理、过票、配送于一体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由于过票业务难以为继和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压力而面临淘汰,迫切寻求大型流通企业收购,流通环节将大幅压缩。而全国性和区域配送龙头企业则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大幅扩大终端覆盖率。 /p p   同时,在“两票制”的压力下,小型的连锁药店和零售店由于不能使用现金交易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也将面临大范围整合,大型连锁药店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新兴的专业CSO未来增长迅速,成为医药商业里值得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 /p p strong   3、新版医保目录带来行业短期内格局调整 /strong /p p   2009版的医保目录催生了数十个销售额过十亿的品种,新版医保目录的诞生,意味着1.5万亿医药市场有望迎来重构。 /p p   2017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药品339个,其中中枢神经领域新增17个品种,21个品种解除限制使用 儿童用药新增91个品种 同时治疗费用较高的替尼类和DPP4抑制剂等药物也新增进入医保目录,而多个原目录中药注射制剂品种被新增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同时对适应症的限定也更加严格。新版医保目录对中成药、儿童药、创新药和大病种药物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药注射制剂等领域管控更严。 /p p   2017版新版医保目录将2009年以后上市的新药作为重点评审对象,并对其中的创新药物进一步的倾斜,并同时将疗效确切的高价药品纳入拟谈判目录。2008年至2016年我国批准的创新化药和生物制品中,也绝大部分被纳入17版医保目录或谈判药品范围。可以预料在未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大空间、进入壁垒较高的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品种将获得青睐。 /p p strong   4、新药研发(开发)的时代来临 /strong /p p   根据Pharmaprojects统计,截至2015 年底,中国共有147 家企业涉足原研开发,如果仅从研发企业数量上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已在质变前夜。随着CFDA和CDE不断的政策支持和持续的理念更新 随着海外人才的陆续回归与新药研发配套产业的完善 随着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与部分新药研发相关领域技术(如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和精准医疗)的迅猛发展,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前瞻性及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等因素,新药研发(开发)行业即将进入质变的快速生长期。面向中国甚至全球市场、 掌握重磅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平台型新药研发企业及临床优势明显的重磅品种将受到资本的青睐。 /p p   全新靶点及化合物的原创新药研发具有很高资金成本和研发风险,而引进重磅品种并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地开发或具有更为可控的资金成本和研发风险,因此也得到资本更多的认可。这样的思路催生了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外资药企出于合规风险及药物推广成本的考虑倾向出售药物的中国区授权。而国内药企在合规和低成本营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获得外企的独家授权可以迅速增强竞争力。西藏药业收购阿斯利康旗下心血管药物依姆多、恒瑞引进Tesaro旗下止吐药Rolapitant、亿腾收购礼来旗下抗生素希刻劳和稳可信都属于这种模式。另一方面, 国内新药研发企业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挑选重磅药物,带入国内开发上市。再鼎药业引入韩美医药的肺癌领域在研药物HM61713 派格生物引入辉瑞的糖尿病领域在研药物GKA都属于这种模式。而索元生物收购礼来临床失败药物DB103的全球权益则属于创新药物的再开发。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在跨国药企丰富研发经验的团队,所选品种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在国际市场上已获成功或进展较快、具有较多可靠临床数据支持等特点。 /p p   新药研发未来趋向于精细和精准。化学创新药通常有效性高,广谱性高又易于口服,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会较大 生物药靶向性更好,安全性高、但有效性不足,且通常不能口服。发展兼顾两者优势的新药会成为趋势,如小分子药物的新剂型(缓释、靶向)或生物药的新品种(长效、口服)等。 /p p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生物药研发领域的异军突起是多种原因决定的:(1)化学药研发成功率降低,均摊成本显著提高 (2)生物药的高安全性导致高研发成功率。(3)发达国家社会支付体系完善。而对于国内新药研发企业而言,化药总体研发成本(尤其是临床实验成本)较低、 Me too、Me better类新药可借鉴大量国外经验,显著提高成功率、药价可被国内大部分人群接受,所以国内化学新药的研发仍存在很多机会。而对于国内生物创新药来说,成本及价格过高、在支付端受限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在较高行业预期的情况下生物创新药的市场仍将持续火热,但未来必将经受市场考验。 /p p strong   5、政策扶持带来的中医药产业升级 /strong /p p   基于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国家对中医药产业进行了有力的政策扶持,但中医药要想真的发挥这样的优势,结构性调整也是不可避免。