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艾滋病疫苗

仪器信息网艾滋病疫苗专题为您整合艾滋病疫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艾滋病疫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艾滋病疫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艾滋病疫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艾滋病疫苗话题讨论。

艾滋病疫苗相关的资讯

  • 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日前,吉林大学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作为吉林省首个完成建设并进行验收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为艾滋病疫苗研究建立一个有力的技术研发平台,推进我国相关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该实验室于2008年6月获批。其主要任务为:开展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疫苗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品种开发,以及疫苗生产工艺研究和优化 建立艾滋病疫苗研制公共资源库,为相关机构提供艾滋病疫苗构建所需原材料 建立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标准化程序以及艾滋病疫苗评价体系,并为我国生物工程和疫苗研究培养高水平人才。   实验室总投资5943.06万元,总面积5500平方米。已建立的基础研究室、临床前研究室、临床研究室、疫苗临床样品中试生产平台等已投入使用。实验室还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此期间,共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总经费6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
  • 中美两国科学家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艾滋病疫苗
    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依生生物”)今天宣布,该公司与美国Scripps 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TSRI”)达成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新一代艾滋病(AIDS)疫苗,该研发合作项目将依靠Scripps研究所设计的全新gp140三聚体和自组装纳米颗粒,联合使用依生生物开发的Toll样受体3 (TLR3)激动剂佐剂技术(简称“皮卡”),有望研制出更有效安全的抵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疫苗产品。  依据合作协议,TSRI的科学家将评估皮卡佐剂在艾滋病疫苗上的应用潜力。皮卡佐剂是依生生物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在2013年被中国科技部列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依生生物近期成功完成了基于皮卡佐剂的狂犬病和乙型肝炎疫苗的临床二期与一期的人体研究,这些新一代疫苗在人体受试者身上展现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SRI的教授朱江博士说:“TSRI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疫苗研发的颠覆性突破奠定了基础。我们期待着皮卡佐剂这样的TLR-3激动剂能够增强免疫反应,在与高度优化的HIV疫苗免疫原组合使用时,皮卡佐剂能够激活先天免疫信号,引发更稳健的免疫反应,为疫苗提供更强劲的抵抗HIV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我们期待着与依生生物的研究人员携手开发出更强大的艾滋病疫苗。”  依生生物董事长、皮卡佐剂技术项目负责人张译先生表示:“与TSRI合作对实现我们疫苗开发方面的长期愿景至关重要。能够和TSRI的世界级研究人员合作,将给依生带来独有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共同肩负起创新药物的开发重任,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们期待着与TSRI携手探索开发一种更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如今这方面的医疗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令人鼓舞的是皮卡佐剂技术平台已经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抵抗狂犬病、艾滋病、埃博拉、乙型肝炎、流感、肺结核和其它病毒的广阔前景,有可能为临床医学在抵御人类和动物病毒感染的临床实践上提供重要突破。我们期待着在适当的时机向大家汇报这些项目的研发进展和突破。”  张先生最后评论说:“我们在此非常感谢全球各地的合作者,多年来他们持续支持皮卡佐剂及相关疫苗的开发,包括法国巴斯德研究所(The Pasteur Institut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US NIH)、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Singapore)、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QIMR)、中国中山大学、美国Aeras制药公司和中国军事科学院。”
  • 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疫苗实验室首度对外开放
    22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疫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零下80摄氏度的冰柜中取研制中的疫苗。 工作人员在进行细胞培养。 一名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短暂午休。 工作人员戴上防护面罩,从液态氮罐中取实验细胞株。 实验室门口的警示标牌。   时间:8月22日 地点: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事件:艾滋病疫苗实验室对外开放   昨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疫苗研究实验室首次向公众揭开了面纱,20余名参观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   实验室位于昌平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办公楼的二、三层。参观者需要穿着鞋套,才能进入实验室。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离心机、成像系统及PCR仪器等实验设备及建设中的P3生物实验室。   据介绍,疫苗有关的病毒保护剂被保存在-20℃以下的低温中,疫苗则需在-80℃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因此实验室环境需进行严格控制,实验室十分干净,门口处还设有金属防鼠板。实验室中,专家从冰箱里将储存着细胞的菌液取出,放置在显微镜下,电脑上呈现出被荧光染色的细胞,专家调试显微镜,向参观者讲解被病毒侵蚀后的细胞形态。   工作人员还演示了在液氮罐中将细胞取出,进行细胞复苏。由于液态氮温度极低,工作人员须佩戴面罩,用镊子将细胞样本夹出,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此外参观者们还参观了参比实验室、艾滋病病毒病原学和免疫学实验室,并观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实时管理系统的操作演示。   自8月15日起,疫苗研究实验室已展开Ⅱ期临床实验,选择了150名高危患者,在检测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至今实验结果已出现了免疫反应。实验将于18个月后结束。
  • 盖茨发表公开信:12年内或可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自2008年比尔盖茨担任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以来,每年伊始盖茨都会写一封年度公开信。   2012年,全球经济危机又将给盖茨的慈善事业带来巨大挑战,盖茨于上周刚刚发表了自己的第四封年信。在艾滋病领域,盖茨称基金会目标在2015年将艾滋病感染量减少到每年100万例,在非洲国家推广男性包皮手术以减少艾滋感染。盖茨还称人类或将在12年内研制出艾滋疫苗。   比尔盖茨在年信中表示,去年,全球有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盖茨基金会旗下的艾滋病与全球基金有三大目标,第一是减少感染者数量,目标是到2015年感染量减少到每年100万人,这意味着,与十年前高峰期的感染数量相比,减少了68% 第二是为每个有需要的人提供药物,帮助艾滋病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产生活能力 第三是找到治愈方法。尽管有人致力于研究治愈方法,但是大家普遍认为难度极大,不能抱太大希望。   切包皮可减少七成感染   盖茨说,有许多方法可以减少感染。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第一种方法是劝导人们避免危险行为。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并且针对性越来越强。但是,这一效果是不确定的。   第二种方法是男性包皮切除,艾滋病病毒传播可以因此减少七成。在非洲南部和东部14个艾滋病肆虐的国家,15~49岁男性中已经有超过100万切除包皮但只占总人数的5%。而非洲国家博茨瓦纳、肯尼亚、南非和坦桑尼亚开始发挥带头作用。肯尼亚的成绩最为突出,适龄男性中70%已经切除包皮。盖茨说:“到2015年,如果选择切除包皮保护自己和伴侣的青年男子少于1500万,我会非常失望。”   盖茨表示基金会将继续加强预防治疗,向早期艾滋病患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会大大减少传染别人的机会。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孕妇,这样她们通过分娩或哺乳传染给孩子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艾滋病领域有一个目标:到2015年,90%的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都有药可服,基本上阻断母婴传播。   疫苗进展超过预期   在艾滋病疫苗研制方面,盖茨表示今年的情况和去年差不多。“在对艾滋病病毒的科学认知方面,如性状、如何进入细胞、怎样使用抗体与之对抗等,进展超过预期。然而,与疫苗可以产生的巨大变革相比,对各种构想进行试验的计划仍然缺乏应有的迅猛态势。在12年内研制出疫苗仍然是可能的。”   “我们有这么多种预防方法,且其中大部分取得了进展,这非常令人振奋。尽管资金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我乐观地相信,在这一领域可以结合各种方法,开发取长补短的综合方案,显著降低感染率。”盖茨最后说。
  • 揭秘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艾滋病疫苗实验室
    8月22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疫苗研究实验室首次向公众揭开了面纱,20余名参观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 工作人员在零下80摄氏度的冰柜中取研制中的疫苗.   实验室位于昌平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办公楼的二、三层。参观者需要穿着鞋套,   才能进入实验室。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离心机、成像系统及PCR仪器等实验设备及建设中的P3生物实验室。   工作人员在进行细胞培养。   一名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短暂午休。   据介绍,疫苗有关的病毒保护剂被保存在-20℃以下的低温中,疫苗则需在-80℃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因此实验室环境需进行严格控制,实验室十分干净,门口处还设有金属防鼠板。实验室中,专家从冰箱里将储存着细胞的菌液取出,放置在显微镜下,电脑上呈现出被荧光染色的细胞,专家调试显微镜,向参观者讲解被病毒侵蚀后的细胞形态。   工作人员戴上防护面罩,从液态氮罐中取实验细胞株。   工作人员还演示了在液氮罐中将细胞取出,进行细胞复苏。由于液态氮温度极低,工作人员须佩戴面罩,用镊子将细胞样本夹出,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此外参观者们还参观了参比实验室、艾滋病病毒病原学和免疫学实验室,并观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实时管理系统的操作演示。   实验室门口的警示标牌。   自8月15日起,疫苗研究实验室已展开Ⅱ期临床实验,选择了150名高危患者,在检测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至今实验结果已出现了免疫反应。实验将于18个月后结束。
  • 中国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诞生记之一
