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世界低温大会

仪器信息网世界低温大会专题为您整合世界低温大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世界低温大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世界低温大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世界低温大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世界低温大会话题讨论。

世界低温大会相关的资讯

  • 世界低温大会|海尔生物医疗自主创新创品牌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7月22日,集低温生物医学、生物保存技术、低温保存设备和生命样本库的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库大会在合肥隆重开幕。本届大会由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尔生物医疗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承办。全世界致力于低温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生命资源保存技术、低温生物转化医学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医学家、企业家等共话学术前沿,共享技术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b4cb50e5-ed94-4f92-b4ca-bbb72d601116.jpg" title=" 1.jpg" / /p p   世界低温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作为中国低温制冷行业第一品牌,海尔生物医疗祝贺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机械工程系和生物工程系(兼)终身教授、华人科学家高大勇教授当选为国际低温生物学会新任主席,并参与盛会展示了近10年自主创新成果和最新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5820b25-e983-4491-a554-2bb7ed5dad6e.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86℃变频超低温冰箱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智能变频+碳氢制冷 双重节能 “变”你所想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6c3615a-8475-40dd-b53b-70258371ace4.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液氮生物容器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超大液晶屏 深冷智能管理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7d4fbe0-96e2-4048-a1ad-7ca384aa31f6.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海尔云BIMS生物样本库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科学、标准、安全、节能、便捷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8f834240-a354-4523-a530-aa521fc66c65.jpg" title=" 5.jp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ae6c6f11-8e19-47c1-ba08-63e6874917a7.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产学研三位一体 共话安徽生物样本库提速发展 /strong /p p   世界低温大会期间,海尔生物医疗社群生态(安徽)用户交流会暨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安徽医疗行业的专家和用户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58ea5337-0667-4e3a-9442-0de593b258ac.jpg" title=" 7.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专家,用户,海尔,产学研社群生态,提速安徽生物样本库普及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4c8db4a7-9d6d-41f5-890e-2d2a52371864.jpg" title=" 8.jpg" style=" width: 555px height: 370px " width=" 555"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7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持续推进:“小微+社群”创造用户更大价值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ccc76cdd-cd1e-4571-a27d-1b5b35b2aec8.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74c668f-2810-4a4a-ad92-268a66a4258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title=" 10.jpg"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50" border=" 0" / /p p   十年,海尔生物医疗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由超低温冰箱到生物样本库,进入生命科学领域更广阔的舞台,持续引领中国低温制冷行业第一品牌。 /p
  • 低温物理世界的“追梦者”——访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
    日前,在第十四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因在低温物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马丁&bull 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   对于此次获奖,李世燕和王健均表示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目前国内低温物理研究领域优秀的年轻学者非常多,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并不代表自己是最优秀的。同时,他们也为我国低温物理学研究水平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并逐步走到世界前列感到骄傲和高兴。   他们对于我国低温物理学的发展、低温设备的技术发展、科学家与仪器厂商之间的合作,以及低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实际应用都有怎样的见解和看法呢?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两位老师,并将他们的精彩观点整理成章,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左)、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右)   低温设备技术发展助力低温物理学研究   Instrument:首先,请您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近年来我国低温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李世燕:2002年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当时在国内我们基本没有见过极低温设备,只有中科大和物理所有两台非常庞大的稀释制冷机。后来我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ouis Taillefer教授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接触到两台新型稀释制冷机,研究的低温环境一下子从2K直接降到了mK级别,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看到过的本征物理现象,立刻觉得整个物理世界都不一样了。   2007年我回国加入复旦大学,当时获得了400万元的启动经费,我就采购了一台新型稀释制冷机。这个时候国内小型易用的新型稀释制冷机仍然比较少,全国也就两三台。之后随着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加大,而且低温物理研究的内容也很丰富,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组开始采购极低温设备,并做出了优秀的成果。   王健:2001年到2006年我在中科院物理所师从薛其坤院士完成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当时主要做超高真空系统,也涉及一些低温研究。但当时稀释制冷机的确非常少,我们接触的低温也就是液氦温度或是再稍微低一点的温度。2006年到2010年,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和物理系做博士后,师从国际低温物理专家Moses Chan院士,开始接触稀释制冷机,做纳米超导方面的研究。   2011年我回到北大,以前国内做极低温物理研究的人特别少,但在我回来的这几年里,仅北大就有好几个研究组采购了极低温设备做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国内涌现出了许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Instrument:请问近年来,低温设备的技术发展有哪些趋势?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李世燕:如今一些大的低温设备公司,如牛津仪器、Quantum Design,都能够提供非常好的低温磁场环境,稀释制冷机达到mK级的低温已经比较成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无液氦化和简单易用。   以前的稀释制冷机外围设备包括管道、泵等等,操作特别复杂,我当年做博士后的时候,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完全掌握如何使用。而现在的新型稀释制冷机,一个学生基本花半年时间就能很好地掌握。   还有过去测比热,大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专门的测量手段,尤其是极低温下的比热,往往需要一个拥有10年到20年比热测量经验的人,才能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但现在就拿Quantum Design PPMS系统的比热测量选件来说,它的最低测量温度可以达到50mK,而且非常好用,学生只要简单学习就能将极低温下的比热测好,这非常不容易。   王健:无液氦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以前大家觉得无液氦化很难达到,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技术,而且仪器价格较之前有了大幅的下降,我相信以后低温设备的价格会更低,因此低温物理的研究队伍也会更加壮大。   商品化科学仪器的简单易用对于我们的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让一个新手能够很快的掌握测量技术,使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科学问题上,而不是技术手段上,这是对科学方面生产力的释放。   Instrument:对于和仪器公司合作开发低温设备的新功能,您们有什么看法?   王健:其实科学家和仪器公司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我们在具体的实验上遇到需要改进仪器来实现一定功能,此时和一些有能力的仪器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非常重要。科学家根据实际研究需要提出设想,然后与仪器公司一起开发新功能,我觉得这会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实际上日本在这方面的合作就已经做的很好,Quantum Design的PPMS系统中采用的高压腔选件就是日本科学家与他们合作开发的。我觉得这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模式,如果有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和仪器公司合作拓展仪器的功能,让自己的实验手段更强大。   低温物理学研究改变百姓生活   Instrument:低温物理学研究目前有哪些热点研究方向?我国在该研究领域都有哪些创新性成果?   王健:在低温条件下,由于减少了热等因素的干扰,更多本征的物理现象能够被观测到,这对于基础研究以及新材料的本征特性研究十分重要。低温物理涉及的领域特别广,实际上很多研究方向都需要用到低温物理。   超导方面的探索就离不开低温,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室温超导,但首先得从低温超导开始,这也是全世界凝聚态物理研究人员最关注的一个方向。我们和薛其坤院士合作研究的二维极限下的界面增强超导,尤其是高温界面超导研究,就是当前极少数由中国人先做出来,外国人去跟进的研究方向。   李世燕:另外,拓扑材料的物性研究也是低温物理最近比较热的一个研究方向,薛其坤院士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大概是最近几年拓扑新材料研究最重大的突破,要在30mK的温度下才能看到量子现象。   我国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还有中科大的陈仙辉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张远波教授课题组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基于具有能隙的二维黑磷单晶场效应晶体管。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已经逐渐在一两个点上引领低温物理的研究趋势,如果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点,我们的研究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王健:对于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发展,我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像北大、复旦、清华还有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许多学校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做得是越来越好,如果我国的科研政策持续不变,大家一起努力,我想十年以后,在低温物理这个研究方向我们赶超发达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Instrument:低温物理的研究成果在生活中会有哪些实际应用?   李世燕:低温下的物理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表现出来,我们在低温下发现新的物性,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能提供低温环境,就能够实现很好的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医院里核磁共振超导磁体。   另外我们可以在低温下发现物性,然后再通过研究使得它能够在室温或者高温下表现出同样的性能。比如巨磁阻效应,最初是在低温下发现的,后来发现改进材料后,在室温下也有明显的效应,人们因此研究出了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引发了硬盘的&ldquo 大容量、小型化&rdquo 革命,到目前为止,巨磁阻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电脑、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的标准技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低温物理研究成果最终应用到大家生活中的例子。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健:其实目前高温超导也得到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比如甘肃白银的超导变电站,采用了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储能系统、高温超导变压器和高温超导电缆等多种超导电力装置,能有效降低系统损耗。高温超导技术也被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考虑作为城市储能系统的一种方案。  还有现在大家研究的拓扑材料,由于它的低耗散性,还有它的一些自旋特性和磁性相关联,因而可以实现一些特殊性能。如我们现在做的拓扑半金属Cd3As2体系载流子迁移率非常高,也许有一天这个体系可以用到高速器件上。另外,如果能实现拓扑超导,就可以用于量子计算,它要比现在所说的量子计算机更进一步,叫做拓扑量子计算机。   实际上低温物理的研究应用已经走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还没有像半导体一样让整个社会都发生变化。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室温超导,那样整个人类社会将会从信息时代进入超导时代,因为它无能耗,而且能实现许多量子态,将会是非常好的工具,比如现在最可行的一种量子计算就是用超导的约瑟夫森结实现的。所以一旦实现室温超导,带来的变化将不可估量。   后记   近年来,我国低温物理学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家对于基础科研投入的持续加大,更重要的是老一辈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以及许多像李世燕、王健这样优秀的年轻学者,他们对于低温物理的研究充满热情,对于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未来满怀希望,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脚踏实地的践行着科技强国的梦想。   但有一件事情让他们感到遗憾。李世燕说:&ldquo 我们现在所用的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是我一直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rdquo 王健说:&ldquo 其实低温设备的技术含量也没有那么高,希望今后有国产仪器厂商能够提供相应的设备,只要国产设备测量结果可靠,能够获得国际认可,我们会非常乐意选择使用国产仪器的。&rdquo   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同时我们也能拥有性能优异的国产低温设备,助力科学家们做出更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采访编辑:秦丽娟   相关新闻:2015马丁&bull 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获奖者公布
  • 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极低温测量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5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自主研发了高性能抗干扰氧化钌温度计,产品起测温度接近6毫开尔文(mK),刷新了国内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极低温测量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盾量子氧化钌温度计。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图氧化钌温度计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之一,可用于对量子芯片的工作环境进行测温。国盾量子技术专家李旭介绍,“宇宙最低温度”通常指的是0开尔文,也被称为“绝对零度”(约零下273.15摄氏度),是理论上能达到的热力学最低温度极限。由于量子态非常脆弱,量子芯片需要在“绝对零度”条件下运行,每一个微小温度波动都可能导致量子信息丢失。使用氧化钌温度计来精准监测量子芯片的工作温度,对于确保量子计算机稳定运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李旭说,目前国内氧化钌温度计主要依赖进口,没有能在10mK以下温区进行测量的国产化产品。国盾量子新推出的氧化钌温度计,主要应用于6mK-200mK温区的测量,起测温度6mK(接近零下273.144摄氏度),刷新了国内最低起测温度纪录,并具有较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能实现连续测量和快速响应。与普通的氧化钌温度计相比,国盾量子氧化钌温度计的标定基准在20mK以下温区采用顺磁盐温度计,显著降低了标定过程的环境干扰和测量误差,大幅提高温度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该产品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的严格要求,为国内超导量子计算及相关低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哲辉表示,国盾量子氧化钌温度计的成功研制,会进一步增强我国超导量子计算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 Janis公司研发的世界首套极限低温100mK以下,用于5140m高海拔的低温系统问世。
