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单分子测序

仪器信息网单分子测序专题为您整合单分子测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单分子测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单分子测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单分子测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单分子测序话题讨论。

单分子测序相关的资讯

  • 单分子测序:基因测序不再遥不可及
    如果说二代测序的使命是使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基因组的话,那么三代测序的使命就是使成本降低到100美元/基因组,进一步促进测序发展为临床的常规检测技术,在临床诊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年初的J.P.Morgan健康医疗大会上,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宣布将创建一个新公司——Grail,致力于开发一种不超过1000美元的血液检测,用于多类型癌症的早期筛查。这种肿瘤DNA测序的主要目的是在无症状的个体中诊断各种各样的癌症,从而实现提前预防或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测序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亲民”。不过,人们认为1000美元仍然不能使基因测序成为一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临床诊断价格,人们的下一个目标是100美元。  “如果说二代测序的使命是使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基因组的话,那么三代测序的使命就是使成本降低到100美元/基因组,进一步促进测序发展为临床的常规检测技术,在临床诊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基因”)创始人兼CEO贺建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随着第三代测序技术(即“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距离这个目标正越来越近。  第三代测序更易临床推广  在世界范围内,基因测序仪一度被几家主要的公司所垄断,著名的测序公司有Illumina、Life Tech、罗氏(Roche)、太平洋生物等,我国99%以上的测序仪和试剂都依赖于进口。而在单分子测序方面,此前也仅有美国和英国推出了第三代测序仪。  “业界对第三代测序仪非常关注。太平洋生物于2014年推出一款小型化的单分子测序仪Sequel,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公司股价就上涨了一倍。”瀚海基因化学部总监高雁介绍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第三代测序仪有着比二代测序仪更大的优势。  “二代测序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同时为了建库,还需要匹配十余台设备,光这些设备就需要一百多万元。”高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二代测序技术很难在医院推广——医生并不愿意进行烦琐的、需要相对专业水平的样品制备等操作,他们更期待一键式、自动化的操作仪器:待测样品放进去,自动运行,隔天之后就得到一个非常直接的报告,而不是将测序结果交由第三方的生物信息学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再给医生反馈。  贺建奎认为,相比二代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明显优势:第三代测序技术不需要PCR扩增,可直接对单个分子进行测序 样品制备简单,测序成本进一步降低 可直接读取RNA的序列和包括甲基化在内的DNA修饰。这些优势可以大大改善临床基因测序的成本、速度和质量。  瀚海基因2014年5月份立项,致力于开发一款面向临床应用、可供医生直接使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2015年10月底,瀚海基因率先在国内研发出第三代测序仪的原理样机“GenoCare”,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贺建奎预计,工程样机将于2016年下半年制成。  精准医疗的入口  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近年来发展迅速。  精准医疗主要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作为精准诊断的关键,基因测序已成为当仁不让的精准医疗的入口。如今,医疗部门通过基因测序及分析技术对病人分子层面信息进行收集,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并分析,医生可以早期预测疾病的发生、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疾病可能的结局,以帮助作出诊断。  贺建奎介绍说,目前,单分子测序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无创产前诊断、肿瘤早期无创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病原体检测和遗传病基因变异检测等。  “已有文献报道证明,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单分子测序技术比Illumina测序技术对检测21号染色体异常更为灵敏。”高雁告诉记者,他们的实验设计还显示,单分子测序能够检测到3%的低频突变。  对于病患而言,如果切除癌症的肿瘤组织,其中大概只有40%是真正的癌症组织,其余60%则是正常的血管等组织。而在40%的癌症组织中,大约只有50%发生了癌细胞突变,另外一半正常。这样算下来,需要真正检测的有突变的癌症细胞只占所要切除的癌症组织的20%左右。  “我们研究团队将靶向基因捕获和测序融合在一步完成,实现了单分子靶向测序。经过实验设计,证实了可以检测到3%低频突变。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原理将来有可能用到癌症的早期检测。”高雁说。  此外,贺建奎告诉记者,对于诸如埃博拉等重大暴发性传染病的应用领域,第三代或第四代(纳米孔分子测序)测序技术的应用,更是能够第一时间让病毒现出原形,从而为重大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测序技术不能仅仅用于科研,更要用于临床,这样才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长久的生命力。”高雁说。  并非取代二代测序  尽管第三代测序技术优势多多,但并不意味着单分子测序无所不能,也并非毫无瑕疵。贺建奎告诉记者,目前第三代测序并不能取代二代测序,而是作为对其的一种补充共同发展。  “单分子测序有通量限制,普遍不如二代测序仪高。这限定了其在全基因组测序方面‘拼’不过二代测序仪。”贺建奎说,单分子测序仪并不适合独立做全基因组测序,更适于针对有限的、个性化的、目标性的应用。  此外,第三代测序仪尽管节省了人力和物料成本,但它的硬件成本还相对较高。贺建奎举例说,太平洋生物公司一款单分子测序仪的成本约为150万美元,其最新版本尽管降低了1/3的成本,其“身价”仍令人咋舌。  “总体来讲,第三代测序仪还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仍有未知的空间等待进一步探索。比如三代测序仪提供了一个强大功能,它或能发现潜在遗传信息。”贺建奎说,基因测序技术作为生物大产业的金字塔顶尖的技术,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像支持国产CPU、国产大飞机那样的力度去支持。”贺建奎认为,基因测序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光学、表面化学等工业品质的提升,这些方面的共同进步最终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 中国首个单分子测序仪样机发布
    在10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的“基因组测序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上,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GenoCare”原理样机。据瀚海基因创始人兼CEO、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介绍,这是亚洲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第一台制成样机的第三代测序仪。  与已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设备相比,该测序仪能够直接读取患者最原始的DNA或RNA分子序列,可大大改善临床基因测序的成本、速度和质量。  早期参与到该项目的医院有深圳妇幼保健院、深圳人民医院以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这些医院通过该仪器评估,在患者血液中发现了病毒DNA以及循环的肿瘤DNA分子,指导病人个性化选择乙肝抗病毒药物和癌症的治疗办法。  “对于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乙肝患者来说,耐药性是个棘手问题,而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是通过检测该病毒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序列,从而帮助医生指导病人选择正确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疾病感染中心教授王战会说,“第三代测序技术有潜力发展成为医院广泛使用的临床基因突变检测工具。”  “单分子测序方法提供了一个适合于临床的置信水平。同时也提供了技术优势,如降低样本处理错误的风险,并允许对许多疾病重要的基因表达或拷贝数变异绝对定量。”贺建奎说,他们预计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试用机的研制。
  • 东南大学司伟博士: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为最具潜力DNA测序技术
    1996年,Kasianowicz等人首次发现单链DNA和RNA电泳穿过α溶血素(α-HL)纳米孔的时候会产生对应的阻塞电流信号。此后,众多科研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开始了更为广泛的研究。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生物纳米孔技术现已开始商业化,且市面已有成型的基于生物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基因测序仪产品。纳米孔最具前景的应用之一是其可以用于第三代DNA测序技术,因其不需要复杂的酶扩增以及荧光标记,且其具有低成本高通量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纳米孔是单分子测序仪最核心部件图1 纳米孔DNA测序的基本原理图。(a)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传感器搭建示意图,图中显示一条单链DNA正在电泳穿过石墨烯纳米孔。(b)单链DNA过孔时产生的阻塞离子电流信号细节示意图,每个碱基的体积及其与纳米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不同导致对应的阻塞电流幅值存在差异,从而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DNA碱基。【Si Wei, et al. Chin. Sci. Bull., 2014, 59(35): 4929-4941.】纳米孔单分子DNA测序传感器基于库特计数器原理,如图1所示在固态薄膜的顺式端(cis)和反式端(trans)都注满了离子溶液,两端的溶液仅通过纳米孔进行连接,当带电的DNA分子被置入到液池的顺式端后,在纳米孔的两侧施加电压,DNA分子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泳穿过纳米孔,由于DNA碱基自身在孔内的物理占位以及其与纳米孔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通过纳米孔的电流会被阻塞。一条单链DNA(ssDNA)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组成。因为四种碱基的尺寸及特征各异,当单链DNA穿过跟自身尺寸相当的纳米孔时,不同的碱基会产生对应幅值的阻塞电流,通过研究这些电流之间的差异就可以实现对DNA四种碱基的辨识,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这些阻塞电流信号(如阻塞电流幅值和过孔时间等),DNA链上所含的碱基很有可能被检测和区分开来。纳米孔作为单分子测序仪器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检测部件,因此如何保证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时间空间分辨率、稳定性和寿命等是影响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器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问题。三大技术突破成就了如今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自1996年纳米孔被Kasianowicz等人发现以来,众多科学家投入大量精力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难题。例如,尽管研究者们都相继报道了纳米孔离子电流可以用于四种碱基的区分,然而他们得到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使得阻塞电流的幅值和相应碱基之间的对应关系至今仍然含糊不清。研究者们对单链DNA均聚物在过孔时产生的阻塞电流幅值跟碱基体积大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组成DNA四种碱基的体积大小顺序为GATC,理论上DNA碱基的尺寸对离子电流信号的影响较大,然而其与纳米孔的强相互作用在阻塞电流幅值检测方面也会起到主导作用,且在不同的纳米孔材料或者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差异较大,这也制约了基于纳米孔DNA测序的发展。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三大技术突破与革新也成就了现今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的研制。首先是纳米孔检测DNA或RNA全新技术方案的提出,其次是采用酶对DNA分子的剪切或复制用于纳米单分子测序技术中,最后是单碱基信号的测序精度精准调控。之后数年的时间,Oxford Nanopore 公司于2013年11月启动了MinION测序仪的早期试用计划,这时首款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也正式开始步入人类的视野。便携、低成本和高通量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成为最具潜力的DNA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 年完成人体全序列的基因测定,历时12 年,耗资数十亿美元,人类基因序列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但是,第一代的 Sanger测序方法也给基因组测序贴上了数亿美元的价格标签,让人望而生畏。近两年发展迅猛的第二代测序仪让人类基因组重测序的费用降低到10 万美元以下,测序时间也缩短到6 个月。但是,这样的价格和时间,相对于个人用户仍然太高,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与传统Sanger测序技术相比,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便携性、低成本和高通量。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探索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渴望,有力地推动着DNA 检测水平的提高。2004 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启动了“千元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 目的是让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费用降至1000 美元以下。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DNA 测序方法是第三代测序技术中成本最低,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同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提出了“1000美元测序”的概念,而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技术是最有潜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众多实验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可行性。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简化了对DNA 的化学修饰、扩增和表面吸附等工艺,具有结构简洁、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同时省去了昂贵的荧光试剂和CCD照相机的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它的效率高,单个核苷酸分子通过纳米孔的时间仅在微秒级,如果考虑单个芯片上集成成百上千个纳米孔阵列,有望在24 小时内完成对个体的基因测序,而目前的二代基因测序仪则需要6 个月时间。 商业化进展慢 提高纳米孔稳定性迫在眉睫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现有市场的典型产品是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公司的MinION纳米孔测序仪,它具有低成本、高通量、读速快、读长长(约150kb)和高便携等特点,因此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涉及单分子应用的科学研究,助力人类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基于上述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特点,相比传统测序仪器而言,它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是极端环境中病毒或细菌的高精度检测。例如,在偏远贫困地区,在疫情爆发或在没有足够的设备资源的情况下,便携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可以快速的协助病毒检测和疾病诊断。数年前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时,单分子测序仪便在病毒检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再例如,存放在外太空空间站的土壤和水等是否已经出现微生物依然成谜,要将样品带至地球进行采样分析方能揭晓,而轻便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仅有u盘大小,可以方便的携带至外太空,在其他辅助条件下协助检测。虽然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测序仪具备很多优势,而且已经进入商业化进程,但是它的市场占有率相比传统测序技术而言依然偏低。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市场已有的纳米孔测序仪采用的仍然是生物纳米孔和磷脂膜,这样的生物体系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寿命短和稳定性不持久的缺陷。因此要推进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固体纳米孔(例如氮化硅,二硫化钼)目前的报道也可以辨识单碱基,因此固体纳米孔有望在未来代替生物纳米孔实现稳定、可重复利用的高精度DNA测序。然而固体纳米孔在信噪比方面不如生物纳米孔,而且DNA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固体纳米孔的速度偏快,因此如何提高固体纳米孔的信噪比和实现有效的DNA控速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作者简介:司伟,博士,东南大学硕导/讲师,2020年度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江苏省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东南大学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2019年、2020年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才培育计划”,担任《MaterialsInternational》(ISSN: 2668-5728)期刊助理编辑和《Bio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ISSN 2668-7119)期刊编委,获得2019年Nanotechnology期刊杰出审稿人奖。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操控及机器人技术、(2)工程流体动力学及传感器、(3)结构工艺设计及加工制造、(4)程序语言算法和三维建模与仿真。
  • Nature:测序界大牛Church发表单分子互作测序新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现,大规模并行DNA测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许多研究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然而,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仍然困难重重,现在亟需高质量低成本的蛋白分析技术。   为此,遗传学界的大牛George M. Church领导哈佛医学院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单分子互作测序(SMI-seq)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的并行分析,获得大量蛋白质的互作图谱。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医学院的George M. Church和Liangcai Gu。   研究人员利用PRMC复合体(蛋白质-核糖体-mRNA-互补DNA),通过体外的核糖体展示(ribosome display)技术,将DNA条码连到蛋白质上。此外也可以通过催化酶,分别给不同蛋白连上DNA条码。这些自带条码的蛋白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检测。   随后,研究人员将上述蛋白固定在聚丙烯酰胺薄膜上,建立起随机的单分子阵列。对条码DNA进行原位扩增可以形成polonies(polymerase colonies),最后通过DNA测序进行分析。   SMI-seq方法能够精确定量多种蛋白,理论上这个阵列的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毫米一百万polonies。此外,那些共定位的polonies还揭示了蛋白质之间的互作。   为了证明这一技术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通过SMI-seq获得了G蛋白偶联受体和抗体结合的图谱。据介绍,SMI-seq是一种&ldquo 一锅端&rdquo 式的分析(one-pot assay),可以同时检测分子结合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研究显示,SMI-seq技术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原位检测蛋白及其复合体,从根本上提升蛋白质分析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多重性。该技术适用于二代测序平台,这进一步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除了天然蛋白、重组蛋白,SMI-seq还可以用于人为生成的新蛋白、核酸和有条码的小分子。   著名遗传学George M. Church是哈佛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Wyss研究所的核心成员。他被誉为是个人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先锋。1984年,Church和Walter Gilbert发表了首个直接基因组测序方法,该文章中的一些策略现在仍应用在二代测序技术中。此外,如今的多重化分子技术和条码式标签也是他发明的。Church还是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发明者之一。   原文检索:   Liangcai Gu, Chao Li, John Aach, David E. Hill, Marc Vidal& George M. Church. Multiplex single-molecule interaction profiling of DNA-barcoded proteins. Nature, 21 September 2014 doi:10.1038/nature13761
  • 微滴单分子测序仪:设备成本仅1万美金
    今年年初,以剑桥大学为依托的Base4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利用微滴中包裹的核苷酸荧光级联反应技术清楚的分辨出每个碱基的类型。   每一个核苷酸包裹在一个微滴中,每个微滴按照顺序放在每个小的微孔中,大大的增加微孔的数量,即可进行大规模测序。去年该公司和日立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固态的纳米系统直接读取碱基产生的信号,而不是读取碱基通过纳米孔是发射的电子信号。   微滴方法使用一个焦磷酸水解酶可以使DNA单链上的核苷酸水解下来并包裹在微滴中。微滴将通过一个微米级的管道,通过管道时级联反应促使每一个碱基产生自己特有的信号。   Base4的创始人兼CEO Frayling 说:&ldquo 在实验室里,团队对每一步都做了很多处理,现在我们正在致力于把每一步结合起来做成一个独立的测序系统。每个微滴都要单独的孵育,所以找到合适的芯片来确定微滴的顺序是关键。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步骤放在同一张芯片上了,并且已经开始测试,估计2到6个月内第一批测序结果就会产生。&rdquo   除了单分子测序技术,Base4 也致力于微滴测序技术其他方面的技术,他们正在尝试着通过减弱级联反应的化学反应来增强DNA的荧光信号。通过实验他们发现用价格便宜LEDs光源来激发荧光看起来是可行的,而且他们相信用普通的光学成像摄像机也可以记录分辨碱基的类型。   剑桥的研发团队说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合作公司,但是他们希望能够和一些公司合作来加速测速设备的发展,目标是开发一款价格低廉的测序设备。如果能够像预期的一样利用普通的电子设备,那么微滴测序设备成本将会降到10000美元。   &ldquo 人们希望的无疑是高通量、低成本、高精度,我相信我们的微滴技术肯定能实现这个愿望。&rdquo Frayling说。&ldquo 另一方面固态纳米的测序系统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不仅能够检测进行DNA测序、甲基化测序,还能检测传统的测序所遗漏的低频DNA修饰。我们希望能够快速推荐微滴测序的商业化。&rdquo
  • 单分子测序公司Nabsys被曝已关门
    p   据美国媒体GoLocalProv报道,单分子DNA测序公司Nabsys已关门,它位于普罗维登斯的工厂已关闭。据其他媒体透露,Nabsys的电话无人接听,发给公司各个官员的电子邮件也无人回复。 /p p   Nabsys的平台使用固态纳米检测仪来分析单个DNA分子,揭示长距离内DNA序列的位置和身份,适合基因组结构变异、基因组定位,以及DNA测序等科研和临床应用。在今年早些时候,Nabsys表示,它正与Ariana Pharmaceutical合作,以研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的结构变异。 /p p   Nabsys的测序仪使用探针,当探针与单分子DNA结合时可被检测。每个探针由四种DNA碱基组合而成。当DNA穿过固态芯片上的孔时,通过观察电流变化,可判断探针结合的位置。对于整个基因组的测序,需要数千条不同组合的探针。通过组合不同DNA序列的多个探针的位置,可重新获得长片段DNA的图谱。 /p p   Nabsys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包括布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Xinsheng Sean Ling、Leon Cooper以及Barrett Bready。2005年,公司就Ling实验室开发的纳米孔技术获得了知识产权许可。一年后,它合并了布朗大学的另一个创业公司GeneSpectrum。这家公司由化学教授John Oliver创立,在开发DNA杂交技术。 /p p   2010年,Nabsys在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会议上展示了其原理证明。两年后,公司聘请了Stan Rose,NimbleGen的前CEO,作为首席商务官。在2013年的AGBT大会上,它展示了自己的平台,并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市场。 /p p   Nabsys已经获得多家风投公司的资金。2009年,Nabsys在A轮融资中获得400万美元。随后在2010年,它又完成了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一年后,Nabsys获得1000万美元的投资。而在2013年,它又获得2000万美元,以支持其平台的商业化。 /p p   除了风险投资,这家公司还获得了多项政府的研究资助。2007年,它获得了NHGRI“千元基因组”计划的50万美元资助,2011年,它又通过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批准的项目获得25万美元的资助。 /p p   Nabsys最后一次更新Facebook,是在去年11月,最后一次更新Tweet,是在今年2月。 /p
