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药分子靶点

仪器信息网中药分子靶点专题为您整合中药分子靶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药分子靶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药分子靶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药分子靶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药分子靶点话题讨论。

中药分子靶点相关的论坛

  • 解热中药共同物质基础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

    [size=14px] [/size] [size=14px]中药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发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虽然药效明确,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前列腺素E2(PGE2)是炎症因子诱导发热的最终介质,在机体炎症和发热的病理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PGE2代谢合成过程中,游离的花生四烯酸(AA)被环氧合酶(COX1/2)催化生成前列腺素G2(PGG2),随后被还原为前列腺素H2(PGH2),将PGH2催化生成PGE2的前列腺素合酶分为诱导型合酶(mPGES1)与非诱导型合酶(PGES2、cPGES)。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均为针对COX1/2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作用明显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而中药,特别是退热草药,在有效控制发烧方面拥有完善的临床历史,在解热抗炎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且毒副作用较小。然而,其功效背后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size] [size=14px]对24种常用解热中药进行了系统筛选,发现发挥解热作用的关键药效成分,并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对其靶点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含有α,β-不饱和醛药效团的挥发油成分,如肉桂中的桂皮醛、柴胡中的2,4-癸二烯醛、紫苏中的紫苏醛等通过与mPGES1-TM4螺旋(mPGES1-TM4)中的Ser139残基发生不可逆结合,共价调节mPGES1活性,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前列腺素E2(PGE2,炎症因子引起发热的最终介质)的产生,从而发挥解热作用,为诠释辛温解表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一种新的见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1. 对常用解热中药进行筛选,发现挥发油成分中含有α,β-不饱和醛酮的桂皮醛(CA)、紫苏醛(PA)、6-姜烯酚(SOL)和2,4-癸二烯醛(DAL)是发挥解热作用的关键药效成分。[/size] [size=14px]2. 含有α,β-不饱和醛药效团的化合物可共价结合mPGES1-TM4的 Ser139残基,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中PGE2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作用。[/size] [size=14px]3. 在AA-PGE2脂质代谢通路中,选择性抑制下游的mPGES1活性,有效减缓PGE2的过表达,可避免PGH2下游PGF2和PGD2,以及LOX下游12-HETE等炎性物质引发的毒副作用。[/size] [size=14px]二、研究结果[/size] [size=14px]1、含有α,β-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化合物抑制PGE2的产生[/size] [size=14px]鉴于PGE2是发热的主要介质,作者在RAW 264.7细胞中研究了24种常用解热草药提取物对 PGE2 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行PGE2拮抗活性筛选,发现桂枝、紫苏叶、生姜和柴胡对LPS诱导的PGE2 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效,评估了上述提取物的不同极性层对PGE2表达的影响,发现挥发油的成分可显著减弱LPS诱导的PGE2表达。此外,四种主要成分(均有的α,β-不饱和醛结构为关键药效团),肉桂醛(CA)、紫苏醛(PA)、6-姜烯酚(SOL)和2,4-癸二烯醛(DAL),均源自这些草药来源的相应挥发油,可有效缓解LPS 热成像证实了体内诱导的高热。然而,缺乏α,β-不饱和基团的相应成分PPA、PAR、POL和DL并不影响PGE2表达。结果表明,α,β-不饱和基团可能在对抗 LPS 引起的发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1)。[/size] [size=14px]图片[/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图1 含有α,β-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化合物抑制PGE2的产生[/size] [size=14px]2、mPGES1 被确定为CA的潜在靶点[/size] [size=14px]肉桂醛(CA)作为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因其优异的解热作用而被选择进行进一步研究,比较分析涉及肉桂酸(CAC)、肉桂醇(CALC)和苯甲基丙酮(BA)作为对照,其中α,β-不饱和醛基被修饰为羧基、羟基和酮基。只有CA和标记炔基的CA探针具有抑制PGE2表达的能力,表明α,β-不饱和醛基在发挥其解热活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后利用CA探针开展pulldown进行靶点筛选,将来自人类基因数据库的所有与退热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以及捕获鉴定的蛋白质取交集得到四个潜在靶点(mPGES1、ANXA5、C1qBP和TRIM28),其中只有mPGES1与AA-PGE2途径相关。随后,mPGES1 被假设为潜在靶点,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得到证实。此外,CA探针捕获表明CA与PTGS2和COX2均没有相互作用,而这两种酶是 AA-PGE2 途径中的关键酶。共定位测试结果表明CA探针在RAW 264.7细胞中与mPGES1强烈融合,而敲除mPGES1会导致在mPGES1沉默的细胞中观察到减弱的合并黄色,表明mPGES1是CA解热的靶蛋白之一(图2)。[/size] [size=14px]图片[/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图2 mPGES1 被确定为CA的潜在靶点[/size] [size=14px]3、α,β-不饱和醛作为关键药效基团[/size] [size=14px]为了证实α,β-不饱和醛作为抑制PGE2活性的关键药效团的重要性,选择另一种解热化合物2,4-癸二烯醛(DAL)来验证其构效关系。研究设计了α,β-不饱和双键还原类似物(DL)和DAL探针,DAL和DAL探针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 PGE2 表达表现出生物等效性,而DL则没有表现出这种抑制作用,同样使用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验证了DAL探针在AA-PGE2途径中捕获的蛋白质,这表明mPGES1可能是DAL的目标。与DAL探针预孵育后,凝胶成像分析显示DAL探针明显与mPGES1形成共价键。此外,共定位测试表明DAL探针与mPGES1在 RAW 264.7 细胞的细胞质中成功共定位。最后,CETSA证实CA或DAL与mPGES1的共价结合显著增强了其热稳定性。这些发现共同表明α,β-不饱和醛基在特异性靶向 mPGES1 发挥解热作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3)。[/size] [size=14px]图片[/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图3 α,β-不饱和醛作为关键药效基团[/size] [size=14px]4、CA和DAL 与mPGES 1-TM4 Ser139处共价键合[/size] [size=14px]mPGES1的亚基形成同源三聚体结构,由三个跨膜螺旋(TM1:Pro11–Lys41、TM2:Ser61–Ser90 和 TM3:Pro96–Gly119)组成,并具有额外的TM4螺旋跨残基(Pro124–His151)以完成四个跨膜螺旋结构。分子对接表明 CA 或 DAL 的 α, β-不饱和醛基与TM4中 Ser139 的羟基形成不可逆的结合。为了验证分子对接的预测,将CA或DAL与mPGES1蛋白的TM4 螺旋跨越残基一起孵育,并使用蛋白质谱解析鉴定结合产物,发现mPGES1中Ser139被CA标记,也能被也被 DAL 标记。此外,mPGES1-TM4 与其他解热分子PA和 SOL之间也存在不可逆键合。总之,只有α,β-不饱和醛基具有与mPGES1-TM4中的Ser139共价结合的能力(图4)。[/size] [size=14px]图片[/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图4 CA和DAL与 mPGES 1-TM4 Ser139 处共价键合[/size] [size=14px]5、CA特异性结合mPGES1的Ser139以抑制PGE2的产生[/size] [size=14px]接着作者在HEK 293T细胞中进行mPGES1的敲低/回补。野生型mPGES1表达后,凝胶成像测定显示CA探针具有清晰的标记。然而,在回补 mPGES1-S139G 突变细胞时没有观察到该结果。通过在共定位测定过程中沉默RAW 264.7细胞中的 mPGES1,也证实了一致的发现。此外,观察结果与 mPGES1 抑制测试中 CA 对 PGE2 产生的影响一致。这些发现强烈表明残基 Ser139 是 mPGES1 上 CA 的唯一结合位点。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敲低脑内皮血管系统中的COX2或mPGES1可显著改善LPS引起的小鼠发热,而沉默神经元或骨髓细胞中的COX2不会对小鼠体温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发现表明,脑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PGE2在介导体内发热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图5)。[/size] [size=14px]图片[/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图5 CA特异性结合mPGES1的Ser139以抑制PGE2的产生[/size] [size=14px]6、CA和DAL与脑血管系统中的mPGES1结合[/size] [size=14px]为了准确确定CA在脑内皮血管中的定位,将CA探针与分离的大鼠脑血管预孵育,从而实现mPGES1和CA探针之间共定位的可视化。凝胶内成像和蛋白质印迹进一步揭示,与未标记的CA相比,mPGES1与脑血管系统中的CA探针形成共价键。 DAL 探针预孵育组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通过与 mPGES1 相互作用,与脑内皮血管系统表现出不可逆的结合(图6)。[/size] [size=14px]7、CA抑制AA-PGE2途径关键代谢物的表达并发挥解热作用[/size] [size=14px]为探讨含α,β-不饱和醛基化合物的体内解热机制,作者建立LPS诱导的SD大鼠发热模型。选择CA作为代表药物,而CAC和CALC作为对照组。使用肛门温度测量来评估对体温的解热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与Mod组相比,CA 显著减弱了体温的变化。然而,CAC 和 CALC 均未表现出对大鼠体温升高有任何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后,利用UPLC-Q-TOF/MS氧化脂质组学对大鼠脑组织中AA 代谢途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发现LPS刺激后,Mod 组中各种氧化脂质(包括 AA、PGG2、PGH2、PGE2 和 PGD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CA治疗通过调节AA-PGE2途径逆转了大鼠脑组织中AA、PGG2、PGH2和PGE2的上调,但对参与其他代谢途径的氧化脂质的表达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α,β-不饱和醛基靶向mPGES1调节AA-PGE2途径发挥其解热作用(图7)。[/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本研究阐明了CA和DAL与脑血管中的mPGES1共价结合的机制,通过抑制AA-PGE2通路并下调脑组织中PGE2的表达发挥解热作用。通过 α,β-不饱和醛靶向 mPGES1-TM4 代表了一种新颖的退热机制,为 mPGES1 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图8)。[/size]

