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科协年会

仪器信息网中国科协年会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科协年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科协年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科协年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科协年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科协年会话题讨论。

中国科协年会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协年会特色:三大亮点铸就年会品牌
    150余名院士、6500名科技工作者、十大论坛、34个分会场、400项科普活动……一项项数字形成了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一个个亮点。   十大论坛凸显地域特点   “为举办地服务”是中国科协年会的一项重要功能。本届年会在策划设计活动内容时,除考虑到年会本身的特点外,也充分考虑到重庆市地方特色,凸显年会实效。   本届年会的专题论坛选题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了精心设计,如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论坛、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论坛、重庆山地农业发展论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论坛等主题都是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并采取提前调研、智力合作、对口协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等多种方式,形成长效机制。   第十一届年会专题论坛按照“一个专题、一个团队、一项成果”的要求,分批组织专家到重庆市相关企业、区县作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提交专题论坛交流研讨,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报告。   9月9日上午,年会举办了“重庆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组织院士专家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向有关党政领导建言献策,为有效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贡献。   400项活动摆开科普盛宴   科普活动充分体现“大科普”的年会定位,参加活动的单位规模、科技工作者人数均突破以往,11项系列科普活动也更加贴近公众,重庆市80余所学校、32个区县科协、7个市级学会和8家科普教育基地将组织开展400余项科普活动。在中国科协年会期间,重庆市民与众多科学家面对面,尽享科普盛宴。   年会期间邀请了院士专家深入校园、社区、企业、乡村等开展科普活动,并与青少年共同植树,形成“百名院士渝州行,千项活动齐纷呈,万名专家话科技”的大科普工作局面。   随着9月9日重庆科技馆开馆,“院士专家渝州行”、“大手拉小手”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也拉开序幕。   五大国际分会场规模空前   第十一届年会的国际分会场数量由去年的2个扩大为5个,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6个国家的70多人报名参会。大会还特邀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民间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代表团参会,希望能够通过年会的契机,进一步拓展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力争把中国科协年会办成开放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同时,此次年会制定了《中国科协年会学术交流优秀分会场评选表彰办法(试行)》,将首次开展优秀分会场评选,对先进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开幕
    踏着北国的风尘,携着南国的花香,9月8日,150名两院院士和6500名科技工作者云聚山城重庆,共商“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之计,共同迎接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这一科技界的年度盛典。   年会现场(宋雷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电贺会议的召开,向全体参会的科技工作者表示问候和致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来贺信,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同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同志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薄熙来在贺信中表示,中国科协集中了大批一流科学家,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主力军。重庆与中国科协有深厚的渊源,七届科协主席中,有4任在重庆上学或工作过 32位院士出生于重庆,40多名院士曾在重庆生活,每念于此,重庆人都深感自豪。长期以来,中国科协关心重庆,并给予了很多具体的帮助。这次,把年会放在重庆,更是对重庆的关心和信任。年会秉承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以“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为主题开展活动,必将对重庆的科学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重庆正在按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力争在西部率先实现小康。   会场内坐无虚席(宋雷 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工作在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3500名科技工作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本届年会主席韩启德在开幕辞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的前夜,而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大变化,很可能会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准确预判新技术革命将在哪一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有信心也有勇气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协助政府作出战略决策,使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取得主动。   在谈到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时,韩启德指出,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没有能够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术共同体的主动性、责任性、积极性和自身能力都不够。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韩启德认为,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加强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开幕式上颁发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和应用科学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开幕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和香港城市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郭位等著名科学家为大会作特邀报告。   人民网、搜狐网、中国科协网、华龙网、天极网等网络媒体对年会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进行了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和图文直播。
  •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天津开幕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9月21日在天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开幕式。   刘延东指出,党中央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各领域科技迅猛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和科学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延东强调,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创造活力,勇攀科技高峰,作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贡献。要围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突破核心关键瓶颈技术,积极建言献策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协同创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主动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 大力弘扬创新文化,继承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遵循学术诚信,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示范作用 积极培养举荐更多创新人才,推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 全力支持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宏伟事业中再立新功。   刘延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为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服务和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开幕式上颁发了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化奖。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   本届年会以大科普、学科交叉和为举办地服务为宗旨,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等2400余人,将围绕“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建言献策。
  •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
    7月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主持。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界要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科协组织要坚持守正创新,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要坚持开放、信任、合作,推动多边与双边国际合作相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高精尖产业集群助力创新要素集聚,希望北京继续大胆创新、发挥引领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做好科技创新发展的“模范生”和“领头羊”。  陈吉宁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举行,彰显了中国科协奋进新征程、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对北京科创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北京作为我国科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探索科技创新模式,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加速聚集优秀科技人才,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协和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等战略合作,共同为强化创新引领、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分别作了题为《新量子革命》《工程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发展生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疫苗研发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主持报告环节。  开幕式还设立了高端对话单元,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薛澜,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畅谈新时代科技共同体的使命担当。该环节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主持。  据了解,本届年会设立了 “科技共同体担当新时代使命”“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开启国际交流新模式”“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四大系列25项专题活动,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为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 百余院士齐聚
    摘要:由中国科协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5月25日开幕,2500多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科技团体代表、专家学者莅临这一盛会的开幕式。本届年会主题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由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学术交流、科普活动、专题论坛和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卫星会议、专项活动等六大板块组成。来自海内外的7700多位科技工作者将参加年会的各项活动,其中包括146位院士、116位港澳台代表、52位外国专家,以及英国皇家学会、捷克科技联、日本科技振兴机构、保加利亚科技联、以色列大使馆等5个国外对口科技团体和机构的代表。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市召开   中国经济网贵阳5月26日讯 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2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致欢迎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等中央和国务院、解放军有关领导同志,和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一线科技工作者,国际知名科学家,以及国际知名科技组织的代表,共25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申维辰主持。   李源潮指出,中国发展到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新阶段,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李源潮说,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科技追求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勇攀科技高峰。创新创造要更多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科技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当今中国科技创业天地广阔,有志者要勇于走出高校和院所,创办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有知识优势,要积极履行科技服务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科学决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各级科协组织要抓住政府职能转移的改革机遇,拓展职能、扩大影响。要强化服务科技工作者职能,把科协建成深受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韩启德在开幕词中指出,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基础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如果不先实现这两个梦,“中国梦”就没有根,就没有魂,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信心、有勇气,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党和人民寄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组织,中国科协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奉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建功立业。   韩启德说,这次中国科协在贵州举办年会,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要通过此次年会,把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带到贵州,把科学精神引入贵州,让贵州科技界和全国科技界建立更加密切、广泛的联系,帮助贵州尽快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和谐发展。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致欢迎词。他说,本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召开,必将对贵州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贵州将坚定不移地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依靠人才创业、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路子走得更快、更宽、更好。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邀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陈敏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主题,立足于“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为服务对象,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年会期间将举办6大板块共1263项活动,预计将有7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各项活动。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会观点集萃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   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长陈敏尔     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   【编者按】   5月25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举行大会特邀报告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做《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和创新药物发展战略》报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做《坚持创新驱动 助推同步小康》报告,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做《饮茶与健康》报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十年:搭建中国科学原始创新的体制与文化载体》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做《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报告。   本报集纳特邀报告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桑国卫:中国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   人物名片   桑国卫:临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总师。   