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安全技术

仪器信息网食品安全技术专题为您整合食品安全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安全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安全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安全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安全技术话题讨论。

食品安全技术相关的资讯

  • 食品安全高峰论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技术研讨会
    “2010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技术研讨会报道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6日上午,“2010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中华厅召开,来自食品行业的相关代表约60余人参会,会议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拉曼光谱、ATP荧光仪、生物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技术及其最新进展作了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蒋士强研究员主持会议   仪器信息网作为专业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现对会议报告作概要报道,内容如下: 报告人:北京六角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王亚军先生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王亚军先生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兽药残留检测发展趋势、检测关键技术分析、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整体解决方案。王亚军先生从前处理技术、衍生化技术、荧光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并指出衍生化技术具有提高检测灵敏度与选择性的优点,通过衍生可以实现对某些小分子兽药的色谱检测,而荧光分析法则有检测灵敏度高、具有特异性的优点。王亚军先生介绍的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前衍生化法及现场快速检测法两种,同现有仪器法、酶联免疫法、前衍生化法比较,现场快速检测法具有明显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等优点,六角体科技正在进行相关仪器的研制。 报告人: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陆宗惠博士 报告题目:纳米增强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陆惠宗博士的报告主要分为拉曼及纳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产品性能介绍等几个部分。陆博士提到,拉曼及纳米增强拉曼检测技术适用于牛奶中微量三聚氰胺、水产品、谷物、蔬菜等日常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并将纳米增强拉曼光谱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ELISA、红外光谱等常规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其在样品处理、检测时间、检测成本、仪器成本、重现性、现场检测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陆博士还提到欧普图斯的产品在参加2008年10月科技部等部门组织的“生鲜奶中三聚氰胺统一测试”中取得了良好表现。 报告人: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彭年才先生 报告题目: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实时定量PCR和ATP方法   李明先生介绍说,实时定量PCR仪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抗污染、易操作的优点,国家目前已有食品相关检测标准涉及到实时定量PCR。国家相关法规条例的实施,促使食品安全管理出现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食品行业对ATP荧光仪的需求或将有明显加大。李明先生还简要介绍了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有10多年的PCR仪研究生产历史,有良好的科研技术产业化基础,曾在国内率先批量生产甲型H1N1流感实时荧光PCR仪等。 报告人: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马孝斌先生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状与应用   马孝斌先生在报告中提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中,农兽药、抗生素、毒素残留超标成为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仅2009年10月,我国对美出口产品受阻批次就达到100批。就食品行业现状而言,中国各类食品企业中,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占5.8%,其占据了72%的产品市场,而78.8%的10人以下企业小作坊则占据了9%的产品市场。马孝斌先生着重介绍了酶联免疫 (ELISA)及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点及其应用,并介绍了望尔公司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包括应用于样品前处理的DPS-20多功能匀浆机、应用于现场检测的抗生素检测试纸条以及基于ELISA试剂盒的定量检测方案。 报告人:NEOGEN CORPORATION国际拓展部总监Chuck Bird先生 报告题目:国际领先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前景展望   Chuck Bird先生主要介绍了NEOGEN公司:1982年成立,是世界一流的食品安全、动物安全、植物安全、卫生安全的全球性企业。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09年销售营业额超过1.18亿美元,在中国,目前由安德珍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代理其产品。NEOGEN公司获得了众多重要奖项,如福布斯最佳长期持有股票奖、英国女皇奖等。公司产品包括ATP荧光仪、试剂盒、试纸条、免疫亲和柱等,检测范围涵盖了天然毒素、致病菌、食物过敏源、腐败的生物体、农兽药残留等。 报告人:福赛特生物技术江阴有限公司洪文敦博士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生物传感器   洪文敦博士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化学酶联免疫传感器的结构、反应原理,在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上,该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多菌灵、百草枯等农药残留,瘦肉精、氯霉素等兽药残留,以及黄曲霉素、呕吐霉素等真菌毒素。另外,洪文敦博士个人也有丰富的求学经历及在美国、台湾长期工作的复杂背景,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知识。 报告人:广州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曹以诚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的基因快速诊断检测平台   曹以诚教授将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与常规PCR、实时定量PCR作比较,指出LAMP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特异性极高、不依赖仪器判读结果的优点,整个检测流程只包括加入待测样品DNA、金属浴恒温60分钟、倒置试样溶液后判读三个步骤。广州华峰在国内率先进入LAMP技术领域并实现三大创新:只要有可检测特异基因,就可以应用LAMP技术 创新设计的“华峰LAMP反应管”,彻底解决气溶胶干扰 基本摆脱对仪器的依赖,整个检测过程仅需水浴锅(或金属浴)一种设备。LAMP技术不仅可应用于食品、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检测,还能在医学诊断等领域得到应用。曹以诚教授还提到,广州华峰的LAMP技术是开放性的技术平台,希望能与专家合作,致力于发展LAMP技术。 报告人: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相关病原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研究   杨瑞馥研究员介绍说,上转磷光技术(UPT)的是基于上转磷光材料(UCP)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标记技术,UCP作为一种标记物具有无本底干扰、无淬灭、适于多重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显著优势,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标记物。国外已有相关的军用产品及民用产品,在国内,杨瑞馥研究员及其所属研究团队进行了多年相关研究,建立了UPT免疫层析技术平台,研制了UPT-1生物传感器等,随后通过不断完善,开发了“一键式”现场快检UPT免疫层析系统、十通道检测UPT免疫层析系统、二重检测UPT免疫层析系统,目前为止研制完成UPT免疫层析试纸共12种。UPT综合检测体系可推广至食品安全、生物反恐、临床检测领域,希望促使该平台走向市场。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4月1日,由北京食品学会、北京食品协会主办,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研究员作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发展”的报告。 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现场   据其介绍,目前,食品安全已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还会阻碍食品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当前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化学性污染,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污染;农药和兽药滥用;食品生产经营和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物和添加剂滥用。   基于上述状况,我国在2009年公布的《食品安全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这是我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迈向科学监管的重要一步。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不仅为制定食品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未确定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管理优先内容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于评价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是否成功,是风险交流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据悉,食品安全评估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是由检测技术、信息技术、毒理学研究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风险评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体系的支持,这将有力的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的总体水平。   全面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大量样本的快速筛选和对于痕量物质的精确检测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很大挑战,也推动着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已经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供很好的方法基础,近年来我国在食品检测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很多检测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总体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风险评估中大量样本检测急需的快速检测技术方面。WHO、FAO、OECD、IEO和WTO等有关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各国都把食品安全先进检测方法作为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重点,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多残留)、速测化、便携化。因此在今后风险评估的发展中,检测技术仍将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将会因为风险评估的广泛开展而受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促进我国毒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我国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面起步晚,研究基础薄弱。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食品毒理学研究资料,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只能借用国外的毒理数据,很多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制定只能参考国外的毒理学资料,增加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对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造成了很大影响。风险评估制度的确立和推广实施,必定会对促进相关学科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全面推进食品毒力研究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基础研究水平。   可以进一步加快我国暴露评估技术的发展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暴露评估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暴露评估需要大量的食物污染物残留量数据和膳食消费量数据。为了更加准确科学的开展膳食暴露评估,加快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加强我国暴露评估数据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行。   有利于我国食品污染物数据库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我国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对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食品中的许多污染情况仍然“摸不清”,在源头污染资料方面缺乏产地环境安全性资料和数据库,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及其他持久性化学物的污染状况缺乏长期、系统的监测资料,由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推动,我国与风险评估相关的检测网络数据的建立也势必将走上快车道。(编辑:萧然)
  • 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集中亮相第六届食品安全大会
    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从老酸奶中被添加“工业明胶”、到白酒行业“塑化剂超标”、以及最近爆发的“速成鸡”安全性之争,一系列事件涉及到众多知名品牌的信任危机,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学科建设和科技人才培养,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检测项目的技术攻关力度,让食品质检专业人员充分了解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尽早熟悉新的检测步骤和仪器设备,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由北京食品学会和北京食品协会联合主办,太平洋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4月1日-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CNCC)隆重举办。   目前,国内外诸多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著名厂商均已报名参加本次大会,如安捷伦、赛默飞世尔、默克密里博、布鲁克、AB SCIEX、BD诊断、德国莱驰、QIAGEN、IKA、培安、梅特勒-托利多、赛多利斯、西格玛奥德里奇、艾万拓化工、博纳艾杰尔、欧普图斯、迪马科技、莱伯泰科、勤邦生物、北京陆桥、智云达科技等,聚集了众多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先企业,将集中展示其新技术和新产品,发表技术演讲报告和应用解决方案。   大会精彩亮点介绍:   “1场”食品安全研究与发展大会主题论坛   “20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和重点问题专题研讨会   “60家”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和优秀解决方案参展商   “100位”食品界专家和行业顶尖企业登台发表精彩演讲报告   “1000多”食品行业人士齐聚北京—为您带来最前沿的食品安全分析案例。   大会主要讨论议题:   01. 食品安全—色谱分析技术 02. 食品安全—质谱分析技术   0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04.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   05. 食品安全—样品前处理技术 06. 食品安全—辐照加工技术   07. 食品安全—监控和信息技术 08. 食品安全—新产品与新技术   09. 农兽药残留分析 10. 重金属元素分析   11. 食源性致病菌分析 12. 生物毒素分析   13. 塑化剂筛查与分析检测 14. 地沟油筛查与分析检测   15. 牛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16. 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控制   17. 营养与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 18.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与安全应用   19. 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20. 食品供应链的管理与过程控制   如您有兴趣在第六届食品安全大会上进行产品展览或发表技术讲座,请尽快报名,展位数量和演讲时间段有限,先到先得,订完为止。   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 凡 老师 手机:15910886126   电话:010-63815398 63854275 传真:010-63851905   电子邮箱:wf_bj@hotmail.com 大会网址:www.cbifs.net
  • 食品安全高峰论坛:“食品安全的状况、应对和技术保障”主题论坛
