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英国皇家学会

仪器信息网英国皇家学会专题为您整合英国皇家学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英国皇家学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英国皇家学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英国皇家学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英国皇家学会话题讨论。

英国皇家学会相关的论坛

  • 英国皇家学会期刊投稿指南

    英国皇家学会RSC,旗下有诸多期刊可供投稿,其中分析类有个一影响因子1.5左右的Analytical Methods(分析方法)。与国内期刊相比,这些期刊基本都是SCI收录,并且不收版面费,给作者提供自己发表的pdf论文。在看投稿资料时,发现该学会针对非英语母语的中日两国人,专门制作了中文、日文的投稿指南,我把中文的贴在下面,供需要投稿的朋友参考! RSC旗下期刊列表及影响因子:Journal2010 Impact Factor5-Year Impact FactorAnalyst3.9133.843Analytical Methods1.451.45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5.7875.581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6.58324.641CrystEngComm4.0064.106Dalton Transactions3.6473.654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9.4469.446Faraday Discussions4.5384.267Green Chemistry5.4726.056Integrative Biology4.4394.439JAA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4.3723.480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1.8102.083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5.0995.441Lab on a Chip6.2606.927Metallomics3.5923.592Molecular BioSystems3.8253.986Nanoscale7.007.00Natural Product Reports8.8818.865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6312.792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3.4513.321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2.3782.505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3.4533.858Soft Matter4.4575.080

  • 【分享】英国小学生的SCI论文,IF=3.5

    【分享】英国小学生的SCI论文,IF=3.5

    英国小学生发表SCI 影响因子3.521 (注:Biology Letters,现在的影响因子为3.521) 英国一群小学生创造了一项科研“传奇”。他们对大黄蜂的觅食行为进行实验观察,并于12月22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据称,这是国际学术刊物第一次正式发表主要由小学生完成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由来自英国德文郡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5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完成,伦敦大学学院的博·洛托博士为他们提供了科学指导。“据我们所知,这是高质量学术刊物首次发表小学生的论文”,英国皇家学会的发言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皇家学会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久负盛名的科学组织,其主办的《生物学通讯》属于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学术刊物,而这篇小学生论文通过了该刊正常的同行评议审稿程序。小学生们观察了大黄蜂在实验装置中觅食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科学实验充满了乐趣,就像是和大黄蜂之间玩的一场游戏。他们为“游戏”设置了规则,只有在具备某些颜色组合模式的“花朵”上才有糖水,然后观察大黄蜂能否识破这一点。洛托说,他只是帮助培育大黄蜂和提供实验器材,“整个实验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提出了大黄蜂能否判断颜色模式的问题,并自己记录数据和寻找答案。孩子们最终发现,大黄蜂的确具有观察和学习颜色组合模式的能力。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为昆虫视觉辨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两位专家在同期杂志上撰写评论文章说,这些小学生的确发现了大人们以前也不知道的事情。布莱克沃顿小学的校长戴夫·斯特拉德威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论文相比,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学校能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真正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说,有的孩子已经觉得科学是件“很不错的事”,希望能够继续干下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271228_276207_1709424_3.jpg

  • 【转帖】英国揭开2000年前木乃伊死因 肺结核为罪魁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1825年,科学家格兰维尔向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他通过尸检发现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的死因:恶性肿瘤。当时格兰维尔的这一发现引起科学界巨大的轰动。不过在格兰维尔宣布这具木乃伊的死因为肿瘤大约200年后,英国科学家推翻了其结论,称真正的死因是肺结核。  据悉,格兰维尔(Augustus Bozzi Granville)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木乃伊尸检,该木乃伊故称“格兰维尔木乃伊”。该具木乃伊的女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600年的底比斯,死时大约在50岁左右。底比斯位于尼罗河中游,是古埃及新王国的都城,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在底比斯的大墓地被发现后,“格兰维尔木乃伊”被送到大英博物馆。格兰维尔经过尸检后,宣称这名女子死于恶性卵巢肿瘤。  然而,在格兰维尔宣布这名古埃及女子的死因是肿瘤约两个世纪之后,研究发现尽管这具木乃伊卵巢上有肿瘤,但却是良性的,因此不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原因。英国科学家找到了更可能的死因:肺结核。  肺结核当年在古埃及肆虐。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海伦-多诺霍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格兰维尔木乃伊”体内发现了肺结核遗留下的痕迹。在“格兰维尔木乃伊”的肺部样本发现了由肺结核所导致的炎症和损害,在其肺部和胆囊也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DNA。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肺结核发生的病菌。研究人员还在“格兰维尔木乃伊”肺部组织和大腿骨发现了酸,这也证实了这名古埃及女子确实患上了肺结核,因为这种酸只能来自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  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文章称,“这名女子患上了肺结核,而且结核向其他部位扩散。”

  • 『光学显微镜知名人士』列文虎克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 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 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列文• 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发表论文402篇,其中《列文• 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最早专著。

