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全球工程前沿

仪器信息网全球工程前沿专题为您整合全球工程前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全球工程前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全球工程前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全球工程前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全球工程前沿话题讨论。

全球工程前沿相关的资讯

  • 中国工程院等发布《全球工程前沿2018》报告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2月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科睿唯安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全球工程前沿2018》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出席会议并致辞。李晓红表示,为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2017年起,工程院启动了全球工程前沿研究,希望搭建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吸引工程科技领域广大院士专家以及数据分析专家,集中双方优势,研判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引领学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抓住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睿唯安全球首席商务官Robert Lemmond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致辞,他表示:“作为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深感荣幸能参与完成《全球工程前沿2018》报告。该报告结合了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力量和科睿唯安在科研、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高质量数据,旨在为工程科学领域提供高瞻远瞩的洞见。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科研与研发中心,是全球创新的核心动力。我们诚挚希望继续携手中国工程院,为中国的发展创新贡献力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解读《全球工程前沿2018》报告说,“全球工程前沿研究在以数据为支撑、专家为核心的原则下,确定了数据与专家多轮交换、迭代决策的研究方法,实践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深度融合,共遴选获得2018年度94个工程研究前沿和96个工程开发前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他称,在定量分析上,研究依托科睿唯安基于共被引聚类方法获取了9个领域702个文献聚类主题和9个领域53个专业学科组的专利地图。在定性分析上,9个领域分别在数据源确定之前和数据挖掘之后两次征集专家提名前沿,以期对定量分析查漏补缺。各领域专家经过多轮研讨以及问卷调查,最终遴选出2018年度本领域10个左右工程研究前沿和10个左右工程开发前沿,并从中选出3个工程研究前沿和3个工程开发前沿进行重点解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焦点到前沿,我们经过了数据分析、专家交互、专家研判、前沿解读的改进。最终,希望通过前沿的发布,帮助我们识别工程科技关键技术、研判工程科技趋势、优化科技布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钱旭红总结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全球工程前沿研究周期只有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尽管如此,全球工程前沿研究稳扎稳打,在探索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灵活动态的研究路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会上,中国工程院及欧亚科学院李德毅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彭先觉院士、同济大学陈以一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国家肺癌质控中心主任吴一龙教授分别对报告遴选的若干重点工程前沿做了生动的解读。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以及来自相关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全球工程前沿2018》报告聚焦工程科技领域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对工程科技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主要研究和技术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自2017年组织开展全球工程前沿研究以来,尝试在宏观战略层面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深度结合,促进文献数据分析专家与领域技术专家深度交互,既关注工程科技的研究动向,也关注工程科技的开发趋势。工程前沿研究规模庞大,先后动员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上百家机构以及上千名科技工作者,以后将每年发布一次报告。 /p
  • 那些入选《全球工程前沿2020》的先进仪器技术
    p   12月1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报告在京发布。中国工程院自2017年起联合科睿唯安、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展全球工程前沿研究,既关注工程科技的研究动向,也关注工程科技的开发趋势。报告每年发布一次。报告围绕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遴选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项和工程开发前沿91项。其中涉及多尺度时空超分辨医学成像仪器,超精密三维显微原理与仪器,用于精密测量与时间计量的光梳技术,太赫兹核心器件及超高速无线应用,跨尺度、多维度、原位动态分析技术等多项先进仪器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5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d0b19325-9a60-496f-9d04-f05eeb12b245.jpg" title=" 全国工程前沿2020.webp.jpg" alt=" 全国工程前沿2020.webp.jpg" width=" 400" height=" 55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rong 9个领域前沿数量分布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16b07cb1-1548-444c-9f18-8148d320f97f.jpg" title=" 9个领域前沿数量分布.jpg" alt=" 9个领域前沿数量分布.jpg" / /p p    strong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 /strong /p p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的Top10工程研究前沿和Top10工程开发前沿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 /p p    strong 多尺度时空超分辨医学成像仪器、超精密三维显微原理与仪器 /strong 入选工程研究前沿 strong 用于精密测量与时间计量的光梳技术、太赫兹核心器件及超高速无线应用 /strong 入选工程开发前沿。 /p p    strong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领域 /strong /p p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领域中,与能源、环保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备受关注, strong 跨尺度、多维度、原位动态分析技术 /strong 入选工程开发前沿。 /p p br/ /p
  • 医工融合协同创新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5月16-18日,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在清山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命科学仪器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为大会的支持单位。大会为期1.5天,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精彩报告,吸引近30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参会。大会现场大会主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成铁、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廖希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院士、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院士、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于成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缪丽艳、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所长王强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卢潮、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李伟等专家领导莅临大会现场。吴成铁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毛伟 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本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主论坛环节,四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院士分享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张玉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尺寸为30-200nm的囊泡,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培养液中,携带脂质DNA、RNA、蛋白质等重要功能性成分,其中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方面有重要应用,如用于治疗脑损伤。但是目前干细胞外泌体用于临床还面临规模化制备的多方面问题,纯度、通量和质控是制约外泌体临床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外泌体富集方法主要包括超速离心、膜过滤等,但存在回收率低或者纯度低等问题。张院士团队合成了反向富集微球材料,利用外泌体尺寸差异实现外泌体的反向富集,效果好于传统方法。张院士还详细介绍了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包括治疗小鼠肠炎、皮肤创伤、骨缺损等。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当前智能化改造是实现我国医疗装备国产化的重大机遇,用AI技术可用来提升医疗装备性能,解决“卡脖子”难题,更优质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徐院士介绍了在这一方向上的两大探索,一是分布式微剂量CT,二是快速/超快MRI。徐院士讲到,X射线辐射是一类致癌物,新一代CT系统的核心应该是低剂量,当前的国际专家共识是:真正的低剂量成像时代尚未到来,目标是追求sub-mSv的微剂量成像。其次,分布化是新一代CT系统的发展趋势,分布式CT影像中心有多个应用场景,能够解决院际/院内自由部署、集成度高难以实现低剂量等诸多问题,让CT的商业价值、医疗价值、社会价值更大。目前徐院士团队成功研发分布式微剂量CT已经在有些医院安装,其算法效果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商业化CT系统,同时还在做小型化便携式CT系统。此外,徐院士介绍了新一代MRI的趋势,核心是解决成像速度慢的问题。徐院士最后总结了智能化带动国产化的可行性技术途径:软硬分离、数物融通、用计算换性能、个性化代替菜单式、上下游贯通、大数据与AI技术的深度使用。王振常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院士介绍了国内外结直肠癌病变筛查的情况,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193.2万,死亡93.5万,超过93%的结直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从息肉增生到癌变周期5-10年。有数据显示,CTC检出息肉灵敏度≥6mm为80%,≥10mm为88%,结直肠癌灵敏度为96%,CTC≥10mm的癌前病变及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可与肠镜媲美。美国2008年将CTC列入指南,2018年将其列入联邦医保。我国结直肠癌新发已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由于医疗资源不足、依从性低,肠镜很难用于筛查。结直肠癌缺乏有效防控体系,现有CTC技术存在检测精度低、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识别和定位等问题,急需系统创新。在此背景下,王院士团队开展了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核心创新包括三点:基础算法创新、多视角联动技术和病变识别方法创新。目前已经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下一阶段重点是降低假阳性。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算法、工科和专用系统等多方面的交叉融合。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院士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及产业化进展和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情况。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酸酯类等)的特点是性能可调、成本偏高;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等)特点为从硬塑料到柔性材料,成本可控,应用前景好;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素等)成本较低、可塑性差,需进行预处理方可塑化加工。陈院士介绍了团队己内酯合成研究进展,对这类材料的表征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性能一致。己内酯应用场景可拓展至外科医疗、手术缝合线、胶黏剂、航天阻尼、农用地膜等。陈院士还详细介绍了聚乳酸合成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聚乳酸产业市场现状:2022年全球聚乳酸总产能约63万吨,应用领域如制作吸管、3D打印等。目前,陈院士团队已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个,Ⅰ类器械注备案证24个。陈院士讲到,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发文章,更要产业化,实现应用。苏州市高新区科技招商中心主任端洪菊作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苏州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46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43万亿元,全国第二,被网友称为“地表最强地级市。”是经济强市、工业强市、产业强市。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开发建设,1992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占苏州2.5%的土地,创造出近8%的经济总量,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蝉联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里创新资源高度聚集,产业集群活力迸发,不仅有多个院所平台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力量,还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和新能源、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主论坛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论坛后,大会特别设置了“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前沿论坛”、“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5个专题论坛,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报告,其中不乏领域学术带头人,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在上述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分论坛掠影茶歇交流企业风采
  •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 第三轮通知
    为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快抢占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定于2024年5月17日—18日(5月16日报到)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召开“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大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术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报告和研讨,展示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成像、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仪器、康复治疗等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大会(2024,苏州),热忱期待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大会组委会论坛主席吴成铁 党委书记、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樊瑜波 院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论坛执行主席周连群 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特邀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振常 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张玉奎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学思 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郑海荣 院士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徐宗本 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参会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利军 南京鼓楼医院张周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丁建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 炜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于成功 南京鼓楼医院张思东 南京鼓楼医院万明习 西安交通大学张晓东 天津大学王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雅超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王文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道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 均 华南理工大学张鹏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丽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 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启飞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陈方圆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 乾 上海科技大学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常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 阳 东南大学王强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 雨 上海大学王 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 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龙 勉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陈洪敏 厦门大学田 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所陈 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 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新建 苏州大学他得安 复旦大学范怡敏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吕宏旭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季 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吕 毅 西安交通大学季敏标 复旦大学朱本鹏 华中科技大学金 晶 华东理工大学朱雪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少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融融 同济大学郑 健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庄 杰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赵凌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刘小龙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胡振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 冉 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施 俊 上海大学刘成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姚保利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 刚 厦门大学秦建忠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 宏 东南大学顾 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笑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倪大龙 上海交通大学刘润辉 华东理工大学徐 