    “2010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主题论坛:食品安全的状况、应对和技术保障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5日下午,在北京食品学会、北京食品协会主办的“2010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举办了以“食品安全的状况、应对和技术保障”为主题的论坛活动,现对其作概要报道,内容如下: 报告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晶博士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及检测数据有效性保证   王晶博士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检测结果有效性保证、食品安全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内容。王晶博士指出,目前,所有食品安全危害因素中,化学危害最为主要,其次是微生物危害,此外,国际上对过敏源危害也相当重视。在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中,结果有效性及可靠性非常重要,而获得有效结果的原则是:首先,一个有效结果应该准确可靠;其次,可靠的结果必须是可比的;再次,可比的结果还必须是可溯源的。要得到有效的数据,标准不可避免。 报告人: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范璐教授 报告题目:识别植物油脂的近红外方法开发   范璐教授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近红外光谱识别9种植物油脂方法研究、近红外光谱识别调和油脂方法研究。在识别植物油脂的方法研究中,采用如下研究技术路线:收集不同油脂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光谱处理以及平滑、标准化、导数。通过CLU(claster)-PCA分析及NIR-SIMAC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9种以上植物油脂近红外识别方法。而在二元及三元调和油的近红外识别研究中,均采用SIMAC方法,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能识别调合油比例1%以上的调和量。范璐教授提到,在这些研究中,使用了瑞士步琪NIRFlex N-500型近红外光谱仪,由于该仪器带有温控系统,方便了其进行油脂样品的研究。 报告人: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秀梅研究员 报告题目:国内外食品安全微生物标准研究与探讨   刘秀梅研究员介绍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重要的微生物标准相关Codex文件,国际标准CAC/GL 21-1997(《食品微生物标准制定和应用准则》)的修订目的及主要涉及内容,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的工作职责及其重要地位,我国食品微生物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ICMSF微生物标准采样方案,以及乳品及婴幼儿食品中的微生物标准情况。最后指出,微生物标准的内容和含义仍有待深入探讨。刘秀梅研究员透露,我国即将颁布10个微生物相关的标准,相关人员可密切关注。 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魏益民教授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研究的优先领域与重点   魏益民教授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体概念、风险分析、透明性原则、法规评估效应四个方面介绍了食品安全学原理,随后介绍了食品危害物及其分类、食品安全的科学与技术支撑。之后,魏益民教授介绍说,其认为食品安全研究的优先领域包括:食品危害物的风险评估与评估机制、食品危害物的检测方法与标准、食品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食品安全教育及公众交流等。 报告人: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崔圆圆女士 报告题目:浅析中国食品安全发展   崔圆圆女士介绍了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性因素、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以及谱尼测试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服务内容:具有检测食品本身、食品环境、食品接触材料的资质和能力。此外,谱尼测试还取得了诸多成绩,如2008年成为奥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指定承检实验室,与各地多家工商局保持了长期的合作等。 报告人:上海胜邦质量检测有限公司(STR)技术总监 梁洪卉博士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与检测   梁洪卉博士首先回顾了21世纪来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随后介绍了食品溯源的定义及基本要素、食品召回的定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分类等。之后简要介绍了上海胜邦质量检测有限公司(STR):作为独立的国外第三方实验室,是FDA注册实验室,2006年12月开始对外进行食品检测,可检测食品、保健品等样品,具备检测农残兽残、禁用限用物质、非致病菌及致病微生物的能力等。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卓越客户服务中国区副总裁兼科学仪器事业部总经理孙建一先生 报告题目:为食品安全提供创新的全面解决方案   孙建一先生介绍说,赛默飞世尔科技具有丰富的产品线,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全方位服务于食品安全,如:其气相、液相色谱及质谱用于农药、病原体/毒素、有机污染物检测,高分辨气质联用仪用于二噁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产品用于重金属及无机污染物分析等。孙建一先生还重点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Orbitrap质谱仪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优势,如在没有标准物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快速高通量筛选、适于复杂污染物分析或结构鉴定等,并且是对现有手段的补充。 报告人: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消耗品部/分销经理张洪妍女士 报告题目:沃特世(Waters)公司最新食品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张洪妍女士简要介绍了沃特世公司液相色谱及化学品技术的发展历程,随后着重介绍了沃特世公司包括Oasis® 吸附剂技术在内的固相萃取技术以及三个色谱柱技术平台:超纯硅胶色谱柱,如SunFireTM;极性化合物专用色谱柱,如AtlantisTM T3;杂化颗粒色谱柱,如ACQUITYTM、XTerraTM。最后介绍了沃特世公司食品安全检测的解决方案:在样品前处理阶段可应用其固相萃取产品,然后利用其高分辨质谱(UPLC-TOF)进行快速筛查定性,或应用其UPLC-MS/MS、GC-MS/MS进行痕量定量分析。
  • 食品安全高峰论坛:食品安全分析测试技术专题研讨会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15-16日,以“加强技术合作,携手应对挑战”为主题的“2010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高峰论坛主要内容由论坛主题演讲、专题研讨、新技术推介、产品展览、技术论文交流等系列活动组成。其中,“食品安全分析测试技术专题技术研讨会”邀请到9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内容如下:   专题技术研讨会(二):食品安全分析测试技术   报告人:中南大学中药和食品现代化研究中心教学系主任教授张泰铭先生 报告题目: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分析仪及其在食品鉴别评价中的应用   张教授报告中先讲述了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原理,谈到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分析仪时,他说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离不开相应检测仪器的商品化。为此,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支持下,中南大学和湖南湘潭市仪器仪表成套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开发出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分析仪。该仪器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由精密化学系统、非线性化学反应系统、搅拌系统、精密恒温电极电位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集信息检测、数据处理、相似度计算、样本鉴别及质量评价于一体的指纹图谱智能分析仪。   报告人:弗尔德莱驰(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董亮先生 报告题目:食品行业理化分析中的取制样技术   检测仪器的灵敏度越高,越要求具有重现可靠的前处理技术,董亮先生侧重的讲解了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可靠的前处理技术可以使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使得分析结果更准确,从而实验过程具有重现性。   报告人: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伊藤正人先生 报告题目:运用日立超高速液相色谱仪进行食品成分分析   伊藤先生跟我们分享了一些用日立超高速液相色谱仪进行食品成分分析的一些例子,主要介绍了两大部分:一是对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二是日立公司推出的配合柱前衍生法的超高速液相分析仪做氨基酸分析。   报告人:斯百全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技术支持经理卢静女士 报告题目:重金属形态分析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食品吸收,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砷、锌和硒。食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一是环境的污染,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重金属污染。我国重金属的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我国食品中铅和镉的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卢静女士在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之后,以检测有机汞为例,与听众分享了检测重金属的方案,介绍了三个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一是衍生法,用GC检测;二是利用固相微萃取,GC-ICP检测;三是通过样品前处理后用GCMS进行检测。   报告人:莱伯泰科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孙秀娟女士 报告题目:快速响应,保证检测准确性—GPC净化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食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孙经理用这句话为引子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主要讲述了凝胶色谱的原理,以及凝胶净化系统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关于为何用GPC作为净化手段,她讲到一是GPC可以有效去除干扰基质,尤其是脂肪、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可以保护分析仪器,尤其是色谱柱;二是可以实现全自动试验样品净化过程;三是根据凝胶渗透色谱原理,保证较高的回收率;四是适合未知样品的探索。该套系统依靠凝胶渗透色谱原理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大分子基质,及小分子干扰物质,收集目标馏分,从而提高后续分析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延长分析仪器的使用寿命。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检测,农产品检测,食品检测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
  • 食品安全:关键是完善食品检测技术
    “给我拿一个奶油夹心面包,再来一杯豆浆。”每天上小学四年级的鹏鹏都会到离家不远的面包房买早餐,然后边走边吃去上学。   城市中,类似鹏鹏这样吃早餐的学生不在少数。几乎在每个住宅小区的周围,都有一家或几家面包房,并且面包品种繁多,竹炭纤维面包、海带面包、蓝莓夹心面包……   记者随意走进几家面包房发现,一般加盟连锁店都会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等,而一些小的面包作坊几乎属于少证或无证经营。   其实,面包只是我们日常食品之一,米、面、奶、蛋、菜……这些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那么这些食品的安全如何得以保证呢?   食品安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   当前,谈起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想到去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这只是在标准上的规定,如果没有检测技术,首先你不知道一种食品是不是有不安全因素,其次你无法知道这种不安全因素的程度如何,这才是导致人们长期受到食品安全困扰的原因之一。”河北省廊坊食品工程学校讲师郭亚建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的确,食品营养卫生知识贫乏直接影响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再加上大量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的使用又从源头上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我国,从国家、省级到市县级检测机构约有数千家实验室和数十万检测技术人员,这就出现了如何保证检测数据统一可靠的问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红梅曾撰文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源充分的国家食品安全计量溯源体系为其提供可靠性与可比性的支撑,就会产生无效的测量结果,造成分析测量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由此导致错误的决策而引起无法估量的后果。   检测试剂的生产缺乏监管   食品检测技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安全程度。而检测技术的精准是需要高质量的检测试剂产品和仪器的支持。   于是,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对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发。除了进行湿度、洁净度等物理量测量外,一些化学及生化分析仪器包括紫外线、可见光、荧光、原子吸收等分光光度计,以及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微生物检测仪器、生化分析仪器等、快速检测仪器等开始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得以应用并推广。   “其实,国内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生产试剂盒或仪器的大型企业并不是很多,并且部分产品在稳定性和灵敏度方面也需要提高。”北京阿匹斯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刘军毫不隐讳地指出,国内由于缺乏食品检测试剂生产的参考体系导致了食品检测试剂的质量良莠不齐。“如果选用国内外的同一原料试剂对同一食品进行检测,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家鹏对刘军的上述观点表示赞同。   “但我一直对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市场充满信心,虽然由于缺乏政府对企业生产资质的统一监管,现在很难形成一个像医疗体外诊断试剂一样相对规范成熟的市场,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快速提升发展。”柳家鹏说。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在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分属于食品药品、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格局,不同部门分管食品(食物)链的不同环节,这种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监管资源分散,不能形成监管合力和长效监管机制。   “往往一个产品需要重复检验,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同部门之间互不承认检验结果的现象,既浪费检验资源,又增加食品企业的成本。”郭亚建说。   郭亚建建议,借鉴药品检验的模式,工商、卫生、农业部门下属的检验机构整合到一起,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检测,同时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责任,规定所有的食品都应当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检测机构加强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免收检测费,不合格的收取检测费,同时对抽检的结果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或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在这一平台上发布。
  • 关注“食品安全”,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
    &ldquo 预计最快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可能就会出台这个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rdquo 在今年两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介绍说,&ldquo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围绕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处罚和最严肃问责的要求,切实化解食品安全治理的难题,来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rdquo 在&ldquo 食品安全&rdquo 问题中,网民认为舌尖上的威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转基因食品、地沟油、添加剂和供应链。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已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举办多场网络研讨会,并将于2015年4月15日举办&ldquo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rdquo 网络主题研讨会,并邀请上海、江苏出入境检验检验局的专家、安捷伦、岛津、赛默飞、日立等知名企业作技术报告,欢迎网友报名。 报告主题: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 会议时间 会议名称 演讲人 04月15日 09:30 - 17:00 蜂蜜掺假检测技术研究 丁涛(江苏出入境) 赛默飞CSR大体积进样专利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 张学彬(赛默飞) 台湾食品的安全事件及相关的检测技术 朱坚(上海出入境) 报名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398
  • 王宏镭高工:食品安全与食品分析技术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王宏镭高级工程师   王王宏镭高级工程师在报告中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与安全的食品、食品质量与食品分析、质量控制与快速分析、分析方法比较与选择五个方面作了系统分析,指出广大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安全的食品,是结果安全,而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者是食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产品检验是一项分析工作,分析过程质量控制非常关键 要正确处理质量与效率的关系,要统筹兼顾。另外以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验为例,介绍了选择食品分析方法的标准:科学、合理、高效、准确。