    p   10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新药注册申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50495d1-90f6-4331-93e5-c0cf04fd6e57.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与非洲团队合影 /span /strong /p p   “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发成功的相关信息,亮点纷呈,令人振奋。很多人不禁发问:埃博拉疫情远在非洲爆发,我国科学家是如何研制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与国外同类疫苗相比,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有何特点和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研究员及其带领的研发团队。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位科学家的战略眼光 /span /strong /p p   1976年,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其得名于病毒最初暴发地——非洲中西部的埃博拉河。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引发高致死性疾病。 /p p   埃博拉疫情初次暴发后沉寂多年,人们一度以为它已销声匿迹,但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没有忽视它的威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c72e24c-059c-4f78-9216-1a524b642346.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陈薇(左)回访塞拉利昂受试者 /span /strong /p p   “埃博拉距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陈薇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非典”期间,陈薇曾带领团队率先证实IFN-ω有效抑制SARS病毒复制,在高危微生物安全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04年,该团队着手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研究工作。2006年,埃博拉病毒病疫苗正式立项研究。2007年,团队获得国家“863计划”生物安全项目支持。这支不过10人的科研团队,正式踏上征服埃博拉病毒的征程。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场从零开始的八年积累 /span /strong /p p   不同于以往的项目,埃博拉疫苗研发人员不能接触到患者,无法获得病原体,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需从零开始。 /p p   “病毒什么样?用什么实验方法?所有的一切只能靠我们去摸索。”侯利华回忆说,研究一度陷入胶着状态。2006~2014年,记不清重复了多少实验。因为无法获取病原体,科研人员只能对照基因模型开展实验,推敲技术细节。他们将埃博拉病毒最初的基因型称为“1976基因型”。 /p p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8年磨砺,迎来出征的“号角”。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病毒变异迅速,而且疫情首次离开非洲,蔓延到欧美。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56814d0-3ee2-4c42-8816-aee3d77d5f48.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工作会议 /span /strong /p p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疫苗不能永远待在实验室里,只有做成可批量生产、便于日常使用的产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挽救无辜生命。”陈薇强调。 /p p   2014年,成为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发历程中的一道分水岭。由于此时埃博拉病毒不再是此前实验的“1976基因型”,西非流行的是Zaire Makona型Ebola病毒序列。于是,研究人员设计以非复制型人5腺病毒为载体,表达2014基因型GP蛋白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并决定采用冻干剂型。 /p p   “如果说前8年是积累探索阶段,2014年以后则是积累最终爆发的过程。”侯利华感叹,“疫情的暴发迫使我们必须做什么就成什么,因为每一刻都有生命被疫情吞噬。”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次跨部门的通力协作 /strong /span /p p   基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研发和审评审批受到国内外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14年12月,陈薇团队获军队特需药品临床试验批件,2015年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临床试验批件,2015年8月获塞拉利昂伦理和药事委员会临床试验批件。 /p p   为尽可能实现样本多样性,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临床试验对象选取多个年龄段、性别及人种。2016年4月,陈薇团队在非洲的临床试验告一段落。经过3个临床试验、为期2年的临床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确定了免疫剂量。 /p p   在这场“战役”的后半场,实验室中单纯的技术难题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协作难题。在总局的组织协调下,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核查中心等单位通力配合、密切合作,为疫苗诞生一路开“绿灯”。“总局等多部门齐心协力,为促成中国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诞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采访中,侯利华多次这样表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4b8a91a-c8cf-42df-9c9d-39609b17161a.jpg" title=" 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走访埃博拉疫苗受试者 /span /strong /p p   不同于美、俄需要-80℃保存的同类疫苗,我国研制的疫苗在2℃~8℃的环境中即可完成保存、运输。“我们的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非洲等高温地区进行运输和使用时,优势更加突出。”侯利华说。 /p p   通过前后13年的艰辛研发,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p p br/ /p
  • 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艾滋病诊疗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p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获奖项目。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推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申报的“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的团队牵头,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艾滋病诊断试剂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和引领了我国高质量诊断试剂的更新换代 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艾滋病假病毒库,实现了艾滋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水平的筛选和评价,推动了我国艾滋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与研发进程。 /p p & nbsp /p
  • 为何COVID疫苗很快面世,艾滋却没有?糖医学专家解锁生命密码
    同样是RNA病毒,为什么学者们能很快研发针对COVID-19的疫苗,而艾滋病疫苗却迟迟没有面世?白血病之前是一种绝症,为什么像现在可以被治愈了?您知道吗,这些重大医学问题或进展,都与“糖医学”这个概念息息相关。一个由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领导的跨国研究团队揭示了糖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内科医生协会公共卫生学院院士(FFPH)王嵬教授领导的这项研究显示,生命需要的不仅仅是核酸和蛋白质,糖分子可能是超越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的另一种生命密码。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内科医生协会公共卫生学院院士(FFPH)王嵬教授王嵬教授认为,生命有四个重要的大分子:遗传物质(DNA和RNA)、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前二者更被公众熟知,遗传物质——核酸像复印机一样,原封不动地把信息转移到蛋白质并用蛋白质表现出来,就是人们所称“转录”及“翻译”过程。“转录及翻译执行了我们生命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定律,这就叫做中心法则。”他说。王嵬教授介绍,中心法则是遗传学的一个伟大法律,相关研究曾数次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后两种关键成分——糖和脂却在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缺失了。”“我们提出糖可以作为第三个生命密码,这就是我们说的旁中心法则。”医学科学的新维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糖医学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针对疾病作出诊断,并基于糖医学的方式开发潜在药物、根据个体的“糖档案”选择处方和剂量,对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干预和治疗。王嵬教授表示,糖除了作为能量来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外,还有非常广泛的生理学意义。因此,糖医学在健康、亚健康和疾病诊治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比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能充分利用这些生命分子,所以糖代谢异常。”“为什么遗传基因这方面已经谈了这么多,为什么我们目前还不能治愈糖尿病呢?”他说,“我们把基因、把常说的蛋白,从生命水平去干预不就可以了吗?现在,我们通过对于基因组和蛋白组的理解,人们束手无策。”而旁中心法则和糖医学可能为这一疗法的治愈提供新曙光。与此同时,糖医学还可以应用到人们关注的其他方面。为什么在疫情中,科学家们很快就推出了针对COVID-19的疫苗;而艾滋作为一种古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却迟迟没有治愈方法?王嵬教授解释称,这就涉及到糖医学的具体应用。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像穿了棉袄一样,盖着一层很厚的糖基;而现在的新冠病毒,就像穿了一件糖基的背心。“病毒就是这样,有些‘穿得厚’,有些‘穿得少’,”他说,“我们马上就识别COVID-19它‘穿得少’,所以我们马上就有了疫苗的研发,目前甚至到了药物、单抗的研究。”再例如白血病,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糖的生物工程对单抗的修饰,把针对白血病的单抗的效率提高十倍、百倍。”因此,白血病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不治之症”了。下一步研究方向旁中心法则是研究团队提出的崭新的理论,王嵬教授表示,这一假说已经有部分实验依据作为支撑。“比如在中心法则中,在反转录之外,之前从来没有实验证实过核酸能被糖修饰,因为糖是‘下游’的。而现在,已经有试验可以证实这一点,证实小的RNA(Small RNA)能被糖修饰,而且是在细胞膜表面。”由于涉及多种酶,这个概念和过程可能看起来繁琐而复杂。但是这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每种酶都由糖基因编码。因此,糖基因的中断或任何相关酶的缺乏,都可能导致先天性的糖基化障碍疾病。除此之外,旁中心法则还关注环境、行为及其对糖基因的互相影响和作用。“我们体内的糖是一个动态的生化指标,反应了生命活动的真正状态,也回答了糖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个问题。”“现在有的只是这些实验,大家们有一个理论框架把它们聚合在一起。我们提出这个法则,糖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之一。”他说,“现在我们现在要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框架,就像有了骨头,我们要把肉填上去。”
  • 曾毅院士逝世!曾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创建HIV快检方法!
