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研发中心

仪器信息网中国研发中心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研发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研发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研发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研发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研发中心话题讨论。

中国研发中心相关的资讯

  • 丰田中国研发中心暂搁
    从江苏常熟市中心往东南方向驱车20分钟,即可抵达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这个2003年才获得江苏省政府批复成立的省级开发区,因其距离日本在华投资者最向往的上海市不到100公里,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便吸引了33家日本企业扎堆进驻,其中就包括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   在当地负责招商的官员眼里,预期中的“丰田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在开发区主干道东南大道最东头,有唯一的一条以入驻企业名字命名的道路“丰田路”,位于丰田路2号的“丰田汽车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常熟分公司”,就是一家由丰田汽车100%独资的汽车零部件仓储和贸易公司。   而在距离丰田路不远的银海路上,是另一家由丰田汽车投资的丰通上组物流(常熟)有限公司,这家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占地面积5万平米的丰田关联公司是丰田在华最大物流中心,职能是协助丰田汽车将零部件运往天津、广州和长春等地的生产工厂,还有遍及华东地区的1000多家丰田4S店。   让当地官员更感到苦恼的是,与这些“打前站”的小项目相比,计划投资接近6亿美元、占地面积达3600亩(240万平米)的丰田中国研发中心项目,才可谓招商引资的“大鱼”,不过该项目在与当地政府洽谈磋商、并低调筹备了近三年时间后,却因种种原因陷入“难产”的尴尬。   一拖再拖?   “这个项目(丰田中国研发中心)从一开始到现在,究竟谈了多长时间,连我都记不起来了。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没有收到来自企业方面的要启动该项目的正式通知。”开发区招商局里一位专门“对接”日韩企业项目招商的工作人员日前向记者确认,丰田研发中心项目的确处于筹备过程中,具体何时启动工程项目施工并不清楚。   与此同时,关于该项目在政府审批过程中“卡壳”而被迫搁置的消息,也从日本媒体的报道中传来。据9月9日出版的《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中国政府推迟审批,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计划遭搁置。”《日本经济新闻》称,丰田原计划最早在今年让上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不过,政府推迟了对这项计划的审批,原因不明。   “按照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丰田如果不率先完善其在两大合资公司的研发职能,政府是不会允许其在中国设立独资研发中心的。”一位接近丰田高层的内部人士日前告诉记者,政策审批是阻碍丰田中国研发中心项目推进的关键一环,这也是丰田长期以来对该项目进展讳莫如深的根本原因。   在华独资建立研发中心这一计划本身,对于丰田而言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对于日本媒体报道的该项目“因审批推迟而搁置”的说法,丰田中国公关部的负责人谨慎回应称:“我们一直在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和努力,来推进中国本土化研发事业,但是围绕中国研发中心项目,暂时没有任何可以发表的信息。”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了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不过在偌大的开发区内转了数圈之后,记者仍未发现有名为“丰田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施工。而来自中国招标网的一份招标公告则显示,“丰田汽车(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汽车综合研发项目”原计划将于今年10月份动工,至2012年10月竣工,施工期为两年整。   不过,由于项目在启动前的关键时候遭遇审批难题,丰田不得不重新审视在中国独资设立研发中心可能面临的政策性风险。   两种可能   丰田酝酿在华设立独资研发中心的计划,最早始于2008年初。当年2月,常熟市委书记率团赴日招商,与丰田达成了在常熟投资研发中心的意向。同年10月,该研发中心作为江苏省拟建项目进行招标,并在周边城市的应届毕业生中开始招聘。   “他们(招聘)的条件蛮不错的,比如到日本丰田总部培训一年,据说常熟丰田准备建立中国的研发中心,因此还将对应聘成功者进行日语培训。这些都很吸引我。”在江苏某大学的BBS论坛上,一位今年3月参加过丰田中国研发中心校园招聘宣讲会的同学发帖称。   网上流传的招聘信息揭示,丰田中国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为5.77亿美元(约39亿人民币),计划征用土地3600亩(240万平米),用于建设设计实验办公楼、综合研发楼、多功能跑道及环保设施。其中建筑面积为6.3万平米,试车跑道的总长约为45千米(面积约为5.5万平米)。   记者了解到,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该研发中心项目一直在“秘而不宣”的状态下悄然中推进。该项目的最新进展是在2009年7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关于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汽车综合研发项目用地预审的初审意见”。   “意见”显示,丰田中国研发中心的项目用地以及环评工作,均已通过当地政府初审,不过,随后逐级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令该项目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另据记者了解,除了项目用地最终需要报批国土资源部审批外,考虑到投资额度较大等客观因素,丰田研发中心项目必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审批方能启动,而作为汽车产业政策的执行者,发改委和商务部均有权在审批过程中行使“否决权”。   “反正程序走到最后,就是批不下来!”接近丰田中国高层的知情人士表示,由于2004版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合资整车企业必须要 “具备相应的研发职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政策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项目时,仍要考虑其在华合资企业中的研发功能是否已做到足够完备。   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曾参与产业政策制定的张书林则认为,除了现行的产业政策可能给丰田“出难题”以外,丰田研发中心动辄征用数千亩土地的做法,在审批过程中也不容易通过。“据我所知,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企业向政府抱怨道,为何丰田能以极低的价格获批大量土地,而本土汽车企业却不可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此前发布的一份初审“意见”揭示,“该项目选址范围内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为每平方米13元”,按此计算,占地面积达240万平米的丰田中国研发中心,除去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相关费用外,仅需要向当地政府支付3000万元左右的耕地开垦费。   丰田式难题   由于丰田中国方面不愿就在华设立独资研发中心一事做出回应,因此尚不清楚遭遇政策审批难题的丰田研发中心项目将何去何从。来自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和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均证实,丰田已经暂时搁置中国研发中心项目,并将提升本土研发能力的立足点转移到合资公司身上。   而先充实合资公司研发职能,再考虑建立独资研发中心,正是现行汽车产业政策鼓励的方向。   最近几年里,大众、通用、PSA及福特等欧美厂商纷纷在中国建立了独资研发中心。并将一些非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及整合任务,分配给中国的子公司独立完成,甚至把中国本地的研发地位提升到公司全球战略的高度,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中国本土人才优势,又顺应了国内产业政策“自主创新”的需要。   对比之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能力却因发展迟滞而广受诟病。与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每年都推出年度改款车型不同的是,丰田所有的年度新车都少见外观的改动,在外界看来“丰田最擅长的莫过于做些配置的增减游戏”。   在此之前,丰田在中国设有三个有研发之名、无研发之实的公司: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技术研究交流(广州)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不过,上述机构仅承担市场调研、经销商培训和故障诊断的技术咨询等“非研发性”职能。   今年7月,一汽丰田技术研发中心大楼正式落成。这被认为是丰田在华参与投资的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现生产车型技术配合、换型车辆开发、零部件国产化推进等方面的工作。而另一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虽然也设有技术中心,但是其职能仅限零部件认证而非研发。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告诉记者,跨国整车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按照规格水准和研发深度一般可分为三个梯级:针对当地消费者需求所做的应用性改进、基于现有技术平台的新车开发和全新技术平台的开发。“目前绝大多数跨国车企都停留在第一阶段,而丰田甚至还达不到第一阶段。”
  • 全球研发中心东移的“中国机遇”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预计今年可达36.7%,超过美洲成为全球第一   近期引起热议的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中国裁员事件中,有一个被外界忽视的细节,那就是摩托罗拉在全球仅保留3个研发中心,两个位于美国,一个仍在北京。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尽管遭遇跨国企业裁员风浪,中国仍在成长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基地。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到2011年,亚洲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从33.6%上升到35.5%,预计今年将达36.7%,超过美洲成为全球第一 2000年到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研发投资增长了17%,在欧洲的增幅则为5.2% 2010年,跨国公司在亚洲的研发投入比2009年增加了38.45%……在日趋明显的全球研发中心东移趋势中,中国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更加青睐中国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研发总部,有些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研发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正强力推动全球研发中心的形成和转移。Booz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1年至2010年,全球1000强跨国公司研发投入从3530亿美元增长到5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其中,2010年同比增长9.3%,占全球研发比重为47.8%。   在亚洲,跨国公司日益强化其创新布局,加速全球研发中心东移。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张换兆博士介绍,跨国公司2010年在亚洲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8.45%。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加拿大等地区的研发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的90%下降到2006年的80%,目前还在持续下降。而美国跨国公司在除日本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研发投资,则从1997年的5%上升到2008年的14%。   具有市场、人才、政策等多方面优势的中国则备受跨国公司青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研发总部,有些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如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英特尔等。在研究方向上,则不断加强基础型、创新型本地化研究。据2012年巴特尔研发杂志调查显示,美国企业研发中心在亚洲的数量占其全部数量的31%,其中16%在中国。30%的受调查美国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研发投资,高于北美、印度的24%和其他地区的22%。   记者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了解到,根据对国家88家高新区9223家“三资”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在高新区设立的科技机构数量为2090家。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告诉记者,中关村是跨国企业研发机构最早的聚集区,对于这次全球研发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判断,一直在密切关注并会进行多维度分析。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了近200家分支机构,其中研发机构有近百家。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则介绍,地处西部的成都高新区近年来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价值链,吸引了包括通用电气、飞利浦等60余家全球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政策等优势往往被跨国企业看好。比如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目前已出现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就是因为我国在临床试验、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优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说,“但要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高端人才培养质量。”   数据显示,2010年,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这些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均占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的近30%。“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换兆表示。   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   以企业国际化为重点,大力支持市场的国际开拓、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的国际合作、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张换兆认为,从国家层面看,各国已经深刻意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疾病及新能源等全球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球力量一起攻克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资,通过合资企业、合作协议和战略联盟、并购等外向型策略掌握技术垄断权,继而通过在国外开展应用性开发和新产品设计赢得当地市场。   专家认为,全球研发中心发生转移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是深层驱动力 重大科技成就、科学大师及大批科技人才是强大牵引力 创新型思想观念的良好环境是重要保障 不断强化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各国政府的政策布局也是催化剂。而全球研发中心的形成和转移,能够折射出国际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变化。   多极化是这些新特点与趋势中的核心要素。“亚洲经济目前的多极化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都难以单独支撑起全球研发中心地位。”张换兆说。   虽然优化的多极结构能够带来多赢结果,但对我国而言,要想成功把握全球研发中心的转移机遇,就必须做好全方位准备。   