  • 基于特定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策略

    [align=left][size=15px]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RPA)具有抗炎作用,已被报道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等)的产生。然而,目前对RPΑ的抗炎机制以及其药理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和直接结合的靶蛋白知之甚少。由于TNF-α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对RPΑ中与TNF-R1结合的活性成分进行确认有助于理解RPΑ抗炎作用。[/size][size=15px]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筛选策略,以中药白芍为例,确定了其中能够特异性结合TNF-R1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的化合物。[/size][size=15px]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是药物发现中的经典工具,可以同时提供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平衡特性,而UPLC-QTOF/MS是对中药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SPR与UPLC-QTOF/MS系统相结合可以筛选与特定蛋白直接结合的活性成分。[/size][/align] [size=15px][b][font=等线]1、[/font][/b][/size][size=15px][b][font=等线]建立[/font][/b][/size][size=15px][b][font=等线]TNF-R1结合的小分子筛选系统[/font][/b][/size][b][font=&][/font][/b] [size=15px][/size][size=15px]研究首先将TNF-R1蛋白固定在CM5传感器芯片上,同时分别以TNF-a和Tetracycline(四环素)为阳参和阴参,注入SPR系统中发现,TNF-a能够与TNF-R1蛋白结合而Tetracycline不能(图1A)。同样的,将TNF-a固定在CM5芯片上,将TNF-R1和Tetracycline注入SPR系统中同样发现,TNF-R1能够与TNF-a结合而Tetracycline不能(图1B)。表明该系统可以特异性检测与TNF-R1结合的小分子。[/size][align=left] [/align] [size=15px][b][font=等线]2、[/font][/b][/size][size=15px][b][font=等线]筛选白芍中与[/font][/b][/size][size=15px][b][font=等线]TNF-R1结合的小分子[/font][/b][/size][b][font=&][/font][/b] [size=15px][/size][size=15px]将干燥的白芍(RPA)根部磨成粉后取1g采用10ml 80%的甲醇提取,收集上清液4 ℃备用。将一系列不同稀释比例(0、1:1000、1:500和1:250)的RPA提取物注入TNF-R1芯片60秒,然后解离120秒,回收和鉴定TNF-R1结合的化合物,回收溶液用氮气浓缩并在 UPLC-QTOF/MS系统上鉴定,芍药苷和丹皮酚被认为是潜在的活性成分(图2A-2D)。随后使用芍药苷和丹皮酚标准品确认了保留时间(图2E、2F),结果表明芍药苷和丹皮酚是RPA的TNF-R1结合成分。[/size][align=left] [/align] [size=15px][b][font=等线]3、验证白芍中与TNF-R1结合的小分子[/font][/b][/size][b][font=&][/font][/b] [size=15px][/size][size=15px]为了进一步证实芍药苷和丹皮酚直接与TNF-R1直接结合,研究通过SPR测定确定了它们的亲和力常数,发现芍药苷的亲和常数[i][/i]为4.9 μM(图3A、3B),丹皮酚的亲和常数为11.8 μM(图3C、3D),结果证实RPA中的芍药苷和丹皮酚可以直接与TNF-R1结合。[/size][align=left][size=15px][b][font=&]4[/font][font=等线]、白芍中与[/font][font=&]TNF-R1[/font][font=等线]结合的小分子的功能验证[/font][/b][/size][size=15px]作者最后采用细胞活力和凋亡分析通常用于评估两种小分子的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TNF-α和Act-D对L929细胞产生近70%的细胞毒性,而芍药苷和丹皮酚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毒性[/size][size=15px]此外,研究发现经TNF-a和Act-D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至60.02%,20 mM芍药苷的诱导率为22.31%,丹皮酚治疗组也有类似的抑制作用(图7)。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表明,这两种生物活性候选物干扰了TNF-a的生物活性,可能在RPA的抗炎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size][/align]

  • 【转帖】山东临淄重拳整治中药材市场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靶向抽验率达98%

    “半夏、通草等中药材由原来的大多不合格到现在100%合格,我们用着放心了。”齐鲁石化医院集团药品采购中心主任李华珍深切感受到了中药材市场整治后发生的变化。今年以来,针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临淄分局加大监督检查和抽验力度,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靶向抽验率达98%。  今年以来,临淄分局对全区71家经营使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监督检查,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经营企业一律查验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查看药品营销人员是否在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登记备案,进货票据是否完整齐全,从源头保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购进渠道合法、有效。临淄分局同时着力提升抽验水平,强化执法人员的真伪中药饮片鉴别技能,尤其针对市场上如皂角刺、柴胡、青果、防己、穿山甲等十几个常出现不合格现象的品种,结合标本和图谱,有重点地加强真伪识别技能的培训,使执法人员的抽验技能明显提升。该分局还经常组织执法人员外出学习,听取专家对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解析,学习鉴别的新技巧,不断拓宽识别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知识面,使执法人员的打假知识得到及时更新和提高。  与此同时,临淄分局还着力提升行政相对人的识假辨伪能力,筑牢购进验收关口。他们结合一年一度的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请专家和执法人员向全区1200名药品从业人员零距离传授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常识,与行政相对人一起分析解决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购进、养护、储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监督抽验中,执法人员也经常为行政相对人讲解常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知识,使行政相对人对购进的每一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自觉地将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拒之门外”。  此外,该分局还借助网络平台,将各级药品质量公告以及报纸杂志等公布的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信息收集下载,结合实际,分析其新动向、新形式、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易出现假劣药品环节、区域的抽验力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靶向抽验率达到了98%。

  • 【分享】南医大提出脑卒中药物作用新靶点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与其科技团队在美国《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阻断缺血诱导的nNOS与PSD95相互作用治疗脑缺血损伤》的论文,提出了一个治疗脑中风的新药物作用靶点,进而研究出了一种小分子药物。由于这种新药既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又避免了目前其他药物普遍存在的副作用过大的缺陷,《Nature Medicine》杂志社特邀该领域的科学家为此发表评论,称“小分子药物ZL-006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曙光”。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居所有病症的前三位,这种疾病发病率高且后遗症多(包括偏瘫、认知障碍等)。  如何才能找到一种疗效好又无副作用的抗脑卒中药物,是国际医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重要课题。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一次独辟蹊径的设想使朱东亚将研究的目光从抑制靶标本身移向了“下游”——细胞内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蛋白间结合的角度进行抗脑卒中药物的研究非常困难,在世界范围也鲜有先例可循。  在仔细研究了两种蛋白的性质和结构的基础上,朱东亚设计了一百多种化合物,并最终筛选出了“ZL—006”——一种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动物及细胞实验验证,该化合物确实可以阻断两蛋白的结合,而且在若干种脑卒中模型中都显示了它的疗效,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已经证实这种药物不会影响认知、学习和记忆,也不会导致动物具有进攻性等行为异常,它不具有其他药物针对受体的副作用。(科技日报)Stroke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leading to high rat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adults1, 2. Excessive stimulation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Rs) and the resulting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activation are crucial for neuronal injury after stroke insult3, 4, 5, 6, 7. However, directly inhibiting NMDARs or nNOS can cause severe side effects because they have ke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the CNS5, 8, 9, 10, 11, 12. Here we show that cerebral ischemia induces the interaction of nNOS with 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 (PSD-95). Disrupting nNOS–PSD-95 interaction via overexpressing the N-terminal amino acid residues 1–133 of nNOS (nNOS-N1–133) prevented glutamate-induced excitotoxicity and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Given the mechanism of nNOS–PSD-95 interaction, we developed a series of compounds and discovered a small-molecular inhibitor of the nNOS-PSD-95 interaction, ZL006. This drug blocked the ischemia-induced nNOS–PSD-95 association selectively, had potent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in vitro and ameliorat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in mice and rats subjected to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and reperfusion. Moreover, it readily crossed the blood-brain barrier, did not inhibit NMDAR function, catalytic activity of nNOS or spatial memory, and had no effect on aggressive behaviors. Thus, this new drug may serve as a treatment for stroke, perhaps without major side effects.

  • 中药板块看图猜中药帖子合集

    1、有奖参与活动第二期 :看图猜中药(三七)2、有奖参与:看图猜中药?(麻黄和桑寄生)3、迎十一,有奖参与活动:看图猜中药(第三期)(芦荟、大黄、桂枝、紫苏、生姜、桑叶、苍耳子、辛夷、细辛、牛蒡子)4、这是什么中药?(荜菝)5、这又是什么中药(小茴香)6、看看这是什么中药(柴胡)7、看看这是什么中药(佩兰)8、看图猜中药(儿茶)9、看图猜中药(巴豆)10、新年猜中药之一!(补骨脂)11、新年猜中药之二!(水飞蓟)12、新年猜中药之三!(半边莲)13、新年猜中药之四!(乌梅)14、新年猜中药之五!(五倍子)15、新年猜中药之六!(川芎)

  • 【讨论】2010版药典对中药行业意味着什么???

    近期收到[color=#444444]lojik2000[/color]板友的短信,短信中提到一些关于中药饮片方面的看法,在此表示感谢!为了能激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在此发表此帖,希望大家畅所欲言。2010版药典相信大家都拿到手了,作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者中药生产企业又或者是研发单位,不知道该……,请大家讨论一下: 1.中药材、中药饮片自2010.7起执行新标准,其检验项目繁多、费用大增,制成饮片后再次检验(奇怪的是药材加工成饮片后有变化的检验项目要检测外,没变化,或者没意义的的项目,也必须重新检验,如:饮片再次检测:鉴定、总灰分限度同药材) 2.一方面要控制硫含量,一方面,中药材、饮片性状描述仍按:硫磺熏蒸后的状态描述:熏还是不熏?如:浙贝母、天麻等 3.和当前的中药材、饮片实际现状脱节:一边是农民按农副产品散种,散收,自行加工;一边是GMP和药典标准。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是广大药农控制的。GAP如同纸上画饼,提高中药材饮片质量,原则没错!落实难,大家拭目以待吧。4.中药材、饮片价格调高,估计老百姓看病更难了~~ 5.2010年,大家预计一下:严格按GMP和新版药典执行,有多少企业会退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行业~备注:帖子来源http://www.westyx.com/bbs/read.php?tid=76936&fpage=3

  • 【“仪”起享奥运】国药准字Z的阿胶、熊胆粉等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

    [size=16px]一直都知道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但是哪些是需实施批准文号的中药饮片呢?200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公布“关于发布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第一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size][size=16px]但是吧,截止发稿前,这征求意见稿还是意见稿。那就犯难了,难道目录的中药饮片都得申请批准文号?那不是目录中的中药饮片不能申请批准文号?[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根据2013年复函,主要意思:1、国家未发布目录对明确中药材、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2、个别品种具有批准文号不能视同中药材实施批准文号管理。[/font][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经营范围区分中药饮片、中成药,但是我们有时无法辨别实施“国药准字Z”的阿胶、熊胆粉等是什么属性?[/font][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此后,大家便在实施批准文号管理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之间反复横跳,冥思苦想。[/font]从已经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熊胆粉,可以明确其有多重身份,既是中成药,也是可以是中药饮片、原料药。[/size][align=left][size=16px]接下来应该可消停了,《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back=#fffb00]第九条中药饮片标签应当标注“中药饮片”字样,明示产品属性。[/back][/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完结,撒花![/size][/align]

