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丁仲礼院士

仪器信息网丁仲礼院士专题为您整合丁仲礼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丁仲礼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丁仲礼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丁仲礼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丁仲礼院士话题讨论。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院士丁仲礼解读“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丁仲礼院士解读了碳中和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国内外形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关键科学问题、任务设计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并就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等提出了5点初步看法。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这些排放量最终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碳中和就是要想办法把原本将会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下来或吸收掉。当前,世界各国碳排放处于不同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实现达峰,目前正处于达峰后的下降阶段;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排放量逐步进入“平台期”;印度等新兴国家排放量还在上升;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排放尚未“启动”。欧盟部分成员国率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也于2020年9月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雄心勃勃但又极其艰难的战略目标。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同人均累计碳排放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我们追求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针对碳中和问题中的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设立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目标是设计初步路线图,可供研讨、修订、完善,同时在如何落实“路线图”上,提出操作层面的建议。项目按照排放端、固碳端、政策端3方面进行组织,围绕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政策技术分析研究设立了9个专题进行研究。丁仲礼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的已有成果,丁仲礼院士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初步看法:(1)“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国家需要积极研究与谋划、谋定而动、系统布局、组织力量、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2)这轮“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所需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决不可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满足,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投入在技术研发、产业示范上,力争使我国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快于他国。在此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居民生活和产品出口。(3)本学部咨询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以供科技界讨论、修正、完善。期望汇聚众智后,学部的建议对我国如何推动此大转型,如何在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布局完善、责任明确的研发体系等重大问题,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项目组认为,我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不要急于“收口”。(4)“大转型”中,行业的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如果某一行业不同企业间不能协调共进,势必会使“不作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5)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很难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由此,国家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针对我国的碳收支状况,保证话语权在我。此外,丁仲礼院士建议对未来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的报告核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科技支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比如二氧化碳对增温的敏感性等需要深入研究。在碳中和问题上,科技界依然任重而道远。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的战略逻辑和技术需求
    文 | 丁仲礼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一个大型咨询项目,组织百余位来自多个学部的院士和专家,着重就此问题做了“清单式”的研究。本文将以这个研究为依据,从碳中和的概念和逻辑入手,重点介绍完成碳中和的“技术需求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几个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应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为过程产生,又可以由自然过程产生。人为过程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气圈释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自然界也有多种过程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比如火山喷发、煤炭的地下自燃等。但应该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碳固定也有自然固定和人为固定两大类,并且以自然固定为主。最主要的自然固碳过程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诸多类型中,又以森林生态系统占大头。所谓的人为固定二氧化碳,一种方式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后,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把它转化成其他化学品,另一种方式则是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深处和海洋深处。过去几十年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有54%被自然过程所吸收固定,剩下的46%则留存于大气中。在自然吸收的54%中,23%由海洋完成,31%由陆地生态系统完成。比如最近几年,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约为4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的86%来自化石燃料燃烧,14%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这400亿吨二氧化碳中的184亿吨(46%)加入到大气中,导致大约2ppmv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谓碳中和,就是要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我们的经济社会运作体系,即使到有能力实现碳中和的阶段,一定会存在一部分“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它们一方面还会有54%左右的自然固碳过程,余下的那部分,就得通过生态系统固碳、人为地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化工产品或封存到地下等方式来消除。只有当排放的量相等于固定的量之后,才算实现了碳中和。由此可见,碳中和同碳的零排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为标志。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及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 我国当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数在100亿吨左右,约为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这样较大数量的排放主要由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所决定。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合起来占比接近85%,其他非碳能源的占比只有15%多一点。在煤、油、气三类化石能源中,碳排放因子最高的煤炭占比接近7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如此之高,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约100亿吨二氧化碳的年总排放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主要是用煤和用气)约占5亿吨,交通排放约占10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工业排放的四大领域是建材、钢铁、化工和有色,而建材排放的大头是水泥生产(水泥以石灰石(CaCO3)为原料,煅烧成氧化钙(CaO)后,势必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电力/热力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其“账”应该记到电力消费领域头上。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5亿吨二氧化碳中,约29亿吨最终也应记入工业领域排放,约12.6亿吨应记入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排放。所以我们说,我国工业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68%,如此之高的占比在所有主要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出现压缩式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根据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我们就非常容易作出这样的推断:中国的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三端共同发力体系”:第一端是电力端,即电力/热力供应端的以煤为主应该改造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为主。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即建材、钢铁、化工、有色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用能以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水泥生产过程把石灰石作为原料的使用量降到最低,交通用能、建筑用能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能源消费端要实现这样的替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全国绿电供应能力几乎处在“有求必应”的状态。第三端是固碳端,可以想见,不管前面两端如何发展,在技术上要达到零碳排放是不太可能的,比如煤、油、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减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的那部分二氧化碳,还有电力生产本身,真正要做到“零碳电力”也只能寄希望于遥远的将来。因此,我们还得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生态建设,此外还有碳捕集之后的工业化利用,以及封存到地层和深海中。电力供应端的技术需求传统上,电力供应系统包括了发电、储能和输电三大部分,从现在业界经常谈到的“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角度,还应把用户也统筹考虑在内。从实现碳中和的角度,我国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六方面特点:一是电力装机容量要成倍扩大。我国 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在24亿千瓦左右,如果考虑以下因素: (1)未来要实现能源消费端对化石能源的绿电替代和绿氢替代; (2)从世界大部分先发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到三四万美元之间,人均能源消费量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3)风、光等波动性能源的“出工能力”只有传统火 电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我国2060年前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60亿到80亿千瓦。二是风、光资源将逐步成为主力发电和供能资源。其 中西部风、光资源和沿海大陆架风力资源是主体,各地分散式 (尤其是农村) 光热资源是补充。三是“稳定电源”将从目前的火电为主逐步转化为以核电、水电以及综合互补的非碳能源为主。四是必须利用能量的存储、转化、调节等技术,弥补风、光资源波动性大的天然缺陷。五是火电还得有,但主要作为应急电源和一部分调节电源之用。与此同时,火电应完成清洁、低碳化改造,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六是在现有基础上,成倍扩大输电基础设施,把西部充沛的电力输送到中东部消纳区。与此同时,加强配电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在这样的电力供应系统中,碳中和本身的目标要求未来电力的70%左右来自风、光发电,其他30%的稳定电源、调节电源和应急电源也要尽可能地减少火电的装机总量。正因为如此,未来需要促进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和输电技术这三方面的“革命性”进步。发电技术要为绿色低碳电力生产提供支撑。这里面需重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要注重发展以下技术:(1)光伏发电技术虽已发展到可平价上网的程度,但这类技术在降成本、增效率上还有潜力可挖;(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对电网友好,既可保证稳定输出,也可用于调峰,但目前发电成本过高,未来应在材料、装置上寻求突破;(3)风力发电技术也基本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要在大功率风机制造、更高空间风力的利用、更远的海上风电站建设上下功夫;(4)地热分布广、总量大,但能量密度太低,如要将地热用于发电,还得重点突破从干热岩中提取热能的技术;(5)生物质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成熟的,但其在总的电力供应上的占比较为有限;(6)海洋能和潮汐能的总量不小,但其利用技术有待进步;(7)传统的水电我国开发程度已经较高,未来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上游开发上还有较大潜力。除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外,社会公众还得接受这样的现实:要达到碳中和,核电还得较大程度地发展,因为核电应作为“稳定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火电还得在“稳定电源”“应急电源”“调节电源”方面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无碳电力”在很长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我们把火电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予以封存或利用。储能技术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将占有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风、光发电具有天然波动性,用户端也有波动性,这就需要用储能技术作出调节。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环保、可靠并相对廉价的储能技术,碳中和目标就会落空。储能是最重要的电力灵活性调节方式,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而灵活性调节还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车网互动、电转燃料、电转热等方式和技术。物理储能主要有四类:一是抽水蓄能电站,它是最成熟的技术,我国以东部山地为依托,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抽水蓄能电站总量很大,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如何建抽水蓄能电站还得探索。二是压缩空气储能,主要是利用地下盐穴、矿井等空间,该类技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三是重力储能,简单地说是利用悬崖、斜坡等地形,电力有余时把重物提起来,需要电力时把重物放下用势能做功,这类技术我国尚处在试验阶段。四是飞轮储能,这是成熟的技术,但其能量密度不高。化学储能就是利用各类电池,大家熟知的有锂电池、钠电池、铅酸(碳)电池、液流电池、液态金属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氢、甲烷)等。不同的电池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它们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今后会遇到电池回收、环保处理、资源供应等问题。电磁储能主要是超级电容器和超导材料储能,目前看,它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现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是指使其“出工能力”具备灵活性,用电高峰时机组可以发挥100%发电能力,用电低谷时只“出工”20%或30%。这个技术一旦成熟,应该非常管用,尤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早中期阶段,应将其作为主打技术。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简单地说,今后大量的电动汽车整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储能系统,如果在电网电力有余时,它们中的一部分集中充电,而电力不足时,它们中的一部分向电网输电,这样就起到了平滑峰谷的作用。这个想法很美好,也有点“浪漫”,但如何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中的可行性,估计还得创新商业模式。电转燃料就是把多余电力转化为氢气、甲烷等燃料,电力不足时再把燃料用于发电。电转热储能则是用水、油、陶瓷、熔盐等储热材料把多余的电转化为热储存,需要时再为用户放热。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输电网络。从实现碳中和的逻辑分析,我国未来的电网将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远距离的输电规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数倍,意味着要把西部的清洁电力输送到东部消纳区,输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巨大;(2)为了统筹、引导大空间尺度上的发电资源和用户需求,大电网应是基本形态;(3)贴近终端用户(如工业园区、小城镇等)的分布式微电网建设将受到重视,并将成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4)为解决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装置比例高的特点,需要在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上实现质的飞跃。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建立一个新型电力系统,其实是逐步“挤出”火电的过程,或者严格地说,是一个把火电装机量占比减到最小的过程,留下的火电也得作“清洁化”改造。我国具有充足的风能、太阳能,从理论上讲,资源绝对足够。但能不能把这些分布广、能量密度低的风、光资源利用起来,并保证电价相对便宜,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储能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能源消费端的技术需求能源消费端的减碳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替代,二是重建。所谓替代就是用绿电、绿氢、地热等非碳能源替代传统的煤、油、气,而重建则强调在替代过程中,一系列工艺过程需要重新建立。对此,我们可分九个领域,对能源消费端的低碳化所需研发的技术或替代方式分别作出简单介绍:1、建筑部门应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是对建筑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其次是针对城市的建筑用能,包括取暖/制冷和家庭炊事等,均应以绿电和地热为主;农村的家庭用能,则可采用屋顶光伏+浅层地热+生活沼气+太阳能集热器+外来绿电的综合互补方式。2、交通部门可着眼于五个方面。未来私家车以纯电动车为主;重卡、长途客运可以氢燃料电池为主;铁路运输以电气化改造为主,特殊地形和路段可采用氢燃料电池,同时发展磁悬浮高速列车;船舶运输行业中的内河航运可用蓄电池,远航宜用氢燃料电池或以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少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航空则可用生物航空煤油达到低碳目标。3、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炼焦和焦炭炼铁,它可分两阶段实现低碳化。第一阶段是对炼焦炉、高炉等的余热、余能作充分利用,同时用钢化联产的方式把炼钢高炉中的副产品充分利用起来。第二阶段是逐步用新的低碳化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研发和完善富氧高炉炼钢工艺,炼钢过程中以绿氢作还原剂取代焦炭,对废钢重炼用短流程清洁炼钢技术等。4、我国建材行业的排放主要来自水泥、陶瓷、玻璃的生产,其中80%来自水泥。建材行业低碳化应从三方面研发技术,一是用电石渣、粉煤灰、钢渣、硅钙渣、各类矿渣代替石灰石作为煅烧水泥的原料,从原料利用上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性;二是煅烧水泥时,尽可能用绿电、绿氢、生物质替代煤炭;三是用绿电作能源生产陶瓷和玻璃。5、化工排放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用煤、天然气作能源,二是用煤、油、气作原材料生产化工产品时的“减碳”,比如用煤生产乙烯,需要加氢减碳,其中加的氢如果不是绿氢,就会有碳排放,减的碳一般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化工行业的低碳化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蒸馏、焙烧等工艺过程用绿电、绿氢;二是对余热、余能作充分的利用;三是适当控制煤化工规模,条件许可时尽量用天然气作原料;四是对二氧化碳作捕集—利用处理。6、有色工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选矿、冶炼两个过程,在整个冶金行业排放中,铝工业排放占比在80%以上,因为电解铝工艺用碳素作阳极,碳素在电解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冶金工业的低碳化一是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尽可能用绿电;二是研发绿色材料取代电解槽中的碳素阳极;三是对电解槽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四是对铝废金属作回收再生利用。7、在其他工业领域中,食品加工业、造纸业、纤维制造业、纺织行业、医药行业等也有一定量的碳排放,其排放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用的煤、油、气,二是其废弃物产生的排放。这些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主要在于用绿电替代化石能源,同时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8、服务业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但服务业以“间接排放”为主,即服务业用电一般被统计到电力系统碳排放中,运输过程中的用油一般被统计到交通排放中,建筑物中的用能(包括餐饮业的用气)则被统计到建筑排放中,似乎“直接排放”的量并不大。但这样说,并不是说服务业可以置身于低碳化之事外,恰恰相反,服务业亦有可以“主动作为”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大力做好节能工作,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9、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机械的使用,与此同时,农业中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是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的主要排放源,而这二者的温室效应能力是同当量二氧化碳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从这样的前提出发,农业的低碳化一是农业机械用绿电、绿氢替代柴油作动力;二是从田间管理的角度,挖掘能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但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技术;三是研发出减少畜牧业碳排放的技术;四是尽可能增加农业土壤的碳含量。