医疗服务端的国家强制性政策支持,在中医药的消费端奠定基础,生产端的重要标准化和现代化,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具体来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在替代中药饮片和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预计行业未来五年增速仍然超过 30%,但市场准入放开导致的竞争加剧或在未来3年内初显。中药注射液行业在规范度提升,和再评价政策的推动下,将经历阵痛期、大浪淘沙和投资机会涌现的过程,安全性高的注射制剂更具投资价值。 /p p strong   6、精准医疗引领新药研发潮流 /strong /p p   精准医疗指导下的药物开发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交叉运用基因组测序技 术以及生物信息大数据技术从而开发特定患者的特定的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市场。2016年中国精准医疗的市场规模已达400亿人民币,其中靶向药物市场规模130亿人民币,占精准医疗32.5%的市场份额,未来5年增速预计超过20%的。 /p p   精准医疗的出现导致疾病的分型更加的细化,疾病亚群数量大量增加,大型制药公司很难再完全垄断创新药研发的市场,同时与传统药物研发模式相比以精准医疗为指导的新药研发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和周期,提高临床成功率。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面临更多机会,也能对新趋势实现快速反应,更具投资价值。国内中小企业在精准医疗方面的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也不逊于国外企业,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肿瘤靶向药物开发的思路迪、以全基因组扫描、临床大数据技术指导失败药物再开发的索元生物就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慢性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生物药公司及化学药物研发平台 /p p   有实力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与一致性评价与医药产业链的分工细化深度关联的CRO/CMO企业 /p p   现代中药技术平台,安全且有效的中药优势品种 /p p   布局医药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布局新药研发:恒瑞医药,海正医药,丽珠集团,泰康资产,国投创新、君联资本 /p p   布局渠道与销售:瑞康医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 /p p   布局海外优质资产并购:绿叶制药,复星医药,人福医药 /p p   加码生物药研发及生产:三生制药,药明生物,信达药业 /p p   海外新药项目的引进:再鼎医药,华领制药,恒瑞医药,派格生物 /p p   非医疗行业公司战略布局:三胞集团,百花村,金石东方 /p p strong   三、医疗服务领域 /strong /p p   自2012年前后开始的一轮投资周期,圆满完成了中国医疗服务领域投资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无论过去的成绩是否达到预期,都将成为中国医疗服务投资历史中不可逾越的一章。而作为第二个“五年规划”新启程的2017年,是医疗服务投资的正当时。 /p p strong   1、医疗大环境的显著改善将促进行业进入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阶段 /strong /p p   虽然中国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但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在这过去十多年的医改试错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也逐渐在摆正自身作为监管机构应有的位置,将释放整个行业的生产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净化市场环境。 /p p   一是之前的各种“保护主义”开始逐渐被打破,“亲儿子”(公立医院)也逐渐失去了被溺爱的地位,进而转向的是通过设定好统一的游戏规则,让各类参与主体都能享有平等的竞争地位。具体体现在对于社会办医政策的开放与支持、不再人为设定各类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障碍,不管是在允许进入的医疗细分领域、医疗机构的新建、医保资质的获取等方面,还是在医疗资源的开放与流动方面,都比之前要宽松很多。 /p p   二是针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远超历史水平,如针对非法行医、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打击,大力推行药品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加强对医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等,将改变以前“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让真正秉持“医者仁心”的优秀企业拥有良好的竞争环境,迅速脱颖而出。 /p p   市场环境的净化将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尤其是医疗人才、管理人员、医疗资源等,进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p p strong   2、可投资标的基数及优质标的数量增加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strong /p p   过往超过200个投资案例,成为中国医疗服务投资领域的第一代投资标的,虽然有很多标的在商业模式与团队等方面都有待持续验证,但其中已经不乏可以作为第二代投资标的的优秀企业。 /p p   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医疗服务领域一直缺乏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品牌,这对于一个拥有4万亿市场容量的行业,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尤其是医疗服务行业是以一个以“信任”为核心元素的领域,品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关键竞争要素之一。