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含添加剂

仪器信息网食品含添加剂专题为您整合食品含添加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含添加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含添加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含添加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含添加剂话题讨论。

食品含添加剂相关的论坛

  • 含铝的食品添加剂

    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馒头、发糕等等面粉制品、膨化食品。近日,国家调整了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多少能用于食品的含铝添加剂?欢迎讨论!

  • 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就是安全食品吗?

    市面上兜售的食品中充斥着各种食品添加剂,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但是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吗?不含添加剂的食品是否会有其他隐性的危害?

  • 食品添加剂科普: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问:有的食品包装上印有“本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字样,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答:食品添加剂,这一名词虽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但它的直接应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橘子染色的记载;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腐等记载。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食品强化剂”。因此食品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但间接(如通过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农药残留、谷物的霉菌毒素和放射线等)加入食品者,及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成分,则不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此外,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14000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000余种,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 在质量指标中,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外观、含量和纯度,有的还包括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等毒物指标。在纯度指标中一般均有铅、砷乃至镉、铜、铬、汞、锌等有害金属限量指标。个别还有4—甲基咪唑、氰化物等有毒物质指标。此外还有干燥失重、灼烧残渣、不溶物、残存溶剂等等指标。 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命脉。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基础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毒性(安全性)指标为ADI(AcceptableDailyIntakes依据个人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估计值)、LD50(受试动物半数致死量)和GRAS(一般公认为安全者)。 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通过以上指标测试并符合规定后,才可以被使用。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原料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提高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对新产品的开发;对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各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食品的消费价值; 2.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各种营养强化食品; 3.使食品具有更有效、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 4.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度增长,以满足就业增加、单身家庭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由此可见,只要正确地、适量地使用质量符合法定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对食品是无害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有些企业通过对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生产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回归自然”的时尚,也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消费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食品添加剂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讨论】春节啦,食品标签中“不含添加剂”的食品你多注意。。。。。。

    春节啦,食品标签中“不含添加剂”的食品真的不含所谓的添加剂吗,可以放心大胆的购买?我找到了些答案,下面是我摘录的:那么,产品真的“不含任何添加剂”吗?鄂尔多斯市工商局执法局局长陈磊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是现代食品工业必须的,国家允许按照国标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使用添加剂。标注‘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实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陈磊表示,以前很少有人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但随着因非法添加苏丹红、福尔马林、三聚氰胺等物质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后,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心生恐惧,认为只要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都是有害的,“不含任何添加剂”就是在这样的消费心理下出现的。  “我们日常所吃的东西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不夸张地说,每个人每天都得吃进几十种添加剂。”陈磊表示,目前人们日常所吃食物中97%都含有添加剂,做面包用的面包改良剂,里面就有20多种添加剂,鸡精等调味品中更是含有大量的呈味核苷酸二钠等添加剂。可以说,现代食品中除了新鲜的蔬菜、肉类外,几乎没有哪一样能离开食品添加剂,目前的工艺根本达不到食品中“不含任何添加剂”的要求。