飞 南京大学刘斯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徐圣进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刘 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徐 峰 西安交通大学刘 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徐家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关柏鸥 暨南大学高长有 浙江大学米 鹏 四川大学高 阳 南京大学孙立宁 苏州大学高明远 苏州大学孙敏轩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 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李 飞 西安交通大学高 峰 天津大学李光林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郭 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 伟 苏州高新区科创局陶春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建清 南京医科大学曹国华 上海科技大学李跃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曹殿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 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 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杨西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崔崤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杨 兴 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梁兴杰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志谋 南开大学尉迟明 华中科技大学杨洪波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屠 娟 南京大学杨健 北京理工大学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杨 健 西湖大学程 茜 同济大学肖海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傅东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方刚 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谢 飞 苏州市政府吴旭翔 苏州高新区政府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吴宇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端洪菊 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吴练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熊 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富根 东南大学缪丽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勤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缪 鹏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何晖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谷陆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华丹 北京协和医院宋爱国 东南大学穆 宇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张 丽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戴亚康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会议信息会议主题: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苏州市虎丘区科技城稼先路35号)会议日期:2024年5月16-18日 5月16日注册报道 5月17日8:30-18:00大会论坛、分会报告 5月18日9:00-12:00分会报告日程安排论坛会议名称论坛安排时间5月17日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主会场四季厅8:30-12:00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14:00-18: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14:00-18: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13:30-18: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14:00-18:00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清山厅14:00-18:00光学显微技术联盟理事会(闭门会议)龙山厅20:30-21:30BMEF编委会(闭门会议)茅山厅20:30-21:305月18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9:00-12: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9:00-12: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8:30-12: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9:00-12:00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时间:2024年5月17日 8:30-12:00地点:四季厅主持人:周连群大会议程时间内容报告人主持人8:30-8:45嘉宾致辞周连群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8:45-8:55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8:55-9:05医工融合签约9:05-9:10参会人员合影9:10-9:45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45-10:20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10:20-10:30茶歇10:30-11:05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振常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11:05-11:40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1:40-12:00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端洪菊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分会场01: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 - 12:00主持人:薛华丹、张丽、崔崤峣、高欣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磁对生命医学研究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吕毅西安交通大学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AI在医工交叉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李跃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4:40-15:00胰腺影像领域的潜在科研问题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15:00-15:20内镜引导手术导航研究与应用杨健北京理工大学15:20-15:40任务驱动的智能X射线成像算法及应用陈阳东南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超声跨尺度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万明习西安交通大学张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6:20-16:40多模态超声-光声骨成像方法及仪器他得安复旦大学16:40-17:00光纤光声显微成像徐飞南京大学14:40-15:00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及产业化尉迟明华中科技大学15:00-15:20
  • 全日程!“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研讨会即将召开
    生物制造将生物体作为细胞工厂,以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将生物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可再生资源)原料转化为生物产品,相较于传统制造具有绿色、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能源、食品等重要工业制造领域。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制造作为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颠覆性技术,正在成为重塑未来经济形态的决定性力量。生物制造有望占全球制造业1/3,达到30万亿美元市场,未来10-20年间生物技术将为全球每年带来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但目前仅有小于6%化学品真正实现了生物制造(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微生物细胞调控规律以及发酵过程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对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分析挖掘不充分,这极大地限制了整个生物制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生物制造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工程通过精确调控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优化生物合成过程,极大地提升了目标产物的产量和纯度;而微生物发酵工程则利用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在控制条件下进行高效转化,生产出各种有价值的生物产品。这两大工程技术的结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134个现代微生物制造的工业化案例,其主要发酵产品产值约为140多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微生物发酵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8354.2亿美元,在药物、食品、化工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前沿学术、技术进展,及在生物制造产业中的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28日举办“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点击报名《《《报告嘉宾:发酵工程篇邢新会报告题目:《合成生物学表型测试生物反应器及其装备化研究进展》邢新会,1992年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加入化工系,工作至2022年8月。2019年6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长聘教授、执行工作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工、高通量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合成生物技术、酶工程、循证健康工程、糖类药物及天然活性肽创制等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多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20余项专利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参与制定5项生物育种国家标准。担任十余种国内外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近年获得5项省部级和国际级奖励或荣誉。报名参会庄英萍报告题目:《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庄英萍,女,研究员,博导。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863”生物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长期从事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曾承担“973”课题等项目,目前在研“绿色生物制造”重点研发“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项目,在智能生物制造方面,从过程传感、数据科学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在20余个企业应用推广。报名参会方柏山报告题目:《微生物发酵过程智能调控与代谢通量分析》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市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先后于1982年1月和2000年9月获得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91~1993年留学斯图加特大学、2000~2001年留学德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12月作为高级研究员访问了华盛顿大学;曾任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化工学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微生态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化工学会监事长、福建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教育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等称号。以通讯作者身份于Nat Catal,AIChE J、Biotechnol. Bioe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独著《生物技术过程模型化与控制》等多部。报名参会江会锋报告题目:《DNA生物合成技术及应用》从事新酶改造设计研究,通过自然元件解析和人工元件构建,创建了紫杉烯等天然产物异源合成细胞工厂,搭建了Kb级DNA生物合成仪,实现了CO2从头合成人工淀粉路线,已在Science、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Catalysis、PLoS Biology、Green Chemistry、ACS Synthetic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曾获2018年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2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202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报名参会田平芳报告题目:《基于碱基编辑改造微生物代谢途径》田平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自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访问学者,美国佐治亚大学(UGA)高级研究学者;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其他省市和企业课题10多项,参与课题多项;发表SCI和核心刊物文章150多篇,授权专利16项;开展基因组编辑及3-羟基丙酸、1,3-丙二醇、吡咯喹啉醌、阿克拉霉素等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研究;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多名;研发的生物农药已在全国范围推广;担任Nature Comm, Metab Eng, Appl Envir Microbiol, Biotechnol Adv, ApplMicrob Biotechnol等30多个SCI刊物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报名参会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icrobialfermentation240628
  • “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研讨会圆满结束!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6月28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会议成功召开。北京化工大学田平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庄英萍教授、厦门大学方柏山教授、江南大学罗玮教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员、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在线分享了微生物发酵及代谢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进展。会议共吸引了超千位行业相关从业者观看,众多网友就专业问题与专家展开线上讨论,评论区互动频繁、氛围热烈、好评如潮。01 庄英萍02 方柏山 03 江会锋04 邢新会报告期间部分Q&A合集汇总(仅限文字答疑部分)Q1:目前生物发酵,细胞类发酵,固定床发酵,哪种在未来更加适合生物制药工厂呢?庄英萍:不同的细胞培养方式可以生成不同的产品,成本最低的是固体发酵,但它的效率往往不太高;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发酵,目前微生物发酵用在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细胞培养成本最高,操作也复杂,但可以生成抗体、疫苗等高附加值的产品。Q2:离线检测的话,设备价格?庄英萍:离线检测就是用HPLC,不同品牌,不同价格。而且它的数据点是有限的,不可能测的很密。Q3:请问在做发酵罐在线监测的话,可以用近红外或者红外建模检测吗?庄英萍:可以的,要花比较大的功夫建模。Q4:放线菌有吗?庄英萍:不管什么菌都可以测的。只是建模对不同的菌、体系均需从头开始建模。Q5:目前能在线监测发酵过程中的各种代谢指标的方法有哪些?产气发酵的监测应该注意什么?庄英萍:代谢指标内容很多,可以离线测(用HPLC等方法),目前在线测都要有传感器,尾气质谱仪测排气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可用尾气质谱仪或尾气分析仪,还有测代谢底物、中间代谢物和产物,可以离线,可以用在线红外和拉曼进行检测。方柏山:常见的有针对温度、pH、溶解氧饱和度、电导率的检测,其方法也比较成熟,相关教科书都有详细介绍。产气发酵的监测是新课题,进出气体的组分及其含量变化是关键变量。庄英萍:产气的发酵在线监测可以用电子鼻等,比较少的传感器,当然用尾气质谱仪也可以,但成本比较高。Q6:尾气在线监测质谱仪有成熟的供应商吗? 庄英萍:目前进口的有热电的,国产的有舜宇恒平的。两者价格差异较大,淡然稳定性上也有差异。Q7:拉曼单细胞分析筛选提升效率如何?江会锋:拉曼没有MS精准Q8:目前基因合成仪市场不是很大吧?江会锋:市场在增长过程中Q9:可以控制进化方向朝目标方向进行?还是说诱变是随机的,有目的筛选? 邢新会:诱变一般都是随机的,可以设计筛选模型进行有目的定向筛选或者进化。驯化(进化)是有目标的方向;诱变是随机的,是建库的过程,筛选可以根据制定的筛选方案有目的的筛选。直播现场合成生物学主题约稿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但当前构建合成生物系统的内在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先进的使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发展......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前沿技术进展、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此约稿。欢迎投稿,投稿文章将于话题专栏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chensh@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13171925519(同微信)。
  • 重磅!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布“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12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北京发布。据悉,“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实践验证有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它们分别是:“AlphaGo和AlphaFold”“、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极紫外光刻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杂交水稻”、“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学科编委会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专家联合担任评选委员会,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此次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
  • 打造中国学术品牌,《Engineering》在全球工程综合领域跃居榜首
    2022年6月28日,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1年影响因子达到12.834,在全球工程综合领域92种期刊排名中跃居榜首,这标志着我国工程类综合性期刊向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大大前进了一步!坚持高端定位,打造中国学术品牌。英国有《Nature》,美国有《Science》,中国有《Engineering》。《Engineering》创办于2015年, 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院“要发挥好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的要求,承载着中国工程院发挥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的使命,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科技综合性权威期刊,提升我国工程科技创新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坚持四个面向,建设高端学术平台。《Engineering》期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意义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科技原创性成果,内容涉及全球重大挑战、人工智能、新冠病毒肺炎、碳中和、6G等工程科技前沿热点,引领工程科技各前沿领域的发展。期刊放眼全球,评选发布“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坚持中英双语发布,引导全球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工程科技事业。坚持旗舰引领,带动院刊集群发展。《Engineering》是中国工程院院刊的主刊,中国工程院系列期刊由中国工程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出版机构及高校联合出版,包括1本工程综合期刊、9本工程前沿期刊和1本工程科技战略咨询期刊,影响因子不断增长,日益成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群。
  • 前沿!2023年这些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热点前沿值得关注!
