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评价指标体系

仪器信息网评价指标体系专题为您整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评价指标体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评价指标体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话题讨论。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资讯

  • 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本报讯 5月26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在京举行2013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仪式,首次向全社会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中国工经联还同步发布了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中国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评价办法,并适时启动履责星级评价工作。   据介绍,《评价指标体系》由社会责任价值观和战略、社会责任推进管理、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98个三级指标构成。在推动行业发展这个二级指标下,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数量成为三级指标 在客户满意这个二级指标方面,产品质量、产品安全都成为其三级指标。“企业要关注民生利益,经营方针中突出质量品牌和安全生产,是企业关注民生的最集中的表现,创新品种、提高质量、改善服务,要纳入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国工经联会长李毅中说。   发布会上,中国工经联还发布了过去5年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回顾与趋势展望,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87家行业企业集中发布了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由中国工经联举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等八部委指导,中国煤炭、机械等十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协办,自2008年开始一年发布一次。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各有关团体标准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引导团体标准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了《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指标体系》共设置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59项,其中包含关于收费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18项基本条件。依据《指标体系》开展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满分100分。为便于分类分级管理,评价结果95分以上为三星级,85分以上为二星级,70分以上为一星级。二、团体标准组织应按照《指标体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自我评价,并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开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客观真实。新成立的团体标准组织应于团体标准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自我评价并公开结果。未达到任意一项基本条件的团体标准组织,建议暂停或终止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对照《指标体系》进行改进,或与有能力的团体标准组织联合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三、各有关部门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依据《指标体系》指导相关团体标准组织进行能力建设,引导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或同类团体标准组织联合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在政策制定等工作中可按程序重点采信评价结果为二星级及以上团体标准组织所发布的团体标准。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团体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加大《指标体系》培训和宣传力度,强化对辖区内团体标准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各地、各部门在实施应用《指标体系》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标准委。我委将持续完善《指标体系》,并据此适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团体标准组织培优试点工作和团体标准组织合规检查。联系人:标准创新司 宋国建 8226262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8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下载 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pdf
  • 标准 | 墨西哥国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将生物毒性纳入污水排放监测指标体系
    生物毒性被纳入墨西哥废水排放污染物限值标准近期,墨西哥国家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在联邦官方公报 (DOF) 上发布了墨西哥官方标准《NOM-001-SEMARNAT-2021》,该标准规定了废水排放中污染物的允许限值,以及在任何水资源利用活动中所需要遵守的水质安全保护措施,该标准对所有类型的废水排放机构将是强制性的,并且将在其运营过程中建立合规性和有效性。《NOM-001-SEMARNAT-2021》更新了墨西哥于1996年发布的官方标准《NOM-001-SEMARNAT-1996》,在新标准中,相应的技术规范、检测指标、测试方法、温度参数、合格评定程序都得以更新,并保持与国际标准(ISO)的一致性,此外,生物毒性也被纳入全新监测指标体系,并更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该标准《NOM-001-SEMARNAT-2021》建立了使用海洋生物发光细菌费氏弧菌 (Aliivibrio fischeri) 评估急性毒性的方法。Modern Water 很荣幸能够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 Equipos para Diagnóstico Analítico, S.A. de C.V. 合作,参与墨西哥该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并基于 Microtox 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和生物毒性检测国际标准(ISO 11348-3)给予相关技术性建议,协助当地客户遵守新的急性毒性测试标准,以保证运营的合规性。Microtox LX 实验室生物毒性分析仪Modern Water 作为 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开发者和推广者,拥有丰富的生物毒性检测分析技术和经验,使用生物发光细菌作为生物传感器已有30多年的历史。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简单,快速,经济,方便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认可的生物毒性测定法之一。Microtox 可以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提供结果,可为全球的市政,工业和政府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生物毒性检测/预警解决方案。,时长02:01
  • 生态环境部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6e2f9e0-4b19-404b-a539-53957a199f48.jpg" title=" 无废城市.jpg" alt=" 无废城市.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深圳市、包头市、铜陵市、威海市、重庆市、绍兴市、三亚市、许昌市、徐州市、盘锦市、西宁市、瑞金市、光泽县人民政府,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 /p 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相关要求,科学指导试点城市编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引领性,我部研究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现印送给你们,请按照《编制指南》及《指标体系》要求,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p p   联系人:固体司赵娜娜、温雪峰 /p p   电话:(010)66556254 /p p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p p   2019年5月8日 /p p   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国管局、银保监会、邮政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指导试点城市(试点区域,下同)做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p p   一、编制原则 /p p   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城市现状与未来,梳理迈向“无废城市”目标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薄弱环节,因地制宜设定目标任务,提出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任务措施。 /p p   坚持统筹协调。方案编制要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融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业发展绿色转型、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框架下,将固体废物精细化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与城市精致化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衔接 将“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与城市已开展、正在开展和拟开展的相关试点示范经验、成果相融合 统筹工业、农业、生活、消费等领域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运、利用与处置管理需求,整体推进,补齐短板,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p p   坚持责任明晰。明确城市党委、政府责任和部门分工,将目标、任务逐一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有效发挥专家或专业机构在实施方案编制、试点建设和成果凝练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p p   二、实施方案内容 /p p   实施方案应以《试点方案》为依据,立足城市实际,确定试点目标、试点任务、预期成果,做好任务分解、进度安排和措施保障。 /p p   (一)总则 /p p   明确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试点范围和时限等。 /p p   1.编制依据 /p p   明确实施方案编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依据。 /p p   2.试点范围及时限 /p p   试点范围原则上为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区域(特殊情况除外)。 /p p   试点时限为2年,即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 /p p   (二)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概况 /p p   1.城市发展基本情况 /p p   试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等相关规划情况。以2018年为基准年,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和趋势,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口、产业结构、重点行业等。 /p p   2.从城市发展角度梳理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p p   (1)试点城市工业产业发展现状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历史堆存等现状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p p   (2)试点城市农村发展现状 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等主要农业废弃物产生、回收、利用、处置现状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办法、收运处理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管护机制等现状。 /p p   (3)试点城市发展及城市管理、城乡融合现状 再生资源、包装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水污泥利用处置产业发展现状。 /p p   (4)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的与固体废物相关的改革和试点示范情况,特别是制度、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模式创新情况。 /p p   3.试点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p p   分析在现有社会经济和管理机制条件下,主要类别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照《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管理与固体废物管理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推动资源化利用,保障安全处置防控环境风险的角度,梳理法规标准、政策制度、技术装备、市场经济手段、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分析主要原因。 /p p   (三)目标与指标 /p p   从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城乡有机融合角度,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指标。 /p p   试点城市可参考《“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科学筛选确定能够充分反映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重点领域需求、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必选指标、可选指标和自选指标,并设定2020年拟达到的目标。 /p p   (四)试点任务 /p p   1.推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p p   针对区域工业体系绿色化水平不足导致的固体废物管理与工业发展不匹配、不协调的突出矛盾,研究提出在区域、园区、企业等不同层面,促进逐步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控制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措施,保障区域内不同类别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与相对应的处置能力匹配,推动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p p   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深化绿色矿山建设、资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固体废物产消平衡、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总量削减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 /p p   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重点企业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建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索,绿色工厂、循环型园区推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 /p p   2.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p p   针对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不完善与综合利用不足的突出短板,以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载体,研究提出整县推进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置能力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措施,推动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推动实现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p p   3.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p p   针对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与分类回收、利用处置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研究提出降低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控制生活垃圾填埋量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措施,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推动实现城乡生活消费领域固体废物高效利用处置。 /p p   综合性城市,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污泥处理、再生资源回收与高质化利用方面提出具体任务。 /p p   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还应在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和过度包装,开展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推广光盘行动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推动和引导形成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p p   4.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 /p p   针对危险废物源头产生、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生态环境风险较突出的问题,在危险废物源头风险防控、事中事后监管、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以及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保障区域主要危险废物类别产生量和处置能力相匹配且略有富余,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转移、非法利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全面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 /p p   5.推动固体废物精细化综合管理与三产发展协同融合 /p p   针对固体废物管理职能分散、市场发展程度不足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强化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促进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投资、强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形成固体废物管理技术示范模式、提高固体废物污染各类案件处置能力等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群众获得感的具体任务措施。 /p p   针对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运、利用与处置管理需求,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围绕提升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污染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城市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具体路径、任务与预期目标,促进末端处置管理向源头管控转变。 /p p   已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各类固体废物试点的城市,重点在评估制度的适用性、机制的有效性、模式的可复制性、标准规范与管理政策的配套性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 /p p   固体废物相关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试点城市,重点按照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市场价值、产业成熟度等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的固体废物产业增长点为目标,探索政府、社会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p p   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不同社会单元,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社会氛围。 /p p   (五)主要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 /p p   制定为落实“无废城市”建设任务要求而需要开展的任务清单,明确工作内容、预期目标、责任主体、完成时限、资金投入等,主要包括需要开展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的制度体系建设,监管信息系统、固体废物鉴别、技术评估等技术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所需的产品体系、金融工具等,以及推动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分类回收、利用处置等能力提升的工程项目等。 /p p   1.“无废城市”制度体系建设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 /p p   2.“无废城市”技术体系建设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 /p p   3.“无废城市”市场体系建设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 /p p   4.“无废城市”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及进度安排 /p p   针对上述任务清单,明确哪些是2年试点期可以完成的、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周期较长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动态调整机制。 /p p   (六)保障措施 /p p   提出保障实施方案顺利实施的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宣传引导等措施。 /p p   1.加强组织领导 /p p   试点城市党委、政府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参与的工作推进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部门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p p   2.加强技术指导 /p p   试点城市组建包括来自政府、技术单位和产业专家在内的技术团队,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利用处置技术文件,并持续指导试点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支持组建“产学研政”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平台,组织开展技术对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转化落地。 /p p   3.加大资金支持 /p p   明确“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资金筹措方案、保障渠道和资金规模。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体系建设,激发市场活力。 /p p   4.强化宣传引导 /p p   面向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及市民教育体系,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 /p p   “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p p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要求,引导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制定《“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p p   《指标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5个方面进行设计。 /p p   一、指标设置 /p p   《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59个(具体见表1)。三级指标分为3类:第1类(标注★)为必选指标,共22项,是所有试点城市均需开展调查的指标 第2类为可选指标,共37项,试点城市结合城市类型、特点及试点任务安排选择对应指标 第3类为自选指标,由试点城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差异性自行设置,为完善我国固体废物统计制度提供支撑。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现有统计调查数据,或专项调查数据,用于反映城市试点建设成效和发展趋势。试点城市应结合自身城市发展定位、试点建设实际需求等,科学设定各项指标于2020年达到的目标值,但不应低于国家、所在省(区、市)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表1“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table bordercolor=" #000000" style=" border: currentcolor" border=" 1" cellspacing=" 0" cellpadding=" 0" tbody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class=" firstRow"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序号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一级指标 /span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二级指标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三级指标 /span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数据来源*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1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工业源头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减量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实施清洁生产工业企业占比★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数量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工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1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的工业园区数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自然资源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38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6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业源头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减量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数量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7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药、化肥使用量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8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广面积占比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9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筑业源头减量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0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领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源头减量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1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79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2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家庭)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各相关部门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3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邮政管理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4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1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资源化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利用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工业固体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废物资源化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利用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6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7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秸秆综合利用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8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19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地膜回收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0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1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2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商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3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增长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4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主要废弃产品回收利用量增长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根据产品所属行业确定相关部门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6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1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7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卫生健康委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8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涉及社会源危险废物的主管部门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29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3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0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1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业废弃物处置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病死猪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2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量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3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筑垃圾消纳量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4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4"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垃圾填埋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6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7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完成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0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8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1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保障能力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制度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top"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39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top"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0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委组织部门、监察部门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5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1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6"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场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重★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50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2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占比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4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3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市银保监局或地方金融监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7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4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无废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绿色信贷余额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银保监局或地方金融监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数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6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统计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7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技术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示范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8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技术示范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农业农村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49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letter-spac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示范★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住建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2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0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7"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保障能力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2"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技术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技术示范★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3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1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 /span /p /td td width=" 12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科技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2 /span /p /td td width=" 5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5"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监管体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192"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 /span /p /td td width=" 196"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2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3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2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4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发现、处置、侦破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数量★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26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5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固体废物相关环境污染事件数量 /span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4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6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 /span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市生态环境局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3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7 /span /p /td td width=" 50"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群众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获得感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5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rowspan=" 3"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群众获得感 /span /p /td td width=" 264"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 /span /p /td td width=" 15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第三方调查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3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8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 /span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第三方调查 /span /p /td /tr tr style=" height: 44px page-break-inside: avoid" td width=" 45"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s-layout-grid-mode: cha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59 /span /p /td td width=" 198"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span /strong /p /td td width=" 127" valign=" middle" style=" 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5px "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 第三方调查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注:★表示必选指标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 nbsp * 可由试点城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涉及的主管部门 /span /p p   二、指标说明 /p p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p p   (1)指标解释: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工业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该指标是用于促进全面降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的源头产生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试点期间,各地可根据情况,在三级指标中,细化设置主导产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指标。 /p p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指工业企业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p p   (2)计算方法: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工业增加值。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 /p p   2.实施清洁生产工业企业占比★ /p p   (1)指标解释:指全市域内应实行强制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中,达到I级(国际领先水平)和II级(国内先进水平)清洁生产水平的工业企业数量占比。该指标用于推动应实行强制清洁生产的行业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降低固体废物危害性,减少进入最终处置环节的固体废物量。 /p p   (2)计算方法:实施清洁生产工业企业占比=达到I级(国际领先水平)和II级(国内先进水平)清洁生产水平的工业企业数量÷ 应实行强制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数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最大化。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 /p p   3.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数量 /p p   (1)指标解释:绿色工厂是指对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和相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可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绿色工厂。该指标用于促进工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建成绿色工厂。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增长。 /p p   (3)数据来源:市工信局。 /p p   4.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的工业园区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的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数量。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对现有工业园区开展改造升级,建成循环化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同时对新建园区,应按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园区建设标准开展建设。 /p p   (2)发展趋势:未来,所有园区应达到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园区建设标准。