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大科学事件

仪器信息网重大科学事件专题为您整合重大科学事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大科学事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大科学事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大科学事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大科学事件话题讨论。

重大科学事件相关的资讯

  • 《自然》评出2016年度重大科学事件
    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16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除了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学发现外,中国在航天、气候变化以及基因技术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也被《自然》杂志认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6年较受瞩目的科学事件当属引力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2月宣布,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在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中的引力波。  《自然》杂志指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几乎100年后,科学家终于以让人惊叹的方式证实了它。这也给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而黑洞也曾被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过。  但粒子物理学家在2016年的运气似乎没那么好。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开展的两个独立实验都在2015年底报告了一些异常迹象,研究人员曾推测这可能是一种新粒子,并且质量是希格斯玻色子的6倍,但2016年8月更多数据公布后,研究人员确认这只是统计上的偏差,并不是真的发现了新粒子。  2016年的航天领域里,中国收获了丰硕成果。8月,中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11月,中国成功发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0月与11月间,中国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  此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于9月在贵州正式落成启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在基因技术领域,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自然》杂志预计未来在美国和中国会有更多基于这一技术的临床治疗应用。  在气候变化方面,由近200个国家努力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自然》杂志评论说,中国和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疫情方面,寨卡病毒是2016年的一大焦点。世界卫生组织2月将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到11月,世卫组织才宣布这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多个团队正加紧开展针对寨卡病毒的研究,来解开有关寨卡病毒的不少谜题。  2016年的一个大热概念无疑是人工智能,谷歌下属的“深度思维”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击败了韩国九段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自然》指出,除了围棋,人工智能还可以让机器语言翻译的错误率降低60%左右,并帮助物理学家探寻新的超级材料。  一直备受争议的细胞核移植“三父母”技术在2016年也取得突破。美国一个团队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已在4月诞生,手术是在未限制“三父母”技术的墨西哥展开。12月,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也发布声明说,经过审慎评估,该局已正式认可了这项技术。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巡视检查顺利结束
    2014年7月16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检测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巡视检查会在昌平区天融环保产业园热烈召开。本次巡视检查由项目牵头单位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第一技术支撑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共同发起。巡视组由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郭炜总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藤恩江副总工程师、杨凯主任,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总监李少华博士,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范新峰副总经理,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胡世祥副站长组成。   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中心农永光主任向巡视组专家介绍了课题“大气细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和样机开发的情况,课题组按照任务书的要求,顺利完成了前期的技术调研和市场调研,完成了关键部件热光炉的设计,发表论文1篇,申请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专家组对课题组的工作成果给予了肯定,希望课题组能够在完成原理样机的基础上,加快关键器件的国产化。    巡视检查组随后前往武汉、石家庄、杭州对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作检查。通过本次巡视检查,巡视组了解到课题的工作进度情况、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经费的使用情况,对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课题的不足提出了建议。通过本次巡视检查,各课题承担单位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管理和经费支出的各项制度,解决了项目开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为下一步样机研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高光时刻,这10家仪器企业入选2023年重大事件
    2023年,科学仪器市场风云变幻,仪器企业各类事件与活动层出不穷。为了帮助广大业内人士梳理回顾2023年度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经过仪器信息网编辑征集,由近3500位网友票选出的“2023年科学仪器企业十大事件”正式发布。  以下为网友票选结果:  1、诊断巨头罗氏入局临床质谱赛道,提供全自动高通量质谱系统  2023年1月召开的第四十一届J.P.摩根大会上,罗氏(Roche)表示将开发集成化的质谱系统,用于医疗诊断领域,目前正在进行30到40项质谱测试。罗氏认为该仪器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机会,拥有29亿瑞士法郎的潜在市场。罗氏首席财务官Alan Hippe指出,许多质谱仪器都非常手动化,且需要定制方法,罗氏希望提供一种高通量系统,不需要大量手动工作并产生标准化结果。  Hippe还提到,罗氏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健康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每年在各个领域的数字化上花费大约30亿瑞士法郎。罗氏拥有很大的财务灵活性,可以为自己的业务和并购提供资金,并计划在制药和诊断业务方面加强收购。  2、禾信仪器发布国产首台 LC-QTOFMS新品  5月26日,禾信仪器“国产首发 谁与争锋”国产首台 LC-QTOFMS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重磅发布国内首台套自主研发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 7000。  早在2018年,禾信仪器开始立项研制一款具有完全自主产权、核心部件国产化的高性能Q-TOF仪器。本次发布的LC-QTOF 7000,历经多个版本的技术迭代、上万次数据测试,成功完成多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验证,实现一批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产品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质量稳定性、高采集速度等优势特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预期水平,同时更契合国内市场的应用需求。此外,项目产生的共性技术、核心部件等科研成果还可在其它系列化质谱产品中使用,助力打造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和生态链。  3、齐碳科技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 2023年的测序仪圈“杀疯了”  12月末,齐碳科技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由策源资本、成都生物城基金(国生资本)进行投资。本轮融资将为公司在产品技术研发、产能扩建、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胡庚表示,2023年,齐碳科技一如既往地专注于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研发、产品矩阵化和商业化,在测序准确率、通量、成本等方面均有极大优化,构建了纳米孔测序端到端解决方案,服务机构用户超过200家。  2023年测序仪行业受资本追捧,2023年国产基因测序仪企业融资事件共11起,累计融资金额高达十几亿。其中5项投给二代测序仪公司、3项投给纳米孔测序仪公司、2项投给单细胞测序公司、1项投给一代测序仪公司。  4、布鲁克1亿美元现金收购Phenomex |进军单细胞生物学领域  布鲁克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RKR)和PhenomeX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LL)8月18日宣布,他们已签署最终协议,布鲁克将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以全现金交易收购PhenomeX。拟议的收购对PhenomeX的总股权价值约为1.08亿美元。  PhenomeX是一家功能性细胞生物学公司,提供单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以深入了解细胞功能以及对表型组和基因型间联系。要约收购结束后,PhenomeX 将合并为布鲁克的全资子公司,要约收购中未投标的任何 PhenomeX 股份将转换为获得与要约收购中支付的相同每股对价的权利。  5、高分辨质谱新组合,赛默飞发布Orbitrap Astral 质谱新品  赛默飞在2023年ASMS(美国质谱年会)期间发布了年内最新的Thermo Scientific TM OrbitrapTM AstralTM高分辨质谱仪。  赛默飞Orbitrap Astral全新一代高分辨质谱仪,在四极杆、Orbitrap和新型的Astral质量分析器的协同作用下,这款革命性的新仪器实现了优越性能和覆盖组学领域的应用。赛默飞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非对称轨道无损质量分析器,简称Astral,与Orbitrap质量分析器相辅相成。Astral质量分析器是赛默飞15年的研发成果,每个组件都经过协同优化,以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离子首先从离子导向多极杆传输到离子处理器(Ion processor)中,该处理器以高达200 Hz的速度捕获并碎裂离子。  6、新品牌定了: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与诊断更名为Revvity  2023 年 5 月 9 日,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与诊断业务公司正式更名,新品牌Revvity扬帆起航。依托在生命科学与诊断领域的创新,新品牌Revvity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与生活。Revvity 源自两个词语,“revolutionize”(rev,“变革”)和“vita”(vit,拉丁语意为“生命”),提供从科研探索到开发、从诊断到治疗的端到端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此前,珀金埃尔默将其应用市场、食品和企业服务业务剥离给新山资本,剥离后的业务仍旧使用“PerkinElmer”这一品牌名称,业务拆分后产生的新的、高增长的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将公布新的名称、品牌和股票代码。  2022年Revvity的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全球拥有11,000多名员工,为制药和生物技术、诊断实验室、学术界和政府客户提供服务。公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员,客户遍及全球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7、国产电镜新势力:屹东光学首款场发射扫描电镜线上发布  10月25日,仪器信息网携手屹东光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屹光新启 显耀未来”主题研讨会暨屹东光学产品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屹东光学推出了全新的场发射扫描电镜产品,其电子光学系统不仅为用户提供了高分辨的成像能力,模块化设计使得电镜本身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的用户界面”把“用户友好型操作”落到了实处,流畅的软件界面极大地提升了电镜操作效率。本次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射频等离子清洗设备、连续型表面亲水化处理系统等几款电镜相关的制样设备,助力客户获得更好的电镜使用体验。  8、强强联合——纳微科技收购福立仪器44.80%股权  2023年6月6日,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尔利新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与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纳微科技计划以现金方式分两步收购福立仪器44.80%股权,实现对福立仪器的控制和业务整合,全面提升公司在生物医药和分析检测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纳微科技通过投资福立仪器,可以进一步对标国际巨头,打造集国产色谱填料、色谱柱与分析仪器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形象,增强在生物医药、分析检测领域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提升海内外市场竞争力。  9、岛津苏州工厂扩建,年增产300台质谱  2023年8月,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的四期项目在苏州高新区开工建设,本次投资1.5亿元。据悉,此次开工建设的四期项目用于扩大生产高端质谱仪在内的通用精密分析仪器以及高端医疗器械类产品。  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简称:SSM)成立于 1998 年 5 月 28 日,由日本岛津制作所 100%出资设立,公司设有两个厂区,分别位于苏州高新区华山路 145 号(老厂区)和泰山路 183 号(新厂区)。本次项目利用苏州高新区泰山路 183 号(新厂区)自有存量土地,扩建新增员工 150 人,扩建后全厂职工250-400 人。年增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00 台、气相色谱仪 1500 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3500台,气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230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80台等。  10、北交所上市!博迅生物正式登陆北交所  8月17日,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博迅生物”,股票代码“836504”)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博迅生物发行价格为9.75元/股,该股开盘价为17.50元/股,较9.75元/股的发行价上涨约79.49%。  博迅生物募集资金总额7312.50万元,募集资金将投入于生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设备扩产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随着正式登陆北交所,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生产布局,引进先进的设备与管理系统,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体系,借助资本市场力量,不断打开长期发展空间,在新一轮发展机遇期,焕发更强生命力。  同期还评选出了“2023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热点”,详情点击:  “2023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热点”重磅发布!  在十大新闻评选同期,仪器信息网特别举办“2023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热点有奖竞猜’”活动,按活动办法,特把中奖名单公布如下,后续将安排相关奖品发送:  特等奖 华为P60手机 获奖者:151****7698 长沙  一等奖 华为MatePad平板电脑的2位获奖者:136****8971 北京 158****9378 武汉  二等奖 100元京东卡获奖者:188****0028 广州131****8628 长春136****0615 成都137****2198 北京138****9022 北京138****4955 成都150****9223 天津186****0327 宁波151****4011 大理133****3152 太原138****8084 天津181****3313 西安186****2664 西安150****2796 郑州132****1936 成都136****5233 北京139****4289上海186****2681 广州158****2711 上海180****6868 巴州  三等奖 30元京东卡获奖者:185****0480153****3224173****2782136****6473132****1271135****5046189****7646152****5998152****5220139****7993173****0591183****2921167****4514173****1664180****9124199****5471183****9839137****9866185****7462176****0026131****8555188****9517135****2004136****2149132****3274137****6260156****2294182****5768189****2377153****0609157****5818158****1021185****1988136****9686135****3634182****8212136****6891131****2139134****6099156****2234159****9652152****5519177****1087135****5548173****2271132****1808156****2090181****5998173****9160133****0746136****3332176****9698134****8298158****6042133****4651134****2716173****9527138****5432177****9004186****5075152****7531173****4459153****4513151****6414151****4826139****5594182****6540188****8331133****3258182****7161153****6404134****8183176****4750199****7525133****9785147****8597130****3775187****6114150****5371181****7708132****5454151****0023159****7080153****3922182****0515186****3910155****3581187****9751131****3808182****0443156****6809151****7484130****3701151****3089132****8036  恭喜所有获奖者!  未中奖的网友请不要气馁,未来机会多多   领奖方式:  1、特等奖、一等奖实物奖品将由工作人员联系获奖人进行邮寄   2、二等奖、三等奖京东卡将在2月29日前以短信的方式发放至获奖者手中,请注意查收。
  • 甘肃陇星锑业尾矿库泄漏 构成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日前,甘肃陇星锑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发生尾矿库溢流井破裂致尾砂泄漏事件,并已造成跨省界污染,构成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针对此次事件,环保部按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经启动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程序,组织有关**成立调查组,赴地方有关市县开展全面调查。 11月23日晚,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甘肃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尾矿库溢流井水面下约6米处的拱圈盖板破裂,导致溢流井周围尾矿浆流入太石河。太石河经西汉水已进入陕西略阳县境内。经监测,超标特征污染物为锑。 据汉中市环保局28日20时监测数据显示,西汉水甘肃入略阳境2公里处锑超标23.1倍,葫芦头水库坝下1公里处超标0.7倍,目前污染物被拦截在略阳县葫芦头水电站库区内。西汉水入嘉陵江口及下游1公里、嘉陵江出略阳界水质均达标。 据相关报道,当地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保证当地安全,同时阻止污染向下游蔓延。一是迅速关闭了葫芦头电站闸门,停止下泄,控制污染水体向下游转移,同时,在葫芦头水库上下游修建5道拦截坝,为下一步处置被污染水体争取时间。二是调集环保监测力量,沿河现场布设监测点位,对水质每2小时监测一次,并向社会公布水质监测结果;目前已污染水体浓度基本稳定,下游水体尚未监测出污染物。三是汉中市政府紧急下拨500万元资金购置消减污染物资。四是略阳县、镇、村三级联动,落实了卫生部门应急处置责任和防范应急预案,确保沿线群众及企业安全。五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落实人员和责任,切实做好抢险施工现场和沿江沿河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防止各类次生灾害发生。 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部督查中心、甘肃省环保厅及省环境应急中心相关**,也先后到达陇星锑业公司尾矿库,指导当地采取了引流尾矿库上游山泉水,在尾矿库排污口、五个围堰和太石河及下游西汉水另外三个点位,大量投放絮凝剂和石灰,在太石河及下游西汉水河道修筑35个简易拦截坝,以及加密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和对沿岸群众取水进行预警等多种措施。当地称,污染源头已得到初步控制。 对于本次泄漏事件,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环境保护部指导配合地方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处理,防止河水污染影响危害沿线群众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部工作组按照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会同甘肃、陕西、四川三省政府及环保、水利等有关部门,多次召开现场工作会,建立三省协调联动机制,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 新年 新科学——《自然》预测2013年科学进展与事件
    新年伊始,《自然》杂志展望了2013年可能出现的一些重要发现和重大事件。   干细胞试验   一项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进行的早期临床试验应该在2013年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妮卡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先进细胞技术”,正在将源自hESC的视网膜细胞注入36名患有两种形式的无法治愈的退行性失明的患者眼中。它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开展hESC治疗试验的公司,并且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希望FDA能够为其开绿灯,从而于今年在病人中对诱导自成熟细胞的干细胞进行测试。   诊断学争议   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在2013年5月出版其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这是这一诊断精神疾病的标准参考指南在19年里的第一次全面更新。这将为临床和研究方案带来有争议的变化,包括调整有关自闭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方法。总之,尽管是一部“活的文件”,但DSM-5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气候评估   为了准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气候科学家们已经耗费了5个年头,该报告的第一次更新始于2007年。该报告的一部分将在2013年的9月份与公众见面,即第一工作组的结论,它将概述全球变暖的基础科学内容。而在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第二次评估将详细讨论气候变化对该国造成的影响。   宇宙大爆炸的光辉   彗星ISON将会为人们献上2013年最激动人心的图像——这颗彗星将在今年11月近距离掠过太阳,并且随着它的表面在太空中不断汽化,它看起来可能比一轮满月还要亮。同样壮观的还有普朗克空间望远镜带来的自宇宙大爆炸以来昏暗的微波余晖图谱,它甚至能够揭示在宇宙“膨胀”最初时期所产生的引力波造成的涟漪。在其他计划中,美国宇航局(NASA)的LADEE探测器将围绕月球运转,从而对月尘展开研究 而它还计划向火星发射MAVEN探测器,目的是对火星上层大气展开探测,而“好奇”号探测器则继续会从这颗红色星球的表面向地球传送数据。回到地球,巨大的由66个蝶形天线构成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将在智利竣工。   饮食、微生物和癌症   科学家已经越来越怀疑人们的肠道微生物动物园可能是饮食与疾病——例如癌症——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2012年的一项研究已经在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中将超过正常比例的大肠杆菌与结直肠癌联系起来。而2013年会有更多的研究聚焦于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的作用,以及它们对患病风险的影响。与此同时,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将知道FDA是否会批准它的黑色素瘤治疗方案(trametinib),后者可能是一类新化合物中的第一种,它能够抑制调节细胞生长的一条激酶信号通道。   粒子探寻   在不同地下试验产生了有关暗物质粒子的互相矛盾的观点之后,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里德市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的大型地下氙探测器将在2013年推动或是排除其中的一些看法。而粒子猎人中的王者——瑞士日内瓦附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在2015年前被关闭,直至其经过一次升级后能够进行更强大的碰撞,然而物理学家将会继续钻研迄今发现的暗示超对称性的数据。   更深的地方   随着美国海洋观测计划的巨大水下监测网络第一部分的完成,数据将开始源源不断地产生,这项计划将耗资3.86亿美元,并将于2015年3月建造完成。它将监控从水下地震和气候变化对大洋环流的影响,到生态系统和海洋化学转换的所有情况——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从空中到海底的遍及全球的7个站点。其间,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团队将希望能够找到是什么样的生物——如果真有的话——存在于南极冰川下深深的湖泊中。   魔力材料   随着科学家在2012年发现有成为拓扑绝缘体的潜质,六硼化钐有可能变成材料科学的下一个明星——其表面能够导电,但其内部的特性却又像一个绝缘体。石墨烯依旧将是一位显赫的角色,所以你可以期待大量有关“山寨”材料(例如氮化硼、钽二硫化物和其他能够被堆砌或夹在精密层中间的二维片材)的报告。   法庭上的基因   美国最高法院将在2013年判决大量牵扯到科学的案件。考虑到犹他州盐湖城巨数遗传公司持有专利的有效性,作为一桩为期3年的诉讼的一部分,它将重新考虑基因是否能够获得专利。它还可能对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种子公司孟山都面临的一项挑战作出裁决,即那些想要播种的农民是从之前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那里采集种子,而不是从种子公司购买新的原种。并且最高法院还将考虑一些大牌制药公司是否需要向普通制药公司支付费用,从而延缓后者推出仿制药品。   论文资助   一项英国的政策要求公开资助研究人员,从而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供自由获取的做法从2013年4月起生效。其他国家可能会很快跟进——一个全球研究委员会会议将在5月份讨论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但是随着美国考虑在今年的早些时候猛烈削减预算,以及欧洲将继续讨论拟议中的为其2014年至2020年的研究计划——地平线2020——提供800亿欧元资金,很多科学家可能会更为预算感到担忧。
  • 重大仪器专项“高精度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课题通过验收
    近日,我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快速分离与检测研究组(102组)李海洋研究团队主持的重大仪器专项的关键子任务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现场测试验收。此次测试专家组的成员包括中科科仪的于科岐、国家航天员训练中心刘学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赵墨田、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怀坤及清华大学李展平教授。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目中研制的飞行时间质谱的分辨率指标大于270,000(182W),远远超过项目指标2万的要求,达到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最前沿水平。     该项目研究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多次反射质谱技术,其原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仅利用静电场将离子的飞行路径折叠反射来延长飞行时间,保证离子束长距离(可达上千米)的飞行中不发散的同时实现质量峰的压缩聚焦,从而极大提高分辨率。质谱的分辨率随反射圈数增大而增大,而传输效率基本不损失。对于激光溅射电离产生的182W+,经过176圈反射后,飞行距离达到了700m,飞行时间18ms时,质量分辨率大于270,000,每秒可得到50张谱图。离子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栅网,离子多圈飞行后传输效率达到25%。  该仪器不仅具有高质量分辨率带来的准确定性能力,同比于其他类型质谱,且在宽的质量范围内具有超高分辨。  相关新闻:大连化物所李海洋研究团队2000万元转让检测新型爆炸物专利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立项项目公示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度立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现将2010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队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8月6-13日,公示具体内容见附件。   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时间内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应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应对所提异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不正当要求,不予受理。   附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项目公示内容   联 系 人:闫金定 钱万强   联系电话:010-58881073 58881072   传 真:010-58881077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2010年8月6日
  • 青岛恒远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
    近日,由青岛科技型企业——青岛恒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飞行器测量仪器研发及加工试制”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获得385万元国家资金支持。   该项目重点研发无动力颗粒物采样器以及相关机械加工与电子电路的设计制造,计划于2014年完成,可以解决大气复合污染形成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气象控制因子不同时空尺度污染的相互作用、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和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监测问题,将为国家治理灰霾区域性大气污染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室):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围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任务,科技部2011年将继续部署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将201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项目申报要求(见附件2)及2011年度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栏下载)。   2011年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11年4月上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受理日期为4月13日8:00至4月28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   咨询电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076   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dkxc@vip.sina.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三月三日   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纳米研究领域科技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纳米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围绕重要应用,开展基本科学问题、关键技术研究,设计、制备新型纳米材料。特别鼓励原始性创新研究方向,探索纳米新材料、新过程和新原理。   2. 纳米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和应用   研究多功能纳米材料和结构,如轻质高强纳米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光电纳米材料、电磁纳米材料、能源和环境纳米材料等,发展可控、宏量和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3. 纳米材料的新型表征方法与技术   发展高时间分辨、高空间分辨、原位动态的表征方法与技术,建立基于新原理的纳米表征技术和测试方法 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4. 新型纳米器件   探索新型纳米加工方法和集成技术,探索基于新原理、新结构的纳米器件和集成电路 研究应用目标明确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纳米传感器,高性能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   5. 重大疾病检测技术与生物医用纳米材料   发展重大疾病早期检测的纳米技术和纳米生物器件的原理和创新方法 研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在生物体内药效与生物学过程。   6. 新型纳米药物   治疗重大疾病的新型纳米药物,重点研究纳米技术提高候选药物的成药性,提高药效、降低毒性的原理和方法。   7. 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基于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的安全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探索纳米技术及材料在能源转换与存储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8. 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   研究纳米材料在农业、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成本低、性能稳定、寿命长并无次生污染的实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效应和安全性。   9.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纳米材料与技术   面向化工、纺织、能源、交通、冶金等传统产业,应用纳米材料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开发过程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10.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纳米材料与器件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纳米光电材料、器件集成和互联关键技术,开发高效能量转换、储存与节能的纳米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实用化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与制品。   11. 纳米材料工业化制造技术及检测装备  开发面向工业应用的纳米材料规模化制备及精密加工技术,研发纳米材料关键表征仪器成套批量化制造技术 研究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服役与安全评价技术。   注:指南1~8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格式和要求    指南9~11按863计划项目申报格式和要求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受限空间中光与超冷原子(离子)、分子耦合量子态的制备、测量及调控   研究微型光阱和微光学腔中原子(离子)内外态的完全控制方法,光与原子强耦合下量子态的制备和探测。制备稳定的超冷极性分子,并研究分子量子态的相干操控和动力学演化。研究原子自旋压缩态和原子系综纠缠态的产生,光学晶格中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关联效应、新奇量子态及其应用。   2. 极端条件下量子输运的研究和调控   研究极端条件下的量子输运性质及微结构对量子输运的调控。研究超短时间尺度下的量子输运,开发相应的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反常量子输运,探索调控输运性质的新手段。研究远离平衡态的量子输运特性。   3. 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现象及调控   研究异质界面导致的新奇量子态和量子现象,建立描述新奇界面量子态的理论模型。发展精确控制的生长技术,制备高品质的异质界面,如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金属等。发展精确表征界面量子态和量子序的实验技术,研究极端条件下异质界面上的新奇量子态、量子输运、光电量子过程等,探索量子态的界面调控新方法。   4. 功能关联电子材料及其拓扑量子性质的调控   应用先进谱学研究手段如核磁共振、中子散射等,并结合极端实验条件,研究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关联电子系统,如重费米子系统和多铁性电子材料等的量子现象及拓扑量子性质。制备由这些材料构成的薄膜和人工微结构,探索基于新效应的量子器件。   5. 光场与微结构的耦合效应及调控   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光场与各种微结构的线性和非线性作用,与电子态的耦合及导致的量子效应。制备具有新颖动量、角动量的可控光场,研究与微结构的耦合及其对量子态的调控,探索在量子信息、超分辨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6. 复合量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新奇量子效应(基地)   设计和制备高品质的复合量子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量子效应。研究不同维度和尺寸下的量子态特性,以及外场(电、磁、光、声)和结构之间的耦合效应及导致的新奇量子现象。研究物性及结构高灵敏、高分辨检测的新原理和新方法。