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检测体系

仪器信息网食品检测体系专题为您整合食品检测体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检测体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检测体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检测体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检测体系话题讨论。

食品检测体系相关的资讯

  • 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食药监许[2010]410号   2010年10月18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体系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在现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为履行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依据现有条件和优势资源,建设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下称中检所检测中心)为龙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下称国家局重点实验室)为支撑、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社会优质检验检测资源为依托的许可检验、监督检验和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形成以质量管理、技术交流、应急检验、队伍建设及信息服务平台为保障的管理系统,加快建成适应监管和发展需要的“一个中心、三个网络、五个平台”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组建“一个中心”   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建设,并根据需要在全国确定6—8个检验机构,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五至十年内,中检所检测中心应达到:具有覆盖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和应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满足承担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协调管理、技术指导、技术研究等的需要,实现国内领先,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检验机构应达到:具备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能力,协助中检所检测中心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实现区域领先,具备国内先进水平。   (二)完善“三个网络”   1.许可检验网络。建立许可检验网络,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满足国家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工作的需要。   2.监督检验网络。建立以省、地(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为基础,覆盖全国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网络。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微生物、毒理学、功能学、包装材料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方法研究能力和对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技术指导能力。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能力。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快速检验技术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实施监督管理。   3.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建设由中检所检测中心、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和具有学科优势的研究或检验机构组成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满足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有关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的技术需要。   (三)构建“五个平台”   1.质量管理平台。按照《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的相关要求,实施统一的质量管理,有效提升检验检测质量。   2.技术交流平台。建立科研协作和技术交流管理机制与制度,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安全性指标、原料要求、检验检测方法等研究工作,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体系科研综合能力。   3.应急检验平台。制定应急检验预案,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应急检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检验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检验能力。   4.技术队伍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人员培训规划与计划,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检验检测各类人员培训,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检验检测专家队伍,为解决检验检测有关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5.信息服务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体系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检验检测信息系统、检验检测标准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交流信息系统等,实现系统内检验检测信息与资源共享,提供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服务,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库、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四、实施步骤   立足于现有资源,将体系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建设阶段。建设中检所检测中心,完成技术能力建设并取得相关实验室认可、资质资格认定,具备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检验、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能力;制定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并开展建设工作;制定“三个网络”、“五个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并逐步实施,启动“三个网络”体系和质量管理、应急检验、技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工作,开展检测技术与法规的培训教育,阶段性完成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库和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等的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基本符合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需要的检验检测队伍。   (二)完善阶段。进一步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能力建设,初步完成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许可检验网络建设并建立基础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大力推进省级、地(市)级监督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和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快速检验能力建设,基本建立监督检验网络;初步完成“五个平台”建设并正式运行。   (三)提高阶段。全面加强体系内各检验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网络和平台,全面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体系运转快速、高效,积极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制定加快推进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机制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增进相互交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建立与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三)制度保障   国家局制定保健食品化妆品实验室建设指南、装备基本标准等配套文件,加强对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体系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扎实推进,稳步开展。   (四)经费保障   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有关经费支持。国家局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大对检验机构基础性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切实落实体系建设各项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 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6月19日&mdash 21日,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烟台召开。国家食药监总局科技标准司检验机构指导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部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共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山东省食药监局科技标准处详细介绍了承担的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资源配置及功能定位研究课题的基本情况,介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初稿)》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的主要内容。与会代表结合各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求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划转整合情况,围绕山东局课题成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对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食药监总局科技标准司检验机构指导处曹晨光处长介绍了总局关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工作进展以及配套规章的制修订情况,明确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山东省食药监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课题组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要求,课题组要继续集中力量,认真研究梳理参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根据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总体安排和课题合同书的要求,确保按时优质提交课题研究成果,为共同推动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山东省食药监局科技标准处、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青岛市药品检验所、烟台市局、临沂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和同志参加了研讨。
  • 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改革意见正式发布
    p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保障,改革和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是做好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 br/ /p p   近年来,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升,为食品安全监管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分散、能力不强、利用率不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p p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贵州省实际,贵州省政府近日制定并下发贵州省关于改革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为指导,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机构改革及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全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更先进,功能更齐全,服务更完善,为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统筹规划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检验检测资源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薄弱环节,促进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检验检测整体能力。 /p p   (二)因地制宜,分级负责。鼓励地方特别是基层积极结合本地区监管工作实际和产业布局情况,根据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技术特点,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任务,各负其责,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足够的检验检测能力支撑。 /p p   (三)规范建设,科学评价。促进检验检测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规范化,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科学评价和有效监督,规范检验检测程序,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p p   (四)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协调机制,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各级各有关部门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人才、设施、设备、经费等资源作用,有序高效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 /p p   三、工作目标 /p p   按照“检测机构要精、检测项目要全、检测能力要强、检测水平要高”的总体目标,整合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构建省级突出“高精尖”、市级满足“全覆盖”、县级达到“最基本”、乡级实现“最快速”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切实提高全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为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p p   四、工作任务 /p p   根据监管需要、服务人口、产业发展、区域设置、能力基础等实际情况,在符合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重点加强省、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及乡镇快速检测室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 /p p   (一)推进贵州省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和《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黔府办发〔2013〕40号)等文件精神,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的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的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涉及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组建省食品检验检测所(划转省食品药品检验所15名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5名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名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负责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检验检测。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省兽药残留监测中心承担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等检验检测的职责 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承担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检测职责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检测职责 省分析测试研究院等食品检验机构承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委托、授权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p p   (二)推进市(州)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意见》(黔府发〔2013〕29号),整合市(州)级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装备及相关经费,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检验检测机构,交由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 /p p   (三)推进县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函〔2015〕235号),组建县(市、区、特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将质监、工商、卫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涉及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装备及相关经费整合,或组建专业优势突出、资源共享共用、可覆盖和服务周边地区的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可作为市(州)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派出机构,或作为县政府或食品药品监管局直属事业单位,接受市(州)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工作指导。具体整合和管理方式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有效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发展需求。 /p p   (四)推进乡(镇)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按照便捷高效原则,由县级政府确定在乡(镇、街道、社区)(或按区域)设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接受乡(镇、街道、社区)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p p   五、功能定位 /p p   重点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职能,突出其公益性属性,充分发挥其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p p   (一)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较高的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力争优势领域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检验检测技术以及快速和补充检验检测方法研究,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具备突发事件预警反应能力。能够完成相应的法定检验、监督检验、执法检验、应急检验等任务,指导省内食品相关领域检验检测工作。为政府部门监管和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p p   (二)市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食品常规检验检测能力,满足批量、快速检验检测和区域监管的技术保障需求。能够完成相应的食品监督执法常规性检验检测任务。能够为政府部门日常监管和执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p p   (三)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对常见食品微生物、重金属、理化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定性快速检测能力。主要承担对检验检测时限要求较高的技术指标、不适宜长途运输品种以及区域特色食品的检验检测任务。 /p p   (四)乡镇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相应快速检测能力和预警报告能力。 /p p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在以检验检测为核心职能的基础上,扩展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技术职能,推动建成多职能的综合性技术支撑机构。 /p p   六、保障措施 /p p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事关食品安全监管全局。各级政府要统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p p   (二)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各级编办、财政、人事、农业、工商、质监、卫计、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指导和协调,督促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工作。各地要明确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牵头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p p   (三)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各职能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编制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制定下达全年日常监督抽检计划 根据年度检测计划,各地各职能部门编制检测经费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下达,确保完成年度抽检任务,并向当地食安办报备 各有关部门要把年度抽检计划布置的检测结果及时汇总报送当地食安办,实现检验检测信息共享,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p p   (四)结合实际,优化配置。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监管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及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确保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 /p p   (五)加强考核,提升水平。各地政府要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工作考评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推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和检验检测水平不断提升。 /p
  • 国家药监局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国家药监局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相关报道: 《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发布 2011-1-6 质检总局就进出口化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征意见 2010-12-29 多项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征求意见 2010-12-24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调研国家食品、化妆品质检中心 2010-12-14 食品药监局就化妆品中10种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征求意见 2010-12-10 化妆品中7种禁用物质检测方法公布 2010-12-6 《化妆品新原料安全性评价指南》征求意见 2010-12-1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发布 2010-12-1 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 2010-12-1 食品药监局调整化妆品中禁用组分、限用物质 2010-11-24   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 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检验装备水平,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需要,结合当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局制定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附:保健食品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分类 序号 仪器名称 省级 (台套) 地(市)级 (台套) 备注 样品储存及前处理、常规理化分析设备 1 冰箱冷藏柜 12 5 含防爆冰箱 2 超纯水装置(套) 1 1 3 红外分光光度计 1 1 4 超声波提取器 4 2 5 超声波振荡清洗器 4 2 6 氮吹仪 2 1 7 氨基酸分析仪 1 1 8 低温高速离心机 2 1 9 干燥箱(温控精度) 5 2 含真空干燥 10 均质器 10 5 11 离心机 5 2 12 马福炉 1 1 13 快速溶剂萃取仪 1 - 14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1 - 15 碎花制冰机 1 1 16 微波消解仪 2 1 17 振荡器 4 2 18 旋转蒸发仪 4 2 19 样品粉碎机 5 2 20 磁力搅拌器 1 1 21 低温循环水浴 2 1 22真空离心浓缩仪 2 1 2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2 1 24 熔点仪 1 1 25 自动定氮仪 1 1 26 薄层自动点样及展开系统 1 1 27 薄层成像系统 1 1 28 卡氏水分测定仪 1 1 29 自动电位滴定仪 1 1 30 电导率测定仪 1 1 31 电子分析天平 5 2 32 微量分析天平 1 1 33 酸度计 2 1 样品储存及前处理、常规理化分析设备 34 全自动旋光仪 1 1 35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1 36 智能循环水浴 4 2 37 崩解仪 1 1 38 高效液相色谱仪 4 2 UV/DAD、示差、荧光、蒸发光散射 39 气相色谱仪 3 2 顶空、FID ECD FPD NPD 4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1 石墨炉、火焰 41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 1 42 测汞仪 1 1 43 小型冻干机 1 - 44 X射线荧光分析 1 1 45 阿贝折射仪 1 1 46 氮气发生器 1 1 微生 物检 测设 备 1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 1 - 2 全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 1 1 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1 4 厌氧培养箱 1 - 5 生物安全柜A2 2 2 6 恒温培养箱 2 2 7 超净台 2 2 8 干燥灭菌器 1 1 9 三气培养箱 1 - 10 高压灭菌器 2 1 11 浊度计 1 1 12 红外接种环灭菌器 1 1 13 低温冰箱 1 1 包装材料检测设备 1 恒温恒湿试验柜 1 - 2 热重分析仪 1 - 3 差热扫描仪 1 - 4 旋转粘度计 1 - 5 万能材料试验机 1 - 6 落镖冲击试验机 1 - 7 透湿仪 1 - 8 气体透过仪 1 - 9 热封仪 1 - 10 涂层柔性和粘附力测试装置 1 - 包装材料检测设备 11 内涂层连续性测试装置 1 - 12 氧化膜厚度测定仪 1 - 13 密度天平 1 - 14 折断力仪 1 - 15 扭矩仪 1 - 16 平氏粘度计 1 - 17 硬度计1 - 化学、 生物 危害 物质 微量 与痕 量检 测设 备 1 电泳仪 1 - 2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 1 3 核酸蛋白分析仪 1 - 4 凝胶成像仪 1 - 5 荧光定量PCR 1 - 6 多通道可调移液器 4 - 7 可调试连续加样器 4 - 8 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 1 - 9 PCR扩增仪 1 - 10 近红外光谱仪 1 1 11 拉曼光谱仪 1 - 12 制备型液相色谱仪 1 - 13 离子色谱仪 1 1 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1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1 1 17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1 - 18 凝胶渗透色谱仪 1 - 19 酶标仪 1 1 20 扫描电镜 1 - 功能评价与毒理学设备 1 定量PCR 1 - 2 标本脱水机 1 - 3 冰冻切片机 1 - 4 倒置显微镜 1 - 5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 6 超净工作台 1 - 7 流式细胞仪 1 - 8 迷宫 1 - 9 尿分析仪 1 - 10 切片机 1 - 11 γ-射线计数仪 1 - 功能评价与毒理学设备 1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 - 13 石蜡包埋机 1 - 14 封片机 1 - 15 自动读片机 1 - 16 烤片机 1 - 17 染片机 1 - 18 脱水机 1 - 19 显微镜 1 - 20 心电图仪 1 - 21 行为、学习记忆检测装置 1 - 22 血球计数仪 1 - 23 液氮罐 1 - 24 照相裂隙灯 1 - 25 紫外分光仪 1 - 26 自发活动记录仪 1 - 27 乳酸仪 1 - 28 骨密度仪 1 - 29 多导生理仪 1 - 3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 - 31 隔离器 1 - 32 跳台仪 1 - 33 无创伤大鼠血压计 1 - 34心率监测器 1 - 35 超声波粉碎机 1 - 36 低温冰箱 1 - 37 体视显微镜 1 - 信息设备 信息化平台 1 1   化妆品检测用仪器设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分类 序号 仪器名称 省级 (台套) 地市级 (台套) 备注样品 储存 及前 处理、 常规 理化 分析 设备 1 冰箱冷藏柜 12 5 含防爆冰箱 2 超纯水装置(套) 1 1 3 红外分光光度计 1 1 4 超声波提取器 4 2 5 超声波振荡清洗器 4 2 6 氮吹仪 2 1 7 低温高速离心机 2 1 8 干燥箱(温控精度) 5 2 含真空干燥 9 均质器 4 2 10 离心机 5 2 11 马福炉 1 1 12 恒温恒湿试验柜 1 - 13 碎花制冰机 1 1 14 微波消解仪 2 1 15 振荡器 4 2 16 旋转蒸发仪 4 2 17 样品粉碎机 5 2 18 磁力搅拌器 1 1 19 低温循环水浴1 - 20 真空离心浓缩仪 2 1 21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1 22 熔点仪 1 1 23 薄层点样及展开系统 1 1 24 薄层成像系统 1 1 25 电导率测定仪 11 26 电子分析天平 5 2 27 微量分析天平 1 1 28 酸度计 3 1 29 氮气发生器 1 1 30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1 31 智能循环水浴 4 2 32 紫外透射率分析仪 1 - 样品 储存 及前 处理、 常规 理化 分析 设备 33 高效液相色谱仪 5 2 UV/DAD、示差、荧光、蒸发光散射 34 气相色谱仪 3 2 顶空、FID ECD FPD NPD 3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1 石墨炉、火焰 36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 1 37 测汞仪 1 1 38 小型冻干机 1 - 微生 物检 测设 备 1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 1 -2 全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 1 1 3 光学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1, , 1 4 生物安全柜A2 2 2 5 恒温培养箱 2 2 6 超净台 2 2 7 干燥灭菌器 1 1 8 高压灭菌器 2 1 9 浊度计 1 1 10 红外接种环灭菌器 1 1 11 低温冰箱 1 1 禁限 用物 质检 测设 备 1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 - 2 近红外光谱仪 1 1 3 拉曼光谱仪 1 - 4 粉末X-射线衍射仪 1 - 5 离子色谱仪 1 1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 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1 1 9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1 - 10 凝胶渗透色谱仪 1 - 11 扫描电镜 1 - 12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1 - 毒理检测设备 1 自动读片机 1 - 2 体视显微镜 1 - 3 标本脱水机 1 - 4 冰冻切片机 1 - 毒理 检测 设备 5 倒置显微镜 1 - 6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 7 超净工作台 1 - 8 流式细胞仪 1 - 9 全自动生化仪 1 - 10 血球仪 1 - 11 切片机 1 - 12 γ-射线计数仪 1 - 13 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UVA+UVB) 1 - 14 石蜡包埋机 1 - 15 封片机 1 - 16 尿分析仪 1 - 17 烤片机 1 - 18 染片机 1 - 19 冷台 1 - 20 脱水机 1 - 21 显微镜 1 - 22 液氮罐 1 - 23 照相裂隙灯 1 - 24 紫外分光仪 1 - 25 超声波粉碎机 1 - 26 低温冰箱 1 - 27 酶标仪 1 - 28 核酸蛋白分析仪 1 - 29 凝胶成像仪 1 - 30 荧光定量PCR1 - 31 多通道可调移液器 4 - 32 可调试连续加样器 4 - 33 PCR扩增仪 1 - 34 电泳仪 1 - 35 生物安全柜 1 - 信息设备 信息化平台 1 1 原文链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相关新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食药监许[2010]410号   2010年10月18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体系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在现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为履行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依据现有条件和优势资源,建设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下称中检所检测中心)为龙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下称国家局重点实验室)为支撑、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社会优质检验检测资源为依托的许可检验、监督检验和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形成以质量管理、技术交流、应急检验、队伍建设及信息服务平台为保障的管理系统,加快建成适应监管和发展需要的“一个中心、三个网络、五个平台”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组建“一个中心”   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建设,并根据需要在全国确定6—8个检验机构,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五至十年内,中检所检测中心应达到:具有覆盖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和应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满足承担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协调管理、技术指导、技术研究等的需要,实现国内领先,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检验机构应达到:具备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所需检验检测能力,协助中检所检测中心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实现区域领先,具备国内先进水平。   (二)完善“三个网络”   1.许可检验网络。建立许可检验网络,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满足国家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工作的需要。   2.监督检验网络。建立以省、地(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为基础,覆盖全国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网络。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微生物、毒理学、功能学、包装材料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评价检验和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方法研究能力和对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技术指导能力。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等检验检测领域能够满足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工作的需要,具备现场快速检验能力。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快速检验技术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实施监督管理。   3.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建设由中检所检测中心、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和具有学科优势的研究或检验机构组成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满足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有关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的技术需要。   (三)构建“五个平台”   1.质量管理平台。按照《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检验的相关要求,实施统一的质量管理,有效提升检验检测质量。   2.技术交流平台。建立科研协作和技术交流管理机制与制度,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安全性指标、原料要求、检验检测方法等研究工作,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体系科研综合能力。   3.应急检验平台。制定应急检验预案,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应急检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检验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检验能力。   4.