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青年女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青年女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青年女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青年女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青年女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青年女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青年女科学家话题讨论。

青年女科学家相关的论坛

  • 中科院院士:青年科学家5年内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

    中科院院士:青年科学家5年内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

    [b]中科院院士:青年科学家5年内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有的单位已现“马太”效应,重复给某一人奖励[/b][size=15px]邂逅SCI[/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1-15 06:00[/color][/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江苏[/color][/size]文章来源:SCI快审[b][size=15px][color=#000000]“现在社会上经常说青年科学家要坐得住‘冷板凳’,可是有些研究成果都还没拿出来,‘板凳’就被人家抽走了,青年科学家想坐‘冷板凳’都坐不了或没得坐。”[/color][/size][size=15px][color=#ab1942]两院院士卢耀如、金振民[/color][/size][/b][size=15px],以及专家代表在浙江省温州市参加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系列活动时,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曾对构建青年科学家成长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size][img=,612,69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232105395614_6218_1626275_3.png!w612x693.jpg[/img][size=13px][color=#88888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金振民接受采访[/color][/size][b][size=15px] 不少青年科学家手头没有过多资金,只有一些研究成果;还有的青年科学家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现在有些政策导向与评价机制不是十分有利于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与成才。[/size][/b][size=15px]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size][b][size=15px][color=#ab1942]金振民教授说[/color][/size][/b][size=15px],[/size][b][size=15px][color=#0248a3]有的单位对青年科学家在5年内拿不出成果或晋升不了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就要被淘汰走人;有的单位出现个别奖励的“马太”效应,重复给某一个人奖励,[/color][/size][/b][size=15px][color=#0248a3]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青年科学家的积极性。[/color][/size][size=15px]金振民院士建议,[/size][b][size=15px][color=#000000]社会应该多摆凳子、多搭台子、多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有科学精神,[/color][/size][/b][size=15px]有仰望天空的雄心壮志和理想力量,有脚踏实地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有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和创造能力,不迷信书本与权威,此外就是勤奋学习有修养。[/size][size=15px]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介绍,他年轻时做技术员工作,就遭遇到很多的委屈、挫折。在院士评审环节,有关部门向他所在的单位征求意见时,参加座谈会的同事说,卢耀如受这么大的挫折还能当院士,完全得益于在他在贫困地区不计较名利,坚持为国家多做贡献。同时,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让他跨过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size][img=,526,56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1/202301232106320019_6522_1626275_3.png!w526x566.jpg[/img][size=13px][color=#888888]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接受采访[/color][/size][size=15px] 卢耀如年近九旬,他只有贵州省提供的一套住房,且自己没有去住,平时在北京、上海生活都是租公寓住。他把担任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同济大学教授的工资收入和津贴共360万元,设立了卢耀如生态工程地质学科基金,用于奖励、资助贫困学生和博士研究生,让他们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而不是当大官和捞取名利。[/size][size=15px] 卢耀如院士认为,[/size][b][size=15px][color=#0248a3]当前,有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才华,就是不会“拍马屁”。如何激励与发现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善和“补短板”。[/color][/size][/b][size=15px]比如,有的科研院所领导不是从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高度来选人用人,重用的人不一定成才,相反,有一些人才被埋没了。[/size][size=15px]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从延安来的老干部认识到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不怎么高,国家建设需要懂科学技术的人才,他们很尊重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工作者,放心、放手地把工作交给青年人才去做。”卢耀如院士在淮河、新安江、海河、长江、黄河、珠江及其它流域,曾负责及指导北京官厅水库、新安江水电站、三峡(石灰岩坝区)、乌江渡等百多座大、中、小型水利水电枢纽的勘测与研究工作。他建议,当下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发现、培养和成就青年科技人才方面,多学习一下“老干部”们的传统优良做法。[/size]

  • 抵制学术期刊,青年科学家的“冒险”行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7/A1393487876_small.png2013年12月, Randy Schekman 赴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同时向公众宣告了决定抵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科学类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他指控这些“顶级期刊”对科学研究施以暴政。与此同时, Schekman 邀请其他科学家加入自己领导的抵制行为。Schekman 暗示,这些顶级期刊出版或者不出版著作的决定,只是基于该研究有多流行,而不是根据研究的学术价值。他指出,这也是这些期刊的影响所在,它们实际上引导了进展中科研工作的类型。通过坚持它们自己的日程,发表那些将会被引用的著作,这些期刊鼓励在流行的学术领域内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Schekman 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是向公众如此表态的人里最著名的一个。他这样做的时候,仅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周之前。这也不是学术界第一次号召抵制这些权威期刊。在 2012 年,英国数学家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细胞》杂志出版商的抵制运功。事件起因是该出版商向大学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大量期刊。关于 Schekman ,许多科学家都赞成他的观点——《自然》、《细胞》和《科学》的编辑们过于有影响力了。该意见被如此卓越的同僚又一次大声疾呼出来,自然更受欢迎。对于 Schekman 的公正,人们赞誉很多,人们常说的评价是:“对于他来说,这么说很容易,他可是刚获得了诺贝尔奖啊。”Schekman 坦率地承认,他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其他科学家们一样,因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益良多。但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他的地位,可以从他谴责的暴政中要求一定的自由。因此,他号召其他人加入他领导的抗议行为。然而我怀疑,还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者们能响应他的号召吗?对于我的许多同辈来说——比如博士在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和《细胞》一直代表了主要的职业目标,这些期刊能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肯定,并使之曝光。毕竟,世界第一次知道中子的存在、DNA的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排序,都通过了这些期刊、杂志。尽管有抗议和抵制行为,这些令人敬仰的版面诱惑力依然强大。但是,不仅仅是自私的个人满足驱使年轻科学家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科学家申请研究经费和职位的时候,被考量的不仅包括他们研究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何处。拥有一篇发表于顶级权威期刊的独立署名的文章,能够给职业生涯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如果出版方需要在热门领域的光鲜成果,那这就是最可靠的获取经费和永久性职位的途径。这种现状一直在加强。这就解释了顶级期刊难以处理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支持抵制行为,却在行动上依然觉得无法加入其中。年轻科学家对于从事这种行动感到不安,因为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带来任何积极影响。每个加入抵制的决定都是单独作出的,并且每个加入的个体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不会加入——要冒的职业风险太大了。申请者在哪里发表文章比发表了什么内容更重要,只要这种懒惰的简单分析依然是决定经费和职位分配的依据,年轻学者就会依然不敢加入这次或者以后的抵制。即使对于那些学生和博士而言,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在哪里发表,尤其是当研究成果被视为有潜质“去更好的地方发表”时,往往最终就会与参与工作的资深科学家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分歧很常见,许多年轻学生和博士的话语权很小,也就无法贯彻他们想要抵制权威期刊的想法。我同意 Schekman 所说的,这个体系需要变革,而且我也为他能够如此强硬地站出来而喝彩。这一抵制行为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在科学家对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战线正在铺开。只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尚未证明自己的学者来说,他们只好站在中间地带。

