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市场发展动态

仪器信息网市场发展动态专题为您整合市场发展动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市场发展动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市场发展动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市场发展动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市场发展动态话题讨论。

市场发展动态相关的资讯

  • 抓住机遇!近期科学仪器发展动态汇总
    过去百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涉及的开创性工作和重大发现中近70%借助仪器完成,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仪器的支撑。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部分,高水平分析仪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对分析测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线、原位、在场、实时、成像、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等。近年来,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迅速,十年间,我国科学仪器营业收入增长已接近100%。与此同时,全球科学仪器市场也在不断增长。据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科学仪器市场规模已达650亿美元。近日,第二届全国光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等30余位专家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分享及市场信息,小编特别汇总了部分仪器市场发展动态,帮助大家掌握市场现状,抓住市场商机。• 目前市场需求最多的仪器品类是生命科学仪器,其次是色谱仪器;而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仪器品类是质谱仪器,其次是表面科学仪器。• 从领域来看,仪器需求最多的领域是学术研究,其次是制药工业;实验室自动化和软件、通用分析仪器市场的增长放缓。• 色谱市场中,分析用液相色谱仪占整个色谱市场的一半,其中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对液相色谱仪的需求约占液相色谱仪市场的40%以上,制药行业的需求推动了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市场的发展。• 而近年来,HPLC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增多,使得临床用HPLC成为液相色谱仪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达到8.7%。• 与此同时,气相色谱仪的增长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和环境监测领域发展的需求;而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仪越来也多的被使用;医院和制药行业也成为了薄层色谱(TLC)的最大用户。• 各类质谱仪器是全球分析仪器市场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某数据显示,除了高分辨磁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外,各类质谱仪器年增长率都在6%以上。• 在质谱仪器市场中,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是质谱仪器市场中需求最大的品类;便携式和在线质谱的需求则是增长最快,年增长达到9.6%,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需求增长次之。• 环境,农业/食品,石化工业的发展导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需求激增。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需求正在由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转向气相色谱-三重四级质谱联用仪。• 仪器本身的需求占市场需求的一半,零备件及服务占市场的一半,零部件中,消耗品的需求占80%。• 标准方面,仪器相关标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团体标准成为目前各个仪器企业和专家的主攻方向(团标发布后,若要发布相关其他标准,则需征得团标发布单位同意)。
  • 国家认监委解读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最新动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7月23-25日,第二十四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召开。会上,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监督管理处处长谢澄在特邀报告中,深入解读了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截止 2017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 36327家,延续了数量上逐年上涨的趋势,年增长率较2016年增涨9.3%。共实现营业收入2377.47 亿元,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11.93万人。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575.6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871.33亿元,实验室面积6484.15万平方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华东长三角地区、华南珠三角地区,与我国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市分布呈现正相关。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自治区依次为山东省(2632 家)、广东省(2610家)、江苏省(2063家)、河南省(2034家)、河北省(1901家)、浙江省(1866家)、四川省(1740家)、辽宁省(1492家)、湖南省(1374家)、湖北省(1368家)。这份排名近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仅第十位由去年的陕西变为今年的湖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五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资源量、体量和营业收入都在大幅度增涨,整体发展形式良好。从2013年至今,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涨超过12000家,营业收入增涨近1000亿,就业人数则逐年新增6-7万,中、大型仪器设备和出具报告数也都增幅明显。谢澄表示,当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平均每天出具报告约103万份,对整个社会影响力巨大。另外,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相对年轻,2/3的机构成立年限在15年以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超过一半,近60%的人员有中高级职称,成为高素质人才集中扎堆的服务行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事业单位制的实验室数量占比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65%下降到2017年的31%。企业制占比则大幅上升,已从2013年的55%增长到2017年的64%。从资产属性角度看,民营实验室占比已高达46%,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进驻中国市场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另外,2017年,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的仪器设备拥有量达到304.32万,超过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262.24万台。谢澄表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布局已经出现结构性的根本变化,以企业制主体,极具市场氛围的行业体系初步形成,并将促进国家一系列检验检测相关改革政策的出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谢澄指出,虽然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一片光明,但是也存在一些隐忧。首先,平均每个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出具报告数量变化趋势整体呈下滑趋势,市场竞争严峻,检测市场的扩张速度与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幅不平衡; 其次,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的不足,缺乏国际性的检测认证平台;最后,人均产值增幅缓慢,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力需要进一步释放。 /p
  • 聚光寿淼钧:直读光谱仪的行业发展动态
    光谱技术是一门历史久远的传统技术,从1666年牛顿第一个色散实验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朽。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直读光谱仪成为光谱技术重要发展领域,成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产业,为近现代的材料科学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光电直读光谱仪于1946年问世,到目前已经将近70年,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其他采用金属及其合金进行加工的行业都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   近5年来的直读光谱仪行业的形态,有点像汽车产业的发展势态:国外产品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新技术的研究和整合活动处于低谷,迫于国内产品的竞争压力,部分厂商推出一些低成本低性能的产品,在一些传统的高端产品上,受制于成熟的技术平台和产品构架,会做一些小的改进和模块整合,以获得少量的差异化,没有革命性技术平台和产品结构的改进 而国内的产品和技术虽然涉足行业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但真正有所发展的,也就十年时间左右,而获得较大发展的,恰恰是最近5年的时间里。国内产品技术仍处于追随阶段,品牌影响力还不够,要想获得发展,必要提升技术和性能等级,达到国际同等的层次,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使国内外达到合理的平衡竞争状态,最终惠及客户以及行业发展。何等相似的产业格局,促使我们思考直读光谱的发展变化及国产直读光谱该何去何从?国产直读光谱仪想要崛起,光靠产品供应商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产业上下游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以及用户意识形态的支持。   在技术方面,近年来CCD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几乎所有进口品牌推出了CCD产品,我司于5年前推出国内第一款CCD全谱直读光谱仪产品M5000,目前已经得到市场验证认可,累计销售额已超亿元。CCD和PMT是业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人认为这两个技术不能简单评判哪种更好,而是各有各的优势和局限性。PMT有着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应用比CCD要久远的多,但既然CCD能够进入光谱分析领域,一定程度上代替PMT,一定有其特有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就在于全谱测量上,它为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谱线选择更灵活,背景和干扰的评判更准确等。CCD已经成为光谱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点已经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但任何一种新技术取代旧技术都需要一个过程。CCD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噪声和读出速度,如果这两点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PMT很可能会退出直读光谱市场。目前,ICP仪器上CCD通过制冷很好的解决了噪声的问题,基本取代了PMT,在直读光谱领域,CCD一定会获得相同的成绩。   在光源技术上,国外数字火花光源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国内还有不少光谱仪采用传统的LC输出,或用简单的LC组合切换来组成类似的有限数字化逻辑控制光源,但这些都不能避免电容精度差,温漂大而导致光源稳定性差的问题。我司的M5000所使用的数字光源是采用N组高频电源组成的全数字逻辑控制光源,可形成任意激发波形。这是当前主流的数字化激发光源。这项技术对于直读光谱分析意义重大,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提供最佳的激发条件,从而获得最好的分析结果。遗憾的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技术资料还停留在70年代,我司在光源应用方面已经开展了近5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的工作可做,后续国产同行们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激发对象,研究合适的激发条件,使光谱仪分析性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除了火花/电弧光源数字化之外,激光诱导激发源(LIBS)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项激发技术。LIBS不仅可以直接分析火花/电弧光源所擅长的金属导电固体样品,还可以分析其他固体、液体甚至气体样品,制样方便,分析速度快,同时还能够实现微区分析和在线检测,是应用前景很广的一项光源技术。目前该技术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但不久的将来,LIBS一定会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光谱仪整体功能和软件上,国外仪器近几年发展不大,仅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如界面整体风格的美化、操作模式的改变和中文操作软件发布等。相比较国产仪器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我司推出的M5000在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改善客户体验,例如硬件上的易维护设计,软件上增加的曲线现场扩展、质控、牌号识别、智能分析、维护提醒等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客户使用便捷性的功能。我个人认为能否踏踏实实做好一款软件恰恰是一个仪器厂商能否用心做产品,做好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广大仪器厂商应该更多的从用户使用便利性方面好好打造。   当前中国大大小小有十来家直读光谱仪生产厂家,但在国内接近3000台直读光谱仪的市场容量,国产产品仪器仅仅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客户都集中在中低端。一方面,部分厂商,用低价获得销路,但低价使得企业的正常利润受到损害,无法实现良性发展,导致产品品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用户对国产设备的信任进一步降低,使得用心做产品,有优秀产品的一些厂商面临很大的阻力去让用户信任国产产品,这是这个急功近利时代的悲哀。另一个悲哀是:部分优秀的国产直读光谱仪虽然已经完全满足当前冶金等高端用户的实际分析需求,但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够,客户长期使用进口直读光谱仪的习惯等原因,这些高端客户还是太过迷信进口产品 与此同时,一些进口二三线品牌也推出了一些与国产优秀产品价格差不多的低端型号,来参与竞争。尽管这些进口低端产品的性能品质远不如国产同价位产品,但由于打着进口品牌的旗号,还是获得相当部分迷信进口产品的用户。改变需要过程,实现光谱仪器的中国梦还任重道远,如果直读光谱仪各厂家之间能改变思维,在竞争中合作,让一部分厂商精心打造产品,而一部分厂商好好经营渠道,是否能获得厂商与厂商之间、厂商与用户之间的共赢?是否比随便低价丢给用户一个粗制滥造的产品更加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希望大家共同托起国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明天。   (作者:聚光科技原子光谱研发总监 寿淼钧)   注:本文系仪器信息网读者来信投稿,仪器信息网刊载此文只出于传递读者观点的目的,并不代表仪器信息网认同本文表达的观点。
  • 闵顺耕谈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动态
    2013年9月23日,&ldquo 近红外光谱应用新进展&rdquo 专场研讨会如期召开。闵顺耕教授做题为《从NIR 2013看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动态》的综述性报告,报告中介绍了NIR 2013的概况以及会上所展现出来的近红外光谱新技术。 中国近红外光谱专家一行(第二排左二为闵顺耕教授) NIR 2013概况    NIR 2013 于2013年6月2-7日在法国召开,各领域的专家学者500余人汇集一堂,共同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农业、环境、医药以及其他产业的应用。NIR 2013聚焦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在生态、考古、工业等领域的特殊应用。全球主要的近红外仪器与软件供应商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而且,就像上文所说,中国近红外光谱专家一行众人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NIR 2013上进行的报告以及交流的海报近400篇,其中,食品领域所占比例最大。   NIR 2013上关于近红外成像方面的报告共有10多篇,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最多。   近红外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   散射-吸收光谱新装置   传统的近红外光谱仪通常测定的是总漫反射强度,包括了化学成分的吸收和物质对光的反射两部分。而这一新装置将样品放置在两个积分球之间,利用两个积分球分别测定漫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漫反射光谱与样品的组织结构、物性有关,透射光谱与样品的组成(浓度)有关。   时间/空间分辨近红外光谱应用   而能够分别测定光子吸收强度和光子散射强度的两种独立信息的光谱仪器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即时间/空间分辨漫反射光谱仪。对于浑浊样品,在其不同位置进行光谱检测,因为光在样品中传输的距离不同、光传输到不同位置的时间也不一样,通常是纳秒或皮秒级,即形成了时间/空间分辨近红外光谱。   时间分辨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研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具体的物质测试应用则是近年来开展的。目前,光源和检测器的光谱范围扩大是此类仪器研发的发展方向。   散射介质中的气体吸收光谱   NIR2013上展出的近红外气体分析仪器至少有4种,其中一个是利用770nm、980nm两种波长,15米光程测定气体中甲烷、水、氧气三种成分的含量,该仪器主要用于天然气和环境监测中。近红外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漫反射成像技术   传统的漫反射成像,由于光的漫反射使得光斑变大,空间分辨率下降。现在的检测技术利用一些手段使得检测集中在照射区,照射区之外的漫反射不进行测定。目前,已有的手段包括通过光纤定位检测或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成像,再通过软件进行重构,及通过硬件、软件两方面技术实现了高分辨成像。   闵顺耕教授也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近红外成像技术、仪器微型化技术、近红外时间/空间分辨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方法与数据利用、近红外在线分析、食品品质与安全领域等。 撰稿人:刘丰秋
  • 质谱技术快速发展 未来市场格局将是“群雄激战”
    p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离子源技术及质量分析器技术的变革,质谱仪器设计的快速改进,使得质谱仪成为化学分析领域非常有效的一种分析工具。早些年,我国质谱供应商的数量还屈指可数,到如今,随着分析物质的日益复杂,质谱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庞大的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质谱供应商行列,可以预见未来质谱市场的格局将是“群雄激战”。 /p p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先进的质谱技术才能够让仪器厂商们从暗潮汹涌的质谱市场中脱颖而出。为了帮助更好的了解当前中国质谱技术,笔者特意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当前质谱热闻,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中国质谱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有志人士提供帮助。 /p p   众所周知,离子源是质谱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质谱的灵敏度。针对离子源,国内外都开发了许多实用技术,其中部分技术国内还具有知识产权,值得进一步大力发展,这要看应用的定位。高效化、灵活化、专用化、简便化,是可以重点考虑的内容。 /p p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质谱技术飞速发展,质谱仪市场需求迅猛,成为分析领域最重要的仪器。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电离成离子,通过适当电场或磁场将它们分离,并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 /p p   质谱的动态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混合物检测,永远会丢失低丰度组分,这从离子化的竞争性抑制,就产生这个问题了。因此,改善离子源才是提高动态范围的根本之道。基于金属标签的免疫单细胞质谱技术为解决复杂基质中的快速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带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 /p p   除上述细分技术外,得益于质谱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十年来,许多临床检测实验室已经陆续引进质谱技术,因为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度的特点。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方面。正是由于质谱技术在生化检验中的优异表现,进一步促进了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迅速发展。 /p p   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将目光投向了质谱,计划加入中国质谱大军 并且国家也对质谱有了更多关注,我们有理由对中国质谱充满信心。当然在中国庞大的质谱市场中,目前中国厂商的声音还很弱小,中国质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突出重围”还需时日。希望我国众多的质谱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推动中国临床质谱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质谱技术能更好、更广泛的为我们服务。 /p p br/ /p
  • ICP-AES仪器技术与应用最新发展动态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Fassel和英国Greenfield分别报道了各自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创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新技术。1975年美国热电佳尔-阿许公司(TJA)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ICP-AES,仪器的商品化有力地推动了ICP-AES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ICP-AES法既具有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又具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溶液进样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主、次、痕量成分的多元素同时测定,固、液、气态样品直接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堪称理想的分析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是原子光谱分析技术中最为广泛的一种,由无机物分析,扩展到有机、生化、生命科学分析领域,以及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检测及食品安全监控等方面,已成为当前最具优越分析性能和实用价值的实验室必备检测手段。   2014年10月19-21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ldquo 中国科学仪器设备与试验技术高峰论坛&rdquo 、&ldquo 第四届中国能力验证与标准样品论坛&rdquo 、&ldquo CCATM&rsquo 2014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rdquo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10月20日下午,湿法分析(ICP-AES\ICP-MS\AAA\其他)分会场报告会举行,5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   北京NIL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郑国经教授做题为&ldquo 原子光谱仪器新进展&mdash ICP-AES发展动态&rdquo 的报告。每一届BCEIA期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都会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对相关仪器、零部件的水平、技术特点、发展前景进行评述。郑国经教授是BCEIA仪器评议光谱组的组长,在此次报告中郑国经教授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原子光谱中ICP-AES仪器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   ICP-AES仪器技术发展动态   (1)仪器分辨率有明显提高   谱线干扰是ICP-AES光谱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ICP-AES仪器需要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减低光谱干扰。中阶梯光栅-棱镜双色散系统和超百万像素的固体检测器使 ICP-AES的分辨率达到&ldquo 极致&rdquo 。近期的新品仪器均标称,仪器的光学分辨率达到0.003nm或像素分辨率为0.002nm。仪器的谱线实际分辨率可以达到0.005nm的效果。   (2)高频电源采用全固态数字式发生器成为主流配置   全固态RF发生器使仪器结构更为紧凑、运行更加稳定,可达到稳定性&le 1.0%、重复性&le 1.0%。频率已经优化在27.12MHz 及40.68MHz,不同厂家均有选用,效果相近,均有很好的分析性能。   国内在这方面正在迎头赶上,近年来武汉地质大学与计量院联合研制的数字式高效全固态 ICP光源系统已取得成果,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功率调节采用数字式控制,频率为27.12 MHz,可调范围为100 W~1600 W,将大大促进国产ICP-AES仪器的发展。   (3) 炬管垂直放置,双向观测同时进行,已成为全新配置   自从上世纪末,推出端视技术以提高ICP-AES的检出灵敏度以来,据采用水平炬管,双向交替观测。经实际使用发现水平炬管不是最佳配置,因此垂直炬管成为全新配置,同时推出双向同时观测技术。实验中发现水平炬管易产生盐分、碳粒的凝结和水滴的产生,而垂直炬管设置可防止这些情况出现,并能提高分析有机样品和高盐样品时的稳定性。   (4)检测器结合不断深化的软件功能,多谱线拟合扣除光谱干扰、多波长分析数据自动判别,创造即开即用、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   固体检测器不断改进提高,新一代CCD/CID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量子化效率,像素分辨率可达到优于0.003nm。   强大的软件功能,一次测量可同时采集多条谱线及背景信息,记录所有元素的分析谱线数据,可在测量后对任何元素及其干扰直接进行数据处理,或可以随时在方法中添加其他谱线,进行数据再处理,不需重新再做分析。使ICP-AES的测定达到高样品通量、低消耗成本的效果,&ldquo 全谱全读&rdquo 的分析摸式。   (5)仪器分析性能明显提高,分析波长范围向近红外区和远紫外区扩展,检出限有很大提高   波长范围逐渐扩大,紫外向130nm、红外向1100nm扩展。在远紫外光区有很多谱线干扰少的灵敏分析线,因此努力拓宽180nm以下的分析谱线的应用,一是提高测定下限,二是消除干扰,三是扩大测定范围。   (6)溶液高通量自动进样及省时、省气、高效设计达到即开即用的效果   采用溶液高通量自动进样技术,缩短进样及冲洗时间,提高进样频率,实现高通量自动进样。   气路设计上也依据高效节能的理念,满足省时&mdash 开机即用(5分钟) 省气&mdash 无需提前和延时吹扫,所有吹扫的氩气和冷却气体都将引入等离子气充分利用 高效&mdash 高浓盐、有机样、高低浓度一次完成测定。   (7)激光剥蚀固体进样等配件已成为性能优越的商品,扩大了ICP-AES分析应用范围   将激光剥蚀(LA)超微粒子采样技术与ICP-AES分析技术相结合构成LA-ICP-AES, 形成固体样品直接进样的分析技术,已成商品配件。   近年来ICP-AES新产品   ICP-AES仪器技术进展,从提高分析能力考虑,提高仪器分辨率是关注点 改进仪器的使用流程,提高开机即用能力,减低气体消耗是主流。   近年来出现新品:耶拿高分辨率ICP仪器-PQ9000型、利曼CMOS固态检测器ICP仪器-Prodigy7型、安捷伦同步双向观测仪器-ICP5100型、珀金埃尔默平板型等离子光谱仪器-Optima 8300型、聚光科技的 ICP-5000型等。   耶拿 PQ9000:以耶拿的光学优势,高分辨率中阶梯光栅-棱镜二级色散,达到光学分辨率 0.003nm。   利曼 ICP-Prodigy7:首台采用CMOS固态检测器的ICP-AES。CMOS与目前通常采用的固体检测器CCD或CID不同,其信号采集及处理速度快于常规的CCD/CID。   安捷伦 ICP-OES 5100:智能光谱组合技术(DSC)可实现同步的水平和垂直双向同时观测,是一个全新概念。   珀金埃尔默PE 8300:平板型等离子体降低Ar气消耗量至8 L/min。   聚光科技 ICP-5000:国内率先实现了商品化的全谱型仪器,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自主研发的自激式全固态RF电源及匹配技术、小型化中阶梯二维分光系统光路技术、自行研发的深制冷面阵CCD高速数采系统,分析软件上也有多项创新。   ICP-AES应用进展   ICP-AES分析由于其优越的分析性能,已经在很多领域的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标准已经纳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目前ICP-AES法纳入国家标准(GB/T)和行业标准: 黑色金属材料 GB 15个;HY 6个 有色金属材料 GB 56个;HY 57个 能源及化工 GB 10个;HY 22个 水质及环境 GB 1个;HY 3个 矿产资源 GB 7个;HY 4个 其他领域 GJB 1个;HY 7个   质检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篇   ICP-AES应用动态   由于ICP-AES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了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的分析。特别适应用在环境、制药、食品安全或工业分析等领域上,ICP-AES分析已成低成本的检测方法。   从近年来在各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ICP-AES已经成为日常分析手段。查近两年2013-2014公开出版刊物中论文有关于ICP-AES分析的论文就有693篇: 2014年228篇,2013年465篇。其中出自&ldquo 冶金分析&rdquo 46篇 &ldquo 光谱实验室&rdquo 33篇 &ldquo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rdquo 23篇 &ldquo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rdquo 14篇 &ldquo 化学分析计量&rdquo 13篇 &ldquo 岩矿测试12篇等,可见其应用范围很广。   直接测定   ICP-AES分析通过选用合适仪器和分析谱线大多情况下均可以进行直接测定。主要是解决样品处理问题和谱线干扰问题。各类仪器新品均是为了实现各类样品直接测定的需要。从分析对象看主要还是归结为:   无机物的分析:通过选用合适仪器和分析谱线大多情况下均可以进行直接测定。主要是解决样品处理问题和谱线干扰问题。有机物分析:通过选用合适仪器和分析谱线大多情况下可以进行直接测定。主要是分解有机样品的处理问题和仪器的条件设定问题。   分离分析   ICP-AES作为一种元素测定的分析手段,采用简易分离后测定,可以解决没有现成分析方法或成分复杂无法进行直接测定样品分析问题,也可通过分离富集提高其测定下限,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用离子交换纤维柱分离铬(Ⅲ)和铬(Ⅵ)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后的 Cr(Ⅲ) 和 Cr(Ⅵ) 可用 ICP-AES分别测量&mdash 实现价态分析 用氢氧化镧共沉淀分离ICP-AES法测定铜精矿中铅、砷、锑、铋杂质元素 用反相色层分离ICP-AES法测定可燃毒物(Gd,U)O2中12种微量元素等。   气体进样分析   ICP-AES法通过氢化物发生以气态氢化物发生方式进样,提高了测定灵敏度。另外,以气体进样方式,可以解决特殊的分析需求。如:以发生CO2方式可以测碳、碳酸盐含量。   固体进样分析   LA-ICP-AES开拓了ICP-AES的固体进样分析方法,已有商品配件可供选用。例如:LA-ICP-AES法分析中低合金钢中多元素的研究,除Si元素外,其它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虽然当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质谱分析仪器,对于原子光谱的地位与应用产生了怀疑,但是对于无机元素测定,原子光谱仍是最佳方法。特别是ICP-AES已成为实验室必备的检测手段。而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是长期存在的需要,因此ICP-AES分析仪器的发展仍得到极大的关注。(撰稿人:刘丰秋)