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主体所认知,并都在努力去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品牌。目前在某些细分领域,我们已经能看到此类明显的迹象,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必将出现数个真正受市场认可的领导品牌。 /p p strong   3、未来几年将是医疗服务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集中爆发阶段 /strong /p p   医疗服务行业的核心是如何用最经济、快捷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适用的医疗服务,围绕着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支付等各个参与主体间不同的互动方式,可以产生出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p p   但由于受政策及监管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在过去的商业模式都过于单一,主要都集中在复制公立医疗的模式,比如以大医院为主流的载体,而不像在成熟医疗体系的国家,有各类不同的商业模式来解决不同的需求,比如社区诊所、公共手术中心(以及第三方影像中心)、医生创业平台、便捷诊所(一分钟诊所)、医疗地产、医生金融、第三方服务商、新科技的应用等,虽然并不是每一类型都适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但这些需求都是天然存在的,将成熟国家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这一做法同样适用于在医疗服务领域。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广阔的区域,为这些商业模型在中国的创新运用都提供了很好的土壤,特别是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及新生代的涌入,他们更能接受新的事物,从而会加速这些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落地。 /p p   可以预见,2017年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并进入集中爆发阶段,而这点将会远超过人们目前的想象程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受中国传统医疗环境影响而视野受限的人来说。 /p p strong   4、医疗服务资产的证券化将会进入上升通道 /strong /p p   虽然自2009年爱尔眼科成为A股医疗服务行业第一家IPO企业以来,再未出现第二家医疗服务企业的IPO,但A股对医疗服务企业的热情却从未减退。而受制于中国特殊的上市审核体系,很多企业被迫转向香港市场。 /p p   2013年底凤凰医疗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医疗服务企业登陆港股,此后平均每年都有两到三家医疗服务企业在香港上市,且整体的表现并不输于香港市场的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不少于十家的医疗服务企业在准备冲刺港股,预计在2017年将会有不少于三家的医疗服务企业实现香港上市。 /p p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可以预见A股的上市周期将显著缩短,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企业在A股上市,甚至之前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会通过“A+H”的方式回归A股。因此,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实现完整的投资周期。 /p p   另一方面,与IPO相对应的,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并购案例将会自2017年开始逐渐涌现出来。这主要源于在过往的200多个案例中,将会有不少案例出现基金到期的情形,特别是在2012-2013年左右投资的案例,如果预计未来两年内实现IPO的可能性比较小,将会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p p strong   5、外资医疗集团将会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一支新兴的力量 /strong /p p   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是少数几个外资占比较低的领域,之前主要受制于国家政策的管制。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外资的准入,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集团开始在中国设立合资医疗机构,将国外优秀管理经验与医疗资源带到中国,服务中国广大患者。虽然在过往的经验中,外资在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失败的案例反而不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入中国的热情与决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机构出现在内地,进而对国内的企业带来挑战,迫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p p   2017年,医疗服务的投资主题将逐渐从解决“可及性”问题向关注“医疗品质”方面转移 同时,围绕着“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式而展开的各类商业模式会受到青睐。 /p p   虽然医疗服务的供给问题是永恒的主题,但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定位逐渐明确、政府实施更加严厉的成本控制、民营医疗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带来对医生吸引力的增加、医生观念的更加市场化,使得民营医疗将逐渐改变过去在公立医院夹缝中生存的状况,进而向提供更有品质的医疗服务升级。 /p p   一些定位于为非医保患者提供可负担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更加适应中国新的医疗市场环境,如各类消费型医疗、改善性医疗等领域,由于目标用户群体定位清晰、可支付能力及支付意愿都比较强。“高薪养廉”的作用会激发医生能够回归到医疗的本质,避免过度医疗,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作为核心营销策略,会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 /p p   随着政府逐渐理顺各类医疗机构间的关系,以及由于信息透明化带来的就医意识改变,整个的patients flow模型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将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大医院或超大医院将不再是集所有类型医疗服务为一身的医疗机构,各类专业的专科门诊、特色诊所、医疗中心等将会以其便利性、专业性及有品质的服务而承担较多的医疗服务量,并与医院间实现健康有序的互动,进而逐渐接近成熟市场国家的医疗服务模式。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专科医院及小型医疗机构连锁,包括医美、康复、社区医疗、中医、辅助生殖(IVF) /p p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包括第三方影像中心、第三方手术中心、第三方实验室等 /p p   布局医疗服务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传统医疗服务企业: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p p   传统的医药企业:恒康医疗、康美药业、益佰药业 /p p   传统的医疗器械公司:乐普、鱼跃、九安、新华、威高 /p p   非医疗行业公司:宜华健康、中国移动、龙湖地产、奥克斯、泰康保险 /p p strong   四、数字医疗领域 /strong /p p   数字医疗领域投融资趋势在2016年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变现模式的核心挑战下,曾经以连接医患为核心的移动医疗自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完成巨额融资后从火爆状态彻底冷却。与此同时,市场又找到了AI和大数据这一新的热点方向,年中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了新屿科技、零氪科技和思派网络三家肿瘤大数据公司的融资。到了下半年,行业内公司已经纷纷为自己贴上大数据标签,连细分市场名称也已经悄然从“移动医疗”转变成了“数字医疗”。我们预计在2017年,传统移动医疗公司随着上一波热潮中融到的巨额资金逐渐消耗完毕,行业必将面临直决生死的大洗牌。但我们依然坚信,整个数字医疗产业,仍将面对着千亿级的市场规模迅猛发展。 /p p strong   1、一种核心挑战:变现模式是一道不得不迈的坎,To B模式较To C短期内更加稳健 /strong /p p   前两年移动医疗所寄予厚望的两大支付方——保险与药企,已经随着实践中遇到的阻碍很难再在融资过程中得到投资人认同。虽然我们坚信,健康险在长期来看参与健康主动管理,其作为支付方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行业参与者变现的困境,亦无法持续支撑融资进入中后期阶段的企业估值。 /p p   在遭遇变现难的困境之下,行业参与者被迫各自选择方向进行突破,比较有代表性且已经落地的尝试有: /p p   (1)发挥平台优势,吸收资金流水:能有效产生账面收入,回答变现问题,但需关注其收入向利润的转化质量 /p p   (2)转化C端用户,转型线上电商:利用平台高粘性精准用户,向电商转化,需关注品类和转化率 /p p   (3)坚持为B端提供信息化服务,走传统To B模式。 /p p   从实践来看,To B模式虽然业务缺少潜在爆发性和想象力,但其抓住的是院内、院间信息化的新一轮技术升级机会,其支付方意愿客观存在,更容易产生让投资人接受的财务表现,体现出了稳健优势。其余对C端的变现尝试,总体而言“赚小钱容易,赚规模性收入难”,在2017年仍有待证明。 /p p strong   2、一次趋势转变:移动医疗向数字医疗的转换实质是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 /strong /p p   我们在去年提到过,移动医疗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产业链重构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来提升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相关技术提升检测和治疗效果。两个阶段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其先后关系是由实施难度所决定的。 /p p   现在,第一阶段发展进入瓶颈期,市场开始洗牌,更多资金已经投向第二阶段。从“移动”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转向以“数字”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这一趋势与美国的行业发展路径一致,仍然体现出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对美国的跟从性特征。 /p p    strong 3、一项近期热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与辅助诊断领域风口正热,但未来在资本市场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strong /p p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技术创新的代表,存在产业链的前后关系。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国内专业的大数据创业企业走的相对靠前,已经进入B-C轮,而人工智能基本处于A轮或更早的阶段。从国际趋势来看也是如此:作为AI的基础,大数据如Flatiron已经在2016年初就获得了罗氏领投的1.75亿美元巨额融资,医学成像系统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 2015年就已经被IBM以十亿美元收购用于图像分析。