    近期,《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遴选了128个研究前沿,包括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涵盖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大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居于前10的热点前沿分布广泛,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免疫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植物基因组,及动物营养等6 个子领域。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子领域热点前沿数量最多,分别是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食品中益生菌的微胶囊化研究、食物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结构与功能。目前热度较高的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则首次入选Top10 热点前沿。 01 重点热点前沿——“植物肉与细胞培养肉的替代性研究”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畜牧业的集约化提高了肉类生产的效益和产量,因此在发达国家,肉相对便宜 且容易获得,但是密集的肉类生产对公共卫生、环境和动物福利造成了不利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预测,到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将达到 4.55 亿吨,比 2005 年增长 76%。因此,为了减少动物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术界和工业界正在努力探索利用非动物来源材料生产肉类,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便走人大众视野,引发热议。• 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种。植物肉主要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采用化学分离的方式,从原材料中提取人体所需的植物蛋白,再经过加热、挤压、冷却、定型等一系列步骤,使其具备动物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据统计,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植物基食品初创品牌累计获得48次融资,总金额超过12亿元。• 细胞培养肉是指利用细胞培养工程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在体外培养动物肌肉组织作为食用材料。这种构想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有了,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国外还出现了相关专利。2013年荷兰人Mark Post组织了世界首个细胞培养牛肉汉堡公开试吃活动并公布了技术细节。2019年底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也培养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守伟教授表示,“细胞农业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科技革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技术”。王教授认为,在标准和监管体系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强调了建立细胞农业技术和产品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肉类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蕾女士也表示,细胞农业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前沿技术,成立行业平台非常必要,协会会持续关注,共同推进细胞农业在中国的发展 。 02 重点热点前沿——“食品中益生菌的微胶囊化研究”益生菌是一类活性微生物,它通过促进宿主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产生有益的影响。为了发挥其功效,消费者服用的益生菌的活菌数至少为6 Log CFU/g,但是益生菌耐受性差,在加工与储存和消化过程受到高温、压力、氧气、胃酸、胆盐等的侵害,导致其活性大大降低,大量的实验证明,微胶囊化可有效防止益生菌被降解,不仅能维持益生菌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还能保护其通过消化道抵达结肠,提高活菌在肠道表面粘膜的定植能力。•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是将益生菌包埋于具有半透性和生物相容性基质载体的一种技术,通过创建一种物理屏障提高益生菌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力,减少保护基质中益生菌的损伤,然后使其到达目标部位顺利释放并发挥作用。目前许多微胶囊技术已被用于益生菌的包埋,常见的微胶囊技术有挤压法、乳化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03 重点热点前沿——“食物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结构与功能”食物蛋白在人类的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源自食物蛋白的生物活性肽成为研究热点。据相关文献报道,生物活性肽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良好的生理作用,并且随着蛋白质组学工具的发展,生物活性肽的识别更加准确快速。• 生物活性肽是如何产生的?生物活性肽产生于食物的加工过程,尤其是熟化/发酵的食物。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其产量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也会不断增加(内肽酶和外肽酶)。食物蛋白酶水解过程中的肽酶作用和生物活性肽的生成过程• 如何确定食物基质生物活性肽?为了在体内产生生理作用,经消化的生物活性肽必须在肠胃消化期间保持不受影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的肽在体外分析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在实验室动物的体内分析过程中却无法表现出这种活性。食物基质生物活性肽识别和确认的传统实证方法SEC:尺寸排除色谱法;CE:毛细管电泳;LC:液体色谱法;IEF:等电位聚焦;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MS/MS:串联质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居民对于食品的要求已从温饱上升至对食品安全品质的关注。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已逐渐向着营养、健康型方向转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宏观来看,在环境、资源压力刺激下,加上政策的大力支持,以生物合成的方式替代化工合成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前景,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仍是近年十分重要且值得广泛关注的发展趋势。
  • 全球色谱市场分析与前沿技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1月13日,由泰坦科技与全球知名化学品制造商美国Avantor Performance Materials联合主办、苏州百拓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全球色谱市场分析与前沿技术交流会”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举行。此次交流会共吸引了30多名园区企业的科研人员参加,参会人员一起就色谱领域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与探讨。 签到现场 交流会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首先,泰坦科技化学品产品总监周晓伟先生,做了关于“分享创新,探索未来”的主题演讲,对化学品复检质量控制系统、服务流程做了全方位的解析,并就目前最前沿的化学品分析方法趋势进行了介绍。接下来,作为泰坦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美国Avantor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大中华区实验室产品业务部总监郑广秀先生从更为专业的角度与参会科研人员分享了公司旗下拥有百年历史的化学试剂品牌J.T.Baker的故事,以及色谱溶剂使用过程中的理化分析解决方案。最后,美国Avantor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大中华区制药化学品业务部门经理曹文军先生,对色谱溶剂使用过程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会议现场 持续三个小时的交流会圆满结束,此次活动获得了园区服务商苏州百拓的大力支持,同时泰坦科技及其合作伙伴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也获得了园区企业的青睐,在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同时,我们更着力于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有用的专业知识、技术解决方案,期待与更多企业工作者建立更广泛的交流。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得到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扶持。公司产品分为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实验耗材、仪器仪表、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和科研信息化软件八大业务板块,为生物医药、化工化学、食品日化、分析检测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已成功搭建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供应链整合、专业化咨询的国内首家科学一站式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有实验室的地方就有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 艾万拓化工产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于2009年正式成立,作为美国Avantor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旗下J.T.Baker和Macron品牌的化学品有140多年的历史,其高品质产品,最优化的应用方案和功能性检测可以满足客户的高端应用需求,并确保高精度和高重现性的结果。
  • 瑞士Tecan参加2012第四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
    第四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WPCS)于2012年6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召开。本次论坛共设5个专题讨论,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产业巨头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协同合作共创价值、药物发现新平台及技术、临床前安全及实施以及临床试验创新平台及技术进行了精彩演讲,同时邀请了国内外制药研发企业代表60余人一起交流讨论,探寻顺应中国国情及行业趋势的药物研发创新合作之路。 瑞士Tecan在展位上展出了专为新药研发和科学研究定制的高级光栅型酶标仪Infinite® 200 PRO ,以及Tecan与惠普HP强强联合打造的革命性皮升级超微量加样器HP D300 Digital Dispenser,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模拟滴定及检测演示,让客户更加具体地了解Tecan技术的精华与亮点。同期,瑞士Tecan产品应用经理薛晓静博士在峰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此款新产品在药品研发中所发挥的作用。 薛晓静博士在介绍革命性创新产品HP D300 Digital Dispenser 国家新药研发中心周彩红教授莅临Tecan展位 薛晓静博士在峰会上演讲 关于Tecan 瑞士Tecan(www.tecan.com)是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法医和临床诊断领域自动化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80 年,总部设在瑞士Mä nnedorf,分别在瑞士、北美和奥地利设有自己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有三大类:全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 Liquid Handling&Robotics )、多功能酶标仪(Multimode Reader)和OEM 组件;销售服务网络遍布世界52 个国家,客户覆盖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院所、法医、医院、血站系统和疾病控制中心(CDC)等。其液体处理技术已拥有行业经验30 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备受世界领先生命科学实验室的青睐。 帝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是瑞士帝肯集团公司亚太区总部,2008 年4 月成立于上海浦东。帝肯(上海)目前拥有一支专业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团队,在科研、医院、血站和CDC 领域构建了良好的经销网络,并以&ldquo 力求比客户期望做的更好&rdquo 的服务理念,给广大的终端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 Talk to Tecan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系 帝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Tel: 021 2206 3206 / 010 8511 7823 Fax: 021 2206 5260 / 010 8511 8461 infotecancn@tecan.com www.tecan.com
  •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第一轮通知)
    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将孕育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十分重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前沿技术研究,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均对其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为促进我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深入健康发展,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定于2011年7月在山东威海举办“2011中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干细胞、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专题报告,并安排优秀论文交流,进行学术研讨。会议现向全国本领域开展征文活动,会议将出版专题文集。  会议征文范围(会议研讨主题):  1、干细胞技术  各种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肿瘤干细胞、iPS细胞等)的分离、培养、鉴定  各种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分化条件  无血清培养基  干细胞库的建立及维护  2、支架材料技术  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  仿生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细胞-支架材料-新生组织的相互作用  3、生物反应器技术  干细胞培养扩增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4、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技术  干细胞移植与治疗方法  组织或器官再生方法  各种干细胞在重大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包括原位组织工程)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或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5、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面临的技术伦理挑战  干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6、其他相关技术  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技术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  再生医学  会议征文要求:  1 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应是近期完成的,大会文集收录未曾发表的论文摘要,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2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  3 格式要求  3.1 论文摘要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1500字。  3.2 论文应简洁扼要,原则上不附图表,内容应能反映研究成果信息。  3.3 论文摘要结构:  3.3.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3.3.2作者姓名(第二行):4仿字体,居中排。  3.3.3作者单位(第三行):按单位名称、城市及邮编顺排,用五宋字体。  3.3.4摘要。五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3.5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五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  会议征文经专家评审,将安排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并可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全文发表。  论文摘要请以电子邮件方式于2011年6月15日前寄至:biotech@mail.las.ac.cn(邮件主题: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论坛+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手机、传真、E-mail等)。  会议时间、地点:  2011年7月16-18日(15日全天报到)  山东威海博力康博尔康复疗养基地国际会议中心(0631-3669308)  参会办法:参会代表请于7月10日前填写会议回执后E-mail或传真至会议主办单位,会议费每人15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1200元(凭有效证件)。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通信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联 系 人:任红梅  电 话:(010)82624544(传真),82626611-6511,13641036700  传 真:(010)82624544  电子信箱:renhm@mail.las.ac.cn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6号  联 系 人:张艳梅  电 话:18701376506  电子信箱:zyanm109@163.com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2011年5月9日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 学院/部门:通信地址:邮 编:姓名性别职称电子邮箱电话 是否住宿住宿日期
  • 2012第四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Tecan展台诚邀您光临
    第四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WPCS)将于2012年6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举行,瑞士Tecan诚挚邀请中国广大制药/生物技术行业用户、高等院校、研究所及媒体朋友们参加WPCS论坛并光临Tecan展台(展位编号:12号)。 瑞士Tecan将在展台上展出专为药研发和科学研究定制的顶级光栅型酶标仪Infinite M1000 Pro,以及Tecan与惠普HP强强联合打造的革命性皮升级超微量加样器HP D300 Digital Dispenser,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模拟滴定及检测演示,让您更加具体地了解Tecan技术的精华与亮点。 同期,瑞士Tecan资深自动化产品专家将为参会嘉宾带来最新药物研发解决方案技术讲座。 讲座时间:2012年6月7日下午14:30-15:00 主题:药物筛选进入数位化时代?Tecan提供高效简化药物研发流程的样品制备革命性方案 地点: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 有意参加者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为您保留VIP座位,并提供直接的技术和方案咨询。所有参加讲座者均可免费获赠精美DIY数字油画一份,并有机会优先试用Tecan最新检测产品,快来参与吧! 参与有奖调研,精彩好礼等着您! http://www.bioon.com.cn/custom/Tecan/20120518/ 更多关于2012 第四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WPCS)信息,请访问http://www.innchinc.com/wpcs/。 Talk to Tecan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系 帝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Libby Zhu 136 1169 7660 Tel: 021 2206 3206 / 010 8511 7823 Fax: 021 2206 5260 / 010 8511 8461 infotecancn@tecan.com www.tecan.com
  • 大咖领衔 共话前沿!首届中国结构质谱前沿论坛线上盛大开幕!