  • 食品中天然含有的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篇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人为添加的,有些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在食品中的天然来源   苯甲酸作为防腐剂被广泛用于食品的保鲜,有显著的抑制微生物增长的作用,GB 2760-2014中对各类食品中苯甲酸的使用限量有明确的规定。   苯甲酸的天然来源较多,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本身也存在苯甲酸。研究表明:食品中苯甲酸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1)由苯甲醛直接氧化成苯甲酸;(2)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苯丙氨酸的代谢降解生成苯甲酸;(3)马尿酸在乳酸菌作用下水解生成苯甲酸。   苯甲酸可以自然产生于多种食品中,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大部分成熟的浆果(如李、红梅、肉桂、青梅等)约含0.05%的苯甲酸;此外,土豆、黄豆、谷物、坚果、蜂蜜、牛奶、酸奶、枣等食品中均有苯甲酸检出。研究发现:在非人为添加情况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也有不同含量的苯甲酸被检出,豆豉中苯甲酸的生成主要发生在前发酵阶段,主要生成途径是苯丙氨酸降解和苯甲醛氧化产生。天然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防治病虫害入侵、调节植物生长和代谢的作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在食品中的天然来源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磷酸盐的保水、助渗透、杀菌等作用几乎不可替代。不过,某些食品中也天然含有磷酸盐。   动物性食品磷酸盐本底含量与养殖环境、饲料含磷量、种类等有关。肉中所含磷酸盐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结合磷酸盐和游离磷酸盐,这两种磷酸盐的总和称为总磷。结合磷酸盐的含量与肉中蛋白质含量有关,因此变化较小;游离磷酸盐则影响肉中总磷的变化。有研究人员对1353个生肉样品及121个副产品的磷酸盐本底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料肉中磷酸盐天然本底含量在1.49~16.5g/kg之间;副产品中生猪肝的磷酸盐含量最高(10.97g/kg),生猪肠、肺中磷酸盐含量最低(4.88g/kg)。  植物性食品磷酸盐本底含量与生长环境、肥料的施用有较大关系。研究人员对小麦粉的磷酸盐本底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小麦粉中磷酸盐本底值含量在2.55~3.59g/kg之间。   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应正确认识食品中天然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不必谈添加剂色变;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也应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本底值数据库,杜绝“苯甲酸牛奶”等事件的发生。

  • 膨化食品拟禁用9含铝添加剂

    卫生部发布《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拟禁止膨化食品使用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日前,卫生部发布《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拟禁止膨化食品使用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记者随后调查了解,铝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目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多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春节采购年货应慎选膨化食品。据了解,卫生部在公告中指出,拟缩小明矾(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和用量;禁止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直接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3种食品添加剂,禁止这三种物质在任何食品中使用。以上所有12种化学物质都含有铝元素。4日下午,记者在南开区一家大型超市调查了解,当前正是采购年货的旺季,不少市民为孩子选购春节吃的零食,而膨化食品占比较高。三潭东里居民周女士介绍,孩子春节期间放寒假,给他买了20来包零食,记者仔细查看了这些零食,其中薯片、锅巴、爆米花、虾饼、米饼等膨化食品有14包。西青区一家食品加工厂技术顾问赵先生介绍,卫生部考虑到铝元素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准备减少含铝添加剂的使用。但是,当前这个规定还没有最终落实,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膨化食品,按以前的规定是可以使用有含铝添加剂的,为达到膨化效果,绝大多数厂商都使用了相关品种添加剂,暗藏安全隐患。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志红介绍,少年儿童吃膨化食品容易造成铅超标和铝超标,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少家长近期采购的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就是为自家的孩子过年准备的,其直接危害的就是孩子。在当前含铝食品添加剂还未在膨化食品的生产中禁止的情况下,建议家长们采购年货时慎选膨化食品。渤海早报

  • 不含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不安全!

    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厂商在果汁及其饮料、茶饮料、罐头制品、调味品、蜜饯干果制品等的外包装上标注了“本品不含防腐剂”、“本产品不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剂”等字样。误导消费者认为标有“不含防腐剂”字样的食品更安全, 有的人甚至以为这是国家新出台的强制性政策。而食品标签和媒体广告频繁出现的“本品绝对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字样, 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恐惧, 许多消费者开始担心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会对危害健康, 从而追捧标有“不含防腐剂”字样的食品。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如果不使用防腐剂、保鲜剂,肉制品、焙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用后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从食品保藏原理来看,部分食品如罐头食品、高温杀菌或无菌包装的果汁饮料、水分很低的果干或蔬菜干、罐头瓶装的调味料等确实不需要防腐剂。但不加防腐剂的包装食品在打开后未及时食用完这段时间很易招致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导致食品变败,如果再食用则就是不安全了,这亦是调味一类食品在开瓶后必须放在低温下的道理。更加常见的如肉制品中加有硝酸盐可以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使肉加工品不易腐败。 食品添加剂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也不可能有食品安全。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是安全的,也是必要的。丑化食品添加剂、迁怒于食品添加剂不但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反而会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误入歧途。

