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十大科技人物

仪器信息网十大科技人物专题为您整合十大科技人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十大科技人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十大科技人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十大科技人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十大科技人物话题讨论。

十大科技人物相关的资讯

  • 201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揭晓
    2013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对外宣布,历时两个多月的CCTV2012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成功举办,十大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揭晓。这是中央电视台继“感动中国”“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体坛风云人物”之后,开掘的又一国家级特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品牌。   获称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的是:   用5年时间成功解析出5个膜蛋白结构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颜宁、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  打造量子传输世界新纪录的青年学者潘建伟、  运8飞机总设计师欧阳绍修、  让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有了自己的核心处理器的神威团队、  发明甾体皂甙工业化提纯方法的李伯刚、  致力于歼10等新机型研制的杨伟、  发明对付股骨头坏死最新武器——金属网球的医生王岩、  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手术的温浩、  缔造干细胞鼠“小小”的周琪。   获得科技创新人物特别奖的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团队、“蛟龙号”团队、航母与舰载机团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任务团队。   据了解,此次推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同举办。从评选结果来看,本次评选出的十大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中,从事基础研究的占到60%,获奖者平均年龄40多岁,代表了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   据悉,《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2年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将于2月7日20:30在科教频道首播,2月8日9:20重播。
  • Nature 2018 十大科技人物,曹原、贺建奎榜上有名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Nature杂志每年都会遴选出十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018& nbsp Nature年度十大科技人物揭晓。Nature杂志特写版块主编Rich Monastersky表示:“本年度的十大人物,囊括了2018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从发现新的超导态到饱受非议的人类基因编辑”。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6ea5a80e-513e-48c1-a1e4-0c5ac2dd9aa7.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1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5b035480-ffac-4484-8ab6-0f5eccaddf87.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2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92baf86-f7ac-477f-8f34-b47d194bc2d0.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3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98c0245-0ac8-4ac7-8b9c-519de89a6413.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4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7c3c45e-45a8-4345-a8eb-1c9b5cebf807.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4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f79350b6-12c3-4e5f-87e9-f33e17cfe311.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6.5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d5e4a0d-d1df-448c-afab-1ec40a5c3e29.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7.0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7c4e6ec-0701-463b-b402-f1cf137f7b1f.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7.2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1b1c02e-46f8-4e2c-8240-b3de2db3d89b.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7.3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8cf432c-cc37-4bb0-9a1a-1bcd5e8a11a4.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上午9.07.38.png" / /p
  • 科技部明确今年十大任务 加强战略技术前瞻部署
    今年主要推进的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万钢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了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2013年重点任务。万钢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各项任务,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科技改革发展新突破,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贡献。   万钢指出,2012年是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先后有21个省(区、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改革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R&D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可达2.0%,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 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 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比上年增长26.2%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6000亿元 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回顾5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必须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 必须坚持把深化科技改革和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万钢强调,当前我国科技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第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科技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第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包括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万钢提出2013年主要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他要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王志刚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王志刚要求,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重点把握好几点:一是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 三是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他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加强统筹推进、完善创新政策、注重机制创新、加强试点示范,扎实做好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要紧扣主线、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负责人,科技部领导及各司局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地方科技厅局主要负责人,部分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 《自然》评出2013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12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自然》说,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事件的中心人物。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榜上有名。 年度十大人物分别是: 美国麻省理工生物学家Feng Zhang:DNA&ldquo 编辑&rdquo 大师 美国科技政策专家Tania Simoncelli:基因专利反对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病毒学家DEBORAH PERSAUD: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强证据证明,携带HIV病毒的婴儿可被治愈 瑞士日内瓦天文学家MICHEL MAYOR:寻找&ldquo 姊妹&rdquo 地球 菲律宾外交官Naderev Sañ o:全球变暖运动人士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冶金学家Viktor Grokhovsky:陨石研究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生殖生物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从克隆人类胚胎培养出干细胞系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家Kathryn Clancy:揭露科研田野工作中的性骚扰 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Henry Snaith:太阳能电池研究
  • 海诚高科技董事长赵君才荣获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
    由新华社9家直属媒体联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企业和城市"评选活动获奖名单,1月15日公示完毕,16日正式公布。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才被评为首届“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共同获奖的有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真才基,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 赵君才董事长此次评选上榜的理由是:他是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军人物,多项技术革新填补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空白,成为世界第二家拥有食品安全检测仪技术企业,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去年我们海诚高科从传统产业转向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并决心把这项产业做好,也是为了让13亿中国人吃得更安全、健康……”赵董事长在会上发表感言。 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才 经济参考报整版报道
  • 科技部明确2014年主要推进十大重点任务
    万钢作工作报告   北京1月9日,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13年科技工作并部署2014年科技工作重点任务。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新论述新指示,进一步增强了科技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信心和决心。宣读了李克强总理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批示,传达了刘延东副总理对今年科技工作的明确要求,进一步认清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万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战线奋发有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社会R&D支出有望达到11800亿元,占GDP比重可达2%,其中企业R&D支出占76%以上。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60万人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59万件,比上年增长24%。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上升至第5位。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69亿元,年增长16%。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预计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科技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作出重要贡献。一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重点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着力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四是创新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现 五是宏观战略研究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落实。   万钢强调,当前我国科技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工作面临重大机遇,科技界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谋划好落实好,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科技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加坚定的决心,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科技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改革发展,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万钢指出,应清醒认识到科技工作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科技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加快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技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技管理方式与快速增长的科研资金和日益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不相适应,政策环境与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具胆识和智慧,增强创新自信,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万钢强调,2014年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   万钢提出2014年主要推进以下十大重点任务: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从更高层次谋划科技长远发展 按照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要求,推进重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扎实推进重大专项等重大任务实施,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战略产业的跨越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前瞻部署,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力推动科技惠民,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 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王志刚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工作在战略层面成为主角,在工作层面成为中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全局观、统筹观、系统观,自觉将科技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部署,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   王志刚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2014年科技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抓宏观、谋全局。认真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动员科技界、产业界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调整优化科技主攻方向,聚焦集成创新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抓重点、促发展。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谱写好&ldquo 中国梦&rdquo 的科技创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三是抓改革、提效能。认真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四是抓服务、转作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巩固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严格落实&ldquo 八项规定&rdquo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建设风清气正、廉洁高效机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科技系统得到坚决贯彻执行。   会议安排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并对万钢的工作报告、党组一号文件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和国防科工局等科字口部门负责人,科技部领导及各司局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地方科技厅局主要负责人,部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负责人等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央视揭晓“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屠呦呦、陈薇、裴端卿获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sss_569849a80ce1a.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5bf4e288-42e0-4841-8516-6d9c08da4aed.jpg" / /p p   2015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丰产年,在突破发展瓶颈,支撑产业升级和引领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展现出了自身巨大的能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于2016年1月14日隆重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p p    strong 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屠呦呦、陈薇、裴端卿、刘静、周涛、邢继、吴希明。 /strong /p p   2015年度科技创新团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团队、外尔(Weyl)半金属研究团队、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 /p p   据悉,2016年1月16日19:51,“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1月17日9:57重播。晚会将通过讲述一个个获奖人物(团队)的创新故事,彰显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聚集当今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盛宴。 /p p    strong 屠呦呦 /strong /p p   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这项研究是整个20世纪下半叶人类伟大的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医学 /span /a 创举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p p    strong 陈薇 /strong /p p   陈薇和她的团队在埃博拉疫苗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为受困疫区的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也开创了由中国科学家研究、中国制造的病毒疫苗在境外开展临床试验的先河。 /p p    strong 裴端卿 /strong /p p   裴端卿和他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找到了可工厂化生产的“万能细胞”,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的全新的干细胞诱导因子,让世界都真切地看到了器官再生的美好愿景。 /p p    strong 刘静 /strong /p p   刘静和他的同事们对液态金属的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在热点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原创性科研成果,他们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将被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 /p p    strong 周涛 /strong /p p   周涛用大数据分析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自己坚实的脚步。 /p p    strong 邢继 /strong /p p   邢继和他的团队从“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出发,让中国核电的安全性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也让我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家。 /p p    strong 吴希明 /strong /p p   一树之高,利剑出鞘。武直10,捍卫和平的国之重器,跨越了一个时代,托起了中国直升机工业走向世界的希望,开创了中国武装直升机的新纪元。 /p p    strong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团队 /strong /p p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做出的又一贡献,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智慧。 /p p    strong 外尔(Weyl)半金属研究团队 /strong /p p   从理论突破到晶体制备,最后到“梦幻测量”,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是系列创新、系统创新的合成体,是中国科学家在前沿科学领域实现具有先锋性的重大突破。 /p p    strong 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 /strong /p p   十年磨一剑,一箭动九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进入绿色环保的新时代,中国人迈向太空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9b06b69f-e35e-45b3-a718-55ab8405f6cb.jpg" / /p p   2016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图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发布最终获奖人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0e8a49b-bf1a-45d4-afb9-efea83f0e7fc.jpg" / /p p   2016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图为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的评委代表、联合国教科颁发的“卡林加奖”获得者、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82d691a-670e-4796-ae54-c49294826558.jpg" / /p p   2016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图为《科技盛典》总导演冯其器讲述节目幕后故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8" title=" 4.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d3c57846-ff5c-450f-a9c8-18e55513cdb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2016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5" title=" 5.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de6af19-0b1e-4185-a464-9b3848b1109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2016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9" title=" 6.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6331af7b-2958-4c63-bfb2-48a5ebfc2a3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9" title=" 7.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76768fb7-b68f-43ac-beab-6a769b52bb3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8" title=" 8.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1c4ef9a1-c511-4417-88c4-8c277cc9668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4" title=" 9.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6e1aa185-483f-4c3f-aab5-b99b3237749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60" title=" 10.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6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1a8b7118-a254-42cb-a66d-4f20f916cfe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9"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8dcbc6c-7dba-4377-be98-da44e36d143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58" title=" 12.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56aa1910-3d20-487f-82e2-a7ad9c5f962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 华大基因汪建获评“2014十大中国创新人物”