  • 中国计量院林鸿获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

    中国计量院林鸿获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 时间:2013-02-05 来源:中国计量院 http://www.chinajl.com.cn/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s/f22545aa-72d2-4d7c-a0db-7a92d0955010.jpg(刘旭红、蔡娟)2012年11月25至30日,第28届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全体大会及相关活动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的林鸿博士与日本计量院的Momoko Kojima博士共同获得2012年度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原名“Iizuka奖”,2001年由曾任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委员、副主席、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前理事长的Kozo IIZUKA博士捐资设立,该奖原计划设立五年,对在亚太地区从事计量科学研究且成绩突出的青年科学家进行表彰。2006年,APMP执行委员会决定用APMP会费继续支持这一奖项,并将其更名为现用名。 http://www.chinajl.com.cn/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s/f22545aa-72d2-4d7c-a0db-7a92d0955010.jpg图为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颁奖现场,左一为林鸿参照APMP拟定的评奖标准,APMP-Iizuka青年计量科学家奖获奖者每年不超过2人,要求候选人40周岁以下,在计量科学研究领域有突出成绩,为本国或亚太地区计量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候选人由APMP成员机构推荐,经APMP执委及其邀请的区域内计量专家组成的评奖顾问委员会评选,并由APMP执委批准确定。包括该奖项在内的APMP年度颁奖典礼与每年的APMP全体大会同时举行。林鸿现为中国计量院热工所副研究员,中国计量院玻尔兹曼常数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之一,主要工作为声学法测量玻尔兹曼常数、微波谐振法测量热力学温度和温室气体监测等内容。此次获奖主要是因其在国际温度单位开尔文的重新定义上的贡献。此次,林鸿在四名候选人中排名第一,成为中国计量院获得该奖项的第4人。此前,中国计量院的林平卫、闫小克、张江涛分别获得2005、2007和2010年度的该奖项。(刘旭红、蔡娟)

  • 【转贴】科学家的任务应该是研究科学技术而不是挣钱

    10月18日上午9时30分,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马军和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获得者黄海军作客新华网,就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同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提问]现在一些科学家自己拥有公司,可以说身价上千万、上亿,科学家是不是理所当然就应该成为富翁? [马军]这个问题就看怎么看了,科学家的任务是什么呢?他是研究科学,研究一些新技术。就是他的角色是研究科学技术,他的主要任务应该和他的能力、兴趣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技术人员,他的重点应该是研究科学、研究技术,目标不一定是去挣多少钱。但是科学研究需要钱,没有钱不可能作出相应的成果,没有经费也不可能取得比较有价值的、原创的一些发现。从国家角度也好,从人类角度也好,做科学的人因为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专门训练,应该把它用在最应该用的地方就是研究技术、研究科学,而不应该让他为科研经费去奔跑,花很多时间去拉关系,生活上,保证他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就行了。而绝大部分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不是追求以挣多少钱为目标,而是把精力投在改善研究设施、改善研究条件方面,尽快的出成果,为人类或者说为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这是我的理解。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顾挣钱那头,那科学这方面可能就不会有什么成果。 [黄海军]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要把科学和技术分开,做科学研究的人开公司挣钱是难以想象的。做技术还情有可原。但即便是做技术,当然科学和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我的定义里还有很大差别,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看西方国家的一些教授,一个人在中青年的时候,尤其是研究机构和高校还是做创新型研究为主,当然比较成熟以后,系统以后,包括自己年龄大了以后,去做公司的会有一些。所以经常看到美国有些教授也有公司,但是我调研的结果,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可以开公司,那些年轻的教授,做科学研究都是玩命的干,根本没有精力在市场打拼。

