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物安全报告

仪器信息网食物安全报告专题为您整合食物安全报告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物安全报告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物安全报告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物安全报告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物安全报告话题讨论。

食物安全报告相关的资讯

  • 专家们如何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第二届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报告提前看
    食物是生命的基本来源,对人体来说,食物不仅是提供能量的来源,还能提供各种必需营养素。因此,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一环。食品营养分析主要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包括以下指标: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淀粉)、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包括氨基酸和各类蛋白)、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矿物质(包括铁、钙、钾、镁、锌和硒等)、纤维素、水分含量等。对于每种食品,其含量和比例都不同,因此测定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早期和经典的食品营养成分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食品样品的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2. 光谱法:光谱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物质对特定类型光线的吸收和自发辐射,来测量其化学成分的含量。3. 快速方法:随着仪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也有快速检测方法,例如,红外线光谱法、飞行时间质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更快速、准确、低成本地测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营养分析可以通过上述多种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为制定更加健康合理的膳食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11月15-17日举办“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此次会议特别设立营养物质分析技术专场,邀请多位专家就动物源食品营养物质分析技术展开探讨。专场包含多种特色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加工肉制品、鳄鱼肉、动物乳等。点击报名》》》》》,一起来听专家们如何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部分报告提前看:报告题目:加工肉制品短期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分析报告题目:鳄鱼肉营养成分分析研究报告题目:决策指南:为您的实验室选择最佳蛋白质含量和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工具报告题目:如何用数字评价优质肉类食品报告题目:动物乳中乳铁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及铁饱和度解析———————————————————————————————————————————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11月15-17日举办“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参加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derivedfood2023/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会!
  •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位农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以人民为中心,在食物安全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向未来,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这对于在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吕欣告诉记者。  2022年5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和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  “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农业安全受国际贸易冲击的风险也在加大,未来全球食物供给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食品价格将处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国内食物供给将造成冲击。”吕欣表示,“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树立大食物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和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主动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食物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推动食物生产方式创新  树立大食物观,科技支撑是关键。“目前,我国相关科学研究有待加强、相关技术储备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与大食物观相关的科学研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指出,一是要加强大食物观战略研究。二是要建立国家大食物资源监测评价中心。三是要加强前沿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四是要开展大食物观示范区建设。  “目前,我国在细胞培养肉、人工合成淀粉、微生物生产蛋白质等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面向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引领新一轮生物技术革命,以大食物观为指导,为人类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作出贡献。”王加启进一步表示。  保障食物供给,我国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促进食品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快补齐相关技术和产业短板,推动食物生产方式的创新。根据我国耕地、林地、海洋、湖泊和草地资源现状,开发出新的食物资源与食物品种,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开发地域性与功能性食物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吕欣指出。  “多元化食物开发的根本手段是科技创新,必须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强调。与此同时,要调整科技领域布局,注重培育生产所需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品种,突破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场景下健康食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技术,突破未来人工合成食品开发技术,深度开发森林食物、草原食物、海洋食物、沙漠食物等食物资源。
  • 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报告发布
    5月24日,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迈向碳中和:探索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减排潜力》和《模拟中国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AFOLU)的温室气体通量:差距与建议》。中国目前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长期脱碳路径主要集中在能源及其相关行业。《迈向碳中和:探索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减排潜力》报告指出,由于缺少科学数据和整体政策框架,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气候减缓潜力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该报告通过回顾文献以及不同来源数据库发现,2005年至2015年,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大来源是农业生产(44%),其次是产后和消费环节(31%)。明确了以供需为导向的减排措施及其对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协同效益,探讨了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的政策环境,并识别了一些影响碳中和实现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报告认为,中国需要针对各经济领域减排制定协调统一的政策,同时兼顾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行动等多项目标,综合性解决食物和土地利用排放问题。以此为目标采取行动,将有助于促进长期经济繁荣。“为促进中国目前以部门为中心的行动方式向整体、系统的方式过渡,报告还提出了针对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非政府组织的具体行动建议。”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丁宏宇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陈敏鹏在发布会上介绍,《模拟中国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AFOLU)的温室气体通量:差距与建议》主要聚焦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排放,评估了模拟和预测中国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的模型及其情景。通过比较八个模型(GLOBIOM-中国、MAgPIE-中国、GCAM5.3、FABLE Calculator-中国、ORCHIDEE、PECE-LIU、AGHG-INV和SRNM),分析不同模型覆盖的部门、碳库、土地利用类别,并比较不同模型情景预测的差异。多数模型预计,中国的农业部门在基准(BAU)情景下非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主要是CH4和N2O)仍将2030年后缓慢增加,并在2045年至2060年达到峰值。中国农业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的预测范围为8.0至14.0亿吨CO2e,未来的减缓潜力范围为2.0至8.0亿吨CO2e。上述数值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模型基准年、模型结构、情景假设和参数选择上的差异。“总体而言,不同模型对中国AFOLU部门的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比较和使用不同模型的预测和制定政策目标时要非常谨慎。”陈敏鹏强调。本报告强调了进一步增强中国AFOLU部门模型的必要性,提出了优先行动领域,模型的发展能够为提出符合《巴黎协定》2℃/1.5℃温度目标要求的中国AFOLU部门减缓目标和路径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支持。陈敏鹏表示,优先行动领域包括增强模型开发的国际合作,加强模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加强AFOLU部门减排的多模型比较。
  • 食物检测报告当事人能看不能拿?
    今年5月份,胡先生一家吃过板鸭后都出现了不适症状,遂怀疑食物中毒了。于是,胡先生将剩下的板鸭送到庐阳疾病控制中心检测。检测报告出来后,胡先生却拿不到这份报告。胡先生好不着急,因为若要到工商部门处理这个事情,不能没有这个检测报告。   对此,庐阳区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尽快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工商部门。是不是板鸭引起的食物中毒?对方拒绝作出回应。   据胡先生介绍,5月24日20时许,他弟弟在公交四公司附近一家名为“无为板鸭”的卤菜店买了将近20元的板鸭。晚上,他们一大家子七口人聚在一起吃晚饭,当晚的菜除了板鸭,其它的都是自家做的。   当日22时左右,胡先生的岳母拉肚子了。第二天,胡先生岳母的病情加重了,他爱人、小孩以及他本人也开始拉肚子了,且发起烧来。   5月25日,胡先生等4人都住进合肥市一院,因为疑似食物中毒,合肥市一院的医生将患者的情况通知了疾控部门。   当天下午,庐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前来采样。胡先生就把剩下的板鸭送去化验了。   6月4日,胡先生说,相关的检测报告已经出来,“我看到上面有‘沙门氏菌超标’字样。”   “现在工商部门在处理这件事,需要提供板鸭的检测结果。”胡先生说,他多次要求庐阳区疾控中心将检测报告给他,但对方都拒绝了。“我是当事人,为何检测报告不能给我呢?尽快转给工商部门也可以呀。”胡先生为此很纳闷。   发稿前记者与庐阳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取得了联系。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马上把板鸭的检测信息交给工商部门,至于检测结果究竟如何?其表示“不便透露”。
  • 食物安全中心故意拖延茅台检测结果发布
    据香港《头条日报》1月9日报道,内地白酒早前陷入塑化剂恐慌阴霾,去年十一月底有本地网民“水晶皇”,自费将一瓶飞天茅台酒送一化验中心检测,并验出塑化剂超标1.2倍,即时令贵州茅台(600519.SH)在内地股市急停牌。水晶皇昨日向该报表示,事后将有关结果向食物安全中心举报,要求追查处理,不过,事件至今,仍未得到署方回复,质疑部门未认真处理事件。   茅台酒被验出塑化剂含量超标,掀起一时热议,水晶皇指,十二月中向食安中心作出投诉,要求有关部门跟进,他表示,其间向食物环境卫生署人员提供过购买茅台酒的单据及化验报告等,但他指,署方至今未有公布茅台酒内塑化剂检测结果,质疑政府忽视他的举报。   水晶皇表示,上周已向申诉专员公署投诉,指食安中心故意拖延结果发布,并询问中心有否按照指引,处理他的举报。他续称,因追查茅台含塑化剂一事,担心人身安全受威胁,希望政府早日公布结果。   食环署表示,曾接获三宗有关茅台酒内有塑化剂的投诉,当中一投诉市民提供有关食物样本给本署作化验。署方已把样本送交政府化验所作检测,个案仍在处理。
  • 大食物观与粮食供应安全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一、会议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调全领域、全过程、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要实现这一目标,夯实根基,必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市场观、大生态观、大节约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搭建多方参与的粮食供应安全现代产业链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聚焦粮食供应安全的“数量”“质量”“效率”三大核心关键,深入探讨大食物观背景下的粮食供应安全与节粮减损中国方案,集中展示相关优秀创新成果。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定于2023年10月15-16日共同举办大食物观与粮食供应安全学术研讨会。会议拟邀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相关领导出席,诚邀产学研各界专家和代表参加。二、会议主题大食物观与粮食供应安全三、主办单位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四、承办单位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先正达集团中国、北大荒研究院五、支持单位中国粮油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FAO驻华代表处、AOCS中国分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六、会议议程七、会议注册和缴费1.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报名;2.费用说明费用类别:会议费收费标准:1800元/人 9月30日前报名并缴费 2200元/人 10月1日后报名并缴费3.收款单位收款方式:银行转账(10月10日前)或会议现场缴纳收款单位: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收款账号:7112610182600048134开 户 行:中信银行北京中粮广场支行汇款时请务必添加附言:单位+姓名+参会发票开具:会务组将在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并通过注册系统预留的电子邮箱发送。八、会议地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古城路1号)九、会议住宿本次会议住宿酒店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中家鑫园温泉酒店),提供大床房和双床房两种房型,标准为550元/间/天(含早餐)。联系人:胡老师 18153592317(微信同号)
  • 我国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频发 餐饮安全引关注