主持科技部“863”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为建立国家医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药物研究能力及研发平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桑国卫院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和创新药物发展战略。他指出,通过努力,到2020年,中国有望从医药大国发展成为医药强国。   桑国卫院士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市场规模大约将排在全球第二、三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民收入与消费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到来,城市化进程迅速,国家对民生、健康与新药研发投入明显增加,深化医改,都有利于中国创新药物研发及医药市场发展。   我国已在药物开发中使用超级计算机,开展网络药学和多项药理学研究,药物开发技术的进步使新药创制更加有效。同时,新药研发一定要做到早期评价、早期淘汰。复方创新也就成为国际、国内的新趋势。   国际新药越来越重视生物技术产品,比如,美国FDA去年批准的新药一半左右是生物技术产品。   新药研发还强调药物能够跟基因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个体化的给药。   我国创新药物的研究、平台建设、能力建设、孵化基地、关键技术的研究等较好完成了“十一五”任务。最近五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速是20.1%。   我国医药企业目前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些国际药厂正在把占领市场的触角从三甲医院一直延伸到县、乡、村医院。我们的企业要像国际大药厂一样,每年做强项弱项机遇危机分析。   桑国卫院士在报告中说,要解决用药的可及性,也要做跟踪性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药物市场化推进机制。包括早期研发的投入、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的投入,打造合作的产业化平台。同时,国际技术转移是实现我们国家能够跟上全球医药工业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医药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现有的4600家药厂要本着强强联合的原则、产业互补的原则、产品互补的原则、市场互补的原则,遴选我们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领域,明确我们的主攻方向。   桑国卫院士最后说,我们将共同承担的任务是,到2020年,使中国从医药大国发展成为医药强国,新药研发的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前五位,产业能够进入世界前三位,保证人民健康,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与社会稳定。   陈敏尔:坚持创新驱动 助推同步小康   人物名片   陈敏尔: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长。   1960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2013年1月,当选贵州省省长。   当前,贵州的最大任务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的同步小康,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   完成好这双重任务,需要运用两种力量,实现双轮驱动。   一是体制创新的力量。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尤其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聚集发展要素,以开放引进先进生产力。二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跨越。   第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贵州欠发达,主要是基础设施、产业欠发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高端服务、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贵州资源优势出发,推进煤电钢、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发展,打造酒、烟、茶、药、特色食品等“五张名片”,引领山地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   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贵州,“贵”在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在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贵”在有后发优势。贵州的城镇化,不求大、不求洋,重在求特色。要积极探索贵州山区城镇化的建设规律,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办事,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努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山水、田园、乡村、都市有机统一,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以科技创新推动民生改善。在贵州,科技要服务发展,也要服务民生。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加大科技惠民工作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关注民生,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与此同时,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创新经济学之父熊彼特教授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道:“不断的创新就像是跳动的琴弦,演奏着经济成长的美妙乐章。”在今后的工作中,贵州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作用,科创人员的引领作用,各类平台的聚集作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真正做到“坚持创新驱动、助推同步小康”。   本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举办,为我省积聚了丰厚的科技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合作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传递好此次年会发出的科技“好声音”和凝聚起来的科技“正能量”,促进年会成果在贵州生根、开花、结果。   陈宗懋:茶与健康的科学探寻绵延千年   人物名片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农药残留和植物保护专家。   提出20余项茶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其茶叶中农药残留预测技术开创了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的新研究领域;2007年受聘为贵州省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   人类对茶叶与健康,已经有绵延数千年的探寻和研究,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的特邀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详解人类茶叶科研史。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的非常有名的医学家,他写道:茶可以降火。上火和很多疾病有关系,茶叶在降火方面有很大功效。   中国汉代将茶叶看做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药物。唐代茶叶种植扩大,由药用转为日常饮用;茶叶传到欧洲后,最先也在药房里购买。   1985年,日本学者发表文章指出茶多酚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引起关注,世界各国进行了大量的茶与健康的研究,研究最多的是美国、日本、中国、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茶叶研究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每年大约七百篇到八百篇。   许多论文指出,茶叶对心血管疾病和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有作用。日本一项对4万多人持续1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结果,茶和茶多酚类化合物对癌症具有抑制效应。但是,在人体发现和动物的结果来比有一定的差距。   上世纪末开始,科学家开始寻找为什么在动物上效果这么好,在人体上效果没有这么好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把茶多酚等当成抗癌的药物,但是饮茶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观念已经被大众所接受,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云南、贵州出产的茶叶茶多酚含量超过20%。   饮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不正确的饮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不要喝过浓的茶,不提倡喝隔夜茶;体虚的人,建议喝红茶。年轻人喝绿茶,妇女喝花茶;肥胖者喝黑茶、乌龙茶、沱茶,吃肉多的,喝红茶、黑茶;脑力劳动者喝绿茶。   王晓东:探索人才机制文化创新   人物名片   王晓东: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   发现了细胞凋亡的生化通路与其作用机理,研发出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新型实验性肿瘤治疗药物,2004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过去十年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如何建立创新型的科学研究所做了一些尝试:探索如何建设保证科学家能够全心全意做大事的机制,很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年薪制。   二是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科学家不能够被评审、奖励和各种各样的指挥棒指挥得团团转,如果要做有真正世界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一定要有一个环境,能让大家沉下心去,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是技术、行政支持。用专业化的技术和行政支持,在制度上保证科学家能够不断地站在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的前沿。   四是科研一定要和教育相结合。我们和清华、北大、协和等高校建立了共同培养研究生的计划,促进科学家之间互相合作和促进科学的信息迅速交流。   五是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标准。做基础研究、原创研究的科学家,你的科学成就一定是要读你文章的人来评价,而不是数你文章的人来评价。   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真正的原始创新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   第一,追求卓越的文化。卓越就是你想不到干不到的事情,我能干;你想不到的事情,我想得到;你觉得很难很难的事情,你不愿意干的事情,我可以干。   第二,一定要有批判思维。学术批判是对科学家最大的尊重。我们对你的想法、提法、论文表示了异议,就是我们对你的论文、你的想法给予了不光是一般的关注,而是深入思考的关注。   第三,交流合作。我们尝试让交流合作成为常态,让大家不要关注于一时一事的得失,不要关注于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的得失。   傅伯杰: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紧密相关   人物名片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贵州的生态系统给西江、长江提供了清洁的水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福祉紧密相关。   生态保护与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战略需求,是实现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和谐发展的需求,是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的需求。生态的退化速度很快,但生态的修恢复需要很长的过程。   我们亟须准确的把握我国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动态,建立生态系统保护的长效机制。   中国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然条件比较复杂,自然资源的种类比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因此,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应该由拓展生态系统的面积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转变。   第一,制定新的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全国一盘棋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的建设。   第二,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决策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政府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综合协调,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企业、社区和公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继续实施已有的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和农户补贴政策。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新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   第五,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目前,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网络投入力度,生态系统类型和涵盖面还不够。   此外,要推动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适应性长期监测,试点与研究,开展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的试点示范。
  • 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福州开幕 5000余人参加盛宴
    11月1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福州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做报告,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春兰,省长黄小晶,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解放军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来自海内外代表以及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50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开幕式现场   王兆国在讲话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要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 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 用好用活创新人才,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的基础之上。   韩启德在致辞中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光荣的使命,既要贡献智慧,进行创造性科研实践,又要开启民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帮助公众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看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来分析问题。   孙春兰在欢迎辞中首先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年会的院士专家以及海内外科技界人士表示衷心欢迎。她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这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当前福建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难得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两个力争”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出路在转变,希望在人才,支撑在科技,核心在创新。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科技置于“十二五”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科技兴盛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充分发挥福建对台联系紧密、闽籍华人华侨众多、闽港粤合作密切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两岸三地和国际科技扩大交流,深化合作,互惠共赢。她说,本届科协年会在福建举办,这是我们借力借智、趁势而上、推动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也为我省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将借举办年会之利,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资源,广交各界英才,努力推动更多先进理念、科技成果和领军人才在福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为我们加快转变、跨越发展提供有利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开幕式上颁发了周光召基金会地质科学奖、应用科学奖和技术创新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化奖。   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了题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报告。   黄小晶作了题为《让科技创新引领福建跨越发展》的报告。他说,福建正全力推动跨越发展,科技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技支撑和创新引领,努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宝地、成果转化的洼地、科技创新的高地。在推进科技创新进程中,福建主要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研发协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建设,深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引进创业创新人才,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结构层次,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福建的科技创新和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各位院士专家和创新人才的鼎力支持,恳切期望借助专家院士的牵线、推介、指导和支持,最大限度地依靠各类人才和高端智力,借梯登高、借智兴业,密切合作、携手共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   获奖名单   周光召基金会地质科学奖:多吉   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杨锐、益小苏   周光召基金会技术创新奖:梁捷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沈平平、蒲慕明、施一公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王广东、王秋菊、冯广斌、卢凯、卢晓亭、刘东岳、张卫、张华、时家明、汪德武、周钢桥、陈爽、钱保岐、曹凯、彭述明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王东临、汪清民、赵玉刚、徐科、廖峰
  • 中国科协年会成果发布会召开