技术队伍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人员培训规划与计划,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检验检测各类人员培训,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检验检测专家队伍,为解决检验检测有关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5.信息服务平台。制定检验检测体系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检验检测信息系统、检验检测标准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交流信息系统等,实现系统内检验检测信息与资源共享,提供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服务,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库、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四、实施步骤   立足于现有资源,将体系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建设阶段。建设中检所检测中心,完成技术能力建设并取得相关实验室认可、资质资格认定,具备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检验、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能力;制定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并开展建设工作;制定“三个网络”、“五个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并逐步实施,启动“三个网络”体系和质量管理、应急检验、技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工作,开展检测技术与法规的培训教育,阶段性完成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库和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等的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基本符合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需要的检验检测队伍。   (二)完善阶段。进一步加强中检所检测中心能力建设,初步完成中检所检测中心和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许可检验网络建设并建立基础的检测技术研究网络;大力推进省级、地(市)级监督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和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快速检验能力建设,基本建立监督检验网络;初步完成“五个平台”建设并正式运行。   (三)提高阶段。全面加强体系内各检验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网络和平台,全面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体系运转快速、高效,积极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制定加快推进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机制保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增进相互交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建立与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三)制度保障   国家局制定保健食品化妆品实验室建设指南、装备基本标准等配套文件,加强对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体系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扎实推进,稳步开展。   (四)经费保障   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有关经费支持。国家局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大对检验机构基础性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切实落实体系建设各项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 投资1000万购置仪器 宝鸡将建西北一流食品检测体系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让人吃得放心?记者日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宝鸡市决定拿出1000万元建设全省领先、西北一流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关。   据介绍,宝鸡市将外聘专家对农业、质监、卫生、工商、药监等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检测能力进行摸底评估,提出全市食品安全检验设施购置规划,权威检测项目及重点检测方向。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基础上,宝鸡市投资1000万元统一补充所缺仪器设备,力争建成全省领先,西北一流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专门用于食品抽检。相关部门将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针对米、面、油、肉、蛋、禽、奶等重点品种,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和效率。
  • 国务院:食品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量大面广,存在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繁重艰巨。   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工作作了部署:(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基层工作体系。(二)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三)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和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五)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六)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   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按照加强管理、规范工作、保障正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明确了机关运行经费、机关资产和服务管理的基本制度。草案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的预算管理作了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预算和决算情况 要求各级政府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 农产品、食品检测两大体系建设项目2015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表(部分)
    日前,我国先后下达了2015年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发改投资〔2015〕1225号)、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发改投资〔2015〕1356号)。  据仪器信息网编辑获悉,其中2015年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0249亿元。  尽管2015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未公布,但参考部分省市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数额(河北省获批预算内投资12471万元、江西省获批预算内投资6972万元)来看,今年食品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数额必定同样可观。  同时仪器信息网编辑发现,在各地公布的相关项目通知中均显示,此次两大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均涉及检测实验室建设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国内外仪器厂商敬请留意相关招标信息。  此外,仪器信息网特别将部分地区获批建设项目及投资情况摘选如下,以供读者参考。农产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表(部分)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表(部分)编辑:刘玉兰
  • 南宁打造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将加强食品检测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打造食品安全城市也被南宁市提上日程。近日,《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要求,2018年6月底前,南宁市力争建成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从《方案》看到,创建范围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区,以及高新区、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市级“食品安全县”试点为马山县。  根据《方案》,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  另外,还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市级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实验室、仪器设施、人员配备到位,具备对当地主要食品种类、重要食品安全项目的检验及快检能力 县级有效整合或统筹使用检验检测资源,具备常见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现场定性速测能力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  在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方面,全面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高毒农药经营示范和实名购买,规范兽用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使用 严厉打击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种养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比重达40%以上。  目 标  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即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监管所需的人、财、物投入 监管执法不断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有效落实,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整治 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公众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高。
  • 中国将加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13日表示,中国将建立覆盖城乡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邵明立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步入科学监管的轨道,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监管工作持续加强,为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邵明立说,今后五年,中国将实现使民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体制机制的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更为完善,基本形成覆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各领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药品、医疗器械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建立覆盖城乡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等。   邵明立表示,为此,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完成丰富和发展科学监管理念、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实行人才优先战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   “在资金安排、项目建设和技术援助向基层、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全面改善基层执法条件,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他强调,重点加强审评审批、检查认证、检验检测、监测评价等技术机构建设,完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基层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和报告质量,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完成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启动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邵明立说,当局还鼓励创制新药。以提高药物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完善鼓励创新、导向明确的审评审批机制与策略。加强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制药企业及民间组织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中药、民族药创新和二次开发。
  • 两会观点:加快食品检验技术体系基础建设 规范复检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江龙就认为,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内当前存在比较突出的技术监管机制、体制问题,亟需破解,应加快食品检验技术体系基础建设。  现状》》  食品安全标准制修定与执行使用环节脱节  刘江龙说,现行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等标准体系的制定和修订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而标准执行使用最多的环节是大量承接国家及地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与食品安全应急检验的食药监和质监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机构,这些部门的检验机构大多数未能参与各类食品标准的制修订。现行食品标准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存在诸多不足,亟需完善。  “由于检验检测机构庞杂、层级与职责划分不清,给监督抽检等执法检验的最终判定造成诸多障碍。”刘江龙说,现行法规规定申请复检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复检机构,部分企业将省级检验机构甚至国家检验中心发的不合格产品要求送回企业所在地的检验机构(有的是地级检验机构)复检,“这给复检企业与复检机构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有时就不明不白地复检合格了。”  此外,他还认为,目前包括食品标准研究与起草、食品非标检验方法的研究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检验检测标准操作以及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等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指南与文件缺乏。“尤其是新出现的技术、方法与标准等更是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技术指导原则、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指南与文件,影响检验方法的重复性、检验结论的重现性以及检验标准的科学执行。”刘江龙说。  建议》》  整合食品检验技术体系 规范违规复检机构  有一个好的食品检验技术体系,将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的执行和公正。通过前期调研和观察,在全国两会上,刘江龙提交了加快食品检验技术体系基础建设的提案。  他建议,要组织国家与各级食药监和质监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机构参与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中,并主要承担标准制修订后的复核工作。标准制修订后,多增加复核机构,最好有多家机构参与复核,增强标准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及使用执行的一致性。  要进一步整合与建设食品检验技术体系,食品检验的市场化与公益性检验建设同步推进,厘清职责。企业生产的委托检验、社会及个人的咨询检验等交给市场化的检验机构。食品标准的制修订、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及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检验等基础性、执法性的研究与检验,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主要交由政府组建的检验机构,类似于卫生系统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宜急于推向市场化运作的检验检测机构,易放难收。  刘江龙说,按照食品监管的层级序列,需明确规定食品复检要向同级或上一级的具有复检资质的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建议抓紧时间建设国家食品检定机构,当同一层级的原检结论与复检结论不一致时,负责监管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申请国家检定机构出具最终的复检报告。”国家检定机构的存在,也能规范与震慑那些存心违规操作的复检机构。  提案中还建议,国家在颁布各类食品安全技术文件、标准与方法时,要及时跟进颁发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指南,确保各类技术文件、检验方法及标准的科学执行。牵头实施起草与修订的的部门,需吸纳食药监和质监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机构参与到规范性操作指南与文件的起草与修定工作中。
  • 投资1.15亿 海南三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初步成形
    p   记者从海南省食药监部门获悉,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体技术支撑能力正在持续提高。 /p p   据介绍,概算总投资1.1亿余元的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体建筑已封顶,项目建成后, 填补了海南没有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空白,彻底扭转海南省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有些项目检测不了需要送出岛外检测的落后局面。 /p p   此外,海南省在2015年投入493.83万元,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置的209个农残免费检测点,在免费检测室装备了精准快速、容易操作的检测仪器设备,既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也解决了学校、工地食堂和中小餐馆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材检测难题。 /p p   目前,海南省已形成责任明确、覆盖全省的省级中心检测、市县快速检测和乡镇(街道)免费检测的三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p
  • 上海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完善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
