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科研环境

仪器信息网中国科研环境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科研环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科研环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科研环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科研环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科研环境话题讨论。

中国科研环境相关的资讯

  • 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点赞中国科研环境 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有望再迎诺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内顶尖科学家,近日在北京参加首届“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时,纷纷为中国科研环境点赞,称赞中国科学发展动力十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诺贝尔奖被很多科研人员视为毕生殊荣,世界各国也以在本国范围内能产生更多的诺奖得主作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格外重视。在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看来,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科研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充足的研究经费和政策支撑,让中国科学家可以更好地投入科研,“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非常快,我想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大学现在都有钱了,他们拿出来支持研发,所以现在科学家有更多的研究自由,他们就可以做创新。我想中国的经济如此之发展,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就会再有来自于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其实,中国不断加大的科学投入已经让世界科学界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智慧和力量,致力于中微子和暗物质研究的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阿瑟· 麦克唐纳则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基础物理领域的研究和投入确实非常可观,为该领域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暗物质方面,中国实际上有非常好的实验室条件,应该是世界上最深的、也是最大规模的,宇宙射线反射实验室,它达到地下2400米深,在中国,我们对于暗物质的一种最为准确的测量就是在这样的地下实验室发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迈克尔· 莱维特拥有多年高校科研和教学经验,他表示,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富有热情的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潜力巨大。莱维特同时强调说,科研并不是孤立的,还可以和创业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也可以直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中国这样的国家必须要找寻企业家精神的真正出口。我很了解斯坦福大学,在里面有一些孩子也是企业家,他们在校园里面会教授创业的课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陈刚认为,未来,中国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quot 贡献中国智慧,共同应对未来的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侯变化等人类共同的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quot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旨在分享各领域的最新科学成果,助力科研成果“落地”。据了解,该论坛将于北京崔各庄设立永久会址,并定期举办。& nbsp /p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吹响监测科研冲锋号——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p   近日, stron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举办首席科学家团队签约大会。 /strong 会议由党委书记陈善荣同志主持,全体班子成员和全站干部职工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8e0e4b86-b19d-4d8a-af74-0a486e995997.jpg" title=" 首席科学家团队.jpg" / /p p   柏仇勇站长分别与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标准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业耀、大气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健军和水环境监测首席科学团队首席专家孙宗光签订团队聘任合同。站领导班子为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专家颁发了聘书。王业耀、李健军、孙宗光分别代表本团队介绍了团队建设方案,金小伟、嵇晓燕和朱莉莉分别代表三个团队的专家和成员做了表态发言。 strong 至此,以首席科学家团队建立为标志,再次吹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05cc1e0-ed0f-4c1a-89ab-13459e903dd7.jpg" title=" 签约仪式.jpg" / /p p   签约大会上,首先由魏复盛院士结合自己的亲身工作和科研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是选好人生路。 /span 选择了做学问就要耐得住科研的寂寞,坚守住工匠精神。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span 对待自己的事业,要像对待恋人一样,时刻惦记着、关心着它,全心全意为它付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是多干实事不吃亏。 /span 吃苦磨练是人生财富,可以增长才干和经验。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合作精神和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尤为重要。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是搞科学要讲科学, /span 坚持实事求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五是活到老、学到老 /span ,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保持终身学习。魏院士的报告从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课, strong 对全站干部职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并发扬总站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8cb5f91-0131-4ed2-bf58-4307a9fbc987.jpg" title=" 魏复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1ed1674-779a-4779-b76b-26449adcf4bf.jpg" title=" 科学家.jpg" width=" 444" height=" 33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44px height: 331px " / /p p   柏仇勇站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明确提出:一是本次签约会吹响了总站监测科研的冲锋号,各首席科学家团队的建设目标就是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全站干部职工做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就是成就事业发展,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监测工作。三是要努力实现科研、工作双丰收,在“抓基础、强实力、树权威、创品牌”上大见成效。 /p p   最后,柏仇勇站长首次向全站干部职工正式宣布了 strong “科学、创新、奉献、卓越”的总站精神。 /strong /p p br/ /p
  • “两会”热议压缩科研经费 回看高校科研环境乱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基金”,“课题”,“发文章”等等字眼是高校教师离不开的话题。每年的五月都是收获国自然基金中标果实的时间。“ strong 没有经费就不能有高质量的实验和科研 /strong ”,这似乎已经成为科研界的共识。那么,高校经费面临削减的今天,科研经费应该压缩吗?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科研的一池清水被搅浑了呢?笔者探寻知乎热搜“南邮”桂冠老师事件,看一看科研经费的使用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是否需要削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北大校党委书记提出异议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大学邱水平在山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建议不要压缩重点高校科研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邱水平对重点高校科研经费削减提出异议。他认为疫情原因使得国家经济遇到困难,但科技攻关的正值关键时期。高校是国家的科研主力,还是不要因为要过“紧日子”就压缩重点高校必要的科研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理“不安”,政策应该走向何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月2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谈到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待遇的时候,竟然用到了“不安”这个描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总理指出:“现在依然有些旧的条条框框,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 /strong /span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多个场合讲过好多遍,有关方面发过文件,科研人员也为此鼓了许多次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有些措施仍没有落实到位,这让我感到不安。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总理还说,“这些问题不解决,客观上会捆绑住科研人员的手脚”。这种“不安”深刻反映出我国科研环境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他既担心科研经费的减少会影响我们重大专项的研究进度,同时也关注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在科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总是存在着多多少少的矛盾。如何使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手脚脱离捆绑?如何统筹兼顾发展科研事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光靠削减经费是不能解决的,必须直面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论文至上——南京邮电大学“水牛”老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就在5月25日,一件令学术圈关注的的事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南京邮电大学桂冠教授和其学生黄同学登上“知乎”热搜。起因是黄同学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5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af4f6fe-e348-476a-91b9-84e76956466e.jpg" title=" 知乎热搜桂冠.png" alt=" 知乎热搜桂冠.png" width=" 450" vspace=" 0" height=" 175"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为知乎网站搜索“桂冠”截图)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altech”,1891年创立,是全球科技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其在校生仅千人左右,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学府。平均每千名毕业生就有一人获诺奖(共74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黄同学是“南邮”本科生,曾冒充北大学生,后来保研资格被清华取消。如今,靠着“海外导师推荐”和一堆论文以及不算出色的外语成绩申请到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资格,成为该校2020年唯一一个中国大陆学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网友披露,“黄同学”导师桂冠,3年半时间发表了300多篇IEEE论文,有200多篇期刊文章,以及70多篇会议论文。其中在OA期刊IEEE Access上发表的论文多达50篇。以平均每4天一篇的速度,被冠上了学术圈“水牛”的称号。38岁的桂老师,2015年为南京邮电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压缩感知,超分辨雷达,无线通信,宽带信号传输技术以及自适应稀疏信号处理。他还担任了论坛以及各种杂志期刊的审稿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笔者了解:OA(Open Access)期刊在国外的收费一般都在万元水平。比如IEEE旗下IEEE Access的APC高达1,750 USD,约合人民币12,481元;而MDPI旗下OA期刊Information、Sensors以及Electronics等刊物APC在1,200–2,000 CHF(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815–14,691元。相比传统期刊由学校图书馆订阅(读者付费)的模式,这种“OA模式”常常被人诟病“给钱就发的水论文专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按每篇文章的价格平均1万元人民币。按照“南邮”桂冠老师的惊人“产量”,300多篇文章的版面费至少300万元以上。其经济实力“可窥一斑”。根据官方资料:黄同学和其导师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共申请198个面上项目,资助项目33个(资助率16.67%),获得直接经费1968万元;申请的青年基金149个,资助项目47个(资助率31.54%),获得直接经费1151万元。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桂老师,其学校拿到的国家自然基金平均为24.4万元/项。3年时间内,至少需要10个以上这样的课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这不由得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如此大比例的经费和论文产出。确实令人质疑科研经费应用的合理性。但问题不在发不发文章,令人产生疑问的是其文章数量和文章的质量。该学校的经费数目尚且没有进入全国前100(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可以大胆推测,这个现象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也许仍有许多没有被“顺藤”摸出的高产作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行业“潜规则”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生物、化学、环境以及材料四大领域是历来论文灌水的重灾区。如今,灌水现象已经在向各个领域渗透。那么,科研领域完整的“运营模式”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以笔者的角度做了以下简单的梳理: /p table sty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644" valign=" to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篇高质量论文——& gt 拿几篇这样的论文申请经费/招收硕士——& gt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color: rgb(0, 112, 192) " 拿项目经费发更多的高IF论文——& gt 拿更多的论文获得更多的经费/招收博士——& gt /span /strong /span 建立PI团队:购置仪器设备/雇佣实验技术人员/财务人员——& gt 学生发高分文章毕业(留校)——& gt 拥有年轻教师队伍——& gt 扩大知名度——& gt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并轨进行——& gt 建立更多的学科/行业标准——& gt 成为科学或者技术上的先进& #8230 & #8230 /strong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这本来是一个可以良性发展的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strong 生存之路 /strong /span ,一个研究人员通过合适的渠道发表他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依据价值的高低发表在不同水平的刊物上。刊物的水平也会随着引用的数量而发生变化。出版物或者专利客观反应了研究人员的职业水平。以此作为评价标准比较客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但是,如果这其中增多了很多的“人为因素”,就会带来太多的不正当竞争。如果科研工作者的进阶之路止步于“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 strong 更多的钱换更多的文章,更多的文章换更多的钱 /strong /span ”这样的死循环,加上OA期刊“交钱灌水即发表”的可能性存在,科研的乱象则难以治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人社部、中科院联合发文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早在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就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在《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高分”(IF影响因子)论文不是考核的唯一要求,职称评定应建立科研人员代表作等制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意见》提出了代表作制度:“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建立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同时严格代表作审核制度,保障代表作评价的公信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与此同时,强调坚持科学评价:聚焦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评价机制,实施分类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尊重和体现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价值的职称评价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科研仪器设施闲置浪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造成科研经费浪费的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仪器设备的盲目采购。2018年底科技部点名批评了三家单位,在其网站公开发布了《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简称《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参加该次评价考核的共有21个部门373家单位,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3.4万台(套),其中原值500万元以上的1173台(套),重大科研基础设施76个,涵盖天文、高能物理及科考船等多个领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个单位的考核结果较差,不仅是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等不足,个别单位还存在闲置浪费严重、提交数据严重不实等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通过评价考核,发现部分单位仪器分散化、个人化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单位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考核中有不少近三年新购置的通用仪器,全年使用机时少于200小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任重道远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水论文”本来不是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仪器购买的初衷也一定是为了服务科研而考虑的。一个大学老师的初衷本应该是教好书,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但是,这种畸形的产业模式必然会导致的本末倒置的,科技发展的未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正如总理强调的那样:“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得是充分调动亿万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科学家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把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将会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活力。”因此,“一刀切”的削减科研经费并不能改变科研乱象。在减少科研经费的同时,需要调整政策,使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真正找到做科研的初心。让纳税人的赋予的科研经费做出合理的使用。 /p p br/ /p
  •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实验室揭牌!——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SCIEX(中国)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6月19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SCIEX(中国)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副所长周其文、科研处处长蔡彦明、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刘潇威主任、贺泽英研究员等,SCIEX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桑小亮、战略市场总监张克荣、销售总监彭立新、应用总监郭立海、维修总监黄舜斌等出席签约与揭牌仪式。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SCIEX(中国)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全体人员合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从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监测的专业机构。重点围绕农田污染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四大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应急性重大科技问题,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监测科技创新中心、技术交流与转化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SCIEX在质谱技术领域拥有50年的创新经验。从1981年成功推出第一台SCIEX的商业化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开始,一直致力于开发突破性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从而影响和推进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科学研究和成果。作为全球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者的丹纳赫集团的一员,SCIEX将继续在质谱和毛细管电泳技术领域开发稳健的解决方案。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 贺泽英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一直参与农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其中2018年起正式发布实施的GB 23200.112、GB 23200.113、GB 23200.116和GB 23200.121等多项重要的农残检测标准都是由其团队制定的。团队首席贺泽英表示,团队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团队在前处理方法、质谱理论、检测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制定了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4项,形成了“3色谱+2质谱”植物源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五大标准体系。两个质谱标准覆盖限量标准中农药品种的62%,国家食品安全农药监测项目参数的95%以上。该体系已经应用于全国不同层次的实验室。此外,团队还在智能快速检测技术、稻田镉动态监测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健康,助力“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SCIEX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桑小亮科学仪器是科学探索的“眼睛”和工具,好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先进仪器技术的支撑。桑小亮表示,SCIEX将把全球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本土化运营模式相结合,基于本土客户需求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行业痛点;带给客户耐用的硬件、前沿的技术、落地的方案和踏实的售后,“零时差”响应。他谈到,SCIEX将秉承着“长期深耕、专业聚焦、合作共赢”的理念,与行业标杆客户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更快的行动速度与客户合作创新的研究方向、创新的科研领域、创新的解决方案,加速产学研转化。“从安全到健康、从检测到科研、从标准到方案,让质谱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这是桑小亮多次强调的公司愿景,也是SCIEX中国35年发展历程中不变的坚守。合作实验室谈到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与SCIEX的合作,贺泽英回忆到,团队2014年购置了SCIEX的QTRAP4500和TripleTOF 6600系统,2021年又添置了Triple Quad 5500+和ZenoTOF 7600系统。他特别提出,2013年团队与SCIEX开始合作,今年正好10年,期间每年双方都会进行相关技术交流活动,从未间断过。他特别回顾了10年来与SCIEX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果。2021年贺泽英、刘潇威、徐亚平等著的《常用农药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图集及裂解规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解析了20大类388种常用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典型质谱裂解规律,为农药质谱分析方法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利用LC-MS/MS仪器技术,团队与SCIEX合作开展了污染物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如,32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方法开发、植物源性食品中草甘膦等4中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开发、土壤中磺胺类以及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残留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开发等。此外,团队也在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毒理研究、污染物对蔬菜品质的影响、污染物筛查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最后,贺泽英表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SCIEX(中国)合作实验室今天正式签约、揭牌,有了这个更好的平台,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农业领域的优势,加强在农残标准方法开发、农药代谢物鉴定、农业环境污染物、农产品营养健康组学等领域的长期紧密合作,聚焦农业检测新思路,拓展营养组学新方法,合力开发前沿新方案,聚力健康科研新方向。展望未来,桑小亮表示,接下来在食品相关领域,SCIEX将与国内科研院校或权威专家展开深入合作。如,在检测领域,SCIEX会和一些权威专家合作标准方法,如农药、兽药、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保健品、特医食品等领域,同时也会关注行业痛点难点开发检测方法,让一些行业难点逐步转变为行标、国标。在科研领域,SCIEX目前在食品组学、食品打假、暴露组学、毒素代谢产物鉴定、乳品领域、新污染物等已经有了显著的合作成绩,后期还会针对目前国际和国内上市场热点、行业关注点,与客户合作食品安全、环境健康、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科研方法,助力健康中国2030。合作实验室双方代表合影
  • 哈希公司鼎力支持清华环境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
    2008年1月9日,由清华大学环境系与美国哈希公司联合举办的“清华大学环境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哈希公司举行。 揭牌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由清华环境系系主任助理刘建国副教授主持,美国哈希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周祥德先生、清华环境系党委书记杜鹏飞副教授、美国哈希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林瑶女士、美国哈希公司高级市场经理邹菊明女士、美国哈希公司Trojan经理吕东明博士、仪器信息网李云济博士出席了本次仪式。   由杜鹏飞副教授与周祥德先生共同为“清华大学环境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进行了揭牌,并均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了致辞,共同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并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合作。 杜鹏飞副教授与周祥德先生共同揭牌 杜鹏飞副教授致辞 周祥德先生致辞   “清华大学环境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的举行,不仅加强了清华大学与美国哈希公司的合作关系,也表明了合作双方为实现双赢将不断奔跑。   合作背景:清华、哈希的合作自2002年起,从最初的“水质测试实验室”发展到现在的“水质监测联合研究中心”,多个合作项目都已通过这一平台得以实施,其中包括校内的Intership计划、专项奖学金(丹纳赫环境奖学金)、环境友好科技大赛,以及专业性的地表水环境监测、膜处理技术、饮用水监测及消毒技术、污水处理监测与控制4项联合培训等。   哈希公司:成立于1947年的美国哈希公司目前隶属于美国Danaher集团公司,是设计和制造水质监测仪器的专业厂家,作为水质监测仪器的世界领导者,其产品被包括广大中国用户在内的全球用户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水、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污水排放自动监测等领域。
  • 中国科研转型为何被世界关注?