根据这九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费端用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从理论上讲是不难做到的,但工艺和设备的再造重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替代和重建一定会增加最终消费品的成本。所以说,替代和重建需要时间。固碳端的技术需求提起固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过程,即通过海洋和陆地表面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定。但这里必须指出,人类活动每年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这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自然过程所吸收,余下部分如不通过人为手段予以固定,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会逐年增高。我们讲固碳,主要是指通过人为努力固定下的那部分,而地球自然固碳过程则属于“天帮忙”,很难归功于具体的国家或实体。“人努力”进行固碳一般可分两大途径,一是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二是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后,或加工成工业产品,或封埋于地下或海底,这第二方面就是经常谈到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Storage)。公众对生态系统固碳都比较熟悉,它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吸收的碳有一部分长久保存在植物本身之中(比如树干),也会有一部分凋落后(比如树叶)腐烂进入土壤中以有机碳的形式得到较为长期的保存,当然有机碳也会部分转化成无机碳并同地表系统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石灰石沉积。地表生态系统尽管类型多样,但真正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森林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中的各种树木都有很长的生长期,在树木适龄期内,固碳作用可持续进行;当树木进入成熟期,固碳能力就会减弱,但人们可以通过砍伐—再造林的方式继续保持正向固碳作用,而砍伐的木材可以做成家具等产品,不至于把多年来固定的碳快速返还给大气。因此,生态系统固碳的重点在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一在于保育,二在于扩大面积。我国有大量适宜森林生长的山地,这些地区过去生态受到过较大程度的破坏,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恢复之中,而这些人工次生林或乔/灌混杂林都很“年轻”,有进一步发育、固碳的潜力。同时,我国又有不少非农用地可作造林之用,包括近海的滩涂种植红树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用地种植树木。所以说,生态系统建设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为固碳的另一条途径是CCUS,它包括碳捕集技术、捕集后的工业化利用技术(分为生物利用和化工利用两大类)、地质利用和封存技术。对这些技术,国内外尚处在研发阶段,真正大面积的应用尚未见到。碳捕集技术分三大类:一是化学吸收法 ,它用化学吸收剂同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盐类,再加热或减压将二氧化碳释放并收集。二是吸附法 ,又细分为化学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化学吸附法是用吸附材料同二氧化碳分子先作化学键合,再改变条件把二氧化碳分子解吸附并收集;物理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天然沸石、分子筛、硅胶等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作选择性吸附后再解吸附回收。三是膜分离法 ,即利用膜对气体分子透过率的不同,达到分离、收集二氧化碳之目的。在具体操作上,碳捕集还可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化学链燃烧捕集、生物质能碳捕集、从空气中直接捕集等技术。碳捕集后的工业化生物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在反应器中生产微藻,这些微藻再用作生产燃料、肥料、饲料、化学品的原料。二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温室中,用以增加温室中作物的光合作用,这个过程又可称为二氧化碳施肥。三是把二氧化碳同微生物发酵过程相结合,生成有机酸。四是把二氧化碳用于合成人工淀粉。碳捕集后的工业化化工利用又分两大类技术途径,一大类是把二氧化碳中的四价态碳还原后加甲烷、氢气等气体,再整合成甲醇、烯烃、成品油等产品。另一大类为非还原技术,有二氧化碳加氨气后制成尿素、加苯酚后合成水杨酸、加甲醇后合成有机酸酯等技术,也有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各类聚酯材料等技术。地质利用技术也有很多类型,这些技术有的已在工业化示范中,有的尚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比如利用收集起来的二氧化碳驱油、驱煤层气、驱天然气、驱页岩气等,这属于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这类技术的一个共性是通过生产性钻孔把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压到地层中,利用它驱动孔隙、裂隙中的油、气流出开采性钻孔,达到油气增产或增加油气采收率的目的,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滞留在孔隙、裂隙中得以长期封存。该类技术国内外已有工业应用示范。而另一些技术则在探索过程中,比如用于开采干热岩中的地热。干热岩埋深在数千米,其内部基本没有流体存在,温度在180℃以上,开采干热岩中的热能需要打生产井并用压裂手段使岩石增加裂隙,然后在生产井中注入工作介质,让其流动并采集热量,最后从开采井中收集热量。一些研究表明:用二氧化碳作为工作介质,既起到开采干热岩热量的作用,又可把部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地质封存技术则是把二氧化碳收集后直接通过钻孔注入地下深处或灌入深部海水中。这里要特别指出:深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保存能力是巨大的。总之,固碳的技术有多种,但这些技术不可避免地需要额外能量加入,因此有可能把最终产品的成本提高一大块。至于地质封存,尽管理论和实践上可行,但它似有“空转”之嫌。从现阶段看,只有生态固态才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碳中和的路线图规划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全局性工作的规划,并根据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形成不断完善规划的工作机制。我国的目标是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显然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要做一个能覆盖近40年时间长度的规划是不太现实的,但有一点我们是必须一开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的,那就是我国到时候还可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或者说从目前约1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到多少才可以宣布完成了碳中和目标。这个问题不易确切回答,但寻找答案的思路是具备的,那就是“排放量=海洋吸收量+生态系统固碳量+人为固碳量+其他地表过程固碳量”这个公式。对此,我们可以逐项做出分析。一是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在世界上已是“一骑绝尘”,风力发电技术处在国际第一方阵,核电技术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水电站的水平更是无出其右者。二是我国西部有大量的风、光资源,尤其是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区,是建设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光伏电站建设还可带来生态效益;东部我们有大面积平缓的大陆架,可以为海上风电建设提供大量场所。三是我国的森林大都处在幼年期,还有不少可造林面积,加之草地、湿地、农田土壤的碳大都处在不饱和状态,因此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非常大。四是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将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其他污染物排放也将实质性降低。此外,碳中和也意味着我们将实现能源独立,国内自产的原油、天然气将能满足化工原料之需要,进口油气将大为减少,所谓的“马六甲困境”将不再是一个实质性威胁。能源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还会为粮食安全提供助力。五是我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将在碳中和历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因为碳中和涉及大量的国家规划、产业政策、金融税收政策等内容,需要真正下好全国一盘棋。这点我们从我国推动光伏产业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并且诸如此类的经验未来还会不断被总结、深化。我们甚至可以预计,即使是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的那些国家,它们如想真正实现碳中和,也将在国家产业政策设计上获得助力。
  • 白春礼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荣誉院士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该学会荣誉院士。与他同期当选的还有3位外籍科学家。   爱丁堡皇家学会成立于1783年,是代表英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五大学术院之一。该学会目前有1600位院士,其中包括67位荣誉院士和66位通讯院士。
  • “波分复用之父”厉鼎毅院士逝世
    “波分复用之父”厉鼎毅院士于近日不幸去世,享年81岁。   美国光学学会(OSA)官网显示,厉先生于2012年12月27日在美国犹他州雪鸟岛滑雪度假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厉先生是OSA前任主席,OSA官网已经发布了一篇纪念文章。中国工程院官网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也在近日更新,厉鼎毅是中国工程院第十位去世的外籍院士。   厉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光通信专家,被业界尊称为“波分复用之父”。早在1961年,厉先生在激光器谐振模式方面的工作奠定了激光器的操作基础,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经典理论。1980年代末期,厉先生和他的团队在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世界第一套WDM波分复用系统,这套系统在1992年每通道速率达2.5Gbps。1990年代厉先生世界首先提出在波分复用系统中使用光放大器,在光通信的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根据OSA和中国工程院官网上的介绍,厉鼎毅(Tingye Li),美籍华人,美国著名光纤通信专家,在世界光纤通信有重大贡献。1931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南非Witwatersrand大学,195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加入AT&T贝尔实验室,曾任贝尔实验室光纤通信部主任,通信基础结构实验室主任,1998年退休。厉先生是美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先进科学协会会员,中美光学学会会员,国际工程师协会会员。他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并于1995年就任美国光学学会主席。   由于突出的研究成果,厉先生获得了众多奖项。其中主要有IEEE 1975年 W. R. G. Baker 奖,IEEE 1979年 David Sarnoff奖,OSA/IEEE 1995年 John Tyndall奖,OSA 1997年 Frederic Ives 勋章/Jarus Quinn贡献奖,1997年 AT&T 科技勋章,IEEE 2004年 Photonics奖,IEEE 2009年 爱迪生奖西北大学1981年杰出校友奖,1978年美国华裔工程师学会杰出贡献奖,1983年中美学会杰出贡献奖,1998年中美光学学会杰出贡献奖。   厉先生对中国光通信的发展非常关注,是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的名誉教授,曾多次来中国讲学,并多次介绍高水平的外国科学家来中国讲学,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邵峰院士荣获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 威廉 科利奖
    2022年9月27日,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将2022 年度威廉 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授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邵峰院士(炎明生物联合创始人),哈佛医学院 Judy Lieberman 和吴皓,基因泰克 Vishva Dixit 四位科学家。其中,邵峰院士是自 1979 年以来首位基于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原创科学发现而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并作为获奖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威廉 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是肿瘤免疫学届顶级大奖,该奖项于 1975 年设立,以纪念肿瘤免疫治疗先驱威廉 科利博士。威廉 科利奖由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负责评审,授予在基础免疫和肿瘤免疫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免疫系统、癌症和其他疾病有了深刻的理解,推动了基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多种疗法的发展。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并不是最近才诞生的新概念。早在 100 多年前,威廉 科利医生就曾对癌症患者注射细菌或细菌产物,以求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治疗癌症。一些资料表明,威廉 科利在他 40 年的行医生涯里,曾对近 1000 名癌症患者进行过类似的治疗,是当之无愧的癌症免疫治疗先驱。遗憾的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威廉 科利开创的这种免疫疗法概念太过超前,疗效也不够稳定,并未得到重视和推广。如今,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肿瘤免疫疗法成为肿瘤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多款通过调节病人免疫系统来进行肿瘤治疗的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上市,以威廉 科利命名的基础免疫学和肿瘤免疫学奖项——威廉 科利奖,也成为免疫学领域的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在获得威廉 科利奖的科学家中,迄今已有多位获得了诺贝尔奖。2011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 Ralph M. Steinman、Jules A. Hoffmann、Bruce A. Beutler 分别于 1998、2003 及 2006 年获得该奖项;James P. Allison 和本庶佑分别于 2005 及 2014 获得威廉 科利奖,并于 2018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耶鲁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博士,由于在 PD-1/PD-L1 信号通路的卓越贡献于 2014 年获得威廉 科利奖;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华人科学家陈志坚博士由于在 cGAS-STING 信号通路的卓越贡献于 2020 年获奖。邵峰院士邵峰院士因在细胞焦亡(pyroptosis)领域的原创性发现获得 2022 年度威廉 科利奖。邵峰实验室 2015 年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 GSDMD 作为炎症性 caspase 底物来执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在近 10 年的研究中,又陆续将这一家族的其它蛋白 GSDME 和 GSDMB 的机制阐明。基于细胞焦亡的免疫激活特性,也开创性的建立了通过细胞焦亡来提高抗肿瘤免疫活性的概念框架。这些工作不仅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的生物学概念,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大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传统认识。
  • 丁荣军院士任会长!湖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在长沙中电软件园成立
    10月10日,湖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长沙中电软件园隆重召开。湖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是由中车半导体、景嘉微电子、国科微电子、楚微半导体、三安半导体、湘能华磊光电等1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当选会长,罗海辉、杨国庆、王志春等当选副会长。协会的成立,将进一步集聚行业内一批领先领军企业,荟萃一批行业内顶尖人才,凝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成为推进湖南省半导体产业集群集聚集约、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坚实力量和重要平台。丁荣军院士代表协会发表讲话。他表示将把全省半导体行业企业团结起来,集中行业智慧,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好协会和会员企业的作用,用心用情办好事业,为做优企业、做强产业贡献力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朱志明、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颜琰、长沙信息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肖勇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朱志明对协会管理提出四点建议,一要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要加强法治建设,真抓实学协会组织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章程落实各项工作 三要突出服务,把广大会员团结在协会中来,在推动产业发展和政府决策上发挥积极作用 四要讲大局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颜琰对协会的运行和发展作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协会要围绕产业生态、在促进产业协作上下功夫 要聚焦产业基础,在促进创新链上下功夫 要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在促进对外合作上下功夫 要充分发挥好标杆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各种能力提升上下功夫 要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作用,在智库建设上下功夫 要坚持党建引领,在协会自身班子建设上下功夫。肖勇军希望协会在新区产业链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协会会员企业能各取所长,联合创新,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等20余家全国及省市协会组织对湖南省半导体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目前,湖南半导体产业涵盖了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构建了链条完整、技术先进、产品丰富、应用配套的功率半导体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链,在高端芯片研发设计、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半导体装备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望城经开区、长沙信息产业园、岳麓高新区、中国长城科技集团、马栏山视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省企业和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先进计算及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北斗导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智能电力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协会联盟负责人,以及湖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会员企业、高校院所参加会议。