    9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成果发布会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出席并讲话。   龙庄伟表示,本届科协年会有众多院士专家云集,并突出了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在决策咨询、学术交流、人才项目对接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据介绍,本届年会举办了技术创新与智慧河北、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钢铁产业与新材料等8个专题论坛和9个专题调研座谈会。围绕107个子课题,548位院士专家深入到河北省56个县(市、区)、10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实地调研173次,为相关企业和单位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   本届年会有近40名院士参加学术交流活动,323位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征集论文670篇,交流论文638篇,3600余位科技工作者围绕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现代农业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   此外,本届年会共征集人才技术项目633项,依据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开展项目对接,共达成115个人才技术签约项目。按照“大科普”的定位,年会期间共举办1500多场次科普活动,近800万公众受到科普教育。
  • 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27日拉开帷幕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27至28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会场设在亦庄。  本届年会设立开幕式、闭幕式及25项专题活动,围绕“科技共同体担当新时代使命”“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开启国际交流新模式”“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4个板块展开,将有百名两院院士及国内顶尖专家,百家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参与组织或参加活动。  本届年会将发布《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重大产业与技术问题》《2021年度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年度排行榜》《2035我国钢铁行业绿色制造技术路线图》,形成《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智库报告,成立一带一路绿色智造产业联盟,对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实现碳中和提出专家建议,力争将优质专家资源、合作平台等引入首都企业和机构,服务实现机制化、长效化。  在内容板块设计上,本届年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幕式主旨报告围绕“四个面向”,拟邀请基础科学研究专家、国家重大工程设计师、种业专家、公共卫生领域专家作报告,举办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中国科技智库论坛、学会创新发展论坛等高端交流活动。  同时本届年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科创中国”跨界融合枢纽平台优势,构建会地联合创新体系,培育科技经济融合融通生态 以打造“科创中国”样板间为切入点,联动京津冀三地试点城市,就产业战略前沿热点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等进行交流,组织十余个科技服务团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成体系、见实效的科技下沉服务。  在培育开放信任国际合作网络方面,本届年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碳中和、智慧海洋、粮食安全等人类发展全局性、关键性、共通性领域,共设话题,共谋发展。  此外,本届年会广邀青年科技人员参会,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事业报效祖国的热情,关注“90后”科技人才成长历程,蓄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闭幕式邀请前沿领域专家、青年企业家、一线科技工作者等3位“80”后科技工作者代表分享成长故事,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人才不忘初心、扎实工作。  据介绍,中国科协年会作为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盛会,历年来在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沟通学术与公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有效形式之一,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举办地的充分肯定。
  •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举行 近百名院士出席
    近日,记者从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11月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届时,预计将有国内外科技工作者4300余人参与大会,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00人左右。   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勤介绍,2010年11月1日-3日期间,由中国科协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本届年会将仍按照“1+3+X”的模式进行,即“1场大会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专题论坛、学术交流、科普活动3项主要活动”+“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其他相关活动”。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长根透露,本届年会开幕式定于11月1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后还将举行大会特邀报告会,主要包括科技规划、福建发展、中医药、文物保护、三网融合、转基因等话题。   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设31个分会场 五大板块紧扣年度热点话题   本届年会将设立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与产业发展、医疗健康与食品安全、区域经济与城乡发展、信息技术与科技传播五大板块,共31个分会场,其中国际分会场5个。31个全国学会和89个有关单位等参与了年会分会场的组织工作。分会场主要集中安排在11月2~3日,共有81个学术交流单元。目前,录用论文1154篇,报名人数2500余人。   为体现年会“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本届年会还围绕福建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设立了平潭岛低碳经济发展途径与方式、海峡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等12个专题调研项目,组织专家深入福建省有关地市、企业、科研院所等调研,并设立了8个专题论坛,力求形成对福建省建设发展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报告。   五大突出特点 台湾参会专家创历届之最   冯长根表示,本届中国科协年会与往年相比有五大突出特点:   突出年度特征——第十二届科协年会紧紧围绕我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设立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学术交流分会场专门设立了“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板块。   突出海峡两岸特点——为加强两岸交流,鼓励全国学会与台湾有关科技组织共同组织学术交流分会场,并鼓励其他分会场邀请台湾专家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年会的台湾专家280余人,为历届之最。   突出综合交叉——分会场选题主要围绕学科发展中前沿交叉问题,促进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流 组织全国学会联合举办分会场,鼓励全国学会之间、全国学会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举办地、政府机关及企业联合承办分会场 年会办公室进一步修订了优秀分会场评选表彰办法,把学科交叉作为优秀分会场考核标准。   突出国际元素——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年会举办学术交流国际分会场的基础上,继续设立5个国际分会场,会议语言为英语。同时,邀请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美国科促会、俄罗斯科工联、英国工程技术协会、日本科技振兴机构等有关国外科技团体参加会议。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年会的国外专家近100人,为历届最多。   突出年会实效——本届年会进一步体现了“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中国科协先后组织13批55人次的院士、专家赴福建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召开了50多次座谈会,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借年会契机,福建省有关部门与23个全国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年会期间将举办院士专家项目对接暨签约会,目前已对接了近200个项目,并初步筛选出20多个项目在年会上签约。   据悉,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制度始于1999年。2006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更名为中国科协年会,确立了“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并启用了年会永久标识,实现了年会的全面转型。从2008年开始,中国科协决定年会以届次确定名称。
  • 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将于9月在西安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8月4日下午,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志刚,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执行秘书长于小虎,联合体常务副秘书长杨俊华、联合体各学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及20多家媒体记者共50余人参会。发布会现场  仪器信息网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将于2016年9月24-26日在陕西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盛会由中国科协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以“军民融合促进发展、科技创新改变未来”为主题,旨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和落实、促进军民融合产业进步和协同发展。本次展览会由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陕西省发改委、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据介绍,本次展会由2016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军民融合高端论坛两部分组成。其中,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面积4万平方米(含场内及场外两部分展区),包含中国核工业、中国航空、中国航天、中国兵器、中国船舶等在内的十大军工集团,国防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国内近300家军民融合领域高科技企业将参展,并专设陕西省军民融合专题展区,展示主要内容为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成果、优秀民参军企业产品和信息系统、无人化平台、模拟与仿真、卫星资源利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8个主要领域军民融合成果,同时增添项目路演、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产业孵化和服务对接、互动体验等高价值活动,以及室外大型装备展示及展演区,展览会还安排相关合作对接、现场签约等特色活动。通过搭建军转民、民参军技术与需求对接平台,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展会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家领导人、省市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领导、院士和知名专家将前来参观,预计观展人数达2万人次,是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军民融合展览会。  另外,军民融合高端论坛将于9月25日全天举办,届时学会联合体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联合体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等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企业领导将在论坛上就军民融合关键问题做主题报告。展会期间,还将配套开展军民融合高端沙龙活动,院士、专家将与参会者共同研讨军民融合领域的政策、制度机制、科研、技术成果对接、订购等诸多热点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近千家社会各界企业与联合体的招展服务机构取得联系与沟通,积极确定展会展位和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达到最大程度、最优展示企业技术与产品实力。现在还需要社会各界企业继续积极与联合体开展合作,联合体会将更多更好的展示机会留给参与展览会的优秀企业。  关于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  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于2016年6月底成立,由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8家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共同发起成立的非法人学会联合体,其三大职能为: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高端智库 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大平台 建立军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长效合作机制。联合体承办本次展览,旨在建立军民科技成果转化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相关科技社团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独特作用,构建一个国家级、专业化、精品化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成果交流平台,通过搭建技术与需求对接平台、举办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活动等形式促进军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先进的军工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先进的民用技术为国防工业服务,形成“军转民”、“民参军”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全社会工业军民大融合。
  •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
    9月25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协、陕西省政府主办,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陕西省科协、西安市政府承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出席会议。40多名军民融合领域的院士、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安市委副书记胡润泽主持。  上官吉庆介绍了西安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设想。七位院士专家们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言并提出多项建议,借鉴国际上以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做得好的国家,谈我们国家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亟待加强的领域。我国军民融合的根本还是强军,军工科研单位应当包容接纳新鲜思想,拓宽军民融合通道,对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把先进的民用技术引入军事武器研制中。技术两用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多位发言人都提到了人才,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战场能否超越对手的决胜能力”。  尚勇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中国科协要进一步积极支持陕西省的军民融合建设。中国科协成立的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已经成为促进军民融合的大平台,充分发挥了军民融合的协调与促进作用,下一步必将在陕西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陕西省最大的资源之一是军工,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更大突破,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第二,中国科协要积极支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机制。对我国而言,军民融合仍是起步阶段。下阶段要拓宽军转民、民参军的渠道,实现军工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 以陕西特别是西安为主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并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基础,实现创新机制、自我发展,积极调动军民两方面的力量,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 加强平台协调,发挥好军工集团的作用,拓展重大军工研究项目 为军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成立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机制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军民融合平台,营造出军民融合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新产业迅速发展。第三,要支持陕西优化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环境,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军民融合平台,克服政策瓶颈和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如何给科研人员松绑、如何向科研机构放权以及如何建立激励制度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实现政策突破。  胡和平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地、军工大省和科教大省,我们要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统领,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产业牵引,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二是强化平台支撑,依托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布局,吸引龙头企业聚集。三是强化技术创新,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产业专项。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人才流动、使用的机制障碍。五是强化机制建设,深化军地企业和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国科协办公厅、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陕西省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西安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盛大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9月24日,由中国科技协会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本届年会主席万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参观了展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陕西省副书记、省长胡和平等一同参观。