  • 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委会食品追溯技术分会换届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国标委办[2009]3号)的相关要求,第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313/SC1)任期届满,开始筹备换届工作。本着相关方广泛参与的原则,现向各有关单位公开征集第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征集范围   SAC/TC313/SC1主要负责全国食品追溯技术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现面向全国征集食品追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范围包括:食品/农业产业链企业、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政府管理部门等。   二、 委员条件   (1)在食品/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销、检验、认证、科研、教学和管理等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   (2)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职务   (3)熟悉并愿意从事标准化工作,能够积极参加标准化活动,履行委员职责和义务。   三、申请程序及要求   1、委员候选人须填写《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登记表》(见附件),推荐单位负责审查登记表各项内容,单位负责人在登记表指定位置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推荐单位对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请于2013年10月20日前,将纸质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登记表》(一式两份)、二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3张(2张用于委员登记表,1张用于委员证书),邮寄至全国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同时提交相关材料的电子文档,发送至liuzhen@arfid.com.cn 。   3、秘书处根据相关规定,对申报的委员候选人进行评审,通过对报名单位及个人条件的综合评定,确定第二届全国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名单,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四、秘书处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146-6号1114室(250014)   联系人:王玎、刘振   电话:0531-82679350/40   E-mail:wangding@sdis.cn、liuzhen@arfid.com.cn   传真:0531-82679329   2013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登记表.doc
  • 我国重要食品安全技术措施研究通过验收
    由国家质检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重要食品安全技术措施研究”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保证重要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上的新措施,主要体现在:建立了食品安全技术措施信息系统,为各方了解国外食品安全法规动态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渠道 针对我国大宗进出口的农产品大豆和茶叶,研究提出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值,为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建立我国贸易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提出的食品安全合格评定的关键解决方案和食品检测实验室能力判定方法以及能力验证统计方法,规范了食品安全检测非标方法确认的程序和要求,保证了食品安全检测及风险评估数据的有效性。
  • “十一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由科技部社发司和条件财务司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验收会于近日在京召开。根据支撑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验收专家对照项目任务合同书,在审阅项目相关材料、听取该项目组汇报并进行质询的基础上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收。   该项目通过三年的攻关,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与检测前沿技术、溯源与预警、控制技术和综合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强化了食品安全科技与生物、信息等前沿高新科技的交叉和融合研究,初步构建了化学污染物点评估和随机暴露评估模型及农药、细菌耐药性、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新资源食品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溯源、食品污染物溯源体系和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草案)203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35项以及企业标准和规范141项,参加制订国际标准7项,提出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等的安全限量值780个,研发出165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制备出15种我国急需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开发出胶体金试纸条25种及试剂盒116种,研制出34种相关检测设备 形成了15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和130余个示范基地,辐射近150个基地和门店,开发出相关软件34套,建立了抗生素耐药基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基于症状查询的毒物、未知毒物筛查、农药与兽药残留等数据库18套,申请专利32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7篇,出版著作51部。   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示范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并建议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科技部社发司、科技部风险中心、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科技部生物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汇总 课题 编号 项目/课题名称 课题牵头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资助金额(万) 1 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2 农药及内分泌干扰物的复合效应评估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彭双清 3 抗生素残留引起细菌耐药性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4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王运浩 5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竹天 180 6 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王利兵 7 食品新资源与功能食品的安全利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李 宁 8 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9 化学残留物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 10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赵云峰 11 食品中有害残留集成检测设备的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志锋 12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黄志强 13 食品中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曹际娟 14 食品中病原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汪琳 15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溯源与预警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刘秀梅 16 食品污染溯源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魏益民 18 粮油、蔬果等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朱 诚 19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四川大学 王红宁 20 重要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张志强 27 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 兵
  • 中国食品安全快检使用技术产业联盟成立
    p   2月25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快检实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筹备会议暨中国食品安全快检使用技术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快检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是由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研发机构、产品生产企业、标准制修订机构、检测机构等自愿发起成立的专业团体,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分支机构。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旨在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府与基层单位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为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贡献力量。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市标准研究院、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湖北益锦行科技有限公司、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发起单位参加了此次会议。 /p p   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海博士代表发起单位阐述了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原料控制,需要创新的快检技术以降低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农业种养殖需要快检产品从源头进行控制,以保证百姓餐桌安全。从政府监管角度看,80%的食品属于量大快消品,快检技术具有同类技术无法比拟的具有优势。新食品安全法、已完成征集意见的食品安全条例、十三五食品安全规划均肯定了快检的重要作用。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然而快检行业虽已具规模,但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仍有不少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产学研的良好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span 针对这些现实需求与行业痛点,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拟构筑与培育健康的行业生态系统,整体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服务好各需求单位。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的成立具有强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朱海认为在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正式成立之前,将以快检联盟的形式进行快检建设相关工作,并借助快检联盟的平台开展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的筹备工作。 /p p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培训中心主任曾黔介绍了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式。她表示食品安全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能集聚快检行业的优势力量,打好食品安全的保卫战,协会对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的工作寄予厚望。 /p p   会议期间, 各发起单位代表介绍了本单位在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标准制修定、新产品开发、快检检测现状、行业规范建设、国内外培训与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与成绩,指出了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涉及快检技术的覆盖范围、目前急需制定的标准、阳性样品库的建设、科研课题合作、产学研合作、食品安全培训、快检技术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p p   会后,参会的领导和专家参观了主要发起单位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易瑞生物为食品安全快检行业领军企业,在创新技术研发、多技术平台联合、质量体系建设、云平台建设、样品库建设、国际交流等均走在行业前列。参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易瑞生物为快检行业发展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希望今后在易瑞生物的带领下将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建设成国内一流专业团体。 /p p   本次会议加强了各发起单位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即快检联盟的工作章程与工作规划。快检实用技术专委会的筹备以及快检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在国家推进食品安全建设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支覆盖全面、综合实力强劲的队伍,必将使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老百姓更放心。 /p p br/ /p
  • 蒋士强:点评食品安全快速筛查技术与设备
    蒋士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撰写 李晨(仪器信息网)整理   原标题:蒋士强:对十种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与设备的点评   一、概述、由于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样品前处理耗时,检测仪器昂贵、复杂、通量低,并且仅靠一系列国标和行标确定的实验室检测技术,难以及时、快速从源头监控食品安全状况,所以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实际上属于定性或带半定量式的初步筛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可疑样品进行实验室定量、定性(确证)检测,因此当前我们所说的快速检测,准确地说,应该理解以快速筛查为主的速测技术。   应用目的、要求和场合的不同,所用技术和仪器设备是不同的   对于食品安全的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快速检测、在线质控、和快速筛查及现场速测技术与仪器的定义和分类,国内学界和业界有着不同理解,我建议:宜将能进行定量、定性(确证)或半定性分析的技术定义为检测 将仅能初步定性(阴、阳性)有时带有半定量的技术定义多为筛查 而将能快速实施检测和筛查的方法,冠以快速,将能大通量检测和筛查的冠以大通量,将能便携、现场实施的冠以现场,这樣分类和定义将更为明晣。据此并結合食品安全检测和筛查技术的应用要求和设备应用场合的不同,我认为可分为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已有一系列专著和标准,在本文中从略)、实验室快速检测与筛查、在线质控、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技术与设备。   实验室快速检测与筛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如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发达国家颇受重视,主要用于进出口检验和定期监测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检测分析等。显然,为此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达到更高的通量。发达国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各种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灵敏度、速度,降低检测限,当今一次进樣可以检测数百种残留物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技术与仪器在国外已经成为主流。此外,一天可以检测数千份样品、以新一代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仪(SPR)为基础,集免疫敏感芯片、微流控、納米技术、分子印迹等新技术为一体仪器,己被视为当前和未来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筛查仪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线质控技术与设备(国外常通称为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主要用于规模化食品生产现场。在发达国家,由于食品生产规模化程度高,对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有着很大的需求,所以在线质控技术与设备在发达国家非常受重视,通常将其视为建立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鍵控制点(HACCP)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其中所用的技术和設备,大多是各种通用分析测試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仪器的派生、衍生並作有针对性的有机整合。   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技术与仪器,在发达国家,由于食品企业自律意识强,法律执行力度大,法治较健全,故大型仪器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对此类技术与仪器的关注程度不如我国高。我国则不同,由于农产品、食品的生产和供给渠道多、数量大、规模小、分散、复杂,人口与消费人群众多,且法治和自律意识较弱,因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到消费众多环节中多发。除了环保和生产条件等外在因素外,大多源于农药和兽药的違规濫用、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以及生产、储运、消售等环节的卫生条件差,造成生物性污染,而更严重的是非法添加物的滥用,且禁而不至。所以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食品安全的技术与仪器,是我国国情所特需。   二、当今较成熟或有发展前途的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的技术与仪器   目前的快速筛查和现场速测的技术及仪器有很多,但是很成熟的不多,在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长足的发展,且有的已实现产业化。目前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快速筛查或现场速测的技术与仪器主要有以下十大类。   1、免疫分析方法与仪器   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和胶体金标免疫等。其中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曾被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列为残留检测三大支柱技术之一,具有高特异性、准确性、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于筛查农药和兽药残留,致病菌,病毒,毒素以及转基因产品。美国EPA(美国环保局)颁布了12项筛查与农业环保相关的土壤和水中的氯丹、五氯酚、多环芳烃、聚氯双酚、汞、阿特拉津、毒杀芬等方法,均使用ELISA。