    2014年9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4&ldquo 中美创新人物&rdquo 专题,选出中、美各10位年度创新者,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获评十大中国创新人物。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中美创新人物。   汪建   在中科院时代,汪建所创办的华大基因研究所以&ldquo 自作主张&rdquo 宣布代表中国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而开始闻名,随后曾投入到抗SARS病毒研究、中国水稻基因图谱、中国家蚕基因图谱、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等重要研究工作中。   2007 年汪建率团队脱离中科院南下成立华大基因,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2008年完成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2010年,华大基因成为全球最大基因测序服务公司。从2012年开始,华大基因开始由科研服务转向临床医学服务,成为中国首个向临床医学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公司,并于2014年成为全球首家CFDA批准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注册机构。   汪建给华大基因设定的发展四部曲是: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学服务、人人服务。他的理想是在未来利用基因测序服务,消灭现有遗传病以及控制中国的肿瘤发病率。汪建执着于用基因来解决遗传疾病问题,并为此构建了庞大的基因数据库,华大基因一年的数据产生量据称高达20PB。汪建正在推动基于基因技术的个体化和精准化的医疗。   福布斯中文版编辑部按照如下标准来筛选中国的10位创新者:一、实现了技术基础之上的商业成功 二、个人在其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三、显著改变甚至颠覆了所在行业 四、创造了全新的用户群体 五、广泛被期待有可能产生next big thing。   十大中国创新人物名单:(以首字母拼音为序排列)   贾跃亭(乐视创始人、CEO)   李河君(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   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   彭蕾(支付宝CEO)   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   汪滔(大疆创新科技创始人)   王传福(比亚迪董事局主席)   王卫(顺丰速运集团总裁)   张雷(远景能源科技董事长)   张小龙(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
  •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及十大新闻人物揭晓
    p   2018年1月1日,由《医学科学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主办的“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p p   2017年,我国医疗领域群星闪耀、成果颇多。我们关注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也关注这些成果背后默默付出的医药行业工作者。此次评选活动希望评选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推动全民健康,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年度医学进展和医学新闻人物。 /p p   经过对2017年度中国医学领域内重大科技进展、突破性的临床发现或应用,以及对医疗行业进步与发展、对人类健康做出突出贡献的医药卫生工作者,进行信息梳理、网络平台展示、征求专家意见,最终评选出了“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础研究 /strong /p p    strong 发现病毒免疫逃逸与复制新途径 /strong /p p   2017年10月30日,《科学》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感染所诱导产生的lncRNA能够通过调控宿主细胞代谢状态,以反馈方式促进病毒免疫逃逸和病毒复制。该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细胞代谢和病毒感染之间的新调控网络,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免疫逃逸的未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p p strong   神经胶质细胞在缺血脑保护中的机制研究 /strong /p p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团队等联合开展研究,围绕脑缺血后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失衡、结构功能改变以及相关调控机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电偶联特性。为确立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高级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证据,并且为预防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治疗靶向。 /p p   strong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 /strong /p p   暨南大学叶文才团队、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团队的联合研究,对60余种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明确了上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还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p p   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创新三萜皂苷类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为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等。 /p p    strong 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成立 /strong /p p   2017年9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有关单位,依托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以期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创新资源数据共享机制,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努力为我国医学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p p    strong 揭示传统中药苏木作用新靶点 /strong /p p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屠鹏飞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传统中药苏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成分苏木酮A的直接作用靶点蛋白为IMPDH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17年7月《美国科学院院刊》。研究同时在IMPDH2蛋白上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药物作用位点,对于今后以IMPDH2蛋白为靶点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的设计和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临床应用 /strong /p p    strong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惠利健团队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 /p p   同时,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也已在嘉定区建成,产品预计三到五年内投放市场。 /p p    strong 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建立与推广 /strong /p p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团队,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始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靶向治疗的一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团队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并发明了多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p p    strong 成功研制我国首款超声微泡造影成像系列设备 /strong /p p   西安交通大学万明习团队研制成功我国超声微泡造影成像首套实验系统和首台原型样机,推出我国首款超声微泡造影成像和灌注参量成像产品设备,形成两个系列共14个型号的产品设备,产品设备已获得国际行业认证。除主要用于疾病的常规造影临床应用以外,进一步用于肿瘤检测、心血管疾病、早期小肿瘤定性分级检测与边界确定,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前沿科学研究。 /p p   strong  红斑狼疮诊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strong /p p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团队、深圳市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围绕红斑狼疮这一复杂性疾病诊治难题,历经19年共同攻关,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解决了临床关键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了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水平。 /p p   strong  研究并建立推广新型戊肝病毒检测技术 /strong /p p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团队自1996年开始从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研究,并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河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攻关。先后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HEV4型和兔HEV,并围绕着这两个新型HEV开展了病毒结构、致病性、传播因素、流行特点、动物模型以及诊断技术等系列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p p   (获奖进展排序不分先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 /strong /p p   我们关注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也关注这些成果背后默默付出的医药行业工作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018d9d4-03b3-4cd3-b97f-8053ef89aef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蒋立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 /p p   蒋立新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大规模人群调查工作。2017年10月,《柳叶刀》刊发了蒋立新团队两篇有关我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文章,研究表明,我国35岁~75岁人群中约1/3为高血压患者,但仅有6%得到控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的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两项高血压管理现况调查。这些研究结果为推进我国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各项政策的细化和深化提供了靶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256122a4-98e3-49f2-a09c-cd850259db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乔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p p   乔杰在一线工作30年,制定了适用于中国PCOS的诊断标准,改进技术显著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并首次解析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网络。4月,乔杰领导北医三院与北大团队联合揭示了人类胚胎期生殖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成果发表于《细胞》。该项研究为生殖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靶标。 /p p   2017年,乔杰获“何梁何利奖”“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9cabb60-7f5d-4ba5-9c6a-5ab169dac42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夏宁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p p   夏宁邵在疫苗、传染病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他领导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上市的戊肝疫苗及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国外的宫颈癌疫苗,开辟了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的新途径。他累计获得57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戊肝诊断试剂成为国际金标准,他研制的艾滋病毒诊断试剂成为艾滋诊断试剂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 /p p   2017年,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夏宁邵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3511a92d-b530-49a1-bd71-2a2aef70d9a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姚玉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学三系眼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p p   姚玉峰自上世纪80年代成为眼科医生后,就致力于角膜疾病的研究与临床。2017年,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几个世纪难题。这一成就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新闻联播》连续两天报道。 /p p   2017年,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姚玉峰荣获全国卫生行业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b985dff-7dc0-4d5b-b25d-f74c4130ea0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廖新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曾担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 /p p   2004年,廖新波履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当时,廖新波是最早开设博客、微博的官员之一。他以“医生波子哥”的身份写了两千多篇篇博客,实名微博近2万条。他关注医疗政策和热点话题,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观点犀利恳切。他的博客访问量约1700万,新浪微博粉丝363.5万。 /p p   在互联网上实名发言的官员中,廖新波因率直发言被评为“最出位”官员。树立了新时代敢于亮剑、敢为人先的官员形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708306b2-cb3c-41a1-b21f-eadbfb1722f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刘玉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大医学部党委书记。 /p p   2006~2016年,刘玉村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强调医院发展必须“先文化后经济”。北大医院有一块铜牌,上面是刘玉村书写的一封信:尊敬的来者,无论您因为什么来到北大医院,您都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您都应该受到礼遇。他说,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医院理当具备的态度。 /p p   2016年,刘玉村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荣誉院士。颁奖词中说,“在他的带领下,北大医院已成为中国医师培养的领袖,更是国家的典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2cf50d5-054a-4b15-9001-5c8247f478a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骆抗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 /p p   从医66年,骆抗先从未发生医患纠纷,几乎没休过一次假。如今86岁高龄的他,仍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甚至自掏腰包2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不仅如此,骆抗先还从零开始学习电脑,开通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博客。开通博客十几年来,他坚持每周更新文章。目前,博客访问量已超过1300万人次,骆抗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医生”。 /p p   骆抗先说,如果能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此生圆满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b27c3597-b81a-4f7a-b435-4797c90d2c5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徐根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麻防科科长,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p p   1989年至今,徐根保已做了28年“麻风医生”,他也是这家康复中心唯一一个坚持15年以上的人。该康复中心最高峰时有280多人,如今只剩下77位,平均年龄73岁,徐根保陪伴了老人们的最后时光。 /p p   几十年来,徐根保带领团队跑遍了江西省60多个市县,筛查群众7万余次,累计会诊治疗4000余名麻风病人,提高了基层麻风病诊疗水平,减少了麻风病肢残的发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f3cfc2a-7926-484d-a73d-70c6149cae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刘海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p p   2001年,刘海鹰组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至今已完成15000多例手术,是我国单刀手术量最高的脊柱外科医生。2011年,他发起成立了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7年来,基金会,深入中西部地区,义诊4000余名脊柱病患者,培训150 余名基层医生,其中数十位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p p   2017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播映了刘海鹰发起倡导的公益救助活动宣传片,世界窗口看中国公益的新闻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0036a499-3d09-4080-8612-20957659d15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缪中荣 何义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缪中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何义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主治医师。 /p p   2016年,缪中荣与爱好漫画的何义舟结缘,共同为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创作内容。缪中荣书写文稿故事,何义舟将文字转化成漫画,将生涩的医学知识可视化。公号阅读量长期居健康科普公号前三甲,目前粉丝突破30万,单篇最高阅读量破200万。截止2017年11月,“10万+”文章数量共计30余篇。 /p p   2017年,“小大夫漫画”获得“今日头条金处方奖”。 /p p   (获奖人排名不分先后) /p p & nbsp /p
  • 《自然》评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12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分别如下:    Andrea Accomazzo: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负责人   Suzanne Topalian: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人员   Radhika Nagpal:机器人研究者  Sheik Humarr Khan:对抗埃博拉的医生 David Spergel:&ldquo 宇宙暴胀&rdquo 研究人员 Maryam Mirzakhani:伊朗女数学家,获2014菲尔兹奖   Pete Frates:ALS患者,&ldquo 冰桶挑战&rdquo 倡导者 Koppillil Radhakrishnan: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负责人   Masayo Takahashi:干细胞疗法研究者 Sjors Scheres:结构生物学家
  • 刚刚,《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揭晓!我国科学家张荣桥入选
    12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人物”榜单,旨在选出今年十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自然》杂志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从追踪危险的新冠变异株到证明气候变化在极端天气中的作用,再到将探测器送上火星,本年度《自然》十大人物聚焦身处重要科学事件中心的个人,这些科学事件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火星探索者:张荣桥图片来源:Nature官网今年的重大科学事件还包括中国成为第二个让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和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交出的完美答卷。2021年 5 月 15 日,当中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器安全降落在火星赤褐色的沙质平原上时,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总设计师的张荣桥落泪了,他说此时的自己有些不知所措。此次成功着陆,标志着这一4.75亿公里的危险之旅结束了,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将火星车送上火星的国家。火星,是一个如此陌生而又复杂的环境,中国团队面临着许多未知数,张荣桥作为总设计师,协调了数万人组成的庞大研究团队,最终成功登陆火星。张荣桥说道,这次成功登陆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一句中国老话——十年磨一剑。疫苗战士:Winnie Byanyima图片来源:联合国官网温妮拜恩伊玛(Winnie Byanyima)1959年出生于乌干达西部,拥有英国克兰菲尔德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学(节能与环境方向)高级学位,以及曼彻斯特大学的航空工程学士学位,曾是乌干达首位女航空工程师。2019年8月担任副秘书长级别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温妮拜恩伊玛女士推动了关于“疫苗公平”的对话,带头呼吁全世界应当公平分配新冠疫苗,让中低收入国家的人民也能获得疫苗的保护。在新冠疫苗之前,温妮拜恩伊玛就知道公平分配疫苗将是一个挑战。在2020年初,她是少数几个警告中低收入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捐赠来为其人民接种疫苗的声音之一。她认为,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拯救生命的疫苗的唯一方法是帮助尽可能多的公司生产这些疫苗,并建立分配系统,把它们送到需要的地方。天气侦探:Friederike Otto图片来源:Nature官网今年,野火、洪水、热浪侵袭了全球许多地区,让气候变化上升为重大科学问题,如今,每当极端天气来袭时,人们都会立即怀疑气候变化是否是罪魁祸首。世界各国也在纷纷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一个国际协议来对抗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作为英国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的气候学家,Otto博士在2015年参与创立了WWA。这个组织能够结合50个气候模型给出可靠的分析,证实人类活动对多次极端天气事件强度的影响。今年,他们的研究结果在联合国的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I伦理领袖:Timnit Gebru图片来源:Nature官网Timnit Gebru于 2018 年加入谷歌公司,他们的团队研究人工智能的潜在危害,帮助谷歌产品团队思考其技术的社会风险,并支持劳动力的多样性和包容性。2020年底,她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谷歌使用的语言模型中可能存在对人种和边缘群体的偏见。之后她因此被谷歌开除,此事引发轩然大波。现在,她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所,独立于大型科技公司研究AI,研究如何以更合乎伦理的方式开发AI系统。新冠突变株追踪者:Tulio de Oliveira如果确定蛋白质的结构像网络搜索一样简单,那将意味着什么?John Jumper博士在2017年加入Alphabet旗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时,一心想解决的便是这个问题,他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合适的算法来预测蛋白质的3D形状。他领导研发的AlphaFold最早在2018年的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亮相。而在去年的CASP上,DeepMind的AlphaFold2系统表现惊艳,在接受检验的近100个蛋白靶点中,AlphaFold2对三分之二的蛋白靶点给出的预测结构与实验手段获得的结构相差无几。
  • 广东首个省属国企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 “十大重点任务”助力2030年碳达峰