    新华调查:餐饮安全为何如此脆弱?——食物中毒事件频发敲响餐饮安全警钟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仅8月份,江西省就发生3起规模较大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造成数百人入院治疗。   民以食为天,但餐饮安全却不怎么让百姓放心。餐饮安全为何如此脆弱?百姓该如何防范?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频发   江西宜春市的梁女士为了庆祝小孩考上大学,8月28日在宜春市档次较高的酒店——新东方酒店宴请亲朋好友。8月29日清晨开始,梁女士的多名亲戚朋友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纷纷前往医院就诊。   据宜春市政府通报,8月28日中午,宜春市新东方酒店承办5起酒宴,共57桌。从29日清晨1时开始,陆续有上述在新东方酒店就餐人员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截至30日下午,共有49人先后到宜春市人民医院和宜春市中医院就诊。   而仅仅在几天前,江西会昌县也发生了一起因参加酒宴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人入院接受治疗。8月24日,会昌县庄口镇大排村村民肖某在镇上的天和酒店办升学宴庆祝小孩升学,不料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破坏了大家的好心情。   8月11日,江西省瑞昌市举办龙虾节,开设了“万人龙虾宴”,当地约4000人参加了品尝龙虾美食活动。200多人因为食用龙虾出现腹泻或呕吐现象,部分食用者还出现发热、寒颤等症状,“龙虾节”成了“龙虾劫”。   短短一个月时间,仅江西省就发生3起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食物中毒的不仅有小餐馆,也有大酒店,甚至还发生在政府举办的活动中,让原本因使用地沟油、不洁餐具声名受损的餐饮行业蒙上更深的阴影。   餐饮安全问题出在哪?   据宜春卫生部门检测,宜春市新东方酒店食物中毒事件已排除霍乱,也未检出沙门氏菌、金葡萄等致病菌。根据医院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此事件是一起食源性食物疾患。经过调查,会昌县庄口镇天和酒店发生的食物中毒的原因,当地卫生部门断定是食物受到污染。   针对瑞昌市龙虾节引发的200多人出现呕吐和腹泻,活动主办方之一、鄱阳湖龙虾协会会长张忠敏认为是由于天气因素,以及食用方法不当。当地卫生部门分析后认为是患者食用了过量的龙虾等食物,引起大肠杆菌超标,导致急性肠胃炎等病症。   南昌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副所长徐艳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食物中毒七成以上是食源性疾患,主要是因为摄入的食物受到致病的微生物污染。食物上有农药残留,以及放在冰箱里的生熟食物交叉感染,都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此外,食用了含瘦肉精的猪肉、发芽的土豆、没煮熟的四季豆等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徐艳刚说,餐饮业食品采购、储存和加工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没处理好都可能出问题。一些小餐馆贪图便宜,购买腐败、变质的食物,食物储存过程中的生熟交叉感染,烹饪过程中食物没煮熟、煮透等都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使用不洁炊具、餐具,以及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等也可能导致食物被污染。   市民该如何防范和应对?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慧俐说,夏季是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因为夏季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致使食物内细菌繁殖速度快,极易产生食物变质现象。   张慧俐说,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并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有可能是食物中毒。严重的食物中毒,还会出现发热、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她认为,严重的食物中毒患者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而较轻微的食物中毒患者,不要立即服用止泻药,让有害物排出体外。   徐艳刚说,食物中毒频发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无论是餐饮业经营者,还是广大群众,都应该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首先,一定要购买新鲜的食品,但新鲜并不表示无害。采购蔬菜类食品,还要防范农药残留,最好买稍微带点虫眼的蔬菜。而买猪肉,也要当心瘦肉精,颜色偏红、瘦肉很多,肥肉很薄的猪肉,购买时就要十分谨慎。其次,食物烹饪过程中,一定要煮熟、煮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95%以上的细菌都可以通过高温杀死。再次,不要轻信冰箱,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只能降低细菌繁殖速度,并不能杀死细菌。存放在冰箱的食物一定要生熟分开,加盖一层保鲜膜。此外,要注意炊具、餐具,以及餐饮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徐艳刚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要第一时间把患者送到医院治疗,并向当地的食药监督部门报告。同时,要控制好现场,因为,现场保护得越好就越容易找到食物中毒的原因。
  • 香港发布关于食物安全法的讨论文件
    2010年3月30日,中国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发布G/TBT/N/HKG/35号通报,公布一份关于食物安全条例草案的讨论文件。此文件旨在征求香港立法委员对于食品安全法提案的意见,其中还公布了公开咨询结果和商业影响评估(BIA)研究结果。该通报的批准和生效日期待定,提意见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31日。   香港政府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进行《食物安全条例草案》的制订工作,以加强立法管制食物安全。该草案的管制措施包括:   设立食物进口商和分销商登记制度   规定食物商须妥善保存食物交易记录,以提高食物溯源能力   授权订立条例,按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特定食物类别的进口管制 以及   授权主管当局作出命令,禁止输入和供应问题食物及命令回收这些食物。
  • 香港理工大在深圳建食物安全科研实验室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形势下,香港理工大学在高交会上发出的信息令人关注:该校将在深圳设立食物安全科研实验室,研发食品化学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实验室将于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实验室占地2000平方米,设施包括分析化学仪器、标准动物实验室、食品快速检测研发基地等,预计年底各设施到位并正式投入使用。具体开展的项目包括:与北京勤邦生物技术中心共同研发食品化学物残留快速检测盒、与北京雀巢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开拓中草药功能性食品、与香港政府及食品科技协会共同制订食品安全标准及认证条例。   昨日,记者在香港理工大学展区看到,不少市民对该校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表示极大兴趣。据介绍,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科研人员对食品中有害物质之快速检测技术拥有丰富经验。早前成功研发的生物传感器,能迅速检测出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的微量抗生素残留,荣获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深受全球两大奶产业的关注。   今年8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食物安全科研中心,成为全国首间由高校运营的食物安全中心,除发布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及创新科技外,更通过国际网络促进食品业、政府部门以及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水平,从而保障国民的饮食健康。此次在深设立的实验室,是该校食物安全科研中心的一家分支实验室,另外一家分支实验室在香港科技园。
  • 欧盟更新对食物中汞的公共安全风险建议
    12月20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中汞的主要存在形式——甲基水银和无机汞设立了每周允许摄入量。欧盟污染物专家小组设定无机汞的限量为4毫克/千克体重,与食品添加剂委员会设定的限量一致 而对于甲基汞,专家小组设定限量为1.3毫克/千克体重,低于食品添加剂委员会限量(1.6毫克/千克)。   对于经常摄入鱼类食品的人们,甲基水银的饮食暴露量可能超过允许摄入限量,包括孕妇也可能因摄入过多甲基水银而导致胎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产生影响。无机汞的毒性相对较小,广泛存在于鱼类和其他海产品中,因此过多食用这些产品也可能导致无机汞摄入量超出限量。欧盟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引起警惕。
  • 违法转基因食物已进入多地儿童食物链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惠氏&ldquo S-26爱儿素婴儿配方豆粉&rdquo 伊利&ldquo 胡萝卜营养米粉&rdquo 含有转基因水稻Bt63成分的米饭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日公布了在北京、武汉、广州,及香港等多个城市进行的食品抽样检测结果:在中国多地出售的婴儿食品、普通餐馆的快餐米饭,及加工米粉中,均含有转基因成分。面对如此大范围的转基因食品污染情况,绿色和平呼吁中国政府立即停止转基因水稻的 document.write('') 商业 document.write('') 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加强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研究,特别是针对婴儿及未成年人的食品安全研究;同时呼吁企业担负起为 document.write('') 消费 document.write('') 者提供安全食物的责任,立即下架和销毁相关问题产品,清查源头,加强监管。   绿色和平从2010年底到2011年4月份,在北京、武汉、仙桃、广州和香港等地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快餐米饭,及米粉进行了随机取样,共购买103份样品,并送至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0份样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具体情况如下:   1.本次检测随机抽取了27份婴儿食品样品,均在北京和香港的大型连锁店购买,品牌覆盖了惠氏、多美滋、雅培、雀巢、伊利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1份惠氏的&ldquo S-26爱儿素婴儿配方豆粉&rdquo 和1份伊利的&ldquo 胡萝卜营养米粉&rdquo 样品中被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   2. 绿色和平2011年3月在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和仙桃市等3个城市随机购买了55个米饭样品,结果显示:在武汉市江汉区取水楼小学,江夏区法泗小学和五里界中学等三所学校附近的5家饭店中购买到的5份米饭中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水稻Bt63成分。   3. 同时绿色和平在香港随机抽检了21份米粉样品,在这种南方消费者异常熟悉的食品中,发现由广东等内地加工并出口至香港的&ldquo 佳之选东莞米粉&rdquo &ldquo 满姨牌优质河源米粉&rdquo 及&ldquo 霸王花河源米粉&rdquo 等三个品牌的米粉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ldquo 英国皇家学会早在2002年就已经发布报告指出,婴儿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应该接受最严格的审查'&rdquo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说,&ldquo 但是从我们此次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国一些地方的婴幼儿和中小学生极有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食用了被非法转基因大米污染的食物,未成年人等脆弱人群因此也被迫暴露在了转基因食物的风险之中。&rdquo   在绿色和平公布此次调查结果当天,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薛堃博士分享了他最近的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对已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ldquo Bt63(华恢1号)&rdquo 与其对照品种非转基因水稻&ldquo 明恢63&rdquo 的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在蛋白质水平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非预期效应出现的可能根源,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ldquo 水稻是中国人一日三餐的主食,大米中的蛋白质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平均19%的蛋白质摄入量来源于大米,&rdquo 薛堃博士说,&ldquo 食品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国家迫切需要对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安全性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在明晰这些研究结果之前,国家应该对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决策慎之又慎。&rdquo   违法转基因水稻正在将人们的健康置于未知的风险之下,因此,绿色和平呼吁相关部门彻查违法流通的转基因水稻的源头,加强监管;同时呼吁中国政府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特别是针对婴儿及未成年人的食品安全研究;并且,谨慎对待转基因作物,尤其是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问题,在其安全性确定之前,暂停一切商业化进程。
  • 委员提案 聚焦食物入口前安全隐患
    食品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农田到餐桌”,纵横交错关系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与百姓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去年发生的“三鹿事件”给食品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极大关注,委员们针对食品安全的源头末节上书多件提案出谋划策,试图扫清食物入口前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保障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如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促进生长。但由于畜禽疾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畜禽养殖过程不科学、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欠缺,加上农村农科站人员不重视此类问题或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业知识相对欠缺,对滥用农用抗生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药物残留的认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农业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已相当严重。   尽管国内已制定“肉食品中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但至今未能得以有效实施,在控制农用抗生素使用和建立监控体系方面尤其存在不足,使药物残留问题在县乡村等基层单位愈加严重,已影响到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过度使用和滥用人类及畜禽类中抗菌药物,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及其适应性增强,使其或产生跨越物种屏障的能力,病原微生物由此很可能从动物传播到人类。   近年来,上海对农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散养户的不规范饲养行为,加大了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可能性,控制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迫在眉睫。   ◆委员开方 设立“门槛”,引导规范使用农用抗菌药物   刘艳等委员认为,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入手,加强农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农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必须予以限制和规范,制定农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应的管理标准 建立农用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系统和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标准体系,加快各级抗菌药物残留检验机构和技术队伍的建设,完善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监管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监控网络,定期进行药残及抗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力争将抗菌药物的残留危害降至最低。   对药物使用方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基层农科站、农技推广部门应与农药商家一起,主动为购买农用抗生素的农民提供教育培训 另一方面,生产厂家应提供通俗易懂的说明书,并在说明书上写明副作用 负责检验检疫的相关机构应当严格检测进入市场的农作物抗生素残留情况,建立准入机制,设立“门槛”标准,对于违规入市的产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对高效低残留专用于农牧业抗生素研发资金及人力等的投入,避免对医用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出现。   ◆市农委 建立兽药安全使用记录,加强基层人员培训   今年七八两月,市农委将对全市兽药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规范兽药使用行为,完善饲养日志、疾病诊疗记录和兽药使用记录,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完善统一的兽药安全使用记录,同时编制《兽药饲料使用指南》下发各养殖场。   在此基础上,上海将针对养殖单位实行每年告知承诺,今年由兽药饲料监管部门与养殖单位签订承诺书,告知养殖者安全使用兽药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违法违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同时还将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告知养殖户如何正确选择质量好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据悉今年将至少办两次优质产品宣传活动和技术讲座 开展兽医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的基层兽医队伍,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兽药,今年已计划分别对执业兽医和注册兽医师进行专业法规及技能培训。   在兽药制造企业方面,进一步规范兽药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将分别于上、下半年组织对兽药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重点清查企业的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牛奶生产链追溯环节的薄弱,导致“三鹿事件”发生后企业无法快速而准确地界定差错产品的责任环节以及产品范围,针对性地召回差错产品,加剧了事件的恶化。为食品生产建立可追溯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然而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科技、环保、法制等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各级不同部门负责食品链不同环节的模式,而这种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管理模式又易造成职责不清、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等问题,食品一旦发生问题,不易形成“追溯”。   ◆委员开方 运用导读(RFID)技术对食品安全全程监控   李飞康等委员建议,通过RFID等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监控。RFID技术,即导读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具有信息存储量大、识别迅速、标签不易损坏等优点,可以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全过程进行跟踪,可追溯到具体的动物个体或农场,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储存过程等中间环节,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来源清晰。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拟建世博食品物流RFID监控溯源系统   记者了解到,因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RFID技术在全市的食品监控中推行尚有难度,但有望为世博食品保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会同有关部门正抓紧制订世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拟在世博食品安全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在对供博食品进行监管过程中,还将运用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功能,动态监控入园各类食品的来源和流向。执法人员通过手持式办公终端移动设备,可现场追溯食品和原料来源,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根据市食品药监局的计划,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等初级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包装袋上将被要求佩戴RFID标签,这个标签犹如供博食物的身份证,将储存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消息,使产品包装和RFID标签随货物交易完整进入餐饮、零售或物流终端,以保证食品和原料能够追踪溯源。