    p   上海市政府7月发布了《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力争在未来五年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每一道防线,建立与特大型城市相符合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制度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构建“ 四位一体”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 实现全市食品药品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检验检测项目全覆盖,基层街镇监管所快速检测装备标准化配备率到达 1 0 0 % ,快速检测项目比“十二五”期末增加 4 0 % 。 /p p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全市要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按照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分级负责、规范建设的原则, 以市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 区域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 基层监管所快速检测为基础, 第三方机构和企业检验检测为补充, 构建科学、 公正、 权威、 高效的“四位一体”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 实现全市食品药品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检验检测项目全覆盖。基层街镇监管所快速检测装备标准化配备率到达 1 0 0 % ,快速检测项目比“ 十二五暠 期末增加 4 0 % 。 /p p   市级检验检测机构重点构建国家级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和国家、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科技研发、 技术仲裁、 风险评价和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综合性、 专业化、 国际化水平。区域检验检测机构重点满足食品药品监管的技术保障要求, 为区县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提供可靠和必要的技术支撑。在基层监管所建立规范、 达标的快速检验室, 具备食品药品中主要微生物、 重金属、 农药残留、理化指标等定性快速检测能力, 基本覆盖日常监管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第三方机构和企业自检实验室的作用, 基本满足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检验需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04eea50-2809-4064-8c9c-29f82ec65da6.jpg" title=" 1.jpg" / /p p   完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完善市、 区县两级食品、 药品、 医疗器械、 化妆品不良反应/ 事件和安全风险监测、 评估和预警的机构、 机制建设, 建立覆盖不良反应/ 事件监测、 质量抽验、 投诉举报、 监督执法及舆情监测等全方位的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 /p p   “十三五”期末, 实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达到 1 0 0 0 份/ 百万人,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达 2 0 0 份/ 百万人,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达 1 0 0 份/ 百万人。建立部门间风险监测数据实时共享机制, 完善食品药品风险监测的信息平台建设, 提高监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加强药品、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风险监测哨点医院建设, 提高重点品种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 积极培育和引导高校、 科研院所和其他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第三方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参与食品药品风险技术评估 加强风险交流, 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监测预警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5881dab-7f14-40a8-bc54-06a407024ad0.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2d7ab89d-9e46-4f2b-9c1d-1c27d24cce6a.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12/ueattachment/f97e3b64-e78d-47db-99b5-0390a3bf170e.pdf" style=" line-height: 16px "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pdf /a /p p br/ /p
  • 中国将在两年内建立全方位食品安全监测调查体系
    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中国力争用两年左右,依托现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利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现有资源,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各省、市、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总膳食调查体系。这是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今天披露的信息。   他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称,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加快培养掌握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方法的高水平专业人员,不断提高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能力。   陈竺提出,要在各省建立食品安全重点检验室、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形成资源共享的数据平台 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等能力,并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机制。筹备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有能力的省份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中心,与全国风险监测网络实验室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为风险评估提供足够技术和信息支持。   同时,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收集、整合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调动各方资源,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做到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他透露,卫生部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   据知,该部自二000年开始在全国建设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参照全球环境、食品污染监测与评估计划,分别在十七个省和二十二个省设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点,对消费量较大的六十余种食品、常见的七十九种化学污染物和致病菌进行常规监测。同时开展了四次全国膳食与营养调查和总膳食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国居民膳食结构、饮食和疾病谱变化趋势。(完)
  • 我国食药检验检测体系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
    1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ldquo 四三二&rdquo 的层级架构模式,即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化妆品(统称药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省、市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两级检验检测机构;《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   原文如下: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4年12月18日经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23日印发。   《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按照优化配置资源、提升能力水平、保持检验检测体系的系统性的指导思想,确定了&ldquo 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rdquo 的总体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ldquo 四三二&rdquo 的层级架构模式,即食品(含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化妆品(统称药品)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省、市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省两级检验检测机构;明确了各层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功能定位,强化了检验检测体系服务食品药品监管的核心职能,突出了检验检测机构的公益性属性。部署了落实改革任务、强化硬件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检验检测科研能力、推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六项重点任务,建立完善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考核、促进发展四项保障机制。   《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奠定良好基础。
  • 中国11大检测体系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记者从19日的2011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会议获悉,为确保公众饮食用药等安全,“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11大检验检测体系。   据介绍,为适应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形势变化及监管需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调整并形成了11大检验检测体系,具体包括: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中药民族药检验检测体系、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生物制品检验检测体系、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实验动物管理体系、药品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标准物质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管理体系、药品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体系。这些检验检测体系为我国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等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   统计显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目前涵盖的检验项目达1000余项,为全国药检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提供近2500多种标准物质。   此外,“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共完成各类检验任务近200万批次,并组织开展国家评价抽验,累计完成467个高风险品种30万批次的评价抽验任务。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检验检测能力显著提高——各级药品检验机构仅实验室新建、扩建就投入26亿多元,实验室面积从18万平方米扩大到65万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投入近13亿元,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67%,有63个实验室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 具有医疗器械检测资质的机构从28家增加到52家 100多家机构取得了食品检测资质。
  • 我国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记者2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32家省级疾控中心将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6家省级疾控中心将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陈啸宏副主任24日在相关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各省级中心主要职责是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发挥技术统领和牵头作用,负责对辖区内风险监测工作机构业务管理,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并承担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 6家参比实验室要按照各自的参比项目,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监测结果复核、技术培训和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   陈啸宏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持续地监测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中有害因素及其变化情况,并经过科学评估,将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定监管重点以及评价管理措施效果等提供科学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到2015年末,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并逐步延伸到社区、乡村,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三定”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在本辖区组织实施。
  • 食药局深入调查食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需求
    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和机构改革任务分工,按照总局领导指示和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要求,2014年1月15日,总局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了检验机构层级设置和功能定位研究专题会议,深入调查了解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需求。总局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参加了会议。   根据满足需求、布局合理的基本原则,与会各司局、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监管需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产业分布、发展状况和专业特点,就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相关检验机构的层级设置、功能定位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奠定了基础。
  • “3+1”快筛快检体系 守住食品安全
    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农残快速检测  食品药品安全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切身问题之一,如何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和红线,将餐桌上的风险和隐患降至最低,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头等大事”。  面对近年来全国多地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手段愈加复杂隐蔽的现状,2015年8月,江门市食药监局“重拳”出击,开建“3+1”快筛快检体系,全面构建市、县、镇三级监管机构和大型食品药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快筛快检立体检测体系。  从该局获悉,目前“3+ 1”食品药品快筛快检体系已基本建成,建成1个市级中心、7个县级分中心、101个食品快检示范市场。这彻底改变了旧模式监管单靠“眼看、手摸、鼻闻、笔记”的现状,改变了旧模式监管“时效差、成本高”的工作格局,及时发现、控制存在质量问题或风险的食品药品,极大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层次立体检测  实现三区四市全覆盖  “以前的快筛快检工作,主要是在监管执法过程当中零星开展的快筛快检,覆盖面没有这么大。”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在过去,“眼看、手摸、鼻闻、笔记”是传统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式,在日常抽检中,监督抽检的批次仅占流通领域的极小部分,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而在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方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复杂隐蔽,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科技造假”也逐渐从药品、中成药领域渗透到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领域。创新快筛快检服务的方式,彻底改变监管“时效差、成本高”工作格局迫在眉睫。  2015年8月13日,江门市食药监局发布官方消息称,江门将全面构建市、县、镇三级监管机构和大型食品药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快筛快检立体检测体系(简称“3+1”快筛快检体系),并计划在2016年底实现三区四市全覆盖。该检测体系将建设一个市级中心,7个县级分中心,30个镇级快筛快检室,100个示范市场快检室。  “这一次的覆盖面很大,包括了一个市级食品药品快筛快检中心、7个县级食品药品快筛快检分中心、31个镇级快筛快检室、100个市场经营者的快筛快检室四个层次的检测主体,能够对三区四市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控制存在质量问题或者风险的食品药品,减少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产品上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是新形势下实现职能转换、协同创新,促进市场监管职能到位的重要举措。”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快筛快检体系  检测项目增至60项  除区域覆盖面的增大外,快筛快检体系的检测项目也增至60项,基本覆盖常见的食品、药品、中药材、保健食品、化妆品品种和易发生残留、滥用或者非法添加的项目。常见的项目如蔬菜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水产品的孔雀石绿、氯霉素等抗生素残留、甲醛等项目,化妆品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类、氯霉素、甲硝唑,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类、他达拉非类等等。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3日,市级中心完成快筛快检1317批,县级分中心完成快筛快检8212批,镇级快筛快检室完成快筛快检2361批,市场经营者完成快检快筛101139批,共快检快筛食品药品113029批,结果呈阳性反应的238批,阳性率0 .21%,其中不合格的水产品170批次,督促经营者自行销毁处理问题产品6191.5公斤。  此外,正因为有了快筛快检体系这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晴雨表”,市食药监局还可实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进一步提高监管靶向命中率,有针对性地为案件提供前期快检技术初筛,有效助力专项整治。