  • 【讨论】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让他们头痛的事儿比科研本身更复杂让张华教授(化名)回忆上次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年富力强的“长江学者”皱着眉头思索半天,徐徐吐出一句:“好像真的已经很久啦。”但他的确很忙,而且这一切忙碌都跟工作有关:指导学生,看文献、改学生的论文……而且,他是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参与杂志审稿;他要领导一个实验室的运行,每个春节前后开始申请一年一次的基金,而到年终,则要汇报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专利,下一年度的计划是什么”。对于张华而言,美好的时光只有刚回国的头两年。那时候张华有一半的时间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主任,他亲自做实验,也手把手地教学生,“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科研工作上,现在只能跟他们空对空地讨论了。”那时候,张华还有时间看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酝酿在上面发文章,而现在的行政事务和各类会议已经把这些空间填得满满当当了。和张华一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自嘲已经成为“兼职科学家”,他们向记者反映,科研一线那些真真切切的东西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赵博士的观察同样可以佐证。读博4年里,赵博士很难在实验室里见到自己的导师,这位“老板”主要在外面跑课题,拿回来就是手下的博士带着硕士们组成小团队做,平均一个人分到一个小课题,“一些署着导师名字的成果可能他根本没有参与过。”中科院声学所一位前所长直言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科学家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感慨。“一年填了47份表,最厚的一份200多页”“大师+团队”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应付申报和评估,就会变成“大佬+团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的龚教授是个有心人。他专门统计了2008年一年他所负责填过的表格,“总共有47个难填的表,平均每个表填两天,就是近百天,3个月就没了。”这其中,最厚的一份表格多达200多页,龚教授关起门来,整整填了5天。这些表格名目繁多,龚教授扳起手指一一历数:“973项目”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规划,学院的规划,学科的规划,“211工程”申请表,“211工程”年度工作汇报表,“985工程”创新表、申请表、评估表等等。填表的内容同样让人费神费力。比如每年搞大项目的预算,每一部分比例要符合基金的要求,仪器设备费、人工费、实验材料、测试费、国际交流费,参加几次国际会议都要列出来,要去算,“一个上千万元的大课题,要算多久啊!”龚教授说,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最后要算一个符合申报规定的东西,但是肯定不是真的,谁能预料中间的变化呢”。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介绍,即使在人文学科,一个表格填四五天也很正常,“每栏要填三四千字,最后填下来一两万字,还要去查很多数据”。在他看来,一些表格的设计很奇怪,比如为一个课题填表,需要分别填写两栏,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每栏限3000字到4000字之内。这让他感觉很荒谬,“创新之处不就是成果吗?”作为申请者,王彬彬教授的经验是,每栏都要填满,表格交上去,别人都写了很多,你只写了一点点,评委就会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要减掉很多分;与此同时,两栏里内容还不能完全一样,“一样的意思还得换一种说法,如果完全一样,评委也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这样一来有个危险,本来正常的学术团队就演化为‘大佬+团伙’了。”作为973首席科学家的龚教授发出警示,“大师+团队”能做出很漂亮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干这些虚的活,没有时间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这就演化成“大佬+团伙”,和江湖人的生活很像了,“他能赚到钱,但是他没有产品,无法为社会作贡献。”

  • 科研周报速读|中国科学家首获“德国诺贝尔奖”洪堡教席奖

    5月29日~6月4日一周科研动态不可不知1[b]中国科学家首获“德国诺贝尔奖”洪堡教席奖[/b]2017年度德国最高资助金额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席-国际研究奖”(简称洪堡教席奖)于5月16日在柏林举办颁奖典礼,六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柴继杰教授。柴继杰教授是自2009年该奖设立后58位获奖者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是研究蛋白质以及特定受体结构构成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2[b]浙大与耶鲁大学联手培育生命科学领域顶尖人才[/b]5月31日,浙江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学位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浙大与耶鲁大学达成校际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此备忘录的框架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率先开展“3+2”联合学位项目,强强联手,合作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该项目落地之后,浙大学生最早有望在2018年去耶鲁大学学习。3[b]Nature:抗生素重大突破!新法战胜革兰氏阴性菌[/b]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如今知道如何构建一种能够穿透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子特洛伊木马,从而解决了一个几十年来一直阻止着为越来越有耐药性的细菌开发有效的新的抗生素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edictive compound accumulation rules yield a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4[b]Cell重要发现:一种常见化学物质会“增加癌症风险”[/b]6月1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题为“A Class of Environmental and Endogenous Toxins Induces BRCA2 Haploinsufficiency and Genome Instability”的研究证实,一种随处可见的化学物质能够增加癌症风险。这类化学物质存在于汽车尾气、烟、建筑材料、家具、化妆品和洗发精中,具有破坏DNA修复机制的能力。5[b] 肿瘤新疗法:病毒介导的免疫细胞毒杀作用[/b]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和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报道他们设计了一种可以靶向癌细胞的病毒。这种病毒能刺激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可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细胞。这篇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 的报道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可能。6[b]日本推出能检测上千遗传病的夫妇孕前基因检测[/b]日本的GenesisHealthcare公司和美国的基因检测公司GenePeeks合作,于上个月向日本市场推出了针对非患病人群的夫妇基因检测。这是日本首次推出能检测1050种遗传病患的、多项目夫妇基因筛查。公司方面从4月18日就能开始接受委托进行筛查分析。7[b]青年科研人员生存现状:超6成每周工作50+小时,最大压力来自跑项目,女性难登“金字塔尖”[/b]今年5月30日,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发起“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1066位青年科研人员中,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以上的占30.86%,50~60小时的占32.74%,40~50小时的占27.39%,小于或等于40个小时的仅占9.01%。调查还发现,尽管如今女硕士女博士数量比之男性已不占少数,但随着学术地位的提升,女性人数却越来越少,科学“金字塔顶尖”为人所熟知的女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8[b]刘强东宣布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b]近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宣布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此次捐赠金额也创下了人民大学建校以来的最高捐赠纪录。[color=#222222]虫洞实验室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买方(高校、研究所、事业单位和企业)、卖方(制造商、经销商)提供了包括商务、物流、资金、信息和技术新的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有虫洞旗舰店、虫洞集采、虫洞易购。[/color]

  • 【求助】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不在开会 就在开会路上——做研究的老师们都这样么?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  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  “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  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  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  中国科协几年前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  这份调查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只能加班加点,在“8个小时”之外尽量找回科研时间。【详细:[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1013/048880.shtml[/url]】在实验室工作的老师们都是这种情况么???还是这篇文章瞎掰的,求证?!.........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女神集结号:全球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界50位女性科学家”榜单华丽来袭!

    女神集结号:全球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界50位女性科学家”榜单华丽来袭!