    Janis超低温技术团队与众多科研团队合作(统称ACTPol),成功研发了一款新型超低温系统。该低温系统由3He-4He稀释制冷机JDry-100-ACTPol和脉管机PT-407组成,集成天文望远镜(ACT)使用。 ACT是一个长达6m的格雷戈里望远镜,位于智利北部的 Cerro Toco,海拔高达5140m处,用于观察在不同极化和弧分下的CMB辐射,来研究早期宇宙的结构和演化。ACT 的聚焦平面创新性的使用了3000个偏极化转变探测器(TES)热辐射测量计,系统运行时需冷却到100mK以下。PT-407 集成 ACTPol 研发的新型光学导管和探测器后,成为天文望远镜的感光器。运行时,三个感光器组件和光学系统的其他组件都会被Janis 研发的3He-4He稀释制冷机JDry-100-ACTPol冷却至超低温。其中第一个150GHz的感光器组件(PA1)于2013年春季进行现场测试。于 100mK 以下成功接收第一束光波,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进行的宇宙微波背景实验。2014年初,第二个150GHz感光器组件(PA2)和第三个90/150GHz的感光器组件将被集成安装测试,整个系统的运行将于2014年春季完成。 美国Janis公司创建于1961年,Janis秉承其积极探索,追求卓越的优秀企业文化,在低温设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等方面成为国际公认的领导者。Janis产品种类齐全,性能可靠,可提供液氦型低温恒温器、闭循环制冷机、低温真空探针台和稀释制冷机等低温系统,且能够根据客户不同要求定制。经过五十多年产品卓越品质的追求以及客户售前和售后的鼎力支持,Janis低温产品是众多科研人员的理想选择。图1 放置在微波防护屏的ACT天文望远镜,位于智利北部的Cerro Toco。图2 He3流量与制冷量和极限温度的关系。图3 JDry-100-ACTPol三维插件模型和和装配过程。
  • 致敬低温科学——QD中国子公司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会议
    “低温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应用领域,“低温物理学术会议”是国内低温物理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大会,旨在为从事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探讨国际低温物理领域发展的新动向,为寻求跨单位的合作提供契机。 11月16日,十五届低温物理学术会议在广东韶关学院拉开帷幕,包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裕恒在内的来自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约300名低温物理专业人士出席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张裕恒院士介绍了低温物理学术会议基本情况,并对会议期间各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充满期待。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作了题为“神奇的超导及其应用”的学术讲座,介绍了超导的理论和特性、超导研究发展的历程,尤其是非常规超导体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超导体广泛应用的物理基础以及在弱电和强电方面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超导研究的两大挑战和超导研究的进展、现状和展望。陈仙辉院士“神奇的超导及其应用”学术报告 此外,低温物理学术会议还评选出16位学生墙报奖项,该墙报奖励由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赞助及提供,以表彰新一代学术青年对低温物理领域的持续探索和学术贡献,推动低温物理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赞助的墙报奖颁奖仪式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沈逸宁博士致辞 此次低温物理学术会议于11月19日圆满结束,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产品经理沈逸宁博士在闭幕式上致辞,先对获得学生墙报奖励的同学们表示肯定和祝贺,同时,作为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的代表发言人,沈逸宁博士对在座所有在低温物理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研究人员表示感谢,并对公司新推出的PPMS低温测量选件及设备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能为大家提供更有力的科研利器,助力低温物理学领域的蓬勃和发展。P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一直以功能全面、测量精度高和操作简单而受到广大用户好评,新推出的稀释制冷机交流磁化率选件、膨胀计选件和光电测量选件等更加完善了广大科研用户的综合物性测量需求。致敬低温科学,Quantum Design将持续助力低温物理测量,精进设备测量精度并拓宽选件功能,与您共同期待低温物理研究领域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相关产品:MPMS3-新一代磁学测量系统: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89.htmPPMS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86.htm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Dynacool: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8553.htm智能型氦液化器 (ATL):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80307.htm低温超导磁体系统ICE: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259690.htm
  • 网络研讨会|5月14/15日,进行低温反应的技巧
    ——合臣科技 进口国产 通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英国Radleys公司成立于1966年,拥有超过50年的科学实验用玻璃器皿和实验室仪器研发、制造经验,其客户包括全球蓝筹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Radleys专注于生产化学合成、工艺开发、合成后处理和蒸发实验用的设备,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安全、更清洁、更环保和更高产率的创新型化学实验设备。第45期研讨会主题:进行低温反应的技巧化学家通常必须在接近或低于0°C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在这次网络研讨会中,我们将探讨低温反应的理论(热力学与动力学)、需要进行低温的反应类型以及化学家在反应过程中试图保持低温时面临的挑战。我们还讨论了与传统方法相比,如何***限度地提高冷反应性能的一些技巧,以及在扩大规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查看更多研讨会信息,以及预约研讨会时间,请前往“合臣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网络研讨会"模块查看。主要讨论目标1. 0°C反应背后的理论以及需要低温的反应类型2. 化学家在进行低温反应时面临的挑战3. 关于优化低温反应设备的建议适合谁参加?1. 实验室技术人员2. 研究化学家3. 本科化学家研讨会主持人Jenna Spencer-Briggs博士Jenna拥有谢菲尔德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她在卡迪夫大学教授讲座和实验工作之后加入了Radleys。作为科学内容作家,她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来帮助解释我们产品的作用。Ravi Hosein 产品经理Ravi拥有化学硕士学位,担任有机化学家三年多后加入Radleys。他作为产品经理,负责Reactor Ready 实验室夹套反应釜和AVA实验室控制软件的所有事务。合臣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进口、国产通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供应商。主要供应英国Radleys、德国Mbraun(布劳恩)、德国Vacuubrand(普兰德)、德国Huber(富博)、德国Heidolph(海尔道夫)、德国IKA(艾卡)、瑞士Mettler Toledo(梅特勒-托利多)、德国Christ、德国Kruss(克吕士)、美国Waters(沃特世)、美国Unchained Labs(非链)、瑞典Biotage(拜泰齐)、上海一恒(Being)、合臣科技自产、英国Stoli Chem、德国Micro 4 Industries等众多品牌产品,还供应其他优质的国产通用实验室仪器。
  • attocube低温强磁场CFM助力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1月19日,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实验室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该成果同时也被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Physics World)评为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之榜(“Breakthrough of the Year”)。陆朝阳(左)和潘建伟(右)获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重大突破(图片转自Physics World) 2015年2月,《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团队在国际上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一研究成果。这项工作打破了国际学术界从1997年以来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深远和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陆朝阳在attoCFM安装现场 利用德国attocube公司的低温强磁场无液氦CFM系统,科学家次揭示了由二维单层材料形成的单量子发射器行为和特点,偏振实验和磁光研究表明该类单量子发射器零场劈裂能0.71meV,激子g因子为8.7,这些结果为开发二维半导体光量子器件指明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图片转自Nature NanoTechnology 10,497-502(2015))相关产品无液氦低温强磁场共聚焦显微镜 - attoCFM系统:http://www.qd-china.com/products2.aspx?id=270低温强磁场原子力/磁力/扫描霍尔显微镜 :http://www.qd-china.com/products2.aspx?id=271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台:http://www.qd-china.com/products2.aspx?id=272 关于Quantum Design Quantum Design是的科研设备制造商和仪器分销商,于1982年创建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公司生产的 SQUID 磁学测量系统 (MPMS) 和材料综合物理性质测量系统 (PPMS) 已经成为公认的测量平台,广泛的分布于上几乎所有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等研究领域的实验室。2007年,Quantum Design并购了欧洲大的仪器分销商LOT公司,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仪器领域的跨国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分布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巴西、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地区的数十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和地区。中国地区是Quantum Design公司活跃的市场,公司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几十年来,公司与中国的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有成效,为中国科研的进步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 低温物理界权威盛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8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26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IUPAP)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IUPAP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为期7天,近2000位国内外从事低温物理工作的专家学者、公司代表出席了这一低温物理领域的盛事。 会议由本届IUPAP大会主席赵忠贤院士主持   国际低温物理大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C5)组织的系列国际会议,旨在促进国际低温物理领域内成员之间的学术、信息和观点的交流,促进低温物理和低温实验技术的发展。 C5主席Robert B. Hallock先生致开幕辞   Robert B. Hallock先生介绍到,IUPAP每3年举办一次,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功举办了25届,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C5委员会非常感激本届IUPAP组委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对此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最后希望第26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Moses Chan先生颁发“伦敦奖”   “伦敦奖”是为了纪念在低温物理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德国伦敦兄弟,被誉为低温领域的最高荣誉,从1960年开始,每两年会在国际低温会议上颁发一次;本届“伦敦奖”获奖者为:Humphrey Maris、Gerd Schö n、Hans Mooij。 皇家霍洛威大学John Saunders先生颁发“西蒙奖”   “西蒙奖” 是为了纪念低温物理学领域的先驱者Francis Simon先生,该奖项可谓是国际顶级的学术成就奖,其获得者都是诺贝尔奖的有力候选人;本届“西蒙奖”获奖者为:Sergey V. Iordanskii、Nikolai B. Kopnin。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Robert B. Hallock先生颁发“青年科学家奖”   英国物理学会特别设立“青年科学家奖”,以奖励那些在低温物理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科学家;本届“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为:Max Hofheinz、Eunseong Kim、Mika Sillanpä ä 。 IUPAP大会现场   按照IUPAP的C5委员会的惯例,第26界国际低温物理大会主要分为5个方向,(1)量子气体、量子液体和量子固体;(2)超导电性;(3)磁性和量子相;(4)在凝聚态物质中的量子输运;(5)低温技术与应用。为此,大会特意邀请了近300位国际知名低温物理学专家做专场报告及专题讨论,国内外低温物理专家可在此直接交流探讨当前低温物理的前沿进展与应用成果。 本届IUPAP海报展现场   另外,第26界国际低温物理大会还邀请了国内外低温物理仪器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与低温科学技术相关的出版发行等公司前来参展,展示其最新产品和服务,扩大公司在低温物理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如牛津仪器公司、QuantumDesign公司、北京飞斯科公司等纷纷亮相。 牛津仪器公司 牛津仪器公司的国内外10余位专业工程亲临展览现场,细心讲解,面对面地与用户进行交流。 QuantumDesign公司 QuantumDesign公司展位设计独特,可为当天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围观。 北京飞斯科科技有限公司 旗下Physike、Cryofab、Janis、Apiezon、Cryomagnetics、Cryoconcept六大品牌纷纷亮相。
  • 探索纳米世界!低温强磁场原子力显微镜attoAFM及其升级的多重应用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能够在样品表面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温度和磁场下关联材料的性质,如磁化、极化、开尔文电位、电导率和形貌等,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的一员,具有纳米级的分辨能力,其操作容易简便,是目前研究纳米科技和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基于此,attocube不断研发升级低温attoAFM I显微镜的各种功能,以得到不同模式下的多种重要表征数据。图1. 低温原子力显微镜的各种可选升级模式: MFM, PFM, ct-AFM, KPFM 本文将介绍attocube客户通过attoAFM I及其相关升级功能所获得的一些显著测量结果。结果将关联电极化(PFM)、定量开尔文势(KPFM)、定性开尔文电位(EFM)、电导率(ct -AFM)和形貌(topo)等。 KPFM, EFM, PFM & TOPO铁电半导体光电晶体管微光光电探测器(3LPD)在量子通信、自适应光学和空间成像等广泛应用中备受追捧。程志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和王振兴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领导的团队制造并表征了具有固有高增益的低光级铁电半导体光电晶体管(FSP),其特点是光致铁电开关。通过将FSP设置为非易失性极化状态,实现极低的暗电流和高电阻状态(HRS)。为了解光电响应机制,作者采用了实空间成像与输运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输运测量的基础上,在FSP器件上进行了原位EFM和KPFM测量,其中铁电半导体通道通过PFM识别。未载流状态下的KPFM测量证实了FSP的光致铁电转换,载流状态下的EFM验证了FSP的光响应性质。此外,原位的输运测量进一步验证了FSP的光响应性质。这些相关测量是通过attoDRY2100低温恒温器中的attoAFM I显微镜(升级了KPFM和PFM功能)实现的。由于其低工作电压、高性能和简单的结构,该FSP器件显示了新一代微光光电探测器的潜力。图2 :左图为FPS器件的形貌图和未载流状态下的KPFM测量;右图为线扫形貌图和载流状态下的EFM测量数据参考文献:J. Yang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22, 2205468 (2022) ct-AFM, PFM & TOPO量子材料中的导电畴壁导电畴壁(DW)是准二维导电路径,可在原位创建、定位和移除,为可重写纳米电子器件提供了机会。导电畴壁通常出现在宽带隙铁电体中,通常是响应极性不连续处的电荷积累而形成。István Kézsmárki(德国奥格斯堡大学)表明,导电畴壁也可以存在于窄间隙莫特绝缘体中。在这种情况下,纳米级导电路径的形成是因为畴壁周围的应变梯度改变了带结构。该团队在attoLIQUID2000低温恒温器中使用了带有ct-AFM升级和PFM升级的attoAFM I显微镜,将材料(GaV4S8)冷却到Jahn-Teller转变(~43K)以下,直接对电导率、形貌和压电响应进行成像。由此,他们排除了极性不连续性模型作为原点,而是将DW周围电导率的增加与表面重建高度的平方相关联:这是Jahn-Teller跃迁中产生的体积应变的特征。这有效地显示了一种利用应变梯度诱导的带结构变化来创建纳米级传导路径的新机制。这为畴壁纳米电子学的许多新材料打开了全新的大门。图3: cAFM图像显示GaV4S8中的导电之字形畴壁,明亮的颜色显示导电性增加参考文献:L. Puntigam et al., Adv. Electron. Mater. 2022, 2200366 (2022)PFM & TOPO磁电相变对称性破缺的复合氧化物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突现的相。这可以通过设计复杂氧化物的超晶格来实现。张金星教授(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团队通过交替堆叠Ruddlesden–Popper和钙钛矿氧化物构建了超晶格,这导致了人工设计的铁电和磁电(ME)相变。通过在attoDRY1000低温恒温器中使用具有PFM功能的attoAFM I显微镜进行测量,PFM实验数据验证了温度低于90K时铁电畴的存在。通过布里渊光散射验证了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DMI)和净磁化的伴随存在。此外,外部磁场抑制了电极化,证实了直接ME效应的存在。这项研究表明,界面DMI工程是在具有关联电子的系统中生成奇异相和有序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图4: 超晶格在3.7K下的PFM图像,图中相对暗和亮对比表示向上和向下的铁电畴 参考文献:X. Liu et al., Nature Commun. 12, 5453 (2021) 低温强磁场原子力磁力显微镜attoAFM/MFM I主要技术特点:-温度范围:1.8K ..300 K-磁场范围:0...9T (取决于磁体, 可选12T,9T-3T矢量磁体等)-工作模式:AFM(接触式与非接触式), MFM-样品定位范围:5×5×4.8 mm3-扫描范围: 50×50 μm2@300 K, 30×30 μm2@4 K -商业化探针-可升级PFM, ct-AFM, CFM,cryoRAMAN, atto3DR等功能图5. 低温强磁场原子力磁力显微镜以及attoDRY2100低温恒温器(点击查看详情)
  • 快来参与#牛津仪器低温物理达人秀# 拿好礼!