    2022年7月12日,由天津市色谱研究会主办,南开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药学院共同协办,仪器信息网承办的”首届中国结构质谱前沿论坛”在线上盛大开幕。会议旨在促进我国结构质谱领域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展示我国在结构质谱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为实现我国追赶全球发达国家结构质谱研究水平做出重点支持的方向。会议将举办5期分论坛,首日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朱守非院长、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清华大学瑕瑜教授、南开大学李功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北京大学白玉副教授、宁波大学化学院唐科奇院长、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等多位业内专家参与特邀讨论环节并进行学术进展报告分享。会议吸引了超过3000人次线上观看并参与互动。会议伊始,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朱守非院长分别致开幕辞,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主持会议。学术报告分享前,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清华大学瑕瑜教授主持了“中国结构质谱发展现状与未来探讨”的开放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就“结构质谱定义”“仪器技术与结构质谱研究的关系”等前沿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学术报告环节,会议共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北京大学白玉副教授、宁波大学材料化学学院唐科奇教授等6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分享。《Protein Mapping and Data Storage:When Peptides Meet Mass Spectrometry》香港理工大学 姚钟平教授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信息或数据存储技术发展的历史。而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数据通常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光电磁装置,不仅需要较大的物理空间,还不能保存很长时间,因此需要开发耐久而且高密度的数据存储新方法。使用分子来存储数据,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案。比起现在广为报道的利用DNA分子结构进行数据存储的DNA存储技术,多肽可供选择的单体更多,包括20种天然氨基酸及其他非天然氨基酸,因而其产生的序列可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而且多肽比现有的存储媒介及DNA耐久性更好,例如在有数百万年历史的古生物样本中,DNA已经完全降解,而多肽及蛋白质仍可被检测到进而进行科学研究。多肽合成工业也已很成熟,可以以较低价格合成各种各样的多肽;过去二十多年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日趋完善,现有质谱技术已可在短时间内对很低量的成千上万条多肽进行测序,这些为利用多肽序列存储数据创造了条件。报告主要介绍了姚钟平与合作团队共同开发的新方法,使用多肽和串联质谱(MS/MS)来存储和读取数据。《高分辨离子迁移谱技术及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海洋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大气压样品进样、离子源和离子操控等技术的发展,离子迁移谱已从化学战剂、爆炸物和毒品的专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在分析领域广泛使用的技术。随着检测对象越来越复杂,对离子迁移谱的分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超高分辨能力的需求。报告围绕结构质谱学与离子迁移谱IMS、IMS仪器的研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Direct Mass Technology 在超大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赛默飞 黄敏博士电荷检测质谱(CDMS)通过同时测量单个离子的质荷比和电荷数,进而计算获得离子质量m。因此,相较于其他类型质谱,CDMS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测量单个离子的电荷。目前,电荷检测质谱技术多是能够自行开发质谱仪器硬件,或自行改编FTMS软件的专家才能进行这样的实验。基于此2022年的ASMS会议上,赛默飞重磅推出了直接分析质谱技术(DMT),并将其结合在了Orbitrap上,这使得超大分子量的复杂蛋白的直接质谱检测成为了可能。报告重点介绍了赛默飞直接分析质谱技术在超大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单细胞代谢组:原位质谱新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黄光明教授近年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细胞具有个体差异性。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同源细胞,其在形态、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生长特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能够在细胞层面上对参与生理病理过程的一些关键生物化学成分进行描述,将有助于了解细胞实现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特定机制。单细胞代谢组学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对于单细胞代谢组学来说,单细胞样品制备、鉴定细胞内代谢产物和数据分析都需要复杂的技术和模型来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也面临许多挑战。报告介绍了黄光明课题组针对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建立的单细胞质谱分析平台,具有可分析单细胞、高通量、可同时获得化学和生物信息等特点,并进一步介绍了其团队针对单细胞代谢物的质谱应用分析进展。《常压离子化质谱新技术及其生物检测新应用》北京大学 白玉副教授常压质谱由于其高通量、敞开环境下取样、基质的耐受性强等特点,为复杂体系高通量、原位分析提供了可能和机遇。报告介绍了白玉课题组基于常压电离质谱开展的研究进展,包括构建了多种新型常压离子源仪器部件,解决了小分子化合物分析的离子源通用性难题,为生物标志物分析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其团队也构建了多维度有机质谱流式分析平台,实现了单细胞中蛋白质和代谢物多维分子信息的同时获取,为肿瘤细胞精准分型及肿瘤耐药等研究提供创新性工具。《高分辨离子迁移谱质谱与分子结构解析应用的探究》宁波大学材料化学学院 唐科奇院长/教授离子迁移谱根据其操作原理可分为弱电场离子迁移谱(IMS)和高场非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两大类,它和质谱(MS)的联用有效的克服了单一质谱技术难以测定分子结构的问题。由于离子迁移谱质谱这项复合技术具有同时确定分子成分和结构的能力,目前已被各大国际质谱公司采用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商用产品,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里得到了广泛应用。报告介绍了各类迁移谱技术的发展和机理,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超高分辨率离子迁移谱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将高场非对称离子迁移谱和弱电场离子迁移谱复合组成二维迁移谱的可行性。首届中国结构质谱系列线上会议的第一期分论坛成功举办,下一期分论坛将于7月19日(周二)13:30-17:30召开,届时敬请关注。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参会!点击了解会议: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tructuralmass2022.html
  • 瞄准科技前沿!复旦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教研函〔2022〕1号),复旦大学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入选。2019年12月,复旦大学宣布“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将于2020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据介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容将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任务,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封测各个环节的核心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20〕30号),集成电路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深化科教融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对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约54.1万人,同比增长5.7%。从产业链各环节看,2020年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19.96万人、18.12万人和16.02万人。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有关专家表示,集成电路学科入选“双一流”,将使该学科的建设发展得到更多支持。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向记者指出,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还体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下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在产业中统称为电子工程。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也被列入名单。“入选双一流对于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避免了学科发展的同质化,可以获得国家和高校层面的重点扶持,可以更好地提升相关领域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步日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p   美国东部时间2月7日下午,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新增选院士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因“领导大气污染防治理论、战略和技术的研究及实施”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是我国环境工程领域首位获此荣誉的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89896611-a8f2-42a7-8030-8477b775397f.jpg" title=" 郝吉明.jpg"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郝吉明近照。 /p p   郝吉明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核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现任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FrontiersofEnvironmentalScience& amp Engineering)期刊主编等职。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委员会2015年度哈根-斯密特清洁空气奖(Haagen-SmitCleanAirAwards),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2014年起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p p   郝吉明院士立足中国、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在我国酸雨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了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 /p p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学衔是工程专业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本次共新增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截止目前共授予2293名院士和262名外籍院士。除郝吉明外,今年当选的外籍院士中还有3人来自中国,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台湾地球科学家李罗权。此外,还有6位知名华人科学家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p
  • 中科院等发布《2017研究前沿》
    p    strong 中国25个前沿表现卓越 居全球第二 /strong br/ /p p   11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在北京向全球发布了《2017研究前沿》报告和《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p p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致辞。白春礼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实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如何准确把握未来科技方向和重点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宏观决策,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敏锐抓住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新的生长点,为我国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基础,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p p   他介绍说,此次发布的《2017研究前沿》报告,不仅运用了信息情报、大数据技术以及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等新模型、新方法,同时还充分依靠科技领域专家、政策专家、战略情报专家的综合研判,在文献计量指标的基础上,对2017年全球科技发展布局和竞争结构提出了一种分析和解释。同时,今年还首次推出了《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利用研究前沿热度指数评估和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在研究前沿中的状况和态势。 /p p   《2017研究前沿》突出显示了等10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的100个热点前沿和43个新兴前沿。在143个前沿中,“冷冻电镜技术在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解析中的应用”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主题,“双黑洞等双致密天体的形成及并合”与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引力波研究密切相关。 /p p   在《2017研究前沿》基础上,《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评估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上述前沿领域中的研究活跃程度。报告称,美国、中国、英国在这些前沿领域研究最为活跃。在10个领域中,美国在8个领域得分排名第一。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得分排名第一,显示出中国学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前沿最为活跃。但中国在临床医学领域、天文学与天体物理领域和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等3个领域得分较为靠后。 /p p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介绍,在143个研究前沿中,中国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有25个,约占18%,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二。这25个研究前沿主要分布在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临床医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物理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等8个领域。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分别占8个和6个,数量最多。中国在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华北克拉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粲物理等前沿主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p p   据了解,中科院十分重视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中科院战略情报研究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科睿唯安合作,通过大数据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聚类揭示基础科学领域的年度的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并加入分析和解读,发布《研究前沿》年度研究报告,在我国科技界和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并得到国际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p p br/ /p
  • 苏州缔因安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苏州缔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缔因安”)完成千万元级别A轮融资,本轮由欣柯资本独家投资。缔因安成立于2018年6月21日,是一家以体外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基于数字PCR技术的全自动、集成化、小型化、多靶点的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的核心研发及生产技术,致力于成为微纳智造技术引领的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平台。缔因安技术 源于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BEBC ),该研究所由卢天健教授和徐峰教授共同组建。缔因安采用独创液滴生成方式,创造出全球首款四合一数字化检测机器,成为国内首家数字化肿瘤早筛技术平台。目前,缔因安拥有专利近40项,已取得4个医疗器械证书,拥有完善的GMP车间、分子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并与多家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签订合作课题,临床实验入组近2000例。在数字PCR“一体化时代”风口上,缔因安具有独家核心液滴生成技术的专利,将核酸提取仪、微滴生成仪、芯片扩增仪、芯片阅读仪进行集成,构建出超快、多重、全自动、一体化的数字PCR诊断系统——SMART MDx系统,并采用压电陶瓷喷射技术进一步提高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仪器及耗材成本,产品技术优势显著,位列国内第一梯队。今年10月,缔因安的核酸提取仪完成了国家药监局的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公司的核酸提取仪及试剂开始进入销售。预计今年12月份,液滴生成仪完成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同期荧光阅读仪获批注册检验,公司的产品线稳步推进中。缔因安是欣柯资本未来在分子诊断领域全面布局的重要窗口,基于缔因安,欣柯资本与国内知名的C9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拟共建联合研究院,加快国内医疗器械的科技成果转化。
  • 岛津积极参与WPCS2011 第三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
