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防化研究院

仪器信息网防化研究院专题为您整合防化研究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防化研究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防化研究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防化研究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防化研究院话题讨论。

防化研究院相关的资讯

  • 昊诺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举办产品知识讲座
    2014年4月2日,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举办了徕卡常规病理产品及毛细管电泳知识讲座。活动上,昊诺斯的产品负责人凌文慧和周尧分别针对徕卡常规病理产品及AB SCEIX的毛细管电泳做了讲解,报告期间,不时有老师提出问题,都反应讲解的内容对于购买仪器非常受用。并希望今后能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把更多有用的信息与大家分享。感谢防化研究院的老师们在百忙之中参与昊诺斯的活动,更加感谢大家对昊诺斯的支持。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是徕卡和AB SCEIX毛细管电泳在北方地区的一级代理商,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生物检测、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组织病理等领域提供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多层次服务的高科技公司。昊诺斯代理的国外产品绝大部分是专业领域内的世界一流品牌。主要包括:ThermoFisher、Merck Millipore、徕卡、AB SCIEX、美国艾森生物、韩国ADAM、台湾光鼎、加拿大Avestin、西班牙Telstar、波兰HTL等。 昊诺斯的代理权绝大多数为直接与生产厂家签约代理协议的独家或一级代理,这意味着昊诺斯销售的代理产品将得到生产厂家及昊诺斯的双重支持与售后服务。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的库存拥有大量的备品备件及现货以服务用户,这意味着在中国这样广大的用户区域内用户将可以就近联系昊诺斯,更加及时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更有保障的服务。 同时昊诺斯还销售鼎昊源品牌的多种国产仪器,包括自动研磨仪、系列台式离心机、振荡混合器、封板机、温控金属浴、温控振荡、系列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自动染色仪、全自动Blot膜杂交系统等产品,并在逐步增加品种,扩大规模。 昊诺斯愿尽最大的努力为实验室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更加可信的服务。昊诺斯相信凭借一流的技术与服务基础,与科技研发的实验室一起共创美好的明天。
  •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2765万采购多类别仪器设备
    p   日前,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发布科研设备招标公告。据统计,两个项目(第二批、第四批)预算2764.54万元进行22个类别的仪器采购,包括太赫兹成像光谱仪与气体太赫兹光谱系统、荧光光谱仪与飞秒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成像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系统等。 /p p   详细情况如下 /p p   项目名称: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科研设备采购项目(第二批) /p p   项目编号:TC1804B0P /p p   开标时间:2019年03月19日 09:30 /p p   预算金额:1701.34 万元(人民币) /p p br/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605" align=" center"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标包号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标包名称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标包编号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产品名称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数量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交货时间/地点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项目预算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无机闪烁晶体生长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无机闪烁晶体生长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47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2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射线衍射仪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2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X射线衍射仪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台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3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掺碳剂量级三氧化二铝晶体生长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3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掺碳剂量级三氧化二铝晶体生长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2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4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光释光评价分析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4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光释光评价分析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7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5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车载放射性探测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5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车载放射性探测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35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6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辐射输运模拟与放射性核素分析计算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6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辐射输运模拟与放射性核素分析计算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7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现场物体计数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7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现场物体计数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2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8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放射性样品制样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8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放射性样品制样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6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9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反康普顿谱仪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9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反康普顿谱仪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台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35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0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α谱仪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0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α谱仪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9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1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放射性物质取样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1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放射性物质取样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3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2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全身污染监测仪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2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全身污染监测仪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台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0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3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金刚石探测器测试系统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3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金刚石探测器测试系统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1.34万元 /p /td /tr tr td width=" 5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第14包 /p /td td width=" 8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大屏幕交互终端采购 /p /td td width=" 11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TC1804B0P/14 /p /td td width=" 8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大屏幕交互终端 /p /td td width=" 5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套 /p /td td width=" 102"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个月/ br/ & nbsp & nbsp & nbsp 用户现场 /p /td td width=" 73"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0万元 /p /td /tr /tbody /table p br/   项目名称: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设备采购项目(第四批) /p p   项目编号:YJZ18026 /p p   预算金额:1063.2 万元(人民币) /p p   开标时间:2019年03月21日 09:00 /p p br/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width=" 605" align=" center"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包号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设备名称 /p /td td width=" 10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数量(台/套) /p /td td width=" 97"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备注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1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太赫兹成像光谱仪与气体太赫兹光谱系统 /p /td td width=" 101" rowspan=" 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详见招标文件 /p /td td width=" 97" rowspan=" 8"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无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2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荧光光谱仪与飞秒激光器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3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扫描电子显微镜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4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橡胶加工分析仪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5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成像分析仪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6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7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液相色谱仪 /p /td /tr tr td width=" 61"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8 /p /td td width=" 346"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系统 /p /td /tr /tbody /table p br/ /p p br/ /p
  • 我国研制出可剧毒环境作业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
    33项科研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23项在全军推广,100%应用于多样化军事任务战场;编写《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某型剂量仪使用说明》等4部教案在全国公开发行,成为军地防化专业训练教材;出色完成上海APCE会议、上合组织峰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保障和多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   短短几年间,南京军区某防化技术大队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初冬时节,记者走进这支神秘部队一探“奥秘”。   紧盯战斗力空白点   “某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泄漏,剧毒气体正在急剧扩散,泄漏源不明……”11月初,演练现场,该大队应急救援分队闻令出击。   放出机器人,打开控制箱……在技术人员遥控指挥下,一台身高不及人膝的机器人,攀爬一道道楼梯,跨越一个个障碍,深入染毒区自主搜索毒气泄漏源。一组组化学分析数据和一幅幅库房内部实景传回控制箱,锁定毒气泄漏源。场外专家迅速发送处置指令,机器人跟进作业,很快排除险情。   此次演练的“主角”——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前不久顺利通过总部科技成果鉴定,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就是这个大队防化技术室与某大学联合研制而成的。   一个身居基层的营级装备技术保障单位,何以能够研制出如此尖端的科技成果?   2004年4月,该大队高级工程师韩益利组织一次剧毒氯气瓶泄漏事故救援,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具备,他们只能穿着普通防护服进入隔离区,虽然凭借经验降服了“毒魔”,但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高危环境侦察作业,但由于技术上封锁,国内防化系统机器人研发运用仍然是一片空白。该大队主动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2009年年底,我国第一台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在这个大队诞生,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两项软件著作权,并荣获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   过去,大范围、多点位、实时不间断自动监测,一直是核监测的技术瓶颈,核辐射源准确定位只能搞“人海战术”,靠单兵进行拉网式仪器检测,作业效率极低。   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国际上这也是一道难题。这样的项目要不要上?   2006年年底,经过科学论证,该大队主动申请立项,并成立由工程师廖韩林领衔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攻关,他们成功应用动态网络、辐射测量、卫星定位等多种新技术,研制出“核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该系统最大可容纳6万多个辐射传感器节点,不仅能对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多个核辐射源,进行实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还能对辐射源进行远程精确定位,准确测量。北京奥运会期间,该成果首次亮相上海赛区,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这个大队先后取得数十项科研成果,90%以上融入了国际国内核化专业领域先进技术。   科研成果转化“无缝对接”   去年9月,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在某大山腹地拉开帷幕。突然,红方一台某型探测车出现故障。   防化技术大队迅速组织抢修,修理工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进行复杂的拆装检测,而是用一套电子仪器进行“扫描”,很快查明故障。数分钟后,探测车重新投入战斗。   这款由某防化技术大队官兵研制的电子仪器,实现了装备维修不解体检测,提高了装备维修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已在多次重大军事任务中发挥威力。   “科研成果只有直通战场,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大队长翟小忠的一席话道出了大队党委一班人的共同感受。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他们十分注重科研成果向战斗力的转化。   2006年7月,大队驻地热得如同火炉,某新型化验车试修任务进入攻关阶段。经过一个多月艰辛摸索,攻关组已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但组长韩益利要求,必须把各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同时整理出来,为部队提供一份简便易行的操作指南。   近3个月的紧张忙碌换来丰收的果实:攻关组编写出《某型化验车小修指导手册》,对整车结构、基本原理、简单故障排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介绍,还拍摄了一部示范教学片,便于部队开展自主教学。   近年来,该大队四分之三以上的科研成果在全军、军区部队推广,为防化部队遂行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才培养使用“能上能下”   防化技术室主任金华回想起自己4年前被推选、任命为主任的那一幕,至今印象深刻。   那一年,她才31岁。“让一个毛头小丫头当主任,开什么玩笑?”对大队党委的研究决定,不少人不理解甚至提出质疑。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上任以来,金华带领防化技术室先后取得8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每年1项二等奖,并新上科研项目8个。她用实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大队培养创新人才的大思路。   不比资历比实力,不比职务比作为。“我们当时就是看中她的潜力,相信她能胜任。”政委冯为宽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方为景。树起一个“金华”,是为了让更多“金华”迅速成长起来。   大学生干部赵毅是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被作为信息化人才引进到防化技术室,却因专业不对口而感到失落。为加速人才培养,大队第二年就将赵毅编入核化设施数据及遭袭后果评估系统课题组。   赵毅果然不负重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攻克了计算机关键技术,该科研课题很快取得成功,赵毅的名字从此载入大队科技创新成果的史册。   如今,这个大队已形成一支以专家为科研领军人物、年轻技术干部为科研主体,老中青三代梯次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 基础研究的乐趣是满足好奇心——访华南理工大学自旋科技研究院蒋尚达
    1945年,物理学家Zavoisky首次提出了检测电子顺磁共振信号的实验方法,经过70多年的发展,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已经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医学等许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起步较早,卢嘉锡、裘祖文、徐元植等教授为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浙江大学徐元植教授从1960年开始从事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研究,是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为促进我国电子顺磁共振学科的发展,徐先生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顺磁共振发展专项奖励基金。华南理工大学自旋科技研究院的蒋尚达教授在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磁性分子量子相干性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荣获2021年度“徐元植顺磁共振波谱学优秀青年奖”。近期,蒋尚达教授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采访,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与科研成果,以及他利用电子顺磁共振仪器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远离“舒适圈” 填补知识空白蒋尚达在博士阶段主要从事单分子磁体合成方面的研究,但苦于缺乏先进的表征手段去研究磁性分子的电子结构,因此博士毕业后他并没有继续博士阶段更为熟悉的研究,而是选择门槛较高、难度更大的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作为博士后的主要研究内容。蒋尚达就这样进入了顺磁共振研究的研究领域。蒋老师起初并不熟悉顺磁共振的相关知识,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基础书籍、查找原始文献,巩固基础知识,后来深入了解搭建EPR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案,再到使用商用顺磁共振仪器开展科学研究。从频域到场域再到时域顺磁共振,从“EPR小白”到“优秀青年专家”,顺磁共振的相关技术,蒋尚达都能够娓娓道来。而正是在理论知识足够扎实的基础上,才有了后面相对“平坦”的科研之路。但当他已经清晰掌握系综电子顺磁共振波的相关技术和研究范式之后,蒋尚达再次选择退出“舒适圈”,继续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光探测单分子顺磁共振。蒋尚达提到,现在这个研究方向是基于几年的调研工作,经历了选定-推翻-再选定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最终选择出来的,创新的科研工作不会是凭空想出来的,是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无疑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对蒋尚达来说却是极具吸引力并充满乐趣的。九篇文章申基金 不靠数量靠深度当被问到自己引以为豪的科研成果时,蒋尚达戏称自己的文章少的可怜,但提到每篇文章都是自豪的语气。他分享了发表在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的工作,他和课题组成员使用脉冲激光将富勒烯分子激发至三线态,并在该三线态上制备了三能级叠加态,进而观测到新奇的量子相位干涉现象。蒋尚达说,这篇工作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因为这是他们课题组在多能级磁性分子中观测到新奇物理现象的第一篇工作。与传统的量子比特不同,磁性分子往往具有更多的可调控能级,因此一个磁性分子的希尔伯特态空间也就更大,具有更多的量子相位,物理内涵也就更加丰富,量子拓展性更强,但其缺点是量子相干性较差。蒋尚达的研究团队提出化学分子的笼状结构保护方案可以很好的延长磁性分子的量子相干时间,比较典型的分子就是内嵌富勒烯。例如蒋尚达研究团队报道的Gd2@C79N分子的自旋基态为S=15/2,其相干时间可达5微秒,是可以观测到量子相干行为的最高自旋分子。此外,蒋尚达团队还搭建了五族元素内嵌富勒烯分子的合成和纯化装置,他们制备的N@C60分子浓度可达5000 ppm,相干时间在液氮温度下则有上百微秒,是目前报道的最长相干性的高自旋分子(S=3/2)。基于这类高自旋分子的较长量子相干时间,蒋尚达团队还发现了电子能级中的几何量子相位,并实现了具有纠错功能的量子算法演示。蒋尚达的研究成果可以用“少而精”来概括。今年3月,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结题答辩,专家对蒋尚达的研究工作评价很高,认为他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和系统。蒋尚达在该项课题中仅有9篇文章,但他提出的笼状结构保护磁性分子量子相干性的学术思想,以及高自旋分子拓展量子态空间的研究思路极具创新性。经过评审专家的考评,蒋尚达的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结题被评为优秀。蒋尚达说:“做基础研究的最大乐趣就是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把每一个课题都研究透彻,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确保每一篇文章的产出都能够清晰地说明一个问题,而非单纯的追求发文速度与数量。当被问及科学研究的初心时,蒋尚达说:“我做科研的初心是为了填补科学认知的空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是实验室里的“生命线”蒋尚达之前在北京大学工作时使用的是布鲁克E58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现在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自旋科技研究院,又采购了一台E580,由于疫情原因暂未安装,对于课题组来说,电子顺磁工作波谱仪就是实验室里的“生命线”。“应该说,我们课题组是E580的重度使用客户”,蒋尚达在采访中这样说道。布鲁克的顺磁共振谱仪开发也有二十余年了,特别是脉冲式顺磁共振波谱仪,国内外的用户很多,这是比较成熟的商业化产品,设置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99%以上的用户对于仪器的使用。以E580为例,一个主要功能是进行电子-电子双共振实验,E580对于该类测试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但是对于蒋尚达而言,课题组研究则会更多的关注涉及商业产品之外一些其他的应用,例如外部脉冲电场的使用、复杂任意波形的应用、多频率、高带宽谐振腔的设计等等。蒋尚达提到,自己的团队对于仪器内部的功能已经非常的熟悉,当需要对仪器功能进行进一步开发时,常常会与布鲁克国内外的技术人员沟通,布鲁克的工作人员响应非常积极,在联系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交流过程中,布鲁克工作人员会深度详细地介绍仪器的拓展性,蒋尚达团队则基于这些介绍,对其进行新功能的开发。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前景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化学、材料、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无机化学反应领域,电子顺磁共振可以很好的研究研究产物微观电子态,南京大学王新平教授、大连化物所叶生发教授、国科大的李剑锋教授在该领域都有很好的研究成果;在有机化学领域,顺磁共振技术可以研究自由基的机理,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在该方向有很好的成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胡炳文教授开辟了很重要的方向,探究锂电池里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在生物领域,通常使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构象,清华大学的方显杨教授做出了重要的研究;蒋尚达教授的研究方向也是基于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重要应用,即研究磁性分子作为电子自旋载体在量子信息科技中的应用。关于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未来发展,蒋尚达认为自旋微观态在化学反应和催化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涉及到原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与超快光谱等的联用。蒋尚达认为,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技术门槛较高的特点,尽管很多人需要该技术,但能够熟练使用该技术的科学工作者较少。华南理工大学自旋科技研究院就是一个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新型科研创新平台,成立于2021年。研究院以磁性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自旋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效应,突破单分子自旋操控和读出技术,发展自旋相关量子材料和器件,开发相关分子诊疗技术与药物。研究院涵盖自旋化学、自旋操控、自旋材料与器材、自旋生物医学等多个研究方向,旨在解决自旋国际科学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研发自旋关键技术,建设国际自旋创新交流平台。后记:蒋尚达要求学生在选择的研究领域中理解应当力求深刻,只有在自己的小方向上的认知超过了导师才算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对待每一个学生,课题团队都会对学生进行非常详细地仪器培训,要求学生们在较高的科学素养基础上,了解研究的目的,清楚实验设置的含义,预设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蒋尚达分析道:对待在研究上没有锐气的学生,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和他共同解决困难,找到新的方向;对待相对浮躁的学生,则应要求他做充分的文献调研,将不断涌出的新想法成熟化。蒋尚达说:学生应当打好基础,切忌盲目追求热点,务必要把研究做得更有深度!