    牛津仪器创始人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于1962年制造了世界首个商用超导磁体,并于1969年创建牛津仪器,我们于2013年设立了马丁• 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在60年来的发展中我们一直是全球商业界和学术界低温超导磁体先行者。本次低温物理达人秀是为低温物理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展示别样风采的平台,如果您正在使用牛津仪器低温以及超导磁体设备,欢迎提供您与我们仪器的精彩互动作品,#牛津仪器低温物理达人秀#等您来!参赛方式可拨打热线电话 400-860-2711获得参赛方式!参赛时间截稿日期:2019年9月5日 12:00投票时间:2019年9月12日至10月7日 12:00评选方式牛津仪器根据评选要求筛选稿件进入决选列表;牛津仪器将在截稿后发布决选评奖页面,经公众在线投票后,在根据最终得票数依次决出各奖项。参赛结果将在2019年牛津仪器低温应用研讨会上现场公布并颁发奖品。活动奖品参赛作品需求作品中须包含牛津仪器的低温以及超导磁体设备;请尽量保持参赛作品高分辨率,格式不限,可以是照片或者是视频;照片的格式可提供gif, png或jpg,文件大小不超过20M;视频的格式可提供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如有问题可拨打热线:400-860-2711参赛细则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牛津仪器员工以及家属不得参赛;参赛作品必须是投稿者本人所制作或拍摄。 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违背我国社会公共道德观念的内容。已经获得过其他摄影比赛、展览的奖项和入选作品不能参加本次比赛。;参赛作品若得票相同,则按投稿先后顺序依次决定所获奖项;获奖信息将以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若获奖者无法联系则视为自动弃权,所获奖项将由下级获奖者顺位领取;获奖者所获奖品不可转让,亦不可兑换现金或者其他任何奖品;牛津仪器所有奖品均由正规渠道采购,售后问题由厂家负责;牛津仪器享有所有来稿作品和拍摄者信息的使用权,可用于样本、会议、展览等各种推广途径;截止日期或奖品可能会有略有调整,届时会以邮件或新闻形式通知;牛津仪器保留对于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 技术发展给极低温设备带来新挑战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4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开幕。牛津仪器重点展示和介绍了今年1月份最新推出的新品&mdash &mdash Optistat® Dry无液氦光谱学低温恒温器。   Optistat® Dry采用了无液氦制冷技术,具体采用了GM制冷机(Sumitomo RDK-101D),利用冷头、压缩机以及高压氦气管三个部件组成了一个闭合的氦气循环回路,可以产生制冷功率。可控温度范围从 3 K 到300 K,120分钟内可冷却到10K,用户可选择风冷压缩机或水冷压缩机。 Optistat Dry BL4无液氦光谱学低温恒温器   牛津仪器销售郭鲁开介绍说:&ldquo 由于目前世界上的液氦越来越缺乏,尤其中国属于缺液氦的地区,所用的液氦需要从美国进口。我们大力推广无液氦技术就是希望所有的实验室能够采用电制冷获取非常低的温度,节省实验室的运行成本。&rdquo   Optistat® Dry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单易用。郭鲁开介绍说:&ldquo 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比如用户想做显微测量,只需要更换一个显微探头就可实现。另外,更换样品非常方便,尤其是对于一些做电化学研究的用户,只需将样品托放到指定位置并拧紧螺丝即可完成电学连接及热连接,不需要其他任何焊接工作。同时,该仪器采用了特别设计的减震光学平台支架,将整个制冷机的振动减少到一般标准的1/10,这对于光学实验非常有利。&rdquo   据介绍,该仪器刚发布就收到了若干个订单,而且用户的反馈非常好。 牛津仪器Omicron NanoScience中国区总经理李俊云(左)、牛津仪器销售郭鲁开(右)   在会议间隙,仪器信息网编辑还采访了牛津仪器Omicron NanoScience中国区总经理李俊云博士,请他介绍了牛津仪器的极低温设备产品组成,以及相应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   李俊云介绍说:&ldquo 牛津仪器的低温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低温恒温器 另一类是低温超导磁体。目前低温恒温器和低温超导磁体已经从液氦制冷进入了电制冷的时代。液氦是一种稀缺资源,我们一般需要从美国、北非、欧洲等地区进口,费用很高,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现在转为无液氦系统,使得我们脱离了这种约束。&rdquo   &ldquo 另外,目前的极低温设备的集成化变得非常高,仪器操作也越来越简易和方便,因而促使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事低温物理研究,从此次会议约300人的参会规模也可以看出这一点。&rdquo 李俊云说道。   在谈到极低温设备用户群体的特点时,李俊云表示:&ldquo 以前的极低温设备用户可以说非常专业,他们对仪器的了解程度几乎和我们一样多,可以自己维修、改装仪器。目前尽管极低温设备的用户群体在逐渐扩大,但是由于仪器集成化程度高,大家对于仪器的了解程度在逐渐降低。因此用户对于仪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都比以前要高。&rdquo   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牛津仪器建立了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李俊云介绍说:&ldquo 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招学士,目前我们招聘的技术人员都是博士毕业,当然这一方面也是因为客户群体扩大了,有了更多懂专业知识的人。&rdquo   &ldquo 另外,我希望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应用支持。我们既要懂产品,还要懂应用。因为用户需要什么,也是我们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理解,并将它转化为产品应用。&rdquo 李俊云这样说道。   至于极低温设备的市场需求,李俊云说:&ldquo 低温物理的发展很多都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比如医院的核磁共振,其中所用的磁体就是低温超导磁体。还有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量子信息研究,量子信息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量子计算的速度要比普通计算机的速度呈指数倍增长,比如,密码破解需要高速计算,如果量子计算机问世,能够快速破解目前所有的普通密码,如果要防止密码被别人破解,就需要用量子信息的手段来设置密码。如果哪个国家能够解决量子计算的问题,就相当于抢占了战略制高点。&rdquo   &ldquo 量子信息已经开始进入实用化的阶段,但离真正的理想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虽然还无法确定实用化的前景,但全球的投资巨大,而量子信息的研究需要低温实验条件,再加上从事低温物理研究的人员增多,所以极低温设备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市场。&rdquo 李俊云介绍说。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李俊云说道:&ldquo 牛津仪器在提供高品质极低温设备的同时,将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助力中国的科研人员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做出更多突出的研究成果。&rdquo
  • 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第一轮通知
    2024年6月25-28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www.china-em.cn)将联合主办“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会议结合目前电子显微学主要仪器技术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电子显微学仪器技术专家、电子显微学应用专家等,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Electron Microscopy,iCEM)由仪器信息网于2015年在业内首次发起,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广大电子显微学科研及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电子显微学专家的精彩报告。iCEM 2024恰逢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创立十周年,会议专场将增设“十周年”主题内容,围绕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显微学重要进展、未来展望等进行分享。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将设置八个专场:1) 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2)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3)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4)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5)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7)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8)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诚邀业界人士线上报名参会。一、 主办单位 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二、 大会组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各分会召集人)三、 大会秘书处(排名不分先后)李宁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汪晴(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杨厉哲(仪器信息网)周慧慧(仪器信息网)四、 会议时间 2024年6月25日-28日五、 会议日程 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 (iCEM 2024)时间专场主题6月25日 上午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 下午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6日 上午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6月26日 下午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6月27日 上午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 下午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6月28日 上午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 下午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六、 会议形式仪器信息网3i讲堂直播平台七、 参会方式1.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4 或扫描二维码报名2. 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八、 会议联系1. 会议内容仪器信息网 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汪老师:13637966635,cems_djw @163.com2. 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2024年5月28日
  • 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发布,由国仪量子自主研制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本次大会作为2024“世界计量日”安徽分会场活动,由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正式亮相,该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宽温区下高分辨、高灵敏、定量无损的磁学测量,将为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研究提供全新手段。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该产品目前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发布会现场磁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其微观成像是实验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材料中的微观磁学特性,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相互作用,对于指导新型磁存储材料、超导材料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是一台结合了金刚石NV色心光探测磁共振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技术的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2K-300K宽温区下高分辨、高灵敏、定量无损的磁学测量,具有纳米级的高空间分辨以及单个自旋的超高探测灵敏度。“它主要用于检测材料的表面磁学特性,将为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研究提供全新手段。”贺羽说。 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利用量子特性(能级跃迁、相干叠加、量子纠缠)获得了突破经典测量技术极限的能力,有望在测量精度、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超越现有技术。业界认为,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中,下一个“离产业最近”的方向。
  • 超低温制冷技术将成为量子研究的“卡脖子”技术
    近年来,低维材料、超导材料、量子科技等已成为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日常生活上用不上超低温制冷技术,却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相关研究创造了极端条件,推动了相关科技的进步。近日,由全国纳标委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2021)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召开。在展会上,北京飞斯科科技有限公司的黄社松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超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氦是不可再生资源,无液氦制冷意义重大目前的超低温制冷技术离不开氦,但我国却是贫氦国家。据黄社松介绍,我国氦储量仅占全球2%左右,且开采难度大,目前我国还没有氦生产能力,氦气严重依赖于美国进口。虽然我国已通过资本注入等手段向卡塔尔等国家购买氦矿,但目前来讲氦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总量有限,如果不对其进行回收,在做完实验后会排入大气,现在无液氦系统传统替代氦气制冷已成为趋势。针对我国对无液氦制冷技术的需求,北京飞斯科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四月份推出了多功能高效闭环氦气循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低温的真空环境,最低温度小于1.7k且完全无液氦。同时设备消除了冷头的震动,解决了目前商用4K制冷机普遍存在的振动较大问题,特别适用于一些对振动敏感的实验(如STM、SEM、AFM、ARPES、显微镜、红外、高能物理、高压物理、单光子探测、布里渊散射和离子阱等)。黄社松表示,飞斯科的这款产品目前在同类产品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国际上仍有两家公司也有类似产品,但这些产品最低温度只能到3~4k,在两三年之内应该还不会有能匹敌该产品制冷效果的产品。此外,飞斯科还提供了相应的一些低温插件。黄社松先生还介绍了配套的ST-500显微型低温恒温器。恒温器采用低膨胀措施和低漂移设计,使样品振动水平降至纳米量级。采用新一代高效热交换器最低温度小于1.8K,可用作单量子点/单分子低温测试平台,紧凑型设计满足高倍放大的短焦距显微物镜要求,可与多数商用显微镜和Raman光谱仪匹配使用。黄社松透露,飞斯科推出的无液氦的多功能高效闭环氦气循环系统受到了用户的欢迎,目前已有20多套的订单在做。多功能高效闭环氦气循环系统国产稀释制冷机技术亟待突破除了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多功能高效闭环氦气循环系统,飞斯科还在准备研发稀释制冷机。黄社松表示,消除震动和电磁噪音的稀释制冷机目前仍是空白,我们正在努力在做,但是时间比较长,不同于实验室研究产物,相关产品将直接推商业化。现在稀释制冷机的超低温制冷主要应用在量子领域、二维材料当中,这主要是由于量子本身是微观的效应,很容易受到干扰,而超低温可以将噪音降得很低。比如,对量子比特来讲,它最怕的就是温度,因为温度产生热耦合噪音,低温之后噪音就可以被极大的限制,使它成为孤立系统,这时它的退相干时间就会大大延长,量子比特才会成功,否则包括存储、读取、叠加等都需要时间。最近中关村一个创新论坛上,飞斯科的客户于海峰研究员也介绍了突破500ms退相干时间的成果,创造了世界纪录。不过目前稀释制冷机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一方面,稀释制冷机本身是有震动的,而且稀释制冷机制造难度大,再加上减震更难,所以大家先不考虑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整机上的冷托有磁性会造成非常大的干扰,量子比特会大幅度无效。黄社松表示,应用分体式的创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厂家在做这些事情,飞斯科规划当中明年可以推出商用的机型,同时会以此为基础制造无震动、无磁性的稀释制冷机,虽然最后不一定成功,但是总是要做一些尝试。黄社松也向我们透露,稀释制冷机现在主流的还是500微瓦,明年飞斯科推出来也就是500微瓦,后年才能推出1毫瓦的,届时将采用新的设计,在理论上有望解决噪音和磁性震动等问题。氦三提纯技术已成为量子研究的“卡脖子”技术水有普通的水和重水,它们混合到一块是分不开的,但是氦三氦四不一样,液体的氦三和氦四在低温下在大约八九百mK的时候就会自动分开,自动分开的现象过程中会有所谓的制冷效应,其实这就是因为这两者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稀释效应,就会有降温效应,连续的补充和打破平衡,就使得混合液一直处于相分离状态,就实现了所谓的稀释制冷,这就是稀释制冷机的原理。值得注意的是,氦三是氦四的同位素,氦四实际上是天然的,在美国很多天然气矿里面有百分之几的氦四,但氦三却不是天然的,而是纯粹的人造的,但是在宇宙中氦三、氦四非常多,比如太阳中有大量的氦3、氦4,核聚变就是氕氘氚反应最后变成氦三和氦四。众所周知,月球存在很多氦三,实际上月球本身是没有氦三的,是因为太阳风上亿年日积月累把它吹到上面而形成,但月球上的资源开采不易。当前,稀释制冷机需要的氦三全部需要进口。现在氦三主要从氚中提取。我们国家不缺氦三,缺的是没有放射性的,不带氚的氦三。氦三无放射性,但氚是有放射性的,而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可以生产商业化的无放射性的氦三。目前来讲,我国还没有真正的把无放射性的氦三的提纯商业化,所以全进口且非常受美国管制。黄社松在采访中呼吁道,国家需要把无放射性氦三提纯技术提上日程,否则量子计算机的稀释制冷还没解决掉,氦三就没了,没有氦三我们就没法做稀释制冷。黄社松表示,实际上飞斯科稀释制冷机的研制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但闭关锁国是不行的,实际上有很多技术来自于先进的国家,这些技术不是我们讲我们憋着脑袋就能想出来的,真的很多需要全球联合。关于北京飞斯科北京飞斯科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集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专门从事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科学仪器研发、销售和技术咨询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飞斯科不仅提供各种低温强磁场设备,如低温和超低温 (He-3、DR)恒温器,超导磁体,ADR恒温器,热电型恒温器,红外杜瓦,液氦杜瓦,SQUID传感器、Bolometer探测器,低温控温仪,金刚石对顶砧、低温低噪音放大器等,而且提供多种测试系统,如低温电导率测试系统、低温霍耳效应测试系统、交流磁化率测试系统、低温强磁场高压物性测试系统、低温磁光测试系统、瞬态光电流/光电压测试系统、Seebeck测试系统、热输运测试系统、RRR测试系统和多路温度巡检系统等。
  •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
    p   受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托,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11月2-6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苏州大学承办、厦门大学协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光散射和相关光谱原理和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全力展示中国在光散射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光散射及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散射和光谱事业的发展。我们诚挚地邀请各界同仁莅临本届盛会! br/ /p p   此次会议将增设各种光谱仪器的研发、研制与应用的会议分会场,主要展示近年来国内光谱仪器自主研发和研制方面的进展以及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在会议之后将在同一地点召开第二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国际会议(SERS-2019),同样热情邀请大家参与该会并与国际同行交流。 /p p   征文范围: /p p   本次会议的征文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 p   1. 拉曼、荧光、小角散射、布里渊散射和瑞利散射的理论、实验和技术 /p p   2. 紫外可见、红外、太赫兹频谱技术的理论、实验和技术 /p p   3. 超快光谱、时间分辨光谱、非线性光谱理论、实验和技术 /p p   4.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与表面增强光谱理论、实验和技术 /p p   5. 共振、低温、高温、高压和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光谱理论、实验和技术 /p p   6. 光谱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p p   7. 光谱在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中的应用 /p p   8. 光谱在分析、安全、环境和化工中的应用 /p p   9. 光谱在催化、表面和界面科学中的应用 /p p   10.光谱在文物鉴定、冶金、矿物、地学及法学中的应用 /p p   11.相关光谱仪器的研发、研制与应用 /p p   征文要求: /p p   拟在会议上进行交流的科研工作者需提交会议论文摘要,申请“青年优秀论文奖”的代表还需提交论文全文。为便于与国外学者交流,大会鼓励以英文方式提供摘要或论文。论文摘要经审稿录用后将被收入会议论文集 论文全文经审稿录用后将在中文核心期刊《光散射学报》上正式发表。 /p p   论文摘要包括中文(或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单位所在地、关键词和摘要。论文全文的字数约为3000-6000字(含图表在内),包括中英文的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单位所在地、关键词和摘要及中文正文。也接受全英文稿。 /p p   为充分利用会议时间,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本次会议仍采用“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两种方式进行学术交流。组委会还将继续设立“优秀墙报奖”,以表彰研究水平高、能突出展示研究内容要点、版面编排好、现场讲解清楚及答疑优秀的墙报。为尊重个人意见和便于组委会安排程序,参会者投稿时请注意选择稿件类型:“口头报告”或“墙报”。 /p p   本次会议将继续设立“青年优秀论文奖”,欢迎40岁(含)以下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积极申报。申报材料包括论文摘要、论文全文和申请表,于2019年6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发送至组委会的电子邮箱。 /p p   重要时间: /p p   开放注册投稿:2019年04月01日 /p p   论文截稿日期:2019年06月30日 /p p   网站开放缴费:2019年09月01日 /p p   会议召开日期:2019年11月2日-6日(2日为注册日) /p p   公司参展: /p p   会议热诚邀请国内外仪器厂商前来展出拉曼、红外、荧光光谱仪以及其它各种与会议交流内容相关的仪器设备。我们将提供展出场所,希望各厂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及应用。此次会议将增设各种光谱仪器研制的展览专场,主要展示近年来国内自主研制的光谱仪器及相关配套设备。 /p p   联系方式: /p p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p p   姚建林、徐敏敏 /p p   电话:0512-65880359 /p p   邮箱:jlyao@suda.edu.cn xumm@suda.edu.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组委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代章)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2/attachment/16209d96-3433-4f7a-b1ca-3ec4e2725f64.pdf" title="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pdf"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pdf /a /p p br/ /p