  • 《自然—生物技术》详细报道国内瀚海基因单分子测序系统
    瀚海基因董事长兼CEO贺建奎和GenoCare测序仪。图中绿色和黄色点代表核酸单色荧光标签,每个点代表一个单分子。(图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Volume 34, Page 123-124, 2016)  去年10月,位于深圳的瀚海基因发布了一款应用于临床检测的高性价比测序仪原理样机GenoCare,完全无需扩增,可在单分子水平上直接读取未经修饰的原始DNA片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近日,Nature Biotechnology就此撰文进行报道,文章如下:  纵观整个基因测序产业链,处于上游的测序仪研发制造环节一直被Illumina、Thermo Fisher等测序巨头们所占据,然而,一家位于中国深圳的测序公司——瀚海基因,其研发的应用于临床检测的高性价比测序仪将给这些国外的测序巨头们带来潜在的威胁。去年10月,该公司发布了一款针对临床应用的单分子基因测序原理样机——GenoCare。此后,基因测序领域竞争持续升温。  在2016年1月旧金山举行的第34届JP摩根健康大会上,Illumina推出了主要针对临床的台式测序系统MiniSeq,并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销售。同时,由J.Craig Venter联合创办的位于圣地亚哥的测序公司Human Longevity也发布了他们的肿瘤测序项目,该项目包括正在研发的一系列产品,例如全生殖细胞系、肿瘤基因组及肿瘤全外显子组分析。  目前,瀚海基因着眼于中国市场。该公司继承并发展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专利技术。该技术最初由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Helicos Biosciences公司推向市场。Helicos测序公司由单分子测序领域泰斗级人物斯蒂芬?奎克(Stephen Quake)教授于2004年创办,并于2012年最终破产。贺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学及基因组学科学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瀚海基因的CEO。在奎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工作后,贺建奎回到中国创办了这家致力于临床诊断的基因测序公司。奎克现在担任这家公司的首席科学顾问。  瀚海基因的测序仪主要针对临床应用。GenoCare测序仪可在单分子水平上直接读取未经修饰的原始DNA片段。然而传统的测序仪则需要利用PCR技术对DNA进行扩增,同时还需要其他一些样品制备步骤,与之相比GenoCare测序仪是一个完全无需扩增的测序技术。该技术将光汇聚到DNA分子上,防止背景噪声对测序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实现了对单链DNA上微小信号的检测。尽管在全基因组测序通量上还不及Illumina和Thermo Fisher的测序平台,但是这项技术对患者特定病灶位点的基因测序而言,具有快速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可使医生能够根据特定的突变来为患者制定和调整治疗策略。  “我真的很喜欢它。它与罗氏454、Ion和Illumina一样利用了传统的边合成边测序技术,但做到了单分子检测”,来自AxioMx公司的测序专家及生物技术企业家Michael Weiner对GenoCare测序仪这样称赞道。  随着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费用已经降到了1000美元,瀚海基因计划提供100美元的临床测序服务,并将其纳入中国的医保范围内。贺建奎说:“一旦我们降低了成本,并使其达到100美元,那么13亿中国人将能够把临床测序作为常规检验,从抽血到检测报告整个过程不到20个小时”。  该公司已经开展了与广东省内三家医院的早期合作。其试点项目有唐氏综合征和其它染色体三体的无创产前测试(染色体21、13和18三体) 以及包括50个癌症基因的panel和100种遗传疾病检测。目前,这些检测在市场上需要花费500美元甚至更多。2016年1月份,瀚海基因签约了第一个无创产前检测的客户——香港和美医疗,这是一家拥有30家妇幼医院的上市公司。  目前,测序服务商以及潜在的客户都处在等待和观望中。在国内拥有Illumina HiSeq X Ten全基因组测序平台的北京诺禾致源公司CEO李瑞强说:“无需PCR扩增,单分子测序可以避免测序偏差,但错误率高已被证明是一个挑战。省去PCR扩增的麻烦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但我们看到,Helicos失败了,PacBio和OxfordNanopore两个公司的产品测序错误率都很高。不过,我们还是很有兴趣,并希望看到瀚海基因的仪器走向市场。”  贺建奎强调目前他们正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他说:“我们通过1000X的测序来弥补单次错误率高的不足。从测序癌症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结果来看,我们的错误率已经接近Illumina和Thermo Fisher的水平。其中5X的测序准确性达到了100%。”中国正准备发布精准医疗计划。据说在未来15年预算在600亿元人民币(91亿美元)。该计划预计在今年春天正式启动,目前全国各大医院正在加紧建设精准医学中心。  贺建奎估计,中国的临床基因检测市场每年将有2000万的无创产前诊断,300万癌症panel基因检测,2000万遗传病检测,3000万癌症早期筛查,以及1000万乙肝病毒检测。他希望GenoCare能承担一半的检测任务。自2013成立以来,瀚海基因通过三轮融资和政府拨款已经获得了1.2亿元(约1830万美元)资金。他希望在2017年GenoCare可以经由绿色通道申报,通过中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审批。  Weiner说:“我不确定他们是否比Illumina更便宜。但是它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因而能填补偌大的基因测序市场中的一片空白。”贺建奎认为自己的公司是一个三代测序仪提供商,其竞争者主要来自纳米孔测序技术相关企业,如罗氏公司和Oxford Nanopore。”  李瑞强说:“有更多的选择对测序服务商来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热的领域,Thermo/Life Tech、Illumina、PacBio和Qiagen公司都推出了新的测序仪器。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技术,这样可以让用户针对特定的临床应用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技术。”  原文作者:David Cyranoski  翻译:田新杰,李改玲,赵陆洋  原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Volume 34, Page 123-124, 2016
  • 蛋白质测序技术发展漫谈(续)——基于荧光、纳米孔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
    前文回顾(点击查看):蛋白质测序技术发展漫谈(上篇);蛋白质测序技术发展漫谈(中篇);蛋白质测序技术发展漫谈(下篇)前面描述了目前成熟的蛋白质测序方法,并对最流行的基于质谱的蛋白质测序方法进行了综述。非质谱依赖的蛋白质测序手段,除了几十年前发展的基于Edman降解法通过气相或液相色谱测序的方法,最近热门领域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荧光或纳米孔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方法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法是借助电泳驱动力使待测单个分子逐一通过纳米孔,通过检测纳米孔截面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对序列的测定。纳米孔测序最初在1996年被提出,通过膜通道检测多核苷酸序列,也就是单分子DNA的测序[1]。随着使用纳米孔对单分子DNA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2-5],纳米孔技术也被应用在单分子蛋白质的鉴定上。对于DNA来说,其二级结构和电荷相对比较一致,它的聚合物比较容易处理,而且仅由四种碱基组成,单分子DNA测序比较简单。相比之下,蛋白质分子由20种氨基酸组成,并且蛋白的电荷和疏水性多变,还存在大量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因此基于纳米孔技术对蛋白质的鉴定要比DNA困难很多[6]。当前的基于纳米孔对蛋白质分析的主要探索方向是通过寡核苷酸适配子或抗体等亲和分子对纳米孔进行功能化,当蛋白质或肽段分子通过纳米孔时,由于不同氨基酸在纳米孔附近的结合或通过会引起不同幅度的电流变化,基于这些变化就可以确定氨基酸的种类,从而逐个得到所测蛋白质或肽段的序列信息(图1)。图 1 借助纳米孔的横向电流检测单分子蛋白质[2]牛津大学的Hagan Bayley[7]团队将单个α-血溶素蛋白孔插入两侧带有电极的膜中,磷酸化的蛋白质在DNA寡核苷酸的牵引下展开,并穿过纳米孔,通过记录纳米孔的电流变化区分出了202个磷酸化蛋白质的4种不同亚型,但无法鉴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Francesco[8]团队将蛋白质或氨基酸吸附在金纳米星上,并施加电等离子体力将粒子推进并约束在金纳米孔内,利用金纳米星与金纳米孔壁之间的单个热点,实现了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探测,用于检测氨基酸,并且可以分辨仅含有两个不同氨基酸的单个多肽分子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Cao等[9]通过单个定点突变,在具有锥形识别位点的耻垢分枝杆菌孔蛋白A(MspA)的纳米孔内腔中引入了甲硫氨酸,从而将该反应有目的的移植到了MspA纳米孔最尖锐的识别位点,并观测到了相应的单分子反应信号。该纳米孔可以引入更多的离子电流,从而放大检测信号,其狭窄的识别位点则提供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大大削弱了周围氨基酸的干扰,从而拓宽生物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功能,有望推进基于孔道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研究。Ouldali[10]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气溶素纳米孔,此纳米孔借助将氨基酸附着在聚阳离子载体上,使氨基酸在纳米孔上停留时间变长,并检测其通过纳米孔时电流的变化,最终可识别出组成蛋白质的15种氨基酸,也能检测到组成蛋白质的其余5种氨基酸的电流变化,但是无法对其进行区分。虽然只是对氨基酸进行识别,但作者设想通过对蛋白或者肽段末端氨基酸逐个降解,利用纳米孔技术鉴定从末端释放出来的氨基酸,从而对蛋白质或肽段序列进行测定。Zhao[11]等将一对金属电极分隔在约2nm的孔洞旁,当氨基酸线性穿过这种纳米孔的时候,每一个氨基酸都会完成一个回路,并反馈出相应的电信号,常见的20种氨基酸在通过纳米孔时都可以产生电信号。有的氨基酸需通过大约50种不同信号特征被鉴定,但绝大多数的氨基酸仅需要不到10个信号特征被鉴别。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高可信度的鉴定氨基酸,还能区分翻译后修饰的氨基酸(肌氨酸)及其前体(甘氨酸)、区分同分异构体的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区分对应对映异构体的氨基酸镜像分子L-天冬酰胺和D-天冬酰胺。此技术被应用于对两条由四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GGGG 和GGLL)进行测序,单分子短肽穿过纳米孔,孔道两边电极记录每个氨基酸通过时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测序算法,识别代表不同氨基酸的特征信号,从而得到短肽的序列。基于纳米孔单分子蛋白测序目前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除了需要根据电信号准确区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外,另一个关键是设计可一次拉动一个蛋白质或氨基酸穿过纳米孔的“马达”。为了让蛋白质或肽段顺利穿过纳米孔,研究者们在蛋白质一端添加了一串带有负电的氨基酸或者一段短DNA,用氨基酸或DNA链拉动蛋白质,可以使一些蛋白质打开折叠并顺利穿过纳米孔,但另一些复杂折叠的蛋白需要更多拉力,于是研究者在引导序列上添加了可以打开折叠的ClpX的识别位点[12]。这个系统能够将简单折叠的目标蛋白牵引过纳米孔,但对于折叠非常紧密的蛋白质仍要使用变性剂来打开折叠。基于纳米孔技术对单分子肽段或蛋白质测序目前还停留在对氨基酸鉴定和对短肽的区分阶段,还不能实际应用于对蛋白质的测序。虽然纳米孔测序具有高通量、对样品需求量少的优点,但是现有的纳米孔过大,失去了对氨基酸的区分能力,同时蛋白质分子通过孔道过快,加大了对信号读取难度;其次由于需要将蛋白的三级和二级结构破坏掉,纳米孔道需要能够耐受非常苛刻的化学和力学条件;第三,由于蛋白带电不均匀,控制其穿孔的速率也非常困难。所以目前的方法还不能准确的测得蛋白质的序列,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荧光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方法基于荧光的单分子蛋白质测序同纳米孔测序一样,都可以对极少量蛋白质样品进行检测,其原理是先将蛋白质酶解成肽段,对肽段中特定氨基酸选择性标记不同的荧光基团[13],对不同氨基酸上的荧光进行观察,从而确定肽段部分氨基酸序列,再将这些序列与蛋白质组序列比对,即可确定肽段的来源蛋白(图2)。图 2 基于荧光的单分子蛋白测序流程[14]。Ginkel[15] 和Yao [16]都利用ClpXP蛋白酶辅助对肽段进行选择性荧光标记,可对序列中的赖氨酸和半胱氨酸进行标记,通过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依次读出被标记的肽段的氨基酸的信号。Swaminathan[14] 将蛋白质酶解成肽段,再将肽段固载到玻璃片上[17],使用特定荧光基团分别对肽段中的赖氨酸和半胱氨酸选择性标记,通过Edman降解技术对固载的肽段进行降解,每次降解后都使用全内反射荧光(TIPF)显微镜进行观测。如果被标记的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在Edman降解中从肽段N端释放出来,被标记的以上两种氨基酸的位置就会被检测到。同时还发展了用于监测单个肽荧光强度的图像处理算法,并对误差源进行分类和建模,可以测得序列中部分氨基酸的信息。将测得的部分序列与参考蛋白质组序列比对,即可确定肽段的来源蛋白,通过与蛋白质组序列比对,可以鉴定到在人源蛋白质组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基于荧光单分子蛋白测序技术主要有三方面难点,一方面在于目前仅能对赖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几种氨基酸进行特异性荧光基团的标记,无法对所有氨基酸都进行标记;第二个难点是Edman降解是在强酸或强碱的环境中进行,对这些荧光基团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第三个难点是对后期图像处理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序列中每个氨基酸都标记上不同的荧光基团,且发光峰易交叠难分辨,这给荧光处理算法带来了难度。因此,基于荧光的单分子蛋白测序技术虽然可以对极微量蛋白质样品分析,但目前仅能测得部分氨基酸序列,对蛋白质全序列的测定目前尚不能实现。[1] Kasianowicz J J, Brandin E, Branton D,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 polynucleotide molecules using a membrane channel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 93(24): 13770-13773.[2] Branton D, Deamer D W, Marziali A, et al.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of nanopore sequencing [J].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collection of reviews from Nature Journals, 2010: 261-268.[3] Laver T, Harrison J, O’neill P, et al.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minion [J]. Biomolecula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2015, 3: 1-8.[4] Karlsson E, Lärkeryd A, Sjödin A, et al. Scaffolding of a bacterial genome using MinION nanopore sequencing [J]. Sci Rep, 2015, 5(1): 1-8.[5] Huang S, Romero-Ruiz M, Castell O K,et al. High-throughput optical sensing of nucleic acids in a nanopore array [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5, 10(11): 986-991.[6] Nivala J, Marks D B, Akeson M. Unfoldase-mediated protein translocation through an α-hemolysin nanopore [J]. Nat Biotechnol, 2013, 31(3): 247-250.[7] Rosen C B, Rodriguez-Larrea D, Bayley H. Single-molecule site-specific detection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with a nanopore [J]. Nat Biotechnol, 2014, 32(2): 179.[8] Huang J, Mousavi M, Giovannini G, et al. Multiplexed Discrimination of Single Amino Acid Residues in Polypeptides in a Single SERS Hot Spot [J]. Angewandte Chemie 2020, 59(28): 11423-11431.[9] Cao J, Jia W, Zhang J, et al. Giant single molecule chemistry events observed from a tetrachloroaurate (III) embedded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porin A nanopore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1-11.[10] Ouldali H, Sarthak K, Ensslen T, et al. Electrical recognition of the twenty 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 using an aerolysin nanopore [J]. Nat Biotechnol, 2020, 38(2): 176-181.[11] Zhao Y, Ashcroft B, Zhang P, et al. Single-molecule spectroscopy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by recognition tunnelling [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4, 9(6): 466-473.[12] Nivala J, Mulroney L, Luan Q, et al. Unfolding and Translocation of Proteins Through an Alpha-Hemolysin Nanopore by ClpXP [M]. Nanopore Technology. Springer. 2021: 145-155.[13] Hernandez E T, Swaminathan J, Marcotte E M, et al. Solution-phase and solid-phase sequential, selective modification of side chains in KDYWEC and KDYWE as models for usage in single-molecule protein sequencing [J]. New J Chem, 2017: 462-469.[14] Swaminathan J, Boulgakov A, Hernandez E, et al. Highly parallel single-molecul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zeptomole-scale mixtures [J]. Nat Biotechnol, 2018, 36(11): 1076-1082.[15] Ginkel J V, Filius M, Szczepaniak M, et al. Single-molecule peptide fingerprinting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115(13): 3338-3343.[16] Yao Y, Docter M, Ginkel JV, et al. Single-molecule protein sequencing through fingerprinting: computational assessment [J]. Phys Biol, 2015, 12(5): 055033.[17] Howard C, Floyd B, Bardo A, et al. Solid-Phase Peptide Capture and Release for Bulk and Single-Molecule Proteomics [J]. ACS Chem Biol, 2020, 15(6): 1401-1407.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单亦初副研究员199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德国马普协会马格德堡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及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工作。2009年7月应聘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任副研究员。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杂志发表论文近80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组鉴定和蛋白质组相对及绝对定量、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富集和鉴定、蛋白质组末端肽富集和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全序列从头测定及药物靶蛋白筛选。(本文经授权发布,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专家约稿招募:若您有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邮件投稿或沟通(邮箱:liuld@instrument.com.cn )。
  • 第三代基因组测序仪问世 实现单分子速读
    据《自然》杂志网站2月8日报道,在上周末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可岛召开的&ldquo 基因组生物学与技术进展大会&rdquo 上,来自加利福尼亚门洛帕克市的太平洋生物科技公司介绍了其研制的第三代基因组测序仪,该测序仪实现了一次标记一个分子式的单分子速读。   研究人员指出,第三代测序仪的关键优势是能够对单个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进行测序,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测序仪只能对分子群体进行平均测序。单分子测序能对DNA中罕见的序列变异进行分析,也不需要在测序之前对DNA样本进行放大,因为放大过程可能引发错误,导致对某个DNA序列检测失败。其工作原理是用一种聚合酶将DNA的复制限制在一个微小的间隙中,给各种碱基加上荧光示踪标记,当碱基合成DNA链时,这些荧光标记就会发出不同颜色的闪光,根据闪光颜色就可识别出不同的碱基。   用户使用报告表明,新仪器读出碱基对的平均长度是1500对,这是代表该领域目前技术发展水平的伊鲁米那公司(Illumina)所生产测序仪的10倍。阅读长度越长,将DNA序列片段拼接成完整基因组序列就越容易。去年12月,公司首席科学官埃里克· 斯凯德和研究小组用这些新仪器来追踪海地霍乱的起源。他们对5个S型霍乱菌种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测序任务,而用伊鲁米那的150碱基测序仪则需要一个星期。太平洋生物科技公司曾在2008年提出,到2013年将实现15分钟内完成对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而当时这项工作需要一个月。   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测序技术专家迈克尔· 麦茨科表示,单分子测序仪代表了DNA测序的未来,但目前这项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失误率高。现有其他测序仪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而根据使用报告,太平洋生物科技公司的仪器准确率约为85%。但斯凯德认为,这一缺点能通过重复测序来克服。   研究人员称,该仪器有望于今年第二季度进入市场,每台成本70万美元,将比伊鲁米那公司的最新测序仪低12.5万美元,虽然短期内不大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它能检测DNA的某些化学改变,因而在如表观遗传学等目前传统测序仪难起作用的领域将大显身手。
  • 欧洲专利局撤销PacBio单分子测序专利
    p   欧洲专利局撤销了Pacific Biosciences编号为EP3045542的专利。该专利为通过核酸链接DNA双链的单分子测序过程。牛津纳米孔公司在反对PacBio的专利裁决中获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6b5b620d-95ed-4c01-bda6-ba60f9200fc6.jpg" title=" 单分子测序.jpg" alt=" 单分子测序.jpg" / /p p   EPO裁定不支持PacBio单分子测序过程的应用,只支持PacBio以模板导向的合成测序方法。由于PacBio不愿意接受这一改变,该专利被撤销。 /p p   EPO的决定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最近的一项决定一致,即限制对PacBio模板导向合成测序方法专利的索赔申请。 /p
  • 突破二代测序难题 汤富酬课题组开发出单细胞基因组单分子测序新方法