探索基于新概念的量子功能器件。   7. 全固态量子信息处理关键器件的物理原理及技术实现(基地)   研究基于半导体量子点和光学超晶格等的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源,研制单光子探测器件。制备高品质固态光学微腔及其阵列、微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以及线性光子处理单元,实现对单光子态和量子纠缠态的存储和调控。研究固态光集成系统中量子态的演化,探索在光子芯片上实现量子信息操作的新方案。   8. 新型亚波长人工微结构中的量子调控(基地)   研究新型亚波长人工微结构中光子和元激发,如等离子激元、极化激元、声子等,调控其线性和非线性物理过程。研究带隙调控、突破衍射极限的成像等, 探索基于新型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的新器件。   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重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鉴定新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蛋白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基础、阐述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 深入研究然免疫与外来抗原适应性免疫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机制 发现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新型蛋白质及其作用机制。   2. 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在病原体侵染、复制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 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病原体潜伏和多重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 揭示病原体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和结构基础 研究病原体蛋白调控宿主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网络构成 研究宿主抗病原蛋白质网络结构与功能。   3. 植物表观遗传机制与重要调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研究植物核小体组装和染色质重塑的分子机理,重点研究组装蛋白、组蛋白修饰酶、组蛋白密码阅读蛋白、非编码RNA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的功能和结构基础 研究表观遗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网络 植物重要表观遗传调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包含植物特有结构域的调控蛋白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植物表观遗传调控蛋白质组学平台建设,重点研究相关突变体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蛋白质组。   4. 端粒相关蛋白与人类重大疾病   研究端粒相关蛋白(端粒酶等)对人类重大慢性疾病的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开展重组端粒蛋白复合物研究,揭示控制端粒功能的蛋白复合物结构和功能 研究端粒在成体干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不同类型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和基因表达之间的调控关系。   5. 蛋白质的生成、修饰、降解、质量控制及动态相互作用网络研究   研究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如跨膜蛋白质及复合体)的生成、折叠、组装、转运、降解及质量控制等过程及其在生理和胁迫条件下的分子机制 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类型,包括结构特征、与信号转导途径的对应关系、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关系 研究蛋白质错误折叠及质量控制逃逸的分子机理及病理效应 在蛋白质组水平研究翻译后修饰及其动态变化,修饰对相互作用蛋白质网络功能的影响。   6. G蛋白偶联受体及配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发现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GPCR和相关亚家族,分析分子结构,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关系 鉴定新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学功能 建立高通量筛选受体相关配体的方法,进一步阐明配体与受体结合的分子机理及生理功能。   7. 肿瘤发生发展与关键调控蛋白作用网络   以恶性肿瘤为模型,研究原癌蛋白-抗肿瘤蛋白及关键性负调控蛋白的网络互动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揭示蛋白作用网络对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的调控机制 研究表观遗传因素、信号转导通路与转录因子对细胞周期-恶性肿瘤转移过程的调控机制及其结构与功能基础 发现炎症诱导肿瘤相关重要活动调控的关键蛋白质群组成、动态变化及调控网络 研究炎症,代谢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研究选择性激活机体抗肿瘤效应机制和防治免疫逃逸的策略与方法。   8. 蛋白质定量新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   研制高效低残留的新型蛋白质样品预处理和分离材料 构建高分辨、高灵敏度的蛋白质与多肽的定量、分离与鉴定技术体系 发展基于生物质谱的同位素标记和非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组相对与绝对定量方法 发展重要生物体的目标蛋白质组以及全蛋白质组及其化学修饰的高准确度的动态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重要模式生物或其组织器官蛋白质组成的高精度全覆盖技术、蛋白质定量内标的制备技术和目标导向绝对定量蛋白质组研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法。   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重要器官发育与再生的遗传调控   利用模式脊椎动物,建立可视化研究活体组织器官发育与再生技术及相关转基因动物和突变体资源库,研究1-2种重要组织器官,如心脏、肝脏等发育与再生的关键调控因子,揭示组织器官发育与再生的根本机制。   2. 内皮组织和上皮组织发育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理   研究内皮或上皮细胞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成中的行为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重点研究上皮或血管等内皮组织中细胞命运决定和形态构建的分子调控网络、组织或器官内的细胞与周边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3. 发育缺陷发生的分子机制   利用临床资源和动物模型,从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揭示我国常见严重先天性出生缺陷的发生机理,发展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新技术、新方法。   4. 植物胚与胚乳发育调控机制   重点研究植物配子发育、受精、合子激活和胚胎模式建立的机制,阐明植物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以及胚乳物质积累的分子和表观调控机制,为高产优质作物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5. 生殖细胞健康的分子基础   针对临床常见和重要的生殖细胞异常,重点研究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起始、停滞与恢复、染色体分离、DNA损伤、修复和重组以及基因组稳定性的调节机理,为生殖健康奠定基础。   6. 排卵障碍性和胚源性等生殖疾病的机制研究   研究辅助生殖技术诱发胚胎源性疾病的机制 开展辅助生殖安全性评估,优化辅助生殖技术,并建立有效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建立常见排卵障碍性疾病的资源库,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常见排卵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发展新型的疾病干预措施。   7. 生殖周期及生物钟调节的机制   利用模式动物或仿生环境研究生殖周期的调节机制 探讨生殖免疫和生殖周期的关系 研究生殖器官、生殖细胞及胚胎发育中生物钟调节的规律,阐明生殖周期和生物钟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利用非基因组整合技术建立遗传疾病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利用非基因组整合技术建立地中海贫血或脊髓侧索硬化症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系,对致病基因进行改造和纠正后分化为可用于细胞移植的细胞类型,为利用iPS细胞治疗人类遗传性疾病奠定基础。   2. 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特定的组织细胞类型   基于体内组织发育的规律,重点研究如何定向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为特定的组织细胞类型,例如神经外胚层细胞或胰腺β细胞等内胚层细胞 同时从个体发育和进化的角度深入研究多能干细胞分化及相应的调控网络。   3. 细胞类型转换及其机制研究   建立细胞类型转换(包括不同终末分化细胞之间的转换、终末分化细胞向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转换、不同组织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之间的转换)的体外模型和稳定培养体系,研究细胞类型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 探索转换细胞在细胞移植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4. 细胞周期调控与干细胞干性维持   重点研究干细胞的对称分裂及不对称分裂的调控机制,细胞周期对干细胞干性维持的作用,包括信号转导及调控因子网络、遗传稳定性维护等。揭示干细胞周期及分裂在干细胞干性维持、组织发育、再生修复及病理变化等过程中的功能。   5. 体内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   阐述体内干细胞与其微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建立检测体内组织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等活动的技术体系,揭示体内组织干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如何利用细胞因子和药物等诱导体内组织干细胞自我更新或分化。   6. 建立内胚层干细胞的生物识别标记   通过分析内胚层干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谱式,鉴定该种内胚层干细胞的生物识别标记,追踪其自身以及子代细胞在体内的分布与迁移 根据建立的生物识别标记等分离鉴定内胚层干细胞。   7.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药物抗性及靶向特异性分子调控   分离和鉴定诸如血液或消化道系统的肿瘤干细胞,系统研究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和表观遗传学及其在肿瘤发生和药物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建立针对肿瘤干细胞起源与靶向特异性干预的分子基础与技术指标,制定以肿瘤干细胞为靶标的分子干预策略并开展其规范化研究。   8. 干细胞治疗的基础和转化机制   研究建立一种视觉或听觉系统干细胞分离分化与功能再生体系,通过动物模型完成其功能验证与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干细胞与功能再生的分子基础,研究制定该类系统发育与病变的干细胞干预技术标准,并将其规范化。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1. 东亚季风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研究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主要年际-年代际变化信号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变率的影响,辨识年际-代际气候变率可预报性的因素,提高利用耦合气候系统模式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能力。   2. 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与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内在机理和变化趋势,揭示海平面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规律 提出我国典型河口三角洲地区、重要滨海生态系统和重要岛礁领土相对海平面变化驱动的城市防护、环境安全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领土安全的适应性对策。   3. 海洋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   研究海洋变异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揭示海洋动力、热力过程和海-气耦合作用及海洋对气候的调控作用,以提高我国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 研究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储碳过程与机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对自然和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与规律,定量认识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 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生态恢复   通过对表征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揭示研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湖泊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建立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演化的模型,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为区域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提出途径与对策。   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百年-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特点、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揭示这些典型区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及其时空关联、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异同,评估其面临的全球变化风险。   6. 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气候灾害关系的研究   研究环境风险和气候灾害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探讨中国环境与气候灾害风险防范的适应性对策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的关系,特别是对近年来我国极端干旱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的影响,以及干旱致灾机理,评估典型区域农业和社会经济等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能力。   7.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途径和适应机制,探索全球变化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气候敏感疾病的响应和适应机制,评估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人群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8. 天文与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研究太阳活动、宇宙事件等天文因素及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对海洋、陆面和大气过程的作用,解析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对外动力触发气候变率的响应机制和调节作用,区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贡献,评估上述天文和地球运动因子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作用。   附件:1.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2.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要求
  • 2014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安排
    日前,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关于2014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的56个项目、2012年立项的2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的2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于今年8月实施期满,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应进行结题验收。结题验收工作分为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织,于2014年9-10月进行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组织,拟于11月进行。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重点是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实施效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   请各项目按照&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于10月15日前完成课题验收,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并同时提交项目发表的科普文章。&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l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rdquo 等文件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下载。   各项目应在课题验收前两周将课题验收工作安排及验收专家组建议名单报基础研究司审核。项目验收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于笑潇 闫金定   电 话:010-58881072 58881073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信箱:dkxc@vip.sina.com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崔春宇   电 话:010-58881540   电子信箱:dkxc@most.cn   附件:2014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14年7月17日
  • “十四五”基金委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地球科学部共发布12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7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理与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与地表水分和能量分配、水资源形成与转化密切相关。由于陆域下垫面的多样性和水文生态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相关科学认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成为认识水文、生态、资源和环境科学问题的瓶颈。当前,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存环境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深化对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的研究。针对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态势,亟需集中优势力量,从多元素耦合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过程等角度,深入研究不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系统剖析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制,定量阐释其气候与资源环境效应,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引领该领域的研究,为全球变化应对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从多元素耦合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过程等角度,揭示不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研发蒸散发等水文生态关键参量监测方法,发展陆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模拟技术,阐明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社会经济风险,为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全球变化应对提供科学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与测算理论:揭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机理,解析从多元素耦合、样地、坡面、流域、区域到全球尺度的水文生态过程尺度转换规律 发展多源观测数据融合方法,研发基于国产卫星资料的蒸散发等水文生态关键参量监测方法 建立陆域水文-土壤-植被-人类活动全过程多要素耦合数值模型。  (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制:揭示不同时空尺度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分异特征及变化规律 阐释不同区域水热条件和下垫面水文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定量解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对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的贡献及影响机制。  (三)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的效应:研究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 揭示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对区域气候及水资源的影响机理 评估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的风险。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理与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涵盖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6。“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大项目指南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人地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观测和演化机理的解析必须通过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的交叉融通,攻克其中存在的共性难题。面向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通过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人地系统科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路径创新,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下,以多元数据融合为核心的人地系统协同观测技术与方法,将现有以城市为重点人地系统研究转向更大地域范围的乡村为重点的领域拓展,深入探讨从单向的增长型区域向衰退区域到增长型转化的拐点、机理和路径,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提供系统平台支撑,提升人地系统耦合与城乡融合研究的整体水平,为落实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国家战略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围绕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前沿科学问题和服务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国家战略,发展乡村人地系统协同观测的技术手段,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体系,精细刻画乡村地域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 创新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体系,揭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机理与转型过程 模拟乡村地域系统未来情景,研制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为服务支撑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一)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融合计算:研究建立遥感、物联网、无人机等协同观测技术体系,发展乡村人地系统复杂要素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多模型组合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计算模型,创新多层次、多维度、多时相的乡村地域系统场景化建模技术方法。  (二)乡村地域系统转型机理与过程:揭示乡村衰退向乡村振兴的转型机理,探明其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与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揭示乡村地域自然-社会-技术多要素交互作用过程,研制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测度模型,研究创建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体系和乡村振兴基础科学体系。  (三)乡村振兴情景动态模拟与分析:开发不同尺度城乡融合状态评估模拟系统,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黄河流域、东北地区等典型区域,对未来30-50年我国城乡耦合与乡村振兴的情景进行动态情景分析,研制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乡村地域系统转型”,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涵盖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6。“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重大项目指南  地球深部是驱动地球系统运行的发动机,深刻塑造了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具有超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这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地球物理现象,而且控制着地球深部的动力学过程,进而影响了整个地球系统的演化。  大地幔楔作为板片-地幔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控制了表层与深部圈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而且导致了复杂多样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效应,对地球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温高压实验模拟为主,结合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大地幔楔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是阐明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地球内部与表层的耦合机制,回答“地球内部如何运行”这一重大前沿问题的关键。  一、科学目标  查明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建立大地幔楔的结构 揭示大地幔楔的物质循环、元素迁移和富集,理解板片-地幔相互作用及其效应 构建大地幔楔深部动力学过程,理解地球内部运行机制。  二、研究内容  (一)大地幔楔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地球物理效应:大地幔楔条件下板片和地幔矿物的弹性、电导率、热物理、扩散等物理性质 滞留板片在地幔过渡带的波速 上地幔的波速结构、电导结构和波速各向异性。  (二)大地幔楔的流变结构及其动力学效应:大地幔楔深部矿物在不同水含量条件下的流变学性质 板片在地幔过渡带滞留的机制和时间 俯冲带中深源地震的成因。  (三)大地幔楔重要挥发分的赋存及其效应:重要挥发分(如氢和碳)在典型地幔矿物中的赋存、储量及共存相间的分布 氢在典型深俯冲板片矿物中的赋存和储量以及特殊含碳相的稳定性及其在流体中的溶解行为 大地幔楔不同层圈重要挥发分的平衡与交换。  (四)大地幔楔壳幔岩浆-热液体系金属元素的分配及其成矿效应:地幔楔条件下关键成矿元素(如Mo、Au)在不同介质间的分配系数及其地球化学行为 壳内岩浆分异和流体出溶过程中关键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关键成矿元素稳定的T-P-x范围及其成矿的主控因素。  (五)大地幔楔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以典型大地幔楔为例,研究大地幔楔中熔/流体的三维空间分布 俯冲/滞留板片与地幔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俯冲/滞留板片空间变异与新生代板内火山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 构建大地幔楔深部地球动力学模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申请代码1选择D02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5。“地球系统演变中的矿物-微生物共演化”重大项目指南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矿物与微生物一直发生着交互作用,深刻影响了地球物质循环、生命起源与进化、环境演变。矿物在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微生物也促进了矿物的形成与演化 众多矿物、岩石、地层和矿床的成因均与生命活动有关。在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全球变化的今天,揭示地球系统演变中矿物-微生物共演化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目标  以物质与能量基础为切入点,揭示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机制,阐明矿物-微生物共演化驱动地球系统演变的规律以及资源环境效应。  二、研究内容  (一)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地质记录:采用矿物学、地质微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等手段,围绕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古太古代微生物岩的出现、大氧化事件、新元古代氧化事件等),探寻反映矿物-微生物共演化能量与物质条件的地质记录。  (二)矿物与微生物共演化的能量基础:探讨微生物利用铁锰矿物价电子的分子机制,发现微生物利用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能量的新途径,构建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能量转化模型。  (三)矿物结构与微生物功能共演化的物质基础:解析微生物代谢关键酶的金属活性中心/辅基与矿物配位结构的成因联系,探究微生物获取矿物金属离子的分子机制,揭示微生物金属酶与矿物晶体化学的共演化过程。  (四)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探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微生物促进铁、锰、磷等矿化作用的资源效应,揭示微生物调控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固碳作用的环境效应。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地球系统演变中的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申请代码1选择D02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5。“黑碳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与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黑碳物质是现代环境总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全球碳循环,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与健康危害。目前,黑碳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效应研究仍很薄弱,缺乏精确刻画黑碳形成机制和跨介质传输的方法体系,黑碳的转化过程和相应的气候效应作用机制认识不清,无法构建黑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和准确评估黑碳-污染物复合体的生态环境效应。开展黑碳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机制研究,为服务气候变化和环境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一、科学目标  阐明黑碳物质的生成机制,建立统一的跨圈层介质中黑碳的量化表征方法,揭示不同圈层介质中黑碳的地球化学行为、演化机制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  二、研究内容  (一)黑碳物质的生成机制:通过模拟实验和理论计算等手段,构建不同燃烧母质和燃烧条件下黑碳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确定其中的关键制约因素。  (二)跨圈层介质中黑碳的量化表征方法:建立地表系统不同圈层介质中黑碳的一致性定量表征和示踪方法,实现不同圈层和介质中地球化学通量的估算。  (三)黑碳的跨圈层地球化学行为和演化机制:结合典型区域,揭示黑碳在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驻留时间、降解速率和转化机制,阐明黑碳与环境其他组分的交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四)黑碳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建立黑碳的源解析技术方法,全面评估黑碳的辐射强迫效应。研究黑碳-污染物复合体在地表不同圈层中的迁移、转化与降解过程,揭示黑碳同成因/原生携带污染物演化与环境归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黑碳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与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3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75。“地球重大氧化事件及其资源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地球宜居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地球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表生系统氧浓度的升高是宜居地球形成的关键。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两次重大氧化事件与生物演化、巨量成矿和火山活动等有明显的时间对应关系,形成了全球资源储量最大的铁、锰等沉积型矿床。阐明重大氧化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化规律及其与铁、锰等成矿的内在联系,对理解地球层圈相互作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目标  阐明地球两次重大氧化事件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大气增氧事件的形成机制,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探明大氧化事件与铁、锰等元素巨量富集成矿的内在联系。  二、研究内容  (一)重大氧化事件的表征:阐明太古宙-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GOE)与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规律,重建地球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历史。  (二)地球大气增氧事件的机制:研究表层作用、生物活动以及深部过程在大气增氧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多圈层作用对大气增氧事件的制约关系。  (三)大氧化事件的资源效应:研究大氧化事件过程中铁、锰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揭示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对元素富集巨量成矿的控制作用,阐明大氧化事件的成矿规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地球重大氧化事件及其资源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3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至少2个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75。“全球精细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建模理论及其应用”重大项目指南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等信息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性数据,而且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卫星导航定位等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是获取全球海洋观测数据的主要手段。联合多源卫星大地测量和海洋观测数据获取全球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等信息及其变化需要突破精细建模、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的诸多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探索它们的相互联系、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以提升建模的精度和分辨率,为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全球气候变化、海底板块构造等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一、科学目标  联合多源卫星大地测量和海洋观测数据,研究全球海面高、海洋重力场、海底地形信息及其变化的精细建模理论与方法,突破新体制、多系统卫星任务和航空、船测数据融合处理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解释海洋重力场、重力梯度场和海底地形的变化特征,分析陆海质量迁移过程和洋壳均衡机制及地球圈层物质交换。  二、研究内容  (一)全球精细海面高确定理论与方法:研究新体制卫星高度计波形处理理论以及新型测高观测数据精细处理与融合方法,突破复杂区域海面高精细获取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全球精细海面高及其变化模型构建方法,为海洋重力场、重力梯度场精细反演提供基础数据。  (二)全球海洋重力场精细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多源卫星重力确定高精度中长波重力场信号和海面高数据恢复高精度甚短波重力场信号的理论与方法 开展测高数据反演海洋重力梯度场的理论及其地球物理导航与探测应用研究 突破卫星、航空、船测等多源、多边界重力数据精密处理及融合关键技术,发展测高卫星轨道和海洋重力场整体估计新方法。  (三)全球精细海底地形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不同地形复杂度下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的匹配理论与方法,突破实测水深与海洋重力联合反演精细海底地形的关键技术,融合多源水深数据对反演得到的重力异常、海底地形进行精度评估与质量检核。  (四)全球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的应用研究:利用海洋重力、海底地形等研究海洋和陆地水质量迁移、极地冰盖、海盆变迁等对海洋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及过程,分析不同海底构造单元的均衡机制及对地球圈层物质交换的影响 探索海底板块构造分布特征与各向异性成因关系。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全球精细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建模理论及其应用”,申请代码1选择D04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19。“行星电离层-磁层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与机理”重大项目指南  行星电离层-磁层是行星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航天活动和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是行星物质逃逸的关键通道,也是认识行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将空间探测和深空探测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并且已经成功实施了“子午工程”及“嫦娥工程”“天问一号”等探测工程,这为深入研究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与机理、理解物质逃逸的主要过程和控制因素提供了契机。充分利用最新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研究地球与其它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物质交换过程,深入理解不同行星空间环境中物质循环及辐射环境的差异及其产生机理,将提升应对航天器安全与通讯保障领域的挑战的能力,拓展对行星宜居性的认识。  一、科学目标  从比较行星学的角度,研究地球及其它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深入理解其中多尺度的动力学过程及驱动机理 探究行星空间粒子逃逸的路径、控制因素及影响,深刻认识磁场在行星空间粒子损失中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一)地球磁层向电离层的物质与能量传输动力学过程:研究磁层粒子的加速和传输机理 探讨高纬电离层对磁层不同尺度动力学过程的响应 探讨电离层渗透电场的产生及其驱动全球电离层的动力学过程。  (二)电离层向磁层的物质输运及效应:认识行星系统内部离子源对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研究离子上行与外流的加速机制及对磁层物理过程的影响 评估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对电离层-磁层系统以及其中的对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影响。  (三)地球与其它行星的空间环境演化规律:对比研究不同行星空间中粒子的来源、分布、输运、逃逸等基本特征,厘定这些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探究内禀磁场、感应磁层和局部地壳场等不同类型的行星磁场如何控制不同纬度磁层-电离层物质的交换过程 探查粒子逃逸的新机制和新通道,比较逃逸率的异同,并评估其对行星大气长期演化的影响。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行星电离层-磁层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与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D04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19。“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与预测”重大项目指南  大气致灾涡旋是地球大气中经常发生的一类强烈的旋转运动现象,不仅直接导致多种气象灾害,还时常诱发海洋、水文、地质等衍生灾害,备受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开展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基础研究,既能推动天气气候及其相关领域学科发展,也能促进大气观测和模拟技术的进步 加强致灾涡旋及其灾害链的预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还关乎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针对大气致灾涡旋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探测与预测的技术支撑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本项目着力于从单一时空尺度向多重时空尺度拓展,从对流层向全大气层延伸,从天气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融通,既要深入研究大气涡旋的数理本质,又要发展观测与模拟的高科技手段,还要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在灾害链中探究多圈层互馈的作用。通过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突破理论认知和致灾预报的瓶颈,提升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一、科学目标  从多尺度相互作用视角揭示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发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探测监测和预报预警技术,促进天气气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通,推动学科研究新范式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  (一)大气致灾涡旋的多尺度机理研究:围绕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消机理,针对大气致灾涡旋的频发区/敏感区,发展大气探测与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 开展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成、路径、强度、频次等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聚焦非线性和多尺度等关键数学与物理难题,从多尺度相互作用视角深入揭示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成、发展、传播、消亡及其影响的机理,发展多尺度可预报性理论。  (二)大气致灾涡旋及其衍生灾害的数值预报方法与技术:发展针对致灾涡旋的先兆识别与监测技术,开展目标观测 基于先进的数据分析及同化方法,建立高质量数据集 发展天气、次季节-季节尺度致灾涡旋数值模拟方法和预报技术,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灾涡旋及其衍生灾害预报预警核心技术和系统,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与预测”,申请代码1选择D05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聚焦一种大气致灾涡旋、至少应完整覆盖1个主要研究内容,鼓励开展探测、机理和模拟预报预测综合性研究。  (三)咨询电话:010-62328511。“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重大项目指南  跨大洋是海洋系统的基本属性,洋际协同过程是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本领域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前沿,聚焦跨洋盆、跨圈层关键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发展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理论,加快形成我国跨大洋、跨圈层海洋系统研究特色和优势,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科学目标  跨洋盆、跨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是发展海洋系统科学理论的重要前沿和支撑。本资助领域的目标是,聚焦洋际/层际协同作用中的关键物质能量交换过程,揭示洋际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海洋灾害与可预报性的影响机理,阐明海平面上升的跨圈层协同作用过程并量化其贡献,发展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理论,为气候安全与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洋际相互作用及其对海洋灾害的影响机理:揭示洋际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和机制,阐释洋际相互作用对区域海洋灾害的影响机理,探索区域海洋灾害的可预报性,建立海洋灾害的预报模式,评估我国邻近海域海洋灾害的未来变化。  (二)海平面上升的跨圈层物质能量归因及其预估:聚焦全球与区域海平面的跨圈层物质能量传输与变化过程,揭示海平面上升的新贡献源,分析海平面上升的不确定性,预估区域海平面变化并评估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申请代码1选择D06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只针对某1个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6909。“水环境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风险评估”重大项目指南  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军事、化工、医药、环境、日用品等各个方面。这些纳米材料在生产、使用、废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环境形成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功能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然而,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工纳米污染物的诸多环境过程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系统而持续性地展开深入研究。水环境作为纳米污染物地球化学行为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其最重要的“汇”之一,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焦点。但是,由于水环境基质复杂,对人工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真实环境行为与生物生态效应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偏差与空白。关于人工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风险、健康效应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已成为理解其环境归趋和客观评估其生态风险的重要瓶颈,亟需解决。  一、科学目标  发展和建立水环境介质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明确人工纳米污染物在典型水环境中的赋存水平,揭示水环境条件下人工纳米污染物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探明人工纳米污染物与共存污染物的联合生态和健康效应,提出水环境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管控对策。  二、研究内容  (一)水环境介质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识别、赋存及溯
  • “十四五”基金委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信息科学部共发布8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水下目标分布式声探测与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指南  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是国家海洋需求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水下目标探测面临的探测距离近、准确率低、虚警概率高、目标属性无法辨明等难题,旨在开展分布式声探测与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水下目标探测“探不远、辩不明”的瓶颈,全面提升我国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培养能够支撑领域持续发展的研究队伍。  一、科学目标  针对广域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弱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难题,围绕网络化、分布式与智能化这一总体解决思路,研究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弱目标特征表述与时空水声协同探测、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探测数据可靠传输与组网、信息缺失和特征异构条件下的目标识别与融合决策等问题。构建仿真与典型海洋水下环境实验系统,验证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和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为水下分布式探测技术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水下目标分布式探测理论与方法。  研究声场适配的水下目标探测方法,高增益声呐阵列实时信号处理方法,水下目标特征提取及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适配带宽受限下的信息提取与数据表征方法,以及面向分布式探测需求的低门限检测信息压缩方法等。  (二)适配探测需求的可靠传输与机动组网。  研究中远程高谱效/能效和隐蔽水声通信理论,面向实时探测与快速跟踪的高效接入与异构机动组网技术,以及资源受限下匹配任务的网络可靠传输和资源联动方法。构建适配协同探测需求的水下可靠信息传输网络。  (三)海洋环境小样本目标分布式分类与识别。  研究海洋声环境物理特性与先验知识挖掘方法,水下目标时序及频谱特性的有效建模方法,面向多源分布式网络的信息表征及分类方法,基于声环境先验知识的小样本分类与识别方法。构建分布式水声目标识别数据库信息格式、标定、配准等规范与标准。  (四)多源信息智能融合检测跟踪与决策理论与方法。  研究多源信号时空频多维特征综合关联方法,检测跟踪一体化处理方法,以及分布式网络水下目标协同跟踪定位方法。构建一体化特征检测、信息融合、目标跟踪的多源信息智能处理框架,解决分布式声呐阵列在复杂环境下对目标的稳健融合检测跟踪问题。  (五)水下目标协同探测与识别示范验证平台构建。  构建以“分布感知、可靠传输、协同处理”为特点的水下分布式多节点协同探测与识别应用验证平台。仿真系统节点数不少于100个、关键目标类型不少于3类 典型海域水下实验验证平台节点数不少于15个。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水下目标分布式声探测与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115。“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非核强电磁脉冲作用与防护基础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通信、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非核强电磁脉冲容易造成局部损坏乃至全局失效。为有效应对非核强电磁脉冲威胁,旨在研究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强电磁脉冲作用与防护基础理论,解决威胁源认知、作用规律和协同防护等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电磁防护的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一、科学目标  针对重大基础设施网络面临的非核强电磁脉冲威胁,开展电磁威胁源认知与模拟、复杂网络环境强脉冲传播与致损机理、核心芯片电磁易损规律与防护设计、多元协同电磁防护机理与实现等研究,解决强脉冲源特性表征、强脉冲对设施网络的作用规律、多元多层级协同防护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灵巧可重构强脉冲模拟源、设施网络强脉冲防护顶层设计与响应等效验证、芯片强脉冲作用测试评估等关键技术,在商业级5G通信网应用验证,为提升我国对强脉冲威胁的应对能力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储备,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引领性研究成果。  二、研究内容  (一)电磁威胁源的特性识别、特征反演与波形捷变模拟。  研究非核强电磁脉冲信号的多维多域特征联合分析识别、特征反演与仿真建模等理论方法,建立涵盖时/空/频/能/调制/极化等多域特征要素集及其关联映射图谱,研究灵巧捷变、可重构的强电磁脉冲模拟源,提供不少于4种强脉冲波形,最高工作频率10GHz,波形切换时间不超过2s,为威胁源的评判和设施网络的试验验证提供多样化的高功率电磁脉冲信号。  (二)复杂网络环境电磁脉冲传播动力学与致损机理。  研究强电磁脉冲对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入侵方式、传播规律以及谐振放大等效应,建立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跨层耦合模型与动力学仿真算法,阐明关键网络节点、设备、电路的电磁脉冲致损机理,获取电磁脉冲与大规模异质线缆网络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形成大型拓扑网络的非线性响应模拟与网络特征模分析方法,针对系统和通道电磁脉冲易损部位建立模型库及仿真软件模块,为重大设施网络的防护加固和事后恢复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  (三)集成电路和微系统的电磁易损规律与防护设计方法。  研究集成电路和微系统电磁脉冲的传递路径、易损规律以及仿真评估理论和方法,实现对集成电路工艺、器件、芯片电磁耦合路径防护设计方法,研究集成电路和微系统的强脉冲作用测试评估技术,建立5种以上针对电磁脉冲源(覆盖频率10GHz)的典型集成电路电磁损毁宏模型,实现典型集成电路测试诊断和防护/加固,为提升集成电路和微系统的电磁抗毁性能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四)多元协同电磁防护机理与实现方法。  研究强电磁脉冲多路径传递与隔离协同防护体系,建立多元脉冲能防护的电磁作用过程数学物理模型,揭示直击与二次效应、防护理论及其实现机理,突破功能器件/电路/模组与防护融合、多路径分流与隔离协作、能量缓释控制等关键技术,为建立多元多层级协同防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防护接地电阻大于5欧姆,并在通信网络等设施开展验证。  (五)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电磁防护协同设计理论与验证。  研究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电磁防护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重大设施多维度协同设计指标体系、电磁模型和多目标调控优化等关键技术,建立强脉冲对设施网络损伤的预测仿真平台,最高频率不低于10GHz,构建不低于4个节点的5G通信等专用网试验验证平台,完成电磁效应与防护综合试验验证,为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应对强脉冲威胁提供系统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重大基础设施网络的非核强电磁脉冲作用与防护基础理论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119。“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基础理论与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面向国家战略实施对嵌入式软件先进开发技术的需求,开展软件智能合成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实现大幅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和提高软件质量提供新型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  一、科学目标  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的多维需求特征抽象表示、软件资产的理解和综合、模型间语义一致性保持等科学问题,提出基于软件IP(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理论与方法,构建从软件需求规约到代码实现的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平台,大幅提高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实现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从人工编写到智能合成的跨越。  二、研究内容  (一)基于软件IP的嵌入式软件需求描述语言。  研究嵌入式软件多维特征的抽象表示方法,建立基于软件 IP的需求描述语言,探索从软硬件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自然语言任务描述到基于软件IP的嵌入式软件需求模型的转换方法。  (二)面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IP知识建模及构造。  研究软件IP知识实体及其关系的建模和描述方法,建立面向软件合成的软件IP知识模型,分析目标系统特征及软件IP的能力需求和资源约束,建立软件IP知识实体的构造规则和方法,研究软件IP知识库的构建和管理方法。  (三)基于软件IP的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与优化。  以面向软件IP的需求描述语言为基础,研究嵌入式软件架构模型及软件IP智能搜索与推荐技术,研究基于领域知识的软件IP构造与演化技术,研究基于软件IP的程序合成与优化方法,实现满足时、空等约束的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  (四)嵌入式软件合成过程及产品的质量保障。  研究面向软件IP的约束满足和冲突检测方法,保证软件IP的正确性 研究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架构的检测和验证方法,提高合成软件的可信性 研究合成代码与需求规约的一致性评估方法,建立合成代码的质量追溯和评价体系。  (五)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验证与示范应用。  研发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平台,包括需求建模工具、软件IP库管理工具、智能合成工具、质量保障工具等,选取典型嵌入式软件,对软件智能合成的理论方法等成果进行验证与应用。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基础理论与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F0203。  “融合区块链的大数据本真计算”重大项目指南  数据社会重大风险治理是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需求。针对现有大数据存在的采集滥乱、使用粗放、共享难行和安全难控等问题,开展基于随机抽样的数链融合大数据过程可信计算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以数为本、以链求真,解决其未来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培养优秀人才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为我国数据社会治理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  一、科学目标  面向数据社会治理系统,围绕大数据融合区块链的可信上链和动态可控的科学挑战,研究数链融合与链构适配的大数据本真计算理论和方法 突破大数据精准认知难和大数据与区块链可信融合难的技术瓶颈,拓展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研究深度,创新大数据与区块链的融合理论,为重大金融风险防控的科学治理与精准施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大数据纠偏与可信上链。  研究全域大数据的纠偏勘探方法,建立数据资源的表征性模型和数据探测的覆盖性模型,研发大数据属性特征的小数据表征方法及其上链技术,解决大数据直接上链难和特征刻画局限性问题。  (二)大数据的可信链构与共享。  设计链上子域与链下子域的全域融合机制及其链构模型,研究适用于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的可扩展链构与虚拟化存储技术,设计链上多方智能合约的执行验证与访问机制,发展大数据共享的多方高效共识算法与激励机制。  (三)大数据链变分析与动态可控。  研究多链环境下大数据增量特征的分析方法,设计满足组织动态性和语义关联性的大数据内容索引技术,研究服务于大数据本真计算的风险诊治适配模型,支撑精准高效的数据治理应用。  (四)数链融合的安全与隐私计算。  研究区块链的稳定链控模式,以保证大数据访问的可控性 研究面向隐私计算的多方链构数据溯源方法,设计链上链下数据多方安全计算模型,研发大数据风险行为辨识机制。  (五)重大金融风险防控应用验证。  构建基于数链融合的大数据纠偏与可信上链、链构与共享、链变分析与动态可控、隐私安全为一体的重大金融风险管控平台,在网络金融交易反欺诈与数字人民币反洗钱等方向开展典型应用验证。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融合区块链的大数据本真计算”,申请代码1选择F0212。  “含氢多能源供需系统协同运行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指南  面对绿色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开展含氢多能源供需系统协同运行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验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一、科学目标  围绕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多能耦合控制与供需随机匹配优化、氢能供需链与传统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运行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人机混合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及人机混合多能源系统智能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含氢能供需链的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优化理论与方法,建立含氢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原创性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  二、研究内容  (一)多能源供需系统建模与智能性设计方法。  研究氢能接入后能源供需系统新特征和运行新机理,揭示多能源供需系统中氢、电、热(冷)等多种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耦合机理,以及人员行为与系统供需的交互影响,提出人机混合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及多能源系统的智能性内涵设计、配置方法和仿真评价方法。  (二)多能源供需系统控制优化与智能决策。  针对多能源系统供需两侧的高度不确定性,研究含氢能多能源系统供需匹配的随机动态优化调度新理论,提出面向需求响应的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  (三)多能源系统的协同运行优化理论与方法。  建立多能源资源供应链协同规划模型,研究系统供需热电动态耦合机制,分析多种能源网络运行的互补特性,提出多能源系统的协同运行优化理论与方法。  (四)多能源供需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验证。  设计多能源供需系统架构,搭建系统验证平台 提出系统化、规范化的测试标准 在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米的楼宇、小区或工业园区等实际测试环境完成协同运行的应用验证,其中氢能燃料电池额定功率≥500 kW、热电联供效率≥85%。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含氢多能源供需系统协同运行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304。  “100-300 nm高重频高能量可调谐飞秒激光产生与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真空至深紫外波段的高性能超快激光是燃烧与能源科学领域的重要探测工具。针对超快紫外激光平均通量较低导致燃烧中间产物探测灵敏度不高,脉冲重复频率偏低导致无法获取中间产物的时间演化信息,皮秒紫外脉冲宽度无法解析飞秒时间尺度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等问题,旨在研究高重频、高能量真空至深紫外飞秒激光产生新机制,发展基于高性能可调谐紫外激光的先进质谱、超快光谱与泵浦-探测技术,提升对极端工况下燃烧与催化过程的解析与调控能力,服务我国碳中和与新能源发展战略。  一、科学目标  面向燃烧与能源领域对高重频、高能量、可调谐超快紫外激光的迫切需求,实现高重频超快驱动激光的大功率相干合成与少周期脉冲压缩 研究高效的短波长激光频率变换机理,提升紫外激光脉冲的重复频率、光子通量、超快时间特性以及波长连续调谐能力等关键性能 发展基于高性能紫外激光的高灵敏度高帧频质谱、超快光谱以及紫外泵浦-探测技术,实现在燃烧与催化等复杂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  (一)高重频大功率少周期驱动激光研究。  研究近红外高重频超快驱动激光源,建立大能量超快脉冲非线性传输理论模型 分析非线性效应与热效应在高重频脉冲放大与相干合成中的影响 发展高重频大功率驱动激光精密同步、高效相干合成与少周期脉冲压缩技术,实现重复频率百kHz量级、平均功率百瓦量级、单脉冲能量毫焦量级的超快驱动激光。  (二)基于波导非线性的高通量紫外飞秒激光产生与波长调节机理研究。  研究高重频高峰值功率脉冲波导非线性传输与短波长变换机理,提升短波长紫外激光能量转换效率,探索飞秒紫外激光的调控机制与表征技术,实现高通量飞秒紫外激光输出。波长范围100 - 300 nm连续可调谐,激光脉冲重复频率≥100 kHz,脉冲宽度  (三)面向燃烧与能源应用的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质谱研究。  基于上述高性能可调谐飞秒紫外激光,研究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二维光电离质谱技术和燃烧中间过程在线探测方法,实现燃烧、催化中间产物的探测灵敏度达到ppb量级,光电离质谱检测的帧速达到百微秒量级 探索航空燃料在极端工况下的燃烧机理以及固体推进剂的快速燃烧反应机制。  (四)基于紫外飞秒光谱与泵浦-探测技术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研究基于高性能飞秒紫外激光的超快散射、受激拉曼光谱以及超快泵浦-探测等燃烧诊断技术,实现燃烧中间产物与污染物(O、H、N、OH、CO、NO、SO2、C2H2以及碳烟颗粒等)的飞秒尺度瞬态测量 解析燃烧过程中的超快瞬态反应动力学过程,将燃烧过程的时间辨析精度推进到飞秒量级。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100-300 nm高重频高能量可调谐飞秒激光产生与应用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506。  “基于超构表面的高效率强激光波束扫描系统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为满足强激光波束扫描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作用距离远等综合性能要求,旨在开展高性能强激光波束扫描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揭示强激光作用下超构表面的损伤机制,突破核心器件设计与制备的关键难题,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推动遥感遥测、空间通信、大气监测等相关领域发展。  一、科学目标  围绕轻、薄、快、广、远的强激光波束扫描系统,开展新原理和新技术研究 建立超构表面的波束调控模型,发展大尺寸、高效率超构表面的快速计算和优化方法 揭示超构表面与强激光作用产生局域强点的物理机制,提高超构表面器件的损伤阈值 掌握超构表面器件的跨尺度精准制造和局域强点控制技术,制备高性能超构表面器件 提出强激光超构表面波束扫描构型,研制远距离、大范围、高扫描频率的轻薄系统样机。  二、研究内容  (一)超构表面高效率波束调控机理和逆向设计方法。  研究超构表面高效率波束调控机理,发展大尺寸超构表面的电磁场全波仿真快速计算和优化设计方法,探索亚波长结构色散的补偿规律,设计宽角度高效率的波束调控器件。  (二)强激光作用下超构表面损伤机理。  研究强激光作用下超构表面产生局域强点的瞬态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多物理场(电场、热场、力场)模型,揭示强激光作用下超构表面损伤的动力学过程,探索超构表面-局域强点-损伤性能间的内在关系,实现超构表面的损伤阈值优于20 J/cm2 (@1064 nm 10 ns)。  (三)超构表面的跨尺度精准制造和局域强点控制技术。  发展纳米计量校准技术,提高器件跨尺度制造的准确性 研究低缺陷的超构表面制造方法,抑制强激光与超构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局域强点 研制数十毫米口径的强激光超构表面器件。  (四)强激光超构表面轻薄波束扫描系统。  研究超构表面的轻薄微机电波束扫描构型和波束扫描像差的矫正方法,在激光单脉冲能量大于20 mJ、重频大于1 kHz的条件下,实现扫描频率50 Hz,扫描角度±20°,效率优于90%,重量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基于超构表面的高效率强激光波束扫描系统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508。  “复杂大数据高效学习基础研究及其公共安全应用”重大项目指南  以公共安全领域为代表的大数据除了传统的“4V”特点外,还表现出多源、异质、时变、隐匿等复杂性特点,导致大数据学习面临表示模型学习效率低、推理过程解释难、持续学习鲁棒能力弱和联邦学习质效均衡难等瓶颈问题。发拟开展复杂大数据高效学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公共安全大数据为对象,通过高效学习算法的协同和演化,实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定位、早预警、早处置,并开展实证应用,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一、科学目标  针对复杂大数据如何转化为知识体系的科学问题,建立多源异构时变大数据的表示模型,提出复杂大数据可解释高阶推理、时空演化大数据的鲁棒持续学习、分布关联大数据质效优化的联邦学习等模型与方法,初步建立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与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现、刻画、态势预测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研究内容  (一)多源异构时变大数据的高效表示学习方法。  研究融入领域知识的动态异质图建模与轻量化表示方法,研发公共安全大数据表示学习软件,解决公共安全中经验规则和属性特征的高效表示与融合问题。  (二)复杂大数据可解释高阶推理方法。  研究跨模态多维高阶语义理解、多模态事理图谱构建、知识引导的时空线索挖掘方法,以公共安全大数据为对象,研发可解释的高阶推理算法与软件。  (三)时空演化大数据的鲁棒持续学习方法。  探索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时空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动态对抗演进、元知识复用和策略迁移的鲁棒持续学习方法,实现对突发事件进行持续跟踪、精准分析和快速响应,构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现与演化分析系统。  (四)分布关联大数据质效优化的联邦学习方法。  构建高效协同的强化联邦学习模型,研究因事、因势、因时的异质学习任务质效优化方法,探索提高模型鲁棒性和跨部门协调联动应急能力增强机制,研制多方协作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刻画和态势预测系统。  (五)国家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与突发事件预警平台。  以公共安全大数据为对象,研究突发事件动态建模和预警方法,实现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传播影响分析和态势评估 集成公共安全大数据表示学习、时空线索挖掘与高阶推理、突发事件发现与演化分析、突发事件刻画和态势预测等系统,形成一体化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与突发事件预警平台,提升我国公共安全应急响应与保障能力。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复杂大数据高效学习基础研究及其公共安全应用”,申请代码1选择F0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逾2000万/项 2011年度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资助
    各有关直属高校: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具体申报要求和支持范围见科技部主页通知(http://www.most.gov.cn/)。按照《关于做好2011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组织工作的函》(国科财函[2011]23号)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该专项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面向科学研究本身的单台(几台)套仪器研发不在此次支持范围,由基金委组织的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负责。   二、申报项目要突出重大的特点,集成度高,投入较大,经费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产性设备、重大研究和中试平台的升级改造、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不在支持范围。   三、该专项以项目方式、分年度实施,项目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十二五期间,我司将采取开放原则,随时接受学校项目推荐,原则上每校每年1-2项。条件成熟的可在当年推荐,尚不成熟的作为项目备选,我司将会同高校共同进行培育和完善。   四、该专项将作为较长时期的科技计划,各有关高校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不得重复推荐。   五、2011年度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一)采取限项推荐,每校限报1项。请各高校统筹协调、严格把关,推荐具有明显竞争力的项目建议。我司将在各高校推荐的基础上经评审论证后择优推荐至科技部。   (二)申报方式   项目推荐材料采取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程序如下:   1.项目牵头单位进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注册后登陆申报系统,按要求填写项目实施方案(格式见附件1)并提交。(涉密项目不得上网申报,须根据项目推荐书格式离线填写)   2.请将在线生成的项目实施方案(一式12份,其中1份正本,11份副本)以及项目建议书(见附件2)6份加盖公章后,于8月18日前一并函报我司基础处。不接受邮寄,逾期不予受理。   3.请申报单位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同时,初步编制项目预算申报书(见附件3),具体报送时间和报送方式另行通知。   联 系 人:赵倩 邹晖   联系电话:010-66096301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南楼413房间   附件:1、2、3(教技司便[2011]198号 附件.zip)   1.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实施方案(格式)   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建议书   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预算申报书   教育部科技司   2011年8月1日 相关新闻:2011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启动    基金委启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试点工作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项目初评结束
    今年1月31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工作于3月25日截止。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共申报项目319项,其中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95项。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以及项目申报要求的有关规定,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共7个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不予受理,已通过申报系统反馈。   初评以网上评审方式进行,目前已经结束。根据专家综合打分结果排序,共遴选出115个项目进入复评,其中青年科学家专题24个项目。复评将于5月21-25日期间以网络视频方式进行,申报项目在本地进行答辩,答辩地点由地方科技厅(委、局)安排。   初评结果、复评具体安排(各项目答辩时间、答辩要求等)以及未通过初评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反馈和通知申报单位。请申报单位通过申报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站进行查询,按要求组织相关工作。   今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评审工作预计于6月下旬结束。
  • 201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正式获批项目66个