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 /p p   5.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大中型生产矿山中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建矿山和生产矿山数量。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建矿山和生产矿山,指按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该指标用于促进降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和环境影响,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p p   (2)发展趋势:未来,所有矿山应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p p   (3)数据来源:市自然资源局。 /p p   6.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开展各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数量。该指标用于加强种养结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指标。 /p p   (2)发展趋势:未来,所有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区划应达到生态农业示范县、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标准。 /p p   (3)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7.农药、化肥使用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农村地区当年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该指标主要是推动控制和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应用有机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降低。 /p p   (3)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 /p p   8.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广面积占比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全市种植土地面积的比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种养平衡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p p   (2)计算方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推广面积占比=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全市种植土地面积×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9.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p p   (1)指标解释: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或省市级相关标准的绿色建筑面积的总和占全市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总和的比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标准之一。绿色建筑的推广是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p p   (2)计算方法: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总和÷ 全市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总和×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10.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 /p p   (1)指标解释:指每人每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该指标是反映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工作成效的综合性指标,是城市开展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试点期间,该指标可根据生活垃圾日清运量、收运系统覆盖率和常住人口计算得到。 /p p   (2)计算方法: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生活垃圾日清运量÷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覆盖率× 城乡常住人口)。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随着生活垃圾清运系统覆盖率的不断提升、垃圾源头分类的不断推进,逐步降低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p p   11.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社区和行政村数量占社区和行政村总数的比率。该指标用于推动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实现城乡全覆盖,促进有价值物质的回收利用、减少生活垃圾源头产生量。 /p p   (2)计算方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社区和行政村数量÷ 社区和行政村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应达到100%。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 /p p   12.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家庭) /p p   (1)指标解释:指经统计调查达成“无废城市细胞”标准的各类单位数量。“无废城市细胞”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单元,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家庭等,是贯彻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体现试点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试点城市应因地制宜建立“无废城市细胞”行为守则、倡议、标准等,并推动达成。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增长。 /p p   (3)数据来源:各相关部门。 /p p   13.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行政区划内寄出的快件(含邮件)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可降解或可重复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的比例。 /p p   (2)计算方法: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快递绿色包装使用量÷ 快递包装总使用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邮政管理局。 /p p   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该指标用于大幅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具体类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作为自选指标,如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等。 /p p   (2)计算方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当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15. 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的比率。 /p p   (2)计算方法: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 (当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16.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纳入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的行政村数量与行政村总数的比值。城市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理对象,如秸秆、畜禽粪污、地膜等。该指标用于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利用水平。 /p p   (2)计算方法: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纳入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的行政村数量÷ 行政村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全覆盖。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17.秸秆综合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总量与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测算)的比值。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3号),可收集资源量为理论资源量与收集系数的乘积,其中理论资源量为作物产量与该农作物草谷比的乘积。 /p p   (2)计算方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量÷ 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1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用于生产沼气且沼肥还田利用、堆(沤)肥、肥水、燃料、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并符合有关标准或要求的畜禽粪污量,占畜禽粪污产生总量的比例。畜禽粪污产生量和综合利用量根据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确定。 /p p   (2)计算方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量÷ 畜禽粪污产生量(测算)×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19.地膜回收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地膜回收量与使用量的比值。 /p p   (2)计算方法:地膜回收率=地膜回收量÷ 地膜使用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2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该城市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作为新型建筑材料重新利用量与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的比值。建筑垃圾,指新建、改(扩)建、拆除各类建(构)筑物、管网、道桥以及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工程渣土、废弃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试点期间,建筑垃圾产生量可根据施工面积估算,相关系数取值由城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p p   (2)计算方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 建筑垃圾产生量(估算)×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21.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p p   (1)指标解释:指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和填埋设施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占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百分率。试点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可根据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收运系统覆盖率计算得到。该指标用于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水平,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量。 /p p   (2)计算方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量÷ 生活垃圾产生量× 100%。 /p p   生活垃圾产生量=生活垃圾清运量÷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覆盖率。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22.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当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相对于上一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的增长率。再生资源类别包括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蓄电池、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油、废旧轮胎等。该指标用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提升。 /p p   (2)计算方法: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当年再生资源回收量-上一年再生资源回收量)÷ 上一年再生资源回收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试点期间,该指标应大于零。 /p p   (4)数据来源:市商务局。 /p p   23.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增长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餐饮业当年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相对于上一年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的增长率。餐饮业统计对象为全市建成区内餐饮业、机关企事业食堂等。该指标用于促进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水平提升,推动实现餐厨垃圾全部回收利用。 /p p   (2)计算方法: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增长率=(当年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上一年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 上一年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试点期间,该指标应大于零。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 /p p   24.主要废弃产品回收利用量增长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当年纳入管理的废铅蓄电池、废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包装废物等典型废弃产品分类回收网点的回收量相对于上一年回收量的增长率。具体产品种类由城市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p p   (2)计算方法:主要废弃产品回收量增长率=(当年主要废弃产品回收量-上一年主要废弃产品回收量)÷ 上一年主要废弃产品回收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试点期间,该指标应大于零。 /p p   (4)数据来源:根据产品所属行业确定相关部门。 /p p   25.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与可回收物产生量的比值。医疗机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塑料类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纸张,纸质外包装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经过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处理后废弃的病床、轮椅、输液架等。该指标用于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水平。 /p p   (2)计算方法: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可回收物的回收量÷ 可回收物产生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趋于合理水平。 /p p   (4)数据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 /p p   26.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工业危险废物自行安全处置和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量。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p p   (2)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稳定于合理水平,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全部安全处置。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27.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纳入医疗废物收运管理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并由持有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百分比。该指标用于推动和引领提高医疗废物收集能力。 /p p   (2)计算方法: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纳入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全覆盖。 /p p   (4)数据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p p   28.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指纳入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试点期间可以高校及研究机构实验室、汽修企业为主)数量占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的百分率。 /p p   (2)计算方法: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纳入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数量÷ 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全覆盖。 /p p   (4)数据来源:涉及社会源危险废物的主管部门。 /p p   2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贮存处置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量。该指标用于严格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增长。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是严格控制指标,试点期间,应以现有贮存处置总量不增长为目标,合理设定当年新增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控制目标。未来,该指标应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30.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 /p p   (1)指标解释:指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项目数量与综合整治任务项目总数的比值。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整治内容包括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种类、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且工业固体废物堆场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p p   (2)计算方法: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项目数量÷ 综合整治任务项目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试点期间,应治理的全部堆存场所,应完成或启动治理工作。 /p p   (4)数据来源: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 /p p   31.病死猪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 /p p   (1)指标解释:指采取焚烧、化制等工厂化方式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猪占全部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的比例。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达到100%。 /p p   (3)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3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量。该指标用于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未来应实现全部规范回收处置。 /p p   (3)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p p   33.建筑垃圾消纳量 /p p   (1)指标解释:指进入规范的城镇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建筑垃圾总量。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控制在合理水平,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全部规范消纳。 /p p   (3)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34.生活垃圾填埋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全市域(包括城市和农村)范围内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生活垃圾的总量。该指标用于促进生活垃圾填埋量不断降低,最终实现“零填埋”。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是严格控制指标,在合理、适度分类的前提下,生活垃圾填埋量应不断降低并最终趋近于零。 /p p   (3)数据来源: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p p   3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p p   (1)指标解释:指使用各类卫生厕所的农户数与农村总户数的比率。卫生厕所指达到《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 19379)和《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等基本要求,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规范进行使用管理的厕所。农村总户数指县域(不含)以下农户总数。该指标用于促进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升改厕质量。 /p p   (2)计算方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使用各类卫生厕所的农户数÷ 农村总户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36.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内纳入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的居民小区数量占居民小区总数的百分率。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p p   (2)计算方法: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纳入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的居民小区数量÷ 居民小区总数×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全覆盖。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37.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完成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完成治理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数量占全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数量的比率。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是利用自然条件堆填,没有按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的规范标准进行完善边坡、顶部、底部防渗漏设计和建设,同时缺少土地用地、规划、立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批准手续的垃圾填埋场。 /p p   (2)计算方法: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完成率=治理后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数量÷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数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达到100%。 /p p   (4)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38.“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涉及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内容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统计制度的制定和出台情况。 /p p   (2)数据来源: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p p   39.“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 /p p   (1)指标解释:指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商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部门责任清单和协作机制建设情况。 /p p   (2)数据来源: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p p   40.“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 /p p   (1)指标解释:指将“无废城市”建设重要指标及完成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政绩考核情况。 /p p   (2)数据来源:市委组织部门、监察部门。 /p p   41.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重★ /p p   (1)指标解释:工业企业当年用于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废弃产品回收等研发、技改、管理、能力建设等活动的资金投入总额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比例。该指标用于鼓励工业企业投资开展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建设。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42.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占比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纳入环境信用评价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占全部固体废物相关企业的比例。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指固体废物产生企业,以及从事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 /p p   (2)计算方法: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占比=纳入环境信用评价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 全部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全覆盖。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43.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 /p p   (1)指标解释:纳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的比例。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实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覆盖。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市银保监局或地方金融监管局。 /p p   44.“无废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绿色信贷余额 /p p   (1)指标解释: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支持“无废城市”建设的绿色信贷余额。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185号)以及《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银监统通〔2014〕60号)建立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绿色信贷包括支持绿色农业开发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等的贷款,信贷余额可以反映国内主要银行在该领域的贷款规模情况。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保持稳定增长。 /p p   (3)数据来源:市银保监局或地方金融监管局。 /p p   45.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在固体废物回收、资源化利用、处置领域的骨干企业数量。骨干企业应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企业,具体评价标准由试点城市自行确定。 /p p   (2)数据来源: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 /p p   46.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 /p p   (1)指标解释:指当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与区域GDP的比值。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包括矿产资源与工业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城乡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造、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p p   (2)计算方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工业增加值÷ 区域GDP总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p p   47.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示范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形成的可在全国、全省或一定区域内推广、复制的技术示范。例如,结合本市固体废物重点产生行业,在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形成的技术示范。 /p p   (2)数据来源: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p p   48.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技术示范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在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方面,形成的可在全国、全省或一定区域内推广、复制的技术示范。例如,结合本市农业结构,在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技术等方面形成的技术示范。 /p p   (2)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p p   49.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示范★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形成的可在全国、全省或一定区域内推广、复制的技术示范。例如,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现实需求与长远趋势,在垃圾填埋减量、利用等方面形成的技术示范。 /p p   (2)数据来源:市住建局。 /p p   50.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技术示范★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方面,形成的可在全国、全省或一定区域内推广、复制的技术示范。例如,在危险废物源头减量、预处理、综合利用、终端处置等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技术等。 /p p   (2)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51.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 /p p   (1)指标解释:指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发及工程应用示范数量。 /p p   (2)数据来源:市科技局。 /p p   52.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固体废物监管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务培训、执法监管设备设施、监管工作经费、信息公开等固体废物相关监管工作的制度体系、技术体系能力建设情况。 /p p   (2)数据来源: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p p   53.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 /p p   (1)指标解释:指按照《“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评估得到的合格率。 /p p   (2)计算方法: /p p   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合格率=(经抽查考核达标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数量+0.7× 经考核基本达标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数量)÷ 纳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单位数量× 100%。 /p p   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合格率=(经抽查考核达标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0.7× 经考核基本达标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 纳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数量× 100%。 /p p   (3)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4)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54.发现、处置、侦破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全市域范围内发现、处置、侦破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数量。目前阶段,该指标可反映对固体废物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工作成效,用于促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震慑和防范固体废物相关违法违规活动。 /p p   (2)数据来源: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 /p p   55.固体废物相关环境污染事件数量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全市域内发生的固体废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突发环境事件数量。试点期间,全市域内不发生固体废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突发事件,但不包括来自行政区域外的非法倾倒等事件。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为零。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56.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 /p p   (1)指标解释:指城市全市域内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中,经及时调查处理、回复的案件占比。该指标用于反映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的应对和处理的效率、质量。 /p p   (2)发展趋势:未来该指标应不断提高并达到100%。 /p p   (3)数据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p p   57.“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 /p p   (1)指标解释:指“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例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客户端等方式,以及针对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等的情况。目的是增加公众对本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的了解程度,对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的了解程度等。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3)数据来源:第三方调查。 /p p   58.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 /p p   (1)指标解释:反映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参与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的程度,例如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塑料包装制品的替代和重复利用、餐厨垃圾减量等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反映“无废城市”的全民参与程度。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3)数据来源:第三方调查。 /p p   59.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p p   (1)指标解释:反映公众对所在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回收利用、处置、整治等管理现状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反映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p p   (2)发展趋势:该指标应不断提高。 /p p   (3)数据来源:第三方调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ee8d5a0-6e32-41c1-80bb-a1e4484b9829.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 /span br/ /p
  • 环保部:关于公开征求《“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固体废物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指导地方做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我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文档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6日。  联系人: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 王永明、邹权  电话:(010)65645746、(010)65645743  传真:(010)65645745  邮箱:swmd@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1.“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pdf     2.“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pdf     3.《“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4.《“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1年9月15日  (此件社会公开)
  •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公布
    2013年4月3日,国家认监委网站发布关于建立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指标评价考核体系的通知,评价体系中共考核5大部分,包括行政管理要求、检测技术能力基本要求、举报、申投诉及问题调查、能力考核及比对结果、检测报告质量。详情如下: 国家认监委关于建立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指标评价考核体系的通知   各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   为确保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委对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持续开展了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健全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监督管理机制,我委将建立指定实验室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以加强对指定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现将考核体系内容和实施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我委将全面收集各指定实验室遵守有关规定及与其指定业务相关的检测能力和工作质量信息,并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评价指标表(试行)》(见附件,以下简称《指标表》)的评分要求,对指定实验室开展指定业务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二、各指定实验室应对照《指标表》各指标项目认真开展自查,全面规范所承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活动。   三、我委将于每年3月公布上一年度指标评价考核结果。同时,考核结果将记入指定实验室管理档案,作为对指定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和业务范围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四、本指标评价考核体系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试行实施,我委将根据运行情况对指标评价考核体系进行完善。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的专项监督工作仍按已经形成的工作机制进行。在对指定实验室评价考核基础上,我委将适时开展对指定认证机构的量化考核工作,强化对指定机构管理,督促各指定机构全面提高认证质量和服务水平。   联系人:邱磊、薛岩   联系电话:82262779、82262741   附件: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评价指标表(试行).doc   国家认监委   2013年3月29日
  • 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升级为“4+5” 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
    近日,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其中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此举旨在进一步强化科创板姓“科”的定位,丰富科创属性的判断维度,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设立科创板的初心就是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而科创板的硬科技特色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次新增研发人员占比的常规指标凸显了科创企业要大力组建自己的科创队伍,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让科创归根结底由人才驱动,逐步形成持久的创新动力。  去年3月份,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明确了3项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的“3+5”科创属性评价体系。此次修订后,3项常规指标变成4项,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形成了“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   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表示,从一年来制度运行的效果看,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出,增强了审核注册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科创板集聚优质科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超过250家,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据2019年年报显示,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2%、平均研发投入金额1.17亿元,平均发明专利75项,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等先后实现上市,科创板“硬科技”的成色和市场包容性逐步显现。但在申报和在审企业中出现了少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要结合科技创新和注册制改革实践,进一步研究完善。  “科创板上市企业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创产品市场表现,尤其应该建立完善具有科创企业核心要素的内部机制,比如科创产品收入占比、科创人员比例、科创人员激励机制等,这是市场化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硬核,必须给予强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充分体现了市场对科创企业的这些要求,其中新增研发人员占比10%的常规指标,从企业内在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做了硬性规定,这是规避企业造假的有效手段,具有政策针对性,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  刘向东认为,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就是要打造最具科创特性的上市企业板块,这是创新型企业上市的风向标。设置“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的创新企业。对企业上市科创板来说,要开展自我检查评估,研判是否属于实质性“硬科技”行业的企业,有利于激励科创企业专注于实质性创新,激励科创企业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也更好地激励企业凸显硬核科技的形象定位。
  • SCI评价体系饱受诟病 GSM体系取而代之?
