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职业健康检查

仪器信息网职业健康检查专题为您整合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职业健康检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职业健康检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职业健康检查话题讨论。

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的资讯

  • 华测检测拟1000万元设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华测检测7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在广州市设立一家专业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服务的医疗机构。项目计划现金总投资为1000万元。   华测检测称,随着国家对职业病防治的愈加愈加重视重视,我国的职业健康检查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此次投资,旨在在广州市建设具备职业病检查能力的医疗机构,成为可服务于广东省全境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据公告,项目预计正常测试服务年平均利润为216.67万元,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0.45%,投资回收期为4.11年(静态、含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预计2014年正式投产。前两年预计在市场开拓和人员培训的费用支出较大,随着收入的增长,2015年预计能够达到收支平衡,2016年累计扭亏为盈。   据公司预计,截至2019 年,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20.45%,年平均利润为216.6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11 年(静态、含建设期)。   华测检测15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5303万元至6225万元,同比增15%至35%。   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系所处的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稳定,随着品牌知名度、公信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前期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开发新产品等战略扩张成果的显现,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华测检测22日报收14.45元,上涨7.04%。
  • 十三五计生规划:建立全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
    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2以下。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17.94下降到113.51,201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75亿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部门协同,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协调制定和完善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经济社会政策,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等奖励假的待遇保障。倡导适龄生育,支持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  针对提升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规划提出,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落实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在全国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推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扩展到城市计划怀孕夫妇。继续开展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人群覆盖率。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免费服务项目。为城乡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规划还提出,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人口和计生信息化建设和战略政策研究,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附件:计生规划.pdf
  • 涨知识| 直升机的健康检查,离不开它!
    直升机作为20世纪最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如今,直升机已可以广泛应用在运输、救护、旅行等多个领域。直升机发动机是高度复杂的精密机械,其工作场所是千米高空,任何一处缺陷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时时刻刻保持直升机的“身体健康”。 9月5日,赛峰直升机发动机有限公司在青岛举办了首届中国孔探技能比赛,赛峰直升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直升机发动机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也是唯一全力专注于直升机发动机的制造商。本次大赛旨在提高用户孔探检查技能,提升直升机发动机在翼操作安全水平,降低非计划换发风险。奥林巴斯孔探仪器全程助力孔探比赛,并为本次比赛提供技术支持及奖品支持,奥林巴斯科学事业统括副总经理出射邦弘先生出席此次大赛并为获胜者颁发了一等奖。奥林巴斯科学事业统括副总经理出射邦弘先生为获奖者颁奖【孔探技能,各路高手“秀操作”】 发动机空间狭小,获得最佳测量和评估缺陷画面的角度有时是唯一的,如果拍摄角度不对,就有可能留下拍摄死角,给缺陷判断带来麻烦。所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孔探人员,优秀的摄影技巧是必备技能。在此次比赛之前,主办方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为期两天的高级孔探培训活动,同时,作为设备供应商的奥林巴斯,也在现场为选手们介绍了设备操作的相关技能。通过培训,选手们对孔探检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在操作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这也让选手们对于最后一日的比赛有了更多信心。孔探技能赛前培训大赛当天,在紧张激烈的竞赛过程中,选手们面对发动机内的各种缺陷,沉着冷静,表现出了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过硬的孔探技能。选手们精湛的操作技术及熟练的手法,充分展示发动机孔探的“高、精、尖”技术含量,同时参赛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支持也得到了提升。孔探技能比赛现场【检查帮手,工业内窥镜“显神通”】孔探检测的工作就像医生一样,对直升机的“心脏”——发动机来进行“望闻问切”。 通过孔探,可以提前发现发动机内部隐患,为机务人员做好预防性维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而这一工作最好的伙伴,莫过于工业内窥镜。此次大赛,作为技术支持的奥林巴斯提供了培训及比赛所使用的工业内窥镜IPLEX G Lite、GX以及NX。奥林巴斯IPLEX G Lite工业内窥镜拥有便携、防护性能高、操控性强、图像质量佳等特点,搭配风电KIT等特制搭配组件,能够突破复杂环境的限制,助力操作人员更加轻松、高效的进行孔探检测。IPLEX GX具有高效检测的高性能成像功能,采用的人体工学设计使操作更方便,且实现了远程实时观看功能。而IPLEX NX系列工业内窥镜则拥有高画质图像、扩展测量能力以及优化的检查操作的特点,帮助技术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取得优质效果。新推出的激光3D阵列扫描测量功能,更是得到了在场使用者的一致好评!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的出现,也为中国航空航天安全领域提供了有效保障。此次大赛,不仅提高了用户孔探检查技能,同时也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工业内窥镜的研发对于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工业内窥镜”,这一看似冷冰冰的仪器,其实向来不乏暖心的温度。未来,奥林巴斯会继续秉持 “实现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继续深耕三大业务领域,用科技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 印度这台健康ATM机 吐出的是化验报告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45" title=" 1452060714d89f96a7d3c1f89d.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4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85124060-ca6c-4de7-b4f5-a594f1faeff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现在,每走进一家医院所有的程序都让人有种到了银行的错觉,无论是挂号、问诊还是取药都类似于银行的叫号系统。要是医院再添一部ATM机,那就真和银行差不多了。最近还真就有一家印度公司设计了这样一款健康ATM机,不过这里的ATM指的是Automatic Telehealth Machine,也就是自动远程医疗机器。 /p p   这款ATM机是印度孟买印度理工学院的三个学生成立的公司YOLO Health设计的。在印度,人们只有在病情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去看医生,预防医疗的概念更是完全没有。随着印度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预防性的健康检查越来越重要。这三个人就是想改变这种情况。他们认为如果平时注意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完全可以避免患重病。于是三人就设计了这款健康ATM(Automatic Telehealth Machine)。 /p p   就像你打开自动取款机就能查询账户交易项目一样,打开YOLO Health ATM也可以查询自己的健康状况。这款机器的首要功能就是DIY健康检查(DIY health check-ups)。患者无需预约,就能在健康ATM上进行健康检查并能很快得到即时的健康报告。机器里面自带说明,可以指导患者一步一步进行检查,如果需要还会有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手把手地指导。通过这款机器,患者可以检测身高、体重、BMI、体脂比、血压、12导联心电图、血糖、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血红素、脉搏,、非接触式及时体温、骨密度、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这和该公司注重预防医疗的初衷相符。 /p p   患者的所有检查报告和结果都可以电子形式存储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YOLO Health的线上服务以及随后即将发布的移动应用来检查和管理自己的病史,同时患者也可以自己上传检查报告或扫描化验表格等。这样以来患者就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生命体征走向,这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胆固醇等慢性的患者尤为重要。 /p p   另外,YOLO Health还希望通过这款设备连接著名医院的专家和患者,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患者。其实这就是远程医疗理念,希望通过这款ATM使患者可以和医生进行视频交流并得到实时的回复。 /p p   在印度的乡村地区,由于缺乏基础医疗、医生患者比例较低以及基础医疗中心功能不足,乡村地区的人口健康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YOLO Health所关注的问题。YOLO Health希望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和和印度各地政府以及大型私企的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进行合作,为贫困地区的人们送去基础医疗服务。一方面,在乡村和偏远地区设立远程医疗中心或远程医疗点,另一方面建立一个包括各地著名医院在内的远程咨询网络。从而让各大医院的服务延伸至更多人群,同时也减少患者的来回路上的颠簸和等待时间。目前,YOLO Health已经和五家大型民营医院建立了合作,作为其远程咨询网络的一部分。这一网络将帮助他们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及时通道,向所列医院的专家进行咨询。 /p p   除了医院和偏远地区的患者之外,YOLO Health瞄准的另一大客户是各大企业。他们认为,不仅医疗提供者可以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企业雇佣方也可以。这些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员工医疗的两大挑战:费用和就医渠道。 /p p   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健康ATM机、健康项目和健康意识培训等帮助企业为员工提供7天14小时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帮员工免去预约和等待的时间。相比于传统医疗方式这种方式价格更便宜也更方便,并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医疗花费、改善员工健康、提高员工其生产力和降低矿工。目前YOLO Health已经和孟买的两家国有公司和三家私营企业签订了合同。 /p p   YOLO Health的目标是在未来12个月内和100家企业展开合作,为他们的员工提供健康项目,并且在未来12个月与20家医院建立合作,让他们加入其远程医疗网络。另外,他们还计划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在乡村地区设立50个健康ATM机。YOLO Health的野心还不止与此,他们还在积极开拓非洲和中东市场,并已经和这些地区的几家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YOLO Health计划2016年3月进行首轮融资。 /p
  • CNAS检查机构认可数量突破200家
    近年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检查机构认可工作快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7月底,获准认可的检查机构数量已突破200家,其认可数量、规模和增长率在亚洲同行中名列前茅。   在认可领域方面,获准认可的检查机构主要分布在建设工程、商品检验、特种设备、信息安全、货物运输、健康检查、司法鉴定及机动车安全检查等传统的检查领域 与此同时,CNAS积极跟踪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态,开展了高速铁路系统运输条件检查领域的认可,并关注社会热点需求,开展了节能与环保领域检查机构的认可工作,体现了CNAS检查机构认可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理念,获得相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在认可技术方面,CNAS检查机构认可评审技术在亚太地区积极创新,不断完善认可体系文件,规范认可评审活动,控制认可风险,提高认可有效性,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同和称道。   CNAS检查机构认可工作任重道远,今后将按照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的相关要求,加强同兄弟部门的沟通与行业协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认真贯彻落实质检总局“质量提升”活动要求为契机,再接再厉,努力进取,扎实工作,严格控制认可风险,进一步提高认可有效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时也为国际检查机构认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天津建立健康自测室 仪器温馨运用获好评
    日前,天津市CDC专家来到南开区视察评审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家们参观了水上公园医院的“健康自测室”,并观摩该院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查看水上公园街道办事处工间操开展情况。   专家们对水上公园医院创立“健康自测室”的初衷、过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亲自体验了各项检测仪器,认为该院将健康检查仪器整合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下,为群众自主轻松检测起到了很好帮助作用。随后,专家们观摩了该院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倾听了自我管理小组中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专家们对患者自主发明的“被窝操”给予肯定,对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给予认可,专家表示,该院的自我管理小组中患者之间交流方式随意,既有用药知识,又有日常饮食起居注意事项,使每一位参与者充分了解了慢性病的预防措施,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最后,专家们深入水上公园街道办事处,观看了该单位开展工间操的情况,专家们认为在企事业单位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职工身体素质的提高。   南开区以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内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公报》从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病人医药费用、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妇幼卫生与健康老龄化、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人口家庭发展等9方面进行了梳理。卫生健康事业“家底”更为厚实、人民健康保障更为有力,各项指标持续优化,整体呈现“两增一稳多路并进”的发展态势。以下为全文: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个,比上年增加8013个。其中:医院365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7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276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17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754个。全国共设置10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中,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327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651个),二级医院10848个,一级医院12649个,未定级医院9798个(见表1)。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909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412个,200~499张床位医院5017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68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1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16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038个),乡镇卫生院34943个,诊所和医务室271056个,村卫生室59929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76个,其中:省级31个、地(市)级410个、县(区、县级市)级2755个。卫生监督机构3010个,其中:省级25个、地(市)级315个、县(区、县级市)级2487个。妇幼保健机构3032个,其中:省级26个、地(市)级377个、县(区、县级市)级2554个。(二)床位数。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44.8万张,其中:医院741.3万张(占78.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1.2万张(占18.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2万张(占3.2%)。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0.2%,民营医院床位占29.8%。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34.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28.1万张(公立医院增加11.6万张,民营医院增加16.6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6.3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增加0.6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20年6.46张增加到2021年6.70张。(三)卫生人员总数。2021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1398.3万人,比上年增加50.8万人(增长3.8%)。2021年末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1124.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注册护士501.8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56.4万人(增长5.3%)(见表2)。2021年末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847.8万人(占60.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3.2万人(占31.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5.8万人(占6.9%)。2021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5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08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79人(见表3)。(四)卫生总费用。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75593.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20718.5亿元,占27.4%;社会卫生支出33920.3亿元,占44.9%;个人卫生支出20954.8亿元,占27.7%。人均卫生总费用534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6.5%(见表4)。二、医疗服务(一)门诊和住院量。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2021年居民平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0次。2021年总诊疗量中,医院38.8亿人次(占4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5亿人次(占50.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4亿人次(占4.0%)。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增加5.6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增加1.3亿人次。2021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2.7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4.2%),民营医院诊疗人次6.1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5.8%)(见表5)。2021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20.0亿,比上年增加1.5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量占总诊疗人次的23.6%,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24726万,比上年增加1713万人次(增长7.4%),居民年住院率为17.5%。2021年入院中,医院20149万人次(占8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92万人次(占14.5%),其他机构985万人次(占4.0%)。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1797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减少115万人次,其他医疗机构入院增加32万人次。2021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次16404万(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81.4%),民营医院入院人次3745万(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18.6%)(见表5)。(二)医院医师工作负荷。2021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5人次、住院2.2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0人次、住院2.2床日(见表6)。(三)病床使用。2021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74.6%,其中:公立医院80.3%。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增加2.3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增加2.9个百分点)。2021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2日(其中:公立医院9.0日),与上年比较,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减少0.3日(其中公立医院减少0.3日)(见表7)。(四)改善医疗服务。截至2021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54.5%开展了预约诊疗,91.3%开展临床路径管理,64.6%开展远程医疗服务,87.6%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92.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五)血液保障。2021年,全年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1674.5万人次,采血量达到2855.9万单位,较2020年分别增长7.5%和8.0%,千人口献血率12。三、基层卫生服务(一)农村卫生。2021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含县级市)医院17294所、县级(含县级市)妇幼保健机构1868所、县级(含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9所、县级(含县级市)卫生监督所1761所,四类县级(含县级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352.1万人。2021年底,全国2.96万个乡镇共设3.5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41.7万张,卫生人员149.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8.5万人)。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819个,床位增加2.7万张,人员增加1.1万人(见表8)。2021年底,全国49.0万个行政村共设59.9万个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人员136.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6万人、注册护士19.3万人、持乡村医生证的人员和卫生员69.1万。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1.0万个,执业(助理)医师增加1.1万人(见表9)。2021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13.1亿,比上年增加1.5亿人次;入院人次数8371.8万,比上年增加306.9万人次;病床使用率72.3%,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2021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11.6亿,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入院人次3223.0万,比上年减少160.3万人次。2021年,医师日均担负诊疗8.9人次、住院1.2床日,病床使用率48.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6日。与上年相比,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增加0.4人次,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减少0.1床日,病床使用率下降2.2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无变化。2021年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3.4亿,比上年减少0.9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239人次。(二)社区卫生。2021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16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038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29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49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55.5万人,平均每个中心5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2.8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3.5万人,增长5.4%。2021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7.0亿,入院人次319.3万;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6.9万人次,年入院量315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4.6人次、住院0.5床日。