  • 【原创大赛】中药莲子中铜溶出量测定

    【原创大赛】中药莲子中铜溶出量测定

    中药莲子中铜溶出量测定【摘要】本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莲子中铜的溶出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实验得出结论,在浸泡40min时,莲子中的铜溶出量最低,为1.86mg/kg。【关键词】莲子 铜 溶出量吃莲子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一点固不可信,但关于其在养心安神、健脑益智、消除疲劳等方面的药用价值,历代医药典籍多有记载。比如在《神农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本草备要》中都有据可查。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莲子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莲子营养十分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β-谷甾醇,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在现代的中药市场中,由丁各种原因使得一些重金属超标的中药材流入了中药市场。通过对中药叶存在的重金属分析,中药中通常会有铅、汞、镉、铜、锑、锡等。除此之外,在中药中还有一种不属于重金属的金属,也即是砷,其危害比重金属更为严重。 莲子作为最常见的中药,一般人们是直接浸泡之后饮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中药莲子在反复浸泡时,其中Cu的溶出量。1、实验过程1.1、称取提前准备的莲子样品0.4304g于50ml小烧杯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46_448639_2352694_3.jpg1.2、加入20ml沸水,浸泡20min,过滤至25ml比色管中,定容至25ml;在加入20ml沸水,浸泡20min,过滤至25ml比色管中,定容至25ml;继续加水20ml,浸泡20min,过滤至25ml比色管中,定容至25ml;按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47_448640_2352694_3.jpg1.3、将制备好的溶液摇匀,待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47_448641_2352694_3.jpg2、测定2.1、仪器条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48_448642_2352694_3.jpg2.2、标准曲线绘制用购买的Cu标准溶液,逐级稀释至以下浓度,测定,绘制标线如下图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21138_448935_2352694_3.jpg2.3、实验结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50_448644_2352694_3.jpg2.4溶出量与浸泡时间折线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011450_448645_2352694_3.jpg2.5、结论:在40min时,栀子中Cu溶出量最小。最多时溶出量是3.95mg/kg。3、结果分析:3.1原因分析重金属污染是导致中药出现重金属的重要原因,中药在种植或者运输、储存等都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遭受重金属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存种植中药村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其施加各种农业或者化肥,从而导致了中药中出现重金属。3.2限量标准2001年7月1日同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和实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指标为:,铜(Cu)≤20.0mg/kg,所以此中药样品重金属Cu溶出量不超标。

  • 中药五倍子的功效

    五倍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功效很多。最近看到一个单方,用五倍子打成粉与凡士林混合涂在手足开裂处,非常有效

  • 【转帖】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完成 中药增900多种

    国家药监局今天(10日)宣布,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编制完成,将于明年7月1日实施。据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今天介绍,新版《中国药典》分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三部,收载品种4600余种,其中新增1300余种,基本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品种。  据介绍,新版《中国药典》关注药品安全性,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杂质、残留溶剂等的控制,并规定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  新版药典对高风险药品尤为重视,增加了化学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在制剂通则中将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作为注射剂的必检项目 对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全部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 此外对于其他注射剂品种的标准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的质控要求,这些措施对于解决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版药典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标准大幅提升。新版药典共收载了2136个中药品种,比原来增加了900多种。在中药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在中药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比如对易霉变的桃仁、杏仁等新增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和限度与国际一致等。在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控制方面,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测定中药中砷、汞、铅、镉、铜的含量 对一部所有中药注射剂及枸杞子、山楂、人参、党参等用药时间长、儿童常用的品种均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  新版药典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大幅增加了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数量,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较少、地方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中药饮片大幅增加横切面或粉末显微鉴别。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显微鉴别620项 2010年版仅新增显微鉴别就达633项,所有的药材和饮片及含生药粉的中成药基本都增加了专属性很强的横切面或粉末显微鉴别。同时,标准中大量使用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 【分享】看看煎煮中药的要点吧

    [size=3][font=宋体]中药煎煮要点中草药品种繁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font][font=Times New Roman]700[/font][font=宋体]种左右。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被制成多种剂型的中成药,但汤剂依然是常用剂型,多采用加水煎煮的方法。为了避免药材在加热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必须掌握煎药的操作要点。[/font][/size][size=3][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选择煎药容器。[b]煎煮中药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容器[/b],这类容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药材的合成和分解不易受到干扰。[b]禁用铁锅[/b],以防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如鞣质、甙类等与铁质产生化学变化,降低疗效或失效。如实在急需煎药又无砂锅和搪瓷锅,[b]可暂用紫铜锅或铝锅代替[/b]。[/font][/size][size=3][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煎煮中药的一般方法。[b]将配伍好的中药放进砂锅内,加入[/b][/font][b][font=Times New Roman]3-5[/font][font=宋体]倍的冷水或温水([/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font][font=宋体]度以下),先浸泡[/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20[/font][font=宋体]分钟,再添水加热至沸,在药材煮开前用强火,煮开后用弱火,以微火维持[/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一[/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font=宋体]分钟,滤出药液,然后再加[/font][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font=宋体]倍量水于锅中煎煮,[/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40[/font][font=宋体]分钟,滤取药液,将[/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次滤液合并加以浓缩至规定量,[/font][/b][font=宋体]分[/font][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font=宋体]次服用。[/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我们常可见到一副中药中对某些药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冲服、佯化等医嘱,这就是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先煎药:方剂中的矿物、贝壳类等坚硬的药材,如生石膏、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生磁石、生瓦楞子,龟板、鳖甲,这类药材不但要先煎,而且要打碎,先煎煮[/font][font=Times New Roman]15-20[/font][font=宋体]分钟,才能煎出有效成分。又如生附子、生半夏,往往先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小时,以减低其毒性。[/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后下药:方剂中的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木香、青篙,紫苏叶、沉香、砂仁、钩藤、侃兰叶等,不宜煎煮过久,应在群药煎成前[/font][font=Times New Roman]5-10[/font][font=宋体]分钟下锅,即二煎沸即可,以防有效成分逸散。[/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包煎:方剂中含粘性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稠浑,病人难以服用,如车前子,赤石脂、旋覆花、草苈子、青黛、六一散、滑石粉、麦芽等,应先用布将药包好,再人锅共煎。[/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另煎:方剂中的人参、金石斛等贵重药材,为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防止丢失,可以另煎。先单独煎煮半小时,滤出药汁,药渣再人药共煎。[/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烊化:方剂中的阿胶、话糖、蜂蜜、芒硝等,需加入去渣后的药汁中,待加热至烊化后服用。也有些九剂、丹剂需用药汁浸泡佯化后服用,如至宝丹、金鹿九等。[/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冲服:方剂中的珍珠、琥珀、牛黄等较贵重、用量又小的药材,不易煎煮出汁,可研成粉随煎煮汤药冲服。[/font][/size][size=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宋体])泡服:有些代茶饮的方剂,如蕃泻叶、双花、麦冬、胖大海等,不用煎煮,用热水浸泡,盖好杯盖,泡出汁后即可饮服此外,水量的控制也很重要。现在有很多人从医院药房或药店买回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水量不是多就是少。加水太多,则延长了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固有的疗效,况且药液太多,病人不能全部喝下;而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煎干、煎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一般来说,[b]其水量应以药液沸腾时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b],但也不可拘泥,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b]药师认为:属于调理、滋补一类的药物头煎需加水[/b][/font][b][font=Times New Roman]700~1000ml[/font][font=宋体],二煎[/font][font=Times New Roman]400~500ml[/font][font=宋体];解表类中药头煎需加水[/font][font=Times New Roman]400~600ml[/font][font=宋体],二煎[/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0~300ml[/font][font=宋体];一般药物头煎需加水[/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0~700ml[/font][font=宋体],[color=#ff6600]二煎[/color][/font][color=#ff6600][font=Times New Roman]300~350ml[/font][/color][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同时,还应当根据医师处方中的用药量来确定。有时医生根据病情开出的处方剂量大,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b]再如夏枯草、金钱草、鱼腥草、竹茹、通草、灯心草等应特别考虑它们吸水性强的特点[/b],这类药常可选下列加水法:[/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烈,弃渣取汤,然后用其药汁熬熬其他药物。[/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将全部中药合在一起煎,煎上[/font][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font=宋体]次,每次煎取约[/font][font=Times New Roman]300m1[/font][font=宋体]药汁将杂质滤掉后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font][font=Times New Roman]300m1[/font][font=宋体]左右服用。前二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b]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b]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因此,中药的煎煮对中药药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煎煮用具、煎煮方法及煎煮水量的控制都是重要步骤。[/font][/size]

