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科学检测

仪器信息网食品科学检测专题为您整合食品科学检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科学检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科学检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科学检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科学检测话题讨论。

食品科学检测相关的资讯

  • 关注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盈盛恒泰邀您见证食品检测分析技术未来新趋势!
    2020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通知2020年10月22-23日中国 青海 西宁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 共同主办青海大学 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 协 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 中国食品杂志社《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成功召开“2019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宁波)”的基础上,将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于2020年10月22-23日在西宁共同举办“2020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会议内容 1.肉品科学专题包括肉品科学基础研究,肉制品现代化加工技术,肉品贮藏、保鲜及运输,肉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肉品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肉品副产物综合利用等。 2.乳品科学专题包括乳品科学基础研究,乳品营养与人类健康,乳品微生物及功能特性,乳品加工新技术,乳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乳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 3.水产品科学专题 包括水产品科学基础研究,水产品营养与人类健康,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水产品贮藏与保鲜技术,水产品加工新技术,水产安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 4.蛋品科学专题包括蛋品科学基础研究,蛋品营养与人类健康,蛋品贮藏与保鲜技术,蛋品加工新技术,蛋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蛋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会议信息 1.会议召开时间: 2020年10月22-23日(21日全天报到) 2.会议召开地址: 西宁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知名仪器供应商,专业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及相关仪器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作。目前我公司是美国FTC、德国AIRSENSE、日本JWP、意大利VELP、日本INSENT、日本QS公司等品牌的中国区代理商及技术服 务中心,产品覆盖食品感官分析、食品营养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为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质检机构等客户提 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并获得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和支持。10月22日-23日,我司将如期参展,与您相约西宁。作为我们的重要客户/合作伙伴,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
  • 专注成就梦想 创新铸就品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食品科学检测技术专家庞国芳
    p   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为了食品安全检测,他先后研发了测定蜂蜜中300多种药物残留的方法、茶叶中653种农药多残留高通量分析方法、食用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等先进技术,拥有了相关一系列国内外专利,参与制定了140余项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我国进出口食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食品科学检测技术专家庞国芳。 /p p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检测技术,才能为食品安全和对外贸易保驾护航。”正是秉持这样的信念,庞国芳30多年如一日,专注食品科学检测技术领域,倾情创新,用业绩写下了一个个为国争光的好故事。 /p p    strong 钟情“甜蜜”事业 /strong /p p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国。十几年前,加拿大出台规定,必须对各国进口的蜂蜜检测250多种农化品残留。为此,需要在中国国内先解决一次检测数百种残留物质的技术,改变以往长期使用的单残留检测方法。庞国芳主动请缨,率领研发团队投入攻关。 /p p   “我们必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庞国芳介绍,一是萃取技术,要把含量只有亿分之几的多类结构相近、性质各异的化学残留物从千差万别的产品基质中提取出来 二是分离技术和富集技术,把农药残留集中起来 三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数百种残留,并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p p   经过海量科学实验,庞国芳查明了中国蜂蜜碳同位素比值分布规律,找到了识别蜂蜜真伪的技术利器,研究出了对蜂产品300多项农化残留指标的检测新技术,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建立了31项相关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构建了中国蜂产品安全卫生的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庞国芳在回首这段艰难研发的往事时,感慨良多,却乐观地将其称为“甜蜜的事业”。 /p p    strong 创新风光无限 /strong /p p   令庞国芳至今难以忘怀的,是2014年9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办的国际分析科学AOAC年会上,他荣获了久负盛名的哈维· 威利奖,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获得这一业界国际最高奖。“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代表着中国的创新水平。”庞国芳心地坦然,言辞恳切。 /p p   “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必须为国为民所用,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庞国芳的心中,科研与民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多年来,为了服务出口企业,庞国芳没有单纯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蜂蜜检测新技术追求利益,而是热心服务广大用户。多年来,经过庞国芳的实验室检验的中国蜂蜜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从未出过质量问题,这使全国28个省市的400多家企业受益。 /p p   作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还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验检疫关键技术融入20项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水果、蔬菜、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食用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在同时检测的品种数量上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p p   “发明创造者的脉搏,要始终与国家发展、人民需要一起跳动。”庞国芳表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也是对国计民生最好的贡献。 /p p br/ /p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食品中霉菌酵母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工作管理办法》等规定,我学会组织起草了《食品中霉菌酵母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等3项团体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1月8日前将相关意见反馈学会秘书处。邮箱:zhanxiaoqingok@163.com附件:1.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2.意见反馈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3年12月8日附件:附件1-1-标准文本-食品中霉菌酵母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1-2-编制说明-食品中霉菌酵母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1-标准文本-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2-编制说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3-1-标准文本-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3-2-编制说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意见反馈表.docx
  • 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助力食品科学研究
    ——日立、天美携手参加第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2018年8月2-3日,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办,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的“第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于安徽省合肥市成功召开。  本届会议主要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会议吸引了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约2000人参会,可谓盛况空前。   食品科研离不开科学仪器,这场食品科学盛会自然也离不开仪器公司的身影。秉承“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助力食品科学研究”的理念,日立公司携手天美公司,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展示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公司最新的分析仪器及食品应用解决方案,得到与会观众的广泛关注。关于天美:  天美集团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天美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以及上海精科公司天平产品线, 三科等国内制造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 孙大文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月18日从广东省侨务部门获悉,最近,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增选新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再获殊荣,当选为该院新院士。   “科学院全体院士一致认定你在我们的专业领域——食品科学与技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选举你为这一著名组织的成员,”国际食品科学院主席隆德博士致信祝贺孙大文当选时说。   据了解,国际食品科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不代表任何组织,由在世界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目前有院士155名。该院每两年增选一次院士,每次世界范围内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人。今年在全球共增选了22名院士,其中孙大文是唯一来自爱尔兰的学者。   孙大文祖籍广东省潮州市,是国际著名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是该领域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世界最为权威的汤森路透集团多年来把孙大文一直列为全球农业科学家百强之一。目前,作为广东省领军人才,孙大文院士正在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组建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低碳食品体系、食品安全工程、高光谱食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等开拓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
    近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行正式揭牌仪式。国家发展和改委委员会、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官员,日本驻华大使馆等外国驻华机构代表,中粮集团等国内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共300余人到场祝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科技部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信息中心王学勤副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揭牌仪式现场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由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三家研究机构通过战略重组而成,是国内首家集食品科研、检测、培训、环保、成果转化、期刊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科研机构。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平台、视频技术研发平台、食品产业加工平台、食品科技传媒平台的建设 将对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领导揭牌   研究院目前设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多年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1000余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5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近500项,获得部市级以上重大科学技术奖300余项,先后向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万余项,在食品产业科技界具有较大影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将着力打造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食品科研基地,对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引领北京乃至全国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由江南大学承担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日前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验收组专家们认为:实验室通过2年的建设,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据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介绍,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获得科技部批准进行建设。建设期内,实验室围绕食品加工与组分变化、食品安全性检测与控制、食品配料与添加剂的生物制造和食品加工新技术原理及应用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目标集中,重点突出,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4项,发表SCI论文328篇,出版著作17部,授权发明专利8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目前,在益生菌筛选及利用、食品微生物的功能优化与调控、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微生物高山被孢霉的组学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由陈坚教授承担的“食品微生物的功能优化与调控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 由陈卫教授承担的“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筛选及应用关键技术”获得专利菌株9株,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与人类的关系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食品与饥饿,相当于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目前全球仍有七亿人处于此阶段;第二阶段是食品与营养,即通过膳食补充足够的营养素防止营养缺乏;第三阶段是食品与健康,即通过膳食增强人体健康,防止和减轻相关疾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与人类的关系必须不断更新迭代以响应时代和人们的需求。 8月3日,“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召开。来自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分析仪器及设备厂商等单位的千余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食品科学及营养健康方面的新发现、新成果以及新思路。会议开设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免疫学、食品安全与毒理学、动物源食品5大主题,举办10场大会综合报告、30场分论坛报告,共计安排400余个口头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发展,带动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就食品科学及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海能携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参加会议,并于会上分享了(GC-IMS)技术在食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优势与前景,与我们共同合作开发过应用方法的导师们也分享了他们使用该技术在各自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GC-IMS)技术应用优势无需样品前处理,便可直接上机进行检测,以获得样品最真实的风味信息。通过挥发性有机物指纹谱图的比对,将风味成分直观可视化,用于快速区分样品的产地、品质、等级、真伪、新鲜度、保质期等信息,与此同时由于二次分离技术,通过保留指数和迁移时间对差异化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行业专属风味数据库。 FlavourSpec®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仪 会议虽已告一段落,但精彩的瞬间依旧值得回味。这不仅仅是食品科学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行业脉搏的精准体现。未来,希望GC-IMS技术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食品科学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 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立项《畜禽肉及肉制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鉴定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等两项团体标准
    各部门、各学会成员:根据《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规定,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对《畜禽肉及肉制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鉴定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及《食用淀粉及其制品中玉米、木薯成分的鉴定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评审,所申报的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各起草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严把标准质量关,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按时完成标准编制工作。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9月4日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关于《畜禽肉及肉制品中鸡鸭源性成分的鉴定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等两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2009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要围绕食品加工与组分变化、食品安全性检测与控制控制、食品配料与添加剂的生物制造以及食品加工新技术原理及应用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立足食品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研究,逐步构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新理论与新方法体系,从而达到控制食品及配料的品质,消除不安全因素,增进人体健康。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为发挥本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现发布实验室第二期开放课题指南,面向国内外接受2009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的申请。   一、指南内容   1. 食品关键组分或配料的现代热分析技术研究   2. 食品乳状液中油脂、乳化剂、蛋白质和多糖的相互作用研究   3. 食品中蛋白质氧化对于食品品质的影响   4. 食物源蛋白质生物改造技术研究   5. 食品中关键病原菌的细胞表面分子结构及其新型控制机制研究   6. 食品中真菌毒素和/或微囊藻毒素的新型超微量检测技术研究   7. 食品中真菌毒素和/或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去毒机制研究   8. 基于酶结构的分子设计及定向改造   9. 重组工程菌发酵过程的优化与调控   10. 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分析   11. 用于食品功能因子生产的关键酶的结构解析与分子改造   12. 非热杀菌的细胞和分子水平机理研究   二、申请人资格   课题申请者一般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重点实验室特别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开放课题。   三、申请办法   申请者在仔细阅读《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和管理条例》后(请登陆http://sklf.jiangnan.edu.cn),下载开放课题申请书(请登陆http://sklf.jiangnan.edu.cn下载),同时填写好一式三份纸质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后寄送重点实验室办公室(申请书电子版请发至重点实验室信箱sklf@jiangnan.edu.cn,并抄送 潘红阳 老师rickypan1980@yahoo.com.cn)。   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6月15日。   申请的课题由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审查并由学术委员会审议批准,审核结果及时通知申请者本人及所在单位。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 徐 静 潘红阳   电 话: 0510-85329291 0510-85919656   E-mail: 徐 静sklf@jiangnan.edu.cn 潘红阳rickypan1980@yahoo.com.cn   地 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 214122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2009年5月5日
  • 【活动快讯】赛默飞携食品组学方案赞助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导读:赛默飞于8月16~17日携食品组学方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其行业前沿食品组学方案引起与会专家浓厚兴趣。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全球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凸显技术进步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严峻考验,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两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藉《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创刊六周年之际,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于8月16~17日在长春成功举办“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逾千名食品安全领域国际国内专家出席大会,并就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学、食品免疫学、食品功能成分与活性评价、食品安全与毒理学等食品科学及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图1.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现场 赛默飞历经百年,从未停止创新与突破的脚步。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方案助您轻松应对日趋严格的法规要求及确保获得稳定持续的结果;完备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LIMS)能够帮助您系统检测供应链,更便捷地管理供应商。创新解决方案(Orbitrap MS)能够帮助您高效筛查和确认未知物质,更快速地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图2. 赛默飞世尔科技食品行业经理程明川做报告 食品组学作为食品科学一门新兴热门学科,是将组学的分析思路应用于食品科学,通过运用或整合各种先进组学技术(-Omics)对食品与营养学中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赛默飞食品行业市场经理程明川在报告中指出,针对食品组学的分析,赛默飞通过性能优异的硬件和智能简易的软件方案可以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基于该方案,可以进行食品中未知成分的研究分析、掺伪鉴别、污染物的筛查和定量以及不同来源样本的鉴别。欲了解更多解决方案,请关注赛默飞官方网站或赛默飞微信公众平台。
