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生命科学

仪器信息网中国生命科学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生命科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生命科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生命科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生命科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生命科学话题讨论。

中国生命科学相关的资讯

  • 亚速旺邀您相约2023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
    展会概况2023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简称CLSE),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学术引领性更强与产业结合更紧密,形成更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将成为党中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乃至世界生命科学界最高规格、影响力最深远的品牌盛会。会议安排:展出时间:2023 年 5 月 20-22 日 展出地点: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 亚速旺展位号6号馆 B02-1本次CLSE展会,亚速旺(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将携多款明星产品联袂而至,亮相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技术。 亚速旺始终致力于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并持续为客户提供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产品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2023 CLSE期待与您相遇!
  • 17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布
    据8月8日消息,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8月6日举行。通过院士、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评选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空缺、3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和10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4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如下: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名单王俊,男,1963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是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最早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是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者。他长期工作在胸外科医教研第一线,为推动我国胸外科技术创新和学科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30多年来,陈子江院士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生殖障碍疾病病因机制解析和出生缺陷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候选名单空缺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名单王卫庆,女,1961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徐瑞华,男,1967年2月出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教授、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国英,男,1962年9月出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名单姜标,男,1962年11月出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娄竞,男,1963年1月出生,三生制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名单王佳伟,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金鹏,男,1976年9月出生,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常务副院长。杨巍维,男,1980年7 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研究员。肖百龙,男,1978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岩,男,1985年6月出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路,男,1982年2月出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学伟,男,1974年6月出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大旺,男,1976年1月出生,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维莅,女,1973年8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施鹏,男,1973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23日在合肥成立。同时,安徽省立医院挂牌成为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 /p p   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院三方协商,决定共同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当日,三方召开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大会,并在安徽省立医院举行“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挂牌仪式。 /p p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政府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为培养医学高端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创造条件。 /p p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说,中科院将支持中国科大发展“科大新医学”,将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纳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支持学校参与卓越创新中心和创新研究院等建设,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与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p p   中国科大的生物和生命学科由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在1958年创建,现已发展成为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中科大注重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以免疫、神经退化性疾病、生殖、肿瘤为代表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其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 /p p   安徽省立医院是一座始建于1898年的百年名院,在疑难危重症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代表着安徽的最高水平。安徽省立医院挂牌成为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后,保留原名称,原承担的功能、任务、职责不变,独立法人单位性质不变。 /p p   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说,几年来,校、院双方在肿瘤免疫治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及附属第一医院挂牌,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地方民生社会发展,实现大学和地方政府双赢,推进中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和安徽省立医院一流医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p
  • 8000万欧元 默克又加码中国生命科学业务
    p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0月4日,默克南通制药基地中心落成,默克高层同时宣布投资8000万欧元建设南通生命科学中心,并与南通市及南通经济开发区政府机构签署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noimg/9b233b14-4aca-4012-b79a-a16c2ad6aadd.jpg" title=" 默克南通生命科学中心签约仪式.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签署仪式 /p p   据悉,默克南通生命科学中心将于2017年3月奠基,计划于2018年9月竣工。主要生产用于原料药、辅料和食品添加剂所用的无机盐以及细胞培养基和快速微生物检测试剂。 /p p   默克生命科学业务整合供应链运营执行副总裁克里斯托 罗斯表示,“默克南通生命科学中心将成为默克全球生命科学网络中的关键性投资项目,是默克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默克在中国向以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p p   默克公司2015年财报显示,生命科学业务作为默克公司集团的销售增长引擎,其净销售额增涨25.1%,达34亿欧元(2014年27亿欧元)。总体上,2015年默克集团医药健康和生命科学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其中亚太地区销售额占默克集团总销售额的33%(销售额42亿欧元,相比2014年增长23%)。据IMS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而默克生命科学业务主要为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默克集团加码其在华生命科学业务投资彰显中国的战略地位和默克集团生命科学业务发展规划。 /p p   曾在2015年,默克密理博首席执行官兼总裁Udit Batra博士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表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默克密理博在中国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双位数,是其他地区增长速度的2.5倍以上。默克密理博在中国,包括生物科学、实验室解决方案、流程工艺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都有很好的发展。2011年,默克收购了中国细胞培养市场的领先供应商清大天一,提升了默克密理博业务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竞争力,也实现了默克快速而直接地进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细胞培养细分市场的目标。” /p p   提及默克生命科学业务的全球扩张,最知名的事件莫过于耗资170亿美元对试剂生产商美国Sigma-Aldrich的收购,该项收购成为默克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交易,将促使默克密理博全球销售额增加70%,年产值将达到60亿美元。这一项超大规模交易将极大地扩充默克密理博产品组合,增加超过30万种产品。并且,这一收购使得生命科学业内人士认为默克密理博将成为赛默飞的强劲对手。 /p p   2015年的默克在全球扩张生命科学业务的步伐可谓巨大,除收购Sigma-Aldrich之外,默克还完成了对Singulex公司的SMC技术的收购,加强了默克在蛋白检测领域的技术实力。除却收购,默克公司在2015年围绕其生命科学业务还开启了多项战略合作,如与Turgut Ilac结成战略联盟等。 /p p   而在中国,默克生命业务的战略布局可以从2011年收购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领先的细胞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服务的供应商清大天一说起,默克相关高层表示,此次成功收购使得默克集团能快速而直接地进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细胞培养细分市场,清大天一优秀的管理团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拉近了默克与中国本土客户的距离。之后的默克生命科学陆续开展与中国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机构的多项合作,继续巩固其在中国的生命科学业务。直至2016年11月4日,默克宣布在南通建立生命科学中心,默克彻底完成了其部分生命科学业务本土化生产的战略。 /p p   据了解,默克南通生命科学中心的“本土化”概念不仅涵盖产品生产的本土化,还包含了采购本土公司的生产设备。罗斯先生表示,“生产设备本土化进一步体现了我们投资本土经济的承诺。通过与本土供应商合作,我们能够及时处理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工作,实现高度本土化。但归根结底最优先考虑的还是产品质量以及整个生产工艺是否能够符合我们的标准。”对于南通生命科学中心所用仪器设备将有多大比例来自中国本土化,罗斯先生表示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计划决定。 /p p    strong 关于默克密理博 /strong /p p   Merck Millipore是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默克集团的生命科学部门,默克集团是全世界具有最悠久历史的制药和化工公司。 /p p   Merck Millipore不断的致力于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锐意创新,提供范围广泛的成熟工具和技术以及高性能解决方案创新产品,从而帮助我们的客户在生物技术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方面取得成功。 /p p   凭借创新的产品以及遍布各地的客户服务网点,我们成为具有强大适应性和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完全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p p & nbsp /p
  • 生命科学在中国的困境:断了的产业链
    国际上,生命科学突飞猛进,改善人类健康,带动多学科发展。   国际上,生物技术产业自七十年代以来已成相当规模,推动经济发展。   在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遇到了几个较明显的问题。部分存在于科学研究,更大的问题体现在应用的落后。   科学研究缺乏开创性   目前中国科学界的突出问题是对于发表论文的追求超过了对于研究内容本身的关注,论文的数量及其所发表刊物的SCI影响因子几乎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生命科学界,但因为生命科学论文的SCI指数和引用数相对比较高,导致这个症状较明显。这种趋势的后果就是科研人员倾向于追随国际研究热点,而不太敢于尝试具有一定风险的但可能影响巨大的开创性研究。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鼓励内行评价代替外行审核,这样才能重内容而轻形式 需要延长研究人员的有效研究生涯,减少他们不必要的公关应酬时间 需要多方努力改进科研环境,鼓励创新性、前瞻性研究,力争今后几十年内中国出现一大批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在学科交叉急剧增加的时代,物理、数学、化学、信息、以及材料、工程学对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凸显,中国的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对来说较少,为学科交叉所做的准备不足。目前学生培养的基础还比较局限,研究人员合作不够充分,学科交叉还有很大潜力待挖掘。   科学实验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生物产业受抑制   生命科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能带动一个产业专门发明、研制、生产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方法、仪器、及试剂,如此不仅为世界科学做贡献,也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所在国家的经济。在科学方法和技术方面,中国不仅进步小,而且可能在退步。过去,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因为经费少,不得不依赖国产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研制、改进仪器和试剂。近年经费显著增多以后,大量购买进口仪器、试剂,不仅生产能力下降,维修能力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科学发展,不是刺激中国经济而是刺激外国经济:我们大量购买的贵重仪器和常规试剂基本全部由国外生产,国外某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呈垄断之势,后果是进一步抑制了本国相关领域的生产制造业。   另一方面,这种直接的“拿来主义”也抑制了本国的技术开发。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我国当年热衷基因组研究,购买了大量昂贵的国外仪器、试剂,我们却只在做技术员性质为主的测序工作。国外的基因组研究带动了深层测序、个体基因组测序等技术上的飞跃,促进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以及相关实验仪器的发明制造,而中国却始终局限于高价购买国外现有仪器,从事缺乏科技含量的实验操作,不仅没有赶上国际水平,相对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支持有开创性的技术发明和发展的工作,让相应的人才不为一时发表论文而丧失做出重要发明的机会,让重要的发明得到比一般论文更大而长久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应该鼓励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材料、计算机、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的交叉合作,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   生命科学成果应用严重不足   生命科学在医药、农业、林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而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制药更是现代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之一。美国从七十年代起,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发展,Genentech、Amgen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生物制药是国际上最受投资人青睐的产业之一,一些产品比如来自辉瑞制药公司的一个降血脂的药物年销售额就达一百二十多亿美元, 超过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政收入。   与国际上生物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生命科学拥有自主专利产权的应用很少,生物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对国民经济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没有为人民健康带来真正的福祉。   没有很好的应用,就缺乏对国家经济的推动。打着高科技口号的企业、产品很多,但它们基本没有真正的有科技含量的研发部门。最糟糕的是,当今社会过度容忍所谓的营养保健品,相当一批企业投其所好大力推出没有经过任何科学验证的营养保健品。诸如脑白金、脑黄金、核酸产品这些没有任何科学研究依据的所谓生物保健品居然畅销全国。对于国家来说,依靠这样的保健产品获得“利税”,充其量是增加一种直接从民众口袋里获取税收的机制,因为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对一般人来说,营养保健品也许是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东西,但是对于我国生物产业而言,营养保健品则不愧为一剂毒药,因为企业见无效、极低成本的东西借助铺天盖地的广告、夸大其词的促销、和所谓专家推荐可以大行其道,牟取暴利,就宁可把资金花在广告上,也不愿投资做踏踏实实的研发,做出有科技含量的真产品。生物技术产业在中国落后世界多年后仍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不说与此有一定关系。   没有很好的应用,就缺乏对人民健康应该有的回馈。中国生命科学尚未满足技术上可以解决的社会需求。例如,诊断遗传导致的疾病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国外的研究已经发现相当多遗传病的基因,也确定了外国人群发病的DNA变异。如果能确定中国人群发病的DNA变异,就可以大规模诊断这些病,如果产前诊断得法,就可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及提前制定防病措施。但是,在国外已建立诊断标准多年后,我国仍然缺少确定常见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标准。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上所述之外,还包括科学家致力于发现新基因而对人民健康有益的应用研究没有充分认识,可能还与政府有关部门缺少相应的政策引导有一定关系。   没有很好的应用,还造成了人才培养供过于求。虽然少数学校如北大生物系过去30年本科生数量几乎没有改变,但全国范围内生命科学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毕业后不可能都做教授和研究员。只有生物技术产业需要人,只有其他应用领域需要人,培养的学生才会学以致用,为社会服务。但是,因为国内工作市场需求不多,其中特别是生物产业领域需求低,导致我国培养的生命科学人才就业困难,学非所用,而名校毕业生则只能以出国为主。   没有医药和生物技术等应用领域的起飞,我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社会、对人民的价值就不能充分体现。
  • 16人!“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颁奖——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9月17日消息,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南昌大学举行。颁奖礼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院士主持。饶子和院士、陈卫院士、徐涛院士、陈晔光院士、宋尔卫院士等为获奖者颁奖。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致欢迎辞。此前,8月6日,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举行,评选出17位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Robert G. Roeder,洛克菲勒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谈家桢临床医学奖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房静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徐讯,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奇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青年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王祥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朱永群,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命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剑峰,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海涛,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沈晓骅,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副系主任、教授陈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郭国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4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谈家桢是世界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08年至今已评选十四届,共28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3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国际合作奖”,13位临床医生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10位专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132位青年学者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其中,共有24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成就奖,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临床医学奖。这十四届中,有3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后,获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4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后,分别获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优秀人才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不可忽缺的力量。
  • 调查预测中国成生命科学领袖需20年
    为了分析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对西方发达国家生命科学界的影响,国际高级管理人才猎头公司J. Robert Scott最近对中国和美国的制药、生物技术、医学设备和保健服务机构的执行官进行了一次非正式民意测验,并将调查结果和基于这些结果提出的观点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上。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并不会在未来十年里对基于美国的生命科学公司造成威胁,但这些顶尖人才将为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有力的工业创新者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政府为保健基础设施提供的大量补贴,为中国成为这些领域的领袖奠定了基础。   文章指出,“千人计划”和地方上的类似项目意在让中国成为世界的创新领袖,这些项目将激励那些处于本领域前十位的活跃者在未来十年回到中国。已有事实显示,私人公司也将出台类似的人才吸引计划。   中国创新阻碍了美国进步吗?文章认为,吸引顶尖人才回国的计划,表明中国急切希望服务于地方市场日益增加的对保健服务、医疗设备和药物的需求。但“考虑到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新创新者的运作时间还不到10年,在未来10~15年内,中国的发展并不会严重妨碍西方的发展”。   整个中国的研发领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展到杰出或卓越的水平,文章建议,应将投资集中到能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地方特别快速发展的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需要鉴别自己在研发领域最具竞争力、最难离开美国的因素,并在这些地方集中精力下功夫。   “可以预料,至少在未来15年内,围绕药物发现和开发的许多最重要决定以及相关的核心设施,都将留在美国和西方国家。”   文章指出了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因素。“在今天的中国,最主要的系统障碍是它的等级商业体制和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阻碍了工业界真正的创新力。与之最相关的是对中国学术机构内腐化和造假的担忧,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承诺。”   文章预测,从生命科学领袖的角度看,吸引足够多的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药发现和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回到中国,还需要20年。   与此同时,对美国生命科学公司而言,如何寻找具有全球视野、能把握和管理发生在中国等地动态变化的人才是个问题,要在今天的中国建立团队,仅有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和轮转工作背景是不够的。