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对大会进行了跟踪报道。李源潮、万钢和陈至立等国家领导人在展会参观考察  展会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包含A馆、B3馆和B4馆三个展馆,参展的单位涉及核能与核技术、航空航天、海洋开发、无人技术和新材料等五大领域的军工集团、国防科研院所和200余家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为期三天的展会共展出300多项新产品和模型,B4展馆还设有国防科技互动体验区。展会第一天接待观众一万余人,除了军民融合领域的科研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外,还吸引大批热爱科技、关心国防的社会公众,有小朋友、大学生和耄耋老人,穿梭于各展位间向工作人员了解展品。A展馆内景照片社会公众参加展览并参与互动体验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主题为“军民融合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和“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商业航天发展路径”的专家互动沙龙。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的根本是强军”,“要把我国整个社会的技术力量都纳入到强军的范畴,同时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中,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种军民融合的格局”。“军民融合不仅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大市场”。报告还指出“军民融合还要富国”,“企业要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只盯着武器装备,军民融合还有更大的市场,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领域、产业化保障和后勤领域等,等待大家的开发”。“军队的科研院所、军工集团科研单位和中科院的涉军单位有大量好的技术”,“这个金矿,我们各位企业家可以去挖掘”。“军民融合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专家沙龙,由左至右依次为张嘉国、陈书海和许嵩“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商业航天发展路径”专家沙龙,由左至右依次为石金武、吴志坚和刘晋豫  仪器信息网代表仪器仪表产业向沙龙专家提问:“在军民融合的浪潮中,仪器仪表行业应该发挥哪些作用?有哪些机会适合我们?”主持人张嘉国回答说“仪器仪表行业是一个基础行业,在军民融合中是大有可为的”,并以海洋为例,指出海洋产业需要大量的仪器仪表,因为仪器仪表是比较基础的,“怎样和其他产品搭起来,形成一个最终的产品,对你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专家互动沙龙主持人张嘉国答记者问 医院中子照射器模型,是根据中子俘获疗法二元靶向放疗原理研发的新型核技术医疗器械;由作为硼中子源的微型核反应堆、中子束流装置和进行照射治疗的医疗设施三部分组成。目前正在申请CFDA认证野外移动净水车B3企业展区内,仪器信息网编辑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人员咨询可应用于仪器仪表产业的光电倍增管的研发情况  下午,国家领导人,副国级、省部级领导代表,中国科协荣委、常委,地方科协党组书记代表,来展会参观考察。院士专家在展会参观考察  25日将举办以“军民融合促进发展、科技创新改变未来”为主题的军民融合高端论坛,届时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将在论坛上就军民融合关键问题做报告。下午还有院士专家座谈会,为我国军民融合献言献策。
  •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 专家热议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5月24日,以&ldquo 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rdquo 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昆明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   赵乐际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开辟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新空间。科技工作者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机遇前所未有、舞台无比宽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中勇攀高峰,在多学科、多领域交流融合中群体跃进,在推进大科普事业中积极作为。   借助创新力量推动产业升级,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坦言,一直以来,我国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弱,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国际低中端水平,而且在一些重点领域仍以跟踪模仿为主,技术储备不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白春礼就此提出了三大创新战略选择: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 二是重视科学原创,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创新发展后劲 三是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推动关键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ldquo 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rdquo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国传统的技术和产品要适应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而转型离不开科技支撑。   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例,新科技带来的信息化使传统产业不再依靠消耗劳动力、原材料以及污染环境便能产生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从而直接造福于百姓。两院院士李德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称,&ldquo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rdquo 四化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必将带来新的产品、技术、产值以及经济转型。   在专家看来,应对产业升级中的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把科技的推动作用体现出来、发挥好。   何季麟表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应注重合作平台建设。&ldquo 如果还是各自为阵,企业做企业的,研究机构做研究机构的,各自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范围,不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政府再怎么喊转型升级、发挥市场作用,还是不容易到位。&rdquo   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看来,促进产业升级,科研和产业发展不可分割,但两者的结合应建立在独立的基础之上,且不能去复制某个模式。   据悉,除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外,本届年会还设立专题论坛、学术交流活动等,邀请和组织活跃在学科前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发展中的前沿交叉问题,并结合云南省重点关注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开发、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 中国科协“八大”闭幕 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主席
    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主席 邓中翰等16人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韩启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专家韩启德当选连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作为重要议程之一,中国科协“八大”期间选举中国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共产生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80名,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等53人当选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邓中翰等16人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中国科协官网显示,韩启德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曾任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会副主席等职。
  • 中国科协公布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结果
    近日,中国科协确定中国物理学会等65个学会和学会联合体为第七届(2021-2023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单位。具体通知如下: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修订)》(科协创函会字〔2021〕30号,以下简称《管理细则》)有关要求,经有关单位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确定中国物理学会等65个学会和学会联合体为第七届(2021-2023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工程)项目立项单位。现对立项单位名单及资助名额予以公布(见附件1)。为做好第七届青托工程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开展被托举人遴选工作各立项单位要严格按照《管理细则》要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遴选办法,严格遴选条件,明确遴选程序,坚持正确选人导向,在注重青年人才专业素养的同时,要严把政治关和学术道德关,根据资助名额,认真开展被托举人遴选工作。要坚持科协资助与自筹资金资助名额统一遴选,统一开放申报、统一专家评审、统一选拔标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托举支持。通过自筹资金资助被托举人的申报学会,须面向本学科领域开放申报,不得将自筹资金来源与资助名额、人选直接挂钩,不得限定自筹资金的资助方向。各单位遴选确定的被托举人推荐人选有关信息(人选姓名、年龄、研究领域、工作单位、对应的推荐专家或机构)和遴选专家信息(姓名、研究领域、工作单位),要严格按要求通过本单位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平台等面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报中国科协审核确认。二、强化对青年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托举培养各立项单位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研究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对青年人才的联系服务,了解青年人才实际需求,优化青年人才托举工作方案。要完善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平台,支持青年人才潜心研究,强化青年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青年人才坚定创新自信,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团结引领青年人才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要认真总结青年人才托举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凝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科技共同体选拔培养人才的先进机制和模式,加大对青托工程的宣传力度,将青托工程打造成团结引领青年人才听党话、跟党走的品牌工程。三、有关工作要求及说明1.请各项目立项单位于2022年1月28日前完成被托举人的遴选工作,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培养跟踪服务平台(网址:http://qingtuo.36ve.com)上使用项目申报账号登录,完成项目基本信息和人才库填写,并导出打印被托举人推荐人选登记表(见附件2)和被托举人推荐人选名单(见附件3),一式1份报送至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所有材料须加盖学会公章,学会联合体立项的由牵头学会负责填写并代章。2.立项单位应客观真实填报有关材料。如发现存在信息不实或虚报现象,将按照有关规定取消立项资格。3.特殊科技领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相关工作另行安排。4.本通知及相关附件可从中国科协网站主页“通知公告”栏下载,网址为http://www.cast.org.cn。四、联系方式1.业务咨询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创平台处联 系 人:丁 宁联系电话:010-685813662.材料接收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联 系 人:杨志国联系电话:010-62165283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西706(100081)电子邮箱:kjrc@cast.org.cn附件:1.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单位名单及资助名额.docx2.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推荐人选登记表(样本).docx3.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推荐人选名单(样本).docx中国科协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单位名单及资助名额序号学会编号申报单位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自筹资金资助名额1A-2中国物理学会102A-3中国力学学会403A-4中国光学学会114A-5中国声学学会225A-6中国化学会406A-9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27A-10中国地质学会228A-1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29A-27中国心理学会2010A-28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A-3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812A-46G国际动物学会2013B-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4614B-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615B-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616B-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617B-8中国水利学会2018B-14中国自动化学会2819B-16中国计量测试学会1220B-19中国电子学会31521B-20中国计算机学会2022B-21中国通信学会21023B-22中国中文信息学会0224B-26中国铁道学会21425B-27中国公路学会1026B-37中国石油学会2027B-38中国煤炭学会3728B-39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229B-40中国能源研究会0230B-50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31B-51中国粮油学会2232B-56中国振动工程学会0133B-60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134B-65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2035B-66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636B-71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2037B-73T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0238B-74中国密码学会2039B-75T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240B-76T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1041C-1中国农学会4042C-2中国林学会2243C-3中国土壤学会2044C-4中国水产学会2145C-6中国畜牧兽医学会1046C-7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147C-8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48C-9中国作物学会2049C-15T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1050D-2中华中医药学会2251D-4中国药学会2052D-12中国针灸学会2053D-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054D-18中国毒理学会1155D-19中国康复医学会0156D-23T中华口腔医学会2257D-27W中国睡眠研究会0158E-7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59E-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60E-23中国土地学会2061E-26中国科学探险协会1062E-29T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1063L-1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33664L-2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325865L-6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545合 计200237
  • 中国科协发布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隆重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活动,重点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征集到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提交的649个问题难题,华润集团、腾讯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首次参与推荐,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经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领域专家复选和终选预选、终选等环节,最终评选出30个重大问题难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5年组织全国学会、企业科协等组织,广泛联系国内外科技组织和专家,征集评选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并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五年共征集问题难题2772个,发布160个,146个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参与推荐,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引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协也将围绕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宣传、推介和跟踪研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中国科协公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收录会议名单