  • 重磅!院士退出制度,定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防止院士队伍中的不正之风,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重拳出击,效果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名院士被撤销院士称号。在2023年度院士增选过程中,候选人公示阶段取消存在违规问题的5名候选人资格,在院士大会期间处置涉及22名有效候选人的突发重大举报线索。为了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2024年7月9日,《中国工程院章程》再次修订发布,明确了院士的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具体如下:一、院士增选机制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并由主席团决定。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名:(1)本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2)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3)主席团可根据国家需要设置特别提名机制。不受理个人申请院士候选人。中国工程院组织外部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出的候选人提交院士大会,由全体院士按20%差额无记名投票选出新增选院士。参加大会选举的院士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各学部增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序当选。外籍院士增选与国内院士增选同期进行。外籍院士候选人由本院院士提名。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由院主席团经过讨论并实行无记名投票确定。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会议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投票院士半数以上赞成的候选人当选。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按程序转为本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二、院士退出机制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影响院士群体和中国工程院声誉时,应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时,应撤销其院士称号。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经主席团审查认可后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外籍院士如出现严重的科学道德或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等问题,由主席团审议,撤销其外籍院士称号。全文如下:中国工程院章程(2024年6月25日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修订通过)第一章&ensp &ensp 总则&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一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合法地开展活动。&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的职能和任务&ensp &ensp &ensp &ensp 1.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组织研究、讨论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对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报告和建议;&ensp &ensp &ensp &ensp 2.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接受政府和有关方面委托,对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方案及其实施提供咨询与评估;&ensp &ensp &ensp &ensp 3.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激励优秀人才成长;&ensp &ensp &ensp &ensp 4.组织开展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代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参加相应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际学术活动;&ensp &ensp &ensp &ensp 5.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第二章&ensp &ensp 院士&ensp &ensp &ensp &ensp 第四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五条&ensp &ensp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ensp &ensp &ensp &ensp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ensp &ensp &ensp &ensp 第六条&ensp &ensp 院士的义务和权利&ensp &ensp &ensp &ensp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遵守本章程;提倡科学精神,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弘扬科学家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与评估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参与科普活动。&ensp &ensp &ensp &ensp 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有关待遇。&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七条&ensp &ensp 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ensp &ensp &ensp &ensp 第八条&ensp &ensp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并由主席团决定。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主席团讨论决定。&ensp &ensp &ensp &ensp 第九条&ensp &ensp 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名:&ensp &ensp &ensp &ensp 1.本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ensp &ensp &ensp &ensp 2.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ensp &ensp &ensp &ensp 主席团可根据国家需要设置特别提名机制。&ensp &ensp &ensp &ensp 不受理个人申请院士候选人。&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组织外部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出的候选人提交院士大会,由全体院士按20%差额无记名投票选出新增选院士。参加大会选举的院士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各学部增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序当选。&ensp &ensp &ensp &ensp 选举结果经院党组审核、主席团审议通过,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适时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一条&ensp &ens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二条&ensp &ensp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影响院士群体和中国工程院声誉时,应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时,应撤销其院士称号。&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三条&ensp &ensp 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经主席团审查认可后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第三章&ensp &ensp 外籍院士&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四条&ensp &ensp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五条&ensp &ensp 外籍院士增选与国内院士增选同期进行。外籍院士候选人由本院院士提名。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由院主席团经过讨论并实行无记名投票确定。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会议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投票院士半数以上赞成的候选人当选。&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六条&ensp &ensp 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本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本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本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七条&ensp &ensp 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按程序转为本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八条&ensp &ensp 外籍院士如出现严重的科学道德或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等问题,由主席团审议,撤销其外籍院士称号。第四章&ensp &ensp 院士大会&ensp &ensp &ensp &ensp 第十九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是中国工程院的最高权力机关。院士大会原则上每逢公历双年份6月举行。&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条&ensp &ensp 院士大会的职能&ensp &ensp &ensp &ensp 1.审议并批准中国工程院主席团的工作报告;&ensp &ensp &ensp &ensp 2.修订《中国工程院章程》;&ensp &ensp &ensp &ensp 3.决定学部的设置与调整;&ensp &ensp &ensp &ensp 4.选举院长、副院长及若干名主席团成员;&ensp &ensp &ensp &ensp 5.开展学术活动,讨论重大工程科学技术问题;&ensp &ensp &ensp &ensp 6.讨论、审议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提出的其他议题和议案。第五章&ensp &ensp 常设领导机构&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一条&ensp &ensp 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简称主席团)。主席团由院长、副院长、当然成员、各学部主任和若干名经院士大会直接选举的成员组成。院长为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主席团会议。主席团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举行一次。&ensp &ensp &ensp &ensp 经院士大会直接选举的主席团成员,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每次至少应更换其中二分之一的人数。届中增补成员的任期,不计为连任次数。&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二条&ensp &ensp 主席团的职能&ensp &ensp &ensp &ensp 1.决定召开并主持院士大会;&ensp &ensp &ensp &ensp 2.审议并决定院士大会议程和议案;&ensp &ensp &ensp &ensp 3.审定学部名称及其相应的学科归属;&ensp &ensp &ensp &ensp 4.批准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主任、副主任任职;&ensp &ensp &ensp &ensp 5.任免秘书长和副秘书长;&ensp &ensp &ensp &ensp 6.决定增选院士的名额,审议通过院士选举结果;&ensp &ensp &ensp &ensp 7.讨论并投票表决确定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ensp &ensp &ensp &ensp 8.审查和批准撤销院士称号的决定;&ensp &ensp &ensp &ensp 9.讨论并通过中国工程院发展规划、工作纲要;&ensp &ensp &ensp &ensp 10.根据需要,决定设立跨学部的常设或临时性的专门委员会;&ensp &ensp &ensp &ensp 11.院党组和院士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能。&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三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设立院常务会议制度,研究、贯彻和执行院士大会、主席团会议和院党组的决议和决定。院常务会议由院长主持,副院长和秘书长、副秘书长参加,必要时请学部主任出席。院常务会议不定期举行。&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四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院长为法定代表人。中国工程院设院长一人,副院长若干人。院长负责全院工作,副院长协助院长工作。院长、副院长由院士大会在本院院士中选举产生,并由国务院任命,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ensp &ensp &ensp &ensp 院长、副院长离任后,可在主席团内任一届当然成员。&ensp &ensp &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院长、副院长处理日常事务和协调院内办事机构的工作。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由院长提名,经主席团通过并任命,可由非院士担任。由院士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的,作为当然成员,参加主席团会议;由非院士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列席主席团会议。&ensp &ensp &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设立精干的办事机构,承办日常工作。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可设立二级机构。第六章&ensp &ensp 学部&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五条&ensp &ensp 根据工程科学技术的类别和需要,设立若干学部。&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六条&ensp &ensp 学部的设置与调整由院士大会投票表决,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不少于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表决有效;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时,可作出决定。&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七条&ensp &ensp 学部全体院士会议选举11至15名常务委员,组成学部常务委员会,负责本学部工作和主持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学部常务委员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学部常务委员会每次换届至少应更换三分之一的成员。届中增补委员的任期,不计为连任次数。&ensp &ensp &ensp &ensp 学部常务委员会从本学部常务委员中,推选学部主任1人、副主任2至3人,必要时可设常务副主任。&ensp &ensp &ensp &ensp 学部常务委员和主任、副主任,由主席团批准任职。&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八条&ensp &ensp 学部的职能和任务&ensp &ensp &ensp &ensp 1.根据中国工程院的职能和任务,结合本学部特点,组织院士开展咨询、评议工作,提出报告和建议;&ensp &ensp &ensp &ensp 2.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组织对重要工程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发展动态和研究报告;&ensp &ensp &ensp &ensp 3.接受委托,组织对相关工程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调研、评议和咨询;&ensp &ensp &ensp &ensp 4.开展学术活动,举行学术会议;&ensp &ensp &ensp &ensp 5.开展院士增选工作;&ensp &ensp &ensp &ensp 6.审议学部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ensp &ensp &ensp &ensp 第二十九条&ensp &ensp 根据需要,学部内可设立若干专业组。第七章&ensp &ensp 专门委员会&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条&ensp &ensp 为加强对中国工程院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设立跨学部的专门委员会,组织研究有关问题、调查处理相关事项、承担主席团交办的任务。&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一条&ensp &ensp 专门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成员由院常务会议和各学部推荐的相关院士、专家组成,由主席团批准任职。专门委员会委员任期四年,可连任一次。届中增补委员的任期,不计为连任次数。第八章&ensp &ensp 出版物&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二条&ensp &ensp 编辑出版反映工程科技进展与成就、体现工程科技战略研究成果、弘扬院士科学家精神的期刊、书籍等出版物。第九章&ensp &ensp 经费和财务管理&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三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的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社会捐赠以及其他经费。&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四条&ensp &ensp 中国工程院按照国家财政制度执行财务管理,并纳入中央部门预算决算管理,定期向国家财政部门报告,同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第十章&ensp &ensp 附则&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五条&ensp &ensp 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中、外知名人士,以适当的方式予以表彰或奖励。&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六条&ensp &ensp 除有特别规定外,院士大会、主席团会议及各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学部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参加人数超过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为法定人数,可作决议;决议在付诸表决时,以超过投票院士半数以上赞成的表决通过(包括与会表决和使用传真、信函等方式表决)。&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七条&ensp &ensp 可根据本章程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由主席团批准实施。&ensp &ensp &ensp &ensp 第三十八条&ensp &ensp 本章程的解释权在主席团。
  • 化学科研几十载,尽担当与忠诚 - 记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①2007年浙江大学校庆时几个当年老同学的合影,左起顾以健、李政道、任知恕、戴立信、张友尚。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创新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早期,他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 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的攻关 曾独立开展了硼氢化反应拓展和碳硼烷研究。1984年,他积30年科研和科技管理之经验和悟性,高瞻远瞩于国际化学发展动向,选择了对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有重要影响的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新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带动了手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此2014年手性中国学术会议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联合数位院士共同撰写了两份关于绿色能源和聚烯烃工业创新发展院士建议,表现出超前的科学思维和远见。后一建议在唐勇院士等人的努力下已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多项产品正在发展中。戴立信着手不对称合成等国际前沿科学命题研究,不到十年便确立了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成为上海有机所第十位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写下出彩的一页。  戴立信几十年的科研生涯,记载了一位化学家的科学担当和科学忠诚。②2012年在Scripps研究所和Barry Sharpless、余金权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成长:幼怀化学梦,浙大得真传  戴立信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9月,他随父母由北平逃难上海,先后入读几所中学,于1942年由三育中学高三毕业。当年在三育中学兼课的一位交通大学桂姓讲师讲授的化学课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生动有趣,还穿插着不少有机化学的知识,让戴立信非常着迷。后来他入读沪江大学化学系,与桂老师的化学启蒙颇为相关。  抗战开始后,上海的公办国立大学多已迁往外地,戴立信留在上海读书,考入私立沪江大学。起初,有美国教会背景的沪江在租界内的校园尚能保持一点平静,不受日军之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沪江大学也不得太平。此时,支撑家庭的戴母审时度势,同意让戴立信随表姐由沪去渝,戴立信于1943年4月抵达陪都重庆,经教育部批准,在同年9月进入西迁贵州的浙大借读化学系一年级。③戴立信与汪猷(中)、黄耀曾(右)合影。      ④戴立信与妻子董竹心、女儿戴敬。  浙江大学师生由竺可桢校长率领,于1937年11月11日由杭州西迁,经四次易址,于1940年1月在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安定下来。不愿在日本帝国主义刺刀下屈辱求存而行程2600公里的浙大西迁壮举,被誉为“文军长征”,鼓舞着全体浙大师生和在抗战时期来自国内外43所大学、17个学系包括戴立信在内的394名借读生们抗日救国的民族气节,激励着高昂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热情。戴立信入校时期,浙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居国内乃至国际的第一流水平。其中数学系有苏步青、陈建功,物理系有王淦昌、束星北、卢鹤绂,生物系有贝时璋、谈家桢,化学系有王琎、王葆仁,加上气象大师竺可桢,名教授们的声望和研究工作为浙大迎来了“东方剑桥”的美誉。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戴立信似海绵吸水,全身心地接受着大师们的教诲和科学风范的感染,尤其是科学人生恩师王葆仁院士在长达两年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中的言传身教,为戴立信的科学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葆仁(1907—1986)是新中国第一代有机化学家,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后参加筹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任副所长至1956年。在有机所期间,他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高分子化学组,研制了我国第一块有机玻璃,第一根尼龙纤维等等,所以他和戴立信有着浙大师生之情和有机所同事之谊,先后有过六年之久的导师之缘,这是戴立信科学生涯的幸遇。  王葆仁先生开设的有机化学课在每学期要进行三次不通知的小测验,每次测验均在80分以上的学生,则可免予大考。测验的题目确实很难,戴立信平时学习扎实,是全班少有的大考免试者。今年92岁的戴立信每忆及此事,仍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曾连续三学期,经历九次有机化学课程测验,因高分而豁免全部有机化学课大考,此事足见他对王老师的敬重和王老师对他的赏识。  在浙大四年,戴立信领教了多位化学名师的科学风范。其中有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所长、浙大化学系主任、浙大代校长和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琎(季梁)的分析化学课程 有中科院原院长卢嘉锡的物理化学课程等,卢在1946年曾任浙大化学系主任。  浙大外语学科教授、王琎的夫人德梦铁讲授的德语课,常穿插诗歌,使同学们多能牢记,也使戴立信在进入有机所后,能顺利接触当时很重要的德文文献,因而得益匪浅。在浙大的一年级至三年级都是在贵州度过的,并且他们几个从上海来的同学(如李政道、顾以健等)都是在校外租房住宿的,因而能专心读书。每晚,他们六、七个人围着一张方桌,共用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埋首用功,孜孜不倦。戴立信回忆说,李政道当年学习分外勤奋,很好的带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至于集体宿舍则环境比较杂乱,学生们只能用几根灯草点燃的油灯,足见那时浙大求学环境的艰苦。三年级时以及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后,戴立信有机会参加了更多的学生运动,开始接受革命洗礼,从而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启航:扎根有机所,盛世壮志酬  1947年由浙大毕业后,戴立信担任过中学代课教师。在钢铁厂做化验。解放后担任过上钢公司的秘书科长和华东矿冶局劳资科长等非科研性质的工作。1953年,中央出台了“技术归队的政策”,戴立信应召到中国科学院报到。于当年6月分配进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这所中国有机化学家的摇篮里,辛勤工作至今63年。在首任庄长恭所长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戴立信以其踏实勤奋、真诚坦率和学识扎实的工作表现,赢得大家的欢迎。  对他很赏识的汪猷(1910—1997)院士,1922年至1926年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应用化学科就学,1937年获得慕尼黑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抗菌素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有机所最早的一批中科院院士和新中国第一代化学家。戴立信对这位浙大的老学长在科研和领导工作中表现的求是精神,观察细微。戴立信回忆说:“每天一早,汪先生就像医生查房,到各实验室在实验桌旁与研究人员谈话,检查科研进度并对科研工作及下一步设想不断提出问题,直到回答不出才走向下一个人。”如此深入工作使他对每项课题和每个科研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入思考——汪先生就是用他从德国带回的严谨作风教育科研人员求真求实的。戴立信视汪猷学长为他的科学人生恩师。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始终将汪猷先生“一旦功成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的14字箴言作为自己科研工作的座右铭,保持勤奋、努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进有机所后,就开始协助庄长恭所长搜集有关高分子研究的文献,如有机玻璃单体的生成机理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单体的聚合机理等。当时有机所开拓的两个新领域是高分子和抗菌素,庄先生作为所长,也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科学知识。他的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给戴立信以很深的教育。之后,他参加了黄耀曾领导的金霉素科研组。