  • 五洲东方华东地区仪器巡回展亮相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9月20日五洲东方华东仪器巡回展第二站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展示现场   本次巡回展共展示了五洲东方独家代理的德国MEMMERT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独家代理的德国SIGMA公司3K15冷冻离心机、独家代理的加拿大BIOCOMP公司的全自动密度梯度制备分离系统、独家代理的法国VILBER公司的凝胶成像系统、五洲东方公司自有品牌BIODROPSIS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BD-1000,同时展出德国BRAND公司移液系列产品、法国INTERSCIENCE 拍打式匀浆器400VW、德国BANDELIN公司的超声波清洗器等多项实验室仪器。 客户答疑 客户交流 仪器讲解   展会期间同时举行了&ldquo 香水DIY,调配属于您的个性!&rdquo 的客户动手参与活动:想拥有一瓶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香水吗?想尝试当一名调香师的乐趣吗?清新明快的柠檬、幸福的天竺葵、唯一爱恋的花梨木、象征爱情的玫瑰、坚毅勇敢的雪松等等;香调的混搭,不一般的嗅觉,这就是您的个性标签!我们公司将提供给您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只要您愿意、只要您来、只要您拿起德国BRAND移液器,就有机会带走属于您的香!属于您的唯一!无限芬芳的超脱,点滴即可创造...... 香水制作DIY 踊跃参与   精彩的体验活动和丰富的仪器展示得到了上海交大大学各个实验室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共有近八十位师生专程到展台参观和亲身参与,当天共完成了几十只移液器等项目的现场签单,也带走属于师生每人自己的个性香水。
  • 默克等3家生物医药企业随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开启其首次访华之旅,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中德经贸关系出现一些杂音的当下,此次访问无疑传达出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环球时报》记者根据德媒披露的消息梳理发现,此次随朔尔茨访华的商界领袖来自多个行业,他们代表的企业每年在华营收高达数百亿欧元。相关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高管随朔尔茨访问中国,证明任何想让中德经贸关系疏远的“离心力”都比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吸引力。  100多家公司申请,12家获批  “这些德国商界领袖与朔尔茨总理一起前往北京”,德国《商报》最近公布了此次跟随朔尔茨访华的来自12家德国知名企业的高级商业领袖代表团。这其中,2018年陪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访问过中国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丁布鲁德米勒此次也在随行名单上。巴斯夫也是最近投资中国最大的德国企业之一。该公司最近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建设新的“一体化基地”,这也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12家访华德国企业  除了巴斯夫,多家德国企业在访华前宣布“加码”投资中国。此次访华团中,来自汽车企业的两位CEO备受关注——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和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大众集团最近宣布,计划投资约24亿欧元,与中国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宝马也透露,将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扩大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  除上述德企高管外,西门子、瓦克化学集团、阿迪达斯、婴儿食品制造商喜宝、制药公司拜耳以及加热技术公司Geo Clima Design的负责人也在名单之中。据德国《商报》此前报道,100多家公司申请政府专机上令人羡慕的座位,最终12家获准,因为中国的商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分析称,此次跟随朔尔茨访华的德国商界领袖虽然人数不多,但分量十足,既包括来自汽车、化工、制造业等德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也包括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等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覆盖了中德经贸中的重点领域与潜力行业。  他们与中国市场关系多密切?  《环球时报》记者梳理上述12家企业的公开数据发现,有的企业2021年在中国或大中华区营收总额达数百亿欧元。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华的销售额是最高的企业之一。根据巴斯夫发布的2021财年年报,该公司面向大中华区客户的销售额约为120亿欧元。目前,大中华区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  2021财年,总部位于慕尼黑的瓦克化学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创下新高,达到17.9亿欧元,相比2020年增幅高达75%。瓦克化学集团在其官方新闻稿中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公司强大的产品组合完美契合中国加速向低碳发展趋势,以及多数产品售价的攀升。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此外,大众与宝马两家德国汽车集团及其合资企业2021年在华交付汽车超过400万辆。默克、拜耳、阿迪达斯等企业2021财年在中国或大中华区销售额也均高达数十亿欧元,分别达到28.87亿、38.56亿和46亿欧元。  在一些人鼓吹“中欧经贸脱钩论”之际,此次随朔尔茨访华的一些德企高管公开强调两国经贸关系重要性。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布鲁德米勒近日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即将到来的访问是愿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良好信号”。  无可取代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已经导致德国经济前景黯淡。德国主流经济研究机构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联合报告预测,德国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年初将陷入衰退,2022年和2023年年度GDP增长率分别为1.4%、-0.4%。今年以来,部分德国媒体、机构等不断鼓噪对华“脱钩”。朔尔茨今年10月11日在出席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明确表态支持全球化,并强调“脱钩将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数据显示,德企正在加速对华投资。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德国是在华欧洲企业投资最大来源国,2021年新增投资占比高达46%。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朔尔茨访华的一个重点是需要和中方共同确认未来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汽车、制造业等领域是中德传统的经贸合作领域,相关德国企业也继续扩大在华投资,这需要中德双方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以巩固这方面的合作。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任何鼓吹“中德经贸脱钩”的人都需要回答一个直接的问题:德国企业在中国失去的,在哪里能够弥补?
  • 离子色谱老专家的那些“事”儿——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苏程远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title=" 苏老师.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6ec6d7d5-9807-4ca1-b8f2-9d716a43dc4e.jpg" width=" 500" border=" 0" hspace=" 0" height=" 333" /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strong 楔子: /strong 苏程远因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人,苏工有何感想?离子色谱仪国家计量鉴定规程为何在九十年代初由苏工参与起草?世界首台虚拟离子色谱仪是怎么诞生的?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苏程远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strong 兢兢业业铁路局二十五年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苏工生于农村,幼年丧父,家中非常贫穷没有受到初中和高中的系统教育,就算在小学也是农忙时干活,闲时才能上学,他一路磕磕绊绊地考入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1958年9月,苏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呼和浩特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成为了一名技术员。70年代在铁路上搞无线列车调度,在蒸汽机车上加装无线电台,使机车乘务员能在运行中同车站调度员进行联系,对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当时机车发电机电压波动范围有时高达70-80伏,甚至达到90伏(标准45-55伏),电压过高就会烧毁电台,使无线列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铁道部责成铁道科学院和有关铁路局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召集了八个铁路局一批人员来解决(呼和浩特铁路局也在其中),其他七个铁路局都选用了串联稳压式电源,但是发热量太大,效率低,即使散热器很大但其表面温度仍然很高。苏工就开始不断地查阅资料,最终在一本外国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方框图并知道了开关稳压电源稳压范围广,效率高达97%,于是根据能找到的元器件试制出来体积小性能好有别于其他铁路局体积大效率低的串联式稳压器,并通过反复实验最终设计成功“机车无线电台稳压电源”,然后在铁路内进行了推广使用。在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期间,苏工还主持了其他两项重大研发项目。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1.“机车信号”:是把车站的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反馈给运行中的机车,以便乘务员采取措施,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并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该系统由地面信号传输回路和机车上接收显示部分组成。在全国铁路范围内,苏工首先提出一条钢轨和一条导线的传输回路(传统的是轨道电路方式,它是要在钢轨上和轨距杆上加装绝缘,这便增加了很多成本,使得维修困难),后为其他铁路局采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2.“红外线轴温”探测传输系统:由于当时机车车辆在运行中出现轴温过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需要对轴温进行探测,把探测结果告知给车辆调度以便采取措施。探测原理为红外线探头对准正在运行中的轴箱的位置,探测点设于车站外约一公里,所测得信号直接远距离传输衰减很大,造成误差无法使用。苏工提出了“载频调宽”的方式,使信号传输距离增加,减少了误差。这一成果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奖。(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奖项不分等次)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苏工热爱钻研,敢为人先的精神可见一斑。1983年他被调到了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任工程师室主任一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strong 参与国内首台离子色谱仪的生产研发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八十年代,我们国家酸雨污染非常严重,因为家家户户取暖做饭都烧蜂窝煤,几个产粮大省连续几年都欠收,最后都上报到了国务院。当时的北京环境保护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吴鹏鸣上交了一份报告,要求买一百台戴安的色谱仪来测定酸雨成分。当时一台戴安离子色谱仪售价为四万美元,而我国的外汇很紧张,乒乓球运动员出国只能带二十美元。最终国务院批准购买了四台,解放军防化研究所一台,国家环境科学院一台,上海两台。针对这种情况,二机部五所(现核工业北京冶金研究院)工程师刘开禄申请了2万元开始研制离子色谱仪。刘开禄老师毕业于四川大学,专业为有机化学,对电路方面了解比较少,所以就找到了同事赵云麒。赵云麒老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虽然专业为放射化学,但对电路也比较了解。刘开禄老师和赵云麒老师联合研发出了一台离子色谱原理实验模型机,但仅仅是一大堆零件的简单组装,连图纸也没有。当时二机部五所的员工都知道这件事情,也包括张浩,他是以前二机部五所和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分析仪器合作开发项目负责人,并说服了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所长林瑞亮来支持离子色谱仪的研发。就这样,核工业北京冶金研究院的刘开禄、赵云麒老师和青岛崂山电子仪器试验所的苏程远老师聚在了一起,很快就生产出我国第一批ZIC-1型离子色谱仪,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1985年6月随着苏工被调入青岛晶体管厂,赵云麒老师和刘开录老师又转移到青岛开始了ZIC-2型离子色谱仪研发,主要工作是研究“五极电导检测”电路。当时并不像现在一样模仿很盛行,而且即使想仿造戴安的仪器也不太可能。进口仪器买不起,就算有人买回来,也不可能拆开让人看。刘开禄老师写了一本书介绍离子色谱理论,研制离子色谱仪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要研制出性能好的电导检测器。苏工和赵云麒老师根据书中关于四极电导检测器的原理方框图进行了五极电导检测器的研究。那个时候特别困难,晶体管厂生产的产品晶体管卖不出去。厂房边有一栋从前俄国人建的别墅,赵云麒老师和苏工就在里面做实验,房子是挺好的,但伙食太差,饿了吃方便面,后来吃不起了就改吃挂面。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一直盯着噪声和基线漂移的变化,并不断地设法改进,累了就在椅子上睡觉,苏工为此白了不少头发。最后实验成功是在1986年2月8日农历三十的下午五点钟,基线走成了。二人像困在沙漠中奄奄一息时,忽然发现了绿洲,兴奋了一个除夕夜晚。ZIC-2型和ZIC-1型的最大区别就是电导检测电路的不同,1型为二极电导检测器,2型为五极电导检测器,性能更优良。1986年通过专家鉴定并投产,青岛晶体管厂因此改名为“青岛科学仪器厂”(刘开禄老师想的名字),ZIC-2型离子色谱仪后来成为该厂的支柱产品,并获得了1988年青岛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组成员为苏程远,赵云麒,刘开禄,付爱华等)。在ZIC-2研发的过程中,柱子和抑制器属于前段工作,这个是由刘开禄主导研发的,非常重要。在1991年11月,刘开禄等五人因为ZIC系列离子色谱仪和两种离子色谱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组成员为刘开禄,赵云麒,贺宝华,袁斯鸣,苏程远等人)。1993年苏工参与了离子色谱仪国家计量鉴定规程的制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strong 圆梦虚拟离子色谱仪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1990年苏工被调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工作,ZIC-2型离子色谱仪也在该所投产。后来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时任所长宋文保,提出合作并派人到黄海所学习,有张烈生,侯倩慧等5人。苏工详细地讲解五极电导检测器电路原理及调试方法,并将各参数波形详细标注于图上,使电路只调谐一个电位器便全部调试完成,给以后的生产带来极大方便。两星期后学习结束,张烈生把电路图纸带回,从此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开始投产“五极电导检测器离子色谱仪”。之后,黄海所停产所有零部件,最终产权转卖给青岛某家公司。现在青岛的大部分离子色谱仪器生产厂商还用的是苏工参与研发的五极电导检测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1997年苏工从黄海所退休。退休之后他也没闲着仍在不断学习,研制虚拟离子色谱的想法就是在这期间产生的。我们都觉得苏工的精力出奇得好,直到去年做胃镜时发现两个黄豆粒大的颗粒,拿出来做病理分析,说是胃前癌的变化。夫人建议赶紧切除。今年4月1日做40%胃切除手术时,被全身麻醉的苏工脑海里还都是程序,他说想着想着失去知觉睡着了,就能开始手术了,可是后来回忆怎么也想不起来想到程序的哪一步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虚拟离子色谱仪从开始构想到最终成型耗费了老人大量的心血,期间青岛的环保设备研发创新型企业鲁海光电 (原青岛轩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也做了许多具体研发调试的工作。在双方密切而默契的合作中,世界首台虚拟离子色谱仪诞生了。据苏工介绍,虚拟离子色谱仪从电导池输出的信号通过接口设备进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软件的编程实现了离子色谱仪的功能,并使噪声和基线等主要指标有了很大提升,并能使虚拟仪器同互联网连接实现了数据共享。它优化了仪器各项性能指标,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仪器信息共享的需求,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在用户授权下能够远程传输谱图数据,远程进行仪器故障诊断,远程控制仪器操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学会奖励了在仪器仪表行业传感器的创新开发,并邀请了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演讲。注重前段信号采集依赖性能优异的传感器和后端数据处理依赖功能强大的软件,估计是仪器仪表学会倡导的仪器仪表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和苏工虚拟离子色谱仪的想法有很多相通之处的,苏工以恪尽职守,慎独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都值得我们后来人不断效仿学习。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strong 后记: /strong 感谢鲁海光电张道敬总经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安排和协助,以及对苏工虚拟离子色谱仪研发工作的大力支持。仪器信息网曾在2013年,即离子色谱仪三十周年的时候采访过离子色谱仪的创始人刘开禄,赵云麒,蒋仁依三位专家,如今能采访到苏程远老师,并有刘开禄老师和赵云麒老师的陪伴,也算是弥补了我们心中的遗憾,祝愿老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编辑:王明) /p