    4月28日,广新集团正式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重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23项具体行动”,明确碳达峰行动路线图、施工图,到2030年,碳排放整体基本达到峰值,碳达峰工作达到省属国有企业领先水平。省国资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张绳道,广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等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  该方案是广东省属国有企业首个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是广新集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动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实,加快推进碳达峰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4月28日,广新集团正式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讯员供图  实施“十大重点任务”,确保2030年基本实现碳达峰  近年来,广新集团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建设广青科技“余热发电和高炉煤气利用工程”、兴发铝业“铝加工行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星湖科技“锅炉煤改气项目”、佛塑科技“光伏一体化项目”等绿色低碳项目。三年来,广新集团推动所属生产型企业实现减污降碳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超6亿元,其中,广青科技、兴发铝业、伊品生物获评国家工信部“国家绿色工厂”称号。同时,广新集团积极倡导行业减排,推动纺织股份牵头联合供应链企业组建碳减排联盟,建立了供应链碳减排《评价标准》和《实施指南》。广新集团加快推动佛塑科技“光伏一体化项目”。通讯员供图  根据方案,到2025年,广新集团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业企业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1%,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15%。到2030年,重点产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集团二氧化碳排放整体基本达到峰值,鼓励有条件的子公司率先达峰,集团碳达峰工作达到省属国有企业领先水平。  为实现目标,方案围绕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重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分别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低碳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低碳提升、强化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提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强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提升绿色低碳能力建设、创建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加强国际绿色技术与经贸合作,并根据任务制定了“23项具体行动”。  为确保碳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进,广新集团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强化监督考核、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五大保障措施”。同时,广新集团正筹备成立“双碳”委员会,保障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  强化数字赋能,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实施碳达峰行动,广新集团将遵循“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立足发展,精准控碳”“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三个基本原则,坚持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引领集团各项工作,以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广新集团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低碳提升重点任务中,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数字广新”建设,构建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集团碳排放信息、碳资产及对外低碳服务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针对提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升绿色低碳能力建设任务,方案提出,要加快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与技术储备,加大重点企业前沿降碳技术的跟踪、研发与试点应用,将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探索投资开发森林、湿地、海洋等碳汇资源。同时,构建具有广新特色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治体系、ESG发展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ESG信息披露机制和ESG投资指引,实现“理念-战略-执行-评估”的管理全要素融合。
  • 中国学者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 nbsp 12月18日,《自然》网站公布2019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凭借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相关研究入围。该杂志将其称为“CRISPR转化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今年9月11日,邓宏魁研究组与合作者对人类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它们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随后移植到一名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部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了近两年且未引起明显副作用,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数量较少,不足以降低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病毒载量。尽管如此,一些同行仍认为,这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疾病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世界首例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移植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由中国科学家完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此外,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医学院研究人员Nenad Sestan“复活了”猪脑。该团队使用了一个名为BrainEx的系统,在猪被屠宰4小时后将一些猪脑接入该系统,连接持续了6个小时。结果发现,这些猪脑可被部分“复活”。不过,实验只是让猪脑在细胞层面上恢复了一定程度的活跃,没有让猪脑作为一个整体恢复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5月4日,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生态学家Sandra Dí az和其他144名研究人员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由于人类活动,有100万种物种正走向灭绝,要阻止这一趋势,需要立即行动、采取措施。他们刚刚完成了有史以来最详尽的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比大多数研究人员想象的还要糟糕,“物种灭绝的速度至少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速度快几十到几百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埃博拉疫情是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与该病毒的第十次战斗。1976年,他深入DRC热带森林深处,调查了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情况,这就是埃博拉。在发现这种疾病43年后,Muyembe正在领导DRC应对迄今最艰难的埃博拉战役。但对这位埃博拉老兵来说,退让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John Martinis还是一名研究生时,他去听了一场决定其科学生涯走向的讲座。著名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讨论了利用粒子的量子特性制造计算机的想法,这种计算机可以做传统机器做不到的事情。“我很清楚,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Martinis说。终于,预言实现了。Martinis团队成功演示了“量子霸权”,让量子系统花费约200秒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意义相当于莱特兄弟的早期飞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入选这份榜单的还包括将气候科学推到风口浪尖的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天体物理学家Victoria Kaspi、“搅动”人类族谱的古生物学家 Yohannes Haile-Selassie、奔走疾呼保护亚马孙的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核聚变物理学家Ricardo Galvao等人。 /p
  • “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出席会议并致辞。常进、钟志华分别揭晓了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江成、宋军继一同为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牌。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一同出席发布会。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0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0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0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0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0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0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0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0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01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据悉,上述研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细胞普查网络”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7年启动,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数百名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的成果。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信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它代表了科学界在解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02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Profluent Bio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系统。在实验室测试中,尽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一些酶与自然界中发现的酶一样有效。该实验表明,虽然自然语言处理是为读写语言文本开发的,但至少可以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本原理。Salesforce Research公司开发了名为ProGen的人工智能程序,使用下一代标记预测将氨基酸序列组装成人造蛋白质。科学家表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比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定向进化”更为强大,它将加速新蛋白质的开发,为已有50年历史的蛋白质工程领域注入活力。这些新蛋白质几乎可以用于从疾病治疗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领域。03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12月1日,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发布消息称,欧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运营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正式投入运行。该反应堆为托卡马克装置,始于2007年,于2020年完成组装,并于今年10月23日点火成功。该装置位于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那珂研究所,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其启动运行是核聚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JT-60SA反应堆的目标是研究聚变作为一种安全、大规模和无碳的净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这两个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内部的氢核融合成氦,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过程。据悉,核聚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其过程都比核裂变清洁度更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如果实现经济的聚变反应,将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04OpenAI正式发布GPT-43月15日,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与此前的版本相比,GPT-4具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也提升至2.5万字;GPT-4的回答准确性也显著提升,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从而实现风格变化。同时,GPT-4在各类专业测试及学术基准上也表现优良。OpenAI称,该公司花费6个月的时间,利用对抗性测试程序和ChatGPT的经验教训迭代调整GPT-4,从而在真实性、可操纵性和拒绝超出设定范围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结果。GPT-4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工智能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未来或将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工具。05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
  •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北大曹云龙入选
    2022年12月15日,《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Nature’s 10),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入选。这一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进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Nature这样介绍:“曹云龙:新冠预测者(COVID-predictor),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重要突变。”‍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曹云龙与团队成员围绕着新冠病毒免疫逃逸及其演化变异的分子特征展开系统性研究,其中有关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研制和奥密克戎株免疫逃逸机制的创新性研究结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等杂志发表10余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自过去的一年里,曹云龙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杂志发表了3篇论文(最新一篇将于近期上线)。2022年,奥密克戎在全球流行,打破了病毒的单一进化规律,多种亚型株不断变异出现并显示出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曹云龙/谢晓亮团队深入地研究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特征。在获得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该团队揭示了新冠病毒的趋同进化趋势,并表明新冠病毒突变可被预测。这将有助于人类在病毒变异前有望进行前瞻性研判,为后续抗体药物和广谱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对未来如何加强病毒感染免疫防治提出了新的思路。1、系统性揭示奥密克戎株免疫逃逸机制2021年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出现并快速蔓延,其对于人体体液免疫的逃逸能力和机制亟待解析。曹云龙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关注,通过开发的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描绘了新冠中和抗体的逃逸突变谱,发现超过85%的新冠原始株诱导的中和抗体被奥密克戎株BA.1逃逸,并具体解释了奥密克戎株免疫逃逸机制。该研究2021年12月相继发表于Nature 1和Cell 2,对全球疫情防控具有极高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图1. 基于酵母展示的高通量突变扫描技术描绘抗体逃逸图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BA.2.12.1、BA.4、BA.5的接连出现及其免疫逃逸效应对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和抗体药物的治疗效果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变异株的受体结合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亟待详尽研究。2022年4月,南非科学家首次在测序中发现奥密克戎BA.4/BA.5变异株,团队即根据经验敏锐地意识到其潜在的强大免疫逃逸能力和流行潜力,随之迅速投入研究。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离并测定上千个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的表位与中和活性,曹云龙带领团队发现奥密克戎BA.2.12.1、BA.4、BA.5进化出的新突变能够特异性逃逸BA.1感染所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并且,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BA.1突破感染存在“免疫印迹”现象,即BA.1感染主要唤起之前原始株疫苗所诱导的记忆B细胞,而很难产生特异性针对BA.1的中和抗体。由于存在“免疫印迹”现象且新冠病毒可以快速进化出免疫逃逸突变位点,通过奥密克戎感染实现群体免疫来防止感染是极难实现的。该成果于2022年6月发表于Nature 3,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BA.2.12.1和BA.4/5刺突蛋白结构和体液免疫逃逸特性、奥密克戎突变株“免疫印迹”分子机制的系统性研究结果,为新冠疫苗研发方向的调整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受到了Science、Nature、New York Times、ABC News等多家国际知名媒体的竞相报道。图2. 基于高通量突变扫描技术的RBD中和抗体表位分类与逃逸位点识别继BA.5之后,新突变株持续出现,其中BA.4.6、BF.7和BA.2.75备受关注。曹云龙与团队成员率先发现BA.4.6、BF.7等在RBD区域携带R346突变的奥密克戎新突变株能够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体液免疫,与BA.5相比有更高的增长优势,且能导致中和抗体药物Evusheld的失效,该成果发表于国际一流传染病学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4,在国际学界引起广泛关注。随后,曹云龙及其团队注意到了BA.2.75在印度的增长优势,发现其对于刺突蛋白N末端结构域(NTD)靶向的中和抗体以及BA.5突破感染康复者血浆具有极强的逃逸能力,此外,BA.2.75的ACE2亲和力极高,这将赋能其获得更多的免疫逃逸突变,这在新冠病毒的后续进化中得到验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一流微生物学期刊Cell Host & Microbe 5。该系列创新性发现被Nature、Science等多家媒体快速跟进报道。今年8月以来,上百种突变株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出现,且诸多突变株比BA.5更有增长优势,其中BQ.1和XBB两个家族流行度最高。曹云龙及其团队发现,近期流行的CH.1.1、BQ.1.1、BQ.1.1.10(BQ.1.18)和XBB显示出更强的抗体逃逸能力。例如,接种疫苗后突破感染BA.5的患者,其康复一个月后的血浆虽然对于BA.5和BF.7的中和滴度较高(即防感染效果较好),但对于BQ.1.1.10(BQ.1.18)、XBB、CH.1.1等亚型的中和滴度很低,防感染作用较低。相关研究将近期在Nature 6发表。图3. 三针灭活疫苗BA.5突破感染者对不同新冠变异株的血清中和滴度曹云龙与团队成员对于病毒变异株的持续跟踪系统研究快、广、深,将深化科学界不断揭示不同的病毒突变将会如何影响人们的抗体免疫应答反应,更加精准地了解病毒突变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从而为未来从根本上防治病毒感染奠定关键的科学基础。2、预测新冠病毒变异趋势奥密克戎的变异株仍在快速涌现,不同支系纷繁复杂。但曹云龙与团队成员持续追踪观察发现,病毒的突变正在呈趋同趋势。“病毒进化是随机的,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在长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曹云龙及其团队注意到,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的受体结合域(RBD)所携带的突变表现出趋同效应,即独立演化的毒株演变出了相同的RBD突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株感染所诱导的弱中和和非中和抗体比例增加,有效中和抗体占比越来越少且表位多样性越来越低,从而导致病毒面对的免疫压力越来越集中。由于病毒演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机体免疫压力,集中的免疫压力促进了病毒趋同进化。图4. 新冠病毒RBD趋同进化突变热点现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支系目前的演化是由中和抗体导致的免疫逃逸压力主导的。曹云龙表示,“利用大量不同变异株感染者抗体逃逸图谱,我们可以分析出在不同的免疫背景下,分别是哪些RBD突变有利于病毒逃逸最多的强效中和抗体,并较准确地预测出不同毒株的突变趋势”。曹云龙与团队成员构建了基于中和抗体免疫压力的新冠病毒RBD进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今年上半年世界人群的免疫背景,预测了BA.2.75和BA.5未来的进化趋势。该模型预测的突变热点与现实世界中病毒的进化高度一致。团队于7月基于模型构建出的假病毒,与随后10月、11月大量出现的新变异株相似度极高,相关预测很快在病毒实际发生的进化中得到验证。这一结果表明,新冠在群体免疫压力下所产生的突变是可以被预测的。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异株并构建出相应的假病毒,可以提前设计开发疫苗和抗体药物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是病毒学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在预印本平台发布,这是全球首篇系统性研究新冠病毒趋同进化现象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曹云龙受邀在世卫组织专题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该论文将近期在Nature 6发表。图5.基于中和抗体免疫压力的新冠病毒RBD进化趋势预测模型3、与病毒竞速的科学长跑:中和抗体药物研发2019年末,曹云龙在导师谢晓亮院士的指导下于哈佛大学化学系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回国就职于谢晓亮院士创建并时任主任的北大BIOPIC。新冠疫情暴发后,谢晓亮院士迅速召集合作团队,协调各方资源,开启了迎战新冠病毒的科研战场。在谢晓亮院士的指导下,曹云龙也将科研重点迅速转变到新冠病毒免疫应答特征及其相关抗体药物和疫苗研究中。利用其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领域的特长,曹云龙与团队成员率先证明了利用高通量单细胞V(D)J测序,可以快速地从新冠康复者记忆B细胞中筛选出大量新冠病毒高效中和抗体,开启了抗体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新方向。随后该团队在大量候选抗体中筛选出了编号为DXP-593、DXP-604的两个中和活性突出的抗体,并证明两者组合成抗体鸡尾酒疗法更加显效,研究成果相继在Cell杂志发表两篇论文7-8。其中,DXP-604在2021年德尔塔株流行时期在北京地坛医院作为同情用药紧急使用,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大幅缩短,无一人转为重症。在后续的临床开发过程中,发现DXP-604被奥密克戎新变异株所逃逸。“这促使我们反思,对于新冠这类快速突变的病毒,抗体的广谱性与中和活性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曹云龙解释道,“抗体的广谱性不仅取决于抗体本身的生化特性,同时也取决于病毒的突变规律和进化方向”。基于对新冠变异株的序列分析发现,曹云龙等发现新冠病毒变异遵循两点规律:1)突变主要发生在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所针对的“热点”表位,从而实现最大程度免疫逃逸;2)不太可能出现破坏病毒关键功能的突变。据此,团队提出了一种理性的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筛选策略9,认为候选的中和抗体药物不仅要有强中和能力、可组成表位不冲突的抗体对,同时,广谱中和抗体药物还应靶向非优势免疫表位,从而可以不受群体免疫逃逸突变的影响;此外,理想的中和抗体药物应靶向乙型冠状病毒B支系RBD上的保守位点,且这些位点最好涉及关键的病毒功能,从而使得抗体逃逸突变不易出现。图6. 从非典康复者记忆B细胞中高通量筛选新冠广谱新冠中和抗体SA58/SA55根据这一思路,团队从接种了新冠疫苗的非典康复者中筛选出了一对广谱中和抗体,SA55和SA58。其中,SA55是目前国际上已知唯一处于临床阶段的,对包括BQ.1.1和XBB等株在内的所有当前流行株都有效的抗体。SA55是一个非常“稀缺”的抗体,在目前的人群免疫背景中几乎不存在类似的抗体,这意味着其对应逃逸位点目前几乎不存在免疫压力,因此很难进化出可以逃逸SA55的突变株。图7. 临床用新冠中和抗体对不同新冠变异株的中和活性除了用于治疗,该抗体组合还可以用于预防感染。从预防角度来看,抗体比小分子药物更具优势。小分子药物半衰期比较短,而抗体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可长达80天,这意味着抗体注射后的保护效力最长可达半年,可能比疫苗诱导的抗体浓度更高、中和活性更强,可实现长效预防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或免疫缺陷人群等不适合疫苗接种或免疫反应差的人群。SA58和SA55还可以制成喷雾吸入式预防药物,一次提供的即时保护可维持6-12小时,初步的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预防感染效率可达到80%以上,且成本较低,方便使用。目前正在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预计将来可以大规模使用。4、未来展望新冠病毒具有较高的突变速率,变异株可以逃逸由疫苗接种或感染诱导的抗体保护作用,导致人群出现突破感染和二次感染。而且,在人体产生的免疫压力下病毒进化不断加速,已出现诸多逃逸人群免疫的变异株且还在不断被新变异株取代。显然,全球范围内疫苗研发的速度已落后于病毒进化速度,所存在的“免疫印迹”效应可能会导致新研发的变异株疫苗也很难抵御未来变异株的感染。因此,曹云龙表示,“之后,除了正在研发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我们还将致力于研制可以克服既往‘免疫印迹’干扰影响的广谱疫苗,从而互补地提供对新冠疫情的全方位防护。”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曹云龙及其团队的科研攻关将不断深入。研究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团队高效强大的科研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曹云龙说,“北京昌平实验室和北大BIOPIC的合作为该系列研究提供了团队、平台和实验的支撑。BIOPIC的很多博士生都深度参与。要特别感谢谢晓亮院士的指导和支持”, “和其他合作者的配合也非常融洽、高效,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科技资源,去迎战新冠病毒。”人 物 简 介 曹云龙,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201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物理学专业,2019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在新冠疫情期间,围绕新冠病毒B细胞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其中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研制、新冠体液免疫应答特征和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的创新性研究结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Cell Host & Microbe、Cell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研究文章。曾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年度Nature十大人物。来源 北京大学编辑 王海萍流程编辑 刘伟利