    谷歌学术(GoogleScholar)自2012年推出谷歌学术计量(GoogleScholar Metrics, GSM)评价系统以来,每年都发布谷歌学术指数的报告。2016年的GSM报告于7月15日发布。笔者在去年分析的基础上继续对2016版GSM报告中各出版物的学术指数进行分析点评。  一、2016版谷歌学术计量报告介绍  该报告所收录的出版物需要满足如下标准,即:2011-2015年5年内发表至少100篇文章并且至少有一个引用。该报告给出每一出版物3方面的数据:h5指数(h5-index)、h5核心(h5-core)和h5中值(h5-median)。这里提及的“出版物“不单单包括期刊,还包括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学科内的会议论文集以及论文预印本电子数据库,这一点与ScienceCitation Index (SCI)评价体系中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只收录期刊不同。  2016版GSM报告中对7398份出版物进行了引用分析,其中有1665份出版物(22.5%)至少在两类不同领域排名中重复出现,因此该报告中实际上只分析了5734份出版物。与2015年报告中提供了9种不同语言(英语、中文、葡萄牙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荷兰语)出版物的前100名的信息相比,今年的报告中提供了12种(英语、中文、葡萄牙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日语、韩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印度尼西亚语)不同语言出版物的前100名的信息,其中俄语、韩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印度尼西亚语这五种是新增的,不过没有了意大利语和荷兰语两种语言方面的出版物信息。  该报告对八大领域的262类学科出版物进行引用排名分析,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中的Corrosion学科内的出版物没有被收录在内。新版本中去掉了较多的“WorkingPapers和Discussion Papers”系列,比如在去年Top100的CEPRDiscussion Papers在新的版本中就找不到。  二、英文出版物Top20分析  今年Top20出版物包含19份期刊和1个论文预印本电子数据库。与去年相比,今年仍然有19份出版物是排在Top20之中。唯一的“黑马”期刊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从去年的34名挤进Top20的第17位,其h5指数从去年的141上升到几年的184,增加了43(图1)。  排在前五名的期刊包括了CNS、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及柳叶刀杂志。这五份期刊排名依次为Nature、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Lancet和Cell,与去年排名相比没有变化,它们的h5指数分别是379、342、312、259、224(图1)。  排名第20位的是论文预印本电子数据库(arXivCosmology and Extragalactic Astrophysics (astro-ph.CO)),h5指数是176,比去年增加了10,但是排名位次没有变化。  其余13份期刊分别为ChemicalSociety reviews、Journal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AdvancedMaterials、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of Clinical Oncology、PhysicalReview Letters、ChemicalReviews、Nano Letters、JAMA、NucleicAcids Research、ACSNano、Nature Genetics,分别排名为6-16和18-19 其中排名上升最大的是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升了7位,其h5指数为198,比去年增加了17 而h5指数增加最多的期刊是ChemicalSociety reviews,从去年的194增加到今年的224,排名从去年的第10位升到今年的第6位(图1)。图1.2016版GSM报告中英文出版物Top20的H5指数  三、中文出版物Top20分析  中文Top20中的20份出版物都是期刊。与去年相比,今年Top20中有18份期刊也在去年的Top20中、且排名浮动不大 其中h5指数降低的期刊有13份,降低最多的是排在第1和6位的《经济研究》和《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分别从去年的57和46降到今年的49和38。两份新冲进Top20的期刊是《护士进修杂志》和《计算机学报》,分别从去年排名第27位和24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6和18位,它们今年的h5指数分别为33和31。排在去年Top20第18位的《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排在今年的第25位,其h5指数从去年33降到今年的29。另一份被挤出Top20的期刊是《地球与环境》,去年排在第20位。今年甚至没有排到Top100之中,但是还是能查到它的h5指数,为37。若按其h5的数值应该排在中文期刊的前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收录到Top100之中,到底是谷歌学术的错误、还是该杂志没有满足五年内发表100篇文章的要求?原因未知。  图2.2016版GSM报告中中文出版物Top20的H5指数  四、谷歌学术计量报告亟待改进之处  在SCI评价体系被众人诟病的今天,GSM体系的出现必然有其合理性。其优点包括免费查询、有对出多种语言出版物的评估、不受单篇或少数论文超高引用的影响、及数据库收入范围广等。但作为新生事物,GSM报告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  1、不够透明:该报告没有提供谷歌学术旗下的出版物的总数、主办国家及语言。  2、数据不够完整、全面:  1)GSM没有给出每一收录出版物的论文发表总数以及过去五年内的论文发表数   2)谷歌学术应该不单单是给出h5论文的引用信息,而是给出每一收录出版物的所有论文引用信息  3)谷歌学术没有给出所收录的会议及电子数据库的列表。  3、分类标准不明确:未能给出GSM对领域及学科的分类标准。  4、没有向公众公开过去几年GSM报告(2007-2011,2008-2012, 2009-2013, 2010-2014)。笔者个人认为并非谷歌学术不想公开,而是技术和费用的要求都比较高,毕竟有那么多出版物及文章 且GSM报告还未商业化,不知谷歌是否打算投钱在这上面。  5、目前没有提供“语言”、“国家”及“学科”作为关键词来对数据库进行搜索的功能。  6、有查询限制。目前谷歌学术只允许查询不同语言的Top100出版物信息和每一学科的Top20。如果要放开所有出版物和学科查询限制,那么,同样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综上,GSM指标的出现,为科研界提供了除影响因子外的另一个期刊或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的参考。有的杂志甚至已经把谷歌学术指标与SCI影响因子一起放到自己的官网。但与有强大技术和财力支持、且商业化的JCR相比,GSM指标目前远未成熟,只能作为参考。  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多彩的,笔者十分期待GSM指标能够进一步完善,也期待有其它更客观、更实用的期刊或出版物评价体系出现。
  • 环保部印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我部组织编制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监测 预警 纲要 通知   抄送:机关各部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各环保督查中心。   附件: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   (2010-2020年)   环境保护部   二○○九年十二月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为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组织实施环境监测活动,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业务管理、基础能力、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综合体系。核心任务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未来十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组织实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形势与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44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230多种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以及数百种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每年发布多种环境监测报告,环保系统已建成2399个环境监测站,拥有近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仍存在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环境监测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监督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如果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就无法准确判断和科学预测环境形势,无法准确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科学判断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如果预警监测工作滞后,不清楚环境安全隐患所在,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果应急监测工作滞后,就可能丧失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好时机,应急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总之,如果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工作就难以实现“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目标,环保工作就会出现偏差并陷于被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就难以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就是总结松花江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经验教训,立足我国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面临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目标,为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定位与转型指明了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环境监测工作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必须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按照环保部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以法规制度为基石,以规划计划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数据质量为生命,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科学监测,促进科学管理,形成面向长远、联动响应、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二)建设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的环境管理需求,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两个资源,坚持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在现有监测软件、硬件基础能力整合、集成、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国家引导和地方负责相结合,促进形成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积极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等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与重大科技突破相互促进,全面支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到2020年,在国家环境宏观战略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重点区域流域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监测预警评价能力,支撑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环境质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的定位、转型和发展。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与响应,形成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建成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一)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机制   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监测事权,落实地方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 强化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监督职能,评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绩效。   明确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加快建立各级地方政府环境质量监督机制,将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度,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监督考核结果。   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负责的资源监测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质量监测活动,促进各部门环境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监测格局。   (三)优化环境监测网   环境保护部负责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建设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背景和重点流域、重要水体等相关环境要素监测点位,保障监测网络高效运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地方环境监测网。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承担环境空气、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噪声、振动、光、热、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污染源等监测任务,网络间信息共享,逐步开展履行国际公约的相关环境监测。   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覆盖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覆盖重点流域和水体、覆盖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的监测网络架构,重点敏感区域流域考虑增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监测,力争“十二五”末开展生态和土壤例行监测。   加快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充分依托基础性、前沿性应用领域的创新技术,推进环境卫星后续星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展卫星影像和数据的综合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卫星在水体富营养化、秸杆焚烧、沙尘暴、灰霾、赤潮等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及时跟踪航空、雷达、传感和网络通讯等行业新技术成果,形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   四、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快环境监测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开展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加快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制定并贯彻《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加快出台与其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   (二)完善环境监测相关制度   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实行环境监测月报、季报和年报。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编制相关环境监测报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及时报告环境监测结果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依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依托环保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分发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分级存贮、部门和地方共享、依法统一发布的信息网络平台。   ¬ 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长效运行保障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活动的统一标识管理制度,¬ ¬ 建立监测点位(断面)管理等相关办法,保证各级环境监测工作正常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污染源稳定运行达标保障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和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制度,逐步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退出制度,建立监督性监测数据信息发布制度。   五、深化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深化环境质量监测   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基本覆盖东、中部地区的建制县,西部地区的建制市,国家地表水监测基本覆盖全国重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近海海域和跨国界河流。进一步加强省界断面、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重点做好反映城市、区域和环境背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在县级城市推进空气质量监测,进一步扩大酸沉降监测覆盖范围。力争“十二五”末,环境质量监测业务领域和监测指标实现“两个全覆盖”。   推动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   角等区域为重点,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周边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区域加快推进开展空气质量的联合监测。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监测指标率先全部覆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逐步开展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汞等项指标例行监测。   强化重点流域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继续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流域污染特征,选择重要断面补充生物毒性、重金属、POPS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监测。“十二五”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跨国界水体例行监测。   统筹城乡环境监测。继续探索农村环境监测特点和规律,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 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十二五”期间,启动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开展农村环境试点监测,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   (二)强化污染源监测   加强污染源监测。以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逐步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引导和鼓励使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源监测水平,推动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科学应用监测数据。   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切入点,监测指标要逐步覆盖各类污染源排放标准要求,强化监测系统的运营与质量管理,推动污染源排放稳定达标。   (三)加强环境应急监测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跨国界河流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监测管理,形成顺畅的应急监测响应、数据报送、信息通报、协调联动等环保系统内部之间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应急监测演练,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   (四)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   构建先进的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统筹先进的科研、技术、仪器和设备优势,充分利用全天候、多区域、多门类、多层次的监测手段,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资源,及时调动包括高频的数据采集系统、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快捷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充足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功能完备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及时的监测信息分发系统,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实施联动的预警响应对策。   建立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规范环境质量评价。开发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工具和预警表征发布平台,实现预测预警模拟分析的可视化表达,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促进监测数据在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监察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业务用房保障建设工程。切实加大监测业务用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各级监测站的办公用房和实验用房,使各级监测站的业务用房逐步满足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实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监测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监测站、逐步完善重点县级监测站的建设思路,加大向中西部及边境地区倾斜力度,开展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末,按照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要求,所有省级监测站、90%地市级监测站实现全面达标,县环境监测站达标率比“十一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等发达地区要力争提前并超额完成。   (二)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   实施环境监测专项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和重点环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指标监测示范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农村环境监测、生态/生物监测、有机物监测、应急监测等方面能力建设,提高承担跨国界水体监测任务监测站的采样能力。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省级监测站、地市级监测站具备按照排放标准开展监督性监测能力,县级监测站具备常规项目的监督性监测能力。   实施环境监测重点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环境保护监测质量管理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测样品库的建设,加强移动监测能力和高效适用的新技术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统筹优势监测资源,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心、重点流域水质监测中心、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加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能力建设,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监测技术评估、数据综合分析、环境潜在风险预测、预警的能力,不断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管理。   七、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一)健全环境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   结合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规划,加快推动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逐步建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技术条件与实用性检测技术规范、监测信息标准和监测标准样品等方面体系建设。   (二)推动环境监测科技创新   开展环境监测基础理论、测试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表征技术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总量核算和应急监测等为重点,重点加大应用技术领域的新成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转化力度,促进环境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   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技术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形成统筹城乡的环境监测体系 研究区域性生态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流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环境风险级别划分与评价标准 加强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程序规范和技术体系 建立污染源监测评价体系,研究环境质量与污染减排之间的关系。   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评价考核体系研究。突出重点监测领域、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完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保证。   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进程,重点加大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和设备的创新性研发与转化,基本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业务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   八、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和保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十二五”末,出具监测数据所用的仪器合格率达100%,具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机构的计量认证通过率达100%。   (二)健全环境标准样品   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发展规划。重点加强有机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混合标准物质、固体标准样品、生物标准样品、海水标准样品等方面的研制,制定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名录,继续拓展实物型环境标准样品。   九、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一)建立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基地   拓展人才教育和培训途径,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环境监测人才教育、培训和实习基地。有计划地遴选一批典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教育基地 强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优势,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的培训基地 结合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特色业务,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习基地,形成基础培训全面覆盖、特色培训相互补充的培训体系。到“十二五”末,主要技术骨干人员轮训率达到100%,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二)推进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促进人才建设的专业化。加快培养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尖端人才和业务技术骨干,注重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加快培养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力量,努力打造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化监测队伍。充分利用社会科技、仪器设备等监测资源,鼓励和引导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积极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环境监测事业力量的重要补充。“十二五”末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调配合   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3个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   (三)拓展投入渠道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   (四)严格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
  • 工信部将出台节能环保装备规划与产品标准体系
    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组织研究制订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标准体系,引导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以技术为主线,工信部将提出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环保技术装备,编制推荐目录,提升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 促进产业集聚,在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形成若干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在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实施低碳技术示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建立企业、园区、行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碳标识、低碳认证、碳排放标准研究,探索基于行业碳排放的经济政策。
  • 通过这一管理体系认证,奖励3万!