2021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1.4亿,平均每个站年诊疗量5379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1.0人次(见表10)。(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20年的74元提高至2021年的79元。2021年,年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11941.2万,接受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938.4万,接受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3571.3万。四、中医药服务(一)中医类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7336个,比上年增加4981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715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71583个,中医类研究机构38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233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4753个(见表11)。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0.5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19.7万张(占79.5%)。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7.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4.9万张。2021年,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9.6%,社区卫生服务站占93.0%,乡镇卫生院占99.1%,村卫生室占79.9%(见表12)。2021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88.4万人,比上年增加5.5万人(增长6.6%)。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3.2万人,中药师(士)13.6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均有所增加(见表13)。(二)中医医疗服务。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2.0亿,比上年增加1.4亿人次(增长13.7%)。其中:中医类医院6.9亿人次(占57.3%),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2.0亿人次(占17.0%),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3.1亿人次(占25.7%)。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3800.2万,比上年增加296.0万人次(增长8.4%)。其中:中医类医院3151.9万人次(占82.9%),中医类门诊部0.8万人次,非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647.5万人次(占17.0%)(见表14)。五、病人医药费用(一)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021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329.2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1.5%,按可比价格上涨0.6%;次均住院费用11002.9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3.6%,按可比价格上涨2.7%。日均住院费用1191.7元(见表15)。2021年,医院次均门诊药费(123.3元)占次均门诊费用的37.5%,比上年(39.1%)下降1.6个百分点;医院次均住院药费(2759.5元)占次均住院费用的25.1%,比上年(26.2%)下降1.1个百分点。2021年各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下降0.9%(当年价格,下同),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1%(见表15)。(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164.3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下降1.0%,按可比价格下降1.8%;次均住院费用3649.9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2.5%,按可比价格上涨1.6%(见表16)。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药费(118.9元)占次均门诊费用的72.4%,比上年(75.3%)下降2.9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药费(1088.8元)占次均住院费用的29.8%,比上年(31.6%)下降1.8个百分点。2021年,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87.5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3.3%,按可比价格上涨2.4%;次均住院费用2166.5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0%,按可比价格上涨3.1%。日均住院费用329.3元(见表16)。2021年,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药费(51.5元)占次均门诊费用的58.9%,比上年(61.2%)下降2.3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药费(719.4元)占次均住院费用的33.2%,比上年(35.1%)下降1.9个百分点。六、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1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24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866例,本土病例8377例;无症状感染者626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047例,本土病例1218例。全年报告治愈出院病例1272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331例,本土病例6394;死亡病例2例。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政策体系,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修订印发85类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制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等方案。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283533.2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1068.5万人;全国共有1193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4168万份/天,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高;全国共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800余家。(二)传染病报告发病和死亡。202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272.7万例,报告死亡2.2万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布鲁氏菌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3%。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9.7%(见表17)。202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93.46/10万,死亡率为1.5733/10万。2021年,全国11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50.6万例,死亡19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9%。报告死亡数较多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4.7%(见表18)。2021年,全国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48.71/10万,死亡率为0.0013/10万。(三)血吸虫病防治。2021年底,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451个;达到消除、传播阻断、传播控制的县(市、区)分别为339个、100个、12个;2021年,全国晚期血吸虫病病人29037人,比上年减少480人。(四)地方病防治。2021年底,全国克山病病区县(市、区)数330个,已消除330个,现症病人0.4万人;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数379个,已消除379个,现症病人17.2万人;碘缺乏病县(市、区)数2799个,消除2799个。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县(市、区)数1041个,控制953个,病区村(居委会)数73902个,8~12周岁氟斑牙病人29.8万人,氟骨症病人6.6万人;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区)数171个,控制数171个,8~12周岁氟斑牙病人5.5万人,氟骨症病人15.4万人。(五)慢性病综合防治。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创新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截至2021年底,建设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2855个县(市、区)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全国建立了605个死因监测点和2085个肿瘤登记点。2021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311.6万高危人群开展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干预项目筛查155.9万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年度免费口腔检查484.4万人。(六)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完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网络,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指导下,基层医务人员对633.1万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并提供康复指导。(七)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控制。2021年,在全国所有县区开展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共设置监测点13.5万个,采集27.0万份水样开展水质检测;在87个城市设置167个监测点,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在132个城市设置公共场所监测点,对7240家公共场所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2021年,在1606个县(市、区)的8710个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共监测273.6万人;在1683个县(市、区)的2307所幼儿园和6286所中小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共监测373.9万人。(八)职业病防治。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022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05家,化学品毒性鉴定中心2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067家,职业病诊断机构588家;中央转移地方资金建设671家尘肺病康复站(点),覆盖辖区内近17万名尘肺病患者,患者对康复服务满意度达96%。2021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540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187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1809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123例,职业性传染病339例,职业性化学中毒567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83例,职业性皮肤病83例,职业性肿瘤79例,职业性眼病43例(含5例放射性白内障),职业性放射性疾病5例,其他职业病8例。七、妇幼卫生与健康老龄化(一)妇幼保健。2021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7.6%,产后访视率96.0%。与上年比较,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均有提高(见表19)。2021年住院分娩率为99.9%(市100.0%,县99.9%),基本实现全部住院分娩。2021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2.8%,与上年基本持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2.9%,比上年略有提高(见表19)。(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据全国妇幼健康监测,202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其中:城市4.1‰,农村8.5‰;婴儿死亡率5.0‰,其中:城市3.2‰,农村5.8‰。与上年相比,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见表20)。
  • 关爱你我,守护健康 | 欧波同集团员工2020年度健康体检正在持续进行中
    2020年4月欧波同工会向全体员工发放了体检卡,一年一度的员工健康关爱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此次健康福利惠及欧波同集团旗下各公司、各岗位人员,北京、上海、鞍山及各地办事处的员工均可持体检卡到对应体检地点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员工可根据自己年龄、性别等健康条件选择不同体检服务。欧波同集团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不仅为员工提供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激励个人价值的实现,更着眼细微之处,注重员工身心健康、学习提升等,共同打造一支充满朝气、和谐互爱的优秀团队。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祝愿所有欧波同人拥有健康活力的体魄,奋斗不息,砥砺前行!关于欧波同欧波同(中国)有限公司(OPTON),是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多元化的科技集团公司,是全球实验室解决方案服务商!欧波同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香港),旗下拥有国际贸易、行业解决方案研发、第三方技术服务、融资租赁等业务板块。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卓越发展已经与德国蔡司(ZEISS)公司、美国Gatan公司、英国Bright公司等多家国际顶尖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opton.com.cn。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规划》确定了七项工作任务。一是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二是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和伤害预防干预,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环境健康与食品药品安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三是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加强职业健康保护,保障脱贫地区和残疾人等相关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四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快补齐服务短板。五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六是做优做强健康产业。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促进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推进健康相关业态融合发展。七是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加强交流合作。以下问《规划》原文:“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0.25%提高到23.15%,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体系基本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和干预持续加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全部取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基本药物数量从520种增加到685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形成常态化机制,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办医稳步发展,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健康扶贫任务全面完成,832个脱贫县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脱贫县并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历史性消除脱贫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高血压等4种慢性病患者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现。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独特优势日益彰显。经过努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婴儿死亡率从8.1‰降至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7‰降至7.5‰,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0万降至16.9/10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7.7%。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一些已经控制或消除的传染病面临再流行风险。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患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健康等问题仍较突出。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康复、护理等需求迅速增长。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亟待加强。需要加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二)基本原则。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完善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预防为主,强化基层。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强化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资源下沉,密切上下协作,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高质量,促进均衡。把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作为重点,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差异。改革创新,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处置能力。统筹预防、诊疗、康复,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需要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降低,寄生虫病、重点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危害持续得到控制和消除,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分级诊疗格局逐步构建,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医药制造等健康产业持续发展。——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发展指标展望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三、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一)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定位,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强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机构的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落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责,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础。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建立完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探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推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持续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项目,优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实行科学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提高防治结合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协同。充分发挥国家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作用,探索建立跨区域疫情监测站点,实现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时分析、集中研判、及时报告。研究建立完善新发未知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机制,依托公共卫生、动物疫病、口岸检疫、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系统拓展信息报告渠道,打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渠道,开通社会公众主动报告渠道。压实信息报告责任,明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等具体要求。健全风险评估方法和制度,提高监测分析、综合评价和潜在隐患早期识别能力。(三)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发挥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实现监测预警、发现报告、风险评估、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等环节职责清晰、无缝对接,确保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决策主体和处置原则,明确相关部门及机构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完善首诊负责、联合会诊等制度和处置流程,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处置能力。完善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机制。依托大型综合医院,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队伍,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国家救援力量整体调动与支援机制。(四)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全面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留观室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麻醉、消化、心血管、护理、康复等专科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依托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地市级传染病救治网络,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边境地区执法执勤力量科学应对重大疫情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应急物资配置,鼓励企业、机关单位和居民参与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协同联动机制。四、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一)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完善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开展健康县区建设,国家和省级健康县区比例不低于40%。进一步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不低于50%。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切实保证学校健康教育时间,提升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倡导树立珍惜食物的意识和养成平衡膳食的习惯,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开展控烟行动,大力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控烟立法,综合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强化戒烟服务。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化体卫融合,举办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倡导主动健康理念,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针对特殊人群开展体育健身指导,加强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运动处方库,推进处方应用。(二)加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完善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多病共防,进一步加强流感、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分析研判,统筹做好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有效防控霍乱、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强化鼠疫自然疫源地、重点地区和疫源不明地区动物间鼠疫的监测、疫源性调查、风险评估和及时处置,加强区域鼠疫联防联控。继续将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有效落实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检测咨询、治疗随访、综合治理等防治措施。全面实施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开展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策略,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和规范化诊疗,实施耐药高危人群筛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加大肺结核患者保障力度。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综合治理,加大动物源头防控力度。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全流程管理,确保接种安全,逐步提高人群接种率。做好流感疫苗供应保障,推动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加强免疫规划冷链系统管理,提升追溯能力。加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力度。巩固重点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成果。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加强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防控,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持续保持消除疟疾状态。完善地方病防控策略,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三)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和伤害预防干预。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覆盖率达到20%。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强化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针对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积极推进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血压普查工作。在医院就诊人群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免费自助血压检测点,引导群众定期检测。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力。