  • 【分享】A著名物理学家 奥斯特

    中文名称: 奥斯特   外文名: Hans Christian Oersted   生卒年: 公元1777—1851年   故居: 丹麦兰格朗岛鲁德乔宾   洲: 欧洲   国别: 丹麦   省: 朗格兰德岛   奥斯特,丹麦著名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奥斯特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7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00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1801~1803年去德国、荷兰、法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2-1813年再出访法国和德国。1822-1823年又到英国访问。回国后,创立了丹麦科学知识振兴学会。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奥斯特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4岁。相关研究领域:奥斯特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电流引起的磁效应。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长期从事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早在读大学时奥斯特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启发奥斯特,使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得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此外,1812年奥斯特最先提出了光与电磁之间联系的思想。1822年采用精致的压力计并确保增加的压力作用于水容器内外两侧,首次得到水具有压缩性的相当精确的数据,对气体的压缩性也进行了相应实验研究。1823年根据对温差电偶接头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这种接头在比伏打电池低得多的电位差下,能产生较高电流。1825年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在声学研究中,他试图发现声所引起的电现象。他的最后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讲课有表演,也有分析,非常重视实验。他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他的作品有:1、《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1812年)2、《关于化学定律的见解》(1812年)3、《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1820年)曾获奖项:1、1820年因发现电流磁效应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2、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国科学院院士。

  • 转基因之争需要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转基因之争需要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前不久举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保罗·纳斯谈到了最近热门的转基因话题,他首先承认该问题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也尚未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但他表示,在民众对这一问题充满困惑、不解和质疑的情况下,一个“明智”且“最终还是要做”的事情就是“来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接触这个的说说你的辩论道理。

  • 【分享】H著名科学家 史蒂芬.霍金

    中文名称: 史蒂芬.霍金   外文名: Hawking Stephen   生卒年: 公元1942年-?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牛津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号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決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大学毕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他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同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中。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既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1979年出版了《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至今已经销售2500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它论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研究领域:理论物理学: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作品: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1988年)2、《时间简史续篇》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4、《时空本性》5、《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2001年10月)奖项:1、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2、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3、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4、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5、霍普金斯奖6、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7、马克斯韦奖8、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9、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0、与彭罗斯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11、1988年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 【分享】T著名物理学家 约瑟夫.汤姆孙

    中文名称: 约瑟夫.汤姆孙   外文名: Jospeh John Thomson   生卒年: 公元1857~1940年   故居: 英国,曼彻斯特,齐山姆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曼彻斯特   约瑟夫.汤姆孙,也译做作约瑟夫.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1856年12月8日生于英格烂曼彻斯特郊区齐山姆的一个书商家庭。他的父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没有知识的苦处,便发誓要教子成材,请了家庭教师指导儿子的学习。14岁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欧文学院学习。不久父亲病逝,只能靠微薄的奖学金维持学业。1874年,他年方18岁,便在物理学家B.史迪华指导下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绝缘体之间接触电的实验研究》。1876年考试合格,被保送到剑桥大学,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数学研究生,188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留校,次年便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此后便在剑桥度过一生。由于对完全不同压缩流体中两个闭合旋涡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1883年他获得亚当斯奖金,因而当年升任讲师。1884年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随后转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884年12月他完成精确测定电量的静电单位与电磁单位两数值之比(结果为2.997×10-10cm/s)等实验研究,即被剑桥大学评选委员会评选为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接替瑞利的主任职位;1905年接替瑞利担任皇家学院自然哲学教授。因为发现了电子,汤姆孙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191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1915~1920年任会长。1918年起担任三一学院院长,1919年他辞去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的职位,推荐他的学生E.卢瑟福继任,而自己留在实验室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指导青年研究生长达21年, 1940年8月30日汤姆孙在剑桥逝世。享年84岁。他的遗体和牛顿、达尔文和开尔文等著名学者一起安放在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研究领域:物理学1、在气体放电领域的研究和发现汤姆孙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电子的存在。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实验上发现电子的存在,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后来有发现电子的许多性质,指出电子既象气体中的导电体,又像原子中的组分。还同阿斯顿合作,找到有力证据证明元素气体氖至少有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子。1912年,通过对某些元素的极隧射线研究,指出存在同位素。2、发明质谱方法,后经同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的F.阿斯顿的改造和完善,发展成今天的质谱仪。3、汤姆孙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关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带电球的远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带电球可以具有由电荷产生的表现附加质量,其大小与静电能量成正比。这是想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等价定律迈出的第一步。作品:1、《动力学在物理和化学中的应用》(1886年)2、《电磁学数学理论基础》(1895年)3、《气体导电》(1903年)4、《光结构》(1907年)5、《电子和化学》(1923年)曾获奖项:1、1883年获得亚当斯奖金2、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1908年被封为勋爵4、1912年获梅里特勋章5、此外,还获富兰棵林奖章、道尔顿奖章和法拉第奖章等