  • 【金秋计划】葫芦素B抑制肿瘤的直接靶点

    [size=14px] [/size] [size=14px]葫芦素B ( cucurbitacin B,CuB ) 是瓜蒂等葫芦科清热解毒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 是葫芦素家族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员,具有保肝、消炎和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了CuB的不同抗癌机制,但大多数都是下游途径和疗效表型,CuB在多种肿瘤中的直接作用靶点至今尚未明确。[/size] [size=14px]今天为大家分享2篇关于葫芦素B在抗肿瘤应用中的高水平文章,分别发表在Acta Pharm Sin B(IF=14.5)和ACS Central Science(IF=18.2),思路经典,以供学习参考。[/size] [size=14px]文献1:葫芦素B抑制结膜黑色素瘤的直接靶点[/size] [size=14px]2022年5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上海九院眼科徐晓芳/贾仁兵团队合作在Acta Pharm Sin B(IF=14.5)上发表了题为“Cucurbitacin B-induced G2-M cell cycle arrest of conjunctival melanoma cells mediated by GRP78–FOXM1–KIF20A pathway”的文章,揭示了葫芦素B抑制结膜黑色素瘤直接靶点及相关机制。[/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研究首先利用结膜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elanoma,CM)细胞株筛选自建的上市老药库(含1400个化药和天然药),发现葫芦素B对NRAS和BRAF突变的CM细胞均表现出突出的抗增殖活性。接着作者利用细胞实验发现CuB抑制CM细胞增殖并导致G2/M细胞周期停滞,并通过RNA-Seq、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和Western blot发现CuB抑制CM细胞FOXM1/PLK1 -KIF20A通路。进一步作者采用ABPP识别CuB的直接靶蛋白,在9种候选蛋白中,GRP78已被报道为多种癌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可抑制癌细胞的进展、增殖、侵袭和转移。作者通过Pulldown+WB、MST、TSA等验证了两者直接结合,并通过质谱鉴定发现CuB通过α-β-不饱和酮部分与GRP78的Lys326位点互作。最后Rescue实验发现GRP78敲低削弱CuB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而GRP78过表达强化CuB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表明葫芦素B通过GRP78发挥功能。总之,CuB通过结合GRP78抑制GRP78-FOXM1-KIF20A通路进而抑制CM细胞周期发挥功能。[/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文献2:中药瓜蒂活性成分葫芦素B抗肿瘤作用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size] [size=14px]2022年5月17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曾克武团队在ACS Cent Sci(IF=18.2)上发表了题为“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IGF2BP1 a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activation of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的文章,揭示了葫芦素B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直接靶点及相关机制。[/size] [size=14px] [/size] [size=14px]研究首先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IGF2BP1(m6A reader protein)敲低能够募集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阻断PD-L1表达,增强抗肿瘤免疫抑制HCC进展。进一步采用高通量筛选系统(基于IGF2BP1可识别并结合m6A探针,小分子抑制IGF2BP1与m6A探针结合,SPR检测结合能力)从先前建立的天然产物小分子库(889种)中筛选能够抑制IGF2BP1的小分子,发现6种候选化合物对m6A的抑制率达70%,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葫芦素B对肝癌细胞增殖展现最佳抑制效果。随后SPR、ITC、CETSA、DARTS、Pulldown、分子对接证实IGF2BP1与葫芦素B的直接结合。机制上,葫芦素B通过共价修饰IGF2BP1的253位半胱氨酸,诱导IGF2BP1蛋白变构,抑制IGF2BP1对下游m6A的识别,并且影响多个肿瘤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发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size] [size=14px]总结[/size] [size=14px]越来越多的中药活性成分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发挥药理活性,发现其在不同疾病中的不同的直接作用靶点将有助于深入挖掘其作用机制。近年来筛选并验证中药活性成分的直接靶点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且各具特色,这将极大的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size]

  • 【中药知多少】过大年也不忘咱中药之——中药谜语猜猜猜!

    过春节,学中药,猜中药!根据要求,只要猜出就有奖励,[color=#DC143C][B]猜对一个拿一分,猜对的多,奖励就越多![/B][/color]1、爸爸已到四十岁, 养了儿子才八岁- [B](打一味中药)[/B]2、冬盖荒原地,暑至自萎黄, 苦辣酸甜咸,宽溪浅水长。 [B](打四种中药)[/B]3、四月将尽五月初, 刮破窗纸再重糊, 丈夫进京三年整, 捎封信来半字无。[B](打四种中药) [/B] 4、味道真不好,买来一大包, 难吃偏要吃,不吃就糟糕。 [B](打一类药的名称) [/B] 5、造起三个角,打开四个角,不是铜的,是铁(贴)的.[B](打一种外用药)[/B]

  • 中药现代化研究发展的几点想法

    中药现代化研究发展的几点想法

    1、 中药是一个复杂分子体系 中药成分极其复杂,复杂性在于从大分子到小分子,从水溶性成分到脂溶性成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不同性质的成分数量多、结构差异大,含量差异显著(常量、微量、痕量),是一个复杂的黑箱体系,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挖掘的蕴藏丰富的知识宝库。2、 中药的疗效是中药中多个功能组分的整体表现 中药的总体生物效应是由多个功能组分组成的整体生物功能,即功能组分集的整体表现。通过标准组分的分离,利用已有的体内体外药理毒理模型对从中药复方或单味药材提取分离的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组分,进行药理活性筛选和毒理学评价,寻找活性强、毒性小的功能组分,开发有确切疗效的功能组分配伍的现代中药。3、 稳定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学评价的前提与基础 中药材及其饮片生产管理粗放,加工水平低,炮制规范不统一,质量不稳定,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医临床与生物学功效必有其物质基础,而物质基础的可重复获取与稳定可控才能保证其相应的生物效应。因此稳定的物质基础决定了需要有一套中药材种植、提取、制备、分离的标准化规范,需要制定现代中药的标准。4 、标准化是解决稳定质量的关键 所谓标准化就是从药材、炮制、提取、分离到制剂,有目的、有序、系统地开展中药的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标准过程。中药现代化的标准化建设,将从GAP药材资源及相应的饮片、分离分析、过程控制、配伍规律进行理论层次的深入、方法学的创新、新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等方面入手,真正解决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化问题,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可推广应用的技术平台和化学指纹谱图库。通过标准化的分离过程,将药材库向标准组分库转型,将无序的研究变成化学物质资源的积累和化学信息资源的积累,形成可持续研发的能力。5、 组分配伍是方剂配伍中药特色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用药讲究配伍,注重多组分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如何在继承中医药精华时赋予现代化学与生物学意义的配伍(即去粗存精地形成组分配伍的理论与实践)?针对中药作用方式的特点,我们考虑以整体动物为主,采用组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并结合分子、细胞、组织评价技术,从不同角度阐述标准组分在作用位点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形成生物指纹谱图库。将化学指纹谱图库与生物指纹谱图库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重组、优化标准组分,形成功能组分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组分配伍的新药开发,用化学与生物学技术和方法阐明组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药材和组分的质量标准、实验室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可与生产工艺相对接的标准化方法,进而开创现代中药的新途径。6、 标准组分库是现代中药创制的资源 通过构建标准组分库,为创新中药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用大量的中药标准组分库代替难重复、难规范的中药材,用组分配伍代替药材(饮片)配伍。通过组分标准化,并以组分为纽带,建立GAP、GLP、GMP标准。标准化组分赋予其化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后的功能组分及其配伍,进而开发创新中药,形成组分中药研发的良性循环。

  • 哪些中药被列入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

    哪些中药被列入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中药慢慢被列入了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请问在英国药典里面有中药吗?被列入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的中药都是什么呢?这些中药有什么功效呢?它们又是怎么通过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的审核的呢?

  • 【“仪”起享奥运】基于《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第八条对中药检测的讨论

    [b]指出了当前中药检测的痛点[/b] [font=&][size=16px][font=微软雅黑]目前,关于《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的政策解读文章陆续出现,大多是站在宏观、高视野、大格局角度阐述中药产业链各环节的利好发展。作为中药产业链中的基层人员,一直从事中药检测工作,对《规定》中的第八条感触颇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政策制定者对中药检测工作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第八条是这样描述的:[/font]“[font=微软雅黑]倡导绿色低碳的标准发展理念,提倡使用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减少使用有毒试剂,鼓励开展有毒试剂的替换研究,降低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和危害。[/font]”[font=微软雅黑]短短两句话,唯有深入其中才会悟出其间真谛。确实,检测方法方面,中药检测中按照《中国药典[i][/i]》标准执行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检测方法、耗时耗力耗财,有些明显可以改进成更便捷、经济的方法,但检测员不能那么做,做了就是变更方法,会涉及体系等很多复杂的事情,甚至外审或检查时会对数据结果质疑。特别是[/font][color=var(--weui-LINK)]CNAS[i][/i][/color][font=微软雅黑]或[/font]CMA[font=微软雅黑]实验室,对这方面的规定非常的严格。久而久之,导致了检测员不敢创新也不能创新,培养出的都是按部就班做就行了,即使是有问题的检测方法,也是那么做,总之,给什么方法就按什么方法做,做的过程中很少会去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更别谈创新了。所以一说到中药检测,就觉得是没有什么前景的岗位,是纯粹重复劳动工作,跟技术关联不大。对于有毒试剂的使用,或许检测员都较为畏惧,因为对身体危害大,但由于工作性质,又不得不接触。在中药检测过程中,有些品种的含量测定、水分第四法、薄层色谱鉴别等常用到有毒试剂,特别是薄层色谱鉴别,展开剂中用到的甲苯、丙酮、乙醚、三氯甲烷等毒性大的试剂非常常见[/font][font=微软雅黑]。此外,有毒试剂在实验室管理也较为繁琐,需建立专库,安排双人双锁,成本较高。正是由于检测员对检测方法、不适宜试剂等被动,检测技术实施与有效管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中药检测行业发展滞慢,呈现了如黄璐琦院士所说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面临[/font]“[font=微软雅黑]高检验成本、低监督效率[/font]”[font=微软雅黑]的困境。因此,《规定》的中的第八条直击中药检测重点、痛点的同时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径。[/font][/size][/font]