  • Nature评出2015年度十大人物,2位华人科学家上榜
    p   Nature杂志17日公布了由其评选出的2015年度十大人物,这是Nature选出的在2015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Nature的特写主编Helen Pearson表示:“经《自然》记者和编辑大量讨论后选定的这十个人来自全球各地,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再到研究可重复性等一系列话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 p   其中出现了两张华人面孔,分别是中国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黄军就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fbc8df58-b2ad-401e-8047-d37811a6241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黄军就 /strong /p p   黄军就教授出生于1980年,从2011年12月起任中山大学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生命科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学 /span 学院副教授;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制和胚胎早期发育机制阐析。在Nature、Stem cells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今年4月,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从事胚胎基因编辑的黄军就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改了人类胚胎的DNA,为治疗一种在中国南方儿童中常见的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症提供了可能。该成果的伦理问题在西方引发巨大争议,但《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最终还是将黄军就选入了年度十大人物之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a41dc570-a73b-4584-b72e-f5a9dbb822f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鲍哲楠 /strong /p p   鲍哲南教授出生并成长于中国南京,在南京大学完成三年本科课程后移民美国,进入伊利诺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化学系学习。1995年,她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任职,从2004年起,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为该系副教授。这期间,她一直致力于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纳米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是美国最优秀的女化学家之一。她因在人造皮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入选。今年,她带领研究小组用碳纳米管制造出了一种具有触觉、能分出轻重的人造皮肤,该成果为机器人制造、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 /p p   此外上榜的还有以下8位重要人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498637a0-618f-4005-9384-8f41d9f0788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Chris Tiana /strong /p p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 菲格雷斯(Chris Tiana),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黎协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ebdbbffc-be95-4d6b-88a8-e4617ef3547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li Akbar Salehi /strong /p p   核工程师、伊朗副总统兼国家原子能组织主席阿里· 阿克巴尔· 萨利希(Ali Akbar Salehi),在伊朗核项目和核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帮助六方会谈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6d7a3f52-a424-423c-a85b-2bbfdc83138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Alan Stern /strong /p p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项目负责人艾伦· 施特恩(Alan Stern),带领团队最终使“新视野”号于今年7月成功“约会”冥王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b93a7ace-91c9-40d4-8540-5cf19717b0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Mikhail Eremets /strong /p p   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物理学家米哈伊尔· 叶列梅特(Mikhail Eremets),发现硫化氢在一个创纪录的高温下具有超导性能,在超导研究领域激起浪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c954cbaa-7d7f-4265-8c10-99a43738b15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Christina Smolke /strong /p p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家克里斯蒂娜· 斯默克(Christina Smolke),率领研究小组将植物、细菌和哺乳动物基因混合导入酵母菌中,进而生产出一种广泛使用的阿片类止痛药,实现了合成生物学迄今最复杂的一次壮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f0b9eb9a-248f-468a-9d13-d4e9a7f4e5c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David Reich /strong /p p   古基因组研究属于今年很火的领域之一,而哈佛大学“基因考古学家”大卫· 瑞奇(David Reich)率先通过大规模测序和分析古代基因组来揭示人类的历史,从而也上了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27d0a045-3d15-4498-8d91-a9e23aac4f0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Brian Nosek /strong /p p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布莱恩· 诺塞克(Brian Nosek)也在十人当中,他呼吁人们了解科学研究可重复性背后的问题,今年高调地试图复制100项心理学研究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2457b4b2-b053-4215-a015-2bbe1487894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Joan Schmelz /strong /p p   太阳物理学家琼· 施梅尔茨(Joan Schmelz)在鼓励女性天文学家说出她们遭受骚扰的经历背后做出的努力,揭露了一个日益恶化的问题。 /p p   Nature杂志特写主编海伦· 皮尔森(Helen Pearson)表示,十大人物是Nature的记者和编辑经过大量讨论后才决定的,揭示了科学和科学家是如何在应对全球挑战等问题上发挥作用的。细看这些入选人物的成就,不难理解皮尔森之言。 /p
  • 重磅!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烟台揭晓。一起来看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二、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三、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四、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五、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六、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七、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八、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九、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十、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详情一起来看——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是世界核电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出现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中国华能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2.神舟十六号返回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础核心,传统晶体管因接近物理极限而制约了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理论上在未来节点更具潜力,但受限于其技术瓶颈,至今所有二维晶体管均不能媲美业界硅基器件。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我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自转轴倾角的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5月30日上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系列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该井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与普通钻机相比,这台钻机的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900吨,相当于能同时吊起150头6吨重的成年大象。为保障万米级特深井“打成、打快、打好”,中国石油攻关研发智能控制一体化平台、钻井自主决策工控系统、超高重载井架底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当前,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成为物理和天文领域国际竞赛的焦点之一。然而,纳赫兹引力波频率极低、周期长达数年,其波长可达数光年,对它的探测极具挑战性。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脉冲星测时阵列—印度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测时阵列等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组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相似的结果。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之一。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2023年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m,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太空,可助力构建空间能源网、空间充电桩,破解空间算力、星上信息处理、空间攻防及超远程探测的供电难题。在陆海空,可为空中飞艇、无人机群、海上移动平台、灾害及边远区域无线供电。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均拥有一套主嗅觉系统来识别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大量的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气味识别方式,帮助动物识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OR和TAAR都属于A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为嗅觉受体家族识别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开发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也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
  • 【科技日报】2021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26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1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入选的202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出台;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入选的202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脑机接口能将脑中“笔迹”转为字句;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揭示缪子行为异常;宏观物体量子纠缠证据确凿;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LHC揭秘宇宙诞生瞬间的“第一种物质”;CRISPR基因编辑对人类疗效首次证明;猪肾首次成功植入人体;可对抗新冠病毒变异的特效药不断出现;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AI能“构想”新蛋白质结构。
  • 汤森路透报告预测2025年十大科技创新
    2014年7月7日,中国&ndash 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近日发布了一份题为《2025年世界十大创新预测》的新报告。该报告通过分析全球专利数据和科学文献,预测了2025年的科技发展趋势。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用汤森路透的Web of ScienceTM平台对引文排名进行分析,划定了10大新兴科研前沿。随后,他们分析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中的全球专利数据,找到从2012年迄今发明数量最多的10大专利领域。最后,研究人员对这10个最受商业和科研领域关注的技术进行评估,确定了将会推动未来科技重大突破的创新热点。   以下是该研究中对2025年创新预测的部分内容:   太阳能将成为地球上的主要能源:根据最近两年的高被引科研论文统计,在光伏技术、化学键合及光催化剂使用等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正使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从环保的新事物变为可服务于普通大众的现实科技。   量子传输的测试将广泛开展:用于大型强子对撞机所产生的希格斯玻色子测量技术具有突破性进展,有望于2025年实现量子传输的测试。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了爆炸性增长,仅2012年一年的研究引用就超过400次。在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最新专利申请中提到:&ldquo 一个物体以光速加速,而且速度可以增至光速的平方&rdquo 。   任何地方的任何事物都将数字化:从最小的个人物品到最大的大陆,任何地方的任何事物都将因为半导体、石墨烯-碳纳米管电容器、基于非基站架构的天线网络和5G技术的进步而实现数字化的连接。   I型糖尿病将可预防:核糖核酸引导(RNA引导)工程的进步将发展到有可能创造出人类基因组工程通用平台,该平台为修饰致病基因并防止某些代谢疾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领域已在科学文献研究中成为前沿,且引领着基因工程的各类专利发展。   出生时进行DNA测绘将成为常规检测:人类基因组分析仍然是最热门的科研领域之一,其中一篇新近的论文被引用了超过1,000次。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开展体内测量并进行精确的细胞层面筛查以帮助诊断已经成为可能。   其他预测包括:癌症治疗的毒副作用将变得非常小 衍生的纤维素包装将取代基于石油的包装 电动空中运输工具将问世 粮食短缺和粮食价格波动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以及痴呆症将减少。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总裁Basil Moftah表示:&ldquo 尽管没有可预见未来的水晶球,但我们却有个仅次于水晶球的工具: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及专利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打开一个精彩纷呈的窗口,洞悉那些将会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创新。通过分析当前研发活动和商业渠道,我们看到了一些将在未来十年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进展。&rdquo   完整的《2025年世界十大创新预测》报告提供了每个技术领域的科研引文及专利申请度量指标的简介,以及定义这些新兴技术重要发展趋势的评注。该报告使用了汤森路透的Web of ScienceTM科研平台、InCites® 研究分析平台、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Thomson Innovation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平台进行数据整理汇编。
  • 央视公布2023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2023 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1.我国第一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启航2.我国科学家揭示衰老新机制3.“中国天眼”FAST 探测到低频引力波存在的证据4.我国科学家发现在盐碱地上能够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基因5.我国首个超万米深井“深地塔科 1 井”在塔里木油田顺利开钻6.“1 箭 41 星”创造中国航天发射新纪录7.我国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8.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9.我国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即华为 Mate 60 系列)10.我国科学家发现含关键金属元素新矿物铌包头矿2023 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1.德国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最小的粒子加速器2.多国科学家绘制出详细的人脑细胞图谱3.俄罗斯科研团队“复活”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现的两种古线虫4.国际科研团队联合观测到 M87 星系中心黑洞喷流的周期性摆动5.欧洲探测器启程奔赴木星6.多国天文学家首次在土卫二喷射的冰粒子中检测到高浓度的磷7.中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恐龙在白垩纪遭受过同时代哺乳动物袭击的证据8.英国科研团队首创快速检测多种特殊疾病的新方法9德国科研团队发现真菌感染重要分子机制10.多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新型金属有机化合物回顾2022年度十大科技新闻又是哪些呢?笔者特整理如下供大家查看:2022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1、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成型2、北京冬奥会有两百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3、我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骨架结构设计的新方法4、中国研发的世界最大潮流能发电站成功运行5、我国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6、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世界首张千蚕高精度基因遗传变异图谱7、中国科学家在“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9、我国开启综合性太阳空间观测的新时代10、“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2022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1、中外天文学家公布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2、美国和日本科学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质3、“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获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4、多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硅量子计算机领域获重大突破5、美国公布韦布空间望远镜宇宙图像6、英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细胞研究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7、国际科学家团队绘制出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图谱8、中外天文学家绘制出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的图像9、中外多国联合制定发布首个自动驾驶国际标准10、“中国天眼”FAST发现世界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   6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12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   国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目前除中国外,还没有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这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成果。此次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了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   5. 首台国产CPU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验收   9月11日,“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共8704个CPU, 全部采用自主设计生产的申威1600处理器, 整个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为 1.07千万亿次,其存储容量为2000万亿字节。基于“神威蓝光”系统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已为30多家单位、4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技课题提供计算服务,计算资源利用率峰值在60%以上,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6. 戊肝疫苗研制成功   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这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厦门大学的戊肝疫苗项目课题组,取得了保护性抗原识别及结构表征、病毒颗粒组装机制等多项核心原创发现,并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的核心技术体系。其团队先后在《柳叶刀》等学术刊物发表了26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及疫苗产业会议上报告进展。课题组与企业合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中,第三期试验在10万健康人群中接种。   7.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由国防科工局协调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成功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我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关键技术70余项,获得了近20项国防科技成果及相关专利授权。   8.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随后,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取得了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该小组还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光电技术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纠缠分发,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9.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   中微子混合角θ13是物理学中28个基本参数之一,它的大小关系到中微子物理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和宇宙起源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相关,是国际上中微子研究的热点。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来自全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38个科研单位组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3月8日宣布,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振幅,精度世界最高。该结果加深了人类对中微子基本特性的认识,得到国际高能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并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10. 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建成   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落成。该射电望远镜高70米、重2700吨,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其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频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该射电望远镜采用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最高指向精度要求优于3角秒。   