    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scWGS)可以有效揭示生物样品中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并系统鉴定单个细胞的基因组中发生的遗传变化,例如拷贝数变异(CNV)和点突变(单核苷酸变异,SNV)等。过去十年,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例如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扩增技术 (DOP-PCR),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多重退火和基于环的扩增循环技术(MALBAC),以及通过转座子插入和体外转录进行线性扩增技术(LIANTI)等。但是,目前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均基于二代测序(NGS)平台,该平台检测准确度高,但是测序读长相对较短(通常只有150bpX2),主要适用于检测单个细胞中的单核苷酸变异(SNV)、小的插入缺失(该研究的主要突破有:1:开发了一种高精度的基于三代测序(单分子测序)平台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方法—SMOOTH-seq(Single-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of LOng Fragments amplified THrough Transposon insertion)。使用优化后的Tn5转座反应,SMOOTH-seq能够从单个细胞中扩增出平均长度约6kb的基因组片段(测序读长比单细胞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长了20倍左右),通过引入与单分子测序平台兼容的细胞条形码使单细胞基因组DNA扩增子适用于Pacbio sequel II平台的HiFi测序模式。测序后的数据中,产生的环化测序(circular consensus sequencing, CCS)的读长平均在6kb左右, 最长可达43kb。(如图1所示)。 图1 SMOOTH-seq的流程和评估 2:该研究开发的SMOOTH-seq方法能够在单个细胞中高效检测基因组结构变异。在单个K562细胞中,当测序深度仅为0.4X时,基因组覆盖度可达19%。该研究对91个单细胞进行SMOOTH-seq分析,从中检测到4,790 个缺失事件和 5,589个插入事件, 其中87%的缺失片段和 91% 的插入片段长度小于1kb,检测到的插入事件DNA片段最长达到 7.7kb。同时,该研究也在 K562细胞中检测到521个易位事件,包括准确检测到两对经典融合基因:BCR-ABL 和 NUP214-XKR3。SMOOTH-seq技术对结构变异的检测精度高,当使用K562大量细胞的基因组三代测序结果作为比较基准时,该研究中使用的K562细胞系的每个单细胞中的结构变异检测平均精确度为75%,特别是在单个细胞中检测插入事件平均精确度为85%。此外,SMOOTH-seq 也可以以 1Mb 的分辨率准确检测到两个 K562 克隆之间的不同拷贝数变异(CNV)事件。(如图2所示) 图2. 单个K562细胞中CNV及结构变异检测的精确度 3:该研究开发的SMOOTH-seq方法能够在单个细胞中高效检测染色体外环形DNA(ecDNA)。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染色体外环形DNA在肿瘤发生中比较常见,且致癌基因能够在染色体外环形DNA中进行大量扩增,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SMOOTH-seq技术产生的长读长数据,使其能够被用于在单个细胞中精准捕获小于10kb的全长染色体外环形DNA。本研究同时开发了用于鉴定K562细胞系中的染色体外环形D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当仅有一个拷贝的Tn5转座酶与一个染色体外环形DNA分子结合时,整个环形DNA分子就可被完整扩增为一个线性片段,即单个读段即可覆盖一个染色体外环形DNA分子的全长序列。通过统计Tn5插入位置不同但长度完全相同的一组读段,即可判断它们是否来源于同一个环形DNA。同时该特征可用于帮助精准区分染色体外环形DNA和串联重复序列(如图3所示)。图3:SMOOTH-seq 精准检测染色体外环形DNA的示意图4:该研究开发的SMOOTH-seq方法能以较高准确度检测基因点突变(SNV)。由于三代测序平台本身的局限性,使用 SMOOTH-seq方法在单个细胞中检测SNV的假阳性率为 2.0 × 10-5。(如图4所示)图4: SMOOTH-seq 检测单细胞K562中SNV的假阳性率 5:该研究开发的SMOOTH-seq方法可以在结直肠癌肿瘤样本中准确检测出各种基因组结构变异事件。在对患者结直肠癌肿瘤样本的分析中,以在结直肠癌的至少2个单细胞中同时检测到为标准,该研究检测出8,594个结构变异事件(4,089个插入事件,3,852个缺失事件,341个易位事件,以及312个重复事件)。通过将结直肠癌肿瘤样本和K562细胞系中共有的结构变异去除后,该研究共得到3,570个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特异性的结构变异事件(1,376 插入事件, 1,661 缺失事件, 230 易位事件以及303 重复事件)。同时,该研究通过设置多个对照基因组(包括相应的肿瘤组织、与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GM12878细胞系和另一个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组)对检测出的结构变异事件进行了PCR验证。此外,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肿瘤样本和K562细胞系中共有的结构变异在所有被检测的多个人类基因组DNA样品中均存在,说明这些结构变异事件实际上是由于当前的人类参考基因组不够完善,缺失了部分关键序列信息引起的。今后三代测序将有助于组装出更完整精准的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如图5所示)图5: PCR验证基因组结构变异的结果综上,该研究开发的单细胞基因组单分子测序技术(SMOOTH-seq),将长读长的三代测序技术巧妙运用到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上,能够实现对于基因组结构变异、染色体外环形DNA等多种分子事件的高精度检测,大大提高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开创了单细胞基因组单分子测序时代,该研究开发的单细胞基因组单分子测序技术将揭开更多的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的奥秘,给人类生物医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范小英、北京大学杨成博士以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生李文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技委和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21-02406-y
  • 真迈生物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获NMPA上市批准
    7月1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真迈生物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核,获准临床应用。GenoCare 1600获批临床应用是真迈生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启动GenoCare 1600研发到获得NMPA上市批准,真迈生物实现了做中国人自己的测序仪的梦想;同时,也是真迈生物国产测序平台在生育健康领域临床布局和推广应用的关键一步。真迈生物联合创始人兼 CEO 颜钦表示:“本次获得单分子测序仪NMPA上市批件,这是对真迈生物单分子测序技术及产品服务能力的有力证明,同时再次展现出国家及大众对基因测序仪在生命健康行业中重要作用的认可。打造满足临床需求的有价值的产品,让每个生命拥有实现健康理想的基建,我们有信心为精准医疗和人类生命健康提供国产平台支撑,国产基因测序仪有能力为人民生命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采用基于单分子芯片的表面荧光测序技术SURFseq,利用全内反射光学原理(TIRF)对碱基的荧光信号进行识别,实现边合成边测序。凭借自身无需扩增、操作简便、自动分析等技术特点,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大大地简化了基因检测过程,显著降低了测序成本和检测周期。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等应用方向具备明显优势。GenoCare 1600的获批,意味着国产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诊断时代的开启。未来,真迈生物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单分子测序技术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助力临床诊断水平提升和基因测序行业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新进展 有望大幅度降低DNA测序成本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DNA测序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帮助患者精准治疗。但目前的DNA测序技术,昂贵的价格让普通大众望其项背。寻找低成本、快速的DNA测序技术,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生物纳米孔单分子分析技术因其低成本、快速和无需荧光标记等优点被视为最具前景的DNA测序技术之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近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龙亿涛科研团队在生物纳米孔超灵敏单核苷酸分辨领域取得独创性突破,该研究成果以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独立研究单位,于4月25日在《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发表了题为“Discrimination of oligonucleotides of different lengths with a wild-type aerolysin nanopore”的研究论文。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生物纳米孔单分子分析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电场力驱动单链DNA穿过纳米尺寸的孔道,由于不同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纳米孔道时产生了不同阻断程度和阻断时间的电流信号,由此可根据电流信号读出每条DNA序列上的碱基信息。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单链DNA穿过纳米孔的速度极快(约1微秒/碱基),造成了的电流阻断信号极小(皮安级),阻碍了纳米孔测序技术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基于自主研制的超低电流检测装置,龙亿涛课题组首次使用野生型且无任何修饰的Aerolysin(气单胞菌溶素)生物孔,将单链DNA的过孔速度降低了三个数量级(2.0毫秒/碱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流检测的灵敏度,完成了对仅有单个碱基差异DNA分子的超灵敏识别,并实现了混合复杂体系的超灵敏检测和核酸外切酶“分步降解”单链DNA过程的实时观测。此外,该研究还通过改变检测体系的酸碱度,调节了气单胞菌溶素孔道内腔的电荷分布,同时结合单链DNA在孔内有效电荷数的计算,获得了纳米孔表/界面上电荷的分布信息,促进了对DNA与气单胞菌溶素孔道内腔表面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据介绍,气单胞菌溶素来源于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存在于水生环境包括海水、湖泊、蓄水池和供水系统中,是一种天然的纳米蛋白孔,具有成本低、简单易得的特点。早在2006年,龙亿涛教授就发现气单胞菌溶素能够作为一种纳米蛋白孔,并具有实现高灵敏单分子检测的潜力。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曹婵,于2011年进入龙亿涛课题组以来一直从事生物纳米孔的相关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尝试和经验积累,实现了气单胞菌溶素纳米通道的成功制备和单分子信号的获取。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这一独创性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降低纳米孔单碱基分辨的成本,同时也将大大提高纳米孔DNA测序的精确度。”据龙亿涛介绍,未来,结合高带宽低噪音的电流检测仪器,气单胞菌溶素纳米孔有望实现单碱基直接分辨以及对DNA损伤的检测,这将大大推动DNA测序技术以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p p br/ /p
  • 单分子蛋白质测序、单细胞代谢组学及体积电镜等上榜2023 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 |《自然》长文
    《自然》选出将在未来一年对科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工具和技术。从蛋白质测序到电子显微镜,从考古学到天文学,本文将讲述七项有可能会在未来一年震动科学界的技术。  单分子蛋白质测序  蛋白质组体现了细胞或生物体制造的一整套蛋白质,可以提供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深入信息,但对蛋白质组的表征仍然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相对于核酸来说,蛋白质是由更多的分子砌块(building blocks)组成的,约有20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比之下,组成DNA和信使RNA等分子的只有4种核苷酸) 因此,蛋白质具有更大的化学多样性。有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较少 并且与核酸不同,蛋白质不能被扩增 ——这意味着蛋白质分析方法必须使用任何能用的材料。  大多数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质谱法,这是一种根据蛋白质的质量和电荷来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技术。这些谱图可以同时量化数千种蛋白质,但检测到的分子并不总能明确识别,并且混合物中的低丰度蛋白质常常被忽视。现在,能对样本中的许多(甚至全部)蛋白质进行测序的单分子技术可能即将问世,其中许多技术类似于用于DNA的技术。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化学家Edward Marcotte正在研究一种这样的技术,称为荧光测序(fluorosequencing)[1]。Marcotte的技术报道于2018年,该技术基于一种逐步的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单个氨基酸被荧光标记,然后从表面偶联蛋白的末端逐个被剪切下来,此时摄像机会捕捉到所产生的荧光信号。Marcotte解释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蛋白质,然后在切割时逐个分子地观察。”去年,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生物技术公司Quantum Si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荧光测序的替代方法,该方法使用荧光标记的“粘合剂”蛋白来识别蛋白质末端的特定氨基酸(或多肽)序列[2]。  其他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模仿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技术,根据多肽通过微小通道时引起的电流变化来分析多肽。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Cees Dekker及其同事于2021年展示了这样一种方法,他们利用蛋白质制成纳米孔,并能够区分通过纳米孔的多肽中的单个氨基酸[3]。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师Amit Meller的团队正在研究由硅基材料制成的固态纳米孔器件,该器件可以同时对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分子进行高通量分析。他说:“你可能可以同时观察数万甚至数百万个纳米孔。”  尽管目前单分子蛋白质测序只是概念上的验证,但其商业化正在迅速推进。例如,Quantum Si公司已宣布计划今年推出第一代仪器,并且Meller指出,2022年11月在代尔夫特举行的蛋白质测序会议上有一个专门针对该领域初创企业的讨论组。他说:“这让我想起了第二代DNA测序技术面世前的那些日子。”  Marcotte是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蛋白质测序公司Erisyon的联合创始人,他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说:“这已经不是个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这项技术几时能送到人们手上。”  詹姆斯韦勃太空望远镜  天文学家们从去年开始就翘首以盼,兴奋不已。经过20多年的精心设计和建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合作,于2021年12月25日成功将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缩写JWST)送入轨道。因为仪器设备需要展开并确定第一轮观测的位置,全世界不得不等待了近七个月,JWST才开始正常工作。  等待是值得的。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JWST的望远镜科学家Matt Mountain表示,最初传来的图像超出了他的最高预期。“实际上天空并不空旷——到处都是星系,”他说,“理论上我们知道这一点,但真正看到这一景象带来了别样的情感冲击。”  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6.5米主镜片(图中展示了18片镜片中的6片)可以探测数十亿光年外的物体。资料来源:NASA/MSFC/David Higginbotham  JWST的设计是为了接替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工作。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令人惊叹的宇宙景象,但也有盲点:它基本上无法看见在红外范围内具有光信号的古老恒星和星系。要弥补这一点,需要一台高灵敏度的仪器,其灵敏度要能够探测到数十亿光年外发出的极为微弱的红外信号。  JWST的最终设计包括18个完全光滑的铍质镜片阵列,当其完全展开时,直径为6.5米。Mountain说,这些反射镜的设计非常精密,“要是把一块镜面等比放大到美国那么大,上面的隆起也不超过几英寸(高)。”这些反射镜配有最先进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探测器。  这一设计使JWST能够填补哈勃望远镜的空白,包括捕获来自一个有135亿年历史的星系发出的信号,该星系产生了宇宙中最早的一些氧和氖原子。JWST也带来了一些惊喜,例如,它能够测量某些类型的系外行星的大气组成。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排队等待观察时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Mikako Matsuura正在用JWST进行两项研究,调查宇宙尘埃的产生和破坏,这些尘埃可能会导致恒星和行星的形成。Matsuura说,与她所在小组过去使用的望远镜相比,“JWST拥有完全不同的灵敏度和清晰度等级”。她说:“我们看到了这些天体内部正在发生的完全不同的现象——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体积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EM)以其卓越的分辨率而闻名,但观察的主要是样本的表面。深入研究样本的内部需要将样本切成非常薄的切片,这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往往不够。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电子显微镜学家Lucy Collinson解释说,仅覆盖单个细胞的体积就需要200个切片。她说:“如果你只有一个[切片],你就是在玩统计把戏。”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将EM的分辨率应用于包含多个立方毫米体积的3D组织样本上。  此前,从2D的EM图像重建这样体积的样本(例如,绘制大脑的神经连接图)需要经历艰苦的样本准备、成像和计算过程,才能将这些图像转换为多图像堆叠。现在,最新的“体积电子显微镜”技术大大简化了这一过程。  这些技术有各种优点和局限性。连续切面成像(Serial block-face imaging)是一种相对快速的方法,它使用金刚石刀片在树脂包埋样品上切下一系列薄片,并进行成像,可以处理约1立方毫米大小的样品。然而,它的深度分辨率较差,这意味着生成的体积重建将相对模糊。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ocused ion bea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能制备更薄的薄片样品,因此深度分辨率更高,但更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样品。  Collinson将体积电子显微镜的兴起描述为一场“安静的革命”,因为研究人员专注于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而不是生成这些结果的技术。但这正在改变。例如,2021年,弗吉尼亚州珍利亚研究园区(Janelia Research Campus)从事电子显微镜中细胞器分割(Cell Organelle Segmentation in Electron Microscopy,COSEM)计划的研究人员在《自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聚焦了在绘制细胞内部结构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4,5]。“这是一个绝佳的原理论证。”Collinson说。  COSEM研究计划使用精密的定制FIB-SEM显微镜,在保持良好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可将单个实验中可成像的体积增加约200倍。将这些仪器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使用,该团队能够在各种细胞类型的完整3D体积中定义各种细胞器和其他亚细胞结构。  这种样品制备方法费力且难以掌握,并且由此产生的数据集非常庞大。但这一努力是值得的:Collinson已经看到了该技术在传染病研究和癌症生物学方面产生的见解。她现在正在与同事们合作,探索以高分辨率重建整个小鼠大脑的可行性。她预计这项工作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并产生5亿GB左右的数据。她说:“这可能与绘制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工作的数据量在一个数量级。”  CRISPR无限可能  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9作为在整个基因组的目标位点引入特定变化的首选方法,在基因治疗、疾病建模和其他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无可非议地享有盛誉。但它的用途多受限制。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规避这些限制的方法。  CRISPR编辑由短链向导RNA(short guide RNA,sgRNA)协调,sgRNA将相关的Cas核酸酶导向其目标基因组序列。但这种酶发挥作用还需要在靶点附近有一种叫做原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的序列 如果没有PAM,基因编辑很可能会失败。  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基因组工程师Benjamin Kleinstover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从化脓性链球菌中制造出常用Cas9酶的“近乎不受PAM序列限制的(near-PAMless)”Cas变体。一个Cas变体需要由三个连续核苷酸碱基组成的PAM,其中腺嘌呤(A)或鸟嘌呤(G)核苷酸位于中间位置[6]。“这些酶现在几乎可以读取整个基因组,而传统的CRISPR酶只读取1%到10%的基因组。”Kleinstover说。  这种对PAM序列不太严格的要求,增加了编辑“脱靶”的机会,但进一步的蛋白质工程设计可以提高其特异性。作为一种替代方法,Kleinstiver的团队正在设计和测试大量Cas9变体,每个变体对不同的PAM序列表现出高度的特异性。  还有许多天然存在的Cas变体有待发现。自然条件下,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针对病毒感染的细菌防御机制,不同的微生物进化出了具有不同PAM序列偏好的各种酶。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病毒学家Anna Cereseto和微生物组研究人员Nicola Segata梳理了100多万个微生物基因组,鉴定和表征了一组多样的Cas9变体,他们估计这些变体可能总共可以针对98%以上的已知人类致病突变[7]。  然而,其中只有少数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挥作用。Cereseto说:“我们的想法是测试许多种酶,看看是什么决定因素使这些酶正常工作。”从这些天然酶库和高通量蛋白质工程工作中获得的见解来看,Kleinstiver说,“我认为我们最终会有一个相当完整的编辑工具箱,能让我们编辑任何我们想要的碱基。”  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  去年,考古学家利用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的进步,对维京探险家首次抵达美洲的确切年份——甚至是季节——进行了研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同位素分析专家Michael Dee和他的博士后Margot Kuitems带领的一个团队在加拿大纽芬兰岛北岸的一个聚落中发现了一些被砍伐的木材,通过对这些木材的研究,确定这棵树很可能在1021年被砍伐,而且可能是在春天[8]。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利用有机人工制品的放射性碳测年法来缩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他们通过测量同位素碳-14的痕迹来做到这一点,碳-14是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数千年中缓慢衰变。但这种技术的精确度通常仅为几十年左右。  加拿大纽芬兰省兰塞奥兹牧草地(L'Anse aux Meadows)木材的精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显示,维京人于1021年在此地砍倒了一棵树。图片来源:All Canada Photos/Alamy  201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日本名古屋大学物理学家三宅芙沙(Fusa Miyake)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9],公元774到775年之间,日本雪松年轮中碳-14含量显著升高。随后的研究[10]不仅证实了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木材样本中都存在这种碳-14含量的显著升高,而且还发现历史上存在至少五次这样的碳-14含量上升,最早的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176年。有研究人员将这些碳-14峰值与太阳风暴活动联系起来,但这一假设仍在探索中。  无论其原因是什么,这些“三宅事件”的存在,能让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一个特定的三宅事件,然后对此后形成的年轮进行计数,从而准确地确定木制文物的制造年份。Kuitems说,研究人员甚至可以根据最外圈年轮的厚度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季节。  考古学家现在正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新石器时代聚落和火山爆发遗址的研究,Dee希望用它来研究中美洲的玛雅帝国。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Dee乐观地认为,“我们将对这些古老文明中的许多历史事件有真正精确到年代的完全记录,我们将能够以相当精细的时间尺度谈论这些历史发展。”  至于三宅,则还在继续寻找历史中的时间标尺。她说:“我们现在正在寻找过去一万年中与公元774到775年的事件相当的其他碳-14升高。”  单细胞代谢组学  代谢组学是研究驱动细胞的脂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小分子的科学,它最初是一套表征细胞或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方法,但现在正在转向单细胞水平。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些细胞水平的数据,理清大量看似相同的细胞的功能复杂性。但这一转变带来了艰巨的挑战。  代谢组包含大量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分子。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代谢组学研究人员Theodore Alexandrov说,其中一些分子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代谢周转率为亚秒级别。它们可能很难检测:尽管单细胞RNA测序可以捕获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的近一半的RNA分子(转录组),但大多数代谢分析仅涵盖细胞代谢产物的一小部分。这些缺失的信息里可能包含了重要的生物学奥秘。  “代谢组实际上是细胞的活性部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分析化学家Jonathan Sweedler说,“在疾病状态下,如果你想知道细胞状态,你真的要研究代谢产物。”  许多代谢组学实验室使用分离的细胞,这些细胞被捕获在毛细管中,使用质谱法单独分析。相比之下,“成像质谱”方法获取了样本中不同位置的细胞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的空间信息。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一种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的技术,其中激光束扫过经特殊处理的组织切片,释放出代谢产物,用于随后的质谱分析。这种方法也能捕获样本中代谢物来源的空间坐标。  Sweedler说,理论上,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量化数千个细胞中的数百种化合物,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通常需要顶级的定制硬件设备,成本在百万美元左右。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普及这项技术。2021年,Alexandrov团队报道了SpaceM,这是一种开源软件工具,它能用光学显微镜成像数据,使用标准商用质谱仪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空间代谢组学分析[11]。他说:“我们算是做了数据分析部分的体力活。”  