    p   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出版公司——自然出版集团近日用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这是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份该类调查报告。 /p p   中国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铁输出、大飞机下线& amp #823& amp #823被世界关注的事已不鲜见。今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奖自然科学类奖项上获得突破,也正说明了中国科技影响力的提升。但国外科技出版集团如此关注中国科研的转型,关注中国的科技制度改革,还是第一次。 /p p   自然出版集团的报告和建议是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后作出的,仔细阅读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中国科研产出的惊人增长,这或许是中国科研转型被世界关注的首要原因。白皮书评价说:“与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称的是,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然后列举了如下数据:中国2014年的研发投入约1.33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中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在2014年达到24.5万篇,居世界第二。此外,中国还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在全球的第二大贡献国,显示了高水平的科研实力。2014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92.8万件,连续第四年世界第一。 /p p   虽然白皮书也指出中国科研的学术影响力与产出量的惊人增长不匹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高速成长的领域,量变是引发质变的基础。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科研论文数量的日益增长,科研人员也有了更高目标。87%的受访科研人员表示,他们今后可能降低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但会瞄准水平更高的期刊。 /p p   另一个让中国科研转型深受关注的原因或许更为重要,那就是与中国科研密切相关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p p   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给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雄厚的底气。无论是研发投入的增长,还是用包括“千人计划”在内的各种人才计划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回国,背后都离不开中国经济力量的支持。 /p p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更加可持续的知识经济。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才是创新型国家,而我们中国人正要建立这样一个创新型国家。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科研环境也与中国经济一样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口,需要克服一些独特的挑战,以提升中国科研产出的质量和影响力,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p p   如果中国的科研转型获得成功,中国就不仅有机会成为科研强国,更可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深厚创新文化,确立全球科学技术领导者的地位。而科研转型成功其实也是经济转型成功的前提条件。纵观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引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p p   中国正在追求创新驱动下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这就是世界为什么关注中国科研转型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做好中国科研转型的原因。 /p
  • “院长光临-高校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直播”重磅来袭 ——第1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基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新兴学科,下含环境科学与和环境工程两个研究方向,以研究与解决环境问题为核心任务,主要研究包括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传统学科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技术原理和手段,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近两年,“十四五”环境相关规划频出,二十大和两会也着重提及环境相关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碳中和”、“碳达峰”、“温室气体”、“新污染物”等已成为当前环境热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也更加受到重视。当前,在科研前沿方面,各大高校环境研究的热点聚焦在哪些方向?环境学科科研和教学平台的建设情况如何?在成果转化方面,科研研究又怎样能高效的与市场化、产业化相结合,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为展示高校学科最新科研成果,提升学科实验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快速发展,自2023年4月开始,仪器信息网将特别推出“院长光临-高校学科平台建设直播”节目,每期聚焦一个学科,每期邀请2位全国知名院校的院长/副院长,以及1位头部仪器厂商高层进行线上圆桌对话。除圆桌对话外,还将邀请该学科的专家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仪器厂商解决方案,为学科相关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在4月26日,第1期节目将聚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就学科平台建设,科研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欢迎您的关注!点击直达直播详情页面一、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 举办时间2023年4月26日 下午:14:00-17:00三、 话题【1】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最新成果【2】环境热点对科研和分析技术的需求【3】环境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与规划【4】环境学院产学研合作探讨四、 直播嘉宾冯成洪教授 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冯成洪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围绕主要围绕水环境修复技术与工程、污染物絮凝分离与残余毒性开展等相关教学、科研、环境科普教育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课题、环保公益专项等20余科研课题工作,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京师英才”等资助;相关成果出版专著3部,在ACS nano、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环境科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进入环境/生态领域ESI世界排名前1%。王鑫教授 副院长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鑫,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天津市杰青项目资助。多年从事微生物电化学原理与技术相关研究,目标是实现污染物高效处理和资源能源回收、生物电化学辅助的污染环境修复以及水质检测传感等。在ES&T、Water Res.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多项技术实现了应用转化。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金奖、Scopus青年科学之星、全国百优博提名奖等。任Front Microb副主编,ACS ES&T Eng、JHM、ESWRT、FESE等期刊的编委/青年编委。朱兵 副总裁、亚太区销售及服务总经理珀金埃尔默1999年初加入PerkinElmer,历任材料表征产品线技术支持,上海办经理,中国市场部经理,南中国区销售经理,南中国区总经理。2015年任PerkinElmer环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管理中国区分析仪器市场、销售及维修业务。2016年, 任新成立的DAS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监,整合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环境健康和生命健康市场。设定 “Go Campus、Go County、Go Channel”的发展规划,建立涵盖分析仪器及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的优化中心(CoE),推动PerkinElmer在中国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4月起, 担任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及销售维修业务总经理。推动亚太资源一体化, 强化在中国的持续投入,促进业务健康增长。2019年任PerkinElmer副总裁、大中华区销售和服务总经理加入PerkinElmer之前,在华东理工大学任教及从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李阳教授 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致力于纳米材料迁移转化机制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在 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和 Water Res.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SCI论文他引4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7篇。获授权国家专利7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环境领域)。担任国际期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Environmental Functional Materials编委,国际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青年编委等职务。彭剑飞教授 教授南开大学环境学院彭剑飞,南开大学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长期从事气溶胶化学、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领域研究。在PNAS、ES&T等SCI期刊发表一作或通讯文章20余篇,H index31,引用5500次。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获世界气象组织(WMO)、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和美华大气与海洋协会(COAA)颁发的优秀青年学者奖。魏攀 环境科研市场经理珀金埃尔默2010年底加入PerkinElmer,历任原子光谱产品技术支持、应用及产品开发科学家,2022年担任珀金埃尔默环境及高校细分市场部经理,熟悉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热点捕捉等系列市场活动,持续为高校及环境应用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梳理产品定位策略,促进公司产品更好服务于行业细分市场。点击图片报名五、直播日程如下:日期日程(拟定)报告人(拟邀)14:00-15:00院长光临-圆桌论坛嘉宾冯成洪,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鑫,南开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朱兵,珀金埃尔默副总裁、亚太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主持人:仪器信息网资深编辑 叶建15:00-15:05抽奖15:05-15:35光照条件对微塑料迁移转化的影响机理李阳,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系主任15:35-16:05珀金埃尔默环境市场前沿应用方案魏攀,珀金埃尔默科研行业经理16:05-16:35机动车排放与二次转化:实验室模拟与外场观测彭剑飞,南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16:35-16:40抽奖及结束扫码预约直播关于“超级品牌日”2020年,仪器信息网“超级品牌日”诞生,为仪器企业和用户举办一场粉丝节。多年以来,超级品牌日已形成特有风格直播:超级访谈、超级新品发布、高端论坛、周年纪念、主题会议行业拓展等。我们注重用户与企业的互动,在这里您能收获行业亮点与技术前瞻,与专家交流,与企业对接。如果您想参与,请关注#超级品牌日。关于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仪器信息网的品牌合作伙伴项目始于2006年,从首页广告拍卖到2017年起为30家头部企业提供专属品牌服务,不断为行业传递正能量,引领新发展。品牌合作伙伴作为用户与企业的纽带,一直在为搭建更好的平台而努力。 请访问2023品牌合作伙伴,体验全新互动。点击查看2023品牌合作伙伴: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2023partner
  •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岛津合作实验室正式揭牌
    2018年3月23日,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岛津合作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在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现场传真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是从事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保护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有专门从事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及食品中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专业化团队,建有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等20余个科技平台,其中由刘潇威主任带领的实验室平台于2018年初正式被授牌蔬果农残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日本岛津公司历史悠久,其分析仪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岛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日本岛津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一直秉承着“为了地球和人类的健康”的经营理念,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一如既往地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双方已经合作多年,本次的合作实验室正式揭牌预示着合作更上层楼,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目的,旨在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参加本次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的有(自左向右)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主任,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胡家祥部长,岛津分析仪器事业部营业部张建军部长,国家农药残留标委会方法组刘肃副组长,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荣乐所长,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周其文副所长,农科院质标所王敏处长,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关玉春副站长,天津市色谱研究会许泓秘书长。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主任主持本次会议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周其文副所长率先为本次揭牌仪式送上美好的祝福并致辞。刘潇威主任表示非常荣幸能和在座嘉宾共同见证本次合作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在食品监测方面处于国家的领先地位,岛津公司也是世界享有盛名的仪器公司。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与岛津公司的合作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共有十年之久,双方在多领域开展了合作,本次合作实验室标志着双方新的合作阶段,也期待今后能有更多合作。最后他预祝本次揭牌仪式圆满成功。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周其文副所长率先为本次揭牌仪式送上美好的祝福并致辞 随后,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为本次揭牌仪式送上祝福并致辞。首先曹磊部长对到场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长期从事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及食品中污染物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研究,开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仲裁检测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承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物质研制,并面向全国各级各类相关检测机构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交流。岛津公司拥有140年的历史,现已开展中国事业60余年。目前设有13个分公司,5个分析中心,60余个服务站,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开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岛津公司一直坚持与尖端机构的合作,在不同行业和细分领域中已成立100余家合作实验室。作为农药残留和农业环境领域的顶尖机构,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历史悠久,与岛津公司之间的合作源远流长,今后也期待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为本次揭牌仪式送上祝福并致辞 致辞结束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主任与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分别在合作实验室协议书上签字,并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周其文副所长和曹磊部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幕。为双方的合作开启了新的里程碑。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主任与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分别在合作实验室协议书上签字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主任与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部长交换合作实验室协议书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周其文副所长和曹磊部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幕 揭牌仪式结束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耿岳博士和张艳伟博士分别对使用岛津分析仪器所做的科学研究成果向出席仪式的嘉宾们进行了披露。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耿岳博士做了题为“蔬菜中典型农药的精准定性定量分析、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报告,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张艳伟博士做了题为“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的报告。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耿岳博士做了题为“蔬菜中典型农药的精准定性定量分析、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报告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张艳伟博士做了题为“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的报告 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李颖经理和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韩美英博士也分别给与会者做了岛津的介绍和公司最新应用信息的披露。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李颖经理做了题为“以创新致敬匠心-发展中的岛津是您可信赖的朋友”的报告,她在报告中给大家介绍了岛津公司142年的历程和最新产品以及其解决方案。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李颖经理做了题为“以创新致敬匠心-发展中的岛津是您可信赖的朋友”的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韩美英博士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应用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是光学与成像质谱分析完美融合的岛津独有的高端技术,拥有领先世界水平的5 μm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多级质谱结构解析。成像质谱分析既可以对样品进行形态学上的细微观察,也可以得到样品上特定部位的化学信息,因此目前已在临床医学研究,药代动力学,农业等领域中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韩美英博士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应用报告 双方领导参观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人员合影留念 揭牌仪式与会者合影留念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部分海归学者对国内科研生态环境“水土不服”