  •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一包方便面里有25种添加剂,别吃”“吃面包相当于啃鞋底”……出现在网络上的这些“提醒”经常令人不寒而栗。在昨天的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与会国内外专家为食品添加剂正名:全世界真正的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并非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而是食源性疾病。迄今为止,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食品添加剂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目前,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安全问题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最近有报道说方便面最多含有25种食品添加剂,口感虽好,但危害大,还有说法称吃面包相当于啃鞋底等。“这方面例子太多了,这些信息从标题制作上是为了吸引眼球,其实都是误导公众”,孙宝国称,“可口可乐里面有磷酸,那能说喝可乐就等于喝磷酸吗?”他还指出,对食品添加剂认知的错误,还包括一些医生、名人,他们把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  那么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否安全呢?孙宝国说:“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从毒理学的角度看,相当多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毒的,但是食品添加剂有毒,不等于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有毒。就像卤水有毒但可以点豆腐。”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量,食品添加剂用在食品当中就是安全的。与会专家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唯有“透明才能产生信任”。 你有留意到你每天吃的食品中都有些什么添加剂吗? 哪些是无害的?哪些可能有害?

  • 食品添加剂无罪 非法添加才有错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食品添加剂”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其实有点冤枉。仔细盘点近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发现,罪魁祸首是食品非法添加,而非食品添加剂本身出了问题。被误读的食品添加剂什么是食品添加剂?规范地说,为改善食品品质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就叫食品添加剂。中国允许的种类有2300多种,涵盖了23个功能类别。食品添加剂大部分中天然来源,有一小部分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要求有工艺的必要性,这是食品安全法中特别强调的,就是说有添加工艺必要才能加,没有必要就不能加,哪怕是无毒无害的。仔细盘点下近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发现,罪魁祸首是食品非法添加,而非食品添加剂本身出了问题。比如有些红心鸭蛋中使用了苏丹红,但苏丹红绝不是食品添加剂,却被人非法使用在食品中了,是一部分人为牟取暴利的犯罪行为。三聚氰胺,有人用它冒充蛋白质,这本身也是个犯罪行为;瘦肉精,压根儿就不是食品添加剂,也不是饲料添加剂,根据法规根本就不能加的。从台湾最近引发的塑化剂事件来看,工业级的塑化剂可以用在塑料中,但添加到食品肯定是非法的,所以塑化剂本身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一直以来食品添加剂都被公众误读了,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以至于消费者很恐慌。

  • 【资料】食品添加剂“添加”些什么?

    罐头里的水果常年色泽鲜亮,小推车上的点心更是五颜六色,这些之所以有如此的诱人色泽,是天然的吗?我想不少人可能都知道,这绝大部分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一股崇尚自然的风吹向大众,在人们眼里,只有天然的食物才是无害、有营养的。对于添加剂,词典里的意思是为改善物质的某些性能而加入到物质中的药剂。不少人理解为是添加了一些非自然的东西在里面。既然不自然,那么就是有害的。因此,在不少人眼里任何含添加剂的食品都变得对健康有害了。  为了使各种各样的食品运到各个地方仍能保持新鲜和可口,食品添加剂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我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合成甜味剂、食用香料。  食品添加剂是否真的像人们说的这么可怕呢?  在以上几大类常用添加剂中不难看出。维生素类、阿斯巴甜、番茄红素等本身就是天然食物的组成成分,也是人体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如阿斯巴甜可用于糖尿病患者作糖的代用品,其成分是人体正常需要的18种氨基酸之一,在人体内代谢不会升高血糖,而且甜味是蔗糖的几十倍。胡萝卜、番茄红素等已证明对防癌、抗衰老有一定功效。其次,国家批准使用的大多数食品添加剂是低毒性的合成物,如山梨酸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2克/千克,也就是说,如果用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人身上,每天摄入210克,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山梨酸用于食品中的最高量是50毫克/千克,也就是要每天食用4200千克此食物,才会造成毒性反应。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食品卫生法规对使用食用添加剂的剂量有严格限制,在低剂量下,使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绝对安全的。  当然,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危害健康。例如:过期的食品添加剂,和过期食品一样的有害或更甚;不纯的食品添加剂,如汞、铝等未清除;长期过量食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已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只要我们认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和作用,认真检查食品中添加剂的成分,使用量及有效期,就能避免其对我们身体造成的损害,并充分利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为我们增添更多、更美味新鲜的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

