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协作共享平台

仪器信息网协作共享平台专题为您整合协作共享平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协作共享平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协作共享平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协作共享平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协作共享平台话题讨论。

协作共享平台相关的资讯

  • 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启动
    5月12日,以“合作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在南宁启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出席启动仪式。当天也是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10周年。大会为此表彰了2007年度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先进单位和个人。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能力赖以提升的前提基础,在整个科技资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以科技资源共享和信息的通畅传递,促进科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21世纪发展的潮流和特征。2007年11月22日国家科技部开通了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旨在以建立大型仪器资源共享为核心,通过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建立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东北、华中、西北、西南7个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和信息平台。这标志着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在全国全面展开。   泛珠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广西门户的启动,秉承“合作共享,创新发展”的思路,标志着广西协作共用网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我区与国家、泛珠三角区域的有效链接,构建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根基,为泛珠四省大型科学仪器用户共享资源、提供服务开通了便捷的渠道,对加强我区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的资源,促进中国-东盟科技信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建成
    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由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研究课题验收会,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课题是福建省科技厅为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购置,合理配置科技资源而安排的专项课题。专家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审核资料、比对合同、现场测验后,高度评价课题组的工作。自平台建设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在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领导小组支持帮助下,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根据平台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按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的协作共用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了大型仪器资源数据库和门户网站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省内部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并实现了本省与泛珠三角以及全国大型仪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运行后,已收录福建省470余台大型仪器信息,35家单位入网,网站累计点击超过50万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   根据省科技厅领导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服务于社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将在已建成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分析测试专家库,实现高水平分析测试人员以及应用专家等人才共享,逐步建立利用入网大型仪器开展测试、研发的机制,引导各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 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建成
    12月24日,由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组成的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在北京成立。   据介绍,建立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是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在年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16个特种设备科学发展任务目标之一,是在特种设备局和中国特检院精心组织和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该平台由多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自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参与组成。特种设备局对平台实施业务领导和管理,中国特检院担任理事长单位,其他6家地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担任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整合特检行业科研资源,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的整体科研水平,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任务包括构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大科技平台的资金、人才和实验设备保障模式、提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科研项目指南、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推广应用机制、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化科研人才队伍等。   特种设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的成立,是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果的具体体现。它既能解决国家级检验机构有课题、有人才但科研资金相对不足的难题,又能解决地方检验机构缺乏高水平课题和人才的难题,是创新科研体制的一种尝试。平台将在质检总局统一协调和规划下,组织国家与地方检验机构、地方与地方检验机构之间的联合科研攻关,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实现资源整合和成果共享,最终形成全国特种设备大科研的体系格局,实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总体目标,对提高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和科研水平、探索创新科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成员单位当天还签署了《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共建承诺书》,承诺投入平台所需的科研资金、科研人才以及试验装备,为今后平台的运行提供了经费、人员及试验条件保障。   参加会议的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对平台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平台建设,把工作重点从重检验、轻科研,逐步转变到检验与科研并重,以科研提升检验,以检验促进科研,不断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技术创新水平,为打造“中国特检”品牌贡献力量。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印发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海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简称“大仪平台”)持续、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推动海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和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后补助管理办法》(财教﹝2019﹞226号)以及《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琼府办〔2021〕6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仪平台是根据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为有效盘活现有科研条件存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全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设立的基础性公共科技条件平台。   第三条 大仪平台遵循“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资源统筹、分类管理、开放共享、促进创新”的建设原则,旨在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基础条件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我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支持。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参加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单位及其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运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简称“协作共用网”)。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预约、服务、使用效益评价、后补助申报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条 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的管理,为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提供组织保障。   第七条 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和业务交流、培训和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等活动,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服务水平。   第八条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区域的互联互通。与国家及其他区域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平台对接,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海南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大仪平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海南省政府制定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政策。   (二)制定大仪平台开放共享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三)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管理机制。   (四)审定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后补助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事项。   (五)指导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   第十条 设立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简称“大仪办”),作为大仪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大仪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大仪办日常工作由省科技厅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大仪办的主要职责:   (一)受理并组织审核加入协作共用网的单位及其科研设施与仪器名单,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的采集和日常数据上传,发布协作共用开放共享信息,清理不再满足共享条件的已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保障共享设备的有效性。   (二)对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协作共用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协助组织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运行绩效评价,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   (三)受理并审核后补助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审议后补助分配方案。   (四)负责为成员单位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大仪平台宣传推介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业务或技术培训等活动。   (五)受理用户对大仪平台有关业务的咨询及对成员单位检测服务的投诉,投诉处理结果报省科技厅备案,重大问题处理报省科技厅审议。   (六)负责协作共用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持续建设与维护升级。   (七)负责大仪平台相关文件资料的分类保管和存档。   (八)协助修订大仪平台相关管理制度。   (九)贯彻执行省科技厅相关决议,每年第一个季度向海南省科技厅报告上年度大仪平台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十)完成省科技厅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成立“大仪共享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由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成员单位专家、相关大仪开放共享管理或检测技术服务专家组成,专家库由大仪办负责管理。专家库成员的主要职责:   (一)审议申请加入协作共用网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   (二)评价成员单位和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绩效,对相关后补助费用提出安排建议。   (三)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协作共用方面的学术、测试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指导和咨询建议。   (四)根据本省产业发展需求,对大仪平台建设提出规划建议。   (五)协助大仪办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培训以及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开发等活动。   第四章 加入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加入大仪平台的单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达到大仪平台要求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及场所(限于本省区域内),具有相应的专业人员。   (三)具有保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相关条件、资质及能力,开放管理制度健全。   第十三条 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2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采取管理单位自愿申报、大仪办择优加入的方式。   公共财政投入的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必须加入大仪平台,且自仪器完成安装使用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科研设施与仪器名称、规格、功能等信息和开放制度提交大仪办;支持国防科研单位在不涉密条件下加入大仪平台,强化军民科研设施与仪器统筹共享,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鼓励非公有制单位加入大仪平台,实现资源统筹、互通有无、开放共享。   第十四条 加入大仪平台的程序。申请单位填写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入网信息相关表格,报送大仪办,必要时提交设备原值证明材料。大仪办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及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进行审议,申报单位须得到评审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经省科技厅批准后,成为大仪平台成员单位及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机组。   第五章 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五条 成员单位享有的权利:   (一)申请后补助。根据入网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申请协作共用补助经费的后补助,包括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运行后补助和优秀机组评估等。   (二)优先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宣传、展览、考察、咨询等活动,优先获取相关技术或服务信息。   (三)通过协作共用网站,向社会发布典型服务事例。   (四)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还可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统一管理,用于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的更新维护、运行补助及人员绩效支出。   (五)对大仪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十六条 成员单位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及海南省大仪平台的有关规定。   (二)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级关于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相关制度。   (三)积极参加大仪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凡成员单位均须参加年度评估,接受大仪办和专家组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和机组人员的评估。   (五)及时上报不再满足开放共享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并向大仪办提出该科研设施与仪器退出大仪平台的申请。   (六)成员单位须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大仪办联络沟通相关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管理、维护和开放共享,保证为用户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服务。   (八)负责本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成员单位可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规范建立本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并与省级管理平台对接,定期报送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信息,亦可直接通过省级管理平台进行报送。   (十)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发布符合开放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信息,公布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建立开放和服务情况记录,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十一)核定相应的服务成本,制定相应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坚持诚信和优质服务的原则,做到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十二)开放共享服务一般须与用户签订协议,按照服务协议完成检测服务;根据具体服务内容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保密要求、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等事项。   (十三)妥善保管测试服务获得的实验数据和相关资料,遵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为用户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   第六章 补助经费与开支   第十七条 对大仪平台按照入网共享、先用后补的原则实施共享服务后补助和奖励。   第十八条 补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公正、合理、有效的原则。主要用于协作共用网仪器设备使用后补助、成员单位运行后补助、年度优秀机组评估以及平台建设维护等。   (一)使用后补助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技术改进时使用到非本单位的协作共用网内大型仪器,可申请使用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申请单位实际缴纳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二)运行后补助   1.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开放共享服务,可申请运行后补助。后补助金额按该成员单位机组上年度开放共享费用的20%-40%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成员单位开具发票的单位名称与入网单位名称不一致的,不得申请后补助。   2.对新入网仪器,第一年按照入网仪器总价值5‰比例一次性给予奖励,第二年起按照后补贴方式进行申请。   3.协作共用网成员单位利用入网仪器进行法定认证、执法检查、商业验货、承担政府招标或强检任务等活动不属于本补助经费支持范围。   (三)优秀机组评估   对协作共用网内仪器,大仪平台每年进行一次机组评估。大仪办组织专家对仪器使用效率、运行状况、服务机时数、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议,提出表彰奖励方案报省科技厅审批。每个单位推荐的名额按不超过本单位入网仪器的35%进行推荐,最多不超过8个名额。
  • 山东省积极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
    为整合我省行政区域内现有高校、院所、企业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推进开放共享,省科技厅自2005年始建设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展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工作,面向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征集单台套价值在1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要求加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截至2021年底,加入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科研仪器原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15507台(套),设备原值140.29亿元,仪器入网数量居全国前列;入网会员单位达到13553家,其中中小微企业11626家。 为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仪器拥有单位开放服务的积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自2015年实施创新券政策,通过创新券对中小微企业使用共享大型仪器按照合同发生额给予40-60%的补助,对开展共享服务工作表现突出的仪器拥有单位给予奖励。实行创新券补助政策以来,通过创新券共补助了5674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补助资金15383.72万元。2021年以来,省科技厅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行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推动“国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等,激励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激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潜能。虽受疫情影响,2022年1-6月,全省创新券使用企业家数、使用次数、财政补助金额较2021年同期实现“三增长”,在使用区域上实现全省各地市全覆盖,带动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投入520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潜能。同时,省科技厅依托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统筹科技资源服务疫情防控,高效征集223家单位的核酸检测仪器设备460台,对接137名专家,为一线核酸检测机构提供仪器共享和技术咨询服务,参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券政策对共享服务产生的费用予以补助。 