  • 中国生物低温电子显微学研究的重要先行者与奠基人徐伟研究员逝世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特聘技术专家徐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徐伟研究员生平徐伟研究员于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先后访问过瑞典的卡罗琳斯卡研究所,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Purdue大学 1991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建立起了我国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三维重构技术。1973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超微结构以及蛋白质电子晶体学等研究。曾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中国生物低温电子显微学研究的重要先行者与奠基人徐伟研究员在生物成像中心办公室徐伟研究员是我国生物电子显微学,特别是低温电子显微研究领域重要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从常温生物样品超薄切片技术到冷冻超薄切片技术,从冷冻断裂技术到低温电镜三维重构技术,从电镜的维护维修到生物电镜技术创新,从样品制备和电镜成像的物理化学原理,到灵活运用电镜技术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等,徐伟研究员学识渊博、学风严谨,他的工作为我国的生物电镜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生物物理所所史资料中,存有徐伟研究员和张锦珠研究员合作编写的《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详细记录了从1958年建所伊始,生物物理所的生物电子显微学研究发展历经的四个重要阶段:1958年-1966年,初创时期 1973年-1990年,建设的恢复与发展 1991年-2000年,新的困难与新的探索 2000年-2010年,迎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1976年,年轻的徐伟和鲁崎唔、董仁杰等人先后加入了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在国家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在这一时期先后引入了一批先进的电镜科研设备,并开始为所内外的相关科研项目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工作。时任生物物理所所长的贝时璋先生所领导的细胞重建的部分研究工作就在电镜实验室多年持续的技术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贝老特意在其主编的《细胞重建》一书的第一、第二两集的前言中对电镜室的技术支持表达了感谢。在完成好日常的仪器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电镜室还参与建立和发展了技术创新、电镜知识和技术推广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徐伟研究员作为主讲教师承担了长达10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生物电子显微学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授课与实习,并主导了多次关于电镜及其应用和各种生物制样方法的技术讲座等。后来,为了在有限条件下努力提高国内生物电子显微学的水平,建立和发展生物电子显微学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徐伟等人为主导完成了细胞化学技术、冷冻固定及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等的建立,并且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1980-1981年徐伟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瑞典LKB公司、卡罗林斯卡医学研究院及斯德哥尔摩大学做研究工作时,因为运用高超的冷冻超薄切片技术成功制备了非常困难的样品,一时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Wenner-Gren Institute获得广泛赞誉。徐伟因此获邀与G.Roomans 博士合作为美国超微结构病理学杂志写了有关用于可溶性物质的X射线显微分析的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的长篇综述文章( Cryo-ultramicrotomy as a Preparative Method for X-ray Microanalysis in Pathology.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3:65-84,1982)。1978年7-9月,受科学院委派,徐伟作为组长率领一个4人专家组赴扎伊尔共和国执行两国科学合作协定,协助该国科学研究院建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安装一台我国赠送的电子显微镜,并讲授电子显微镜原理和应用技术课程,历时3个月,圆满完成任务,受到表彰。1968年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Reconstruc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from Electron Micrographs 》,从此生物电子显微学领域进入了一个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新时期。1982年A.Klug因为他的这一贡献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时,这更进一步激励了一些电子显微学者决心在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1982年之后的几年中,当时的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郭可信院士,尽管不是生物学者,却敏锐地意识到电镜三维重构方法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与徐伟研究员多次一起谈论蛋白质大分子电镜三维重构时,都积极评价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并表示他所领导的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愿意作为一个基地,支持发展这一领域研究。这成为支持徐伟着手建立我国蛋白质大分子电镜三维重构研究的重要契机。1989年徐伟到美国普渡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家M.Rossmann的实验室跟随T.Baker教授学习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并进行病毒三维结构的研究。1991年,当徐伟回到生物物理所电镜实验室准备建立我们自己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时,却遭遇了没有设备、没有经费、人员流失的尴尬局面。这让徐伟想到了请求郭可信院士和他的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帮助。果然,郭可信先生积极支持徐伟到他的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实验室、出资购买了低温电子显微镜设备和材料、出面协助招考研究生等。一个课题组成立了,并且得到了在国外的王大能博士、周正洪博士等的无保留的支持。此时徐伟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是开始了建立生物物理所最早的、乃至全国最早的(同时广州中山大学也有一个小组在开展类似工作)低温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1993年徐伟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努力陆续开展了青霉素酰化酶薄晶的电子晶体学结构分析 与武汉病毒所合作进行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鱼出血病病毒三维结构研究 与植物所匡廷云院士和本所杨福愉院士合作进行了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面上等项目研究黄瓜叶绿体a/b捕光蛋白质复合体,PS-II复合体等二维结晶化及其晶体结构分析研究 与林治焕、李生广等合作开展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ATP酶的二维结晶化与结构分析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兔出血病病毒三维结构研究 与物理所李方华院士实验室合作对兔子膀胱上皮细胞膜uroplakings二维晶体的投影结构分析等。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生物物理学报》、《自然科学进展》以及《电子显微学报》等刊物,并在第十四届国际电子显微学大会,第六届和第七届亚太地区电子显微学大会发表多篇论文或被邀请做口头报告。特别是徐伟与普渡大学M.Rossmann等合作历时多年完成了噬菌体Φ29的三维结构分析,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学术刊物《Cell》,这是生物物理所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该刊上。同时,徐伟研究员在这几年中还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毕业后到美国依然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张兴博士(现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他在国外工作期间,用低温电镜单颗粒方法研究病毒三维结构,保持着当时分辨率世界第一的优良成绩。在2010年又以分辨率最新世界纪录3.3埃(Å)研究水生呼肠孤病毒的结构及其侵入宿主细胞机制,获得重大进展,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在人们迎接21世纪到来的时候,发达国家在低温电子显微学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领域快速发展,成果累累。而国内,在杨福愉院士出面主持下,再次提出应该积极发展低温电子显微镜学与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并向院计划财务局申请配备低温电子显微镜等相关仪器设备,并邀请徐伟研究员逐渐回到生物物理所工作。徐伟请来了物理所李方华院士、清华大学朱静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丁明孝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予以大力呼吁和支持,院计划财务局也批准了生物物理所购置先进的电子显微镜 Philips Tecnai20电子显微镜、200kV加速电压、六硼化镧发射体和全数字化控制。同时购置了Gatan 公司的Gatan 626 Cryotransfer System冷冻传输系统,由此,基本完备了做低温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研究的条件,开启了中国低温电子显微研究的新篇章。生物成像中心的“严师慈父”生物成像中心于2006年由孙飞研究员开始组建,当时已经退休并被研究所再度返聘的徐伟研究员为生物成像中心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彼时,生物物理所电镜室(生物成像中心前身)有徐伟老师引进的先进电镜和配套的电镜样品制备设备。基于这些仪器,电镜室已经具备了透射电镜成像、常温超薄切片、冷冻超薄切片、免疫电镜、冷冻蚀刻、扫描电镜成像等一系列生物电镜成像的技术支撑能力。后来,徐伟研究员和孙飞研究员又一起调研采购了FEI Titan Krios 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并亲自领导了电镜实验室改造和电镜的安装测试工作。接下来的几年,又陆续采购了其他电镜和相关样品制备设备。在生物成像中心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徐伟研究员不厌其烦地为新加入的工程师们分享技术服务心得、指明技术方向,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工作经验倾囊相授。作为成像中心特聘技术顾问,徐伟研究员十几年来为成像中心对外技术服务工作出谋划策,帮助工程师们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参与工程师年度考核评价,扶持工程师们稳步成长,为生物成像中心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徐伟研究员治学严谨、为人和善、诲人不倦,特别是在对后辈电镜人才的培养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徐伟研究员给后辈传授技术,每每都力求把技术原理讲透,每个术语概念从其命名来源到含义都力求讲述精准。实验中,徐伟研究员经常手把手地教授实验操作技巧,并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徐老师总是教导大家:“要掌握技术,更要知道原理,用原理来指导技术应用,在技术应用的同时坚持技术创新,重视方法学研究。”徐伟研究员晚年依然重视跟踪国际技术前沿,每天阅读文献、写作直至深夜,以自身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感染众人。徐伟研究员非常重视方法学研究工作,经常在成像中心内部的讨论会上与大家分享国际前沿技术进展,指导大家的研究方向,并且和大家讨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专家参与中心人员承担的中科院功能开发项目技术验收等,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智慧与经验,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平日里有机会回生物成像中心,徐老师总要和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一番,每次讨论都使大家受益匪浅。徐伟研究员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生物成像中心评审专家,负责用户实验申请的评审工作,五年间共审核了近600份细胞、组织电镜成像方向的实验申请书。徐伟研究员对每份申请书都认真对待,自己亲自查阅用户申请书中涉及的相关文献,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为用户提出更优化的技术建议和实验方案。徐伟研究员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非常注重知识的总结与整理。徐伟研究员先是负责审阅了丁明孝教授等主编的《生命科学中的电子显微镜技术》一书中近半数的稿件,该书已于2021年顺利出版,一经出版便成为各领域电子显微学研究工作者们必备的权威实验手册。同时,考虑到国内目前几乎没有系统介绍低温电镜的书籍,特别是严重缺乏有专业深度的、理论系统全面的电镜中文资料。徐伟研究员酝酿良久,慎重提出要筹备一本面向低温电镜技术的、内容详尽的专业技术指导书籍。徐伟研究员说,这本书要写得有深度,要写明白技术原理,而不是只是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同时,还要突出国内科研工作者们在低温电镜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原创性的成果。希望能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事业贡献最后一份力量,徐伟研究员晚年一直努力联合低温生物电镜领域的技术专家筹备整理书稿,这便是由他发起和领衔编写的《生物电子显微学中的低温技术》一书。在徐伟研究员的辛勤努力下,截止2022年底,《生物电子显微学中的低温技术》一书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章节的初稿内容。为了确保书稿的顺利出版,徐伟研究员于2022年9月亲自参与完成了出版基金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当时,徐伟研究员在写给书稿编写组成员的邮件中高兴地写道:“……我聘请了3位专家作为本书的推荐人,隋森芳院士、徐涛院士和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他们非常乐意推荐本书,并且已经完成了推荐表格。我已将编制好的最新版本书目录、内容简介以及两章样稿提供给推荐人以供参考,并同时提供给了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附件是这些材料,请你们阅读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出版社要审阅书稿,我正在陆续将已完成的初稿(不是定稿,还需要修改)发给他们。今年基金申报截止日大概是9月30日,我尽力推进,希望能有较好的结果。另外,本书的目录有新的版本,内容做了调整。”《致年轻一代的一封信》2022年7月2日,徐伟研究员在发给生物成像中心从事volume EM的几位技术专家的邮件中写道:“几个月前,在与梁凤霞老师来往邮件中,她曾提到,欧洲一些人希望推动volume EM的发展,在欧洲成立了一个组织,他们筹划建立起“a world map of all facilities hosting volume EM techniques”。后来这个组织扩展到美国,她正在美国推动这件事的进展(她去年被推举为美国显微镜学会生物学部的Director)。我当时表示对此有兴趣,希望获得后续的消息。最近她发信给我,通报了事情的进展,下面是她的邮件和转发来自欧洲这个组织的邮件。我转发给各位,以便了解有关情况。回想10来年前,我和季刚与朱岩合作开启了连续切片收集器研制的项目。在季刚等几位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如今“Auto-Cuts”系统已有了不错的发展。当April 02, 2013 PM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美国总统奥巴马与NIH的Director Dr. Collins共同宣布启动美国的“BRAIN Initiative”之后,在2013年10月我在咱们实验室做过一次题为“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Biolog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的讲座,介绍了美国这个关于脑科学研究的创新项目,并着重介绍了与该项目密切相关的volume EM的发展状况。转过年的2014年7月,我连续两周,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再一次以“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详细报告了该领域所涉及的各项技术以及Compressed Sensing方法在电子显微学中的应用。据我所知,在当时我们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开拓这项方法学研究的实验室,能够坚持至今并有所成,也属不易。这种技术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在保持了电子显微成像的较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探求生物材料中的长程关联结构。其特点鲜明,功能独到。我所以对梁凤霞老师表示我对此事感兴趣,并非我本人还想在这个领域有什么作为。我已耄耋之年,属于我的时代早已逝去。我只是希望年轻一代眼界更宽广,更具创造力。如果各位有兴趣于此事,需要深入了解情况和获得帮助,可直接请教梁凤霞老师。她是一位非常热情和乐于助人的人。”深切缅怀以寄哀思“我们敬爱的徐伟老师于今天下午不幸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得此噩耗,心情十分悲痛,愿徐伟老师一路走好,我们将继续继承徐伟老师的宝贵科学精神,完成徐伟老师未完成的事业,以更优异的成绩告慰徐伟老师在天之灵。”“很痛心收到这个噩耗,徐老师治学严谨、宽以待人,对成像中心的前身起到了奠基作用,倾注了大量心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个噩耗,此刻心情难以言表。徐老师为我国的电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来成像中心时,徐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稀在昨日!徐老师一路走好!”徐伟研究员讲解电镜技术原理“得此噩耗,非常震惊。从我进生物成像中心(原电镜室)以来,从一个完全不懂电镜的小白开始,是徐老师一步步教会我帮助我。十分难过,愿徐老师一路走好……”“一直记得刚来成像中心的时候,得到徐老师悉心关照和语重心长的教导,慈祥的徐老师总是对我们非常有耐心,徐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惊闻噩耗,不胜悲戚,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犹记得来成像中心面试、博士后入站、出站考核,徐老师都是评审专家。非常庆幸来的早了一点,还赶上了徐老师给我们开办的电镜原理系列讲座。徐老师一直关心我们成像中心的发展,担任样品制备申请书的评审专家,认真负责。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看到照片里徐老师的音容笑貌,感觉和蔼可亲的徐老师仿佛一直还在我们身边,突闻噩耗,怎能不心生悲痛……”“16年第一次到成像中心,就看到徐老师同几位专家在会议室研讨,隐约听到几句话就被徐老师的博学严谨所深深吸引了,非常遗憾到所这几年都没有鼓足勇气去向徐老师讨教,痛惜!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徐老师的音容笑貌和精神都会留在心中,激励我辈前行!”2007年徐伟研究员在生物物理研究所2015年徐伟研究员与成像中心工程师团队合影2019年徐伟研究员与成像中心工程师团队合影
  • 专家公布!iCEM 2024之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专场预告
    2024年6月25-28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www.china-em.cn)将联合主办“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会议结合目前电子显微学主要仪器技术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电子显微学仪器技术专家、电子显微学应用专家等,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iCEM 2024恰逢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创立十周年,会议专场将增设“十周年”主题内容,围绕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显微学重要进展、未来展望等进行分享。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将设置八个分会场:1) 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2)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3)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4)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5)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7)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8)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诚邀业界人士线上报名参会。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参会方式: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4/或扫描二维码报名“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专场预告(注:最终日程以会议官网为准)专场五: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雷东升 兰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免疫球蛋白IgM与 IgA的分子机制肖俊宇(北京大学 教授)细胞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朱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王权(上海科技大学 研究员)嘉宾简介及报告摘要(按分享顺序)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雷东升 兰州大学 教授【个人简介】雷东升,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十一届低温电镜专家组委员、西北四省(甘青宁新)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2014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至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并于2019年加入兰州大学。主要发展和使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并将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解析病毒-抗体复合物、脂蛋白、框架核酸、有机框架等软物质的三维结构,探究功能实现的分子机理,为相关疾病的药物开发等提供线索。目前在Nature Plants、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等横纵向项目。沈庆涛 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个人简介】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隋森芳院士课题组;随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进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归国加入上海科技大学,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2年全职转入南方科技大学。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深圳鹏城孔雀计划。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监事,冷冻电镜分会理事,膜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秘书长,低温电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与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3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Science Advances, PNAS,JCB,NSMB,eLife等国际一流期刊杂志。