  • 我国实验室仪器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目前实验室仪器行业主要企业近700家,拥有实验室离心机、天平、热分析仪器、动力测试仪器、真空仪器与装置、电泳仪、铸造测试仪器、应变测量仪、环境试验设备、土工测试仪器、声学仪器、陶瓷检测仪器12个专业,主要企业年产值在2010年近60亿人民币,其中一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质量稳定,少部分高端仪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进入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出口额达10亿人民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长期以来来自国外的著名仪器公司凭借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国内很大一部分市场,年进口额约为32亿元人民币,发展我国实验室仪器任重道远。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   (1)实验室仪器行业市场潜力: 年需量约为320亿,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已有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项目。   (2)食品安全装备自主化的机遇: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投入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1)根据相关体制和规划,我国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粮食、卫生系统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食品安全检(监)测体系。2)前三级机构约是2608个,县级机构的设置尚未确定。3)县级食品检验机构设置存在大面积空白,配置不全。4)基层和一线快速检测能力缺乏等能力建设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补充、更新大量的食品安全检验仪器。5)国内超过数十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和检测机构的需求,构成了我国对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持续旺盛、稳定的市场需求。6)预计“十二五”期间装备需求超过400亿元。   (3)医疗卫生装备的机遇:   (1)在基层医疗单位中应配备主要医疗设备163项,约68%是实验室仪器、分析仪器和光学仪器,其中约50%是实验室分会专业的产品。 (2)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拟建设100个国家级疾控中心、200个省级疾控中心、300个地市级疾控中心。 (3)我国有近2万多家基层医疗急需改善和配备技术装备,国家3年内将安排960亿元用于医疗仪器采购(已安排205亿元)。彻底改变我国基层单位技术装备落后面貌需要15~20年。   (4)实验室仪器行业要重视应用成套仪器设备的开发,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高行业技术合作水平。   (5)新技术和有关领域的特殊需要,为实验室仪器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6)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产业的建立,为实验室仪器行业发展高端仪器设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为实验室仪器赢得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由于实验室仪器种类多、中小企业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建立我国现代化实验室仪器、应用技术和成套技术基地十分必要,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实验室仪器行业的全面发展,早日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去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在新的历史阶段,实验室仪器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和自主创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努力探索原理性的原始创新,加速实现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到实验室仪器的每个专业中,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我国科学仪器的战略规划,开拓奋进。让我们以振兴仪器仪表行业为己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一定会振兴并走在世界的前列。   “十二五”我国实验室仪器专业市场分析   1)电子天平:我国电子天平重视发展1mg~0.1mg读数的高精度电子天平技术,在温度补偿、时间飘移和示值重复性误差方面提高天平质量水平。采用贴片IC集成度、装配工艺中采用专用设备,有效降低人为故障因素,从而提高我国电子天平的技术水平,我国大称量电磁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已取得很大成就,电子天平在“十二五”期间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实验室离心机:目前我国离心机专业已成为实验室仪器重要专业,有110多个生产厂家其产品已发展到4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医疗、血站、高校、科研单位、生物制药、精细化工、农牧业、新材料、石油、食品、环保、基因工程等许多领域上,中低档离心机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而且出口到世界各地,高端离心机主要是指40000~50000r/min。各类离心机只要进一步提高控制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控温技术、转子制造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在近期实现批量生产高端离心机,使实验室离心机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热分析仪器:我国热分析仪器的发展已有35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热分析仪器品种少,综合热分析技术水平不高,今后重点要放在综合热分析技术研究和开发,注重引入国外新型热分析仪器制造技术,以促进我国热分析仪器的发展。   在热分析仪器中,热值分析是发展最快的分专业,我国以煤炭工业、能源工业的发展,促进热值分析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产品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今后热值分析技术要特别重视领域开发和综合测试技术的发展。   4)环境实验室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是实验室仪器最大专业,有100多个生产企业,实验室仪器的大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这个专业,其中产值在1亿以上的企业6~7家,为我国国防、航天、交通运输、工业、农业、科学、医疗卫生部门生产所需的环境试验设备,今后环境设备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加强特殊要求的试验箱开发 发展医疗卫生急需的试验箱、培养箱 注重建立本行业的名牌产品。环境实验室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电泳仪:国产电泳仪是实验室仪器中亟待发展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生产电泳仪厂家十分重视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部分仪器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电泳仪市场仍需进一步开拓,电泳仪产品中大部分高端仪器仍依赖进口。   重视和科研部门、高校结合,努力开拓高档的电泳仪 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电泳仪器 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我国电泳仪发展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6)应变与振动测试仪器:我国应变与振动测试仪器有50多年发展历史,其检测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土建工程、水利设施、路桥建设、汽车、高铁、石油、航天、科研、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今后重点开发动态测试系统,提高系统抗干扰、抗噪音、自动校准、高分子率、快速和稳定性能,要重视建立本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多功能生产和开发基地。   7)陶瓷检测仪器: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其陶瓷检测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目前陶瓷检测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仪器要实现网络化、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技术等作为陶瓷仪器的发展方向,同时要重视产品标准制定,开拓陶瓷仪器的新局面,打开首次仪器出口渠道。   8)动力测试仪器:经过近50年发展,我国动力测试仪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单参数的测量发展到多参数综合测试系统、台架测试、在线测量和遥控技术的阶段,涵盖了汽车、发动机、电机、风机、水泵、航空航天、船舶、高铁等方面。“十二五”期间应努力做好:提高传感器的技术水平,特别是传感器其精加工的工艺技术水平,使之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提高综合测试能力 加强动力测试仪器标准化工作,做好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从而进一步开拓我国动力测试仪器的市场。   9)真空仪器与装置:我国真空仪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有53个重点企业。随着国家、电力、能源、钢铁、石化、化肥、科研的发展,为真空设备制造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真空设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受到了国外大型真空设备强有力的挑战,我国的真空行业要努力做好:进一步发展优势产品,扩大出口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扩大真空技术应用领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使真空行业真正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
  • 我国技术市场发展面临“只开花不结果”等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技术市场与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市场等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市场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繁荣技术交易的重要途径。   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达11800亿元。2013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达7460亿元。目前,全国技术交易市场共200多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万多家,从业人员达50多万。   技术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渠道之一,渗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具有先导型、资源配置型特征的要素市场,兼具商品市场的表现形态和技术动态交融的特性,既对科技工作发挥导向和调节作用,又服务于科技创新和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技术市场起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一个国家创新质量、水平和潜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技术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和经济两大领域开展体制创新的共同成果。   198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和维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肯定了技术的商品属性。1984年,国务院做出了&ldquo 加大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放技术市场&rdquo 的决定,并由原国家科委牵头有关工作。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把&ldquo 开拓技术市场,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rdquo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将我国技术市场向规范的发展道路引导。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作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技术市场制度体系逐步调整和完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稳步发展,技术市场成交总额每年的增长幅度超过15% 技术市场的容量和活跃程度不断扩大,技术市场的交易手段不断升级、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市场的交易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技术市场交易已从单一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不断向工程设备、技术投融资、企业并购等多样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科技企业产权、科技成果投资、风险投资等构成的技术产权交易发展尤为迅速。   技术市场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创新驱动的战略对进一步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科技成果的数量迅速增加,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我国技术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滞后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市场的信息集散、配置资源、价格发现和交易规范四大功能未能充分实现,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益增长的公共科技财政投入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低,许多科研成果技术可行而经济不可行较为突出,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公共财政投入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问题日益突出,低水平重复、&ldquo 场外循环&rdquo 、&ldquo 广种薄收&rdquo 、&ldquo 只开花不结果&rdquo 和&ldquo 种而不收&rdquo 等现象导致技术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   第二,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统筹和监管出现严重缺位。1998年之后,科技部撤消了科技成果管理司,弱化了技术市场统筹、管理和体系建设。强调技术市场的市场化运作,但规范和布局不够 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但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不足。1998年之后,技术市场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现象 大部分技术交易机构都是单打独斗闯荡市场,而很难形成互动,甚至无序现象突出 技术市场过度自由化所带来的技术安全、危机管理和信用体系也存在重大隐患。   第三,我国目前没有建立科技咨询、科技评估和技术经纪人制度和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正是由于国内管理和人才的缺乏,国际的评估机构在我国相当活跃。我国技术市场的价格很多都是国外评估机构在评估操作,从我国的技术市场向国外或外资企业输出技术的增势显著。在没有自主价格评估体系和没有管制规则的情况下,仅靠规模扩大解决不了国内的大幅度科技成果转化,或可能造成智力资源的廉价流失。   第四,许多地方的政策设计中,把技术市场过度按照商品市场的架构进行处理 在系统设计上对技术要素流通的特殊性、复杂性考虑不足,影响了技术市场作用的发挥。专业化服务程度较低,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素质技术经营人员稀缺,技术市场中的资质评审机构严重不足,技术市场中相关法制法规不够健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薄弱等问题仍待于改变。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软实力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是简单地鼓励科学家办企业,实践证明仅有技术能力而缺乏经营管理能力是难以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仅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即可完成转化,从技术到实现市场价值还有大量的后续创新和全方位的要素介入。   创新是从创意到实现价值的全过程。传统的创新活动,是从高端向低端的渐进式转移,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从应用到推广。这种宝塔式纵向串联的发展过程速度相对较慢,使知识创造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形成阶梯或鸿沟。科技与经济结合追求高价值的成功,创新活动注重研发链(基础、技术、推广)、产业链(产品、小试、中试、产业)和市场链(商品、流通、销售、服务)的衔接,瞄准市场,系统集成,以实现&ldquo 立竿见影&rdquo 。创新链全方位链接的特点使每个创新环节上都有盈利点,在互动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实现知识共享、加工、创造发明,而且突破了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以及组织管理方式和方法。   创新服务往往代表创新活动整体优化配置的协调水平,是创新综合实力的体现。创新服务主要任务是搭建共性技术和基础条件的平台,包括信息与数据共享、仪器设备保障、试验基地、技术市场、专利维护、人才培养、融资等,目的是疏通各个创新环节,提高创新效率,为科技与经济之间搭建桥梁。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服务成为政府支持创新的重点方向,成为地方、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其道理类似于:只要把水位提得足够的高,就会有成千上万的&ldquo 鲤鱼跳过龙门&rdquo ,实现创新的梦想。   实现市场配置创新资源,技术市场则是疏通的纽带,并活跃于创新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上。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ldquo 商业策划书&rdquo 的创新服务模式 以色列的创新服务渗透到各类研究机构,从发掘研究成功的市场化前景,到梯级开发、风投和企业介入,形成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体系 韩国和日本的共性技术组合创新,成果普惠于企业,使一些产业整体实力迅速抬升。   技术市场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研发和要素流通体系,带动创新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适应于时代要求的创新服务体系,应体现以下几方面功能:   第一,与发达国家同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软环境。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历史性机遇期,体现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二,改变了我国的科技投入&mdash 产出结构,将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把各种创新要素在创新服务体系上集成。   第三,促进和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发达国家研发经费与在技术市场上形成的产出之比为1∶5到1∶10相比,中国目前仅为1∶0.7,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潜力。   第四,推动创新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如社团、中介机构等,利用云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五,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我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产业升级版的关键时期。科技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将有效地发挥创新驱动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统筹、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和创新服务体系,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快完善技术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政府对技术市场的引导、规范和激励技术转移的政策。关注创新价值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引导和激励各类主体开展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中介,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加快完善技术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环境,进一步整合规范技术市场。加快推进技术市场监督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巩固和稳定技术市场管理队伍,建立科技、财政、税务和金融等多部门的联系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第三,对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整合目前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存量资源,建立现代化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技术价值评估和技术经纪人的人才制度,鼓励社会参与。   第四,有选择地开展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体制和机制上实现改革与突破。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调动区内和区外各类资源,在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做出示范。   (作者单位:国务院参事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 分子光谱快检仪器的发展动态——CCATM'2014 过程/环境/气体分会场
    现场快速检测具有样本数量大、成分种类多、操作人员杂、分布地点远的特点,因此要求分析技术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广、操作方法简、便携性能好,对仪器的要求是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软件智能化。而分子光谱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在快速检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CCATM&rsquo 2014过程/环境/气体分会上,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分子光谱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动态。 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   目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分子光谱仪器有手持式/便携式红外光谱仪、手持式/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手持式/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便携式紫外光谱仪、小型分子荧光光谱仪等。小型仪器的尺寸可与常用的电压电流表相类似,稍大的仪器也可用拉杆箱等携带,非常方便。   而分子光谱仪器具有的扫描方式简单灵活、无需制备样品,直接测量等特点更是很好的满足了操作简便化的要求。与智能化的软件相结合,检测完毕能很快出结果,实现了快速识别即快速响应,扫描结果真正实现了快速定性的目的。   另外,孙教授还提到,分子光谱具有极强的指纹特征性,物质在结构或含量上的变化都会在其分子光谱上表现出来。混合物的分子光谱与其所含成分密切相关,当混合物的组成有所变化时,其分子光谱必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奶粉为例,利用红外光谱,可同时定性分析出奶粉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组分,可以实现不同产地奶粉中各含量的差异对比,也可以实现奶粉组分含量大小的对比,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还可以实现异常成分的解析。因此分子光谱可以实现正常产品常量指标成分定性检测、定量指标成分定量检测和异常产品异常成分初步分析。   孙教授相信,分子光谱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速度快的分析技术,加上与化学计量学的结合,分子光谱技术一定会在现场快速检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蓬勃发展!2030年全球核磁共振波谱市场预测达10亿美元!