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好奇”号在火星成功着陆   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凌晨,远征5.67亿公里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历经8个月飞行,在位于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开始其探索火星生命痕迹的旅程。登陆火星数分钟后,“好奇”号首次向地球传回火星图像,随后,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也将陆续传回地球。“好奇”号长约2.8米,重900多千克,它共有6个轮子,每个均拥有独立的驱动马达,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还配有独立的转向马达。“好奇”号的动力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好奇”号被誉为人类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是美国太空探索历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2. 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人造大脑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个科学家小组称,他们已经开发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测试的基本测试。这个名叫Spaun的大脑由250万个模拟神经元组成,它能执行8种不同类型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范围从描摹到计算,再到问题回答和流体推理,可谓五花八门。随后机械臂会描绘出任务输出。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3. 科学家设计出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   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1月6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设计出迄今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厚度仅为人类头发的万分之一,但导电能力可与传统铜导线相媲美。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量子计算机研制领域。科学家利用精心设计的原子精度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硅表面以1纳米间隔只安放1个磷原子的方式制备了纳米导线,其宽度相当于4个硅原子,高度相当于1个硅原子。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纳米导线可以使电子自由流动,有效解决了电阻问题。这一新技术表明,计算机元件可以降低到原子尺度,这是个巨大突破。   4. 癌症干细胞研究获新证据   很多时候,那些似乎已经被治疗消灭的癌症又会卷土重来。一些科学家将此归罪于所谓的癌症干细胞,它们是癌细胞的一个子集,能够保持休眠状态,从而逃避化疗或放疗,并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形成新的肿瘤。这种想法一直存在争论,然而,8月1日,《自然》、《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的3篇论文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在某些脑、皮肤和肠道肿瘤中,癌症干细胞确实是肿瘤生长的源头。3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利用遗传细胞标记技术追踪了特定细胞在生长的肿瘤内部的增殖情况。这种细胞追踪技术被认为是检验癌症干细胞模式的正确方法。研究人员相信,搞清哪些癌症可能源于癌症干细胞是今后更有效治疗的关键。   5.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ATLAS和CMS研究小组,分别确认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取得的数据发现了在125-126吉电子伏特质量区间存在一种新的粒子,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的水平。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也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也被称为“上帝粒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将开拓实验和理论物理的新领域。   6. 日本科学家首次用“人造”卵子产下小鼠   在利用源自干细胞的精子产下了正常幼鼠后,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又通过同样的方式利用卵子完成了这一壮举。这项研究最终有望为帮助那些不育夫妇怀孕带来新的方法。研究人员从ES和iPS细胞入手,培育形成了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随后将这些原始细胞与小鼠胎儿的卵巢细胞相混合,从而形成了再造的卵巢,并最终将其移植到活体小鼠的正常卵巢中。4周零4天后,那些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发育成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授精后再将得到的胚胎移植进代孕母亲体内。大约3周后,正常的小鼠崽诞生了。《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7. 英国研究发现一种高速磁存储原理   英国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可用于开发高速磁存储设备的原理,由此带来的存储速度可高出现有硬盘的数百倍。据介绍,现在的硬盘等存储器多使用磁性物质,如果要记录信息,就需要把磁性物质的磁极颠倒,这个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外加磁场。研究人员发现,不使用外加磁场,单纯使用热量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其具体方式是向磁性物质发射含有热量的激光脉冲,它在吸收热量后磁极也会颠倒。参与研究的托马斯奥斯特勒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发现,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存储速度高出现有硬盘数百倍的存储器,每秒钟存储的信息可以高达上万亿字节。   8. 天文学家发现质量是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霍比埃伯利望远镜大质量星系调查项目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是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这一罕见黑洞质量达170亿个太阳,位于NGC 1277星系,其质量占了该星系质量的14%,而通常黑洞只占其所在星系的1%。这一发现可能改写黑洞与星系的形成演化理论。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9日的《自然》杂志上。NGC 1277位于距地球2.5亿光年之外的英仙座星团,大小只有银河系的1/10。此前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给NGC 1277拍过照。本次研究又结合了霍比埃伯利望远镜数据,并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了多种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其中存在一个质量达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9. 德国首次从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   德国马普协会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成功从已分化体细胞——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为全球首创。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可自我更新并形成特定组织。在实验中,马普协会的研究人员将实验鼠皮肤细胞放在特定培养环境中,皮肤细胞在特殊生长因子的诱导下,成功“变身”成体神经干细胞。干细胞研究专家汉斯舍勒解释说,通过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可更有针对性、更安全地实现特定组织再生。这种方法具有巨大的医学应用前景。   10. 首个“超电子”电路问世   美国科学家们用光子取代电子,制造出首个由光子电路元件组成的“超电子”电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学》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和系统工程学院纳德恩西塔团队在实验中利用亚硝酸硅制造出梳状的长方形纳米棒阵列。这种新型纳米棒的横截面和其间的孔隙形成的图案能复制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这三个最基本电路元件的功能,只不过其操纵的是光波。在实验中,他们用一个光子信号(其波长位于中红外线范围内)照射该纳米棒,并在波通过时用光谱设备进行测量。他们使用不同宽度和高度组合的纳米棒重复该实验后证明,不同大小的光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都可以改变光“电流”和光“电压”。
  • 院士评选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5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 院士评选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09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一年一度的这项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5次,为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中国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16时41分,翟志刚打开舱门,身着国产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成功取回放置在舱外的试验品。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返回舱成功着陆,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再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神舟七号还成功开展小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重要成果。 2、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由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八部委联合,上万人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历经5年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下一代互联网,包括中国移动、CERNET2等6个核心网,273个驻地网,覆盖30多个城市,100多万用户。共申请国内专利619项、国外专利5项。在技术上,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等为世界首创性成果,并获得2项国际互联网标准,这是我国首次进入国际互联网核心标准制定。同时,推动并形成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群,国产IPv6网络设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二。 3、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 北京至天津城际高速铁路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北京到天津直达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这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这一铁路建设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技术,包括大面积无砟轨道技术、500米钢轨工地焊接工艺等。同时,京津城铁的建成也标志着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铁路用3年时间跨越了其他国家30年所走过的历程,并一步步逼近和超越了“世界速度”。 4、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 深圳市和《自然》杂志社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然》在11月6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这一长达7页的长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达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详细比较了中国人与已有数据的白种人基因组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性,新发现了41.7万例独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这些创新性突破在技术上引领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医学的进步。 5、胚胎干细胞研究获新进展
  • 两院院士评出201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31日晚间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1次。评选结果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   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科研人员将对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试成功   &ldquo 海马号&rdquo 的研制是&ldquo 863&rdquo 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并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国土资源部作为该项目的主持部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作为业主单位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共同协作完成研制与海试。在南海进行的三个阶段的海试中,&ldquo 海马号&rdquo 共完成17次下潜,3次到达南海中央海盆底部进行作业试验,最大下潜深度4502米,完成91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考核,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此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关键技术,是继&ldquo 蛟龙号&rdquo 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   3.量子通信安全传输创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和清华大学合作,通过发展高速独立激光干涉技术,结合高效率、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将可以抵御黑客攻击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并将成码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创下新的世界纪录。11月7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审稿人评论认为&ldquo 实用量子密钥分发的重要里程碑&rdquo 和&ldquo 物理和技术上的重大进展&rdquo ,并被选为&ldquo 编辑推荐&rdquo 论文。同时,欧洲物理学会下属网站《物理世界》也以《安全的量子通信传输到远距离》为题,对其进行了报道。   4.甲烷高效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领衔的团队基于&ldquo 纳米限域催化&rdquo 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与天然气转化的传统路线相比,该技术彻底摒弃了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项&ldquo 即将改变世界&rdquo 的新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将为天然气、页岩气的高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目前,这项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进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5.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团队牵头的国家&ldquo 863&rdquo 计划课题&ldquo 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rdquo 取得重大突破。9月24日和10月10日,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任组长的专家组和农业部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等专家,在牛形村和红星村现场测产,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006.1公斤和1026.70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创造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世界纪录。这是农业部首次针对超级稻千公斤攻关品种组织的国家级测产验收。2014年,&ldquo Y两优900&rdquo 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示范片开展高产示范攻关,在较为不利的气候下仍获得丰收。   6.能量最高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7月4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建的100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这标志着国家重点科技工程&mdash &mdash .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设施全面建成。该加速器是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能量最高质子回旋加速器。其设计突破70兆电子伏以上能区回旋均采用分离扇或螺旋扇的国际惯例,表明我国已掌握该领域一系列创新技术。工程建成后将填补我国中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国家。在国防核科学研究、新核素合成、天体物理研究、医用同位素研发、治癌技术研究等前沿领域中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   7.首次获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   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据介绍,该成果不仅是针对葡萄糖转运蛋白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时为理解其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糖转运蛋白的转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揭示了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进入细胞膜转运的过程,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 克比尔卡评价,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该成果对于研究癌症和糖尿病的意义不言而喻。   8.光通信技术取得新突破   &ldquo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rdquo 国家&ldquo 973&rdquo 项目在武汉通过验收,在国内首次实现一根头发丝般粗细的普通单模光纤中以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复用传输80公里,传输总容量达到100.23Tb/s,相当于12.01亿对人在一根光纤上同时通话。这一项目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牵头,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参与,实现了我国光传输实验在容量上的突破。网络传输容量是衡量国家网络承载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这一项目致力于打造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网络,为下一代光传输网络进行的技术储备,推动我国在光通信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9.首次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症致病蛋白三维结构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施一公院士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与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gamma 分泌酶复合物(&gamma -secretase)精细三维结构,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成果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阿尔茨海默氏症又称老年痴呆症,不但给病人及家属造成极大痛苦,也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该研究组利用瞬时转染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成功过量表达并纯化出纯度好、性质均一、有活性的&gamma -secretase复合体。同时,通过对获得的复合物样品进行冷冻电镜分析,最终获得了分辨率达4.5埃的&gamma -secretase复合物三维结构。据此,科学家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研究将开启新篇章。   10.首套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数据集成功研制并捐赠联合国   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完成的这一&ldquo 863&rdquo 重点项目研究成果,涵盖全球陆域范围和两个基准年(2000年和2010年),包括水体、耕地和林地等十大类地表覆盖信息,提供着全球地表覆盖空间分布与变化的详尽信息,将同类全球数据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10倍,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规划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料。9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这一成果赠送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供联合国系统、各成员国和国际社会免费使用。《自然》杂志也作了专题报道。目前已有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和用户下载和使用了超过3万幅数据,成果正在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研制出新一代模仿人脑计算机芯片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8月7日宣布,模仿人脑结构和信息处理方式研制出新一代计算机芯片&ldquo 真北&rdquo ,可能给计算机行业带来革命。相关论文刊登在《科学》杂志上。据介绍,&ldquo 真北&rdquo 包含54亿个晶体管,按此衡量是IBM制造的最大芯片。根据人脑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结构,&ldquo 真北&rdquo 模拟了100万个神经元和2.56亿个神经突触,具有4096个处理核。这些处理核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与传统芯片总是在运行不同,&ldquo 真北&rdquo 只在需要时运行,使所消耗能量和运行环境温度大为降低。它运行期间功率仅为70毫瓦,其运算能力可折合为每瓦功率下每秒460亿次。   2.&ldquo 菲莱&rdquo 成功登陆彗星   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11月12日确认,欧航局彗星着陆器&ldquo 菲莱&rdquo 已成功登陆彗星&ldquo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rdquo 。&ldquo 菲莱&rdquo 成功着陆令欧航局专家兴奋不已。&ldquo 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rdquo 欧航局局长让-雅克· 多尔丹说。同样在欧洲空间运转中心等待登陆结果的德国联邦参议院议长福尔克尔· 布菲耶表示,&ldquo 菲莱&rdquo 成功着陆具有划时代意义。载有&ldquo 菲莱&rdquo 的彗星探测器&ldquo 罗塞塔&rdquo 2004年3月升空。经过10年追赶,终于在2014年8月追上彗星&ldquo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rdquo 。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一颗彗星。科学家希望通过了解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彗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   3.确认117号元素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117号元素是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的。但此后,只有2012年曾成功重复这一实验。最新实验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进行,欧洲、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他们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元素。该成果发表在《物理学评论通讯》上。   4.基因疗法首次降伏HIV 或可促&ldquo 功能性治愈&rdquo 艾滋病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ZFN)的酶瞄准并破坏了12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基因,从而增强了他们抵抗病毒的能力。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从12名HIV感染者体内提取未被感染的T细胞,并对该细胞的CCR5基因进行改造,让HIV无法通过其合成的CCR5蛋白质受体进入这些细胞。这项研究表明,可以安全有效地改造HIV感染者自身的T细胞,模拟针对HIV的抵抗性,这些细胞注回感染者体内后会维持一段时间,即使不服药也能将HIV拒之门外。改造T细胞是免于终身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促使&ldquo 功能性治愈&rdquo 艾滋病的关键。美国分子生物学家John Rossi说:&ldquo 这是HIV基因疗法的第一个重大进步。&rdquo   5.用激光束从太空传回高清视频   太空的宽带时代就要到来了吗?美国航天局6月6日宣布,该机构利用激光束把一段高清视频从国际空间站传送回地面,成功完成一种可能根本性改变未来太空通信的技术演示。这一通信试验名为&ldquo 激光通信科学光学载荷&rdquo (OPALS)。据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在5日进行的技术演示中,一段时长37秒、名为&ldquo 你好,世界!&rdquo 的高清视频,只用了3.5秒就成功传回,相当于传输速率达到每秒50兆,而传统技术下载需要至少10分钟。据介绍,OPALS利用极为细小的激光束传输数据,速率可比现有基于无线电波的通信方式提高10倍到1000倍。&ldquo 这就好比从拨号上网升级到了宽带上网。&rdquo 负责这一项目的工程师波格丹· 瓦伊德说。   6.&ldquo 猎户座&rdquo 载人飞船成功首飞   12月5日,全世界最大型的火箭第一次将新型的&ldquo 猎户座&rdquo 载人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作为航天飞机的替代产品,此次飞行并没有将宇航员送上天,在环绕地球运行两圈即进行约4个半小时的飞行后,在3个主降落伞的拖曳下,&ldquo 猎户座&rdquo 平稳落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以西的太平洋海域。等待在那里的美国海军帮助回收飞船。此次试飞的最大高度达到距离地面5800公里,是国际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的15倍。&ldquo 猎户座&rdquo 的成功降落标志着人类第一艘以深空探索为目标的载人飞船首次试飞取得成功。美国航天局称,这是火星探索之旅的重大里程碑,&ldquo 猎户座&rdquo 有能力超越以往任何的美国宇宙飞船。   7.首个埃博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安全有效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11月26日宣布,首个埃博拉疫苗成功通过临床试验,被证实安全有效。这一成果当天发表在美国的一家医学杂志上。文章称,NIH下属的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与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从埃博拉病毒中提取出部分基因,并植入人体细胞内,最终制成疫苗。虽然这种疫苗目前被证实安全有效,但研究显示,人体免疫系统需要大剂量的疫苗才能产生出足够的抗体,这意味着短期内该疫苗的产量还无法满足需求。   8.受控核聚变研究首次实现能量总增益   受控核聚变是人类安全利用核能的终极目标。美国利弗莫尔劳伦斯国家实验所研究人员2月12日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先将极少量的氢同位素核燃料均匀地裹在一个直径2毫米的球状颗粒上,核燃料的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然后将小球装入一个微型&ldquo 胶囊&rdquo 。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将&ldquo 胶囊&rdquo 迅速加热到比太阳还高的温度,使其内部发生剧烈爆炸,最终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整个实验所投入的能量,首次在完成&ldquo 点火&rdquo 时实现了能量&ldquo 盈余&rdquo 。   9.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暗物质可能存在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9月18日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根据研究小组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布的数据,阿尔法磁谱仪观察到的410亿个宇宙射线事件中,约有1000万个是电子或正电子。正电子似乎来源于宇宙空间的各个方向,而不是某个特定方向。研究人员说,观测到的正电子分布特征与暗物质理论的某个模型一致,该模型认为暗物质由一种称为&ldquo 中轻微子&rdquo 的粒子组成。此外,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系的奥列格· 瑞查尔斯基和阿列克谢?波雅尔斯基带领的科研团队称,他们通过分析英仙座星系团和仙女座星系发出的X射线,可能发现了被科学家苦苦追寻的暗物质的信号。相关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10.绘制最详尽海底地图   多国科学家利用欧美民用卫星数据,制作出历来最详尽的海底地图,令2万座位处深海的神秘山峰曝光,一些深海海沟面貌也可呈现人前。专家指出,新海图有助于军事、能源开发及地质考古等方面的应用。新海图采用的地引力模型准确程度较1997年的上一个版本旧海图高出1倍。此前的海图只能显示海洋中超过2公里高的约5000座山峰,而新海图则可望包罗超过1.5公里高的海底山峰资料,并能标示出被海洋沉积物覆盖的地貌。研究报告发表于《科学》。   当晚,由《中国科学报》等主办的&ldquo 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rdquo 评选活动正式公布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等10人当选&ldquo 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rdquo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被评为&ldquo 2014中国科学年度特别新闻人物&rdquo 。