    2013年10月31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发文件(国科发财[2013]636号),支持66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立项。2013年9月4日-11日间,科技部曾对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当时的公示项目数为70个。   近日,项目获批单位陆续发布新闻就所承担项目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截至目前仪器信息网搜集整理了5项获批项目。   项目一:1.0026亿 天津大学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器专项获批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15/117156.shtml   项目二:8212万 南开大学单光子时间分辨成像光谱仪器专项获批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15/117155.shtml   项目三:7693万 川大智胜光三维测量仪器专项获批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15/117154.shtml   项目四:中国电科14所天线近场测试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成功立项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07/116627.shtml 项目五:6958.6万 南航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115/117224.shtml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008年12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平台及技术保障条件”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并宣布开工。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出席开工仪式,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并讲话。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平台及技术保障条件”项目,坐落于上海岳阳园区,新建、改扩建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投资6亿元,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围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布局的重大项目。   据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华仁长介绍,布局在上海市岳阳园区的“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就是中科院立足我国人口、营养与健康等领域发展,围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在长三角地区重点建设的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10”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创新二期、三期的探索与实践,中科院已经在上海形成了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人口与健康、新药创制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为牵引,在更大范围内调动资源、部署前沿增长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集群能力的创新基地,成为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之一,为上海乃至国家的生命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成就。   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中,根据我国人口、营养与健康等领域发展的战略需求,并紧密围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在长三角地区重点建设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生命科学项目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科院院长陈晓亚指出,该项目主要面向我国人口与健康的重大科技需求,建设生命科学综合研究平台,为与法国、上海市三方共建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与德国马谱学会共建的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在感染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营养学、计算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提供技术保障条件和实验设施,为形成开放共享技术的疾病系统生物学平台创造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建成后将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这是我国一个具有生命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平台及技术保障条件”项目是中科院和上海市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已被列入2009年上海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有关专家认为,它的建成将与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科研生产条件相配套,在上海形成国更加完善的硬件条件和科研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引进国际一流研究人员,对迅速提升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健康、营养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科教基础设施条件,为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战略的实施做出重大贡献。
  • 2018年度9项生命科学的大事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981d658-c9fb-4ed9-bd0c-542c6d7a67cb.jpg" title=" 00.jpg" alt=" 00.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生命科学领域,每年都有很多让人发自内心感觉到“很酷”的有趣事件,当然也有惊人的新闻或奇特发现。今年,BioSpace网站也为我们整理了2018年9项生命科学的大发现,具体如下: br/ /p p   1、太空对同卵双胞胎的影响 /p p   美国宇航局宇航员Scott Kelly和他的同卵双胞胎兄弟Mark接受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试验,目的是研究太空如何影响人体,并有所发现。Scott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一年,而Mark则在地球上度过了一年。在太空影响下,Scott现在的身高要比离开地球之前高出了2英寸。但更有趣的一个变化与基因表达有关。尽管Scott的身高在回到地球后恢复到了“正常”,但他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永远不会改变。Scott受到了在太空压力的影响,研究人员相信他7%的DNA已经永久改变了。 /p p   2、ARA101治疗花生过敏 /p p   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immune Therapeutics公司发表了临床3期研究PALISADE的成功临床结果,该研究评估了药物ARA101对花生过敏患者的脱敏效果。据估计,美国有2.5%的儿童可能对花生过敏,自2010年以来,儿童对花生过敏的发病率上升了21%。ARA101含有12%的脱脂花生粉,总的来说,这种化合物在帮助4-17岁患者对花生蛋白脱敏方面效果很好,尽管超过95%的患者都有副作用,但几乎都是轻度或中度。只有2.4%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名患者因严重不良事件需要使用肾上腺素。 /p p   3、偏头痛预防药物Emgality /p p   美国FDA批准礼来公司预防偏头痛药物Emgality (galcanezumab-gnlm)。在这个市场上,礼来落后于安进和诺华的药物Aimovig(erenumab-aooe)以及梯瓦制药的Ajovy(fremanezumab)。它们都是一种新型药物,可以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CGRP-R)。 /p p   4、全球首创TRK抑制剂Vitrakvi /p p   拜耳和Loxo Oncology研发的全球首创TRK抑制剂Vitrakvi(larotrectinib)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肿瘤。FDA局长Scott Gottlieb说:“这种新的肿瘤学治疗方法,它并不针对特定的身体器官中的癌症,比如乳腺癌或结肠癌。它的获批反映了在使用生物标记物指导药物开发和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药物方面取得的进展。 /p p   5、中国克隆猴 /p p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大约20年前克隆绵羊Dolly的技术来克隆猴子。克隆灵长类是非常困难的,需要127个卵子才能产生两只活猕猴。虽然这一成果确实打破了克隆人类的技术障碍,但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并不会打算尝试克隆人。 /p p   6、 CRISPR基因编辑婴儿 /p p   来自中国深圳的研究者贺建奎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变7对夫妇胚胎的DNA,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报道,也是一个大新闻。这些夫妇中的所有男性都感染了HIV病毒。贺建奎利用这项技术改变胚胎的CCR 5基因,据称该基因能提供一些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力。现已有一对双胞胎出生,另有一位妊娠者。这一消息遭到了全球的谴责,中国政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莱斯大学(贺建奎研究的合作伙伴Michael Deem工作地)和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此前隶属于该大学)对此展开了调查。 /p p   7、吃不胖的RCAN1基因 /p p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研究,去除了一种叫做RCAN1的基因,然后给它们投喂各种饮食,包括高脂饮食。结果显示,即使在几个星期内吃了大量的高脂肪食物之后,这些老鼠并没有增加体重。这项研究发表在《EMBO Reports》杂志上。 /p p   身体里有两种脂肪,白色和棕色。棕色脂肪燃烧能量,白色脂肪储存能量。研究发现,阻断RCAN1基因有助于将白色脂肪转化为健康的棕色脂肪。领导这一国际研究小组的Damien Keating说:“我们知道很多人为了减肥、控制体重而挣扎,这项研究发现可能意味着研制一种针对RCAN1基因功能的药物,能够获得减重效果。” /p p   8. 百岁海龟基因测序 /p p   耶鲁大学和西班牙奥维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最后一只龟Lonesome George的整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George已经一百多岁了。研究人员在《Nature Ecology & amp Evolu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George的基因变异与强大的免疫系统、有效的DNA修复和对癌症抗药性相关的初步发现。他们认为,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巨型龟的进化过程。巨型龟是启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进化论、自然选择理论的关键,因为达尔文曾指出龟壳的形状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p p   此外,他们还对一只据说活了250年的阿尔达布拉巨龟Seychelles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 /p p   9. 癌症的纳米级DNA标记物 /p p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跨越所有癌症的共同点,可将所有癌症联系在一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AIBN)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似乎在所有癌症中都很常见的纳米级DNA标记物。这有可能被用于通常被称为液体活检的早期癌症检测,如果研究成功,可以为癌症的普遍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p p   科学家们研究了癌细胞基因组和健康细胞中的表观遗传模式,特别是寻找甲基基团。甲基,本质上是一个碳原子,有三个氢原子连接在一起,其根据多种因素(如来自母亲还是父亲遗传,各种环境变化,以及创伤和其他压力源)在基因开关中起作用。甲基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中,但AIBN研究小组发现,除了“特定位置的强烈甲基基团”外,癌细胞的基因组往往缺乏甲基。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methylscape”,并在他们所研究的每一种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淋巴瘤等癌症类型中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p p   “我们检测到的几乎每一块癌症DNA都有这种高度可预测的模式,” Trau说,“这似乎是所有癌症的一个普遍特征,可谓一个惊人的发现。” /p
  • 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2个重大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十二五”第二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重大项目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批立项的方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侧重支持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基础上产生的“生长点”,期望通过较高强度的支持,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公布“十二五”期间第二批22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批重大项目与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已经达到3项的,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批重大项目。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以上3项数量限制范围。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要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不受理针对某个项目指南的部分研究内容或一个课题的申请。   每个项目课题设置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合计不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和承担单位数有具体要求,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项目主持人必须是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3.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3年1月-2017年12月”。   4.本次公布的22个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12年7月9至13日16时。由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接收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5.本批重大项目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向依托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系统,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书的正文应当按照重大项目正文撰写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3)“项目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只填写各课题“申请人”相关信息 “签字和盖章页”中“依托单位公章”盖“项目申请人”所属依托单位公章,“合作研究单位公章”盖“课题申请人”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课题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 “签字和盖章页”中“依托单位公章”盖“课题申请人”所属依托单位公章,“合作研究单位公章”盖合作研究单位的法人单位公章。   “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   (4)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5)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6.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7月13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1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报送申请材料时,报送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应通过ISIS系统对申请书逐项确认。   (4)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报送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接收组(行政楼101房间)。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速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附件:   1.“基于流线场共轭映射的复杂曲面高精度数控加工新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2.“大型可展开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与控制”重大项目指南   3.“水科学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4.“分子固体中的极化效应与调控”重大项目指南   5.“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多环天然产物高效合成”重大项目指南   6.“分子聚集体中低能级电子激发态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7.“工业生物催化剂的代谢反应机制与相关构建的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8.“作物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9.“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影响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10.“深海微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与遗传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11.“中国东部地区典型半挥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归趋、人群暴露及健康风险”重大项目指南   12.“渐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与西风气候演化”重大项目指南   13.“古生代海洋重大生物事件”重大项目指南   14.“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光电特性探索”重大项目指南   15.“饮用水质复合污染过程与调控原理”重大项目指南   16.“精准微创手术器械创成与制造基础”重大项目指南   17.“长波红外焦平面器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指南   18.“光纤传感网关键器件与技术”重大项目指南   19.“一类复杂工业系统高性能运行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指南   20.“面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21.“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22.“糖代谢稳态失衡的发生与发展”重大项目指南   二○一二年六月七日
  • 2021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发布,拟资助9个重大项目
    8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其中,2021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发布12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9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2021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2个重大项目指南如下:1、“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重大项目指南2、“高频高效电机用新型非晶软磁材料”重大项目指南3、“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4、“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重大项目指南5、“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重大项目指南6、“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重大项目指南7、“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重大项目指南8、“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重大项目指南9、“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重大项目指南10、“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重大项目指南11、“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重大项目指南12、“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重大项目指南12个重大项目指南关键内容如下:“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构型化复合面临的强韧化机理不清、设计调控难等瓶颈问题,研究能量耗散及变形非局域化的新原理和新技术,阐明复合构型的能量耗散机理,提出力学性能和使役行为的能量学判据,建立复合构型跨尺度设计准则,突破强-韧性倒置关系并实现关联重构,为制备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的能耗机理。研究复合结构基元和界面的能量耗散行为,探究能耗方式对变形、断裂等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复合构型能量耗散的新机理,构建“复合构型-能量耗散-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二)构型化金属基复合材料跨尺度设计原理。构建能量守恒与构型化复合相结合的跨尺度力学拟实模型,研究复合构型对能量-应力-应变的分配规律和影响机制,提出相对应的能量学判据,指导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反向设计。(三)金属基复合材料构型化复合制备技术。发展跨尺度、精准调控复合构型的制备新技术,研究多相多尺度复合结构基元之间的限域作用规律,揭示复合构型和界面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实现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申请代码1选择E0105。(二)咨询电话:010-62327144。 “高频高效电机用新型非晶软磁材料”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以高频高效电机铁芯为应用导向,研发出兼具高非晶形成能力、高饱和磁感强度和低磁致伸缩系数的新一代软磁非晶合金材料,形成软磁非晶材料高效研发的新技术,获得非晶铁芯低成本加工成型新工艺,突破非晶铁芯制造难题,为高频高效非晶电机在高端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二、研究内容(一)软磁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及其性能调控规律。研究软磁非晶合金形成过程中熔体结构的演化规律,揭示软磁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探明软磁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磁性能、力学性能的关联性及其调控规律。(二)新型高性能软磁非晶合金的高效开发技术。建立软磁非晶合金的高效制备和集成化性能表征的新方法,获得兼具高非晶形成能力、高饱和磁感强度(1.8T以上)和低磁致伸缩系数的新一代软磁非晶合金。(三)新型软磁非晶合金的加工性能优化。探明非晶铁芯加工过程中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发展非晶合金塑性调控的新方法,探索软磁非晶铁芯塑性加工的新工艺,实现非晶铁芯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加工。(四)基于新型软磁非晶合金的高频高效电机开发。发展高速非晶电机的损耗精细计算、分离理论及效率准确测试的方法和关键技术,优化非晶铁芯和高频高效非晶电机的结构,研制新一代高频高效非晶电机示范性样机。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频高效电机用非晶软磁材料基础问题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106。(二)咨询电话:010-62327144。 “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针对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中压电极化制约大功率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性能的瓶颈问题,研究压电-电/光多场耦合新效应,建立三维精准局域应力调控的新方法,为实现大功率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变革性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二、研究内容(一)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异质结处载流子的产生、分离、弛豫、复合的超快过程及其与压电-电/光多场耦合的关联,从原子层面揭示压电-电/光多场耦合新效应,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精准构筑、应力固化与性能调控。精准构筑低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揭示材料组分、微结构、缺陷行为与压电-电/光特性的内在关联;研究第三代半导体中应力固化的新机制,发展原子级三维应力调控和外延应力固化的新方法。(三)压电-电耦合增强的大功率晶体管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压电-电耦合器件新设计方法,发展压电异质结生长、器件构筑和应力调控等关键技术;面向雷达、通讯领域的需求,研制突破当前功率瓶颈的大功率晶体管。(四)压电-光耦合调制的发光二极管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大失配外延引入的压电场对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开拓压电-光耦合大幅提高光电转换量子效率的新方案,开发高能效的发光二极管,推动照明领域的节能减排。三、申请要求(一)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207。(二) 咨询电话:010-62328234。“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干热岩地热开采面临的钻井完井难、压裂造缝难、流动取热难等瓶颈问题,研究高效建井、造储与采热的新原理与新技术,揭示高温储层动态力学响应机制及缝网连通机理,阐明注采井干扰下地应力场演化规律,建立多场时空演化下强化取热与调控方法,为形成干热岩地热高效开发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高温储层岩体物理力学变化规律与表征方法。研究高温下干热岩天然裂缝形态、渗透率等物理、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建立非连续性岩体孔隙/裂隙精细化表征方法和本构表征模型。(二)高温岩石动态损伤机理与高效破碎方法。研究高温环境钻头在轴-扭耦合冲击下的力学动态响应特征,及其与干热岩的作用机理;评价高温岩石的可钻性,并建立高温固井和提高井眼清洁度新方法。(三)高温岩体复杂缝网造储理论与技术。研究高温岩体地应力场、温度场重构特征,揭示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扩展干扰的作用机制,阐明多场耦合作用下缝网起裂、演化、渗流的影响规律,形成干热岩压裂造储理论与方法。(四)复杂缝网内取热工质渗流与传热规律。研究不同工质在干热岩储层缝网内的渗流特征、传质传热规律、水化/溶蚀反应特征,及其对缝网渗流场的影响规律,厘清注入流体参数对采出流体温度-压力-相态等的作用机制。(五)开采过程多场时空演变规律与流动调控方法。进行地质建模,构建宏观尺度的数字化“透明”干热岩体,研究多场耦合下地应力场、缝网形态、渗流场、温度场等时空演变规律,建立取热效率和干热岩开采寿命预测模型。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401。(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6。“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瞬态折展变形机构创成、机构-结构协同变形、与服役环境强耦合等理论问题,研究瞬态机构创成新原理与机构-结构多构态协同变形新机制,揭示机构-结构-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突破瞬态折展变形机构与服役环境融合设计及验证的新技术,构建瞬态机构-变形结构-环境融合的机构学理论与技术新体系。二、研究内容(一)瞬态可重复折展变形机构创成原理。研究多构态折展变形机构创成原理及构态间重复变换与锁定机制,阐明机构瞬态响应效应与损伤失效机理,发展瞬态机构高效驱动与“型-性-度”一体化设计方法。(二)机构-结构刚柔复合系统连续光滑协同变形机制。建立变形结构宏-细-微多尺度力学模型,揭示机构多构态运动与结构大变形全域协调机理,发展连续光滑大变形与承载功能一体化的机构-结构复合系统设计新理论与方法。(三)瞬态机构-结构复合系统与多场环境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力-热-噪等多场环境下瞬态机构-结构复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揭示瞬态机构-变形结构-复杂环境耦合作用机理,阐明瞬态系统驱动模式与瞬变流场的力-热-噪-变形相互适应机制。(四)瞬态折展变形机构与服役环境融合设计及验证方法。研究瞬态机构-变形结构-复杂环境融合设计新方法,发展极端环境下瞬态折展变形机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与模拟试验测试新技术,对机构服役性能进行预示、反演和验证。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E0501。(二)咨询电话:010-62327084。“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规模化多能存储面临储电安全管控、储热传递强化与调控、电制燃料热-电协同等瓶颈问题,研究基于热物理/热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及电-燃料转化储能的多能协同存储新原理与新技术,揭示电/热/化学多能协同转换存储与能质调控机制,构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二、研究内容(一)大容量电能存储与安全管控。研究大容量电能存储中储能电池多参数耦合在线状态诊断、故障预警及安全管控,发展化学电池本质安全理论和再生修复新技术,探索规模化电能物理转换与协同存储新方法。 (二)高功率密度热物理储能。研究高功率密度热物理储能的传热传质强化与智能管控,建立储热材料-装置的多相多尺度传热传质耦合模型,发展高导热储热材料及规模化高功率密度储热装置的热设计新方法。(三)高能量/功率密度热化学储能。研究高能量/功率密度热化学储能及能质调控新原理,揭示热化学储热材料传热传质强化与活性维持机理,提出规模化高密度热化学储能能质传输与化学反应耦合协同强化新方法。(四)高效率/能量密度电化学燃料储能。研究规模化电化学燃料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电能-热能-燃料”有序对口转化,揭示电化学-热物理耦合转换过程中热/质/电/离子传递规律,形成热-电协同制取化学燃料的新技术。(五)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研究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的能量传递、存储及调控,构建 “源-储-荷”耦合匹配的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新理论,形成基于电网/热网/气网融合的多能协同存储和输配新方案。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607。(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1“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的强绝缘、高可靠、长寿命的瓶颈技术问题,从解耦电荷、电场与微观结构/宏观界面之间的多尺度复杂关联着手,研究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荷输运抑制,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场调控,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耐电寿命提升,为解决高压电缆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理论支撑。二、研究内容(一)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荷输运抑制理论与方法。研究聚烯烃绝缘多级结构和杂质(缺陷)对电荷输运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二)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交流电场调控理论和方法。研究聚烯烃交流绝缘的宏观/介观界面设计、交流电场-热场耦合机制与设计、交流电场调控理论与方法。(三)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直流电场调控理论和方法。研究聚烯烃直流绝缘的宏观/介观界面设计、直流电场-空间电荷-热场耦合机制与设计、电场-空间电荷调控理论与方法。(四)高压电缆聚烯烃交流绝缘耐电寿命提升。研究聚烯烃电缆绝缘状态原位表征识别、多级结构与界面协同减缓聚烯烃绝缘交流电老化机制、聚烯烃交流绝缘剩余寿命理论。(五)高压电缆聚烯烃直流绝缘耐电寿命提升。研究聚烯烃绝缘直流电热老化机制、空间电荷和热场调控协同减缓聚烯烃绝缘直流电老化机制、聚烯烃直流绝缘剩余寿命理论。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申请代码1选择E0702。(二)电话:010-6232830。“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服役性态感知识别不完备、安全风险预警不及时、性能演化和寿命预测不精准等瓶颈问题,研究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安全智能诊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结构服役性态多元感知与智能识别、服役性能多维评价和时变演化预测等基础科学问题,为构建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安全智能诊断多维表征性态指标及其体系。利用深度学习等智能方法,解析结构服役性能与性态指标的偶联机理,确定智能诊断服役性能关键表征性态指标,建立材料-构件-连接-结构的服役性能多维表征性态指标及其体系。(二)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态多元感知与智能识别。研究服役性态多元智能感知新技术,建立数字信号诊断信息的高效提取理论和识别方法;研究缺陷损伤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挖掘关键识别特征,提出典型缺陷损伤的智能识别方法。(三)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能智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数据-物理耦合驱动的结构服役性能与多维表征性态指标映射机理的解析方法,建立基于关键表征指标体系的结构服役性能智能评价理论,提出结构服役安全高效智能量化评价方法。(四)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能演化机理与寿命预测方法。解析和挖掘结构服役性能与关键表征性态指标的全寿期时变演化机理,考虑可靠度水准、荷载与作用、服役环境、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特征,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服役寿命预测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申请代码1选择E0806。(二)咨询电话:010-62328359“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梯级水电枢纽群区域地震活跃、地质灾害高发、高水头大流量、地震-地质-洪水灾害连锁效应等特点,探明极端荷载发生与作用的时空特性,建立溃坝及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枢纽群灾害链形成和演化机制,提出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理论,为梯级水电枢纽群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二、研究内容(一)区域尺度巨灾因子识别与表征。研究强震、巨型滑坡、特大洪水等极端自然灾害事件的数值仿真方法,揭示极端荷载时空分布特性,建立区域尺度的巨灾因子识别方法,提出潜在灾害源表征指标体系。(二)水电枢纽系统的潜在失效模式与灾变机理。研究极端荷载作用机制,揭示枢纽系统的功能失效机制、潜在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提出水电枢纽系统的溃坝致灾判别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三)梯级水电枢纽群灾害链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梯级水电枢纽群超标洪水的演进过程,灾害形成机制与链式放大效应,建立枢纽群灾害链数值模拟方法,揭示灾害链演化机制,建立梯级水电枢纽群灾害链形成条件判别的指标体系。(四)巨灾风险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梯级水电枢纽群的巨灾损失估算模型,建立巨灾风险分析方法与安全管理原则,提出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06。(二)咨询电话:010-62328362。“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城市污水资源化过程中由病原微生物、有毒化学品残留导致的生态健康风险、由水质复杂而导致的高能耗高药耗等瓶颈问题,研究水质安全与减碳降耗的污水再生新原理和新技术,突破关键污染物定向转化与无害化新方法,构建适应我国污水特征和资源化需求的污水再生与安全利用理论和技术体系。二、研究内容(一)污水资源化关键毒害因子识别与风险评估。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潜在系统风险,建立水中关键风险物质高通量筛查及快速检测新技术,发展基于不同污水再生利用途径和暴露终点的生态健康风险评估新方法。(二)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健康风险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污水再生与利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与消杀副产物的作用关系,阐明病原微生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协同转化与调控机制,发展保障污水资源化生物与化学安全的新理论、新技术。(三)污水中有毒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无害化机制。研究城市污水资源化过程中关键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及毒性变化规律,突破污水中微量有毒化学污染物的高效削减新原理,发展高风险污染物的解毒减害理论与技术。(四)污水碳氮磷协同转化新技术原理。研究水质风险防控与高值资源回收过程,阐明污水中物质转化、能量代谢机制,突破污染物定向回收新技术,建立集资源绿色回收与安全利用为一体的污水资源化原理方法体系。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E1002。(二)咨询电话:010-62327092“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海冰力学行为的跨尺度递进关系、冰与波流的动态耦合机理、冰与结构物的能量互馈机制等科学问题及相关联的水面重型破冰船和水下战略航行体破冰能力预报技术问题,研究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提出水面和水下两大重要装备破冰能力精确预报新方法,构建我国极地装备研发设计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二、研究内容(一)海冰力学行为的跨尺度演变规律。主要研究海冰在晶体、亚米、工程等不同尺度上的力学行为、揭示海冰力学行为随尺度的变化规律与内在机制、建立能够解释海冰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分析理论和协调尺度差异的本构关系。(二)极区风、浪、流与海冰相互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冰水混合区浪流传播的能量衰减理论、冰水混合区多冰块动态耦合机理、风浪流作用下的海冰破碎与漂移堆积机制。(三) 结构与海冰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互馈机制。主要研究海冰分布及海冰与结构碰撞过程的随机性表征、结构与海冰之间的能量互馈机制、海冰破坏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重构。(四)重型破冰船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主要研究重型破冰船艏向、艉向、旋回三种破冰模式下冰-水-船-桨相互作用的破冰过程与碎冰运动、破冰载荷与船体结构响应特性、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五)水下航行体垂直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主要研究水下航行体准静态向上和高速向上两种破冰场景下的近冰面效应与航行特性、垂直破冰载荷与航行体结构响应特性、垂直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申请代码1选择E11。(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7。“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传统材料中一些独特但矛盾的功能特性难以耦合或耦合效应弱的重大难题,建立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的设计原理,发展制备理论和方法,革新材料创制范式,揭示功能结构单元耦合诱导的新物性和新效应,并开发新应用,为电子信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二、研究内容(一)MA2Z4材料的设计与性能预测。高通量计算与预测MA2Z4材料及其电学、磁学、光学、声学和超导等基本物性,阐明其功能单元耦合对MA2Z4物理性质的调控规律,实现内禀功能耦合特性目标导向的MA2Z4材料设计。(二)MA2Z4材料的制备理论与方法。开展MA2Z4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生长机制研究,阐明其功能单元的结构特征,研究其生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建立MA2Z4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方法,实现高质量材料的控制制备。(三)MA2Z4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新效应。开展MA2Z4材料中磁性、超导、拓扑等性质的实验研究,阐明MA2Z4材料中多种内禀功能物态的耦合机制,并揭示多种内禀功能物态强耦合下MA2Z4材料中的新物性与新效应。(四)MA2Z4材料在新原理器件与新能源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MA2Z4材料的独特性能,研究新原理器件的构建和新能源的高效转化,阐明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在电子信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优势。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申请代码1选择E13。(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8。
