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材料形态

仪器信息网生物材料形态专题为您整合生物材料形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材料形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材料形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材料形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材料形态话题讨论。

生物材料形态相关的论坛

  • 扫描电镜的生物材料样品制备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比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简单,不需要包埋和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保持完好的组织和细胞形态;③充分暴露要观察的部位;③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二次电子产额;④保持充分干燥的状态。  某些含水量低且不易变形的生物材料,可以不经固定和干燥而在较低加速电压下直接观察,如动物毛发、昆虫、植物种子、花粉等,但图象质量差,而且观察和拍摄照片时须尽可能迅速。对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则应首先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固定、脱水和干燥,然后喷镀碳与金属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  化学方法制备样品  化学方法制备样品的程序通常是:清洗→化学固定→干燥→喷镀金属。  1、清洗:某些生物材料表面常附血液、细胞碎片、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细菌、淋巴液及粘液等异物,掩盖着要观察的部位,因而,需要在固定之前用生理盐水或等渗缓冲液等把附着物清洗干净。亦可用5%碳酸钠冲洗或酶消化法去除这些异物。  2、固定:通常采用醛类(主要是戊二醛和多聚甲醛)与四氧化锇双固定,也可用四氧化锇单固定。四氧化锇固定不仅可良好地保存组织细胞结构,而且能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提高扫描电子显微图象的质量。这对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术是极端重要的。为增强这种效果,可用四氧化锇-单宁酸或是四氧化锇-珠叉二胼等反复处理材料,使其结合更多的重金属锇,这就是导电染色。  3、干燥:固定后通常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其原理是:适当选择温度和压力,使液体达到临界状态(液态和气相间界面消失),从而避免在干燥过程中由水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样品变形。对含水生物材料直接进行临界点干燥时,水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37.4℃,218帕)。通常用乙醇或丙酮等使材料脱水,再用一种中间介质,如醋酸戊酯,置换脱水剂,然后在临界点干燥器中用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氟利昂13以及一氧化二氮等置换剂置换中间介质,进行临界干燥。  4、喷镀金属:将干燥的样品用导电性好的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粘在金属样品台上,然后放在真空蒸发器中喷镀一层50~300埃厚的金属膜,以提高样品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改善图象质量,并且防止样品受热和辐射损伤。如果采用离子溅射镀膜机喷镀金属,可获得均匀的细颗粒薄金属镀层,提高扫描电子图象的质量。  冷冻方法制备样品  低温扫描电子显微术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包括生物样品的冷冻固定、冷冻干燥、冷冻割断和冷冻含水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术等。  1、冷冻固定:将生物材料投入低温的致冷剂中,如液氦、液氮、液体氟利昂及丙烷等。快速冷冻可使生物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接近于生活状态。被冷冻固定的生物样品,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转移到具有低温样品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直接观察无需进一步处理或仅在冷冻样品表面喷镀一薄层金属。这种方法不仅快速简便,而且可以排除由于干燥法造成收缩的假象,特别适合于研究含水量很高的生物材料。  2、冷冻干燥:生物样品经冷冻固定后,其中的水分冻结成冰,表面张力消失;再将冷冻样品放于真空中,使冰渐渐升华为水蒸气。这样获得的干燥样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表面张力造成的形态改变。

  • 改性固体材料表面的磷酸根形态分析?拉曼可以吗?

    改性固体材料表面的磷酸根形态分析?拉曼可以吗?是碳铁改性材料,吸附了水里面的磷酸根磷酸都应该在表面的,和材料表面官能团形成了不同的物质,有可能以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磷酸根形式存在。各位大侠有什么高招吗?帮帮忙[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2.gif[/img]

  • 【第三届原创参赛】我的一次土壤中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分离、记数及形态特征比较

    【第三届原创参赛】我的一次土壤中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分离、记数及形态特征比较