Alexandrov的团队使用SpaceM对数以万计人和小鼠细胞中的数百种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并转向标准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方法将这些细胞分类。Alexandrov表示,他尤为热情的是后一项工作,以及构建“代谢组学图谱”的想法——类似于为转录组学开发的图谱,以加速该领域的进展。他说:“这绝对是一个前沿领域,并将对科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体外胚胎模型  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人工合成胚胎(下图),它与8天大的自然胚胎(上图)类似。来源:Magdalena Zernicka Goetz实验室  科学家们已经在小鼠和人类的细胞水平上详细描绘了从受精卵到完全形成的胚胎这一过程。但驱动这一过程早期阶段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现在,“胚状体”模型的一系列活动有助于填补这些知识空白,让研究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可以决定胎儿发育成败的重要早期事件。  该领域一些最精细的模型,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发育生物学家Magdalena Zernicka Goetz的实验室。2022年,她和她的团队证明,他们可以完全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中产生植入期的小鼠胚胎[12,13]。  与所有多能干细胞一样,ES细胞可以形成任何细胞或组织类型,但它们需要与两种类型的胚外细胞密切相互作用才能完成正常的胚胎发育。Zernicka-Goetz团队研究出了诱导ES细胞形成这些胚外细胞的方法,并表明这些细胞可以与ES细胞共培养,以产生胚胎模型,该模型的成熟度是以前的体外实验无法达到的。“它就如你能想象的胚胎模型那样。”Zernicka Goetz说,“我们的胚胎模型发育出一个头部和心脏——而且还在跳动。”她的团队能够利用这个模型来揭示个别基因的改变如何破坏正常的胚胎发育。  经过工程设计用于模拟胚胎8细胞期的细胞构成的胚状体。来源:M.A Mazid et al./Nature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生物学家Miguel Esteban和同事们正在采取一种不同的策略:重新编程人类干细胞,以模拟最早的发育阶段。  Esteban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实际上甚至制造合子也是可能的。”该团队没能完全实现这一点,但他们的确发现了一种培养策略,能使这些干细胞回到类似于8细胞期人类胚胎的状态[14]。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育期里程碑,与基因表达的巨大变化相关,最终产生不同的胚胎细胞和胚外细胞谱系。  尽管还不完美,但Esteban的模型展示了自然状态下8细胞期胚胎中细胞的关键特征,并凸显了人类和小鼠胚胎如何启动向8细胞期阶段转变之间的重要差异。Esteban说:“我们发现,一种甚至在小鼠体内都没有表达的转录因子,调节着整个转化过程。”  结合起来,这些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描绘出仅仅几个细胞是如何发育为高度复杂的脊椎动物躯体的。  在许多国家,对人类胚胎的研究只能在发育14天以内进行,但在这些限制条件下,研究人员仍有许多工作可做。Esteban说,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而Zernicka-Goetz说,她的小鼠胚胎策略也可以产生发育到第12天的人类胚胎。她说:“在这个我们能研究的胚胎阶段,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提出。”  参考文献:  1. Swaminathan, J. et al. Nature Biotechnol.36, 1076–1082 (2018).  2. Reed, B. D. et al. Science 378, 186–192 (2022).  3. Brinkerhoff, H., Kang, A. S. W., Liu, J., Aksimentiev, A. & Dekker, C. Science 374, 1509–1513 (2021).  4. Heinrich, L. et al. Nature 599, 141–146 (2021).  5. Xu, C. S. et al. Nature 599, 147–151 (2021).  6. Walton, R. T., Christie, K. A., Whittaker, M. N. & Kleinstiver, B. P. etal. Science 368, 290–296 (2020).  7. Ciciani, M. et al. Nature Commun. 13, 6474 (2022).  8. Kuitems, M. et al. Nature 601, 388–391 (2022).  9. Miyake, F., Nagaya, K., Masuda, K. & Nakamura, T. Nature 486, 240–242 (2012).  10. Brehm, N. et al. Nature Commun. 13, 1196 (2022).  11. Rappez, L. et al. Nature Methods 18, 799–805 (2021).  12. Amadei, G. et al. Nature 610, 143–153 (2022).  13. Lau, K. Y. C. et al. Cell Stem Cell 29, 1445–1458 (2022).  14. Mazid, M. A. et al. Nature 605, 315–324 (2022).  原文以Seven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3为标题发表在2023年1月23日《自然》的技术特写版块上
  • 干货分享|分子诊断之DNA测序漫谈
    近期主题我们梳理了分子诊断技术中测序部分,测序技术根据样本类型不同包含:DNA测序、RNA测序、单细胞测序、甲基化测序等。今天我们讨论DNA测序。图1 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脂质组)关系示意图DNA测序类型包含: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从头测序)和重测序;重测序包含: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测序(WES)、靶向测序。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又称从头测序,指不需要任何基因序列信息即可对某物种进行测序,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对测得的序列进行拼接、组装,从而获得该物种完整基因组图谱的方法。从头测序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基因组序列未知或没有近缘物种基因组信息的某物种,绘制出基因组图谱,从而达到破译物种遗传信息的目的。对于任何生物体,只有进行过从头测序后,才可能进行详细的基因分析。[1]重测序重测序(re-sequencing)又称重新测序,指对已有参考基因组物种的不同个体进行的基因组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差异性分析的方法。重测序包含: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测序(WES)、靶向测序。重测序方法主要用于辅助研究者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插入和缺失(Indels)、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等变异信息,从而获得生物群体的遗传特征。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基因组测序 (Whole Genome Sequecing,WGS):是指对某种生物基因组中的全部基因进行测序,即把细胞内完整的基因组序列从第一个DNA分子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完完整整地检测出来,并按顺序排列好。图2 WGS测序示意图全基因组测序覆盖面广,能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并且准确性高。使用NGS技术分析全基因组可提供所有基因组改变的碱基序列图谱,包括:单核苷酸变异(SNV)、插入和缺失(Indels)、拷贝数变异(CNV)及结构变异(SV)等。目前可应用于人类、动植物及微生物,尤其可应用于鉴定遗传疾病、查找驱使肿瘤发展的突变及追踪疾病的暴发等发面。[1]2020年,全基因组泛癌联盟项目(PCWAG)针对38种不同癌症2,600例患者的WGS数据进行分析并同时发表了21篇Nature系列文章。该研究提供了目前较全面的原位癌基因组信息,利用这些基因组信息和WGS技术可检测95%的肿瘤样本中至少有一种突变,检测全面性远高于WES和大Panel测序技术。基于上述数据,肿瘤基因组学在非编码区和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研究又取得了巨大进展,对后期WGS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巨大推动作用。[3]图3 WGS检测突变示意图[4]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虽然WGS测序能提供基因组的完整序列组成,但复杂的数据分析和高昂的成本,使得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得以发展。全外显子组测序 (Whole Exome Sequecing,WES):是指对某种生物基因组中的编码区域进行测序。真核生物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称为“外显子组”,外显子组一般包含22,000个基因,仅占人类基因组的1-2%,但却包含了85%的致病突变,研究人员利用WES发现了与广泛疾病相关的功能变异基因,并根据这些基因进行这些疾病的诊断以及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相较于WGS,WES大大缩短检测周期、节约成本,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WGS。[5]图4 WES测序示意图[2]靶向测序(TS)靶向测序(Target region sequencing,TS),也称目标区域测序,指利用多重PCR或捕获方法扩增目标基因组区域并测序,可以获得指定目标区域的变异信息。靶向测序主要有两种形式:基于扩增子建库测序或基于杂交捕获法建库测序。与杂交捕获法建库测序相比,扩增子建库测序所需起始样本少,建库流程少,大大缩短了整体检测时间且对低质量样本的检测也非常有利。与WGS、WES相比,TS测序能够获得更深的覆盖度和更高的数据准确性,提高了对目标区域的检测效率。如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和循环肿瘤DNA(ctDNA),其中DNA质量和/或肿瘤含量较低,更深的覆盖范围使TS能够识别出只存在于一小部分恶性细胞(即亚克隆)中的突变,并且在检测微小残留疾病的情况下,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低至0.1-0.2%。[6-8]图5 TS测序示意图[2]但常规多重PCR法建库技术一系列操作需要分多个步骤进行,在每一次开盖操作过程中都有引入污染物的风险,因此,2017年泛生子在多重PCR法建库技术原理基础上发明出专利技术——“一步法”扩增建库技术(中国发明专利ZL201710218529.4)(以下简称“一步法”)。“一步法”技术通过优化PCR温度和引物浓度,将常规PCR法建库的多个步骤进行浓缩,即在单管、单次PCR反应中就可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扩增和接头连接的目的,样本全流程无损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操作流程便捷的同时也大幅缩短了建库时间。图6 常规多重PCR法VS“一步法”建库操作流程对比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加“第五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
  • 单分子实时DNA测序技术问世 填补基因图谱空白
    外媒称,利用一种新式基因组测序技术,科研人员发现数万个以前未曾见到的遗传变异。这大大填补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上长期以来因难以测序而造成的空白。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1月10日报道,华盛顿大学基因学教授、该研究团队带头人埃文· 艾克勒说,这种技术叫作单分子实时DNA测序技术(SMRT),它现在也许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鉴别出许多疾病背后的潜在遗传变异。   艾克勒说:&ldquo 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前无法看清的遗传变异领域。&rdquo   艾克勒与其同事把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期刊上。   目前,科学家仅能确定大约一半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致病因素。这个谜题被称为&ldquo 遗传性缺失问题&rdquo 。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普通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无法精确绘制基因组许多部分的图谱。这些方法是将数亿个长度约为100个碱基的DNA小片段排列出来,然后分析它们的DNA序列,构建基因组图谱。   这种方法成功确定了人类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小变异。这些由单个核苷酸碱基置换造成的变异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   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科研人员此前无法可靠地检测到长度介于大约50至5000个碱基之间的片段变异。   新研究采用SMRT技术,使得测序和读取长度超过5000个碱基的DNA片段成为可能,远远超过普通基因测序技术所能测序的长度。这种&ldquo 长距离读取&rdquo 技术让研究人员能够绘制出分辨率高得多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图谱。   用这种新方法对葡萄胎基因组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识别并测定出与基因组研究中常用人类参考基因组不同的26079个片段。艾克勒说,其中多数变异,约有2.2万个,从未被发现。他说:&ldquo 研究结果表明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遗传变异。&rdquo
  • Nat Methods | 汤富酬课题组开发出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scNanoHi-C技术,可精准检测单细胞高阶染色质互作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受到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的复杂调控。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例如: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等等,其数量远远超过蛋白编码基因。目前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顺式调控元件就有一百多万个,而蛋白编码基因只有大约两万个。遗传学研究也表明基因调控不仅仅是单个基因之间一对一的简单调控事件,而是以调控网络的形式发挥作用,不同的调控元件以及靶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基因的启动子可以整合来自多个增强子或者沉默子的调控作用,一个增强子元件也能够同时影响多个基因的表达1-3。随着三维基因组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染色质构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大部分研究都是集中在成对的相互作用(pair-wise interaction)上,而对于多个顺式调控元件同时与一个基因启动子之间的高阶相互作用(high-order interaction)的研究仍然比较有限。此外,多个基因组元件是如何通过三维基因组构象的变化同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目前也尚不清楚。近年来,为了探究更精准和全面的染色质互作情况,检测高阶染色质互作的技术也相继出现。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局限于基因组的特定位点,或是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得益于三代测序平台(单分子测序平台)的日渐成熟,最近开发的基于牛津纳米孔技术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 ONT) 的Pore-C方法4在检测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可以通过应用新的统计方法有效地分析全基因组中多个染色质位点之间高阶相互作用的协同性。尽管上述这些基于大量细胞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染色质的高阶相互作用,但它们无法解决细胞间的异质性问题,阻碍了它们在复杂组织器官样品中的应用。而现有的单细胞Hi-C(single-cell Hi-C,scHiC)技术受限于二代测序较短的读长(通常是双端总共300bp)也难以对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进行检测。目前除了单细胞超分辨率成像以外,2022年开发的scSPRITE5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的测序方法。但是该方法更适用于远距离的间接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而对于与基因调控更相关的直接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的检测能力很有限。此外,scHi-C 的另一个挑战是很难平衡捕获细胞群体异质性所需的高通量(每次实验能够检测大量单细胞)与探索高分辨率 3D 基因组结构所需的高深度(每个单细胞中捕获大量染色质相互作用)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一种可扩展的 scHi-C方法来剖析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并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这些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协同调控机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2023年8月28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题为scNanoHi-C: a single-cell long-read concatemer sequencing method to reveal high-order chromatin structures within individual cells的文章。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单分子测序平台开发了一种基于邻近连接的单细胞染色质构象捕获方法,称为 scNanoHi-C。该方法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的高阶染色质相互作用检测,并且在通量上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在实验上,scNanoHi-C依次使用 1% 甲醛 (FA) 和 1.5 mM 戊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 (DSG) 孵育进行交联,以降低连接反应的随机噪音并兼顾对短程和长程染色质相互作用的高灵敏度检测。为了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单细胞中固定连接后的染色质三维结构信息,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单细胞基因组长片段扩增方法。该方法使用两端具有相同接头的低浓度Tn5转座酶以提高DNA片段扩增长度和基因组覆盖度,并通过设计24种带有不同条码标签的 Tn5 酶结合后续PCR扩增中引入的条码标签共同控制测序的通量。通过这种方式,scNanoHi-C 能够在一次 PromethION 测序中对少至几个单细胞进行低通量、高覆盖度测序或者对数千个单细胞(最高可达 24×96=2304个细胞)进行高通量、低覆盖度测序,可以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进行选择(图1)。为了评估scNanoHi-C技术的可靠性,该研究首先将scNanoHi-C应用于正常二倍体的GM12878细胞系,并分别使用低深度(~0.2Gb/cell)、中等深度(~1Gb/cell)、高深度(~4Gb/cell)三种策略进行测序,并与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大量细胞原位Hi-C标准数据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很高的一致性。同时每个策略检测到的串联体(含有有效染色质相互作用的测序读段)中大约一半为高阶串联体(包含三个以上不同调控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高阶串联体中,大约58%是三联体,26%是四联体,其余为五联体以上的多联体(基数从5到11不等)。图1:实验流程示意图以及高阶串联体的检测接着该研究在多个方面对scNanoHi-C的应用进行了探索:1.scNanoHi-C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精准捕获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异质性。scNanoHi-C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各层级染色质结构特征,包括染色体领域(整条染色体,50Mb-200Mb尺度的结构特征)、A/B区室(常染色质区域与异染色质区域,5Mb-20Mb尺度的结构特征)、以及拓扑关联结构域样结构(TAD-like,0.5Mb-5Mb尺度的结构特征)。同时,scNanoHi-C的单个染色质片段长度(单体长度,平均610 bp)相较于传统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scHi-C(测序不超过150bp)显著提高,这大大增加了其在染色质相互作用对中捕获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机会,能够在二倍体细胞中直接判定单倍型的单体比例由原来二代测序平台的大约9%提高到了25%。因此,scNanoHi-C也可用于有效地重建单个二倍体细胞的基因组三维构象。同时,利用单细胞A/B 区室化值(single-cell A/B compartment value, scA/B value), scNanoHi-C对GM12878、HG002 和 K562 三种人类细胞系进行了聚类分析,能够在单细胞精度准确将三种细胞分开,并识别了细胞类型间的染色质差异区室化区域。此外, scNanoHi-C也能够准确地检测每个单细胞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特征。分析结果表明,scNanoHi-C准确地捕获了GM12878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非整倍体亚克隆以及K562细胞的拷贝数变异。同时,scNanoHi-C也可应用于结构变异的检测,如准确检测出了K562 细胞中 BCR-ABL1 和 NUP214-XKR3 的基因融合事件(染色体易位事件)。图2:scNanoHi-C串联体和单体的长度分布、单倍体分型的比例、细胞分群结果和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图谱2.scNanoHi-C能够在单个细胞中准确鉴定高阶染色质相互作用。该研究在GM12878 细胞数据集中,使用scNanoHi-C得到的单细胞高阶串联体信息结合ABC模型(Activity-by-contacts model)6预测的增强子-启动子 (E-P) 相互作用关系共同鉴定了增强子-启动子高阶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该研究首次在单个细胞中以20 kb的分辨率直接观察到1,097 个基因的单个启动子能够与多个增强子同时发生相互作用,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增强子的调控。这些受到高阶调控的基因主要富集在与GM12878这种B淋巴细胞的功能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上,并且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特别地,这些基因中还包括一些B细胞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如EBF1以及EBV 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如MIR155HG、IKZF3和ETS1等。这些结果表明,多个增强子的协同调控可能是确保关键基因高水平稳健表达的一种潜在机制。通过类似的方法,该研究还在单个细胞中鉴定出了1,422 个能够与多个启动子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增强子。此外,该研究发现部分高阶基因调控作用能够在多个单细胞中被检测到,这可能与细胞中频繁使用的关键转录程序有关,后续可以通过发展基于富集策略的具有更高分辨率的Hi-C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图3: scNanoHi-C技术对多向基因调控网络的检测3.scNanoHi-C能够揭示不同基因组区域之间的协同调控关系以及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倾向于形成高阶相互作用的一组基因组位点称为“基因组协同调控区域”。该研究针对scNanoHi-C的数据特点对鉴定基因组协同调控区域的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将该算法运用到GM12878细胞活跃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集合中,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出了917组增强子-启动子协同调控区域。其中,大约20%(187/917)的协同调控区域包含来自不同染色体的基因组位点(提示不同染色体之间的反式相互作用)。这些协同调控区域在活跃转录的基因组区域、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和染色质环相关因子(CTCF等)的结合位点区域中高度富集。此外,在917个协同调控区域中,有167个被发现与GM12878细胞特异性的超级增强子有关。接着,该研究将scNanoHi-C运用到携带大量染色体外环形DNA(ecDNA) 的COLO320DM 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检测到了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染色体内的基因组)之间存在广泛的染色质高阶相互作用,并且首次在单个细胞中观察到四个主要的染色体外环形DNA的基因位点之间存在复杂的高阶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染色体外环形DNA可能通过建立复杂的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来驱动癌基因的过量表达。图4: scNanoHi-C技术对染色体外环形DNA(ecDNA)相关的协同作用的检测4.scNanoHi-C能够高效辅助单细胞基因组从头组装。在可用细胞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该研究表明使用scNanoHi-C辅助单细胞基因组(single-cell whole genome sequencing,scWGS)从头组装7可以大幅度提高组装质量。例如,使用20个单细胞的基因组长读长测序数据和12个单细胞的scNanoHi-C数据组装的人类基因组支架(scaffold)的NG50要优于使用30个单细胞的基因组长读长测序数据直接组装的效果(2.49 Mb vs. 1.34 Mb)总之,scNanoHi-C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一次测序中可对少至几个单细胞或多达数千个单细胞进行染色质三维结构测序,并且实验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仅需要基本的PCR仪等分子生物学设备,适合于各种生物学实验室使用。scNanoHi-C还是一种强大且多功能的工具,可用于在单细胞分辨率准确区分细胞类型、对单个二倍体细胞进行高效单倍型分型、检测单个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各种复杂结构变异以及高效辅助单细胞基因组从头组装。更重要的是,scNanoHi-C 首次实现了在单个细胞中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增强子-启动子的高阶直接相互作用的检测,在单个细胞中准确鉴定了高阶基因调控事件,同时能够对复杂的染色体外环形DNA与线性基因组间的高阶相互作用进行精准检测。scNanoHi-C显示了单细胞长读长Hi-C测序技术在分析由高阶染色质三维结构介导的不同细胞间基因调控异质性方面的潜力,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发育和疾病进展过程中高阶染色质结构变化机制,揭开基因组中各种复杂调控关系中的“暗物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生李文、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卢健森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昌平实验室的资助,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平台以及北京大学“北极星”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协助与支持,北京大学邢栋课题组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3-01978-w参考文献:1 Hafner, A. & Boettiger, A.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Nat Rev Genet, doi:10.1038/s41576-022-00526-0 (2022).2 Oudelaar, A. M. & Higgs, D.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Nat Rev Genet 22, 154-168, doi:10.1038/s41576-020-00303-x (2021).3 Furlong, E. E. M. & Levine, M. Developmental enhancers and chromosome topology. Science 361, 1341-1345, doi:10.1126/science.aau0320 (2018).4 Deshpande, A. S. et al. Identifying synergistic high-order 3D chromatin conformations from genome-scale nanopore concatemer sequencing. Nat Biotechnol 40, 1488-1499, doi:10.1038/s41587-022-01289-z (2022).5 Arrastia, M. V. et al. Single-cell measurement of higher-order 3D genome organization with scSPRITE. Nature Biotechnology 40, 64-73, doi:10.1038/s41587-021-00998-1 (2021).6 Fulco, C. P. et al. Activity-by-contact model of enhancer-promoter regulation from thousands of CRISPR perturbations. Nat Genet 51, 1664-1669, doi:10.1038/s41588-019-0538-0 (2019).7 Xie, H. et al. De novo assembly of human genome at single-cell levels. Nucleic Acids Res 50, 7479-7492, doi:10.1093/nar/gkac586 (2022).汤富酬,博士,北京大学BIOPIC/ICG研究员,国家“优青”(2013)、“杰青”(2016)。199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在北大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间在英国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回到北京大学组建实验室,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发展了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体系,并利用一系列技术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以及其他表观遗传学关键特征,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中基因表达网络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分析人类早期胚胎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框架,加深了对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以及表观遗传重编程过程的认识。