为做好创新券工作,省科技厅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对创新券政策解读和实操培训。采取市场化手段聘请第三方协助推广创新券;编制《创新券推广使用常见问题解答》,大大便利中小微企业使用创新券,通过科技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宣传创新券政策,提升创新券政策知晓度,扩大中小企业受惠面;编制《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券工作简报》25期,面向各市分管科技市领导、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发放,从而促进全省创新券政策使用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5月14日省科技厅在聊城临清市召开全省创新券工作推进会,总结梳理了全省创新券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推进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书良出席会议并讲话。2021年12月23日又召开了创新券政策在线培训会,全省各级科技管理人员近200人参会。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采取有效措施,力争让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红利。一是会同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推动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加入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把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情况纳入到高校绩效考核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山东科技云讲堂”开设创新券培训班,面向全省各市科技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训,以切实扩大知晓范围。
  • 中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   说起“世界标准”,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但“ISO”三个字母,可谓无人不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组成世界上主要的三大标准化国际组织。由各国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可用来检测、比对,以提高效率,减少损耗。从格式一致的各所大学毕业证书,到世界通用的电器规格、衣服鞋帽尺寸,“标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钢表示,每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方面,我国已取得长足进步:   陈钢:(质检)总局、标准委与科技部正密切合作,在建立标准与科技互动机制和模式上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制定的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不久也将发布实施。今天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科技协作平台,增强标准化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 日本学术振兴会 R053 设计、测量、分析协作平台委员会第1次公开讲座召开
    日本学术振兴会 R053 设计、测量、分析协作平台委员会第1次公开讲座2023年9月6日星期三 13:00~16:30幕张展览馆国际会议室采访者:株式会社堀场冈本第1部分 测量分析数据通用格式开发现状通用格式开发计划:利用测量和分析设备促进DX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重藤知夫先生介绍了为什么需要通用格式以及通用格式以及它是否会被广泛接受。 实现测量分析大数据的方法有两种:“数据工厂法”和“数据共享法”。 未来还需要考虑系统迁移、数据库功能替换、硬件等问题。 数据创建和转换的常见格式和指南概述九州工业大学安永卓夫先生他介绍了MaiML(测量分析仪器标记语言),这是一种表达测量分析、预处理和后处理等过程并保证数据独立可用性的数据格式,并解释了条件、材料、输出和操作的重要性用于测量分析.. 通过模式检查器对常见格式进行结构验证JEOL 高杉健二先生、中野一宏先生他解释了 XML 和 XML 架构之间的区别以及 MailML 标准的示例,并展示了在实际屏幕上使用 LINQ Pad 的架构检查器示例。*XML是一种标记语言,可以扩展用于各种目的*XML Schema 描述了 XML 文档的可能结构
  • 天美公司受邀参加2021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光谱分析技术学术研讨会
    2021年07月06日,由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主办,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21年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光谱分析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 天美集团作为国际知名荧光品牌爱丁堡厂家受邀参加了此次平台光谱分析技术研讨会。同时会议邀请到了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南开大学化学信息学实验室邵学广教授、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周群教授。来自海南各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以及大仪平台入网成员单位的约130名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现场 会议由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海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冯玉红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做了题为“拉曼光谱在材料研究领域的若干应用”的报告。他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纳米材料、碳材料、医学和环境、聚合物分子链的扩散现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教授 法与应用”的报告,邵学广教授从具体的红外光谱应用案例出发,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他在近红外光谱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大数据的应用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南开大学化学信息学实验室邵学广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周群教授做了题为“红外光谱法在复杂混合物体系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周群教授从红外光谱在食品、中药成分以及新冠生物样本分析的应用事例进行生动阐述。 天美集团工程师刘冉就光谱分析主题进行了“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新发展”的报告,她从稳态瞬态荧光基本原理;荧光技术在三个典型热点应用太阳能电池、TADF材料、生物成像探针等;到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最新发展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天美集团刘冉工程师做主题报告 天美公司也将始终秉承助力科研领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仪器和更专业的技术服务。旗下爱丁堡仪器公司旨在开发和寻找更多更新的应用方向和解决方案,推动荧光光谱技术在科研中更广泛地应用,更好地帮助研究者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 山东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工作会议召开
    山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交流大会召开暨联络员培训会议   为推进大型山东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更广范围内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服务水平,山东省科技厅于7月16日下午在青岛蓝海酒店召开“山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交流大会召开暨联络员培训会议”。来自山东省内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交流会现场   山东省科技厅陈光明先生主持了此次会议。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开放服务,根据专家建议,会议上对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20个先进单位,以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液质联用仪”等40个优秀机组给予了通报表彰和奖励。之后,会议进行了各科技条件平台联络员的专业培训。 山东省科技厅陈光明主持会议   据了解,自山东省初步建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新机制以来,实现了全省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和服务,省协作网已经成为山东省克服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提高有限资源使用率的有效载体。山东省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入网仪器设备共分为12个大类,82个中类,涵盖多学科,多领域。截至到2008年底,入网仪器设备2847台(套),购置原值为19.99亿元。其中原值30万以上仪器设备2206台(套),50万以上仪器设备766台(套),仪器完好率为97.91%,进口仪器设备1470台(套),占66.64%,已通过计量认证或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的仪器1028台(套),占46.6%。入网单位595个,分布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涵盖了山东省主要的检测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中央驻鲁单位29家、省属单位264家、市属单位281家。用户通过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进行网上预约,也可以通过协作网提供的共享仪器设备信息,实现点对点的沟通联系,完成检测任务。   附录:   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 共享产生力量 仪器仪表共享平台建设
    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过&ldquo 共享的知识才能产生力量&rdquo 。这对于仪器仪表来说,同样如此。尤其对于我国来说,仪器仪表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力的推进了我国仪器仪表国产化的研发进程。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及《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明确指出要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仪器仪表共享是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企业为节约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及维护费用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概念,指某个区域的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购买了某种仪器设备后,该区域的其他企业或个人不需要重复购买,而是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借用该仪器设备。这种模式为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购买了该仪器设备的企业也会享受国家的补贴。这种共享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解决仪器闲置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一些成长性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山东设立激励资金   比如近年来,山东大力推动大型科学仪器仪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全省大型科学仪器仪表设备资源共享对整合存量资源,遏制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避免浪费,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支撑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自2006年开始设立了专项激励资金,对仪器仪表设备开放共享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截至今年共发放奖励资金17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以小投入撬动了大资源,有效调动了大型科学仪器仪表设备依托单位和用户积极参与共享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仪器仪表资源开放共享。