    据国外研究报告显示 2021年全球核磁共振波谱市场规模为6.571亿美元,预计2022年至2030年将以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预测达6.9亿美元、2030年预测将达10.253亿美元。核磁共振(NMR)波谱被认为是一种评估样品中结晶和无定形材料的有效方法。预计仿制药的制造将激增市场对核磁共振波谱的需求。NMR波谱学的发展得到了大学、产品开发商和制药公司服务提供商的支持。由于对生物医学研发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核磁共振波谱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根据世卫组织2022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约有350.4758亿美元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其中,70.28%的资金用于非传染性疾病,24.42%用于传染病、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状况。越来越多的资助者支持生物医学研究,对负担得起的仿制药的需求上升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在非医疗部门的范围不断扩大等几个因素也促进了市场的增长。此外,大学和研究中心通过整合技术来推进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范围的举措增多,预计将在整个预计时间框架内支持市场增长。例如,欧盟资助的TISuMR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总预算为31848万美元,该项目开发了一个技术平台,将核磁共振波谱与芯片实验室中培养的组织相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强度的增加对材料科学、结构生物学和成像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2021年7月,布鲁克宣布已收到其新型Ascend Evo 1.0 GHz NMR磁体的订单,这是一种用于单层实验室临床研究和结构生物学应用的紧凑型仪器。2022年6月,英国研究与创新(UKRI)宣布计划投资5.7661 亿美元用于30多个研究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用于购买1.2GHz NMR波谱仪的1918万美元投资,该机构表示,预计NMR波谱的使用将在生物、健康、材料和环境科学领域保持竞争力。在核磁类型方面,由于更好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等,高场类核磁在2021年占据了87.2%的市场主导份额。据观察,对高场NMR波谱的主要需求来自研究中心和大学。例如,日本RIKEN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提出了高场NMR波谱的要求,以了解样品中生物分子的动态结构,并评估生物功能与动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用户方面,学术部门2021年占据了核磁共振波谱仪市场的最高收入份额,部分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将以5.5%的最高复合年增长率前进。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和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机构已经建立了核磁共振中心进行研究。此外,各种设备制造商和经销商与大学合作进行诊断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例如,Lab Manager与学术和研究中心,包括牛津大学和梅奥诊所实验室进行了多次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开发临床诊断测试。在产品方面,预计在2022-2030年期间,仪器部分将以4.9%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扩大仪器用途的创新发展是该市场的重要增长因素。例如,2022年7月,布鲁克公司宣布推出一种用于研究长COVID-19的新检测方法,该测试涉及一个Avance IVDr核磁共振波谱系统,可以在20分钟内评估各种生物机制。由于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用于临床研究的使用频率增加,预计消耗品部分在预测期内增长最快。例如,JEOL Ltd.为众多应用提供一系列液态和固态探针,并且每个探针都由该公司的软件支持。在区域市场方面,欧洲在2021年以38.8%的份额主导了区域市场。这一主要份额可归因于在该区域生物医学研究的资助者数量增加、拥有先进研究设施的大学存在以及通过战略举措不断扩大对技术发展的使用。由于印度和日本在核磁共振波技术的技术整合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然而,中国监管机构对各种产品征收的关税预计将抑制该产品的区域增长,高关税加速了成本,导致制造商的毛利率下降。核磁市场的主要公司正在执行多项战略,包括发展分销网络、区域扩张和战略合作,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例如,2021年3月,牛津仪器公司宣布与亨利罗伊斯研究所(Royce)和牛津大学材料系合作,该计划主要是利用台式核磁共振加速未来电池技术的研究。全球核磁共振波谱市场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JEOL Ltd.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Bruker、Magritek、Oxford Instruments、Nanalysis Corp.、Anasazi Instruments, Inc.、QOneTec、Adv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Limited 等。
  • 经销商齐聚百特西安实验中心,共商西北市场发展大计
    春色映西北,好友聚西安。2018年3月16日,百特仪器经销商培训会在西安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让经销商深入了解百特公司的生产规模、最新技术、专利成果、产品国际化进程以及市场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政策。通过此次会议,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来自陕西的13家经销商近30余人出席了此次培训交流活动。销售部副经理吴斌先生代表百特公司对参会代表多年来为百特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表达了百特愿与经销商们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西北市场的意愿。 会上,吴斌和西北办主任蔡晓阳先生分别进行了百特23年的发展历程、新技术、新产品在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百特自主研发的双透镜、折射率测量、显微图像与激光散射二合一等多项专利技术的演讲。环境仪器部经理刘志斌先生做了关于目前环境仪器的市场需求及应用范围、百特环境仪器的性能优势、技术特点等专题报告。 会后,来宾们来到百特设立在西安文理学院的粒度粒形表征实验中心,参观了百特最先进的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系统Bettersize3000Plus,集静态和动态优点于一身的扫描图像粒度粒形分析系统BT-1700和智能粉体特性测试仪BT-1001等8台仪器。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与百特工程师进行了关于粒度测试方面的问题探讨和交流,一些用户所关心的问题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为期一天的会议让代表们看到百特公司的实力,百特产品的高性能,百特技术的创新,体会到百特“专业、迅速、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对在西北地区推广应用百特仪器产品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本文作者:丹东百特销售副经理 吴斌
  • 赛默飞重磅出击临床市场,推动个体诊疗发展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迎接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的医学发展,将从“疾病医学”走向“健康医学”将从“群体治疗”走向“个体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 近年来,“个体化”,“精准化”的思想正逐步渗入到医学实践中,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然而传统检测方法由于自身方法的局限性已经面临越来越多挑战,所以串联质谱技术高准确度,高灵敏度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医疗检测的青睐。特别是对于检测方式的革新,对比生化和免疫检验,质谱检验检出限更高,不受抗体或特殊生化反应的限制,能够更全面的对核酸、蛋白、多肽、代谢物等进行检测,使用范围更广。 赛默飞正式布局临床质谱领域2018年9月5日,在第十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上,赛默飞中国区色谱与质谱业务商务运营副总裁李剑峰先生接受仪器信息网独家采访,在本次采访中不仅对于目前三方检测市场及赛默飞多年来在该市场不断耕耘做出精彩的回答,同时借机宣布赛默飞已与合作伙伴推出临床体外诊断(IVD)液相质谱联用仪,该质谱仪液相系统和质谱系统同时通过IVD认证,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内源性物质,如:氨基酸类、肉毒碱和糖类物质,以及外源性物质,如:药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正式宣布赛默飞在临床质谱领域进行布局。 赛默飞中国区色谱和质谱商务副总裁李剑峰先生接受媒体视频专访赛默飞临床体外诊断(IVD)液相质谱联用仪该系统采用二元高压液相色谱系统,最高可以承受1000bar压力,三重四极杆质谱更是采用多项优质技术,扫描范围15-3400 m/z,可以满足分析更多样品类型;具有高离子传输的共轭双曲面四极杆组件,当隔离宽度降到0.4 Da时提供卓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90度弯曲具有轴向直流电场的主动碰撞反应池,可提高离子通过速度,这样每秒以零串扰实现最多500个SRM离子;双模式离散打拿级检测系统,可达六个数量级的超宽动态范围,提供高置信度的定量结果。 同时对于新生儿筛查和多种维生素检测方面,提供从试剂盒,硬件分析,报告生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临床检测效率,并符合法规。 赛默飞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赛默飞重磅出击临床市场,相信以如此优秀的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临床检测检验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客户更高效的完成目标,迎来个体化精准诊疗的“下一个春天”,此举也进一步夯实了赛默飞本地化之路,全力支持中国政府的“大健康”战略,实现中国精准诊疗的普及,为中国客户提供贴近需求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 赛默飞重磅出击临床市场,推动个体诊疗发展
    近年来,“个体化”,“精准化”的思想正逐步渗入到医学实践中,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然而传统检测方法由于自身方法的局限性已经面临越来越多挑战,所以串联质谱技术高准确度,高灵敏度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医疗检测的青睐。特别是对于检测方式的革新,对比生化和免疫检验,质谱检验检出限更高,不受抗体或特殊生化反应的限制,能够更全面的对核酸、蛋白、多肽、代谢物等进行检测,使用范围更广。赛默飞正式布局临床质谱领域2018年9月5日,在第十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上,赛默飞中国区色谱与质谱业务商务运营副总裁李剑峰先生接受仪器信息网独家采访,在本次采访中不仅对于目前三方检测市场及赛默飞多年来在该市场不断耕耘做出精彩的回答,同时借机宣布赛默飞已与合作伙伴推出临床体外诊断(IVD)液相质谱联用仪,该质谱仪液相系统和质谱系统同时通过IVD认证,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内源性物质,如:氨基酸类、肉毒碱和糖类物质,以及外源性物质,如:药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正式宣布赛默飞在临床质谱领域进行布局。赛默飞中国区色谱和质谱商务副总裁李剑峰先生接受媒体视频专访赛默飞临床体外诊断(IVD)液相质谱联用仪该系统采用二元高压液相色谱系统,最高可以承受1000bar压力,三重四极杆质谱更是采用多项优质技术,扫描范围15-3400 m/z,可以满足分析更多样品类型;具有高离子传输的共轭双曲面四极杆组件,当隔离宽度降到0.4 Da时提供卓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90度弯曲具有轴向直流电场的主动碰撞反应池,可提高离子通过速度,这样每秒以零串扰实现最多500个SRM离子;双模式离散打拿级检测系统,可达六个数量级的超宽动态范围,提供高置信度的定量结果。同时对于新生儿筛查和多种维生素检测方面,提供从试剂盒,硬件分析,报告生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临床检测效率,并符合法规。赛默飞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赛默飞重磅出击临床市场,相信以如此优秀的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临床检测检验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客户更高效的完成目标,迎来个体化精准诊疗的“下一个春天”,此举也进一步夯实了赛默飞本地化之路,全力支持中国政府的“大健康”战略,实现中国精准诊疗的普及,为中国客户提供贴近需求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 百特公司董青云谈中国粒度仪市场发展趋势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国内知名的粒度仪器制造商——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特公司”),百特公司董青云总经理、销售部丛丽华经理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董青云总经理详细介绍了百特公司最新发展概况以及对中国粒度仪技术与市场发展的相关见解与看法。 百特公司外景   百特公司成立15年来专注于粒度测试技术研究、仪器制造和推广应用,产品有激光粒度仪、图像粒度仪、沉降粒度仪和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等4大系列23个品种,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等1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30平方米,现有员工近百人,建有2条现代化的仪器生产线和检测线。 “百特发展理念:求精不求大、求专不求宽;已累计销售各种粒度仪2500余台”   董青云总经理介绍说:“截止到2009年年底,百特的国内外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600多家,累计销售各种粒度仪2500余台/套。2009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产品产销量、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等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董青云总经理(右)与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李静海院士(中)合影 中国工程院叶声华院士(中)与范世福教授(右)参观丹东百特 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左2)一行参观丹东百特   据了解,百特产品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包括自动对中技术、双镜头单光束技术、全方位散射信号接收技术、激超声波分散技术、一键操作技术等,使仪器在准确性、重复性、适用性和耐用性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百特公司仪器检测线   通过贯彻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百特公司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从元器件采购、组件生产、整机装配、性能调试、老化试验、包装发货等一系列环节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程,专人负责检验,保证了产品开箱合格率达到100%。 董青云总经理在美国匹兹堡仪器展览会上 百特公司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国际制药机械展览会   “目前,百特公司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理念是‘求精不求大,求专不求宽’,专注于粒度测试技术研究、仪器制造和服务;我们将继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研究成果产业化建设,并且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近期目标是实现出口额达到100万美元,中期目标是实现出口仪器数量超过100台,远期目标是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粒度仪品牌。” 粒度仪技术与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粒度仪技术与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董青云总经理谈到: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优良的国产粒度仪产品不断问世   目前,中国激光粒度测试技术处于成熟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优良的产品不断问世,以准确性、重复性为代表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与此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采用,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以丹东百特、珠海欧美克、成都精新、济南微纳等国内正规粒度仪器制造商为代表的国产粒度仪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故障率显著降低,并且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影响力,是中国粒度仪器生产和粒度测试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 最新产品Bettersize2000智能激光粒度仪   以丹东百特为例,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瞄准国内外粒度测试技术前沿,使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投放市场。2009年研制成功的Bettersize2000科学性激光粒度仪,采用了独创的双镜头单光束技术,测试范围达到了0.02-2000微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的动态光散射纳米激光粒度仪项目,更是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研制成功、当年投产的“百特速度”。   (2)国产粒度仪在数量上约占中国市场份额70-80%,年市场容量达1500台左右   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粒度仪器需求市场,据估计,各种粒度仪年需求达1500台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年增长率大约在10-15%之间。在所有粒度仪器中,激光粒度仪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约占60-70%;图像粒度仪异军突起,约占10-15%;其余品种的粒度仪所占的比例都小于10%。   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国外几乎所有品牌的粒度仪都进入了中国市场,有的已经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有的国外品牌在中国粒度测试界有很强的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产粒度仪在数量上约占中国粒度仪市场份额的70-80%,进口粒度仪在数量上约占20-30%。   与进口仪器相比,国产粒度仪在质量和性能满足需要的同时,有明显的价格和服务优势,平均价格约为进口同类产品平均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并且零配件供应充足,服务迅速快捷,这些是国产粒度仪得以迅速占领市场的优势所在。   但国产粒度仪在用户中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及某些进口产品,制造工艺和综合性能与进口产品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这些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3)中国粒度仪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外制造商可能采取某种形式合作   粒度仪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激光粒度仪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技术和制造方面,主要追求扩大测试范围、用智能化技术简化操作提高性能,注重选用坚固耐用的器件和工艺降低故障率,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等。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成本降低,无论进口还是国产仪器价格都将呈下降态势,其中进口仪器价格下降幅度将大于国产仪器。   今后几年,将有多种国产高性能激光粒度仪投放市场,打破进口激光粒度仪垄断中国高端粒度仪市场的格局,国产激光粒度仪与进口产品将展开面对面地直接竞争,结果可能会导致价格进一步降低,国外厂商直接在中国建厂生产等。   另外,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激光粒度仪制造商也可能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比如参股、贴牌生产、代理销售、整体并购等。 合影留念(董青云总经理,右2;丛丽华经理,左1)   附录: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http://www.bettersize.com/index.htm   http://better.instrument.com.cn
  • 关注市场和贴近用户是创新发展理念——访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高层
    安捷伦科技在2014年完成重组之后分为三大业务集团,针对不同市场和领域提供服务。三大集团分别是为实验室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和软件的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LSAG)、专注为临床及临床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和工具的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DGG)和为实验室提供服务及管理的CrossLab集团(ACG)。安捷伦色谱和质谱等分析实验室重点仪器业务均属于LSAG。Patrick Kaltenbach自2014年底开始担任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LSAG总裁。  Patrick Kaltenbach先生与LSAG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一同出席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BCEIA 2015。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Instrument)就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的发展情况对Patrick Kaltenbach先生和丁再福博士进行了专门访问,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渠道业务总监何峻参与了全程访问。  通过并购实现业务快速发展是安捷伦的发展战略  1999年,惠普将当时的测试与测量业务拆分出来成立了安捷伦。这次拆分对于安捷伦来说非常成功,其电子测量业务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业内领先,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业务也出现了迅猛发展之势。  2005年到2006年,安捷伦剥离了半导体业务部门和ATG业务部门。在并购方面,2005年安捷伦并购了Modular Imaging公司的PicoPlus原子力显微镜产品线,此次并购是安捷伦的首次并购,也增强了安捷伦在测试方面的实力。2010年安捷伦耗费约15亿美元的代价完成了对科学仪器公司瓦里安的收购,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线在此次收购后更加完整。2012年,安捷伦还收购了丹麦癌症诊断公司Dako,此次收购增强了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在2005-2013年间,安捷伦共并购了19家企业。  2014年安捷伦最终关闭了从瓦里安收购的核磁共振业务。这一年,安捷伦还完成了对电子测量业务剥离,成为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的科技公司。  Instrument:安捷伦到2014年完成了一系列的拆分和重组,2015年又收购了Seahorse和Cartagenia两家公司,这种战略给安捷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收获?  Patrick Kaltenbach:安捷伦确实做了一系列业务的拆分和重组。这其中包括我们关闭了核磁共振业务,原核磁共振业务并不是安捷伦的核心业务。我们希望能够更专注终端市场的核心业务,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除了产品线以外,我们在内部组织结构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整合了液质的产品线和气质的产品线,这种整合是为了有利于研发工程师团队更集中的支持整个质谱产品线。另外一方面,我们将应用市场和生命科学两个销售团队整合为共同的销售渠道。希望这种调整能够聚焦最终用户,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在开拓新的领域。今年我们并购了Seahorse和Cartagenia两个公司。安捷伦希望在生命科学领域实现较大的发展,Seahorse公司在细胞分析领域具有很好的基础,这和安捷伦未来的理念非常匹配。整个生命科学行业具有25亿美金的市场,我们希望整合Seahorse生命科学业务的安捷伦能够服务大概3到5亿美金的终端市场。同时,我们并购了生物信息学软件公司Cartagenia,以期通过数据整合和可视化软件更好的为临床遗传学和分子肿瘤学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一直在保持着发现的状态,寻求扩展产品线的机会,生命科学和应用市场也在我们的目标范围。通过并购来扩展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是安捷伦目前的一种战略,帮助用户和实验室提升效率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Patrick Kaltenbach  Instrument:您怎样评价几年前安捷伦对瓦里安的并购战略?  Patrick Kaltenbach:虽然我们最终关闭了核磁共振业务,但综合评估显示我们对于瓦里安的并购还是颇有收获的。当初的并购扩展了安捷伦在样品前处理、光谱及GPC业务的产品线,目前安捷伦的所有产品线是坚固、有机的业务构成。  对原瓦里安样品前处理业务的并购使得安捷伦的样品前处理产品线更加饱满,特别是化学品方面,这种影响至今仍在延续 我们从并购原瓦里安光谱业务得到了丰硕的回报,典型的例子就是ICP-OES取得了很好的业务增长,我们去年推出的ICP-OES是整个安捷伦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产品 另外,当初并购的GPC也为液相产品线做出了很大贡献。  对于核磁业务来说,安捷伦和原瓦里安在竞争过程中并不是处于优势地位。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最终关闭了这个产品线。整体来说,对原瓦里安的并购帮助安捷伦扩展和巩固了产品线、产品平台和售后服务的市场,同时也赢得了一些原瓦里安用户的信任。  Instrument:整合后的安捷伦倡导聚焦制药、科研、诊断、食品、环境与法医鉴定、化工与能源这六大市场,哪部分市场是安捷伦最为注重的方向呢?  Patrick Kaltenbach:这六个方向对安捷伦来说同样重要。我们会着重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市场中的子行业,特别是一些增长比较快的行业。例如,在生物制药特别是分子生物制药对分析仪器需求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安捷伦即会重点聚焦资源开展这部分业务。  安捷伦在不同的市场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市场份额。针对不同的市场,我们对自己的业绩做出了自我评价:安捷伦在能源和化工的全球市场占据第一位的市场份额 在环境检测市场和制药市场中均在处于第二位 安捷伦生命科学研究市场在整个市场份额占有率中排名第五。我们在生命科学研究市场方面的表现与我们的定位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我们也将努力在现有优势解决方案之上,增加一些新的生命科学的工具和技术。  