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酶联免疫試剂盒和配套仪器的生产厂家,如北京勤邦巳能生产出性能与进口试剂盒相近,品种更多且价格为进口試剂盒的2/3-1/2,最近又推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試剂盒,灵敏度比传统的酶联免疫技术提高1-2个级次。今后应深入研究ELI SA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各种试剂盒,并向重组抗原、多项目标物、酶的定向改造和体外分子进化等技术方向发展。   2、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具有功能多样、微型、智能、集成、低成本、高灵敏、高识别和实用性等特点。国内外高度重视,发展快、种类很多,有代表性的有:   (1)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将SPR仪与其他许多新技术强强结合,推出一批新型的快速筛查、检测方法和仪器,其特点是:灵敏、快速、无需标记、便捷,实时。最典型的以BiacoreAB和美国TI以及Bio—RAD为代表。Biacore将SPR检测系统、生物传感芯片、微流控系统等组合为一体,配以多种试剂盒,构成用于快速筛查和检测兽药残、致病菌、毒素等。日本用于筛查二恶英。Bio—PAD称为分子相互作用仪。我国中科院电子所崔大付研究员的团队,已开发出三种SPR仪,河南农大胡建东等研发出用于检测兽药残等的SPR仪。发展方向是:快速、高通量、高灵敏,进而实现.便携、现场、小型甚至微型。   (2)最近有报导美国采用纳米技术开发出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高灵敏度地检测食品和水中极微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原体等。   (3)微生物传感器,其中尤以对毒性物质具有高灵敏发光反应的为代表的微生物传感器。在欧美很重视发光菌的研究和应用,例如IS011348,即利用费希尔弧发光菌检测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黄曲霉、重金属 、氰化物、毒素、硝基化合物、溴代合物等。另外运用ATP检测技术,即利用三磷酸腺苷与荧光素酶发光反应,快速筛查(可现场速检)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程度。此外还有利用铁氧化菌的活力与污染的灵敏关系,速检有害物质。这些方面、环境监测总站的齐文启研究员等对此很关注。   3、生物芯片、微缩芯片实验室和便携式微流控芯片系统   此类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快速等特点,因而国际上对其在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给予了极大关注。我国国家生物芯片中心已开发出用于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病毒和兽药残留等检测的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仪器和试剂盒),并将进一步向现场速测、称之为微缩芯片实验室方向发展 。与上述並列的,虽也应用芯片技术(但一般用中或低密度芯片),同时应用许多其他新技术,从而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国际上称之为”微流控”、”微全分析技术”,国内常称之为便携式微流控芯片系统或称为微全分析系统。我国过去以方肇伦院士为代表的有关学者、专家发表的论文曾在国际上名列仅次于美国,以往侧重于化学分析的“微流控”、“微全分析”,近几年的发展,凸显其在生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前景,国外正在大力产业化开发之中,如Ca1iper、Micronics&PATH、Agilent等企业,国内有中国检科院、浙大、吉大、中科院等有关单位在研发之中、其中中国检科院邹明强的团队和北京博晖创新等,一直致力于该分析系统的研发,有较显著的优势,他们已采用具有创新性的微膜泵驱动、微流控、生物芯片、膜富集等新技术,开发出微流控芯片核酸分子微全分析系统的样机,成功地应用于现场、快速筛查食品安全和检测疫病、动植物检疫、水质监测等,该技术将会进一步拓展。。   4、纳米材料修饰的微型化和智能化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小巧、灵敏、多样化、高选择性和多目称同时速测且成本低等优点,可利用特种电化学传感器构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当前研发多聚焦到有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传感器的制备和产业化上,在国内外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例如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的团队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将纳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了快速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的仪器 运用新型纳米过氧化物传感器和纳米金属/氧化物传感器,构建了快速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仪等。   5、激光拉曼光谱、深紫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仪器   据报道,美国运用激光拉曼光谱推出号称“皇冠克星”速测技术。中国检科院等单位运用国产化的高性能小型激光器和稳频技术,开发出高灵敏度的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可用于三聚氰胺的快速筛查,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可进行半定量检测。赛默飞世尔推出一款新的拉曼光谱仪,可直接穿透玻璃和塑料包装,具有高重现性和高特征性。以我国许祖彦院士首创的全固态深紫外线激光器(能量分辨率可提高5-10倍,光子流密度提高3-5分量级)为基础,高强度激光拉曼光谱仪已在研发中 王占国院士正在研究的深紫外光致发光光谱仪 佟振合院士正在研发的深紫外光化学反应仪,这些都有可能催生出一批快速、灵敏的速测仪。此外,还有采用微精细机电加工技术,推出更稳定、可靠、模块化小巧的近红外光谱仪 将近红外光谱分析与成像技术結合,构成更直观、快速且分辨力更髙的仪器 分析方法方面在运用聚类分析和模型识别的基础上,进而中国农大和中科院电子所,拟定引入仿生识别算法等技术,可对食品中品牌产品的真伪进行更清晰和快速鉴别。这些都将创造出新一代、一系列可用于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的光谱分析仪。   6、离子迁移质谱仪(lMS)和小型化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方法多是采用气相和液相色谱与各种质谱(MS)的联用、杂交,实现多残留快速分析,但是要实现小型、便携和快速的现场检测,通常的色谱仪和质谱仪都存在困难,而后者比前者更为困难。   为应对航天、国防、环境、食品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及恐怖袭击事件,国外最早致力于离子阱质谱的小型化,之后转向研究小型化的TO F-MS和IMS,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IMS依据样品中不同分子、离子,大气压下在漂移管中的特征迁移时间进行快速筛查,检测限可达微秒级。IM S不需真空系统,装置很小,造价不高,而灵敏度极高,可达到皮克(pg)级,采用最新检测器可达飞克(fg)级,可区分异构体。中国虽然一直得不到国外有关IMS技术的支持,但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中科院化物所、地化所、光机所等单位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已成为检验检测行业的热门技术,IMS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快速筛检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小型化TOF-MS分析速度快,可达微秒级,结构较简单,分辨率约为600,质量数为500,可用于环境检测,但与食品安全检测要求还有距离 不过,在保留采用真空紫外光单光子电离和膜富集的基础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拓展应用已指日可待。   7、基于经典的分子光谱法的速测仪器   分子光谱法是最经典的技术,几乎可用于所有检测任务,但是只能进行常量或微量检测,难于承担痕量分析的任务。近几年,吉大小天鹅和华厦科创等,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优化和整合分析的方法、程序、試剂,开发出一系列針对不同检测目标的多种试剂盒,并采用集束式冷光源/单色器等新技术,推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模块化的便携式仪器。此外,配合样品快速提取和富集技术,构成了可以快速筛查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40多种参数(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甲醛、吊白块、味素、人造色素、无机砷、金属铅、劣质奶、“地沟油”、“泔水油”等)的多参数食品安全速测仪。这些仪器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检中占据一席之地。   8、飞秒激光太赫兹时域光谱仪   它是近20年才开发,并逐步认识到可称为最后开发出来的一段很有用的特殊电磁波谱(0.03mm-3mm的THZ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应用性能,己成为国际上研究、开发、应用的热门。据报告,国际上有80多家高科技企业研发和销售THZ相关产品,其中因其具有特殊良好空间穿透性,成为优选强穿透性的成像技术,已为美国等用于安检、质检、防恐、反恐等领域,2011年度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中,以上海理工大学为首、已获得侧重于成像技术的立项,无疑是正确的。此外,太赫兹时域光谱不仅具有强穿透性,还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的指纹特征和很灵敏的检出限,所以成为非破坏性、非侵入式的新兴检测分析技术和THZ光谱仪,国外己不断地开发,并成为实时、现场、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药品、毒品、危险品等极有力手段,成为国际上竞争的热门。如美国Zomega和PicoMatrix及EMCOR等、英国TeraView、日本Adrantest和Nikon等、立陶宛Eksp1a等不断地开发和推出商品化产品。2004年美国政府即将THZ科技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我国政府也在2005年11月专门召开了“香山科技会议”制定我国THZ技术发展规划。我国对其机理、关键技术和部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有很多的探索和成果,其中以首都师大“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大、上海理工大等为代表,北京大恒纪元已掌握并生产飞秒激光器等关键部件和太赫兹光谱仪商品样机,正在升级换代。   9、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仪(DART-MS)和便携式质谱仪   在环境空气条件下,气体(如氮、氦或氩气)经放电产生激发态原子,瞬间解吸并离子化样品表面的化合物分子,样品可以是气、液、固态,任何几何形状,无需繁杂化学处理和色谱分离,仅需简单前处理,化合物离子以质谱或串联质谱检测。优点:不仅能满足实验室对样品高通量分析,而且适用于现场、直接、无损、快速、原位分析的需求。在食品安全检测,药品开发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前景。它属于新兴的环境离子化质谱技术,其中有DES1、DART、DBDl、ASAP、ELDl,当今只有DART和DESl已经商品化。  美国普度大学以著名的质谱大师R.Graham Cooks教授为首的团队对现场、便携、个人化质谱仪作了多年、多方便研发,例如在大气压下对樣品作无预处理的离子化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纸喷雾质谱技术以及小型化离子阱多级串联质谱技等。我国近几年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如中国計量院、清华大学、聚光科技等单位都取得可喜的成果。   10、对酶的抑制法与仪器酶的认识   国内曾把酶抑制法和仪器,首推为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其实它早在1951年由美国提出,1968年由加拿大做了改进。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浙大等单位开始研发过,发现其有诸多不足,故未推广。但前些年,借某专业检测机构的名声,有众多企业推出十几种商品化仪器,并得到推广。事后众多应用者和专家都发现,该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且对同类、不同种农药的抑制率差别很大,所以用统一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必然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漏检,所以我认为酶的抑制法是目前“不得已而采用的速测法”。该方法仅适用于基层初检,在发现超标现象时,必须用标准方法进行复测、确证,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6条第二款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阴性结果,也应按比例进行抽样,采用可靠的实验室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复测和确证。   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在线质控和现场速测技术与设备是许多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新方法的整合、衍生和嫁接。今后还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及更新的机理、技术、工艺、材料不断涌现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例如,纳米材料在一系列速测仪的传感器、检测器中的应用,将极大的提高其灵敏度、稳定性 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核心的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高预定性、高识别性、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不仅成为很好的分离富集手段,如被嫁接到其他速测技术与设备中,还可大大改进现有的技术与设备,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与高选择性的免疫分析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即可推出应用于食品安全速测的简便、高精度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仪器。总之,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将会使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和速测仪不断推出、改进、翻新,并使其更符合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作者简介:   1. 1977年以来,从事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在农业、生物技术、检验检疫和环境检测中应用研究,近十多年致力于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与检测技术研究。   2. 曾主持并完成二项部重课题,获部级科技二等奖。   3. 主要著作:《仪器与农业》,《机械工程手册》第十卷第七篇副主编、撰写了《农用仪器》。   4. 主要论文:“温室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纵观农业仪器的现状与发展”、“生物工程中的仪器设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及其测试分析技术”、“仪器仪表在科技兴农中的作用与展望”等涉及农业仪器与食品快检等五十余篇。   5. 曾被聘为"农业部世行货款项目”、“发改委吉林世行贷款项目”、“日本无偿援助项目”、“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設项目”、“科技部科学仪器研发专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目专家顾问组组长或成员,以及聚光、天美等企业收购事宜技术顾问。   6. 曾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为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和检验检疫仪器应用技术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顾问,“现代科学仪器”副主编,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咨询专家。享受囯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注:本文为蒋士强老师为仪器信息网独家供稿,未经作者本人及仪器信息网许可,严禁转载。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路线尚迷茫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热点。而在我国,食品安全又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新问题。食品来源多样性,生产和加工企业普遍小型化、分散化,这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诸多挑战,也因此出现了中国特殊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当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市场渐渐明朗,包括能力建设体系、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都存在显著的刚性需求。但快速检测技术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其准确度、假阳性率等问题,也在困扰用户。究竟哪些技术好用、够用,哪些技术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2013年4月19日,作为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的重要分会场之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论坛”召开。 此次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蒋士强、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委员会理事长王忠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浙江大学教授周建光、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仪器设备研发部经理张禹和普瑞麦迪(北京)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光伟等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就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特需性、主流技术的解析和点评、快速检测的重要载体移动实验室标准建设与移动实验室的设计、研发与应用、主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详解等方面作了报告,近100位来自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以及快速检测设备提供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参加。 蒋士强在报告中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我国的特需性作了分析,并对当前出现的10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作了点评。蒋士强认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可以成为实验室检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宏观政策解读 报告人:蒋士强 王忠敏在报告中对移动实验室的标准建设情况作了说明,当前,我国已获批并将于今年7月31日开始执行的移动实验室国家标准共10项。他特别指出,企业应更多地参与到标准制订中。而当前,在科学仪器领域,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制订情况相对较少,这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实验室标准建设进展 报告人:王忠敏 邹明强在报告中对微纳生物传感技术的研发进展以及其在食品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在农残、有毒有害检测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进展。 微纳生物传感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邹明强 周建光介绍了国外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的研发和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其团队在移动检测车的研发与设计方面取得的进展。