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陈润生院士

仪器信息网陈润生院士专题为您整合陈润生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陈润生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陈润生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陈润生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陈润生院士话题讨论。

陈润生院士相关的论坛

  • 【转帖】最新消息-200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

    在2007年11月5日-9日举行的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大会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张希教授、生物系孟安明教授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另外,在2007年10月29日-11月2日举行的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大会上,清华大学水利系雷志栋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计算机系教授张尧学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增选29名和32名院士,清华大学总共4名教授光荣当选,总数在国内高校名列第一。----------------------------------------200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数学物理学部(6人): 张伟平 43 基础数学 南开大学 龙以明 58 数学 南开大学 王恩哥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邢定钰 62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吴岳良 45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俞昌旋 65 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学部(6人) 张 希 41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清华大学 宋礼成 69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段 雪 50 化工(应用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赵东元 44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柴之芳 64 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 松 43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7人)孟安明 43 发育生物学 清华大学 赵进东 50 植物生理学、藻类学 北京大学 武维华 50 植物生理 中国农业大学 陈润生 66 生物信息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杨焕明 54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张明杰 40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谢华安 65 植物遗传育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地学部(4人)张 经 49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 周卫健 54 放射性碳年代学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姚檀栋 52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穆 穆 52 大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1人技术科学学部:5人

  • [生科综合] 生物信息学国内学者TOPs【欢迎交流】

    原创与否-声明:排列次序按跟贴先后排列,并无排名意图。----------------------------------------------------------------:):):):):):):):)-----------------------------------------------------------------国内生物信息学领域权威:----------------------------------------------------------------*.陈润生:是我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二十多年来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 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十余次。陈教授写过大量的生物信息方面概述性的论文,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http://www.ibp.ac.cn/c/faculty/02/runshengchen.html*.杨焕明:杨焕明教授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的宏伟项目的成员国,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杨焕明教授及其团队“华大基因”)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2003年,“华大基因”又在水稻基因组完成图、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以及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及建立诊断方法都做出了新的成绩。杨焕明教授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知识的普及。http://www.big.ac.cn/big/center/yhm.jsp?id=25*.罗静初: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中国节点负责人,英国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杂志编委。1947年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6年起从事DNA和蛋白质序列计算机分析。1987-89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访问,从事蛋白质分子模型和计算机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1991-99先后5次赴英国帝国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从事蛋白质分子模型、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和数据库构建、蛋白质回环数据库构建等研究。1996年起主持和参加863、973、211、985,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等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翻译《生物信息学概论》、合作编写《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开设“实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我入门时看过的很多生物信息学讲义都是罗教授的,个人觉得罗教授的生物信息学讲义是学习生物信息入门的首选。http://www.bio.pku.edu.cn/collegereview/teacherinfo/teacher/luojc.jsp 郝柏林:郝柏林 193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涉及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模型、相变和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动力电网计算、天线计算、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群论知识工程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DNA序列分析等领域。http://www.fudan.edu.cn/new_teach/hebolin.htm施蕴渝: 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1965年9月-1970年2月,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1970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9年-1981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物理化学系访问学者。1984年6月-1985年1月及1990年3月-9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物理化学系合作研究。1994年1月法国巴黎南大学,C.N.R.S酶学及生化结构实验室合作研究。1995年11月及1996年3月-4月法国NANCY大学CNRS理论化学实验室合作研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委。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负责人、973项目中的课题负责人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负责人。http://www.zgkjc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02张春霆:著名生物物理学家。1936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起在复旦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65年毕业。1965—1970年在天津工科师范学院任教,1970—1979年在天津轻工业研究所工作,1979—1982年在法国国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从1984年起在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主要的学术成就:张教授是我国少数生物信息学家之一。他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以此为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转而研究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先后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400余次。他的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用双Sine—Gordon偏微分方程组来模拟DNA分子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碱基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此工作得到近100次的SCI引用。二是提出了DNA序列的Z曲线理论,开拓了一条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途径。目前,Z曲线理论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已获得了重要的应用,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系统地开创了DNA序列分析中的几何学研究途径,得出了关于天然蛋白质的稳定性与密码子的选用之间存在着强关联等的重要结论。在蛋白质结构类的预测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性的成果,提出了预测HIV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剪切活性部位的有效方法;提出了解释细胞内微管蛋白质装配过程的内部运动机制的精妙理论。张教授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7) 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1)。他还获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0)。http://www.tju.edu.cn/survey/zhangchunting.htm李衍达: 李衍达院士出生于1936年10月,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198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衍达院士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他研究的仅用相位谱、 幅度谱或附加部分时域采样点恢复有限长离散信号等问题,在信号重构理论及算法的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将新的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取得了开拓性成果。李衍达院士发表了《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等多部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 http://www.pupk.com/discovery/zt1/data/3337.htm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62年出生于湖南安乡,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入伍,相继获生物化学硕士、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曾发现“细胞活性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相互作用分子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及“物种演化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现象;发现并克隆肝细胞生成素、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研制其重组品,发现其受体及其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建立人胎肝转录组及其蛋白质组,从中发现500余种新基因、新蛋白质;发现中国人群常见恶性肿瘤及慢性肝炎等的易感基因10余种;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这也是中国第一次领导大型国际合作计划,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给予高度评价。以责任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Nature Genetics、PNA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enome Res、Mol Cell Proteomics、Cancer Res、JBC、Oncogene等