对我们来说,紧跟全球市场发展的节奏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决定阻止全球经济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易于接受新技术是中国用户的特点,发展机会持续增长是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特点  在2014年慕尼黑生化展期间,安捷伦在中国进行了Infinity液相色谱的全球首发 今年(2015)年BCEIA期间,安捷伦在中国全球同步发布了5977B气质联用仪。中国一直是安捷伦非常重视的市场,Patrick表示非常愿意把最新的技术最快地介绍给中国的用户。  Instrument:在中国,安捷伦更注重哪些领域的发展?  丁再福:同在其它国家一样,安捷伦在中国也聚焦于六大市场,希望在六大市场都做出我们的贡献。中国在食品安全、食品溯源等领域有重大的市场机会。近来,包括土壤、空气和水质的环境监测、药物发现和制造以及其它人类健康相关的领域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帮助用户在实验室实施重点领域的中国法规和标准(如国标GB)是我们相当关心的问题。例如,在食品方面安捷伦不断支持用户克服在食品安全检测的挑战,特别是一些未知化合物的检测以及应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执行法律法规。安捷伦与政府部门也进行了合作,例如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开发了包括安捷伦前沿技术的食品检测方法。在环境领域,我们也非常注重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并在最近推出了针对水中污染物的筛查的数据谱库(PCDL),其中包含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兴污染物类目标化合物。此数据库仍在不断更新。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生命科学和应用市场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  Instrument:近两年政府机构在仪器采购经费上有所调整,这种情况有没有给安捷伦在中国的销售带来挑战?  丁再福:中国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是我们的重要服务用户群体。中国政府的经费调整也许对中国的仪器市场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我们在中国的业绩仍然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增长。安捷伦几大终端市场在中国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来实现在国内的业务增长。我认为,给终端用户提供贴切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服务是获取市场份额的最好途径。  Instrument:请问Patrick,您认为中国的分析仪器市场有何特点?您是怎样看待未来的中国市场的?  Patrick Kaltenbach:中国的分析仪器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中国市场对安捷伦新的技术有更好的接受程度。中国用户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不仅表现在速度上也表现在程度上。无论是在科学探索方面还是常规应用中,他们都能灵活的使用新技术来提升实验室效率。从安捷伦的角度,我们认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在走向成熟,所以安捷伦越来越多的在中国进行某些产品的首度发布。无论是在检测灵敏度、分析效率还是运行成本上,中国市场和用户都表现出愿意更快的接受新技术。  对新产品和掌握新方法的需要使得中国用户在培训方面有很多需求。安捷伦在去年(2014)在中国给超过一万位用户做了这样的培训,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仪器用户能更快的、更好的使用我们的新产品和新的解决方案。安捷伦对用户的培训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在安捷伦科技大学或成都、上海、北京、广州的培训中心进行集中用户培训。二是在用户现场,针对用户的应用领域做一些定制培训。当然,我们也和行业内有经验的科学家们一同为用户定制工作培训。  Instrument:近些年,中国政府非常支持国内的仪器制造业,国内科学仪器行业也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发展以及国产厂商给安捷伦带来的竞争?  Patrick Kaltenbach:面对来自其它厂商包括中国国内厂商的竞争,我们愿意努力去保持技术领先的步伐。安捷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任何一个行业内竞争对手都多,所以我们也相信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的地位。  我认为中国仪器制造业的发展对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来说是一个良性的竞争。我们并没有因此竞争的存在而感到焦虑,竞争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仪器的市场存在着大量机会。我们也会增加更多的投入,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未来竞争,特别是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和生产制造。安捷伦会在以下两点上继续保持我们的努力:一是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的技术,包括更好的仪器性能 二是提供更多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如CrossLab)。采访现场  安捷伦质谱研发体系:整合研发资源、贴近用户需求  安捷伦目前的质谱产品线非常丰富,单四极杆、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产品线均可为实验室用户提供选择。其液质产品线为科学研究提供行业内较为高端的产品,如今年美国质谱年会推出的宽动态线性范围准确定量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6470和具有离子群调技术的Q-TOF系统6545,还有能够提供额外分离维度的最新离子淌度质谱6560。除此之外,安捷伦的气质产品拥有广大的基础研究用户群体,单四极杆产品线推出了5977(A\B\E)系列满足不同定位用户需求 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器方面,安捷伦具有7010和7100系统产品线 另外,质量准确度小于3ppm的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7200系列是筛查应用的好选择。  Instrument:请您谈谈目前安捷伦的质谱研发和市场现状及未来安捷伦在质谱市场方面的发展方向?  Patrick Kaltenbach:正如上面提到的,安捷伦已经把气质和液质的两个产品线合并为质谱事业部。这种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未来安捷伦质谱技术的研发。  面对用户的应用需求,安捷伦不断推出具有更高性能的质谱新产品。如刚刚推出的5977B气质联用又将安捷伦的单四极杆质谱的灵敏度提升了10倍。灵敏度和其它重要性能的提升对用户工作流程的简化非常有帮助。举例来说,更高的灵敏度可以减少样品储备的工作量 更宽的线性动态范围可实现通过一次进样程序完成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样品检测。  在过去,质谱技术更多的服务于科研探索工作。但在现在和未来,质谱将越来越普遍的活跃在实际应用中。这就要求质谱仪器不仅需要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需要优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今年(2015年)ASMS上我们发布了安捷伦目前最为高端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产品6470。为了提高仪器的实际应用性,除了灵敏度以外,6470比上一代产品6460在耐用性方面做了极大的提升。安捷伦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能力,就是让这些高端的质谱产品成为用户手中常规的应用工具。  在质谱仪器的价格方面,我认为安捷伦目前的价格就很有竞争力。对于用户来说,仪器的拥有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运行成本。安捷伦提供经久耐用的质谱仪器,首先从运行费用上降低了仪器的拥有成本。对于安捷伦来说,仪器的制造成本还包括研发成本。随着质谱市场越来越成熟,安捷伦的高端质谱也在转向常规应用,质谱的研发成本将会更低。所以可以预计安捷伦的质谱产品价格将会更加有竞争力。  Instrument:请您介绍安捷伦的质谱研发体系?  Patrick Kaltenbach:除了将气质和液质研发团队集中起来之外,美国总部质谱研发团队还整合了原安捷伦实验室50%的资源,成为了一支非常有实力的队伍。这里提到的安捷伦实验室是由安捷伦首席技术官Darlene Solomon负责,主攻基础理论和未来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在支持质谱研发团队之后,此实验室依然保留并主要研究生命科学和基因诊断。安捷伦在日本有ICP质谱的研发和制造团队,这两个团队也保持着密切的技术联系。强大的研发资源使得我们有能力在未来推出更多有突破性的质谱技术。  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出,我们非常看中用户和市场需求。一线人员从工作中收集用户需求信息,最后过滤出核心需求,并通过研发团队将需求转化成产品。在与用户的紧密沟通中,我们不断了解他们的未来应用需求。同时也在瞄准终端市场的机会。另外,安捷伦在加强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更新现有的产品线方面持续拓展,力求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我们的研发团队并不仅设在总部,在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重要城市也都设有研发中心,例如中国上海设有针对常规气相色谱的研发团队。我们希望安捷伦的研发根据不同的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同时,不同区域的团队间通过经验分享能得到更多收获并服务于最终产品。  Instrument:安捷伦在质谱市场有哪些优势?  Patrick Kaltenbach:安捷伦在质谱领域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众多的仪器应用从科研领域推广到常规应用领域,这也是安捷伦所擅长的。2006年安捷伦首次发布了液质联用系统,并很快就取得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这是在仪器历史上不寻常的进展。我们也在努力延续这种被市场认可的趋势,目前不同质谱产品线的市场表现都比较乐观。  我们的单四极杆和串接四极杆在食品、制药、环境等众多具体领域都占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单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占有广大的基础研究用户群体。  我们非常注重Q-TOF产品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差异化解决方案的开发,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快速检测的热点应用领域。例如我们推出的水质中污染物筛查解决方案,能灵活运用于饮用水中1200余种目标污染物检测。  从创新技术研发方面来看,安捷伦最新的离子淌度质谱给科研领域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新的工具。其有效融合了色谱、离子淌度和质谱的分离能力与选择性,使用户从中同时获得淌度分离的额外维度信息以及高分辨率质谱测量得到的结构信息。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同时需要分离效果和速度的时候,安捷伦的质谱和色谱的联用系统可以提供更快的分离速度和用户们追求的更高灵敏度。左一: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LSAG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 中: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LSAG总裁Patrick Kaltenbach 右一: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渠道业务总监何峻 采访编辑:郭浩楠
  • 原子光谱新品盘点:技术多维度发展,市场增长依旧强势
    原子光谱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是现今无机元素分析应用最为广泛的光谱分析方法。近几年,原子光谱在科研领域发展遭遇瓶颈,传统原子光谱分析方法难有较大突破,相关研究的热度也不及质谱等其他分析仪器。但原子光谱类仪器在工业生产、地质勘探、材料研制、食品安全、水质分析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子光谱仪器市场份额仍与分子光谱仪器齐头并进。据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原子光谱市场规模约为390亿美元,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相关仪器企业也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应用。以申报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的新品数量来看,申报2020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原子光谱相关新品共计14台,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AES)3台、光电直读光谱仪4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4台、原子荧光光谱仪(AFS)1台、原子吸收光谱仪(AAS)1台以及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MPT/MIP)1台。总体来看,2020年原子光谱新产品较为集中的品类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和光电直读光谱仪新产品较多,主要由于市场需求较大,特别是ICP-OES,市场的需求也给了相关企业改进的动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目前市场较小,但其具有独特优势、潜力较大,也是多家企业较为看好的仪器品类。在技术方面,新产品除了整体性能的提升,大部分企业都从仪器的便携性、自动化和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这些改进一方面可以节约使用单位的人力及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适用于某些使用场景。以下将根据2020年度申报新品的情况,对原子光谱各品类新品进行简单的概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作为发射光谱仪产品的代表,其分析能力和技术的进步为元素分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目前,ICP-OES的整体技术已较为成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ICP-OES在很多方面仍有进步与发展的空间,如ICP的光学结构、RF发生器、检测器以及软件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部分。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ICP-OES共有3款,分别是赛默飞iCAP PRO、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和斯派克SPECTROGREEN TI,新产品主要针对现有的部件进行了升级与改进。从炬管和观测方式来看,赛默飞iCAP PRO和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均采用垂直炬管,只有斯派克SPECTROGREEN TI采用了水平炬管。垂直矩管抗基质干扰能力强,而水平炬管的光源通道长,灵敏度好,检测限低。但三款仪器均采用了双观测技术,特别是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和斯派克SPECTROGREEN TI均在观测方式上进行了大幅优化。据介绍,PlasmaQuant 9100采用了增强型双向观测技术:一次进样即可进行4种观测方式,没有浓度断档,无需分组或稀释,为所有元素和浓度提供最合适的观测和测量方式,满足所有应用要求;而SPECTROGREEN TI使用了TI技术自动观测水平和垂直向等离子体,避免了易电离元素 (EIE) 等基体效应。与此同时,iCAP PRO对炬管进行了改进,使用了全新的耐用垂直矩管,赛默飞介绍,该垂直炬管与等离子结合,可获得更高的耐用性。其次是光学系统,赛默飞iCAP PRO和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均对光学系统进行了改进,着重加强了深紫外区,使得检出限大幅提高。据介绍,iCAP PRO采用了全新高分辨率的恒温光学系统,在波长200nm处光学分辨率小于7pm;而PlasmaQuant 9100凭借蔡司引以为傲的光学技术,延续了此前PQ9000的高分辨光学系统,最低可以达到3pm。SPECTROGREEN TI则“另辟蹊径”,采用了密封充氩自循环净化光学系统,检测波长而在检测器方面,赛默飞iCAP PRO使用了全新的高动态范围电荷注入式检测器(CID),该CID检测器拥有400万像素,2MHz高速读取数据,拥有9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分析速度可以提高30-40%,一分钟可完成智能全谱直读。另外两款则均采用CCD检测器。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复杂基体的耐受性,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还增强了RF发生器了的输出性能,使用了耐高盐基体的冷准,使得其对复杂基体的激发能力和稳定性有进一步的提高。总体来看,三款ICP-OES中,赛默飞iCAP PRO使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仪器集成度很高,体积小巧,且有较高的辨识度,内部也进行了“大换血”,从炬管、光学系统到检测器都进行了升级;德国耶拿PlasmaQuant 9100则是在其高光学分辨率的基础上,深耕了仪器对复杂基体的耐受性;斯派克SPECTROGREEN TI则是在体积上较此前产品更为小巧,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氩气,节约空间和成本。赛默飞iCAP PRO ICP-OES上市时间:2020年3月点击查看德国耶拿ICP-OES PlasmaQuant 9100上市时间:2020年11月点击查看斯派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SPECTROGREEN TI上市时间:2020年12月点击查看光电直读光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由于分析费用较少,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可靠,已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是钢铁、铸造、机械及汽车汽配相关领域企业的必备仪器之一。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共有4款,分别为斯派克直读光谱仪SPECTROLAB S、钢研纳克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Spark 8000、钢研纳克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SparkCCD 6500和德国元素(艾力蒙塔)ferro.lyte火花直读光谱仪。其中,斯派克和钢研纳克均是光电直读光谱仪领域的代表企业,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而德国元素是首次推出光电直读光谱仪产品,但其在元素分析仪器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此次推出的ferro.lyte火花直读光谱仪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斯派克SPECTROLAB S集成目前直读光谱仪的诸多先进技术,是较为高端产品,其具备两个CMOS检测器的独立光室,且具备恒温装置和压力补偿功能、新型高能LDMOS等离子发生器光源以及斯派克的CMOS+T技术,其介绍称已超越光电倍增管技术,可以快速定量分析ppm量级的高纯金属或合金中的痕量元素。此外,为了节约运营成本,SPECTROLAB S 采用全新程控流量,可以降低氩气消耗。与此同时,钢研纳克2020年的2款新品则是主打稳定性,在仪器检测的稳定性上作出了整体的提升,仪器体积也更为小巧。2款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端型号产品Spark 8000采用了CMOS检测器,而中端型号SparkCCD 6500则使用CCD检测器。德国元素ferro.lyte火花直读光谱仪最大的特色在于小巧轻便,结构紧凑,仅有一个手提箱大小,16千克重,更适用于金属材料现场测试和鉴别(PMI)。且得益于德国元素在元素分析领域的技术积淀,采用CMOS探测器,凭借其CONLYTE®技术,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双相钢中N元素含量。总体来说,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各品牌高端产品均已采用CMOS检测器,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检测性能;另一方面,为应对金属材料的现场检测,在保持一定检测精度的前提下,部分仪器的体积和总量都在不断减小。斯派克 直读光谱仪SPECTROLAB S上市时间:2020年1月点击查看钢研纳克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Spark 8000上市时间:2020年1月点击查看钢研纳克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SparkCCD 6500上市时间:2020年3月点击查看德国元素ferro.lyte火花直读光谱仪上市时间:2020年5月点击查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相比XRF,LIBS仪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LIBS可以检测原子序数低的元素(如B和Li)和C元素,解决了资源回收、黑色金属、锂电池及煤质分析等领域用户的痛点,近几年,LIBS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引起众多仪器企业的重视,各类LIBS仪器也逐渐增多。但目前,检测限高、稳定性差仍是很多LIBS仪器存在的问题。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LIBS共有4款,分别为SciAps金属全元素分析仪z-300、SciAps 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Z3S、AtomTrace Sci-Trace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星帆仪器派格斯测碳光谱仪。其中,AtomTrace品牌由上海凯来代理首次进入中国,推出科研级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AtomTrace Sci-Trace,是新品中唯一一台科研级大型LIBS。其他3台新品均为小型LIBS,由星帆仪器推出的便携式派格斯测碳光谱仪,以及2台手持式LIBS,SciAps金属全元素分析仪z-300和SciAp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Z3S。相比于其他3款新产品,AtomTrace Sci-Trace瞄准市场不同,其主打材料分析科研市场,可以对材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二维化学成像,更可以通过激光对层状材料进行深度分析。AtomTrace Sci-Trace为迎合科研人员的需求,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对应模块。其他3台小型LIBS则均针对工业生产市场,其中,SciAps Z-300体积最为小巧,除了可以应用于合金分析外,还可以分析三元锂电池中镍(Ni)、钴(Co)、锰(Mn)或铝(Al)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判断锂电池的性能;据介绍,SciAps Z3S主要针对在焊点、焊缝检测中的应用,其激发斑点小,可以直接分析线路板上的肉眼难以分辨的金手指;星帆仪器派格斯测碳光谱仪主要针对合金钢中的碳元素检测,虽不是手持仪器,但其整体重量和体积都较小,配合微型氩气瓶,整套设备重量不超过3.5 kg。技术方面,AtomTrace Sci-Trace凭借高性能部件,整体性能最强,但更适用于技术研究;SciAps的两款仪器均具备其独特的氩气净化专利技术,使检出限可以达到0.01~0.1%;星帆仪器派格斯测碳光谱仪是新品种唯一的国产产品,在测碳方面技术较强,碳的检测下限可以到到0.01%。总体来讲,目前LIBS光谱仪生产企业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在研发LIBS的企业较多,不过,除星帆仪器等几个少数企业外,都还没有推出正式产品,相比于进口产品,国产仪器的价格相对较低。SciAps 金属全元素分析仪z-300上市时间:2020年1月点击查看SciAps 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Z3S上市时间:2020年1月点击查看AtomTrace Sci-Trace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上市时间:2020年4月点击查看星帆仪器 派格斯测碳光谱仪上市时间:2020年10月点击查看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在地质、冶金、石油、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和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近几年,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发展除了在仪器本身性能的提升外,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应用于砷、汞元素形态分析也是目前该类仪器发展的热点。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原子荧光光谱仪仅有1款,是由国内原子荧光光谱仪代表企业之一的海光仪器发布的HGF-V4原子荧光光度计。2019年,海光仪器发布HGF-V9原子荧光光度计,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且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今年推出的HGF-V4在HGF-V9的基础上,从四通道九灯位,改为了四通道四灯位,可以说:HGF-V4是HGF-V9的“精简版”,价格也相对较低。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用户仅需要检测几个元素含量,不需要频繁换灯,海光仪器正是看到此处市场,应对不同类型客户,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也可以让用户节约一定的采购资金。海光HGF-V4原子荧光光度计上市时间:2020年3月点击查看原子吸收光谱仪(AAS)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国家标准中的应用略有减少,同时,每年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新产品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网友认为:“原子吸收技术正在逐渐被取代。”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子吸收技术是原子光谱检测的“金标准”,具有其独特优势;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只需要大量检测1-2种元素,更适合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同时,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价格和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更适合很多中小企业。因此,原子吸收光谱市场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其他技术取代。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仅有1款,是由珀金埃尔默推出的PinAAcle D 900原子吸收光谱仪。PinAAcle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一直是珀金埃尔默的代表产品,已延续多年,此次推出的PinAAcle D 900是珀金埃尔默原子吸收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产品。PinAAcle D 900主要针对其自动化水平进行了改进,该仪器采用了火焰石墨炉一体化双自动进样器,操作也更加便利,自动化水平提升,可以节约更多人力需求。此外,PinAAcle D 900在性能方面也略有增强,新型的燃烧头设计,线性范围更宽,光控IR sensor校准保证结果的稳定。PinAAcle D 900 原子吸收光谱仪上市时间:2020年4月点击查看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MPT、MIP) 市场上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产品相对较少,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的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仅有1款,是由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等离子体固样分析发射光谱仪-PJ10(粮食土壤元素分析仪),是一款行业专用仪器。该仪器主打可以对固体样品直接进行元素分析,无需化学消解,据介绍,PJ10可以检测Cd,Cr,Cu,Pb,Zn,Ca,Fe等多种元素,检出限可达ppb级,RSD等离子体固样分析发射光谱仪-PJ10上市时间:2020年12月点击查看注:文中提到的产品仅限于申报2020年度 “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的部分产品,由于篇幅原因,不能面面俱到,还请见谅。如有重大创新的产品遗漏,欢迎留言!