张换兆建议,一是通过相关合作机制,统筹运用亚洲其他国家的优势创新资源,加强与日本、韩国、印度、东盟10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二是全面提升科研产出质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为承担全球研发中心建设重任打好根基 三是尽快确立更加积极主动的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发展的思路,支持、规范外资在华研发活动,营造培育全球研发中心的开放环境 四是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发展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产业,不断培育具有世界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使其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建设的主力军。   对此,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表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高地,中关村将紧紧把握这次转移机遇,坚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创新资源,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协同发展 持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以企业国际化为重点,大力支持市场的国际开拓、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的国际合作、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 强生医疗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医药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日前,强生公司宣传强生医疗亚太研发中心在苏州正式成立,该中心由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创建,专门针对亚洲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国和印度)设计和开发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   该研发中心是强生公司“适宜市场创新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天约有十亿人使用强生产品。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医疗保健需求更大的亚洲。中国和印度正处于代谢系统疾病和慢性病的高发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而我们的许多产品都可用于诊断或治疗此类疾病。应该帮助他们享受到强生的产品和服务。”   强生已经进入中国30年,进入印度市场50年,现在建立研发中心,表明强生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要继续开发亚洲市场,强生必须做出改变。强生已向欧美国家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亚洲市场的需求,此次成立的亚太研发中心将和印度研发中心一起,研发适合亚洲市场的新产品。   “适宜市场创新战略”融合了强生对区域市场的充分了解与强生七大医疗器材和诊断品牌的优势。del Prado 先生说,“我们的研发人员立足本地,不断对强生的优秀产品进行改进,寻求邻近或新的开发空间,力求使我们的医疗器材产品更适合亚洲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特点,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重点开发用于治疗亚太地区常见疾病的器材、设计适合基层医疗环境的简单或小型设备、生产更加平价的多功能、一次性产品等。”   亚太研发中心坐落于强生医疗苏州工业园区,在这个占地面积27.8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已经进驻了一个投产于2007年的DePuy生产工厂和一个成立于2010年的全球业务服务中心,为强生在亚太区的公司提供财务支持。截至目前,强生对该园区的投资已达1.15亿美元。   关爱社会,致力公益在把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的同时,公司不忘注重细致的患者教育工作,以及展开众多专业医师培训。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强生医疗学术中心”,本着“探索人类科技,心系人类健康”的宗旨,以远程电视手术直播、电视模拟手术、人体模拟操作系统、远程手术转播等设施为中国医护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专业培训机会,共同推动着中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成为医护人员最可依赖的合作伙伴。   业内人士分析,外企研发中心开展项目研究必然带来产品开发技术,并训练一批研发人员,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却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 中国乳业规格最高海外研发中心成立
    荷兰当地时间2月25日,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在荷兰正式成立&mdash &mdash 目前全球排名第12位的伊利集团宣布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mdash &mdash 瓦赫宁根大学,与欧洲&ldquo 食品谷&rdquo 15000多名研发人员一起,共同打造一个背靠荷兰、面向欧洲的研发实体。这不仅是中国乳业与海外研发机构达成的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之一,更是伊利继去年在新西兰、美国、意大利三度投资后,再次向海外出手。   启动仪式上,伊利集团向到场的上百位欧洲著名学府、研究机构的代表公布了研发中心2014年度的8个研究方向,中国驻荷兰大使陈旭、荷兰外商投资局局长JeroenNijland、荷兰瓦赫宁根市市长GeertvanRumund、瓦赫宁根大学董事长AaltDijkhuizen、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在启动仪式的致辞中,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用&ldquo 挑战&rdquo 两个字概括了成立欧洲研发中心的原因。他表示,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乳制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会的过程中,欧洲将成为伊利全球研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据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多年与世界各地院所机构合作的基础上,伊利希望与欧洲的联系更紧密,也能够更加平台化。&ldquo 我们不仅将与顶尖的研究机构展开合作,我们还将继续承揽世界级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力邀全球专家加盟我们的研究团队。&rdquo 该负责人透露,该中心将首先在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和食品安全三大重点领域发力。   据介绍,瓦赫宁根大学及研发中心是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该校周边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食品科研院所,活跃着15000多名食品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是全球食品及营养研究集群所在地,被称为&ldquo 食品硅谷&rdquo 。中国乳企第一次在海外设立智库就选择这里。   &ldquo 在去年三次大规模的资源布局后,这次与瓦大的合作,说明伊利&lsquo 全球织网&rsquo 的战略已经逐渐将重心转向了全球研发。&rdquo 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对此评价:此举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和人才,提升中国乳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乳企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   据悉,在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挂牌同期,主办方还举办了中荷乳业高端研讨会。中荷两国专家就食品安全、产业一体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 欧莱雅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欧莱雅集团为赢得2020年新增添消费者10亿的目标,采取措施将研发中心建立在中国、印度和巴西,使其更能接近于这些国家有特殊需要的消费者。   报道说,欧莱雅集团负责人表示,该集团53%的化妆品销售额来自新兴国家,而本土销售仅占35% 2010年上半年集团利润的增长也来自这些新兴地区。因此,在研发方面集团要跟上形势,进行重新调整,加快在新兴市场建立研发中心,使创新更贴近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这一调整目标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地方客户,也是通过中国和印度的良好投资环境开发新产品,以扩大整个亚洲和全球市场。这种“逆向创新”应能成为欧莱雅新标准(以往新产品在欧洲研制再推广全球)。   报道说,据介绍,欧莱雅集团目前研发人员有3300名,其中90%的人员仍集中于欧洲和发达国家,集团18个研发中心仅有两个在巴西和中国。当然,基础研究(占2009年研究预算6.09亿欧元的三分之一)不需要在世界各地进行,但即使这样,例如对非洲人头发的研究仍设在美国。因此,集团需在其它地区尽快建立在研发中心。
  • 中国黄连研发中心落户石柱
    12月 29 日,“中国黄连研发中心”和“黄连专家大院”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药用植物园挂牌成立,填补了我国黄连产业集群研发的空白,目前尚属全国首例。仪式由石柱县政协副主席吴新民主持。   石柱黄连素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产量甲中国、品质优良而闻名于世,在全国的中药材资源中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石柱黄连先后完成了GAP规范化栽培基地验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石柱先后被重庆市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部批准为“重庆市道地优势中药材GAP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黄连已成为了我县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近年来,由于黄连规范化种植技术(GAP)推广不力,黄连缺乏优良品种、病虫害严重、黄连重金属镉超标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严重制约了黄连产业的发展,导致黄连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黄连产业危机重重。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黄连产业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解决黄连产业危机的必然选择。建成的“中国黄连研发中心”和“石柱黄连专家大院”,是一个以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重点的黄连综合科技研究平台,在黄连产业发展中承担着品种选育、产品研发、新药创制、产品中试、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它既是黄连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的窗口,也是专家与产业直接“联姻”的桥梁 既是石柱县黄连品种创新、技术开发、人才培训的基地,也是黄连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   揭牌仪式上,市科委副主任张文代表市科委向“中国黄连研发中心”捐赠设备费30万元。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有效整合全市乃至全国的黄连科研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把‘中国黄连研发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黄连研究创新高地和国家级的黄连研究开发中心。”石柱县副县长杨学春在仪式上致词说。   市科委社发处处长徐志鹏、市科委农村处副处长古林、市中药研究院科技处处长蒋渝、市中药研究院黄连研究专家瞿显友、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处长程运康、西南大学教授黄连新药研发专家李学刚以及石柱县科委、民宗委、林业局、县校合作办公室等有关部门、黄水镇政府及黄连公司的负责人,黄水镇政府及黄连公司部分干部职工参加挂牌仪式。
  • 沃尔沃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1月25日,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挂牌成立,其技术研发中心下午在上海嘉定工业区揭牌,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及嘉定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仪式,中共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和沃尔沃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克布等共同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艾宝俊(左二)、金建忠(右一)和斯蒂芬雅克布(右二)共同为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揭牌   图为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及技术中心外景   沃尔沃汽车作为全球汽车著名品牌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及技术中心落户嘉定工业区,对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实现新的拓展以及推动嘉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后,沃尔沃汽车将继续致力于强化中国区的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对消费者的研究和理解,并制定《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计划》,目标到2015年使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领先的品牌之一。   沃尔沃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克布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团队在过去几个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沃尔沃汽车的在华业务,已经从一家全国性销售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全职能的业务集团,业务范围从产品开发、制造、质量控制、采购、销售、市场与客服,到投资者关系、财务、法律、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等各个领域。”   随着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的落户,此举将进一步夯实嘉定“创新发展、转型驱动”的战略实施,为嘉定的“十二五”发展打响头炮。据悉,“十二五”期间,嘉定全区将立足全面融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提出了今后五年“产业转型全市率先”的目标。而实现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围绕我区的汽车特强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沃尔沃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形成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的集聚,进一步凸显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今后,嘉定将继续把汽车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加大扶持和发展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嘉定、乃至全市的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Roche中国研发中心李永国博士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4月14-16日,第二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上海 2011)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生物制药领域的著名学者,全球知名制药厂家和CRO企业共计200余人到会。   此次会议主题是“改变药物研发模式:东西方的交遇”,旨在为东西方的药物研发领域的科学家们建立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科学家们可以分享各自的新发明、新应用以及实践经验,探讨对药物研发新技术、新方向、新政策的看法,以实现药物研发前沿与制药工业之间的碰撞与衔接。   作为特邀媒体,仪器信息网全程参与报道了CPSA上海2011,并在会议举办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为:Instrument)采访了Roche中国研发中心中国李永国博士(Fred Li)。 Roche中国研发中心中国李永国博士   Instrument :请谈谈您参加CPSA上海2011的目的,以及您最关注的报告或议题?   李永国博士:正如CPSA上海2011会议所传递的讯息“技术与解决方案的融合,东方与西方的交遇”,CPSA的确为药物研发领域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尤其是为那些分析、生物分析、DMPK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因此,我来参加CPSA是为了和分析诊断与制药界的老朋友们见见面,并向他们多多交流、学习。   可以说,我几乎关注CPSA上海2011会议的所有议题报告,从药物分析、ADMET、DMPKS到其它各种不同的新技术。不过可惜的是,对于一些同时举行的会场报告,我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了。   Instrument :请问目前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李永国博士:在药物研发领域,药物发现中的靶标选择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及难点。另外,我认为生物药、bio-similar和bio-better等药物将是中国下一个研究热点。伴随着这种趋势,大分子物质的分析/生物分析将会越来越多吸引科学家们的注意。   Instrument :请问药物研发领域对分析仪器技术提出了哪些要求?   李永国博士:分析科学与技术工具是药物发现的眼睛。因此,药物研发领域对于分析仪器的要求仍然是“快速性”与“灵敏度”。例如,如何去追踪生物母体中大分子物质的变化是困扰当今分析科学家的难题,而这就需要分析仪器的性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 岛津在中国的研发布局——访岛津中国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端裕树及其团队