  • 【分享】H著名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中文名称: 罗伯特.胡克   外文名: Hooke.Robert   生卒年: 公元1635-1703年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英格兰南部威特岛     胡克1635年7月18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父亲是当地的教区牧师。胡克从小体弱多病,性格怪僻但却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舰等。十岁时,胡克对机械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为日后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648年,胡克的父亲逝世后,家道中落。十三岁的胡克被送到伦敦一个油画匠家里当学徒,后来作过教堂唱诗班的领唱,还当过富豪的待从。在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校长的热心帮助下,胡克修完了中学课程。1653年,胡克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颇有才华的科学界人士。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骨干。此时的胡克热心于参加医生和学者活动小组,并且显露出独特的实验才能。1655年胡克成为牛津大学威力斯(1621-1675年,英国医学家、脑及神经科专家)的助手,还被推荐到玻意耳的实验室工作。由于他的实验才能,1662年被任命为皇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为每次聚会安排三、四个实验,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又兼任了学会陈列室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1665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筑、化学、地质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1703年3月3日,胡克逝世于伦敦,终年68岁。胡克热爱科学事业,并为此奉献了一生。他研究的面十分广泛,如建筑、化石、气象等,他都有所涉猎和贡献。但作为科学家的素养,胡克还缺少熟练雄厚的数学与逻辑推理功力作为进行研究和思维的武器,这样便不容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透彻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这也是胡克与牛顿、惠更斯相比的逊色之处。相关研究领域:胡克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1、力学方面的探索与发现  胡克在力学方面贡献尤为卓著。他从1661年开始积极参加了皇家学会研究重力本质的专门委员会的活动。1674年,胡克发表了《从观察角度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的论文,文中根据修正的惯性原理,从行星受力平衡观点出发,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假设: 1.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作用或重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它天体。2.每一物体都保持平直、简单的运动而且继续沿直线前进,直到受到其它作用力影响,因而改变为圆、椭圆或其他曲线运动为止。3.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  胡克在1679年给牛顿的信中正式提出了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观点,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引力思想如牛顿所作的那样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并用太阳、地球、月亮、行星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实例来加以验证。因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殊荣让给了牛顿,但胡克的想法对牛顿完成万有引力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的。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即使在现代,弹性定律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他还进一步把弹性应用于实际问题。在宣布弹性定律的同时还进行了简谐运动的最早分析,证明了弹簧振动是等时的。由此,他把弹簧应用于钟表制造,取得了巨大成功。2、光学及其他方面的贡献  胡克还对光学问题进行过研究,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胡克支持光的波动学说,并进一步提出了光波是横波的概念。1672年,他进一步指出,光振动可以垂直于光传播的方向。他对光的干涉现象也作过研究,研究了去母片的颜色,确认光现象随地云母片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集》一书,这是在他全部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欧洲17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文献之一。他开始应用显微镜于生物研究,并使用“细孔”和“细胞”来说明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细胞”(“cell”)一词从此被生物界直接采用。胡克的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细胞学的研究。现在知道,一切生物都是由无数的细胞所组成的。此外,他还发现了细胞壁。胡克对细胞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3、此外,胡克通过皇家学会还进行了许多有关化学燃烧理论、呼吸、地质、地震、海洋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燃烧和人的呼吸相似。缺乏空气,灯会熄灭;用风箱将新鲜空气有规则地注入开有小孔的狗的肺部,还能使小狗的心脏维持跳动一个多小时,说明呼吸的作用是给动物供给新鲜空气。胡克在《地震讲义》和《关于地面经常发现贝壳和共它海栖动物残骸的原因》等论著中,强烈反对圣经中的神创论。他提出了地貌变化的思想,并且认为由于地貌变化引起了生物的变化,化石则是古动物的残骸,是地球演变史中的“纪念碑”,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化石,认识地球的历史。胡克在进化论出现以前提出这些观点是可贵的。4、卓越的仪器制造家  胡克在仪器的制造和改进方面的特长在其担任玻意耳的助手时就显露出来。他协助玻意耳改进抽气机、制造了复式显微镜、轮式气压计、摆钟、海洋测深仪、海水取样器等等。他还建议用液体的凝固点及膨胀或收缩程度来作为温标刻度的根据。胡克曾经设计的一架大型的“气候钟”,可以测量和记录风力、风向、温度、压强、和湿度、降雨量等。他在实验方面的创造性才能,对皇家学会初期开展的实验为基础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皇家学会的台柱"。由于胡克和玻意耳对皇家学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人们称颂他们:“如果说玻意耳是皇家学会幕后的灵魂,那么胡克提供学会的就是双眼和双手了。”相关作品:1、《从观察角度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1674年)2、《显微图集》(1665年)3、《地震讲义》4、《关于地面经常发现贝壳和共它海栖动物残骸的原因》5、《显微检测法》(1665年)6、《哲学实验与观察》7、《显微术或放大镜下微小物体的生理学描述》(1665年)8、《态势的恢复》(1678年)