  •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各检验检测机构:《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已经省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3月10日(此件主动公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供给,更加系统高效地支持重点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措施。一、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清单。探索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清单、能力清单”。开展全省“三级联动”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服务调研活动,分地域分行业深入了解“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检验检测需求,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动态清单;梳理我省取得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分类形成服务全省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动态清单。二、引导完善检企对接服务机制。针对新产品检验存在的“周期长”“距离远”“花费大”等难题,建立“质量驿站”机制,引导优质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围绕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就近设置分支机构,打造检测链、标准链、认证链集成服务,方便企业就近检测;针对企业在产品检测上遇到的“找不到”“测不了”“测不全”等困难,在市场监管门户网站设立检验检测供需信息公示专栏,促进检企充分对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减免检测服务费用,助力企业纾困。三、打造重点产业高端技术服务平台。聚焦我省确定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发挥检验检测服务强链、补链、稳链作用,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纺织服装等产业,搭建国家新材料测试区域中心、氢燃料电池检测中心、新型纺织材料质检中心等一批“一站式”检验检测高端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济、青、烟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完善各检验检测园区布局,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约化发展。四、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探索检验检测机构在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定型评价以及“卡脖子”问题等研发阶段的服务模式,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适时召开技术创新研讨会、推介会,发布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创新案例。五、实施标准、计量强链提升。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联合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标准实验室。支持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发挥计量技术基础作用,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以及前瞻性的计量技术服务。六、开展质量认证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实施“助千家认证 惠万家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参与“三同”工程,为我省企业进出口提供技术支撑,年新增“三同”企业100家以上。试点开展碳足迹认证,促进绿色低碳认证,大力推行绿色产品、绿色快递包装、节能产品认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七、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进一步强化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生态环境、机动车等方面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建材、服装服饰、有色金属、石油炼化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增高端制造、高端化工、大数据物联网、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地区的检验检测规模和能力。定期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及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省选树一批检验检测优秀技能人才。八、优化检验检测服务扶持政策。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制定促进检验检测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检验检测产业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检验检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端人才引育等优惠政策,对服务重点产业成效突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标准制定、能力提升、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九、探索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选择部分重点产业先行试点,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骨干企业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加强新材料测试、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等“难点”“堵点”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为深入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其他重点产业链。十、服务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稳步推行“一家一证”一体化管理,服务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培养一批服务质量好、社会诚信度高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十一、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积极构建统一开放、公正透明、竞争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以法治监管为根本、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手段,严格落实机构主体责任,推进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科学高效的监管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厉整治不实、虚假等检验检测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公信力。十二、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引导。结合“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服务认证体验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加大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成效和典型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你点我检”便民检测等各类技术服务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的了解和信任,树立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听取社会各方对检验检测的需求反馈和评价,细化落实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政策执行跟踪,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 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记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下)
    仪器信息网讯 四月的苏州春意盎然,景色宜人。4月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ACCSI2024第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如期召开。会议吸引近200位现相关从业人员参会,共话生命科学仪器产业上下游发展。本届论坛由仪器信息网和中国科学院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蛋白质制备与鉴定平台为论坛的支持单位。会议现场19日下午,8位嘉宾分享了创新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多位嘉宾的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本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边玮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俞珺璟共同主持。边玮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俞珺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副主任Part 1 创新光学显微技术各有千秋席鹏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报告主题:《多维活细胞结构光超分辨显微》超分辨显微成像因其超越光的衍射极限,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因此被授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将结构光显微成像与荧光分子偶极子方位角探测相结合,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团队实现了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Polar-SIM。该报告展示了一系列生物学应用,如肌动蛋白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细胞微管,以及神经轴突MPS结构中actin和spectrin的空间组装关系。报告最后,席鹏用李白的诗作为结尾:“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他讲到,作为人类衣物的主要原材料,纺织最早由中国在3600多年前开启,并成为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锦衣玉食”的重要里程碑。锦绣中华与中国瓷器,代表了中国在工业自动化、生物、材料等科技方面的璀璨成就与工匠精神,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艾锐Polar-SIM偏振结构光超分辨显微系统,融合了结构光成像的所有模态,如纺织一般,将光线交织的美映入复杂的活体细胞,揭示生命的奥秘。李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报告主题:《超分辨&高通量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产业化路径思考》生物样品的多样性和研究的复杂性使得其对光学显微成像在成像分辨率,成像通道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本报告分别介绍了针对活细胞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细胞成像(SIM)和针对微小模式生物的高通量三维成像技术及研究进展。在结构光照明成像过程中,常规重建算法的固有缺陷造成超分辨图像中经常存在伪影。通过将重建后的频谱优化为接近理想模型的频谱,可以有效克服重构伪影并且优化光学层切能力,对不同质量原始数据的处理均能获得高质量的超分辨图像,有效提高了SIM成像的保真度。应用流式光片的高通量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上百斑马鱼样品的高分辨三维成像,开发3DU-NET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实现了斑马鱼血管三维结构的分割与识别,并用于定量评价其生长过程和药物作用效果。关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产业化的思考,李辉表示,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 不仅需要过硬的核心器件,高性价比的仪器; 更需要懂得“科研仪器”市场规律的优秀企业家,需要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 他总结道, 1. 机会和机遇很多, 差异化竞争! 2. 发展中融合,集体做大做强!潘雷霆 南开大学教授 /宁波纳微成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报告题目:《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解决方案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超分辨成像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术(PALM)和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STORM),是最“交叉”的超分辨,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技术的核心问题,图像上两个靠的很近的荧光探针不能同时被激发,方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实现超分辨。因此基于闪烁,以时间换空间,每次定位空间离散的荧光点,通过数万张图片对数十万个单分子定位叠加,从而获得一张高分辨率的图像。潘雷霆介绍了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整体(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硬”功夫(硬件系统、软件控制、图像重建、特色试剂耗材)和“软” 功夫(精准制样、数据分析挖掘、特异性抗体筛选、高闪烁探针、个性化服务),想要更好地使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技术,这九个部分缺一不可。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镜因其纳米级分辨率而拥有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亚细胞水平精准病理检测、药物筛选/药效评价等。程柯 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部总监报告主题:《fMOST系列技术以及相关进展》人脑十分复杂,大约有1000类细胞,其中神经元约1000亿,而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又会形成众多突触,最终形成无穷无尽的神经网络。除了神经网络,人脑还有血管系统等其他系统,共同维持大脑的高效运转。fMOST成像是全脑三维成像的有利工具,程柯围绕fMOST系列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最新的应用成果及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fMOST)技术通过超薄切削与高清显微成像同步进行,实现对厘米尺寸的大样品组织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全组织任意位置的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别,打破了传统显微成像技术的成像深度限制,填补了核磁共振成像和电子显微镜之间的技术空白。MOST/fMOST作为介观尺度最精准的三维完整器官成像技术,已在神经机制、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药理毒理等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带动了相关标记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解析技术的发展。Part 2 特色细胞分析技术看点十足魏勋斌 北京大学 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报告主题:《可无创免抽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光学活体流式细胞仪》很多生物过程或者治疗过程都与循环细胞的动态分析密切相关。通常细胞的动态分析需要抽血来做,这个过程对于小鼠这样的模型非常困难。在此背景下,魏勋斌团队研制了在体流式细胞仪实现了在体监测循环细胞的突破,本报告并着重讲了该方法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此外,还可以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和纳米颗粒等的分析检测。这种技术对于科学家而言十分友好,可以走动态监测分析,并且无创,并且穿透深度足够,可以清晰检测到330μm的深度组织,大概是成像两倍的深度,信噪比较高。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搭建起来仪器设备,为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动态细胞监测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做的工作已经发布了100余篇文章。赵雨晋 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大中华区科研市场及销售总经理报告题目:《从50年商业化应用,展望流式细胞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发展》生命科学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实现密不可分。BD 生物科学致力于在细胞分析领域从探索发现、转化科学到临床诊断与监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从设备到试剂及软件生信,从流式到单细胞,从产品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BD医疗以自身超50年的全球先进流式研发积累,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流式技术发展以助力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及创新思维促使BD开拓新局的战略举措,探索创新模式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临床应用的产生,反观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为科技发展提供方向。该报告赵雨晋主要分享探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对流式技术及转化应用的借鉴。王文会 清华大学 副教授报告题目:《阻抗流式技术:单细胞表征新方法》目前,单细胞生物物理特性表征已有不少经典方法,如原子力显微镜、光镊和膜片钳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检测流程繁琐、系统复杂且通量低。而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新兴手段,微流控技术所需样本体积小、生物相容性高且响应速度快,使得其成为当前单细胞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微流控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单细胞生物物理表征。在电学特性方面,研究者已成功利用电旋转、电阻抗谱和阻抗流式技术测量细胞膜电容等电学参数;在机械特性方面,研究者基于诱导变形原理,成功利用光、机、电、声等物理场实现对细胞杨氏模量等机械参数的测量。从Coulter计数器发展而来的阻抗流式细胞术IFC具有通量大的优势,在技术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常用的电阻抗流式器件结构和测量架构单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可揭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但在提取单细胞的本征参数方面还存在低效、解算慢、模态单一、准确性未知、易堵塞等问题。针对单细胞本征特性表征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清华大学王文会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实时在线、防堵塞、多模态和准确的阻抗流式术表征新方法,丰富了阻抗流式细胞术的技术体系。叶安培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 / 北京雅谱光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报告题目:《多功能单细胞无损无标记分析系统》单细胞研究是当今生物医学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传统的单细胞操控与分析方法,如FACS, MACS、染色、荧光成像、ELISA、质谱、单细胞组学等均会对细胞产生干扰和损伤。北京大学叶安培教授团队将激光无损单细胞操纵(光镊)和无标记拉曼光谱检测、新型无标记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耦合在一起,并利用微流控及AI技术加持,实现了多模态多功能单细胞分析,为原位无标记无损快速单细胞识别与分选及细胞动态演变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本届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六十余位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莅临现场,他们对生命科学仪器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使用经验,会议现场,听众和演讲嘉宾积极交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嘉宾与听众充分交流探讨论坛(下午)嘉宾合影后记:近些年,国内掀起了以高端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为代表的大型生命科学仪器国产化浪潮,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但不可否认,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起步晚,虽然在某些方面可圈可点,但从整体来看,国产生命科学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让国产自主研发的仪器产品更加稳定、如何得到市场认可都是产业化道路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六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为仪器研发人员和仪器用户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场的用户专家们在听取了报告后,惊喜之余也表示愿意更多地去使用这些创新仪器,一道为推动国产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发展努力。正如报告嘉宾李辉所言:打破垄断,是一个市场行为。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
  • 东台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938.16万元采购温度计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DTCG-2022-QT104)招标公告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9 招 标 公 告 项目概况 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http://218.206.153.24:8089/TPBidder/ 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9月13日8点45分(北京时间)前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DTCG-2022-QT104 项目名称: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 项目属性:非政府采购 预算金额:人民币9381575.5元 最高限价:人民币780万元 招标内容: 序号 类别 规格参数 单位 数量 一 设备部分 详见招标文件 1 全自动带经济器螺杆制冷机组(低温冷库用) 台 2 2 全自动带经济器螺杆制冷机组(高温冷库用) 台 2 3 蒸发式冷凝器 台 4 4 立式热虹吸贮液器 台 1 5 高效冷风机 冷冻库1制冷用(-18~-25℃) 台 2 6 高效冷风机 冷冻库2制冷用(-18~-25℃) 台 2 7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3 制冷用(2~8℃) 台 2 8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4制冷用(2~8℃) 台 2 9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5制冷用(2~8℃) 台 2 10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6制冷用(2~8℃) 台 2 11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7制冷用(2~8℃) 台 2 12 高效冷风机 分拣间制冷用(15~20℃) 台 2 二 阀门 1 制冷系统自动阀门 项 1 2 制冷系统手动阀门 项 1 三制冷系统管道部分 1 无缝钢管 DN15~DN200 项 1 2 管件 DN15~DN200 项 1 3 管卡 木垫 项 1 4 管道除锈处理 项 1 5 铜管 DN15~DN28 项 1 6 制冷剂 R507 项 1 7 冷冻油 项 1 四 制冷系统管道保温 1 橡塑保温 项 1 2 保温外壳--铝板 项 1 五 地坪防冻部分 1 防冻模块 项 1 2 防冻水管项 1 3 水管保温 项 1 六 电气系统 1 工控机 项 1 2 显示器 项 1 3 打印机 项 1 4 UPS不间断电源 项 1 5 西门子PLC和输入输出模块点 项 1 6 远程手机监控程序 项 1 7 上位机控制系统 项 1 8 数字温度计 项 1 9 PLC温度控制箱 项 1 10 设备动力配电柜 项 1 14 系统辅机柜 项 115 压缩机组主电缆 项 1 16 电线电缆 项 1 17 通信电缆 项 1 18 镀锌桥架 项 1 19 电气附件 项 1 七 库体保温 1 自动升降平台 套 9 2 冷库门及冷风机幕 项 1 3 冷库灯 项 1 4 库体附件 项 1 5 库体安装 项 1 6 灯具配套电线 项 1 7 灯具传库板防冷桥 项 1 八 监控系统 1 摄像头 个 23 2 监控系统 套 1 3 监控软件 套 1 4 配套电线 项 1 九 集中控制室 1 集中控制屏 套 1 2 控屏软件 套 1 3 配套数据线 套 1 十 货架系统 1 重型货架(主) 套 36 2 重型货架(副) 套 152 3 重型货架(副) 套 11 4 重型货架(主) 套 1 5 货架防撞系统 项 1 十一 货物系统 1 出入货登记软件 项 1 2 出入货主机 项 1 3 显示器 台 1 4 打印机(可打印A3、A4) 台 1 5 UPS不间断电源 台 1 6 配套数据线 台 1 十二 叉车系统 1 高位叉车 台 2 2 增加2个充电电瓶 个 2 3 充电桩头 个 4 十三 其他 1 系统安装调试费 项 1 2 文明施工费 项 1 3 现场管理费 项 1 4 压力管道监检费 项 1 制冷压缩机组推荐品牌:约克(YORK)前川(Mycom)、GEA 吊顶式冷风机推荐品牌:昆腾(Guntner)、卡贝欧(Cabero)、阿法拉伐(Alfalaval) 高位叉车推荐品牌:杭州中力、合力、柳工 打印机推荐品牌:惠普、佳能、三星 注:推荐品牌仅反映采购人需求的档次,采购人不排斥同等档次的其它任何品牌投标。供应商所投品牌非推荐品牌时,应在答疑时间前向采购人提供所投品牌性能等方面相当于或优于推荐品牌性能的证明材料,经采购人认可后以答疑文件形式明确,否则作无效响应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20天内供货及安装完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并提供下列资料: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自然人的身份证明; (2)上一年度(或上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成立不满一年不需提供); (3)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近期); (4)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书面声明;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2.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1)投标人如委托被授权人参与,则被授权人须为本单位正式职工并提供投标人为被授权人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证明; (2)未被“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 (3)投标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且具备工业管道安装GC2许可证。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8月19日至2022年8月26日 地点:互联网网页下载 方式: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 售价: 300 元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地点、开标模式 2022年9月13日8点45分(北京时间) 开标地点: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北海西路8号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四楼) 开启模式:不见面开标,网上开标大厅地址为:http://218.206.153.24:8089/BidOpening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如为货物采购)。 2.本项目(是/否)接受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分支机构参与:否。【如接受,则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视同为投标人法定代表人。】 3.本项目为非政府采购项目,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仅提供交易场地及相关服务,不负责本项目监督,不受理相关投诉、举报,不处理相关矛盾纠纷。 4.本次招标活动通过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完成。未参加过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投标人须办理CA证书及电子签章,具体详见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工作动态栏目中的《关于在采购项目中使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通知》。 5.首次参加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交易的投标人,须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填写主体信息,完善诚信库,原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CA证书及电子签章在有效期内的可以通用。 6.本项目为全程电子化交易,投标人需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上传加密的投标文件到平台,投标人不必抵达开标现场,仅需进入网上开标大厅参加开标会议,与现场开标会议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投标人中标后打印纸质投标文件(正本壹份、副本贰份),在领取中标通知书前与用普通光盘或U盘拷贝的电子投标文件一并送至采购代理机构。 七、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东台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 址:东台市广场路6号农委大厦 联系方式:张琦1536643902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东台市兴华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东台市东达翰林缘商铺12-104号 联系方式:吴春华1365511816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琦、吴春华 电 话:15366439027、13655118166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温度计 开标时间:2022-09-13 08:45 预算金额:938.16万元 采购单位:东台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东台市兴华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DTCG-2022-QT104)招标公告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8-19 招 标 公 告 项目概况 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http://218.206.153.24:8089/TPBidder/ 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9月13日8点45分(北京时间)前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DTCG-2022-QT104 项目名称:东台农产品物流冷库制冷系统和库体保温采购项目 项目属性:非政府采购 预算金额:人民币9381575.5元 最高限价:人民币780万元 招标内容: 序号 类别 规格参数 单位 数量 一 设备部分 详见招标文件 1 全自动带经济器螺杆制冷机组(低温冷库用) 台 2 2 全自动带经济器螺杆制冷机组(高温冷库用) 台 2 3 蒸发式冷凝器 台 4 4 立式热虹吸贮液器 台 1 5 高效冷风机 冷冻库1制冷用(-18~-25℃) 台 2 6 高效冷风机 冷冻库2制冷用(-18~-25℃) 台 2 7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3 制冷用(2~8℃) 台 2 8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4制冷用(2~8℃) 台 2 9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5制冷用(2~8℃) 台 2 10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6制冷用(2~8℃) 台 2 11 高效冷风机 冷藏库7制冷用(2~8℃) 台 2 12 高效冷风机 分拣间制冷用(15~20℃) 台 2 二 阀门 1 制冷系统自动阀门 项 1 2 制冷系统手动阀门 项 1 三 制冷系统管道部分 1 无缝钢管 DN15~DN200 项 1 2 管件 DN15~DN200 项 1 3 管卡 木垫 项 1 4 管道除锈处理 项 1 5 铜管 DN15~DN28 项 1 6 制冷剂 R507 项 1 7 冷冻油 项 1 四 制冷系统管道保温 1 橡塑保温 项 1 2 保温外壳--铝板 项 1 五 地坪防冻部分 1 防冻模块 项 1 2 防冻水管 项13 水管保温 项 1 六 电气系统 1 工控机 项 1 2 显示器 项 1 3 打印机 项 1 4 UPS不间断电源 项 1 5 西门子PLC和输入输出模块点 项 1 6 远程手机监控程序 项 1 7 上位机控制系统 项 1 8 数字温度计 项 1 9 PLC温度控制箱 项 1 10 设备动力配电柜 项 1 14 系统辅机柜 项 1 15 压缩机组主电缆 项 1 16 电线电缆 项 1 17 通信电缆 项 1 18 镀锌桥架 项 1 19 电气附件 项 1 七 库体保温 1 自动升降平台 套 9 2 冷库门及冷风机幕 项 1 3 冷库灯 项 1 4 库体附件 项 1 5 库体安装 项 1 6 灯具配套电线 项 1 7 灯具传库板防冷桥 项 1 八 监控系统1 摄像头 个 23 2 监控系统 套 1 3 监控软件 套 1 4 配套电线 项 1 九 集中控制室 1 集中控制屏 套 1 2 控屏软件 套 1 3 配套数据线 套 1 十 货架系统 1 重型货架(主) 套 36 2 重型货架(副) 套 152 3 重型货架(副) 套 11 4 重型货架(主) 套 1 5 货架防撞系统 项 1 十一 货物系统 1 出入货登记软件 项 1 2 出入货主机 项 1 3 显示器 台 1 4 打印机(可打印A3、A4) 台 1 5 UPS不间断电源 台 1 6 配套数据线 台 1 十二 叉车系统 1 高位叉车 台 2 2 增加2个充电电瓶 个 2 3 充电桩头 个 4 十三 其他 1 系统安装调试费 项 1 2 文明施工费 项 1 3 现场管理费 项 1 4 压力管道监检费 项 1 制冷压缩机组推荐品牌:约克(YORK)前川(Mycom)、GEA 吊顶式冷风机推荐品牌:昆腾(Guntner)、卡贝欧(Cabero)、阿法拉伐(Alfalaval) 高位叉车推荐品牌:杭州中力、合力、柳工 打印机推荐品牌:惠普、佳能、三星 注:推荐品牌仅反映采购人需求的档次,采购人不排斥同等档次的其它任何品牌投标。供应商所投品牌非推荐品牌时,应在答疑时间前向采购人提供所投品牌性能等方面相当于或优于推荐品牌性能的证明材料,经采购人认可后以答疑文件形式明确,否则作无效响应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20天内供货及安装完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并提供下列资料: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自然人的身份证明; (2)上一年度(或上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成立不满一年不需提供); (3)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近期); (4)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书面声明;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2.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1)投标人如委托被授权人参与,则被授权人须为本单位正式职工并提供投标人为被授权人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证明; (2)未被“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 (3)投标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且具备工业管道安装GC2许可证。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8月19日至2022年8月26日 地点:互联网网页下载 方式: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 售价: 300 元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地点、开标模式 2022年9月13日8点45分(北京时间) 开标地点: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北海西路8号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四楼) 开启模式:不见面开标,网上开标大厅地址为:http://218.206.153.24:8089/BidOpening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如为货物采购)。 2.本项目(是/否)接受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分支机构参与:否。【如接受,则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视同为投标人法定代表人。】 3.本项目为非政府采购项目,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仅提供交易场地及相关服务,不负责本项目监督,不受理相关投诉、举报,不处理相关矛盾纠纷。 4.本次招标活动通过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完成。未参加过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投标人须办理CA证书及电子签章,具体详见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工作动态栏目中的《关于在采购项目中使用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通知》。5.首次参加东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交易的投标人,须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填写主体信息,完善诚信库,原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CA证书及电子签章在有效期内的可以通用。 6.本项目为全程电子化交易,投标人需在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上传加密的投标文件到平台,投标人不必抵达开标现场,仅需进入网上开标大厅参加开标会议,与现场开标会议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投标人中标后打印纸质投标文件(正本壹份、副本贰份),在领取中标通知书前与用普通光盘或U盘拷贝的电子投标文件一并送至采购代理机构。 七、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东台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 址:东台市广场路6号农委大厦 联系方式:张琦1536643902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东台市兴华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东台市东达翰林缘商铺12-104号 联系方式:吴春华1365511816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琦、吴春华 电 话:15366439027、13655118166