  • 北分瑞利防化侦察车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北分瑞利技术公司参与研制的某型防化侦察车项目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  北分瑞利技术公司自2010年开始该项目的研制,历经初样车、正样车和评价试验阶段,解决了车辆进行间化学侦查准确、快速、高效的难题。该项目在应用和装备改进方面共获得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该项目具有显著的军事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依拉勃集团CEO随法国总统访华并签署重大协议 彰显行业标杆地位
    4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此举释放出中法贸易合作升温的积极信号,标志着中法关系进入新纪元。作为可持续建筑空气净化与安全防护领域的行业代表,依拉勃® 集团CEO Stephane Hauville与60多位法国代表企业负责人随行出访,期间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项目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对于标准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动中法经贸合作再度升温,共创两国企业合作新未来。依拉勃CEO Stephane Hauville 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依拉勃® 深度参与法国总统访华行程,与中国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在马克龙开展国事访问之际,4月6日,法国驻华使馆官邸举行了"绿色转型交流午餐会",依拉勃® 集团CEO Stephane Hauville与法国总统及其他相关中法企业高管和专家出席,共谋中法绿色低碳领域合作机遇,并探讨绿色转型发展前景与机遇,将绿色责任化为企业合作的内生动力。同日,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依拉勃® CEO Stephane Hauville随马克龙出席此次会议,在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法国经财部部长勒梅尔两国部长共同见证下,依拉勃® 集团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对于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标准国际化有重要意义。依拉勃集团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依拉勃集团CEO Stephane Hauville 与标准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存东出席签约仪式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会面,依拉勃与其他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当晚,依拉勃® CEO Stephane Hauville还出席了为马克龙总统举行的国宴。行业标准制定者,依拉勃® 用技术及产品构建品牌护城河随行总统出访,体现了依拉勃® 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凸显了依拉勃® 在行业内的标杆性地位。依拉勃® 创立于1968年,54年专注无管过滤技术的研发,从源头净化空气污染保护实验人员,致力于安全、节能和可持续性的创新。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声望,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参与标准的编写与修订(如法国AFNOR NFX15-211:2009、中国JG/T385-2012、国标图集22K523、北美ANSI/ASSP Z9.5,NFPA 45和CSA W316.5等),并担任ISO TC336国际标准化的会长,而之所以能够扮演好标准制定者的角色,离不开深厚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依拉勃® 以安全闻名,专利过滤技术引领无管道净气型设备行业的发展,可吸附700多种常见化学物质并持续研发突破。过滤器吸附能力相比市场其他技术更加优异,在18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不存在脱附风险,满足国内外实验室常见的要求。依拉勃实验室空气净化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依拉勃®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全球标杆在全球进入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依拉勃® 过滤技术和无管道净气型通风柜有了全新的使命。据报道实验室所消耗能源是普通办公楼的5至10倍,并且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塑料垃圾和危险的化学物质,其中一台外排通风柜能耗相当于3.5栋别墅。依拉勃® 过滤技术和产品设计之初便将节能环保问题考虑在内。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使通风耗能节省90%以上且不污染环境,成功助力绿色"零能耗"实验室建设。依拉勃无管道净气型通风柜依拉勃® 无管过滤技术也作为全球生态保护的一种绿色技术,为更广阔的政府、化工、制药、医院、科研院所等行业实验室提供安全、灵活、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其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显著优势也得到了官方的认证,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绿色技术数据库;产品获得LEED节能认证;受邀参加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发展峰会;本次随访中参加"绿色转型交流午餐会",在绿色可持续领域持续输出正向影响。从构建技术和产品护城河到行业典范,依拉勃® 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行业向低碳未来过渡。此次,依拉勃® CEO Stephane Hauville随行总统出访,参加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签约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商务部部长会面并出席国宴,无不透露出依拉勃集团在相关领域的核心位置及影响力。依拉勃® 也在此次交流中增进对中国市场环境的认识,在研究建筑和实验室的标准和建设实践方面取得进展,并将助推中国的绿色转型进程,也为今后进一步加深两国企业合作、加大在华投资打开新局面。
  • 顺磁共振:电池研究方法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访华东师范大学胡炳文研究员
    近年来,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锂/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储能体系研究中,新能源汽车电源中的锂离子电池和有望作为规模化储能电池的钠离子电池更是大热的研究重点。然而不论哪种电池材料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天花板”,如锂资源储量有限问题,成本问题,如何实现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大等技术指标问题等… … 这些都需要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更精密准确的仪器加持。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胡炳文研究员,请胡老师为大家介绍磁共振技术是如何助力电池领域科学研究的。 胡炳文,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基优青项目获得者,紫江优秀青年学者,任《波谱学杂志》青年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磁共振及其在电池领域中的应用,开发了SHANGHAI、SHA+、RFDF-XY8-4-1等固体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开发了锂电池体系的in situ NMR、in situ EPR和in situ EPR Imaging方法。从NMR到电池 在应用中寻找突破仪器信息网:胡老师,首先请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向?胡炳文:目前我们课题组主要是用核磁共振(NMR)和顺磁共振(EPR)这两种磁共振技术作电池领域的研究,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两大类别。我在留法读博期间主攻核磁共振方法学的开发,回国后一开始并没有改变研究方向,开发了很多方法如SHANGHAI、SHA+等。但工作中逐渐面临一个问题:硕士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核磁方法学并做出科研成绩。经过调研,我发现国内做“电池-核磁共振”的研究比较稀缺,于是慢慢就开始学做一些电池研究,从电解质到负极再到正极。我的导师JP爱聊天,视野宽。他多次告诉我,法国5个国家级核磁共振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都有独到的侧重点;中国这么大,国家级核磁共振研究中心布局少了一点,且多半在催化和生物方向上,应避开这些方向,做点别的方向。JP在40岁时大幅度改行,他也一直鼓励我大幅度改行,追求“独到的有侧重的新方向”。在接触电池领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核磁共振技术远远不够,还需要顺磁共振技术的结果支撑。于是,课题组在2016年向布鲁克申请了一台 Demo仪器,后来又购买了布鲁克 E580 连续波/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我们慢慢挖掘顺磁共振的优势,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用顺磁共振技术来研究电池体系,最终就形成了核磁共振、顺磁共振与电池这样一种交叉融合的方向。仪器信息网:磁共振技术是什么时候应用到电池领域的?相较于其他的分析仪器,磁共振技术的特点在哪儿?胡炳文:当前,国内将磁共振技术应用到电池领域的课题组是不多的,我所了解到的大概有3-5个课题组。国际上,核磁共振进入到电池研究领域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2010年我回国后就开始做相关研究。顺磁共振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零零星星、不受重视,顺磁共振应用的真正起步是在2015年左右,相较于核磁共振技术是比较晚的,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基本是跟国际同步开始的,即2016年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相较于其他分析仪器,核磁共振跟顺磁共振在电池研究中有很多独到的地方。核磁共振是一个宏观的科学工具,能获得较全面的元素信息,而其他如TEM只能得到元素的局部信息,对全局缺乏理解。核磁共振主要研究Li、Na、O,对这些元素的区分度也比其他分析技术都要强。比如判断在NaLiMnO2电池中Li离子的位置,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以最为直接地得出Li离子到底在钠层还是在其他某层。顺磁共振对元素价态的区分能力非常强。在对V的体系进行测试的时候,同步辐射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可以非常明显的观察到V4+、V5+的变化,但V3+的一点变化并不容易区分。可是,在顺磁共振图谱中却可以非常明显地辨别出V3+,这就是顺磁共振的“厉害之处”。仪器信息网:您感觉磁共振技术在电池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怎么样?胡炳文:应该说磁共振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技术提供的信息相互补充,可以呈现完整的电池材料信息。实际上,电池有一个独特的行为即“局部非晶化”,阳离子电池材料有一些地方是无序性的,这种无序的结构在其他大部分的技术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而核磁共振跟顺磁共振却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另外,电池的内外结构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无论从相变的角度还是无序化的角度,磁共振技术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使用磁共振,不排斥使用同步辐射、TEM等技术,技术之间可以得到互补的一些信息。不断挖掘 EPR或更具潜力 仪器信息网:您实验室目前有几台磁共振仪器,分别是什么时间购置的,哪一台是您当前科研的主力仪器?胡炳文:我们实验室的核磁仪器都是固体核磁谱仪,300MHz、400MHz各一台,600MHz谱仪两台,大概在2010-2014年购置的;顺磁共振谱仪是2018年开始购置的,目前顺磁共振是我们实验室的主力仪器。仪器信息网:您基于这台布鲁克 E580顺磁共振波谱仪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产出了哪些亮眼的成果? 胡炳文:我们刚刚发表在JPCL上的那篇文章,就是顺磁共振在NaCrO2体系中的独到应用,顺磁技术可以观察到其他技术不易观察到的Cr5+离子。使用充放电设备可以得知,低于3.7伏的时候,电池的稳定性非常好;高于3.7伏的话,很快就没有信号了。实际上,在高于3.7伏以后,Cr3+→Cr5+,而且Cr5+会溶解在电解液中,导致了性能的急剧衰减。而想要获取到这个信息,最直接、有效的工具的就是顺磁共振。结合顺磁共振成像工具,可以看到Cr离子所在的位置是在电解质里的隔膜上,这一结果直接展现了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极大潜力。图(a) NaCrO2体系在低于3.6V时的原位EPR图 图(b) NaCrO2体系在高于3.9V时的原位EPR图我再稍微透露一些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原位顺磁共振是研究Li离子在铜片上沉积过程的有效分析手段,分辨率远高于磁共振成像(MRI),这点令我非常兴奋;另外,通过原位EPR观测锂空电池里O的变化,发现了氧化物(如Co3O4)对O2的独特作用,这有助于理解氧化物可以增强锂空电池循环性能的原因。仪器信息网:关于这台E580顺磁共振波谱仪,您的使用感受如何?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这台仪器? 胡炳文:总体来说,E580操作方便,性能强大,可以满足先进科研的需要,售后服务也比较好。对科研来说,仪器的可配置性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布鲁克也根据我的需求,配备了L-波段,X-波段和Q-波段以及成像系统。至于选择这台仪器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从2016年开始就租用了布鲁克的E580 Demo机做相关研究工作,到现在也有5年时间了。另一方面我所需要的Q波段和成像系统,我了解到的其他品牌的波谱仪是没有的。锐意进取:不断突破的磁共振技术仪器信息网:您感觉当前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能否满足电池研究的需求?从科研的角度出发,您期待未来的磁共振仪器向哪个方向来发展?胡炳文:用一个词叫“削足适履”,就是条件有限,只能根据仪器的功能来做相关研究。目前的磁共振技术基本能满足电池研究,我最期待快速成像功能的发展,在灵敏度更高的同时,成像速度也能更快。现在成像速度是比较慢的,过去,电池充放电是24个小时,半个小时采集一张谱图是没问题的,但是现在电池充放电的时间可能只需要1个小时,就要求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呈现结果。所以如果想研究这种高速充放电的问题,就必须要有更快的成像技术与波谱技术。关于未来磁共振仪器的发展,实际上,我一直也在坚持完善仪器的相关工作。原本的硬件设计必然是一个通用的,而非专用在电池领域的仪器。我们根据现有的架构做一些局部的改动,逐渐再到独立设计一个更适用于电池研究的工具。这些工作相对来说进展可能会比较缓慢,但我始终在坚持,目标就是针对电池体系优化磁共振仪器及相关技术,保持我们在这个领域独有的优势。仪器信息网: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电池行业也是非常热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未来的工作计划吗?胡炳文:未来,希望通过核磁共振跟顺磁共振技术相结合,找到电池领域痛难点产生的根源。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阳离子无序正极材料,通过顺磁共振的研究,发现了内部锰离子的聚集是性能衰减的核心因素,在理解了它为什么性能会衰减之后,再去做一些改性的工作就比较得心应手了。虽然核磁共振技术应用相较成熟,但是我们课题组还在不断地挖掘更多的应用。顺磁共振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技术还没有应用起来,所以近几年,我更愿意花时间来研究顺磁共振技术,再应用到电池体系中。在全球范围来说,顺磁共振和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都是非常稀缺的,因此这也将是我未来的一个工作重点。
  • 默克尔访华给"纺织仪器"带来哪些有利商机?
