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大创新团队

仪器信息网重大创新团队专题为您整合重大创新团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大创新团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大创新团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大创新团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大创新团队话题讨论。

重大创新团队相关的资讯

  • 我国将建百个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科技部6月27日公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为了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100个在世界科学前沿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并重点支持若干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据了解,这100个科学家工作室将集中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前沿领域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入选后,可围绕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性、开创性研究。同时,这些科学家工作室将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学家将获得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同时也可获得更大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这将营造出潜心研究、自主探索、稳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并将成为我国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方法的途径之一。   此次对于科学家工作室的遴选、评估、验收等环节,都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顶级科学家进行国际同行评议。   科学家工作室:科学大师助跑器   推进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100个科学家工作室,能在世界科学前沿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就 增强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能力,提高重点科研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带动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整体发展进步 培养和造就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性、享有重要话语权 进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这主要是为了在优势领域培养出顶尖人物。希望科学家工作室能成为科学大师的助跑器。科技部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科学家工作室主要为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前沿领域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设立,助其围绕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性、开创性研究,积极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方法,营造潜心研究、自主探索、稳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科学家工作室将实行首席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度将赋予科学家充分科研自主权,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同时完善经费支持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在科学家工作室的另选、评估、验收等环节引入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国际一流的顶级科学家,以体现准确性和公信力,在管理上强化创新和质量导向,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推进计划: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为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由科学技术部牵头, 会同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现已基本完成第一批入选对象的遴选工 作,名单于日前公示。新一轮推进计划评审工作即将启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将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推荐渠道,突出需求结合和以用为本。   组织实施推进计划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推进计划作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以下简称特支计划)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科技部门人才工作的重 要抓手。在特支计划总体部署的10100人中有5100人由科技部通过推进计划来组织推荐,特支计划7类人才中3类是在推进计划中产生。推进计划和特支计 划增强了科技部门抓人才工作的手段。组织实施推进计划对整个人才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关注潜力 鼓励探索   2012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点推荐条件之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部门科技部政策司和人才中心则表示:从初评开始就严格把关年龄,无一超龄参选者进入复评,最后进入公示的205名领军人才平均年龄41.74岁。   对于科研活动来说,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创新活力,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朱克曼对1901-1972年28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年龄进行分析得出,获诺贝尔奖研究室的年龄平均为38.7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才是全社会的责任,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进计划正是基于此背景下,选择在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对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使其成为在相关行业和领域能够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科技带头人。   创新来源于探索,科学研究更需要自由探索,很多问题在突破以前,很难在科技界形成共识。没有形成共识,就很难获得研究经费,难以实现自由探索。然而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许多"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前沿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自由探索可能体现的是一种学术氛围、学术方法、学术精神。不论是根据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还是以科学任务、科学项目以及以国家和社会需求来牵引的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都需要提倡自由探索创新。推进计划不但鼓励个人研究自由创新,尤其鼓励团队领军人才具有带动整个团队自由探索的精神。在群体中营造自由争论、不惧怕失败的宽松和谐氛围,同时也使每个人能够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自由研究,踊跃自由思考,不畏惧困难,不迷信权威。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鼓励长期稳定合作   如果说科学家工作室、领军人才重点关注的是领头人物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则重点关注的是结构合理性和持续性。此次创新团队除负责人年龄放宽至50周岁,其他各项均需符合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且增加了对团队的硬性要求:团队结构稳定、合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其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   共同的信念追求,知识结构、能力学历的互补,彼此的磨合适应均到一定程度,方能造就一个结构合理、有内在创新动力的团队。推进计划所支持的是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术带头人,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持续创新能力,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创新团队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计划鼓励团队长期稳定的合作态度,严格杜绝为申报计划而临时组建的团队出现。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松绑为创业加油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将通过三个方面为其创业加油。   一是鼓励成果转化。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对象定位为所在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人才,同时该企业开发的产品具备技术先进或服务模式创新,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或公益性价值。   二是鼓励企业为主体。推进计划要求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人,且全职创业。也就是说,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要申报的话,必须辞去原单位工作。但推进计划并不主张有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的科技人员都去创业,推进计划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导向是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是对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推进计划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向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倾斜,要求创办的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注册,企业创办一般不超过5年。科技型企业创业之初最需要扶持,推进计划将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突破体制机制试验田   有业内专家表示,推进计划中改革力度要求最大的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牵头单位要求为科技园区或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 需要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政策和机制创新方面应凸显自身特色,具有明确的改革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且取得明显成效,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换言之,只要是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的,在体制机制上可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此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也鼓励产学研结合。要求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整合优质资源,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企业结合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习场地,共同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看推进计划五个特点   推进计划评出来的不是个人和集体的终身成就荣誉奖,而是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因此,评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培养才是更关键的。   鼓励冒尖 中国传统文化奉行循规蹈矩、中庸保守的价值观,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压抑了个人的灵感和好奇心。推进计划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地成长环境,鼓励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冒尖。   宽容失败 失败是科学的常态。但在我国目前的科技领域,对待失败往往不够宽容,所有的研究都要求必须成功,这显然是违反科学规律的,是一种不鼓励创新的环境。推进计划宽容科研失败,但绝不宽容管理的失败、学术道德的败坏。   营造环境 通过科学家工作室营造潜心研究的环境 领军人才营造关心青年人才,培养潜力的环境 创新团队营造鼓励持续合作的环境 创新创业营造鼓励成果转化的环境 示范基地营造体制机制创新的环境。通过推进计划的全面组织实施,从而营造全社会重视人才、重视科学的社会大环境。   服务为先 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单位之一科技部人才中心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服务于科技人才: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支持和帮助科技人才提升自身素质 搭建科技人才服务社会的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 大力宣传举荐优秀科技人才,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切实加强对科技人才的人文关怀,从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和爱护科技人才 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努力为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示范引导 无论遴选、评估、监督机制是如何的公开公平公正,也无法保证入选对象的就一定是全国最好的。即使选出来的对象个个成功,按推进计划建设100个科学家工作室、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支持和培养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10000名左右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对整个国家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但推进计划彰显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部门将在一批批入选对象评出来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入选对象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进行经验传播,示范引导,最大限度的实现推进计划人才培养功能。
  •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创新团队推荐开始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创新团队推荐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为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励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进步、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决定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开展创新团队奖励试点工作。现将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办法和要求   各推荐单位请于2012年7月6日前按要求组织推荐,每个单位推荐数量不超过2个,超指标推荐的不予受理。创新团队应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2.创新团队成员必须是中国公民,应有共同研究的科学技术项目,具有合理的年龄与专业结构。原则上团队成员应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稳定合作10年以上。   3.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被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重大工程项目核心工程技术专家,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在科研一线工作。   4.创新团队应已取得系列自主性、原创性研究成果,且这些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必须是团队成员。   5.创新团队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文化传承优良,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能力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能力和条件。   推荐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推荐遴选机制,选择推荐本地区、本部门优秀创新团队。推荐的创新团队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   二、推荐书填写要求   推荐书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各推荐单位应按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书〉填写说明》进行填写。推荐书应当完整、真实、可靠,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三、相关材料报送要求   各推荐单位应按规定做好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材料的审核把关工作,并以正式发函的方式(部发文或办公厅发文)报送推荐材料。推荐材料包括书面推荐书30套(原件1套,复印件29套),推荐函和汇总表一式2份,推荐书电子版(Word和PDF格式)及汇总表电子版1份。   推荐单位对创新团队的评审专家有回避要求的,应填写《回避专家申请表》,详细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电话: 李冰 010-68581762   传 真:010-68581762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信息处(请注明“创新团队推荐材料”)   邮政编码:100045
  •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开始推荐
    2012年12月5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在其网站发布《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工作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试点推荐单位:   为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励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进步、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导向作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要求,决定2013年继续进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励试点。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办法和要求   请各推荐单位于2013年1月31日前按要求组织推荐,每个单位限推荐1个创新团队,超指标推荐不予受理。推荐的创新团队应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2.创新团队成员必须是中国公民,应有共同研究的科学技术项目,具有合理的年龄与专业结构。原则上团队主要成员应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稳定合作10年以上。   3.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团队第一带头人应为当前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实际带头人。   4.创新团队应已取得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必须是团队主要成员。   5.创新团队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推荐单位审核团队条件时需要注意:根据同一技术内容不得重复获奖的原则,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 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   推荐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推荐遴选机制,选择推荐本地区、本部门的优秀创新团队。拟推荐的创新团队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   二、推荐书填写要求   推荐书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各推荐单位应按照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书〉填写要求》认真进行填写。推荐书应当完整、真实、可靠,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不得涉密。如有涉密信息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并提供主要支持单位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出具的不涉密证明。   三、相关材料报送要求   各推荐单位应按规定做好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材料的审核把关工作,并于2013年1月31日前以正式发函的方式报送推荐材料(请与本单位其他推荐项目一并报送,发函要求见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通知)。   国家科学技术奖各级评审均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推荐材料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浏览的,须提交书面推荐书2套(原件和复印件各1套) 推荐材料内容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浏览的,应提交书面推荐书40套(原件1套,复印件39套)。此外,还应提交推荐函(附汇总表)一式2份,推荐书电子版(Word和PDF格式)及汇总表电子版1份。   推荐单位对创新团队的评审专家有回避要求的,应填写《专家回避申请表》,并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   附件:   附件1-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书及填写要求应用版.doc   附件2-专家回避申请表.doc   附件3-意见反馈表.doc
  • 教育部公示2009年度候选创新团队项目
    教育部公示2009年度候选创新团队项目   80个团队进入下一轮 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10年1月8日 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12月28日消息:根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通过答辩评审、进入下一轮现场考察的的候选创新团队项目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10年1月8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创新团队持有异议,均可向教育部科技司署名提出。匿名异议恕不受理。公示期结束后,教育部科技司将组织专家对部分创新团队进行现场考察。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   邮 编:100816   联 话:010-66096358 010-66097382   传 真:010-66020784   附件:2009年教育部候选创新团队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带头人 研究方向 单位 1 王克威 镇痛和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北京大学 2 叶新山 基于内源性物质的先导药物发现 北京大学 3 查红彬 机器感知理论与应用 北京大学 4 方精云 中国陆地植被的大尺度格局与生态功能 北京大学 5 丁水汀 航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邱志平 空天系统大型计算与信息处理中的前沿数学问题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项昌乐 军用车辆传动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8 唐梓洲 调和分析与流形的几何 北京师范大学 9 赵春华 FlK+ Lin -人成体干细胞亚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 尧德中 神经信息学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 11 武利民 功能微球的可控制备、结构与应用 复旦大学 12 郝模 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绩效评估模型、优化与控制 复旦大学 13 廖湘科 基础软件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刘林华 红外热辐射特性及其传输机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孙立宁 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 16 马超群 经济管理复杂系统中的建模、优化与决策研究 湖南大学 17 何益斌 超高层混合结构体系与技术研究 湖南大学 18 段纯刚 极化类信息功能材料 华东师范大学 19 杜昶 新型仿生功能化硬组织修复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 20 胡豫 常见重大疾病的生物靶向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 21 王擎 重大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分子机理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22 于吉红 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 吉林大学 23 李校堃 FGFs药物与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作用机制和病理生物学研究 吉林大学 24 黎家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机理 兰州大学 25 邹志刚 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 南京大学 26 李维安 公司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27 陈军 新能源材料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 南开大学 28 江亿 建筑节能和建筑环境科学 清华大学 29 尤政 微系统与测控技术 清华大学 30 李庆斌 大型水电枢纽灾变机理与安全极限理论 清华大学 31 赵国群 材料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技术 山东大学 32 宁光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2型糖尿病转换型医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33 盛政明 极端强场激光物理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34 胡卫生 下一代电视网络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35 母得志 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 四川大学 36 李鑫钢 蒸馏过程节能与强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天津大学 37 陈鸿 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电磁波调控 同济大学 38 李长久 金属表面改性与服役性能优化 西安交通大学 39 宋保维 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40 昝林森 肉牛、奶牛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1 高坤山/王克坚 海洋环境生理与毒理学研究 厦门大学 42 李伯耿 聚合物产品工程 浙江大学 43 周雪平 水稻重要病害的成灾机理和持续控制 浙江大学 44 于广利 海洋创新药物的研究于开发 中国海洋大学 45 呙于明 家禽产品品质的营养调控理论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46 刘昭前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遗传药理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南大学 47 翁建平 2型糖尿病干预和缓解的代谢记忆机制研究 中山大学 48 潘复生 轻合金加工与制备中的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 重庆大学 49 钟章队 面向高速铁路控制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50 吴爱祥 复杂难采矿床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51 赵祥模 多源异构交通信息智能检测与融合技术研究 长安大学 52 刘石 融合快速、分布信息的电力燃烧过程测控系统 华北电力大学 53 杨光富 绿色农药的生物合理设计、合成及其化学生物学 华中师范大学 54 廖桂生 雷达信号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5 何川 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56 王进喜 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 中国政法大学 57 苏定冯 脑卒中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58 常耀明 国家航空航天工程实施中的医学保障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 59 霍贵成 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 东北农业大学 60 杨玉盛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地理过程 福建师范大学 61 王健 COPD发病机制与防治系列研究 广州医学院 62 张骁 生物节水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和 技术 河南大学 63 刘仲华 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 湖南农业大学 64 余洪伟 量子效应及其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 65 叶文才 中草药来源的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研究 暨南大学 66 张国珍 黄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 67 张和平 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应用基础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 68 裘进浩 飞行器先进结构设计与制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陈如山 高效电磁方针与近程探测 南京理工大学 70 夏延致 海洋生物质纤维新材料 青岛大学 71 刘金喜 智能材料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研究 石家庄铁道学院 72 刘旭光 纳米材料界面物理与化学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 73 何新 组分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 天津中医药大学 74 池汝安 矿物处理过程强化 武汉工程大学 75 欧珠 藏文信息处理技术 西藏大学 76 王进军 柑桔主要病虫害持续控制基础研究 西南大学 77 阿不都热义木玉苏甫 复杂性疾病新疆特高发病种维医病证的临床、基础及其方药的一体化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 78 秦爱建 动物疫病病原分子致病机制及控制研究 扬州大学 79 傅文甫/李明 西部高原地区太阳能有效利用及可持续开发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80 朱伟东 先进催化材料 浙江师范大学