    [color=#d801e5][b][color=#000000] [/color][color=#ff483f][size=2]维权声明:本文为lily002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size][/color][/b] 大家好,小人再次与大家见面啦!!在刚刚结束的原创大赛7月比赛中我分享了自己的一次实验分析方法[/color] ([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729/2690956/index.shtml[/url]),[color=#d801e5]也受到了大家的鼓舞!!得到了版主的加分奖励,而且我注意到还在咱们论坛的首页分享了一段时间!!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同时也极大的鼓舞了我!!于是——我又来参赛了![/color][color=#d40a00] 看到本次大赛可以奖品许愿,这样太好了,资源一点也不浪费啊!!这个月我就许愿:如果能够获奖,我希望得到一个电动牙刷嘿嘿!!!价值多少嘛就看获奖的等级啦!不过俺希望是高一点,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声波电动牙刷啦!![img=40,40]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11.gif[/img][/color][color=#d40a00] [color=#c001cb]这次的内容是我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做的一次小的分离与分析,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所以就不是那么的严格啦!!不过所有试验方法是参考多篇文献后最终确定的,虽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是也费了很大的心血和时间,请大家轻拍!!多多建议!![/color][/color]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土壤中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且种类多,多数是异养菌。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多存在于偏碱性的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属、诺卡菌属和小单孢菌属等。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些对农业有害。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氨散失到大气中,降低土壤肥力。但多数是对农业有益的。1.一些异养的微生物,如某些腐生细菌,把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分解,然后再重新合成,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2.有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成为自身的蛋白质,当这些细菌死亡和分解后,其氮素即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使土壤中积累很多氮素。3.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在土壤温度高、水分适当、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分解,释放出其中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硝化细菌能把有机肥料分解产生的氨转变为对植物有效的硝酸盐类。4.土壤中的真菌有许多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真菌菌丝的积累,能使土壤的物理结构得到改善。放线菌能产生抗生素。总之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采样、选择性培养、平板菌落计数(即活菌计数)、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等方法,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并通过革兰氏染色等实验观察方法对微生物个体形态等进行培养与观察,以及制片染色技术等。结果发现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极为丰富,除含有霉菌,细菌,放线菌之外还分离出固氮菌的菌种。通过比较对微生物形态等有所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土样:以无菌方式采于学校附近农田,置于无菌容器中,待检  2.1.1培养基  营养琼脂;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查氏固体培养基;4阿须贝固体培养基;酵母膏-阿须贝固体培养基;无菌水  2.1.2染色液  革兰氏染色液;0.1%美蓝;乳酸石炭酸棉蓝液  2.2方法  2.2.1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细胞分散。静置,成为土壤悬液(10-1)。用1mL的无菌吸头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荡混匀(10-2)。然后再用同一支1mL吸头,从此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10-3),依此类推制成10-4,10-5,10-6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23_233976_1917139_3.jpg[/img] 2.2.2制备及涂布平板  用一支1mlL无菌吸管分别从稀释度10-6、10-5和10-4的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菌液于已备好的2.1.2.1平板、2.1.2.2平板、2.1.2.3平板、2.1.2.4平板及2.1.2.5(分离自生固氮菌)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涂布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分别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可转动皿底一定角度,继续涂布,直至均匀。每个浓度做3个平板。  2.2.3培养  将平板倒置于温箱中培养,培养温度及时间如下:  培养基2.1.2.1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2~3天 培养基2.1.2.2平板倒置于28℃培养箱5~7天 培养基2.1.2.3平板倒置于28℃培养箱3~5天 培养基2.1.2.5平板倒置于28℃培养箱2~4天。统计每个平板长出的平均菌落数。根据下面菌落计数方法,算出每克土壤中的细菌含量。  2.2.4菌落计数 培养结束后,根据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平板上统计相关类群的微生物菌落,即培养基2.1.2.1统计细菌的菌落 培养基2.1.2.2统计放线菌的菌落 培养基2.1.2.3统计霉菌的菌落,培养基2.1.2.5统计固氮菌的菌落。由下式计算每克土壤中含相关微生物的数量:[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27_233979_1917139_3.jpg[/img]  2.2.5挑单菌落 从不同的培养基平板上,选取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各三个菌落分别转接到相应的培养基斜面中,编号标记,分别置培养箱培养,备用  2.2.6自生固氮菌的影印培养 选择两个菌落分布较均匀的培养基2.1.2.5平板,用无菌影印工具将其上的菌落分别影印到两个培养基2.1.2.4平板上,28℃培养1~2天  2.2.7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形态观察 对从2.2.6中选出的细菌分别做革兰氏染色,观察记录三株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和个体形态  2.2.8放线菌的插片培养和形态观察 对从2.2.6中选出的放线菌分别做插片培养,培养后观察记录三种放线菌的菌丝形态  2.2.9霉菌的点植培养和形态观察 对从2.2.6中选出的霉菌分别做点植培养,培养后观察记录三种霉菌的菌丝和产无性孢子的子实体的形态  2.2.10空气及皮肤或物品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制备培养基2.1.2.1平板三个并标记,其中一个打开培养皿盖,置于实验台上15分钟后,盖好皿盖,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 其他两个平板分别检测皮肤表面和纸币上的微生物,分别用手指和纸币在平板上涂抹 三个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培养  3.结果  3.1土壤样品中细菌、放线菌、霉菌的数量见表1[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38_233991_1917139_3.jpg[/img]  3.2土样中自生固氮菌的菌落数见表2 (菌落数/平板)[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39_233992_1917139_3.jpg[/img]  3.3分离的三株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及形态见表3[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40_233993_1917139_3.jpg[/img][color=#d40a00] 注意啦~~~重磅出击!本人亲自手绘图哦~~~限量版本哦!![/color]  3.4分离的放线菌的形态见图1  3.5分离的霉菌的形态见图2[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42_233994_1917139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1542_233995_1917139_3.jpg[/img]  [color=#d40a00]3.6空气及皮肤或物品表面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纯属自我了解)[/color]  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作如下实验:(1)未洗过的手指头在平板上涂抹 (2)用肥皂洗“净”的湿手指头(不要用手巾擦)在平板上涂抹 (3)用你正在使用的手巾或旧钱币轻轻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上来回拖动2~3次。置30℃的培养箱培养48h观察结果。  通过培养观察可以发现未洗过的手指涂过的平板上生长有许多霉菌以及细菌的菌落,而用肥皂洗“净”的湿手指头涂过的平板上几乎没有菌落长出,用旧钱币涂过的平板上则有大量霉菌与细菌菌落,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当中细菌等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请教生物材料DSC问题