    2011年3月18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全球制药前沿(中国)论坛落下帷幕。本论坛以&ldquo 新药研发及创新&mdash &mdash 中国创造与中国机遇&rdquo 为主题,针对国际国内研发外包发展情况,研发外包在创新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作用,医药企业与外包机构的合作形式、国内研发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来自跨国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国内知名药企、研究机构、合作医院以及CRO机构的共计19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为了更好的让与会专家进行交流讨论,本次会议举行了多个Panel Discussion对科研院所、医药企业、CRO企业的资源共享,紧密合作以及存在的风险和利益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时也对医药工业的发展前景、先进技术作了专门的讨论。 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到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多年来,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在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来开拓中国药物市场,众多大制药公司已将研发基地落户中国。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医药研发的外部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有数据显示,全球医药外包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CRO市场将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 在这种背景下,在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中,为保证药品开发成功、加快药品开发进程,高端分析技术与装置已不可或缺。作为长期以来不间断地为制药工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顶级分析仪器制造商,岛津公司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在本次论坛上,岛津公司携公司最顶端的LC-30A,LCMS-8030,LCMS-IT-TOF进行了展出,并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LCMS-803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在医药行业的应用。来自全球各地的与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对岛津的高端技术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度期待岛津技术有助于解决目前药品研发过程中直面的众多难题。 今后,中国医药研发的全球化发展的脚步将越来越快,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岛津公司的高端分析技术无疑将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对生命进行远程控制:无线生物工程学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报道,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和交叉融合,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对细胞、药品甚至动物等进行控制了。尽管远程无线控制医学这一前沿领域可能面临着安全性等问题,但是,其发展潜力和蕴藏的好处都让人不容小觑。   无线生物工程学方兴未艾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阿诺德普拉勒制造出的线虫看起来与其他蠕虫毫无二致,体长约为1毫米。接着,当普拉勒打开一个磁场,这些滑溜的、不断蠕动的蠕虫会停止动作,随后,在犹豫了片刻之后,接着开始向后退。然后,普拉勒将磁场关闭,再打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动作,蠕虫会随着他的拍子跳舞,协调一致地前后移动。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远程控制的蠕虫。此前,普拉勒和同事已经将纳米大小的接收器植入线虫头部的神经细胞中。无论何时,只要该接收器探测到高频磁场,神经细胞就会通电,蠕虫也因此会转动。   普拉勒的远程控制蠕虫仅仅只是个开始。目前,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对其他宿主进行控制 也在研究将接收器植入离子通道、DNA片段和抗体中。他们的目标是使用比无线电更小的电波来控制活体细胞。   这个方兴未艾的无线电远程医学技术融合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无线电物理学技术,该领域目前正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研究工具,而且也在创造一类新科学:科学家们将其称为无线生物工程学或者电磁药理学。不管叫什么名字,该领域目前正吸引着很多科学家为之而倾倒,而且,其应用潜力也非常大。   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贝纳尔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去年帮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了一场与这个课题有关的研讨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指出,一个新的医学领域正慢慢向我们走来。很多疗法,包括基于免疫系统、基因甚至干细胞的疗法都有潜力被远程控制。   与传统药物需要经过几小时才会起作用而且会一直停留在身体里不同,使用无线方法激活的药物几乎能立刻起作用或者随时关闭。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萨拉史坦利表示:“使用无线电场能诱导细胞提供具有治疗效果的蛋白质,而采用其他方法做到这一点的成本很高。”   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也已经找到了使用无线电波来控制胰岛素的生产和释放的方法。我们甚至能够大胆设想:下一代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激活并起作用的药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了。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说:“纳米无线系统在医学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电磁场能“遥控”体内细胞   在很多疗法中,科学家们和医生都会使用强大的磁场来作为治疗手段。例如,名叫经颅磁刺激(TMS)的技术通过诱导大脑内的电流来工作,鉴于其具有一定的疗效,使用该技术治疗抑郁症在美国已经获批。   但是,TMS并非一种十分精确的方法,而且,目前,很多科学家正在研发其他专门使用磁场进行疾病治疗的方式。200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纳米机器人实验室的西尔万马特尔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使用磁感应细菌来制造“迷你型”的药物递送系统。   马特尔的具体想法是,使用一种名为MC-1的菌株作为小拖船。MC-1会沿着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游动——它们使用嵌入身体内名为磁小体的结构中的氧化铁粒子链来感应地球的磁场。马特尔解释道:“每个磁小体就像一根指南针或者一个纳米导航系统。”   2007年,马特尔的团队将细菌同大小为其数倍的塑料小珠连接在一起,并且使用由一台MRI扫描仪产生的、由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证明,细菌会遵循精确的路线行进,并且,将它们身上负载的东西铺展在特定的目标上。随后,该研究团队用像细胞一样的胶囊(脂质体)替换下这种塑料小珠子,接着,再让脂质体胶囊负载抗癌药物,该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能引导该脂质体胶囊通过血管到达肿瘤所在地。   科学家们已经使用这种方法,引导了很多同纳米尺度的磁体依附在一起的抗癌药物阿霉素通过一只实验老鼠的肝脏的动脉到达肿瘤。科学家们认为,最新方法可以让健康的细胞尽量少暴露在强大的药物下,因此,在治疗时副作用应该可以达到最低。马特尔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一方法治疗直肠癌。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方法真的好处多多,电磁场或许可以通过操控身体内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从而直接干预身体内的这些内部细胞。这样的无线控制方法提供的精确度很少有药物能够做到。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雅各布森领导的科研团队证明了这一点。在研究中,他们认识到,金属纳米粒子能够像天线一样并从以无线电频率振动的磁场那儿吸收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被转化为热,而且,雅各布森还认为,这或许对触发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非常有用。   随后,他和同事决定用DNA来测试这一想法。他们制造出了DNA片段,其中的碱基对相互依附在一起形成一个像束发夹一样的圆环。接下来,他们让一个个金纳米粒子依附到每个DNA片段上。当他们打开一个高频磁场时,来自于纳米粒子的热量会破坏这些碱基对之间的链接,而且,这个束发夹一样的圆环也会弹开。随后,他们将磁场关闭,分子冷却下来,链接也重新形成。这个循环能够一遍一遍地重复进行,而且,雅各布森也表示,它或许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来控制基因的功能。   普拉勒则认为,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用途:打开和关闭细胞壁上的小孔。这些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小孔调节着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如果能对这一关键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控制,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作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普拉勒已经研究了一个名为TRPV1的离子通道,疼痛感应神经元中经常会发现这个离子通道。在身体体温为正常的37摄氏度时,这个离子通道是关闭着的,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43摄氏度,TRPV1会打开,而且,钙离子会通过该通道,触发一个会制造出热感的神经脉冲。具体到人体上,辣椒等产生的灼热感也同TRPV1通道脱不了干系。   刚开始,普拉勒考虑使用一个红外激光器来打开该通道,但随后,他无意中看到了雅各布森的研究。他说:“我开始思考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我们能够使用温度来直接刺激TRPV1。”计算结果显示,单个纳米粒子无法聚集到足以打开离子通道那么多的能量。但是,他推断,固定到嵌入有TRPV1的细胞膜上的一小撮纳米粒子提供的热量足以将小孔加热到43摄氏度。   为了测试这一想法,普拉勒和同事修改了位于细胞膜内的TRPV1附近的一个蛋白质,使得该蛋白质同几个由铁锰制成的磁纳米粒子依附在一起。随后,事情果然按照普拉勒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进行:他们打开一个强大的40兆赫兹的磁场,在短短的10秒钟内,通道的温度上升了6摄氏度,并且,细胞壁上的小孔张开了。   普拉勒的团队使用秀丽隐杆线虫(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重要的模式材料)进行了同样的测试。他们将他们制造出的TRVP1天线系统添加到线虫对热敏感的“鼻子”内,果然不出所料,当鼻子内经过修改的神经细胞探测到磁场时,线虫避开了对它们来说像热源一样的事物。   科学家们几个月前才开始关注这个开关并研究这个开关的应用前景(《科学》杂志第336期第604页)。由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杰弗瑞弗里德曼领导的科研团队制造出了经过遗传修改的细胞,在这些细胞中,由TRVP1通道释放出的钙离子触发了胰岛素的产生。接着,科学家们直接将铁纳米粒子添加到TRVP1通道内,并将细胞直接注射进入实验老鼠体内。当他们开启一个以无线电频率震动的磁场时,实验老鼠的血糖浓度下降,这意味着胰岛素已经生成并开始在老鼠体内“发威”。   弗里德曼的团队甚至想出了方法让细胞制造出自己的铁纳米粒子,他们的方法就是赋予细胞合成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将铁原子收集成簇的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机制。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也可以对这一方法稍作改变,使用其来远程触发诸如依靠钙离子的肌肉收缩等过程。它甚至可以用来处理大脑内的肿瘤,这里的肿瘤很难对付,因为血脑屏障让血液中的大分子无法进入大脑中。   史坦利表示,他们可以通过修改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制造出一种对无线电信号做出反应的重组抗体,而且,他们也可以将其植入中央神经系统中以递送治疗抗体。普拉勒表示:“很多无线控制方法都有望通过这种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来实现,这很酷。”   如果这类远程加热方法能起作用,那么,这种方法也不必破坏铁通道中的蛋白质或者伤害附近的分子。普拉勒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使加热过程变得更有效。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找到方法减少提高离子通道的温度所耗费的时间,那么,让附近的分子受到影响的热能也会相应减少。为此,他正在设计更好的纳米大小的热吸收器。   无线拉伸细胞可诱使肿瘤细胞凋亡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可以使用热来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能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唐因格伯进行的研究表明,细胞会通过使用自己身体的扭转来相互交流。他的团队发现,他们可以仅仅通过采用特别的方式来拉伸细胞,从而改变细胞内的基因活动的模式甚至触发细胞自杀——也就是所谓的细胞凋亡。   因格伯的研究团队采用的方法是,将具有磁性的纳米小珠依附到整联蛋白上,整联蛋白是一种出现在细胞的外膜内的蛋白质,其会将纳米小珠锚定到细胞的外基质上。打开一个磁场会对塑料小珠施加一种力,这个力会拖动整联蛋白并将细胞拉变形。   2007年,因格伯就已经证明,他能够将细胞拖成扁平的形状,而且,当磁场关闭时,细胞会死亡。他表示:“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磁场的关闭这种方式来控制细胞的命运。”而且,他和他的团队也已经发现,让一个干细胞变形可以决定它会发育成为哪类身体组织。因格伯解释道:“力学在发育过程中和基因一样重要。”   使用磁场拖拉细胞也能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另外一套实验中,因格伯团队让磁性纳米粒子依附到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受体上,这种抗体受体会对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免疫反应。在一个磁场中,纳米粒子形成一簇,将这些抗体受体聚拢到一起,其采用的方式与抗原依附于其上一样。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聚簇行为会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事件,导致组织胺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磁场是这一切事件背后的幕后推手。因格伯说:“磁场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   因格伯表示,这样通过无线触发方法释放出的组织胺可以更好地控制炎症。组织胺影响血管扩张、肌肉收缩以及肠道内的胃酸分泌。它也能像神经传递素一样影响人的清醒和睡眠状态。而且,这种聚簇效应也能同细胞表面的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以制造抗癌药物,例如,制造能触发肿瘤细胞死亡的抗癌药物。   目前,普拉勒打算厘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远程加热技术是否能通过激活动物嗅球内特定的神经元(嗅球是大脑内与处理气味有关的组织)来刺激老鼠的触觉。实际上,也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老鼠“闻到”并不存在的物质。去年,他的团队接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130万美元的资助来研发这项技术。他说:“嗅觉提供了一个大的实验场地,因为嗅球能够从外面送达,因此,递送纳米粒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细胞自身或许就拥有无线机制   要想对细胞进行无线控制,小磁铁可能并非最好的接收器。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早在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策特尔就已经证明,纳米管完全可以作为无线电接收机来使用:可以被当做一个配备了放大器和谐调器的天线来使用。   为了制造出一个能对无线电波做出反应的纳米管,策特尔团队在该碳纳米管的尖端施加了一个电荷。当出现无线电波时,电荷会在管内制造出振动,这种振动能被转化回来成为一个震动的电磁信号。通过改变碳纳米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其共振频率——策特尔发现,采用这种办法能让纳米管与特定的无线电频率保持一致。策特尔甚至也证明,他的碳纳米管无线电接收机能够通过播送与披头士乐队齐名的沙滩小子乐队的歌曲《Good Vibrations》来重复产生传送信号。在纳米管接收器的音频输出那儿,很容易看到这种谐调。   策特尔宣称,纳米收音机可以被“轻松嵌入一个活细胞中,届时,科学家们可以制造出一个与大脑或肌肉功能接口的装置,用无线电控制在血管中游动的器件也将不再只是梦想”。   然而,甚至纳米无线电接收机可能也并不是必须要有的。科学家们表示,细胞或许拥有自己的无线机制。2009年,法国免疫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吕克蒙塔尼断言,DNA分子可以使用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他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他找到了从富含细菌的水中传来的无线电信号,而且,即使当细胞被杀死时,只要他们的DNA完好无损,信号就会保持。   不过,很少有科学家接受这个观点。但是,去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兰维多姆计算出,这样的信号可能源于细菌染色体内的DNA环周围的电子,此前,科学家们就认为,循环的电荷能产生电磁波。维多姆指出,人们很早就知道,有些古老的细菌能够通过导电的纳米线将其同电网相连。维多姆预测道:“那么,或许会有很多现代细菌会使用无线电来做事。”   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然而,尽管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似乎也非常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将所有这些功能(包括感应无线信号并将其变成有用的反应)整合为一个安全的集成系统。很多科学家们也认为,手机等发射出的电磁信号对细胞具有危险的影响,其会改变基因表达甚至诱发癌症。因此,迄今为止,无线生物工程学这一理念还存在诸多争议。   安全问题则紧随其后。今年2月,西雅图信息安全测试公司McAfee的主管巴纳比杰克表示,他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用无线信号探测糖尿病患者所携带的胰岛素泵,同时控制这些胰岛素泵。他随后进行的初步研究也证明,依靠无线连接的胰岛素递送系统、起搏器、除纤颤器有可能受到黑客的攻击或者被修改。有鉴于此,美国政府问责局目前正着手进行调查,以弄清楚是否应该为医疗设备工业制定更加严苛的安全规则,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出炉。   显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为之的,任何这样的干扰和破坏都会带来令人担忧的问题。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表示:“我们应该关注纳米世界内计算机和通讯领域的安全问题。未来的医用无线纳米设备必须包含更加严谨的安全机制。”   科学家们也表示,尽管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这是值得的,因为,无线生物工程学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能。
  • "合成生物学"等五大领域将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前沿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编撰的《未来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报告从政府关注重点、产业发展前景、对经济社会的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等方面,遴选出未来产业创新的五大前沿领域——类脑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绿色制氢和区块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加速变革,新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未来产业成为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要领域。该报告基于对各国和地区科技政策与研发投入、论文与专利、专家观点与学术会议资料等科技信息的多维度分析,探讨了五大前沿领域的发展态势、区域研发优势、技术研发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报告研判了中国在五大前沿领域的全球技术定位,并就未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同时,报告还分析了上海在上述领域的研发基础,并为上海更好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策略。其中,被评为五大前沿领域之一的“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报告指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美国属于第一梯队,中国、日本、英国属于第二梯队。从全球来看,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学术合作圈,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地缘关系影响较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介绍道,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政策持续支持。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缺乏中长期、明确的发展规划。细分来看,上游工具层是合成生物学技术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竞争壁垒较高,中游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对于实现对生命系统的理性设计至关重要,技术创新难度均较大。解决规模化生产难题是合成生物学的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必由之路。此外,合成生物学研究需要生命科学、工程学、信息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融合交叉。但合成生物学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带给人类变革性受益前景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伦理争议如用于人类增强目的的“定制婴儿”,以及生物安全隐患。在刘琦岩看来,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全球各国政府应达成共识,更加关注合成生物学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共同建立一套针对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保风险的强效、可执行的监管办法。比如,按照风险的紧急和危害程度拟定评估框架,相关机构采取灵活的生物和化学防御战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预防潜在的生物攻击。对于任何合成生物的研究必须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和遵守严格的安全程序。建立标准化合成生物元件库并实施严格管控,按生物元件功能,进行生物元件的安全性评级,对于具有安全风险的元件进行标签设计并限制其信息公开。"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开讲啦!2023年10月10-11日,由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一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将在线开播,合成生物学专家,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专家,前沿科学研究PI等众多嘉宾将在3i讲堂分享精彩报告。立即报名》》》详细日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yntheticbiology231010.html扫码直达报名页面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会议联系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仪器信息网 陈编辑:13171925519,chensh@instrument.com.cn