  • 64个创新团队获教育部滚动支持 每项300万元
    p   日前,教育部公布2015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共计给予 64个建设效果显著、发展潜力大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其中既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团队,也包括郑州轻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临沂大学等普通高校团队。 /p p   资助期限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然科学领域资助经费3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50万元,中央部属高校由学校自筹经费支持,地方所属高校由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支持。 /p p   通知中还指出:获滚动支持的团队应从团队工作积累和特色优势出发,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科学规划研究目标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强化科教结合,努力营造自由宽松、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教技厅函[2015]88号 /p p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p p   为进一步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孕育重大标志性成果,经有关高校推荐,专家评审,我部决定对张正竹等 64个建设效果显著、发展潜力大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滚动支持团队的资助期限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然科学领域资助经费3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50万元,中央部属高校由学校自筹经费支持,地方所属高校由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支持。 /p p   二、有关高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规定,创造条件支持团队发展,规范过程管理,于2016年6月前组织建设论证,资助期满及时组织结题验收。 /p p   三、获滚动支持的团队应从团队工作积累和特色优势出发,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科学规划研究目标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强化科教结合,努力营造自由宽松、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511/ueattachment/81faefe6-2c1d-4770-91b5-0d4619ad4b76.docx" 201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docx /a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教育部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2015年10月12日 br/ /p
  • 上海首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共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人)。其中,上海共有51项(人)牵头和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5.1%,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的占比。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进行改革,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减少25%,并首次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获此殊荣。   在本市获奖项目中,高校获奖科技成果占本市获奖比例为49%,企业占31%,研究院所占20%,体现出本市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显现。21项惠及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上海获奖“大户”,占本市获奖总数的41.2%,如中山医院樊嘉教授等人历时10多年,完成肝癌肝移植702例,突破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及其关键机制,使肝癌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由应用前的56.1%提高至65.9%,显著提高了肝癌肝移植疗效。再如,复旦大学宋志坚教授等人研究的神经导航系统能够借助图像引导空间,术前进行手术仿真,术中实时引导医生实施手术操作,不仅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还能对重要神经结构做到精确保护、免受损伤。该成果已在全国2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获得推广应用,成功实施神经导航手术1万余例,病例涉及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齿状突畸形等高难度手术。   在首次设立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中,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获此殊荣。该团队由我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院士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和郭亚军教授共同担任本团队带头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包括:创立和完善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对肝脏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创建了肝癌治疗多种新模式,提高了中晚期难治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发现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 建成了国际最大、院所合一的肝胆肿瘤诊疗和研究中心,奠定了我国肝胆外科的国际领先地位,为国内外培养2000余名肝胆外科专业人才,推动了我国肝脏外科整体发展。
  • 安光所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团队荣获“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称号
    6月30日上午,中科院召开庆祝建党101周年表彰交流大会,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荣获中科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称号。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立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勇担科技“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团队围绕“国家环境安全”“美丽中国建设”对环境监测和信息获取的需求,自主研发系列大气立体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了污染成分、温室气体、气象要素高时空分辨探测激光雷达、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差分吸收光谱等系统,构建我国首个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和环境效应评估,并通过技术产业化支撑了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功研制高分5号多角度偏振成像仪、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和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等载荷并在轨运行交付,首次实现我国大气污染成分探测由地基到天基的跨越。为我国争夺环境国际话语权、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建所理念,坚持 “信念引领科研,党建促进创新”,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发扬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的光荣传统,成员们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拼搏,以自己的责任担当有效保障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2020年疫情期间,刘文清院士亲自带队逆行奔赴武汉开展大气环境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第一手的大气环境要素时分分布数据。   团队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等。 “十四五”期间,团队将继续怀揣“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做贡献”的初心,以国家“减污降碳”重大需求为导向,勇担“国家事”“国家责”,做足长板,在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刘文清院士带队逆行武汉载荷卸车出征
  • 揭秘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
    16年来,他们针对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等重大疾病潜在药靶及蛋白质药物方面创造了一批引领世界的创新成果,一篇篇科研论文登上了《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等国际著名期刊的殿堂。 16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后科技金星、&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科学家、&ldquo 万人计划&rdquo 科学家等一座座学术&ldquo 桂冠&rdquo 在这里扎根,国家创 新团队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求是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一座座丰碑在这里崛起。 16年来,一个个年富力强的杰出&ldquo 海归&rdquo 和国内著名高校的骄子们从这里踏上了为&ldquo 中国梦&rdquo 、&ldquo 强军梦&rdquo 奋斗的新征程。 这就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 10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个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框架下的创新团队奖。 梦想,瞄准最浩瀚的&ldquo 生命海洋&rdquo 蝴蝶从卵变虫、成蛹、化蝶,变幻诡异。让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是,其幕后操盘者竟是蛋白质组,而非基因组。 2003年,记录人类生命&ldquo 天书&rdquo 的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但&ldquo 蝴蝶迷案&rdquo 更加扑朔。全球科学家愈来愈意识到一项更艰巨、更宏大的任务&mdash &mdash 解读&ldquo 天 书&rdquo ,即基因组功能的阐明已经摆在面前。人类经过百年跋涉,重返近代生命科学的发源地之一:蛋白质,但不仅关注个体,而是全面揭示数以万计的整体。 1838年,荷兰科学家发现了蛋白质。这是生物体内一种极为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ldquo 蛋白质组&rdquo 一词,1995年最早由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式提出,其含义是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ldquo 1998年初,我在科学海洋里寻觅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与策略。机缘巧合之下,敏锐地关注到刚刚出现的蛋白质组学,并逐渐把精力投入到这个新兴领域。&rdquo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介绍说。 蛋白质是基因的编码产物,科学家将它们的关系,比作建筑材料与设计图纸。就人体而言,基因组固定,蛋白质组就能变幻出形态、功能各异的不同器官。由此可见,蛋白质组对进一步阐释&ldquo 生命天书&rdquo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拼搏,为中国科学开辟&ldquo 新天地&rdquo 2002年4月,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开始孕育。贺福初院士在华盛顿筹备会议上提出了&ldquo 两谱两图三库&rdquo 的研究策略,阐述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暨 &ldquo HLPP蓝图&rdquo ,打动了各国与会学者。他们接受邀请,来到北京香山继续研讨。2002年11月,第一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学大会在五四运动爆发的源头&mdash &mdash 法国凡尔赛召开,40岁的贺福初院士在这里当选为&ldquo HLPP&rdquo 首任执行主席,成为该领域全球科研大军统帅。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这是首次由我国科 学家牵头负责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 &ldquo 酝酿之初争议非常大。&rdquo 贺福初院士回忆到。&ldquo 2002年,在华盛顿,论证中我们提出:蛋白质组计划必须按生物系统(如器官、组织、细 胞)进行一种战略分工和任务分割。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这个策略从华盛顿争到凡尔赛,争到蒙特利尔,然后再争到北京,后来是德国慕尼黑,一直在争。可现 在,国际上不少科学家已逐步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了。&rdquo 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学者的发言激起了千层浪,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议论纷纷,有赞赏、有疑惑、更有激辩,可是唯独没有无动于衷!事实证明,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最终赢得国际尊重和广泛支持。
  • “十三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投出了哪些创新成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参观10月份于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  此次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全面展示我国“十三五”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多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成果的身影。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为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2011年中央财政部开始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两大科学仪器专项,分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主管。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共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208个,投入国拨经费70多亿元,其他经费50多亿元。“十三五”时期,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坚持府引导、企业主导,重点支持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据仪器信息网跟踪,“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在“十三五”时期设立约150个项目,投入国拨经费将近20亿元。多个仪器项目耳熟能详:“十三五”时期部分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  在刚刚结束的“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多家科学仪器研制单位展示了牵头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最新成果。禾信仪器 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 TAPI-TOF 1000  作为国内质谱仪器研发、制造代表企业,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展览会,重点展示了由禾信仪器独立研制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 TAPI-TOF 1000”。“十三五”期间,禾信仪器聚焦质谱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在国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专项资金支持下,先后开发出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药领域的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等创新新产品。谱育科技 移动式GC-MS/便携式GC-MS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办,谱育科技携多款高端质谱仪器参展。“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研制及其在痕量有机物分析应用”开发项目由谱育科技研发团队承接,历经8年研发攻坚,于2019年7月通过验收。“十三五”期间,谱育科技专注高端质谱研发及产业化,已完成近二十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和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积累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十四五”期间,谱育科技持续扩充质谱仪品类,积极推进高端质谱产业化进程,并深入布局生命科学、半导体等前沿应用领域。皖仪科技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针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空白,皖仪科技攻克了高精度的超高压输液单元,针在流路自动进样器技术,高稳定度电喷雾离子源、高耐用性真空接口、高效离子传输透镜等核心技术,实现最高耐压150MPa,5-2000m/z的质量范围以及高达12000Da/s扫描速度。LCMS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集成LC360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TQ3600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充分发挥亚二微米色谱柱的极致性能,具有高灵敏度,稳定耐用等特点,在复杂的样品条件下保持优秀的定量分析能力和重复性。
  • 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创新成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放眼“深蓝”,“海牛Ⅱ号”钻机钻出231米的新纪录;遥望星空,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闪耀”星河;挺进山川河流,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里,浪花飞溅、电流穿梭,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 这一年,我们也在与病毒的抗争中,为生命挣得尊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的获批,为患者赢得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是不竭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使命。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2“海牛Ⅱ号”下钻231米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是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4月7日晚的这次海试,“海牛Ⅱ号”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海底钻机,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查所必备的海洋高技术装备。“海牛Ⅱ号”的研制,依托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研制作业水深不少于2000米、钻进深度不低于200米、保压成功率不小于60%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大孔深保压钻探取芯装备技术与成果,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尽管它很庞大,但它潜入海底依然是很灵活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海底钻深大于200米的深海海底钻机。”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说。据了解,整个海底钻机主要攻克了大孔深遥控全孔全程保压绳索取芯、智能化与专家操作系统、大容量钻管存储与钻杆快速接卸、海底钻机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等四大技术攻关难点。这些全新的技术,显著提高了钻机钻探效率、取芯质量、保压成功率。与此同时,钻机重量较国外同类钻机,也实现了大幅减重,大大降低了水下收放作业难度。3“深海一号”海中送气年供气量可达30亿立方米向着更深、更远的“深蓝”挺进,永远没有终点。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克服诸多挑战,高峰期在100多个工段组织5000余人、17台大型履带吊进行作业,提前18个月顺利完成陆地建造和合龙工作。“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后,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年供气量30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正式投产,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我国海洋油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预示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4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6月28日上午,在现场沸腾的欢呼声中,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完成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左岸1号机组、右岸14号机组两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转动,将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华东地区。其中,右岸14号机组带100万千瓦负荷成功,这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也是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的机组。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处,矗立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上,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创新,一是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现在的100万千瓦,二是水轮机采用了长短叶片转轮,同时实现了宽负荷高效稳定的运行。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624.43亿度。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7月投产发电。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据测算,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届时,白鹤滩水电站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5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下线仅3分半钟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硬朗飘逸的双侧堆叠棱线、独特的“抱轨”结构、更强大的爬坡能力… …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时速600公里,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因此,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10月27日,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实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民视觉供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列车“无接触”运行。车辆底部的悬浮架装有电磁铁,与铺设在轨道下方的铁芯相互吸引,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克服地心引力,使车辆“悬浮”起来,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行。“高速磁浮运行时,通过精确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0毫米的悬浮间隙。”丁叁叁说。高速磁浮这种无接触的运行方式,取代了传统轮轨的机械接触支承,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轮轨关系的约束,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实现时速600公里的极速“凌空飞行”。由于不受轮轨黏着限制,高速磁浮还具备更强的加减速能力。轮轨高铁加速到时速350公里需要6分钟,而高速磁浮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只需3分半钟。快起快停,使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速度优势。6海洋“双星”投入业务化运行形成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上天入地,舍我其谁。7月29日,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分别于2020年6月和9月发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和气象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图片来源:中国航天报海洋一号D卫星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上下午组网观测,填补了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大幅提高了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大洋船舶位置的观测覆盖能力与观测时效,已经在我国绿潮、浒苔、海上养殖、海冰、台风、溢油等预报监测工作中开展应用服务。海洋二号C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以及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7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工业化条件下合成收率达85%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传来好消息。当日,该所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国之利器,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乙醇梭菌蛋白生产工艺流程。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供图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8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四季盛开占芭花、并以此为国花的老挝,80%为山地和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滞后的交通,曾严重制约着老挝的经济发展。12月3日,随着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澜沧号”列车将一路奔驰,联入中国铁路网,驶向国际。中老铁路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动车组驶过欣合楠里河特大桥。老中铁路公司供图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中老铁路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决策和推动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老铁路位于横断山脉南延段,起自中国云南昆明、终到老挝万象,线路穿越三山、横跨四水,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中老铁路是一条科技之路,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技术难题。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隧道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对隧道结构腐蚀性大,国内外罕见。”中国中铁二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副经理潘福平说,为攻克罕见的地质难题,建设单位先后邀请隧道、地质、材料等方面的专家研讨,确定了“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圆形多层结构、强化材料防腐”的设计方案。最终研发的混凝土达到实体强度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中老铁路沿线所有设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从特种桥梁到超长铺轨车的精准铺路,再到“澜沧号”全部采用“复兴号”列车技术,以及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全线加持,无一不体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的智慧及“中国力量”。9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为患者赢得10天黄金救治期新冠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拥有针对性的临床有效用药变得重要而迫切。值得欣喜的是,前不久传来了好消息。12月8日,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该联合用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12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张林琦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样品。人民视觉供图此次获批的联合用药安巴韦单抗与罗米司韦单抗(BRII-196/BRII-198)为救治抢下了更多时间。与国际上其他新冠治疗用药相比,该联合用药给出了长达10天的黄金救治期。三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症状出现后的1—5天(早期)前往门诊治疗,还是6—10天(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住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这为新冠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治疗窗口期。“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我们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说。据介绍,美国FDA此前对这两株抗体组合方案主要变异病毒株的活性已经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BRII-196/BRII-198抗体组合方案对全部国际主要突变株阿尔法、贝塔、伽马、伊普西龙、德尔塔、兰姆达、缪保持敏感。为了延长药效,研究团队还经过基因改造,延长药品半衰期,使其在人体体内有效作用时间长达数月。此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抗体介导依赖性增强作用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此外,腾盛博药正在全球其他成熟和新兴市场积极推进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注册申请工作,以获得市场准入。