  • 生物信息学国内学者TOPs【欢迎交流】

    声明:排列次序按跟贴先后排列,并无排名意图。----------------------------------------------------------------:):):):):):):):)-----------------------------------------------------------------国内生物信息学领域权威:----------------------------------------------------------------*.陈润生:是我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二十多年来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 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十余次。陈教授写过大量的生物信息方面概述性的论文,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http://www.ibp.ac.cn/c/faculty/02/runshengchen.html*.杨焕明:杨焕明教授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的宏伟项目的成员国,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杨焕明教授及其团队“华大基因”)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2003年,“华大基因”又在水稻基因组完成图、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以及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及建立诊断方法都做出了新的成绩。杨焕明教授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知识的普及。http://www.big.ac.cn/big/center/yhm.jsp?id=25*.罗静初: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中国节点负责人,英国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杂志编委。1947年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6年起从事DNA和蛋白质序列计算机分析。1987-89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访问,从事蛋白质分子模型和计算机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1991-99先后5次赴英国帝国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从事蛋白质分子模型、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和数据库构建、蛋白质回环数据库构建等研究。1996年起主持和参加863、973、211、985,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等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翻译《生物信息学概论》、合作编写《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开设“实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我入门时看过的很多生物信息学讲义都是罗教授的,个人觉得罗教授的生物信息学讲义是学习生物信息入门的首选。http://www.bio.pku.edu.cn/collegereview/teacherinfo/teacher/luojc.jsp 郝柏林:郝柏林 193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涉及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模型、相变和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动力电网计算、天线计算、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群论知识工程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DNA序列分析等领域。http://www.fudan.edu.cn/new_teach/hebolin.htm施蕴渝: 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1965年9月-1970年2月,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1970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9年-1981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物理化学系访问学者。1984年6月-1985年1月及1990年3月-9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物理化学系合作研究。1994年1月法国巴黎南大学,C.N.R.S酶学及生化结构实验室合作研究。1995年11月及1996年3月-4月法国NANCY大学CNRS理论化学实验室合作研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委。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负责人、973项目中的课题负责人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负责人。http://www.zgkjc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02张春霆:著名生物物理学家。1936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起在复旦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65年毕业。1965—1970年在天津工科师范学院任教,1970—1979年在天津轻工业研究所工作,1979—1982年在法国国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从1984年起在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主要的学术成就:张教授是我国少数生物信息学家之一。他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以此为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转而研究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先后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400余次。他的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用双Sine—Gordon偏微分方程组来模拟DNA分子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碱基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此工作得到近100次的SCI引用。二是提出了DNA序列的Z曲线理论,开拓了一条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途径。目前,Z曲线理论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已获得了重要的应用,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系统地开创了DNA序列分析中的几何学研究途径,得出了关于天然蛋白质的稳定性与密码子的选用之间存在着强关联等的重要结论。在蛋白质结构类的预测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性的成果,提出了预测HIV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剪切活性部位的有效方法;提出了解释细胞内微管蛋白质装配过程的内部运动机制的精妙理论。张教授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7) 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1)。他还获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0)。http://www.tju.edu.cn/survey/zhangchunting.htm李衍达: 李衍达院士出生于1936年10月,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198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衍达院士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他研究的仅用相位谱、 幅度谱或附加部分时域采样点恢复有限长离散信号等问题,在信号重构理论及算法的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将新的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取得了开拓性成果。李衍达院士发表了《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等多部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 http://www.pupk.com/discovery/zt1/data/3337.htm[/siz

  • 张玉奎院士莅临青岛盛瀚指导工作

    张玉奎院士莅临青岛盛瀚指导工作

    2011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张玉奎同山东省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专家崔鹤莅临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参观,并高度评价了国产仪器第一品牌---盛瀚先进的离子色谱技术水平。 此行,张玉奎、崔鹤二位专家针对青岛盛瀚自主研发的CIC-300型离子色谱仪、SH系列色谱柱、自动进样器、抑制器、恒温电导池等技术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并表示青岛盛瀚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国产离子色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二位专家特别提及CIC-300型离子色谱仪及SH系列离子色谱柱,表示SH阳离子色谱柱与阴离子、重金属色谱柱已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与CIC-300离子色谱仪一同打破了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局面,为国产科学仪器的振兴书写了新的篇章。 CIC-300型离子色谱仪是盛瀚公司历时6年研发的最新型离子色谱产品,代表了目前最先进的国内色谱技术水平。该型号产品分单、双流道系统,可实现阴阳离子同时检测,并配有多检测器模式,可实现常规阴阳离子的精确检测及含氧卤酸盐、紫外吸收元素等特殊样品分析,且CIC-300型离子色谱仪的电器和流路接口全部标准化、国际化,与进口仪器的电器和流路接口相一致,可解决部分仪器因后期维护费用太高而闲置的问题。 SH系列离子色谱柱技术是盛瀚公司的核心技术,该技术是表征离子色谱仪器生产商技术实力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除盛瀚公司外,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能实现该产品的批量化生产。盛瀚公司历时6年研发的SH系列离子色谱柱性能稳定,填补了国内离子色谱柱技术的空白。 此次张玉奎、崔鹤二位专家对盛瀚技术水平的肯定必将激励盛瀚所有员工继续秉承专业精神,做世界一流的分析仪器,打造国产仪器第一品牌,为中国色谱技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21142_325714_78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21142_325716_78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21142_325717_782_3.jpg

  • 愿再次为大家做魏复盛院士的传话筒

    今年8月已经为大家做了一次传话筒,可能是魏院士因事没到郑州而给大家传话作用不到。本次,魏院士一行下周二或周三要亲自到我们JIyuan市,就重金属分析方法和重金属修复(这个与我们监测关系不大)进行调研。 就我们关心的监测方法而言,魏老师此行主要目的:简单看二级站监测能力后,着重要为土壤分析方法编制、水与废水分析方法和空气和废气分析方法修订做调研工作--了解大家在实际监测分析中遇到疑惑和建议,从而完善三本书的编制或修订。请大家积极谈谈重金属监测工作中的疑惑,提出中肯意见、建议。

  • 中国的双料院士

    中国的双料院士中国两院的双院院士共34位,他们均在1994年之前就已当选过中科院院士,此后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即称为双院院士。其中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0位中科院院士,而1995年当选的有严恺,邵象华,吴良镛和吴阶平4位中科院院士。双院院士已离世17位。01.侯祥麟(1912-2008),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2.张光斗(1912-2013),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3.李国豪 (1913-2005)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4.张 维 (1913-200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5.王大珩 (1915-201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6.严 恺 (1912-2006) ,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7.邵象华(1913-2012),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8.钱学森(1911-2009),57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9.罗沛霖 (1913-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0.朱光亚 (1924-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1.张宗祜(1926-201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2.赵仁恺 (1923-2010)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3.周干峙 (1930-2014)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4.王 选(1937-200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5.潘家铮 (1927-201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6.吴阶平(1917-2011),80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17.严东生(1918-),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8.陆元九(1920-),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9.师昌绪(1920-201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0.吴良镛 (192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1.闵恩泽(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2.郑哲敏(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3.沈志云(1929-),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4.顾诵芬(1930-),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5.石元春 (1931-)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6.常印佛(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7.宋 健(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8.王 越(193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9.闵桂荣(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0.陈俊亮(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1.王淀佐(1934-),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2.刘永坦(193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3.李德仁 (1939-)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4.路甬祥(194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相关热点讨论:院士传奇--奔跑吧,兄弟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分析化学的院士

  • 【分享】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简介

    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成立。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基斯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萨拉姆发起的,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建立的一个非政治、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第三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各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大科学项目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主要机构有: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会议,每年轮流在院士所在国举行。  科学院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  1985年首次设立科学奖,授予第三世界国家在科学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奖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及基础医学五项。 中国于1983年参加了这一组织.中国TWAS院士名单 1984年当选者:华罗庚 夏 鼐1985年当选者:卢嘉锡 周光召 丁国瑜 朱震达 陈中伟 姜伯驹 梁栋才 谈家桢 黄 昆 曾呈奎1986年当选者:冯德培 廖山涛1987年当选者:孙鸿烈 赵忠贤1988年当选者:茅以升 谢希德1989年当选者:孙 枢 白志东 1990年当选者:路甬祥 于 渌 曲钦岳 李振声 陈创天1991年当选者:刘东生 吴文俊 杨福家 顾方舟1992年当选者:吴阶平 张存浩 陈述彭 邹承鲁 李家明1993年当选者:严东生 洪国藩 闵恩泽 汪尔康 母国光 王 选 刘光鼎 涂光炽 冯 端 干福熹1994年当选者:张恭庆 石元春 苏纪兰 惠永正1995年当选者:许智宏 郝柏林 贾兰坡 荆其诚 师昌绪 曾庆存1996年当选者:田昭武 陈学俊1997年当选者:白春礼 李大潜1998年当选者:马志明 朱作言 李方华 唐晋发1999年当选者:李依依 王志新 郭景坤 陈竺 陈运泰 董绍俊 林群2000年当选者:王佛松 严陆光 苏肇冰 范海福 安芷生 陈顒 张启发 周巢尘 刘新垣2001年当选者:徐冠华 陈佳洱 程津培 戚正武 洪德元 李德生 李国杰 闵乃本 裴 钢 汪品先 张春霆 周炳琨 朱清时 洪 涛 牛文元 张伟平2002年当选者:冼鼎昌 艾国祥 郭雷 许绍燮2003年当选者李静海 吴建屏 欧阳自远 胡和生 徐如仁 欧阳钟灿2004年当选者李家洋 饶子和 卢柯 解思深 徐至展 韩启德 杨卫 侯建国 傅廷栋 秦大河2005年当选者文兰、林毅夫、石耀霖、顾秉林、陈翰馥、贺福初、方成、李灿、王志珍、朱日祥、洪茂椿2006年当选者邓子新、张侃、涂传诒、杨雄里、王恩多、丁仲礼