  • 【分享】食品添加剂

    【分享】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241615_177771_1610969_3.jpg[/img][color=#DC143C]简介[/color]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009年6月1日施行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目前,我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color=#00008B]标准定义[/color]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分别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color=#DC143C]分类[/color]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

  • 膨化食品将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粮食局22日联合发布公告,自7月1日起,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再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公告称,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含铝食品添加剂,禁止其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并调整硫酸铝钾(即明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的小麦粉及其制品,在生产中均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 【分享】欧盟拟发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酶等中的可用食品添加剂清单

    4月21日,欧盟发布G/SPS/N/EEC/402号通报,发布一项委员会条例草案。该草案拟修订第(EC)1333/2008号食品添加剂条例的附件III,制定一份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 该条例草案拟对附件III进行更新,新附件包括了《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清单包含"营养素"和"制剂"的定义以及6个部分;6部分分别以表格形式列明了食品添加剂中的载体、食品添加剂中的食品添加剂(载体以外)、食品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食品调味剂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营养素中的食品添加剂、以及前面5部分食品添加剂组的定义。 该条例草案拟批准日期为2011年9月,拟发布日期为2011年9月。条例将在正式发布的20天后生效。该通报的评议期截至2011年6月20日。 该条例草案可参见: http://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11/sps/EEC/11_1234_00_e.pdf

  • 【分享】欧盟拟发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酶等中的可用食品添加剂清单

    4月21日,欧盟发布G/SPS/N/EEC/402号通报,发布一项委员会条例草案。该草案拟修订第(EC)1333/2008号食品添加剂条例的附件III,制定一份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该条例草案拟对附件III进行更新,新附件包括了《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清单包含“营养素”和“制剂”的定义以及6个部分;6部分分别以表格形式列明了食品添加剂中的载体、食品添加剂中的食品添加剂(载体以外)、食品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食品调味剂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营养素中的食品添加剂、以及前面5部分食品添加剂组的定义。该条例草案拟批准日期为2011年9月,拟发布日期为2011年9月。条例将在正式发布的20天后生效。该通报的评议期截至2011年6月20日。该条例草案可参见:http://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11/sps/EEC/11_1234_00_e.pdf

  • 【分享】欧盟拟发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酶等中的可用食品添加剂清单

    月21日,欧盟发布G/SPS/N/EEC/402号通报,发布一项委员会条例草案。该草案拟修订第(EC)1333/2008号食品添加剂条例的附件III,制定一份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该条例草案拟对附件III进行更新,新附件包括了《食品添加剂、食品酶、食品调味剂和营养素中可用食品添加剂(含载体)及其使用条件的欧盟清单》。清单包含“营养素”和“制剂”的定义以及6个部分;6部分分别以表格形式列明了食品添加剂中的载体、食品添加剂中的食品添加剂(载体以外)、食品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食品调味剂中的食品添加剂(含载体)、营养素中的食品添加剂、以及前面5部分食品添加剂组的定义。该条例草案拟批准日期为2011年9月,拟发布日期为2011年9月。条例将在正式发布的20天后生效。该通报的评议期截至2011年6月20日。该条例草案可参见:http://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11/sps/EEC/11_1234_00_e.pdf