  •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评选2017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p   记者2018年1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量子通信、国产大飞机、“天使粒子”、引力波等榜上有名。 /p p   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依次是: /p p   ——中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 /p p   ——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p p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p p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p p   ——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 /p p   ——中国“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 /p p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新型费米子 /p p   ——量子通信“从理想王国走到现实王国” /p p   ——中国科学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 /p p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 /p p   两院院士也评选出201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其中包括华人科学家宣布发现“天使粒子”、引力波研究获重要进展、“二手”火箭成功发射回收、3D打印卵巢具有生育能力、科学家成功用引力为星球测重等前沿话题。 /p p   这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4次,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专家表示,通过评选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 /p p   此外,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当选“2017中国科学年度特别新闻人物”。 /p p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7届,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人们心中的“知识英雄”。今年的10位当选者是:国家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筹)主任匡光力、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杨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何华武、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雪纯。 /p p /p
  • 2021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十大事件
    年岁在日月经天中轮转,事业在奋楫赓续中永恒。在2021年这继往开来的一年里,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国人民坚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沉着应对,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使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均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送上了一张完美答卷。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砥砺耕耘,使科学数据资源管理领域日益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产业融合,提高我国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山止川行,风禾尽起。2021年年底,本刊编辑部启动2021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十大事件”评选活动。在对科技资源管理领域新闻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经领域专家筛选、推荐、投票,最终评选出2021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十大事件。让我们收集这个伟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于过往昂扬的足迹中汲取力量,以一域诠释盛大。百年锐于千载,初心照耀前路。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更伟大的胜利还在前方!2021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管理领域十大事件0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通过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简称《科技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科技进步法》是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基础。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在保留关于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原有条款的基础上,对第54条和第102条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其中,第54条主要针对科研活动场景的多样化,增加了对非财政性资金支持科研活动的开放共享建议。第102条集中阐述了与科学数据中心直接相关的法律要求,将科技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的载体进一步明确为信息系统和资源库,对科技资源管理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02《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技术与管理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1年3月,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牵头研究起草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技术与管理规范》《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通用数据元》《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通用代码集》3项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由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6)归口管理。数据汇交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技术与管理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面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科学数据汇交的标准化需求,规范了科学数据汇交的原则、明确了汇交的管理主体与职责、确定了数据汇交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标准化的数据汇交流程,同时规范了通用数据元和通用代码集,对于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03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2021年12月9日,科技部官网公示由科技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与2020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管理和共享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共有25个部门346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2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59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86个。此次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278小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98%,92%的参评单位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参评的86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0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2021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等举措。该意见允许中央级科研院所从规定科研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允许由单位探索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激励引导机制,主管部门综合考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保障基础研究人员稳定工资收入、调控收入差距等因素审批后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要求探索对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要求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对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05《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发布 2021年2月23日,科技部、财政部对外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该办法以党中央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部署,遵循“聚焦关键、分类指导、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规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该办法明确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行统筹布局,坚持“少而精”原则,有序组织开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06科技部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0809
  • 两院院士评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分别宣布了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上还向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单位颁发了纪念证书。   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10月9日,在顺利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1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科学试验与在轨测试,之后降低轨道对月面虹湾地区进行了成像。虹湾地区位于月球北纬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是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10月28日,分辨率达1.3米的月面虹湾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   2、“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天河一号”采用了自主研制的高速互连芯片,使得CPU之间的通信速度大幅提升。中央处理器也首次部分采用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芯片。操作系列软件也是自主研制的“麒麟操作系统”。   3、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经过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6年努力,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5月31日至7月18日,在我国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 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代表着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4、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下一步京沪高铁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届时,北京至上海可实现4小时到达。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最高时速38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5、水稻基因育种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自然• 遗传学》杂志5月23日报道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这种基因产生变异后可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研究团队将基因分析技术与传统作物种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了改良稻米品种,可使水稻产量提高10%。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6、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翼和付向东联合研究组发现,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还能直接促进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认为PTB蛋白是抑制蛋白的定论。该研究成果在《细胞》杂志子刊《分子细胞》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基因转录后调控研究领域具有引领作用,对理解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7、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在7月21日上午9点50分实现首次临界。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为65兆瓦,电功率20兆瓦。其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铀资源利用率提高至60%以上,也可使核废料产生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8、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北京八达岭与河北怀来之间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个距离是目前世界纪录的20多倍。该实验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英国《自然• 光子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成果。   9、“大熊猫基因组”发表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和组装》,1月21日以封面故事形式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表明,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2.4G,重复序列含量36%,基因2万多个。这是全球第一个完全使用新一代合成法测序技术完成的基因组序列图。这一成果将成为基因组绘图的国际标准。   10、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     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Ⅱ)在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这是DMTO-Ⅱ工业化技术全球首份许可合同,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在走向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将实施煤制甲醇年产180万吨、甲醇制烯烃年产70万吨及配套项目。
  • 青岛“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详解) 发展十大创新中心
    11月17日下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端资源集聚、高端服务提升、高端产业培育和高效体制改革,为实现我市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作用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强市。  具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2.84%提高到3.2%,全社会研发活动人员总量达到73000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3件提高到25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由339件提高到1000件以上   蓝高新产业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41%提高到46%,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   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0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由89亿元提高到200亿元   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达到100家以上,建成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类创业载体数量达到300家,孵化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米。  为实现核心目标,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具体实施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创新布局、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等八大战略任务。(记者 王娉)  解读:  《“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四个十”重点任务  今天,我市发布《“十三五”青岛市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岛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的制定是为了对接国家战略,争取在海洋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中抢先布局。同时要彰显城市特色,围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优化创新体系,突出科技供给,发挥科技创新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上,将重点建设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十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靶向产业发展的十大创新中心  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是围绕我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做出的布局谋篇,重点围绕海洋、高速列车、橡胶材料与装备、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科学仪器设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和方向,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其中,青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将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深海与海工装备、蓝色粮仓等海洋科技创新分中心。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三平台、两中心、一基地”,即面向行业基础共性前沿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高速列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 面向全球的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合作、转移与辐射中心,设施先进的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中心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这两个创新中心目前已经正式启动。  着眼未来产业的十大创新中心  着眼未来,聚焦国际前沿科技,我市还重点围绕脑科学、量子信息、纳米技术与材料、深空深海探测、氢能与燃料电池、再生医学、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超高速管道交通等领域和方向,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未来产业。  其中,脑科学科技创新中心将重点开展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等脑疾病机理研究与早期诊断和干预手段研发,支持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类脑器件与系统、脑功能联接图谱等技术研究,实现类脑器件、芯片和类脑机器人等类脑智能软硬件系统的突破。该项目已经正式落户蓝谷。  政府引导建立投资基金达到百亿元  我市将强化科技服务,重点打造研发创新、新型孵化、国家海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检验检测、科技基础资源、科技智库、数字科普网络、产业集群等十大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众创空间建设、科技惠民、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大数据、知识产权强市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到2020年,我市政府引导资金规模将达到20-30亿元,引导建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达到100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科技信贷资金达到100亿元。  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发展空间  聚焦未来5到10年可能产生重大变革的前沿技术,打造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新优势,《规划》首次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基本形成“三核一带一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布局, “三核”指由蓝色硅谷核心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和西海岸新区组成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一带”指从蓝色硅谷核心区沿滨海一线延伸到李沧区的滨海创新创业带 “一区”指从城阳和胶州一直向北延伸到即墨、平度、莱西的北部科技创新拓展区。  统筹区域创新布局,我市将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培育新兴产业策源,部署智能机器人、3D打印、石墨烯等20多个重点专项,突破300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建设150多个创新平台载体,孵化和培育200多家骨干企业。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十大突破性技术”解读