  • 学科嬗变30年:中国生命科学学科在走向世界前沿的路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研的巨大进步,生命学科成为各大高校的宠儿   引言   2005年7月,《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这份爱迪生创办的、目前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刊物之一,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杂志编委会挑选了125个科学“大问题”作为纪念文章。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这些“大问题”中有一些可能永远得不到答案,但它们指明了科学家前进的方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也将丰富人类的知识。在这125个科学难题中,最重要也最有希望解决的问题有25个,这其中与生命科学领域有关的问题就有15个。   从1953年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到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定,20世纪下半叶生命科学走过了它的黄金年代,而中国的科学家们却错过了近一半的时间。   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也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   因为生命科学学科在当今世界科学界的特殊地位,在回顾生命科学30年的过程中,其作为尖端科学研究的代表性不可忽视,这也是采访对象如此强调他们的研究背景的原因,他们的经历既代表了过去的学生,也代表了现在的教师。毕竟,对生命科学学科来说,只有借助高水平的科研才有可能具备高水平的教学。然而,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之下,生物产业并未实现的异军突起,也给那些冲向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开了一个错位的玩笑。应该说,生命科学学科在为生物产业有一天真正进入个人和家庭作着准备。   科学研究:新时代的“西学东渐”   一年也未必算出一个结果   “我1960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学习,1965年毕业,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施蕴渝说。   建国后到“文革”前大部分时间里,国内的政治运动一直不断,但科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标志性的成果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文革”期间,虽然科学家们顶住政治压力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成功测定了胰岛素的三维晶体结构,但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生命科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绝大多数的工作陷入停顿。   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并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考场,“文革”后第一届高校招生考试开始。   为了解决极度短缺的师资问题,当时的中国科技大学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召回“文革”前入学、因“文革”未完成学业并被“发配”到各地工厂、矿山、军马场等单位参加劳动的“老五届”学生进行培训,办“回炉班”。第二项工作便是选派年轻教员赴国外访问学习。   1979年,施蕴渝作为当时中科大第一批选派的年轻教员,在中美还未正式建交之前,走出刚刚打开不久的国门,前往意大利的罗马大学物理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当时出国人员可以免费定做三件衬衫和一件大衣,大衣是统一制式的,衬衫则可以自选花色。当施蕴渝和另外一位女同事兴冲冲地赶到出国人员服务社挑选布料时,她们发现服务社里的布料花色一共只有三种。“也没什么可挑的,我们的衬衫花色还是完全一样。”施蕴渝说。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成长并工作的施蕴渝,形容自己出国时是“两眼一抹黑”,不仅对国外同行所做的工作一无所知,就是对资本主义本身也有着天然的“警惕”。“那时候都讲资本主义制度是‘罪恶’的、‘落后’的,但出去一看,发现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他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施蕴渝说。   初次踏上异国的施蕴渝对罗马满大街的新鲜水果感到非常惊讶,在当时物质还非常匮乏的国内,冬天除了烂苹果以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水果。“在国外的两年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我们知道了中国跟世界上有多大的差距,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需要改革开放,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搞科研。”施蕴渝说:“现在我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不等于落后。”   除了生活,工作上的差距更是让施蕴渝“震撼”,国外同行所做的工作对她来说从头到脚都是全新的。在意大利,施蕴渝主要做计算机生物学和核磁共振波谱两项工作,需要大规模的计算,而其时国内可以作大规模科学计算用的计算机都很少见。   “我1981年回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验室里只有一台PC机,一年都未必算得出一个结果。”施蕴渝说。回国后,工作条件的艰苦让人难以想象。   “科学爱我了”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界与国际扩大了交流范围,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学生出国访问学习,形成了第一次出国潮,也有不少国外的科学家被请进来讲学,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接触到国外最新的科研资讯。   同样是1979年,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的饶子和已经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他考取了所里的硕士研究生,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所在的、从事胰岛素结构研究的小组,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做着一流的工作。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饶子和说:“我们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学习和工作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这段时期为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当时的研究经费很紧张,也根本没想过要钱。”饶子和说。他所在的实验室在一个地下室里,下雨容易进水,晚上也没有灯,只能抹黑趟水进去。仪器设备也很简陋,为了拍一套X光衍射照片,饶子和和同事们要几十个小时不睡觉才能完成。   即使条件如此,在那段时间里,饶子和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药学学报》上一口气发表了5篇论文,在当时这些国内最顶尖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还只是在读硕士生的饶子和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1982年,墨尔本大学的一位导师邀请面临毕业的饶子和到澳大利亚工作,当时国内还没有博士学位,饶子和说,那我去读个博士学位吧!谁知这个“要求”竟然让导师感到“吃惊”:“以你所做的工作,还需要这个学位吗?”   1983年,饶子和顺利获得墨尔本大学医学院全额奖学金,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次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一直到1985年,饶子和才最终成行。   4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的饶子和转入英国牛津大学由诺贝尔奖得主霍奇金领衔的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在这8年的时间里,我做出了可以说在我科研生涯中里程碑式的工作。”饶子和说。   在牛津大学,饶子和做着难度极高的课题,在最初的两年,饶子和的工作没有明显进展,这让他备受煎熬,但他坚持了下来。最终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第一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文章为饶子和的科研生涯树立了第一块里程碑,紧接着,又一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在暂时还没做出结果的那段时间,我常常开玩笑说:‘我爱科学,但是科学不爱我呀’,但坚持下来,成果出来了,科学爱我的那种感觉特别好!”饶子和说。   几乎是出自天然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之情,已经“功成名就”的饶子和开始考虑回国工作。“没有做出成果时总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做出了成果就想回来报效国家,这是很自然的想法。”饶子和说:“当时也正好赶上国家科教兴国大发展,整个形势大好,在国内我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1996年,饶子和回到国内,就任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我们要比国外做得还好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为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科教兴国”也逐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在高等教育领域,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1工程”的建设目标,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一期确定了34所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在科学研究领域,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中科院报送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同年6月,中科院知识创新的试点工作获得批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拉开序幕。   “90年代后期,这些工程的开始运作,对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在物质上有了极大的推动,科研和教学的硬件有了明显的提高。”施蕴瑜说。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有不少在国外做出一流工作的科学家回国,随后的10年也成为生命科学学科的大发展时期,国内的科研工作快速发展起来,做出了一些令世界惊叹的成果。   2003年SARS暴发期间,在饶子和的主持下,我国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饶子和回国十余年以来,研究工作硕果累累,最近,他的研究组在禽流感合作研究课题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自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   “我回国后,有外国同行到实验室访问,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已经与国外做得一样好了。但我对同事和学生说,如果我们只是要做得‘一样好’,那我们出国留学这十几年来不是白学了?我们一定要比国外的工作做得还要好才行!”饶子和说。   人才培养:生物产业开了一个“玩笑”   随着生命科学逐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与人类健康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生物技术所主导的BT产业,与计算机技术所主导的IT产业一起,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许崇任,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他当时实验计算中使用的是国内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算是国内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了。就是这样一台最先进的计算机,要用一二百平方米的大房间才装得下。当时的计算机还是用纸带打孔来输入数据,一旦打错孔,就要重新开始或者把错误的纸带剪掉再粘贴上正确打孔的纸带。   “现在呢,只要按一下delete键就完成了。”许崇任说:“那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比不上现在大家常用的一台小小的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当年许崇任所用的计算机全国也没几台。而现在电脑的应用已经深入家庭,十分普及了。   “这种发展速度是最开始所不可想象的,这也说明,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进入家庭才会形成强大推动力。”许崇任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命科学学科研领域的巨大进步,以及对生物产业的共识性想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成为高考考生的一项时髦选择,高考录取成绩也水涨船高。不断合并、升级、扩大规模的地方高校,也乐于兴办这样的专业以争取更多的生源和发展动力。特别是1999年国内高校大规模扩招,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科人才培养的膨胀。   据许崇任介绍,2000~2006年,国内高校本科生物学类中的生物科学专业从130个增加到221个、生物技术专业从122个增长248个、生物工程专业从105个增长到234个。生物学类本科专业办学点共增长了91%。2001~2005年,其中生物学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从4.6万多人增长到6.2万多人、生物技术专业在校生从2.9万多人增长到6.2万多人、生物工程专业从2.2万多人增长到8.8万多人。   “在这个时期,大体上每10个大学本科理科学生中就有1个学习生命科学。”许崇任说:“在不少不断扩大规模的高校中,兴办生命科学学科是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一时创造不出条件来也要办。”   在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学科内部的重要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当下,昂贵的仪器、设备、试剂使得生物学科的教学成本相对较高,进入21世纪前后,各重点高校才有条件逐步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实验,进行实验教学。   而那些普通本科和地方院校,要实现这些条件并不容易,但规模的扩大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像一个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引导”着它们进入了兴办专业——扩大招生——难就业——继续兴办——继续招生的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推动力,一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二是产业的推动。”许崇任说:“生物产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目前都还没有达到人们曾预想的规模。这样就造成了生物学科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暂时脱节,成为导致该学科出现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目前生物产业发展的速度尚没有预期得快,但现在已呈现加速端倪。10年前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很多科学家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但现在已有商业机构针对个人开展这项服务。付出百万元水平的费用,这些机构即可针对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明确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技术发展、成本降低,人们收入的增加,生物产业就有可能进入到家庭和个人的层面,产业的迅速发展,就会对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许崇任说:“但是现在,从全国范围来看,该学科的招生还没有明显减少,调整还需要时间。”   生命学科三十年大事记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谈到派遣留学生问题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从此开始,大量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走出国门重新接触到世界科学前沿。   20世纪80年代,依照苏联式的专才教育模式,我国《普通高等学科理科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当时的生物类专业11个。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试办)、微生物工程学(试办)。   1992年,依照强调本科阶段宽口径培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缩减专业数量,1993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生物类专业6个,即生物科学类、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学教育。   1997年,教育部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威海的会议上,提出将生物类本科专业调整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   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生物科学类”和“生物工程类”下规定了3个相关专业,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生物工程类包括生物工程一个专业,该学科设置一直保持到现在。
  • 《2014研究前沿》发布 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出炉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201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了2014年排名最前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4个新兴研究前沿。   根据报告,当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希格斯玻色子观测、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移动健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中国科研团队参与的&ldquo 中微子振荡数据的全局分析&rdquo &ldquo 拓扑莫特绝缘体&rdquo 等入选物理领域的十大研究前沿。中国科研团队在&ldquo 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rdquo 前沿研究中也表现突出。   据介绍,这些研究领域是基于汤森路透的相关数据库中的9700多个研究前沿甄选出来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十大学科领域。其中,新兴前沿是近两年出现的&ldquo 最年轻&rdquo 的研究前沿,论文平均发表年均在2012年7月份之后。   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从事前沿领域研究的科学家、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发布活动,共同就当前的热点研究前沿、中国与世界科学研究前沿的发展和差距,以及相关热点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2014研究前沿》报告全文将面向全球开放发布,以帮助全球科研人员了解和找准研究拓展方向。
  • 3亿元筹建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同建设“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协议书,这是继“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之后第二个中科院与江苏省共建的高技术新兴产业重大研发创新载体。 根据该研究所总体规划,项目建设总投资3亿元,其中中科院支持5000万元,江苏省和苏州市共同配套2.5亿元。研究所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建设标准,面向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前沿,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加强机制体制创新,重点推进应用材料、医疗器械的技术创新、集成和成果转化。研究所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医学工程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及成果转化应用与人才培育基地,通过产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引领和支撑江苏省乃至全国生物医学产业的发展。 江苏省科技厅高度重视该所的规划建设,2006年将其列入“十一五”省重大研发机构建设计划,组织编制总体建设规划方案,2007年经国内知名专家论证后,会同省财政厅下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启动建设。
  • 推动颗粒学科发展,走进未来前沿论坛!