  • 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更安全

    在“第五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上,针对当前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和误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食品添加剂在中国被妖魔化了。据孙宝国介绍说,食品添加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发明和使用一类食品添加剂,人类的生活质量就提高一步,越是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水平和使用水平就越高,食品质量也越高。他说:“婴幼儿奶粉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多达几十种,可以说,没有优质的食品添加剂,就没有优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孙宝国还强调:“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相反还能提高食品安全性。像儿童牛奶添加食品添加剂就是为了营养均衡。”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消费者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是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哈工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表示,按照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但建议消费者适量摄入,不提倡随心所欲食用各种含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请问您怎么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 【讨论】一盒牛奶竟含11种食品添加剂

    从本月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要在包装上毫无保留地进行明示。甚至有市民亲自数了数竟发现250ml乳味饮品中含有包括[color=#d40a00][size=3]乳酸、果胶、柠檬酸钠、琳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瓜尔胶、阿斯巴甜、安赛蜜、柠檬酸、苯丙氨酸等11种食品添加剂[/size][/color],天啊,这喝的是牛奶还是食品添加剂啊?本月起,《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新规”的威力下,记者在数家超市的食品柜台采访时发现,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食品添加剂,如今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清晰地出现在了消费者的面前。一些产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数量之多,着实令人感到有些吃不消。在琳琅满目的牛奶柜台,虽然产品都放在一起,但调味牛奶、乳饮料、乳味饮品、乳酸菌饮料等称谓足以让人头昏,不过在这些产品的包装上,共性的地方在于,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甚至有的乳品品牌[color=#f10b00][size=3]总共才占据7行的配料介绍中,食品添加剂就占据了5行的位置[/size][/color],成分多达9种。乍看到这则新闻确实很雷人,但更雷人的还要数一盒牛奶中食品添加剂数量品种之多,不免产生一个疑问:[color=#d40a00][size=4]这些添加剂的剂量在限定范围之内吗?出厂前都一一经过检验了吗?加入即使都是在限定范围之内,250ml的饮品多达11种食品添加剂,你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有其存在的意义吗???[/size][/color]

  • 【讨论】食品添加剂“零添加”就安全吗?

    “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时下,不少食品包装上纷纷打出“零添加”的醒目标识。然而,这一令消费者颇感安慰的“友情提示”,却让食品安全专家们有些哭笑不得。  在日前举行的第133期东方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陈君石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例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三聚氰胺、苏丹红都属于掺假或非法使用,不能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 消费者夸大化学污染 轻视“吃坏肚子”  不含食品添加剂就敢放心吃,这样的心理不仅在中国较为普遍,在东南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的调查结果。陈君石说,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心中,食品添加剂好似“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实际上,这只是认识上的误区。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甜味剂、蓬松剂、防腐剂,我们在市场上还能买到这么多丰富多彩、好吃便宜的食品吗?”  不可否认,消费者对于添加剂的恐慌,主要来自于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的影响。陈君石指出,作为工业原料,这些化学品本身就不允许在食品中应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可惜的是,在一次次风波中,添加剂成了不法分子违法滥用的替罪羊。他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直遵循严格的管理,执行的标准也与国际接轨。  与令人“谈食色变”的化学污染相比,类似“吃坏肚子”的小事常常被大家小事化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周乃元指出,目前,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面对的首要问题,但消费者却不重视。“多数人吃坏了肚子,只是自认倒霉,没人会觉得这是食品安全的大事。”周乃元说,过分夸大化学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反而造成了食品安全防御的新盲点。对此,陈君石特别提醒,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细菌在冷藏温度下仍可生长、繁殖。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应该面对的首要食品安全问题!