  • 2011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名单公布
    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为增强评选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现将评选产生的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自2011年11月16日算起)。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科技教育司反映。反映问题要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反映人需用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联系人: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丁力洪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魏 锴   电话:010-591933235919301659193301(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100125)   附件: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 编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团队名称 所在学科群 所在实验室名称 1 邢永忠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产量遗传创新团队 01 农业基因组学学科群 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2 林 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 01 农业基因组学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3 戴陆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及周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团队02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4 张学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要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团队 02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5 胡培松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03 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6 马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小麦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04 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7 刘建军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4 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8 番兴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5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玉米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9 陈绍江 中国农业大学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5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0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创新团队 06 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1 李 艳 南京农业大学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07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2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大豆发育生物学与广适应育种创新团队 07 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3 李保成 新疆农垦科学院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08 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4 李付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 08 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5 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油菜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09 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6 刘继红 华中农业大学 柑橘抗逆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团队 10 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17 郭安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基因工程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 11 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及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8 黄华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橡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1 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 19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20 黄路生 江西农业大学 种猪生物技术创新科研团队 1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 农业部种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1 杨德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创新团队 13 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22 杨 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罗非鱼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13 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3 陈剑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病毒与病害防控生物技术创新团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4 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5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创新团队 15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 26 王笑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禽免疫抑制病研究创新团队 15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7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创新团队 16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与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28 朱兴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究创新团队 16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9 金显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创新团队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30 江世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1 孙 明 华中农业大学 微生物农药资源开发和新产品创制创新团队 18 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2 徐应明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农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创新团队 19 农业环境学科群 农业部产地环境质量重点实验室 33 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气候变化与农业防灾减损创新团队 19 农业环境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34 徐国华 南京农业大学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物学创新团队 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35 周 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肥料养分高效利用创新团队 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36 吴普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22 作物高效用水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 37 严昌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旱地作物水分生产力创新团队 22 作物高效用水学科群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8 邓 宇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创新团队 23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学科群 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9 呙于明 中国农业大学 鸡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 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 40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生理生态创新团队 25 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41 李培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生物毒素研究创新团队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 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 42 杨曙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创新团队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43 李来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品加工团队 27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44 王 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创新团队 27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45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质装备技术创新团队 28 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 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46 赵春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精准农业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47 周清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遥感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48 许世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信息智能预警与服务技术创新团队 29 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49 李保明 中国农业大学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环境控制创新团队 30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50 朱松明 浙江大学 设施农业装备与智能调控创新团队 30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 农业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 我国将围绕5个层面建15-20个重大创新基地
    2013年3月1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该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试点建设15-20个国家重大创新基地。而且,我国将围绕五个层面部署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具体包括光电技术、机械制造、智能制造、计量科学等领域。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3]3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和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科学技术部 发展改革委   2013年3月1日   附件: “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指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宗旨,以促进创新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重大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与扩散为目标,设施先进、人才优秀、运转高效、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组织。   开展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服务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部署。   本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制定。   一、形势与需求   当前,国际竞争焦点日益从经济社会向科技前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竞争格局。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科技创新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新特点,更加强调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创新资源的集成配置。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新型创新方式已成为当今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陆续发布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都将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列入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大支持力度,集聚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   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尚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保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必须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此,需要部署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以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陆续建成了涵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多层次的创新载体,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创新载体集成创新资源、攻克科技难关、转化科技成果、汇聚创新人才、探索管理制度,有力地支撑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相比,现有创新载体和创新驱动模式仍有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创新链各环节相互衔接、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难以满足以国家战略为目标的重大创新需求 创新载体之间存在系统封闭问题,缺乏协同创新机制,整体创新效能有待提升 创新资源相对分散,统筹协调不足,创新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机制有待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发挥创新链上各类创新载体的整体优势,亟需在现有创新载体基础上,优化和集成创新资源,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以新的组织形式,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集中组织实施面向国家目标的协同创新。   二、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功能与定位   通过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的整体规划和统筹部署,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创新链上各类创新载体的紧密合作,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从整体上具备以下四个功能:一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发现、提出、承担并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任务,保障国家重大需求,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二是集成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进行重大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保持科技创新的引领地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于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扩散,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四是吸引、汇聚、培养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化高水平领军人才与创新队伍。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通过集成创新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骨干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合作,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扩散,从而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紧密衔接,强化五大创新体系的支撑和互动,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发展。   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优化科技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推进各类创新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工合作,为相关领域和产业提供基础研究、工程化技术及产业技术研发与服务,形成可快速扩散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将进一步促进转制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与优化现有创新资源,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 推动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有效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及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将探索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管理、治理结构及评价制度,统筹配置科研设施、研发任务、人才团队等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构建创新链各环节紧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创新环境。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依托现有各类创新载体建设。现有创新载体是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必要基础。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不同环节的互动过程。主要依托现有创新载体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有效地促进创新链上相关创新载体的纵向和横向协同与集成,充分发挥现有创新载体的优势和能力,推动创新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加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快速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效率。同时,通过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可以引导和带动现有创新载体有序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促进现有创新载体的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   三、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现有各类创新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链优势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同创新,构建满足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扩散,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建设原则   国家目标,前瞻引领。从全局高度,突出反映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技的前瞻部署和超前引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代表国家最高创新能力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存量协同,增量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载体的优势和作用,开展协同创新,选择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基础条件好的创新载体,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根据国家目标和发展需要,以增量投入引导存量发展,培育和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综合集成,机制创新。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的互动与合作,加强创新要素的综合集成。通过汇聚资源、集聚人才、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的制度安排,加速创新成果的转移、扩散和应用,探索并实践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在组织方式、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机制创新。   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创新载体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各创新环节的不同特点,对现有创新载体的培育、建设和发展进行分类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在“十二五”期间,通过综合评估,选取条件相对成熟、创新能力突出、预期效果显著的创新载体,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先行试点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三)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结合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和现有创新载体的发展基础,选择具备优势创新条件和基础的领域,试点建设15-20个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创新载体间的协同与集成,促进各类创新载体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大幅提升成果快速转化扩散能力 集成各类创新载体的优势资源,提高对国家重大需求的保障能力。同时,通过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有效解决现有创新载体存在的系统封闭、资源分散等问题。   到2020年,在试点建设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布局,建成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十年左右的持续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初步形成国家层面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布局,引导现有创新载体围绕创新链合理建设、明确定位、有序发展 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探索形成灵活、高效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四、总体部署与重点领域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载体按照各自功能要求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促进现有各类创新载体的协同与集成,推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   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整体建设框架下,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创新2020等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引导现有各类创新载体进一步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有序建设、发展和完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从创新链各环节强化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支撑。继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需求,大力提高其原始创新能力 着力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工程技术研发基地的资源协调和综合集成,大力提高其集成创新能力、工程技术开发与中试能力和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解决制约产业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 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面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的各类产业创新服务基地的发展与协调,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完善建设布局,强化服务能力,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开放与共享,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能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以重大任务与需求带动,探索不同部门、不同创新主体的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增强能力,创新机制,集成资源。按照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不同环节扩散的特点,围绕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在以下五个层面部署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建设基础性、公共性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横向联合为主的方式,重点集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等创新链上各类创新载体,部署建设若干基础性与公共性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加强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创新的规模效应。