    来到仪器信息网,我太高兴了!!很高兴认识各位大侠,我有问题想请教各位高手!!生物材料,像是贝壳和骨头之类的,里面既有晶体又有高分子材料(蛋白质),98%以上都是晶体,其余为蛋白质,为什么DSC测出来的粉末和块体会有差别呢?而且块体有相变峰,粉末没有相变峰,请教各位大侠,其中的原因!!同一样品每次的重复性特不好,请教原因!!!我很着急,盼各位大侠回复,谢谢了!!

  • 多材料三明治结构生物3D打印

    生物3D打印作为前沿科技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生物医疗领域内产生了许多应用创新。多材料生物3D打印能够构建包含多种材料与细胞的异质结构,更好的模拟天然组织或器官,逐步成为生物3D打印的发展趋势,但相关实验却操

  • 来第二届“生物医用材料”主题网络研讨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共讨生物医用材料常用表征技术

    [align=left][color=#ff0000][b][size=16px][size=18px][b]第二届“生物医用材料”主题网络研讨会盛大开幕[/b][/size][/size][/b][/color][/align][align=left][b]举行时间:[color=#ff0000]2019[/color]年[color=#ff0000]12[/color]月[color=#ff0000]27[/color]日[color=#ff0000] 下午14点[/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990000]嘉宾:[/color][/b][/align][align=left][b]只金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b][/align][align=left][b]王怀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b][/align][align=left][b]秦蒙(北京化工大学)[/b][/align][align=left][b]黄达(福州大学)[/b][/align][align=left][b]黄潇楠(首都师范大学)[/b][/align]生物医用材料是现代医学的两大支柱--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基础,而材料表征和生物相容性评价是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始终贯穿的主题。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19年12月27日组织举办第二届“生物医用材料”网络研讨会,邀请该领域专家,围绕生物医用材料常用的表征技术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带来精彩报告,为生物医用材料工作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线上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及应用水平。[align=left][color=#333333]戳链接[/color][size=24px][color=#ff0000][b]免费[/b][/color][/size][color=#333333]报名~[/color][/align][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medicalmaterial/[/url]

  • 生物医用材料检测——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家,6月23日线上直播!

    生物医用材料检测——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家,6月23日线上直播!