  • 【分享】Y著名物理学家 托马斯杨

    中文名称: 托马斯杨   外文名: Young,Thomas   生卒年: 公元1773年~1829年   故居: 英国萨默塞特郡的米尔弗顿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萨默塞特郡   托马斯杨,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1773年6月13日托马斯杨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米菲尔顿一个富裕的贵格会教徒的家庭,是十个孩子中的老大。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兴趣十分广泛,两岁就学会了看书,十四岁时用拉丁文写过一篇自传,就在当时他已掌握了多种语言。在杨成年后,他对职业的选择受到了他叔父的影响,他的叔父是一位卓越的医生,杨在家庭同意下转到了医学方面。在十九岁时,他进入伦敦的圣巴塞罗缪医学院学医,21岁时,即以他的第一篇关于眼睛的调节机理的医学论文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到爱丁堡和剑桥继续学习,后来又到德国哥廷根去留学继续研究医学。在那里,他受到一些德国自然哲学家的影响,开始怀疑起光的微粒说。1797年回到英国,进入剑桥的伊曼纽尔学院继续攻读医学,1799年杨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学习。那时,他的叔父已经去世,去世时留给他一笔巨大遗产,包括房屋、书籍、艺术品和一万英镑现款。这笔巨大遗产使他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帮助他度过了一生。1801年托马斯杨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为光的波动说的复兴奠定了基础。1803年,杨已是知名的物理学家了,被聘为伦敦皇家学院自然哲学教授。1802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的外事秘书,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他去世。1818年他被任命为《航海天文历》的主持人,做了不少工作以改进实用天文学和航海援助工作。1829年5月10日托马斯杨在伦敦逝世。终年五十六岁。研究领域: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最杰出的贡献是在光学和声学领域。在1973年发表的关于生理光学的论文《对视觉过程的观察》中,他研究了眼睛对距离的调节问题,并证明眼睛适应不同距离,是靠改变眼球水晶体的曲度来进行的。1800年,在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实验中,形成了他对光的本质的看法,这一年他向皇家学会提出了《在声和光方面的实验和问题》的报告。他认为,声和光都是波的传播,光是在充满整个空间的以太流体中传播的弹性振动,由于以太极稀薄,所以光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光的颜色和不同频率的声音是类似的。他指了,在解释强光源和弱光源发出的光以同样的速度传播的问题上,用波动说比粒子说更容易,因为,光粒子为什么只以一个不变的速度运动,这是很难理解的。论文中关于声学的一部分特别重要。托马斯.杨在这部分分析了水波的干涉现象后指出,在声波迭加的情况下,会产生声音的加强和减弱、复合的声调和拍频。“干涉”这个术语,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在1801年发表的一篇报告中,采用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托马斯.杨发展了惠更斯的光学理论,形成了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他提出了光波的频率和波长的概念,并解释了牛顿环现象。在这篇论文中,他叙述了他所发现的“简单而普遍的规律”:“同一束光的两个不同部分,以不同的路径要末完全一样地,要末在方向上十分接近地进入眼睛,在光线的路程差是某个长度的整数倍的地方,光就增强,而在干涉区域的中间部分,光将最强。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束来说,这个长度是不同的。  他指出,牛顿环的明暗条纹,就是由不同界面反射出的光互相重合产生“干涉”的结果。位相相反的振动迭加起来就互相抵消,位相相同的则互相加强。他用实验的办法确证了他所提出的这一假设。他用紫外光投射到薄层上,使紫外光从上下两个界面反射产生干涉。由于紫外光是人眼所看不见的,他就让反射光落在涂有氯化银溶液的纸上,结果出现了黑环,从而证明了他的干涉原理。他精确地确定了各种色光的波长值。他指出:“根据各种实验的比较,组成极端红光的波的宽度,在空气中,似应假定约为三万六千分之一英寸,极端紫光的约为六万分之一英寸。” 在1803年11月24日的报告中,托马斯.杨把干涉原理应用于解释衍射现象。他知道,光能绕过不透明物体的边缘产生有色的影子,并认为这种衍射条纹是直接通过衍射缝的光和边界波的干涉产生的。在这篇论文中,他用光从较密介质反射时的半波损失,补充了他关于薄板颜色的理论。  此外,托马斯.杨在其他领域也做出了不菲的成就。他第一个测量了7种颜色光的波长,从生理角度说明了人眼的色盲现象;他还建立了三原色原理,指出一切色彩都可以从红、绿、蓝这三种原色的不同比例的混和而得到。托马斯杨对弹性力学很有研究,特别是对胡克定律和弹性模量。后人为了纪念杨氏的贡献,把纵向弹性模量(正应力与线应变之比)称为杨氏模量。他还首先使用运动物体的能量一词来代替活力。1814年他开始研究考古发现的古埃及石碑,他用了几年时间破译了碑上的文字,对考古学作出了贡献。作品:1、《自然哲学与机械工艺课程》(1807年)2、《医学文献介绍及实用疾病分类学》(1813年)3、《拉普拉斯天体力学原理阐明》(1821年)4、《声和光的实验和探索纲要》(1801年)5、《对视觉过程的观察》(1973年)6、《自然哲学讲义》(1807年)曾获奖项:1、179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 【转帖】开天辟地第一次:国际学术刊物首次刊登小学生完成的研究论文