  • 新址启航,艾万拓生命科学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1公司乔迁,新址启航,艾万拓生命科学中国区总部落户前滩2持续推进本土化战略,在中国,为中国,赋能中国生命科学3多元,包容,打造艾万拓中国特色之路公司乔迁,新址启航“艾无限,拓新章”,2024年8月22日,艾万拓生命科学中国区总部乔迁盛典在位于前滩的新办公室成功举行,艾万拓负责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全球执行副总裁Christophe Couturier郭德仁先生,艾万拓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Janny Wang王慕阳女士,信德前滩(上海)文化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卫国先生出席典礼。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到高端生命科学产业链集群的前滩,艾万拓生命科学中国进入新的里程碑。提及艾万拓,或许名字尚显陌生,但VWR,J.T.Baker,Macron,Masterflex,ACE等品牌,早已在业界享有盛誉。起源于1867年的Mallinckrodt公司,艾万拓跨越百年,2019年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AVTR),2020年被列为美国《财富》500强,产品从用于实验室研发和分析的耗材,化学品,设备仪器,到制药生产所需的药用辅料及化学品,以及一次性工艺袋和蠕动泵等流体解决方案,艾万拓为全球生物制药、医疗健康,教育科研等关键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深耕中国,赋能中国生命科学2009年,艾万拓前身Mallinckrodt Baker全资子公司在上海成立,艾万拓正式进入中国;2019年12月,在上海成立客户创新及支持中心;2021年6月,收购位于中国常州的RIM BIO公司,进入中国15年,艾万拓不断加强中国的投资和布局。中国是艾万拓全球最重要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作为拥有全球一流的生产,研究,分销和客户服务资源网络的我们,期望在艾万拓全球质量体系下,整合中国优质资源,为生命科学从科研到产业化提供最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中国客户最值得信赖的全球合作伙伴。——王慕阳艾万拓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Janny Wang王慕阳女士如今,艾万拓已在中国市场构建了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单克隆抗体,细胞基因治疗,疫苗等),医疗健康,教育科研(学术研究,实验室研究,质量管理及环境检测)以及先进技术和应用材料(航空航天与国防,太空领域,半导体及光电子学和电子学等),一应俱全。产品组合丰富多彩,超过600万种产品覆盖了众多领域,满足了全球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凭借全球最先进的资源整合、物流与电商体系,结合中国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优势,艾万拓致力于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高性价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拥有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项服务和产品都达到全球质量标准。缩短交货期、优化价格、提升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在中国,为中国,为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坚持创新,每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大量新产品,产品应用范围涵盖研发及生产、质控等多个环节。位于上海的客户创新及支持中心,依托艾万拓对于行业和技术的深厚理解,自创立以来,已为众多中国客户提供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在生物制药生产领域,也将进一步加大投资,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本土化的产品。数字化转型,结合人工智能,全新升级全球官网,拓展电商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多元,包容,打造艾万拓中国特色之路汇聚全球一流的生产、研究、分销与客户服务资源网络,结合中国本土优质资源,艾万拓正在努力打造中国特色之路。全球员工14,000余名,跨越180多个国家,为超过300,000个客户现场提供服务。这一庞大的网络,由200多个生产、分销、服务、研究、技术及销售中心共同编织而成,业务版图覆盖全球30余国。在艾万拓的大家庭中,我们尤为珍视并践行多元化与包容性的价值观。性别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年龄跨越广泛,爱好丰富多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女性员工及管理层占比近60%,致力于促进女性员工职业发展。正是这份多元与包容,让艾万拓能够汇聚来自不同背景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创新。集科学之力,筑世界之美,艾万拓将继续秉承这一愿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包容的文化、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关于艾万拓生命科学作为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艾万拓(Avantor)是一家为生物制药、医疗保健、教育和科研机构、先进技术和应用材料行业的客户提供关键任务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先进供应商。产品组合应用于所服务的行业中最重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的全球业务使我们能够为超过300,000个客户现场提供服务,并使我们能够广泛接触来自180多个国家的研究实验室和科学家。艾万拓秉承“集科学之力,筑世界之美”的使命,从研究到交付,我们是行业客户与供应商值得信赖的全球合作伙伴。
  • GE医疗战略布局中国生命科学培训市场
    仪器信息网讯 GE医疗生命科学研发培训中心Fast Trak(中国)扩建工程近日完成。2012年3月20日,GE医疗在上海通用电气中国科技园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并进行了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授旗仪式。 揭幕典礼现场 会后GE医疗生命科学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ieran Murphy先生,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全球商业运营部总裁Eric R. Roman先生,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余德健先生等GE医疗高层就Fast Trak相关情况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等媒体联合采访。 GE医疗生命科学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Kieran Murphy先生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全球商业运营部总裁 Eric R. Roman先生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余德健先生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Fast Trak”? Kieran Murphy先生:“Fast Trak”是GE旗下一个具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全球性组织,其内涵是快速、有效的生物工程工艺研发,也就是意味着缩短药品的开发时间,加快药物的上市。 目前,Fast Trak在世界各地共设有四个分支中心,分别位于德国慕尼黑、美国新泽西、印度班加罗尔及中国上海。Fast Trak主要是面向生物制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主要进行两方面工作,一个是对实验人员进行仪器操作培训,另一个是协助客户进行项目工艺开发。 问:扩建后的Fast Trak(中国)规模有多大?其相关业务有哪些拓展? Kieran Murphy先生:Fast Trak (中国)作为GE在中国的重要机构,使用的是与其他三个分支中心同样的培训体系,并使用中文教学。该机构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当时培训规模为每年100-200人。到了2011年,其培训人员已达到每年1000人,且需求增长旺盛,现有实验室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此次扩建后,新建实验室加上原有实验室改造的总面积达到500平方米,是GE在全球最完整的实验室之一,可以同时面向GE公司内外部进行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当前实验室的培训规模可达到每年2000人。 作为扩建后的第一年,2012年计划培训1000人左右。主要面向大学、研究所、生物制药企业等领域的仪器用户,针对临床前研发项目,以技术支持为中心,产品服务为辅。Fast Trak (中国)还将在原先生物制药基础上,向药物研发的上游进行拓展,协助客户开展药品靶标筛选。 问:Fast Trak建立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客户更好地进行项目开发,贵公司将如何达成这一目标? Kieran Murphy先生:GE的策略是要让整个生产更有效,我们提出了“健康创想”,也就是要推广高质量、低价格、可用性的理念,整个GE都遵循这样的原则。 一方面,GE将借助Fast Trak (中国)在中国推广国际流行的“一次性、抛弃性”的开发理念,另一方面,GE通过收购从事细胞培养、一次性工艺开发等业务的公司,互补性地整合这些公司上下游的相关技术,提升提供整套实验技术的能力,以提供更好的产品研发方法。 此外,除了提供FAST TRAK培训以及高质量仪器设备之外,GE还提供诸如抗体、疫苗质量检测等产品检测技术。 GE认为高质量的产品研发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能够对提升中国药物开发、生产的整个过程作出一定的贡献。 问:您在回答中提到“一次性、抛弃性”的开发理念,能够介绍下该理念?GE将如何在中国推广这一理念? Kieran Murphy先生:“一次性、可抛弃性”的理念是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流行的一种开发理念,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投入的固定资本非常少,在运行的过程中营运资本非常节约,而且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质量得到提高。但这一理念在中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GE将借助Fast Trak (中国)在中国推广“抛弃性、一次性开发工艺平台”,提出从研发到放大生产平台体系的理念,希望通过从研发到生产能够实现一条无缝连接的平台,帮助客户优化项目开发,更好的服务中国市场。 问:中国客户跟国外客户的培训需求有何区别?中国企业由于公司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培训有不同的需求,Fast Trak(中国)如何面对这些情况?另外,Fast Trak(中国)的培训是否收费? 余德健先生:国内外客户的培训需求其实差不多。以前中国用户对仪器技术操作培训的要求不高,但现在随着用户操作水平的提升,对提供培训内容有了更多需求。用户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怎么操作仪器,更是如何利用仪器进行有效的项目开发。这也是GE推出“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未来仪器使用者在仪器操作方面的基本功。 Fast Trak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级别的培训,如DEV 1、DEV 2等。我们会根据培训人员仪器操作水平,以及客户现有技术、能力和经验加以区分。我们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学到东西。所以我们会像学校分年级一样进行不同级别的培训,初级是技术理论,然后是进一步的高级培训,最后阶段就是应用开发培训。无论是不是GE产品的用户,Fast Trak(中国)的培训都是收费的。 问:Fast Trak(中国)在推广过程中与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是否会有合作计划? 余德健先生:一定会有。实际上,过去几年我们跟一些学会、协会已经有过相关合作。从06年到今天,Fast Trak(中国)发展迅速,仅仅是Fast Trak(中国)实验室的培训规模就到达1000人次,如果加上在中心之外的培训,规模将会更大。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户参加我们的培训,所以非常愿意跟国内所有的生物行业方面的协会、协会、科研单位合作。 GE医疗向上海交通大学授予“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合作锦旗 问:GE医疗设立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相关工作进展如何? 余德健先生:为帮助中国培养一支生物医药领域的“生力军”,GE医疗计划将Fast Trak(中国)打造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Fast Trak(中国)针对全国多所知名大学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训项目,旨在结合目前新药研发最新技术,为在读学生“量身打造”技术培训课程,使他们尽早尽快了解生物制药技术,使其成为未来中国医药研发中的新生力量。 我们在制定“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时候,没有局限在医学院和药学院,也面向生命科学院等相关机构。但因为培训名额有限,我们还是会先给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 “未来之星”培育项目的目的也并非是一定要让参与者达到非常高的研究水平,我们希望能够让现在的大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生命科学领域,启发他们对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的兴趣。 上海交通大学是GE生物医药“未来之星”培育项目在国内的首个合作对象,今天进行的授旗仪式标志着该项目已经启动,正式开始将在今年六七月份。 采访现场 附录:GE医疗生命科学部 http://www.gelifesciences.com.cn/ http://ge.instrument.com.cn/ 相关新闻:GE全新Fast Trak(中国)落成 助推产学研一体化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0323/075880.shtml
  • 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发,14位杰出科学家获奖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409dff4-57f0-4d2a-bc2c-44f27d1c5b49.jpg" title=" 958ca39a9e5406714023a81d88d5ae1d4f01662b.jpg" alt=" 958ca39a9e5406714023a81d88d5ae1d4f01662b.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与会领导、嘉宾与获奖科学家合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由中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湘雅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包括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在内的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14位杰出科学家荣膺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创新奖,并围绕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了深入研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仪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为金力院士、阎锡蕴院士颁发成就奖,为乔杰院士、瞿佳教授颁发临床医学奖,为郜恒骏教授颁发产业化奖,为程功教授、戴俊彪研究员、黄志伟教授、刘光慧研究员、刘江研究员、刘默芳研究员、舒跃龙教授、孙强研究员、王宏伟教授颁发创新奖,以表彰奖励在从事生命科学事业做出杰出成就专家、突出贡献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产业化过程突出贡献和取得创新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获得成就奖的金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他系统解析了东亚地区的人群的遗传结构、群体分化、迁徙路线、人群混合和环境适应等进化事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复杂的进化关系,为推动我国进化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的进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获成就奖的阎锡蕴院士在肿瘤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交叉领域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她发现纳米酶,提出纳米酶概念,建立纳米酶标准检测方法,发明纳米酶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创造全球首例纳米酶产品,开辟纳米酶研究新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临床医学奖获得者乔杰院士在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提供了新途径,为生殖领域相关疾病从病因、诊断、治疗到预后等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临床医学奖获得者瞿佳教授首创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眼视光学中国模式”的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制定和推行多项眼科和视光学规范及标准。获得产业化奖的郜恒骏则牵头制定了第一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样本行业标准及国家生物样本技术标准体系与系列国家标准,堪称中国生物银行的标准化开创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乔杰院士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她说:“谈家桢先生设立这个奖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生命科学与基因组学、生殖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拓展,同时搭建起相关学科沟通的桥梁。相信这个奖的颁发将进一步激励我们奉献科学,把我们的根植于祖国大地,让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做更多的贡献,助力‘健康中国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链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为我国遗传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自2008年设立至今,为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以及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做出了杰出贡献。日前,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委托第三方对全国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进行综合评价位列第四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成就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金力院士、阎锡蕴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金力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是我国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他系统解析了东亚地区的人群的遗传结构、群体分化、迁徙路线、人群混合和环境适应等进化事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复杂的进化关系,为推动我国进化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的进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阎锡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肿瘤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交叉领域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她发现纳米酶,提出纳米酶概念,建立纳米酶标准检测方法,发明纳米酶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创造全球首例纳米酶产品,开辟纳米酶研究新领域。&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临床医学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乔杰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在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提供了新途径,为生殖领域相关疾病从病因、诊断、治疗到预后等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瞿佳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首创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眼视光学中国模式”的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制定和推行多项眼科和视光学规范及标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产业化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郜恒骏教授 & nbsp & nbsp 郜恒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创新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程功教授、戴俊彪研究员、黄志伟教授、刘光慧研究员、刘江研究员、刘默芳研究员、舒跃龙教授、孙强研究员、王宏伟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程功:清华大学基础医学系研究员,虫媒病毒性传染病(Arthropod-borne virus)的致病机理及疫苗研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戴俊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黄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免疫和神经领域大分子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刘光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人多能干细胞与衰老和疾病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刘江: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表观遗传学、干细胞和肿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刘默芳: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非编码RNA,miRNA、piRNA功能机制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舒跃龙: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孙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克隆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宏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结构生物学; /p
  • 丹纳赫收购中国生命科学公司赛景生物科技
    相关新闻:评丹纳赫收购赛景生物:中国生命科学公司缘何得跨国仪器公司亲睐   2014年4月22日,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宣布其已签订了一项协议,收购Xitogen Technologies公司(赛景生物科技,以下简称为赛景),包括赛景在中国苏州和大连的流式细胞仪研发基地。此次收购将为贝克曼库尔特在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提供一个强大的业务基础,并且提供高质量研发仪器,使得贝克曼世界一流的流式细胞仪产品线更加&ldquo 丰满&rdquo 。收购还取决于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具体收购金额没有披露。   收购完成后,赛景位于苏州和大连的设施将成为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研发和制造中心。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总裁Jennifer Honeycutt表示,&ldquo 我们将赛景的技术作为一个加速器,以此迅速扩大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范围。我们相信,在我们几个战略领域,收购赛景可实现显著协同效应,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创新的和可信科学解决方案。&rdquo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流式业务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Mario Koksch说,&ldquo 在一个不断增长的亚洲市场拥有一个营运基地将使我们能够为该地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赛景所拥有的技术和专利加入我们现有的产品线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触角从临床诊断延伸至临床研究,并进一步延伸至基础研究。&rdquo   赛景创始人陈永勤博士表示,&ldquo 我们相信,流式细胞仪应该是易于使用,并根据用户的技术需求不断改进,提供最高质量和性能。我们很自豪我们的技术将成为贝克曼库尔特产品线的一部分,并非常兴奋对能够通过贝克曼库尔特的销售和分销渠道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rdquo (编译:杨娟)
  • 中国将成全球第二大生命科学市场
    在“十二五”规划以及老龄化、财富转移和城市化人口的驱动下,德勤中国12月1日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生命科学与医疗市场,专利药、OTC和仿制药均有广阔前景。   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总经理吴苹表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十二五"规划对医药市场具有重大影响,不仅有助于建立基本医药卫生制度,而且将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消费,促进市场整合,平衡中国中西部地区医药发展及鼓励研发和创新。”   其中,专利药品的强大潜力是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发展之一。2010-2015年期间,专利药销售额预计将以超过25%的增长率继续增长。   “目前全国医药行业有5600多家企业,以及超过16000家的医药经销商和连锁零售企业。行业整合活动将继续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交易。”吴苹说。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今年境内及入境交易量为25宗,平均季度交易量从2005年的3.5宗增至2010年的13.5宗及今年的12.5宗。今年上半年,投资额以达到20.8亿美元。   另外,尽管就实际交易量和交易额而言,近期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境外并购活动寥寥可数,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仅完成7宗交易,交易总额为7.26亿美元。   但研究认为,未来拥有巨额并购资金的医药企业、对医疗设备制造企业情有独钟的私募股权公司以及合同研发组织,很可能成为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潜在的并购推动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亚洲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在医药市场上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2007-2010年间,大中华区占亚洲医药并购活动的32%,印度占31%,但两国间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跨境并购交易。   不过,这并不表明不存在机会,只是由于两国忙于国内市场成熟化建设,导致企业无暇寻觅海外(尤其是类似市场)具有吸引力的资产。随着两国市场医药领军企业实力雄厚,预计将开始在对方市场猎寻技术和建立品牌。