黄耀曾对化学的挚爱及工作热情也给他很深的影响。有一次黄先生接受一项任务,要从半张纸的字迹上破解出密写剂的成分并找出显影的方法。只见黄先生苦思冥想,不断使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破解,当他最终得到理想目标时,戴立信再次见到了黄先生喜溢言表、极度欢欣的表情。黄先生十分重视基础研究,也不放松实际应用,黄趣称它们为“两个口袋”,并且在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戴立信在这方面深受教诲并称,耀曾师达到的高度极难企及。  1960年,戴立信曾从事高能燃料等国防任务的科学组织工作,也进行过有机硼化学的研究,诸如α 、β 不饱和醛酮的硼氢化反应,高级硼烷的衍生化反应,碳硼烷的合成及转化等。上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戴立信在浙大学习期间,有机化学的成绩虽然很好,但他进入有机化学研究所,就深感知识不够用了。当时上海有机所学习气氛浓厚,除了政治学习外,所领导还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新文献、新概念、新理论。几位年青科研人员在学习中接触到一个新的立体化学概念——构象分析,例如一个脂环六元环有船式、椅式构象,不同的构象对反应性有不同的影响。这是英国专家Barton等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新工作。这些年青人注意到构象概念的重要性,很快把其中最重要的文献翻译出来,一本《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新发展——构象论述选译集》,在1957年出版。之后,在黄耀曾领导下,又翻译了纽曼的立体化学经典著作《有机化学中的空间效应》,在1964年出版。他们感悟到学习一部书并把它翻译出来是深读的好途径。这也给戴立信在起步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由于构象概念的重要性,1969年Barton和Hassel两人获诺贝尔化学奖。几年后,苏联专家来访时,有机所专家用构象概念解决了他们的科学困惑。所以,通过学习有机所科研人员的总体水平很高,学术气氛浓厚,曾有一位年轻人纠正了链霉素构型研究中的一个错误,还有一位年轻人合成了国际上认为很难合成的链糖。戴立信能在有机所科研启航,有机所的学术氛围、科研经验和达到的科学高度,都激励他迸发出超常的学习和科研热情。  高度:合成不对称,开环环氧醇  1984年戴立信进入精力充沛的花甲科学壮年。他以一位成熟的科学家的敏锐目光,瞻瞩国际科坛发展的风云变幻,迅速捕捉到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景,果敢地选择了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作为科研课题,把科研水平提升到相应的科学高度。  不对称合成又称手性合成。手性是自然界本质属性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一种手性药物的不同异构体,具有截然不同的药理作用,这就要求手性药物合成中尽可能保证高纯度、单一的手性异构体。以不对称合成为基础的手性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成为国际化学界竞争激烈的重要科研热点,至今仍方兴未艾。戴立信和黄量院士共同主持的“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为“九五”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开创了化学领域的新局面。之后,戴立信开展环氧醇开环反应研究,以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员的不对称合成,铑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等多项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团化的小环化合物和含平面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戴立信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取得不对称合成领域的多项重要成果,在国际化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法国学者H.Bloch和Metzner、英国V.K.Aggarwal教授多次在国际化学期刊,介绍戴立信的成就,评价他们发现的合成方法的重要贡献。他们发展的多项选择性反应已为国际化学界重要的工具书选用,其中有March的高等有机化学教科书以及《有机合成大全》《有机官能团转化大全》《金属有机化学大全》和《杂环化学大全》等。他被邀请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系列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  戴立信的科学成就,奠定了他在国内外的科学地位。我国竞争IUPAC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和第7届国际杂原子会议在上海召开,均获成功。他和钱长涛同为前一会议的两主席,和唐勇同为后一会议的两主席。1993年秋,戴立信入选中科院院士,时年69岁。“六十岁学吹打(戴之趣语),七十岁成院士”,这段经历在中科院院士成长史中尚不多见。  传奇:桃李满天下,人在性情中  戴院士坦诚低调,待人和蔼可亲,他一生奉行求实治学和豁达做人的原则。他在当选中科院院士后说:“我能成为有机所第十名院士,有几个重要的机遇。一是1984年汪猷先生让我回实验室从事金属有机、有机合成研究,当时正是我国由总设计师主政而带来的科学春天,是科研环境非常好的时代 二是国家建立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得到一批有才华又非常勤奋的年轻人(指戴的学生们)和我一起从事科研,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三是我能在1953年技术归队,进入学术氛围很浓的上海有机所。老一辈科学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当时的化学研究中心的欧洲带回来好传统,5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新知识和科学思维,都给我很多教益 老、中、青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鼓励我在科学上的成长。”在他高度概括而又朴实的讲话中,他对有机所、前辈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的感恩之情,经常溢于言表。  出于对哺育他求是精神的浙大母校,对生活和工作63年的有机所,对恩师、导师们的栽培和对给他一生机遇的太平盛世的感恩,除在科研方面赶超先进外 ,他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一生指导的38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都成为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喜爱并常引用《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说,认为这是对治学全过程的极好描述。他也喜欢李政道所说的“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去问”、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名言。多年来,他一直鼓励研究生在听完学术报告后要积极提问,这样才能认真听,深入想。  戴院士性格开朗、豁达大度。经历政治运动中的逆境、生理的病患和亲人的离别,他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坚强地着眼未来,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位集党性、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性为一体的性情中人。  过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家,多数在60至70岁的年龄段,他们至少在科研上至少奋斗了30年以上,戴立信全天候从事有机化学工作不到10年而成名,可曰传奇。  今年92岁的戴院士,依然在工作日到上海有机化学所上班,参加科学讨论会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90岁前后,他先后与侯雪龙、丁奎岭两位教授分别编著了由WILEY-VCH出版的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和Organic Chemistry 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两本英文专著,最近他还在审校一本题为《大蒜的化学》的译稿。基于对化学的热爱。他有时会因废寝忘食工作而累倒,但在医院略加调理后又会周而复始、坚持己见。为此,所里同事和他的亲人有时会用善意的谎言让他少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戴立信对“做好的有机化学”以及追求绿色化学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实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望百弄潮听涛声”。悔,望百弄潮听涛声。”
  • 5位中国学者当选美国院士!李兰娟、陈春英等在列
    仪器信息网(译/整理)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近日宣布选举174名AIMBE研究员学院的新成员,以表彰他们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取得的杰出和持续的成就。艾姆贝研究员学院的当选是医学和生物工程师获得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研究员学院由医学和生物工程师中排名前2%的人组成。学院会员是表彰在“工程与医学研究、实践或教育”和“开拓新兴技术领域,在医学与生物工程传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开发/实施生物工程教育的创新方法。”AIMBE研究员是最杰出的医学和生物工程师之一,包括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8名研究员获得了科学和/或技术与创新总统奖章,195名研究员入选国家工程院,94人入选国家医学院,43人入选国家科学院。2021 年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入选者任职于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 5 人,包括两位女科学家。仪器信息网特别整理这5位科学家的入选理由如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苏国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入选理由:在哺乳动物的视觉神经保护和增殖领域,以及脊髓和大脑领域研究方面具有杰出贡献。个人简介:苏国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教育部 「中枢神经再生与修复」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脑与认知国家实验室,及眼科学系解剖学讲座教授。《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NRR)杂志主编苏国辉。1977 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致力研究视神经系统轴突再生。1999 年获选为中科院院士。2015 年获选为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2017 年获选为 DABI(Dana Alliance for Brain Initiatives)会员,2019 年获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苏国辉院士长期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的研究。在视觉相关领域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⑴视觉传导路发育的相关开拓性工作,其论文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和高被引论文;⑵视觉传导路损伤后的可塑性研究;这部分完成于 70 年代末及 80 年代的开拓性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⑶视网膜损伤后再生的研究;苏教授团队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并首次证实了成年鼠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长距离再生;这一外周神经移植模型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和应用。近年来苏国辉院士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利用多种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包括纳米材料、营养因子、中草药提取物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免疫治疗、运动康复和光疗等,促进神经保护、修复和再生,进而改善神经损伤和精神疾病。截止 2019 年底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70 余篇,其中多数发表在本领域影响因子较高的杂志上,如 Nat Medicine、Neuron、Sci Adv、Nat Commun、Nat Protocol、PNAS 等,文章被引用达 20833 次,并获授权专利 16 项,包括 2 项美国授权专利。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理由: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肝功能衰竭以及感染微生态学领域有较大贡献。个人简介: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李兰娟院士承担国家 「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 20 余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在 Nature、Lancet、NEJM、CELL 等 SCI 收录杂志发表 300 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 项。李兰娟院士自 1986 年开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研究,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994 年始建立《感染微生态学》,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创立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崭新思路;近年来承担 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 H1N1 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救治研究和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众多成果。郑树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理由: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HPB)外科手术领域研究具有贡献性。个人简介: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以及肝胆胰外科专家。目前担任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二部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肝移植组组长、中华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外科学会器官移植学组组长、浙江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国际肝病学术委员会委员。郑树森院士在移植技术和围手术处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在国内率先采用非静脉-静脉转流技术,截止目前已安全施行非转流肝脏移植 270 余例;在国内率先采用不放置 T 管、前壁间断后壁连续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的胆道重建技术,有效降低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病率;在国内较早将拉米夫定应用于防治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和乙肝复发;在国内率先将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于重症肝病患者肝脏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一等奖 2 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1 项,并于 2004 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陈春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入选理由:陈春英教授对纳米生物相互作用、纳米材料/纳米药物在生物体系中的命运的杰出贡献,也提供了对精密纳米医学的基本见解。点击查看陈春英教授在仪器信息网的报告分享:《生物体内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3365.html个人简介: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国家重点研究计划 「纳米科技」 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主要研究领域:纳米生物安全性及其化学基础研究,生命体系化学自组装与纳米药物研究。1996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诺贝尔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 年在中科院高能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实验室,任课题组长。2006 年 6 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先后主持科技部 973 项目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究计划 「纳米科技」 专项、欧盟第六、第七框架计划 (EU-FP6&FP7 )、欧盟 「地平线 2020」 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协调研究计划 (IAEA) 等多项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担任 Science Bulletin 与 NanoImpact 副主编。入选 Thomson Reuters 公布的 「全球高引用科学家」。陈春英教授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评价、新型医用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在 Nature Commun、JACS、Adv Mater、PNAS、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 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230 余篇。研究成果被引用 1.8 万次, H-Index 为 68。申请发明专利 17 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 17 项,国际授权 PCT 发明专利 1 项(美国、欧盟、日本)。负责建立我国第一个纳米技术国际标准,被 ISO 和 IEC 颁布为全球使用的标准方法。陈春英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 高效低毒抗肿瘤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2) 典型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 核分析与同步辐射技术及组学技术用于生物体系纳米颗粒暴露和效应标志物的研究;(4) 易感人群环境污染物长期暴露的分子毒理学研究。点击查看,陈春英教授在仪器信息网做过的报告分享:《生物体内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3365.html庞代文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青入选理由:对基于量子点标记单病毒动态示踪的发展具有杰出的贡献。个人简介:庞代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光电显示技术。2000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 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 年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 「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 首批人选 (第一层次)。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 「纳米研究」 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新型生物医学探针技术基础及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庞代文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光电显示技术研究,发表 SCI 论文 300 多篇,他引近万次,获授权发明专利 34 件。代表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半导体荧光纳晶(量子点)活细胞合成方法及量子点标记单病毒三维实时动态示踪方法;实现了单个病毒水平上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动态过程的实时跟踪并较详细地诠释了禽流感病毒侵染机制;推进了量子点背光显示技术。完整名单如下2021 AIMBE Fellows:Kristy M. Ainsli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Christine Allen, University of TorontoTamara Allis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Carmen Alvarez-Lorenzo, 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Peter C. Amadio, Mayo ClinicJennifer Amo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Anne M. Andrew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Conrado Aparici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Shikha P. Barman, Integral BioSystems, LLCNazanin Bassiri-Gharb,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on Bezuidenhout, University of Cape TownShekhar Bhansali,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Walter F. Block,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Katherine Bogie,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Tamara E. Brown, Linde plcCullen R. Bui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eff W.M. Bult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Tamara R. Bush,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Yihai Cao, Karolinska InstitutetCarlos E. Castro,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Daniel Cavanagh, Bucknell UniversityJulie A. Champion,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unying Chen,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Jake Y. Chen,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Jie Chen, University of AlbertaShigao Chen, Mayo ClinicKun Cheng,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Linzhao Cheng,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Karen Cheung,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Susan Chubinskaya,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Heather A. Clark, Northeastern UniversityDennis O. Cleg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William E. Coh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Jose L. Contreras-Vidal, University of HoustonSerge Cosnier,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L. Prasad Dasi,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uisa De Cola, 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Raffaella De Vita, Virginia TechDelphine Dean, Clemson UniversityDouglas Densmore, Boston UniversityJ. Brandon Dixon,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ton E. Dmitriev,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Jiang D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Tithi Dutta