    据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官网消息,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印发《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细则提出,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可获奖励。其中,拥有有效专利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无有效专利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详情如下: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市(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现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2021年9月24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据《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黑发〔2021〕16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黑政规〔2021〕7号)中关于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发展的有关规定,以及省政府关于《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细化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的请示》的批示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规定的企业奖补政策,分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专利转化补助类。(一)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包括:国家和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奖励、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二)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包括: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补助。  (三)专利转化补助类,主要为有效转化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补助。  第三条 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按年度兑现,由省知识产权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部署,结合上年度政策绩效评价情况,在年初预算安排规模内,开展政策兑现工作。  第四条 本细则所规定的政策,其资金来源为企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第二章 奖补对象及标准  第五条 知识产权奖补对象是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具体条件及标准如下:  (一)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  1.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对新确定(认定)的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给予奖励。其中,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25万元奖励;对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培育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  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给予奖励。其中,拥有有效专利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无有效专利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  (二)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  1.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给予50万元补助。  2.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对上年度专利授权量超过10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以上)、超过5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以上)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  3.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对上年度通过PCT途径获得国外授权专利企业和获得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企业给予补助。其中,对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进入指定国国家阶段,并获得指定国专利授权,给予每项授权国外专利2万元补助,对基于同一件PCT专利申请的补助最多不超过5个指定国;对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国际商标注册,给予每项马德里注册商标1万元补助。  4.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补助:对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五年的企业给予补助。其中,对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十年的,给予每项发明专利0.5万元补助;对企业发明专利权保持有效超过五年且不满十年的,给予每项发明专利0.3万元补助。  (三)专利转化补助类  有效转化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补助:对企业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获得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按照其实际支付金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类  (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奖励,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我省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名单确认奖励资格。  (二)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知识产权培育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3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60分。  2.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8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70分。  3.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企业上两年度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13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体系》评分高于80分。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项或者多项:  (1)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2)在知识产权运营、品牌建设及培育、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获得中国专利奖或黑龙江省专利奖。  (三)申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奖励的企业应当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第七条 高价值专利布局补助类  (一)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补助。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心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实施期原则上为两年。申报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在行业中具有较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2.已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拥有稳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有效发明专利数量50件以上,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10件以上,通过PCT途径在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按1:2抵算;  3.具有良好的产学研服协同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和专利转化运用机制。  在项目实施期内,企业应当形成一批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专利组合、专利池),其中,新增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高价值发明专利15件以上,通过PCT途径提交国外发明专利申请3件以上,并同时达成以下目标3项以上:  (1)专利产品年度销售收入新增1000万元以上。  (2)专利转让许可年度收益新增1000万元以上。   (3)专利质押融资额新增500万元以上。  (4)专利作价入股新增500万元以上。  (5)组建1个专利池,且入池的专利进行交叉许可。  (6)获中国专利奖或黑龙江省专利奖1项以上。  (7)专利技术纳入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以上。  (8)专利历经无效宣告程序得以维持或专利历经侵权诉讼且胜诉。  (二)专利授权量超100项超50项补助,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确认补助资格。  (三)申报向国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补助的企业应当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进入指定国国家阶段,并获得指定国专利授权;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获得国际商标注册。  (四)有效发明专利补助,原则上不需企业申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确认补助资格。  第八条 专利转化补助类 申报专利转化补助的企业应当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获得省内高校院所高价值发明专利。  第四章 申报审核程序  第九条 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下发年度申报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奖补资金的通知,启动政策兑现工作。  第十条 各市(地)知识产权部门负责将申报通知及时转发至所辖县(市)和企业,并组织企业属地化申报,指导企业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并确保材料形式完整、内容符合要求。市(地)知识产权部门汇总行政区域内申报材料,并联合财政部门行文上报,连同企业申报材料报省知识产权局。  第十一条 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知识产权奖补政策申报企业条件和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初步确定奖补名单。  第十二条 省知识产权局将拟奖补名单在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拟奖补名单提报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会议审议。  第十三条 拟奖补名单审议通过后,由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呈报省政府,获批后履行资金拨付程序。  第五章 绩效评价  第十四条 省知识产权局按年度开展奖补政策惠及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各市(地)知识产权局按省知识产权局要求组织企业报送奖补政策惠及企业工作总结、评价报表等必要评价材料。  第十五条 省知识产权局负责按照绩效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奖补政策惠及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果报告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或到期政策绩效评估,并在下一年度或下一轮政策兑现资金安排予以体现。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或挪用奖补资金。在无上位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增设审查环节和门槛,增加企业获得奖补资金的负担。奖补资金由属地财政部门直接下拨到获得奖补企业,不得拨付到第三方再转付到获得奖补企业。  第十八条 对于存在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行为的企业,除追缴奖补资金外,还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 各市(地)知识产权局应及时将奖补政策惠及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变更情况报送省知识产权局。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执行期为2021年至2023年,按照跨年兑现的原则,本细则执行期至2024年12月31日。
  • 心声:科研评价体系“吃了”创新,促生“短平快”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很多科研人员心浮气躁,不能踏踏实实工作,难以发扬工匠精神。虽然近年来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部门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是总体而言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在评价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时,过于强调数量,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以及经费体量、论文发表的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等,这种不合理的导向成为科研人员心态浮躁的要因。由于论文、专利、项目等的数量跟科研单位的考评和科研人员的收入、职称以及带研究生资格等直接挂钩,很多科研单位为了应付考评,不惜重奖鼓励本单位的科研人员多写论文、多申请专利、多申请项目。对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开出高额奖金,一篇SCI论文或授权专利,动辄奖金上万元,有的论文奖金甚至高达数万元。为了拿奖金,为了评职称、带研究生,很多科研人员为写论文而做研究,为写专利而搞发明创造,一些人甚至冒着风险造假、抄袭。  人员考核周期短。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过于频繁,考核周期短,制约了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发挥。为了应对频繁的考核,很多科研单位不得不逐级定指标、摊任务,将压力分解给科研人员,对科研人员往往一年一考核,两年一评估,有些单位甚至每半年考核一次。为便于操作,普遍将考核指标量化,如一年发表多少论文,申请多少专利,到位多少科研经费等。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也过分强调近期工作,每提一级都要以任现职级期间产出的科研成果为依据。这逼迫很多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有点结果就急于发表,自然很难做出有深度的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在规划自己的科研工作时,不得不以短短的三四年为一个周期,否则很可能在提职称时因为没有足够的成果而失去资格。很多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不得不去做一些“短平快”、能够在短期内出成果的科研项目。而很多科研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付出,很难短期内出成果,不适合用短期的结果进行评价。采用这种违背科研规律、频繁、量化的考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质。  人才计划碎片化。我国当前的人才计划名目繁多,政出多门,呈碎片化态势,加剧了科研浮躁。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各省市,甚至各单位,纷纷推出了各种名目的人才计划。目前仅国家层面的人才资助计划就超过20个,省部级学者计划也至少20多个。这些人才计划在吸引、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帽子”过多过乱,使得人才计划碎片化,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碎片化的人才计划把青年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导偏了、心思搞乱了。为了能够登上这些人才计划的阶梯,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倾向于做一些能够很快出论文、出专利等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而从事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才能出成果的研究动力不足。  科研管理行政化。我国科研管理行政化问题仍然很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为了政绩,希望在任期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制定的很多科研计划急功近利,不符合科学规律,重数量、重速度,却很少强调成果质量。在科技管理中搞一刀切,很多政策和规定便于管理者管理,却不便于被管理者的科学研究,最终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行政化的科研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研究。  科研工作不是简单重复劳动,需要高度专注、需要深度思考、需要长期积淀。做好科研工作,需要发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也需要一个可以发扬工匠精神的科研环境。创造这个环境必须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入手,破解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原标题: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促生“短平快”行为(关注“工匠精神”缺失问题④))【原标题:人民日报: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促生“短平快”行为】
  • 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对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进行了部署。谁来监测?《通知要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也就是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将以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为主要承担单位。监测什么?《通知》要求: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还获得了专门的称号,“蓝碳”。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是未来碳中和重要的工作之一。微塑料是近日备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此次《通知》要求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怎么监测?在能力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建设要求覆盖的仪器既包括实验室仪器、便携式仪器、在线式仪器等传统类型的仪器,也包括无人机、卫星等更加机动化的仪器设备。对各大仪器厂商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全文如下: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二)体系布局。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应有明确时间表
    近期,有部分地区的空气监测引发关注和热议。PM2.5和PM10这两种空气监测标准也进入公众视野。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称若将PM2.5纳入评价,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会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目前环保部正在研究监测PM2.5,有望在有条件的城市试点。(据11月16日《广州日报》)   PM2.5空气监测标准本属于专业指标,却在近期走红于民间,无数普通市民开始关心这个陌生的指标,试图了解所处城市的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对健康影响有多大?但是,除了南京市于11月14日在官方微博上首次公布PM2.5浓度的相关数据,其它各地虽已有监测数据,却没有向公众公布。   从南京市所公布的数据看,其PM2.5浓度值达到75,超出国际标准近4倍,显示南京市空气质量很差,灰霾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力极大,不利于户外出行。南京官方率先尝试公布PM2.5数据的举措值得鼓励,虽然有点自揭其丑的意思,但是勇气可嘉,让南京市民看到了真实的空气质量。至于全国其它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应该向南京市学习,尽快公布相关数据。   而即便如专家所言,公布PM2.5数据会影响到空气质量达标,导致全国只有20%的城市合格,那也是真实的情况,要比现在掩耳盗铃的做法好上太多。民众的健康比所谓的达标考核更重要,城市管理者当以市民利益优先,不能因不利于政绩考核而罔顾民生大局。   民众如此关心PM2.5数据,甚至在官方未公布的情况下,民间自行做测量交流,并屡次建议早日将PM2.5列入评价范畴,乃因其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民众越发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关注周边环境保护问题,这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官方在这方面的反应滞后,则明显只是从政绩、面子考虑,却没有顾及到广大民众的呼声。这一次,民间自检PM2.5数据的做法,正在对政府部门形成压力,产生倒逼改进的效应。   公布 PM2.5数据或许会暴露出真实的空气质量情况,让各地政府在糟糕的数据下“丢脸”,但这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有了真实数据之后,就有了改善空气质量,整治污染源的科学依据。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污染物质种类越来越多,环保标准亦会愈发严苛,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是大势所趋,为了亿万民众的健康着想,政府不宜再拖延下去,应该有个明确的时间表。
  • 加快绿色建材标准确立 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
    关注儿童房建材选材,也是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能促进绿色建材标准的建立。5月13-15日将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绿色建筑绿色建材贸易博览会上,现场将派发《健康儿童房知识手册》,并联手轻舟装饰公司共同搭建大型实景儿童房,以实例展示各种可应用于儿童房装修的环保材料。现场还将请来权威建材检测机构到场,为现场观众提供免费咨询。   绿色装修,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理念,已经和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那么,究竟怎样的装修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装修”?时下,建材市场上到底有那些产品称得上绿色的?如何鉴别它们?对这些问题给出准确答案,将是消费者所尤其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期待绿色室内环境,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室内环境?   提到绿色装修,就不得不说到绿色建材,怎样评价建材产品是否是绿色的,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副主任蒋荃教授就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说,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在该体系内,建材产品必须遵循:优质、安全、功能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可再生性。目前消费者一提到“绿色”“环保”就会想到甲醛含量低,或者前段时间媒体热议的“可以喝的漆”。但是这些仅仅是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一方面,蒋教授告诉我们,生产企业更应该重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可再生性,在工艺上,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降低施工中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重视对垃圾的处置,以及产品在结束使用时可以被回收利用,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绿色建材。   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可以促进绿色建材标准制定,规范绿色建材市场。目前市场上没有明确对绿色建材这一概念进行统一标准制定。蒋教授建议,应从两方面规范绿色建材市场。第一:做好前端控制 企业必须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低污染,低排放,生产出的产品需接受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测试产品的各项特质应符合国家制定的各项指标,并远远低于国家强制规定的指标值。第二:推广末端检测机制 在产品应用于室内装修后,对该居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产品使用安全。第三:在设计师及消费者中普及绿色建材特定标识。只要经过国家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符合相应规定的建材,才可以被授予绿色建材特定标识,设计师及消费者在选材过程中可以选择带有这种标识的企业。同时蒋教授也呼吁:建立一个诚信、公正、良好的市场氛围,并且第三方检测机构有责任跟踪所检测的建材产品各个批次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将成为责任方之一。   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建筑和室内装修的健康性问题也备受瞩目。尤其是对儿童及孕妇居住环境更加重视。蒋教授说儿童房不光要重视材料本身的各项指标应低于国家规定指标,还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例如各种胶的使用,往往各种低于国家标准几十倍的绿色环保建材在不恰当的施工后也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其次儿童房建材还应考虑功能性,例如现在一些墙体涂料有集热,除湿等功能,有些地板可以散发负氧离子等等。还有儿童房更应考虑设计要素,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布置,这样更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并且儿童房家具应注重可回收性。毕竟孩子是在成长的,儿童房内家具在使用几年后将会被淘汰,这时家具最好可以做到可回收利用。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 (二)体系布局。 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 (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 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 (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 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 (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 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 (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 (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 (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 (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 (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国务院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企业面临多方面挑战和机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相关统计核算、监测计量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据相关采访报道,碳监测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准确、实时的碳排放数据,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公众提高环保意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企业带来了机遇。