    p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5cc2a95-eab9-43e5-a19c-d16c1a40fe9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713154910_副本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713154910_副本1.jpg" / /p p   曾毅,1929年3月生,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他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 /p p   他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我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69472ca5-be12-4812-81bc-9561e1871f9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713155154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713155154_副本.jpg" / /p p   他一生与各种危险病毒打交道,愈“战”愈勇:“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于自己的职责,我研究病毒,越严重、越危险的,更要好好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一个分离出艾滋病毒的中国人 /strong /p p   艾滋病是一个凶险的对手,最开始就像纵欲者身上开出的狰狞的恶之花,传染快,百分百致命。在人人谈“艾”色变的时候,曾毅以医学家的胆魄和担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了艾滋病毒作为研究方向。他是第一个分离出艾滋病毒病毒的中国人(1987年),第一个研究出了中国自主产权的早诊试剂,并力促国家建立了艾滋病防控体系,防止这种恶之花在中国泛滥成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9d640ad0-9136-45f3-81e8-1922f7a273d0.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艾滋病最初是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的五个青年人身上发现的。1981年6月5日,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发现一例男性同性恋患者有一种罕见的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 /p p   同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表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周报”(MMWR)第一次报道了一种“可能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ae66f012-af4d-4662-9f7e-3925be78d0c6.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源: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 /p p   1982年9月,这个被称作“令人恐惧的医学之谜”的病症,被美国CDC首次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 /p p   2010年中国传染病流行情况调查显示,艾滋病死亡人数占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的近一半之多,位列五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死亡人数首位。艾滋病后来被称为“世纪瘟疫”,成为人类心目中的死神,人人闻“艾”色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dcf69ec4-bc81-423c-bd18-e0cc3689d656.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艾滋病起源之谜》) /p p   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肿瘤病毒室主任吕克· 蒙塔格尼博士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份报告称,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这是导致艾滋病的病毒,即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吕克· 蒙塔格尼因为发现艾滋病病毒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奖。 /p p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国人员的往来不断增加,曾毅得知美国报道的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种严重的传染病迟早会传入中国,关键要加强防范,以免成灾。他一方面注视着国外的发展动向,做积极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警惕艾滋病的传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975a4280-6210-4fcb-a69e-9fc5683e8f8b.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源:健康卫视《院士时间》) /p p   自1983年3月蒙塔尼等宣布成功分离到“淋巴腺病相关性病毒”后,曾毅就开始从法国、德国和日本引进相关的材料,克服国内的重重困难,不久后制备出了艾滋病病毒诊断试剂,建立了血清学检测方法(免疫酶与荧光检测法),在1984年开展了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工作,收集不同地区正常人群的血清,涵盖城市与农村,未曾发现阳性患者。 /p p   1985年,曾毅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合作调查,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发现1982年美国一家医药公司所赠送给省人民医院的第Ⅷ因子血浆制品,一共注射了19位血友病患者,注射时间从1983年到1985年。他们把这些病人都找到,一一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发现该公司同一个批号制剂注射的4位血友病病人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他人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没有被感染。 /p p   该结果表明艾滋病病毒1982年就随被污染的第Ⅷ因子血浆制品来到了中国,1983年就感染了中国公民,不过正式发现的时间比198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的阿根廷患者稍微晚一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noimg/5bf06476-10ab-4d5f-ab1c-4035b0c35ae2.gif" title=" 5.gif" alt=" 5.gif"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艾滋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 /p p   1986年,一名美国艾滋病患者在云南死亡,得到消息后,曾毅立即赶赴昆明,采来了血样,并准备进行病毒分离工作,当时,艾滋病病毒的分离原本应在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进行,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这种实验室,曾毅就在P2实验室进行分离。 /p p   当时在这种条件下,其他人都不敢做这个分离实验,曾毅就和妻子李泽琳一起合作,进行艾滋病病毒分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fb84ec5-3cf4-4818-b804-02d5e57ed6e5.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曾毅在作艾滋病性病防控的专题报告 /p p   1987年曾毅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确认了早期我国艾滋病病毒属于B型。随后,他又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出了快速诊断试剂,这使我国在早期就拥有了自己的诊断试剂,从此,我国艾滋病毒的相关研究也不再像过去,只能依赖于国外的数据和研究。为深入研究病毒的特性、制备诊断试剂和研制疫苗创造了条件。在1995年初,应用此法在国内一些省市的单采血浆献血员中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 /p p   曾毅等研制的快速蛋白印记诊断试剂,对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单血浆污染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范围、掌握和控制艾滋病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全国举办了多个培训班,培养我国检测艾滋病感染的队伍。随后又开展了艾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p p   后来曾毅担任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曾牵头组织其他院士和国内专家撰写“关于呈报‘关于迅速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呼吁’的报告”、“关于全面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建议”等,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noimg/be07a27f-0db7-4bfb-860c-87a75bde6449.gif" title=" 7.gif" alt=" 7.gif"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于《艾滋病AIDS的发生原理与HIV病毒感染的过程》) /p p   曾毅在当年的一次报告会上发出了这样震聋发聩的声音:& quot 假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灾难。& quot 全球每年大概四百万到五百万人被感染,因性感染死亡的大概是三百万左右,大概2/3的感染者通过宣传教育和干预可以控制,但还有1/3就很难控制了。 /p p   “中国科学院曾经三次上书给国务院,2000年,第一个建议是年中央和地方应该重视艾滋病的严重情况。2003年,第二个建议是中央政府把宣传教育和干预作为主要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措施来抓。2006年我们又给国务院第三个报告,希望加强疫苗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e8294fe3-6723-4540-ae43-aca3ea18ca09.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曾毅与国际友人 /p p   由于上游研发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创新不够,队伍间缺乏合作,疫苗研发上下游脱节等,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总体实力远不如欧美,在中国试验的疫苗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p p   为此,曾毅建议国家成立艾滋病疫苗发展战略专项基金,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 /p p   因为在抗肿瘤病毒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曾毅赢得了许多国内外荣誉,包括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4aa61050-ed1d-489a-b037-410b3f920bbb.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曾毅2006年获英国Barry-Martin基金会艾滋病防治贡献奖,201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p p   “我的计划是做出鼻咽癌疫苗,包括后续的免疫范围等,也都在我的计划之中。我今年91岁了,最近一年多来因为肾病一直在透析,希望身体能允许我完成自己的计划。”他始终关心目前在开展的HIV疫苗以及EB病毒的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并不忘抽时间批改博士论文,阅读世界医学前沿资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b7828bdd-88c5-4e23-b063-bbe9f58019a7.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 /p p   他的愿望始终是:希望为征服人类的病毒性疾病作出巨大贡献! /p
  • 10万瓶!长春生物制药企业人用狂犬病疫苗再现问题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公示,不予签发两家企业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合计约10万瓶。不予签发意味着该产品无法获得上市许可。两家被拒企业均为长春地区的生物制药企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本报讯(记者 赵新培)继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之后,位于长春的生物制药企业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再次出现问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11月21日发布公示,不予签发两家企业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合计约10万瓶。据了解,中检院是专门负责对疫苗制品开展强制检验的批签发机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中检院官方网站公告通知栏内可以看到,最新一期“中检院生物制品不予批签发信息公示表”显示,有两个被拒签发的产品,一个产品名称为“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批签发量为4.35万瓶,生产企业为吉林迈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另一个产品名称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批签发量为5.72万瓶,生产厂家为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不予签发意味着该产品无法获得上市许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引发舆论关注的是,两家被拒企业均为长春地区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开信息显示,吉林迈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生产地点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产品为片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2007年,长春百克出资4000万元收购了吉林迈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8年6月,长春百克生产的水痘减毒活疫苗正式投放市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长春市双阳经济开发区,是浙江赛尔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吉林省重点扶持疫苗生产企业。该公司目前批准生产的生物制品主要是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公司于2016年末顺利通过二合一检查获得注册批件和GMP证书,2017年1月正式投产。公司现有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累计投资3亿元人民币,最大年产量100万人份,二期车间已于2017年年末竣工,生产能力可达到400万人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新闻背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药监局通报,该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7月29日,长春新区公安分局以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0月16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子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处罚没款91亿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1月17日,深交所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深交所表示,2018年长生生物主要子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深交所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退市机制。 /p