  • 重磅!我国科学家吴永宁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p   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AFoST)近日公布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结果,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吴永宁研究员当选该院院士(Fellow)。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274" height=" 380" title=" 5baff9cd-de7f-4ca0-92b9-3b18f2e8a6f9.jpg" style=" width: 274px height: 38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9a5f6d0-0b61-4604-9cff-81d2c14ac2af.jpg" / /p p   据了解,国际食品科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目前,国际食品科学院有院士210名,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 strong 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 /strong 。此次中国专家的入选,逐步展示出中国食品科技领军人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吴永宁研究员简介: /strong /span /p p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 /p p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 p   研究领域:食品化学与污染监控 /p p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p p   1983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原南京医学院)获公共卫生学士,1986和1997年毕业于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分别获得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UICC学者和英国医学研究会毒理学部(MRC Toxicology Unit)作为皇家学会学者。紧密结合我国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监管的需要,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及其机体负荷监控技术研究,发展化学污染物暴露组表征与评估技术。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二噁英、多氯联苯、溴代阻燃剂、全氟有机物) 和氯丙醇、丙烯酰胺、克伦特罗等食品污染与非法添加热点问题开展检测技术研究,多次参加并组织国内实验室参加二噁英等国际比对以优秀成绩通过,使我国食品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获得国际认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筛选、定量到确证的一套国家标准。特别是利用暴露评估研究,制定了食品污染和真菌毒素限量及其配套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牵头制定大米无机砷限量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p p   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物奖(公共卫生),201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 /p p   主要成果 /p p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1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等奖(2014),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07),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1),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2和2005),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2011),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福建省科技奖二等奖(2010)等。主编专著8部,发表SCI论文百余篇,h指数 30。 /p p   主要兼职 /p p   1)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p p   2)美国药典委员会食品原料专家委员会(USP Food Chemical Codex)兼联合标准物质、故意掺假专家 /p p   3)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p p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污染物委员会主任 /p p   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 /p p   6)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p p   7)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主任 /p p   8)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副主任 /p p   9)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主任 /p p   10)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委员会主任 /p p   11)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编委 /p p   12)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编委 /p p   13)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主编 /p
  • 展会资讯丨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TIME —2023 年 8 月 6 - 8 日— ADD —江苏 南京 白金汉爵大酒店【 主 办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EI收录)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SCI 收录)中国食品杂志社《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 共同主办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支持协办 】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Cereals & Grains Association)华美食品学会(CAFS)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采后与加工产业分会南京营养学会《Food Chemistry》杂志(SCI 收录)《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 收录)《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杂志(SCI 收录)《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杂志《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 赞助单位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本届年会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将针对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就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及营养安全关键技术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论坛议题 】01 食品危害物及毒理02 传统酿造与发酵食品03 粮油贮藏与加工04 食品感官和风味科学05 食品冷链物流及包装贮运06 食物过敏、食品生物工程07 食品营养与健康免疫专场 108 未来食品与纳米技术09 农产品加工新技术10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11 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12 食品营养与健康免疫专场 213 食用菌专场14 特邀分会场:食品感官检测及评价技术15 特设专场【 特邀分会场 】时间:2023年8月7日 13:30-18:00地点:白金汉爵大酒店 会场二十八 2楼202厅欢迎各位老师到北京盈盛恒泰分会场参会,现场可参与大屏幕活动,有机会赢大奖哦!【 关于我们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仪器供应商,专业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及相关仪器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作。目前我公司是美国FTC、德国AIRSENSE、日本JWP、意大利VELP、日本INSENT、日本QS公司等品牌的中国区代理商及技术服务中心,产品覆盖食品感官分析、食品营养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为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质检机构等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并获得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和支持。8月6日-8日,我司将如期参展,与您相约南京。作为我们的重要客户/合作伙伴,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 参展设备 】
  • 第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通知(第一轮)
    2016年7月30~31日 中国 辽宁 沈阳  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  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  共同主办: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华美食品学会(CAFS)  支持协办: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Food and Function》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杂志(SCI收录)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SCI收录)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步伐不断从食品制造,向原料、设备乃至流通的全产业链持续延伸。但当前中国食品加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加工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而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已经迈进高技术、智能化、功能性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快速成长和转型,离不开现代食品科技的支撑。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情频发,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也已成为现代食品行业所追求的核心管理目标。在我国新的“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了国家对于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在此推动下,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研究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必定成为未来几年内最具有研究意义的方向。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八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第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还将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赞助。本届年会将就食品科学发展及食品工业创新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际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仪器企业、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初定在2016年7月30日至31日,地点:中国辽宁沈阳。  一、 组织委员会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Daryl Bert Lund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创始人、主席,美国《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前总编  Gerard Downey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Robert G (Bob) Gilbert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  陈 坚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李 琳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李树君教授: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吉林农业大学校长  李元昆教授: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贾敬敦先生: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潘迎捷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前副校长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台湾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会长  王 硕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吴天一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周光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朱 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秘书长  刘广林教授:沈阳农业大学校长  罗亚光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与质量资深研究员  Lydia Tooker Midness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  E. Allen Foegeding教授:《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总编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孙大文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副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教授、《Food & Function》杂志副主编  Fereidoon Shahidi 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保健营养品与功能性食品协会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主编、《Food Chemistry》副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  孙璐西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主编、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  副主席:  赵 燕女士: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孟宪军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马彦令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熊幼翎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Louise Wicker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教授、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李士明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委员:  孙 勇先生: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食品科学》杂志主编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吴朝霞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张佰清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IL KIM教授:韩国高分子协会副会长、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陈 宁研究员:美国新泽西癌症研究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王惠民教授:高雄医学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Alexander M. Gosslau副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徐宝军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Byong H. Lee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食品科学与农业化学学系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Michael Tilley教授:美国农业部谷物与动物健康研究中心  Okkyung Kim Chung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Patricia Rayas-Duarte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Jan Willem van der Kamp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学术委员会主席、荷兰TNO  Roland Poms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秘书长  Yacine Hemar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阿不都拉阿巴斯教授: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蔡慧农教授: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陈建设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陈 卫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储晓刚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杜平悳教授: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民生学院院长  杜先锋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方 继教授: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主任  方亚鹏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郝利民教授: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胡小松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黄光伟教授:华美食品学会  黄清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黄耀文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  贾英民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  江昌俊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江连洲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金宗濂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副校长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李 勇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李忠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陆启玉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卢向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潘丽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裴世春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齐 斌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单 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王 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汪兴平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副校长  王锡昌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王 钊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  魏益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吴永宁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  夏立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夏延斌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谢明勇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  邢新会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  徐 虹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  徐明生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  薛长湖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杨铭铎教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商业大学  杨海燕教授:新疆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杨兴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  叶兴乾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余龙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俞伟祖教授: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郁建平教授: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袁其朋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岳田利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章超桦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张芳荣教授:高雄医学大学  张 灏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张和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张经华研究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张坤生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张兰威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张名位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张文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张 岩研究员: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张 征研究员:江苏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张志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系主任  赵国华教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郑宝东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郑喜群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  周 坚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  朱文学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三、会议内容  1.会议主题  大会报告: 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研究  分组议题:  A:加工过程中食品组分结构变化及品质调控  (1)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食品组分的结构特性与品质关系  (2) 不同加工方法对食品组分和功能的影响  (3) 食品加工过程中物质代谢、劣变机理和腐败损耗规律  (4) 食品香气基础及挥发性成分研究  B: 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  (1) 传统酿造食品菌种改造与工艺创新  (2) 传统发酵肉制品绿色制造  (3) 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  (4) 粮油加工新技术  C:食品及食品新原料的营养功能及保健食品开发  (1) 食品活性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价  (2) 食品新原料营养分析与功能因子开发  (3) 药食同源原料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4) 营养保健食品加工新技术  D:果蔬贮运及加工新技术  (1) 果蔬采后生理及病害控制  (2) 果蔬保鲜剂的研发  (3) 果蔬贮藏与冷链物流技术  (4) 果蔬加工与品质检测技术  E:海洋食品资源与开发  (1) 海洋食品新资源的挖据  (2) 海产品加工与保鲜  (3) 海洋食品活性物质与功能  (4) 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  F: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检测技术  (1) 食品加工与流通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2)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  (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估  (4) 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  2.会议形式  (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  (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  (3)论文粘贴  (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  3. 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同声传译  四、招商招展及会刊广告  大会赞助:5万元 回报条件面议。  展位:6000元人民币/个(展位一个椅子两把、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票、大会招待晚宴)。  会刊广告 封面封底封二封三扉页插页1000070005000500050004000  中国食品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联系人:杨 红  手 机:13522179918  电 话:010-83154556/47/48转8040  传 真:010-83152138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了解更多详情请扫二维码
  •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看点一睹为快!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办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赞助单位,共同举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在此,诚挚邀请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会议内容一、食品生物化学专题1)碳水化合物专场2)蛋白质与多肽专场3)食品酶学专场4)功能性脂质专场5)多糖专场6)多酚专场7)黄酮专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多肽、酶、脂类、植物化学物等生化与代谢的研究,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研究。二、食品微生物学专题1)益生菌与益生元专场2)传统酿造与发酵工程专场3)病原微生物专场 包括食品微生物生理与遗传、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传统食品和酿造食品发酵、食品及配料的生物制造、微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预测微生物学等基础研究。三、食品营养与免疫学专题1)食品营养学专场2)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学专场3)血脂调节专场4)血糖调节专场5)肿瘤抑制专场6)抗氧化与抑制自由基专场7)提高免疫力专场 包括分子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生物活性物的成分及其功能评价、细胞因子、食物过敏、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等基础研究。四、食品安全与毒理学专题1)法规与标准及风险评估专场2)食品安全检测专场3)毒理学评价专场4)重金属与真菌毒素专场5)物种鉴别及转基因食品专场6)食品过敏专场 包括食品中风险化合物、重金属等安全检测和毒理学评价,食源性疾病理论研究等。五、特设专场1)青年学者专场2)博士生专场3)互联网+食品专场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8.3 分会场 13:30 — 18:1013:30—13:45耿利华 —会议致词 Lihua Geng - Speech of the general assembly13:45—14:45伊藤 哲也 —食品热量营养成分分析仪在研发,生产,品质管理方面的应用(ITO Tetsuya)Food Calorie Nutrition Analyzer - Calory Answer for R&D, Prod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14:45—15:35高田 和子 —近红外光谱法评价日本熟食的能量和大部分营养素含量(TAKATA Kazuko)Evaluation of energy and macro nutrients contents of Japanese cooked food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15:35—15:50茶歇Afternoon tea15:50—16:20李轩— 日本INSENT味觉分析系统具有味觉选择性传感器的原理特点介绍及应用案例分享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ste selective sensor in Japanese INSENT taste sensing system were introduced and application cases were Shared16:20—16:50李扬 – 电子鼻在食品风味分析应用中的新视角和新维度Applications of New Perspective and Dimension Electronic Nose in Food Flavor Analysis16:50—17:20姜大海—美国FTC质构仪产品介绍及前沿应用案例分享US FTC texture analyzer product introduction and frontier application case sharing17:20—17:50曹大伟—食品成分及品质分析仪器介绍Introduction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analysis instrument17:50—18:10答疑时间Answering question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知名的仪器供应商,专业从事食品分析检测仪器和环境应急检测仪器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盈盛恒泰总部位于北京,经历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在北京设有商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食品仪器应用实验室,在天津设有环境仪器研发制造中心、仓储中心、环境仪器运维服务中心,在香港、上海、广州、成都、海口、南京、银川等地设有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公司培养了一支专职敬业、经验丰富的营销和技术团队,为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质检机构及环境监测站等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并已获得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主推参展产品:电子舌、电子鼻、物性分析仪、杜马斯定氮仪、食品热量成分检测仪产品展示 日本INSENT—电子舌 德国AIESENSE—电子鼻美国FTC—物性分析仪