    (转注:文中提到的这个期刊Biology Letters,现在的影响因子为3.521,另外这样的事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断不会出现我河/蟹的天朝,英国这些小学生干的活,在我天朝显然是不务正业,不挨打便挨训,但决不会搞什么科研更不会发表什么学术论文,搞科研所需要的好奇心,在小学阶段遍被无情地扼杀了)英国一群小学生创造了一项科研“传奇”。他们对大黄蜂的觅食行为进行实验观察,并于12月22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据称,这是国际学术刊物第一次正式发表主要由小学生完成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由来自英国德文郡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5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完成,伦敦大学学院的博·洛托博士为他们提供了科学指导。“据我们所知,这是高质量学术刊物首次发表小学生的论文”,英国皇家学会的发言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皇家学会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久负盛名的科学组织,其主办的《生物学通讯》属于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学术刊物,而这篇小学生论文通过了该刊正常的同行评议审稿程序。小学生们观察了大黄蜂在实验装置中觅食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科学实验充满了乐趣,就像是和大黄蜂之间玩的一场游戏。他们为“游戏”设置了规则,只有在具备某些颜色组合模式的“花朵”上才有糖水,然后观察大黄蜂能否识破这一点。洛托说,他只是帮助培育大黄蜂和提供实验器材,“整个实验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提出了大黄蜂能否判断颜色模式的问题,并自己记录数据和寻找答案。孩子们最终发现,大黄蜂的确具有观察和学习颜色组合模式的能力。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为昆虫视觉辨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两位专家在同期杂志上撰写评论文章说,这些小学生的确发现了大人们以前也不知道的事情。布莱克沃顿小学的校长戴夫·斯特拉德威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论文相比,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学校能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真正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说,有的孩子已经觉得科学是件“很不错的事”,希望能够继续干下去。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乐趣,其本质与人类玩耍的天性是一致的,很容易做到寓教于乐。布莱克沃顿小学的学生们就在论文中写到,观察大黄蜂是一场游戏,我们设定规则,看它们能否解开谜题。这种乐趣对于大科学家来说也是一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就以此著称,他曾以“会飞的青蛙”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并曾表示“做科研的时候既能够玩耍,又能够领工资,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而这样做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掌握结果。探索未知本就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对此有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最终成果的代价。海姆曾表示,他用来“玩耍”的实验有99%都不成功,但荣获诺贝尔奖的成果石墨烯却正出自那1%的实验中。 Nature的相关英文报道:http://blogs.nature.com/news/thegreatbeyond/2010/12/science_really_is_childs_play.html(引文出处: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842.shtm)

  • 【资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简介

    巴 顿已故外籍院士 (D.H.Barton) 有机化学家。英国国籍。1918年9月8日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 1998年3月16日卒于美国德克萨斯。 1940年、1942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理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座教授。1957年任英国帝国学院教授。197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迄任美国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杰出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4),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70),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3)。曾获诺贝尔化学奖(1969),英国女王授予的皇家勋章(1972)等。巴顿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由于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与挪威的奥德哈塞尔教授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1894年范德华-拉贝尔理论在立体化学中的一个真正的发展”。60年代后,在自由基化学和自然过程中的有机合成这一领域的首要工作使人们认识了许多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苯酚自由基的偶合作用。引进了新试剂CF3OF,成功地从事了硫、硒、碲和铋化学研究。晚年发现的新反应有自由基的选择性脱氧化反应和酰胺巯基酯断裂产生自由基的反应。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化学信息学 7.5.1.2/ .3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 日本期刊

    7.5.1.2 英国出版的化学期刊:1)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英国化学会志):简称 J. Chem. Soc. (再简JCS),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 1848 年创刊, 为最老的化学期刊. 1976 年起分成下面几个部分:有JCS (B), (C)2)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 报导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合成反应. 文献内容比较长, 本期刊强调不接受明显将完整文章分段投稿的情形. 影响因子 1.6.标题例: Synthesis of (4R, 5R)-(-)-4-Methyl-5-phenyloxazolidine-2-selone.3) J. Chem. Soc. Perkin Transactions II: 物理有机领域, 报导有机, 生物有机, 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反应机理, 动力学, 光谱及结构分析等文章. 影响因子 1.7.4) J. Chem. Soc.Faraday Transactions: 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 报导动力学, 热力学文章.5) J. Chem. Soc. Dalton Transactions:无机化学领域.6) J. Chem. Soc. 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为半月刊, 内容简短, 不超过两页, 没有前言讨论结论, 平铺直叙而简洁的介绍实验新的进展或发现. 影响因子 3.1.标题例: Chiral Silyl Acetals as Convenient Reagents for Determining Enantiomeric Purity of Alcohols.7) Tetrahedron (四面体

  • 【转帖】白乌鸦让人眼前一亮 体内黑色素变化所致

    【转帖】白乌鸦让人眼前一亮 体内黑色素变化所致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8/200808141010_103959_1621459_3.jpg[/img]能在一群同类中显得与众不同无疑是个优势。这只引人注目的白色乌鸦正是如此,它正在花园中晒太阳。它雪白的羽毛缘于体内黑色素白变,这不同于一般的白化病,它不会使眼睛变成粉红色。患有这种病的乌鸦,寿命会比其它同类短,因为它们更容易被野外的天敌发现。  发现这只白色乌鸦的是英国一位退休教士,他说,黑白相间的乌鸦还是偶尔会看见的,而这种纯白的确实太不寻常了。英国皇家学会动物保护发言人则称,这其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变异或者是变种。“这是进化过程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哪种颜色更具有优势。”[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8/200808141011_103960_1621459_3.jpg[/img]

  • 中国第一人!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2014年爱明诺夫奖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9/17/496868601_small.png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消息,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金1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93358.4元),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3月31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举行。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可以加深科学家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并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起提供线索。爱明诺夫奖官方新闻稿提到,作为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施一公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不仅能让研究者深入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还能让他们详细了解蛋白质调节系统的详细机制。除此以外,施一公团队在生物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诸多开创性见解,例如,他的研究小组曾经确定了一组与早衰相关的跨膜酶,该酶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施一公此次获得爱明诺夫奖,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对于施一公来说,是实至名归。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其领导的实验室主要运用X-射线晶体学,结合其它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生物大分子机器组装与功能、重要膜蛋白结构与机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施一公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1739年,以其专设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而闻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除诺贝尔奖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等国际性大奖。爱明诺夫奖同诺贝尔化学奖一样,是属于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国际类奖项,设立于1979年,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个别年度空缺。本年度的爱明诺夫奖只有施一公一人获奖。