而在AI的应用上,按成熟度从高到低分别是: /p p   (1)影像辅助诊断:Arterys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MRI分析软件在2017年初被FDA批准,系全球之首 /p p   (2)临床辅助诊断:IBM Waston通过学习文献为医生提供诊断辅助功能已经尝试投入实际应用。 /p p   (3)精准医疗应用:3月刚完成9亿美元B轮融资的Grail即希望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ctDNA与早期癌症之间的联系,用于癌症早筛。如何把临床数据与基因数据进行高质量的整合分析是重中之重。 /p p   (4)药企研发辅助:如美国企业Atomwise,通过深度学习,进行新药早期评估,节约新药开发成本,尚处于较早期阶段。 /p p   这也预示了AI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顺序,当前国内实质性进展主要集中在数据积累和影像诊断之上,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p p   我们判断,中国AI近年内仍将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但健康大数据一定能够率先走向成熟。最终成功的大数据企业不一定是目前数据量最大的公司,但一定是那些有能力制定行业标准、管控数据质量、把握政策风险的行业竞争者。 /p p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这一热点领域的进展决不会一帆风顺。健康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需要长期高投入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国内传统人民币基金周期偏短,难免早早将行业又推到变现的风口浪尖,而此时变现显然还为时尚早 而长周期的美元基金在面对中国人的健康数据上,考虑到政策敏感性,往往其投资本身可能给企业带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个行业最需要的还是国内前沿产业力量的支持,正如Waston只有背靠IBM才能有财力有能力完成诸多收购和研发一样。 /p p    strong 4、一个长期机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控费能力仍是核心主题,仍然存在重大机会 /strong /p p   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医疗领域的核心主题仍然是医疗控费,能够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成本的企业一定能够体现出价值。降低全产业链成本的主要途径在于: /p p   (1)减少重疾发生——疾病早筛与预防:技术驱动型,看好分子病理检测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发展 /p p   (2)提高诊疗效率——医院信息化升级与AI辅助诊断:政策与技术共同驱动型,看好针对医院的技术提供商 /p p   (3)优化治疗效果——新药与治疗手段研发:技术驱动型,看好AI辅助研发和精准医疗落地 /p p   (4)资源合理配置——分级诊疗与远程医疗:政策驱动型,看好相关信息化技术提供商 /p p   (5)减少流通环节——两票制和医药分开:政策驱动型,关注药店线上化发展。 /p p   我们认为,2017年以下领域将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p p   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p p   针对远程医疗的技术和平台性服务 /p p   院内、院间信息化的新一轮技术升级 /p p   布局数字医疗领域的A股主要玩家 /p p   互联网巨头布局新科技:百度、阿里、腾讯、小米 /p p   传统医疗信息化公司移动化、远程化布局:卫宁软件、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软件等 /p p   传统医药公司延伸性布局:天士力、海南海药、康美药业、复星集团、健康元等 /p p   传统医疗器械公司布局终端:九安医疗、三诺生物、乐普医疗等 /p p   大产业平台产业整合如地产开发商和通讯运营商等:龙湖地产、龙玺地产、宜华地产、中国电信等。 /p p & nbsp /p
  • 第三方医疗检验:隐形的“金矿”
    [ 目前,国内医院只有0.7%的医学检验在外包机构完成,2010年医学检验外包国内的整体市场容量仅有13亿元 ]   外包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优化运营成本,提高机构的核心业务,内部多余资源效用最大化。   当然,如果内部不具备某一类资源,或许就更需要用外包的方式来“补齐”短板。   “技术能支撑,成本能降低,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只做专业的东西,我们应该专注于核心的内容,将非核心的内容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完成,使我们拥有的资源实现最佳的组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罗蒙说。   罗蒙举了一个例子:《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里,弗里德曼就举了一个有关外包的案例,一位美国的妈妈给380公里外的孩子打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先转到1.7万公里外的新德里,再从新德里传回华盛顿,而不是直接打到380公里外的华盛顿。   回到医院的话题上来,在医院辅助性的业务中,检验科和影像科的职能很关键,但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提供足够的设备、场地和人力。   能够提供此类服务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便应运而生了。   在夹缝中找到机会   2011年10月底,国内最大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合作建立远程病理会诊中心,这个中心主要的功能就是承担国内高端专业类医学检验。   而凭借为国内三甲医院和中小医院提供专业化检验服务的广州金域,2011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7亿元。   由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成长性,广州金域目前已获得联想投资的两轮资金注入,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IPO.   