    ■过去10年间,我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持续增长:从2000年至2005年政府的研发投入年增长率达17%,2005年至2008年的投入年增长率达23%,2009年又增加了30%。但是,除了论文数量增加以外,其他的成果却很少———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同行手里的现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2010年9月,饶毅和施一公两位科学家联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专门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   “回国一年半,很想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起码80%以上的时间要花在科研上吧?但现在50%以上的时间花在了拉关系上!”   “回国后发现,许多项目都是在圈子内进行的。不交际,根本争取不到像样的基金。为什么说权威厉害,因为权威都是终身的,不退休的。”   ……   谁让学术圈已经成为了一个江湖?   明明是搞科学研究的,却不得不为了科研忙于交际——最近举行的一次“千人计划”归国学者座谈会上,一些“海归”学者直陈对国内科研生态环境“水土不服”。他们的感慨,与饶毅和施一公两位“海归”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的发文“呐喊”,遥相呼应。作为国内学术界的“一哥”,饶、施两位尚能公开撰文,探讨   国内科研界经费分配中的种种怪现象,并意外地获得科技部的回应。而国内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却只能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与体制“叫板”,面临的后果很可能是再也申请不到像样的课题经费,实验室被摘牌,在圈内处处受排挤,被边缘化……   经费申请,到处是“黑匣子”   身为“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良尧在申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时,曾遭遇过一次“黑匣子”事件。   有位学者与陈良尧有过一面之交,两人的研究背景和课题兴趣并不相同,也没有任何研究与合作关系。但是,当陈良尧申请973课题时,却收到了这位学者的来信。对方先是亮明身份:973项目立项的“咨询组”成员。然后直截了当地提出:希望陈良尧给他一个子课题。当然,语气极为客套:“我很希望能够安排教师在您领导下接受一个子课题”。   “他的要求,触动了很多像我这样的科研人员的软肋。”陈良尧很清楚,这位学者的研究方向与他的项目没有任何相关性。如果把他的课题纳入项目,难以向共同申请课题的其他科学家解释原因 但是如果不把他的课题纳入,显然就其担任“咨询组”专家的身份和信中的那些暗示,届时申请973课题,就会希望渺茫。   犹豫再三,陈良尧费了一番心思,多次就自己申报的课题进行“微调”,终于把这位学者的课题组成员纳入到了他的子课题中。   项目中评答辩阶段,陈良尧遇到了这位学者。但最终,陈良尧的课题还是没能通过。“据说有更高级别官员的课题组也夹在某申请项目内,要求被优先照顾。这样,其他项目就被挤走了。”   按照973计划项目的申报规定,如果某一学科方向安排了课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三五年内),将不会在该方向安排其他类似的课题和项目。这样的流程设计,旨在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果真,第二次973项目申请时,陈良尧注意到,原先的申请方向已经没有了。但蹊跷的是,虽然该方向在973课题申请指南上已经消失,但却有另一课题组迅速申请到了这一方向的课题,而原先来“问候”陈良尧的“咨询组”成员,则在那个和他的研究方向“不搭界”的973项目中拿到了一个完整的子课题。   在后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陈良尧再次遇到了这位写信的学者,对方心照不宣地扔过来一句话:“老陈,到处都是黑匣子!”陈良尧心里不免有些愤懑。“你不就是其中的那个黑匣子吗?”但陈良尧说,他也理解那位学者的无奈。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的申请中,类似怪象层出不穷。每年973申报时,都会提前列出一些国家需要重点发展和投入的基础研究方向,且这些都是国家急需发展的最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有学者反映,曾经有一年,973项目申请指南中出现了信息领域中的“纳米信息技术”研究方向,但是却把与“纳米技术”没有太多关联的“传感器和系统”列为重点。这一年,冲着纳米技术领域去的申请项目,均以失败收场。到了第二年,“纳米信息技术”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实施,这个方向却在申请指南上蒸发了!   “究竟是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器件尺寸问题解决了,还是这个方向在一年之内已经不再属于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了?”学者们很是纳闷。   学界“大牛”,圈钱有门道   某个领域有重大课题立项,学界“大牛”们往往悉数受邀参加评审。为了避嫌,“大牛”会让自己课题组的其他人参与。个中蹊跷,只有待项目结题、发论文时“大牛”的名字重新露面,才会彻底揭晓。   “重大课题项目申请,大有门道。”   在浙江大学,有位教授多次参加973项目申请。后来他索性把项目申请也作为研究课题来对待,仔细观察现象,认真总结原因,终于找到了个把“规律”:学术圈亦是江湖,学术大佬们会吹黑哨。   说来极为简单:某个专业领域有几个所谓的“大牛”,这个领域有重大课题要立项,往往这些“大牛”会参加项目的评审。如果其中一位拿到了一个重大课题,其他的“大牛”往往会参与这些课题。为了避嫌,“大牛”会让自己课题组的其他人参与。当然,未来发论文时,“大牛”的名字总是在上面的,因为是“老板”嘛。而在最开始的立项和最后结题时,这些参与的“大牛”往往都会隐匿起来,以便动用各种关系照顾自己的项目———这就形成了一个圈子,而且课题项目往往是在圈子里“风水轮流转”。   按照浙大教授的讲法,重大项目申请过程中的蹊跷和猫腻,在立项刚开始时不容易发现,待露出“狐狸尾巴”,要等到几年后课题结题。这是因为,大多数申请到重大项目的课题组,最后都要发表论文。而这些项目的文章中,都会有那些参与课题评审的“大牛”的名字。   还有一位学者,曾经专门统计过一位院士从博士后到后来担任高层科研管理者时期每年发表的论文数。结果发现,院士在做博士后期间,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很有限。自从担任管理职务,发表文章的篇数便直线上升———官做得越大,发表文章的篇数越多。在鼎盛时期,该院士一年发表SCI论文达51篇,几乎平均一周发表一篇。其中不少论文,都有“感谢某基金”的注脚,或者文章内容直接与某基金的课题相关。   “一些走上管理岗位的科学家,已经没有任何科技工作者的良知、诚意和信誉可言。”同在学术界混,在基层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对上层的科技管理者,意见越来越大:过去,管理科研经费的人,本身并不从事科研工作,他们常常被抨击为“外行领导内行”;现在看来,内行当领导,情况更糟糕。因为内行很多时候自己也要争取课题经费,也要从这里分一杯羹。   申请课题,讲好“故事”很关键   几乎所有大学的科研处都会对教授们进行培训———对付重大科研项目答辩,教授们的介绍必须通俗到让一个车间里的工人都能够听得懂。科研投入增加了,实力却没有跟进,原因在于“发展科研的资源,通常都集中到善于说服别人的人手中。”   参加973评审答辩,往往一个几千万的项目,评审专家里只有1到2个是“大同行”,其余都是外行。因此,很多有申报经验的学者总结:除了“混圈子”,讲好故事很关键。   一所名牌大学的“海归”教授透露说,几乎所有大学的科研处都会对教授们进行培训。对付重大科研项目答辩,最经典的一个要求是:教授的介绍必须通俗到让一个车间里的工人都能够听得懂。   “要申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按照规定应该是最前沿的课题。尚未开始做,一切都是未知数,如何来进行科普教育?申请这么多的经费,就靠描绘不靠谱的远景,而不是扎实的研究基础。这往后怎么可能做出像样的东西?!”这位“海归”教授不无困惑。   我国近年来科研投资逐年增加,但在科研实力上,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短,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一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衔专家在解释个中原因时,亦直言不讳:“发展科研的资源,通常都集中到善于说服别人的人手中。”   “973计划实行这么些年了,立项的重大项目数以千计,可是,究竟有多少项目真正改变了人类的困境或至少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侠曾专门撰文,探讨我国当前的科技评价体制问题。在他看来,所谓的重大项目,往往已经沦落为扼杀竞争的一种借口。“要知道,在科学上没有豁免权,任何人都要通过思想的新颖性竞争来取胜,而不是靠科学以外的力量来占有资源。”   李侠的观点和饶毅、施一公很类似:项目申报很容易演变为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与换票行为,人为地造成科学界以利益而不是以学术为导向的拉帮结派活动。“试想,一个大项目通过所谓的团队整合,几乎可以把同一个领域的国内主要专家一网打尽,这样一来,哪里还有真正客观的评审?有资格进行评审的人,都是团队成员或与团队成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借助于制度性力量,合法地助长了学界日益蔓延的帮派主义与学阀作风,败坏了纯正的学风与学术规范。”   动辄捆绑千万资金的重大科研项目,在让一批科研人员垂涎的同时,也滋生了他们的邪念———“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不少动辄成百上千万的大项目,其命运多是隆重出场、草草收台,即便追究下来,也以“交学费”为由挡了回去。作为学者,李侠的问题是:这些学费交到哪里去了?谁允许交的?“现在的借口是‘允许失败’。可真正的失败是一种悲壮的荣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借用的。”
  •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需求巨大 “十二五”国家将加大科研投入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目前看来我国环境污染仍未得到遏制,重大污染事件频发,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期,2008年环保部处理的全国突发环境事件上升22.7%(2008中国环境公报)。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威胁民生安全,在水环境方面地表水污染范围已由支流向干流、下游向上游、区域向流域、地表向地下蔓延,50%城市地下水受污染,饮用水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环保产业已现雏形 战略产业亟待发展   环保产业不仅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装备基础,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0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7900亿元,在GDP中的比重仅占1.3%,远远低于德国的8%,甚至低于国际平均的4%;据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环境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望达到16%;我国已经将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68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5600美元,城市化率将达到58%,人口总量超过14亿,能源消耗近40亿吨标准煤,因此我国未来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需求巨大 部署“十二五”期间环境技术规划   从“十五”开始环境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十一五”环境领域有两个重大项目,分别是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技术和典型城市群的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技术,以及30几个重点项目和一大批的专题课题,所涉及经费接近13个亿。以目前趋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仍会加大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科研投入。面对“十二五”期间对于环境技术的迫切需求,将会对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区域清洁空气关键技术、污染土壤/场修复技术、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五项技术开展重点工作。对于环境监测技术,意在针对常规污染物、优先污染物,研发环境监测核心设备,组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联盟,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制水平;建立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和支撑国家节能减排的监测技术平台。 对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针对可能导致水、大气、土壤等严重污染,并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累积性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基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全过程解析,着重研究以“预测预防—预报预警—典型预案”为主线的环境风险控制前端技术,形成及技术、设备、模型、方法、规范、指南、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体系,为有效防范和应急环境污染事件提供系统方案,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注:本文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及深度处理技术交流大会”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王磊处长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 杨振宁,饶毅,王晓东,施一公,鲁白等谈科研小环境建设
    相关新闻:施一公、林毅夫等畅言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合作   回顾:9月28日,2013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rdquo 在清华大学举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博士被授予&ldquo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rdquo 。许晨阳、焦丽颖、周树云、张远波、沈晓骅、蔡亮、高浩、陈宇翱、王勇等 9 位青年学者被授予&ldquo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rdquo 。   现场:求是基金会2013年颁奖典礼论坛:鲁白(主持人)、施一公、饶毅、贺福初、邓宏魁、杨振宁、韩启德、王晓东、曹雪涛等人谈科研小环境建设。   一、科研小环境的建设   科研小环境的建设脱离不了背后的国家大背景。大环境是否容得下小环境的改变甚至是突变?Panel 讨论的第一个课题便是: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如何适应中国国情?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如何推动其进步?   鲁白(以下简称&ldquo 鲁&rdquo ):第一个请各位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或者中国特色的问题。在座有很多海外回来的。海外回来的人通常会遇到一个挑战:不懂中国国情。我自己到清华来之前,有人(我今天就不点名了)给了我三个忠告:第一,不要把美国那一套拿过来 第二,因为我在企业界待过一阵子,所以企业界那一套,在学术界行不通 第三,清华是清华,得按清华的规矩办事。我想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谈一谈怎么叫做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这样一个挑战面前,各位是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对改革和培养人才有所推动。首先有请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以下简称&ldquo 施&rdquo ):劝鲁白的那个人是我。我引用今天午餐时杨振宁先生讲的关于社会制度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适用于科学体制。杨先生说谈到:&ldquo 西方的民主政治,最后像美国那一套是行不通的。&rdquo 它是deadlock(僵局)。民主党共和党,办事效率很低,往前走很困难,这是我的理解。但是以前中国尝试过的一套极左的东西也走不通。什么可以走得通呢?杨先生谈到:&ldquo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叫&lsquo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squo 。&rdquo 这个怎么理解呢?可以用以前邓小平的一句话,叫做&ldquo 摸着石头过河&rdquo 。要尝试,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才能做。从我到清华工作至今已经整整六年了。我总结自己的感受,就忠告了鲁白那三句话,因为鲁白很快要来清华工作。一方面我希望适应清华的小环境,中国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我不希望完全改变自己,希望自己坚持原则。任何事情,只有大多数人支持的时候我才会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推动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举个例子,生命科学学院的改革,一开始相当多的老师有疑虑,经过几个月的解释以及对改革方案的细节修改,最后得到80%的老师投票支持,我们的改革顺利进行了。尽管这其中我做了些妥协,但是人事制度的所有核心内容得到了保留,同时大家也心情愉快,所以我觉得做事情不需要twist everyone&rsquo s arm(强求别人)。我的lesson(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既要融入,又要发展,同时要保持自己的core values(核心价值)。   鲁:接下来一位是饶毅。饶毅是说得多,做得少。人家对饶毅的挑战是说他&ldquo 根本不懂中国国情,你中庸之道就不应该这么大嘴。&rdquo 我想大家一定很想听听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饶毅(以下简称&ldquo 饶&rdquo ):因为你重复地说一个事情,我要多说三分钟,我要讲两个问题。如果大嘴是一个褒义词,我比鲁迅和毛泽东先生做得差得很远 如果大嘴是一个贬义词,我说过的话基本上没有空洞无物,没有无意义的话。之所以有人经常讨论,是因为我说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所以,大嘴不论是褒义还是贬义,对我都正好不适用。我肯定是做的比说的多。因为我说的事情是要推动一些体制、文化、风气上的改变。我做的很多事情我根本就没有说,比如......(被打断)   贺福初(以下简称&ldquo 贺&rdquo ):我打断一下插句话:我们两所大学非常重要,一个是北大,一个是清华。清华就应该做的比说的多,北大就应该说的比做的多。这两所学校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鲁:我借用韩启德先生在4月份对饶毅的一个评价:&ldquo 饶毅的说就是做。&rdquo   饶:谢谢!有些做了的事情是没办法说的。现在我当大家是家人和朋友,如果大家一定要让我说,我可以说很多。比如说,我在过去六年里把北大生科院研究生的政治课全部改革掉了。全国没有一个老师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无法公开说,公开说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再一次被打断)   邓宏魁(以下简称&ldquo 邓&rdquo ):我补充一句。我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是北大生科院的教授,饶毅是我们原来的院长。我说:他是说的多做的也多。   饶:如果说我不懂国情,这正好搞反了。因为我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还不喜爱体育,所以我的业余时间用在看美国建国史、中共党史和科学史。我在全时回国以前,有十几年的时间每年来中国很多次,所以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科学教育界的情况,我可能比一般人要懂很多。而实际上,从褒义来讲,我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比如说,我在北大生科院推动的改革,每一样改革都是在国家、在学校,包括三任校长、两任书记和全体职能部门:组织部、人事部、设备部、科研部、研究生院等全都支持我的工作。这些人没有给我造成任何的矛盾,我也没和他们发生半次矛盾。所以我认为:对于应该适应的国情、确实要适应,为了把把事情做好,这一点我做到了。而一般人说的那些国情是贬义的。这些贬义的国情、校情、人情,我认为都应该不适应。如果全国这么多人都被迫适应,而从海外回来也积极去适应的话,我们的价值就没有了,我们的意义就没有了。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就不应该引进我们,让我们留在美国。我认为要考虑适应什么国情和什么国情不能适应的问题。为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往前走,有一部分不良的国情是坚决不能、也不应该适应的。   鲁:大家的掌声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我请北大生科院的教授邓宏魁谈一谈,他作为小环境改变的受益人,请对北大小环境的改变以及饶毅的业绩做下评论。不能由他一个人说是吧?!   邓:好,我讲一下。我回国有十多年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在问。包括从国外回来的,没回来的,以及外国的教授也会问:现在中国的国情和科研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跟他们讲,看中国的国情不能像到博物馆看一幅画那样,而是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中国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变。现在的国情如果按一幅画静态地去看,肯定是不完美的,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把它当成一部电影来看,那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很好看的。比起十年前我们的变化很快,进步了很多,所以吸引了像施一公、饶毅这么多优秀人才回来。   饶毅在任的几年,实际上我是一个受益者。当然很多人可能看不到。饶毅在任的时候,我没给他写过email,他卸任之后我给他写了一封,不知道他看了没有。我觉得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要想创造一个好的科研环境,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眼光一定要放得远一点。中国现在国情的重要特点是发展很快,这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是好事,但是科研领域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是一味求快就能一定做到卓越。我觉得作为好的科研环境的领导者,更要把眼光要放得远一点,让这个环境里的人能够潜下心来,有个宽松的环境来做事情。   晓东今天讲得很好。我一直想不出形容科研环境最好的一个词是什么,他说是&ldquo 追求卓越&rdquo 。这非常重要。卓越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需要潜心来做,慢慢来做。而饶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因为北大生科院没有用一个短期的目标来要求我们,比如要发表什么文章或者做出什么成果。我的压力来自我自己,而在饶毅那里我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这方面饶毅做得非常好。   鲁:杨振宁先生要发言。   杨振宁:各位生物学家,我预备讨论一个问题,跟刚才讲的中国国情有密切的关系,可是跟刚才各位所讨论的不是同一个方向。我在美国很多年,认识很多物理学家,第一流的,第二流的,第三流的。对美国、欧洲还有中国血统的物理学家做人的态度上,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美国最成功的物理学家,绝大多数都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君子做人的态度。他们是非常的aggressive(具攻击性)而且practice(奉行)所谓one-upsmanship(个人逢战必赢的行事作风)。那么我想问在座的几位,在生物学领域是不是也有这个现象。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是太着重做人是君子,对科学的创新是不利的。在美国,尤其是在物理领域,犹太人非常多,做得非常杰出的犹太人也特别多,而犹太裔物理学家一般来说是最aggressive的。我的问题是:是不是太着重做人的君子之风,对科学的创新不利?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不知道你们觉得Watson(沃森),或者Crick(克里克)是aggressive 还是不aggressive?我当然不认识太多的生物学家,不过像沃森的《DoubleHelix》(双螺旋)那本书在美国出版时被人诟病,我想如果当时要是在中国出版一定更会被指责得一塌糊涂。不过,没有关系,他在科学上很成功。所以,这两个之间&mdash &mdash 做人跟科学的成就&mdash &mdash 有没有关系。   韩启德:何大一就在我们身边,他就非常的君子。   贺:最近在政界流传一句话,我觉得在我们生物学界也有所体现。这句话是对习主席的评价:&ldquo 锐气形于事,和气形于人。&rdquo 在我们生物学界有两位做到国家领导人,一位是在座的韩启德先生,还有一位是陈竺先生。他们两位跟习主席的风格如出一辙:&ldquo 锐气形于事,和气形于人。&rdquo 我觉得这就是两者的统一。   鲁:各位有没有补充。晓东,你来补充?   饶:我可以补充。我认为作为科学界和教育界的有领导职位的人,应该是君子。他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要能包容。但是,其实在各个行业,包括科技界教育界,要有一些非君子,他们是专业化做得非常好,而不做管理类的领导,可以做智力的领导,要让他在专业上&ldquo 拼命往前跑&rdquo ,我们大家包容他个人性格的缺点,而不要求他力图面面俱到。有很多这样的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才能走得快。这是从杨先生的时代背景来回答这个问题。至于现在的中国,不存在中国成功的是君子、外国成功的多半不是君子的问题。现在中国所谓适应国情的,是争先恐后做小人,做太监,与君子完全无关,而是小人化、太监化。外国科学家是君子的倒比较多,特别是比较在中国成功、有权有势的小人和太监们。   贺:我对这个所谓&ldquo 国情&rdquo 表示保留。我本来是想等到鲁白问的时候再讲,那我就先讲这三分钟行吗?   鲁:没问题。   贺: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同时人口世界最大,幅员世界第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可以说最先进最发达的可以在中国看到 最落后最腐朽的也可以在中国看到。你说什么叫做中国国情?中国国情是一个包含两个极端的&ldquo 复合体&rdquo ,一个&ldquo 集合&rdquo 。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她极端的diversity(多样化),就导致任何一面都能在中国发现。如果我们仅从一面或者一点来看,就说这是中国国情,那么我想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够以偏概全。从我的角度讲,刚才那两句话我还要再重复一遍:&ldquo 锐气形于事,和气形于人。&rdquo 这就是东方哲学。然后我再用今天的highlight&mdash &mdash 王晓东,来阐释一下我看到的中国国情好的一面,那就是:东、晓、王。为什么?第一,我们的东方哲学东方文化,在世界文明转了一个大圈之后,必定会再次复兴。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大景&mdash 东西合璧,文明集大成。这就是目前我们国家和世界的特色之一:&ldquo 东&rdquo 。第二,晓。我们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与民族,但是我们现在的活力在世界范围和数千年人类历史看也是蓬勃如刚刚升起的朝阳。这就是&ldquo 晓&rdquo 。第三,王。王者,就是君子之风。王者和霸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君子之风。中国史上和人类史上的文明集大成者,我相信都有这种&ldquo 锐气形于事,和气形于人&rdquo 。我觉得这就是王者。正复兴的中国,就是这样的王者。简言之,我借用王晓东的名字,叫做&ldquo 东方欲晓,王者归来&rdquo 。这就是从好的一面看到的中国国情。   鲁:晓东,他把你的名字都倒过来了,那就轮到你了。我想一个问题:北生所的普世意义。人家说你是在体制外做事情,所以做得这么好。那么北生所作为试验田也好,一种做法也好,是不是有普世意义,在什么层面上有普遍意义。请谈谈你的想法。   王晓东(以下简称&ldquo 王&rdquo ):我挺赞同刚才福初讲的中国国情。美国人也这么说:&ldquo If you thinkanything is true in China, the opposite must betrue as well。&rdquo (在中国,任何情况的反面也是同样存在的。)中国是非常大非常复杂的一个国家,而且她又在不断地变化。刚才宏魁也讲她是个moving target(活动的目标)。其实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也都是如此。比如说,我们是80年代进入大学的。