多渠道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范围,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普遍开展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以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防治为重点,加强口腔健康工作,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30%以内。强化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和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推动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加强伤害预防干预。完善全国伤害监测体系,拓展儿童伤害监测,开发重点伤害干预技术标准和指南。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减少交通伤害事件的发生。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倒。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加强召回管理,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四)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心理健康。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援助热线的建设与宣传,为公众提供公益服务。加强抑郁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推广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务。按规定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救治救助综合保障。提高常见精神障碍规范化诊疗能力,鼓励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开展远程服务。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五)维护环境健康与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环境健康管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加强噪声对心脑血管、心理等疾病的健康风险研究。加强餐饮油烟治理。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城市清洁取暖,加强农村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开展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强化公共场所及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完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监测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探索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健康影响评估技术体系。开展药品环境风险评估制度研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废弃物源头分类和管理,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加强排放物中粪大肠菌群、肠道病毒等指标监测。提升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构建各方积极参与、协作共建健康环境的格局。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体系和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建成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最严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高食品污染物风险识别能力。全面提升食源性疾病调查溯源能力。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推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重点类别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稳步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优化评审流程,引导推进全域创建和城乡均衡发展。总结推广健康城市试点的有效经验,打造一批健康城市样板,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和健康细胞(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等)建设,培育一批健康细胞建设特色样板。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完善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推行县域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健全农村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强化以环境治理为主、以专业防制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紧密结合,通过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加大科普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促进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工作相融合,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积极作用,推广居民健康管理互助小组、周末大扫除、卫生清洁日、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经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培育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五、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一)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服务。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制度。发挥计生协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扶助标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委托,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法代办入住养老机构、就医陪护等事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完善托育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备案登记、信息公示和质量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托育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制定托育从业人员学历教育和相关职业标准,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和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加强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鼓励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支持“互联网+托育服务”发展,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平台及直播教室,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二)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提供优质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婚前保健,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增补叶酸指导服务,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到2025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80%,产前筛查率不低于7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强化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等重点疾病防治,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诊疗协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孕育能力提升专项攻关,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做好不孕不育诊治服务。支持妇幼保健机构整合预防保健和临床医疗服务。加强妇女健康服务。发展妇女保健特色专科,提高服务能力,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女性内分泌调节、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妇女常见疾病治疗等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开展婴幼儿养育专业指导,加强婴幼儿辅食添加指导,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和生长迟缓率。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完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儿童友
  • 20岁防传染30岁查血糖每个年龄段有重点检查项目
    年近尾声,各大医疗机构迎来了学生和企事业员工体检高峰。面对繁杂的体检项目,小编建议大家在各年龄段应该重点检查的项目。 20岁前重心理 对学龄前以及上小学儿童来说,多动症是需筛查的心理健康检查项目。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但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难与他人相处。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宋崇生说,家长有必要对儿童多动症的筛查引起重视,这有利于阻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扩大化,避免给孩子贴上“笨”标签,否则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处于重新整合阶段,加上学业压力大,易出现强迫症等情绪障碍。 宋崇生介绍,如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反复洗手、反复关门、反复为不必要的事情焦虑等行为,这可能是强迫症的征兆,应及时去医院咨询。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初中、高中都开设了心理课程和心理评估测验,这种评估可以起到筛查作用,能够将潜在的心理问题患者筛查出来。 20岁防传染 20来岁是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时期,是不是就不用注意体检了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黄晶否认了这种说法。 “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黄晶说。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机会也就大了。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把疾病及时扼杀。 30岁查血糖 30岁就关注血糖是不是有点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袁尚华指出,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我们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袁尚华指出,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大部分年轻人体检是跟随单位团体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人也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 40岁关爱心脏 “以前人们认为到了五六十岁再关注心脏健康也来得及,现在40岁开始关注心脏也不早。”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宏涛表示,40岁的人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无论是工作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虽然我们说40岁的人是青壮年,心脏功能理应处于巅峰状态,但现在心脑血管病年轻化,40来岁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闻。”孙宏涛指出,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 50岁护好骨和肠“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海鹰指出,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患有骨质疏松症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袁尚华建议,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 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60岁以上全面查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袁尚华表示,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 “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袁尚华指出,老年人易发的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如果早期发现,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疗。 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但是再精密的仪器也难以检测到某些极细小血管的情况。因此袁尚华建议老人在进行常规西医体检的同时,也应同时进行“防患未然”的中医体检,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偏颇、经络瘀滞所致。“上医治未病”,通过中医体检发现体质及经络异常情况,进行调理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和一些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智力、记忆力下降和衰退的情况。当老年人出现爱忘事、不会算账、出门迷路的情况时,就表明其智力和记忆力已经受损,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这时家人要引起警惕,带老人去医院进行智力、记忆力测验,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大型医院都专门设有老年记忆门诊。
  • 两会委员之声:力推食药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
    p   上官新晨委员表示,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指出“到2020年,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基本建成”。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目前,云南、广西、河南等省份相继出台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制度。 /p p   上官新晨委员建议,首先,要尽快建立省级专职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可根据各地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数量以及现场检查任务量,会同编制部门制定国家、省、市级三个不同层面职业化检查员队伍人员配备标准及专业要求。其次,要统一明确职业化检查员资格准入条件。为保证职业化队伍达到专业化、能力强的要求,建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国家食药监总局参考执业医师等准入制度,严格职业化检查员基本条件,并建立完备的考试、注册、聘用、解聘等制度。第三,统一制定职业化检查员分级管理、薪酬待遇、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第四,统一出台职业化检查员工作规范。第五,强化职业化检查员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职业检查员的职业自豪感,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从而建立一支专业、公平、公正的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p
  • analytica全新特别展,专注职业健康与安全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analytica全新特别展,专注职业健康与安全   很多实验室员工都相信自己完全了解工作的危险性。然而,实验室事故仍然经常发生,这提示我们了解安全方面的最新资讯有多么重要。今年,analytica 2014 将首次推出职业健康与安全特别展。   该特别展将提供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重要信息&mdash &mdash 从如何正确选择防护服,如何安全处理有害物质到避免危险化学反应等各个方面均会涉及。&ldquo 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并将举办精彩的现场演示,由国际专家作讲解&rdquo ,展会项目总监Susanne Grö dl说。在A3展厅的现场实验室里举行的日常实验演示也是活动的一部分:活动将就&ldquo 火和爆炸物&rdquo 和&ldquo 安全处理有害物质/避免健康风险&rdquo 两大主题作专题讲座。&ldquo 火和爆炸物&rdquo 的讲座由asecos提供,每天12点开始。Asecos的专家将介绍如何避免火灾,并解答如下问题:如何储存有害物质?要避免危险,应考虑实验室化学品的哪些性质?该讲座的目的是提高观众的风险意识,并教给他们适当的防护手段。毕竟,即便是最小的火花也可能带来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在analytica期间,观众能够亲身体会极小数量的有害物质如何引起粉尘爆炸、放热反应以及可控小火及闪火等。例如,装有3.0氢的气球碰到明火就会燃烧。国外观众可以在下午14:00观看演示,届时将有英文解说。   下午16:00, 将会将举办&ldquo 安全操作有害材料/利用EMKG和PPE避免健康风险&rdquo 讲座,讨论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健康保护。Bernd Kraft公司的实验室化学品专家将演示组织实验室的最佳途径,包括选择恰当的保护服、面罩和手套等。专家们还会介绍如何采用EMKG(易用工作间控制方案)根据危险性将实验室化学品分类和Bernd Kraft采用何种方法确定适当的PPE(个人防护装备)。该特别展还会展示各类安保产品如安全柜、气体探测器和防护服等。   # # #   关于analytica   analytica是分析、诊断、生物及实验室技术领域的国际盛会,每两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一届。自1968年品牌创立以来,展会以发展成为全球分析、诊断、生物技术行业和科研及应用行业用户的重要交易平台。展会同期举办的analytica国际研讨会是全球领先的分析学术盛会,为科研界精英讨论化学、生化和实验室药物等问题提供绝佳机会。2012年共有30,481名观众和1,026家展商参加analytica。   更多展会和相关活动信息请访问:www.analytica.de/en   关于analytica China   analytica China(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是analytica全球网络的一部分。2014年9月24-26日analytica China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2、N3馆隆重召开。展会规模将达30,000平方米,预计将吸引超过20个国家及地区约700家中外展商,集中展示包括分析仪器、测试测量、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试剂耗材和通用实验室设备等在内的最新产品及应用,提供全方位的实验室技术解决方案。更多信息,敬请访问展会官网:www.a-c.cn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展览企业之一。仅在慕尼黑一地,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就每年组织近40场展览,涵盖资本货物、消费品及高科技行业等众多领域。每年有超过30,000家展商和近200万观众参加集团在慕尼黑展览中心、ICM-慕尼黑国际会议中心和慕尼黑MOC展览中心举办的展会。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举办的领先国际展会均接受独立审计。   此外,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还在亚洲、俄罗斯、中东和南非举办展览。集团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拥有9家分公司,并在6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服务于90多个国家,并形成自己的全球性业务网络。集团在可持续性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是世界上第一家由TÜ V SÜ D 授予高能效认证的展览企业。
  • 18家认证机构监督检查情况通报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2022年自愿性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自愿性认证市场秩序,提升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我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自愿性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贵阳市局对注册在贵州省内的4家认证机构组织开展全覆盖检查,4家机构目前发出的各类认证证书约1800余张,主要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有机产品认证等传统认证领域。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抽取的名单对200张认证证书的获证组织开展了检查,涉及14个认证机构、23个认证领域。部分获证组织因为搬迁、关停或疫情影响等原因未能开展现场检查,实际检查180张认证证书,涉及14个认证机构、22个认证领域。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认证机构基本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和相关认证规则的要求,依法依规开展认证活动,暂未发现减少或遗漏认证程序、买证卖证、虚假认证等违法违规的行为。获证组织基本能够按照所建立的有关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规范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保持认证的有效性,但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二、主要问题(一)获证组织存在的问题:体系运行存在不足,企业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熟悉 内审、管理评审无效,没有起到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发生变化未及时向认证机构申请变更。(二)认证机构存在的问题:未对认证结果实施有效跟踪,部分获证组织停业超过一年,证书仍为有效 部分获证组织登记地址及电话无法联系 部分获证组织检查期间证书处于暂停状态。三、处理建议(一)对存在问题的获证组织,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要督促有关认证机构按照《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加强对获证组织的跟踪监督,保持认证有效性,对不能持续保持认证规定要求的,要及时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二)对无法联系和长期停业的获证组织,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要进一步调查认证机构的认证和监督审核过程,严查减少或遗漏认证程序、虚假认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按照《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处理,调查处理结果于2022年12月20日前报省局认证认可检测处。联系人:左渊洁,联系电话:0851-86505070自愿性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汇总序号认证机构获证组织认证项目/产品类别证书编号检查发现问题处理意见1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合信智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04621Q16361R0S未发现问题2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中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0E11196R0S未发现问题3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宏胜共创科技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1E11686R1S未发现问题4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西能铠达穿越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4621S14485R0M未发现问题5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贞丰县建凯新能源光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7697A21Q10506R0S未发现问题6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所有未列明的其他管理体系认证20EIMS10014R0M未发现问题7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宏云博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4620Q15704R0M未发现问题8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鑫大福门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04621Q15074R0M未发现问题9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四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0E11590R0M未发现问题10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兴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0E12558R1M未发现问题11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瑞健祥实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04621Q16337R0S未发现问题12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定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4620S11086R0M未发现问题13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定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0E11231R0M未发现问题14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安顺康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4621S13450R0M未发现问题15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富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4620S11691R0M未发现问题16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邦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4619S12382R0M未发现问题17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遵义久圣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1E13534R0S未发现问题18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东方华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4621Q12888R0M未发现问题19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联航建设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19E12781R0M未发现问题20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铜仁天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0E11471R0M未发现问题21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铜仁市海纳新能源料材发展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7697A21Q11040R1S未发现问题22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铜仁市晶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4621Q16320R1M未发现问题23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黎平县裕丰米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04619Q11908R0S未发现问题24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锦江龙建设有限公司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4620Q12259R0M未发现问题25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神玥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4621E11395R0L-4未发现问题26北京海德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贵州省乌蒙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04620Q15684R0S未发现问题27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阳能旺达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51FSMS2100184未发现问题28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能恒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NOA2102791未发现问题29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得创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NOA2107795未发现问题30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盘州市家兴天下家具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NOA2099375未发现问题31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豪庭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NOA1611978未发现问题32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毕节市诚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NOA2109367未发现问题33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神马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NOA20100364未发现问题34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毕节酒厂有限公司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051HACCP2100039未发现问题35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天泷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51FSMS2000016未发现问题36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龙黔威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51FSMS2200039未发现问题37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锂先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NOA2202388未发现问题38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习水县小糊涂仙酒业有限公司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051HACCP2000013未发现问题39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赤水市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NOA1610339未发现问题40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遵义永汇机械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NOA20100493未发现问题41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国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NOA1993385未发现问题42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 2012年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讲座成功举办