一是为碳监测技术与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对于那些专注于碳监测技术的研发、设备制造及监测服务的企业,随着碳监测市场的扩大,将有更多的机会承接政府和企业相关项目,包括提供碳监测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等。二是提供碳排放管绩效提升服务。从事提供综合性的环保和能源管理服务的企业有望发掘新的市场机遇,碳监测的实施将推动这些企业进一步拓展其服务范围,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碳排放管理和减排绩效提升解决方案。三是低碳技术咨询与服务。随着企业对低碳转型需求的增加,低碳技术咨询与服务商将迎来更多业务机会。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碳排放核算、低碳技术路径规划、碳资产管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四是相关设备制造商。碳监测的实施将带动常规污染物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关设备制造商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碳监测市场的更高要求。《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下简称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到2025年,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关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二、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一)推动将碳排放指标纳入规划。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五年规划期碳排放目标,并对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进行统筹部署。“十五五”时期,将碳排放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开展碳排放总量核算工作,不再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有关行动方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有关行动方案,细化碳排放目标控制的工作举措、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十五五”时期,细化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三)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法规制度。全面清理现行法规政策中与碳排放双控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快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制度,纳入碳排放双控有关要求。三、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四)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五年规划初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和功能定位、产业和能源结构等因素,将碳排放双控指标合理分解至各省份。各省份可进一步细化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压实地市及重点企业控排减排责任。(五)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明确评价考核工作程序及结果运用方式,对各省份开展评价考核。统筹建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指标为重点,纳入能源结构、能耗强度、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碳汇、重点领域绿色转型等指标。(六)推动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推动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碳排放核算,指导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按年度开展碳排放情况分析和目标预测,并加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协同。2025年底前,指导各地区开展碳排放预算试编制工作。“十五五”时期,指导各地区根据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编制碳排放预算并动态调整。“十六五”时期及以后,推动各地区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刚性约束机制,实行五年规划期和年度碳排放预算全流程管理。四、探索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七)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作用,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合理划定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范围,依托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数据,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八)建立行业领域碳排放监测预警机制。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严管控、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条件成熟时,将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五、完善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制度(九)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制定出台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将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现行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落实节能降碳管理要求,加强能源和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检定校准。(十)发挥市场机制调控作用。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控机制,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探索配额有偿分配机制,提升报告与核查水平,推动履约企业减少碳排放。健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扩大支持领域,推动更大范围减排。加快健全完善绿证交易市场,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六、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十一)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将有关审查评价意见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建设以及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十二)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在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制定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七、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十三)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等国家标准,对产品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明确统一要求。按照急用先行原则,聚焦电力、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煤化工、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十四)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立定期更新发布机制,为地方、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基准数据。行业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建设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探索建设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十五)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组织有条件的城市聚焦重点产品开展先行先试,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八、组织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方案,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持续夯实工作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履行“双碳”有关协调职责,强化调度督促和推进落实,加强前瞻性政策研究,及时优化有关任务举措,抓紧补齐制度短板,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宣传解读和教育培训。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 国家标准《江河生态安全评估技术指南》发布,明晰28个评估指标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我国首部江河生态安全评估国家标准《江河生态安全评估技术指南》(GB/T43474-2023),将于2024年4月1日施行。《指南》明晰了江河生态安全的概念,规定了江河生态安全评估的原则、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江河生态环境压力、江河生态系统健康、江河生态服务功能、江河生态风险4个专项指标、12个分项指标、28个评估指标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赋值标准,具体指标体系见下表:本文件规定了江河生态安全的评估原则和评估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内陆江河(不包括湖泊、水库)生态安全状况的评估,地方政府的相关评估工作可参照执行。本文件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安装有限公司、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远、马淑芹、夏瑞、王秀腾、高俊峰、丁森、高欣、贾晓波、钱昶、江源、杨中文李飞龙、王璐、陈焰、贾蕊宁、蔡永久、黄琪、张雅静、林翎、黄进、张晓昕、谢尚侃、谢珺、张迪、黄、刘静徐秉声、张逦嘉、霍晓东、方菲、王正发、张艳敏、程文明、曹亚丽、王磊、李俊民、魏俊、郑立志、郭志明、袁小兵、闫星、仇正中、胡伟、赵修江、王传全、格菁、彭增亮、孙笑非、汤丁丁、周艳、冒建华、刘永杰陈文尹、秦林。
  • 两部委:2020年初步形成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服务体系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近日,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以及《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其中,《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指出,我国材料测试评价机构众多,基本满足了材料工业的发展需求。但材料测试评价机构普遍规模较小,部分测试评价方法落后,高性能测试仪器设备依赖进口,部分高端仪器设备长期闲置,高水平测试评价人才不足,市场化服务能力弱。测试评价机构对新材料缺少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新材料测试评价数据积累不足、缺乏共享,应用企业对新材料生产企业的测试评价结果缺乏信任,与国际测试评价机构缺乏协同互认。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构建新材料测试评价体系,解决新材料测试评价的瓶颈和短板,提升测试评价能力和水平,为新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发展目标:到2020年,完成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总体布局,初步形成测试评价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具备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认证服务等功能的主中心。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成若干个行业中心。根据产业集聚现状,布局一批区域中心。重点新材料的测试评价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其中,主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完善重点新材料测试、应用评价、寿命预测、失效分析、计量等关键共性仪器和装备,建设新材料服役条件模拟测试、考核试验等设施,提升测试评价条件能力。制定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建立新材料组织成分、基础性能、服役性能、测试方法、评价指标等数据库,开展新材料测试评价数据分析、国际互认与应用研究。建立新材料产品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管理、培训服务等网络系统建设,实现新材料测试仪器及装备、测试需求和服务、测试人才和资质等共享。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行业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针对所属行业特定新材料品种,完善材料组分、理化指标、物质结构、服役性能等专用测试能力。面向下游重点应用领域,搭建工程化应用考核评价装置,开展国际比对互认,满足服役条件下开展材料应用评价、失效分析等需求。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建设相关数字仿真与模拟系统。建立行业新材料测试评价、认证体系。协同主中心开展行业领域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开发、相关标准制修订。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区域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区域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建设特殊地域、特殊气候条件下新材料可靠性测试、加速试验、寿命评价等专用设施。完善重大、稀缺、专用测试评价装置,满足区域内重点新材料的测试评价需求。建立区域性测试服务能力共享机制,提高测试仪器、大型装备利用率。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通知原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工信部联原[2017]331号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加快新材料产业重点平台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并经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1.7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2017年12月22日 /p
  • 科技部9“拳”重塑科技评价体系 破除论文导向细则出台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日前,科技部印发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strong /span 的通知。通知旨在破除“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强化了分类考核评价导向,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重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创新人才推进、科技期刊、论文管理等环节作出了明确改革,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并 /span /span 加强了论文发表支出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通知明确规定,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另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通知原文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经商财政部,现提出如下措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 /strong strong /strong /span 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 /span /strong ,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 /span /strong 。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10%的权重;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可增加到30%的权重;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可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增加到50%的权重 /span /strong 。具体权重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以下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上述期刊、学术会议的具体范围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或技术领域选定。对于“三类高质量论文”的研究成果,可按高质量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发挥同行评议在高质量成果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评审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span /strong 立项评审注重对项目(课题)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课题)合同约定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四)对于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不把论文作为申报指南、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不得要求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五)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 /span /strong ,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重点填报代表作对相关项目(课题)的支撑作用和相关性;在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环节,重点考核评价代表作的质量和应用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突出支撑服务能力。 /span /strong 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六)对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对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七)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八)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使命完成情况。注重评估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和宗旨目标的情况,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九)对于技术研发类机构,注重评估在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绩效,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对于社会公益性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绩效、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一)对于基础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代表性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五、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突出成果质量和贡献。注重评审相关科技成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二)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三)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四)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六、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五)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六)对于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注重评价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七)对于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八)其它科技人才计划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七、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十九)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进领军期刊建设,培育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鼓励创办高起点英文期刊,提高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鼓励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在高质量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将管理和学术信誉差、商业利益至上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八、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一)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该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二)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对于违反规定的,追回奖励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三)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论文发表情况的核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四)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要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以及与项目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审核;对于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等的论文,要从严审核、加强管理。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九、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五)开展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存在严重“唯论文”问题或存在奖励论文发表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处理并责令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对该单位论文发表的资助。加强对咨询评审专家的培训引导,对项目评审中存在“唯论文”现象的,及时予以纠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六)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发布后,对论文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挂名”的,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十七)加大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允许过度宣传论文发表情况,不提倡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 /p
  • Nature发文宣布改造影响因子重塑期刊评价体系(中英对照)
    当地时间7月27日,Nature在线发表题为“Time to remodel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的社论,并以“Nature and the Nature journals are diversifying their presenta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为小标题,宣告Nature出版集团将重塑期刊评价方式,改造期刊影响因子。  1. Nature改造影响因子的英文原文及翻译  Time to remodel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是时候改造论文的影响因子体系了!  Nature and the Nature journals are diversifying their presenta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Nature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重新塑造影响因子评价体系,让评价体系多样化。  Metrics are intrinsically reductive and, as such, can be dangerous. Relying on them as a yardstick of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as a pointer to underlying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usually leads to pathological behaviour.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s just such a metric.  Nature称期刊影响因子这种量化从本质上来说,过于简化,而且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如果仅仅依靠期刊影响因子来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而不注重这篇文章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和引起的舆论影响,长此以往,这很容易导致一种病态行为。不得不说,期刊影响因子就是这么一种“病态”量化指标。  During a talk just over a decade ago, its co-creator, Eugene Garfield, compared his invention to nuclear energy. “I expected it to be used constructively while recognizing that in the wrong hands it might be abused,” he said. “It did not occur to me that ‘impact’ would one day become so controversial.”  正如在10年前那场演说中所预见的一样,影响因子的合伙创始人Eugene Garfield曾将影响因子与核能相媲美。他说道:“我希望它能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但我也知道它也有可能会被滥用。”但现在,他说道,我从来都没想到“影响因子”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As readers of Nature probably know, journal impact factors measure the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published article, for papers published over a two-year period. Journals do not calculate their impact factor directly — it is calculated and published by Thomson Reuters.  知道Nature 的读者都知道,期刊影响因子用来衡量过去两年期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引用数。这一数据不是由期刊中心直接计算给出的,而是由Thomson Reuters计算并发布的。  Publishers have long celebrated strong impact factors. It is, after all, one of the measures of their output’s significance — as far as it goes.  出版商们纷纷大肆宣扬其一路飙升的影响因子。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对出版商而言,期刊影响因子就是评估其发行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But the impact factor is crude and also misleading. It effectively undervalues papers in disciplines that are slow-burning or have lower characteristic citation rates. Being an arithmetic mean, it gives disproportionate significance to a few very highly cited papers, and it falsely implies that papers with only a few citations are relatively unimportant.  