在前沿基础学科及基础条件领域建设的基础性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创新成果在科学研究阶段迅速扩散,引领科技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重点公共科技领域建设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开展公共性、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科技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公共性科技支撑,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持续动力。根据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在计量科学、海洋资源、公共安全等领域启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试点建设工作。   ——建设面向重点工程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国家安全需求,推动军民融合,在交通、水利、电力、空天、深海等领域,结合国家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现有实施主体的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集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上的各类创新载体,部署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重点工程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开展重大战略产品与工程开发,推动创新成果在技术开发与工程化阶段迅速扩散,促进重大创新成果的工程化示范应用,以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填补国家战略空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根据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在高速列车、智能电网与特高压、深海工程等领域启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   ——建设面向农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围绕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骨干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作用,以纵向联合为主的方式,集成创新链各环节的创新载体,部署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农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在农业装备、农业生物育种等领域启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   ——建设面向新兴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源头创新作用,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纵向联合为主的方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主体,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集成各类创新载体,部署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新兴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以加快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转移进程,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扩散,支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在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技术、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   ——建设面向传统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围绕冶金、机械、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高等院校,以纵向联合为主的方式,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集成各类创新载体,部署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传统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主要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提升创新水平,系统解决行业发展技术瓶颈,提高工程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化前期验证能力,推动创新成果的成熟化与快速扩散,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根据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在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启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   五、建设方式   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载体的作用,集成创新载体的优势资源是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主要方式。在建设中,要根据不同领域的创新特点、发展需求和建设基础,合理选择横向集成、纵向集成或二者结合的集成方式。其中,横向集成指集成创新链同一环节上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建设的各类创新载体,形成科技创新的规模效应,使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具备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任务,保障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纵向集成指集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不同环节上的各类创新载体,使研究实验基地、工程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创新服务基地按各自在创新链上的功能定位有序衔接,以推动创新链各环节的互动与合作,加快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转移进程,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扩散。   在集成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领域内创新载体结合的紧密程度和创新资源的集聚特点,可采取如下三种建设模式。   一是一家为主、多家参与。在计量科学、农业机械等创新资源较为集聚的领域,以领域内最具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备、创新载体齐全的创新主体为核心,通过产权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纳领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组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立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人财物独立的管理机制,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与科研条件建设,积极引进高端研究人才,鼓励成立法人实体。   二是多家共建。在海洋资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由领域内多家创新能力强、优势明显、互补性高的创新主体,共同组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立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制定并完善开展协同创新的各项管理制度,共建、共享科研基础设施与科研条件,联合引进和培养研究人才,形成人财物相对独立、开放发展的研究开发实体。   三是联盟组建。在移动通信等创新资源较为分散的领域,由领域内创新资源丰富的骨干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牵头组织,联合相关创新主体,以联盟形式组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立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协议,制定组织管理章程,形成以联盟决策机构和常设执行机构为中心,以各家实体运行的分基地为网络节点,地理上相对分散,体系上高度统一的合作创新组织。   六、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制度,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协调推进、规范发展。加强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合力推动创新资源的集成整合与高效利用,保障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运行与管理机制   建立与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定位与目标相适应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多主体的新型组织中建立常设管理与运行机构,探索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决策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开放、流动的用人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加强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全过程管理,形成决策、监督、评价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立项、认定、评价与考核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不断提高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运行效率。积极探索和制定有利于国家重大创新基地运行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形成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   要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创新机制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益。探索中央支持与地方支持相结合、财政资金投入与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多种投入支持方式,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企业联合共建的投入机制。   (四)统筹基地人才项目发展   统筹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创新人才发展工作和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产业创新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支持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集成优势创新资源,形成持续创新能力,承担并完成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任务,促进基地、人才、项目有机结合。在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创新项目安排等方面要优先向国家重大创新基地聚集。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汇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既要汇聚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产业化人才,又要汇聚从事技术推广和科研管理的专业人才。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主动加强与现有各类人才发展规划、计划和工程的衔接,以用为本,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创新载体的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吸引世界各国优秀创新人才,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   (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支持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大学、学术组织及国际主要研究基金组织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搭建联合研发平台,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国际化发展。鼓励和推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把握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机会,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和团队等方面的作用。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
  •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两院院士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培养世界一流的遥感人才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更为我的教学和科研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和团队策划参与了不少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在诸多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数学和过程控制方法,产出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0年,我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45颗,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导航服务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了北斗产业应用体系。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从无到有、从好用到用好,可以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特别是无人机遥感、地面移动测量遥感,为国家服务。接下来,我们要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推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一体化”组网,把人工智能送上天,让天上有对地观测的“大脑”“慧眼”。下一步我国计划发射的“珞珈二号”“珞珈三号”卫星就要做相关测试,随后我们还将发射“东方慧眼”系列卫星。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5G或6G网络,拿着手机“玩”卫星。所以,遥感作为一门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是世界各大国争夺全球乃至太空信息控制权的战略性制高点,已成为顶尖科技的竞技场。我国遥感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独立、安全、可控的原则,其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全链路遥感知识、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遥感人才。武汉大学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创新并实践了面向国家需求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自主设置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于今年正式列入国家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目录。我和团队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遥感科技报国、造福人民和服务社会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创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师资队伍、引领示范的课程体系、填补空白的教材体系、科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五位一体”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们依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和两个卫星定标场,以遥感的理论、方法、应用为主线,构建涉及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从传感器制造、卫星设计,到快准灵、智能化的遥感应用系统研制,全面支持全链路遥感教学、多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培养,创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模式。武汉大学遥感团队将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砥砺前行,不断创新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世界一流遥感人才,为把我国建成遥感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让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强国引擎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事业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根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国际先导性科研布局、坚持颠覆性原始创新。以颠覆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长期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引擎。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之一,然而基于电子计算的算力发展速度受限于摩尔规律,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算力需要。团队研制的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在国际上首次以光速完成人工智能任务,突破了传统电子计算长时延、高功耗等瓶颈,样片算力相对于顶级电子芯片提升10倍,能耗降低10倍。未来,该芯片算力有望提升3个数量级,能耗下降6个数量级,带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实现颠覆性突破,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赋能万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从2017年第一代介观全脑显微仪器RUSH诞生,到2018年第二代RUSH仪器优化,再到2021年自主研制的扫描光场显微镜DAOSLIMIT,为生命科学观测打开了全新视野。不久前,团队研发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相关成果在《自然》发表,该成果攻克了超精细光场感知与超精细光场融合两大核心技术,为解决光学像差这一百年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也将应用于天文观测、生物成像、医疗诊断、移动终端、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团队始终以颠覆性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必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团队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并基于片上非相干光孔径合成原理研制了“时—空—角”自适应融合的光场智能成像芯片,该芯片有望实现大规模高速高分辨率巡天观测和低轨高速运动卫星跟踪监视,服务于“边海空天”安防事业。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团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雄关跃马过,劲风正起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为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记者华凌整理)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我也特别关注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报告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我们党对于在能源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在电力能源领域长期从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使命在身,责任重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无论是输电系统还是配电系统,其结构形态、运行方式、市场机制都将发生深刻变革,我们电力系统研究者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使研究成果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镇,也承担着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重大使命。组织好多学科协同攻关,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以下三方面,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一是以高水平科研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天津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其目的就是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储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平台建设中,我们汇聚了天津大学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了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希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同时培养一批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二是以新理念新机制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在能源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机制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三驾马车”。智慧能源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按能源类型独立建设、运营能源电力系统的模式,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梯级互补利用、智慧化运行,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天津大学在电气、环境、建筑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正在新理念带动下,形成能源领域的“大团队”,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在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三是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天津大学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积极倡导者,2017年提出新工科“天大行动”,实施“产联学”和“跨中融”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国家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利用专业科研优势,首先根据我们学院的学科特点,将信息类学科与能源电力类学科融合,2019年成立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该专业已经被教育部认定为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面对储能产业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结合电力、化工、材料、机械等相关学科的特色,成立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也获批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希望通过产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未来能源领域的优秀人才。(记者陈曦整理)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饶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南方电网公司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路,在推进能源强国建设中奋勇前行,先后建成投运了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从±500kV到±800kV、从直流、柔性直流,再到推动直流技术进入特高压柔性直流新阶段,我们不断攀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各项运行指标走在前列,牢牢站在了世界直流技术和工程实践发展的前沿。发展不停,创新不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方面,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我们将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新型储能、电碳耦合等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重点关注新能源全面可观可测可控技术、多时间尺度电力电量平衡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惯量评估及频率运行控制技术、高度电力电子化系统的谐波及振荡抑制技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全景仿真技术、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构网型控制技术、规模化储能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成为产业链“链主”、创新链“链长”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领军企业。另一方面,要培养集聚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建成能源领域一流创新人才高地。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方电网正处于勇立时代潮头,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期,我们必须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和机制双峰并立,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人才发展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电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行业关键技术及业务领域打造网省两级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参与创新的人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需要我们大批的科技人员百折不挠、十年磨一剑,需要一代代人以“国之大者”为引领,真正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用创新实践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新华社发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方向,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又有了新论断、新阐释、新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再次提升到新高度。报告在论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时,提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一直以来,我们牢记科研使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勇担当、善作为,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破难题、攀高峰,在民族种业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上补短板、强优势。过去十年,我们在种业重大技术创新和重点科研平台上取得一系列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实现第四期每公顷15.0吨目标;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603.9公斤的世界纪录,入选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镉低积累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三个率先”,系列品种有望明年通过国家审定。过去十年,我们的平台建设更加夯实。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我们正在建设的聚焦种业创新的岳麓山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农业领域全体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奋斗。以我研究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有害生物防控领域为例,过去十年,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丰富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农药使用量下降了20%。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比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未来,立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我们要着力培育一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研创一流农业科技成果,打造一流农业科研单位,坚决扛牢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提高“粮头食尾”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把根扎在试验田,把心用在科研创新上,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我们计划,着力健全人才竞争协作机制,力争在5年内培育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200人左右;耐盐碱水稻大面积示范田稳定在亩产300公斤以上,释放全国1亿亩左右宜稻盐碱地粮食产能3000万吨;再生稻和稻油协同核心品种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湖南粮油产能提升20%以上。在优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上,我们将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数字院所,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争取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投入上取得较大突破。我们还将在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洞庭湖生态区综合试验基地,加快市州分院和地方特色产业研究院建设,全力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建成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多,服务产业好,体制机制优的一流农业科研机构。