  • 【转帖】院士是怎样“炼成的”--刘筠院士

    院士是怎样“炼成的”--刘筠院士——解读著名鱼类发育生物学家刘筠教授 2002年初秋,师大校园里一条条“热烈祝贺刘筠院士荣获僵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荣称号”的红幅显得格外醒目。我校历史上从此又铭记上有份量的一笔:刘筠院士是这次僵获此荣誉的50名专家之一和湖南省的唯一。在生命科学学院门口,年逾古稀的刘筠院士微笑着同前来祝贺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一一握手,从他那古铜色饱经风霜而充满智慧的脸上,能读出许多撼人心魄的乐章。少年壮志不言愁 在人生的跑道上,第一步的领先很可能意味着最终的胜利。抚今追昔,刘筠院士感到在自己70多年的人生旅途上,之所以能有所建树,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的发奋学习和从小立志成才的抱负。 他1929年出生在湖南双峰县青树坪乡的一个农民兼小手工业者家庭,小时候全家靠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手工织帽为生。8岁时,父母亲带着刘筠和弟妹举家来到武冈县城。在这里刘筠勤奋好学,是每天到校最早、最守纪律的学生,也是学习最全神贯注的学生。小学毕业时,他以全校最好的的成绩考进了洞庭中学(现为武冈市二中)。 洞庭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躲避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从武汉迁往武冈兴建的。学校创办人李明灏是有名的爱国人士,许多有名的教师都来此任教,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由于宽进严出,每年招收两个班的学生,但到毕业时已淘汰二分之一,这种“不进则退”的竞争制度成了激发刘筠苦学习的一种动力。一方面,他与班上几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挑战”,“看谁学得好”,寻找奋发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学习上又做到不懂就问,主动问同学、问老师,对任何问题都直到弄懂为止。他从不死记硬背。战争年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极少,每门课程仅有一本教科书,许多同学各种课文烂背如流,考试起来却不理想,而刘筠注重理解则能抓住重点,从理解中记忆,由于勤奋好学、方法得当,刘筠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前5名。 1945年初,洞庭中学全校师生逃难到湘贵两省交界的会同山区,刘筠仍然坚持每天在煤油灯下学习3小时以上。刘筠爱好体育,他小学时就爱游泳,上中学后,跑步、爬山、打球样样爱好。当时武风县城附近名胜古迹如云山,南山寨、东塔等地,他每年都要光顾,早出晚归,常常一天要走七八十里山路,从不叫累,说起武冈法相岩的8沿,刘老至今记忆犹新。 学生阶段的刘筠还是学校有名的活跃分子,担任过学会体育部长、生活部长、学生会主席等职。洞庭中学有办学生伙食合作社的传统,学生种菜、养猪、养鸡改善生活,刘筠即是组织者,又带头实干,卖文具、卖花生米,刘筠带头为学生伙食合作社积累资金。因此学生每月伙食只需从家里带来30斤米,还能每周吃上一顿猪肉,调剂生活。爱拼才会赢 1995年仲秋是一个神奇的季节。当祖国北方早已进入霜寻交加寒如隆交时节之时,广袤的华东平原民亲雷鸣骤雨如春,而地处华中与华南交结部位的洞庭湖区,则依然笼罩在滚滚热浪中,宛如炎炎盛夏,酷热难当。 在国家甲鱼生产基地湖南汉寿县块以南七八里处的特种水产实验基地,池水映着烈日的光茫,平静得像一面面银光灿烂的镜子。池里甲鱼成群结队地爬上岸。它们有的酣然大睡,有的悠悠漫步,有的伸着脖子东张西望,偶尔还出现一两只金鳖、白玉鳖之类的名门望族点缀其中,一有响声,则会转向间全体逃立夭夭,隐遁到池水深处。这是著名生物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主持的实验基地,甲鱼人工繁殖是这位大名鼎鼎的“鱼圣”所从事的水族研究中的一个课题。他在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生殖生理和育种研究领域殚精竭虑,辛勤耕耘,从风华正巨到如今两鬓如霜,40多年如一日,为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的刘院士并没有许多同龄人那种福态。他中等身材,谈话的思维之敏捷,要不是额上那深深的皱纹,很难相信他已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刘院士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生物系,随即在中国科学院进修两年,从此开始从事鱼类研究。述往思来,刘院士对自己的事业深有感悟。他觉得对鱼类进行生殖生理研究,就是要实现鱼类发展的优质、多量、高效益,使优质鱼类繁衍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也就是为了培育出更多的优质鱼。 “搞鱼类研究,我们刘院士是从三湘农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熬出来的”。原湖南师大生物系主任张天晓教授对此钦佩不已。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是新中国鱼类生殖生理研究的起步阶段。1958年初秋,刚刚从中科院深造归来的刘筠血管里奔腾着不甘平庸的血液。他坚信,事业的价值就在于有着高尚而执著的追求,有敢于面对未来的创造。 后生可畏!刘筠给学校打报告,主动请缨,要求下乡实地考察和实验是否能对洞庭湖区草、青、鲢、鳙四大家鱼进行人工繁殖。理由是:中国淡水鱼的生产由于自古以来只能依靠在自然条件下生殖繁衍,有限的渔业资源严重制约了渔业的发展,他要开始从一个新的领域开垦!为此,他顾不得与新婚妻子的团聚,卷起铺盖带着学生直奔祁东县农村。自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刘筠的足迹踏遍了湖南省的40多个县。 上帝要求人们只有具备三件东西才能赐予帮助——一颗坚定的心、两条强壮的腿和一张咬紧牙关的嘴唇。在祁东县,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刘筠和他的弟子们每天早晨做完了县渔场的实验后,紧接着要步行35公里赶往归阳渔场去进行另一组实验。完成实验后的当天又得赶回渔场,如此风雪冰霜、日晒雨淋地每天往返70多公里,每天工作时间常常达十七、八个小时,有时一天还只能吃上两顿饭。晚上睡觉,常常是“横堆罗汉”一张床上要横躺四五个人。有多少次,他甚至干脆躺在渔棚的长椅上过夜。 记不清是哪位先哲讲过这样的话: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能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 1960年,刘筠和同事们终于完成了“草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及技术推广应用”这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课题。才到而立之年的刘筠,以自己特有的才华和胆略首次结束了中国家鱼不能人工繁殖的历史。这项成果逐步在全省推广,并很快向全国各地辐射。湖南师大生物系的教师说,刘老师中青年时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乡间僻壤的渔场度过的,即使如今年逾古稀,也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或在实验室里做学问。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肩上挑着一担东西走路时,其速度反而要比他徒手步行快得多。原因在于压力往往是动力的伴侣。在科学研究中,刘筠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着这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早已功成名就的刘筠没有那种“当了教授,就如船到码头”的清闲,他的研究领域又拓展到了在细胞工程育种。他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结合技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鱼类多倍体基因库种群,成功地培育出了三倍体卿鱼(即湘云鲫)和三倍体鲤鱼(即湘云鲤),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与传统的鲫、鲤相比,湘云鲫、鲤具有生长快、体型大的优势,且肉质鲜嫩、味道甘美。湘云鲫比普通鲫鱼的长速要快几倍,一条当年的鱼苗可长到05公斤;湘云鲤比普通的鲤鱼快20—30%,当年的鱼苗可长到0.75公斤。