数据显示,2015年开展中药饮片性状快速鉴别233批,性状不合格的145批 2016年至今开展中药饮片性状快速鉴别128批,性状不合格的84批。在“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局开展针对性快筛快检233批次,其中对快检呈阳性的19批抽样送实验室检验,检出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谢物等危害物质,涉嫌违法的企业已被立案处罚,做出的罚没款合计42.6万元。  101家示范市场看住食品安全  作为本次“3+1”快筛快检体系中的亮点工程,示范市场(超市)快检室的建立和流动快检车的配备,可谓彻底颠覆了过去旧模式监管“时效差、成本高”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已建成101家示范市场,其中有50家是省示范市场,51家属于市示范市场,每个市场需要配备专兼职的快检技术人员,配置有快检设备、快检试剂、计算机、冰箱、空调等设备、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快检室,具备开展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农药、兽药、瘦肉精残留等项目快检的能力。“在示范市场,必须按‘样品登记-检验-数据上传-结果公示’的流程进行。对第一次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还需要复检一次,结果仍属阳性则确定为阳性产品,责令经营者自行下架、监督销毁处理。”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要求,省示范的批发市场每日快检任务为30批次,零售市场为10批次 市示范市场每月不少于80批次,每年不少于1000批次任务。  除了示范市场开展常规检查外,市食药监局、蓬江区食药监局还各配备了1辆负责“突击检查”的快检车。该车主要选取人口密度大、配套设施滞后、问题产品多发区的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酒店、集体食堂开展“流动巡回式”的快筛快检。车上配置有多种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可对蔬菜、水果、米面、水产品、食用油等品种进行快速检测,主要检测甲醛、吊白块、瘦肉精等有害物质以及兽药、农药残留等项目。“大部分检测项目都可在15分钟内完成,具有准确度高、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等优点。”该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将落实经费保障  目前,“3+1”快筛快检体系建设已基本建立完成。“除了已建成101个食品快检示范市场,我们还建成了1个市级中心、7个县级分中心,以及26家基层快检室。”但是,该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平台建设仍面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经费不足、部分市场快检室的场地不足、市场开办方经营成本增加、长期持续难度大等问题和困难。  他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克服上述难题。“我们将继续引进食品药品检验专业人才,争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及时更新补充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试剂及易耗品,增强技术保证能力。同时,将通过优化整合资源、专项资金集中投入,委托第三方具备法定资质、符合当地食品安全监管要求的综合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适应监督管理及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要。针对快检室场地不足的,我们探索实行周边市场共用快检室的方式,对水产品快检等技术要求高的快检,采取集中在各市、区快检分中心完成的模式进行。”
  • 检测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问题食品无所遁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不再担心温饱,而更多地开始关注食品安全。日常食品中有80%左右来源于农产品,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始备受关注,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到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如何? 4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第2期“农科讲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讲坛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静,她分别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已经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国际声誉。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王静说。  近年来,王静带领研究团队不断钻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力争在该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  隐患突出 形势严峻  此前,“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的兴起,分别解决了国民的主食供应和温饱问题以及副食品和食物丰富问题。2001年,随着“餐桌子”工程的起步,健康安全成了“主角”。同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实施。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较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据了解,这一计划最初只针对四个城市监测危险性物质。到2015年,已经发展成针对152个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种养殖基地、屠宰场等5大类117个品种94个参数的监测任务。  根据2015年例行监测合格率图表显示,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6.1%、99.4%、95.5%,而在2001年蔬菜中农药监测的合格率是60%左右。“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在大幅度提升,总体上讲,安全是有保障的。”王静表示。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包括农药、瘦肉精、三聚氰氨、高功能药等监测活动,专项行动成效显著。2001年,农药、瘦肉精急性中毒事件611起,共有19781人中毒,2015年中毒事件已经不到10起。此外,三聚氰胺连续6年监测全部合格。并且,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也得到较好地控制。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机构连续三年发布报告称:“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已经居世界中上水平。”  但是,我们的问题还有吗?  “当然还存在问题,而且隐患还很突出,形势依然严峻。”王静指出,主要表现在因气候变化、病虫害疫病频发、用药不规范导致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瘦肉精、孔雀石绿等违法违禁有害有毒物质还未彻底禁绝 农业生产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农产品污染 储藏、流通环境温湿度等影响产生生物毒素的污染 制假售假、打而不绝、农资生产经营小散乱等问题。  在王静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局部发生、比例较小、总体可控的,但易酿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还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由于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充满了期待,而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也会对一个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影响政府公信力、社会稳定和谐以及国际声誉等。因此,专家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种类繁多 蓬勃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实际上,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法律法规保障下的标准体系、监管体系、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等。实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检测技术成为了最重要的科技支撑。“精准、快速的检测数据是考证监管措施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刘潇威说。  根据专家介绍,检测技术体系是由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常规分析、确证监测技术构成。到底选用哪一种技术,要根据生产模式,是分散或基地种养殖、小微或规模化,此外还要看其适用性和成本。  “样品前处理对检测技术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因为样品前处理对于结果准确性影响所占的比例超过50%以上。”王静介绍,过去在前处理技术上要耗费很长时间,而现在已经发展出一系列快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备速度快、选择性好、成本低、高通量、操作简便等特点。“如果可以实现在线自动化,那就更完美了。”  另外,以溶解萃取或提取为基础建立的快速提取技术,包括加速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等。  王静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快速样品前处理的发展状况。第一个例子是分子印迹材料 第二个例子是新型固相填料——碳纳米材料。“为了追求样品前处理的准确、快速、高效、低成本,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王静说。  此外,常规分析及确证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而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则体现在生物分析技术和化学分析技术方面。  目前,检测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检测方法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有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原子荧光光谱仪、紫外激光光源、超高速摄影等。  但是专家也表示了担忧:“多数技术还是属于跟跑阶段,主要是因为原创性技术少,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检测技术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2种技术 8类污染物  2005年,王静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始组建队伍着手开展本底污染调查、残留行为、代谢规律等基础研究,随后进一步研究前处理速测技术、确证技术,努力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并对其进行集成、示范。  “我们针对农产品中农药、农药助剂、环境污染物等开展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多残留确证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研究以及污染物代谢行为研究。”王静说,他们还开发了磁性纳米材料、荧光材料、分子印迹材料、化学发光材料、生物芯片、纳米复合材料、条形码等。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实现了17种三嗪类农药、3种磺酰脲类农药、2种三唑类、7种β -受体激动剂、草甘膦、三聚氰胺、氯霉素、壬基酚、有机锡等8类污染物检测从研发到产品的转化。  “我们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同步检测技术方法,已经连续四年被用于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水果质量安全普查。”王静说。  此外,他们还针对粮食、蔬菜、茶叶、水等17种基质,结合高效样品前处理,分别建立了烷基酚类、多芳基酚类、有机溶剂类、八氯二丙醚等高风险农药助剂的确证技术,首次开展我国农产品及产地环境中高风险农药助剂残留水平调查,摸清了农产品的助剂残留来源,并获得上万数据。  “农药助剂检测技术在质检中心及科研单位进行推广应用,为我国农药助剂残留调查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我国开展农药助剂分类管理及禁限用清单的进程。”王静表示。  “现在,国际上还没有农药助剂的限量指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王海舟在评价王静团队的农药助剂监测技术时说,王静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对农药生产提出约束,也可以对国外食品建立列表制度。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工程院正在研究全流程监控系统。做产品的讲究全生命周期,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全流程监控,农业生产也需要这个。“如果王静团队的工作可以延伸到全流程领域,从种子开始一直到秸秆、作物喂猪、喂牛的检测,这个技术会更有意义。”  基于多年地坚持和探索,王静团队共开发了232种农药同步检测技术,其中包括我国常用农药以及例行监测的农药种类。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的农药多残留同步检测技术。此外,团队科研人员还建立了25套涉及农产品中5大类400多种化学性典型污染物的同步检测与确证技术体系。  在刘潇威看来,这些检测方法,都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食品快速检测产品有望正式进入食药检测体系
    为探索研究食品快检方法认定相关工作思路,2015年1月15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北京召开了食品快检方法认定相关问题座谈会。   会议围绕食品快检方法的内涵、与快检产品之间的关系、食品快检在监管部门工作中的定位、基层监管过程中最亟需的快检项目、实施认定的要素和条件、实施认定的主体以及在当前如何加强规范食品快检装备和产品的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下一步,将进一步梳理规范食品快检技术认定和相关产品使用的具体措施,探索研究食品快检技术在食品监管过程中的应用条件和具体要求。   农业部、卫生计生委、中国农业大学、军科院相关专家以及总局法制司、食监二司、食监三司,河南省局和中检院的有关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科技标准司主要负责同志、有关负责同志和科技处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编者按:食品快速检测产品和技术一直处在没有相关检测标准、产品标准,只能作为快速筛查手段,不能作为执法依据的尴尬局面,且食品快速检测产品自身质量没有很好的规范,食品快速市场鱼龙混杂。尽管最近越来越多的学会、协会开始研究制定快速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但是由国家机构正式开始研究食品快检方法认定的相关工作思路还是首次。这对食品快检装备和产品的规范使用,食品快速检测市场良好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食品快速检测装备和产品有望正式进入食药检测体系。
  • 2016年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p   据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对2016年我国食品检测仪器行业投资前景分析。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发现,食品安全的各个链条都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社会资金可以流向从食品追溯、检测仪器设备到第三方检测服务多个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促进食品安全与信息化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食品安全被全社会所关注,食品检测行业投资潜力加速释放 /span /p p   食品安全涉及技术与管理两大支撑体系,既有政府监管环节也有企业自查行为。2010年,残留问题奶粉重现市场、河北葡萄酒大肆造假 2011年,镉超标大米、“瘦肉精”猪肉等问题接连不断,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基层食品质检单位,面临着检验设备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质检系统食品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重点提升基层质检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监管能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和检测水平。而企业也需要进行检测设备投资,按照已有的标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p p   食品检测行业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试剂方面。中国在工商注册的正规食品加工企业有几十万家,除企业之外,各级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食品检测仪器的采购主要有常规理化分析仪器、快速筛查检测仪器、食品品质成分检测仪器,各类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等检测仪器,涉及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快速筛查专用设备,也有可用于石化、环境、医药等多种领域的通用分析仪器,投资潜力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一个领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高端检测仪器国产化任重道远,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有待改善 /span /p p   2010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并且市场增长速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检测仪器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 另一方面,国产低端检测仪器进入市场,价格杠杆撬动了市场需求的攀升。当前食品安全各项指标中,残留农药、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参数的检测最受关注,因此,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如质谱仪、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利润丰厚的高端仪器及快速筛查仪器市场前景看好。 /p p   未来五年,该市场的总体需求将迅速增长,小型化、低成本的国产仪器任重道远。目前,食品检测高端仪器市场仍然主要依赖外资厂商,如Angilent、 ThermoFisher、日本岛津等。外资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成熟稳定、品牌知名度高,但产品价格高昂,维护维修费用不菲,而且可供选择的低配型号不多,对国内的设备采购方来说负担很大。检测仪器国产化面临技术和管理双重困境。以质谱仪为例,国内有机质谱仪的研制起步很早,但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欠佳,因此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尽管其中有历史和体制造成的原因,但主要在于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有限资源的分散,不能形成一股合力,借助市场的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如果国产检测仪器能够形成突破,其相对强大的性价比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低成本设备的需求,同时势必对进口产品的价格构成压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高端仪器研发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性融资渠道 /span /p p   食品检测仪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高端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很大,核心技术的成熟需要在市场的作用下循序前进。以质谱仪为例,质谱仪的研发综合了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产物。作为一种高端精密仪器,质谱仪的研发仅仅能够实现在实验室完成还远远不够,其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参数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精度,才是其能否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外知名品牌的成熟产品,根植于本国雄厚的加工制造基础,在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检验才逐步被客户接受。国内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大型企业并不是很多,以民营企业为主,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决心和融资渠道都是一种考验。 /p p br/ /p