    7月22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收录会议名单。经专家提名、学会遴选、指导委员会审定等环节,《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共收录121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推荐的754个会议。《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收录会议名单序号会议名称推荐学会学会代码1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中国数学会A-0122022年中国数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数学会A-013“先进结构工程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力学学会A-034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专题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5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研讨会: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和随机动力学与控制中国力学学会A-036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研讨会:湍流剪切流中的湍流/非湍流界面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7高温材料与结构论坛中国力学学会A-038周培源先生与中国力学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9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0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1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2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3“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我们的学术之路中国力学学会A-0314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力学学会A-0315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6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力学与制造专题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17中国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A-0318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9无线光通信与网络技术论坛(杭州)中国光学学会A-0420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中国光学学会A-0421西部光电子会议中国光学学会A-0422激光技术的光电子应用会议中国光学学会A-04232022年亚洲光电子会议(Photonics Asia 2022)中国光学学会A-0424全国声学大会中国声学学会A-0525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化学会A-0626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大会中国化学会A-0627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A-0628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A-0629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中国化学会A-0630第20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中国地质学会A-1031第十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中国地质学会A-1032第17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3地质灾害与减灾国际系列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42022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5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大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6第六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7第十六届全国矿床会议中国地质学会A-1038中国地质学会百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9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0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1中关村论坛中国地理学会A-11422022世界地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3第十五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4第五届亚洲地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5国际地理联合会百年庆典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62022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暨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72022年全国自然地理学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8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9欧洲地学家与工程师学会国际会议与展览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50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5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52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532022世界海洋科技大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A-1554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2年度学术交流中国地震学会A-1755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A-1756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中国地震学会A-1757第16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A-1858中国动物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中国动物学会A-1859第二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中国动物学会A-1860第十六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中国动物学会A-1861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中国植物学会A-1962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63第九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64中国干细胞第十二届年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65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2年全国学术大会厦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66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全国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A-2467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交流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A-2468第四届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692022年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纳米酶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70第五届蛋白质介导的膜塑形与重装国际研讨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712022生物物理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72第九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中国遗传学会A-2673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A-2774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A-2775第九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中国心理学会A-2776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A-2777第82届美国管理学年会中国心理学会A-2778第五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会议中国生态学学会A-28792022中国微生物生态学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A-2880第二十一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A-288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82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2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83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084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085第七届汉中天坑群国际联合科考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086双碳目标与自然资源管理论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087新时期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监测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088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旅游资源的创造性传承与开发研讨会A-3296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97B-05182世界电动车大会中国分会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B-06183
  • 谱育科技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测试装备创新发展论坛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共同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测试装备创新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仪器制造领先代表参与本次论坛及展览。谱育科技携全新质谱、光谱、色谱、前处理等自主创新研发成果亮相大会现场,聚焦高端科学仪器,探讨创新应用。谱育科技技术总工 姚继军博士受邀参会,分享了“国产质谱在常规检测和科研应用中的创新案例”,提到了仪器常规检测的效率、实时性、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常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并强调,在科研应用中,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客户应用需求可相辅相成,助力国产质谱不断的优化迭代。谱育科技拥有科研创新和深度定制的能力,可解决通用仪器行业缺乏创新、满足不了行业个性化需求等难题。论坛当日,姚继军博士还参加了大会同期举办的 “测试装备创新发展”主题圆桌论坛,与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们一起探讨了国内检测装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共商发展战略,共倡科创中国的建设决心。秀国产质谱成果 EXPEC 本次论坛同期举办的成果展览活动上,谱育科技全方位展示了EXPEC 7350 三重四极杆ICP-MS、 EXPEC 5231 GC-MS/MS、EXPEC 5210 LC-MS/MS、EXPEC 790S超级微波消解仪、EXPEC 3500 便携GC-MS等自主创新的高端科学仪器,获得现场的专家老师、参会代表们的热切关注。获专家领导点赞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以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湖南省分析测试协会、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的专家领导纷纷莅临谱育展台,对谱育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表示肯定,希望谱育可以坚持创新,积跬步以致千里,用更优质的产品在业内发挥带动作用,用更尖端的技术持续推动社会发展。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谱育科技将坚持“自主研发、
  • 中国科协发布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7月28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并首次发布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如何开发比能量倍增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如何通过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构建精准高效的生态保护网络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如何构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技术体系?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面向大规模集成光芯片的精准光子集成?如何开发针对老龄化疾病的医用人工植入材料?如何开发融合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影控集成技术的腔道手术机器人产品?如何开发大规模低能耗液氢技术和长距离绿氢储运技术?如何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短舱关键技术问题?如何突破耕地重金属的靶向快速经济安全减污技术?如何利用风光水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攻克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难题?如何制备高洁净高均质超细晶高端轴承钢材料?如何发展与5G/6G融合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等科技共同体,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2021年,共征集到89个国内科技组织、73个国外组织和境外专家推荐的472个问题、难题,2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此外,今年首次向近年来积极参与征集发布活动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会授予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优秀学会牌匾。中国科协将推动构建重大问题难题研判品牌体系,践行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不断研判科技发展趋势,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团结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据介绍,中国科协聚焦“四个面向”,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判趋势、凝练问题、寻求突破。2023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收到89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部分企业科协推荐的590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征集过程中,中国科协进一步广泛动员,通过定向邀请等方式,号召一批知名院士专家和境外科技组织参与问题难题的凝练推荐;评选过程中,中国科协进一步突出高层次专家评议指导,包括中国科协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专委会委员等在内的117位院士专家经过复选、终选等环节进行严格评议把关。活动实施6年来,已有150多家全国学会、领军企业科协等组织,遴选推荐3362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问题难题,一批全国学会建立了本领域问题难题发布机制,并围绕发布的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智库建言、科普解读和协同攻关。中国科协将对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持续跟踪,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前沿科学问题包括(10个):1.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2.如何实现飞行器在上层大气层机动飞行?3.利用新型符合测量方式能否搜寻磁单极子和轴子暗物质的存在?4.非线性效应会随尺度变化吗?5.影响高性能纤维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什么?6.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如何适应土壤环境?7.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8.生殖衰老的触发及延迟机制是什么?9.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态燃烧?10.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轮轨系统耦合机理及能量场分布特征?工程技术难题包括(9个):1.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2.如何解决稀土基体中痕量杂质的高效分离难题,突破高纯稀土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及装备?3.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4.如何实现大田作物绿色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5.如何突破多灾种驱动作用下艰险山区国家重大铁路超高宽幅站场路基长期风险评估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6.如何突破新能源废料清洁高值化利用?7.如何突破低铂、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8.如何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的快速往返?9.如何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临床医疗中?产业技术问题包括(10个):1.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2.如何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优势,快速实现芯粒(Chiplet)技术和产业突破?3.石油基炭材料高端化技术如何发展?4.如何通过柔性薄膜技术实现星载轻质可展开阵列天线?5.如何实现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在养殖鱼类单性种质创制中的广泛应用?6.梯级水库群如何实现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调控?7.如何高值利用有机污染化工废盐,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8.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9.如何发展面向高性能和低成本产业升级的自主可控SoC芯片?10.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
  • 收藏!中国科协公布2022年重要学术会议名单