    近期大家都在关注德国总理默克尔12日开启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访问。这已经是默克尔的任内第九次中国之行,创西方国家领导人任上访华次数之最。此次访华,默克尔除了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与李克强总理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还将远赴沈阳进行访问。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7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同时,德国还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8675个,德方实际投入244.6亿美元。同样,对德国来说,中国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据欧盟统计,2015年中国是德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占德国进口总值的7%,仅次于法国与荷兰。同时,中国还是德国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国,占德国出口总值的6.6%,仅次于美国、法国和英国。此次陪同默克尔访华的包括多名内阁部长和一个庞大的工商界代表团,其中包括大众、宝马、西门子、空中客车等企业巨头的负责人。访华期间,默克尔将出席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和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与经济界对话。这说明,在中国赚翻了的德国企业还要拓展合作再创新辉煌。从此的会议不能看出,中德关系步入高水平发展轨道,两国高层交往密切。中国正在致力于拓展“中国智造2025”技术革新,急需要从过去的粗狂的追求产量和种类而忽视质量的控制问题,提升中国智造的国际形象,众所周知德国人一直以严谨著称,同日本一样其制造业水平和技术在国际处于一流地位,默克尔此次中国之行必将为中国的制造业带来很多新的改变。上海千实认为目前纺织仪器行业在国内的制造和生产还处在一个较为低级的水平,此次默克尔访华毕竟为中国智造献言献策,中国智造也需要借助德国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提升本国的制造业水平。工业4.0一直是中德合作最被看好的合作领域,“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日益紧密。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此次将专程造访工业重镇沈阳,届时工业4.0有望再次成为中德合作焦点。在“中国制造2025”的口号提出以来,政府就一直大力的扶持国内的创新工作,大笔的自己支持专利保护和新技术经费开放申请等程序一步步展开,目前居上海千实已经有很多的纺织仪器企业开始在申报国家专项的创新基金,上海千实也在积极的推动申请工作,纺织仪器做为一个高精密的仪器行业,既兼顾的高科技技术研发也关系这基础的制造业支持,是一个对企业要求较高的行业,纯粹的贸易公司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必然不占优势,所以上海千实有理由相信此次默克尔访华是对纺织仪器行业的一个大的利好详消息。目前纺织仪器行业一直的苦恼在于生产工艺精度不够,技术研发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都是在伴随新技术新标准的引入而得到逐步的改变。纺织仪器出海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趋势,上海千实认为中国的纺织仪器出口要想占据优势,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过去靠廉价和低利润的出口模式已经逐步的不可维继了,纺织仪器行业的"中国智造2025"必将滚滚而来。更多关于 纺织仪器:http://www.qinsun-lab.cn/
  • 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高级管理团队访华
    中国为其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上海,2011年3月17日&mdash &mdash 2011年3月,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高级管理团队访华,并召开媒体见面会。赛默飞世尔全球总裁及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先生、亚太区总裁蒋文康先生、全球副总裁Karen Kirkwood女士及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参加了此次媒体见面会。会上,赛默飞世尔科技再次表达了&ldquo 植根中国,服务中国&rdquo 的决心,并强调中国已成为其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进入中国三十余年,赛默飞世尔科技目前已拥有1400名员工,6家生产工厂,2个客户体验中心以及1个技术中心,成为中国分析科学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2010年,赛默飞世尔科技在华销售额达到4亿美元,同比2009年增加了14%以上,约占全球总销售额5%。对此,赛默飞世尔全球总裁及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先生在媒体见面会上说:&ldquo 中国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亚太区的最大市场,也是全球第三大市场。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其所得到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5%。赛默飞世尔科技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望,我们希望到2020年,中国的业务能够增长4-5倍,达到20亿美元。&rdquo 为实现这一目标,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在中国持续投资,加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实现全面的发展。2010年,赛默飞世尔科技在中国相继成立北京客户体验中心、中国技术中心及中国细胞工厂制造中心,有力地巩固了赛默飞世尔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在&ldquo 十二五计划&rdquo 的开局之年,苏州工厂的建立成为赛默飞世尔2011年伊始的一项重大投资。该工厂预计于2012年投入生产。全部建成后,该工厂将成为赛默飞世尔在华最大的综合性工厂,大大提高了赛默飞世尔在中国的生产及配送能力,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影响。 Marc Casper先生说:&l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与中国&lsquo 十二五计划&rsquo 的宗旨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环境监测、生物制药、医疗以及食品安全等相关领域,中国政府近年来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入,这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将不断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扩大在华产能、增强研发力量、满足客户需求、优化服务体系,一如既往地跟随并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赛默飞世尔 &lsquo 植根中国,服务中国&rsquo 的承诺!&rdquo 此次赛默飞世尔全球高级管理团队访华再次证明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除媒体见面会外,赛默飞世尔还拜访了60多位客户,以获得准确信息,贴近中国客户需求。这些客户多为中国不同领域的学术&ldquo 领袖&rdquo ,包括医院负责人、科研机构及高校领导、跨国制药公司负责人等。此外,赛默飞世尔还拜访了中国国家食品和药品控制所、陕西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政府官员,中国官员肯定了赛默飞世尔科技对中国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所做的贡献,并就进一步的合作进行了磋商。 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赫瑞马先生(左一)拜访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先生 赛默飞世尔全球总裁及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先生(右三)、亚太区总裁蒋文康先生(右二)、全球副总裁Karen Kirkwood女士(右一)及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右四)在媒体见面会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 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或中文网站:www.thermo.com.cn www.fishersci.com.cn。
  • 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十一五”是国家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落实“科技兴检”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院所为科技工作主线,围绕服务国家目标大局,加强能力建设,着力制度创新,在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标准物质体系建设、检测校准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计量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建设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开创了计量科技事业新局面。      计量纳入国家规划   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计量科技第二次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为计量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在研课题数量为339项,约为“十五”期间科研课题数量的总和,涉及经费5.53亿元。2009年计划鉴定验收课题为149项。“十一五”前3年,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继2006年度《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2007年度《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度《碘稳频532nm固体激光频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大科技工作者找准科研切入点,厚积薄发,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潜心研究的结果。   瞄准国际计量前沿   实现科技重点突破   借助“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的大好形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乘势而上,在国际计量界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自然基准取代实物基准的攻关进程中,在针对国际单位制或将发生重大改革的紧迫形势下,把握国际计量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以瞄准国际计量前沿,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为目标的量子计量重大前沿研究战略部署。“十一五”该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等5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3项,涉及科研课题上百项。“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重点项目,是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改革和量子计量高端技术的前沿研究,难度大、水平高,不少发达国家同类项目尚在攻坚阶段,体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基准建设战略部署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些前沿项目的启动引起了国际计量界的高度关注,显示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大幅提高。   规划部署提升能力   支撑高新领域发展   21世纪,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对计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计量科学如何支撑高新技术新领域发展,如何保障大众健康和民生安全,业已成为计量科学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使命。   “十一五”以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服务国家目标为重点,努力实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技战略布局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点突破,并以昌平实验基地计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按照“探索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研究一批、应用一批”科学部署,不断优化科研重点。2008年,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为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需求,该院“生物安全”和“能源计量”两个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并启动。同时,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先行启动纳米计量、新材料计量、环境计量、医学计量中未研究领域的前期预研,并将积极筹划申请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重点加强新领域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有计划地配置实验基地科研需要、新领域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计量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持续加强科技基础能力。   发挥计量科技优势   服务重大工程建设   在瞄准国际计量科技前沿,开展科研攻关研究,提升对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发展的支撑能力的同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紧紧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科技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临危受命、紧急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食品安全应急分析技术资源库”编入国家《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的工作。经过14天的昼夜奋战,该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多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7位专家作为科技部组织的应急综合检测分析专家分3批飞赴四川地震灾区,通过实地调查提出赈灾应急的技术和方法及灾后重建有关技术建议。   为确保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各项指标安全可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专业所积极参与了奥运场馆建设的有关测试工作,承担奥运科技专项等课题,在奥运场馆电磁环境测试、辐射安全检测、场馆几何尺寸、照明测试以及奥运食品中违禁药物检测急需标准物质的研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为保证奥运检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有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迅速组织开展了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提供纯度标准物质,开展量值比对,研究检测方法,服务全国方法筛选,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坚实的技术储备仅在短短20天的时间内,成功研制“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液态奶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凭借其快速、准确、便捷、经济的特点从100多种备选方法中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了国家标准。为应对和缓解基层检测慢、检不准和检不了的问题及时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该院紧急研制50台黑体辐射源标准装置投入各地使用,为各口岸温度计的现场校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持。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和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利用技术优势为嫦娥探月工程专用器件提供计量测试 对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工程进口的星空探测器和测量设备进行了微光照度校准验收 为神州七号航天工程助推火箭的燃料罐容积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火箭飞行时间和安全。为国防总装备部专门研发了一套铯原子喷泉钟,为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和国防建设提供准确的时间频率保障。此外还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和完善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同时还针对三峡工程急需解决的水大流量准确测量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能源计量体系研究”课题,直接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为解决天然气能量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仅2008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全国提供量值传递服务所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达12.8万台套,发售标准物质27.87万个单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支撑能力   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院区实验基地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一个国家综合性的计量科技研究基地已落成。和平里院区修缮改造工作持续进行,实验楼得到修缮,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实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该院更新仪器设备达9400台件,有效地缓解了仪器设备老化的问题,并为昌平院区设备配置创造了条件。   按照双院区建设设想和计量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平里院区将建设成为一流的检测校准服务平台 昌平院区将建设成为建设一流的计量科技创新平台,是新学科和新领域发展的培育建设基地和计量科学研究基础条件的共享基地。按照两个平台整体思路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配置基础计量学研究、新领域应用计量学研究以及测量校准能力提升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装置,建设所需的精密测量设施条件,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水平,力求在一些领域中具备世界一流的计量科技基础条件,促进新领域及前沿领域计量基、标准研究的步伐。   整合国际国内资源   取长补短合作攻关   为有效利用社会科技资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支撑项目的多项课题中,同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合作攻关。该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一流科研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推动计量前沿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高层专家的咨询作用,该院在2008年9月成立了由金国藩等11位院士和22名专家组成的计量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定期听取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方向、重要学术问题,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咨询建议。同时还聘请国际计量界知名专家作为院科技顾问。   为提高量值传递服务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联合19个省院及其省计量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带动了地方计量基标准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了技术龙头作用,有力带动了地方计量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积极推进各地方院所选派优秀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工作。为省院培养科技骨干。3年来陆续安排了新疆、辽宁等16个省院选送的41名人员来院培训,为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科研发展方向,了解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提高科研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各省计量院的广泛响应。   研究经济发展需要   准确定位自主创新   在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出成果、上水平上下功夫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发展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以及国家各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并结合发展目标任务实际,编制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5类项目申报指南”,引导科研人员超前思考和超前储备,在高质量做好国家科技储备项目上狠下功夫。   为充分研究计量科技发展潮流,瞄准计量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需求,准确把握计量院与国外计量机构在前沿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测量能力、人员结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准确定位,提出计量科学发展的建议和计划目标,启动开展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发达国家计量院(NMIs)的比较研究。   为使计量科技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依据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大行业振兴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重点,启动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国家需求的计量前沿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学研究和测量能力研究,提出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升自主创新和支撑发展能力。   创新机制做好保障   快出人才多出成果   为提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际计量科学前沿研究的整体实力,该院制定了《院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对从事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探索性预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具备较高水平的计量基础研究和新的重点发展领域计量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大了激励力度。在制度上和机制上保证了一批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的项目顺利实施,并带动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保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在国家科研经费不允许支付科研人员津贴的情况下,该院每年用自筹经费为科研人员发放科研绩效津贴和补贴科研运行成本,并纳入院年度经费预算计划,以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奖励在计量科学研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设立了科技创新团队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科技创新贡献奖,重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的团队和个人。为保障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在专业所和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管理办法中纳入量化的科研考核要素,如鉴定验收计划完成情况、成果的水平和应用情况、获奖情况、论文专利情况、培养人才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和经费使用要求,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研究建立了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吸引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制定了《新时期计量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建立了独立招收硕士生、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青年基金、博士科研专项启动基金,培养和提高年轻科技人员的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3年来得到博士基金和青年基金经费支持的青年骨干有100人左右。   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家不断加大对计量科技的投入,拥有一批能吃苦肯钻研的科研人员,一支善于规划肯于奉献的科技管理队伍以及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有一系列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自主创新,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计量科技支撑能力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该院将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和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平能化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成立 领先煤炭行业