Roy, Smith and NephewKevin W. Eliceir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Drew Endy, Stanford UniversityThomas H. Epps, III, University of DelawareRalph Etienne-Cumming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Z. Hugh Fan, University of FloridaAdam W. Feinberg,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Gloria C. Ferreira,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Morsani College of MedicineStacey D. Finle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Richard R. Foster, General Medical NetworksJoseph W. Freeman, Rutgers UniversityDavid D. Gam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Lee Gehrk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yan J. Gilbert,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Polina Goll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eodore G. Goodson, III, University of MichiganJulian Gordon, Inspirotec IncCuntai Gua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William H. Guilford, University of VirginiaDaniel A. Heller,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Ramon C. Hermida, University of VigoShawn D. Hingtgen, UNC Eshelman School of Pharmacy, Univeris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Hao Hua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He Huang, NC State University and UNC at Chapel HillNola Hylt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Princess Imoukhued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Roozbeh Jafari, Texas A&M UniversityYali Jia,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Ning Jiang,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Ahmad Khalil, Boston UniversityArash Kheradv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Daisuke Kihara, Purdue UniversitySunil Krishnan, Mayo Clinic FloridaMichael Laird, Genentech, Inc.Andreas Lendlein, 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Lanjuan Li, Zhejiang UniversityJeanne F. Loring,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Gargi Maheshwari, Bristol Myers SquibbBradley A. Malin,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Keefe B. Manning,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Tommaso Mansi, Siemens HealthineersDiego D. Mantovani, Laval UniversitySergei Maslov,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Heather Mayn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Pamela P. McCauley,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Michael E. Moseley, Stanford UniversitySilvia Muro, Institute of Catalonia for Research and Advanced StudiesVivian K. Mushahwar, University of AlbertaSunitha Nagrath, University of MichiganLakshmi S. Nair,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Padma Narayan, SAGE TherapeuticsRuth Nussinov, Frederick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ancer ResearchGrace O’Connel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Reed Omary,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Emmanuel C. Opara, Wake Forest School of MedicineAytekin Oto, University of ChicagoYi Pa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Dai-Wen Pang, Nankai UniversityWolfgang J. Parak, Universität HamburgCynthia B. Paschal, Vanderbilt UniversityPhilip R. Payn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School of MedicineSumita Pennathu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Linda L. Petzo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Nancy Pleshko, Temple UniversityKatherine K. Pollard, Gladstone 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ose L. Pons, Shirley Ryan AbilityLabGabriel Popesc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Tyrone Porter,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George Post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mina A. Qutub, University of Texas, San AntonioRajagopal Ramesh, University of Oklahoma Health Sciences CenterPadmini Rangaman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Raj R. Rao,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Rino Rappuoli, GSK VaccinesDaniel M. Ratn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Jerald Redmond, MedtronicDaniel Rueckert, TU MunichStephen E. Saddow,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Berkman Sahiner,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David D. Sampson, University of SurreyCaroline L. Schauer, Drexel UniversityRuth R. Schmid, SINTEF ASLaura Segatori, Rice UniversityAnirban Sen Gupta,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Ramille Sha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John A. Shepherd, University of HawaiiJinjun Shi, Harvard Medical SchoolYanhong Shi,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ity of HopeMei-Ling Shyu, University of MiamiMurthy V. Simhambhatla, SetPoint MedicalEvan Y. Snyder, 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Kwok-fai So, Jinan UniversityWinston Soboyejo,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Lisa A. Stehno-Bittel, Likarda, LLCJunghae Suh, BiogenJulie L. Sutclif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Chuanbing Tang,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Dacheng Tao,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Doris A. Taylor, RegenMedix Consulting LLCVanessa Tolosa, Mavato Engineering LLCKimani K. Toussaint, Jr., Brown UniversityJoseph Tranquillo, Bucknell UniversityMatthew Tresc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Alexander Tropsha, UNC Chapel HillEmmanuel S. Tzanakakis, Tufts UniversityLeonard C. Uitenham,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Megan T. Valent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J. Tommy Vaughan, Jr., Columbia UniversityWalter E. Voit,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Laura Wall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amuel R. 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Kathryn Whitehea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John M. Whitelock,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Corey J. Wilson,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chael F. Wolf, MedtronicKim A. Woodro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Yang Xia, Oakland UniversityMalcolm Xing, University of ManitobaDuan X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X. George Xu, Virtual Phantoms, IncMingdi Ya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Fan Yang, Stanford UniversityTaiyin Yang, Gilead Sciences, Inc.Yu-Dong Yao,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ng Ye,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Byron M. Yu,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Zeev Zalevsky, Bar-Ilan UniversityConrad M. Zapant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Aidong Zhang, University of VirginiaKatherine Y. Zhang, Boston UniversityShusen Zheng, Zhejiang University关于AIMBE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成立于1991年,是一个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非营利组织,代表着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最有成就的个人。任何其他组织都无法将学术界、工业界、政府和科学团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推动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极具影响力的社区。AIMBE的使命是为社会提供医疗和生物工程方面的领导和宣传。
  • 白春礼连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12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当选院士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6届院士大会11月18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这是TWAS成立32年来首次在意大利总部以外的发达国家举办大会。TWAS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主持大会开幕式,奥地利总统Heinz Fischer,副总理兼科学、研究与经济部部长Reinhold Mitterlehner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科学家、10余个国家的科技部长及其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共同关注科技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p p   在此次院士大会中,经TWAS提名委员会提名、全体参会TWAS院士选举通过,白春礼连任TWAS院长,任期为2016至2018年。 /p p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TWAS一直积极发挥着促进南南科技合作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努力推动南北科技合作,此次在奥地利召开会议有益于促进南北科技合作交流。 /p p   本次会议增选了44名TWAS院士,其中12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会上还颁发了本年度的11个科学奖项,其中5个奖项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p p   本次新当选TWAS院士的12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宏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南开大学教授陈永川、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李树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向涛、厦门大学教授洪永淼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石勇。 /p p   来自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14名科学家分别获得本年度TWAS联想科技奖、农业科学奖、生物学奖、基础医学奖等11个科学奖项。其中,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周兴江与土耳其科学家共同荣获2015年TWAS物理学奖。此外,北京大学教授郑晓瑛、兰州大学教授李凤民、青海大学教授格日力、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分别获得或与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TWAS Celso Furtado社会科学奖、农业科学奖、基础医学奖及地学科学奖。 /p p   TWAS成立于1983年11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科学家当选为院士,其中包括205名中国科学家。白春礼于2013年1月就任TWAS院长,是该组织成立以来担任院长职务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p p br/ /p
  • 朱永官院士实现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FG-Chip: A high-throughput qPCR microarray for profiling virulence factor genes from the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主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环境中的致病菌及其迁移扩散会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疾病,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致病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Virulence factor genes, VFGs)是一种具有微生物性质的新型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然而,由于缺乏高效可靠的量化工具,目前关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团队基于高通量实时定量PCR技术开发了一种致病菌毒力基因芯片(VFG-Chip),可用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VFG芯片针对环境中4种典型人畜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覆盖了其中参与编码毒素、粘附因子、分泌系统、免疫逃避/入侵和铁摄取等5种主要功能的96个毒力基因,基于SmartChip高通量实时定量PCR平台,可在2小时内一次性检测42个样品的毒力组,且大于91%的引物扩增效率为90%至110%,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特点。目前,VFG芯片已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土壤等环境样品毒力组的检测(图1)。VFG芯片为量化环境中致病菌毒力组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高通量检测手段,未来有望在致病菌毒力组特征及其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已为VFG芯片及其应用申请了发明专利。图1 VFG芯片的设计、验证与应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谢舒婷和丁龙君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永官院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 屠海令院士: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要做好顶层设计,研发和生产并重
    在9月5日保定涞源召开的2021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屠海令线上参加并致词,指出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要做好顶层设计,研发和生产并重。他指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方兴未艾,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热潮。近年来,SiC电力电子器件和GaN 射频器件显现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发达国家纷纷将其列入国家战略,投入巨资支持。当前,中国发展宽禁带半导体具有良好的机遇和合适的环境。从消费类电子设备、新型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航空发动机、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均对高性能SiC 和GaN 器件有着极大的期待和需求。因此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空间都很大,市场前景也很好。但发展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应用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性大等特点,需要设计、工艺、材料、可靠性、成品率、性价比全面满足各类应用系统的要求;同时要注重设备仪器、检验标准、税收政策、金融环境等全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的建设,强化多方配合与协同发展。因此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安排非常重要。第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当前,国内SiC和GaN的研究与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产业化的难度比外界想象的还要大。从国际专利构架布局上看,宽禁带半导体已经进入市场竞争阶段,我们不能过多时间只停留在研发阶段,要研发和生产并重,加速第三代半导体进入市场的步伐。因此,在重视研发的基础上,也需要将市场化作为关注重点。第三,SiC、GaN材料适合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效率,对发展“大智物移云”具有重要作用。SiC和GaN 器件不会取代硅集成电路,但它能做硅半导体做不到的事情。未来,SiC、GaN 和硅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占据各自的市场份额。即便是电力电子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硅,缘于应用和市场还会细分,同时也要权衡材料与器件的成本和性价比。第四,当前第三代半导体全国布局众多,参与的机构也很多,如果集中力量协同创新,有可能在相关领域获得比较优势进而占据领先地位。因此,要应避免热炒概念、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这一点上,希望联盟能发挥好作用与优势,做好协调与指导。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我们有能力抢占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的战略制高点,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由保定市人民政府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保定市科协、涞源县人民政府承办。本届主题为“新阶段芯机遇新动能”。近200位业界专家代表出席会议。
  • 中科院通过院士章程修订稿 改革院士遴选退出等机制
    中科院大会6月12日表决通过新章程。在院士遴选方面,新章程取消了一些机构的推荐资格,增加了全体院士投票终选环节。新章程还规定:当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时,劝其放弃院士称号 特别严重的撤销院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自1992年制订后,经过7次修订。此次修改前,2008年版本的章程曾规定: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可以推荐候选人。此次这一条被删去 还新加了规定: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   另外,旧版本章程规定:&ldquo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rdquo   新章程中,这一条被修订为&ldquo 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上述情节特别严重的,以及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rdquo   中科院表示将依据新的章程修订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据中科院介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受到了复杂的外部因素的影响,院士增选也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次修订主要涉及原章程的第二章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内容。修订意在为改革院士遴选制度、优化学科布局和年龄结构,健全退出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 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汪家鼎院士逝世