报告题目: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摘要】The 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s) are responsible for membrane remodeling in many cellular processes, such as multi-vesicular body biogenesis, viral budding, and cytokinetic abscission. ESCRT-III, the most abundant ESCRT subunit, assembles into flat spirals as the primed state, essential to initiate membrane invagination. However, the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of ESCRT-III flat spirals remained vague for decades due to highly curved filaments with a small diameter and a singl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n the membrane. Here, we unveiled that yeast Snf7, a component of ESCRT-III, forms flat spirals on the lipid monolayers using cryogenic-electron microscopy. We developed a geometry-constrained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obtained moderate-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Snf7 flat spirals with varying curvatures. Our analyses showed that Snf7 subunits recline on the membrane with N-terminal motifs a0 as anchors, adopt an open state with fused a2/3 helices, and bend a2/3 gradually from the outer to inner parts of flat spirals. In all, we provide the orientation and conformations of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 and unveil the underlying assembly mechanism, which will serve as the initial step in understanding how ESCRTs drive membrane abscission.肖俊宇 北京大学 教授【个人简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2009-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2013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项目科学家。2014年回到北京大学组建独立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主要关注免疫分子的功能基础,代表工作包括阐明IgM五聚体和IgA二聚体分子组装和黏膜转运的机制,揭示FcμR受体识别不同形式IgM的机制,也系统分析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分子机制。以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顾孝诚讲座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杰出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报告题目:免疫球蛋白IgM与 IgA的分子机制【摘要】免疫球蛋白IgM和IgA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功能。我实验室通过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研究了IgM和IgA分子组装、黏膜转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的分子机制,为基于IgM/IgA骨架进行抗体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朱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个人简介】朱赟,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建立完善了基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高分辨率原位结构研究技术流程,并在精子轴丝复合体、中心粒复合体、核膜孔复合体、骨骼肌三联管钙离子通道复合体等复杂生物大分子的原位结构和功能机制研究中取得了多项突出的原创性成果。已在国际著名期刊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含共)发表论文42篇,包括Nature Methods, Cell Research(X2), Science Advances(X2),Angew Chem Int(X2), Cell Discovery(X2), Signal Transduct Tar(X2), PNAS等,总引用超过4000次,H指数为23 。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中国学者高影响力研究、ESI高被引论文(X2)等。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获得授权专利4项、转化1项,合作完成多项中英文专著和国家行业标准。报告题目:细胞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摘要】随着冷冻电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现在能够全面准确地可视化细胞内众多蛋白质的原位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本报告将以组织样品和细胞样品的原位结构研究为例,介绍基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高分辨率原位结构解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王权 上海科技大学 研究员【个人简介】王权,博士,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Tenure-Track),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称号获得者。王权研究员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在南开大学获得计算科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院士。其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课题组长,2014-2015年间曾赴英国牛津大学短暂访学,进行电子显微学和分子影像技术的学习和研究。2020年2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微生物病原体生物大分子复合体及完整病原的跨尺度结构与功能研究,开展原创技术方法的研究,并综合利用计算科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开展创新药物的研发,在Science、Cell、PNAS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代表性研究成果十余项。曾荣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等。报告题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之一,其可靠诊断和治疗预后与其表面抗原(HBsAg)紧密相关。然而,由于缺少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HBsAg及其在病毒包膜上的组装模式充满争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团队采用精心设计的计算工具和数据处理策略,揭示了HBsAg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及其在病毒颗粒表面组装的分子机制。会议联系1. 会议内容仪器信息网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汪老师:13637966635,cems_djw @163.com2. 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
  • 千人齐聚线上!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大会成功召开
    2024年6月25-28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www.china-em.cn)联合主办的“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成功召开。会议邀请近50位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电子显微学仪器技术专家、电子显微学应用专家等,围绕八大电子显微学主要仪器技术及应用热点主题,展开为期四天的线上精彩报告。本次会议吸引了1700余名行业相关人士线上参会并积极讨论,总观看5000余人次,直播间互动答疑6000余次。参会者的行业背景广泛,涵盖了半导体、钢铁/金属、能源、石油化工、电子电气、医疗卫生、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来自高校院所与工业企业代表占比近七成。50余位专家围绕:1) 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2)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3)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4)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5)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7)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8)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等八大主题,依次分享精彩报告。涉及的热点技术包括:原位电镜技术、STEM、EELS、低剂量成像、层析、低温电镜、联用技术、双束技术、三维重构、叠层成像技术、iDPC等。涉及热点应用领域包括:微纳器件、能源材料、固态电池、高温合金、化合物半导体、存储材料、铁电、结构生物学等。值得一提的是,iCEM 2024恰逢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创立十周年,会议专场将增设“十周年”主题内容,大会特别邀请11位专家分别进行“十周年主题”综述报告,围绕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显微学重要进展、未来展望等进行精彩分享。十周年主题报告报告时间报告题目对应技术或主题演讲嘉宾专场一: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上午【十周年主题报告】:小尺寸金属Ag变形机制的原位原子尺度研究透射电镜原位原子尺度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研究十年探索王立华(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专场二: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下午【十周年主题报告】: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方法探索与材料科学应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方法十年回顾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专场三: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6月26日上午【十周年主题报告】:纳米分辨可视化方法在变形高温合金热制造中的应用研究扫描电镜原位合金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十年回顾王晋(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专场四: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6月26日下午【十周年主题报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应对挑战性样品时的表现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十年应用与展望张兵(燕山大学 高级实验师)专场五: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上午【十周年主题报告】: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冷冻电镜技术十年应用进展与展望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专场六: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6月27日下午【十周年主题报告】: 微观脑联接图谱绘制技术微观脑联接图谱绘制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国际进展(三维体电镜技术的十年发展)陈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专场七: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上午【十周年主题报告】: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研究和设计中的应用十年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研究中的重要进展袁文涛(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研究员)专场八: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6月28日下午【十周年主题报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十年回顾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政策十年回顾刘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员)6月28日下午【十周年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以电子显微镜建设布局60年为例北大电镜平台60年建设布局历程钟灿涛(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副部长/副研究员)为响应广大参会者的需求,报告回放视频已全部上线,欢迎大家点击回看,温故知新。专场一: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尹奎波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副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小尺寸金属Ag变形机制的原位原子尺度研究王立华(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点击观看Protochips基于机器学习全流程原位解决方案赵颉(上海微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点击观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STEM)在低维量子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日立聚光镜球差电镜HF5000的原位功能介绍郭晓杰(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电镜应用工程师)点击观看原位观测表面-亚表面动态耦合孙宪虎(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点击观看液相环境金属纳米晶体结构演变机制研究王文(郑州大学 副教授)/专场二: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郑赫 武汉大学电镜中心副主任/教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方法探索与材料科学应用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JEM-ARM200F的性能特点及透射电镜原位观察陈桐民(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市场部产品经理)点击观看辐照敏感电池材料与界面结构解析王雪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欧波同智能化显微分析解决方案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苏瑞雪(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BD)工程师)点击观看Al-Cu合金中位错环取向偏转行为的三维晶体学研究冯宗强(重庆大学 教授)/磁性二维材料的制备和磁结构的洛伦兹电镜原位研究张军伟(兰州大学 副教授)点击观看专场三: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6月26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王晋 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纳米分辨可视化方法在变形高温合金热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王晋(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赛默飞双束电镜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应用介绍及选型推荐程路(赛默飞世尔科技 电镜业务拓展经理)点击观看钛合金双相组织变形机制的原位SEM/EBSD研究王柯(重庆大学 教授)/TESCAN 电镜在材料领域的最新应用李景(泰思肯(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专家)点击观看新品发布: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的技术突破及全新智能型离子研磨制样平台介绍张传杰(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专家)点击观看ECCI结合HR-EBSD研究增材制造金属结构材料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安大勇(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教授)/锂电池材料表界面改性与工况条件下失效机制的原位扫描电镜研究程晓鹏(北京工业大学 助理研究员)/专场四: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6月26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周博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平台主任/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界面声子的原子尺度测量高鹏(北京大学 教授)/极性功能微结构中的电磁特性研究张溢(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副教授)点击观看使役环境下钙钛矿光伏器件失稳机理研究卢岳(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员)点击观看【十周年主题报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应对挑战性样品时的表现张兵(燕山大学 高级实验师)点击观看专场五: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雷东升 兰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点击观看免疫球蛋白IgM与 IgA的分子机制肖俊宇(北京大学 教授)/细胞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朱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点击观看专场六: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6月27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李英 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 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 微观脑联接图谱绘制技术陈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徕卡在SEM/FIB SEM的制样方案介绍包沈源(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区应用主管)点击观看特殊亚结构形成性肾小球病的电镜诊断任雅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点击观看植物多模态跨尺度技术及其应用张曦(北京林业大学 讲师)点击观看光电关联及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对沙门氏菌引发的宿主异源自噬的原位结构研究李美静(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专场七: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张斌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研究和设计中的应用袁文涛(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研究员)/固态电池缺陷结构与特性的原位TEM研究邵瑞文(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及应用杜进隆(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质量分析与评定马晓丽(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级实验师)/专场八: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6月28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郭振玺 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回放链接【十周年主题报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十年回顾刘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员)/北京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以电子显微镜建设布局60年为例钟灿涛(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副部长/副研究员)/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的建设、运行及共享管理的特色模式和新举措王建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镜中心、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教授)点击观看综合型电镜平台的技术体系构建之路何琳(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主任/副研究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文物科技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关明(故宫博物院 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检测技术组副组长/副研究馆员)/
  • 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我公司于2011年8月10日至12日在素有“春城”美誉的云南省昆明市参加了“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同时首次邀请多名国外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扩大该系列会议的影响,提高办会水平,促进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本次会议中,我公司冠名了茶歇,并展示了旋转蒸发仪、低温磁力搅拌等仪器,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们的好评,大大增加了我公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 海尔节能芯超低温冰箱&智享医用冷藏箱被评为“国产好仪器”
    用户说好,才是真正的“国产好仪器”  近日,第二届国产好仪器调研成果研讨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行。国产好仪器作为“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核心项目之一,以“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为宗旨开展广泛的用户调研,真正甄选出用户信赖、放心的国产科学仪器。  海尔节能芯超低温冰箱&智享医用冷藏箱,经受住层层考验,得到用户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双双入选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指导,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国产好仪器”,成为低温冷链行业第一个入选“国产好仪器”的企业。颁奖仪式上,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杨秘书长说:走了50-60家生产厂家,像海尔生物医疗这种生产管理规模的厂家,几乎没有。    海尔节能芯超低温冰箱采用碳氢制冷系统,能耗降低30%以上,特殊的柜口设计结合优化VIP保温技术,保温效率在原有基础之上提高20%,在保障存储环境的前提下实现降噪、节能、环保,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户样本存储成本。  海尔智享医用冷藏箱采用全景电加热玻璃门设计,有效防止门体凝露,方便用户清晰观察箱内物品,保持地面干燥洁净。配备针式打印机和USB接口,温度数据双重记录,数据存储长达10年以上。  专家考察团深入调研,权威验证“国产好仪器”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增加了企业实地走访环节,组织专家考察团,对部分入围仪器的生产单位进行仪器生产全过程实地调研,了解到了国产科学仪器厂商的真实发展情况,也看到了众多企业对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的积极贡献。  专家考察团与海尔生物医疗工程师进行会谈  2016年7月,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朝松一行来到海尔生物医疗位于黄岛的亚洲最大的低温冷链行业制造基地考察。双方就低温冷链行业的发展,实验室仪器的先进技术及前端科技进行了探讨。专家对海尔的管理模式、质量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海尔生物医疗通过十年自主创新,在国家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和鼓励下,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提高竞争力,推进国产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打破外资医疗设备的垄断,助力国产科学仪器的腾飞发展。
  • 【低温资讯】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强势来袭!