  • 总投4210万 苏州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昨天记者从苏州市卫生局了解到,作为2012年的实事项目之一的“建设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已建设完成,总投入4210万元。据统计,按每年每人4批次的抽检水平,全年各相关部门已100%完成了4.15万批的抽检总量。   据了解,苏州市卫生局建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是面向全市所有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该体系通过实现监管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来提高监管的效能,同时向市民公开,从而实现监管信息的公开化。   记者获悉,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通过网络互通平台,汇集了各监管部门的数据,实现了监测数据的互通共享,保障了各职能部门可以及时的掌握关键信息。同时,该体系统一安排了食品安全重点品种的监测,截至目前动态合格率达到了97.8%。此外,该体系还会统一发布视频安全日常监督抽检信息,今年来相关部门发布市级公告6期,通过媒体发布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702批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今年以来,苏州市食药局联合苏州市教育局建设了一套学校食堂远程监控系统,并纳入了“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中。学校食堂远程监控系统是由苏州市卫生监督所对苏州市教育局直属的29所学校食堂实行的远程视频监控,对学校食堂餐饮加工场所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察看,一旦发现问题,苏州市卫生监督所就会即时通知学校负责人进行整改,从而降低学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   据介绍,“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的建成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监测资源的使用效率,各级职能部门协同监管的工作效能,以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同时,该体系还提升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监察工作的参与程度。
  • 甘肃食药体系改革 第三方检测仅为补充
    2014年4月22~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孙咸泽在甘肃调研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   调研期间,孙咸泽先后到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和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听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情况汇报,并调研了制订《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研究课题的开展情况。   孙咸泽在调研中指出,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机构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已初步搭建起以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州级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县区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为补充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框架,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下一步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一要加强能力建设。要积极参加国家级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利用远程网络培训加大对市、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制订《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研究课题就是要实现对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用制度将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三要加强省局与总局之间的联系。要积极与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开展检验检测业务合作和人员交流,积极参与总局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争取使甘肃省的检验检测能力尽快达到全国一流、西北领先的水平。   总局科技标准司和中检院有关负责同志随同调研。 孙咸泽在甘肃调研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
  • 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访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庞国芳院士
    早在2005年,仪器信息网曾就破解蜂产品国外技术壁垒相关问题对庞国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3年的时间过去了,庞国芳研究员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主持完成的36项农兽药残留测定方法已作为国家标准发布… 不久前,来自质检总局的一则新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08年11月12日-13日北京,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79项农产品食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通过了审定。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 庞国芳院士 2008年12月12日上午,庞国芳院士亲临仪器信息网,就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与意义、实施与推广等问题接受了专访。 构建我国农产品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提到2008年底通过审定的79项国家标准时,庞国芳院士说到:“由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组成的30余人的评审组对79项标准的评价是: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居国际领先地位,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居国际先进水平。” “这次79项国家标准的研究是2006年36项标准的继续,也可说是我们10多年研究的结晶。我们目标是打造一个残留检测技术平台,使检测的品种再提高一个档次,使标准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只有把技术和标准做得无可挑剔、近乎完美才能得到同行认可,标准是科研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神圣的科研工作。标准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一句话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庞国芳院士在30多年科研攻关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也是在技术创新、科技兴检工作中一贯奉行的工作态度。 1、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的背景 庞国芳院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科研工作的目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破解国外技术壁垒。”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食品出口遇到一些先进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都与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相关,相关行业中有近90%的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有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被挤出了市场。每年受国外技术壁垒带来的经济损失由2001年约70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1000亿美元。 庞国芳院士说到:“2006年,美国涉及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万多项,欧盟2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本系列标准发布前,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足500项。” 如日本2006年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中800多种农兽药规定了限量指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管理法规。 “在检测技术水平方面,以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农药品种数量为例,美国可以测试300多种,欧盟以德国为准可以测试300多种,日本可以测试260种;然而,2006年本系列标准问世以前,我国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测试的种类不足50种。所以,不论是检测技术标准还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尽快迎头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我们的技术标准体系,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 2、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多残留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研究 如何实现超痕量农药残留多组分高通量的检测,庞国芳院士说到:“必须彻底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第一,采用什么样的萃取技术,能把数百种亿分之几的多类化学残留物从基质千差万别的农产品中完全提取出来。第二,采用什么分离技术和富集技术把共萃取的大量干扰物分离出去,使目标化合物得到富集。第三,采用什么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数百种农药残留,并能准确的定量分析,使方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所规定的限量要求。” “科学研究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切忌浅尝辄止。”庞国芳和他的科研团队对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主持设计了化学、物理学、微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案,先后组织13个省市检验检疫局,以及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20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历经四个研究阶段,突破了这些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28项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水果、蔬菜、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蘑菇)、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农产品食品中80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使我国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接轨,在同时检测的品种数量上,居国际领先地位。 这项研究实现了三方面的创新: (1)对1000多种农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三个分析参数数据库,奠定了高通量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2)集成加速溶剂萃取、高速匀质提取、固相萃取和凝胶渗透等先进前处理技术,攻克了800多种含量十亿分之几的农药残留从50余种农产品中有效提取出来,并将大量共萃干扰物有效分离掉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 (3)突破靠更换检测器或色谱柱增加检测品种的传统技术,研究开发了色谱质谱按时段分组检测新技术,将化学性质和保留时间相近的农药分成若干组,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将每组农药按出峰顺序,细分时段检测,提高了方法灵敏度;对检测农药选择离子进行优化,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了方法的分辨率,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样品检测技术,实现了500种农药残留可同时检测,比传统单残留方法提高工效上千倍,形成了一个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3、世界常用200多种兽药等化学物质的分离、富集与检测技术研究 庞国芳院士还主持研究了牛羊猪鸡兔等畜牧业和渔业、蜂业、乳业产品中26类200多种兽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荟萃当代先进的酶化学、衍生化、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免疫亲和色谱等20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集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色谱-质谱串联技术等10多种检测新技术,开发了26类200多种兽药按门类提取分离与富集技术。建立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同步的有前瞻性的国家标准72项,可应用于牛羊猪鸡兔等畜产品,鱼虾等海产品中200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 据统计,庞国芳院士在农药兽药残留分析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139项。这些标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一些检测技术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破解了世界先进国家这些领域的技术壁垒。 在谈到这些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意义时,庞国芳院士说到: 第一,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俗话说,得标准者得天下,羸得技术标准研究的优先权,就有了优先的话语权。比如,在进出口某种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外商要检测300种农残,外商问你们有这种检测技术吗?如果我们没有,他会说,那就按我们标准做,主动权就在对方手中,如果我们说我们有能测400种的标准,外商马上哑口无言,并投以尊畏的目光,主动权就掌握在我方。从这个角度讲,“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有重要破解技术壁垒的意义。在国际竞争中,世界先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已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我国因先进国家技术壁垒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国外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产品食品是我国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比较多的部门,所以这些技术标准的研究,将成为破解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这也反映出发展中的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俗话说“强者面前无壁垒”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兽药残留限量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准入门槛,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面对农产品食品国际贸易残留限量门槛越设越多,越设越严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贸易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必然对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些多残留检测技术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农药多组分同时检测技术是当前各国同行热点研究课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同时检测的品种方面,超过了先进国家的同类标准。研究论文在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的报告也得到同行赞许,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残留分析和食品痕量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促进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 破解我国蜂产品世界三大主销市场技术壁垒 20世纪90年代起,庞国芳院士对我国蜂产品在欧洲、美洲和日本世界三大主销市场遭遇的300多项农用化学品技术壁垒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31项检测技术标准,初步构建了蜂产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改写了我国蜂产品先进检测技术空白的历史,一跃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这些检测技术标准破解了我国蜂产品在欧盟、美国和日本世界3大主销市场所遇到的369种贸易技术壁垒,得到国际蜂产品界认可;彻底摆脱了我国蜂产品出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为我国争得了在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权;有力地促进蜂产品的出口,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些标准也满足了我国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迫切要求,对促进我国蜂业发展、提高蜂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这项新技术在促进我国蜂蜜质量的提高中发挥作用,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四次走出去,四次请进来”向全国推介蜂产品检测新技术,并向广大用户承诺:“蜂蜜真假鉴别,收到样品后24小时报出结果;全年无节假日,一天24小时提供服务”。由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服务快速周到,从1998年起到目前,在开发新技术的项目、送检样品的厂家和受检样品的数量三个方面,翻了四五番。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技术实力,很快在国内外传开。