也许从历史的长河来讲,80年代到现在是非常短的时间,国民性的变化没那么大。但是从我们自己身上看,从80年代进入大学至今,我们个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完全完全的不同。所以很多事情是movingtarget, 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当初出国的时候,其实没想过要在国外待那么久,都是想着学成归国,那意味着博士毕业就回国。可是博士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在科学的殿堂里可能刚刚跨进去一只脚,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学习。那个时候如果回国做博后,还要打报告、单位批准等等要走很多程序。因为这个事情对大家来说都是新的,就会觉得做博后有什么必要吗?做完博后又发现,这只不过是学习的过程刚刚结束,离真正的科学是怎么运作的,科学群体怎么运作、科学的趋势怎么发展,自己不过是两只脚进了门而已。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我们有机会能在那里不光是学习,后来还能在那里工作。工作又是一个全新的阶段。杨先生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很多年,但是象这种改革开放后几万几十万的人去美国,这么大规模还是没有见过。我们在美国的工作从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ociateprofessor(副教授)到full professor(正教授),象饶毅、一公还有我到最后是endowedchair professor (讲席教授),最后还接触到更多的科研管理方面的事情,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又完全改变了。如果回过头来说&ldquo 什么是美国国情&rdquo ,以我们对此的认识它也是在不断不断地变化中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象福初、雪涛是始终在国内学习工作,还有很多人从外面回来,比如刚才福初说的韩主席和陈竺,他们回来的早一些,同时还不断地有人回来,包括今天获奖的几位年轻人。他们的看法跟我们的又不一样。如果我们用一种固化或者点化的方式看待国情的问题,一定会有错误。   刚才您问我在建设北生所的过程中到底用的是什么理念。以我个人的认识和观点,就是思考怎么样能在中国做最好的科学,最后我得出的结论就是&ldquo Empower young people&rdquo (扶持年轻人)。把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招进来,empower他们,给他们经费,给他们自由,给他们支持,让他们无忧无虑地探索,根据他们个人的兴趣去解决他们认为最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必须相信他们,他们认为最有意思最有意义的问题,一定会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   鲁:晓东这些观点都已经总结在基金会网站《苹果树下》的题为《为年轻科学家赋能》的采访里,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拜读这篇文章。我借用刚才邓宏魁的一个比喻,我觉得实在是太恰当了:中国不是一幅still picture(画),而是一个movie(电影)。在这个movie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有少数人是从一开始坚持到今天,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雪涛。他一直在中国,从本科生,博士生,到现在医科院的领导。他对中国科研环境的变迁和改造,以及作为科学家本人怎么来推动这种变化,一定非常有体验。   王:最后再说一句,因为我突然想到刚才你问我的问题我还没有回答你,就是说北生所是否有普世的价值。其实我的回答已经在刚才的发言里,只是没有点出来。我想说的是:没有普世的价值。我觉得科学之所以能这样的dynamic(充满活力),这样的有发展,就是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都不同。一个健康的环境和科学群体,就是应该每个人都有机会去Pursue(追求)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鲁:接下来我们还会有机会谈多样性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请雪涛谈一谈。   曹雪涛:我想接着晓东刚才提到的科学研究的文化来谈国情。我们今天谈的国情是大环境下的科学研究。如果说我们有不利的一方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中国这几年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主要是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快速,但科学研究发展相对较慢,因为科学研究是需要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我们要扪心自问整个国家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环境、包括机制体制的保障,到底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现在谈到的自然科学,真正在中国开展只有百年历史,过去的学问主要是在人文与哲理方面。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它与国家目前的体制与发展重点,需要有一个融合与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世界的变迁,以及不同阶段国内工作重点的不一样,导致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度和资助度是时强时弱。这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第一生产力,从国家层面是越来越重视。从现有的体制来说,对于科学的导向,从国家层面来讲是积极的向上的。   刚才大家提到的,特别是饶毅先生和鲁白先生提到的&ldquo 国情&rdquo ,都打着引号。一说起国情,说起适应国情,感觉都不是特别好。但是我感觉到:一公和饶毅也有适应国情特别快的地方,也有充分利用国家体制来做一流科学的成功实践。所以,对于国情的认识,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特别赞同一句话:&ldquo 要从历史的长河去看我们过去的发展。&rdquo 如果回过头从30年前看中国现在的科学研究体制,我们不知道有多大的进步。如果我们再展望30年以后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包括又有一批有才华,特别是有国际理念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加盟到中国的科学体系中来,我相信对国情肯定是有巨大的正向导向和引领作用,也将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说到怎么样适应国情,我感觉不一定用&ldquo 适应&rdquo 这个词,应该是用&ldquo 融于变&rdquo 。就是融入到这个体系里面,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然后使情况慢慢地改变。既能保持我们传统的优势,又能够融入国际科学界的大家庭,立足于国际化的规则和具体的国情。刚才鲁白介绍我说一直是在体制内。我回忆了一下,从93年做教授至今也有20年的历程。一路走来的感觉是: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国内科学家对国际科学界情况的了解都在逐步的加强。从一名科研工作者,到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再到一个机构的管理负责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有国际的视野,国家的高度,专业的特色,还要有自己的立场,在具体工作中去思考去适应去实践。   二、科研小环境改革实例   鲁:太精彩了,谢谢雪涛。看来他们几位真的都是能说会道,把自己的三分钟时间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是:多样化。就是说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里,应该允许各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研究机构,能够去探索适合本机构本单位特色的科研环境的改革之路。因为接下来还有韩先生的演讲,所以我们的时间就不够了。现在我给每个人一分钟的时间,讲讲你觉得最值得介绍的你在单位里面所推动的改革。或许可以讲一个实例,就是说你们在创造科研小环境方面做出的一些努力。还是先有请一公讲。   施:一分钟比较难。我想从清华生科院做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来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人事制度改革,也就是tenure track system(终身教授制度)。从2010年夏季开始,我们实行了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生命学院院情的这套以流动性为标志的人事制度,年轻的tenure-track助理教授只有在任职6年后通过严格的国际同行函审才有可能长期受聘清华,这一举措推动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引进的国际化和整体竞争性。这件事我们走在全校的前面。但是如果大环境不改,仅仅是小环境改革,在体制内也还是会有问题的,就是小环境会受到大环境的制约,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被penalize(惩罚)。   鲁:北大,饶毅。你觉得值得自豪的小环境改造的事情请谈一谈。   饶:我觉得我们小环境改造只要是院系坚决做,学校支持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做得很好。我现在担心的是,北大、清华、北生所的经验能不能向全国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私人基金会可能可以起到作用。我希望我们中国有象美国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或者德国的马普学会这样的机制,它们是全国性的机制,在全国不同的单位支持部分人。在中国,可以由各个单位支持一部分的人,国家同时要求并推动这些单位进行体制改革,从保障这些人集中精力做科研教学工作。这可能会是个星火燎原的计划,对中国科学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因为我对中国科学是非常乐观的人,要不然我也不会回国。可是我感觉到有可能出现潜在的巨大危机。以前我们没有科学的文化,后来我们没有经济的支持。这些年我们有经济支持了,可是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对自然科学不那么感兴趣,热心金融甚至会计,科学方面可能出现人才危机。如果没有很多重大而急切的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我们甚至有可能永远也超过不了日本的科学。这个危险性明显存在。   鲁:超过一分钟。那我只能给宏魁半分钟,因为饶毅占了北大的时间。   邓:我就顺着饶毅讲。如果有一天我们要超过美国和日本,我觉得我们的眼光要再放远些,格局要更大一点。还是回到晓东的话,科学小氛围的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ldquo 追求卓越&rdquo 的理念,要做人家做不到的,要有敢于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杨先生说的美国那一类人:敢想敢做、特立独行。我希望我们的科研小环境里这种人越来越多。Empower年轻人,就是应该empower这样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这样我们就能更快的超过别人。   ear end to others。&rdquo (讨好一个人得罪了其他人。)你一下子让我成了众矢之的。所以我们北生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mdash &mdash 一不留神成了众矢之的。   鲁:That&rsquo s the point (正是此意)。   王:我从内心来讲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年我做完博士走的时候,我的导师送给我两句话。他们两人也都是犹太人,生物学家,也有人说他们应该算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我也知道他们有时候非常frustrated(充满挫败感)。因为这个science里面就是江湖嘛,各种正派人物邪派人物特别多,有时候邪派人物get their ways(得逞),也没有办法。当时他们送了我两句话,我还蛮珍惜的。他们知道我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走向社会肯定会不断地受挫折。他说:&ldquo First, you have to remember: you cannot change the world.Second, dothe right thing.&rdquo (第一,你要记住,你无法改变世界 第二,做正确的事情。)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我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鲁:谢谢晓东。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do the rightthing (做正确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的panel discussion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技术交流、标准解读、需求对接-走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研究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79年,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为了更好的了解厂商最新技术与选型需求调研,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穆莉老师对接到仪器信息网卓越用户服务部,提出自己的具体需求,由仪器信息网负责发起并组织可以满足需求的厂商举办线下选型交流会活动。2024年8月30日,仪器信息网卓越用户服务部携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HORIBA、SCIEX等6家企业代表走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下简称“环保所”),与环保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就仪器技术需求、仪器选型中存在的问题等展开深入交流,详细沟通了未来可加深合作的方向。活动开始,环保所高级实验师戴礼洪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实验室,对样本准备、前处理、理化检测等各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该实验室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能谱仪、大型绘图仪、图型工作站等仪器设备180余台(套),拥有Arcgis、DPS、Isatis、Decision tools等GIS及数据挖掘软件。走访团参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天津)在座谈交流会中,环保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首席贺泽英研究员进行了致辞。贺泽英研究员首先对仪器信息网以及各仪器厂商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及团队的发展概况。座谈会现场随后,多位厂商代表做精彩报告,介绍了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拉曼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等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区域销售 李要HORIBA(中国)销售经理 杨宇丰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田家良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侯银霞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行业主管 刘芳SCIEX中国应用工程师 刘蓉每个报告结束后,贺泽英、穆莉、戴礼洪等专家都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 穆莉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高级实验师 戴礼洪活动最后,环保所专家们以及各仪器厂商代表都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穆莉老师总结到,后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交流的机会,促进实验室与各厂商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掌握最新研究动态。此次活动展示了仪器信息网作为第三方平台的专业能力和价值所在。他们不仅能够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的资源对接服务,还能够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卓越用户服务部,秉承“卓越服务、服务卓越”的理念,依托仪器信息网25年来积累的行业协会学会专家以及用户单位与多年深度合作的优质厂商资源,为双方搭建交流桥梁,提供线上&线下选型交流会服务,帮助用户实现专业选型,高效采购。至2024上半年,卓越用户服务部已组织多达20余场,带领丹纳赫、岛津、安捷伦、赛默飞、海能、天美、谱育等知名厂商高层走进科研单位、院校、工业企业、检测机构,针对“新建实验室”“批量采购”“设备更新”展开资源对接与深度交流,推动实质性结果。获得来自用户与厂商的一致好评。
  • 科研成果|全新的微环境因子对肿瘤恶性演化的作用机制
    10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团队在Oncogene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epiregulin in the treatment-damage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strains therapeutic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全新的衰老相关分泌因子在组织微环境中的产生基础以及其对肿瘤恶性进展的作用机制。细胞衰老是一种独特的细胞状态,具有多种明确且稳定的细胞特征。其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使其在微环境中可对其他细胞发挥复杂的信号传递功能。老年人群中,包括慢性炎症形成过程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局部空间内,SASP这一分泌表型对多种疾病的进展均造成重要的病理作用。因而,探究SASP相关因子以及其在肿瘤等疾病的组织微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和干预途径,对老年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通过对人类原代基质细胞进行基于结合当前临床化疗胁迫压力的体外药物模拟处理,确认了epiregulin(EREG)在DNA损伤类型的衰老诱导条件下显著表达上调,而尚未有报道该因子与微环境中衰老细胞之间存在关联。同时,研究对临床前列腺癌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症样本的分析,发现EREG在衰老的癌旁基质细胞中显著上调表达。机制上,DNA损伤导致基质细胞中转录因子NF-κB等发生核转位并结合在EREG启动子区多个位点,进而促进EREG在细胞衰老后表达上调。研究人员注意到其他衰老相关因素(转录因子C/EBP激活,DNA空间开放度变化及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对EREG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在肿瘤微环境中,衰老细胞释放的EREG通过与其附近的癌细胞表面EGFR受体结合激活包括MAPK、AKT/mTOR及JAK/STAT等多条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诱发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表型,并造成癌细胞显著的耐药能力。RNA-Seq分析发现,一种泛素连接酶MARCHF4在基质EREG激活的癌细胞中显著表达上调。MARCHF4可使癌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并抑制癌细胞凋亡,导致肿瘤耐药现象发生。小鼠模型中,EREG单克隆抗体及EGFR单克隆抗体的联用显著降低肿瘤体积,并显著延长了小鼠无病进展生存期。癌症患者体内微环境中EREG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治疗后阶段的长期生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可作为对患者(包括多种癌型)预后的新型的标记物。 该工作发现并阐释了微环境中的衰老相关分泌因子EREG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病理功能及调控机制,并揭示了其在将来转化医学和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的支持。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论文链接 当代临床药物等治疗方式(尤其基因毒化疗)诱导损伤的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EREG表达上调并通过旁分泌方式激活附近癌细胞,促进其恶性表型并加速疾病进展;EREG将可作为患者疗后阶段的监测指标和临床抗癌治疗的新靶点。
  • 施一公、饶毅批中国科研文化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科学》杂志9月3号刊推出题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该文邀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撰写。   文章直指“制定科学政策的人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目前的科研文化的问题”,即“浪费资源、腐蚀心灵、妨碍创新”,并让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减慢。文章认为在经费不断增加、科研界改变意愿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是时候在中国建立一种健康的科研文化了”。   原文中文译稿如下:   中国的政府科研经费正在以每年增加20%的速率增长,这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的预期。理论上,这可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方面取得真正卓越的进步,与中国经济的成功形成互补。然而,在现实中,科研经费分配中的重大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原因在于体制,另一些在于文化——正在让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减慢。   尽管科学的优劣仍然可能是获得较小型的科研经费——诸如那些来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的关键,对于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的经费额度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人民币(7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1美元)的巨型工程而言,科学的优劣的相关性就小了很多。对于后者,关键在于每年发布的具体描述科研领域和项目的资助申请指南。它们的表面目的是为了勾勒出“国家需求”,但是这些指南的描述常常是如此狭隘,以至于几乎没人怀疑这些“需求”根本不是国家的 相反,打算把经费授予谁却很明显。这些发放经费部门的官员们任命委员会来决定这些年度指南。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这些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常听取这些官员的话而且通常会与后者合作。“专家意见”仅仅反映了很小的一批官员和他们钟爱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自上向下的方法遏制了创新,而且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与官员以及少数有权势的科学家拉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方法决定了指南编写的整个过程。 为了在中国获得大的项目经费,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与有权势的官员以及他们钟爱的专家拉关系比做好研究更重要。   大多数中国科学家常常奚落这个有问题的资助体制。然而,一个悖论在于,大多数中国科学家也接受这种体制。一些人认为别无选择,只有接受这些惯例。这种文化甚至渗透在那些刚刚从海外回国的学者的思想中 他们迅速地适应了当地环境并参加助长了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科学家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拉关系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研讨会、讨论科学、做研究,或者训练学生(相反,他们把学生当成了他们实验室的劳动力)。这些科学家中的大多数因为太忙而不在他们自己的研究机构露面。其中一些人成了问题的一部分:他们根据关系来评审项目经费申请人,而轻视了科学的优劣。   我们无需在此详细阐述科学研究和科研经费管理的伦理准则,因为中国科研界的大多数影响决策者都在工业化国家受过教育。但是彻底改变这个体制绝非易事。那些受到现有体制偏爱的人抵制有实际意义的改革。一些反对这种不健康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的资助机会而选择保持沉默。另一些希望改革的人采取了“等着瞧”的态度,而不是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制定科学政策的人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目前的科研文化的问题:它浪费资源、腐蚀心灵、妨碍创新。乘着经费不断增加、人们打破具有破坏性的习惯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的势头,现在是时候在中国建立一种健康的科研文化了。一个简单但是重要的开端可以是根据科学项目的优劣来分配所有新的项目经费,而不考虑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文化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一种培养而非浪费中国创新潜力的体制的主要支柱。    施一公是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电子邮箱: shi-lab@tsinghua.edu.cn。    饶毅是中国北京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电子邮箱: yrao@pku.edu.cn。