根据山东省2012年度大型科学仪器仪表设备资源共享绩效考评情况统计,参加绩效考评的76家仪器入网单位、342台套大型精密仪器机组2012年度对外服务单位48483个次,其中企业占57.4% 开放服务次数53.89万余次,对外服务占20.81% 测试样品295万余个,对外服务占34.51%。实际总使用机时97.37万小时。截至目前,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整合仪器仪表设备共4117台套,原值34.61亿元,其中原值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586台套,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034台套,已通过计量认证或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可的仪器1999台套,占48.55%。入网会员单位728家,其中,中央驻鲁单位38家,省属单位284家,市属单位406家。   江苏建设共享平台   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仪表共享服务平台,整合江苏198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检测机构,从建立之初的40余台发展到现在的1600余台(套)仪器设备,涵盖了成份分析、结构分析、性能分析等多个领域,总价值10.8亿元,所有仪器设备机组均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目前,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已建设开通了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镇江、南通、扬州、连云港和盐城10个省辖市区域协作网,有5个市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南京、南通两市结合各自区域特色建立了市级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通过省市共建和联动服务,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培育新兴产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辽宁(丹东)开放服务平台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工业技术研究院承担建设和管理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该共享服务平台主要以科学仪器设备为对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放共享来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平台的运行,为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又增添了一项对外服务功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资源的开放共享,培育共建共管,不断提高平台的影响力,努力打造信息权威、内容全面、资讯及时、企业信任,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综合实力的专业平台,为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及丹东地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公共服务支撑。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自启动建设以来,通过吸收全市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仪器仪表企业的先进设备,目前已拥有各类检测仪器200多台,可为基地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共享的信息查询、服务推介等。目前,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为主,以专用仪器仪表和电子电工监测为辅,医疗与科学检测仪器、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等多种门类共同发展的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优势独特,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青岛出共享管理办法   青岛市科技局着力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建设。目前该市共享仪器入网单位已达61家,入网仪器2213台套,仪器原值16.1亿元。同时青岛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出台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办法》,并对各项政策进行了梳理和细化,制定了《实施细则》、《检测补贴评估细则》、《大型仪器共享工作先进评选办法》等。政策体系的建立与落实,有效提升了协作平台整体管理水平,&ldquo 共建、共享&rdquo 理念逐渐深入,资源规模不断扩大。   此外青岛组织开展&ldquo 科技服务入园区&rdquo 、&ldquo 科技资源共享助推技术创新&rdquo 等活动,深入各科技园区、孵化器等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宣传仪器协作服务平台仪器资源,积极为企业与检测咨询专家提供业务对接机会。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组织服务推广42次,培训各单位主管业务人员近2000人次。2012年度共受理检测补贴3895笔,受理检测补贴申报额3670万元,是2011年的四倍多 发放补贴214万元,为400余家单位提供了检测咨询服务。在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推进协作服务平台与加盟机构合作,对企业提出的产品问题进行检测、咨询,并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   文章链接:中国仪表网 http://www.ybzhan.cn/news/detail/38460.html
  • 陕西“双向补贴”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
    陕西省科技厅近日正式出台&ldquo 双向补贴&rdquo 政策,即为提供大型科学仪器的单位和使用大型科学仪器的单位同时补贴。以此加快促进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避免省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仪器利用率,为国家节省能源,减轻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陕西省科技厅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从2000年起开始此项工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八家单位联合共建八个公共检测实验室,总占地面积近4500平米,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0多台套,为广大用户提供快速制造与检测、能源化工产品、水资源、金属材料、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资源矿业与环境、养生产品及特种食品、DNA分型等领域专业而又便捷的分析检测服务。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累计注册企业和机构已达7000余家,其中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代表的核心网员单位达80多家,入网仪器设备5236台(套),总价值约33亿元。汇集80余家核心网员单位、32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凝聚了900多名科学仪器设备领域科技精英,共同搭建了陕西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了800平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综合服务区、仪器示范展示区、仪器维修维护区和专家远程咨询室等,致力于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公共检测服务、国产仪器示范推广等领域,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已广泛覆盖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产业领域。   《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省内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单位,按照其服务收入给予30%的奖励,同一服务单位每年获得专项资金总额不超过30万元。对省内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委托单位,按其年实际支出给予20%补贴,同一委托单位每年获得专项资金总额不超过20万元。对此项工作中积极优秀的单位及个人同时给予奖励。
  • 京津冀科学仪器资源将实现协作发展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赴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就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的运行服务模式及平台建设情况等开展交流,重点探讨了京冀区域在科技基础条件方面合作的基础与设想。   首先,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支建民主任介绍了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建设运行以及河北省的科技资源情况。该联盟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1家单位组建,建立了共享仪器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企业数据库、需求数据库等资源数据库,建设开通了联盟门户网站。   由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的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是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方共建,该中心积极挖掘资源需求,拓展资源需求领域,关注检测领域科技资源供需矛盾,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互补的检测与认证服务体系,实现检测资源与认证资源的社会共享。截至2013年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共有成员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开放,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4688.86万元。   双方在互相介绍各自工作的基础上,从环渤海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检测认证资源共享服务等多方面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在当前资源整合、协作创新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市场化机制,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环渤海核心圈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谋求多方共赢的协同创新发展局面。会后,工作组还考察了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石家庄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石药集团,就进一步的具体合作形成了意向协议。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98亿元。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 福建省开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在福州举办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以下简称服务热线)开通仪式。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丛林出席开通仪式,宣布4008965086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并与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发改委林锡能副主任共同启动了开通按钮。省教育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部分入网成员单位代表也出席了开通仪式。   开通仪式上,丛林副厅长指出,服务热线的正式开通,是省科技厅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热线的开通将有力提升福建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方便全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大型科学仪器条件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福建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008965086服务热线是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的重要服务平台。服务热线将利用协作共用网庞大的专家和仪器资源,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咨询、大型仪器应用、培训等专业问题和疑难问题咨询、信息查询、协作共用政策咨询、入网咨询和受理、大型仪器设备升级改造和维修咨询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将成为全省各中小型企业、高校、各检测机构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载体。服务热线将采用“客服坐席+专家坐席”模式运行,实行来电统一接驳,事项统一受理,并与网络在线服务衔接的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 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共享经济与仪器设备携手寻找最佳出路