    3月27日上午,中平能化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郑州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史济春出席并为揭牌。   中平能化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是在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基础上创立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总部设在郑东新区,专业所、实验室多设在平顶山基地。研究院下设矿井开采、瓦斯治理、机电自动化、矿井防治水、尼龙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8个专业研究所,重点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瓦斯防治等应用技术研究和化工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的攻关。中平能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中平能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主要负责收集全球产业资讯,研究贸易规则,自营进出口业务及第三方贸易,开展海外资源、资本运作、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中平能化集团是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自组建以来,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为目标,加快形成支撑国际集团发展的核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适应企业大发展的管理体制,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此次能源化工研究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成立,对全面提升中平能化集团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副省长史济春在讲话中说,中平能化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全国煤炭行业和全省企业中的领先之举,对大力推进科技强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 法比尤斯访华推广《世界环境公约》 期待与中国在环保领域加深合作
    p   7月5日,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向中国媒体介绍了近期法方提出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期待中法两国继续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变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并肩合作。 /p p   法比尤斯此次访华主要目的在于推广法国政府提出的的新倡议《世界环境公约》、加深和扩大两国在环境领域的共同合作。当天的记者见面会上,法比尤斯介绍,《世界环境公约》由“法学家俱乐部”联合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名法学界人士起草,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约,旨在通过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来巩固全球环境治理的框架。该公约致力于确立对自然环境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包括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公民有在健康无污染的环境的生活的权利、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义务。公约还规定了关于程序上的原则,如公众知情及公众参与原则、环境损害预防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等。 /p p   法比尤斯表示,此次访华成果丰硕,期间他参加了由法中两国宪法学专家共同召开的专业研讨会,并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进行了会晤。法比尤斯回顾了中国政府在推动《巴黎协议》最终达成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指出中法在环保、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向有着共同的意愿和决心。环境问题上,两国在经济和法律层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他说,希望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连接中国、亚洲、非洲、欧洲的过程中成为绿色的“一带一路”,因为生态发展对于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p p   谈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产生的影响,法比尤斯认为,尽管在资金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任何一个国家做出的决定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潮流,而美国各界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反对,其做法也没有得到其它国家的效仿。 /p p   据了解,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今年9月向联合国提交《世界环境公约》草案,希望能够在联合国大会上由会员国表决通过,生成一份国际性公约,以法律手段保障全球环保行动顺利进行。 /p
  • 国产ICP-MS:不再追随 发展专用化——访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郭冬发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是以核能材料、地质矿产和环境样品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在放射性标准物质制备、放射性分析、光谱与质谱分析等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沉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冬发研究员,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他1985年在东华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使用的是铁岭广播器材厂生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器配前东德产两米光栅摄谱仪组成的发射光谱仪(ICP-OES) 1992年前往日本研修时第一次接触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回国后其所在团队购置了实验室的第一台高分辨磁质谱ICP-MS(Element)。自1989年加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至今,郭冬发从事的技术工作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与流动注射及氢化物发生联用、α& amp γ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粒同位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激光飞行时间质谱、 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等分析技术,以及分析方法标准化和标准物质研究等。郭冬发不仅是资深的无机质谱仪器用户,还研制了用于研究工作的质谱组件及仪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293.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CP-MS /strong /span /a 技术问世至今已近40年,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广泛且受到高度关注的分析技术。随着相关应用领域对该技术需求的不断拓展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ICP-MS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技术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郭冬发所长,就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icpms"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CP-MS技术与应用 /strong /span /a 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产质谱仪器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e1fc8cb-6646-4c6a-ab10-3b645b91fa7d.jpg" title=" 郭老师111.jpg" alt=" 郭老师1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中) 郭冬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里程碑技术:TQ、高分辨、ICP-TOF-MS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无机元素分析在人类生存与健康相关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ICP-MS因其在检出限、线性范围、检测成本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无机分析实验室的首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自1979年关于ICP-MS的第一篇里程碑文章发表以来,在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质干扰一直是ICP-MS应用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涉及核地质、环境、生物等复杂基体样本的分析,常会碰到因为基质干扰带来的对数据结果的影响。郭冬发提到,以2012年1月安捷伦公司推出8800系列三重四极杆ICP-MS为代表(现为8900),即在碰撞反应池之前增加四极杆用于离子分离,这一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有效地消除了基质干扰,为元素分析带来了更准确的结果,因此三重四极杆ICP-MS技术进展始终引人关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冬发也表示,单四极杆ICP-MS由于出现最早、足以满足常规元素分析要求,一直是目前使用最多最普及的ICP-MS仪器类型。但其分辨率存在一定局限性,对许多同量异位素干扰和多原子离子干扰无法分辨,而高分辨率能较容易分析一些复杂样品基体中难以测定的元素,因此双聚焦扇形磁场高分辨ICP-MS应运而生。郭冬发介绍到,高分辨ICP-MS仪器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投入商业生产,其分辨率高达10000。随后衍生出的多接收扇形磁场ICP-MS,进一步提高了其同位素比值分析的精密度,在地质以及核工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ICP-MS应用都是从地质分析领域最先开始的,至今仍是该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郭冬发说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谈及过去10多年间ICP-MS重大的技术突破,郭冬发还提到了飞行时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TOF-MS)。该技术是将ICP电离特性与飞行时间质谱仪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扫描等优点相结合,可实现1-260amu质量数范围内大部分元素的同位素分析,同时可与多种技术联用。该技术在生物医疗、生物无机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郭冬发说,ICP-TOF-MS的典型代表是GBC(现东西分析)公司推出的Optimass9500系列,该产品具有快速全谱的特点,分析速度是四极杆ICP-MS的数倍,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质量扫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冬发总结到,在ICP-MS技术的发展史中,动态反应池/碰撞池技术、高分辨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三重四极杆技术以及单颗粒高速ICP-MS等重要的突破成为其发展的里程碑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未来:性能继续飙升联用技术普及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就未来ICP-MS技术的发展方向,郭冬发也提到几个方面:因为ICP-MS带有的基体效应,即其基体元素的存在使等离子体中的电离平衡发生变化等引起待测分析信号变化。因此,提高ICP-MS仪器对基体的耐受性、对分子离子的抗干扰性能、灵敏度及稳定性是ICP-MS仪器性能发展的核心要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另一方面,ICP-MS是测定痕量元素的有效手段,具有快速、多元素测定和宽动态线性范围的特点,同时ICP-MS可以与不同分离技术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发展联用ICP-MS仪器和一体化的方法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郭冬发进一步介绍到,ICP-MS进样分离技术的发展可使其从传统的无机元素分析发展到有机生物及形态分析,从传统的样品消解后溶液进样分析发展到固体样品在线进样分析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提高仪器的采集速度、改善数据处理能力和软件的操控性、实现智能化管理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国产厂商:改变追随模式发展专用仪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谈到国产ICP-MS和国际主流产品的差距,郭冬发说到,一方面是仪器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是专利技术的壁垒。目前国产ICP-MS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射频电源关键器件、SEM等基本需要进口。他强调,国产厂商克服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应用经验。此外,国产ICP-MS的早期研发确实需要追随前人走过的道路,并在借鉴和学习的追随模式中发展起来 但发展专用型仪器则不是追随模式,因专用仪器不需要通用功能只需要特定的功能。同时郭冬发也强调,中国拥有先进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因此国产仪器在前处理方面颇具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冬发也指出,ICP-MS未来要向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专用型方向发展,国产厂商虽然有了突破口,但进口厂商也注意到此趋势并朝着此方向去发展,那么国产仪器怎样才能突破重围?“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相比,仪器本身的控制权限是不一样的,国产厂商可自主生产、自主可控。当然国产仪器的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国产ICP-MS大量的应用。市场发展起来,有了资金继续投入研发,国产厂商本身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良性循环’”,郭冬发说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眼下:助力国产仪器自动化推广分析方法与应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六年前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郭冬发说到,国家对国产仪器给予大量的支持以推动其发展,他本人也始终力促国产质谱仪器的发展,其实验室早期就添置了天瑞仪器的ICP-MS和广州禾信的TOF-MS产品,并研制了LI/TI-TOF-MS等各种制样装置,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冬发团队在从事核地质分析中常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分析任务,当商品化仪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其团队便通过采购国内外多种质谱整机和零部件集成,辅以自行设计的软件和分析方法来搭建所需要性能的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研制仪器,后端的需求也很重要,要达到精细化的测量,就需要和应用相结合,将定制化的参数复制到专用型仪器系统中,实现一键测量才是发展方向。”郭冬发如是说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万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后记: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CP-MS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其本身也已经足以应对超痕量级别的分析,很多制约分析的瓶颈来自于样品的前处理,这也催生了样品前处理系统及自动化操作的广泛应用。采访中郭老师也提到,ICP和TOF-MS技术的发展成为质谱流式细胞仪发展的前提,相较与传统的流式细胞仪,质谱流式细胞仪对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更低,相信这项技术将在单细胞评价及单细胞水平上就生物异质性加深理解方面,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影响力。 /span /p p br/ /p
  • 企业标准“领跑者” 质量提升的“牛鼻子”——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12月,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这次会议不但吸引了有关政府部门、地方领导、学协会、产业界等多方参与,更是吸引了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等诸多知名媒体现场报道。而这也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自该制度启动以来第三次参与并见证企业标准“领跑者”诞生!据了解,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自提出后,就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协会学会以及企业参与其中,其社会影响力以及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那么,何为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政府为何要下大力度做企业标准“领跑者”?该制度推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还会有哪些政策支持?近日,仪器信息网就以上问题特别采访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请他跟我们聊一聊企业标准“领跑者”的那些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邱月明高标准、强品质 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拉开帷幕“从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以来,每年我都会见证各行业‘领跑者’名单的诞生。”邱月明笑着说。2018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这标志着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正式拉开帷幕。事实上,作为该制度的工作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推动企业标准“领跑者”实施的工作。邱月明介绍,自2015 年我国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以来,截止到2021年6月,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平台上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已经超过190万项。尽管成绩斐然,但在企业公开方面也存在诸如服务类标准声明公开数量少、部分企业标准水平不高等问题。“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就是为了提升各行业企业标准整体水平,并进一步带动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基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通过第三方评估,在各行业优选出编写规范、指标全面、要求先进的企业标准“领跑者”。邱月明谈到,通过这项工作,可以积极打造“领跑者”标准的“高标准、强品质”品牌。他举例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发布企业标准“领跑者”的同时,联合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领跑企业,在主要消费品、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和服务等领域制定发布百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领跑者”评价标准,这起到了明确标杆指标、指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更高水平标准的作用。另外他提到,“领跑者”制度不仅可以对制造行业发挥质量提升的 “鲶鱼效应”,同时对其他行业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支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相关领域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就显著带动了这些领域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公开,同时通过加强相关企业的标准化意识,还支撑了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从而推动产品与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 企业标准“领跑者”初见成效一直以来,我国对于企业标准都非常重视。据了解,我国颁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多个文件都将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列为了重要工作任务。邱月明告诉笔者,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目前全国已经有9个省制定了企业标准“领跑者”培育和实施方案,同时20多个地级市出台了相关奖励和优惠政策。未来,“领跑者”制度工作机构还将推动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质量和品牌价值评价、国际标准转化等方面给予标准“领跑者”企业以优先和支持。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入围“领跑者”名单不仅是一种荣誉,更能获得相关奖励与扶持政策、有利于提升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邱月明介绍,除了已经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外,目前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工作机构和相关参与方还在积极联动电商平台、线下卖场等,以引导市场消费和资源配置,从而让标准“领跑者”企业和产品获得更高的消费关注和市场认可。“我们最终要营造的是‘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市场氛围。”邱月明如是说。正因为如此,该制度吸引了各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参与。数据显示,自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正式实施以来,两年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经累计组织160多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对10万多项企业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估,合计发布662家企业、995项“领跑者”企业标准。无疑,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标准“领跑者”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品牌宣传的“新名片”。促进分析仪器行业发展 标准是提升质量的“牛鼻子”邱月明之前曾从事分析测试研究工作近20年,因此他一直非常关注分析仪器行业。今年,仪器信息网组织仪器厂商参与了企业“领跑者”的评选,对此,邱月明感到非常高兴。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分析仪器,尤其是科研用仪器依赖进口较严重,而如何提升国产仪器水平,促进分析仪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标准是提升质量的‘牛鼻子’,”邱月明说,“只有在高标准要求下才能形成高质量,分析仪器生产企业只有自觉并严格制定高水平标准,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仪器产品;另一方面,高标准也是企业对市场和用户的硬承诺,国内相关仪器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将专利、技术和创新转化成标准,并主动声明公开先进的企业标准,打消用户疑虑,才能获得市场信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相较于其他行业,分析仪器行业对于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的参与度并不高。资料显示,仪器仪表行业自2020年才开始进入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领域,期间共发布了实验分析仪器、供应用仪器仪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三个产品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其中只有五家企业的七项企业标准入围。“这或许跟行业特殊性有关,仪器仪表专业度高,企业标准无论是制定还是评价都存在一定难度。今年,很高兴能看到仪器信息网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带领分析仪器厂商参与其中。”邱月明说,仪器信息网是分析仪器行业的权威网络平台,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的分析仪器行业第三方评估机构。他希望通过组织“领跑者”评估、发布领跑标准和领跑企业榜单,使广大制造企业充分了解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及其作用,使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最终达到分析仪器行业“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效果。后记2021年,为了推进分析仪器行业产品质量提升,仪器信息网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了紫外分光光度计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该工作得到了很多企业及专家的认可与支持。组织中我们发现,一些优质的仪器厂商正在脱颖而出,且产品完全可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低,可见国产分析仪器未来可期。我们相信,假以时日,国产分析仪器的时代终将到来!