  • 中药香里说中药

    中药香里说中药  从小就喜欢跟着外公进中药店,喜欢闻那股子浓浓的草药香味儿,也喜欢那一层层木制的小格子,格子上用毛笔写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药名,很神秘,似乎每一个方格子里都有故事。那药香丝丝缕缕渗溢出来,在每一个角落徘徊。闻着药香,总是想起贾宝玉关于“药香”的那段话:“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人人都说中药苦,但真正懂药的人,被药治过病、救过命的人,都知道中药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当中药经过洗晒、烘炒、蜜炙等诸多工艺后进入药铺,再经药吊子的文火熬制,便会产生一种淡淡的苦涩之香。中国人靠它治病养生,靠它延年益寿,中药也借此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悠悠古韵传承到今天,依然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依然能给予我们身体最贴心细致的呵护。  上了年纪的老人,但凡身体不适,无论大病小恙,总是笃信中医与中药。记得给外婆煎药时,望着眼前翻滚的药汁,时间将至,火候恰好,从“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到现在,7000年的智慧在里面水乳交融,天人合一。关了火,小心地倾出药汁,滤药,用瓷碗盛了,备好清水,给外婆端过去。研究了一辈子中草药的外公,在一旁轻声地念着古医书里的句子:“煎药时须老诚人细心看守,不可火急而沸出,亦不可过煎而药枯,火候得宜则药之气味功效不损,自得速效矣。”  中医博大精深,中药类多种繁,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类别,其中植物药占了绝大多数,所以中药也被称为“中草药”。中草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皆可入药,不起眼的树皮树根也能祛病健体。  而中药食疗药膳,更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美食的完美结合,一碗粥、一勺汤、一道菜,只要加入适当的药材,就成了滋补身体的药膳,让您健康与美味兼得。在南方,人们熬汤时总忘不了放上一两种滋补药材;屋里也会挂上一些艾草、茱萸、菖蒲用来驱虫。是啊,中药一直在我们身边——厨房、案头、饮料中、菜肴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传统养生,选择用中药来调补、滋养身体。本书从几千种传统中药里为您精心挑选最常见、最常用、最有效的80味中药,从它们的来历、传说,细数到药理、药效、药膳,黑黑白白的文字间透出满纸药香,为您全家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就像我列举的十味家庭常备药,无一不是耳熟能详的良药,培补元气、调理肠胃、清热明目,如同那句广告语说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爱美的女子们,用中药来养护自己吧!内调气血,外敷美白,中草药一直是那么怜香惜玉。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草药,天下女人都能健康、美丽地过一生。  当归、女贞子、藿香、白芷……中药连名字都是如此缠绵、动听。熟知几味药,平时偶有小恙,熬一碗中药吧,闻着浓浓的药香,喝着苦苦的药汁,然后安心地等待着病愈后那个神清气爽的时刻。实在忍受不了草药的苦,可以花点儿心思做成药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治了病,一举两得。更何况,自古以来,药食同源,有些草药本就是食物,像荠菜、山药、黄花菜、银耳……都是素淡的美味。  普天之下,何处药香不医人?其实,一味中药便能补养全家。  于我而言,草药更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伴随着我的懵懂童年、豆蔻青春,如今已经融入到我的每一个细胞。当现代都市生活中散发出一缕药草的香气时,不妨让我们的心灵浸润其间,变得纯澈、平和,且愈发柔韧。而幸福,就像那药香,丝丝缕缕地渗溢出来,温润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1)  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中医博大精深,中药五花八门,每一种中药都能治病救人。在本章,我精选了十味人们耳熟能详的草药介绍给大家。这些药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可以固本培元,养护五脏六腑,帮助大家平时保健、调养身体。别小看它们,小小草药,有大用处!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说起来,菊花入药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它就被列为上品,有“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记载。到了明朝,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更是倍加推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其苗可蔬,叶可嚼,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文绉绉的一大篇,其实就是说菊花春生芽,夏叶茂,秋开花,冬结子,不畏风霜,四季常绿。它的苗可做菜,叶可生吃,花可做糕饼,根和种子可入药,还可做药枕、酿药酒。最终归纳起来,也就一句话的事儿——菊花从头到脚都是可用之材。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度里,药用菊花的品种很多,其中佼佼者也不在少数,比方说安徽亳县的亳菊、滁县的滁菊、河南的怀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浙江的德菊等等,还有不能不提的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据《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在中医里,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肺经、肝经,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  常用菊花泡水喝,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感染、眼疾、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有效果。比如用菊花、槐花、绿茶各等份,泡水代茶饮,叫菊槐茶,可以治疗高血压,久服可预防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症。用菊花、山楂、决明子各等份煎服,叫菊楂决明煎,可以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当然,还有很多人知道的菊花枸杞茶,有非常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大名鼎鼎的明目良药——杞菊地黄丸就是以这两味药为主药。  还有大名鼎鼎的菊花酒,常饮有养肝、明目、健脑、抗衰老等功效,所以又称“长寿酒”。唐代的时候,中宗登慈恩寺做寿,群臣献的礼就是菊花酒。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菊花古酒的酿制秘方。把杭白菊2000克、枸杞子5

  • 【金秋计划】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逍遥散治疗肝癌并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探讨

    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中肝细胞癌的患病率尤为显著[1]。据统计,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2位[2],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此外,肝癌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比例较高[3],而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他疾病一旦并发抑郁症则复发风险增加,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更高,增加了治疗成本和持续时间,加重经济负担[4],故探索出有效治疗肝癌并发抑郁症的方案十分迫切。 研究表明,源自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方逍遥散,由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甘草、白术、薄荷、生姜8味药材组成[5],可治疗多种疾病,陈士铎等明清名医认为其主治“五郁”,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灵活搭配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症[6],而抑郁症中以肝郁脾虚型最常见[7]。本课题组总结前期研究,表明肝癌患者亦是以此证型最常见,加上近年来有不少逍遥散类方治疗肝癌的研究,表明逍遥散和简化方均具有保肝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提高抗氧化水平,减轻药物引起的肝毒性[8],还可抑制炎症因子,下调神经内分泌激素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9]以及抗脂质作用[10]。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药理学整体阐释复方中药的作用机制[11],结合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分子层面机制,挖掘出逍遥散对肝癌并抑郁症的作用机制,阐释逍遥散更加全面有效的临床实践科学内涵,为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复杂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分收集与筛选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http://tcmspw.com/tcmsp.php),以逍遥散组方中药的“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甘草”“白术”“薄荷”“生姜”为检索词,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及类药性(DL)>0.18为筛选条件,获取组方中药的有效成分[12],通过有效成分MOL ID获取相应靶点,并将其对应的Target name导入STRING数据库标准化处理靶点名称。 1.2 肝癌及抑郁症疾病靶点收集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http://www.genecards.org/)搜索疾病靶点,其中肝癌以相关简写(PHC、PLC、HCC)、抑郁症以简写MDD为检索词获取相关疾病靶点。 1.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 将筛选得到的逍遥散药物靶点与肝癌、抑郁症相关的疾病靶点进行重叠分析,以获取共同靶点,保存为逍遥散及肝癌-抑郁症共同交集靶点文件,并通过STRING数据库预测PPI互作关系,通过在线作图工具绘制韦恩图[13],再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 1.4 逍遥散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将逍遥散的全部活性成分和靶点导入Cytoscape3.9.1,进行网络分析,并绘制成分-靶点相互作用图,节点代表药物成分和靶点,边则代表二者的相互作用。 1.5 基因本体(GO)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 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分析,以揭示其生物学意义,并使用微生信平台绘制GO和KEGG富集分析柱状图。 1.6 分子对接验证及筛选 选择度值排名前10的核心交集靶点为受体,度值排名前10的活性成分为配体进行对接[14]。通过Pubchem数据库获取成分的3D结构并借助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将10个受体合并为一个文件,命名为LIG-,并保存为MDL MOL/SD File格式,从PDB数据库中获取蛋白晶体结构数据,随后借助PyMOL软件进行处理,以清除水分子和杂质,分别将各个处理后的靶点分别导入AutoDock Tool1.5.7软件中加氢键并保存为PBDQT文件,使用PyRx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与可视化展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逍遥散活性成分及靶点 筛选得到逍遥散活性成分共161个,其中柴胡活性成分17个,当归活性成分2个,白芍活性成分13个,茯苓活性成分15个,白术活性成分7个,生姜活性成分5个,薄荷活性成分10个,甘草活性成分92个,对以上中药活性成分进行靶标预测,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Target name标准化处理共得到661个靶点,去重后最终得到238个靶点。 2.2 疾病靶点的筛选与PPI网络的构建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肝癌疾病靶点10 227个、抑郁症疾病靶点977个,将二者靶点和逍遥散靶点取交集,得到69个交集靶点,并制作韦恩图(图1)。 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图(图2),并将其导入至Cytoscape 3.9.1进行优化,此图共含69个节点,918条边,根据度(degree)值进行升序排列,越靠近圆圈内部代表度值越高,核心靶点根据度值筛选,前10名依次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b(ILIB)、白细胞介素6(IL6)、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雌激素受体1(ESR1)、凋亡抑制基因(BCL2)、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这些关键靶点可能为逍遥散治疗肝癌并发抑郁症的关键靶点。 2.3 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将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数据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在Cytoscape软件中的“Apps”选择插件Centiscape 2.2中,同时选中“度值”“介度”“紧密度”后进行网络分析,得到该网络的度值为4.22、介度为662.34、紧密度为0.001 1,以大于以上三者的值为筛选标准,最终得到逍遥散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该网络包含了271个节点(其中包含39个活性成分和232个靶点及572条边),并选取OB值排名前20的活性成分进行展示(表1),随后又依据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构建逍遥散活性成分与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图(图3),图中内部圆圈矩形排列为所有靶点,外围环绕各三角形图代表所有活性成分,图形形状越大代表度值排名越靠前,结果显示逍遥散中度值排名前10的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堪非醇、苜蓿毒素、β-谷甾醇、豆甾醇、毛地黄黄酮、茵陈黄酮、山槐素、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熊竹素。 2.4 GO富集分析 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69个交集靶点的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共607条GO条目(P<0.05)。其中BP相关条目471条,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信号转导、以DNA为模板的转录调控、炎症反应调节、基因表达抑制等。MF相关条目88条,包括相同的蛋白质、酶、血红素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化、细胞因子活性等。CC相关条目48条,P值靠前的包括细胞外间隙、胞外区、大分子配合物、突触后膜的整体成分、突触前膜的整体成分等。利用微生信在线工具对BP、CC、MF前10条通路制作GO富集柱状图(图4)。 2.5 KEGG富集分析 富集分析共获得143条KEGG功能条目(P<0.05),最终取前20条通路制作KEGG富集柱状图(图5),结果显示基因主要富集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恰加斯病、癌症、HIF-1等信号通路。此外,发现IL6、BCL2、STAT3、AKT1等关键靶点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中均显著富集,见表2。 2.6 “中药-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选择KEGG排名前20条通路与逍遥散、肝癌、抑郁症及三者的交集靶点及对应的成分导入Cytoscape构建网络图,见图6和表3。 2.7 分子对接结果 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度值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之间的亲和度。结果表明,活性成分β-乙酰氧基苍术酮与靶点BCL2、IL6、ESR1、IL1B、STAT3、AKT1的对接结合能低于-20.9 kJmol-1,结合活性较好;与TP53、PTGS2、TNF、HIF1A结合能均低于-29.3 kJmol-1,结合活性强,说明靶点和活性成分之间能稳定结合[15-16],具体结合能数据见表4,并构建β-乙酰氧基苍术酮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模式图(图7),显示β-乙酰氧基苍术酮分别与TP53在LYS-1516、ASP-1526位点形成氢键;与PTGS2在GLN-461、HIS-39位点形成氢键;与TNF在THR-139、ASN-135位点形成氢键;与HIF1A在SER-148、ARG-89位点形成氢键;与BCL2在GLN-190、ARG-6位点形成氢键;与IL6在SER-108、THR-44位点形成氢键;与ESR1在HIS-3、TRP-195位点形成氢键;与IL1B在SER-43、ASN-7、GLU-64位点形成氢键;与STAT3在ASN-315、GLN-232位点形成氢键;与AKT1在ARG-15、THR-87位点形成氢键。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肝癌属“癥瘕”“积聚”“鼓胀”“肝积”等病范畴[17],而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肝郁[18],是一种常见于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共病[19],二者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而经典方剂逍遥散方中以柴胡为君药,发挥着疏肝解郁的关键作用;当归和白芍则协同养血柔肝,共为臣药;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生姜温胃和中,薄荷则协助柴胡疏理肝气,四者同为佐药;甘草不仅发挥着调和诸药的关键作用,还具备健脾益气的效果,因此作为佐使之用。以上8味药物相互协作,共同发挥疏肝理气、养血健脾的治疗效果[20]。因此逍遥散不仅能够治疗抑郁症,同时其组方中大多化合物对肝癌均具有靶向作用,比如君药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柴胡皂苷,在体内外均展现出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保护肝脏的活性作用[21-23]。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验证了白术的主要成分3β-乙酰氧基苍术酮与核心靶点结合力强,研究表明该成分通过PI3K/Akt、IL-17等信号通路作用于MAPK1、TP53、ESR1,调节神经生理过程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24],并具有很强的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直接作用于大脑,还能调节IL-6、一氧化氮合酶3(NOS)、ESR1和TNF水平[25],缓解炎症并抑制细胞凋亡[26],发挥抗抑郁、抗肿瘤作用。 同时度值排名靠前的核心交集靶点中大部分为炎症因子,文献表明炎症因子与肝癌[27]、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比如TNF-α和IL-6是两种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抑郁症的神经炎症反应[28],和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9],抑郁症急性发作期间,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30]。TNF-α还通过将Caspase-3与死亡域蛋白(FADD)结合来诱导细胞凋亡[31],发挥抗肿瘤作用。上调Bcl-2基因表达可改善抑郁症状[32],而Bcl-2表达下调,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上调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33]。低HIF-1α血浆水平与肝癌更好的治疗反应和较高的总生存周期显著相关[34],以及与NF-κB、STAT3一起影响炎症的发生[35],还能引起抑癌基因p53基因发生突变,参与铁死亡调控[36],影响肝癌的发展[37]。而ESR1则通过调节5-羟色胺(5-HT)信号传导[38],改善抑郁症状。综上表明,核心交集靶点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肿瘤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其在肝癌和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角色。 通过KEGG富集发现,富集最显著的AGEs-RAGE信号通路激活能介导炎症反应,促使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分泌增多,而炎症因子的高表达状态又能反向调节AGEs-RAGE轴,抑制下游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少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与释放,进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39],参与脑组织损伤过程[40]。缺氧状态下,还可诱导AGEs-RAGE介导的HIF1α活化、NF-κB、ERK和Akt信号通路影响癌症的进展[41]。比如,AGEs通过ERK途径诱导自噬,下调RAGE降低自噬和肿瘤细胞的存活,进而导致凋亡细胞的死亡[42]。AGEs与其细胞结合的AGE受体(RAGE)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氧自由基的产生、激活NF-κB[43],造成炎症细胞因子与活性氧产生,引发炎症与免疫抑制[44],加速形成的衰老蛋白衍生物[45],介导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成分之间的关联,以诱导缺氧、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自噬、表观遗传修饰和癌症干性[46],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炎症、免疫[47],进而发挥抗肿瘤、抗抑郁功效。 中药方剂为复杂网络,其特点是多组分组合,并通过多层次、多靶点发挥综合效应,使机体恢复生物网络平衡[48]。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逍遥散主要通过活性成分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介导IL6、TNF、BCL2、HIF等靶点,调控AGEs-RAGE和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抑制炎症、免疫调控、促进细胞凋亡等作用,从而改善肝癌并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 常用的中药名方