    [align=center][size=24px][color=#ff0000][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material20220623/][img=生物医用材料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101018363430_6450_3295121_3.jpg!w690x151.jpg[/img][/url][/color][/size][/align][size=24px][color=#ff0000]生物医用材料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color][/size]时间:6月23日 9:00[size=16px][color=#333333]1、常津([color=#333333]天津大学生科院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所 所长/教授[/color])[/color][/size][size=16px][color=#333333]:[/color][/size]纳米生物技术在若干重大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2、[color=#333333][size=16px][color=#333333]宁辉(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总监):[/color][/size][/colo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表征3、[color=#333333]袁暾([color=#333333][back=#f2f2f2]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 研究员[/back][/color]):[/color][color=#333333]以分子标志谱进行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血小板相关功能评价[font=&][color=#333333]戳链接[/color][/font][font=&][size=24px][b]免费[/b][/size][/font][font=&][color=#333333]报名~[/color][/font][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material20220623/[/url][/color]

  • 【求助】生物材料的前处理方法

    最近在写综述。关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法的生物材料前处理的方法的探讨。 各位如果有相关资料提供一下资料帮忙一下。 万分感谢!Email:grdhwy@163.com

  • 【分享】微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本公司食品实验室在CNAS评审时,提出一个不合格项,没有专门微生物安全培训,现上传培训材料共享。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5846]微生物安全[/url]

  • 美国一流大学的视频课程——生物&材料

    真正的大学应该学什么?美国一流大学的视频课程大学扩招了,大量专业供远大于求,身边毕业即将失业的例子屡见不鲜;学费涨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花钱学不到真东西;宝贵的四年迷失在了各种证书间,却忽略了大学里真正应该追寻的是什么。大学教育改革之声不绝于耳,却始终不见效果。不想自己成为又一改革的牺牲品,就只能靠自己来把握自己的未来……******************************************************************************#材料科学及工程#Atomistic Computer Modeling of Materials (材料的原子计算机建模)Structural Aspects of Biomaterials (生物工程材料的特性分析)Synchrotron Radiation for Materials Science(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的应用)Symmetry, Structure, and Tensor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及拉伸性能)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固态化学导论)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材料科学基础)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材料的机械性能)Fracture of Materials (材料的断裂)Atomic Pictur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Metals(金属塑性变形的原子图像)『New』Supramolecular an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超分子化学及纳米结构材料)『New』Fundamental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原子力显微镜基础)『New』#生物#[url=http://www.m-e-e-t

  • 过程工程所高性能无酶生物传感复合材料的绿色合成获进展

    可用于生物传感的材料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响应灵敏;很好的稳定性;比较大的检测范围以及较低检测限;对被检测物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过氧化氢不仅是一类含活性氧物质,也是生物体内许多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胆固醇氧化酶、尿酸、醇氧化酶、半乳糖氧化酶、肌氨酸氧化酶、L-氨基酸氧化酶等)氧化后的副产物,因此发展一种有效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显得十分重要。在生物传感器中,无酶的生物传感价格低廉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因此制备一种同时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的无酶生物传感器具有重大的意义。 考虑到石墨烯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能及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超敏生物传感器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另外,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电学、光学、磁学性质及催化活性,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材料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绿色光电催化剂杂多酸(12O40][sup]3-[/sup] (PW12))同时作为还原剂、包覆剂与桥接剂,制备石墨烯上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三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们作为过氧化氢无酶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研究团队最近曾首次报道过采用PW12同时作为还原剂、包覆剂与桥接剂制备碳纳米管上修饰贵金属纳米粒子的三元复合材料,并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光电催化活性([i]J. Mater. Chem.[/i] 2011, 21, 2282;[i]Carbon[/i] 2011, 49, 1906;[i]J. Mater. Chem.[/i] 2011, 21, 14917)。最新研究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金纳米粒子、杂多酸与石墨烯的三元杂合材料。通过调节杂多酸与金属离子的浓度,可以制备石墨烯上不同金负载率的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分析发现,石墨烯表面附着的金纳米粒子分散均匀并且颗粒大小很均一。XRD、XPS与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团队制备出了相应的三元杂合材料。 本反应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避免了有机模板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能有效的增强材料的导电性与电催化活性。研究发现,此三元材料对过氧化氢的无酶生物传感检测限达到1.33×10[sup]-6[/sup] M,线性检测范围为 5.0×10[sup]-6[/sup]-1.8×10[sup]-2[/sup] M,同时满足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是目前报道的含金的过氧化氢无酶生物传感器中最好的材料。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此材料的优异催化性能主要来源于金纳米粒子与石墨烯的协同作用。 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百人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1146,51002155)的资助。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i]Small[/i](2012, 8, 1398-1406)上,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url=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1102298/abstract]论文链接[/url][img]http://www.cas.cn/ky/kyjz/201207/W020120713382999033734.jpg[/img]复合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align=center][img]http://www.cas.cn/ky/kyjz/201207/W020120713382999042954.jpg[/img][/align][align=center] (a)复合材料的TEM形貌;(b)复合材料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align]