  • 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1月10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的遗传创新机制、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组装机制、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疗效的高效低毒治疗新模式、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揭开鸟类长距离迁徙之谜、干涉单分子定位显微镜、全脑单神经元多样性研究及信息学大数据平台。据介绍,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知识创新类项目“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知识创新类项目“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研究”和“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对当今国际社会复杂的抗疫形势有重大意义;技术创新类项目“干涉单分子定位显微镜”为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奠定基础。据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已连续开展7年,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每年公布评选结果后,邀请入选项目专家编写和出版科普书籍,并举办交流会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报告会,向公众揭示生命科学的新奥秘,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极大提高了生命科学和相关技术的社会影响力。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1、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大连化物所等单位,抽提自然光合作用的化学本质,从头设计创建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非自然途径,解决了途径代谢流从头计算、关键酶元件设计组装、生化途径精确调控等科学问题,以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耦合的11步反应,颠覆了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复杂生化过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能效和速率超越玉米等农作物,突破了自然光合作用局限,为淀粉的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提供了新思路。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牌式突破,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该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2021,373(6562):1523-1527)。2、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的遗传创新机制4亿多年前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但长期以来对这一重大事件的遗传创新机制知之甚少。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王文、王堃团队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和昆明动物所张国捷等团队合作,发现硬骨鱼祖先已进化出了陆生适应性相关的初步遗传基础,在肺鱼代表的肉鳍鱼内得到进一步加强,到四足动物最终完善而成功登上了陆地。Science报道该成果揭示了“隐藏在现生鱼类中水生到陆生演化的遗传奥秘”;瑞典科学院院士Per Alhberg教授撰文指出该项成果克服了化石研究难以研究软组织器官和生理学问题的挑战,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脊椎动物登陆研究专家Neil Shubin撰文指出该成果为理解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的研究“提供了关键认知和长久期待的数据”。该成果两篇研究论文以封面故事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21,184(5):1362-1376;1377-1391)。3、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持续两年,不断出现的突变株对发展广谱药物提出急迫需求。由病毒复制酶组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药物的核心靶点。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重构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以此为基础,首次明确了病毒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分子,回答了冠状病毒研究中近3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该分子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在人体中没有同源物,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同时,他们还首次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阐明了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 184(1):184-193 Cell, 184(13):3474-3485)。4、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组装机制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是中心法则中转录步骤的核心,对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相关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复旦大学徐彦辉团队解析转录起始复合物PIC及其与Mediator(中介体)组成的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结构的三维结构,系统地展示转录机器识别不同类型启动子并完成组装的全过程,揭示了转录为何发生在几乎所有基因的启动子上,颠覆了关于启动子识别和转录起始复合物组装的传统认识,阐明了Mediator促进PIC组装和转录激活的机制。上述成果以2篇研究长文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 372, eaba8490;Science 372, eabg0635),其中一篇被Science杂志选为封面文章,题目为“转录如何起始”。5、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疗效的高效低毒治疗新模式鼻咽癌是“中国特色”肿瘤,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放疗后的全身微小残留肿瘤是其治疗失败的根源,而由于放疗后患者身体状况差,难以耐受既往高强度的传统化疗(完成率仅约40%-50%),成为制约疗效提高的瓶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研究团队提出了小剂量、长时间口服细胞毒药物卡培他滨的节拍化疗模式,其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杀伤肿瘤干细胞等机制持续抑制肿瘤,同时提高机体耐受性。马骏教授通过牵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放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可将失败风险显著降低45%,且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减少了3/5,完成率达74%。同时卡培他滨口服用药方便可及,易于向基层推广。由此,该研究打破了传统化疗的疗效瓶颈,建立了鼻咽癌国际领先、高效低毒且简单易行的治疗新标准。该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Lancet, 2021, 398(10297): 303-313)。6、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当前的栽培稻是从祖先二倍体野生稻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化而来,同时伴随着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与优异基因的丢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对应对未来粮食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开辟了全新的育种方向。以此策略为蓝图,该项目筛选出一份四倍体高秆野生稻资源,建立了高效的组培再生、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体系,组装了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成功创制了改良落粒性、芒性、株高、粒长、茎秆粗度、生育期等不同类型的四倍体水稻新材料,突破了全部技术瓶颈,证明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策略高度可行。未来四倍体水稻新作物的成功培育将有望对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的革命。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21,184(5):1156-1170)。7、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近20年,人类遭受了三次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大多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来源于动物,而我们发现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往往是滞后的,疾病防控的关口需要在“时间”上前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建立了高效评估冠状病毒跨种识别能力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对蝙蝠源性冠状病毒 RaTG13和穿山甲源性冠状病毒 GD/1/2019 和 GX/P2V/2017 的跨种传播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阐明其跨种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上述三种冠状病毒存在跨种传播的潜在风险,提示我们要持续对动物源性冠状病毒进行监测,预防新的冠状病毒引发疫情,同时为理解病毒进化提供分子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21, 184(13):3438-3451.e10)和《欧洲分子生物学》杂志 (EMBO J, 2021, 41(1):e109962)。8、揭开鸟类长距离迁徙之谜鸟类迁徙是最受关注的自然奇观之一。迁徙路线的形成过程、维持机制和在气候变化下的未来趋势,以及迁徙策略的遗传基础,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大陆尺度的的北极游隼(Falco peregrinus)迁徙研究系统。研究人员阐明了气候变化在鸟类迁徙路线形成、维持及未来变化趋势中的驱动作用,发现一个和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种群中受到正选择,揭示了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新型研究手段,展现了学科交叉型的创新性研究在回答重大科学问题中的关键作用。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1,591(7849):259-264),并被《自然-生态进化》杂志评为12项年度回顾工作之一。9、干涉单分子定位显微镜
  • 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2021年1月13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人脑发育关键细胞与调控网络】【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提高绿色革命作物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新机制】【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一、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并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证明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实验室合成的低剂量4VA能够吸引到大量野生蝗虫种群。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还被认为是昆虫学和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昆虫化学感受操控的4种防治策略被认为是未来害虫绿色防控的新方向。《自然》杂志(Nature)配发编者按和专门评述文章,F1000 Prime评价推荐系统给予最高推荐,世界主要媒体都争相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4:584-588)。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蝗蝻(幼虫)二、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解析新冠病毒关键药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揭示药靶的重要特征,开发特效药迫在眉睫。新冠病毒的主蛋白酶在病毒生活周期中起关键调节作用,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药物靶点。上海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抗新冠联合攻关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主蛋白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个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阐明了抑制剂精确靶向主蛋白酶的作用机制;发现依布硒和双硫仑等老药或临床药物是靶向主蛋白酶的抗病毒小分子,且二者已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II期试验,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上述成果为抗新冠药物的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2:289-293)。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红色)与抑制剂(黄色)的复合物结构三、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科学研究衰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揭示了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在系统生物学水平阐明热量限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炎症通路延缓衰老的新机制;发现基于核心节律蛋白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缓解增龄性小鼠骨关节变性并促进关节软骨再生。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机制的理解,为建立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Cell,2020,180:585-600;Cell,2020,180:984-1001)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20,10:1-18)等杂志。系统解析灵长类动物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四、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动物模型是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之一,是阐明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筛选药物和评价疫苗的基础研究工作。发现与鉴定对新冠病毒敏感的动物、研制检测动物体内病毒的试剂、使动物准确模拟疾病临床表现,是造模的三个关键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合作,通过比较医学分析,培育了病毒受体高度人源化的动物,建立了模型特异的检测技术,证实了病毒入侵受体,遵循科赫法则证实了致病病原体,揭示了新冠肺炎免疫特征和病理特征,再现了病毒感染、复制、宿主免疫和病理发生过程,系统模拟了新冠肺炎的不同临床特征,在国际上第一个构建了动物模型。应用动物模型,阐明了系列疾病机理,筛选到了系列有效药物,完成了国家部署的80%以上疫苗评价,模型研制方法和标准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WHO),供国际研究使用。该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2020 Jul;583:830-833)和《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杂志(Animal Model & Experimental Medicine,2020 Mar 30;3:93-97)。不同年龄恒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后影像学及病理学改变五、人脑发育关键细胞与调控网络脑是人类智能活动的物质载体,研究发育过程中脑结构功能的建立,将揭示智能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同时为相关医学应用提供理论线索与技术方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吴倩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展开合作,通过高通量单细胞组学分析对人类胚胎发育关键期的海马体、下丘脑、大脑皮层多亚区以及视网膜进行了细胞构成图谱及基因调控网络研究,对关键细胞类型的功能发育进行了追踪,揭示了多个脑区发育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基因,详细绘制了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坚实基础。多篇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自然》(Nature, 2020, 577:531-536)、《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11:4063)等杂志。人脑海马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构成及基因调控网络六、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我们的生活经验暗示,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小鼠模型里发现,脾脏如果丧失神经支配,疫苗接种后机体就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这是因为大脑内被称为中央杏仁核和室旁核的区域有一类CRH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激活CRH神经元,会增加脾神经活动,进而可以增进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反之,抑制CRH神经元会降低疫苗的效力。进而他们还设计出了一种小鼠的行为范式,可以通过激活这一新发现的脑-脾神经通路来达到增强抗体产生的效果。这些发现,首次建立了大脑活动可以增进抗体产生的一条神经通路,指出了将来利用锻炼、冥想等行为增强疫苗效果、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可能。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1:204-208)。“勤動”与增强免疫的大脑神经核团与通路 七、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胆固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脂质,但太多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人在进食碳水化合物时,胆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获得。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合成,饥饿时则抑制,这其中的机制长期不清楚。武汉大学宋保亮实验室在胆固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该团队发现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血液中升高的葡萄糖和胰岛素促使肝脏中USP20蛋白被磷酸化修饰,USP20稳定胆固醇合成途径限速酶HMGCR,从而上调胆固醇合成。抑制USP20,降低血脂、减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该发现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USP20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20,588:479-484)。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八、提高绿色革命作物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新机制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团队在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研究发现了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新组分NGR5通过介导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来调控植物响应土壤氮素水平的变化,同时与生长阻遏因子DELLA蛋白竞争性结合赤霉素受体GID1,实现赤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在高产水稻品种中增加NGR5的表达可在减少氮肥的条件下,仍可获得高产。该发现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高产提高又能降低氮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 367 eaaz2046, 2020)。NGR5协同调控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新机制九、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抗源稀缺,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研究团队历时20年,从小麦近缘属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阐明其功能、抗病机理和水平转移进化机制。同时,利用远缘杂交将Fhb7转移到推广小麦品种中,赤霉病抗性表现稳定,且对产量没有显著负面影响。目前团队选育的多个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已进入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并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金钥匙”。另外,Fhb7对镰孢菌分泌的单端孢霉稀族毒素的广谱解毒功能,有望应用于其他作物抗镰孢菌病害的遗传改良,以及解决粮食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2020,368:eaba5435)。镰孢菌(Fusarium)侵染小麦籽粒后导致减产毁质十、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CAR-T细胞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面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和细胞持续性低等挑战。CAR的信号元件来自抗原受体TCR的CD3ζ链以及共刺激分子如CD28。目前对CAR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共刺激信号元件,而忽视了抗原信号元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北京大学医学部黄超兰研究组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研究组合作,通过定量质谱和生化方法发现TCR的CD3ζ链具有特殊的信号转导功能,可以同时招募抑制性分子Csk和活化性分子PI3K。将CD3ζ胞内区加入临床使用的CAR序列中,可使得CAR-T细胞持续性更好,抗肿瘤功能更强,并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风险降低。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20,182:855-871)嵌合性抗原受体(CAR)的信号原件改造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6个年度。每年公布评选结果后,邀请入选项目专家编写和出版科普书籍,并举办交流会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报告会,向公众揭示生命科学的新奥秘,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极大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社会影响力。本年度的评选,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的项目较往年数量明显增加,体现了“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日臻完善,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不断扩大;获奖项目中非院士主导项目所占比例较往年大,体现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后备力量强大。更为显著的是,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知识创新类项目“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创新类项目“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和技术创新类项目“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意义。技术创新类项目“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和知识创新类项目“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聚焦国计民生和全民健康等热点问题。
  • 尹烨:中国掌握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光刻机"