  • Metrohm Autolab市场经理Maarten博士顺利访华
    2012年10月15至19日,Metrohm Autolab公司市场经理Maarten博士来华访问。Maarten博士走访了瑞士万通中国北京及上海办公室并对实地了解了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在中国的市场状况以及中国用户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访华期间,Maarten博士在上海办进行了高级应用培训班。随后,Maarten博士先后拜访了厦门大学及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新老用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不仅为用户单位答疑解惑,也解决部分用户仪器碰到的技术问题。深受用户欢迎。 Autolab上海高级培训班合影 Maarten博士访问厦门大学 Maarten博士访问中科院应化所
  •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揭牌 北京化工大学供图7月22至24日,“中国工业碳中和(石家庄)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论坛期间,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市怀柔区政府、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筹建的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如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电力等所占比重过高。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工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指出,研究院旨在助力国家相关行业、企业和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开展工业碳中和的技术攻关和政策研究,聚焦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生产管理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低碳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研究和低碳经济分析评价与路径规划等重点工作,推进先进适用低碳技术装备和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促进碳捕集、碳储存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优化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路径,助力石化产业产业和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据介绍,研究院集科学研究、高端智库、学术交流、传播中国智慧于一体的低碳技术与碳资源管理国际化平台。它致力于向政府提交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报告,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提供解决方案;向国际、国内推介中国能源、化工、冶炼等相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传播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声音,提升我国在碳减排、碳中和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据悉,此次“中国工业碳中和(石家庄)论坛”论坛由北京化工大学联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以“绿色发展新阶段,工业低碳新征程”为主题,就循环经济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方法与路径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论坛共设19个主旨报告,涉及经济、环境、资源、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致力于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和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论坛同时举办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学术舞台。
  • 食品感官分析:传统技术焕发新的光芒——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赵镭博士
    前言 与赵镭博士初识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法国阿尔法莫斯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上,彼时正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筹建之时,时隔2年之后,笔者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科技园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此时一个功能齐备,设施完全的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呈现在眼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 赵镭博士 笔者与赵博士相坐在宽敞明亮的评价员状态调整室里,一边品茗,一边聊起了基于该实验室平台之上的相关的食品感官分析“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我国食品感官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 谈话源起于电视剧《大宅门》的一个片段:京城百草堂的两位老先生涂二爷、许先生带着七爷白景琦去安国置办药材,在人声鼎沸的药材市场上,二位老先生通过观察草药的品相和闻其气味就能判断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的好坏。…… “以人为本”的感官分析技术 “这应该就是大家普遍认识的,也是最为传统的感官评价活动。”赵镭博士说到,“这种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经验型地评价是感官分析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实际上,为了保证感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避免环境因素和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对感官分析的影响,客观地评价人对食品的反应和食品固有的质量特性,感官分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简单来说,食品感官分析就是将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仪器”,结合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与分析。一方面测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质量特性,另一方面也能获知产品所能引起的人的反应(接受、偏爱)。” 当介绍到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流程时,赵镭博士用仪器分析的实验流程做了一个类比。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流程大体上也是:方法设计——样品前处理——“仪器调试”——测量——分析——结果解释与结论,具体到每个步骤做法就有所不同了。如方法设计里包括了评价方法的设计、评价人员的选用、评价程序的建立和评价环境的控制;而样品前处理既包括评价样品的制备也包括对送检样品进行去除包装、分装、分形等无损处理,保证提供给评价员的样品是一个双盲样品,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仪器”这里就是指具体的人了,通常我们做仪器分析实验需要调试基线平稳等,对于感官分析的主体——人也需要一个调试,如心理、生理调试等;之后测量就是采集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知觉以及联觉对产品的反应;分析就是采用适合的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就是结果解释与结论了,这与仪器分析一样对采用的方法、实验的局限性和可靠性等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判断。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分析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人又是主观的、易受外界环境以及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产品评价的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变异性。此外,人也无法一次进行大量的检测和对有害物质的检测。针对这些问题,现代感官分析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仪器分析、智能感官技术为感官分析“锦上添花” 现代感官分析技术将传统感官分析的内涵扩大,不仅仅依赖于人进行感官评价,而是把分析仪器和智能感官仪器也作为工具,辅助感官评价,使得感官分析更具确定性和精确性。赵镭博士介绍说,目前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就是以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的相关性研究为核心,将感官分析技术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相结合,多技术融合进行产品品质特征的评价与控制,为规模化和自动化工业生产提供产品感官品质精确评价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我们知道食品的感官特性一般可归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于是,研究者们就将分析仪器测定的不同指标与这些感官特性之间的关联性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对于食品的色泽可以应用色差计来进行测定;而对于香气则可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测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于味觉的研究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甜味、酸味、苦味、辣味物质进行测定;对于形方面,则使用流变仪、质构仪对食品的流变学特性、拉伸、硬度、脆度等物理特性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就是以模拟人的嗅觉和味觉的电子鼻、电子舌等智能感官分析仪器为手段,来研究食品的香、味。用气敏和味敏的传感器阵列模拟人的嗅觉和味觉细胞采集气味物质和滋味物质的传感器信号,再用类似人中枢神经的模式识别系统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判断识别,得出类似人的嗅觉和味觉感知的结论。 传统食品感官分析日渐成熟 现代食品感官分析尚待发展 当问及我国食品感官分析的现状时,赵镭博士介绍说:我国在传统的以人为核心的感官分析技术研究正日渐成熟,特别是在茶叶、白酒等嗜好性产品方面;而在分析仪器及智能感官仪器为载体的现代食品感官分析方面属于起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颁布的产品类专用感官分析标准只有15项,其中国标5项、行标8项,产品种类涉及酒类1项烟草类2项、茶叶类7项、调味料类1项、饮料/饮用水类2项、其他类2项。标准的类型主要涉及某类产品感官评价术语标准、感官品质要求标准、感官评价方法标准和感官评价环境标准。至于分析仪器及智能感官仪器介入的食品感官分析方法标准在国内外至今还是空白。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感官分析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感官分析标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且传统的食品感官评价也需要向科学分析型转变。 2006年国家加大了对感官分析标准技术研究的投入,我们申请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推进工程》项目《重要基础性技术标准研制》的子课题《食品感官分析技术与重要标准研制》。课题主要针对解决食品感官分析领域的两大重点与难点问题,即“传统感官评价的规范化”,提高依赖于人的传统感官评价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以及“传统感官评价的现代化”,将人的感官评价与现代仪器分析、智能技术相结合,解决感官评价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我们研究的重点在:1、嗜好性食品:茶叶、酒;2、工业化食品:果汁、乳品、方便食品。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感官分析 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一般导则》、《感官分析 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气味、风味和味觉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和《感官分析 方便面感官评价》等6项国家标准的研制,其中4项已颁布,2项今年即将颁布。 赵镭博士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感官标准涉及分析仪器和智能感官仪器,但是在我们研究课题中已经把这两种技术手段加入到感官分析标准的体系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感官标准就能呈现基础感官分析标准、仪器辅助及智能感官分析标准相结合的面貌。 食品安全监测 感官分析也显威力 近几年来我国频发食品安全事件,但都是以仪器分析作为检测手段,那么食品感官分析在这方面是否可以发挥作用呢?当笔者问及此问题时,赵镭博士说:“感官分析可应用于食品的质量评价、偏好评价和安全评价,前二者应用于产品质量稳定性评估和品质控制等质量管理及新产品开发、产品配方重组和改进、消费者调查和产品定位等产品的研发与营销;而安全评价则可解决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人的复杂的生理感受和综合判断问题。当然,更多时候感官分析在食品安全监测中起到的是一个快速筛查的作用,通过感官分析可以初步判定其有问题,但是具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问题,还是要通过仪器分析来确定。” 在我国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以及企业内部的质控过程中,产品感官指标的检验通常是例行的检查项目。感官鉴别不仅可以直接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在宏观上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当食品感官性状发生微观变化时也能很敏锐地觉察到。例如,食品中混有杂质、异物,发生霉变、沉淀等不良反应时,质量监督人员和消费者能够直观地鉴别出来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而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检验分析。尤其重要的是,当食品的感官性状只发生微小变化,甚至这种变化轻微到仪器都难以准确发现时,通过人的感觉器官都能给予应有的鉴别。 后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将从关注食品安全到关注食品的感官品质,人们不仅要求吃的安全,更要求吃得可口,这就为食品感官分析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作为国家的公益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适时建立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致力于传统食品感官分析技术的推广与规范化、科学化工作以及现代食品感官分析的食品感官评价与仪器数据相关性研究工作,将使这项在中国有悠久历史的感官品评技术焕发出新的光芒。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赵镭博士简介 赵镭,副研究员,博士。1990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教。1995年至2001年,任北京三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部经理。1997年9月至2000年12月及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从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雨田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8月至今,就职于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食品感官分析标准化领域工作。 在食品领域具有最高和较高影响力的国外知名SCI原投刊物和国内学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原投科技论文6篇;编撰书籍5部;开发成功了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2个;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十一五课题、省部级项目和博士后基金项目等10余项,获得鉴定成果1项,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负责起草或参与起草了《感官分析 方法学 排序法》、《感官分析 方法学 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和《感官分析 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等感官分析国家标准10项。
  • 关注生命 聚焦方法 ——访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谭蔚泓教授担任。近期,BCEIA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特别组织了BCEIA 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郭磊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郭磊研究员作为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分会召集人,回忆了生命分会成立的背景。2003年前后,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完成,蛋白质组学兴起,以分离技术、质谱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分析技术对生命科学的促进意义十分突出。BCEIA学术报告会响应这一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与军事医学研究院贺福初院士、钱小红教授一起组织新增了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分会,是为第七个分会Session G。前六个分会都是以分析测试技术的某一分支如光谱、色谱、质谱学为主线设立的,生命分会的成立,则成为交叉应用分会的开端,后续环境分析分会、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标记免疫分析陆续成立。针对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毒理学与药理学等各个生命科学分支,针对精准医学、精确医疗诊断等应用需求,各种先进分析技术的交叉融合,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本质。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十分迅速,内涵广博深邃。生命分会成立以来,始终关注和促进生命科学中的先进分析技术发展以及高层次交流。例如,2009年邀请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先生到BCEIA作大会报告;近年来,集中于生命组学、成像、单细胞分析、生物传感与诊断等,我们也邀请了以美国三院院士David Weitz 、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Jonathan V.Sweedler教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陆艺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李应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大会或分会报告,以及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进行特邀报告等,展示了锐意进取的生命分析领域学者风采。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生前也多次作为特邀报告学者参会。每次生命分会均吸引了多专业方向的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积极参加。谈及生命科学分会今年的主题设定及专题讨论方向,郭磊研究员表示“关注生命、聚焦方法”是谢剑炜研究员任BCEIA生命分会召集人期间,于2017年确定下来的主题,非常准确地阐释了生命分会的聚焦主旨,因此沿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于利用多种生命分析技术,精确发现及准确阐述生命机制。受益于精密加工、新技术、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的飞速发展,目前生命分析技术在重大疾病(特别是癌症)的预测、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健康及公共安全方面屡有原创性重大突破。“精准医学分析与医疗诊断”是高灵敏高特异生命分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体现,本专题则将呈现精准医疗分析方面的热点问题和最新技术进展。本次特约报告学者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刘珏文教授(线上)、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李秀军教授(线上)、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清华大学的郭永研究员等。“组学分析”技术是进入21世纪后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流新兴技术,发展迅速。目标则一直凝聚在高通量的准确灵敏发现鉴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多种组学联合、以及疾病相关应用等。本次该专题则继续立足于组学前沿技术潮流,展现广阔的组学应用前景。本次特约报告学者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徐平研究员、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研究员等。“单分子/单细胞/单颗粒分析”是生命分析的“终极之问”,近年来随着技术、材料的突破,基于光谱、电镜、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及其依托的新材料等,很好地揭示了如何从基本技术原理切入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新思路。本次特约报告学者有厦门大学颜晓梅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及中科院杭高院医学研究所宋杰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的聂宗秀研究员、中科院生态中心的宋茂勇研究员等。 “健康与安全”是生命分析的重点关注问题,生物传感和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则是其中的主流分支。本次特约报告学者有武汉大学的袁必锋教授、协和药物所张金兰教授、中科院生态中心的曲广波研究员等。本次BCEIA主办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生命分会等多家分会,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举办“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生命分会推荐的专家学者,都在新冠防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值得关注的亮点至少包括,协和动物所秦川团队的实验动物模型帮助疫苗研发、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团队在mRNA疫苗研发方面的成功实践、西湖大学的郭天南团队基于组学技术发现新冠重症患者疾病标志物、中国CDC谭文杰团队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及重要变异流行株的科学剖析等,期待诊疗技术的发展,切实帮助我们有效对抗高变异新冠病毒,大众及社会早日回归健康平和发展轨道。郭磊研究员还就现场检测的难点痛点、公共安全化学毒物检测研究进展与应用、科学仪器技术发展等谈了自己的看法。郭磊研究员从事毒物药物分析研究,公共安全分析检测领域中的新型现场检测技术方法发展一直是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郭磊研究员认为,理想的现场检测技术需具备原位、实时、灵敏的特征,其特点在于交叉应用、快而准地解决实际问题,谱学技术、传感技术、微纳材料、微型加工制造、高选择性识别等在现场检测中均具有重要应用。难点痛点即在于发展出优良的原型方法后,如何结合合适的现场快检载体,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抗干扰、准确识别响应、成功实践。郭磊研究员我们课题组近期集中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常压电离质谱做了系列工作,发展了系列作用力调控界面作用思路,实现氰化物、百草枯、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现场检测新方法建立及多例临床毒检应用。对于现有的科学仪器技术,结合课题组的一些实践经验,郭磊研究员衷心期盼多种原创技术能够成功实现转化、多门类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尽快突破国产化瓶颈;大的方面而言,聚焦重要生命科学问题,聚焦分析测试应用难题,仍然需要从仪器、材料到方法的原创与应用研究方面开辟新的高度,特别的,其它学科的跨界,例如数学物理发现、大数据算法等的有效融合,应会更快地支持科学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
  • 访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