  •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全面开启加快计量发展新征程
    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全面开启加快计量发展新征程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部长级) 秦宜智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也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计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计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计量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计量事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国际单位制全面量子化变革机遇,深入实施《规划》,加快计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计量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刻认识加快计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计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计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抓好《规划》实施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加快计量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党的十九大确立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聂荣臻元帅曾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门捷列夫也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都是以计量测试技术的突破为前提。计量精度的每一次提高,都给相关领域的测量、科学仪器的进步以及技术创新以极大的推动力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秒”“米”的重新定义,带动卫星导航、信息技术、精密制造、太空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18年开始的国际单位制全面量子化变革,将引领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发现新物质、新原理、新方法和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造了条件。加快计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计量发展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量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技术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计量是现代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神经”。“现代热力学之父”开尔文有一条著名结论,“只有测量出来,才能制造出来”。计量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工农业产品和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高低。随着国际单位制全面量子化变革,计量将越来越直接地嵌入现代产业体系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实现实时在线精准测量和最佳控制,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快计量发展,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快计量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计量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能够为社会治理提供工具和技术支撑。钱学森同志曾经讲,“没有计量工作的现代化,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市场监管领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在绿色低碳领域,计量是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保障,是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标尺”;在环保、气象、地震、水利等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的研发和精准计量器具的使用,影响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监管;在生命健康领域,测量传感技术使智慧医疗、智能穿戴更多走进和服务人民群众,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发和测温仪器助力疫情防控;在对外开放领域,计量互认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促进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的“世界语言”“技术语言”。加快计量发展,健全完善现代化计量体系,有助于畅通经济循环,强化社会治理,服务改善民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计量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规划》对我国计量发展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计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这是在总结我国计量发展实践经验、把握世界计量发展趋势、统筹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要从更宽视野、更深层次理解把握,使各项工作有机衔接、协同推进,增强贯彻《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一)坚持党对计量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计量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建设现代化计量体系的根本政治保证。从颁布实施《计量法》到制定印发计量发展规划,从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到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计量事业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悉心指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计量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计量发展重点工程和重大举措,为新时代计量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证。落实《规划》,必须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实施全过程,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计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把计量事业深度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使《规划》实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全面推动计量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计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计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始终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今社会,计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穿衣、饮食、住房、交通、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佑生命健康,到冬奥会赛场冰层温度检测、兴奋剂精准测试等,都离不开计量的支撑保障,离不开衡器、加油机、充电桩、水电气热表、血压计、体温计等常用计量器具。《规划》对计量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民生计量监督管理作出部署,提出实施健康领域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和计量惠民工程,体现了计量工作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追求。落实《规划》,要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着力解决好民生计量的“堵点”“盲点”,使人民群众从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计量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高水平计量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国际单位制全面量子化变革,计量基础技术孕育重大突破,量值传递扁平化、计量数字化加速演进,量值传递和溯源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必须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把计量关键核心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实现自主安全可控。当前,我国一些新兴领域计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极值量、动态量、综合量以及复杂环境下精密测量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规划》对计量基础研究、计量能力建设作出重点部署,体现了实现高水平计量自立自强的发展要求。落实《规划》,要紧紧围绕“四个面向”加强计量研发布局,强化计量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促转型,切实把提高计量科技水平作为硬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四)坚持全面深化计量改革。改革创新是计量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计量“放管服”改革,计量领域行政许可从9项压减至3项,全面停征计量行政事业性收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计量发展活力,但是计量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计量资源分布不平衡、计量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规划》提出,计量发展要坚持改革引领,坚持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和思路,推动计量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计量改革离不开基层的探索创新,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发挥首创精神,趟出符合实践要求的计量改革发展新路子,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共同推动计量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落实全面推进计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支撑保障、法制监督等方面的11项计量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还描绘了到2035年计量发展远景目标,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我们要咬定目标、勇毅前行,采取务实有力的举措,把《规划》确定的目标实现,把《规划》部署的任务完成。  (一)强化协同创新,集中力量攻克重大计量科学难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出要建立国际一流的新一代国家计量基准,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制一批具有原创性成果的计量标准装置、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确保国家校准测量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实施国家“量子度量衡”计划,强化与市场主体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建设一批高水平先进计量基础设施,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要加强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计量学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强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构建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建立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融合联动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二)强化计量应用,为重点行业领域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是计量工作的使命所依、责任所在。《规划》提出,要更加突出计量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基本覆盖重要产业发展领域,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体系日趋完善。《规划》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聚焦服务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全面提升计量测试服务品质能级,支撑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服务高端仪器发展和精密制造,提升航空、航天和海洋领域计量保障能力,服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实施健康领域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  (三)强化计量能力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  计量能力是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规划》着眼于计量体系自主安全可控,明确部署计量能力建设10项重点任务。《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推动构建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大力提升计量基准能力水平,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力度,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计量体系,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支撑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强计量国际交流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计量监管体系,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计量监管关系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计量全不全、准不准直接影响市场公平贸易、生态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健康、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等百姓民生。《规划》对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作出部署安排,明确提出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落实《规划》提出的计量监管任务,要加快推动《计量法》和配套法规规章的制修订,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社会各方计量溯源性意识,建立完善开放共享的计量协同发展机制。  量值定义世界,精准改变未来。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统一管理计量工作的职责部门、全国计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牵头单位,将携手社会各界一道,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大计量工作格局,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评估问效,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如期实现,努力为引领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
  • 聚焦CRO&CMO产业动态 探寻发展机遇
    2014年5月8-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生物医药合同外包产业发展论坛将在上海举办。将有包括约+20位发言嘉宾+10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近几年国内大分子仿制药(Biosimilar和Biobetters)研发井喷发展,国内超过150家企业布局,而抢速度的同时保持抗体质量与原研药一致性更为重要。2014CRO/CMO论坛将针对当前关注&ldquo 政策规范&rdquo ,&ldquo CRO/CMO行业趋势 &rdquo ,&ldquo 产业合作模式&rdquo ,&ldquo 市场格局&rdquo   药物临床开发研究的最新进展 全生命周期的CMO管理与市场准入 药物研发的创新合作模式等议题做详细的探讨。   中国成为医药研发外包的首选   仿制药企业的竞争、专利到期以及FDA日益频繁的严格审查。这些让药物开发企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剧,因此效率的重要性远甚从前。制药和生物制药行业不再单独从事药物开发,研发经费逐年减少,但数目处于上升之中。这些经费越来越多地分配给众多的CRO。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技术、人才、物流和实验室养护等各方面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受到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这些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等新兴工业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同时,全球知名的医药研发服务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包括Quintiles、Covance和Kendles等。医药研发服务也逐渐从成熟的北美、欧洲市场向这些新兴市场转移,其中中国成为市场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药品合同制造市场潜力巨大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预计未来3年内药品合同制造市场(CMO)将大幅增长,全球制造市场2014年预计会增至约337亿美元。而未来两年内,随着制药公司面临重要的专利失效和越来越低的药品批准率,公司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有报道阿斯利康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所有的原料药生产外包,其中中国会占到很大的一部分,其他制药公司亦很可能会效仿。   分析认为,中国企业进军生物医药的合同生产不失为一个绝佳策略。不过,这种模型是有挑战的。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行业,潜在客户需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签下合同,并且规模都很小。为了和跨国公司建立起关系和信任,完成合同的专用设备也是需要的,这又是一笔开支。尽管生物医药合同制造市场还处于早期,但市场潜力相当大。   据《浦东时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积极配合上海市食药监局推进制订抗体药物CMO试点方案。这意味着,浦东新区有望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并进入实际操作的CMO试点地区。(生物谷Bioon.com)更多精彩期待2014年5月8-9日2014生物医药合同外包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聚焦发挥招标投标竞争择优作用,改革创新招标投标制度设计,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坚持全国一盘棋,坚决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壁垒,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直面招标投标领域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治制度规则滞后、主体责任不落实、交易壁垒难破除、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顽瘴痼疾,逐步形成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系统观念、协同联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化制度、技术、数据融合,提升跨地区跨行业协作水平,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有效凝聚招标投标市场建设合力。——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按照统分结合、分级分类的思路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标准,统筹短期和中长期政策举措,提升招标投标市场治理精准性有效性。——坚持创新引领、赋能增效。不断强化招标投标制度规则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交易机制创新、监管体制创新,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转型升级。二、完善招标投标制度体系(一)优化制度规则设计。加快推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相关实施条例修订工作,着力破除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障碍。加快完善分类统一的招标投标交易基本规则和实施细则,优化招标投标交易程序,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探索编制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指数。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标准体系,按照不同领域和专业制定数字化招标采购技术标准,满足各类项目专业化交易需求。建立招标投标领域统一分级分类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应用。(二)强化法规政策协同衔接。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健全招标投标交易壁垒投诉、处理、回应机制,及时清理违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涉及招标投标的法规政策,要严格落实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要求,不得干涉招标人、投标人自主权,禁止在区域、行业、所有制形式等方面违法设置限制条件。三、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三)强化招标人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招标人法定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委派代表参加评标等自主权。分类修订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等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加强招标需求管理和招标方案策划,规范招标计划发布,鼓励招标文件提前公示。加大招标公告、中标合同、履约信息公开力度,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落实招标人组织招标、处理异议、督促履约等方面责任。将国有企业组织招标和参与投标纳入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从严管理。(四)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机制。制定招标代理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强招标代理行业自律,完善招标人根据委托合同管理约束招标代理活动的机制。加快推进招标采购专业人员能力评价工作,研究完善招标采购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招标采购专业服务水平。治理招标代理领域乱收费,打击价外加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对严重违法的招标代理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并实行行业禁入。(五)推进招标采购机制创新。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优化国内招标采购方式。支持企业集中组织实施招标采购,探索形成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管理需要的招标采购管理机制。加强招标采购与非招标采购的衔接,支持科技创新、应急抢险、以工代赈、村庄建设、造林种草等领域项目采用灵活方式发包。四、完善评标定标机制(六)改进评标方法和评标机制。规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在勘察设计项目评标中突出技术因素、相应增加权重。完善评标委员会对异常低价的甄别处理程序,依法否决严重影响履约的低价投标。合理确定评标时间和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全面推广网络远程异地评标。推行隐藏投标人信息的暗标评审。积极试行投标人资格、业绩、信用等客观量化评审,提升评标质量效率。(七)优化中标人确定程序。厘清专家评标和招标人定标的职责定位,进一步完善定标规则,保障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和需求依法自主选择定标方式并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建立健全招标人对评标报告的审核程序,招标人发现评标报告存在错误的,有权要求评标委员会进行复核纠正。探索招标人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范围内自主研究确定中标人。实行定标全过程记录和可追溯管理。(八)加强评标专家全周期管理。加快实现评标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优化评标专家专业分类,强化评标专家入库审查、业务培训、廉洁教育,提升履职能力。依法保障评标专家独立开展评标,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预。评标专家库组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从专家遴选到考核监督的全过程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评标专家公正履职承诺、保密管理等制度规范,建立评标专家日常考核评价、动态调整轮换等机制,实行评标专家对评标结果终身负责。五、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九)加快推广数智技术应用。推动招标投标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电子招标投标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加快推进全国招标投标交易主体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经营主体登记、资格、业绩、信用等信息互认共享。加快实现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全国互认,支持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与招标投标交易编码关联应用。全面推广以电子保函(保险)等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十)优化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体系。统筹规划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提高集约化水平。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导、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原则,优化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原则建设运营招标投标电子交易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应当开放对接各类专业交易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经营主体指定特定的电子交易系统、交易工具。六、加强协同高效监督管理(十一)压实行政监督部门责任。进一步理顺招标投标行政监督体制,探索建立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协同机制。理清责任链条,分领域编制行政监督责任清单,明确主管部门和监管范围、程序、方式,消除监管盲区。对监管边界模糊、职责存在争议的事项,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领域归口、精简高效原则明确主管部门和监管责任。(十二)强化多层次立体化监管。加强招标投标与投资决策、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打通审批和监管业务信息系统,提升工程建设一体化监管能力,强化招标投标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联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完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移送线索的标准和程序,推动加大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力度,将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线索作为公益诉讼线索向检察机关移送,将串通投标情节严重行为的线索向公安机关移送,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和受贿行为的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建立移送线索办理情况反馈机制,形成管理闭环。(十三)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创新招标投标数字化监管方式,推动现场监管向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转变,完善招标投标电子监督平台功能,畅通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监督监管通道,建立开放协同的监管网络。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要建立数字化执法规则标准,运用非现场、物联感知、掌上移动、穿透式等新型监管手段,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加大招标文件随机抽查力度,运用数字化手段强化同类项目资格、商务条件分析比对,对异常招标文件进行重点核查。七、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十四)严厉打击招标投标违法活动。建立健全招标投标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依法加大对排斥限制潜在投标人、规避招标、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适时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推动修订相关刑事法律,依法严肃惩治招标投标犯罪活动。发挥调解、仲裁、诉讼等争议解决机制作用,支持经营主体依据民事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招标投标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招标投标投诉处理机制,遏制恶意投诉行为。(十五)持续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开展招标投标法规政策文件专项清理,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和示范文本进行全面排查,存在所有制歧视、行业壁垒、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的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予以修订、废止。清理规范招标投标领域行政审批、许可、备案、注册、登记、报名等事项,不得以公共服务、交易服务等名义变相实施行政审批。八、提升招标投标政策效能(十六)健全支持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招标投标机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参与招标投标视同满足市场占有率、使用业绩等要求,对已投保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一般不再收取质量保证金。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招标投标首购、订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十七)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推广应用机制。编制绿色招标采购示范文本,引导招标人合理设置绿色招标采购标准,对原材料、生产制造工艺等明确环保、节能、低碳要求。鼓励招标人综合考虑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服务、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确定评标标准,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十八)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参与的政策体系。优化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举措,通过预留份额、完善评标标准、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招标投标的支持力度。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促进企业间优势互补、资源融合。探索将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招标投标情况列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考核内容。九、强化组织实施保障(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实化各项任务,清单化推进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等要根据职责,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省级人民政府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整合力量、扭住关键、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健全常态化责任追究机制,对监管不力、执法缺位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二十)营造良好氛围。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和基层积极探索,在改革招标投标管理体制、完善评标定标机制、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推进数字化智慧监管等方面鼓励大胆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跟进创新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的工作进展,加强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适当形式予以固化并在更大范围推广。加强宣传解读和舆论监督,营造有利于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5月2日
  • 诺奖得主成立,超 66 年发展历史,这家企业如何抢占生物医药上游市场份额?