    2014年6月26日,岛津在北京隆重发布四款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GC Smart、LC-16、AA-6880及UV-1780,然而这四款产品并不是由岛津日本总部产品开发部门研发,而是成立仅3年的岛津中国研发中心(Shimadzu China R&D Division,以下简称为:RDC)的&ldquo 杰作&rdquo 。   神秘的RDC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其在岛津中国战略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未来又有哪些发展计划?近日,仪器信息网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岛津中国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端裕树博士,以及RDC液相开发部部长逢坂直树、RDC气相开发部部长大宫康二、RDC光谱开发部部长池田英柱。 RDC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从左至右:RDC光谱开发部部长池田英柱、RDC气相开发部部长大宫康二、RDC副总经理端裕树、RDC液相开发部部长逢坂直树)   RDC:岛津在全球的首次尝试   RDC成立于2011年1月,现有液相、气相、光谱、环境四个开发组,研发人员约40人。据端裕树介绍,&ldquo RDC的模式是岛津在全球的首次尝试,此前仪器开发都由岛津日本总部承担。由于中国市场变化大而快,如果单纯按照其他国家需求开发产品往往很难应对中国市场需求,另中国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正是在此背景下,岛津决定在中国成立RDC。&rdquo   与岛津2007年在上海成立的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SRLS)不同,SRLS隶属于岛津基础研究所,主要着眼于未来可能应用到技术的基础研究,而RDC隶属于岛津产品开发事业部,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双方之间也进行合作,SRLS有了产品雏形,RDC负责产品化。   在岛津看来,中国分析仪器市场将呈现与欧美及日本市场一样的发展趋势,以价格、性能适中为特征的中端市场将向中低端及中高端市场两极化发展,而其中的中低端市场便是RDC的目标市场。端裕树表示,&ldquo 目前,就岛津自己而言,岛津产品在中低端市场的占有率不到20%,RDC的目标是将此占有率提升至30%左右。&rdquo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RDC也面临诸多挑战。&ldquo 首先,初期开发人员的招募就是一大挑战。仪器开发需要各类人才,而招来的开发人员中原来就从事分析仪器研发的少,因此需要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培训,这方面花费了较大的力气。而另一个挑战则是了解用户需求,并将用户需求反映到仪器上。为此,开发前,RDC的开发人员走访了20多家用户单位,并与岛津中国销售部门、市场部门沟通,最终确定仪器规格。&rdquo 端裕树说道。   RDC产品:低价格、高性能   成立至今,RDC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五款产品,除上述提及的四款外,还有一款环境产品&mdash &mdash 在线氨氮分析仪NHN-4210,而这五款产品都秉承这样一个理念&ldquo 以最低的价格让用户可以享用到高性能的产品&rdquo 。端裕树表示,&ldquo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中低端市场用户对产品低价格、高性能的要求强烈。所以RDC花费很大力气和精力在实现高性能同时严格控制成本。&rdquo   以液相为例,逢坂直树介绍道,&ldquo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价格便宜、性能好的自动进样器几乎没有。此次推出的SIL-16自动进样器在重现性、交叉污染及进样速度方面都不逊于高端产品,并且SIL-16不仅适用于岛津液相,也适用于其他品牌的液相,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产品。&rdquo   气相产品也是如此,大宫康二说,&ldquo 从用户调研看,目前中低端客户基本上还是手动进样,但是随着人工费用增长和对分析准确性要求的提高,他们对于自动进样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因此在GC Smart中,我们配备了自动进样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样品数减少至12个。另GC Smart中还搭载了高端气相才有的气体流量监视器(AFM),同样是为了控制成本,GC Smart采用按钮进行流量控制,同时增设了数字显示,方便操作。&rdquo   池田英柱介绍了AA-6880的情况,&ldquo AA-6880采用了双光束设计,并且在安全性能方面采用高性能阻燃材料,装置初始化和待机状态实施自动漏气检测,安全熄火和停电时自动熄火控制等。另专门设置了满足中国药典的有效性验证,通过软件定期验证等。&rdquo   未来:提供针对中国市场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发展计划,端裕树表示,&ldquo 在RDC 2014-2018中期发展计划中,RDC的任务是为中国区业务增长,实施投放符合中国国情的、拥有国际品质的产品。具体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现有五款产品的巩固与提升,如增加一些配套的装置等 而另一方面则是要针对中国市场问题提供一些独特的产品,我们初步计划涉足现场检测领域,计划研发车载式气相、车载式液相及便携式气质等。&rdquo   并且,RDC还计划与中国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基于RDC现有仪器的相关应用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   此外,对于岛津推出中低端产品后是否会对国产产品产生强大冲击,端裕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ldquo 此系列产品的推出可能会抢走国产厂家的部分用户,特别是对仪器有更高要求的中低端用户。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食品、环境等问题频出,导致人们对质量、安全更加关注,以往以目测观察来检测的项目就可能选择通过仪器分析来实现,这类用户可能就更倾向于选择国产产品。&rdquo   采访编辑:杨娟
  • 盘点:跨国制药巨头中国研发中心哪家强
    近日传来消息,强生全球第四家创新中心落户上海,计划于本月底正式启用,在此之前,强生已经在英国伦敦、美国波士顿和门罗帕克分别建立了创新中心。据了解,强生的创新中心针对旗下所有产品,包括了医疗、制药、诊断学以及消费者营养等方向。   由此可见,强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此之前,强生的制药、医疗等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成立多年,而且均为强生的亚太区研发中心。   其中,强生很早在上海建立强生制药中国研发中心,并于2009年升格为亚太区研发中心,特别关注亚洲地区一些特有的、亟待医治的疾病,包括肿瘤、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同时,通过与各高校、研究机构构建协作网络,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   而强生医疗亚太区研发中心则是2011年在苏州成立,专门针对亚洲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国和印度)设计和开发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   除了强生,主要的跨国制药巨头都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跨国巨头们的中国研发中心是什么情况。   辉瑞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2005年就成立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辉瑞在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为辉瑞全球的生物及化学制药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支持服务。并于2010年,在武汉光谷生物产业中心成立分中心,除同步全球临床项目外,还将特别研究中国本土高发疾病,如肺癌、胃癌等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还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药物经济学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项目   拜耳   2009年,拜耳医药保健的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设在了北京,而中国则是拜耳在德国和美国之外的第三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国家。研发领域涉及拜耳的四大核心部门&mdash &mdash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肿瘤以及妇女医疗保健,也涉及整个研发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拜耳之所以把研发中心设在北京,与清华和北大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原因。   诺华   2006年,诺华在苏州建立工厂和研发基地,研发基地致力于创新性药物工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其生产技术的开发。   直到2009年,诺华才在上海建立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作为诺华公司全球药物研发网络的一部分。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创新药物,目前主要针对中国及亚洲地区高发的癌症(如胃癌和肝癌等)及肝病(如肝炎和肝纤维化等),以满足病患迫切的医药需求。   赛诺菲   2008年,赛诺菲在上海成立中国研发中心,中心涵盖药物研发的所有环节,具有从寻找目标药物到实现药物临床应用。   2014年9月,赛诺菲亚太研发总部在上海成立,整合了赛诺菲生物制药(赛诺菲制药)、罕见病(赛诺菲健赞)、疫苗(赛诺菲巴斯德)和动物保健(赛诺菲梅里亚)在亚太地区的研发力量   罗氏   2004年,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这是罗氏药品部全球第五个研发中心。   2007年,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在上海成立,是罗氏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在内)第一个全功能临床药品开发中心。并于2009年,随着罗氏制药亚太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也升级为罗氏药品临床研发亚太中心。   默沙东   2011年,默沙东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为亚洲研发总部,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默沙东的研发涉及广泛的治疗领域,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日益上升的疾病。   葛兰素史克   2003年,GSK在天津设立非处方药研发机构。2007年,在上海成立全球性中国研发中心,侧重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目标是为多发性硬化病、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严重疾病开发新药,将承担从新药开发、临床研究到产品注册整个医学领域的研发工作。   诺和诺德   2002年,诺和诺德在北京成立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生物技术基础研究。2006年,该中心独立注册为&ldquo 北京诺和诺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dquo ,并在不断的扩大规模。研发目标是蛋白质药物开发,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蛋白质表达技术的创新和发明。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于2007年在上海成立,致力于肿瘤领域的转化科学研究。自2011年开始,中心独立开始新药发现与开发,特别针对亚洲地区某些高发病率疾病的新药,包括开发一系列潜在产品以治疗肝癌、胃癌和肺癌等在亚洲患者中具有高发病率的疾病。2012年,新研发基地投入运营。   礼来   2010年,礼来制药在上海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糖尿病研发中心,专注于研发满足中国糖尿病患者需求的药物。2012年,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研发中心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探索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进程的新型药物。   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是礼来合作网络的有益补充,也将是合作研发医药网络中新化合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的重要枢纽。   艾伯维   2009年,艾伯维(当时还是雅培)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落成,是艾伯维全球7个研发中心之一。作为临床前研究的一环,支持全球药品研发中心的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免疫、疼痛、神经系统与肾病领域。
  •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国变脸
    当跨国企业纷纷把自己最大的研发中心从国外搬到中国时,国内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近日,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在未来的五年中,将投资1亿美元扩建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其中的3000到4000万美元将用于建立新的实验室。到2015年该中心的规模将扩大一倍,成为除位于丹麦总部的全球研发中心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同时也是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研发中心。   诺和诺德扩建在华研发中心是为了顺应全球制药产业变局的大潮。目前全球制药行业正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跨国药企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开始加剧。跨国药企受困于专利到期、研发效率低下、价格竞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业务增长面临瓶颈。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全球化竞争和金融危机等因素导致跨国药企向新兴市场布局加速。   中国医药市场正面临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是吸引跨国药企在华加大研发力度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正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包括国家加大卫生投入、扩大医保覆盖面等积极的改革措施,将加大未来中国市场对医药的需求。2009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预计2013年将增至8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200亿美元,未来1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增长近9倍。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研发成本大幅上升迫使跨国药企纷纷将研发中心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国内医药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与跨国药企在华研发机构展开合作。