  • TissUse多器官串联芯片用于结核病疫苗开发和候选药物的测试
    TissUse多器官串联芯片用于结核病疫苗开发和候选药物的测试翻译整理:北京佰司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New Multi-Organ-Chip project towards vaccine & drug candidate testing for Tuberculosis TissUse获得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在HUMIMIC芯片上开发人类临床前肺-肝-淋巴结串联共培养物,用于研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核病疫苗开发和候选药物的测试。这一合作将有助于开发结核病候选疫苗和治疗模式。TissUse今天宣布,它已经从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获得了一个为期3年的项目的资金。联合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血管化的微生理系统,将人肺、肝和淋巴结类器官串联起来,用于筛选结核疫苗候选药物和治疗模式。“我们很高兴在这一项目中与结核疫苗行动(TBVI)作为协调员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作为科学伙伴进行合作。- Uwe Marx教授,TissUse CSO。微生理模型将支持组织稳态,并将在数周内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空气传播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新模型系统旨在展示结核分枝杆菌"吞噬受阻"、气血屏障破坏、淋巴结组织活化及肉芽肿形成和维持等疾病特异性表型。然后,该疾病模型将用于测试结核病候选疫苗的筛查。 “我们很高兴能够借助这一项目为开发结核病新疫苗和未来治疗方法作出贡献,并感谢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我们的愿景并资助这一项目。- Reyk Horland博士,TissUse的首席执行官。 原文:Berlin, Germany, November 7th, 2022TissUse will receive funding from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o develop a human preclinical lung-liver-lymph node co-culture on a HUMIMIC Chip infectable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uberculosis vaccine candidates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TissUse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has received funding from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for a 3-year project. The joint research activities have the goal to develop a vascularized microphysiological system interconnecting human lung, liver and lymph node organoids capable of screening Tuberculosis vaccine candidates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We are pleased to collaborate in this project with the TuBerculosis Vaccine Initiative (TBVI) as a coordinator and the 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as a scientific partner.” – Prof. Dr. Uwe Marx, CSO of TissUse.The microphysiological model will support tissue homeostasis and will be monitorable for treatment efficacy over weeks. After airborne infection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he new model system aims to show the disease-specific phenotype of “frustrated” phagocytosis, air-blood barrier damage, activated lymph node tissue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The disease model will then be used to test screening of TB vaccine candidates.“We are excited to be able to contribute with this proje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ccines and future treatments for Tuberculosis and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for supporting our vision and funding this project.” – Dr. Reyk Horland, CEO of TissUse. 北京佰司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仪-HUMIMIC;单分子质量光度计-TwoMP;灌流式细胞组织类器官代谢分析仪-IMOLA;光片显微镜-LSM-200;超高速视频级原子力显微镜-HS-AFM;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PSA-16;全自动半导体式细胞计数仪-SOL COUNT;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仪(台式)—BST-100;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仪(手持式)—BST-10A;蓝光/绿光LED凝胶成像;台式原子力显微镜-ACST-AFM;微纳加工点印仪-NLP2000/DPN5000;
  • 药监部门依法从严对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作出行政处罚
    p span id=" pos_placeholder" style=" width: 0px height: 0px visibility: hidden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10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从严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作出行政处罚。 br/ /p p   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长春长生公司存在以下八项违法事实: /p p   一是将不同批次的原液进行勾兑配制,再对勾兑合批后的原液重新编造生产批号 /p p   二是更改部分批次涉案产品的生产批号或实际生产日期 /p p   三是使用过期原液生产部分涉案产品 /p p   四是未按规定方法对成品制剂进行效价测定 /p p   五是生产药品使用的离心机变更未按规定备案 /p p   六是销毁生产原始记录,编造虚假的批生产记录 /p p   七是通过提交虚假资料骗取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p p   八是为掩盖违法事实而销毁硬盘等证据。 /p p   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p p   依据行政处罚管辖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对长春长生公司作出多项行政处罚。 /p p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国药准字S20120016)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撤销涉案产品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并处罚款1203万元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 没收违法生产的疫苗、违法所得18.9亿元,处违法生产、销售货值金额三倍罚款72.1亿元,罚没款共计91亿元。 /p p   此外,对涉案的高俊芳等十四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作出依法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
  • 一次性注射治疗艾滋病成为可能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独特方法,有望开发成相关疫苗或促成一次性治疗艾滋病。这项技术利用了B型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能在患者体内进行基因改造,并分泌针对艾滋病病毒(HIV)的中和抗体。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尝试将艾滋病从致命转变为慢性治疗,许多患者的生活由此而得到了改善。然而,找到可为患者提供永久治愈的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细胞是一种白细胞,负责产生针对病毒、细菌等的抗体。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当它们成熟时,会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并从那里进入身体的不同部位。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在体外设计B细胞。在本研究中,特拉维夫大学阿迪巴泽尔实验室首次开发出一次性注射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基因工程在体内对B细胞进行改造,让这些细胞产生所需的抗体。基因工程是用源自病毒的病毒载体完成的,病毒载体经过工程改造,不会造成损害,而只是将编码抗体的基因带入体内的B细胞。  研究人员已能准确地将编码抗体基因引入B细胞基因组中的所需位点。所有接受过治疗的模型动物都有反应,血液中含有大量所需的抗体,并确保实际上能有效中和实验室培养皿中的HIV病毒。  研究人员称,他们结合了CRISPR将基因引入所需位点的能力,以及病毒载体将所需基因带到所需细胞的能力,从而改造了患者体内的B细胞。研究人员使用了腺相关病毒(AAV)家族的两种病毒载体,一种载体去编码所需的抗体,另一种载体去编码CRISPR系统。当CRISPR切入B细胞基因组中的所需位点时,它会指导基因的引入:编码仅针对HIV病毒的抗体基因。  研究人员预期,在未来几年内,将能以这种方式生产治疗艾滋病、其他传染病和某些由病毒引起的癌症(如宫颈癌、头颈癌)的药物。
  • 强生HIV疫苗获得可喜数据
    p   7月25日,强生公司(Johnson & amp Johnson)宣布,旗下Jansse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的在研HIV-1疫苗获得了可喜的首个临床(APPROACH研究)数据。 /p p   人类已经在与HIV病毒/艾滋病的全球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发展了关键作用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和艾滋病预防工具,但该疾病仍然是我们时代最严重的全球健康威胁之一。目前全球共有3700万人患有HIV病毒感染,每年近200万的新增感染人群。由于HIV病毒的独特性质,包括其遗传多样性和迅速突变的能力,有效的HIV病毒疫苗仍然尚未获得。 /p p   自2005年以来,Janssen的疫苗预防部门就一直参与由NIH支持的综合临床前/临床期艾滋病疫苗发展计划(IPCAVD)。上述APPROACH临床研究使用了一类基于“马赛克”嵌合型技术的疫苗,含有来自全世界引起HIV-1感染的不同HIV病毒亚型的免疫原。这些免疫原应用了Janssen基于腺病毒血清型26(Ad26)的AdVac技术,通过病毒载体递送。于是,病毒载体与可溶性蛋白质等成分组合,形成了嵌合型初始加强性疫苗方案:它们首先引发免疫系统反应,然后增强免疫系统,最终目的是产生更强大和更持久的免疫力。 /p p   在临床前临床研究中,含有“马赛克”嵌合型疫苗的方案证明可以防止感染HIV样病毒。这些研究中最有效的初次加强方案将感染的暴露风险降低了94%,并在六次暴露后导致66%的完全保护。 /p p   APPROACH(HIV-V-A004 / NCT02315703)在美国、卢旺达、乌干达,南非和泰国进行,是一涉及393例健康未感染HIV病毒成年人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1/2a研究。它正在评估各种“马赛克”嵌合型初始加强HIV-1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所有疫苗方案似乎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第三次疫苗接种后的主要分析显示,大多数活性疫苗方案在100%的研究参与者中引发抗体反应。 /p p   基于在APPROACH中观察到的免疫反应,以及在临床前研究中观察到的保护作用,结合Janssen Ad26嵌合候选物和Clade C gp140可溶性蛋白的先导HIV-1疫苗方案被选作为进一步2b期概念验证性功效(proof-of-concept efficacy)研究的基础。如果本研究向前推进,Janssen及其全球合作伙伴预计将于2017年底或2018年初在南部非洲国家开展此项调查。 /p p   强生公司的首席科学官Paul Stoffels博士说道:“近年来,新的乐观前景浮出水面:我们将可能在有生之年找到有效的HIV病毒疫苗预防艾滋病。今天宣布的研究结果增强了这一信念,我们期待着尽快进入下一个临床发展阶段。”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53, 153, 153) " br/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参考资料: /strong /p p [1] Johnson & amp Johnson (JNJ) Announces Encouraging First-In-Human Clinical Data For Investigational HIV Preventive Vaccine /p p [1] Janssen Pharmaceutical官方网站 /p
  • 原位检测艾滋病病毒的分子显微镜问世