  • 2011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启动
    2011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启动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以下简称专项)。   为做好2011年度专项项目组织工作,保证项目质量,依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11]352号),现就2011年度项目组织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关于专项支持范围   (一)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主要支持已突破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集成研究和应用开发,形成能够在世界上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学仪器设备。   (二)基于已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置)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开发。主要支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或其他渠道已形成的,对相关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置)的工程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   (三)重要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含核心基础器件)的开发。主要支持市场上虽已有成熟产品,但能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等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通用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支持科学仪器设备共性、核心关键部件的开发和应用。   (四)其它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主要支持一些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受制于人的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或其他重要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   二、关于项目组织部门及组织要求   (一)专项组织部门及推荐项目数。专项实施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方式,初步选择一些中央部门(机构)作为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并选择工作基础好、示范性强的地区(中关村、张江、东湖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省)纳入专项试点范围。同时,专项项目采取限项推荐的方式。具体如下:   1.教育部、中科院:各10项   2.工信部:5项   3.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8个部门(地区):各4项   4.水利部、农业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4个部门:各2项   (二)项目组织要求   1.项目组织部门要重视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工作,认真研究本部门、本地区科学仪器设备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工作规划,并组织力量做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   2.按照《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明确组织部门和项目牵头单位的职责,落实项目组织、实施及监督各项管理规定。   3.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在进行评审论证的基础上择优限项向科技部推荐项目。项目组织部门在具备条件时,应当积极采取网络视频评审等方式,促进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三、关于项目材料报送和时间要求   项目推荐材料采取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程序如下:   (一)项目牵头单位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进行注册,网址为http://program.most.gov.cn/。   (二)注册成功后项目牵头单位登陆申报系统,按要求填写项目实施方案并提交。   (三)网上提交成功后,将网上生成的项目实施方案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组织部门。   涉密项目不得上网申报,须根据项目推荐书格式离线填写,打印装订,一式十份,其中一份正本,九份副本。   (四)项目组织部门对本部门(地区)所组织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加盖公章。   (五)请项目组织部门于2011年8月25日前,将正式推荐函、项目清单(纸质及光盘Excel文件格式)及项目实施方案(一式十份,其中一份正本,九份副本)一并报送科技部。另外,《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建议书》供项目组织部门在项目组织中参考使用,不必向科技部报送。   (六)请项目组织部门在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同时,初步组织编制项目预算申请书。具体报送时间和报送方式另行通知。   四、其它事项   (一)业务咨询   科学技术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孙增奇 010-58881681 58881698(传真)   郑 健 010-58881622 tcs_tjc@most.cn   财政部教科文司   王 佳 010-68551316   (二)项目材料受理地点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100862   联系人:鞠维刚 010-58881161 石 蕾 58881467   附件:1.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实施方案(格式)   2.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建议书(参考)   3.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预算申请书(参考)   科学技术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财政部教科文司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基金委启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试点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中央财政拨专款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以下简称重大科研仪器专项)。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立项建议由有关部门组织推荐。试点期间暂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作为项目组织推荐部门。   一、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的定位   根据国家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二、重大科研仪器专项资助范围   (一)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二)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三、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管理职责   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管理,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组织项目的推荐、申报、评审、批准、跟踪检查、验收、后评估以及成果管理。   项目组织部门是指国家或地方相关主管部门,是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实施单位的组织者。主要职责包括:推荐项目,组织管理和监理等工作。负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建项目专家组并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论证,引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持续开展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必须在相关领域具有长期积累和明显的技术与人才优势。主要职责包括:提出项目立项申请 组织成立项目管理工作组、技术专家组和用户委员会 联合国内优势力量协同攻关 管理项目经费,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相应保障条件 主动配合项目过程监理,保证按时、按要求完成既定目标。   四、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工作程序   (一)组织推荐立项建议、限项规定   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根据当年预算和专家委员会的咨询意见确定当年征集项目数量,通知项目组织部门推荐立项建议。   该专项与科技部同类相关项目进行共同限项检索,项目负责人同期申请或承担此类专项限为1项。但不纳入自然科学基金委其他项目的限项范围。   (二)遴选并确定立项建议   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将立项建议提交相关科学部,由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遴选建议立项项目。   (三)填报《项目申请书》   (四)项目初审及论证   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由项目组织部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需要修改完善的,由项目组织部门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对申请书进行修改完善。   (五)项目审批   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通过项目专家组论证的项目进行评审,由项目申请人报告申请书主要内容,专家组组长向专家委员会介绍建议立项项目论证情况,经过充分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建议资助项目,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   (六)结果公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的审批结果。   五、有关注意事项   (一)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撰写《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立项建议书》(简称《立项建议书》),《立项建议书》电子表格可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页(www.nsfc.gov.cn)的“下载中心”下载。   (二)项目承担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立项建议书》提交到所属部门,由部门统一推荐到自然科学基金委。   联 系 人:谢焕瑛 冯勇   联系电话:62326941 62327230
  • “十四五”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生命科学部共发布7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细胞谱系的有序建立是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空间位置的有序演变,以及在位置演变过程中细胞功能属性的有序变化即细胞分化。细胞谱系有序建立的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往往使得功能细胞无法正常形成,导致器官功能异常、出生缺陷甚至胚胎死亡。在单细胞水平展示脊椎动物每个成熟功能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进而以单细胞分辨率构建所有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有序过程的谱系图谱,是发育生物学有待实现的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需经历的里程碑式事件,就是以单细胞分辨率完成单个胚层全细胞(即所有细胞全覆盖)谱系图谱的绘制。  突破现有谱系示踪技术的局限,建立活体单细胞精确标记及实时可视化谱系示踪新技术,以此为基础完成脊椎动物单个胚层乃至整个胚胎单细胞分辨率的全细胞谱系图谱,进而推动从单细胞水平对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的深入理解,将从单细胞和细胞群水平大大提高对器官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认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一、科学目标  建立单细胞分辨率、长时间甚至永久性标记、体现细胞空间信息的活体实时可视化单细胞标记和谱系示踪技术,以脊椎动物胚胎原肠期形成的原始胚层为起点,明确原始胚层中每个前体细胞最终产生的功能细胞类型,完成单个胚层所有细胞全覆盖的单细胞分辨率谱系图谱的绘制,解析该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群或单个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揭示这种有序演变过程的调控机制。  二、研究内容  (一)活体胚胎单细胞标记与可视化谱系示踪方法的建立。  (二)单个胚层单细胞分辨率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与解析。  (三)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的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三个研究内容设置3个课题,紧密围绕“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2的下属代码。“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重大项目指南  躯体感觉系统使得人类具有了监测内外环境的能力。躯体感觉是一种混合性的感觉类别,包括痛觉、痒觉、温度觉、机械感觉等。痛觉刺激会导致即刻的逃避反应,而痒觉刺激则会诱发抓挠反应。外周感觉信息经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传递到脊髓投射神经元,再向上传递到丘脑、臂旁核等诸多核团,到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躯体感觉下行通路的神经纤维投射到脊髓,从而调控感觉输入和控制运动反应。从躯体感觉神经节到大脑皮层,各类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环路和网络发挥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痛觉和痒觉在内的躯体感觉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中枢神经系统如何辨识不同性质的刺激,特别是痛觉和痒觉刺激,并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尚不清楚。  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细胞图谱、病毒工具、环路示踪等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系统性、高精度地解构躯体感觉神经网络并揭示其功能正成为研究发展趋势,从而揭示脊髓、臂旁核、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核团和脑区神经元图谱,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分类的基础上解析从脊髓最终到感觉运动皮层的多级神经环路和网络,探索躯体感觉神经环路和网络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痛觉、痒觉等感觉的调控作用,发现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动态功能,研究痛觉和痒觉在大脑中信息处理加工模式的异同,从而理解大脑的感知原理,为开发镇痛医药和智能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一、科学目标  基于介导痛觉和痒觉传导通路的异同,针对关键脑区和核团,对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组成、环路连接、信息编码方式、加工处理模式、病理改变及影响等进行研究。解析痛觉、痒觉等感知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脊髓、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和重要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及其中影响痛觉或痒觉感知的关键分子 解析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精准示踪和解构脊髓、臂旁核、丘脑等核团中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的上下游神经环路连接,阐明其在痛觉、痒觉等感知中的作用异同,并揭示病理性痛或痒的环路机制 解析感觉运动皮层等重要核团和脑区在痛觉、痒觉等感知过程中的放电编码及时空特性、动态反应及功能联系,研究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细胞分子基础,探索痛觉和痒觉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处理模式,建立相应的感知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  二、研究内容  (一)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和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二)痛觉、痒觉神经环路的精准示踪和功能解析。  (三)病理条件下痛觉或痒觉的神经环路机制。  (四)痛觉、痒觉在大脑中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加工模式。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这一主题,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申请代码1请选择C09的下属代码。“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新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60%以上新发传染病都是源自动物的人兽共患病,其中大部分与野生动物相关。翼手目动物(蝙蝠)是最重要的病原自然宿主之一,其携带的冠状病毒和丝状病毒已造成多起高致病性传染病,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病毒库。  蝙蝠之所以成为如此重要的病毒自然宿主,可能与其作为哺乳动物类群中唯一真正飞翔的动物分不开。蝙蝠演化出四肢与翼膜特化支撑的动力飞行、回声定位等适应飞翔的特征,具有冬眠等极端环境适应性状、耐受病毒等特殊免疫机能 因此,其物种多样性高、分布范围广、栖息地多样化及强适应能力,为传播病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蝙蝠在全球广泛分布,已发现1400多种 其中在中国分布的蝙蝠有140多种,是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对蝙蝠的生物学研究尚需深入,特别是蝙蝠系统发生与演化历史、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分子机制、与病原共演化的机制、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亟须解决,支撑对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科学目标  蝙蝠是携带多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特殊哺乳动物类群。通过多学科交叉,全面系统研究蝙蝠的适应性演化、蝙蝠与病原适应共存及病原传播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蝙蝠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解析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广泛性及栖息地多样化等特征 探讨蝙蝠携带病毒但不发病的分子机理及共演化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类群作为天然病毒库的形成机制 研究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阐明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过程与驱动因素,进而寻找预防和阻断病原传播的可能生态干预途径。  二、研究内容  (一)蝙蝠类群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  (二)蝙蝠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  (三)蝙蝠与病原共演化和适应共存机制。  (四)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 4 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这一主题, 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4的下属代码。“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物量供给、多样性维持和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碳中和”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在提供木材生产的同时,其碳汇功能与潜力已成为国际碳外交的重要筹码,更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存在的生产力低,可持续性差,碳汇功能不确定、不稳定,且地上生物生产力与地下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关系不明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林业生产实践的难题。因此,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也是满足国家对人工林生态系统木材战略储备与碳中和的国家重大需求。由于林木生长的长周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野外试验的困难性,亟需加强和开展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功能维持机制的系统研究。  一、科学目标  以我国重要树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积累的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稳定与平衡的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阐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的地上-地下关联机制,协调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确定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维持/提升途径与对策 为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在木材战略储备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地位、解决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难题、发展人工林生态学和实现人工林生态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人工林生态系统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  (二)人工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  (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机制。  (四)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  (五)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五个研究内容设置5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器官-个体-林分-流域-区域的空间尺度上,紧密围绕“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3的下属代码。“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重大项目指南  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利用免疫受体基因改良植物的抗性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植物免疫系统高度复杂,特别是大田农作物经过长期驯化,其免疫系统更加复杂。如免疫受体的激活机制与信号网络等仍不清楚,严重制约了植物免疫理论与前沿技术在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我国作物抗病资源利用中存在抗性退化、广谱与持久抗性资源缺乏等严重问题。因此,挖掘新的作物免疫受体基因,深入解析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作用机制,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将有助于推动作物广谱持久抗病育种工作。也是农业科学急需发展的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免疫受体泛基因组学研究,建立高效免疫受体挖掘体系,并获得大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免疫受体基因,克服抗病育种工作中抗病基因挖掘的瓶颈问题。解析不同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信号传递网络,重绘植物免疫系统架构,实现植物免疫学领域重大理论创新。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且不影响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的免疫受体,为集成不同类型免疫受体的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作物免疫受体高通量鉴定与功能解析。  (二)作物免疫受体多层次信号调控网络。  (三)不同类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协同调控机制。  (四)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分子设计。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作物免疫受体作用网络解析与重构”这一主题,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申请代码1请选择C14的下属代码。“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重大突发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重创畜牧养殖业,严重影响经济安全与社会秩序。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变异迅速,不断发生跨种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形成人间流行,对此类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病毒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家畜家禽是动物源性病毒感染人类的重要中间环节,是预警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的关键监测对象。因此,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深入解析畜禽中具有潜在流行风险人兽共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跨种传播机制,进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风险预警,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储备性研究,阻断病毒种间传播,为保障人民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选择2-3种家畜家禽中流行、并具有引起人间潜在传播风险的人兽共患病毒,系统掌握病毒流行本底和生物学特性,解析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影响跨种感染的分子基础,揭示病毒致病与跨种传播机制,阐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机理,实现潜在流行性疫病干预与控制的理论突破。  二、研究内容  (一)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流行本底研究。  (二)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关键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三)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致病及跨种传播机制。  (四)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种间传播的干预阻断技术。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8的下属代码。“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我国拥有4亿公顷草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以及高寒等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90%左右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表现为草原生产力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草原生产力并调控其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是新时期的重大科技需求。  草原生产力提升及其与生态功能的协同涉及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和多维度问题。草原优势植物的光合潜力、耐牧性及群落构建机制,植物-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互作机制,以及第一性生产力与第二性生产力和碳汇的权衡与协同机制是当前草原科学的研究前沿和核心科学问题,是提升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科学基础。  一、科学目标  选择中国北方草原的代表性类型与气候区3-5个,构建全国草地放牧系统研究网络,针对“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揭示草原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形成的生物调控网络及内在关系,阐明长期放牧和气候波动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途径、协同和调控机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与群落生产力形成机制。  (二)过牧退化草原生产力提升的植物-土壤互作机制。  (三)草原生产力与稳定性长期维持的动物-植物互作机制。  (四)草原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协同与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依托野外长期联网实验平台,结合室内模拟和分析,紧密围绕“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6的下属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7400万 刘敦一团队入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项目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牵头(刘敦一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申请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于近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正式启动,获得74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开发用于高精度同位素丰度分析的TOF-SIM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新技术,研制两台分别用于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稀土元素分析的TOF-SIMS-SI和TOF-SIMS-REE仪器,为岩石成因学、矿床成因学、地球环境、气候变化、月球及行星演化等热点研究领域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撑。   “TOF”是“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质谱)”一词的英文缩写,是利用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在飞行管道中高速飞行一定距离后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差来实现同位素分离的。TOF有很多优越性,如:分析速度极快,样品消耗很小,比磁质谱更加轻便。但过去由于离子接收器的速度不够快,TOF这种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应用到高精度同位素分析领域(例如地球科学和核科学等领域)。目前,离子接收系统在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有高速的接收器产品问世,TOF技术用于高精度同位素分析仪器TOF-SIMS的研发已有技术基础。   用于高精度同位素丰度测定的TOF-SIMS在全球尚无先例,本项技术的实现将成为质谱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项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真正的技术创新意义重大,应该获得优先支持。经过各项评审和审批手续,项目最终获得7400余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的执行期限为五年。   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研制成功后,将开展宇宙样品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金属矿床硫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的应用示范研究,带动微区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的新发展。