    近日,中国科协正式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经专家提名、学会遴选、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确认、指导委员会审定,《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最终收录122家单位推荐的765个重要学术会议。《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目录按照会议所属领域—学会代码进行排列。如同一会议同时所属多个学科领域,优先考虑最相关学科领域;如不同单位推荐了同一个会议,会议所属领域将优先考虑会议主办单位推荐的学科领域。目录中,标注*的为单次会议,标注△的为2021年已收录但延期会议,标注□的为非推荐单位主办会议。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序号会议名称推荐学会A 数理科学1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中国数学会2中国数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数学会3“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我们的学术之路中国力学学会4“先进结构工程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力学学会5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中国力学学会6高温材料与结构论坛*中国力学学会7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8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力学与制造专题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9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专题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10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研讨会: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和随机动力学与控制*□中国力学学会11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研讨会:湍流剪切流中的湍流/非湍流界面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12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13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14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15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16中国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17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力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力学学会18周培源先生与中国力学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192022年亚洲光电子会议(Photonics Asia 2022)中国光学学会20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中国光学学会21激光技术的光电子应用会议□中国光学学会22无线光通信与网络技术论坛(杭州)□中国光学学会23西部光电子会议□中国光学学会24全国声学大会中国声学学会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地理学会26CHINA ROCK 2022第十八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美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27中国真空学会2022学术年会中国真空学会28“5.20世界计量日”--计量在数字时代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9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30第三届军用光电技术发展论坛△中国兵工学会31第十五届全国爆炸与安全技术学术会议中国兵工学会32国际防务技术大会中国兵工学会33第29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中国核学会、美国机械 工 程 师 协 会(ASME)、日本机械工程师协会(JSME)34第五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中国核学会35第五届全国辐射物理学术交流会中国核学会36全国核物理大会中国核学会37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中国核学会38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39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应用学术会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40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大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B 化学科学1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中国化学会2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大会中国化学会3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4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5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化学会6第二十三届辐射固化年会中国感光学会7光催化产业大会中国感光学会8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9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中国化工学会10全国超临界流体大会中国化工学会11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中国化工学会12全国过程模拟与仿真学术会议中国化工学会13亚太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会议中国化工学会14中国工业水大会中国化工学会15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学术年会*中国化工学会16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化工学会17全国核化工学术交流会议中国核学会18中日韩炼油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19国际造纸技术报告会△中国造纸学会C 生命科学1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地理学会2中关村论坛□中国地理学会3第 16 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4第二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中国动物学会5第十六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中国动物学会6中国动物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中国动物学会7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8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中国植物学会9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10中国干细胞年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11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2年全国学术大会厦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12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交流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13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全国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142022年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纳米酶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152022生物物理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16第四届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17第五届蛋白质介导的膜塑形与重装国际研讨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18第九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中国遗传学会19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20中国国际眼动大会中国心理学会21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22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232022中国微生物生态学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4第二十一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5第五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会议中国生态学学会26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7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28离子通道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中国神经科学学会29南京“脑—智”国际研讨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0长三角神经科学论坛□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1长三角神经科学青年论坛□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2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年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3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分会2022学术年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4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胶质细胞分会2022学术年会暨神经胶质细胞代谢调控与疾病“专题研讨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5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362022海南国际种业展览会暨南繁硅谷种业发展大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37第十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38世界种业论坛暨世界畜禽产业博览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39智慧农业与清洁用能专题论坛□中国农业工程学会40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412022中国生命电子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42ICC第八届国际膳食纤维大会□中国粮油学会43第二十届ICC大会中国粮油学会44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高峰论坛*△中国粮油学会45中国粮油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国粮油学会46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2022年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47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中国农学会48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中国农学会49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2年年会中国农学会50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学术年会中国农学会51全国林木基因组与基因工程高端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52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中国林学会53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收藏!中国科协公布2021年重要学术会议名单
    7月15日,中国科协公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收录会议名单。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交流环境,服务学术高端引领,推动学术会议质量提升,促进学术会议品牌建设,中国科协开展了《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相关工作。经专家提名、学会遴选、指导委员会认定等环节,《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共收录123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推荐的707个会议。《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收录会议名单序号会议名称推荐学会学会代码1中国数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数学会A-012第十届数学文化论坛中国数学会A-013第二十届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中国物理学会A-024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复杂流动与软物质界面力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5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专题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6第十六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A-037损伤与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8第九届中国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A-039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A-0310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大会中国力学学会A-0311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2第十二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七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第十五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3第十五届亚太工程塑性力学与应用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4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A-0315第十二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会议中国力学学会A-03162021年西部光电子会议中国光学学会A-04172021激光技术的光电子应用会议中国光学学会A-0418第五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中国光学学会A-04192021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中国光学学会A-04202021年亚洲光电子会议中国光学学会A-0421第12届世界理论和计算化学家大会中国化学会A-0622第48届世界高分子大会中国化学会A-06232021年IUPAC世界化学大会中国化学会A-0624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中国化学会A-0625中国化学会第21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中国化学会A-0626中国化学会手性中国2021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A-0627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A-0628中国天文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天文学会A-0729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A-0930第二十六届空间机电与空间光学暨第一届空间智能会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A-0931第十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A-0932第四届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中国地质学会A-1033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4第五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5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A-1036第三十四届国际地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37第十五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理学会A-1138第三届中国地理学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392021世界地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0第十二届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1202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A-1142第九十届国际勘探物理学家协会年会暨展览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3第五十二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4第八十二届欧洲地学家与工程师学会国际会议与展览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5第三十七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6第八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7第四届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2482021亚洲鸟类学大会中国动物学会A-1849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A-1850第七届全国斑马鱼研究大会中国动物学会A-18512021长三角地区神经科学论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52第十九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学术大会重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53第十届发育生物学金陵会议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54第十一届中国干细胞年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2355全国生物相分离和相变学术研讨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56第十九届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557第二十一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中国遗传学会A-2658第三十二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中国心理学会A-2759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A-2760第五届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A-2761第六届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A-2762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A-2763第三届心理行业发展智库论坛中国心理学会A-2764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A-2865第九届东亚生态学会联盟第九次国际学术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A-2866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67第十一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生态修复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68第二十五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69第二十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70第十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71美丽中国百人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2972中国感光学会4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1第三十一届科技年会中国感光学会A-3173第六届光催化中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感光学会A-31742021年质量、可靠性、风险、维修性及安全性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75第十二届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76第五届阳光互联网全球峰会(BIGS 