据悉,RFID技术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及有关标准也将在下一步实施方案的完善中得到印证。   市政协委员黄山明认为,尽管国内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机构和制度,但并没有建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难以有效地遏制食品领域中的不法行为。比如国家质检总局先后颁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等一系列文件,但这些法规都不能代替市场的随机检查和监督 目前虽然建立了立体性的食品安全体制,还有质监、工商、食监、消监(消费者监督)、医疗卫生等多层次的食品监督机制,但检查易流于形式,让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委员开方 设置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   黄山明委员认为,可在上海先行建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   他建议,在质监部门内专门设立针对食品安全的机构,该机构的督查人员主要为不坐班的食品安全“侦探”,其主要工作是上街随机抽查和食品化验,并及时将结果报质监部门。   同时,食品督查机构的食品安全检查对社会免费开放,鼓励人民群众加入督查。群众可以将认为有问题的食品拿到食品督查机构免费化验。对于查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向质监部门通报,并向媒体公布。   据黄山明介绍,在英国,消费者投诉是中国的四倍,政府大力支持近乎“苛刻”的消费者,使得假冒伪劣商品根本无法在市场露脸。因此他提议积极支持消费者打假,广泛利用消费者的监督资源,全面纳入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中。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动员社会力量,铺开监督网络   为了保证对餐桌、市场等食品安全“末端”的监督无疏漏,监管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建立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信息员队伍,发现问题,及时传报,迅速处置,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监管体系 监管部门同时设立了市民投诉举报专线,推出了多种奖励制度,并保持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形成了对食品安全不法行为有报就查,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有力地遏制了食品安全不法行为的猖獗蔓延之势 此外,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市民食品安全自我防患和自觉参与意识。   除了动员社会力量,相关监管部门也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监督抽检能力。在监管的时间段上,力求减少监管人员下班,无证摊点人员上班的交错盲点,针对夏季夜排档市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了“夜鹰行动”,改变了以往夜排档放任自流的情况。再如,在市场抽检资源的安排上,注意加强监督性抽检的工作力度,强调针对性,多用飞行抽检形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表示,将积极向人大、市政府法制办等领导机关建议,尽快制定颁布地方性食品安全法规,在立法中充分考虑设立随机性的食品督查机构和机制问题。
  • 食品包装标签黏着剂有毒 食物或被污染
    据“中央社”5月24日援引外电报道,由于包装用标签的黏着剂发现含有“高毒性”化学成份,超级市场的食物存在了可能被污染的风险。   根据一项研究,这个化学成份的毒性与汞、石棉和盐酸等级一样,可以渗透并污染食物。   报道称,在新鲜肉类、蔬果的包装和酱料瓶罐上,某些具黏性的标签上发现高含量的毒物。   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可导致器官衰竭,剂量高时甚至死亡,这对健康可能造成“特别严重的风险”。   先前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众多产品中发现的化学物质,可能会造成女性不孕、癌症、免疫系统失常甚至是神经问题。   欧盟严格的安全管制,规定某些材料不能直接与食物接触,但并没有关于标签黏着剂的法规。   报道称,24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材料化学杂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的研究显示,4个卷标黏着剂中的有毒化合物,可以渗透纸类与塑料包装,进而污染食物。   据报道,来自西班牙萨拉戈沙大学的研究员,对4种广泛用于食物标签的丙烯酸黏着剂进行研究,发现11种化合物质,其中4种会渗入包装。   渗入包装的4种化合物中,有3种毒性很低,剩余的一种则属风险最高的类别。
  • 美国业界支持纽约州采用儿童珠宝饰物安全标准
    最近,美国时尚珠宝及配饰行业协会(FJATA)宣布,正积推动纽约州议会在今年内立法,订明州内销售的儿童珠宝饰物必须符合美国国际测试及材料学会《儿童珠宝饰物消费品安全标准规格》(ASTM F 2923-11)。协会支持纽约州及其他州份采用该项安全标准,相信足以解决儿童珠宝内含镉的问题。罗德岛州是首个立法规定儿童珠宝饰物必须符合ASTM F 2923-11的州份,该州于2012年6月订立有关法例,但其他州份却迟迟未有跟进。   ASTM F 2923-11涵盖若干物品所含的镉、铅、镍及重金属,包括表面涂层、磁石、电池、注入液体的珠宝以及有扣项链。标准订明在儿童珠宝内使用镉的多项限制,包括以干漆膜重量计算,涂漆及表面涂层所含可溶性镉不应超过百万分之七十五(75ppm)。若一个儿童珠宝部件的总镉含量不超过300ppm,便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镉迁移测试。不过,若属细小的儿童珠宝部件(根据《美国联邦法典》第16 卷第1501.4部分的定义),其镉含量超过300ppm,便必须以特定的实验室测试方法进行镉迁移测试。测试中,每个部件的镉迁移量上限为200 微克。首饰的塑料部件须接受镉迁移测试,一如玩具须根据欧洲玩具安全标准EN71-3进行测试,测试中的迁移上限为75ppm。并非小型的金属或塑料部件,若其镉含量超过300ppm,必须进行另一项测试,以确定镉含量的迁移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项测试中,镉迁移上限为每个部件18 微克。   根据时尚珠宝及配饰行业协会的2013年纽约州立法策略,协会计划于1月与数名主要州议员合作,寻求共识把ASTM F 2923-11纳入及订为纽约州法例。协会表明,当取得共识后,纽约州议会消费者事务及保障委员会主席会按照承诺,在委员会内推动立法工作。法案可能引起州议会的环保委员会主席反对。不过,法案在州参议院通过并不困难,因为法案已两次在州众议院获得两党议员一致通过。
  • 聚焦环境与食品安全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集锦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7月26-27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会议开设生命科学、环境与食品安全、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三个专题的分会报告,以下是环境与食品安全报告集锦。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f0ae579-b1b2-4638-81c6-4a7c75eb9e3f.jpg" title=" 侯贤灯.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四川大学侯贤灯教授主持26日上半段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8a27391-d49d-44b7-861d-b791e93e118a.jpg" title=" 张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 张勇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水环境中PAHs、DOM环境行为荧光法原位研究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水环境中PAHs、DOM环境行为,以及内源性CDOM特性及其与PAHs的相互作用,如:荧蒽对中肋骨条藻生长过程中释放DOM特性的影响、铜绿微囊藻生长过程中释放DOM特性及其与芘相互作用、铜绿微囊藻胞内DOM光降解及对其与芘结合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环境中PAHs生物修复、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5c52664-873c-4065-b576-a69ed3572376.jpg" title=" 吕弋.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吕弋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发光传感与探针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是以固体材料表面催化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为基础,借助于多种气敏传感材料,发光强度与被测气体浓度成线性关系进行定量检测,成为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强有力工具之一。课题组以挥发性有机污染传感识别为目标,建立具有特异性或通用性的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件,并进行了一些催化发光机理方面的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发光传感与探针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6d8710a-d081-4c30-81c5-2eea5387a0fc.jpg" title=" 龚正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南交通大学 龚正君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光谱分析的表面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壳聚糖凝胶SERS基底用于爆炸物检测、胶带SERS基底用于爆炸物检测、口香糖SERS基底用于活体检测等内容。基于SERS的表面污染分析技术无提取液配制和样品预处理,仅需样品收集和检测,适用于现场表面污染物分析检测,检测速度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大幅度提高。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17fcb76-d0a4-4aef-b56a-d1fd9cc6a202.jpg" title=" 刘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刘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超越期待的创新——岛津全新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 /strong /p p   岛津近日在中国发布全新一代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MS-9030。得益于岛津独立研发的诸多专利技术,LCMS-9030提供优异的质量准确度、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在TOF部分,岛津开发了UF-Accumulation离子积累、UFgrating高场离子提取及iRefTOF等新技术,极大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d8e9e51-1ccd-460b-9e33-3469ef09ceb2.jpg" title=" 张睿佳.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山大学 张睿佳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代谢系统生物学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细胞代谢的影响 /strong /p p   课题组研究发现在新陈代谢方面,POPs引起细胞内糖代谢产物和三羧酸循环代谢底物显著变化(p& lt 0.05)。对糖酵解通路和脂肪酸合成通路上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分析,亦发现相关基因LDHA和FASN表达下调。综上所述,用代谢系统生物学方法分析POPs对人细胞代谢的影响,能为进一步理解POPs影响机体健康提供新的认识,更有效地设计干预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e421ca5-eefa-4b13-8f35-47bda3da324d.jpg" title=" 马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 马强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道题目:基于原位采样离子化小型便携式质谱的消费品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strong /p p   研究开展了基于原位采样离子化小型便携式质谱的消费品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综合运用纸喷雾、萃取纳升喷雾、毛细管弹状流微萃取等原位采样离子化技术,开发建立了玩具、化妆品、儿童用品等典型消费品中违禁抗生素、激素、塑化剂、过敏原等高关注、高风险、多类别、多组分化学污染物的系列快速检测方法,实现了化学风险物质的免样品前处理、高灵敏、高通量的现场快速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f7d03d2-f2fd-4e91-9ebd-8d1ba8b86ce8.jpg" title=" 徐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理工大学 徐伟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微生物快速检测质谱技术与仪器 /strong /p p   现有商业小型质谱仪局限于挥发性物质分析,课题组近年成功研发三代微型质谱仪,仪器实现高稳定、高灵敏度,尺寸减小,分辨率不断提升。第三代微型质谱仪离子源为真空等离子体离子源和敞开式离子源,采用连续大气压接口、差动真空设计,配合小型离子漏斗、正弦波频率扫描、四极辅助偶极激发等关键技术,在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快速检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中得到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3a8d48a-e98b-41c4-8120-332899a99600.jpg" title=" 古志远.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师范大学 古志远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色谱质谱应用 /strong /p p   MOFs组成多样、结构丰富,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孔道尺寸和修饰多种基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剂稳定性。课题组开展了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的研究,将其用于色谱质谱实现生物分子的识别与分离。报告列举了MOF纳米片色谱固定相高效分离异构体、MOFs纳米片引发酶失活的机理研究、MOFs纳米片用于质谱样品预处理等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40a6cb5-7562-4a19-b331-771da982014e.jpg" title=" 李春丽.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李春丽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高灵敏度离子源AEI在二噁英分析中的最新进展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赛默飞三重四极杆GC-MS/MS TSQ9000产品,高灵敏离子源(AEI)及其在POPs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赛默飞推出的三重四极杆GC-MS/MS系列产品方法包(Method Kits)。配置AEI源的TSQ9000 GC-MS/MS系统满足欧盟标准对食品和饲料中二噁英检测与确证的现行要求,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7cdcb38-eb18-4c02-aebb-8f32b67f5e19.jpg" title=" 谭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连理工大学 谭峰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被动采样-梯度扩散薄膜技术用于水中抗生素的原位采样分析 /strong /p p   课题组研究发现,NPC-Co多孔碳可作为DGT结合相材料,对氟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生素的结合容量及速率大,结合的抗生素容易洗脱。基于多孔碳的DGT原位采样实现对城市污水、海水中抗生素的测定,结果与主动采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城市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完全去除抗生素等污染物,污水排放成为水体抗生素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e20d582-5e89-4fcd-b70d-ff5a761a4edf.jpg" title=" 杨勇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杨勇杰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表征 /strong /p p   报告介绍“3+X”综合表征手段,大气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包含水溶性无机离子、无机元素、元素碳和有机碳,特征化学组分包含六价铬、PAHs/NPAHs、左旋葡聚糖。报告举例典型颗粒物扫描电镜的照片和能谱图,以及用环境空气 六价铬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北京城区大气颗粒物中的六价铬浓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5d9194d-76b1-430b-ab56-3be94c4e56b6.jpg" title=" 王晓春.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鞍山师范学院王晓春教授主持27日上半段的专题报告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5e391ca-cb5d-4f7b-ba7c-fa042ffa2ffa.jpg" title=" 周明_meitu_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东北师范大学 周明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生物质衍生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 /strong /p p   与大尺寸相同物质相比,纳米尺寸的物质展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碳纳米材料被用于设计和构筑先进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生物燃料电池。由于生物质相对廉价、大量存在、快速再生、容易获得和环境友好,近些年由生物质衍生的可持续碳制备碳纳米材料越来越吸引大家的注意。近期,课题组制备了不同种由生物质衍生的碳纳米材料,并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的构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ffff121-9a3d-48b9-bf34-36f4f114d501.jpg" title=" 李祖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工业大学 李祖光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农产品和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strong /p p   课题组制备了一系列低共熔溶剂,尤其是三元低共熔溶剂(TDES),建立了一种基于三元低共熔溶剂的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对有关提取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所得的花椒精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元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的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提取花椒精油的绿色高效的提取方法,有望将用于其他植物精油的提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73e824a-40cd-44af-81b8-52a14e797492.jpg" title=" 邱洪灯.