    p   2016年,随着Airbnb,摩拜,OFO的出现,共享经济的概念深入百姓的心中。如今,虽然共享单车行业市场热度有所下降,众多共享经济的发展项目遭遇阻碍,但共享经济的概念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其背后的通过整合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一定意义上促进资源的公平平等享用都是在当今社会值得推广和提倡的。 /p p   实际上,国务院在2014年底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意在解决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等问题,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利用率。 /p p   目前,国内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发主要包括涉及设备租赁的科技服务电商平台,省市级机构建立的共享平台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的共享平台。其中,后两类共享平台数量最多,设备仪器种类齐全。 /p p   我们这里列举了目前国内部分已建立了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科研院所和省市级服务平台。方便相关用户查找使用。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科研院所类共享平台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samp.cas.cn/ /p p   清华大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yqgx.tsinghua.edu.cn/webSite/websiteAction.do?ms=goToIndex /p p   北京科技大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sbgx.ustb.edu.cn/ /p p   复旦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p p   http://yqgx.fudan.edu.cn/yqgxqt.do /p p   中国药科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p p   http://sklnmggpt.cpu.edu.cn/Home/Index?XPath=000 /p p   暨南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s://lims.jnu.edu.cn/ /p p   湖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sbgx.hnu.edu.cn/ /p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科研仪器共享中心 /p p   http://yqzx.ustc.edu.cn/ /p p   湖北省农科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p p   http://yiqi.hbaas.com/index.html /p p   深圳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gxpt.szu.edu.cn/Home/Default /p p   福建农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labshare.fafu.edu.cn/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省市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strong /span /p p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p p   http://www.sdtjpt.cn/ /p p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 /p p   http://www.sstir.cn/ /p p   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www.yqgx.org:8081/ /p p   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p p   http://www.sdkxyq.com/ /p p   湖南省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p p   http://www.hnkxyq.com/ /p p   湖北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p p   http://www.hbsis.org.cn/said/42/index.html /p p   天津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p p   http://www.tjlab.com/ /p p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 /p p   http://www.dxyq.zj.cn/ /p p   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www.hebyqlm.cn/index.do /p p   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www.gzyiqi.cn/index.aspx?time=0780FFF5440B63E2BFFCE12473F0B17A /p p   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p p   http://www.dbi.com.cn/ /p p   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www.ahky.cn/ahkxyq/ /p p   河南省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p p   http://www.hniss.cn/web/index.x /p p   冉胜网(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p p   http://www.gdkjfw.com/ /p p br/ /p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入网仪器价值1.35亿万元
    日前,经专家评审,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南省药品检验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八家单位为协作共用网新成员单位,同时被批准获得入网资格的还有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的164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入网仪器原值近9000万元人民币。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www.hidyw.com)是面向广大技术创新主体和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以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开放式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该网对全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致力于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持科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截止到目前,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成员单位已达到18家,网内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量达到234台套,仪器原值共1.35亿元人民币。随着新成员单位及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加盟,协作共用网的仪器资源大大增加,进一步为海南省科技创新提供仪器设备条件保障。
  • 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达2084台套
    5月31日,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下简称大仪网)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旨在统一管理省内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设施仪器使用效率。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牵头将“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委托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管理。截至2022年4月,大仪网入网成员单位85家,入网仪器数2084台套、仪器原值19.7亿元。据海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平台改造升级,尽快实现申请、评审线上流程的畅通,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县建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服务体系。
  • 西安将联合其他城市建全国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记者日前从西安科技大市场获悉,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有超过5000台(套)设备加入科技大市场设备共享平台。   据悉,西安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是由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搭建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同时也是西安科技大市场的主要服务平台之一,旗下汇集了284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大型仪器设备5002台套,共计为1010家企业提供6220余次服务。   目前西安科技大市场正与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等全国其他几座城市统筹科技资源平台商议,共同发起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综合性质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粗略统计,全国各大仪器共享平台共有二十多家,分布范围广泛,平台也各具特色。而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质的仪器共享平台,而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将对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湖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2009年,为鼓励用户使用大型仪器平台入网仪器设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湖北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试行对用户和机组的双向补贴制度,推动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工作的发展。   湖北省科技厅按照《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运行绩效考核办法》,根据2008年入网单位对外服务量,对入网仪器机组进行了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23个单位,40个实验室,共计170个仪器机组发放了2008年度运行补贴,有效提高了入网单位和机组的服务积极性。2009年通过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络预约登记测试4378次,测试样品数85161个,对外服务机时数277650小时,创造经济效益4975万元,相对去年分别增长75%、220%、34%和68%。
  • 湘鄂赣豫四省加强检验检测区域协作