  • 膨化食品下月起禁用含铝添加剂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公告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 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2014,按食品添加剂中使用范围规定和使用量,加入使用到食品中是安全的,除非使用剂量超过允许的剂量,而非法添加物则具有高风险性。制得一提的是,很多食品添加剂其实对人体是有利的,完全没必要谈虎色变,比如维C、生育酚、胡萝卜素等等。二、非法添加物是指没有被法律法规允许的非食用物质或添加物。1.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2.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3.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4.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 【讨论】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吗?我们如何区别呢

    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三聚氰胺、甲醛、山梨酸钾、苏丹红,都是食品添加剂吗?很多像我一样的食品添加剂方面的门外汉,是不是对此都很困惑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yc1010.gif想问一问做食品添加剂的专业人士:(1)食品添加剂=非法食品添加物?用甲醛来发泡海产品、用苏丹红来给辣椒油染色,这样的都是食品添加剂吗?(2)经常看到有的包装上面写着:“本品不含防腐剂”,这个是真的吗?难道只是一种口号?有没有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加工食品?(3)如果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添加剂,那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 如果没有了食品添加剂

    有人在网上搞了一个“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剂”的调查,结果是9成以上的参与者要求禁用。这给了主管部门巨大的压力。有评论家说:如果搞一个“是否禁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的调查,估计要求禁用的人数也会占优势。在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充满恐慌的当下,来假想一下这个问题就会相当有趣:如果没有“添加”,食品将会怎样?我们不妨走进超市去看看。熟肉制品显然是没有了,比如火腿肠、香肠、熟肉罐头等。因为肉制品中容易生长致病细菌,所以会加入防腐剂。为了口感良好,需要加入一些磷酸盐之类的东西保水。为了保证口味,需要加入一些香料。没有添加剂,现代版本的这些熟肉制品都无法生产。或许,也可以用“传统”的办法生产一些香肠,用火烤干或者风干。或者,把肉用油炸过之后,密封起来。这些“不用添加剂”的做法,倒也能吃,不过它们往往需要加入很多盐,腌制之后也会产生一些致癌物。发明这些办法的祖先当然没有为此“得过”癌症,不过原因之一,是他们只会得“疑难杂症”,而不知道癌症;二是,他们的寿命比较有限,往往没到得癌症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现代科学的统计数据和实验已经证实:这些“传统”“无添加”的肉制品,会明显增加得癌症的风险;而所使用的添加剂,只是“莫须有”“潜在”的可能性。肉制品吃不成了,那么买点饼干糕点之类的干粮总可以吧。很遗憾,这些东西也没法生产。且不说为了易于保存加入的防腐剂,为了好看使用的色素,为了口感良好加入的增稠剂等等,即使现做现吃的馒头或者面条,也还是需要面碱才能做出来。虽然先人们可以从湖水、泉水甚至草木灰中得到“天然的面碱”,但是它们的化学结构跟“工业合成”的一模一样,也还是食品添加剂。更糟糕的是,这些“天然物质”中,还可能附带着砷、铅等重金属成分。虽然这些有毒物质的含量不一定得到“有害剂量”,可是跟工业生产、有良好质量控制的“面粉改良剂”相比,毕竟“潜在风险”还是要大多了。现成的吃的东西没有了,喝的就更没有。超市里的饮料,防腐剂、保鲜剂、乳化剂、香精中的一种或几种都不可缺少的。如果都没有,那就只能是水了。而“纯净水”,其实也并不“纯净”——它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任何的灭菌技术,总会有一些“助剂”残留下来。虽然“助剂”不是食品添加剂,但是它们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使用的“化学物质”。添加剂没有了,助剂也不该存在。实际上,没有了食品添加剂,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将无法存在。当然,加工食品带给人们的只是方便,没有了也不会饿着。就费点功夫,多花点钱,去大排档或者餐馆吃吧。可是,不说餐馆了,连胡同口的早点摊都没法经营了。比如豆腐脑,必须要有“凝固剂”,不管是石膏、卤水还是更新的“葡萄糖酸内酯”,都是食品添加剂。象石膏和卤水这样的东西,还是“化学工业原料”。而葡萄糖酸内酯,更是“没有经过几代人的检验,谁能保证一定不会有问题?”不仅豆腐脑,豆花、豆腐以及以豆腐为原料的各种食品,也都将成为“非法食品”。早点也就只能喝点豆浆或者粥了,加点油条或者馒头也不错。不过,馒头必须要用点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都是化工产品,显然也不能用了。而油条更糟糕,传统的油条用明矾,本来就含有铝这样的“神经毒剂”——虽然说量小,但是反对一切食品添加剂的人们最常用的理由就是“有害的食品添加剂怎么能够允许使用”,明矾毫无疑问需要禁止?而那些后来开发出来的“无铝油条”,就需要更多其他的“发泡剂”。包子馒头油条都不能吃了,面食里大概还能留下死面疙瘩。加工食品没有了,那么买点原料回家自己做总可以吧?一般而言,自制食品确实不需要很多食品添加剂。不过,因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被“一棒子打死”了,还是会有许多麻烦。除了豆腐面食不能做了,不知道糖、醋、盐之类的东西是否还存在——从化学角度,它们跟其他的食品添加剂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们也将成为非法产品。所以,当我们“消除了一切食品添加剂”,才是真正的“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 【分享】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