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邱洪灯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高选择性色谱柱的制备及多环芳烃的高效分离 /strong /p p   为有效达到无机、有机阴离子和中性化合物的同时分离,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课题组制备了一类基于咪唑基团的分离介质。研究显示,咪唑基团的引入为疏水色谱固定相带来新的作用力,增强了色谱分离选择性 烷基链长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增强疏水色谱固定相对多环芳烃的色谱分离选择性 对阴离子在咪唑离子液体改性硅胶固定相的色谱分离选择性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74d0004-9031-4b5b-a03d-134201ad46c3.jpg" title=" 周焕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周焕英副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SBA-15改性基质在MALDI-TOF-MS小分子化学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课题组以介孔材料SBA-15和MALDI-TOF-MS常用基质α-氰基-4-羟基肉桂酸(CHCA)为前体,通过对SBA-15表面材料进行化学修饰,合成了适于MALDI小分子检测的SBA-15改性新基质。该基质在分析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分析物的离子化,而且大大降低的基质对小分子测定物质的影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类基质对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莱克多巴胺、多种有机磷类农药、喹诺酮类兽药等小分子化学物质检测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c1335d7-f49e-40d8-8f50-694f2b41d87f.jpg" title=" 宋大千.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吉林大学宋大千教授主持27日下半段专题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0103aae-39e6-4ae7-b3b0-b24dda676fda.jpg" title=" 商海波.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延边大学 商海波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GLME/GC-MS快速分析食品中农药残留 /strong /p p   气液微萃取仪(gas-liquid microextraction,GLME)工作原理与气相色谱相似,适用于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的快速分析,所需样品量少、萃取时间短,可减少难挥发性成分对色谱柱及进样口的污染。报告介绍GLME技术在检测食品农残的应用,可实现一步萃取蔬菜中残留农药,一步萃取水果中残留农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d72cdf9-111c-48ed-b652-d988161367c7.jpg" title=" 马品一.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吉林大学 马品一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阴离子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strong /p p   基于类花菁和荧光素母体,课题组合成了两种分子荧光探针,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对待测离子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利用ESI-MS、NMR等实验方法,并结合DFT和TD-DFT理论计算,对于发光机理进行研究。成功将探针应用于食品、环境、活体细胞和动物成像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4b7600a-bbe2-4fcd-882c-3429eb21cd00.jpg" title=" 严吉林.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苏州大学 严吉林副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自由基的荧光检测 /strong /p p   课题组通过简单的混合(非共价交联),建立了具有荧光ON/OFF的比例荧光检测体系。体系构建简单方便,检测灵敏度较好,信号的重现性优于单波长定量方法,更实现传单过程中伴随颜色变化,通过目视采集信号的进一步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aa19d40-0052-405e-94aa-c46a5fde046b.jpg" title=" 刘琦.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南大学 刘琦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核酸框架的可控信号放大 /strong /p p   核酸框架空间分辨率极限为0.34nm,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高度可控、易于修饰等特点。课题组开展基于核酸框架的定价组装和可控放大研究,发展了占位策略解决因捕获链自杂交形成聚体,以及重复核酸框架结构构建策略 实现基于核酸框架结构实现定价态组装,长链cfDNA的电化学检测信号可控放大,检测限提高与检测动态范围调控。 /p
  • 卫生部通报2010年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
    2010年8月12日,卫生部办公厅下达关于2010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具体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0年第二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58起,中毒1945人,死亡58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24.7%,中毒人数减少36.5%,死亡人数增加20.8%。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一)按月份报告情况。   第二季度,5月份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39.7% 6月份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数的43.1%。   (二)按中毒原因分类情况。   第二季度,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36.2%、中毒人数的60.0%,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6.9%。   与2009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38.2%和44.6%,死亡人数不变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38.9%、55.9%和22.7%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不变,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3%和73.7%。   (三)按食物中毒场所分类情况。   第二季度,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3.4%、34.2%和81.0%。   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3.1%和34.2%,死亡人数减少1人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2.5%和30.7%,死亡人数增加17.5% 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36.4%和8.9%,死亡人数减少2人 发生在其他场所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3.1%和68.8%,死亡人数增加6人。   (四)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第二季度,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11起,中毒620人,无死亡 其中7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423人中毒,无死亡。   微生物性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其报告起数的45.5%、中毒人数的44.0%。   与2009年同期相比,学校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1.4%和29.1%,死亡人数减少1人。   (五)剧毒鼠药中毒情况。   第二季度,全国共报告剧毒鼠药中毒3起,中毒10人,死亡7人,病死率为70.0%。剧毒鼠药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27.3%、6.8%和41.2%。   与2009年同期相比,剧毒鼠药中毒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减少18人,死亡人数增加5人。   二、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一)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3%和73.7%。其中仍以毒蘑菇中毒为主,共发生6起,26人中毒,20人死亡,病死率高达76.9%,其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的34.5%。随着夏季来临,各地陆续进入雨季,是有毒蘑菇生长及有毒植物果实成熟的季节,容易发生群众误食。   (二)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200.0%和347.1%,死亡人数增加3人。主要是由沙门氏菌、腊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微生物引起。进入夏季以来,气温普遍升高,适合各种细菌生长繁殖, 食品易于腐败变质,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发生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三)按中毒发生场所分类,本季度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3.4%、34.2%和81.0%。主要是以加热温度不够、食物污染或变质引起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误服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为主。此类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农村地区,与当地群众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而且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常常不能及时就诊,容易造成死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入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夏季食物中毒事件防控,切实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工作。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要通过广泛宣传,使群众掌握鉴别常见有毒动植物的科学知识。暑假期间,要做好预防儿童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儿童因自行采食野果等导致的中毒事件。   (二)6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各灾区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卫生、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协调相关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受灾乡村和灾民转移安置点开展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和执法监督工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指导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工作,确保灾区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有效预防灾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为拯救1.88万亿元的食物损耗,哪些仪器将大显身手?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中国食物与营养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主持发布《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王加启所长(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供图)首先,报告全面分析我国食物生产与营养供给,2022年我国食物生产与营养供给呈现食物生产稳中有升、主要食物进口减少、营养供给持续改善等三个特点。其次,报告从数量、营养、经济等多个层面对我国食物损耗浪费情况量化评估,我国食物损耗浪费率约为22.7%,损耗浪费的食物量可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折合经济损失高达1.88万亿元。报告中,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提出了政策建议:要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食物系统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依靠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动植物蛋白供给;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减少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损耗;三是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减少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四是依靠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意识。据报告称,谷物、蔬菜、水产品和水果位于浪费率最高的四类食物。 相应地,市场对于这四类食物的保鲜、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的需求将增加,气调保鲜,冷链相关的设备、检测仪器也将迎来大显身手的机会。基于本次会议,可以预见,未来政策将鼓励研究人员开展“降低农产品损耗,在线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品质”方面的研究,相关仪器与设备需求也会增加。在本次会议中,饿了么即时电商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联合课题组发布了《餐饮外卖营养健康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餐饮服务从关注解决温饱向关注营养健康转变,报告从八大营养健康消费趋势显示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这八大趋势为:饮食丰富度增加,全谷物和杂粮食品流行,低卡食品受追捧,注重水果摄入,膳食补充剂消费大涨,水产品消费稳增,饮品减糖化,减盐意识增强。从此份报告中可推测,未来与全谷物、水果、膳食补充剂、水产品检测相关的仪器市场需求也会增加。附:会议简介本次会议以“强化营养导向、贯通食物产业链”为主题,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承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家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田建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等领导出席会议,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王晓举主持会议。仪器信息网全程参加并报道此次会议。
  • 欧盟更新对某些进口饲料和食物的官方控制力度
    2013年6月26日,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 618/2013已经发布。该条例修订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加强某些进口非动物源饲料和食物的官方控制的力度的法规(EU) No 669/2009的附件1。新规从2013年7月1日起生效。   欧洲议会提出了委员会条例(EC) No 669/2009关于加强对非动物源的饲料和食物进口的官方控制力度的规定。该条例的第二条列举了应加强官方控制的产品清单,并公布了物理检查和明细核对的频率。该清单是根据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通报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和兽医办公室(the Food and Veterinary Office)对第三方国家的核查结果,以及非动物源的饲料和食物托运货物的季度报告建立的进行定期检查的目标清单。   该实施条例商定了尼日利亚的干豆进口的修订案,暗示了将会有新风险的出现,将授权加强官方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也应提高对清单中的商品的官方控制频率,特别是来自同样信息源时对相关联盟法规有较高不符合率的,应授权加大官方控制力度。比如将来自中国的芸苔(西兰花)列入清单。   完整的清单可以在法规(EU) No 618/2013的附件1中找到。不仅是官方控制频率的加强,还有控制频率的下降的修订都在附件中列明。