  • 第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通知(第一轮)
    p   2018年8月2~3日 中国 安徽 合肥 /p p   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 /p p   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 /p p   共同主办: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p p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华美食品学会(CAFS) /p p   支持协办: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p p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SCI收录) /p p   《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杂志(SCI收录) /p p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 p   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食品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我国食品产业在食品安全监测检测、风险评估、追溯预警、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规范食品进出口贸易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然而此时,面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形势,全球食品产业也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更为频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趋势更加多元,产品市场日新月异更趋丰富,科技创新驱动全球食品产业向全营养、高科技、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 /p p   面对全球食品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性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成为迫切任务。当前,我国食品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不足,与世界第一食品制造大国的地位尚不匹配。食品科学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尚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面对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需求,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产品低值化和同质化问题严重,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p p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举办“第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本届年会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将针对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就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p p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初定在2018年8月2日至3日,地点:中国安徽合肥。会前7月31日~8月1日在合肥组织“第八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 /p p   审核通过的参会代表论文将优先在《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五本杂志正刊上发表,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并踊跃投稿、展览展示。 /p p strong   一、 组织委员会 /strong /p p   主席: /p p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Gerard Downey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Robert G (Bob) Gilbert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 /p p   陈 坚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p p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李 琳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p p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 /p p   李元昆教授: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 /p p   贾敬敦先生: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p p   潘迎捷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p p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前副校长 /p p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p p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杰出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台湾办事处主任、台湾营养学会名誉会长 /p p   吴天一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p p   杨铭铎教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哈尔滨商业大学原副校长 /p p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p p   周光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 /p p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朱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 /p p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p p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p p   梁 樑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校长 /p p   宛晓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Hamit Kö ksel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席、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教授 /p p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p p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秘书长 /p p   潘忠礼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 /p p   斯分校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 /p p   Robert L. Cracknell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澳大利亚谷物科学协会(AGSA)主席、国际谷物科学技术学会(ICC)前主席 /p p   Amy Hope女士: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秘书长 /p p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p p   孙大文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前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创刊者、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 /p p   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p p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 /p p   科学系杰出教授 /p p   Fereidoon Shahidi 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杂志主编、《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 /p p   熊幼翎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p p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Food Bioscience》副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孙璐西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主编、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p p   Chandan Prasad 教授:美国德州女子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主编 /p p   副主席: /p p   赵 燕女士: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p p   郑 磊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p p   张正竹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魏兆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副主编 /p p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 /p p   主编 /p p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p p   Louise Wicker教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吞鲁日分校农业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科学学院主任、美国Phi Tau /p p   Sigma食品科技荣誉学会前任主席、《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主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p p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李士明教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百人计划”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肖建波教授:澳门大学助理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MLS Nutrition, Food Science & amp Technology》主编 /p p   委员: /p p   孙勇副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 /p p   《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p p   郑 志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副院长 /p p   IL KIM教授: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化学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韩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智力韩国计划(Brain Korea (BK) 21 PLUS)”高等化学工艺研究中心主任 /p p   陈 宁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加 /p p   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分子营养活性肽联合实验室、《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副主 /p p   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王惠民教授:台湾中兴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Alexander M. Gosslau副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命科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徐宝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strong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Byong H. Lee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理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教授、韩国MSC股份有限公司食品研究所顾问 /p p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p p   Michael Tilley教授:美国农业部谷物与动物健康研究中心 /p p   Okkyung Kim Chung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p p   Patricia Rayas-Duarte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p p   Perry K.W. Ng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系副主任、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会士、美国国 /p p   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会士 /p p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p p   Jan Willem van der Kamp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学术委员会主席、荷兰TNO /p p   Roland Poms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秘书长 /p p   Yacine Hemar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p p   阿不都拉?阿巴斯教授: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p p   白卫滨教授: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p p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蔡慧农教授: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p p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Food & amp Function》杂志副主编 /p p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 /p p   陈建设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p p   陈 卫教授:江南大学副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陈颖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p p   陈永胜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 /p p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p p   储晓刚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p p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p p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董庆利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工程学院 /p p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杜 敏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p p   杜 明教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杜平悳教授: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民生学院院长 /p p   杜先锋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p p   方 继教授: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主任 /p p   方亚鹏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p p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p p   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p p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p p   郝利民教授: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食品研究室副主任 /p p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p p   何元顺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p p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p p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胡小松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p p   黄光伟教授:华美食品学会、美国加利福尼亚杏仁商会食品研究和技术副总监 /p p   黄庆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p p   黄耀文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 /p p   贾英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p p   江昌俊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p p   江连洲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金宗濂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p p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p p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p p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p p   雷红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李从发教授:海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 /p p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p p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p p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p p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p p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Journal Separation Science》副主编 /p p   李 勇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p p   李忠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p p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东红教授: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院长、《CIGR Journal》副主编 /p p   刘 健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p p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p p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人类营养与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学波教授:西北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元法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陆启玉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p p   卢向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p p   路 勇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p p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罗 杰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副院长 /p p   罗亚光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与质量资深研究员 /p p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p p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聂少平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ioactive Carbohydrates /p p   and Dietary Fibre》副主编 /p p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p p   潘丽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p p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海洋食品与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 /p p   裴世春教授:通化师范学院食品安全工程中心主任 /p p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齐 斌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单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p p   石 磊教授: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p p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任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 /p p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p p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王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p p   王 硕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医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王文君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汪兴平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副校长 /p p   王锡昌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王彦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p p   王应宽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主编、 /p p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p p   王 钊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所长 /p p   汪少芸教授: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宛晓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魏益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p p   魏兆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副主编 /p p   吴永宁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 /p p   夏立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夏延斌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肖行副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p p   肖建波教授:澳门大学助理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MLS Nutrition, Food Science & amp Technology》主编 /p p   谢明勇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邢新会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杂志主编、《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副主编 /p p   徐 虹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 /p p   徐明生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 /p p   徐志民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p p   薛长湖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杨海燕教授:新疆农业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院长 /p p   杨兴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 /p p   叶兴乾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p p   余龙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p p   俞伟祖教授: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郁建平教授: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袁其朋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岳田利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章超桦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p p   张东杰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校长 /p p   张芳荣教授:高雄医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高雄医学大学国际事务处副国际长 /p p   张峰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p p   张 灏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p p   张和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张经华研究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p p   张坤生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张兰威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张名位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p p   张庆英教授:北京大学药学院 /p p   张文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p p   张岩研究员: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征研究员:江苏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正竹教授: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张志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系主任 /p p   赵国华教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郑宝东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 /p p   郑 磊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p p   郑喜群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 /p p   周 坚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 /p p   邹小波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朱文学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strong  三、会议内容 /strong /p p   1.