    2022年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尹烨发表演讲:生命科学领域的"光刻机"必须牢牢掌握在国人手里,原文标题:《华大智造:中国生命科学“光刻机”破局之路》本世纪初,《Science》借创刊125周年时机,挑选了125个挑战全球科学界的重要基础问题。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比最高,约为46%。个中逻辑不言自明:尽管人类约已在地球上存在200万年,但对生命文明的认知,仍是极其有限的刻度。事实上,通向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本就向无坦途,唯有忧患。新冠疫情对于人类的大考,是最新注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们认知范式的延伸——过去数年,在众所周知的事件牵引下,我们的注意力持续聚焦在IT (信息技术) 领域的光刻机上;倏忽之间,在突如其来的全人类劫难面前,BT (生物技术) 领域的基因测序仪,已经成为另一个并行的前沿焦点。广义上看,光刻机与基因测序仪,在科技树的序列上拥有类似的格局。一个基于硅基,一个基于碳基,是迄今求解人类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命题的两枚关键钥匙:前者是对外改造物理世界的精尖设备;后者是对内解锁生命科学的核心工具。相较光刻机受制于人的知难而进,在基因测序仪领域,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开始,历经20载,中国已经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对这一工具的自主可控,是目前“唯二”的掌握全产业链 (技术、装备、市场应用等) 的国家。正是20年“唯二”的隐忍破局之旅,使得我们基于国产平台,第一时间破译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破译国内首例变异毒株,以及成为全球新冠检测试剂与相关设备最大的供给者。尽管疫情侵扰还在持续,但一个基本常识在于,基于基因测序仪核心技术与医药学科的共振支撑,我们已经打破因对病毒先天无知而带来的空前恐惧,固有波折,但治理基石已经稳固。以上谨是基因测序仪之于生命科学重大现实价值的一则近景。广域看去,它正从从最初的一项大国工程,渗透进入全民医疗健康管理领域每个神经末梢,并持续牵引基础科学不断演进。以此为序,在更广袤视野下审读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及关键参与者的真实现状,意义紧迫且深远。01解锁生命科学,进入基因时代我们仍从最近发生的事件说起。4月13日,《Nature》刊载了生命科学领域一项最新重要成果:由中国科研机构主导,多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下,成功绘制了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猕猴全细胞图谱。这一科研成果的意义在于,猕猴与人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3%,猕猴全细胞图谱的绘制完成,将为探究生命进化和人类疾病机制、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供一张“高清地图”。这张“地图”的绘制过程里,各国研究人员对猕猴的45个组织或器官的约114万个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整个测序过程,基于一家中国公司——华大智造自主开发的单细胞建库和测序平台。图: 论文 截图 ; 来源: Nature官网以史为鉴,这项中国科研机构牵头主导的科研工作,如果没有我国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的突破与进步,工作量之大,涉及成本之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90年,号称生命科学领域的“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旨在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的30亿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当时,没人能准确测算人类基因组到底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测完,于是按1美元一对碱基的预算,决定总预算30亿美元。来自美、英、法、德、日和中国六国的200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这一浩大工程,历时13年完成这一伟大计划。猕猴全细胞图谱的成本虽然没有公布,但根据媒体报道,华大智造的超高通量T10基因测序机型,结合基于浸没式测序技术的超高通量超低成本的测序系统,能够实现200美元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可以推知,在中国基因测序仪“鲶鱼力量”下,基因测序技术服务成本已经降至平民级水平。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是,单位成本是阻碍先进技术普及的最大绊脚石。一个接一个的案例可以证明,在基因测序领域,我们已经扫清了这个障碍。正是伴随着如是技术进步及关键工具的普及,全球基因组学在本世纪前30年,相继完成了三度进化:前十年,人类绘制出较全面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相应研究成果以及派生出的技术进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个十年,科学家们致力于解读测序生成的大量基因组信息,并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非遗传因素进行结合分析评估,开始导入精准医疗;当前正在行进的第三个十年,业界目标是尽可能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帮助人们治疗或消除某些疾病。特别是从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开始,世界范围内的舆论声音,愈加关注基因组学研发进度;事实上如我们所知,它确实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如病毒溯源、疫苗研发等发挥了关键作用抗击疫情之外,这一领域并行而来的节点式事件还包括——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的授予,这让世界开始意识到人类已经临近“基因时代”的大门仅就今年以来,这一进程还在加速:除却前述猕猴全细胞图谱,今年3月《Nature》刊登的另一篇关于再生医学的重要科研成果显示,由中外包括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英国剑桥大学、吉林大学,以及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参与,通过使用中国生命科技公司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仪器得到诱导全能干细胞 (8CLC) ,这一发现可能为器官再生铺平道路。02技术之巅,产业之母科研与产业应用等各项成果的爆发是显性的,背后的进程与内涵却是鲜为人知的。表象之下,深究测序仪产业的内里,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科学的内核与演进预期,则是重中之重。基因测序仪作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具有绝对的准入壁垒,由技术壁垒/专利网+配套生态 (生物信息工具+基于同款测序仪获批的器械产品) +口碑积累 (科研支撑/论文+各领域应用/业内声誉) 共同构成。某种意义上,它既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重技术之巅,又是这一产业之母,价值意义不亚于现在的芯片制造和太空工程。【1】技术之巅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 (美国、中国) 、三家公司——美国的illumina与Thermo Fisher,和中国的华大智造,能够量产临床级高通量测序仪。究其原因,测序仪是融合各行各业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的巅峰产品,其中包含机械、工程、电子、自动化、物理学的声光电、数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前沿科学知识,功能作用极其精密。本质上,测序仪的工作原理,是将生物体内的基因 (化学物质) ,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ATCG (碱基配对) 文本。但因为DNA链中的碱基小至纳米级别,并且碱基之间化学结构极其相似,所以需要将其转化为光信号或者电信号,进行数个级别的信号方法,结果就是准确性难保证,这中间需要解决多个科学问题。按照基因测序界的金标准,测序仪要围绕“更快、更大、更长、更准确、更廉价”五个维度进行迭代更新。迄今,已经演化出4个代际:一代测序仪(Sanger法)在精准度上表现最佳,但在通量、耗时、成本上表现最弱;二代测序仪(NGS)主要特点是高通量和低成本,但是精确度不如一代测序仪;三代测序仪(SMRT单分子实时测序)目前的成本较贵,但其特点是超长读长,单次序列准确率只在85%,但10X以上准确度能够达到99.9%;四代测序(纳米孔技术)有着最小的体积和更长的读长,并且运行速度快,理论上能够让单人测序下探至100美元大关,但是准确度只能介于92%-98%,且不支持重复测序。考虑到综合技术水准和市场需求,二代测序仪是目前主流的基因检测产品。公开资料显示,这一领域的巨头要属1998年成立的美国公司illumina,其市占份额一度超过70%;位列第二的则是另一家美国公司Thermo Fisher,市占率10%左右;而成立仅6年的中国测序仪厂商华大智造位列第三,当前市占率接近5%,是全球唯一具有与前述两家美国老牌测序仪公司同场竞争并发起挑战能力的公司。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更多国内厂商,也在被不断曝出在测序仪领域取得进展的消息。但迄今为止,华大智造仍是国内唯一做出具有实战价值的国产测序仪的企业——也就是说,目前尚只有这家公司能做到与illumina技术代际接近,且具有成本优势。华大智造的唯一性,意味着整个产业准入壁垒之高及产业竞争紧迫性之巨。理解这种紧迫性,我们需要对更深一重事实有清醒认知测序行业上游的测序仪和试剂厂商基本掌控着整个测序产业的命脉,显然美国测序仪厂商几乎是以垄断者的地位存在,不仅illumina一家企业就可吃掉整个测序产业80%左右的利润;更严峻的问题还在于,一旦出现设备和试剂的价格调整,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华大智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样的险境。但基于“自主科研、自我创造、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意味着我国亟需更多优秀自主测序仪企业的涌现,让整个行业能够良性竞争和健康持续发展。【2】产业之母基因测序仪是典型的“软硬一化式”平台型硬科技,是人与动植物生命数据的解码器。基于这一特性,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为生命科学的科研与技术应用进步提供基础土壤的产业之母。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逐步成熟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应用领域或场景主要包括:新药研发与创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肿瘤诊断与精准治疗等。此外,在多组学研究、人群队列测序、微生物检测、肿瘤早期筛查、感染诊断、农业与动植物研究、消费者基因组等其他应用领域或场景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或者起步阶段,仍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与成长性。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及试剂不断升级迭代,结合规模化效应,预计测序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基因测序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等场景中。同时,随着基因诊断、个性化养老康复、慢病的早期筛查与防治、家用保健及疾病治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判与防控等新需求不断涌现,基因测序相关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空间也日益拓展。具象理解基因测序仪的产业之母意义,我们可以还原到具体的产业应用切口上。以农研领域为例,众所周知,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而基因测序仪与测序技术,则在我国发展分子育种、品种鉴定、和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应用层面,具有关键支撑作用。通过基因测序,一来可以促进育种原始创新,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在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基础上,创造出更高产、更具抗病性及更长保质期和口感更好的作物;二来能够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净化种业市场。而近年来种子市场中侵权现象多发,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明显已经影响到育种原始创新。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冬春季节,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技术员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育种、制种。2021年5月,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式成立,该实验室的联合测序中心,装备了华大智造全系列的基因测序仪、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和基因数据中心一体机等设备。依托该联合测序中心,科研人员可自动触发序列拼接及计算,开展作物生物基因测序、基因组结构解析、基因功能挖掘与分析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作物种质资源生物基因信息数据库,开展基因样本与数据信息的社会化共享。据统计,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瓜菜等作物品种,80%以上都经过了南繁加代选育,南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再回归到产业成长性来看,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另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宽,预计2019-2025年高通量测序耗材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1.5%,且相关测序平台的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15.8%。03历史选择华大,智造逆境而生再让我们从产业宏观视角拉回到微观视角,具体审读中国基因测序设备关键参与者的真实现状。梳理中国基因测序仪产业,无法绕过华大智造这家公司。作为我国自主测序仪唯一具有实战价值的“独苗”,它是打破关键装备制造领域长期被海外企业卡脖子的成功样本之一。同时如我们所知,其母公司华大集团,则是当前国内唯一具备覆盖整个基因测序产业能力的公司。前文已经提及,全球基因测序仪的霸主是美国illumina公司,占据全球市场7成左右份额,世界范围内装机量达到1.1万台。相较而言,华大智造最近两年已经抢回30%的国内市场份额,但从全球来看,双方差距明显。这是差距,却也是中国测序仪产业质变的关键一步。【1】不破不立2018年贸易战阴云期间,国内多家基因检测公司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由于对illumina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的依赖,一旦受到贸易波及,其进口价格发生波动,会对自身营收乃至行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这并非是杞人忧天,早在2012年illumina曾对华大集团采取过类似措施。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中国科研发展水平的飞速提升,国别之间在科研维度的较量最终都会传导至产业层面的反制或封锁。早在2010年华大集团从illumina购买了128台二代测序仪,使其成为全球基因测序能力最大的科研机构。至2012年,在非人类 (尤其是农作物) 的基因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的数据量已经占到全球70%,而华大占据这70%的70%。对此,美国业界逐渐对这家公司形成新重警惕性认知——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其书《未来》里面便曾着重提到,2012年华大贡献了全球50%的基因组数据。为了摆脱illumina的钳制,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威胁,华大转而谋求深耕自身测序技术,最优方案就是直接收购成熟标的。而时代赠予华大的历史机遇就在于,一家曾经有实力与illumina竞争的公司由于金融危机和业务单一等原因已深陷财务泥潭,Complete Genomics (CG) 被迫将自己挂牌出售。“不破不立”意志驱动之下,华大一方面出价1.176亿美元向CG发出收购要约,另一方面不得不向资本敞开大门,创始人汪建以无限责任的方式用华大科技42%股权换取包括红杉、软银在内的多家投资公司共计14亿元人民币的收购资金。2013年,华大成功收购CG并获取核心专利技术后,在深圳组建了自己的测序仪研发团队,通过国产技术转化,交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桌面型基因测序仪,并在2016年4月,正式组建成立华大智造。从对外依存,到自立门户,成立6年以来,在基因测序行业“超摩尔定律” (全世界基因组数据每隔7个月翻一番) 驱动下,华大智造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基因测序仪公司——以其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7为例,其每Gb的测序成本降低至约5美元,实打实地帮助下游市场大幅推进了生命科技数字化进程。目前,华大智造已实现量产高中低通量全系列测序仪——DNBSEQ-T7、MGISEQ-2000、MGISEQ-200等,全覆盖产品体系完全对标illumina,甚至在部分技术维度上实现对后者的超越。华大智造“不破不立”的意义,不仅在产业竞争的后发追赶,更在突如其来的使命召唤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成为产业的担当——疫情是个试金石,凸显了我国拥有完备自主测序设备在面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比较优势。从2020年大年初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应急审批通过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起,华大智造的产品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和DNBSEQ-T7测序系统) 就一直处于疫情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华大智造测序仪目前前后为广东东莞、四川宜宾、贵州省疾控、瑞丽市疾控中心、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聊城市疾控中心、阿拉善盟疾控中心、广西防城港等多地提供溯源力量。核心产品基因测序仪和自动化设备已经支持包括湖北、山西、北京、天津、南京、深圳在内的全国超过24个省级行政区,此外,华大智造所代表的“中国智造”走向全球,已支援瑞典、阿联酋、加拿大、塞尔维亚、澳大利亚为全球70余个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工具支撑。【2】中国智造在一些产业研究者看来,相较华大智造这种 Biotech (生物科技) 领域的硬科技企业,长期致力于针对测序仪国产化面临的技术、商业化挑战干硬仗,国内盛行的 me-too 型/Fast-follow 型/License in 型Biotech远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基于这样的比较优势,当前的华大智造,正从一家后发基因测序仪公司,逐渐向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科学技术工具平台型公司演进。华大智造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不仅从参数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准,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样本。2019年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分别在华大智造MGISEQ-2000和illumina的NextSeq 500、NovaSeq 6000平台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对比,测试了测序平台在细胞类型识别、基因检测和特异性分子标签等方面的性能。结果显示,MGISEQ-2000在测序质量、细胞识别、特异分子标签均水平相当,且测序成本更具竞争力。无独有偶,2021年来自韩国的研究团队在Genes & Genomics杂志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分析比较了华大智造两款测序平台MGISEQ-2000、DNBSEQ-T7平台与illumina的NovaSeq 6000平台在全基因组测序层面的性能。结果证实,各测序平台在片段大小分布、基因覆盖率和表达变异检测方面的表现都很相似,表明了MGISEQ-2000和DNBSEQ-T7平台的性能表现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大智造自主研发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一经推出便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在现场发布会上华大智造提出这么一句话“我们用五年完成超越,给世界多一个选择的权利。”图:华大智造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该测序仪一天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一年可完成十万人级别的基因组测序,使其成为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2019年底阿联酋启动 “全民基因组计划”,其中华大智造负责建设高通量测序平台,为该计划提供了核心设备支撑。图:阿布扎比卫生局与华大集团成员出席签约仪式04竞争未有尽时,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任何一个全球性竞争的产业领域,一家后发公司的逆袭之旅,向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毫无意外,在这场逆境求生、破局以及追赶过程里,华大智造遭遇了产业霸主illumina的专利战围剿。面对illumina的强硬,华大智造选择以战止战,联合行业伙伴,持续发起反诉。迄今双方互有胜负,且在关键战役中,经过数轮鏖战,华大智造一场持续六年的艰难卡位,已拨云见日。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开始,illumina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对华大智造的产品进行大规模诉讼。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正面交锋发生在Illumina的主场——美国市场2019年10月,华大智造子公司CG先是在2019年10月向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起诉Illumina侵犯其专有的规则阵列载片技术,诉求illumina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给予侵权赔偿;2021年1月,华大智造联合另外两家公司向美国旧金山所在的部分地方法院发起诉讼,起诉illumina违反了联邦反垄断法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不正当竞争法。今年3月底,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对illumina于2019年6月底和2020年初在美起诉华大智造及其他涉案实体专利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包括:部分胜诉外,illumina基因测序的一项核心专利——名为“修饰核苷酸”的美国专利号7,541,444专利被裁定无效。这便意味着,基于CoolMPS测序技术的华大智造相关产品,理论上2022年8月份后可进入美国市场。这一结果意义显著,不止在于有望敲开美国市场,更为华大智造日后的继续突围成长打下基础。以上,一家中国公司的曲折崛起,最终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将基因测序仪这一“技术之巅,产业之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时至今日,这棵唯一具有实战能力的“独苗”,距其成立亦只有6年时间。平心而论,前路风景虽好,但脚下仍多有曲折,它与illumina的较量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也仅仅是产业突围的开始。当前,以基因测序仪为起点,华大智造的业务线条逐渐延伸至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远程超声机器人以及超低温生物自动化样本库、BIT产品等多重产业场景之中,“不止于测序仪”的版图正在凸显,新的成长曲线正在酝酿。以实验室自动化设备为例,相较于全球头部公司Tecan (营收规模5-6亿瑞士法郎,增速7%上下) ,华大智造近来的实验室自动化则进入了一个爆发期,从2017年的500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6000万元,并且于2021年前三季度达到近13亿元水平。随着未来竞争愈加残酷,征服生命科学这座高峰,需要引起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关注与重视,以及各方诸多资源的加码,包括财力、人才、政策等。毕竟,抗击疫情,攻克肿瘤,保住饭碗,都离不开包括基因测序仪在内的生命科技核心工具——而这,也正是“技术之巅,产业之母”更深刻内涵,需要整个产业乃至全社会共同正视。
  • 中国急需提升生命科学仪器研发能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18日会见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顾立军时表示,中国急需提升科研仪器的设计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顾立军社长一行参观了该院的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论文研讨室、教学室等,详细询问了该院研究的近期进展。干细胞研究是该院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据介绍,2007年中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该研究院诞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地位。近几年来,该院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又获得了多项新进展,成绩可喜。   顾立军社长仔细参观了仪器室、实验室,对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购置、用途、技术含量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裴端卿院长对基因操作仪、蛋白质剪切仪、基因筛选仪等高端仪器进行细致的介绍。   裴端卿院长表示,中国科学院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科学家,而最可惜的是大量实验仪器不是中国制造的,实验室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科研仪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进口的科研仪器近1.9亿元,估计全院科研仪器所需达5.6亿元。若全部仪器由中国研发设计,不仅会节省大量经费,而且能够更好地推进研究的进展。   裴端卿院长指出,生命科学是先锋的科学,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中国研究生命科学的科研仪器是进口的,也就是说“枪支”是进口的。科学家用进口的“枪支”做装备来打仗,很难达到全世界的最顶尖水平。中国亟需提升科研仪器设计能力,自己设计和生产科研仪器,进而取得科研战役的胜利。   “科学界就像一个战场,我们要的不是步枪,而是最先进的核武器,否则在战场上只能输得一败涂地,不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今天,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答。   走进研究院实验室,蛋白纯化系统、PCR机、液相芯片系统、多肽合成仪等先进设备跃然于眼,科学家正是运用各种设备完成科研任务和目标。   裴院长解释,公共仪器、实验动物、信息情报是保证科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实验的支撑体系。其中各种仪器是科学家研究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已经极大程度影响到科研成果和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这些东西,就像徒手进入战火弥漫的战场一样,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裴院长介绍,2009年仪器使用记录次数超过35000次。其中院外服务2800余次,检测样品数量超过15万。通过仪器中心的技术支持,研究员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仪器中心的流式细胞仪在干细胞研究所发表于《Cell Stem Cell》上的Vitamin C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Mouse and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据悉,2009年该院购买设备经费超过730万,购买10万以上的设备13套,其中20万以上的设备8套,新增一套500M核磁共振仪,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技术支持能力。2009年该院仪器中心被纳入中科院大型仪器管理系统,成为在中科院第一批所级技术支撑中心,是新建研究院所中第一个被中科院认定的所级技术支撑中心,获得连续四年约40万的运作经费补贴。   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但是在科学界战场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裴院长说:“研究院进口装备,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我们不能总用外国的枪支设备。中国有很强的组装力,但是极度缺乏设计能力,中国应该努力把组装型转化为自我制作和设计型,自己制造设备才是必选之路和发展之计。”   最后,裴院长呼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鼓励和帮助研究院更好的发展,提高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 16人!“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揭晓
    9月17日消息,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南昌大学举行。颁奖礼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院士主持。饶子和院士、陈卫院士、徐涛院士、陈晔光院士、宋尔卫院士等为获奖者颁奖。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致欢迎辞。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少雄在会上宣布: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谈家桢临床医学、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的获得者名单。他们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Robert G. Roeder,洛克菲勒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谈家桢临床医学奖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房静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徐讯,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奇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青年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王祥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朱永群,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命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剑峰,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海涛,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沈晓骅,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副系主任、教授陈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郭国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简介谈家桢是世界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08年至今已评选十四届,共28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3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国际合作奖”,13位临床医生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10位专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132位青年学者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其中,共有24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成就奖,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临床医学奖。这十四届中,有3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后,获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4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后,分别获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优秀人才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不可忽缺的力量。也因此,该奖项被誉为“我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本次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南昌大学、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