  • 【分享】国内生物材料证书

    国内生物材料证书,和大家分享。[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5554]冻干人尿标准物质证书[/url]

  • 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品包装对包装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药品包装应能保证药品在生产、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并便于临床使用。本章所述的药品包装是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内包装,这些包装材料和容器,简称药包材。药包材的微生物污染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可引起药品发霉、腐败,从而造成药品变质失效,特别是含有营养成分的药物制剂更易遭受污染、霉变,若温度适宜,空气中湿度又较高,则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对微生物污染的监控是药包材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一、分类 常用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按材质成分可分为:塑料、玻璃、橡胶、金属及上述成分的组合材料。按包装的形状划分可分为:①容器,如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等。②片、膜、袋,如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和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等。③塞,如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④盖,如口服液瓶撕拉铝盖。⑤辅助用途。二、检验量 检验量是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量(瓶、支或cm2)。膜、袋、铝箔、复合硬片等的检验量为100cm2;软膏管、铝塑封口垫片检验量为10支(片)。三、微生物限度检查1.滴眼剂瓶(1),取数个试瓶,加入1/2标示容量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盖旋紧,振摇1min,提取液进行薄膜过滤,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2),标准:细菌数:每瓶不得过100个霉菌、酵母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2液体药用瓶(1),取数个试瓶,加入1/2标示容量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盖旋紧,振摇1min,提取液进行薄膜过滤,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2),标准 项目 口服液体药用瓶 外用液体药用瓶 细菌数个/瓶 ≦1000 ≦100 霉菌、酵母菌个/瓶 ≦100 ≦100 大肠埃希菌 不得检出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不得检出 铜绿假单胞菌 — — 不得检出 3口服固体药用瓶(1),取数个试瓶,加入1/2标示容量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盖旋紧,振摇1min,提取液进行薄膜过滤,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2),标准:细菌数:每瓶不得过1000个霉菌、酵母菌:每瓶不得过100个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4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铝箔、复合硬片(1)取试样用开孔面积20cm2的消毒过无菌的金属模板压在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氯化钠注射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c

  • 【原创】观察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时铜网支持膜的选择(新手篇)

    【原创】观察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时铜网支持膜的选择(新手篇)

    第一次选购或使用碳支持膜的朋友,往往不知道选用哪种目数的铜网支持膜合适。通常情况下,做纳米材料的朋友,选用300目(T10023)或400目(T10024)铜网碳支持膜较适宜;做生物材料(切片样品)的朋友,选用200目(T10022)或150目铜网碳支持膜较适宜。 如果做纳米材料(100nm以下),而且要看高分辨像,最好选择微栅膜(T11012);如果做纳米材料(10nm以下),样品分散性很好,最好选用超薄碳支持膜(T11032)。但前提是要用高分辨电镜(200kV以上)。如果你使用的是100kV的电镜,那么,你不必要使用微栅膜。[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201136_225936_1642908_3.jpg[/img]

  • 【求助】请教MDSC测量生物材料的热容问题

    各位专家,我是一名在校学生,急着毕业,但是老师要求测量的生物材料的热容,我们学校测量出来的结果不是很好,我想在校外测量,用MDSC直接测量出来,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能好点呢?不知道哪位那有MDSC仪器,能否帮忙测量一下?很急,谢谢各位

  • 【资料】-色谱联用技术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超痕量元素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摘 要:随着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如光谱技术AES ,AFS) 和质谱等已不能满足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超痕量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以色谱联用技术为代表的元素形态分析测试技术(如:液相色谱- 原子光谱联用、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等) 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扼要的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超痕量元素砷、硒、汞形态分析的色谱联用技术研究进展,并侧重于样品前处理方法、痕量或超痕量元素的形态分析技术。[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1681]色谱联用技术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超痕量元素形态分析研究进展[/url]

  • 从材料电镜转向生物电镜领域,你愿意吗?