  • “海上升明月”——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全景素描
    蛋白质组创新团队主要成员钱小红和应万涛正在实验室交流。   新华网消息:今年初,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闭幕之际,记者慕名来到世界知名的科技&ldquo 硅谷&rdquo &mdash &mdash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探访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园区内正在兴建的&ldquo 凤凰工程&rdquo &mdash &mdash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顺着环形道路向北步行200米左右,能见到一座坐西朝东、棕红色、斜切式、平卧地面的U形建筑,那正是记者要去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U形建筑的西侧,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红色立体造型&ldquo P&rdquo ,这是蛋白质组学的首个英文字母。正面墙上,嵌着银色&ldquo proteome&rdquo (蛋白质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诞生仅十年的&ldquo proteome&rdquo 词汇镶入建筑物的墙中,形成国际上众多蛋白质组大师留影的背景。   U形建筑的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荷花池,别有情趣。在夏天,沿着U形开口的方向,能够看到柳叶飞扬,芦苇飘香,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候鸟栖息,鱼儿戏水的美景。那是科学家们心中的&ldquo 凤鸣湖&rdquo 。   步入中心大厅,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相关领域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和成就介绍。楼上楼下的实验室十分洁净,整齐划一,许多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在这里紧张运行。 蛋白质组创新团队带头人之一杨晓明课题组。   梦想,瞄准最浩瀚的&ldquo 生命海洋&rdquo   生命是地球孕育的奇迹。   蝴蝶从卵变虫、成蛹、化蝶,变幻诡异。让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是,其幕后操盘者竟是蛋白质组,而非基因组。   &ldquo 今天的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但实际上,生命现象就像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而我们迄今仍在渤海湾里探索。&rdquo 作为团队带头人之一的杨晓明研究员说。   2003年,记录人类生命&ldquo 天书&rdquo 的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但&ldquo 蝴蝶迷案&rdquo 更加扑朔。全球科学家愈来愈意识到一项更艰巨、更宏大的任务&mdash &mdash 解读&ldquo 天书&rdquo ,即基因组功能的阐明已经摆在面前。人类经过百年跋涉,重返近代生命科学的发源地之一:蛋白质。这不仅关注个体,而是全面揭示数以万计的整体。   1838年,荷兰科学家发现了蛋白质。这是生物体内一种极为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ldquo 蛋白质组&rdquo 一词,1995年最早由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式提出,其含义是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ldquo 1998年初,我在科学海洋里寻觅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与策略。机缘巧合之下,敏锐地关注到刚刚出现的蛋白质组学,并逐渐把精力投入到这个新兴领域。&rdquo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介绍说。   蛋白质是基因的编码产物,科学家将它们的关系,比作建筑材料与设计图纸。就人体而言,基因组固定,蛋白质组就能变幻出形态、功能各异的不同器官。由此可见,蛋白质组对进一步阐释&ldquo 生命天书&rdquo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蛋白质组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张成岗课题组。   拼搏,为中国科学开辟&ldquo 新天地&rdquo   井冈山,被誉为&ldquo 红色摇篮&rdquo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开辟了&ldquo 农村包围城市&rdquo 的新道路。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领跑数千年的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当新兴的全球科技浪潮再次袭来,中国将如何应对?   2002年4月,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开始孕育。贺福初院士在华盛顿筹备会议上提出了&ldquo 两谱两图三库&rdquo 的研究策略,阐述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暨&ldquo HLPP蓝图&rdquo ,打动了各国与会学者。他们接受邀请,来到北京香山继续研讨。2002年11月,第一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学大会在五四运动爆发的源头&mdash &mdash 法国凡尔赛召开,40岁的贺福初院士在这里当选为&ldquo HLPP&rdquo 首任执行主席,成为该领域全球科研大军统帅。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这是首次由我国科学家牵头负责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   &ldquo 酝酿之初争议非常大。&rdquo 贺福初院士回忆到。&ldquo 2002年,在华盛顿,论证中我们提出:蛋白质组计划必须按生物系统(如器官、组织、细胞)进行一种战略分工和任务分割。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这个策略从华盛顿争到凡尔赛,争到蒙特利尔,然后再争到北京,后来是德国慕尼黑,一直在争。可现在,国际上不少科学家已逐步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了。&rdquo   历史必将铭记,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学者的发言激起了千层浪,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议论纷纷,有赞赏、有疑惑、更有激辩,唯独没有无动于衷!军事强调服从,但科学包容争议。事实证明,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最终赢得国际尊重和广泛支持。   借助国际计划的东风,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该团队已经拥有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位入选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ldquo 万人计划&rdquo 科学家,3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7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位&ldquo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rdquo 获得者,6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人次被军地评为科技金星、银星、新星,成为蛋白质组学领域中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精锐之师。3位科学家分别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全国代表;2人获全国百篇优博。   团队成员先后在《自然》《细胞》系列子刊及《科学》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80余篇,影响因子合计1600余。2006年,他们荣获&ldquo 首届全军优秀科技群体&rdquo ,并于2004年-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的连续资助,刚刚又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团队带头人贺福初院士成为中国蛋白质组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担任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执委(全球8位),并当选为亚太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主席。   2009年,该团队在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最权威杂志一期刊登3篇文章,创同一单位同期刊发数全球最高纪录。2011年,他们又在《自然》子刊连发两篇重大成果,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2月1日,《新闻联播》用1分11秒的时间播发张令强课题组联合香港、深圳专家在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的好消息。2012年5月,《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10周年专著》正式发表,这是世界上首次以大百科全书的方式出版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专著。   据统计,2010年底,贺福初院士课题组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发文影响因子及引用累计排名跃居全球第4位;2012年4月《自然》出版集团宣布,张学敏院士课题组在《自然》系列刊物年度发文数位居亚洲所有高校、科研机构前50名。此外,该团队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总统首席科学顾问等在内的数百名国际知名专家纷纷到中心访问交流,寻求合作;在《科学》和《自然》等世界顶级刊物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该团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探索,创立了&ldquo 固定+流动&rdquo 的用人机制、&ldquo 哑铃+候鸟&rdquo 的引智机制、&ldquo 聚变+裂变&rdquo 的育才机制。他们借助中组部&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北京市&ldquo 海聚工程&rdquo 等政策,诚邀7名海外专家和国内200多位同行加盟,逐步建立了&ldquo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rdquo 的高效运行机制,实践形成了&ldquo 求实、创新、卓越、和谐&rdquo 的团队精神,为军队实施国际化的科研战略担当起&ldquo 试验田&rdquo 。 蛋白质组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张令强课题组。   深度,探底&ldquo 将军之官&rdquo   &ldquo 肝者,将军之官。&rdquo   此段文字出自中国最早一部生命百科全书《黄帝内经》。   肝脏是人体的&ldquo 发电厂&rdquo 、&ldquo 化工厂&rdquo ,是免疫系统的&ldquo 摇篮&rdquo 、血液的&ldquo 源泉&rdquo 。肝脏相当于人体的&ldquo 国防总部&rdquo ,但因&ldquo 将军&rdquo 负担过重,其疾病同样触目惊心,仅中国就有9300万不同程度的肝病患者,综合治疗费用高达9000亿元。   &ldquo 如果以人类主要的150种疾病进行计算,大约有3000&mdash 15000种蛋白质具有成为药物靶标的可能,迄今用到的只有总量的1/30到1/6。&rdquo 团队主要成员周钢桥介绍说。究其原因,如同钓鱼那样,一般浅水鱼很容易钓到,而深水鱼很难甚至根本钓不到。   &ldquo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强大能力使其能竭泽而渔,就像把三峡水库彻底放干,常常漏网的小鱼、小虾、螃蟹、泥鳅、黄鳝等,尤其是深水中暗藏的大鱼,都将全部抓住一样,自然给制药界带来巨大前景。&rdquo 团队主要成员杨晓介绍说。   工笔是国画的一种技法,以细腻深入、生动全面著称。该团队采用工笔手法,描绘了整个肝脏数以万计的蛋白质分子群落的&ldquo 社会生活&rdquo 状况,这幅历史巨卷,同样为无数国际同行所折服,并在其它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研究中所借鉴和效仿。   2002年以来,围绕&ldquo 肝脏计划&rdquo 的全面执行,中国科学家领衔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实验室共同展开了一幅壮丽画卷。目前,已经初步揭示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的整个&ldquo 太阳系&rdquo ,系统解析出一组、两谱、三图、三库&mdash &mdash 九大&ldquo 行星&rdquo ;鉴定蛋白质13000余种;构建了高可信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建立了人体首个器官蛋白质组数据库;发现了脂肪肝、肝细胞病毒感染、癌变以及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群、潜在药靶和候选药物;寻找到了一批与肝炎、肝癌等复杂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   鉴于中国的重要贡献,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蛋白质组组织的历任主席等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该领域顶级权威期刊《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向世界专栏介绍中国的成就;国际蛋白质组学核心刊物《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组研究》分别出版中国蛋白质组学专刊和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专刊,全面介绍中国在此领域的成就。 蛋白质组学的未来&mdash &mdash 朱云平研究员正在给研究生讲解建设中的&ldquo 凤凰工程&rdquo 。   广度,向着&ldquo 登月之旅&rdquo 前进   2013年12月2日,全球瞩目的&ldquo 嫦娥三号&rdquo 踏上了登月之旅,&ldquo 玉兔&rdquo 的一小步,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追求宏伟梦想的信心和勇气。早在创建之初,贺福初院士就将&ldquo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rdquo 比喻为生命科学的&ldquo 登月之旅&rdquo ,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为之奋斗。   如果在十几年前提到蛋白质组学,恐怕知之者甚少,从事其研究者更是寥若星辰。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开始建设创新性国家,政府逐步倾力推动基础科学发展。   1998年,我国第一个蛋白质组重大项目获得批准,从此拉开了该领域蓬勃发展的序幕。以贺福初、钱小红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率先探索,成为我国蛋白质组学事业的先行者。   21世纪初,国家陆续启动了蛋白质组学首个973项目以及&ldquo 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rdquo ,这个新兴领域的星火已燎原于九州,逐渐从一支独秀发展成群雄并起、全国争锋的喜人形势。同时,数十位中国科学家开始担任国际组织领导、理事以及权威期刊编委,我国在该领域的世界话语权日益巩固。   山水之作,云雾染意,青松铸魂。   10多年来,在该团队的努力推动下,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朝气蓬勃,墨润之地,日新月异。从最初以建立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方法的研究、整合为主,到以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为基础,深入研究关系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和重要生命科学问题,在多个领域方向取得国际瞩目的突破性进展。&ldquo 在新兴的生命科学学科里,蛋白质组学是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rdqu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物学部原主任强伯勤曾这样评价。   在这幅山水巨卷中,中国科学家用线条一笔一笔勾勒描绘的青松已经漫山遍野,风声呼啸。近4年来,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直线上升,紧追美国,成就位居全国其他学科前列。   目前,随着研究工作的日积月累,深埋的&ldquo 石油&rdquo 开始井喷。发展和完善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组新技术新方法,技术能力成百上千倍地大幅提升,在国际蛋白质组学技术测评中名列前茅;筛选到一批与重大疾病防诊治相关的候选蛋白质标志物群、潜在药靶和候选药物,有望显著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大力推动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制定一系列数据标准、开发新算法新软件,并逐渐为国际同行所采纳。   &ldquo 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我们抓住了机遇,一些领域和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rdquo 团队主要成员钱小红如是评价。据文献统计显示,与丹麦44.24、美国26.65的蛋白质组研究论文平均引用次数相比,我国在该领域发表成果的数量虽多,但9.48的篇均引用水平与欧美最高水平尚有差距。   &ldquo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rdquo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福锁政委说,&ldquo 在未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过程中,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牵引,以刚刚获得的2013年度国家创新团队奖为新的起点,从零开始,埋头苦干,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为人类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的创新贡献!&rdquo
  • 抱朴守真,科研创新在路上——记湖南大学电镜专家陈江华及团队
    p   北京4月27日电 教育部首批认定200所高校的201个团队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湖南大学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面对这项荣誉,陈江华教授平静地说:“把手头的科研做好,把学生带好,多出好成果,这是我作为‘师者’的理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9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219b7ab-3792-41c4-91f7-1cf7c8cbce7e.jpg" title=" 1.png" height=" 39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rong 不忘初心 回国从教 /strong /p p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亚洲学者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球差矫正高分辨电镜的试用研究员,用这种电镜技术解决了汽车用铝合金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为当今球差矫正电镜技术的蓬勃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现任湖南大学教授的著名电镜研究专家陈江华。 /p p   2006年,在海外生活工作了12年的陈江华回到祖国,受聘为湖南大学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海外求学工作十余年,他始终心系祖国,渴望施展抱负。回国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在湖南大学建成国际先进、有特色的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在普通场发射透射电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波函数重构(EWR)原子成像技术和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原子成像技术,成为世界上能够真正掌握软件校正物镜像差的原子成像技术的三个实验室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高水平团队,做出了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p p   目前,陈江华教授带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已发展到4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千人计划兼长江学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授6人、副教授2人、高工2人。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成绩显著。团队10余名教师和博士后都获得了一个以上国家自科基金课题 陈江华教授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Ultramicroscopy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SCI引用3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4项 团队为高校和企业培养高水平人才60余人 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课题、高铁材料重大横向课题等 4000余万元的科研项目。 /p p   strong  抱朴守真 创新育人 /strong /p p   “一流大学的教师一定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推动学生加入到一流科研中,成就一流人才。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尤其在研究生阶段,科研育人应该成为主导。写好科技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把实验数据与结果上升到创新性工作成果,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导师要花大力气在这个环节才能使研究生能力有本质的提高。”多年来,陈江华教授始终坚持抱朴守真、创新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高分辨电镜技术和铝合金材料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p p   在学生们的眼中,陈教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管治学方面对学生们要求有多严,但他从来不严厉批评学生。他经常在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边讨论问题。或者在晚饭后与学生一起长距离散步,在融洽放松的气氛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p p   每年陈江华教授会带研究生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将学生带到科研创新思潮汇聚的前沿,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具备优良科研潜力的学生,经陈教授推荐介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浙江大学电镜中心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留学及培养,从事更前沿的科研训练。 /p p   在陈江华教授的精心培养与带动下,团队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14名、硕士生近50名,指导本科生100余名。博士生毕业后多数在知名高校从事球差矫正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负责及轻合金材料研究工作,例如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硕士毕业生中涌现了以中兴通讯公司海外技术经理陈敬、上汽大众公司技术主管刘路等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部分硕士生继续在牛津大学、布鲁内尔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留学。 /p p    strong 科研创新在路上 /strong /p p   “我一直以为,研究新材料不能靠‘撞运气’。单纯依靠研究大量原材料,在偶然间发现了某一种材料的优异性能,然后总结科研成果、完成课题‘交差’,这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靠单纯模仿国外的材料产品和材料工艺,只知道材料及相关工艺的终态,而不知如何达到细致工程。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是无法批量化应用,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我们的新材料产业要突破瓶颈、更上台阶,就必须真正摸透材料的本质和规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病人感冒了,就要诊断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性感冒,找到病灶对症下药。” /p p   因为这段媒体采访,陈江华教授得到一个“材料医生”的雅号。作为在欧洲参与早期阶段现代电镜技术发展的华人科学家,他为推动世界第一台球差矫正电镜的成功作出了实质贡献,并因此荣获2006年度美国加州郭可信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郭可信杰出科学家”奖。回国后,他带领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以湖南大学高分辨电镜中心平台为依托,继续探索创新,发展了独特的软件矫正电镜技术和相关配套的定量电子显微技术,丰富了现代电子显微学的理论及方法。 /p p    strong 社会服务见实效 /strong /p p   “电镜只是一种手段,实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大飞机、高铁、地铁、汽车上用的铝合金材料。”陈江华教授利用先进的高分辨电镜技术,第一个在国际上揭示出轿车车身用铝合金板材强度变化的微观规律,并在国内推动全铝汽车生产。“全铝汽车的优点是,车身实现轻量化后,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耗油量最高可降低30%以上,这让汽车更节能更环保。”他研究的6000系列铝合金,目前已在奥迪、奔驰等高档轿车的车身、车门广泛应用,同时还能应用于大飞机制造等航空工业以及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上。 /p p   江水泱泱,日夜流华。心系祖国、万里归来的陈江华教授,已深深扎根在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多年来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奉献社会,已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任教的优秀榜样。愿他带领的“黄大年式”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能为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硕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p
  • 小质谱创新应用 |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发表3项创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及其团队基于清谱科技小型化质谱仪Mini β(B1001)完成的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陆续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 、Green Chemistry(IF=9.8)发表。2024年2月28日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题为《In-capillary aptamer-functionalized dispersiv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dynamic transfer enrichment and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创新的磁驱动捕获释放方法,用于在毛细管内循环转移富集靶向分析物。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聚合物修饰磁性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分散磁性固相微萃取方案,能够在毛细管内对目标分析物进行特异性识别、快速转运和动态富集。通过原位电离的方式,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生物体液中痕量目标物的现场化、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该研究成果对生物体液的现场即时诊断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1月12日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题为《Integrating aptasensor with an explosive mass-tag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ultrasensitive and multiplexed analysis using a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的重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集成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与质量标签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质谱探针,通过对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将其转化为探针上多个质谱响应良好的质量标签信号,结合纳升电喷雾电离和小型质谱仪,开发了适用于小体积微量样品的质谱分析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微量样本中多种雌激素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质谱分析。相较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方法在样品体积、溶剂用量、能量消耗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2023年12月13日发表在Green Chemistry(IF=9.8),题为《Enhancing sensitivity in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via dicationic ionic liquid-based matrix-assisted ionization and charge inversion reaction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项创新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秉持绿色分析化学的理念,融合了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基质辅助离子化和电荷反转反应,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对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绿色分析检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响应增强了2个数量级,显著提升了检测灵敏度。质谱技术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金标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消费品、医学等多领域的分析实验室。随着小型化质谱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成熟,各领域科学家们正基于小型化质谱技术积极发展现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案,为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控制、精准医疗、床旁诊断等提供即时检测方案。清谱科技于2017年成功推出第一代商品化小型质谱分析系统Mini β,2021年推出新一代产品便携式质谱分析系统Cell,进一步实现了高性能,更轻便的技术突破,为发展现场快速检测方案提供了优异的质谱仪器和技术开发平台。清谱科技小型质谱产品已经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