  • 逐步完善糖分子指纹图谱的全方位绘制,有望实现纳米孔糖测序
    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大分子,具有高度复杂的化学结构。目前,糖的结构解析依赖于传统的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法等结构表征手段。虽然这些方法相对成熟,但存在检测步骤复杂、无法实时动态检测等局限性,无法满足糖基础和应用科研需求。与另一类生物大分子核酸已实现高通量测序相比,糖的结构解析技术滞后。生物纳米孔作为高度敏感的传感器,应用于核酸分子以及多肽测序,而在糖测序方向是否可行尚未被证实。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召兵/副研究员夏冰清(纳米孔方向)、研究员文留青(糖化学方向)与研究员程曦(计算生物学方向)等,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工程改造的生物纳米孔,识别和捕捉到糖分子官能团乙酰氨基和羧基的特征电信号,描绘了含有这两种官能团不同聚合度糖的电信号指纹图谱,并运用于混合体系中不同糖分子的结构鉴定。该工作为以生物纳米孔为基础的糖测序技术打开一扇门。相关研究成果以Mapping the Acetyl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n Glycans by Engineered α-Hemolysin Nanopores为题,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科研团队将纳米孔α-溶血素(α-HL)的敏感位点113位的甲硫氨酸(M)作了基因工程改造,通过对极性、体积、电荷等氨基酸筛选,获得敏感性、特异性最佳的工程纳米孔M113R。该研究利用该纳米孔清晰地表征了单糖分子中乙酰氨基和羧基两种糖官能团的电流信号,并建立了两种糖官能团结构与电信号对应的指纹图谱。该团队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基因突变进一步剖析了糖分子进入该纳米孔中的动态过程,明确了纳米孔M113R识别两种官能团的分子机制。基于此,该研究利用两种官能团的特征电信号绘制了含有乙酰氨基和羧基寡糖的指纹图谱。该工作采用指纹图谱在糖混合体系中识别了含有两种基团的单糖、二糖和三糖。这一技术采用工程改造的纳米孔,无需对糖进行额外化学修饰或桥接。这一概念验证研究为高效建立糖分子指纹图谱库奠定了重要基础。  糖类化学信息的高效表征是糖结构解析中的关键挑战。与其他根据化学位移或峰强度信息的技术不同,该研究依据特征电信号分析糖分子结构信息,获得糖分子中特定官能团的特征信号,将分子结构信息与传感事件产生的特征电信号直接联系。研究发现,特征电信号能表征单糖分子的特殊结构,并可同时精确解读寡糖链的聚合度的大小,从多个维度反映糖分子结构的多方面特征。该工作获得的糖电信号指纹图谱是基于纳米孔糖结构鉴定分析的重要一步。同时,该研究提出了基于纳米孔糖测序的可能路线。随着对糖分子更多官能团和其他特定结构的鉴定,该团队逐步完善糖分子指纹图谱的全方位绘制,建立了基于电信号的糖指纹图谱库,有望实现不同于现有技术路线的高效糖结构表征——纳米孔糖测序。
  • Science子刊| 多色免疫荧光标记联合转录组测序助力解析宫颈癌的单细胞分子特征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可造成30多万人死亡。宫颈鳞癌(CESC)作为宫颈癌主要病理类型约占75%,通常经历由正常宫颈到宫颈上皮内瘤变再到CESC的发生和进展过程。然而,CESC进展过程中上皮和微环境细胞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关键分子途径的发展尚不清楚。2023年1月27日,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岳金波教授团队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研究员团队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features underlying human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了疾病诊断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了阐明了宫颈上皮细胞的转录致瘤轨迹并揭示了 CESC 启动和进展中涉及的关键因素,文章作者对来自对四组13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组织(包括NC、CIN、早期CESC和晚期CESC)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上皮细胞、巨噬细胞、NK和T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转录组变化及亚群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索。该研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构建了宫颈鳞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特征图谱,发现了大量肿瘤发生和进展相关的新的细胞亚群和分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CESC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尤其是考虑到免疫系统是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简单对于单个细胞亚型的描述不足以展现更大的”全景“。围绕这个目标,在文章中通过大量的转录组数据,研究者发现几个细胞簇的相对丰度显示与较短的存活期显着相关:CCL20 +Mac、APOE+Mac、epi7、CD56+NK、TH17、耗尽的CD8 +T、PODXL+EC、TNFRSF9高Treg和 mCAF。相反,其他细胞簇的丰度与更长的存活率显着相关:pDC、CD16+NK、GZMK+CD8+T、ZNF683+CD8+T、CLEC9A+DC、epi8和肥大细胞。 实验部分除了转录组测序相关之外,作者使用TissueGnostics公司TissueFAXS Plus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获取图像。在长存活率相关的因素中,作者重点提出了CESC中的epi8的高相对丰度可以促进我们观察到的高水平T细胞浸润从而增强与肿瘤细胞的串扰。文中作者表示,尽管对 CESC 进行了大量的转录组分析,但这些方法无法提供对主要细胞参与者、它们的相互作用伙伴以及驱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分子途径的高分辨率洞察,尤其是CAF,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过多种机制促进恶性生长和侵袭 ,而且空间 CESC 信息对于理解细胞簇的位置及其相互作用很重要,但在 scRNA-seq 分析的解离过程中存在丢失。多重免疫荧光标记与转录组测序为了揭示了 mCAF 和 vCAF 的两个主要亚群,作者选择使用TissueFAXS Cytometry技术了,通过多重免疫荧光标记验证了它们在人类 CESC 中的存在,发现 mCAF 表达高水平的与促肿瘤途径相关的基因(主要位于富含胶原蛋白的基质条纹内),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表明,mCAF 可主要通过 NRG1/ERBB3途径促进 CESC 进展,该途径参与抗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抗性,在之前的研究中尚未报道。这部分内容也是TissueGnostics公司的TissueFAXS Cytometry技术在关键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之一。Fig 1 CESC样本组织切片中的T细胞(PAN-CK(红色)、HLA-DR(蓝色)、IDO1(绿色)和CD3(灰色))的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图像。在较短存活期显著相关的因素中,作者研究了CESC进展过程中基质癌相关的呈现为细胞(mCAF)的亚群特征,发现mCAF可能促进CESC的进展,并进一步发现其作用机制是通过NRG1/ERBB3 通路来实现的。Fig 2 多重免疫荧光CESC组织样本中mCAF和vCAF上的特异性标记物。Fig 3 mCAF肿瘤特异性配体-受体对的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包括NRG1-ERBB3和Wnt5A-FZD6。&bull 单细胞测序技术完成了细胞水平的组学研究,但是获取的信息内缺失了细胞的空间分布信息。如果想要补充细胞的空间位置表型,就需要引入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多色免疫荧光技术通过单细胞分辨率的组织成像,能够多靶点、可视化地描绘细胞的复杂空间位置信息,从而揭示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细化微环境的空间结构。&bull 单细胞测序技术与多重免疫荧光技术的结合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组学地研究肿瘤微环境及免疫微环境,同时获悉胞间联系、基因空间变化等信息,并赋予关键基因的细胞分布信息和组织分布信息,从而更加精准地研究疾病相关分子机制并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同时作者也在讨论部分,使用TissueFAXS Cytometry技术生成的数据,可以针对人体组织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以回答 scRNA-seq 无法解决特定问题。
  • 回放视频集锦|基因测序仪新秀/单细胞和空间组学/临床分子诊断/宏基因组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12日-14日,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六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成功举办!会议共吸引近1400名来医院、高校、科研院所、海关系统、疾控系统、第三方测序服务商、工业领域等各界代表参会,盛夏酷暑,丝毫不减听众们的参会热情。本次会议发掘多家创新性企业分享最新技术和产品,并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阜外医院等三甲医院、海关系统、第三方检验医学中心等多个单位的专家代表,内容覆盖临床分子诊断、单细胞空间组学、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和靶向测序、海关检疫、分子育种等热门技术和应用会场。应广大用户要求,现将征得本人同意的报告视频整理如下。点击“回放”即可进入视频播放页面。2023/7/12 新仪器新技术RNA直接测序技术研究进展胡松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回放单细胞时空组学测序杨朝勇厦门大学 教授回放Microbe-seq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郑文山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孙雷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TO回放分层深度学习网络和异构计算进行高性能的NGS测序罗少波上海芯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系统总监/基于Bio-CMOS芯片的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涂浩波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产品总监回放2023/7/12 单细胞空间组学空间组学与新一代数字病理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曹罡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回放单细胞诊疗生物芯片常凌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IDH突变型影响肝内胆管癌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IC)白凡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 教授/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探索何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 单细胞测序平台主任/2023/7/13 临床分子诊断NGS液体活检在肺癌复发监测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研究员/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周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毛细管电泳技术临床新应用顾晓璐赛默飞世尔科技基因科学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回放靶向测序(tNGS)在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与探索鲁炳怀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回放mNGS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中的探索及报告解读陈宏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研究员/基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早筛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沈依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级检验技师/2023/7/13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靶向测序mNGS与急危重诊疗:现状与展望宋振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原体宏基因组分析:罕见及新发感染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陈力复旦大学回放宏基因组测序(mNGS)与靶向测序(tNGS)在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各自价值优势及技术探索谢名洲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回放tNGS的实践和应用茆晨雪金域医学回放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孙桂芹浙江中医药大学回放2023/7/14 海关检疫基因测序技术概述及在口岸食品检疫中的应用与展望王艺凯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回放 1个月基因测序技术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汪海波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拱北海关口岸门诊部)回放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进出境动物检疫及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和前景展望唐泰山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回放基因测序技术在口岸检验鉴定中的应用杜智欣南宁海关技术中心回放 1个月2023/7/14 遗传育种油菜杂种优势的基因组设计育种蒋立希浙江大学/高通量测序在作物参考基因组和微生物组学的应用刘贵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高通量自动化分子育种技术与装备自主创新及应用实践徐大彬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回放多维组学驱动的棉花功能非编码RNA挖掘赵汀浙江大学/豇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潘磊江汉大学/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开发出首个DNA损伤修复测序数据资源库
    近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吴薇研究组与广州国家实验室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 Damage Atlas:an atlas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该研究整合开发了首个DNA损伤修复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数据资源库(DNA Damage Atlas,DDA)。DNA损伤在细胞正常生命代谢活动中时有发生,发生损伤后如不能及时修复或修复时发生错误,易形成体细胞突变和结构变异,引起肿瘤等重大疾病。为研究DNA损伤修复过程,科研人员开发了多项用于直接或间接检测DNA损伤和修复过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然而,随着各种测序技术所产生数据的快速累积,如何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分析并整合以供研究使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DDA收录了来自262个数据集的6030个样本数据,涵盖了针对不同DNA损伤类型的59种测序技术。基于对数据进行质控、回贴等标准化处理,DDA进一步鉴定了DNA损伤修复热点(hotspots),并其特征展开一系列下游分析。高度重复序列端粒和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是DNA损伤的热点,但既往研究中,因分析困难而在测序数据分析中被忽视。因此,DDA专门构建了新的分析流程,挖掘端粒和rDNA区域的损伤修复信号。DDA作为大规模、高质量的DNA损伤修复数据库,为DNA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资源平台,有助于剖析疾病中突变发生机理和挖掘治疗靶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和广州国家实验室的支持。 DDA构建流程和功能展示
  • iMeta | 齐碳纳米孔测序助力揭示桑黄多酚抗结肠炎肠道分子机制
    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有贵、天津中医药大学吴崇明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刘永鑫等团队在iMeta在线联合发表了题为《The gut microbiota-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axis mediates the anticolitic effect of polyphenol-rich extracts from Sanghuangporus》的研究成果。基于齐碳纳米孔测序平台及二代测序平台开展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评估SH处理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测序,确定与5-羟色胺-3-乙酸(5HIAA)生物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序列;通过对微生物,尤其是Alistipes onderdonkii等关键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如何影响宿主健康。最终,本研究证明了桑黄多酚(SH)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效减轻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的结肠炎病理症状,揭示了基于SH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结肠炎治疗策略的潜在途径。背景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全球约0.5%人口。IBD的典型症状包括急性腹泻、间歇性腹痛、直肠出血和体重减轻。除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外,IBD还增加了结肠癌的患病风险,从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IBD缺乏明确的治疗药物,虽然常用临床药物具有较高的缓解率,但往往会出现继发性失败。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新的治疗干预措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肠道菌群失调与IBD 的发生发展内在联系。Machiels等人发现,UC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表现为产丁酸盐物种,如Roseburia hominis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显著减少。丁酸钠治疗可减轻结肠炎的炎症状态和肠黏膜病变。吲哚衍生物是重要的微生物代谢物,已被证实是改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益药物。例如,吲哚-3-乙酸(IAA)、吲哚-3-甲醇(I3C)和吲哚-3-丙酮酸(IPA)可以作为芳基烃受体(AhR)的天然配体,通过提高血清和组织抗炎白细胞介素水平来减轻IBD。因此,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特别是吲哚衍生物,可能是开发新的抗IBD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成果概述中药(TCM)在中国已成功治疗疾病数千年。越来越多的证据强调了天然药物资源的药理益处。食药用食物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疾病治疗方法。桑黄是一种可食用的药用真菌,可作为药物和膳食补充剂。研究证明,桑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此外,它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能力。然而,桑黄对于IBD的治疗潜力尚未被探索。本研究旨在确定桑黄多酚(SH)的抗结肠炎作用,并探讨其有益作用是否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以及潜在的肠道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评估了SH抗结肠炎活性,并通过一种涉及体内功能验证和粪菌移植的综合方法证实了肠道菌群在其抗结肠炎作用中的重要贡献。此外,本研究还确定了关键的肠道细菌种类及其活性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3-乙酸(5HIAA),他们是SH改善结肠炎作用的关键介质,主要通过激活AhR信号通路发挥抗结肠炎作用。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SH的治疗潜力,而且也为今后探索SH和肠道菌群治疗结肠炎的治疗途径奠定了科学基础。成果亮点1.SH减轻DSS诱导的C57BL/6小鼠结肠炎桑黄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图S1A)。SH是桑黄多酚提取物(93.86% ± 2.78%)(图S1B;表S1)。本研究首先评价了SH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中的抗结肠炎作用(图1A)。与正常小鼠相比,结肠炎小鼠表现出体重减轻(图S2A)、疾病活动指数增加(DAI)(图1B)、结肠长度缩短(图1C;图S2B)、隐窝和结肠组织结构受损(图1D;图S2C),以及明显的炎症反应(TNF-α、IL-1β、IL-6、MCP-1和IL-17α增加,IL-4、IL-10和IL-22降低)(图S3)。低剂量和高剂量SH均可改善结肠炎病理症状,主要表现在增加体重,改善结肠长度和结构损伤(图1B-D;S2)。此外,SH给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逆转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图S3),表明SH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氧化应激和肠黏膜屏障对于维持肠道通透性以抵御毒素、致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至关重要。团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评估了SH对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检测了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与DSS组相比,SH处理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Claudin-3和Claudin-4的转录水平明显升高(图S4A),结肠组织中NF-kB、Nox4和Stat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图S4B)。同时,SH也增强了紧密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图S4C-D),证实了SH对粘膜屏障的正向调控作用。此外,经过SH处理后,杯状细胞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图S4E)。以上结果表明,SH可显著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状。