    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  卫生部近日重新汇总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同时公布相应检测方法。相当部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暂缺。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检测方法还会继续完善,不过同时指出“过程管理”才是最关键。 卫生部公布的这份名单中,包含共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卫生部曾在今年3月1日明确,公布的47种非食用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卫生部指出:“长期以来,一些单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苏丹红等)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在名单中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分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这些曾经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其实是违法添加物,而非食品添加剂。卫生部明确规定,腐竹、粉丝、面粉等食品中,如果违法添加吊白块,可以通过GB/T 21126-2007《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来检测,还可以用“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中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  而对于可能在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中违法添加的苏丹红,也有检测方法: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非法添加剂,概念不同,不可混淆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非法添加剂,概念不同,不可混淆 是谁在误读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与食品非法添加,此物非彼物,两者不可混淆。历数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既食品非法添加剂)惹的祸,如毒奶粉事件之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之盐酸克伦特罗,毒血旺事件之甲醛,毒花椒事件之罗丹明B,水产品事件之孔雀石绿等等。而这些冠之以食品添加剂之名的违禁之物并不是食品添加剂,二是非法添加剂,食品加工生产中是绝对禁止添加的.

  • 【资料】食品添加剂 你了解多少 ?

    食品添加剂 你了解多少?大连专家称:除新鲜果蔬外,很难找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特仑苏OMP事件,让食品添加剂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中国食物与营养学会理事、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农绍庄教授表示,目前,除新鲜蔬菜水果外,很难找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过多,都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在许多人看来,食品添加剂就是指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三聚氰胺一类的“毒物”。对此,农绍庄教授说,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食品添加物,是不允许出现在食物当中的。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外,很难找到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农绍庄教授说。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添加剂所起作用的不同划分为23类,共计2000余种。 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齐庆中表示:“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凡是经过工业加工的食品绝大多数都含食品添加剂。” 农绍庄说,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食品添加剂还能满足特殊人群的不同需求,如对于缺碘地区,供给加碘食盐,可防止当地居民的缺碘性甲状腺肿,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因而出现了添加有矿物质、维生素的配方奶粉。”