  • 章力建: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构想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章力建局长所作报告的精彩内容: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章力建局长 报告题目:关于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构想   章力建局长介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也是国家农村政策和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关。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一些问题在部分地区、各别品种上还比较突出,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个别地区个别产品重金属污染等。基于此,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标准、检测、认证、应急和监管体系等,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要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亚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团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把握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新发展态势;可以及时把握亚太地区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要求;可以学习其他成员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加强亚太区国家科技合作,提高我国在APEC组织中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和监管权,是建立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有益探索。   随后,章力建局长介绍了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的主要研究领域: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开展亚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加强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机构资质互认;研究强化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章力建局长还给出了若干建议:(1)以现有的学科基础、科研力量为基础,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2)加强对现有科研平台的调整和建设,扩大科研平台的学科覆盖率;(3)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促进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 国土科技去年取得6项重大创新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会议上介绍,2011年,国土资源领域取得6项重大科技创新。   这六大创新是: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海洋二号卫星、资源一号02C卫星成功发射,强化了监管服务能力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升格为国土资源部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为地质科研和找矿突破搭建了重要平台 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正式下线,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软土层快速成井装置专利技术被《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使用技术手册》收录。   徐绍史在会上提出,今后国土部门要着力完善和打造双保工程、城乡统筹、资源保障、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基础建设六大平台,努力做到在用地保障上有新力度,在耕地保护上有新举措,在地质找矿上有新进展,在资源利用水平上有新提高,在制度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服务民生上有新成效,推动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的工作格局。
  • 江苏出台12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
    江苏省科技厅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苏科高发〔2023〕82号各设区市、县(市、区)科技局,国家及省级高新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工作部署,破除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措施。一、支持民营企业常态化参与省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出题者”作用,定期向民营企业开展问计咨询,在省科技发展规划制定、项目指南编制、政策调研中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和建议。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更加注重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优化省级科技咨询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企业专家数量,对于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计划,在项目评审、预算评估、结题验收等环节适当提高民营企业专家比例。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和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由民营企业参与组织实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引导鼓励大院大所、重大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支持民营企业对接资源承接成果,对企业实施转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由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给予同等力度资助。三、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建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引导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领军企业参与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参与实施一批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意愿的民营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重大基础研究,省自然基金与民营企业的出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四、支持民营企业主导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力度,支持组建一批由民营领军企业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完善差异化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支持创新联合体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探索采用省地会商、定向委托等方式给予创新联合体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接续支持,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带动核心技术迭代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五、完善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机制贯彻落实“破四唯”要求,进一步优化项目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企业家的科技项目评价机制,促进更多优质民营企业项目脱颖而出。面向经济主战场,落实落地三类评价导向,基础研究项目以同行评议为主,更加突出新原理新方法的原创价值;技术攻关项目强调结果导向,更加突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性和引领性;转化应用项目以市场评价为主,更加突出拉动性和综合效益。六、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加强申报辅导服务,广泛发动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优先推荐民营企业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编制和项目评审。加强部省协调联动和集成支持,共同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项目,扩大我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渠道。七、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布局新赛道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布局光子芯片及碳基芯片、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与细胞治疗、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培育100家未来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集中资源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支持未来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培育,积极引导未来产业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四科”企业。八、支持民营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支持民营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鼓励民营龙头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省实验室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共建伙伴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等。支持省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对民营企业牵头重组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5年内给予每年不超过500万元自主科研经费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加强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的应用研究。九、推动科技人才向民营企业集聚省级科技人才计划、省青年基金等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外国专家工作室,鼓励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外国人才供需对接活动,集聚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持续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鼓励支持全国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江苏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对高新技术企 业给予科研人员符合条件的股权奖励,依法享受分期或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政策。十、推动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落实加强与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推动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直达快享”,今年力争全省民营企业科技税收减免超过500亿元。 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度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两增两减”行动,争取国家授权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试点。 健全民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类企业“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环境。健全企业创新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机制,将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地方督查激励考核的重要参考。十一、推动民营企业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支持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创新,鼓励省内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多种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和离岸孵化器,直接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推动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提升整合国际创新资源能力。支持民营企业与全球创新型国家、共建“一 带一路”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机构开展产业联合研发、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应用等合作,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开放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十二、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发新型科技金融产品,组织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苏科贷”支持民营企业贷款占比90%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今年力争全省新增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贷款超过1000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积极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民营企业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
  • 工信部发布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引导和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升集聚吸引优秀人才的示范效应。”《意见》具体提出,要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培训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部机关各司局:人才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切实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建设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高端引领、产才融合、改革创新,以锻造重点人才队伍为主攻方向,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计划为抓手,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支撑和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二、加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一)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坚持实践标准,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面向工业和信息化战略急需领域,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部属高校、部属科研院所等作用,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引导和支持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项目,引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重点企业流动。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机制,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性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部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提高40周岁以下青年入选比例。提高部系统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质量。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专栏1 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做好服务团成员选派工作。面向部属高校,部属科研院所等,每年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组成工信青年科技服务团,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用好用活选派人才。鼓励接收单位根据选派人员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将其放在技术带头人、技术总师等重要岗位上历练。充分激发选派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支持他们在引进新方法新工具、培养提升团队能力、带动产学研协同攻关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落实和完善绩效考核、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政策措施,解决选派人员的后顾之忧。引导和鼓励接收单位优化选派人员待遇保障,激发选派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四)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着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专栏2 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建设一批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以技术应用与服务推广为主攻方向,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出榜、工程师揭榜、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打造卓越工程师的训练营、孵化器、集散地。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工程师传帮带培养力度。以培养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促进工程师培养与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推进工程师传帮带工作,协同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每年选拔一批“卓越工程师传帮带导师”,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传帮带学员”,通过师徒传承、示范引领、传授专业经验、帮扶工程实践、带领技术攻关,搭建工程师成长成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构建适应产业需要的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行业特色学院。鼓励先进制造企业创建示范性实践基地。支持部属高校工程硕博士开展专业实践、水平评价和国际交流。提升工程师队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在信息通信、汽车工程等领域先行先试,支持国家级学会等开展工程师能力评价,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持续职业发展服务平台。鼓励承揽海外工程的企业与院校联合实施“数智工场”等产教协同育人国际合作项目,开展研修实训、标准建设、资源开发、能力评价、技能交流等活动,高质量服务工程师职业成长。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发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加强专业标准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鼓励开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建好用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大力开展线上培训,遴选推广一批优质培训课程,引导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做好劳动者技能提升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育壮大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深入开展产教对话联动活动,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选拔方式。加强和改进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建设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特色技术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内部技术比武为基础的赛事体系。按职责做好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监督管理工作。(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培训资源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通过“企业微课”、慕课等线上形式,研修班、特训营等线下形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长期短期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作用,通过论坛、展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间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选树和宣传一批优秀企业家典型,推动形成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专栏3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面向各类优质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按照区域、行业、主题等方向开设长期研修班。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题特训营中短期研修班。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训计划。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面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分主题、分批次组织开展优秀企业家培训工作,支持引导企业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教学基地。发挥各类优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分区域、分行业支持建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对标研学、观摩交流等活动。着眼提高产业基础能力,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选拔和支持一批高水平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着力解决企业留才难、引才难和育才能力不强的问题,提高制造业企业人才集聚能力。专栏4 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聚焦优质企业,遴选和支持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推动建立一支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家项目。每年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突出的经营管理能力,坚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创新企业家。在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强化专题研修培训、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加强联系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每年选拔一批长期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一线,在技术研发中有重大技术革新成果或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入选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出国(境)培训项目等,强化专题研修培训与同行交流。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每年选拔一批长期从事基础工艺技术攻关、实践操作等工作,解决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难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突出贡献的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在优先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资金资助、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提高部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学科建设。指导部属高校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形成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主干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良好学科生态。优化基础学科资源配置,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条件和发展环境。支持建设一批能够承载高水平人才的学科交叉发展平台。深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支持部属高校优化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和教材。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形成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遴选一批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支持建好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平台,探索建设若干人才培养特区和试验区。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动设立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办学机构和项目,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四、强化集聚创新人才的特色载体建设对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企业、部属高校、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等为抓手,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集聚创新人才的载体平台。引导和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升集聚吸引优秀人才的示范效应。支持部属高校深化与地方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部重点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平台对创新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支持承担重大任务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流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突出企业承载科技创新人才主体地位,推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和人才项目更多由企业承担。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各方面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组织创新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协同攻关。面向优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支持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基地,培养集聚更多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推进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落实“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人才称号、学术头衔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突出“高精尖缺”,优化相关人才项目评审标准。落实和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支持用人单位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部系统职称制度改革,做好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试点评估工作。指导部属有关单位及部属高校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支持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事业单位等开展市场化、社会化评价,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二)改进人才使用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和落实项目立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为科研人才减负松绑,推行“无会日”,保证教学和科研人员参与非学术事务性活动每周不超过一天。推广科研助理制度,减轻科研人员填表、报销等事务性负担。(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精神激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文化和工匠精神,宣传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优秀人才典型。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部属科研院所、部属高校对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成效突出的科技人员和团队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定、晋职晋级、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四)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对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支持重点人才计划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引导激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引导人才计划入选者合理有序流动,避免比拼待遇“哄抢”人才等乱象。支持各地制定出台精准有效的人才支持政策,引导和吸引优秀人才向本地区重点产业集聚区流动。六、加强组织保障(一)健全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明确责任具体抓,组织人事部门切实履行抓政策、抓项目、抓协调、抓服务的职责。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与党委组织部、教育、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人才工作谋划,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属各高校要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部属各企事业单位要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势领域重要人才问题的研究力度,更好支撑重点工作、服务行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部机关各司局要履行“一手抓产业、一手抓人才”的职责,做到产业和人才政策协同发力。支持有条件的单位配强行业人才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二)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健全人才工作政策研究体系,支持行业特色人才智库建设,增强人才工作前瞻性、系统性。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为科学制定人才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定期开展部系统人才统计工作。建设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专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汇聚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的优秀专家,为高质量开展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三)强化实施效果评估强化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估,建立意见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意见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实施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10月10日