  • 卫生部通报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卫办应急发〔2012〕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2年第二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51起,中毒2227人,其中死亡31人。与2011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10.5%,中毒人数减少16.2%,死亡人数增加29%。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一)按月报告情况。 月 份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4 14 1165 2 5 17 861 5 6 20 201 24 合 计 51 2227 31   第二季度,4月份报告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2.3% 6月份报告的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9.2%和77.4%。   (二)按食物中毒原因分类情况。 中毒原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微生物性 20 1578 0 化学性 4 107 5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 20 312 22 不明原因或 尚未查明原因 7 230 4 合计 51 2227 31   第二季度, 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各报告20起,均占总报告起数的39.2%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报告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70.9%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71.0%。   与2011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5.9%和9.5%,死亡人数减少9人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增加53.8%,中毒人数减少27.4%,死亡人数增加13人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3起,中毒人数减少57.9%,死亡人数减少1人。   (三)按食物中毒场所分类情况。 中毒原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微生物性 20 1578 0 化学性 4 107 5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 20 312 22 不明原因或 尚未查明原因 7 230 4 合计 51 2227 31   第二季度,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9.2%和67.7% 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7.6%。   与2011年同期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2起,中毒人数增加72.5%,均无死亡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3%、64.1%和4.5% 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减少1起,中毒人数减少23.5%,死亡人数增加1人 发生在其他场所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与去年持平,中毒人数减少32.1%,死亡人数增加2人。   (四)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中毒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集体食堂 9 1061 0 家 庭 20 309 21 饮食服务单位 10 483 3 其他场所 12 374 7 合 计 51 2227 31   第二季度,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15起,中毒1383人,死亡2人 其中9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1061人中毒,无死亡。   微生物性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其总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的60.0%和72.7%。   与2011年同期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增加5起,中毒人数增加728人,死亡人数增加2人。   (五)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中毒原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微生物性 9 1005 0 化学性 1 85 1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 3 259 0 不明原因或 尚未查明原因 2 34 1 合 计 15 1383 2   第二季度,全国无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   二、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   (一)第二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70.9%,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主要中毒原因为毒蘑菇、野生蜂蜜、未煮熟豆浆、未煮熟四季豆、发芽马铃薯、苦瓠子、草乌、藜芦等中毒。4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均为亚硝酸盐中毒。   (二)第二季度, 按食物中毒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其中,有毒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3起,死亡16人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2起,死亡3人 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件1起,死亡2人。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入夏季,食品容易发生污染和变质,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各地卫生部门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二)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夏季高发,也是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地区要针对当地群众采食野生植物和蘑菇的习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识别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的能力,防止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宣传食物中毒自救互救措施,以降低病死率。   (三)进入夏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加强对公共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工作,有效预防灾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暑假期间,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加强预防儿童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儿童自行采食野果等导致的中毒事件。9月份开学后,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易呈高发态势,各地卫生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指导,有效防控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 国办发文: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意见》提出3方面14项重点任务。一是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加快育种创新,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意见》要求,要强化保障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食物开发,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用地政策,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为推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有效促进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开发,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保粮为基,统筹开发。坚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挖掘新型食品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生态优先,绿色开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创新驱动,高效开发。加快构建与食物开发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培育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食品,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全链打造,深度开发。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伸食物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提升产供储加销全产业链韧性和弹性,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强化监管,安全开发。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健全相关标准,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加强食品特别是新型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要素聚集,合力开发。统筹各方力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多元化食物开发领域集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到2027年,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普遍树立,食物来源渠道得到有效拓展,森林、草原、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物产业稳步发展,构建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到2035年,食物产业链条健全完善,食物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面建成,食物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一)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有力有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步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棉花和糖料生产能力。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提升奶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和冷凉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调优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现代果园。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分品种供需平衡分析,引导合理安排生产。(二)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因地制宜扩大油茶、油橄榄、仁用杏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行动,建设高标准油茶生产基地,改造提升低产林。稳定核桃、板栗、枣类种植面积,建设特色鲜明、集中连片、链条健全的优势产业带。积极发展林果、竹笋及可产饮料调料的经济林。规范发展林下种养,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等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开发新型森林食品。(三)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建设优良饲草种子田和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地,加快苜蓿等饲草业发展,保障肉牛、肉羊和奶牛等饲草料需求。加强天然草原修复治理,推广免耕补播改良技术,实行草畜平衡、划区轮牧。合理开发南方草山草坡,探索推广豆科与禾本科饲草混播混收混贮模式,扩种多年生饲草。发展青贮饲料,有序推进秸秆养畜,实现“秸秆变肉”。(四)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科学开发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加强深远海养殖关键设施装备研发,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建造,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加快培育深远海养殖当家品种,配套发展加工流通业,全产业链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制定实施全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稳定基本养殖面积。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有序发展近海养殖和捕捞,稳妥推进远洋渔业新渔场新资源绿色可持续开发。建设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发展沿海渔港经济区。(五)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拓展食物开发新空间。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加快发展集约化育苗,发展基质、水培等无土栽培,在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建设植物工厂。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引导养殖设施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引导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有序向养殖主产区转移,健全冷链加工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改造升级传统养殖池塘,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模式。实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在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探索科学利用戈壁、荒漠等发展可持续的现代设施农业。新增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一般耕地应按规定落实占补平衡。(六)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积极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稳慎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加快藻类食物开发,发展海带、裙带菜等食用海藻。(七)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强化食用菌功能育种和定向育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菌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改造提升食用菌生产设施,引导经营主体运用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推广高层、工厂化等生产模式。引导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开发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开展菌渣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加快饲料替代、有机肥等产业化应用。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八)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聚焦基础前沿领域,加强原创性研究。研究新型食物资源开发和数字监测技术,尽快突破微生物组学、大数据、材料科学与智能制造、食物营养品质智能评价等前沿技术,推进科技与食物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膳食营养健康大数据,加强食物营养与健康因子作用机理研究。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向食物科技领域倾斜,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九)加快育种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构建与食物开发相适应的种业创新体系。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利用体系,加强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林草、海洋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木本粮油、设施蔬菜、特色畜禽水产、优质饲草、经济林果、优良菌种等种源攻关,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加强现代化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支持木本粮油、设施蔬菜种苗和草种生产基地建设。(十)构建食物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与食物开发相关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食品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食物开发创新平台,研发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培育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和产业带动力的食物开发科技企业。加快攻克木本粮油采收、设施蔬菜育播收运等食物开发关键装备瓶颈,研发推广丘陵山区适用机械、设施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装备及林下作物专用机械。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十一)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在果蔬、畜禽和水产品等主产区布局加工产能,强化产地预冷烘干、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引导乳品企业发展奶酪、乳清等产品加工。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开发低脂食品,利用加工副产物开发稻米油、胚芽油和蛋白饲料等产品。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完善产地冷链物流重要节点布局和服务网络。改造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在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建设销地冷链集配中心、主食加工基地等。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业态模式。(十二)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聚焦食物资源开发,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引导生产、包装、物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集团,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掘中华传统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科学发展食药同源产业、林药产业。(十三)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制修订农兽药残留、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标准。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普及新型速测技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和全链条管理,扩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建立健全与食物开发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好新型食品安全性评估,强化全过程监管。(十四)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深入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开展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科普宣传,引导居民减油增豆、增禽增奶,增加蔬果、水产品及全谷物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开展产销衔接活动,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持续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公共食堂入手,促进食物生产、加工、消费各环节节约减损。五、强化保障措施强化融资、保险等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食物开发,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支持生物育种、智能设施研发等。鼓励地方推进农业设施、活体畜禽和水产等抵质押融资,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开发企业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开发新型食品。完善用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国务院办公厅     2024年9月12日