    2021年2月24日,MIT Technology Review一年一度的“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正式发布。自2001年起,该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这份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榜单曾精准预测了脑机接口、量子密码、灵巧机器人、智慧传感城市、深度学习等诸多热门技术的崛起。本年度MIT Technology Review “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mRNA疫苗、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数据信托、锂金属电池、数字接触追踪、超高精度定位、远程技术、多技能型人工智能、TikTok推荐算法和绿色氢能。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十项技术的科学价值及其背后的科学故事,本刊特邀请各领域著名科学家分别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并促进科学界的学术交流。  1 mRNA疫苗(Messenger RNA vaccines)  在1918年大流感100年后,全球爆发了又一次呼吸道病毒传染病大流行,罪魁祸首是一种具有包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截止到2021年6月17日,全球已有176 693 988人确诊,造成3 830 304人失去了生命。面对病毒的挑战,人类最有力的对抗武器是疫苗。针对这次疫情,从疫苗研发到实际应用的速度空前。截止到2021年6月15日,全世界已接种了2 377 780 590剂次针对SARS-CoV-2的各种疫苗。其中包括有首次应用就一战成名的mRNA疫苗,它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为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专家点评:   mRNA(Messenger RNA)被称为信使RNA,是携带编码蛋白遗传信息的单链RNA。在细胞内,mRNA指导把单个氨基酸按特定序列组成蛋白质,是细胞内“蛋白工厂”生产的“指导员”。很久以来,许多人都曾设想把在体外人工合成的mRNA“指导员”导入细胞内从而指导“蛋白工厂”的工作。第一例证明体外转录的mRNA可在体内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研究发表于1990年,Wolff等将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的mRNA注射到小鼠的骨骼肌,成功检测到了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两年后,Jirikowski等在大鼠中成功的用mRNA表达出了有功能的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虽然这些早期研究显示出mRNA作为潜在治疗载体的原理可行,其实际应用的缺陷也变得十分明显。mRNA本身不够稳定,在体内易降解,不易靶向递送,而且可以导致强烈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因此,在而后的许多年中,核酸治疗领域都没有把mRNA作为开发重点。  近十年的技术进步,通过对mRNA的人工修饰,大幅降低了mRNA本身的免疫原性,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脂质纳米粒包裹mRNA的递送技术,大幅提高mRNA在体内的表达效率。加之mRNA只需体外转录就可人工合成,快速价廉,实用性随之增高。通过mRNA表达蛋白抗原来诱导机体针对蛋白产生免疫应答,可能达到疫苗效果。机制上,脂质纳米粒包裹的mRNA可有效的进入树突状细胞中,一方面使树突状细胞按mRNA指导表达蛋白抗原,另一方面通过脂质纳米粒类似佐剂的作用激活树突状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可将蛋白抗原消化分解成肽段,并呈递于细胞表面的一类、二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引起CD4、CD8 T细胞的特异性应答。CD4阳性T细胞可分化成不同的亚群,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机体的免疫反应。CD8阳性T细胞可分化成杀伤性T细胞,从而在感染发生时杀伤感染细胞。在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CD4和CD8 T细胞都会分化成为记忆T细胞。另外,mRNA表达的蛋白抗原也可以被B细胞抓取,促使其活化,在CD4阳性T细胞的帮助下这些B细胞分化成为记忆B细胞和产生高亲和力抗体的长效浆细胞。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mRNA疫苗展现出了惊人的保护效果。在临床前研究阶段,Moderna开发的mRNA疫苗mRNA-1273在恒河猴中可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在第二剂接种后四周,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中和抗体,表达白介素-21的滤泡性辅助T细胞显著增多。在包含了30 420志愿者的三期临床研究中,mRNA-1273的有效率达94.1%。这款疫苗对保存条件要求较为严苛,需在-20 ℃条件下运输。我国科学家开发的耐高温mRNA疫苗ARCoV表现不俗,在动物实验中可以诱导抗体和细胞免疫,并显著降低病毒载量 它只需在2—8 ℃保存。目前这款国产mRNA疫苗正在墨西哥进行III期临床实验。  使用外源mRNA导入人体实现细胞内蛋白表达的本质就是让人体自身细胞成为“工厂”,生产所需的蛋白分子。该技术显然不局限于新冠病毒疫苗。多国研究者还在针对其他诸如HIV和Zika病毒设计和开发mRNA疫苗。该技术也不局限于抗感染疫苗,比如也有针对黑色素瘤的mRNA疫苗正在临床试验中。事实上,使用mRNA表达技术也不局限于做疫苗。比如通过表达正确的血红蛋白来作为治疗性蛋白分子,同样思路可能用于治疗镰状红血球贫血症。时势造英雄,mRNA疫苗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mRNA技术的第一个概念性实验证明距今30年,再一次说明投入源头创新,回报不一定是立竿见影 但假以时日,金子总要发光。mRNA技术未来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治疗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2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3)  具有写作和对话功能的大规模自然语言模型使人工智能朝着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与人机交互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众多语言模型中,OpenAI公司开发的GPT-3是目前为止参数最多、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通过利用大量的互联网文本数据和成千上万的书籍进行模型训练,GPT-3模型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模仿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极具真实性,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语言模型。  虽然GPT-3模型建模能力、描述能力非常强,但是也存在众多问题和局限性。首当其冲的就是GPT-3模型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自然语言生成),因此有时会生成一些不可控的内容。其次,训练GPT-3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数据和资金投入,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只有资源充足的实验室才有能力开发类似的模型。此外,由于GPT-3模型在充斥错误消息和偏见的互联网文本数据上进行训练,往往会产生与训练数据类似,即带有偏见的篇章段落。  专家点评:  (1)为什么可以入选10大技术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和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具科学意义和产业价值。语言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抽象数学建模,是自然语言理解最核心的科学问题。广义上,任何自然语言理解模型都可称之为语言模型,因为都要进行数学建模。狭义上讲,语言模型要完成对一段文字的概率估计,或者给定上下文估计某个语言片段的出现概率或者抽象数学表示。通常所指的语言模型是狭义语言模型。语言模型的历史从1948年提出的N-Gram模型、1954年的分布式理论词袋模型、1986年的分布式表示、2013年的Word2Vec模型直到2018年提出的预训练模型。预训练语言模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包括ELMo、BERT和GPT)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深度学习时代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  这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模型只需要利用非监督的语言模型训练目标函数即可从海量的文本中捕捉和学习到各种类型的有效信息,能够动态生成更加准确的具有上下文信息建模能力的字、词、短语乃至句子和篇章的向量表示和生成概率,并可以在多种下游任务上取得惊艳的效果,例如问答、阅读理解、文本蕴含、语义相似度匹配、文本摘要、代码生成、故事创作等。除了强大的表示学习能力和多任务泛化属性以外,这些预训练语言模型还具有强大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只需要很少数据样本(甚至是在零样本学习的设置下),即可理解特定的任务并取得和监督学习模型相当甚至更好的表现。在众多模型中,2020年5月OpenAI公司所提出的第三代GPT模型(GPT-3)凭借其当时最大的参数规模、非凡的模型能力、多任务泛化表现以及小样本学习能力入选2021年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2) GPT等系列模型发展过程和能力变化  预训练语言模型数量众多,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模型包括ELMo、BERT和GPT。限于篇幅,在此只选择GPT系列模型进行代表性介绍。  在对GPT-3模型进行解读之前,我们首先对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初衷和中间发展过程进行回顾。以N-Gram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模型是计算给定语言片段的概率或者给定上文预测下一个词的出现概率,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频率的离散统计概率模型。其主要问题是离散的词表示方法描述能力差,参数空间成指数级增长,基于频率的统计概率模型建模能力差,导致最终语言模型描述能力不足、鲁棒性差、准确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ELMo、BERT和GPT为代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大规模甚至全网数据,基于生成式语言模型或者掩码语言模型,用神经网络方法训练语言模型。这样,预训练语言模型既有传统模型的概率输出,也可生成语言片段的向量表示。由于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利用可导、可微等强大的数学工具和极大规模的数据,所以预训练语言模型上下文建模能力超强,可计算出更加准确的概率和上下文强相关的语言片段的动态向量表示。  ELMo开启了第二代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时代,即上下文相关和“预训练+微调”的范式。ELMo是一种生成式模型,以双向LSTM作为特征提取器,利用上下文信息动态建模,较好地解决了以Word2Vec为代表的第一代预训练语言模型存在的一词多义问题,在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上表现尤为出色。BERT是一种掩码式语言模型,以Transformer Encoder为特征提取器,在自然语言分析和理解任务上表现尤为出色。GPT是一种生成式模型,以Transformer Decoder为特征提取器,在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上表现更为突出。  在上述系列模型提出以前,以自然语言理解为代表的下游任务主要采用监督学习的方式在相应的标注数据集上训练模型。这就需要每一个目标任务有充足的标注数据,并且在特定任务上训练的模型无法有效地泛化到其他任务上。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这类判别式模型就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OpenAI团队提出了第一代的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GPT-1)是基于Transformer Decoder的生成式语言模型,对该模型结构没有新颖改动,但扩大了模型的复杂度。该类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只需要利用非监督的语言模型目标函数即可进行训练,因此可以利用海量的无标注数据进行模型学习。除此以外,GPT-1模型在增强下游任务时对各种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了统一,以实现最小的模型结构修改。基于以上两个特点,GPT-1只需要简单的微调监督训练即可用于下游任务,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提升,展示了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额外的评测发现GPT-1在零资源的设置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这些结果展示了生成式预训练的强大威力,为后续参数规模更大、所需训练数据更多的模型版本奠定了基础。  GPT-2在GPT-1的基础上,对模型结构进行了5点微小改进,增加更多的训练数据,进一步提升了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泛化能力,重点解决 GPT-1 在下游任务使用时需要监督微调训练的问题。通过在模型训练时引入任务信息、利用比GPT-1模型更多的训练数据(40GB vs. 5GB)、搭建更大参数规模的模型(15亿vs. 1.17亿),GPT-2模型在零资源的设置下超越了多种下游任务上的前沿模型,例如机器翻译、阅读理解、长距离依赖关系建模等。GPT-2模型的这些特点揭示了更大的模型容量和更多的训练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减少对监督训练的依赖。此外,GPT-2模型的容量和训练数据相比,还处于欠拟合的状态,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大模型的参数规模。  GPT-3在GPT-2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参数(1750亿 vs. 15亿)和数据规模(45TB vs. 40GB),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语言模型,无需微调训练即可用于下游任务,在零资源(Zero-shot)和小样本(Few-shot)设置下具有出色的表现。在GPT-2的多任务泛化能力基础上,GPT-3在新的任务上取得了惊艳的结果,包括数学加法、新闻文章生成、词汇解读、代码编写等,并且这种模型表现会随着参数量的进一步增加而提升。  (3) 成功和局限性背后的根本原因讨论  通过对比GPT三代模型的设计初衷和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三代模型都是基于Transformer Decoder结构,GPT-3模型的强大能力建立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即超强的泛化能力仅来自于增加模型和训练数据的规模。也就是说,GPT-3的本质还是一种数据驱动的模型,通过利用超大容量的模型来拟合海量的数据,最终实现模型的收敛。因此,数据驱动模型的特点都会体现在GPT系列模型上,即模型的能力取决于所拟合数据的覆盖范围、分布情况以及质量。无论是新的数据还是不同的数据分布亦或是数据中的噪声都会给模型带来灾难性的问题。最新的测试结果显示,GPT-3模型无法在自然语言推理、填空、长文本生成和一些阅读理解任务上取得较好的表现,表明GPT-3模型更多的是停留在数据拟合阶段,而非真正理解自然语言。除此以外,受限于互联网文本数据的质量,GPT-3模型会生成一些带有偏见且令人厌恶的内容。这些都表明,GPT-3依然停留在感知智能阶段,距离通用智能和认知智能还有遥远的距离。因此,GPT-3被认为“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记忆”,更容易获得并记住陈述性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不具备真正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 GPT-3的意义  虽然GPT-3模型还不具有意图或对现实世界中的请求做出响应的能力,但是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从2012年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开始爆炸式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新技术和新算法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数据驱动模型的效果和能力似乎也遇到了天花板,而GPT-3模型的出现为深度学习领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并引发了新的思考。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这种随着模型规模增加而实现的能力扩展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从短期的结果来看,这种规模效应还会随着计算机硬件算力的提升,继续提高深度学习的天花板。第二个问题是深度学习的极限在哪里?这种数据驱动模型是否最终能真正地理解语言?最后,深度学习的尽头是否会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实现认知能力和通用智能?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GPT-3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完成问答、阅读理解、摘要生成、自动聊天、搜索匹配、代码生成以及文章生成等。鉴于GPT-3模型所面临的安全性和不可控性,包括在自然语言理解时遇到鲁棒性的问题、在内容生成时会输出虚假内容和充满偏见信息的问题等,在某些应用场景,其应用价值主要还体现在智能辅助任务上,不能直接面对最终的用户。例如,在总结报告生成、创作写作等任务中,利用GPT-3根据用户的任务描述生成相应的内容,再引入人工校验编辑,将最终编辑后的内容呈现给最终用户。除此以外,GPT-3可以用于开发游戏应用等无明确任务定义和完成目标的场景。  (5) 未来研究方向和我国的相关情况  总的来说,以GPT-3为代表的的预训练模型还存在各种工程应用问题、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同时,在推动该类模型的发展时还面临着跨学科合作、开放共享、资源不平衡和安全防护等挑战。我国在这方面亦有相应的布局和长远规划,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前期成果,以“悟道”和“盘古”为代表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系统已经在模型效果、领域移植和泛化、小模型、模型训练效率、多语言、弱相关多模态预训练、通用、可控、知识融入、蛋白质序列预测等场景中取得了突破。相信在未来的10到20年,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社区开源等方面会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3 数据信托(Data trusts)  数据信托是信托类型化研究和当代信托立法中典型的新生事物,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从法律角度看,信托是指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委托人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将资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的行为,数据信托则是受托人管理一群人的数据或数据权利的行为,这就像医生有责任依据病人的利益来行事一样,数据受托人管理委托人的数据或数据权利,同时要对其利益负责。理论上,数据信托允许用户行使其作为数据生产者的权利。  专家点评:  数据的价值和资产属性已经被社会熟知和认可,但是数据资产存在一个特殊性,即和实体资产相比,数据只要在控制人手里,几乎可无成本进行分析、挖掘、复制和扩散并获利,并且其中个人隐私信息无法得到保护,典型的例子是当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交易后,后期总会看到和前期交易内容有关联的选择性推送商品广告信息,因此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数据生产者及数据权属所有者(如广大公民个体)、数据实际控制者(如提供各类服务的单位部门)、以及数据利益的享有者(如能获取各类数据的机构企业)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生产者的数据在采集、分析、挖掘、使用全生命周期中,其隐私如何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价值如何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基于此,信托理论被引入用来保护数据主体所遭受的敏感信息侵害,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应对境内外数据安全风险。2016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杰克巴金(Jack M. Balkin)在隐私数据保护领域首次提出采用信托工具解释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人之间关系的主张。2017年,《英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明确提出了“Data Trust”一词,并建议利用数据信托制度建立数据投资治理架构,以确保数据交换安全互利。2018年10月,英国开放数据研究所(Open Data Institute,ODI)首次明确将数据信托定义为“提供独立数据管理权的法律结构”。  数据信托是数据资产信托财产的一个闭环:数据持有者首先要将自己所持有的某一个数据资产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信托 再进行信托受益权转让,委托方通过信托受益权转让获得现金收入 随后,受托人继续委托数据服务商对特定数据资产进行运用和增值,产生收益 最后,向社会投资者进行信托利益分配。  数据信托的实质是在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人之间创设出信托法律关系,数据控制人基于数据主体的信任对数据享有更大的管理运用权限,同时也承担更严格的法律信义义务。数据控制人的数据管理运用权限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访问审核以及数据的匿名化处置等重要内容,以此平衡数据主体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可交易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与此同时,数据控制人还应履行对数据主体的信义义务,这主要表现为信托法上的谨慎义务、忠实义务、保密义务等,不得损害数据主体的根本利益。  数据信托主要解决两大问题:(1)解决数据资产的授权使用问题。数据主体既是数据信托的委托人也是受益人,数据控制人则是数据信托的受托人。数据控制人的数据管理运用权限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访问审核以及数据的匿名化处置等重要内容,以此平衡数据主体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可交易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2)数据信托还可以明确数据资产的收益安排,使得数据资产增值部分的利益归属可以按照委托人意愿进行设计和分配。通过重置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人之间的权益结构,把数据控制人的数据权限与数据义务有效链接起来,促进数据的合理有效利用。  应该清楚地看到,数据信托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新生事物,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保障数据信托实施的技术层面仍不是完备的。  首先,在法律层面,针对数据使用的用途限制、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及风险管控问题,数据信托仍需要法定信托属性、数据信托的信托财产范围、数据信托中的信义义务的具体规制,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其次,在保障数据信托实施的技术层面,针对数据在流转各环节都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需要从数据隐私保护、数据确权、数据追溯、权益可信分配等多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系统、可信的技术手段,除传统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接入、应用保护、访问控制技术外,还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如下关键技术:  (1) 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敏感数据在进入流通市场之前进行必要的隐私检验和脱敏处理。  (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数据的可信性、数据流通与使用的可追溯性,区块链技术也是目前进行数据确权的最佳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使得登记、交易转让、清结算、查询举证更加透明、高效、低成本。  (3) 隐私保护的联邦学习,结合安全多方计算、差分隐私或同态加密技术实现分布式的深度学习,在智能化学习的同时保障用户的隐私。  4 锂金属电池(Lithium-metal batteries)  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电池技术。目前,电动汽车普遍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昂贵、笨重、能量密度低,并且其所依赖的液体电解质在碰撞时极易起火。电池的一系列缺点体现在电动汽车上就是:价格高、续航低、充电慢,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正是让众多车主对电动汽车望而却步的原因。显然,要使电动汽车比汽油汽车更具竞争力,就需要一种努力下,“绿色氢能”的高效利用系统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建立和完善,“绿色氢能”将作为常规能源,融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为构建绿色、清洁的未来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一华人科学家上榜
    12月19日,《自然》公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2016年《自然》十大科学人物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都在今年的重大科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变化。”  加布里埃拉冈萨雷斯  GABRIELA GONZALEZ  引力密探  原文作者:Davide Castelvecchi  一位物理学家帮助首次捕捉到人类搜寻已久的引力波的直接信号。  一年前,Gabriela Gonzalez正在努力保守她人生中最大的秘密。在美国,两个大型探测器检测到了引力波的信号——爱因斯坦预言中的时空涟漪,但此前从未被直接观测到过。冈萨雷斯的工作是在将这些发现公之于众前,协助领导一千多位科学家仔细验证。  这样的新闻很难长期保密,但这个发现实在太重大了,因此,研究团队花费了将近五个月时间来分析位于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两座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器得到的数据。作为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发言人和负责协调分析的关键人员之一,Gonzalez需要协调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包括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的处女座干涉仪研究人员,LIGO与处女座干涉仪共享数据。  在管理这个巨型项目的过程中,Gonzalez发挥了自己的多面能力。大多数物理学家很早就知道自己会成为理论家还是实验家,但Gonzalez开始研究生学业时选择的是理论方向,后来才转到了实验物理学领域,并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这种天赋使其可以成为一流的科学家。”LIGO项目的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Rainer Weiss说。  Gonzalez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她在LIGO项目上“什么工作都做过一点”。有段时间,她承担了诊断干涉仪性能的重要职责,以确保它们达到无与伦比的敏感度。现在,其敏感度足以探测出 4千米长的干涉臂上1021分之一的长度变化,这相当于DNA的宽度与土星轨道之比。她还协助领导过数据分析团队,并说服引力波研究者和常规天文学研究者开展合作。他们将在即将到来的多信使天文学时代,联手寻找会同时释放引力波和电磁波的现象。  宣布LIGO发现之前的那个月紧张而忙碌,Gonzalez和同事努力确保团队已经获得了板上钉钉的证据。他们知道,历史对报告“发现”引力波的研究者并不仁慈:就在最近一次的2015年初,一支国际团队不得不撤回了南极一架望远镜发现引力波间接信号的声明。  让LIGO团队压力倍增的是,在得到最初发现不到一周时,流言就已流传开来,记者也开始致电询问。Gonzalez说,在漫长的分析过程中,自己从未在不与同事商讨的情况下,擅自做出重要决定,她的领导能力获得到大家的称赞。“加布里埃拉让我们顺利度过了这一阶段,”Weiss说。  Gonzalez就职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靠近位于利文斯顿的LIGO干涉仪。2008年,她成为了系里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冈萨雷斯说,她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遭遇过直接的性骚扰或歧视,但“我或许不得不比其他人更努力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Gonzalez说,到2017年三月,她目前的LIGO发言人任期将结束,之后不会再竞选,而是计划回归到全职研究岗位。她协助创立的科学领域—引力波天文学才刚刚起步。“对我来说,科研工作一直都是一场趣味横生的旅行,而现在的风景越来越美。”  杰米斯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  思维缔造者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bney  人工智能开发者打败围棋高手,下一步,剑指全球问题。  资深棋手Demis Hassabis在今年三月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比赛,而他甚至没有亲自上场:在他的团队创造的程序AlphaGo与顶尖棋手李世乭对弈时,Hassabis只能在一旁观看。最终,电脑赢得了比赛,这标志着AI领域的巨大胜利 也为哈萨比斯的系列战绩再添一笔。  位于伦敦的DeepMind公司是AlphaGo的开发者。作为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 哈萨比斯感到兴奋而欣慰。“我们下了一着险棋,而且成功了。”  但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棋赛的胜利。Hassabis想要向全世界展示机器学习技术的实力,他希望未来能利用这项技术制造类似人类一样的综合AI,使之能够解决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在他早慧的青年时期,Hassabis就已经勾勒出了这一愿景。