  • 17人!2022年“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据文汇报8月8日消息,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8月6日举行。通过院士、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评选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空缺、3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和10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4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如下: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名单王俊,男,1963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是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最早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是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者。他长期工作在胸外科医教研第一线,为推动我国胸外科技术创新和学科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30多年来,陈子江院士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生殖障碍疾病病因机制解析和出生缺陷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候选名单空缺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名单王卫庆,女,1961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徐瑞华,男,1967年2月出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教授、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国英,男,1962年9月出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名单姜标,男,1962年11月出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娄竞,男,1963年1月出生,三生制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名单王佳伟,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金鹏,男,1976年9月出生,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常务副院长。杨巍维,男,1980年7 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研究员。肖百龙,男,1978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岩,男,1985年6月出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路,男,1982年2月出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GE医疗任命牟一萍为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据悉,原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近日正式加入GE医疗集团,担任其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一职。 牟一萍女士   在加入GE医疗集团之前,牟一萍女士在安捷伦(前身惠普)工作了18年,从安捷伦化学分析部销售工程师一直升迁至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   2011年5月,牟一萍女士因为身体原因全休病假,并于2011年10月16日正式离职。近日,牟一萍女士正式复出,加入GE医疗集团,掌管其生命科学中国区业务。   牟一萍女士简历   ◆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   ◆ 1987年至1992年任职于交通部环境监测中心,从事环境分析和研究工作   ◆ 1992年加入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前身)化学分析部任销售工程师,唯一连续5年荣获惠普“杰出成就奖-High Achiever“的中国员工   ◆ 1997年担任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前身)化学分析部全国项目经理,创立了ICP-MS业务和耗材及备件等新业务销售体系,ICP-MS业务实现了一年内从“零”到“市场份额第一”的奇迹   ◆ 2001年担任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事业部北中国区业务经理,完成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销售团队整合,北中国区实现每年销售额超过100%增长   ◆ 2002年担任化学分析部中国区总经理兼化学分析北中国区经理,中国连续获得亚太地区“最佳国家成就奖”   ◆ 2004年被任命为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大中华区的业务额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强劲增长,中国业务晋升为全球第三、亚太第二   ◆ 2006年赴安捷伦美国总部接受国际化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培训。加强国际化公司的运作能力,并将中国市场的需求反馈总部   ◆ 2007年回国,重新优化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组织框架 带领大中华团队实现三年翻一番的骄人业绩,中国业务晋升为全球第二 亚太第一。中国连续获得亚太地区“最佳国家成就奖”   ◆ 2009年,大中国区从亚太区独立出来,成为与美洲、欧洲同级别运作的业务地区,牟一萍成为安捷伦全球五大业务地区中最年轻的、唯一的女性高层经理   ◆ 2010年安捷伦从原有的两大业务集团细化调整为三大业务集团——化学分析事业部、生命科学事业部、以及电子测量事业部,牟一萍同时兼任化学分析事业部和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并于同年4月被任命为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兼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两大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这是安捷伦科技在中国培养的第二位本土化全球副总裁   ◆ 2011年10月16日,因为身体原因从安捷伦离职   ◆ 2012年6月,加入GE医疗集团,担任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一职。   关于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   GE医疗集团隶属于通用电气公司, 是唯一一家在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拥有从分子基础研究到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医疗工作者用新的方法对疾病进行预测, 诊断,治疗及监测,让人类健康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是GE医疗集团属下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部门,其业务主要包括基因科学、蛋白质科学、药物开发和工业生产。从基因到药物, 我们的技术促使个性化药物变成可能。   相关采访: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   论坛相关讨论:【讨论】牟一萍女士优雅复出,加入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
  • 2015“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评审及联合体主席团评选和审核,向社会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入选的十大进展为:;磁受体蛋白MagR的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机制;细胞炎性坏死机制研究;发育过程中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调控;昆虫长、短翅可塑性发育的分子“开关”;高等植物光系统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以及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研究;化学重编程中间状态的鉴定和化学重编程新体系的建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水稻感受和抵御低温的机制研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对环境低温非常敏感,限制了其种植区域。人工驯化选择使粳稻种植能延伸到低积温带区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气温频发,直接威胁水稻的生产,而植物感知低温机理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员等合作发现水稻感受低温的数量性状位点基因COLD1赋予了粳稻的耐寒性。该基因编码一个九次跨膜的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定位于质膜和内质网。遇冷时COLD1与G-蛋白α亚基RGA1互作,激活Ca2+通道、触发下游耐寒防御反应;COLD1jap基因起源于中国野生稻而赋予粳稻耐寒性。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植物低温感受器,揭示了人工驯化赋予粳稻耐寒性的分子细胞学机制。该成果对于水稻耐寒性的分子设计改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成果在2015年7月《Cell》杂志上以封面论文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机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胆固醇是细胞不可或缺的脂类物质,其代谢异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系统病变。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机制并不清楚。武汉大学宋保亮团队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之间可产生动态接触,该过程由溶酶体上的SytVII蛋白结合到过氧化物酶体上的脂质分子PI(4,5)P2来介导。胆固醇正是通过这一新型的细胞器的膜接触,由溶酶体运输至过氧化物酶体。许多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突变会导致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该工作第一次揭示了胆固醇堆积是过氧化物酶体紊乱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这项研究不仅发现了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机制,揭示了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器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为治疗胆固醇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研究成果在2015年4月《Cell》上发表,同期配发了评述文章。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细胞炎性坏死机制研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细胞炎性坏死(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机体的重要免疫防御反应,在清除病原感染和内源危险信号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细胞焦亡由炎性蛋白酶caspase(caspase-1和caspase-4/5/11)介导,但具体机制完全不清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团队和厦门大学韩家淮团队分别独立鉴定出全新的GSDMD蛋白,并证明GSDMD是所有炎性caspase的共有底物,其切割对于caspase激活细胞焦亡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这些工作揭示细胞焦亡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全新的药物靶点。邵峰和韩家淮论文分布在《Nature》(2015年10月)和《Cell& nbsp Research》(2015年12月)上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我国胃病患者超过1亿,每年因胃癌死亡者达20万人。第三军医大学邹全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曾明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三位教授联合研究,发明了“Hp分子内佐剂粘膜疫苗”设计原理和安全高效的首个人用分子内粘膜免疫佐剂;设计与制造出全新的Hp疫苗组份;研究出国际上首个Hp疫苗生产与检定质量标准。历时15年,完成了Hp疫苗5000余人参加的临床试验,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Hp疫苗,并安全、有效,保护率达71.8%,获国家1.1& nbsp 类新药证书。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以及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研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中的关键定理,描述了细胞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在真核细胞中,蕴藏在基因组DNA序列中的遗传信息先传递给信使RNA。转录的RNA需经剪接体(Spliceosome)成熟之后再翻译成蛋白质,执行生物学功能。剪接体(Spliceosome)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动态分子机器,清华大学施一公课题组创新性地利用酵母细胞内源性蛋白提取获得了性质良好的样品,并利用前沿的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解析了酵母剪接体近原子水平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这一研究成果2015年9月在《Science》杂志以两篇“背靠背”的长文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磁受体蛋白MagR的发现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生物能否感知及如何感受地球磁场的存在是生命科学中的未解之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实验室及合作者发现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MagR具备内源磁性,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据此提出一个新的“生物指南针”分子模型。这项发现有助于分析动物迁徙和生物导航之谜,同时也为未来发展基于磁场进行大分子分离纯化,操纵细胞活性和动物行为包括磁遗传学,以及新型磁性生物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成果在2015年11月《Nature& nbsp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昆虫长、短翅可塑性发育的分子“开关”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昆虫长、短翅可变发育是生物发育可塑性的典型例子,是昆虫进化成功的重要特性。稻飞虱是水稻的最重要害虫,若虫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选择性地发育为能飞行的长翅型成虫,或发育为不能飞行但繁殖更强的短翅型,这种可塑性发育是该虫成为毁灭性大害虫的重要原因。浙江大学张传溪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稻飞虱翅芽的两个胰岛素受体在长、短翅分化中作用相反,起着分子“开关”作用。抑制胰岛素受体I基因和胰岛素通路会导致转录因子FOXO进入细胞核,若虫就发育为短翅型成虫;而抑制在翅芽组织中特异表达的胰岛素受体II基因就会导致FOXO滞留于翅芽的细胞质,若虫就发育为长翅型成虫。本研究成果在2015年3月《Nature》杂志上发表,被认为“是多型现象分子机理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稻飞虱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高等植物光系统I& nbsp 光合膜蛋白超分子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光系统I(PSI)光合膜蛋白超分子复合物是光合作用中高效吸能、传能和转能的系统,其量子转化效率几乎为10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沈建仁研究团队在原子水平分辨率的高等植物光系统I-捕光天线(PSI-LHCI)晶体结构,解析了高等植物PSI-LHCI的精细结构,其中包括16个蛋白亚基和205个辅因子,总分子量约600kDa;揭示光系统I的4个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a1-4)在天然状态下的结构及相互关系,LHCI全新的色素网络系统和LHCI红叶绿素的结构,明确提出LHCI向核心能量传递可能的4条途径。该研究成果对于阐明光合作用机理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和开辟太阳能利用的新途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成果在2015年5月《Science》期刊以长文的形式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发育过程中& nbsp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调控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人类生命繁衍、维持物种稳定和延续的种子和纽带,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来自原始生殖细胞。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网络的特征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发育生物学问题。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乔杰研究团队紧密合作,采用单细胞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深入、系统地解析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多个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的动态变化,揭示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关键独特特征,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度解析人类原始生殖细胞中基因表达网络表观遗传调控的精准坐标系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根本规律。该项研究未来对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评估、以及临床上生殖细胞发育异常相关疾病机理的解析等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2015年6月在《Cell》期刊发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化学重编程中间状态的鉴定和化学重编程新体系的建立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可以将已经分化和特化的体细胞诱导逆转成为“生命之初”的多潜能干细胞。北京大学邓宏魁的研究团队在2013年报道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化学重编程)的基础上,发现了化学重编程的一个中间状态,其基因表达谱、体内发育能力和重编程能力均类似于胚外内胚层(XEN)细胞。这一发现表明化学重编程是一个分子路径上完全不同于转基因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途径,为进一步改进化学重编程体系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分子路标;并将大幅提升了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的诱导效率。这一成果体现了小分子化合物调控细胞命运的特点和优势,有望在再生医疗中为获得病人自体的组织和器官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该研究成果2015年12月在《Cell》杂志发表。 /p p br/ /p
  • 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入选项目公布
    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入选项目公示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项目评选工作。现将拟入选项目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7日)。如对入选项目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处提出书面意见,并写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处;联系人:任燕;电话:010-64803381;邮箱:secretariat@culss.org.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1号楼325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项目
  • Nature:中国等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风投呈下滑趋势
    日前,有仪器信息网网友在仪器论坛发布了一篇来自Nature的市场分析稿件。这篇题为“《生命科学风投在新兴市场》”的文章由《Nature》(生物科学篇)杂志在2013年3月发布,通过收集从2000年1月到2012年8月主要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案例,分析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风险投资趋势,详情如下:   随着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转移至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这些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研发的投入,同时市场的扩容也让众国内外投资者看到机遇,纷至沓来。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加速回流至新兴市场,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高质量学术出版物和专利技术,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据媒体报道,由大型跨国公司带来的直接投资也在加速向新兴市场涌入,从行业协会的相关数据反映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成立的数量和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生命科学领域PE来看,新兴市场的投资也正在激增。然而,支持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初期项目和研发的风险投资却没有多少对外公开,因为现有衡量投资创新初期的标杆不仅仅包括新产品开发公司,而且还包括那些制造工业或者那些缺乏研发能力的服务型公司。   已公布的研究数据可靠性也不强,以中国为例,只有2008年一个季度的健康领域风投研究详细数据,而且没有将投资创新项目初期的风险投资从中分离出来。《自然》(生物科学篇)在2013年3月发布的《生命科学风投在新兴市场》一文,收集了从2000年1月到2012年8月主要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案例。   投资在下滑   该文所指的创新性风投是建立在创新型风险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这些项目主要开发的都是基于创新型技术发明,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人用产品,包括生物制药、疫苗等。为了维持一致性和公平性,作者排除了制造业和传统医药企业,比如在中国就有传统的中药,在国际风险投资方面,要求投资机构、公司及其他投资人至少在一个新兴市场拥有至少一项创新开发项目,在上述国家生命科学领域投资项目统计中,作者收集了上述国家的25家风投基金投资项目案例,这些基金参与了样本案例中一半以上的风投项目。同时,作者根据各个国家的第三方独立数据库进行纠偏,其中包括清科集团、风头智力、道琼斯风投资源等权威研究数据。   研究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和风投策略。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新兴市场风险投资项目数量在增加,但是数据显示,作者界定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性风投活动并不多。此外,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很不成比例,从治疗领域来看,有78%的资金选择抗肿瘤领域。更重要的是,有联合投资和轮投等大型联合投资支持的风投规模远小于美国和欧盟,迫使本国和外来的投资者不得不创新投资策略以降低特殊国家的风险。   与普遍认为的"新兴市场生命科学领域VC和PE活动激增"不同,该文的研究数据表明,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性投资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从报告的116家VC基金支持的创新公司融资来看,其中有76家公司为上市公司,市值为1.065万亿美元。数据方面,作者估计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8月,VC和PE总共在生命科学公司创新性方面投资了1.618万亿美元到1.724万亿美元之间,在数量上有25%-30%发生在印度和中国的过去五年间。相比之下,美国在2011年第三季度就有1.1万亿美元基金投资于96家生命科学公司。   在上述几个国家中,中国投资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总共有70个基金支持的创新性项目,而印度有34个项目,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个和5个。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8年间,创新性的投资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而到了2009年有所回落,反映了金融危机对投资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到2011年,中国的投资数量下降了42%,而投资金额方面则从2010年的1.013万亿美元下降到了2011年的5.72亿美元,从已公布数量和资金来看,中国和印度在2012年延续了投资水平下滑的趋势。   其实,上述新兴市场的创新性投资不仅水平较低,投资项目也比较集中。根据标准普尔资本IQ估计,美国投资于生命科学领域VC基金和PE基金达到711只,然而在研究中,中国只有89只基金投资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公司,印度更少,只有39只。   各国差异显著   从各个市场来看,中国的89只基金中,只有19只基金投资多个领域,其中香港晨兴创投投资生物科技项目最多,投资了18.5%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型项目,此外晨兴创投还投资房地产等其他项目。而中国政府支持的VC基金不容忽视,虽然金额上只占到所有PE基金和VC基金的21%,但是参与了40%的生物制药创新项目。这些政府基金包括江苏高科投资集团(投资资金23亿美元)、深圳高科投资集团(投资资金12亿美元)和湖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资金1.25亿美元)等。这些投资机构的投资领域都很广泛,它们都拥有政府支持的科技园和孵化器,不过近年来的基金,如江苏高科在2009年设立的1亿美元基金,主要投资与生命科学领域。政府基金有时候会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私人基金,如启明创投(投资资金12亿美元)、深圳绿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资金5亿美元)。其他政府控制的投资机构还包括投资银行,如软银中国和中国招商科技集团。   印度的投资也比较集中,在35只基金中,只有11只投资多个领域,印度全国最前列的四家基金公司包括APIDC、Kotak、ICICI和LifeSpring,囊括了印度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创投的47%。相比中国,印度政府在投资中扮演的角色小得多,政府基金只参与了17.7%的投资项目。包括三家投资多领域的基金:APIDC、Gujarat和印度创新基金。其他投资者包括初始策略投资者,一般属于工业集团,如TATA和Reliance,还有私募股权银行,包括Kotak和ICICI等。   相比中国和印度,巴西和南非的投资就少得多,每个国家都少于5只基金投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型企业。在南非,只有BioVentures,目前该基金已经停止,并且至今未投资新项目。尽管有报道称,通过该国的技术创新基金会,南非政府有进行股权投资,但是至今未有任何报道进一步消息披露的,而且该技术创新基金会似乎也仅是初期授权机构。南非风险资金协会估计,从2000年到2010年间,南非生物科技领域的VC投资金额在7900万美元左右,但是该数据包括政府孵化授权、天使基金以及所有生物科技领域。巴西的投资也是同样不景气,在过去的三年,没有任何VC投资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最新的建立起来的Burrill拉丁美洲基金也只是刚开始寻找它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新兴市场引力和阻力并存   尽管有早期轨迹可循,但是外资风投在新兴市场仍是罕见,中国大约有30%的项目能找到外资风投的影子,印度稍多,有44%的项目能获得外资亲睐。相比之下,巴西和南非就显得吸引力不够,其中巴西的外资比例为15%,南非更是在统计期内无任何外资进入。相比而言,印度拥有更多的国外投资,这可能是与政策背景和语言文化差异有关。   这四个国家的投资热点在很大程度也反映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所有统计的案例中,治疗产品创新开发的投资数量高达40%,其中主要是抗肿瘤、自体免疫、心血管、抗感染和代谢类疾病药物的创新开发。这可以反映现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慢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肿瘤领域占所有治疗领域的比重最大,风险投资支持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中有78.2%的项目都是开发抗肿瘤药。   从2011年的融资记录来看,新兴市场本土创新性风投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的开发方面,这在中国尤为明显。华医药从顶级投资者那里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包括富达亚洲风险投资、ARCH亚洲风险投资、无锡药明康德,美国Ascletis在2011年授权许可的早期遴选项目也收到了杭州滨江投资的1亿美元资金,百济神州科技公司从默沙东收到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两个专利许可的肿瘤药物的临床前遴选。相比之下,印度CRO在专利许可方面也有类似的倾向,大型制药公司研发预算开始从全职雇员支付向有组织的CRO公司转变。   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医药公司缺乏风投反映了早期产品研发的巨大风险性。为此,投资市场也兴起了一股联合风:基金联合体(众多风投基金投资于一个项目)。尽管基金联合体在美国和欧盟已经很成熟,但是在中国和印度才刚刚起步。基金联合体充当了一个早期研发助推器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为早期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也能够降低风险,促进知识产权共享。如果考察基金联合体的规模和总体风投规模,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   原帖地址: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423/4691679/