    阳春三月,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日本岛津公司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该校药学院和生物学院学生举办了一场关于色谱和光谱分析技术基础知识及热点应用的讲座。岛津市场部苏州产品组的洪艳女士、赵彤先生、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的李征先生、吴汉锋先生及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校园讲座。 此次校园讲座首先邀请了岛津市场部苏州产品组的赵彤先生为同学们介绍了气相色谱的原理、基础知识及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赵彤先生首先从最近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上海华联超市曝光的&ldquo 染色馒头&rdquo 事件)出发,阐明了气相色谱这种分析技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然后详细介绍了气相色谱技术的起源、原理及相应基础知识等等内容,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当前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后,岛津市场部苏州产品组的洪艳女士以&ldquo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础及应用介绍&rdquo 为题,和参加讲座的各位同学及老师进行了分享交流。洪艳女士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入手,先后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基础知识及在生物,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在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现代检测分析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普及。 最后,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李征先生为同学们介绍了液相色谱的原理、基础知识及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李征先生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说起,向同学们介绍了液相色谱这种分析技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及相应基础知识等等内容。 在讲座的间隙,赵彤先生、洪艳女士和李征先生结合自己所介绍的相应内容,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与在座的各位同学进行了非常良好的的互动;各位同学也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抢答问题,现场氛围相当活跃。 如欲了解更多该产品信息,可来电咨询 021-61610135 ---------------------------------------------------------------------------   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莲花南路1388弄8号楼碧恒广场1503室[201108]   电话:021-60900829,60900830,61131031,61131051   传真:021-61131052   E-Mail:info@nano-instru.com
  • 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明年3月执行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12月29日全文刊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这个规定是国家质检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该《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   《规定》全文如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采取听取企业汇报,查阅企业记录,询问企业员工,核查生产现场,检验企业产品及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调查企业利益相关方等方式,依法对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情况(除对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过程的现场核查外)实施监督检查,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修)订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并对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本辖区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上级部门应对下级部门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为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 监督检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七条 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   (二)企业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第八条 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三)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第九条 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   (二)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三)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四)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五)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六)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二)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三)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四)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五)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六)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七)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 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十一条 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   (二)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第十二条 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事项。   第十三条 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企业应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内容。   第十四条 企业标准执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企业标准应按规定进行备案   (二)企业应收集、记录新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参加相关培训,做好标准执行工作。   第十五条 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 实际召回的情况 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 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第十六条 企业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   (二)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第十七条 企业接受委托加工食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受委托企业应当在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品种范围内与委托方约定委托加工协议,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二)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第十九条 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   第二十条 企业应按规定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   (一)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二)企业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第三章 监督检查程序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编制本辖区企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关规定上报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部署、掌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状况、监管工作需要等情况,对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第二十二条 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分为特别监督检查和常规监督检查。   企业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或者涉嫌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开展特别监督检查,并持附件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直接前往企业实施监督检查。   开展常规监督检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监督检查前15个工作日,向企业送达附件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告知企业监督检查有关项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可以直接送达,也可以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的,以被监督检查单位在回执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的,以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二十三条 被检查企业收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后,应依照本规定第二章内容进行自查,并向实施监督检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书面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应包括附件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规定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到企业自查报告后,应当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作场所进行核查。必要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要求被检查企业做出说明并提供补充报告材料。   企业应当对其提交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经核查企业自查报告和补充材料,认为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应当告知企业。   第二十六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监督检查人员到企业现场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聘请技术专家、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人员参与检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监督检查工作需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第二十八条 被检查企业应当指定有关人员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回答相关询问,协助核查企业生产条件和抽取样品。   企业应当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予以阻挠。   第二十九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按附件3《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核查表》有关事项,如实记录监督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应当就检查情况与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交换意见。监督检查结论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的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签署异议。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就监督检查结论向本单位汇报。   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由监督检查人员书面记录后存档。   第三十条 需要当地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提出工作建议,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告知相关部门。   第四章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二条 监督检查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记入该企业信用档案。监督检查工作中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依法应通报同级相关监管部门的,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通报 食品安全信息直接涉及食品认证、计量等情形的,应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内部相关工作机构通报。   第五章 监督检查工作要求   第三十四条  参与企业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本规定,严格检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第三十五条 监督检查人员进入洁净区域现场检查时,应遵守企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等制度要求。   第三十六条 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检查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根据企业监管业务需要,对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将参加岗位培训情况作为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三十八条 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通过查阅监督检查记录、交叉检查、随机抽查企业等方式对下级部门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督查。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组织监督检查造成后果的   (二)隐瞒监督检查信息的   (三)阻碍、干涉监督检查工作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伪造或者指使他人伪造记录的   (五)擅自向外透露企业商业秘密的   (六)利用监督检查工作参与有偿活动的。   第四十条 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一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四十一条 对依照本规定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职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依照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检查,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
  • 理邦仪器举办女性健康公益筛查活动
    中国深圳2021年3月10日 -- 3月4日至3月20日,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邦仪器”)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等全国12家医院举办“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女性健康公益筛查活动,献礼38妇女节。截至目前,本次“两癌一筛”公益活动预约检查人数已超过1500人。  早在2009年,国家已将两癌筛查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十余年已过,中国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依然不到30% 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42万例,仍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至今宫颈癌检查近1亿人次,乳腺癌检查超过3千万人次。  除了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阴道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外,本次“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公益活动还加入了“一筛” -- 盆底肌筛查。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曾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退休的时候能看到中国女性盆底疾病的流行病调查数据能明显下降。”但目前,中国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还是居高不下,仍高达30.9%。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上市企业,理邦仪器在妇幼健康领域已深耕二十余年,在全国超500家三甲医院都能看到理邦妇幼产品的身影。如今,理邦仪器以自身产品优势和多产品线联动优势,积极响应国家行动目标,回馈社会,向全国多家医院免费提供包含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阴道镜、超声等设备,捐赠检查试剂耗材,助力现场医护人员的筛查工作。  盆底肌筛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护士长芦沁蕊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使更多的女性朋友,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吕婷婷更是呼吁大家关注自己身体比较重要的部分,积极参与到早期治疗。  女性健康公益问诊  在此次参与的12家医院中,诸多专家医生接受广大女性同胞的现场咨询,更有医院举办现场“两癌一筛”科普宣教活动,前往现场体验的用户也是好评如潮,并表示希望医院以后多做点这种活动,这对妇女也是一种最好的保障。  理邦仪器献礼妇女节,全国联动举办“两癌一筛”公益义诊活动  自2017年成立并发起“点亮繁星”公益项目以来,理邦仪器已组织数百场公益活动。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常态化后,理邦仪器还陆续组织了全国两癌防治大型公益活动及医疗设备捐赠等活动。凭借在公益服务领域的长期坚守,就在刚过去的2020第十届中国公益节上,理邦仪器荣获“2020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奖”。这不仅是社会对理邦仪器的认可,更是成为诸多企业公益之行的激励。  理邦仪器“点亮繁星 你最珍贵”  借助此次“两癌一筛”公益活动,理邦仪器和全国医院联动,希望能为推动中国女性健康发展作出一份努力,正如理邦仪器董事长、“点亮繁星”项目发起人张浩所倡导般:让公益之爱像繁星一样照亮天际,让医疗创新成果惠及每个人。
  • 大连大特气体顺利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致力于高纯气体、标准气体和工业混合气体的研究开发,是国内标准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大特气体于2012年顺利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验收;于2015年6月5日开始贯彻实施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T-HSSC-2015(执行A版)。   公司OHMS运行以来,企业进行了内审、管理评审,且内审、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保持了有问题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监督的能力。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更加严密,一线员工能够自觉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公司今后将继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积极宣贯和定期内部审核,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和健康安全意识,规范各项管理行为,有效控制各类风险;同时,该管理体系的通过也体现了我公司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管理理念。
  • 太原市将投资500万增加自助健康体检小屋
    量血压、心血功能检测、脂肪含量检测……今年,太原市民有望在自家门口免费进行体检。2月23日,在2011年太原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太原市卫生局局长李文学表示,今年太原市将投资500万元,在5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自助健康体检小屋。   据了解,体检小屋内将设有血压检测仪、心血功能检测仪、人体脂肪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等十余种体检仪器,并有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市民可以免费使用仪器自助检测。   健康体检系统使用便捷   太原市卫生局医管处处长徐计宏向记者介绍,自助健康体检小屋实际上就是一套简单易操作的健康体检系统,占地面积非常小,只需约10平方米左右。   “该系统拥有血压检测仪等十几种仪器,市民可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徐计宏说,待市民输入个人相关信息后,只需站在检测仪上大约一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张印有体重指数、基础新陈代谢等指数的“个体身体分析”纸条从机器中自动吐出。   “市民大多可以自助进行操作,只有血糖和心电检测两个项目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太原市医改办胡晓红介绍,小屋投入使用后,市民健康体检将非常便捷,完全不必担心操作问题。   可节省数百元体检费用   根据自助健康体检小屋所包含的体检项目,记者对太原市部分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进行了采访。据各大医院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小屋所涵盖的十几项体检项目如果全部转至大医院体检中心检查,大概需要300元至500元的花费。   胡晓红介绍,今年拟建成的这50个自助健康体检小屋由太原市统一部署装修,完全由政府投资,每套10万元,共计500万元。建成后交由社区管理,贴近居民,实现居民免费的基本健康检查与管理,未来与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连接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自助健康体检小屋的位置会根据太原市居民的多少合理分布,大多数居民将会在家门口享受到这项服务。小屋正式投入使用后,市民可免费使用所有仪器自助检测,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自助检查,可以提高市民的保健意识,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工作人员介绍,该自助健康体检小屋的规划和招标工作已于去年完成,经费到位后,将立即与市民见面。
  • TSI公司将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