  • 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通知
    为进一步促进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全面践行“大食物观”的指导思想,持续提升食品科技创新和战略安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共同主办,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 即将于2024年5月16-17日在中国 北京召开。赞助单位:登赫(上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古井集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民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的动物蛋白来源面临着环境压力、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动物福利等挑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安全、可持续的新蛋白肉生产途径,以应对全球食品有效供给与安全保障。发展以细胞培养肉、微生物蛋白肉为代表的替代蛋白,完全契合了“大食物观”指导思想,是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蛋白要能量的重要体现,以大食物观指导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我国整体食物供给与科技战略安全,并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食品领域融合了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食品科学、微生物学等众多颠覆性前沿技术,需要开展大量的原始创新工作,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聚焦点。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共同举办“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将设置食品生物制造、食品感官科学与口腔加工、精准营养、高新技术、智能加工装备、食品安全大数据、智能化和绿色食品包装等未来食品科技创新议题,并围绕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肉、植物蛋白肉以及上下游等研究最近进展及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讨论,重点围绕细胞工厂构建、低成本规模化培养等,探讨替代蛋白发展的研究趋势,通过展示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替代蛋白产业和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本届论坛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初定在2024年5月16—17日,地点:中国北京。审核通过的参会代表论文将优先在《食品科学》(EI收录)、《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Journal of Future Foods》、《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共6本杂志正刊上发表,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并踊跃投稿、展览展示。一、组织委员会荣誉主席: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主 席(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赵 燕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王彦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闫文杰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主任唐 洁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曹际娟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任 健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郝建雄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院长副主席(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李 健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 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饶 瑜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婷婷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晓兰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刘金龙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委 员(按主办和共同主办单位排序):孙 勇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执行主编刘 莉高级工程师:《肉类研究》杂志执行主编、《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杂志执行副主编、《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副主编王 蓓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刘慧琳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孙啸涛副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陈祥贵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吴 韬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邢亚阁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黄玉坤副教授: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系主任姜爱丽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冮 洁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煜波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 冰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蒙月月讲师: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春丽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邓永平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赵丹丹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宁亚维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韩俊华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李巧玲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朱 宏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王世杰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王志新教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崔 玥讲师: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食品系主任二 、会议内容(一)会议主题大会报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分组议题:1.食品生物制造(1)合成生物学与食品资源;(2)酶工程与食品质量改良;(3)发酵工程与食品酿造;(4)优良食品微生物菌种选育与制备;(5)基因工程与食品安全;(6)食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2.替代蛋白技术(1)植物源替代蛋白及产品开发;(2)微生物替代蛋白制造;(3)生物发酵技术与细胞培育肉; (4)替代蛋白加工的创新与可持续性;(5)细胞工厂在大规模细胞培养的应用;(6)替代蛋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及展望。3.食品感官科学与口腔加工(1)感官测量与评价;(2)感官体验与感觉知觉;(3)分子美食;(4)食品的物理特性与动态感官的关系;(5)仪器测量与人类感官的关系;(6)感官反应、饮食行为与营养的关系。4.精准营养与疾病预防(1)大队列、大数据与精准健康;(2)个体化营养与疾病预防;(3)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食品;(4)精准营养与免疫功能强化;(5)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6)精准营养应用前景展望与相关政策制定。5.食品加工高新技术(1)食品3D、4D打印;(2)预制菜加工;(3)食品物理加工及工程化技术;(4)分子食品制造;(5)可持续和绿色制造技术;(6)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和功能的纳米技术。6.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1)食品数字化设计和工艺优化设计;(2)食品生产智能管控;(3)食品制造装备智能化;(4)食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5)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6)食品智能制造加工系统的研发。7.食品安全大数据与检测技术(1)食品安全单分子检测技术;(2)食品安全溯源技术;(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4)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5)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上的应用;(6)区块链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8.智能化和绿色食品包装(1)食品包装的绿色材料和绿色制备技术;(2)外卖食品和生物活性传递的创新包装;(3)食品的活性包装、智能包装或组合包装;(4)互联网+电商新型食品物流技术集成示范;(5)食品智能化包装与贮运;(6)应急救生食品创制技术。9.食品交叉学科研究(1)食品新原料、新成分的探索;(2)药食同源动植物、菌物功能研究;(3)食品危害物筛查与防控;(4)食用农产品损耗最小化;(5)食品摄入、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系统研究;(6)食品消费科学。特设专场:青年学者专场博士生专场硕士生专场注:本论坛同时安排论文海报张贴。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口头报告和海报张贴,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二)会议形式(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3)论文海报展示(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三)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三、会议论文1、论文范围及要求: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请严格按照杂志撰稿要求和投稿模板撰写。《食品科学》(EI 收录)投稿:请登录网站 www.spkx.net.cn 投稿;《Food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投稿:请登录网站www.sciopen.com/journal/2097-0765投稿;《Journal of Future Foods》投稿:请登录网站www.editorialmanager.com/jfutfo投稿;《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投稿: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投稿;《肉类研究》投稿:请登录网站www.rlyj.net.cn投稿;《乳业科学与技术》投稿:请登录网站www.dairyst.net.cn投稿。2、论文发表费:审核通过的稿件按书面录用通知缴纳版面费。3、投递会议论文的代表,请先将论文通过六本杂志在线采编系统投递并获得稿件编号后,再及时进行会议注册,并将稿件标题、编号填入注册信息中。四、会议费国内:在职人员: 2400元/人。普通在校研究生: 1600元/人,不含在职攻读学位人员。国际:在职人员: 500美元/人。普通在校研究生: 250美元/人。注:会议期间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会议费包含注册费、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费,不包含论文发表费。五、会议重要信息1、会议重要时间:会议论文征集截止日期:2024年5月10日口头报告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4月25日论文张贴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4月25日会议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5月10日2、会议举办地点:中国 北京六、汇款事项请参会代表收到正式邀请函(纸质版或电子版均可)后,尽快将会议费汇至中国食品杂志社,以便大会日常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汇款信息:银行汇款:户 名:中国食品杂志社 行 号:102100004927开户行:工行阜外大街支行 帐 号:0200049209024922112七、会议招商招展会议赞助 会场展览 会刊广告联系人:杨红 电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传 真:010-83155446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八、会务组秘书处:朱昱琳、袁月电 话:010-83155446/47/48/49/50-8066,8030 传 真:010-83155436E-mail:meeting@chnfood.cn九、报名方式1. 网上报名:登录我刊网站https://hy.spkxnet.cn/jff/index.jsp,点击进入会议主页进行网上报名。会务组收到报名信息后,会尽快向参会代表电子邮箱发送电子版邀请函,如需要邮寄纸质版邀请函,请务必回复邮件联系会务组并在注册信息中准确填写电子邮箱、详细地址及邮编、电话号码。2. 参会代表可添加第一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QQ群:【637171917】,以便及时接收会议最新通知。
  • 五分钟,芯片“抓”出食物致病菌
    一分钟,就能检测出牛奶中到底含多少真正的蛋白质 五分钟不到,就能检测出食品中的致病菌含量是否超过安全“警戒线”!昨日下午,在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记者见到了刚问世的“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俩兄弟,研究人员介绍说,别看它们外表朴实、个头也不大,未来,它们将携手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无穷的潜力!   检测牛奶“真蛋白”一分钟可出结果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衡量其营养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中,还分“真蛋白”和“假蛋白”。   “目前,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是‘凯式定氮法’,这个方法不能直接检测牛奶中的蛋白质成分,而是通过测总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这就有了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非蛋白成分造成蛋白质含量虚高的漏洞。”中科院智能所的余道洋介绍。他负责的攻关项目,研制出一种基于荧光技术的牛奶蛋白含量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器。记者看到,小小的样机还没普通微波炉大。十余个牛奶样品倒进比色皿,加入荧光指示剂后,启动机器,不到一分钟时间,自动打印出一份蛋白质含量多少、是否达标的“报告单”。   “检验原理是通过荧光指示剂与液体中的真蛋白质结合,在光的激发下产生强烈的荧光,测试结果不受三聚氰胺、尿素等含氮物质的干扰,并且能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反推出真正蛋白质的含量。 ”余道洋说,以后完全可做成同时检测1、2份样品的手持式仪器,常喝牛奶的家庭也可备上一个,随时检验。   食品致病菌是否超标五分钟就能确定   一盘麻婆豆腐里的致病菌是否超标了?用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5分钟就知道结果。   杨良保博士在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介绍,“核心不在机器,在那个只有指甲盖五分之一大小的芯片上! ”在芯片上滴一滴从食品中取样的液体,芯片中的“小抓手”们就能迅速“抓”住食物样品中的致病菌,连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电脑显示屏上5分钟之内就会初步给出食品是否“安全”的判断。目前,这台快速检测仪器已可实现对正常食品中的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等多种致病菌的检测,稍加改造,还可用于水体中各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芯片的研制成本很高,但今后如批量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一个芯片不过块把钱,能检测的致病菌种类也更多。 ”杨良保说。