  • “十四五”基金委医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医学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听力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重大项目指南  遗传、噪声、药物、老化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听力障碍。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听力障碍人数高达4.6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3%。听力障碍是我国第二大致残疾病,人数逾7千万,已造成社会健康的沉重负担。虽然近年来听力障碍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尚未能实现听力障碍的全面有效防控。探索听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防治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一、科学目标  针对听力障碍防治的重大需求,以环境及遗传致聋因素为切入点,阐明听觉传导通路关键细胞的损伤机制,筛选并验证听力障碍易感基因及遗传性聋发生发展生物标记物,探索听力障碍的早期预防预警的精准靶点,攻克关键听觉细胞基因治疗及再生的技术瓶颈,建立听觉损伤干预的有效措施及新策略,为实现听力障碍的高效防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  围绕听力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以整个听觉通路为研究对象,包括耳蜗毛细胞、初级神经元及听觉中枢神经网络等,围绕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关键细胞的损害机制及干预,采用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开展以下研究:  (一)耳蜗关键细胞及听觉神经元功能障碍的遗传机制。  探索耳蜗及听觉神经元功能及发育异常的新遗传因素 研究致病基因对耳蜗细胞及听觉神经元生理功能及结构维持中的调控作用 研究致病基因在蛋白转录功能中的关键调控信号通路及调节因子 探索毛细胞与其他耳蜗细胞、听觉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阐明拮抗耳蜗细胞及听觉神经元功能及结构损伤的关键靶点。  (二)环境因素所致耳蜗及听觉中枢功能障碍机制。  明确环境因素调控耳蜗病理生理状态的关键机制 解析环境因素所致听觉中枢神经元发育及功能异常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分子调控网络 探索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听觉损伤机制中的交互作用 研究耳蜗微环境相关蛋白组学和小分子代谢组学。  (三)年龄相关性听力障碍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新策略的研究 。  明确年龄相关性听力障碍的表型特征,建立高效的功能评估及预警指标 基于年龄相关性听力障碍样本库,解析其遗传相关危险因素,阐明环境及遗传因素在年龄相关性听力障碍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建立稳定可靠的年龄相关性聋动物模型,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关键靶点。  (四)听力障碍的高效预防、预警策略。  筛选环境因素所致听力障碍的易感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 突破遗传性聋一级预防的技术瓶颈 开展新致聋基因的早期筛查 探寻听力障碍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实现早期发现、早期预警。  (五)听力障碍治疗新策略的研究。  探究高效、安全、控释和靶向特异的基因治疗技术 探索干细胞修复技术的关键调控因子及相关途径 探索基于关键信号通路干预耳蜗细胞及听觉神经元发育与功能障碍的新药物、新方法 采用新型功能性生物材料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探索耳蜗细胞及听觉中枢神经元的保护、再生及替代新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五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5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听力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听力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申请代码1选择H14。  “早期胚胎发育与不良妊娠结局”重大项目指南  人类生命个体发育起始于精卵结合(受精),受精卵卵裂启动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的正常发育取决于自身的质量保证和胚外组织的支持,任一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胚胎停育、妊娠相关疾病以及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胚胎早期发育调控、母-胎对话机制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是亟待突破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和妊娠相关疾病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国民健康,解析早期胚胎发育进程将为从源头上改善人口健康状况提供关键的科学依据。当今科学技术手段飞速变革,为生殖和发育生物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旨在通过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解析灵长类动物(人和猴)胚胎的发育特征和异常发育的关键因素,为从根本上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理论基础或可行方案。  一、科学目标  针对出生缺陷和妊娠相关疾病的防治需求,以揭示调控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和胚外组织发育进程的核心事件为切入点,解析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构建早期胚胎发育的病生理研究模型,为防治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核心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  结合人类临床资源和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模型,利用胚胎体外培养、人工胚胎构建、类器官构建、干细胞与基因编辑、多组学测序等技术,整合生命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以下研究:  (一)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与出生缺陷。  构建和优化灵长类早期胚胎体外长时程、稳定培养的体系 研究灵长类胚胎发育至三胚层阶段关键环节的调控机制 探究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遗传或表观遗传调控异常导致胎儿畸形或出生缺陷发生的分子事件,为胎儿畸形和出生缺陷的病因诊断及生育指导提供依据。  (二)灵长类胚外组织发育与反复妊娠失败。  研究灵长类动物胚外组织(胎盘及卵黄囊等)细胞谱系发生调控机制 探究胚外组织结构与功能构建的分子机制 解析胚外组织细胞谱系分化和功能异常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导致反复妊娠失败的机制。  (三)胚胎和胚外组织早期发育的协同与胚胎停育。  研究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调控胚内和胚外组织细胞协同发育与分化的核心信号 利用干细胞重构胚胎,模拟胚内和胚外组织协同发育的进程 解析胚内和胚外组织协同障碍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胚胎停育的病理机制。  (四)胚胎植入后发育与不良妊娠结局。  利用胚胎体外培养、人工胚胎及类子宫等类器官模型,模拟胚胎植入后胚胎早期发育的关键事件 探讨早期胚胎和子宫对话机制以建立构成植入环境的复杂调控网络 结合基因编辑等手段构建早期胚胎发育和植入异常的病理模型,探究不良妊娠结局的早期干预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四部分研究内容,分别对应设置4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早期胚胎发育与不良妊娠结局”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早期胚胎发育与不良妊娠结局”,申请代码1选择H04。  “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重大项目指南  极端环境条件下机体的损伤防护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如西部大开发、载人航天工程、“一带一路”、深潜远航、深地探测、极地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不仅面临着高原、高寒、高热等特殊环境因素影响,更受到深空、深海、深地、极地等极端环境因素的严重制约。极端环境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响应具有应激因素的多样性、调控网络的复杂性、机体响应的系统性以及应激损伤的严重性等特点,但由于机体预警体系的缺乏和防护措施的不足,容易造成机体不可逆的损伤和作业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任务的完成。利用多组学全景式的分析方法,深入解析机体响应特定极端环境的异质性、时空性以及多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机制,将进一步阐明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预估、预警和防护策略,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一、科学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针对极端环境机体应激的变化特点,从系统调控的角度揭示极端环境应激对机体关键器官/系统的响应特征、变化机制及交互作用特点,确定预警和对抗防护的靶点,建立预估、预警、防护和诊疗的新技术体系,形成针对极端环境应激防护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内容  针对特定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单一/复合因素,开展以下研究:  (一)极端环境下机体响应应激损伤的关键靶器官、敏感细胞及效应因子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利用极端环境条件或模拟条件的单一/复合因素影响下的人群队列,明确机体响应应激损伤的关键靶器官及生物学效应。建立极端环境单一/复合因素应激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利用细胞分选、多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关键靶器官、敏感细胞及效应因子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深入解析极端环境复合损伤效应的发生机制,鉴定参与机体应激响应的新型蛋白质及其表达、修饰和活性调控的机制,确定与机体应激损伤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靶标。  (二)极端环境下机体不同组织器官间的交互调控作用研究。  从机体系统间交互作用的角度筛选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的系统调控因子,针对极端环境所致心脑血管、骨骼、免疫系统稳态失衡等关键医学问题,明确极端环境下关键器官/系统应激损伤的时序性、系统性以及适应性的变化特点。从内分泌组、代谢组以及循环非编码RNA等角度系统阐述不同组织、器官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机体的系统调控网络,确定关键的调控因子,阐述极端环境条件下关键器官/系统应激损伤与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发现应激损伤的关键标志物和对抗防护靶点。  (三)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的风险评估与健康监测。  研究极端环境暴露导致机体敏感细胞与器官损伤的量效关系,确定与机体应激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的参数,识别风险评估要素,建立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的风险评估模型,为现有敏感器官剂量限值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确定与机体应激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研制新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建立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的预警系统和健康监测方案。  (四)极端环境所致机体应激损伤的干预策略。  针对极端环境所致机体应激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机体应激机制的关键靶标,通过多学科交叉开展调控与干预研究,基于化学小分子结构解析、蛋白质降解、节律调节、干细胞等技术探索靶向性调控特定组织器官应激损伤的干预措施,探讨极端环境条件所致关键器官/系统应激损伤的防护与救治策略,建立极端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的综合防护方案。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四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4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申请代码1选择H24。  “实体肿瘤的免疫异质性及精准诊疗策略”重大项目指南  实体肿瘤是一个高度异质的复杂组织,具体表现为不同突变导致肿瘤细胞本身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细胞组成的差异性,以及他们随着肿瘤进展体现出不同演进状态所带来的异质性。由肿瘤细胞、血管、免疫细胞、基质细胞、信号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形成的致密、缺氧、酸性的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重建和恢复免疫微环境的抗肿瘤功能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并已使肿瘤研究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细胞治疗为主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成为肿瘤学研究的国际前沿。然而,现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和策略(主要聚焦于适应性免疫应答)仅对一小部分实体肿瘤患者有效,肿瘤组织微环境的免疫异质性(Immunological Heterogeneity)与复杂性是限制其疗效和应答的重要因素。旨在深入解析实体肿瘤的免疫异质性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明确其对肿瘤进展和治疗应答的影响,为肿瘤精准治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策略。  一、科学目标  通过研究和解析人实体肿瘤和肿瘤动物模型中浸润免疫细胞的分布和表型,描绘其时空异质性特征与意义,探索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的来源和调控机制,阐述其对肿瘤微环境重塑以及肿瘤治疗的应答反应的机制,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二、研究内容  以1-2种人类实体肿瘤和相关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谱系示踪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空间转录组学等高通量技术,解析实体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各类免疫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发现和鉴定实体肿瘤中免疫异质性的关键分子或多分子事件标志物,提出并验证针对实体肿瘤免疫异质性的新的干预策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一)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异质性的时空特征。  全面获取1-2种人类实体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异质性的时间与空间特征,探讨肿瘤组织中不同来源(包括组织驻留、骨髓及髓外器官等)免疫细胞的表型与功能异同。  (二)免疫细胞来源与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异质性。  提示肿瘤组织中不同来源(包括组织驻留、骨髓及髓外器官等)的天然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之间的互作关系和调控网络,以及它们对实体瘤免疫异质性形成和治疗应答的影响与调控机制。  (三)免疫细胞功能塑造与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异质性。  研究代谢调节、神经-免疫互作机制等因素对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微环境中的空间分布与功能的影响和机制,发现关键的调控分子和干预策略。  (四)抗肿瘤治疗与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异质性。  探讨抗肿瘤免疫治疗对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和重塑,鉴定出影响治疗应答的关键成分和细胞活动,发展靶向免疫微环境的精准干预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四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4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实体肿瘤的免疫异质性及精准诊疗策略”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实体肿瘤的免疫异质性及精准诊疗策略”,申请代码1选择H18。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系统流行病学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持续增加。以往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通路研究多关注局部,关注因素的独立作用,证据呈碎片化。旨在系统揭示基因型—多组学表型调控网络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并研究在人群水平上如何整合多组学信息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和人群分层,为实现精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一、科学目标  围绕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精准预防的需求和研究瓶颈,在长期随访的大样本人群队列和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暴露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标志物,利用系统流行病学研究策略,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通路及其调控网络,开展基因—环境多组学交互作用研究,系统性探索可以改善人群疾病风险分层能力的新型标志物及其组合,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  二、研究内容  (一)心脑血管疾病基因—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研究。  以国人大型人群队列为基础,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开展基因—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确定对特定环境危险因素最敏感的亚组人群。  (二)心脑血管疾病关键代谢分子的发现及因果验证。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系统发现与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相关的代谢分子,多中心验证两者的关联,探讨关键代谢分子相关的环境暴露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心脑血管疾病多组学调控网络研究。  在基于大型人群队列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特异的暴露谱及血浆蛋白谱,解析基因—蛋白—代谢关系网络及其关键通路,探讨环境暴露对该网络的影响。  (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及应用研究。  探索可以改善人群疾病风险分层能力的多组学标志物及其组合,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并开展应用研究。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四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4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系统流行病学研究”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系统流行病学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30。  “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中药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产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有毒”中药的临床使用更是复杂且具风险,其与炮制、配伍及疾病体质状态等密切相关,呈现出毒性难以预测性,“毒-效”物质的不确定性、“毒-效”关系复杂性、安全用药剂量模糊性、个体体质差异特殊性等若干特点,掣肘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有毒”中药的研究应该与临床相结合,对于“有毒”中药的研究应在充分总结既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源于药典,基于临床,理清思路,确定有限目标 从发现“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寻找“有毒”中药毒性特征和转化规律入手,研究“有毒”中药体内过程,阐释“有毒”中药毒性机制,探索“有毒”中药减毒增(存)效配伍规律,提供临床安全用药策略。  一、科学目标  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增(存)效配伍的关键技术评价体系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明其所在临床常用方剂不同证候条件下的“毒-效”表征、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毒性暴露特征 明确其“毒性-功效-配伍-证候”关联关系,阐明其减毒增(存)效配伍规律及其机制 提出安全用药策略 建立“有毒”中药的药效物质和毒性成分数据库,形成针对临床常用“有毒”中药的科学认知、客观评价和安全使用、有效防控的系统方法。  二、研究内容  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在常规毒理学、转化毒理学、毒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医学多个层面,借助微生态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采用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理念,开展下列研究:  (一)“有毒”中药的毒性确证和毒性物质筛选研究(“有毒”中药毒性确证)。  (二) “有毒”中药的毒性物质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研究(“有毒”中药的体内命运)。  (三) “有毒”中药的毒性机制及减毒增(存)效配伍研究(“有毒”中药毒性分子机制)。  (四)“有毒”中药的量-时-毒-效关联性及转化规律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效转化)。  (五)基于临床病证结合的“有毒”中药类方减毒增(存)效配伍研究(“有毒”中药的临床特征)。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五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5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8月4日印发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在京成立
    2011年2月15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科技部基础司和基础研究管理中心领导、相关负责人及纳米研究等五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近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陈小娅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自实施以来,在973计划框架下,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长远竞争力,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小娅副部长   本次会议是新一届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家组的每一位成员,不仅是科学的领军人物,还肩负着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战略咨询的使命,希望专家组能够畅所欲言,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献计献策。她希望新一届专家组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专家组的战略咨询作用,大力推动原始性创新,聚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科技部党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讨论落实新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陈小娅副部长为专家颁发聘书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宣读了成立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一届专家组的通知,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廖小罕作了关于专家组工作机制的说明。大会向新一届专家组颁发了聘书。专家组分组报告了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一五”总体执行情况,并就专家组工作机制、“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重要支持方向建议进行了讨论。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上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形成相关优势与特色研究领域,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
  • 2013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受理及初评工作结束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受理及立项评审工作通告   今年2月10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工作于4月9日截止。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共申报项目254项,纳米研究、蛋白质研究、干细胞研究等3个青年科学家专题共申报项目74项。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以及项目申报要求的有关规定,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共3个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不予受理。   初评按研究方向分组聘请同行专家进行网上评审,目前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专家综合打分结果排序,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共遴选出114个项目进入复评,纳米研究等3个青年科学家专题遴选出13个项目进入复评。复评将于6月8-12日期间以网络视频方式进行,申报项目在本地进行答辩,答辩地点由地方科技厅(委、局)安排。   初评结果、复评具体安排(各项目答辩时间、答辩要求等)以及未通过初评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反馈和通知申报单位。请申报单位通过申报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站进行查询,按要求组织相关工作。   今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评审工作预计于7月上旬结束。   特此通告。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 “十四五”基金委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交叉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一) 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可由一位申请人单独申请或两位申请人共同申请:  1.共同申请时,两位申请人分别为第一申请人和第二申请人。  2.第二申请人与第一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第二申请人所在的境内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  3.共同申请时,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申请书的在线填写、提交均由第一申请人和所在依托单位完成。  (二)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重大项目课题,课题之间应当有机联系并体现学科交叉。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课题申请不设共同申请制。  “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神经信息传导的关键生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指纹谱”信息,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可被生物分子吸收,可能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功能的改变。通过对神经太赫兹波段信息产生和传输机理、太赫兹波增强脑认知、调节脑兴奋和抑制平衡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探索神经信息高速传输机制及治疗神经疾病的新方法。  一、科学目标  研究外界刺激诱发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信息的机制以及太赫兹波调节脑认知的机理,实现神经太赫兹波信息传输的高灵敏探测,发展有效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一) 神经系统太赫兹波信息产生、传输机理及探测方法。  研究太赫兹场沿有髓神经中继接力模型、传输模式、特征参数与郎飞结三能级信息放大模型及其分子光谱。分析外界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的机理,建立活体神经太赫兹场传输和离子通道耦合特性的高灵敏度探测方法。  (二)太赫兹波影响脑认知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脑皮层认知区域的影响机制、对神经离子通道等的作用规律,以及太赫兹波调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的释放规律,明确太赫兹波影响认知的机理,实现太赫兹波对学习速度的提升。  (三)太赫兹波调节脑神经网络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皮层神经网络中兴奋和抑制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在太赫兹波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提出太赫兹波对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航空、航天、航海、核电、高铁等领域中灾难性事故仍时有发生。在此类复杂人机系统中,仅依靠装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难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人因安全问题(与人因相关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国家重大人机系统高质量发展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系统深入了解复杂人机系统事故背后的人因作用过程及机制,建立人因安全理论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为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提升复杂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科学目标  针对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安全问题,阐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和检测原理,各类影响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 建立面向安全的人机功能分配方法,形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理 发展人因安全评估方法,形成适用于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理论体系 结合航天、核电等重大复杂系统应用领域开展验证,实现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二、研究内容  (一)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机理研究。  研究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安全行为的检测原理与方法。  (二)面向人因安全的人机交互动态过程研究。  基于人机交互动态过程分析,研究人机功能分配方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特征对安全的影响机制。  (三)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建模、仿真与评估。  建立由人员异常行为、机器行为及人机动态交互等构成的一体化模型并开展特殊任务场景下的仿真研究,发展人因安全分析与评估方法,实现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代不断推进至纳米尺度,现有EDA技术的发展面临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等两大挑战。通过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和新方法,并完成新一代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面向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一、科学目标  面向纳米尺度集成电路的重大需求,针对EDA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的困难,构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与方法,建立基于缺陷物理的高可靠性模型,研制出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 提出高可靠性的微观理论、测量表征、多机制耦合模型和跨层次设计方法,研制出面向数字流程的高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二、研究内容  (一)EDA加速与最优化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数字前端的功能验证,提出定制加速方法 面向数字后端的布局布线,提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和方法 面向数字流程中的最优化问题,提出大规模自动分解方法和复杂约束下迭代式可行性寻求的方法,研究自适应批量最优搜索收敛机制。研制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实现在相同求解精度下将效率提升3倍以上。  (二)大规模原子级TCAD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纳米尺度器件的原子级仿真,提出异构加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包含复杂边界条件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和量子输运模拟方法,发展面向工业级半导体器件的原子级TCAD核心技术,实现大规模原子级TCAD工具原型,仿真规模超过5000个原子。  (三)基于缺陷物理的器件和电路的可靠性建模及计算。  面向纳米尺度先进工艺节点,研究新型快速测量技术,实现对缺陷产生和填充释放的动态观测 研究缺陷的微观性质及其对器件性能退化的影响,构建包含复杂结构和多物理场耦合机制的器件集约模型,提出与电路仿真工具兼容的可靠性模型和计算方法。  (四)面向数字流程的跨层次可靠性设计方法。  面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研究包括架构级、逻辑级、电路级、物理级等多个层次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以实现可靠性感知、优化和增强的设计流程,完成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重大项目指南  海岸带-大陆架是史前人类生存演化的重要区域。通过地球科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着重查明两万年以来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沉积环境变迁、农业起源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证据,阐明海岸带环境变迁与东亚文化文明演替传播的过程和机制。通过中华文明起源等科学问题引导下的变革性技术和理论探索,深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科学目标  以地球科学和考古学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获取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关键区域的高质量地质环境、文化文明记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自然环境变迁过程和文化文明演替序列,揭示海岸带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与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力争实现海岸带文化文明研究范式的突破,引领人类早期文明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  二、研究内容  (一)海岸带沉积环境与人类文化遗存探查。  基于高质量、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重建两万年来我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陆架沉积序列,查清关键时段古海岸线变迁过程,揭示沉积环境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构建海岸带-大陆架古人类活动遗存探查技术体系,探寻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的证据。  (二)气候-生态演变过程与早期人类影响辨析。  综合运用古气候、古生态定量方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海岸带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迁历史及重要事件,阐明海岸带特征时段气候-生态特征、演变及机制,揭示海岸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过程、方式和强度。  (三)海岸带史前社会发展与中华文化文明关系探究。  应用考古新材料、新技术,重建海岸带早期文化文明演替的时空格局,揭示早期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的时间和路径,建立海岸带不同区域特征时段的人群生存策略和资源利用模式,阐明海岸带史前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贡献。  (四)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机制探索。  建立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数据库,揭示农业起源和传播、人口变化、土地利用等对温室气体变化的影响,构建气候环境演变与文化文明演替关系模型,提出文化文明演化与海岸带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组织器官是在器官移植、生育力保存、新药研发和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领域具有重大医学及科研价值的珍贵生物样品。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组织器官不能长期冻存只能短期冷藏,导致捐献器官的废弃率高,实现组织器官冻存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  受自然界中严寒地区生物控冰抗冻机制的启发,近年来人体安全的仿生控冰材料在细胞冻存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在组织器官冻存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同时,显微学、多组学等先进技术为冻存组织器官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损伤机制研究以及功能修复提供了可能。因此,采用全新的仿生控冰原理,精准揭示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的维持与损伤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效反馈研究闭环,是组织器官保存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模式动物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揭示组织器官复杂环境中冰晶形成机制,创制控冰冻存新材料,建立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评估策略,形成损伤预防和修复新方案,实现模式动物器官的安全有效冻存,为组织器官冻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积累。  二、研究内容  (一)探究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控冰新机制。  选择合适的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探究复杂组织器官在降温、复温过程中体系内外冰晶成核、形貌及其分布的时空规律,阐明冰晶生长及其控制的物理与化学机制。  (二)创制仿生控冰新材料。  创制人体安全的组织器官控冰冻存新材料,探讨仿生控冰材料在组织器官内的生物相容性与代谢动力学,揭示其在组织内的控冰构效关系。  (三)揭示冻存过程对组织器官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在多层级生物结构与生理过程水平揭示冰晶损伤与抗冻应激的关联反应,明确组织器官的低温生物学效应并绘制低温生物网络图谱。  (四)建立组织器官冻存后生物功能恢复技术。  以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创建适宜的控冰冻存体系与冻存活性评估标准,建立组织器官活性冷冻保存与功能重建全过程的生物医学干预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濒危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但由于其濒临灭绝或已功能性灭绝,已严重影响中医药体系的完整性和中医药发展的可持续性。濒危药材研究涉及化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解决濒危药材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代用品研究的科学难题,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目标  聚焦临床常用濒危药材,阐明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揭示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研制出1-2种名贵濒危药材代用品,创建濒危药材复杂体系研究新范式,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濒危药材复杂体系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精准表征。  选择疗效确切的濒危药材,明确其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种类、结构、含量、比例,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并阐明构-效关系、量-效关系、组-效关系以及协同作用等。  (二)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干预重要生命过程的机制。  针对濒危药材中的独特疗效物质,发现并鉴定其作用靶标与调控网络,揭示靶标蛋白及作用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阐明这些物质对疾病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机制。  (三)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的高效绿色制造。  解析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编码基因、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突破独特疗效物质体外合成的关键步骤,实现仿生与异源合成等高效制备与人工绿色制造。  (四)濒危药材原创人工代用品的研制。  以天然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结构、含量、比例、药效等为基础,遴选濒危药材人工代用品的最佳配方,研制与天然濒危药材化学成分一致、功效等同、安全性更高的人工代用品。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2016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明确10个重点支持方向