  • 艾玮得生物器官芯片相关项目入选 2023 年中国生命科学10大进展
    近日,在中国科协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艾玮得生物“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项目入选。 本年度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艾玮得生物“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项目的研究,因其技术的高创新性、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多项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入选。 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可实现体外人体血管功能模拟的人工血管芯片 人体器官芯片通过在体外构建精准的人体微生理系统,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精准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东南大学、艾玮得生物首席科学家顾忠泽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攻克了生物力测量、功能图像分析、高仿真体外微环境构建、片上传感分析等器官芯片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器官芯片多模态精准测量和标准化评估奠定了基础。基于该成果,项目团队联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实现了国际上sg太空心血管器官芯片的发射和在轨检测,构建了特殊环境下创新型“人体器官芯片”生物医学研究平台;与恒瑞医药合作,研发出我国sg使用心脏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的新药,颠覆了药物筛选流程,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联合华为发布了全球sg人体器官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新范式。 关于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是中国科协推动成立的第一个学会联合体,由23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全国性一级学会组成,涵盖了生命科学中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主要领域,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促进和咨询机构之一。2023年,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分类推荐和评选,经成员学会推荐,由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6个知识创新类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关于艾玮得生物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VATARGET)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人体器官芯片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创新型科技公司,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器官芯片科研团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21年11月联合成立。公司致力于器官芯片、智能装备及生物试剂等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构建器官芯片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创新突破传统动物模型与2D细胞模型的限制,解决种属差异难题、实现体外模型3D动态培养,构建高仿真的人体微环境、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为肿瘤精准诊疗、疾病建模、药物筛选、药物评价、化妆品评价、再生医学研究、航天医学研究等领域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艾玮得生物汇集一批来自生物工程、微流控技术、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的尖端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强大且持续的创新能力。目前,艾玮得已为国内外众多知名药物与化妆品企业、CRO公司、医院、CDC、检验检测机构、高校及研究院所提供产品与服务,助力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牟一萍
    牟一萍现任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牟一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 1987年至1992年任职于交通部环境监测中心,从事环境分析和研究工作。1992年,牟一萍加入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前身)化学分析部,在此后的18年间,她从销售工程师一直升迁至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并带领安捷伦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中国团队创造了数个辉煌。牟一萍也成为仪器行业最为杰出的女性职业经理人之一。   2012年,牟一萍选择GE医疗集团复出,掌管其生命科学中国区业务。她又将带领GE医疗生命科学中国区创造怎样的辉煌?让我们共同期待!   牟一萍女士简历   ◆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   ◆ 1987年至1992年任职于交通部环境监测中心,从事环境分析和研究工作   ◆ 1992年加入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前身)化学分析部任销售工程师,唯一连续5年荣获惠普“杰出成就奖-High Achiever“的中国员工   ◆ 1997年担任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前身)化学分析部全国项目经理,创立了ICP-MS业务和耗材及备件等新业务销售体系,ICP-MS业务实现了一年内从“零”到“市场份额第一”的奇迹   ◆ 2001年担任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事业部北中国区业务经理,完成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销售团队整合,北中国区实现每年销售额超过100%增长   ◆ 2002年担任化学分析部中国区总经理兼化学分析北中国区经理,中国连续获得亚太地区“最佳国家成就奖”   ◆ 2004年被任命为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大中华区的业务额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强劲增长,中国业务晋升为全球第三、亚太第二   ◆ 2006年赴安捷伦美国总部接受国际化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培训。加强国际化公司的运作能力,并将中国市场的需求反馈总部   ◆ 2007年回国,重新优化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组织框架 带领大中华团队实现三年翻一番的骄人业绩,中国业务晋升为全球第二 亚太第一。中国连续获得亚太地区“最佳国家成就奖”   ◆ 2009年,大中国区从亚太区独立出来,成为与美洲、欧洲同级别运作的业务地区,牟一萍成为安捷伦全球五大业务地区中最年轻的、唯一的女性高层经理   ◆ 2010年安捷伦从原有的两大业务集团细化调整为三大业务集团——化学分析事业部、生命科学事业部、以及电子测量事业部,牟一萍同时兼任化学分析事业部和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并于同年4月被任命为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兼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两大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这是安捷伦科技在中国培养的第二位本土化全球副总裁   ◆ 2011年10月16日,因为身体原因从安捷伦离职   ◆ 2012年6月,加入GE医疗集团,担任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一职。
  • 加强产研对接,聚力“中国造”高端生命科学仪器
    作为当前最活跃、最受关注的前沿科技领域,全球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持续高度活跃,是各国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近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重大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加速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生命科学仪器市场“窗口”大开。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生命科学仪器发展相对落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很长时间以来大多依靠进口仪器开展科学研究。科学仪器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当各国都把发展科学仪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且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背景下, “中国智造”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快速发展有助解决迫在眉睫的“卡脖子”难题,这也是我国生命科学仪器行业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为此,我国还将加强生命科学创新仪器成果转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为促进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科研成果转化,仪器信息网在ACCSI 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期间特别举办“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圆桌论坛”。论坛致力为生命科学仪器研发学界、企业界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将定向邀请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多位创新成果持有人、仪器研发科学家、仪器公司企业家、投资人等,展示创新技术成果,加强产研对话,以促成产业化合作。核心亮点提前一览: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生命科学科技创新成果包括:“中国智造”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多色流式标准化样本处理创新技术;基于微流控的拉曼单细胞检测/高通量细胞分选/单细胞测序关键技术;国产创新数字PCR技术;关键零部件创新技术成果等。高端信息资源一手掌握:生命科学仪器最新成果应用转化信息;生命科学仪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端资源对接机会。一、会议议程“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圆桌论坛时间演讲题目演讲嘉宾主持嘉宾13:30-13:50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成果转化 颜晓梅 (厦门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彭年才(天隆科技 创始人13:50-13:55评议交流13:55-14:15基于梯度微流洗涤的流式细胞检测标准化万瑛(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 )14:15-14:20评议交流14:20-14:40拉曼单细胞分析/分选关键技术及仪器 马波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 研究员)14:40-14:45评议交流14:45-15:15国产数字PCR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吴东平(复旦大学 教授)15:15-15:20评议交流15:20-15:40高精度光学滤光片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应用刘毅楠(苏州文迪光电 创始人 )15:40-15:45评议交流15:45-17:00圆桌出席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边 玮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方雪恩 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黄韶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李 备 长光辰英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罗 敏 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刘毅楠 苏州文迪光电 创始人 牟景瑞 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执行董事马 波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 研究员 彭年才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王亚林 西湖大学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 生医平台主任万 瑛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吴东平 复旦大学 教授 徐 渊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颜晓梅 厦门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张文娟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科技条件处处长二、会议时间  4月23日13:300-17:00(ACCSI 2021召开同期)  ACCSI 2021大会官网: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2E  三、会议地点  江苏无锡融创万达文华酒店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本次“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圆桌论坛作为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重要日程之一干货满满。同期会议日程包括论坛主旨报告以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医疗产业对接”圆桌论坛同样精彩不容错过,点击查看第四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完整日程: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2E附:关于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  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将于2021年4月21-23日在无锡市召开。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4年的发展,单届参会人数已突破1000人,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  ACCSI2021以“创新发展,产业共进”为主题,力求对过去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会议期间将颁发 “年度优秀新品”、 “年度绿色仪器”、“年度行业领军企业”、“年度十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年度售后服务厂商”、“年度网络营销奖”“年度人物”等多项行业大奖,引领科学仪器产业方向。会议全部日程请点击查看官网主页: 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2E报告及参会报名:010-51654077-8124 13671073756 杜老师 15611023645李老师  赞助及媒体合作:010-51654077-8015 13552834693魏老师  微信添加accsi1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 (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  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2E  报名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
  • 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项目发布
    p   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据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是经22家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 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 /span /strong /p p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常年肆虐各个水稻产区,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 /p p   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研究组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分子生物技术手段鉴定并克隆了抗病遗传基因位点Bsr-d1,揭示了该位点具有抗谱广、抗性持久、对水稻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等特征。该研究成果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水稻免疫反应和抗病分子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为培育广谱持久抗稻瘟病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了关键抗性基因 同时,也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关新型抗病机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p p   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17,170(1):114-12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f3a67537-940d-4f34-b8b1-b8e38521e9f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水稻Bsr-d1基因位点抗稻瘟病的分子机理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 人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育 /strong /span /p p   男性不育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Piwi基因在男性睾丸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但该基因在人类精子发生及男性不育中的作用鲜为人知。 /p p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和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组合作,从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筛查发现了一类Piwi基因突变,并通过小鼠模型证明了此类突变导致雄性不育和揭示了此类突变导致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此设计干预策略,有效恢复了突变小鼠的精子活性。该研究首次证明了Piwi基因突变导致男性不育,并为此类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 /p p   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17,169(6):1090-1104)。 /p p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73c87416-dd1b-414e-a0bb-7b5eb7ca1cc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来源于少弱/无精症患者的Piwi基因突变导致男/雄性不育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3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 /strong /span /p p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祖细胞,不仅维持血液系统的长期稳定,也是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核心组分,但其来源匮乏却是制约临床疾病治疗的瓶颈。 /p p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组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研究组合作研究,首次发现内皮-造血细胞转化过程中m6A的甲基化调节基因表达平衡,促进造血干细胞发育。该工作从崭新的视角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在拓展了人们对于m6A生理功能的认知,同时还将为探索体外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提供新思路。 /p p   该发现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17,549:273-27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2474edca-b47b-482f-bdea-631194d46bb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notch1a mRNA的m6A修饰水平促进内皮-造血细胞转化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4 化疗药物通过 caspase-3 诱导细胞焦亡而产生毒副作用 /strong /span /p p   细胞焦亡是通过炎性caspase蛋白酶剪切Gasdermin-D(GSDMD)蛋白,使GSDMD蛋白释放其具有细胞膜打孔活性的结构而发生的一种细胞炎性坏死。 /p p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团队发现凋亡性而非炎性的caspase-3蛋白酶切割活化Gasdermin-E(GSDME)蛋白也以可诱发细胞焦亡,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通过GSDME依赖的细胞焦亡而杀死正常细胞,在小鼠中敲除GSDME基因能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器官损伤和体重下降等毒副作用。这些发现首次揭示肿瘤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提高化疗效率提供了新途径。 /p p   该发现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17,547:99-10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310b4fb7-3733-4f3a-ac62-2e3262b0e6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GSDME决定化疗药物诱导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发生凋亡和焦亡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5 细胞感应葡萄糖水平并调控代谢的分子机制 /span /strong /p p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水平下降将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厦门大学林圣彩研究组与英国Dundee大学D.G.Hardie等合作报道了一种通过感知细胞内葡萄糖代谢中间物——果糖-1,6-二磷酸(FBP)的下降来触发AMPK活化的新机制。该研究揭示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感知通路及葡糖糖控制细胞代谢状态的机制,还颠覆了传统的AMPK依赖AMP升高而被活化的范式。 /p p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17,548:112-11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77a8884d-f3b5-4797-a881-12e1d0c3785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葡萄糖的水平决定细胞与代谢生长状态的机理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6 基于单细胞测序的肝癌免疫图谱 /strong /span /p p   中国肝癌患者人数居世界之首,成为中国健康威胁之一。北京大学张泽民研究组与北京世纪坛医院彭吉润及欧阳文军研究组合作,对肝癌肿瘤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综合分析,完成了超过5000个T淋巴细胞的单细胞测序数据,揭示了血液和肿瘤中T细胞的特征截然不同,探索了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和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Layilin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免疫疗法的靶点。本项工作是国际上首次专门针对肿瘤相关T淋巴细胞的单细胞组学研究,为多角度理解肝癌相关的T淋巴细胞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肿瘤免疫图谱的勾画做出了范式,成为对其他肿瘤开展类似研究的重要基础。 /p p   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17,169 (7): 1342-135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82c873f4-776e-4427-b4a8-a4b439f599d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单细胞测序研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7 水稻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平衡的遗传与表观调控机制 /strong /span /p p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是水稻生产的“癌症”,被列为十大真菌病害之首。发掘广谱持久的抗稻瘟病新基因、平衡抗病和产量关系是水稻育种的瓶颈问题。 /p p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系统鉴定和解析水稻广谱抗瘟新基因Pigm,发现该基因位点通过蛋白互作和表观遗传方式精妙调控一对免疫受体蛋白PigmR和PigmS而协调水稻广谱抗病与产量平衡的新机制,为作物高抗与产量矛盾提出新的理论,也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了有效技术。该成果已被40多家单位应用于抗病分子育种,有多个广谱抗病新品种进行审定和大面积推广,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p p   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2017,355:962-96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de78612c-e46a-420a-af6e-89cc4e65e24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6fdb4fc4-5bab-4690-a318-4e198e5005d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抗病新品种(NIL-Pigm)与对照(NIPB)在自然病圃的发病比较和功能模型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8 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 /strong /span /p p   北京大学多学科交叉研发团队,在程和平院士的带领下,运用微集成、微光学、超快光纤激光和半导体光电学等技术,在高时空分辨在体成像系统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技术革新,成功研制2.2克微型化佩戴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记录悬尾、跳台、社交等自然行为条件下小鼠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高速高分辨图像。此项突破性技术将开拓新的研究范式,在动物自然行为条件下,不仅可以“看得见”大脑活动的过程,还将为可视化研究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此项成果反映了我国生命科学家已具备研制整系统尖端科研仪器设备的能力,为即将启动的中国脑科学计划打造了一个核心创新工具。 /p p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 方法》杂志(Nature Methods,2017,14:713–71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496793f3-6ca3-4e96-9411-9902b2f5f9a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小鼠头部佩戴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以观测自由行为条件下的神经活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9 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 /strong /span /p p   痒觉是人类和动物感知外界威胁的重要途径,在维持机体生存和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慢性瘙痒却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引起抑郁、睡眠障碍等。痒觉的神经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大谜团。 /p p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衍刚研究组从脊髓水平痒觉特异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阳性神经元着手,证明痒觉信息传递的核心神经环路,并进一步证实脑干臂旁核脑区在慢性瘙痒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系统地阐明了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并为寻找慢性瘙痒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p p   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2017,357:695-69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e0b4d07b-c097-480d-8dc6-3c474226bba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痒觉信息传递的细胞和环路机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0 中国学者首次建立基因编辑瑞特综合征猴模型 /strong /span /p p   瑞特综合征(RTT)是一种由MECP2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发育性疾病。患者智力低下,自主行为和生存能力差,需要家庭和社会终身照顾。为了更好地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开发治疗药物及探索治疗办法,科学家构建了一系列小鼠、大鼠等啮齿类实验动物。然而,这些啮齿类模型难以模拟临床病患特征,无法开展相关研究。 /p p   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研究组利用TALEN靶向基因编辑技术对食蟹猴MECP2基因进行了敲除,获得一批瑞特综合征猴模型。它们表现出许多类似瑞特综合征患者而未曾在啮齿类实验动物中发现的临床表型。该研究也首次从脑发育、眼动、转录组等对瑞特综合征模型进行了评估,为开展瑞特综合征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p p   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2017,169(5):945-95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90800786-f344-49a3-96f2-61f66121f3b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瑞特综合征猴模型构建、表型分析及意义示意图 /span /strong /p p & nbsp /p
  • 云舟生物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建立战略合作
    近日,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舟生物”)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基于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先进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意向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以期加速基因递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签约仪式由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云舟生物品牌及战略副总经理黄锐签署,丹纳赫集团副总裁Christopher Riley、云舟生物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出席并见证签约。云舟生物与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战略签约现场  本次战略合作将结合云舟生物的基因递送领先技术及行业洞见和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具有行业优势地位的综合工艺生产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和优化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几种基因递送载体临床前和临床生产流程,包括质粒、慢病毒、AAV和LNP-mRNA等,将在生产规模扩大、过程质量测试和控制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深入展开合作,携手探索建立行业领先方法和工艺,为行业提供更多研发工具、完整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旨在更全面和系统攻克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云舟生物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表示,丹纳赫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技术和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云舟生物在基因递送和基因药物研发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和洞见,十分期待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为公司目前超过5万名以及未来更多的科研和临床用户,在基因递送上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生命科学研究,降本增效提高基因药物的可及性。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表示,基因科学研究和全球的细胞与基因药物都在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基因药物获批上市;云舟生物是在基因递送研究和基因药物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希望本次的合作,可以加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双方面提升,为客户和行业都带来重要的技术和生产的服务与赋能。  签约仪式后,云舟生物与丹纳赫合作组织了粤港澳大湾区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沙龙,卫健局、云舟生物、丹纳赫、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产业资本等各方代表就大湾区地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生态所面临的关键瓶颈及破局之道这个主题展开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围绕政院企合作及沟通机制、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制度完善机制、产品引进制度、创新激励制度、人才激励等内容展开积极的讨论。丹纳赫团队走访云舟生物生产基地  下午,丹纳赫集团副总裁Christopher Riley及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一行到云舟生物科研及临床研发生产基地进行走访交流,进一步探讨基因递送行业工艺开发及升级优化。
  • 学科嬗变30年:中国生命科学学科在走向世界前沿的路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研的巨大进步,生命学科成为各大高校的宠儿   引言   2005年7月,《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这份爱迪生创办的、目前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刊物之一,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杂志编委会挑选了125个科学“大问题”作为纪念文章。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这些“大问题”中有一些可能永远得不到答案,但它们指明了科学家前进的方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也将丰富人类的知识。在这125个科学难题中,最重要也最有希望解决的问题有25个,这其中与生命科学领域有关的问题就有15个。   从1953年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到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定,20世纪下半叶生命科学走过了它的黄金年代,而中国的科学家们却错过了近一半的时间。   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也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   因为生命科学学科在当今世界科学界的特殊地位,在回顾生命科学30年的过程中,其作为尖端科学研究的代表性不可忽视,这也是采访对象如此强调他们的研究背景的原因,他们的经历既代表了过去的学生,也代表了现在的教师。毕竟,对生命科学学科来说,只有借助高水平的科研才有可能具备高水平的教学。然而,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之下,生物产业并未实现的异军突起,也给那些冲向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开了一个错位的玩笑。应该说,生命科学学科在为生物产业有一天真正进入个人和家庭作着准备。   科学研究:新时代的“西学东渐”   一年也未必算出一个结果   “我1960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学习,1965年毕业,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施蕴渝说。   建国后到“文革”前大部分时间里,国内的政治运动一直不断,但科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标志性的成果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文革”期间,虽然科学家们顶住政治压力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成功测定了胰岛素的三维晶体结构,但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生命科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绝大多数的工作陷入停顿。   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并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考场,“文革”后第一届高校招生考试开始。   为了解决极度短缺的师资问题,当时的中国科技大学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召回“文革”前入学、因“文革”未完成学业并被“发配”到各地工厂、矿山、军马场等单位参加劳动的“老五届”学生进行培训,办“回炉班”。第二项工作便是选派年轻教员赴国外访问学习。   1979年,施蕴渝作为当时中科大第一批选派的年轻教员,在中美还未正式建交之前,走出刚刚打开不久的国门,前往意大利的罗马大学物理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当时出国人员可以免费定做三件衬衫和一件大衣,大衣是统一制式的,衬衫则可以自选花色。当施蕴渝和另外一位女同事兴冲冲地赶到出国人员服务社挑选布料时,她们发现服务社里的布料花色一共只有三种。“也没什么可挑的,我们的衬衫花色还是完全一样。”施蕴渝说。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成长并工作的施蕴渝,形容自己出国时是“两眼一抹黑”,不仅对国外同行所做的工作一无所知,就是对资本主义本身也有着天然的“警惕”。“那时候都讲资本主义制度是‘罪恶’的、‘落后’的,但出去一看,发现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他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施蕴渝说。   初次踏上异国的施蕴渝对罗马满大街的新鲜水果感到非常惊讶,在当时物质还非常匮乏的国内,冬天除了烂苹果以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水果。“在国外的两年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我们知道了中国跟世界上有多大的差距,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需要改革开放,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搞科研。”施蕴渝说:“现在我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不等于落后。”   除了生活,工作上的差距更是让施蕴渝“震撼”,国外同行所做的工作对她来说从头到脚都是全新的。在意大利,施蕴渝主要做计算机生物学和核磁共振波谱两项工作,需要大规模的计算,而其时国内可以作大规模科学计算用的计算机都很少见。   “我1981年回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验室里只有一台PC机,一年都未必算得出一个结果。”施蕴渝说。回国后,工作条件的艰苦让人难以想象。   “科学爱我了”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界与国际扩大了交流范围,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学生出国访问学习,形成了第一次出国潮,也有不少国外的科学家被请进来讲学,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接触到国外最新的科研资讯。   同样是1979年,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的饶子和已经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他考取了所里的硕士研究生,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所在的、从事胰岛素结构研究的小组,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做着一流的工作。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饶子和说:“我们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学习和工作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这段时期为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当时的研究经费很紧张,也根本没想过要钱。”饶子和说。他所在的实验室在一个地下室里,下雨容易进水,晚上也没有灯,只能抹黑趟水进去。仪器设备也很简陋,为了拍一套X光衍射照片,饶子和和同事们要几十个小时不睡觉才能完成。   即使条件如此,在那段时间里,饶子和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药学学报》上一口气发表了5篇论文,在当时这些国内最顶尖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还只是在读硕士生的饶子和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1982年,墨尔本大学的一位导师邀请面临毕业的饶子和到澳大利亚工作,当时国内还没有博士学位,饶子和说,那我去读个博士学位吧!谁知这个“要求”竟然让导师感到“吃惊”:“以你所做的工作,还需要这个学位吗?”   1983年,饶子和顺利获得墨尔本大学医学院全额奖学金,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次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一直到1985年,饶子和才最终成行。   4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的饶子和转入英国牛津大学由诺贝尔奖得主霍奇金领衔的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在这8年的时间里,我做出了可以说在我科研生涯中里程碑式的工作。”饶子和说。   在牛津大学,饶子和做着难度极高的课题,在最初的两年,饶子和的工作没有明显进展,这让他备受煎熬,但他坚持了下来。最终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第一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文章为饶子和的科研生涯树立了第一块里程碑,紧接着,又一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在暂时还没做出结果的那段时间,我常常开玩笑说:‘我爱科学,但是科学不爱我呀’,但坚持下来,成果出来了,科学爱我的那种感觉特别好!”饶子和说。   几乎是出自天然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之情,已经“功成名就”的饶子和开始考虑回国工作。“没有做出成果时总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做出了成果就想回来报效国家,这是很自然的想法。”饶子和说:“当时也正好赶上国家科教兴国大发展,整个形势大好,在国内我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1996年,饶子和回到国内,就任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我们要比国外做得还好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为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科教兴国”也逐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在高等教育领域,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1工程”的建设目标,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一期确定了34所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在科学研究领域,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中科院报送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同年6月,中科院知识创新的试点工作获得批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拉开序幕。   “90年代后期,这些工程的开始运作,对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在物质上有了极大的推动,科研和教学的硬件有了明显的提高。”施蕴瑜说。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有不少在国外做出一流工作的科学家回国,随后的10年也成为生命科学学科的大发展时期,国内的科研工作快速发展起来,做出了一些令世界惊叹的成果。   2003年SARS暴发期间,在饶子和的主持下,我国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饶子和回国十余年以来,研究工作硕果累累,最近,他的研究组在禽流感合作研究课题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自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   “我回国后,有外国同行到实验室访问,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已经与国外做得一样好了。但我对同事和学生说,如果我们只是要做得‘一样好’,那我们出国留学这十几年来不是白学了?我们一定要比国外的工作做得还要好才行!”饶子和说。   人才培养:生物产业开了一个“玩笑”   随着生命科学逐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与人类健康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生物技术所主导的BT产业,与计算机技术所主导的IT产业一起,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许崇任,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他当时实验计算中使用的是国内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算是国内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了。就是这样一台最先进的计算机,要用一二百平方米的大房间才装得下。当时的计算机还是用纸带打孔来输入数据,一旦打错孔,就要重新开始或者把错误的纸带剪掉再粘贴上正确打孔的纸带。   “现在呢,只要按一下delete键就完成了。”许崇任说:“那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比不上现在大家常用的一台小小的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当年许崇任所用的计算机全国也没几台。而现在电脑的应用已经深入家庭,十分普及了。   “这种发展速度是最开始所不可想象的,这也说明,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进入家庭才会形成强大推动力。”许崇任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命科学学科研领域的巨大进步,以及对生物产业的共识性想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成为高考考生的一项时髦选择,高考录取成绩也水涨船高。不断合并、升级、扩大规模的地方高校,也乐于兴办这样的专业以争取更多的生源和发展动力。特别是1999年国内高校大规模扩招,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科人才培养的膨胀。   据许崇任介绍,2000~2006年,国内高校本科生物学类中的生物科学专业从130个增加到221个、生物技术专业从122个增长248个、生物工程专业从105个增长到234个。生物学类本科专业办学点共增长了91%。2001~2005年,其中生物学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从4.6万多人增长到6.2万多人、生物技术专业在校生从2.9万多人增长到6.2万多人、生物工程专业从2.2万多人增长到8.8万多人。   “在这个时期,大体上每10个大学本科理科学生中就有1个学习生命科学。”许崇任说:“在不少不断扩大规模的高校中,兴办生命科学学科是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一时创造不出条件来也要办。”   在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学科内部的重要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当下,昂贵的仪器、设备、试剂使得生物学科的教学成本相对较高,进入21世纪前后,各重点高校才有条件逐步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实验,进行实验教学。   而那些普通本科和地方院校,要实现这些条件并不容易,但规模的扩大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像一个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引导”着它们进入了兴办专业——扩大招生——难就业——继续兴办——继续招生的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推动力,一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二是产业的推动。”许崇任说:“生物产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目前都还没有达到人们曾预想的规模。这样就造成了生物学科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暂时脱节,成为导致该学科出现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目前生物产业发展的速度尚没有预期得快,但现在已呈现加速端倪。10年前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很多科学家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但现在已有商业机构针对个人开展这项服务。付出百万元水平的费用,这些机构即可针对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明确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技术发展、成本降低,人们收入的增加,生物产业就有可能进入到家庭和个人的层面,产业的迅速发展,就会对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许崇任说:“但是现在,从全国范围来看,该学科的招生还没有明显减少,调整还需要时间。”   生命学科三十年大事记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谈到派遣留学生问题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从此开始,大量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走出国门重新接触到世界科学前沿。   20世纪80年代,依照苏联式的专才教育模式,我国《普通高等学科理科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当时的生物类专业11个。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试办)、微生物工程学(试办)。   1992年,依照强调本科阶段宽口径培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缩减专业数量,1993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生物类专业6个,即生物科学类、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学教育。   1997年,教育部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威海的会议上,提出将生物类本科专业调整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   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生物科学类”和“生物工程类”下规定了3个相关专业,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生物工程类包括生物工程一个专业,该学科设置一直保持到现在。
  • 国内四篇Cell齐发:中国生命科学正阔步前进!