金域检验董事长梁耀铭当初也没有想到第三方医学检验会有今天,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早在1994年金域检验还是广州医学院一个校办企业,定位只是为广州医学院的两家附属医院生产一些诊断试剂。   但梁耀铭很快发现在医院的“夹缝”中还隐藏着更大的商机:中小型医院的检验设备简陋,无法接待一些需要做非常规检验诊断的患者 即使是一些“三甲”以上的大医院,由于当今医学检验仪器和手段的更新速度加快,要“与时俱进”也是能力有限。   于是梁耀铭有了建一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想法:既可以对大型医疗机构提供特检项目服务,又可以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普通医学检验,弥补其检验人员、设备、技术等资源的短缺。   1994年梁耀铭创建金域医学检验。有意思的是,梁耀铭本人也不知道,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欧美就出现了QUEST与Labcorp这样的大型医学独立实验室。以QUEST为例,其2009年的销售收入达到80亿美元,占到美国检测市场14%的份额,提供检验项目5000多项。   巨大的市场潜力   梁耀铭的“独特发现”很快赢得了市场。如今,金域检验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其提供的诊断服务覆盖全国6000多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200多家,二甲医院2000多家,仅广东省内服务对象就超过1000家,近五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50%。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顶级的三级甲等医院能提供的检验服务仅有1000项,但像金域检验这样的医学检验外包机构能提供的检验项目有1300项。广州一家三甲医院院长告诉本报,医院将检验科的部分诊断项目外包,至少能将医院检验科的运营成本整体降低20%。   按照梁耀铭的估算,国内医学检验外包市场每年将以40%的增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市场容量将增加至68亿元。   由于市场不断扩容的诱惑,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10家医学检验外包机构,但规模普遍较小,营业额多在5000万元以下,主要服务对象是县级医院。而在所有医学检验外包机构中,前四位排名分别为金域检验、迪安诊断、杭州艾迪康和高新达安。   目前,国内医院只有0.7%的医学检验在外包机构完成,2010年医学检验外包国内的整体市场容量仅有13亿元。   对比而言,美国80%的医学检验都由外包机构完成,整体市场容量达到近600亿美元。   因此,医学检验外包市场在国内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新医改促使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放开社会资本办医,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医院会将检验服务外包。
  • 食品安全标准将“瘦身” 超50%年底前整合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   近5000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及行业标准将在未来两年内,清理整合为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今年底前完成50%以上整合工作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对各类食品标准中涉及安全内容的整合工作,基本解决现行食品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   同时加快食用植物油、蜂蜜、饮用水、粮食等重点领域、品种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的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严控公立医院发展规模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日前由该委和国家中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强调,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切实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范围。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优先满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求 同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留出社会办医的发展空间。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情况下,支持并优先选择社会信誉好、具有较强管理服务能力的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的改制重组。   积极发展中医类别医疗机构   《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积极发展中医类别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医生多点执业保险工龄将衔接   孙志刚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此举有利于实现卫生人才合理流动,是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医师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允许医务人员在不同举办主体医疗机构之间有序流动,在工龄计算、参加事业单位保险以及人事聘用等方面探索建立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的衔接机制。为名老中医多点执业创造有利条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