    巍巍太行山,涓涓母亲河,华夏古文明,熠熠生光辉。在春暖花开的4月末,众多低温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原大地,在太行脚下黄河之滨的新乡市召开了十六届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共60余个高校科研院所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等仪器厂家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历时4天,会议共设4个分会场,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邀请报告共172场,张贴报告72篇及会议论文摘要250余篇。与会人员围绕量子材料及相关宏观量子现象、超导电性及强关联电子体系、自旋电子学及多铁材料物性、低温实验技术与应用四个主题展开研讨。这次水平的学术盛会为这片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注入了新的智慧和活力。图1: 十六届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官网)借此学术盛会之际,Quantum Design重磅推出了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该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特的振动隔离技术将测试样品的振动降到了低。OptiCool平台的推出,将为强磁场低温光学领域提供无限可能!图2: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此外,Quantum Design携旗下PPMS(DynaCool)综合物性测量系统、MPMS3磁学性质测量系统、Attocube低温强磁场SPM系统、多款晶体生长炉等众多产品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产品展示,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图3:会议期间产品展示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作为历届低温会议的主要赞助商,对此次学术会议高度重视,并在会议闭幕式上颁发了墙报奖。公司代表沈逸宁博士和会议主持人陈仙辉院士一起进行了颁奖并做了简短发言。在此Quantum Design祝贺获奖的各位同学以及指导老师,也感谢与会各位老师和众多用户的支持与信任,Quantum Design希望能够和中国低温物理领域的各位学者携手向前、蓬勃发展!相关产品及链接:1、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83786.htm2、新一代磁学测量系统—MPMS3: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9.htm3、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6.htm4、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Dyna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8553.htm5、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2418.htm6、Attocube低温强磁场无液氦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73802.htm7、高精度光学浮区法单晶炉: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1152.htm
  • 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 ——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WSS)全新登场!
    聚焦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发展  塑造全球传感器领域顶级盛会  促进传感技术进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优化产业系统发展,打造行业生态圈  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  助推中国中部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WSS)正式定档8月21-23日,全新登场!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WSS)主办单位规格提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大会定于2022年8月21至2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以“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为主题,以“立足中原、辐射中国、引领国际”为理念,以“强产业、强合作、强品牌”为目标,以“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为特色,以“优秩序、优环境、优服务”为宗旨,集聚全球传感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发表演讲和进行高端对话,打造全球传感器领域顶级盛会。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会  时间:8月21日上午  国家和地方传感器科技和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未来传感器发展的需求分析、传感器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以及解决方案、国内外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主旨报告会分场活动  时间:2022年8月21-22日围绕传感器技术热门话题组织十场主旨报告会分场活动,每场论坛汇集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代表、海内外学术代表及知名企业嘉宾,探讨传感器技术在各领域发展趋势、应用案例,大咖云集,干货满满!  (1)MEMS与智能传感器  (2)可穿戴传感器与智慧医疗(3)鸿蒙生态智能传感  (4)触觉传感器  (5)油气管网智能传感器  (6)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7)视觉传感器  (8)传感器与智能网联车(9)高性能传感器敏感材料(10)传感器产业链生态建设高端对话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科技成果展  时间:2022年8月21-23日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A/2B馆展览内容:展览将以传感器研发创新为核心,以传感器系统集成与应用为切入点,涉及传感器应用、标准发展和相关元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同台展示传感器产业生态圈。具体方向:  ● 传感器模拟仿真、MEMS工艺、无线通信、封装、软件和个性化测试等关键技术  ● 传感器加工、制造技术及设备  ● 传感器最新科研成果  ● 智能仪器仪表、测量控制、流量计、变送器等产品  ●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 传感器应用成果: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物联网、机器人等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同期活动  时间:2022年8月20-23日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智能传感谷 ▶智能传感与物联网国际联盟年度工作会时间:2022年8月20日▶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时间:2022年8月21日  ▶调研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时间:2022年8月21日▶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示  时间:2022年8月22日  大会官网 http://www.china-wss.com/大赛官网 http://contest.cis.org.cn/参会联系 卢佳佳 13269689196参赛联系 武 娟 010-53389229、13331199712参展联系 张 健 010-82800621、13718078188如何参会扫码在线报名长按扫码报名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促进国际间传感器技术的交流助推我国传感器科技与产业的大力发展!2022年8月21日-23日河南郑州不见不散!!!
  • 勤卓科技发布高低温试验箱价格,高低温试验箱生产厂家,新品
    高低温试验箱价格,高低温试验箱生产厂家,高低温试验箱批发价格的详细资料: 高低温试验箱价格,高低温试验箱生产厂家,高低温试验箱批发价格。东莞市勤卓环测科技是专业的环境试验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在研发生产不同温度范围的高低温试验箱方面,我司有着专业的技术和价格优势。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规格:型号工作室尺寸 (mm)(WHD)箱体尺寸 (mm) (WHD)LK-80T 400×500×400 650×1515×1124LK-100T 500×400×500 750×1515×1124LK-150T 500×600×500 750×1615×1224LK-225T 500×600×750 750×1805×1400LK-408T 600×850×800 850×1905×1600LK-800T 1000×1000×800 1250×1910×1800LK-010 1000×1000×1000 1250×1910×2000 ● 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特点: 操作方便:采用中文界面的彩色液晶触摸屏,可设定、显示各种运行数记录量大:实时记录大量采样数据,并可使用CF存储卡,实现在 PC机上打印曲线。高可靠性:为提高整机的可靠性,主要部件全部由各世界专业厂商提供。安全保护:温度过升保护,试品保护,设备自身保护,操作人员安全保护。   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主要技术参数:温度波动度 Temp.Fluctuation:±0.5℃温度均匀度 Temp.Uniformity:≤2.0℃温度偏差 Temp.Warp:±2.0℃温度范围 Temp.Range-20~+150℃-40~+150℃-70~+150℃升温时间 Heat Up Time+20→+150℃ 约60min降温时间 Pull Down Time+20→-20℃ 约40min+20→-40℃ 约60min+20→-70℃ 约90min●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控制操作界面:5.7"彩色液晶触摸屏/进口仪表运行方式:程序运行/定值运行程序容量:10个程序组、每组50段、10个循环步(可根据客户要求扩充)设定精度温度0.1℃温度输入:铂电阻控制方式:PID控制通讯方式(选件):RS-232/RS-485/以太网/Profibus/Dericenet/Modibus/CC-link●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材料外壳:优质冷轧钢板,表面静电喷塑处理内胆:不锈钢板保温层:聚氨酯泡沫及玻璃纤维●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结构加热器:镍铬合金电加热器风机:离心风机制冷方式:机械压缩单级制冷/机械压缩复叠制冷冷却方式:风冷●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机其他使用环境温度:+5~+35℃(降温保障+5~+28℃)电源(V):AC380±10%V 50±0.5Hz附件配置:试品架2个、照明灯1个、电源线一条(3米)安全配置:漏电保护、短路保护、压缩机超压保护、压缩机过载保护、风机过载保护、超温保护、相序/缺相保护 创新点:优质钢板,造型美观,新颖 高低温试验箱价格,高低温试验箱生产厂家,
  • 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8月21日在郑开幕
    如意湖畔,宾朋会聚;传感之约,全球瞩目。8月21日,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正式拉开帷幕,全球传感器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国际组织汇聚一堂,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高端对话,促进传感器产业要素资源融合,进一步助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更好地推动传感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政府主办,郑州市政府、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具体执行,是我国目前基础电子元器件特别是传感器领域唯一省部共办的世界级产业大会。重磅嘉宾云集 探讨发展路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欧洲科学院院士李长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卫明等出席本次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线上出席并致辞。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鸣出席大会。开幕式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魏晓伟主持。德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菲利克斯库尔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候任主席赛义夫拉曼,诺贝尔奖获得者、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巴里马歇尔,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约瑟夫王等国际专家学者在线上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线上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加速壮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支撑了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持续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培育产业生态,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致辞并宣布“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开幕。他在致辞中表示,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的举办,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河南将以此次大会为桥梁和纽带,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学术产业交流,聚焦“六新”项目,推动“五链”耦合,搭建全球传感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交流对接平台,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在致辞中表示,世界传感器大会已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三届,已成为中国对外展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窗口,有力促进了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中国科协作为中国科技共同体的组织,将致力于推动跨界融合交流,推进更加开放、包容、务实的国际科技合作,为科技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切实贡献。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在致辞中表示,郑州是正在加快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智能传感器是郑州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全市已聚集传感器产业链关联企业3000多家,拥有4家智能传感器上市企业,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核心区位列“中国十大传感器产业园区”第五名 ,“郑州看传感谷,传感谷看郑州”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加大会的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04所、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等知名企业代表等。共享创新成果 完善产业生态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是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2021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1819.6亿元,增速为13.7%。据赛迪顾问显示,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851.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本届大会突出产业主线,邀请国内传感器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共赴大会,交流共性技术,共享创新成果,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河南省传感市场需求正式发布。通过项目征集和组织产销对接,共收集梳理各类需求信息2000余条,总金额41.84亿元,主要包括数字城市、能源、交通、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城市14.76亿元,智慧能源5.9亿元,智慧交通5.2亿元,工业制造4.5亿元。从区域分布看,郑州、鹤壁、洛阳需求数量位居前三,需求总额达到28.73亿元,其中需求较多的县区有郑州高新区5.38亿元,郑州经开区3.09亿元,鹤壁赫山区0.85亿元。智能传感器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底座”之一,成为衡量数字化竞争力的重要关键技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多地市也通过发布专项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搭建特色基地平台等举措,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在大会发布的赛迪研究院《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中显示,通过综合考虑产业竞争力、配套竞争力和园区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市场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龙头企业等15个二级指标,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嘉定区、无锡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常州高新区、重庆北碚区、东湖高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北京怀柔区和广州开发区。会上,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亚东,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胡伟武先后发布了河南省智能传感器MEMS平台方案、传感芯片及解决方案。把握新机遇,集聚新动能。借着此次大会东风,我省共有42个项目签约,总金额300.2亿元,其中郑州高新区签约项目20个,涉及金额达157亿元,占据了签约总金额的半壁江山。通过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河南省在传感器核心器件、产业应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竑弢,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副总裁夏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兼过程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姚峻作为企业代表先后发言。开幕式结束后,主旨报告会举行。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Barry Marshall(巴里马歇尔),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Joseph Wang(约瑟夫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蒋庄德,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候任主席Saifur Rahman(赛义夫拉曼)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一会一赛一销一榜一展”亮点纷呈 看点十足在主旨报告会掀起一场“头脑风暴”的同时,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科技成果展、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也相继开展。此次大会,在以往“一会一展一赛”基础上,扩展为“一会一赛一展一销一榜”五大板块内容,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链条更完善、氛围更浓厚、生态更聚焦、国际化程度更高。“一会”:指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主旨报告会及相关分场活动。其中10场分场活动主要围绕国内外传感器产业发展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涵盖3场技术,3场应用场景,1场产业基础,1场产业生态,1场产业政策,1场高端对话,涉及MEMS与智能传感器、可穿戴传感器与智慧医疗、鸿蒙智能传感生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传感器与智能网联车等主题。“一赛”:指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国内外30余位知名院士、专家、教授组成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全国八大赛区200多个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届时,大会还将举办大赛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示。“一销”:指智能传感器产销对接会,将发布河南省传感器优势产品、市场需求清单,推介解决方案,举行产销对接签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一榜”:大会期间将发布国内十大传感器产业园区发展与科创能力排行榜。“一展”:指由郑州市政府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A、2B馆举办,接近12000平米展出面积,以传感器研发创新为核心,以传感器系统集成与应用为切入点,涉及传感器应用、标准发展和相关元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同台展示,参展企业覆盖世界500强、智能传感器隐形冠军等。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此次大会延续数字化展会平台,实现“云预约、云展示、云洽谈、云直播、云活动、云论坛、云服务”等七大功能,面向参展企业、专业观众、大会嘉宾、媒体及筹备工作人员提供全周期的服务,满足展会预约、活动预告、VR展厅、专题论坛直播等需求。“微器件、大产业”,“小切口、大舞台”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已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支撑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产业。世界传感器大会已经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三届,有力促进了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了创新要素向国内、向基层、向企业汇集,对传感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链短板产生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国对外展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舞台和窗口。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将其列入全省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建立“双长制”推进机制,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培育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微机电系统研发中试平台,成立产业链联盟、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全力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河南省传感器产业规模近330亿元,形成了“一谷六园”发展格局。作为大会“东道主”,郑州市以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为依托,智能传感器产业呈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后劲更加有力。培育了以汉威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集聚了光力科技、新天科技、中电科信息、日立信、安然测控、思维自动化、辉煌科技等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了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电网、环境监测、轨道交通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2021年郑州市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约300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郑州高新区聚集传感器相关企业3011家,拥有4家智能传感器上市企业,产业规模已由50亿元壮大至150亿元,年均增长45%。在2022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中,郑州高新区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 世界精英聚京城,共话超导论“英雄”——第十二届国际超导材料与机理大会(M2S-2018)在京举办