会议主题 /p p   大会报告: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研究 /p p   分组议题: /p p   1)食品高新技术 /p p   (1)超微粉碎及微胶囊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分离技术、杀菌新技术、干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p p   (2)数字化智能互联制造、分子食品制造、适度最少加工与非热制造、云技术与“互联网+”及3D制造等食品智慧制造理论与新技术 /p p   2)食品生物制造及组学技术 /p p   (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p p   (2)人类基因组学、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营养代谢组学、营养功能组学等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 /p p   3)农产品贮藏、加工及质量控制 /p p   (1)果蔬采后生理及病害控制 /p p   (2)果蔬保鲜剂的研发 /p p   (3)果蔬贮藏保鲜与包装新技术 /p p   (4)粮食收储保质保鲜降耗新技术 /p p   (5)农产品加工与品质检测技术 /p p   4)传统酿造和发酵食品基础理论研究 /p p   (1)传统酿造食品的风味分析及品质调控 /p p   (2)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菌种改良、发酵机理及规模化生产研究 /p p   (3)益生菌、益生元及新型发酵乳制品研究与开发 /p p   (4)酿造行业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绿色高效生产及可持续发展 /p p   (5)酶制剂、食品添加剂及现代高新检测技术在酿造行业的应用 /p p   (6)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保健功能与质量安全评价 /p p   5)食品加工应用基础及绿色制造 /p p   (1)食品加工过程中组分结构变化及品质调控机制研究 /p p   (2)食品风味特征与品质评价及加工适用性研究 /p p   (3)水畜禽产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p p   (4)方便即食食品和预调理食品制造关键技术 /p p   (5)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p p   6)食品冷链物流 /p p   (1)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品质劣变控制 /p p   (2)食品冷链物流工艺与核心技术 /p p   (3)互联网+电商新型食品物流技术集成示范 /p p   7)食品营养与健康 /p p   (1)分子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生物活性物的成分及其功能评价 /p p   (2)功能性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与健康食品创新关键技术 /p p   (3)特殊膳食与特殊工作环境人群专用营养健康食品制造 /p p   (4)营养健康食品成分准确分析技术研究及功效评价 /p p   8)食品中危害物及质量安全 /p p   (1)食品原料及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机制和调控原理研究 /p p   (2)食源性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机制与传播规律研究 /p p   (3)食品污染物暴露组解析 /p p   (4)食品质量安全基础性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p p   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 /p p   (1)食品危害物毒理学评价 /p p   (2)食品新原料、新食品添加剂和新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p p   (3)中国人群食物过敏原及消减技术研究 /p p   (4)食品安全风险表征新技术研究 /p p   (5)食品安全标准再评估研究 /p p   10)食品安全检测及控制技术 /p p   (1)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新技术 /p p   (2)食品危害物非定向筛查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 /p p   (3)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及监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 /p p   (4)食品掺假鉴别技术 /p p   注:本届年会将计划按照以上议题举办6场大会综合报告、10场分论坛报告,另设食品科学青年学者专场和食品科学研究生专场,共计安排近200个口头报告,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在会上作口头报告,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 /p p   2.会议形式 /p p   (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 /p p   (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 /p p   (3)论文海报展示 /p p   (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 /p p   3. 会议语言 /p p   中文+英文+同声传译 /p p   4.会议地点 /p p   中国 安徽 合肥 /p p   招商招展及会刊广告 /p p    大会赞助:5万元 回报条件面议。 /p p    展位:8000元人民币/个(展位一个、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票、大会招待晚宴)。 /p p    会刊广告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面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底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二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三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扉页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插页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order-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已预订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7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ms-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4000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中国食品杂志社 /p 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p p   联系人:杨 红 /p p   手 机:13522179918 /p p   电 话:010-8315446/47/48转8040 /p p   传 真:010-83152138 /p p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p p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 /p p /p
  •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p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2017年8月16—17日,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华天大酒店隆重召开。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共计有1200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 /p p   本届会议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并得到了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 /p p   开幕式上,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王守伟院长作了精彩的开幕辞,感谢大家对本届会议的大力支持,并期待此次国际研讨会能够让食品行业海内外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互结识、深入了解沟通。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蔡莉教授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光临吉林大学,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作为特邀嘉宾作了重要发言,他衷心希望这个学术平台能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我国食品科研进步和国际食品交流做出新的贡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化妆品评审中心樊红平副主任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关注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接下来,各位领导为八名《食品科学》和《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编委会新增的委员现场颁发了聘书。 /p p   此次论坛发言学者均为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爱尔兰、埃及、韩国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台湾大学、台北医学大学、高雄医学大学、台湾中兴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上海出入境检验检验局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共有127人,为历年发言人数之最。其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国际行业学会如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华美食品学会、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4名主席全部出席会议,《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等英文刊主编副主编22名到场,汇集了国内外食品行业最权威的学术专家,他们详细汇报了各专业领域技术进步的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 /p p   本届国际研讨会报告的题目紧紧围绕国际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发展前沿,涉及到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免疫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蛋品加工及营养功能、食品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食品加工新技术等反面。根据不同的主题,两天内安排了12场专题报告,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新型食品研发,特别是很多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借这个平台进行了发布。博得了与会代表的种种好评。 /p p   此次国际研讨会受到了食品界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每年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学术会议,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的专家学者们分享科研心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展人脉的最佳渠道。今后,《食品科学》将会更加努力,专注于促进食品行业科技的发展,力求创新突破,创造更好的成绩。 /p p   文/袁艺、张睿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a96947ab-70fc-4f92-b0f2-32e4de10169a.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b2e9b5d-21eb-466c-bd99-f66b76e8c248.jpg" title=" 2.jpg" width=" 440" height=" 289" style=" width: 440px height: 28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赵燕副院长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a79cde57-5ba8-4d42-b163-b7642ab4175c.jpg" title=" 3.jpg" width=" 441" height=" 287" style=" width: 441px height: 28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王守伟院长致开幕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2057c91-e33b-450b-acfe-b4550f80c926.jpg" title=" 4.jpg" width=" 443" height=" 296" style=" width: 443px height: 29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4 王守伟院长和王喆巡视员为《食品科学》编委会新增委员颁发聘书 /p p br/ /p
  • 2013年8月上海瑞玢参加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2003年 8月12-16日,上海瑞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公司经理朱继梅女士在会上发言,对感官分析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iNose电子鼻和Smartongue电子舌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公司在会期间一方面进行iNose电子鼻和Smartongue电子舌海报的展示,另一方面向在会的食品领域专家、老师和学生发放iNose电子鼻和Smartongue电子舌宣传册,让更多的人了解由国内组装的电子鼻和电子舌。由于iNose电子鼻和Smartongue电子舌样品预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传感器寿命长,清洗快捷等诸多优点,引起了许多在会专家和老师的浓厚兴趣。 通过这次展示,将进一步促进iNose电子鼻和Smartongue电子舌在食品科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继续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上不懈努力。
  •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通知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食品科技成果展通知(第一轮)2021年11月20~21日 中国 江苏 南京 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  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EI收录)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SCI收录)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  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支持协办: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华美食品学会(CAFS)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食品科技对产业支撑作用效果明显。我国食品产业在食品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精准营养、食品安全检测、风险评估、追溯预警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法律法规也不断修订和出台,为加快产业升级、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然而此时,面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形势,全球食品产业也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更为频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趋势更加多元,产品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科技创新驱动全球食品产业向精准营养、高科技、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还不足,食品科学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尚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面对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需求,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明显不足,产品低值化和同质化问题严重,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同期将举办“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和“第五届中国食品科技成果展”。  本次会议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华美食品学会(CAFS)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本届年会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将针对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就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  一、 组织委员会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丛 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  陈 坚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  陈 卫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  郭培宣教授:国际RNA纳米技术和国际纳米医学学会主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首席讲座教授  李培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  刘仲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任发政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薛 凤 冠: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筹)主任  Charles Brennan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主席、新西兰林肯大学葡萄酒、食品和分子生物科学系  周光宏教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IFT Fellow、南京农业大学前校长  邱伟芬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孙洪武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陈奎庆教授:徐州工程学院校长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秘书长兼副主席  潘忠礼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  Marta S. Izydorczyk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加拿大谷物委员会研究科学家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孙大文院士:欧洲科学(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iAABE)院士、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前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创刊者、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创刊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杰出教授  Fereidoon Shahidi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科学委员会成员、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  熊幼翎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Food Bioscience》副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孙东晓教授: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科学主编、《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杰出教授  颜国钦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主编、《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副主编  副主席:  赵 燕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刘 人 祥: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党组成员、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筹)副主任  杨 兵:江苏省南京白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王冉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所长  沈奇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刘恩岐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主任、《Movement and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李士明教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百人计划”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委员:  孙勇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陈源斌: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春保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辛志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金 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方 勇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唐培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杨文建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李大婧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王道营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陈宏伟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侯进慧副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 宁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景 浩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副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王惠民教授:台湾中兴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Alexander M. Gosslau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命科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徐宝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张 岩教授: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Fidel Toldrá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欧洲主编、西班牙皇家农业化学与食品技术研究所  Hamit Köksel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主席、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  Perry K.W. Ng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系副主任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Thierry Astruc教授:法国农业科学院  Donghyun Kang教授:韩国首尔大学  Geoffrey Ivan Neil Waterhouse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化学系  艾连中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白卫滨教授: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白艳红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  陈国勋副教授: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会长、美国田纳西大学营养系  陈建设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陈颖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陈永胜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邓尚贵教授: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院长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杜 明教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范大明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方亚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  傅玲琳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关文强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韩剑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郝利民教授: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装备研究所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何元顺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黄庆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贾英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江连洲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康怀彬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匡 华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雷红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李 斌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李 斌教授: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从发教授: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所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食品学院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主编  