当前,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研发成本大幅上升,如何控制研发费用成为跨国药企新产品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国际单个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通常高达10亿美元以上。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开始实施战略性研发外包与合作来降低成本。   美国礼来公司在中国已经建立了3个外包式研发中心,承担了其全球20%的化学分析业务和早期临床研究任务。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跨国的制药研发活动,将帮助积累自身新药研发的经验,为将来实现自身原创药物研发打下基础。浙江海正药业与西班牙Cinfa共同研制开发的他克莫司胶囊获得欧盟上市批准,其采用的合作开发模式是中国药企在产业升级过渡时期的优选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新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的经济运行态势相对良好,许多跨国公司的在华业务成为他们全球业务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丰厚的经济回报增强了跨国公司在华投入研发的信心。再加上中国创新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并没有因危机而减少,而是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在华研发战略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第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战略地位开始明显升级。以前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主要以技术支持型和产品本土化型居多。前者主要负责为本地生产或销售提供技术指导、维修服务和产品测试等,后者主要是在母国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应用开发。   而近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角色开始向技术跟踪型和全球研发中心型转换。前者主要关注中国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尽可能参与其中,后者不仅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还将研发成果推向全球,同时还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如2010年初,微软将位于北京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升级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统领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东京、首尔、悉尼和曼谷等地的分支机构,成为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并从事计算机领域最前沿的基础研究。   第二,开始独立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以前的做法大多是将母国产品进行简单的本地化改动。而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跨国公司业务重点不断向新兴市场转移,开始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以满足其需求。2010年年中,美赞臣营养品公司投资1.4亿元,在中国广州成立中国婴幼儿营养科研中心,该中心将汇集中外婴幼儿营养专家开展临床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婴幼儿独特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并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创新优质的产品。   第三,以空前的大手笔扩建在华研发中心,将本土化创新的战果扩大。以前很多跨国公司只是象征性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实际投入很少。而如今,开始真正投入大量资本和人力拓展研发机构。欧莱雅从2004年开始设立在华研发中心,经过数年发展,成功研发出多种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其中包括独创性地将天然灵芝的萃取精华加入羽西的生机之水灵芝调理液中,产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四,特别加强利用中国本地研发资源,以实现中国研发成果最大化。以前的许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通常是人数稀少,闭门造车。而如今,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加强与本地研发资源的紧密联系。这些举措包括积极网罗和培养本地优秀人才 与本土产学研单位进行合作 跟踪当地新技术,从而加强对中国强势技术的应用 利用其在中国取得的创新成果影响和推动中国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从而获取战略收益等等。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积极跟踪并研发在中国发展较快的TD-LTE等尖端4G通信技术。最近,其上海研发中心与中国运营商共同开发设计光传输网络交换机,将顺利渗透中国市场。同时,为了充分发掘本地人才的潜力,该公司已雇用超过1000名中国研发人员,并计划继续大举扩充本地研发力量,力图以用中国的成本研发世界级的产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国内企业的研发中心无论是在规模上、研发水平上,还是对人才的吸引方面都与外资研发中心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急需国内企业加倍努力,以避免国内研发资源受外资研发中心吸引,从而导致自身在创新上受到新一轮的抑制。
  • 欲夺中国市场 研发中心不能摆样子
    如今,跨国车企的中国竞争,正在从产品和市场延伸到本土化的研发和技术前瞻性发展的领域。 作为技术导向的象征之一,最近几年跨国车企的研发中心在中国遍地开花。目前,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都已经拥有或者在建自己的中国开发系统。这其中,既有历史超过15年的老泛亚开发中心,也有才破土动工的丰田、沃尔沃、戴姆勒等品牌研发项目。   跨国车企扎堆在中国建研发中心,归根结底还是市场所驱动。目前的中国市场已经过了给什么要什么的阶段,逐渐成熟起来的消费者,越来越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需求。所以,中国市场的地位越重要,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就越重要,中国研发中心的意义就越重大。   全面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正是跨国车企的研发中心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再由这些数据,去修改和完善之前的国际化车型,将其打造成真正本土化的成功车型,这之间的过程,可说是中外双方的双赢合作。   投入参差不齐   目前在中国已建成的研发中心中,既有中外合资,也有外方独资。所有权的不同,导致其具体职责和研发能力水平也都不尽相同。有些合资研发中心已经具备了整车研发能力,而有一些,从目前外界所能看到的工作成果来说,甚至仅仅是从汉化原厂GPS开始。   在这方面,走在前面的仍然是美、德系车企,广为人知的泛亚研发中心,由上汽和通用合资建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所成就。几年前上市的新赛欧,就是泛亚开发之作,这款车的销量始终居高不下,是A0级车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泛亚柳州分公司,则承担起上汽通用五菱的合资自主品牌宝骏的产品研发工作。热销的宝骏630,正是上汽通用五菱和泛亚联合应用通用的产品开发流程研发打造的。按照规划,未来几年,上汽通用五菱将在宝骏旗下每年推出一款产品,包括SUV和MPV车型。   另一个成功案例来自于上海大众研发中心,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研发中心,因朗逸的巨大成功而声名鹊起。随后,在新帕萨特的导入上,这家研发中心也承担了内饰和外部装饰的工作。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走强,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重视中国研发中心的价值。   但与此同时,仍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合资研发中心,仅仅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外观设计、车载系统的汉化和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等配套的功能。这其中,无论是开发还是研发,其成分都小得可怜。   推动产业升级   尽管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在华的研发中心的功能和权力正在逐渐变强变大。这应该说,是中国市场的地位决定了跨国车企的态度。无论是外资独资还是合资的研发中心,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以丰田为例,2011年在常熟投入巨资建立的研发中心,将以混合动力的国产化为首要工作。与之匹配的,是随后丰田在中国发布的“云动”计划。这项意在通过混合动力占据未来新能源市场高地的宏大计划,显然将高度依托于常熟研发中心的工作成果。   同时,无论是在合资还是独自的研发中心中,都在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更多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而人才的培育和积累,为未来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引擎。   另一方面,除了单纯核心技术本身之外,多种技术的整合能力,整个研发工作的体系建立,也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所欠缺的。跨国车企的研发中心,正好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样板。本土化研发得越深入,越能够帮助中国车企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开发流程体系。   目前,对研发中心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多体现在其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这也敦促着更多的跨国车企,真正重视中国的设计研发地位。本土化越深入,市场回报越丰厚,中国车业越能得到发展。通过这样一条正向的发展路径,中国汽车工业的整条产业链都将受惠于此。
  • 罗氏中国研发中心 投入已超过10亿元
    罗氏对中国研发中心的定位是能进行完整的药品开发。从早期创新的探索设计,到高效率的后期临床开发,直至保证完成产品上市的注册申请。   如今,跨国药企的战略考量是在中国市场的生产、销售斩获日丰后,如何&ldquo 更进一步&rdquo 。过去10年,他们的共同选择是把制药业产业链的前端&mdash &mdash 研发,转移到中国。   这种选择必须具备勇气和眼光,不但要客观而前瞻地把握新市场源源不绝的需求,还要对其创新能力和环境有一个不失偏颇地研究判断,这比此前只需根据增长率而顺推年度发展计划要困难得多。尤其对于那些制药巨头,挑战无疑更甚。   罗氏是最早一批试水者。2004年,在中国建立继巴塞尔、纳特利、帕洛阿托及潘茨堡之后第五个全球研发中心,为后来者提供了示范。2010年一开年,罗氏在上海高调宣布了其依托亚太运营中心的最新战略:将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把中国区作为与美国、德国等6个发达国家市场并列的罗氏全球核心团队之一。研发等业务也随之缩短管理层级,与生产、销售形成贯通的价值链。   罗氏本土化战略的演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几年前跨国药企研发东移这一选择正确性的确认和强化。而此时,跨国药企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正在经历一个高潮期,尤其在过去一年,几乎达到了每月一家。   脑库模式   罗氏对中国研发中心的定位是能进行完整的药品开发。从早期创新的探索设计,到高效率的后期临床开发,直至保证完成产品上市的注册申请。该研发中心属于罗氏全球研发体系,这里的数据直接进入罗氏全球的数据库,并可以直接检索全球数据库的数据,与全球其它四大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为罗氏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尽管在成立初期,中国研发中心主要从事与药物化学相关的研发工作,并协助罗氏的其它四个全球研发中心开发集团内部的一些项目,但却确立了一种直接把中国人的智力文化融合到企业全球战略中的研发模式。这与当时跨国药企中非常流行的研发外包完全不同,外界对此的形象比喻是:&ldquo 罗氏正在中国建立自己的脑库&rdquo 。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20年代罗氏就进入了中国市场,1961年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并于1994年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mdash &mdash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自此,在精细化工和诊断之外,逐步加强了对医药领域的关注力度并确立了领先优势。创建中国研发中心的动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罗氏研发(中国)中心的首席技术执行官兼副总裁张明强告诉笔者,中国研发中心的仪器设备堪称是罗氏全球研发体系中最先进之一,罗氏引进的第一台微波合成仪就落户于此,原先需要几个小时的化学反应合成现在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能够大大提高研发效率。   然而,要评估脑库模式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靠其所取得的实质进展来说话。   据了解,经过近5年的发展,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取得的成果包括17个先导物系列 7个CLS(选择临床候选物) 5个与罗氏其它研发中心合作的项目也进入临床0期和1期 截至到2009年底已申请了5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现阶段,罗氏中国研发中心以三大疾病领域为攻坚目标,即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肺癌和肝癌等肿瘤类疾病以及乙型肝炎等病毒类疾病,力争早日研发出抗病毒、抗Ⅱ型糖尿病和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   鉴于中国研发中心的出色表现,罗氏集团总部于2008年批准其可独立运行项目,这意味着中心开始承担独立的新药研发课题,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运作空间。目前,其已建立了从化合物筛选到毒理学评价的整套新药研究流程,成为一个全功能的、独立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原创新药研究的研发中心,拥有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分布在药物化学、药理学、靶点确认等药物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这些研发人员有一半以上是海归人才或国内知名院校的科研学者。   步步为营   罗氏率先把全球研发中心放在上海张江的举动,引得不少跨国制药巨头跃跃欲试。&ldquo 当时有很多想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药企纷纷来罗氏参观,我们一一做了热情接待和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义务宣传员的角色。&rdquo 张明强不无感慨地说。   然而,当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时,罗氏研发本土化的战略已经推向纵深。2007年10月,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在上海宣布成立,该中心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第一个全功能临床药品开发中心,由罗氏全球开发部直接管理,具备了进行临床开发过程所需的全部功能,主要致力于与中国专家协作开发创新治疗方案。   药品开发中心的建立使罗氏在中国的新药开发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部分。罗氏把全球研究过程中证明比较安全的新药带进中国,并进行接下来的设计、统计、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等各步骤。这也意味着,药品开发中心结合之前建立的中国研发中心,罗氏将在中国完成从药物分子筛选一直到最终药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   据悉,对于中国的研发投入,罗氏也采取了与全球同步的增长标准,自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公司不断追加投入,到2009年已超过了10亿元。   2009年9月,罗氏的中国研发战略再度升级&mdash &mdash 罗氏制药亚太运营中心正式落户上海,从而成为了首家也是惟一一家将自己的全功能区域总部落户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这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区域&ldquo 指挥中心&rdquo :策略、财务、人事、信息、医学部等运营部门悉数进驻张江。   这一举措再次走在跨国药企探路中国研发的前列。罗氏在中国已建成从分子化合物到药物上市营销的完整医药价值链,这意味着今后其全套的制药专业知识和经验均可以实现在中国本地的转化,对于中国医药产业来说也不啻是一项重大投资。   谈到这一战略布局,张明强肯定地说:&ldquo 虽然目前中国市场对罗氏全球业务的贡献率还不是非常大,但考虑到亚太地区未来的高速增长趋势,以及中国政府尤其是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对患者医疗和福利水平的重视,我们相信这种变化将会很快到来。而上海满足了一个国际制药企业对区域总部所在地的核心诉求,比如人才储备,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等,因此,罗氏中国在未来定将成为推动罗氏全球业务增长的一个强大支柱。&rdquo   另一个颇为值得注意的是,罗氏在中国不但沿袭了多年来自主研发的传统,也保持了多样化模式的风格。在药物开发方面,罗氏在中国,已经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瑞金医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均保持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ldquo 在未来一两年里,我们不排除首次收购一两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可能性,或者购买中国公司开发的化合物的销售权。&rdquo 张明强说,&ldquo 罗氏不仅在寻找这些领域里的资产,而且还在寻找新药研发产品,这可能涉及兼并和收购,或者简单的许可交易。&rdquo