  • 2011年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名单(生命科学)

    摘要:中国工程院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生物类)农业学部(6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陈剑平4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康绍忠49中国农业大学李 坚68东北林业大学吴孔明47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喻树迅58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有勇55云南农业大学陈剑平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81.jpg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现任农业部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分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室工作,1989年7月特例晋升助理研究员,1991年7月特例晋升副研究员,1993年3月特批晋升研究员。1989年至1990年11月在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11月至1995年12月赴苏格兰作物研究所开展合作与攻读博士,并于1995年10月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20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病毒和病毒病防治研究,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和欧共体等30个科研项目,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其传播病毒内在关系,系统研究了植物病毒缺失突变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水稻和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病毒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介体真菌及传毒特性、抗源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鉴定了54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发现12个新种,开展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系统进化研究,和有关单位合作,开展重要粮食作物病毒病综合防治工作,挽回巨大经济损失。出版专著3部(合计421.7万字)、论文集1册、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218篇(SCI收录97篇),专利5项,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康绍忠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98.jpg男,1962年11月生,湖南桃源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农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康绍忠教授是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领域杰出的青年教师,也是我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康绍忠教授是我校节水与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曾先后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陕西省首届科技新星、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水利部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奖励,首批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规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工程计划。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的14名青年专家之一。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7月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转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简介

    安芷生 现有院士 第四纪地质学家。原籍安徽六安,生于湖南芷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以及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发生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测定了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代用序列:对控制我国中东部环境的古季风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合著《黄土与环境》一书,是主要执笔者之一。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分享】18位地学院士解析汶川地震

    [I]18位地学院士解析汶川地震 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 注意科研成果的积累和共享 [/I]   “最近大家都很忙。”在5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院士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开场白道出了在场各位两鬓斑白的老院士们的近况。   汶川地震牵动了地学部各位院士的心。地震发生后,他们纷纷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并积极参与研究工作。   一共有18位院士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他们对地震的形成、预测以及赈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以期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 警惕强余震: 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首先介绍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基本情况,并与唐山大地震进行了比较。   陈运泰介绍,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即向公众公布的震级为8.0级,根据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级为7.9级~8.3级;而唐山地震的面波震级和矩张量反演震级分别为7.8级和7.6级。“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震级要大,震级差至少0.3级,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唐山地震的3倍。”   地震发生后,最大的余震可能发生在什么地点,可能多大,什么时候发生?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这些问题,陈运泰也作出了一定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资料,陈运泰和他的学生反演得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面上的破裂错动的分布,显示在断裂带上有两个比较大的破裂“亏空”区,即目前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破裂的地方。陈运泰说:“这两个破裂‘亏空’区是很有可能发生大的余震的地方。”但他同时强调:“即使是预测余震,也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统计规律,一般来说,最大余震的震级比主震震级平均低1.2级。陈运泰指出,这个统计规律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根据这个统计规律估算,最大的余震应接近7级。但到现在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都还是比较“小”的,即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发生在我国华北和西南的地震,包括1965年东川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1976年龙陵—潞西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等等,很多都是以所谓‘双震’的形式出现的。”   至于最大余震发生的时间,陈运泰指出,难度就更大了。以往一些震例的经验表明,可以是与主震相隔一个小时,也可以是相隔几个星期。地震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几天或者是几十天之后,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但常常会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一个“晚期强余震”。   “那将是非常致命的。随着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人们常常容易放松对余震的警惕。”陈运泰强调:“这次地震很大,如果是主震型的,发生强余震的震级将很高,接近7级;如果是双震型的,未来发生的地震还可能更大。这两个情况都警示我们,要特别加强对强余震的监测。”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http://www.jlbjb.com/zgjl/UploadPic/2008-2/20082209135587734.jpg 张钟华院士(前)与课题组同志共同讨论  计量学专家,男,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65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而后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精密电测量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至1979年他负责用交叉电容法建立国家电容标准,不确定度为1×10-7。1997年参加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10pF电容国际比对,与国际平均值的差别仅为4×10-8,为国际上的最好结果之一。  1983年到1988年他负责用低温核磁共振法建立国家强磁场标准(2~12特斯拉,不确定度6×10-5)。发明了"抑制法"克服低温核磁共振法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困难。此标准至今仍为国际上最好的同类标准之一。1992年他因此项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原创大赛】原始记录不原始的一些现象分析