    著名的化学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汪家鼎先生,于2009年7月30日19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清华大学汪家鼎先生治丧办公室定于8月5日(星期三)上午9:30在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治丧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2782243,010-62784590;传真:010-62770304。   汪家鼎(1919.10.18-2009.7.30),重庆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系。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早年研究流态化技术。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核化学化工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所修正的液-液萃取脉冲筛板塔中两相流动特性的关联式,对脉冲筛板萃取柱的设计有重要作用。在液-液萃取设备的设计放大方面进行过系统研究,如液-液萃取转盘塔的特性及设计方法、将时间域最小二乘拟合法用于萃取柱中轴向混合系数的计算、由稳态浓度剖面和动态响应计算萃取柱中轴向混合系数和“真实”传质单元高度的方法等。汪家鼎先生是我国核化工技术奠基人之一,化学工程专业教育的发起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汪家鼎院士因突发脑梗塞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30日19时35分在北医三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 更多阅读 百度百科:汪家鼎 清华大学:汪家鼎
  • 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获中科院201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7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7年度工作会议,会上颁发了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的2名个人和4个研究集体颁发了证书。上海药物所丁健院士被授予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丁健院士是我国新药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领导建成了技术先进、国际规范的创新药物综合性研发体系。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的十余个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处于临床和临床前不同阶段,九个已实现转让,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抗肿瘤原创药物研制及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抗肿瘤药物临床有效率低、易产生耐药等世界难题,丁健提出并发展了“敏感标志物与疗效监控标志物同步的个性化药物研发策略”,发现了十余个配套的疗效监控标志物,为避免临床的无效治疗、监控耐药产生、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国际认可 近年来,提出并领衔中科院“个性化药物”A类先导专项,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精准治疗的国际同步化战略实施,抢占国际新药研究制高点,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多本SCI杂志上,共计250余篇,他引4965次 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等各类重要奖项10余项。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不分等级,每年评选一次。此奖项的设立主要奖励近五年内完成的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研究集体。该奖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次授奖总数不超过10个。获奖者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签署奖励证书并颁发奖章或奖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给丁健院士颁奖颁奖现场荣誉证书
  • 院士陈君石不赞成制订白酒塑化剂标准
    原标题: 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   陈君石:没必要每种食品制订单独标准   新京报讯 (记者林文龙)近期,农夫山泉陷入“标准门”事件,去年白酒行业则发生塑化剂风波,有相当一部分舆论认为这是由于标准缺失造成的。4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这些事件并没有反映出我们的标准缺失,因为没有必要每一种食品都制订单独的标准。他强调,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监管必须放弃“抽样、检测”为主的方式,而应升级为“过程监管”为主。   陈君石院士表示,并不是说现有的标准多么齐全和完美,但这些事件并没有反映出我们的标准缺失。比如白酒塑化剂事件,假如我们今天制订了白酒塑化剂标准,那么明天是不是还要制订红酒或洋酒的塑化剂标准?现有的关于食品中塑化剂的监管法规,卫生部相关文件和食品安全标准里面的包装容器的塑化剂溶出标准完全可以监管白酒中的塑化剂问题。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是必须零容忍。”陈君石院士说,弊病明显的分段管理体制应该取消了,今后的监管必须放弃“抽样、检测”为主的方式,而应升级为“过程监管”为主。   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局长Alan Reilly教授指出,全球食品贸易为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好处,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的挑战,尽管食品业应承担起生产安全食品的首要责任,但政府部门也应该在国家食品安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爱尔兰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综合食品安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该制度覆盖了包括饲料生产、初级生产、食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在内的产业链全过程。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食源性、水源性与环境疾病事务部传播副主任Dana L. Pitts在发言中指出,美国CDC作为唯一一个跟踪食源性疾病的国家级机构,以全天候24小时的工作制止和防止突发危害爆发。   目前美国CDC已经成为公众疾病与政府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她表示,当前公众对政府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CDC的核心就是通过平常的工作来控制并减少爆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更大的伤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认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满意,对国产食品的安全性缺乏信心,造成这种影响的根源是中国目前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但并没有形成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气氛。   他强调,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需要传递给消费者科学、准确的信息,以免形成误解。他还呼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尤其是热点问题,非该领域的专家应该慎言。
  • 多位院士莅临禾信公司参观指导
    2013年4月10日,广州火炬中心组织了“15院士行”考察广州开发区、知识城活动,禾信公司为该活动其中的企业参观唯一一站。钟世镇、刘焕彬、姚新生、苏锵、姚开泰、唐本忠等6位院士及院士代表一行莅临禾信公司参观访问。禾信公司创始人周振博士及技术团队全程热情接待。参观现场出席活动的院士   院士一行参观了禾信公司的研发、生产基地,周振博士向各位来访人员介绍了禾信公司的高端质谱仪器创新及产业化成果,参观了禾信公司的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激光光腔衰荡气溶胶消光仪等高端质谱产品的研发、生产、测试过程,重点介绍了在线单颗粒物气溶胶质谱仪(SPAMS),作为目前大气PM2.5在线动态污染源解析的唯一手段,可在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环境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六位院士对禾信公司国产高端质谱产业化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院士与禾信公司部分员工合影   关于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禾信公司成立于 2004 年,是集质谱仪器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4000 万元,研发场地6000 平方米。   通过八年努力,掌握高分辨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大气压差分真空接口、膜进样以及质谱专用高速数据采集卡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核心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全套装配工艺 通过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研发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火炬计划以及多项省市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的支持。在国内率先实现质谱仪器产品自主正向开发。   禾信公司向环境科学、冶金工业、气象、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商品化质谱仪器以及技术服务,2012年实现首台质谱仪器出口美国。近年来,质谱仪器销售额连创新高实现数量级增长,入选 2012年中国优秀创业投资项目。
  • 刘中民院士:把煤变成烯烃的“魔术师”
    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确定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今天央视新闻的《大国科学家》系列报道,我们来认识一位把煤变成烯烃的“魔术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煤变成烯烃,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也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经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几代科学家数十年的攻关,煤制烯烃这项技术终于走出实验室、再从工厂走向市场。作为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这项技术不仅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还开创了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烯烃讲起来拗口,其实就是塑料的原料,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随处可见,轮胎、牌匾、鞋子、衣服,一切有塑料的地方,大都有烯烃的存在。烯烃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合成烯烃最主要的原料是石油。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我们国家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所以能不能从煤这样的化石资源做出石油能做的产品,这是一个人们努力很多年的方向。这个研究是有战略意义的,这是涉及能源安全问题,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资源来做出我们需要的产品。1983年,年轻的刘中民进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此开启了烯烃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之路。煤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项目最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石油制烯烃的技术更加成熟,而且价格更低。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塑料的制造成本随之攀升,煤制烯烃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这项技术并不成熟,关键工序仍有无法解决的缺陷,包括刘中民在内的三代科研人员,一直在专注于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从煤做出烯烃,它中间要做成甲醇,这些都是成熟的工业过程,但是甲醇再做乙烯、丙烯,这个从来没有做成过,我的任务就是把它做成,把这个线连起来。所以这不是努力、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事儿,所以需要长期坚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刘中民团队终于在甲醇制烯烃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2004年陕西省政府看中了这项技术,很快与大连化物所签订了合作合同。然而,这仅仅才是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从实验室到工厂,从技术到产品,刘中民带领团队在工厂安营扎寨,开始了至关重要的万吨级大型试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旁边有一个小的是放火的火炬,我们平常观察就是看那个火亮不亮,火要不亮就赶快往那跑,说明出事了。用刘中民的话来说,那段时间,他都快神经质了,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都要爬起来看看装置上面的火炬是不是还亮着。因为如此大规模的试验,环节众多、复杂烦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科学研究本身就是要面对未知、迎接挑战,这是它的最大的魅力所在。700多个日夜的提心吊胆,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试验宣告成功,刘中民团队与合作伙伴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每天可以转化甲醇75吨,取得了设计建设大型装置的可靠数据。2010年,包头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成为世界上首套大型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标志着我国率先实现了甲醇制烯烃的核心技术及工业应用“零”的突破。此后,刘中民又带领团队陆续完成了甲醇制烯烃第二代、第三代的技术研发,推动并形成上千亿产值的煤化工产业。几代科学家接续耕耘,通过几十年的创新攻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这件事对国家有战略意义,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讲,就是把科技问题解决了,真正能实现产业化。实现产业化之后才能谈得上对国家有所贡献。想了解更多双碳内容:5月31日关注仪器信息网“第六届 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2022)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trochemical2022/
  • 张伯礼院士获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国医大师”
    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30人获授“国医大师”称号,101人获授“全国名中医”称号。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教授、贾英杰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据悉,国医大师与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是授予中医药领域医德高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其中,国医大师评选自2009年始,每五年评选一次,目前共评选表彰了120名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是目前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领军者,担任“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主持中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开创了以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新途径,主持完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伯礼院士多次深入一线,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据了解,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评,共组织了两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此次获“全国名中医”称号的毛静远教授和贾英杰教授分别精于心血管病的中医及中西结合诊疗和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诊疗,在规范诊疗、提高疗效、培养新锐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 白春礼、姚建年院士谈化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4月13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在四川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年会恰逢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受到国际国内化学界同行高度重视,来自国内国际的包括50位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院士在内的4000多名化学界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白春礼院士在开幕式的大会报告中,做了《在发现与创造中不断发展化学科学》的报告。报告中白春礼院士从化学发展的重要启示、中国化学的进展、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化学家的任务和责任四个方面介绍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白春礼院士   白春礼院士介绍说近年来,在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化学学科由“继承性和模仿性”研究,到自主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大连化物所利用自行研制的、领先国际的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量子过渡态及共振态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系列性成果 厦门大学发明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技术,提出并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适用于任何的基底材料和膨胀的电极表面和体系,加大拓宽了拉曼光谱的通用性等。   对于未来化学的发展趋势,白春礼院士介绍说,第一、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如原子/分子层次的认识将更为深入、多层次分子间相互作用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更为系统,创造新分子、新材料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功能性。第二、随着技术能力和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空前准确和灵敏的仪器不断被创造和应用,如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不仅能在原子、分子甚至电子层次观察并研究微观世界的性质,而且能够对其物质结构和能量过程进行操控 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它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在众多化学领域研究方向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绿色化学将引起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涉及对现有化学过程的改进,更涉及新概念、新理论、新反应途径、新过程的研究。绿色化学不仅需要创造新一代绿色、可持续化学产品,也需要变废为宝。第四、化学在解决战略型、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在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材料创新、生命奥秘、社会安全等问题中,化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当前中国化学家的重要使命,白春礼院士谈到,近年来中国化学论文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而言中国论文在从高影响力到低影响力期刊的份额大致呈金字塔分布,而同期美国则呈倒金字塔分布,因而我国的化学科学家仍需要奋起直追在原始创新以及高质量研究成果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对于如何提高原始创新,促进化学发展,姚建年院士在本届年会组织的化学与创新的发展论坛中做了《加强学科交叉、鼓励原始创新、促进化学发展》的报告。 姚建年院士   姚建年院士介绍说化学是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八大朝阳科学都有着密切联系、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目前,我国化学领域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国际顶尖科学家相对匮乏,化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姚建年院士表示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更容易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百年诺贝尔科学奖,通过学科交叉获得的奖项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20世纪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知识背景中学科交叉的比例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从我国增选院士情况来看,交叉学科的人数比率呈上升趋势。   而目前我国化学学科发展中对交叉科学还不够重视、相应的交叉科学管理模式、成果评审制度等还不够健全 科研人员之间缺乏交流等阻碍了科研创新、抑制了学科交叉对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   姚建年院士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化学学科发展战略中特别提出要加强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生长点,有重点的发展一些新的国际前沿领域,如能源、环保、生物、催化等。同时,“十二五”期间,化学与生物和医学交叉界面的化学优先发展的部分领域包括: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复杂生物体系中信号转导过程研究 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大分子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功能研究 非编码RNA结构与功能研究 干细胞化学生物学及圣经化学生物学 生物体系中信息获取新方法和新技术—化学探针与分子成像 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针对复杂生物网络体系计算技术。   姚建年院士最后提出对于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与不同的学科尽可能多进行学术交流,科研选题应重视科学技术的综合交叉研究。姚院士特别强调说交叉要是真正的交叉,不能只是在申报项目时两个人一起申请,拿到经费后就自己研究自己的,互不相干,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