但是,影响因子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粗暴的量化标准,因而常常带有一定的误导性。实际上,由于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它很容易低估那些“慢热”和“冷门”领域的文章。就单单依靠“算术平均”这一数值来进行评判,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对于那些“少而精”文章来说,在影响因子下所得到的影响力是严重不成比例的,同时,这也给读者发出了一个错误信息:低影响因子的文章也就是是不好、不重要的文章。  These shortcomings are well known, but that has not prevented scientists, funders and universities from overly relying on impact factors, or publishers (Nature’s included, in the past) from excessively promoting them. As a result, researchers use the impact factor to help them decide which journals to submit to — to an extent that is undermining good science. The resulting pressures and disappointments are nothing but demoralizing, and in badly run labs can encourage sloppy research that, for example, fails to test assumptions thoroughly or to take all the data into account before submitting big claims.  尽管大家都知道,影响因子天生就存在的缺陷,但依然受到了学术界得到热捧。大量科研工作者、经费管理者以及科研院校趋之若鹜,纷纷将其作为学术水平的评估指标,出版商(包括Nature)也不遗余力地宣传影响因子的作用。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研究者们开始利用影响因子的高低来选择投递哪一家期刊,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科学氛围”。其中不乏令人痛心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一些道德败坏的科研机构甚至大力提倡“科研快餐”文化——在没有理论、实验做有力的支撑下,就开始胡编乱造,或者没有充分地把问题思考清楚,就完成了一篇“杰作”。  The most pernicious aspect of this culture, as Nature has pointed out in the past, has been a practice of using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s a basis for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researchers’ achievements. For example, when compiling a shortlist from several hundred job applicants, how easy it is to rule out anyone without a high-impact-factor journal in their CV.  这种方式最不利的方面,就是用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个体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当从几百个求职者名单选人时,如果他们简历没有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成果,很容易就被去掉。  How to militate against such a metrics-obsessed culture?  如何防止痴迷于这种量化指标呢?  First, an approach that some have applied in the past and whose time has surely come. Applicants for any job, promotion or funding should be asked to include a short summary of what they consider their achievements to be, rather than just to list their publications. This may sound simplistic, but some who have tried it find that it properly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candidate rather than on journals.  首先,有一种已经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任何求职、晋升或资金申请,当事人都要求提供一个简短总结。列出他们认为他们自己的重要工作,而不是只列出他们的作品。这听起来可能是简单的,但有些尝试它的人发现,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候选人,而不是在期刊上。这一点确实很难做到。  Second, journals need to be more diverse in how they display their performance. Accordingly,Nature has updated its online journal metrics page to include an array of additional bibliometric data.  第二,期刊需要多样化的展示,而不单只依靠影响因子。为此,Nature 已经更新了其在线杂志数据页,包括额外的许多新的计量数据。  As a part of this update, for Nature, the Nature journals and Scientific Reports, we have calculated the two-year median — the median number of citations that articles published in 2013 and 2014 received in 2015. The median is not subject to distortion by outliers. (The two-year median is lower than the two-year impact factor: 24, down from 38, for Nature, for example.) For details, seego.nature.com/2arq7om.  Nature的另一新变化是:他们表示,将公布2013、2014及2015近3年的发表论文的引用中位数。引用中位数的优点是,它将不会受到“超高人气”引用文章的影响,因此更加客观准确。(引用中位数往往低于影响因子,例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38,而引用中位数只有24.)有关详细信息,见于go.nature.com/2arq7om.。  Providing these extra metrics will not address the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of the diversity in cit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sciplines. Nor will it make much of a dent in impact-factor obsessions. But we hope that it will at least provide a better means of assessing our output, and put the impact factor in a better perspective.  提供这些额外的指标将不会解决我们提到的学科差异性问题。这也不会成为是困扰影响因子的一个难题。但我们希望它至少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评估我们的成果,将影响因子改造得更好一些。  However, whether you are assessing journals or researchers, nothing beats reading the papers and forming your own opinion.  然而,无论你是评估期刊编辑还是研究人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论文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影响因子什么的鬼东西。  Nature,535,466,(28 July 2016)  doi:10.1038/535466a  2. Nature、Science等最强声音加入打击影响因子的行列  近日,PLoS、eLife、EMBO Press、Science Journals、Springer Nature、the Royal Society等多家主流出版集团的高层人员共同合作,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刊登了抵制影响因子的文章。文章明确指出了影响因子对个体文章和学者学术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并建议所有期刊采用新的评价体系——引用分布 (Citation Distribution),以更加合理真实的反应个体的工作情况,避免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估中的不恰当使用。文以Science、Nature、eLife和PLoS的11个期刊为例,列出这11个期刊2013-2014年文章的引用分布情况,然后与2015年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这些期刊中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次数都低于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Nature 的影响因子为38.1,但是实际上却有多达74.8%的文章引用次数低于其影响因子,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Science和 PLos中,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少数高引文章的存在拉高了整体文章的影响因子。  有人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呵呵,Nature,Science这帮人居然有脸来分析影响因子"  "大家快来看啦:PLoS,Science,Nature,EMBO四大贵族说它们觉得影响因子不好用啊喂"  有人为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好棒耶,简直太及时了,我们得赶紧支持这个啊。@跟我一起正在发愁发论文的好基友"  有人则更加理性从容:  "这无疑是替代一度有用无奈现如今被滥用的影响因子的最佳选择"  当然不管面对多么严肃的事情,都始终少不了那些幽默派的身影。  "嗯,这是我今晚的思想盛宴,你们要不要来一碗?"  "什么?神圣的影响因子说被践踏就被践踏?  3. SCI被卖第二天,美国微生物学会(ASM)宣称放弃影响因子  上周《昨日SCI被237.3亿抛售》在科研界的朋友圈阅读达到近60万。可见大家对这次事情的重视程度。墙倒众人推,SCI被卖第二天,美国微生物学会(ASM)官网最新消息:ASM期刊总编和ASM领导层决定,以后将不在ASM期刊网站上公布影响因子(IFs)。  全文及其译文如下  Many scientists attempt to publish their work in a journal with the highest possibl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F). Despite widespread condemnation of the use of journal IFs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shed work, these numbers continue to be widely misused in publication, hiring, funding, and promotion decisions .  很多科学家都尝试着将他们的文章发表在具有高的影响影子的期刊上,尽管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估发表论文的重要性受到广泛的谴责,但影响因子仍被广泛滥用于出版、求职、项目申请和职务晋升等等各种科研环节.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with this approach. First of all, the journal IF is a journal-level metric, not an article-level metric, and its use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 single article is statistically flawed since citation distribution is skewed for all journals, with a very small number of articles driving the vast majority of citations.  影响因子这种方法有很多问题,首先,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期刊水平的度量标准,而不是一篇文章水平的度量标准,将其用于决定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是存在统计缺陷的。由于所有期刊的引文是不均匀的,可能少数的文章高引推高了杂志的影响因子。  Furthermore, impact does not equal importance or advancement to the field, and the pursuit of a high IF, whether at the article or journal level, may misdirect research efforts away from more important priorities.  此外不论文章还是杂志,影响力也不等于领域的重要性或前沿性,追求高影响因子会误导大众,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研究成果而不是关注其他更为重要的优先事项。  The causes for the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IF are complex. High-IF journals limit the number of their publications to create an artificial scarcity and generate the perception that exclusivity is a marker of quality.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high-IF publications has been detrimental for science.  人们不理性的痴迷于影响因子的原因是复杂的。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限制了出版物的数量造成人为的稀缺性观念,通过限制发文量提高杂志的质量。不懈追求高影响因子科学出版物是有害的。  This behavior is an example of the economic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 which individuals engage in a behavior that benefits them individually at the expense of communal interests.  这一行为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公地悲剧”。个人总是自发参与到那些有利于自己但不利于社会大众的行为中去。  Individual scientists receive disproportionate rewards for articles in high-IF journals, but science as a whole suffers from a distorted value system, delayed communication of results as authors shop for th"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4. 墙倒众人推是商业炒作还是为了科研的未来,值得深思?  《科学通报》主编、中科院院士高教授说:“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运作,对国内科研现状不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Nature、Science借此机会炒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Nature、Science可能是想推出自己的评价体系,插足影响因子市场,才大唱高调打击影响因子。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随着SCI被转手卖给新东家,新的科研评价体系纷纷趁此机会。期刊期望引文数(Journal Expected citations,标准化特征因子(Normalized Eigenfactor),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JNCI),等等,抢滩登陆,一场群雄混战势必将要到来,至于最后到底是谁定鼎中原,那就有待时间的检验和广大科研群众的选择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吴研究员说: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从本质上说是基于利润与市场的商业行为。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和汤森路透的金融、新闻业务相比,业务方向和利润贡献率均不理想。换句话说,汤森路透觉得这块业务不挣钱。当然,SCI等二次文献在中国的销售相当不错,但在国外却并不乐观 这与一次文献欧美占大头的销售的情况相左。如果未来中国对SCI的热情逐渐消退,这次35.5亿美元接手SCI等业务的Onex公司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公司,会不会难以出货呢?拭目以待。  随着Nature、Science这些强有力的对手登台亮相,这次影响因子之战注定越来越好看。  墙倒众人推是商业炒作还是为了科研的未来,值得深思?  附录Nature和Science,发行百年来一直是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媒介  Nature 杂志由英国Nature 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 NPG) 出版发行,该集团是麦克米兰出版有限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 Ltd) 的科学出版机构,总部设在伦敦,另在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特区、东京、巴黎、慕尼黑等地设有办事处,是一个全球性的出版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的读者。NPG的品牌期刊是Nature 杂志,每周一期, 发行140 年来一直是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之一。Nature还有8种姊妹月刊: Nature genetics(1992 年创刊) ,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原名为Nature Str
  • 车内空气质量进入评价体系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将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定只是车内环境的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   在乘用车内空气污染方面的维权,消费者终于有了依据。近日,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下称《指南》),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次就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发布相关标准。   《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浓度要求,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因为据环保部组织的相关检测发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在车内空气中的检出率高达98%,而这些物质对消费者健康会造成巨大威胁。具体采样时,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须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和空调等设备不工作。虽然我国制定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参考了国外的相关标准,但在有些指标限值上仍然不及欧盟、北美等严格。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由于该规定只是车内环境的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再加上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条件较为复杂等原因,《指南》究竟能够收效多少尚难预料。
  • 我国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唯一强制执行的食品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的技术依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着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我国初步构建起覆盖从农田到餐桌、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我国发布了136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规范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四大类,这4类标准有机衔接、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管控不同的食品安全风险,涵盖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类别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为‘十四五’期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主任朱蕾说。加强顶层设计为实现“到2035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朱蕾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开展4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规划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最严谨的标准,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二是深入贯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原则。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要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我国的膳食暴露和食品污染数据,经过科学评估并考虑标准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作用,以及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资料的基础作用,完善风险评估技术,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支撑。三是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评估。开展好对现有标准的跟踪评价,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3个方面对各类标准开展系统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客观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行业发展、影响食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了解标准实施后获得的健康保护、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和标准实施成本之间的关系。四是参与全球食品安全治理活动。发挥我国担任两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的作用,向全球食品安全治理活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对外分享机制,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引领和参与。履行好中国作为国际食品法典亚洲区域协调员的职责,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亚洲区域国家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和标准协调。对主要致病菌、污染物限量管理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物(真菌毒素)对消费者健康危害较大。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食品中的主要致病菌、污染物进行限量管理。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占全部报告病例数近一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室主任王君表示,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该对食品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作出限量规定。我国致病菌限量标准2014年实施。标准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等11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5种致病菌提出限量要求。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到食用全过程中产生的或者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当中的,特别强调的是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王君表示,我国现行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和污染物限量标准都是2017年发布实施,两项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如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都是以食品一般可食用部分计算。“可食用部分是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去除非食用部分之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这里强调机械手段,如谷物碾磨、水果剥皮、坚果去壳、肉去骨、鱼去刺等,而不可采用任何非机械手段。”王君说。王君指出,3项标准都是对我国消费者健康风险较高的食品当中的主要致病菌、污染物(真菌毒素)制定的限量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对标准未涵盖的其他致病菌、污染物(真菌毒素),或未制定限量要求的其他食品,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均应当在加工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使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物(真菌毒素)含量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在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安全控制的同时,要做好食品原料的控制,从食品源头降低和控制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相对完善“凡是不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国家卫健委公告允许使用的品种都不是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常见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按照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范畴,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300余种,按功能类别分为23个类别,香料占了很大一部分,有1800多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王华丽说。“目前,大家在超市能购买到各式各样的食品,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没有防腐剂,很多食物会在短时间内腐败变质,无法实现长途运输,也就没有丰富多样的食品可供选择。”王华丽说,“有了抗氧化剂,油、麻花、坚果等食品就不会有哈喇味。而甜味剂,像安赛蜜、阿斯巴甜等,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味食品的需求。”王华丽说,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体系中600多项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配套的产品质量规格标准、检测方法标准、标签标识标准和生产规范标准,能够满足目前的监管和行业需求。