图1.SH缓解DSS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症状,并改变其肠道菌群(A)动物实验示意图;(B)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C)结肠组织图片;(D)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结肠病理图(比例尺= 50µ m);(E)基于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评价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F)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的肠道菌群主坐标分析(PCoA);(G)属水平上肠道微生物群的分类特征。(H)DSS相关细菌的核心微生物群。内环代表了在NC-DSS-SHL-SHH队列中可重复检测到的OTUs。不同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显示为蓝色(NC)、绿色(DSS)、红色(SHL)和青色(SHH)热图。alpha多样性分析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PCoA分析采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 = 8)。*p 0.05,**p 0.01,***p 0.001。NC,阴性对照;DSS,葡聚糖硫酸钠;SHL,低剂量桑黄多酚组(250 mg/kg/d);SHH,高剂量桑黄多酚(400 mg/kg/d);DAI,疾病活动指数。2.肠道菌群在SH抗结肠炎作用中起关键作用为了评估肠道菌群对SH抗结肠炎作用的贡献,团队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以评估SH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 图2.粪菌移植(FMT)揭示SH调节肠道菌群的抗结肠炎作用(A)动物实验示意图;(B)小鼠体重(g);(C)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D)结肠长度(cm);(E)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结肠病理切片(上)(比例尺= 200µ m)和Claudin-4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图(下)(比例尺= 50µ m);(F)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10 水平;(G)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22 水平;(H)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7α)水平;(I)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3和Claudin-4的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 = 8)。*p 3.SH富集Alistipes onderdonkii改善结肠炎接下来,团队在属水平上仔细研究了肠道菌群的分类组成,以确定SH抗结肠炎作用的核心细菌。结果显示,与DSS组相比,对照组、SHL组和SHH组中,共有12个菌属表达上调,25个菌属表达下调(图S7A)。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有34个菌属增加,13个属菌降低。低剂量SH处理使得10个菌属上调,4个菌属下调。高剂量SH处理后,20个菌属上调,4个菌属下调(图S7B)。差异表达分析显示,只有Alistipes在DSS组显著减少,而在SH治疗后显著增加(图S7C)。进一步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3个菌属与DAI评分显著负相关、与结肠长度显著正相关,其中Alistipes相关性最为显著(图S7D)。这些结果表明,SH可以显著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异性富集Alistipes。进一步,团队通过物种特异性定量PCR(qPCR)对粪便Alistipes进行定量,发现Alistipes onderdonkii是SH富集的主要菌种(图S7D-E)。团队获得了3株A. onderdonkii,并评价了它们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影响。结果显示,三个菌株中,两个A. onderdonkii 菌株(#1:FDB8和#2:FDFM)可有效预防体重减轻,降低DAI评分,恢复结肠组织损伤,改善炎症状态(图3A-E)。此外, A. onderdonkii提高了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图3F-H)。因此,A. onderdonkii可能是介导SH抗结肠炎作用的关键有效物种。有趣的是, A. onderdonkii(#3)几乎没有改善结肠炎,甚至造成了有害的影响(图S8),表现出了菌株特异性的功能。图3.A. onderdonkii减轻DSS诱导的C57BL/6小鼠结肠炎(A)小鼠体重百分比(%)和体重变化(g);(B)DAI评分和DAI评分的AUC;(C)苏木精&伊红染色(H&E)的结肠病理切片(比例尺= 200µ m)。(D)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22的水平;(E)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MCP-1的水平;(F)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2,Claudin-3,Claudin-4和ZO-1的mRNA表达水平;(G)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3和Claudin-4的蛋白表达;(H)Claudin-4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图(比例尺= 50µ m)。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 = 8)。*p 4.5-羟基吲哚-3-乙酸(5HIAA)是一种关键活性代谢产物考虑到SH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团队对粪便样本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旨在识别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图S9A所示,与NC小鼠相比,DSS诱导结肠炎小鼠中代谢物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图S9A),而SH处理组的代谢物谱与NC组接近,表明SH显著恢复了微生物代谢物的分布(图S9A)。随后,团队确定5HIAA在SH处理后显著升高(图S9B-C)。通过对3株A. onderdonkii功能基因序列的全面分析,发现2株A. onderdonkii(#1:FDB8和#2:FDFM)的基因组中含有一个与诱导吲哚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的tpl基因。相比之下,第三株菌株(#3:FDPA)的基因组缺乏这个特定的基因(图S9D)。为了证明A. onderdonkii确实具有产生5HIAA的能力,团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A. onderdonkii培养上清液中5HIAA含量进行检测,发现5HIAA浓度高达33.5 μg/mL。值得注意的是,5HIAA的产生与A. onderdonkii改善结肠炎的作用相关,主要表现为两个有效的A. onderdonkii菌株产生的5HIAA(33.5和16.83 μg/ml)多于无效菌株(0.83μg/ml)(图S9E)。代谢物与结肠炎指数的相关分析显示,有22种代谢物与结肠炎症状密切相关,其中5HIAA与结肠长度呈正相关,与DAI评分呈负相关(图S9F)。因此,SH可以促进5HIAA产生,这可能是与SH抗结肠炎作用相关的关键微生物代谢产物,尤其是A. onderdonkii。据报道,肠道微生物产生的IAA可以缓解结肠炎。因此,团队研究了与IAA密切相关的衍生物5HIAA对DSS诱导结肠炎的影响(图4A)。IAA治疗显著改善了结肠炎的症状(图4B-F),这与之前的报道结果一致,而5HIAA在缓解结肠炎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IAA(图4B-F)。此外,这两种吲哚衍生物都能有效地提高抗炎因子的水平,降低促炎因子的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图S10A-B)。在DSS诱导小鼠中,吲哚衍生物也降低了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F-kB、Nox4和Stat3)的相对表达(图S10C)。此外,IAA和5HIAA均上调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s的表达,后者具有显著性(图S10D-E)。图4.5HIAA治疗可减轻DSS诱导的C57BL/6小鼠结肠炎(A)动物实验示意图;(B)体重百分比(%);(C)小鼠DAI评分;(D)小鼠结肠长度(cm);(E)苏木精&伊红染色(H&E)的结肠病理图(比例尺= 200µ m)和小鼠组织学评分;(F)Claudin-4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图(比例尺= 50µ m)。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 = 8)。*p 5.结肠AhR激活对SH抗结肠炎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微生物来源的吲哚衍生物可以通过结合并激活AhR来保护结肠炎,提示SH可能通过富集Alistipes及其代谢物5HIAA来激活AhR,从而改善结肠炎。为了证实这一假说,团队首先检测了AhR下游基因(Cypa1、Cypa2和Cypb1)在结肠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5HIAA和SH两种处理均显著上调了Cypa1、Cypa2和Cypb1(图5A-B)基因水平,表明AhR在结肠组织中被激活。随后,团队用AhR抑制剂处理DSS小鼠,以验证AhR信号通路对SH抗结肠炎疗效的贡献。AhR拮抗剂StemRegenin 1基本上消除了5HIAA对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如体重、DAI、结肠长度、血清IL-22和IL-10水平,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图5C-H)。AhR拮抗剂消除了SH治疗对体重的有益作用(图5C-H),但对DAI、结肠长度等指标的消除作用明显减弱(图5C-H)。通过对Caco-2细胞的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AhR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CCK-8检测结果显示,五种浓度的5HIAA对Caco-2细胞都没有细胞毒性作用(图S11A)。虽然5-HIAA处理后Caco-2细胞中AhR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但Cypa1、Cypa2和Cypb1的表达明显增加(图S11B),提示5HIAA部分激活了AhR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SH至少大部分通过激活AhR信号通路来缓解结肠炎。图5.AhR抑制剂可削弱SH和5HIAA的抗结肠炎作用(A)5HIAA处理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hr、Cypa1、Cypa2和Cypb1的相对mRNA水平;(B)SH处理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hr、Cypa1、Cypa2和Cypb1的相对mRNA水平;(C-D)小鼠体重(C)及体重变化(D);(E)DAI分数;(F)小鼠结肠长度(cm);(G)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22和IL-10)水平;(H)结肠组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结肠病理图(比例尺= 200µ m)。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 = 8)。*p 0.05, **p 0.01, ***p 0.001。AhR,芳香烃受体。
  • 吸虫性胆管癌外显子组测序
    日前,来自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对胆管癌分子基础的了解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DNA测序技术绘制出了胆管癌中遭受破坏的人类基因完整目录。该研究小组的研究发现有可能促成胆管癌新疗法,并阐明癌症研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问题。这项研究工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但却高致命性的肝癌类型,是由于肝脏中负责将胆汁排放进入肠道的胆管失控性生长所致。在大多数国家,胆管癌被视作是一种罕见的癌症,而在泰国东北部及邻近的老挝等一些国家胆管癌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患者易受到肝吸虫感染是导致胆管癌在这一区域广泛存在的原因。其他的一些胆管癌潜在原因还包括胆管炎、先天性囊肿、肝炎以及肝结石。由于这一疾病不可治愈,5年生存率为5%,诊断患胆管癌的患者预后极差。 潜在治疗新途径 通过研究来自新加坡、泰国和罗马尼亚的胆管癌,该研究小组确定了几个基因反复遭受破坏导致了胆管癌形成。重要的是,这些基因控制的细胞信号通路为胆管癌提供了一些新的潜在治疗途径。其中一个叫做BAP1参与了DNA解包装,目前有一些靶向这一过程的药物,称之为染色质修饰药物正在研发当中。Teh Bin Tean教授说:&ldquo 尽管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这或许为鉴别哪些胆管癌患者有可能从染色质修饰药物中受益铺平了道路。&rdquo 研究结果还增进了我们对于癌症形成机制的基本认识。Steve Rozen教授说:&ldquo 在癌症研究中一个了解甚少的问题是,将不同的致癌物施加于相同的癌症类型是否会引起同样的基因组遭到破坏,或是不同的致癌物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基因遭到破坏。&rdquo 研究小组认为可以利用胆管癌来解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癌症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由接触不同的致癌物所引起。他们发现尽管来自泰国、新加坡和罗马尼亚的胆管癌在传统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相似,但事实上在分子水平上它们极其的不同。这提供了第一个关键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致癌物接触尽管作用于相同的组织类型,却与不同的基因组破坏有关。这些研究发现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Patrick Tan教授说:&ldquo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调查患者的癌症以及检测遭受破坏的基因类型,有可能能够推断出致癌的原因。&rdquo 这样的信息对于癌症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新加坡研究小组针对亚洲流行的癌症展开基因组分析,发表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研究论文。这篇新论文是最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今年8月,该研究小组还报告称在台湾流行的一种特殊的尿道癌,是由于存在于某些草药中的一种致癌物所引起。 {试剂酶联网:www.shjgogo.com} ELISA试剂盒相关产品推荐: 大鼠孕激素/孕酮(PROG)ELISA试剂盒 Rat Progesterone,PROG ELISA试剂盒 大鼠雌激素(E)ELISA试剂盒 Rat estrogen,E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CD106)ELISA试剂盒 Rat Vascuo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 ELISA试剂盒 大鼠白介素8(IL-8/CXCL8)ELISA试剂盒 Rat Interleukin 8,IL-8 ELISA试剂盒 大鼠脂联素(ADP)ELISA试剂盒 Rat adiponectin,ADP ELISA试剂盒 大鼠游离&beta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beta CG)ELISA试剂盒 Rat free chorionic gonadotropin,f-&beta CG ELISA试剂盒 大鼠醛固酮(ALD)ELISA试剂盒 rat aldosterone,ALD ELISA试剂盒 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A)ELISA试剂盒 rat Noradrenaline,NA ELISA试剂盒 大鼠前列腺素F(PGF)ELISA试剂盒 rat Prostaglandin F,PG-F ELISA试剂盒 大鼠前列腺素E1(PGE1)ELISA试剂盒 rat Prostaglandin E1,PG-E1 ELISA试剂盒大鼠皮质酮/肾上腺酮(CORT)ELISA试剂盒 rat Corticosterone,CORT ELISA试剂盒 大鼠内皮素1(ET-1)ELISA试剂盒 rat Endothelin 1,ET-1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管舒缓激肽(BK)ELISA试剂盒 Rat bradykinin,BK ELISA试剂盒 大鼠抵抗素(Resistin)ELISA试剂盒 rat Resistin ELISA试剂盒 大鼠催乳素(PRL)ELISA试剂盒 rat prolactin,PRL ELISA试剂盒 大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ELISA试剂盒 rat 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 ELISA试剂盒 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ELISA试剂盒 rat adrenc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ELISA试剂盒 大鼠促卵泡素(FSH)ELISA试剂盒 rat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ELISA试剂盒 大鼠雌二醇受体(ER)ELISA试剂盒 rat Estradiol receptor,ER ELISA试剂盒 大鼠前心钠肽(Pro-ANP)ELISA试剂盒 Rat Pro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 ELISA试剂盒 大鼠大内皮素(Big ET)ELISA试剂盒 Rat Big Endothelin,Big ET ELISA试剂盒 大鼠大内皮素(Big ET)ELISA试剂盒 Rat Big Endothelin,Big ET ELISA试剂盒 大鼠迟现抗原(VLA)ELISA试剂盒 Rat very late appearing antigen,VLA ELISA试剂盒 大鼠降钙素(CT)ELISA试剂盒 Rat Calcitonin,CT ELISA试剂盒 大鼠骨钙素/骨谷氨酸蛋白(OT/BGP)ELISA试剂盒 Rat Osteocalcin/Bone gla protein,OT/BGP ELISA试剂盒 大鼠可溶性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sRANKL)ELISA试剂盒 Rat 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sRANKL ELISA试剂盒 大鼠促甲状腺素(TSH)ELISA试剂盒 Rat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ELISA试剂盒 大鼠皮质醇(Cortisol)ELISA试剂盒 Rat Cortisol ELISA试剂盒 大鼠雌二醇(E2)ELISA试剂盒 Rat Estradiol,E2 ELISA试剂盒 大鼠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ELISA试剂盒 Rat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 ELISA试剂盒 大鼠睾酮(T)ELISA试剂盒 Rat Testoterone,T ELISA试剂盒 大鼠游离睾酮(F-TESTO)ELISA试剂盒 Rat Free Testoterone,F-TESTO ELISA试剂盒 大鼠雄烯二酮(ASD)ELISA试剂盒 Rat Androstenedione,ASD ELISA试剂盒 大鼠雌三醇(E3)ELISA试剂盒 Rat Estriol,E3 ELISA试剂盒 大鼠17羟孕酮(17-OHP)ELISA试剂盒 Rat 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 ELISA试剂盒 大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ELISA试剂盒 Rat Tri-iodothyronine,T3 ELISA试剂盒 大鼠甲状腺素(T4)ELISA试剂盒 Rat thyroxine,T4 ELISA试剂盒 大鼠游离甲状腺素(FT4)ELISA试剂盒 Rat Free Thyroxine,FT4 ELISA试剂盒 大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3)ELISA试剂盒 Rat Free Tri-iodothyronine Indes,Free-T3 ELISA试剂盒 大鼠新生甲状腺素(NN-T4)ELISA试剂盒 Rat Neonatal Thyroxine,NN-T4 ELISA试剂盒 大鼠胰岛素(INS)ELISA试剂盒 Rat Insulin,INS ELISA试剂盒 大鼠C肽(C-Peptide)ELISA试剂盒 Rat C-Peptide ELISA试剂盒 大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ELISA试剂盒 Rat Chorionic Gonadotrophin,CG ELISA试剂盒 大鼠促黄体激素(LH)ELISA试剂盒 Rat luteotropic hormone,LH ELISA试剂盒 大鼠抗心肌抗体(AMA)ELISA试剂盒 Rat Anti-myocardial antibody,AMA ELISA试剂盒 大鼠抗中性粒/中心体抗体(ACA)ELISA试剂盒 Rat anti-centrol and centrosome antibody,ACA ELISA试剂盒 大鼠磷脂酰肌醇抗体IgG/IgM(PI Ab-IgG/IgM)ELISA试剂盒 Rat phosphatidylinositol antibody IgG/IgM,PI Ab-IgG/IgM ELISA试剂盒 大鼠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ELISA试剂盒 Rat complex ed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cPSA ELISA试剂盒 大鼠胰蛋白酶(trypsin)ELISA试剂盒 Rat trypsin ELISA试剂盒 大鼠&beta 干扰素(IFN-&beta /IFNB)ELISA试剂盒 Rat Interferon &beta ,IFN-&beta /IFNB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小板因子3(PF-3)ELISA试剂盒 Rat platelet factor 3, PF3 ELISA试剂盒 大鼠可溶性瘦素受体(sLR)ELISA试剂盒 Rat Leptin Soluble Receptor,sLR ELISA试剂盒 大鼠窖蛋白Caveolin1(Cav-1)ELISA试剂盒 Rat Caveolin-1,Cav-1 ELISA试剂盒 大鼠艾杜糖硫酸酯酶(IDS)ELISA试剂盒 Rat iduronate sulfatase,IDS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ELISA试剂盒 Rat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 ELISA试剂盒 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lpha (TNF-&alpha )ELISA试剂盒 Rat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alpha ELISA试剂盒 大鼠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GF-&beta 1)ELISA试剂盒 Ra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beta 1 ELISA试剂盒 大鼠干细胞因子/肥大细胞生长因子(SCF/MGF)ELISA试剂盒 Rat Stem cell factor/mast cell growth factor,SCF/MGF ELISA试剂盒 大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ELISA试剂盒 Rat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ELISA试剂盒 Ra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B,PDGF-AB ELISA试剂盒 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alpha (PDGFsR-&alpha )ELISA试剂盒 Ra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Soluble Receptor &alpha ,PDGFsR-&alpha ELISA试剂盒 大鼠神经营养因子4(NT-4)ELISA试剂盒 Rat Neurotrophin 4,NT-4 ELISA试剂盒 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NT-3)ELISA试剂盒 Rat Neurotrophin 3,NT-3 ELISA试剂盒 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ELISA试剂盒 Rat Nerve growth factor,NGF ELISA试剂盒 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alpha (MIP-3&alpha /CCL20)ELISA试剂盒 Rat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alpha ,MIP-3&alpha ELISA试剂盒 大鼠层连蛋白/板层素(LN)ELISA试剂盒 Rat Laminin,LN ELISA试剂盒 大鼠白介素6(IL-6)ELISA试剂盒 Rat Interleukin 6,IL-6 ELISA试剂盒 大鼠白介素4(IL-4)ELISA试剂盒 Rat Interleukin 4,IL-4 ELISA试剂盒 大鼠白介素2(IL-2)ELISA试剂盒 Rat Interleukin 2,IL-2 ELISA试剂盒 大鼠白介素1&alpha (IL-1&alpha )ELISA试剂盒 Rat Interleukin 1&alpha ,IL-1&alpha ELISA试剂盒
  • Nature子刊:测序分析进入新阶段
    p   高通量测序平台产生的读取数据大多比较短,容易丧失遗传学变异的相位信息,但有时候了解这样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怎样才能拼接好这些短序列呢?这是测序分析进入的一个新阶段。 /p p   定相(Phasing)分析旨在确定测序读取彼此是如何连接的。对于人们广泛使用的短读取测序而言,定相分析一直比较困难。一般的定相方法依赖于计算机模拟,主要是与大型数据库或者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也有一些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尝试将单分子分配到标有条码的孔中。不过这些方法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p p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Afshin Ahmadian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定相技术。他们开发了包括微珠和条码寡核苷酸的乳化PCR系统,通过单分子测序实现可靠的相位分析。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p p   乳化PCR(emulsion PCR)是一种在乳化溶液中进行的高通量PCR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把水相PCR溶液与油混合,建立微小的悬浮水滴乳液。每个液滴都是一个PCR“反应器”,可以实现平行的多重反应体系。 /p p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连有微珠的引物文库,微珠上标记了条码序列。随后他们把微珠和单分子DNA放在一起,让目标序列与条码相连。“条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段序列是处于上游还是下游,”文章共同作者,David Redin说。 /p p   研究人员在四种已知基因组的细菌混合物和真实生物学样本中,验证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技术用于短读取的测序平台,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复杂的样本,不损失长DNA的相位信息。 /p p   虽然乳化PCR需要一些经验和技巧,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挑战。但这是一种比长读取测序还要精确的高通量技术,能够真正达到单分子分辨率,而且不受样品复杂性的影响。这一技术能够准确检测高度类似的序列区域,比如不同细菌的rRNA。 /p p br/ /p
  • 测序黑马齐碳科技获4亿B轮融资 国产纳米孔测序仪产业化加速