    [align=center]原始记录不原始的一些现象分析[/align][align=center]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测设备分会 李学哲[/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 近期[/font][font=Calibri]CNAS多次[/font][font=宋体]通报了个别实验室的原始记录存在严重问题的通报。通报中例举了五大类[/font][font=Calibri]16[/font][font=宋体]种具体问题,主要是原始记录缺失问题,原始记录与出具的结果报告不一致问题以及原始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很有必要,目的就是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强诚信理念,尽可能降低实验室风险。[/font][/font][font=宋体]一、原始记录缺失问题[/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完全缺失问题和部分缺失问题。完全缺失原始记录的报告出具已不是一般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理解为造假,说明已出现实验室管理的致命缺陷,这是不容许出现的原则[/font][/font][font=宋体]性[/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问题。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font][font=Calibri]25[/font][font=宋体]条的要求,问题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不能负责任,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根据出具报告的性质,其对应的具体问题行为也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罚[/font][/font][font=宋体]处理[/font][font=宋体]的。如涉及到政府部门安排的监督抽查任务时就需要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要求。[/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部分缺失问题也分两类,一类报告中的某项或几项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缺失。本人觉得缺失不在大小,性质与完全缺失是等同的,这个问题的认识一定要提高,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实验室需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第二类就是原始记录的支持数据不完整,这类问题是实验室常见问题,如缺少一些必要的计量校准支持检验结果的数据或试验中涉及到的计量校正结果的数据记录,计算过程、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缺失问题等,甚至只有结果无过程记录的情况,这是需要实验室认真按相关标准、规范等要求进行整改的。[/font][/font][font=宋体]二、原始记录与报告不一致问题[/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这个情况涉及到多个样品执行同一个标准、规范或技术文件的检验出现的问题;单个样品的检验依据错误问题;仪器设备等级达不到要求,却出具了高等级仪器的结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不同检验日期的分析天平称量标准物质结果一致问题,不同检定点的校准数据一致问题,不是同一个样品的原始记录检验过程结果一致性问题等等。这类问题的突出特点是数据雷同问题,主观因素起了决定作用,这类问题的出现需要强化实验室管理,完善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加强三级审核过程的严肃性,问题发生后在一定时期内,针对性的提高此类报告的监督抽查比例,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font][/font][font=宋体]三、原始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合问题[/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原始记录与实际不符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不检验或少检验,凭自己的检验经验,编制原始记录的现象。再有现场不记录补写原始记录的原始记录不原始情况。原始记录与实际不符也属于实验室常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通过原始记录的分析,是不难发现的。也属于主观原因所致,多数是有目的的去编制原始记录[/font][/font][font=宋体]。发现问题采取的[/font][font=宋体]措施与问题二的处理基本相近,也是从强化实验室管理入手,去解决问题。[/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以上问题的发生[/font][/font][font=宋体]原因主要是[/font][font=宋体]主观因素在作祟,[/font][font=宋体]究其原因是缺少责任心,懒政怠政思想在作怪。当事者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存在侥幸心理。杜绝此类问题应该从根上解决问题,分析发生问题时的具体情况,了解问题人员的思想,主客观原因要搞清楚。解决问题先从制度上找问题,有没有缺失。存在硬件问题就要去主动解决,实事求是根据自身能力开展工作。人员问题要加强管理,从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上考虑,若存在有严重的、习惯性的不适合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岗位,避免发生重大问题;对于其他人员原则上教育培训为主,提高认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font] [font=宋体] 总之发生问题不可怕,不去及时解决问题,引发问题扩大化才是非理性做法,希望大家能够以工作责任心为重,负责任的做好各项工作,我们的检验事业一定能够做好、做大、做强。[/font]

  • 【缅怀】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align=center][img=221,300]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03/201031194734338.jpg[/img][/align][align=center]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align][align=left][color=#0000ff]  [b]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b][/color][/align]  [b]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b]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b][color=#0000ff]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color][/b]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 【转帖】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白春礼 现有院士 物理化学家。辽宁丹东人。满族。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新兴的前沿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带领科研人员利用SPM系统地研究了一些有机和生物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并在纳米科技方面有开创性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白春礼

    白春礼 纳米科技研究专家 满族,1953年9月生于辽宁丹东。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国家纳米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 曾获国际化工协会授予的国际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解读这些科学家伴侣的人生密码,我们只需用感叹和敬佩去体味。陈竺、陈赛娟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9_545358_2999737_3.jpg陈竺(1953-)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发现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发病原理中的作用;揭示了甲酸和As2O3分化诱导调亡治疗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识别了一大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数十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陈赛娟(1951-)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体系,阐明了我国白血病核型变化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具有变异染色体易位t(11;17)的一种临床类型,证明了该易位导致的PLZF-RARa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作用。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张文裕、王承书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3_545359_2999737_3.jpg张文裕(1910-1992)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 年代后期进一步研究确定μ子和原子能没有强作用,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介原子的存在,从而开拓了关于μ介原子的研究工作。在Λ超子与粒子散射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的奠基性工作、筹建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承书(1912-1994)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受控聚变反应、等离子体物理、同位素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开创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拓并领导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在有关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作出重要成果。在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浓缩铀扩散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既负责全面领导,又亲自参加参数选择等工作,并获得良好成功。在领导气体离心法与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钱三强、何泽慧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7_545355_2999737_3.jpg钱三强(1913 -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导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何泽慧(1914-2011)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周廷冲、黄翠芬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5_545360_2999737_3.jpg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三磷酸腺苷-铺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首先发现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阐明了乙酰基活化的两步酶催化反应;建立了家兔血吸虫病虫卵的实验模型;指导并参加军用毒剂防治药物的生化药理和毒理研究;开展了受体生化药理学和生长因子的创伤治疗作用研究。黄翠芬(1921-2011)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在国内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细菌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研制出高保护率的幼畜大肠菌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及人用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开展了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研究,首先在国内获得尿激酶原(Pro-UK)基因克隆及表达,并对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改造,提高其性能,是当前溶血栓特效的多肽药物。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吴仲华、李敏华夫妇吴仲华(1917-1992)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 年代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李敏华(1917-2013)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塑性力学方面,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对涡轮轴(变截面圆轴)在扭矩作用下提出了应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有限差分法的新解法,能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进行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何炳林、陈茹玉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7_545361_2999737_3.jpg何炳林(1918 -20

  • 【转帖】中国两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另外16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以色列、德国、比利时、日本、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日举行的第144届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宣布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当选的)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2025人。 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每年4月底,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