  • 岛津质谱技术助力粤港澳“菜篮子”安全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 # 导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是以广州为枢纽,旨在提供优质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贴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识蔬菜与水果,总是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这种放心与信赖源自于口口相传的口碑,更源自于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体系。一个标识,为何如此让人安心?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探究“菜篮子”里蔬菜与水果的农药残留话题。 信赖源自最严限值 为何如此信赖和放心?“最严”二字已胜过千言万语。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2020年9月22日发布并实施的3项团体标准:T/GDNB 6.1-2020《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 蔬菜》,T/GDNB 6.2-2020《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 水果》,T/GDNB 7-2020《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识使用规范》。 团标写明,贴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识的蔬菜与水果对农药残留的限制,选用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值》和中国香港《公共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CM章第55(1)条对产品的限值规定中最严格的指标作为限值。 简单来说,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均要求同时符合国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和供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并选取其中的最严格指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指标体系。 信赖源自精准检测 除了限值要求严格之外,日益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分析方法也是让消费者心安的重要因素。污染物的管控越来越严格,限量值越来越低了,那么,仪器的灵敏度水平、分析的稳定性能不能达得到要求呢?小编就蔬菜与水果中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农药残留分析话题,和大家一探究竟。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主要参照国家标准选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农残主要依据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国家标准进行。标准中QuEChERS前处理法和GC-MS/MS法为分析过程大大减负,定量限可达0.01 mg/kg-0.05 mg/kg。 岛津公司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TQ8040 NX和GCMS-TQ8050 NX,搭载全新的GC端,不仅拥有维护简洁的ClickTek技术,更引用了最新一代的AFC-2030技术,保留精度达到极致。质谱端搭载全新大容量超高效真空系统,集成专利高辉度离子源和屏蔽板(Shield)技术,突显其超强抗污染性能和超高灵敏度,尤其是GCMS-TQ8050 NX,仪器最低检出限可达阿克级,是食品痕量农残分析的利器。广州海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检测监管平台GCMS-TQ804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农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它具有应对化合物种类多,分析灵敏度高的特点。 岛津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拥有多款仪器的大家族,在农残检测方面最受用户欢迎的当属LCMS-8045和LCMS-8050,二者结合了世界领先的岛津UHPLC系统的色谱分离能力,并应用岛津独有的超快速技术(UF技术),其中包括超快速MRM采集(最大扫描555ch/s)和超高速正负极切换(5 ms),使得LCMS-8045&50能以超快速的性能获得大幅度的分析通量和超凡的稳定性,在农残分析领域一直崭露头角。 黄埔海关LCMS-8050 结语 因为关心菜篮果篮,所以我们深入探究如何检测农残;助您了解气质液质,您会更加坚信粤港澳品质。岛津GC-MS/MS和LC-MS/MS产品,可以助您轻松应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和水果团体标准的要求,实现农药残留的无忧检测。 供稿人:钟跃汉 余佃宝
  • 六五环境日|广西组织开展监测点位5000多个,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于6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此次活动落户广西,是首次在自治区举办,首次在祖国南疆举办,首次在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暨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员答记者问(摘选):问: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请问广西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上的进展和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还有何工作打算?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监测网络更健全了。建成陆海统筹、河岸贯通、城乡协同、要素齐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自治区每年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点位达5000多个。二是监测数据更真实了。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谁考核、谁监测”,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实验室间比对和监督指导检查,公众主观感受和客观监测数据更加一致。三是监测能力更高效了。空气和地表水常规指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智能化实验室分析仪器,便携式快速应急监测仪器,以及无人机、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等先进监测装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四是支撑作用更突出了。利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形成监测预报、月报、年报等数据报告,充分发挥“评估、预警、溯源”作用。特别是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等数据全面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排名,引导全社会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全面推进监测网络、技术、业务、管理等优化升级,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贡献监测力量。问:从公报来看,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为了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广西将进一步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呢?答: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全区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12年均为“优”。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优”。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保持健康状态。红树林面积、覆盖度和密度,活珊瑚礁盖度,以及海草盖度、密度等,与5年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全区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0.9%。下一步,为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将采取以下四方面行动和措施。一是深化广西近岸海域、北部湾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在茅尾海、铁山港等重点海湾,深海排污区以及平陆运河入海口等区域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加密和跟踪监测,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北部湾“水清滩净”。二是夯实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持续做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进一步拓展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种和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地和滨海湿地监测,守护北部湾“鱼鸥翔集”。三是推进美丽海湾精细化调查。深入开展海漂垃圾、微塑料、新污染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碳监测,维护北部湾“人海和谐”。四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现代化监测能力。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自主巡航、地面和海域的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水平,切实服务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问:2023年广西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为74.85,生态质量为一类,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请问从生态监测角度来看广西生态质量状况呈现的特征和趋势,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答:2020年以来,广西生态质量呈现四周区域优于中部的特征,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局部区域生态格局指标轻微变差,其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开发建设导致生态用地占用、属性转变,以及用材林轮伐等因素影响。下一步,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筹推进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支撑,守护好祖国生态安全“南大门”。一是加强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配备、更新20余架无人机等监测设备,积极开展航空遥感监测,建立卫星遥感为核心,航天遥感为补充,样地监测为验证辅助的生态遥感监测体系,提升主动发现生态影响、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广西桂林漓江站、环江喀斯特站、北部湾站等第一批3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完善生态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广西桂林城市站、百色金钟山站等第二批5家野外监测站,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强化生态地面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组织实施全区森林、农田、海洋等7大类典型生态系统745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建立健全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生态质量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强化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保障。三是强化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建设。充分整合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管理资源,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生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分级培训机制,加大生态质量监测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广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专家库,完善专家支撑体系建设。问:2023年,广西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排名中,柳州市连续四年第1名,前30名中广西占9个。为持续保持广西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广西还有哪些进一步举措?答:“十四五”以来,广西建成了以239个自动监测站为主,115个手工监测断面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网络覆盖广西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80%的河流,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具有供水属性功能的水库,基本夯实地表水监测数据基础。2023年,珠江流域的西江干流、桂江支流、柳江支流、郁江支流和长江流域、粤桂沿海诸河流域、红河流域水质状况均为“优”。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推进从质量浓度向污染通量、水生态监测发展。一是深入优化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补充、调整区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使其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以及所有70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河流、主要污染源下游等,着重对重点流域、行政区域跨界、污染区域实时监控。二是提升水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能力。利用全区水环境监控系统,及时对水质异常信息预警预报,排查存在问题、研判未来3天水质趋势,开展地表水国家考核目标可达性分析,助力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三是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以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漓江、湘江西源、平陆运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试点,覆盖生物、理化、生境等监测内容,为建立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夯实基础。问:2023年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创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最优纪录,请问生态环境监测还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答:2023年,除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最优外,全区75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也持续向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2022年上升0.6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厅将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率,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巩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在14个设区市和75个县(市、区)设置16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和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撑空气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推进移动站、微型站等多种模式,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二是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注重指标、时空协同布局,提供PM2.5和臭氧污染综合分析与来源解析水平,支撑大气污染分区分时分类精细化协同管控。三是拓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加强秸秆焚烧与跨境传输分析预警。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内部或周边大气污染监测监控和管理。四是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健全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会商研判机制,积极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强化自治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能力建设,开展未来24小时的临近预报。开展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实现未来15天逐日小时空气质量预测以及未来30天城市空气质量趋势预报。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能力和预报准确率,全面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亟待建立
    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亟待建立      编者按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久前发布,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这一限值与WHO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但是,我们距离WHO提出的指导值(10&mu g/m3)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此,本报特邀相关专家进行探讨,呼吁建立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希望对读者有所借鉴。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多项科学研究成果说明,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不论长期暴露或短期暴露,不论暴露水平的高低,城市人群暴露在PM2.5浓度水平均会对健康产生有害效应,构成严重威胁。   欧美国家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在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中均把PM2.5作为标志性指标。PM2.5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空气中PM2.5对特定对象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大浓度。我国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空气颗粒物环境质量基准文件,缺乏PM2.5污染特征与健康危害关系的科学数据,导致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不够充分,不能给出PM2.5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的风险量值。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建立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 开展PM2.5基准研究迫在眉睫   ■阅读提示   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可为降低PM2.5对健康和生态的影响提供指导,为空气质量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为制定适合当地目标的政策提供多种选择。   当前,在PM2.5研究方面,由于缺乏更精密的方法和更灵敏的效应指标,难以准确确定PM2.5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阈值,很难得到PM2.5浓度及其组分与特定的健康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可用于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当前污染水平下的死亡或发病风险;预测PM2.5降低情况下可获得的健康改善程度和健康收益;用于评价降低PM2.5污染干预措施的成本收益。   欧盟和美国等许多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和修订,而进行这些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环境基准文件。因此美国和欧盟等国家不断地开展和汇集大量关于环境基准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环境基准文件不断地进行更新,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国外的PM2.5基准信息内容远不能满足我国需求,相关的出版物和文献信息也很缺乏,这给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我国PM2.5质量标准和质量基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但是有关PM2.5的很多科学问题尚未开展深入研究;缺乏有关PM2.5污染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如污染水平、时空变化、理化特性、来源等监测、检测和相关研究资料;PM2.5污染特征与健康危害关系的科学证据不足;我国PM2.5理化特征和人群遗传背景与欧美存在较大差异,制订相关质量标准和防治对策时不能照搬国外研究成果;环境标准体系缺乏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作为科技支撑;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健康、生态毒理等基础研究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都给环境标准的完善和修订,给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带来了困难。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可以为降低PM2.5对健康和生态的影响提供指导,为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为制定适合当地目标的政策提供多种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建立基准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阅读提示   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如首先要体现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要在拥有大量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开展,明确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制定我国的综合研究计划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在我国一些地区,PM2.5污染比较严重。这些地区罹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呈上   升态势,而我国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当前,应该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建立我国的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   在PM2.5基准研究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美国相关法规规定,每5年定期发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评估审查结果,每次修订的主要依据是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的新成果。美国1971年颁布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总悬浮颗粒物(TSP)作为颗粒物指标,1987年改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基于1996年发表的细颗粒物(PM2.5)与健康效应(肺心病患者症状加重,住院率、急诊和过早死亡增加)相关性研究的最新成果,于1997年再次修订了NAAQS,新增加了PM2.5标准,并对保留的PM10标准做了小幅修改。2006年,美国环保局建议再次修改PM国家空气质量标准。2007年在实施新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取消PM10年均值标准和PM10-2.5标准,将PM2.5的日均值降低为35&mu g/m3。美国的环境质量标准正是由于紧随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的新进展而不断修订,才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美国&ldquo 颗粒物的综合科学评价&rdquo (2009年以前叫颗粒物空气质量基准文件)是一种全面的回顾性综述文件,用作制修订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这些文件不断更新,每次更新都汇集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从1969年第一次发布颗粒物的空气质量基准文件起,先后经历了十几个版本。   对于未列入基准文件的大量污染物,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也会不定期发布和修订一系列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毒性谱数据,包括数百种化学物质的来源、分布、长期和短期的暴露以及毒性数据,为基准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   空气颗粒物与人体健康间的不确定性,促使美国国会增加了对空气颗粒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经费,1999~2010年实施了两期&ldquo 颗粒物中心&rdquo 计划共1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7500万美元;2011年~2016年实施&ldquo 清洁空气研究中心&rdquo 计划,4个中心共资助3200万美元,循序渐进地研究颗粒物污染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7年首次出版了《欧洲空气质量准则》,并于1997年进行了更新,出版了《欧洲空气质量准则》(第二版),准则值是在专家对现有科学证据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2005年10月,WHO在德国波恩组织专家审议了4种常见污染物(PM、O3、NO2、SO2)的环境基准值和对现有科学证据的详细评价。以此为基础,WHO于2006年向全球发布了更新版的空气质量基准文件《WHO空气质量准则2005年》。在这一文件中,WHO提出PM2.5的年均暴露指导值是10&mu g/m3,这一指导值在高度发达国家较大城市地区是可以实现的。当低于这一水平时,预期可以显著降低健康风险。同时,针对高污染的国家和地区,还提出了PM2.5的3个过渡时期目标值(即IT)。其中,IT-1的目标值(35&mu g/m3)对应于长期健康效应研究中的最高浓度均值,在发达国家这一浓度与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IT-2(25&mu g/m3)相对于IT-1,可以使长期暴露的健康风险降低约6%;IT-3(15&mu g/m3)相对于IT-2,可以使长期暴露的死亡风险降低约6%。   当前,我国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需借鉴以下经验:   一、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但是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首先要体现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真正能够为降低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提供指导,能够起到明确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作用。   二、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要在拥有大量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开展,明确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制定我国的综合研究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我国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三、对暴露环境和暴露对象的监测和检测是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监测和检测等领域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为了保证研究方法的正确和研究结论的准确,认真细致地解决关键支撑技术难题是十分必要的。   四、目前,我国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已有一定量的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卫生部门也掌握着很多公共卫生、流行病学、毒理学等方面的调查和监测资料,这些都是开展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必需的珍贵资料。因此,在环境质量基准调查研究中应该形成资料共享交流机制,以利于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建立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的审查和评估机构,遴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PM专业评估委员会。 我国开展PM2.5基准研究建议   ■阅读提示   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在典型地区开展一定规模的人群健康长期追踪调查,系统研究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向公众征集意见,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   我国开展PM2.5环境基准研究,需要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典型地区开展一定规模的人群健康长期追踪调查,系统研究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我国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向公众征集意见,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具体建议如下:   研究PM2.5和气态前体物的排放特征,及其在大气中的变化、传播以及清除等过程的机理和特征。