    据悉, 2015年5月份, 李攻科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首次颁发的“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12_615283_0_3.jpg据悉, 2015年5月份, 李攻科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首次颁发的“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同时获奖的还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杨秀荣院士等14位女性分析化学学者。此次李攻科教授再次入选“the Top 50 most influential women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可谓更进一步为中国女科学家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荣誉。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14_615284_0_3.jpg李攻科教授获选图片 李攻科教授获选介绍: “兴趣:凭借色谱和光谱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我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现代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复杂系统,特别是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的痕量分析的应用。我也研究天然产物的制备规模分离方法。最近,我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成像分析非常感兴趣。重要时刻:在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开始从原子光谱分析向色谱分析的研究领域变化,然后建立我的分离和分析复杂系统研究小组。预测:原位、体内和在线样品制备技术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与纳米技术和拉曼成像结合的矫正术将会快速发展;现场分析的研究将倍受关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将更加集中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同样,作为华裔女科学家,李灵军教授于2014年在美国质谱年会(ASMS 2014)召开期间,获得了美国质谱学会2014年BiemannMedal奖。2011年3月份,还获得2011年匹兹堡会议成就奖等荣誉奖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14_615285_0_3.jpg 李灵军教授获选介绍: “兴趣:我最热衷于开发新型分析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生物问题。我们很高兴开发一套用于发现神经肽功能的多功能质谱工具,并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我们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最近,我们正致力于开发用于定量MS分析和系统生物学中高通量测量的新型化学标签。我也热爱培训和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并帮助他们过渡到成功的职业生涯的这个过程。 重要时刻: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特别是当我们发现以前没有报告过的神经肽,并解密他们的功能时。从美国质谱学会获得着名的Biemann奖章,并向数千名同事和朋友提供颁奖讲座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个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所有这些在我个人职业阶段类似的精彩时刻都为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预测:我期望看到单细胞组学技术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从而在面对健康和疾病问题时,对细胞生物化学变化实现实时的原位测量。这种技术也将大大加快我们对个性化精密医学的步伐。”以下为获选的完整名单(排序不分先后)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86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87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88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89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90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91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92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3_615293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4_615294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4_615295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4_615296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4_615297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81024_615298_0_3.jpg

  • 【转帖】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科学家解开“水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学术界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众所周知,最时髦的一种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它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最近,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证明这一理论的依据:一颗被称为利内亚尔的冰块彗星。 据科学家们推测,这颗彗星含水33亿公斤,如果浇洒在地球上,可形成一个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利内亚尔彗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发成了蒸气。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都观察到了这一过程。那么,这颗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上的水相似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证明,数十亿年前在离木星不远处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里的水是一样的。而利内亚尔彗星正是在离木星轨道不远的地方诞生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时可能有不少类似于利内亚尔的彗星从“木星区域”落到地球上。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玛玛说:“它们落到地球上时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因此,这种撞击是软撞击,受到破坏的只是大气层的上层,而且撞击时释放出来的有机分子没有受到损害。” (人民网)

  • 科学家带盐,怎么看?

    应该也就是今年吧。我看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带盐厂商的产品,或发表跟厂商相关的文章。举例:[img=,690,17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11108_01_2850333_3.jpg[/img]知名科学家带盐了,是不是产品就会好呢?或者说,他们让厂商改善了设计,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验的使用和要求?请说出你的观点

  •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法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日前法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这是科学家首次以绝对肯定的态度声称找到一颗“环境宜人,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92203_317907_1609805_3.jpg科学家在太阳系外20光年处发现的一颗红矮星被证实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 十一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巨奖

    据《自然》网站消息,来自美国、荷兰和日本的11位科学家获得了首届生命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他们分别获得该奖的五个奖项,每个得奖人将获奖金300万美元,该数目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2012年为120万美元)的2.5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vid Botstein和哈佛大学教授Eric S. Lander获得基因组学奖;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Lewis C. Cantley、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Hubrecht研究所教授Hans Clever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Napoleone Ferrara、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L. Sawye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Bert Vogel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获得癌症奖;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Titia de Lange获得端粒奖;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得干细胞奖;神经生物学奖则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ornelia I. Bargmann。 “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去年,Milner曾设立同样奖金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了霍金等九位理论物理学家。此次,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创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立者Anne Wojcicki,以及Facebook创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联合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俄罗斯风险投资家尤里·米尔纳20日宣布共同设立“生命科学突破奖”,专门激励那些致力于治疗顽疾和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由于每名获奖者将得到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127万美元)”。 每年选出5位获奖者除今年首批获奖的11位科学家,今后每年将有5位科研人员有机会获得这一大奖。奖金捐助来自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其妻子安妮·武伊齐茨基、脸谱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丽西拉·陈,和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来自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 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该基金会的设立旨在激励那些资金不足却仍默默无闻从事对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是科学界奖金最丰厚的奖项。 米尔纳表示,5位发起人决定将奖励研究5种特定疾病的科学家,布林的妻子武伊齐茨基已决定将其捐赠奖励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员,其他4种疾病还未最终敲定。 然而这一奖项也招致一些批评。生物学者论坛node载文说,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来自多位科研人员的合作,而不是在某个领域已有建树的著名科学家,奖励应当注重保持研究人员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这一奖项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几乎没有任何参选规则,完全靠研究的质量。任何人都可以提名候选人,获奖者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另外,只要研究做得好,研究者可以多次获奖。“如果你是爱因斯坦,你可以连获三次。”米尔纳称。该奖项本着公开透明的选拔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提名候选人进行评审。组织者希望获奖者是仍在全盛时期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并不限制分享奖项的人数,此外,该奖每年的得奖者都将加入评审委员会,匿名投票选出下一年的获奖者。 获奖者不敢相信以为是骗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的获奖者们在获悉自己得奖时都感到震惊。 51岁的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学科学家科妮莉亚·巴格曼说:“我当时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我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或骗局。”当被问到将如何使用300万美元的奖金时,她犹豫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先把车修了?” 荷兰分子遗传学教授克莱弗斯上周就已经接到了列文森的通知,他将拿出一部分奖金请大约150名合作伙伴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路易斯·坎特利得知该消息时差点摔一跤,“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奖的存在。”坎特利20日刚刚度过64岁生日,他因发现参与癌症代谢过程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而获得300万美元大奖。 据新华社“我的两个近亲都不幸患上了非常糟糕的疾病,其中一人得了癌症。所以我成立这个奖项也有一点私心。”“我认为,未来拥有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和有生命科学技能的人才将有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俄罗斯风险投资家米尔纳“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英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该奖项不仅是为了奖励一个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人员,也是为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的成长。”