    艾滋病病毒原位分析技术再次取得突破。美国科学家在上周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会议上,展示了他们开发的全新检测技术及检测结果,这个被称为“分子显微镜”的探针能够准确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在细胞内外的隐藏之地。  美国过敏性和传染性疾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副主任瑞查得普表示,这一分子显微镜新技术堪称神奇,它的超能力完全可以洞察到艾滋病病毒在任何细胞内的蛛丝马迹,最终能帮助弄清艾滋病病毒长时间存留的谜底,从而将其从体内彻底清除。  新技术几乎不受干扰  目前所用的检测组织中艾滋病病毒的原位分析技术都面临共同的大难题。这些探测技术,无论是利用荧光物质作标记物,还是放射性物质作标记,在精确定位组织样本中艾滋病病毒的位置时,经常难以将周围的细胞物质与目标检测物,如艾滋病病毒的RNA和DNA区别开来。这些标记物会将细胞组织当作病毒进行错误识别,对结果分析造成背景干扰。  据《科学》杂志网站报道,会议上展示的猴子不同组织中获得的艾滋病病毒的详细图片表明,新技术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里克国家实验室的免疫学家杰克伊斯特,与拥有RNA显微镜的美国高级细胞诊断公司(ACD)合作开发出这一新技术,能分别或同时检测到组织中艾滋病病毒的DNA和RNA。得益于ACD公司独特的探针设计专利,RNA显微镜是目前最先进的RNA检测技术工具,实现了单个RNA在原位的可视化和量化,能够同时实现信号放大并降低背景干扰,可检测任何组织的任何基因。检测艾滋病病毒的分子显微镜就是在RNA显微镜的基础上开发的。  DNA和RNA都由互补的核苷酸对构成。捕获遗传物质的传统方法都是用称为寡聚体的核苷酸长链,在组织样本中寻找与之配对DNA或RNA链并相互配对。这些寡聚体携带着标记物,当它检测到目标物后,标记物会发出信号并拍照,研究人员可从图片中找到病毒遗传物质在组织样本中的分布位置。但是这些寡聚体分子太长,它们偶尔会犯错,与其他细胞物质结合时,并不理会那些要检测的目标序列。  分子显微镜作用原理  伊斯特的新技术包含一种更复杂的探针系统,能完全消除寡聚体带来的误打误撞。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先将寡聚体切成两等分,再将这两等分送到样本内寻找目标序列,只有当被分开的两段都停留在目标检测序列附近时,它们才能分别与目标序列成功配对后再重新连接起来。这意味着,寡聚体的两段只有遇到艾滋病病毒时才能分别配对并重新相遇,其他细胞物质再也无法造成干扰。  艾滋病病毒本身是RNA病毒,但它会转换成DNA形式,以便随时“潜入”人类染色体。伊斯特还与病毒学家杰弗瑞立夫逊合作,成功开发出可视化艾滋病病毒DNA的DNA显微镜。这些潜伏的病毒前体会融入人体细胞,并在受到免疫系统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攻击前安然隐藏数十年之久,抗逆转录病毒无法消除艾滋病传染并治愈艾滋病患者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将病毒前体“隐藏”起来的细胞的大量存在。  不放过任何一个病毒  伊斯特、立夫逊和同事们向一些猴子注射了猿类艾滋病病毒,然后对这些猴子体内的许多组织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表明,RNA显微镜和DNA显微镜能清楚区分出细胞中潜伏的艾滋病病毒前体(即病毒DNA)、病毒RNA以及细胞外的病毒。伊斯特说:“我坚信我们的新技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病毒,它完美地将灵敏性和特定性集于一身。”  这些全新的分子显微镜能够克服治愈艾滋病道路上的几大障碍。第一大障碍是无法检测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艾滋病患者血浆中的艾滋病病毒,因此研究人员难以评估一些艾滋病新疗法的具体效果,新显微镜技术将是克服现有技术障碍的有力补充。另一大障碍是无法确切知道病毒前体隐藏在体内何处,新技术能揭开这一由来已久的谜底,有助于大大缩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数量,更有针对地治疗患者。
  • 艾滋病患者最强福音!艾滋病治愈进一步成为可能!或于2020年进行临床试验!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7px height: 22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725f252-578f-4057-b778-e333310ac7f9.jpg" title=" 001.jpg" alt=" 001.jpg" width=" 407" height=" 22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美国科学家表示成功地从受感染小鼠的DNA中消除了HIV(图:CBS News)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据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基因编辑清除HIV目前已取得有效成果,这意味着艾滋病有可能被治愈。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受感染小鼠的DNA中消除了HIV,这是治愈近3700万感染病毒的人的希望的一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18px height: 30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41651016-212f-4a7f-9be6-c6ac8dbff32c.jpg" title=" 002.jpg" alt=" 002.jpg" width=" 418" height=" 30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论文截图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本周二(7月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坦普尔大学的刘易斯卡茨医学院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的研究人员将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基因组编辑技术与缓释病毒抑制药物结合起来,从而完全消除了一些受感染小鼠的HIV病毒 /strong /span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工具。研究结束时,研究人员成功地从23只小鼠中的9只中消灭了病毒。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color: rgb(0, 0, 0) " strong 可以消除艾滋病病毒,但这只是第一步。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文章第二作者,费城坦普尔大学的神经科学Khalili教授表示:“联合治疗的主要方式是从两个角度攻击HIV:首先使用LASER ART减慢其传播,然后使用CRISPR完全编辑它。”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研究人员Gendelman警告说,实验结果证明消灭艾滋病毒是可能的,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但这只是第一步,而不是直接治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Khalili的实验室一直在研究一种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而辨别病毒是否已被根除尽管需要9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他表示基于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短期结果的论文或在一年内发表,如果方法继续是成功的,那么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临床试验可能会在2020年夏天进行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color: rgb(0, 0, 0) " 最近治愈艾滋病毒的尝试引发了希望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3月份研究人员宣布,在干细胞移植成功消除血液中任何病毒痕迹后,第二个人已经有效地摆脱了艾滋病病毒。这两名伦敦和柏林患者,均接受了来自CCR5基因突变的捐赠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这些突变使他们对病毒产生抗药性。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一项研究表明HIV在人类和猴子中能产生诱导免疫反应并且艾滋病毒疫苗概念在2018年得到了进一步测试的批准,但它在保护人类免受病毒感染方面的有效性仍然未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strong 【延伸阅读】HIV和艾滋病动荡的发展历史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pan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90px height: 28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12d4dd9-04d2-4f6c-80f8-d0cbf6062b33.jpg" title=" 212.jpg" alt=" 212.jpg" width=" 590" height=" 289"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截止今天,全球大约有超过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3600万名 /span 携带HIV病毒患者;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普遍认为HIV病毒是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源发于非洲西部的大猩猩 /span ,后传染给人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1981年,HIV病毒第一次在美国被记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截止1982年,超过120名男同性恋死于艾滋病。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方式确定人体是否被感染并且缺乏相关知识,引起了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83年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1985年,通过血液测试来检测HIV第一次被提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1987年,第一个用来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TZ被美国FDA批准。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6年,首次通过结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减少了艾滋病的病例数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1年,研究表明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ART疗法 /span 可以减少伴侣感染HIV的几率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高达96%。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2年,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美国FDA批准了PrEP疗法 /span ——使用ART疗法阻断HIV阴性病毒携带者被感染。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3年,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一名2岁的艾滋病儿童宣称被“功能性治愈” /span ,即体内病毒含量水平无法被检测到,但当这名儿童脱离治疗27个月后,病情发生反弹。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2016年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全球大约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1800万名 /span 患者正在接受ART治疗,并且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0, 112, 192) " 联合国承诺在2030年之前消灭艾滋病 /span 。虽然抑制艾滋病的疫苗还不确定,但在南非地区,大量的试验正在进行。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艾滋病的临床检测会用到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受试者的外周血CD4+细胞数,点击下方进入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44.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流式细胞仪专场查看更多 /strong /a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44.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cbcb545a-2873-4169-b8be-3b65329a310c.jpg" title=" 流式细胞仪.png" alt=" 流式细胞仪.pn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扫码关注【3i生仪社】,解锁生命科学行业新鲜资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f9f80b6-41d1-4554-b226-1793bba0336f.jpg" title=" 小icon.jpg" alt=" 小icon.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 猜你想看 /span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705/488376.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i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indent: 2em " 2019版艾滋病和HIV感染诊断标准正式实施 PCR、流式细胞是标准方法 /span /strong /i i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ext-indent: 2em " /span /strong /i /span /a /p
  • 福建省已设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14个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态势,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传播方式多样化且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有所缩小,各种流行影响因素普遍存在。截至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063例,其中报告艾滋病病人1331例,已死亡613例。   1-10月,我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95例,其中新报告艾滋病病人201例,新报告死亡48例。感染途径仍以性传播为主,异性接触传播占67.6%,同性传播占13.8%,注射吸毒传播占5.2%,母婴传播占2.0%。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各地认真落实国家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目前全省已设立14个抗病毒治疗门诊,截至10月31日,全省已累计为715个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通过规范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在治疗6个月后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我省已对16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采取药物阻断母婴传播措施,并在台江、晋安等13个县(区)批准设立15个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   全省已累计建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证中心实验室1个,确证实验室11个,已批准设立筛查实验室214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测检测系统。此外,各县市均已开设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检测服务。
  • 发现治疗艾滋病新靶点 CRISPR/Cas9又立功了!