    四物汤,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记载。它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生地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痛经。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白虎汤中主要配伍中药就是石膏,可清肺热而除烦渴。神仙粥,主治风寒感冒初起,载于《食宪鸿秘》:“糯米半合,生姜五大片,河水两碗,入砂锅煮两滚,加入带须葱头七八个,煮至米烂,入醋半小锺。乘热吃。”就是用糯米和生姜一起煮粥,开两沸后加葱头,放点醋即可。生脉饮,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的,主要由三味药组成: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其中人参属土,麦冬属水,五味子属木。因心属火,则这三味药正是对应了五行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的规律。所以,别小看这个就由三味普通的药组成的药方,不仅仅可以预防中暑,还能治愈或缓解不少疑难杂症。桑菊饮,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由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等组成,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一般来说,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八珍糕,有“千古养生第一糕”之称,是老幼皆宜的佳品。相传慈禧当年嗜食油腻肥甘的食物,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 泻的症状,太医去为她会诊,认为她的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给她开了一张由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材料组成的方子做成糕点,吃了几天后,她的症状就完全消失 了。慈禧太后一高兴,就给这款糕点取名叫“八珍糕”。

  • 【原创大赛】月饼与中药,到底谁招惹了谁?

    【原创大赛】月饼与中药,到底谁招惹了谁?

    月饼与中药,到底谁招惹了谁?这些年,节味越来越淡,中秋也不例外。没有了童年对节日的期盼,月饼似乎成了中秋节唯一的象征。每年,大量月饼的出现都在提醒着人们新一年中秋节的来临。节味虽然淡了,可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月饼的种类种类却越来越多。各类标榜着“养生月饼”、“保健月饼”、“营养月饼”之类的“功能”月饼成了月饼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诸如:人参月饼、枸杞月饼、虫草月饼、燕窝月饼、山药月饼、橘红月饼。。。。。这些加了中药的月饼纷纷加入了月饼销售的大军。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中药月饼,一方面是商家竭尽所能地宣传其保健、养生“功能”;一方面是专家大喊其“违法”;一方面是消费者面对各类月饼的茫然不知所措。于是乎,有拥护的,有抵制的;有说养生的,有说非法的;更有一大群盲从和茫然的。。。。。。是月饼加中药的错,还是中药侵入月饼的错?一时间,众说纷纭,把月饼和中药两个本关系不太密切的物品扭在一起,而且竟是如此的水火不容。。。。。。月饼和中药,到底谁招惹了谁?一、先来说月饼吧月饼虽然特殊,口味特点也很明显,但不可否认,月饼始终是一普通食品。各类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宁式月饼、潮式月饼。。。。。。除了面皮有差别外,月饼最大的差别还在于馅料的不同。如,五仁、豆沙、枣泥、莲蓉、蛋黄、火腿、梅干以及各类水果馅。拿最传统的五仁月饼举例来说。下面是一个五仁月饼的图片(图片不是很清楚,大家将就一下啊):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201445_318064_162337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201446_318065_162337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201447_318066_1623370_3.jpg这里面看以看到的馅料有:花生仁、葡萄仁、黑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冰糖、青红丝等。你会说,这很普通啊,所有五仁月饼里基本上都有这些类似的东西啊!是的,这个馅料很普通。可在你眼里这个作为食品、看似很普通的馅料,你知道有多少种可作为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么?花生仁:又名落花生,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本品“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葡萄仁:葡萄干,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本品“味甘、酸,性平”,具有“补气血,舒筋络,利小便”的功效。黑芝麻:据最新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核桃仁:据最新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甘,温”,具有“补肾,温肺,润肠”的功效。冰 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本品“味甘,性平”,具有“补中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青红丝:你知道月饼中红色、绿色的条状物是什么吗?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青丝玫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青红丝。它是由橘子皮切丝,加入了色素和糖制成的。有的颜色鲜艳,有的丝条干燥,具体与制作工艺有关。橘子皮,中药名“陈皮”,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苦、辛,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五仁月饼如此,那么其它馅料的月饼呢?枣泥月饼:其主要原料为大枣。大枣不仅仅是食品,也是一味知名的中药。它不仅本身入药,而且还是还多汤剂中不可或缺的“药引子”,是历版药典均有收载的药物,其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豆沙月饼:其主要原料豆沙——为赤小豆制成。赤小豆也是典型的中药。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甘、酸,平”,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还有,莲蓉月饼中的莲子、水果月饼中部分水果。。。。。都能见到中药的身影。看完这些,你是不是也会吃惊——我这哪里是在吃月饼啊?分明是在吃中药嘛!二、再来说中药吧。一提到中药,人们第一感觉总是与“慢性病”、“苦”、“黑乎乎的一大碗”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只有生病的人才会去用它。一般人不会与日常的饮食联系在一起。其实,好多中药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一部分是调料类,如:生姜、花椒、肉桂、八角、小茴香。。。。。。一部分是水果类,如:大枣、山楂、桑葚、乌梅、桂圆。。。。。。还有一部分是豆类,如: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刀豆。。。。。知道“桔梗”么?一般人提到桔梗肯定想到是“中药”了,因为它在中药中太常用了,药用价值也很高。没印象?!那你记不记得小学课本上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的难喝的“桔梗汤”?虽然国人觉得难喝,但桔梗汤却是日本、韩国乃至大多数朝鲜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而且在韩国还有食用鲜桔梗的习俗。到现在,国内桔梗更多的还是以泡菜、腌菜的形式出口韩国。至于入药,其用量还不及食品用量的三分之一。由此看来,好多中药其本身也是食品,中药也没那么可怕!本来嘛,药食同源。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各类植物、动物甚至矿物;而人类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食用,没有药用价值,就单称为食物;但其中大部分的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历史发展到今天,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已经很难进行严格的区分了。其实,这也正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近年来,回归自然理念的日益影响,各类中药一窝蜂地涌入了各类药品、保健品甚至传统食品的领域。由于对中药不加区分使用,乱用、滥用等不合理应用现象,一次次地把中药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王老吉凉茶的争议、中药月饼的争议。。。。。。既然,传统的月饼中也含有中药,传统的中药也有可食用之处。那么月饼中加入中药,中药进入月饼的领域本无可厚非,如此争议,到底谁惹了谁?关键问题,就出在这个食品和药品的界定上。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那么那些物质“既是食品,又是

  • 【“仪”起享奥运】栀子、紫苏子、松花粉、巴豆、王不留行、水红花子、诃子、葶苈子、芥子,国家药品标准修订公示!