  • 践行大食物观 2024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5月17-1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分会和北京食品学会主办,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和北京食品学会承办。开幕式上,分会理事长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朱明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科技大学李铁军校长、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王增利主任分别致欢迎词。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本次学术会议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主论坛环节,3位院士和5位专家分享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演讲题目: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化研究30多年庞院士回顾了过去的困难岁月,将这三十年分为五个阶段: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碳同位素质谱法,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质谱。庞院士也鼓励在场的学者要学会团结团队,遇到困难要有解决困难的决心,有攻克难关的智慧,凝心聚力,排除万难,不断把研究推向深入。金征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演讲题目:颠覆性技术融合驱动食品行业变革金征宇院士提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在1995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最早提出了“颠覆性技术”的概念,最早面向商业领域被首次提出,主要定义为“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但随着其认可度越来越高,概念也逐渐扩展到科技发展等领域。他认为食品感知科学与技术、食品智能制造、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食品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食品、食品碳捕获与封存、食品安全区块链技术、食品微流控芯片技术、食品仿生学、食品精准营养、食品3D打印技术和纳米技术都属于颠覆性技术。金院士直言,虽然食品行业看起来不错,也应该居安思危:近三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在徘徊,说明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去消费新鲜的食品,而排斥或者说对加工的食品有所担忧,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现实数据在那里摆着。另外,每年的315晚会,好像把食品加工业放在火山口一样。 而且,以初加工为主的食品的产业大概超过60%。而食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健康,这与感知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现在其他行业的工厂都在想办法减人,甚至出现了黑灯工厂,相信未来智能制造会深刻地改变食品行业,而现在的真实教学中,有多少课程与智能制造相关呢?在讲到食品安全区块链技术时,他分享了“信息全流程共享”的定义:农户、认证机构、加工销售、物流仓储等角色加入区块链后,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一致性、可追溯等特点,构建政府监管、企业主体、第三方机构联盟,实现信息全流程共享,并认为,区块链系统能够对数据的产生、交易、流转、计算、分析、应用等过程留有不可篡改的记录,可把食物生产到售卖的“绿色履历”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轻松实现溯源。金院士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是未来食品科技的核心竞争,全球食品科技创新已从单一环节的创新转变为全产业链的链条式交叉融合创新。聚焦世界前沿科技的创新发展,颠性技术的不断融合将为食品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定义食品行业的新趋势,助力食品新资源挖掘,强化食品资源加工利用,促进拟人化食品多维度感知,推进精准化食品营养健康定制,改变食品行业结构布局等。他认为食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随着人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总体而言,食品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使命感,兴趣爱好,创新环境,政府企业投入和研究人员不懈努力。薛长湖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演讲题目:海洋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薛长湖院士用数据说明水产品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的不可或缺性:水产品为国民提供了30%的动物蛋白,3000种动物源食品营养最丰富的前7类食品均为水产品。薛院士提及自己思考了很多年的问题:什么是高品质水产品? 野生的大黄鱼可以卖到1000元/斤,而养殖的大黄鱼只能卖到50元/斤。再比如海参,15000元/斤的海参与1000元/斤的海参,用什么来描述品质的区别呢?很显然,吃了野生的大黄鱼,并不一定活得比别人更久一些。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实际上还没有触摸到其本质。很多的研究跟产业之间的距离很大,是因为我们对品质的认同不清楚。同时,薛院士也分享了自己及团队的研究成果, 以及正在思考的方向。罗云波教授(北京食品学会/北京工商大学) 报告题目:食物观与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罗云波教授在演讲中详细论述了大食物观的概念和提出背景,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食物资源开发与未来食品,贯彻大食物观的支撑保障。列举了对青藏高原青稞的新发现,耐盐碱水稻的开发,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发现案例。他认为要贯彻大食物观,要落实以下几个措施:一个是政策法规方面,需要连续的保障来促进政策的稳定,政策的扶持和支持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新型食品资源的安全性评价,不仅仅是农兽药的残留,还有一些生物毒素。开发新型食物资源,首先是要评价其安全性,确保其安全性,其次是功能性。另外,在管理模式方面,要做必要的调整,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必然带来传统管理的一些颠覆性的改变,来适应新的发展。政府部门在促进新技术的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尤其在保健食品,新食品原料、特医食品等领域,并介绍最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都是以促进其发展作为前提的。大食物观对今后我国食物供给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在当前的农产品国内外供求关系和国际贸易格局下,大食物观开辟了农业领域新赛道。罗教授倡导,应当以科技为依托,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做好政策扶持和技术储备,因地制宜,迎头赶上。江连洲教授(东北农业大学)演讲题目:粮油产业发展现状与科技需求江连洲教授认为中国的粮油产业发展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如果想从粮食大国走向粮食强国(或食品强国),亟需突破一些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他从粮油食品的发展现状、科技需求、未来展望三个部分作了介绍。其中谈到了如何建立危害因子检测体系是未来的科技的需求。第一,根据粮油食品中主要危害因子,要研究结构特征与危害因子识别机理和传感界面对危害因子检测理论。第二,面对粮油伪劣产品(地沟油、塑料米、发芽麦、过期油、霉变豆)需要健全粮油食品质量标准,健全粮油食品防伪与监管流程设计,建设粮油产品溯源信息系统。赵谋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报告题目:核桃改善记忆肽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应用赵谋明教授提出,现在一些白领,由于压力大,睡眠不足,记忆力也在衰减。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会面临记忆功能下降的问题,如何开发一些产品,能够预防记忆力衰退和老年性痴呆,这是食品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团队筛选了很多种原料进行对比,包括核桃、花生、海洋鱼、芝麻等,并列出了已经发表的论文,发现核桃和海洋鱼是改善记忆力的最好原料,核桃肽在不同的记忆损伤模型中均具有良好的改善记忆功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挖掘了多条核桃改善记忆肽如LR和LPI,LR和LPI能够被吸收进入体内并穿透血脑屏障,从而发挥改善记忆的功效。以精氨酸肽为导向,可定向制备具有改善记忆功效的肽,斑马鱼模型可作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动物模型对改善记忆肽进行高通量筛选,然而,更多的改善记忆肽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涂宗财教授(南昌大学)演讲题目:我国传统发酵鱼制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国家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及,涂宗财教授在演讲首先介绍了发酵鱼制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市场潜力,常见发酵鱼产品有臭鳜鱼、糟鱼、酸汤鱼和鱼露,加工技艺成熟于唐—清朝时期。其次,深入分析了传统发酵鱼制品产业现状和问题,问题包含品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工业化装备不足,自动化程度低,智能制造刚刚起步等。他认为发酵鱼产业也要大力的发展产品质量和品牌的溯源,工业4.0时代将实现发酵鱼制品的智能化和标准化生产。分论坛掠影厂商风采(不分先后)食品加工企业展出的产品本次会议汇集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行业的专家学者,不仅使参会学者了解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促进和加强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的交流,加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联系。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简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于1979年在杭州市正式成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是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的国家会员。作为学术性、综合性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社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广泛团结、组织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促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繁荣发展,加强农业工程的普及与推广,加快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农业和农业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参谋和助手,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自2005年开始举办。至今全国已有十几所高校的食品学院承办该学术年会。
  • “食物嗅嗅”能嗅出啥?
    p   食品安全乃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丑闻事件、因问题食品而致病的案例不计其数,不仅对人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让其遭受病痛的折磨,还大幅增加了政府在了公共卫生、医疗救护方面的开支。所以长久以来,欧盟在食品安全领域倾注了很多的人力和资金。 /p p   在当前,对于食品样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只能在实验室中依靠各种仪器设备才能完成。但样品需要运送至实验室,而检测仪器十分贵重,操作人员也必须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士,检测时间也通常要在24至48小时左右。这些复杂的程序和过长的等待时间使普通经销商或消费者无力对食品进行安全监测。 /p p   为了突破这一难关,2016年,由欧盟投资,荷兰瓦格宁根安全食品联盟(Trustfood stichting)与多国研究机构协力完成了新发明——食物嗅嗅(foodsniffe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3624499259194726289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5d8daa6-f03b-46a2-abca-916b0b1304c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食物嗅嗅 /strong /p p   食物嗅嗅只有A5打印纸大小,却内置了10个传感器和全硅集成芯片,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可以在短时内快速完成检测。检测结果将传送至用户的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的GPS定位系统能将检测结果和特定检测站点联系起来,并上传至中央监测系统。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什么样的用户需要它?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rong /p p   1. 过敏者:对部分食物过敏的人可以通过食物嗅嗅测试食物中是否包含特定致敏原,特别适合过敏者在旅途中或在一些食品安全信息不明的高风险地区使用。 /p p   2. 素食者或有机食品消费者:它可以帮助你测试食品中是否包含肉类蛋白或有机农业中禁止的农药残留。 /p p   3. 葡萄酒爱好者:食物嗅嗅可以通过DNA分析鉴定出葡萄酒中所含葡萄的种类。 /p p   4. 不愿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食物嗅嗅可以帮你检测出食物样品中多种转基因成分。 /p p   5. 食品供应商与销售商:食物嗅嗅可以为食品的生产环节保驾护航。食品销售商则可以在食品上架前,对其进行安全检测。 /p p   供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使用的食物嗅嗅专业版于2016年投入市场,供普通消费者使用的将会在一至两年后面世。 /p p   有了食物嗅嗅在手,简直像拥有了一座行走的食品安全实验室一样爽快,让你更加了解你的食物,吃得更健康、更安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关于食品安全,你还应该知道: /strong /span /p p   1.病从口入:超过200种的疾病是通过我们的食物传播的 /p p   2.在美国,每天发生二十万起食源性疾病,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p p   3.在工业化国家中每年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可能感染食源性疾病 /p p   4.在食物看起来、闻起来或尝起来腐坏之前,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细菌就已经可以让你生病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你的肉食是怎么变坏的? /strong /span /p p   生产过程: /p p   动物肉中自带的细菌在宰杀和生产过程中可以繁殖,鲜活动物体内的细菌越多,它的肉就会越快坏掉。 /p p   商店(销售环节): /p p   1.商店的卫生条件是否过关? /p p   2.浸泡在血水中的肉类会更快腐坏 /p p   家中 /p p   1.室温下或通过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变质的可能性更大,最好用冰箱冷藏解冻。 /p p   2.肉类在室温条件下腐坏速度加快4倍,由于肉中的水分膨胀破坏了细胞膜,细菌更容易滋生。所以解冻后的肉类,那简直就是细菌的天堂。要及时消费已经解冻的肉类,避免反复解冻又冷冻。 /p
  • 邀请函:食物中毒应急与检测主题网络研讨会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整体情况呈现“稳中向好”的格局。但是目前依然面临着超范围与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重金属污染等风险,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食物中毒事件。 为提高疾控系统实验室食物中毒理化检测水平,提升对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辑部、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食物中毒应急与检测主题网络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8日13:30举办。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达炜研究员,带来关于我国毒物的危害现状和食物中毒物质检测技术的精彩报告,莱伯泰科与安捷伦的资深工程师也将就食品中农兽残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和食品安全应急检测中的多平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注册参加研讨会。直播日程表专家介绍孙承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化学品安全问题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委员会中毒处置组组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职业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达炜201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药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化学危害因子非靶向筛查和靶向定量分析技术和膳食暴露评估和生物监测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5 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带教指导西部之光访学人员和进修人员多人次。乔三洋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有机应用工程师,熟悉快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凝胶净化等前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原理方法,具有丰富的中药材检测经验,负责中药、食品相关标准的前处理应用及方案开发。吕美玲任职于安捷伦科技中国市场部,主要负责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方法开发与项目合作。合作参与多项食品与环境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先后在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及食品分析检测等专业领域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关于莱伯泰科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056.SH)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专注于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立志为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疾病控制、材料研究等众多基础科学及行业应用提供实用可靠的实验室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发展至今已拥有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0余项,持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连续多年被业内媒体评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是全球范围内能将多种类和多功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全自动实验分析检测平台组合成全自动实验分析仪器系统的主要实验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公司拥有LabTech、CDS、Empore等行业知名品牌,在中国和美国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并在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中国香港、美国马萨诸塞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设有产品营销和服务中心。公司产品服务涵盖实验室分析仪器、样品前处理仪器、实验室设备、医疗设备、实验室耗材和实验室工程建设等,可为全球多种类型用户提供从实验室建设到样品分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累计服务客户近3万家。如需了解莱伯泰科的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www.labtechgroup.com/。
  • Ipsos:2015年食品安全报告出炉
    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重点关注哪些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要素?不同细分人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又有何差异?益普索(Ipsos)近期进行的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带你探究这些答案。 本次调研的主要发现有: 食品安全性是消费者在选购食品/外出就餐时最重要考虑因素;同时,食品健康性也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一个因素;结合近三年数据来看,消费者对总体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呈持续上升趋势; 家庭收入越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食品健康性与品牌重视程度越高;同时对餐厅食物安全性、食物健康性与就餐环境的重视度更高; 近六成消费者表示经常会关注食品包装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包装信息;同时,消费者对配料/营养成分表与绿色/有机产品标识亦较关注;对于食品成分信息,消费者对人工添加剂与是否转基因给予很高关注; 近九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持否定态度;整体上,近四分之一被访者表示会接受完全没添加剂但价格较高的食品;近五成被访者表示可以接受价格较高但完全无农药残留的蔬果; 而外出就餐时,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存在侥幸心理,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对于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有毒有害物质、食品过期变质、病/死牲畜肉问题、蔬果农药残留、地沟油与违规/滥用添加剂给予了较高关注;整体上,生鲜-肉类/水产类、加工类肉食/熟食、乳制品、生鲜-蔬菜/水果、儿童食品、油炸/烧烤类是消费者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类别; 消费者对于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严重缺乏信任,而认为国外进口渠道食品安全性最能得到保证; 食品安全问题对品牌与行业发展有至关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正在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消费者购买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包括选择更加安全购买渠道、选择有机/绿色食品、寻找替代品、多花钱购买高质食品等;家庭收入越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变化越明显; 而近半数被访者认为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家庭收入越高,对其安全性越认可;对于绿色/有机食品,消费者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价格增长;而真假难辨是消费者不考虑绿色/有机食品的最主要原因。 请点击下载报告