    2月19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发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的通知,本指南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下设10个重点方向,支持数量不超过实施方案内容的30%。  其中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中包括: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  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包括:分析仪器、 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电子测量仪器、计量仪器;  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包括: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此外,指南中还指出,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详细内容如下:“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国家科技计划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审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作为2016年度启动的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一、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  本专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原则,紧扣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大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基础和能力,在继承和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仪器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带动科学仪器系统集成创新,有效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构建“仪器原理验证→关键技术研发(软硬件)→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产业化”的国家科学仪器开发链条,完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转化与合作模式,激发行业、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实验,引入重要用户应用示范、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下设10个重点方向,本指南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6年度指南,支持数量不超过实施方案内容的30%。  二、总体要求  1. 专项定位  本专项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开展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皮实耐用”和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2. 申报主体  结合本专项的特点和定位,如无特殊说明,本指南所设项目均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企业结合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力量参与项目研发工作(主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落实目标任务明确、产权和利益分配明晰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企业在专项中的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项目实施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作用。  3. 支持方式  本专项每个指南方向下的项目可支持1—2项,实施“后端资助”机制。即,结合科学仪器开发的特点,以及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实际,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对企业承担的项目,实施专项经费后端资助政策。项目立项后,前半段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资助20%的专项经费 经中期评估确认,项目进展顺利、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科研管理和项目经费管理规范的项目,后半段再主要由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4. 立项要求  4.1 项目基本要求  1)国内外需求迫切,目标仪器设备应用单位明确且具有代表性,相关原理、方法或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产品。  2)目标核心部件与仪器设备整体设计完整、结构清晰合理,技术路线(含软件开发)可行,工程化方案、应用开发方案可操作性强 项目质量管理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内容可行。  3)拥有本领域的核心关键人才,且具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研究等相关方面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  4)对核心部件类项目:原则上承担单位主营业务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项目实施后能够获得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就绪度达到7级以上,并在相关仪器主要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5)对仪器整机类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它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成果,开展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形成“皮实耐用”、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的自身规律,每一个项目应包括仪器开发(含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等类型工作。除仪器设备开发单位外,产业化单位、应用单位也应从项目设计开始,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三年后,目标仪器技术就绪度达到7级以上,可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4.2 企业承担项目的基本要求  (1)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达到同等条件   (3)项目与企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符   (4)与项目参与单位具有前期合作基础   (5)与项目参与单位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任务分工、国拨经费分配、成果和识产权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   (6)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与国拨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应用于项目研发活动,而不得用于生产线、厂房等产业化能力建设。  4.3 项目组织要求  (1)项目推荐单位要加强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扶持培育。  (2)项目推荐单位要组织项目牵头单位,会同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积极开展项目设计和策划工作。在项目设计时,既要注重技术问题,也要注重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问题。  (3)项目推荐单位要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提出时落实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配套条件 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  (4)项目推荐单位在组织推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除考虑技术可行性外,还应重点关注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择优向科技部推荐项目。  三、主要任务  1. 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  攻克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等科学仪器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研究部件的核心关键材料以及生产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核心关键部件。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至少应用于2种类型仪器。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6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6个。  1.1 源部件  1.1.1 光源  (1)高强度、高稳定空心阴极灯  研究内容:研发高强度、高稳定空心阴极灯,优化空心阴极灯结构设计,研究合金阴极材料组成及制作工艺,改善空心阴极灯生产工艺,研制空心阴极灯性能测试特殊装置,研究影响噪声、同心度等关键指标的因素及改善方法。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为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提供核心部件。  考核指标:稳定性指标,铜灯在30 min内基线漂移0.2%,其它元素灯在5 min内基线漂移0.6% 普通元素灯的使用寿命≥ 6000 mA.h,易熔、易挥发元素灯≥ 4000 mA.h 改善空心阴极灯性能,灯噪声≤ ± 0.2% T,灯旋转360。的能量偏移10%。应提出明确合理的可靠性指标要求,项目完成时,目标产品应参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量达到2万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1.2 射频源  (1)ICP射频源  研究内容:开发ICP射频源,研究大功率射频自激发生、频率锁相、功率调谐和高效散热技术,开发能够有效的降低等离子体电势的全固态自激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射频源 实施ICP射频源的工程化和工艺化开发,形成可靠的产品,解决相关国产仪器对高性能射频源关键部件需求的难题。  考核指标:工作频率27.12 MHz,频率稳定度± 0.02%,功率输出0.6~1.6 kW可调。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量达到100只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双相射频源  研究内容:开发双相射频源,研究双相射频源高精度驱动与高稳定反馈、过载保护电路、辅助激发信号耦合与双相射频电源数字控制技术,开发能够精密驱动线性离子阱的双相射频高压电源 实施双相射频源的工程化和工艺化开发,形成稳定可靠的产品,有效解决相关国产仪器对高性能双相射频源关键部件的需求。  考核指标:射频高压最大2 kVpp,频率0.9~2 MHz,辅助信号带宽50 kHz~450 kHz 射频高压最大10 kVpp,频率1 M~1.2 MHz,辅助信号带宽10 k~550 kHz。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1.3 新型质谱离子源  研究内容:研究敞开式离子化新技术,研制新型电喷雾、介质阻挡放电、激光/气体辅助喷雾和高度集成化敞开式的离子源,开展新离子化应用方法开发和数据库构建,实施新离子源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满足原位实时快速分析、单细胞分析、质谱成像分析、超痕量样品分析需求,推动我国质谱离子化技术与装置的跨越式发展。  考核指标:形成6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敞开式质谱离子源产品,有力支撑食品安全、环境应急、新药研发、现场快检、生物研究、质谱成像、公共安全等质谱检测应用。形成敞开式质谱离子源工艺化、产业化基地,实现批量生产。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40套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形成5种以上不同的离子源产品。  1.2 探测器与传感器  1.2.1 光探测器  (1)光电倍增管  研究内容:开发侧窗型、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研究侧窗型、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的结构设计,优化阴极材料及倍增极材料配方和制作工艺,研究包括激活工艺、封装工艺等在内的各环节生产工艺,探究影响光电倍增管灵敏度、暗电流、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的因素及改进方法,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分析仪器、辐射测量仪器、高能物理研究、石油测井及军用设备提供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阳极光照灵敏度≥ 300 A/lm(典型值) 最大暗电流50 nA(30分钟后) 增益106。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太赫兹探测器  研究内容:研制基于栅控二维电子气的新型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突破场效应混频探测器芯片及其模块制造的关键技术,实现全国产化。建立定量化的场效应混频探测器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 从外延材料、天线设计、阻抗匹配到模块化集成实现场效应混频探测器的优化设计 开发纳米栅极及其低漏电率的工艺制备技术 研究二维电子气场效应阈值电压的调控技术,研制两端结构的高灵敏度太赫兹场效应混频探测器。  考核指标:研制成0.1~1.1 THz波段内系列化的室温太赫兹场效应混频探测器芯片及其模块,满足室温下高灵敏度的太赫兹波探测需求。0.11、0.22、0.34、0.65和0.90 THz探测器芯片的等效噪声功率小于10 pW/Hz1/2 响应度大于2800 V/W 带宽大于80 GHz 响应时间小于100 ns 硅透镜和波导喇叭集成的两种探测器模块。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2 辐射探测器  研究内容:攻克高密度快衰减无机闪烁晶体生长及阵列加工制备、PIPS探测器的高阻硅材料研制、吸收区结构设计及漏电流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辐射探测器成套的完整生产、测试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可靠性辐射探测器系列产品,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医疗诊断仪器、工业无损探测仪器和核辐射环境检测仪器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辐射探测器实现国产化和批量生产,基本满足我国科学仪器和工业应用对辐射探测器的需要。闪烁晶体探测器光输出≥ 45000 ph/MeV 衰减时间≤ 100 ns 密度≥ 6.5 g/cc 能量分辨率≤ 9%@662 keV 阵列规格:4×4~16×16 PIPS辐射探测器灵敏面积13 mm2 暗电流小于2 nA 击穿电压大于100 V。位置灵敏型闪烁探测器像素面积1 mm×1 mm~6 mm×6 mm 暗电流500 nA 脉冲恢复时间50 ns 几何填充因子60% PDE在380 nm~550 nm范围内最小值不小于30% 批量生产90%以上产品雪崩电压偏差± 0.2 V 雪崩电压随温度变化系数50 mV/℃ 后脉冲0.5% 微像素间串扰10% 本征位置分辨率≤ 0.5 mm 能量分辨率能量分辨率≤ 12%@662 keV 时间分辨率≤ 300 ps。X射线成像探测器灵有效灵敏面积≥ 100×100 mm2,CMOS读出工艺 X射线空间分辨率≥ 15 lp/mm能量响应范围:30~160 keV。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0支。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3 物理量探测器  (1)超高温温度和压力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信号背景噪声抑制、高速动态光谱采集、高精度信号反演等关键技术,研究超高温环境下工作材料试验、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工艺、校准与标定方法,解决超高温环境下温度、压力和振动参数原位测量问题,研究超高温环境下温度和压力传感器静态和动态特性测试技术,开发高性光路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以及温度反演软件等,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燃煤燃气锅炉、航空发动机等试验参数原位测量问题,为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高超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考核指标:对于高温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50~1800 ℃,响应时间200 ms,综合精度± 5% 对于高温压力传感器考核指标,工作温度范围—50~1200 ℃,频响范围:0~200 Hz,压力测量范围0~400 kP,综合精度± 5%(—50~500 ℃)、± 10%(500~1200 ℃) 对于高温振动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0~1200 ℃,频响范围0~1 MHz,振动测量量程10 g。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高端应变式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应变式传感器多因素耦合计量特性仿真设计理论 研究高性能弹性体、应变计、粘贴剂及传感器生产工艺 研究高稳定度传感器检测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应变式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满足我国力学量值传递、航空航天台架测试、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对力传感器的需求,打破关键领域国外产品的垄断,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测量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量程为1 kN~2 MN,应用于国内量值传递领域的参考标准传感器或传递标准传感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线性≤ 0.01% FS 重复性≤ 0.002% FS 复现性≤ 0.005% FS 长期稳定度≤ 0.005%/年FS。实现量值传递等领域使用的高端传感器的产业化 促进传感器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3)精密位置传感器  研发内容:针对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几何量计量、精密转台等应用需求,开发大量程、高精度金属光栅,突破金属光栅纳米压印成型工艺、新型光栅结构、高性能光栅读数、光栅校准和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实现大量程、高精度长度测量与高精度动态角度测量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机器人、机床等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化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精度金属光栅,替代国外进口,为我国先进制造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平面光栅精度± 0.5μ m/m。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200个。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2.4 化学生物传感器  研究内容:攻克基于红外特征分子光谱、集成光学免疫传感以及电化学测量的关键技术 研究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植物激素识别分子的方法和技术,并建立相应的生物传感测定技术 研究基于基因工程生物放大原理的特异型生物传感器、主要植物激素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建立特定结构分子的识别元件库。建成基于传感器的成套高灵敏在线测量系统,满足研究大气、环境、疾病等领域二次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需求。  考核指标:针对含氮化合物N2O等大气气体检测支持多档量程,在0~10 ppm量程,分辨率达到0.001 ppm,气体类检测稳定运行时间不少于3年,期间免校准 基于免疫或核酸适配体的电、光、磁传感器,针对血液或体液特定分子开展快速检验,如甲胎蛋白、肌红蛋白等标志物等特诊分子,特征分子体系不少于30种标志物 基于基因工程生物放大原理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实现不少于10种肿瘤标志物等特定生物分子目标检测 10种主要植物激素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 分析分离与控制部件  1.3.1 光栅  研究内容:开发体光栅,研究宽光谱基底材料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技术、高效率体全息曝光记录技术、高损伤阈值技术和热定影技术,研究高光谱选择性和高角度选择性的体全息光栅性能优化与制作工艺。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激光器行业、精密制造行业和国防工业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完成体光栅在3种以上典型仪器的集成应用示范,衍射效率95%,适用光谱范围400 nm~2600 nm,光谱透过率90%,损伤阈值20 J/cm2。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8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2 泵  (1)高精度超高压液相泵  研究内容:开发高精度超高压液相泵,研究耐高压泵的制作工艺,攻克降低流量脉动和死体积的关键技术,研究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国产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发展提供核心关键部件。  考核指标:最大工作压力≥ 100 MPa(1 mL/min流速) 流量准确度≤ 1.0% 流量精度≤ 0.06% RSD 一定条件下连续运行1000 h不漏液 死体积小于微升级别。满足超高相液相色谱梯度分析需求,故障率低。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2)精密微量注射泵  研究内容:开发精密微量注射泵,研究微量流体流量控制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方法,研究制作工艺及制作材料,开展可靠性设计与测试,为流动注射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提供关键部件,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考核指标:流量范围为0.01~50 mL 准确度0.5% 精度0.05% CV 不漏液,耐腐蚀。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3 流量控制部件  研究内容:开发高精度、高稳定性、反控能力强的电子流量控制系统,研究流量控制精度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攻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算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改善流量及压力稳定时间的方法。提升国产气相色谱仪智能化程度及性能。  考核指标:流量及压力稳定时间≤ 5 s 流量控制精度≤ 0.001 psi 满量程偏差≤ 5%。具备温度补偿功能。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4 自动进样器  研究内容:开发高可靠、高性能自动进样器,研究产品制作工艺,研究影响质量可靠性的因素和保障措施,开发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在线过滤、富集和分析等功能。为质谱、色谱等化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配套。  考核指标:进样重复性RSD0.2%,样品残留0.01%,定位精度优于0.2 mm。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1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3.5 样品前处理仪  研究内容:攻克在线提取、浓缩净化、蒸馏分离的多元自动化控制、在线联机、微痕量破碎等前处理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加样、加载、分离、液面分层感应、色度识别、微流控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农、食产品安全、环保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的往复式在线数控提取仪、多道自动浓缩仪、程序消解仪、微流控核酸提取仪、高通量微量破碎仪、DNA富集“磁力枪”及多功能集成处理系统,软件研究基于高精度激光光衍射算法,实现单元独立控制和多元集成控制,达到破碎、消解、提取及浓缩等操作全程自动化,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可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定量PCR仪、基因测序仪等联机匹配。  考核指标:研发前处理仪器不少于10种,实现色度识别数字化,高压制样、富集等一体化,多道处理连续化。回收率、重复性等技术指标符合相关分析方法标准要求,满足食品安全、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样品前处理快速、高通量、自动化需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销售达到5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 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  攻克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和计量仪器开发的关键技术。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8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10个。  2.1 分析仪器  2.1.1 基于射线类的显微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多能谱光子计数X射线成像、多模态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探测器封装和集成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多能谱光子技术X射线的图像重建算法和处理软件,形成具有自主只是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基于射线类显微成像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小型化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生物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深度、密度、体积等参数快速采集和全方位成像或结构件的显微成像,为核医学研究、工业无损探测和安全检查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分辨率优于3.6 lp/mm,最高计数率108/mm2S,多能谱甄选阈值8能区,单系统成像面积400 mm2,并可扩展拼接,单系统像素单元256×256像素尺寸100 μ 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1.5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2 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光切面成像、动态成像、荧光标记与共定位、三维空间还原、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单分子荧光探测、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以及高速高精度扫描控制技术。研制复眼照明、高精度Z轴调焦、微分干涉、荧光滤色块、平场复消色差物镜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四维全自动分析测量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分辨荧光微分干涉显微镜。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实现对活体组织微观结构、各种肿瘤细胞的显微成像,为细胞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肿瘤学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具有复眼照明、高精度调焦、微分干涉、图像分析,四维全自动分析等功能,平场复消色差物镜,最高100倍,数值孔径大于1.4,分辨率0.2 μ 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3 小型高灵敏度低能射线纳米尺度三维成像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超高灵敏度低能射线探测、超高增益光信号采集、系统小型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激光等离子体低能量射线发生器、探测器等关键部件,开发组织深度、密度、体积等信息的快速采集软件系统,构建相关数据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备、质量稳定可靠的小型化、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的低能射线纳米尺度三维成像仪。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应用于生物体内器官、组织的空间结构、物理性质等信息的快速采集、分析和融合。  考核指标:可实现单光子级别检测,光电信号增益大于106,在2D成像时间低于30 s、3D成像时间低于15 min的情况下分辨率优于5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1.4 高分辨共轭激光显微断层成像仪  研究内容:攻克共轭激光显微高分辨及快速成像关键技术,开发高灵敏度弱光探测器、高精度扫描机电平台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超快响应速度、超高探测效率、超宽光谱探测范围的探测系统。开发相关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备、质量稳定可靠的高分辨共轭激光显微断层成像仪,实现该仪器图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同时提高,满足对活体组织结构动态、定量、三维的显微观测需求。  考核指标:光电探测灵敏度达到单光子级别、光谱有效探测范围350 nm~850 nm、光探测效率60%、成像响应时间80 ns、成像速度300帧/秒、平面分辨率0.15μ m、轴向分辨率1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 物理性能测试仪器  2.2.1 差式扫描量热仪  研究内容:攻克宽幅变温与控温、高温磁场耦合、磁环境精密测量、微型加热与样品固定等关键技术,研制宽幅变温控温和磁—热—电耦合等关键部件,开展磁场环境热分析仪器综合集成,开发温度和磁场精确控制、信号传输补偿与校正、数据分析等软件,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差式扫描量热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宽幅变温差式扫描量热仪器的工程化和产业化问题,形成可商业化、通用型热分析仪器的系列化发展,满足特征温度、反应热、熔融与结晶、结晶度、热稳定性、固化、玻璃化转变、比热、质量变化、热膨胀系数、反应动力学等参数测量要求,为精密测量和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温度范围100 K~973 K 温度重复性± 0.1 K 温度准确度0.1 K 升/降温速率0.01 K/min~50 K/min。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2 高精度数字散斑干涉检测仪  研究内容:研究超光滑、超精密、超高温零部件形貌和误差以及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攻克三维特征高精度动态重构、全息干涉条纹的高精度数值衍射算法和基于散斑技术的超高温下材料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相干与非相干照明光源、定向加热激光、动态加载、数据采集处理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软件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精度数字散斑干涉检测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产业化开发,实现常温和超高温对被测物体的位移、变形、振动及材料力学特性等参量的高精度动态无损检测。研究数字散斑干涉及散斑结构视觉三维测量系统的集成 不同温度下光测手段和材料高温本构关系 数字散斑传感器的精密标定 为不同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精密测量和精密制造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测量灵敏度小于50 nm 测量面积大于200 mm×200 mm 测量速度大于20 Hz 实现常温和超高温材料力学特性的测量 支持多相机同步测量,三维数据自动拼接。项目完成时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预计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3 超光滑表面无损检测仪  研究内容:研究多幅重叠干涉条纹的相位分离算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超光滑表面无损检测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开展新型连续变波长激光器在相位移中的应用研究,实现非透明物体超光滑表面及具有多层超光滑平行反射面透明物体的纳米级表面形貌高精密测量,满足现代工业对大面积表面形貌和厚度变化测量的需要,为LED、光伏和半导体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口径尺寸≥ 120 mm 测量精度达到RMS≤ 20 nm 测量重复精度RMS≤ 10 nm。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2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2.4 精密光学器件在线检测仪  研究内容:攻克尖端光学器件的精密间距测量、偏心检测与光学像质评价技术。探索镜片间隙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现在线的镜片间距高精度测量与引导装调 研究快速高精度的光学器件自动偏心测量方法 开展波前测量与波前标定方法研究,形成基于波前像差的光学像质判定算法。根据大型光学镜面、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树脂压印镜片等至少三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发一体式的综合测量仪器设备,并在国内高端的光学加工车间、国家质检系统、规模化的光学元器件生产线,开展应用示范,为精密光学加工、器件性能检测和尖端物镜装调,提供仪器支撑。  考核指标:口径尺寸100mm 间距测量精度优于800nm 偏心测量精度优于100nm 波前测量精度RMS≤ 15nm,测量重复精度RMS≤ 7nm 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2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年销量达到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 电子测量仪器  2.3.1 高性能多功能矢量网络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多端口微波网络幅频和相频特性测量、半导体功率器件非线性特性测量、多端口网络误差修正算法、测量校准与量值溯源等关键技术 研制多通道大动态范围低温漂混频、高隔离度定向耦合、超宽带低相位噪声激励信号发生、宽频带开关倍频滤波、宽带同轴机械和电子校准件等关键部件和模块 开发多端口网络误差修正算法、非线性网络模型、时域和频域分析等测试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不同频段不同端口数量组合的系列化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对微波毫米波网络的S参数、X参数、噪声系数、混频器件变频损耗、信号频谱等参数进行高精度测量,为相控阵雷达、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电子侦察与电子对抗等电子设备科研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100 kHz~67 GHz 测试端口数量2和4 系统动态范围80~128 dB 具备机械和电子校准件、频谱分析、噪声系数测试、混频器测量等附件或功能。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2 无线通信信道模拟与监测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空中接口性能测试与比较、大多普勒频偏及频偏变化率模拟、长传输时延模拟、终端运动时延变化模拟、多天线通信终端多维度无线信道模拟、无线通信信道自动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制移动通信复杂传输环境模拟、卫星测控与通信信道模拟、电子对抗环境模拟等关键部件和模块,开发路径衰减、吸收损耗、遮挡衰落、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传输时延、群时延、多通道天线阵列相位等多种无线信道传输特性模拟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信道模拟与监测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无线传输信道传输特性定量模拟和多种环境条件无线信道传输特性遍历模拟,为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电子对抗等电子系统科研生产和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工作频段1 MHz~18 GHz 通道数8 测试带宽125 MHz 每个信道衰落路径48个。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3.3 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分析仪  研究内容:攻克大动态宽带信号高速采样、多通道并行采样数据动态重构、宽带信号并行数字检波等关键技术,研制高速、宽带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仪,开发实时接收、分析等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时域电磁干扰测量监测分析仪。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解决质量可靠性和产品化问题,形成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为大型水面舰艇中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快速测量评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25 Hz~3.6 GHz、25 Hz~7 GHz、25 Hz~26.5 GHz 分辨率带宽符合CISPR16—1—1和GJB 151B的分辨率带宽 实时分析带宽≥ 40MHz 30 MHz~1 GHz频段的测试速度较传统电磁干扰测量接收机提升千倍以上 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均满足GJB 3947A—2009中对三级设备的相关要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2.4 计量仪器  研究内容:研究宽带大电流测量仪,攻克宽频带超大电流传感和校准技术,研究宽频带大电流溯源方法,研发高精度宽频带大电流计量仪器及校准装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宽带大电流计量仪。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满足我国高铁、冶金、电力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对宽频带大电流高精度测量应用和溯源需求,为精密测量和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交流和直流大电流测量范围100 kA~300 kA,不确定度0.2%~0.5%,k=2,带宽≥ 10 kHz。