  • 专访张泽院士:科学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除了脑袋之外,科学的饭碗就是科学仪器,我们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站在一尘不染的实验室里,面对着一台台插满了管线、颇具硬核科幻感的高端电子显微镜以及忙碌的年轻科学家们,我们眼前的场景分明为张泽院士这句朴素的话增添了分量。 张泽,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电子显微学研究,特别关注显微结构与材料性能间关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仪器,近年来主要利用和发展现代电子显微学原位、动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先进材料在高温、复杂力学载荷等外场作用下的结构演变与性能间的关系。我们来到六月烟雨朦胧的富春江边拜访张泽院士,想一窥材料科学的底色,却正如“一沙一世界”的显微镜一般,看到了张泽院士的“求是”精神与家国情怀,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大局和未来,而这一切,要从几十年前一张原子级别分辨率的准晶相说起。 图:张泽院士丨来源:本人 从“看树木”到“看整片森林” 二百多年以来,科学界在微观层面对固体的分类只有两种:晶体与非晶体。其中,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呈周期性排列,在 X 光衍射观察下呈现出断续、敏锐的图像;非晶体则恰恰相反,排列无序,在 X 光下得出的是连续、弥散的图像。而对于材料学科研究的起源和代表——金属而言,凡是金属通通都是晶体结构。 这一点在上世纪 80 年代被彻底颠覆了。从十九世纪的光学显微镜与传统金相学起源,到二十世纪初相结构 X-射线衍射研究成为主流,历史转向了比光学显微镜空间分辨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其更短的波长使得当时的科学家们终于可以看见物质的原子团分布,以“亲眼”验证一直以来的“铁律”。然而,他们却很快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1982 年,丹尼尔谢赫特曼在快速冷却的铝锰合金中发现了一种新形态的二十面体相分子结构,并在学界的重重质疑中于 1984 年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发现推翻了晶体学长久以来的长程有序与空间周期性等价的基本概念,开辟了介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准晶体领域,谢赫特曼也因此于 2011 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图:丹尼尔谢赫特曼发现具有十次对称性的准晶体丨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有意思的是,他曾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所有的实验数据完全一样,但解释不同”,张泽院士解释道,“前一篇是用纳米晶去解释数据的,价值不高,后一篇才提到了准晶体”,而启发他的,恰恰是与该领域关系不大的一场理论物理学家的学术研讨会。“学术的交流、跨界的启发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重大发现的窗户纸不是他自己捅的,而是隔行的人捅破的”,张泽院士如此说道。 回到国内。1984 年,张泽院士在他当时的导师郭可信院士的带领下,独立发现五次对称性和 Ti-Ni 准晶相,一举让中国的准晶学研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与谢赫特曼一同发表准晶论文的第三作者、法国晶体学家格雷迪雅斯称其发现的五次对称钛镍准晶相为“China Phase”(中国相)。这一点在当年尤为难得,因为当时在海外已经有了对五次对称的公认、明确的解释,可以说“有了可以打破的传统”,而国内连一张国际晶体学表都没有。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虽然引用了“准晶”这一名词,但“我们当时的发现从起点、思路上都与谢赫特曼的研究属于不同的研究体系”,张泽讲述道。得益于郭可信院士早年的晶体学知识积累与对铁三钨三碳的深入研究,他始终相信金属的显微结构决定了它的属性,所以当看到与其完全一样的 X 光衍射图出现在钛镍合金中时,他才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重大发现。 话说回来,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没有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都不可能实现”,张泽院士说道,而当年用于发现“中国相”的仪器,是郭可信院士不惜立下“军令状”才争取来的 JEM-200CX 进口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当时全国仅有 2 台。谈到这段往事,张泽院士笑着说道,“我的导师就是对新鲜玩意儿感兴趣”,始终追求最时髦的东西。先前,郭院士离开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团队,就是因为无法认同用光学“放大镜”去数合金断面气孔这种研究方法,转而投身 X 光衍射。而当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发展起来后,他也毫不犹豫地冲在了最前线,才能从 X 光衍射的“看树木”,升级到电镜的“看整片森林”。“在科学上,保持前沿探索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张泽说道。 图:JEM-200CX 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丨来源:网络从打铁的工艺到冶金的科学 毫无疑问,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极为关键,而材料已日渐成为了一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国家的)很多领域使用的材料,只要是高端的,都不行。”作为一位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张泽院士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痛心的。我国高端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为此张泽举了最常见的玻璃材料作为例子。同样是玻璃,建筑玻璃便宜, 是按吨卖的,而到了用于眼镜、透镜等的光学玻璃就不一样了,价格直线上涨。再往上,用玻璃纤维做激光手术刀,就更贵了,是按克卖的。贵在哪儿?“是科技含量,而我们现在科技含量最好的,也就在中游,到不了中高档,这是由整个产业决定的”,张泽解释道,比如最近呼声很高的 C919 大飞机,其核心的航空发动机也不是完全国产自研的。为什么?很大的原因是材料不行,“光是发动机涡轮叶片就无法国产”。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张泽院士认为是知识结构与认知的缺失,是因为“材料问题就是工艺问题”的浅薄认知普遍存在。张泽院士举了兵器锻造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门传统工艺,“漫长的铁器时代中我们看到的都是铁匠将铁放进火炉烧,然后用锤子反复敲打,最后放进水里‘呲啦’一声完成淬火,却没有人能说清楚铁怎么就由软变硬了”,其中火炉的温度、加热的时长、敲打的力度、淬火的冷却速度等等,都是未知数,全凭铁匠师傅的感觉。而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近一二百年,最终依靠显微镜看到了原子结构,科学家们才终于知道硬度的变化来源于铁器中铁与碳的结构变化。“这个传统的工艺问题是经过了上百年,才最终依靠科学的仪器、科学的方法得以解决”,张泽说道,这才叫“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图:打铁的传统工艺丨来源:pexels.com & j.mt_photography 工艺问题本质上还是科学问题,而要解决科学问题,顶级的科学仪器必不可少。当下,国际局势复杂动荡,而“高端科学仪器 90% 以上依赖进口”的我们,被“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高端仪器被禁止向中国出口,而即使是高价进口的仪器,也面临着没有专业人员维保和配套部件短缺的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科学的饭碗就是科学仪器,我们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张泽院士斩钉截铁地说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从 2013 年开始申请并牵头了“针对若干国家战略需求材料使役条件下性能与显微结构间关系的原位研究系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不仅要看清“铁”的显微结构,更要看清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下“打铁”全过程的显微结构变化与性能表现,找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做一个原位、实时、动态、多场作用下的“可视化锻压机”。“我们当时提出了两个指标”,张泽院士讲到,一千多度的温度和一百多兆帕的应力,直接对标“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最敏感的部分所受到的温度和应力”。这看起来是工厂制造的范畴,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才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也必须与核心需求结合起来。 该项目最终于 2019 年超预期结题,取得了原子点阵分辨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和纳米分辨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两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电镜腔内最高测试温度、最大施加载荷等多项参数上都突破了世界最高水准,让我国拥有了集材料显微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于一体的动态、实时、跨尺度的国际领先电子显微平台。 图:重大项目报告丨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 如果换作别人,故事或许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后续最多就是将研发的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使用。但张泽院士认为这远远不够,“这充其量就是自己跟自己玩,你把自家的厨房弄好了,别人家的厨房还是不行”。俗话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或许是正确的选择。不过多年以来,我们凭借国家的雄厚财力大量购买国外的仪器,过度依赖进口,如今终于面临被“卡脖子”、突然断供的尴尬境地。造成这样的处境,张泽院士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并不真正相信科技就是生产力”。 张泽院士当然是相信的,他也更加明白,科技不会凭空变成生产力,而是“需要人来推动转化”。于是,张泽院士与团队毅然决定自掏腰包凑钱将专利买下来,并成立公司,“自己来做科技成果转化”。 从实验室到办公室 张泽院士牵头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产生的两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原子点阵分辨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交由百实创(北京)科技进行转化落地,而纳米分辨高温力学原位研究系统则交由浙江祺跃科技转化,也就是我们采访张泽院士的地方。不过,创业自然会面临与科研完全不同的挑战,在谈到商业化的难度时,他坦言原子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对象太小了,与工业生产相去甚远,更多的还是会服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前沿探索,大面积推广难度很高;而祺跃科技的原位高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则在研究尺度上更接近工业生产,市场化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他当前正在不断追求突破和努力的方向。 图:祺跃科技的原位高温扫描电子显微镜丨来源:祺跃科技 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商业化呢?张泽院士仍然记得,“1958 年我们国家就有了自己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但走到现在,没了”,“而几乎与我国同期研发的捷克泰斯肯,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主流厂商之一”,在扫描电子显微镜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在时代的动荡和剧变之中,泰斯肯“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一样,进行了改制”,而我们的科技厂商没有。事到如今,张泽院士认为,“卡脖子”其实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是在倒逼我们去发展,这样国内的企业反而有了机会。祺跃科技于 2019 年成立,“当年的销售额就有五百多万元,转年就翻番了,而今年预期大概在三千多万元左右”,很明显,这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此外,我们还从祺跃的研发实验室了解到,“光现在的订单就已经排到了明年”。除了更高的效率之外,商业化、市场化的重要性更体现在中国企业作为重要创新主体,必须要真正用上科学的工具、手段和思维,才能带动整个材料产业和制造业向中高端升级,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当然,商业化之路并非坦途。“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并不掌握那么多科学”,张泽院士用水泥举了个例子,“同样是水泥,我们的水泥论吨卖,我们的企业都在拼谁的价格更低;而医疗上用于补牙、补骨头的进口水泥,是按克卖的,差六个数量级”,谁利润更高不言自明,这就是科学的力量,而“绝大部分的企业意识不到”。于是,哪怕是投入大量资本进行数字化、自动化转型的企业和厂商,也很可能无法接受部署科研仪器来对自己的生产进行升级,因为这触及到了大部分企业认知的“无人区”,而市场还没有给到足够的压力来倒逼他们学习。不过,张泽院士说道,“材料危机其实已经到来”,谁能更快地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谁就能从低端制造的红海中挣脱出来。因此,他也建议中国的企业,“不仅要配备首席技术官,还应该有一位首席科学官”,因为“搞技术的不会懂科学,至少懂不了那么深,而搞科学的人又管不了那么实用的技术,二者的结合恐怕是必需的”,张泽院士如此说道。针对这样的情况,张泽院士也在带领祺跃科技坚定地践行市场化运作。首先从进口电镜的配套做起,专注最符合产业需求的,能满足原位、实时、动态观察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表征关系的配套产品,让企业不再盲目试错,能够精准地锚定所需的材料性能,而这正是被国际主流厂商所忽略的。张泽院士不失幽默地打了个比方,同样是面粉,在一套参数下能被擀成饺子皮,只要需求一变,变成了馄饨皮,整套参数就失效了,需要从头来过。而“材料(需求)是一定会变的”,张泽院士说道,祺跃提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则可以做到实时的可视化,能看到整个变化的过程,也就能帮助企业随时调整、升级,不论需求是什么都可以应付自如。同时,祺跃的解决方案还覆盖了材料科学中很重要的疲劳和蠕变问题,支持超长时间运行,真正实现材料问题的一站式解决。并且,由于“很多企业不相信一个微小的材料样本能代表其工厂中生产的部件,因为他们不明白材料的性能是由微观单元结构决定的”,张泽院士说道,“其实很多材料学家也不知道”,于是祺跃就努力克服技术困难,将电子显微镜的腔体做得更大,可以直接将零部件整体放入检测。 图:原位高温蠕变/疲劳长时间测试系统丨来源:祺跃科技 此外,依然从产业需求出发,祺跃正在尝试提供云服务,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级、整理。其中,低级的数据可能应用于工厂生产线这样的场景,“工人只需要知道这个材料行不行就够了”;中级的数据或许对应着企业的技术部门,需要更细节的技术信息;而高级的数据也是最为详细的数据,则来自于仪器和科研人员。“低、中、高三个级别的数据必须关联起来”,从而在最低的成本下形成一体化的监测和管理,“才能真正地为工业服务”,也就是用科学解决材料制备工艺的问题。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提高认知。张泽院士举了当下最明显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作为例子,“光刻机不是美国的,是荷兰 ASML 的;芯片代工厂也不是美国的,是台积电的。但不论是 ASML 还是台积电,用的镀膜设备、精确测量设备、激光设备等关键设备都是美国的。这就好比是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高端,不需要去转化太多东西,直接摄取了最高级的蛋白质。所以人家是吃肉的,而我们现在就是吃草的。”张泽院士表示,要想吃上肉,“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吃肉的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所能带来的影响,再“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工程,工程转化为产品”。张泽院士在这里引用了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曾在浙大毕业典礼上引用的一句话,“西欧的文化一定会产生欧洲的文明,而欧洲的文明一定会孕育欧洲的科技”,我们如果仅仅拿来了科技,是无法让其生根发芽甚至发展壮大的。“我们的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挑战,而是文化的挑战,是环境的挑战”,张泽院士如是说道,“我们的文化教导我们要守纪律、听指挥,创新则是截然相反的,墨守成规创不了新,需要自我革命才能够不断突破,进而有所创新。”所以,要真正触及到产生科学技术等知识的根源,我们必须“在精神上、价值上注重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刨根问底儿”,才能激发真正的创造力。而关于中国高端电子显微镜的未来,张泽院士则更为乐观,“我相信慢慢都会有的,越卡(脖子)越会有”,他笑笑说,“现在危机当前,关键是要有准备、有办法,因为‘危’不会直接转化为‘机’”。停顿片刻,他正色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切都会有。”
  • 王中林院士获2014年材料领域“世界技术奖”
    11月14日,世界科技联席组织(World Technology Network,简称WTN)宣布,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当选2014年度材料领域&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World Technology Awards in Materials)的唯一获奖人。这一奖项专门奖励那些在科技领域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工作的领军科学家和组织。 王中林院士在&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演讲   颁奖典礼于2014年度世界技术峰会期间在美国纽约时代会议中心举行,王中林院士被授予此奖项并发表了获奖演讲。这一奖项反映了王中林院士多年致力于材料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与肯定。本年度材料领域&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由最后的五位候选人中选出:美国能源部前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的发现人Andre Geim教授、材料领域的精英科学家&mdash &mdash 加州理工大学物理系Harry Atwate教授,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系Sharon Glotzer教授和王中林教授。   &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是涵盖材料、生物、通讯、环境、信息等20个领域的世界级奖项。其材料领域奖项的历届获奖名单包括多位材料科学领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或化学奖得主,他们为材料学科的奠定和重大研究突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材料领域的&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自创立以来的获奖者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与材料系Alan J. Heeger教授(2013年) 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s教授 美国能源部国立橡树岭实验室的科学家Amit Goyal博士(2012年) 在量子点多节薄膜电池制备方面做出革命性贡献的美国莱斯大学Andrew Barron教授(2011年) 著名光电化学家、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明人Michael Graetzel、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凝聚态物理的领军科学家Paul Chaikin教授(2009年)等多位卓越的材料科学家。   王中林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在一维氧化物纳米结构制备、表征及其在能源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应用方面均作出了原创性重大贡献。他发明了纳米发电机,为纳米能源和未来蓝色能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并提出了自充电纳米结构系统,为微纳电子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他开创了纳米结构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研究的先河,对纳米机器人、人-电界面、纳米传感器、医学诊断及光伏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中林院士数十年来在新材料领域的累累硕果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一致的认可并获得一系列重量级奖项:王中林院士荣获了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美国)﹐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Purdy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 2012年美国陶瓷学会Edward Orton Memorial奖,2013年度美国化学学会(ACS)Nano Lectureship Awards,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14年度&ldquo 杰出教授奖(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ward)&rdquo , 2014年度表面、涂层和纳米结构材料国际会议奖(2014 NANOSMAT PRIZE)。   王中林院士个人主页链接: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   2014年度材料领域 &ldquo 世界技术奖&rdquo 链接:http://www.wtn.net/summit-2014/2014-world-technology-awards-winners   世界科技联席组织(WTN, www.wtn.net)是一个以倡导新发现、新思维并促进科技交流为宗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很强的影响力的非赢利性国际科技组织。世界科技联席组织是由《时代》周刊和《财富》期刊共同参与的一个发展世界重大技术联盟的国家组织。其设立的世界技术奖涵盖材料、生物、通讯、环境、信息等20个领域,其中10个领域还设有集体奖。每年评奖时,首先在各领域提出约15个被提名者,然后筛选出4至6个入围者,最后再评出唯一的获奖者。
  • 刘文清院士莅临禾信公司参观指导
    2017年11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刘文清院士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谢品华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傳平青研究员一行,莅临禾信公司参观指导。禾信仪器公司首席科学家周振教授、副总经理傅忠先生及多位技术负责人全程陪同。禾信首席科学家周振教授与刘院士在展厅合影 刘院士首先来到公司展厅,周教授介绍了质谱的发展历程及历史变革,刘院士看到展柜中陈列的多本泛黄的有年代感的质谱书籍,不断的点头称赞,表示禾信对质谱文化的传承,是值得其它公司学习的。接下来周教授带领院士一行参观了禾信公司的研发、生产、测试基地,向各位来访人员介绍了禾信公司的高端质谱仪器创新及产业化成果,参观了禾信公司的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便携式数字离子阱质谱仪等多款高端质谱产品的研发、生产、测试过程。当走到禾信自主研发的光腔衰荡气溶胶消光仪面前,刘院士询问了产品的研发情况,重点关注了仪器中部件的国产化情况,并提出目前国内的很多配件生产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鼓励禾信加强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刘院士指导禾信团队工作刘院士指导禾信团队工作在生产车间,禾信的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SPIMS) 吸引了刘院士驻足观看。周教授对此款设备的工作过程及数据结果进行了演示,并介绍到SPIMS是目前化工园区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及溯源预警的重要手段,可在解决污染纠纷、居民投诉、偷排漏排等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刘院士一行到禾信多功能会议室进行座谈,刘院士对禾信公司国产高端质谱产业化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禾信公司要加强与其他公司的战略合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为国家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重要贡献。刘院士一行与禾信团队合影
  • 王中林院士受聘光电国家实验室海外主任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海外主任”的受聘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王中林院士郑重地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李培根院士手中接过聘书。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近年来,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王中林院士长期致力于推进中美在相关领域科技、教育的交流,自1992年以来不遗余力地促成中美在相关领域多方面的合作,鼎力帮助扩大中国科技界在国际科学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聘任海外主任,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以及加快实现光电国家实验室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王中林简介   王中林博士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CO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曾荣获了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和2005年杰出研究奖,2005年Sigma Xi学会持续研究奖,2001年S.T.Li奖金(美国),2009年美国陶瓷学会Purdy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基金,中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教育部“长江”特聘讲席教授。   王中林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 fellow,美国材料学会fellow。王中林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610篇论文(其中十三篇发表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期刊上),43篇书章节,二十项专利,四本专著和二十本编辑书籍和会议文集。他已被邀请做过600多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三万二千次以上。他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h-index)是87。   王中林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他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技术,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机理和应用,纳米传感器和新型器件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基于光纤的三维隐蔽型太阳能电池。