    生物医药领域在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生命科学上游工具的不断进步。作为支撑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制药、体外诊断等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生命科学上游工具为科研和工业客户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各个环节所需的关键资源和服务。其中,光谱分析仪技术在生物医药研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光谱可以无损检测和实时分析,为原位或实验室测量提供了理想的手段。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光谱仪器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分析药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不仅已经成功应用于蛋白质、糖原、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而且还被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等更加复杂的体系,尤其是肿瘤细胞和组织分析。近年来,光谱分析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仪器领域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公司在光谱分析仪领域占据了领先市场份额,日本老牌企业 JASCO Corporation(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光谱仪器老牌企业:诺奖得主成立,66 年历史积淀JASCO 成立于 1958 年初,基于东京教育大学光学研究所开发研制出的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成果创立而成。在 1950 年代中期,筑波大学光学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需要一台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研究。由于当时还没有商用仪器,他们承担了自己开发仪器的挑战,并最终研发出一种具有出色光学性能的可靠仪器。在这一成功成果的基础之上,其他研究小组也提出需求,希望他们复制仪器以便在其他实验室内使用。就这样,随着对更多仪器需求的增加,JASCO Corporation 成立,旨在为科学界提供光学光谱产品。创始成员包括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藤冈义雄和朝永振一郎(Shinichiro Tomonaga)。其中,创始成员朝永振一郎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研究对基本粒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1965 年与施温格(Julian S. Schwinger)和费曼(Richard P. Feynma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过去的 60 年里,JASCO 公司在光学性能、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持续突破高标准,产品线已经发展到涵盖的仪器不仅用于研究,还用于质量控制、环境分析和过程控制等领域的常规分析应用。1972 年,JASCO Incorporated 在美国马里兰州成立,负责整个西半球的公司运营。由此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在美国、欧洲和亚洲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深厚的历史和技术积淀,促使 JASCO 成为了光谱和色谱分析仪器的专业制造商,自 1958 年推出了第一台红外光谱仪以来,JASCO 已陆续推出圆二色光谱仪(1961 年)、激光拉曼光谱仪(1970 年)、紫外分光光度计(1971 年)、荧光光谱仪(1972 年)、液相色谱仪(1975 年)、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982 年)、液相圆二色检测器(1998 年)、近场红外光谱仪(2001 年)等一系列精密分析仪器。广泛的生命科研工具布局,让 JASCO 成为许多公司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并为其提供相关仪器,客户包括色谱、质谱仪器生产销售商 Waters、Varian、Bio-Rad、LDC、Gilson、Dionex、Beckman 和 IBM Instruments 等。此外,JASCO 凭借专业的仪器设备打开市场,成为了世界上先进全面的手性分析产品制造商之一,市场占有率高居前列。光谱和色谱分析业务遍布全球 57 个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 66 年时间里,JASCO 进行了广泛的高性能分析仪器全球布局,业务遍及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的 57 个国家和地区。能提供的仪器设备已经不仅仅涉及光谱仪器,还包括色谱分析仪器。光谱仪是一种通过分析光谱来确定物质成分、结构和含量的仪器,可以用于医药领域中的药品分析和质量检测。在医药领域中,光谱仪器在药物分析中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灵敏度的方法,可以对药物的分子结构、纯度、质量、相互作用、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这些信息对于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以及优化药物设计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光谱仪在医药分析中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分子的结构,例如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从而确定其分子结构;其次,光谱仪可用于纯度和质量控制,检测药物中的杂质或污染物;而且,光谱仪器可以用于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仪可以用于研究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目前,光谱仪可以利用分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方法,对药品进行分析和检测。JASCO 的光谱仪器种类多样,包括圆二色光谱仪,振动圆二色光谱仪,圆偏振荧光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红外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 / 可见 /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其中,圆二色光谱仪是 JASCO 的标志性产品之一,用于测量样品的光学活性。J-1000 系列是他们高性能的圆二色光谱仪,具有多种先进科技,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该仪器是利用光的圆二色性来分析样品的立体结构。JASCO 的 J-1000 系列能够提供有关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动态的信息,特别是在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对于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药物分子的立体构型至关重要。除光谱仪外,JASCO 在质谱分析仪方面也积累深厚。质谱分析仪在医药领域具有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价值。首先,质谱分析仪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测量分子质量来获得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信息,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在临床精准用药方面,质谱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物质,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得它在指导临床精准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免疫抑制剂、疼痛治疗药物等领域的应用更是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此外,质谱不仅可用于定性分析天然产物、合成化学药物和药物代谢物,还广泛用于药物的定量分析,如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DMPK),这使得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QC)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质谱技术。自 HPLC 于 1970 年代初推出,JASCO 便在光学系统方面积累了经验开发了出色的色谱检测系统。1985 年,JASCO 推出了首批商用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 ( SFC ) 系统之一,其中包括著名的动态背压调节器。2005 年,JASCO 成为首批开发超高性能 LC 系统 ( UHPLC ) 的公司之一。目前的色谱产品范围包括: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萃取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超临界萃取 / 色谱仪等。液相色谱仪 LC-4000 系列也是 JASCO 的重要产品线,用于分离、分析和制备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高效的分离和精确的检测,分析药物成分,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成熟的光谱和质谱分析产品线,让 JASCO 成为专业的手性分析制造商。手性指化合物分子存在的两种镜像关系,这种手性分别称为左旋和右旋,在分子结构上差异并不大,但在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方面差别很大,在某些情况下,两种手性化合物可以发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一种手性有治疗功效,而另一种手性则有副作用,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需要手性选择性的药物,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分离和选择正确的手性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 JASCO 通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仪器设备,在手性分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具备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如今,JASCO 已成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企业,同时,也在生命科学与制药、化学、食品、化工、材料、化妆品等方面,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布局。
  •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促进国产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附重点研制仪器清单)
    仪器仪表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国防建设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计量是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对仪器仪表产业的基础保障作用,服务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 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效能,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助力打造一批仪器仪表国产品牌,加快推进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仪器仪表的国产化。到2035 年,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涌现一批具有领先测量水平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仪器仪表创新企业。为实现以上主要目标,《指导意见》指出五项重点任务。(一)加快仪器仪表产业计量短板攻关1.完善自主可控的量值保证体系。结合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完善仪器仪表产业自主可控量值保证体系,鼓励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研究具有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智能化特点的新型计量标准,推进实现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加大仪器仪表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应用,提升仪器仪表的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加快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攻关。围绕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着眼仪器仪表质量提升和技术发展需求,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突破一批影响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计量技术,加强仪器仪表在测量原理和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突破极端量、复杂量、微观量或复杂应用环境下的高准确度测量难题,探索开展量子芯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应用,解决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技术难题。3.提升高端仪器仪表计量供给能力。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引导各方资源开展联合计量攻关,研发一批高精度、高效率、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的通用和专用仪器仪表,培育一批高端仪器仪表先进制造企业,加强高端仪器仪表计量原理和方法的基础研究,推动实现高端仪器仪表在关键参数、测量范围、特殊极端应用等方面的突破,逐步实现高端仪器仪表产业的短板技术与关键设备国产化和进口替代。(二)激发仪器仪表企业创新活力1.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面向科技前沿、国防安全、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新兴产业等重大应用场景,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仪器仪表龙头企业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产业链联合项目带动中小微企业共同解决仪器仪表产业的关键部件、功能材料、共性技术、基础工艺、软件开发等技术瓶颈,推进仪器仪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大力发挥龙头企业在测量领域的优势,运用先进测量技术,提高仪器仪表可靠性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质量可追溯等能力。2.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实施仪器仪表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中小微企业承担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引导仪器仪表中小微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测量技术与方法,提高企业计量意识和能力,深耕专业、细分市场,建立健全优质企业培育成长体系,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助力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建设,提升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形象、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3.打造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已有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的研发设计、计量测试、试验验证等公共服务体系,以重点行业需求和整机制造为牵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作用,聚集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维修服务等,发展一批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服务机构,参与大型仪器仪表的设计、建设、安装、运行维护和改造升级,为大型仪器仪表的健康运行提供检测设备、标准物质、计量校准、计量测试等服务保障。(三)健全仪器仪表产业计量基础能力1.加强量传溯源技术研究。健全仪器仪表产业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研究基于量子化的量传溯源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极端、复杂环境下的仪器仪表量值准确性难题,满足仪器仪表溯源新需求。探索建立计量软件基础算法标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量值溯源领域的应用,推动实现仪器仪表量值溯源的自动化和自主化。开展仪器仪表过程测量控制的在线、动态、实时、远程、多参数校准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2.完善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借鉴或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完善仪器仪表产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提升仪器仪表产业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的国际化水平。加快研究建立可满足仪器仪表产业应用需求的计量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提升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适用性。鼓励仪器仪表企业参与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以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引领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提高国产仪器仪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3.提升计量测试能力。加强仪器仪表产业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推动智能传感、远程测试、在线测量、智能检测、软件可信度评测等技术在仪器仪表产业的应用。引导仪器仪表企业改善试验检测设施条件,支持计量技术机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发与工程验证平台,加强整机、关键零部件等关键计量参数的测试验证,为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计量基础支撑。(四)培育仪器仪表产业计量发展生态1.创新产业计量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第三方检测机构、企业建设仪器仪表相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联合科研院所、计量技术机构、仪器仪表企业和行业学协会,建立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仪器仪表计量服务综合体,创新计量服务理念,打造集科研生产、检定校准、试验检测、咨询评价等为一体的产业计量测试一揽子协同服务平台,带动仪器仪表全产业链的计量服务模式创新和适应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创新。2.培育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发挥国家和地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产业联盟的协同作用,打造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仪器仪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和协同创新。支持建设高端精密测量仪器仪表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创建精密测量仪器仪表应用标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作用,加大自主创新仪器仪表采购力度,引导计量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优先使用国产仪器仪表,逐步形成国产仪器仪表应用的良好生态环境。3.营造成果转化应用环境。促进计量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的建立,实现仪器仪表企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培育一批专业化成果对接机构和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运用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推动国产优质、高端仪器仪表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通过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获得更高收益。4.推动产业资源互通共享。鼓励计量技术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仪器仪表企业的仪器设备、测试平台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平台间试验数据、检测结果的互认。推动仪器仪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环节的计量数据汇集,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挖掘水平。探索仪器仪表产业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的共享机制和信息安全机制。加快建立服务仪器仪表产业的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推动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数据开放共享。(五)完善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政策体系1.建立计量测试评价制度。鼓励有能力的计量技术机构在重点领域设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中心,开展仪器仪表的关键计量指标、可靠性、稳定性、测量功能等综合评价,提升国产仪器仪表自主品牌的认可度。积极推行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制度(OIML-CS),扩大互认范围,指导有能力的计量技术机构成为 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为我国仪器仪表“走出去”提供支撑。2.优化计量政策环境。深化计量仪器仪表法制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新型计量仪器仪表型式批准审批,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深化“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和监督抽查效能。推动对重点计量仪器仪表实行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强制检定新型监管措施,助力仪器仪表企业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创新研发。3.加强高端计量人才培养。加快计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强量子应用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等方面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专家与智力资源的引进力度,发挥海外计量测试高端智力的作用。鼓励生产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实验室培养仪器仪表相关计量创新人才。培育一批仪器仪表产业的计量工匠,引导计量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向仪器仪表产业领域聚集。为完成以上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提出以下四项保障措施:(一)加强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计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围绕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需求,支持仪器仪表领域计量技术创新项目,形成财政、科技、人才等政策合力,推动解决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强化各主体互动协调,形成跨行业与区域的产业技术基础资源集聚,促进国产仪器仪表高质量发展。(二)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充分利用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优势,为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由计量科学家、仪器仪表行业专家、仪器仪表研发设计专家等组成的仪器仪表产业计量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未来测量技术与先进仪器发展趋势的前瞻性、规律性研究指导,为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应对技术变革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三)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国产高端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予以支持,推动国产高端仪器仪表纳入首台(套)相关目录,发挥好首台(套)保险补偿试点政策作用,支持国产高端仪器仪表发展。鼓励民间资金或风险投资基金对国产高端仪器仪表的研发投入,鼓励掌握核心计量技术的仪器仪表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有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申请建设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机构,加强对测量关键技术、验证方法、核心算法以及实验数据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四)不断深化国际合作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仪器仪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并支持仪器仪表骨干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国际化的计量研发中心和计量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仪器仪表产业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国外企业在华设立计量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计量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附:重点领域仪器仪表研制任务清单1.通用仪器仪表。重点研制大尺寸测量仪器设备,多传感器复合型检测设备,计量型工业CT,大型C扫描超声检测设备,复合材料热分析设备,高精度多功能校准源设备,八位半及以上数字万用表,高精度激光雷达,电磁无线电类实验室标准设备等。2.科学研究领域精密测试分析仪器仪表。重点研制高通量分析测试仪器,光电显微镜,隧道扫描电镜,共焦显微仪器,生物显微镜,精密天平,石英晶体微天平,小型化矢量原子磁力仪,量子微波场强仪,频谱和射线分析仪,高精密光谱、质谱、能谱、色谱分析仪,耐高温高压高速的温度、湿度、压力、应力应变测量仪,网络分析仪,动态激光干涉与扫描测量仪、高时空分辨多普勒激光雷达等。3.工程应用领域高端测试仪器仪表。重点研制核辐射探测仪,核污染监测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仪器仪表,气象水文监测与分析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仪,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水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导航通讯仪,钻探测井与核物探测仪,抗核辐射高温度压力控制器,汽车排放污染精密测量仪,热障涂层测量仪,形位误差测量仪,星载气象雷达,高精度大动态红外定标器,大型坐标测量仪,超精密多轴基台和平板在线检测装备,计量型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质量特性测量仪,内部形貌CT扫描测量仪,大口径贸易级科氏质量流量计,高温高压给水测量流量计,大型构件表面质量在线分析仪,复杂体系成分在线分析仪,30MN帕斯卡式力标准机及其他面向重点行业工程应用的计量检测专机等。4.生命健康领域测试分析仪器仪表。重点研制示波器,监护仪,血细胞分析仪,功率分析仪,基因测序仪,高分辨率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分析测试仪器。5.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仪表。重点研制国家空间基准建设与维护仪器装备,高精度电测仪器,户外高加速老化试验仪,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5G数据采集综合测试仪,高精密触发测量、高精密扫描测量等仪器。6.传感器。重点研制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温盐深传感器,跑道道面传感器(民航领域),惯性运动参数传感器,磁阻传感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工业CT用纳米焦点,纳米焦点X射线源,温室气体光谱分析激光雷达,高温快速响应温度传感器,高辐照下温度传感器等。7.环境监测领域分析测试仪器仪表。重点研制紫外线及红外光谱类气体分析仪,激光法颗粒物监测仪,碳排放量检测仪,大气环境离子分析类仪器,痕量及在线VOC检测仪等仪器仪表。
  • 市场前景广阔!一文读懂噪声自动监测行业现状及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噪声监测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预警,使得噪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市场更加广阔。为了解当前噪声监测技术进展、应用成效、行业状况及挑战机遇,向大家展现当前噪声监测市场现状,仪器信息网开展了“噪声监测现状与市场动态”主题约稿活动,本篇文章为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回稿内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研究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市场上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市场需求、发展现状以及本司所研产品,以期为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作出参考。关键词:噪声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监管体系引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企业噪声为代表的噪声高发区域不断扩大,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峻[1,2]。王素华等[3]介绍:2019年南充市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在68.1~70.0/dB(A)覆盖的人口所占比例可达50.2%。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4]表明: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根据投诉类型对噪声来源统计分析显示: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67.5%;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25.1%;交通运输噪声占4.3%;工业噪声占3.1%。噪声污染具有污染源种类多和形成随机等特点[5]。例如,电锯发动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受企业生产施工等时间的限制,发生频率具有规律性。而由钢铁散落或玻璃炸裂等引起的噪声则具有偶然性,难以预测和捕捉。因此,仅采用手工监测的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噪声污染监管的需求。如何精准掌握噪声污染分布规律、做好现场监管取证工作、降低噪声污染事件发生频率以及防治噪声污染偷排造假行为等问题成为噪声污染治理的重要议题。2023年《“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大气【2023】1号)指出: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自2025年1月1日起,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为统筹城市区域、交通及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增设点位,形成普查监测与长期监测互补,面监测与点监测结合的监测网络。显然,为加快建设安静优美的⽣ 态环境,改善城市和乡村的声环境质量,推进现代化噪声⾃ 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则成为噪声监测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对噪声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本司产品作出介绍,以期为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作出参考。1 噪声自动监测现状1.1 噪声自动监测应用场景在噪声污染源监测方面,2021年《噪声污染防治法》指出,噪声污染源类型可分为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此外,《声环境质量监测》(GB3096-2008)[6]指出:噪声监测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时进行。因此,为保证监测数据有效性,在噪声自动监测时,应在常规噪声源监测的基础上,增加对风雷雨电等气象噪声源和虫鸣鸟叫等动物噪声源相关的数据监测。在噪声污染区域监测方面,标准[6]中对监测区域作出了5类声功能区的划分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定义。因此,结合监测区域噪声限值和噪声源监测类型的要求,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可主要应用于如下场景:0类声环境功能区,如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有利于保护区域内人员活动的声环境质量;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为主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如公园、住宅区和学校周边的广场舞、音响等扰民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对声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以及降低噪声污染扰民事件的发生频率。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如夜间临时街边演出、高音喇叭呐喊等扰民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对声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和噪声污染的监测水平,以及降低噪声污染扰民事件的发生频率。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有利于降低工业噪声污染对职工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危害。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有利于由飙车炸街鸣笛等行为和车流高峰等引起的噪声监管,提高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水平[3]。噪声敏感建筑物区: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如在此类集中区域发生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等场景,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民众的声环境质量等。1.2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市场需求在噪声站点监测方面,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设立3618个噪声监测点位,绝大多数采用手工监测,只有308个站点向国家报送自动监测数据,占总数的8.5%[4]。为此,“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答会中生态环境部指出:应全面升级对噪声监测网络,预计两年左右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在噪声源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计划在3~5年内完成涉及噪声污染的28万余家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近210万家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登记。“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指出:针对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和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施工场地,皆应依法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分别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联网。公共场所管理者应根据需要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具备条件的可与当地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部门联网。综上可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已在声环境功能区和各类噪声高发区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3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为掌握噪声污染分布现状,减少噪声污染,提高声环境质量,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在多数企业得到推广。截止2023年12月31日,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适应性合格的噪声自动监测仪数量已达68种。目前,设备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噪声数据监测、噪声源类型识别、噪声源定位识别、噪声超标录像回溯以及气象、车流量等相关性因素监测等方面。平台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数据实时在线查询、数据回补、数据标记、数据审核、数据分析、设备远程控制、设备运维、系统权限设置等方面。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图1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图噪声数据监测设备,即噪声数据户外采集设备,可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定量的依据,是制定噪声污染源排放清单和精细化管控行动的基础。此类设备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7],主要由全天候户外传声器模块、噪声采集分析模块、数据处理和通讯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户外防护配套模块等部分组成。噪声源类型识别设备,即对法规标准中定义的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等噪声来源类型进行识别,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定性的依据,对于噪声污染源清单的编制和精细化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此类设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等算法[8],通过对声源数据库中标准声源的识别训练,实现对不同场景音源的自主识别。但由于噪声源种类繁多,对于标准声源库的建立仍缺乏明确的标准。噪声源定位识别设备,内置MEMS声阵列[9],利用波束成型等原理,通过声学雷达有效识别噪声源的水平和垂直方位。噪声超标录像回溯设备,是对噪声源定位识别设备功能的扩展。通过对最大噪声源方位的识别,并与监控摄像头联动,指导摄像头对噪声超标行为进行录像,实现噪声超标事件过程的记录和回溯,为噪声污染治理的取证提供有效的依据。但声源定位设备依赖于麦克风阵列的数量,麦克风数量越高,精确度越高,设备成本同等提高。因此,对此类设备的深度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气象监测设备,融合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六种气象参数的监测,是对异常气象条件下不进行噪声监测的补充,为如何剔除气象异常数据和保障噪声数据有效性的提供判别依据。车流量监测设备,采用微波雷达监测技术,可通过调节车道宽度,实现对监测范围内不同车型车流量的自定义监测。通过对噪声—车流量的关联性分析,探究车流量分布规律对噪声污染的影响,为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2 本司产品介绍如图2所示,本司所研LGH-11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噪声监测设备、声源识别设备、声源定位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气象监测设备、道路车流量监测设备、GPS/北斗定位设备、户外LED显示屏等多种硬件设备,以及自主研发的噪声监测平台组成。本系统,具备市场主流产品功能,取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检测适应性合格认证等多项检测认证证书,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噪声高发区域的远程监管,并与各类监管系统实现联动,为噪声扰民事件的取证、监管以及噪声污染精细化管理等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高噪声管理效率和网络安全保障力度。图2 蓝盾LGH-11型噪声自动监测硬件组成图图3 某市4a类功能区某道路监测站点3展望目前,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大大有利于噪声污染治理和民众对声环境质量防护意识的提高。但相较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仍有明显差距,噪声自动监测市场的深度拓展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 李玲珑,王克新.环境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及计量现状分析[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24,(03):33-34,42.[2] 姚浩书.长沙市商业综合体设备噪声对周边建筑声环境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1.[3] 王素华,刘巧,吕娟,等.南充市主城区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及评价[J].绿色科技,2020,(18):125-128.[4] 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等.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R/O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5] 任志宏.环境噪声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06):64-66.[6]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7] 晏敏锋,陈更新.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22,(06):40-42.[8] 王诗佳.基于深度学习的声音事件识别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9] 胡成立.基于声压传感器阵列的多点声源识别与定位虚拟仪器系统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 “琴瑟和鸣”方能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听中仪宇盛资深销售经理谈国内前处理市场