    美国TSI公司将与建研爱康(北京)科技发展公司联合参加于2016年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此次展会将以个体防护装备和安全生产科技两大关联主题为核心,推动装备、技术和标准的升级换代,为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提供一个优质的交流和合作平台,同时为个体防护装备市场搭建一个汇聚上下游产业链的商贸合作平台。 美国TSI公司针对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领域的测试需要,将于会上展示多种用于粉尘检测、口罩密合度检测等职业安全健康检测仪器。TSI公司将展出最新发布的SidePak™ AM520个体暴露粉尘仪,是一款小巧便携、电池供电、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光散射激光光度计,它能够提供工人呼吸区域的粉尘、烟、雾、烟气和雾气的实时气溶胶质量浓度读数。新设计的粒径切割采样头提高了设备测量质量浓度的性能,并能够进行PM10、呼吸性粉尘 (PM4)、 PM5 (中国呼吸性粉尘)、PM2.5、PM1 以及0.8μm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 (DPM)不同粒径切割点的测量。该监测仪是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下实时个体气溶胶采样的完美解决方案。相关应用包括一般工业、铸造业、建筑工地、化工厂、精炼厂、石化行业、电力和公用设施、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事、密闭空间和采矿业等。随着雾霾天气的日趋严重及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断关注,国内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TSI公司的DUSTTRAK系列便携式PM2.5快速检测仪,完全适合国标的检测标准,并在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有着大量的实际应用。TSI公司还将展出呼吸器密合度测试仪,可以定量对所有类型的呼吸器密合度进行检验- 防毒面具,SCBAs,呼吸器,口罩,包括N95 抛弃型口罩。消除了那些需要猜测和繁琐和容易出错的定性的密合度检验方法。当面具需要密合度测试,完全可以信赖密合度试仪所提供的快捷,简单的和符合OSHA 的密合度测试。敬请大家届时光临美国TSI集团中国公司C133展位! 更多信息,请关注美国TSI公司官方网站。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核酸出现假阳性?样本保存液过期?国家卫健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此前,有媒体报道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上海多位居民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复核后均为阴性,后经调查发现假阳性均出自同一家机构。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一核酸检测点正在使用的样本保存液超过保质期,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依法予以处罚。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前哨”的关键作用,其规范、准确至关重要。核酸检测如何在控制成本、批量检测的同时,还要确保结果准确、快速?在5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给出详解。假阳性的可能原因“尽管核酸检测理论上的特异性是100%,但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可能会因试验过程以及操作造成的一些污染而导致假阳性。”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解释,假阳性的污染源包括遗留污染、交叉污染。郭燕红进一步解释,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检测流程采取“停人不停机”的连续工作方式,可能出现扩增产物的遗留污染,这是由于每轮扩增检测之间的清洁不到位造成的。另外,由于无法保证每个扩增管都处于绝对密闭,检测过程中样本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污染,比如说阳性样本或者质控品污染了本来是阴性的样本,这样的交叉污染也可能造成假阳性。此外,个别实验室、个别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也会造成假阳性的结果。如何避免假阳性郭燕红强调,由于污染和操作不当造成的假阳性出现不意味着核酸检测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为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假阳性”,国家卫健委要求各检测机构进一步落实核酸检测的技术指南和工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要做好质控管理,包括室内的质控和质间的质评。“针对一些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要强化工作要求和措施落实,特别是要严格落实实验室环境的清洁消毒,降低实验室污染的可能。”郭燕红表示,当实验室出现阳性结果异常增高的情况时,实验室必须要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分析可能原因,特别是要排除因为操作或者是实验室污染所造成的假阳性的可能,加强环境仪器设备和工作台面消毒、清洁的频次,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污染。郭燕红提醒,要合理安排好工作人员的班次,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的工作疏漏,最大限度保证核酸检测质量。加大监督力度目前,国内有多个城市和地区都已经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工作。多个城市开展了15分钟步行核酸采样圈的工作部署,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的城市,这些城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不仅让市民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而且不挤占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服务。据介绍,有些地方通过联合采购核酸检测试剂等耗材,进一步压低了检测成本,降低了检测价格,促进了常态化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郭燕红强调,核酸检测对实施“四早”,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做好室间质评工作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强调要依法执业,要严格检测质量。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国进行通报。近期,相关部门对核酸检测单位加强了监督检查。例如,此前北京某医学检验公司被发现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卫健部门吊销相关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亦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震惊!不良商家使用工业探查仪器给客户检查鼻腔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近期,萧山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检查一家销售消毒、卫生用品的商户时,发现店内有14份客户登记表,登记表上记录有“双侧鼻腔粘膜红肿充血,鼻甲肥大,鼻道狭窄”“左侧苍白,鼻道狭窄,右侧凹凸不平,略有红肿充血,有溃疡面”等医学描述。 /p p   抓住这一线索,经仔细检查,在该店内查获了一台BR5000B电子影像检查仪。该店负责人承认使用这台仪器给来店客户检查鼻腔,并对鼻腔内病情进行描述、作出判断,达到推荐使用店内消毒、卫生产品的目的。更令执法人员震惊的是这台BR5000B电子影像检查仪的说明书明确记载“本仪器为光电设备,非医疗器械,” “用于人眼无法观察到的地方或无法拆卸分解的被测对象进行观察与检查,广泛用于机械工业、电子电器工业……”。也就是说商家使用了一台工业仪器,将探头伸入顾客鼻腔,用来检查鼻腔内的病情,这一情况令常年检查医疗机构的执法人员也非常震惊,决定对该商户立案查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edf9531cbd1755635214c7c2c7c9f48a_meitu_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6dc3adee-cd7f-4ecc-a187-e5deaff62316.jpg" / p   经过调查核实,该商户的行为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诊疗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的定义 该商户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依法予以没收器械,罚款等行政处罚。 /p p /p p /p /p
  • 五洲东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4月初,五洲东方组织公司中层以上管理者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了华夏认证中心的王淑勇老师。 五洲东方总经理陈宇锋先生,在培训前,也针对本次培训进行了讲话。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为五洲东方后续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建立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搭建一个标准的、系统的管理体系,从而提升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系统的服务而努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洲东方,期待与您携手一并前行。
  • 重磅!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
    为推动“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根据全民健康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编制印发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共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一)现状与形势。系统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全民健康信息化面临的现状和形势。(二)总体思路。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开放融合、创新发展,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提出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包括8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是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三是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四是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五是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六是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七是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八是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四)优先行动。包括8个优先行动。一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二是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三是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四是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五是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六是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七是“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八是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五)组织实施。提出从5个方面保障规划落地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政策体系。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四是严格监督评估,强化任务落实。五是深化国际交流,实现共赢发展。“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窗口期。为抢抓信息革命机遇,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强力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行业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融合落地,深入实施“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应用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为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制度规范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出台《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安全规划,初步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发展和“互联网+”服务为引领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实施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推进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发布220多项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书同文”“车同轨”。(二)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逐步夯实。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实现各级平台联通全覆盖。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强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积极推动公立医院逐步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平台推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诊疗信息互通共享。全国建成1700多家互联网医院,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码)通”,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互通。(三)疫情防控的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强化部门协同、信息联动、数据共享,支撑重点人群排查与密接人员追踪,降低社会风险。“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突破时空限制免接触优势,在保障患者就医需求、降低患者感染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线上抗疫战场。运用大数据追踪风险人群,提高排查工作精准性、及时性,支撑做到“四早”“四清”。推进健康码政策统一和标准一致,实现核酸检测结果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全国共享,保障群众有序出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四)便民服务的应用成效不断凸显。推进业务协同体系建设,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面推进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10项服务30条措施,深化便民惠民“五个一”服务行动,全国各级医院普遍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分时段预约就诊、诊间结算、医保联网、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优化改造就医流程,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国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地级市和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有力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五)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明显增强。贯彻《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卫生健康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建立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责任制。健全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成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保障任务,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力度,组建网络安全专家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举办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开展全行业网络安全监测,不断提高快速处置网络安全事件能力,切实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仍处在夯台垒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基础设施、共享应用、投入保障、网络安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与弱项,特别是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法规标准建设有待强化,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有待完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充分激活,“数字鸿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数据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国际上看,全球加速迈进数字化发展快车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冲击和挑战全球医疗卫生体系,数字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刻。面对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一步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化新基建,培育卫生健康服务新业态,提升卫生健康行业发展新动能,构建数据要素治理新格局,努力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局面。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卫生健康行业应用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大势,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思维,以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进一步畅通全民健康信息“大动脉”,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有力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塑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坚持统筹布局,深化共建共用,增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以构建大平台、大系统、大目录为导向,加大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巩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成果,进一步破除数据共享壁垒,畅通数据共享通道,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信息赋能为关键,以优质服务为导向,以智慧决策为基础,以协同治理为手段,形成应用牵引建设、服务促进联通的发展机制,推进信息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缩小“数字鸿沟”,发展和推广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坚持开放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强化区域数据汇聚应用,推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创新数据供给方式,深化数据开发利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不断提高卫生健康行业治理水平。坚持规范有序,安全可控。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把安全治理贯穿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全过程,划定监管底线和红线,构建权责可界定、过程可追溯、安全可审计的制度规则,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规范资本参与和监管,促进公平和有序竞争,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加速推进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集约共享、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光纤宽带、虚拟专线和5G等网络建设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网。全民健康信息化统筹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共享取得标志性进展,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数字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三、主要任务(一)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多种方式,采取“国家和省两级部署,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总体框架,集约建设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构建全民健康基础设施云,推动数字健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政务云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等网络,推动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升国家与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信息枢纽能力。建立国家级个人健康信息索引,支撑实现跨省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应用支撑、服务注册、资源目录、门户管理等能力,开展应用评价,完善平台“建管用”评价促进机制。加强系统和资源整合,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推进数据可视化,实现数据统一标准、一次采集、整合共享、多方利用。加强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建立统一的云基础设施为支撑,构建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省、市、县三级应用,推进一体化的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共享和分析应用管理。因地制宜以实体或虚拟方式建立市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平台为载体整合业务系统,构建功能一致、融合开放、有机对接、授权分管的平台基础功能,逐步实现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接入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纵向联通上下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横向联通同级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平台,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探索推动社会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向各级信息平台集聚。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按照“整体统筹、横向整合、纵向贯通、重点突出”的原则,建立以疾控机构为支撑,以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为主体,各省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国家与省统筹区域两级平台,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融合多源数据,拓展异常健康事件、严重症候群、病原学检测、媒体舆情、社会举报等报告渠道,实现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调度处置,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按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持续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推进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医疗业务协同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一站式、精准决策支持一门户、信息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分析利用一平台、数据资源汇聚一个库,强化对医院精细化运行管理和全视角决策评价的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鼓励医院信息系统云上部署,推进医学影像数据存储、互联网服务和应用信息系统分步上云。专科医院参照相应等级综合医院要求,根据医院专科特色和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专栏一 全民健康信息新基建强化工程1.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拓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政务云基础设施,增强信息系统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能力。2.提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业务支撑能力。发挥平台作为卫生健康政务服务的枢纽作用,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互联网+监管”。支撑医联体、医疗联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跨机构跨层级跨地域的业务应用,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推动IPv6、北斗等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3.提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决策支撑能力。发挥平台“健康大脑”作用,集成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状况、医改监测、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专题指标数据,通过数据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查询,提供简洁、方便的操作,加强数据可视化应用,强化决策支撑。4.强化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应用。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急救治、医疗设备、药品耗材、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和信息服务等健康医疗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集聚整合,实现对数据深度挖掘。5.加快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协同新模式。以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为主体,以推进全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体系建设为目标,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增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6.建设集医学科学数据、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研究成果等为一体的国家级医学研究科技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及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与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生物样本库、动物模型资源库等基础研究平台实现对接。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二)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实《标准化法》,坚持“统筹规划、急用先行、规范有序、协同高效”的原则,逐步形成统一权威、全面协调、管理规范、自主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基础标准。按照《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研究制订唯一对象标识、对象注册与解析、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代码、药品耗材应用编码、数据交互接口、数据分析、数据质量、临床决策支持等基础标准,加快健全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标准体系。推动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医学人工智能及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国家中医药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支撑在应急救治、远程会诊、远程检查、临床辅助诊断决策、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应用。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会协会、企业等参与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应用推广。全面推进基础类、数据类、应用类、技术类、管理类、安全与隐私类等6大类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标准在卫生健康行业落地实施,推进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落实全国统一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基础资源及信息互联互通编码标准。加强省级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统筹,统一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医院信息平台的数据接口标准。整合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共享交换。加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建设。深化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服务平台,完善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元数据管理功能,为标准的研制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强化标准应用程度和建设成效评价,统筹规范有序开展标准应用情况测评,分类分层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评价,持续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建设“自评价”,稳步推进信息化标准评价一体化。加强标准应用成果总结宣传,推广各地标准化建设应用的创新典型案例,提升社会各方的标准化意识和自主标准使用能力。