2021)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77第二十二届国际电子商务大会(ICEC 2021)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78第九届全国低碳发展管理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79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二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0第四届气候与能源金融国际会议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1大数据时代的智慧交通与物流国际会议暨第九届国际决策科学高峰论坛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22021灰色系统与不确定性分析国际会议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3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2021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4第三届(2021)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5第十一届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论坛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6第十六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7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分会2021学术年会暨“数字经济的管理决策与博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288第十六届国际计算机方法与地球力学进展学会国际会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3389第二十三届欧洲岩石力学大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3390第十一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3391第五届西南五省岩石力学大会1022021中国情感障碍大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A-42103第三届南京“脑-智”国际研讨会
  •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科研改革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开幕式上,坦承我国当前科学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并专门援引了施一公、饶毅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由于研究经费的分配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创新的步伐,他们认为必须打破研究资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的科研文化,研究资金必须以学术能力的优劣为基础进行分配,而不再依靠私人关系。”   韩启德的讲话,是中国科技界高层对这篇被众多科学家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的首次公开回应。   今年9月,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合撰写的关于我国研究经费分配和科研文化问题的文章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详情请见《施一公饶毅联合为杂志撰写社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该文直指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事实上,饶毅教授也曾在博客上披露,他本人回国后也曾遭遇“闷棍”,几次科研经费申请被刷下。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此前,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和饶毅教授一样,施一公回国前也是美国一家知名高校讲席教授,并获得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的1000万美元研究经费。两人的回国一直被视为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这篇文章还提出,“这种潜规则文化甚至渗透到那些刚从海外归国学者的意识中:他们很快适应局部环境,并传承和发扬不健康的文化。”   这和饶毅自身的遭遇也很吻合。饶毅教授在博客中写道,国内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比海归科学家更按国际标准行事。在支持他的组里面,有几个专家是国内成长起来的。不支持他的两个组里的专家,基本都是海归。   文章对改革的进程表达了忧虑,“面对这种现状,要作出改变并非易事,科技界内部有代表性的想法分为三类: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部分反对不健康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 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我认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1日的开幕式大会上,面对包括上百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数以千计的科技工作者,韩启德表示,要努力就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我也认为中国科研体制的改进完善,需要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作为这个社会的知识精英,我们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韩启德呼吁,“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拒绝自欺欺人、麻木迎合,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性地改变历史轨迹,那么我们当然能够创造历史。”   韩启德还表示,中国科协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科学共同体,应该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以建设性的态度,大力推动各项改革,使科研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科研成果的评价更加公正,同时严厉打击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干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施一公教授接过了2010年“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证书。这一科技界殊荣共有3人获得,每人奖金100万元。   施一公教授在现场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听到韩老师的报告,很意外,很振奋。”   施一公介绍,文章发表后,受到多位高层领导重视,而这一次也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回应。   在会场,施一公给远在北京的饶毅教授发去短信,很快得到回复,“好极了”。   1日晚,饶毅教授在回复中国青年报记者邮件中称,不少科学家在私下表示过同样意见,有些还更尖锐和深刻,但公开说的不多。目前已经获悉的是,针对《科学》杂志社论文章,国家有关领导正在敦促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改革措施。   “韩启德老师的支持,代表了中国一批正直科学家的意见,希望能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饶毅教授说。
  • 近3年中国科协发布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难题对比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中国科协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专精覃思、寻求突破。本文对近3年发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难题分领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读者参考。领域2024年2023年2022年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基础科学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利用新型符合测量方式能否搜寻磁单极子和轴子暗物质的存在?非线性效应会随尺度变化吗?影响高性能纤维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什么?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轮轨系统耦合机理及能量场分布特征?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地球科学/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生态环境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制造科技实现氨氢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信息科技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先进材料通过耦合与杂化实现柔性材料的功能涌现/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资源能源以电-氢-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态燃烧?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空天科技/如何实现飞行器在上层大气层机动飞行?/农业科技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如何适应土壤环境?/生命健康人类表型组微观与整体的复杂关联及其机制解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素与免疫疗法的互作及机制研究生殖衰老的触发及延迟机制是什么?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基础科学/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地球科学高地震烈度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的安全可靠性研究//生态环境通过高效温和活化转化及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制造科技基础设施领域自主工程设计软件问题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介科学支撑多相反应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的一步放大如何突破多灾种驱动作用下艰险山区国家重大铁路超高宽幅站场路基长期风险评估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信息科技//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先进材料大尺寸半导体硅单晶品质管控理论与技术如何解决稀土基体中痕量杂质的高效分离难题,突破高纯稀土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及装备?/资源能源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如何突破新能源废料清洁高值化利用?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是什么?如何突破低铂、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空天科技冰巨星及其卫星就位探测飞行器技术研究如何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的快速往返?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农业科技如何实现大田作物绿色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生命健康空间多维组学引航下一代分子病理诊断革新以高通量多模态的方式实现脑机交互如何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临床医疗中?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十大产业技术问题生态环境基于数字技术的碳排放监测方法研究如何高值利用有机污染化工废盐,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梯级水库群如何实现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调控?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制造科技基于CTCS的市域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突破/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信息科技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开发高端芯片制程受限背景下实现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如何发展面向高性能和低成本产业升级的自主可控SoC芯片?如何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优势,快速实现芯粒(Chiplet)技术和产业突破?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先进材料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资源能源采用清洁能源实现低成本低碳炼铁石油基炭材料高端化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构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实现安全稳定送出?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空天科技云网融合技术在卫星互联网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柔性薄膜技术实现星载轻质可展开阵列天线?/农业科技饲料原料豆粕玉米替代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如何实现生殖干细胞精准移植技术在养殖鱼类单性种质创制中的广泛应用?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生命健康应用AI眼底血管健康技术促进相关代谢疾病分级诊疗构建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繁育技术体系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从领域来看,生态环境前沿科学问题,从“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转变为“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近几年对新污染物的研究趋于体系化,但是我国新污染物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治理难度大、技术复杂程度高、科学认知不足等困难和挑战。面对新挑战以及新的防控需求,应以构建新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完善风险评价方法学、识别重点风险源为目标,开展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工程技术难题,从传统高碳排领域污染治理转变为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碳平衡方向。在产业技术问题方面,研究问题发生了从“低碳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再到“数字化发展”的转变。资源能源领域,研究重点为利用清洁能源实现传统高耗能、高碳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人工智能和芯片开发依然是信息科技领域研究的重点;先进材料、空天科技、农业科技依然是重点攻克领域;生命健康领域研究方向趋向于微观研究和AI技术。
  • 中国科协5年4840万支持精品科技期刊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协获悉,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技期刊资助体系——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5年来共资助454种(次)期刊,资助总额4840万元。   据介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和重要的出版与学术交流资源。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2006—2010年的5年中,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建设促进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提升,推进了科技期刊国际化与网络化进程,培育出一批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精品科技期刊,带动了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立足于专家办刊、专业办刊,不断提升编辑出版质量,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积极建设高素质办刊人才队伍,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出版指标显著提升。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原创论文、基金论文、重大科研项目进展与学科热点等高质量稿件,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根据汤森路透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植物学报》(英文版)2010年影响因子较上年增长62%,达到1.396,《分子植物》(英文版)创刊两年,SCI影响因子达到2.784,在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报告收录的全球植物科学期刊排名中进入了前15%行列。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努力提高稿源、编审、出版与发行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同行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植物学报》(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国际编委比例分别达到53%、54%、62%。国际编委在组织海外投稿、推荐优秀稿件、海外审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编委会组稿达56%,国际审稿量达80%。《中国药理学》(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的海外审稿专家比例均在60%以上,更多的项目期刊加入国际检索系统和国际全文发布平台,《植物学报》(英文版)被SCI-E、PubMed等66种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注重数字化平台建设,从在线稿件处理、在线出版、开放获取等方面加强了期刊网站建设。并借助国外出版商的网络出版平台和市场推广与营销能力,使期刊的网络版下载量、论文的国际浏览量和下载量均有提升。