  • 原始的度量衡——原始人类对“量”的萌生

    原始的度量衡——原始人类对“量”的萌生

    古猿与“人”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界,动物只是凭着自身器官,趋势避害地求得生存的环境,即使是其中最高度发展的古猿,也只能利用一些天然的材料,随意地拾取折断的树枝和散落的石块去与野兽搏斗,挖掘植物的根块和击落树上的果实充饥。这种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只是一种自然的劳动。古猿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在难以察觉的速度中开始了一个从猿到人的飞跃。  劳动是古猿进化成人的决定因素,制造工具是古猿转变成人的主要标志。古猿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从事自然劳动的过程中,促进了大脑的发展,开始对某些规律性的自然现象产生了对比,量的概念就自发地产生了。如一些妇女结队到原始森林去采集野果,发现了一片茂密的果树林,树上坠满了各种果实,甘甜的山果不但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还可以带一些给他们的同伴。一段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果实被采摘得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放弃这块地方,再去寻找其它食物。于是多和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外出捕捉野兽,有时猎到一只小野兔,有时又幸运地猎获了一只大山羊。天长日久,用手提一提,肩扛一扛也就分辨出不同轻重来了。为了捕捉野兽,常常要寻找一些树的树杈充当武器,太长既不便携带也不便使用,太短又打不到被猎物,经过反复地实践,长短这个量的概念产生了。这些都是对自然界规律性现象产生对比的结果。通过长期对比积累起来的经验,就逐步有了“形”和“量”的概念,开始打制简单、粗糙的石器。考古界称之为旧石器时期。从对量有了认识到制造工具  旧石器时期的“猿人”虽然已把石块分割成不同大小、相对尖锐的三角形、多边形的砍断器和带有锋芒的尖状器,但从这时期石器的表面上看,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石材去制作较为理想的、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大小的石质工具,只是在任其一击之后产生的震动而发生物理性的分裂。尽管如此,猿人在制造最简单的木、石工具时,都是在对大小、长短这些直觉的量有所比较和认识之后开始的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意识首先反映在对“量”的分辨和利用上。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6/201306081323_443575_1638093_3.jpg 大约20万年前后,即旧石器的第二阶段,称之为“古人”。这时期的工具已可分成各种类型:如石刀、石斧、石镰等,甚至出现了复合工具,即在石质工具上安木制的柄,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力。复合工具的制造,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古人在对量的认识上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在石斧或石镰上钻孔时,必须考虑到所钻的孔与木柄的粗细如何保持相对的一致,才能达到复合的效果。尽管当时还没有任何的测量工具,但比较下孔的大小、木棒的粗细、长短,石斧的轻重的活动已经产生了。  旧石器时期发展到距今约四万年前的第三阶段,即“新人”时期,各地遗址除出土数以万计的各种石器外,还发现了颜色鲜艳、松软的灰烬层。标明“新人”们已掌握了人工钻木取火的办法。从熟食到高温的利用  《礼记》载:“昔者先王,米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茹其毛。”这时期的“新人”正处在旧石器向新石器进化的过程之中。而火的利用和骨针的发明,终于挣脱了“茹毛饮血”,赤身裸体的生活,彻底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开始进入古老的文明阶段。  “火”在大自然中一直存在,只有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被利用。从“古猿”到“人”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逐渐从惧怕火、逃避火到保存火、......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6/201306081324_443576_1638093_3.jpg......响先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它从感性上有了高认识,他们在烧制陶器、冶炼金属时凭经验传授,目测火光的变化而对温度进行控制。《考工记》中就有关于观察火候的记载:在铜和锡熔化过程中,先产生黑浊之气,随着温度升高,先后产生黄白、青白和青色的气体,这时便可以浇铸了。类似观察火的方法,在《韩非子》中也有:“视锻锡而察青黄色”之说。骨针的发明  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把我们的思路引向了另一层次的原始人群生活的环境中。骨针长82毫米,最粗直径约3.3毫米。针身光滑、针眼狭小,针尖也比较锐利。山顶洞人精心磨制出来的骨针,穿上兽筋或兽皮做成的“线”,便可以把兽皮缝合成可以抵御风寒的衣服了。从“量”的角度来分析,这时期的先民不但会把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长树枝截成短枝,而且会把小块的兽皮拼成大块,缝合成皮囊盛水,制成有一定形状的衣服穿在身上了。这类活动已蕴含着对总量和分量的朦胧理解。又过了漫长的岁月,在采集、渔猎的活动中,逐步掌握了利用树皮、草茎等植物纤维经过搓制成绳索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知识的积累,有从结绳发展到利用有韧性的纤维如葛、麻等,再经过搓捻,提高其强度,便可以编制更细密的纺织物了。新石器时期出土了大量陶轮、骨椎等,说明了衣着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在甘肃辛店出土的彩陶上,绘有穿着衣裙进行舞蹈的人们。这时期的衣服已不仅仅只是拼成大块后随意地裹在身上挡挡风寒,而且还注意到服饰的长短、式样了。他们在缝制这类衣裙时,比较一下各部位的“尺寸”已成为必要。

  • 用院士数衡量文化底蕴

    一. 事由 最近清明节,中国人尊老,各地都有隆重的祭祖活动。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让祖宗的待遇也随之改善,情理之中。我母亲1990年去世,临终前在病床边,她对我说:“你要经常来看我.....”我说:"没问题!"1991年至今,每年清明节我必从北京回常熟。我想:快到清明节,睡在地下的老人各自在盼望自家的亲人来探亲,我准时到常熟父母墓地,他俩也有面子:“你看,我儿子又准时从北京来看我了.....” 我父母都能干,吃了不少苦.......我参加工作后,母亲对我说:“拿了国家的工资,好好为国家干活”,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并付于行动,自认为近50年,工作表现不错。二. 文化底蕴 每到清明各地都把自己当地名人抬出来,黄帝、孔子、老子、曹操....让他们为当地经济服务,我认为都对。但由此说自己的城市有深厚文化底蕴,却缺少说服力。我认为应该用具体的事实,最好用这个城市的院士数来说明/支撑你所说的文化底蕴。三. 请你评常熟市的文化底蕴 我老家江苏省常熟市也自称是历史名城有文化底蕴,你看如下的数字是否有说服力。 22名院士。10多年前,我回常熟老家,当地一位局长给我一份宣传常熟市(县级市)的材料,其中列出了22名院士的姓名及所在单位。我认为22名院士这个数字有说服力,尤其在10多年前,院士的评选,官员及董事长还未想到去当院士,即那是的院士是比较纯洁的院士。一个县级市有22名院士,不容易,充分说明了常熟这个小城市的文化底蕴。相反,你说自己有文化底蕴,但一个城市连一个(老)院士都没有,怎么自圆其说?四. 核工业部北京五所四个同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同在我所在的、有职工约1200人的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的常熟人有4个人。他们是有机试剂(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室的王清泰、工艺仪器研究室的戴圣华、实验仪表研究室的朱跃坤和分析化学研究室的周锦帆,分别毕业于乌克兰敖德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我们四人都是在各自的研究室的尖子的平方,这个是偶然的吗?还是与常熟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关呢?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认为我们江苏常熟人适合搞科研,因为常熟市有真正的文化底蕴。五. 建议 凡申报历史名城,请写明城市有多少个院士。 更多博文:http://www.instrument.com.cn/ilog/%D6%DC%BD%F5%B7%AB