(三)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总结“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推进10项服务30条措施落地落实,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提高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妇幼健康”“互联网+医养服务”“互联网+托育服务”“互联网+营养健康”等,提高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强化与家庭医生签约、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探索构建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流程管理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推广电子处方区域流转。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强化身份认证、电子印章、数据共享等基础支撑,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持续深化生育登记、义诊活动备案、医疗广告审查、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深入推进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文件在线核验、共享复用工作,全面推广“出生一件事”,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拓展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证照免提交范围,推动全国互通互认。依托国家级和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做好人口死亡登记数据等网络直报信息向基层回流,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规范服务保障与监管体系。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和在线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汇聚卫生健康监督、食品安全监管等多层级、多领域、多渠道、多形态的监管数据和关联数据,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测评估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行为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和企业数据行为的监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风险分析和识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数据垄断和商业滥用。专栏二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1.依托国家医学中心,统筹建设一批互联互通的重大疾病数据中心,建立主要疾病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推进跨地区、跨机构信息系统互通共享。2.将信息化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围,建立远程医疗和教育平台,加快诊疗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强智慧医院建设,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3.加强数字医共体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鼓励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开发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等中心,加强远程医疗和信息化设备配备,与高水平省市级医院对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通。在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区,建立一体化管理运行和协同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数据库和数据交换中心,提升医共体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实现医共体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公共卫生等业务融合集成应用,在医共体内实现就诊一码通行、服务接续、一站式结算,打造数字化智能型医共体。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三区三州、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的县级医院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四)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和行业治理,以促进数据合规开放共享应用为主线,以提升群众获得感、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目标,丰富数据供给,提高数据质量,积极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与行业治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不断深化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公共卫生、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拓展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等方面的应用。采取“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等方式,有序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应用。建立健全健康医疗数据管理制度,培育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辅助决策、药物研发、医疗保险、精准医疗、营养健康等方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探索建立数据价值评估体系,完善数据价值评估框架,探索建立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协同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共治共享机制。强化数据全流程质控和数据治理。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源头质控能力,建立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畅通数据汇聚渠道,推进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应用技术、数据质量全流程管理等能力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加快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制订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类、分级、分域应用规范,形成一批健康医疗公开数据集,推动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共享开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总结推广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建设经验,依托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加强区域优化布局、集约建设和节能增效,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依托省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开展区域数据中心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建设,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完成健康医疗大数据全国总体战略布局。及时总结、推广、组织一批试点成效好、带动效应强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示范项目,加强标杆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良好生态。(五)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加快数字健康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深度应用,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健康战略发展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服务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进一步适应数字健康发展新趋势,对接国际标准体系,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基础设施、法规标准、数据资源、产业发展、安全保障一体化部署,加强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专业人才培养、隐私安全保护等方面前瞻性布局,健全数字健康的政策法规、伦理标准、人才队伍、数据安全等支撑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联合创新、共建共享,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组织协调,共同营造数字健康良好发展生态。重塑数字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拓展丰富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和服务空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效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度。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性载体作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拓展数字健康乡村、智慧健康养老、智慧营养膳食、在线医学教育、智慧中医药等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培育数字健康经济产业新业态。聚焦战略前沿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健康产业发展,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区域检查检验、在线健康咨询、智能慢病管理等多元化、个性化健康服务,催生一批有特色的数字健康管理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第三方机构搭建社会化行业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健康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打造创新发展的数字健康产业生态。构建数字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卫生健康软件产业,增强高性能医疗器械生产装备、医用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将数字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数字健康行业治理新水平。深入开展数字健康政策、数据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构建部门协同、资源优化、防治结合、平战一体的运行机制,以服务管理、效率提升、功能完善为导向,感知社会态势、畅通信息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务管理服务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破除体制障碍,打破信息壁垒,逐步实现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等多码融合、业务通办,解决人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医疗就诊记录、费用清单、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医疗费用结算记录等有效监管,不断提升数字健康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专栏三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程1.促进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开展医学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数字病理辅助诊断、电生理信号辅助诊断、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医院智能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应用。2.开展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围绕急诊救治、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重点方向,促进5G在卫生健康行业的重点应用创新。3.开展“区块链+卫生健康”应用试点。鼓励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身份标识管理、卫生健康数据存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查阅、药械流通信息追溯、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汇聚分析、专病科研数据共享等内容,丰富区块链的应用场景。4.推进医疗物联网应用试点。发挥物联网泛在连接、低能耗、智能感知的技术优势,围绕智慧病房、远程会诊、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等需求,优化远程医疗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智能个人定位、个人可穿戴健康智能监测、具备医疗诊断级性能的生命体征感知等终端设备应用。5.开展医疗健康机器人应用试点。推进面向卫生健康行业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研制及应用,主要包括手术、护理、检查、康复、咨询、配送等医疗康复机器人及检验采样、消毒清洁、室内配送、辅助巡诊查房、重症护理辅助操作等卫生防疫机器人。(六)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加快补齐基层医疗信息化短板,融通汇聚县域内数据,强化数据分析运用,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强化基层信息化便民服务。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安全有序向个人开放,经授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查询和健康咨询,探索向居民提供健康画像,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建立个人健康管理便民惠民服务门户,开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慢病门诊,提供就诊全流程服务,加强诊后跟踪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聚焦重点人群,提供线上随访、复检预约等数字化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智能化设备终端及可穿戴设备,自动采集健康数据信息,减少手工填报和纸质报表,推动基层报表通过信息系统直接抓取自动生成,逐步实现基层数据采集只录一次,提供数字化签约、在线续方等线上健康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医患在线交流,密切医患关系。强化基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依托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实体或虚拟方式搭建县域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加快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提档升级,推动基层数据上云。基于县域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数据中心,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载体,围绕居民服务需求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场景,搭建区域数字家医服务平台。支撑整合式医疗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基层医学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的推广应用,整合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运营管理、报表统计分析及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推广智能化健康管理设施,方便边远地区、卫生资源薄弱地区的患者就近自助就诊取药。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一体化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开展分级应用,动态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服务、运行等基本情况,实现基层医疗行为、医疗质量和经费使用等动态监管及药械全过程追溯管理。实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推动机构绩效考核自动化、日常化。开展区域健康数据监测、患者疾病谱与就诊流向分析,提升基层卫生治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在省级统筹下将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管理平台与县域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对接联通,建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共享回流机制。专栏四 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1.促进基层综合服务监管数字化。落实《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人口信息系统等业务协同,实现卫生健康信息一体化管理和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通共享。2.推广智慧家医平台建设。利用区域数字家医服务平台,融合签约服务管理、健康管理、诊疗服务、满意度评价、绩效考核等功能,构建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数字化联系路径,形成以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为双核心的智能化签约服务新模式。3.推进远程医疗进乡村。建设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基层远程医疗门诊、健康随访、健康监测、会诊、查房等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及偏远地区延伸。(七)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坚持依法统计、应用导向、质量优先、创新发展,健全卫生健康统计调查体系,强化信息化在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数据共享应用、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等方面的作用,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决策支撑。持续完善统计调查体系。推动统计工作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统计领域从医疗卫生扩展至健康服务,逐步构建涵盖卫生健康资源、医疗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安全、居民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行业综合治理、健康产业发展等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统计调查体系,建立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环节的居民健康统计信息闭环。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国家卫生健康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统筹相关数据资源,开展“一老一小”、健康预期寿命测算等常态化统计分析应用。依法制(修)订统计调查制度,规范实施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的健康中国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工作,加强生育和人口形势监测研判,加快建立健康服务业和健康产业核算机制,完善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及居民卫生服务监测、全民健康信息化统计调查与应用评价。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范要求,完善统计数据标准制度,规范统计数据形成机制,推进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推动统计数据采集方式转变,增加从业务系统中直接获取统计数据的比重,提高数据准确性、时效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权责明晰的卫生健康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式,整合统计数据资源,加强分析应用,定期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推动统计数据全流程质量控制。强化统计数据共享应用。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整合业务重叠、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各相关部门统计调查数据,最大限度发挥统计数据分析价值。建立完善卫生健康统计信息发布机制,通过相关渠道向机构和社会公众开通查询功能,及时高效发布统计信息。制定统计信息共享管理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资源目录和共享机制,积极推动统计信息共享、交换和应用研究。推进统计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探索建立与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第三方智库的合作机制,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统计调查大数据融合应用,发挥行为分析、态势感知、预测预报、政策评价与模拟等方面辅助决策作用。全面提升统计监督效能。加快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卫生健康统计监督体系。督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统计监督中的作用,依法依规开展统计调查。稳定统计调查队伍,增强卫生健康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及统计技术支撑机构的专业力量,为依法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提供基础条件保障。(八)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制度,围绕网络与数据安全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加强教育培训和宣贯,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综合防范体系。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法规标准。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及配套标准规范要求,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权和行政执法权。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及商用密码应用等基础安全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为重点,落实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相关网络和数据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要求。研究制定卫生健康信息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标准规范,对合理使用数据提供合规指南,对违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强化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完善行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测、检查和通报机制,增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防、时防相关制度和措施,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试点示范,提升供应链安全管理能力。构建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可信体系。建设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商用密码应用示范,全面推广商用密码应用,完善卫生健康行业商用密码应用体系。建设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和患者可信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实现医患可信身份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保证访问、处理数据的用户身份真实,确保网络行为可管、可控、可溯源。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实现电子认证服务跨区域互信互认。专栏五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程1.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和威胁分析平台。完善行业资产库及相关知识库,建设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结合威胁信息分析研判机制,支持威胁信息、漏洞信息与资产信息的快速匹配,提升监测预警与快速处置能力。2.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确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目录,提出相应保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提升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3.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首席网络安全官、专职安全管理员、关键岗位人员分类培训体系,加强实战,持证上岗。四、优先行动遵循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律,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不断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优先开展一批行动,着力在信息互通共享、健康中国建设、重点人群智能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数字健康跃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以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为抓手,建立居民以身份证号码为主、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的唯一主索引,推动“一码通用”。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基于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省级影像云存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检查检验数据智能、高效、融合、经济的存储和传输。国家和省级建设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索引库,地市级及县级建成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相衔接的全量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库,依托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保障网络安全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推进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跨省查询。通过移动端应用,各省实现向本人提供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时查询服务。(二)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健全健康中国行动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构建全面覆盖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行动主要指标的健康中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行动)监测评估、考核信息系统与全国爱国卫生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建共享,增强数据时效性。完善健康中国监测考核和决策分析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探索建立健康中国行动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及时掌握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实施进度和成效,提升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效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探索建立健康科普数据平台,满足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对不同健康科普的需求。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运用新媒体,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三)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按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加强医院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推进医疗数据统一管理,加快临床诊疗无纸化进程。鼓励应用临床诊疗辅助决策系统优化医疗服务场景。优化门急诊就医流程,推进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支持各地探索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入口。推动提升中医医院智慧化水平,鼓励智慧中药房建设,提高中医药数字便民服务能力。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拓展智慧管理创新应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支持医疗、服务、管理、科研一体化监管。