  •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分享】中国在英语科学论文数量上超英赶美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071747_287614_2185349_3.jpg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最近的分析表明,中国有望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科研成果发表的霸主。该分析同时突出了传统科学大国面临的来自新兴经济和人才国家的挑战,比如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尽管后者以往并不具备强大的科学基础。皇家学会指出中国目前在英语科研论文的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在第三位,之后是德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科学论文的版图发生了变化,新的强者辈出,除中国外,东南亚、中东、北非势头也很猛,” 皇家学会该项研究的主持人、英国牛津大学能源研究主任克里斯•卢埃林•史密斯(Chris Llewellyn Smith)说道。

  • 化学信息学: Chap7/ 7.1 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第七章期刊期刊 (Periodicals) 是周期性出版的刊物. 学术性的期刊, 没有影视杂志那样亮丽的封面, 一般收藏于图书馆. 大多数期刊属于一次文献, 由作者报导研究成果写出的论文. 美国化学文摘等检索类的期刊属于二次文献; 将原始论文数据归纳整理形成综合资料的期刊则属于三次文献, 例如综述、进展报告等,.历史上最早出版的期刊是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于 1665 年出版. 全世界的期刊种类超过五万种, 科技类的期刊大约两万种. 中国的科技类期刊约有五千种, 数量相当可观, 但是有许多还未被 SCI 机构采纳 (例如各高校的学报).7.1 科技期刊的分类科技类期刊, 有以下几种分类法.1) 按报导内容区分:l 学术科技性: 杂志 (journal), 学报 (Acta), 纪事 (Annals), 会刊 (Proceeding), 会刊 (Transaction), 综述 (Reviews), 进展 (Progress)l 快报性: 快报 (Letters), 通讯 (Communications), 快讯 (Bulletin)l 消息性: News, News Lettersl [/

  • 英医学界呼吁禁止在医院出售“垃圾食品”

    英国皇家医学院学会6月27日发起倡议,要求政府颁布禁令,禁止在医院售卖汉堡、含糖饮料等“垃圾食品”,并呼吁人们重视日常饮食对健康的影响。http://www.bioon.com/trends/UploadFiles/201306/2013062813431673.jpg作为英国22万名医生的代表,皇家医学院学会在当天举行的英国医学协会年会上呼吁,医院应将公共健康而不是营利放在首位,其所属区域内的自动售卖机不应再有糖果、巧克力、薯片等容易使人发胖的食品或饮料。该机构还指责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长期以来忽视“垃圾食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助长了当代英国人的“肥胖危机”,甚至该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肥胖率都居高不下。

  • (剩余2馆藏)文献求助一篇

    作者:Yu-rong Ma, Hong-yun Niu, Xiao-le Zhang and Ya-qi Cai文题: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tap water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silver/dopamine nanoparticl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hem. Commun., 2011, Advance Articl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Yu-rong Ma, Hong-yun Niu, Xiao-le Zhang and Ya-qi Cai文题: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tap water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silver/dopamine nanoparticl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hem. Commun., 2011, Advance Articl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Blandy JP ,singh M.题目:The case for a aggessive approach to staghon stones.期刊:J Urol 1976,115(3):505

  • 【讨论】科研第一“大锅” ≠ 转化率第一“大国”,量变 ≠ 质变!

    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的《21世纪全球科研合作》报告,说中国再过2年将超过美国,成为科研第一的“大锅”最近今年科研成果虽然很多,但转化为成果的却凤毛鳞角!论文发表很多,被人引用的却屈指可数!科研第一“大锅” ≠ 转化率第一“大国”,量变 ≠ 质变!在2011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之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时,我们将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中国产业化之路:在本次论坛中,针对“科研成果”和“产业化”方面您有什么问题想问嘉宾的?您希望看到什么议题?机会难得,欢迎大家提问~如果您的问题被采纳,将获得20积分的奖励!论坛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刘文清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所长,研究员  关亚风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于连生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  董青云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 振 上海大学教授、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嘉宾详情见: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10411/3241203/ 相关话题:【讨论】科研成果仅有10%存活——转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化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讨论】科研第一“大锅” ≠ 转化率第一“大国”,量变 ≠ 质变! 【讨论】让我们一起探讨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化之路——路,在何方?!