  • 王浩院士莅临东深电子参观指导
    2016年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浩院士莅临东深电子参观指导。东深电子总经理郭华、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张奕红等全程接待。  王院士参观了东深电子办公环境,并对东深电子员工进行了亲切慰问。参观过程中,总经理郭华向王院士做了公司发展历程、资质荣誉、服务领域、发展规划等简介。随后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张奕红向王浩院士做了关于东深电子产品、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深度汇报。王院士听取了东深电子的汇报,并对东深电子取得的成果以及对行业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王院士指出,东深电子在行业中有深厚的累积与良好的技术基础,应该利用好自身的行业优势,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与时俱进,向平台服务商转型,积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水利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白春礼:院士是科技界普通一员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今天为51位新当选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并发表讲话。   白春礼在讲话中对新当选院士提出了殷切厚望。他指出,大家要以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为新的起点,继续攀登科技高峰。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划等号,科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新当选院士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普通的一员,要恪守科学家的本分,在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发展科学、创新技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步、永不懈怠、永不自满,争取不断取得新的创新成果。   白春礼还要求,新当选院士要积极承担学部任务,严格遵守学部规章制度。大家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学部工作和学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承担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科学传播、科学文化建设和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等任务,积极推动学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遵守学部和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根据自己专业专长,承担学术兼职要量力而行,参加社会活动要谦虚谨慎。
  • 白春礼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p   11月20日,白俄罗斯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致信中国科学院,祝贺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来信称,白俄罗斯科学院于11月16日在明斯克召开的院士选举大会上,经公开投票,最终确定了2017年新增选院士名单,白春礼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他也成为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p p   白春礼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自2012年起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TWAS)。他于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目前还是俄罗斯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丹麦皇家文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德国工程院等20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p p   白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929年1月1日,是白俄罗斯最高的学术机构和科研指导中心,下设50个研究所、4个国家科技产出协会、8个科研工程中心等。 /p p   中科院自1992年起与白俄罗斯科学院建立了合作联系,并于2005年12月5日签署了两院间的科技合作协议,一直保持着学术往来。 /p
  • 赵立平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因为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 AAM)院士(Fellow)。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ldquo 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icrobiology)&rdquo 的下设机构之一,在国际微生物科学上处于领导气味,其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数十名院士,以彰显他们在微生物科学研究或微生物学技术服务及公益事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已有3000多名科学家当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各斯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赵立平教授是获此殊荣的第三位中国大陆学者。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邓子新教授同时当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赵立平教授从2005年开始专注于肠道菌群研究,先后提出&ldquo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假说&rdquo 、&ldquo 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rdquo 等理论,发现数个与人类慢性病有关的关键细菌,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他曾经应用自己的肠道菌群研究,使自己在两年时间内成功减重 40斤,血压、心率、胆固醇等指标都回复正常,他的减肥故事也登上了Science杂志。 赵立平教授减肥前后对比照片   上海交通大学网站上对赵立平的介绍如下: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ISME)常务理事。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等国际刊物编委。   在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技术和统计计算方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对广泛使用的PCR-DGGE技术做了重要改进,成为国际上使用该技术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先进实验室之一 创新建立了基于随机扩增指纹图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分析对比群落结构,发现重要功能细菌基因组片段作为分子标记的技术方法。对人和动物的肠道、处理工业废水的生化池、土壤、油藏等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在PNA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RDD(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AEM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ISME Journal, BMC Bioinformatic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Microbial Ecology、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微生物学报》、《生态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应邀在第八届细菌遗传学与生态学国际研讨会(法国里昂)上做keynote报告,在第十届国际微生物生态大会环境生物技术分会(墨西哥坎昆)做报告。在第十一届国际微生物生态大会人体微生态分会(奥地利维也纳)做报告,并联合主持&ldquo 污泥元基因组学&rdquo 圆桌讨论会。在2006年8月被选为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12名常务理事之一。   近年来,积极推动系统生物学理念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特别是人体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注重发展用代谢组学和元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肠道菌群在肥胖、糖尿病等复杂疾病中的作用,并积极探讨用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变化来监测人体健康变化、评价中医药疗效的问题,开始形成一个新的以元基因组学研究为核心的人体系统生物学新方向。
  • 刘忠范院士:“石墨烯热”中更需坐得住冷板凳
    “石墨烯产业必须要有‘杀手锏级’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瞄准现在,关注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因在纳米领域做出的卓越成果,刘忠范获得第八届纳米研究奖。该奖项由《纳米研究(英文版)》(Nano Research)编委会、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施普林格出版社于2013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在纳米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进而推动纳米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今年与刘忠范一起获奖的是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Cees Dekker院士教授。 我国位列石墨烯研究第一方阵在世界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刘忠范被公认为是先驱和重要领导者。他推动和见证了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发展。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坚硬、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材料,因此被称为“会改变世界的材料”,石墨烯产业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材料领域之一。“我们国家起步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得益于国家对发展新材料的重视,这些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很快。”刘忠范介绍到,截至去年底,我国石墨烯产业相关企业近17000家,论文总数占全球三之一强,专利数量占全球总数三分之二强,“不管从研究规模还是人才队伍看,我们已经属于第一方阵。” 石墨烯产业不能急于求成 刘忠范说,“石墨烯热”仍在持续,“最近,深圳石墨烯产业园揭牌,这是我国第三十个石墨烯产业园。”即便如此,在刘忠范看来,我国石墨烯产业才刚刚起步。“一个产业的发展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以碳纤维为例,“已经花了60年,还远没有成熟,而石墨烯从2004年在实验室被发现,迄今也才17年时间。”从这一角度看,刘忠范多次强调,我国石墨烯产业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放眼未来,要追求原创性突破和打造核心竞争力。“迄今为止,我们的石墨烯产业更多关注具体产品,如何挣快钱。”刘忠范介绍道,目前市场上石墨烯产品主要集中在三大应用上:一是石墨烯大健康和电热产品,如电热服和电暖画;二是石墨烯改性电池;三是防腐涂料。这三大品类占据石墨烯产品的近90%,但它们未必是未来的主导应用。反观国外,人们更多关注的石墨烯传感器和探测器、石墨烯可穿戴技术、石墨烯微波通讯器件、石墨烯复合材料、石墨烯海水淡化技术等。在刘忠范看来,这些东西不能立即变现,不能期待几年之内就有多么大的产业,但是它们代表着石墨烯材料的未来。专注寻找石墨烯“杀手锏级”的用途刘忠范担心,“我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也是他一直强调要专注寻找石墨烯“杀手锏级”应用的原因在他看来,“杀手锏”级别的应用是建立在日趋完美的高性能石墨烯材料基础上的,“研究人员一定要有耐心和坚持,既需要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也需要精益求精的研发和持续不断的投入。”刘忠范还强调了材料制备问题。“未来的石墨烯产业依赖于石墨烯材料本身,没有好的材料也就失去了产业的根基,所以把材料做好是关键。”他说,目前的石墨烯材料质量还差得远,在制备技术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不管是材料制备还是寻找“杀手锏”,都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我研究石墨烯十三年了,尤其在石墨烯薄膜制备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但仍有很多要解决的难题。”刘忠范说,此前自己已在纳米领域耕耘十多年,“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我们可能也不会很快在石墨烯领域取得这些突破。我们的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学家要沉下心来,做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么‘上货架’,要么‘上书架’,不必操之过急,做基础研究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应用要提倡工匠精神,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刘忠范强调,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熬”出来的。石墨烯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为探索石墨烯“杀手锏级”的用途,促进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联合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将于2021年5月11日举办 “石墨烯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主题网络会议。邀请业内专家以及厂商技术人员就石墨烯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检测技术、检测方法、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化等展开探讨,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日程时间报告主题报告人9:00-9:30待定孙立涛(东南大学)9:30-10:00绝缘衬底表面石墨烯晶圆生长研究进展王浩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00-10:30待定德国耐驰热分析10:30-11:00石墨烯材料检测方法介绍刘峥(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1:00-11:30二维半导体及异质结的生长与光电性能调控肖少庆(江南大学)11:30-14:00午休14:00-14:30待定谭平恒(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4:30-15:00石墨烯导热增强复合材料与热界面材料林正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15:0-15:30石墨烯结构表征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胡学兵(景德镇陶瓷大学)15:30-16:00石墨烯等低维纳米材料的标准化动态和展望丁荣(全国纳标委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进入报名页面。(会议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raphene2021/)报名参会加入会议交流群,随时掌握会议动态
  • 张曙光2300万“角逐”院士 著作由顶级专家团代笔
    当高官不过瘾,还想当&ldquo 学霸&rdquo ,尽管两度参评中国科学院(下称&ldquo 中科院&rdquo )院士皆未遂愿,但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高达2300万元与参评院士&ldquo 需要花钱&rdquo 有关的受贿款究竟去往何处?   针对张曙光在10日的庭审中说参评院士需要花钱,中科院学部工作局日前发表声明称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其&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相关投诉。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   9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张曙光在庭审中。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张曙光&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过程来看,&ldquo 有院士受贿&rdquo 的可能性极大 而据熟知张曙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了解,在张曙光2009年参评院士期间,几乎每位评委面前都摆着一封举报信,举报其学术造假、学术不精,但他最终仅以微弱差距未能当选,&ldquo 这说明了什么&rdquo ?   根据本报记者梳理,在张曙光参评的2009年,他参评的是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专业为&ldquo 铁道车辆&rdquo 。技术科学部当时有院士110名,其中约有78人有投票权(投票与否出于自愿)。如果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获得当选所需的参加投票的人中三分之二的选票,张曙光显然有许多需要&ldquo 打点&rdquo 之处。   &ldquo 有院士受贿可能性极大&rdquo   10日,张曙光受贿4755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张曙光本人供述及其行贿人证明,张曙光于2007年和2009年两度参加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并为此多次受贿,总额高达2300万元(详见本报9月11日刊发的《庭审张曙光:觊觎院士头衔受贿2300万》一文)。   报道刊出当晚,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发表声明称,张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铁道部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两次均未当选。在其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相关投诉。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   已经86岁高龄的何祚庥依然在关注着张曙光受贿参选院士的话题。他在福建出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花几百万、上千万去评选院士,表示十分震惊。   何祚庥根据自己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程序的了解认为,从结果上看,张曙光最终未能当选院士,这说明中科院在院士评选上&ldquo 还是客观公正的&rdquo 。但是,从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的过程看,&ldquo 有院士受贿&rdquo 的可能性极大。   王梦恕则告诉记者,在张曙光参评院士之初,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中国工程院,其二是中科院。之所以放弃前者选择后者,是因为工程院的熟人太多,很多人都&ldquo 了解&rdquo 张曙光。于是,张曙光选择了对其相对陌生的中科院。   王梦恕说,圈里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所谓由张曙光编写的《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其实是由人捉刀代笔。更进一步的消息显示,为编著上述专著,张曙光请来了原铁道部、南车集团四方股份公司、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等机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工程师等学者和研究者在内的诸多&ldquo 枪手&rdquo 。   一位曾在2009年采访中科院院士评选的记者表示,那个时候就有人对其采访格外敏感。一名候选人一再告诉他:&ldquo 最好别掺和到这里,尤其是我们这些候选人。掺和没什么好事。&rdquo 他表示,参评院士有四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很关键。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贿赂行为,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赤裸裸地给钱,会以各种名义,如赞助课题经费和活动来给钱。   如何才能当上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此,每两年都有约300位有效候选人角逐60个院士头衔,这条路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到底的,最终成功需闯四关。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想当院士首先需要他人推荐,并且需要3个或3个以上的院士推荐(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或者通过权威组织推荐。   &ldquo 被推荐之后,经过院士工作局对被推荐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上报学部主席团审议,由学部主席团确认后,方为院士有效候选人。&rdquo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以上为第一关,即成为有效候选人。接着还有三关要闯:先要成为初步候选人,再要成为正式候选人,最后才是院士的&ldquo 金榜题名&rdquo 。   &ldquo 成为有效候选人之后,院士工作局将有效候选人名单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公布,然后由每个学部组织本学部院士进行评审和选举。无论是选初步候选人还是正式候选人,以及院士,都是由每个学部的全体院士参加,进行无记名投票,除了80周岁以上的院士。&rdquo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据《细则》描述,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分别产生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最后选举出院士,且各学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必须超过本学部应参加增选工作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评审和选举方才有效。   &ldquo 在选举院士时,需要获得的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然后再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票数的多少为序依次入选直至满额。&rdquo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而在张曙光参选的2009年,他&ldquo 荣登&rdquo 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当年他竞选的技术科学部的院士有110名,除去32位已经满80周岁的资深院士,还有78位有选举权的院士。对于好歹闯过几关的张曙光来说,显然要做很多&ldquo 工作&rdquo 。   此前就有院士对记者表示,中国院士的评选存在拉票现象。而无论是作为有效候选人、初步候选人、正式候选人,还是最终成为院士,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所竞选的学部院士(有投票权的)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张曙光自称2300多万投入到院士角逐上,也不难想象他的院士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闯关成功。   事实上,多次出现的院士争议,已经让院士的评选工作走向谨慎。&ldquo 从今年开始,院士的评选,只有两个环节是公开的,一个是有效候选人名单,一个是增补院士名单,初步候选人以及正式候选人名单将不再公布。院士评选工作原本是一个学术界的评选,不想让社会的舆论所左右。&rdquo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