周建光认为,移动实验室作为快速响应检测队伍的载体,其不只可搭载快速检测设备,也可以安装重要的实验室仪器,以提升移动检测车的检测准确度。周建光还介绍了在移动检测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方面的思路和研究进展。 移动检测车的研发与设计 报告人:周建光 陆勇介绍了北京市工商系统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对快速检测所使用的相关技术与应用进展。该系统成功地完成了多项重大监测任务,并且多次成功地处理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流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报告人:陆勇 张禹在报告中介绍了胶体金技术的研发进展,勤邦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发,实现佼体金半定量检测,并在这方面研发了相关的仪器。目前,胶体金读数仪已经开始了第三代产品的研发。 免疫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张禹 范光伟向与会者介绍了当前的便携式仪器、车载仪器情况,作为一家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普瑞麦迪可提供丰富的车载或便携仪器设备,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便携仪器及检测车、车载仪器的应用 报告人:范光伟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牵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摩迪英联认证有限公司、青岛蔬菜示范园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参加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2006BAK02A27)课题,于2009年5月26日在北京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项目验收,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课题验收会议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和用户报告,严格审查了相关验收资料,经过现场示范、现场参观、并对有关事项进行质询与评议后,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目的明确,紧密结合实际,提供的鉴定资料完整,数据准确,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的指标要求,研究方法先进,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课题针对2008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在食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监管体系以及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成果显著:建立了一系列食物中毒查询数据库;筛选并开发了30种化学性和微生物性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现场快检试剂并组装成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建立了用于食物中毒菌株鉴定的400余株细菌MALDI-TOF数据库和800余种适用于3种主流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仪的质谱库以及包括1000多种药物的中文质谱库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00余种激素、药物的多残留监测方法;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食物中毒采样程序和微生物、化学、有毒动植物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建立了包括筛选检测、确证分析的异尖线虫检测体系,形成了海产鱼片中异尖线虫的检测操作规程;开发了首都食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和进口食品安全电子预警系统,形成了奥运场馆和签约饭店等各类餐饮企业的HACCP实施方案,针对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提出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了卫生监测、快速检测、远程再现监控等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监管手段,形成良性、合理、有序、科学的四方参与、四位一体的餐饮业北京重大活动监管模式和“一一五八”四措合一的青岛奥帆赛水上餐饮保障模式(一个链条、一套体系、五个五工程、八措并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汶川地震灾区、政府常态食品安全监管、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作为课题主要要承担单位之一,2003年就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中“青岛市餐饮食品安全综合示范”(2001BA804A51)课题,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申请承接本课题。课题以食物中毒高风险餐饮业实施HACCP管理、制定餐饮业科学监管模式为主线,选择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赛等重大活动保障中的高风险行为的关键点为突破口,全面完成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重大活动中实施以HACCP体系为主建立餐饮业食品供应链中全程控制与溯源技术研究,并为奥运会后青岛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经验及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检验、监控等技术手段。在2008年奥运会整个赛事期间未发生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实现了食品安全零投诉率,零食物中毒率。课题选择的16家试点餐饮企业均通过HACCP认证,所有奥帆赛餐饮接待单位全部实行“双A”管理。   根据青岛市餐饮业的特点组织专家制定的10个地方标准,以及自主研发的海产品过敏原、寄生虫现场监测手段、食物中毒质谱库和快速检测方法在青岛重大活动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产品国家标准监测方法已在全国海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的监测方法中使用;重大活动食品链可追溯体系和现场控制已在青岛建立了产业化程度高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和以质量追溯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各一个;建立并完善了原有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和保鲜库、加工、配送车间等产、供、销完整链条中的2条试线,新建基地2个,辐射基地5个,面积达到3万余亩,2008年生产、加工、配送优质蔬菜2万吨。以上课题成果在管理机制和技术支撑两方面均具有推广价值,对于推进我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的规范化具有积极作用。
  • 检测新技术,筑起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p   在伊利乳业,从源奶到成品,一瓶牛奶要经历百余项指标检测,其中一项黄曲霉毒素检测,使用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胥传来教授团队研发的技术,“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致癌物质,检测饲料中的生物毒素水平,可以防止奶牛吃了发霉饲料,生产出含有致癌物质的牛奶对人体产生危害”。广东温氏集团、君乐宝等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企业也都使用这一技术,目前该技术市场占有率接近100%。此外,团队研发的莱克多巴胺检测技术和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的市场份额也都接近100%。“用我们的技术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胥传来教授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s.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d6515b7f-2e15-4873-89f1-ede0bdebe7c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胥传来教授团队(左五为胥传来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0,176,240)" strong 书架货架两手抓两手硬 /strong /span /p p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胥传来教授团队始建于1999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食品安全快速免疫分析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了由3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助理研究员、1名讲师以及1名实验师组成的研究梯队。 /p p   走进位于食品学院8楼的团队基地,从培养细胞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到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的生物界面与生物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到与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食品安全检测试剂联合研发中心,覆盖基础研究、技术中试和产业化开发的全过程。 /p p   团队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可视化、便携式检测新方法新技术 新的危害物质发现和风险评估 技术转化与推广应用。 一方面瞄准食品安全学科前沿,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加强原始科学与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围绕国家亟需,将纳米传感技术与食品安全快速分析相结合,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6件,获得美国授权发明专利4件 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一等奖6次。在Nat Commun, Acc. Chem. Res., JA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 全部论文他引次数4000余次。2014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p p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在和企业一起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方案的过程中,根据企业反馈的问题指导开展应用研究。团队研究重点放在国家重大需求落地转化,“市场缺啥就做啥”。有些研究是公益性的,需要长期关注,“通过400多批次采样研究发现,包装材料纤维制品中含有某些成分,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危害,正在申请国家标准,提交限制使用的建议,同时开发相应检测试纸。”匡华老师介绍说。团队积极参与国标、行业标准制定,近期将发布两项食品添加剂国标,主要用于饮料、肉制品。 /p p   近年来,团队先后举办培训班5次,培训企业技术骨干200多人次。与30余家企业展开横向合作,单克隆抗体制备等50多项专利获得转化,总产值超过20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0,176,240)" strong 打造国内最大食品安全用抗体库 /strong /span /p p   从瘦肉精到三聚氰胺,从多宝鱼到红心鸭蛋,从卷土重来的苏丹红到虚惊一场的特仑苏OMP风波,食品添加剂事件已演变为消费者不能承受之痛。目前国家已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达到22大类2500余种,违规使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化学添加剂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p p   胥传来团队目前已制备了300多株食品安全用单克隆抗体, 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对于明知有危害,但是没有列入国家标准范围内的,也将作为今后研究范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内最大食品安全用抗体库。”胥传来教授介绍说。 /p p   关于团队未来发展,科研方面将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可视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开展农产品及食品用抗体库的构建及绿色样本前处理新材料研制以及高效食品安全与分析装备和器件的研制等。在团队建设方面,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核心理念,强化学科交叉,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优势集群 进一步展开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合作 为优秀人才成长打造良好的创新研究平台,引领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核心装备和创新技术方面的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食品企业、食品监管机构等合作,积极探索本科生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责任感和学习热情。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力争在建设周期,实现新增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人才以及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新突破。 /p p strong 胥传来课题组简介: /strong /p p   2011年以来,胥传来团队培养了16名博士毕业生和24名硕士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食品安全与分析方面的专门人才,其中1名博士毕业生直接被合肥工业大学以“教授”职称引进。团队长期担任《食品免疫学》、《食品分析》、《食品法典与法规》等6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以及2门留学生课程的讲授。主编了《食品免疫化学与分析》、《食品免疫学》以及《食品安全导论》等多部教材,1名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2011年以来团队承担江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4项,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5项,指导硕士生2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 博士生连续3年3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10名研究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支持。 /p p   团队重视学术交流,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对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胥传来教授为英国皇家化学会 RSC Fellow 为《RSC Advances》、《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两本杂志的副主编。团队中1人为《Science Bulletin》(Material Science)杂志副主编 1人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次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1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次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1人次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次受聘江苏省特聘教授 2人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计划 1人次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 用技术支撑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访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 林立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8px " 引言: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8px "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   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屡见不鲜,例如孔雀石绿事件、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和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迫使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食品监管。据统计,2016年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市场规模达到600多亿元。随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及农产品的安全,政府也相继颁布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为食品安全检测带来了发展空间。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关微量元素的分析是分析中最常规的领域。食品中的微量元素种类很多,不同元素及其含量会带来不同的生理效果。目前,虽然有大量关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但其分析方法的确认和验证规则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国际上的食品分析方法验证一般侧重于有机成分,如毒素、农兽药残留、加工副产物等,对元素分析的要求也有提及,但不详尽。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6px "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光谱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立,就食品中元素总量测定的难点、关键点和检测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魔高一尺则必须道高一丈” /strong /span /p p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 光谱室主要负责大批量的国家抽查、市局监督抽查以及委托样品的检测,此外还负责光谱研究的方法开发及应用等,例如一些产地溯源和真假鉴别,此外还需要做一些食药总局的补充方法。目前光谱实验室配备了ICP-MS、ICP光谱、原子荧光、原子吸收、测汞仪、分子荧光、离子色谱、电镜、同位素质谱和XRD等。 /p p   林立于2003年加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 迄今为止已有14年,在此过程中,一直从事食品中元素检测的工作。林立谈到,刚加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时,单位还还没有搭建无机平台。凭借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在同事们和行业内专家的帮助下,林立组建了食品中元素分析实验室,一做就是十几年。 /p p   谈到多年来从事该项工作的感受,林立认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该项工作需要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和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食品检测的岗位虽然看起来比较平凡,每天的工作也比较繁琐,然而一旦你喜欢上这项工作以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p p   目前林立实验室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食品中元素总量测定的难点、关键点的研究》、《食品中元素的形态分析以及富集机理的研究》等。