    6月8日,齐碳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完成超4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联合领投,博远资本、华盖资本及阳光融汇资本跟投,老股东高榕资本、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银杏谷资本、雅惠投资及BV百度风投持续加码。齐碳科技专注于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芯片的自主研发、制造及应用开发。据了解,本轮融资完成后,齐碳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速产业化进程,计划于今年内完成定型产品量产并推向市场。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备受青睐纳米孔技术因其不需要复杂的酶扩增以及荧光标记,且其具有低成本高通量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纳米孔DNA测序的基本原理图与传统Sanger测序技术相比,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便携性、低成本和高通量。总体而言,相较于主流二代测序仪,纳米孔测序仪具有长读长、小巧便携、实时输出结果等优势,特别适合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基因组结构变异以及重复序列变异检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提出了“1000美元测序”的概念,而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技术是最有潜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众多实验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可行性。齐碳科技为国内唯一实现纳米孔测序仪产品化的企业齐碳科技创立于2016年,致力于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耗材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唯二、国内唯一通过自主研发实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产品化的高科技企业。2020年9月,齐碳科技成功发布我国第一台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仪QNome-9604,填补了国内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领域的空白。该款测序仪可直接检测过孔核酸,无需PCR扩增,读长可达150Kbp以上,8小时可稳定产出500Mbp数据,单次准确率达90%,设备小巧便携,可突破中心实验室使用限制,应用场景更为灵活。目前该产品已通过TÜV莱茵第三方检测,认定QNome-9604在基因测序通路数量、准确率、读长等方面的检测数据全部达标。投资人观点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胡庚博士表示,非常感谢齐碳科技的新老股东们对我们的长期关注与支持。齐碳科技成立至今不到五年,高效的完成了首款国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定型,并将于今年实现产品量产,这一切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股东的支持和市场的关注。本轮融资完成后,齐碳科技将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团队扩充、产品升级、产能提升及商业拓展中,努力将更快更好的基因测序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中。高瓴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表示:“齐碳科技研发了国内首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成功打破了基因测序设备、配套芯片及试剂研发领域的高壁垒和海外垄断,攻克了国内基因测序‘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市场应用空间中,微生物病原检测、癌症检测等细分领域适合成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首选应用方向。我们将长期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科技研发,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鼎晖创始合伙人、鼎晖投资创始合伙人王霖表示:“基因测序行业增长迅速,传统二代测序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作为下一代长读长测序技术中壁垒最高的产业链上游,齐碳科技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产品迭代升级、性能提升速度快,公司目前在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我们很高兴可以和齐碳科技这类硬科技公司携手同行,并期待公司产品早日实现在科研端和临床端的大规模应用。”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表示:纳米孔测序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准确度、通量、成本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科研和临床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照亮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基因组的黑暗角落。齐碳科技在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创始人团队带领下,成功突破纳米孔测序仪的超高技术门槛,产品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公司也成为了国内该领域毫无疑问的龙头企业。博远资本非常高兴能够参与本轮融资,将持续赋能公司未来发展,在生命科学和精准医疗领域贡献更大价值。华盖资本医疗基金执行总经理孟楠认为,基因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齐碳科技创始团队具有全球视野及高效的研发能力,其拥有纳米孔基因测序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我们高度认可齐碳科技团队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开拓能力,相信在白净卫博士的带领下,公司将获得长足发展。华盖未来将助力公司成为测序领域的领导者,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阳光融汇资本合伙人石晟昊表示: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在读长,测序时间等方面有天然优势,齐碳科技团队的技术扎实、完整。作为这一技术路线国内产品化和商业化最快的公司,齐碳科技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阳光融汇非常荣幸参与本轮融资,相信公司未来将在创始团队的带领下持续拓展第四代基因测序的技术和应用边界,成为基因测序行业龙头企业。
  • Science子刊:消除测序偏好的有效方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u=1353522342,1941347771& amp fm=21& amp gp=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db914207-3151-4de6-974a-2d0d0c1a4927.jpg" / /p p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研究人员开发了确保测序质量的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全面且准确的抗体图谱。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p p   为了跟踪免疫系统激活后的抗体生成情况,研究人员对携带抗体生产指令的mRNA进行了测序分析。“近年来测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测序速度显著加快,测序成本大幅下降。然而目前的测序方法并不适合分析抗体RNA,”领导这项研究的Sai Reddy教授解释道。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非常多,测序抗体RNA需要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p p   Reddy及其同事创建了一个使用基因条码的控制系统,对RNA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个系统与计算机分析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RNA测序的精确性,消除了人为引入突变和RNA分子相对浓度的干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去除超过98%的测序错误,”Reddy实验室的博士后Tarik Khan说。 /p p   研究人员将自己开发的体系命名为分子扩增指纹(MAF)。他们在PCR扩增之前给每个RNA分子随机打上独一无二的“条码”。他们还在扩增过程中添加另一种条码,以记录PCR扩增的偏好。计算机分析可以通过这些条码将原始抗体RNA与测序中发生突变的分子区分开,还能够确定抗体RNA原本所占的比例。 /p p   这项研究为人们展示的抗体测序方法,适合多种免疫学研究。Reddy正在与多家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制药 /span /strong /a 公司合作,把这一方法用于抗体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我们的技术可以精确反映HIV感染者体内的免疫应答过程,”Reddy教授指出。“过去人们只能发现免疫应答中丰度较高的抗体,测序可以准确快速的鉴定那些罕见抗体。”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蛋白质分析 /span /strong /a 需要抗体达到较高的浓度,无法检测疾病早期产生的少量抗体分子。这项研究中的测序方法有望帮助人们尽早诊断出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p
  • 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支持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医学成像等技术发展(附全文)
    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目标,包括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通知全文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满足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生物经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一、生物经济发展形势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正在勾勒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物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应对生物安全重大风险,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加强,为加快培育发展生物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已处于第一梯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生物资源和显著制度优势,生物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同时,生物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尚不完备,生物经济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等。需科学分析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形势,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二、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充分发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二) 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坚持系统推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科学施策,统筹谋划,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广泛融合赋能,加强生物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物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合作共赢。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集聚全球生物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物经济效益互利共赢。——坚持造福人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客观规律,实现生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融互促,确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造福人民群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风险可控。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强化底线思维,按照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经济领域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命学科基础研究投入大幅提高,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生物经济区域性创新高地、生物产业集群数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创新产品和服务对生物产业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生物产业体系更加发达,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协调稳定。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更加广泛惠及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物药物和医疗服务社会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基因检测技术覆盖率持续提高,生物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数量稳步增长。生物能源稳步发展,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等进展明显。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加快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础保障、事后恢复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平战结合的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生物安全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基本建成国家主导、防控兼备、多元立体、机制顺畅、基础扎实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大幅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疫情防控相关科研攻关、基础保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更加优越,促进先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和流动。生物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审评审批、市场准入、产品定价、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持续增加。展望 2035 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四)重点发展领域。紧紧围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变革趋势,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领域更高层次需求和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目标,充分考虑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优先发展四大重点领域。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有力支撑疾病防控救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更高层次的新期待。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建立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体系,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方式更可持续的新期待。着眼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严格保护、高效开发、永续利用,加快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菌种与蛋白元件库,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构建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物安全更好保障的新期待。着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重点围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加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全球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加强生物安全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交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三、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坚持发挥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生物经济新动能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五) 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瞄准临床医学与健康管理、新药创制、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育种、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打造生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凝聚大团队、集聚大资源、实施大项目、取得大突破。强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引作用,聚焦“四个面向”超前部署引领性设施,加快转化医学研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等建设,鼓励依托设施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强设施运行开放和数据共享。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开展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共性基础技术和材料、基础软硬件等发展短板,加强供需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加强微流控、高灵敏等生物检测技术研发。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发展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快相关技术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动形成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治疗新模式。部署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鼓励发展生物计算、脱氧核糖核(DNA)存储等新技术。(六) 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生物领域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大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等资源,推动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规模大、影响广的重点领域,鼓励生物创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厚植发展优势,培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以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创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创新力量。在高端科研仪器、医疗设备、新药创制、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质能等前沿领域,支持有影响力的用户单位牵头建立产用联合体,与生产企业共同合作开展生物产品技术创新和示范验证,构建“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围绕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加强医工、医校结合,试点开展临床研究制度创新,提升医药卫生成果转化和功能验证能力。鼓励建设行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健全完善生物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七) 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和要素有序流动,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生物产业体系完备、科研基础扎实、医疗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提升生物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向高端化、国际化、平台化方向发展,立足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有减有增控制发展规模,促进重点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引导生物产业园区聚焦优势领域和产业链重点环节深耕细作,促进相关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八) 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鼓励国内生物领域科研机构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动参与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医药卫生、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进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互联网诊疗等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生物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国际合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专栏1 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用好蛋白质科学、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转化医学、国家种质资源库、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探索生命奥秘、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农业现代化等需要,加快建设人类细胞谱系、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生物领域极限研究能力。2.关键共性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紧扣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以推动应用和产业转化为目标,在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治、新型生物药、新型生物材料、精准医学、医学影像和治疗设备、核酸和重组疫苗、生物制造菌种、林源医药、中医药、主粮等重要农产品种源、生物基环保材料、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及技术标准研究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支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围绕加快创新药上市审批、强化上市后监管,建设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抗体药物、融合蛋白药物、生物仿制药、干细胞和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基因治疗产品、外泌体治疗产品、中药等质量及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四、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九) 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疾病早期预防。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开展遗传病、出生缺陷、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诊断装备,促进装备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功能集成化发展。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鼓励推进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研发。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粒子放疗等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对开展临床应用的干细胞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医疗新技术制定完善技术规范,科学开展临床评价。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专栏2 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1.早筛与精准用药。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生物信息诊断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继续推动耳聋、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基因筛查,推动个体化医疗实现突破。2.先进医疗装备。加强医疗装备示范应用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依托基地持续跟踪产品技术迭代应用示范,进一步降低诊疗费用。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装备需求,推动先进医疗装备惠及世界人民。3.中医药质量提升。选育一批中药材良种,从源头加强中药质量保障,推动传统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开发一批优质中药,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设中医药标准物质库、质控标准体系、信息数据平台。