    英国《自然遗传学》1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科学家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发现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不可或缺的新型基因,能预防HIV感染,但不会影响细胞存活性,这使得它们成为了极具前景的候选药物或基因疗法靶点。  HIV即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发病的原因。其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进而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导致免疫系统瘫痪,使各种疾病在患者体内“肆虐”,最终导致艾滋病。由于HIV的变异极其迅速,人类很难研制出特异性疫苗,因而至今无有效治疗方法,对全世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此次,美国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拉根研究所合作,使用CRISPR/Cas9方法建立了一个T细胞库。T细胞是HIV的天然宿主,在这个T细胞库中,人类基因组中的绝大多数基因首先被逐个灭活(基因治疗策略的一种,通过在DNA或mRNA等水平上干扰某些致病基因正常表达中的转录、翻译等环节,从而封闭该基因的表达和功能)。随后,研究团队让这些细胞感染HIV,并筛选了变异后能使细胞对HIV感染免疫、且不会影响正常细胞功能的基因。  研究中,团队总共发现了5个这样的基因,其中两个基因已知与HIV感染关系密切 还有3个新的基因表现突出,且在后续功能性实验中和从健康人类捐赠者身上分离出的T细胞中分别验证了他们的发现。  此前,研究人员使用传统技术筛选了对HIV感染有重要作用的宿主因素,并识别出了候选靶点,但不同的筛选少有交集。此次的研究成果则极大可能会为抗HIV疗法带来高效的潜在靶点。  编辑圈点  狡猾的HIV病毒,会藏身、能隐身,还会变异。对于治愈艾滋病,人类还没有好办法。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一系列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如何利用它对付HIV病毒,也成为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令人振奋。但它还属于基础研究,真正应用临床,还要漫长岁月。每一次这样技术突破的背后,承载着千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期望。希望新的技术能早日给艾滋病治疗带来新的方案。
  • 河北8家艾滋病验室通过考核验收
    记者近日从省卫生厅获悉,经过卫生部专家组现场考核验收,石家庄等8个市级疾控中心申报的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达到了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此次现场验收重点考核了各实验室的房屋布局、仪器设备、实验原始记录、人员培训、文件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等内容;并以答卷的形式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了知识测试 各实验室检测了由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提供的血清盲样,检测结果正确。经过专家组的现场综合考评,一致认为这8家实验室均达到了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要求,通过了考核验收。卫生部专家对我省各实验室的亮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网络建设工作,同时建议各确证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目前,8个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已报省卫生厅审批,待批准后即可正式开展工作。至此,河北省11个市级疾控中心均建立了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河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进一步完善。
  • 静电纺丝-微流控芯片提高艾滋病毒检测效率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课题组在纳米技术与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早期准确快速的诊断是发现并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禽流感、乙型肝炎等)的必要条件。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抗病毒治疗也不能有效的将病毒从体内清除,并且现有的HIV确认试剂盒诊断所需的时间较长,价格昂贵。因此,开发有效的、高灵敏度快速准确地诊断HIV感染者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继续传播。   现在对于HIV的检测其技术原理主要是基于蛋白质(抗原或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制备简单、试剂用量少、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蒋兴宇和其博士生仰大勇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的马丽英、邵一鸣合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薄膜,应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HIV。与商业薄膜相比,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对于被检测物的吸附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从而使得检测的灵敏度有很大提高,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检测工作,使用的试剂为常规用量的几十分之一。   这是一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疾病诊断领域的成功例子,该工作开辟了静电纺丝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同时这种结合微流控技术和静电纺丝的新芯片系统具有廉价、操作方便、便携、灵敏度高的特点,将推动重大流行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的支持。
  • 河南口岸首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揭牌
    3月18日,河南检验检疫局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授牌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出席仪式并共同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揭牌,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司副司长张朝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副司长鲍俊凯、河南检验检疫局局长袁长祥、河南省质监局局长高德领出席了授牌仪式。   经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的考核验收,并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河南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获得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资格。这是河南口岸首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标志着该省出入境人员今后在省内即可完成艾滋病确证检测,体现了该省出入境卫生检疫防控和口岸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核心能力的加强,对于提高出入境人员传染性疾病监测水平,提升口岸艾滋病防控能力,维护河南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全球被治愈的4例艾滋病人
    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一名66岁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成为继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纽约病人”之后第四位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健康时报对比此前3例被治愈的艾滋病人发现,“柏林病人”、“伦敦病人”、“纽约病人”均是接受了含有CCR5基因突变的干细胞髓移植,不过“希望之城”病人和“柏林病人”、“伦敦病人”一样,接受的是骨髓移植治疗,而“纽约病人”移植的干细胞来自脐带血。四位病人都进行了类似的干细胞移植手术,都是干细胞移植后获得“治愈”的艾滋病和血液癌症患者。相关机构向各类重点人群免费发放防艾物资。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供图“根据这四例被治愈的艾滋病人的研究团队的相关报告指出,CCR5是CD4阳性免疫细胞上的一种受体,HIV病毒通过这一受体进入免疫细胞并且在其中繁殖,而CCR5基因突变可以阻止HIV病毒进入细胞。”7月31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指出,“根据已有的治愈方法与情况,这为患有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7月27日,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研究团队宣布,一名66岁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目前他已经停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超过17个月时间,医生没有发现任何HIV病毒复制的迹象。成为继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纽约病人”之后第四位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研究团队指出,这名患者1988年被诊断出感染了HIV病毒,2018年又被诊断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19年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这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感染艾滋病病毒已超过31年,是之前3起类似治愈案例中年龄最大的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获得“治愈”的HIV和血液癌症患者。由于接受治疗时患者已经63岁,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设计了降低强度的移植前化疗方案。研究人员特地为他选择了一名携带罕见基因突变CCR5基因缺失的捐献者。在接受治疗后,该名患者白血病和艾滋病得到了完全缓解。而在此之前,还有三位艾滋病人被对外宣布“治愈”。2009年,德国Gero Hütter等研究团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指出,“柏林病人”在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仅治好了白血病,体内的HIV病毒也彻底消失了。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2020年9月,他死于白血病复发。2019年3月5日,伦敦大学学院的拉温德拉古普塔(Ravindra Gupta)治疗团队发布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显示,英国一位被确诊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伦敦患者”,在2015年研究团队为他移植来自具有艾滋病病毒抗性基因捐赠者的骨髓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后,HIV病毒完全从病人的血液中消失了。16个月后,病人不再服用抗艾药物。2019年2月,他已经成功“停药”18个月,仍然没有病毒迹象。成为第二个“治愈”艾滋病的案例。2022年2月1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报告了一个艾滋病治疗案例:一名接受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在停止艾滋病药。物治疗后,已经长达14个月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了。成为第三例被治愈的“纽约病人”
  • 世界艾滋病日,谈谈这个检测利器—流式细胞仪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艾滋病的那些事儿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报道,2019年11万名孩子死于艾滋,每过100秒就有一人被感染。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span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C5032FDE33AFEC01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之后,一般有长达8-10年的潜伏期,又称作无症状期。即使在急性期和艾滋病期,也缺乏特异性表征,艾滋病检测是目前唯一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被感染的途径。因此,我们大力提倡全民自愿检测,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感染者的治疗率和治疗有效率。所以,如果想了解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只能通过检测,否则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研究员马丽英表示。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CD4+T淋巴细胞检测——HIV感染分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span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CD4+T淋巴细胞在人体内扮演重要角色,它是机体的主要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也是HIV攻击的靶细胞,HIV感染导致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机体细胞免疫受损,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艾滋病相关疾病。这使得CD4+T细淋巴细胞检测和临床表现成为了HIV感染分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br/ br/ & nbsp & nbsp & nbsp 如今在临床上,根据病情和动态监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有助于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治疗的效果和判断免疫功能是否重建,治疗前还可以用作疾病的分期。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中艾滋病期的诊断标准:成人及≥15岁青少年HIV感染加CD4+T淋巴细胞数& lt 200个/μL,可诊断为艾滋病。HIV感染的15岁以下儿童只要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 lt 25%(& lt 12月龄)或& lt 20%(12~36月龄),或& lt 15%(37~60月龄),或计数& lt 200个/μL都可以诊断为艾滋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流式细胞仪--HIV检测利器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结合了细胞生物学、流体力学、光学、电学等多种学科的临床检测技术,也是目前检测CD4+T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最常用的方法。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和试剂的开发,采用单平台法,如利用绝对计数微球、体积法绝对计数可实现对CD4+T淋巴细胞的精确计数,避免不同平台间的误差,减少了计数操作的复杂程度;减少引入误差机会、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还大大降低报告结果的时间,提高临床检验的时效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8a3491fa-5bdc-4b90-a633-2a056bd59e2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20117294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20117294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使用安捷伦Novocyte流式细胞仪进行HIV病人样本CD4+计数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6252.