  • 【分享】你知道走路时为什么要摆臂么?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走路时会摆臂,而且不是同手同脚?摆臂看起来是一个“成本昂贵”的习惯,它不仅需要肩部运动,而且浪费力气。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行走时摆臂可以让你更省力,也让行走更有效率。为解开行走摆臂之谜,美国和荷兰的3名研究人员招募10名志愿者,让他们行走时使用不同的摆臂方式,如同手同脚、手臂静止不动和正常的摆臂方式。研究人员测量不同摆臂方式所需的能量,即新陈代谢率和肩部运动所需力量。结果显示,无论何种摆臂方式只需少量肩部运动,但各自能量消耗差别较大。研究报告29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研究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力学专家史蒂文柯林斯介绍说,保持手臂静止不动行走时比正常行走时的代谢率高12%,相当于其他条件相同时行走速度加快20%或行走时身背重10千克的背包。他在接受《宇宙杂志》采访时说:“摆臂并非受肩膀运动驱使,而是受人们行走时身体的自然动力驱使。”同样是摆臂,同手同脚的摆臂方式和“钟摆式”摆臂,即正常的摆臂方式对行走的影响大不相同。研究人员发现,若强行以同手同脚的方式摆臂,步行者就得让脚花费两倍的力量防止身体旋转。“当你跨出一步时,你的身体实际上正围绕一根竖轴旋转……就像芭蕾女演员跳舞那样,”柯林斯解释说。研究发现,“钟摆式”摆臂可以抵消驱使身体旋转的力,帮助分担脚的一部分负担。而同手同脚走路时,驱使身体旋转的力量翻倍,意味着步行者的脚得花两倍的力量让身体保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新陈代谢率随之上升25%。(生物谷)

  • 急求RSC上英文文献一篇,多谢

    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文题: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文献名称: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文题: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M/Cu2O (M = Ag, Au)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作者:Zhenghua Wang, Suping Zhao, Shiyu Zhu, Yanling Sun and Mei Fang期刊名、卷数、页码:CrystEngComm, 2011, 13, 2262-2267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e/c0ce00681e数据库名称: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数据库

  • 【讨论】食品啊,食品--一拨未平、一波又起。

    英国专家警告:[color=#fe2419]不少食品不干胶标签含剧毒[color=#000000]新华网北京5月25日专电英国皇家化学会日前针对食品包装标签的一项检测显示,不少不干胶标签使用的胶中含有剧毒化学物质。 [/color][/color] [color=#0162f4]据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道,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少食品包装外的商品标签使用丙烯酸黏合剂,这种黏合剂多数含有剧毒化学物质。 [/color][color=#0162f4] 研究发现,抽查的4种食品标签黏合剂被检查出11种毒素,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汞或盐酸,其中4种毒素具有渗透性,可渗过外包装污染食品。 [/color][color=#0162f4] 研究没有说明抽检食品的产地,但强调这种有毒标签“使用普遍”。人体摄入这些毒素可能对内脏系统产生影响,部分毒素可致癌,导致不孕不育,致使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病变,大量摄入可直接致人死亡。 [/color][color=#0162f4] 报道说,欧洲现行食品安全条例只是强调这些毒素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没有禁止它们出现在标签黏合剂中。[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9.gif[/img][/color]

  • 【分享】J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吉布斯

    中文名称: 吉布斯   外文名: Josiah Willard Gibbs   生卒年: 公元1839-1903年   故居: 美国康涅狄格州   洲: 北美洲   国别: 美国   省: 康涅狄格州   吉布斯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39年2月11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他的父亲是耶鲁学院教授。1854-1858年在耶鲁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因拉丁语和数学成绩优异曾数度获奖。1863年获耶鲁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讲授拉丁语和自然科学。1866-1868年先后到巴黎、柏林和海德堡留学。在法、德两国听了不少著名学者的演讲。1869年回国后继续任教。1871年到1903年任耶鲁学院的数学物理教授。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获得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勒奖章。1903年4月28日在纽黑文逝世,终年64岁。吉布斯从不低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从不炫耀自己的工作。他的心灵宁静而恬淡,从不烦躁和恼怒,是笃志于事业而不乞求同时代人承认的罕见伟人。他毫无疑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在世时从未被提名。研究领域:1、化学热力学:吉布斯在1873-1878年发表的三篇论文中,以严密的数学形式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导出了数百个公式,他提出了化学势的概念,特别是引进热力学势处理热力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物相变化的规律,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化学,为化学热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为物理化学奠定理论基础。2、1902年,吉布斯把玻尔兹曼和麦克斯韦所创立的统计理论推广和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对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统计热力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而创立了近代物理学的统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涨落现象的一般理论。3、吉布斯还发表了许多有关矢量分析的论文和著作,把矢量分析用于解决结晶问题和计算行星和彗星的轨道,奠定了这个数学分支的基础。他的关于矢量分析的论文虽然未正式发表,但被收入到1901年出版的有关教科书中。此外,他在天文学、光的电磁理论、傅里叶级数等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和著述。作品:《图解方法在流体热力学中的应用》(1873年)《论多相物质的平衡》(1876-1878年)《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1902年)《用平面方法对物质热力学性质进行几何表示》(1873年)获得奖项:1550年被选入纽约大学的美国名人馆,并立半身像以纪念。

  • 【转帖】化学常识——群英荟萃揭示元素周期律!