(四)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以社区与家庭为基础,搭建医养康养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医防融合体系,强化数字医养康养服务应用。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优化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人口统筹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全国托育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全国老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数据统一接入,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统一监管,不断推进云上妇幼、智慧养老与智慧托育服务,建设可视化风险地图,强化重点人群和场所监测。完善全国一体化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推进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应用,实现职业健康信息的横向联通、上下联动和动态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风险监测预警与智能决策的支撑能力。(五)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实施国家药品供应保障与使用评价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完善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国家和省两级药品使用监测系统,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药品使用监测网络,加强医疗机构药品智能化监测及数据采集能力,推动实现全国二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和80%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覆盖的总体目标。优化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系统建设,有效提升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处置的综合能力,不断健全短缺药品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以基本药物、急(抢)救药和儿童、老年人、罕见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用药为重点,健全药品供求大数据监测系统,不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体系。建设药物政策辅助决策系统,实现药品应用编码(YPID)标准的全面推广应用和多码联动,提升药政治理数字化水平。(六)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联通,提高监测预警、实时分析、集中研判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体系,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精准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业务信息系统的高效对接与数据共享,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相关标准,提高医防信息融合水平。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食安”,实现风险动态可视化,支撑风险预警、趋势研判和科学决策,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依据全国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绘制主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风险地图,强化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惠民服务。加强健康码标准规范使用,强化赋码和转码规则规范实施,推进互通互认、一码通行。以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智卫监”,实现风险可预警、数据可分析、监管可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七)“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统筹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加强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医药业务平台应用与完善,强化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优化升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扩大联通范围,推进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深化数字中医药体系。鼓励地方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构建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推动一体化共享、一站式结算等数字化便民服务,鼓励医疗机构研发应用名老中医传承、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八)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落实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严格核心数据管控,加强重要数据保护,规范一般数据管理。加强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数据违规出境。建设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丰富技术检查监测手段,组建行业专门技术支撑机构,落实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开展行业网络安全比武竞赛、攻防演练,提升行业实战对抗能力,加强行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推动分布式存储、多方安全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安全防护。做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重点保护大规模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加强知识普及和法规宣贯,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全行业人员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党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信息化发展摆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决策和统筹协调作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其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和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构建数据资源一体化统筹管理体系,协调推进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二)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政策体系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化制度建设,制定与发展相匹配的医学伦理、数据确权、数据交易、网络安全等规章制度,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适应卫生健康信息化行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数据共享、安全保障等标准规范。强化执法监督与能力建设。各地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切实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注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工作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研究制定卫生健康信息化人员配备标准,突出加强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人员配备。完善人才使用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信息化人员的岗位需求制定系列培训计划。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发挥专家在前瞻性研究、信息化规划、重大项目论证、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智力支撑。鼓励各地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等新专业和交叉型人才建设,营造促进实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严格监督评估,强化任务落实支持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的考评范围,与经费拨付、设备配置、绩效评价和人员考核相结合。要加强调查研究,督促指导信息化工程与重点任务的实施,分析研判风险,及时解决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适时发布年度发展报告,切实抓好规划落地落实。(五)深化国际交流,实现共赢发展坚持安全发展、协同共进的原则,参与全球数字健康国际合作,加强与多双边平台机制的对接,深化与国际组织、产业联盟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广数字健康相关技术、产品、标准、服务、规则和共识,注重对国际卫生健康信息化应用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推动我国自主技术与全球同步发展,探索国际健康医疗发展合作新模式,不断提升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定方案”公布 共21个内设机构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strong /p p   strong  第一条  /strong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p p   strong  第二条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p p    strong 第三条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p p   (一)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健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等政策措施。 /p p   (二)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组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p p   (三)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制定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p p   (四)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 /p p   (五)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国家药典。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p p   (六)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 /p p   (七)制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医疗服务规范、标准和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服务规范。 /p p   (八)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p p   (九)指导地方卫生健康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 /p p   (十)负责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p p   (十一)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管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业务工作。 /p p   (十二)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p p   (十三)职能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当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一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二是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三是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管办分离,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 /p p   (十四)有关职责分工。 /p p   1.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开展人口监测预警工作,拟订生育政策,研究提出与生育相关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参与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中的有关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重大人口政策咨询机制,研究提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拟订人口发展规划和人口政策,研究提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p p   2.与民政部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民政部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p p   3.与海关总署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传染病总体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编制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海关总署建立健全应对口岸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通报交流机制、口岸输入性疫情通报和协作处理机制。 /p p   4.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得出不安全结论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建议。 /p p   5.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在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加强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协同推进改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 /p p   6.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家药典委员会并制定国家药典,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p p strong   第四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下列内设机构: /strong /p p   (一)办公厅。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 /p p   (二)人事司。拟订卫生健康人才发展政策,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和队伍建设等工作,负责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 /p p   (三)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承担健康中国战略协调推进工作,组织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承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牵头履约工作。 /p p   (四)财务司。承担机关和预算管理单位预决算、财务、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 /p p   (五)法规司。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规章和标准,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p p   (六)体制改革司。承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工作,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p p   (七)疾病预防控制局。拟订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工作。 /p p   (八)医政医管局。拟订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服务、采供血机构管理以及行风建设等行业管理政策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推进护理、康复事业发展工作。拟订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 /p p   (九)基层卫生健康司。拟订基层卫生健康政策、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医生相关管理工作。 /p p   (十)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承担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组织编制专项预案,承担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指导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p p   (十一)科技教育司。拟订卫生健康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协同指导医学院校教育。 /p p   (十二)综合监督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工作,查处医疗服务市场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完善综合监督体系,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p p   (十三)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拟订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药品价格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生产鼓励扶持政策的建议。 /p p   (十四)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组织拟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交流,承担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查。 /p p   (十五)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p p   (十六)妇幼健康司。拟订妇幼卫生健康政策、标准和规范,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妇幼卫生、出生缺陷防治、婴幼儿早期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和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p p   (十七)职业健康司。拟订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协调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p p   (十八)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承担人口监测预警工作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生育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 /p p   (十九)宣传司。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承担卫生健康科学普及、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 /p p   (二十)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组织指导卫生健康工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宣传、援外工作,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外事管理工作。 /p p   (二十一)保健局。负责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央部门有关干部医疗管理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p p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p p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 /p p    strong 第五条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25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0名、援派机动编制4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9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8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卫生健康监察专员10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2名)。 /p p    strong 第六条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p p    strong 第七条  /strong 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p p    strong 第八条  /strong 本规定自2018年7月30日起施行。 /p p br/ /p
  • 岛津全面应用方案助力“健康中国”
    7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任务为以下三点:①全方位干预健康因素;②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③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意见》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岛津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一、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代谢组学,让你看清微生物的世界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与人类相安无事,共生共存。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疾病的患者,其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人群有显著不同。但微生物整体组成的变化,是疾病产生的原因,还是患病之后的结果呢?这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微生物代谢组学顺势而生。 岛津有非常广泛的分析仪器产品线,为组学研究提供全面的分离技术手段。对于常规分离需求,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快速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产品。有机质谱包括单四极杆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分辨质谱LCMS-IT-TOF和Q-TOF;无机质谱有ICP-MS;生命科学领域还有MALDI-TOF、质谱显微镜等。通过和国内外专家合作,岛津在微生物代谢组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用LCMS-8050质谱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小鼠肠道菌群中抗生素敏感的尿小酚类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揭示敲除乙醛酸分路能有效增加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1-丁醇;使用LCMS-8050和GC-2010进行代谢组学研究从而表征三种末端产烯烃葡萄球菌属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代谢组水平的变化;使用GCMS‐TQ8040撞诱导解离技术研究叔丁基二甲基硅烷衍生化氨基酸及其在大肠杆菌中心代谢13C-代谢流分析中的应用,等等。二、合理膳食行动-营养均衡,为健康打call 根据国家居民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并同时注明营养素参考值。标签中涉及到的食品营养素检测方法以色谱和光谱为主。 参考相关标准,岛津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发了系列应用。使用维生素ADE系统,一针进样可同时分析三种维生素。一维和二维系统共用一台紫外检测器,通过阀的设置在两个维度间无缝切换。一维的馏分通过定量环转移至二维,对样品起到在线净化的作用。使用原子吸收或ICP-MS对食品中多元素同时分析时由于多原子离子形成的谱线干扰,造成灵敏度下降以及测定值产生误差。针对这些干扰,岛津ICPMS-2030的八极杆碰撞池通过引入氦气碰撞,可以有效地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同时岛津公司使用气相色谱完成了脂肪酸、胆固醇、甾醇、肌醇等物质的检测。维生素ADE系统同时检测乳品中的三种维生素三、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岛津蓝天、碧水、净土解决方案 治理污染、 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见》明确了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岛津公司充分发挥光谱、色谱和质谱仪器产品线齐全的优势,从环境样品的开始制备到最后的分析检测,提供完整的包括仪器设备、消耗品、试剂、售后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高性能的色谱仪、质谱仪、元素和表面分析系统、环境监测仪、电子天平等多种产品组合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环境样品检测的差异化需求,实现对土壤、水和大气中污染物(117种VOCs)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仪器并提供成熟的《岛津应对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解决方案》(15种重金属、10类有机污染物)、《岛津水质分析解决方案》(水质指标近百项,PPCPs约101种)和《岛津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解决方案》(117种VOCs污染物)等应用方案。(见相关阅读)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新生儿筛查知多少 随着产房里一声清脆的啼哭,小婴儿向这个世界大声的宣布:我来啦!接下来小家伙将在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是指通过血液检查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病及内分泌病进行群体过筛,使患儿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生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岛津公司基于临床质谱LCMS-8040CL及LCMS8050CL开发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完整方案。NeonatalSolution新筛软件可以提供即刻使用且配套多种试剂盒的新筛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不但提供新筛数据处理功能还可以提供新化合物注册功能及新筛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功能,无论非衍生化法新生儿筛查方案还是衍生化法新生儿筛查方案均可与NeonatalSolution新筛软件无缝衔接。且单个血斑样品分析仅需1分钟,进样体积仅需1 μL,新筛测定结果即可完全满足试剂盒要求,且远优于试剂盒要求。此外,尿有机酸GCMS测定方法结合氨基酸、肉碱的结果,可以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图1)。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可进行134种有机酸的检测,标记异常有机酸,并根据有机酸与内标物的比值诊断40种疾病。尿有机酸筛查流程及新生儿筛查软件界面五、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关爱老年健康,MALDI质谱技术快速检测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2018年1月31日由岛津公司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质谱研究实验室、日本国立老年医学与老年学中心(NCGG)以及澳大利亚老龄化成像、生物标志物与生活方式研究(AIBL)组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High performance plasma amyloid-beta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 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的高效能血浆生物标志物)”。研究者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669–711/β-淀粉样蛋白(Aβ)1–42 比值、 Aβ1–40/Aβ1–42比值以及这两者组合预测个体脑内β-淀粉样蛋白阳性和阴性状态的能力进行了验证。使用的所有测试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β-淀粉样蛋白沉积水平时均显示出较高效能。结果证明血浆生物标志物在个体水平上预测脑内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血浆生物标志物侵害性更低,成本效益高,扩展性更强,有利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六、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防治行动-一叶知秋,诊断标记物在疾病防控中应用 有研究报道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有心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动脉硬化症风险。其中H型高血压是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高血压。研究表明,中国有2 亿高血压患者,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占75%,高血压与高Hcy同时存在,脑卒中风险增加11.7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仅是WHO及一些国家专业学术团体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以及评价糖尿病治疗方案有效性的指标。同时1,5-AG对血糖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也可以用作为一种短期血糖控制的标志。 相比于临床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生化法、免疫法测定方法,岛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Hcy,糖化血红蛋白水解六肽和1,5-AG,可在3 min内完成测定,能有效排除离子通道干扰,凸显通量高,准确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这些快速准确的对诊断标记物的分析对临床疾病的防控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手段。七、肺癌病人早期诊断防治行动-以无形断有形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很多国家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近几十年来,尽管在肺癌的诊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查找肺癌病人血液和呼出气中的挥发性生物标记物并用于肺癌筛查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式之一。 呼气分析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的改变来反映体内的生理病理情况,具有简单、方便、无创等优点,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呼出气中的生物标记物以纳摩尔至皮摩尔的浓度存在,通常采用GCMS 结合一定的样品浓缩富集技术如冷阱捕集和热解析进行分析。MonoTrap RGPS固体萃取整体捕集剂具有表面积大、对样品的负载量大和吸附时间短的特性,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 岛津采用MonoTrap RGPS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吸附人体呼出气,经Optic-3多功能进样系统热脱附,GCMS法分析肺癌病人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并同时对比了肺癌病人和正常人呼出气中的挥发性组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八、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提高疫苗质量,让你不再犹豫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出版的《疫苗》杂志特刊中指出, “疫苗犹豫”使数百万儿童因完全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疾病而死亡。疫苗安全性问题所带来的恐惧是造成“疫苗犹豫”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疫苗犹豫”,除提供便利的疫苗接种途径、普及疫苗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提高疫苗质量、加强疫苗监管,进而减少疫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公众对疫苗的信心。近年来,岛津公司使用现代化理化技术通过对氨基己糖、己糖酸、己糖、鼠李糖、CTAB、抗原蛋白含量测定、铝佐剂中铝和重金属含量测定、疫苗颗粒度大小、分布和浓度测定及对相关工艺进行评价在多糖疫苗、蛋白类疫苗、病毒类疫苗质量评价及菌种鉴定方面解决了原有检测难点、弥补了检测空白,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促进了疫苗工艺优化和疫苗质量提升。岛津疫苗行业全面解决方案让您接种疫苗时不在犹豫!撰稿人:李长坤