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69d80756-b42d-4b54-ac3e-f3e8378247bd.jpg" title=" 5334fe96-ed73-4561-8430-55604ba3e99c.jpg!w300x300.jpg" alt=" 5334fe96-ed73-4561-8430-55604ba3e99c.jpg!w300x300.jpg" / /strong /a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6252.htm" target=" _blank" strong Agilent NovoCyte 流式细胞仪(点击查看)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就提出来了三个90%的防治策略:90%的HIV感染者通过检测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毒抑制。三个90%的策略是重点围绕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治疗传染源,通过管好传染源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从根本上降低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和相关死亡率,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健康状况。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我国,由于艾滋病漫长而不确定的潜伏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感染者仍未被发现并未接受有效治疗、实现生命的质量提升和寿命延长,在实现三个90%的道路上还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cede4c2-f203-4a88-a5ec-236b0a34d75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20117295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20117295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落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span style=" color: rgb(191, 191, 191) font-size: 12px " (文源:安捷伦) /span /p
  • 探秘艾滋病确认实验室
    说起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很多人并不一定了解,在第27个&ldquo 世界艾滋病日&rdquo 到来前夕,记者走进江苏省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镜头记录两位工作人员郭陈、季霄雷进行检测的画面。   据南通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马平介绍,江苏南通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网络包含1个市级确认实验室、一家初筛中心、61个筛查实验室和234处检测点。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对各类人群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67万多人次。   郭陈、季霄雷告诉记者,他们每周都要对几十份初筛实验室送来的复检标本进行确诊实验。之前两人一直在进行流感、手足口病的监测,从事艾滋病确认检测虽然只有几个月,但深知在这个岗位上的责任重大,每一次检测都要耐心细致。对艾滋病,他们有自己的看法:&ldquo 洁身自好是预防的最好方法。艾滋病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我们知道,它只有血液、性和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如握手、咳嗽,共用电话、被褥,一起用餐、洗浴、游泳,蚊虫叮咬等。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艾滋病人,要用更多的关爱取代冷漠,给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rdquo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ldquo 世界艾滋病日&rdquo ,今年活动主题为&ldquo 行动起来,向&lsquo 零&rsquo 艾滋迈进&rdquo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各展所长,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3500多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00人感染。中国现存艾滋病人数居全球第12位,同期死亡率下降63%。为改善HIV/AIDS的生存状况,10年间,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增加3.8倍,通过扩大检测,发现了更多感染者。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2005年的25%升至2013年的87%,同期病死率从17.9%降至6.6%,下降63%。2014年,国家卫计委启动了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亿多人,示范区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政策。文/摄许丛军 工作人员季霄雷(左)、郭陈(右)做上岗准备。 工作人员季霄雷(右)、郭陈(左)穿防护服。 两人互相帮助系好防护服带子。 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各地送来的复检标本都要在这里进行确诊实验。 两人对艾滋病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相关检测。 两人对艾滋病初筛阳性标本进行检测。 实验室对一份标本进行快检。 填写原始记录。 郭陈取试剂。 拿出低温保存的标本。 加样(加血清)。 操作离心机。 利用酶标仪检测。 两人在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接收相关医院送来的又一批初筛阳性标本。
  • 青岛已建立完善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网络
    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1992年,青岛在劳务输出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年来,随着对高危人群动员检测力度的加大和市民主动检测意识的增强,每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数量明显增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分析发现,虽然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在继续增加,但涨幅趋缓,仍属于低流行地区。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余万元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疫情监测、行为干预、病人救治等工作。各区、市也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目前,已建立3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69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73家艾滋病检测点,建立了完善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网络,覆盖10个区、市;设立42个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包括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控中心和高校医院。全市每年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110余万人次。青岛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区、市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为每名感染者和病人建立了档案,定期随访。目前,抗病毒治疗工作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全力推进抗病毒治疗工作,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规范治疗服务及随访管理。采取经常性宣传与“世界艾滋病日”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艾滋病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五进活动”“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活动、“青春红丝带”行动,认真实施“青岛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并引导全市开展新媒体平台等互联网宣传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宣传模式。青岛致力于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抗病毒治疗体系,切实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水平和可及性,积极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及时为符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有效落实关怀和救助措施,努力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今后,将推动经性传播疾病“多病同防同治”,最大限度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感染者,并持续有效控制艾滋病输血传播、注射吸毒传播,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遏制艾滋病传播上升势头,并进一步提升艾滋病救治能力。
  •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将提前终止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将提前终止   近日,卫生部简报显示,我国全球基金项目二期中,艾滋病项目将于今年底提前结束。结核病、疟疾项目也将分别于明年和今年提前结束。这将涉及数十亿元的防控资金。   卫生部称,去年11月,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在加纳召开理事会第25次会议并作出决议,从2012年1月起,20国集团中的中高收入国家,如其疾病负担低于“极端严重”,将终止其已获得批准的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CCM秘书处执行秘书李达飞昨日(1月30日)证实,中国正是受到此“门槛”影响的国家之一。   卫生部解释,此决议意味着我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结核病项目和疟疾项目将分别于2012年12月,2013年7月和2012年6月提前结束,第十轮疟疾项目也将于2013年12月结束。   卫生部称,据测算,按照项目二期原计划,我国三病种防治项目涉及资金总额为44.4亿元,其中艾滋病项目17亿元,结核病项目20.5亿元,疟疾项目6.9亿元。   有艾滋病草根组织负责人表示担心,全球基金撤出中国后,已经开始实施的艾滋病项目将无法再进行下去。   卫生部在简报中称,目前,卫生部疾控局正就下一步国家财政资金的接续与相关部门商议,确保防治工作不因二期项目终止而受到影响。   ■ 链接   基金项目资金曾被冻结   去年,全球基金因认为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足,并且存在财务管理问题,陆续暂停了对中国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的数亿美元的资助资金。   之后,卫生部部长陈竺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进行全球基金项目的自查和整改,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相关疾病防治工作。到去年8月底,全球基金宣布解除对中国项目的冻结。
  • 艾滋病自测工具出售 15分钟看结果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2px" title=" u=3586145777,3304774019& amp fm=21& amp gp=0.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dbddae8e-7e13-4bf1-a0aa-5f38272e9259.jpg" width=" 450" height=" 302" / /p p   在法国卫生部支持下,一款由法国生物医学企业研发的艾滋病病毒快速自测工具套装15日上市,法国的实体药店和部分医药网店已开始销售。利用这种工具只需15分钟便可测出结果。 /p p   这款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由法国AAZ公司推出,无需医生处方便可在法国各地药店购买,售价约合一二百元人民币,它是法国首款也是目前唯一获得欧盟认证的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这套工具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中的艾滋病病毒特有抗体,确定受检者是否感染。 /p p   检测时,受检者需首先用套装中的取血针刺破指尖,再用检测棒吸取血滴,垂直插入配套的基座内,15分钟后便可知道结果。若检测棒内只显现一条横线,表示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若出现两条横线,则检测结果为阳性,意味着受检者可能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p p   不过有专家指出,这款自测工具不能取代实验室检测方式,其效果也存在一定“盲区”。例如它只能在患者感染3个月以后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而在感染后的头3个月内无法发挥效用。因此,法国专家建议受检者在检出阳性结果后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确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p p   与此同时,法国卫生部也已委托专业机构在法国国家艾滋病研究署的监督下对该检测工具的准确率进行科学评估。 /p p   法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现有近1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每年新增感染者超过6000人,据估算其中约20%的感染者不知道已被感染。这款便捷、快速的自测工具有望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早诊断,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提高防治率。 /p
  • 艾滋病基因疗法动物实验获成效
    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1月30日刊登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探索出的一种艾滋病基因疗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效。实验证明感染大剂量艾滋病病毒的实验鼠也可受到保护。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通过使用一种经过改造的腺病毒,可以在实验鼠肌肉细胞的基因序列中加入一段代码,使得肌肉细胞能够生成和分泌一些抗体。这些抗体具有帮助机体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最初是在一些对艾滋病有抵抗力的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   研究人员用这种基因疗法测试了5种不同抗体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种代号为B12和VRC01的抗体效果尤其良好。即使对实验鼠施加比天然感染艾滋病所需病毒量高出100倍的病毒剂量,这两种抗体也能起到完全且持续的保护效果,实验鼠在接受治疗一年后仍能避免发病。这是因为实验鼠的肌肉细胞在基因序列被改变后,会持续生成相关抗体并释放到血液中。   参与研究的戴维巴尔的摩说,动物实验的成功为接下来开展人类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虽然通常只用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病,但目前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还没找到完全有效的疗法,因此基因治疗艾滋病值得一试。   据介绍,这种疗法可能导致相关细胞的基因序列永久性改变,或许会带来副作用。研究人员希望能在临床试验中确定该基因疗法是否有副作用并找到规避方法。(来源:新华网 黄堃)
  • NMT如何用于新冠疫苗开发及免疫研究?