(十) 推动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生物育种等领域产业化应用,保障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着力提升良种培育、生产加工、推广应用等能力,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白羽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绿色农业,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制剂、天然农业生物药物、精准多靶标生物农药、土壤改良生物制品等农业制品。促进前沿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推动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木本饲料、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兽药、植物免疫调节剂、高效检测试剂、高效固碳和固氮产品等技术的创制与产业化,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饲用氨基酸等生物饲料,解决饲料安全、原料缺乏和环境污染等养殖领域重大问题。专栏3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1.保护种质资源。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和中期库(资源圃)、畜禽基因库和保护场(区)、水产种质资源库和资源场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为科研育种提供优质资源材料。2.推动育种创新。以农作物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和鉴定平台、畜禽育种创新平台、水产联合育种平台等为重点,发展原创育种技术,支持建设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性科研和商业化育种体系,改善科研创新条件,推动产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3.开展测试评价。以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中心(站)、畜禽遗传评估中心和品种测定站、水产品种测试站为重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条件和品种测试(测定)能力。4.促进良种繁育。以农作物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公畜站、水产繁种基地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水产良种生产基地,有效保障良种供应,全面提升良种覆盖率。(十一) 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运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等生物技术,推动实现水体脱氮除磷、重金属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污染物生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环保产业链,助力打赢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优选和改良中高温厌氧发酵菌种,提高生物质厌氧处理工艺及厌氧发酵成套装备研制水平,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专栏4 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工程1.生物能源领域。定向选育、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抗、速生的油料和能源林新品种,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热化学技术创新,推动高效低成本生物能源应用。在城乡有机废弃物集中地区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产业示范,打通生物质原料收集、有机肥生产使用等重要环节,提高生物燃料生产专栏7 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行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引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先导区重点是探索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系,集中建设凝聚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突破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平台,通过合作园区、离岸科技孵化器等方式深化国际合作。八、保障措施(二十六) 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发展生物经济的全过程。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强化对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健全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林草、药监等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二十七)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生物技术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认知接受程度,建设一批生物技术科普平台,营造有利于公众客观、科学理解生物技术的人文社会环境。支持举办国际性生物经济高端论坛,提高我国生物经济影响力。鼓励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牵头,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各方力量,加强生物经济发展智力支撑,推动开展生物经济立法、监管、政策、统计等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生物经济政策的解读。推动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相结合,加强生物经济重大问题争端协商。(二十八) 强化协调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工作,加强地方规划、有关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切实抓好本规划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推动本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把生物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本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要按程序报批。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附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pdf
  • 【融资】四代测序企业安序源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
    6月20日消息,今日,四代测序企业安序源宣布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这是继2021年10月获得A+轮融资后,安序源再次获得资本青睐,累计获得投资额过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和云锋基金共同领投,康桥资本、国投招商、五源资本等跟投。据悉,该笔融资将用于安序源测序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测序仪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商业化拓展等,以助力安序源四代测序技术的迭代,加速产业化进程。让更低成本、更高效便捷的长读长测序产品惠及更多终端用户,并推动生命科学和医疗产业的发展。安序源成立于2016年,由多名硅谷连续创业家、资深工程师及科学家创立,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的企业。近年来,基因测序市场发展迅速,年复合增速保持在20%以上。但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具备上游测序仪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寥寥无几,拥有自主可控的专利技术的中国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同时,目前市面上主流测序技术为二代高通量技术(NGS),存在读长较短、流程复杂、仪器庞大等不足之处,制约着测序应用企业和测序服务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安序源自主研发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先进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第四代测序仪,拥有低成本、快速小型化、高精度、和长读长的优势,能在单分子水平上对单个碱基进行重复测序,在科研及临床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序源还成功开发了可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子诊断的微流体Bio-CMOS平台,无论是面向床边诊断和消费者的低成本手持式设备,还是用于独立实验室和医院的全自动仪器均可使用。安序源第四代基因测序仪 安序源创始人田晖博士表示,我们的国际化跨学科团队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突破制约测序产业发展的瓶颈。公司自主研发的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第四代测序仪兼具低成本、小型化、高精度、和长读长的优势,能在单分子水平上对单个碱基进行重复测序,在科研及临床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序源首个医疗器械GMP生产基地也将于2022年内完工并投入试生产。这次再度获得多家知名专业机构的投资,是对我们团队和产品的认可和信任,也意味着安序源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迎接更高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努力,加速实现测序产业升级和低成本测序全面普及的美好愿景。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部负责人陈冰表示:“NGS技术发展已有十数年。虽然全球范围的新冠大流行加速了该技术的广泛使用,但由于高度集成平台的技术壁垒和成本限制,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依然很低。测序技术的普及和下沉需要同时具备小型化、低(购置和测序)成本、高精度、高效率的测序平台的出现。我们将全力赋能安序源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自有知识产权的跨学科团队的发展,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测序产业的升级,及基于低成本测序的精准医疗将全面普及。”中金资本总裁、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单俊葆先生表示:“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引领产业迭代和市场扩展,拥有核心技术的优秀企业会迅速崛起。安序源拥有自主研发的bio-CMOS核心芯片技术和一支具有连续成功创业经验的国际化多学科团队。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支持安序源这样优秀的企业,期待公司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不断推进测序技术的发展,早日实现低成本测序全面普及造福患者的美好愿景。“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博士表示:“基因测序仪是高端诊断和先进精密智造的‘明珠’,长读长测序是基因测序的下一代趋势技术。安序源创始人田晖博士‘海归’6年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开发了新一代长读长基因测序仪。我们邀请云锋投资企业作为用户进行了样本测试,验证了安序源测序仪的产品性能,公司通过半导体芯片的独特设计有能力将现有测序成本下降2个数量级。我们相信安序源独具匠心的自主专利技术创新和测序成本革命性的下降,将为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带来变革,预祝安序源在生物医药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乘长风破万里浪。”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马可表示:“基因测序是现代生命科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基因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产生深远影响。安序源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四代测序技术,具备低成本、快速、小型化、长度长,准确率高等潜在优势,有效解决当前测序行业的痛点。放眼未来,生命科学仪器的快速创新和国产替代是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投资的重要切入点。值得一提的是,安序源是康桥资本健桥成长基金团队设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康桥资本将利用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长期打造的生态环境积极助力企业发展。”国投招商生命科学团队表示:“基因测序技术是推动人类生命科学领域知识进步的重要底层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Sanger测序技术被发明后,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仍然面临着不能很好统一读长、准确度、测序成本以及测序时长的问题,以安序源为代表的微流控Bio-CMOS芯片技术路线将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个最新最优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我们看好安序源基于中 美两地布局的全球化研发团队通过其自身不断努力可以最终实现上述目标,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五源资本董事总经理井绪天表示:“近年来我们很高兴看到生命科学领域中新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合成生物学等都在未来拥有巨大的研发和应用空间,而这背后对于基因测序工具的长读长、高精度、低成本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能持续满足这些标准的新测序平台将成为下一代生命科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安序源集合芯片、计算、合成生物学等技术,验证了一套全新的测序方法论可以实现成本、通量、长度和精度的全面突破,非常期待安序源能够为生命科学行业的研发效率进步作出贡献。”
  • 蛋白质组测序也迈入千元时代?
    导读:自今年1月份Illumina让&ldquo 1000美元基因组&rdquo 成为现实,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及科研机构纷纷购买其测序仪,而今美研究者指出DNA编码的蛋白质是几乎所有生命过程的主要执行者,可实现千元基因组测序的工具,也可以最终帮助人们完成千元蛋白质组测序。 人类生命的蓝图是三十亿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1000美元基因组测序,让人都觉得有些疯狂,然而有研究者认为千元测序蛋白质组也将成为现实。 今年初,全美最大最佳的五所&ldquo 大学城&rdquo 之一拥有近130年历史的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生物 设计学院( Biodesign Institute)的Stuart Lindsay及其团队同事,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基础上,让单链肽段穿过纳米孔,纳米孔两边的电极可记录每个氨基酸通过时产生的电信号。他们使用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让电脑能够识别代表不同氨基酸的特征信号。这些信号可以作为可靠的指纹,帮助人们鉴别氨基酸的种类,以及氨基酸发生的微妙改变。因此开发了能够精确鉴定氨基酸的蛋白单分子测序技术。 这项研究于四月六日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的网站上。 从基因组到蛋白组 蛋白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修复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催化化学反应,抵御疾病,具有各种各样的重要功能。自今年1月份Illumina让&ldquo 1000美元基因组&rdquo 成为现实,研究者们将眼光转向了蛋白质组测序的研究。 与线虫等简单生物相比,人类的基因数相对较少,不过科学家们鉴定的人类蛋白已经超过了十万,而且不少人认为这些蛋白只是冰山一角。有限的基因数为何能形成如此大量的蛋白呢?这是因为蛋白能通过多种机制发生改变,选择性剪切和翻译后修饰就是其中两个关键的过程。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对金属电极分隔在约两纳米的孔洞旁边,当线性穿过这种纳米孔的时候,每一个氨基酸都会完成一个电回路,并发出相应的电信号。而这样的电信号可以帮助人们判断,通过纳米孔的是哪一个氨基酸。 这一技术称为recognition tunneling,原本是Lindsay等人开发的DNA单分子测序技术。&ldquo 大约两年前,我们的一次实验室会议提出,可以尝试将这一技术用于氨基酸测序,&rdquo Lindsay说。与DNA的A、G、C、T相比,用 recognition tunneling鉴定组成蛋白的二十种氨基酸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蛋白质单分子测序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检测被选择性剪切或翻译后修饰改变的微量蛋白。而这些蛋白往往是疾病研究所追寻的目标,用其他技术很难检测得到。 PCR能够将样品中微量的DNA快速扩增,但在蛋白研究领域还没有这样的技术,Lindsay强调。在这种情况下,能进行单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的recognition tunneling,&ldquo 将给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一场彻底的变革&rdquo 。 这项研究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快速测序单个蛋白分子的低成本方法。据Lindsay介绍,该技术通过大约50种不同的信号特征来鉴定氨基酸,不过绝大多数鉴别只需要不到10个信号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recognition tunneling不仅能够高度可信的鉴定氨基酸,区分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肌氨酸)及其前体(甘氨酸),还能够鉴别被称为对映体的镜像分子,以及质量相同但序列不同的分子。 千元蛋白组? Lindsay的研究指出,可实现千元基因组测序的工具,也可以最终帮助人们完成千元蛋白质组测序。事实上,Lindsay认为这一里程碑离我们并不遥远。 目前,这一技术还需要使用复杂的实验室仪器&mdash &mdash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不过Lindsay和他的同事正在开发一个可以快速鉴定氨基酸和其他分析物的新设备,以便将低成本的蛋白质组测序真正推广到临床。 该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在临床上测序蛋白质和检测新生物指标,还有望给医疗领域带来彻底的改变,在单分子水平上精确监控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
  • 基因测序催生的“金领”职业 遗传咨询师
    随着基因组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遗传物质的正确解读可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信息,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咨询,新兴的金领职业“遗传咨询师”正在受到妇幼医生、儿科医生、生命科学院毕业生、分子诊断实验室、医院及第三方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等群体的追捧。  《瞭望东方周刊》:解码遗传咨询师  不仅在医疗界受追捧,遗传咨询行业还受到了央级期刊的关注。日前,《瞭望东方周刊》以《解码遗传咨询师》为题详细解析了我国遗传咨询行业的发展现状。《瞭望东方周刊》以典型的孕前检测遗传咨询为例,强调了遗传咨询师的重要性。然而遗传咨询绝不仅限于孕前检测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技术应用极为广泛,遗传咨询所针对的人群也不尽相同。可以是婴幼儿群体和育龄成人,例如对于新生儿代谢缺陷疾病的生化遗传检查;也可以是成年群体,比如各种用药筛选的诊断,常见的如肿瘤用药 甚至可以是健康群体,比如针对某些常见隐形遗传疾病的筛查,以及其他领域的特殊群体,如亲子鉴定、法医学鉴定等。  遗传咨询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健康所需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兴起与成熟,测序成本大幅减低,基因测序因此从单纯的科研走向了大规模临床应用,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4年,基因测序设备领域龙头企业Illumina将人类全基因测序的价格降低至1000美金,今年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推出自主研发测序系统,目的是降低测序成本,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系统。  与如火如荼的行业生态相比,目前基因消费市场还处于冰海之中,基因测序临床化还存在很多疑点,主要表现在:不了解什么是基因测序?看不懂基因测序结果报告?读懂了检测报告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基因检测要真正惠及全人类,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那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群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遗传咨询师。  遗传咨询师的角色  遗传咨询师作为揭秘基因密码的专业人士,是链接临床门诊和遗传诊断实验室的桥梁。遗传咨询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优秀的沟通能力等。遗传咨询师的工作包括:根据用户的家族史、医疗史和检测目的,给出最适合客户的基因检测产品建议 综合检测报告和所有能获得的信息,评估疾病发生或复发的几率 进行疾病遗传、检测、管理、预防等知识的传授 帮助受试者做出正确的选择,理性面对致病风险,同时疏导检测结果对受试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  我国培训体系已建立:遗传咨询分会已举办四届遗传咨询师培训班  遗传咨询行业在美国已有很多年,但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基于基因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巨大的临床需求,2015年2月9日中国遗传学会成立了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简称遗传咨询分会),由著名遗传学家贺林院士出任主任委员。今年8月,贺林院士带领团队与美国两大权威遗传咨询机构的代表——美国遗传咨询师认证行会(ABGC)代表委员、美国遗传咨询认证委员会(ACGC)代表委员在波士顿进行了正式的官方会谈,商讨建立了中美双方在遗传咨询领域的官方合作机制。这意味着我国将出现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经过专业培训的认证遗传咨询师。  自成立遗传咨询分会以来,我国举办了四届遗传咨询师培训班。2015年4月22日由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主办,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承办的第一届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师培训班在上海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面向医院的医生、从事临床诊断的实验室人员(出生缺陷和遗传病、遗传综合症、复杂疾病、儿科、产科、肿瘤等科室)、检验师、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共开设三门课程,分别是医学遗传学(基础篇),临床医学遗传咨询(各论篇)和遗传检测分析与诊断方法,共8天,72个学时。内容涉及遗传病、出生缺陷、复杂多基因病、个体化用药和基因组转化医学等各方面,并详细介绍基因组时代可用于基因检测和分子诊断的多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利用新一代测序仪和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SNP、CNV、基因表达和突变分析等,同时,进行分子诊断临床实践、报告解读以及遗传咨询等情景案例教学。  2015年7月14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在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主席贺林院士的牵头下,联合了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于济南开办了第二届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师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在第一次成功开班的基础上,引进了美国和香港中文大学遗传咨询师培训课程和教学模式,实现与国外相关领域的全面接轨,以主题演讲、病例讨论、学术互动等形式,使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可以获得最新的医学遗传知识,掌握处理存在遗传病风险的患者及其家庭的医学策略,理解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在内的分子机制,并能解释疾病的遗传机制,理解分子遗传方法的原理,建立发现致病基因的科学策略。  2015年11月5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第三届遗传咨询师培训班(初级班)在美丽的广西南宁市(邕城)盛大开幕。此次培训班面向具有临床资质的临床医生 医学院或生命科学院本科毕业生 分子诊断实验室,医院及第三方检验科室初级职称者 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遗传诊断,遗传咨询工作经历2年以上者。  2015年11月7日由遗传咨询分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的第四届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师培训班在辽宁沈阳市盛大开幕。内容包括遗传咨询基础理论、遗传咨询临床应用、遗传咨询检测技术和遗传咨询政策法规四个部分。此次培训班将在之前成功开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和教学模式,在7天的集中培训后,还设立了3个月的远程培训。远程培训的课件邀请ABGC的授课老师设计,包含多种临床案例的遗传咨询,汇聚了北美遗传咨询师教学的精华案例,使国内的遗传咨询培训第一次和北美遗传培训同步。  记者了解到,遗传咨询分会目前正在筹备下一届遗传咨询师培训班的召开,这意味着我国遗传咨询师培训体系已全面拉开。  结语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病和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福音。在这些高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目前医疗体制和医疗环境的不足,规范指南的缺乏,相关机构和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临床一线遗传咨询师的短缺和相关知识,尤其是对检测报告的解读、遗传学诊断和临床处理策略方面相关知识的匮乏。因此,加速增加遗传咨询师的培训、认证、岗位设定等内容迫在眉睫。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的迅速增加,遗传咨询正成为基因测序转向临床应用必不可少的一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