    5月22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在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座谈会期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签署检验检测合作备忘录,从七个方面加强检验检测区域协作,共享区域资源优势,共促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检验检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中部四省之间检验检测工作的通报与联络,推动中部四省资质认定许可标准和行政监管基准基本一致,共同推行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证书“一体化管理”。促进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资源共享。定期将区域内检验检测相关监管信息相互通报,建立中部四省通用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评审员制度,建立中部四省检验检测监管人员信息库,互派人员开展检查工作,推动中部四省检验检测监管工作协同发展。推进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监管联动。共同开展检验检测“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跨区域推进“一计划”统筹、“一标准”制定、“一体化”实施。加强工作交流,促进监管能力提升。共同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联合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比对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提高技术能力,共同促进中部地区检测能力提升。加强检验检测监管和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检验检测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和检验检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共同组织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监管尺度一致性。共同举办检验检测技能大赛、交流论坛等活动,营造中部地区检验检测技能人才“比、学、赶、超”的氛围。共谋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检验检测围绕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技术协同攻关,推进产学研测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检验检测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建成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性检验检测创新服务体系。加大检验检测服务效能宣传。联合开展检验检测主题宣传活动,共同举办检验检测技能大赛、检验检测交流论坛等大型赛事活动,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扩大检验检测工作影响力。四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建立中部地区检验检测合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四省资源共享,加强检验检测业务联动,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中部四省在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的指导下签署检验检测合作备忘录,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深化检验检测监管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服务中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使鲁企受益
    一边是开工不足,一边是重复购置,许多企业面临着科学仪器 “吃不饱”和不得不异地求测的难题。济南地区是全省科学仪器装备最集中的城市,为化解这种矛盾,济南市科技局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已探索出一种共享机制,并构建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鼠标一点,哪里有什么大型仪器、能完成哪些测试,一目了然。共享的不仅是仪器   “买还是不买”,提到购置大型科学仪器,企业总有这样的犹豫。的确,大型科学仪器购置成本大,而利用率并不见得高,常常使企业陷于两难。现在,类似难题在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服务中心里迎刃而解。   今年,山东鲁得贝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想购置一台三维坐标仪,但平时用得不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从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检索得知山东大学可提供这样的仪器。如此一来,企业只需支付低廉的使用费,免去了几十万元的购置费。   受益的不止鲁得贝车灯一家。在近日举行的济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表彰大会上,济南市科技局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李言军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仅去年一年,“申请用户就多达5万余人次,通过平台合作各类实验、检测项目6万余次。”   对于申请企业来说,在利用共享平台降低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寻求“外脑”。“现在,企业的要求已经超出单纯的测试分析,更多涉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李言军举例说,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委托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农药测试中心对其废水样品进行检测,该中心完成检测任务后,还提出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科信采用后,废水处理成本每吨降低1500元以上,并实现年产5000吨的原药生产能力,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128家单位入网   仪器共享不仅能为企业大幅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省却奔波之苦,入网单位也是赢家。随着市场扩大,仪器利用率和服务收入显著提高,更大的效益则是品牌的树立和提升。   检测也有品牌。正如抗菌检测去广东,阻燃检测去北理工,抗紫外检测找北京计量科学院一样,共享平台的入网单位也在树立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   去年,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一举中标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一项重大测试任务,不仅树立了新的品牌形象,也促成其此后在黑龙江、青海等外省市的土壤普查项目中顺利中标。   据介绍,自济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通以来,济南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入网单位已达128家,入网仪器增至1200余台(套)。提高成果转化率   科技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种特别昂贵的大型仪器,欧洲只有2台,美国只有6台,而中国已经有几十台了。我国大型科研装备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山东也不例外——以济南为例,济南市科技局在共享平台建设前调查发现,本地大型科学仪器利用率仅为30%左右,最“闲”的只用过1次。   大型仪器使用率低下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济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有助破解成果转化难题。据统计,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每年有30%的科技成果和15%的专利技术在济南得以转化,产业化率高达60%。   据悉,为扩大服务范围,目前共享平台已经升级为省会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协作网。
  • 西北大学构建共享平台推进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室重要的资源和标识,开放共享是仪器效能发挥与运行的现实需求。为落实学校整体工作部署,西北大学聚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通过机制创新、开放共享、分级分类、全成本核算、跨学科交融的实践探索,试点运行,积极构建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设立试点运行,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2020年7月,该校地质学系出台《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实验室共享发展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系发﹝2020﹞9号)文件及系列办法制度。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运行,地质学系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共享单价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0余台。  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保障。该校根据院(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试点运行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整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选编》,编写《西北大学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信息手册》等系列制度与资料,积极推进共享工作,制定出台《西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暂行)》(西大发﹝2021﹞1号),保障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构建管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该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优势学科,实行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简化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管理,调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相关人员积极性,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实行导向性政策,在制定各种奖励和鼓励措施激发相关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考核机制,综合运用奖惩手段,规范、约束、引导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探索考核和效益评价体制,按照考核及效益评价指标对所属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开发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采取相应奖惩措施。  ——搭建信息平台,助力仪器共享。根据“一院一策”改革思路,结合学校共享工作的需要,建立“总分总”的仪器共享模式,学校集中管理,对资源实施分层授权使用。定制研发具有西大特色,能够适应不同学科特点,安全可靠、实时高效、便捷普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网上预约、委托测试、费用计算、绩效考核、工作量统计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该校以加入“陕西省大仪共用协作网”为依托,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单位等提供大型仪器设备、专业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等服务。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与其他单位从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到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从开放共享走向合作共赢。  ——积极推广试行,倡导共享理念。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初期,该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推广运行。化材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可直接通过信息平台预约自主测试。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贡献度,实验消耗,服务等进行评价,并定期对仪器分类进行合理优化调整,保障设备高效运行。生命学院中心实验室共享平台拥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硬件支持。  在前期试点运行工作的基础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结合“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为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做好长远规划,加大试点建设单位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力度,以试点为突破口,在全校树立典型标杆,引领全校的开放共享工作开展 根据共享工作推动的需要,引入并构建全校共享软件信息化平台,实现共享工作的高度自动化和人性化,提高共享效率 扩大共享业务覆盖范围,吸纳更多的用户和仪器设备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并进入运行的稳定期,实现良性循环。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学校顶层设计规划、完善的制度保障与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还需各管理部门和一线教职工的广泛参与。西北大学立足实验室资源的统筹、协调、开放、共享,积极联动智慧校园信息建设的技术支持,推进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 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