面对近年来食品安全方面的严峻形势,林立最大的感受是责任重大,在对新知识方面始终坚持学无止境。“魔高一尺则必须道高一丈”,在学习中进步,才能在保障首都食品安全方面做出自己必须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fc46908-1b05-444a-9439-4d6d2b12f562.jpg" title=" DSC043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光谱室主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立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者——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仪器性能 /strong /span /p p   2017年政府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明确了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据了解,截止2016 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清理食品标准5000项,整合400项,发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26 项、合计指标1.4万余项。农业部新发布农药残留限量指标2800 项,清理413 项农药残留检验方法。同时,2017年2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制修订不少于300 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评估转化农药残留限量指标6600余项、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70 余项。这些标准和政策的制修订为食品药品的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p p   “目前国内整体的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是可控的,监督抽查和监管的力度都很大。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标准方法的缺失、标准方法的适用范围窄等都对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现有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国家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难点、关键点都需要进一步明确,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监管更加科学”。 /p p   同时,“作为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就是我们的生命。进口设备历史比较悠久,精度等已得到前人的验证,是可信的。国产设备起步晚,国内的零配件加工精度还是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一般我们国产设备要自己亲自试用以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在选择购买国产和进口设备时考虑的因素主要还是仪器的性能是否能满足要求”。 /p p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是常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一种补充。效率高,携带方便,利于快速执法。但是其检测数据必须得到相关国家标准方法的确认才更加有说服力。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快快检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快速前处理设备如果能达到检验的要求,我是非常支持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就可以更好的监管食品安全。但是快速前处理设备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快,而在检测性能方法下降了,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这样的快速前处理设备是无法真正投入使用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微波消解成为样品检测前处理“利器” /strong /span /p p   目前食品中元素测量的方法大多采用光谱法,也有用质谱法。由于检测要求通常为元素总量,检测前处理也比较类似,一般采用高温灰化法、湿法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等。其目的均为通过灰化或消解,去除有机物,将待测元素定量溶于溶液中,以便于仪器分析检测。微波消解技术兴起于20世纪末,其加快了固体样品溶于溶剂中的速度,使得ICP-MS这样的成分分析仪器如虎添翼。由于微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频率高,可使被加热物料内部分子间产生剧烈振动和碰撞,导致加热物体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即所谓的“内加热”,优于传统的先加热物体表面,然后热能由表及里,即所谓的“外加热”技术。 /p p   与常规的高温灰化及湿法消化比较,微波消解技术具有省时、省酸、安全、污染小以及损失少、空白值低、易实现自动监控等独特优点,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现在针对于样品的前处理,大家普遍都喜欢用微波消解技术。如果遇到微波消解确实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他消解方式,例如湿法消解。常规的湿法消解过程中需要人看守,目前已有厂家研发出了全自动石墨消解产品,可以自动加酸和定容,但对同批次和多样品的消解效果方面不是很令人满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19ee875-1017-48e4-9ef6-3687af3fcca8.jpg" title=" DSC04303meitu.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屹尧科技TOPEX微波消解仪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国产微波消解仪助力食品安全检测 /strong /span /p p   在对微波消解仪性能评价过程中,温度、压力、降温速度和样品通量等是其关键性指标。“温控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控温,将探头直接伸入罐子中去测样品温度,此类情况采用的光纤和铂电阻探头比较多,适用于高压和超高压的体系。另一种是间接控温,主要采用红外测温,一般高通量微波消解仪都采用间接红外控温”。同时,通过对比国产和进口微波消解仪使用发现,部分国产仪器在性能和质量上并不输于进口产品,包括在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方面相对于之前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例如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国产品牌屹尧科技,在与其他进口品牌对比时发现,屹尧科技微波消解仪的压力参数较高,这样使得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消化的物质,如油和乳粉等的消化效果比较好。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尽量选择用国产的,而且它的耗材比较便宜,进口仪器的耗材实在太贵了!” /p p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实验人员对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据了解,目前,全自动微波消解仪研发厂家较少。“部分仪器生产厂商增加了微波消解仪的自动化,但是加盖和加样的过程没有办法解决,有的把加样和加盖的过程解决了以后,批量上又有所损失。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一款 PREPS全自动微波样品前处理平台,可完成加酸、静置、进样、密闭加热、冷却、出样等常规实验室样品前处理过程,实现无人值守。此外,该产品的微波聚焦设计和能量化设计既可以实现快速的加热、冷却还能保证微波的单一性和均匀性,在遇到紧急检测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后记: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此次的拜访之行给编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此次拜访不仅看到了一线检测人员多年来在凭借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欣喜地看到像屹尧科技这样的国产仪器设备近年来在研发和创新上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以往国人对于进口仪器一直依赖,国产仪器自主研发的脚步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徘徊再徘徊。的确,国产仪器的创新过程也许是漫长的,每一项不足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即便如此,我们期待国产仪器创新的脚步就这样一直前进,因为创新之花广结硕果的那一天即将到来。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8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采访编辑:郭晓东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隶书, SimLi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rong 附:个人简历 /strong /p p   林立: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元素分析。现为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检验方法委员、国家食品安全注册审查员、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完成直属局以上科研十余项 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制定了三项国家检验方法标准,参与完成地方标准2项,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国家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p
  • 关注|食品安全领域色谱技术新应用新视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满足监测分析需求,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不断创新。9月13日,iCC 2023第八届色谱网络会议食品专场,将为您呈现最新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和实际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上海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中心朱坚研究员将从色谱技术标准化应用角度,概述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标准中的进展;上海市疾控中心汪国权所长将展望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新应用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陈静主任将针对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进行 GC-MS/MS 法比较;上海化工研究院孙雯高级工程师将给您呈现稳定同位素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新视野。本次会议将为政府监管部门、检测实验室、科研和检测从业人员等提供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前瞻视角。立即报名》》》共享技术视野拓展!精彩报告提前看: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朱坚研究员《色谱及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测定标准中应用概述及进展》(9月13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朱坚,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任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参与完成直属局以上科研7项,参与完成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5项、地方标准2项,公开发表论文38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食品中有害残留物的现代分析技术》和《食品安全与控制导论》等12部。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共三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长/主任技师 汪国权《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实施技术及其应用》(9月13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学品毒性检定所所长,主任技师,目前负责基于动物实验与化学实验的化学品毒性安全性评价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长期从事各公共卫生理化分析领域,如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等领域色谱与质谱技术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和综合性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现任第二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检验方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食品理化检验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食品安全标委会检验方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过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的科研课题多项,和相关标准研制研制等;发表专著2篇,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并在Anal Bioanal Chem、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Chemosphere、Environ Sci Pollut Res和现代预防医学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文章7篇。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主任/主管药师 陈 静《GC-MS/MS法分析食品中的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9月13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陈静,女,硕士毕业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生药学专业,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食品所检测一室主任,从事药品、化妆品、食品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16年,具有丰富的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分析仪器方法开发的经验。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分析化学》、《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上海预防医学》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9篇,共发表文章17篇。【摘要】:近年来,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态的该类物质在食用油、油炸食品、奶粉、饼干、香肠等食品中被检出,被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被消化释放出游离态的氯丙醇和缩水甘油,而3-氯-1,2-丙二醇和缩水甘油分别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2A级致癌物。报告介绍了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相关背景、法规,ISO 18363-4:2021方法和GB 5009.191(征求意见稿)方法之间对比、优缺点比较,以及针对不同的食品基质类型如何选择相应的方法。采用气相-三重四级杆质谱系统,选取食用植物油、油炸食品、高温烘焙等食品基质类型,同时检测食品基质中的3-氯-1,2-丙二醇酯、2-氯-1,3-丙二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对检测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并介绍如何减少方法中衍生剂对系统的污染,如何提高系统的耐用性、方法的稳定性、结果的准确性。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孙雯《GC-MS/MS法分析食品中的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9月13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孙雯,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医药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从事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质量评价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及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上海市科委试剂专项、张江国家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近20项;负责上海市稳定同位素检测及应用研发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及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稳定同位素)建设工作。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10项,制定行业标准、企业标准15项。【摘要】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检测方法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报告简要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试剂的研究现状,并以果蔬中八种杀虫剂残留物检测为例介绍稳定同位素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情况。2023年9月12-14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指导,仪器信息网联合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举办的色谱网络会议(iCC 2023) 将拉开帷幕。本次会议分设:色谱新技术新应用、色谱在食品领域应用、色谱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应用、HILIC色谱专场(纪念HILIC色谱创始人系列国际研讨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专场)等5个主题专场,诚邀业界人士报名参会。立即报名 》》》
  • 聚焦食品安全:分析技术让你认识有害元素