  • IBM科学家首次为化学键拍“显微照”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IBM公司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曾经因为在2009年第一次捕捉到单个分子的特写镜头而闻名于世,现在他们再次透漏出极为惊人的详细显微图像,展示了原子间的个体化学键。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01/217/1145/7450906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11/217/1145/74509071.jpgIBM科学家揭开原子间化学键显微照 他们是如何得到如此惊人的特写镜头的呢?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原子力显微镜,通过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捕获了两张图像。这些图像不仅说明了单体纳米级石墨烯分子的结构,而且展示了原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发表在《科学》杂志9月14日的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石墨烯装置有着重大意义,而石墨烯有可能被用于取代微芯片这样的现存技术。这些发现也有可能帮助科学家追踪化学反应期间电子的路径。 IBM公司科学家利奥-格罗斯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到:“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对比结构用于区分化学键。第一个对比是根据化学键上测量力的微小差异做出的,第二次对比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下化学键视乎拥有不同的长度。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一氧化碳分子在顶端的倾斜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的。” 这张彩色照片展示了原子化学键的长度以及电子的密度,因此较暗的点代表的是分子最密集的部分。再配合长度和密度,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分子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格罗斯告诉BBC新闻频道记者道:“在并五苯的试验中,我们看到了化学键,但是我们并不能真正区分它们或者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属性。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证实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化学键的不同物理特性,而且那真的非常让人激动。 今年早些时候,IBM公司的科学家们捕捉到了第一张单分子图像,展示了电子电荷如何分布。现在他们公布的最新图像让这项研究更进一步而且在纳米级物理学领域迈出意义重大的一步。

  • 《科学》杂志:万人审稿,科学家唱主角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然而在它13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遭遇了种种困难,曾两度停刊。但在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18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一本名叫《科学》的杂志,这份杂志创立伊始,就先后得到了两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的资助。然而,名人的青睐并没有给杂志带来好运,《科学》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此后的131年中,《科学》遭遇了其他困难,曾两度停刊。尽管如此,在那些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今天,《科学》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爱迪生不欢而散1880年,在纽约记者圈小有名气的记者麦克尔决定和大发明家爱迪生联手合办一份科学杂志。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重要成员,爱迪生欣然投资1万美元,让麦克尔担任主编,兼管发行。这一年的6月3日,第一期《科学》杂志出版了。一开始,《科学》杂志由于缺少可供稿的科学家,订阅者寥寥,根本无法和同类型的科学期刊竞争。爱迪生给麦克尔开的周薪也只有区区30美元。面对无法支撑的局面,麦克尔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增加副总编、设立编委会等等,但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在杂志出版18个月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爱迪生撤出所有经济支持,把杂志推给了麦克尔一个人。麦克尔没有放弃,1881年底,他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另外一名大发明家贝尔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两人的办刊理念再度发生冲突。1882年3月,苦苦支撑了3期的《科学》因为财政问题停刊,麦克尔被迫转让杂志。只值500美元一年后,昆虫学家塞缪尔·斯卡德接管杂志,并使《科学》一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和资助人贝尔在管理上又出现矛盾,加上印刷公司不合作,斯卡德最终被迫辞职,助手霍奇斯担任主编。霍奇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科学》的发行和广告,却没有得到资助人贝尔等人的支持。加之当年的印刷质量糟糕,《科学》举步维艰。贝尔等人撤资以后,霍奇斯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干,1894年,《科学》杂志再度停刊。同一年,《科学》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命运。他接手后,将1894年1月4日重新出版的第一本杂志,重新编号为“新卷”第一期。卡特尔重新对《科学》进行了定位,他明确了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应该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他的办刊方针、编辑思想至今对《科学》杂志影响至深。在卡特尔担任杂志总编的50余年间,在《科学》上发表重要论文的科学家们包括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托马斯·亨特·摩根,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以及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0年,卡特尔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利兰·霍华德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卡特尔辞世后,《科学》杂志被转让给美国科学促进会,但今天的《科学》杂志仍在延续卡特尔的编号,以表明原先的办刊原则不变。审稿人有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美国科学界都面临重整旗鼓的局面,《科学》杂志在这期间先后匆匆经历了6位主编。195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戴尔·沃尔夫担任《科学》总编,他在危难之际采取了避免刊物继续滑坡的措施。1956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杜沙恩任总编。《科学》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1962~1984年间,錼的发现者之一、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杂志主编。在他的任期内,《科学》的论文审核程序得以极大改进。埃布尔森首先建立了审稿人制度,他的审稿人人数一度达一万人之多。《科学》上刊登的论文由审稿人决定优劣,决定取用还是退稿。这一严格的审核方法,也是现在《科学》杂志审核制度的雏形。此后,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均为在各科学领域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生物学家唐纳德·肯尼迪和生化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等人。PK《自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来自英国的老牌科学杂志《自然》一直被视为《科学》的最大竞争对手,两本杂志竞相刊登最新的科学成果与报道。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度见证了这两本杂志的竞争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科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工程。有趣的是,2001年2月15日,《自然》率先发表HGP(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的最初测序和分析”;第二天,《科学》杂志不甘示弱,发表了Celera(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中,由HGP和Celera相互竞争而又各自独立完成的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这两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成为当年最火的科学论文,《科学》与《自然》杂志也因为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传播与人文奖。来稿审核严格《科学》杂志对来稿的审核平台非常严格,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参与整个审核过程,来自中科院的卢柯也是编辑之一。2010年,《科学》收到了全世界大约1.25万篇科学论文,不过最后只有7%的论文可以发表。对于有指来自中国的论文在《科学》被拒率高达98%的说法,《科学》表示,它也刊登过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论文。作为全球性的科学平台,《科学》希望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事实上,其最近发表的论***是来自美国以外的作者。