  • 钟南山院士专访:我在医学会的收获和遗憾

    丁香园通讯员现场采访钟南山院士丁香园通讯员:钟南山院士,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网站的专访。钟南山院士:你好!丁香园的朋友,你们好!丁香园通讯员:我们知道医学会近期刚刚进行了换届选举,在您卸任之后很多会员关心您接下来的安排?能否给我们透露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钟南山院士:谢谢丁香园会员们的关心。我接下来做的是中华医学会的顾问,主要工作将是推动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临床科研基金。就像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的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医学、物理、化学都有,而且医学方面的科研基金主要是发放给基础研究,真正用于临床科研的基金扶持项目并不多。所以我就建议国家要设立一个专门的“临床科研基金”,为更多临床研究应用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丁香园通讯员:有点类似于美国的NIH机构?钟南山院士:可以这么说吧。我们知道NIH的基金也是有很多基础和临床的项目,但是他们现在很看重基础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还特别制定了“translation”的路线图计划。我们也希望能帮助更多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丁香园通讯员:卸任医学会会长之后,您如何总结这几年在医学会的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钟南山院士:回头来看,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在改变医学会的作风上,努力做到“民主、服务”。我们经常和医学会各个分会的工作人员沟通,强调医学会的“服务精神”,是要为医务工作者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一个权力机构或者官僚机构。钟南山院士:另外,我也积极推动医学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直接的措施是要求各个医学会分会建立各种议事制度,增强会员们的民主体验。在医学会的推动下,各个学科分会都建立了“三三制”的领导模式,即“前任、现任和继任”的同志们在一起工作、协商,从而在制度上保证“民主、服务”的宗旨不变。丁香园通讯员:有没有什么遗憾之处。钟南山院士:确实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最大的遗憾有两个地方。第一是没有在任内为医学会找好一个“家”,因为现在医学会没有自己的办公总部,很多学科分会都是在外面自己租地方办公,工作条件和协商效率都不够。本来我们在两年前就有机会来帮医学会建立一座大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所以我感觉很遗憾。第二个遗憾是没能完成吴仪副总理的愿望,实现医学会“技术性、学术性、自律性和规范性”的四个转换。希望今后的同志们能继续努力下去。丁香园通讯员: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近年来医学界最大的变化可能就在于住院医师制度的推出,尤其是像上海地区已经在今年的医学毕业生中间全面推行住院医师制度,但是也遭到很多基层和一线医师们的抵触。请问您如何看待住院医师制度在中国的推广问题?钟南山院士:嗯,我觉得住院医师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很好的,因为很多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基础其实都很不够,而住院医师制度刚好补贴了这么一个“临床实践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也看到很多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物质问题,住院医师在三年培训期间的费用由谁来埋单?如果不能在这个层面提供可靠的保障,会造成住院医师的培训形式走样,造成各方面的误解和难以执行;第二个问题是培训的内容,现在的培训还是一个专科医师的模式,即使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能选择区大医院的工作,因为他不会做其他方面的工作。但是在我们的新医改中已经明确要加大社区医院的推广,所以很需要一大批的全科医师,除了诊疗、还要帮助老百姓预防疾病。但是这一方面的培训好像太少了。丁香园通讯员:我们也觉得在中央层面应该有个统一规划执行的机构,感觉现在各地都是自己摸索尝试,缺乏推行的标准。钟南山院士:我在之前的两次人大会上也提出过类似问题。当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给师范学生减免费用,我就提出能不能对那些志愿下基层的全科医生进行政策扶持,通过政府、大医院和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供保障,减免他们在做住院医师时候的培训费用。丁香园通讯员:这些意见都很好,如果能最终实现将是对住院医师制度很好的补偿。感谢钟院士接受丁香园的采访。钟院士:谢谢你!代我向丁香园的朋友们问好。

  • 我愿给大家做魏复胜院士的传话筒(仅限一天)

    大家好,环境监测总站魏院士本周要到我们我省开展重金属分析调研,有啥问题或有啥话需要带给魏老师,请告诉我。重金属分析技术,可以是土壤也可以是固废。大家可以畅谈样品处理中的疑惑,也可是仪器分析中存在的疑难,亦可标准中疑点甚至错误,还可以是重金属分析的趋势。。。

  • 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color=#444444] [/color][b][color=#ff0000]惊闻卢佩章院士仙逝,沉痛哀悼卢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color][/b][color=#444444]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今日于家中无疾仙逝,享年92岁。[/color][align=center][color=#444444][img=,130,16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1647_01_3237657_3.jpg[/img][/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b] [b]卢佩章院士简介[/b][/b][/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 卢佩章院士,[color=#444444]分析化学家,福建省永定县人,1925年10月生于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 [color=#444444]中国色谱学会名誉理事长。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等导师指导下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86年任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CC)》等杂志编委。[/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444444][b] [/b]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color][/color][/color][color=#444444]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color][color=#444444]展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应用于产品的分析)”[/color][color=#444444]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color][color=#444444]为[/color][color=#444444]四个获奖者之一。六十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七十年代,开展了高效液[/color][color=#444444]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color][color=#444444]效液[/color][color=#444444]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color][color=#444444]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 [color=#444444]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Zhukhovits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dhove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 [color=#444444]至今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444444][b][b] [/b][/b][/color][/color][/color][color=#444444]资讯链接:[b]我国色谱界泰斗卢佩章院士逝世 [/b][/color][b][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823/227327.shtml[/url][color=#444444] [/color][/b][/align]

  • 院士恒久远 利益永流传【转】

    院士恒久远 利益永流传来源:新华社两则关于院士退休的新闻很有意思:一则是75岁的魏复盛院士称“搞科研可以80岁退行政职位可在60多岁”。一则是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在普通民众哭着喊着哀求不要延长退休年龄的时候,一些院士们却也在努力争取退休的权利,甚至是千方百计想退休而不可得,这就不能不让我辈小民心中产生一丝同病相怜的感觉,看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并不仅仅是普通劳动者。院士退休难的原因很简单,要么是院士自己舍不得“院士”这顶帽子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荣誉等诸多好处而不愿意退,要么是院士所在的单位不愿意让院士退,但无论是哪一个,背后都是一个“利”字在作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曾说过“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学术水平。”虽然这话有些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无论是热衷于邀请院士考察、颁奖、座谈和评审来装点门面的单位还是院士所在的单位,并非完全是考虑院士的学术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院士”这个称号所代表的含金量,以及通过这个称号可以带来的诸多好处。院士恒久远,皆因利益永流传。在这样的利益裹挟下,院士们或者是心甘情愿随波逐流或者是被逼无奈忍辱负重,成为某些单位利益的代言人,也就是所谓的“要为我们说话”。院士不仅是一种荣誉,一种对成绩的肯定,更是被异化成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硬通货”,所代表的的关系网更是让人不能不重视。当包括院士所在的单位都在尽力压榨院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院士想退休而不可得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院士的悲哀,更是学术的悲哀。院士难以退休的背后其实是院士所代表的种种难以理顺的利益纠葛,要想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最主要的还是从斩断缠绕在院士这个称号上的种种利益入手。让学术的归学术,让利益的归利益,让院士无需背负这么多学术之外的东西,别和各种利益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否则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悲观的预测,就算是建立起退休和退出制度,只要“利益永流传”,那么院士的学术形象也不会恒久远,早晚要被各种利益压垮。