    近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会上,总结了我省自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以来,在整合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促进协作共用,提高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就如何更好的促进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提出了宝贵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对加强各市科技工作交流、推动省市两级互动联合、促进科技资源实现区域共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济南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运行一年多来,不断完善提升了六方面功能,实现了“公益服务、协作互动、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体系完善、服务社会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 陕西积极搭建科研共享平台 入网仪器价值53亿
    陕西省科研基础雄厚。至2015年,该省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174家,普通高等院校80所,其中,国家“985”重点建设高校3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8所,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26个。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8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搭建了有力的科研共享平台。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从4800台(套)价值28亿元,增加到8061台(套)价值53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拥有文献数据量超过1.6亿条,累计访问人数达到100余万人次。陕西省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已建成49个专题数据库,收录7000余万条数据。
  • 环渤海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环渤海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第五次工作会议” 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召开。北京市科委副主任王荣彬、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穆铁军、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郭春林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六省市科技厅、大型仪器管理办公室的31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内蒙古科技厅厅长徐凤君介绍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介绍了内蒙古科技工作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蒙俄科技合作、创业平台建设、工程中心建设中取得的成效,肯定了环渤海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在营造区域合作氛围,加强彼此的信息和工作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希望能在环渤海区域更多的领域中加强合作,取得更好成效。   会议按照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对科学资源的分布、共享服务要求的精神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区域共享促进工作的要求,围绕环渤海区域协作共用网仪器服务运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激励方案、区域协作共用网宣传及培训工作、区域合作典型案例收集工作展开了讨论,讲解并演示了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并就北京地区先期开展的科学仪器资源调研做了介绍。   大家认为,区域合作与绩效考核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对服务效果突出的单位应给予激励,将地方的奖励办法与区域合作的激励机制相符相成,不只以提供样本检验的数量多少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而应以是否能更多地提供相应领域中部分的或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等方法和服务措施,作为被考评机组团队绩效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共享、协作和服务的核心价值。区域共享、协作和服务要在仪器设备运行保障方面多做探索,利用网络形式加强区域资源的展示,针对区域产业和科技工作要求开展资源服务,多形式地开展工作宣讲和宣传。在区域合作中,针对仪器设备的应用、维护和使用开展网上培训或专题技术培训。
  • 国家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评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08]72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2009年4月22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评议工作会议”,对评议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平台建设各项目、子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评议专家组成员等共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计划司相关工作负责人在会上指出,自2005年科技部、财政部启动了平台建设专项以来,各项目/子项目在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支撑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近期对平台建设工作做了重要批示,科技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布局,促进各项目/子项目尽快开展运行服务,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重大科技创新和面向企业服务的支撑能力。   平台中心徐建国主任重点对平台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近期平台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发挥平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平台建设不但要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也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服务,推动科技资源面向企业开放共享。他强调,目前平台建设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组织专家对平台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评议,目的是帮助各个平台充分发挥已整合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徐建国主任同时表示,平台中心将按照科技部、财政部要求,认真做好平台开放共享组织评议工作,加强与平台建设单位的密切协作,推动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   会上,张渝英副主任宣布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工作评议专家组”名单,平台中心对评议工作程序及相关要求做了说明。   平台评议工作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 分析实验室中的协作机器人
    有用的工具还是小玩具?• 克斯汀瑟罗(Kerstin Thurow)关于协作机器人的炒作真的有道理吗?Thurows 为您提供了她对该主题的看法。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真正的协作机器人炒作。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现在提供超过 861,000 个结果。今天每个人都在谈论协作机器人,他们对实验室自动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但什么是协作机器人?它们是实验室自动化中真正有用的工具还是只是一个不错的玩具?“cobot”一词是“collaborative robot”的缩写,基本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脱离人类,而是与人类一起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在 1997 年的专利中,JE Colgate 和 MA Peshkin 对协作机器人的定义如下 [1]: “一种在人与计算机控制的通用机械手之间进行直接物理交互的装置和方法”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是经典工业机器人的重大进一步发展,它们通常完全独立于人工作。通过集成众多提高安全性的传感器(例如,在接触障碍物时关闭),协作机器人可以靠近人类工作或直接与人类一起工作。因此,可以省去昂贵的保护装置,例如外壳或光栅/光幕。标准 ISO 1028 第 1/2 部分以及 ISO / TS 15066 的当前版本也定义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2]、[3]、[4]。协作机器人将机器人的经典优势(如动力、高精度和可重复性和耐力)与人类特征(如经验、创造力或总体概况)相结合,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和应用。合作?即使“cobot”一词源自协作一词,但人与机器人之间真正的协作也只是最接近的协作形式。人类和机器人在没有庇护所的情况下近距离工作的共存是最常见的,但人类和机器人不共享工作空间。如果人类和机器人共享一个工作空间,我们就称之为合作。这可以是例如转移站,人们转移零件、工件或样品,以便机器人可以拾取它们。人类和机器人在公共空间工作,但工作时间不同。最接近的操作模式是协作,其中人类和机器人同时在零件/工件上工作(尽管两者执行不同的任务)。近年来,许多协作机器人进入市场,最初以更通用的名称“轻型机器人”命名。Kuka、Universal Robots、ABB、Rethink、Kawasaki、Yaskawa、Franka Emika 或 Denso 等公司如今提供众多系统。协作机器人在实验室自动化中有多重要?由于其轻质结构,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实验室应用通常没有传统工业领域中存在的负载能力要求。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在实验室中设计过度。这也对机器人系统的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协作机器人是功能强大的系统,其特点还在于价格适中。可能省略安全外壳和光栅也是一个优势。因此,基于协作机器人的自动化系统占用的空间更少,并且还允许更灵活地使用集成的子组件,例如光学读取器、离心机或分析测量系统(GC、LC、MS),如果它们未在机器人过程中使用的话。但是协作机器人真的可以在实验室中以协作方式使用吗?不太可能。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完成一项特定任务的流程数量可能非常少。很难想象移液、称重、摇动、提取或记录测量值等经典实验室工作将由人类和机器人一起处理。合作与共存仍然是可能的合作形式。在后者中,协作机器人用于自动化系统,其中在以前的概念中使用了经典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的总体概念没有改变。由于成本较低,样品制备和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现在可以在以前由于成本原因没有使用自动化的新领域实现。这使得实验室过程的自动化对中小型公司和研究机构来说越来越有趣和负担得起。在这里,灵活的全自动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以便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处理更多的样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机器人都配备了合适的控制软件。软件组件可以从外部公司购买或必须在内部开发。根据任务的范围,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成本。更多协作机器人——更多问题?由于协作机器人的成本低,原则上也可以设想为不同的实验室设备配备机器人。特别是在测量系统、液体处理系统、振动器、加热器和其他实验室设备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可以充当传输单元,并将人工放置的样品输送到相应的设备,或者在相应的处理时间结束后再次取出它们已到期。这对应于合作模式,将使实验室工作变得相当容易。现有的实验室环境和结构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用此方法需要考虑几件事情。如果很多实验室设备要配备机器人,需要的协作机器人数量多,投资和维护成本高。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系统的控制。需要上级控制系统,特别是如果必须在多个站点处理样品并且必须管理和控制多个机器人和实验室设备。根据所需的选项范围和灵活性,这些工作流管理系统可能很快变得非常广泛,因此也很昂贵。概括那么当前的协作机器人炒作真的有道理吗?协作机器人是经典工业机器人的合理和合乎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可能用途和使用类型(共存、合作、协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应用。