李元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新加坡微生物学和生物学会会长、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杂志副主编  李兆丰教授: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学鹏教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廖小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  刘春泉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刘东红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宏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 健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校长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刘 贺教授:渤海大学科研处处长  刘书成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人类营养与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刘兴泉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刘学波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刘元法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登勇教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 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系主任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路福平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路 勇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罗 杰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副书记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吕 欣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毛相朝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缪 松教授:爱尔兰农业与食品部Teagasc食品研究中心  莫焕镳教授: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营养学系、《Nutrition & Metabolism》 副主编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长  聂少平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潘道东教授: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执行院长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裴世春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彭文君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桑亚新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单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邵兴锋教授: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副院长  石 磊教授: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院长  石贤权教授: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与食品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Food Review International》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孙培龙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孙万成教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唐善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田怀香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田 洋教授: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涂宗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任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  王宏勋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王 静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  王强研究员:g  1)青年科学家专场 2)博士生专场 3)硕士生专场。  注:本届年会将计划按照以上议题举办7场大会综合报告、28场分论坛报告,共计安排近400个口头报告,同时安排论文海报张贴。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  四、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合作方案  (一)大会赞助:费用50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大会网络直播冠名  2、大会主会场第一天报告  3、分会场冠名专场报告  4、提供8名参会资格(包括:4个标间、会议资料8份、精美礼品8份、会议期间提供8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5、提供标准展位2个(6米×3米)  6、在大会会刊及《食品科学》杂志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7、在论坛背景板、会刊上标注赞助单位(或logo)字样  8、企业资料入袋一份(大约2000份左右)  (二)分会场赞助:费用8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分会场报告  2、提供4名参会资格(包括:2个标间、会议资料4份、精美礼品4份、会议期间提供4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3、提供标准展位一个(3米×3米)  4、在大会会刊及《食品科学》杂志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5、在论坛背景板、会刊上标注赞助单位(或logo)字样  6、企业资料入袋一份(大约2000份左右)  (三)论坛参展商赞助:费用2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提供标准展位一个(3米×3米)  2、提供2名参会资格(包括: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3、在大会会刊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中国食品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联系人:杨 红  手 机:13522179918  电 话:010-83155446/47/48转8040  传 真:010-83152138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
  •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8月3~4日 中国 浙江 杭州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 /p p    strong 主 办: /strong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 /p p   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 /p p    strong 共同主办: /strong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p p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 /p p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 /p p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 /p p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p p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p p   华美食品学会(CAFS) /p p   strong  共同承办: /strong 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 /p p    strong 支持协办: /strong 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p p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 /p p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p p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藉《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创刊八周年之际,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举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研讨会将就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学、食品免疫学、食品功能成分与活性评价、食品安全与毒理学等食品科学及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p p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分析仪器及设备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定于2019年8月3-4日在杭州举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p p strong   一、 组织委员会 /strong /p p   主席: /p p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Gerard Downey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Robert G (Bob) Gilbert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 /p p   陈 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p p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郭培宣教授:国际RNA纳米技术和国际纳米医学学会主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纳米技术平台合作计划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首席讲座教授 /p p   李 琳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p p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 /p p   李元昆教授: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 /p p   贾敬敦先生: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p p   潘迎捷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p p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前副校长 /p p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p p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杰出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台湾办事处主任、台湾营养学会名誉会长 /p p   吴天一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p p   杨铭铎教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哈尔滨商业大学原副校长 /p p   应义斌教授:浙江农林大学校长 /p p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p p   周光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p p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朱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 /p p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p p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p p   刘东红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 /p p   韩剑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孙培龙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 /p p   邓尚贵教授: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院长 /p p   刘兴泉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p p   潘道东教授: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执行院长 /p p   金建昌教授: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Charles Brennan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席、新西兰林肯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葡萄酒、食品与分子生物科学系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e Biosciences》杂志主编 /p p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秘书长兼副主席 /p p   潘忠礼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p p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 /p p   Maureen C. Olewnik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 /p p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全球食品系统计划协调员 /p p   Amy Hope女士: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秘书长 /p p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p p   孙大文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前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创刊者、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 /p p   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p p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杰出教授 /p p   Fereidoon Shahidi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科学委员会成员、国际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协会(ISNFF)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总编、《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 /p p   熊幼翎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p p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Food Bioscience》副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俞良莉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p p   副主席: /p p   赵 燕女士: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p p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p p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p p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主任、《Movement and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李士明教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百人计划”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委员: /p p   孙勇副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 /p p   《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p p   IL KIM教授: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化学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韩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智力韩国计划(Brain Korea (BK) 21 PLUS)”高等化学工艺研究中心主任 /p p   陈 宁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加 /p p   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分子营养活性肽联合实验室、《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副主 /p p   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王惠民教授:台湾中兴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Alexander M. Gosslau副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命科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徐宝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王乐义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副主编 /p p   丁 甜副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p p   strong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Byong H. Lee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理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教授、韩国MSC股份有限公司食品研究所顾问 /p p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p p   Hamit Kö ksel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主席、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教授 /p p   Michael Tilley教授:美国农业部谷物与动物健康研究中心 /p p   Okkyung Kim Chung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p p   Patricia Rayas-Duarte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p p   Perry K.W. Ng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系副主任、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会士、美国国 /p p   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会士 /p p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p p   Jan Willem van der Kamp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学术委员会主席、荷兰TNO /p p   Roland Poms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秘书长 /p p   Yacine Hemar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p p   Weibiao Zhou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p p   Donghyun Kang教授:韩国首尔大学 /p p   Song Miao教授:爱尔兰农业与食品部Teagasc食品研究中心 /p p   Xiaonan Lu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p p   Christopher A. Elkins教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医疗健康促进部门主任 /p p   阿不都拉· 阿巴斯教授: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p p   白卫滨教授: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p p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蔡慧农教授: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p p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Food & amp Function》杂志副主编 /p p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 /p p   陈建设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p p   陈 卫教授:江南大学副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陈颖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p p   陈永胜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 /p p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p p   储晓刚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 /p p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p p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董庆利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工程学院 /p p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p p   杜 敏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p p   杜 明教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杜平悳教授: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民生学院院长 /p p   杜先锋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p p   方 继教授: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主任 /p p   方亚鹏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p p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p p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p p   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p p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p p   郝利民教授: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装备研究所 /p p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p p   何元顺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p p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p p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胡小松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p p   黄光伟教授:华美食品学会、美国加利福尼亚杏仁商会食品研究和技术副总监 /p p   黄庆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p p   黄耀文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 /p p   贾英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p p   江昌俊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p p   江连洲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金宗濂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p p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p p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 /p p   康怀彬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p p   雷红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李从发教授:海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 /p p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p p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p p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p p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p p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主编 /p p   李 勇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p p   李忠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p p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东红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 /p p   刘 健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p p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p p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人类营养与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学波教授:西北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元法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陆启玉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p p   卢向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p p   路 勇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p p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罗 杰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 /p p   罗亚光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与质量资深研究员 /p p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p p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聂少平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ioactive Carbohydrates /p p   and Dietary Fibre》副主编 /p p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p p   潘丽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p p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海洋食品与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 /p p   裴世春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生物制剂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p p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齐 斌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桑亚新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单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p