  • 教育部2.91亿元资助创新团队发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据悉共有99个创新团队入选,资助经费总额高达2.91亿元,资助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公告详情如下: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教技函〔2012〕78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经所在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并经公示,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已经确定,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2年度入选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资助经费一般为300万元。“985工程”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学校从“985工程”经费中安排 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我部资助二分之一,所在高校匹配二分之一 地方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我部资助二分之一,高校主管部门匹配二分之一。我部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拨付,各单位匹配经费应于2014年前拨付到位。   二、有关高等学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有关规定,做好创新团队后续管理工作。请于2013年3月前组织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并报送研究计划,按时报送团队年度进展报告 有关高等学校要大力支持团队的工作,协助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团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附件: 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   教育部   2012年12月26日
  • 两会看改革: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p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变革。在5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数字中国、创新创业、中国制造等多个涉及创新创造的话题也备受网民关注。 /p p   加速迈入第一方阵 科技创新加码美好生活 /p p   这几年,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等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不断刷新公众的科技感知力。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持续增进国人的科技自豪感。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 /p p   科技创新驱动改革发展,创新成果改变你我生活。复兴号成功商业化运行,全国高速铁路里程已经占全球总里程60%以上 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发电量居世界第一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全世界50%以上 5G新型网络架构等技术纳入国际标准……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p p   今年,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p p   对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p p   撬动经济发展杠杆 数字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 /p p   在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数字中国排名靠前,与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比较,数字经济的位次持续上升。这既是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的积极成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数字经济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p p   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成为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居全球第一。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生产生活,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p p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成为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p p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需要奠定“领跑”条件、夯实数字基础。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p p   集众智汇众力 打造“双创”升级版 /p p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公众传递出“双创”取得的喜人成果,也回应了网民在两会热点调查中普遍关心的创新创业话题。 /p p   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五年来社会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普惠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孵化体系逐步完善。各类市场主体达到9800多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 /p p   创新创业释放人才红利,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p p   对于创业者普遍关心的资金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此外,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也成为国家推进“双创”的着力点。 /p p   作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集众智汇众力,我们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p
  • 2012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公布
    经所在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并经公示,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已经确定,现已经公布(名单见附件)。具体内容如下:   一、2012年度入选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资助经费一般为300万元。“985工程”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学校从“985工程”经费中安排 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教育部资助二分之一,所在高校匹配二分之一;地方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教育部资助二分之一,高校主管部门匹配二分之一。教育部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拨付,各单位匹配经费应于2014年前拨付到位。   二、有关高等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有关规定,做好创新团队后续管理工作。请于2013年3月前组织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并报送研究计划,按时报送团队年度进展报告 有关高等学校要大力支持团队的工作,协助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团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附件: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1].pdf
  • 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推荐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关于推荐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 /p p   为稳定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和支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根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和《关于组织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7〕32号)要求,拟对2013年度立项(培育)的优秀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滚动支持条件 /p p   1. 已按教技司〔2017〕32号文件要求,对2013年度立项(培育)的教育部创新团队进行了结题验收,且验收成绩为优秀。 /p p   2.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团队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如原带头人超龄,可推荐团队成员中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骨干担任。鼓励面向国内外吸引顶级(拔尖)科学家担任团队带头人,年龄可适当放宽。 /p p   3. 团队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能够保障滚动期建设经费每年100万元,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力度。 /p p   二、滚动推荐名额 /p p   1. 凡是2013年度立项(培育)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符合滚动支持条件的均可推荐,不受名额限制。 /p p   2. 对于2013年之前立项,经学校批准延迟到今年结题且符合滚动支持条件的优秀团队,也可申请滚动支持。 /p p   三、滚动周期 /p p   滚动支持一个周期为3年,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p p   四、推荐和材料报送程序 /p p   拟申请滚动支持的教育部创新团队须填写《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申请表》(见附件),由团队依托学校审核盖章,电子化成PDF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学校名称-带头人姓名”),连同结题验收意见(PDF版本)于2017年6月10日前发送至科技司指定邮箱。 /p p   联系人:史进程 王骁 /p p   电子邮箱:tuandui@moe.edu.cn /p p   联系电话:010-66096685 010-66096298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0b746662-d0dd-4094-8407-87599517dc51.doc" style=" line-height: 16px " 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申请表.doc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科技司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6月1日 /p p br/ /p
  • 教育部公布2004-2011创新团队名单
    2013年5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2004-2011创新团队名单。   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属自主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下拨。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所在高等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列支。其他高等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学校按1:1比例共同资助。创新团队的资助范围限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军队院校,每年资助60个左右创新团队。   附件:教育部创新团队名单(2004-2011).xls      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oc
  • 佛山新城欲揽创新团队扶持经费最高2000万
    为吸引高端科技带头人,佛山新城将抛重金。记者昨获悉,为加快推动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佛山新城)的建设,《扶持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近日出台,符合条件的公司有望获得最高达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经费,其中包括公司研发人员也将获得住房租金补贴。   给项目扶持还给住房租金   如果您是某一技术领域技术或学术带头人,团队项目具有产业化可行性,就有望获得最高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经费。   佛山新城最近抛出相关政策,扶持对象是指创新团队单独或与市内外现有企业合作在佛山新城注册成立的新公司。根据要求,新公司创新团队带头人要求是国内或国际的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新公司创新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创新型产品,且市场前景良好 新公司创新团队的项目具有产业化的可行性,能对佛山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或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据悉,这笔专项扶持经费包括新公司基础条件建设经费和平台建设经费,前者占每个新公司专项扶持经费总额的六成,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以及人才培训费、职业教育管理费、租赁费(指除团队核心成员以外的部分研发人员住房租金)等。而新公司平台建设经费占四成,主要为新公司建设公共研发平台,用于新公司项目核心仪器设备的购置。   若作假五年内不得申报全市科技项目   据了解,这些补贴并不是一次发放到位,而是每年要由监理机构对项目进行阶段评估,评估通过后才发放当年的补贴。其中,新公司基础条件建设经费按照4:3:3的比例分三年拨付给新公司。新公司平台建设经费按照7:2:1的比例分三年拨付给研究院。   新公司要自觉接受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发现弄虚作假骗取立项的情况,取消立项并追回已拨付的全部经费。新公司、公司负责人分别在三年内和五年内不得申请佛山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对其申报的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不予以推荐,并向社会公告。发现骗取、截留、挪用项目经费或其他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严格依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陈宜瑜:没有科研仪器创新 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中国许多科研成果都是诞生在进口的仪器设备上。陈宜瑜代表认为——   没有科研仪器创新,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聚焦科研仪器创新(上)   两会特别关注   我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被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世界第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原创性成果还是太少。“没有自己创新出来的仪器设备,很难获得世界一流的突破性、变革性的成果。”全国人大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说。   科研仪器是用来求索未知的工具。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给与分析仪器发明发展直接相关的实验项目达27项之多,约有60%的诺奖获得者是用自己设计的工具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而我国许多科学家在进口来的成型仪器中,只能看到那些被揭示过的现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仪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   天文望远镜的诞生开辟了天文学研究的新纪元,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促进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推动了纳米科技的发展……陈宜瑜说,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科研仪器或工具,往往成为开辟新研究领域的金钥匙。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工作过的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欧文内尔教授,因开拓细胞离子通道研究获得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项研究就始于仪器创新,他开发了一种可检测到非常微弱电流的仪器,从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另一个例子同样说明研发仪器的必要性: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的时候,科学家估计需30年测序完成。而研发出96道毛细管电泳测序仪后,测序任务3年就完成了。   “正因此,加速科学仪器创新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投入的重点之一。”陈宜瑜说。   遗憾的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仪器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力量也不够。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进口设备,部分领域的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   全国两会前夕,科技部发布的《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大量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已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支持科研仪器创新的布局在国家层面展开   近两年,随着我国科研走向高端,人们逐渐意识到科研仪器、尤其是科研目标导向下的仪器创新之于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性。一个支持科研仪器创新的布局在国家层面展开。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中央财政拨专款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和开发专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管理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 科技部管理重大科学仪器开发设备专项,主要资助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   “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突出科学目标引导,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颖手段和工具,带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提升我国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陈宜瑜说。   徐涛主持的“光电融合超分辨生物显微成像系统”是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首批获批的9个项目之一。该成像系统是一个可记录细胞内蛋白质位置和结构信息的高级“摄像机”。“我们希望最终能形成一个精细描述细胞内部构造的三维‘地图’。”   其他几个获资助的项目,涉及超强超短激光、拓扑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承担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一旦建成,能实现大气环境的全空间实时监测,获得的数据就是我们独家的。”陈宜瑜说,“而且我们强调的‘重大’,重点不是指规模和金额,而是科学意义。我们也不要求一定形成批量生产,允许失败。”   “我们现在做这个项目,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对于项目本身,由于尚未完成,徐涛不愿多说,但他肯定了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对于其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加快了我们所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方向的融合,让我们全力以赴地抓紧做这件事情。”他坦言,“即使没有专项支持我们可能也会做这件事,但进度不会这么快,而稍微慢一点,就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别人超越。”   他说,他们的目标是针对生物样本发展纳米尺度分辨的融合成像系统。“这一技术手段可极大推进新兴的细胞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国际上都在争夺发展先机。”他还透露,尽管项目并没有产业化要求,他们也一直很低调。但是,一些国外的顶尖厂商听说他们的研究内容,已经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记者注意到,按照《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科研条件自主研发能力将显著增强。攻克一批科学仪器新原理新方法,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形成20种以上具有原创性的科学仪器设备,200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 科研用试剂、实验动物资源、国家计量标准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   营造利于仪器创新的氛围 培养一支队伍   有了经费和项目,仪器创新仍是一个漫长历程。包括徐涛在内的许多科研人员认为,要营造有利于仪器创新的氛围,应首先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而这也是此前制约我国科研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偏重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既然买现成仪器做实验,也能很快发文章,何必花那么多力气来搞仪器?”徐涛说。   相比之下,“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则将发展新手段新方法列为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他们不仅看重你在科学上是否有重大突破,更看重你是否发展了新技术新方法,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有没有推动所在领域的进步”。徐涛说,LMB是DNA双螺旋模型的诞生地,也是诞生了12个诺奖得主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   与评价体系直接相关的,是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仪器研发制造技术人才队伍及相应的配套服务。   徐涛至今仍对马普研究所一层的仪器加工中心记忆犹新。“中心有精密机械、精密光学、微电子等各个加工车间。如果有个新想法,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那里的师傅一两天就能做好。”   同样的活儿,国内可能得两三周才能完成。“因为加工量小,外面的企业往往不愿接仪器的单个零部件加工,好不容易求到人了,也会拖很长时间。我们耗不起啊。”徐涛说。正因为这样的无奈,2009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命科学仪器加工技术中心成立,中心下设的精密加工中心也于去年挂牌成立。曾从事过科研及仪器加工的孟涛,成为该中心的负责人。   像孟涛这样的人才可是香饽饽。“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和开发的人,很快就会被大仪器生产厂家挖走。前不久我刚挽留了一个。”徐涛说,所里正采取措施稳定这支队伍,比如对他们实行单独考核。但更多时候,只能给他们画个“等到成功那一天”的饼,因为给不了大公司的优厚待遇,只能以事业留人。   “仪器创新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科研人员不懂机械,搞机械的人不懂科研,我们也希望这个项目能培养一批仪器加工人才。”这也是陈宜瑜重点考虑的问题
  • 我国科技法规迎来重大变化!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