宽频带电流频率测量范围50 Hz~2.5 kHz~1 MHz,电流测量范围10 A~2 kA,不确定度:1E—5~1E—2,k=2。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有关说明:非企业牵头申报,参与企业自筹资金与国拨总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  3. 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3类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不低于8级。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任务数不超过8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10个。  3.1 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1.1 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  研究内容:研发石油、化工、制药、能源、冶金、矿产、有色等重要流程工业的生产过程产物及排放物的在线监测技术,燃料、原料、材料等物质的物理与化学转化过程的样品在线快速采样、高压快速反应测试、在线无损检测、产物高速分离分析及多组分高频检测技术,并研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先进、质量稳定可靠的流程工业生产及物质转化过程的在线分析检测及监测仪器 开发仪器应用方法,实施仪器产品与系统的工程化,实现产业化应用。  考核指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通过可靠性测试,技术就绪度8级以上,其中工业过程产物在线监测分析下限1 ppm、系统响应时间0.1 s 物质转化在线颗粒采样0.5 g、高压反应测试适用50 atm压力、产物在线高速分离分析适用20 ppb~1000 ppm浓度、多组分高频检测数据输出频率100 Hz并适用10个组分。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5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1.2 油气探测与管道检测仪器和设备  研究内容:攻克阵列侧向测量、岩性密度测量、油气管道测量、阵列感应测量、在保护套中的悬挂、井下大功率高可靠电源、井下仪器测量信息与地面仪器信息的匹配技术,并集成补偿中子测量、声波测量、井径测量、连斜测量、三参数测量等测井技术,进行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油气探测仪器,并在此技术上开展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为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勘探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工作环境温度—25~175 ℃,工作压力≤ 140 Mpa 仪器供电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30小时 数据采集与存储,存储间隔每帧250 MS 适应4~12英寸井眼,可任选钻杆输送泵出存储和电缆输送方式,同时具备裸眼井测井、套管井固井质量测井功能。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 服务公益行业和民生改善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2.1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需求,研制基于光谱技术的气态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低浓度SO2、NOx等气态污染物精确测量 攻克SO3的采样和前处理关键技术,开发SO3以及硫酸雾在线监测系统 研制基于光散射与β 射线技术融合的颗粒物监测系统以及低浓度颗粒物手工采样设备,实现低浓度颗粒物的快速、准确测量以及手工比对。  考核指标:SO2量程范围0~75 mg/m3,NOx量程范围0~100 mg/m3,线性误差≤ ± 2% F.S.,24小时零漂≤ ± 2% F.S. SO3量程范围0~100 ppm 最低检出限0.5 ppm 颗粒物检测限≤ 0.1 mg/m3,响应时间≤ 15 s,测量准确性≤ ± 10%,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测量范围0~10 mg/m3 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年产100台套以上的生产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销售达到400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2 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针对地表水/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采用固相微萃取、自动富集与热解析技术,研制开发固相微萃取搅拌材料、自动萃取与热解析装置、GC—检测器分离单元,定性、定量自动检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残留 通过系统集成,开发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仪器 通过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及实验室检测示范应用,建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考核指标: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至少2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因子的连续自动监测 准确度≤ 10%,线性≥ 0.99,检出限≤ 0.5 μ g/L,重复性≤ 1% 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年产100台套以上的生产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3 大气颗粒物源识别在线分析仪  研究内容:研究大气颗粒物特征提取和源识别在线测量方法,攻克高灵敏度和高对比度的弱散射信号检测提取、多维信息实时同步处理、散射颗粒特异性分析、多维信息组合分类等关键技术。研制多角度高吸收气密散射室、多参量同步偏振数据检测器、高精度流量测量及控制单元、温湿度动态补偿采样单元、微弱电信号提取及放大等关键部件和模块 开发大气颗粒物散射仿真模型和演化、反演颗粒物特定属性和群分布特性等算法,以及颗粒物光学识别经验数据库的颗粒物分类辨识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大气颗粒物源辨识在线分析仪。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高污染产业升级和改造等所需的基础数据采集,为获得雾霾与特定污染源的关联关系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快速识别至少三类典型颗粒物 颗粒物组成分析的百分比误差,快速在线方式下小于50%,长时间校准方式下小于20% 颗粒物质量浓度范围1~1500 μ g/m3 颗粒物测量分析的时间分辨率小于180秒 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销售量不少于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4 高通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紫外激光诱发生物固有特征物质荧光、空气动力学粒谱测量、高频高Q悬臂梁传感等关键技术,研制虚拟撞击切割器、生物气溶胶监测与甄别处理电路、悬臂梁阵列谐振器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生物气溶胶报警器、生物检验分析仪、高精度悬臂梁生物检验仪。软件研究基于光谱特征信息提取数学模型及谱特征匹配等算法,实现对生物气溶胶活性、生物病原体种类等现场在线自动监测检测。研究数据甄别处理和自动系统集成,开发精密标定技术。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生物安全防控和其他国家安全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生物气溶胶监测报警时间≤ 30 s,生物气溶胶采样流量不小于1000 L/min,检测时间≤ 30 min,检测种类涵盖细菌、病毒和毒素等生物病原体,细菌检测灵敏度105 cfu/mL,毒素检测灵敏度300 ng/mL。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5 高性能智能化食品药品无菌检测仪  研究内容:攻克基于VHP快速灭菌消毒及评价待检样品自动处理、细菌自动富集、功效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洁净操作舱、传递系统、自动加样系统、阳性菌加注、传感反馈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控制软件开发,丰富仪器功能,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高性能智能化食品药品无菌检测仪。开发智能化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无菌检查自动监测检测。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食品药品行业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VHP灭菌浓度持续稳定在1000 ppm以上,灭菌保障水平达到10—6 SAL 整体效率达到手工的5倍以上。同时实现检测系统自动监控与远程监管功能,具有全自动调压气压控制,全自动精确传递定位机构,全自动操作系统,网络远程受控接口等,可自定测试程序。年产能达到300台以上。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套,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6 新型全谱线快速光谱仪  研究内容:研究全谱线快速采集技术、激发光源校正技术、高稳定蒸汽发生技术,研制全谱、高灵敏度、高传输效率的单色器系统,开发新型全谱线快速光谱仪器和检验方法,解决食品、农产品中微痕量元素分析广普、精准的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仪器产品,并开展工程和产业化应用,为食品和农产品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波长范围190~320 nm,波长误差0.5 nm,分辨率2 nm,长期稳定性优于5.0%,光谱干扰、散射干扰0.1%。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7 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  研究内容:攻克井下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制易于操作的下井装置、与井壁进行良好耦合等关键部件和模块,研制数据输出可与现有台站的甚宽频带地震计兼容的数据处理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实现对慢地震、固体潮汐、地震前兆和地壳运动等方面的观测能力。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地震研究和地球科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井下地震仪包括地震传感器、井下密封装置和下井装置等部分,可用于井下地震观测,具有遥控锁松摆、遥控调零、遥控姿态调整、标定等功能,具有真实记录长周期地震波、中长周期地震波和短周期地震波的能力。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8 空地全息三维自主技术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低、中高空遥感技术装备,攻克高分辨率激光成像总体技术、高精度激光指向控制技术和高灵敏度阵列探测技术等关键技术,进一步丰富多种平台和环境下,对空地多种目标进行数据获取的手段,基于多模式、多光谱、多时相、多平台的装备优势,研制多种装备一体化处理的智能后处理软件,全自动处理生产三维模型数据,形成国产高端空地全息三维自主装备体系,为航空航天、测绘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系统兼有陆地、航空、低空等作业模式,具有集成化和轻量化设计,能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 全息智能处理软件支持多种平台、多种数据格式,支持部件自动提取自动分类,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2.9 大视场机载高光谱成像仪  研究内容:应用于遥感探测、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农业评估、海洋观测等领域需求,研究大视场,宽谱段,高信噪比的机载成像高光谱仪。主要突破大视场,小F镜头,光分离技术,宽谱段谱仪及拼接技术,高信噪比的电子学技术以及大容量存储技术。  考核指标:视场大于60度,瞬时视场优于2豪弧度,F:1.5,光谱范围400 nm~2500 nm,波段大于128,光谱分比率由于15 nm,信噪比优于500:1。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生产、销售2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 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专业重大科学仪器  3.3.1 基础设施安全在线检测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材料劣化、缺陷演化过程中的无损检测监测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在线实时监测仪器的相关核心关键模块,开发配套软件,实现大规模远程传感器监测网络的数据采集、缺陷智能化辅助识别、风险评估预警等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民生或工业基础设施安全在线检测监测仪器,进行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为重要民生或工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目标仪器缺陷探测能力和功能达到相关领域检测标准与安全评价规范要求。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2 快速通关检测专用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激光诱导击穿、光频梳激发分辨、指纹识别、微阵列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性能信号激发、光谱分辨、光密度扫描等关键部件和模块,进行软件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工矿产品及固体废物全元素分析仪、贵重货物无损鉴别仪、有毒有害物高分辨散射谱仪、真菌毒素偏振荧光免疫检测仪,病原生物纸基多靶快检仪,生物恐怖因子气溶胶监测仪,实现对跨境的大宗和贵重货物无损鉴别、高风险有毒有害物快速检测、病原及恐怖因子监测和及早预警。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口岸安全和快速通关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口岸安全快速检测仪器不少于6种。对工矿产品,检出限:Pb为0.01%,S为0.05%,Ca为0.1%,Cu为0.01%,Zn为0.01%,H为0.05%,F为0.1%,Cl为0.1%,C为0.01%,2分钟内,所有元素同步给出。同时,完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对贵重品鉴别,建立不少于100种特征谱库 对有毒有害物,单点测量时间小于10ms,检出限满足SN标准要求 对真菌毒素和病原生物,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对恐怖因子,覆盖国际组织公布的气溶胶传播全部生物恐怖因子。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3 物流安全快检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多通道荧光探针设计与检测、同轴嵌套多模离子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核心生物传感器件模块,进行软件开发,强化系统集成、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成套生物传感检测技术装备、液—气多模离子源检测仪,精准控温多道荧光定量核酸检测仪,诊疗设备评价系统,建立物流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贸易全流程、即时风险预警。开展工程和产业化研究,为物流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研制物流安全的危害因子专用检测仪器不少于4种,检测范围覆盖违禁危害因子85%以上,检出率95%以上 服务系统可达百万级用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销售80—100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4 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仪器  研究内容:攻克专有低本底、高效率、多晶体谱仪部件直接探测水体放射性水平的测量技术以及数据通讯和集成分析软件核心技术,攻克自动采集、制样、实时在线监测水体的测量技术以及数据通讯和集成分析软件核心技术 实现水中放射性实时在线快速监测、网络化辐射监测,分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为环保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γ 核素探测下限137Cs,探测下限0.5Bq/L 90Sr探测下限10mBq/L 3H探测下限1.2Bq/L 14C探测下限2Bq/L 总α 探测下限0.05Bq/L 总β 探测下限0.1Bq/L 适用温度—20℃~+50℃ 适用湿度95% 防护等级IP54。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三年销售50台套。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3.3.5 航空航天装备安全仪器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工况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视频测量及其抗扰方法、海量时序视频图像特征的实时处理技术、载荷随姿态运动的变化规律分析方法、测试数据的微弱特征提取方法 攻克高噪声/振动环境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实时测量,载荷/姿态测试数据的时/频/空耦合分析,及其嵌入式软硬件仪器化等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复杂工况下姿态运动的高精度视频检测分析仪,在噪声/振动环境下实现姿态运动的高精度测量、提供载荷/姿态运动间的耦合特性参数。  考核指标:成像分辨率最高3600万像素,时间分辨率1微秒~1秒,采样频率1~10000 Hz 角度测量范围0~360。;姿态角测量精度最高0.01。;工作环境噪声0~130 dB 单路时序视频图像特征的实时处理速度最高2 GB/秒 检测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可达—20 dB。技术就绪度达8级,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版权3项,企业技术标准3项。项目验收后三年内产值达到1.2亿。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为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平台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陈列区中,有一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一座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在拔地而起,这座大科学装置将填补我国高能区同步辐射装置的空白,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基础前沿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先进的试验平台和技术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褚尔嘉:在我旁边这里展示的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成于1988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整体形状类似于一个球拍,球拍把是约200米长的直线加速器,球拍面则是周长240米的储存环加速器。这座体积庞大的科学装置深藏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地下六米深的隧道中,接近光速运行的正负电子在这里每秒上亿次进行着对撞,不断探索着物质构成的奥秘。  对撞机的建造涉及十多个门类的高新技术,在当时我国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全国几百家单位、上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工作,最终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90%以上部件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并在之后的短短几年内在20亿到50亿电子伏特这一能区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 陈和生:这是我们国家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是我们国家自己建设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能物理的实验装置。从一开始就决定是一机两用,就是说既做高能物理实验,又要作(为)同步辐射光源。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启了我国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序幕,而要想保持它的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对其不断进行升级。2004年到2008年,我国科学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了重大改造。改造后,由原先的单环对撞机变成了双环对撞机,设备的亮度大幅提升,数据的获取量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性能处于相同能区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加速器上积累的技术和人才,为之后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奠定了基础。前沿科学的研究从来就没有止境,当国家确立建设科学强国的目标后,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的光源。正是在这?背景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在北京怀柔破土动工。  总台央视记者 褚尔嘉:我现在就是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配套科研平台。我所在的这间实验室正在进行的是未来将安装到光源中的一个核心光学部件的检测工作。屏幕上现在显示的就是这个光学元件表面的一个检测的结果,它的结果显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配套科研平台对光学原件加工检测的能力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亚纳米水平。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明:实际上它是一个大型的光学仪器,非常尖端的光学仪器。除了要有尖端的加速器技术之外,我们也要研发尖端的光学和探测技术。亚纳米这样的一个精度,相当于,如果把这个尺度放大到从北京到上海这样的距离上的话,那精度要在1个毫米这样一个精度。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目前正在稳步进行,今年6月初,直线加速器隧道已经交付使用,与光源主体配套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在近日也通过了专家测试验收。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总指挥 潘卫民:这个平台验收将对光源的建设起到一个很大的支撑作用。光源有很多磁铁,有很多一些设备,在我们这个平台先测试好以后,才有可能安全地、万无一失地装到隧道里,很快地调试成功,投入使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预计将在202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其电子束流能量将达到60亿电子伏特,电子束流的水平自然发射度小于60皮米弧度,亮度比最强的X光管高大约12个量级,这种高强度的光源将使科学家观察和研究的时间大大缩短,过去要花费几个星期时间来做的实验,将来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总指挥 潘卫民:未来建成后,我们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至少要比第三代光源亮度要提高一个亮级以上。可以对我国能源方面,在环境方面,在生物医药方面,在人民健康方面都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从中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最新启用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着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 许倞: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已经由过去的一些点的突破逐步向系统整体推进来进行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加需要我们中国自己在中国的本土上有更多原创的东西。
  • 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1个重大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ldquo 十二五&rdquo 第四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45号   重大项目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批立项的方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侧重支持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基础上产生的&ldquo 生长点&rdquo ,期望通过较高强度的支持,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公布&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第四批21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作为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批重大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与受理。   1. 本次公布的21个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14年8月25日至29日16时。由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2. 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ldquo 2015年1月-2019年12月&rdquo 。   3.&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要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不受理针对某个项目指南的部分研究内容或一个课题的申请。   每个项目课题设置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合计不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和承担单位数有具体要求,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项目主持人必须是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二)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须先在系统中填写&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并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   3. 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ldquo 重大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或&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4.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项目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ldquo 研究基础&rdquo 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只填写各课题&ldquo 申请人&rdquo 相关信息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可根据需求增加)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项目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和&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   5.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6. 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 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8月29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1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 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ISIS系统逐项确认。   4.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送达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ldquo 重大项目申请材料&rdquo 。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附件:1.&ldquo 风沙环境下高雷诺数壁湍流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ldquo 基于锦屏深地实验室的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3.&ldquo 基于三键化学的高分子合成&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4.&ldquo 基于限域传质机制的分离膜精密构筑与高效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5.&ldquo 神经元形态发生和功能成熟的分子细胞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6.&ldquo 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7.&ldquo 喜马拉雅山构造结碰撞变形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8.&ldquo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9.&ldquo 月球早期(45-30亿年)的地质演化&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0.&ldquo 黑潮及延伸体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气候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1.&ldquo 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基础理论&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2.&ldquo 功能形面精确设计与性能保障的科学基础&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3.&ldquo 大容量电力电子混杂系统多时间尺度动力学表征与运行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4.&ldquo 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5.&ldquo 雷达极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6.&ldquo 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实时故障诊断与应用验证&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7.&ldquo 光学旋涡光场调控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技术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8.&ldquo 大数据环境下的商务管理&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9.&ldquo 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0.&ldquo 母胎相互作用与妊娠相关疾病&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1.&ldquo 长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与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4年6月19日
  • 焦念志: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
    前不久,十余名院士专家共同见证了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础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成立。该中心以“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碳中和需求”为宗旨,通过多学科交叉方式开启全链条海洋研究。中心的领衔科学家是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他长期致力于海洋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研究,提出的创新性理论对于实现海洋碳负排放具有重要价值。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焦念志院士。他将答案指向海洋,并强调了学科交叉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结合多年实践,焦念志表示:“学科交叉往往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记者: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海洋有哪些潜力?焦念志:我国已在国际上宣布了“双碳”目标,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实现碳中和必须同时采取减排和增汇(增加碳汇)措施,多路径协同发展。如果说减排是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立下的“军令状”,那么增汇则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开出的“保险单”。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总储碳量是大气圈的近50倍、陆地碳库的近20倍,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助力碳负排放的潜力巨大,在缓冲气候变化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记者:基于您提出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您一直在积极推动海洋碳汇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焦念志:我在海洋科研一线已经工作了四十余年,一直在和海洋微型生物打交道。我们发现,海洋中有无数体积极小、但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它们能够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将碳长期地保存在海洋里。这一理论,为解开海洋碳库之谜提供了“钥匙”,成为国际海洋碳汇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海洋碳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以碳中和全球共识为牵引、以海洋碳负排放科学问题为抓手,已经汇聚了来自33个国家的78家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大家通过学科交叉,协同攻关海洋碳汇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难题,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海洋碳负排放科研示范基地,建立海洋碳负排放技术规范和国际标准,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记者: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国际标准,这些工作已不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作为科研工作者,您做这些工作的初衷是什么?焦念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科学家不应该是待在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外人。现实社会要求科学家在公共领域中,不仅要探寻科学真理,还要参与政府决策、传播科学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科学研究成果惠及社会。例如,全球各国争相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才能够实现。要注重培养科研人才的跨学科思维记者:您主持的许多海洋科学研究都是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开展的。在您看来,学科交叉是否是未来科研取得突破的关键?焦念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单一学科知识很难全面、完整地解决某一问题。海洋科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包括海洋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气象学、地质海洋学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以海洋碳汇这一宏大命题为例,已知的重要海洋碳汇机制包括微型生物碳泵、生物碳泵、溶解度泵、碳酸盐泵。这些储碳机制分别从生物、物理、化学方向解释了海洋中的储碳现象,它们并非彼此割裂,而是互相紧密联系。要解决如此宏大的科学问题,必须汇聚国内外智力,多学科交叉进行协同攻关。毋庸置疑,学科交叉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是海洋碳汇研究,科学研究普遍需要考虑多学科方向交叉融合。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记者: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面的开展情况如何?您有哪些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焦念志: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以及相关部委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被各大高校所重视。一些高校和研究所更是走在了前头,作出了示范。我认为,在倡导跨学院、跨高校、跨国合作以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同时,更应该从人才培养抓起,在培养科学研究未来人才的起步阶段,就注重对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思维的训练。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记者:今年,中心的成立为海洋领域基础科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不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未来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焦念志: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这个问题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比如对基础研究投入有待提升、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已经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就对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作出了部署。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但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家的长期坚持和付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的核心力量。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体系,让他们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基础科研人才的补贴和投入,重视基础科研平台和实验室的搭建,为基础研究及其参与的科学家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优越的实验平台。除此之外,传承是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前所述,要注重对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培育更多具有科研精神、视野广阔的创新人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