    7月23日,国家药典委公示了17个中药标准草案:冠心丹参滴丸、消食退热糖浆、金嗓开音颗粒、金嗓利咽丸、葶苈子、松花粉、芥子、巴豆、紫苏子、栀子、王不留行、水红花子、诃子、咳特灵片、板蓝根含片、复方塞隆胶囊、复方丹参滴丸涉及的9个药材和饮片品种主要修订内容如下:葶苈子:修订葶苈子药材、葶苈子饮片、炒葶苈子饮片的性状项及显微鉴别项。修订葶苈子药材、葶苈子饮片和炒葶苈子饮片的薄层色谱鉴别项。松花粉:增订了松花粉浸出物项。芥 子:修订芥子药材薄层色谱鉴别项、芥子饮片和炒芥子饮片的薄层色谱鉴别项。巴 豆:增订生巴豆饮片的检查、含量测定项。紫苏子:修订炒紫苏子水分检查项。栀 子:修订栀子来源项采收时间、性状项、规范对照品名称。王不留行:增订炒王不留行饮片总灰分检查项。水红花子:修订了水红花子的薄层色谱鉴别项。诃 子:增订诃子饮片鉴别、检查项、浸出物项;增订诃子肉饮片鉴别项、检查项、浸出物项。

  • 【转帖】方舟子:分析捍卫中药的4种人 如何看中药的毒性

    英国对部分中药的“有害性”进行最严厉调查 最近,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对“中药有害性”的调查进入了“最严厉的阶段”。由此,方舟子重申了他对中药的态度。 近日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宣布发现有5种中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其中有两种特别引人注目:“复方芦荟胶囊”含汞量达11-13%,超过该国标准的11.7万倍,该药的批发商和药店已被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何首乌被发现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中药有毒副作用,本不是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国外和港台的药物安全机构都会发布这类公告提醒当地消费者的注意,但国内媒体很少报道。这一次由于国内有报纸即时做了报道,在国内也成了新闻。 一旦有人说中医药的坏话,就会引起靠中医药为生的既得利益者和坚信中医是国粹的普通大众的强烈反弹,这是预料中的事。只不过这都是信仰先行的非理性反应,经不起推敲。在听说某种中药有毒副作用时,有这几种典型反应:一是矢口否认中药有毒。例如,据广东的报纸报道,针对这次事件,“省中药局的业务处有关人士认为,英国药物安全机构中所说的这些副作用,没有病例证据,并不能说明问题。”“广州市中医院原院长、著名中医专家吴维城教授认为,类似肝炎这样的疾病,都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才导致发病的,而草本植物本身是不可能带有肝炎病毒的,比如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肾功能的中药,在我国中医用药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发现引起肝炎的病例,不能仅凭一种中药就断然做出有毒的推测。”看了这则报道,不禁让人对“著名中医专家”的医学水平肃然起敬,一句话就轻轻松松勾销了两类疾病——中毒性肝炎(因食物中毒引起的肝炎)和药源性肝炎(因药物引起的肝炎)。医学界已经发现有数千种药物都能导致肝炎,其中就包括许多种中药,例如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制剂,在老中医看来自然是无稽之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指控何首乌能致肝炎,并非没有病例证据,在其公告中列举了7个病例。这7名患者为了防止脱发而服用何首乌制剂,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在停服后全都康复。实际上,自1996年以来国外医学文献中至少有4篇何首乌导致肝炎的报道。一种药物被使用了几千年,并不能证明其无毒。有的药物毒性,特别是毒性较慢、中毒症状不那么明显,例如能导致癌症、畸胎、肝肾损伤的药物毒性,是很难通过经验摸索出来的,而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严格的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才能发现。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几年前也曾经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龙胆泻肝丸致肾衰竭事件。“复方芦荟胶囊”含汞量高得惊人的原因是因为它添加了朱砂,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网上有文章指责英国药物安全机构不懂基本的化学概念,汞有毒不等于硫化汞有毒云云。 但是汞有毒也不等于硫化汞就没有毒。硫化汞有没有毒,是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的。有人认为硫化汞不溶于水和脂,因此不能被人体吸收,没有毒。其实不然。查英文医学文献资料可知,用硫化汞喂食动物,汞可被吸收入体内,在脑、肝、肾等器官累积起来,造成这些器官永久性的损伤。可见不能溶解的硫化汞在肠道环境中会发生变化,也能被吸收。临床上也有久服含硫化汞的中药导致汞中毒的病例。例如,199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现一名13岁华裔儿童吃打蛔虫的中成药“鹧鸪菜”4年后大脑受损,经检验发现“鹧鸪菜”中汞的含量高达2.3%,就是因为其中含有朱砂。另一种反应是承认中药有毒,但是认为对人体无害,甚至还能“以毒攻毒”。例如,同一则广东报纸的报道称,“省中药局业务处有关人员介绍,很多的中草药中汞的含量都有超标,但跟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不一定对人体就有害。比如砒霜,汞的含量还要高于芦荟胶囊,目前,国际上还是用于辅助治疗白血病,韩国则用来浸酒,达到驱寒的功效,只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剂量。”这种情形当然有可能,许多毒物也能被用以治疗疾病,但是,这同样也是必须经过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之后,针对某种特定的毒物特定的疾病下结论,而不能泛泛而论,由于理论上有此可能,就可以不对药物的毒性做具体的研究,而随意下毒。我们能够因为砒霜(其主要成分是砷,而不是汞,该中药专家所说有误)能被用于辅助治疗白血病,就认为砒霜的毒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病都用它来治,甚至当食品来吃吗?韩国用砒霜浸酒,也不能说明那就是合理的。中国某些地区以前也有类似的习俗,只不过是用另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雄黄来浸酒,雄黄遇热分解变成砒霜。端午节喝雄黄酒会导致砷中毒,现在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陋习。第三种反应是也是承认中药有毒,但是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是药三分毒”嘛,西药也有毒副作用嘛。但是,西药在上市之前,其药效、安全剂量及毒副作用,都已经过了试验和详细的分析,所以可以事先加以防范,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尽量挽救。而绝大部分中药在这些方面都不明不白,出了问题就以“是药三分毒”为借口推卸责任,这不是在草菅人命吗?对此,龙胆泻肝丸事件的教训值得吸取。早在1993年,西方医学界已经注意到了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的问题。当时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百多名妇女因长期服用含有中草药“防己”的减肥药而使肾脏受到损害,最终需要换肾。随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也陆续指出,这类肾脏疾病主要与服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有关。1994年,法国率先禁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美国、埃及等多国也陆续发出了同样的禁令。但是,国内药监部门、医疗机构、药厂对此都置若罔闻,坚持中药有自己的用药标准。直到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向有关部门发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但并未向社会大众发出警告,仍任由不知情的民众继续服用上述药品。2003年2月,新华社以系列报道方式首度向国内公众披露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关木通”含马兜铃酸而可能导致尿毒症,才促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全国发出通知。至此,十年已经过去了,在这十年间又有许多患者因为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而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损害,包括北京崇文医院的一名出生中医世家的老中医。难道我们还要再过十年,以无数患者的健康为代价,才能迫使药监部门更认真地对待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消费者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管“专家”、广告说得多么好听,也不吃药效不明、毒副作用不清的任何药物、补品。身体是你自己的,乱吃中药吃出了问题,就悔之晚矣!

  • 中药对照品称量的时候静电太多

    中药对照品称量的时候静电太多,,粉末状的对照品粉末,比如陈皮苷,用了除静电仪,也没有用,大佬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 新版药典实施,收集汇总部分旧版药典价值帖子

    新版药典实施,收集汇总部分旧版药典价值帖子

    2015年新药典光化学柱后衍生方法做的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图谱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91005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031036_576138_1608710_3.png关于中国药典肉苁蓉的HPLC方法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696651最近做了肉苁蓉的hplc法 紫外检测器测含量走完六针对照品后 松果菊苷和毛蕊花塘苷的保留时间 峰面积都非常吻合 (全程35分钟 梯度洗脱)挂机连走四针样品 下班回家 第二天发现松果菊苷的保留时间飘到了两分钟之后 而毛蕊花塘苷却没有变化后来重新走基线 如此往复试了好多次 折腾了一天 最好的情况就是松果的保留时间飘了1.5分钟 而毛蕊花塘苷依然不变药典液相检测方法中关于“调节检测灵敏度”的问题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275426在中国药典中液相的检测方法中都有这样一句话“取对照溶液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一般是在自身对照法中可以看到,这句话是用来干什么的?我的理解是在打印图谱的时候是对照中主成分的峰高占到图谱峰高量程的25%,如峰高是0.01AU,则打印图谱时使图谱的纵坐标调整到0.04AU即可,样品溶液的图谱也是用一样的量程,我的理解有误吗?在我们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领导是要求一般供试品溶液中0.1%的峰的积分情况要看的清楚,如果按照我上面的说法调节的话,根本就辨别不了0.1%的峰了药典中低波长梯度实验是不是不好做呀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160036最近两年药典的检测做的很多,有上千种样品的检测。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样品不好做呀,尤其是低波长梯度样品的检测,比如人参皂苷,203nm,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再比如柴胡皂苷,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是不是对仪器、实验环境等要求很高,都不太好做呢。药典方法分析浙贝母,用C18柱分离不好,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柱子能很好分离?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4410600药典方法分析浙贝母,我们的C18柱分离不好,能出峰,就是一个峰上有太多的峰上峰,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柱子能很好分离?晒晒《中国药典》中的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3253406在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含量检验项,由原来的紫外法改为液相法其色谱条件是“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2%冰醋酸溶液 (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当我们按此条件检验时,发现怎么调都不出峰。后来,我们将流动相的比例调整到和有关物质项下的一致,结果非常好,后来又咨询了有关的权威人士,说流动相的比例反了,调整为(80:20)就可以了,我们按此比例检验结果也是非常好的。但是,药典的勘误表上并没有此项内容。请问各位你们在执行2010年版药典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关于药典进样量更改的问题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2859754在药典规定的色谱条件中,如果我们因为峰型的问题,更改了样品浓度或者进样体积,这样算不算方法的变更呢?需不需要做方法验证呢?2010版药典为什么不限高效液相的流速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2780981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图谱库-中药材.中药饮片(第二册)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4299651药典里液相测有关物质,基本都用自身对照法而不用归一化法,为何?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4163092中国药典2010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图谱库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3252125

  • [转自xys]中药不需要检验么?