p   石 磊教授: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p p   孙璐西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前总编辑 /p p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任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 /p p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p p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王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p p   王 硕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医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汪兴平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副校长 /p p   王锡昌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p p   王彦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浙江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副主编 /p p   王应宽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主编、 /p p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p p   王 钊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所长 /p p   汪少芸教授: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福州大学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p p   王文君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魏益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p p   魏兆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副主编 /p p   吴永宁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p p   夏立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夏延斌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肖 航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p p   肖建波教授:澳门大学助理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MLS Nutrition, Food Science & amp Technology》主编、《Phytochemical Analysis》副主编、《Journal of Berry Research》副主编、德国洪堡学者 /p p   谢明勇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 p   邢新会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杂志主编、《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副主编 /p p   徐 虹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 /p p   徐明生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p p   徐志民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p p   薛长湖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杨海燕教授:新疆农业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院长 /p p   杨兴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 /p p   叶兴乾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p p   余龙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p p   俞伟祖教授: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郁建平教授: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袁其朋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岳田利教授: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岳喜庆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曾新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章超桦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p p   张东杰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校长 /p p   张芳荣教授:高雄医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高雄医学大学国际事务处副国际长 /p p   张峰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p p   张 灏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p p   张和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张经华研究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p p   张坤生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p p   张兰威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张 民教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p p   张名位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p p   张庆英教授:北京大学药学院 /p p   张铁华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张文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p p   张岩研究员: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征研究员:江苏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正竹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张志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系主任 /p p   赵国华教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郑宝东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 /p p   郑 磊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p p   郑喜群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 /p p   周 坚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 /p p   邹小波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江苏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p p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朱文学教授: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p p   strong  三、会议内容 /strong /p p   1.会议主题: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理论研究 /p p   (1)食品生物化学专题 /p p   1)碳水化合物专场 2)蛋白质与多肽专场 3)食品酶学专场 4)功能性脂质专场 5)多糖专场 6)多酚专场 7)黄酮专场。 /p p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多肽、酶、脂类、植物化学物等生化与代谢的研究,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研究。 /p p   (2)食品微生物学专题 /p p   1)益生菌与益生元专场 2)传统酿造与发酵工程专场 3)病原微生物专场。 /p p   包括食品微生物生理与遗传、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传统食品和酿造食品发酵、食品及配料的生物制造、微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预测微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p p   (3)食品营养与免疫学专题 /p p   1)食品营养学专场 2)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学专场 3)血脂调节专场 4)血糖调节专场 5)肿瘤抑制专场 6)抗氧化与抑制自由基专场 7)提高免疫力专场。 /p p   包括分子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生物活性物的成分及其功能评价、细胞因子、食物过敏、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等基础研究。 /p p   (4)食品安全与毒理学专题 /p p   1)法规与标准及风险评估专场 2)食品安全检测专场 3)毒理学评价专场 4)重金属与真菌毒素专场 5)物种鉴别及转基因食品专场 6)食品过敏专场。 /p p   包括食品中风险化合物、重金属等安全检测和毒理学评价,食源性疾病理论研究等。 /p p   (5)特设专场 /p p   1)青年学者专场 2)博士生专场 3)互联网+食品专场。 /p p   本届年会将计划按照以上5大专题举办10场大会综合报告、30场分论坛报告,共计安排400个口头报告,同时安排论文海报张贴。大会结束后,将根据微信及微博、网站投票结果评选出30 个最受欢迎口头报告和20 个最受欢迎论文海报张贴,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 /p p   2.会议形式 /p p   (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3)论文粘贴(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 /p p   3. 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同声传译 /p p strong   四、招商招展及会刊广告 /strong /p p   大会赞助:10万元 回报条件面议。 /p p   展位:12000元人民币/个(展位一个、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票、大会招待晚宴)。 /p p   会刊广告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border-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封面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封底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封二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封三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扉页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插页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已预订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8000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6000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6000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6000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7px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5000 strong /strong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中国食品杂志社 /p 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p p   联系人:杨 红 /p p   手 机:13522179918 /p p   电 话:010-8315446/47/48转8040 /p p   传 真:010-83152138 /p p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p p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 /p p br/ /p
  •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p   2017年8月5~6日 中国 吉林 长春 /p p   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 /p p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 /p p   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 /p p   共同主办: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华美食品学会(CAFS) /p p   支持协办: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p p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杂志(SCI收录) /p p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p p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SCI收录) /p p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p p   食品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的评估结果也表明: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13%)仅次于居首位的遗传因素(15%),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不断快速发展的食品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食品种类的多样化和营养的全面均衡,不仅带来了食品产业的繁荣,还促进了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了食品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大力推进了先进科学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营养、更健康的食物,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全球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凸显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食品数量、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这已关系到人类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食品贸易、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因此食品科学任重而道远,仍将不断上下求索来应对所有的挑战。 /p p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两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藉《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创刊六周年之际,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举办“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研讨会将就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学、食品免疫学、食品功能成分与活性评价、食品安全与毒理学等食品科学及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p p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定于2017年8月5日至6日,地点:中国吉林长春。会前在北京组织“第七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 /p p   审核通过的参会代表论文将优先在《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四本杂志正刊上发表,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并踊跃投稿、展览展示。 /p p   一、 组织委员会 /p p   主席: /p p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Gerard Downey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Robert G (Bob) Gilbert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 /p p   陈 坚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p p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李 琳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p p   李树君教授: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 /p p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 /p p   李元昆教授: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p p   贾敬敦先生: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p p   潘迎捷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 /p p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p p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前副校长 /p p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p p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台湾国际生命科学学会荣誉理事长、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 /p p   吴天一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p p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p p   周光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 /p p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朱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 /p p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p p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p p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 /p p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p p   李元元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 /p p   陈 岗教授:吉林大学副校长 /p p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秘书长 /p p   潘忠礼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 /p p   Robert L. Cracknell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澳大利亚谷物科学协会(AGSA)主席, /p p   国际谷物科学技术学会(ICC)前主席 /p p   Amy Hope女士: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秘书长 /p p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p p   孙大文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前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 /p p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 /p p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副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 /p p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p p   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杰出教授 /p p   Fereidoon Shahidi 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杂志主编、《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 /p p   孙璐西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主编、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p p   副主席: /p p   赵 燕女士: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p p   郭明若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高福和研究员: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 /p 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p p   熊幼翎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 /p p   《Food Bioscience》副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p p   Louise Wicker教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吞鲁日分校农业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科学学院主任、 /p p   美国Phi Tau Sigma食品科技荣誉学会前任主席、《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主任、 /p p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李士明教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百人计划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p p   委员: /p p   孙勇副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 /p p   《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p p   李永军研究员: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张铁华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王 昕教授: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梅士伟研究员: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 /p p   IL KIM教授: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化学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韩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智力韩国计划(Brain Korea (BK) 21 PLUS)”高等化学工艺研究中心主任 /p p   陈宁研究员:武汉体育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王惠民教授:台湾国立中兴大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Alexander M. Gosslau副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命科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徐宝军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p p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p p   Byong H. Lee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食品科学与农业化学学系 /p p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p p   Michael Tilley教授:美国农业部谷物与动物健康研究中心 /p p   Okkyung Kim Chung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p p   Patricia Rayas-Duarte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p p   Perry Ng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p p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p p   Jan Willem van der Kamp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学术委员会主席、荷兰TNO /p p   Roland Poms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秘书长 /p p   Yacine Hemar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p p   阿不都拉· 阿巴斯教授: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p p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蔡慧农教授: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p p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教授、《Food & amp Function》杂志副主编 /p p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 /p p   陈建设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p p   陈 卫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陈颖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p p   陈永胜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 /p p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p p   储晓刚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p p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p p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p p   董庆利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工程学院 /p p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杜 敏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p p   杜平悳教授: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民生学院院长 /p p   杜先锋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p p   方 继教授: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主任 /p p   方亚鹏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p p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p p   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p p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p p   郝利民教授: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p p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p p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p p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胡小松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p p   黄光伟教授:华美食品学会、美国加利福尼亚杏仁商会食品研究和技术副总监 /p p   黄庆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p p   黄耀文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 /p p   贾英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p p   