    为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同时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百家实验室”进行联合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八十四站: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所长助理兼市场部部长钟龙风工程师、副部长毛文江工程师热情接待了到访人员。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机构之一,是国家授权的全国性油品检验评定机构,隶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外景   广研检测具有第三方公正检测实验室地位,具有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CNAS)、国家检验资质计量认证(CMA)、国家检测机构认可(CML),质量体系符合ISO/IEC17025:2005的技术要求,检测报告可获得美国、英国等39个国家的国际互认。 实验室获得的证书   广研检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技术部、研发部、市场部、客服部、检测部、行政部”。其实验室面积2000㎡,拥有国产仪器设备30台(套),进口仪器设备38台(套),设备资产总值超过3000万元。此外,广研检测还拥有一支素质优良,集检测分析、故障诊断、润滑管理、标准研究、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9名,其中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8名,博士1名,硕士7名。   特色检测服务   设备磨损故障诊断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市场上提供油品检测服务的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检测,大部分只是根据相应标准出具检测数据报告,而广研检测更注重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广研检测的工作人员,有一半以上具有机械专业知识背景,通过分析样品中铁磁性颗粒总量、颗粒形貌等检测数据,判断磨损类型。是擦伤、切削、疲劳或者是腐蚀,从而确定磨损故障的根源。钟龙风工程师进一步介绍说,传统的设备故障诊断手段主要采用振动检测,是以振动频幅作为诊断依据,只有当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振动频幅才会出现异常。而磨损检测是时时监测设备中在用油状态进行故障诊断,能更早的发现设备零部件的磨损状态及原因,指导企业及时采取视情维修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钟龙风工程师举例说,广研检测对某港口的岸吊和龙门吊的起升减速箱(如左上图)开展长期的油液跟踪监测工作。在对其中QC025岸吊的起升减速箱的几次监测中发现Fe元素含量很高,即使换油也很难消除,同时直读铁谱的分析数据也急剧升高,分析铁谱出现大量的异常磨损颗粒(如右上图、左下图所示)。广研检测技术工程师在24小时内出具了该减速箱有关部件磨损已加速恶化情况的检测报告。维护工程师对减速箱进行拆机检查,发现第二、三级轴承严重磨损(如右下图),轴承外圈有大量的金属磨屑。广研检测对起升减速箱异常磨损情况的准确诊断与及时预警通报,为该港口企业挽回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左上图 减速箱 右上图 异常磨损颗粒 左下图 异常磨损颗粒 右下图 严重磨损部件   设备润滑技术咨询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设备润滑技术咨询是广研检测特色服务之一,致力于为企业建全或完善设备润滑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技术手册。润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油品的选型、采购、检验、储存、油品使用等环节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管理办法制定、细则实施、技术手册应用等,特别是技术手册应包含与润滑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方法,保证润滑管理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广研检测主办的2012全国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   润滑油的质量评定   钟龙风工程师介绍说,润滑油质量评定服务是通过对各种工业润滑油理化指标的分析检测,根据润滑油的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评定,指导企业选择优质、合理的润滑油品,并为润滑油生产企业提供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壳牌(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英国BP(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韩国SK(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埃索(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加德士(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嘉实多(中国)润滑油有限公司、埃尔夫润滑油(广州)有限公司等。   广研检测服务内容还包括燃烧油的质量评定、设备润滑状态评价、变压器油的检测等。   特色检测实验室   油品理化分析室:通过对润滑油、燃料油的常规理化项目的检测,能有效可靠的分析评定新油及设备在用油的质量,指导客户对所采购的油品进行质量把关。 油品理化分析室(一) 油品理化分析室(二) X射线荧光测硫仪 ISL斑点测试仪   发射光谱分析室: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对设备用油中的各类元素含量的分析,能有效地判断设备的磨损状态、油品的污染程度和添加剂损耗情况。 发射光谱分析室 利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红外光谱分析室: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润滑油中各化学基团的分析,能有效地分析评定润滑油中添加剂的组成,评价油品的氧化、硝化、硫化等劣化情况。 尼高力红外光谱测定仪   铁谱磨损分析室:通过铁谱技术对设备在用油中磨损金属颗粒及污染杂质型貌特征的分析,能有效地分析诊断设备的磨损故障及油品污染原因。 铁谱磨损分析室奥林巴斯铁谱分析成像系统   PQ铁磁颗粒监测仪   污染颗粒检测室:利用污染度颗粒计数器对设备用润滑油中的污染颗粒进行检测,能有效地评价设备润滑系统的污染状态,指导设备的视情维护。 污染颗粒检测室 哈希颗粒记数器   发动机台架实验室:发动机台架试验机能为客户研究开发的新型润滑油、燃烧油、润滑油添加剂、燃料油添加剂进行台架实验,评价发动机油品的节能减排性能。 发动机台架实验室   服务业绩   据了解,广研检测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在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状态监测、摩擦学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功能齐全的自动化实验室和国际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为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技术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十多年来,广研检测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准确、公正、快速和运作模式,为电力、石油、交通、铁路、港口、冶金、风电等行业的数百家中外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提供油品检测和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技术服务,为广大企业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实现设备视情维修,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钟龙风工程师(中)与到访人员合影
  • 泰坦(TItan)实验室信息化助力研究院新药研发
    人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信息化平台介绍一、系统引入的背景 近年以来,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制药行业法规标准升级,监管趋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2015年5月26日,CFDA正式发布了2010版GMP法规的新附录《计算机化系统》;7月22日,CFDA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12月1日,2015版《中国药典》正式实施̷̷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对我国药品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制药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数据完整性日渐成为了制药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研究院研发项目的增多,科研数据也越来越多,科研数据的有效管理逐渐困难;研发项目增多的同时,纸质记录的弊端逐渐显现:记录不规范,可读性差,数据分散,难以查询,妨碍协作,业务进展难以把握等;另外,管理水平也有提升的要求;要做到管理更精细,信息传递更及时、考核更量化;提高工作效率,纸化办公无。 在这种背景之下,医药研究院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研究院引入了研发管理系统(RMS)和电子实验记录系统(ELN),以及各种辅助信息系统,搭建起了人福医药研究院信息化系统平台,对药品研发的各个过程和原始记录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规范新药研发过程管理,保证科研数据真实有效,避免数据篡改和造假,提高数据完整性,助力人福医药研究院新药研发。二、系统的选型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主要以LIMS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经过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国内近几年的发展,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涵盖和涉及到制药行业研发和QC实验室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实验室信息的LIMS系统;管理实验记录的ELN系统(电子实验记录系统);物料管理的CMS系统(化合物管理系统);管理采购的OA系统(自动办公系统);管理项目的PMS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管理仓储的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原始数据的SDMS系统(科学数据管理系统);管理色谱数据的CDS系统(色谱数据管理系统)等等;这些信息化系统琳琅满目,功能各异,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如此繁多和复杂,人福医药研究院如何进行挑选?研究院领导根据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系统的调研情况,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站在长远的高度,提纲挈领的提出,引入的信息化系统目的要提高管理质量、提高数据完整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研发水平。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采用的信息化系统不仅要满足我院的系统功能需求,还要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例如美国CRF 21 part 11有关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要求,以及2010版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经过前期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的系统论证,最终确定了由铂金埃尔默公司的E-Notebook电子记录系统(由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用于实验原始记录的管理,E-Notebook在国外有广泛的运用,例如诺华制药公司、罗氏制药公司等制药巨头,都将E-Notebook系统应用与新药研发的实验记录管理;采用了国内外有广泛的运用Waters公司的Empower CDS色谱管理系统,用于色谱数据的管理;以及邀请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我院量身定制的RMS研发管理系统,用于研发过程中的物料管理、仪器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样品管理和注册申报管理。同时,为了数据安全和操作方便考虑,我院又引入了VPN系统,用于在外网接入内网访问系统和控制数据安全。这样,我院涉及到药物研发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纳入了各种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之中,搭建起了人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图 人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信息化平台构成 人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信息化平台以RMS系统和ELN系统为主,CDS系统、OA系统、温控系统、AM系统和VPN系统为辅,RMS系统中进行项目管理、样品管理、仪器管理、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专利管理和注册管理;RMS项目管理模块分解的实验任务到ELN系统中,进行实验创建,并进行实验设计,然后在ELN系统中创建合成实验模板、制剂实验模板、分析实验模板、生物实验模板、中药实验模板和临床日志模板等各类实验记录,仪器产生的分析结果和谱图通过CDS调取到ELN系统中,ELN系统中实验记录填写完成后,根据工作流的配置,进行审签流程,完成实验记录。ELN中电子实验记录的积累,形成项目信息库、配方库、仪器库,通过安全性控制和权限管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安全管理,长期积累,可以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再利用。三、系统实施和应用图 人福医药研究院信息化平台实施里程碑 人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信息化平台自2014年12月份启动以来,分别经历了调研、原型搭建、测试、培训、试运行、正式上线和系统验证等过程。整个过程中,都得到了研究院领导和各个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各位同事的大力配合,使得各个过程能够顺利完成,最终顺利上线。图 人福医药研究院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会议 在项目启动时,我院召开了全院的启动大会,许院长进行了全院的动员;项目调研时,系统实施工程师深入各个部门进行需求的详细调研,并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系统试运行时,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系统修改和完善,并收集系统使用情况反馈表,进行全员培训,并进行培训考核;2015年6月-8月为纸质系统和电子系统两套系统并行;在这段时间内研发人员既要保持以前的纸质记录,又要完全运行电子记录,负担增加了不少,但是,为了系统的正式上线,他们毫无怨言,认真仔细地填写两套系统。到了2015年8月份,根据试运行的情况,院领导决定正式切换到电子信息化系统,意味着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上线以后,为了提高系统的移动应用性和便捷性,信息化平台引入了平板电脑,方便研发人员移动应用,在称量、滴定和测定pH等时候使用信息化系统。同时,为了满足法规的要求,在2015年12月邀请了第三方验证公司对系统进行了验证,并顺利通过了验证。表 电子记录系统中各类模板类型的记录数量(统计截至2015年12月8日) 目前,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已经在研究院所有部门正常使用,其中ELN电子实验记录系统已经在化药所、分析所、制剂所、临床室等部门全部使用,截止2015年12月,除即将要申报的项目之外,其他项目均已全部运行电子记录,部分项目虽然是临近申报的项目,但是为了提高数据完整性,保证记录真实有效,在运行纸质记录的同时,也在进行电子记录。RMS研发管理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模块、物料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样品管理、仪器管理模块等各个模块已经在所有部门全部使用,其他系统也已经正常使用。图 信息化平台的平板电脑用于实验研发过程之中四、系统的后续展望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使用,规范了项目管理、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仪器管理等流程,规范了原始记录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质量和水平,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科研数据完整性,保证了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了法规合规性。同时,人福医药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引入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制药企业,系统的引入在提升管理水平和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软实力,提升了企业的研发竞争力! 实验室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长期工程,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循序渐进地实施,不能一蹴而就。由于时间紧凑和软硬件条件所限,此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仍然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院要根据系统应用情况,积极完善系统功能;进行系统整合,解决现阶段系统存在的问题,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相关信息化系统的无缝集成。建设更加优秀、高效和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平台,为人福医药进入国内医药行业领导者做贡献!(详情请点击图片查看)
  • 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落户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2010年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命名大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席会议,并亲手将“国家能源核电站仪表研发(实验)中心”铜牌授予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此举标志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成为第一家获得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授牌的上海企业。   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涵盖了四方面的内容:   1)开展核电站仪表关键技术创新性研究   2)建设我国独立第三方核电站仪表和控制系统质量鉴定、检测认证平台   3)基于核电仪表共性技术(包括质量鉴定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我国核电仪表标准体系   4)建立核电站仪表与控制系统技术辐射与信息交流平台。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实验研究基地揭牌
    12月24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实验研究基地揭牌。一系列实验室的启动运行,将对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进行有效验证,并把实验研究渗透到标准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据介绍,该基地目前包括人类工效学实验室、用能产品能效实验室、环境工效学实验室、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质量感知与消费行为分析实验室和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标准一致性测试实验室。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标准化实验体系和研究体系,没有将实验研究工作独立出来,实验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实验研究基地紧紧围绕建设以人为本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将实验研究渗透到标准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这对完善标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指导标准研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验证标准应用的适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强化标准服务社会的手段等诸多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研究基地将建成工效学和资源综合利用两个实验研究中心,并围绕两个实验研究中心,建成基础工效学、环境工效等11个实验室,成为人类工效学、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标准化等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实验验证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核心基地。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采购ICP、AFS等33套仪器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代理”)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采购人”)的委托,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邀请合格供应商就以下所需货物及有关服务提交谈判应答文件。有兴趣的供应商可从采购代理所在地址得到进一步信息和查看竞争性谈判文件。   1. 项目编号:CSTDC-20130502   2. 项目名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3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批)   3. 采购内容: 包号 设备名称 采购数量 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1 拉曼光谱仪 1套 进口 2 离子色谱仪 1套 进口 激光粒度仪 1套 进口 氨基酸分析仪 1套 进口 3 原子吸收光谱仪(带石墨炉) 1套 进口 高压均质机 1套 进口 4 高速逆流色谱仪 1套 国产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套 国产 洁净工作台 1套 国产 高压灭菌锅 1套 国产固相萃取装置 1套 国产 匀浆机 1套 国产 氮吹仪 1套 国产 分子杂交炉 1套 国产 离心机转头 1套 国产 冷冻干燥仪 1套 国产 自动电位滴定仪 1套 国产 5 饮用水检测微型光谱仪元器件 1套 国产 果汁微型光谱仪元器件 1套 国产 白酒微型光谱仪元器件 1套 国产 光栅光学元器件 1套 国产 光导纤维元器件 1套 国产 微型光谱仪 1套 国产 6 不饱和高压蒸汽湿热试验箱 1套 国产 热辐射板及温控系统 1套 国产 7 恒温恒湿箱 1套 国产 氙灯老化箱 1套 国产 温度/湿度/风速传感器组 1套 国产 8 童车(含儿童推车、儿童自行车、儿童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安全测试系统 1套 国产 9 童床安全测试系统 1套 国产 10 超声波测厚仪、粗糙度测量仪 1套 国产 11 汽车零部件三维扫描仪 1套 进口 12 汽车振动采集分析仪 1套 进口   供应商须对上述采购内容中完整的一包或几包进行响应,不完整的报价将被拒绝。   4. 供应商的资格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信誉,具有履行合同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具有良好资金、财务状况的法人实体   2)按本竞争性谈判公告的规定获取谈判文件   3)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4)进口产品的原产地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正常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   5. 谈判文件售价:   每包300元人民币,若邮购每份须另加5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   6. 购买谈判文件时间和地点:自2013年5月25日开始至2013年6月5日(节假日除外)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30至16:30(北京时间)登录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或在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安路66号,安立花园写字楼B座10层)查阅或购买。(电汇购买标书的供应商须发邮件或传真出示汇款底单并同时登记公司全称、项目包号、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7. 应答文件的递交:   应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13年6月5日上午9:30之前(北京时间),逾期收到或不符合规定的谈判应答文件恕不接受。   应答文件递交地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谈判开始时间:2013年6月5日上午9:30   谈判地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采购代理: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路66号,安立花园写字楼B座10层   邮  编:100101   电  话:010-64907755-8244、13910526829 传真:010-64906286   电子信箱:gaoxiaolan@cstdc.com.cn guoxiaofang@cstdc.com.cn,   联 系 人:高晓岚、郭晓芳   开户名(全称):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亚运村支行   账 号: 110060210012015165756   备 注:电汇请在附言栏中注明项目编号及用途
  • 聚焦磁性分离材料,开发自动化“磁控”技术——访朱良漪奖获得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吴立冬研究员
    2023年1月,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评选出“创新成果奖”3项,“青年创新奖”5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联合采访了“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获得者,倾听了解他们的获奖感受、研发过程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吴立冬研究员获得2022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获奖成果是“基于磁分离和场效应晶体管芯片的快速检测整套解决方案”。基于此,仪器信息网与吴博士就其研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吴立冬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请重点介绍下此次获奖成果的研发背景和初衷,成果实现的主要创新突破以及当前的产业化情况,未来的市场前景等。  吴立冬:目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荧光光谱等仪器能够满足靶标物精准定量分析,但是这些仪器价格昂贵、体积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能满足市县级快速筛查食品危害物的需求。针对市县及以下检测场景,迫切需要开发自动化微型化快速检测平台来填补危害物检测“最后一公里”的空白。我们走访了四川、湖北等省市级检验实验室,发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大型仪器比较齐全,但缺乏精通前处理操作的专业人员。而市县一级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仅缺乏专业操作人员而且经费有限,因此亟需自动化前处理和快速廉价的检测用传感平台来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为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系统分析当代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选择了易于自动化的“磁控”技术为研究重点。首先我们拟合成超顺磁的磁性材料,2018年我从麻省理工学院回来后,立即带领学生一起开展磁性材料的合成工作。在阅读上百篇文献后,我们制定了化学合成磁珠的技术路线,在技术路线中我们综合考虑了反应物是否易燃易爆、化学试剂成本及国产试剂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等因素,最终全部选择成本低廉的国产试剂预防未来进口原料被限制,实现完全国产化。实验初期,6个小型油浴锅同时开动,早中晚共进行18次反应加速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筛选了氨水、苯胺、萘胺等十几种反应物,对比了麦克林、阿拉丁等主要厂家产品得到磁珠的磁性强弱、颜色深浅、悬浮时长及贴壁速度等众多参数,最终确定了小试条件。  随后平行制备了多个批次样品,每个月跑数十个厂家希望对方能帮忙进行样品测试,评价我们新研制的磁性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对方快速提取的要求。在经过无数次碰壁后,逐渐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小试样品不仅满足对方需求还优于进口的磁性材料。接下来必须进行中试放大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我们由小试40mL反应体积扩大为中试20L反应体积,放大了近500倍。6个反应釜每天同时反应,加样和回收磁性材料的过程一下变成了体力劳动,中试一个月左右体重减少10斤,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动作更加灵活头脑更加清晰。经过跟企业的联合评估,硅基修饰磁珠满足了对方核酸快速提取的要求,能够用来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磁珠表面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修饰了多种官能团,使得我们制备的磁性材料不仅能够快速分离核酸、抗体和细胞而且能够快速富集孔雀石绿、重金属和微塑料,实现了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到微球的快速分离富集。磁性分离材料与微型化磁分离装置配合,实现了自动化高通量分离靶标物。磁分离平台克服了传统的固相微萃取(SPE)自动化程度低、难以小型化的缺点,与快速检测传感平台联合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磁分离与磁控传感联用平台为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磁性分离材料在靶标物快速分离富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可与传统色谱仪、质谱仪、光谱仪联用,实现自动化高通量样品处理,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适用于医院检测、环境检测等样品量大的第三方实验室。磁分离装置与快速检测平台联用,适用于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等缺乏操作人员的初级实验室。此外,磁性材料还可以用于磁控开关及磁控机器人等未来应用场景。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自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吴立冬:我们与数十家公司的沟通经验告诉我们,目前的科研单位的自主技术创新与具有销售能力的企业创新存在着一个日渐缩小的鸿沟。现阶段,自主技术创新与企业成果转化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首先科研单位的自主创新难以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的技术瓶颈来开展创新性技术研究,而新的技术进入企业生产流程需要企业重新报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企业对新的产线有需求而对科研单位的微创新没有迫切的需求。如果想提高自主技术创新的转化率,需要科研单位在微创新之前与产业单位、相关学会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产业转化经理人制度,才能逐渐将科研单位的自主技术创新完美与企业现实需求匹配,提高国家投入经费对产业的贡献率。  仪器信息网:对于此次获奖您有何感受?您认为“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将给青年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此次获奖更多的感受是感谢与感恩。非常感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感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相关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科研工作的支持,感谢前辈学者对我们后辈的提携,感谢专家和企业对磁性分离和快速检测这个领域的看好。感恩家人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有了你们的支持我才能够为分析仪器领域贡献绵薄之力。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我们年轻人可以通过学会这个大家庭跟前辈同行进行深度学习,与企业大咖进行零距离沟通,使得成果能够飞秒速度转化给最需要的企业,共同推进分析仪器的现代化进程。  仪器信息网:后续您还将开展哪些创新工作?  后续我们将继续丰富磁性分离材料的种类,满足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与合作企业共同微型化提取仪器,缩小磁控场效应晶体管的尺寸,不断提高检测通量。把现有10nm磁性材料形貌做的更加规整,表面官能团更加可控,将纳米磁性材料至于细胞内,将胞内靶标物的检测灵敏度提高1到2个数量级。