  • 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

    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

    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 他们血脉相承,他们同样的学术超群;长辈是智慧巨人,晚辈青出于蓝胜于蓝。关于他们,仍旧无需太多的语言,除了敬仰,就是再次铭记他们的名字。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四光李林父女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44_545374_2999737_3.jpg1、李四光(父)(1889-1971)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中国地质力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著的《中国地质学》是中国地质研究的经典著作。在我国开辟很多新学科,提出很多新理论、新问题,培育出大批人才。并为此奋斗终生,留下了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李 林(女)(1923-200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儿。早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于1948年获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温超导薄膜无源微波器件等的应用研究。是金属学会理事、物理学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三、五、六、七 、八、届委员。50年代从事球墨铸铁、微量硼替代低合金结构钢中的镍及铬合金、包头铁矿的耐火材料腐蚀问题等研究,为国家建设起了一定作用,并在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60至70年代从事核反应堆材料与元件的辐照操作研究,为我国生产反应堆、核潜艇反应堆等作出了一定贡献。1980年曾得到Tc=23K的A15NB 3Ge薄膜并提出成相规律,获得国际同行的好评。1987年至今开展了高温超导薄膜与器件的研制,达到国际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功陈翰馥父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46_545376_2999737_3.jpg2、陈建功(父)(1893-1971)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函数论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许多分支研究的开拓者。20 世纪20 年代独立解决了函数可以用绝对收敛的三角级数来表示等根本性数学问题,得到了关于无条件收敛的判别理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陈翰馥(子)(1937-)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60-70年代研究随机系统的能观性、不用初值的状态估计,给出最优随机奇异控制。80年代起研究系统辨识、适应控制和随机逼近。在辨识方面,给出常用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估出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在适应控制方面,用扰动方法,使参数估计趋于真值,同时使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最优。在随机逼近方面,提出变界截尾算法,引进确定性的直接分析方法,去掉了对回归函数的限制性条件,对噪声要求降到最低,使随机逼近应用范围大为拓广,成功地用到随机适应镇定控制、大范围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等领域。谢家荣谢学锦父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47_545377_2999737_3.jpg3、谢家荣(父)(1898 -1966)地质学、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对我国煤岩学、矿相学、区域地质学、地震学和陨石学等都进行过先驱性的研究,对矿床学造诣尤深。在燃料矿产、各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上都有大量论述。指导发现淮南八公山煤田、安徽风台磷矿、福建漳浦铝土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等许多矿床。对华北、松辽、渤海、塔里木等石油蕴藏所作的理论预测,有的已得到证实。在我国最早提出地质理论找矿。谢学锦(子)(1923-)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十余年来完成460 万KM 2 的采样分析与成图工作,据此发现百余个工业矿床,特别是金矿。1988年开始推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标准化,担任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方法委员会主席。最近又致力于探索我国隐伏巨型矿床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战略及全球大陆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的研究。严济慈严陆光父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48_545378_2999737_3.jpg4、严济慈(父)(1901-1996)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严陆光(子)(1935—)电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建成了储能6×10 7 焦尔的合肥7号常温电感储能装置。领导研制和建成了中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 -6的电磁系统,参加了合肥8号托卡马克CT -8的设计和意大利强磁场FT 托卡马克的调试。在超导电工方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成多台实用超导磁体。田昭武田中群父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51_545381_2999737_3.jpg5、田昭武(父)(1927-)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重视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扩展到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室、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首创并推广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田中群(子)(1955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研究和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唐仲璋唐崇惕父女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53_545383_2999737_3.jpg6、唐仲璋(父)(1905 -1993)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60 多年来从事人体和家畜的寄生虫研究,特别对危害性较大的蠕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钩虫病、西里伯瑞氏绦虫病以及家禽嗜眼吸虫病等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有较大贡献。研究了30多种吸虫和绦虫的生活史,积累了吸虫系统发生的大量资料,为探讨吸虫纲的演化和合理的分类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唐崇惕(女)(1929-)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寄生虫种类,阐明了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异位寄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研究婴幼儿绦虫病,发现婴幼儿西里伯绦虫病的传播媒介是人居处的一种食肉性蚂蚁,阐明了本病原的全程生活史及婴幼儿防病方法;发现呼伦贝尔草原多房包虫病病原及当地中间宿主鼠类;阐明了家畜牛羊胰脏吸虫和肝脏双腔吸虫的生活史各发育期,传播媒介的种类及它们在我国各流行区的流行规律阐明了中国南方沿海经济贝类各吸虫病原的生活史及预防对策。杨廷宝杨士莪父子[img=,

  • 【转帖】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简介

    毕德显已故院士 电子学家。山东平阴人。 1934年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4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一直在我军通信技术院校工作。在雷达理论、信息论及电磁场与天线理论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和突出的建树。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电子学界中最早进行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者。为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期致力于国防通信的教学、科研的领导工作,培养出大批高级电子技术人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现代化和指挥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新闻】“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

    【新闻】“两院”院士大会今日召开

    [B][center]“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center][/B]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六月二十二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五百三十六位院士和六位外籍院士、六百三十六位院士和四位外籍院士共一千一百八十二位院士与会,其中,“两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诸多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在台湾的两位院士也专程参会。  本次院士大会期间,中科院将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举办该院首届学部学术年会、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颁发陈嘉庚科学奖等 中国工程院主要活动包括修改《中国工程院章程》、颁发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证书、颁发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时值“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两院”院士大会也为此做出特别安排:大会后中科院将在北京香山召开海峡两岸科技界抗震救灾专题会议,围绕地震科研、科学防灾减灾等展开研讨与交流,中国工程院则将于会议期间,组织举办抗震救灾咨询项目座谈会。  主办方称,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的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举行此次盛会,对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将作出重要贡献。  “两院”院士代表着中国科技、工程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誉为中国科技界之翘楚。中科院设有六个学部,现有院士六百九十九人、外籍院士五十二人,中国工程院设有九个学部,现有院士七百一十九人、外籍院士三十三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231338_94721_1622715_3.jpg[/img]6月2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举行记者通气会,宣布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231338_94722_1622715_3.jpg[/img] 图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王恩哥(左)和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在记者通气会上。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624/1324434/]“贡献智慧,不辱使命”——胡锦涛同志讲话在两院院士中引起强烈反响[/URL]

  • 工程院院士:中国发在SCI上论文85%都是垃圾[ZT]

    工程院院士:中国发在SCI上论文85%都是垃圾http://news.qq.com/a/20120907/000048.htm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就此批评:  “发表一篇论文,有点创新,讲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有了个试验数据,就说是创新了”  新快报讯记者陈红艳实习生徐利欣报道8月30日,中山大学教授许跃生曾在广州论坛专家集体访谈会上,痛批国内学术界“唯SCI论英雄”,认为其“毒害”了国内许多发文量不够的优秀教师。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的新闻发布会上,“隔空”声援许跃生,称我国发表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世界著名的一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上的论文,有用的不到15%,大批都是垃圾论文。  新快报记者了解,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跃生日前在广州论坛专家集体访谈会上吐槽:“现在的大学老师没有两三篇SCI,没有达到一定的影响因子,想评职称是没门的。我们太过于看重国外这种评价体系了,太在乎一个老师SCI论文的数量。SCI在中国已演变成一个(学术)毒瘤!”许跃生指出,如果这种评价体系不改变,大学老师等就不敢到企业做发明,就会遏制企业的创新发展。  昨日,钟世镇院士在“神桥”新闻发布会上,也就SCI问题提出批评。钟世镇表示,现在不断强调转化医学,是因为发现科技界最近几年有点“崇洋媚外”,评价科研结果一定用SCI,要在SCI中发表论文才算数,在中国发表的不算。“实际上,我们用SCI对外交流是对的,我们要跟国际接轨,但过多的就不对了。我们目前在SCI上的论文,在全世界中已经是排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总数相差不远。”  “但是,我们发表在SCI上有用的论文却寥寥无几,15%都不够,另外85%都是垃圾论文——就是发表一篇论文,有点创新,讲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有了个试验数据,那就说是创新了。”钟世镇说,我们大声疾呼要搞转化医学,就是希望任何的学术研究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这点而言,“神桥”是我们国家转换医学中非常鲜明的成就。

  • 国外院士与我们的中科院院士有何区别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220/119720.shtml?ref=1.hp.7.52&tab=3首页上看到以上新闻,很好奇,经常会听到新闻讲哪个国家的皇家院士什么的。特想知道每个国家的院士都是怎么评选出来的,所谓皇家院士与我们的中科院院士算是一个界别的吗?有没有世界公认的某种机构院士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