    &ldquo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rdquo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却争议颇多,如:2012年度的茶叶农残超标、胶囊铬超标&hellip &hellip 2011年度的瘦肉精、塑化剂&hellip &hellip 2010年度的地沟油、植物奶&hellip &hellip 媒体及公众对健全行业标准、规范检测程序、提高检测技术的呼吁日益强烈。 一直以来,我们不断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开发,为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专业、有效、适合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多样性的互动活动,与食品检测从业人员分享技术成果、探讨分析方法,如&ldquo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交流论坛&rdquo 活动、&ldquo 明胶重金属检测&rdquo 专题、&ldquo 应对塑化剂、天瑞更专业&rdquo 专题等。 本次&ldquo 分析技术让你认识食品中的有害元素&rdquo 专题旨在深入、有效地与行业用户一起分享、探讨食品安全分析技术。内容预览如下: 食品安全事件:铬超标胶囊、地沟油、瘦肉精&hellip &hellip 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回顾,深刻反思。 查看解决方案:食品中重金属、添加剂、农业残留&hellip &hellip 如何检测?是否达标?天瑞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了解检测仪器:从农场、餐桌、到实验室,您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是否称心?了解农残速测仪、重金属分析仪、ICP-MS、GC-MS、LC-MS、AAS等天瑞多款&ldquo 利器&rdquo 。 提交检测需求:我要测、我要测&hellip &hellip 告诉我你想测什么,天瑞帮您来分析!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天瑞仪器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1840万。旗下拥有北京邦鑫伟业公司和深圳天瑞仪器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 风景秀丽的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畔。公司专业从事光谱、色谱、质谱、医疗仪器等分析测试仪器及其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了解天瑞仪器:www.skyray-instrument.com
  • 变革及未来:快速发展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
    p   仪器信息网讯:2018年4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8)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革及未来:快速发展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论坛于4月22日上午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食品安全快检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来自食品行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875_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44525beb-acd0-4a27-af1d-5dbb51d8dd7f.jpg" / /p p   论坛由食品安全快检专委会副秘书长曹文立主持。 /p p strong 部分报告节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877_meitu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4b54d86b-52fe-47cb-a6a7-c3a08d6e6fc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快检行业发展趋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食品安全快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松 /strong /p p   石松就食品安全快检行业的内部环境影响和外部环境影响与在场观众做了热烈的讨论。石松讲到,食品安全快检行业外部环境影响目前主要为: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基层监管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县以下的快检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时,在政策方面,2017年原食药局出台了《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和相应快检方法等要求,通过盲样测试、平行送实验室检验等方式对正在使用和拟采购的快检产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不符合国家相应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者不得采购。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对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有关要求的,可用于所在省(区、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初步筛查。从而为食品安全快检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内部环境影响还包括目前使用快检技术,问题发现率普遍偏低等。 /p p   从外部环境影响来看,主要是:1、食品安全快检行业缺乏行业规范和自律,恶性竞争 2、创新投入不够,重招投标,轻提升品质 3、行业分散度较高,大多数企业难以达到规模效应。最后,石松谈到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的发展趋势,即:能有效发现问题的好技术和产品将逐步占领市场 快检外包服务模式将逐步成为主流 通过资本运作,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899_meitu_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efe6fff8-ad94-469e-92fa-0c435ed3ff6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灵灵狗智能家庭农残检测仪产品发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远祥 /strong /p p   张远祥首先介绍了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张远祥谈到,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食安科技”)始创于1993年,是国内食品安全行业第一家成功登陆新三板的公众公司(股票代码:430437)。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业务范畴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快检产品、第三方检测服务、健康安全食品、社区公益检测和科普等,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客户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产品远销海外。目前,食安科技旗下拥有广东达元、广州达元、广东中检达元、深圳达联华安、每周一检、广州保福安等多家子公司。 /p p   接下来,举行了灵灵狗智能家庭农残检测仪发布会。据了解,灵灵狗家庭智能农残检测仪可实现广大家庭自行完成水果、蔬菜等食品的农药残留检测。这款产品是在今年四月份上市的灵灵狗家庭食品安全检测盒的基础上进一步技术创新而研发的。灵灵狗检测仪主打“智能”和“人性化”两大特色,将充分满足家庭食品安全检测需求。产品采用智能化技术,依据人性化原则进行设计,功能强大、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仅需4步便能完成一次农药残留检测,能够让不具备专业检测知识的普通消费者,甚至老人、儿童在家中完成食品安全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916_meitu_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f7070ddf-0f35-4475-92cd-06aecfe88db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免疫检测技术在水产品行业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北京智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钱瑞 /strong /p p   钱瑞从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概况和快速检测技术在水产品安全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就免疫检测技术在水产品行业中的应用做了阐述。钱瑞讲到,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水产品流通中的各个环节——源头、收购、加工、物流和购买等。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危害因素(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生物毒素等)和生物性危害因素(细菌、真菌、毒素等)。 /p p   接下来,钱瑞对大型仪器检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做了对比,优点包括:检测结果精确和可检测物种类多。缺点包括:需专人操作、所用化学试剂污染大,仪器能耗高、检测周期长、检测费用高、检测技术复杂,操作过程繁琐等。最后,钱瑞谈到了北京智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免疫快速检测产品,并对其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949_meitu_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0064e79-6e73-4bee-b089-e031d16525a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大突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冯月君 /strong /p p   冯月君首先介绍了勤邦生物公司,冯月君讲到,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我国自主创新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和免疫试剂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3485:2003医疗器械管理体系证。勤邦生物专注于食品安全事业,为农业系统、质检体系、工商抽检、企业自检等用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先进的技术支撑和高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p p   接下来,冯月君为现场观众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该产品采用直接竞争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将样品、酶标抗原、磁标抗体一起加入到反应孔中,样品中的待测物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磁标抗体,采用磁富集分离技术,保留酶标抗原—磁标抗体复合物,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反应孔光子数值,光子数值与样品中的待测物浓度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样品中待测物含量。仪器在线集成了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微光探测技术、纳米磁富集分离技术、精密自动控制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痕量分析等优势,可有效解决传统检测技术存在的操作复杂、化验人员多、检测耗时长、准确度不高、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有效解决用户送检样本量大、检测项目多、急等报告等现实问题 有效解决耗材损耗大且无固定资产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976_meitu_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b4322b8c-9067-4b50-b979-d087746591b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题目 /strong /span strong :《M-Discover 100微生物质谱仪新品推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人: /strong /span strong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SC05989_meitu_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337523c6-4dff-40d3-b747-91e3e0ad8f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题目 /strong /span strong :《轻松一键和复杂的前处理说再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报告人: /strong /span strong 无锡中德伯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 strong 有关快检评价详细内容见: /strong strong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410/461229.s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评价技术助推食品快检产品质量提升 /span /a /strong /span /p
  • 五洲东方携食品安全检测新产品亮相青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展览会
    由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联合会、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青岛蓝博会展有限公司、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由青岛蓝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ldquo 2011中国青岛国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展览会&rdquo 于2011年8月11日&mdash 13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独家代理的新产品意大利LIOFILCHEM食品致病菌快速筛选卡Food System等仪器设备成功参加本次盛会,公司展位号码:F23。 五洲东方展台   近两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ldquo 瘦肉精&rdquo 事件尘埃未落,&ldquo 染色馒头&rdquo &ldquo 回炉面包&rdquo &ldquo 牛肉膏&rdquo 又接踵而来,为此,国家出重拳决心&ldquo 重典治乱&rdquo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北京专门成立&ldquo 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rdquo 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风险检测和评估,广西加大投入力度,给监管一线增配了快速检验检测设备。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食品添加剂、抗生素、农药残留、转基因、生物毒素等方面的检测。由于我国食品生产量、消耗量巨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众多,这使得食品检验的任务量巨大,很难保证检验的全面性与时效性。五洲东方独家代理的意大利公司Liofilchem研发生产的一种快速筛选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卡Food System,相信会对对于提高效率有所帮助。食品致病菌快速筛选卡Food System的特点:   --直接接种食品悬浮液,无需进行前期复杂的单菌分离、培养过程   --36℃培养18~24小时即可检测结果   --可一次性筛选多种致病菌,获得阳性结果后,再进行确认试验,省去了阴性结果复杂过程   --缩短了检测时间,并节省大量耗材成本可同时做两份样品的检测   --符合ISO16140标准 意大利Liofilchem展位   五洲东方同时展出法国intercscience公司的全套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包括重量稀释器、拍打式匀浆器、螺旋接种仪、菌落计数器等;和德国BRAND公司的整体移液系列产品(移液器和平口分配器等)和五洲东方自有品牌Biodrops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BD-1000。 法国interscience展位 德国BRAND展位 客户参观咨询
  • “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2009年5月26日,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青岛市卫生监督局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在北京顺利通过了科技部、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的验收。 通过验收,专家认为,项目组在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筛查、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技术、快速检测装备、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水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餐饮业科学监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青岛奥帆赛成功示范应用,建立和完善了卫生监测、快速检测、远程在线监控等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八大监管手段。 最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课题成果在大型活动中的成功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对课题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工作提出了建议。