  • 【分享】科学家尝试人工合成生命

    科学家尝试人工合成生命 或10年内试验成功在世界各地,少数科学家在尝试从无到有创造生命。专家们期待,在3至10年内,现在几乎不为人知的“湿人工生命”领域会有人宣布试验成功。 据美联社20日报道,加入该领域竞争的意大利威尼斯原始生命公司首席运营官马克贝多说:“这将是一件大事,每个人都将知道。我们谈论 的是一项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技术——事实上,以一种无法预言的方式改变世界。”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造生命形式有朝一日将提供解决各类问题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包括与疾病作斗争、锁定温室气体以及吞噬有毒废料等。 不过,贝多认为,创造合成生命有三大难关。首先,需要创造细胞容器(即细胞膜),以使细胞可以将坏分子阻挡在细胞外,允许好分子进入,并拥有繁殖能力。其次需要可以控制细胞各项功能的基因系统,使其可以繁殖并针对环境变化产生变异。另外,需要让合成生命拥有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作为食物,然后将其转换为能量的新陈代谢功能。 合成生命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预计,未来6个月内,科学家们将提出证据,证明第一步——即创造细胞膜———“并不是一个大问题”。科学家们正在使用脂肪酸解决这一问题。 绍斯塔克对第二步骤也表示乐观。第二步是取得核苷酸,建立DNA组,以形成可以起作用的基因系统。绍斯塔克认为,一旦细胞容器造成,如果科学家们加入适当比例的核苷酸,那么接下来自然会发生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过程。 绍斯塔克说:“我们没有聪明到可以设计一切,我们只是让进化过程完成困难的部分,然后我们推算出发生了什么。”

  • 科学家的话,你敢照着做吗?

    据“中央社”报道,加拿大萨斯克其万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生物化学副教授纳柏(Scott Napper)说,最令人讨厌的坏习惯,挖出并吃掉鼻屎,可能对健康有益。 科学家的话,你敢照着做吗?

  • 物质的结构(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故事)

    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图瓦罗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左图)推翻“燃素”说,提出“元素”说。他说,这种“元素”物质不能被任何化学过程再分解。他提出的元素表是不完整的,且有一些错误,但是他对完整元素表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他的工作,科学家们提出近代的看法:即所有物质能被分解为109种元素,所有元素是由原子构成,所有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等等……。http://www.ihep.ac.cn/kejiyuandi/news/10-faxian/new_page_4.htm

  • 【分享】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但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中国网7月10日报道 据美国空间网报道,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美国布朗大学教授萨尔带领的研究小组在7月10日号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是否未来的探索者能够提取也不得而知,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科学界,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 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由于暴力冲撞而诞生于45亿年前,因此内部是干燥无水的。月球的形成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地球,一部分物质飞溅出去汇聚到一起而最终形成月球。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在逐渐形成的月球内部没有任何水的存在,或是在空间中流失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本.伯西(Ben Bussey)说:“如果早期的月球中的确有水的猜测得到肯定,那么当我们在研究月球是如何形成演变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而早期认为月球没有水存在的猜想则意味着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相反的证据。研究者地球化学家阿尔伯多.萨尔说:“如果够幸运的话,我们能看见月球上的水,但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认为看见的概率较低。” 萨尔的研究小组检测了由“阿波罗”1960至1970年间带回来的月岩样本。这些火山岩中的玻璃珠颜色各异,由绿到黄再到红。科学家称其颜色的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构成物质的不同。萨尔的研究小组通过检测玻璃珠的基本组成物质来确定他们来自于月球的火山运动而不是来自于月球形成的撞击事件。同样,研究人员还排除了玻璃珠是由太阳风等外力作用产生的可能性。然后,萨尔的小组运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来进行检测。“在过去的四年中,检测月球样本中水的上限最好是50PPM,我们发明了一种方法能检测差不多5PPM的水。”(注: ppm是part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检测发现玻璃珠中有近46PPM的水。随后,萨尔和他的同事使用模型来估计在月球内部存在于岩浆中的水的数量。当然,也有一部分水分会在月球表面蒸发掉。 根据这一结果估计,玻璃珠里可能含有745PPM的水分,这与地球上通过海底喷发来到上地幔的凝固熔岩中的含水量惊人的相似。但是,萨尔的小组最终给出了260PPM的水作为最确定的数据。萨尔小组对地球撞击事件进行建模后认为月球可能含有更多的水。但是这一模型却不能模拟出月球是如何获得水。卡纳普(canup)说:“我认为最主要的不确定在于,这一发现是否向我们展示了月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或者说明了这些水由月球内部一个相当资源丰富的水库产生。” 当然,清楚知道月球上的水资源是否丰富或者缺乏对于月球的继续探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也看到科学家们不断地为探索月球而作的努力,就像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月球弹坑观察与感知卫星(LCROSS)这样的新型探月方式。LCROSS计划在2009年双倍撞击月球南极,看能否撞击出隐藏的水冰。伯西说:“不断地从“阿波罗”带回的样本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的确是相当的让人振奋的。”(古道) (本文来源:中国网 )

  • 【转帖】钱永健: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

    核心提示: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钱永健目前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他出生于“科学家世家”,除了堂叔是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外,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父是麻省理工大学工程系教授,哥哥钱永佑也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兄弟俩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钱永健更获得有“诺贝尔奖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奖。    幼时哮喘在家做实验制手榴弹    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很有兴趣。小时候因患有哮喘只能经常待在家里,当两个哥哥出外玩时,他就在家中的地下室做化学实验。父母还给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用具。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用火药自制手榴弹,结果炸毁家中的乒乓球枱,弄得满屋是烟。    热爱化学加上天资聪颖,钱永健16岁时以研究将金属融进硫氰酸的论文,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这奖项是全美最久远和最负盛名的科学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奖得主”。他获得西屋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取得物理与化学学士学位,此后又获得著名的马歇尔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以来他就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作。    自谦仅“把晦涩小说变通俗电影”    对于自己在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贡献,钱永健曾说:“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最基本的想法其实不是来自于我们,但是我们帮助很多人理解了这一点。”对于自己的创造性,他则归功于其感性的一面,“我喜欢色彩。”钱永健相信,正是他将艺术的感性与科学的直觉连在一起,才让他在细胞生物及神经生物方面做出了如此革命性的贡献    转自: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64425