  • 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问:有的食品包装上印有“本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字样,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答:食品添加剂,这一名词虽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但它的直接应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橘子染色的记载;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腐等记载。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食品强化剂”。因此食品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但间接(如通过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农药残留、谷物的霉菌毒素和放射线等)加入食品者,及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成分,则不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此外,我国1993年施行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14000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000余种,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 在质量指标中,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外观、含量和纯度,有的还包括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等毒物指标。在纯度指标中一般均有铅、砷乃至镉、铜、铬、汞、锌等有害金属限量指标。个别还有4—甲基咪唑、氰化物等有毒物质指标。此外还有干燥失重、灼烧残渣、不溶物、残存溶剂等等指标。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命脉。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基础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毒性(安全性)指标为ADI(AcceptableDailyIntakes依据个人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估计值)、LD50(受试动物半数致死量)和GRAS(一般公认为安全者)。 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通过以上指标测试并符合规定后,才可以被使用。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原料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提高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对新产品的开发;对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各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食品的消费价值; 2.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各种营养强化食品; 3.使食品具有更有效、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 4.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度增长,以满足就业增加、单身家庭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由此可见,只要正确地、适量地使用质量符合法定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对食品是无害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有些企业通过对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生产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回归自然”的时尚,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消费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食品添加剂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转帖】谁“黑”了食品添加剂

    吊白块、苏丹红、美术绿、罂粟壳……这些让老百姓提心吊胆又深恶痛绝的东西,都上了卫生部等部门12月15日公布的首批违法食品添加剂“黑名单”。(见上图)   这一“黑名单”包括什么内容?消费者应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呢?记者采访了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17种非食用物质进入“黑名单”   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也在整治之列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老百姓所关注。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让人们认识到了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专家指出,我们所说的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大致分作两种:一种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另一种则是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次公布的“黑名单”共包括17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发生食品添加剂滥用的行为。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举例说,“问题奶粉”就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典型——三聚氰胺明明是一种非食用物质,有人却把它加到食品里。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表明企业的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十分缺乏。同时,也暴露出了监管不力的问题。   有的食品添加剂,本身是合法的,但如果使用过多,也有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样需要严格的监管。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公布的“黑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有害物质   我们每天的主副食里都含食品添加剂   日常生活中,一些食品企业会在自己产品上特别标注“不含食品添加剂”。少数消费者也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专家提醒说,食品添加剂不等于有害物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不必过于敏感。   事实上,在不少食品里,添加剂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就不会存在。此外,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感观质量、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每天的主副食里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比如小麦粉中加入的面粉处理剂,油脂中加入的抗氧化剂,豆制品中加入的凝固剂和消泡剂等等。食品添加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严卫星介绍,根据我国规定,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 【金秋计划】+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

    [font=????, Arial, simsun]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是:某种食品添加剂不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而是通过其他含有该种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原(配)料带入到食品中的。这种带入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二是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三是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四是由配料带入到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分析该种添加剂是否属于带入原则时,应结合产品的配方综合分析。[/font]

  • 【求助】求 有关食品添加剂中带入原则的文件

    希望各位兄弟能提供点“有关食品添加剂中带入原则的文件”,越详细越好,万分感谢!!!!!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是:某种食品添加剂不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而是通过其他含有该种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原(配)料带入到食品中的。这种带入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二是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三是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四是由配料带入到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分析该种添加剂是否属于带入原则时,应结合产品的配方综合分析。

  • 【分享】食品添加剂的四个误区

    食品添加剂的四个误区“三聚氰胺”、“火锅底料”、“面粉增白剂”、“染色馒头”等引发的食品安全及食品添加剂问题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又有多少误解?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为您一一道来。   误区一:食品中添加的有害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   其实,食品添加剂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特指那些国家许可使用添加于食品当中的物质。很多人之所以对添加剂印象极坏,就是因为把非法添加到食品当中的东西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了。   那些非食用的物质,无论在食品中加多少,都是违法行为。食品添加剂则不同,只要不超量、超范围使用,就是合法的。比如说,在糖果中加入国家许可的食用色素,只要含量不超标就不违法。除非科学研究发现它有新的毒性反应,才由政府部门来改变其使用限量,或将其从食品添加剂名单上剔除出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