    2018年8月20日至8月24日,来自全球超导界的科研工作者们齐聚北京参加了十二届国际超导材料与机理及高温超导体学术会议(M2S-2018)。自1997年北京举办了五届国际超导材料与机理大会以来,超导大会时隔二十年再次来到中国。回二十年,不变的是我们的科研热情,不同的是我们的科研成果。二十年间我们的科学家栉风沐雨不改初心,二十年间我国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本次大会还举行了代表超导领域高荣誉的三大奖项颁奖仪式。卡末林昂内斯奖:日本京都大学的Yuji Matsuda和加拿大施尔布鲁克大学的Louis Taillefer凭借在非常规超导体超导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此殊荣。马蒂亚斯奖:该奖项花落日本大阪大学Katsuya Shimizu,以表彰他在非超导元素中发现高压下29 K的超导电性。巴丁奖:由于在非常规和多带超导领域以及超导量子涨落方面持续做出的理论贡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Andrey V. Chubukov、美国海军实验室的Igor Mazin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Doniach享了该奖项。无论功勋的科学大家,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还是年轻有为的明日之星,一千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分享新的科研成果,探讨超导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期五天的学术会议共计数百场报告,让全球的科研人员享受了一场科研的饕餮盛宴。Quantum Design作为超导应用的典范、科研仪器的行业翘楚,在大会上展出了包括新产品OptiCool在内的几十种产品。Quantum Design的工程师在现场接受了各国参会人员的产品与技术咨询。Quantum Design工程师为参会代表介绍产品性能 Quantum Design全球销售总监Daniel Polancic先生发表讲话 赵忠贤院士(中)、董晓莉研究员(左)与Daniel Polancic先生亲切交谈 Quantum Design全球销售总监Daniel Polancic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大会晚宴上发表讲话,讲述了Quantum Design与超导领域的不解之缘和深厚感情。Quantum Design起源于超导,服务于科研。正如伟人所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从台SQUID诞生以来Quantum Design的测量设备大的促进了全球科研的发展。无论是高精度测量还是智能化控制,科研工作者无不享受着先进科研仪器带来的便利。Quantum Design成立三十年来时刻保持着积进取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开始的兢兢业业到现在的精益求精,Quantum Design始终是全球科学家的科研伙伴。通过本次超导盛会,Quantum Design向广大科学家展示了在仪器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家。这是一次超导的盛会,更是一次智慧的盛会。我们期待着这次超导大会的举行能够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我国的科研事业再上新台阶。在此,我们也感谢国内外超导科研工作者对Quantum Design的信任和支持。相关产品及链接:1、 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83786.htm2、 多功能振动样品磁强计—VersaLab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330.htm3、 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2418.htm
  • 全日程公布!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下周二开播
    2024年6月25-28日,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www.china-em.cn)将联合主办“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会议结合目前电子显微学主要仪器技术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电子显微学仪器技术专家、电子显微学应用专家等,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iCEM 2024恰逢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创立十周年,会议专场将增设“十周年”主题内容,围绕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显微学重要进展、未来展望等进行分享。第十届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4)将设置八个分会场:1) 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2)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3)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4)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5)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7)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8)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诚邀业界人士线上报名参会。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二、参会方式:1.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4/或扫描二维码报名2. 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3.抽奖赠书将会议链接转发至朋友圈邀请好友参会,集赞30个即可获得《场发射扫描电镜的理论与实践》一本,可添加助教微信(微信号:13260057238)领取!三、 会议形式仪器信息网3i讲堂直播平台四、会议日程:专场一:原位/环境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尹奎波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副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小尺寸金属Ag变形机制的原位原子尺度研究王立华(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Protochips基于机器学习全流程原位解决方案赵颉(上海微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STEM)在低维量子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日立聚光镜球差电镜HF5000的原位功能介绍郭晓杰(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电镜应用工程师)原位观测表面-亚表面动态耦合孙宪虎(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液相环境金属纳米晶体结构演变机制研究王文(郑州大学 副教授)专场二:先进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5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郑赫 武汉大学电镜中心副主任/教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方法探索与材料科学应用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JEM-ARM200F的性能特点及透射电镜原位观察陈桐民(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市场部产品经理)辐照敏感电池材料与界面结构解析王雪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欧波同智能化显微分析解决方案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苏瑞雪(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BD)工程师)Al-Cu合金中位错环取向偏转行为的三维晶体学研究冯宗强(重庆大学 教授)磁性二维材料的制备和磁结构的洛伦兹电镜原位研究张军伟(兰州大学 副教授)专场三: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与应用(6月26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王晋 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纳米分辨可视化方法在变形高温合金热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王晋(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副研究员)赛默飞双束电镜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应用介绍及选型推荐程路(赛默飞世尔科技 电镜业务拓展经理)钛合金双相组织变形机制的原位SEM/EBSD研究王柯(重庆大学 教授)TESCAN 电镜在材料领域的最新应用李景(泰思肯(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专家)新品发布: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的技术突破及全新智能型离子研磨制样平台介绍张传杰(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专家)ECCI结合HR-EBSD研究增材制造金属结构材料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安大勇(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教授)锂电池材料表界面改性与工况条件下失效机制的原位扫描电镜研究程晓鹏(北京工业大学 助理研究员)专场四:电子能量损失谱/电镜光谱分析技术(6月26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周博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平台主任/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界面声子的原子尺度测量高鹏(北京大学 教授)极性功能微结构中的电磁特性研究张溢(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副教授)使役环境下钙钛矿光伏器件失稳机理研究卢岳(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员)【十周年主题报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应对挑战性样品时的表现张兵(燕山大学 高级实验师)专场五:低温电子显微学与应用(6月27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雷东升 兰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 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he strategy to resolve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沈庆涛(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免疫球蛋白IgM与 IgA的分子机制肖俊宇(北京大学 教授)细胞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朱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王权(上海科技大学 研究员)专场六: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与应用(6月27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李英 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 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 微观脑联接图谱绘制技术陈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徕卡在SEM/FIB SEM的制样方案介绍包沈源(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区应用主管)特殊亚结构形成性肾小球病的电镜诊断任雅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植物多模态跨尺度技术及其应用张曦(北京林业大学 讲师)光电关联及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对沙门氏菌引发的宿主异源自噬的原位结构研究李美静(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专场七:电镜实验操作技术及经验分享(6月28日上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张斌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研究员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研究和设计中的应用袁文涛(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研究员)固态电池缺陷结构与特性的原位TEM研究邵瑞文(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及应用杜进隆(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质量分析与评定马晓丽(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级实验师)专场八:电镜开放共享平台及自主保障体系建设(6月28日下午)专场主持暨召集人:郭振玺 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演讲嘉宾【十周年主题报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十年回顾刘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员)北京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以电子显微镜建设布局60年为例钟灿涛(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副部长/副研究员)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的建设、运行及共享管理的特色模式和新举措王建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镜中心、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教授)综合型电镜平台的技术体系构建之路何琳(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主任/副研究员)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文物科技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关明(故宫博物院 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检测技术组副组长/副研究馆员)五、会议联系1. 会议内容仪器信息网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对外)汪老师:13637966635,cems_djw @163.com2. 会议赞助刘经理,15718850776,liuyw@instrument.com.cn
  • 王浚院士:海尔-160℃斯特林深低温冰箱等三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
    p strong & nbsp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在海尔集团召开了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低温冷链科技成果国家级技术鉴定会。 /p p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资深低温制冷、医疗科研行业专家听取了技术报告,审阅资料,考察样机,经讨论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鉴定: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的“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开发及应用”、 “智能自动化存储机械手在低温冷库的应用、“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技术研究及在疫苗冰箱上的应用”、三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83ed221-fc85-40f5-aaa1-7afd3fdcb1ba.jpg" title=" 1.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王浚院士主持会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c4d7b53-ae6a-4455-8f5f-c85743bd09b8.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海尔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会现场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坚持自主创新 “中国自信“鼓舞 /strong /span /p p   王浚院士盛赞海尔生物医疗10年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攻坚克难,成功创造了斯特林制冷深低温冰箱等产品,具备全球视野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期望海尔生物医疗早日实现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的愿景目标。并用实践诠释了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十九大采访中提到的“中国自信”,今天通过鉴定的三项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正是在“中国自信”精神鼓舞下的创造。 /p p   他同时指出目前行业内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技术的模仿上,而海尔已先行达到了尖端技术的创新鉴定,感到非常振奋和欣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6c949aa-8a8c-487b-9e12-223ff7af837d.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专家组现场鉴定海尔国家级科技成果技术 /strong /span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项全球领先技术 为科学家创造价值 /strong /span /p p   三项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全球领先技术包括:颠覆传统制冷方式的-160度斯特林深低温冰箱项目;颠覆传统人工存取的大规模、自动化深冷存储冷库项目;完全太阳能源驱动、不用蓄电池的疫苗冰箱项目。 /p p strong 1、-160℃斯特林深低温冰箱技术应用 /strong /p p   一方面,传统压缩机制冷的深低温冰箱存在噪音大,耗电量大,制冷效率慢等业内甚至国际上近半个世纪无法攻克的难题;另一方面,目前斯特林制冷技术在小体积制冷设备上广泛应用,还很难应用在大容积的深低温冰箱上。海尔创造了不可能,创造了-160度斯特林深低温冰箱产品,高效换热带来的制冷效率高,制冷快;运行更稳定,同时温度均匀性更好;整体噪音同时大大降低。将为全球医疗科研用户,创造更节能、更高效、更舒适的产品体验和科研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1866284-f9a9-4475-ab47-cece82dfe7f9.jpg" title=" 4.png" / /p p strong 2、-30~-80度自动化冷库技术应用 /strong /p p   目前普通冷库存在如下问题:人员频繁进出对库温波动造成影响;对人身安全存在影响;同时大规模海量样本和物品存储的管理繁琐。通过机械臂实现自动化存储势在必行。通过自动化存储,保护了人员安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存储效率。是大规模、集中化、海量样本和物品存储的必然趋势。 /p p   海尔自动化冷库最大的两点领先性在于: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及实际测量结果分析,提高机械手定位精度高:通过机械手伺服电机的振动抑制功能,解决启停运动冲击,大大缩短存取时间,用同行业2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完成取放货物。 /p p   海尔自动化冷库的诞生,将大大提高中国医疗科研、血站用户海量样本和物品的存储效率,解放科研时间,让科学家更专注科研创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6bfc987-7c39-42ba-996e-115a2ab6824c.jpg" title=" 5.png" / /p p strong 3、完全太阳能源驱动、不用蓄电池的疫苗冰箱项目。 /strong /p p   一直以来,非洲国家因为贫穷落后,战乱频繁,基础医疗设施匮乏,非洲儿童疫苗接种覆盖率只有20%,饱受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每年有500万非洲儿童因为无法及时接种安全的疫苗而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同时非洲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地区缺电或无电更是常态,因此传统电力驱动的疫苗冰箱无法正常使用,成为制约儿童疫苗接种的瓶颈。对完全太阳能驱动的疫苗冰箱的需求迫在眉睫。 /p p   海尔太阳能直接驱动疫苗冰箱能够通过太阳能光伏板离网独立运行,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23项严苛检验,国内唯一全冷链获得WHO/PQS权威认证,入选WHO采购目录。完全太阳能,不用蓄电池,同时一次使用,保温长达7天。并可以在5~43℃宽泛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专为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疫苗、药品存储保障。目前已经率先应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埃塞尔比亚儿童免疫项目3000台。此举有力提升了世界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护全球儿童健康,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912c948c-93f6-4a19-a20d-59f705358f5c.jpg" title=" 6.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width=" 6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9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079d947-576e-41cb-a5c2-0d7c1ce5d230.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迈向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 /strong /span /p p   从自主创新超低温冰箱,提速中国医疗科研行业,为国家节约外汇资金;到航天冰箱、空间站冰箱,助力中国空间探索,创造全球冰箱应用“最高度”;再到今天的新型斯特林制冷深低温冰箱等产品的诞生......海尔生物医疗,永远创造不满足,在创业创新道路上,永无止境。 /p p   海尔生物医疗,通过“人单合一、引爆引领”的战略指导,通过对低温制冷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更是在全球医疗科研用户的期盼和鼓励下,一定能引领全球低温冷链行业走向更广阔、更高远的未来,早日创造全球低温冷链行业第一品牌。感谢和回馈所有用户的期待。 /p