  • 通用等超过50家车企研发中心已落户中国
    7月19日,通用汽车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金桥工业园区破土动工。通用(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甘文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通用汽车在本土以外设立的第一个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   从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对车型进行本土化改造,到前瞻基础技术研发导入中国,折射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心正逐渐向东方倾斜。   据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粗略统计,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上海设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应该超过50家。   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整车企业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丰田汽车和现代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包括德尔福、博世、伟世通、汉高和大陆汽车等著名配套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整车企业方面,前期主要是以合资公司为主设立研发中心。通用汽车最早的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本田汽车的广汽本田技术研发中心、现代汽车的北京现代技术研发中心等均属此类。   零部件配套企业与整车企业不同,其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往往是企业全球研发体系的一部分。以伟世通为例,伟世通四大业务为照明、内饰、空调和汽车电子,伟世通中国研发中心就主攻照明和内饰,在其新发布的一款名为C-beyond概念车型上,照明和内饰方面的创新技术就主要来自公司在华的研发中心。   陈文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些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类型和目的各有不同,有些是单纯的产品本土化改造,有些是出于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把基础技术研发放到中国。”   “汽车高端技术研发人员的本土化,会带动中国汽车高端人才群体快速成长,对中国汽车是有利的。”陈文凯说。   益普索汽车研究中心总监叶盛认为,从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的结合看,汽车产业链上的工作者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中国等市场的销售势头猛烈,西方制造企业高端研发中心的东迁是必然的。   叶盛说,“以上海大众为例,其市场营销部门原本还在市区,后来就搬到了安亭生产厂区,通用(中国)的工作地原来在东昌路,马上也要搬到金桥通用汽车园区。各部门沟通越来越频繁,它们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近。”   叶盛还认为,中国汽车具有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合理的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非常重要。
  • 化工巨头博禄宣布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
    2009年1月6日,全球化工巨头博禄Borouge在广州公司成立仪式上高调宣布博禄在中国的又一重大投资--博禄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动。该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奉贤博禄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内,计划于2010年年底竣工。新的研发中心的成立,标志博禄正在一步步踏实履行对中国客户的承诺--持续不断地提供创新的塑料解决方案和及时的客户服务。     博禄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动   “我们在不断的扩大我们的研发能力,从而确保我们能够根据中国的客户需求提供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博禄研发中心经理卢佩斯(PetriLehmus)说,“这个研发中心将重点放在汽车和家用塑料应用的研发上,与2010年底位于阿拉伯联合国首都阿布扎比的博禄全球研发中心以及位于欧洲的北欧化工的研发中心一起,确保博禄的研发更加贴近市场以满足我们各地客户的需求。同时,博禄也正在开足马力推动博禄中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招募。”   博禄私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游兆麟先生特别指出“在博禄,以创新创造价值是我们宗旨,通过不断地投资来加速发展我们在各主要市场的研发能力,通过不断地创新为客户带了增值服务。2010年是博禄中国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在上海生产基地和广州上海的两个物流中心都会正式投入运营,配合本土化的研发中心,博禄中国将成为集产、销及研发一体的综合性塑料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 赛莱默中国研发中心在沪启幕, "智"水进程再提速
    全球水技术创新者赛莱默(纽交所代码:XYL)3月6日宣布全新的中国研发中心 ——"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在沪正式投入运营。该研发中心将专注于智慧水务以及整体水务解决方案的开发,搭建创新合作与分享的平台,在中国构建水业创新生态圈,帮助客户应对日益加剧的水挑战,为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创建生态城市、保护自然环境贡献力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主任骆乐、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主任宋妮妮等重要政府嘉宾出席本次庆典,参与启动仪式并送上了祝福。同时,来自大学研究机构、行业专家以及学者代表和赛莱默中国的合作伙伴、管理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研发中心的揭幕仪式。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启幕(图片从左至右分别为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柳景青、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主任 骆乐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 诸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赛莱默中国及北亚区总裁 吕淑萍、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 翁华建、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主任 宋妮妮、E20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立章)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在致辞中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市各级政府长期高度重视外资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打造更国际化、便利化、专业化的研发环境,让外资研发中心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进一步流动。上海也将进一步落实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赛莱默已在长宁扎根发展十余年,希望能以研发中心的启用为契机,砥砺奋进新征程,继往开来再出发,用更优质产品和服务为中国客户解决水问题,为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绿色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贡献力量。"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在仪式上致辞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表示:"赛莱默自2007年将中国区总部落地长宁以来,不断深耕中国市场,提升总部能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赛莱默在长宁再次落地研发中心,是对长宁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落实好国家和上海市支持技术外商研发中心的各项政策,回馈赛莱默加码创新技术投入、强化本土技术创新能力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贡献国家数字化和低碳化创新转型行动。"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在仪式上致辞"全新的研发中心是赛莱默提升中国本土研发创新能力,践行中国‘智'造市场战略,提升中国市场专业服务的又一发展里程碑时刻。"赛莱默中国区及北亚区总裁吕淑萍表示,"根植中国30余年,我们一直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不断强化中国本土的研发能力,努力用数字化赋能帮助客户解决最具挑战的水问题。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赛莱默也更加坚定了长远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未来,赛莱默将持续加强本土研发能力,并通过产学研以及共建生态圈的协同创新方式为中国水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长宁区商务委主任骆乐、长宁区周家桥街道主任宋妮妮等领导在赛莱默中国及北亚区总裁吕淑萍的陪同下还参观了研发中心,对后续赛莱默研发中心进一步发展、发挥外资研发中心引领示范作用给出了宝贵的建议。赛莱默中国及北亚区总裁吕淑萍陪同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一行参观研发中心聚焦数字化构建生态圈合力推动水务创新全新的研发中心——"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作为赛莱默中国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全新升级,将延续公司在水泵、机组、泵送系统等成套设计、优化、节能控制及智慧泵房、智慧水务平台等领域的研发优势经验,并聚焦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在水行业的应用,支持智慧水务新产品的研发,定制及测试。值得一提的是,研发中心设立的数字化产品实验室将着力探索物联感知、大数据处理等智能技术与赛莱默传统产品工艺的融合应用,打造出提升客户用水效率的革新性产品,进而助推公司更好地融合IT&OT&DT,为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实验室还将通过产学研项目,攻克水科技领域技术难题,助推中国水务的数字化发展。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赛莱默产学研领域的良好例证,已经与赛莱默联合推出了突破性的智慧水务产品。在去年的进博会上,双方的研究成果—— 全球首发的赛莱默AquaTalk® 智慧排水平台发布,有效应对市政排水基础监测不到位、城市内涝和污水溢流三大问题。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浙江的城市得到良好应用。"除了产学研项目外,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将作为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广交天下贤士,与水业的专家和企业组织分享交流前沿技术、行业趋势以及相关政策,让大家能够从更广泛的视野来思考,从而激发各个领域的创新热情,为中国客户在实现未来愿景,创造卓越价值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创新源泉。"赛莱默中国研发和工程总监贺伟表示,未来,赛莱默将联合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高校、非政府组织等更多伙伴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助推中国水务的创新发展。培养本土创新力量助力中国绿色发展作为全球水科技企业,赛莱默始终致力于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关键水资源问题以及基础设施挑战,进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和资源匮乏趋势。在中国,赛莱默不仅通过分享领先的绿色数字解决方案推动水业尽早实现"双碳"目标,更着力本土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国的绿色发展注入创新力量。揭幕仪式后,赛莱默的技术团队展示了研发创新团队的技术实践及亮点。其中,水处理团队呈现了赛莱默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工业泵和应用解决方案如何以更低的能耗,更低的生命周期运行成本,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运营。去年,赛莱默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首发的FiltraCube滤方体一体化滤池,通过集成化设计、控制系统优化、云平台远程运营实现了快速安装、快速启动、低成本、高效率、全自动稳定出水达标的目标,为更广泛的乡镇地区提供可持续的水处理解决方案,助力改善乡村水环境。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全新的研发中心将通过公司多元人才发展计划,为本土培养和发展更多创新力量。其中,工程师领袖发展项目作为赛莱默打造的全球青年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培养符合未来发展的工程业创新者和领导者为目标,为中国研发中心人才领导力的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双向选择机会。事实上,早在2013年,赛莱默就将在国外开展了近60年的非商业性的小红节能学校课程引入中国,定期举办暖通行业专业技术培训,并探讨与推广建筑、市政、工业等领域的节能创新技术和应用。此外,赛莱默还与国家生态环境部连续合作20余年,支持举办"赛莱默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共同为中国培养更多的青少年环保创新力量。
  • 蔡司中国创新与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
    2012年1月10日,蔡司中国创新与研发中心成立庆典隆重举行。该中心是蔡司海外市场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其全球第三个研发中心。蔡司集团总裁Dr. Michael Kaschke、蔡司集团医疗事业部总裁Dr. Ludwin Monz、蔡司中国总裁Mr. Maximilian Foerst、 研发中心副总裁Dr. Alexander Hinz 以及相关政府代表、科研机构和合作伙伴共同见证了这一对蔡司集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Dr. Monz先生表示,该中心也是基于蔡司集团一贯所坚持的“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和高品质的产品为理念的核心价值观而成立的。蔡司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发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使其开发出更加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令其把握更多机会,加强与客户的广泛合作。另外,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建立该中心,蔡司会不断促进研发中心与相关国家科研机构及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合作保障持续有效的发展。 研发中心剪彩   蔡司2011年全球收入40亿欧元 中国业绩突破10亿人民币   蔡司2011财政年度报告显示,全球销售额达40亿欧元,比2010年增长了10%。其中,蔡司中国的业绩突破10亿人民币。在过去几年并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下,这个数据相当鼓舞人心,销售业绩的增长伴随其员工人数的上升而实现,就2011年上半年而言,中国员工人数就增长了35%。2016年蔡司的全球目标是希望成为基础设施及设备更加现代化,更加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企业。   研发中心内有视频通讯,可以和总部实时联系,便是全球化的重大贡献之一。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创新的人才,充分挖掘这类资源,让员工成为替客户排忧解难的技术专家。充分把握更快利用市场及快速变化的技术,如消费类电子等领域。面临医疗和工业领域客户的诉求,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格局下找到一条途径,让自己更加成功,从而在实现更有活力的企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开放合作的创新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每位员工的创新精神。   新的研发中心要走三步曲 5年内蔡司将对此投资5000万欧元   Dr. Hinz先生先生透露了研发中心未来发展的三步曲。首先,改进既有产品的设备仪器,逐步实现当地采购。其次,开发全新产品,取决于上游产品的特性。再次,新产品列入其全球范围,建立最终产品市场,服务中国市场。   蔡司董事会主席Dr. Kaschke 先生为无法亲临现场而深表遗憾,他深信研发中心的成立说明了蔡司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是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和投资的重要承诺。据悉,未来5年蔡司将投资5千万欧元用于中心的项目开发,研发人员将陆续达到40人的规模。相信该中心将是蔡司中国市场未来3年销售翻一番的卓越推动力。