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由于任务和要求,前两种可能性在未来几年肯定会盛行。在合作领域,一种特殊形式的协作机器人对不同的实验室站和站之间的运输很有意义:移动机器人。它们既可以只实现不同站点之间的传输任务,也可以接管向各个实验室设备供应样品。这可以限制所需机器人的总数。然而,对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要求仍然存在,并且因流动部分而额外增加。移动机器人目前被用于自动化领域。由于成本高(与经典工业机器人相比),它们还不是真正的替代品。参考文献:[1] Colgate, J. E. Peshkin, M. A.: Cobots. US Patent US 5952796 A. 14.09.1999 (https://www.google.com/patents/US5952796 )[2] ISO 10218-1:2011-07 Industrieroboter -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 Teil 1: Roboter2011-0[3]DIN EN ISO 10218-2:2012-06 Industrieroboter -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 Teil 2: Robotersysteme und Integration (ISO 10218-2:2011)[4]DIN ISO/TS 15066:2017-04 DIN SPEC 5306:2017-04 Roboter und Robotikgeräte - Kollaborierende Roboter (ISO/TS 15066:2016)关于作者克斯汀瑟罗(Kerstin Thurow)生命科学自动化中心,罗斯托克大学,罗斯托克,德国Kerstin Thurow 学习化学,并于 1995 年获得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博士学位。1999 年,她获得了测量和控制工程专业的资格。同年,她被任命为罗斯托克大学工程学院“实验室自动化”教授。自 2004 年以来,她一直担任罗斯托克大学“自动化技术/生命科学自动化”的主席,并且是生命科学自动化中心(罗斯托克大学)的主任。她的研究课题包括生命科学过程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移动机器人技术以及系统集成和系统工程。原载:威利分析科学 Cobots in the Analytical Laboratory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带仪器走出“深闺”:云南大仪网搭建共享平台
    2010年至2013年,昆明绿色中迅生物有限公司利用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租用化工研究院的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用于检测,检测250次耗资13万元。3年来,这台仪 器共为相关企业提供服务600次,收费40万元。如果没有大仪网这个共用平台,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或许要花费83万元购买一台相同的仪器。同样,因为项目实施而购买的这台设备如果不入网开放共享,也许早已闲置。 2007年建成的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服务平台,不仅为云南省大部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走出&ldquo 深闺&rdquo ,物尽其用搭建了平台,也给相当一部分资金较为薄弱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减去了沉重负担,在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云南省积累和配置了一大批大型科学仪器。而相当一部分仪器,尤其是高端科学仪器使用率较低,在项目结题后几乎处于闲置状态。 一方面是缺乏资金不能配置大型科学仪器,限制了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已经配备的大型科学仪器使用效率低被闲置,浪费了资源。如何最大可能减少浪费,使大 型科学仪器实现开放共享? 2007年底,以云南省科技情报院为载体,云南省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服务平台。即借助网络、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整合起来,重点对云南省重大科研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提 供服务,降低科研成本。同时,省科技厅还通过&ldquo 以奖代补&rdquo 、单向补贴入网仪器单位、中小企业使用入网仪器设备收费优费等多种方式,向积极面向企业开展分析 检测服务的机构和做分析检测较多的企业进行奖补,以调动仪器入网和企业使用入网仪器设备的积极性。目前,全省已有58家分析检测机构、985台(套)设备 入网,仪器设备总资产超过6亿元,覆盖了地质矿产、生命科学、珠宝首饰、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与测量、农产品与食品等23个领域。 大仪网建成6年来,云南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发挥了最大共享效益,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实现了包括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等科技资源的开放 共享, 据统计,仅2011年至2013年,大仪网科学设备就提供测试服务6449次,服务企业2841家,测试总费用达6250余万元。而国家科技部的统计评价 结果也显示,云南省虽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装备水平指数仅排在全国第22名,但在共建共享服务中却做到了领先:2008&mdash 2010年,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 备利用与共享综合指数[-0.07%]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区,在西部省区排第一位。其中,一级指标仪器设备共享水平指数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2位,仪器设备利用水平指数排名第4位。
  • 沪苏浙皖联手 8543台科学仪器联网协作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手打造的长三角区域大型协作网,目前共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8543台套,使得区域内丰富的科学仪器资源实现“联网协奏”,可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检测、测试、加工等专业技术服务。   协作网去年对外服务开机超过373.2万小时,测试样品达到442.58万个,测试服务收入6.07亿元。协作网的开通实现了区域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对促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 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是重庆市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抓手。目前,平台已拥有20万元以上入网仪器1442台(套)、入网单位80家、仪器价值超过12亿元,参与协作共用的入网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率从2005年平台建设初期的25%左右提高到70%左右,并初步形成了“13+1”的网络架构,即:13个高校、院所、企业和公共测试机构组成的资源分中心和1个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的平台服务中心。   一是把“双向补贴”作为平台开放共享制度建设的核心,积极整合全市科学仪器资源。去年,平台“以奖代补”101.3万元鼓励加盟单位,有效盘活了10多亿元的仪器存量资产,又以“先缴后补”方式补贴30多万元调动了中小企业使用共享仪器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适时监控。在全国率先安装的仪器动态信息采集盒是平台建设的又一亮点。在180台入网仪器上安装了动态信息采集盒,仪器的开机、关机、待机状态一目了然,实现了实时显示、动态采信和在线统计。上传服务中心的数据成为年终考核仪器对外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是通过开放服务,促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要素流向企业,有力地改善了科研条件和促进支持了技术创新。以2008年为例,平台服务企业2200余家,测试样品上百万件,开机时数达到91万小时,支持科研项目6400余项。同时,平台的辐射能力逐步显现。电磁干扰测试、整车试验台架等大型仪器去年为重庆和云贵川鄂等周边省承担了上千次试验检测。电镜服务也延伸到了西部乃至全国,使用率超过100%。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大精仪在去年牛奶三聚氰氨检测中及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2024两会提案: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出了诸多代表建议,如今这些建议不仅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回复,还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建议: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答复:全国13.5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作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大型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在去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议,希望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工作。科学技术部在答复该建议时表示,目前通过建设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展评价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如:目前已建立了集仪器预约、评价考核、资源调查、购置评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推动指导20多个省市和300多家中央级高校院所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互联对接,将全国13.5万台(套)原值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服务体系。针对代表提出的“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助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建议,答复回应:目前,各地纷纷推出了本地科技创新券政策,全国已有20多个地方实施创新券政策,其中北京、上海等13个地方已在省级层面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京津冀等地区在科技部指导下推动创新券跨地区互认互通,推进科技资源跨域共用共享。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强统一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从源头控制重复购置,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建议:成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云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答复:尽快构建工业云制造产业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工业云制造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新型制造业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陈志列去年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加快成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云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答复称,近年来,该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工业云制造产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如:持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遴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启动全国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等。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批复建设2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指导各地共建设23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在工业云制造领域,四川省、广东省各自认定建设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进云制造产业发展,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如,持续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加强与广东省等地区的对接,按照有关要求,指导有关地区的工业云制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与国内优势企业深化协作,积极汇聚工业云制造产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尽快构建工业云制造产业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