  • 华测已投资并购多项检测业务
    投资建议   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26.05%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27.09% 摊薄每股收益0.41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但略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2014年将是公司并购的元年,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并购国内外优质标的,实现收入规模的迅速增长,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潜力。按照增发后股本38148万股计算,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54元,0.72元和0.9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27倍和21倍,维持&ldquo 推荐&rdquo 评级。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但略低于我们的预期: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26.05% 实现营业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33.1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27.09% 摊薄每股收益0.41元。利润分配方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从单季度数据看,四季度实现营收2.34亿,同比增长24.8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48亿,同比增长20.98%,单季度EPS0.13元。公司同时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911万元-1,276万元,同比下降30%-50%。主要原因是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放缓,同时13年新增项目投入,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从13年财务数据看,13年1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18.9%和12.2%,我们认为对公司14年全年的业绩不必过于悲观,仍然坚定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潜力。   盈利能力和费用率稳定:2013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2.34%,同比下降2.4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9.43%,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毛利率的下降伴随着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原因导致。总体上看,公司净利率为19.6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从费用率细分子项看,销售费用率为19.69%,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人力成本增长所致。管理费用率为21.18%,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主要为利息收入1119万,同比增长37.46%。   生命科学检测业务和工程技术检测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为了降低对外向经济的依赖,公司积极开拓内需市场,特别是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拓,大幅提升了公司生命科学检测业务的收入。从财务数据上看,14年公司生命科学检测业务实现收入2.72亿,同比增长45.9% 而贸易保障业务实现收入2.19亿,同比增长7.7%。未来生命科学板块将继续作为为公司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医疗健康行业,目前公司已布局于医学检测、GLP实验室、职业安全与卫生、职业健康检查等项目。同时,公司 公告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服务系统(UCLAHealt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有助于迅速提升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实力。另外,工程技术行业市场容量大,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公司正在对华安检测进行收购,旨在借此进入无损检测市场。   积极开拓市场,加大研发提升公司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实验室检测网点建设,扩大公司在全国的检测覆盖范围,开拓各地检测市场。另外,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研究院的技术支持,积极进行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项目研发,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的制定,提升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参与制订、修订标准达245项,已公布标准137项,其中国家标准有91项,强制标准有9项。   投资并购进入新领域,获得新资质:公司通过收购英国CEM公司,成为欧盟权威公告机构(NB认证机构) 通过设立广州华测职安门诊部有限公司,进入职业安全领域 通过投资沈阳华测新能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入风能检测领域 通过收购新加坡POLYNDT公司,进入船舶的无损检测领域 通过收购黑龙江华测检测,强化公司在东北地区食品检测能力 另外公司目前对华安检测的收购尚未完成,通过收购华安检测,公司将进入无损检测市场。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并购国内外的优质标的,延长产品线宽度并产生协同效应,有望实现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并购失败风险 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风险 政策风险。
  • 新生儿 太多检查没商量
    新生儿足根血检查  何芳每日都憧憬着孩子的出生,幸福的画面令人难以想象,而还有可以想象的是,当孩子出生后,何芳和她的宝宝也会将面临一堆必须的与不必要的检查̷̷  凌晨4点,赵亮举家前往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三甲医院,第一次生孩子的赵亮夫妇,尽管有父母的指导与陪伴,依旧手忙脚乱。  经历了6个小时的等待,赵亮的老婆终于被推出手术室,随之一起的还有他刚出生的儿子。  尽管孩子在出生之时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总算是平安降临,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住院数天后,新晋奶爸赵亮办完离院手续,欢快地将老婆和孩子接回家,只等一星期后再回到医院拿儿子的检查结果。  虽说是去医院,可赵亮的步伐轻盈而又欢快,这一切都源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但赵亮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原本开心地来取孩子的检查结果,谁知却变成一场令人心惊胆颤的经历。  初查吓哭家长  取到孩子检查报告单后,赵亮便焦急地询问医生:“这个化验结果如何?”当被告知化验结果的问题挺多时,赵亮的心里像是被针扎一般,难受的滋味无从说起。  “我拿过单子一看,好几个指标都显示不太正常。”尽管赵亮看得心惊肉跳,但依旧强装镇定地看完检验报告单,“报告单最下面的结论和建议,上面写着孩子肝脏发育不成熟、肝损害等一系列专有名词,并且提了一些建议。”看完后,着实把赵亮“魂儿都吓散了”。  作为新生儿的父母,这样的结果实在无法令人接受。据赵亮回忆,当时他的妻子在家中休息,“取到结果得跟她商量这个事吧。”尽管担心妻子难以接受,但赵亮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得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可谁知,妻子在电话中既伤心害怕又不知所措,“只听见电话那头,我媳妇哭得很伤心。”  事情的起因经过要追溯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一般情况下,为了明确小宝宝的身体是否健康,当孩子出生后,医生会给新生儿安排一些检查。“除了必做的检查外,医生还建议我们做一个新生儿代谢的检查。”正所谓明日之事未可知,谁都不会想到日后这个代谢检查的结果会吓哭孩子的妈妈,并将全家弄得“鸡飞狗跳”。  据悉,每一个婴儿在出生之后,都会被医院例行采集足跟血,作为一项实施多年的免费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筛查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多种潜在的遗传病。而赵亮儿子额外所做的新生儿代谢检查却是需要自费的,价格在600元至700元之间。  “不做这个检查是否可以?对孩子有益么?”种种问题暴露了赵亮经验上的欠缺。“做检查肯定比不做要好,能知道的信息更全面。”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事,相信没有家长会拒绝,因此赵亮遵循了医生的建议。至于后事如何,便如赵亮所说,“这个检查做得特别细,身为门外汉根本看不懂,但检查报告的结论真是令人心惊胆颤。”  最是柔情父母心,检验报告单上大大小小共62项指标无一不牵动着赵亮夫妻二人的心。据赵亮透露,他的妻子在分娩前曾加入到一个“妈妈群”内,群内的家长都是在这家医院生的孩子,于是赵亮妻子便将检验报告单发至群内,向其他家长们询问情况。  群里100多名家长中只有两家的孩子做过这个所谓的“新生儿代谢检查”,这其中就包括赵亮家的孩子。另一个带孩子做过这个检查的家长随后也将报告单发到群里,“单看报告单上的结果,感觉可能比我们家的孩子还要严重。”和赵亮夫妇一样,这位孩子的母亲也急得没了主意。  “这种自费、可查可不查的项目,说难听点儿,一般就是医院为了创收才弄的。”群里面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妈妈在宽慰他们时说道,如果是真的比较重要的检查,比如说查基因、查遗传病、足跟血等必要检查,是不会专门提到是自费项目的。  尽管如此,作为新生儿家长,育儿经验或许是最欠缺的。也正如此,刚做父母的人一旦听到孩子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异常紧张,即使花点钱也没有关系只是为了图个安心。  世事不如人意,代谢检查也做了,钱也花了,但是为孩子的担惊受怕却开始困扰着赵亮这对新生父母。尽管听到其他更有经验的父母的解答,赵亮全家依旧没有放松绷起的那根弦。  “当时的情况哪里容得我下个周再去复查。”孩子的情况不仅需要赵亮夫妻二人想办法,他们的父母也无法安心。于是赵亮全家总动员,联系了很多周边的朋友,大家一起想办法,最终找到另外一家儿童医院,全家兵分两路,各自带着检查报告单,一路前往儿童医院,一路再次回到生孩子的三甲医院。  全家总动员  赵亮前往儿童医院后得知,这家医院也有类似的新生儿代谢检查,其中的检查项目却不尽相同。疑问在赵亮的内心发芽,相同的检查,其中的项目为何存在差异?  在看过检验报告单之后,一名儿科医生并不认为新生儿有什么大问题,单从报告单来看,只是一些副指标存在问题。  后来这位医生向赵亮解释道,新生儿代谢检查都是尽早做,而孩子离开母体后来到这个世界却还不太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所以,新生儿做代谢检查很有可能大部分指标都存在问题。“不用太着急”,这是赵亮从儿童医院得到的诊断结论,“我们家孩子出生两三天就做这个检查了,一两个月之后等孩子适应了,也就应该正常了”。  “大医院一般都会把检查能导致的最坏结果告诉你。”赵亮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就像做手术前的“术前须知”一样,“这是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告诉我的。”  当时在待产室内经过医生评估后,判断出赵亮的儿子出现了脐带绕颈的情况,随后便将他妻子推出待产室,到手术室进行剖腹产。赵亮从儿童医院的医生那里得知,脐带绕颈、缺氧等情况都会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异常,赵亮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有了着落。可问题又来了,在孩子出生以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做代谢检查,真的有必要么?  一位从事妇产工作多年的妇产科大夫吕艾表示,新生儿筛查是国家规定必须要做的检查,主要查询孩子的免疫功能、先天性疾病等异常情况。除了足跟血筛查和听力筛查这两项是必须要做的之外,再无其他检查是必须要做的。  “既然都知道新生儿过早做这个代谢检查会不正常,那为什么不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再查?”赵亮对于医院的做法稍有不满并产生了质疑,按照现在的检查方式,暂且忽略孩子指标不正常需要去复查的两份钱,主要是给家长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怀胎十月已经非常辛苦,难道还要再承受这份难过和慌张?  另外一边,赵亮的家人又回到了原先生孩子的医院,专门负责新生儿代谢的医生在看完检查报告后,也认为孩子的主要指标并无大问题,并且与儿童医院医生看法一致,认为孩子做检查时太小了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医生说指标看着确实有一些不正常,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可能是脐带绕颈引发的缺氧而造成指标异常。”赵亮此时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不就是医院为挣钱么。”在赵亮家人的再三询问下,医生告知他们孩子并没有大问题,可以放心,在“摆脱”了赵亮家人的询问后,医生自顾自地嘟囔道。  必须的和自愿的检查  赵亮的妻子怀孕伊始,有好多检查都是必须要做的,“除去必须要做的检查,现在加入了越来越多所谓的自愿自费项目的检查。”赵亮抱怨道,必要的检查可以理解,“可这些多余的检查结果好多都是不正常的,复查率也很高”。  赵亮表示,有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基本不做那些自费的检查,因为这些家长知道决定孩子真正健康程度的检查还是那些强制性的检查,绝对不是那种可查可不查的自费项目,“凡是自费的检查多少都有点毛病,都得多花钱,多费精力”。  王梅的孩子已经一岁有余,她便是赵亮所说的有经验的新生儿父母,“生宝宝前我从网上了解过很多知识,所以就坚持不做那个800元的自费检查,只做最常规的必要检查。”据王梅回忆,收费800元的检查会查好多项目,“但是要抽孩子5滴血,我觉得抽的血量很大就没让做这个检查,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没必要。”  据王梅透露,自费800元的检查跟医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商业化色彩。尽管距离生宝宝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王梅依旧记得当时她拒绝了身着护士服的工作人员的宣传后,她脸上闪现的不悦神情。  经过了事先学习和亲身实践后,王梅也算是半个“专家”了,她认为同样多余的自费项目还有储存婴儿的脐带血,“很多人不了解,脐带血要求的保存环境很严格,实践中用得也比较少。”在王晶看来,保存婴儿脐带血的花费是很不明智的一笔开销。  除此之外,据王梅介绍,用仪器推乳以及丈夫陪产都要收费,但这两笔收费却没有医院正规发票,只有简单的一纸收据。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费用是不得不掏的,“我生孩子的那个医院强制要求买该医院的待产包。”待产包里有被子、睡袋以及衣服等,“200元一个,统一采购的而且质量很一般,就是一次性产物,用几天就扔了。”  和王梅一样,李玲的小宝宝今年也已经一岁九个月了,回想起自己怀孕时的一段经历,李玲也是无奈得很。“我去做检查的时候,医生说我体重长得太快,虽然孩子挺健康的,可还是把我数落了一顿。”于是,这位医生便让李玲去买一种保健品,“但是并不在医院买,需要带着医生写得一张纸条到楼下的小卖部里买。”据她回忆,纸条上只写了一个字,而且保健品并不便宜,价值上千元,“感觉有点过度医疗”。  李玲并没有买医生建议的保健品,而是选择了上控制体重的学习班。但是在学习班中也并不安静,她碰到了各种各样的“推销”:存脐带血、卖奶粉̷̷ 李玲怀孕期间是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医院产检,生育选择回到老家西安,在她印象中,西安的妇产医院并没有什么推荐一些检查,只做了一些必要的检查后确定宝宝身体健康,就出院了。  赵亮也认为有的检查并没有必要,甚至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新生儿代谢检查后,即便存在指标不正常的现象,一两个月后,指标也会回归正常, “可在这之前,可能至少已经有过一次检查和一次复查。”赵亮强调,代谢检查与给孩子接种疫苗不同,因为给新生儿接种疫苗是合理而且强制的要求,“代谢检查不是每个医院都有的,即便有的话,检查的项目还不尽相同”。  不同医院的不同检查  “大宝和二宝就是在不同医院出生的。”刘丹透露道,从她怀孕开始一直到分娩,除了国家要求必须要做的检查外,自费的检查项目都存在不小的差异。除此之外,对于相似的检查结果,不同医院还会给出不同的诊断结论。  至于到底存在何种不同,有一项检查刘丹记得特别清楚。唐筛检查是一般孕妇都会做的检查,一般是怀孕14周至20周做,用来检查腹中胎儿是否为先天畸形。“怀着大宝的时候,检测的结果是低危,但是医生并没有建议做基因检测。”刘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二宝的唐筛检查数值和大宝相似,但医生却建议做基因检测。”  类似的不同在相差3岁10个月的大宝和二宝身上还存在很多,比如,用来筛查孩子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小宝出生的医院就让做超声心动图,而大宝所出生的医院却并没有。”据刘丹回忆,怀着小宝的时候,医生还建议她租胎儿监护设备,价格大概是600元/4个周,不过刘丹并没有租用这个设备。  除此之外,医生还建议刘丹为小宝做动态血压监测,“当时先缴费了,但是后来并没有做,于是医院又把钱退还给我了。”刘丹表示这些检查在怀大宝的时候都没有做过,“我也没明白这两个医院是怎么安排的”。  吕艾透露,每家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都有所不同,所以医生给的建议可能就会存在差异,等级越高的医院检查的项目就越多。  “就连B超的做法都不一样。”刘丹补充道,宝宝在肚子里36周之后,大宝是每周一次B超,小宝则总共做了一次B超。不仅是产检不同,两个孩子出生后的检查也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国家免费的足跟血检查外,大宝还被要求继续做三十几项检测,小宝却没有。不过小宝出生医院的医生建议刘丹雇佣院方合作方的护工人员,价格是一天280元。大宝出生的医院却给刘丹安排通乳按摩,甚至其中有3次并未事先通知。  当时的刘丹同大多数新生儿家长一样,并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以及孩子安排检查。可在王梅看来,从孩子的产检阶段到出生阶段充斥着不少商业机构,不过来自商业机构的检测和一些服务是可有可无的,他们经常夸大自己的作用,事先没有了解的话,便容易误信他们的话。  “有些产检你也不知道是否对自己和孩子有帮助,可医生描述得比较恐怖。”为了让自己安心,王梅怀孕时,医生建议的检查她都做了。  各式各样的定期产检  作为父亲的赵亮可能无法深切体验到一个母亲的艰难,可身上背负的责任和爱却足以让他为了妻儿乱了阵脚。  “尤其是媳妇在里面生孩子的时候,大夫给你的单子你根本都不会去看,就直接交钱去了。”赵亮的做法无疑是因为担心妻儿在手术室里无法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治疗,因此也不会去深究生孩子时的费用。  医生是根据产妇和孩子当时的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或治疗药物,于是,当时的费用单子是一张一张地被护士送出来,而不是一下子全拿出来。赵亮无奈地表示,这样反而让自己更紧张。  漫长的等待终于换来了母子平安的消息,可谁知令赵亮着急上火的经历才刚刚开始。一个新生儿的代谢检查结果给赵亮和他的家人带来的影响实在是不容小觑,“我们又不了解,医生说得感觉又挺严重,那我肯定会更加紧张啊”。  即便后来得知孩子指标不正常的原因是因为检测的时间不恰当,可赵亮决定还是再复查一遍,“孩子的第一份化验结果写那么严重,我们做家长的能不着急么”?  妻子怀孕时的每次检查,赵亮只能止步于妇科的门口,并不能陪同,“孩子的母亲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更多”。  何芳有孕马上9个月,再过不久就要临盆了,“怀孕3个月的时候就建档了。”据她回忆,建档之后就一直在做各式各样的定期产检,从开始的每月一次一直到现在的一周一次,“B超,抽血甚至大检查唐筛都经历过了。”  虽然何芳的唐筛结论都是低风险,按理说不需再做其他检查,但是医生告诉她其中有一个指标快要接近风险数值,因此建议她进一步检查,于是给何芳推荐了价值2000多元的无创DNA检测,“由于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了解,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不管是什么,我一般都会查”。
  • 体检机进社区居民家中即可完成检查
    不需要到每个科室排队检查,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十多项常规体检项目̷̷近日,我市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方便居民体检,引进了一种名叫健康体检一体机(以下简称体检机)的体检设备,这种机器半小时就能免费帮助居民在家中完成十几项常规体检。  昨日,记者在襄城王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这个体检机跟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小差不多。据该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体检机可以进行心电图、心率、血压、尿常规、体温等十多项常规的检测,携带十分方便。昨日上午,医务人员背着这台机器来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黄大妈家,半小时内就为她做完了整套检查。  黄大妈说,自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健康管理档案,定期都会去那里体检。每次体检时,要来回上下楼排队,一般体检做下来至少得一个半小时。“这个机器太方便了,以后体检连门都不用出,在家里一次性把所有的体检项目都做了。”  据襄城王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傲介绍,以往医生上门为辖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体检服务时,因为一些仪器太重,携带很不方便,导致很多检查项目不能进行。现在,有了这个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体检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常规体检。  据悉,除了可以上门提供体检服务外,体检机在体检完成后,还能实时打印出纸质健康报告书,并将患者的体检数据储存在机器里,通过网络导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公共平台,患者可以就每次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
  • 《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今天就起草的《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拟规定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300人及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规定指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划分,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其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规定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准确记录提取、使用等情况。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申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高温、低温等职业病危害,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规定明确,食品生产企业涉及发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设施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得发包或者出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项目,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与承包、承租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承租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项目有多个承包、承租单位的,或者存在空间交叉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应当服从发包和出租单位统一管理,并对现场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规定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改正要求拒不执行,且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改正的,有关部门应当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对违法企业予以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取缔。
  • 天津开展专项检查提升检测水平
    近日,记者在天津市质监局组织召开的天津市检测实验室工作会议上获悉,天津市将强化400余家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   截至2012年年底,天津市获得资质认定的检测实验室有414家,其中取得天津市级资质认定的362家,国家质检中心23家,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实验室46家。服务的领域涉及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能源环保、食品、建筑等相关多个领域。2012年1~11月份,天津市实验室总收入达到2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47%,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天津市质监局认证处负责人介绍,2012年天津市质监局不断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涉及民生领域的91家获证实验室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对43家检验机构开展了分类监管考核评价。专项监督检查情况为:综合评定为Ⅰ类5家,占总数的5.5% Ⅱ类55家,占总数的60.4% Ⅲ类27家,占总数的29.7% Ⅴ类的4家,占总数的4.4%。分类监管考评情况为:Ⅰ类5家,占总数的11.63% Ⅱ类24家,占总数的55.81% Ⅲ类12家,占总数的27.90% Ⅳ类1家,占总数的2.33%,无检验任务1家,占总数的2.33%。两项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同时为指导天津市检测实验室健康有序发展,天津市质监局在不久前还组织发布了《天津天津市检测实验室发展指导目录(2013~2015)》。按照目录要求,2013年至2015年,天津市将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10类检测实验室进行重点支持,以促进天津市检测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