江昌俊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江连洲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p p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金宗濂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p p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副校长 /p p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p p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p p   雷红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执行院长 /p p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p p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p p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p p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p p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p p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p p   李 勇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p p   李忠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p p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p p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p p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刘学波教授:西北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陆启玉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p p   卢向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p p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p p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罗 杰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副院长 /p p   罗亚光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与质量资深研究员 /p p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p p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聂少平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p p   潘丽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p p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p p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海洋食品与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 /p p   裴世春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p p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齐 斌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p p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单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p p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p p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p p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p p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p p   王强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p p   王 硕教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p p   汪兴平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副校长 /p p   王锡昌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p p   王应宽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IJABE)主编 /p p   王 钊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 /p p   汪少芸教授: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p p   魏益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p p   吴永宁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 /p p   夏立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夏延斌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p p   肖行副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p p   谢明勇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 /p p   邢新会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杂志主编、《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副主编 /p p   徐 虹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 /p p   徐明生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 /p p   徐志民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p p   薛长湖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p p   杨铭铎教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商业大学 /p p   杨海燕教授:新疆农业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院长 /p p   杨兴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 /p p   叶兴乾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p p   余龙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p p   俞伟祖教授: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p p   郁建平教授: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袁其朋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p p   岳田利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章超桦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p p   张芳荣教授:高雄医学大学 /p p   张 灏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p p   张和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p p   张经华研究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p p   张坤生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张兰威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p p   张名位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p p   张文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p p   张 岩研究员: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 征研究员:江苏省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 /p p   张志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系主任 /p p   赵国华教授: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郑宝东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 /p p   郑 磊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院院长 /p p   郑喜群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 /p p   周 坚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 /p p   邹小波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朱文学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p p   三、会议内容 /p p   1.会议主题: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理论研究 /p p   (1)食品生物化学专题 /p p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酶、脂类、核酸、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物等生化与代谢研究,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研究。 /p p   (2)食品微生物学专题 /p p   包括食品微生物生理与遗传、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微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预测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风险评估等基础研究。 /p p   (3)食品营养与免疫学专题 /p p   包括分子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生物活性物的成分及其功能评价、细胞因子、食物过敏、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等基础研究。 /p p   (4)食品安全与毒理学专题 /p p   包括食品中风险化合物、重金属等安全检测和毒理学评价,食源性疾病理论研究等。 /p p   (5)蛋品加工及营养功能专题 /p p   包括蛋品功能成分研究开发、禽蛋制品加工新技术及质量安全等。 /p p   2.会议形式 /p p   (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发言 /p p   (2)参会代表相关研究成果发言 /p p   (3)论文粘贴 /p p   (4)参展企业产品展示 /p p   3. 会议语言 /p p   中文+英文+同声传译 /p p   4.会议地点 /p p   中国 吉林 长春 /p p   四、招商招展及会刊广告 /p p   大会赞助:5万元 回报条件面议。 /p p   展位:8000元人民币/个(展位一个、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票、大会招待晚宴)。 /p p   会刊广告 /p table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padding: 0px 7px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面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底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二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封三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扉页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插页 /span /p /td /tr tr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10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7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5000 /span /p /td td width=" 94" valign=" top" style=" border-width: 0px 1px 1px 0px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 padding: 0px 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7px text-autospace: ideograph-numeric " span style="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 4000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中国食品杂志社 /p 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p p   联系人:杨 红 /p p   手 机:13522179918 了解更多详情请扫二维码 /p p   电 话:010-8315446/47/48转8040 /p p   传 真:010-83152138 /p p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p p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 /p p & nbsp /p
  • 熊幼翎当选美国食品科学协会会士
    江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熊幼翎   江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熊幼翎(Youling L. Xiong),于2010年7月当选为美国食品科学协会(IFT)的会士 (Fellow),成为首位获得IFT Fellow 的华人食品科学家(中国大陆)。   美国食品科学协会是一个拥有2万5千多会员的国际组织,会员包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食品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政府机构部门等的权威人士。Fellow是国际食品界公认的最高荣誉(类似中国两院院士)。众多会员中,每年有资格荣获Fellow头衔的不足20名。要获此殊荣,必经严格筛选,由前几任Fellow评定。要达到申请标准并最终获得Fellow的人士必须是“在食品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并做出非凡贡献的杰出人士”。衡量标准包括研究及创新水平、对基础科学和企业界应用的贡献、专业领域的广泛认可(如获奖等)和领导才能等。   熊幼翎博士是肯塔基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于原无锡轻工业学院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食品科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食品科学博士学位,1990年在康奈尔大学做完博士后之后受聘美国肯塔基大学,1995年获得终身教授。   熊幼翎教授已从事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和研究20多年,在食品科学与技术尤其是食品蛋白质化学和肉品加工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开创性成就,成为国际知名的食品蛋白化学专家。2006年,熊幼翎教授受聘为江南大学长江学者,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食品科学学科 |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公布
    1月11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本文特对食品科学学科重点资助领域进行梳理。食品科学(C20)学科主要资助以食品及其原料为研究对象的食品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近年来,本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微生物菌种筛选、调控与发酵剂制备,食品酶表达系统及食品酶工程,食品营养组分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互作机制,食品绿色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食品贮藏与产后品质的调控机制,食品有害物的形成机制、检测与控制,食品真实性检测与溯源,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解析及形成机理。从 2023 年度项目申请情况来看,聚焦我国食品生产实际凝练科学问题的项目有所增加,围绕我国食品产业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的趋势明显。申请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根据我国食品加工与制造瓶颈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的项目偏少;②有些项目偏重产品开发,聚焦产业瓶颈背后的科学问题凝练不够;③食品检验学领域有不少项目偏重检测方法,忽视了食品基质的影响和实际应用目标;④部分项目片面跟踪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食品营养和食品检测等领域的项目,忽视了我国食品科学的实际需求;⑤食品组分与营养、食品与肠道菌群、食品原料学、果品贮藏与保鲜领域中有些申请项目与食品结合不紧密,偏离了食品科学的资助范围;⑥少数申请书撰写不严谨、不规范,特别是代表性研究成果相关信息不准确。2024 年本学科继续鼓励申请人面向食品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本学科资助范围,从食品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特别是制约我国食品加工与制造关键技术背后的科学问题;鼓励申请人坚持问题导向,重视食品安全控制、中国传统食品以及特色食品方面的研究 鼓励申请人聚焦以食品科学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解析我国食品科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学科不受理以下项目申请:①涉及疾病治疗和药物研究以及利用人体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②保健品开发研究;③以农业动植物养殖、种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2024年度食品科学(C20)学科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糖、脂及其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C05)作物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与遗传调控网络解析(C13)作物高产、优质、抗逆生理与绿色高效生产基础(C13)农作物有害生物致害成灾机制与绿色防控(C14)农作物对重要病虫害抗性机制(C14)畜禽、蜂蚕重要性状的形成与调控机制(C17)畜禽饲料养分高效利用与新型饲料资源挖掘的生物学基础(C17)畜禽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病原致病、免疫与耐药(C18)畜禽重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宿主响应(C18)水产养殖生物重要疾病发生与防控机制(C19)水产生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C19)食品绿色加工、生物制造和贮藏的调控机制(C20)食品营养、风味形成与安全控制机理(C20)仪器信息网持续关注“2024基金季”点击进入专题》》》》
  • 喜讯!我国又一科学家(周光宏)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p   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AFoST) 近日公布院士增选结果,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吴永宁研究员分别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IAFoST Fellow)。至此,本次增选国内共有两位科学家入选。据了解,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到目前为止,我国食品领域优秀科学家已有共计15人获此殊荣 /strong 。 /span /p p   国际食品科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至高荣誉。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目前,国际食品科学院有院士210名,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 /strong /span /p p   此次两名中国专家的入选,展示出中国食品科技领军人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p p strong 周光宏教授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fd1614dc-30fa-46e4-9d7d-4cb5fd948b26.jpg" title=" QQ图片20180504181842.png" width=" 277" height=" 270" style=" width: 277px height: 270px " / /p p   周光宏教授长期从事肉品科学与肉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教学,在肌肉的宰后成熟和凝胶乳化机理、传统肉制品风味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为我国肉类生产消费由热鲜肉向冷却肉的升级转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研发出传统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为我国肉品加工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研制出系列肉品质量标准,实现了我国由引进、参与到牵头制定国际肉品标准的跨越。 /p p   周光宏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5项,获得发明专利22项,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14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培养博士40余人。1999年担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2008年至2015年担任《Meat Science》副主编,2012年当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2017年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肉禽鱼蛋及其制品委员会”主席,2018年当选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IFT Fellow)。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dbc3411-6b85-4aa2-a281-cec9e641db82.jpg" title=" 5baff9cd-de7f-4ca0-92b9-3b18f2e8a6f9.jpg" width=" 263" height=" 336" style=" width: 263px height: 336px " / /p p strong 吴永宁研究员简介: /strong /p p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 /p p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 p   研究领域:食品化学与污染监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strong /span /p p   1983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原南京医学院)获公共卫生学士,1986和1997年毕业于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分别获得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UICC学者和英国医学研究会毒理学部(MRC Toxicology Unit)作为皇家学会学者。紧密结合我国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监管的需要,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及其机体负荷监控技术研究,发展化学污染物暴露组表征与评估技术。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二噁英、多氯联苯、溴代阻燃剂、全氟有机物) 和氯丙醇、丙烯酰胺、克伦特罗等食品污染与非法添加热点问题开展检测技术研究,多次参加并组织国内实验室参加二噁英等国际比对以优秀成绩通过,使我国食品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获得国际认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筛选、定量到确证的一套国家标准。特别是利用暴露评估研究,制定了食品污染和真菌毒素限量及其配套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牵头制定大米无机砷限量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p p   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物奖(公共卫生),201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主要成果 /strong /span /p p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1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等奖(2014),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07),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1),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2和2005),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2011),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福建省科技奖二等奖(2010)等。主编专著8部,发表SCI论文百余篇,h指数 30。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主要兼职 /strong /span /p p   1)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p p   2)美国药典委员会食品原料专家委员会(USP Food Chemical Codex)兼联合标准物质、故意掺假专家 /p p   3)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p p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污染物委员会主任 /p p   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 /p p   6)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p p   7)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主任 /p p   8)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副主任 /p p   9)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主任 /p p   10)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委员会主任 /p p   11)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编委 /p p   12)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编委 /p p   13)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主编 /p p strong 历届我国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名单汇总(部分):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蓓蕾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工商大学饶平凡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秀梅研究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食品界老前辈尹宗伦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5、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6、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7、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8、北京大学工学院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峰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9、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副校长谢明勇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0、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王硕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史贤明教授 /strong /span /p
  • 2024年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申报宝典!