    “不过在中国,好在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材料电镜非常强,培养的人才已趋于饱和。材料电镜领域的学生他们虽然不懂生物学,但是有着非常强的电镜技术背景,如果他们当中有人愿意转向生物学应用方向,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说今后5-10年电镜实验室培养的学生都不愁找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冷冻电镜的研究,推动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程亦凡说道。 这是2014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召开期间,程亦凡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透漏的信息。那目前电镜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它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到底有多热呢?请参考: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730/137799.shtml

  • 技术生物所在青霉素形态代谢工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郑之明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承担的国家863课题围绕“形态基因-代谢活性-产率”的研究思路,将RNA干扰技术与形态代谢工程相结合,在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是工业上用于发酵生产青霉素的重要真菌。作为丝状真菌,产黄青霉一般是通过菌丝延伸和分枝进行生长,但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了解。 菌丝形态差异直接影响青霉素发酵效价,这已成为工业上的共识。几丁质作为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决定顶端生长、分枝以及细胞壁分化等形态变化的相关过程中居核心地位。技术生物所项目组采用调控几丁质合成酶表达量、细胞壁几丁质含量、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形态,实现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的技术途径。 在郑之明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刘会将III类几丁质合成酶CHS4基因选为目的基因,构建干扰载体以研究chs4的基因功能。反转录PCR结果显示,各转化株中,chs4基因沉默的程度有所不同。摇瓶发酵发现,突变株与原始菌形态差异明显,其生长缓慢,菌丝短、分支多,所有转化株的孢子产生率相对于原始菌都有明显下降,这暗示着chs4在孢子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放大发酵发现,大多数突变株菌丝生长较原始菌短小,膨胀、分支数增加,进入发酵后期,菌丝发生缠绕形成菌丝团甚至菌丝球。在一定范围内,青霉素产量与菌丝团紧密度呈正相关,与chs4表达量呈负相关,其中,干扰突变株PcRNAi2-1青霉素产量比原始菌提高41%。研究人员由此推断,chs4基因沉默影响了产黄青霉形态,使菌丝体发生短小、膨胀、分支增加等变化,而此种形态更有利于菌丝聚集成菌球,进一步降低了发酵液粘度,有利于物质传递,提高青霉素产量。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及Biotechnology Letters。文章评审人认为通过chs4影响菌丝体形态,尤其是分支数增加,是获得青霉素高产突变菌株一种有效、实用的研究思路。 论文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253-012-4581-3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529-012-1099-9http://www.cas.cn/ky/kyjz/201301/W020130105533542340753.jpg沉默突变株发酵过程形态与产率变化

  • 【网络会议】:11月27日 10:00 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

    【网络会议】:11月27日 10:00 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

    【网络会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讲座时间】:2015年11月27日 10:00【主讲人】:魏岳腾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后免试进入该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用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并于2011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在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从事纳米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2013年3月加入Bruker纳米表面仪器部担任应用科学家。【会议介绍】随着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不断融合,人造和天然生物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组关注。今年创刊的同名国际期刊(Biotribology)也显示了该新兴领域研究的重要性。该领域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方面是仿照天然生物材料,设计和制备新型生物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有材料进行改造,增强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由于生物摩擦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常规研究手段有局限性。因此布鲁克的表面分析部提供了生物摩擦学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多尺度的研究,为科研工作者快速进入该领域提供支持。本报告通过若干典型事例,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特点,阐述了布鲁克的分析仪器在该领域的应用。-------------------------------------------------------------------------------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通过审核后即可参会。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7日 9: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57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37919673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42911235201_01_2507958_3.jpg

  • 生物材料作为治疗内植物相关性感染的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序号】:9【作者】: 梅家威张贤祚朱晨【题名】:生物材料作为治疗内植物相关性感染的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期刊】: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年、卷、期、起止页码】:2021,18(05)【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SWGK202105018&uniplatform=NZKPT&v=-95-noIkkV0Vw5tI37v7Ep-TwMNRKf2kW4lx_pslSNeGOH5O9k7UQo4Iz0iH1pI9

  • 基于甲壳素新材料的构建及生物医用评价

    【序号】:5【作者】: 黄瑶【题名】:基于甲壳素新材料的构建及生物医用评价【期刊】:武汉大学【年、卷、期、起止页码】:2016【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LAST2017&filename=1016124142.nh&uniplatform=NZKPT&v=1YQs-pSz49j41nPtAtIA6bkUA0WzDKdW2La6bYnrSCFLdcYNa6FKZDSx6g2HlD0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