    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将于2023年3月31日-4月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首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为主题,围绕颗粒学领域最新进展、未来产业趋势和青年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拓宽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打造互动合作交流成长平台。亮点1:把握绿色理念,催化助力双碳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聚焦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涉及的关键催化科学与技术问题,本届大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先生就绿色碳科学的理念和发展做特邀 大会报告,探讨如何利用绿色碳科学,解决有限的化石能源困境。还邀请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介绍石油化工行业如何强化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催化变革性技术突破。本届论坛设置了低碳催化前沿论坛,诚挚邀请催化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催化剂精准制备及原位表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催化剂设计与性能调控”;“低碳催化新反应与新技术”;“从催化剂颗粒到反应器的跨尺度模拟及优化”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亮点2:大咖分享经验,激活成长灵感针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科研人生怎样从“而立”到“不惑”?是追逐热点还是坚持初心?是广泛播种还是精耕细作?本届大会请到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讲述自己的颗粒人生。分享他从事颗粒学研究的科研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好人生的各个阶段,怎样时刻为机遇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年轻怎样本着“果、勇、忠、毅”的四字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及多相流模拟与过程测量前沿论坛,针对领域关键和难点问题、模拟和测量的交互验证以及如何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等问题,广泛的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凝练颗粒及多相流系统的研究方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促生新的研究点的产生,并有效推动多方跨界合作,促进颗粒及多相流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分论坛还设计了实验与模拟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实验与计算手段是颗粒学科研界和产业界永恒的追求,但都难以完整揭示颗粒系统的复杂性,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实验与模拟的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提供了广阔前景。这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汇聚多方观点,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合作集成,催化颗粒实验与计算研究的融合发展。亮点3:打通产研天堑,启迪智慧互鉴青年科技人才既想攀登科学高峰,又想技术成果产业落地;既要前沿学术问题,又想扎根工程需求。那么,如何从科研到产业?怎样从传统化工到热点前沿?本届大会邀请到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与您分享30多年来如何跨越跨科研与技术的鸿沟,怎样从学术顶天到技术落地。他将以煤化工过程中煤制丙烯、煤制芳烃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为背景,分析了从产业需求、过程高效转化的微观、介观与宏观学术与工程问题,说明工程化过程中逆摩尔定律的问题。从产业形态的进步,分析了目前材料化工怎样与电化学储能结合,将前沿的学术研究与面向产业的工程需求的结合,发展新型纳米碳材料并与产业同步成长。最后讨论了传统化工老的学科方向怎样过渡到新的产业需求与学术发展。本届论坛设置了能源颗粒前沿论坛,围绕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的研究方向,推动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亮点4:共探分离前沿,共谋长足发展反应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分离是物质制备的核心,颗粒分离是颗粒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颗粒分离领域不仅包括以颗粒为对象和以颗粒为基础的分离材料、技术和分离过程,还包含高附加值粉体产品提纯与回收、能源与环境领域颗粒分离过程以及颗粒分离过程控制与机理分析等。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教授为您分享膜分离领域研究进展。她将介绍无机膜及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外置式膜反应器中固体颗粒分离、膜分布中气泡粒径及膜乳化中的微乳滴等对反应过程和膜过程的影响,给出无机膜反应器的典型工程应用。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分离前沿论坛,以颗粒分离和基于颗粒材料的分离为切入点,旨在广泛交流颗粒分离材料、技术、装备及应用前沿发展情况,重点讨论针对化工、能源与环保等领域颗粒物分离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着重深化颗粒分离过程机理机制研究,拓展颗粒分离在高端化学品制备、绿色能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推进颗粒分离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亮点5:提升生物颗粒质量,永葆生活科研激情科研“青椒”压力山大,怎样在大浪淘沙中不忘初心,怎样永葆科研激情?又怎样把自己构建成“有活力”的生物个体?本届论坛邀请苏州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陈晓东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总结自己对“有活力”的生物材料的理解及其动力学条件制约因素,以及保持“有活力”的非常规工艺技术,从而了解其“生命逻辑”。他的想法与概念对未来活性颗粒产品的生产将有重要指导作用。本届论坛设置了生物医药颗粒前沿论坛,对当前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靶向药物颗粒制剂、疫苗颗粒制剂、吸入药物粉雾剂、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等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推动生物医药颗粒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应用中的发展。亮点6:会前培训智慧盛宴,大气颗粒火花飞溅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颗粒物会前培训班,大气颗粒物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其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在区域上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气候变化。本课程邀请到胡敏(北京大学)、帅石金(清华大学)陈建民(复旦大学)和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知名大气颗粒物专家学者,从典型排放源汽油发动机内生成颗粒物机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测定-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辐射影响-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相互作用全面的介绍目前大气颗粒物相关研究的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课程内容聚焦科学研究前沿,同时系统全面、深入浅出,让听众掌握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科学热点,同时为未来研究开拓视野和展望。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气溶胶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气溶胶污染与天气、地形和环境,气溶胶监测及污染控制技术,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光学性质,气溶胶的健康效应及室内空气质量,有机和二次气溶胶,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等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大气气溶胶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加深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状况的了解,推进我国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加强相关领域研究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本届论坛设置了燃烧源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颗粒物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机动车排放、煤燃烧、生物质燃烧、餐饮排放等燃烧源的一次颗粒物排放以及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二次转化生成二次颗粒物,开展从源排放一次颗粒物的清单和理化特性-大气中二次转化机制和演变特征-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环境效应-燃烧源控制对策等主题开展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涵盖测量技术、实验室模拟技术、机制机理研究、模式研究和控制政策的全链条学术交流。本届论坛还设置了颗粒测量前沿论坛,不同颗粒个体的物理化学活性和功能往往呈现出差异性。深入理解导致颗粒个体之间性能差异的结构和动力学原因,是诸如能源、环境、化工、通信、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会场聚焦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突破原有颗粒表征及测量领域的固有思维和研究惯性,拓宽颗粒物化性质表征测量范围(如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凸显颗粒在线测量、颗粒标物制备和颗粒测量标准化等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挖掘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在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凝练共性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相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标准的发展。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发光颗粒前沿论坛,发光颗粒在照明、显示、探测成像、生物检测与治疗和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代与未来众多先进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石。发光颗粒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庞大,本论坛旨在汇聚半导体发光颗粒、稀土发光颗粒、碳及有机发光材料、团簇发光颗粒及发光光谱、发光器件等领域研究者的多方观点,搭建一个学术、高新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以有效推动我国发光颗粒领域的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业升级。本届论坛还设置了环境功能材料前沿论坛,围绕水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理技术、固体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置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防治技术、噪声污染控制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电磁辐射、核辐射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交流。欢迎报名参会!现场走进未来论坛,走近颗粒前沿!会议联系人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100190)联系人:注册投稿 黄 巧010-82544962,13718757572,klxh_meeting@ipe.ac.cn财务发票 韩秀芝010-62647647,13269656065,xzhan@ipe.ac.cn赞助展览 李京红010-62647647,13801242411,lijinghong@ipe.ac.cn。注册参会电脑端: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扫码注册参会欢迎各位老师积极邀请朋友、带领学生报名参会!团队超过三人,每人直减二百元!