  • 美国连续召回问题奶酪 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
    美国11月接连发生3起因食品疑似遭到污染而被召回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最近一起召回事件发生在上周末。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全食超市公司27日发布声明,宣布紧急召回一批可能遭到大肠杆菌或李氏杆菌污染的奶酪。这批奶酪共涉及7个品牌,全部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标有“全食超市公司经销”的贴纸,但声明没有公布这批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据美国卫生部门透露,这批被召回的奶酪已在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华盛顿、内华达和亚利桑那等5个州的全食超市出售,但目前尚未接到消费者因食用这批产品而发病的报告。据悉,这些受污染奶酪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甚至会致人死亡。   被召回的奶酪均由加州一家名为“布拉沃农场”的公司生产。上周,加州卫生官员在该公司位于特拉弗的工厂检查时,在一批产品中检测出了李氏杆菌。   本月初,“布拉沃农场”公司生产的另一个品牌的奶酪已被召回过一次。5日,美国好事多仓储超市公司紧急下令,召回疑被O157:H7型大肠杆菌污染的两个品牌的奶酪,其中一个品牌便是该公司生产的荷兰式奶酪。当时,这种奶酪正在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内华达和新墨西哥等州50家好事多仓储超市销售。无独有偶,科罗拉多州卫生官员在该州一家食品公司生产的一批奶酪中也检测出O157∶H7型大肠杆菌,这批奶酪也在好事多仓储超市销售,于是被同时召回。在这次“奶酪污染风波”中,美国西部6个州38人染病,其中16人因病情严重住院。   6日,美国乔氏食品连锁公司宣布,紧急召回一批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香菜沙拉。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检疫人员在一批开袋即食的香菜沙拉中查出了沙门氏菌,于是召回这批产品,总共3吨,涉及3种不同品牌。美国乔氏食品连锁公司发表声明,要求消费者不要食用这批产品,而是立即将其扔掉或到商店退货。   美国食品卫生专家表示,在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发生食品污染事件,表明美国的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严峻程度不容低估。消费者也呼吁美国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措施。
  •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关于美国金枪鱼寿司事件
    p    strong 一、背景信息 /strong /p p   据外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1个州近期爆发沙门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导致这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元凶可能是人们喜爱的金枪鱼寿司。美国CDC称,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鱼片寿司后被感染。加工出厂这批金枪鱼的印尼公司已经召回问题产品。 /p p    strong 二、专家解读 /strong /p p   (一)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之一。 /p p   沙门氏菌归属于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在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抗原构造等方面极为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中毒是因为摄食了一定量活菌,这些活菌又在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引起。此次金枪鱼寿司沙门氏菌污染事件的元凶为乙型副伤寒L(+)酒石酸盐阳性沙门氏菌变种(亦称爪哇变种)。 /p p   我国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首位。2006~2010年间我国报告的病因明确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所致。美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评估认为,美国每年有140万非伤寒沙门菌病例,导致16.8万人次就诊,1.5万人次住院和400人死亡。同样,在欧盟所有病因明确的食源性暴发事件中,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占比较高。该病原菌对人类健康影响风险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较大。 /p p   (二)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种类多为动物性食品以及即食食品。 /p p   虽然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致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但近年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即食食品特别是海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多次发生。以美国为例,2008年4月,美国43个州报告1442例因生食西红柿和辣椒引起的食源性圣保罗沙门氏菌感染确诊病例,导致286人住院治疗,2人死亡。同年9月,因进食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酱,引发44个州642例沙门氏菌感染,其中9人死亡。2010年5月,因进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引发疫情,截至9月,全美各地确诊2000多例沙门氏菌病例,召回问题鸡蛋5亿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7月,因食用被Bareilly沙门氏菌和Nchanga沙门氏菌污染的金枪鱼导致的食源性感染,波及美国28个州,确诊患者425例,55例住院治疗。 /p p   (三)国际上强调对餐饮业与市售即食食品沙门氏菌的风险控制。 /p p   这次在美国发生的因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金枪鱼寿司而导致的食源性感染事件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原料污染问题。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等均规定在餐饮业现制现售的即食食品中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我国正在制定针对餐饮业现制现售即食食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该标准将分门别类列出在餐饮业加工、制作的冷食、热餐、自制调味品、自制饮品中的微生物限量。为了杀死鱼体内的寄生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推荐捕捞后的鱼须在零下31℃冷冻15小时以上,但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不能杀死已污染的沙门氏菌。因此,用于制作寿司的生鱼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较高。 /p p    strong 三、专家建议 /strong /p p   (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整个食品链条的控制,其中原料安全和生产加工步骤是易受污染的关键点。养殖业应遵循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保证原料安全 生产经营单位应有效运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措施,严把产品卫生质量关,防止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和带菌检查,多措并举有效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餐饮单位应严格遵守有关卫生制度,特别要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p p   (二)沙门氏菌对热、消毒药及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65℃条件下加热15~20min即可杀死,100℃下立即死亡。消费者应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减少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隐患: /p p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p p   2.不吃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鸡蛋,不喝生奶。 /p p   3.厨房的砧板要生熟分开。尤其是加工生鲜海产品和生肉类食品后,务必将砧板洗净晾干,以免污染其它食物。 /p p   4.生家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 /p p   5.对于市场销售的各种即食食品,应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包装完好的产品,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用前注意是否有变质情况。 /p p   6.进食剩菜、剩饭前要彻底加热。 /p p   本期专家: /p p   李凤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研究员 /p p   侯红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 /p p    strong 参考文献 /strong /p p   1. Tirado C, Schmidt K. WHO surveillance programme for control of foodborne infections and intox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nd trends across greater Europe[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01, 43(1): 80-84. /p p   2. 庞璐, 张哲, 徐进. 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6): 560-563. /p p   3. E Scallan, RM Hoekstra, FJ Angulo, et al. Foodborne illness ac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major pathogens[J]. Emerg Infect Dis, 2011, 17(1): 7-15. /p p   4. 张昕, 欧剑鸣, 冉陆. 2008年美国圣保罗沙门菌暴发疫情报告[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5): 449-451. /p p   5. 胡燕. 2008~2009美国鼠伤寒沙门菌疫情调查报告[J]. 现代预防医学,2010, 37(10): 1964-1965. /p p   6. 徐桂云, 张伟. 鸡蛋沙门菌沙门菌控制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中国家禽, 2010, 32(22): 1-3. /p p   7. Hancock T. Multistate Outbreak of Salmonella Bareilly and Salmonella Nchanga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Raw Scraped Ground Tuna Product[C]2012 Annual Meeting. Iafp, 2012. /p p   8. GB 4789 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S], 2010. /p p   9. GB 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p p   10.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冷链即食食品生产审查实施细则(2015版)》. 2015. /p p   11. 侯红漫. 2010.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p p /p
  • 关于编制《中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汇编》的通知
    p   各有关企业: /p p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随着疾病谱、慢病谱和营养谱的变化以及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30年,食品营养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食物营养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法律法规到相关产品,为全球健康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其规模和品质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食物营养科技创新日益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这给食物营养产业带来了升级发展的难得机遇。 /p p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我国食物营养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决定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企业共同编制首部《中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汇编》,主要介绍国内外食物营养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发展状况,总结行业典型案例,展示企业形象,为行业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p p   现组稿工作已开始,欢迎热心于中国食物营养事业发展的专家领导、企业给予支持!具体如下: /p p   一、主编单位: /p p   指导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p p   主编单位: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p p   二、编制大纲: /p p   1.政策法规篇:近年来我国在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 /p p   2.专家论坛篇: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为我国食物营养产业相关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分析探索未来中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趋势与路径 /p p   3.产业发展篇:当前我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概况 /p p   4.学术交流篇:入编企业产品的技术文章 /p p   5.优秀企业信息篇:国内外食物营养产业相关优秀企业信息展示(图文并茂形式)。 /p p   三、出版规格: /p p   采用6开国际标准版本(285mm× 210mm),铜版纸印刷,图文并茂,彩色精装。 /p p   四、发行范围: /p p   赠阅食物营养方面协会(学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相关会员单位。 /p p   五、账户: /p p   户 名:中国保健协会 /p p   开户行:北京银行阜裕支行 /p p   账 号:01090373100120109112168 /p p   六、联系方式: /p p   联系人:梁金刚 /p p   电 话:010-68946426 /p p   手 机:18610137276 /p p   E-mail:18610137276@163.com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3月1日 /p p & nbsp /p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防控创新团队采用液相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实现食品中食物过敏原的高效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防控创新团队在食物过敏原检测领域取得重要科研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 IF=8.5)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CR一区, IF=5.7)上。加工所杨术鹏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李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 (Y2023QC13)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Q2022-IFST-01)的支持。食物过敏是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5%~8%的儿童和2%~4%的成人患有食物过敏症,且发病率持续上升,但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因此严格的食物规避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食物过敏原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环节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随着加工食品日益增多,消费者难以辨别食品中是否含有过敏原,因此准确检测食物过敏原至关重要,但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不足、通量低、耗时长等缺点。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多重同位素反应监测技术(MIRM)的液相串联质谱方法,并用单样本多点校正曲线策略(OSCC)替代了传统的多样品校准曲线(MSCC),不仅简化了校准曲线的制备过程,而且显著提高了分析的通量和精确度。研究团队通过该方法对市售食品中的十种主要过敏原进行调查,发现新方法在选择性、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表现优异,且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此创新策略的成功应用为质谱蛋白质定量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尤其在食品过敏原检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团队针对蛋过敏原的复杂性,优化了从样品提取、酶解、纯化到校准曲线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开发出一种高精准度的液相串联质谱方法。通过选用VMVLC[+57]NR (Gal d 1)和GTDVQAWIR (Gal d 5)分别作为蛋清与蛋黄的特征性定量肽段,实现了鸡蛋过敏原的精准定量分析。该方法在验证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该成果为食品过敏原的确证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