    2024年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申报宝典!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连续发布两篇通告:《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集中接收工作于2024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国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最重要的科研资助机构之一,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泛的资金支持和研究平台。在食品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研究项目,如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联合基金项目等,涵盖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食品加工技术创新、食品质量与安全评价与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等。这些项目将为食品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和发展。《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重点发布了2024年国自然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生命科学学部下的食品科学(C20)学科主要资助以食品及其原料为研究对象的食品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包含食品绿色加工、生物制造和贮藏的调控机制、食品营养、风味形成与安全控制机理。那么对于国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纽迈可以提供哪些应用解决方案呢?1、食品加工与制造、贮藏与保鲜纽迈应用:食品干燥-复水-浸泡-糊化-腌制-冷藏过程水分分析目前,低场核磁技术已成功用于肉类、谷物、果蔬、奶酪等干燥和复水过程中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研究。2、食品组分与营养纽迈应用:巧克力总脂肪含量巧克力中脂肪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低场核磁法可以快速、准确测量巧克力中的脂肪含量,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3、食品营养和贮藏调控机制纽迈应用:奶粉脂肪和水分含量测量脂肪是奶粉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脂肪的摄入量不当将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奶粉产品对水分含量也有要求,水分含量需要小于4%,水分过量的产品容易变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奶粉产品中的脂肪和水分含量,测试速度快、操作简单,可实时获得测试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检测。4、食品营养和风味的形成机制纽迈应用:固体脂肪含量测定固体脂肪含量(SFC)可以帮助了解产品的各种特性,使工程能够指导制造过程,生产最优质产品。核磁共振方法已经是国际/国内公认的标准方法。脉冲核磁共振作为脂肪和油类分析的方法包含在以下测试标准中:GB&frasl T 37517-2019、GB&frasl T 31743-2015、ISO 8292、AOCS Cd 16b-93。5、食品加工中的质量控制纽迈应用:烟草水分测试烟草中的水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直接决定烟草加工质量,在卷烟的制丝、卷接、储存以及卷烟内在质量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均被进行考察 。低场核磁检测技术不需要任何溶剂及样品前处理,对样品外观颜色等无要求,可快速准确测得烟草水分含量、不同状态水分状态、水分迁移。6、动物营养与饲料、作物育种纽迈应用:种子含油含水率测定常见的油料作物有菜籽、玉米、大豆、油茶籽、葵花籽、橄榄等。油料种子的含油率是衡量其商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含水量则是评价油料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同时检测作物种子的含油含水率,可以在。使用低场核磁法能够无损检测水分、油含量,测试速度快,可大规模种子测试需求。纽迈提供应用解决方案(部分)
  • 喜讯!李宁、王强研究员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两名中国杰出科学家——李宁、王强成功当选。截至目前,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共计16名。李 宁 研究员  毒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性评价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交流。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原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先后获中华预防医学二等奖一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三等奖各一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参加了《功能性食品的科学》、《食品毒理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王 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植物蛋白与功能调控团队首席专家,国家花生产业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植物基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会长。  长期从事粮油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础研究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项目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和2019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类”、2012年ICC最高学术奖、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软著12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出版著作12部(英文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其中SCI 120篇、JCR一区57篇,培养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及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国际食品科学院 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
  • 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展会盛况精彩重温
    在近期成功举办的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中,我公司深感荣幸能够受“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邀请参加此次大会,并共同参与举办“食品感官分析标准化评价技术"分论坛。此次分论坛聚焦于食品感官科学的前沿领域,旨在探讨感官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应用,促进食品品质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我们期待为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前沿科技展品荟萃展会现场,各类前沿科技展品琳琅满目,特别是我们精心策划的展品展示区,成为了整个展会的一大亮点,备受瞩目。从气味分析系统电子鼻、味觉分析系统电子舌、物性分析质构仪、肉类新鲜度测定仪,无一不展示着科技的无限可能。展品不仅具有前沿的技术含量,还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它们能够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场观众通过体验区内的互动设备,对产品的精准性和便捷性给予了高度评价。精彩论坛思想碰撞北京盈盛恒泰分会场以“食品感官分析标准化评价技术"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在食品感官分析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嘉宾们围绕食品感官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标准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感官分析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分享,为推动感官设备在感官检测领域的规范和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见解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推动智能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奖品丰富惊喜连连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远道而来、共襄盛举的嘉宾与朋友们。为了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与欢迎,我们特别精心准备了精美礼品,希望能为大家的参与增添一份额外的喜悦与惊喜,让欢乐与惊喜成为今日最难忘的记忆。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创新与进取,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活动与体验。愿这份特别的活动能够成为您心中一份珍贵的记忆,愿幸运与喜悦永远伴随在各位的左右。共创行业美好未来随着本次展会的圆满落幕,我们不仅见证了行业内的创新成果与前沿技术,更深刻感受到了合作与交流的强大力量。每一场精彩的演讲、每一次深入的对话、每一件匠心独运的产品,都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行业前行的道路。北京盈盛恒泰始终秉持着“以科技共创行业未来,以真诚服务每一位客户"的理念,不断前行。我们深知自身肩负着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最后,让我们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再次踏上新的征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相聚,共同见证更多行业奇迹的诞生。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期待我们下一次更加精彩的相遇!
  • 喜讯!我国两位科学家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两名中国杰出科学家——江连洲、陈建设成功当选。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国际食品科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目前,国际食品科学院拥有院士210名,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江连洲教授简介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8dfdf2c-cb8b-4847-b214-3c17c738a8dd.jpg" title=" 1院士_副本.jpg" alt=" 1院士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江连洲,历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AOC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等。荣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江连洲教授近40年来致力于大豆加工理论和技术研究,率先提出植物蛋白柔性化加工理论,主导创建了以产品高端化、生产高效化、资源高值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大豆精深加工技术体系。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项,发表SCI/EI论文近200篇,出版著作11部;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科技奖励等3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转化科技成果4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经济效益达100亿元。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主要获奖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4年,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构建“四元一体”教学平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植物油脂生物解离及精炼关键技术和设备创新与应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0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与开发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3年,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排名第一)——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0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6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生物酶法联产植物油脂及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1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排名第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1年,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发明展览会奖金奖(排名第一)——一种用超临界CO2为溶解剂氢化大豆磷脂的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8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植物油料高值化生物加工与利用关键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8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奖(排名第一)——植物油料高值化生物加工与利用关键技术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陈建设教授简介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8134d00-1945-4e64-bd28-6e43037a2561.jpg" title=" 2院士_副本.jpg" alt=" 2院士_副本.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陈建设,博士,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食品学院特聘副院长。英国食品科技学院院士,ISO食品感官分析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食品委员会委员。2014年在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食品口腔加工实验室,并于2016年与英国利兹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陈建设教授在诸如人类唾液、口腔生理与饮食能力、食品质构的设计与调整、食品质构感官、老年特殊食品等领域开展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研究,六年中共发表原创性学术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发表的有40余篇,和多篇SCI高被引论文。根据Mendeley等数据库的统计,陈建设教授的论文总被阅次数已超过14万次,总被引超过3400余次,h值已达31。主编出版的英语学术著作2部,同时参与多本英语学术著作的章节编写,参与制定国际吞咽障碍者食品质构国际标准1项。陈建设教授荣获2016年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学会颁发的年度国际杰出成就奖,2019年当选全球10万名(1.5%)最有影响力科学家。 /span /p p br/ /p
  • 谱尼测试科研项目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
    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公布了2022年度科技创新奖评选结果,谱尼测试集团联合申报的《特色食品非靶向真实性鉴别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项目喜获2022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谱尼测试获得的又一份重量级科技创新大奖。   谱尼测试获奖项目《特色食品非靶向真实性鉴别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正是以高值特色食品为对象,重点聚焦物种鉴别、产地溯源、品质识别等核心关键问题,构建了非定向、全景式、多谱系的非靶向检测体系。项目成果为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提供了有力执法利器,同时,对食品真伪鉴别研究领域方向拓展和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大型综合性检测认证集团,谱尼测试长期专注于检测技术研发,已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等多个国家科研课题项目。在食品检测领域,谱尼测试是国家“食品复检机构”之一,具有食品检测领域最终检测认定权,进一步奠定了谱尼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地位。   谱尼测试表示,斩获2022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既是对谱尼测试集团长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耕技术研发的肯定,也是对今后集团科研工作的激励,下一步集团将继续加大科研成果培育力度,为检验检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荣誉的背后,是不断坚守和奋进,精耕食品安全等多业务技术研究,谱尼测试将努力通过科研创新推动技术升级, 用高技术和高质量守护大众健康安全。   据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创新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社会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食品工业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及科技创新成果。
  • 盈盛恒泰2013食品科学年会分会场-正在报名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8月12日在广州颐和大酒店正式拉开帷幕,北京盈盛恒泰公司总经理耿利华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与此同时,盈盛恒泰于12日下午开设分会场,此次分会场的主要内容包括,全新的食品热量成分检测仪(卡路里分析仪)的上市推介,以及食品多项感官品质作为整体来分析的综合性报告,包括嗅觉分析电子鼻、味觉分析电子舌、口感分析质构仪(物性分析仪)。我们特别邀请了日本INSENT公司味觉分析系统的研发经理崔红博士为我们做电子舌部分的前沿应用报告。所有样机将在分会现场展示。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我们还为所有参会者准备了特别礼品。会议邀请函下载http://www.chem17.com/st7254/info_105215.htm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