  • 科技工作今年聚焦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任务
    1月12日讯 科技部网站今天发布了《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2015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强调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现新增长点。   《意见》提出,今年将着重部署若干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任务,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将重点加强脑科学、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战略部署以及纳米、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全球气候变化、&ldquo 深空&rdquo &ldquo 深海&rdquo &ldquo 深地&rdquo &ldquo 深蓝&rdquo 等重大科学研究前瞻性布局。《意见》强调,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面,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方面,加强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网络、遥感与导航、生物等领域的部署和研发,实现关键部件技术突破,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围绕现代制造企业管控、智能车间、高端成套工艺装备、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内容进行重点部署,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重点部署生物育种、农机装备、信息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粮食丰产、渤海粮仓等科技示范工程。   为了促进上述目标的完成,《意见》强调了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的市场导向实施机制,优化整合基地和人才专项,加强区域创新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展创新发展国际空间。
  • 聚焦学术前沿,2021年全国糖科学与糖工程学术会议暨产业论坛圆满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7月11日,2021年全国糖科学与糖工程学术会议暨产业论坛在重庆圆满闭幕。大会为期两天,吸引了全国近千名代表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独家直播合作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11日,大会进入第二天日程,上午3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别为糖链/糖蛋白生物合成与表达体系分会、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分会、多糖/寡糖结构功能与应用技术分会,共邀请40位专家、学者阐述糖科学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糖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糖链/糖蛋白生物合成与表达体系分会现场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分会现场多糖/寡糖结构功能与应用技术分会现场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城担任大会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作了题为:《蛋白糖基化在病毒感染与免疫识别中的作用》大会开场报告。大会报告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视频主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报告题目:《蛋白糖基化在病毒感染与免疫识别中的作用》高福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糖,并讲述了糖生物学的重要性,蛋白翻译后修饰(PTM)、糖基化修饰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SARS病毒S蛋白的N糖、O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和病毒感染相关的高度糖基化免疫球蛋白PD-1,从不同表达系统PD-1蛋白的稳定性差异等方面研究,总结出保守的N糖结构导致其特异性降低、PD-1抗体药研发要尽量避开糖基化修饰位点。高福院士在会上对本次会议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强调了糖科学与糖工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大健康产业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和迫切需求,呼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关注糖科学研究与糖工程产业。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俞飚、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周义发等特邀嘉宾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俞飚报告题目:《Chemical synthesis of glycans up to a 128-mer relevant to the O-antigen of Bacteroides vulgatus》细菌表面的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其多糖大都具有显著的诱导炎症的效应,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俞飚研究员在二糖水平上解决了其中难以构建的β-D-甘露糖苷键的大量合成,把正交保护的二糖砌块制备成给体和受体,通过较易控制的α-鼠李糖糖苷化反应得到四糖,通过迭代组装得到了全保护的8糖、16糖、32糖、64糖和128糖,并详细介绍了线性最长的128聚糖化学合成方法、表征方法和对免疫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周义发报告题目:《天然活性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策略》天然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的核心问题和研究策略在糖类研究中十分重要。周义发教授从建立组合法分离纯化多糖/寡糖的技术体系、综合分析方法、糖降解酶库等方面介绍了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策略。以人参多糖为例,建立了系统纯化人参多糖的方法,得到了人参多糖的各种级分,将国内外人参多糖的研究工作关联起来。随后,张树政糖科学获奖者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鹏、西北大学教授关锋、浙江大学教授易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蔚作大会报告。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鹏报告题目:《为糖生物学提供工具》王鹏教授介绍了核心化学合成/酶促扩增(CSEE) 方法。从5个简单的单糖出发, 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8种末端含GlcNAc的N-Glycan核心结构, 然后 使用糖基转移酶通过遵循多种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来延长核心,以产生具有高度 多样性的含5-15单糖的寡糖化合物, 使用CSEE方法最终生产了含73个糖的N-糖文库(Chemical Science, 2015, 6, 5652) 。此外,王鹏教授还分享了在寡糖和糖肽合成的自动化 、合成糖组学、糖基化抗肿瘤药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西北大学教授关锋报告题目:《基于组学的肿瘤糖生物学研究》在异常糖基化修饰与肿瘤特征的关系中,肿瘤细胞有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等十大特征。关锋教授讲解了基于MALDI-TOF技术解析细胞/组织模型中糖链的表达差异,建立化学衍生结合质谱鉴别不同键型唾液酸链接的方法、乳腺癌中FUT8的分子调控机制、癌细胞平分糖链变化等。浙江大学教授易文报告题目:《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的研究》O-GlcNAc修饰在生物体内极其重要,具有单糖、可逆修饰、对环境敏感、修饰丰度低等特点。修饰协调胚胎发育、免疫应答及细胞分化。而修饰异常则会导致肿瘤病变、发育缺陷、代谢失衡。易文教授从如何捕捉O-GlcNAc修饰、如何确定O-GlcNAc修饰的蛋白、O-GlcNAc如何调控蛋白的功能等三个关键问题,介绍团队对O-GlcNAc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蔚报告题目:《蛋白糖基化调控方法及其在糖类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糖基化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但蛋白结构复杂多样,通过表达体系调控N-糖基化具有一定挑战性。黄蔚研究员建立和发展了细胞表面受体糖链编辑方法与技术,利用各类Endo糖苷酶及其突变体的底物选择性,分别对细胞表面糖链进行亚型选择性“删除”和“插入”操作,实现对膜蛋白糖基化的结构编辑。此外,黄蔚研究员还分享了在抗体药物糖基化的调控策略、基于糖基化的药物受体分子模型、GPCR等药物受体糖基化的研究。报告结束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杜昱光主持产业论坛。本次论坛聚焦大健康背景下糖工程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糖科学研究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糖工程产业的发展方向等。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糖生物学分会会长王鹏、中科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陶勇、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学平、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义发、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院部长范国强、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敏、澳门国际中草药糖科学研究学会会长赵宁、先正达集团(中国)生物农药产品线经理宋荣,共同上台参与论坛的讨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杜昱光主持糖工程产业论坛现场论坛围绕糖科学研究如何与大健康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中医药多糖的发展趋势、在大健康背景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糖工程的关系、糖工程技术转化的要点痛点与难点、糖工程产业未来3-5年的风口和高潜力发展地区、中国需要糖工程产业,年轻人创业如何选择,如何开始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奖励做出优秀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大会特设“优秀墙报奖”颁奖环节。经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共选出十名优秀墙报奖获奖者,分别是丁亚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程汉超(南方科技大学)、邓陶(上海交通大学)、闫振鑫(山东大学)、张念竹(大连医科大学)、项梦海(江南大学)、吴金澎(西北大学)、宋淑淑(复旦大学)、李瑞莲(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刘思思(江南大学)。(排名不分先后)优秀墙报奖获奖者合影部分参展商后记糖工程技术是我国高新技术及新产业革命支柱之一,这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糖科学科研与产业的交流,加速了糖工程产业化的进程。为期两天的大会中,国内外糖化学、糖生物学及糖工程等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等在本次学术会议暨产业论坛上围绕“糖科学与糖工程产业”,共同研讨糖链结构功能、制备技术、检测分析方法,以及糖类药物、营养食品、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开发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就我国糖生物工程产业的现状及产业结构升级展开了多视角、跨学科的交流。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和讨论热烈的产业论坛都让参会代表受益匪浅,让我们见识到糖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发展和糖工程产业的蓬勃生机,相信通过糖科学与糖工程领域的众研究学者与产业同仁的共同努力,糖科学与糖工程的未来会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将在珠海横琴举办的会议!
  • 科技前沿中国发声:8台深紫外激光装备世界独有
    10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许祖彦(右),在其领衔研发成功国际首创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的实验室与青年科研人员交流。   ●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20纳米技术领域占一席之地   3月14日,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据介绍,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而据记者了解,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界,近期不断实现突破,在国际相关技术和产业领域发出“中国之声”。“中国科学已经发展到可以构思大手笔的时候了。”最近,《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中科院院士和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说,中国论文数量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们不缺数量,应该更重视成果的质量。”张涛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采访对象们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肩负战略使命   2012年诺贝尔奖发布时,中科院院士郭光灿曾表示,缺乏原创,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与世界科学发展的距离。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重大原创成果和开创性工作还比较少 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大幅提升,但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多。”郭光灿说。   中科院各研究所所长在2013年的新年规划中,都进一步明确了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开展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的战略使命。   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说,从中国科学院的角度看,在国家层面要发挥战略作用的话,意味着研究所的成果应该代表国家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中央和社会各界对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期望很高,产业界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尽快调整结构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农民也期待有更好的农业成果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我们目前的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十几年的积累,和这些期待仍有距离。”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周杰说。   立足创新前沿   张涛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科技界应该在世界前沿领域真正提出些原创性的想法或发现”。   2011年,理化所牵头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获得突破,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均为世界独有的科研利器。   2012年,8台装备中有两台获批科技部产业化项目,为前沿装备产业化工作作了铺垫。   同样在2012年,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22纳米CMOS关键技术先导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2纳米CMOS技术是全球正在研究开发的最新一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各国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力争抢占技术制高点。有国际评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迟早要做这样的技术。   叶甜春认为,过去全球微电子最先进的技术领域,没有中国任何位置。现在在最先进的20纳米技术领域,中国也有了一席之地,下一步应考虑更前沿的技术创新。   突破产业桎梏   我国每年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石油、铁矿石、粮食等的总和。“尽管集成电路需求很大,但是我国这一产业相对弱小。”叶甜春说。   集成电路是全球化的产业,每年全球研发资金几百亿美元,产业投入数千亿美元,产业发展非常迅速。面对国外若干个“航母舰队”构成的整个国际化产业链,中国企业研发力量不足,尚无航母级企业。   “在着力建立企业研发力量的同时,把我们的研发力量慢慢融入企业,交给企业,然后我们再去作更前瞻的研究。”叶甜春说。   同样依赖进口的还有大型低温制冷设备。作为大科学装置的支撑技术之一,中国有50%,国际有80%的大科学装置需要用到这种设备。   2012年,理化所自主研发的2KW@20K低温制冷机获得成功。理化所所长张丽萍前段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理化所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正在起草协议,届时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首台(套)大型低温制冷机将接受实地应用的考验。   “让应用证明,中国自己制造的大型制冷设备能够与国际品牌相媲美,为该产品的国产化奠定基础。”张丽萍希望,以此来赢得用户对国产设备技术和质量的认同。   此前,理化所低温制冷机曾与林德、法液空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共同竞标散裂中子源工程。虽然理化所并未中标,但是,因为理化所的参与,国外厂商被迫降价40%。   接受记者采访的研究所所长普遍认为,总体来看,我们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多。要想更好地发出“中国之声”,就要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项目,并且项目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作贡献。   相关新闻:我国投资1.8亿深紫外固态激光项目世界领先
  • 多元前沿深入——2015 SLAS亚洲会展
    第四届SLAS亚洲会展将于2015年4月9日-10日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ldquo Come Transform Research&rdquo 。中科院院士高福、饶子和、王晓东等多位学术界知名科学家携手跨国药企、CRO和技术服务企业的科研人员及高管,担任本届大会演讲嘉宾。他们将从小分子、天然产物、大分子等不同角度出发,和参会者共同探讨新药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技术创新。内容包含靶标确认、高通量筛选、转化医学、抗体研究等热门主题。多样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将使得本次大会精彩纷呈。   本届大会不仅从多元化角度为参会者们呈现新药发现领域的前沿科学性内容。同时,还将以实例跟大家分享学术产业界的合作如何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在为期两天的同期展会中,三十多家跨国公司将展示最新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和相关技术。本届大会也是SLAS与生物医药创新社的首次合作,其2015年会将于4月10日同期召开。   SLAS会员将享受免费参会资格(需同时加入两个分部:BSS和LAS),普通参会人员在2015年1月28日前可享受早期注册优惠价650元。现参会者可登陆会议官方网站2015.asia-slas.org进行会议注册。   关于SLAS:   作为推动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平台,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Society for Laboratory Automation and Screening, SLAS)聚集了来自全球的18000名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精英,包括科学家、技术提供商、研究人员、学术人员和学生、工程师、信息学专家以及商业领袖。SLAS组织并提供全年的教育和交流活动,致力于为全球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联系并达成合作创新。   SLAS于2010年由生物分子科学协会(SBS)和实验室自动化协会(ALA)合并成立,并于2011下半年正式成立了亚洲办事处(www.asia-slas.org)。2013年12月,SLAS亚洲理事会正式成立,由七名委员组成,他们来自于行业和学术领域的不同机构。亚洲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立足于本区域的需求对SLAS在区域内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决策。
  • 国家纳米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发布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
    11月24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向全球发布了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分别是:1.是否可以构建涵盖量子和宏观物理特性的纳米理论,进而能可靠地预测材料在纳米尺度的特性?2.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与哪些特性有关?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对其安全性的有效调节?3.纳米科学如何助力生物学发展?4.纳米技术将为医疗技术带来怎样的变革?5.如何借助可视化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和界面?6.纳米技术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制备?7.如何实现原子精度制造的大尺寸化?8.纳米技术将如何提升算力进而助推光电器件的发展?9.纳米技术会对电子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未来电子器件的能耗极限在哪里?10. 纳米技术如何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旨在为全球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引,为探索纳米科技的知识边界、挖掘纳米科技潜能带来新的启迪;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纳米理论、纳米安全性、纳米催化、纳米生物、纳米医药、原子精准制造、极限测量及纳米科技对光电技术、电子器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推动作用等十个纳米科技研究领域。 2023年4月底,国家纳米中心联合《科学》杂志开启了前沿纳米科技难题的全球征集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和分析目前纳米科技发展面对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科支撑、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的积极反馈与响应。本次发布的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前沿研究、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共同需求,对进一步激发纳米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热情,引领未来纳米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集中力量攻克纳米科技难题,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杂志曾于2005年和2021年两次面向全球发布“125个科学问题”,激发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热烈讨论与思考。2022年,“纳米科学与工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列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纳米科技已成为集交叉性、引领性和支撑性为一体的前沿研究领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