  • 科研创新从研制仪器开始——走进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p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地球上有多少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这个问题无法精准回答,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已注册登记的化学物质超过1.6亿种,其中被大量生产和使用的约有10万种。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美国化学会的徽标上写着一句名言:化学为了生活。化学品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理论上说,化学品只要生产出来就可能被使用,从而进入环境,也就有可能进入生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告诉《中国科学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这10万种化学品中,虽然科学家已经锁定了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真凶”,但仍有大量“嫌疑犯”逍遥法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现更多隐匿在环境中、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巨大的新型污染物。“在我们实验室的布局中,始终把解决有毒有害化学品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放在首位。”江桂斌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开创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先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和北极,除了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动物还面临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威胁。201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POPs在北极熊体内的浓度高得吓人,幼熊因为吃了受污染的母奶,中毒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POPs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常规环境污染物,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江桂斌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POPs是一类毒性很强,在环境中难降解、可远距离传输,并随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累积、放大的污染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正是聚焦POP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相关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其环境过程,开发污染控制技术。其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初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分析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实验室。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1980年出版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成为我国现代环境监测方法的基础 1980年提出多氯联苯测试方法、1987年提出二恶英分析方法,开创我国POPs研究先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e3d25457-368d-4ad3-81e9-8d197f531eb3.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ario J. Molina(中)来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二恶英作为一种强致癌性POPs,由于在环境中浓度低,监测难度极大。20年前,国内二恶英研究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精密仪器设备和超痕量分析经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要打破这一瓶颈,必须有真金白银的投入。2002年还在读博士的研究员张庆华清晰记得,当年生态环境中心举全中心之力,把全年400万元预算几乎全部投入建设二恶英实验室。在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实验室成员“摸着石头过河”,一砖一瓦建起了二恶英实验室,为建设我国其他二恶英分析实验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培训的学员已成为行业中的技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02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环境分析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实验室成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2004年,经科技部批准,筹建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验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杨敏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很好的科研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有经费支持自由探索性的创新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迎来跨越式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从发展态势看,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无疑给了实验室一次跨越式发展的良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自2003年起,实验室研究员江桂斌、郑明辉接连领衔有关POPs的3个“973”项目,在结题验收中均被评为优秀。通过15年扎实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发展了POPs检测技术与方法,摸清了典型POPs环境污染与人体暴露的特征,研发了从源头减少POPs排放的污控技术,为我国制定环境生态安全政策提供了科学支撑,引导了国内外相关研究。2013年,实验室POPs研究集体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为认识POPs的远距离迁移特性,实验室在被称为地球“三极”的南极、北极和珠峰地区开展了长期观测。2005年,张庆华参加了青藏高原科考,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前进营地取样 2009年,他和江桂斌一起参加了南极科考 2010年江桂斌踏上北极,开始了实验室涵盖“三极”的POPs研究。此后,实验室十几人次先后参加南、北极考察,获得许多宝贵的样本资源,并和西藏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联合实验室。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122f623d-7f62-4cdb-a77d-ba17f8e526b2.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青藏高原科考——珠峰合影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成立16年间,中国经历了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和环保产业快速增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默默坚守着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实验室先后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部分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重大科技进展及标志性成果 成为国内软硬件条件最好的二恶英实验室,拥有5台高分辨色谱质谱联用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为“全球POPs监测计划示范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认为,实验室成功的秘诀在于牢牢抓住“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聚焦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研究,同时随着研究深度的积累和广度的增加,不断将研究的基础性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目标的硬实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杨敏亦表示:“更好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肩负起来的重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二恶英控制方面,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的痕量二恶英减排难度极大。郑明辉团队独辟蹊径,发明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阻滞技术,应用于垃圾焚烧厂后,使二恶英排放量低于国际最严排放标准。该成果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9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8e794a4-27f4-4387-ad21-966a8c70c95b.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29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采集并探测PM2.5中来自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的有害颗粒物组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发现,虽然工业化活动大大降低,但大气污染有时依旧严重。研究员刘倩告诉《中国科学报》,这说明现有常规技术不能满足PM2.5精准溯源的需求。在雾霾溯源方面,他所在的团队研究发现硅同位素指纹可以作为追溯PM2.5一次源的指示物,进而揭示燃煤是北京今年冬春季雾霾加重的重要原因,为PM2.5溯源提供了新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新型污染物筛选方面,研究员阮挺告诉记者,目前只有部分污染物被列入国家监管范围,要扩大这一名单,必须加大技术投入。经过十多年积累,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为高通量新型污染物的识别和复合毒性效应等研究提供了全新平台。依据此平台,已识别了100余种具有潜在健康危害的新型污染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扎实科研基础支撑国家履约谈判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瑞士日内瓦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国际会议之都”。自2006年起,《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代表团技术专家郑明辉每年都要数次往返日内瓦,参加履约相关会议。但他完全无暇领略迷人的风景。因为,履约谈判每一场都是“硬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d754941-76de-416d-9346-8c279e13ba8d.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大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有一次会议开到凌晨5点,睡眼蒙眬的会议主席发现参会者全都趴在桌上睡着了,不得不宣布休会。”郑明辉回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履约相关国际技术标准编制不仅有科学技术问题,还有政治和策略的考量,而缔约方大会更是国际环境外交的激烈交锋。“代表经常为国际履约行动规划吵得不可开交,很多平时关系很好的外国专家谈完也‘六亲不认’了。”郑明辉笑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斯德哥尔摩公约作为著名国际环境公约,针对的正是POPs。为了用科学论据最大限度支持全球履约、维护国家利益,实验室成员江桂斌、郑明辉、王亚韡已60余次参加履约相关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履约技术支持是系统工程,实验室平台和资源使得国内不同学科科学家能够形成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合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c779de9-2522-43ac-999a-b62a906e2395.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郑明辉2017年参加全球POPs监测协调委员会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前方谈判,后方支援。谈判桌上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背后,是基础研究的深厚积累。例如,在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POPs名单的全氟烷基化合物及短链氯化石蜡研究方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论文总被引频次都排名全球第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相关研究不仅支持了履约谈判,也为国家环境建设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实验室建立了二恶英排放清单调查方法学,多种排放因子被公约标准工具包引用 参加制定的《全球POPs监测导则》在全球监测计划中反映了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需求 筛查出我国二恶英十大重点排放源和四大优先控制污染源 提出的我国二恶英排放清单收录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实施计划》,成为我国制定二恶英污染防控对策的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凝心聚力 和谐奋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几年,人才争夺呈“白热化”,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但仍然凝聚了一批“想干事、干大事”的科研骨干。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倩看来,实验室能给年轻人创造上升通道和团结向上、凝心聚力的科研文化,提供使其快速成长的资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82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9ddeff2-6182-4780-a575-eccc1c7d7d52.jpg" title=" 5.jpg" alt=" 5.jpg" width=" 282"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稳定同位素分馏技术探索水体中银纳米颗粒转化行为 strong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刘倩本人就曾经历过研究方向的变更。为了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他曾用3年时间和学生一起在科学迷雾中摸索,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终于在环境纳米同位素分馏方面获得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这就是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科研人员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创新。”刘倩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从1984年到生态环境中心读研究生至今,30多年的科研生涯除博士后和国外访学,几乎全部在此度过。2017年,他从生态环境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下,全身心投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做了几十年科研,江桂斌感慨,科学家最大的幸福在于能够从事自己所钟情的科研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努力塑造学术自由、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据悉,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出国后学成归国率很高,最近几年引进的人才大多是从实验室走出去的,杨敏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同实验室的文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如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研究员37人,其中“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这支队伍虽然规模不大,但高水平人才却很稳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实验室之所以能稳得住人才,得益于用事业发展吸引人才,促进青年科学家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为其提供平台,实现科研跨越与人生理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我们的优势是集中团队力量攻克科学难题,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提升实验室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江桂斌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科研创新从研制仪器开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5年回国后,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立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成立一个3D打印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当时,胡立刚计划开展单细胞分析研究,但商品化的质谱接口不能满足研究需求,也没有厂商能够提供商品化的专用接口,他冒出了自己打印接口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的全力支持。于是,胡立刚带着两三个学生一头扎了进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71f438a2-ade3-49a3-8375-0cf79373b9ec.jpg" title=" 6.jpg" alt=" 6.jpg" width=" 600" height=" 4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3D打印技术制备质谱仪器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刚开始挺痛苦,基本上是外行,构型理论化设计和优化花了很长时间,其中涉及流体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材料加工等多种基础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胡立刚说。历经两年的摸索和攻坚破难,他们终于走通了全流程,购买3D打印机,轰轰烈烈干起了分析仪器器件3D打印的技术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3D打印实验室,记者看见了打印出的成品。小孩拳头大小的零件看着不起眼,里面却暗藏玄机。接口内分布了打印精度达2微米的导流柱,能满足科研需求,而这正是常规机加工厂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8年,3D打印研发的单细胞质谱接口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没想到很快就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并于2019年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单细胞质谱分析是生命科学和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市场需求很旺盛。”胡立刚说,“国内材料合成是强项,精密加工却是短板,3D打印正好可以利用合成的强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重视科研仪器自主研发,先后研发了毛细管电泳单分子偏振成像检测仪、便携式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检测仪、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装置、色谱和原子荧光联用仪器等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分析仪器,部分仪器已产业化并推广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还创新性地提出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设想,这也是全球首台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bf7dfb45-d8d3-4049-a05e-c6e10add8469.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05年,江桂斌首次提出成组毒理学概念,发明了高通量毒性筛选平台,201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在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融入了新的创新思维,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重新纳入系统研制的轨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该仪器结合微量复合污染物识别与毒性评价为一体的全新思路,在复杂体系效应导向的毒物筛查与识别新方法和基于信号通路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基础上,建立未知毒物筛选及复合毒性效应的技术通用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有了它,我们对新型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甄别将如虎添翼。”江桂斌说。(陈欢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通过科技部论证,2007年正式通过验收。2010年和2015年在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毒理与健康效应。实验室围绕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的重大需求,针对PT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推动我国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发展、支撑国家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先后主持6项“973”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等,研究成果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验室发起的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国际研讨会系列国际会议,自2004年以来连续召开了16届,已成为PTS研究领域水平最高、国际同行积极承办的国际会议之一。 /p p br/ /p
  • 台风施虐下的科研执着!肿瘤免疫与肿瘤微环境研讨会圆满落幕