    为向广大用户报道科学仪器行业潜力企业的发展情况,2021年9月27日,在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1)上,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新培,采访视频如下: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产品为全自动热解吸仪、全自动吹扫捕集、全自动顶空进样器等前处理产品。Q:中仪宇盛近两年推出了十多款的新品,如热解吸仪、吹扫捕集等,您是否十分看好背后的仪器用户市场的规模和未来增长?为什么?您认为未来哪些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能给中仪宇盛带来积极影响?王新培: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前处理市场前景的。我们公司目前还是主要专注于色谱前处理仪器,这类仪器目前来说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近几年国家环保政策、采购政策都非常利好国产仪器,目前国家也是比较支持国产产品的发展,包括环境监测、疾控的政府采购都是优先采购国产。我们公司主要是做中高端产品,未来希望主打高端的国产产品。我们公司总部在燕郊,当前有五六款色谱前处理产品线,而且其中的型号和配置情况非常齐备,也是适应各个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是第三方检测的需求量大一些,但是近两年第三方检测也是逐渐趋于平缓发展,所以我们也逐渐在往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转型,当然这也是顺应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Q: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内样品前处理仪器竞争格局?中仪宇盛在其中有着怎么样的竞争优势?王新培:我个人看来,其实国产的前处理这一块也是有分化比较严重的现象。一批可能在追赶进口——做非常高端的产品,还有一批是迎合国内的一些小中企业做一些低端的产品。我们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们是专注于服务,还有另一方面就是专注于应用。服务方面,我们在全国的售后覆盖非常全,全国各地都有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质量也是逐渐提高的,包括到现场的一些启动服务、安装调试的服务、应用服务都是非常到位的。应用方面,我们相对于其他厂家是有优势的,目前燕郊总部设置了两个应用实验室,应用实验室也是配备了安捷伦、岛津、赛默飞、珀金埃尔默等公司的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同时各类的国产气相色谱也有10来套。我们为什么要采购这么多主机呢?首先我们的前处理产品,比如顶空进样器、热解吸仪、吹扫捕集,也是要配套主机来使用的。一个前处理产品的性能怎么样,其实是跟主机的匹配性有很大关系的。我们的优势在于出厂前会把我们前处理的产品放到各个品牌的主机上去连接测试。比如客户主要做的应用测试、稳定性测试,我们都要出厂前检测一遍,这样在确保连接匹配性没问题之后才能出厂。当然好多厂家做法就是用大量的客户案例来印证匹配性。综合以上,我们实际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现场的客户案例来说服客户,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在工厂里边做好大量的应用测试。这些我觉得是我们的一个优势。Q:最近几年,科学仪器已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产科学仪器发展也受到了广泛重视。您认为当下以及未来对于国产仪器发展有哪些“利好”政策与机遇?还需要得到哪些支持?也请您再谈谈,贵公司的接下来的发展策略?王新培:近两年三方检测的仪器采购逐渐趋于平缓,而国家的检测项目也是越来越多,因为国家对环保领域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在疾控中心和环监站这两块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比较大的市场。国产仪器近两年国家是非常支持的,尤其是疾控、环监在采购的时候也都会好多写上优先采购国产,所以这一条肯定是对我们国产前处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未来希望广大的、更专业的实验室,包括国家政府、事业单位的专业实验室、专业的老师能多认可我们国产仪器,多采购我们国产仪器,这样的话我们国产仪器才能积累更多的应用案例。您使用了过程中有哪些不合适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多给我们国产的设备提建议,我们才能改进。如果说大家都不采购国产,都去采购进口,可能国产仪器还是起来的会很缓慢。我们希望广大的老师、专家多多关注一下国产仪器,这一点也是我们国产仪器共同的一个诉求。采访结束后,仪器信息网编辑参观了中仪宇盛的展位,王新培经理也将此次带来展会的仪器新品ATDS-50A型全自动热解吸仪、HTB-3420B 解吸管活化装置、ZY-6800N大气预浓缩装置、GA-6D动态稀释仪、HS-80全自动顶空进样器、ASE-6快速溶剂萃取仪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详见下方视频。ATDS-50A型全自动热解吸仪HTB-3420B 解吸管活化装置ZY-6800N大气预浓缩装置GA-6D动态稀释仪HS-80全自动顶空进样器ASE-6快速溶剂萃取仪中仪宇盛亮相BCEIA2021
  • JPM亮点|赛默飞CEO看好质谱、电镜与中国市场创新药发展前景
    赛默飞世尔科技CEO Marc Casper在第四十二届JPM摩根大通医疗会议上重点介绍了公司2023年的成就以及24年对重点市场以及终端领域的战略规划。仪器信息网特别摘录重点内容以飨读者。(关注话题:从JPM2024看科学仪器市场发展)赛默飞2023年收入为430亿美元,拥有12.5万名制造业务员工,其在研发上投资了约14亿美元。整体来看收入结构,约60%的收入来自制药和生物技术,赛默飞从科研理念、研究过程的最初阶段直到商业药物交付的全过程中提供服务和产品。其他三个终端市场(诊断&医疗、学术科研、工业市场)各占收入的约15%。2023赛默飞发布的重要新产品:1. 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Astral是赛默飞推出的全新非对称轨道无损质量分析器,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英文名称为Asymmetric Track Lossless (Astral) analyzer,代表着非对称、轨道、无损。Astral结合了Orbitrap的静电场,时间和空间离子聚焦功能,近乎无损的离子传输轨道30米;自动增益控制AGC累积离子,高动态范围的双模检测器;以及200Hz的扫描速度,纳秒级脉冲离子检测等功能于一体,质量分辨率可达80000(m/z=524),m/z=130也可达到50000以上的分辨率。(点击了解:与AStral面对面|赛默飞高分辨质谱新品中国首展) 2. 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Absolute Q AutoRun 数字PCR仪:基于芯片板的数字 PCR(dPCR)平台,采用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板(MAP)技术 ,可在一台仪器上完成 dPCR 所需的所有步骤——区室化、热循环和数据采集。dPCR 工作流程与您熟悉的 qPCR 工作流程相同,但 dPCR 使用更方便,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操作步骤,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一致性。赛默飞看好哪些市场机遇?1. 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2. 半导体、先进材料、清洁能源转型将带来巨大增长空间。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前景?2024年的疲软多久会反弹回来?Casper表示,显然2023年中国是一个非常动态的市场。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刺激政策的利好,但随后市场表现受到挑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市场不会像以前增长的那么快,不过它依然是增长最快的长期终端市场之一,从与中国政府的互动中Capser对商业经营环境表达了积极的信号。总的来说,经济恢复强劲需要更多时间,而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存在“疫情泡沫”,增长不会回归,不过针对中国本土的创新药物来说,会成长为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行业,同时赛默飞有也将在供应方面发挥作用。Casper进一步表示,我认为中国长期将保持10%的增长,但2024年将是疲软的一年。随着高端市场用户支出的谨慎,2023年表现很好的Orbitrap Astral质谱和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仪器在2024年的增长预期如何?电子显微镜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半导体行业、生命科学和先进材料研究的推进,于是需求非常强劲,不过Casper认为,越是环境下行时,高端仪器领域势头会越好。但结合2023年的强劲增长来看,2024年的增长会有所放缓。此外,关于赛默飞2023年10月花费31亿美元收购的蛋白质组学标杆企业Olink,Casper认为这是赛默飞在质谱与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完美契合的方案。据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1.2亿人民币规模扩大到2020年的5.8亿人民币规模,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9.1%。预计在未来,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市场持续扩大,以31.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达到22.6亿人民币规模。此外,从布鲁克公司近期在JPM披露的数据看出,中国市场对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投资拉动了其业务的大幅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可观。推荐文章:1. JPM2024亮点|布鲁克2023年营收涨13%,中国投资蛋白质组学推动增长 2. 14国科学家齐聚广州,为了这个蛋白质组学计划!
  • 政策/市场动态篇|​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中)
    仪器信息网特别盘点了2022年中国流式细胞仪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等行业动态信息,分为上、中、下篇,以飨读者。本期将回顾盘点【流式政策、企业/市场动态】部分。回顾查看:年度盘点|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上):新产品新技术篇——企业市场动态篇——(收并购投融资)2022年11月|自主研发流式细胞仪|泛肽生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欲加速打破流式垄断市场格局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肽生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独家投资,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在流式细胞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与市场拓展,为临床患者提供免疫功能精准评估综合解决方案。泛肽生物经过5年时间的研发,最终成功开发出可以同时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的核心原材料和算法软件,可实现更精准的免疫功能评估。该产品已于2022年6月成功获批国内首张免疫细胞线粒体检测IVD证书,泛肽生物希望通过以该产品为代表的多种独家创新型流式检测产品,来打破被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流式市场僵局,本轮融资将支持公司加速这一进程。2022年11月|苏州四正柏和美国流式CRO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苏州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四正柏”)近日和美国Masterpiece Flow Cytometry Services LLC (“MPFCS”)及其创始人签署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该战略合作协议下,苏州四正柏将和MPFCS以及其创始人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企业优势,加速MPFCS的CRO服务布局和业务规模,MPFCS本身会获得苏州四正柏的产品代理权并且优先使用和推广苏州四正柏的产品,也可以为苏州四正柏从技术培训、组合设计等方面赋能。2022年9月|凌视科技“超高速流式细胞成像分析项目”入围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9月14日下午,2022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国际赛道生物健康领域决赛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举办。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联合指导。最终凌视科技公司“超高速流式细胞成像分析项目”成功入围2022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国际赛道生物健康领域TOP10。2022年08月|宸安生物与欧易/鹿明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发展与应用7月29日,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鹿明生物”)与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宸安生物”)在宸安生物上海总部正式完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致力于推进以质谱流式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科研技术服务及临床诊断平台布局,运用优势系统加速临床诊断研究及创新药物研究,本次鹿明生物与宸安生物合作也将进一步联合助力临床专家和创新药企研发。2022年08月|在体流式生产商光域生物医学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光域生物医学(Light Dimension BioMed)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专业医疗投资机构苇渡创投独家投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临床技术创新。光域生物医学的研发管线以“在体免抽血光学技术”为中心,应用方向包括检测(无标记泛瘤种CTC、免疫细胞、干细胞、血小板、药物分子、脂类分子、纳米粒等)和治疗(光捕获CTC、光治疗帕金森症等),为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全新的光学仪器和解决方案。光域生物医学近期将在国内知名三家医院启动在体检测技术相关的临床研究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临床试验和产品型式试验,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2022年07月|层浪生物获数千万A轮融资|IDG资本投资层浪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公司流式细胞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点击查看层浪生物在线展位 层浪生物聚焦流式细胞领域,致力于实现流式技术自动化、常规化,应用分析傻瓜化、智能化,已经推出多款流式产品。目前主营产品2激光8色流式细胞仪MateCyte™于2021年1月成功获得NMPA注册证,高端产品3激光14色流式细胞仪LongCyte™ 26种型号均已经获得CE认证,正在申请NMPA注册证。下半年将陆续推出流式样本制备仪FA3000L,流式检测抗体等试剂。2022年07月|普罗亭质谱流式检测实验室获得全球首个CNAS认可证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正式向浙江普罗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颁发了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6635),这标志着CNAS肯定普罗亭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检测能力达到了“中国认可、国际互认”的要求。2022年02月|碧迪生物拓展癌症术后检测诊断领域,收购流式企业Cytognos近期,碧迪生物(纽约证券交易所:BDX)宣布已完成对Cytognos的收购。Cytognos专门从事血癌诊断的流式细胞术、血液疾病的MRD和免疫监测研究以及临床信息学,加速了BD扩大其血癌诊断、免疫监测研究和信息学产品组合以解决患者问题的战略,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和 MRD。2022年01月|招商健康领投,唯公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22年1月,唯公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健康领投,老股东全球生命科学龙头企业旗下的中国创新基金、同创伟业跟投。这是唯公科技在2021年获得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生物技术领域赛优胜项目奖后,再次受到资本的青睐。2022年1月|苏州医工所转让流式细胞仪、数字PCR成果 将由江苏天瑞完成产业转化1月11日下午,苏州医工所与江苏天瑞仪器举行“双激光流式细胞仪”和“数字PCR分析系统”两项成果转化协议签约。江苏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医学检验仪器研发中心负责人余正东,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苏州国科医工集团总经理刘俊秋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苏州国科医工集团副总经理刘宇主持。 ——政策标准/指南共识篇——2022年09月-12月| 政府贴息医疗贷款新基建政策|流式企业纷纷推出解决方案(点击查看)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事关流式细胞仪性能验证!规定了医学实验室在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领域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血液一般检验、血栓与 止血检验、流式细胞分析、体液检验常用检测项目的基本技术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开展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医学实验室。文中针对从事流式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对于流式细胞分析的常用检测项目中抗体选择要求、对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内容等均做阐述。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流式细胞仪在列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点击查看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开展的项目【免疫功能检测】被列入必备检验项目清单中;检测技术平台包括:流式平台,并开展检测项目≥50 项。2022年08月|流式细胞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流式细胞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场景。——产业动态——2022年07月|填补国内空白 |“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7月22日,由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牵头,清华大学、季华实验室、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苏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与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启动会在苏州医工所正式召开。会议由苏州医工所计划与质量处处长郭智慧主持。以上就是2022年度流式相关的政策、企业市场动态大事记的回顾盘点。下期,我们将为广大用户盘点回顾2022年度流式技术成果动态、线上线下重点会议等,敬请持续关注。回顾查看:年度盘点|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上):新产品新技术篇
  • 快速发展的环境监测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对国家环保机构进行过多次改革。1988年7月,环保工作从城乡建设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 (副部级);此后在1998年和2008年又发生两次大的改革,先后更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正部级)和环境保护部(国务院组成部门);2018年环保部再次更名成为了生态环境部。30年历经4次改革,不是简单扩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是我国生态环保治理不断升级的一个体现。伴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质量重视程度的提升,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大气监测网、地表水监测网、土壤监测网的建设等等无不为环境监测行业带来了红利。不久前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又释放出新一轮的产业机会。从“十二五”期间的几万亿元提高到“十三五”期间的十几万亿元,再到“十四五”期间的百万亿元左右,全社会的环保投资总额不断增长,环境监测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为了解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的发展,本文对企查查中“企业名、品牌/产品、经营范围”中含关键词“环境监测”并且登记状态为在业/存续的相关企业进行了统计。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23万家左右。图1. 2006年-2020年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注册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为我国不同年份成立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的数量情况。2006年我国新注册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首次突破了1000家,并在此后的十几年保持着一个快速的增长。2014年起,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新注册量更是呈直线上升趋势,2020年共新注册6万多家,同比2019年增长了115.25%。图2. 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地区分布情况从分布地区来看,如图2所示,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中以江苏省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将近3万家,广东省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有2.5万家左右,山东省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有2.3万家左右。福建、陕西、四川、浙江四个省份的环境监测相关企业的数量在在1-1.3万家之间。江苏一直是传统环保产业发展的大省、强省,有数据显示,江苏省2020年的环保产业收入大约有9000亿元。目前,江苏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及配套产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中,据了解,水处理类是全国水处理设备品种最多、成套配套率最高的省份。在环境监测法规政策方面,江苏省近年来也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并且发布了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迅速发展的环境监测市场,带来的是行业的规范化需求,针对这一需求,生态环境部也是高度重视,未来也将从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引导;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拓宽环保产业的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财税、价格、金融、贸易等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展环境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环境服务的水平;夯实工作基础,推进环保产业的统计、调查、政策评估工作,及时掌握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五大方面的工作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相信在一系列动作下,环境监测市场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扫二维码加“绿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环境监测市场深度分析!
  • 科技部印发技术市场发展9项意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科技部制定了《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动技术市场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5月28日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left " (此件主动公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各类技术交易场所、服务机构和技术商品生产、交换、流通关系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市场从无到有,功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对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和经济融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创新发展的新态势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技术市场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服务效能亟待提高、功能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待增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制定本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明确技术市场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坚持拓展功能、提升服务,坚持规范行为、加强监管,坚持引领发展、要素融通,着力构建技术交易网络,着力提升专业化服务功能,着力优化制度环境,着力加强监管服务,加快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资金为纽带、政策为保障的现代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到2020年,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培育2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600家市场化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3至5个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培养1万名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技术交易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到2025年,统一开放、功能完善、体制健全的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更趋完善,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显现,技术市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优化技术市场分类布局。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行业需求,发展各具特色、层次多元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技术交易网络重要节点。完善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发挥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的作用,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双向转化。围绕“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推动我国技术交易市场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网络重要节点。发挥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作用,链接各类技术交易市场,形成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服务功能和发展水平。推动现有基础条件好、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技术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聚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资人、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中试孵化、招标拍卖等综合配套服务,建成全国性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挂牌交易、公开拍卖与成交信息公示制度,推广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通过市场发现价值。探索技术资本化机制,推动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发展。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四、推动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一批社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吸引集聚高端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对标国际一流技术转移机构运营模式,选择若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示范,整合知识产权披露、保护、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入股和无形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形成市场化运营机制,在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人员的激励和保障,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为先进尖端技术快速进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提供渠道和服务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五、发展壮大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纳入国家、地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技术转移学院,开展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鼓励高等学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专业,培养技术转移后备人才。联合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推动成立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行业组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吸引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奖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六、创新技术市场服务模式。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技术交易市场和服务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技术搜索、技术评估、技术定价、技术预测等服务,通过开展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为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对接。依法合规开展技术成果在线交易,推动技术市场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大额资金支付分批次担保等服务,强化技术交易信用和利益保障,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网上技术交易环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支持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七、完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规则,推动地方加强对大额合同的认定登记和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地方开展技术市场立法工作,完善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和配套政策,加大支持技术市场及其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力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八、规范技术市场服务和管理。宣传贯彻《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完善技术交易规则,优化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加强技术市场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监督评估和考核评价,依据评估结果加大激励引导力度。加强技术市场信用管理,依法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交易主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入开展技术市场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业专项统计制度。加强技术市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为技术市场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九、加强技术市场组织保障。科技部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职能和作用,加强对全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组织协调,强化督促落实,加大对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市场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各级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技术市场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加大投入力度,结合服务绩效对服务机构给予支持。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