    也许人类天生就有将凌乱的知识材料整理、组织、系统化的渴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充分展现了人们追求真理时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十九世纪初,戴维用电解法和热还原法制得了钾、钠、镁、钙、锶、钡、硼和硅,并证明了那种黄绿色的气体是元素氯而不是所谓的“氧化盐酸”。戴维使元素的种类增加了九种。在这前后,法拉第的好友、曾与戴维竞选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武拉斯顿制得了铑和钯;贝采里乌斯发现了铈、硒和钍;库特瓦用浓硫酸处理海藻灰母液,制得了单质碘;本生的老师斯特罗迈耶用烟怠还原氧化镉制得金属镉;首先合成并研究尿素的维勒用金属钾还原无水氯化铝,制得了纯净的金属铝;溴是用氯气氧化制得的。十九世纪上半叶,由于化学分析方法的丰富,人们还发现了钽、锇、铱、锂、钒、镧、铌、钌、铽、铒。及至本生和基尔霍夫创造光谱分析法,在1860年到1863年的四年间人们发现铯、铷、铊、铟四种元素,掀起了元素发现的又一个高潮。 到此,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

  • 【求助】(已应助)求助英文文献一篇

    【序号】: 1【作者】: Brown, D. S. Russell, P. R.【题名】: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biurea【期刊】: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B: Structural Crystallography and Crystal Chemistry 【年、卷、期、起止页码】: (1976), B32(4), 1056-1058【全文链接】: 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 第二篇SCI论文修改完毕,期待能录用!

    7月底投稿英国皇家化学会某SCI期刊,影响因子1.5左右。不到二十天收到审稿意见:3位审稿专家,提了总共65条意见,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针对文章内容和语法等的。三位专家都认为我的文章interesting,但是英语比较差,内容需要修改,都给了大修的意见。经过十多天的修改,今天基本修改完毕。这是本人的第二篇关于环境分析方面的SCI论文。期待能录用。与第一篇不同的是,现在这篇我作为通讯作者,也是第二作者。上次的是独著。现在这篇基本是我试验、写作包揽。

  • 【分享】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网站6日报道,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Charles Kao), 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三人分享。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另外两名获奖者平分另外一半奖金。另据新华网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高锟简介:(1933年11月4日-),英国华裔科学家,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学就读于香港圣若瑟书院,1957年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为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爱迪生电信奖、马可尼国际奖、贝尔奖、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和光电子学奖金等。 博伊尔简介: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3岁时随家人搬迁到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交通不便,出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尔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博伊尔高中时代在蒙特利尔的一家私立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加拿大海军,成为航空母舰战斗机飞行员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久二战就结束了,博伊尔从没参与过真正的战斗。1950年,博伊尔又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3年后他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今天,提起博伊尔,人们知道他是CCD图像传感器两名发明者之一,但实际上他作出的贡献很多,包括1962年与他人合作发明第一台红宝石连续激光器等。博伊尔还与另一名科学家获得了有关半导体注入式激光器设想的第一个专利。今天,光碟(CD)录制和播放大多需要依靠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史密斯简介: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9年博士毕业后,史密斯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一开始,他的研究方向是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和能带结构。1964年,史密斯成为贝尔实验室设备概念部门的负责人,成立这个部门的目的是研究下一代固态器件。1969年,史密斯和博伊尔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史密斯先后撰写了40多篇科学论文,在美国拥有31个专利。由于史密斯作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奖项。

  • 【转帖】英国出台新规限制抗生素治小病!

    英国出台新规限制抗生素治小病 发布来源: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时间:2008-07-24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所属“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出台新规,对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提出更严格规定。 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报道,根据新规,英国医生将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建议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 新规 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制定的用药新规指出,如果不是处于特别危急状况,医生一般不得给上述病人开抗生素类药品,因为这类药品不但“对缓解症状没什么帮助,还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 规定说,如果一段时间后,病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医生才能考虑给病人提供抗生素类药品。假如病人不愿意使用这样的诊疗程序,医生也可以先开好抗生素处方,但要求病人在至少一周之后,有需要的情况下才去购买。 根据新规,医生可以为2岁以下双耳感染或耳朵流脓的患儿开抗生素药品;那些扁桃体炎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服用抗生素。 此外,如果患者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或患有心、肺、肾、肝等脏器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医生也可为他们开抗生素药品,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新规定还对65岁和80岁以上病人如何使用抗生素分别作出说明。 滥用 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副执行官吉莲?伦说,这是英国在抗生素应用方面的首个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将通过判断患者需要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 《每日电讯报》说,推出新规之前,英国的家庭医生通常会建议普通呼吸道感染病人服用抗生素。仅在去年,英国医生就开出了3800万张抗生素处方。英国人服用抗生素的花费高达1.75亿英镑(约合3.48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抗生素处方针对呼吸道感染。 英国卫生部首席医疗官利亚姆?唐纳森说,滥用抗生素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有“超级病菌”之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近期在英国各医院的蔓延就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今年年初,英国卫生大臣艾伦?约翰逊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呼吁民众不要在咳嗽或感冒时服用抗生素,因为它对这两种病几乎无效。   顾虑 报道说,一些医生担心,如果拒绝给病人开抗生素处方,可能会招致病人的愤怒。因为在许多人脑海中,抗生素能帮助治好咽喉疼痛等疾病的想法根深蒂固。 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院教授史蒂夫?菲尔德教授说,医生说服患者暂时不使用抗生素并非易事,服用抗生素在某些人看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轻微的感染不管吃不吃药本身就可以自愈,而吃了药的人们就会以为这是抗生素的功效。 不过,专家说,控制抗生素使用的规定试行一段时间以来收效良好,绝大部分患者听从医生建议,最终没有使用抗生素。(荆晶) 来源:新华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