  • 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太阳能还只是个潜在市场
    “风能已经是很实在的市场,而太阳能是一个潜在市场,这一领域现在还处于效率转化寻求突破的阶段,面临着生产成本、供应链的突破。”   通用电气(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近日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区的办公室内作出上述表示。   东方早报:GE中国研发中心的创立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陈向力:1999年,GE当时的CEO(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提出了全球化战略,在全球选择建立一些研发中心。当时他自己选择印度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研发中心。我当时在GE美国的研发中心工作,就是不服气,觉得应该建在中国。   通过多次调研,最后,经过六西格玛里面OFD(一个决策工具)的讨论,我们提出了一套严密的“为什么做、怎么做”的方案。和当时的首席技术官谈了以后,他觉得一有道理,二没法反对。再加上我们要求也不多,他没办法反驳。   目前,GE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成为GE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另外三个在美国纽约州、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   东方早报:在GE这样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内部,研发和市场的关系是怎样的?怎么保证研发的产品有价值且受市场欢迎?   陈向力:GE从成立之初就是个很注重应用的公司,这和一些公司的研发中心如贝尔实验室和AT&T注重纯研究不一样。GE内部鼓励研发和市场部门经常沟通。每年的4月至6月,我们都会通过一个Session T的程序看往后3年的市场走向,不断调整我们的技术方向。每年都会有微调。现在我们正在做,最终会到达伊梅尔特(GE现任首席执行官),由他来决策。   东方早报:与美国社会相比,中国社会的创新环境有何特点?对GE的研发有何影响?   陈向力:会有一些影响,像中国去年提出的自主创新的一些条例、规定,如国家自主创新计划(NIIP)。实际上,刚开始的第一版,里面有很多限制外企的条文,这样我们基本就没法进去,在政府采购方面受限制。   4月底,科技部和商务部出来澄清,只要你在中国有法人地位,你在中国做的话,不管你是外资,还是中资,一视同仁。这样就很好了。但还有其他问题,中国一些大的技术攻关项目,还是不大让外企参与。   东方早报:GE中国研发中心在能源领域今年将侧重哪些项目的发展?   陈向力:GE能源将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三大投入:   第一是风能,我们有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全球市场我们占了最大的份额,但在中国还不是。   第二是清洁煤,煤不清洁了我们怎样把它用得清洁,这是我们很大的投入,中国的煤矿资源也很丰富。   第三是太阳能。其实太阳能领域投入不大,我们认识到硅材料已经陷入价格战,我们要做的是下一代的,GE主要做的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 礼来关闭中国研发中心 ,将全球裁员3500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98ff0a6-364c-467b-b004-b1ec9b0a818c.jpg" / /p p   继GSK后,又一家世界制药巨头将关闭中国研发中心。 /p p   日前,有消息称,礼来将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研发中心,相关报道称,根据安排,9月7日,研发中心员工将不能再进入礼来公司系统,所有在研项目将被关闭,并且所有人将在今晚离开礼来在张江的研发中心。9月8日即今天,礼来将与研发中心员工进行一对一谈话,据悉,此次关闭的管线主要是糖尿病领域,职位调整涉及到的也是该部分人员。 /p p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关闭的礼来中国研发中心落成于2012年3月,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共有5层,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这是礼来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家研发中心,也是其研发战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发中心主要进行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同时还包括礼来中国肿瘤研究部门(Oncology China)和生物治疗药物研发部门(AME) 。目前,该研发中心约约有100科学家,由在华研发中心探索发掘的多个化合物已经通过新药临床前开发的不同阶段。 /p p   据礼来日前发布新闻稿《Lilly Takes Steps to Streamline Business, Invest in New Medicines and Drive Growth》透露,礼来新一任CEODave Ricks正在对公司运营进行优化,将全球范围内削减3500个工作岗位,除了关闭中国研发中心,礼来还解散了一个位于新泽西州Bridgewater的研发团队,Ricks估计,这些裁员将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的年度费用,这并不是Ricks第一次进行裁员,今年早些时候,公司宣布计划削减参与失败的solanezumab项目的485名员工,数周之后,该公司宣称正在寻求200名研究人员“自愿退出”。 /p p   Rick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有丰富的机会,过去四年里我们上市了八个药物,并有希望在明年底之前再上市两种药物,为了全面实现这些机会,投资新一代新药,我们正在采取行动,精简组织,降低世界各地的固定成本。” /p p   同时,礼来表示,公司将把位于爱荷华州Larchwood的动物健康生产设施转移到爱荷华州Fort Dodge的现有工厂,并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生产力改进工作。 /p p   1918年,礼来公司来到中国,在上海设立了其第一个海外代表处,这是其全球化的第一步,其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有礼来中国研发中心,并在苏州建立有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在在中国拥有员工约4000名,目前公司业务已经深入到中国近四百个城市。 /p p   随着我国的新药研发成本的不断上涨,而相比之下,研发产出又不是太理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关闭或调整在中国早期的研发项目。 /p p   就在上月初,GSK宣布将对其位于中国研发中心的全球神经科学领域研发活动进行缩小,部分项目将遭到终止,部分项目将转入其美国的Upper Providence研发中心,并将于11月底之前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 /p p   而最新报道称,据未经官方证实的内部信息显示,GSK决定调整在中国的生产布局,整合处方药生产基地,将在两年时间内把苏州工厂的业务分别转至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工厂,以及天津工厂,而天津的处方药生产工厂将成为GSK在中国主要的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厂,在转移完成前,苏州工厂的生产仍然继续。 /p p   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是由葛兰素史克集团在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投资1.35亿美金建立的大型现代化制药生产基地,葛兰素史克的抗乙肝病毒药品贺普丁于2001年10月正式在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投产。 /p p /p
  • 康宁在中国设首个研发中心 致力光纤传感器
    康宁公司宣布,康宁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落成。这也是它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首个研发中心,进一步体现了其致力于中国市场新产品创新的承诺。   据悉,该研发中心将致力于本地新产品应用的开发,包括应用于环境技术中的陶瓷载体、显示科技玻璃以及应用于通信行业的光纤传感器。同时,该中心也将积极参与康宁-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的联合研发。   &ldquo 三十余年以来,我们与中国本土人才及专家携手开发、应用最先进的技术,积极致力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rdquo 康宁大中华区总裁李放说,&ldquo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加深拓展与当地技术伙伴的合作,共同探索突破性的创新,通过提供创新产品来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rdquo   &ldquo 创新是康宁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我们的创新是基于研发并与客户的系统需求及供应链有机的结合起来。每年,我们都会拿出销售额的8-10%作为研发的费用。&rdquo   康宁亚洲研发中心总监富晓东博士说,&ldquo 落户上海金桥的康宁中国研发中心进一步证明了康宁公司对产品研发的承诺&mdash 以康宁的创新产品,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rdquo   据了解,康宁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电视技术和消费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与政府合作,引领中国跨入了电视机普及时代。随后在国内的光纤网络建设、汽车工业发展,乃至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截至目前,康宁在整个大中华区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中国是除美国之外,唯一一个拥有康宁所有5大事业部门的地区。   康宁大中华区总裁李放、康宁亚洲研发中心总监富晓东博士以及来自金桥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以及金桥集团的领导出席了康宁中国研发中心的开幕典礼。
  • 罗氏加码中国研发 8.6亿建造上海创新中心
    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未来3年将投资4.5亿元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5亿元)在中国修建新的诊断业务亚洲生产基地之后,跨国药企罗氏公司近日再宣布一项重要的在华投资:将耗资1.3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63亿元)在上海建造全新的研发中心&mdash &mdash 罗氏上海创新中心,足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是在其研发中心进入中国十年之际宣布的这项决定,而将要建造的创新中心选址也就位于此前的研发中心内,并计划于2018年竣工。新中心完工后,面积将达到14000平方米,具备220处模块化工作区域。   这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药企在全球拥有多个创新,而主要负责感染性疾病药物研发的中心主要有5个,分别位于巴塞尔、美国纽约、英国威尔宁、瑞士苏黎世以及中国上海。   罗氏全球药物研究与早期开发总负责人John C. Reed表示,中国对于罗氏全球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早在2004年罗氏就在张江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跨国制药厂独资建立的研发中心&mdash &mdash 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而这也使罗氏在中国的新药开发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部分。   过去十年,罗氏在中国的研发经历了自主新药研究、完整的研究和早期开发、扩大中国和全球合作联盟网络等几大阶段。据悉,首例罗氏中国研发的乙肝药物也将在不久之后进入临床。   罗氏还积极与中国本土的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合作,与杭州歌礼生物(Ascletis)的合作便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例。中国有近4000万慢性丙肝感染患者,其中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基因为1b型。,而罗氏研发的Danoprevir药物分子则对这类丙肝患者有很高的治愈率。在本次合作中,歌礼生物负责Danoprevir在中国的生产、开发与注册,本土的开发与生产加快了药物的开发速度,罗氏方面则向歌礼提供资金支持。双方的这次结合被罗氏称作&ldquo 两个世界最佳的组合&rdquo 。   此外,罗氏与学术机构、工业界也有着积极联系。   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星博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是罗氏全球研发战略的重要部分,&ldquo 随着临床试验项目的不断扩展和发展,我们期待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政府机构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以更高效地将本土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转化成创新药物&rdquo 。   2013年,罗氏公司的销售收入达468亿瑞士法郎,市值在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第三,研发投入超过87亿瑞士法郎。
  • 投资169952万元 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将于2012年2月开建
    从沃尔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获悉,其位于上海嘉定的中国研发中心的环评工作已经开始,如果一切顺利,将于2012年2月开始建设,2013年2月试运营。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昨日发布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环评报告显示,沃尔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本期项目总投资为 16995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69452 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项目注册资本中,浙江吉利出资30937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吉利兆圆出资12375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沃尔沃汽车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出资18562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森林大道与城北路交界处东北部地块。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306亩。本次一期工程将新建总部科技楼、设计造型中心、试制车间、整车排放试验室、发动机试验室、环境风洞试验室、准备车间和35kV变电站、联合动力站、制冷站、油库及加油站、天燃气调压站等附属动力设施。   沃尔沃集团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向表示,建立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是沃尔沃全球研发中心中的重要一环,将是集中展示沃尔沃全球最新技术的研发中心,主要涉及电能与混合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会广泛应用到沃尔沃旗下所有地区发售的车型。   不过,在报告中对该中心的定位显然并不局限在新能源方面,沃尔沃车型的国产化无疑是该研发中心的核心使命。报告显示,该研发中心将以 S 系列豪华轿车、XC 系列豪华SUV、高档MPV、HVAN 豪华轻型商务车产品开发及开发阶段的测试和试验开发(包括通过本地化产品研发能力进行现地产品改型)为目标,通过整车和汽车零配件子系统的技术研发,为沃尔沃汽车中国及全球市场提供最优化的汽车全程解决方案。
  • 强强合作—泰坦科技走进GE(中国)研发中心