国外的一些客商,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在签订购买中国蜂蜜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某某项目送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2000年6月16日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馆在“综合与调研”第5期(总第10期)发回国内的一份报告中,对秦皇岛局蜂蜜检测实力和水平在德国客户中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谈及秦皇岛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庞国芳院士说到:“不是养蜂大省、蜂产品出口仅占全国0.2~0.5%的河北,港口不出口蜂蜜、也没有较大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秦皇岛,我们却在这里创建了‘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直接受益,每年出口蜂蜜检验量已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出口多达40多个国家,每年促创汇0.5亿美元,可以说,我们的实验室为我国‘蜂产品出口大国’的美名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研究国家标准,国际接轨与实际应用并重 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检测技术标准中采取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占据绝大多数,对此庞国芳院士说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处的位置特别,不容有失,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快速。在对外贸易谈判、对外交流中,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能够达到经济效益所达不到的意义。正因为我们的这些标准研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尽量与国际接轨,方便沟通,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且达到与国际贸易接轨的目的。”因此,这些标准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将LC-MS/MS引入国家标准之初,并没有被一些专家所赞同,普遍认为:LC-MS/MS仪器价格较高,大量企事业检验单位没有这种设备,标准普及时会有困难。但庞国芳院士站在国家标准研究的角度仍坚持:“第一,国家标准研究不能迁就落后,迁就落后则永远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国家标准研究要追赶国际先进,与国际接轨;第三,国产仪器厂商必须忍受阵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其乐无穷’在后。” “其实,标准研究中不但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也考虑了实际应用。多残留方法与单残留方法一样简单,方法程序灵活可调,所测定的品种数量可变;新的品种只要适合这些方法的技术体系,就可以用这些标准进行测定,方法测定范围可无限扩大;这些标准采用的色谱柱、试剂等都是商品化、通用的产品,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在中国省级以上的质检、检验检疫机构都具备这样的仪器设备,也在使用着这些标准。” 我国分析仪器技术和工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国家对分析测试领域越来越重视,分析仪器行业方兴未艾,其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国产仪器厂商需做的工作很多,仪器、耗材等各个方面都急需提高。我们实验室与某公司合作研发的两种净化材料已在新通过的国家标准中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扬起风帆,再次启航 自80年代初进入秦皇岛检验检疫局工作,至今20多年来,庞国芳院士长期工作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质量检测第一线;每天面对的都是试管、瓶子、样品和检测仪器,对这种单调又枯燥的试验,庞国芳院士却是乐此不疲,经常微笑着说:“兴趣和责任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 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着检验检疫“国门卫士”的神圣使命,发扬技术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庞国芳院士为我国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 (1)研究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141项国际国家标准,为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提供了一系列与先进国家接轨的技术标准保障。 (2)破解中国蜂产品欧美日世界三大主销市场370多项农用化学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受益。 (3)对企业实施风险分析残留监控15年,促秦皇岛正大跻身我国外资企业500强,年销售达12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4)两次领导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两项国际AOAC标准,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200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22次国际AOAC年会上, 应邀做了“动植物源性食品中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报告,将其中一个课题列入了AOAC先进标准研究计划。 在谈到今后3年的工作计划时,庞国芳院士表示,团队的工作重点转换为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的大面积推广、宣传、普及,“同行有兴趣可到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来参观、学习,我们保证学员以最短时间掌握标准方法、仪器操作;如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到同行的实验室进行指导。同时,调研这些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 最让庞国芳院士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作为科技带头人,他以老带新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朝气蓬勃的专家队伍;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名、国家质检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研究员4名、破格高级工程师2人。庞国芳院士说到:“我们为了相同的兴趣、责任而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后记 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团组在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政治家的英明决策,纵观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远到太空技术,近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科学,都是如此。 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脉搏跳动,时刻要保持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需要、国际接轨一脉相通,这就是科研选题立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一个科技工作者对事业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有执著追求的激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在科学探索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庞国芳院士简介 庞国芳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20多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建立了141项国际、国家技术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外贸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文论著80多篇(部)500万字。担任《分析化学》、《色谱》、《中国养蜂》杂志编委,是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美国)、TALANTA(美国)和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荷兰)3个国际权威杂志的审稿专家。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和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附录2: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证书 附录3:“本土技术 破解蜂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访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庞国芳研究员”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60614/011376.shtml
  • 食品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注最担心的问题,前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随处可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形势得到根本性的好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消费方式也从过去的家庭烹饪转向与市场消费,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逐渐增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隐患才能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实现我国食品的对外贸易。在这种要求下,食品检测技术必须要满足快速,方便,准确和灵敏的要求,目前,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发展十分迅速,笔者就目前我国最新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食品污染检测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随着国家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技术不断的被推入市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残留一直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包括微博萃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及加热溶剂萃取法等新得提取,净化,分离和检测技术,这些新的检测技术使得提取液中的杂质少,提取对象效率高,试剂耗费少,而且操作简单,检测质量好。萃取法的出现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最初是固相萃取微型柱检测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净化技术的革命,我国在传统的农药检测技术基础上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退出了一些更为先进的方法,取得了新的进展。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兽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各种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的抗生素,磺胺药,激素等在畜牧养殖中广泛应用,这些兽药在促进畜禽生长,减少动物发病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兽药残留的问题,如今,兽药残留成为肉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兽药残留检测体系,而我国的兽药检测体系尚不健全,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兽药检测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而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如通过试剂盒检测饲料中的超标污染物,以及在生猪屠宰时检测瘦肉精的含量等这种方法不但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检测时间短,适用于大批样品的筛选,对于很多屠宰场来讲,一个普通的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便能担任检测工作。  重要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存的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有机污染物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被产生,这些污染物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尤其是垃圾焚烧过程更是产生了大量的诸如二噁英等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污染物,二噁英类物质大约有200多种,是一种高致癌性的物质,据科学检测得知,二噁英的毒性是砒霜的900倍,不仅毒性强,而且分析难度大,检测费用高昂。目前我国在二噁英检测方面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体系,在甲醛的检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已经使用到了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这些检测方法设备操作简单,干扰度低,成本低,灵敏度高。  生物性污染的检测技术。食品里面由微生物引起的主要食源性疾病有沙门氏菌病,螺旋杆菌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李斯特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黄曲霉素引起的致癌性病变等。这些食源性疾病和黄曲霉素有些是因为食品受污染所致,有些是因食物霉变所致,这些病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的威胁十分严重,如黄曲霉素,在发霉的花生中十分常见,目前,以PCR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自动化仪器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使用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一直无法得知而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美国作为转基因工程的研究大国,在国内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而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大量存在于市场之中,2015年,湖北省层统计过全省有3/5的农产品为转基因食品,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分析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及测试试剂盒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检测方面突破了最大的难关,转基因检测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从我国食品安全的来源可以看出,我国食品污染的来源来自于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所有环节,其中,农药污染是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近些年来,激素污染和人为造假也成为食品的主要污染源,因此,要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成为当务之急。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专家的建议,随着我国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引导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操作,在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农业生产规范,防止过分使用农药和化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剪辑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卫生法,如建立和完善肉制品,豆制品,面制品和水产品中添加剂的检测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机制的建设 实施HACCP管理体系。HACCP体系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是一个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保证食品从种植到餐桌的全过程的管理措施,也是目前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最完善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7个原理,分别是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评估,关键控制点的鉴定,各关键控制点临界值的确定,HACCP监控程序的建立,纠偏程序的建立HACCP验证程序的建立及记录保持程序的建立。目前,HACCP体系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水产品,冷冻食品,罐头食品,烘烤食品,发酵食品,饮料及其他各类食品的检测中,确保食品的安全 加强市场监督,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政府部门要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问题食品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加强市场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食品,通过顺藤摸瓜的途径找到问题食品的源头,查处问题食品的来源,建立和健全食品生产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问题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安全性,对制假,售假等行为予以从重打击,防止不法商铤而走险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需要加强食品工业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的结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状况进行监控,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和销售进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确保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到人们生存的最直接问题,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工作,政府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制度的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管理人员和装备的完善,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使食品安全能够真正的做到绝对安全。
  • 食品安全:关键是完善食品检测技术