  • 752人!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公示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各立项单位共遴选出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752人(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人选)。本届项目围绕“四个面向”,以能力、素质、潜质为标准,重点支持积极投身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重点支持从事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攻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临床案例、科研仪器、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中发布高水平案例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适当向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的青年成员倾斜。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立项单位推荐拟入选者名单(共75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序号姓名性别研究领域工作单位遴选单位1乙楠楠女科技管理与政策东南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丁大尉男电力电子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3丁宁男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中国中文信息学会4丁青青女金属结构材料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5丁格格女微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及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6于茜女图像识别与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7于淑艳女金属能源和环境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8万凯迪男动力装置中的燃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9万清男感光材料南昌航空大学中国感光学会10马丹跃女物理信息传感机理与传感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11马田女微生物合成与智能制造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2马亚锐女肿瘤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3马延飞男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4马凯男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15马奎男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四川大学中国化工学会16马宪永男铁道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公路学会17马骁女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学会18马晋超男含能分子设计与合成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19马梦冬男先进结构陶瓷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0马超男卫星导航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1王一同女资源循环科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2王力男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3王川女多模态感知与情景计算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24王天宏男其他电器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5王长擂男光电转换材料、器件及技术苏州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6王业明男呼吸系统炎症与感染中日友好医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7王帅男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8王永魁男船舶和水下航行器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9王亚林男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30王当歌男药剂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国药学会31王刚男水产养殖设施与养殖工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32王华男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湘潭大学中国数学会33王兆丰男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34王江涛男复合材料力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35王红女机器学习基础理论与方法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腾讯企业科协36王志鹏男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清华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37王何男流体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38王伯林男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39王宏跃女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检验检测学会40王青祥男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41王若瑜女多相催化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42王林林女智能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43王松松男重金属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44王枫梅女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化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45王杰男水文学与水循环兰州大学中国地理学会46王岩女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47王佳星女可穿戴、医疗及服务机器人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48王依晨女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49王欣男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50王单女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1王建园男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52王建坤男机器人运动与路径规划南方科技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53王春艳女工程管理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54王俊男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深圳大学中国煤炭学会55王洋男动力装置中的燃烧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56王恒男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57王晓亭女半导体光探测器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子学会58王倩女非感染性炎症与免疫暨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59王健男仿生机器人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60王梦然女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61王梓贤男肿瘤免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62王雪帆男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63王雪岩女新功能、新结构芯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学会64王康旭男粮油及其食品储藏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粮油学会65王康康男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66王维维男矿物加工工程包头稀土研究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67王琳琳女企业技术管理与创新管理南开大学中国技术经济学会68王鹏男信息系统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69王睿男电力系统东北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70王慧女环境放射化学海南大学中国发明协会71王慧宁女岩石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72王磊男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73王毅男电力系统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74王毅男密码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密码学会75王耀祖男钢铁冶金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76牛文静女水文、水资源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水利学会77牛夷女多探测器信息获取与融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78毛帆女水产免疫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79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93龙寰女电力系统控制东南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公示
    按照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立项要求,各立项单位共遴选出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445人(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人选)。根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规定,现对这445名人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2月25日-3月4日。在公示期间,若对人选名单有异议,请书面实名向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创平台处反映。联 系 人:丁 宁 李 芳   联系电话:010-68581366   邮 箱:kechuangpingtai@cast.org.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100863)附件: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者名单.pdf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2022年2月25日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 (共 445 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 2011年中国科协年度学术建设情况发布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将在2014年首飞,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首飞成功 第三代核电AP1000核岛锻件全部研制成功 建成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中试线 成功研制出单价、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打破了跨国公司垄断……”4月7日,中国科协举行2011年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了共涉及22个学科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   2010年,中国科协继续组织中国化学会等全国学会,分别对化学、心理学、机械工程、农业工程、航空科学技术、兵器科学技术、食品科学技术等22个学科的发展状况开展分析研究,总结近年来我国在这些学科领域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白春礼介绍说,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体系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化学等22个学科的综合分析,目前学科发展显现出四大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各相关学科更加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攻关,在航空、航天、兵器和能源等战略性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相应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学科水平稳步提高。   例如,大型飞机和直升机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炮射末敏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发先进末敏弹的国家 基本掌握600吨级大型钢锭制造技术和锻造过程材料组织控制技术,核电等高端大锻件实现国产化,自由锻液压机的等级和数量步入世界前列 实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和批量供货 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装置研制成功等。   这些具有独创特色的高水平科技进展,为我国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突出范例。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相关学科更加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例如,提出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的抗性预防性治理技术,累计增收节支上百亿元 筛选出一批抗旱节水新材料和新品种,形成了农业节水设备与制剂生产企业群,每年实现经济效益达20亿元以上 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麦草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体系,为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作出贡献等。   三是完善基础研究体系,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相关学科更加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在一些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了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四是着眼科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民生。各相关学科中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春礼表示,22个学科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成果,攻克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正在加快,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科协先后开展了85个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以此来总结我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探索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5年来,先后有近万名专家学者参与了学科发展研究,目前已出版系列学科发展报告126卷,综合报告5卷,总发行约27万册。
  • 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
    12月6日,中国科协公布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马伟明、王恩哥、尼玛卓玛(女,藏族)、杨宝峰、张喜刚、张新友、张曙光、陈进、易小刚、钟南山十人获此殊荣。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介绍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有关情况。   据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2009年经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准保留。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对原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9月30日至10月14日期间,中国科协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农民日报、健康报、解放军报、人民网、中国科协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等11家媒体,开展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公众投票活动,共有448.3万人参与投票,有效选票341.1万张。10月25日,评审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进行了终评。10月31日,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审议。经上述程序,评选产生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据了解,此次评选产生的1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为53岁,分别来自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布在科研(含国防科技)、企业、农业、卫生医疗、科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65场!中国科协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
    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4月13日,《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正式上线发布,并首次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英文版目录Top Academic Conference 2022,入选的765场会议成为本年度授权使用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标识的学术会议。经专家提名、学会遴选、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确认、指导委员会审定,《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最终收录122家单位推荐的765个重要学术会议。《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和Top Academic Conference 2022采取线上发布方式,滚动更新入选会议权威讯息,广大科技工作者可登陆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官网(https://tac.castscs.org.cn/)或关注微信服务号“重要学术会议指南”,随时随地查询收录学术会议情况。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作风学风建设,促进科技领域学术会议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已累计组织动员171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其中82个单位连续5年参与《指南》推荐工作;年均推荐会议721个;累计动员2643余名院士、专家参与推荐,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关注与好评。据介绍,中国科协将通过持续发布《指南》,推动提高学术会议质量、发扬学术民主,推动学术交流合作和知识传播,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求真务实、奖掖后学、开放合作的学术会风,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优化创新生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