    经GE(中国)研发中心的前期考察邀约,4月16日泰坦科技走进浦东GE(中国)研发中心,与GE的研发工程师们进行一场实验室产品、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交流。泰坦科技总裁张庆做公司介绍 GE(中国)研发中心(CTC)坐落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GE公司四个全球研发中心之一,属跨业务集团、跨研究领域的研发机构,为GE各业务集团提供基础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程开发和采购服务。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外资研发机构之一,GE(中国)研发中心在仪器设备、科研试剂、安防耗材等方面有强大的科研需求。当然,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是GE公司采购的首要考虑因素 。泰坦科技作为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拥有丰富的外企第三方采购服务经验,与USP、巴斯夫、朗盛、安利、SGS等知名企业有良好的合作,能为客户提供库存实时对接支持服务,满足广大跨国企业更高标准的服务要求。这次邀请泰坦科技为GE(中国)研发中心(CTC)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既是肯定,更是智选。梅特勒大客户经理做产品应用技术交流 此次GE(中国)研发中心科研服务交流会采取宣讲加样机展示交流方式进行,针对需求较大的仪器设备这块,泰坦科技还邀请到METTLER TOLEDO(梅特勒-托利多)、IKA(艾卡)、Biotage(拜太齐)、ILMVAC(伊尔姆) 、MILLIPRE (默克密理博)等原厂家工程师进行现场交流,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具体、更全面的服务与支持。IKA大客户经理做产品应用技术交流 默克密理博 (MILLIPRE)工程师做产品应用技术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泰坦科技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好多参会人员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泰坦有这么全面的科研产品和服务,以后购物就方便多了!”泰坦的一站式产品与服务得到GE(中国)研发中心工程师们的普遍肯定,我们期望双方在科研领域能够紧密合作,创造共赢的新未来。泰坦Titan各产品线经理做产品应用技术交流GE会议室交流现场关注“探索平台”(www.tansoole.com)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享更多精彩信息!微博:探索平台 微信:tansoole
  • 中国兵工集团第214所苏州研发中心开园
    军工科技服务民用,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又添新动力。11月15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在苏州科技城开园,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为研发中心开园剪彩,高新区领导王竹鸣、王跃山、胡正明、钮跃鸣、徐炳兴出席开园典礼。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所苏州研发中心位于苏州科技城,总投资2亿元,占地70亩,首期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包括科研综合楼、洁净工房及检验试验用房、动力用房等。中心人员规模为300人,其中从本部调迁人员约200人。目前,214所苏州研发中心建设顺利完成,核心研发人员与设备已到位并试运行。中心已具备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电子模块设计、LTCC工艺试制、可靠性试验技术等能力和手段,并将MCM国产化工艺项目在苏建设成军民品产业相结合的工艺平台。   214所苏州研发中心建成投用以后,将成为该所管理中心与核心研发基地,以“形成国内一流的专用集成电路研发能力、加速军民品的产业结合、促进研发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发展定位,全面提升研发能力、检验试验能力和制造转化能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国防军工专用微电子技术研制基地。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由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改组设立,在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唯一从事专用微电子器件研制和生产的专业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该所逐步形成半导体器件、混合器件、集成化模块、可靠性技术与试验等4个领域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很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214所资产已达2.6亿,2008年销售额1.5亿,“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预计年销售额分别将达2亿元和5亿元。   该所坚持“所内培育、所外发展”的民品发展方针,在研发军用技术产品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开发相关民用产品。为充分利用苏州和长三角地区微电子技术产业环境、市场和人才优势,加速我国军、民用微电子技术发展,促进地方微电子技术的提升,实现214所可持续发展,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批准,2006年11月,214所与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在苏州科技城启动其苏州研发中心的项目建设。2008年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博海创业微系统有限公司和苏州诺思特微电子有限公司两家民品公司,分别从事电子通讯产品和车辆电子、车辆仪表等研发和生产。
  • 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在沪落成
    (开业典礼启动仪式从左至右:默克亚洲区生物工艺上游市场经理蔡曼君女士 默克全球生物工艺上游市场经理Christian Martin先生 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冉兆祥先生 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研发副总裁兼全球负责人David Beattie先生 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副总裁兼亚太地区负责人Benoit Opsomer先生 默克生命科学工艺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经理王慕阳女士 药明生物生物制药和生物工艺部主任董慧芳女士 默克全球上游工艺研发部负责人Zack Deeds先生 默克中国上游研发中心负责人韩向宗先生)(外场合影)2018年11月14日,伴随着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开业典礼暨学术论坛的圆满落幕,默克正式宣布其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顺利落成。该中心将SAFC® 的全球研发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中国,为中国生物制药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培养基开发服务,以满足更高产量和质量的需求。 SAFC® 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工业培养基的领导品牌,并为多个全球重磅单抗药提供定制化培养基研发及生产服务。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完整承接了SAFC® 培养基库,多变量分析以及高通量分析模型等SAFC® 全球定制化培养基开发技术核心,至2019年底将在国内拥有超过二十位科学家,其服务涵盖高通量筛选/分析,培养基开发/优化以及化学分析等,为国内生物制药客户搭建接轨国际高品质的定制化培养基服务平台。(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副总裁兼亚太地区负责人Benoit Opsomer先生致开幕词)(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研发副总裁兼全球负责人David Beattie先生致开幕词)(默克生命科学工艺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经理王慕阳女士致开幕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陆启星先生致开幕词)(药明生物生物制药和生物工艺部主任董慧芳女士致开幕词)(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冉兆祥先生致开幕词)(默克生命科学亚洲区生物工艺上游市场经理蔡曼君女士主持开业典礼)(默克中国上游研发中心负责人韩向宗先生) 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副总裁兼亚太地区负责人Benoit Opsomer先生,默克生命科学生物工艺研发副总裁兼全球负责人David Beattie先生以及默克生命科学工艺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经理王慕阳女士为开业典礼致开幕词,他们表示:“未来几年单抗市场的快速增长预期将驱动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以每年1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默克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解决方案提供者,将SAFC® 核心研发技术带到中国,通过本地化的生产和服务以及合作模式,以达到快速响应中国客户的研发和快速测试需求,助力中国单抗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陆启星先生,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冉兆祥先生以及药明生物生物制药和生物工艺部主任-董慧芳女士作为政府及客户方代表来到现场,带来了真挚的祝福和寄语。(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 紧接着盛大的开业盛典,默克上游技术学术论坛随即举办。首先来自默克全球上游工艺研发部负责人Zack Deeds先生就默克上游全面的研发能力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随后来自默克全球生物工艺上游市场经理Christian Martin先生、复宏汉霖上游工艺总监徐翠云女士、默克中国上游研发中心负责人韩向宗先生、四川科伦细胞培养总监李明雄先生以及默克生命科学亚太区法规经理李峰先生先后带来了《上游工艺开发前沿进展》、《培养基开发及优化的挑战及解决策略》、《数据驱动的培养基开发策略》、《单抗领域上游工艺策略及关键参数控制》以及《上游工艺法规探讨: 细胞基质, 培养基以及灌流工艺》的技术内容分享,现场反响热烈。 至此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开业典礼暨学术论坛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为大家带来了默克中国上游技术研发中心落成的喜讯,也进一步加深了默克与行业内各企业的沟通、交流、紧密协作。
  • 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室落成
    2010年12月30日,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室落成仪式在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室大厅举行。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室的落成,是中国商飞提升核心能力在基本建设领域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金壮龙,副总经理史坚忠、吴光辉,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和中国商飞上飞院负责人共同为综合实验室落成剪彩。 史坚忠代表公司对设计研发中心综合试验室的顺利落成表示祝贺,并向对工程给予大力支持的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政府各级领导、向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的各参建单位及全体建设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综合试验室的落成标志着公司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为中国商飞第一个落成的建设项目,综合试验室将为满足大型客机试验要求提供重要硬件保障支持。设计研发中心的同志们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在“不等、不靠、不要”思想的指导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不断探索,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里攻坚克难,出色的完成了建设项目从申报、审批、招标、施工到落成的一系列工作,在中国商飞创先争优活动中树立了典范、做出了表率,鼓舞了士气,有力推进了公司能力建设工作。他希望研发中心全体建设人员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研发中心建设的征途上再立新功,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民机设计研发中心而不懈努力。
  • 跨国医药集团“扎堆”在中国建研发中心
    受益于新医改的驱动,跨国医药集团“扎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新医改掀起跨国投资热   2009年11月3日,瑞士诺华制药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备忘录,拟在未来5年内投资10亿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针对中国的高发疾病从事新药的基础研发。此前,该公司已投入2.5亿美元在苏州常熟建设新型全球技术中心。   20天后,德国默克集团处方药业务部默克雪兰诺总裁埃玛萨克尼宣布,计划今后4年内投入1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北京建立一个全球研发中心,以加强其全球研发能力。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是该公司继在瑞士、德国和美国之后建立的第四个全球研发中心,研究领域包括生物标记物、药物基因学、生物分析等 同时开展肿瘤、神经变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以及生殖、内分泌等新药的开发,完成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上市报批等全过程。   埃玛萨克尼认为,目前中国对保健医疗的需求日益上升,而“中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郑重承诺,强大的研发人才队伍及患者的临床需求,都使其决定投资建立中国研发中心”。   他引用有关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称,到2011年,中国制药市场容量将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药品市场。   2009年全年,几乎平均每个月就有一家跨国医药企业宣布在华增资,其频繁程度可见一斑。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这些全球性的跨国医药集团“扎堆”中国主要受益于新医改的驱动,新医改8500亿元的蛋糕是跨国医药集团“眼馋”中国市场的动力,为此跨国集团不惜转变已有策略,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来“曲线进入”中国市场。   截至目前,仅在上海一地,外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已达80多家,占上海外资研发中心总数的38%,位列全球500强企业的12家世界知名制药企业中,已有9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很多企业都在减少自身投资,但是这似乎不适用面临新医改重大机遇的中国医药(27.51,-1.05,-3.68%)市场。新医改为跨国医药集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它产生的巨大需求促使跨国医药集团加大“扎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未来势必会掀起一股投资热潮。而它们进入中国也对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有好处。   调整自身政策以适应新医改   中国的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06年的低谷、2007年的逆市反弹之后,从2008年开始,终于迎来了曙光。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583亿元,同比增长23% 实现利润总额749亿元,同比增长24%,发展迅猛。   从2009年开始,在新医改方案的带动下,中国医药产业更是加大马力高速发展,2009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其中6月份增长13.9%,新医改8500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也引来跨国医药集团的注视。   新医改方案给中国医药行业提供了一次大规模扩张的机遇,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的确定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了医疗服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这似乎对一直注重高端市场的国外跨国药企没有任何影响,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实际上为国外跨国药企带来一次机遇,而且这个机遇对他们来说求之不得。新医改提出之后不久,一些跨国医药集团就纷纷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想分新医改的一杯羹,8500亿元的市场投入使得跨国药企迫切进入中国市场。   