    ?经过连日的精心筹备,由Bio-Techne与PerkinElmer共同主办,广州睿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肿瘤免疫与肿瘤微环境研讨会于2018年9月16日在广州花园酒店圆满结束。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顶着超强台风“山竹”的肆虐,齐聚一堂,共同度过这次“干货满满”的分享盛会。在半天的议程中,会议聚焦肿瘤免疫研究与治疗以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从RNA到蛋白多靶点深度解析肿瘤,共同探讨肿瘤免疫治疗的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方式方法。?会议精彩瞬间剪影 Bio-Techn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裴立文先生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Bio-Techne品牌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以及主营业务,并提出Bio-Techne力求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到极致的服务宗旨。Bio-Techne 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裴立文先生致辞 PerkinElmer DAS华南区总经理林森先生回顾了近年来肿瘤免疫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提出PerkinElmer组织原位微环境单细胞分型定量的专利解析方案,以切实帮助学者们在肿瘤免疫领域实现研究突破。PerkinElmer DAS华南区总经理林森先生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到业界4位知名大咖进行了精彩报告,深度回顾肿瘤免疫研究及治疗领域的现状、瓶颈与突破性进展,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研究思路,共觅医学转化的破晓之光。与会老师们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下,共享临床与科研资源,为接下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精彩报告回顾主讲嘉宾廉哲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廉老师为我们深度回顾了该实验室近些年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并高瞻远瞩地提出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意义,让与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廉哲雄教授作精彩报告许大康: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narrow gaps to understanding of Immunosuppression in the pancreatic tumor-microenvironme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Monash大学分子与转化医学系研究室主任。许老师就肿瘤微环境的解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探讨,无私地向我们回顾了近年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思路,同时表达出对未来科研向临床转化的重视和期许。许大康教授作精彩报告 周鹏辉:Tumor Microenvironment Impeded Cancer Immunotherapy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青年杰出人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长期从事肿瘤免疫学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周老师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细胞治疗这一近些年的热点研究领域,及领域中的突破性进展,并结合自己正在从事的走在细胞治疗领域前沿的研究,向与会者展示出先进的科研临床转化理念与方案,令与会者获益良多。周鹏辉教授作精彩报告 欧阳能太:RNAscope在肿瘤PD-L1表达的临床应用探讨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主任欧阳老师结合自己强大专业的病理学临床诊断经验积累,同与会者就临床组织水平研究与诊断的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临床病理诊断的角度为诠释了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欧阳能太教授作精彩报告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享真知灼见,引起热烈的讨论与共鸣。相关资料下载:肿瘤免疫微环境景观分析方案: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down_895055.htmVectra-组织切片定量分析系统: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down_895056.htm
  • 超净工作台实验室:提供洁净环境的高效科研平台
    超净工作台实验室:提供洁净环境的高效科研平台   超净工作台实验室是一种提供高洁净环境的专用实验室设施,广泛应用于科研、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  1、洁净环境:采用高效空气过滤技术,能够实现洁净等级达到ISO5级(100级),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微尘、微生物和有害颗粒物,为实验提供纯净、无菌的工作环境。  2、高效操作:可根据需要提供垂直流或水平流的洁净空气环境。其设备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配备了适当的照明和显示设备,以确保实验人员能够进行高效、准确的实验操作。  3、安全保护:具备防护功能,通过过滤器、负压控制和气流屏障等技术,有效阻止外部有害气体和微生物进入工作区域。此外,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可实现工作台的定期消毒,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4、灵活多样:尺寸和配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无论是小型的试验室还是大型的生产线,都可以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超净工作台,以适应不同的实验要求。  超净工作台实验室在以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1、生物医药研究:可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其洁净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实验样本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2、化学实验:在化学合成和分析实验中,超净工作台为实验人员提供稳定的洁净空气环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环境监测:可用于环境空气、水质等样品的分析与检测。其洁净环境可以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外部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4、无菌操作:超净工作台被广泛应用于无菌操作、细菌培养和药品制剂等领域。其洁净环境和严格的防护措施,能够保证实验物料的纯净度和产品的质量。  通过提供洁净、安全的工作环境,超净工作台实验室为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发展。
  • 做好科研,环境领域分析仪器该如何选型?
    做科研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再找到一台适配性最高的分析仪器,并不容易。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科学的真正和正当的目的就是人类生活要用新发现和新动力来丰富起来。”现实工作中,若要获得更多实用型的科研成果,赋能社会,创造价值,方法与分析手段就必须不断适应环境污染新特点——比如,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含量越来越低,潜在危害越来越大等。"十四五"时期,新污染物的治理与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如微塑料、PFAS、PPCPs等),在我们的技术交流群,便常常收到粉丝提问:微塑料定量,是质谱好,还是光谱好?光谱可以定量检测微塑料吗?我们做人群生物体中的微塑料检测,选TOF质谱吗?课题组准备新污染物暴露组学分析,该采用什么仪器合适?......事实上,2022年以来,国家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决心坚决,新污染物研究工作被提上新高度!各类关于大型科学仪器基金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各家仪器厂商也纷纷发力,在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分析的主流仪器(色谱、质谱、光谱)推出全套选型、应用解决方案。值得一提,随着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的有机融合,新污染物+暴露组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何为暴露组学?暴露组学,是指从妊娠开始的贯穿整个人生的环境暴露。包括內源暴露源(炎症 感染 微生物等),外暴露源(污染 辐射 生活习惯 饮食等)。暴露组学具有无目标设计、全景式测定、兼顾内外暴露因素、聚焦生命周期关键窗口等特点,为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了新思路。国内已经开始相关研究的单位有哪些?在新污染物+暴露组学方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均设置相关主题研究方向。以上单位发布的科研成果中,安捷伦色谱、质谱、光谱成为“最多上镜”的分析仪器。在此类分析仪器选型方面,安捷伦科学家又有什么独家建议?除专业技术角度的选型策略外,还要考虑包括不限于,两大方面,六大层次内容: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日常使用需求,结合高新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了满足科研工作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型拓展性和通用性等。更多详细内容,关注安捷伦12月6日独家网络直播会议——“年底福利:贴息贷款项目+科技创新扣税项目,分析仪器设备该怎么选?”点链接,免费报名,优先审核: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gilent2022/
  • 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
    11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mdash &mdash 《中国的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以下为全文中文翻译:   中国的科研能力过去十来年大幅增长,正在重塑着全球科研图景。但是,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科研文化规范同等程度的提升。最让人忧虑的是科研诚信的缺失,它将可能阻碍中国原创科学的进步,损害中国学术界的声誉,并减弱科学在中国的影响力。   多种因素促成了中国的不健康科研环境。在许多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竞争性科研资助占到了预算的大部分,为违规操作提供了经济刺激。同时,注重数量而非质量无意中也鼓励了不端行为,诱使年轻科研人员不遵循科研伦理规范。基于表现给予补贴收入的政策也会诱惑科研人员行为不端。此外,学术界的人才等级制度也鼓动科研人员过度吹嘘他们的发现。   好消息是,过去十年间,几起关键性事件标志着中国正朝着科研诚信前行。21世纪初的第一件事是,在厘清双语投稿翻译权的微妙问题后,中国禁止了一稿多投。同时,为了适应学术论文评审所需时间,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延长了禁止发表时间。而揭发者的指控&mdash &mdash 多数是匿名的,是大部分不端行为被曝光的途径。比如,我在浙大处理的80%学术不端事件都是如此。此外,媒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曝光,从贺海波事件中的剽窃和撤稿,到&ldquo 汉芯&rdquo 造假事件,这些都点燃了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愤怒,促使官员承认了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正在针对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进行大量的教育工作。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将颁布新的道德守则,以规范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各个重点大学和中科院一起修订了晋升标准,将重点强调研究贡献质量而非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从1998年以来,NSFC一直积极对提交剽窃他人的基金申请书的科研人员进行审查。这一举措使得过去14年里发生基金申请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下降70%。在今年8月的一次会议上,NSFC公布了六个基金项目申请造假和剽窃的学术不端案例,其中包括雇&ldquo 枪手&rdquo 完成基金项目书。而且,中国政府在2012年就开始对提交的研究计划书进行审查和监督,以完善研究资助机构为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而做出的举措。   来自全球学术界的帮助对促进中国科研诚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中国科协的一次对话中,双方就着重谈到了如何起草指南和个案记录来防止学术不端。由全球研究委员会(GRC)开展的建立科研诚信标准的运动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带来了契机。   要实现科研不道德行为的零容忍,我们还要面对许多挑战。中国还在努力实现与奖励资助审批有关的审查小组、促进委员会和奖项推荐人的结合。中国科学的良性发展应该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有原创的科研突破 在其他研究基础上有更深入发现 产生世界影响。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的科研事业必须是健康、可信任的。
  • 912万!西昌学院储能技术实验室和环境遥感实验室科研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N5100012023002353项目名称:中长期贷款科研设备购置-储能技术实验室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6,824,6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N5100012023002354项目名称:中长期货款科研设备购置-环境遥感实验室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330,000.00元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合同履行期限:采购包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12日至2023年09月19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方式:在线获取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西昌学院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联系方式:0834-258008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四川重德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实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69号1栋21楼2107号、2108号、2109号联系方式:028-8604544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魏先生电话:028-86045446
  • 科技部部长万钢:科研环境应对造假“零”容忍
    科技部长万钢接受采访   在几十年前,一位村支书和来他们这插队的年轻人说,人这一辈子有两样东西,是越用越多,一个是力气,一个是脑筋。后来这个年轻人成长为了教师,工程师,大学校长,科技部的部长,在过去的五年当中,他在什么方面动了脑筋,用了力气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科技部部长万钢。   科技部部长万钢,58岁。2007年12月任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记者:做了部长之后,您的脑筋和力气是越用越多了吗?   万钢:应该说我很珍惜这三年多的经历,它使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增加了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力气也没减少,同时还稍微减了减肥。   记者:那脑筋是越用越活吗?   万钢:脑筋有的时候确实也有累的时候,但是高兴。   解说:三年前,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上,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长。当时,这位35年来首位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正职的部长,曾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在任三年,他是如何看待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的?   记者:过去的这个五年当中从科技层面上来讲,您觉得最让您骄傲的是什么?   万钢:如果说总体说起来,我就发现科技和经济更紧密了,科技对于改善民生的作用更大了。   记者:您的答案让我有一点意外。您并没有说具体的某一件事、某一个项目,而是说的机制和体制上的这种变化。   万钢:对。   记者:你觉得这是真正最大的财富吗?   万钢:我觉得改革永远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了、变了才会有发展。科技部党组是特别重视科技计划的改革。今天的成果已经成为了过去,而作为部长应该研究它是促成这些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解说:过去五年,我国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基础研究上、量子通信和干细胞研究等多个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在前沿技术上我们向更高、更深探索。中国航天员太空漫步、蛟龙入海、嫦娥飞天,这些画面成为国人骄傲的记忆,而在万钢看来,过去五年,能力的提升是最为珍贵的。   记者:在这些年,发生了不少的大事,有一些需要我们去应对的危机,比如说频发的自然灾害,金融危机,也有像今年的旱情,也有大的喜事:世博会、嫦娥二号的发射,哪一个瞬间是您最记忆犹新的?   万钢:有一件事对我是最记忆犹新的。甲流感是不期而遇,来势凶猛,但是我们在三天之内完成了布防,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了试剂盒,在半个多月之内布置了我们的药材的生产,还有,在一个月之内我们研发了疫苗。这个过程使我感慨万千,这些速度的背后映衬着我们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建设,它是引进不来的。它必须通过我们的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去建设起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所以我理解您说的这个感慨万千,就是对于未来不管是应对机遇,还是挑战更加地充满信心?   万钢:对,我们有信心再走上这一步,最近天河一号进行了测试。今天早上看到奥巴马总统说了,中国已经有最快的计算机,但是这个结果还没出来,我还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我们还在静候佳音。但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明了,中国在信息技术,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云计算,超大规模的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地球模型的建设,对于我们建立智能电网,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芯片,我们现在说我们国家进口芯片的钱比买石油的钱还要多。那么,芯片的设计和芯片的制造工艺就是一个阶段。我们65纳米的可视机,现在已经进入了主流厂家,五年以前,我们在这个领域是空白,五年以后,我们今天有了这个关键设备。在市场经济下面的新兴举国体制,它拉动的不是一两个产品,它拉动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解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重大专项的科技举国体制把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加速提升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纲要中内容的16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专项已于2008年启动,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等重大专项实施成效显著。在取得这些重大突破的同时,科技惠及民生的能力也在加强。   记者:其实从你一上任之初就特别强调说让老百姓能感觉到科技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普通的生活当中。   万钢:对。   记者:您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万钢:因为我想我们所做的事情,30年的改革开放,最终的目的,最大的体现是在人民的生活改善上。   记者:那您觉得截至到目前为止,您上任时候给自己,包括给科技的工作者提出这个要求,就是让科技走进普通人生活,目前为止实现得如何呢?   万钢:既感到很满足,又感到不满足。我从我的感受来体会每一个人的感受。你今天出去拿个手机,它已经不像十几年前的大哥大、大砖头了。这个手机它不光有通话,它有短信,它有上网,它能炒股票,这一个手机它的容量,它的能力已经是过去一个大计算机所完成的。但是我也感到不满足,我们的(世博会)“沪上生态家”告诉大家未来的能源,屋顶上有风机,有热水,又有发电,对吧?用的是地热空调,这一些代表着未来的憧憬,也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未来的技术还没有真正地走入每家每户,希望它进步速度能够更加快一些。   解说:2008年,金融危机突如其来,世界各个国家都启动了科技攻关,而新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被一致认为是发展的方向。在过去五年里,我国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而万钢本人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记者:您是汽车专家,所以好像不跟您谈汽车,似乎说不过去。在一年前,我的同事就跟您谈过关于新能源汽车。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有什么变化吗?   万钢:我们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这个速度是很快的。电动汽车正在进入产业化的过程当中。去年推动十城千辆,在十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开展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今年扩展到25个城市,2015年的时候实现百万辆。电动汽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已经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目标了。   解说:科技部作为国家科技行政主管机构,深刻感受着世界科技形势的变化。如何在一个最为活跃的创新时代中占得先机,过去五年,科技部在机制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而这也是过去几年科技成绩取得的重要原因。   万钢:我们国家科技资源分布比较分散,需要我们去集成、共享。科技部和各个省市建立了省部会商机制,就是和省长书记们在一块来确定我们未来两年的发展局势,把中央资金的资源和地方资金的投入集中到一个战略目标上去,来汇聚资源,来拉动产业的参与这个来推动它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于每个省市说的,具有自己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的特色,和全国的各具特色的性质。   解说:而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我国高铁技术的攻关,该计划集合了25个研究型大学11个研究院所5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有68位院士500多名教授200多研究人员和上万名企业科技人员为之共同奋斗。两年的时间,我国就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所以铁道部的同志跟我说,我不用去购置超级计算机了,因为中科院就有,我不用去建造风动了,因为当时同济大学就建了一个,集成共享,然后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记者:铁道部的这个感慨说明了什么呢   万钢:它说明我们国家的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可以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要更多地来从这个方面着手。   记者:所以说,机制的捋顺就是带来效率创造价值。   万钢:对。   记者:当有弊端,有不顺的时候,必然要去进行一些变革,不过我看到有媒体形容您,说您不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更多的是在做凝聚共识的工作,您同意这样的评价?   万钢:我的理念是于变革与不变之中   记者:怎么去体会你说的在不变当中求变革?   万钢:变革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和部门围绕重点工作来确定研究方向,来集成这个资源,让人们共同,这和过去研究的形式不一样的。   解说: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国家加强科技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在万钢心里,只有顺应形势积极变革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   记者:经过这些大事印证了我们的实力,所以更加有信心,在这些大事发生之前您曾经有过什么方面的担心吗?   万钢:有担心,如果说和发达国家相比的话,我们的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我们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能力也不充足,我们在一些农民急需的环保工程,环保产业,发展、发育不充足,这些都是我们急需、所需要的。   记者:那么在接下来的五年当中,我们能看到这些担心都变成信心吗?   万钢:我们正在逐步地走上这一步,接下来的五年在实施重大专项的时候要注意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从科技项目的立项平常工作当中,我们可能更多的要考虑项目基地人才的建设,特别是给予科学家一个稳定的支持。   记者:什么是给予科学家一个稳定的支持?   万钢:我们今天有所成就是我们十几年前所确定的一些前沿研究所做的。现在的科学技术要把它转化成为生产力要把握它的规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十年磨一剑的道理   记者:所以您是在提醒我们怎么看待科学家在科技领域当中的失败,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还有信心?   万钢:对,我们必须创造一个宽容失败、捐弃浮躁的一个积极向上的科研环境。我再想强调再强调一些,失败是可以的,造假是不允许的,是零容忍的。但是我也想说一点,不能因为这片树林的里面有几个蛀虫,就说这个树林是腐败了,我觉得这不对。因为这么讲对我们30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制造大国,并且向创造大国进军的科技人员不公平。十二五期间,我们不光到现在,我们是立项指南都是网上公布,今后验收、结题的课题也要在网上公布。一个接受大家的监督,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告诉大家科研出了这些成果大家可以用了,推动它的发展。   记者:对于接下来的五年您最期待的是什么?   万钢:接下来五年当中,是我们面向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所规划的目标,是一个冲刺的这一年。这一次十二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了,未来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机遇期但是挑战也是严峻的。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个规律,机遇是稍纵即逝的,挑战是不期而遇的。我们的责任就是抓住我们身边任何的机遇,来推动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