  • 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大有可为——iCMS2020食品安全分会场精彩报告集锦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 nbs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管受到高度重视,人们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很多种,包括质谱、色谱、光谱、生物技术、电化学、免疫学等技术。而质谱分析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可同时进行分离和鉴定等优点,目前已经应用于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质的检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20年12月7日,仪器信息网联合美国华人质谱学会(CASMS),同时在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质谱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第十一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0)拉开序幕,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 strong 质谱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新进展 /strong ”专场,围绕着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会议当天,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任金芬、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孙雷、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宋焕禄等7位专家进行了精彩报告。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23, 54, 93) " 质谱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新进展在线报告掠影: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925939e-a865-4c20-addc-7a51f5529118.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传统的检测技术面临实现“更高准确度、更高灵敏度、更高检测速度、准确识别潜在风险”的技术挑战。张峰在报告中介绍,为应对上述挑战,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质谱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了食品中内外源性物质的同位素质谱鉴别方法、基于组学技术的过度加工食品全息判别技术、基于质谱成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基于SFE, UPCC-MS的食品安全绿色分析技术、基于DART/DBDI的质谱实时直接检测技术。并且研发了具有高选择性的敞开式质谱离子源,并成功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的实时直接检测。张峰认为,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8c75c19-4496-4bf9-97a1-b798e9004f51.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王莎主要介绍了Agilent液质联用技术对食品中农兽残、真菌毒素分析的最新应用进展。另外结合食品中兽药残留污染的特点,介绍安捷伦的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专利的去除脂肪的技术突破了原有的食品中兽药污染物筛查的流程,为食品安全的保驾护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0b1a50bc-3d15-43a2-8b35-b678c3abcf19.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成像质谱分析是一项新兴的可视化质谱分析技术,已广泛用于脂类及部分内源性代谢物在动物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研究。金芬介绍,外源污染物由于浓度低,利用质谱成像技术研究其在农产品中的空间分布及迁移转化相对较少。氯吡脲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设施甜瓜栽培中广泛应用,其残留行为成为近年来政府、产业界、研究人员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她详细介绍了利用成像质谱技术对甜瓜果实中氯吡脲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645597e-9513-4cf4-a826-8b46cae8679a.jpg" title=" 4.png" alt=" 4.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在食品工业中,监控产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监控对象通常与挥发性风味组成有关。蒋家奎在报告中说,因食品形态多样和成分复杂,同时被检测的VOCs含量范围广和种类多,因此对样品前处理设备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色谱需要更加强大分离能力,同时化合物的定性定量需要更加准确。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a507df12-731f-4d1b-92a6-09772df94629.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孙雷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两大标准体系现状,并专项介绍质谱作为目前兽药残留检测的主流技术,在兽药残留确证检测和筛查检测中的应用。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a35abde-12ff-4b15-b534-5c2b190acf5f.jpg" title=" 6.png" alt=" 6.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姚亮重点介绍了PerkinElmer乳制品检测方案,无机质谱在乳制品多元素分析和元素形态检测的应用,以及PerkinElmer有机质谱在牛奶维生素检测、真菌毒素检测的整体方案。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47b6a9e-351e-4e1e-a493-f76d7cfc4204.jpg" title=" 7.png" alt=" 7.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据了解,迄今已有近一万余种化合物从食品挥发成分中被鉴定出来。目前大家公认,仅有有限数目的挥发物对食品的香味有贡献,而并不是所有的挥发物成分。此外,食品中的一些气味很强的化合物含量也很低,以至于气相色谱仪无法将其鉴定出来。宋焕禄介绍,GC-O和AEDA技术开创了现代风味化学的新时代,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风味的检测方面。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span /p p br/ /p
  • 6月食品企业齐聚北京 食品安全技术主导盛宴
    每年6月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等国家十部门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各政府相关部门针对食品安全的现状做出政策性指导及工作部署。   为丰富2013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引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工作,配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培训,积极为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搭建学习和技术交流的桥梁,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食品安全导刊》杂志、中展集团、食安中国网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新技术应用与发展大会”将在2013年6月18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召开。   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要同期活动之一,会议以“政策标准技术,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主题,以标准与技术为内容核心,探讨用技术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与措施。本次论坛邀请了众多的国内外领导及食品安全专家参与其中,有国务院食安办领导、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驻华办主任Christopher J. Hickey先生、欧洲食品追溯研究所专家Miodrag Mitic先生、巴西Gerson Lehrman集团理事会成员,全球资深食品安全高级顾问Cesar Conde先生等等。   为了更好的服务参会企业,由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也将在6月17-19日同期同地举行。展会邀请了中粮集团、雀巢、娃哈哈、西王集团、湖南果秀集团、洽洽集团、德国克朗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会现场还将举办一系列的专题、评选及表彰活动,欢迎广大食品行业企业及个人届时光临!   更多内容请关注:http://www.cnfoodsafety.com/special/2013ft-forum/
  • 【食品安全导刊专访】同方威视应用拉曼光谱技术,为食品快检行业赋能
    近日,备受瞩目的CBIFS 2019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于4月12日在重庆圆满落幕,同方威视作为特邀白金厂商出席了本次会议,资深产品经理陈卓博士于大会主论坛做了题为《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会上,陈卓博士接受了食品安全导刊记者的特约采访,对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应用情况进行了简介,并着重介绍了针对食品安全的非定向筛查技术。陈卓博士指出,食品安全检测属于安全检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方威视和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安检技术检测研究院,在其下设的拉曼食品安全领域关键技术部门,绝大部分为博硕人才。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方向的应用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技术,即表面增强的纳米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拉曼仪器便捷化技术及算法识别技术,这四个方面需要的人才各有不同——表面增强技术需要具备化学背景知识的专业人士;样品前处理技术需要食品专业的技术人才;仪器研发需要光学、物理、机械方面的人才;而算法识别技术更需要软件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的维护。只有四个领域的工程师互相配合、融合四个关键技术,拉曼食品快检技术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应用。采访中,陈卓博士着重介绍了RT5000食品安全检测仪及其使用的非定向筛查技术。该设备可检测农药残留、非食用化学物质、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保健品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六大类100余项物质,适用于市场监管总局、公安海关、食堂商超、餐饮企业等的日常监测,也可为重要场所、重大活动提供食品安全保障。RT5000食品安全检测仪中使用了独特的非定向筛查技术,其主要可以解决两大问题。首先,哪类食品应该检测哪个项目其实是难以预先判断的,比如饮料中有非法添加物质、滥用添加物质,甚至是农药残留,如果只检测某一单项,很容易出现假阴性。RT5000拉曼光谱仪采用非定向筛查的方法,可以在不指定检测项目的情况下,采用一键检测模式从百余项超标物质中进行筛查,从而解决漏检、假阴性问题,帮助检测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非定向筛查技术还大幅度提升了检测效率,如用传统的方法检测饮料中超标物质时,因不知道可能超标的是何种添加剂,可能需要检测5~10次,对应就需进行至少五次前处理,耗时耗力,而RT5000的非定向筛查系统可以实现一次前处理就对所有可能超标的添加剂进行筛查,从而大大提升检测效率。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同方威视的拉曼光谱产品深耕行业应用,现在已经形成了RT1003、RT2000、RT5000和RT6000等四大系列的10多款产品。陈博士表示,未来会继续聚焦于拉曼光谱技术,并结合其他前沿分析方法,开发一系列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用以满足用户需求,最终达到让我们的产品广泛服务于大众的目标。 【延伸阅读】同方威视:十年铸剑 推动拉曼光谱技术的深入应用从“权健”看保健品非法添加 同方威视推出拉曼快速检测方案同方威视拉曼光谱技术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新技术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承办的&ldquo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rdquo 在中国国家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王静博士作了题为&ldquo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发展趋势&rdquo 的报告。 王静博士   王静博士首先概括了速度快、选择性好、成本低、高通量、操作简便、绿色环保、微型化和便携化是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王静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多种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固相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基体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分子印迹技术、亚临界水萃取等。   分子印迹技术的关键是制作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较强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仿生材料。类似于靶物的一种量声定做的特别容器,只对靶物进行特性性识别和吸附,对痕量分析物分离纯化效果好,且可再生,反复使用可达70次。基于此项技术,王静博士团队已经开发出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及固相萃取装置、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膜等产品。在实际应用对比中,对3种磺酰脲类农药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效果优于采用C18固相萃取,其回收率在75%-110%,在对ß -受体激动剂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时,HPLC色谱图显示该技术除杂质效果特别好。   王静博士团队发现,在低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状态下的液态水有类似于有机溶剂的萃取效果。通过此发现,王静团队开始了亚临界水温度、压力、萃取时间等因素变化,对提取效率影响的系统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土壤、甘蓝24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小麦中9种三嗪类农药的LC-MS/MS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被视为绿色环保、前景广阔的一项变革性技术。   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与会代表通过王静博士的讲解充分了解了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此次研讨会除了学术上的交流,在展馆现场还展出了多台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供与会代表参观学习。 多台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项课题在长沙通过验收   7月24日,由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与“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在长沙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评审。   受卫生部、质检总局、农业部委托,本次课题验收评审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召开。来自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分析检测、财务审计等领域的11位专家,组成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验收评审。国家科技部社发司闫金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贾丰副主任以及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和农业部科教司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湖南省科技厅罗亚军副厅长及社发处、湖南省科技奖励办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两课题通过验收
    2009年7月24日,由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等单位参与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与“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现场评审验收。   通过课题实施,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PFOA和PFOS等动物毒理学试验,对食品新型包装材料和改性包装材料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建立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酞酸酯、烷基酚、氟化有机物、氯化有机物、脂肪酸酰胺类、有机锡等有害物质的色谱和间接ELISA检测方法 提出了食品包装材料中20种重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限量值建议。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集成多柱、多模式分离与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代谢组学高通量表征技术平台,实现了从依赖生物NMR谱图表征技术向色-质高通量表征技术的过渡,弥补NMR 的动态范围有限、难以同时测定生物体系中共存的浓度相差较大的代谢产物等缺陷 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色谱峰匹配软件和全二维谱图对比软件 阐明模式毒物-镰刀菌毒素与植物交互作用的代谢产物通路,筛选、分离对小麦赤霉病菌和镰刀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及亲和力的抗体-抗真菌蛋白融合蛋白基因3个,获得转基因小麦株系9个,筛选获得抗镰刀菌株系4个 发现玉米赤霉烯醇在动物体内代谢的残留标示物1个。课题共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报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提出国家标准草案9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9篇。课题获得的研究成果实用性强,将为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本次课题验收评审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召开,来自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分析检测、财务审计等领域的11位专家,组成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现场评审验收。国家科技部社发司闫金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贾丰副主任以及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和农业部科教司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湖南省科技厅罗亚军副厅长及社发处、奖励办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 新加坡采用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新加坡官员11月26日表示,新加坡农粮兽医局已经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采用高解析质谱技术。它不仅能发现已知的常见污染物,非常规污染物在它面前也难以漏网。   新加坡国际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孟理齐当天在新加坡举行的一个食品安全论坛上说,过去两年,新加坡一直在建设、使用基于这种新技术的检测设施,该国农粮兽医局为此建立了涵盖约1.1万种化合物的数据库并展开调试分析。   目前全球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设施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   新加坡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的专家指出,过去的常规做法是检测已知的常见污染物,而不会刻意检测三聚氰胺等非常规污染物。但使用上述新技术可以检测所有已知可造成污染的物质,因此不会漏过三聚氰胺之类危害食品安全的物质。
  • 美将扩大食品安全技术对华出口
    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农业参赞辛思凯近日对记者表示,中美在农业领域在2011年会有新合作与发展,其中增强食品安全合作与促进可持续农业合作是重点,美国还将扩大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   辛思凯表示,食品安全对于中国和美国彼此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这个领域,中美今年会加强合作。在食品安全技术出口方面,美国不会对华设置任何限制,因为这对彼此都互利互惠。此外,他还强调说,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也是中美合作的一个重点。美国对中国最近面临的“水危机”问题也表示关切,但同时强调,“水危机”是一个全球的问题,美国也有“水危机”。   美国农产品出口商计划扩大对华出口,其中美国威斯康辛的花旗参,阿拉斯加帝王蟹和鳕鱼,美国火鸡,美国猪肉,加州大杏仁,华盛顿苹果等美国农产品被“寄予厚望”,因为这些食品可以比较融洽地与中国烹饪技术相结合。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亚太区副总裁何嘉德近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肉类、海鲜类食品在中国进关时候还面临诸多技术性的检查,不少美国肉类出口商抱怨这个检查需要耗费两周左右的时间,而这就会让新鲜的美国食品“变质”,不利于产自美国的新鲜食品在中国入境。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则认为,当前,中美在对美国开放牛肉市场方面已经没有大的分歧,剩余的技术性问题磋商是一个程序性的问题。   奥巴马总统力推的美国全国出口计划正在进一步落实中。据悉,美国计划在今后5年扩大对华出口翻番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