PM2.5可以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在长距离传播过程中经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干湿沉降的清除过程。目前,我国关于PM2.5及其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和形成机理的实测及研究资料较为缺乏。此外,识别二次颗粒物与其前体物排放源的关系比识别一次颗粒物更为困难,气态前体物转化为二次颗粒物的转化率、转化时间和转化机制等更是缺乏实测和研究分析资料的支撑。   开展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时间和空间模式研究,得到各类排放源对受体贡献的精细源解析结果。当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城市对PM2.5做过研究性质的监测和分析,因此对PM2.5的污染水平、时空变化状况在全国范围内了解甚少,对其来源没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科技支撑,因此需要科学地开展PM2.5质量浓度变化时间和空间模式以及各类排放源对受体的精细源解析研究。   将PM2.5的人群暴露研究作为重点,结合时间活动模式和不同微环境的暴露水平,得到人体PM2.5总暴露水平。PM2.5的总暴露水平,为研究对象在一天中经历不同微环境的PM2.5暴露分量的总合。然而,我国目前还较为缺乏描述各种微环境以及精细时间活动模式的个体暴露全谱技术,应当建立精细时间&mdash 活动模式与个体暴露监测技术,结合暴露因素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关系,量化各种微环境对个体暴露水平及其不确定性影响,建立适合我国不同人群的空气污染物精细暴露参数体系及评价模型。   研究PM2.5对人体的剂量&mdash 效应反应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当前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仍然缺乏颗粒物暴露剂量与不同人群疾病效应的确切量化证据。因此,研究PM2.5在呼吸系统不同部位的沉积、清除与停留机制机理,将为确定目标组织(如肺部或经过呼吸、循环系统转移到心脏或其它器官)剂量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损伤与修复机理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人体健康效应等,是PM2.5对人体的剂量&mdash 效应反应关系的关键研究内容。   深入开展PM2.5对人体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是开展PM2.5的暴露剂量对人体健康效应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在我国PM2.5对人体健康效应研究中,应开展PM2.5导致健康危害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将流行病学调查与PM2.5监测结果相结合,分析人群长期或短期暴露与PM2.5和目标疾病发生率或死亡率的关系,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   深入开展PM2.5对人体健康效应的毒理学研究。在开展PM2.5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时,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通过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等毒理学方法研究不同的机体对PM2.5及其载带有毒有害组分的吸收、代谢以及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PM2.5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对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能见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材料的影响等。   PM2.5质量基准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PM2.5质量基准研究的关键支撑技术是指PM2.5质量基准研究链&ldquo 污染源&mdash 环境空气浓度&mdash 暴露水平与剂量&mdash 健康效应与风险&rdquo 的各环节中相关测量及量化方法学方面的研究,包括监测、检测和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监测网络构建,需要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表征方法,基础数据的获取和计算方法,数学模型及评估方法等。诸如:PM2.5的立体监测与高解析度/分辨率浓度场模拟的关键技术;不同人群PM2.5精细暴露全谱技术方法与评估模型;PM2.5内暴露模拟、溯源与健康效应关键技术、空气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与损益估算方法以及构建PM2.5人群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平台等。   作者单位:白志鹏、张文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和气溶胶科技创新基地、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光焕、韩斌,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 新棉花国家标准9月发布 将实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
    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棉花国家标准将于9月1日发布   我国将实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   7月22日,记者从河北省纤维检验局组织召开的棉花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议上获悉,我国使用了40年的棉花品级检验方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颜色级实物标准。   新修订的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今年9月1日发布,将于2013年9月1日实施。新标准的落实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对于完善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据河北省纤检局局长陈庆林介绍,棉花标准是具备技术和管理性质的强制性标准,在棉花生产、流通、贸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原标准相比,修订后的标准改动内容涉及21项之多,其中废除品级、推行颜色级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纤维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加入世贸后,纺织工业有了飞速发展,纺织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纺织品对外贸易日益扩大,纺织技术发展对棉花质量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棉纺企业越来越重视采用仪器化质量检验指标实施配棉。棉花原料的质量是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以往按照感官检验的质量指标进行粗放配棉的做法,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影响了纺织产品质量的提高。   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后,将全面实现对大包型成包皮棉的仪器化逐包检验,从而全面实现对棉花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评定,促进我国棉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降低纺织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   中国纤维检验局总工程师徐水波说,研究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现行的棉花品级“三条件”,即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进行拆分,以满足对大包型棉花的各项质量指标全部实行仪器化检验的需要。能否尽快废除棉花品级检验,顺利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   河北作为我国大的产棉区之一,区域内的棉花全部是细绒棉。修订后《棉花 细绒棉》国标的实施,是推动该省棉花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   据相关专家介绍,新标准对棉花产业发展的益处体现在3个方面: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满足棉花流通多方需要 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当前,在棉花种植面积不可能增加较多的情况下,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棉花标准将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方法,以及对棉花内在质量的考核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有利于引导农业部门培育优良品种,有利于引导棉农多种优质棉,引导棉花收购实行优质优价,从而达到促进棉花品种改良、品质提高、棉农增收的目的。   据悉,河北省纤维检验局在标准的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局从2005年开始参与国家棉花颜色分级检验研究工作,经过近8年努力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纤局的充分肯定,2011年中纤局批准河北建立全国首家国家颜色级标准研制中心,承担我国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制作发行的具体工作。   据了解,由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部署的全国GB1103棉花国家标准宣贯和检验技术培训工作,日前分别在河北、湖北、新疆3地展开。
  • 解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 分指标设计传递体系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为什么要出台《规定》,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环境保护部监测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p p strong 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亟待健全完善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与手工监测相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健全和完善,各国控站点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急需加强。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是环保系统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臭氧溯源和传递体系。由于各SRP量值校准方法、技术要求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缺少统一标准和管理规定,影响了臭氧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急需建立全国环保系统的统一且规范的臭氧标准传递体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是颗粒物标准传递工作急需加强。颗粒物(PM10和PM2.5)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事权上收至国家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社会运维机构负责国控站点的运维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还将依托部分技术能力强的省级环境监测站组建区域质控实验室,形成国家—区域—运维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因此,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和传递工作程序均需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另一方面,颗粒物采样滤膜材质不统一,应加强质量核查和评估,确保颗粒物自动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和可比性。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三是标准气体质量存在差异。在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和CO)自动监测中,需使用标准气体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目前,国内标准气体制备机构较多、标准气体种类繁杂,个别标准气体量值存在偏差,应加强对标准气体及其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核查。    /p p strong 进一步推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规范化管理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是履行政府职责,完善现有标准传递体系的客观需求。《规定》的出台,完善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为规范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提供了制度依据,从而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有章可循,依规管理。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是落实《“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迫切需要。2016年11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方案》。《方案》中提出构建国家—区域—运维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量值溯源和传递体系,建成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传递体系,健全颗粒物手工监测比对体系,完善SO2等常规气态污染物的标准传递体系等,并明确2017年底完成所有国控站点的颗粒物监测手工比对、臭氧量值溯源和传递的工作目标。《规定》的出台,是细化、落实《方案》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规范化管理。 /p p strong 分指标设计不同的传递体系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规定》按照不同监测指标,遵循标准传递原理,设计了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颗粒物(PM10和PM2.5)标准传递体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建立基于手工与自动监测比对的颗粒物比对平台,是实现颗粒物自动监测结果溯源的基础。颗粒物比对平台由颗粒物一级比对平台(国家级)、二级比对平台(区域级)和三级比对平台(运维机构)组成。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颗粒物标准传递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和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其中,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对应比对平台分成三级,采取逐级比对的方式进行传递。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是各级比对平台均需具备的标准传递能力,将参比方法通过比对方式传递至各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臭氧标准传递体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臭氧标准传递体系由臭氧一级标准(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的SRP)、臭氧二级标准、臭氧传递标准(控制标准和传递标准)、臭氧工作标准和臭氧分析仪5部分组成,臭氧一级标准采用逐级或跨级传递至臭氧分析仪。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三)气态污染物(SO2、NO2、CO)标准传递体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为确保标准气体质量,《规定》要求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定期对各国控空气站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符合性进行质量检查。    /p p strong 明确职责分工和监督检查机制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规定》确定了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标准传递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监督检查内容。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明确责任机构。确定了环境保护部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明确了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的组成,其中一级标准传递机构由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组成,区域质控实验室为二级标准传递机构,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机构为三级标准传递机构。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细化工作职责。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建设一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建立标准传递技术体系,开展标准传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监测总站承担一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包括建立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和臭氧一级标准,为标准传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标样所负责建立臭氧一级标准,为臭氧标准传递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检查。区域质控实验室负责二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向下级标准传递机构进行颗粒物手工采样器和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承担监测总站组织的区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的质量检查工作。运维机构承担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负责三级标准传递机构标准传递工作。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三)构建体系架构。确定了颗粒物(PM10和PM2.5)标准传递体系、臭氧标准传递体系和其他气态污染物标准传递体系架构以及与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对应的关系。其中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一级标准。通过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传递确认的二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二级标准。通过颗粒物(PM10和PM2.5)二级比对平台传递确认的三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三级标准 对于臭氧传递,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的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作为环境保护系统臭氧一级标准,区域实验室SRP作为环境保护系统区域级臭氧标准,运维机构通过国控站点配备使用的臭氧校准仪、多气体动态校准仪等装置,将臭氧传递标准传递至臭氧分析仪。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四)规范工作程序。按照各级标准传递机构职责,遵循标准传递原理,规定了颗粒物、臭氧和气态污染物标准传递工作程序。一是一、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应向下级标准传递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颗粒物(PM10和PM2.5)手工采样器的比对工作。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应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颗粒物(PM10和PM2.5)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工作。监测总站应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在用手工采样器和采样滤膜的质量检查。二是将臭氧一级标准每年拿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比对,监测总站每年组织一次环境保护系统内臭氧标准传递工作。三级标准传递机构配置两台或两台以上臭氧校准仪等,每年由臭氧一级或二级标准校准一次。三是标样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检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五)明确工作要求。一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制定标准传递计划并如期实施。二是要求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送至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选择送至计量部门校准,或开展标准传递。三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标准传递时,使用的计量器具经过溯源,使用的标准气体为国家依法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四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每年向上级标准传递机构提交工作报告,一级标准传递机构向环境保护部提交报告。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六)落实监督检查。一、二级标准传递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质量检查工作,检查结果上报环境保护部。对标准传递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p
  • 中科院将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作为我国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将加快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1月21日在中科院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重大成果产出导向评价的核心是引导和激励各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及战略高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白春礼介绍,“重大成果”包括三种:一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等 二是在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三是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据悉,中科院率先在研究所开展了改革试点,选择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4个单位,邀请国内外35位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来自美、英等8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占57%。评估中突出重大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发挥第三方专家的作用,听取独立、客观的意见。   中科院还提出研究所要改革内部评价,改变简单以项目、经费、论文数量为导向的评价考核,突出能力、水平和贡献,在项目、团队和人才评价上建立外部评价的制度。   2013年中科院还将对科技项目的评价进行改革,引入产业界、社会高水平专家和国际同行专家,建立独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原标题:中科院加快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摒弃论文数量,更重成果产出)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正式启动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为了将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尽快推向社会,走向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其中,科学的成果评价是重要的环节。根据国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和管理的有关精神,2018年7月5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哈尔滨市正式举行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启动发布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发布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主持。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9ec1570-9d2b-4aea-9afe-8ad6ab878b26.jpg" title=" 1531205408300046326.jpg" / & nbsp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张新荣教授主持发布会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委委员吴波尔高级会计师在致辞中介绍到,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具体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科技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全方位、多维度、客观、公正的评价报告不仅有效促进被评价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也将有助于委托方获得国家和行业认可,成为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国家科技专项资金的重要证明材料。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1ed566a-c391-4680-acde-e305c8057961.jpg" title=" 1531205481161068356.jpg" /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波尔高级会计师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吴淑琪研究员介绍了协会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筹备情况。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工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了以理事长江桂斌院士为首的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制定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暂行)》,建立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家数据库,确保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53ea39a-469e-4413-958f-0d1f060f0c14.jpg" title=" 153120553312101521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淑琪研究员汇报工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left "   会员单位代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振珠总经理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协会开展此项工作的迫切性和希望。分析测试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协会拥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明晰的成果分类和严谨规范的指标体系,相信出具的评价报告更加科学、专业,能够反映出科研成果的真实水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7f875c3-008c-4261-90c8-eed08873361f.jpg" title=" 1531205807330018256.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国检集团总经理马振珠发言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86acad6-d29a-4782-a381-8d36f14b8e45.jpg" title=" 1531205905491049700.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申报须知等均已可以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官方网站上下载,欢迎全国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积极申报研究开发的分析测试领域非涉密科技成果。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