郭凡礼认为,即使在现阶段跨国药企的利益难以彰显,它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从长远来看,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它们可能会放弃能为它们获得高额利润的专利药而转战利润低的非专利药市场,它们也可能拓展它们以前看不上眼的二线、三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它们现在的低头可以让未来获得更多。   其实,不管是转战非专利药、拓展农村市场还是加紧步伐进入中国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都是跨国药企调整自身政策以适应新医改的一种表现,它们通过调整这些策略,希望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以进入到新医改中来。总的来说,新医改会促使医药市场的继续扩容,将为国外药企带来大量的需求。   然而,它们的到来会对国内的医药企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今,在中国销售药品的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产品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现在外资企业转战利润比较低的非专利药和农村市场,抢占了资源和市场,削减中国药企的市场分额,这对于中国药企特别是中小药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中国中小企业再不实行一些兼并重组,那么就会在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外跨国药企的“内外夹击”下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   生产和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   自从美国制药企业礼来公司在上海建立中国研发总部后,欧洲最大的医药集团赛诺菲-安万特也在北京落户了全球的第四大研发中心,业务涉及药物基础开发和临床研究等多个方面,而拜耳在北京建立全球性研发中心、罗氏启动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上海罗氏制药工厂扩建项目成立中国亚洲药品合作部都说明了外资企业调整策略以迎接新医改的到来。   随后,还有前述瑞士诺华制药、默克集团在上海、北京的布局。   郭凡礼指出,8500亿元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外资医药企业加大步伐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就以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来实现,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省成本、在中国大幅度开拓本土市场、与当地龙头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最后逐步控制当地的销售网络,它们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朝新医改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去。   他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医改对跨国医药企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中国政府增加医药领域的投资,普及医疗卫生服务,将不断增加中国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在疾病预防、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医改的进行也使得跨国医药集团可以参与其中,对跨国医药集团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夺取二、三线城市主导权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中国的医药市场大体上分为三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中国医药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是“散、乱、差”一直是多年来的一个诟病,跨国医药集团进入中国也采取了分步推进的策略,从大到小,逐步渗透。   中国的一线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的城市,它们占中国整个医药市场的21%。然而,21%并不能使国外药企满足,于是,它们纷纷把触角伸向中国的二线城市,这个区域主要包括像成都、杭州、西安、武汉等一些省级城市,它们占到中国整个医药市场的37%,大大超出了一线城市的比例,这促使跨国药企加大对这些城市的扩张力度。   郭凡礼指出,而中国的三线城市只占了整个医药市场的16%,但是跨国药企仍然对这部分地区觊觎良久。它们采取向三线城市医院直接派出销售代表这一做法来控制这些城市医院的销售渠道,并启动针对性较强的销售培训计划,以抓住三线城市市场从而适应新医改中强调的“基础、基层、基本”的主题。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中国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以及2.9万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并同时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   另一方面,新医改中投入的8500亿元中有165亿元全部定点投向全国2.9万所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作为其医疗器械设备的购置补助,而在2009年中国也投入370亿元用于全国70%县级医院的改扩建,其中就包括更新和升级基层机构医疗器械产品。   而跨国医药集团似乎嗅到了“新医改”这块大蛋糕的味道,上述这些政策在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的解读下纷纷幻化成为利益,于是,包括西门子、GE和飞利浦等全球医疗设备巨头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步伐,它们的战略从以前的“高端策略”转移到了基层医疗市场上来。无疑,新医改促进基层医疗市场的放量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而“深耕基层”也成为新医改下跨国医疗器械集团的新方向。   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新医改促使跨国医药集团转型,它们针对中国主要的疾病状况和药品消费特点,开始加大投入,打造出一批专门供给中国市场的药品组合。这个药品组合涉及多方面的病种,主要是针对市场前景比较广泛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并覆盖了专利药、普药和非处方药。   中国的肝病患者约占全球的一半,针对治疗中国肝病患者的药品研发如今成为跨国药企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这方面,拜耳先灵制药和百时美施贵宝分别推出治疗肾细胞肿瘤的新药多吉美和治疗乙肝的贝乐克,而日本安斯泰来公司则向中国推出其主打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专利药卫喜康,它们所做的,就是针对中国的病种研发相应的药品,从而获得利益。   而在普药领域,为了弥补产品组合的缺口,不少跨国药企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通过获得专利生产许可或专营销售许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特定产品,如拜耳医疗保健购买了印度百康生物制药公司胰岛素产品英苏今的独家销售权和商标权,阿斯利康购买了美国卡毕斯特制药公司抗生素产品卡必兴的销售许可权。   由于中国对品牌普药有较高认知度,因此,跨国药企绝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来加紧对中国市场推广。   郭凡礼认为,跨国医药集团不但放低身段开拓二、三线城市的市场,还结合实际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这无不说明了跨国医药集团的战略方针不是死板的进入和渗透,而是采取多种方法多面撒网、各个击破,这对于国内的一些医药企业来说,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 中国包装新材料研发中心落户深圳
    28日下午,由深圳市通产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包装新材料研发中心(深圳)”授牌暨“国际新材料技术创新基地”合作签约仪式在会展中心桂花厅举行,中国建材集团等两央企及来自爱尔兰等5国的9家外企签约入驻。副市长袁宝成会见了中外客商代表并出席签约仪式。   该研发中心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在全国批准设立的唯一综合性的国家级研发中心,承担着包装新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项目和标准制定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拓展除技术研发以外更广泛的行业服务功能。   借研发中心落户深圳的良机,通产集团拟投资约9亿元建设“国际新材料技术创新基地”,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基地设研发、检测和总部三大功能区,其中设新材料研发中心、装备与模具设计制造中心、中试中心、材料分析检测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总部中心和推广与展示中心等七大中心。
  • 研发中心遍地 汽车业出现中国式“研发过剩”
    在网上搜索“汽车研发中心”,会发现满页都是“三年内建成四大研发中心”、“三大研发中心同时落成”、“已形成五国八大研发中心的布局”……似乎就在一年间,中国的汽车研发中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境内外遍地开花。粗略估计,过去一年内新开张的研发中心已达数十家。但这些研发中心建立的初衷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却让人不得不担忧,其最终会成为在产能之外,汽车业的又一种过剩。   研发机构明显过剩   6月28日,长安汽车位于英国诺丁汉科技园区的研发中心正式挂牌。这样,在短短半年内,长安便成立了四个研究院,其全球研发格局也升级为“四国八地”,并欲扩展为“五国九地”。7月19日,总投资1.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中国前瞻科技科研中心破土动工。一年来,随着这股“研发”热潮,中国良莠不齐的汽车研发中心急速膨胀。   目前而言,国内的汽车研发中心大体分为三类:汽车企业的、科研机构的以及地方政府的。其中,自主品牌是研发中心最积极的拥趸。除长安外,今年3月,投资5亿元的奇瑞研发中心新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吉利也计划在杭州再建一个研发中心。   跨国公司方面,在首家研发中心已经普及的基础上,新的研发机构已在酝酿中,投资2.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就在去年底投入了使用。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投入也此起彼伏:“广西3年内要建4大汽车研发中心”、在上海落地的研发中心已近50家……   研发中心多为圈地套现   新能源研发中心是新的追逐焦点。其中,广州在去年就祭出了“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的旗号 北京则要在“三年建成世界一流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而在深圳,包括客车在内的各领域新能源研发大楼拔地而起 上海、西安等地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虽然发改委已对新能源基地降温,但作为“科技单位”的研发中心仍只增不减。有分析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大部分所谓的“新能源研发中心”都存在套取政策补贴的目的。即使在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研发中心,况且中国的新能源概念尚处在起步阶段。   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业内分析指出,“研发中心”尤其是新能源研发中心的急剧扩张有政策的原因。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通知要求,“‘十一五’期间所有新增的汽车产能必须满足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在2009年掀起的企业扩产大潮中,这份文件成为研发中心遍地开花的主要动力。   调查显示,国内汽车研发中心目前已处于“过剩”状态。据2009年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在后续研发费用投入上,仅四大集团较多,而整个汽车行业的专利拥有量更是少得可怜。   同时,由发改委工业司主导的《中国汽车整车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研究报告也显示,我国整车车身接近大改型,底盘及电子系统接近中改型水平,而发动机总成却仅处于小改型水平。   车企缺乏联合开发   专家指出,事实上,现存的研发中心部分不乏推出产出效率较高的,如吉利、奇瑞的研究院以及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但以泛亚为例,其研发并非独立的,基本上每款车都是参与到“集合全球研发资源共同打造”的过程中。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研发中心没有“全球资源”可联动,只能靠原创技术含量较低的“自主研发”。   关注中国汽车业的欧洲汽车界研发人士也曾指出,中国企业单项能力很强,但在整车整合研发的核心竞争力上就比较差。从此而言,在对国内研发中心的审核严加把控的同时,对现有研发资源的整合利用、促成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开发以及引入研发资源应该成为汽车业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
  • 着力在华研发能力 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2013年6月26日,中国上海 &mdash &mdash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于今日宣布,全新中国创新中心在上海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赛默飞着力本地研发能力、深化在华发展、提升客户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更快速及时响应中国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以全面、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服务中国,贴近亚太及全球市场。 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斥资950万美元,配有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生物实验室、设计验证与测试实验室以及应用实验室,以满足日益壮大的本地研发队伍的工作需求。中心现拥有近百名研发工程师,预计未来2到3年内这一人数将增长至200到300人。中国创新中心将传承赛默飞在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地位,集全球智慧,着力于在中国及其它新兴市场发展势头强劲的环境安全、生命科学、医疗保健等领域,开发满足并适合当地市场的新产品,解决客户遇到的挑战。 此外,创新中心还同时具备技术培训功能。其技术培训部分拥有超过9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以及价值400多万美元的培训设备,可同时举行5至6场多元化培训课程,预计年平均培训2,500人次。赛默飞可提供全面且专业的产品使用培训,使客户零距离接触世界领先的色谱质谱解决方案。 赛默飞中国总裁兼全球环境和过程监测业务总裁迈世福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ldquo 中国已经成为赛默飞全球版图中发展最迅猛的市场之一,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今天,中国创新中心的开幕不仅是对赛默飞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深入扎根、持续发展决心的不断践行;同时也是我们完善产品线、强化本地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rdquo 植根中国30余年,赛默飞已建立了强大的研发、生产以及运营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生命科学领域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国创新中心的前身&mdash &mdash 中国技术中心成立于2010年, 专为亚太市场提供设备及产品研发服务。2012年11月,耗资2,000万美元的赛默飞苏州工厂落成,旨在满足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客户日渐增长的实验室装备及耗材需求。如今,中国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赛默飞本地服务能力,集产品设计、开发和培训功能为一体,完美契合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客户的特定需求。 目前,赛默飞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成都、苏州、成都、沈阳和西安设立了分公司,在华员工人数超过2300名。截止2012年,赛默飞中国运营收入已经达到7.35亿美元,同期增长20%。 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外部) 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内部)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3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trade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3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5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400 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