  • 科学家完成人类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

    利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历时三年科学家完成人类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 中国科技网讯 最近,一由欧洲多个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利用其开发的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图集。该图集的完成,将大大推动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白质的研究,对于未来神经科学和医学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白质是神经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灰质和神经元的研究上,而对于白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了完成大脑白质图集,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这种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细节和准确性,使得科学家们首次可以对整个大脑活体的微观结构进行可视化探查,重新理解大脑思维过程与细胞结构的关系。 此次联合研究小组发布的大脑白质图集涵盖了100名志愿者的脑部三维图像,详细描述了大脑白质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大小、密度、纤维直径等。这些图像可作为未来医学和基础神经科学两个领域中大脑研究的参考标准,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对大脑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样使得那些非专业用户,如医生或医疗人员,可以利用它来了解有关大脑的知识。可以预见,籍此图集的诞生,未来学界对于大脑白质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将会大大加强。(记者 刘海英) 《科技日报》(2012-10-22 二版)

  • 【转帖】科学家欲破译外星人DNA

    科学家欲破译外星人DNA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卡尔在接受《探索》杂志采访时称:“如果火星上确有生命存在,它可能与人类也有关系。”在美宇航局的资助下,卡尔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正在开发一种用于破译“外星人DNA”的原型设备,这个项目名为“寻找地外智慧基因组”(简称SETG)。  在对落到地球的火星陨石进行了大量研究后,科学家萌发了火星生命来自地球的想法。卡尔表示,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地球与火星相互“交换”了大约10亿吨重的岩石,实验结果表明,有些搭顺风车的细菌可以在这种太空之旅中幸存下来。不可否认的是,寻找火星生命DNA有点像是在灯光照射下而非黑暗中寻找丢失的钥匙

  • 【分享】美科学家首次测序癌症患者基因组

    科学家首次测序癌症患者基因组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成功测序了一个癌症患者的基因组,这一开创性工作为利用新方法揭开癌症的遗传学基础创造了条件。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测序的基因组来自于一位女性,50多岁死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皮肤样本的遗传材料,测序了她2套染色体的DNA,同时根据骨髓样本检测了其肿瘤细胞中的遗传突变。所有样本均采自患者接受癌症治疗前,以防DNA受到进一步损伤。随后,研究人员将患者的肿瘤基因组与其正常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以期发现遗传差异。在患者肿瘤基因组中接近270万个单核苷变异中,将近98%同样也在患者皮肤样本的DNA中检测到,这就大大缩小了进一步筛选的范围。研究人员最终在患者的肿瘤DNA中仅发现了10个可能与AML有关的遗传突变,其中8个很罕见,它们所处基因之前从未被认为与AML有关。研究人员还显示,肿瘤样本中的每个细胞拥有9个突变,而且较少发生的那个突变可能是最后形成的。研究人员怀疑,所有这些突变对于患者的癌症都很重要。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前任主管Francis Collins说:“首次确定人类癌症基因组的完全DNA序列,并与同一个体的正常组织相比较,这在癌症研究中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癌症研究所的Brian Druker说:“虽然这一研究尚不能告诉我们怎样治疗癌症患者,但它是这条路上关键的第一步。它为大规模癌症基因组测序和揭示癌症秘密打下了基础。”目前,研究小组正在测序其他AML患者的基因组,同时他们还计划将这种全基因组方法扩展到乳腺癌和肺癌。

  • 科学家首次绘制暗物质分布网

    几十年前,当暗物质首次被科学家提出时,它只是一个理论性、且具有争议性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发展,一些科学家逐渐接受了暗物质的存在,并认为宇宙中3/4的不可见神秘物质就是所谓的暗物质。日前,一组研究暗物质的科学家小组首次绘制出暗物质分布图,找到证据证明暗物质是链接宇宙的“蜘蛛网”。这项研究结果由参与研究的爱丁堡大学凯瑟琳·海门斯博士在美国天文学会的年度会议上提出。  据悉,研究小组通过位于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联合望远镜”(CFHT)对分布在4个区域内的1000万个星系进行观测,通过暗物质能够扭曲星系团中的光线这一原理寻找其“芳踪”。  经过5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绘制出一幅长达十亿光年的庞大暗物质分布图。研究人员发现,一张暗物质“网”在宇宙中延伸,并在各个星系中相互交织。他们认为暗物质是使各个星系联系在一起的“蜘蛛网”。没有它,宇宙或将不会以现在的形式存在。  虽然暗物质之前也经常被科学家们绘制出来,但只是以模拟的形式进行。这组科学家们绘制出的暗物质分布图使人们首次得以一睹暗物质的真实“风采”。

  • 【分享】《科学家》盘点09年影响生命科学五大人物

    2009年即将走到尽头,在这一年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一些人因其对生命科学的贡献、支持或领导而凸显出来。以下是《科学家》杂志评选的5位2009年对生命科学最具影响的人物。 Francis Collins Francis Collins于2009年8月被任命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其上任后,积极推行个性化医疗和干细胞研究。 相关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者有望出任NIH新院长 丁盛(Sheng Ding)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副教授,成长于北京。他与同事仅利用重组蛋白诱导出小鼠胚胎细胞多能性,完全避免了基因操作。 相关报道:Sheng Ding: As Cell Fate Would Have It Bart Gordon 美国众议院科技委员会主席,是美国众议院内科研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对于美国科学能在奥巴马经济刺激资金中分得大笔资助起了关键性作用。他已经宣布于2010年引退。 相关报道:美国众议院科技委员会主席将引退 Henry Gustav Molaison 著名“失忆”人,被认为是脑科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病人之一。在其逝世一周年后,科学家于12月初对其大脑进行了切片研究。 相关报道:科学家对“著名”失忆大脑进行切片研究 Erika Sasaki 日本川崎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研究小组成功培育出首批能够遗传植入基因的转基因猴。由于可以“复制”人类所患的部分最具破坏性的疾病,它们为研究相应的疾病成因和治疗手段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 科学家预测神秘小行星或于2040年2月撞地球

    据美国媒体2月27日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本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这颗名为“2011AG5”的近地小行星是去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观测者发现的。目前,由于科学家只能观测到这颗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无法了解它的具体质量和构成成分,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它未来的运行轨道。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间一个被称作“重力锁眼”的区域,之后才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科学家初步预测,“2011AG5”将于2023年2月在距离地球300万公里的位置掠过地球附近,并有可能穿过一个直径为100公里左右的“重力锁眼”区域。它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约为1/625,时间是在2040年的2月5日。  虽然它的体型不大,但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力将是巨大的。科学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这个最佳观测窗口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确定它进入”重力锁眼”区域,并朝地球袭来,科学家们就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的轨道。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于2004年发现过另一颗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径约为394米,被称为是已知的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据专家当时测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将于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过”;由于它的轨道被地球引力改变,它将于2036年重新“光临”地球,并很可能以高达1/37的概率撞击地球。  不过,根据最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这种可能性已经下降为约25万分之一