  • “我要测网”访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我要测讯 为了解中国检测市场检测机构的综合实力,将好的检测机构及其优势检测项目推荐给广大用户,同时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自2011年9月1日&ldquo 我要测网&rdquo 开始对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ldquo 我要测&rdquo 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郭冬发主任、崔建勇副主任热情接待了&ldquo 我要测&rdquo 工作人员。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ldquo 中心&rdquo )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中心实验室,1993年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批准使用现名。&ldquo 中心&rdquo 是以地质矿产、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标准物质及环境等为主的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服务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也是核工业地质行业的仲裁分析测试实验室,研制并保管着天然放射性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是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证书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三合一体系认证证书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证书 研究中心计量认证证书 特色检测项目 据了解,&ldquo 中心&rdquo 已经开设的检测项目有地质类样品检测、放射性核素检测、流体包裹体分析、室内空气检测、水质检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六大类,形成了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核素分析、微区分析、有机分析五大分析系统,其中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及惰性气体同位素)和核素分析是&ldquo 中心&rdquo 最强的技术实力,综合检测能力在地质检测行业名列前茅。 高端人员配备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ldquo 中心&rdquo 现有工作人员80多人,其中科研人员48人,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6人、博士和硕士近30人、国家一级计量师2人。总体上,工作人员学历以硕士为主,本科和博士也有多名。此外,&ldquo 中心&rdquo 的两名博士生导师已经为社会培养多名地质行业优秀人才,&ldquo 中心&rdquo 技术人员多年来在《质谱学报》、《矿物学报》、《铀矿地质》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上百篇;&ldquo 中心&rdquo 科研人员在2012、2013年连续发现多种新矿物,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会批准。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沉淀,&ldquo 中心&rdquo 已经具备了较高技术水平和积累了丰富的分析测试经验。郭冬发主任告诉我要测工作人员,近年来,&ldquo 中心&rdquo 多次参与国际、国内的分析测试技术比对,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EA)组织的核素方面的比对、国家认监委的各种能力比对,平均每年参与4-5次国内比对。实验室制定和参与制定、修订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ldquo 中心&rdquo 研制和参与研制的标准物质超过50多种,目前仍有5个铀矿地质方面的在研标准物质。 &ldquo 中心&rdquo 多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多年的工作积累为我国铀矿地质、环保、地矿系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数据,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培训了大批分析测试人才。与此同时,&ldquo 中心&rdquo 还为地质矿产、建材、石油、有色金属、能源、生物医药、食品、环保、考古等行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先进的仪器配置,自主研发分析设备 &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等资产总值达6000多万元,拥有多台大型仪器设备:热电离质谱仪、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显微镜及冷热台、电子探针、离子色谱、高纯锗&gamma 能谱仪、低本底&alpha 、&beta 测量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原子荧光仪、稳定同位素质谱、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等。 为更好的完成专业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验的需求,&ldquo 中心&rdquo 科研人员还自行研制了多台(套)的分析设备,如样品前处理系统、PC-2000型测氡仪等。郭主任介绍到,自行研制的开发的仪器具有使用面广、易复制等优点,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可以合作,可进一步推向市场。 据郭主任介绍,实验室配备的仪器均按照CNAS要求,安排专职人员定期校准,核查仪器,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保证检测结果无误。 部分实验室设备 X射线荧光光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低本底&alpha 、&beta 测量仪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测汞仪 自主开发的微量铀分析仪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 热电离质谱仪 X射线粉晶衍射仪 X射线荧光光谱仪 高分辨激光拉曼光谱仪   全面的质量管理   对于检测样品的管理,郭主任表示,&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作为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实验室,具备完善的检测程序。实验室对特殊样品完全做到:留样复测、实验室比对、仪器比对、人员比对等。   为了保证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对于实验室如何保证检测人员技术能力的监督和考察方面,&ldquo 中心&rdquo 也建设了一套完整的上岗程序。检测人员上岗前需经过入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实验室内部不定期的举行内部交流会议、参加外部培训以及定期参加中国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定期考核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必须考虑的问题,郭主任告诉&lsquo 我要测&rsquo 工作人员,检测过程中采用的分析方法多数是国际和国家标准方法。针对特殊样品,在没有标准可参照的时候,实验室也需要开发最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与此同时,&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从实验源头开始注重控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名录上的供应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采购的试剂也是配备专门的人员保存和管理。   样品检测过程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大因素之一,我要测工作人员了解到,&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需在检测样品中植入盲样,以监测仪器误差水平、可能出现的失误等风险,检测数据经三次审核方可作为报告签发。如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实验室将先从内部查找是否存在人为、仪器等因素查找造成偏差的原因,而对特殊样品必要时要重新检测。   为减少检测周期和、提高检测速度及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和失误,实验室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如今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局域网传输系统,样品的检测状态可实时监测。   完善的服务流程   关于&ldquo 中心&rdquo 现有检测业务的运营和操作方面,郭主任也做了详细介绍。目前&ldquo 中心&rdquo 的检测业务已经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管理实验室检测业务。   对样品的接收,针对不同性质的客户,&ldquo 中心&rdquo 对自行送样、委托送样和上门检测三种检测方式建立了完善的服务流程。   1)自行送样   受托单位自行送样&rarr 现场填写委托合同单&rarr 收取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2)用户委托送样   受委托特快专递或邮寄&rarr 传真方式填写委托协议合同单&rarr 银行转账缴纳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3)上门检测   上门取样&rarr 现场填写委托合同单&rarr 收取检测费用&rarr 样品分析&rarr 出具检测报告。   为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有效,&ldquo 中心&rdquo 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有主检人、校核人、报告签发人三方签字,并加盖&ldquo 测试专用章&rdquo 或测试中心公章。对于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ldquo 中心&rdquo 一般会保存3年。   客户服务方面,&ldquo 中心&rdquo 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首先与客户沟通相应检测样品,签订检测委托书,对于提供测试合同条款以及报告签发时间,都可依据客户的要求协商。如果客户对报告有异议,可以一定期限内提出异议,针对具体问题协商解决。   郭主任告诉我要测工作人员,&ldquo 中心&rdquo 实验室目前已经与多个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优质的服务和准确的分析数据是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的关键。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全体员工将继续发扬&ldquo 客户至上、质量第一&rdquo 的理念,竭诚为新老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1265/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有“方”有“市” 产研双赢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将科学技术成果与市场紧密联系,实现了产研合作的双赢局面。 “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努力成为国家环境监测高技术创新源头;另一方面,研究所提供专业意见与建议,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领域相关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光所)副所长刘建国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将科技应用于环保领域惠及民生,安光所已身体力行了近20年。安光所将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联系,实现了产研合作的双赢局面。影响力强大阵营的科技伙伴 “截至目前,安光所与国内多数环境监测领域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刘建国表示。据统计,2012年,安光所通过转移、转让环境光学设备所产生的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说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刘建国如数家珍。目前,安光所在大气环境遥感、环境监测技术、工业和医用激光技术、激光晶体材料等领域和企业合作,并研发出一系列高技术产品惠及民生。目前,与安光所合作的企业达到几十家,不少来自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湖北、河北,企业都带着技术难题纷纷向其寻求合作。责任感改变自己应对国家需求 “我们以坚持国家和社会发展为牵引,坚定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刘建国说。25年前,安光所进入中科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行列,2001年,该所成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一部分。进入新历史阶段,安光所的定位与发展之路也进行调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安光所意识到,国家急须发展“装备先进、标准规范、手段多样、运转高效”的先进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这是研究所能够有所作为的事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王心芳曾建议,在环境监测技术下一步发展问题上要追根溯源,因为这是环境保护的根本。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安光所踏上了时代发展的节点:为我国环境污染监测提供有效手段,为培育环境监测仪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据了解,“十二五”后半期,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速度有望继续维持在15%~20%,超过同期GDP增长率。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但是,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为320亿美元,占GDP比重为0.54%;而美国环保产业产值为298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07%。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占GDP比重都仍有较大差距。为了加快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面对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安光所加快脚步,不仅从基础研究方面提供支持,促进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同时研发出一批创新性新成果,如高灵敏激光光谱温室气体检测技术、FTIR多组分气体在线分析技术、车载通量快速遥测技术、危险化学品泄漏远程遥测技术、污染源排放遥测技术、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和超高分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等。造氛围 “两条腿”鼓励产业化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了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安光所努力营造氛围,无论是在课题方向选择,还是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及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 “十五”期间,我国首次将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纳入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给予研究经费支持,鼓励研究所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安光所所长刘文清牵头申请到该领域在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主题部署的第一批环境监测课题‘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获得26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刘建国说。抓住这一契机,安光所与企业合作,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空气、烟气、尾气监测技术设备。不管是国家“863”、“973”计划,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支持的项目,安光所均会在前期基础研究的积累之上进行工程化,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在与企业合作中,我们不断总结规律,摸索更好的合作方式。”刘建国说。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比如,安光所根据技术完成的状态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为合作依据。“如果国家需求紧迫,市场对技术需求量大,那么我们通常选择技术入股方式与企业合作。”这有利于精准目标、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两年前,安光所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便是一例。这家公司依托安光所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产业化平台,致力于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集成应用,为环保、气象和科学研究部门提供相关咨询、产品和技术服务。在成立当年,其就实现了千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为营造良好的氛围,安光所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例如,面对越来越多的合作,安光所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有的项目更是由企业直接牵头。刘建国表示,企业可以从市场角度出发,提供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建议,这对技术研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安光所也十分注重对科研人员的引导与培养。首先,“科研人员应牢牢树立一个观念:科研人员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刘建国说。其次,研究所合理分布力量,安排科研骨干进行基础性研究探索,安排年轻的副研究员从事转化工作。我们重视科研人员发表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同时我们也更注重专利,并非简单地以经费额度或转化产生的效益为评价依据。”刘建国说,只有“两手抓”,才能将基础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产业化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推动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化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在生产车间内,排列整齐的五金件接连从生产线上诞生,在他们通向包装线的路上,一只只散发白光的“眼睛”正在不断审视它们,一旦发现产品有异常,即刻便会“带走”。这正是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相机和算法软件,以机器视觉检测代替人工检测,提高质检的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该项目入选了佛山市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来自佛山市科协的扶持为我们带来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也增强了市场对我们的信心。”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技术研发部技术总监王华龙说。降低人工成本▶▷ 解决企业视觉检测技术难点走进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六楼的人工智能事业部,十几名年轻的研发人员分成多个小组,正通过桌面上摆放着的智能相机、手机零部件等零件,结合电脑屏幕上复杂的算法程序,做着各种测试。这是在人工智能事业部常常可以看见的场景,“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正是来自该事业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华龙及团队同事在走访企业时发现,产品检测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疫情期间招工难却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彼时,国内绝大多数人工智能检测设备与系统被国外所垄断。为解决企业在视觉检测需求及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佛山广工大研究院联合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佛山汉明视阔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项目团队,着手“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的研发。“其实早在2018年,我们团队中已有成员开始这方面的研发,但真正开始系统研发是在2020年3月,历时一年多,到2021年5月,我们把视觉检测中所有的流程打通,便有了现在的服务平台。”王华龙说。该平台的硬件部分由智能相机和显示屏组成。相机的长宽高仅7厘米,搭载视觉感知模块和AI芯片等,嵌入自主研发的算法软件。硬件之外,项目还搭建了云平台,实现从数据上传、标记,到模型训练、测试、发布、下发的闭环全程功能。目前,该平台已经在省内省外拥有超100台的使用量,可应用于3C、五金、物流等行业,对于五金件的测量精度可达0.01毫米,对二维码的识别高达99%以上。赋能数字化▶▷ 助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正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由佛山广工大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可谓恰逢其时。该平台可助推每条生产线减少6个目检人员以上,单品检测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促进了机器视觉检测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为半导体、5G等新产业发展提供国产化检测设备,加快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佛山工业体系完备,几乎涵盖了包括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等优势传统制造业行业。眼下,佛山传统制造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也是推动佛山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王华龙说。王华龙表示,其团队希望能够围绕佛山重点支持产业,结合本地企业开展面向多种工业场景的人工智能系统工业示范应用,最终打造成一个深度融合“AI+先进制造”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随着项目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云服务平台进一步产业化,王华龙介绍,预计未来5—10年将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创造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悉,该项目实施期内,还将培养本科、硕士等复合型人才不少于10人,并通过构建面向工业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梯队,为佛山制造业转型提供助力。佛山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之路离不开科技力量支持和帮助,“科创中国”就是一个为佛山引进国家级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的重大平台。2021年5月,佛山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开启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新阶段。佛山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集聚资源,助力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