  • 院士的选择:Christ冻干机赋能中国科研人
    王院士从德国带回的Christ冻干机“我就申请了一台冷冻干燥仪,从德国带回我们的实验室,给全所的蛋白质的制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便的条件”在总台《开讲啦》节目录制现场,一个“小事故”打动了无数网友。主持人撒贝宁发现,地板上不断出现黑渣,原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王志珍院士自嘲“出了洋相”,现场观众却致以掌声。更让无数观众感动的是,王志珍院士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艰苦创业的决心。实验室爆炸 令她至今心有余悸 王院士曾经分享了一个令她至今仍然有所畏惧的故事。有一天中午,王院士使用“土办法”制作的冷冻干燥仪突然发生了爆炸,导致玻璃碎片布满整个房间。幸运的是,王院士碰巧不在实验室,因此逃过了一劫。这次事件让她深刻意识到科研环境的不安全性,也对仪器制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只能带一件仪器 她选择了Christ冻干机在这次事故之后,当王院士有机会从德国带回一件实验器材时,她选择了Christ冷冻干燥机。这台冷冻干燥机,大幅提升了当时科研工作的质量。永恒的主题:实验室安全时代在变迁,技术在变革,但Christ始终将实验室安全放在产品设计的第一位。任凭时光荏,实验室安全始终牵动着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心,这也是Christ坚持安全创新的初衷。冻干机作为实验室常用设备,除了做好日常维护外,最初的型号选择和配置确定更是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对冻干机的耐腐蚀性、防爆设计提出了要求。进入中国三十年 赋能中国科研人德国Martin Christ 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40年代,在冻干机开发和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内拥有超过75年的丰富经验。我们视自己为全球创新领导者,视我们的研发承诺为主要职责,在冷冻干燥和真空离心浓缩技术创新方面拥有多项专利。德采实仪器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Christ家族在中国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2年。Christ冻干机和Sigma离心机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近30年之久,在中国市场收获了科研、教学以及研发生产领域的一大批忠实用户。Christ家族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用户提供专业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在中国本土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并在中国各区域经济中心成立办事处。本文来源:CCTV-1《开讲啦》、央视新闻、《吾家吴国》
  • 中国科研团队研制成功“量子芯片冰箱”
    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首个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已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冰箱”。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介绍,该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共有三个保存腔体,单个腔体可独立操作;同时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真空度,为芯片保存过程提供稳定的高真空环境;研发人员还研发了人机交互功能界面,可实现设备全自动化操作。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经典集成电路芯片不同,量子芯片需要经过复杂的系统生产过程,像环境温度、洁净程度、噪声、振动、电磁波以及微小杂质颗粒等,都会对量子芯片产生影响。贾志龙表示,量子芯片中的超导材料对环境敏感度较高,在制作和存储过程中如果环境不达标,就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子产生化学反应,吸附各类杂质。量子芯片关键部件约瑟夫森结、超导电容等会因此老化,导致量子比特频率一致性变差,量子芯片相干时间降低,最终影响量子芯片的性能。“就像食物暴露在空气中‘氧化腐烂’,量子芯片如果不妥善保存,也会因为‘不新鲜’而无法使用。”贾志龙说。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超导与硅基半导体两条产线工艺的量子计算芯片的研发,先后研发出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等。
  • 官方发文!SCI、影响因子将被取缔,解放中国科研人?
    8月2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引起热议。  纵观这个文件,可以说全文都在传递一个思想:打破既有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全新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更直白的就是,对SCI和影响因子对中国科研人员的束缚进行解绑。虽然,一度有不少专家嘲讽SCI为Stupid Chinese Idea,但是都是零星的言论,并没有形成关键性共识。  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以前是汤逊路透社(以造谣中国著称的媒体)出版,后来卖给了科睿唯安公司,不仅没有减少对“影响因子”的控制,反而强化“影响因子”的“知识产权”,到处打压中国相关机构。  诚然,影响因子作为指挥棒,确实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但是,更严重的是,因为过度追求影响因子,使得中国科研整体浮躁,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国家此次下决心破除西方的枷锁,打造中国自己的科研评估体系,这是动真格的!  文件中写到: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为突破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 "  “破除SCI至上”、“影响因子”作为唯一量化考核指标,就是典型受西式评价体系影响。  此次,我国应该形成一套全新的评价体系:一切以要以实用性为导向去评价。《指导意见》中的十条措施就是未来的中国要重点建设的,先来把十条内容单独提出来看一下:  (一)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二)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  (三)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  (四)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  (五)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  (六)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  (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  (八)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  (九)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和模式。  (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  我认为一些措施的实施不应单独割裂来看,而是多措并举,例如(三)、(四)、(六)这几条总结下来,我认为应该是鼓励探索出一条以市场化评价为主导,政府多方共同参与推动,率先在国家科技项目上试点实施的一种模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从底层下工夫,即中国需要拥有独立的“文献数据库”,即数据,数据是核心,在数据基础上,才能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  目前,在“数据”资源已经等同于未来的“石油”和“黄金”,国家需要重视数据资源的保护。例如中国大量的文献全文都被收录到科睿唯安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上,而国内使用万方,CNKI,以及中华医学会期刊资源,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国内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需要打造科研数据资源的“中国内核”,组成以国家出版资源为一体的数字资源集成平台 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场化验证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通过此评价体系,指导中国未来的科研动向,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挥棒。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只有抛弃掉SCI和影响因子的影响之后,才能真正为中国的未来服务!  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  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针对科技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提高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解决分类评价体系不健全以及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的特点,创新成果评价方式方法,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探索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价值早发现、早实现。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科学价值重点评价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方面的独创性贡献。技术价值重点评价重大技术发明,突出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方面的成效。经济价值重点评价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险等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社会价值重点评价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方面的成效。文化价值重点评价在倡导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二)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  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鼓励国际“小同行”评议,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样机性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不涉及军工、国防等敏感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把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发过程回溯和阶段性评估机制,加强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验证,合理评价成果研发过程性贡献。  (三)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  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抓紧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科技成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按规定公开。改革国防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探索多主体参与评价的办法。完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大高质量专利转化应用绩效的评价权重,把企业专利战略布局纳入评价范围,杜绝简单以申请量、授权量为评价指标。  (四)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  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建立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完善技术要素交易与监管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进场交易,鼓励一定时期内未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成果进场集中发布信息并推动转化。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信息发布机制,依法推动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登记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鼓励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建立以技术经理人为主体的评价人员培养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评估、对接谈判,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水平,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五)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通过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信用评价模型等,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融资支持。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在知识产权已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改革,引导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提早介入研发活动。  (六)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  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化评估机构等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自律管理,健全利益关联回避制度,促进市场评价活动规范发展。制定科技成果评价通用准则,细化具体领域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标准,明确资质、专业水平等要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及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并推广科技成果创新性、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鼓励部门、地方、行业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成果评价政策、标准规范、方法工具和机构人员等信息,提高评价活动的公开透明度。推进评价诚信体系和制度建设,将科技成果评价失信行为纳入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在评价中弄虚作假、协助他人骗取评价、搞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从严惩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优化科技成果评价行业生态。  (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  坚持公正性、荣誉性,重在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调整国家科技奖评奖周期。完善奖励提名制,规范提名制度、机制、流程,坚决排除人情、关系、利益等小圈子干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优化科技奖励项目,科学定位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社会力量设奖,构建结构合理、导向鲜明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强化国家科技奖励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培育高水平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品牌,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提高科技奖励整体水平。  (八)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  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为突破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具体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得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头衔、获奖情况、行政职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的参考依据。科学确定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坚决扭转过分重排名、争排名的不良倾向。  (九)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和模式。  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信息化评价工具,综合运用概念验证、技术预测、创新大赛、知识产权评估以及扶优式评审等方式,推广标准化评价。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成果库、需求库、案例库和评价工具方法库。发布新应用场景目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评价结果。  (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  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求,纳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与转化的活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流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责担当行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推动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依法依规一事一议确定相关人员的决策责任,坚决查处腐败问题。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科技部要发挥主责作用,牵头做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的组织实施、统筹指导与监督评估,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相关单位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行业、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本地区成果评价的指导推动、监督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在本意见出台半年内完成本行业本地区有关规章制度制修订工作。  (二)开展改革试点。  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和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探索简便实用的制度、规范和流程,解决改革落地难问题,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做法并进行推广。  (三)落实主体责任。  科技成果评价实行“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谁使用科研成果谁评价”。各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对照本意见要求在一年内完成相关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或管理办法制修订任务,提升专业能力,客观公正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活动。  (四)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严格制度执行,注重社会监督,强化评价活动的学术自律和行业自律,坚决反对“为评而评”、滥用评价结果,防止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国务院办公厅
  • 专家议中国科研经费“不差钱”:吃饭报销占大头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经济学家‘六问’”分论坛上,一场学、商前沿关于升级中国经济的思想“交锋”让论坛迅速升温。   “与英国18世纪、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带来新制度经济学鼻祖、102岁的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跨洋考题”。   海航董事长陈峰第一个“接招”。他从历史与现实、人才与文化多个角度阐释“中国人有创新的基因,只要有好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一定能迎来伟大的创新时代”。   “我手中这款手机,可以实测周围环境中的细微颗粒物含量,然后告诉手机主人,在此环境中生活一天相当于吸多少烟。”远大集团总裁张跃“推销”起本公司的创新产品来。   “中国人真正令自己骄傲的、像蒸汽机那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很少。”北大教授张维迎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基本依靠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近年中国在创新上呈上升态势,但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更加鼓励培养创新精神。   企业家和专家在两点上有共识:一是中国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给人感觉“不差钱”。但经费管理不合理,“不少钱用在吃饭报销上了”。二是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陈峰认为,中国企业已站在一个从跟随到引领的新起点,只有练就内功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张亚勤把企业国际化比作“新四化”——技术人才国际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市场本土化。