    大家好旭月谈 谈科技 谈复兴,人人有责,欢迎来到旭月谈科技篇,我是许越。今天非常高兴的继续给大家介绍基于底层核心技术的非损伤微测技术是如何用于防疫和抗疫的。那么今天呢?我们进行第四节的介绍。也就是如何将非损伤微测技术用于新冠疫苗及其免疫机理机制的研究。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来源于技术突破。但是,当今的生命科学的技术发展却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这种瓶颈一方面来自于技术发展本身。但是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以及由文化引申的对技术的偏执,比如说对分子生物学得这个技术,实际上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寻找,比如说癌症基因开关的这种努力,人类实际上失败了。但是人们似乎是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或者是迫于某些个政治或者是经济的利益,而仍然似乎是执迷不悟的。在这条道上,一直仍然在往前走。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由于人们期待的找到某种基因的开关,因此对于组织水平细胞群的这个水平,甚至是器官的水平。这些个研究的手段都是十分缺乏的。但是我们又都知道,很多药物甚至99%以上的这个药物研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了组织水平。也就是说,在细胞水平可能试验的很好。但是一旦应用到组织水平,那么就失败了。原因很多是在于,研究组织的科技手段非常的匮乏。那么,第三就是对于细胞外的组织间的。器官外的这些个微环境的研究非常的缺失,人们一味的从这个器官 组织 细胞,细胞内部各种细胞器,那么一直到各种蛋白,然后DNA甚至组成DNA的碱基,甚至现在去追到它的原子 夸子这些个微离子,希望从中找到,打开生命的这个钥匙。但实际上我们知道。生命是离不开微环境的生命,生命之所以能够正常的运作,是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个结果。那么头几期,我们介绍了非损伤微测技术,它的特点恰恰是弥补了上述的这几种平静的这种制约。比如说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去研究活体的这个细胞群呢 细胞层啊,组织 器官甚至是小的个体。而且呢,它对于它所监测的这些个或者检测的这些个离子分子,恰恰是组成生命活体的或者活体生命的重要的外部环境的构成诸多的因素。因此,在这个技术基础之上,我们发展出了咱们自己的活体功能环境组学,过去也叫做动态分子离子组学,它的定义是什么呢?它是活体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及物质交换的定量分析。这样的一组研究,不管这个活体生物,它是细胞器到单细胞到组织到器官,凡是他们与外界环境进行的这些个信息和物质的交换,我们给它以定量分析就组成了能够为我们提供,不但是活体生命的生理功能,而且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得以进行阐释。好,通过刚才我们听到了这是基于美国CDC的一段视频。那么,它是说病毒如何入侵组织或者细胞的?实际上,人们现在并不是很清楚,人们所知道的就是它经过细胞的吞噬,从而进到细胞或者组织内。但是究竟参与的信号传导的分子离子是什么?有哪些个所引发的细胞内的这些个活动,相应的离子和分子的进出,引发了这种细胞的内饰作用。这些个呢,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实际上是人类抵抗这些病毒的头一道防线。但是由于我们刚才说的研究手段的这种匮乏,使得我们对于这样的前线我们人类抵御头一道防线。我们并不清楚就是病毒这个敌人怎么样侵入我们人体之内。我们并不是完全清楚,所以这个仗打的确实是有些糊涂。那么最近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呢?已经证实了这种新冠病毒呢,它可以侵入人体的多个组织,甚至包括脑组织,但是这些个病毒以这些个组织或者这些的组织内的细胞又会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如何它们又能够这样轻易的去攻击去侵入人体的这么多组织。实际上我们仍然不是很清楚,原因仍然是我们缺乏相应的研究手段和技术。那么现在疫苗研发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而这个困境主要是体现在什么呢?现在疫苗研发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是吧,导入少量的类病毒。或者失活的病毒,从而引发人体的这个抗体的产生。另外现在如火如荼的就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传统方法实际上相对于现代的科技来讲是比较落后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研发疫苗需要这么长的这个时间?因为这个人类研究疫苗的这种技术。世界上没有什么大的改进,因此始终这方面时间还是很长,那么就这个分子生物学来讲就像刚才说过的。人类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去寻找癌症开关基因的努力,实际上是失败了。那么,尽管现在疫情全世界很多公司拼命的在去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单纯靠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去研发出非常有效的疫苗。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可靠,但愿就是祝福他们,因为这是人类的大事,祝福他们可以成功。但是在癌症上面和诸多疾病方面,包括这个艾滋病疫苗啊,还有其它的这些个疫苗,人们不是没有尝试用分子生物学的办法。但是,成功的概率不大,而且结果我个人认为也并不是十分可靠。究其原因呢,就是说疫苗的研发缺少相关技术的大力支持。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个文化或者经济方面的原因,众多的大公司,或者说除非国家大力支持这些公司是不愿意去进行疫苗研发的,因为它基本上是赔钱的。这也造成了可能是疫苗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的这个诞生和发展。那么我个人还认为呢,这种情况的发生和西方的这个文化乃至于文明的这个衰落也不无关系。因为我们知道,像刚才提到的西方的这个文明,或者说它的文化是只注重这个个体本身。那么这个个体它得什么病一定是它的器官 它的组织内的然后细胞,之后我甚至找到它的DNA RNA。到底是哪些个这些个个体或者生命的单位出现了问题,而它没有把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是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生命个体。因此,它的文化实际上制约了它在医学上的这种前进。就像此次我们武汉的抗疫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而针对于西方,除了把医疗的军舰开到自由女神像旁边,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宣誓或支持以外,实际上已经失败了。实际上,这里体现的是他们一种文明的文化的衰落。而我们知道非损伤微测技术,它是这种研究环境与生命相互关系的这种技术。虽然它诞生在美国,但是现在却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在了中国,因为这个技术非常契合中国的这个文化。那么到目前以中关村NMT联盟为代表的中国的NMT的从科研到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世界上呢是处于领头水平。而且由此我们提出了咱们自己的活体功能环境组学。正如军事医学科院李松院士所说,我们医学上,的确是缺乏自己独有的这种底层核心技术的科研平台,但是我还要说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这些底层核心技术的平台。我们更加缺乏的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文化文明的重新的认知和认可。那么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这个文化,它的这种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的。这种文明,他充满了中华的这种文明的智慧,而且呢,它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提出的?在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这个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要在科研上。在这次的新冠病毒的这个疫苗的研发上,开发上以及后续的免疫机制的真正的阐明上,我们必须从自己的文化拾取我们的自信,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科学上的突破。好,谢谢大家。祝大家科研成功,顺利。中华复兴需要创新思维,更需要建设性意见。感谢来到旭月谈,下次见。
  • Nature子刊:AAV病毒基因治疗艾滋病的首个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艾滋病(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现存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高达3800万人,且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中。2022年4月1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AV8 delivery of a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adults living with HIV: a phase 1, dose-escalation trial 的研究论文。诱导产生广泛中和抗体(bnAbs),是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利器。该研究对8名感染了 HIV 的患者进行 AAV 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通过 AAV 病毒递送编码强效广泛中和抗体(bnAbs)的 DNA,能够在体内长效产生广泛中和抗体,为艾滋病等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有力工具。这也是首次通过 AAV 递送在人体内产生单克隆抗体。该研究招募了8名感染了HIV的患者,他们接受了至少3个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然后他们接受肌肉注射的 AAV8 递送的广泛中和抗体(AAV8-VRC07)治疗,治疗分三个给药剂量:5×10E10vg/kg、5×10E11vg/kg、2.5×10E12vg/kg。这项1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是评估 AAV8-VRC07 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并描述患者对 AAV8-VRC07 载体及其产物的免疫反应。次要终点是评估 AAV8-VRC07 对 CD4 T 细胞计数和 HIV 病毒载量的影响,并评估参与者体内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的持久性。结果显示,肌肉注射 AAV8-VRC07 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1-3年随访期间,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或病毒载量未发生临床显著变化。8名患者在注射后第6周和第52周时广泛中和抗体均增加,8人都产生了可测量的血清广泛中和抗体,其中有3人的最大抗体浓度超过1µg/ml。有4人的血清广泛中和抗体浓度在长达3年的随访中接近最大浓度并保持稳定。体内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的中和活性与体外产生的活性相似。这项研究表明,AAV 载体可以在体内持久产生具有生物活性、且难以诱导产生的广泛中和抗体,这位抗击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增加了新的有力工具。更重要的是,这一 AAV 递送平台能够单次注射长时间产生抗体,可以使用 AAV 递任何所需的抗体的编码 DNA,从而用于治疗疟疾、新冠、艾滋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还可用作其他生物药的递送,治疗自身免疫病、癌症等各种疾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