    中药不需要检验么?  作者:史节  在当下关于中西医孰优孰劣的大讨论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普遍的观点:  那些存在于中医典籍中的中草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已经被实践检验了无数次,有无数治愈的案例,无数患者现身说法如何被救治,无数中医大夫绘声绘色描述如何拯救了病人……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药是有效的,且中药有效性无需通过现代医学的检验来证实。  果真如此吗?大量的典籍记载、数千年的实践、无数的案例、众多的现身说法,足以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吗?  不够,远远不够。  即便是已被证明有效的现代医学药物,都可能在不断的实践中被颠覆对其的认识。何况是几乎没有被现代科学手段检验过的中药?  先谈一下现代医学是如何颠覆对已被证明疗效的药物的认识。  第一个例子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首先是作为最为出名的解热镇痛药被推向市场的,后来医学界又陆续发现,阿司匹林对其它多种疾病具有不同凡响的治疗效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阿司匹林被陆续发现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另有研究显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预后。在美国,医生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处方药中通常包括阿司匹林。这样一种被研究得如此透彻的药物,是否还有继续被研究、检验的必要?  有必要。您看,新发现来了。  这篇发表于2012年的文献《阿司匹林疗法仅能延长特定结直肠癌患者寿命》表明:“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的受益人群仅限于PIK3CA变异基因携带者,其数量约占结直肠癌患者总数的20%,对其余患者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会导致胃肠溃疡或胃出血。”  通过这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阿司匹林这种能够明确改善结直肠癌的预后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具有PIK3CA变异基因的患者来说,阿司匹林非常必要而且能够极好的改善预后;而对于80%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阿司匹林不仅无效而且还有风险。通过类似的科学检验,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从而改善临床治疗。事实上,几乎任何进入临床的药物都在进行类似的研究。  这个例子毕竟是正面的,属于已经明确疗效研究的拓展,下面接着说第二个例子,临床应用本认为是有效的药物,但调查的结果却是不佳的。  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有数据说中国的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高血压需要终生服降压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目前使用的降压药物中有一大类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这种药物在中国地区降压药中占据大概半壁江山。吃这类药物,能够明白无误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  持续检验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代CCB基本上都是短效CCB,上世纪90年代,对于短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研究表明:短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尤其以短效硝苯地平最为明显,长期使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美国FDA也警告使用短效硝苯地平有危险。本来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结果却导致了风险。这些报告引起了关于CCB的安全性大争论。目前,第一代CCB基本已经被取代,并且不被推荐用于高血压病人。而长效CCB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没有发现这类问题,仍然被广泛使用。  接着说第三个例子。很多人对草药和有种天然的好感,下面说的这个药物最早是从植物提取的,有大量医生证明其疗效,长时间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目前仍然是一线用药,几乎没人怀疑其疗效,这样的药物是否不需要再进行检验了呢?  不是。  从毛花洋地黄植物提取出的药物地高辛用于治疗心脏病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大概是治疗心力衰竭历史最悠久的药物。地高辛广泛用于临床,目前仍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线首选药物之一。有无数医生能够问心无愧地提供证言来证明它的疗效。这样一个药物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检验来了。  一项2002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地高辛可以降低心脏病患者住院治疗的比例,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体的患者性别分析还显示地高辛实际上还提高了女性患者的死亡率。这项研究自然又引起了临床上的争论。但这样一种用了多年,临床显示明明是对心衰患者有效的药物,无数医生可以问心无愧证明其疗效的药物,结果却可能提高部分(女性)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对于任何药物来说,理应进行持续性的研究、检验。  我再举一个历史更为悠久的,有典籍等历史记载,有无数个案,有很多人证明,有大夫的病历的,很长时间内大夫将其作为常规疗法的例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足够证明其疗效的。可事实怎样?  这个例子是放血疗法。在世界各个民族中,放血疗法怕是最为广泛存在的疗法了,世界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采用过这种疗法。对放血疗法明确的记载有两千年,曾经在欧洲流行一时,甚至很长时间内是医生的常规疗法。在当今的中国,仍有一些中医师采用这种疗法,并信誓旦旦宣称其有效。从历史上来看,这种疗法有大量的病例,无数人的证明,甚至跟中药特别像的是,放血疗法还有理论依据。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源自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说人的生命依赖四种体液:血、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古希腊人认为血在四种体液中是占主导地位的,伽林大夫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经常“过剩”,正如中医里滋阴派讲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样,中医滋阴,古西医于是就放血。  然而,终于有一个苏格兰军医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于十九世纪初期开始认真研究这种历史悠久疗法。“他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平均分成3组,3组病人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类似,所接受的治疗也一样,唯一不同就是两组病人不放血,一组病人接受传统的放血疗法,结果是不放血的两组分别有2和4个病人死亡,而接受放血疗法的组竟然死了35人。”而后的多种研究都证明了放血疗法的无效和有害。历史记载充分,有无数个案,有很多人证明,有大夫的病历,等等等等这一切,在科学检验面前不堪一击。  以上这些还是在基本符合理想状态下,最大限度要求的情况下的例子。而中药符合这些么?且让我们从中药最引为自豪的历史典籍来说,这些中药的典籍真的很完备、很可信么?  以下是几个来自中医典籍的例子:  “中猪肉毒。猪屎烧灰,水服方寸匕。——《外台》  妇人血崩。老母猪屎烧灰,酒服三钱。——《李楼方》  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千金》  妊娠尿血:取夫爪甲烧灰,酒服。——《本草纲目》  我们的典籍记载的混乱与不堪,从被视为至尊的《本草》就可见一斑了。有人会觉得这可信么?哦,有人会说,我这是攻击一点,以点带面来抹黑中医。那么我请问,有大量这样记载的典籍,算不算是种可信的记载?需不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呢?  好吧,那是典籍,古人是神人也罢,是庸人也罢,毕竟要靠现代人的传承和整理。那么就拿现在使用的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来说,而这里面关于中药部分,有使用鼯鼠屎的配方的,有使用重金属入药的,有使用人体器官入药的,使用最廉价化学降糖成分维持药效的消渴丸……必须提醒的是,这是有标准的记载的。这已经比中药中最传统、最广为人知、最广为人用却没有任何质量标准的中药汤剂进了一大步了。还有人认为中药的典籍很完备和可信么?  至于目前对中药制品的质量控制,那更不要说了:“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事实上,各种各样对中药进行检验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曾检验过两百多种中草药,没有一种有降血糖作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宁庆2007年3月10日在“科学为健康维权”论坛的发言)。而这还是冰山一角,我们曾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药,而得到的成果,屈指可数。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会说:我就是相信中医,我就用中药,我相信这里面会有很大比例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从中药里面筛选有效药物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例如青蒿素的发现。为了研究抗疟疾药物,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八百余个可能抗疟的中药,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4300余个,数量庞大;当年中国举全国之力,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见另一个报道称:中草药3200种,而后屠呦呦又在2000多个治疟方药中精选出640个),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不管哪种说法,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这个几率是多大呢?方舟子先生有个话,我觉得很形象:这基本上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换句话说,你使用中药和中医疗法治疗疟疾,真正有效的概率和随便翻《中国植物志》一下子指到青蒿这个词条的概率差不多了。  事实上,从中药典籍发现有效药物的概率比从《中国植物志》还要低,这是因为:“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  由此可见,单对疟疾来说,利用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的概率为零。  疟疾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经过这么多年中药的检验,我们到底得到了哪些有效成果呢?绕毅先生说过,中药的贡献大概就是青蒿素和治疗白血病的砒

  • 有没有做过中药材酸不溶性灰分

    中药材的酸不溶灰分,洗涤至不显氯化物。然后这个的洗涤是用热水还是冷水,我同事说热水,药典和百度没有说热水啊。大神可以帮我看看?

  • 中药困局:冬虫夏草内藏金属 名中药材用胆巴泡

    李可老中医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用纯中医治疗急危重病的临床大家。昨日,这位中医名家痛批中药市场的“造假”现象。他指出,中药商家往往在货源供应不上时使用“造假”手段盈利——虫草藏重金属、山药遭熏白、胆巴浸泡附子等,这些手段让商家赚了钱,但药效却大大受到影响,进而危害患者。对此他呼吁,国家应该出台相关制度给与严打并管理,否则中医难以复兴。  知名药材被造假  昨日,李老表示在“复兴中医”的过程中,中药材被造假的问题,可能成为“拦路虎”。“信中医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各类中药材用量也增长了不少。但目前中药材存在很大的问题,药材的供应压力增大后,就出现很多造假的问题。”李老直言不讳。  李老表示,他通过门下学医弟子的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甚至知名药材,都存在被造假的事实。“如山药。正常的山药体型很长,表面有毛,剖开果肉不会很白,但商家为了药材好看、增加分量,就采取造假手段,用药将山药熏白,造假后,山药分量也增加。还有全国著名的药材——四川附子,有的厂家为了增加附子重量,用大量胆巴(即俗称卤水)来炮制,一斤原材料附子经过炮制,可变成两斤。但经此一泡,药效被泡没了。而且胆巴对人具有毒性,用多了还有可能引起中毒。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中了毒,表面上看是吃中药导致的,实际上药材被造了假。”  药材作用被夸大  李老还指出,让中医受到冲击的,还有药材保健作用被夸夸其谈,导致价格虚高,而药材本身也在利益驱使之下,质量下降。比如被称为“中药黄金(1647.00,4.50,0.27%)”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被夸大功效后,也遭遇了被造假。目前,冬虫夏草的价格已经超过黄金,更严重的是,造假的虫草被人吃后,内含的重金属进入人体,就难以排出去,对人体存在很大隐患。”李老因此奉劝广大群众,不要靠药物养生。“一,靠不住;二,要是用量大,且药材被造假了,吃多了,反而变成了坏事。”  监管环节要做好  中药材被造假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李老昨日多次呼吁并强调,监管环节一定要做好,否则会影响名声,难以复兴中医。  “自从着手筹备纯中医学流派基地,科研团队就一直专门派人到各个药材产地,常年进蹲点。团队成员们提前把资金放到厂家那里去,要求厂家公开加工环节,根据要求生产加工中药材,加工过程必须队员们亲自看过、认为合格的才引进。”  李老强调,中药材质量关系到治病救人环节,如果生产关把不好,出现造假,不但不能牢固疗效,还会造成危害。“国家对造假中药的管理不到位,如果这个环节不下大决心管理,保证不了药材质量,中医复兴就很难说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