  •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fea33c3e-9d39-4848-8e95-052ebaa33259.jpg" title=" 1.jpg" / /p p    strong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strong /p p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p p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安安静静地传输着以万亿字节计算的数据。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之一:低温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对冷冻的生物分子进行成像,从而得到分子的三维结构。站在这个耗资770万美金的仪器旁,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LMB)的结构生物学家 Sjors Scheres表示,低温电子显微镜非常敏感,一声喊叫就会带来极大误差,导致实验失败。“英国需要更多低温电子显微镜,因为未来它会成为结构生物学的主流。” /p p   低温电子显微镜震惊了结构生物学。过去30年里,低温电子显微镜揭示了核糖体、膜蛋白和其它关键细胞蛋白的精细结构。这些发现都发表在顶级杂志上。结构生物学家们表示,毫不夸张地说,低温电子显微技术正处于革命之中: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分子模型,这一点远超X射线晶体衍射等方法。依靠旧方法获得诺奖的实验室也在努力学习这一技术。这种新模型能够准确地揭示细胞运行的必要机制,以及如何靶向针对疾病相关的蛋白。 /p p   “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解决很多以前无法解决的谜题。”旧金山加利福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结构生物学家David Agard这样说道。 /p p   几年前Scheres被招进LMB,任务是帮助改进低温电子显微镜,最终他成功了。上个月,他们发表了这个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成就:阿兹海默症相关的酶的高清图片,图片包括该酶的1200左右个氨基酸,分辨率达到零点几纳米。 /p p   生物学家们如今仍在努力发展该技术,以期用它解决小分子或可变形分子的精微结构——这对低温电子显微镜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结构生物学家Eva Nogales表示,叫它革命也好,飞跃也好,低温电子显微镜的确打开了一扇大门。 /p p   strong  蛋白结晶 /strong /p p   结构生物学领域有一条不成文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研究者们才能了解这个蛋白的功能。例如,核糖体是如何根据mRNA的序列来制造蛋白,分子孔道是如何开和关的。几十年来,分析蛋白结构有一个无冕之王——X射线晶体衍射。在X射线晶体衍射中,科学家们让蛋白结晶,接着利用X射线照射,随后根据X射线的衍射来重建蛋白的结构。在蛋白质数据银行(Protein Data Bank)的100,000多条蛋白词目里,超过90%的蛋白结构是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解析得到的。很多诺贝尔奖也与这一技术相关,例如1962年揭示DNA双链螺旋结构的诺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fe5402ce-8a68-46ea-a731-d1b2f037ea42.jpg" title=" 2.jpg" / /p p   尽管X射线晶体衍射一直是结构生物学家的最佳工具,但是它有较大的限制。科学家们可能需要几年才能找到把蛋白形成大块结晶的方法。而很多基础蛋白分子,例如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或是形成复合体的蛋白却无法被结晶。 /p p   当Richard Henderson 1973年到LMB,研究菌视紫红质(一种利用光把质子运进膜内的蛋白)结构时,X射线晶体衍射是首选工具。Henderson和他的同事Nigel Unwin成功地做出了该蛋白的二维结晶,但却不适用于X射线衍射。因此他们决定使用电子显微镜。 /p p   当时,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研究用重金属染过色的病毒或组织切片。一束光子打在样本上,新生的电子被检测到,被用于解析样本结构。这种方法成功制作了第一幅病毒的精微图片——一种烟草病毒。但染色导致无法看清各个蛋白,更不要说原子细节了。Agarad表示,样本上要么满是斑点,要么没染上,你只能看到分子的轮廓。 /p p   Herderson等人省略了染色的步骤,把菌视紫红质的单层晶体放到金属网格中,然后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成像。Agard表示,这个过程里,你看到的是蛋白的原子。这在当时是很大的进步,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不可能利用电子显微镜解析蛋白结构。Henderson等人在1975年发表了这一成果。 /p p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低温电子显微镜领域发展迅速。一个关键性突破是利用液态乙烷来快速冷冻蛋白溶液。这也是为什么叫低温电子显微镜的原因。但这个技术的分辨率仅为1纳米,远远达不到针对蛋白结构进行药物设计的需求。而当时X射线晶体衍射的分辨率能达到0.4纳米。NIH等资助者投入了数亿美金来支持蛋白晶体领域的发展,但对于低温电子显微镜领域的资助却很少。 /p p   1997年,Henderson参加了高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关于3D电子显微镜的年会。一位同事以这样的话做为开幕致词,“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非常有限,不可能超越X射线晶体衍射。” 但Henderson的想法完全不同,在下一场发言中,他做出了反击。Henderson指出,低温电子显微镜会超越其它各种技术,成为全球研究蛋白结构的主流工具。 /p p   strong  革命由此开始 /strong /p p   在此之后,Henderson等人致力于提高电子显微镜的性能——尤其是感知电子的灵敏度。在数码相机席卷全球很多年后,很多电子显微镜学家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胶片,因为比起数码感应器,胶片能更有效地记录电子。与显微镜生产商合作时,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直接电子探测器,这种探测器的灵敏度远高于胶片和数码相机探测器。 /p p   大约在2012年,这种探测器能够以一分钟几十帧的高速得到单个分子原子的连续图像。同时,和Scheres一样的研究者们精心编写了将多张2D图片建成3D模型的软件程序。这些3D图像的画质可以媲美X射线晶体衍射获得的图像。 /p p   低温电子显微镜适用于研究大的、稳定的分子,这些分子能够承受电子的轰击,而不发生变形——由多个蛋白组成的分子机器是最好的样本。因此由RNA紧紧围绕的核糖体是最佳的样本。三位化学家用X射线晶体衍射研究核糖体溶液的工作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这些工作花了几十年。近几年,低温电镜研究者们也陷入了“核糖体热”。多个团队研究了多种生物的核糖体,包括人类核糖体的首个高清模型。X射线晶体衍射的研究成果远远落后于LMB的Venki Ramakrishnan实验室,Venki获得了2009年的诺奖。Venki表示,对于大分子来说,低温电子显微镜远比X射线晶体衍射要实用。 /p p   这几年,低温电子显微镜的相关文章有很多:2015年一年,这个技术就用于100多个分子的结构研究。X-射线晶体衍射只能对单个、静态的蛋白晶体成像,但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对蛋白的多种构象进行成像,帮助科学家们推断蛋白的功能。 /p p   5月,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结构生物学家John Rubinstein等人使用了100,000张低温电子显微镜图片来生成V-ATPase 的“分子电影”,V-ATPase的作用是消耗ATP,把质子运进运出细胞液泡。”我们发现,这个酶非常灵活,可以弯折、扭曲和变型。” Rubinstein说道。他认为,这是由于这个酶的灵活性,它能够高效地把ATP 释放的能量传递到质子泵。 /p p   2013年Nogales的团队拼接了调控DNA转录成RNA的复合体的结构。他们发现,复合体的一个臂上悬挂着紧绕DNA链的10纳米结构,这段结构可能影响基因转录。Nogales表示,这个结构很漂亮,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个分子起作用的机制。 /p p   strong  小而漂亮 /strong /p p   现在低温电镜迅猛发展,专家们正在寻找更大的挑战作为下一个解析目标。对很多人来说,最想解析的是夹在细胞膜内的蛋白。这些蛋白是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也是比较热门的药物靶标。这些蛋白很难结晶,而低温电子显微镜不大可能对单个蛋白进行成像,这是因为很难从背景噪音中提取这些信号。 /p p   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加利福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生物物理学家程亦凡。他计划解析一种细小的膜蛋白TRPV1。TRPV1是检测辣椒中引起灼烧感的物质的受体,并与其它痛感蛋白紧密相关。加利福利亚大学病理学家David Julius等人之前尝试结晶TRPV1,结果失败。用低温电子显微镜解析TRPV1项目,一开始进展缓慢。但2013年底,技术进步使得这一项目有了重大突破,他们获得了分辨率为0.34纳米的TRPV1蛋白的结构。该成果的发表对于领域来说,无异于惊雷。因为这证实了低温电子显微镜能够解析小的、重要的分子。“当我看到TRPV1的结构时,我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Rubinstein说道。 /p p   研究者们可能面临更多这样无眠的夜晚。Agard表示,会有更多膜蛋白相继被解析出来。 /p p   上个月由Scheres和清华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合作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成功解析了一个膜蛋白。他们建立了& amp #947 -分泌酶的模型,& amp #947 -分泌酶负责合成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 amp #946 -淀粉斑。0.34纳米分辨率的图谱显示,比较少见的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的& amp #947 -分泌酶突变后会在图谱上呈现两个“热点”(突变或者重组频率显著增加的位点),并且这种突变最终会合成有毒性的& amp #946 -淀粉斑。& amp #947 -分泌酶的结构图帮助研究者发现为什么以往的抑制剂会无效,从而促进新药的研发。程亦凡表示,& amp #947 -分泌酶的结构非常惊人。 /p p   类似的成功吸引了制药公司的注意。他们希望借助低温电子显微镜去解析那些无法结晶的蛋白,从而更好地研发药物。Scheres如今和辉瑞公司合作,攻克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包含很多膜蛋白,例如痛感受分子和神经递质受体。“我几乎被每一个人联系过。”Nogales这样说道。 /p p   尽管低温电子显微镜发展迅速,很多研究者认为,它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他们希望能制造出更灵敏的电子探测器,以及更好地制备蛋白样本的方法。这样的话,就能够对更小的、更动态的分子进行成像,并且分辨率更高。5月,有研究者发表了一篇细菌蛋白的结构,分辨率达到了0.22纳米。这也显示了低温显微镜的潜力。 /p p   与任何热门领域一样,低温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也有烦恼。一些专家担心研究者们盲目追求该仪器会诱发一些问题。2013年HIV表面蛋白的结构图遭到了科学家们的质疑,他们认为用于建模的图片很多都是白噪声。此后,其他团队得到的X射线晶体衍射和低温电子显微镜模型也对原模型提出了质疑。但这些研究者们坚持相信自己的结果。今年6月,在高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上,研究者们希望低温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图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杂志要求作者们提供详细的建模方法。 /p p   成本问题可能会限制低温电子显微镜的推广。Scheres估计,LMB每天用于支持低温电子显微镜的经费就达到近3万人民币,外加近1万的电费——这是由于存储和处理图片的电脑耗电量很大。Scheres表示,每天至少要花费近4万人民币,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这个费用太高。为了推广低温电子显微镜,很多基金会建立了对外公开的设备,各地研究者们可以预约使用。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在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配备了一台。这台设备对所有HHMI资金的研究者公开。在英国,政府和维康信托在牛津大学附近建立了低温电镜公开使用平台。参与该平台搭建的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结构生物学家Helen Saibil表示,有很多人想学习使用低温电镜。 /p p   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生物物理学家Rod MacKinnon就是这些人之一。他在2003年因解析一些离子通道的结晶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MacKinnon现在对低温电镜非常着迷。“我现在处于学习曲线的斜坡阶段,非常热切。” MacKinnon这样说道。他打算用低温电镜来研究离子通道是如何开和关的。 /p p   1997年时,Henderson非常坚定地宣称,低温电镜会成为解析蛋白结构的主流工具。在将近20年后的今天,他的预测比当年有了更多底气。Henderson表示,如果低温电镜保持这样的势头继续发展,技术问题也得以解决,那么低温电镜不仅会成为解析蛋白结构的第一选择,而是主流选择。这个目标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p p   原文检索: /p p   Ewen Callaway. (2015)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crystallized. Nature, 525(7568):172-174. /p
  • “感知世界、智赢未来” 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11月12日-14日在郑州召开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感器技术及其系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传感器科技和产业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提出举办“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大会计划提出后,得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以及郑州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响应,并为首届大会落地郑州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届大会由工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大会指导单位,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以主题“感知世界、智赢未来”,2018年11月12日-14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2018年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英文名称:World Sensors Summit,英文简称:WSS)。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跃华同志担任组委会主席,河南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外侨办、省科协的相关领导担任组委会重要的领导职务,这充分说明地方政府对此次大会是高度重视的。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席,并由近20位院士组成专家委员会,代表了我国传感器科技界非常高的水平。大会组委下设秘书处,由会议活动组、招展工作组、嘉宾服务组、现场实施组、观众组织组、媒体宣传组、财务工作组等不同的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的传感器大会致力于传感器相关行业的互促互进,交流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媒等环节的合作 打造全球传感器领域不可错过的品牌盛会,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 助力郑州高新区中国传感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助推郑州高新区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基于以上目标,组委会对此次大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设计和安排,将会、展、赛同时举办,并提供洽谈会、招商推介会,吸引更多业界专业人士的参与。 /p p br/ /p
  • 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 _ue_custom_node_="true"第五届食品干燥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无锡隆重举行2018年11月15日,第五届食品干燥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食品农业专场)在无锡山明水秀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海外及国内食品干燥领域、低场核磁共振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代表共计200余位参加本次会议。会议以“智能时代的新型食品干燥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主题,在场的食品领域和低场核磁共振领域内的各方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专家等展开深入交流。▲第五届食品干燥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三大看点: 1.纽迈首次提出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智能干燥2.新背景下食品领域对低场核磁共振的4个新需求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3.纽迈分析工程师荣获食品低场核磁应用奖 本次会议由江南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协办一分会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协办第二分会场)、江苏大学(协办第三分会场)、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第四分会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协办第五分会场)、中国农业大学(协办第六分会场)、贺州学院(协办第七分会场)、渤海大学(协办第八分会场)协办。嘉宾莅临 开幕致辞▲江南大学教授 张慜张慜教授主持本次会议的开幕式 ▲江南大学 副校长 顾正彪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教授开幕致辞,首先代表主办方——江南大学欢迎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来宾,并表示今年是江南大学成立60周年华诞,本届大会给各位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希望大家借助这次会议提供的平台,不断加强沟通、分享各自的见解,互相学习、促进合作,为智能干燥和低场核磁共振的应用做出贡献。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常务副理事长 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常务副理事长刘长宽致开幕词,首先代表主办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向莅临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表示本次会议是产学研用沟通的桥梁,希望大家在本届会议上收获满满,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副处长 戴炳业教授云集 特邀报告本届会议特邀报告分为中文和英文专场,邀请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泰国以及国内的专家教授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Bhesh Bhandari 教授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 教授 Sakamon Devhastin ▲纽迈分析 董事长 杨培强 纽迈分析董事长杨培强现场做报告——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干燥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相遇。核磁共振分析和成像技术是研究水分存在状态和运动轨迹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干燥过程中,核磁技术用于食品中水分的研究,能提供的不仅仅是含量,而且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观察水分子的运动规律,这是非常有优势的。 未来,纽迈分析将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做智能物料干燥分析系统,由低场核磁共振联合工业化的干燥设备、其他检测设备,做一个系统的集成,未来将智能干燥用在实际生产、品质控制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纽迈分析 副总经理 张英力 纽迈分析副总经理张英力做“低场核磁共振关键技术及新背景下的应用解决方案”的报告,分析目前科研对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4个需求:更快、更高、更智能、更动态直观,并逐一列举出对应的应用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低场核磁共振与高温、低温等附件联用技术为食品的在线、原位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纽迈分析将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做智能物料干燥分析系统,由低场核磁共振联合工业化的干燥设备、其他检测设备,做一个系统的集成,未来将智能干燥用在实际生产、品质控制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纽上海纽钛测控 工程师 袁学军 ▲参会代表认真听取报告 纽迈展台: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解决方案作为本次会议的赞助单位,纽迈分析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干燥、农产品加工等多个应用解决为参会代表带来新的科研思路,展台吸引诸多领导专家驻足与纽迈工程师交流、探讨。 “纽迈之夜”欢迎晚宴“纽迈之夜”欢迎晚宴上,纽迈分析董事长杨培强总经理祝酒致辞,希望大家有一个美好的无锡之行。 在晚宴上,大会主办方进行了颁奖,纽迈分析硬件部工程师黄俊敏荣获“食品低场核磁应用奖” 会议仍在精彩进行,明天还有8个分会场100余个精彩报告,敬请持续关注 详细会议咨询,请点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