他是一个象棋神童,十几岁时就设计出了销量百万的新颖电子游戏,20岁出头就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拿到认知神经学博士学位后,他于2010年创建了DeepMind公司。四年后,Google据报道以4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  DeepMind的研究者们将来自神经科学的灵感应用于各色各样引人注目的AI项目中,从语音合成到伦敦地铁导航,皆包括在内。Hassabis说,DeepMind每一个算法的复杂性都建立在之前算法的基础上,并融入此前只在不同AI中单独开发出来过的能力。DeepMind的AI已经从学习如何观察和做出相应行动的阶段,进入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和推理的阶段。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他们的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将Google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减少了15% Hassabis希望这一技术能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虽然DeepMind的研究者也会发表论文,但他们对进行中的工作是保密的,这一点让一些学者感到苦恼。一些数据隐私倡议者则对Google DeepMind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署的合作感到担忧,但科学家却蜂拥进入DeepMind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Hassabis非常谦逊,但充满热情。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导师Eleanor Maguire说,他拥有一种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人的天赋。“一旦他开始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他的热情就会传染给别人。”在管理公司的同时从事科研意味着只能在凌晨时分做研究工作,但Hassabis表示他并不介意这一点:“我们从事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觉得为此牺牲是值得的。”  特瑞修斯  TERRY HUGHES  珊瑚礁哨兵  原文作者:Daniel Cressey  珊瑚研究者就大堡礁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发出警示。  今年三月,在飞过大堡礁上空时,Terry Huges的心沉了下去:海面之下映入眼底的是一片苍白斑块,那是珊瑚已经死亡或即将死去的明确迹象。  Hughes是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主管,他说,自己和学生在看到航空调查的破坏结果后哭了出来。白化事件袭击了几乎整个大堡礁,初步调查显示,大堡礁北段81%的珊瑚礁都遭到了严重打击。这是有记录以来大堡礁最为严重的白化事件——而且,这次事件只是太平洋各海域的珊瑚正在普遍遭遇的灾难的一个缩影。  热带太平洋的强厄尔尼诺变暖模式触发了这场灾难。高的异常的水温使得珊瑚排出与之共生的虫黄藻,而后者为珊瑚提供了大部分食物,以及它们的鲜艳色彩。一些珊瑚能在白化后恢复,但另一些则会死去。10月和11月的追踪研究表明,在绵延700公里的大堡礁北段,已有67%的浅水珊瑚死亡。  大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Hughes本人正在大堡礁中段附近从事研究。在领导开展初始调查后,他实质上成为了这场灾难的发言人。在媒体对白化报道的高峰时期,修斯一天接受了35场采访。  “在澳大利亚,就连从来没去过大堡礁和很有可能永远不会去的人们也将它视为国家标志,”Bob Pressey说 他是Hughes在ARC的同事。  这场危机推翻了一些既定的观念。Hughes说,对白化的传统观点是,珊瑚会在排出虫黄藻后慢慢饿死。但今年的水温实在太高,“许多珊瑚在开始挨饿之前就死去了 它们实际上是被热死的。”  过去几年来,随着全球温度反复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的珊瑚都陷入困境。2015年十月,在夏威夷、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马尔代夫的珊瑚相继发生白化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珊瑚白化已成为一场全球性事件。  今年,白化扩散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和太平洋的其他地区。研究者表示,随着气候变化推升基准温度,白化将会更为频繁地侵袭珊瑚礁。在一些情况下,频繁的白化将会使得大部分珊瑚都无法存活。  Hughes还不打算放弃大堡礁。但最近的白化事件使珊瑚变得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病原体和捕食者的攻击。如果不久后再次发生,还将会对珊瑚带来更大的打击,“我们想要告诉公众的是,”他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古斯凡德尔  GUUS VELDERS  冷却者  原文作者:Jeff Tollefson  大气化学家为达成国际气候协定打下基础。  大气化学家并没有多少拯救世界的机会,但在今年十月,Guus Velders得到了一个属于他的机会。他参加了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国际谈判,会上,各国代表试图约定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氢氟烃(HFCs)——一种常在空调中使用的超级温室气体。  大多数国家同意了大力削减氢氟烃的时间表,但印度和少数其他国家想另外推迟四年。在经过模型计算后,Velders告诉谈判国,这一让步对地球的影响很小。  这一点以及他先前的工作为达成全球协议铺平了道路。10月15日,有关禁用氯氟烃的协议签字通过,广受好评。说话轻声细语的Velders是荷兰国立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他对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我之前从来没有参与过能促进在气候方面达成全球共识的工作,”他说。  但这并不是个巧合。Velders的同事说,他是氢氟烃排放领域的世界级专家,除他之外,没有人能在基加利会议上提供如此迅速的分析。他也与科学界同仁一起,将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一个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协定——改造为对抗全球变暖的工具。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制冷剂也是强力的温室气体 Velders的团队还表明,《蒙特利尔议定书》在控制全球温度方面的贡献实际上高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最近,他的团队还估测了氢氟烃在本世纪可能造成的变暖程度,为有关氯氟烃的协议打下了基础,该协议成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一个修正案。  “Velders的团队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回答合适的问题,”Durwood Zaelke表示,他是一家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倡议团体——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研究所的主席。“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法达成协议。”  现在,Velders的团队又回到了原点。由于禁令的达成,他们有关氢氟烃排放增长的预测作废了。对于这样的“研究挫折”,Velders完全接受。  赛琳娜M杜尔基  CELINA M. TURCHI  寨卡侦探  原文作者:Declan Butler  医生与时间赛跑,试图解开巴西东北部的医学谜题  2016年,对寨卡病毒的恐惧在全球扩散,作为美洲首个出现疫情的国家,巴西正处于恐慌的中心。一些研究者甚至呼吁推迟8月的里约夏季奥运会。但Celina Maria Turchi Martelli远离媒体喧嚣,抗战在巴西东北部的寨卡疫情前线,试图解开这个医学谜团。  Turchi是一位医生兼传染病专家,2015年9月,她的生活被寨卡病毒彻底打乱了。当时,巴西卫生部派她去调查她的家乡伯南布哥州新生儿小头症(头部和脑部异常小)病例显著增加的情况。很快,她就确信巴西正面临着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作为流行病学家,在我最坏的想象中,也没想到新生儿小头症这样的疫情,”她说。  Turchi就职于累西腓市的Aggeu Magalh?es研究中心。她立刻联系了全球科学家寻求帮助,她组建了一支包括流行病学家、传染病学家、儿科医生、神经病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组成的专家团队。Turchi说,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寨卡病毒并没有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人们对小头症的病例定义也没有达成共识。但她积极联系的合作获得了回报:Turchi和同事们最终得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怀孕前三个月内感染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症间存在关联。  不过,Turchi表示,寨卡病毒的谜团还远未解开。虽然寨卡病毒已经传播到了美洲各地,但人们预计的巴西东北部之外的小头症病例爆发并未发生。Turchi正与她的专家团队一起探究各中原因。Turchi说,当她刚开始在累西腓市的医院研究这场疫情时,她必须大胆创新,“并没有什么现成的书本供我参考。”现在,她和她的同事正在自己撰写这本书。  亚历山德拉埃尔巴克彦  ALEXANDRA ELBAKYAN  窃文者  原文作者:Richard Van Noorden  付费论文盗版网站的创始人在博得赞誉的同时也官司缠身。  不过几年的时间,Alexandra Elbakyan就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在逃犯人。  在2009年,当时的Elbakyan还是一位研究生,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准备自己的毕业研究项目。她需要阅读大量学术论文,却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这令她倍感沮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学会了如何绕过出版社的付费墙。  很快,她的技术供不应求。每当看到有科学家在网络论坛上请求无法访问的论文时,Elbakyan都很乐意伸出援手。“因为发送原本需要付费的论文,我经常收到人们的感谢,”她说。2011年,她决定将这个过程自动化,于是,Elbakya建立了Sci-Hub,一个抓取付费论文并向任何发出请求的人提供论文的盗版网站。今年,由于主流媒体的关注,人们对Sci-Hub的关注大大增长,使用量也随之飙升。根据Elbakyan的数据显示,Sci-Hub目前约收录了6000万篇论文,2016年的下载量有望突破7500万次,而去年为4200万次,据估计,这约占全球科学出版商所有下载量的3%。  这可谓是大规模的版权侵犯,并为Elbakyan本人带来了声誉、批评和一桩法律诉讼。很少有人支持她的违法行为,但更多的人则认为Sci-Hub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认为论文应被(合法地)免费阅读和重复使用。“她的所作所为令人敬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和开放获取拥护者Michael Eisen说。“难以获取科学文献获取是巨大的不公,而她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Sci-Hub运营的最初几年里,一切风平浪静,但随着其规模不断壮大,订阅出版商无法继续无视它的存在。2015年,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在出版行业的广泛支持下,以侵犯版权为由在美国向Elbakyan提起诉讼。如果Elbakyan败诉,她将面临支付上千万美元损失费的局面,甚至可能锒铛入狱。(因此,Elbakyan没有透露她目前的位置,而是通过加密电子邮件和信息接受本文采访)。2015年,美国法院命令关停Sci-Hub,但Sci-Hub通过其它域名再次开张。  Elbakyan的名字屡见报端,她说她每周一般会收到一百条支持她的消息,有时也有捐款。她感到自己在道德上有义务维持网站的运行,因为用户们需要它来继续自己的研究。“运行一个像Sci-Hub这样的论文获取网站有错或可耻吗?我不觉得,因此我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她说。  不论是批评者,还是支持者都认为即使Sci-Hub不复存在,它的影响还会长存。“全面开放获取是大势所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非营利组织Impactstory的联合创始人Heather Piwowar说,Impactstory旨在帮助科学家追踪其在线产出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并且也希望Sci-Hub正让收费获取的出版商惊慌失措。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恐慌才能真正驱使他们做出正确的事情,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变。”  无论这一点是否能实现,Elbakyan说她都将会继续建设Sci-Hub,尤其是扩充年代较久的文献 与此同时,她正在攻读科学史硕士学位。“Sci-Hub网站是我自己维护的,但如果我倒下了,将会有其他人代替我,”她说。  张进  JOHN ZHANG  生殖医学“逆子”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争议性的体外受精技术引发争论。  震惊、愤怒、质疑、祝贺,各种褒贬不一的反应一并向张进袭来:今年9月,他宣布自己已经利用有争议的“三亲”技术让一名健康男婴诞生。  这种技术旨在防止婴儿遗传线粒体(制造能量的细胞结构)相关疾病。但出于伦理和安全考虑,美国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执行此类操作。任职于纽约新希望生殖中心的张进在该中心位于墨西哥的一家诊所内执行了这项操作。  批评者认为此举企图逃避法规限制,并指责张进在会议上而非通过论文发表来宣布此事。  但张进对这些反对意见置之不理。“最重要的是生下健康的婴儿,而不是向全世界宣布,”他说。  张进惯于挑战科学和伦理的边界。20世纪90年代,他与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生殖内分泌专家Jamie Grifo合作开发了一种帮助高龄妇女怀孕的生殖技术——使用较年轻的卵子中的线粒体来替换较老的线粒体,相当于张进今年使用的技术的另一个版本——但没有获得成功。  美国监管部门于2001年禁止该技术后,张进与他在中国的合作者接手了这项工作。2003年,张进的团队创造了多个胚胎,并移植进一位女性体内。所有胎儿均流产后,中国也禁止了该技术。  Grifo和其他一些人对张进的最新成果表示赞赏。“我认为他最终取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Grifo说。但也有人指责新希望团队。“他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很不安全的”,包括向供体卵子内注入了一种可能引发染色体异常的药物,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干细胞科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说。  张进不为所动。他说,许多其他面临线粒体疾病风险的家庭已经对他的操作表达了兴趣,他希望自己可以在其它国家执行这一操作。“再过5-10年,人们再看这项技术时就会说,‘我们当时为什么那么愚蠢,为什么要反对它?’”他说。“我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展现出它为人类创造的福祉。”  凯文埃斯维特  KEVIN ESVELT  CRISPR警示者  原文作者:Heidi Ledford  锋芒初露的年轻生物学家认为基因驱动的伦理比实验更重要。  10岁时,一次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旅行激发了Kevin Esvelt对摆弄演化的兴趣。面对曾经启发了达尔文的鬣蜥、鸟儿和种种多样性,Esvelt为之叹服,并立志认识(并改进)演化。“我希望更具体地了解这些生物是如何诞生的,”他说。“而且,坦白地说,我希望能带来属于我自己的见解。”  现在,Esvelt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生物学家。作为基因驱动这项富有争议的技术的先驱之一,在MIT媒体实验室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不到一年后,他就已经崭露头角。他的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来绕过演化,强制基因在种群中快速散播。该技术可用于消灭蚊媒疾病(比如疟疾)或根除入侵物种,但也可能引发意外的生态链反应,或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2013年,Esvelt在研究Cas9酶时突然产生了CRISPR基因驱动的想法。“那是让我欣喜若狂的一天:这将让人类完全摆脱疟疾,”Esvelt说。“然后我又想到,‘等等。’”  顺着这个思路,Esvelt一直努力确保在实验前先解决伦理问题。2014年,他首先敲响警钟,呼吁就基因驱动展开公众讨论,此时他甚至还未证明CRISPR–Cas9基因驱动有效 (K. A. Oye et al. Science 345, 626–628 (2014) K. M. Esvelt et al. eLife 3, e03401 2014) 。自那之后,Esvelt与同事已经展示了如何将基因驱动技术变得更加安全,以及如何逆转其影响(J. E. DiCarl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3, 1250–1255 2015)。  今年,他的主张终于开花结果。全球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已经就该技术展开了讨论,美国国家学院发布了一份报告,敦促继续推进基因驱动研究,但保持审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研究基因驱动的Omar Akbari认为,Esvelt的努力在恰当的时机吸引了公众对这项新生技术的注意,也吸引了研究资金。“我认为这要归功于Kevin,”Akbari说。“对于科学家而言,能做到他所做的并非易事。”  古伊勒姆安格拉达-埃斯库德  GUILLEM ANGLADA-ESCUDE  行星猎手  原文作者:Alexandra Witze  一位天文学家发现了已知最近的系外行星。  今年年初,当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外星世界存在的证据时,Guillem Anglada-Escudé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几乎可以肯定,有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绕半人马座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运行。比邻星是距太阳最近的恒星,二者之间的距离仅1.3秒差距(4.2光年)。  Anglada是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一位天文学家,对他而言,这个发现与其说使他感到震惊,倒不如说让他如释重负。他和同事一直在拼命工作,试图在行星搜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发现比邻星证明了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做到了,”他说。  发现已知距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不禁要问,在我们的宇宙近邻之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天文学家能否发现它们。  起初,正是这样的问题让Anglada加入了行星搜寻的行列。Anglada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长大,他与天文学的渊源始于为欧洲空间局的盖亚任务(绘制包含10亿颗恒星的三维星图)做数据模拟。之后,他将自己的数据处理技术用在了寻找系外行星上。他开发出了一种方法,从全球首个地面行星搜寻设备——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西拉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微弱的行星信号。  “Guillem天赋异禀,能在别人囿于细节时纵观全局,”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天文学家,Anglada的合作者Mikko Tuomi说。  但Anglada很快陷入了学术争论中,与其他研究者争夺一颗绕恒星Gliese 667C运行、体积大于地球但小于海王星的行星的发现人资格。“我原本可以退出研究领域,做些其它事情,”他说。“但我决定全力从事研究。”  他一头扎进了HARPS数据中,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论文,讨论他在数据背景噪声中发现的行星信号。之后,仿佛是为了反击秘密和竞争,Anglada开始公开寻找绕比邻星运行的行星。  他建立了一支团队,获得了HARPS和其它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后者可以用来检查行星存在的潜在证据是否是由恒星活动引起的,因为它们与行星信号很类似(许多声称发现系外行星的研究都存在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他们获得的几乎所有详细信息都发布在了外联网站和社交媒体帐号上。如此透明“完全没有危险”,Anglada说。“我们觉得没有其他人会做这件事。”  他们用几天时间证实了行星的存在
  • 重磅!央视公布2021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日发布2021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包括:1,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新纪录2021年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2,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16日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点火升空,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入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来。3,“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着陆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4,中国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在全球首次发表5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发表的《两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对成人新冠肺炎感染的保护效力评价》。这是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也是中国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首次发表。5,中国首次实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吗?对这个貌似天方夜谭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给出肯定和详细的答案。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6,我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祖冲之号”问世继“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发布后,我国首个可操纵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体系“祖冲之号”问世。该成果将为促进中国在超导量子系统上实现量子优越性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后续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通用量子计算的研发提供支持。7,“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6月25日, “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从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迈进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各环节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8,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宇宙中能量最高光子5月1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公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记录到1.4PeV电子伏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有助于进一步解开宇宙线的奥秘。9,“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围绕这些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10,“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段在10月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标志着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正式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段。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包括:1,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昆明宣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10月13日通过《昆明宣言》。《宣言》承诺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优化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2,人工智能算法“阿尔法折叠”实现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精准预测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研发的“阿尔法折叠2”系统(AlphaFold2),实现了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突破。如今,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精度上,超越了“阿尔法折叠2”。3,科学家联合公布史上最详细的三维宇宙图以探测宇宙加速膨胀机理为目的的暗能量巡天(DES)项目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等期刊网站在线发表了一张三维宇宙地图可以提供宇宙历史的最详细的记录。2013~2019年间,DES团队利用位于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维克托M布兰科望远镜调查了南天球1/4的天空,其曝光范围包括3亿个星系。这项在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对南天球星空的调查,重建了质量是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传播的。4,中俄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在南京召开。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乌里奇奇致辞并代表俄中双方发布《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5,“中国天眼”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本次征集项目的评审结果将于2021年7月20日对外公布,观测时间将从2021年8月1日开始。6,美国“毅力号”成功降落火星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下午3点55分,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随后公布了“毅力号”降落在火星上的杰泽罗陨石坑的第一张照片。据悉,“毅力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22亿美元打造的最新火星探测器,而此次它在火星将首次进行挖土返回作业,但返回时间却定在6年之后。7,中国新冠抗体药物JS016安全有效性获世界认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称,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新药JS016已完成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Ⅲ期临床试验。8,中国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1月7日,我国科研团队宣布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9,德国科学家研发出迄今最小的生物超级电容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利弗施密特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研发出迄今为止最小的生物超级电容器,这种生物相容性储能系统为下一代生物医学的血管内植入物和微型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开辟了可能性。10,中外科学家对首个恒星级黑洞做出精准预测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三个科研团队分别对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X1(Cygnus X-1)的距离、质量、自旋及其演化作出最为精确的测量和限制,发现该X射线黑洞双星系统包含一个21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自转速度极接近光速。这是科学家迄今发现并确认的唯一一个黑洞质量超过20倍太阳质量、且自转如此之快的X射线双星系统。参考资料:https://news.cctv.com/2021/12/20/ARTI1EdwdegVKLqd8AUhZqWa211220.shtm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