    “给我拿一个奶油夹心面包,再来一杯豆浆。”每天上小学四年级的鹏鹏都会到离家不远的面包房买早餐,然后边走边吃去上学。   城市中,类似鹏鹏这样吃早餐的学生不在少数。几乎在每个住宅小区的周围,都有一家或几家面包房,并且面包品种繁多,竹炭纤维面包、海带面包、蓝莓夹心面包……   记者随意走进几家面包房发现,一般加盟连锁店都会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等,而一些小的面包作坊几乎属于少证或无证经营。   其实,面包只是我们日常食品之一,米、面、奶、蛋、菜……这些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那么这些食品的安全如何得以保证呢?   食品安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   当前,谈起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想到去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这只是在标准上的规定,如果没有检测技术,首先你不知道一种食品是不是有不安全因素,其次你无法知道这种不安全因素的程度如何,这才是导致人们长期受到食品安全困扰的原因之一。”河北省廊坊食品工程学校讲师郭亚建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的确,食品营养卫生知识贫乏直接影响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再加上大量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的使用又从源头上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我国,从国家、省级到市县级检测机构约有数千家实验室和数十万检测技术人员,这就出现了如何保证检测数据统一可靠的问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红梅曾撰文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源充分的国家食品安全计量溯源体系为其提供可靠性与可比性的支撑,就会产生无效的测量结果,造成分析测量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由此导致错误的决策而引起无法估量的后果。   检测试剂的生产缺乏监管   食品检测技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安全程度。而检测技术的精准是需要高质量的检测试剂产品和仪器的支持。   于是,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对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发。除了进行湿度、洁净度等物理量测量外,一些化学及生化分析仪器包括紫外线、可见光、荧光、原子吸收等分光光度计,以及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微生物检测仪器、生化分析仪器等、快速检测仪器等开始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得以应用并推广。   “其实,国内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生产试剂盒或仪器的大型企业并不是很多,并且部分产品在稳定性和灵敏度方面也需要提高。”北京阿匹斯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刘军毫不隐讳地指出,国内由于缺乏食品检测试剂生产的参考体系导致了食品检测试剂的质量良莠不齐。“如果选用国内外的同一原料试剂对同一食品进行检测,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家鹏对刘军的上述观点表示赞同。   “但我一直对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市场充满信心,虽然由于缺乏政府对企业生产资质的统一监管,现在很难形成一个像医疗体外诊断试剂一样相对规范成熟的市场,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快速提升发展。”柳家鹏说。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在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分属于食品药品、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格局,不同部门分管食品(食物)链的不同环节,这种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监管资源分散,不能形成监管合力和长效监管机制。   “往往一个产品需要重复检验,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同部门之间互不承认检验结果的现象,既浪费检验资源,又增加食品企业的成本。”郭亚建说。   郭亚建建议,借鉴药品检验的模式,工商、卫生、农业部门下属的检验机构整合到一起,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检测,同时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责任,规定所有的食品都应当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检测机构加强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免收检测费,不合格的收取检测费,同时对抽检的结果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或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在这一平台上发布。
  • AOAC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29-30日,由AOAC中国分部主办的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研讨与培训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来自AOAC组织及国内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疾控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食品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食品企业、仪器厂商等单位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内容精彩详实受到与会代表热烈欢迎。 会议现场 会议主办方AOAC中国分部主席 鲍蕾博士   会议首先邀请了AOAC国际理事会成员AOAC SPIFAN项目主席Darryl Sullivan博士介绍AOAC的最新科研计划及进展。在报告中Darryl Sullivan博士详细介绍了AOAC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及下一步的项目计划。在第二天的专题研讨会中,Darryl Sullivan博士就其主持的AOAC SPIFAN项目(婴儿配方奶粉及成人营养素国际标准)细节及检测方法流程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倡议中国的检测单位和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此项目中来。 AOAC国际理事会成员AOAC SPIFAN项目主席 Darryl Sullivan博士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室的肖晶研究员所做的主题为&ldquo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理化检验方法清理工作及整合要点&rdquo 的报告,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室 肖晶研究员   肖晶首先在报告中介绍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次清理标准包括基础标准、食品产品标准、检验方法与规程等总计4916项,并介绍了质检总局、卫生部、农药部、国标委等部门归口管理标准的情况,对这些标准提出了整改意见,列出了继续有效、转化、修订、整合、废止和不纳入标准目录。具体到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整合情况,肖晶说,理化检验方法标准原1240项,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563项、废止的14项、不纳入的663项。在报告最后,肖晶给出了2014年标准完成计划目录。   肖晶研究员详细解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标准清理规则等问题,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中来,对将要制修订的标准提出积极的建议。   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杨钊副所长主持了29日下午的会议,其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大家为之倾倒,其所作的主题为&ldquo 食品和保健品中违禁添加药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rdquo 报告使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目前保健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严峻形势。 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 杨钊   杨钊在报告中说,目前对食品、保健品中添加化学药缺乏有效的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不过国家食药局正在补充检验方法。   具体到检验方法,他说HPLC法在遇到食品、保健品成分复杂时,易出现假阳性 HPLC-MS在对比对照品中色谱峰的RT、紫外光谱图、一级质谱、二级质谱图的方法来定性检测,选择性想对较差、操作繁琐。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选择一对定量离子对和一对定性离子对,并规定了离子比率,使检测方法的选择性更强,灵敏度更高,还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经过三年的时间(2009-2011年)建立了UPLC-MS/MS测定四大类食品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符合欧盟标准2002/657/EC&ldquo 应用液质联用系统进行复杂体系中微量组分分析&rdquo 的规定,且具有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和快速的优点。   在30日上午的会中,来自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黄晓蓉研究员,所做的主题为&ldquo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的评价&rdquo 的报告引起了相关厂商的兴趣。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黄晓蓉研究员   黄晓蓉研究员介绍说,商品化的试剂盒在酶联免疫分析、放射受体分析、PCR分析、光谱分析等等分析手段的前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更方便简单的可直接获得检测结果的产品也推向了市场。而目前由于缺乏规范的评价制度和市场准入门槛,冒牌产品、无证产品和无说明书产品屡见不鲜,质量得不到保证。基于此种现状,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国家认监委、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制度的研究》于2011年1月通过鉴定。该项目对试剂盒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评价方法与评价试点规则。评价试点工作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并与同年的5月20日,在福州首次举办了&ldquo 商品化检测试剂盒评价培训班&rdquo ,对来自检验检疫系统和试剂盒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就评价工作的开展以及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评价工作机制。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依据主要根据《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简称试剂盒)评价规则》(国认科2011[11]号文附件)及SN/T 2775-2011《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方法》中的有关规定。   此次会议中的其他报告同样精彩,如: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州)毒理学部程树军部长的&ldquo 食源性神经毒素的体外毒理学检测方法与标准化&rdquo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的&ldquo 乳制品中激素类物质及壬基酚、双酚A检测技术&rdquo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王娉博士的&ldquo 克罗诺杆菌的检测、中间鉴定及分子分型研究&rdquo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林燕奎副主任的&ldquo 食品中多种砷形态测定方法和前处理技术&rdquo 等。(撰稿:孙立桐) 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州)毒理学部 程树军部长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兵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王娉博士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林燕奎副主任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参会代表合影
  • 浅谈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综合性行政管理部门,要提高对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开展队伍建设整顿,促进职能到位,树立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宗旨,要以省工商局提出的工商监管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建设为指向,以监管创新为手段,以提高效能和执法水平为重点,立足本职,构筑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一、建立政府组织,工商牵头,部门协调,明确职责,分关把守,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新机制。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工商、卫生、质检、农业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明确政府对所在辖区的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明确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防止职能交叉所带来的监管真空,建立食品安全准入的监督制约机制、监测评估机制、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执法体制,形成执法合力,推动食品放心工程。   二、建立食品市场预警防范体系,促进部门职能到位。一是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建设,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建立乡镇、街道、村的食品安全防控网络,明确乡镇、街道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推进乡镇、街道一级食品放心工程的开展。三是加快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维权网络建设,依托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建立快速举报投诉受理机制。   三、加快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政府应增加对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投入,逐步规范检测行为,实现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食品检测体系。目前基层工商分局已建立健全了“四位一体”检测网络,即:分局检测中心、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超市自检、工商快检组成的“四位一体”食品检测体系。   四、加强食品安全执法监管。要着眼于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品质量把关责任,全面扎实推行市场巡查制、商品准入制、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促进食品行业自律。一是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将食品经营企业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二要充分依托各类协会,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三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无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五、全面实施商品准入工程。要继续督促企业普遍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严格市场开办者的质量责任制度。一是在各大市场、超市,全面建立商品准入制度 二是深入开展“食品放心示范店”工作。   六、加大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一是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二是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要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法纪律,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布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 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以及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充分发挥食品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自律和维权作用,发动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群防群治,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 中国首个欧盟标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在河北投入建设
    中国首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德合作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日前在河北涿鹿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据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提供的信息,中国商务部和德国有关方面近日已联合向涿鹿县授予“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牌匾,标志涿鹿承建的中国第一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德国联邦政府有关方面将与中国商务部一道,无偿拨付项目运行经费并选派各类农业及食品专家到涿鹿进行葡萄、杏扁、蔬菜等无害化种植加工的培训和实地指导。   这一项目中德双方共同投资将达到1.19亿元人民币。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涿鹿建立起涉及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网络等7个食品安全运行体系和检测、培训、信息、蔬菜、肉类配送等5个中心,同时建设蔬菜、果品、肉类3个产地市场、22个生产基地,打造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标准化生产检测链条,为进一步在全国推广提供示范样板。   作为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近三年来涿鹿积极采取措施,加速蔬菜、玉米、葡萄、杏扁、奶业等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已形成16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国家注册品牌8个。
  • 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重点建立风险监测体系
    8月13日,卫生部就食品安全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在问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的建设情况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表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卫生部正在抓紧完善制度,部署相关工作,并将其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方向。   严卫星说,按照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要求,卫生部正在抓紧完善及部署相关工作。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卫生部在全国31个省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并将监测工作从城市向农村逐步覆盖。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严卫星介绍:一是针对食品的风险监测,包括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致病菌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 二是针对人群的风险监测,包括食物中毒的报道,异常症状和异常事件监测的报道,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等。   出席发布会的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对记者表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我国的风险监测工作刚刚起步。从现在监测网络的覆盖情况来看,离国务院规划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这也是卫生部“十二五”期间努力的重要方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