    p   北京时间2017年7月27日晚,Cell杂志同时发表了4篇以国内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的研究论文,这四篇论文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免疫所曹雪涛院士团队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合作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洪洁、陈豪燕与美国密西根大学邹伟平合作团队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下图),其中来自徐华强团队的论文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尽管江浙沪最近酷暑难耐,但是发文章一点不含糊,四篇就占据了3篇)。这种在CNS正刊上同时发表四篇主要为国内完成的论文的情形尚属首次,可称之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小“奇迹”,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飞速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力与进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dc36bd4-ca94-4e69-8431-d4f3908ee218.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中国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十多年前,在国内发表一篇The Plant Cell或Nature Medcine或Nature Gnetics或者Cell的时候,主要完成人就有可能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当然现在的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 /p p   就拿中国学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历程来说(Cell杂志创刊于1974年),中国大陆学者最早在Cell发表论文始于1980年,这篇论文的作者为中科院北京微生物所的陆德如、戴秀玉和王敖全,研究论文题为“The transposition properties of Tn2 in E. coli”(大肠杆菌中转座子2的转座特性)。然而时隔25年后的2005年,Cell才再次迎来了中国科学家在该杂志发表文章。好玩的是,这一年也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一年,高水平研究井喷,在CNS主刊上发表文章有9篇,其中在Cell上就占了5篇(详见下图列表)。2005年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NIBS正式挂牌成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38e2f748-23f8-443d-bb81-9dd90757bb1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28112649_副本.jpg" / /p p   截止到今日(7月27日),生命科学领域2017年以国内为主完成的CNS论文共计38篇(2016年我国生物领域研究性的CNS总数是50篇),其中结构生物学论文占16篇。尽管结构生物学论文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约42%),但是从其它所发文章来看已成全面开花的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植物领域就占据了5篇。 /p p   除了CNS正刊论文之外,中国学者在生命科学主流期刊的表现也大放异彩。截止到今日,以国内为主完成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不少于106篇)、PNAS(不少于60篇),其它主流刊物包括Cancer Cell、Immunity、Cell Stem Cell、Neuron、Mol Cell、Cell Meta、Dev Cell、Current Biology、Cell Rep、eLife、Cell Research、Nature Genetic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edcine、Nature Method、Nature Neuroscience、NSMB、Nature Plants、Nature Protocal、Science Signal Trans、Gene Dev、EMBO J、EMBO Rep、Genome Research、JCI、JEM等绝大多被68中Nature Index涵盖的杂志再加上其它一些医学领域和植物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总论文不低于200篇。 /p p   大量高水平论文的涌现显然离不开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其中最突出的当属“青年千人计划”。从“青年千人计划”首批申请人数667人(入选152人)到第十三批申请人数3048名(入选590名),再到最近国家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透露的最新一批申请人数达3500名。高水平的青年人才源源不断的回国显然将会更加深远地影响中国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 /p p   诚然这种一次发表四篇Cell的情形对美国来说几乎是每周必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了,这也表明了尽管中国生命科学在不断的飞速进步,但是和美国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爆发出的活力感到惊叹的同时,也要冷静清醒地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不骄不躁,力争做出更多原创性的、一流的研究成果。只有当大家对国内同行发CNS不再感到惊讶,而是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科学研究的时候,那么那一天就是中国生命科学站在世界巅峰的时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7d6a741-7cce-47dc-a393-3c0335a494f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728112729_副本.jpg" / /p p   Cell封面图片说明:磷酸化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蓝色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结构 黄色所示为阻遏蛋白的结构 灰色和红色球状结构为细胞膜磷脂 深蓝、蓝和红色小球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磷酸化氨基酸。(徐华强课题组) /p
  • 2016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公布
    日前,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审核并评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示意图  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繁衍生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独脚金内酯作为新型植物激素,调控植物分枝、决定植物株型、影响作物产量。清华大学谢道昕、饶子和及娄智勇等合作发现了独脚金内酯的受体感知机制,揭示了“受体-配体”不可逆识别的新规律,发现受体D14参与激素活性分子的合成和不可逆结合、进而触发信号传导链,调控植物分枝。这一发现丰富了生物学领域过去百年建立的配体可逆地结合受体并循环地触发传导链的“配体-受体”识别理论,为创立生物受体与配体不可逆识别的新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对植物株型遗传改良和寄生杂草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工作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2016 ,536:469-474)。  线粒体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哺乳动物呼吸体三维结构呼吸体电子传递及质子转运途径  呼吸作用是生命体最基础的生命活动之一。由位于线粒体内膜的氧化磷酸化系统完成,为细胞提供能量。人类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哺乳动物呼吸体是由包括44个膜蛋白在内的81个蛋白亚基(69种不同蛋白分子)所构成的分子量高达1.7兆道尔顿的超级膜蛋白分子机器。清华大学杨茂君研究组先后在《自然》(Nature, 2016, 537: 639–643)和《细胞》(Cell, 2016,167:1598–1609)杂志发文,报道了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结构。该结构是目前所解析的最复杂的非对称性膜蛋白超级分子机器的结构(图A,B),为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组织形式、分子机理以及治疗细胞呼吸相关的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建立与调控小鼠植入前胚胎的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修饰动态变化图谱  组蛋白修饰对基因表达与沉默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 异常的组蛋白修饰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全基因组水平组蛋白修饰的建立与调控是发育生物学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同济大学高绍荣团队首次利用微量细胞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揭示了H3K4me3和H3K27me3两种重要组蛋白修饰在早期胚胎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早期胚胎发育独特的调控机制,发现宽的H3K4me3修饰在早期胚胎大量存在并在基因表达调控和胚胎发育第一次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2016,537:558-562)杂志上,其意义为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植入前胚胎发育以及早期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特异性调控模式,对研究胚胎发育异常、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胆固醇酯化酶ACAT1调控T细胞肿瘤杀伤过程示意图  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武器,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现有的基于信号转导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只对部分病人有效,因此急需发展新的方法让更多的病人受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李伯良与合作者从代谢调控这一全新的角度去研究T细胞肿瘤免疫反应。鉴定了胆固醇酯化酶ACAT1是调控肿瘤免疫应答的代谢检查点,抑制其活性可以增强CD8+ 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同时发现ACAT1抑制剂Avasimibe(辉瑞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进行了III期临床试验),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并且能与现有的临床药物PD-1抗体进行联合治疗。该项研究开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 同时发现ACAT1这一药物靶点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应用前景,发展了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该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2016,531:651-655)杂志上。  内源性干细胞介导功能性晶状体再生治疗婴幼儿白内障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带领团队,历经18年研究,发现了晶状体上皮干细胞 为了利用干细胞的再生潜能实现组织修复,设计并创建了一种新的微创白内障手术方法,保留了自体晶状体干细胞及其再生的微环境,长出了功能性的晶状体,已用于临床治疗婴幼儿白内障,提高了患儿视力,降低了并发症。该研究不仅为白内障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也首次实现了自体干细胞介导的实体组织器官的再生,开辟了组织再生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新方向。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Nature, 2016,531:323-328)。  活性RAG型转座子的发现揭示抗体V(D)J重组的起源文昌鱼ProtoRAG转座子和脊椎动物RAG蛋白的功能比较  以免疫记忆与疫苗产生为核心的人类适应性免疫的关键机制就是RAG介导的抗体重排,所以,RAG基因的起源一直是免疫形成揭秘的关键问题。为此,诺贝尔奖获得者利根川进(Tonegawa)1979年提出了转座子起源假说,此后围绕RAG的起源与功能,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直到该成果发表前, 转座子起源假说并未得到证实,成为免疫学一个经典谜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研究组以有活化石之称的文昌鱼为研究对象,发现了具有介导V(D)J重排功能的原始RAG转座子,证实了利根川进的假说。该发现不仅改写免疫教科书中关于适应性免疫起源的观点: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由脊椎动物推前近1亿年到无脊椎动物,而且可能为未来利用重排机制设计新的免疫抗体/基因提供崭新的基因编辑思路和技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细胞》 [Cell166(1):102—114,2016]上。  植物雌雄配子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受精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而精子能否被及时的传递到卵子是受精的关键。在被子植物中,精子是通过花粉管来传递的,但花粉管是如何将精子传递到卵子的呢?这一问题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几十年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个过程也是植物生殖隔离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杨维才研究组首次分离了拟南芥中花粉管识别雌性吸引信号的受体蛋白复合体,并揭示了信号识别和激活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其中一个信号受体导入荠菜中,并与拟南芥进行杂交,转基因荠菜的花粉管识别拟南芥胚囊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建立了利用关键基因打破生殖隔离的方法,为克服杂交育种中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Nature, 2016,531:241-4)。  精子tsRNAs可作为记忆载体介导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  研究发现父亲的某些获得性性状,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可通过表观遗传的方式“记忆”在精子中并遗传给下一代,这对人类健康和繁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段恩奎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员合作团队基于父系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发现精子中一类来源于tRNA的小RNA (tsRNAs) 在高脂饮食下表达谱和RNA修饰谱均发生显著改变,且将高脂小鼠精子中的tsRNAs片段注射到正常受精卵内可诱导F1代产生代谢性疾病。tsRNAs进入受精卵后可导致早期胚胎及后代小鼠胰岛中代谢通路基因发生显著改变。本研究从精子RNA角度,为研究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开拓了全新的视角,提出精子tsRNAs是一类新的父本表观遗传因子,可介导获得性代谢疾病的跨代遗传。文章发表后被国际重要刊物广泛引用和评价,也引起国际各大媒体的关注。该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2016,351(6271): 397—400 )上。  MECP2转基因猴的类自闭症行为表征与种系传递MECP2转基因猴表现出类人类自闭症的刻板行为与社交障碍等行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员等通过构建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MECP2的转基因猴模型及对MECP2转基因猴进行分子遗传学与行为学分析,发现MECP2转基因猴表现出类人类自闭症的刻板行为与社交障碍等行为。此研究首次建立了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自闭症的病理与探索可能的治疗干预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精巢异种移植,将幼年食蟹猴的精巢移植到裸鼠的背部,实现了食蟹猴精巢提早成熟,并利用移植精巢组织内生成的精子成功获得了健康的F1代MECP2转基因食蟹猴后代。该工作加速了食蟹猴的精子生成速度,缩短了食蟹猴的繁殖周期,对于推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 2016,530:98–102)杂志上。  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研究  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模式图(左)博拉病毒表面激活态糖蛋白GPcl与其宿主的内吞体内受体NPC1的复合物三维结构图(右).  2014-15年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国家造成了1万余人死亡,引起了全人类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前,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出埃博拉病毒表面激活态糖蛋白与宿主细胞内吞体膜受体NPC1腔内结构域C的复合物三维结构,阐明两者如同“锁钥”的相互作用模式,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囊膜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五种机制),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该研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加深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及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在《细胞》(Cell,2016, 167:1511–1524)杂志上发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