  • 中国成为纳米科研强国 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p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喻菲 申安妮)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p p   这份由施普林格· 自然集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纳米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纳米科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初具规模。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位于世界前列。 /p p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大会上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走在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和落实,中国纳米科技研究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e6de5b8-ffd3-48a6-9e96-d0011447df07.jpg" title=" ec2518fa-5873-41f6-b20a-1678aeec6e5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现场,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p p   他说:“我们将高度重视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纳米科技的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p p   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从原子、分子到亚微米尺度之间)上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组成、特性与制造方法的科学。它汇聚了现代多学科领域在纳米尺度的焦点科学问题,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孕育着众多的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机会。同时,纳米科技对高技术的诞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应用已经遍布材料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医学与健康等领域。 /p p   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国际会议,两年召开一次。本次大会,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出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纳米研究迅速崛起 /strong /p p   白皮书显示,过去20年,中国的科研产出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1997年,中国科研人员参与撰写的科研论文约占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全球所发表的论文总数的2%。目前,中国几乎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原创论文。其中,最能突出展现这一发展趋势的研究领域几乎非纳米科技莫属。 /p p   据统计,1997年全球共发表了约1.3万篇与纳米科学相关的论文,到2016年已增至15.4万篇,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高于所有领域平均水平。同期,中国纳米方面的论文产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万余篇,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 /p   20年前,全球发表的科研论文中,大约只有2%涉及纳米科学与技术。如今,这一比例已增至10%以上。在此期间,中国、韩国和印度纳米领域的科研论文对整体科研产出的贡献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p   2007年以来,中国在纳米领域的高被引用论文占比更高,达到2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全球增长率的三倍多。中国在2014年超过美国,其贡献已是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数倍之多。 /p p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纳米专利申请量位列世界第一,这与中国纳米科研强国的地位相一致。过去二十年,中国的纳米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20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5%,是全球第二大纳米专利贡献国——美国的同期累计申请总量的两倍以上。 /p p   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刘鸣华说,中国早就意识到纳米科学对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潜在贡献。2003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共同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都参与其中。 /p p   他说,政府有力的资金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投身于纳米材料的研究。此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海归潮”中回国,这也有助于中国纳米科研的迅速崛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能源、环保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strong /p p   白皮书称,与能源相关的应用,尤其是储能和产能,是中国纳米科研常关注的一个领域。这也是近三年来中国十大热门纳米材料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p p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正在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以及有助于节能和环境治理的新技术。中国众多科研人员在纳米材料电池和能源存储与转化的研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p p   不少专家认为,催化技术和纳米催化材料是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纳米科学领域。以纳米结构为基础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因此在化学或化工产业及炼油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发了一种新的双功能催化剂,能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低碳烯烃——生产塑料等材料的重要原料。他们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转化效率,并已经成功吸引了多家化工企业,共同开发催化剂制备和工艺过程,将这一原创性成果实现产业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d78d6f9-b6b1-4565-8e6a-532fd145802b.jpg" title=" 20683ab6-6257-483c-9ac2-abff96dc509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际纳米科学精英齐聚北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p p   此外,基于在一些纳米科学领域的技术专长,中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正在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我们已经在能量转换和存储研究中处于领导地位,并在几项新能源电池的合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位专攻纳米能源的研究者说。 /p p   白春礼说,展望未来,纳米科技面临诸多机遇和多方挑战。“我们需要实现对于纳米尺度基础研究的突破,需要加快填补基础与应用之间的沟壑,更需要满足更多来自于世界能源、环境与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 /p p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构建和培育价值链和创新链,开展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全球合作。希望通过共同努力,纳米科技在基础前沿领域能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为中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白春礼说。 /p p br/ /p
  • 美国收紧液氦出口 中国科研项目受影响
    一旦美国收紧液氦的出口,中国现有许多使用氦气和液氦的科研项目和医疗项目将受到影响   张海刚忙着联系外面的液氦供应商,因为理化所的液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送过来。实验是不能停的,现在的文章还不够明年毕业的要求。看着身边忙碌的同学,他心里很着急。   张海刚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博士,他所进行的分子动力学性质的研究需要在超低温环境进行,这种低至4.2K的低温是通过液氦来实现的。   实验室“断粮”   物理所的液氦主要来源于兄弟院所——中科院理化所。   理化所研究员刘立强说:“所里的氦液化器每两天工作一次,每次工作8个小时,一个星期大概能出1000升液氦。”但是,近几天所里的氦液化器出现了故障。据刘立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该所氦液化器产出的液氦能够供应整个华北地区,但现在,80%的液氦都要先满足物理所的实验需要。   为了应对这个随时可能“罢工”的仪器,物理所在2008年耗资六七十万元人民币买了自己的氦液化器。物理所一位实验人员告诉《科学新闻》:“要等到明年(2010)初,液化器才能真正投入使用,即便是这样也只能够自给自足。”   在中科院,像物理所这样拥有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的液氦消耗“大户”并不唯一,经历过“断粮”之苦的电工所中科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对此深有体会。为了研究带材的超导性能和维持超导磁体运行,液氦必不可少,而与物理所不同,电工所的液氦是直接从国内的液氦分销商手中购买,通常来说,这比从中科院其他研究所购买要便宜。   但就在2007年下半年,超导实验室的超导实验停了长达两个多月。彼时由于美国将氦资源列为战略储备资源而限制粗氦产量,美国国内液氦设备大规模停产,这不仅导致了美国自身在日本长岛军事基地的需氦设备被迫关闭,而且累及到中国的液氦进口,液氦的价格更是一度飙升到300元/升。   医院面临问题   回忆起2007年下半年的液氦断货情形,一家液氦供应商的负责人王国强记忆犹新:“不断有人打听什么时候能买到液氦。每天都要向顾客解释不是为了抬价,确实是美国那边没有液氦运过来了。”   更严重的是,液氦的最大消费群体还不在科研机构,而是在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中科院电工所的李晓航副研究员介绍说:“现在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核心大都是超导磁体,只有在液氦的低温下才能稳定运行从而产生稳定的磁场,这样才能保证高分辨率的成像。”   液氦供应商王国强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他表示,越是精密的低温超导成像设备往往消耗的液氦越多:“北京天坛医院的脑磁图仪每星期都要注两次液氦,用量达上百升。”核磁共振成像仪的诸多优点让其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然而在2007年,由于“伴侣商品”液氦的短缺,一些医院不得不让它们停止运行。   汽车加了汽油马上就可以重新上路,但“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一旦停下来,再启动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李晓航说,“首先要注入几十升的液氦预冷设备,而且很有可能需要重新匀场,超导磁体退磁后重新充磁也要10到15天。等到设备完全正常差不多要等一个月。”   而且对于仪器来说,超导磁体的反复退磁对仪器本身是有损害的。   随着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医院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也越来越多,据上海一家液氦供应公司透露:中国的液氦分销商已经达到260多家。   一种用途宽泛的稀缺资源   氦气是一种非常“懒惰”的气体,不易与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氦气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不过,美国是幸运的,地球上80%以上的氦资源分布于此,美国的天然气中氦气的含量高达7.5%。   由于氦气在飞船发射、导弹武器工业、低温超导研究、半导体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中国近年来对氦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受制于氦气资源匮乏、提取氦气的成本较高,中国在需求上一直依赖进口。   “中国四川自贡倒是有一些氦气含量相对较高的天然气,从中提取出的氦基本就用于潜艇。”中科院理化所的刘立强研究员说。他解释道:“在水下的高压环境下,空气中的氮气会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中,在潜水员上浮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变小,血液中的氮气便会逸出,形成气泡阻塞血管,而用到极难溶于水的氦气与氧气混合形成的人造空气,由于氦气本身的化学惰性,可以让潜水员较为舒适地在水面和水下之间往返。”   同时由于氦气非常“懒惰”,不易与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它常常被用作电焊和单晶硅生产中的保护气,避免金属或者硅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形成讨厌的氧化物。像美国这样的氦资源富有国家,据统计在其2000年消耗的所有氦气中,18%用在了焊接上,而16%用作工业的保护气。   此外,氦气还被用于飞艇的载气,在火箭发射中也离不开它的身影。   未来氦气进口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旦美国收紧液氦的出口,中国现有的许多使用氦气和液氦的科研项目和医疗项目将受到影响。   三种途径解除氦危机   对于美国这样的“富氦”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似乎不需要考虑“氦资源危机”的问题,但事实上不管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医疗工作者都在考虑如何面对这一危机。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节流。王国强告诉《科学新闻》:“现在医院的核磁共振仪很多自身带有密闭性很好、防止蒸发的液氦装置,大大减少了液氦的需求量……先前的一些耗费液氦量大的仪器已经逐渐被淘汰。”   更多的科学家尝试用其他的制冷方式来代替液氦制冷。刘立强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希望用无液氦的制冷机来达到超导磁体的工作温度。“相对于液氦制冷,制冷机的氦需求量很低(用作制冷机的制冷气体),制冷机主要通过冷桥与磁体相连,采用的是热传导的制冷方式,而液氦主要是将磁体浸泡其中,对流制冷起很大作用。”刘立强说。   然而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真正用于医用核磁共振仪。有专家表示,液氦制冷的优势现在比较明显:制冷效果稳定,对于成像要求条件苛刻的医用设备,这点很重要。制冷机的稳定性不如液氦,容易受到扰动影响,这对精确成像是不利的。但他也表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制冷机代替液氦制冷也并非不可能。   发展高温超导材料也是另一个可能的途径。2009年10月18日在合肥举行的国际磁体技术会议上,高温超导成为与会专家的热议话题。寻找优质的高温超导材料,让超导磁体能够在液氮甚至更高的温度下稳定工作,是核磁共振成像仪摆脱液氦的又一希望所在。   氦的发现   1868年8月18日,法国天文学家彼埃尔让桑(Pierre Janssen)在印度南部观测日全食时,意外发现太阳光谱里面有一条陌生的明亮黄线,英国天文学家约瑟夫洛基尔(Joseph Lockyer)也独立地发现了这条黄线,并把这种元素命名为“氦”,它的英语为helium(来自希腊语“太阳”)一词首音节的音译。1895年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塞(William Ramsay)从一种含铀矿物中分离到氦的时候,让人们认识到地球上也有氦的分布。而且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几乎不能和其他任何元素化合,而且极难液化。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青年科研项目拟立项名单的公示
    为促进本市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培养我局系统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青年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沪环函[2020]7号)有关规定,经过公开征集、形式审查和方案评选等程序,遴选出20个拟于2024年立项的局青年科研项目,现将有关项目信息公示如下: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新污染物类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技术要点研究上海市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2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的行政执法保障研究闵行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3嘉定区环境领域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机制的研究嘉定区环境监测站4基于机器学习的典型工业区环境空气VOCs浓度短期预测研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5基于ADMS模型校验优化典型工业区监测点研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6环保类政务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7重点管控新型污染物(得克隆与十溴二苯醚等卤代阻燃剂)在上海市典型水体中浓度分布研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8惩罚性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中的限制适用研究--基于上海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现有案例的实证分析闵行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9微信公众号的生态环境科普宣传的内容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以“环保科普365”“上海环境”“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微信公众号为例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10上海市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调查与改进措施研究上海市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11太浦河水体与沉积物中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12水体抗生素检测方法及青浦区“一河一湖”抗生素状况研究青浦区环境监测站13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生态环境执法适用性研究——以法规判定和执法指引为例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总队1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虹口区河道水质预测的研究虹口区环境监测站15海水90Sr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优化研究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16关于对5G通信基站周围电磁辐射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静安区环境监测站17生态环境有奖举报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总队18普陀区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研究普陀区环境监测站19上海西南土壤中放射性核素调查金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20依托小微站展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应用研究松江区环境监测站公示时间为2023年9月25日-10月7日。如对上述有情况反映,可在公示期间联系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电话:23115695,传真:63555603
  • 科技部:打出政策“组合拳” 让科研生态环境更净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再到《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近日,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紧锣密鼓地出台,科研诚信建设打出政策“组合拳”。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通过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正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净化科研生态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正推进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将具备良好的科研诚信状况作为参与各类科技计划的必备条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外,科技部还将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依法依规制定统一的调查处理规则,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为了让科技创新释放出更多活力、更多效益,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科研工作者视科研诚信为生命,更好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完善调查核实、公开公示、惩戒处理等制度;建设完善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信息系统,对纳入系统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禁止其获得政府奖励和申报政府科技项目等;推进科研信用与其他社会领域诚信信息共享,实施联合惩戒;逐步建立科研领域守信激励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中选择部分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通道”改革试点。 /p p br/ /p
  • 仪器信息网25周年“万里行”——走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仪器信息网讯 在成立25周年之际,为促进与仪器用户之间的深度交流,仪器信息网特发起走进用户单位的系列活动。2024年8月30日,仪器信息网携手品牌合作伙伴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HORIBA、SCIEX等6家企业代表走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下简称“环保所”),与环保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就仪器技术需求、仪器选型中存在的问题等展开深入交流,详细沟通了未来可加深合作的方向。走访团参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天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天津)部分仪器设备活动开始,环保所高级实验师戴礼洪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实验室,对样本准备、前处理、理化检测等各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该实验室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能谱仪、大型绘图仪、图型工作站等仪器设备180余台(套),拥有Arcgis、DPS、Isatis、Decision tools等GIS及数据挖掘软件。座谈会现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团队首席 贺泽英研究员在座谈交流会中,环保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首席贺泽英研究员进行了致辞。贺泽英研究员首先对仪器信息网以及各仪器厂商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及团队的发展概况。环保所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从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监测的专业机构,1997年划归中国农科院,2002年获批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环保所重点围绕农田污染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四大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应急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其中,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致力于环境因子快速筛查及农产品危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多项创新突破。在活动中,信立方仪信通会员售后运营主管张葳向环保所的专家及仪器厂商代表们介绍了信立方公司及旗下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的发展概况。信立方始终致力于以信息化带动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中国产品质量提升,从而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经过25年的发展,如今信立方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行业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产业互联网+科技服务企业。随后,多位厂商代表做精彩报告,介绍了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拉曼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等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区域销售 李要HORIBA(中国)销售经理 杨宇丰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田家良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侯银霞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行业主管 刘芳SCIEX中国应用工程师 刘蓉每个报告结束后,贺泽英、穆莉、戴礼洪等专家都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 穆莉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高级实验师 戴礼洪活动最后,环保所专家们以及各仪器厂商代表都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穆莉老师总结到,后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交流的机会,促进实验室与各厂商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合影留念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