    我国修改科技进步法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 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17日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据了解,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于1993年制定,2007年修订,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技术进步法需要作出修改完善。通过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按照“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加强统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运用法治力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  本次科技进步法修改,在现行法律八章七十五条的基础上,对法律框架和内容作出部分调整,其中新增“基础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三章,共计十一章一百零六条。  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草案提出,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中的比例;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科学技术的源头创新能力;完善学科和知识体系布局,支持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等。  本次科技进步法修改,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草案明确,构建和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实施体现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技任务等。  为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草案在总则中增加了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受到全社会尊重的内容,强调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投入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草案规定,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实行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制度,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  草案还对完善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扩大科学技术开放与合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  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四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五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条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四条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当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  第五条 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国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六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国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国家加强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计划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第七条 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激励自主创新。  企业事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第八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  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应当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  第九条 国家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制定产业、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第十条 国务院领导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一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十二条 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设立及相互衔接,协调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整合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等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国家完善科学技术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确定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实行科学决策。  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依法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十五条 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给予奖励。  第二章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   第十六条 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国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其他基金,资助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十七条 从事下列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用品;   (三)为实施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大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   (四)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规定的其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活动。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保险品种。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为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先提供金融服务。   第十九条 国家遵循科学技术活动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原则,超前部署和发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持续、稳定发展。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有权依法自主选择课题,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第二十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  项目承担者应当依法实施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就实施和保护情况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年度报告;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国家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因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首先在境内使用。   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向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独占实施的,应当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对批准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   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二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使其形成特色和优势,发挥集聚效应。   第二十五条 对境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   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并予以订购。   第二十六条 国家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服务标准制定相结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设计、制造相结合;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共同推进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依法采用。   第二十七条 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 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   国家实行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出境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当鼓励企业联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共同实施。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下列活动:   (一)设立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二)同其他企业或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或者以委托等方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三)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员;   (四)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五)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六)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设立向公众开放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自主确立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国家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   第三十四条 国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基金,为企业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贷款提供贴息、担保。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国家鼓励的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十五条 国家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   国家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对企业的创业发展给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 下列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   (二)投资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其他企业。   第三十七条 国家对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给予支持。   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十八条 国家依法保护企业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   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十九条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的范围。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产业、财政、能源、环境保护等政策,引导、促使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工艺,停止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  第四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四十一条 国家统筹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布局,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第四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境内依法独立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中国境内的组织或者个人依法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优化配置,防止重复设置;对重复设置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予以整合。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可以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十三条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组织或者参加学术活动;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和项目,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及合理流动等内部管理事务;   (三)与其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四)获得社会捐赠和资助;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四条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第四十五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等制度,并吸收外部专家参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院长或者所长的聘用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十六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的机制,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社会力量设立的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五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四十八条 科学技术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   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优厚待遇。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为科学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   第五十一条 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依法选择工作单位、竞聘相应的岗位,取得相应的职务或者职称。   第五十二条 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提供其岗位或者工作场所应有的职业健康卫生保护。   第五十三条 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人员、女性科学技术人员等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参与科学技术评价、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接受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发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情况,应当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四条 国家鼓励在国外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聘用在国外工作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应当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外国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依法优先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   第五十五条 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第五十六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   第五十七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为参与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的依据。   第五十八条 科学技术人员有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按照章程在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加强科学技术人员自律和维护科学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九条 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   第六十条 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主要用于下列事项的投入:   (一)科学技术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   (二)基础研究;   (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四)重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追回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依法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并依法给予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推荐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并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依照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涉及国防科学技术的其他有关事项,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第七十五条 本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 教育部公示“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名单
    根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2年11月28日起至2012年12月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创新团队持有异议,均可向教育部科技司署名提出。匿名异议恕不受理。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   邮 编:100816   联 话:010-66096358   传 真:010-66020784   附件: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 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 序号 姓名 所在高校 研究方向 资助期限 资助金额(万元) 1 姜保国 北京大学 创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13-2015年 300 2 蒋争凡 北京大学 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 2013-2015年 300 3 樊尚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先进传感技术 2013-2015年 300 4 郭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3-2015年 300 5 何静 北京化工大学 催化材料多级敏感结构控制与组装 2013-2015年 300 6 赵耀 北京交通大学 数字媒体信息处理 2013-2015年 300 7 邢献然 北京科技大学 钙钛矿材料的负热膨胀性、铁电性及其性能调控 2013-2015年 300 8 陈杰 北京理工大学 强约束条件下复杂运动体的协同与控制 2013-2015年 300 9 姜澜 北京理工大学 非硅微/纳制造 2013-2015年 300 10 程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 造血干细胞生物学 2013-2015年 300 11 蒋澄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急性肺损伤的转化医学研究 2013-2015年 300 12 祝连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与仪器 2013-2015年 300 13 段春迎 大连理工大学 仿生识别与荧光传感 2013-2015年 300 14 胡祥培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知识的生产性服务运作管理 2013-2015年 150 15 夏照凡 第二军医大学 烧创伤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与转化 2013-2015年 300 16 祝之明 第三军医大学 代谢性血管病发病机制及其干预靶点的研究 2013-2015年 300 17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 颅颌面组织再生与重建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3-2015年 300 18 饶云江 电子科技大学 光纤传感与通信 2013-2015年 300 19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 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 2013-2015年 300 20 孙以泽 东华大学 高端纺织装备技术与系统 2013-2015年 300 21 朱美芳 东华大学 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纤维成型 2013-2015年 300 22 顾忠泽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生物材料的器官芯片构建及应用 2013-2015年 30023 邵志敏 复旦大学 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3-2015年 300 24 陈伟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与战略选择 2013-2015年 150 25 陈振锋 广西师范大学 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 2013-2015年 300 26 周展 广州大学 泛函微分方程及其相关问题 2013-2015年 300 27 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013-2015年 300 28 时胜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下结构振动噪声测试与源识别 2013-2015年 300 29 苑世剑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流体压力成形理论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30 金焰 哈尔滨医科大学 双微体结构、功能及其在实体肿瘤耐药性获得过程中的演化机制 2013-2015年 300 31 吴静 杭州师范大学 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 2013-2015年 300 32 张明路 河北工业大学 特殊环境下服役机器人关键技术 2013-2015年 300 33 戴会超 河海大学 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 2013-2015年 300 34 魏世忠 河南科技大学 先进耐磨材料 2013-2015年 300 35 高建良 河南理工大学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 2013-2015年 300 36 康相涛 河南农业大学 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2013-2015年 300 37 井立强 黑龙江大学 能量转换晶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 2013-2015年 300 38 童柏栋 湖南大学 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洁利用 2013-2015年 300 39 王志龙 湖南农业大学 作物抗逆与种质创新 2013-2015年 300 40 张俊良 华东师范大学 有机合成化学 2013-2015年 300 41 江焕峰 华南理工大学 绿色有机合成与催化 2013-2015年 300 42 苏春翌 华南理工大学 面向先进装备的高速高精密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 2013-2015年 300 43 朱诗亮 华南师范大学 量子物理与量子操控研究 2013-2015年 300 44 史玉升 华中科技大学 先进成型技术与装备 2013-2015年 300 45 王红卫 华中科技大学 复杂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优化与决策 2013-2015年 300 46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与心肺健康损害的分子流行病学 2013-2015年 300 47 彭少兵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 2013-2015年 300 48 李子义 吉林大学 转基因克隆动物 2013-2015年 300 49 陈卫 江南大学 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 2013-2015年 300 50 杨斌 昆明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 2013-2015年 300 51 薛德胜 兰州大学 多场控制的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2013-2015年 300 52 蒋锡群 南京大学 高分子功能构造与结构调控 2013-2015年 300 53 刘志红 南京大学 常见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 2013-2015年 300 54 张辰宇 南京大学 生物医药 2013-2015年 300 55 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 林木重要性状遗传解析与分子育种 2013-2015年 300 56 赵方杰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营养生物学 2013-2015年 300 57 史林启 南开大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 2013-2015年 300 58 郭晓川 内蒙古大学 资源型产业与资源腹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3-2015年 150 59 韩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研究 2013-2015年 30060 骆广生 清华大学 分离科学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61 余刚 清华大学 新兴污染物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 2013-2015年 300 62 张政军 清华大学 功能薄膜的微结构和缺陷调控及性能研究 2013-2015年 300 63 黄培强 厦门大学 杂环化学 2013-2015年 300 64 刘建亚 山东大学 数论 2013-2015年 300 65 张承慧 山东大学 复杂工业系统能量优化与先进控制 2013-2015年 300 66 曾庆良 山东科技大学 煤矿复杂条件开采成套装备关键技术 2013-2015年 300 67 季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 暗物质和暗能量前沿问题研究 2013-2015年 300 68 张大兵 上海交通大学 植物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分子机制 2013-2015年 300 69 万颖 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功能材料 2013-2015年 300 70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肾主骨”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 2013-2015年 300 71 关鸿亮 首都师范大学 城市地面沉降监控技术与演化机理研究 2013-2015年 300 72 龚启勇 四川大学 影像医学临床转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2013-2015年 300 73 张旭 四川大学 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013-2015年 300 74 张香文 天津大学 液体燃料制备理论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75 邾继贵 天津大学 先进制造现场测量理论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76 毛静远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2013-2015年 300 77 孙立军 同济大学 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论及系统 2013-2015年 150 78 龚威 武汉大学 多源地球空间数据的智能观测与定量应用 2013-2015年 300 79 吕毅 西安交通大学 医工结合腹部外科若干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2013-2015年 300 80 苏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 2013-2015年 300 81 张宏福 西北大学 陆内构造及其动力学 2013-2015年 300 82 李玉龙 西北工业大学 飞行器结构/材料冲击动力学行为研究 2013-2015年 300 83 卢小泉 西北师范大学 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 2013-2015年 300 84 钟扬 西藏大学 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 2013-2015年 300 85 王维庆 新疆大学 风力发电系统智能控制及并网技术 2013-2015年 300 86 付锐 长安大学 人—车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87 蔡春声 长沙理工大学 桥梁工程安全控制与耐久性评估理论及其应用 2013-2015年 300 88 喻景权 浙江大学 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 2013-2015年 300 89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2013-2015年 300 90 韩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粒子物理实验、探测技术与方法 2013-2015年 300 91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2013-2015年 300 92 朱真才 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大型机电装备可靠性 2013-2015年 300 93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质利用的工程基础 2013-2015年 300 94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复杂油藏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论与技术 2013-2015年 300 95 尚红 中国医科大学 艾滋病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2013-2015年 300 96 赵衍刚 中南大学 高速铁路工程结构服役安全 2013-2015年 300 97 马骏 中山大学 基于分子机制的鼻咽癌个体化治疗 2013-2015年 300 98 毛宗万 中山大学 生物无机化学 2013-2015年 300 99 郑建宏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 2013-2015年 300
  • 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工作启动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工作的通知 教技司〔2014〕84号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ldquo 创新团队发展计划&rdquo 入选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3〕59号)的精神,为做好2013年立项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名单见附件1)建设论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证内容   重点论证团队在资助期内的建设规划,包括:(1)团队建设思路(团队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创新、组织架构设计等) (2)建设内容和目标(研究计划、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普及与创新文化等) (3)保障条件(经费投入、机制改革、政策支持等)。   二、论证方式和时间   1.论证方式:采用现场会议方式。论证专家组由5-7位本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长应由两院院士担任。论证会前两周,将论证方案(会议日程、专家组名单)报送我司指定邮箱。   2.论证时间:论证工作须于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   三、建设论证程序   1.论证会前,创新团队填写《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规划》(附件2)。   2.论证会程序包括团队带头人汇报建设规划、考察科研平台、专家质询和专家组论证评议等四个步骤。专家组集体讨论形成论证意见,填写《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论证意见表》(附件3)。   3.论证会后一周内,须将《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论证意见表》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规划》电子版一并发送至我司指定邮箱。   联系人:王万鹏、李人杰   联系电话:010-66096358   电子邮箱:tuandui@moe.edu.cn   附件:   1.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3年度入选名单(下载.doc   2.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下载).doc   3.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论证意见表(下载).doc   通知PDF格式下载   教育部科技司   2014年3月24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