  • 【分享】瑞典科学家宣称两年内实施首例子宫移植术

    据英国《星期日快报》10日报道,日前,瑞典哥德堡大学产科和妇科系主任马茨布兰斯特罗姆教授宣称,已经找到了成功移植子宫的奥秘,并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计划在两年之内为不孕妇女实施世界首例成功的人体“子宫移植手术”,从而给无数不孕妇女带来生儿育女的福音! [b] 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b]  据报道,子宫移植手术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的最大挑战之一,日前,瑞典科学家先是对一些实验鼠进行了子宫移植手术,移植新子宫的实验鼠不仅通过自然交配怀孕,并且还顺利产下了幼仔。研究人员还对羊和猪进行了子宫移植实验,效果也相当理想。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是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取得这一惊人突破的,他们将在下周举行的一个会议上向世人宣布他们的惊人研究成果。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斯堪的纳维亚产科和妇科学杂志》上。  据瑞典研究专家称,他们计划在两年之内为不孕妇女实施世界首例成功的人体“子宫移植手术”! [b] 剖腹产后须摘除受赠子宫[/b]  据悉,人体子宫移植手术,捐赠子宫可以来自那些脑死亡患者、活着的捐赠人甚至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因为近亲移植可以最大化减少排异的风险。捐赠子宫和移植受体应该在基因上相匹配,所以最理想的子宫捐赠者应该是与子宫移植受体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包括母亲或姐妹。  由于捐赠子宫不能承受自然分娩时肌肉自然收缩等相关压力,所以通过移植的捐赠子宫孕育的婴儿,都必须通过剖腹产手术接生出来。由于子宫移植妇女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所以她一旦通过移植子宫生儿育女后,捐赠子宫必须在接受剖腹产的同时被摘除,从而降低她由于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其他风险。 [b] 引发伦理争议[/b]  然而,子宫移植手术也在伦理学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因为这一手术若能取得成功,意味着一个男人理论上也能移植一名女性捐赠者的子宫,从而令男人也能怀上身孕!一些医学专家称,将子宫移植进男人的体内,借助注射激素使他怀孕,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英国“不孕网络”组织发言人苏珊茜南说:“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其他希望生儿育女的不孕妇女来说,这将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然而,这一手术也将引发许多道德和伦理问题。”  不过,瑞典研究专家迪亚兹加西亚博士称,他们研究“子宫移植手术”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成千上万不孕妇女带来福音,绝不会尝试让男性接受子宫移植手术并怀上身孕。加西亚博士坚持说:“我们绝不会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 【讨论】科学家建议设计标准文字用于搜寻外星人

    http://i3.sinaimg.cn/IT/2011/0211/U2727P2DT20110211100751.jpg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http://i3.sinaimg.cn/IT/2011/0211/U2727P2DT20110211100814.jpg发送于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近日提出,在寻找外星人之前,人类应该首先测试自己的语言让地球人都能理解。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同时应该建立一个网站,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他们对候选消息的解码结果以确保这些消息能够被理解。  美国堪萨斯大学物理学家迪米特拉-安特里等三位外星智能搜寻专家近日在《太空政策》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这一建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行星科学家迈克尔-布斯奇表示,“如果你准备与外星人进行对话,那么最基本的要求是,你最好能够拥有让人可理解的东西。”布斯奇此前曾经尝试设计过一种理想中的外星人明信片,但他并没有参与安特里等人最新研究。  在过去50年中,人类的“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一直在尝试发现外星文明,但该计划仍然主要是依赖于现有天文学观测数据。安特里等科学家们认为,此前发出的一些消息,都太过复杂,而且往往以人类为中心,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甚至都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消息。安特里表示,“先不要考虑发送消息到遥远的星球上,仅仅在地球上,如果我在Mac机上生成一个演示稿,可能在另一台Windows机器上都无法打开。”  人类发送出去的第一批消息就是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阿雷西博消息包括了一幅低分辨率的人类图片,数字1到10,以及用于传输这个消息的射电望远镜的图片。论文的联合作者之一、法国国际空间大学天体生物学家朱莉娅-德玛琳斯表示,“本质上讲,这种消息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它很酷,但不是一种真正定向的消息。”  此后的四组消息分别是1999年和2003年的“宇宙呼唤”、2001年的“青少年消息”和2008年的“来自地球的消息”。这些广播消息传向更近的星球,距离地球大约20到69光年之间,人类有希望能够回收任何听到这些消息的外星人的反馈。这些消息主要包含了由公众提交的经典音乐、照片和绘画,体现了凡人情感价值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甚至可能连眼睛和耳朵都没有的外星人来说,这些消息可能毫无价值。  为了提高外星人听到我们人类消息的机会,安特里、德玛琳斯以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雅各布-哈克-米斯拉等人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来书写“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中发送的消息。米斯拉表示,“我们的论文实际上是在呼吁一种团结合作,共同思考如何向外星人发送消息。目前,所有的消息都很乱。如果能够有一个更统一的标准,那将可能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协议应该包括如下主要要素,消息长度(最初应该保持较短)、信号编码方法(二进制可能是最佳选择)、传送方式(无线电或其他方式)、信息内容(数学、科学或人类文化等)。最基本的思想是,消息要简单明了。米斯拉表示,“我们希望消息不要以人类为中心,确保答复能够最容易理解。”  这篇论文仅仅是第一步。三位科学家正在努力邀请各领域科学家、哲学家,准备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共同思考和设计这种协议。一旦规则制定出来,研究团队将建立一个网站,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均可提交适合这种协议的消息,并相互为对方解码,看是否能够理解每个人提交的消息内容。科学家们希望今年夏天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